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奥数教案范文

奥数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奥数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奥数教案

第1篇

奥数精讲1

学员编号:

级:四年级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数学

学科教师:

授课目标

C数的整除

C找规律

C

数字迷

授课难点

整除

教学重点:找规律

——数的整除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数的整除具有如下性质:

性质1

如果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能被丙数整除,那么甲数一定能被丙数整除。例如,48能被16整除,16能被8整除,那么48一定能被8整除。

性质2

如果两个数都能被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与差也一定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例如,21与15都能被3整除,那么21+15及21-15都能被3整除。

性质3

如果一个数能分别被两个互质的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能被这两个互质的自然数的乘积整除。例如,126能被9整除,又能被7整除,且9与7互质,那么126能被9×7=63整除。

利用上面关于整除的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与整除有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学习数的整除性,我们把学过的和将要学习的一些整除的数字特征列出来:

(1)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如果是0,2,4,6,8中的一个,那么这个数就能被2整除。

(2)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如果是0或5,那么这个数就能被5整除。

(3)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一个数的末两位数如果能被4(或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5)一个数的末三位数如果能被8(或1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6)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例题1

在下面的数中,哪些能被4整除?哪些能被8整除?哪些能被9整除?

234,789,7756,8865,3728.8064。

解:能被4整除的数有7756,3728,8064;

能被8整除的数有3728,8064;

能被9整除的数有234,8865,8064。

例题2

在四位数562中,被盖住的十位数分别等于几时,这个四位数分别能被9,8,4整除?

解:如果562能被9整除,那么5+6++2=13+应能被9整除,所以当十位数是5,即四位数是5652时能被9整除;

如果562能被8整除,那么62应能被8整除,所以当十位数是3或7,即四位数是5632或5672时能被8整除;

如果562能被4整除,那么2应能被4整除,所以当十位数是1,3,5,7,9,即四位数是5612,5632,5652,5672,5692时能被4整除。

例题3

从0,2,5,7四个数字中任选三个,组成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数,并将这些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解:因为组成的三位数能同时被2,5整除,所以个位数字为0。根据三位数能被3整除的特征,数字和2+7+0与5+7+0都能被3整除,因此所求的这些数为270,570,720,750。

1.6539724能被4,8,9,24,36,72中的哪几个数整除?

2.个位数是5,且能被9整除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3.一些四位数,百位上的数字都是3,十位上的数字都是6,并且它们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在这样的四位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各是多少?

——找规律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见过“找规律”这个题目,学习了如何发现图形、数表和数列的变化规律。这一讲重点学习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问题。什么是周期性变化规律呢?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百花盛开的春季过后就是夏天,赤日炎炎的夏季过后就是秋天,果实累累的秋季过后就是冬天,白雪皑皑的冬季过后又到了春天。年复一年,总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这就是周期性变化规律。再比如,数列0,1,2,0,1,2,0,1,2,0,…是按照0,1,2三个数重复出现的,这也是周期性变化问题。

例题1

节日的夜景真漂亮,街上的彩灯按照5盏红灯、再接4盏蓝灯、再接3盏黄灯,然后又是5盏红灯、4盏蓝灯、3盏黄灯、……这样排下去。问:

(1)第100盏灯是什么颜色?

(2)前150盏彩灯中有多少盏蓝灯?

分析与解:这是一个周期变化问题。彩灯按照5红、4蓝、3黄,每12盏灯一个周期循环出现。

(1)100÷12=8……4,所以第100盏灯是第9个周期的第4盏灯,是红灯。

(2)150÷12=12……6,前150盏灯共有12个周期零6盏灯,12个周期中有蓝灯4×12=48(盏),最后的6盏灯中有1盏蓝灯,所以共有蓝灯48+1=49(盏)

例题2

有一串数,任何相邻的四个数之和都等于25。已知第1个数是3,第6个数是6,第11个数是7。问:这串数中第24个数是几?前77个数的和是多少?

分析与解:因为第1,2,3,4个数的和等于第2,3,4,5个数的和,所以第1个数与第5个数相同。进一步可推知,第1,5,9,13,…个数都相同。

同理,第2,6,10,14,…个数都相同,第3,7,11,15,…个数都相同,第4,8,12,16…个数都相同。

也就是说,这串数是按照每四个数为一个周期循环出现的。所以,第2个数等于第6个数,是6;第3个数等于第11个数,是7。前三个数依次是3,6,7,第四个数是

25-(3+6+7)=9。

这串数按照3,6,7,9的顺序循环出现。第24个数与第4个数相同,是9。由77÷4=9……1知,前77个数是19个周期零1个数,其和为25×19+3=478。

例题3

下面这串数的规律是:从第3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的个位数。问:这串数中第88个数是几?

628088640448…

分析与解:这串数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是如果其中有两个相邻数字与前面的某两个相邻数字相同,那么根据这串数的构成规律,这两个相邻数字后面的数字必然与前面那两个相邻数字后面的数字相同,也就是说将出现周期性变化。我们试着将这串数再多写出几位:

当写出第21,22位(竖线右面的两位)时就会发现,它们与第1,2位数相同,所以这串数按每20个数一个周期循环出现。由88÷20=4……8知,第88个数与第8个数相同,所以第88个数是4。

【练习】

1.有一串很长的珠子,它是按照5颗红珠、3颗白珠、4颗黄珠、2颗绿珠的顺序重复排列的。问:第100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前200颗珠子中有多少颗红珠?

2.将1,2,3,4,…除以3的余数依次排列起来,得到一个数列。求这个数列前100个数的和。

3.有一串数,前两个数是9和7,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是它前面两个数乘积的个位数。这串数中第100个数是几?前100个数之和是多少?

4.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6,以后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一个数与7的和的个位数。这列数中第88个数是几?

——数字迷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例题1

把下面算式中缺少的数字补上:

分析与解:一个四位数减去一个三位数,差是一个两位数,也就是说被减数与减数相差不到100。四位数与三位数相差不到100,三位数必然大于900,四位数必然小于1100。由此我们找出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百位数上。

(1)填百位与千位。由于被减数是四位数,减数是三位数,差是两位数,所以减数的百位应填9,被减数的千位应填1,百位应填0,且十位相减时必须向百位借1。

(2)填个位。由于被减数个位数字是0,差的个位数字是1,所以减数的个位数字是9。

(3)填十位。由于个位向十位借1,十位又向百位借1,所以被减数十位上的实际数值是18,18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的和,只能是9与9,因此,减数与差的十位数字都是9。

所求算式如右式。

由例1看出,考虑减法算式时,借位是一个重要条件。

例题2

在下列各加法算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求出这两个算式:

分析与解:(1)这是一道四个数连加的算式,其特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同,且个位与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即都是汉字“学”。

从个位相同数相加的情况来看,和的个位数字是8,有两种可能情况:2+2+2+2=8与7+7+7+7=28,即“学”=2或7。

如果“学”=2,那么要使三个“数”所代表的数字相加的和的个位数字为8,“数”只能代表数字6。此时,百位上的和为“学”+“学”+1=2+2+1=5≠4。因此“学”≠2。

如果“学”=7,那么要使三个“数”所代表的数字相加再加上个位进位的2,和的个位数字为8,“数”只能代表数字2。百位上两个7相加要向千位进位1,由此可得“我”代表数字3。

满足条件的解如右式。

(2)由千位看出,“努”=4。由千、百、十、个位上都有“努”,5432-4444=988,可将竖式简化为左下式。同理,由左下式看出,“力”=8,988-888=100,可将左下式简化为下中式,从而求出“学”=9,“习”=1。

满足条件的算式如右下式。

例题3

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左下式的乘法竖式成立。

分析与解:为清楚起见,我们用A,B,C,D,…表示内应填入的数字(见右上式)。

由被乘数大于500知,E=1。由于乘数的百位数与被乘数的乘积的末位数是5,故B,C中必有一个是5。若C=5,则有

6×5=(600+)×5=3000+×5,

不可能等于55,与题意不符,所以B=5。再由B=5推知G=0或5。若G=5,则F=A=9,此时被乘数为695,无论C为何值,它与695的积不可能等于55,与题意不符,所以G=0,F=A=4。此时已求出被乘数是645,经试验只有645×7满足55,所以C=7;最后由B=5,G=0知D为偶数,经试验知D=2。

右式为所求竖式。

此类乘法竖式题应根据已给出的数字、乘法及加法的进位情况,先填比较容易的未知数,再依次填其余未知数。有时某未知数有几种可能取值,需逐一试验决定取舍。

1.在下面各竖式的内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第2篇

教学目标

1.

准确运用“标数法”解决题目.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知识精讲

知识点说明

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两地之间有许多条路,就有许多种走法,如果你能从中选择一条最近的路走,也就是指要选择一条最短的路线走,这样你就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了,那么如何能选上最短的路线呢?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要记住两点:⑴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⑵尽量不走回头路和重复路,这样的话,你就做到了省时省力.

例题精讲

【例

1】

一只蚂蚁在长方形格纸上的点,它想去点玩,但是不知走哪条路最近.小朋友们,你能给它找到几条这样的最短路线呢?

【解析】

(方法一)从点走到点,不论怎样走,最短也要走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因此,在水平方向上,所有线段的长度和应等于;在竖直方向上,所有线段的长度和应等于.这样我们走的这条路线才是最短路线.为了保证这一点,我们就不应该走“回头路”,只能向右和向下走.所有最短路线:

、、

、、

这种方法不能保证“不漏”.如果图形再复杂些,做到“不重”也是很困难的.

(方法二)遵循“最短路线只能向右和向下走”,观察发现这种题有规律可循. ①看点:只有从到的这一条路线.同样道理:从到、从到、从到也都只有一条路线.我们把数字“”分别标在这四个点上.②看点:从点出发到,可以是,也可以是,共有两种走法.那么我们在点标上数字“”().③看点:从有三种走法,即:、 、.在点标上数字“”().④看点:共有三种走法,即:、、,在点标上“”

().⑤看点:从上向下走是,从左向右走是,那么从出发点有六种走法,即:、、、、、,在点标上“”(),观察发现每一个小格右下角上标的数正好是这个小格右上角与左下角的数的和,这个和就是从出发点到这点的所有最短路线的条数.此法能够保证“不重”也“不漏”,这种方法叫“对角线法”或“标号法”.

【巩固】

如图所示,从点沿线段走最短路线到点,每次走一步或两步,共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解析】

这是一个较复杂的最短路线问题,我们退一步想想,先看看简单的情况.

从到的各种不同走法中先选择一条路线来分析:

如果按路线来走,这条路线共有条线段,每次走一步或两步,要求从走到,会有几种走法?这不是“上楼梯”问题吗.根据“上楼梯”问题的解法可得在这条路线中有8种符合条件的走法.而对于从到的其他每条最短路线而言,每一条路线都有5条线段,所以每条路线都有8种走法.

进一步:从到共有多少条最短路线?这正是“最短路线”问题!用“标数法”来解决,有10条.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走法有种.

【巩固】

从到的最短路线有几条呢?

【解析】

图中从到的最短路线都为6条.

【巩固】

有一只蜗牛从点出发,要沿长方形的边或对角线爬到点,中间不许爬回点,也不能走重复的路,那么,它有多少条不同的爬行路线?最短的是哪条呢?

【解析】

共有种,即:、

,最短的路是:.

【例

2】

阿呆和阿瓜到少年宫参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如果他们从学校出发,共有多少种不

同的最短路线?

【解析】

从学校到少年宫的最短路线,只能向右或向下走.我们可以先看点:从学校到点最短路线只有种走法,我们在点标上.、、、点同理.再看点:最短路线可以是、共条,我们在点标上.我们发现正好是对角线点和点上的数字和.所有的最短路线都符合这个规律,最终从学校到少年宫共有种走法.

【巩固】

方格纸上取一点作为起点,再在的右上方任取一点作为终点,画一条由到的最短路线,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画出来吗?总共能画出几条呢?

【解析】

根据“标号法”可知共有种,如图.

【巩固】

如图,从点出发到点,走最短的路程,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

共有种.

【巩固】

小聪明想从北村到南村上学,可是他不知道最短路线的走法共有几种?小朋友们,快帮帮忙呀!

【分析】

根据“对角线法”知共有种,如图.

【例

3】

“五一”长假就要到了,小新和爸爸决定去黄山玩.聪明的小朋友请你找找看从北京到黄山的最短路线共有几条呢?

【解析】

采用对角线法(如图)这道题的图形与前几题的图形又有所区别,因此,在解题时要格外注意是由哪两点的数之和来确定另一点的.从北京到黄山最近的道路共有条.

【巩固】

从甲到乙的最短路线有几条?

【解析】

有条.

【例

4】

古希腊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名叫海伦.他精通数学、物理,聪慧过人.人一天一位将军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如下图,将军从甲地骑马出发,要到河边让马饮水,然后再回到乙地的马棚,为了使行走的路线最短,应该让马在什么地方饮水?

【解析】

本题主要体现最值思想和对称的思想,教师应充分引导孩子观察行走路线的变化情况

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对称来找到相应的点,进一步了解图形最值问题中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例

5】

学校组织三年级的小朋友去帮助农民伯伯锄草,大家从学校乘车出发,去往的李家村(如图).爱动脑筋的嘟嘟就在想,从学校到李家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最短路线呢?

【解析】

我们采用对角线法(如图),从学校到李家村共有种不同的最短路线.

[拓展]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从到共有几条最短路线呢?

【解析】

此题与上题不同,但方法相同.我们采用对角线法(如图)可知:可以选择的最短路线共有条.

【例

6】

阿花和阿红到少年宫参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他们从学校出发到少年宫最多有多少种不同的行走路线?

【解析】

采用对角线法(如图).可得从学校到少年宫共有种走法.

[铺垫]

小海龟在小猪家玩,它们想去游乐场坐碰碰车,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从小猪家到游乐场共有几条最短路线呢?

【解析】

“对角线”法(如图),共条.

【例

7】

阿强和牛牛结伴骑车去图书馆看书,第一天他们从学校直接去图书馆;第二天他们先去公园看大熊猫再去图书馆;第三天公园修路不能通行.咱们学而思的小朋友都很聪明,请你们帮阿强和牛牛想想这三天从学校到图书馆的最短路线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解析】

仍然用对角线法求解.第一天(无限制条件)共有条;第二天(必须经过公园)共有条;第三天(必须不经过公园)共有条.

【巩固】

大熊和美子准备去看望养老院的李奶奶,可是市中心在修路(城市的街道如图所示),他们从学校到养老院最短路线共有几条呢?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们快想想吧!

【解析】

(方法一)用“对角线法”求出:从学校到养老院共条.必经过市中心的条,所以可行的路有:(条).

(方法二)可以直接求,即把含有市中心的田字格挖去,共有条.

【例

8】

如图,从到最短路线总共有几种走法?

【分析】

如图,共有种.

【例

9】

如图,从到沿网格线不经过线段和的最短路径的条数是多少条?

【解析】

由于不能经过线段和,所以我们必须先在网络图中拆除和,然后再在拆除了和以后的网络图中进行标数(如下图所示).运用标数法可求出满足条件的最短路径有78条.

【巩固】

下图为某城市的街道示意图,处正在挖下水道,不能通车,从到处的最短路线共有多少条?

【解析】

从到的最短路线有条.

【例

10】

按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行走,从到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解析】

本题中的运动方向已经由箭头标示出来,所以关键要分析每一点的入口情况.

通过标数法我们可以得出从到共有条不同的路径.

【例

11】

按图中箭头方向所指行走,从到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

【解析】

运用标数法原理进行标数,整个标数流程如下图

从到共有条不同的路线.

【巩固】

⑴按下图左箭头方向所指,从到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

⑵如下图右所示,这个问题有一个规则:只能沿着箭头指的方向走,你能否根据规则算出所有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共有多少条?

[分析]

⑴利用标数法求得到有种不同的路线,如下图左所示.

⑵由题将路线图转化为下图右所示,根据标数法求得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共有10条.

【例

12】

⑴如下图左,如果只允许向下移动,从点到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

⑵如下图右,要从点到点,要求每一步都是向右,向上或者斜上方,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解析】

⑴按题目要求,只能向下移动,利用标数法求得到共有路线种,如下图左所示.

⑵按题目要求,只能走下图右的3个方向,利用标数法求得共有22种不同的走法,如下图右.

【巩固】

图中有10个编好号码的房间,你可以从小号码房间走到相邻的大号码房间,但不能从大号码房间走到小号码房间,从1号房间走到10号房间共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分析】

图中并没有标出行走的方向,但题中“你可以从小号码房间走到相邻的大号码房间,但不能从大号码房间走到小号码房间”这句话实际上就规定了行走的方向.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把原图转化成常见的城市网络图,然后再根据标数法的思想标数: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号走到10号房间共有22种不同的走法.

【例

13】

一只密蜂从处出发,回到家里处,每次只能从一个蜂房爬向右侧邻近的蜂房而不准逆行,共有多少种回家的方法?

【解析】

蜜蜂“每次只能从一个蜂房爬向右侧邻近的蜂房而不准逆行”这意味着它只能从小号码的蜂房爬进相邻的大号码的蜂房.明确了行走路径的方向,就可运用标准法进行计算.

如图所示,小蜜蜂从出发到处共有种不同的回家方法.

【例

14】

在图中,用水平或垂直的线段连接相邻的字母,当沿着这些线段行走时,正好拼出“”的路线共有多少条?

[分析]

要想拼出英语“”的单词,必须按照“”的次序拼写.在图中的每一种拼写方式都对应着一条最短路径.如下图所示,运用标数法原理标数不难得出共有31种不同的路径.

[铺垫]

图中的“我爱希望杯”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

[分析]

从我(个)、爱(个)、希(个)、望(个)、杯(个)中组成“我爱希望杯”即相同的字只能选一个而且不能重复选,所以共有(种).

注意图中的三个字母“”,左、右的两个字母“”只能由一个字母“”去到达.

[拓展]

如下图左所示,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英文名拼写为“”,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拼出英文单词“”.

[分析]

第3篇

牛吃草

教学目标

1.

理解牛吃草这类题目的解题步骤,掌握牛吃草问题的解题思路.

2.

初步了解牛吃草的变式题,会将一些变式题与牛吃草问题进行区别与联系

知识精讲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他的《普通算术》一书中,有一道关于牛在牧场上吃草的问题,即牛在牧场上吃草,牧场上的草在不断的、均匀的生长.后人把这类问题称为牛吃草问题或叫做“牛顿问题”.

“牛吃草”问题主要涉及三个量:草的数量、牛的头数、时间.难点在于随着时间的增长,草也在按不变的速度均匀生长,所以草的总量不定.“牛吃草”问题是小学应用题中的难点.

解“牛吃草”问题的主要依据:

草的每天生长量不变;

每头牛每天的食草量不变;

草的总量草场原有的草量新生的草量,其中草场原有的草量是一个固定值

新生的草量每天生长量天数.

同一片牧场中的“牛吃草”问题,一般的解法可总结为:

⑴设定1头牛1天吃草量为“1”;

⑵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牛的头数较多天数对应牛的头数较少天数)(较多天数较少天数);

⑶原来的草量对应牛的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⑷吃的天数原来的草量(牛的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⑸牛的头数原来的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牛吃草”问题有很多的变例,像抽水问题、检票口检票问题等等,只有理解了“牛吃草”问题的本质和解题思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轻松解决此类问题.

例题精讲

板块一、一块地的“牛吃草问题”

【例

1】

青青一牧场,牧草喂牛羊;

放牛二十七,六周全吃光。

改养廿三只,九周走他方;

若养二十一,可作几周粮?

(注:“廿”的读音与“念”相同。“廿”即二十之意。)

【解说】题目翻译过来是:一牧场长满青草,27头牛6个星期可以吃完,或者23头牛9个星期可以吃完。若是21头牛,要几个星期才可以吃完?(注:牧场的草每天都在生长)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27头牛吃6周共吃了份;23头牛吃9周共吃了份.第二种吃法比第一种吃法多吃了份草,这45份草是牧场的草周生长出来的,所以每周生长的草量为,那么原有草量为:.

供21头牛吃,若有15头牛去吃每周生长的草,剩下6头牛需要(周)可将原有牧草吃完,即它可供21头牛吃12周.

【巩固】

牧场上长满牧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场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10天.供25头牛可吃几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10头牛吃20天共吃了份;15头牛吃10天共吃了份.第一种吃法比第二种吃法多吃了份草,这50份草是牧场的草天生长出来的,所以每天生长的草量为,那么原有草量为:.

供25头牛吃,若有5头牛去吃每天生长的草,剩下20头牛需要(天)可将原有牧草吃完,即它可供25头牛吃5天.

【巩固】

仓库里原有一批存货,以后继续运货进仓,且每天运进的货一样多。用同样的汽车运货出仓,如果每天用4辆汽车,则9天恰好运完;如果每天用5辆汽车,则6天恰好运完。仓库里原有的存货若用1辆汽车运则需要多少天运完?

【解析】

设辆汽车天运货为“”,进货速度为,原有存货为,仓库里原有的存货若用1辆汽车运则需要(天)

【例

2】

牧场上有一片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它可供多少头牛吃18周?

【解析】

设1头牛1周的吃草量为“1”,草的生长速度为,原有草量为,可供(头)牛吃18周

【巩固】

有一块匀速生长的草场,可供12头牛吃25天,或可供24头牛吃10天.那么它可供几头牛吃20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那么天生长的草量为,所以每天生长的草量为;原有草量为:.

20天里,草场共提供草,可以让头牛吃20天.

【巩固】

(湖北省“创新杯”)

牧场有一片青草,每天长势一样,已知70头牛24天把草吃完,30头牛60天把草吃完,则

头牛96天可以把草吃完.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那么每天新生长的草量为,牧场原有草量为,要吃96天,需要(头)牛.

【巩固】

一牧场放牛58头,7天把草吃完;若放牛50头,则9天吃完.假定草的生长量每日相等,每头牛每日的吃草量也相同,那么放多少头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个单位,则每天生长的草量为:,原有草量为:,(头)

【巩固】

林子里有猴子喜欢吃的野果,23只猴子可在9周内吃光,21只猴子可在12周内吃光,问如果要4周吃光野果,则需有多少只猴子一起吃?(假定野果生长的速度不变)

【解析】

设一只猴子一周吃的野果为“”,则野果的生长速度是,原有的野果为,如果要4周吃光野果,则需有只猴子一起吃

【巩固】

一水库原有存水量一定,河水每天均匀入库.5台抽水机连续20天可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抽干.若要求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

【解析】

水库原有的水与20天流入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台).

水库原有的水与15天流入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台).

每天流入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

(台).

原有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

(台).

若6天抽完,共需抽水机多少台?

(台).

【例

3】

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生长,反而以固定的速度在减少.已知某块草地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5头牛吃6天.照此计算,可以供多少头牛吃10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那么每天自然减少的草量为:,原有草量为:;10天吃完需要牛的头数是:(头).

【巩固】

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长,反而以固定的速度在减少。如果某块草地上的草可供25头牛吃4天,或可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多少头牛吃12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吃的草为“1”。牧场上的草每天自然减少

原来牧场有草,

12天吃完需要牛的头数是:(头)或(头)。

【例

4】

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减少.经计算,牧场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11头牛吃几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天自然减少的草量为,原有草量为:.

若有11头牛来吃草,每天草减少;所以可供11头牛吃(天).

【巩固】

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长,反而以固定的速度在减少。如果某块草地上的草可供25头牛吃4天,或可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10头牛吃多少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吃的草为“1”。牧场上的草每天自然减少

原来牧场有草

可供10头牛吃的天数是:(天)。

【例

5】

一块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100只羊吃12天.如果一头牛一天吃草量等于5只羊一天的吃草量,那么这块草地可供10头牛和75只羊一起吃多少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由于一头牛一天吃草量等于5只羊一天的吃草量,所以100只羊吃12天相当于20头牛吃12天.那么每天生长的草量为,原有草量为:.

10头牛和75只羊1天一起吃的草量,相当于25头牛一天吃的草量;25头牛中,若有10头牛去吃每天生长的草,那么剩下的15头牛需要天可以把原有草量吃完,即这块草地可供10头牛和75只羊一起吃8天.

【巩固】

(希望杯六年级二试试题)

有一片草场,草每天的生长速度相同。若14头牛30天可将草吃完,70只羊16天也可将草吃完(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相当于1头牛一天的吃草量)。那么,17头牛和20只羊多少天可将草吃完?

【解析】

“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相当于1头牛一天的吃草量”,所以可以设一只羊一天的食量为1,那么14头牛30天吃了单位草量,而70只羊16天吃了单位草量,所以草场在每天内增加了草量,原来的草量为草量,所以如果安排17头牛和20只羊,即每天食草88草量,经过天,可将草吃完。

【巩固】

一片牧草,每天生长的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草可供20头牛吃12天,或可供60只羊吃24天。如果1头牛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的吃草量,那么12头牛与88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几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只羊的吃草量等于头牛的吃草量,只羊的吃草量等于头牛的吃草量,所以草的生长速度为,原有草量为,12头牛与88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天)

【巩固】

一片茂盛的草地,每天的生长速度相同,现在这片青草16头牛可吃15天,或者可供100只羊吃6天,而4只羊的吃草量相当于l头牛的吃草量,那么8头牛与48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摘录条件,将它们转化为如下形式方便分析

16头牛

15天

16×15=240:原有草量+15天生长的草量

100只羊(25头牛)

6天

25×6=150:

原有草量+6天生长的草量

从上易发现:1天生长的草量=10;那么原有草量:150-10×6=90;

8头牛与48只羊相当于20头牛的吃草量,其中10头牛去吃新生草,那么剩下的10头牛吃原有草,90只需9天,所以8头牛与48只羊一起吃,可以吃9天。

【例

6】

有一牧场,17头牛30天可将草吃完,19头牛则24天可以吃完.现有若干头牛吃了6天后,卖掉了4头牛,余下的牛再吃两天便将草吃完.问:原来有多少头牛吃草(草均匀生长)?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那么每天生长的草量为,原有草量为:.

现有若干头牛吃了6天后,卖掉了4头牛,余下的牛再吃两天便将草吃完,如果不卖掉这4头牛,那么原有草量需增加才能恰好供这些牛吃8天,所以这些牛的头数为(头).

【巩固】

一片草地,可供5头牛吃30天,也可供4头牛吃40天,如果4头牛吃30天,又增加了2头牛一起吃,还可以再吃几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那么每天生长的草量为,原有草量为:.如果4头牛吃30天,那么将会吃去30天的新生长草量以及90原有草量,此时原有草量还剩,而牛的头数变为6,现在就相当于:“原有草量30,每天生长草量1,那么6头牛吃几天可将它吃完?”易得答案为:(天).

【例

7】

一片匀速生长的牧草,如果让马和牛去吃,15天将草吃尽;如果让马和羊去吃,20天将草吃尽;如果让牛和羊去吃,30天将草吃尽.已知牛和羊每天的吃草量的和等于马每天的吃草量.现在让马、牛、羊一起去吃草,几天可以将这片牧草吃尽?

【解析】

设1匹马1天吃草量为“1”,根据题意,有:

15天马和牛吃草量原有草量天新生长草量……⑴

20天马和羊吃草量原有草量天新生长草量……⑵

30天牛和羊(等于马)吃草量原有草量天新生长草量……⑶

由可得:30天牛吃草量原有草量,所以:牛每天吃草量原有草量;

由⑶可知,30天羊吃草量天新生长草量,所以:羊每天吃草量每天新生长草量;设马每天吃的草为份

将上述结果带入⑵得:原有草量,所以牛每天吃草量.

这样如果同时放牧牛、羊、马,可以让羊去吃新生长的草,牛和马吃原有的草,可以吃:(天).

【巩固】

现在有牛、羊、马吃一块草地的草,牛、马吃需要45天吃完,于是马、羊吃需要60天吃完,于是牛、羊吃需要90天吃完,牛、羊一起吃草的速度为马吃草的速度,求马、牛、羊一起吃,需多少时间?

【解析】

牛、马45天吃了

原有天新长的草①

牛、马90天吃了2原有天新长的草⑤

马、羊60天吃了

原有天新长的草②

牛、羊90天吃了

原有天新长的草③

90天吃了

原有天新长的草④

所以,由④、⑤知,牛吃了90天,吃了原有的草;再结合③知,羊吃了90天,吃了90天新长的草,所以,可以将羊视为专门吃新长的草.

所以,②知马60天吃完原有的草,③知牛90天吃完原有的草.

现在将牛、马、羊放在一起吃;还是让羊吃新长的草,牛、马一起吃原有的草.

所需时间为天.

所以,牛、羊、马一起吃,需36天.

板块二、多块地的“牛吃草问题”

【例

8】

东升牧场南面一块2000平方米的牧场上长满牧草,牧草每天都在匀速生长,这片牧场可供18头牛吃16天,或者供27头牛吃8天.在东升牧场的西侧有一块6000平方米的牧场,可供多少头牛吃6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那么2000平方米的牧场上天生长的草量为,即每天生长的草量为.那么2000平方米的牧场上原有草量为:.

则6000平方米的牧场每天生长的草量为;原有草量为:.6天里,该牧场共提供牧草,可以让(头)牛吃6天.

【巩固】

有甲、乙两块匀速生长的草地,甲草地的面积是乙草地面积的3倍.30头牛12天能吃完甲草地上的草,20头牛4天能吃完乙草地上的草.问几头牛10天能同时吃完两块草地上的草?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由于甲草地的面积是乙草地面积的3倍,把甲草地分成面积相等的3块,那么每块都与乙草地的面积相等.由于30头牛12天能吃完甲草地上的草,相当于每块上的草由10头牛12天吃完.那么条件转换为“10头牛12天能吃完乙草地上的草,20头牛4天也能吃完乙草地上的草”,可知每天乙草地长草量为,乙草地原有草量为:;则甲、乙两块草地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原有草量为:.要10天同时吃完两块草地上的草,需要(头)牛.

【巩固】

有一块1200平方米的牧场,每天都有一些草在匀速生长,这块牧场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可供15头牛吃10天,另有一块3600平方米的牧场,每平方米的草量及生长量都与第一块牧场相同,问这片牧场可供75头牛吃多少天?

【解析】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摘录条件,将它们转化为如下形式方便分析

10头牛

20天

10×20=200

:原有草量+20天生长的草量

15头牛

10天

15×10=150

:原有草量+10天生长的草量

从上易发现:1200平方米牧场上20-10=10天生长草量=200-150=50,

即1天生长草量=50÷10=5;

那么1200平方米牧场上原有草量:200-5×20=100或150-5×10=100。

则3600平方米的牧场1天生长草量=5×(3600÷1200)=15;

原有草量:100×(3600÷1200)=300.

75头牛里,若有15头牛去吃每天生长的草,剩下60头牛需要300÷60=5(天)可将原有草吃完,即它可供75头牛吃5天。

【例

9】

一个农夫有面积为2公顷、4公顷和6公顷的三块牧场.三块牧场上的草长得一样密,而且长得一样快.农夫将8头牛赶到2公顷的牧场,牛5天吃完了草;如果农夫将8头牛赶到4公顷的牧场,牛15天可吃完草.问:若农夫将这8头牛赶到6公顷的牧场,这块牧场可供这些牛吃几天?

【解析】

(法1)设1头牛1天吃草量为“1”,可以将不同的公顷数统一转化为单位量1公顷来解决.

把2公顷牧场分割成2块,每块1公顷,每块可供4头牛吃5天;

把4公顷牧场分割成4块,每块1公顷,每块可供2头牛吃15天.

那么1公顷牧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为,1公顷牧场原有草量为.那么6公顷牧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为,原有草量为.

8头牛里,若有6头牛去吃每天新生长的草,剩下2头牛需要(天)可将原有草吃完,即它可供8头牛吃45天.

(法2)题中3块牧场面积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3块牧场的面积统一起来.

设1头牛1天吃草量为“1”.将8头牛赶到2公顷的牧场,牛5天吃完了草,相当于12公顷的牧场可供48头牛吃5天;将8头牛赶到4公顷的牧场,牛15天可吃完草,相当于12公顷的牧场可供24头牛吃15天.所以12公顷的牧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为:,12公顷牧场原有草量为.那么12公顷牧场可供16头牛吃(天),

板块三、“牛吃草问题”的变形

【例

10】

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淘完;如5人淘水,8小时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淘水?

【解析】

设1人1小时淘出的水量是“1”,淘水速度是,原有水量,

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人淘水

【巩固】

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现在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3人淘水40分钟可以淘完;6人淘水16分钟可以把水淘完,那么,5人淘水几分钟可以把水淘完?

【解析】

设1人1分钟淘出的水量是“1”,分钟的进水量为,所以每分钟的进水量为,那么原有水量为:.5人淘水需要(分钟)把水淘完.

【例

11】

假设地球上新生成的资源增长速度是一定的,照此计算,地球上的资源可供110亿人生活90年;或供90亿人生活210年。为了使人类能够不断繁衍,地球上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解析】

亿人。

【例

12】

画展8:30开门,但早有人来排队入场,从第一个观众来到时起,若每分钟来的观众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9点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8点45分就没有人排队。求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

【解析】

设每分钟1个入口进入的人数为1个单位。

8:30到9:00

共30分钟

3个入口共进入。8:30到8:45

共15分钟

5个入口共进入,15分钟到来的人数

,每分钟到来。8:30以前原有人。

所以应排了(分钟),即第一个来人在7:30

Ø

画展9点开门,但早有人来排队入场,从第一个观众来到时起,若每分钟来的观众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9点9分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9点5分就没有人排队.求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

Ø

如果把入场口看作为“牛”,开门前原有的观众为“原有草量”,每分钟来的观众为“草的增长速度”,那么本题就是一个“牛吃草”问题.

u

设每一个入场口每分钟通过“1”份人,那么4分钟来的人为,即1分钟来的人为,原有的人为:.这些人来到画展,所用时间为(分).所以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为8点15分.

u

点评: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与“牛吃草”问题相离很远,但仔细体会,题目中每分钟来的观众一样多,类似于“草的生长速度”,入场口的数量类似于“牛”的数量,问题就变成“牛吃草”问题了.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往往能解决一类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问题的实质.

Ø

早晨6点,某火车进口处已有945名旅客等候检票进站,此时,每分钟还有若干人前来进口处准备进站.这样,如果设立4个检票口,15分钟可以放完旅客,如果设立8个检票口,7分钟可以放完旅客.现要求5分钟放完,需设立几个检票口?

Ø

设1个检票口1分钟放进1个单位的旅客.

u

1分钟新来多少个单位的旅客

l

u

检票口开放时已有多少个单位的旅客在等候,

l

4×15-×15=52

u

5分时间内检票口共需放进多少个单位的旅客

l

52+×5=55

u

设立几个检票口

l

(个)

Ø

在地铁车站中,从站台到地面有一架向上的自动扶梯.小强乘坐扶梯时,如果每秒向上迈一级台阶,那么他走过20级台阶后到达地面;如果每秒向上迈两级台阶,那么走过30级台阶到达地面.从站台到地面有

级台阶.

Ø

本题非常类似于“牛吃草问题”,如将题目改为:

u

“在地铁车站中,从站台到地面有一架向上的自动扶梯.小强乘坐扶梯时,如果每秒向上迈一级台阶,那么他走过20秒后到达地面;如果每秒向上迈两级台阶,那么走过15秒到达地面.问:从站台到地面有多少级台阶?”

u

采用牛吃草问题的方法,电梯秒内所走的阶数等于小强多走的阶数:阶,电梯的速度为阶/秒,扶梯长度为(阶)。

Ø

两个顽皮的孩子逆着自动扶梯行驶的方向行走,男孩每秒可走3级梯级,女孩每秒可走2级梯级,结果从扶梯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男孩走了100秒,女孩走了300秒。问:该扶梯共有多少级梯级?

Ø

本题与牛吃草问题类似,其中扶梯的梯级总数相当于原有草量;而自动扶梯运行的速度则相当于草的增长速度。并且上楼的速度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孩子自己的速度,另一部分是自动扶梯的速度。

u

自动扶梯的速度(女孩每秒走的梯级×女孩走的时间-男孩每秒走的梯级×男孩走的时间)÷(女孩走的时间-男孩走的时间),自动扶梯的梯级总数=女孩每秒走的梯级×女孩走的时间-自动扶梯的速度×女孩走的时间

u

(级)所以自动扶梯共有150级的梯级。

Ø

自动扶梯以匀速由下往上行驶,两个急性子的孩子嫌扶梯走的太慢,于是在行驶的扶梯上,男孩每秒向上走1梯级,女孩每3秒钟走2梯级。结果男孩用50秒到达楼上,女孩用60秒到达楼上。该楼梯共有多少级?

n

该题属于草匀速减少的情况,扶梯的运行速度:。自动扶梯的梯级总数:(级)

Ø

小明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出发一段时间后,小亮有事去追赶他,若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3小时可以追上;若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5千米,1小时可以追上;若开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

分钟能追上。

Ø

本题是“牛吃草”和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的结合.小明在小时内走了千米,那么小明的速度为(千米/时),追及距离为(千米).汽车去追的话需要:(小时)(分钟).

Ø

快、中、慢三车同时从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开往地,途中有骑车人也在同方向行进,这三辆车分别用7分钟、8分钟、14分钟追上骑车人.已知快车每分钟行800米,慢车每分钟行600米,中速车的速度是多少?

Ø

可以将骑车人与三辆车开始相差的距离看成原有草量,骑车人的速度看成草生长的速度,所以骑车人速度是:(米/分),开始相差的路程为:(米),所以中速车速度为:(米/分).

Ø

有固定速度行驶的甲车和乙车,如果甲车以现在速度的2倍追赶乙车,5小时后甲车追上乙车;如果甲车以现在速度的3倍追赶乙车,3小时后甲车追上乙车,那么如果甲车以现在的速度去追赶乙车,问:几个小时后甲车追上乙车?

Ø

分析知道甲车相当于“牛”,甲追赶乙的追及路程相当于“原有草量”,乙车相当于“新生长的草”.

u

设甲车的速度为“1”,那么乙车小时走的路程为,所以乙的速度为,追及路程为:.

u

如果甲以现在的速度追赶乙,追上的时间为:(小时).

Ø

甲、乙、丙三车同时从地出发到地去.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60千米和每小时48千米.有一辆卡车同时从地迎面开来,分别在它们出发后6小时、7小时、8小时先后与甲、乙、丙车相遇,求丙车的速度.

Ø

相遇问题可以看成是草匀速减少的过程,全程看成是原有草量,卡车速度看成是草匀速减少的速度。所以卡车速度为:(千米/时),全程:(千米),丙车速度为:(千米/时)

Ø

小新、正南、妮妮三人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公园去.小新、正南两人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20米和每分钟16米.在他们出发的同时,风间从公园迎面走来,分别在他们出发后6分钟、7分钟、8分钟先后与小新、正南、妮妮相遇,求妮妮的速度.

n

当小新和风间相遇时,正南落后小新(米),依题意知正南和风间走这24

米需要(分钟),正南和风间的速度和为:(米/分),风间的速度为:(米/分),学校到公园的距离为:(米).所以妮妮的速度为:(米/分).

Ø

一个装满了水的水池有一个进水阀及三个口径相同的排水阀,如果同时打开进水阀及一个排水阀,则分钟能把水池的水排完,如果同时打开进水阀及两个排水阀,则分钟把水池的水排完.问:关闭进水阀并且同时打开三个排水阀,需要多少分钟才能排完水池的水?

Ø

设一个排水阀1分钟排水量为“1”,那么进水阀1分钟进水量为,水池原有水量为.关闭进水阀并且同时打开三个排水阀,需要(分钟)才能排完水池的水.

Ø

一个蓄水池有1个进水口和15个出水口,水从进水口匀速流入.当池中有一半的水时,如果打开9个出水口,9小时可以把水排空.如果打开7个出水口,18小时可以把水排空.如果是一满池水,打开全部出水口放水,那么经过

分水池刚好被排空.

Ø

本题是牛吃草问题的变形.

u

设每个出水口每小时的出水量为1,则进水口每小时的进水量为:,半池水的量为:,所以一池水的量为72.

u

如果打开全部15个出水口,排空水池所需要的时间为小时,即7小时12分钟.

Ø

北京密云水库建有个泄洪洞,现在水库的水位已经超过安全线,并且水量还在以一个不变的速度增加,为了防洪,需要调节泄洪的速度,假设每个闸门泄洪的速度相同,经测算,若打开一个泄洪闸,个小时以后水位降至安全线;若同时打开两个泄洪闸,个小时后水位降至安全线.根据抗洪形势,需要用个小时使水位降至安全线以下,则至少需要同时打开泄洪闸的数目为多少个?

Ø

此题是牛吃草问题的变形,假设每个泄洪洞每小时泄洪的量为1,则水库每小时增加的水量为,原有的水量超过安全线的部分有.

如果要用个小时使水位降至安全线以下,至少需要开个泄洪闸.

【巩固】

(“希望杯”五年级二试)有一个蓄水池装了根相同的水管,其中一根是进水管,其余根是出水管.开始时,进水管以均匀的速度不停地向蓄水池注水.后来,想打开出水管,使池内的水全部排光.如果同时打开根出水管,则小时可排尽池内的水;如果仅打开根出水管,则需小时才能排尽池内的水.若要在小时内排尽池内的水,那么应当同时打开多少根出水管?

【解析】

设1根出水管1小时排水的量为“1”,那么进水管每小时进水量为,池内原有水量为.要在小时内排尽池内的水,应当同时打开根出水管.

【巩固】

一个蓄水池装有9根水管,其中1根为进水管,其余8根为相同的出水管。开始进水管以均匀的速度不停地向这个蓄水池蓄水。池内注入了一些水后,有人想把出水管也打开,使池内的水再全部排光。如果把8根出水管全部打开,需要3小时可将池内的水排光;而若仅打开3根出水管,则需要18小时。问如果想要在8小时内将池中的水全部排光,最少要打开几根出水管?

【解析】

设根排水管小时排水为“”,进水速度为,原有水量为,如果想要在小时内将池中的水全部排光,最少要打开根出水管,每根出水管1小时排水1份,又出水管的根数是整数,故最少要打开5根出水管。

【巩固】

由于环境恶化、气候变暖,官厅水库的水在匀速减少,为了保证水库的水量,政府决定从上游的壶流河水库以及册田水库分别向官厅水库进行调水,已知这两个水库的每个闸门放水量是相同的,如果同时打开壶流河水库的5个闸门30小时可以使官厅水库水量达到原来的标准,如果同时打开册田水库的4个闸门40小时可以使官厅水库水量达到原来的标准,如果24小时使官厅水库水量达到原来的标准,问需同时打开两个水库的几个闸门?

【解析】

设1个闸门1小时的放水量为“1”,那么每小时自然减少的水量为:,实际注入水量为:;24小时蓄水需要打开的闸门数是:(个).

【巩固】

(“陈省身杯”国际青少年五年级数学邀请赛)有一个水池,池底存了一些水,并且还有泉水不断涌出。为了将水池里的水抽干,原计划调来台抽水机同时工作。但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实际调来了台抽水机,这样比原计划节省了小时。工程师们测算出,如果最初调来台抽水机,将会比原计划节省小时。这样,将水池的水抽干后,为了保持池中始终没有水,还应该至少留下

台抽水机。

【解析】

设每台抽水机每小时抽个单位的水,原计划需要小时抽完

则原计划个小时抽的水量为,

台抽水机时抽水量为

台抽水机时抽水量为

所以,个小时的出水量为,

个小时的出水量为,

而泉水的出水速度是一定的,所以,解得,

所以每小时出水量为,所以需要留下台抽水机。

【例

13】

甲、乙、丙三个仓库,各存放着数量相同的面粉,甲仓库用一台皮带输送机和12个工人,5小时可将甲仓库内面粉搬完;乙仓库用一台皮带输送机和28个工人,3小时可将仓库内面粉搬完;丙仓库现有2台皮带输送机,如果要用2小时把丙仓库内面粉搬完,同时还要多少个工人?(每个工人每小时工效相同,每台皮带输送机每小时工效也相同,另外皮带输送机与工人一起往外搬运面粉)

【解析】

设1人1小时搬运的份数为“1”,那么一台皮带运输机1小时的工作量为

,每个仓库存放的面粉总量为:.那么,丙仓库现有2台皮带输送机,如果要用2小时把丙仓库内面粉搬完,需要(人).

【例

14】

小方用一个有洞的杯子从水缸里往三个同样的容积的空桶中舀水。第一个桶距水缸有1米,小方用3次恰好把桶装满;第二个桶距水缸有2米,小方用4次恰好把桶装满。第三个桶距水缸有3米,那么小方要多少次才能把它装满(假设小方走路的速度不变,水从杯中流出的速度也不变)

【解析】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