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 人文教育 意义 途径

1.引言

三十多年来,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的远程教育,在坚持依据成人教育特点,实施大众化教育,服务基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具体表现为:成人学生存在急功近利,职业道德差,诚信度差,文化教养水平偏低;年龄较小的中、高考落榜生,学习成绩差、信仰缺失、对真理与金钱取舍颠倒、做人标准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等。如此表现,与教育的目的相去甚远,因此,各类远程教育学校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2.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手段,以提升灵魂、塑造健康人格为目标的教育。针对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个人乃至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包括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思想道德的、社会伦理的、科学的等等,这一切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2.2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有目的培养而获得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除了具备宽厚而有深度的自然科学知识,更要具备高品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质,使学生能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相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教育的重要责任。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优良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备心理品质。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都具有优良的人格特征和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创新精神和可贵的人文品格。

2.3良好的人文素质可有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是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人格,不断由必然王国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攀登。

3.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面对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软硬件和教育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全面建设学校人文环境,以图解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3.1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学校要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纠正唯技术、唯知识、唯学历的倾向,以人为本,把重点转到培养学生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全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因此,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建设和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置诸如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教职工队伍

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应加强对教师的包括师德在内的文化、品德等人文教育,使其始终以高雅的文化素养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依据远程教育特点,加强学校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

和服务质量,避免出现管理、服务与教书在“育人”上的“两张皮”现象,净化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3.3在专业课程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积极地渗透人文教育:一是在导学过程中,在讲解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灌输。可采取情景式教育,置学生于实景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悟。二是通过网上答疑、小组学习讨论等形式,由教师给出题目或问题,师生共同进行探讨,达到共识。

3.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摄影书画展、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三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4.结语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充分分析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强化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针对性的就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远程教育》2008.1

2.《创新理论与实践知识读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版)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 人文教育 意义 途径

1.引言

三十多年来,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的远程教育,在坚持依据成人教育特点,实施大众化教育,服务基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具体表现为:成人学生存在急功近利,职业道德差,诚信度差,文化教养水平偏低;年龄较小的中、高考落榜生,学习成绩差、信仰缺失、对真理与金钱取舍颠倒、做人标准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等。如此表现,与教育的目的相去甚远,因此,各类远程教育学校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2.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手段,以提升灵魂、塑造健康人格为目标的教育。针对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个人乃至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WWw.133229.Com

2.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包括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思想道德的、社会伦理的、科学的等等,这一切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2.2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有目的培养而获得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除了具备宽厚而有深度的自然科学知识,更要具备高品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质,使学生能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相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教育的重要责任。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优良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备心理品质。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都具有优良的人格特征和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创新精神和可贵的人文品格。

2.3良好的人文素质可有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是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人格,不断由必然王国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攀登。

3.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面对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软硬件和教育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全面建设学校人文环境,以图解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3.1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学校要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纠正唯技术、唯知识、唯学历的倾向,以人为本,把重点转到培养学生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全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因此,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建设和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置诸如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教职工队伍

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应加强对教师的包括师德在内的文化、品德等人文教育,使其始终以高雅的文化素养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依据远程教育特点,加强学校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

和服务质量,避免出现管理、服务与教书在“育人”上的“两张皮”现象,净化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3.3在专业课程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积极地渗透人文教育:一是在导学过程中,在讲解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灌输。可采取情景式教育,置学生于实景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悟。二是通过网上答疑、小组学习讨论等形式,由教师给出题目或问题,师生共同进行探讨,达到共识。

3.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摄影书画展、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三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4.结语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充分分析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强化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针对性的就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远程教育》2008.1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 人文教育 意义 途径

1.引言

三十多年来,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的远程教育,在坚持依据成人教育特点,实施大众化教育,服务基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具体表现为:成人学生存在急功近利,职业道德差,诚信度差,文化教养水平偏低;年龄较小的中、高考落榜生,学习成绩差、信仰缺失、对真理与金钱取舍颠倒、做人标准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等。如此表现,与教育的目的相去甚远,因此,各类远程教育学校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2.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手段,以提升灵魂、塑造健康人格为目标的教育。针对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个人乃至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包括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思想道德的、社会伦理的、科学的等等,这一切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2.2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有目的培养而获得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除了具备宽厚而有深度的自然科学知识,更要具备高品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质,使学生能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相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教育的重要责任。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优良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备心理品质。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都具有优良的人格特征和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创新精神和可贵的人文品格。

2.3良好的人文素质可有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是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人格,不断由必然王国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攀登。

3.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面对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软硬件和教育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全面建设学校人文环境,以图解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3.1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学校要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纠正唯技术、唯知识、唯学历的倾向,以人为本,把重点转到培养学生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全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因此,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建设和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置诸如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教职工队伍

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应加强对教师的包括师德在内的文化、品德等人文教育,使其始终以高雅的文化素养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依据远程教育特点,加强学校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

和服务质量,避免出现管理、服务与教书在“育人”上的“两张皮”现象,净化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3.3在专业课程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积极地渗透人文教育:一是在导学过程中,在讲解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灌输。可采取情景式教育,置学生于实景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悟。二是通过网上答疑、小组学习讨论等形式,由教师给出题目或问题,师生共同进行探讨,达到共识。

3.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摄影书画展、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三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4.结语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充分分析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强化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针对性的就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远程教育》2008.1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这是《教育生态理论研究》一书的序言,介绍教育生态理论的产生背景和笔者所知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说明《教育生态理论研究》一书的大致内容和业已取得的成果,并真诚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导师的指引。

关键词:教育生态理论;《教育生态理论研究》;教育著作;序言

Abstract: it is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the preface to the book.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background and I know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at 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research a book roughly content and achievements. and sincerely thank the support of leaders of all levels and mentor of the guidelines.

Key words: education ecology; ecological theor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works; preface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自然、社会与教育生态危机的凸现,生态学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彰显。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过生态问题,这是人类付出沉重代价后的明智选择。可以说,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方兴未艾的生态范式将是开拓视野看教育的新范式,或许它的思维模式本身更切近于教育的形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交织,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教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劳伦斯 A 克雷明敏锐地觉察到,当时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化,不能把教育失败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学校,必须看到学校以外的种种教育现象,对教育问题应当有新的思考。在新史学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克雷明尝试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着重考察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美国教育史研究,开辟了教育史研究的新时代。他把教育界定为“审慎的、系统的和通过不断努力去唤起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的过程。”指出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相互作用论”,即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考察教育问题时,就必须坚持生态学思考方式,即全面地、有联系地、公开地思考。

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就笔者所知,迟至2007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首次对多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溯,从理论体系的视角提出了“教育生态理论”的概念:教育生态理论源自自然生态,融合生态学的精髓,立足于“生命观”,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旨在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存在和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因此,教育生态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2008年5月,“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与会者提出,将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来,它首先可以作为一种指导我们认识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论。它强调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看到系统内部各种因素、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一种动态平衡的观点,强调内部各种因素的协调,它是用一种方法论来认识教育问题。因此,对于解决教育现实中的现实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边界、有范围、有层次的系统,任何一个被研究的系统都可以和周围环境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成为较高一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且,它本身又可以由许多子系统或亚系统构成。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不仅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也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不断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简而言之,生态系统的原理也就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因此,教育生态研究的分析视角是教育生态学本身具有的一些基本范畴和规范构成的认识、整理和规范各种教育现象的特定的模式。教育问题的生态学研究的分析视角可以是主体与环境、遗传与变异、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

人们虽然在理性上认为理论引导实践,但事实上理论却往往是滞后于实践。行与知是一个不断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站在理论知识的节点上,瞻前与顾后得出的结论自然大相径庭。生态教育理论(确切地说是教育生态理论)也是如此。实际上全国各地有关教育生态的具体实践从未停止过,单个层面或局部领域的学术探究不断深入。譬如从2003年开始,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部分老师就开始以生态学的视角,以教育生态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运用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直面教育热点问题,对学生素质、教师道德、校长素养等教育内部生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对教育公平、农村义务教育、教育乱收费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学理性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同时还从细节入手,对课堂模式、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探讨。这些牵涉教育生态的系列课题相继通过验收,先后获得南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二等奖(1项)、后续的两个科研项目也在去年相继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鉴定,均居“国内领先水平”。本人有幸作为上述教科研项目的主持人或核心成员,全程参与了系列调研,并将成果作为南阳市、焦作市等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予以推广,“生成的课堂”或“六生课堂”作为教育通识理论和课堂教学专业技能编入相关大学教材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特别感谢景文栓、贾建民、刘舜民、宋祖建、沈建国、金瑛、郑云霞等各位领导对上述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倾心付出。教育生态是多维交叉、立体呈现的,教育资源作为教育生态的重要客体也具有历时共生的特征,构建先进的教育文化是各路精英共同协作的结果。对于有关专家和学者虽未谋面但心仪已久,他们的专业学识和理论水平时常让我辈深感自身的局限和学识的浮泛。所幸文化在于传播,乃于仓促之中借他人之花礼呈教育同道,如能与大家有些许参考价值和导引作用,我们将深感荣幸。同时,我们在此郑重感谢叶澜教授、杨东平教授、冯天瑜教授、俞文森教授、有宝华教授、吴林富教授、赵绍军教授等人,是他们在理论上的建树拨去了我们在探索道路上的迷雾,使我们在对教育生态的研究中,找到了指路的明灯。如今生有幸谋面,定以此书敬献,以表谢意。

生态环境是指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人类生态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又称物理环境,即一般生态学所称的生物圈,它包括高山、丘陵、平原、湖泊、海洋等各种自然地理空间,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系统与循环。自然环境对教育生态系统以及教育生态系统中不断发展着的人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环境也称结构环境,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层次性的复杂整体,社会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毋庸置疑,研究教育生态的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一是以整体论与系统观对教育生态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联系的思想,就能发现和解决教育在宏观与微观的失误;二是以教育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平衡的视角,来考察教育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就能主动地调控教育外部和内部的生态平衡,从而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运用教育生态的原理和规律,就能够深入洞察教育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出教育的多维效益;四是以教育生态学为指导,规划布置学校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促使受教育者内心环境的构建与和谐协调发展;五是将生态意识整合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促使课堂与社会以及课堂内部的关系转变。

我国的教育生态现状不容乐观,从某些方面来看甚至可以说非常脆弱。为了进一步改善教育生态环境,保证教育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增加教育投资,关注教育公平,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育体制,重视课堂效益――这是一个大课题的宏观表述。具体而言,每一个子题都需要进行专门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理清思路,对症下药。

从专业理论而言,教育生态研究应在概念体系、理论架构、本土实践等方面做科学深入的研究,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生态理论体系。然而,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可以从三个角度和层次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通俗地说,教育生态由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态主体两部分构成,外部生态环境又包括社会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家庭生态环境和学校生态环境,它们各有优劣、顺逆、贫富、好坏之分,学生、教师和教育领导既各为教育的生态主体,又互为彼此的学校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

教育生态的理论研究的确应当如此,但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母题下的子课题头绪繁复且多维交叉,时空节点错综复杂,生态因素相互制衡且彼此联动……有限的文字表述显然浮泛乏力,所幸教育从来倚重有目的的实践过程,任何力图外化为空洞的理论、停滞于纸上谈兵或坐而论道的表面文章,实在与教育的本真和生态的真谛相悖。以教育叙事的方式总结失真的教育实践达到“立此存照”的参考价值,或以学理探究的方法直面变形的教育生态,期以“正本清源”的借鉴作用,显然要比程序化地死板教条和机械性地套用经典有益得多。近几年,教育理论“乱花渐欲迷人眼”,需要有披沙拣金和去伪存真的识见;教育经典“东风夜放花千树”,更需有避免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的智慧。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教育生态,各有区域性的小气候,强行移植和生硬嫁接,只能导致“南橘北枳”的结果。生态的多样性、歧异性和适宜性、关联性,都喻示着教育生态的特殊性和鲜活性。因此,立足于局部,改善原生态;着眼于宏观,创造良好的环境;致力于细节,发挥个体的潜能――可能是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教育生态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改善教育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研究的重要使命。教师、学校、课堂、社会都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生态的有机构成部分。缘此,我们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探究这些基本的因素,作为教育生态研究的纲目。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主体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生物有机体的存活需要不断地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一方面环境向生物有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使生物有机体不断受到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生物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影响和改造环境。生物与环境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生物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人类作为生物主体的一种,也被包罗在内。

人类对生态学的重视,生态学对人类生活的渗透,以及生态学向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教育生态学这一分支学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各种制约和影响。任何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环境,通过一定的社会成员采用一定方式才正式来实施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密切相关。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

吴林富在《教育生态管理》一书中,在援引有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教育生态环境(Educational Eco-environment)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在这方面大致可以从三种角度和三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教育生态系统就是这样一个与环境组成的多维的复合网络系统。在系统中,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促进教育的生态演替(Ecological succession),使教育的层次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们难以从单一的社会因素来考虑教育。教育的客观环境往往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渗透,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相互融通的复合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Compress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研究生态环境与教育的相互关系,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本书的主导思想是:立足教育生态理论,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能动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把课堂看作师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历程,重视生成的课程资源,提高教育的效益,这是教育生态的文化动力;学校、社会是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重视政策资源的调控和优化,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尊师重教、科教兴国”的社会风尚,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中国,以教育文明领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理论;《教育生态理论研究》;教育著作;序言

Abstract: it is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the preface to the book.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background and I know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at 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research a book roughly content and achievements. and sincerely thank the support of leaders of all levels and mentor of the guidelines.

Key words: education ecology; ecological theor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works; preface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自然、社会与教育生态危机的凸现,生态学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彰显。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过生态问题,这是人类付出沉重代价后的明智选择。可以说,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方兴未艾的生态范式将是开拓视野看教育的新范式,或许它的思维模式本身更切近于教育的形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交织,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教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劳伦斯•A•克雷明敏锐地觉察到,当时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化,不能把教育失败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学校,必须看到学校以外的种种教育现象,对教育问题应当有新的思考。在新史学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克雷明尝试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着重考察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美国教育史研究,开辟了教育史研究的新时代。他把教育界定为“审慎的、系统的和通过不断努力去唤起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的过程。”指出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相互作用论”,即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考察教育问题时,就必须坚持生态学思考方式,即全面地、有联系地、公开地思考。

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就笔者所知,迟至2007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首次对多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溯,从理论体系的视角提出了“教育生态理论”的概念:教育生态理论源自自然生态,融合生态学的精髓,立足于“生命观”,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旨在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存在和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因此,教育生态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2008年5月,“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与会者提出,将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来,它首先可以作为一种指导我们认识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论。它强调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看到系统内部各种因素、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一种动态平衡的观点,强调内部各种因素的协调,它是用一种方法论来认识教育问题。因此,对于解决教育现实中的现实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边界、有范围、有层次的系统,任何一个被研究的系统都可以和周围环境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成为较高一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且,它本身又可以由许多子系统或亚系统构成。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不仅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也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不断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简而言之,生态系统的原理也就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因此,教育生态研究的分析视角是教育生态学本身具有的一些基本范畴和规范构成的认识、整理和规范各种教育现象的特定的模式。教育问题的生态学研究的分析视角可以是主体与环境、遗传与变异、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

人们虽然在理性上认为理论引导实践,但事实上理论却往往是滞后于实践。行与知是一个不断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站在理论知识的节点上,瞻前与顾后得出的结论自然大相径庭。生态教育理论(确切地说是教育生态理论)也是如此。实际上全国各地有关教育生态的具体实践从未停止过,单个层面或局部领域的学术探究不断深入。譬如从2003年开始,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部分老师就开始以生态学的视角,以教育生态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运用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直面教育热点问题,对学生素质、教师道德、校长素养等教育内部生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对教育公平、农村义务教育、教育乱收费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学理性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同时还从细节入手,对课堂模式、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探讨。这些牵涉教育生态的系列课题相继通过验收,先后获得南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二等奖(1项)、后续的两个科研项目也在去年相继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鉴定,均居“国内领先水平”。本人有幸作为上述教科研项目的主持人或核心成员,全程参与了系列调研,并将成果作为南阳市、焦作市等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予以推广,“生成的课堂”或“六生课堂”作为教育通识理论和课堂教学专业技能编入相关大学教材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特别感谢景文栓、贾建民、刘舜民、宋祖建、沈建国、金瑛、郑云霞等各位领导对上述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倾心付出。教育生态是多维交叉、立体呈现的,教育资源作为教育生态的重要客体也具有历时共生的特征,构建先进的教育文化是各路精英共同协作的结果。对于有关专家和学者虽未谋面但心仪已久,他们的专业学识和理论水平时常让我辈深感自身的局限和学识的浮泛。所幸文化在于传播,乃于仓促之中借他人之花礼呈教育同道,如能与大家有些许参考价值和导引作用,我们将深感荣幸。同时,我们在此郑重感谢叶澜教授、杨东平教授、冯天瑜教授、俞文森教授、有宝华教授、吴林富教授、赵绍军教授等人,是他们在理论上的建树拨去了我们在探索道路上的迷雾,使我们在对教育生态的研究中,找到了指路的明灯。如今生有幸谋面,定以此书敬献,以表谢意。

生态环境是指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人类生态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又称物理环境,即一般生态学所称的生物圈,它包括高山、丘陵、平原、湖泊、海洋等各种自然地理空间,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系统与循环。自然环境对教育生态系统以及教育生态系统中不断发展着的人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环境也称结构环境,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层次性的复杂整体,社会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毋庸置疑,研究教育生态的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一是以整体论与系统观对教育生态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联系的思想,就能发现和解决教育在宏观与微观的失误;二是以教育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平衡的视角,来考察教育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就能主动地调控教育外部和内部的生态平衡,从而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运用教育生态的原理和规律,就能够深入洞察教育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出教育的多维效益;四是以教育生态学为指导,规划布置学校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促使受教育者内心环境的构建与和谐协调发展;五是将生态意识整合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促使课堂与社会以及课堂内部的关系转变。

我国的教育生态现状不容乐观,从某些方面来看甚至可以说非常脆弱。为了进一步改善教育生态环境,保证教育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增加教育投资,关注教育公平,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育体制,重视课堂效益――这是一个大课题的宏观表述。具体而言,每一个子题都需要进行专门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理清思路,对症下药。

从专业理论而言,教育生态研究应在概念体系、理论架构、本土实践等方面做科学深入的研究,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生态理论体系。然而,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可以从三个角度和层次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通俗地说,教育生态由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态主体两部分构成,外部生态环境又包括社会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家庭生态环境和学校生态环境,它们各有优劣、顺逆、贫富、好坏之分,学生、教师和教育领导既各为教育的生态主体,又互为彼此的学校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

教育生态的理论研究的确应当如此,但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母题下的子课题头绪繁复且多维交叉,时空节点错综复杂,生态因素相互制衡且彼此联动……有限的文字表述显然浮泛乏力,所幸教育从来倚重有目的的实践过程,任何力图外化为空洞的理论、停滞于纸上谈兵或坐而论道的表面文章,实在与教育的本真和生态的真谛相悖。以教育叙事的方式总结失真的教育实践达到“立此存照”的参考价值,或以学理探究的方法直面变形的教育生态,期以“正本清源”的借鉴作用,显然要比程序化地死板教条和机械性地套用经典有益得多。近几年,教育理论“乱花渐欲迷人眼”,需要有披沙拣金和去伪存真的识见;教育经典“东风夜放花千树”,更需有避免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的智慧。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教育生态,各有区域性的小气候,强行移植和生硬嫁接,只能导致“南橘北枳”的结果。生态的多样性、歧异性和适宜性、关联性,都喻示着教育生态的特殊性和鲜活性。因此,立足于局部,改善原生态;着眼于宏观,创造良好的环境;致力于细节,发挥个体的潜能――可能是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教育生态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改善教育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研究的重要使命。教师、学校、课堂、社会都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生态的有机构成部分。缘此,我们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探究这些基本的因素,作为教育生态研究的纲目。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主体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生物有机体的存活需要不断地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一方面环境向生物有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使生物有机体不断受到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生物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影响和改造环境。生物与环境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生物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人类作为生物主体的一种,也被包罗在内。

人类对生态学的重视,生态学对人类生活的渗透,以及生态学向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教育生态学这一分支学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各种制约和影响。任何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环境,通过一定的社会成员采用一定方式才正式来实施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密切相关。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

吴林富在《教育生态管理》一书中,在援引有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教育生态环境(Educational Eco-environment)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在这方面大致可以从三种角度和三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教育生态系统就是这样一个与环境组成的多维的复合网络系统。在系统中,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促进教育的生态演替(Ecological succession),使教育的层次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们难以从单一的社会因素来考虑教育。教育的客观环境往往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渗透,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相互融通的复合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Compress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研究生态环境与教育的相互关系,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本书的主导思想是:立足教育生态理论,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能动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把课堂看作师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历程,重视生成的课程资源,提高教育的效益,这是教育生态的文化动力;学校、社会是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重视政策资源的调控和优化,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尊师重教、科教兴国”的社会风尚,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中国,以教育文明领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影响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其接受过程具有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必然受到教育主体、接受主体、实施中介和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 教育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承担着设计、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全过程的职责,教育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实现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被动的接受对象,“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往往要运用、结合多方知识及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解释、说明、佐证” [2],教育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主体能否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能否运用多种丰富的教育手段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同时,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和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关系也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

2 接受主体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主体,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程度是影响其接受效果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接受标志着接受主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解、认可、内化并付诸于行动的过程。在思想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过程中不受其他人的影响,更倾向于自主选择、自主认知,渴望通过自己的解读来做出判断和选择,这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这一接受主体之间身心特征、自我需求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内容、接受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会有不同,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实现程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 实施中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中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首先,教育内容不仅要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时也要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只有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教育内容才能被大学生所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与接受相契合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率。其次,多样、新颖的教育方法的恰当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接受热情,使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最后,教育载体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个要素的连接点,没有教育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无法进行;灵活运用教育载体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活化”,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使得受教育者更乐于接受,日益丰富的教育载体的灵活运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取得预期接受效果的重要保障。

4 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环境中进行,必然受到教育环境因素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提升其接受效果,反之,则会阻碍其接受。在宏观环境层面,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都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最敏感环境因素,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诚信意识等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认知观念;而政治环境更是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文化环境则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受教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不断扬弃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其理论体系。在微观环境层面上,校园环境是最具代表性的教育环境,它一方面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

二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对策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实质上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理解和处理的过程,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消除接受障碍,就必须立足于影响其接受效果的各个因素,找到教育与接受的契合点,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终极目标。

1 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主体,承担着传授知识、思想引导、调动受教育者主动性发挥等重要职能,教育主体要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一,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素质是教育主体所必需的核心素质,教育主体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方向性和科学性;第二,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高校教育主体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人格魅力,感染和吸引受教育者,使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出积极的反应,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三,知识能力素质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主体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要提高自身表达能力、应用新技术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生动性、活泼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第四,教育主体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久工作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主体的各方面素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育主体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魅力,保障其接受效果。

2 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主体能否接受、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关键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满足其需要,需要是接受主体产生接受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能够激发接受主体的欲求心理,进而激发其接受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一,智力需要。高校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求知欲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满足其认知需要才能实现大学生的接受、内化、最终付诸实践的过程。第二,情感需要。高校大学生的情感活动表现为兴趣广泛、情感丰富,“健康、积极的情感能给人的意志行动以力量,不良、消极的情感会变成意志行动的阻力”[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力求做到以理教人、以情动人,在情理交融中达到更好的接受效果。

3 发挥实施中介合力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中介,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充分发挥这三者的合力作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有效途径。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内容要适合所有接受主体,根据不同接受主体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呈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方法要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针对大学生的接受特点选择和运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融合理论灌输法、榜样示范法、对比鉴别法等教育方法,激发受教者的参与意识,在互动交流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育载体上也要更新发展,采用现代化教育载体,声情并茂地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感染力和渗透性,增强其接受效果。

4 优化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向人们传导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各种环境因素所肯定,所强化,才能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内化为个体意识。” [4]第一,优化宏观教育环境。一般来讲,经济环境公平、公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要构建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的优化,要倡导先进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优化微观教育环境。高校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环境就是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拥有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其影响因素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好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有效可行的工作方法。现阶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要走好“影响因素四部曲”,即提高教育主体素质促进接受效果、满足接受主体需求深化接受效果、发挥实施中介合力增强接受效果、优化教育环境固化接受效果,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焕发出勃勃生机,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33.

[2]邓永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法学素质教育环境法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国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绿色GDP计算体系的确立,无论是环境立法、环境司法还是环境执法都迫切需要高素养的应用型环境法律人才。培养环境法应用型专业人才,既是满足社会迫切需要的要求,也是改善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拓宽就业途径的要求。但传统的环境法教学无法适应这样的需求。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环境法人才,必须要改革环境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适应法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换而言之,要在环境法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贯穿和实现法学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法学素质教育的内涵

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法学教育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对法学素质教育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很难,我们理解的法学素质教育理念应包括下列基本内涵: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以综合实践能力为基础,培育具有在现代法治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能力的人才。换而言之,法学素质教育是集法律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培育于一体的新型的教育模式。此法学素质教育理念基本内涵的最终实现,只能是大学全部课程教学活动合力的结果。但是,每一门课程都应当从各自的角度,为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作努力,并使这种努力具体化为相应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理念必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特定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一定要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没有特定的教学模式的设计,素质教育只能停留在空谈阶段;没有对素质教育理念内涵的明确理解,教学模式的设计必然带有盲目性。

二、环境法学教学的特殊需求

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环境法学是随着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逐渐与法学融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与环境科学的密切联系,和一般法学学科不同,环境法学具备了浓厚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色彩。因此从法的角度对环境问题及其导致人类社会关系改变问题和法律对策等进行研究,需要在传统法律理念之外结合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这样就会促使多学科研究的成果和方法渗透到环境法学研究之中,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环境法学处于法学与环境科学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地位。正是环境法学明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特点,使得环境法教学的难度相较于一般法学学科的教育增加了,也使得环境法人才必须掌握较深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环境法人才的要求较之于其他法律人才更高。同时,环境法学是一门应用法学,与理论法学相比较,应用法学有着独特的学科特点。应用法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表现为基于自身内容的现实性、制度性、应用性、体系性。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

环境法学的特殊性对其教学提出了特殊需求。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当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本身不能全部解决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时,人们产生了对环境法的供给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环境法的功能在于解决环境问题。这也决定了环境法的教学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1.培养正确的环境思想

解决环境问题的第一关键是改变人类的思想,因此培养环境法专业人才的第一关键就是培养正确的环境思想。

(1)发展观的培养

通过环境法的教育,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发展观才是正确的、“绿色”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才是唯一的发展道路。

(2)伦理道德观的培养

通过环境法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尊重与善待自然的环境伦理思想,关爱个人与他人及一切生命,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端正自己的学习思想和态度,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3)科学观的培养

通过环境法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两面性,更好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度”与“量”的问题,协调科学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认识到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进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了解专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环境法课堂教学距离应用法学的客观要求和法学素质教育的整体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具体到教学方法上,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我教你学”态势,偏重灌输,看待法律实践比较片面,忽视实践中的价值因素,偏重规范分析和知识积累,偏重案例教学,而且案例选择缺少代表性、典型性,案例应用比较机械等。归纳起来:还远未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相统一,法律素养、法律伦理与法律实践相统一的素质教育目标;还远未全面把握应用法学课程的教学特色,没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突出应用法学的操作性;还远未切实强化课堂教学的基础地位与引导功能,忽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互补性、整体性;还远未调适师生角色和相互关系,教师没有做到自觉应变,没有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环境法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三、法学素质教育在环境法学教学方法中的具体实施

1.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环境法是一门交叉学科,对该课程的改革设计思想,必须着眼于体现环境法的课程特色,培养环境与法学的双料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环境法理念和原则基础上,结合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运用法律逻辑思维对社会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案件、纠纷进行分析与探讨。因此,应当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引进案例分析,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有机结合的方式。过分强调理论讲授和过分强调案例教学都是有失偏颇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讲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课堂讲授最不成功之处往往就在于,教师的讲解局限于对各个知识点作直接涵义的解释,有的甚至只作语义的解释。这样的讲授就既缺乏实践的活力,又缺乏理性的魅力。应当引入“双向深入课堂讲授法”。“双向深入课堂讲授法”的基本思路是,教师要通过自己讲授,使讲授的知识在实践价值和理性内涵两个方向上都得到扩展,让知识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种以实践价值和理性背景为两极的立体范畴。为阐明知识的实践价值,教师在讲授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时,都必须以一个经典的,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实例,作为讲解的参照物,使实例成为映照知识点的实践价值之镜。这也是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为揭示知识深刻的理论背景,教师的讲授就一定要穿透知识点的语义,超越知识点的直接涵义,将特定知识点放在具有学科整体性的参照系中进行讨论;要特别注重阐明特定的知识点在学科系统中的地位和所处的关系层次,特别注重挖掘出深藏于知识点中的体现学科个性的理性样式和逻辑基点。这种具有学科个性的理性样式和逻辑基点,在法学中,就是每个简单明确的法律规范所蕴含的深邃的法的精神。此外,根据环境法学的特点,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时,还应注重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补给,以便学生能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现行的环境法律和环境政策。选取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对选取的案例必须进行案例编写,其中提出问题这一步非常关键。这关系到所选案例利用价值大小的问题。所以,从何种角度评价并提问,必须既要集中抓典型侧面,又要综合考虑,从深层次多方面挖掘。

2.对抗式课堂辩论法

“对抗式课堂辩论法”是指由学生就学科内重大学术、实践问题分成肯定和否定的双方,基本按照现在通行的辩论赛规则,利用课堂进行辩论。辩论既是达到真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学生的思辩能力充分发育的前提。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于:首先,对抗式辩论将学生直接置于极具挑战性和对抗性的竞争氛围之中,这种氛围比任何说教都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在辩论之前,双方学生都需要查阅大量相关学术资料,并各自对辩论的议题作充分讨论。这种讨论不仅涉及如何以最思辩的方式阐明本方论点,而且要充分考虑对方会如何提出与自己完全相反的论点,以及如何在辩论中有力地反驳对方论点。这种面临竞争时的讨论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和全面性,是一般讨论无法企及的。这种讨论有利于养成学生进行全面、深刻、反向性和多维性思维的习惯。

实施“对抗式学术辩论法”应注意的要点:原则上采用通行的辩论赛规则,但在双方发言时间上可就辩题的特点,作适当延长;注意辩题的选择应是学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应当对对抗式辩论的次数和每次参加的人数作统筹安排,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次直接参加辩论的机会。

3.模拟法庭法

模拟法庭是以教师设计的案例为基础,学生实际演练案件的开庭审理的全过程,其中所有的诉讼主体都由学生担任。实施“模拟法庭法”的目的,在着重锻炼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培育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辩论等综合性素质。使学生通过实际行为这种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达到对凝结在具体规范中的学术理念和法的精神的深刻理解。在行为实践过程中,使现代法律意识或者学术理念内化为学生人格的构成部分。

实施“模拟法庭法”应该注意的要点:教师设计案例要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但又不能完全“抄袭”实际案例,而应当对其进行必要的“学术加工”,使模拟法庭使用的案例既具有实践的生动性,又具有更为丰富的学术理念和法的精神的内涵。“模拟法庭法”直接属于程序法范畴。不过,教师设计案例时,要兼顾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以使模拟法庭的实践过程既成为程序法理念的实践过程,又是实体法精神的实践过程。“模拟法庭”演练结束后,教师进行学术评论。这种先由学生实践,再由教师评论的模式,有利于培育学生独立思维和实践的能力与自信,而教师的事后评论又可以引起学生对自己先在行为的反思,从而深化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学术理念内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婷.法学专业素质培养途径探讨――以“模拟法庭”为视角[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

[3]董秀珍,民.环境法教育在环境专业中的课程地位[J].唐山学院学报,2006,(3).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这些不同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特有的系统结构。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就是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使外界环境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自觉手段,并使其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保持最佳状态。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以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并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是寻求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有效路径的基本要求。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主要依据

1.马克思主义环境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的根本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环境观认为,环境创造人,人创造环境,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一方面,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由外部环境所决定,并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并不只是单方面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不断通过社会实践改变环境,同时改造自身的思想状况。在环境与教育以及人的关系上,以改变环境为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中,强调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在依据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对环境的改造。马克思主义环境观对于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积极构建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的重要理论依据。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整个系统的子系统而存在。只有用系统的眼光协调其自身内部诸要素的联系,才能实现系统的最佳组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与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另一重要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还主张在环境建设和优化的过程中,注重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培养。以上观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3.客观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的现实依据。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紧紧围绕和充分体现这一精神和要求。二是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成长需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成长与发展是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同时,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成长要求又是环境建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适应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受特点。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成长诉求,环境建设便毫无意义。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新的环境与挑战。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凸显出来的竞争环境、制度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的媒介环境、虚拟环境;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全方位的开放环境正在出现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应当考虑的客观现实因素。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决定着教学环境优化的内容与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定位及目标、任务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构成教学环境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形成具有正能量的育人氛围。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作为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总和,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尤其是近年来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我国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严峻挑战。这些复杂的新形势、新情况,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把方向性摆在首位,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整体性原则。

现代教学环境是由不同层次的诸多环境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亦应作为一个系统进行优化,重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诸多要素构成的教学环境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规划与安排。坚持整体性原则,既要注重横向协调,又要注重纵向一致。从横向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等。这些环境子系统相互交叉,综合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因此,必须使之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种教育影响的正向合力。从纵向看,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反复和曲折,这就要求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环境的建设和优化,保持前后一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注重总体协调、统筹兼顾,使各个环境要素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有机配合,以充分发挥教学环境的整体功能。

3.主动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要认识和把握环境建设的规律及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环境的构建和优化,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创造条件。主动性原则的前提是要确立教学主体对环境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克服被动和依赖的思想。所谓自主意识,就是主体对环境的独立意识而不是盲从意识、对外界的驾驭意识而不是屈从意识;所谓自觉意识,就是主体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察觉、对环境优劣的及时反应。主体如果丧失了对环境的自主性,就会在环境面前漂泊不定、随波逐流,成为失去能动性的自发因素;主体如果丧失了自觉性,就会对环境的优劣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失去构建和优化的最佳时机。因此,主动性原则具体表现为教学主体对环境的自觉认知、自主选择和积极作为。自觉认知是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发展变化的认识和把握、对复杂环境中的利弊因素分析和鉴别;自主选择是主体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在自觉认知的基础上,选择和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控制和消解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积极作为则是研究对策、主动出击,排除教学过程的障碍,努力将不可控的消极因素转化为可控的积极因素,增强教育对象的免疫力,保持正向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4.科学性原则。

即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基本原理,科学、合理地优化教学环境,使之真正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性原则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现实环境还是虚拟环境、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都是实实在在的人,即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教学环境作用的发挥正是通过大学生的身心变化实现的。因此,以人为本要求以大学生为中心,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受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组合和建设。只有这样,教学环境的优化才具有规律性和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有效路径

1.优化社会宏观环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背景。

宏观环境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环境要素构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外部大环境。优化宏观环境就是要努力加强这些环境要素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以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上述各项宏观环境要素的改革与建设,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所必需的宏观背景和重要基础。

2.优化校园微观环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良好的具体条件。

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最主要的场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深刻。校园微观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可分为教学内部环境和教学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改善和优化教学内部环境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教学师资队伍。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举措,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二是优化教学方法、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三是优化、融洽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良好的人际环境,进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四是优化教学时空安排。不同的教学时间安排和空间组织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有序地组织起来,对师生的身心和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需要在授课时间和班级规模方面进行合理分配。教学外部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因素与支持系统,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以整体校园风貌构成某种暗喻的符号,无声地、长期地辐射出学校倡导的思想、风范和审美准则,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物质载体和保障条件;后者则以环境氛围的巨大环绕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软环境,也是校园微观环境的核心内容。优化教学外部环境,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校园物质条件,注重提炼、概括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品质,如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学术氛围等,并广泛渗透到学校制度文化中,融入日常校园文化活动里,以此形成和确立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同时,要把优化、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环境因素的诱惑和消极影响。

3.优化大众传媒环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大众传媒是面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表现为报纸、图书、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诸多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也是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场”和“势”。因此,改善传媒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一条重要路径。从国家层面看,党和政府要有效地控制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要敢于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组织舆论批评。此外,要通过制定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规范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从学校层面看,要加强校园内部的报刊、广播和网络的管理,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唤醒学生的自律意识,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建设“红色网站”,增强正面宣传的力度。

参考文献: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素质教育”;基础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学作为时下高校所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在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时下“素质教育”重要的步骤。在当下的一些高校,所开设的政治教学课程最主要的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此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当然,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有决定性作用,是时下“素质教育”的最最基础性的步骤。在思想方面,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且合理的世界观,在对待人事方面有正确的角度和理解。在政治立场上,思想政治教学也可以帮助人们确立明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下的论述主要以思想政治教学对时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为大的论述命题,多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也一定程度上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下的“先锋”作用和重要的功能。在此,我主要分为三点来简单的论述思想政治教学于时下“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学为当下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源泉

在当下的“教育”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可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源泉,也即是说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可以不断完善、加强他们思想品德修养,提高学生人文化道德素养和素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并存,人们的功利目的都会变得很强,在此环境下,一个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是因为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一个良好的思想文化素养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过分的“功利”目的所带来的危害。在“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下,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切实志向,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上进心。同时,“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下,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扩大学生的“精神维度”,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源泉,以促进其不断的成长。在时下的“素质教育”中,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源泉是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在人才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学为当下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素质教育”要更好的实行和达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自古以来,文人贤客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也都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发展。当下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单单是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程度和其本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还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完善与否。“回溯”历史长河,每一个阶段都会又不一样的文化发展情况,有的时段好,有的时段坏。在某些历史时段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正所谓的达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高度,对中华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贡献,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精神财富。然而有的时代则相对比较沉寂,文化活动相当少,也缺乏较好的文学成就。在此,以上的一系列的举例论述并不是为了单单说明哪个历史时代的人聪明,哪个历史时代的人愚笨。论其根本目的,我想说明的是社会环境于当时整个文化繁荣发展的影响。回归到当下,在“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下,教育的成功完善发展会有多发展的原因,然而,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当下的思想政治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正提供了这样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国家的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大目标的完好实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明确的目标指导

当下的“素质教育”中,于学生而言,一个明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指导。在学习的教育体系当中,思想政治教学是整个“素质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可以为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明确他们所想要达成的目标,同时也是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整个教育的大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也为整个部分奠定了教育的方向,有带头的作用。在学生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决定了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一些共同的基本素质,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思想政治素质。在以前的教育工作报告会上,前国家主席同志说:“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位置,对于正确把握人才的标准,有效培养人才至关重要。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努力程度,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综上,在现时的教育大背景下,“素质教育”是先导,也是大目标。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于时下“素质教育”的开展实施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以上的论述主要从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精神动力和精神源泉、为学习提高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学习提高明确的目标指导等三方面来论述。当然,以上的论述有不足和缺处,望得到公正合理的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110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解决,单纯依靠某一方都不可取。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增进实效,已经成为摆在当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为切入点。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依据

1.1 协同理论

协同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从而使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状态,并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其强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同,以实现整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超越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二者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解决问题的层面、教育内容侧重点、教育具体目标等个性要素,也形成了包括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共性要素,二者可通过互为补充、互为整合为一个系统,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充分发挥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形成协调、同步和合作的整体合力,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系统优化,从整体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协同学理论为二者协同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1.2 政策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中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始终要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开创工作新格局。政策文件为二者协同提供重要的支撑。

1.3 现实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我党和高校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相互交织的新境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不能较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极大的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大学生思想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不成熟、自立适应能力有限等原因,较多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适应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二者协同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二者协同将更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价值

2.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等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化解心理危机,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意志品质。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层次人才。尽管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把综合素质高作为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将有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带动科学文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将有利于丰富二者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方法和工作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决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成效。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可移植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倾听沟通的教育理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个别访谈、心理咨询、心理测验、角色扮演等教育方法;主动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情绪调适、人际关系、挫折应对等方面内容。

2.3 营造和谐稳定育人环境

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人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离不开环境。二者的协同将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二个系统环境因素的协同,当然并不是环境的简单叠加。协同优化了教育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了协同的深入开展。二者的协同分别影响和改变着各自的环境。环境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依范围来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依性质来分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依形态来分可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所营造的和谐稳定育人环境是大环境与小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有机结合。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路径

3.1 管理体制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首先要解决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问题,特别要加强管理体制方面的协同。高校要加强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领导,预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或缺位现象,成立校院两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和处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两方面工作实效;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总体规划,全面安排和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同步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且专款专用,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择优配齐配精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工作队伍的考核管理,提高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体制协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协同的深入开展。

3.2 课堂教学协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系统讲授和心理健康知识讲授,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交融,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知识和教育。可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课程,不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入,在提升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3.3 社会实践协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锻炼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勤工助学、寒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行动等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要抓好社会实践这一重要支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实践领域的交融,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和项目,不断增进广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理解,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及自我成就动机,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4 教育队伍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两课教师、专职政工干部、学生干部队伍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专兼职教师、兼职心理咨询师等,二支队伍存在一定比例的交叉和重合。高校要认真做好两支队伍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两支队伍的有机配合,一方面,要加强对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政工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帮助其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和心理危机干预实操,使之能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和考核,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加强两个子系统的工作队伍的交流学习,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从而实现彼此的互助和协作。教育队伍协同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升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来提升工作的实效。

3.5 校园文化协同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广大学生陶冶情操、构筑健康人格和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通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通过摄影比赛、书画展览、音乐欣赏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通过歌咏比赛、琴棋书画、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起到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孔晓东.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物质环境 功能 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含义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物质、精神标准可以划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物质环境可分为社会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物质环境包括传统物质环境和现时物质环境。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展开研究。”[1]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是指由历史遗留下来的环境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物质因素构成的总和。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历程,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社会,都遗留了一大批丰富的传统物质环境,由它们构成的传统物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特点

1、传统物质环境的广泛性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性体系。这样一个动态体系,从类型上、时间上以及空间范围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既包括像都江堰大运河、长城等浩大工程;又包括几千年历史遗留的孔子庙、杜甫草堂等;还包括国际国内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的大小环境。这种广泛性使得他们从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例,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着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及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延安革命纪念馆以丰富的资料、图片、实物、遗址发挥着其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

2、传统物质环境的渗透性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渗透性就是利用传统物质环境作为载体,达到一定的育人目的。与直接灌输不同,它寓教于生动现象和美好的情境中,通过有形的物质和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进行熏陶、感化教育,从而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2]。延安革命纪念馆潜移默化的向后辈传播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种精神包含了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它是我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3、传统物质环境的直观性与感染性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环境的直观性为其感染性奠定了基础。因而其感染性就是间接影响,是通过暗示、模仿、从众、集群、舆论等群众心理的影响和作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3]。通过对延安革命遗址客观环境的参观学习,使人置身其中,触景生情。在这样特殊的客观环境里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光辉的奋斗历程,感受党的先进性,其教育效果要比一般教科书和影视剧来得直接和明显。

4、传统物质环境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相对稳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是以客观实物为基础,而这些客观实物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他们身上的某些精神是相对固定的。这些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传统物质环境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和基础[4]。延安革命精神以旧址、文物等客观存在物引发参观者的理性思考,尤其是新世纪的党员要发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这是运用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先进性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物质因素。由物质因素构成的传统社会物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功能。

(一)证实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进行理论传授,帮助人们接受先进的理论,转变自己的观念,提高思想素质。理论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从客观存在的物质环境中寻找能够证明理论教育内容的论据,来证实教育者讲授的理论观点的科学性。在对中学生进行爱国爱党教育时,革命遗址中的许多文物,人物雕塑等作为教育内容的论据就能产生好的效果,走进革命纪念馆,真实的触摸历史、感受历史。

(二)激励功能

传统物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产生的。延安革命遗址中的枣园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当时为了度过解放区财政和经济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从而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为革命胜利做了重大贡献。参观这些革命遗址能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永远激励着后辈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促进功能

由于物质环境内部的矛盾运动和人改造环境活动的进行,物质环境在不断地演变,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条件得到改变。这些新的物质条件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从过去到现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社会物质环境的演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化。传统物质环境还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除了提供传统的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外,还提供了网络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6]。

三、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路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利用环境,重视环境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应加强政党、政府在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中的引领地位

1、党和政府要加大物质投入,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延安革命遗址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最大限度的开发延安革命遗址的史料价值,如对革命遗址的保存、修缮、宣传等,使其革命精神、革命历程、革命地位等让后辈们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2、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组织管理。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同时加强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以法律来规范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行为。

3、通过加大对两个文明建设的力度,为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奠定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去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效果就好得多。人们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毋需进行更多的教育,其政治信仰、是非观念、进取精神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

(二)应加强舆论工具在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中的喉舌地位

1、传播各种信息是舆论工具的主要功能之一。信息传播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的创造,主要是宣传传统物质环境的历史及其所蕴含的重要精神资源。加强舆论工具对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介绍,有助于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延安革命历史的了解,以及从革命历史中吸收重要的精神资源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

2、通过舆论工具,发挥“合力效应”。对于个体来说,他可能同时处在多个环境中,但各个环境的影响又有所不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只有一个,因此,各种环境因素的协调十分重要,不能单靠思想政治传统物质环境。舆论工具就有这种综合协调能力,各种环境协调一致,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产生“合力效应”,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社会基础组织在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物质环境中的基础地位

1、积极为宣传传统物质环境的价值意义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传统物质环境传导出的各种精神资源。首先,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同时结合传统物质环境的特点开展既增长知识又增长才干的活动。再次,组织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职工和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物质环境中的各种精神食粮。如当地各种组织、社会团体开展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运用红色旅游资源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来陶冶广人民群众的情操,提高思想认识。

2、各级组织应统筹规划环境治理工程,保护传统物质环境的各种载体和建筑。一方面,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维护传统物质环境的规章制度,保障传统物质环境。另一方面,要为传统物质环境建设良好的硬件设施,要整治规划好道路、电力电话广播线路,搞好绿化、美化,消除噪音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传统物质环境功能的更好发挥。

参考文献:

[1] 罗洪铁、周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深化研究[J].思想教育 研究. 2011-11-25.

[2] 徐志远、左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 湖北社会科学. 2007-05-10.

[3] 周琪.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D].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04-01.

[4] 贺幸平. 试论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途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7-25.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现状,途径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自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由多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未来文明社会的象征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社会行为方式的变革。科技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才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则不但涉及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资源等学科的新综合和新发展,而且涉及到对科技发展和应用方向的理解和把握。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宣传、普及、贯彻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中是一块重要的园地。因此,“大学绿色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应运而生,是未来教育适应时展的一种新理念。

一、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教育”的“绿色”二字取自于西方国家60年代末兴起的“绿色运动”,其原意为“生态’或“环境保护”。按照我国现代环境伦理学研究著名学者余谋昌先生所说,绿色教育与当今倡导的绿色文明相一致,充分体现了人类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黄色文明、黑色文明与绿色文明.我国的绿色教育目前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具体体现,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与环境意识培养,从而树造一代具有良好环境道德修养的“绿色”新人。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指出:“绿色教育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总体上看,绿色教育内涵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和科研中,充分休现“绿色”思想现状,用绿色观念教育人;二是建设绿色校园,形成绿色校园文化,用绿色环境培养人。

二、开展大学绿色教育的必要性

1、绿色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1世纪的大学生将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其绿色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国家战略规划,当代大学生能否接受绿色教育,是否具备绿色意识,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开展大学“绿色教育”同时也与我国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只有所培养的人才被社会所接纳,大学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今,国际国内环保技术蓬勃发展,环保产业欣欣向荣,社会所需要的正是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由此便确定了大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2、绿色教育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要求大学的素质教育必须将经济效益观、社会效益观与环境效益观统一起来,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素质,只有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进行绿色教育是大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3、绿色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教育是以先进的文明和崇高的审美理想来建设人类客观世界的全新教育,它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绿色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大学绿色教育现状

我国大学绿色教育发端于清华大学。1998年6月,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提出要在21世纪把清华大学办成一所“绿色大学”,首次提出了“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的重大构想。近年来, 虽然部分高校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设想,,组建了环境教育中心,开始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由于起步较晚、受重视程度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差异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高校间的绿色教育水平仍参差不齐,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1、对实施绿色教育的重视性认识不够

我国高校绿色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多数高校还未能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普及教育提到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也未将环境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更没有将环境教育课程列入必修范围,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绿色教育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把其设为所有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对实施绿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够。

2、绿色教育体系不完善

环境教育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家庭绿色教育、学校绿色教育到社会绿色教育。但纵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中小学着重应试教育现状,无暇顾及绿色教育,成人教育在绿色教育方面更是一片空白,大学绿色教育自然成了众望所归。专业分布不尽合理,学科分类局限,使大学生很难受到系统、深入而又科学的绿色教育训练, 这就极大地制约着环境知识的普及,更谈不上较高层次的环境思维、环境意识、环境观念和环境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政府投入不足、绿色教育师资严重匮乏, 教材建设相对落后等等现实矛盾使大学绿色教育有负重望。

3、大学生环境意识淡薄

所谓环境意识, 是指“在一定哲学理念指导下的环境素质,包括理论认识和实践要素。”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淡薄,对环境科技知识了解掌握不够,对环境科技常识仅停留在“听说”层面,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认识,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严重缺乏,在行为上表现出环保参与意识较为淡薄,对自己的作用及所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清,在“知”与“行”上有着较大的差距。

4、对绿色教育的投入不够

我国高校绿色教育总体上投入不足,除表现在师资队伍严重匮乏,教材建设相对落后外,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也不甚令人满意,缺乏长期投入和长远规划,建筑拥挤,参差不齐,布局紊乱,绿色少,垃圾多,破坏环境,浪费人力、物力现象普遍。目前大学的管理和服务大都遵循传统的模式,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绿色服务体现得不多。

5、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绿色教育是一个包含环境意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环境意识教育被广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普遍认知,并付诸实践,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人忽视,久而久之,便成了绿色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就业压力的增大, 也带来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良好, 是对其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同时, 大学生心理状况与其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实施高校绿色教育的途径

加强绿色教育要求在教育思想认识和教育实践上实现突破。只有改革教育思想现状,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才能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只有全面理解绿色教育的深刻内涵,才能使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共同关心学生成长中的三大关系的和谐问题,才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和人际关系网络,从而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社会实践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形成绿色教育的共识

一定的实践总是来自于一定思想观念的指导。改革陈旧的教育思想,更新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以达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教育的共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才能使高校的决策者、师生形成共同愿望,齐心协力地促进高校绿色教育的开展。组建专门的绿色教育机构,制定绿色教育计划,并立项研究;让周围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绿色意识,指导学生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并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周围的人,形成辐射效应。

2、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让绿色教育计划走进课堂,将绿色教育覆盖所有教学过程和一切领域。为此就要建立灵活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建构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具有宽泛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特征的课程,形成高质量的课程群,以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和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增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培养学生对于生命与自然的宽容、博爱精神。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强化教师的绿色思维

高校绿色教育开展得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为此,教师自身先要有绿色意识和绿色思维。要在教师中积极开展各种绿色教育培训与研讨会,以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情操和敬业精神。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具有环保意识的师资队伍现状,使教师的科研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转向绿色科技选题、研发与创新,积极开展环境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的研究。

4、建设绿色教育培训基地,实行绿色管理,造绿色校园氛围

建议高校成立绿色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全校学生的环境教育、省内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政府公务员的环境意识培训、大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充分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传播绿色意识、知识、技术和生活方式,为提高民族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高校校园进行绿色规划设计,相关部门统一实行绿色管理,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绿色文化和学生绿色活动,营造绿色校园氛围,使学生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将绿色观念落实到行动中,促进高校的绿色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5、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力度

人类追求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类及人个体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及人个体可持续发展是以自身健康为条件的,学生既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又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融洽相处、学会生存;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具有实施这一理念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既为当今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又为后人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高校应培养大学生获得心理方面的保健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社会与生活的快节奏。

绿色教育代表了一种教育革新的力量, 我国应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用“绿色教育”来培养“绿色学生”和“绿色人才”,开展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把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自觉运用“绿色”观念,以达到教育促进人类生存环境改变和美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坡.绿色教育:21世纪大学教育发展的方向[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徐俊,黄金华.新时期高校绿色教育探讨[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 2002(11

[4]孙萍等.大学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1( 11) : 65- 66.

[5]高伟云.浅论高等院校的绿色教育[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1) : 113- 115.

[6]王宁等.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高校 体育环境 构建

体育环境问题一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我们刚刚走过的2008北京奥运;面对如潮而来的全民健身运动和如火如荼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国体育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而作为培养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环境在新课程标准下也在进行着改革。为实现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课改下体育环境的建设,有必要对高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作理论上的梳理,也为高校树立新的体育环境管理观提供启示。

1.体育环境的概述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荷载着丰富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昂首踏入新时期,体育环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理念,成为20世纪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从体育运动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价值。绿色体育,已为21世纪绿色文明的到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人类对体育环境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体育环境的关心与日俱增,并从考虑环境因素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发展到全面分析体育运动开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体育环境不论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抑或是实际行为的操作上,均出现了意义非同寻常的变化。1991年,国际奥委会修改奥运宪章上,提出争办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从2000年起必须提交一项环保计划,初步确立了国际奥委会的环保政策导向,并成立了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召开世界体育与环境大会,将“环境”作为继“体育”及“文化”之后的第三个标准衡量举办奥运会的组织工作。“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大理念是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原因之一。至此,体育与环境被提升到了更新、更高的位置。

在体育环境教育方面,世界各国也都非常重视,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最早将“体育运动与环境”列为本科专业课程,我国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也将“运动环境与健康”列为专业课程之一。体育与环境的研究与教学已趋于专业化和系统化。

体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体育环境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指环绕在体育这一组织活动的外部条件,是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自然条件如山川、河流、大气、土地、生物、噪音等;社会条件,是指人类的物资生活条件、政治生活条件和文化生活条件的统一体,如政治制度、法规体系、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学习条件、社会风气等。

英文的环境(environment)来自法语(envirommer),意为:环绕或包围。从哲学的角度讲,环境是指某一中心或主体相对的客体,那么体育环境则是指与体育这一主体相对的客体,与体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高校体育环境则是指高等学校围绕体育这一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外部条件,众多的体育环境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构成高校体育环境系统。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思想意识也有了积极的转变,体育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高校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创造宽松的体育环境,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全面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意义深远。

2.体育环境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追究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无疑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和完成的,并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条件是人们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对体育的产生、发展起着主导性的影响作用。体育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环境创造了体育,并制约着体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影响着体育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体育对环境又有着强大的能动作用,不断的改造环境。通过对体育场馆的建设与改造,对人的情感、信仰的转移与强化,对人的道德意志品质的影响,能动地影响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观体育的起源、过去和现在,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并且随着体育现象的扩大化和复杂化,环境对体育的作用面将更加广泛,作用力度也将更加深刻。

2.1 高校体育环境的要素和功能

高校体育环境置身于大文化系统之中,不仅受到社会体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的制约,同时也体现了其相对的独立性、可操作性和文化优势,体现了显型文化要素和隐型文化要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从高校体育环境系统来看,高校体育环境应包括物质要素、制度制订、体育宣传舆论的三大要素,从而体现了养成教育、强化约束、激励导向三大功能。

(1)物质要素是指高校体育环境的外在标志,是硬件部分。良好场地设施、功能齐全的运动器材是构成高校体育环境体系的重要物质要素,是进行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它可以让学生一踏人校门就受到体育环境的熏陶。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身体力行地参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学生产生体育直接动机的必要条件。

(2)制度的强化约束功能,即通过各种具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让学生通过体育的实践,强化体育的行为、习惯和能力。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来实施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奖罚制度、学籍管理等。确保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了大学生参加早操、课外锻炼的热情,形成了良好的锻炼风气,促进了高校体育环境的建设。

(3)体育宣传、舆论是高校体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烈的体育舆论导向功能能发挥激励功能,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在更深层次上对学生能力、观念、习惯、兴趣产生深刻的影响,激励学生从“需要”角度去进行体育锻炼,把被动地接受体育教育变为主动自觉的参与。

2.2 高校体育环境观念

2.2.1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大趋势,因而也是高校体育的大环境。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注重受教育者潜能的发掘,通过合理的教育影响,促使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自然包括德智体美各个方面,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担负着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重任,而更主要的是要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素质良好,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新人。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要。

2.2.2 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是终生教育的衍生观念。社会个体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终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同时也就终身接受着体育教育和从事着体育锻炼,从而使个体能够身体健康、身心偷快、终身受益.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形成并逐步稳固的重要时期,因而也是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阶段。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讲,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体育打好身体基础,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2.2.3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发展理念,不仅正积极地推动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现代社会中,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的身心健康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趋势也深刻地影响到高校体育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健康状况令人担优。据全国10个省、市、区124所高校近10年辍学统计资料表明,10年中各种原因辍学学生总数为8301人,其中因疾病原因辍学者达5842人,占辍学总数的70.38%。而在因病辍学人员的构成中,精神、神经疾病居首位,共1878人,占辍学总人数的32.15%,传染病居第二位,共1580人,占27.15% 。[6] “健康第一”是新世纪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因此学校体育必须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来开展。

3.体育环境的构成

体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的内部,各种体育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影响着体育的内容、形式、性质和发展过程。正确把握体育环境的分类,不仅有利于体育环境研究的深化,而且是优化体育环境系统因素的前提,对于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体育环境是由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

3.1 自然环境

体育自然环境是指体育运动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多必需的各种自然物质条件的总和。它可以分为数理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和气象气候环境等等

3.2 人工环境

体育人工环境是指人们为了更有效地发展体育运动和提高体育健身与娱乐的效果,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为地改造环境而创设的新的体育运动所需要的活动空间,以及对体育活动发生影响的其他一些人类活动的产物。

3.3 社会环境

体育运动是人与大自然互相交融、互相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等

4.高校体育环境的优化

4.1 体育自然环境

在体育环境的作用过程中,人们在接受自然环境作用影响的同时,也会影响自然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主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和充分发挥人类的自身智慧和创造力,不断地优化体育自然环境,实现体育自然环境为高校体育目标实现服务的目的。如体育场馆的修建、足球场的人工草皮、游泳馆水质的改良等等均能有效地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

运动场馆——不断优化体育自然环境的结晶运动场馆包括露天体育场、露天游泳池、室内体育场、室内游泳馆,以及适应各种单项比赛的室内、室外场地。体育场馆林林总总、各种各样,以适应不同运动项目的需要。然而从体育的起源看。体育运动对场馆没有什么具体要求,长期以来人们在不断的体育实践中,在遭遇种种不适之后,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才能,在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修建了体育场馆,改善了体育的自然环境,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露天体育场是通过改变地形、地貌等陆地环境因素,从而保持原来的大气环境因素,用于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露天体育场场地面积大,容纳人数多,建设投资相对较低,仍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主要运动场所。随着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的露天体育场开始修建遮阳看台、高质量的塑胶跑道,草皮足球场,增添现代照明和音响设备,还有相应的生活服务和卫生设施。但还要注意要有足够的面积、运动场地的方向选择、场地的光线和地势。

4.2 体育社会环境

体育的起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来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社会环境是指构成社会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笼统地讲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对体育的影响最为广泛,最为全面。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水平,受到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与影响

4.2.1 体育政治环境

在阶级社会里,政治与体育这一社会现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体育受制与一定的政治,同时又为一定的政治服务。奥林匹克运动不是政治运动,但它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制约着体育的发展,引领这体育的发展性质和方向。1995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了第55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历经15年之久,先后经过25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终于浮出水面,他的颁布和实施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一座里程碑。他作为体育事业的基本法,明确了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突出了全民健身的基础地位,阐明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明确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公民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和保障,将宪法中有关原则具体化为更详尽的法律条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总则里更为明确地规定了:“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学校、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工作应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开展及近期相关政策的出台,为高校体育环境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及法律依据,为高校体育环境更加科学化、多样化、终身化提供了实施的可能,为高校体育环境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4.2.2 体育经济环境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国家的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强盛,才能兴办、发展体育事业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和财力支持。雄厚的经济势力是促进体育迅猛发展的基础。体育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在、制约和促进体育运动运行和开展的经济因素的总和。研究体育经济的构成要素,正确认识和适度引进经济规律,促进经济规律的正向发展,实现体育经济环境的优化,服务于体育事业,对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环境与体育的关系,不仅体现在经济对体育的决定作用,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双边关系。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体育的发展又把经济推向兴的高潮。

同样高校体育经济环境也是如此,在一系列的政策下,高校体育的开展有了物质保障,但高校体育的发展觉不能单单依靠国家法规政策的支撑,高校体育的发展需要自己“造血”,在课改视野下,高校体育的改革也如火如荼,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就是一个比较成功例子,它不仅能促进高校体育资源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为学生与外界社会的学习交流提供便利与可能。为高校体育环境的管理提供物质基础。

4.3 高校体育环境系统构建对策

通过对高校体育环境的构建的基本认识,为我们建设高校体育的环境系统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些基本理论依据出发,就高校体育环境系统的建设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4.3.1 树立体育环境系统意识,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高校体育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不只是体育部门的事,而应是全校的大事,是多个部门综合协调运作的结果。系统构建体育环境,首先是要树立系统意识,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为目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学校方方面面的环境资源和关系,实现环境资源共享和互补,以提高外部环境资源与体育的适应性。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学校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具有主导作用。因此,必须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4.3.2 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首先,利用体育课程有计划、有组织,有师资等优势,发挥先进的教学功能,学习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和技术,培养体育意识与观念;其次,利用学校的文化优势和教学超前性的规律,促进新兴运动项目率先在学校的开展与普及,例如,橄榄球运动首先在北京农业大学开展,高尔夫球、健美运动、网球、台球也率先在高校普及。第三,满足学生生理、心理需要,开设学生兴趣大、实效高的如交谊舞、台球、气功、器械健美等项目,使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向健身性、社交性、娱乐性、终身性及时代性方向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

4.3.3 制定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加强体育环境管理

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质量是管理的三要素。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制定课堂常规、考试标准与办法,制定课外锻炼、早操、竞赛训练等管理制度,加严格执行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并与学校德、智教育接轨体现了教育的整体性,使学生受到强有力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标准的约束,形成创造良好体育环境的内在动因。

4.3.4 立足于大学生体育发展的特点,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

大学生通过中小学学校体育的锻炼,己经具备了一定的身体素质,掌握了一定的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技术,具备了较高的运动能力,对体育的各项目或者说某些运动项目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只有学生自觉地投人到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之中,高校体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所以要立足于大学生己有的体育基础,在创建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中,针对大学生体育发展的特点,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他们上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达到高校体育教学强化其体质、内化其技能、培养其能力的目的。

4.3.5 重视宣传、舆论环境,构建良好的体育氛围

体育领域中的社会舆论是指人们对体育运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人或事物的社会评价和群体言论。在当代信息社会,各种传播媒介成为了社会舆论传播的主要工具,随着媒体传播事业规模的越来越大,掌握和传递信息越来越迅速,更直接、更广泛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学校体育结合大型国际国内体育竞赛宣传、播放,渲染了体育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世界体育的精华信息,激发兴趣,广泛吸收社会体育的影响;另外学生自发组织的拉拉队,给参赛队加油、呐喊、助威的同时也培养了体育爱好者和未参加体育竞赛的绝大多数同学集体荣誉感,更增强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这是学校体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标志。

总之,高校体育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影响着体育的内容、形式、性质和发展过程。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环境不仅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加强管理,而且要从适应社会的要求出发,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氛围等等。体育环境系统的建设是新世纪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抉择。实现高校体育环境的系统构建必须深化体育环境研究,提高认识,树立体育环境系统意识,加强体育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1】【2】【3】熊茂湘 体育环境导论[M].序,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

【4】谭永昌 浅析贵州高校的体育环境[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4

【5】翁锡全 体育.环境.健康[M] 第一章.体育环境概述.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7

【6】熊曼丽 饶平 邓奎 高校体育环境系统特点及建设[J] 体育科学研究 2007.6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一、积极发挥校园媒介的作用,加强舆论引导与监督

道德情操与思想品质的升华除了知识传输以外,还需要来自内心的情感自律与自觉,这就需要周边环境与氛围的烘托,其中媒介的宣传报道,就具有重大作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是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充分发挥校园媒介的作用与功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校园媒介主要包括校广播站、校电视台、校园网络、校报、校刊、宣传栏、标语等。在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的培育过程中,校园传媒有着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有时舆论的评价甚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思想倾向和言行举止。正因为如此,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塑造和培育方面需要做到两点:首先是必须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积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和原则,牢牢把握正确、健康的舆论导向,唱好主旋律。

二、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教师在公共精神方面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这是因为如果自己崇拜的老师有爱心、有正义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疑会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是任何其他手段和方法都无法达到的。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把它作为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同时,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让教师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首要目标和榜样,因为榜样凝聚着无穷的力量,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公德素质。实践证明,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工作的实践中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才能使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感到信服并愿意接受。教师只有不断地把自己作为公共精神教育的对象,不断地剖析自己、提高自己,才能从中深刻地体会到对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育所担负的责任,才能深入研究公共精神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对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培养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要热爱其本职工作,既要有敬业精神,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不仅要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思想,又要全面把握党和国家对道德建设提出的各项要求,同时还要了解道德理论发展的最新态势。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素质更好地适应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新特点,从而符合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教育要求。

三、加强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

生态文明是随着时展而诞生的一个重要主题,生态的变迁与文明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些生活质量的变化是建立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而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全方面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以此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速度,所以说,在目前的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养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生态道德的主要概念

生态道德是近年来所形成的一种道德观念,由于目前时代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生态道德又可以称为环境道德,主要反映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但是由于生态环境道德属于道德的范畴,没有强制的法律约束,另外由于生态环境道德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道德的建设也具有以下几种特征:首先,生态道德主要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道德关系;另外具有一定性,主要强调了整个社会对人们的道德要求;最后,这样的生态道德素质需要作为一种信仰观念,实时存在人们的心中,并且以此来对人们的言行进行规范。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的主要价值

1)首先是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在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要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其主要目的在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了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高校培养出大量具有一定生态道德素质的大学生来逐渐对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改变,而在这种生态观念的影响下,这些大学生作为“理性生态人”,与传统的“经济人”有着截然不同人类行为模式,主要指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中,不仅需要有着专业的行业知识,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具备与职业活动相关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求这样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自觉的。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要求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能够使其跟上时展的步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和道德素质,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2)时展下高校教育的要求。在目前的世界教育发展中,生态危机是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这样的时展下,高校的教育要求也需要发生一定的变化,目前高校的道德教育体系正在不断的改变,其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改变,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提出,正是改变这种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现在的全球视角来看,生态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以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来看待时代的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价值观念引领了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是新时展下高校道德教育所需要提出的新要求。3)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校教育不仅是对某一专业的特殊教育,而是在专业教育的同时,结合社会的发展,从各个角度来培养大学生成为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保证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这也是目前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高校教育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需要有着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加需要有着深刻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要人才。通过生态道德教育,能够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自觉的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将会得到质的提高。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培育的主要内容

1)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观。人类在生活的过程中,与其它各个物种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这样的联系需要人类承担着和谐发展的重要责任,而自然观就是其中的重要观点之一。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当中,生态道德培养主要强调新的自然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在这样的认识当中,大学生能够从自身做起,充分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自然价值主要代表着一种属性概念,是自然环境发展中所诞生出来成果,同时也代表着一种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而这样的价值观不仅仅是人类独有的,而是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物种之间所共有的。这样的自然观体现出来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对于大自然,要心存敬畏,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同时也需要按照人道主义的情感来对自然界的所有生物进行看待,在保证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才能利用自然来造福社会。2)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目前我们正处于一种环境危机当中,这种环境危机所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人们的消费意识,人类的消费行为逐渐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影响下,人类支持生命的能力正在受到严重威胁。通过以往的环境事故来看,环境的破坏,其中的最大因素是人类,也可以说,人类目前的消费行为和观念使环境灾难逐渐产生,而环境灾难的产生,也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较大的威胁,在这样的认识下,人们需要选择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消费行为,以此来挽救地球,维持生态平衡。所以说,在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自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循环回收,多次使用。这样的生活消费方式能够逐渐的进行扩大,在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中来看,较多方面都能够通过消费观念的改变,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比如说建筑行业和化工行业等。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度消费和生态消费的培养,能够使其环保行为逐渐的深入社会生活中,从而带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扩散。3)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生态道德素质培养中的最后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世界所关注的主要话题,其主要意义在于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目前环境资源中的不可再生资源逐渐匮乏,而从一定的角度来看,维持生态之间的平衡,就是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随着目前可再生资源技术的逐渐发展,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和利用力度也逐渐增大,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生产力的指导观念,能够使其在之后的社会发展中,充分认识环境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地球环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着深刻了解,从而起到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作用。

四、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的学术,可以知道生态道德教育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之后的社会发展影响重大,但是就目前的高校教育情况来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仍旧出现着较多的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是缺少相匹配的教学方法。生态教育道德素质的培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道德培养模式,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后,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培养。但是,目前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仍旧采用了较为死板生硬的方法来进行培养,主要指的是利用一种简单的教育形式,对道德观念进行一定的叙述和讨论,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和传统,不但不能适应目前时代的发展变化,同时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另外,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对于生态道德的主要意义和实际作用也不会得到深入的认识,其整体教育效果没有得到发挥。2)缺少完善的高校教育制度。生态道德素质培育的主要意义是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一项长远而又系统的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高校的支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生态教育体制仍旧需要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缺少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体系,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我国的起步较晚,其中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社会实践,都没有成熟的体系来作为教育支撑,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加快了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也只是确定了整体方向和内容,而其中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没有得到统一,使当前的环境生态问题仍旧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另外是目前高校的教育模式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程度较大,传统课程体系的差别较大,在这样的差别当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观念有所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根据个体的差异来进行培养,而是采用统一的知识灌输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比较被动,学生只能对其字面意义有所理解,而对其内涵无法得到深刻体会;最后,高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目前高校中最为重要的仍旧为文科和理科,而生态意识属于德育教育,在大多数的高校当中,这样的教育一般为选修,由于高校对其重视不足,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也会有所欠缺。3)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而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与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有直接的联系。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相对西方国家来说仍旧较为落后,为了追求社会利益的提高,只顾眼前发展,没有考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些利益的推动下,人们不惜以牺牲环境来进行利益的交换,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基本没有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考虑,无限制的开采自然资源,无休止的破坏环境,使生态平衡得到了严重的危害,虽然目前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是社会环境的改变是一种长期的行为,同时具有渐变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意识培养也注定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就现在的社会环境而言,由于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加强,社会环境逐渐的在进行改变,一旦出现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大众媒体一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那些不良生产企业进行揭露,同时,国家政府也针对社会环境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求人们按照这样的规定来维持生态平衡,但是这样的改变仍旧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发展。

五、生态文明视域天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的有效途径

1)利用课堂载体来进行理论指导。高校的课堂教育往往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课堂需要根据目前时展的形式,来采取正确合适的教育方法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通过这样的理论指导,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且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解,明确人们在环境保护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才能被有效激发。所以说,高校教师在进行各个专业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提高对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思想道德课程来进行教育,而是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和主要特点,在各个课程中加入一些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内容,并且将其作为考察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就会逐渐形成,生态道德意识也会逐渐的提高。2)积极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高校环境。要想充分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不仅需要理论观念的指导,同时需要良好的高校环境,来使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得到改变,深入心中,将其作为一种意识来对行为和言语进行规范,这就需要高校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营造生态平衡的高校教育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会潜移默化的得到改变,一般情况下,这样环境的营造主要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方法:首先是对生态道德培养进行大力宣传,利用标语和广播等渠道来进行生态道德素质的宣传,这样能够实时的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宣传;另外,高校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学校的地理特点,利用生态平衡的原理,运用高校中有限的环境资源,来创建一定的生态循环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能够充分建立大学生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使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自然环境的魅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也会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行深刻理解。通过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最大程度的来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3)加强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合适的生态活动实践当中,发挥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作用,其具体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选,学校应该组织学生成立相应的环境保护小组,这样的小组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其深入社会当中,发现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生态平衡意识;另外,也需要注重家庭生态培养,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改变家庭生态教育的内容,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实现教育的目的。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