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报刊阅读;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51-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英语学习方式经历着一场革命,报刊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被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并在学生的抽象学习和真实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英语报刊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特别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报刊教学的必要性

以往英语教学仅围绕教材展开,信息量少,语言输入有限,不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和提高理解能力,也跟不上高考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而且单纯依靠读、背单词来提高词汇量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造成学生常常疲惫不堪,失去信心,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手中的阅读材料往往陈旧过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题材也较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不符合高考的题目设计和要求。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对教科书进行充分有效地使用外,还应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选择。《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内容时尚,贴近社会与生活,时代感强,很多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篇章中所使用的语言纯正,文字流畅,是培养学生学习地道英语的好材料。而且版面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样,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立足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青春校园”版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英语能力的一个平台。再者,《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所使用的词汇量与现行的中学生英语教材配套,进度同步,不仅能让学生复习生词,又能拓展词汇,运用词汇。文章的篇幅也适合中学生的英语程度和理解能力,可读性强,是适合中学生的优秀阅读材料。

二、辅助英语教学

1.激活学生阅读兴趣,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从报刊上选出一两篇与课文同专题且趣味性强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并在课堂上着重处理。课外可选一些贴近时代的热点、焦点话题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如,第259期曾报导中学生出国游学的经历,学生对此大多充满好奇心。类似的文章还有第246期介绍了韩国当红明星Rain,第251头版介绍了动感男孩潘玮柏。教师应抓住学生喜爱明星的特点,向其推荐趣味作品,这不仅补充和拓展了课文学习,而且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乐趣,拓宽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开阔了他们的文化视野。

2.激活相关知识,加深课文的理解与巩固。由于课本篇幅有限,不可能介绍所有相关材料,而报刊中有许多文章与课文的内容有关,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事实表明,将报刊中的相应文章借用到课堂上,“先睹为快”受益匪浅。比如,在教授The Olympic Games这课时,笔者要求学生阅读第247~248期Olympic Helpers这篇文章。学生借助报刊提供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了解了与奥运会有关的内容,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巩固。

3.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多、教学难度大等特点,许多教师一直坚持以“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为教学突破口。然而,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证明,要学好外语,学习者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实践活动。只有阅读量大,积累的阅读经验丰富,语言运用的能力才会越强。因此,将英语报刊引入课堂,无疑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报刊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课堂上,着重处理与教材同题的材料,或者限时训练高考类的阅读篇章。课后则要求学生们自觉完成其余的栏目及篇章,以促使其养成定期读报的阅读习惯。另外,教师可利用报纸上不同体裁的文章教授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如略读、跳读、细读、推理判断、推测词义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较难提高的一种能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启发、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涵盖了近几年高考书面表达试题的内容和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书信等高考命题中常见的文体,这对学生仿写报刊文章,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我们知道,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模仿。仿写报刊文章是一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例如:《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中每期都有大量的人物介绍的文章,教师可从每期报刊中选出一两篇好范文,与学生一起学习,帮助学生系统分析文章的语篇结构、文体、时态以及优美词句,而后让学生进行仿写。另外,《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中还有每月一练的书面表达练习,教师可用来测试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2篇

1.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有所写

学生每每写作,最愁的是没有东西可写。一写就是假话,文章怎么会感人呢?其实生活处处是写作材料,只是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学会汲取素材。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先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着手,让学生有所写。

1.1 让学生走入社会,体验生活。每次社会实践之后,我总要让学生作总结。尽管学生的总结有的好,有的差,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的感受。有了这些丰富的真实感受,在今后的作文中就不怕没东西可写了。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积累了生活素材,更让学生体验到,只有留心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材料才会积累的越来越多。学生养成了积累生活材料的好习惯,生活就成了写作的源头活水。

1.2 在电视中找写作材料。现在有些老师和家长对电视有抵触情绪,认为学生一看电视,就是影响学习。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其中不乏优秀作品,而学生对电视节目又非常爱看。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有选择的让学生看电视节目,学生会在看电视中受益匪浅。我要求学生有选择的看电视,并组织学生讨论看电视的心得,引导学生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不仅如此,我还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电视节目写下来,看谁写的有意义。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不仅会看电视了,还会写电视了。写作素材得到了丰富。

1.3 记录每周一件“稀奇”事,做个有心人。生活材料光说还不行,还应该写下来。因为写是一种整理“说”的棚料的过程。有了“说生活”这一活动,学生不怕写了,写得还很好呢,篇篇真情实感。

1.4 “我喜爱的课外书”推荐活动,营造读书好氛围。写作材料不仅在生活中,还蕴含在书海中。书籍凝聚了人类的智慧,是最丰富的写作材料。为了让学生热爱读书,我除了利用阅读课训练学生阅读外,还开展了“我喜爱的课外书”推荐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自己的朋友。这样,在班级中营造了一种争相读书的好氛围。学生爱读书了,眼界开阔了,写作素材。

2.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让学生敢于写、乐于写

2.1 学生读到动情处,是写作的好时机。这时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抓住这一时机练笔,学生有情又有参照物,写起来不费力又收效大。通常,我都是结合讲读课文进行这一训练。

2.2 学生受委屈时,也是写作的好时机。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波动,当发现学生因某种原因情绪低落时,引导他把自己心里话写出来。这时的写学生有真情,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作用——解脱自己。

2.3 学生兴奋耐,是写作的好时机。这多指在活动后获奖者和那些积极参加的同学。让他们把自己的快乐记录下来,他们当然乐意接受了。

2.4 有别的同学的文章发表时。看到别人的文章发表了,自己的心也动了,也想发表文章,这时写作欲望强,稍加鼓动,学生就会跃跃欲试,竞相投稿。

3.积累语言,丰富词汇,让学生能够写

学生有真事可写了,不代表就能把事情写好。因为这当中需要丰富的词汇作保障。词汇丰富了,文章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1 读书笔记的妙用。读书笔记是学生读书的积淀。书读完了,脑海里留下了什么?除了文章的大概内容还朦胧的留在脑海里以外,什么也没有了。当然,读书多,可以开阔眼界,可以培养语感,但读书后不作笔记,那受益就不会很大。我给学生讲清这一道理以后,便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次改读书笔记,我总是用评语来引导学生精心积累词汇。一学期下来,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下笔不再犯愁了。

3.2 古诗文的妙用。每学一首诗,都要让学生借助课后诗意提示来理解诗意,然后畅谈诗人为我们营造的情景,接着将这一情景画下来,最后谈谈诗人选择材料的好处。让学生写会后感,我引导学生用名句作为作文题目,学生便用上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等诗句,使文章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3.3 值日班长每日三词制。值日班长除了每日“说生活”以外,要将自己筛选的三个好词抄在黑板上,推荐给全班同学。看似每天三个词很少,其实算起来,一学期下来,学生在轻松之际便能积累二百七十多个词汇呢!

3.4 利用课文,丰富词汇。课文是精选的优秀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凭据。我利用课文中的精美句段,让他们积累词汇。久而久之,学生不光理解了课文,更将课文的精华留在了自己的脑海里。有了丰富的词汇,学生有事要写时就会不自觉地用上恰当的词语,使文章生动精彩。

4.敢扶敢放,扶放结合,让学生学会怎样写

4.1 敢于扶。利用课文基础训练上的作文训练学生写作技巧。从布局谋篇到具体的一词一句都要细致入微。这是受到贾志敏老师教的《青蛙、一元钱、冷饮》作文课的启发。辅导学生力求语言通顺,情节合理,刻画细致,?主张作文前必“说文”,“说文”时必面批。这样训练,学生深刻领悟到作文是这样写的。作文训练课,辅导得越细致,学生受益越多。

4.2 敢于放。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练笔。作文能力不是靠几堂作文课就能培养出来的,要多练勤练才行。让学生自由作文,不加任何指导,鼓励出花样,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就得到训练了吗?这种作文,我从不细批,也不指出缺点,我只是大力鼓励,指出优点。扬其善,促其学,在保住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指导今后的努力方向。敢扶敢放,扶放结合。学生在轻松的写作氛围中学会写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5.展示、发表学生的作品,让学生“需要”写

5.1 班级中的作文展示栏。在我班的北墙上,除了有写字展示栏以外,我还开辟了作文展示栏。首先展示他们的经过我修改完的优秀作文。看到别人的作文都敢展示,其他同学才试着投稿。局面的真正转变还是从刘超投稿开始的。同学们敢于展示自己的作文了,写作的态度也严谨了,看得出每篇作文都是认真修改过的。

5.2 积极帮助学生往报社投稿。作文展示栏成功以后,我要继续扩大战果,要鼓励好学生冒尖,那就要往报社投稿。这一学期我帮助学生向《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学习报》、《新作文》、《当代小学生》等报刊投稿。每当有同学的作品发表,我都是十分激动,同学们更是激动。发表作文的同学立志再次发表,每发表作文的同学摩拳擦掌,继续努力,不断投稿。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3篇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课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给我们教师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亮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和盲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高度认可和低实施度的反差,使综合性学习“爱你在心口难开”。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师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涉猎此内容。而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在当下可以表现出来的,又没有检查的具体措施。部分老师就没有把它当成必做之事。改变这一局面还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大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

一、综合性学习的教材

1.课本上的内容

综合性学习呈现在人教版课本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单元学习内容专题呈现的,另一种是附在课后的内容。以五年级教材为例,上册在第一课《窃读记》后就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以单元学习的内容专题呈现的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2.有待教师开发的内容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我在五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课程资源。

(1)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

以人教版五年级教材为例,学习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季羡林爷爷告诉大家,“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古诗”,我告诉学生,从现在开始,用一年的时间,每周背五首,一学期二十周背100首,两学期就可以背200首古诗了。专门用一个本子把自己背的诗抄下来,每周教师检查一次背诵情况。还通过开展班级“古诗朗诵比赛”等活动促进背诵。一年下来,学生的小本子上积累了200多首古诗,大多数学生也背了200首古诗。有的学生甚至把《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诗都倒背如流了。

(2)对身边周围事物的调查

教给学生写调查报告的方法,自己组成四人小组,就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全班交流。例如,调查你们小区周围的环境;调查我们班同学近视眼的人数及原因;调查我们班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帮扶方法;调查学生中错误握笔姿势的人数并组成帮扶小组纠正握笔姿势;调查家庭收入与开支情况,提出更加合理的开支建议……

(3)读书交流活动

每一学期全班共读一本书,每周召开一次读书会,可以是集体阅读,可以是就书中的内容进行提问解答,还可以谈自己的体会……营造一个人人要读书,个个想读书的氛围,把学生领进书的海洋。

(4)对本土地域文化的了解学习

热爱家乡从了解家乡、知晓家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开始。让学生收集家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资料,召开主题班会,交流学习,以家乡的历史名人为榜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我的家乡在陕西汉中,这里山清水秀,是汉朝的发祥地,三国的争夺地。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结合汉中的历史讲三国人物,学生讲得津津有味。

二、综合性学习的组织与安排

综合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对教材要有高屋建瓴的把握和认识,要从全局出发合理安排,要有关注学生今后发展的远见和对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

以本册第五组教材《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

1.我所想到的编写的原因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逐步进入国际化,有的人对英语的重视甚至超过了汉语,出现了汉语弱化的现象;有的广告牌上滥用成语,还有错别字,语言不规范;有的人甚至认为有了电脑,就可以不用练习写汉字了;有些学生只顾考试成绩,不管自己的书写。与古人相比,我们民族的书写水平在下降。而我们祖先所创造的汉字是音形义结合最完美的一种文字,它在今天仍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吸引着西方世界。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小学生了解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对汉字产生敬畏感,达到书写工整漂亮,尽量少些错别字,为纯洁汉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我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不同于课文,阅读材料只作为学生搜集、查找相关资料的例子,利用阅读材料的学习为开展活动引路。这些阅读材料不讲究系统完整,不拘一格,既有字谜、歇后语、笑话和传说,也有知识短文、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四字韵语、书法作品。归纳以上内容,我把它们为四个主题:汉字的有趣、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书法作品欣赏。

3.我对教材的处理

根据以上四个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1.字谜七则》《2.有趣的谐音》归为“汉字的有趣”;《3.仓颉造字》《4.“册、典、删”的来历》《5.汉字的演变》《6.甲骨文的发现》归为“汉字的演变”;《7.一点值万金》《8.街头错别字》归为“错别字的危害”;《9.赞汉字》《10.书法作品赏析》《11.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归为“汉字书法欣赏”。

全班同学自由组成小组,每组四到五人。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一个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用一节课的时间分组定计划,一式两份,交给老师一份。然后按计划,以阅读材料为活动的引子,分头搜集资料,利用星期天小组成员在一起汇集资料,可以办成手抄报,可以写成调查报告,可以汇编成《歇后语字谜集锦》《书法作品赏析》等小册子,也可以把在街头巷尾拍到的错别字照片汇集成册进行修改,还可以把收集到的某些汉字的来历汇聚起来等。

4.我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学生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教师再分四个专题教学:每一个专题先学习书上阅读材料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把小组学习的内容汇报展示给全班同学。学生就教材这一个点进行了探究,拓展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每个小组争先恐后的发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展示的回报材料丰富多彩:有在街头巷尾拍到的错别字广告牌;有在网上下载的书法作品荟萃;有小组合办的精美的小报;有用毛笔书写的对联;尤其是有的同学对一些汉字能从自理上分析,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个字的意思……经过实践,这样的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极大的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4篇

对于小学生而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任务要求主要有:一是寻找信息,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联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二是解释原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联系阅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三是思考文本的内容,要求阅读者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相联系,并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评价文本中的观点,即怎样去证明、维护自己的观点。

基于以上认识与思考,本节课拟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以“淘书”为载体,让学生在对比、联系阅读各类图、表、文中获得相关信息,做出简单的推论,进而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

【文本创生】

1.阅读材料1:《六年级课外阅读书目一览表》(下发,人手一份)。

2.阅读材料2:本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结果(下发,人手一份)。

3.阅读材料3~5:好书介绍单3份(下发,人手一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六年级课外阅读书目一览表》以及“本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的阅读,学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基本策略――“对比、联系、整合”,在此基础上获取信息,做出简单的推论。

2.通过对“本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好书介绍单”的对比联系阅读,学习将“对比、联系、整合”的阅读策略运用到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以及运用信息形成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都带来了什么好书?小组内相互介绍一下。

二、略读表格,提取信息 ,明确任务

1. 谈话导入:课件呈现阅读材料1《六年级课外阅读书目一览表》。

(1)如果让你选,你最想看哪本书?为什么?

(2)如果要从中挑选出大家喜欢看又值得看的书,你们觉得最好还要了解哪些信息?

2.明确任务:出示课题“淘书之旅”。

二、试读图表,尝试推论,学习策略

1.出示材料:课件呈现阅读材料2“六(4)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

2.师生共读:初步了解统计图的构成(标题,竖轴,横轴,图标说明)。

3.师生动笔:学生书面小结课外阅读情况,教师同步小结,写在作业纸上。

[六(4)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

我班实际人数51人,回收问卷51份。经统计,今年到目前为止,我班同学图书阅读量在8本以上的有46人。对于同学们课余阅读的书籍类型,调查统计如下表:

从以上材料中,我得出以下结论(至少写出1点,语言尽量简洁):

5.明晰概念:补充资料,认识非连续性文本。

三、联读多份材料,形成观点,运用策略

1.下发阅读材料3~5:自读好书介绍单,读完想一想:如果让你推荐一本,你打算推荐哪一本?

2.临时分组:基于个体选择,全班完成分组。

3.合作学习:形成推荐理由。

(1)明确任务。课件呈现: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①小组讨论推荐理由,用关键词表达,写在卡纸上,把字写大一点。

②派代表汇报。 ]

(2)小组讨论,完成推荐任务。

4.汇报交流:强化阅读策略。

(1)代表汇报,交流阅读策略。

(2)教师示范,强化阅读策略。

四、总结全课,强化策略,延伸阅读

五、板书设计

[[ 获得信息做出推论形成观点 ][非连续

性文本] ]

【专家评课】

本课较好地体现了以下五种意识。

课程意识。本节课无论是主题的确定、学材的创生还是形式的设计,都是教师自己完成的。课程改革走到今天,不能只停留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从学习内容上进行重构与创生,这才是课改的关键所在。实施这一步很难,但我们的脚步必须迈出去。

板块意识。本节课两大板块,一是试读图表,学习策略;二是联读图文(表),运用策略。板块之间有联系,又有递进,教学目标指向明确,教学推进自然流畅,课堂体现了一种简约之美。

方法意识。每一节课的学习,教师一定要为方法、策略而教,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体验。怎么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徐老师的课自始至终都凸显了这一点,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阅读,学会了“这一类”的阅读,这是真正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

策略意识。徐老师特别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获得信息―做出推论―形成观点。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操练,还把这种学习的策略清晰地呈现在板书上,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学本意识。这节课,从学材开发上,无论是做的、看的、学习的,都来自于学生;从教学策略上,徐老师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师生形成了平等的学习共同体。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徐老师以生为本的理念和意识。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5篇

一、前言

2007年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07:1)。强调听说能力,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读写能力,因为“读”仍然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语言输入方式。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能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

二、“读书会”综述

“读书会”(Reading Circle, Literature Circle或Book Club等)是根据巴西著名教育家Paulo Freire所倡导的“culture circle”发展而来,其主旨是:培养阅读习惯、促进阅读流畅性和理解力、提供一个提高读写能力的社会环境、教授读者在印刷文本上查找信息、促进社区发展、提供一个讨论和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等。参加Reading Circle的读者定期集中在一起,就某一阅读文本或某一阅读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一个小组里一般设有多个角色,承担不同任务:Discussion leader(讨论组长),Culture collector(文化收集者),Passage person(文章朗读者),Summarizer(文章概括者),Word master(单词掌握者),Connector(文本与现实联系者),Illustrator (画图者),Reseacher(研究者)等。

“读书会”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倡导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某一个学习任务。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相互交流,建立起一种和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学习关系。合作学习的理念是教育学生成为一个集体的必不可少的部分,组员既要承担个人责任,也要承担小组责任。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把说话技能和积极学习结合起来,在外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种理想的听外语和练习外语的语言环境。

“读书会”也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学生在准备Reading Circle讨论的过程就是一种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文章和独立思考。

“读书会”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非常普遍。美国的各种机构(包括出版公司、图书馆、学校等)和个人团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读书会,主题有社会民主、哲学、科学、自学辅导、特色团会(如女权读书会)等等。在美英等国,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展Reading Circle 或 Literature Circle 活动,该活动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课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Anderson & Corbett, 2008; Blum, Lipsett, & Yocum, 2002)。1996年,国际阅读协会 (th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和全国英语教师委员会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eachers of English) 批准把 Literature Circle 作为提高识字能力的推荐策略。

国内对读书会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汉语阅读能力(郭,高,阎 & 石,2008:44-45;曹,2010:152-154;李,2010:9-11;王,2006:20-22)。

“读书会”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三、“读书会”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读书会”活动,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活动前期准备

“读书会”对学生来说是个新鲜事物,老师应该解释该活动的重要性、内容及实施步骤,向学生介绍每个角色承担的任务,并进行示范。此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获取阅读资源,提供获取阅读资料的渠道,如图书馆、报刊杂志、网站等。

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和英语水平,笔者认为一个小组应该包括6个角色:讨论组长, 文化收集者,文章概括者,单词掌握者,文本与现实联系者和讨论汇报者。每个班级根据学生人数可分成数量不等的小组。讨论组长主要负责选择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讨论;文化收集者则负责研究和解释阅读文本中出现的不同文化,提高小组成员的跨文化意识;文章概括者要学会用自己的话来简述所阅读文本的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单词掌握者需要向组员解释阅读文本中出现的生词和重要词汇,扩大组员的词汇量;文本与现实联系者,顾名思义,则需把阅读文本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探讨当今热点问题。每个学生都必须了解每个角色所承担的责任,每次“读书会”进行角色轮换,做好“读书会”前的准备工作。

2.实施步骤

2.1讨论组长预先选择好阅读材料,并通知小组成员阅读文本,准备所担任角色的任务。组长可以把阅读材料复印出来分发给组员,也可以把电子文本或相关链接发给组员,确保每个组员都能拿到阅读材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2.2课堂上的“读书会”讨论。根据本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老师可以安排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一个课时的“读书会”。

2.2.1学生分组讨论,用时20-25分钟。学生就所阅读文本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生词和重要词汇的用法、文化差异、反映的现实问题、启发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好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2.2.2小组汇报,用时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本组讨论情况,分享阅读内容和思想。这个环节能使语言输入与输出结合起来,让学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说的能力。

2.2.3教师点评,用时5分钟左右。教师指出学生表现的闪光点,指出存在的不足,对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表扬,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2.4学生自评和互评,用时3-5分钟。

3.注意事项

“读书会”能否顺利开展,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3.1分组方式。“读书会”是一种合作学习形式,合作学习理论的分组形式主要有两种: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王&杨,1997:35-37)。同质分组就是把成绩、个性、能力等方面相似的学生组成同一合作学习小组,并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反之,就是异质分组。教师可以根据任务类型、学生特点等情况来决定分组形式。“读书会”活动定期举行,时间跨度大,任务多样,笔者建议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王,2012:64),按照异质分组,每个小组的成员相对固定,但是每次“读书会”的角色进行轮换,这样有利于每次讨论会的前期准备,学生也能得到不同能力的锻炼。

3.2教师的作用。“读书会”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活动的总设计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在“读书会”讨论前要及时跟踪了解各个小组的准备情况,在讨论会上密切关注各个小组,及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提供帮助,有时甚至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3.3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难易程度、材料主题、课程学习目标、兴趣爱好等因素。太容易的文章没有挑战性,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太难的文章阅读起来令人沮丧,无法坚持下去。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组员的阅读材料。

3.4角色记录表的设计。教师要设计好每个角色的阅读记录表,提前分发给学生,做好相关笔记。角色记录表可以设计如下:

Name: _________ Group: ____________ Time: __________

Role: ____________

Book/Article:

My understanding:

教师在每次“读书会”后把记录表收起来,作为课程考评的一个依据。

3.5评价方法。Slavin认为合作学习最有效的奖励方法应该根据任务本身、成员表现及许多其他因素来决定(1980:317)。为了完成本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必须自己努力去做,同时也会试图影响和帮助组员完成任务。“读书会”任务的完成,需要所有成员的通力合作,完成自己相应的任务,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笔者建议以小组为单位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同时,评价者要多元化,把学生也纳入评价的主体,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和小组间互评,使评价多维化。

小组成员评价表可以设计如右图(Blum, Lipsett & Yocom, 2002:104):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以藏为主类;阅读教学;藏语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67-01

以藏为主类小学学生在学习藏语文的过程中,最感头疼的就是藏语作文。这个原因既有学生本身的能力问题,但更主要的是藏语文本身存在地问题。教师只有深刻的了解这些问题,才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找到克服困难,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1.藏语作文写作中的主要困难。

1.1 藏语文本身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藏语作文写造成了影响。藏语文教学中可以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人们的日常口语与书面语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现在人们日常运用的口语交流,在转化为书面语时找不到相同的词汇,或者说存在着书面语和日常口语在语法和词汇运用上不相同的现象。比如,在口语中会出现大量的音译外来词,语法上也存在大量的"洋泾浜"现象,可是在书面语中,这些词汇和语法却是错误的,学生如果按照口语书写藏语作文就会出现大量的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有些在书面语出现的传统词汇因为书面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原因为普通百姓所不了解。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传统中只出现在僧侣阶层和贵族阶层的藏语文向大众化发展,传统藏语向现代藏语发展过程出现的必然现象。可是这对学生的作文书写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是藏语作文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1.2 藏语文的词汇与语法之间的关系比较负杂,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困难。藏语词汇在表达含义时要根据词汇本身的含义和不同语法中的含义区分正确意思,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法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这是学生最为头痛的地方。对学生来说,写作文的时候,如何正确的选择词汇和语法的关系,准确地把单词运用到适合的语法中,并组织出语句叙述事情,说明来龙去脉是个难点。

1.3 藏语写作属于综合应用语言的范畴,它是训练学生语言应用与综合能力的主要教育内容。它要求学生宏观把握语言的能力强,知识储备要丰富。小学生在这些方面是有弱点的,要让他们很好地运用藏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记叙事件,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小学生在写藏语作文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现象。面对藏语的特殊性和小学生写作的实际困难,笔者认为应该从实际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加大阅读量,丰富词汇积累,熟悉语法运用,拓展宏观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2.以阅读教学为突破点,提升小学生藏语写作能力。

2.1 阅读教学对藏语写作的帮助作用。小学生怕写藏语作文,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肚子里"货"不多,不知道应该怎样下笔,不能确定怎样遣词造句才对,知识贫乏,脑子里文学形象单薄,写起藏语作文来,无话可说。要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多读。只有通过阅读,学生们才能掌握书面语的语感;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熟悉词汇在语法中的运用规律;只有通过阅读,学生积累词汇、拓展知识;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见贤思齐、有物可写。所以小学生要写好藏语作文,应该培养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仅会丰富语汇,还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文章的书写能力。

2.2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我个人觉得,阅读教学要以课本为依托,拓展到课外读本,注重设计小学生容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在引导培养小学学生对藏语文阅读兴趣和习惯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层次,指导他们拓宽阅读空间。从课内的书本到课外的读物、由教室到图书馆、由书本到网络、由报纸杂志到名人名著;……寻找不同的文章题材、体裁风格的篇幅,选择适合他们的藏语读本,指导他们广泛进行藏语文章的阅读。

2.3 目前适合小学生的藏文读物,目前笔者找到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教学课本。引导学生阅读,小学藏语课本是比较好的阅读文本,里面选取的文章符合小学各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便于教师指导阅读。既能利用阅读教学加强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力,又能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自读打下基础。第二种:杂志刊物。适合校小学生阅读的藏文杂志刊物不多,目前笔者找到的有《岗尖少年报》、《青海法制报少年版》。里面有很多适合藏族小学生阅读的优秀藏语文章,让学生从众多的小故事里悟出大道理;从各种奇妙独特的构思中分析藏语作文写作技巧;从无数华美丰富的语言中感悟藏语文采。第三种,民间故事、小说等。

2.4 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高藏文写作能力。"读写不分家"是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共识,没有阅读过程的知识积累,藏文写作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阅读,

古人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视野就会开阔,素材就会积累得更多,藏族学生在写作藏语作文的时后才会游刃有余,运用自如。如果因此,只有随着藏语文学科体系进一步改革,位藏族学生多角度地开辟了藏语文章的读写天地,拓宽了藏族中学生的阅读空间和写作空间,藏语作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和发展。藏语阅读与写作并进,让藏族中学生在读藏语类文章的过程中,既激发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的同时,积累语言材料,熟悉藏语写作文体,明确谋篇布局,懂得切词造句,提高藏语写作水平,实现藏语读写整体推进。

3.培养藏族学生写作收集藏语文章的习惯。

要引导藏族初中学生养成写藏语日记的习惯。知道他们用藏语在日记上写写自己当天的感受,印象最深的事或人,上课的收获等等,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等等等用藏语写出来。能力差的同学可以每次写一两句话,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可以多写几句,甚至可以写段写篇,这是没有下限和上限的一项作业。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练手。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7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局党委在这里召开读书活动座谈会,我感到这是深化读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的重要举措。应当说局党委从200x年在全局开展了读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争做文化型、知识型职工的局面。下面我汇报一下几年来读好书报刊,提升精气神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以勤奋的态度读书,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讲读书要勤奋,要肯吃苦。在读书上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聪明不足,勤奋有余。正是因为有了一种勤读不倦,苦读不厌,持之以恒,坚持数年的精神,才使自己小有进步,小有成绩。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挤时间勤读,做到三必读。即每天的党报必读,每期的党刊必读,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必读。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沈阳日报等,党刊如党建文汇、共产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纪检监察等。有人会说工作忙,事太多,没有时间,但我觉得正如鲁迅先生讲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另外,也有个学习方法问题,比如一份报纸各个版面要全读一遍恐怕一天也读不完,因此要讲究方法。我的方法是浏览标题、关注版面、抓住重点、精选文章,如读人民日报除了浏览标题了解国内外大事外,着重阅读头版、理论版、党建版,尤其对思想纵横、人民论坛等杂文随笔给予特别关注。二是肯吃苦勤记,做到随时写随时记。人们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确是读书学习的好方法,我从中尝到了甜头。十多年来不论工作时间还是业余时间读书,我都养成了笔本不离手,随看随记的好习惯。这些年来我共记了十几本笔记,大约有三十几万字。为了使用方便,我以工作为中心,根据工作的需要来分门别类,其中有理论学习、党建工作、纪检工作、工会工作、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故事、文秘知识、名言警句、书刊摘要等十几本。同时我还充分利用手机这个现代工具,把读书学习遇到的好文章、好句子、好词汇以信息的形式输入储存,以备随时查用。手机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快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是工作上的好帮手。三是常坚持勤剪,做到剪好报积资料。我是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剪裁报刊积累资料的。当时我调到住宅一公司二分公司任党办主任,由于经常写材料感到必须建立一个资料库,这样从那时起我就每天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好文章剪下来,分类整理好,每到年底我就按类别粘贴在本子上,这样的剪报集目前我已经积了二十多册,有了这些资料工作中我觉得得心应手,十分方便,促进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以文化的态度读书,相信书能养心,书能润身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加强人的思想修养,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我感

到从文化的视角广泛涉猎各种文化书籍,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是大有裨益的。在这方面我坚持三读:一是读古代名篇,丰富文化底蕴。读先秦散文,感受古文魅力;背唐宋诗词,鉴赏诗词佳作;赏明清小说,品味四大名著;记格言名句,夯实文化功底;晓文化典故,追溯历史轨迹,注意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二是读当代名家,提升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当代名家的优秀小说、散文、游记、随笔则是我们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范文,必须手不释卷地潜心研读,才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例如,余秋雨的书我是出版一本买一本读一本,尤其对《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更是爱不释手,常读常新。另外对当代快餐文化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对红透大江南北的易中天、于丹等知名学者的书也是该买就买,能读就读。例如,《品三国》虽有戏说成分,但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那段历史做了诠释,使人受益匪浅;而于丹的论《论语》对人也很有教益,使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应当说阅读这些名家的书不仅是一种文化消遣,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三是读名刊杂志,增加文化涵养。我觉得利用闲暇时间阅读著名期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77-1

一、巧用教材,激励学生参与英语词汇的开发

还记得听过这样一堂精彩的小学英语课,执教老师是我市(张家港市)专门从上海邀请来的荣获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的名师,她的课堂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让我回味无穷,意犹未尽!她执教的是上海牛津教材,教师以各种动物引入monkey, panda, lion, dog, cat……老师不局限于长颈鹿、大象、猴子、兔子的等动物类有关单词的学习,还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学生以肢体语言模仿动物,其余的学生们说出动物的名称,学生们的创造性和模仿能力是出奇的强,说出了许多动物。当有的学生模仿的动物袋鼠考拉,这个单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本来学生就处于纳闷状态,处于极度地想知道用英语怎么表达的高度亢奋状态,教师没有避而不谈,而是巧妙地适时的新授kangaroo, koala,学生学习得非常快,教师随即出示世界地图,要求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分别居住在世界上的哪些国家?这下不仅要用英语表达动物,还要说到国家Australia,同学们可以借助于词典等学习工具学习相关的国家。同样是四十分钟一节课,在她的安排下,学生主动的参与,还通过自己的查阅学习,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比一般的课上多了几倍的词汇量!

受这节课上的启发,同时学习相关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书刊《小学教学设计(英语)》、《中小学外语教学》等,让我对词汇资源的开发有了更多的认识,并付诸于我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比如我在教牛津版4B教材中的第4单元《Unit4 Buying fruit》,在第一课时的水果类单词教学中,单词watermelon,这个单词中字母比较多,我就分开来教学,water(水)、melon(瓜),把这两个单词并起来就是watermelon(西瓜),一个单词引申出了三个单词,但是我觉得在学过的单词中也有类似构成的单词,就追问:“还有别的类似的单词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节课中由一个单词说出了十几个单词,远远超出了书本的词汇量,让我和孩子们收获颇丰!

当然英语学习有其枯燥的一面,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既新授知识,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教材中的歌曲、小诗、图片等资源替换自编练习,学生既温故而知新,对词汇的积累有了拓展和延伸,又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二、灵活拓展,引导学生参与英语词汇的开发

1.在阅读中开发。根据研究表明,大量的阅读对英语学习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没有学过的单词,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单词,还可以通过查字典、问老师等知道这个单词的说、读。

在书报阅读中开发。现在市场上有许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报,如学生人手一份的语言文字周报(双语版),就是很好的阅读资料,我把每周的英语早读定为读报日,让学生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学生从一点看不懂,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到基本读懂,甚至还有的个别能流利的朗读,让我尝到了书报阅读的甜头!

在欣赏音像中开发。除了在书报阅读中开发外,我还组织学生通过欣赏音像制品VCD。音像制品把文字、声音、图象结合起来,提供了真实的英语运用场景,十分有利于英语学习。就如组织孩子们看动画片《狮子王》来说,学生光看英语字幕肯定看不懂,但是结合了故事情节,就容易理解的多了,一些从来没接触的单词也能理解了,下次碰到,不一定马上就能达到听、说、读、写的要求,但是总比“它认识你而你不认识它”好多了!

在畅游网络中开发。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让学生能畅游网络,感受着信息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孩子要用电脑,必须用到键盘,键盘上的Caps Lock、Enter、Tab、Shift、Back Space这些用英文标识的按键都让孩子词汇积累丰富起来,孩子们还可以通过上网,看到原版的儿童故事书籍,有条件的孩子还可以在家感受到网络教学。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9篇

恰当地选用辅助教材,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把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尽量向课外延伸,同时弥补学生的基础水平差的缺陷,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在选用辅助教材时,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做到所选的教材具有适用性和实用性,并兼顾教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首先,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基础水平出发,选用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辅助教材。其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以学生的生存、发展为主旨的。因此,在选用辅助教材时,就要确确实实地考虑教材的实用性,为学生的将来就业需要和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到学以致用,让他们感觉到在将来的就业发展时,英语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另外,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数处于16—18岁之间,对同一事物的专注力还不能自觉维持很长时间,为了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热情与新鲜感,在选用辅助教材时,还要考虑教材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以下谈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采用的三种英语辅助教材。 一、新闻时事 教师要改变仅仅盯着教材不放的观念,跟上变化复杂的国际形势,好好利用各种英文版的网络资源,如美国有线电视频道、美国之声、美国探索频道、英国的泰晤士报,还有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政府网等。每天花上半小时左右时间浏览一下各个英语网站,遇到用得上的材料,便记下来,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从这些网络获取的新闻时事往往有许多在国内新闻界还未提供的,或者与国内报导有不同的切入点,这就更增加它们的吸引力,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加专注地听。在网络上能用的材料数不胜数,教师所需要的就是留心去搜集和分类。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够直接用得上,因为一些材料内容过长或者生词过多,对于这些材料需要经过简化处理,并对新词进行简要地介绍,每一则材料的新词尽量控制在3个以内,而且要为这些新词建立一个分类词库,在以后的相关报导中,有意识尽量地重复使用这些新词,经过重复使用的新词才能让学生记住。 二、英文歌曲 改善英语学习情形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传统英语教学通常是照本宣科,很少顾及学生情感需求,学生几乎都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大多数中职学生情感丰富,喜欢唱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通过学唱英文歌曲来学英语,在这过程中,学生的焦虑感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更乐于进行各种练习。在进行听歌训练时,要遵循先易后难、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选好英文歌曲,能够在英语课上用得上的英文歌曲并不多。因此,教师事先要听大量的英文歌曲:一要确定风格,确保所选的英文歌曲适合年轻人,在确定之前如果心里没有把握的话,可以请学生帮助听一听,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音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教师认同的音乐风格并不一定就是学生喜欢的类型,因此认真选歌很有必要,一旦选到学生特别喜欢的歌曲,就意味着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二要确定内容,筛选英文歌曲内容的时候,注意两方面的事情,第一,所选的歌曲应吐词清晰,语速较慢,音调较为平稳;第二,所选歌曲的歌词需简单明了,这样的歌曲才能在英语课上用,如西城男孩的“Mylove”、《狮子王》的主题曲“Canyoufeelthelovetonight”等。接下来,把歌词中的一些单词掏空,让学生边听歌边把空缺的词补上,等学生慢慢地适应了以后,就可以增加难度,把歌词中的一些句子掏空直至让学生直接听歌写词,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以这种方式练习听力,学生乐于接受。填完歌词之后,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学唱。在学生唱歌过程中,适当地传授连读、不爆破以及矫正语音,这些知识都是在用到时才讲的,所以不用教师提醒,他们也学得特别认真。为了弥补课时短的缺陷,可以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确定一个固定的英语广播时间,播放学生学过的和经过挑选的英文歌曲。学生可以轻轻松松地复习学过的歌曲,还可以扩大新听英文歌曲的范围,培养英语语感。让学生感受到学英语并不仅仅是课上的事情,还是业余生活中一种享受。 三、英文书刊 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学英语的最大困难不是学不懂,而是学了记不住、用不上,结果等于白学。而克服这一困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原版英文书刊,加大语言材料的输入,增加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时间。针对中职学生的英文书刊很少,学生自己不怎么懂得寻找适合自己的英文书刊,而且刚开始阅读英文书刊时,都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去阅读:一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原版英文简易读物,如“书虫”和“企鹅”系列,还有一些英文期刊和报纸,这些纸质材料的阅读在起始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学生的水平推荐他们借阅相应的读物,教师自己也要积极阅读,有言道:言传不如身教。当他们阅读完毕时,教师务必和他们交流一下,如果他们看得懂,他们会很兴奋并自豪地和教师交流所看的和所想的,这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继续给他们介绍别的书目,他们就会很乐意接受。如果他们看得一头雾水,老师就要及时地给他们推荐更浅的书目。如果教师在阅读中发现有适合不同专业好文章,要及时地介绍给相应的学生,让这英文阅读之旅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当然,适当地集中安排两三次英文报纸阅读课,帮助他们学会怎样浏览报纸以及怎样从报纸中获取适合自己的信息,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使阅读更简单更快速。另一方面,在这个瞬间即变网络时代,学生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大量的网络信息,此时,引导学生浏览英文网络信息,让他们直接使用英语作为工具去接触世界了解世界,最好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网络链接,让学生可以直接浏览健康有趣的网站,而不会在网络上四处碰壁,晕头转向。另外,应事先对于英文网站上经常使用的英语词汇做一个简略的介绍,特别对那些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为在英文网站上的一些词汇会有专门的意思,事先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管是阅读纸质材料,还是浏览网络信息,都尽量做些读书笔记。最基本的读书笔记就是做分类词汇汇总表,积累更多的词汇量,方便将来阅读时查阅;作为一个中职学生,还需要记下对自己有用特别是对自己专业有用的知识,在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的同时,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p#分页标题#e#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10篇

1   内容与分工

1.1 工作内容

1.1.1  三大核心工作:人、财、物

人事:

1、日常考勤的汇总、上报人事处的工作(请假条的存档、入职及离职手续的馆内办理);

2、招聘工作(劳动用工、正式职工);

3、专业技术职称的材料汇总、上报,图书资料及出版编辑学科组的学科组秘书工作;

4、图书馆工人技师的推荐排序上报工作;年终考核工作、先进工作者的馆内评选工作;

5、困难职工的慰问工作。

财务:

1、负责日常财务收支的审核、报销;

2、负责职工工资、福利工作;

3、协助馆长做好本年度财务预算、上年度财务决算工作;

4、人事处培训经费的使用工作;

5、年终奖金的核算。

资产:

1、协助分管领导组织开展国有资产的统计、对外报送、清查等工作;

2、新增、报废、调拨资产的馆内审核工作。

1.1.2  三大重要工作:安全、维修、采购

安全:

1、配合分管领导做好各部门、分馆的安全督导工作;

2、组合安全消防培训;

3、配合学校开展创安工作,组织相关申报材料。

维修:

图书馆日常维修的及时上报及协调工作。

采购:

1、图书资料的招投标工作:协调图书馆相关部门及招投标办,组织开展图书馆纸本及数字资源的公开招投标工作;

馆内谈判工作:未达到学校招投标的金额,按照学校招投标的流程,组织专家开展馆内的采购谈判。

3、零星采购:协助分管领导,采购所需的物资(主要是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绿植养护、打印复印、订盒饭等)。

1.1.3  三大常规工作:会务、报告、工会

   会务:一楼会议区的外借服务;馆内外大、小型会议的会务工作;校外单位的考察接待

   报告:馆内报告的汇总;起草及呈送对校职能部门的报告;校内通知的起草和;

工会:

1、组织参加校内各种工会组织的赛事(球类比赛、运动会、文艺比赛等)

2、完成中秋、端午、生日、电影票、春游等工会福利采购及发放的工作;

3、组织馆内的平时工会活动;

4、生病住院职工的慰问。

1.1.4  两大特色工作:阅读推广、图管会

阅读推广:活动开幕式的组织、督办各部分及分馆按时完成各项阅读推广活动内容,组织相关的阅读推广活动及时向省图工委及其他组织上报相关申请材料。

图管会:图书馆读者管理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招新、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及二楼勤工助学打印社的管理等)。

1.2  工作与分工

游安妮:人事、零采、报告、阅读推广、图管会

韩珍艳:财务管理、资产管理

魏冬梅:安全、维修、会务、工会

小结:行政办的工作总结出来是“三无”产品,即无效益、无特色、无亮点;但是背后需要做诸多繁杂的统计、协调等工作,例如,劳动用工的招聘,收简历、统计简历,逐一电话核实信息、通知面试,前前后后打电话、短信300余条/次。

2   不足与困难

2.1 规范化与制度化需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完善《图书馆钥匙管理制度》、《南湖图书馆会议区外借管理办法》、《图书馆馆内招标管理办法》、《图书馆报销管理制度》、《图书馆党政联席会制度》、《图书馆合同管理办法》等。

2.2 创新受人员因素受阻

   办公室人员紧张,每个成员都有非常大的工作量,例如资产,数量多、种类多,工作繁琐,目前资产和财务两座大山压在一位老师身上。

2.3 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及效率

    激励机制的改革其实不应该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单位,而应该是从上至下,但是目前的激励机制很难让大家主动去承担工作和责任。

3   思考与展望

3.1 围绕一条主线——服务

两方面的服务:

服务读者

在硬件服务既定的条件下,提高服务机制的时效性和畅通性。

服务馆员

丰富工会会员的业务生活,做好学校政策法规的上传下达工作。

3.2 聚焦两大主题——改革、创新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及安排下,完成图书馆的人事改革工作,配合学校完成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专项等方面工作),力争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信息及文化中心。

3.3 抓住三项原则——严谨、高效、周全

行政办的工作细致且杂乱,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基本原则,遵从“大事请示,小事汇报”的方式,做好“管家”的工作。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11篇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首先要通过语文课内的阅读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读书,但决不能成为唯一读书。试想,每册语文书的阅读文章按40篇计算,一年学两册,即365天读80篇文章。这样的阅读量对于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记忆力处于黄金阶段的小学生,的确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内教材的阅读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有益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热爱阅读,热爱语文。这样,“促进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注意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实践,我体验到以下几种可行的方法。

一、课堂推荐

新课标新教材中经常会有与教材相关的课外书的推荐,这些书当然是向学生推荐的重点。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两次“课外书屋”,分别向学生推荐了《绿山强的安妮》、《根鸟》、《窗边的小豆豆》等表现人间真情的书籍和《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狼王梦》、《荒野的呼唤》等表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情感、动物的内心世界的书籍。我都会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时间向学生推荐,为学生简单介绍书籍的主要内容。若时间允许,我还会为学生朗读其中的片断,这样会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板报引导

我在本班的黑板报中专门开辟了“书海拾贝”专栏。其内容每周更新,所含相当丰富。有名人介绍、名言警句、唐诗宋词、语文知识等等。有的是我读到的好诗文,介绍给他们,有的是某个孩子发现的名人名言、课外知识,推荐给大家。因此,这一专栏成了孩子们课外阅读和积累的小小阵地,孩子们既关注专栏中不断更新的内容,还乐于将自己的新收获从这里推荐给大家。

三、阅读积累

教学生不仅要读,还要学会做阅读笔记。阅读笔记可以是对文中好词、好句、好段落的摘录,也可以是阅读某段、某文时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在读书的同时作阅读笔记,不仅是一个记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感悟的过程。几年来,我班学生每学期坚持记阅读笔记,大多数同学已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

四、展示交流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报刊英语 《英文报阅读举隅》 新闻英语 学理价值 史料价值

引言

报刊英语所涉及的体裁很广。翻开英文报刊,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具有不同特点和风格的体裁:消息报道、特写文章、新闻评论、小品文、天气预报、广告等。毫无疑问,报刊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就决定了其刊登的新闻类体裁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闻的简单定义是:新闻是对受众所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最具有传播效应、也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新闻最大的特质。提升英语交际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显然阅读英语报刊新闻就是其中一个及时的、能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而且又能快速掌握地道英语的快捷方式。鉴于上述原因,目前国内很多大专院校英语专业都纷纷开设英语报刊文章选读课程,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认知英语语言的途径,加深对英语世界文化的认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学习和研究报刊英语已成为英语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英语语言本身多层次、多角度、纷繁复杂的特质所决定的。报刊英语在越来越信息化、传媒化的社会中所占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解和掌握报刊英语的特质,是完善英语学习的一个途径,是构成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层面。报刊英语研究作为外语专业中的一门学科,在近代中国,它是何时被纳入到学者研究视野中的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1839年11月4日,在澳门正式创办的马礼逊教育会学校将英语教学引入中国本土,成为中国近代英语教学之滥觞,因此追溯学者对中国近代报刊英语之研究也应该从这一时间开始。翻检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周振鹤先生所编著的《晚清营业书目》(2005年第1版),并未有相关著作问世;翻阅由北京图书馆编纂的《民国时期总书目――语言文字分册》之《英语》部分(195页―259页),可以发现有关探讨英语报刊阅读的著作仅有四本,分别是《英文报阅读举隅》(1933年9月初版)、《英文新闻例释》(1946年7月一版)、《英文报纸读法》(1946年8月初版)和《怎样读英文报》(1947年7月初版);①又根据刊登在《教育杂志》(1909年―1933年)、《申报》(1872年―1933年)和《中华教育界》(1912年―1933年)上的售书广告,可以断定陈希周先生于1933年所编著的《英文报阅读举隅》理应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探讨报刊英语的著作。有幸在旧书市场购得此本书籍,拜读过后,收获颇多。这本书籍对研究中国报刊英语学术史本身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史料价值,但至今未发现有任何的论文和著作提及此本书籍,故在此有必要向大家做以详细的介绍。

《英文报阅读举隅》之概括性介绍

从这本书前的例言中可以对作者编写此书的目的和编写风格窥见一斑:“1.本书可供学习阅看英文报纸者自修之用,并可作英文课本。读者读完此书,对于阅看英文报纸之困难,可解决大半。2.本书内容,大半搜集最近一年来各种英文报纸之记事,几二百条,英汉对照,每条并附有[注]及[参考]。读者于依照[注]及译文研究原文之后,尤须注意[参考]材料之运用。3.全书分短简、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十四栏,乃为便于学习之目的,但英文报纸并未有此种严格分类,读者请勿误会。4.每栏之末,附以该类记事之常用单语及短句(Phase)。读者阅看英文报纸遇有难解之名词及词句时,则可依其性质应属于何栏者,即于该栏之末检阅之――陈希周谨启一九三二年五月廿二日。”②

《英文报阅读举隅》所收编的英语新闻全部来自于当时在国内、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主流权威的英语报刊。英语新闻材料分别来自于中国的The China Press、The Shanghai Times、North China Daily 和Peking-Tientsin Times;日本的The Japan Advertiser、The Japan Times and Mail、The Japan Chronicle 和The Osaka Mainichi;英国的Daily Mail 和Times;美国的The New York World。③显然,由于《英文报刊阅读举隅》所列举的英语新闻均来自于具有国际影响力,并享有良好信誉的英语报刊,这就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所收录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重要性及价值性,而且也保证了其所使用的新闻英语语言的标准性、规范性、真实性及地道性,上述的这些因素为一般读者掌握报刊英语知识、提高报刊英语阅读技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英文报阅读举隅》收录英语新闻所涉及的主题情况

此书涵括的英文报阅读材料按照体裁划分为:新闻、公告和广告。所收集的英文报刊新闻涉及民国社会和亚洲、欧洲、美洲国家的各个领域,主题极为广泛,信息量广博,按新闻的报道内容分类,共涉及13大类别的英语新闻,下面将按照分类列出其涉及的重要英语新闻主题。

第1类:“短简:人事及一般消息”类新闻。共计13条,涉及中国的有4条,涉及日本的有5条,剩下的消息涉及朝鲜、南斯拉夫及其他欧美国家。

第2类:政治类新闻。共计17条,其中涉及中国的有6条,涉及日本的有2条,涉及英国的有3条,涉及德国的有2条,涉及苏俄的有2条,涉及印度的有1条,涉及西班牙的有1条。

第3类:外交类新闻。共计14条,主要有下列主题,“中国任命驻日新公使、重光葵受命为驻华日使、有田氏受命为公使(日本)、中国致国联声明书、劝言忍耐、日奥修约、国际联盟下次会议议程……”

第4类:军事类新闻。共计15条,主要有下列主题,“炮舰检阅(中国)、张学良力主无抵抗主义、‘剿共’军克服三市镇、湖南预防省防、二十架军用飞机到沪――水陆两用机两架系为航空交通需用、日本增设空军团、新驱逐舰(日本)……”

第5类:经济、商业类新闻。共计13条,涉及中国的多达7条,涉及日本的1条,涉及美国的3条,涉及德国的1条,涉及苏俄的2条。

随后的新闻种类分别是:运输、交通类,犯罪、警察、法庭类,劳动、社会运动类,集会类,教育、学术类,健康、体育类,火警、灾祸类和天灾、气象类。

作者将“公告・广告”划分为最后一类,第14类,严格来讲,这样划分并不科学和严谨,因为前述的13类都属于新闻类的体裁,应该将此部分单独列出较为合适。④

综上所述,作者在书中搜集了200多条的英语新闻,几乎涵盖了国内、国际社会各个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在作者所引用的200多条英语新闻中,其涉及的新闻主题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其一,其中涉及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商业这四类的新闻共计59条,占据了总数1/4的比例还要多,而其他共九大类的新闻主题加在一起也不到其总数的3/4,作者的选材表现出了较强的倾向性。其二,作者在选择国别新闻时,在短简、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商业类新闻中,对中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表现出了高度关注。根据前述的第一部分中所介绍的《例言》可知,作者完稿的日期为1932年5月,而“本书内容,大半搜集自最近一年来各种英文报纸之记事”,我们可以断定,本书收录的英语新闻的时间跨度应该是从1931年5月到1932年5月。显然在这一阶段内,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个重大事件,那就是1931年发生在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发生在上海的“一・二八”事变。随着这两次事变的发生,日本全面侵华的进程逐步加快、程度日益加深,其企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狼子野心已经暴露无遗,处于极其凶险环境中的中华民族再次陷入了空前的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日军的侵华暴行对国内、国际社会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明显地体现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中华民族为抵抗强敌的入侵,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已经为抗击日寇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在此重大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国内媒体和民众自然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与中国和日本密切相关的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发生的这些重要事件的上面,并对此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

综上所述,作者选材的特点明显地凸显了报刊新闻所具有的重要性、显著性和接近性的特质。所谓重要性,指的是新闻事件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大家的切实利益有着密切关系,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关心,能够影响到许多人;显著性指新闻中的人物、地点或事件越是著名、越是突出,就越能吸引读者,新闻价值就越大,人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到它们的身上;接近性指新闻与读者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接近。凡是具有接近性的事实,受众关心,新闻价值就大,因为邻近的新闻不仅可以使人产生心灵上的触动,而且通常可以立即影响人们的行动,所以,新闻价值是与新闻和接受者在地理上的接近程度成正比的,如果新闻所反映的内容相同,则距离越近,新闻价值就越高;除了地理上的接近以外,心理上的接近也能增加接受者对新闻的兴趣。很显然,作者所精心选择的新闻很好地把握了新闻所具有的重要特殊属性,这样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加深他们对新闻的理解,最终提高阅读效率。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这种选材的倾向性有利于引导读者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加强民众的凝聚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读者紧跟时展的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作者将公告和广告划分为英语报刊阅读材料的第14大类,虽然没有对阅读材料像其他类别的英语新闻那样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讲解,也没有归纳和总结常见的广告类行业术语,但是,显而易见,作者已经意识到了公告和广告是一种不同于新闻的独特的语体,它应该有着自己的更加特殊的语言表达特色,应该在此书中给读者以必要的提醒,引起他们的关注和重视。从这一点来看,这是难能可贵的。

《英文报阅读举隅》讲解英语新闻的程序及其特点的介绍与分析

现在以外交类英语新闻中的《中国致国联声明书》(CHINA’S PETITION TO LEAGUE COUNCIL)为例,以更好了解此书讲解每一条英语新闻的特点与风格。由于篇幅所限,英文原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讲解具体程序依次如下所示(每条新闻都是如此):第一步是英语新闻的汉语翻译,“[国民社九月廿三南京电]日内瓦中国代表团总代表施肇基博士,向国联秘书长德鲁蒙氏提出关于满洲危局之声明书,其内容如下:为奉本国政府命令,请贵秘书长注意下列事件,并请根据盟约第十一条,立即召集国联理事会,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保障国际和平事。查中国代表团曾于本月十九日将此种情况之发生,及中国不负任何过咎之事实,通知理事会。此后屡接本国政府来电,告以情势越发严重,日本之正式军队,已无故向中国军队及沈阳开始轰击。炮击兵工厂营房,焚毁火药库,并将长春、宽城子一带中国军队缴械,其后又占据沈阳、安东及其他各地,所有公共机关及交通机关,均经强迫占据。对于此种行为,中国军队及人民,因在中国政府命令下采取无抵抗,且并禁止可使形势越发严重之行为。中国为国联会员之一,认为对于此种形势之发生,应要求根据盟约第十一条之规定,采取有效之动作。故余奉中国政府命令,请理事会按照盟约第十一条所授予之权,采取最有效方法,阻止此种情势之扩大,以免危及国际和平,同时恢复战前之性质及数目。中国政府对于理事会之建议及大会之决议,决定遵守无异议。”

与讲究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和追求各种艺术效果的文学语言相比,英语报刊新闻报道不失为一种具有鲜明语言形式和文体特点的语言资料。报刊的这一社会职能决定了报刊英语许多独特的文体特点。这种独特的文体特点往往不为一般读者所熟悉,成为他们理解英语新闻内容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给出较为标准的汉语翻译是十分有必要的;还有,新闻英语的汉译有自己独特的标准和方法。一般而言,新闻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准确、完整,与其他文体类资料的翻译相比,要更加忠实于原文;另一条标准是应该符合汉语新闻的风格,因为读者毕竟大多是中国人。读者通过对比英语原文和汉语译文,可以揣摩、发现和总结新闻英语汉译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第二步是“[注]”,即注释。为了加深读者的理解和记忆,作者列出关键词汇,再次给出精确的汉语翻译。作者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有关外交行业的术语,表示地点的专有名词,复杂的介词短语,复杂的动词短语,派生词和复合词等,这些在一般的英语类词典中很难查询到,作者关注的对象正好反映出了英语新闻所具有的较为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和风格。

第三步是“[参考]”。共包括6个项目的讲解,第(1)项中,作者从新闻标题中的关键行业术语“联盟”着手,引出它的全称“国际联盟”(the League of Nations),再通过联想记忆法列举出与国联有着紧密关系的“国联大会”(the Assembly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国联理事会”(the Council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和“国联盟约”(the Covenan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这种方式可以加强读者的记忆力,有效地扩大读者的行业术语词汇量。在(2)、(5)和(3)项中,作者列举了在文中需要重点学习的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这两种短语正好是新闻英语表达惯用的遣词造句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丰富的例句进行详细的讲解,总结其用法和特点,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和掌握。在第(4)项中,作者对表示时间的缩略语给予了解释,并由“本月”(inst.)自然而然地举出了“下月”(prox.)和“前月”(ult.)的缩略语及其全称。缩略语是现代英语报刊中主要的构词手段之一,它不仅具有造词简练、使用简便的特点,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作者已经意识到了缩略语是报刊英语中的一个重要语言现象,并给予了关注,而缩略语往往不被读者所理解,因此对此做出解释是完全有必要的。在第(6)项中,作者特意讲解了政治术语authority的单复数意义不尽相同,这种现象在英语报刊中经常出现,为了加深读者对这一重要语法现象的理解,又刻意举出若干例子进行说明。⑤

此书讲解新闻英语的风格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在每一类新闻英语讲解完毕之后,作者会对在当时的每一类英文报刊新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专业词汇和短语做以归类和总结。现在以政治类英语新闻为例进行说明。“政治记事之单语与短句”共分为五大类,第1类为“一般”单语与短语,主要涉及与政府、政治体制、政治主义相关的词汇,达35个之多。第2类为“政党”单语与短语,其词汇量共计11个。第3类为“选举”单语与短语,其词汇量总共有35个。第4类为“议会”单语与短语,其词汇量竟然多达66个。第5类为“中国国民政府各院部”单语与短语,其数量是16个。总之,上述的政治类英语术语涉及面广泛,举例丰富,翻译精确,就是对于当今阅读英语报刊的读者而言,仍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新闻报道涉及各行各业,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惯用词语,约定俗成。由于近代传播技术的逐渐提高,原来意义上的“行话”又常常会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流行,从而加快了语言的更新和发展。而新闻作为反映变化中的世界的“晴雨表”,自然会最敏感地反映这些变化。这些行业用语的语义变异与语义增值往往最先出现在反应敏感的报刊上,成为新的语言资源,比如上述第3类中提到的“is defeated”这一短语,这本来是一个军事、体育用语,意思为“战败、被击败”,后被引入到政治领域中,意思为“落选”。作者几乎在书中的每一大类新闻英语讲解结束后,都要在其总结的专业类术语中对上面所举例探讨的特殊“行话”给予特别的关注和解释,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些“行话”来源的特殊性,这是阅读英语报刊的难点,如果不进行解释,读者很难通过其他途径查询,这势必会阻碍阅读进程。

语言资源的扩大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那就是,近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政治、科技、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英语词汇表达的更新、变迁和发展,从而新生了大量行业用语或表达,它们也常常最先出现在反应敏感的报刊上,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惜笔墨详细地分类列举了各国的议会机构名称。在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东西方国家、西方国家之间的历史和国情也不尽相同,因此构成国会的成员和国会机构表达的内涵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最先被反应敏捷的报刊新闻所捕捉到,虽然其汉语的翻译大致相同,但其英语表达方式却有较大差异,那么读者自然对这一现象倍感困惑,因此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在第1类中提到的“party out of power(反对党、在野党),by-election(补缺选举)”和“electorate(选举人〈全体〉)”,等等,它们都是在近代政治体制民主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词语,其构词也很有特点,前者是合成词,后者是派生词,这也是新闻英语词汇构成的重要特征。

还有,“五院”制度在世界政治制度史上是一个首创,是中国所独有的,它有着独特的内涵,因此在第5类中所列举的“五院”院长的表达有着独特的新闻英语特点,分别是:President of Executive Yuan(行政院院长),President of Control Yuan(监察院院长),President of Legislative Yuan(立法院院长),President of Examination Yuan(考试院院长),President of Judiciary Yuan(司法院院长)。“英语复合词+汉语拼音”表示独特的中国新闻英语,这也彰显了新闻英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⑥

经过以上两种途径产生的新术语在相当长的时段内都很难进入普通的英语类词典,尤其是在中国出版的词典,原因是词典收录的词语必须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而被一般公众理解和接受了的,因此,某些词汇往往无处可查,显而易见,作者进行这样的专门归类和总结对于读者了解和掌握英语新闻词汇、提高阅读效率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英文报阅读举隅》的出版距今已有近80个年头,如果用现在的学术视野去审视这部中国近代探讨报刊英语的开山之作,尽管它看起来那么不成熟、那么不完善,甚至可以用“稚嫩”去形容和描述,不足点有很多,例如,这部著作所收编的英语报刊阅读材料仅仅涉及了最基本的消息报道和广告等,至于其他类型的体裁,诸如特写文章、新闻评论、小品文等等,均没有被提及;作者主要从英语词汇的层面讲解报刊英语的特点,而且讲解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举例和翻译来完成的,缺乏对报刊英语特点进行系统性、规律性、理论性的归纳和总结;对于报刊英语的语法特征讲解较少,修辞手段特点几乎没有涉及,对于能够彰显英语报刊新闻特色的标题语言的讲解则完全没有涉及,但是我们评价任何一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根据已掌握的文献资料,都应该穿越时空的隧道,使它尽可能返回它所赖以存在的历史语境,从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中出发,对此历史图景做一解读、阐释和评价,而不应该以现在的学术标准来衡量其是非得失,这才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已发生的历史图景作出较为客观、较为公允的评判。从这样的立场和角度来看,这部中国近代探究报刊英语的处女之作,它在一些层面所做出的尝试在学理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这些至今仍被后辈的学术著作所传承。任何一门学科都要经历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完善成熟的阶段,至于上述提到的诸多不足和缺点正好说明了国人对于报刊英语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研究者当然会从最直观的新闻材料的类别、选材的倾向性和新闻英语词汇等层面入手。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外语界已经开始涉足这块值得开发的处女地。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史,只有探寻它的过去,才能理解和把握它的现在,更好地推测它的未来。

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的学科建设,书中援引的新闻实例全部来自于中西方主流权威媒体,选材广泛,题材多样,语言表达简练,遣词造句规范,文笔流畅,颇具代表性,这就为后人研究民国时期报刊英语的特点提供了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无异于为我们创建了一个真实的英语报刊新闻语料库,这个特殊的语料库对在特殊的时段内,开展个案研究极具学术价值;而且此书收编的新闻报道所涉及的时间范围都在1931年5月至1932年5月期间,这一阶段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占据着非同寻常的地位。除了原始档案资料以外,中外主流权威媒体所记载的新闻报道可以作为有力的佐证,共同见证这段难忘的历史岁月。

注 释:

①北京图书馆编:“外国语――英语”,《民国时期总书目――语言文字分册(1911―1949)》,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②~⑥陈希周:《英文报阅读举隅》(A Guide of the Study of Journalistic English),开明书店,中华民国廿二年版。

参考文献:

1.丁伟:《马礼逊教育会学校英语教学历史研究》,《澳门理工学报》,2008(3)。

2.周振鹤:《晚清营业书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3.徐晓庆:《新闻英语汉译探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4月,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

4.刘威:《试评〈新闻英语与翻译〉》,《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2)。

5.张建:《报刊英语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13篇

但近几年来,NMET和各省自主命题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信息量大,对阅读速度保持了较高的要求;其选材反映出浓厚的时代气息与鲜明的语言文化特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因而有可能为考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设题也一直把重点放在检测考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要求考生具有较高层次的阅读速度和技能。事实上,许多考生,尤其是来自于经济较落后的农村中学和一般县城中学的考生普遍感到阅读理解篇幅太长、生词太多,时间不够用,失分自然就很严重。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不失分太多呢?这是我们高三教师应探讨的课题。高三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也就是传授阅读技巧,如跳读、略读和速读的能力;抓课文主旨,段落大意和相关有效信息的能力;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文学欣赏能力等。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即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联合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由此可见,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 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读者的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理解有赖于读者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只有当读者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文章的信息发生相互作用时,才能产生理解。如果一个人对输入的新信息一点背景知识都不知晓,他就无法理解新信息。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阅读理解障碍,比如:今年我省考生大部分都在阅读理解E篇失分惨重,他们都是缺乏对哲学这门课程的了解,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这门课程。所以理解不透彻,因而产生了惧怕心理,最后导致看不完全文而胡乱猜测答案。因此在理解句意时不仅要用语言本身的知识,还要运用客观世界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如何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呢?

1.加强阅读,增进习得

读说明文能获知,读议论文能了解新的观点,读文学作品能受到感染熏陶。只要读懂了文章的内容,阅读的过程便是语言能力习得的过程。语言习得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自然习得的,而不仅仅是通过老师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讲解和阅读方法的介绍来提高的,而且这种阅读实践是真实的,负载信息量,不同于阅读训练中针对阅读技能的阅读实践。俗语说,博闻才能强记。

同时要鼓励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困难,除了教会他们从上下文猜测词义等之外,还要求学生养成主动查词典的习惯,不望字生义,也不依赖别人,并传授一些查阅图书资料的知识和方法。这样,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学生既获得了大量信息,增长了许多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运用网络,广泛猎取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学生还可以检索计算机网络、图书馆报刊、电视等媒体,跳出教材小书,放大阅读范围。鼓励学生,读“纸质书”(书报杂志)“电子书”(网络光盘)和“无字书”(自然万物,人情世故等),把“阅读小课堂”引向“阅读大课堂”。

二、扎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

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语言知识是为语言能力服务的”。纵观我国近几十年来的英语教学,由于在主观上缺乏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在客观上又违背了一些语言教学规律,我国的外语教学,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学,普遍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缺点。

如何扎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呢?

1.建全语法知识,正确理解长句

我们高一新生就是这么一种情况――缺乏适当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没有适当的语法和词汇这种语言基础知识,语言能力便没有了根基,因而看不懂原文材料,更谈不上理解了。

在高三复习中,突出句子结构的重要性。教学生判断怎样的句子是对的以及面对一个长句如何简化等方法。如今年江西省高考阅读理解E篇,第四段有两个句子较长:Philosophy strengthens ones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tocommunicate, to organize ideas and issues, to persuade, and to take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rom a large quantity of data. These general uses are of great benefit in the career field, not necessarily for obtaining ones first job after graduation, but for preparing for positions of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later on.学生是否能读懂这句子与分析句型结构有关系,直接影响着73、74、75、三题的答案。

73.With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you can ____.正确答案:D:make progress in your career development

74.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____.正确答案:B: Logic helpsyou to become a better thinker

75.Fromthepassage,wecanconclude ____.正确答案C:philosophy can be helpful for the study of any other subjects

如果学生能准确分析此长句,就能把握主要信息:学好哲学的重要作用,加强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交际、组织个人思维等的能力,这些能力会影响人的一辈子,而不是短暂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培训。

2.增加词汇,克服障碍

考纲明确说明阅读理解材料可以含有教纲之外的生词,但不会影响阅读。事实上,考生往往会因为文中有些生词而影响阅读,甚至产生了惧怕看这种材料的心理。众所周知,江西省07年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较易,但E篇失分较多,原因是很多学生不认识“philosophy”这个单词,因而理解整篇文章就较困难。作为老师,我们有必要抓词汇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熟记教材中的生词,掌握构词法,还要扩大词汇量,把课外阅读及平时训练遇到的生词都摘抄在笔记本上或课本词汇表后,经常浏览,以致于能读得正确,听得明白,记得住中文意思。常抓不懈,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就扩大了;同时,教师如能介绍词汇的背景知识,拓宽知识面,那么就更利于扫除阅读时的语言障碍,使学生有能看懂原文的成就感。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14篇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学,并且懂得如何去学。研究的特色,即着眼点在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而不只是一味追求教师的教学艺术,也超出了所谓的“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探讨,更上升到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激活、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从而真正挖掘出学生潜在能力的层面。

[关键词]阅读英文报纸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50

现在的学生,如果问到他们该怎样学习、怎样提高效率时,总是这样回答:再去买几本习题集来做做,周末多报几个补习班,去找家教……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自主学习是有效学习的关键。教师经常会发现,学校里最优秀的一小部分学生,往往是不参加任何补习班和家教班的,他们能够静心读书,自我钻研,他们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效,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可这样的学生,只是相当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于是,这样一个想法浮上我心头,也许我们长久以来过多地关注作为教师该怎样去教,而忽略了作为学生该怎样去自主学习,教师在这一方面,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认识并且拥有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呢?

一、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1.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科学的阅读技巧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保证。在报刊阅读中,学生应结合学习内容与任务,熟练掌握与运用阅读的六种技巧,旨在提高查找信息、理解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种阅读技巧为:(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开展自主性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英语报刊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所以仅靠课堂上(一般每周一节课)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应以课后自主性阅读为主。在阅读中可以结合课本的学习任务、个人实际情况及爱好选择喜欢的栏目或篇章,并尽可能开展大量的自主性阅读活动。另外,报纸文章列有阅读的字数及建议的阅读时间,因而在阅读中,学生可按报刊的建议,开展限时阅读,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是中学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从近几年中考、高考试题中书面表达所占的分值比例及其发展趋势来看,语言写作在高考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写作是目前中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其薄弱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素材的积累。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只有在足量的输入前提下语言的输出才有可能,也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大量的语言素材,写作才有可能进行,才有可能写好。因而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要尽可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英文报刊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紧密结合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生只要充分利用报刊材料进行写作训练,并在训练中注意方法和策略,一定能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与水平。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模仿。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并具备用母语谋篇的能力,在此前提下,仿写训练能进一步甚至是大幅度提高写作能力。两份学生英文报纸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涵盖了近几年高考中书面表达试题的内容和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书信等高考命题中常见的文体,对学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因而,以报刊中的文章作为范文进行仿写,对学生有一定的实效性。

三、巩固和扩大词汇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模式

一、目前初中生英语阅读的现状

1.理论基础

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近年来,中考英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中考阅读理解题量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拓宽,难度逐年增大。对学生的语篇领悟能力、合理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考查的词汇量也在逐年增加。

为适应新课标要求,顺应中考英语阅读的发展趋势,并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紧迫。英语报刊阅读无疑是顺应新课改形势,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首选。

2.学生现状

虽然现在学生可以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已经大大增加,可是大多数学生还只是通过教材和课堂来接触英语。多年来,初中英语教育一直以学科课程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学生的阅读材料单一,阅读量远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无法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难以改变单调和乏味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解比较狭隘,教师和学生只是通过做大量的语篇和习题来进行阅读训练,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速度和效果,因此要改变阅读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报刊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很容易激发学生们强烈的参与欲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所以要学好英语,我们就更需要大量的输入,英语报刊是理想和有效的阅读材料。教师应尽可能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让学生接触英语,增加阅读的输入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英语报刊具有突出特点

1.语言地道、图文并茂

英语报刊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以报道时事文化为主导,以浅显地道的英语向读者报道国内外的社会政治热点、校园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娱乐、风云人物、历史地理、科技知识、生活常识等内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英语报刊信息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科技、历史和地理等等各方面的内容,无疑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词汇量、丰富其语言知识。

3.材料鲜活,时代感强

英语报刊关注时事热点,报刊上的阅读材料总能迅速跟上时代步伐,及时创造新的词汇,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资料。报刊上的文章内容通俗新颖,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天下大事,而且使我们接触到大量鲜活的语言。

三、英文报刊是现行教材的有效补充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中阅读材料往往陈旧、过时,而将英语报刊作为教学资源,其内容通俗新颖,能为中学生英语阅读提供丰富的素材,更有效地避免教材中与现实生活脱节的一些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文章短小精悍,可读性强

英语报刊涵盖了初中教材所涉及或是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并把握时代特色,选择那些能吸引学生的文章,大部分文章短小精悍,针对性强,更适合中学生的英语程度和理解能力。不仅能增加学生阅读量,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愉快地进行大量、广泛和快速的阅读。这是学生积累社会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面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2.难易适中,适用性强

与教材相比,英语报刊具有更加方便、灵活且实用的优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配套使用的英语报刊,难易程度适中,基本能够适用于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英语报刊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编排出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新闻、热点话题、文化、历史、现代科技等材料。

3.是教材内容的补充

英语报刊与初中教材基本保持同步,有利于补充和扩展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我们班正在使用的《学英语报》,它是一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文报刊。它符合教学需要,其中的同步材料为教材内容提供相关背景知识。若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将报刊内容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可成为教材的辅助或拓展部分。

4.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英语报刊以生动活泼的版式、纯正地道的英语,使学生能轻松地阅读到大量内容丰富的文章,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视野开阔。通过大量的报刊阅读,学生可以复习巩固课文知识,扩大词汇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大量的语言输入有利于学生习得活的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写作能力。

5.是教材跨文化知识的扩展

学生通过教材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是有限的,而报刊信息量大是学生拓宽课外阅读的首选材料。通过读报,让学生认识到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断吸收地道的、符合英语思维的表达习惯。认识异域文化习俗,熟悉中外文化的基本差异,帮助超越平时阅读理解中的障碍,并获得跨文化的意识,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四、英语报刊阅读课的模式与方法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打破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可以由教师选适合学生读,且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先对这个话题进行介绍,提供必要的阅读背景,然后由学生自己阅读。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拿到一份报纸后,由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阅读。对于较难的文章,教师可以对文中的生词和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加以解释说明。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英语阅读的有效性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默读习惯的形成:英语报刊阅读应采取默读的方式。默读是快速的有意义阅读实践,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语言内容上,而不是语音和语调上。

快速阅读习惯的培养:一份英语报纸有多个版面,阅读量很大,每篇文章都要细读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采用跳读或略读技巧浏览全文,在阅读中捕捉主要信息,忽略次要信息。

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学生刚开始阅读时,往往习惯于逐词阅读,或用手指点读。逐词阅读会使学生偏离篇章内容的预期和理解,最终影响阅读效率。应该要求学生按意群阅读,捕捉关键词,抓住中心思想,摆脱英译中的习惯。

克服词汇障碍:阅读时,对于不影响理解文章大意的生词可以暂时不理。对于影响理解文章的生词,可以利用各种猜测词义的方法,如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利用具体的语言环境猜测词义。

3.报刊阅读的实施方法

(1)做好英语报刊读报笔记

学好英语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积累。英文报刊的词语实用,语言现代,知识丰富。做好读书笔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笔记内容包括:1)摘抄:摘抄精彩的词句、片段、格言警句等;2)写内容提要:可以写出每段的大意、列出文章的主题、框架或故事梗概,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3) 写读书体会: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写阅读感想或心得,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

(2)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版面,按照兴趣分小组进行阅读。大家可在组内讨论、交流所阅读的内容,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除了对自己所读的文章印象深刻之外,也能通过同伴的介绍了解到自己没读的文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概括大意、复述故事、辩论、采访、小品等多种形式来检验学生读报和组织活动的成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运用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均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利用英语报刊的丰富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对英语教学是一种相当好的补充和延伸。报刊广泛的题材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因而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读报兴趣,以报刊为基础的活动和任务可以给学生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语言训练,促进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同时报刊辅助教学在教室和世界之间搭建桥梁,能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王宗炎.语言、知识、学习和人工智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