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lte技术论文范文

lte技术论文范文

lte技术论文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OFDM技术。LTE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OFDM技术的应用,它能够降低子载波的符号速率,并加长符号的持续时间,使其抵抗时延扩展的能力更强。无线通信LTE技术性能主要受到OFDM参数设定的影响,它主要用于消除符号之间的干扰。想要满足半径100KM的覆盖要求,还要做好前缀的选取方案,对CP加以有效利用。

2无线通信LTE技术及应用研究

2.1LTE技术的创新应用

基于4G基础之上的无线通信LTE技术并没有沿用3G系统的关键技术,它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对技术进行了革新,实现应用的创新。LTE技术的结构主要是由NodeB构成的,它有助于减小延迟,简化技术,实现较低的成本和低复杂性。此外,其中含有的RNC节点也更少,对3GPP技术的贡献是非凡的。总的来说,LTE无线通信技术采用了频分多址系统,属于技术改进后的OFD-MA,它能够实现正交输送,并兼顾单载波传输低峰数值,减少成本花费。在此基础上,其内部还采用了扁平的网络结构,实现了多天线技术的运用,取消了RNC节点,并实现了分集、阵列、空分复用的增益,可以使不同方向的多个用户获得同时段服务,提升峰值数率和数据传送速度。

2.2LTE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科学技术日渐完善的大背景下,无线通信LTE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且其技术特点也在日渐成熟。例如,在我国的上海世博会上,高清视频监控的初步演示就将LTE技术应用在了其中,将网络移动采编播设备利用到了系统之中。该技术的有效使用,能够实现视频、音频等素材的快速传回,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满足新闻传播的诉求。从传播速度上考虑,用户在使用LTE无线通信技术后,下载容量40G的3D影片,不到两小时就可以完成,其速度提高了10倍以上。

2.3LTE技术的应用

展望一方面,LTE技术是由3G技术向4G技术演进的必经之路。其在应用过程中采用了最新的B3G或4G技术,如OFDM和MIMO等,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可以说是4G技术在原有技术上的科学利用。它在具有LTE技术优越性的基础上,也更加接近4G系统技术。另一方面,LTE技术的产生应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主要是在与WiMAX的竞争中实现了发展。现如今,WiMAX的802.16e标准正在申请进入3G系统,802.16e技术更是入选了IMTAdvanced的候选行列,并坚持保存其原有的兼容特点。在未来的技术应用领域,势必会出现WiMAX技术与LTE技术的竞争局面,在高技术领域保持良好应用,促使其更好的发展。

3结束语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4G网络通信 LTE-Advanced 3GPP 载波聚合中继技术(Relay) 多点协作(CoMP)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22-01

1 引言

当今移动通信技术步入4G时代,2013年6月韩国三星了LTE Advanced版的Galaxy S4,LTE-Advanced网络采用了当前一代LTE的技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演进。目前,LTE-Advanced网络的下载速度最高达102Mbps,比中国普通家用宽带无线传输速度快100倍以上。从理论上讲,LTE-Advanced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还能更快,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LTE-Advanced网络数据下载速度最高能达到150Mbps,数据上传速度最高能达到37.5Mbps。

2 LTE-Advanced基本概念及主要技术参数

LTE-Advanced(LTE-A)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后续演进,是LTE-Advanced的简称,2008年3月开始,2008年5月确定需求。LTE-Advanced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演进,但其并非5G,而是对现存LTE技术的更高效运用。LTE-Advanced的技术参数如下:带宽为100MHz;理论下行峰值速率为1 Gbps,理论上行峰值速率为500 Mbps; 上行峰值频谱利用率为15Mbps/Hz,下行峰值频谱利用率为30Mbps/Hz。

3 LTE-Advanced的关键技术研究

为了满足IMT-Advanced(4G网络)的需求,3GPP结合当前的技术,针对LTE-Advanced(LTE-A)提出了几项无线网络传输的关键技术,包括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多天线增强(Enhanced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技术,中继(Relay)技术,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技术等,通过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LTE-A的网络速度可以得到大幅的提高。本文将对这些关键技术做如下分析和研究。

(1)载波聚合(CA)技术。载波聚合(CA)技术是聚合两个或者更多的基本载波,满足网络传中更大的带宽需求,以便达到高速传输的要求。LTE-A中提出下行采用载波聚合技术,从而可以满足带宽大于20Mhz的网络传输需求。按照频谱的连续性,载波聚合可以分为连续的载波聚合与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按照系统支持业务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对称载波聚合和非对称载波聚合。载波聚合的研究场景可以分为以下3类:同带连续CA;同带非连续CA;异带非连续CA。

(2)多天线增强(Enhanced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技术。由于无线网络传输受到频率资源的限制,多天线增强技术可以通过扩展空间的传输维度进而能够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而被多种标准广泛采纳。受限于发射天线高度对信道的影响,LTE-A系统上行和下行多天线增强的重点有所区别。在LTE系统的多种下行多天线模式基础上,而LTE-A要求支持的下行最高多天线配置规格为8x8,同时多用户空分复用的增强被认为是标准化的重点。因此LTE-A相对于LTE系统的上行增强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终端的多个功率放大器,利用上行发射分集来增强覆盖,上行空间复用来提高上行峰值速率等。

(3)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CoMP)技术。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技术(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Reception)是指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传输点,协同参与为一个数据终端的数据(PDSCH)传输或者联合接收一个数据终端发送的数据(PUSCH)。

根据参与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CoMP)处理的小区是否归属于一个eNB来区分,它可以分为Intra-eNB和Inter-eNB CoMP两种方式。前者只需要本基站内部各小区间交互CoMP处理相关的业务数据和控制信息,较易于实现,而后者则需要在基站间交互这些信息,对X2接口带宽有很高要求,时延也比前者更大,目前标准中讨论的CoMP方案基本上都是Intra-eNB方式。

(4)中继(Relay)技术。中继技术是在原有站点的基础上,引入中继站,中继站和基站通过无线连接,下行的数据先由基站发送到中继站,再由中继站传输至终端用户,上行的数据则反之,如图1所示,为中继(Relay)技术的传输原理图。通过中继站能够增强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并且可以支持临时性网络的分布,也可以支持群移动网络的分布,同时还能够降低网络分布的成本等。

4 LTE-Advanced的发展前景

LTE-Advanced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人类对无线移动网络高速度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无线终端设备商(例如三星、苹果等)对LTE-Advanced的研发投入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全球的无线网络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对LTE-Advanced网络建设的投入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虽然就目前来说,LTE-Advanced的发展还处于该产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但是随着需求的旺盛和技术的不断投入和更新,在不久的将来,LTE-Advanced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参考文献

[1]沈嘉,索士强,全海洋.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 LTE牌照 本地传输网 建设

前言:在我国近年来的4G业务快速发展中,通过低投入打造高质量承载网络、适应2G/3G/4G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电信运营商自身发展中所面临的较为重要的问题,而针对这种问题,对LTE的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进行相关探索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LTE承载需求新变化

由于LTE技术本身的所具有的优势,因此其本身对网络结构、网络带宽、时延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这些要求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如下:

1、网络结构。在LTE技术的承载需求变化中,由于其整体的技术结构发生了改变,这就使得LTE技术所使用的无线网络整体趋于扁平化,这种扁平化特征的形成与其无线网络由eNoDeB和aGW两部分组成有着很大的关系[1]。

2、网络接口。在LTE技术的承载需求变化中,由于LTE技术本身的承载网引入了S1与X2两种接口,这就使得LTE技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网络扩展性,这种特性的存在使得LTE技术承载网对X2接口的承载需求较高,而这种较高的需求也切实提高了我国LTE技术的使用效果。

3、L3转发。由于LTE技术承载网络在网络接口方面的需求,这就使得LTE技术承载网络呈现扁平化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出现使得LTE技术的流量转发同样具有扁平化特征,这种特征的出现使得LTE技术的传输网具有三层转发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LTE技术承载网点转发需求[2]。

4、带宽需求。在LTE技术的应用中,为了满足其日常运转需要,LTE技术对带宽的需求往往需要超过2G/3G网络几十倍,由此可见LTE技术对带宽的需求之高,而这种需求同样代表着LTE技术自身的优势。

5、QoS。在LTE技术的承载需求中,其对基站承载QoS有着两方面的需求。而在这两方面的需求中,LTE技术一方面需要对相关高级业务进行优先转发,另一方面则需要对拥塞发生时能够保证重要基站的顺利运转,这两方面的基站承载QoS需求,关系着LTE技术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6、时延。在电信业务的使用中,时延关系着用户的使用感受,过去我国普遍使用的3G技术需要经过四级协议处理,但在LTE技术中,其只需要通过扁平化的网络结构就能进行相关协议的处理,这种特点大大加快了LTE技术的转发性能。所以,在LTE技术中,其对相关业务接口、基站带宽、时延抖动、时间同步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点需要我们予以重视[3]。

二、LTE承载网建设方案

2.1组网结构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LTE技术的承载需求,因此在进行LTE技术承载网的组网结构建设中,如果按照2G/3G的的方式进行相关组基站接入,就很容易造成大量光缆管道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具体的LTE技术承载网的建设中,相关的组网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在具体的LTE技术承载网的组网结构调整中,相关调整人员需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选择较好的LTE业务接入点,并在接入点中通过主干光缆环上联接入到BBU集中设置,在进行这一步工作的同时,接入相关传输设备,以此实现LTE技术承载网的组网结构变更[4]。

2.2传输系统

为了更好的满足LTE技术的相关应用,LTE技术承载网中的传输系统成为了我国电信服务商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我国当下的LTE技术承载网的传输系统建设中个,存在以下几种建设模式。

2.2.1 IP RAN方案

在LTE技术承载网的传输系统建设中,使用IP RAN路由型设备端组网的本地网,可以采用动态路由协议承载IP业务,采用PWE3管道承载传统业务。在IP RAN方案的具体使用中,其本身具有处理LTE技术的优势,能够灵活地进行相关业务调动,对我国LTE技术的相关发展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2.2.2 PIN+CE方案

对于PIN系统为主的本地传输网,可以通过沿用PTN组网机构实现相关功能。虽然PIN+CE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LTE技术的相关需求,但其本身存在着故障定位、建设成本、网络管理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制约着其在LTE技术中的相关应用与发展。

结论:本文基于LTE技术的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进行了具体论述,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4G业务的相关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白羽.基于LTE的本地传输网建设策略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辽宁省通信管理局.第十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通信学会、辽宁省通信管理局:,2014:5.

[2]卿勇.GSM到WCDMA演进时的传输网解决方案[D].电子科技大学,2012.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TD-LTE;发展策略;国际漫游; USIM卡

2010年12月份,工信部批复同意TD-LTE规模试验总体方案,将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等六个城市组织开展TD-LTE规模技术试验。这是继2010年10月TD-LTE增强型成功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4G国际标准后,中国布局4G的又一关键性举措。由于TD-LTE起步较晚,发展中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本文从技术层面和经营角度,对我国发展TD-LTE过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 中国移动要发展TD-LTE,重点要实现TDD/FDD的融合与兼容

要把实现TD-LTE与LTE FDD的融合作为当前TD-LTE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既要确保中国移动的TD-LTE客户能够走出去,实现国际漫游,也要确保国外运营商的LTE客户能够进的来,使其能漫游到中国移动的TD-LTE网络。下面我们分析一下TD-LTE与LTE FDD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从3GPP标准进展来看,预计今年3月将完成包括FDD和TDD在内的LTE又一个新版本Release 10即LTE-Advanced(LTE-A),3GPP TD-LTE和LTE FDD标准进度一致。从技术层面讲,TD-LTE和LTE FDD存在非常大的共通性,技术差异不超过15%。LTE FDD和TDD的媒体介入控制层(MAC层)以及网络层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其他关键技术也基本一致,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帧结构上[1],如图1所示。此外,LTE从一开始就同时对FDD和TDD进行了优化设计,两种模式下可以获得相近的频谱利用率。这些都为LTE TDD和FDD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尽管两者在标准方面保持了同步,但由于TD-LTE是由中国提出的3G技术TD-SCDMA演进而来,而LTE FDD则经由欧洲3G标准WCDMA演进,从目前的全球3G网络部署情况看,WCDMA市场规模远超过了TD-SCDMA。因此,无论从技术成熟度还是产业规模化来看,FDD LTE的商用部署都领先于TD-LTE。中国移动要发展TD-LTE,就必须要借助融合来促进快速发展,大力推进两者的融合,推动TDD/FDD共模,争取产业界的支持,避免再次陷入TD-SCDMA一样“曲高和寡”的局面。这样才能使今后TD-LTE的发展充分享受到规模效应,从而把TD-LTE做成真正的国际标准。

2 TD-LTE网络使用的频段和终端要考虑国际通用性

要推进TD-LTE的快速发展,使TD-LTE成为国际标准,必须要考虑网络使用频段和终端的国际通用性,从而实现不换卡、不换手机就可以国际漫游的目标。

在LTE频段划分方面,在200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07)上,将IMT-2000和IMT-Advanced统一为IMT,在频谱使用上不再区分。LTE是一种IMT-2000技术,理论上已分配给IMT-2000的频段(即2G与3G频段)和WRC07大会上新划分的频段均可由LTE使用。目前3GPP LTE标准中定义了如下工作频段:LTE FDD定义的频段,除450MHz、3400-3600GHz频段外的所有IMT频段,即WRC-07大会上明确的698-806/862MHz(我国为698-806 MHz),2500-2690MHz频段共298MHz频率,以及己规划的用于2G和3G中FDD业务的频段;TD-LTE定义的频段有1850-1920MHz、2010-2025MHz、2300-2400MHz和2570-2620MHz,共195MHz。国内对无线频段的划分情况为: 我国己在800MHz、900MHz、1800MHz和2000MHz等频段为2G和3G系统中FDD业务规划了350MHz频率。我国在上述规划频段中已分配的FDD频率共190MHz,尚未分配的FDD频率为160MHz。在700MHz频段(我国为698-806 MHz)共108MHz,广电部门承诺在2015年完成电视模/数转换后可释放供宽带移动使用。除了明确将2570-2620MHz分配给TDD技术以外,工信部表示,2500-2690内其他频段的后续频率规划,将视IMT技术(TDD, FDD)发展及市场情况确定。此外,中国移动的TD现网还拥有1880-1920MHz和2010-2025MHz,以及2300-2400MHz频段,如图2所示。这些频段为TD-LTE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图2 我国已分配的TDD频段和共模需要支持的FDD频段

Figure 2. TDD spectrum allocated in China and FDD spectrum for common-mode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LTE技术 前景 通信市场

目前,通信技术在飞速发展着,人们对通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通信的成本更低、音质更好、传递速度更快,将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种背景下,LTE做为一种热点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如何应用LTE技术及其发展方向是什么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1 LTE技术特点及关键技术

LTE是一种主流的由3G演进至4G的技术,和以往的2G、3G等通信技术相比,LTE技术传递更快、音效也更佳,它传送信息非常方便,且利用频率度较高,进步明显。

1.1 LTE的技术特点

(1)LTE技术中,令MIMO结合OFDM,使得覆盖网络更广,峰值速率更高,网络容量更大。

(2)以SC-FDMA调制及OFDMA调制构成了物理层的调制技术,使得射频设计更简洁、频谱效率更高,同时,其能升级且较为灵活,具备良好的鲁棒性。

(3)上行协作的多输入多输出可因MIMO技术而达成,多径干扰问题也可被化解。

(4)灵活度较佳,原因是,扁平化的网络构造及全IP化因核心网的存在而达成。

(5)技术上LTE比3G更为优越,表现在向下兼容、广域覆盖、降低延迟、传送分组、数据速率大等。

1.2 LTE的关键技术

1.2.1 物理层的传输

随机接入、小区搜查、多天线、小区间干扰抑制、帧结构设计、物理层上下行传输策略是其包含的几大技术。LTE技术会利用OFDM,这样符号间干扰被降低,且可有效抵抗时延扩展,一般上可设保护间隔与MFDM符号前,若想令符号间干扰消失,应保证信道时延扩展小于保护间隔。人们比较关注做为重要的优化系统传输方式的MIMO,为增强系统性能,可在MIMO中结合OFDM,多通道及多天线可被做为MIMO的接收及发射端。

1.2.2 LTE系统架构

GGSN、SGSN、RNC、NB四大节点构成了3G网络,而AGW、eNB两项就构成了LTE网络,其网络构架较之HSDPA更扁平,于是,业务时延被减少,机器数目也少了。图1为LTE的系统架构。

MBMS、漫游、分配IP地址、OuterARQ、压缩爆头、安全与保密、激活与闲置状态的移动控管、寻呼、位置控管、RRM等是LTE结构的用途。

1.2.3 空中接口协议

3GPP LTE的协议结构因全分组协议而变得简单,调度器在切割SDU时可将信道质量做为参考,原因是,节点eNB处同时设有MAC及RLC,于是,信道传输的功能得到较大的发挥、填充也被减少了,此外,还可联合提升HARQ及ARQ的水平。

2 LTE技术的应用

2.1 创新应用

LTE技术上不同于3G中的核心技术,且具备新的设计理念,NodeB的应用,降低了技术复杂程度、减少了成本消耗,也使得延迟度降低了,另外,减少RNC节点可令3FPP技术拥有更广的发展空间。

经改进技术而实现的OFDMA,能够进行正交传输,并能够将单载波传输低峰数值加以兼顾,进而缩减了成本。同时,因能够应用多天线技术,为减少RNC节点提供了便利,也可取得空间服用增益、阵列增益、分集增益,于是,即使服务时段相同,也可令很多用户一同获取,此外,还可优化传输数据的速率,并提高峰值速率。

2.2 实际应用

目前,LTE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及发展。如,世博会中为进行视频演示,引入了网络移动采编播设施和LTE技术,所以说,迅速传回视听材料应LTE技术的运用得以实现,可为传播新闻提供便利,也可增强新闻的时效。此外,在无线通信中,使用者下载速率因LTE的应用得到极大的提高,综上,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LTE在各领域中起到的作用将更大。

3 LTE技术的发展前景

3.1 在4G技术中LTE-A优势明显

为适应4G技术的要求,3GPP推出了LTE-A,继承及发展3G/B3G技术是4G技术的特点,它可优化使用者体验及网络性能,在各种候选4G技术中,LTE-A优势比较明显。LTE-A将LTE技术的核心保留了下来,并做了一些扩展,如增强空间维度及带宽的增强。如今,LTE-A正在变成3GPPRAN1的重要工作内容,关于此技术的研究、开发,RAN其他工作团队也在不断投入更多资金及人力。

1.2 LTE会有更多频段

2G、3G或较高频段为应用LTE的频段,逐渐过渡至数字技术的、将被释放出的、应用在模拟电视上的700MHz频段比较适宜应用在移动通信中,因为,它具有较广的传播范围及较高的穿透力。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应用LTE于700MHz上。另外,LTE的频段配置比较灵活,今后,人们会在3GPP频谱上部署LTE上较多着力。

3.3 在激烈竞争中发展

LTE技术可以被看成在3G频段上使用4G,也可以说成是最终版的3G,本文认为,若抛开LTE,直接步入4G,风险较高、且有很多未知因素,因此,其应当平稳过渡至4G。做为一种无线技术,在LTE的不断成熟中,会面对WiMAX等竞争对手,为实现在国际范围内应用统一的频率,WiMAX的802.16e正试图进入3G标准行列中,此外,高级国际移动通信的一大候选技术就是802.16m,可以说,LTE与WiMAX间将会展开激烈竞争,在不断竞争中,LTE可取得长足的进步。

4 结论

LTE技术传递信息较为自由,且速度更快,优势明显,现在,LTE技术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实际应用,同时,它会与WiMAX等技术展开竞争,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长足的进步,可以预见,随着日益成熟,此技术在各领域中将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炎兵,张宇.新时代背景下LTE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分析[J].硅谷,2012,06(6):44.

[2]彭琳.关于4G通信LTE技术发展过去与现状的论述[J].中国新通信,2014,05(2):8.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TD-LTE LTE FDD 融合组网 战略溢出效应 宽带移动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15-0015-04

1 前言

2014年6月27日,工信部正式批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在16个城市开展TD-LTE与LTE FDD融合组网的试验,从此正式拉开了TD-LTE与LTE FDD融合组网发展的帷幕。业界人士从TD-LTE与LTE FDD的标准、市场、产业链、组网形态等多角度发表了各种评论与预测。但是笔者认为,推动TD-LTE与LTE FDD融合组网发展的真正作用是国家由此获取的战略溢出效应,即争夺国际话语权、顺应未来宽带移动网络融合统一的趋势以及实现从市场大国向标准规范强国的转型。

2 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发展驱动

力分析

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发展在业内已达成共识。从TD-LTE标准诞生之日起,融合的话题就被业界所关心。早在2009年的巴塞罗那全球移动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就明确提出“建议全世界与LTE有关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无论TDD、FDD还是LTE”,其目标是游说国际标准组织、运营商和设备厂商,令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从芯片开始就完全融合为一个标准。建议一提出,立即轰动全会。在巴塞罗那召开的2012年世界移动大会(MWC)上,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明确表达了对TD-LTE与LTE FDD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盼望,希望引领产业各界将TD-LTE与LTE FDD从标准到产业进行融合,包括网络融合以及终端融合,并在全球运营商共同努力下打造出融合性全球网络。

早在2012年6月,中国移动在杭州成功演示了全球首次TD-LTE和LTE FDD网络两地4G漫游,开创了先河。2012年12月18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推出全球首个TD-LTE/LTE FDD融合网络。该融合网络把中国移动香港现有的LTE FDD网络(2.6GHz,30MHz带宽)与TD-LTE(2.3GHz)频段整合,大大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整体网络质量与容量,满足了急速攀升的移动数据业务需求。

权威观点认为:TD-LTE和LTE FDD相互融合并共同发展已成为未来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趋势,目前全球已有13个TD-LTE/LTE FDD融合网络。未来,为了充分利用频率资源,方便用户在国内、国外都能很好地使用移动通信业务,我国需统筹发展TD-LTE/LTE FDD融合网络。

但是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也面临驱动力不足的挑战。

(1)挑战之一:由于LTE FDD被更多的国家、地区所采用,成为全球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终端最丰富的4G模式。截至2014年6月,已经有300家运营商在107个国家推出商用LTE网络。其中有264家运营商推出LTE FDD商用网络;24个国家总共推出了36个TD-LTE商用网络(23家仅使用TDD,13家选择TDD+FDD混合制式)。由此可见,FDD技术和产业链成熟,市场发育较早,运营商期望尽快以FDD拓展市场。因此,在当前4G发展初期,由TD-LTE带来的容量吸收及频谱应用灵活等补充效果,不足以吸引运营商将主要资源与精力投入到TD-LTE与LTE FDD的融合发展中。

(2)挑战之二:移动通信市场驱动力中盈利是运营商第一要务,如何使企业盈利、获取最大的利润成为运营商最重要的发展目标。TD-LTE与LTE FDD的融合发展并不能立竿见影的发挥促进盈利的作用,反而需要在技术与网络建设维护上投入大量资金,这就影响了运营商的积极投入。

(3)挑战之三:TD-LTE与LTE FDD融合的多模终端成为难题。终端一直是困扰TD-LTE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TD-LTE与LTE FDD融合终端则更加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考虑到国际漫游,融合终端至少需要支持TD-LTE、LTE FDD、GSM、WCDMA、CDMA、Wi-Fi等制式。尽管当前在终端芯片方面,美国高通的骁龙Snapdragon S4系列芯片已实现TDD与LTE FDD融合,同时向下还兼容TDS、HSPA以及CDMA1X等多种网络制式;国内的联发科近日也多款4G单芯片解决方案,但国内芯片商与国外芯片商总体上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FDD正式商用牌照发放之前,手机厂商必然会继续保持观望的态度,短时间内混合组网试验很难影响整个LTE产业链的资源分配。

(4)挑战之四:用户对TD-LTE/LTE FDD融合网络不感兴趣,只是希望获得更优质的4G服务。网络的确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举措之一,但拥有优质的网络只有在竞争对手的客户抱怨其网络质量时才会成为一项优势,而大多用户并不关心网络是否最优。一项用户调查显示,在影响用户评价的多项指标中,网络制式因素排在最后。因为绝大部分用户不是技术人员,他们不明白网络技术名词以及性能指标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也不是媒体人员,不会去做对比试验。用户并不在意TDD与FDD的区别,不会为网络制式买单,用户只会为服务、资费、终端买单。因此,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发展并不会带来用户市场的显著提升。

3 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战略溢

出效应之一:争夺国际话语权

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影响。以美国“阿波罗计划”为例,该计划投资了约256亿美元,但它创造了 3 000多项新技术,带动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与工业的繁荣。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支撑美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技术,很大一部分来自对月球探测技术的消化和二次开发,其二次开发应用的效益,远远超过“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产出。

从上节分析可见: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发展将遭遇多重挑战,但从战略视角分析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的作用,其战略溢出效应非常明显。

首先是争夺宽带移动通信的国际话语权。TD-SCDMA和TD-LTE的发展历史就是中国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争取话语权的历史。在TD-SCDMA发展初期,欧美电信巨头频繁展开对中国政府公关,大力发展在华商业伙伴,并不惜动用外交和政治力量施压,目的就是要游说中国放弃发展TD-SCDMA技术标准,转而采用欧美的3G技术标准,以便像2G时代一样利用其技术垄断地位获取更大利益。同时,一些来自国内的声音往往打着扩大和深化开放的旗号,一方面强调TD-SCDMA的相对滞后及缺陷,一方面呼吁不要因为狭隘的国家观念而将国外的先进技术拒之门外。这些声音除来自国外电信巨头利益集团的在华代言人外,其他大多数人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先进技术专利都可以用钱买来。究其原因,其论调和态度既是对中国高新技术研发能力的不自信,也是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片面理解。TD-SCDMA就是具有技术先进性的3G国际标准,而且是由中国提出并创立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它首次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争取了重要的话语权。

在TD-LTE阶段,我国采取了“通过利用强大的市场优势,自主制定标准争取被国际标准组织承认”的路线。这是因为随着国家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己能够直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竞争,因此选择融入国际主流标准竞争的路线也是必然的,这样既可以保证我国利益最大化,也可以使对手在有序竞争中获益。正是基于此种形势,中国与3GPP走到了一起,TD-LTE融合方案获得3GPP的认可,使TD的演进得到世界大多数运营商和制造商的认可,为TD走向国际市场开辟了道路,最终成为全球4G的主流标准之一。

如今,以中国为代表的对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的倡议,得到国际移动通信界的赞同和响应,足见中国话语权的提升。

4 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战略溢

出效应之二:顺应宽带移动通信融合

统一的趋势

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2代移动通信以欧美电信巨头彼此博弈的形态而统霸全球。以爱立信、诺基亚为首的欧洲GSM标准和以高通、摩托罗拉为首的美国CDMA标准是各国建设和运营2G网络的必然选择。其中,中国为欧美巨头支出了达近万亿元的2G网络设备和终端进口费,同时又因技术壁垒多支出了千亿元以上的费用。进入21世纪,第3代移动通信(3G)的竞争烽烟又起。回顾TD的艰难发展史,不难发现TD从2000年5月被ITU确定为3G标准后,就一直处于不同国际利益集团持续不断的猛烈攻击之下。与此同时,无论代表欧盟利益的3GPP,还是代表美国利益的3GPP2,都大肆在中国开展战略营销,他们利用国际标准化机构的技术主导权,尽可能将有利于本国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检测方法纳入国际标准。少数发达国家甚至动用高层政治、外交资源,打击TD标准,企图迫使中国采用符合其自身利益的标准,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来自美国的WiMAX。

晚于TD标准出现的WiMAX以其产业联盟与论坛为载体,在标准尚未出台时就已经开始全球的战略营销。以中国为例,2002年进入中国,随着IEEE 802.16a标准在2003年4月正式公布,尽管英特尔公司许诺到2004年底才能推出符合802.16a标准的第1套芯片,但是,我国的大连和成都己在2004年6月就与英特尔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预计在2005年底建设WiMAX宽带无线城域网。而在国际博弈中,美国凭借其影响力在WRC-07大会上使WiMAX成为新的3G标准的决议得以通过,打算与TD进行抗衡。ITU于2012年初又正式了4G国际标准建议书,在TDD领域形成了TD-LTE和WiMAX向4G演进的相互竞争的2个标准。在此形势下,TD-LTE与WiMAX之间是“融合”还是“竞争”的话题在全球通信业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由上可见,在之前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中,各国利益集团竭尽所能地推出有利于自己、打击或抑制竞争对手的技术标准,从而形成多标准博弈的局面,阻碍了移动通信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减缓了全球信息化的步伐。但是,融合的大趋势不可阻挡。首先,TD-LTE与WiMAX的竞争己见分晓,著名的以色列WiMAX设备供应商奥维通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增加LTE的支持平台;印尼WiMAX运营商PT Internux己了向TD-LTE演进的经验;全球最大的WiMAX运营商Clearwire宣布开始测试LTE,将进一步促进WiMAX向TD-LTE的演进,预计全球WiMAX阵营很快将全部转入TD-LTE。可以看出,TD-LTE己成为4G TDD模式唯一的主流标准。

时至今日,4G标准趋向FDD与TDD融合,而未来的5G必然是融合的统一标准规范。因为在5G时代,这种融合的趋势会愈发明显,产业链各方都清楚,在通信技术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方都很难单独开发一套全新的通信标准,而全球共用一套通信标准,对产业链各方来说都是福音。在此形势下,中国大力推动TD-LTE和LTE FDD网络融合是顺应了国际宽带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更是为5G的研发、标准制定乃至产业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战略溢

出效应之三:实现从市场大国向标准

规范强国的转型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至2014年5月末,移动通信用户为12.56亿,其中3G用户4.64亿,刚刚起步的4G用户也达到810.9万。另外,2014年第1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794亿部,中国占比高达35%,相当于日均销售100万部左右。同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市场的领导者,M2M连接数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总和。

但是,市场大国需要向标准规范强国转型。当前,在各个领域国际标准的竞争愈演愈烈,而经济全球化也更加强化了国际标准在一个行业和产业中的主导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标准技术的选择、不同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等问题,使高科技产业的国际标准制订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艰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表明,全球经济已形成一个整体,各国经济高度融合,彼此之间的经济利益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因此,当国家之间或者利益集团之间的经济分歧和争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双方都将作出一定的让步和妥协,在移动通信领域亦是如此,既有市场的相互进入和技术的互为补充,也有市场的争夺和技术的限制,既存在着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技术标准就是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即便是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也会遇到其他公司设置的障碍,因此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公司而言,都可能要做出不同程度的妥协和让步。另外,标准也是博弈的产物,考验的也不仅是技术水平,还有外交能力、游说能力、谈判能力,甚至还包括国家、政府层面的参与和斡旋。移动通信标准本质上就是各方博弈、协商、最后妥协的结果,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最终会是各方面的“技术的融合”,可能不是最好的技术,但却是大家都认可的,对大多数参与者都有利的技术,因此,各方面的技术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TD-SCDMA的成功与发展,使我国以自主创新的姿态争得了进入国际标准“俱乐部”的机会;全球化浪潮又需要我们参与并融入国际主流标准阵营,而TD-LTE使我们的自主创新在国际化大背景下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在未来宽带移动通信领域的标准与规范竞争中,通过TD-LTE和LTE FDD网络融合的先导性平台,为我国实现从移动通信市场大国向标准规范强国的转型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6 结束语

我国在倡导并践行的TD-LTE与LTE FDD网络融合的道路上己经启航,尽管会遭遇诸多挑战,甚至业绩可能相对疲软,但是以中国为主战场的“融合”之风,必将带动全球走上未来宽带移动的“融合”之路。同时,也将迎来未来中国在宽带移动领域的全面崛起。

参考文献:

[1] 晓雅. 混合组网用户的福音 LTE混合组网试验获批解析[N]. 人民邮电报, 2014-07-01.

[2] 晓明. FDD TDD融合是全球4G发展路径[N]. 人民邮电报, 2014-06-24.

[3] 高超. 4G格局嬗变 LTE混合组网试验推动4G均衡发展[N]. 通信产业报, 2014-07-07(25).

[4] 朱晨鸣,李新. 破解TD-LTE与LTE FDD融合组网的四大难题[N]. 人民邮电报, 2014-05-27.

[5] Emeka Obiodu. 运营商“最优”网络效益不宜被放大[J]. 通信世界周刊, 2014(18).

[6] 周玲. 中国布局5G研发:6年后商用[N]. 东方早报, 2014-01-29.

[7] 功行赏章庆.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溢出效应[N]. 学习时报, 2011-04-11.

[8] 何廷润. 假如中国4G不启动[J]. 移动通信, 2014(09).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铁行业;TA-LTE技术;覆盖方案;切换技术;抗干扰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1-0099-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1.048

1 概述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开始融入城市,私家车辆的数量也开始大量增加,从而使得城市交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在城市中发展大容量、准点、快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就是目前建设很广泛的交通方式。在当前的地铁中,地铁覆盖存在的接入系统较多,而且覆盖的要求也较高,同时还面临着设备安装空间有限的问题,因此,时延小、可靠度高的无线通信技术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而TD-LTE技术便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TD-LTE是TDD(时分复用)版本的LTE技术,也是我国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4G国际通信标准技术,是一种专门为移动宽带应用而设计的无线通信标准。

2 TD-LTE技术的相关理论

2.1 LTE技术的涵义

LTE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技术,依据由3GPP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LTE在最初的设计时就考虑了高吞吐率的需求,是目前一种比较先进的无线通用技术。LTE的带宽速率是比较大的,和以往的技术相比,上下行的速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在结构上来说,由于扁平化结构是其主要的结构,也能够使得用户的时延得到了很大的降低。此外,正交频分复用、多输入多输出以及混合反馈重发等先进技术的采用,也使得其在数据速率的提升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除此之外,TD-LTE技术的安全性也是值得一提的,在其中应用了比较先进的抗干扰技术以及其他的安全机制,能够保证数据可以更加安全稳定地传输。

2.2 TD-LTE技术的特征

近些年来,移动通信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呈现出了移动化、宽带化以及IP化的发展方向,也相应地使得移动通信市场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这种情况下,LTE由于其具有的一系列优势,开始成为众多相关组织、机构、厂商等的演进技术,从而使得其在很多的应用场合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使得这些应用领域还在不断被扩展着。

2.3 TD-LTE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近些年以来,无线通信技术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过其最终的方向都是指向了LTE技术。通过在地铁中应用LTE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等待时间和提升数据的传输速率,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容量和覆盖,降低了运营成本,而这些都是地铁在运营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使得其在地铁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3 地铁中TD-LTE与WLAN技术相比的优势

目前,很多已建的城市地铁中,WLAN技术都是应用的主要技术,但是该种技术虽然应用简便,但是不足之处也是比较多的,比如,WLAN技术存在着较多的干扰源、安全性比较差、覆盖范围比较小、带宽低等,面对着当前地铁系统中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WLAN技术显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而急需一套稳定的传输系统用于车地之间的数据传输,在这种情况下,TD-LTE技术就开始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并发挥出了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和WLAN技术相比,其在高速移动性能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理论上500km/h移动速度以下都能够有效适应,这完全可以满足地铁列车的移动特性。

第二,专用运行频段也是TD-LTE的突出特征,也即是说,该种技术几乎不存在着干扰的问题,这点也是WLAN技术所无法企及的。

第三,我国很多城市都在尝试建设城际快轨、地铁,有部分列车的速度甚至超过了120km/h。而笔者根据目前车地无线系统只能适用于120km/h以下的移动速度,尤其对于CBTC系统中的无线通信,如果列车的速度超过了120km/h,发生误码率的情况就会急剧增加,从而很难满足CBTC系统的传输需要。而面对着这种情况,TD-LTE技术的应用很好地满足了地铁的这种需求。

第四,对于LTE技术来说,其还制定和完善了QoS体系(服务质量体系),其能够根据系统中不同的业务来定义不同的QoS保障策略,同时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区分,定义不同的QoS保障策略。

第五,LTE能很好地支持移动状态下上行视频图像的上传。

4 地铁中TD-LTE技术的具体覆盖方案

4.1 LTE的覆盖方案设计

在当前很多地铁中,需要在覆盖方案中接入的系统非常多,而且对覆盖的要求也比较高。再加上地下空间小、设备安装空间有限,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采用多频分合路器(POI)对各系统信号进行合路后通过同一套天馈进行覆盖。而在具体的设计中,站厅和站台采用柜式POI,而隧道区间采用壁挂式POI。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TD-SCDMA增强型版本 TD-LTE FDD TDD OFDM

大唐移动专注于TD-SCDMA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化工作,对TD―SCDMA的技术发展与标准演进始终坚持持续不断地重点投入,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LTE是3GPP标准演进的一个版本,在未来技术演进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TD―SCDMA的技术演进路线

从TD-SCDMA技术发展和与标准演进的路径来看,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TD-SCDMA及TD-SCDMA增强型标准,是基于CDMA技术;第二阶段的LTE和即将开始制定的4G标准,是基于OFDM技术。

TD-SCDMA技术与标准的第一大阶段又可以分为TD-SCDMA基本版本阶段及TD-SCDMA增强型版本阶段。TD-SCDMA基本版本即3GPPR4版本,主要实现话音和中低速数据业务,TD-SCDMA增强型版本是指TD-SCDMA的3GPP R5/R6/R7/R8版本。TD-SCDMA增强技术是在TD-SCDMA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局部的先进技术,如HARQ、AMC、高阶调制、快速调度机制、MIMO等技术,取得明显的性能提升。来满足TD-SCDMA现有网络的快速升级和部署。采用的基本技术以CDMA技术为基础,没有技术体制上的更新换代,TD-SCDMA增强技术以HSDPA、HSUPA、MBMS(包括优化的MBMS)、HSPA+为代表。

TD-SCDMA标准第二大阶段包括正在制定的LTE标准和即将开始制定的4G标准两个阶段。TD―LTE在基本多址接入技术上引入OFDM,替代CDMA,在智能天线基础上进一步引2kMIMO技术,形成SA+MIMO的先进多天线技术,同时保持了特殊时隙和同步等原有技术优势和特点,在性能上获得较大提升的同时,还尽量保证了TD-SCDMA及TD-SCDMA增强网络向TD-LTE网络的平滑演进。在初期,TD-LTE网络将主要用于热点覆盖提供数据增强服务;随着基于OFDM技术的蜂窝移动系统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TD-LTE会发展演进到4G TDD的标准,提供下一代的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和服务。

因此。TD-SCDMA演进路线可以归纳为:TD-SCDMA基本版本TD-SCDMA增强版本(HSPA/HSPA+/MBMS)TD-SCDMA长期演进版本(TD-LTE)TD-SCDMA的4G版本(TD-LTE+)。

2 TD―LTE标准进展

LTE是3GPP为了保证未来10年3GPP系列技术的生命力,抵御来自非3GPP阵营技术的竞争而启动的最大规模的标准研究项目。TD-LTE是LTE中的TDD模式,也是TD-SCDMA标准的长期演进。该项目从2004年年底开始启动,3GPP将LTE/SAE定义为3GPP技术接入网/核心网的演进;2005年6月完成LTE需求的讨论;2006年9月完成LTE Study Item阶段的研究工作,确定基本技术框架(OFDM/SC-FDMA),进入Workltem阶段。TD-LTE核心规范的制定工作进展与FDD的标准化工作同步进行;2009年3月已冻结Release 8空口ASN.1。

Release 8中36系列规范中已经了3GPP LTE,其中包含了LTE的绝大部分特性;3GPP将继续在Release 9版本中完善和增强LTE系统,但不会做大规模的工作,而少量在Rel 8中未能支持的特性可能会在Rel 9中经过讨论而得到支持;LTE-Adv将作为Release 10的主要内容。

3 大唐移动与TD―LTE

大唐移动在2005年5月正式开始LTE技术的研究,并直接参与3GPPLTE的标准化工作;大唐移动全面跟进LTE标准化的各个阶段:需求讨论、Study Item阶段、Work ItemStage 2阶段、Work Item Stage 3阶段以及标准维护阶段,主要工作集中在TDD领域。

大唐在2005年6月的3GPP工作组会议上提交了针对TD-SCDMA后续演进的技术提案,经过大量的沟通交流和技术讨论以及国内各方的努力,2005年11月,与TD-SCDMA系统兼容的帧结构被3GPP接受,Frame Structure Type2作为TD-LTE系统的帧结构之一,奠定了TD-SCDMA后续演进技术标准的基础。

2007年5月,3GPP正式接受波束赋形技术作为TD-LTE的特性。并开始进行专用导频的研究;后续该技术特性也被LTE FDD所接受。

2007年11月,3GPPT作组会议在济州召开,会上通过了TD-LTE融合的技术提案(27家公司联署),并统一了关于基于TD-SCDMA的帧结构延续两种TDD(即LCR、HCR)模式的提案;同时,对TD-LTE的进一步优化领域的提案也被会议所接受。融和后的TD-LTE的方案已被正式写入3GPP的标准中,并在2007年1 1月底至12月初的RAN全会所通过。

此次帧结构的融合,吸收重要厂商参与到TDD的标准化进程中,使TDD本身的特性得到了重视,从而使TDD的后续演进标准能够保证正常的时间进程和标准的完善程度,为完成并制定一个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主流TDD标准奠定了基础。这次帧结构的融合不仅确立了TD-SCDMA后续演进的路线,也确立了TD-LTE作为未来主流标准的地位。同时,帧结构的融合也为TD-SCDMA现有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将更好地促进现有TD-SCDMA产业做大做强。

大唐对TD-LTE及4G技术做了长期的技术投入和积累,在TD-LTE的标准化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在技术研究与标准化推进的同时,大唐在早期就启动了相应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技术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对TD-LTE的系统实现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验证,2007年10月。打通了eNB和NBT的第一个空口电话,并验证了理论峰值速率。2008年,TD-LTE设备实现与现有TD-SCDMA产品共平台:2009年上半年,通过了中国移动组织的LTE Phaesl和Phase2测试。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TD-LTE-Advanced 移动通信 技术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30-01

TD-LTE-Advanced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4G标准之一,由TD-SCDMA技术经过长期演进而来,采用了OFDM 和MIMO 作为基本技术,还大量采用了目前移动通信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相比于3G技术,TD-LTE-Advanced通信速率有了更大的提高,同时提高的还有频谱效率,加上QoS的保证,还有TD-LTE-Advanced严格合理的系统设计,来保证实时业务(如VoIP)的服务质量的,降低了无线网络时延,并且能向下兼容,支持已有的3G系统和非3GPP规范系统的协同运作。

1 TD-LTE-Advanced的概念

TD-LTE-Advanced技术就是4G标准LTE-Advanced中的一种,TD-LTE-Advanced也被称作LTE-Advanced的TDD(即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区别于F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制式。它吸纳了3G标准TD-SCDMA的主要技术元素,体现了我国通信产业界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自主创新成果。相比于之前的3G技术,TD-LTE-Advanced的创新点:

1.1容量提升

峰值速率:在20MHz频率上,下行100 Mbps,上行50 Mbps。

频谱效率:下行是HSDPA的3-4倍,上行是HSUPA的2-3倍。

1.2覆盖增强

提高“小区边缘比特率”,5km满足最优容量,30km轻微下降,并支持100km的覆盖半径。

1.3移动性提高

0~15km/h性能最优,15~120 km/h高性能,支持120~350 km/h,甚至在某些频段支持500km/h。

1.4质量优化

时延:用户面小于5ms,控制面小于100 ms。

1.5服务内容综合多样化

高性能的广播业务,提高实时业务支持能力。

1.6运维成本降低

扁平、简化的网络架构,降低运营商网络的运营维护成本。

2 TD-LTE-Advanced的产生过程

说到TD-LTE-Advanced的产生,还得从我国的3G技术标准TD-SCDMA还在日趋完善且未商用的时候说起。

2004年,中国在标准化组织3GPP的会议上提议要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TD-LTE项目,提出以OFDM/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分频多工) 和MIMO 技术为核心、灵活支持1.4~20 MHz系统带宽的、采用扁平网络结构的3G长期演进系统,并命名为LTE(长期演进)。之后世界各主要的运营商和设备厂家通过多次会议、邮件讨论等方式,开始逐渐形成对LTE系统的初步需求。

2005年6月在法国召开的3GPP会议上,我国以大唐移动为龙头,联合国内厂家,提出了基于OFDM的TDD演进模式的方案。在同年11月,在汉城举行的3GPP工作组会议上通过了大唐移动主导的针对TD-SCDMA后续演进的LTE-TDD技术提案。

2006年6月,LTE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基本结束,规范制定阶段开始启动。

2007年,按照“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的要求,中国政府面向国内组织开展了4G技术方案征集遴选。国内积极响应,累计提交相关技术提案近600篇。10月,中国企业联合主流的国内外设备商、运营商以及研究机构,在3GPP RAN1第51次小组会上,提议并通过了统一的TDD制式的帧结构,并将LTE TDD 正式命名为TD-LTE,为TD-SCDMA等TD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演进奠定了基础。又经过2年多的攻关研究,国内对多种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估和试验验证,最终中国产业界达成共识,在TD-LTE基础上形成了TD-LTE-Advanced技术方案。

2010年6月,完成核心规范第一个完整版本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入围4G国际标准候选。

2010年11月2日,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在官网上宣布,国际电信联盟已确定了新一代移动通信(4G)的国际标准,我国提交的TD-LTE-Advanced标准成为了4G国际标准之一。国际电信联盟将于2011年底前完成4G国际标准建议书编制工作,2012年初正式批准,相信今后有关4G的商用也会逐步展开。

3 LTE-Advanced的发展前景

LTE-Advanced和802.16m共同作为4G技术的标准,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技术标准都是向着融合、统一的方向发展的。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今后这两个标准也必将会是向着融合的方向进行的。

当然,我们这样推测是有充分的技术基础的,先分析TD-LTE与WiMax融合的可能性,两者物理层都采用了相似的先进技术,如OFDM、MIMO、自适应链路层技术以及分等级的多种QoS保证机制。两者都设计为基于全IP核心网的蜂窝式网络结构,在无线接入网络的结构方面都弱化基站控制器设备实体,采用公共无线资源管理控制基站等概念,这些都为网络的互联及融合机制的研究及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负载均衡、动态频谱分配、系统间无损切换等。因此,TD-LTE与WiMax存在很大的融合空间,融合能提升频谱的利用率、网络容量,解决大规模组网的各种问题。

未来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必然是朝着LTE-Advanced和802.16m等4G技术的方向发展的,它们可以凭借各自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更加便捷、更加高速、更加多样和更加优质的服务。然而对于整个无线通信产业而言,我们需要全面分析,从全局和长远的眼光出发,采取一体化的思路规划和建设网络,发挥不同技术的个性,同时采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和固定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通信技术(3G、4G)、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LAN、Wi-Fi)和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RFID、UWB和蓝牙等),综合布局,解决不同区域、不同用户群对带宽及业务的不同需求,达成无线通信网络的整体优势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TD-LTE与WiMax的融合问题是不大的,因此作为WiMax后期演进技术的802.16m与TD-LTE-Advanced的融合也不会存在太多的障碍。

另外由于4G是支持下一代的Internet(IPv6)和所有的信息设备,将能在IP IPv6网络上实现话音和多媒体业务。所以今后与IPv6的结合,再配合物联网的崛起,TD-LTE-Advanced将能给我们提供更加完善,甚至可以称为完美的服务。

我国作为TD-LTE-Advanced主要研发国和推动国,更应该加大力度去发展它,完善它。今后,我国关于该技术的一些工作要点如下:

(1)继续完善TD-LTE技术体系和实际产品解决方案,为打造具有一流竞争力的TD-LTE网络奠定基础;

(2)全力做好多城市规模试验工作,大力推动国内外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积累实际组网经验;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无线网络 TD-LTE 带宽 参数设定

所谓TD-LTE技术是现阶段我国通讯行业最近兴起的新型时分技术。LTE又被称作3.9G,被作为从3G向逐渐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主流技术。当前中国移动计划以及工信部都已经开始对其展开网络试验,并推动TD-LTE产业特别是终端产品的商用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TD-LTE技术成为日后通信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

一、TD-LTE网络规划分析

对于无线网络领域中的TD-LTE技术来说,制定一套严格、合理的望楼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正确而又完备的网络规划,能够确保TD-LTE无线网络稳定、安全运行。

一般来讲,要想制定一套完整、正确的TD-LTE网络规划需对其实际需求进行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应构建相应的网络总体策略,并结合当前具体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来对TD-LTE无线网络的功能及特点进行分析和定义。包括现网地理信息数据、GSM/TD-SCDMA以及业务需求数据等等。以确保正在构建的TD-LTE网络能够切实满足当前需要,最大可能的利用现有网络,并在最大可能利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其次则需要进行相应的网络预算。在这个阶段,需要事先制定一个相对明确、详细的计划,包括技术及时间等方面。利用制定的预算可以确定TD-LTE网络建设的大体规模,以及主要需求、重要参数以及所需要补充的设备等等。应该说,这一步骤会涉及到整个工程,所以需要做一次具体、正确的可行性分析。其具体做法要依据当前系统状况来制定,并结合当前TD-LTE网络覆盖状况来估算出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站数量,同时将未来网络所能够承担的系统容量测算出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个一环节中需要较为明确、合理的数据方案、答案,以方面任务的再次执行与开展。

再次,结合网络整体预算来对TD-LTE网络站址进行重新规划。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对网络站址的具体资源状况进行重点注意,另外在完成初步布局之后,还应去相关作业地点进行实时、现场勘查分析各站点可用性,以最终来确定预算覆盖区域内可正常使用的新建站点以及现存站点。当与实际预算存在差异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开展讨论,在某些特殊情况要需要对预算方案进行探讨与修正。还有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对无线环境、电源、传输资源以及天面条件等进行分析与考虑。

最后,制定详细参数,并进行仿真试验。这一阶段中,需要借助于专用的TD-LTE仿真工具来对既定的规划方案进行相应测试,重点注意对其容量以及覆盖范围进行仿真分析。具体的讲就是要做好导入规划数据、规划邻区、传播预测、时隙以及频率规划、蒙特卡罗仿真、业务模型配置等内容。并对所得出的结构进行认真考虑以判定是否满足相应要求,而对于那些接近临界值的部分数据则要予以重点关注,以保证实施网络后能够依据既定预期状况展开工作。此外,该环节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内容,比如设定详细参数,包括天线方向角、下顷角以及方向角等基本参数,当然也包括领区规划参数、PCI参数等等。

二、TD-LTE网络链路预算讨论

在建设TD-LTE网络过程中,链路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确保系统覆盖。通常铁路预算的具体覆盖状况大都通过用户的频谱效率形式来决定,同时也决定了带宽大小。链路预算工作需要链路仿真提供一套软件即BLET以及SINR,同时结合用户覆盖质量要求,来确定其中的仿真过程中信道条件以及HARQ等等,并保证期与实际应用相匹配。在该过程中,还需要依据用户情况来对用户路损品估值C/I分布情况进行确定。

当前,对使用的上下行间隙大都采取2:2进行配置,而对于部分特殊子帧则绝大多数选择10:2:2进行配置。而对于带宽,则需要依据绝3GPP协议,而LTE以及TDD则进行带宽配置,包括3MHz、10MHz、20MHz以及1.4MHz、15MHz等等。其中1.4MHz以及3MHz这两种配置使用次数很少,最经常使用即20MHz带宽。在某些较为特殊情况下,也会使用15MHz、5MHz以及10MHz,与其相应的资源块RB数目也变成了25、50、75。其中每个资源块大都是由12个子载波以及7个OFDM构成,其中每个子载波约是15KHZ,且为每个资源块提供180KHz带宽。

三、总结

本文主要结合TD-LTE技术概念,对其规划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探讨TD-LTE技术提供了一定支持。

参 考 文 献

[1] 李新. TD-LTE无线网络覆盖特性浅析[J]. 电信科学. 2009(01)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LTE 800 MHz VoLTE LTE载波聚合 LTE ONLY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12.001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6)12-0003-06

引用格式:余扬尧,陈杨,杨芙蓉. LTE 800MHz网络部署策略分析[J]. 移动通信, 2016,40(12): 3-8.

1 引言

对于国内三大运营商而言,2014年至2015年已基本完成城区、郊区LTE网络部署,而下阶段用户争夺的重点区域在农村,农村区域LTE网络部署的越快,则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中国电信在农村地域继续采用1.8 GHz基站实现网络覆盖,利旧已有的CDMA站点资源进行LTE 800 MHz网络建设,该方法具有单站覆盖范围广、建设周期短、投资节约等优势。本文从网络覆盖能力、市场终端供给、网络建设速度以及主要竞争业务进行分析,得出LTE 800 MHz建设的必要性。通过近、中、远期建设部署策略,LTE 800 MHz网络从农村到城市以最短的建设时间、最节约的投资达到LTE网络覆盖目标并满足VoLTE、载波聚合等业务的需求。

2 LTE 800MHz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2.1 LTE 800MHz网络建设需求

4G时代中国电信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互联网+”全面开启,用户体验成为核心竞争要素,网络下载上传速度的快慢、网络信号的覆盖效果将影响手机上网时长及用户业务行为。另一方面,运营商4G网络建设节奏不断加快,移动用户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根据三大运营商2016年年初的数据,中国移动4G用户达到3.36亿户,中国电信4G用户达到9100万户。

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在4G用户发展数量上差距明显,如何吸引、发展用户,就必须在用户感知、终端提供以及特色业务发展等方面努力。因此中国电信必须集中有限资源,突出建设重点,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紧耦合:

(1)广覆盖网络:解决网络覆盖广度,打造一张城区、郊区、农村连续覆盖的LTE网络;

(2)多档次终端:根据不同的业务发展及消费群体需求,联合手机终端供应商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不同档次的手机终端;

(3)建设周期短: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基站建设开通,尽早具备市场生产竞争力;

(4)业务竞争力:2016年继续大力推动“4G+”战略,同时积极开展VoLTE试点,在2016年至2017年正式商用。

2.2 LTE 800MHz网络覆盖能力分析

经过2014年至2015年的LTE工程建设,城区、郊区区域基本实现了1.8 GHz LTE网络的全覆盖,农村区域尚无LTE信号覆盖。从竞争对手网络覆盖的情况来看,中国移动已经基本完成了农村区域的LTE信号全覆盖,在农村4G用户发展上占领了先机,因此中国电信必须尽快完成农村区域LTE网络的部署以满足中国电信农村区域4G用户发展的需求。

中国电信可用的LTE频段是1.8 GHz及2.1 GHz,城区覆盖以1.8 GHz为主要频段,2.1 GHz作为热点区域容量叠加。针对农村区域LTE网络广覆盖的需求,用800 MHz频段还是1.8 GHz频段实现LTE覆盖,需要将800 MHz与1.8 GHz频段信号覆盖能力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包括空间损耗理论计算结果对比以及现场测试结果验证。

(1)理论分析

1)空间直射传播损耗

手机终端与基站天线可直视时,两者间的信号传播为无线电波空间直射传播。在视距环境下,1.8 GHz与800 MHz频率差异造成的路径损耗为7 dB。

2)空间绕射传播损耗

手机终端与基站天线不可直视时,由于频率不同,800 MHz及1.8 GHz采用不同的传播经验模型。

其中,800 MHz采用Okumura-Hata模型(适用频段150 MHz―1.5 GHz),1.8 GHz采用COST231-Hata模型(1.5 GHz―2 GHz),得出非视距情况下,1.8 GHz与800 MHz频率差异造成的路径损耗为11.19 dB。

(2)现场测试

在中西部农村丘陵区域进行800 MHz与1.8 GHz LTE覆盖能力对比测试。房屋以2~3层自建房为主,测试路线有树林和山体阻挡,在1:1共站组网场景下,1.8 GHz平均路径损耗比800 MHz平均路径损耗高9.2 dB,与前面计算的非视距情况下的路径损耗值接近。

在孤立单小区覆盖对比中,800 MHz比1.8 GHz单小区覆盖距离增加约70%,800 MHz单站覆盖面积约为1.8 GHz覆盖面积的2.5倍。

图1是800 MHz与1.8 GHz覆盖能力对比:

由图1可见,在农村区域优先考虑信号覆盖的前提下,800 MHz的覆盖能力远优于1.8 GHz的覆盖能力,因此800 MHz网络更加适用于农村区域覆盖。

2.3 LTE 800MHz终端市场分析

终端市场的发展对用户发展的影响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用户的重要因素包括品牌、功能、价格等。终端市场越成熟,就可以给用户提供多品牌、多功能、多价格档次的手机,就越容易发展用户。

(1)中国电信LTE终端需求

2015年7月在中国电信和高通联合举办的“2015年天翼终端交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技术部副总经理解读了中国电信天翼终端技术发展目标。其中在频段方面,要求手机终端必须支持三大运营商的国内频段,必须支持LTE/WCDMA漫游频段、800 MHz频段。

(2)中国电信LTE终端发展

2015年12月17日,中国电信召开终端产业2016合作战略会,中国电信豪掷70亿元人民币用以激励合作伙伴开发、销售中国电信终端,并提供了多项减免政策。一方面中国电信拿出了“足够的诚意”用以推动手机厂家对支持800 MHz频段手机终端的生产开发;另一方面高通等主流手机芯片厂家已在2015年推出800 MHz频段的手机芯片并在2016年二季度商用,2016年中下旬支持800 MHz的终端将会大爆发,满足各类用户对于终端的需求。

2.4 中国电信LTE 800MHz建设速度分析

CDMA频点与LTE 800 MHz频点一致,因此在1:1共址建设情况下,CDMA与LTE 800 MHz的覆盖能力是一致的。

在农村区域,利旧原有CDMA站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1)可以节约站址协调所需时间;

(2)可以节约机房、铁塔等配套建设所需要的时间,直接进行设备安装;

(3)可以利旧站点原有光缆及传输设备资源,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站点的开通;

(4)可以保证LTE覆盖效果达到原有CDMA网络的覆盖水平。

相比于在农村地区通过1.8 GHz进行LTE网络覆盖,利旧原有CDMA网络站点进行1:1的LTE 800 MHz网络建设,在工程协调、配套建设、传输光缆工程等环节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能快速实现农村区域LTE信号覆盖,为用户发展提供网络支撑。

表1是利旧站址建设LTE站点的时间表:

2.5 LTE 800MHz业务竞争分析

2015年7月,在“第七届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正式了“天翼4G+”和VoLTE时间表。“天翼4G+”和VoLTE成为中国电信进行用户争夺的有力竞争手段。

(1)VoLTE

根据GSA 2015年的统计数据,全球已有29个国家的46个运营商完成了VoLTE语音业务商用,CDMA网络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800 MHz LTE网络具有良好的覆盖能力,将作为提供VoLTE语音业务及视频语音业务的优良载体,LTE 800 MHz上下行速率及频谱效率比CDMA有显著提升。

(2)天翼4G+

“天翼4G+”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下行峰值速率可达300 Mbps,载波聚合技术的采用使中国电信成为国内首家跨入300 M阵营的运营商。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城市数据业务热点区域进行了1.8 GHz+2.1 GHz双载波聚合的部署工作,2016年中国电信推动800 MHz+1.8 GHz+2.1 GHz三载波聚合试点,LTE下行峰值理论速率将达到450 Mbps。

3 LTE 800MHz网络部署策略

LTE 800 MHz网络从部署到商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网络的建设部署时间安排与电信用户发展需求、电信4G+、VoLTE业务发展策略以及手机终端市场发展情况息息相关。从时间节点上,可以明确LTE 800 MHz网络的近、中、远期建设策略。

3.1 近期部署策略―2016年农村区域开展LTE

800MHz网络建设、VoLTE业务试点

(1)网络覆盖策略

农村地区采用与CDMA基站共址的方式1:1建设LTE 800 MHz网络,利旧塔桅及机房电源等配套资源,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农村地区LTE 800 MHz网络建设,并形成城区-郊区-农村区域LTE信号的连续覆盖。

城区和郊区区域继续在弱覆盖区域部署1.8 GHz LTE网络,加强LTE信号的深度覆盖。

2016年在城区区域进行LTE 800 MHz试点工作,保障LTE 800 MHz网络的连续覆盖,为VoLTE业务在LTE 800 MHz承载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城区内CDMA网络的频点使用情况,腾出1.4 MHz或者3 MHz带宽给LTE 800 MHz进行城区试点。

城市及郊区区域CDMA网络以优化补盲为主,针对用户投诉较为集中的个别区域进行CDMA信号覆盖。农村区域随着“宽带乡村”工程的推进,同步完成CDMA以及LTE 800 MHz网络的部署。

(2)业务支撑策略

2016年语音业务仍由CDMA 1X提供,数据业务由CDMA DO以及LTE提供。

在城区LTE数据热点区域采用新建LTE 1.8 GHz+2.1 GHz双载波聚合或者TD-LTE进行分流。

载波聚合以及VoLTE作为中国电信主要的业务竞争手段,近期内加快开展LTE 800 MHz VoLTE的试点工作,为2017年VoLTE业务正式商用进行技术论证并制订相关技术规范。同期开展LTE 800 MHz+1.8 GHz+2.1 GHz三载波聚合相关的试点工作,满足中、远期LTE 800 MHz网络扩容需求。

加快纯CDMA用户向LTE转网的进度,通过加大LTE套餐流量以及4G终端优惠力度来吸引CDMA用户向LTE转网。

LTE 800 MHz网络近期部署策略如表2所示。

3.2 中期部署策略―2017年VoLTE商用、LTE

800MHz网络连续覆盖

(1)网络覆盖策略

随着城区LTE 800 MHz试点工作的完成,2017年在城区及郊区区域与CDMA基站共址建设,快速部署LTE 800 MHz网络。

配合“宽带乡村”专项工程,继续提高农村区域的LTE 800 MHz网络覆盖,基本达到或超过竞争对手在农村区域的LTE覆盖水平。

城区和郊区区域继续加强LTE 1. 8 GHz信号的深度覆盖。

随着CDMA网络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利用率降低,合理调整CDMA网络占用频点,腾出3 MHz~5 MHz频率资源给LTE 800 MHz网络使用。

2017年基本停止CDMA独立网络建设,新建800 MHz

基站设备采用CDMA+LTE双模设备,可以根据信号覆盖情况决定是否开通CDMA。

(2)业务支撑策略

2017年LTE网络VoLTE普通语音业务及视频语音业务正式商用,CDMA 1X与VoLTE语音通话实现互通,随着VoLTE对用户语音业务的分流,CDMA 1X的利用率逐步降低。

数据业务由CDMA DO以及LTE提供,随着4G数据用户增加,CDMA DO利用率逐步降低,在城区4G数据热点区域采用新建LTE 1.8 GHz+2.1 GHz双载波聚合或者TD-LTE进行分流。

继续加快CDMA用户向LTE转网的进度。

LTE 800 MHz网络中期部署策略如表3所示。

3.3 远期部署策略―实现LTE ONLY

这一阶段的终极目标是实现LTE ONLY,CDMA用户逐年减少,最终所有CDMA用户转换成为4G用户。语音及数据业务全部由LTE网络承载,CDMA网络退网。

(1)网络覆盖策略

LTE 800 MHz网络实现城区-郊区-农村连续覆盖,LTE 800 MHz成为一张“全覆盖”网络,整体覆盖水平高于竞争对手。

在城区、郊区等用户比较集中的区域实现LTE 1.8 GHz连续覆盖,在农村区域对重要乡镇、居民聚居区等用户相对集中的区域用LTE 1.8 GHz进行热点覆盖。

随着纯CDMA用户向LTE完成转网,CDMA网络逐步减少使用频点并最终退网,LTE 800 MHz网络最终独占10 MHz带宽资源。

(2)业务支撑策略

随着3G用户完成到4G业务的转换,普通语音业务以及视频语音业务完全由VoLTE实现,VoLTE业务优先驻留在800 MHz频段上,可以减少切换次数以及800 MHz与1.8 GHz之间异频切换带来的风险。

LTE数据业务主要由LTE 1.8 GHz承载,在城区数据热点区域采用LTE双载波聚合或者三载波聚合方式进行分流。

LTE 800 MHz网络远期部署策略如表4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中国电信的LTE网络覆盖以及用户发展需求进行分析,从网络覆盖、终端市场、网络建设速度以及业务发展等维度论证LTE 800 MHz网络建设的必要性。通过近、中、远期建设部署策略,LTE 800 MHz网络从农村到城市,以最短的建设时间、最节约的投资达到LTE网络覆盖目标并满足VoLTE、载波聚合等业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罗凤娅,陈杨,杨芙蓉. LTE 800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J]. 移动通信, 2016(1): 3-8.

[2] 刘泉. 浅谈中国电信LTE 800M规划的基本方法[J]. 信息通信, 2016(1): 255-256.

[3] 张晓江. 农村低频段LTE广覆盖能力研究[J]. 移动通信, 2015(8): 5-8.

[4] 蒋晓虞,刘远高. 基于800M频段建设4G网络的策略[J]. 电信快报, 2014(9): 15-18.

[5] 张丽娟,侯晓S. LTE-A载波聚合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J]. 通信技术, 2012(9): 112-114.

[6] 罗邦柱. LTE大规模部署拉开序幕 中国电信2011年开启终端研发[J]. 通信世界, 2011(1): 30.

[7] 戴国华. 中国电信部署LTE后语音方案分析探讨[J]. 移动通信, 2014(9): 35.

[8] 黄洪波. 中国电信在LTE阶段的语音解决方案[J]. 电信技术, 2013(10): 40-42.

[9] 黄海峰. LTE成天翼手机展亮点 中国电信4G发展路线图渐清晰[J]. 通信世界, 2013(7): 13.

[10] 戴国华,赵强,余骏华. SVLTE终端关键问题分析及方案探讨[J]. 移动通信, 2014(4): 31-35.

作者简介

余扬尧:学士毕业于西华大学,现任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二部技术主管,目前主要从事无线网络规划及工程设计工作。参加过四川电信的PHS网络工程、四川电信无线村通450M工程、四川电信CDMA网络工程、四川电信LTE网络工程设计等项目的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工作。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LTE;MIMO;OFDM;MIMO-OFDM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9-6926-03

在移动通信产业中用户数目的急剧增长和终端的迅速发展,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加强烈的需求,以此来满足新业务的需要。因此需要更高效的新移动通信系统。作为3G系统演进之一,LTE应运而生。LTE延续了3GPP中GSM和UTMS家族的技术演进,它被看作完成了业务扩展这一趋势,即从简单的语音业务想建立多业务空中接口的转变。

OFDM和MIMO技术分别成为LTE空中接口中核心技术之一。下面将具体分析OFDM和MIMO技术。

2 MIMO

MIMO技术作为提高系统速率的主要手段,可以适应不同能力的终端,LTE系统分别支持适应于宏小区、微小区、热点等各种环境的MIMO技术。

1)MIMO系统

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出现是在信号与信息论的发展推动下挖掘多天线潜力进展中的里程碑。MIMO由原先简单的分集建立到未来的多小区多用户。发射端或接收端同时存在的多天线,可以认为创建了在无线接口上并行的多条通信“通道”。MIMO有两种功能形式,即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空间复用技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复用增益,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容量;空间分集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分集增益,则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信道误码率。即在有有限的带宽内可以获得很高的数据速率。

基于秩准则和行列式准则两条空时编码的设计准则,提出了很多种空时编码的方法,STBC(空时分组码)就是其中一种。

3 MIMO-OFDM系统

空时编码技术研究一般是假定在频率非选择性信道的条件下研究,而频率选择性衰落所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是影响宽带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研究的话,一般采用均衡技术或利用OFDM技术。

下面将研究典型DAST空时码和OAST空时利用OFDM技术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的传输性能。

4 结束语

LTE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标准之一,其空中接口的关键技术应用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其空中接口中OFDM和MIMO两个关键技术,提出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将二者结合的MIMO-OFDM系统,通过MATLAB软件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其系统在获得MIMO系统分集度和较大的编码增益基础上,其误码性能也明显优于频率非选择性信道下MIMO系统。

参考文献:

[1] Stefania Sesia,Issam Toufik,Matthew Baker. LTE- UMTS长期演进理论与实践[M].马霓,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 Xiaogang Wang,Chen Liu,Hua-an Zhao.Space-Time Block Coded OFDM for 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A].ISPACS2006[C].Yonago Covention Center,Tottori,Japan:Dec. 2006:12-15,355-358.

[3] Erik Dahlman,Stefan Parkvall,Johan Skold,Per Beming.3G Evolution HSPA and LTE for Mobile Broadband Second Edition[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 Ari Hottinen,Olav Tirkkonen,Wichman.Multi-antenna transceiver techniques for 3G and beyond [M]. West Sussex, England, Wiley, 2003.

[5] Ketonen,J.,Juntti, M.,Cavallaro,J.R..Performance—Complexity Comparison of Receivers for a LTE MIMO–OFDM System[J].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Feb.2010,58: 3360-3372.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TD-LTE 无线网络规划 技术应用

前言:

TD-LTE技术是一项4G时代的网络规划技术,技术规划的内容直接影响移动网络用户的技术体验效果。TD-LTE技术与之前的网络覆盖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提高了技术的应用水平。通信公司根据技术特性进行相关的技术应用建设实现了与其的技术效果。

一、TD-LTE的含义与特征

1.1 TD-LTE的含义

TD-LTE无线网络规划技术是在3G技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4G时代通讯技术领域的一项新型的时分长期演进技术。无论是LTE的TDD还是FDD,都使用率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进行空间借口,同时采用MIMO核心技术在天线中,增加了网络传输的速度和频率。因此相较于3G网络,4G移动网络技术的网络传播速度和同时允许在线网络使用人数都得到质的飞跃。

具体来看,TD-LTE的网络架构主要是无线接入网络即E-UTRAN和核心网络EPC两个部分组成。E-UTRAN仅仅是由eNode网元组成,这是造成而TD-LTE与之前的网络覆盖技术不同的主要技术部分,而EPC主要是由移动性管理实体、服务网关等技术组成。这些网元的整体就是TD-LTE技术。

1.2 TD-LTE技术的特点

TD-LTE网络的规划是在现有的规划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技术上的创新点上。首先,TDLTE技术采用蜂窝同频组网技术,根据这项技术的特点,即使在网络覆盖是处于满负荷还是空载的情况仅仅受到邻近地区的同频信号干扰,而GSM终端仅仅受到相邻小区的同频干扰,这样干扰信不容易被高层建筑物遮挡。因此,TDLTE网络覆盖技术对基站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采取统一的方式进行交叉建筑[1]。第二,TD-LTE网络覆盖规划需要基站的布局结构与业务的需求向匹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基站与业务的实际不相匹配则会导致小区信号吞吐不均匀信号受到影响。

二、TD-LTE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的应用

2.1 TD-LTE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的实际应用

根据TD-LTE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的技术特征,TD-LTE的实际安装应该具有针对性和规划性。因此,2013年中国移动公司取得4G业务的营业资格以后,将这项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TD-LTE无线网络规划流程体系,在传统的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系统干扰排查、预规划等关键性的内容,形成了专用的技术工具软件。由于国内的移动通信的使用量激增,使用频率比较复杂,因此为了保证信号的质量,移动通过现网TD-SCDMA基站上行ISCP统计数据分析与路测数据分析为基站的布局作出初步的分析[2]。

由于国内存在3家的通信运营商,在经过2G时代和3G时代之后,基站布局已经形成错综复杂的局面,再加上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基站选址已经成为意向需要解决的技术难关[3]。在TD-LTE技术特性基础上,通信公司进行了天线天线角度和高度的设置调整以及设置不同频段的指标等技术应用解决了基站设置的难题。

同时干扰信号的判定结合了信号个数和强度进行统一衡量从而考虑信号的干扰情况,有效解决了移动通信的信号干扰问题。

仿真工具应用技术对TD-LTE技术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技术的实际安装与应用中,中国移动已经建立了覆盖中国绝大多数区域的仿真模型,细化到平原、丘陵、山区等模型进行传播的模型矫正,将这项技术的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三、结论

随着中国4G网络覆盖于网络速度要求不断提高,良好的网络规划技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前提。移动网络技术还将向着5G等更高端的技术领域发展,因此也对网络规划技术提出了了更高的要求。

S着科技的不断进步,TD-LTE无线网络规划技术还将在实践中得以进一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董江波,刘玮,韩云波,等.无线中继技术在TD-LTE网络中的应用分析[J].电信科学,2015,05:73-76.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LTE网络;传输技术

尽管现阶段的宽带成本比较低,而且中能够将信息安全有效的传送到终端,使得个人通信娱乐设备越来越走向微型化,但已经有很多微型化设备已经普及。GSM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数据运营成本得以明显降低,但这只是宽带演进的初步阶段,有很多方面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局限性比较多。现如今,LTE网络传输技术应用相对普遍,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改善LTE网络,使其整体结构更具有实用性,是现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LTE网络理念下的传输技术要求

LTE网络通常被人们称之为3.9G网络,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具备100Mbps数据下载能力,在4G还未出现之前,LTE属于3G向4G的过渡技术。该技术的出现使得原有的3G技术的空中接入能力更强,无线网络演进主要有两个衡量标准,一个是OFDM,另一个是MIMO。如果频率带宽达到了20MHz,则峰值速率下行可以实现326Mbit/s,上行可以实现86Mbit/s,这使得即便是小区边缘用户也能够有非常好的网络使用效率,由此小区整体容量都有所扩大,整个网络系统延迟性也大大降低。在LTE网络理念下,传输技术需要达到如下需求:

1.1 必须解决带宽瓶颈问题。正常情况下,2GBTS通常应用1.5M带宽,而普通的UMTS带宽需要6M,LTE则需要100M,如果承载网为2G,这就需要扩容为原来的60倍,如果需要同时承载2G与UMTS网,则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容15倍。

1.2 带宽成本需要有所改变。正常情况下,E1专线需要的成本最低为300USD,最高为1000USD,如果是1000站点网络,也就是指在LTE阶段,成本大约为5000E1,也就是需要240MUSD。移动带宽的到来,数据业务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带宽,在LTE RAN网,绝大部分都属于数据业务,占整个业务量的95%,因此自然对带宽有非常高的需求。即便如此,数据业务所获得的比特收益也要比语音业务少很多。简言之,成本降低的同时,吞吐量却进一步上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IP化是必要的选择。

1.3 LTE网络承载模型要有所改变。LTE网络模型具备很多的优势,如数据业务为主体,需要大量的带宽;基站覆盖范围比较小,但是数量增值却非常快。所以LTE网络承载模型需要改变就是延迟要降低,吞吐量要明显提升。

1.4 FMC综合承载模型要有所转变。传统网络所能够承担的业务的只有一种,而且通常是一个平面上运行,但是FMC综合网络则需要在不同平面完成多种业务,构成综合运维系统,将多个业务。如固网业务、移动业务等,都放置在一个网络中,因此在这个网络中如何能够让多种业务同时实现非常必要。

2 LTE网络理念下的传媒技术要点

2.1 网络架构

LTE网络典型代表3GPP LTE接入网,该接入网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比如对于先进的物理层传输技术也可以支持,另外,时延性以及复杂度都要非常低,同时还需要满足低成本条件。这样的条件原有网络结构难以满足,因此要给予合理的调整以及演变。经过多年的研究,3GPP最终确定选择应用E-UTRAN结构,而接入网则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演进型,英文为eNodeB,另一部分是接入网关,英文简称为aGW,整个结构就相当于IP宽带网络结构,这一结构完全能够满足于上述需求,这对整个网络系统体系框架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eNodeB结构是由NodeB发展而来,与原有的相比,增加了很多层次,如MAC层、承载控制层等。而接入网关实际上可以将其作为边界节点,这核心网最为重要方面。

2.2 基本的传输技术和多址技术

3GPPRAN1工作组是专门负责物理层传输技术的甄选、评估和标准制定的。在对各公司提交的候选方案进行征集后,确定了以OFDM为物理层基本传输技术方案。实际上在确定这个方案的时候,3GPP内部分为两大阵营:支持OFDM的和支持CDMA的。支持CDMA的公司主要考虑的是后向兼容性,支持OFDM的公司主要是考虑到某些公司对于CDMA技术的垄断性把持。在选择OFDM作为物理层基本传输技术的同时,大家对OFDM的具体实现上还存在分歧:一部分公司认为上行的峰平比较大,对终端的寿命和耗电量有很高的需求,由此建议上行采用低峰平比的单载波技术;另一部分公司则认为在上行也可采用滤波、循环削峰等方法有效降低OFDM峰均比。最后,经过激烈的讨论的艰苦的融合,3GPP最终选择了大多数公司支持的方案,下行OFDM;上行SC-FDMA。

2.3 物理层技术

OFDM技术是LTE系统的技术基础与主要特点,OFDM系统参数设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其中载波间隔又是OFDM系统的最基本参数,经过理论分析与仿真比较最终确定为15kHz。上下行的最小资源块为375kHz,也就是25个子载波宽度,数据到资源块的映射方式可采用集中方式或离散方式。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长度决定了OFDM系统的抗多径能力和覆盖能力。长CP利于克服多径干扰,支持大范围覆盖,但系统开销也会相应增加,导致数据传输能力下降。为了达到小区半径100Km的覆盖要求,LTE系统采用长短两套循环前缀方案,根据具体场景进行选择:短CP方案为基本选项,长CP方案用于支持LTE大范围小区覆盖和多小区广播业务。

MIMO作为提高系统输率的最主要手段,也受到了各方代表的广泛关注。LTE已确定MIMO天线个数的基本配置是下行2×2、上行1×2,但也在考虑4×4的高阶天线配置。另外,LTE也正在考虑采用小区干扰抑制技术来改善小区边缘的数据速率和系统容量。下行方向MIMO方案相对较多,根据有关会议报告,LTEMIMO下行方案可分为两大类:发射分集和空间复用两大类。目前,考虑采用的发射分集方案包括块状编码传送分集,时间(频率)转换发射分集,包括循环延迟分集在内的延迟分集,基于预编码向量选择的预编码技术。其中预编码技术已被确定为多用户MIMO场景的传送方案。

高峰值传送输率是LTE下行链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了实现系统下行100Mbps峰值速率的目标,在3G原有的QPSK、16QAM基础上,LTE系统增加了64QAM高阶调制。LTE上行方向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控制峰均比,降低终端成本及功耗,目前主要考虑采用位移BPSK和频域滤波两种方案进一步降低上行SC-FDMA的峰均比。LTE除了继续采用成熟的Turbo信道编码外,还在考虑使用先进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LTE网络理念下的传输技术需要满足更多的需求,比如实现宽带化、多样化等,以此达到高带宽的需要。虽然目前的传输技术还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但是只要做好相应的技术研究工作,未来定会满足网络系统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扬.LTE-A中继关键技术研究及仿真实现[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4.

[2]刘德民.LTE-Advanced中继新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3]张超.基于LTE-ADVANCED的移动中继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4]丰俊伟.LTE-Advanced系统的中继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lte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LTE;网络规划;互扰;TD-LTE

1.引言

LTE技术源于3G通信技术,是对传统3G网络相关性能的优化和升级,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效果。伴随着LTE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不断成熟,内外的运营商纷纷加快了LTE网络规划及其商业部署的进程。我国的4G移动通信牌照已于2013年底陆续发放,这也标志着我国正是迈入了4G LTE通信时代,因此在我国的4G通信竞争中,各大运营商对于LTE网络规划及部署给予了高度重视,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各大运营商未来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对LTE网络规划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难题进行研究,例如LTE与传统的通信制式的互扰问题、室分解决方案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对于优化LTE网络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LTE演进及其关键技术

LTE技术是对3G网络通信技术的演进,主要实现了对于3G网络通信技术中空中接入技术的优化,在网络演进的过程中采用OFDM以及MIMO技术,使得网络通信速率实现成倍增长,而且LTE技术对于优化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扩展小区通信容量、降低通信延迟具有显著效果。作为LTE技术的标准化及主要推动组织,3GPP早在2008年就对LTE 8进行冻结,这也标志着LTE相关技术已经走向成熟和规范,为LTE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作为快速崛起的世界大国,中国的LTE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包括LTE相关标准的制定、设备的开发和制造,中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LTE网络规划过程中,基于FDD的LTE网络走在了前列,已经开始在全球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部署和商用,与此同时我国的电信运营商也开始在部分大中城市进行TD-LTE网络部署和商用试点。

LTE的接入网技术与传统的UTRAN架构有所不同,其采用演进型构架,并且引入了扁平化的网络构架特点,这对于降低LTE网络的后期维护费用至关重要。在LTE的关键技术中,主要包括MIMO天线技术、编码技术、多址接入技术以及网络抗干扰技术等,通过运用这些新型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LTE网络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升LTE网络的通信容量。在LTE的细分中,主要有FDD和TDD两种制式,其中前者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演进的结果,而且两种LTE制式在技术层面有着较高的相似性,这一点对于提升LTE技术在未来的融合以及终端设备的开发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3.LTE网络规划研究

2G和3G网络技术的发展给LTE网络规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在LTE的网络规划过程中,其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热点覆盖的方式来实现,即实现通信的高数据率和高可靠性,这也是LTE网络初期建设的重要特点之一。

(1)LTE网络规划的主要原则

在LTE网络规划的初期阶段,其主要的考虑在于所规划网络的覆盖范围、通信容量以及与传统通信制式的兼容性等,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频段需要满足规划要求,TD-LTE的通信频率在2300-2400MHz,并且规定单个频点带宽为20MHz;其二,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即在LTE基站的建设过程中,要确保新建LTE基站与已存在的2G/3G基站实现资源共享,即不增加机房和有线传输链路,实现对已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其三,要遵循工程易于实现原则,即在LTE网络的规划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对目前已有网络的影响,以降低现存设备改造产生的成本。与此同时,在LTE网络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即同频组网或者异频组网的问题。在考虑到LTE网络中涉及到MIMO多天线技术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在实际的LTE组网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实现异频组网,以更好地降低多天线之间的相互耦合,提高整体的LTE网络性能。

(2)LTE网络规划基本流程

目前的LTE网络规划流程与以往的2G/3G技术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可以将其网络规划流程分为宏基站和室分两个主要部分。宏基站主要实现大区域覆盖,而室分主要实现对人员密集区域的覆盖。这一特点是由LTE技术自身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特点决定的,在采用LTE2300(2300-2400MHz)频段进行通信时,宏基站信号相对较弱,无法保证LTE技术高数据率的要求,因此采用热点式覆盖相比之下具有更大的优势。

(3)LTE网络规划的关键问题

在目前的LTE网络规划过程中,主要存在着通信制式互扰、室分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LTE制式与传统2G/3G制式互扰问题。在LTE制式与传统通信制式的干扰中,主要有基站对基站、基站对客户端、客户端对基站以及客户端对客户端几种类型,因此在LTE网络的部署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到LTE天线与传统制式天线之间的隔离度问题。以目前的TD-LTE制式为例,其主要工作频段为2300-2400MHz,在实际工程实现方面互扰主要为杂散和阻塞两种类型,同时在室分环境下还需要考虑到LTE制式与WLAN热点的互扰。杂散干扰主要是由于发射机的杂散引起,而阻塞干扰则主要来自于发射机的频带内强信号。在降低互扰的技术中,提升天线隔离度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改变接收机与发射机的距离使得LTE系统互扰达到最小状态,即达到降低互扰的目的。因此在天线设计过程中,目前普遍采用正交双极化的方式实现高隔离度,从而达到降低天线耦合度的目的。在室分环境下,LTE网络规划还需要考虑到与WLAN网络的互扰,当二者处于合路时,合路器的互耦应该小于-100dB,假如LTE与WLAN采用独立布线方式,则二者天线的距离应该大于1m。

其二,LTE网络室分规划。在LTE网络室分规划过程中,需要保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LTE室分网络规划要与建筑物的业务量相结合,并且对其优先级进行区分;其次,对已有2G/3G网络的区域,原则上实现分布资源共用,降低LTE室分规划成本;同时,在新建LTE室分网络中还需要实现对2G/3G以及WLAN网络的兼容,保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其三,多天线技术。在整个LTE制式中,MIMO多天线技术对于提升LTE网络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通信制式相比,多天线技术的引入可以使得LTE网络系统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MIMO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成本等因素进行考虑,以实现LTE网络规划的最优状态。

4.结束语

4G技术的正式商用极大的刺激了LTE网络的部署,而LTE网络规划方案的制定对于提升LTE网络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LTE网络规划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以更好的推动LTE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晨鸣,李新.TD-LTE无线网络规划关键因素研究[J].电信快报,2013,03.

[2]桂福良.浅论TD-LTE网络的规划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05.

作者简介: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