美章网 精品范文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1篇

头脑风暴:各抒己见谈感悟

提升教师素质,首先应该从思想政治方面开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才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集体,才能做好小事,做成大事。

“云骨讲坛”是学校校本政治学习的重要平台,在这里,没有直接灌输式地让老师来学习文献中的纯政治,而是采用了头脑风暴的形式。由校长、特级教师李国娟确定每次论坛头脑风暴的具体内容,现场生成,按自荐的顺序选择前5位教师作为论坛的选手,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谈谈启示和感悟,最后再由李校长联系政治学习要求作总结点评。

一幅图画、一个故事、一只花瓶、一个话题……都成了教师们争先恐后、畅所欲言的精神大餐。由于走上讲坛发言的教师都是即兴演讲,所以不用特意关联什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只要围绕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就可以。李校长提到了“全脑开发”理论,大脑的开发要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智商、情商;秦老师认为,教师应该不断积累教育经验,充实自己的教学理念,积蓄自己的能量,从内而外,让潜力冲破坚硬的外壳,必定能收获更多更甜美的教育之果;严老师认为,教师就应该做“核桃式”的教师,既有核桃坚硬外壳般的身体,又有核桃营养果肉般的素质和涵养;唐老师觉得,学校应该把教师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刘老师认为,不管是哪类学生,我们都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只要当时他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如那些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们同样要报以热烈的掌声;金老师以为,有经验有时未必是好事,思考如果建立在原有的经验之上,行事缺少了一点新意,就显得短浅、狭隘了一点;钱老师认为:有限的一生,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珍惜每天、每时、每刻,让自己多做一些事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延长了生命。面对已经过去的昨天,我们无法挽回,但是我们可以从昨天,吸取深刻的教训、积累丰富的经验;眺望无可预测的明天,我们可以有远大的理想,但不应不切实际地祈求和奢望;而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今天。这些都是曾经的思维碰撞所擦出的美妙的火花。

所谈的感悟、启示可以天马行空般的任意驰骋,在一定的程度上拉近了教师与讲坛的距离,激发了教师的言语欲望,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价值观在这里激烈碰撞后,凝聚成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正能量,播撒在每一位教师的心田。

直面学情:且行且议说反思

教师培训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学生素质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最有研讨意义和价值的。本学期,论坛确立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大主题,让教师通过论坛的交流展示,促进自主研究。教师以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组成不同的项目团队。首先,由这些项目团队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研训小主题,自主选择研究内容。这样可以激起教师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和激情。然后,由教科室进行审核分类,根据论坛的小主题,按内容进行排序,统一纳入专项校本研训学习计划。最后,在特级教师李校长的指导下,教科室进行统一规划、资源整合,对于相近研究方向的教师,联合组成研训团队,便于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把论坛安排具体落实。

校本研训的核心在于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的反思学习和案例研究自然成为教师研修范式,而且案例研究降低了研究本身的难度。因此,指导老师在选择研究内容,提出问题的时候,尽量选择切口较小的内容。通过研究一个具体的案例,培养教师“从现象看本质”“从过程看规律”的意识与能力,在感受、描述教育的故事中分析朴素的道理,在整理经验或检讨教训中发现对今后工作有所启示的想法与建议。主题研究的实施流程为:提出问题―分析现状(归因与分析)―行动实践(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同一项目团队须人人参与四个过程。最后,根据学期初的安排,研究团队派代表上“云骨讲坛”,其他教师分享团队在学科案例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或教训。借助“云骨讲坛”这个平台,有效提高教师专业研究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研训活动内容,贴近普通一线教师的需要。研训活动中讨论的话题往往是大家平常比较关注的课堂教学问题。尽管不是所有的研讨都与教师个体的需要接近,但由于是比较实用的研训活动,而且与教师的“最近发展区”相对接近,教师在研训活动中的角色又比较主动和自由,往往是在同伴学习的基础上稍加提高与引领。所以教师在对同行研究的课题的观察中,容易激发思考,产生共同语言,形成模仿学习与迁移学习。

关注细节:低吟浅唱讲案例

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学校工作的缩影,学校的全部工作几乎都与班主任有关。因此,班主任管理的提升自然也是学校校本研训的主要内容。

“云骨讲坛” 在2015年5月份安排了以“班主任的生情把握”为主题的论坛专场。论坛让教师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着眼“生情把握”,研究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论坛中,班主任讲述了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案例。钱老师对犯错学生的“我向信息传递”,祁老师对动作缓慢学生的“给‘拖拉机’ 提速”,张老师对留守学生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潘老师对高段学生的“日记开启你的心扉”等,让我们感受了一次次“春风化雨”;李老师在处理学生纠纷过程中使用的“心和则宁”,祁老师对班级中的学困生使用的“欲擒故纵” ,陈老师在艺术教育中还孩子快乐的“以艺代乐”,俞老师运用于行为顽固生的“明争奖章,暗改陋习”等,让我们领略了一个个“美人心计”;吴老师的“给孩子一个平台,让他出彩”, 何老师的“学点望闻问切”,蒋老师的“有一种感动叫包容”,宋老师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孙老师的“给点阳光就灿烂”等,让我们聆听了一曲曲“低吟浅唱”;赵老师的“‘无所作为’和‘大有作为’”告诉我们班主任可以“懒懒”地当,钱老师的“示弱的力量并不弱”展示了以退为进地与学生沟通的效果,高老师“耐心寻找教育的最佳时机”诠释了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王老师“孩子般的教育孩子”论述了从事小学教育应有的儿童观等,让我们分享了种种“真情智慧”。

每一份案例,都是一颗热忱温润的心;每一段叙述,都是一支至爱深情的乐曲。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故事,就是一条条具体实用的管理经验。期末进行“精品论坛”评比,由全体教师参与投票,把评价权交给教师,使校本学习从被动式评价走向自身参与式评价。

定期梳理:厚积薄发论观点

“云骨讲坛”注重不同层次教师的研修需要,对学校里的一些名师工作室则推出了专题讲座的论坛形式。

学校现有李国娟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朱铁琴数学工作室、李升语文工作室、王滟英语工作室、吴军科学工作室等名师工作室,这些都是学校可以现成利用的宝贵研训资源。学校从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倡名师工作室老师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因为,名师工作室平日就根据各自的计划在进行着教学研究活动,也都做了比较详尽的记录。一段时间下来,名师工作室有必要对各自所开展的一些活动和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心得,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汇总。而“云骨讲坛”就提供了这样一个为名师工作室展示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

学期最后几周的“云骨讲坛”,让名师工作室的老师登上讲坛,给老师们讲讲自己最近教学研究的收获,让老师们成为工作室教学观点的第一批听众。此举可谓是一举两得。因为,做讲座的老师和倾听讲座的老师都在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层面上有所提升。倾听者通过“云骨讲坛”获得了教学改进的间接经验,并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讲述者通过“云骨讲坛”获得了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以及报告宣讲方面的经验。

以往“输血”式的培训,给参与培训的教师传达了教育新观念和新方法,让教师的整体教育观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可是,在培训活动中,教师基本都是倾听者的角色,一直都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机会静下来思考和实践。教师们还是期待一种具有“造血”机制的研训活动。而校本研训就是基层教师以研究为途径、以修炼进步为目标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是对学校业务工作整体进行反思与改进后的行动。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2篇

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象征,天安门广场上的每一处变化都时刻引人关注,国庆期间的花坛自然不例外。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其节日花坛的布置,富有独特的风格与含义。每一年国庆花坛的主题都会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特点和大事件,并结合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进行设计布置,并力求表现出中国各领域日新月异的新面貌,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简约和循环利用,成为2010年以后广场花坛布置的重要理念。

本活动旨在通过资料查询、实地探究与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身边花坛的奥秘,知道花坛中蕴含的科学、技术及社会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启发孩子们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唤起他们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使命感。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花坛所用植物的种类和特征,知道花坛采用的技术和养护知识,分析花坛象征的社会文化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用多种手段与途径获取信息和整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参与花坛调查的乐趣,关注花坛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养成亲身参与的环保理念,为“绿色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作贡献。

活动对象与内容

活动对象

学生为学校初中科技创新训练营的学生,人数32人,包括初一年级“遨游计划”23人、初二生物兴趣小组19人。训练营成员自愿报名,择优录取,他们具有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和热情。家长也支持,有时间上的保证。

活动准备阶段

包括小组组建、学情调查、拟订方案、场地踩点等4项内容。

知识搭建阶段

利用遨游计划课程时间,讲解植物识别和养护知识。

邀请植物和科技活动专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编写科学探究任务单,并进行校内预实验。

利用遨游计划实践时间,在北京植物园请园艺师实地讲解花坛布置技术及相关知识。

实施阶段

植物和花坛资料的收集: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指导学生到图书馆或者到网络上搜集有关节日花坛等相关资料,了解花坛的含义,识别植物的种类,认识花坛在人们节日生活中的作用。

植物识别和栽培、花坛历史、设计及养护作为遨游计划和生物创新小组的校本课程,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相关校本课程材料,为后续活动作好准备。

根据活动内容要求,邀请中科院植物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教学植物园相关领域专家走进校园进行常见植物识别、科学调查方法、节日花坛等相关内容的科普讲座,并在学校及周边社区、公园进行预调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对本次活动内容有整体把握和初步了解。

实地探究节日花坛的奥秘,了解花坛中的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花坛中的科学部分,主要是了解花坛分类方法和设计。分类从表现主题、空间形式、运用方式、观赏季节、栽植材料区分,设计内容有设计原则、花坛植物用材、花坛位置。花坛中的技术包括工艺保障、花材保障、造型保障、养护保障等。在花坛中的文化方面,则要指导学生查询27年来天安门广场的花坛设计,梳理出其中的一套花坛社会文化内容。

活动汇报及展示阶段

组织小组学生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报告,在活动课上分小组进行交流。

指导学生撰写科技创新论文,召开论文答辩交流会,择优推荐参加区、市及全国科技竞赛。撰写文章和拍摄照片,参加北京市“我眼中的科技北京”和“我来拍”、“我来游”科普竞赛活动。

整理学生花坛探究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汇集成册作为校本教材进行使用,利用展板、PPT、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宣传。

相关成果向园林绿化部门提出建议,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的评比。

后续行动阶段

开展学生设计花坛活动,结合学校办公楼广场的布置,按场地面积30m×30m,每人设计一个花坛,突出国庆内涵,用A4纸绘图。提交学校总务处参考。

针对花坛缺少标识牌的现状,设计带有二维码的植物名称标识牌,在社区或公园花坛中应用,对青少年和社区居民进行科学普及,宣传城市博物学的理念。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安全问题:学生要到广场、长安街和公园等,特别是国庆期间人流较大,安全隐患较大。对此,在室外活动分组活动时,强调纪律性和组织性,教师带队统一行动,并邀请家长一起活动,并制订安全预案,报请学校批准备案。

知识问题:植物识别和花坛知识,专业性较强。对此要请教师和专家给予指导,提供相关书籍、网站等资源,并请同学进行交流,与家长一起分享,开通活动微信等新媒体。

方法问题:资料收集、探究方法及科学传播、报告撰写和参赛,要求较高。对此要提前进行针对性培训,邀请专家共同参与。

兴趣问题:活动周期长,设计的专业知识面广,室内外活动结合,部分学生可能兴趣减弱,毅力不够。所以必须充分了解每位同学的兴趣和特点,采用小组分工协作的方法。争取调动全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并组织阶段汇报,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评价标准

过程评价:每一次活动学生都要有完整、规范、真实的活动记录,教师对每次活动都给予鼓励评价。

成果评价:开设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如研究报告、摄影作品、DV作品、手抄报、总结建议等。

学生评价:评价原则为操作简单、激励性强、客观反映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获得的成果,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每次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记录、结果等进行评价并开展经验交流。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3篇

2007年4月,随着档案展览厅工程的基本完工,青岛市档案馆也开始举办“城市・记忆・文明――青岛历史文化讲坛”,至2008年年底,已试运行两年,共举办讲座20余场,包括市民、机关干部、大学生、中学生等3000余听众参加。讲坛推出后,即得到青岛市社科联的认可,连续两年被列为青岛市社科普及周十大重点活动之一,并给予经费赞助。

讲座内容:差异化生存

在青岛市档案馆历史文化讲坛开办之前,青岛市已有三个讲坛,一个是工人文化宫的“每周一讲”,主要是针对市民和工人,配合不同社会热点举行定期讲座,讲座内容以社会教育为主;一个是从2005年开始的青岛图书馆开办的“青岛大讲堂”,讲座的对象主要针对青少年及其家长,以知识性和实用性的讲座内容为主。第三个讲坛是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领导干部每月一讲”,主要针对青岛政府机关的领导干部,也可以算是一种素质培训,由发起部门统一组织。

与青岛已有的三个讲坛不同,青岛历史文化讲坛另辟蹊径,施行差异化路线。首先是在讲座的内容上,青岛档案馆避开大而化之的文化讲座,改而结合本地的时政、社会关注热点,策划设计讲题,以普及地方历史文化的讲座为主,做到既从历史出发,又拉近与现实的距离。2007年,讲坛围绕本地政府提出的建设“滨海文化名城战略”和迎接奥帆赛推出了“青岛城市历史沿革”、“30年代青岛城市文化与文学”、“是是非非沈鸿烈”、“新中国建立后青岛的帆船运动”四场人文历史讲座,既配合了当年的时政,又从历史着眼,避免了刻板和程式化的说教,贴地而行,与大众直面相向。2008年,首批设计推出的《青岛百年帆船运动史话》、《历史城区关的规划、建设与开发》、《从原始档案看德人对青岛的规划与开发》和《从青岛河解读青岛早期历史》四场系列讲座,则是针对全市上下都关心的青岛旧城改造和奥运主题而展开的。两年的讲题均选取了代表城市历史进程的时段、现象、事件、人物作为重点,准确把握住了当年时政社会的关注热点和大众文化的需求脉搏,加上包含图文、视频在内课件的演示和档案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前来参加讲座的听众感到耳目一新。

在讲座的形式上,青岛历史文化讲坛要求主讲人除必须具备较高的口头表达技巧外,还把配合讲座用的课件提高到决定讲座成败的关键因素来对待。与其他机构相比,档案馆拥有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稀缺资源,或者说是举办讲座的战略性资源――档案。档案所具有的神秘性和真实可靠的天然禀赋,使讲座公信力和权威性远远大于其他讲座;而照片、音像、实物档案的运用则更增加了课件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近几年来青岛市档案馆赴国外征集历史档案,除了大量的纸质档案外,还征集到了大量的照片和影像资源,加上原有的丰富馆藏,使档案馆主办的讲座拥有了比其他讲座更生动、更形象和更权威的解读手段。故青岛历史文化讲坛推出的讲座,必辅助以精心制作的幻灯课件,用现代科技手段把照片、影音与口头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讲座的效果更好,一些自愿前来听讲的老同志,包括原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克昌先生,认为用“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档案助讲历史文化,做到了直观、真实、可信、生动,比单纯的口头讲解更令人感兴趣和印象深刻。

讲座形式:请进来。走出去

目前,青岛市档案馆组织的历史文化讲座,主要采取两种形式,即“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即在青岛市档案馆展览中心设立专门的学术报告厅,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布讲座预告,邀请广大市民、学生走进青岛市档案馆听讲座。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充分利用每年一度的全市性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这一平台上连续举办讲座,作为社科普及周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使讲座的渗透力更大,传播范围更广。

“走出去”即由讲坛组织系列专题讲座走进高校、中学和公众场馆开讲。2004和2006年年底,青岛市档案馆相继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建立“文史研究与实践基地”,为我们的讲座开办到高校课堂上奠定了基础。而大学因为学术研究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而需要了解地方历史,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时机,以青岛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为突破口,首先在其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开办了青岛地方历史文化的专题系列讲座;同时国家教育部还组织港澳台的大学生利用暑期到驻青高校交流互访,为到访的港澳台大学生讲解青岛地方历史,加强其对青岛的了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2007年年初我们的主讲人员在海洋大学为国际青年文化交流中心(香港)山东半岛考察交流团的学生讲解“青岛城市规划的历史与现状”,深入浅出的讲解辅以生动直观的课件,使到访的香港大学生收获很大,活动结束后国际青年文化交流中心(香港)专门向青岛档案馆主讲人员赠送礼品以表感谢。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中学生夏令营和老干部活动基地,举办讲座;青岛档案馆的主讲人员还受邀走进青岛工人文化宫,面向社会开讲。

讲座主体:以本馆力量为主

青岛历史文化讲坛的主讲队伍,主体上以本馆的研究人员为主,同时还联结和借助社会力量,邀请了本馆的客座研究馆员、高校教授、对青岛素有研究的外地专家学者参与讲座。

主讲人队伍分核心层、紧密层和外延层三个层次,核心层主讲人以本馆人员为主,大约十名,又分成不同的梯队。每人至少准备一到两场专题讲座。紧密层以外聘专家为主,主要是驻青高校的学者教授和青岛市社会知名度较高的文史名家,目前紧密层的主讲人构成主要以本馆聘请的客座研究馆员为主,为3至4人,每人每年准备1至2场讲座。青岛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城市,每年夏天,外地来青岛出差、度假或访问的专家学者很多,当中有一部分是对青岛有一定研究的知名文史学者,他们构成了外延层的主讲人。我们把这部分主讲人的资料汇集起来,建立专家数据库,每年都提前与之联系,询其来青时间和活动安排,预约讲座题目。市档案馆则委派专人负责向其提供讲座所需要的档案,帮助其修改、丰富讲座的课件。紧密层和外延层的专家学者被作为讲坛有益的补充力量,但不是核心力量,毕竟他们身在档案之外,以档案解读本地历史和各种载体档案的运用不如本馆人员来得方

便和直接,同时外力借助过多,也容易导致本馆研究和主讲力量的闲置,不利于培养档案馆本身的骨干力量。所以两年来青岛历史文化讲坛所依托的基本是本馆的研究力量。

为保证讲座质量和效果,青岛历史文化讲坛的讲座建立试讲制度,根据实际情况,本馆的主讲力量至少在正式讲座前半个月要进行试讲,听众以本馆的工作人员为主,并约请部分专家参与,根据意见修正讲座内容和形式,提高表达技巧。部分重要的、需要经常开讲的内容(如“青岛城市历史沿革”)则设立AB角制度,即A角因故不能开讲时,B角可随时顶替。对于外聘专家的讲座,在其开讲前做充分的调研,讲义和课件均提前发给讲坛审查,根据霈要做相应修改或调整,以保证讲座的效果。

问题与思考

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独特优势,举办文化讲坛是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扩展档案部门影响的有效手段。“百家讲坛”提供了文化从“庙堂之高”走向大众的成功范例,但档案馆如何借助这一范例达致自己的目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像上海、广东那样走高端文化讲坛的模式,还是结合本地的实际,走一条具有本地特点的模式?最初设计青岛历史文化讲坛时,我们也曾考察过上海、广东的讲坛模式,最终认为青岛不是上海、广州,毕竟上海、广州与北京作为中国的三大中心城市,积聚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其讲坛的人文支撑力量是青岛这类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所以相对于青岛这一类型的城市,档案馆要想服务公众、扩大社会影响,不能简单复制已有的模式,必须与所在城市的人文基础和资源禀赋相匹配。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4篇

本届论坛主要围绕《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的落实,研究实验室内涵发展与提升,探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努力使教育装备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化发展。

一、主论坛之高屋建瓴

从总揽全局的角度,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乔玉全处长作了题为《新形势 新机遇 新挑战―加强和改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报告,他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学校教育装备配置的要求―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围绕服务于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技术装备管理工作专题研究。乔处长同时指出,2013年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点在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和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尤其是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

对于教育装备如何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后有为主任提出了“技术提供动力、形式改变行为、装备推动发展”“用技术与形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教育技术装备方法论。后主任从教改着眼,通过案例举证,剖析了现代教育装备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共鸣。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张庆所长介绍了他们通过教育装备工程建设、建立多层面联动机制,在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要求下装备工作的轮廓与路线图;太原市教育装备中心许原芝主任介绍了通过加强行政管理、实验教师、任课教师三支队伍建设来逐步提高教育装备发展水平的做法。

除各级教育装备部门的主题报告外,主论坛还深入到了校级层面,由知名校长进行经验交流。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作了题为《学校转型下的资源配置》的报告,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了走班制学校教育装备配置的经验与做法。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林勤副校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思维广场”的建设情况,以及如何把先进的电子设备、各种形式的交流探讨活动引入课堂,同样在打破班级制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思维训练途径的装备配置新思路。作为特邀嘉宾,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学韩长泽先生作了题为《资讯科技装备在高中以下学校之配置与应用》的报告,通过生动翔实的视频资料为大家展现了海峡对岸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别样视角。

二、分论坛之各抒高见

为充分了解“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两方面的教育装备工作现状,本届论坛还分设了与之相关的两个分论坛。

“信息化建设”分论坛的专题报告从校园信息化的整体系统构建到终端应用优化,全面详尽地介绍了“智慧校园”建设中一批可圈可点的案例。成都市龙泉区教育局从创优网络应用环境入手,引领学习空间人人通达;宁波市实验小学以信息整合展现为基础,构建智慧校园;沈阳市新民高级中学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建设高中历史专用教室;成都市成华区依托“微格”理念,实行全域录播创新实践……这些案例无一不体现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良好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实验教学”分论坛主要是各地教育装备部门相关领导和学校校长从实验教学与图书馆建设等方面向与会嘉宾作报告,这些报告既有来自职能部门的管理性指导方针,又有来自学校方面的特色化装备配置汇报。如,都江堰教育局吴介才副局长作的题为《夯实技术装备基础 开启素质教育新篇》的报告,针对都江堰地区学校在遭受“5・12”特大地震后,都江堰市教育局通过整合资源、统一标准、契合行动的科学做法,带领受灾学校师生走出了灾难的阴霾,踏上了一条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个性化的特色新兴之路;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肖松副校长介绍了学校通过国学馆来弘扬国学文化魅力,滋润每一名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徜徉在“诗意人生”中;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瞿泓副校长作的题为《以课程为载体,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报告,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角度出发,阐述了该校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的新理念、新做法,给教育装备同仁很多启发。

三、论文案例之精华撷英

除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外,本届论坛还有一个亮点:征文活动和学校装备精品案例评选活动。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496篇,经专家委员会公正评审,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陈庆同志的《学前教育机构玩教具装备的探究》等10篇论文获得了“优秀论文奖”,另有40篇论文获鼓励奖。

学校装备精品案例评选分为六大主题:书香校园、特色课程装备、体验中心建设、专用教室装备、数字校园建设、系统平台建设。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选送了生命科学、物理、地理、音乐等学科的4个高中创新实验室案例,最终,徐汇中学的“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获得了优秀案例奖。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罗一华主任在点评时指出:“多样化”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需要一批与之相匹配的创新装备来助推、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成功的案例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用实验引导创新,具有充沛的教育教学活力,是创新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最后,专家组对本届论坛的举办情况进行了总结发言,来自不同地区的装备管理者都希望能借助论坛这一难得的平台,为大家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教育装备事业的发展。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5篇

 

因此,我们认为案例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研究策略的意义和潜在科学贡献在国内已经广为接受,不容质疑。国内案例研究者也普遍对案例研究的规范有了_定了解。佐证之一就是过去五届案例论坛的论文质量的大幅提升和学术影响的不断扩大。在基本解决了案例研究的认可和初步规范问题之后的此时,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是,案例研究是否提出了有趣的研究问题?数据分析过程是否足够严谨?是否做出了应有的理论贡献?目前答案还并不十分肯定。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国外管理学界则相对比较肯定。构建理论和检验理论被认为是实证研究论文广生理论贡献的两条根本途径(ColquittandZapata-Phelan,2007)。国际顶尖管理学期刊之一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AMJ)在1963~2007年近50年间发表的论文中,理论检验型和理论构建型的论文数目都在逐年增长(ColquittandZapata-Phelan,2007)。理论构建型研究通常指案例研究、扎根理论、民族志等归纳式研究,也包括假说演绎式的实证论文。理论构建型论文虽然一直少于理论检验型论文,但差距越来越缩小,到2007年,两者的数量几乎接近。这一结论有力地证明了高水平国际期刊以及学者对包括案例研究在内的定性研究的重视和支持然而,近5年来本土案例研究在哪些具体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为此,在对本届案例论坛回顾之后,本文对近五届论坛报告的研究型案例论文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若干薄弱环节给出改进步骤。

 

二、论坛的主要观点和概况

 

本届论坛邀请了美国阿拉巴马大学JeffreyA.Martin教授等专家,为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Martin教授具有丰富的案例研究经验,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KathleenEisenhardt教授,曾和StephenBarley和RobertSutton等著名案例研究专家一起工作过。他为论坛做了两场主题报告,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Martin教授从一般定性研究入手,介绍了定性研究的几种类型,特别强调定性数据的研究、归纳研究、比较案例研究、民族志、扎根理论等虽属于不同类别的定性研究方法,但相互之间有重叠。在实际运用中,研究者常常组合运用这几种研究类型,但如何组合,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模板"。这并不是说各种定性研究方法可以随便地堆砌在_起,而是需要"协调"地结合在一起,以便得出更有意义的真理。Martin进一步指出对定性研究而言:⑴分析层次可以是个体、团队和组织;(2)样本规模可以是_个、几个或者许多个;⑶数据收集可以通过民族志、文档或者面对面访谈;⑷数据分析的手段可以是归纳法、演绎法或者两者相结合,可以用定性数据分析,也可以用定量的统计方法;(5)最后的理论模型可以是过程模型,也可以是因素模型,或者两者的结合。事实上,案例论坛的稿件中也有一些是基于定性数据的研究但并非案例研究。Martin教授重点介绍了多案例比较研究,作为定性研究的—个主要类型。他以自己的研究为例,说明了从选择研究问题、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到最后写作和发表的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收集方面,Martin教授认为,访谈时要使被访者专注于叙述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或亲眼看到的其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应该防止让他们去描述那些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参与的事情,例如在他们没有参加的会议上发生了什么。此外,通常要避免提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因为找出事件背后的原因不是被访者的任务,而是研究者自己的工作(分析数据、解释关系,从数据中推导)。此外,数据收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每次的数据收集工作应能转化为几篇论文。

 

在数据分析方面,Martin教授认为,所收集数据/证据的力度来源于跨案例之间的一致性,这就是所谓的复制逻辑。从相似的案例中找出相同的模式,能保证作者不会因为某个鲜活的特例而心猿意马。

 

Martin教授特别强调了寻找能指导案例研究的理论的必要性。他认为几乎没人能够宣称某个研究没有现存理论依据,文献中总能找到一些相关理论,可在某种程度上应用到数据分析中。因此,研究者应该去探寻现有文献的缺陷,而不能说没有相关文献。这样做有两重意义。首先,这能给读者——我们的最初评审人个框架来理解我们的研究贡献;这也能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专注于自己想要做的贡献。如果没有聚焦,那么研究者就容易在自己的工作可能产生的众多贡献中摇摆不定,导致最终没有完整地建立基于其中任何一个发现的理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潘善琳(ShanLingPAN)教授做了题为"将企业实践提炼为学术论文:结构化、实用化、情景化(SPS)案例研究方法"的专题报告。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的李平(PeterPingLi)教授分享了其倡导的阴阳案例研究方法。他认为案例研究是开展本土化研究所必需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当某个学术研究领域内存在差异较大的理论观点,特别是理论观点相互冲突时,阴阳案例研究法非常适合研究人员创建整合式的新理论。

 

在案例教学方法模块,厦门大学的沈艺峰教授剖析了案例教学的本质。复旦大学的包季鸣教授提出案例教学要体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学员的现实需求,通过即时性、进行性、追踪性案例来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台湾大学管理学院的李吉仁教授对案例教学的定位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香港浸会大学MichaelYoung教授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付莘研究员分享了教学案例写作和课堂使用的经验和教训。

 

本届案例论坛共收到来自海内外94所院校的123篇稿件。经过程序委员会的初筛和评审专家的"双向匿名评审",最终收录论文集65篇,其中研究型案例45篇,理论构建研究论文13篇,教学型案例7篇。分论坛报告研究型案例23篇(实际录取率为26%);理论构建研究8篇;教学型案例7篇。论坛程序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以双向匿名方式经过两轮投票排序,评选出9篇最佳论文(其中6篇研究型案例、3篇教学型案例)。

 

因篇幅关系,本文仅简要介绍6篇获奖研究型论文。其中周江华等(2011)通过多案例研究(7家企业)深入剖析了我国山寨手机行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在BoP(BottomofPyramid,金字塔底层)市场开展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于天远和吴能全(2011)以珠三角地区的三家民营高科技企业为样本,结合使用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了"组织文化变革模型”阐释了"政商关系的非人格化水平"与组织文化变革历程的关系。王世权等(2011)针对理论上关于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作用于子公司创业的内在机理尚未理清的事实,对海信集团及其主要的13家子公司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构建了相关的理论模型。于春玲等(2011)以上海家化、云南白药和晨光文具为研究对象,归纳出了中国情境下成功品牌延伸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郑晓明等(2011)基于双元能力的理论视角,以海底捞公司发展历程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促进企业服务敏捷性形成的特征、过程和原因。王欢和汤谷良(2011)通过案例研究发掘了双汇成功实施MBO的一系列要素,通过双汇MBO"路径创新"的典型案例验证和补充了原有的MBO理论框架。

 

三、近5年案例研究论文规范性分析

 

这里,我们采用内容分析法,运用毛基业和张霞(2008)借鉴Dub6和Par6(2003)的方法所归纳的案例研究规范性指标,来评估近五届论坛报告的研究型案例论文的质量。这套指标便于"使得案例研究整个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在严格的控制下进行,尽可能避免研究人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些严格的程序和标准是我们进行案例研究时的参照,也可以用来评价一项案例研究是否达到了规范化要求〃(毛基业、张霞,2008,p.118)。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5年来论坛的研究型案例在各项规范性指标上几乎逐年提高。进步最为明显的方面包括明确的研究问题、说明相关理论、基于团队的研究、采用多种收集方法、引用原始证据。而有些方面相对仍然不足,特别是数据收集程序、数据分析过程,以及与现有理论的比较。考虑到有些规范性指标是笼统的评价,为获知更多的细节信息,以本届论坛报告的论文为样本,我们有如下进一步的发现。

 

研究问题方面。研究问题可以具体说明研究者试图想要知道或理解什么(Maxwell,2005),此外还起到两个重要的作用:帮助研究者聚焦研究和指导实施研究(MilesandHuberman,1994)。可喜的是本届论坛报告的案例中只有个别的没有清楚表述其研究问题;但也有个别论文,虽然提出了研究问题,但过于发散。研究问题所引致的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也必须是读者读完研究论文之后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Maxwell,2005)。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案例研究都应该回答一个或若干具体研究问题,而这些问题最好在引言中就明确告诉读者。

 

理论基础方面。案例论坛_贯强调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重要性(毛基业、李晓燕,2010)。我们看到本届论坛报告的每篇案例都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但也发现一些研究在指出缺乏对某现象的研究之后,所回顾的理论仅是走过场,没有指出现

 

有理论能够解释哪些方面、缺口在哪里、为什么现有理论没有对该现象给出满意的解释?案例研究的研究问题可以是理论驱动型,也可以是现象驱动型(EisenhardtandGraebner,2007)。对于那些由现象驱动的研究问题来说,研究者必须强调此现象的重要性和现有理论的贫乏(EisenhardtandGraeb-ner,2007)。

 

理论抽样方面。数据收集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数据来源,即案例对象的选择。案例的选择要符合理论抽样(GlaserandStrauss,1967),而非统计抽样。有些研究在确定研究对象时不太考虑案例与研究问题的匹配性,而是有选择知名企业的倾向。

 

本届论坛中案例对象更加多样化、有趣和独特,但是多数作者却没有清楚交代选择该案例的理由,即没有说明理论抽样过程。

 

数据分析方面。样本论文中多数作者都会交代自己的数据分析方法,但有些只是简单交代了一下步骤。即使有些作者宣称自己采用了扎根理论中的二步编码法(StraussandCorbin,1998),或者是采用从经典案例研究文献中归纳出的其他数据分析方法,但读者看到的只是机械的模仿,而没有看到诸如以下信息:理论如何指导了作者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中间构念和最终构念(甚至要给出数量),构念与构念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确立的。

 

与现有理论比较方面。案例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要构建新的理论,理论构建的一个特征是将涌现的概念、理论或假说同现有文献进行比较(Eisenhardt,1989)。样本论文中有很多尽管理论回顾很到位、案例数据也很丰富、数据分析也很严谨,但最后_步,只是匆匆做个总结便以此结束,以至于读者无从知晓此案例研究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理论贡献,例如对哪些现有理论进行了修正或情境化。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6篇

为有效解决以上的问题,我校以课堂、论坛、反思为抓手,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卓有成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教师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师展示风采的舞台在课堂,学校施教的核心阵地在课堂,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在课堂。所以,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理应是课堂。离开了课堂这个主阵地,教师抓也发展无从谈起。

笔者曾经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曾经是很优秀的教师,在离开课堂几年后,从事与教育有观的其它工作,或许他们能发表很多文章,或许他们能积累很丰厚的理论素养,但是,他们如果不重新回到课堂,便已经离一个优秀教师渐行渐远了。这充分说明了课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有人说,改变了课堂就改变了教育,就改变了教师自身,这也足以说明课堂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所以,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任何忽视课堂作用与价值的做法都是徒劳无功的。为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土,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我校成功地进行了“生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生态,是一个生物学术语,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现在,“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好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我们借用“生态”一词描绘课堂,旨在在课堂中教师要全身心地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师生共同构建一种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的开放的、和谐的、智慧的课堂文化,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卓越发展,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提出的“生态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中心,教师核心,课堂主阵地”。其基本流程为:以“教学孵化室”为支点——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酝酿和设计,在“孵化室”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在“孵化”这一环节,备课组全体老师采用听(听课)、观(走到学生身边,观看学生学习情况)、测(测试学习效果)、议(讨论需解决掉问题)。这样孵化室成为课堂定型的一个基本支点。以导学案为载体——经过“孵化”,备课组针对各班实际设计导学案,教师采用“同课异构”方式进一步将课堂打磨成型。在“同课异构”的打磨中,教师应注重的是“孵化”中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个人风格的凸显,新生成问题的搜集,为课后反思、经验交流奠定基础。以课堂测评为杠杆——本着“评价设计由于教学设计”的理念,我们用课堂观察评价量化考核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评价,以此作为调节课堂教学效果的杠杆。课堂评价采用量化计分方式进行。多维度的课堂评价较真实的客观的反映了课堂的教与学的情况,成为指导老师改进、提高的有效机制。

生态高效课堂也称之为 “345”课堂教学模式。“3”指的是“三性”——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指的是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预习、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在充分的“自主”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开放性——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以极富有油田特色的校本教材为依托的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二是课堂对外开放,即其他教师、家长可以随时参与观课议课活动,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与教师探讨,听课者由旁观者成了参与者。近几年来,我校每年都举行两次大型教学开放日活动,参与活动的家长与孩子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与教师、领导一起探讨教育孩子成长的方法。“4”指的是课堂教学四环节——自主预习,小组探究,展示反馈,总结构建。在自主预习中学生生成问题,完成学案;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展示反馈中师生共同研讨,查漏补缺;在总结构建中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能力。“5”指的是课堂五要素——主、导、辅、思、评。生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得到了更多的体验机会、交流机会和规范训练机会,积累了更丰富的感受与案例,环环相扣的流程、自主开放的课堂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让论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在新一轮课改中,校本研修已成为关注度极高的热词,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为主要内涵的校本研修正在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就目前的情况看,校本研修面临着很多困境:目的方向不明——唯分数、唯升学的校本研修比较普遍;特色凸显不够——少数学校“出招”,众多学校模仿,没有真正体现“以校为本”的内涵;研修形式单一——师徒结对、集体备课、专家讲座、课题研究,缺少创新与突破;制度保障不力——很多学校没有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研修制度,以至于校本研修流于形式。

我校开辟的“双生长”论坛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有效的平台。卢梭提出的“教育即生长”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要在促进学生生长的同时促进教师生长,即“师生双生长”。

“双生长”论坛每两周开坛一次,每次一小时,设坛主1-2名,也可以由学科组集体登坛。各学科组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时向学校申报论坛主题,经教研室认真审定后统一制定学期论坛计划。论坛主题确定的主要依据是与教学有关“五点”:重点、特点、难点、疑点、热点。各学科组登坛前围绕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搜集素材与案例,开展实践与反思,进行研讨与论证,最终形成交流材料。开坛前用海报的形式对论坛主题和坛主进行介绍;开坛中由教务处对参与人员进行考核,通过分数权重计入教师业务档案;开坛后在《双生长文摘》上论坛成果;学期末评选最佳坛主并予以奖励。

双生长论坛开坛以来,先后有 人登坛,老师们或总结课堂教学得失,或介绍外出培训体会,或谈个人职业成长规划。论坛以其朴实、简约的草根风格吸引了大批教师积极参与,大大激发了教师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展示教师风采的舞台。

三、让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

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经验+反思。澳大利亚的斯坦托姆博士说:“我们已经注意到,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经验的二十次重复;除非我们善于从经验中汲取教训,我们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朱永新开办的“教师成功保险公司”为教师开设投保条件: “每日三省,写千字短篇,一天中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所有这些均说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阅读中积累了理论素养,在课堂中积累了实际案例,在策略指导下积累了反思方法,广大教师借助教学反思踏上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7篇

网络教研的优势

1.穿越时空,使教研活动无限扩展。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让处于不同地方的人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络教研正是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教育论坛,大家可以进行区域内的教研活动;利用论坛发帖的方式还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步交流。

2.扩大交流,凝聚更多智慧。传统的交流方式,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只能有少数几个人发言,而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网上教研的参与者都可以针对研讨的内容随时利用论坛畅所欲言,做到人人参与。通过网络教研,参与者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不仅凝聚了更多人的智慧,也促进了教师与专家和各地优秀教师的交流。

3.延续研究,指导面广。传统的教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随之结束。而网络教研,大家的观点都留在网上,研究者可以在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对各家观点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别的教师交流,即使没有参加教研的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论坛上的帖子,了解观点,参与研讨。

4.促人反思,催人上进。通过平台和论坛,教师可发表自己的教学感想、教案、案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也可提出疑难问题与同行一起讨论,聚合大家的智慧。另外,在发帖的过程中好的帖子会吸引更多人读帖跟进,教师有了“受重视”感,便会自觉地产生发表的欲望,积极发表话题。而要发表话题,便会更加关注教学现象,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使教师养成了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催人上进。

网络教研的管理机制

1.实施全员参与,公布了实施计划,注重实践过程,改变了教师观念。我们从一开始就通过会议的形式,向全体教师做好宣传发动,使其明白积极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校本教研,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同时,学校对教研全程管理,实时评价,并且及时在网上公布每人的成果。

2.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通过网络和同行进行交流,会通过教研平台记录下自己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落实责任,明确分工,相互合作。特别注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尽量做到以点带面,以一人带一帮,形成合力,不断督促,使教师不断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3.制定相关制度,就网络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制定考核项目,实施网上考核,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检查督促、共同遵守,期末评选先进个人。

4.合理安排网络教研活动,提高实效性。首先选择恰当、合适的研讨主题,使教师有话可谈,又能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引导参与者对研讨内容提前思考,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和大家交流,并通过相互碰撞、相互补充,使研讨内容和结论得到一定的提升。再者,研讨活动的主持者要适时的穿针引线,及时梳理,恰当小结,使研讨锦上添花。最后,要对研讨过程的材料进行整理和提升。

网络教研的主要方式

1.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为了让教师有更多的钻研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实行“主备人上传个人备课案例,组内同学科评议切磋,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单元‘主体’,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最后,形成电子个案共享”的备课方法。教师在合作、交流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研课能力,也推进了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为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网上论坛,问题交流。我校分“网上教研”和“学术沙龙”两种论坛形式进行,对共性问题,每学期由教科室提出一个研讨专题,学校通过网络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教师随时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校园网论坛上,形成即时互动式的交流,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我们安排骨干教师在学校论坛中都负责一个或两个板块,担任板主,对其他教师的网上教研进行组织、指导。

3.网上视频,案例剖析。把学校购买或录制的教学录像、专家讲座和教学资料片等集中在校园网上,每位教师无论是在教室或办公室,都可以随时打开电脑点播。我们努力使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便使常规教研活动结束后仍可以借助网络让更多的人继续参与,进行源源不断的深入探讨。

4.利用网上教研平台进行教师自我反思。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我校要求上课的教师和听课的教师必须写教学反思,把它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5.网上评课从单向到多维。网上评课即我们要求开课教师在上课之前把教学设计上传至校园网,听课教师可以首先熟悉开课内容和教学设计,开课后由听课教师进行互动评课,把自己的观点在网上,提出合理化的修改意见。网上评课既实事求是地肯定优点、特色,也会客观地提出批评与建议。这一切都会促进教师自觉地在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

网络教研的收获与反思

1.网络教研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网络教研帮助教师彻底摆脱了独学无友的学习状态和狭隘封闭的工作状态,教师利用办公平台的功能,记录和个人的教学感悟、生活故事、思想历程以及精选和积累的信息资源,建立起了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网络教研使学习与反思成为教师的习惯,使得教师在享受参与专业研究乐趣的同时,也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家园。

2.网络教研放大了校本教研效益。网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研天地,教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全国各地的教研。它拓展了校本研究的时空界限,整合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的力量,形成了研究合力,放大了教育教学资源效益,有效促进了教研的紧密结合,切实解决了许多教学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2-0035-02

笔者是一名从事了7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时不在思考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及个性化教学方式。现将笔者对信息技术教育个性化思考总结如下。

一、 信息技术个性化教育的必然性

伴随着电脑从稀有到普及的发展,笔者深深感受到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变化。2005年参加工作时,电脑在学生家庭中还很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很低,同时学生对以电脑教育为主的信息技术课充满兴趣,对教师熟练操作充满敬佩、对电脑充满好奇。还记得当时的学生对五笔打字输入充满向往的情景。当时教师和学生都感觉上信息技术课是一件愉悦的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笔者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变化。学生不再佩服教师熟练的操作技能,也不再喜欢需要背诵字根才能输入文字的五笔输入法,因为有了搜狗、QQ输入法。学生之间的层次也日渐分明,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内容听得耳烦,而部分学生还不能理解。这使教师处于两难境地,继续这样老套上课就出现个别学生逃课或干脆在班里上自习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笔者曾苦苦思考,开始的方法是实行高压政策,每节课点名,对于不来的学生通报批评,告诉其班主任。高压政策的后果是学生来了,但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没有兴趣,不喜欢听。作为教师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如坐针毡的感觉,这时的学生怎么办,闲着没事就扣键盘,砸鼠标,微机室损毁严重。

学生变化了,教师只有两条路可行,一种是按原来老套的教学方法,“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怎么说”;一种是改变自己的套路。这时我们信息技术组的思路是改变。

二、 信息技术个性化教育的可行性

根据我们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大胆的实施改革,实行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一是不参加高考,改革的成败并不会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同时也并不会引起领导的特别注意,而改革成功则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有重大发展。二是信息技术课有电脑,电脑是智能化设备,很多工作可以让电脑替我们教师完成。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但电脑可以替人去完成一些工作。让每位学生都有其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电脑里可以开一个“博物馆”,让学生根据需要在里面畅游,教师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学生,去监督促进学生的成长。真正实现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课堂的组织者的转变。

三、 信息技术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硬件方面,笔者用微机室的电脑组建了一个局域网,其中选了一台性能较好的电脑作为服务器。软件方面,系统软件安装windows2003系统,应用软件用了开源的Discuz! 社区论坛软件系统。关于组建局域网和windows2003系统大家都很清楚,笔者就不赘述。下面重点说一下Discuz! 社区论坛软件系统。

Discuz!社区论坛软件系统特点:

1.Discuz!是全球成熟度最高、覆盖率最大的论坛软件系统之一。这一点保证了我们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Discuz!是一套通用的社区论坛软件系统,用户可以在不需要任何编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设置和安装,在互联网上搭建起具备完善功能、超强负载能力和可高度定制的论坛服务。Discuz!的基础架构采用世界上最流行的 Web 编程组合 PHP+MySQL 实现,是一个经过完善设计,适用于各种服务器环境的高效论坛系统解决方案。这一特性可以使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更多地关注论坛的内容而不是关注软件的编写。

3.Discuz!有免费服务的网站,有关于网站的问题可以通过他们的官方网站省略/去找答案。

4.Discuz!还支持视频功能。

5.使用者可以在完全遵守最终用户授权协议的基础上,将本软件应用于非商业用途,而不必支付软件版权授权费用。这一条很关键,作为边缘学科学校不可能投入太多,免费使用对我们太重要了。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息环境;教师;集体备课

信息化环境下的电子集体备课是以传统集体备课为依托,积极探索新的思路、策略和方法。作为集体备课形式的一种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电子集体备课的定位,丰富了集体备课的形式,是传统集体备课的信息化,也是对传统集体备课的整合与补充。按照我校课题组的要求,各学科都进行了电子集体备课的研究与探索,下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电子集体备课必然会成为备课的新趋势

把许多人召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固然是个好主意,但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大家一起备课的时间不好选,大家都能到场参加备课的地点不好定。网上电子集体备课,就可使您认为大家在任何合适的时间进入,使您无需迈出家门或校门就能参与。

信息化环境下集体备课较传统集体备课,拓展了备课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比如,语文学科文字量大,书写起来费事、费力、费时间,不便于修改,备好的教案更不便于交流。网络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为老师营造了一种广泛参与、轻松交流、畅所欲言的教研氛围,构建起老师间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关系,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大家的思想在这里碰撞,经验在这里分享,能力在这里提升。老师能充分领略开放、民主、互动、协作、支持所带来的成长喜悦,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教”与“研”的共赢。

网络集体备课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是传统集体备课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之间的合作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之间的网络集体备课必然会成为备课的新趋势。

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集体备课的管理模式

制订信息化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制度化以后,不仅可以使要求覆盖到每个人、每个学科,更可以保障研究的完整性,同时鼓励创新式的各种研究。我校先后制订了《开县中兴初级中学电子备课的实施策略》《开县中兴初级中学电子备课的要求》《开县中兴初级中学电子备课的设计策略》《开县中兴初级中学电子集体备课考核办法》等制度,把信息化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活动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工作之一,纳入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订集体备课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制度的约束,解决信息传递中的障碍,保障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

根据语文组总体教学进度安排,做好教师个人备课的分工内容。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集体―个人”。

(1)个人一备:各年级备课组按照规划事先布置教师各自“私下”备课,一人主备,形成个案。他要最后提供该课的初步教学设计、课件、相关资源呈现并传到学科论坛,以供其他教师研习。一备有两个关键:一是,虽然有一人主备,但并不等于其他人可以不备(备与不备在“集体二备”时可以发现);二是,主备人有物化的备课成果呈现,并且上传到学科论坛,教研组长作审核评价。

(2)集体二备:集体备课应在个人备课基础上进行,应是“分―总―分”,这样既能发挥集体力量,又能各具特色。形式就多样,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处理。我校是在已备好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上,其他教师对有问题之处在论坛上指出来,并说明改动的理由,大家共同探讨,看有无必要修改,如有必要,就让主备教师当即做改动。然后,再上传至服务器集体备课相应板块,供全体教师使用。

(3)个体三备:在下载应用前,教师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教学要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集体教案、课件进行再一次备课取舍和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个性化教案、课件,再上传至服务器教师个人板块里,以备教研组长检查考核。这个环节的关键点是对共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

2.QQ群在线研讨、网络学科论坛和面对面集中研讨相结合

(1)利用QQ群发送信息和公告:利用QQ群发送信息和公告,可随时交流。QQ群可以多人上线研讨交流,也可以群成员之间私下交流。QQ群比较方便。

(2)教研论坛:借助网络开展交流,集中集体智慧面对教学遇到的现实问题,立足教学实际,为教师提供及时的服务,这就是我校创办网上学科论坛的原因。论坛的互动性很好,你可以在论坛这个平台上发帖,也可以回复别人的帖子,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探讨、对话、互动。论坛交流不受场地与时间的限制,有时间就可以上来看看。论坛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下载,同时你也可上传资源,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论坛这个平台进行网络集体备课,可把备课人的备课资料提前放在论坛,供教研组长审核,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课后教学反思。

三、网络集体备课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1.坚持统一,兼顾个性

备课集体化的明显标志是做到六个统一,但“统一”会不会使教学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统一”怎样顾及不同情况的学生?有了统一的教案是否就可以不备课了?……的确,班级有差距、学生能力有高低、教师经验有厚薄、教学风格有差异,如果完全使用统一的教案自然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但不等于各自为政、不需要“统一”了,毕竟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老教师的搀扶、指点。所以允许教师在明确统一目标、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多条路径、提出不同方案,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各有侧重、进程不一,这样就既能发挥集体的优势,又能彰显教师的个性和特点,从而形成真正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2.由设计教案为主转到解决问题上来

我们过去往往认为备课就是准备教案,集体备课就是利用大家的力量来设计教案。这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工作”的范围很广,而设计教案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隐性备课最重要。

电子集体备课要紧扣教师需要,抓住那些关键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攻关,依托群体智慧清淤除障,释疑解惑。电子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进行教案反思与研究的过程,更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电子集体备课不仅只是某一固定时间,有问题应及时讨论以解决问题。电子集体备课要想发挥作用,更应让它内化成大家的意识,有问题及时交流。

3.教学案例的完整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10篇

2009年7月22日至24日,我在法国巴黎的大学城参加了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的小组长碰头会,这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事件,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历。把这次会议的经过写出来,不仅让人们了解中欧对话的意义,同时也许对改进我们的各种学术以及其他会议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借鉴的方法。

应该在今年7月举行的本届论坛因为甲型H1N1流感推迟到明年。所以,今年行动以法国小组长会议取代,作为2010年7月中旬在中国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双年会的序曲。

中欧社会论坛的主题词是:联合起来,共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家园。论坛要通过人类社会的对话,促进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并互相借鉴;论坛思想与行动并重,要共建人类知识的思想社区;同时要培养唯一人类的共生伦理,携手应对共同挑战。论坛一直为这个使命而努力。

参与:每个人都是行动主体

论坛以一种非常新颖,并且有能动性、创造性的方式进行。自2007年10月以后,论坛一改司空见惯的研讨报告会的形式,让每一个参与者以行动主体的身份投入其中。

首先,论坛变成了一个日常对话的实验学校。中欧社会论坛实际上为两个社会间的对话,以讨论组的方式独立自主进行。讨论组分为社会职业组和主题组,每个组有来自欧洲和中国的专家近10名。社会职业组以例如农民、商人、宗教人士、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企业管理、军人、干部、工会人员等相同领域的人聚集在一个讨论组,以便感受相同的经验。这类小组不必事先设定主题,在对话过程中进入集体思考。共有符号领域、社会领域、经济领域和治理领域的四大分类。而主题讨论组由来自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的领域但关注相同主题的人士聚集在同一个讨论组,从不同的视点和经验观望主题,在对话交流中发现自己的盲点,突破自身的思维局限,并在集体讨论中获得建设性的成果。

本届论坛设讨论组50多个。小组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时有新的有建设性意见的人加入,补充新的主题。这些讨论组是论坛的动力机制,论坛学员既是老师也是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与亮点。此次,巴黎大学城来了200多名小组长和助手。

上面的对话怎么具体实现的呢?以我们小组作为例子解释。我属于老年组,具体地说就是:退休人群与老年人的社会责任和角色。我们组的中方人员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两位研究人员;而欧洲方面参会人员是来自法国任法国家庭援助、护理、服务第一机构UNA主任的维尔尼・艾曼纽先生和他的助手。

大会会场设在大学城的国际之家的二层。中间是一个很大的梯形教室作为主会场,而主会场的前面和两侧的厅房整齐地设立了一排又一排许多桌子,桌子的四周围绕着椅子。每一个桌子是一个小组的讨论地点。当大会集中时,大家就在阶梯教室。分小组讨论了,就围坐在各个桌子前。

只有两天半的会议,时间很集中。因此,早餐就在两个侧厅的前面,有矿泉水、咖啡、多种茶袋以及各种法式面包和丹麦甜点。所以,讨论的时候,每个成员随时把各种饮料端取到桌前。有的小组为了方便,甚至把大瓶的矿泉水和一摞杯子都拿到桌子上,供小组人员随时取用。

议题:非常5+5……

小组会第一天集中讨论的是围绕本小组的主题提出5个最主要的问题。我们小组围绕老人的主题,认为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显得更为重要。于是我们围绕老年人的护理提出了5个问题:政策促进健康生活,好好地变老;公众怎么看待老龄化,家庭与政府各负什么责任;老人院所和老人住宅是异化和标准化设计;老人护理支付体系如何应对现在和未来的挑战;居家护理服务体系与管理体系。

大会为此次论坛专门开发了软件,派专门技术人员安装在我们的电脑里。我们把我们小组的5个基本问题输入软件里,然后把文件发给大会。这样用不着集中开大会汇报,也不用逐个给论坛的组织者汇报,大会就把50多个小组的主要问题收集到了。论坛为了方便全体成员的理解,要求我们把问题用英文、中文和法文三种语言表达,分别写出来。大会把这些问题全部打印出来,在第二天发给全部与会者,大家知道了第一天全部小组对话的精髓。所有这些问题必然反映了中欧双方共同关注的最主要的问题。

然后,小组会讨论针对5个主要问题提出5个优先行动方案,5个其他行动方案和5个在小组框架中可操作的方案。这样15个行动方案就解决了这5个中心问题。我们小组的15个行动方案包括考察法国家庭护理协会;资料交换,包括法国护理体系综合报告;技术推广会,在中国召开老年院所建房设计研讨会;在中国召开交流会,介绍法国护理体系的经验;法方去中国考察老年护理现状;长期顾问咨询;中法社区老年护理工作一对一结对等等。

每个小组的具体行动方案依旧输送到工作软件中,论坛统一掌握,依旧是把所有小组的方案打印出来发给大家。当然,也有没有“做好功课”,任务完成得不好的小组,也有意见达不成一致的小组。

随意与集中都是相对的

论坛很随意,经常在开小组会的时候,大会要求全体成员集合坐到阶梯教室里开大会。此时要宣讲一些事项,或者请一些小组的成员就他们的专题谈一些成熟的思想,以指导小组会的顺利进行,还进行了“我有问题问欧洲”的表述。这时,许多小组的成员,如果离阶梯教室很近或者围坐在阶梯教室前面的桌子的话,就坐在原来的位子上,转过身体听大会发言。还时时地插话提问,会议的气氛很活跃。

论坛还以中组会的形式进行。中组会就是把几个题目相近的小组集中到一起,例如,老年组和社会工作组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相关的小组为一个大组。这时候,把我们这几个组所有的问题都聚集起来了。每一个问题写在一个纸条上,大家一起给问题分类。三、四个组的问题会交叉,把有共性、同类的问题放在一起。有一个大白板,我们把问题分成几个堆贴在白板上。开始时让一个人执行,最后大家都站起来,把问题逐个过滤,逐个放到白板上各自的题号下。这时候,几个组的成员会有不同意见,产生很大的分歧,甚至发生很大的争论。我们组的争论声音大了一些,影响到了其他的组,另一个会派来大会征募到的来做小组翻译或者工作人员的志愿者(多为留学法国的华人大学生)来告诉我们:“请小一点声音”。一次,我们这个小组的一个组员声音又超分贝了,当我们这位组员发表意见的时候,隔壁那个组的会员很淘气地喊着:“yes!”他们的调侃让我们组立刻就知道我们又影响他们了,于是降低声音。

所以,虽然会议时间很短,只有两天,但是大家对本小组和与本组相关的小组的问题都有了清晰的把握,并且有了一系列具体行动方案。大会很紧凑,甚至会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在宏大的餐厅里,请上一届论坛行动做得好的小组介绍他们的具体行动实施的过程和结果,以对本届论坛小组的行为作出具体指导。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11篇

一、成文法国家中案例研究的基本理论与价值

(一)案例、判例与判例法

与会者首先对论坛的主题是称“案例”还是称“判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每一个完整的案件都能叫做案例,不管其结果怎样、由谁处理、表现形式怎样。与法治现代化有关联的案例不仅包括法院处理的案件,还包括其他机关处理的案件,如工商机关处理的案件。所以,案例的范围过宽,从本次论坛要讨论的几个专题看,恐怕称判例比较合适,因为经过法院判决的案件就是判例;还有的学者谈到,成文法国家并不一定就要排斥判例,所以不用羞羞答答地不敢称判例,因为判例与判例法是两个概念。判例法是一种司法制度、法律体制,在实行判例制度的国家,判例是法的渊源。在我国,判例不是法的渊源,经过一定程序创设的判例对以后的案件的处理有一定的拘束力;有学者认为,每一个生效的判决都是案例,但案例不一定都是判例,判例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可以援引,并作为处理同类案件的法律依据的判决或裁定。案例比较宽泛,更具有普遍性,在法律实践、法学研究、法学教育中均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本次论坛这个语境下,还是称案例比较恰当。其实这些观点并不矛盾,正如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武树臣所说,“不管是称案例还是判例,我们对其作用已达成了共识,也许肯定其在司法中的作用正是从这些术语的争论开始的”。与会者就此基本上取得以下共识:

1.与法治现代化相联,称案例更确切,这里的案例是指法院案例。

2.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与其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我国是具有成文法传统的国家,不宜照搬英美法系的判例制度,但不应排斥判例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3.我国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可供后来者遵循的判例。

4.案例是十分丰富和重要的法律资源。我们应当加强案例研究,充分发挥案例在各方面的作用,推进法治现代化的进程;通过研究案例,将那些事实清楚、说理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并能体现一定法律原则的案例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判例,赋予其与司法解释同等效力,弥补成文法的不足,对统一司法、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二)案例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曹建明在本次论坛开幕致辞中关于案例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论述,最具代表性。曹建明指出:

1、案例研究是指导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成文法的局限性,任何一部法律都不可能囊括社会现实中的所有情况,当在审判实践中遇到法无明文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情形,法官就需要运用法律的基本原则,理解立法者的意图及法律的精神,并且正确解释某些条文的含义来适用法律,由此形成的案例对审判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的案例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判例,不能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但案例是审判活动的反映,是法律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性和实际性,是将抽象、原则的法律条文变成形象、具体的行为规范的解释过程。案例是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具体化、实在化的重要载体。它可以使审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法律,从而达到指导审判实践的目的。

2.案例研究是法院司法解释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基础之一。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但法律不可能包罗万象。法律所调整的对象,也不可能事无巨细,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法律的滞后性也是明显的。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成文法的不足,但因其也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因而有时也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根据实际生活本身及其发展变化,应及时赋予法律新的含义,对法律及时进行补充、修改,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法无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审判实践中既能充分体现法律规范的公平、正义基本原则,又具有创新精神的典型案例,就起到了弥补成文法不足的作用,成为修订法律和制定新的法律的基础材料,并对法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案例是人民法院审判水平的真实反映。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是通过审理一件件的案件来进行和完成的,案件处理的好坏,反映着执法水平的高低,案件的变化情况,也反映着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变化情况。可以说案例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面镜子。

4.案例是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任何理论研究都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实际的理论研究是没有生命力的。法学研究,尤其是应用法学研究更是如此。法学研究脱离具体案件是不行的,应从具体案件人手,从具体案件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案例研究是应用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应用法学研究中,不论是对法律的理解与阐述,对法律规则的创设与构想,还是对具体案件的处理探讨,同样都离不开案例。

5.案例是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方略,实现这个目标,除了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的增强也是极其重要的。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但法律通常是以抽象、原则的条文来表示的,一般人不容易掌握其含义和精神。案例是法律原则和规范的直接反映,更是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静态转化为动态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人们可以从案例中来明确某种行为的具体限度,从而就可以在实施该行为时,以此来约束自己。

6.案例研究可以改进法学教育的方法。我们要培养的是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学人才。尽管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学教育主要是讲授法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法学基础理论。但是法学教育,尤其是针对法官的培训的目的,最终要落实到调整、规范、解决社会关系上来,因此也就不能不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案例研究特别是案例教学法在整个法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7.案例研究有助于推动裁判文书的改革,促进司去公正。我们强调司法公正,进行审判方式改革,这些成果最终要体现在裁判文书上。裁判文书体现了法官对立法的理解、法官的法律意识、执法精神、分析能力等。法官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学习好的经验,发现不足,提高业务水平,增加裁判文书的透明度,公正司法,从而树立司法的权威性。

(三)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20世纪以来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两大法系正在不断渗透、融合、接近,判例法和成文法各有利弊,需要相互补充。在保持我国法律传统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体系,是法律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武树臣说,我国历来具有以成文法为主导,以判例为补充的传统。我国古代经历了判例法时代(西周和春秋时期)、成文法时代(战国时期和秦朝),至西汉时期进入混合法时代,直到清末,并影响到近现代。近代以后,我国法制在理论上向大陆成文法系一边倾斜,但在实践中仍注重判例。我国现行法制,主要是制定法,但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司法实践中大量具体问题的解释以及对于具体案件的解答、批复等,就其作用来讲,已具有判例的色彩。两大法系逐渐趋同的潮流表明,我们不应拒绝判例的研究,只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进法治现代化进程。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柴建国提出了“成文法+立法、司法解释+判例”体系构建的新设想。具体是指:在我国构建以成文法为主,以立法、司法解释为辅,以判例为补充的法律体系;在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和立法、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对尚无立法或不宜进行立法、司法解释或难以进行解释的某些法律事实,对那些具有典型性、普遍性、指导性的判决或裁定,通过创制判例,进行规制;只要案件基本事实相同或相似,就必须以判例为范例予以处理。他认为建立这个体系具有以下意义:1.能够有效弥补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之不足;2.能够增强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规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有助于克服司法权力地方化,维护司法的统一性;3.有利于实现公正与效率;4.有利于提高法官素质,改善法学教育质量。

许多与会者同意上述观点。他们认为,在对大量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某些案例上升为判例是可行的。多年来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案例的研究经验,为判例的创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谈到,我们是具有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对判例的适用要慎重。判例的创设要有严格的程序,如最高人民法院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判例的收集筛选、编辑整理、审核批准、公告工作。判例的审批要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创制判例要注意法的统一性,要坚持及时与审慎相结合的原则。要注意保持判例的稳定性、权威性和约束力,不可随意撤销或者变更。应当注意处理好判例的可操作性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关系等等。

二、案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

在本次论坛上谈的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法学教育的改革。北京大学的王小能教授谈到,传统的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立足于具体案例,司法者和教育者善于个案分析,但停步在抽象概括面前,面对新生事物显得不知所措。中国传统的法学教育内容着重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面对新生事物显得捉襟见肘。因此,中国的法学教育应取长补短,特别是民商法研究应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再回到生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王军教授提倡讨论教学,“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是其主要内容:教师将要讨论的案例及讨论题事先让学生预习;在课堂上,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知识的传授将通过教师对于讨论对象的筛选以及对讨论的引导来进行,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人认为,法学教育改革是相对于外国的法学教育和相对于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而言的。美国法学院普遍采用的是“判例教学法”,该方法一般在课堂上没有序言、概论、定义等这类理论性的教学,而是通过实践的判例分析讨论来理解法律理论和原则,整个教学都是建立在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上。任何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应该是和该国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美国的法律教育是属于大学本科基础教育后的一种职业教育,它的法律教育的特点是其法律制度的体现。我们目前的法律硕士教育与其有着相似之处,可以借鉴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以前的案例教学法是“以案释法”,多是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个概念或者一个问题,这种做法固然主题突出,然而没有摆脱偏重法律知识传授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法学教育的弊端,因而往往是依据需要,虚构案情事实或者对真实案件依其需要作了增删,使千姿百态的真实社会现象化为僵化的概念。海淀法院近年来派法官到法学院开设案例实务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基于培养法律职业人员,使其在依据传统的法学教育,根据教师的讲授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实务课,学习法官如何将法律适用到这些鲜活的具体个案中,培养的是综合能力。它有别于以往有些法学院开设的案例教学-以案说法,因法选案。这里是以法说案,因案说法,注意的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学者认为,法学教育的改革通常与国家的司法改革相联,案例在整个司法中的地位决定了案例在教学中的份量。

与会者就此问题达成共识:总结我们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学教育方法,开阔思路,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层次的法学教育模式。仅就案例教学来说,针对初学者还是要重视法学理论、概念和基本知识的传授,辅之以案例,以案说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法律知识;对具有系统法律知识者,特别是针对法官的培训应当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案例教学法,开展开放式的案例讨论教学,从案例中推导出法律原则和法律推理的方法,应用于法律实践。

三、案例研究与律师实务

贺海仁律师认为,律师是重要的法律实践者,因此,律师是案例形成并推动案例发展的重要主体。案例包含了案件的形成、发展及终结各个阶段,综合了程序法与实体法以及道德、政治等诸因素。律师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对案件所涉及的事实、法律证据和理由作出了先于法官的回答。律师的立场虽然可能使他在其辩护词或者词的阐述中产生较为明显的“功利性”和倾向性,但不妨碍他对焦点问题,尤其是法律认识问题作出精辟的论证。在一个具体案件中,判决书首先应对当事人的所有请求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审查和判断双方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证据,发现和查找与本案相关的法律条文,并对证据和法条作出解释,这是案例形成的主要过程。事实上,一个优秀律师的优良的辩护词或者词就是一份判决书的前奏,或许结果并没有满足辩护词、词的预设,但对判决书是同样重要的。律师在诉讼中的活动和意见是形成案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的意见基于立场的不同而往往有别于法官的全面判断。但立场不同不意味着一定是偏颇的、不完整的,法官正是在这种具有对抗性的意见中易于找到案件的焦点问题,启发了法官的思路,拓宽法官对案件的视野。另一方面,贺海仁还认为,加强案例研究或者引进判例制度,对律师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判决书的透明度会更高,律师的辩护意见也会成为人们评论的对象,因此,律师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12篇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学术论坛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学术论坛,研究生可以博采众长,从中获取和充实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了解同行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涉猎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能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从而为学术创新奠定必要基础。从心理学的动机理论看,当研究生看到自己的创新思想引起参会者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时,就有动机学习和创新,会使自己充满成就感,也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科研创新动力,通过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还有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刻苦科研使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激发研究生学术热情,启发科学思维,在其读书报告基础上进行学术观点展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并逐渐凝练其研究领域成果。

(一)以“发现教法”为基础

开创学术论坛新模式发现法(也叫探索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探索法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学术论坛活动就是充分运用发现法这种教学法,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认真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搜集文献资料,形成学术观点。“发现”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我校通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引导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发现法是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理论基础。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学风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加强学术坛活动建设。

1.高度重视

保障“有效开展”学术论坛“有效教学理论”要求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为了保障学术论坛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了“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征求同学意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每位同学的报告时间,做到了定时定人开展学术论坛活动。与此同时,每次论坛活动均要求报告同学邀请其导师在内的1-3名老师莅临指导,并针对同学拟定的报告题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形式多样

营造“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师生群体在共同的研究实践中形成的,从心理学方面看,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可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的探索行为,可以从“刺激-反映”理论得到解释,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学术论坛的形式是初级论坛中级论坛和高级论坛相结合。初级论坛在导师和学科教研小组的研讨指导后发展为中级论坛,以高级论坛带动初级论坛。论坛结束后研究生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和专家的建议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反思,整理成学术论文投稿发表。

3.勤抓落实

注重实践与创新“学用一体”以“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理念为指导,我院积极相应国家政策与实践基地合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与黄石市教科院合作成立了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生工作站,长期开展合作教研活动。为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锻炼。从学期初开始酝酿并制定了学术论坛实施方案,以方案和制度为指导,认真落实,对所有同学的报告严格要求。所有报告同学均提前将报告主题上交,同时要求报告所用课件提前一周提交校内导师和工作站实践导师修改、审核。每次报告均要求报告学生导师参加,同学必须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帮助报告同学修改,同时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拓展研究视野。一学期以来,通过一系列有力、可行的措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均得到较大的提升,所有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步骤、方法、技巧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研究生科研创新与社会教学实践得到有效衔接。

4.营造平台

力争学术水平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我院建立校内学术研讨制度。定期举行研究生学术论坛,能给研究生提供舞台和机会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让更多的专家和教师参与指导。学术论坛吹动学术交流之风,学术论坛创造了一种自由、富有时代气息的学术空间。做学术报告既帮助研究生凝练研究内容,也为研究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研究生能在学术论坛这一舞台上激情高昂,尽情的展示自我,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论坛也增进了教育学一级学科涉及的二级学科的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而且启发了大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学术的思考,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科研兴趣”为导向

自主创建“勤学善研”好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研兴趣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进行科研工作的动力。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活动有效开展需要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参与学术论坛的同学是本次成果展示的听众,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学习科研方法;另一方面,参与者也是拟评委,能为报告人指出缺陷,让报告人及时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同时参与人也提高了学术观点的凝练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双方都达到良性互动。在学术论坛组织过程中,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帮助同学提高学术思维,了解学术前沿和动态,以学生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要求,以“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同学,构建了形式多样的论坛形式。论坛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单一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取研究课题,在有一定研究成果或思路之后,以自己讲解的形式引导所有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形式二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教育学基础课程为主线,确定一些研究课题,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调研和分析,最终各组分别汇报研究成果和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互相提问、质疑和答疑,这一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形式之三是由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或学术年会的同学讲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分享参加会议的感受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一论坛形式,促进了学生对学术前沿的把握和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此外,本学期还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座的形式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兴趣。邀请外校专家开展高级论坛15次,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导师开展学术讲座29人次,邀请本校教学名师讲座开展中级论坛10人次。第一,成功邀请多位全国知名专家讲学。成功邀请到外校讲座的知名专家,如台湾辅仁大学林梅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导李太平教授、“磁湖学者”郭冬生教授、中央教科所博士后于泽元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来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第二,定期邀请全校优秀教师做科研辅导。我院优秀教师长期为研究生做好科研做辅导,如教育科研经验丰富的邓李梅教授开展“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每年必出多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的优秀指导老师向光富做“实证论文写作”研究方法指导。第三,长期邀请研究生工作站优秀实践导师作报告。如成功邀请到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学副校长冯世飙做“德雅载物,春风化雨”报告、副校长涂国民做“怀揣教育梦想,争做四有教师”报告,黄石市广场路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满红莲做“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报告,优秀教师汪细强做“发挥专业能力,让学有所用———课程研究开发为例”报告,黄石三中的高级教师肖燕鹏做“中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法”报告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同时,还创建了勤学善研的好氛围。

(三)以“学习积累”为主体

贯彻坚持“求真务实”全过程“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积极倡导研究生平时多读书、多学习专业理论,多积累知识。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学习做好学问,在积累中提高创新能力。功在平时贵积累,精心准备多展示。在学术论坛时间中,我院研究生在选定方向和研究课题后,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学术观点。掌握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精心准备,多积累多参与学术论坛演讲比赛,力争出色地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情况。如本学期13级教育学研究生开展的学术论坛有教师教育方向的田子荷同学做“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报告,学前教育方向的汤雅黎同学做“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报告,田一君同学做“提高高中生英语作文水平的有效教学”研究报告,邵智博同学做“中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与反思”研究报告,李维华同学做“语言支架在英语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报告,刘海阁同学做“全纳教育视域下”培优辅差“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研究报告,夏炽同学做“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学术论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术论坛有利于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研究生论坛活动,可以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在发现中学习探索中进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学术意识。学术意识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尤其是研一学生,即使是观摩研究生学术论坛也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学术意识的敏锐度。其次,跟踪研究前沿,提升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核心指标。在参加学术论坛活动中,查阅和搜集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可以丰富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习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同时进行学术交流,有助于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迸发创新思想。这些都能为科研写作打好基础。再次,博采众家之长,强化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是研究生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术论坛,可以锻炼研究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勤奋刻苦、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另外,通过交流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

积极争取“优质高效”保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离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定期开展学术论坛活动,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研究生教育是我校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坚持走已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纳入我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日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系列学术论坛活动的开展,本年度教育学研究生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科研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进步。以13级参加学术论坛的41名教育学研究生目前科研成果为例,2014年度已发表的省级学术论文45篇,每人次年均发表量达1.09篇,比往年有很大提高。全体教育学研究生都非常积极地参加学术讲座。我们邀请到教育学海内外资深教授博导为教育学研究生做高级论坛讲座,加强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热情,对研究生开展初级论坛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很多学生领略到专家学者的风范,意识到要以做学问为快乐,更加发奋潜心钻研。如13级王泓荔同学发表EI论文Applied-InformationTech-nologyinDesignofDiabeticRehabilitationMan-agementSystemBasedontheTechnologyofMobileInternet,夏炽同学发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刘路同学在《教学管理》发表“从三效维度谈有效教学评价”,汤雅黎同学发表“信息时代家园合作的偏差及其匡正策略”,孙逊同学在《教育科学论坛》发表“农村幼儿教师成就动机与继续进修意愿的关系研究”,龚书静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张欣宇同学发表“PSD: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马媛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误区与有效性策略”等学术论文。人才培养是具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改革,着眼于长远,使教育完全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服务。通过学术论坛这个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增进师生学术上的互动交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二、结语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创新性实践课程;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16-02

一、论坛建设背景及理论

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如何提升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含本、硕、博和留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何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化教育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已然成为新的形势下学界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为这一新命题的解答提供了新的视角。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重要分支认知灵活性理论被广泛地用于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实现的。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近年来,校际大学生英语论坛在各重点院校蓬勃发展。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医学人文英语论坛”,在学界引起了轰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术英语改革实践的进程。

二、论坛介绍

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一个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完全由学生组织、管理和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发表学科前沿趋势、表达专业思想、交流不同学科信息、展示自我、发展语言能力、接触、了解社会和学习统筹管理能力的实践平台。通过让学生自主承办、参与国际科技论坛,邀请留学生和校外学生就共同关注的前沿科技进行交流与探讨,学生可获得语言实践和能力展示的机会,也搭建起一个培养创新型国际技术人才的窗口平台。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基于“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以演练为手段”的一门实践课程。作为论坛建立的第一步,我们为2011级多学科背景口译班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教授包括英文摘要写作、英语论文撰写、学术英语口头陈述(Academic Oral Presentation)等的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和包括国际会议组织流程、国际会务交流、国际会务信函写作、国际会务致辞与演讲等的国际会务英语。学生在修读完这门课程之后,利用所学的国际会务知识及语言技能,按照标准国际会议流程,自主打造一台“卓越大学生英语论坛”,并在论坛结束之后进行反思写作(Reflective Writing)。论坛的建设与组织完全由学生承担,教师对学生组织及参与论坛事务的整个过程作观察和评判,并在论坛组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作介入式的监控。针对论坛事务组织、参与和会后总结的同学间互评(Peer Evaluation)及教师评语作为对此课程的最终评价。

三、论坛特点

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集学术性和社会性为一体的实践课程。它的创新之处体现在:

1.实习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学习即实践;实践即学习。论坛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应用在课堂上所学的国际学术交流及会务英语,向全校学生(含本、硕、博及留学生)发步论坛事务公告;制作论坛手册和宣传影视、文本资料;征集及筛选稿件;公布与会嘉宾和宣讲人名单;撰写主持人发言稿和大会发言人背景介绍;制作论文海报;编写与新闻稿以及参与大会发言、问答环节等。真实、海量的会务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操练语言的场景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学生也通过真实、具体的会务操办深刻理解课程内容。

2.探究式的社会实践――实践了解社会;实践指导学习。“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建设的始终都会涉及到不同层面的社会性工作:联系与会专家、领导;联系赞助方;联系各高校学联辅助宣传;制做工作证、签名墙、条幅及采购茶歇物资等。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社会现状、洞察社会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发现自身不足,从而明确今后学习方向及目标。

3.前瞻性的学术交流和多方位的才华展示。具有校园文化品牌意义的“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以年会的形式长期举办,每届论坛将以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关注的科技领域为主题。论坛鼓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学生对热点科技前沿和趋势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鼓励学生创新性地表达专业思想。除了学术层面的思想碰撞之外,制作论坛开场视频、宣传海报以及设计会标等创造性事务也给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展示设计才华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创新性英语实践课程采用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分四步实施方案:第一,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课程及专题讲座,教授国际会议组织流程,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第二,协助、监控学生组织、承办论坛,落实论坛每个阶段的监管工作。第三,举办论坛。第四,反思论坛举办的得失,总结此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及社会效益。

总而言之,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能成为一个语言交流的平台、思想碰撞的园地、才华展现的舞台和能力提高的集训地。论坛创新性地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之间的学生的学术交流,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锻炼了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A.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Jordan 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a(3):3-12.

[4]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c,(6):20-26.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14篇

下午好!今天,我很高兴,因为能有机会分享我校在相应领域与中国开展的国际合作,并谈谈中欧工程教育平台(Sino-European Engineering Education Platform,SEEEP)的实施进展。

一、瑞典皇家工学院与中国的合作进展

瑞典皇家工学院建校于1827年,是一所拥有近200年历史的工程大学。目前,我校有1.7万名在读本科生,2000名在读博士研究生,教职员工达到3300名。我校每年为230多名学生授予博士学位。客观而言,我校是欧洲排名前十的顶尖工程大学。毋庸置疑,欧洲是当前有创造力工程成果的主要产出地之一。特别要指出的是,根据2005年至2009年的调查数据,有近30%由中瑞学者合作撰写而成的论文,其瑞典学者均出自我校。这些论文都具有很高的影响因子。

目前,我们已与中国的若干所知名大学开展了国际合作。比如浙江大学,两校已经合作共建了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应该说,浙江大学之所以会选择与我们开展合作,是因为双方前期已经建立了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再如清华大学,我们之间的合作是从去年开始的,我们共建了“云技术校园”,旨在把云技术和虚拟技术运用到工程技术领域,以促进教育、研究和创新。这些研究中心的共建只是我们国际合作的几个例子。

瑞典皇家工学院与中国大学的共建项目具体如下:

?誗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er of Photonics,JORCEP)(2003,2010),合作方是浙江大学;

?誗分子器件联合教育和研究中心(Joint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on Molecular Devices)(2005, 2010),与大连理工大学的能源学院合作共建;

?誗创新驱动生物医学研究和教育联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 on Innovation Drive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JC IBRE(2011),与上海交通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共建;

?誗能源材料的联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 on Energy and Materials for Energy,JC-EME)(2012),合作方是上海交通大学能源材料学院;

?誗云技术校园(C-Campus@Tsinghua and KTH)(2012),与清华大学共建,该平台旨在运用云技术、虚拟技术至工程技术领域,以促进教育、研究和创新的全球卓越。

二、中瑞国际合作的特点

当前,无论是中国大学还是欧洲大学均面临着诸多全球性的难题和挑战。我们相信,如果各国的大学能够开展多元化的合作,必定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些全球性的难题和挑战。我们认为,以研究、教育和创新三位一体的理念来推动双方大学的深度合作,能够让我们拥有全球视野,从而更好地解决新时代所出现的新问题。可喜的是,我们与中国开展的国际合作路径正在呈现如下五大特点:

第一,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个体研究者间的合作,正在迈入大学层面的战略性合作;第二,正在致力于开发培养全球公民的联合培养方案,旨在应对关乎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挑战;第三,努力整合研究、教育培训和创新,推进知识层面的多元合作;第四,大力推动和引导新生代的研究人员站在国际高度应对社会挑战;第五,激励创新驱动的研究教育。

三、中欧工程教育平台

2010年9月,第一届中欧工程教育论坛在中国上海召开。此次论坛的主要成果是欧洲科学技术网络集群与中国教育部决定合作建立中欧工程教育平台。该平台的成员不仅包括欧洲科学技术网络集群的会员单位,还包括中国教育部遴选出的18所中国大学。欧洲科学技术网络集群由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所和创新中心组成,至今已运作20多年,且已开展了若干研究和教育项目。

第二届、第三届中欧工程教育论坛分别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和中国的哈尔滨召开。应该说,这三届论坛的召开均是为了探讨和寻求机构间更好的国际合作模式和路径。其中,在第二届论坛上,欧洲科学技术网络集群的会员单位提出成立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生院的概念。三届论坛的召开日程、地点和行动议题如下。

第一届中欧工程教育论坛:2010年9月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期间,中欧工程教育创新平台创建成立。该平台涵盖30所顶尖的工程技术大学,其中包括18所中国高校。同时,欧洲科学技术网络集群与18所中国高校分别签订了谅解备忘录。

第二届中欧工程教育论坛:2011年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会议主要成果是形成合作的战略框架,中国教育部代表中国的18所大学与欧洲科学技术网络集群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包括9个具体的行动方案。

第三届中欧工程教育论坛:2012年9月在中国哈尔滨召开。会议成果之一是形成了学分互认和双硕士学位(dual masters)的方案,决定成立“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生院”(Sino-EU Doctoral School for the Sustainable Future,SEDS),并确立了研究重点。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15篇

从《湖南教育》上学什么?怎么学?我们从三个方面做细、做实。一是从读入手,学校出台了学习《湖南教育》方案,每一期《湖南教育》杂志到校后,学校领导率先组织学习,然后确定论坛主题,构建论坛模块,并提出学习重点、内容、篇目,草拟论坛的提纲,印发给每位教师。二是从讲上突破,教师首先自学《湖南教育》,学校构建交流平台,让每位教师围绕不同主题、不同板块展开热烈讨论,让教师在讲中体验收获、在讲中激发动力,在讲与听中迸发内力、引发合力、提升激情、开拓视野。三是从写上下工夫,校长率先垂范,率先在教师会上晒学习笔记、谈学习体会,教导处对教师的笔记定期检查、评比。

通过学习《湖南教育》,开展论坛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湖南教育》雅俗共赏,既有理论、有观点、有主张,又有案例、有模式、有方法。并且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践的总结。通过学习《湖南教育》,我校学习型团队建设取得很大成效,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较快的提升。我校戴向艳老师的生本教育、邓武春老师的情感教育、邓芳老师的生态教育、匡远谟老师的高效课堂等,都是从《湖南教育》借鉴而来的,而且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杨小叶老师通过学习《湖南教育》,发现《湖南教育》提倡的民主、自由的教育理念,以及尊重学生最原始、最质朴、最纯真的思维表达,在本质上与三维目标是一致的。杨老师深入地了解了这些理念,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新课程的理念,增添了实践的信心。

我们如何实践?有哪些收获?学习和论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习型学校的建设,让书香校园的氛围更加浓厚。为了巩固现有成果,学校制定了教师3年发展规划:要求全校教师用3年时间,学习《湖南教育》108期,参加“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专业成长”的主题论坛30场,撰写读书笔记、课后反思3万字,以推动全校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今年学校调整了思路,要求每位教师参加《湖南教育》的“教学沙龙”或“话题交锋”两个论坛,采用我思、我谈、我写、我提议等活动形式,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提高了奖励力度。面对现今农村学校沉闷和压抑的课堂,学校鼓励教师大胆改变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湖南教育》“利用错误资源”的课堂实验。经过不断实践,大家发现课堂上学生异常活跃,学习热情高涨,“民主高效”的课堂文化正在初步形成。3年来,学校已成功举办了教师论坛19场(次),向市教科所推荐论文50多篇,获邵阳市级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8篇,湖南省级课件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收录我校教师论文5篇,《当代教育文论》收录我校教师论文19篇。在市镇教学比武活动中,我校教师的成绩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