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

基坑调查报告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软土地质;测试方法

1、深基坑勘察问题的提出、分析与处理意见

1.1 对淤泥质超软弱土没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

众所周知,粉砂土富水性较强,而淤泥质土层富水性贫乏,在这种一侧富水,而另一侧隔水的条件下,导致在接触带上富水最集中,由于长期受其水的浸泡软化,致使淤泥质土中天然含水量很高,天然孔隙比和液性指数很大,其性质接近于淤泥,可能为淤泥质超软弱土。对这种特殊性土应进行钻探取样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或现场做十字板剪切试验。鉴于该土性对基坑工程的严重危害性,因此,建议钻探取样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或现场做十字板剪切试验,确定土的性质,同时,提醒勘察同行在进行深基坑围护方案设计时,应注意在淤泥质软土与粉砂接触带上,往往淤泥质软土是最软弱的。

1.2 没有合理分层

如某超高层建筑为2F基坑,发生过深基坑整体塌滑事故,后据补勘查证,淤泥质土层很厚,达30m,按其性质可细分为3个亚层:第1层淤泥质土性质最差,含有较多的腐烂植物残骸或富含有机质,埋藏较浅,厚度较大,处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以内;第2层淤泥质土性质稍好,但仍处于流塑状态,厚度较大,位于坑底;第3层淤泥质土性质相对较好,其性质接近于软塑状态,但埋藏较深,形成了淤泥质土的性质由上而下逐渐变好的特征。但查看原先地质报告,发现没有对淤泥质土的明显特征引起重视,仅粗分为一个大层,由于没有细分层,导致淤泥质土统计的抗剪强度C、值偏高,是引发深基坑滑塌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对深基坑而言,细分层很重要,而对很厚的淤泥质土层更应该进行仔细分层。就本工程补勘来说,对很厚的淤泥质土层划分为3个亚层是合理的。

1.3 钻探没有详细查明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

如某多层住宅小区,1F地下室,但在打桩和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多处没有查明,与勘察成果报告不吻合,造成多次补勘和采用加桩进行补强的措施。究其原因主要有:①地质条件复杂,据邻近场地钻探揭露,以淤泥质土为主的软弱夹层较多;②项目没有搜集资料;③对地下室勘察没有引起重视;④采用网格状布孔,由于孔少控制不了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在水平和竖向上的分布情况。应沿建筑物周边线并兼顾角点和沿基坑外侧布置勘探孔,孔距取较小值;不能打浅孔,而是深孔;不应是控制1/5取原状土试样孔,而至少是1/3取原状土试样孔;补勘不能都集中在所谓问题最多的地段,而还要兼顾面上的情况,分层对软弱夹层。当厚度大于0.5m的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或透镜体,宜进行单独分层。

1.4 土工试验测试数据不正确

如某超高层建筑为2F基坑,从土工试验测试数据来看,淤泥质土天然含水量高达50.8﹪,天然孔隙比和液性指数接近于淤泥,对比区域水质资料,明显高出很多。分析原因:①可能受原基坑中的原河流长期浸泡软化有关;②可能与取土和土工试验操作不当有关鉴于目前取样和土工试验都有不规范之处,综合分析,笔者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性。若是这种情况,应在室内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阶段,作异常值剔除。土工试验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判断基坑安全性的问题,因此,土工试验测试数据必须是真实、准确,关键是规范取土和规范操作。

1.5 土层定名有误

如某超高层建筑为2F~3F基坑,从土层定名来看,将该沉积环境中的黏质粉土和淤泥质粘土夹黏质粉土,均定名为砂质粉土。错误的定名,影响了分析评价和降水方案的选择,若是砂质粉土,可以采用轻型井点或管井降水;而黏质粉土和淤泥质黏土夹黏质粉土,不宜采用降水,而是排水,即用集水井和明沟抽排即可。

1.6 土的抗剪强度测试方法和取值的问题

如何选择土的抗剪强度测试方法、合理取值和应用,应视土的性质、周边环境条件和深基坑开挖深度等具体情况选定。一般情况下,对饱和淤泥质等软土宜选择三轴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而对排水条件较好的粉砂土可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Cu)强度试验;但在实际工程中发现采用的是由地区经验得出来的固快值和快剪指标进行设计。

1.7 勘察成果报告

深基坑属于高层、超高层建筑重要的不可分割一个部分,常在勘察成果报告中单列一节,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在深基坑设计参数表中,对填土有的C、φ经验值没有提供;②土的抗剪强度多提供的是直剪固快资料;③使用不一,有的用直剪固快峰值,有的用勘察单位的推荐值,而有的设计则用自己的经验值;④提供的建筑抗浮设防水位相差很大;⑤分析评价力度不足,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却占很大篇幅。

如何编好这一章节,关键是要针对深基坑的周边环境、破坏后果严重程度、基坑深度、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应列表阐明基坑设计参数,对填土可提供C、φ的经验值亦可;②重在评价,基坑围护方案点到为止;③建筑抗浮设防水位宜可取当地历年来的最高洪水位或地势较低地段,可按室外地坪标高确定;④须提出降(排)水或截水、如何使用设计参数、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监测等有关要求。

2、原因分析、防止措施、体会

2.1 原因分析:质量意识淡薄,对深基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勘察有“重主楼、轻基坑”的现象,缺少在沿基坑外侧布孔或调查;勘察市场竞争不规范,受工期短和勘察费用低等因素有关;缺少刻苦学习和钻研业务,仅凭个人意愿行事。

2.2 预防措施:对深基坑勘察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对超大超深基坑事故的诱发或发生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规范勘察市场竞争;多学习规范,正确理解规范精神和严格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深基坑事故应及时进行处理,总结经验与教训。

2.3 几点体会:深基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开挖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深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临时性结构而降低勘察精度来考虑问题。深基坑勘察要求高于和严于浅基础和桩基础(无带地下室)的勘察。在地质(土质和水)和环境双重复杂条件下,对深基坑周边的外侧应布置勘探点,一般间距可控制在30m,并对深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应进行详细调查,将调查结果融入勘察成果报告,可供深基坑围护设计时参考。深基坑事故,重在预防,关键要做到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测试数据真实、准确和正确评价。对山区滑坡、崩塌、泥石流、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国家很重视,多有报导,但从勘察角度来研究深基坑问题却不多见。

3、结论

本文结合软土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和质量信息反馈等几个常见的勘察问题,分析了原因并相应作了处理。最后强调以预防为主,并明确提出了深基坑勘察应严于浅基础和桩基础(无带地下室)的勘察观点。

参考文献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监理施工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事业迅猛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与日俱增,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知道,深基坑支护是临时建筑,虽然它的施工不在建筑主体施工范围内,但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事关重大,应引起监理人员的足够重视,要做到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深基坑工程事故不仅会延误工期,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本文将就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进行分析说明。

一、施工准备监理

1、设计方案及其审查

好的设计方案应该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成败。因此,监理单位要真正起到咨询、监督、管理、控制的作用。第一,在介入现场施工时对方案应认真审批;第二,在使用方案时能够协调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道工序;第三,尽力了解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设计意图。同时,监理应做好业主的工作,使其了解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避免业主方为节约投资,不顾科学地盲目指挥,甚至压制监理单位的工作。此外,在选择设计单位方面,应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不能由无设计资质的施工单位或挂靠设计院的无证人员提出方案。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应对具体工程按照相关规范认真编制,不能粗制滥造,更不能照搬别的工地现成的施工组织设计,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本没有指导意义。监理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应严格执行监理规范的要求,认真审核基坑的支护体系、施工平面图、降水措施、基坑开挖方式、监测布置的合理性等内容。具体做法是:首先,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提出修改意见;其次,要求施工单位在修改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后按程序申报;最后,经总监审批合格方能施工。

二、施工过程监理

1、地质勘察

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比较详细的阐明了基坑开挖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明确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地段、重要地层以及土质指标等内容。因此,工程监理工程师应认真阅读地质勘察报告,充分了解施工场地。在实际情况中,地质勘察资料往往不一定很详细而且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在基坑开挖中还要经常对比现场的地质情况。若发现现场的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差异很大,一定要及时告知建设单位,再由建设单位通知勘察和设计单位,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方案。

2、周围土体止水效果控制

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必须慎重,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三方面考虑。地下水的来源复杂,一般是承压水、上层滞水、潜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所以,首先要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主要依据就是工程的地质资料,同时要了解深基坑的周围环境。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常采用止水帷幕的措施。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和压力注浆法是止水帷幕常用的施工方法。

3、原材料及设备控制

原材料控制方面,监理控制的要点是:第一,检查材质报告、进场验收登记和现场实物的批号、批量是否相符;第二,明确各项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例如,混凝土、砂浆应有法定检测单位的配合比或试验报告;第三,确定材料数量能否满足施工要求。设备控制方面,首先,检查现场的设备机具和技术状态能否满足施工需要;其次,配备专人维修保养钻机等机具设备,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检查;最后,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影响施工质量,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设备。

4、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及工程桩,防止挠动基底原状土,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查清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挖土。基坑开挖完成后,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应提醒建设单位尽快组织勘察、质监、监理、设计、施工等部门进行验槽,以便及早开始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基坑回填前,要保证支护层不被破坏,特别是坡脚部分。总之,在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单位要与挖土单位紧密配合,遵循时空效应原则。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做到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

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核验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的正确性和保护措施;第二,对地下连续墙、钢筋绑扎等隐蔽工程做好验收;第三,审查施工单位的水平及竖向施工放线是否正确,并对基坑的开挖尺寸、边坡坡度和水平标高进行检查,随时注意基坑的变化。

5、施工信息管理

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沉降和裂缝,临近建筑物及道路的倾斜、沉降和裂缝,基坑底的隆起等都属于监测内容。具体监测方法是:8~10m设一个监测点,关键部位适当加密,每天进行肉眼巡视和观测,开挖后每3~5天监测一次,位移大时可适当加密,此外,因现场施工情况复杂,监测点极易被破坏,所以必须注意对监测点的保护。根据观测结果,绘出变化曲线图,确保能真实反映出所测因素影响的动态趋势,以便传达出险情前兆信息,找出险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结合相关的诱发条件,如气象条件、开挖施工、地下水变化等,以及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经过科学决策,排除险情。需引起注意的是,开挖较深的基坑必须测试支撑的内应力,当应力达设计值90%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可以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以及变化频率,这需要与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作对比;另一方面,可以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便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害,以确保工程安全。

基坑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是深基坑施工中易产生的主要问题。基坑支护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形、产生沉降,水平方向是否有位移、倾斜,是否有裂缝,以及基坑底是否产生隆起和变形等问题是决定基坑支护结构成败的关键。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降水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2-0115-02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75m,自然地面相对标高为-1.20m,下沉式广场基底标高-5.90m,工艺品大楼基底标高-10.7m,办公楼基底标高-11.5m。地上二十六层,地下二层。

工程周边环境具体情况如下:基坑东侧开挖边线距围墙11.48m,而汽车坡道地段距围墙(红线)4.3m,围墙外10.0m为五层居民楼(居民楼未采用桩基础);办公楼南侧开挖边线距围墙最远处25.82m,最近处3.69m,围墙外为绿地(约30m 宽);基坑西侧开挖边线距二期土建临时办公用房、售楼部仅0.9m;基坑北侧距开挖边线3.6m~6.7m为城市河道,距河道北驳岸7.8m为在建工程(采用管桩基础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埋深5.0m)。

2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时监理控制要点

本工程基坑围护SMW工法桩的主要作用是围护和防水。在监理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体的搭接长度、水泥的用量、搅拌的均匀性和桩体的长度。

1)了解地质勘察报告:监理工程师要对本基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做到充分的了解,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关键地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基坑土方开挖中还要经常观察基坑内地质情况,若与地质报告很大差异时要及时告知总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通知勘察和设计单位,查看是否需要调整方案;

2)基坑围护设计方案:本基坑深度达到11.9m(相对于±0.00),属于深基坑。因此本基坑围护方案须由具备设计资质的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自行设计或施工单位委托具有基坑支护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并且需要进行专家论证。其目的是可以有效降低土方开挖时基坑支护的风险,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确保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在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应做到事前控制,消除影响基坑支护安全的各种隐患,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加强自检和互检,坚决要求施工单位做到上一道工序质量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1)见证取样:施工进场的水泥、钢筋必须进行见证取样和必要的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使用;

(2)测量放线: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测放轴线,用经纬仪对桩位进行测量放样定位,打好钢筋定位桩,做好标记。桩机就位和移动前须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施工过程中桩位线及标志要经常检查,看不清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补上;每根桩在施打时都要从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校正垂直度;

(3)试桩:在正式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将搅拌机安装到位、调试好,并进行试桩,同时对施工单位记录好的桩号、桩长、喷浆情况及水灰比等数据及时进行检查,以便在后续施工中更好地加以监理、控制;

(4)三轴搅拌桩搅拌速度和注浆控制:施工单位严格控制三轴搅拌桩下沉和提升速度,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并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同时现场监理人员必须检查水泥的品种、标号、出厂强度报告、复试报告、水泥浆水灰比、掺量等内容,同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要求见证取样,留足必要的试块。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旁站,对每根桩的下钻深度进行现场签字确认。现场跟踪抽查水泥用量、泥浆拌制数量和提升时间,每个台班至少用比重计抽查三次水灰比,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做好施工记录,经常抽查桩位的偏差、搅拌深度和搅拌直径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H型钢加工和下插: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需经常检查H型钢焊接质量,插入水泥土部分须均匀涂刷减摩剂。在起吊H型钢时确保垂直度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插入时须将H型钢底部中心对正桩位中心并沿定位卡靠型钢自重徐徐垂直插入水泥土搅拌桩体内。型钢拔出后要求施工单位立即用6%~8%水泥浆液进行回填拔除后留下的缝隙,自然流入整个缝隙为止;

(6)圈梁施工:钢筋绑扎之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余桩桩头处理情况。圈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宜留过多的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时,在圈梁上及时埋设沉降位移观测点,砼应连续浇筑。牛腿混凝土浇筑之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预埋件埋设位置是否正确,防止偏位;

(7)土方开挖要求:围护桩支撑系统须达到设计强度,试验报告合格,以及坑内水位降至基底1.5m以下方可开挖。基本原则“先开挖对围护桩移较低的一侧土体,再开挖对围护桩移要求较高的一侧土体,开槽支撑,分层分段开挖,留土护壁,严禁超挖”的原则。机械挖土应和围护桩间距有不小于20cm的空隙,挖斗不得碰撞围护桩、立柱和支撑。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开挖面的高差应控制在2m以内。电梯井、集水井等局部加深区必须先挖至浅基坑标高,待大面积垫层浇筑完后才能向下开挖。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验槽和混凝土垫层的施工,混凝土垫层需直接浇筑至围护桩内侧面;

(8)注意地下水或水患的影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层滞水、砂土中的微承压水、裂隙水、承压水、管道漏水、地面漏水、雨水等处理不当,都会给边坡支护和周围建筑物管线带来危害。在选择地下水的处理方式时,要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周围环境,决定采取降水还是防渗措施,以免引起地面沉降,给周围建筑及管线造成破坏。本工程采用了集水井进行降水,降水效果比较理想,没有出现流砂和管涌事故。

项目监理组在监理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井点管在运输、装卸和堆放时滤网不能破坏,下入井点孔前,进行逐根检查,保证滤网完好;②滤管位置应按要求埋设,严禁将滤管插入土中,深度符合要求;③灌填砂料前应把孔内泥浆稀释,灌填高度应满足要求;

(9)基坑工程监测。基坑监测方案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当变化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束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检测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交阶段性监测结果报告,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深基坑; 止水帷幕 ;悬挂式 ;渗流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对于深基坑悬挂式止水帷幕渗流技术来讲,当止水帷幕插入坑底以下的弱透水土层时,基坑内外水体被帷幕墙隔离,帷幕下端无渗流。只需疏干降水,地下水控制很容易成功。当基坑有厚度很大的强透水土层如砂土层,帷幕没有插入到下面的不透水层(或一定范围内根本没有不透水层),帷幕下端的水体内外是联通的且有渗流压力,此时控制不好,极易发生坑内抽不干,坑外沉降大,甚者有垮塌的可能,所以有必要进行针对深基坑悬挂式止水帷幕渗流技术开展相关的技术探讨。

关于悬挂止水帷幕底的绕流计算,现行基坑规范尚无完善公式,本文想要通过分析实例TYC基坑止水帷幕绕流量计算过程,来弄清绕流计算公式的定义。

2、工程概况:

地点在昆明市北市区,土质以圆砾为主,地勘报告涌水量100151m3/d,影响半径平均300m,k=45m/d。基坑最深为8.63m(后改为10.13m)。大多数剖面前排采用长螺旋钢筋混凝土压灌桩φ600@1600另加锚索做桩锚结构承受土压力,后排采用长螺旋水泥土置换桩φ600@400做止水帷幕控制地下水。

2011年4月开工做支护桩和止水帷幕桩,原基坑最深8.63m,至2011年10月,因业主及规划原因,地下室深度改变,部分基坑加深1.5m,此时大部分止水帷幕已经完工。设计单位提出止水帷幕更改方案,其中止水帷幕更改的基本思路按照同济大学应慧清教授止水帷幕绕流理论计算确定,方案主要计算过程如下:

参照应慧清2003版《基坑支护工程图集设计施工》,有止水帷幕的基坑涌水量计算式:Q=kBH(M-h)/(b+M+T)。

Q=基坑绕流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B=帷幕长度(m);H=降水深度(m);M=含水层厚度(m);h(hw)=静止水位到帷幕底深度(m);b=帷幕厚度(m);T=设计降水水位到帷幕底深度(m)。

3、展开分析:

1)当M-h小于0的时候,帷幕已经插入弱透水层,地下水被彻底隔离,无渗流。

2)当M-h等于0的时候,帷幕底刚接触弱透水层顶,地下水渗流处于临界渗流,认为是性价比最佳。下面是应慧清对此时的情况专门画的计算简图,图中可以看出h(hw)与M默认值等长。

3)当M-h大于0的时候,帷幕处于悬挂状态,帷幕底容易产生地下水渗流。

根据上述公式,含水层M越大,基坑渗透的涌水量越大。帷幕底的砂层有多深,含水层M就取多大,没有限制,此处应慧清教授也未说明,结果会发生有的帷幕计算涌水量偏大,导致帷幕加长,浪费经济,甚者会发生帷幕计算涌水量会大于无帷幕时(勘察报告涌水量),实为昆明基坑界第一笑话。

如基坑14剖原深度8.63m,到帷幕底总深度=放坡2+桩长13=15m(嵌入=15-9.63+2=7.87m)。后基坑变更加深1.5m,基坑深度变为10.13m。设计院重新设计止水帷幕,帷幕总深度为放坡2+桩长19=21m(嵌入=19-10.13+2=10.87m),采用应慧清帷幕涌水计算式:Q=kBH(M-h)/(b+M+T)。

设计院14剖数据:Q=基坑绕流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取自地勘报告45m/d;B=基坑周长约1340m;H=降水水头差9.53m;M=含水层厚度32m;h(hw)=静止水位到帷幕底深度15.4m;b=帷幕厚度0.6m;T=设计降水水位到帷幕底深度=嵌入深度=5.87m。

代入原深度(8.63m)涌水量:Q=45*1340*9.53(32-15.4)/(0.6+32+5.87)=247968m3。

247968m3/d远远大于原地勘报告100151m3/d,设计院这个结果显示,有止水帷幕的基坑比无止水帷幕基坑的涌水量更多,那么还做止水帷幕干嘛,这就是昆明基坑界第一笑话的实例。那么,错在什么地方呢,是应慧清公式不对,还是设计院计算错误,审查时做如下分析:

1)算数审查,手工验算和软件验算均为24968,说明算数正确。

2)公式审查,应慧清公式,是同济大学审查过,应无大的的原则问题。经过上面的分析,只可能有的参数取值不确定,而取值者是模糊取值,如M取值便是,到底是否如此,下面会继续深入分析。

3)参数审查,k是地勘报告数据经查地勘报告原件无误;B为基坑周长实量无误;H为降水水头,到场地实测无误;h=15.4m经复核图纸无误;b是0.6m,经检查施工记录无误;T为嵌入深度有点误差但不大;M为含水层厚度,取值从静水位到帷幕底下不透水土层,在地勘图查看确为32m。但此处有个疑点,地勘图上有多少就取多少吗?从上面分析应慧清公式来看,M是决定涌水量和嵌入深度的关键参数,另外从应慧清的图形可以看出M的默认值是与h等值,计算结果为零。M到底可以取值多少没有说明,在此,引入基坑规程,JGJ120-99里并相关无公式,而JGJ120-201x报批版里有帷幕嵌入深度限制公式:

本公式阐明,在已知坑深,土质情况下,嵌入深度与水头差是一对主要矛盾,在此的数学结果必须大于Kse。此公式也可以从理正软件管涌公式引出(1.5为2级K的默认值)1.5y0h'yw≤(h'+2D)y'。

在此可以推出常用的悬挂帷幕嵌入长度计算公式:

帷幕嵌入D≥0.5[(hyw・Kse/y')-0.8D1]

悬挂帷幕嵌入深度满足要求时,通过帷幕底的绕流量很少,满足基坑地下水控制要求。在昆明地区试验的基坑也证明基本如此。

回到应慧清公式Q=kBH(M-h)/(b+M+T),我们认为M取值不应该按照地勘报告有多少取多少,而是验算嵌入深度后再决定。当嵌入深度满足规程时,按应慧清默认值M=h,绕流量Q=0。当不满足规程时,设不满足值为d=0.5[(hyw・Kse/y')-0.8D1]--D,那么,M=h+d。

在此验算上例的嵌入深度:

D≥0.5[(hyw・Kse/y')-0.8D1]

D=帷幕嵌入深度(m);

D1=静止水位或承压水面到坑底深度(坑深-水位8.63-1.1=7.53m);

y'=土浮重(平均取10.2kN/m3);

yw=水重(9.8kN/m3);

h=基坑内外水头差(坑深-静水位8.63-1.1=7.53m);

Kse=安全系数,1级基坑取1.6。

代入公式得:

嵌入深度D=0.5*[(7.53*9.8*1.6/10.2)-0.8*7.53]=2.78m。

实际施工嵌入深度大于5.87m,大于计算深度2.78m,满足JGJ120-2011报批版规程要求。也就是说原帷幕不必加长,也能满足规程要求。这时应慧清公式的M值取值可以等于h,帷幕绕流量计算值等于零,原计算涌水量247968m3/d计算有误,主要是M值取值没有弄明白,才造成计算涌水量大于地勘涌水量。

当然,绕流量等于零,并不能说基坑没水。一般基坑总的水量由帷幕绕流量、坑底涌水量、幕面和锚孔漏水量、其他水量组成,经过计算(过程略)和经验估算,基坑总水量约为7600m3,约需8台抽水机。

4、实施: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基坑支护工程主要包括支护结构体系的设计和土方开挖两部分,深基坑工程作为重大危险源,一直是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和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监查的重点,本文主要谈谈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近20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其理论还有待于不断完善。深基坑支护工程已成为建设工程中监理工作责任较大、协调量多、风险较高、任务较重的子分部工程,监理单位对于如何开展深基坑支护监理工作、应重点抓好哪几个方面,确保基坑支护不出质量安全事故就需要仔细认真地研究策划。

1 认真学习审查设计文件,做好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勘察工作。

项目监理部进入现场后,要求项目总监立即组织全体监理人员,认真学习、研究本工程设计图纸尤其是支护工程设计图和地质勘察资料,并对现场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现场地形地貌实地勘察,对照设计图和地质资料,审查支护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施工可行性,找出设计不足、缺陷、有疑问存在问题的地方,在此基础上通过业主向设计方提出监理意见。

2 严格审查深基坑支护单位及参与土方、支护工程有关单位资质和业绩情况:监理方依据有关规定要求,严格审查深基坑支护施工单位、土方施工单位、降排水施工单位和监测单位资质,以上专业施工单位的资质要符合相应规定要求,并要具有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业绩。审查其施工现场质保体系是否健全,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监理、主要技术负责人、主要施工员的人员资格和类似工程业绩情况是否符合本工程要求;审查其施工设备、机具、测量仪器和监测单位的监测设备能否满足工程需要和要求。以上审查符合要求后,监理单位予以书面确认后,这些单位方准进入现场。

3 敦促业主单位组织召开深基坑施工专家论证会。

监理方要积极敦促并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和召开论证会。有关专家应包括设计院技术权威和设计人员,施工总包单位总工、支护工程单位总工参加。论证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设计审查、深基坑土方开挖、基坑降排水、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估、监测方案、应急措施等。经与会专家会签的专家论证报告作为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文件。要求各专业施工单位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工程实施中严格执行。

4 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会议工作

在图审和设计交底会上,监理要本着对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设计存在的问题,经反复研究论证,提出监理意见,贯彻专家论证报告意见,做好参会各方设计问题协调工作,形成经设计及与会各方会签的图纸会审会议纪要对设计方同意会后办理的设计变更文件,监理要积极建设单位督促落实;对未达成共识,设计、业主等不同意问题,监理方不能消极坐等,监理要要充分利用专家组的技术优势,在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广泛咨询的前提下,拿出监理意见,协调各方妥善处理解决。

5 严格审查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审查方案与深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文件的符合性、方案与专家论证报告的符合性,支护施工程序、质量保证措施、支护工程监测措施和应急措施,深基坑支护工程完毕后的开挖条件。审查时要对照审核土方专项施工方案,支护工程施工顺序与土方开挖顺序是否一致性,挖土线路和运土线路、施工机械出入口与支护施工是否产生冲突,挖土进度与维护施工进度是否协调,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是否建立等。

6 编制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制定符合实际、针对性强、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监理细则,深基坑土方工程监理细则编制依据除了工程监理规划、地质勘察报告、专项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外,还要考虑周边环境条件,监理工程师要深入了解周围环境,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和造成的危害做到心中有数。监理细则在“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值”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7 进行支护工程监理交底

监理交底内容是对监理规划有关监理程序、监理权限、支护监理实施细则设置的质量控制点进行详尽交底。监理方行使权限主要有:1)上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下道工序不准施工。避免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道工序,造成既成事实而增加处理的难度。为使控制有效。2)当工程质量失控时,总监理工程师有权签发停工令。3)施工单位报送的“完成工程量月报表”和“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须经总监签证认可,才能计入完成工程量,支付工程款。

监理单位在使用上述权限时应十分谨慎,如监理人员在现场检查,发现施工单位有不按图施工或不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进行操作时,一般先以口头形式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提出,并要求纠正。如施工承包单位整改不力或不听从劝告时,监理工程师可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整改。当问题性质严重时,总监认为必要签发停工令,同时报送业主方,凡涉及到要延长工期或增加投资等重大问题须停工时,总监应及时与业主沟通。

8 检查验收深基坑支护施工开工条件

检查进场施工全部施工管理、施工专业人员到位情况,人员资格是否符合有关要求。进场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质量验收,复试情况。进场机械设备、机具、测量仪器到位情况,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情况,应急设备、材料、人员到位情况。具备条件方可签署开工令。

9 基坑工程的监测

9.1 加强基坑工程监测

监测单位要严格按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按规定及时提供监测报告。当支护结构达到报警值时,要立刻通知监理及有关单位。其监测内容应包括:1)支护边坡深层土体水平位移;2)水位监测;3)管线监测:专业管线如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等应请相关专业单位进行监测。4)对周围环境监测:包括周围建筑物、道路及管线的沉降、倾斜、裂缝的产生和开展情况。

9.2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应急抢险措施及抢险物资准备工作

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施工现场应备有应急措施的材料及设备,如沙袋、钢管、钢筋、水泥、注浆机、潜水泵等施工机具。具体应急措施如下:1)、如位移监测结果较大,则应立即停止开挖土方,增加临时钢支撑,必要时回填土方,并坑外卸土;土钉墙部分在可采用加长、加密土钉或放慢挖土速度及场外卸土或坑内回填等方法处理;2)、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3)、若围护桩间出现渗水,应马上压力注浆止水,再挂网抹浆加固止水;4)、若地下水量较大,地下水位降不到施工需要的预定标高,可采用增设轻型井点进行降水。电梯井承台较深处若降水困难,可增设简易深井降水;5)、如遇大雨,应及时进行坑内降水,防止基坑在水中长时间浸泡;6)、如遇坑底土位移过大或隆起过大,应停止开挖并立即进行压力注浆等土体加固措施,等养护后方可继续开挖。

加强对基坑围护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予以消除。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1、对周围环境调查的缺失

周围环境调查是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建筑密集,交通流量大的城市更为重要。例如,某市深基坑支护时,忽视了基坑边缘城市供水管的存在,造成供水管断裂,导致周边街区停水数日。还有,因采用锚杆支护将电缆管线打断,致使区段停电,损失惨重。又如,某深基坑支护前未对周围道路上汽车载重和流量进行深入调查,对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作出严格控制,导致周边道路开裂和塌陷,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再如,某工程的深基坑支护,对影响区域内的所有建(构)筑物,未查明其平面位置、距离关系、用途、层数、结构形式、基础形式与埋深,未做基坑四周的截水帷幕,盲目降水,引发周围地面下沉,造成四周房屋裂隙,激发群体性上访事件。这些对周边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情况不了解,就盲目开挖造成损失的实例很多,后果十分严重。在此不作一一赘述。引起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凡进行了勘察设计的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是应承担起主要责任的。长期以来,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只是为地下室的施工创造条件,一直由施工单位作为临时性施工措施自行解决。造成了有些勘察、设计人员对基坑支护的特点和要求缺乏较深的了解,出现了有些设计人员提供的勘察任务书未涉及基坑支护工程的勘察要求。采用供建筑基础设计的勘察资料作为深基坑支护设计的依据。有些设计人员即使提出了基坑支护的勘察要求,但勘察人员所提供的勘察成果仍然沿袭建筑地基勘察的技术路线。勘察钻孔的布点只限在建筑划定的轮廓线以内,并严重缺乏四周环境状况的调查资料。随着城市建筑密度的增大,各种地下管线的复杂交错,基坑深度的增大,这种基坑工程的勘察成果中资料依据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基坑支护事故频发。

在我国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对基坑工程的勘察专门设置了第4.8节,共11条,对勘察内容、勘察重点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基坑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3倍;勘察深度宜为开挖深度的2~3倍。强调在开挖边界外,勘察手段以调查研究、搜集已有资料为主,复杂场地和斜坡场地应布置适量的勘探点。特别在第4.8.7条中,基坑工程勘察,应进行环境状况的调查,查明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现状、结构特点以及对开挖变形的承受能力。在城市地下管网密集分布区,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或其它档案资料了解管线的类别、平面位置、埋深和规模,必要时应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

基坑支护工程由于具有临时性,随着基坑的回填,其使用寿命也随之结束。因此,建设单位一般不大愿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花费较多的投资・给勘察设计单位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基坑支护工程的勘察设计具有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在设计计算中某些偶然荷载是不加考虑的,支护结构相对于永久性结构的安全储备较小,而环境变量多,影响因素复杂,基坑工程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重大安全质量事故,一旦事故发生其处理难度大、费用高,带来的社会影响恶劣。因此,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人员除了要掌握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外,特别需要重视对基坑四周环境的调查工作,严格按照我国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进行深基坑工程的勘察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基坑支护工程的勘察设计。

2、土层抗剪强度力学指标的缺失

基坑工程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与一般建筑基础工程的力学指标是有一定区别的,建筑基础的地基勘察只在建筑划定的轮廓线以内,对持力层、下卧层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针对地基土竖向承载力性能,并提供相关土质参数。在建筑基础的地基的勘察中对浅部软弱土层因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一般不作详细的土层分类,也不做常规试验,只采用“该土层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简单描述。而基坑支护设计所需要的除了建筑基础地基的相关力学指标外,基坑四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划分和土质参数,其中包括浅部的软弱土层、土层的土质参数更加重要,若采用此类建筑基础的岩土勘察报告作为基坑支护的设计依据,土层抗剪强度力学指标实际上是缺失的。因为支护结构其荷载效应主要是土体、土中水及四周建、构筑物的存在而引起的侧压力。基坑支护结构型式的选择也不可能避开浅部土层自身的相关力学指标,若基坑采用放坡、土钉墙、锚杆等结构形式时,土体就是支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即使浅部土层是可作为建筑基础持力层,在岩土报告中做了实验研究,提供了建筑基础所需要提供的土层抗剪强度的Y、c,(p指标用于基坑支护设计,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不可行的。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条文说明,

“从理论上说基坑开挖形成的边坡是侧向卸荷,其应力路径是不变减小,明显不同于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土。另外有些特殊性岩土(如超同结考粘性土、软质岩),开挖暴露后会发生应力释放、膨胀、收缩开裂、浸水软化等现象,强度急剧衰减。因此选择用于支护设计的抗剪强度参数,应考虑开挖造成的边界条件改变、地下水条件的改变等影响,对超固土原则上取值应低于原状试样的试验结果”。如长沙地区的网纹土和粘土岩,天然条件下抗剪强度很高,但是开挖暴露侧向卸荷后,经应力释放、浸水软化、风化,微裂隙张开,抗剪强度显著降低,直接采用抗剪强度试验指标是偏于不安全的。另由于基坑开挖直接改变了原始状态下的自然条件,在空间上切断了原始地层的连接,改变了地下水的传导路径。基坑外降水或者基坑周边采用止水帷幕防渗后基坑内降水,周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应是有区别的,勘察报告应根据可能采用的地下水不同的处理措施提供不同排水条件下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前者土体处于排水条件,而后者土体大都处在地下水中,其指标的差距不能忽视。

当遇上岩石基坑时,岩体的产状和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也是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应根据场地的地质构造、岩体特征、风化情况、基坑开挖深度等,进行详细勘察,提供实用于深基坑支护所需要的力学指标。特别是当岩石结构面向基坑内倾斜,其倾角小于开挖坡角且大于内摩擦角时,基坑支护应根据结构面的抗剪强度进行支护处理。

目前基坑工程支护设计应用一般建筑基础的地基勘察资料,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有些情况存在着依据资料缺失,有些情况存在提供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适用性的缺失。给基坑支护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是造成某些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我们应该遵守现行的《岩土勘察规范》第4.8.4条中所规定的:

“在受基坑开挖影响和可能设置支护结构的范围内,应查明岩土分布、分层提供支护设计所需要的抗剪强度指标,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应与基坑工程设计要求一致,符合设计采用的标

准,并应在勘察报告中说明。”

3、对地下水作用的分析与合理判定

地下水控制的设计是深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组成部份,要做好地下水控制设计,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又是最重要的基础。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录入的四条强制性条文均与地下水控制设计有关,它们是3.1.4条、3.1.5条、3.1.6条和8.1.4条,这四条强制性条文中分别表述了,“在支护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地下水的变化对周边环境的水平与竖向变形的影响”:“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况和支护结构与基础形式等因素,确定地下水和控制方法”:“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同时也提出了地下水控制计算和验算的要求:抗渗透稳定性验算:基坑底突涌稳定性验算;根据支护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地下水位控制计算。为了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强制性条文相配套,现行《岩土勘察规范》中第4.8.5条,也以强制性条文的行式,表述了“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治理(降水或隔渗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工程经验表明:在大而深的基坑工程中,对地下水的勘察评价,将对工程的安全与造价产生极大的影响,例如,某市一住宅区基坑工程由于缺乏对水文地质的详细勘察资料,忽视对地下水作用的评价,基坑采用桩锚支护,基坑四周末做止水帷幕截水,采用在基坑内集水明排降水,结果引发了周围近300米范围地面沉降,近10万平方米房屋出现裂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又例如,某基坑为厚层网纹土,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只根据勘察报告中提到的“地表水丰富”的结论,在基坑支护中盲目采用止水帷幕,止水帷幕的工程造价高达150万元,这种对地下水的性质不做认真分析,不充分利用基坑四周土体的隔水性能,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工期的延长,这类工程事例也不曾少见。

怎样才能选取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地下水控制方案’一是应充分对含水埋藏条件及水位或水压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充分对水层的含水性及富水性的调查分析;二是要充分论证和预测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和变化,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发生因地下水的改变而引起的地面下沉,道路开裂、管线错位、建筑物偏斜、损坏等危害。

4、支护结构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基坑工程不仅需要岩土工程的知识,也需要结构工程的知识,同时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密不可分,需要在施工过程采用动态设计,从事基坑工程的从业人员应具备岩土工程、建筑结构、施工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目前,全面具备上述知识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较少,因此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值得重视与关注:

A、设计单位不依据勘察报告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某些设计人员根据过去的经验,不与勘察单位协商沟通以获取勘察单位的正式变更t自作主张修改勘察报告提供的重要参数,如土层的抗剪强度、锚杆与土体的摩阻力、放坡坡率等,基坑设计成为无依据的设计。

B、当周边建筑物为桩基础时,盲目采用桩锚、锚杆、土钉墙的支护方案。给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带来隐患。周边建筑物为桩基础,的确将附加荷载传递到土体深部,建筑荷载对基坑的影响随桩的长度增加而减小,但是城市中心区基坑周边建筑物大多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多层建筑,普遍采用小直径(多为350mm)的灌注桩基础,配筋少甚至仅上部配筋,桩距密,有时净距为700mm,锚杆、土钉的锚固段灌浆往往伸入灌注桩群中,在孔隙较大的土体中锚杆、土钉灌浆往往使锚杆、土钉锚固段与灌注桩联成一体,使灌注桩受到锚杆、土钉传递的拉力,特别是桩锚体系中的锚杆,其设计的抗拉强度往往较大,为控制变形通常施加一定的预应力,这时小直径灌注桩有被拉断、拉裂的可能,

C、重视靠近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重型施工设备,缺乏对基坑周边附近的陡坡、陡坎的土质、坡度、现有支护措施、稳定程度、地表水体的距离、水位的调查,忽视因陡坎、陡坡的土压力、水压力对基坑外侧土体产生附加荷载的分析。一般认为,基坑外侧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为地表沉降的主影响区域,2~4倍范围为地表沉降的次影响区域。但有些高陡坡、陡坎可能还在主要影响区域内或次影响区域内,它们的土压力、水压力不能忽略不计。有些高陡坡、陡坎下部可能存在滑动面,一旦基坑施工将产生整体滑移。还有一些已有建筑物的地下室,修建时采用大开挖的形式进行的施工,当临近的基坑支护设计若采用土钉墙或锚杆,将已有建筑的基坑回填土作为锚固端土层,势必造成锚杆抗拉强度达不到设计目标。

D、忽视基坑顶点位移的控制,仅考虑基坑的稳定和支护结构的强度,基坑工程与周边建筑环境互相制约、互相联系,若基坑周边地层产生变形,小则极大地影响周边建筑的使用功能,造成周围百姓工作、生活不便,大则引起已有建筑物沉降、倾斜甚至倒塌的事故。基坑支护顶点变形量的控制基坑工程成败的关键。在我国现行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第3.1.4条以强制性条文行式,明确规定“应根据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及土的性质等因素确定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对于基坑周围人流、车流量大,或有十分重要的市政设施的地段,建议顶点位移以确保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为原则,确定合理的限值。决不能仅仅以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为依据。

E、在某些基坑的设计计算时,桩的受力采用经典法计算,而在计算锚杆受力时采用弹性法,将桩、锚杆按不同的方法单独计算。桩锚支护设计中,桩与锚杆共同作用构成基坑的支护结构体系,计算时应采用统一的方法。有些基坑支护设计采用软件计算时不反复迭代,一次计算草草出图。在基坑支护的软件计算时,某些参数的输入值与计算值往往差异很大,这时就应将计算值当作输入值重新计算,经多次迭代后输入值与计算值趋于同一数值,这时的计算结果才符合要求。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预控措施;质量控制;支护监测;应急准备

中图分类号:TV55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过程中,积极采取预控措施,做到严格科学把关质量控制,及时掌握基坑围护工程的变化动态,对工程采取针对性监测,定时对所定的监测内容进行观测及数据整理,以观察各参数变化趋势,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土方开挖和后续工程施工,这样才能做好基坑支护的监理工作。

一、积极采取预控措施

1、认真研究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基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分析可能导致边坡土体失稳、坍塌的各种因素,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地段、重要地层和土质指标做到心中有数。

2、了解、分析场地内各种市政管道对基坑开挖的影响。对设计人员设计考虑不周之处,及时发现并告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如在工程基坑放线过程中,发现有高压线铁塔(供电设施)距基坑顶边线较近,为避免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土方塌方导致高压线铁塔倒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在施工该部位前反馈业主联系设计院出具加固方案,挖土前先进行处理,保证施工正常安全进行。

3、严格审核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审查方案与深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文件的符合性、方案与专家论证报告的符合性,支护施工程序、质量保证措施、支护工程监测措施和应急措施,深基坑支护工程完毕后的开挖条件。审查时要对照审核土方专项施工方案,支护工程施工顺序与土方开挖顺序是否一致性,挖土线路和运土线路、施工机械出入口与支护施工是否产生冲突,挖土进度与维护施工进度是否协调,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是否建立等。

4、对进场材料严格把关,认真检查原材料型号、品种、规格及锚杆的部件质量,检查原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见证取样送检。

5、必须了解工程的质量要求以及施工中的测试监控内容与要求,如基坑支护尺寸的允许误差,支护坡顶的允许最大变形,对邻近建筑物、管线、道路等环境安全影响的允许程度。

6、编制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制定符合实际、针对性强、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监理细则,深基坑土方工程监理细则编制依据除了工程监理规划、地质勘察报告、专项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外,还要考虑周边环境条件,监理工程师要深入了解周围环境,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和造成的危害做到心中有数。监理细则在“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值”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严格控制支护施工质量

深基坑支护重在过程控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事后补救比较困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会延误工期。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质量。

1、土方开挖时,重点监督施工方是否切实按施工方案进行开挖,开挖中是否对支护桩、护壁造成影响;是否超挖,复核每个层面的标高,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土体开挖后无支护的暴露时间。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挖土,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2、挖出的土方及时外运,基坑顶四周不得堆载,以免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危及基坑安全。随着开挖的进行,在基坑顶四周及坑中适当位置布置集水井及明沟,及时向外排水,严禁带水作业。

3、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施工过程中,对于支护桩工程,监理工程师应旁站每根支护桩的施工全过程,见证钢筋笼安设和连接、砼试块取样及制作。同时要特别注意混凝土注浆导管每次的拔起高度,严防桩身夹泥形成断桩。

三、及时组织基坑支护安全专题会,落实相关事项消除安全隐患

基坑支护工程受各种水文、地质、雨水及周边环境等复杂条件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难从理论上预估的安全问题,这就要求监理及时组织安全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处理措施。

1、基坑支护过程中,发现长度及深度交大的裂缝,监理工程师应立即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注浆处理,情况严重须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现场研究处理方案。

2、基坑施工时难免遇到雨季,支护部位出现渗水情况,对基坑安全造成很大影响。为加强基坑支护,在此位置增设钢筋砼护壁桩及挡土墙。如情况不得改善立即报告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到场研究处理。

3、开挖至基底时,由于雨季不能外运基坑土方,使坑底砼垫层无法及时封闭,雨水长时间浸泡,极易造成坡底土方塌方。监理工程师可以报告建设单位采取沿基坑底周围打入木桩以减小土移、增大基底稳定性。

4、基坑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发现基坑变形或存在其他危险情况,须立刻报告建设单位通知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待查明问题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发现塌方迹象时应以人生安全为第一要务,人员及时撤离现场。

四、支护监测动态信息化施工

基坑支护工程风险性较大,为了确保基坑在开挖和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必须对基坑和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土体变形情况,边坡的稳定状态和支护效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边坡失稳和周围建筑物沉降、开裂等事故发生,采取动态信息化施工。监测单位协助建设单位审核第三方监测单位资质及方案,并见证监测单位严格按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按规定及时提供监测报告。当支护结构达到报警值时,要立刻通知监理及有关单位。其监测内容应包括:1)支护边坡深层土体水平位移;2)水位监测;3)管线监测:专业管线如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等应请相关专业单位进行监测。4)对周围环境监测:包括周围建筑物、道路及管线的沉降、倾斜、裂缝的产生和开展情况。

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应急抢险措施及抢险物资准备工作

监理过程中加强对基坑围护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予以消除。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施工现场应备有应急措施的材料及设备,如沙袋、钢管、钢筋、水泥、注浆机、潜水泵等施工机具。具体应急措施如下:1)如位移监测结果较大,则应立即停止开挖土方,增加临时钢支撑,必要时回填土方,并坑外卸土;土钉墙部分在可采用加长、加密土钉或放慢挖土速度及场外卸土或坑内回填等方法处理;2)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3)若围护桩间出现渗水,应马上压力注浆止水,再挂网抹浆加固止水;4)若地下水量较大,地下水位降不到施工需要的预定标高,可采用增设轻型井点进行降水。电梯井承台较深处若降水困难,可增设简易深井降水;5)如遇大雨,应及时进行坑内降水,防止基坑在水中长时间浸泡;6)如遇坑底土位移过大或隆起过大,应停止开挖并立即进行压力注浆等土体加固措施,等养护后方可继续开挖。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Abstract: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deep foundation as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of security control must be controlled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engineering measuring technology—deep foundation engineering monitoring.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case of deep foundation, it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monitor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nd layered settlement of deep soil from monitoring frequency, monitoring cycle, monitoring control indicators, monitor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monitoring warning and alarm feedback measures and monitoring quality guarantees measures, hoping to be help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onitoring of deep foundation pit.

关键词: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深基坑工程;监测

Key words: modern engineering;measurement techniques;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TU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51-02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地下三层,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其基坑南北长118.5m,东西长116.8~102.9m,呈梯形布置,开挖深度约分19m,局部挖深约为23.5m。围护结构采用Φ1000@1200钻孔灌注桩+Φ850@600的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在钻孔桩之间采用二排Φ900高压旋喷桩加强止水。支护结构为土钉+排桩+旋喷桩止水帷幕+锚杆+一道钢筋砼支撑。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基坑工程围护设计要求和基坑工程施工现状以及周边环境,确定本深基坑工程的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等方面的监测项目和监测精度如表1。

2 深基坑工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监测频率、周期与控制指标

2.1 深基坑工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监测频率 本深基坑工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等方面的监测频率如表2所示。若遇特殊情况或出现报警情况后,可根据其与基坑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此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加密监测。

2.2 深基坑工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监测周期 本深基坑工程监测总工期以建设单位要求的监测开工日期为起点,至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或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受影响的建(构)筑物沉降变形稳定为止。其沉降变形稳定标准:参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相关内容确定,即“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经进入稳定阶段”。

2.3 深基坑工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监测控制指标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本工程基坑开挖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因此监控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变形、环境变化情况应全面满足一级控制保护要求,使施工单位能随时了解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关措施,调控施工步序与节奏,作到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根据本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设计要求,其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等方面的监测控制值均以设计所提供的为准,设计未给定控制值的测项依据相关规范、同类经验和现场情况进行确定,详见表3。

3 深基坑工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监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3.1 深基坑工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采用新科测斜仪进行监测。测试时,测斜仪探头沿测斜管垂至于测量面的导槽缓缓沉至孔底,在恒温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以0.5m为间隔,逐段测出该方向上的位移;转换测斜仪探头180°再测一次;同时观测临近的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的位移值,作为测斜管管口位移值。

深层水平位移内业计算方法:采用管口为起算点,水平位移采用由上向下叠加推算各点的位移值。

计算公式:Xi=■Lsinα■=C■(A■-B■) ΔXi=Xi-Xio

式中: ΔXi—i深度的累计位移(计算结果精确至0.1mm)

Xi—i深度的本次累计偏移值(mm);

Xi0—i深度的初始累计偏移值(mm);

Aj—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

Bj—仪器在180°方向的读数;

C—探头的标定系数;

L—探头的长度(mm);

αj—倾角。

3.2 深基坑工程地表垂直位移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采用Trimble DiNi12电子水准仪及配套水准标尺,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垂直位移监测。所有采用水准测量的监测项目(如围护桩顶垂直位移、坡顶垂直位移、地表垂直位移、立柱垂直位移等),其垂直位移监测点应与测区附近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共同组成变形监测网,采用闭(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观测记录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进行,观测完成后形成原始电子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检查合格后使用水准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高程值。

3.3 深基坑工程土体分层沉降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分层沉降采用JTM—8000型电磁式沉降仪测量每层磁环与管口的深度值,采用水准测量实测管口高程,则磁环值:

h=h管-h实

式中:h—磁环高程; h管—管口高程;

h实—管口与磁环之深度;

在土体分层沉降监测中,每层磁环的变化量即为每层土体变化量。

3.4 深基坑工程坑外地下水位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采用SWJ—90电测水位计测量水位管管口至管内水面的深度值,采用水准测量实测管口高程,则管内水位值:

h=h管-h实

式中:h—水位高程; h管—管口高程;

h实—管口与管内水面之深度。

4 深基坑工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监测预警、报警的信息反馈

当发生预警时,应由工点负责人第一时间采取口头汇报、电话汇报、短信汇报或网络形式等快捷方式将预警情况向建设单位代表、驻地监理及施工单位等各方进行报告,同时要求监测人员和施工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密切关注监测数据的变化。

当发生报警时,由项目负责人第一时间采取口头汇报、电话汇报、短信汇报或网络形式等快捷方式将报警情况上报建设单位代表、驻地监理及施工单位等各方进行报告,同时,整理监测数据信息,12小时内将书面文件送抵相关单位。并要求监测人员和施工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密切关注监测数据的变化。

在确定处理方案后,由施工单位根据方案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在此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位置的周边环境和工程自身的现场监测、巡视及风险信息的汇总分析,对处理措施实施的效果进行严密监控,并将监控情况向各方定期汇报。

5 深基坑工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监测质量保障措施

5.1 质量方针及目标 本深基坑工程监测工作以数据准确、方法科学、反馈及时、工作高效为方针,在整个监测周期内做到仪器合格率100%、持证上岗率100%、数据准确率100%、反馈及时率100%、报告差错率为零。

5.2 质量控制流程 本深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严格按照企业相关计量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细则中基坑监测作业要求进行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成果质量。

5.3 雨季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监测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小雨时候应打伞作业,大雨情况下应根据天气预报情况提前安排监测工作,并在雨后及时观测。同时,还应安排技术人员加强巡视。

5.4 质量保障制度 例会制度:每周一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深基坑工程全部作业人员召开质量分析会,内容包括本周质量管理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方法下周质量要求等。交底制度:技术要求、工序流程、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内容由质量、技术负责人在每项工作开展前进行交底,质量控制小组进行监督。日常检查制度:对具体实施时作业的人员资格、仪器设备、外业操作、内业资料等要素进行定期及不定期检查。质量验收制度:审核人员对每次现场监测成果、质量负责人对中间报告及最终成果报告质量分级验收考核。

6 深基坑工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监测安全保障措施

禁止酒后上岗作业,仪器及工具的使用由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正确使用个人劳保防护用品,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反光标志背心。对施工现场所使用的仪器注意安全放置,杜绝由于使用和放置不当而造成事故。安全检查中,对施工现场有重大事故隐患和紧急情况的应立即停工检查整改。

7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监测是一项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必须做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决不能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此外,在监测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变更情况、施工单位现场核查情况、现场实施实际条件对监测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如在设计结构位置调整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补充监测项目或监测点;在施工单位对环境核查发现新的情况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调整,方案现场实施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测点部位进行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海燕.深基坑监测数据分析与变形预测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深基坑 工程技术 措施

1 工程概况

某大厦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五层,建筑面积35766平方米,建筑物总高度约为100米,基坑开挖面积约4760平方米,基坑开挖周长约257米,地下室埋置深度为-10.8m(含垫层底板),建筑物为多层砖混结构的建筑。

2 支护设计

本基坑采用喷锚与桩锚相结合的支护结构体系,基坑-6.0m以上采用C20喷射砼厚80~100mm及锚杆,深度为9米,边坡放坡系数为1:0.3,-6.0m以下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加预应力锚杆,基坑边线距地下室外墙轴线1750mm。

3 基坑工程的技术措施

3.1施工前预控

(1)熟悉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根据挖方深度范围内不同土层的物理性能和地下水位情况,采取支护与降水措施。

(2)调查分析基坑周边环境,特别是周边建(构)筑物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状态图,具体测量其与基坑边线尺寸和相对高差。如果基坑深于原有建筑物基础时,还要考虑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压力扩散影响,采取保护原有建筑物的措施。

(3)调查基坑周边的地下设施、地下管线,特别是城市排水管网和直埋电缆、光缆,不仅要查清位置、数量和结构情况,而且要与有关部门协商制订保护措施。

(4)认真熟悉和消化施工图,核对基础及地基相关尺寸,核对基坑边线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和尺寸,认真分析相互影响,既要保证设计意图,又要保证邻近建筑物与设施的安全。

(5)了解基坑周边环境对施工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施工噪声、振动和交通的限制,使施工方案落于实处。

(6)了解基坑施工所需资源条件和施工条件,例如当地气象资料和施工期的天气预报;当地建材市场供应情况;当地土方机械、排水机械的拥有情况;当地排水系统准入情况等。

(7)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基坑开挖方案,并完成向监理单位的报审工作,以获得进度与经费的认可。

3.2施工中控制

(1)定位放线包括工程本身的边线、轴线、标高和有关堆场的测定,还包括对周边环境的测设。

(2)必须按批准的开挖顺序和分层高度进行开挖,放坡也应按不同土质放出不同的坡度,必要时要进行边坡防护。

(3)软土地区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要遵循方案及时做好地面排水和地下降水工作。地下降水要注意邻近建筑物及设施的沉降,必要时要及时做好截水帷幕和降水回灌的工作。

(4)在粘性土层中施工时,必须按方案及时支顶防护,严禁超挖。相邻基坑同时施工应先深后浅,不可心存侥幸,盲目乱来。

(5)膨胀土地区基坑开挖要避免雨期施工和防止基坑底部遭受雨水浸泡和日光曝晒。

(6)基坑挖土施工不得在坑顶任意堆土,停车、挖沟或架设有振动作用的机械。

(7)坑顶应设截水设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冲刷坡面。坡面如过大,宜分段并在坡脚增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排地面降水,减少水土流失。

(8)基坑设计有护坡桩时,要保证护坡桩桩身质量及桩距、桩长、桩径,预制桩打入要保证沉桩深度,两排桩以上时要保证桩排距和相对关系,需要拉锚时要保证锚碇稳固,锚索强度、接头可靠,板桩要接缝正确、严密。

(9)基坑挖土接近基底标高时,应严密监视和有效控制,防止超挖。如采用机械挖土或在冬期、雨期施工,宜预留20cm厚度不挖,在通知有关验槽人员临场前由人工挖除,同时进行修边,挖排水沟、集水井,组织基础施工期基坑排水。

(10)深基坑施工时,宜采用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严密控制基坑变形和基底隆起,严密监视坑外土体移动,保证边坡稳定,保证基坑周围建(构)筑物、地下设施、地下管线和道路的安全,保证不准中断和停歇的道路及管线的安全运行。

(11)基坑开挖至回填前的暴露期,坑壁土遭风雨、日晒等风化作用易被剥蚀,特别是冬期开挖、春夏回填等施工工期较长的基坑,更需注意。

3.3密切注意塌方先兆,及时采取措施

(1)基坑开挖中如发现坑壁塌方先兆,应立即中止开挖,并报告有关人员临场处置,绝不可心存侥幸,继续施工。因为有可能地质报告不细或土层变化预测失准,措施不当,数据有误,需要变更方案,防止意外事故。

(2)基坑开挖中如发现邻近建筑物地基基础,应立即停止开挖,对暴露的基础要及时进行防护和标志。如易受水浸影响时还应封闭防护。

(3)基坑开挖中如发现坑壁有意外填土时要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适当措施,加强监测,绝不可视同原状土一样放坡开挖。

(4)基坑开挖如发现有管涌时,要立即报告有关人员,进行大面积的调查、监测与分析,在没有查出管涌原因和采取制止措施前,应立即停挖,必要时立即快速回填,避免出现大事故。

(5)基坑开挖中如发生护坡桩顶位移、桩身倾斜,应立即停止挖土,并采取锚拉或支护等措施。如桩身已经折断,应设法拔出或加桩防护。只有在护坡桩中止变形后才能继续施工。

(6)基坑开挖中如发现无名水涌入基坑,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堵水措施,有效后方可继续施工。

(7)基坑开挖中如发生局部塌方或方位性塌方时,要迅速查明原因,在无有效制止措施前应立即就地迅速回填土,中止塌方。

(8)基坑开挖时如发现周边预设监测点变形、位移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对已发生的基础脱空要立即组织夯填严实,中止变形、位移后再继续挖土。

(9)基坑开挖中如发现支护系统质量有严重缺陷或有渗水、涌砂从护壁、边坡中出现时,要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修补或堵截;上述现象制止后方可继续挖土。

(10)进行混凝土支护结构施工时,应注意留取同条件养护试件,保证锚杆的长度,保证锚拉的可靠,分层支护要注意及时性、整体性;模板拆除要尽量减小振动,要遵循按层次和顺序施工。

4 几点体会

(1)深基坑工程不仅与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连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位置及周围场地条件有关,故施工时要摸清场地周边的环境,观察相连的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情况及地下管网的运行情况。

(2)由于深基坑开挖深度一般较大,施工周期长,从开挖到完成地面以下全部隐蔽工程,常常经历多次降雨、周边不利条件,安全度的随机性较大,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本工程也因场地条件限制及超前钻等施工工期较长,所以抓紧施工工期,不仅是施工管理上的要求,它对减小基坑及四周环境的变形具有直接的意义。

(3)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眼睛,只有作好监测工作,才能看清施工方向。监测的重点是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基坑本身的变形动态,按施工进度跟踪进行监测,及时报出动态数据控制施工进度,当出现报警值时,要加密监测频率,调整施工流程节拍。

(4)由于深基坑工程的区域性较强,岩土的性质千变万化,同时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及施工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所以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对支护结构允许变形规定统一的标准比较困难,缺乏地域性规范、规程及标准。

(5)此外深基坑工程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事故频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具备应急措施,地面出现裂缝,稳定变形土体。当水平位移达到报警值时可采用水平或斜支撑限制水平位移发展。坡脚滑移时采用砂石草包堆叠坡脚,用土进行反压回填。

参考文献: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文物古树;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物及古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于研究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国家、民族的高度来讲,保护好文物及古树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人们的爱国热情。对文物的研究、学习、参观就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即可增进历史文化知识,又可陶冶情操,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工程概况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期改扩建工程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3~215号,一期新建部分包括一期新建图书馆及一期新建地下停车库。

一期新建地下停车库(A)基坑工程南面紧挨文明路,东面为越秀中路,西面为德政路,北面为中山图书馆、一大会址及博物馆 。基坑面积约为11,396,周长约为542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1.0m为两层地下停车库。地下室顶板埋深2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7.000m

2 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法

2.1 重点难点一

文物古树及周边建筑物保护应密切关注,本工程基坑暴露时间较长,需高度重视地面沉降、文物古树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形。

解决办法:

(1)严格做好基坑支护方案,并组织专家评审论证通过才允许实施;

(2)期间加强沉降观测及位移观测,做好观测信息处理,控制变形;

(3)安全应急预案,迅速处理突发事件。

(4)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选用合理的降水参数;

(5)采用切实可行的辅助措施和补救措施,利用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及时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采取必要地处理措施;

(6)建立沉降观测网,对抽水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根据沉降量的变化采取必要措施。

(7)注意对局部异常水、潜水残留水、局部加深部分的承压水减压的处理。

2.2 重点难点二

不良地质体影响大。本工程地质层赋存淤泥质土、粉细砂等不良地层。

解决办法:

(1)合理安排钻孔顺序,按技术规范操作。

(2)采取可靠测量方法,控制钻孔垂直度。

(3)保证泥浆质量,防止坍孔。

(4)投入性能优良的机械设备及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运用先进施工技术,采用足够的旋挖钻施工,保证钻孔速度,减少施工污染.

3 施工前准备

在基础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主持对整个工程及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该计划主要反映开工前、施工中必须做的有关工作,内容如下:

(1)技术准备:熟悉、审查施工图纸。

(2)施工范围内的各种地下管线包括上水、下水、煤气、通讯缆、电缆等隐蔽设施,必须按设计图纸标注的种类和位置,在施工前与有关单位联系,弄清具体管线种类、尺寸、位置、覆土深度,重要管线应插牌标记;

(3)在进行土方施工前,应沿开挖的长度方向采用人工开挖沟槽,确定开挖周围管线及设施预埋情况后,方可采用机械开挖。

(4)对各种地下管线、检查井、收水井、各种人孔等,应妥善保护,不得损坏,对地下管网种类、尺寸、位置、高程要了解清楚,施工时除应向全体施工人员、班组交底、插牌标志外,必须请所属主管单位派人员现场监督,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5)对周边建筑物作一个全面的调查,对发现有裂缝的,注明裂缝位置、编号并拍照留档。在该裂缝处贴上胶纸(此项工作已由业主委托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实施)。

4 重点文物及古树名木的调查

4.1 基坑周边环境的调查和一大会址的调查

(1)调查的范围与重点

根据地质、结构埋深等确定施工的影响范围,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所有地面建筑物进行调查,调查的重点是四层(含四层)以上的建筑物,尤其是一大会址和红楼的调查及15m 范围内的建筑物,对已有资料的进一步核实,未有资料的全面调查。

(2)调查方法

在施工前,成立专门的建筑物调查组,请业主和监理单位配合,配齐专业摄影师、工程师、土地测量员和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配备照相机、摄影机、全站仪、光学裂缝测量仪等。在调查前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调查图表,通过走访建筑物业主等有关单位,收集受调查建筑物的有关设计和竣工资料,实地观察、测绘等方法来完成调查工作,重点是已有裂缝的测绘与拍照。最后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列出图表,并将调查结果提交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请监理部门见证。

4.2 基坑周边古树名木的调查

一期新建地下停车库(A)基坑周边共有15棵古树,分布情况台下:

东面17轴外有两棵小叶榕和东南面有两棵红棉树

中部南面8轴两边共有一棵小叶榕;

中部北面8轴两边各有一棵红棉树;

西面1轴外共有两棵红棉树、四棵小叶榕和西南面一棵菩提树。

5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

5.1 对国家重点文物-----一大会址的保护

5.1.1管理制度和消防措施

(1)按文明施工的要求,对施工区域实行全封闭施工,并派保安人员24小时值勤。

(2)所有作业人员进场后,在接受安全和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文物及古树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3)所有施工人员无事一律不得进入一大会址广场,如确因工作需要必须经项目部向监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入广场或指定区域。

(4)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统一着装,挂胸卡上班。

(5)工地成立义务消防队和突发事件抡险队,一旦发生火灾等重大事故时及时投入救护。5.1.2 施工技术措施

(1)与一大会址直线距离50米范围内的基坑护壁桩采用钻孔一次成形工艺,最大程度减少成桩时对土体的冲击扰动,以确保该文物的基础安全。

(2)在基坑外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在基坑止水围帷施工完成后且基坑降水施工前,对止水围帷的止水效果进行检验,达不到设计要求严禁降水,以防地下水位下降过快对一大会址及周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

(3)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对一大会址东南、西南角设置水平位移观测点。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 处地面上和两边的围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观测一大会议会址水平位移的控制线。

(4)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在一大会址距外墙大角两侧30cm处的地面上设置膨胀螺丝,同时在便于观测的围墙或永久性建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在基桩施工初期每天进行观测,以后每周观测不少于2次.

(5) 一大会址在土方开挖期间进行全天候观测,在基础和地下室施工期间每天观测不少于一次,确保一大会址的安全.

(6)加强监测。与基坑变形监测施工单位协调配合,提高监测频率,用监测结果指导施工,确保基坑及周边建筑安全。

5.1.3 基坑开挖安全措施

(1) 在距基坑边缘1.2~1.5m 处设置护栏或架设护网,且不低于1.2m,稳固可靠,防止人员靠近。

(2) 在基坑的周围砌筑120mm 高的挡水墙,防止雨水倒灌基坑内,同时在挡水墙外侧设置排水沟排水。

(3)加强基坑支撑的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补救。

(4)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或安全带等安全工具。

(5) 由于基坑开挖是分段进行,施工中应坚持宁慢勿塌的原则,严格按施工组织方案实施,分段面边坡1:1.5 的系数放坡。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使开挖安全始终控制在施工的全过程中。

(6) 在钻孔桩施工、基坑降水施工和基坑开挖施工时,密切注意基坑周边变形情况,若出现变形过大,或出现塌孔、涌砂、流砂、基底上反等情况时,立即采取停钻、卸载、回填、回灌等措施,以确保文物安全。

5.2 对省级重点文物-----贡院(红楼)和中大天文台的保护措施

贡院(红楼)位于广州市越秀中路125号大院内,离基坑的距离为55 m,该楼建于康熙年间(1684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该建筑物主体为2层砖木结构,首层层高为4.5m,二层层高为3.5m,屋面为不上人琉璃瓦斜屋面,建筑面积为200m2。

中大天文台在贡院的后面,离新建图书馆的距离更远。同样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由于上述两处建筑均已超出新建图书馆基坑开挖深度的3倍以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方将进行不定期的观测,当基坑发生较大的变形时,再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6 对名木古树的保护措施

(1)沿树干直径3m或按原有的树池采用砂灰砖砌筑2m高的砖墙进行保护;

(2)在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时,尽可能选用比较矮小的机械,保护树冠;

(3)在基坑施工时程中,对古树迎风面或迎基坑面采用钢丝绳对称锚拉,锚固点可设置在基坑的冠梁上或靠近古树的地方,操作时在树干上先沿其周边绑上木枋,以防钢丝绳子损伤古树;

(4)在施工期间,严禁将带有腐蚀性或对树木有损害的物资堆放在古树周围;

(5)加强现场用火管理,在古树周围不要堆放易燃易爆物资和使用明火或电焊作业,确需用火或电焊时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6)遇台风天气,派专人专责对每一棵保护范围内的古树进行跟踪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

(7)在树池墙壁上悬挂"注意保护,严禁攀爬"的提示牌;

(8)加强日常观测,发现树叶发黄或不正常脱落时,及时向监理、业主汇报,请园林专家进行会诊。

7 监测、保护保证措施

(1) 成立监测管理小组,由领导及有经验的专业监测人员组成,制定实施性计划使监测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 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委托的监测组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

(3)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

(4)测量项目人员建立质量责任制,确保施工监测质量;并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

(5) 设定监控测量管理基准值,当发现超过基准值时,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和监理,并向监理报送应急补救措施。

(6) 观测前,对所有仪器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校核,确保仪器的稳定可靠性和保证观测的精度。

8 结束语

总之,文物及古树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文物及古树保护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事故;监理工程师;安全控制

Safety Control of Deep D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Zhang Zhujia

(Jiangsu Jiuding Glob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JiangSU Xuzhou,China )

Abstract: How to reduce the possible accidents and the consequent losses constitutes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in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By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how to control the safet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s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upervision engineer.

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accident; supervision engineer; safe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向高空、向地下争取建筑空间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基坑开挖的深度及覆盖面积都在加大。为了保证基坑周围土体的稳定,保护基坑附近建筑物及设施的安全,在房屋密集不具备放坡条件的城市开挖深基坑必须构筑支护结构。 该支护结构一方面可以保持基坑周边土体的垂直稳定,防止周边土体塌方,另一方面是形成一圈止水围幕阻止基坑外的水渗入基坑从而使基础和地下室的施工能顺利进行。由于基坑的支护结构是临时设施,设计时的安全储备较少,同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在基坑工程中经常出现如支护结构破坏、基坑塌方及大面积滑坡;基坑周围道路开裂、塌陷,临近建筑物开裂甚至倒塌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尽可能的减小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事故发生率以及灾害损失,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重视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产生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然后从监理工程师角度出发探讨基坑工程控制方法。

2.深基坑工程的事故原因

深基坑工程的事故原因很多,按责任主体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建设单位管理问题;工程勘察问题;设计失误;施工单位问题以及监理管理问题。

2.1 建设单位管理问题

根据基坑工程事故原因调查,建设单位原因导致基坑工程事故比例约6%。建设方现场管理混乱,投资方片面压价、层层分包或不适当地参与选择或强行拍板某种支护或降水方案;有的由于无力或延迟支付工程款,导致基坑挖土后长期暴漏在日晒雨淋中贻误支护时机,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2.2勘察方面的原因

据相关统计,由于勘察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基坑工程事故约占5%。一是提供的勘察资料不准,设计所需的主要力学指标与实际相差很远,特别是有的指标偏大,使设计不安全;二是提供勘察资料不全,不细。有的深基没有进行专门的基坑勘察,有的勘察报告没有基坑设计的有关地层结构和强度指标,仅靠感观和经验参数进行设计;三是勘察过程中队水文地质勘察不够重视,缺少对基坑工程有意义的水文情况的评价,未能引起设计与施工人员的注意。

2.3设计方面的原因

基坑设计同时涉及到多种学科,如土力学、结构力学、基础工程和原位测试技术等。很多基坑支护由施工单位负责设计,而施工单位一般不具备设计资质,设计人员没有设计资格,主观地按经验设计,留下安全隐患。有些设计单位没有进行现场踏勘和调查,对地层结构和周边建筑结构、道路荷载、边界条件、管线、荷载认识不足,特别事对土质构造、地质成因以及地下水的形成要掌握不够详细。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条件变化与设计不符,未能进行动态调整。据相关统计,设计原因造成的基坑事故据约占45%,说明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的事故概率相当高。

2.4施工单位方面的原因

据统计,该方面原因造成的事故占总调查总数的40%。主要由于施工部门思想上存在基坑支护是临时性工程的观念,施工管理、施工质量马虎大意,偷工减料,锚杆、土钉入土深度不够,支护结构强度不足;施工组织设计不当基坑上部堆土,使边坡增加超荷载,有的基坑上部行走机械挖土机等;不按设计工况开挖和支护,大面积超挖;基坑开挖后没有及时进行支护及隐蔽,导致长时间暴露,应力释放,雨水下渗,强度降低;施工单位没有应急预案,出现险情或突发事件时没有抢险措施,盲目处理导致事故加剧。

2.5 监理方面的原因

该方面的原因导致基坑事故占总数的4%左右。一方面由于不按程序进行审核和控制;二是自身水平有限,建议失误;三不能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反馈。

3.监理工程师对基坑支护的控制措施

监理工程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工程监理人员人员。 监理工程师是代表业主监控工程质量,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桥梁。在基坑工程质量事故预防方面,监理工程师应该从以下几点抓起。

监理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受建设单位委托,但不能盲目服从于建设单位。对建设单位不合理的节省费用、压缩工期、选用不合理的方案和实力不强的施工队伍行为进行制止。要求建设单位委托监测单位进行基坑监测。

监理单位应该对设计单位资质,设计人员资格进行审查,对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审核;要求设计单位提出监测方案和预警标准。

现场管理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必须按设计工况进行施工,措施得当,有安全和质量保证,应急预案必须科学可行,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设计。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基坑工程责成施工单位按要求单独编制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必须报经监理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基坑工程,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对基坑工程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控制和解决;对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及时制止。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熟悉地质勘察报告及基坑工程勘察报告,对工程中发生的变化、违规施工,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反映。对施工单位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对违规施工及时制止。

4.结语

深基坑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引起基坑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但存在共性。本文根据不同责任主体分析了基坑事故发生原因。监理工程师应从事故发生原因入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对基坑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监控。

参考文献:

1.陈军.风险管理理论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8,6:200-202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12篇

摘要:文章以某工程地下室土钉墙支护的工程实例,介绍建筑工程土钉墙的锚杆支护监理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理施工方法分析,并对土方开挖的控制和基坑监测各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控制。

关键词: 深基坑,监理控制要点基坑监测,监理工作方法,土钉墙

Abstract: taking a project the basement soil nailing wall engineering exampl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oil nailed wall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bolt supporting supervis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construction method is analyzed, and the turkmen excavation control and monitoring the foundation pit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ntrol.

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supervision, control key points foundation excavation monitor, supervision work method, the soil nailed wall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23 层实验楼及分布于主楼南侧的地库,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为8. 0 m。基坑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6 m,南北宽约31 m。东侧有一座3 层建筑物,距坑边约0. 4 m; 南侧为拟建地库; 西侧有一座3 层建筑物,距坑边约6. 4 m; 北侧有供热管线,距坑边约7 m。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考虑东侧离建筑物较近,北侧有供热管线,东、北侧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按Ⅰ级验算。勘察期间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2 土钉墙工程监理的控制要点

2. 1 土方开挖的控制

1) 土方逐层开挖随挖随支护,即开挖一层,随即支护一层,然后再施工下一层。土方开挖过快过深或不合理会降低边坡稳定性,开挖深度应与土钉墙排距一致,土方机械开挖后,应辅以人工修坡,坡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20 mm,在坡面喷射混凝土前,清除坡面虚土,土方开挖严禁超挖。2) 土方开挖后及时进行土钉墙施工,避免坡面裸露时间过长,降低边坡稳定性。3) 坑边不能堆放土方、建材,重型机械不可在坑边作业,运输车辆避免在坑边行驶,若不能避免应采取防范措施,以免产生振动导致塌方。检查基坑周边防护是否到位及警示标志及夜间照明的设置情况。

2. 2 土钉成孔的控制

1) 土钉成孔使用洛阳铲时,要防止出现孔口附近直径大而孔底直径小的喇叭状孔,严格控制孔口直径,在容易塌孔的土中,应采用套管护壁成孔。2) 成孔后应对孔径、孔深、倾角、孔距( 垂直、水平) 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孔深允许偏差± 50 mm,孔径允许偏差± 5 mm,孔距偏差± 100 mm,成孔倾角允许偏差± 5%。

2. 3 土钉的制作安装控制

1) 土钉使用前应对其表面进行除锈和除油处理。2) 检查土钉钢筋、钢管的规格、长度、外观、钢管花眼间距,做护孔倒刺用的钢筋或角钢焊接要牢固。

2. 4 注浆的控制

1) 注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水灰比0. 45 ~ 0. 5,严格控制现场的计量,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见证取样复试。2) 注浆材料需拌和均匀,随用随拌,一次拌和的注浆材料应在水泥初凝之前注完,注浆开始前和结束后及中途停顿30 min 必须用水冲洗管路。3)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250 mm ~ 500 mm 处( 用¢48 钢管时不需要注浆管) ,并随着注浆材料的注入慢慢抽出注浆管,注浆压力一般为0. 4 MPa ~ 0. 6 MPa,注浆充盈系数不小于1.4) 孔口封堵材料选用黏性土或水泥砂浆。5) 土钉注浆完成后,不停敲打土钉钢筋,3d之内不得悬挂重物。6) 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

2. 5 铺设钢筋网的控制

1) 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 mm。2) 钢筋网的钢筋外观、规格、尺寸、纵横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3) 钢筋应压在土钉锁紧装置下面,并与锁紧钢筋焊成一体,连接牢固。4) 边壁上的钢筋网宜延伸至上部地面1 m。

2. 6 喷射混凝土的控制

1) 混合料的控制: 喷射混凝土所用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设计和标准规定,石子宜选用卵石,粒径小于20 mm;砂子宜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 5,砂子过细,会使混凝土干缩增大,砂子过粗,会使混凝土的回弹量增大。2) 用水量的控制:控制用水量是喷射混凝土的关键,用水量过小,混凝土拌和不好,喷射混凝土强度偏低,用水量过大,混凝土拌和易流淌下坠或拉裂。按照水灰比为0. 40 ~ 0. 50 控制用水量。保持喷嘴处的水压大于料流压力,在大面积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喷,调节好用水量。自来水压力的波动会影响水管的出水量,应避免自来水管直接与喷枪连接,可在顶部设贮水箱,根据喷枪与水箱的高差随时调整出水阀门。3) 根据石子、砂子的含水量及时调整用水量。4) 制备搅拌混合料遵循投料顺序,依次为: 石子、水泥、砂子,要随用随制,混合料的存收时间不宜超过2 h。5) 风压与风量: 喷射混凝土所用的空压机排风量宜在9 m3 /min ~ 17 m3 /min 之间,风压不能波动过大,过大会造成混凝土喷射干湿不匀,质量不能保证。6)喷嘴角度、距离与移动控制: 混凝土射流方向应垂直指向喷射面,喷嘴与受喷面的最佳距离保持在0. 6 m ~ 1 m 之间,否则混凝土密实度降低,喷射混凝土应分层进行,喷射顺序为自下而上施工,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 mm,保证混凝土密实、厚度均匀,在加强筋、锚头等部位喷射混凝土宜适当加厚,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7) 喷射混凝土时的压力一般控制在0. 4 MPa ~ 0. 6 MPa 之间,喷完一段终凝2 h 后,喷水养护,宜为3 d ~ 7 d。8) 喷射完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应不大于12 mm,颜色一致。

2. 7 锚杆支护材料的控制

1) 锚杆采用1 × 7 钢绞线2S15. 2 和3S15. 2,其外观、规格、尺寸等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审核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

2) 钢绞线使用前检查有无油污、锈蚀,自由段可采用除锈后刷黄油加套管处理。

2. 8 锚孔施工的控制

1) 锚杆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在垂直方向误差不宜大于100 mm,偏斜度不应大于3%。2) 钻孔要保证位置正确,随时注意调整好锚孔位置,防止高低参差不齐,要求孔壁垂直,不得塌陷和松动。

2. 9 锚杆安设的控制

1) 钻孔后应尽快安设锚杆,以防止钻孔坍陷。2) 为将锚杆置于钻孔的中心有足够厚的水泥浆保护层,在锚杆表面设置定位器。

2. 10 注浆施工的控制

1) 拔出钻杆后立即注浆,以防塌孔。2) 注浆管宜与锚杆体绑扎在一起,一次注浆管距孔底宜为100 mm ~ 200 mm,随注随拔出,二次注浆管的出浆孔进行可灌密封处理,二次注浆压力控制在2. 5 MPa ~ 5. 0 MPa 之间,在二次灌浆后锚固体强度达到5 MPa后或12 h 进行。

2. 11 预应力锚杆张拉与锁定的控制

1) 锚固段强度大于15 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 后方可进行张拉。2) 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对邻近锚杆的影响。3)锚杆宜张拉至设计荷载的0. 9 倍~ 1. 0 倍后再按设计要求锁定。

4) 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锚杆杆体强度标准值的0. 75 倍。3 土钉墙、锚杆支护工程质量检测

1) 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不少于3 根,墙面喷射混凝土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宜每100 m2 墙面积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 点。

2) 锚杆锚固浆体强度达到15 MPa 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进行锚杆试验,验收锚杆的数量可取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 根。

4 基坑监测

1) 建设方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实施。

2) 每段支护体施工完后应检查坡顶和坡面位移,坡顶沉降及周围环境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监理方要及时掌握基坑监测数据。

5 监理工作的方法

5. 1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方法

1) 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勘察报告、基坑周边环境,对图纸中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2) 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专家论证。3) 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是否合理可行,包括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施工技术措施、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土方开挖及运输、控制地面荷载、地表水控制、对临近建筑、道路、地下管线等的保护监控措施是否可行。审查施工方案是否按照专家论证报告制定和修改。提出审查意见,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并报送建设单位。4) 审查承包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施工项目负责人是否具备一定的岩土工程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审核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符合要求后予以确认。5) 认真编写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和旁站监理方案。6) 检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测量放线控制成果及保护措施,包括承包单位专职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7) 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具备开工条件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并报送建设单位。

5. 2 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方法

1) 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送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及甲方委托的监测单位监测成果进行复验和确认,达到报警值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2) 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都按规定的比例进行见证取样方式抽检。对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监理人员拒绝签认,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3) 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承包单位报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4) 定期检查承包单位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的技术状况。5) 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巡视和检查,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监理人员应进行旁站。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承包单位报送的支护工程检验批报验申请表和自检结果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6)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资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支护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7)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缺陷,应及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要求承包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施工中存在的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可能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或已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时,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承包单位停工整改。整改完毕后监理人员经过复查,符合规定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停工和复工事宜先向建设单位报告。8) 施工现场出现险情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督促承包单位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参考文献: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逐渐暴露出用地紧张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能够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率,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成为当前重要的话题,为此应该严格把握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管理,制定出科学具体的措施,保证了高层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的顺利完成。

一、深基坑的施工的特点

通常来讲,基坑工程包括维护体系的设计施工和土方开挖两个部分。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是否合理将对维护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采用不合理的土方开挖的方式,那么就会导致主体结构产生变形,进行影响高层的质量。当前由于高层建筑的增多,建筑物呈现出密集的状态,使得深基坑放坡开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建设需要。因此,深基坑的开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通常深基坑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1、由于城市中的建筑物呈现出高层化的发展趋势,基坑呈现出向大深度方向发展。2、基坑开挖的面积逐渐增大,长度和宽度逐步增大,给支撑系统带来了较大的难度。3、深基坑施工工期长、场地狭窄,降雨、重物堆放等对基坑稳定性不利。4、在相邻场地的施工中,打桩、降水、挖土及基础浇注混凝土等工序相互影响,增加协调工作的难度性。

二、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和控制措施

(一)房建深基坑施工的技术控制

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挖土方、挡土、防水及其围护周围措施等相关建设设施,一些特别细致的结构施工还是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免出现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或者是给施工带来不良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为依据,并且按照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一般在土挖之前应该对周围的建筑物和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调研,收集施工现场的相关信息和地质水文方面的报告,要针对特殊的地质进行更为严格和深入的施工组织,特别是对软土层的处理,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如果开挖的过深或者过快,那么很容易对施工现场造成失衡的状态,降低整个土地的强度,特别容易出现滑移的现象,那么这将对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大为不利,同时也会拖延施工的进度,给工程事故带来极大的不利。

(二)深基坑周围的防止水处理

如果要采用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应该注意选对合适的时机,一般都会选在枯水季节或是水量较少的季节进行,水量对工程的施工产生很多的影响,所以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水的问题,对于一般常见的地下水源来说,在工程开始的前期要做好各项调查报告,这些报告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一定要实时考虑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防止止水等工作,针对地貌的结构以及设施对地下水的影响做深入贴切的分析和可以实施的可行的处理方案。针对周围有建筑物的深基坑的详细,一般是采用以堵为主的方式,以抽为主的方式进行辅助,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地防止基坑周围土地的滑落和流失,同时也能减少上部整体建筑物粗线的不均匀的沉降的现象,减少了施工所消耗的时间,极大的缩短了工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施工处理的难度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对止水帷幕进行止水施工时,如果帷幕的搅拌桩成桩的效果和质量不是很好时,这时深基坑在开挖以后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一定的阻碍,同时严重拖延了施工的工期,提高了施工的造价,使得施工的质量难以保证。

(三)深基坑施工殊性施工与处理

建筑工程通常是投资大、周期长、投入人力资源的工程,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事件。对于深基坑的施工而言,应该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突发事件主要有一下这几类,基坑内出现管涌或者是流沙等现象,基坑支护的局部会出现明显的裂缝现象或者是大面积的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当出现气候异常的情况是,相邻施工段之间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地下的障碍物也会影响基坑结构的施工,在类似的事件发生以后,要及时启动预先准备的应急预案,并且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和方案。

三、施工监测

基坑工程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工程,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仅仅依靠理论难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因此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测工作。深基坑施工质量问题实际上就是基坑的刚度和稳定性,如果发生问题要导致工程的失败。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人员对基坑现场和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制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采用各种手段,保证实行多种监测方案。

四、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对工程地质状况进行仔细的勘查研究和分析,根据挖土深度范围内土质的物理性能和地下水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土方开挖以及降水方案。将制定的施工方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在基坑开挖之前,要通过采用降水的方式降低坑内水体的抗水能力,减少基坑的变形,在施工的过程中降水不应该过快,在降水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周边建筑物和地表沉降的检测。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监控数据接近或者是超过警戒值那么应该立即停止,准确地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施工的操作步骤,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及时有效的控制基坑的变形,确保基坑的安全。为了确保施工中的安全,在施工前应该清楚基坑旁边的负荷量,防止由于负荷过大出现基坑坍塌的现象。基坑开挖应该分层进行,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开挖,严禁出现超挖的现象,同时开挖过程一定要与支撑架同步施工。开挖的程度必须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坡度进行合理的确定。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以后,应该立马浇筑垫层混凝土,进一步减少基坑的变形。

结束语

深基坑的施工虽然不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体,但是它能保证施工主体的顺利进行,其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也影响和制约着主体工程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要点的同时,还要认真执行各种制度,做好各工序间合理安排,减少基坑的时间,在基坑开挖以后要尽快进行单位勘查,及早的进行低下结构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 董剑. 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06-15

[2] 刘家成;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研究;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年第18 期.

[3] 王朱康.关于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6).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安全全过程管理,安全理念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同时密集的建筑物、复杂的深基坑形式,使得基坑开挖的条件越来越复杂,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类型、基坑开挖掘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合理设计、精心施工、经济安全。

1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1.1工程地质条件差

长三角土质条件总体较差,具有变形大、承载力低、含水量高、流变性等特点,尤其是普遍存在的第三层淤泥质土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土性力学参数更低,基本处于流塑状态。浙江省内河网密布,现在很多工程建设地点都位于以前的河道位置,老河道中大量沉积的腐烂的动物尸体和植物也使得很多基坑表层填土以下的第二层土也成为流塑的淤泥,这给基坑工程围护造成很大困难。

1.2基坑变形控制严

基坑工程开挖不仅要保证基坑本身的安全与稳定,还要保证基坑周围附近场地的沉降变形处于一定的控制范围之内。老城区建筑物密集,各种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在改造过程中,施工环境更加复杂,施工场地更加狭小,而老城区的改造和拆迁在造福人民的同时,由于新规划的建筑越来越高,基坑越来越深,基坑变形控制稍微不严就可能造成周围建筑物开裂、路面沉降、煤气管道或者自来水管破裂等。

1.3:基坑开挖越来越深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建设量激增,造成浙江市区土地资源紧缺,土地价格飞涨,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投资成本,建筑投资商不得不向高空和地下发展。现在越来越高的人防要求也使得地下人防工程深度增加。过去地下建筑大多为1层,基坑开挖深度一般不超过4m,而现在1层已经很普遍,很多是2层甚至3层,基坑开挖深度大多为5-8m,有的基坑开挖达到了lO多m。

1.4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

基坑的深度和平面形状对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在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中要注意基坑工程的空间效应。土体,特别是软粘土,具有较强的蠕变性,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随时间变化。蠕变将使土体强度降低,土坡稳定性变小。所以对基坑工程的时间效应也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2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

2.1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要点

基坑土方开挖应在降水排水施工完成且运转正常达到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周围地面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地表水渗入基坑周围土体和流入坑内。坑内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除积水。

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尽量减少无支护暴露时间,开挖必须遵循“自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利用锚杆做支护结构时,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锚杆施工,而且必须待锚杆张拉锁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开挖。

采用机械开挖时,为保证基坑土体的原状结构,应预留150~300mm原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并铺设垫层,以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原状结构。如果基底超挖,应用素混凝土回填或夯实回填,使基底土承载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机构作业的清底、平整场地、修坡等施工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必须在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后方可作业。

2.2土方开挖坑边材料堆放管理

坑边不宜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如不可避免时,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小于2m,弃土堆高不超过1.5m,并且不超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壁边距离还应适当增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坑边堆置弃土。当重型机构在坑边作业时,应设置专门的平台或深基础等。同时,应限制或隔离坑顶周围振动荷载的作用。

2.3安全标志管理

基坑周边设围护栏杆和安全标志,严禁从坑顶扔抛物体。坑内应设安全出口便于人员撤离。所有机械行驶、停放要平稳,坡道应牢固可靠,必要时进行加固。

3深基坑开挖全过程安全管理

3.1安全管理理念

项目经理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态度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所以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带头人、安全思想的传播者,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除了把握好安全管理的重点,还要结合工程施工项目的不断推进,深入全面排查安全隐 患,要防止麻痹大意,强调细节管理,强调整改措施的落实,必须持续关注安全工作的末端落实。

3.2事前学习相关规范,健全制度

项目经理要亲自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深基坑开挖及降水专项施工方案,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与本工程安全有关的主要技术规有“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杭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管理团队全面识别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估,编制安全检查表。

安全教育与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正确认识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自觉执行安全管理方针和各项法令与规章制度,使员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观念根本转变,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人为失误。

3.3事中安全检查

深基坑开挖施工场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应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检查形式是多样的,施工企业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和综合性检查。

安全作业人员应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项目经理要高度安全管理,要亲自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拉网式排查和整改,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开展针对性的教育管理,防患于未然。

3.4注重基坑监测

由于基坑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即使基坑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施工过程严格按方案施工,基坑质量检测也合格,也不能确保基坑变形和稳定性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因此,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动态监测,基坑监测单位是基坑安全的”眼睛”和”耳朵”,随时掌握基坑安全状况。监测数据接近或超过报警值时,监测单位应及时向工地有关各方报告,同时向安监站报告。若出现险情,监测单位首先口头报告再作书面报告签字确认,施工单位必须及时组织有关各方采取应急措施和抢险。

3.5完善应急管理系统

项目经理要认真组织开展深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亲自参与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至少包括: 整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根据项目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邀请相关专家审查预案,及时下发至各部门基层、单位和相关协作单位,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有序运行。

4、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坍塌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安全生产事故,基坑变形过大造成周边建筑物过大,容易引发周边居民的恐慌,给人民群众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基坑安全只有从源头抓起,同时严格控制基坑建设施工中各个环节,才能有效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必须有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施工现场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孙维氓,于瀚滨.关于企业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难点和对策[J].建筑安全,2005,20(1):15-16

[2]邓铁军.工程风险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7,1-57.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第15篇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逐渐暴露出用地紧张的问题,高层建筑能够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率,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成为当前重要的话题,为此应该严格把握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管理,制定出科学具体的措施,保证了高层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的顺利完成。

1、深基坑的施工的特点

通常来讲,基坑工程包括维护体系的设计施工和土方开挖两个部分。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是否合理将对维护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采用不合理的土方开挖的方式,那么就会导致主体结构产生变形,进而影响高层的质量。当前深基坑放坡开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建设需要。由于城市中的建筑物呈现出高层化的发展趋势,基坑呈现出向大深度方向l展。基坑开挖的面积逐渐增大,长度和宽度逐步增大,给支撑系统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深基坑施工工期长、场地狭窄,降雨、重物堆放等对基坑稳定性不利。在相邻场地的施工中,打桩、降水、挖土及基础浇注混凝土等工序相互影响,增加协调工作的难度性。

2、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和控制措施

2.1深基坑施工的技术控制

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挖土方、挡土、防水及其围护周围措施等相关建设设施,一些特别细致的结构施工还是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免出现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或者是给施工带来不良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为依据,并且按照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一般在土挖之前应该对周围的建筑物和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调研,收集施工现场的相关信息和地质水文方面的报告,要针对特殊的地质进行更为严格和深入的施工组织,特别是对软土层的处理,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如果开挖的过深或者过快,那么很容易对施工现场造成失衡的状态,降低整个土地的强度,特别容易出现滑移的现象,那么这将对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大为不利,同时也会拖延施工的进度,给工程事故带来极大的不利。

2.2深基坑周围的防水处理

如果要采用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应该注意选对合适的时机,一般都会选在枯水季节或是水量较少的季节进行,水量对工程的施工产生很多的影响,所以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水的问题,对于一般常见的地下水源来说,在工程开始的前期要做好各项调查报告,这些报告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一定要实时考虑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防止止水等工作,针对地貌的结构以及设施对地下水的影响做深入贴切的分析和可以实施的可行的处理方案。针对周围有建筑物的深基坑的详细,一般是采用以堵为主的方式,以抽为主的方式进行辅助,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地防止基坑周围土地的滑落和流失,同时也能减少上部整体建筑物粗线的不均匀的沉降的现象,减少了施工所消耗的时间,极大的缩短了工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施工处理的难度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对止水帷幕进行止水施工时,如果帷幕的搅拌桩成桩的效果和质量不是很好时,这时深基坑在开挖以后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一定的阻碍,同时严重拖延了施工的工期,提高了施工的造价,使得施工的质量难以保证。

2.3深基坑施工殊性施工与处理

建筑工程通常是投资大、周期长、投入人力资源的工程,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事件。对于深基坑的施工而言,应该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突发事件主要有一下这几类,基坑内出现管涌或者是流沙等现象,基坑支护的局部会出现明显的裂缝现象或者是大面积的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当出现气候异常的情况是,相邻施工段之间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地下的障碍物也会影响基坑结构的施工,在类似的事件发生以后,要及时启动预先准备的应急预案,并且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和方案。

3、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制定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对工程地质状况进行仔细的勘查研究和分析,根据挖土深度范围内土质的物理性能和地下水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土方开挖以及降水方案。按方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

3.2控制基坑的变形并有紧急事件处理措施

在基坑开挖之前,要通过采用降水的方式降低坑内水体的抗水能力,减少基坑的变形,在施工的过程中降水不应该过快,在降水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周边建筑物和地表沉降的检测。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监控数据接近或者是超过警戒值那么应该立即停止,准确地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施工的操作步骤,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及时有效的控制基坑的变形,确保基坑的安全。为了确保施工中的安全,在施工前应该清楚基坑旁边的负荷量,防止由于负荷过大出现基坑坍塌的现象。基坑开挖应该分层进行,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开挖,严禁出现超挖的现象,同时开挖过程一定要与支撑架同步施工。开挖的程度必须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坡度进行合理的确定。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以后,应该立马浇筑垫层混凝土,进一步减少基坑的变形。

3.3施工监测

基坑工程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工程,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仅仅依靠理论难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因此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测工作。深基坑施工质量问题实际上就是基坑的刚度和稳定性,如果发生问题要导致工程的失败。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人员对基坑现场和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制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采用各种手段,保证实行多种监测方案。

4、结束语

深基坑的施工虽然不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体,但是它能保证施工主体的顺利进行,其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也影响和制约着主体工程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要点的同时,还要认真执行各种制度,做好各工序间合理安排,减少基坑的时间,在基坑开挖以后要尽快进行单位勘查,及早的进行低下结构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 董剑. 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06-15

[2] 刘家成;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研究;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年第18 期.

[3] 王朱康.关于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