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促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和军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的,坚持“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国防观念与改革开放意识同步增强,优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夯实基础、创新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县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目标任务

按照双拥模范县创建程序、命名周期,从现在开始启动实施,2019年8月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2020年8月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全面提升全县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地方党委、政府和驻军领导机关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具体的实施计划、完善的保障措施。坚持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双拥联席会议等制度,双拥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健全,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发挥明显,双拥办实行军地合署办公,有专职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组织、协调和指导双拥工作有力。

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以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及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适应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设施,教育对象、时间、内容落实,形式、方法多样。双拥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成果丰硕,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经常活跃,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社会氛围浓厚。

3.军民融合有效推进。军地各级军民融合发展的意识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机制健全。军地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广泛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对部队建设的支持作用和部队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城乡基础设施兼顾国防需求充分,支持部队住房、医疗、装备维修等保障社会化富有成效。

4.拥军工作扎实有效。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配合和保障部队完成训练演习、战备执勤、科研试验、海洋维权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成效明显。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医疗等拥军活动,动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协助部队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支援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军事设施保护完好。军供站建设成效显著,应急保障能力强。

5.拥政爱民成果显著。利用军队资源和优势,积极参加和支援县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好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扶持等工作。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全力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协助地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防范打击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充分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扎实做好宣传教育团结影响群众的工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

6.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防建设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完善配套地方法规政策。转业复员干部、退役士兵、军休人员、残疾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接收安置,以及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军休人员服务管理、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政策得到落实;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征兵任务按时完成,兵员数量质量得到保证;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医疗、住房等保障落实到位,并保证其生活水平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和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享受优待;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优抚安置事业单位建设,做到功能突出,作用明显。军队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定期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和群众纪律检查,树立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7.双拥活动坚持经常。开展双拥活动以基层为重点,注重落实,讲求实效。年度有计划,节日有安排,平时有活动。各项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健全各项制度,定期检查总结,推进双拥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8.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军民共学科学理论、共树文明新风、共育优秀人才、共办文化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提高军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活动,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军警民联防联治活动开展经常,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9.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爱护军队,尊重军人,关心部队建设。部队尊重地方党委、政府,热爱人民,支持地方工作。军政军民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军地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

三、实施步骤

按照“集中时间、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达标”的要求,创建工作分五个阶段:

1.组织动员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2月)。制定《富平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县创建部级双拥模范县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力营造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的浓厚氛围。

2.工作推进阶段(2017年3月—2018年3月)。全县各单位要按照《全国双拥模范县标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逐条逐项对照落实,确保各项双拥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3.检查自评阶段(2018年4月—2018年12月)。对照《全国双拥模范县量化考核标准》进行全面自查,逐条逐项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做好迎检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申报迎检阶段(2019年1月—2019年5月)。结合自查情况,制定迎接省级考评验收方案,全面汇报我县双拥工作成果,认真做好各项考评验收工作,确保通过省级验收,创建为省级双拥模范县。

5.总结提高阶段(2019年6月—2020年8月)。巩固发展我县双拥成果,健全双拥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我县双拥工作深入持久开展,进一步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同时,根据省上统一安排,及时衔接申报,力争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成功。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为确保双拥模范县创建取得实效,县委、县政府成立富平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与富平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保持一致。具体组成为: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县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人武部政委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编办、外宣办、团县委、妇联、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国土局、水务局、卫计局、住建局、综合执法局、交通局、经发局、工信局、文体广电局、文物旅游局、粮食局等部门,以及城关街道、淡村镇、庄里镇、驻富部队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指导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局局长兼任。主要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日常协调服务工作。

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1.县委办:制定党委议军会议和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并抓好会议制度落实;制定、出台奖励办法,对在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适时进行奖励。

2.县政府办: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各部门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负责有关双拥、议军方面会议的记录,领导参加双拥活动实施方案及走访慰问驻军和优抚对象等事件的记录和汇报材料审核把关等工作。

3.县委组织部:结合富平实际,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制定并按时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加强对军队复转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军队转业干部和退伍军人的骨干作用;把双拥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范围。

4.县委宣传部:有计划地开展国防动员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宣传教育;在电视台、网站开辟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专栏,拍摄双拥宣传专题片;加强优抚安置法规和军事法规宣传教育;宣传双拥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组织和指导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把双拥内容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的重要内容。

5.人武部:负责将双拥工作列入军队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协调各驻军部队做好拥政爱民工作;整理收集部队政治教育、党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国防教育基地、双拥活动简报及上报信息、双拥典型人物和党政军领导参加双拥活动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照片、图片、剪报、影视或文字资料;军地各基层单位“双拥”组织建设资料齐全(村居委会有拥军优属服务组织,连队有群众工作活动小组),联谊活动、结对帮扶等活动情况有记录;军民共建点、共建协议书、共建活动及军警民联防联治、征兵情况材料齐全;爱民工程点内容充实;建立军民矛盾和纠纷预警机制,成立维权领导小组,制定维权政策和法律援助中心;严格落实征兵有关政策规定,保证兵员质量。

6.民政局:督促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法规和政策;强化优抚安置政策法规建设力度,做好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工作;做好烈士褒扬工作;指导烈士纪念建筑物的保护和管理;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积极培养使用军地两用人才。

7.双拥办:负责双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负责与成员单位和驻军联系,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工作,推广典型,表彰先进;指导军民共建双拥模范县活动;组织协调大型双拥宣传教育活动;指导有关部门和镇(街道)开展双拥工作;参与协调军地军民纠纷;收集整理有关双拥工作资料。

8.编办:负责落实县双拥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扩编;对符合安置条件、妥善安置到各事业单位的退伍军人落实编制。

9.人社局:做好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子女的接收和安置工作;总结表彰军队转业干部中的先进典型;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拥军优属工作;做好军转干部随军家属中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接收安置;协助解决好困难企业中军转干部的生活。配合做好城镇义务兵的安置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军地两用人才的开发使用工作;做好部队随军家属包括下岗军人家属的安置、培训和再就业工作。

10.经发局: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落实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计划;参与协调驻军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协调驻军部队支援地方重点工程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11.文体广电局:负责将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双拥专题片和典型人物的影视资料拍摄,在电视台开辟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做好我县双拥工作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

12.公安局:配合人武部、武警部队、消防部队制定联防联治方案;总结军警联防联治、维护社会治安的经验做法;负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有效保护军事设施;负责建立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机制,依法优先、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军案件和问题;大力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为部队训练演习提供方便和服务。按照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做好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士官、复员、退伍军人及其随军家属户口迁移工作;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障部队军事运输安全畅通;协助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的政审工作。在县城各宾馆设立“军人优先”服务标志牌。

13.财政局:保障创建经费及时到位,保证优待抚恤资金及时拨付。负责将军地合署办公的专项经费和专用车辆、慰问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等双拥活动经费、烈士陵园维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负责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经费和重点优抚对象大病救助资金列入专项预算并逐步增加;负责落实经费解决农村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问题;配合民政部门研究制定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并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

14.卫计局:协助民政部门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落实好优抚对象医疗优惠政策;在各医疗机构设置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等服务标志,开设优抚对象门诊、病房,建立优抚对象医疗档案,有档案可查,双拥工作有计划、有总结。配合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体检工作。

15.交通局:负责在车站、公交车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立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的标志。负责公路、桥梁等收费交通站点,免收军车通行费用,在各类停车场设置军车免费停放标志;负责落实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乘坐各类交通工具时应享受的各项优待。

16.教育局:搞好学校国防教育、军训组织、文化科技拥军;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送温暖;积极解决军队干部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17.国土局:帮助部队做好军事用地的征用工作,协助驻军搞好土地法规的宣传教育,依法处理军地土地纠纷。

18.文物旅游局:负责落实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风景名胜区应享受的各项优待;在旅游景点设立永久性双拥宣传标志及军人免费标志。

19.粮食局:负责我县驻军的军粮供应工作,保证供应优质、及时,开展行业拥军,深化“好米好面供部队”等优质服务活动,积极支持和参加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为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办实事、做好事。

20.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支持部队的改革和建设;指导基层市场监管机构对军供保障、优抚安置事业单位及优抚对象、转退军人、随军家属的生产经营提供帮助和支持,落实军人创业有关优惠政策。负责在各大超市以及有关企业设置军人服务窗口和军人优先标志。

21.住建局:积极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优先优待,在城乡基础建设中兼顾到军事需要,制定优先优待政策。负责在县城主要交通要道、公共场所,设计安装双拥永久性宣传标牌,并负责管理和维护。

22.综合执法局:负责配合做好县城主要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双拥永久性宣传标牌设立、管理工作。

23.农业局: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24.总工会: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各级工会的工作计划,做好国防和双拥宣传,发动组织职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25.妇联: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妇联工作计划,配合部队宣传表彰女军人先进典型,培养支持部队建设的好军嫂典型,发动妇女开展为驻军官兵和优抚对象送温暖活动,协同有关部门维护军人家庭、婚姻等合法权益。

26.团县委:将双拥共建工作列入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计划,加强对青少年和团员的爱国主义和国防观念教育。组织军地青年联欢联谊,发动各级团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送温暖、办好事。

27.各镇(街道):制定每年双拥工作计划,成立双拥工作领导机构;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按时兑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和各项抚恤补助金;认真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双拥活动。

28.驻富各部队:把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部队教育规划,建立国防和双拥教育基地并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有效保护军事设施;制定本部队每年的拥政爱民工作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积极参加和支援驻地经济社会建设,从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工作,建立扶贫联系点和“美丽乡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援建点;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参加军地统一组织的捐赠活动,为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参加驻地绿化美化、植树造林、环境整治;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每年为驻地群众办1-2次有影响的实事好事;参与平安富平建设,加强军警联防联治,协助地方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执行军队群体纪律,定期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和群众纪律检查,树立人民军队良好形象;与驻地基层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军地双方有共建共约和共建活动制度;制定贯彻落实《军人道德规范》的具体计划和措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双拥模范县是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是军地和谐、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镇(街道)、各部门和驻富各部队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机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创建工作任务,投入创建工作经费,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人武部、民政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确保双拥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广泛宣传教育。要采取组装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意义、目的。县电视台要开辟专版专栏,加大对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先进典型及时跟进报道,引导群众树立拥军优属意识,形成“爱国拥军、人人有责”的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3.严格落实责任。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量大面宽、任务具体,必须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创新创优。各镇(街道)、各部门和驻富各部队要切实负起责任,在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创建各项标准和工作任务,明确专门机构人员,全力推进日常创建工作。要将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各项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4.严格督查考核。县创建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协调,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考核办要将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纳入各相关镇(街道)、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纪委、监察局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承担的创建工作任务进行全面监督,对工作推脱、行动缓慢、工作滞后的,严格追究责任。

持续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方案

2016年7月29日,泉州市再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实现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这是全市军民共同取得的崇高政治荣誉,也是全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性成果。第十一届市委常委会第155次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全面提高双拥工作水平”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八连冠”为新起点,启动“九连冠”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双拥工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实成效上发展。工作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同步发展,全力深化我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全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力推动“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现代化泉州建设和驻泉部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提升。

创建目标

2017年,创建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力争第三次实现“满堂红”创模目标,为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夯实基础;2020年,泉州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分别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六连冠”、“四连冠”目标。

创建任务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规定内容:双拥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军分区、人武部党委工作报告;党政军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双拥活动,完善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双拥联席会议制度,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设有相对固定的联络员,双拥活动年度有工作计划和总结,每年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进行工作述职(或书面述职);地级以上市双拥办有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县级双拥办有相对固定的地方工作人员和部队人员参与工作,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有人负责双拥工作,双拥办工作制度健全,档案资料齐全;双拥工作经费及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保障满足双拥工作需要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增加。

创新特色内容:建立健全述职制度,结合每年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组织、宣传、教育、民政、人社、住建、国资委、国税、地税、工商、人民银行,泉州军分区政治部等军地成员单位进行工作述职;群众性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形成网络,鲤城区、丰泽区各选择3个社区(居委会),试点成立“拥军优属服务站”、“拥军优属法律援助点”,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市双拥办、司法局,鲤城区、丰泽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泉州军分区政治部负责)

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

规定内容: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及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并落实;有国防和双拥教育阵地或教育基地,每年集中组织开展1次以上教育活动;当地主要媒体开辟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城区主要公共场所有永久性双拥标志或宣传牌;运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定期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用语;利用阅报栏、宣传橱窗、电子屏幕等公共设施进行教育宣传;军烈属家庭挂光荣牌,官兵立功受奖喜报及时送达并予以宣扬;编印工作刊物、开办双拥网站或网页,交流双拥工作经验做法、反映双拥工作动态等;双拥文化产品创作推广富有成效,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经常活跃,重视培养和宣扬双拥先进典型。

创新特色内容:出版《文都鱼水情》---泉州拥军群英谱,宣传双拥模范人物;将市区公交停靠站作为中心城区宣传主阵地之一,在5%的公益广告版面中,根据实际需要分配适当比例的广告版面,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征兵宣传标语,在市区工人文化宫建立双拥宣传园区,进一步完善鲤城区江南兴贤路国防教育一条街,增设新门街文旅街区为国防教育示范一条街,依托郑成功公园建立丰泽区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公园;建立泉州双拥公众微信号,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市直成员单位联络员、各县(市、区)双拥办相关人员组建泉州双拥微信群。(市委宣传部、市双拥办、交通委、市政公用事业局、国资委、总工会,鲤城区、丰泽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负责)

3、军民融合有效推进。

规定内容:广泛宣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军地各级军民融合发展意识普遍增强;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促进应融则融、能融尽融、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结合实际制定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措施,设立军民融合发展项目;进一步完善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机制等相关保障措施;着眼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积极推动军地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兼顾国防和军事需求;支持部队住房、医疗、装备维修等保障社会化;充分发挥部队装备、设施、场地等的民用效能,支持地方建设发展;配合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协助解决合同协议解除相关问题,避免发生军民纠纷,保持军政军民关系和谐。

创新特色内容:推行“互联网+”军民融合产业项目服务,建立健全全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项目奖励制度,及时奖励进入军工行业的企业和取得军工生产资质认证企业,调动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泉州潜力优势,引导先创、军鹏、亿仁等企业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适应新形势下部队建设需要,争取更多泉州产品纳入军需采购目录,及时主动对接,推动更多部队技术创新成果在泉州转化;按照《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规定的通知》及部队相关规定,从东宝、龙兴小区经济适用房划出约100套保障性住房,优先解决31集团军泉州片区干部住房困难,部队申购人员资格由31集团军负责,报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各级住建部门每年牵头深入辖区部队实地调研,掌握驻军现役军人住房保障需求,逐年分期分批拿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确保现役军人按照上述规定优先购买驻地保障性住房,集中建立拥军楼、军人楼,解决好驻泉部队现役军人住房困难;抓紧解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项目,促进相关项目在部队训练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住建局、双拥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负责)

4、拥军工作扎实有效。

规定内容: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支持推动新调整组建部队的新营区、新设施、新阵地建设,在规划审批、土地划拨、资金投入、费用减免、水电供应,给予必要倾斜;结合公共资源均等化,促进教育、医疗、交通等优质公共资源向部队周边配置,为部队官兵提供便利;主动配合部队有关单位撤并转改工作,协助搞好人员分流、营产管理、在建工程善后、涉法涉诉问题处置,促进转隶移交平稳顺利;支持部队完成战备执勤、训练演习、科研试验、海洋维权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医疗等拥军,支持部队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审批规划、土地征用、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积极配合部队进行体制编制、政策制度等调整改革;全力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军案件和问题;军供站编制、人员、车辆、经费按规定落实,设施、设备完善,保障能力强,为过往部队提供优质服务;车站、码头、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设有残疾退役军人、烈属和现役军人等优先优惠服务的标志,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收费交通站点,免收军车通行费用;各类公共收费停车场所设有军车免费停放标志;建立各种社会拥军组织,社会化拥军活动开展经常。

创新特色内容:开展科技文化进军营,坚持和创新师旅团部队科技文化拥军现场办公制度,增加市科技拥军专项资金每年至500万元以上,加大扶持部队科技文化项目建设力度。开设“温陵讲堂”、“心理健康讲坛”、“泉州讲古”,提升官兵精.气.神;开展项目建设进军营,按照驻闽部队有关问题专项任务部署会议要求,由市委或市政府分管领导适时到驻军单位现场办公,帮助部队解决军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支前保障进军营,坚持和发扬“驻泉部队军事行动到哪里,支前保障就延伸到哪里”的优良传统,市双拥办、支前办要建立起实物慰问部队的制度;开展法律进军营,充分发挥“12348”法律服务热线拥军优属服务功能,市县两级法院要向部队官兵发放维权工作联系卡,公布维权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服务制度和服务承诺;全市车站、机场、码头、医院、商场、广场等各类公共收费停车场张贴“军车免费”停放标志。泉州中心市区公交车辆均应张贴“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军休干部”中心市区免费乘坐标志。开展交通专线进军营,加强对9条拥军专线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各级政府要加大运营企业扶持力度,将拥军专线运营亏本补贴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优先安排补助资金,确保现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免费乘坐,成为我市双拥宣传流动窗口。(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住建局、市政公用事业局、交通委、卫计委、体育局、旅游局、人防办、国资委、双拥办、支前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负责)

5、拥政爱民成果显著。

规定内容:驻军拥政爱民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预案健全,准备充分,完成任务圆满。积极参加为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开展扶贫帮困,积极参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行动和驻地新农村建设或城市社区建设,有扶贫联系点和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援建点,援建有项目、有成效;开展助学兴教,帮助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开展德育美育体育等特色教育,组织团以上领导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开展医疗扶持,团以上单位医院(门诊部)积极为驻地群众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参加驻地生态文明建设,在植树造林、环境整治等方面成效明显;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积极为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好事。协助地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谐创建,加强军警民联防联治,协助地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及时有效;支持驻地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支持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开放部队军史馆、荣誉室、武器装备陈列馆等场所支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学雷锋”便民活动;军分区、人武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驻军部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成绩显著。

创新特色内容:召开驻泉部队拥政爱民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讨论部队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三峡移民村的军民共建活动,各县(市、区)人武部牵头,组织驻军继续与三峡移民村开展共学共建活动,扶持移民融入泉州,促进移民发展生产;引导东部战区陆军所属驻泉部队开展与龙岩革命老区的结对精准帮扶活动;开放73141部队红色尖刀连、73311部队红军一连、73146部队海峡神炮连、海军泉州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开展美丽乡村共建活动,驻泉各部队以连为单位,组织官兵帮助驻地乡村整治村容村貌、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参与驻地乡村公益事业。(泉州军分区政治部,驻泉各部队政治部(处)负责)

6、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规定内容:结合本地区和驻军部队实际,出台综合性双拥政策规定;对在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有明确奖励办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军事设施得到有效保护;现役军人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享受优待;残疾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现役军人和残疾退役军人参观游览当地公园、博物馆、风景名胜区享受优待;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残疾退役军人,享受与所在单位工伤人员同等的生活福利和医疗待遇;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不低于国家和省定标准,并按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政策落实;省和县级财政预算有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并逐步增加;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达到或高于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实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城乡一体发放的地区,可参照城镇户口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执行,具体标准由本地区结合实际制定;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落实编制、人员、车辆、维修改造和日常运行经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优抚医院、光荣院的编制、人员、车辆、经费按规定落实,功能发挥良好;开展医疗巡诊,承担短期疗养服务;光荣院集中供养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规定标准足额列入财政预算;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妥善安置好转业、复员、退休干部和退役士兵、伤病残退役军人、无军籍职工等,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服务管理政策得到落实;退役士兵自主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一次性经济补助、待安排工作期间生活补助费按时足额发放且列入财政预算;针对改革中军人调整交流、异地任职增多等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配套措施,妥善安置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身份随军家属,积极扶持随军家属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未就业随军家属给予适当生活补助,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入学入托按政策享受优待;军队离退休干部妥善安置,政治、生活、医疗待遇落实;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编制、人员、车辆、工作经费、附属用房设施落实,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按政策接收安置,地方补助补贴落实;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群体性上访事件;部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执行军队群众纪律,在驻地群众中形象好。

创新特色内容: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拓展后路、巩固后院、扶持后代”的讲话精神,一是做好安置工作,排除军转干部、退役士兵的后顾之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各级组织、人社部门要依照《关于做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中发〔2016〕13号)及相关军转干部安置政策要求,抓好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按上级规定落实团职以上干部的实职安置率和营职以下干部进入公务员或参公单位的比率,落实好军转干部各项福利和政治待遇。修改完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规定的通知》(泉政文﹝2005﹞80号),提高军转干部随调家属一次性安置费标准;修改完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补差的通知》(泉政文﹝2006﹞14号),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维稳工作,确保全市企业军转干部总体和谐稳定。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确保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当年度完成。加强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确保军休人员“两个待遇”落实。二是完善优待抚恤政策体系,增强军人荣誉感和军事职业的吸引力。严格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城乡同一标准制度,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年增长比例和义务兵年度优待金不低于省定标准。针对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军人调整交流、异地任职增多等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配套措施,各级人社部门要按照市政府、泉州军分区批转市人社局、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下发的《泉州市军人军属就业安置工作实施意见》(泉政文〔2015〕48号)的要求,军地双方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军人军属随调随迁、安置就业等工作。三是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军人子女教育的需求。要认真贯彻《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配套政策,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军分区政治部制定下发的《泉州市贯彻教育部、总政治部〈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泉教综﹝2013﹞73号)要求,切实做好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子女的入学工作。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要认真督促检查本行业、本系统、本部门履行双拥职责、以及涉军“三后”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特事特办原则,切实帮助官兵解除“三后”之忧。(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人社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泉州军分区政治部负责)

7、双拥活动坚持经常。

规定内容:双拥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年度有计划,节日有安排,平时有活动;广泛开展关爱功臣活动,为重点优抚对象办好事实事成效明显;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走访慰问驻军和重点优抚对象;驻军部队领导到地方有关部门走访,并慰问困难群众;当地党委、政府和驻军,每年烈士纪念日组织开展公祭烈士活动;积极探索创新富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群众性双拥活动载体。

创新特色内容:进一步完善双拥工作季度计划总结制度,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推广成功做法;组织军地领导开展烈士公祭活动;盘活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双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医院、进学校、进车站、进连队、进两新组织的活动。(市民政局、双拥办,各成员单位负责)

8、军民共建富有成效。

规定内容:部队连队、舰艇、飞行大队及其相当的队、站、室、所、库等基层单位与驻地基层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军地双方有共建公约和共建活动制度,经常组织共建活动;有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军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活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共建(拥军)活动成效明显。

创新特色内容:一是深化部门共建活动,开展军地共建共学“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扩大领域,引导所属科级单位或相关科室与驻泉部队挂钩连队的班排或家庭贫困战士开展挂钩共建或结对帮扶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深入部队“学兵、知兵、感兵”活动,特别是对家庭贫困战士的帮扶,弘扬乐善好施精神,采取“一挂多”和“多挂一”形式,精准扶持,帮助战士家属发展生产,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二是深化跨区共建活动,洛江区、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要继续巩固与驻泉部队团以上单位开展双拥共建成果,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部队共建。组织“兵妈妈”服务队,深入跨区共建部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体验部队生活,鼓励子女安心服务,在部队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三是深化军企共建活动,盘活民营企业拥军资源,拓宽企业拥军参与面,充实各级企业拥军协会力量,建立慈善拥军基金,积极帮助贫困战士家属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送岗位进军营”活动,优先安排随军家属就业,解决部队干部后顾之忧。学习借鉴“石狮市老大妈拥军服务队”经验,组织引导企业职工成立拥军服务队,深入驻地部队开展服务活动,激发企业员工的拥军优属热情,进一步打响我市社会化拥军品牌。四是深化“城舰”共建活动,推选新一届泉州市人大代表,举办城舰共建论坛,传承猛虎精神,邀请猛虎英模到我市作典型报告,传经送宝。(市文明办、双拥办,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企业拥军协会,泉州军分政治部负责)

9、军政军民关系融洽。

规定内容:军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军地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有预防和处理军民纠纷的规定措施,当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军地双方及时妥善处理。

创新特色内容:每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少于1次走访东部战区陆军部、省军区、31集团军,以及泉州军分区、驻泉师旅部队;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不少于1次走访驻闽空军、海军机关,驻泉独立师旅团部队;经常互通情况,遇事主动协商,妥善解决;严禁重大军地军民纠纷发生,遇一般军民纠纷发生,军地领导能亲自出面、妥善解决。(市双拥办、支前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负责)

创建措施

1、强化职责。军地双方共同维护崇高的政治荣誉,进一步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全力争创,志在必得,努力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提高“拥军优属.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抓好各项双拥工作的全面落实。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泉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履行好应尽的责任,完成工作目标,确保在上级的检查考评中不失分、不拖全市双拥工作的后腿。

2、强化氛围。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和环境建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建双拥模范城氛围。加强与军地媒体对接合作,大力宣传我市双拥工作的特色亮点,扩大我市双拥工作知名度和影响力。抓好一批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公园或一条街的建设,每年搞好一组双拥创模系列报道。

3、强化基层。按照双拥在基层活动,扎实开展双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医院、进学校、进车站、进连队、进两新组织等九进活动,激发各行各业自觉、自发、自愿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抓好规范化建设,落实达标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夯实基础,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双拥工作上新台阶。认真总结推广双拥在基层的先进典型,老典型要巩固发展提高、出新招、有新意,新典型要有新亮点、新特色。

4、强化基础。针对《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我市实际情况,适时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高标准、严要求,重点抓好落实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的基础工作。

5、强化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双拥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促进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的深入开展。

6、强化督查。进一步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双拥创模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评,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强检查。把创建工作与评先创优和绩效考评结合起来,对创建工作做的好的、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完成创建任务的,实行问责,追究责任。

工作步骤

1、第一阶段:2016年9---12月,下发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启动方案,召开全市双拥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创建任务。各单位2016年开展双拥活动的图片、资料,于2016年12月20日前上报市双拥办(地址:市行政中心D幢517室,电话:22500615、22500636),图片应注明活动时间、内容、人员职务等信息。

2、第二阶段:2017年,为新一届省双拥模范城考评迎检考评年,对照考评内容,查漏补缺、资料归档、迎检环境布置,制定迎接省考评组的接待方案,做好各个环节的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实现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奠定基础。双拥工作图片资料上报时间另行安排。

3、第三阶段:2018年,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中期调研督导年,要针对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考评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限期整改,做好中期调研督导的各项准备工作。双拥工作图片资料上报时间另行安排。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促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和军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的,坚持“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国防观念与改革开放意识同步增强,优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夯实基础、创新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县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目标任务

按照双拥模范县创建程序、命名周期,从现在开始启动实施,2019年8月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2020年8月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全面提升全县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地方党委、政府和驻军领导机关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具体的实施计划、完善的保障措施。坚持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双拥联席会议等制度,双拥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健全,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发挥明显,双拥办实行军地合署办公,有专职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组织、协调和指导双拥工作有力。

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以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及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适应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设施,教育对象、时间、内容落实,形式、方法多样。双拥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成果丰硕,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经常活跃,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社会氛围浓厚。

3.军民融合有效推进。军地各级军民融合发展的意识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机制健全。军地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广泛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对部队建设的支持作用和部队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城乡基础设施兼顾国防需求充分,支持部队住房、医疗、装备维修等保障社会化富有成效。

4.拥军工作扎实有效。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配合和保障部队完成训练演习、战备执勤、科研试验、海洋维权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成效明显。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医疗等拥军活动,动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协助部队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支援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军事设施保护完好。军供站建设成效显著,应急保障能力强。

5.拥政爱民成果显著。利用军队资源和优势,积极参加和支援县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好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扶持等工作。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全力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协助地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防范打击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充分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扎实做好宣传教育团结影响群众的工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

6.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防建设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完善配套地方法规政策。转业复员干部、退役士兵、军休人员、残疾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接收安置,以及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军休人员服务管理、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政策得到落实;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征兵任务按时完成,兵员数量质量得到保证;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医疗、住房等保障落实到位,并保证其生活水平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和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享受优待;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优抚安置事业单位建设,做到功能突出,作用明显。军队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尊重少数民族的和风俗习惯,定期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和群众纪律检查,树立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7.双拥活动坚持经常。开展双拥活动以基层为重点,注重落实,讲求实效。年度有计划,节日有安排,平时有活动。各项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健全各项制度,定期检查总结,推进双拥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8.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军民共学科学理论、共树文明新风、共育优秀人才、共办文化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提高军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活动,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军警民联防联治活动开展经常,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9.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爱护军队,尊重军人,关心部队建设。部队尊重地方党委、政府,热爱人民,支持地方工作。军政军民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军地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

三、实施步骤

按照“集中时间、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达标”的要求,创建工作分五个阶段:

1.组织动员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2月)。制定《富平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县创建部级双拥模范县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力营造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的浓厚氛围。

2.工作推进阶段(2017年3月—2018年3月)。全县各单位要按照《全国双拥模范县标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逐条逐项对照落实,确保各项双拥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3.检查自评阶段(2018年4月—2018年12月)。对照《全国双拥模范县量化考核标准》进行全面自查,逐条逐项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做好迎检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申报迎检阶段(2019年1月—2019年5月)。结合自查情况,制定迎接省级考评验收方案,全面汇报我县双拥工作成果,认真做好各项考评验收工作,确保通过省级验收,创建为省级双拥模范县。

5.总结提高阶段(2019年6月—2020年8月)。巩固发展我县双拥成果,健全双拥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我县双拥工作深入持久开展,进一步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同时,根据省上统一安排,及时衔接申报,力争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成功。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为确保双拥模范县创建取得实效,县委、县政府成立富平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与富平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保持一致。具体组成为: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县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人武部政委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编办、外宣办、团县委、妇联、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国土局、水务局、卫计局、住建局、综合执法局、交通局、经发局、工信局、文体广电局、文物旅游局、粮食局等部门,以及城关街道、淡村镇、庄里镇、驻富部队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指导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局局长兼任。主要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日常协调服务工作。

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1.县委办:制定党委议军会议和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并抓好会议制度落实;制定、出台奖励办法,对在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适时进行奖励。

2.县政府办: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各部门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负责有关双拥、议军方面会议的记录,领导参加双拥活动实施方案及走访慰问驻军和优抚对象等事件的记录和汇报材料审核把关等工作。

3.县委组织部:结合富平实际,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制定并按时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加强对军队复转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军队转业干部和退伍军人的骨干作用;把双拥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范围。

4.县委宣传部:有计划地开展国防动员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宣传教育;在电视台、网站开辟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专栏,拍摄双拥宣传专题片;加强优抚安置法规和军事法规宣传教育;宣传双拥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组织和指导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把双拥内容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的重要内容。

5.人武部:负责将双拥工作列入军队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协调各驻军部队做好拥政爱民工作;整理收集部队政治教育、党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国防教育基地、双拥活动简报及上报信息、双拥典型人物和党政军领导参加双拥活动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照片、图片、剪报、影视或文字资料;军地各基层单位“双拥”组织建设资料齐全(村居委会有拥军优属服务组织,连队有群众工作活动小组),联谊活动、结对帮扶等活动情况有记录;军民共建点、共建协议书、共建活动及军警民联防联治、征兵情况材料齐全;爱民工程点内容充实;建立军民矛盾和纠纷预警机制,成立维权领导小组,制定维权政策和法律援助中心;严格落实征兵有关政策规定,保证兵员质量。

6.民政局:督促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法规和政策;强化优抚安置政策法规建设力度,做好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工作;做好烈士褒扬工作;指导烈士纪念建筑物的保护和管理;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积极培养使用军地两用人才。

7.双拥办:负责双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负责与成员单位和驻军联系,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工作,推广典型,表彰先进;指导军民共建双拥模范县活动;组织协调大型双拥宣传教育活动;指导有关部门和镇(街道)开展双拥工作;参与协调军地军民纠纷;收集整理有关双拥工作资料。

8.编办:负责落实县双拥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扩编;对符合安置条件、妥善安置到各事业单位的退伍军人落实编制。

9.人社局:做好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子女的接收和安置工作;总结表彰军队转业干部中的先进典型;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拥军优属工作;做好干部随军家属中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接收安置;协助解决好困难企业中干部的生活。配合做好城镇义务兵的安置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军地两用人才的开发使用工作;做好部队随军家属包括下岗军人家属的安置、培训和再就业工作。

10.经发局: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落实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计划;参与协调驻军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协调驻军部队支援地方重点工程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11.文体广电局:负责将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双拥专题片和典型人物的影视资料拍摄,在电视台开辟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做好我县双拥工作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

12.公安局:配合人武部、武警部队、消防部队制定联防联治方案;总结军警联防联治、维护社会治安的经验做法;负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有效保护军事设施;负责建立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机制,依法优先、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军案件和问题;大力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为部队训练演习提供方便和服务。按照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做好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士官、复员、退伍军人及其随军家属户口迁移工作;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障部队军事运输安全畅通;协助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的政审工作。在县城各宾馆设立“军人优先”服务标志牌。

13.财政局:保障创建经费及时到位,保证优待抚恤资金及时拨付。负责将军地合署办公的专项经费和专用车辆、慰问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等双拥活动经费、烈士陵园维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负责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经费和重点优抚对象大病救助资金列入专项预算并逐步增加;负责落实经费解决农村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问题;配合民政部门研究制定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并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

14.卫计局:协助民政部门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落实好优抚对象医疗优惠政策;在各医疗机构设置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等服务标志,开设优抚对象门诊、病房,建立优抚对象医疗档案,有档案可查,双拥工作有计划、有总结。配合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体检工作。

15.交通局:负责在车站、公交车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立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的标志。负责公路、桥梁等收费交通站点,免收军车通行费用,在各类停车场设置军车免费停放标志;负责落实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乘坐各类交通工具时应享受的各项优待。

16.教育局:搞好学校国防教育、军训组织、文化科技拥军;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送温暖;积极解决军队干部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17.国土局:帮助部队做好军事用地的征用工作,协助驻军搞好土地法规的宣传教育,依法处理军地土地纠纷。

18.文物旅游局:负责落实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风景名胜区应享受的各项优待;在旅游景点设立永久性双拥宣传标志及军人免费标志。

19.粮食局:负责我县驻军的军粮供应工作,保证供应优质、及时,开展行业拥军,深化“好米好面供部队”等优质服务活动,积极支持和参加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为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办实事、做好事。

20.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支持部队的改革和建设;指导基层市场监管机构对军供保障、优抚安置事业单位及优抚对象、转退军人、随军家属的生产经营提供帮助和支持,落实军人创业有关优惠政策。负责在各大超市以及有关企业设置军人服务窗口和军人优先标志。

21.住建局:积极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优先优待,在城乡基础建设中兼顾到军事需要,制定优先优待政策。负责在县城主要交通要道、公共场所,设计安装双拥永久性宣传标牌,并负责管理和维护。

22.综合执法局:负责配合做好县城主要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双拥永久性宣传标牌设立、管理工作。

23.农业局: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24.总工会: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各级工会的工作计划,做好国防和双拥宣传,发动组织职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25.妇联: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妇联工作计划,配合部队宣传表彰女军人先进典型,培养支持部队建设的好军嫂典型,发动妇女开展为驻军官兵和优抚对象送温暖活动,协同有关部门维护军人家庭、婚姻等合法权益。

26.团县委:将双拥共建工作列入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计划,加强对青少年和团员的爱国主义和国防观念教育。组织军地青年联欢联谊,发动各级团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送温暖、办好事。

27.各镇(街道):制定每年双拥工作计划,成立双拥工作领导机构;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按时兑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和各项抚恤补助金;认真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双拥活动。

28.驻富各部队:把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部队教育规划,建立国防和双拥教育基地并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有效保护军事设施;制定本部队每年的拥政爱民工作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积极参加和支援驻地经济社会建设,从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工作,建立扶贫联系点和“美丽乡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援建点;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参加军地统一组织的捐赠活动,为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参加驻地绿化美化、植树造林、环境整治;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每年为驻地群众办1-2次有影响的实事好事;参与平安富平建设,加强军警联防联治,协助地方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执行军队群体纪律,定期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和群众纪律检查,树立人民军队良好形象;与驻地基层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军地双方有共建共约和共建活动制度;制定贯彻落实《军人道德规范》的具体计划和措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双拥模范县是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是军地和谐、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镇(街道)、各部门和驻富各部队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机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创建工作任务,投入创建工作经费,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人武部、民政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确保双拥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广泛宣传教育。要采取组装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意义、目的。县电视台要开辟专版专栏,加大对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先进典型及时跟进报道,引导群众树立拥军优属意识,形成“爱国拥军、人人有责”的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3.严格落实责任。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量大面宽、任务具体,必须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创新创优。各镇(街道)、各部门和驻富各部队要切实负起责任,在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创建各项标准和工作任务,明确专门机构人员,全力推进日常创建工作。要将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各项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4.严格督查考核。县创建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协调,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考核办要将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纳入各相关镇(街道)、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纪委、监察局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承担的创建工作任务进行全面监督,对工作推脱、行动缓慢、工作滞后的,严格追究责任。

持续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方案

2016年7月29日,泉州市再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实现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这是全市军民共同取得的崇高政治荣誉,也是全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性成果。第十一届市委常委会第155次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全面提高双拥工作水平”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八连冠”为新起点,启动“九连冠”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双拥工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实成效上发展。工作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同步发展,全力深化我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全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力推动“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现代化泉州建设和驻泉部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提升。

创建目标

2017年,创建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力争第三次实现“满堂红”创模目标,为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夯实基础;2020年,泉州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分别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六连冠”、“四连冠”目标。

创建任务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规定内容:双拥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军分区、人武部党委工作报告;党政军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双拥活动,完善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双拥联席会议制度,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设有相对固定的联络员,双拥活动年度有工作计划和总结,每年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进行工作述职(或书面述职);地级以上市双拥办有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县级双拥办有相对固定的地方工作人员和部队人员参与工作,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有人负责双拥工作,双拥办工作制度健全,档案资料齐全;双拥工作经费及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保障满足双拥工作需要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增加。

创新特色内容:建立健全述职制度,结合每年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组织、宣传、教育、民政、人社、住建、国资委、国税、地税、工商、人民银行,泉州军分区政治部等军地成员单位进行工作述职;群众性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形成网络,鲤城区、丰泽区各选择3个社区(居委会),试点成立“拥军优属服务站”、“拥军优属法律援助点”,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市双拥办、司法局,鲤城区、丰泽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泉州军分区政治部负责)

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

规定内容: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及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并落实;有国防和双拥教育阵地或教育基地,每年集中组织开展1次以上教育活动;当地主要媒体开辟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城区主要公共场所有永久性双拥标志或宣传牌;运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定期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用语;利用阅报栏、宣传橱窗、电子屏幕等公共设施进行教育宣传;军烈属家庭挂光荣牌,官兵立功受奖喜报及时送达并予以宣扬;编印工作刊物、开办双拥网站或网页,交流双拥工作经验做法、反映双拥工作动态等;双拥文化产品创作推广富有成效,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经常活跃,重视培养和宣扬双拥先进典型。

创新特色内容:出版《文都鱼水情》---泉州拥军群英谱,宣传双拥模范人物;将市区公交停靠站作为中心城区宣传主阵地之一,在5%的公益广告版面中,根据实际需要分配适当比例的广告版面,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征兵宣传标语,在市区工人文化宫建立双拥宣传园区,进一步完善鲤城区江南兴贤路国防教育一条街,增设新门街文旅街区为国防教育示范一条街,依托郑成功公园建立丰泽区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公园;建立泉州双拥公众微信号,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市直成员单位联络员、各县(市、区)双拥办相关人员组建泉州双拥微信群。(市委宣传部、市双拥办、交通委、市政公用事业局、国资委、总工会,鲤城区、丰泽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负责)

3、军民融合有效推进。

规定内容:广泛宣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军地各级军民融合发展意识普遍增强;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促进应融则融、能融尽融、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结合实际制定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措施,设立军民融合发展项目;进一步完善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机制等相关保障措施;着眼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积极推动军地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兼顾国防和军事需求;支持部队住房、医疗、装备维修等保障社会化;充分发挥部队装备、设施、场地等的民用效能,支持地方建设发展;配合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协助解决合同协议解除相关问题,避免发生军民纠纷,保持军政军民关系和谐。

创新特色内容:推行“互联网+”军民融合产业项目服务,建立健全全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项目奖励制度,及时奖励进入军工行业的企业和取得军工生产资质认证企业,调动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泉州潜力优势,引导先创、军鹏、亿仁等企业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适应新形势下部队建设需要,争取更多泉州产品纳入军需采购目录,及时主动对接,推动更多部队技术创新成果在泉州转化;按照《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规定的通知》及部队相关规定,从东宝、龙兴小区经济适用房划出约100套保障性住房,优先解决31集团军泉州片区干部住房困难,部队申购人员资格由31集团军负责,报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各级住建部门每年牵头深入辖区部队实地调研,掌握驻军现役军人住房保障需求,逐年分期分批拿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确保现役军人按照上述规定优先购买驻地保障性住房,集中建立拥军楼、军人楼,解决好驻泉部队现役军人住房困难;抓紧解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项目,促进相关项目在部队训练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住建局、双拥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负责)

4、拥军工作扎实有效。

规定内容: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支持推动新调整组建部队的新营区、新设施、新阵地建设,在规划审批、土地划拨、资金投入、费用减免、水电供应,给予必要倾斜;结合公共资源均等化,促进教育、医疗、交通等优质公共资源向部队周边配置,为部队官兵提供便利;主动配合部队有关单位撤并转改工作,协助搞好人员分流、营产管理、在建工程善后、涉法涉诉问题处置,促进转隶移交平稳顺利;支持部队完成战备执勤、训练演习、科研试验、海洋维权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医疗等拥军,支持部队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审批规划、土地征用、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积极配合部队进行体制编制、政策制度等调整改革;全力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军案件和问题;军供站编制、人员、车辆、经费按规定落实,设施、设备完善,保障能力强,为过往部队提供优质服务;车站、码头、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设有残疾退役军人、烈属和现役军人等优先优惠服务的标志,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收费交通站点,免收军车通行费用;各类公共收费停车场所设有军车免费停放标志;建立各种社会拥军组织,社会化拥军活动开展经常。

创新特色内容:开展科技文化进军营,坚持和创新师旅团部队科技文化拥军现场办公制度,增加市科技拥军专项资金每年至500万元以上,加大扶持部队科技文化项目建设力度。开设“温陵讲堂”、“心理健康讲坛”、“泉州讲古”,提升官兵精.气.神;开展项目建设进军营,按照驻闽部队有关问题专项任务部署会议要求,由市委或市政府分管领导适时到驻军单位现场办公,帮助部队解决军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支前保障进军营,坚持和发扬“驻泉部队军事行动到哪里,支前保障就延伸到哪里”的优良传统,市双拥办、支前办要建立起实物慰问部队的制度;开展法律进军营,充分发挥“12348”法律服务热线拥军优属服务功能,市县两级法院要向部队官兵发放维权工作联系卡,公布维权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服务制度和服务承诺;全市车站、机场、码头、医院、商场、广场等各类公共收费停车场张贴“军车免费”停放标志。泉州中心市区公交车辆均应张贴“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军休干部”中心市区免费乘坐标志。开展交通专线进军营,加强对9条拥军专线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各级政府要加大运营企业扶持力度,将拥军专线运营亏本补贴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优先安排补助资金,确保现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免费乘坐,成为我市双拥宣传流动窗口。(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住建局、市政公用事业局、交通委、卫计委、体育局、旅游局、人防办、国资委、双拥办、支前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负责)

5、拥政爱民成果显著。

规定内容:驻军拥政爱民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预案健全,准备充分,完成任务圆满。积极参加为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开展扶贫帮困,积极参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行动和驻地新农村建设或城市社区建设,有扶贫联系点和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援建点,援建有项目、有成效;开展助学兴教,帮助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开展德育美育体育等特色教育,组织团以上领导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开展医疗扶持,团以上单位医院(门诊部)积极为驻地群众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参加驻地生态文明建设,在植树造林、环境整治等方面成效明显;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积极为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好事。协助地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谐创建,加强军警民联防联治,协助地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及时有效;支持驻地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支持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开放部队军史馆、荣誉室、武器装备陈列馆等场所支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学雷锋”便民活动;军分区、人武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驻军部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成绩显著。

创新特色内容:召开驻泉部队拥政爱民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讨论部队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三峡移民村的军民共建活动,各县(市、区)人武部牵头,组织驻军继续与三峡移民村开展共学共建活动,扶持移民融入泉州,促进移民发展生产;引导东部战区陆军所属驻泉部队开展与龙岩革命老区的结对精准帮扶活动;开放73141部队红色尖刀连、73311部队红军一连、73146部队海峡神炮连、海军泉州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开展美丽乡村共建活动,驻泉各部队以连为单位,组织官兵帮助驻地乡村整治村容村貌、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参与驻地乡村公益事业。(泉州军分区政治部,驻泉各部队政治部(处)负责)

6、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规定内容:结合本地区和驻军部队实际,出台综合性双拥政策规定;对在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有明确奖励办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军事设施得到有效保护;现役军人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享受优待;残疾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现役军人和残疾退役军人参观游览当地公园、博物馆、风景名胜区享受优待;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残疾退役军人,享受与所在单位工伤人员同等的生活福利和医疗待遇;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不低于国家和省定标准,并按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政策落实;省和县级财政预算有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并逐步增加;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达到或高于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实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城乡一体发放的地区,可参照城镇户口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执行,具体标准由本地区结合实际制定;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落实编制、人员、车辆、维修改造和日常运行经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优抚医院、光荣院的编制、人员、车辆、经费按规定落实,功能发挥良好;开展医疗巡诊,承担短期疗养服务;光荣院集中供养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规定标准足额列入财政预算;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妥善安置好转业、复员、退休干部和退役士兵、伤病残退役军人、无军籍职工等,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服务管理政策得到落实;退役士兵自主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一次性经济补助、待安排工作期间生活补助费按时足额发放且列入财政预算;针对改革中军人调整交流、异地任职增多等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配套措施,妥善安置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身份随军家属,积极扶持随军家属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未就业随军家属给予适当生活补助,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入学入托按政策享受优待;军队离退休干部妥善安置,政治、生活、医疗待遇落实;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编制、人员、车辆、工作经费、附属用房设施落实,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按政策接收安置,地方补助补贴落实;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群体性上访事件;部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执行军队群众纪律,在驻地群众中形象好。

创新特色内容:认真落实总理关于“拓展后路、巩固后院、扶持后代”的讲话精神,一是做好安置工作,排除干部、退役士兵的后顾之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各级组织、人社部门要依照《关于做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中发〔2016〕13号)及相关干部安置政策要求,抓好干部的安置工作,按上级规定落实团职以上干部的实职安置率和营职以下干部进入公务员或参公单位的比率,落实好干部各项福利和政治待遇。修改完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规定的通知》(泉政文﹝2005﹞80号),提高干部随调家属一次性安置费标准;修改完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放自主择业干部退役金补差的通知》(泉政文﹝2006﹞14号),做好自主择业干部的管理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做好企业干部的解困维稳工作,确保全市企业干部总体和谐稳定。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确保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当年度完成。加强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确保军休人员“两个待遇”落实。二是完善优待抚恤政策体系,增强军人荣誉感和军事职业的吸引力。严格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城乡同一标准制度,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年增长比例和义务兵年度优待金不低于省定标准。针对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军人调整交流、异地任职增多等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配套措施,各级人社部门要按照市政府、泉州军分区批转市人社局、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下发的《泉州市军人军属就业安置工作实施意见》(泉政文〔2015〕48号)的要求,军地双方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军人军属随调随迁、安置就业等工作。三是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军人子女教育的需求。要认真贯彻《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配套政策,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军分区政治部制定下发的《泉州市贯彻教育部、总政治部〈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泉教综﹝2013﹞73号)要求,切实做好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子女的入学工作。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要认真督促检查本行业、本系统、本部门履行双拥职责、以及涉军“三后”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特事特办原则,切实帮助官兵解除“三后”之忧。(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人社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泉州军分区政治部负责)

7、双拥活动坚持经常。

规定内容:双拥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年度有计划,节日有安排,平时有活动;广泛开展关爱功臣活动,为重点优抚对象办好事实事成效明显;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走访慰问驻军和重点优抚对象;驻军部队领导到地方有关部门走访,并慰问困难群众;当地党委、政府和驻军,每年烈士纪念日组织开展公祭烈士活动;积极探索创新富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群众性双拥活动载体。

创新特色内容:进一步完善双拥工作季度计划总结制度,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推广成功做法;组织军地领导开展烈士公祭活动;盘活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双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医院、进学校、进车站、进连队、进两新组织的活动。(市民政局、双拥办,各成员单位负责)

8、军民共建富有成效。

规定内容:部队连队、舰艇、飞行大队及其相当的队、站、室、所、库等基层单位与驻地基层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军地双方有共建公约和共建活动制度,经常组织共建活动;有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军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活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共建(拥军)活动成效明显。

创新特色内容:一是深化部门共建活动,开展军地共建共学“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扩大领域,引导所属科级单位或相关科室与驻泉部队挂钩连队的班排或家庭贫困战士开展挂钩共建或结对帮扶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深入部队“学兵、知兵、感兵”活动,特别是对家庭贫困战士的帮扶,弘扬乐善好施精神,采取“一挂多”和“多挂一”形式,精准扶持,帮助战士家属发展生产,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二是深化跨区共建活动,洛江区、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要继续巩固与驻泉部队团以上单位开展双拥共建成果,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部队共建。组织“兵妈妈”服务队,深入跨区共建部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体验部队生活,鼓励子女安心服务,在部队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三是深化军企共建活动,盘活民营企业拥军资源,拓宽企业拥军参与面,充实各级企业拥军协会力量,建立慈善拥军基金,积极帮助贫困战士家属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送岗位进军营”活动,优先安排随军家属就业,解决部队干部后顾之忧。学习借鉴“石狮市老大妈拥军服务队”经验,组织引导企业职工成立拥军服务队,深入驻地部队开展服务活动,激发企业员工的拥军优属热情,进一步打响我市社会化拥军品牌。四是深化“城舰”共建活动,推选新一届泉州市人大代表,举办城舰共建论坛,传承猛虎精神,邀请猛虎英模到我市作典型报告,传经送宝。(市文明办、双拥办,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企业拥军协会,泉州军分政治部负责)

9、军政军民关系融洽。

规定内容:军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军地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有预防和处理军民纠纷的规定措施,当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军地双方及时妥善处理。

创新特色内容:每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少于1次走访东部战区陆军部、省军区、31集团军,以及泉州军分区、驻泉师旅部队;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不少于1次走访驻闽空军、海军机关,驻泉独立师旅团部队;经常互通情况,遇事主动协商,妥善解决;严禁重大军地军民纠纷发生,遇一般军民纠纷发生,军地领导能亲自出面、妥善解决。(市双拥办、支前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负责)

创建措施

1、强化职责。军地双方共同维护崇高的政治荣誉,进一步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全力争创,志在必得,努力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提高“拥军优属.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抓好各项双拥工作的全面落实。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泉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履行好应尽的责任,完成工作目标,确保在上级的检查考评中不失分、不拖全市双拥工作的后腿。

2、强化氛围。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和环境建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建双拥模范城氛围。加强与军地媒体对接合作,大力宣传我市双拥工作的特色亮点,扩大我市双拥工作知名度和影响力。抓好一批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公园或一条街的建设,每年搞好一组双拥创模系列报道。

3、强化基层。按照双拥在基层活动,扎实开展双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医院、进学校、进车站、进连队、进两新组织等九进活动,激发各行各业自觉、自发、自愿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抓好规范化建设,落实达标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夯实基础,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双拥工作上新台阶。认真总结推广双拥在基层的先进典型,老典型要巩固发展提高、出新招、有新意,新典型要有新亮点、新特色。

4、强化基础。针对《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我市实际情况,适时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高标准、严要求,重点抓好落实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的基础工作。

5、强化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双拥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促进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的深入开展。

6、强化督查。进一步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双拥创模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评,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强检查。把创建工作与评先创优和绩效考评结合起来,对创建工作做的好的、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完成创建任务的,实行问责,追究责任。

工作步骤

1、第一阶段:2016年9---12月,下发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启动方案,召开全市双拥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创建任务。各单位2016年开展双拥活动的图片、资料,于2016年12月20日前上报市双拥办(地址:市行政中心D幢517室,电话:22500615、22500636),图片应注明活动时间、内容、人员职务等信息。

2、第二阶段:2017年,为新一届省双拥模范城考评迎检考评年,对照考评内容,查漏补缺、资料归档、迎检环境布置,制定迎接省考评组的接待方案,做好各个环节的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实现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奠定基础。双拥工作图片资料上报时间另行安排。

3、第三阶段:2018年,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中期调研督导年,要针对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考评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限期整改,做好中期调研督导的各项准备工作。双拥工作图片资料上报时间另行安排。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关于*年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双拥工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把双拥工作列入了党组工作的议事日程和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党建工作一同布置、一起安排、一并考核。为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局里和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部门及人员,使双拥工作有人抓,具体事件有人办,确保了把双拥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广泛开展双拥活动,进一步提高对双拥工作认识

为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双拥工作的认识,增进与驻地官兵的感情,我局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了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双拥工作深入人心。

1、大力开展双拥、国防教育。局机关、各二级局(中心)、各基层单位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宣传和学习*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利用墙报、黑板报、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双拥宣传教育,宣传驻泸部队官兵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宣传革命先烈和“功臣”们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宣传军地双拥先进典型,特别重点宣传了我市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的重大意义。通过这些活动,在全系统营造情系国防、心系双拥的浓厚氛围,使大家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五连冠”创建成果。全系统受教育面达90%以上。

2、积极开展慰问活动。在元旦、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各单位广泛开展了注真情、办实事、送温暖活动。为了做好纪念活动的各项工作,局党组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年元旦、春节期间双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建军81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一是各单位特别是系统内的各级文明单位与军民共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拥军慰问活动。规建局机关与空军95773部队开展了精神文明共建暨庆“八一”座谈会,会上市规建局领导感谢空军部队长期以来对*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大力支持,向全体官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并送去价值4000多元的慰问品。空军部队领导也表示,将继续在城市规划建设施工中尽力给予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为加快*城乡规划建设步伐献计出力。市公交有限公司分别与舟桥二连、驻泸空军部队开展了拥军慰问活动,并送去了价值上万元的慰问品。二是积极开展部门结对帮扶困难重点优抚对象慰问活动。按照市直机关工委、市双拥办《关于下达市级党政部门结对帮扶困难重点优抚对象名单的通知》精神,我局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到结对帮扶居住在叙永落卜镇草坝村二社的困难重点优抚对象杜枝炎老人家中,对其亲切看望和慰问,并送去上千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同时,详细了解了杜枝炎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和所面临的困难,并与落卜镇政府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协商有关老人晚年生活的相关具体事宜。三是市房管局、市建工局、市质监站、房监交所等十多个单位还专门召开了“复转退军人及军民座谈会”,对本单位的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烈军属进行了慰问。局团委还组织青年志愿者与军烈属开展了“一助一”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上述活动均受到了部队官兵的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驻泸部队热爱*,建设第二故乡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激励复员转业到城建系统的同志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在城建岗位上建功立业,再创辉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军地双方的文化生活,而且增进了相互了解,沟通了军民感情,促进了军民团结,加深了军民友谊。近年来,局系统有十几个单位与驻泸部队的基层连队结为对子,签定了共建协议,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的开展了军民共建活动。在平时,共建单位有什么大型活动或者重大事务,共建双方都积极支持和配合,有求必应。在城市建设施工中驻泸部队均给予了人力上和物力上的支持,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重大节日(如元旦、春节、“八·一”)共建双方都要组织开展联谊活动,举办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学习军事知识和国防知识、召开座谈会、畅谈人生理想等活动。如局机关与空军95773部队在“八一”双方签署共建协议,商议共建的有关事宜,并把每年春节、“八一”定为两个单位法定的活动日。房交监所春节与空军驻泸部队开展了联欢会,并向部队官兵赠送了慰问品。局机关、市城监支队、质监站等的联谊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活力。开展军民联谊活动已成了为广大官兵和系统职工最踊跃参加的活动,通过军地互动,互办实事,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为争创“双拥模范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施爱心献功臣,为驻泸部队办实事、办好事

在为驻泸部队和现役军人做好事、办实事上,我们根据规划建设系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工作。

1、在乘车、乘船等方面提供方便。市公交有限公司在当前燃油价格急剧上涨的非常时期,仍继续对现役军人乘坐217、201、3路三条拥军专线实行现役军人免费乘车,为驻泸空军部队官兵出行提供了方便。在宝来桥渡口实行现役军人免费乘船。

2、在部队营区建设、规划设计、营区绿化、供水等方面为驻泸部队尽可能地提供优惠政策、提供技术咨询、减免配套费等规划建设服务,为部队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政策环境。如为新消防指挥中心选址做好工作;为武警支队迁建多次选址,并特事特办办理机关规划手续,支持其营房建设。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20__年我市“举全市之力”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殊荣,这是我市军民共同创造的崇高政治荣誉,也是我市三个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2015年,又是新一轮争创考评年,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提出了争创“四连冠”的目标,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为了确保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的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是我市470万军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邓小平同志家乡党委、政府、军分区的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荣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举爱国拥军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双拥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国防观念与改革开放意识同步增强,优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广泛深入开展双拥活动,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稳定大局服务,不断开创我市双拥工作的新局面。

二、创建目标

2015年4月前,各项创建指标达到“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拥军工作扎实有效;拥政爱民成果显著;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双拥活动坚持经常;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军政军民关系融洽”等八条标准和有关十个方面具体要求,同年6月前根据国家双拥办的创建办法用一个月时间查漏补缺,7月底创建资料归类归档,创建点资料完备、窗口单位双拥标识标牌规范做好一切迎检准备,确保2015年底通过验收,完成创建任务。

三、工作任务

重点完成“八项指标”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主管和分管双拥工作的领导围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标准,明确落实;各级双拥领导机构健全,活动经常;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制落实;双拥办编制、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落实,日常工作规范有序;群众性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形成网络,部队的群众工作小组健全;双拥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和部队议事日程,写入工作报告;双拥工作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

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国防教育和双拥教育列入全民教育体系;宣传、教育、文化、新闻等部门工作计划落实;部队拥政爱民教育纳入政治教育计划;公共场所设有固定的双拥宣传标牌、橱窗等设施;党政干部、民兵、大中小学学生和企业职工国防教育与军训开展普遍;新闻单位经常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并设有双拥宣传专栏、专题;积极开展少年军校创建活动,部队经常派出人员帮助驻地学校、企业开展军训;

3、拥军工作扎实有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路子,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大力支持军事斗争准备,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科研试验等各项任务成效明显。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法律拥军,协助军队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积极支援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军事设施保护完好。军供站正规化建设成效显著,应急保障能力强。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优惠政策配套,优质服务到位。

4、拥政爱民成果显著。充分发挥军队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在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斗争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市社区建设,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完成总部规定的义务劳动 日,大力支援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护线路桥隧等重要设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作用突出。

5、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军地双方分别出台综合性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文件;随军家属得到妥善安置;子女入学入托优先照顾;军队转业干部按政策落实安置;多种形式妥善安置退役士兵;完成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安置任务,妥善落实各项政治、生活待遇;在职伤残军人下岗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运转正常;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完善,“医疗难”问题明显缓解;重视优抚对象的思想教育,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上访率低;“爱心献功臣”活动开展经常;义务兵家属优待达到规定标准;对立功受奖军人的家属实行奖励优待;重视解决军人军属涉法问题;优抚事业单位管理规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军供站建设规范,保障有力;军事设施得到有效保护;帮助、支持部队发展农副业生产有政策,有行动,有落实;帮助驻军解决生产生活和战备训练中的实际困难,部队官兵物质文化生活得到较好改善;保质保量并按规定比例完成征兵任务,部队模范遵纪守法,尊重地方政府,支持地方工作。

6、双拥活动坚持正常。双拥工作年初有计划、平时有安排、年终有总结;基层双拥工作规章制度健全;车站、码头、粮站、医院、社区等公共服务场所实行军人优先服务;保障部队完成重大军事演习和军事训练任务;节日和部队重大行动坚持走访慰问;社区双拥活动经常,拥军优属服务小组形成网络,对生产、生活有困难的烈军属实行包户服务;部队积极支持地方重点工程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部队主动参加和完成抢险救灾、维护社会治安等急、难、险、重任务。

7、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军(警)民共建活动纳入本地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军警民联防坚持正常,在建设“平安广安”中起重要作用;普遍开展军民共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行业拥军、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法律拥军效果显著;70%以上的军(警)民共建点被评为先进单位。

8、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军地经常互通情况,遇事主动协商,妥善解决;有妥善解决军地军民纠纷的办法和措施;本届内无重大军地军民纠纷发生,遇一般军民纠纷发生,军地领导能亲自出面、妥善解决。

四、争创措施

围绕争创“四连冠”的目标任务,要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做到“六个强化”:

1、强化职责。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是军地双方共同创造的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全力争创,志在必得,切实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要克服开展双拥工作怕花钱和怕花精力的思想,要切实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凡是有职能和有任务的单位要建立“一把手”责任制,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工作目标,市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广安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认真履行好应尽的责任,以确保在上级的检查考评中不失分、不拖全市双拥工作的后腿。

2、强化氛围。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要大造声势,大力宣传,人人参与,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和环境建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建双拥模范城氛围。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1)抓好一批环境宣传。在全市主要地段及高速公路进出路口的显要位置,新增10块醒目的双拥公益广告牌,整修原有的旧广告牌。在公交车停靠站及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窗口地段制作一批灯箱式双拥宣传广告。在每个社区设置1—2块双拥宣传栏,建成双拥宣传一条街,以增强双拥的氛围。此项工作在2015年4月底前完成,其目标任务分解另文下达。

(2)搞好一组系列报道。要在新闻媒体上开辟双拥专栏、专题,有规模、成系列地宣传我市的双拥工作成果,做到报纸常有文,广播常有声,电视常有影。重点在2013、2014、2015三年的“八一”、“春节”期间,对有影响事件进行宣传报道。军地联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在中央级新闻媒体上推出一批有影响报道。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广安日报社、广安电视台承办,广安军分区政治部、市双拥办协办。

(3)拍摄制作一部电视专题片。全面反映我市20__-2015四年双拥工作的成就,作为国、省检查考评时的资料汇报片和向全市军民播放的宣传片。此项工作在2015年4月底前完成。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广安电视台。

(4)开展一次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由广安军分区政治部、市委宣传部、市国教办牵头组织成立国防教育讲师团,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讲座;由交通局开辟一条国防教育公交专线,推进国防教育社会化;由广安军分区政治部组织市县区领导干部、在新闻媒体话国防;由市委宣传部、广安军分区政治部举办全市“国防杯”读书演讲比赛;以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国防教育普及深入,掀起创建活动的高潮。

3、强化基层。要按照基层双拥“九进”(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医院、进学校、进车站、进连队、进两新组织)要求,抓好规范化建设,落实达标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夯实基础,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双拥工作上新台阶。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双拥“九进”的先进典型,老典型要巩固发展提高、出新招、有新意,新典型要有新亮点、新特色。要加强基层双拥组织网络建设和办公室的规范化建设,各成员单位、各社区都要建立双拥联络员制度,搞好双拥联络员的培训。切实做到有主管领导,有专人负责,有办公地点,有双拥公约,有经费保障,有活动计划,有实施细则,有工作制度,有档案资料,有检查评比。要以活动为载体,军地双方互办实事,办好实事,促进创建双拥模范城的深入开展。

(1)军地共同开展“感恩小平·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以军地共同开展“感恩小平·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为契机,共 同促进双拥模范城的创建,共同促进军地改革建设和发展,在军地主要领导共同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各区市县都要选择2-3个军民共建对子作为“感恩小平·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推广试点,在适当时间召开经验交流会,以点带面,推动全盘。责任单位:广安军分区政治部、市双拥办。

(2)积极组织军地双方开展双拥活动。认真策划和组织慈善一日捐、无偿献血、城市整治、六城联创和抢险救灾等重大公益活动。

4、强化基础。针对国家新的《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我市实际情况,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高标准、严要求,重点抓好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的基础工作。

(1)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按照中省要求,出台优抚安>!

(2)进一步深化干部、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采取安排就业、扶持就业、自主就业等多种形式,拓宽干部、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渠道。坚持行政调配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工作,解除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加强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3)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坚持国家保障和社会帮扶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住房、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健全和完善医疗减免、医疗补助、大病救助三个层面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建立健全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及时调整优抚对象有待抚恤补助标准,保障他们的生活达到或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

5、强化保障。要进一步加大对双拥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促进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的深入开展。

6、强化督查。要进一步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部署,广泛发动,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强检查,要把创建工作与评先创优结合起来,对创建工作做的好的、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完成创建任务的,要采取措施追究责任。要加大争创工作力度,力争在上级考评中基本分不丢分不扣分,特色分多加分得高分,确保“四连冠”目标的实现。

五、工作步骤

创建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3年和2014年为创建工作基础年,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按照创建工作八条标准和十个方面具体要求开展创建活动,完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健全双拥网络,按年度整理完善相关资料并报市双拥办分类归档。

2.分年度搞好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3.开展系列活动。利用“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慰问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双拥工作“九进”活动,确保活动实效。

4.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优抚安置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第二阶段:2015年为迎检冲刺年,2015年4月底前,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10块大型双拥宣传广告牌制作和修复方案,并落实制作单位。

2.做好双拥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工作。

3.高质量完成双拥专题片的录制工作。

4.落实重点窗口单位军人优待政策,按照检查验收要求,督促窗口单位完善军民共建基础资料、落实涉军政策,制作双拥宣传专栏。

5.双拥办按照考核标准完成所有迎检资料的整理归档。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2011年我市“举全市之力”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殊荣,这是我市军民共同创造的崇高政治荣誉,也是我市三个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2015年,又是新一轮争创考评年,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提出了争创“四连冠”的目标,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为了确保实现全国双模范城四连冠的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是我市470万军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邓小平同志家乡党委、政府、军分区的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荣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举爱国拥军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双拥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国防观念与改革开放意识同步增强,优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广泛深入开展双拥活动,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稳定大局服务,不断开创我市双拥工作的新局面。

二、创建目标

2015年4月前,各项创建指标达到“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拥军工作扎实有效;拥政爱民成果显着;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双拥活动坚持经常;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军政军民关系融洽”等八条标准和有关十个方面具体要求,同年6月前根据国家双拥办的创建办法用一个月时间查漏补缺,7月底创建资料归类归档,创建点资料完备、窗口单位双拥标识标牌规范做好一切迎检准备,确保2015年底通过验收,完成创建任务。

三、工作任务

重点完成“八项指标”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主管和分管双拥工作的领导围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标准,明确落实;各级双拥领导机构健全,活动经常;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制落实;双拥办编制、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落实,日常工作规范有序;群众性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形成网络,部队的群众工作小组健全;双拥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和部队议事日程,写入工作报告;双拥工作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

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国防教育和双拥教育列入全民教育体系;宣传、教育、文化、新闻等部门工作计划落实;部队拥政爱民教育纳入政治教育计划;公共场所设有固定的双拥宣传标牌、橱窗等设施;党政干部、民兵、大中小学学生和企业职工国防教育与军训开展普遍;新闻单位经常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并设有双拥宣传专栏、专题;积极开展少年军校创建活动,部队经常派出人员帮助驻地学校、企业开展军训;

3、拥军工作扎实有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路子,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大力支持军事斗争准备,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科研试验等各项任务成效明显。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法律拥军,协助军队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积极支援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军事设施保护完好。军供站正规化建设成效显着,应急保障能力强。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优惠政策配套,优质服务到位。

4、拥政爱民成果显着。充分发挥军队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在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斗争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市社区建设,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完成总部规定的义务劳动日,大力支援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护线路桥隧等重要设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作用突出。

5、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军地双方分别出台综合性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文件;随军家属得到妥善安置;子女入学入托优先照顾;军队转业干部按政策落实安置;多种形式妥善安置退役士兵;完成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安置任务,妥善落实各项政治、生活待遇;在职伤残军人下岗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运转正常;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完善,“医疗难”问题明显缓解;重视优抚对象的思想教育,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上访率低;“爱心献功臣”活动开展经常;义务兵家属优待达到规定标准;对立功受奖军人的家属实行奖励优待;重视解决军人军属涉法问题;优抚事业单位管理规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军供站建设规范,保障有力;军事设施得到有效保护;帮助、支持部队发展农副业生产有政策,有行动,有落实;帮助驻军解决生产生活和战备训练中的实际困难,部队官兵物质文化生活得到较好改善;保质保量并按规定比例完成征兵任务,部队模范遵纪守法,尊重地方政府,支持地方工作。

6、双拥活动坚持正常。双拥工作年初有计划、平时有安排、年终有总结;基层双拥工作规章制度健全;车站、码头、粮站、医院、社区等公共服务场所实行军人优先服务;保障部队完成重大军事演习和军事训练任务;节日和部队重大行动坚持走访慰问;社区双拥活动经常,拥军优属服务小组形成网络,对生产、生活有困难的烈军属实行包户服务;部队积极支持地方重点工程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部队主动参加和完成抢险救灾、维护社会治安等急、难、险、重任务。

7、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军(警)民共建活动纳入本地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军警民联防坚持正常,在建设“平安广安”中起重要作用;普遍开展军民共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行业拥军、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法律拥军效果显着;70%以上的军(警)民共建点被评为先进单位。

8、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军地经常互通情况,遇事主动协商,妥善解决;有妥善解决军地军民纠纷的办法和措施;本届内无重大军地军民纠纷发生,遇一般军民纠纷发生,军地领导能亲自出面、妥善解决。

四、争创措施

围绕争创“四连冠”的目标任务,要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做到“六个强化”:

1、强化职责。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是军地双方共同创造的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全力争创,志在必得,切实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要克服开展双拥工作怕花钱和怕花精力的思想,要切实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凡是有职能和有任务的单位要建立“一把手”责任制,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工作目标,市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广安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认真履行好应尽的责任,以确保在上级的检查考评中不失分、不拖全市双拥工作的后腿。

2、强化氛围。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要大造声势,大力宣传,人人参与,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和环境建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建双拥模范城氛围。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1)抓好一批环境宣传。在全市主要地段及高速公路进出路口的显要位置,新增10块醒目的双拥公益广告牌,整修原有的旧广告牌。在公交车停靠站及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窗口地段制作一批灯箱式双拥宣传广告。在每个社区设置1-2块双拥宣传栏,建成双拥宣传一条街,以增强双拥的氛围。此项工作在2015年4月底前完成,其目标任务分解另文下达。

(2)搞好一组系列报道。要在新闻媒体上开辟双拥专栏、专题,有规模、成系列地宣传我市的双拥工作成果,做到报纸常有文,广播常有声,电视常有影。重点在2013、2014、2015三年的“八一”、“春节”期间,对有影响事件进行宣传报道。军地联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在中央级新闻媒体上推出一批有影响报道。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广安日报社、广安电视台承办,广安军分区政治部、市双拥办协办。(3)拍摄制作一部电视专题片。全面反映我市2012-2015四年双拥工作的成就,作为国、省检查考评时的资料汇报片和向全市军民播放的宣传片。此项工作在2015年4月底前完成。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广安电视台。

(4)开展一次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由广安军分区政治部、市委宣传部、市国教办牵头组织成立国防教育讲师团,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讲座;由交通局开辟一条国防教育公交专线,推进国防教育社会化;由广安军分区政治部组织市县区领导干部、在新闻媒体话国防;由市委宣传部、广安军分区政治部举办全市“国防杯”读书演讲比赛;以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国防教育普及深入,掀起创建活动的高潮。

3、强化基层。要按照基层双拥“九进”(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医院、进学校、进车站、进连队、进两新组织)要求,抓好规范化建设,落实达标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夯实基础,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双拥工作上新台阶。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双拥“九进”的先进典型,老典型要巩固发展提高、出新招、有新意,新典型要有新亮点、新特色。要加强基层双拥组织网络建设和办公室的规范化建设,各成员单位、各社区都要建立双拥联络员制度,搞好双拥联络员的培训。切实做到有主管领导,有专人负责,有办公地点,有双拥公约,有经费保障,有活动计划,有实施细则,有工作制度,有档案资料,有检查评比。要以活动为载体,军地双方互办实事,办好实事,促进创建双拥模范城的深入开展。

(1)军地共同开展“感恩小平·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以军地共同开展“感恩小平·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为契机,共同促进双拥模范城的创建,共同促进军地改革建设和发展,在军地主要领导共同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各区市县都要选择2-3个军民共建对子作为“感恩小平·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推广试点,在适当时间召开经验交流会,以点带面,推动全盘。责任单位:广安军分区政治部、市双拥办。

(2)积极组织军地双方开展双拥活动。认真策划和组织慈善一日捐、无偿献血、城市整治、六城联创和抢险救灾等重大公益活动。

4、强化基础。针对国家新的《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我市实际情况,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高标准、严要求,重点抓好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的基础工作。

(1)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按照中省要求,出台优抚安置地方配套政策。

(2)进一步深化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采取安排就业、扶持就业、自主就业等多种形式,拓宽军转干部、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渠道。坚持行政调配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工作,解除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加强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3)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坚持国家保障和社会帮扶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住房、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健全和完善医疗减免、医疗补助、大病救助三个层面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建立健全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及时调整优抚对象有待抚恤补助标准,保障他们的生活达到或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

5、强化保障。要进一步加大对双拥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促进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的深入开展。

6、强化督查。要进一步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部署,广泛发动,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强检查,要把创建工作与评先创优结合起来,对创建工作做的好的、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完成创建任务的,要采取措施追究责任。要加大争创工作力度,力争在上级考评中基本分不丢分不扣分,特色分多加分得高分,确保“四连冠”目标的实现。

五、工作步骤

创建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3年和2014年为创建工作基础年,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按照创建工作八条标准和十个方面具体要求开展创建活动,完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健全双拥网络,按年度整理完善相关资料并报市双拥办分类归档。

2.分年度搞好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3.开展系列活动。利用“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慰问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双拥工作“九进”活动,确保活动实效。

4.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优抚安置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第二阶段:2015年为迎检冲刺年,2015年4月底前,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10块大型双拥宣传广告牌制作和修复方案,并落实制作单位。

2.做好双拥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工作。

3.高质量完成双拥专题片的录制工作。

4.落实重点窗口单位军人优待政策,按照检查验收要求,督促窗口单位完善军民共建基础资料、落实涉军政策,制作双拥宣传专栏。

5.双拥办按照考核标准完成所有迎检资料的整理归档。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推进资阳双拥工作跨越发展

——资阳市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华

(年月日)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检查组的各位领导:

我谨代表中共资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资阳军分区和全市军民向各位领导莅临资阳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衷心感谢你们对资阳双拥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辖4个县(市、区),面积7962平方公里,人口488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元帅的故乡。全市有团以上军事单位11个,有优抚对象19.8万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15000余人。近年来,全市党政军民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认真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积极开展双拥和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活动,全市双拥工作呈现出“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的新局面。今年一月,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各县(市、区)进行了传达,并组织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上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全市人民对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自觉主动地支持驻资部队建设、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资阳经济发展作为双拥工作重要任务的认识,从而做到自觉参与双拥建设,支持双拥建设。二月,为总结三年来我市双拥工作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推动我市双拥工作向纵深发展,我市又隆重召开了全市双拥命名表彰大会,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授予雁江区等4个县(市、区)为双拥先进县(市、区),并命名了48个拥军优属模范乡(镇)、54个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和10个拥政爱民先进单位,表彰了52名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和20名拥政爱民先进个人。

一、组织领导到位,整体合力强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是市委、市政府在《资阳市“十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市委书记钟勉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他要求:“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深入、扎实、有效地做好双拥工作,跨越先进市,争创模范城。”全市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严要求,与时俱进,把双拥工作作为立足长远、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来抓。

1、做到了“五个纳入”。即把双拥工作纳入了党政军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奖惩兑现;纳入了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了文明单位建设,实行一票否决。

2、健全了组织机构。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市长、县长为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拥办人员、编制、办公场地和经费落实,实现了军地合署办公。全市各县(市、区)、乡(镇)、企事业单位、驻资各部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双拥工作机构,做到了创建活动有位子、组织领导有班子、办事机构有牌子、解决问题有票子。全市建立了县以上双拥领导小组5个、乡镇拥军优属委员会171个、企事业单位拥军优属委员会345个,成立了拥军优属服务小组7815个、拥政爱民服务小组36个,配备了专(兼)职双拥工作人员185人,形成了上下成线、纵横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领导体系,确保了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

3、落实了工作制度。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专门制定了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规划和创建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完善了工作措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全市已形成了五个配套制度。一是军地联系会议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召开党政军座谈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参加,军地双方共叙军民鱼水深情,共忆双拥光荣传统,共商双拥发展大计。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两次军地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驻资部队对地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部队解决一些靠自身努力无法克服的困难。仅去年,就为驻资部队解决了军分区大门进出通道、陆军预备役工兵团营区外夜市影响官兵休息、武警支队和消防支队营房建设、驻军随军家属调动安置等问题10余起。二是走访慰问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市委、市政府都要安排部署走访慰问工作,市四大班子领导到各驻资部队营区和重点优抚对象家中走访慰问,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三是立功奖励报捷制度。为鼓励资阳籍战士安心服役、建功立业,我市各县(市、区)制定了立功受奖现役军人“优待奖励办法”。三年多来,全市奖励立功人员1753人,发放奖金20余万元。四是议军制度。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每年要召开“两委会”和征兵工作会,共议国防建设,共商军事发展大计。五是优抚工作经费预决算制度。全市建立了优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和“资阳市双拥保障资金”,筹集了市级双拥资金70万元。对需要地方 财政配套的经费,每年年初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规范管理。

二、宣传教育扎实,双拥氛围浓

市委、市政府把每年“八·一”前后一周确定为国防双拥教育周,每年9月为国防教育月。近年来,军地双方坚持把双拥国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纳入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和全民教育总体规划,共投入宣传教育经费200多万元,建立起了涵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民兵、预备役、学校、社会、家庭的全方位、多层次全民双拥国防教育网络,双拥国防教育工作深入扎实,激发了广大青年参军报国热情,全市近三年为部队输送优秀新兵8000余名,无一责任退兵。

一是依靠学校系统抓。市、县两级党校均开设了国防教育理论课,领导干部每年接受12个课时以上的国防双拥教育,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受教育面达95以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级各部门负责人坚持每年到部队过“军事日”活动,参加人数累计达20__余人次;基层人武部每年定期组织国防双拥教育培训,民兵、预备役人员受教育面达100;各级各类学校把国防和双拥教育列入了教学计划,贯穿于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青少年学生受教育面达100。建立了少年军(警)校60所,每年军训学生5万人。

二是依靠社会力量抓。各级各单位利用重大节日和征兵、民兵整组训练、慰问部队等时机,积极开展双拥活动,通过举行国防教育报告会、演讲会、图片展、国防知识竞赛、办专栏、出墙报等形式,广泛开展双拥国防教育,使双拥观念深入人心。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市各级各单位举行的国防知识竞赛达1800多场(次),出墙报9000多期(次),设置永久性双拥标语、标志400多幅(块)。特别是简阳市、雁江区更是创新宣传形式,在出租汽车、公共汽车上张贴、喷涂双拥宣传标语,形成了一条条流动的双拥宣传风景线。

三是依靠新闻媒介抓。资阳日报、资阳电视台等市、县两级新闻媒体开设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专栏,经常组织记者深入军营、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当代军人风采,宣传党政军民团结一心建设新资阳的精神风貌,宣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动人情景,做到了报纸有内容、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安岳县、乐至县还把双拥国防知识录成录音磁带,在全县的广播中滚动播放,让群众在田间地头也能听到双拥国防知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双拥国防教育,增强了双拥国防意识。

四是依靠领导带头抓。我市各级领导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各种场合宣传、安排、检查、部署双拥工作,并亲自参加双拥政策、规章制度的讨论和审定。每逢春节、“八一”或征兵期间,市县两级党政军领导要发表电视讲话、专栏文章,到部队过一次“军事日活动”,到基层抓国防教育。近三年来,仅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主要领导就在重大节日发表双拥电视讲话18次。市委书记钟勉同志重视国防、重视拥军优属的事迹先后在《战旗报》、《国防时报》、《西南民兵》、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今年三月,政委刘书田上将到资阳检查工作时,对我市双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市委书记钟勉同志是“真正的拥军书记”。

二是依靠系列活动抓。为充分调动全市人民的双拥创建激情,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双拥工作,我市举办了“军民鱼水情”系列宣传活动,先后举办了双拥书画展、双拥征文、双拥图片展、双拥文艺晚会、双拥专题片等,历时两年之久,营造了浓厚的双拥氛围。

三、军地互办实事,双方协作好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把巩固国防、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落实,积极主动为部队和官兵办实事、解难题。

一是坚持开展政策拥军。先后制发了《资阳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优抚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通知》、《关于开展创建省级双拥先进市活动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和政策规定68个。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劳社局等单位出台了现役军人、优抚对象医疗减免、子女入托入学优先、随军家属、下岗军嫂再就业培训和安置办法的规定。三年来,安排现役军人随军家属就业45人,解决住房困难40户,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120人。

二是坚持开展资金拥军。市委、 市政府在财政经费十分困难、办公楼尚未修建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挤出资金,投入驻资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首先投资1000余万元,划拨土地150亩,帮助驻资部队修建营房和训练场地,改善文化娱乐设施等。

三是坚持开展科技拥军。市政府每年举办一期两用人才培训班,为驻资部队培训现役军人100名,帮助他们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在役的素质和退伍后的就业能力、致富本领。据统计,全市共为部队赠送电脑15台,举办各类科技培训25期,培训现役军人2500余人。

四是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财政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市财政把民兵训练经费、城市民兵改革费、征兵经费、干部战士生活补贴等费用列入预算,还解决了驻资部队应安未安随军家属的生活难问题。自去年7月起,为驻资部队应安未安随军家属每月给予130元生活补助,充分体现了驻地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意。

驻资部队广大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积极开展“热爱资阳、建设资阳、服务资阳”活动,在完成地方急难险重任务、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中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近年来,驻资部队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参加创卫、植树造林、农田基本建设等公益事业32项,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4个,出动人数达3000人次,出动车辆机械155台(次),参加地方义务劳动日5万个;全市部队建立文明新村联系点184个,组织帮扶小组2500个,联系贫困户441户,举办智力助民培训班25期,达18万人次,培训地方各类技术人才730人,资助贫困生21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⒎2万元;在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配合公安部门建立军警民联防指挥部6个,巡逻小分队31个,出动兵力956人次,协助公安机关破案17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8名,挽回国家经济损失达100万元。

四、法规政策落实,工作措施新

全市积极实施“两项改革”,创新“三大工程”(即推进抚恤补助金及优待金发放方式、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创新扶优建房、扶优致富示范、扶优治病健康工程),有效促进了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

一是优抚工作难点有效解决。近年来,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筹资260万元,为全市650余户重点优抚对象修建新房,四个县(市、区)均受到了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表彰;全市20859户优抚对象实行了自然增长机制,年增加经费45万元;共有24929名优抚对象享受了抚恤补助金,将符合条件的1800名优抚对象纳入了城乡低保;积极开展“扶优致富示范工程”活动,命名表彰了“资阳市十大退伍军人创业之星”,在层层抓示范活动中,开展技术培训6300人次,提供科技信息3517条,组建专业协会35个,帮助优抚对象脱贫致富达1.4万余人;建立了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医疗费用单独统筹机制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医疗减免办法,重点优抚对象普遍享受了“四优先、三减半、二免费、一优惠”政策,全市落实了医疗减免9736人次,减免金额达152万元;义务兵优待金实行了“财政划拨、民政管理、统一标准、银行直发”的办法,农村优待金标准户平已达1000元。

二是安置改革取得新成效。各级政府克服种种困难和矛盾,妥善安置转业退伍军人。三年来,全市接收转业干部240人,转业干部家属60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5人,接收安置退役士兵7762人。根据安置政策规定,不断探索拓宽安置渠道,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资阳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暂行办法》,建立了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今年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80以上,发放自谋职业补偿金500多万元。安置工作受到了四川省军安领导小组和省民政厅的表彰。

三是积极推进优抚安置事业单位标准化建设。投资100多万元对优抚安置事业单位进行改造,加强军休所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夯实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老干部的“两个待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雁江干休所被评为四川省首批标准化干休所,受到了省民政厅的表彰。

四是积极帮助企业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企业干部的解困和维稳工作十分重视,有关领导多次接待企业干部上访代表,向他们宣传有关政策,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企业干部反映的问题及时安排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解决。目前,我市已将1766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企业干部纳入低保,帮助65名企业干部实现了再就业。截止10月20日止,全市已解决企业干部“三拖欠”资金219.5万元,发放工资和退休金两个平均水平补助148.6万元,对解除劳动关系的98名企业干部补助85万元,安排一次性特殊困难救助85万元,拨付给县(市、区)医疗保险机构资金79.7万元。并规定从今年起,全市企业干部全部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现在,全市企业干部情况基本稳定,总体上反应较好。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与时俱进,服务大局,全民参与,整体联动,加大投入,注重实效,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和军队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全面提升我区双拥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

围绕创建“双拥模范区”这一中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国防双拥教育,认真组织形式多样的双拥活动,认真落实优抚安置等各项政策,加强军警民共建工作,营造融洽的双拥氛围,建立良好的军民军政关系,努力把区的双拥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工作要求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区委、区政府和驻海部队要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来抓,健全以军地主要领导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设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确保有编制、有专职工作人员。党政军领导机关要形成合力,军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二)国防教育广泛深入

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兵役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大纲》、《中小学国防教育条例》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为主要容的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列入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工作计划。贯彻党校包干部、学校包学生、人武部包民兵、新闻单位包氛围、镇办包社区和各部门通力协作的双拥宣传“五包一协作”制度,做到年初有部署,平时有检查,有适应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教育制度、教育设施和教育方法。通过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建设、自觉维护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风尚。

(三)加强双拥政策法规建设

修改完善《区双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和各项双拥工作制度,实现双拥工作社会化、经常化、制度化发展。

(四)双拥活动实现经常化

双拥工作每年有计划,有具体的活动安排,节日安排走访座谈,平时活动要经常化。要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点和本地特色的活动容和形式。各项活动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形式活泼。开展活动要坚持以基层为重点,讲求实效。

(五)军民共建富有成效

把促进军地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作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根本任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军民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活动,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中要发挥重要作用。军民联防要坚持经常化,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防建设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政策、法规和规定。区委、区政府积极支持和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教学科研、国防施工等各项任务,有效保护军事设施,按质按量供应粮油水电等,落实转业复员军官、退伍士兵、军退离退休干部、残疾军人和随军家属安置政策,及时办理涉军案件,保障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按计划征集兵员并保证质量,义务兵家属优待和重点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标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驻海部队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严格遵守群众纪律。

(七)军政军民关系融洽

区委、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爱护军队,尊重军队,关心部队建设,及时有效地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部队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做好扶贫帮困、科技助民工作;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在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斗争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认真做好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军政军民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亲如一家。

四、工作容

(一)确保一个创建

为使区实现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城的工作目标,我区双拥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在创建工作落实上下功夫。今年是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命名评比年,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区双拥工作要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具体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1、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区委、政府和驻海各部队要把双拥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继续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既“挂帅”又“出兵”,确保双拥工作落到实处。海区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军领导机关,要将双拥工作列入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重要容,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单位评比的重要标准。各单位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双拥教育,带头参加各项双拥活动,带头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带头执行双拥政策法规,带头协调军政军民关系。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指导双拥创建活动和双拥工作的重要职责,统筹安排,精心部署,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抓双拥工作的落实,形成创建工作合力。各单位领导要将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教育、同步投入、同步考核”,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一齐抓的领导体制。双拥办要将我区创建双拥模范城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体系。各单位要坚持双拥工作和日常工作相结合,坚持双拥工作和业务容建设相结合,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努力形成工作上的整体合力,增强创建工作力度,在全区形成一个社会化、全覆盖、高效能的双拥工作网络。

3、进一步加强军地协作,增强军地创建合力。我们要继续坚持联席会议、定期走访、信息通报等制度,及时沟通军地信息,协商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加强驻军和地方协作,形成创建工作军地协调、齐抓共管的合力。区委要定期召开议军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驻军建设问题,继续坚持领导现场办公制度及区四大班子联系点制度,经常到部队走访,征求意见,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军分区和人武部积极协调驻军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稳定做出贡献。

(二)搞好两项活动

今年,要在全区范围开展好两项活动:一是在自治区来海检查之际,举办一个展双拥丰采、军地互动的大型双拥文艺演出活动;二是由文体局、人武部、双拥办联合举办驻海部队和共建单位篮球赛活动。

(三)做好三项创新工作

1、创新双拥宣传。提高全民双拥意识,在双拥教育中,力求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突出教育容的针对性,实现由一般教育向重点教育转变;二是突出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实现由部分教育向全民教育转变;三是突出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实现由单一说教向文、讲、演并重转变;四是突出组织的配套性,实现由主管部门抓向社会齐抓共管转变;五是突出教育的规范性,实现由粗放向有序管理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区各党政部门在双拥教育中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在坚持以往宣传教育好形式、好方法、好经验的基础上,以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年为契机,加大双拥工作宣传力度,为区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大造双拥舆论和声势。区新闻中心要对我区军地双方双拥工作中的先进事迹进行重点报道和集中宣传。区委宣传部和驻军各部队要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完成好向全国、自治区新闻机构采编报道稿件任务,向部级报刊及中央、电台、电视台、报刊播发我区双拥工作纪实,进一步提高区双拥工作的知名度。区委宣传部协调市电视台、日报、市电台开辟《双拥专栏》及《国防教育法》专题节目。各单位要在干部职工中进行“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和“国无军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双拥教育。工会要在企业中将《国防教育法》纳入职工培训容。各党委理论中心组要把双拥国防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的必修课。妇联、共青团要组织职工、青年团员学习双拥、国防知识。教育局要把双拥国防教育纳入学校课堂,抓好中小生的国防教育。驻海各部队要把双拥教育和国防教育纳入政治教育规划,使双拥教育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创新双拥工作机制。保障双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双拥工作长期以来是在以感情为纽带的机制上进行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仅仅依靠感情和行政手段,力度就明显不够了。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强,涉及军地双方,关系全局的工作,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到“二个强化”。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制度。双拥办将对各单位和驻海各部队年初确定的双拥工作任务,定期进行检查,彰先策后,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强化运行机制。双拥工作涉及军地许多方面,需要形成协调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今年将继续坚持军地合署办公制度,在驻海部队中抽调一名热爱双拥工作的人员到双拥办合署办公,及时沟通军地信息,切实解决军地双方在经济发展、部队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矛盾,真正实现相互支持,共同提高的目标。

3、创新双拥活动容。丰富双拥工作涵,确保军地双方双赢。我们要始终把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双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丰富双拥工作涵,拓宽双拥工作领域。要在以人为本、服务军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下,积极探索创新活动方式。一是广泛开展拥军活动。各单位要把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文化拥军作为新时期拥军工作重点,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帮助驻军解决战备执勤、训练任务和教育科研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保障。二是部队要多领域支持经济建设。驻海各部队要主动投入海区三个文明建设,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抢险救灾、支持海区重点工程、社会公益建设、文明建设、生态建设、扶贫帮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海区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三是强化全社会参与意识。在突出抓好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双拥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民营等经济组织参与双拥工作,以工商联牵头做好私营企业拥军工作,加大社区拥军工作力度,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势的拥军优属活动,把双拥工作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协调实施。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优势和转业退伍军人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双拥活动。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与优抚对象结对子,定期走访优抚对象,了解情况,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各种问题。在社区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拥新机制,拓展双拥领域,使拥军优属活动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

(四)军地双方要按照“双三好”标准,办好20件实事

1、1、1、1科技局要组织科技人员进军营,定期为部队开展系列科技讲座,发放资料,培养专业技术骨干,为部队提供信息服务。

2、建设局负责中央桥、伊敏桥以及其它地段电子灯箱上广告的把关工作,要保证各单位在电子灯箱上所做的广告宣传中必须有双拥容;同时负责机场路两侧的双拥标语的粉刷工作。综合执法局负责在市区出口处设立三块永久性双拥标语牌工作。

3、商业、医院、交通等窗口服务单位要设立以现役军人、军烈属优先为容的服务标牌。

4、国教办要进一步完善国防教育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全区军民进行国防教育。

5、国家森林公园、北山日伪工事、收费公厕、自行车存放处要设立军人免费服务标牌,收费点对军车一律实行免费停放,此项工作由各主管局领导负责抓好落实和督促检查。

6、双拥各成员单位要继续坚持开展为驻海部队办1—2件好事实事的工作。

7、开展好“双三好”工作。即地方做到:转业干部安置好、优抚政策落实好、为部队排忧解难好。部队做到:遵守政策纪律好、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好、为驻地群众服务好。

8、区卫生局要组织卫生工作者对优抚对象进行义诊活动,免费为优抚对象送医、送药并做心电图等项常规检查;年组织有关骨科专家到武警等部队系列讲授防止摔伤、碰伤、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举办2—3期实用医疗救助培训班。

9、司法局要支持部队普法教育,组织专家教授到部队作专题讲座或报告,对部队官兵进行法律常识教育。

10、文体局组织文艺演出小分队,送戏送书到军营,为驻海部队办理一批借书证,免费和优惠提供一批图书,帮助2—3个基层连队建起科技阅览室。

11、民政局、财政局要建立和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使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12、建设局要负责落实伤残军人凭有效证件在市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工作。

13、各单位、驻海各部队要继续做好帮扶优抚对象工作,帮扶措施由输血型向造血型方面转变,在我区组织重点优抚对象奔小康活动,真正使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14、区法院要重视并解决好官兵涉法问题,建立健全“军人维权通道”,为官兵提供法律支持。

15、建设部门要做好新驻海2020部队门前修路工作。

16、人事局要妥善做好接收安置干部工作和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劳动部门继续做好复员退伍军人、随军家属岗前培训教育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17、各单位要发挥本单位优势,将跨区域拥军工作做大,巩固跨区域拥军工作成果。

18、驻海部队要强化“驻地不富裕、驻军不光荣”的观念,集中利用好义务劳动日,组织官兵积极参加地方事业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

19、驻海各军警部队继续开展好扶贫帮困和捐资助学活动;要主动配合驻地搞好广大群众的国防教育,积极为各大院校、中小学校学生进行军训。

20、人武部要充分发挥民兵组织的群体优势,组织民兵有计划地参与我区城市重点工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2006年工作要点(民政)

关于2006年的全市民政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民政事业发展为第一要务,抓牢“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这一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管理、强服务、创品牌、出亮点,努力开创2006年全市民政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2006年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健全一个体系,完善两个机制,推进四项工作,实现三个目标。二、完善两个机制,即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和社区管理机制。一是着力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2004]17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莱芜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四民主一公开”上一个新台阶;充分发挥各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构的作用,落实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积极开展示范带动活动,培养一批典型示范单位,促进全市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入;加强调度检查,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全市村务公开率达到100%,落实比较好的村达到90%以上。二是着力完善以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按照“改制先行、改造提升、整合规范、调整完善”的工作思路,将社区基础设施纳入“城中村”开发规划,实行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四统一”,争取三年内全部落实“城中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对其他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采取新建、购买、租赁等形式,逐步进行解决。认真落实社区干部工资,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按照居民自治和费随事转的原则,不断改革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落实居民户口、计划生育、城市低保和劳动保障等各项社区事务的属地化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区主办、民间力量参与”的方针,制定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三、推进四项工作,即大力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农村经济协会、社会福利社会化、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制度化。以争创新一届“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全力抓好《莱芜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三年规划》的落实,围绕“致力全新双拥、共建绿色钢城”这一主题,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不断强化军民双拥意识,营造双拥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社区拥军和企业拥军活动,提高双拥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加大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力度,重点解决军地双方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制定完善优抚工作配套政策,确保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及时足额发放,指导各区做到重点优抚对象“四位一体”医疗保障制度的常态运行,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继续实行全面考试考核、公开自主择岗的安置办法,加强安置工作政务公开,不断提高安置工作透明度,使城镇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认真落实我市《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的意见》,及时足额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全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保持50%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会特色化。坚持以区级协会为龙头,以乡镇级协会为重点,以村级协会为基础,重点在三辣、畜禽、林果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和“支部+协会”的模式,帮助已经成立的农村经济协会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以协会章程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协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协会管理的规范化,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大力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社会化。认真抓好“明天计划”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妥善搞好孤残儿童安置;加强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展“增量”、盘活“存量”,力争使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福利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1800张。四是大力推进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法制化。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要在依法行政上抓规范。立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化区划地名工作,争取出台《莱芜市地名管理办法》,促进地名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积极推进乡镇驻地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市级城市地名规划;认真开展边界线自查和联检,切实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实行“两图一责”的管理模式和“三位一体”信息管理,逐步建立界线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大婴弃收养登记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弃婴管理办法》,维护弃婴合法权益,加快社会福利院建设,力争上半年投入使用。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大对乱立墓碑、乱建坟头、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的查处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福利企业管理,认真搞好福利企业年检,对不符合福利企业条件的坚决予以撤消,全面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2012年以来,我市以新颁布的国家、省双拥模范城命名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为依据,以争创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为目标,把双拥创建工作放到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的大局中定位和审视,高起点谋划工作思路,高标准落实优抚安置政策,高层次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形成了领导有力、制度规范、成效显著、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双拥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对创建新一届双拥模范城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全市上下要深刻理解新颁布的考评办法和标准,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推动全市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再现新成效”。市及各市区、镇街道都成立了双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军共同参与的三级组织领导体系。在市双拥办的基础上成立了创城办,确定了各市区、各单位双拥创建工作协调联系人,开展了专题培训,通过“宣讲办法、座谈讨论、现场答疑”等形式,使大家明确了新一轮双拥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质量标准等,提高了抓具体工作落实的实际能力。同时,还把涉及双拥创城考评的10个方面70条内容,分解到各市区和市直40个部门,明确了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和时限,研究制定了《市双拥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奖惩办法》,细化百分量化考评标准,实行了创建目标任务公示制、考评责任奖惩制、承诺事项限期办结制、突出问题挂牌督办制,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工作任务的落实。军分区牵头召开了驻军创城工作协调会,向驻军发出了创城倡议书,组织官兵植树1.5万余棵,建成了3处“军民共建海防林”。各市区也进行了层层动员,发动全市军民一心,争创一流,确保了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标准到位、方法措施到位,为双拥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双拥创建工作的给力环境。以“军民携手共建蓝色、融合发展同谱双拥新篇”为主题,在全市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共投入219.8万元,在市区主要交通路口设置了68块大型双拥永久性公益宣传牌。拍摄了全面反映我市双拥工作的电视专题片,编创了歌曲《双拥情》,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专栏、专题,集中报道双拥先进典型事迹,定时播发双拥创城宣传口号,配合省双拥办在全省推广了汇通拥军车队的典型经验,在国家、省以上新闻媒体播出新闻报道等120多条,刊发了市委主要领导的理论文章,在各大公共场所、大型建筑、车站码头、社区设立了双拥标牌、灯箱、橱窗等800多幅,在八一、春节、国防教育日等时机,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文艺演出等80多场次,6万多人次参加。为增强全民双拥意识、检查创建成果,近2年还结合在全市开展的“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编写了《双拥工作宣传手册》2万余册,发放到官兵和辖区群众手中,普及双拥优抚安置知识,开展了双拥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目前,在我市从城区到郊区、从地方到军营,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双拥争先创优新热潮。

三、坚持促工作、破难题,增强了双拥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坚持把为驻军办实事解难题、促进优抚安置政策落实作为双拥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军地间开展了“亲情双拥、情暖军民”为主题的“双帮双助”活动,即“地方帮基层连队,助训练打赢;部队帮困难家庭,助学习成才”。2008年以来,全市共投入540万元帮助71个基础设施薄弱的“小散远”部队改善了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给予优惠政策解决了11个师团单位军官住房问题。驻威部队共结对帮扶47个贫困村,协调筹集帮扶资金672万元,兴办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85项,资助764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对部队关注的转退家属安置、优抚安置政策落实等热点问题,直接向有关部门、单位下达工作任务,明确完成任务时限,并安排工作组直接深入部队、镇村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反馈,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2年,全市共投入优抚医疗保障经费4641万元,优抚对象住院平均报销比例达72%,投入484万元,为农村优抚对象新建住房17户68间,修缮改造危房496户1621间,投入6200万元,建成了14300平米集荣军休养、精神康复为一体的全省一流的市级优抚医院。今年计划免费培训600多名退役军人,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拟大幅度提高城镇义务兵优待标准,参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在乡“三老”优抚对象遗属发放生活补助。

四、立足基层夯实基础,推动了双拥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按照“工作从基层抓起,任务在基层落实,活动在基层开展,效果在基层体现”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双拥服务网络,使基层双拥工作内容不断丰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先后投入270多万元,对全市114个城乡社区双拥工作站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投入227万元新建了文登军民共建第一村展馆。对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院夼集团、汇通拥军车队、市民间拥军协会等进行了重点扶持,推广和发展了40多家企业、民间和拥军车队等群众性拥军典型。在今年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军地双方还结合社区、村镇建设,自觉把建设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与共建文明营区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地对营区院落进行了环境整治。目前,全市的1436个基层共建对子中三分之二以上被评为文明、卫生、绿化达标单位,成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示范点。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主要是对创建双拥模范城迎检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刚才罗区长传达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精神,希望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三个明确”。

一、明确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动力

从双拥工作本身来看,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原创:争创双拥模范城是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举措、新载体,开展创建活动,对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提高地方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海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主城区,我们是创建的受益主体,也应该在创建过程中以主人翁的姿态争作更大贡献。实现创建目标,对外可提升海陵形象,对上可争取双拥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内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创建双拥模范城作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来落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看待,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五城同创”的全局来看,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城同创”的工作目标,这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目标,五块牌子没有主次之别、轻重之分。2003年12月我市首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打赢了“五城同创”的第一仗。但我们还要看到,评比命名双拥模范城实行的是动态管理机制,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这一轮不能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目标,就失去了下一轮申报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资格。当前,我们要把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摆在与“创卫”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要进一步发扬前一阶段“创卫”工作中的干劲和热情,扎实做好这次省级双拥模范城的申报迎检工作,确保创建目标顺利实现,为“五城同创”再立新功。

二、明确任务,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

这次全省第八届双拥模范城(县、区)评比命名,竞争比较激烈。一是名额比例较上一届下降,二是要求标准比上一届严格。目前,创建工作已经到了申报迎检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在面上工作全面推进的同时,我们要对照标准,把握重点、紧扣得分点,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工作成效。

要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我区地处主城区,是创建检查的重点,必须着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双拥宣传氛围。市双拥领导小组专门印发了《迎检工作宣传任务分解表》,其中有两项涉及我们海陵区。我区对照市下任务,也制定了任务分解表,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按时将宣传牌、宣传灯箱、宣传标语设置到位。在此基础上,各乡镇、村和街道、社区要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标语、横幅等不同形式,大力开展双拥宣传,增强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营造更加浓厚的创建氛围。

要在健全组织上求实效。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是确保双拥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目前少数系统和单位还无人从事或分管双拥工作,有些单位改革、改制后,双拥组织没有及时调整。这就导致有的单位对落实双拥任务有计划安排,但工作没有进展,有的单位为双拥搞活动、办实事,但忽视文字记载和图片搜集,这些都会影响全区的创建迎检工作。我们要以这次创建为契机,健全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重点解决缺人员、缺经费、缺办共场所等突出问题,区双拥办要认真进行一次督查督办。

要在落实政策上上台阶。原创:近几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家、省和市对于双拥优抚安置的各项政策,并结合区情实际,做出了一些成绩。今年以来,共筹措资金100多万元,使全区在职残疾军人抚恤金年人均提高2500元,在乡老复员军人年人均提高250元。认真做好安置工作,今年全区共接收干部9名、退役士兵146名。但少数单位和部门也存在着一些政策执行不到位、甚至是推诿扯皮的现象,希望有关方面要根据评分细则,认真整改。总之,我们要把这次迎检的过程变成扎扎实实推进双拥工作的过程,促进全区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明确责任,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60年间,__民政事业深深扎根__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以实际行动阐发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__精神,多项民政业务工作在全国具有首创性,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为__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救济工作具有较明显的分散性、临时性的特点,救济水平较低。__针对上世纪90年代后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困难和城镇“单位制”解体,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缺乏制度化保障的情况,提出“统筹考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实行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抓紧建立面向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并于20__年出台全国首部省级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20__年,省政府进一步明确,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集五保供养、医疗救助、被征地农民保障、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为一体,满足各类困难群众的各类救助需求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目前,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经过不断深化完善,低保工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并同步建立了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动态补贴机制。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94.48%和99%。同时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救灾工作网络,率先探索“避灾工程”建设,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

社会福利事业迈出新步伐

经过60年的发展,__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拓展深化,实现了从救济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发展模式的跃迁。1996年,省民政厅提出“在政府的倡导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兴办社会福利”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路子。1998年,省政府明确改革创新传统社会福利模式,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20__年,省民政厅会同省发改委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社会福利专项规划——《__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20__-20__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的构想。同时,认真组织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20__年,__省政府又在全国率先将“星光计划”向农村延伸,明确将其建成集老年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家政服务、托老照料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设施。20__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率先在全国建立养老服务制度政策体系。启动实施“残疾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加快“儿童福利设施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建设,创新孤儿救助、教育等新途径。

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入新世纪,优抚安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20__年底,全省已基本建立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抚恤补助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同时,基本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使其基本达到或接近城镇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并率先在全国探索了城乡一体安置的改革新路子。从20__年开始,__省又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退役士兵安置新途径,推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向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加强双拥组织领导,广泛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和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自创建双拥模范城(县)以来,全省先后有15个市、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有53个市、县(市、区)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

慈善事业不断跨上新台阶

1994年8月,嘉兴市慈善总会成立,标志着__省慈善事业正式起步。经过十多年发展,全省各级慈善机构和现代各类慈善组织不断提高慈善资金筹募水平,加大慈善救助力度,切实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慈善事业发展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各市、县(市、区)均已建立慈善组织,慈善养老机构、康复中心、慈善医院、慈善超市等慈善实体不断发展壮大。各级慈善组织也积极探索资金筹募办法和渠道,建立与企业的“伙伴关系”。到20__年底,全省历年筹募善款累计已达76.78亿元,善款总数居全国前茅。据统计,全省各级慈善组织历年用于援助的资金已超过39.1亿元,320多万特困人员及其家庭受益。慈善组织的“机构品牌”效应逐步增强,社会慈善公益意识明显提高。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慈善家队伍不断壮大,并已经成为慈善捐赠的重要来源。

基层社会自治能力建设取得新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全省民政系统根据中央“政社分开”的总体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推进“撤社建乡”工作。1988年,在全省普遍推行了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此后健全基层自治组,不断创新选举方式,探索总结并推广了“自荐海选”、“无候选人选举”等选举方式。20__年6月,通过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广泛推广“民主恳谈会、村监督委员会、民主议事厅”等基层民主自治经验,实现了村务公开内容、形式、程序三到位。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居民会议、社区协商议事会的作用。全面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至20__年底,全省共有287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建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17个,共有社区工作者2万余名,注册登记的社区志愿者71万人。率先开展民办非/!/事业单位登记试点,重点加强行业协会、农村转业经济协会、公益慈善组织和设区服务性民间组织培育发展。至20__年底,全省经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共有26277个。制定出台了全国第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政府规章。

社会事务管理服务能力有了新提升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和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以创建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为主题,以《市拥军优属办法》为依据,弘扬传统、增强团结,巩固国防、维护稳定,在全市上下着力营造争创“双拥合格单位”的浓厚氛围,为构建和谐、加快崛起,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创建原则

始终坚持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持与“创建三型机关”和“文明单位”等活动有机结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三、创建范围

创建“双拥合格单位”的范围:市直各单位(含所属副县级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经济组织);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含街道)和直管企业;驻军各部队,中央、省属驻城区各单位。

四、创建标准

1、组织健全。主要领导重视双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干部职工、指战员政绩考评范围;建立健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或服务组织,定期研究和部署双拥工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制度、有措施、有领导分工、有1名联络员。

2、职责明确。根据双拥工作职责要求和市双拥工委的统一安排,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好本系统本单位的双拥活动,送温暖、献爱心,动真情、办实事,每年为军人军属或重点优抚对象办1-2件好事实事,并富有成效。

3、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市拥军优属办法》,全力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按时足额兑现抚恤补助优待金,落实有关免费、免税、免票、减价等优惠政策和窗口单位优先优质服务措施;认真做好转业退伍军人安置工作;贯彻落实好《关于做好随军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工作暂行办法》;及时妥善地处理好涉军及优抚对象问题;无历史遗留问题,无军民纠纷。

4、宣传深入。把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列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和单位干部职工、指战员的学习内容,纳入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有关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要根据市双拥工委的统一部署,营造必要的宣传氛围,建立和巩固交通要道、中心城区主干道、公园、广场、生活小区等双拥标牌宣传阵地;党校主体班学员和大中学校适时组织开展军训活动。

5、活动经常。充分利用元旦、春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双拥活动,推动双拥创建内容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连队,组织有力,资料齐全,有记录、有图片、有文字总结。

6、军民共建。军地双方共建单位能够结合实际广泛开展经常性、多样性的共建活动,创新共建内容,拓展共建领域,提升共建质量,增添共建亮点,有协议、有成效,每年至少要互办1-2件实事,双向奉献,关系融洽。

五、评审程序

1、申报。各申报单位对照创建标准写出书面申报材料,并填写《市年度双拥合格单位申报审批表》,于每年11月10日前,报送所在的市、区双拥办初审,逾期不予受理。

2、考评。每年12月上旬对“双拥合格单位”进行一次综合考评。

3、审核。市直各单位及中央和省属驻城区各单位由市双拥办审查把关;各区及所属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和区直管企业,由区主管部门会同区双拥办审查后报市双拥办复审。

4、审批。市双拥办会同军分区政治部对照创建标准进行评审、重点抽查。初审为“双拥合格单位”的,报送市双拥工委主任会议审定,公示无异议后以市双拥工委名义命名。

六、奖励办法

1、奖励名称:凡经市双拥工委命名的“双拥合格单位”,填写《年度双拥创建奖审批表》,报市双拥办审核后,即可享受双拥创建奖(奖金)。

2、奖励标准:市直单位和开发区每人每年一次性奖励600元,金安、裕安可参照此标准自行确定。

3、奖励比例:表彰奖励的比例每年不超过参加创建单位总数的90%,采取好中选优的办法,根据考评结果从高分到低分据实确定。

4、奖励形式:实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凡被授予“双拥合格单位”的颁发奖牌,其在编在岗人员,均可享受双拥创建奖。凡被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政府目标管理考评不合格、招商引资未完成任务、行风万人评倒数后三位的单位不得申报;凡当年受到纪律处分或受到刑事处分、年度考核“不称职”、“不合格”的人员均不能享受双拥创建奖。

5、经费来源:财政拨款的单位,其奖励经费均由市区财政分级安排,其它单位自行解决。

七、组织实施

1、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双拥合格单位”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双拥创建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驻各部队(含军分区干休所)创建“双拥合格单位”的组织申报和奖励工作,由军分区会同各部队商定,最后报市双拥工委批准。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年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健全一个体系,完善两个机制,推进四项工作,实现三个目标。

一、健全一个体系,即健全全员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6元提高180元,扩大城市低保的覆盖面;取消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建立以财政供养为主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切实加强乡镇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力争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建立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区别不同情况给予定额救助;进一步规范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灾民生活救济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法律和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认真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抓好慈善资金募集和项目实施,建立“慈心超市”等新型社会互助形式。通过以上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确保在全市建立起全员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完善两个机制,即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和社区管理机制。一是着力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莱芜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四民主一公开”上一个新台阶;充分发挥各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构的作用,落实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积极开展示范带动活动,培养一批典型示范单位,促进全市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入;加强调度检查,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全市村务公开率达到100%,落实比较好的村达到90%以上。二是着力完善以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按照“改制先行、改造提升、整合规范、调整完善”的工作思路,将社区基础设施纳入“城中村”开发规划,实行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四统一”,争取三年内全部落实“城中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对其他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采取新建、购买、租赁等形式,逐步进行解决。认真落实社区干部工资,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按照居民自治和费随事转的原则,不断改革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落实居民户口、计划生育、城市低保和劳动保障等各项社区事务的属地化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区主办、民间力量参与”的方针,制定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关于2006年的全市民政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民政事业发展为第一要务,抓牢“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这一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管理、强服务、创品牌、出亮点,努力开创2006年全市民政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2006年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健全一个体系,完善两个机制,推进四项工作,实现三个目标。

一、健全一个体系,即健全全员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6元提高180元,扩大城市低保的覆盖面;取消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建立以财政供养为主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切实加强乡镇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力争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建立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区别不同情况给予定额救助;进一步规范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灾民生活救济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法律和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认真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抓好慈善资金募集和项目实最新最全的免费写作网站施,建立“慈心超市”等新型社会互助形式。通过以上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确保在全市建立起全员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完善两个机制,即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和社区管理机制。一是着力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2004]17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莱芜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四民主一公开”上一个新台阶;充分发挥各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构的作用,落实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积极开展示范带动活动,培养一批典型示范单位,促进全市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入;加强调度检查,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全市村务公开率达到100%,落实比较好的村达到90%以上。二是着力完善以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按照“改制先行、改造提升、整合规范、调整完善”的工作思路,将社区基础设施纳入“城中村”开发规划,实行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四统一”,争取三年内全部落实“城中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对其他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采取新建、购买、租赁等形式,逐步进行解决。认真落实社区干部工资,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按照居民自治和费随事转的原则,不断改革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落实居民户口、计划生育、城市低保和劳动保障等各项社区事务的属地化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区主办、民间力量参与”的方针,制定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三、推进四项工作,即大力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农村经济协会、社会福利社会化、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制度化。以争创新一届“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全力抓好《莱芜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三年规划》的落实,围绕“致力全新双拥、共建绿色钢城”这一主题,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不断强化军民双拥意识,营造双拥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社区拥军和企业拥军活动,提高双拥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加大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力度,重点解决军地双方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制定完善优抚工作配套政策,确保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及时足额发放,指导各区做到重点优抚对象“四位一体”医疗保障制度的常态运行,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继续实行全面考试考核、公开自主择岗的安置办法,加强安置工作政务公开,不断提高安置工作透明度,使城镇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认真落实我市《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的意见》,及时足额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全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保持50%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会特色化。坚持以区级协会为龙头,以乡镇级协会为重点,以村级协会为基础,重点在三辣、畜禽、林果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和“支部+协会”的模式,帮助已经成立的农村经济协会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以协会章程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协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协会管理的规范化,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大力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社会化。认真抓好“明天计划”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妥善搞好孤残儿童安置;加强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展“增量”、盘活“存量”,力争使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福利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1800张。四是大力推进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法制化。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要在依法行政上抓规范。立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化区划地名工作,争取出台《莱芜市地名管理办法》,促进地名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积极推进乡镇驻地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市级城市地名规划;认真开展边界线自查和联检,切实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实行“两图一责”的管理模式和“三位一体”信息管理,逐步建立界线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大婴弃收养登记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弃婴管理办法》,维护弃婴合法权益,加快社会福利院建设,力争上半年投入使用。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大对乱立墓碑、乱建坟头、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的查处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福利企业管理,认真搞好福利企业年检,对不符合福利企业条件的坚决予以撤消,全面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实现三个目标,即实现完成招商引资、争创“双拥模范城”、民政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三个目标。一是全力争创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军地统筹协调发展,服务于军地建设,针对部队科技练兵的需要,动员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协调部队支持地方招商引资和重点工程建设。解决随军家属安置难题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双拥共建活动,组织新社会组织参与双拥共建活动,突出抓好基层的双拥优抚等基础工作和社区双拥等群众性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宣传具有时代特色的双拥典型,营造双拥社会环境,带动社会双拥工作的开展。加强督导和工作体制建设,建立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各个职能部门,形成抓落实的合力,确保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二是全面打造一支作风硬、业务精、能创新的干部队伍。努力强化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能力,着眼于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对人才的总体需求,创建“学习型”民政,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紧紧抓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等关键环节,着力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技术、现场执法等重点人才,全面提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提高效率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和谐民政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以实现民政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从关心事到关心人、从满足人的低层次需要向满足人的高层次合理需求转变,在开掘潜能、增强活力、激发创造力中尊重最新最全的人、提高人,切实打造一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民政干部队伍。三是努力实现民政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用市场化的思路和手段谋求发展。要突出福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全面提升福利形象,着力打造福彩品牌,扩大发行领域,提高管理水平,使工作走向规范管理、安全运行、稳定发展的轨道,力争全年发行量有新的增长,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局属各单位要用市场化的思路办法改革管理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墓建设,加快殡葬改革进程;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服务机构,按照投资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营机制市场化的思路,大力兴办“公办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的养老福利服务机构,使国办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互相补充,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通过以上方式,实现民政事业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创建双拥城市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20__年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健全一个体系,完善两个机制,推进四项工作,实现三个目标。

一、健全一个体系,即健全全员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6元提高180元,扩大城市低保的覆盖面;取消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建立以财政供养为主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切实加强乡镇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力争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建立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区别不同情况给予定额救助;进一步规范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灾民生活救济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法律和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认真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抓好慈善资金募集和项目实施,建立“慈心超市”等新型社会互助形式。通过以上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确保在全市建立起全员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完善两个机制,即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和社区管理机制。一是着力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20__]17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莱芜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四民主一公开”上一个新台阶;充分发挥各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构的作用,落实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积极开展示范带动活动,培养一批典型示范单位,促进全市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入;加强调度检查,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全市村务公开率达到100%,落实比较好的村达到90%以上。二是着力完善以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按照“改制先行、改造提升、整合规范、调整完善”的工作思路,将社区基础设施纳入“城中村”开发规划,实行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四统一”,争取三年内全部落实“城中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对其他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采取新建、购买、租赁等形式,逐步进行解决。认真落实社区干部工资,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按照居民自治和费随事转的原则,不断改革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落实居民户口、计划生育、城市低保和劳动保障等各项社区事务的属地化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区主办、民间力量参与”的方针,制定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