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

小班教案音乐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1篇

1、复习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音乐模仿小树叶飘的动作,表现小树叶从哀伤到快乐的情感变化过程。

2、通过游戏“打扮树妈妈”,体验小树叶和大树妈妈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三种颜色的树叶(人手一片)、三棵树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秋天到了,秋风一吹,小树叶就从树妈妈身上飘下来了,我们一起去捡树叶吧,每个人只能捡一片树叶。”(幼儿跟老师一起进教室捡树叶)

(老师拿树叶贴在身上)看,现在我就是一片小树叶了,你们也来做小树叶吧。好,把树叶贴在身上吧。现在我们都是小树叶了,秋风一吹,小树叶都飘起来了。(听音乐学小树叶飞)

小树叶飞累了,到小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吧。(小朋友坐到位置上)

二、复习歌曲第一段,表现小树叶哀伤的情感

1、跟着旋律演唱歌曲第一段。

“上次,我们学了小树叶的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幼儿跟琴声唱地一段)

2、启发幼儿把小树叶伤心害怕的感觉唱出来。

“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怎么样?”(伤心、难过)“那我们怎么唱才能把小树叶伤心、难过的心情表现出来呢?(幼儿说)“那就按小朋友说的来唱,注意唱的时候要慢一点,把小树叶离开妈妈时伤心、难过的心情唱出来”(幼儿跟琴声唱第一段歌词)

3、边唱边做动作。

刚才我们是用歌声和表情来表现小树叶伤心、难过的样子,那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现呢?我们来听音乐试一试,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表演得最好。(幼儿集体表演)

“刚才我看到XX、XX、XX,他们的动作表情都表现了小树叶伤心、难过的心情,现在请他们到前面来表演。”(请三四名幼儿)

“他们表演得好不好?等会儿小朋友再表演得时候,你喜欢谁的动作就跟他学一学,也可以自己想不同的动作。好,我们一起起立,听音乐准备好。”

三、复习歌曲第二段,表现小树叶即将打扮树妈妈的喜悦情感。

1、“小朋友表演得真好,那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害怕吗?”(不害怕)

“对,小树叶很勇敢,那我们一起来唱第二段,要把小树叶勇敢的样子唱出来。”

“小树叶回来打扮树妈妈心里怎么样?”(很高兴、开心)“那我们应该怎么唱呢?”(幼儿说)“刚才第一段小树叶伤心、难过时我们唱得很慢,那现在表现高兴、开心该怎么唱呢?(欢快、跳跃一点)那我们就来唱得欢快、跳跃一点,把小树叶高兴、开心的心情唱出来。

2、边唱边做动作。

“小树叶是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来打扮树妈妈的。”“那我么也来一边唱歌一边学小树叶跳舞吧。小朋友要动脑筋,想出不同的动作。”(幼儿听音乐边做动作边唱第二段歌词)

四、学习游戏“打扮树妈妈”,表现小树叶成功打扮树妈妈时自豪的情感。

1、交代游戏规则:

“现在我们就来玩打扮树妈妈的游戏。看,这儿有三棵大树(出示三棵大树妈妈)“等会儿我们完整地演唱歌曲,当唱到‘打扮树妈妈’时,小朋友就拿你的树叶贴到树妈妈的身上。你要看看哪棵树的叶子颜色跟你的树叶一样,就把你的树叶贴到那棵树上。好,我们开始吧。”(听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2篇

设计者:__区闽安联办园洪老师

故事

大象和蚊子(自编)

在一座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大象,它有着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它的大腿就像柱子一样,走起路来慢慢悠悠,“咚~~~~~~”你们瞧!它来了!

“哦,天气真好呀!好久没有出去玩啦!今天可要玩个痛快!”大象玩着玩着就来到一片嫩绿的草地上,“哦,好累呀,就让我在这睡一觉吧!”(慢慢的躺下,发出打瞌的声音)不一会儿大象就睡着了!

“嗡~~~~~”一群蚊子飞来了,“嗡~~我们好饿呀,哪里有吃的”“咦,这里有只肥肥的大象,嗡~~我们就一块儿叮叮它大大的屁股吧!”“恩~~好吧、好吧!”“嗡~~我叮你的屁股,我叮我叮我叮叮叮”。大象的屁股被叮得很痒,“哦,谁呀?”赶紧用它的尾巴左拍右拍,“啪啪啪”把蚊子赶跑了。

大象走到一棵大树下躺下来又睡着了“呼噜~~~”

“嗡~~~~”嗡子的肚子饿着呢!瞧,它们又飞来了!

“你瞧。它有长长的鼻子,躺我们一起叮它的鼻子吧”“好吧、好吧。着下可以享受一顿美餐啦!”“嗡~~~我叮你的鼻子,我叮你的鼻子,我叮我叮我叮叮叮。”“哎哟、哎哟”大象的鼻子被叮疼了,它用长长的鼻子使劲拍打着树干、一下子就把蚊子给赶跑了!

“真讨厌的蚊子,老是打搅我睡觉!”于是大象走到一块大石头的后面伸伸懒腰,又做起它的美梦了!“呼噜~~~~”

“嗡~~~”蚊子们东找找西找找,“咦,大象哪去了?”“哦,在那呢!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叮叮它的大腿吧!”“嗡~~~我叮你的大腿,我叮你的大腿,我叮我叮我叮叮叮”“哎哟,哎哟,好疼啊!你们这些坏蚊子!”大象非常生气,用它大大的脚使劲跺了起来“咚~~~~”这下把蚊子全吓跑了!

大树林又恢复平静,蚊子再也不敢来了,大象终于可以美美地睡上好觉了!

设计意图:

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在音乐区中拿着乐器敲敲打打,一些孩子还经常随音乐节奏自由地作模仿动作。于是我们尝试着把生动有趣的故事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音乐融入到游戏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倾听、欣赏、敲击乐器和游戏的过程中自由理解表达音乐。

小班的幼儿对大象和蚊子都十分熟悉,并且能模仿大象走路时笨拙、可爱和蚊子飞起来轻巧、淘气的样子。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并在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的不同性质。

为此,我们根据设计了此次活动,将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与节奏对比鲜明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演奏简单的乐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在音乐情境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目的:

1、体验、表现音乐故事的情趣,感受与同伴活动的快乐。

2、感受大象和蚊子不同的音乐性质,乐意随音乐做游戏。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通过图片、录像等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和蚊子的形态,并能够模仿它们的各种动作。

物质准备:“大象与蚊子”音乐cd、森林场景、桌面演示教具、“大象”长鼻子、“小蚊子”指偶若干、打击乐器鼓、沙锤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

师:小朋友,瞧!森林里的景色真美啊,让我们跟着音乐到森林里去玩吧!(引导幼儿听音乐手拉手,愉快入场。)美丽的森林到了,小朋友们找个位置休息吧。

[反思:活动一开始,教师注重为幼儿营造一个童话般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以游戏的形式进入活动室,从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主动融入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师演示桌面教具讲述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引导幼儿说说大象的特征。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幼:大象。

师: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大的身体,长长的鼻子……

师:是的,大象有长长的鼻子,粗粗的四肢和大大的身体。这只大象在森林里散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反思:这个故事比较简单,要想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讲述的技巧十分关键。教师在此环节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激情,结合桌面教具,运用生动的语言、可爱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讲述了故事《大象和蚊子》,特别是拟声词的运用,令故事中大象和蚊子的角色更加鲜明,具有诙谐的色彩。幼儿们都听了入了神,同时,也感染了参与观摩的客人老师们。]

三、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不同性质。

1、结合桌面教具,完整欣赏音乐,重点指导幼儿感受大象和蚊子的不同音乐性质。

师:刚刚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随着音乐来听这个故事吧。小朋友们仔细听,哪段音乐听起来是大象走出来了,哪段是蚊子飞出来了?

[在引导幼儿分辨大象和蚊子的不同音乐性质时,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基本能够分辨得出。]

2、结合片段音乐,启发幼儿利用姿体动作自由表现音乐的角色特点。

⑴引导幼儿听第一段音乐集体表演“大象”。

师:小朋友,你们在听音乐时,大象是怎么走的呢?

⑵幼儿听第二段音乐集体表演“小蚊子”。

师:我们再听听看,谁飞来啦?我们变成小蚊子一起飞起来吧。

[反思:幼儿对模仿大象走路和小蚊子飞来飞去的动作十分感兴趣,特别是男孩子,他们学大象走路时那种憨态可掬的样子,十分可爱。在过渡环节中,我始终用游戏的口吻来调节幼儿的活动量,注意动静的交替,幼儿不易疲劳。]

3、结合乐器感知音乐

(1)教师出示乐器并演奏,引导幼儿辨别大象和蚊子的不同音色。

师:小朋友。你们瞧,这是沙锤,这是鼓,你们听听哪种音乐听起来像是大象来了,哪种音乐听起来像是蚊子的声音,你们听出来了吗?

(2)幼儿演奏乐器,感受大象和蚊子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蚊子来了。(引导幼儿听第一遍)蚊子飞走了,让我听听蚊子的声音。(引导幼儿再次感受第二遍音乐。)

师:咦,大象来了,蚊子要躲起来啦。(引导幼儿听一遍音乐)

[反思:此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用脚步表现大象的笨重,在提醒幼儿听音乐通过大象与蚊子躲藏的方式来辨别不同的音乐性质时,教师害怕幼儿出错,语言的提示稍多了些,可以适时的退出,让幼儿学会自己听音乐进行游戏。]

(3)引导幼儿再次听音乐演奏乐器,在演奏中进一步感受并表现“大象”与“蚊子”不同的音乐性质。

[反思:小班幼儿对乐器的演奏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选择了两种幼儿易于分辨的、音色对比明显的乐器,让幼儿在扮演游戏角色的过程中,进行乐器的伴奏,进一步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乐器不仅可以用来为旋律伴奏,还成为了幼儿喜爱的游戏道具了。]

四、游戏“大象与蚊子”,体验快乐的游戏氛围。

师:小朋友今天耳朵真灵,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大象和蚊子的游戏吧!

教师出示并逐一介绍游戏道具(大象鼻子、大象头饰、蚊子指偶)及游戏场景。

1、第一遍,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并能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表现大象与蚊子的样子。

师:美丽的大森林里面来了谁呀?

幼:大象。

师:对了!我就是大象妈妈,今天我要带着几只象宝宝和我一起到森林里散步。(教师请几个小朋友到旁边戴头饰准备扮演象宝宝。)

师:那剩下的小朋友扮演什

么呢?嗡~~~~~~~~~~~~谁来了呀?(配班教师扮演蚊子妈妈,引导其他幼儿扮演蚊子。)2、第二遍,引导幼儿熟悉游戏的基础上,请个别幼儿来扮演大象,并提醒幼儿大象出来时蚊子要躲在每棵树后,别让它发现了。

师:现在大象妈妈要去休息了,象宝宝们继续玩吧,(蚊子妈妈:“蚊子们注意了,象宝宝的肉可香了,我们可要多叮上几口才能飞走哦。”(师退出游戏)

3、第三遍,教师鼓励幼儿互换角色,听音乐自由游戏。

师:刚才象宝宝和蚊子宝宝都表现的很好,现在你们可以和好朋友交换头饰、指偶继续玩游戏。

[反思:此环节教师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听音乐通过肢体动作大胆表现动物的形态和动态。在此环节,幼儿满足于游戏中躲藏的过程,听音乐的能力还不够,特别是在大象与蚊子音乐过渡的环节,需要老师的提醒。再有就是:由于小班的幼儿的动作局限性大,他们只满足于模仿简单的动作,创造性不够,在后期的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找不同”等各种方式来丰富幼儿经验,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这样音乐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幼儿的水平将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五、游戏结束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音乐教学体系;教学方案;教学质量

新音乐教学体系下的小班化音乐教学加入到了实践队伍中,这是新体系下教学的一大实践过程。小班化音乐教学的实践让热爱音乐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平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队伍去学习,以下就是新音乐教学体系下小班化音乐实践的具体内容及有效性。

一、新音乐体系下小班化音乐教学的作用

1.针对个人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

既然是小班化教学,我们就能尽量做到让层次水平差不多的学生聚到一起,老师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音乐就是一门艺术,艺术不单单靠的是先天的爱好及天赋,更多的需要后天的引导以及自身的努力,小班化音乐教学就很好地起到了引导作用。因为小班化课堂学生数量的优势,老师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从而将音乐艺术发扬光大。

2.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因为小班化音乐教学的学生数量少,所以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小组活动,不会因为学生多而造成课堂吵闹,也可以让每个学生轮流进行音乐作品展示,例如,在学习了新的音乐作品之后,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对一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让其他学员聆听点评,取长补短,相互吸取经验,指导评析,让一些内向的学生能锻炼自己的胆量,让外向的学生有机会更好地表现自己。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从而相互完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小班化音乐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措施

1.加强小班化教学体系应用

小班化教学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固然是好的,但若想要将其发扬光大,成为一种普遍,也将面临许多问题。小班化音乐教学的普及首先就是要解决老师问题,小班化之后需要的老师也就会随之增多,人才需求量的增大就会导致供不应求,从而导致小班化音乐体系应用的滞留,想要加强小班化教学体系的应用就要解决老师问题,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在课堂实践中可以把家长加入其中,让他们亲眼见证在小班化课堂的学习中,他们的孩子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对小班化教学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课程结束后我们也要做好“售后服务”,了解学生所欠缺的进行加强,了解他们所喜欢的进行深化,了解他们所烦恼的进行引导,从而让他们能真正爱上音乐、爱上这门艺术。

2.分类指导,针对教学

若想让小班化音乐教学得以开展下去,就要充分利用其优点进行深入,对集中授课的小群体进行专门的指导,争取在每节课上都能做到一对一的辅导和跟进。有针对性的教学最后才能有质的飞跃,既然给予我们小班化音乐教学的优势,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分类指导、针对教学,进而有效提高小班化音乐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新音乐教学体系下小班化音乐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其发展的过程也得到了肯定,其自身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小班化课堂在当今这个社会也是十分受欢迎,但要想将其真正普及开来还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与探索。

参考文献: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4篇

一、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打击乐。能发出奇妙声响的各种乐器会给幼儿带来快乐,引发兴趣。因此,在幼儿的学习环境以及活动区中,我们要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常用的音响设备和打击乐器,如音乐磁带、光碟、播放器、小手鼓、铃鼓、响板、自制乐器等,使幼儿有更多接触它们的机会。在幼儿有机会经常自由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去探索可以用什么方法演奏这些乐器,鼓励幼儿用这些乐器创造节奏、声响,为歌曲、舞蹈伴奏或创编故事表演。鼓励幼儿在各种乐器的声响和大自然或生活中的声响之间建立联系和想象。

二、教会幼儿简单的打击乐知识

1. 教会幼儿认识乐器

教会幼儿认识乐器,知道并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幼儿园使用的打击乐器主要有:铃鼓、串铃、碰铃、三角铁、钹、锣、木鱼、双响筒、响板、沙球、木琴、大鼓、小鼓等。在认识乐器的基础上,教幼儿根据乐器的音色给打击乐器分类。如碰铃和三角铁,音色都比较明亮、柔和,通常归为一类;木鱼、双响筒、响板等,音色都比较干脆、圆润,可以归为一类;铃鼓、串铃等,摇动时都有一种颤音的效果,可以归为一类;钹、锣及大鼓各具特色,通常归为特色乐器和加强乐器一类。

2. 教会幼儿正确的演奏方法

在集体参与的、多声部的乐器合奏活动中,正确的演奏方法包括: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来演奏;用适中的音量和好听的音色来表现;在演奏的过程中,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其他声部的演奏,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的整体音响协调一致。而不同的乐器又有不同的演奏方法,如:双响筒的演奏方法为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击,可以敲击筒的一端,也可同时交替敲击筒的两端;木鱼的演奏方法为左手持“鱼的尾部”,右手持棒按节奏敲打“鱼头”的顶部;沙球的演奏方法为双手各持沙球,用手臂带动手腕上下振动等。

3. 教会幼儿配器

所谓配器,是指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根据音乐的性质、情绪和风格,选配音响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打击乐器,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追求整体音响的协调和悦耳。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要让幼儿学习一些有关配器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4. 教会幼儿看指挥

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要奏出和谐、美好的整体音响效果,必须学习如何看指挥。根据指挥的要求进行演奏,也是幼儿要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它包括:了解“准备”、“开始”和“结束”的手势动作,以使自己的演奏符合指挥的手势含义;知道用眼睛注视指挥者,在演奏过程中学习以恰当的身体姿势与指挥者沟通、合作和交流;能够看懂和明白指挥者表示节奏和音色变化的动作,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的音响协调一致。

三、选择适合幼儿的打击乐教材

音乐。为幼儿选择打击乐演奏的音乐,要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工整。打击乐作品无论是歌曲或乐曲,都必须有鲜明而清晰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并且为幼儿所喜爱。一般可以选进行曲、舞曲或其他富有情趣性和艺术性的儿童乐曲等。如《土耳其进行曲》、《库企企》等。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选幼儿熟悉的歌曲或结构短小、节奏简单的乐曲。如《小毛驴》、《两只老虎》等;为中、大班幼儿选择的音乐可以适当复杂一些,结构是二段体或三段体,且段落的旋律带有明显的对比性,适合启发幼儿用不同音色、音量的乐器和节奏型变化来加以表现,如《拨弦波尔卡》、《狮王进行曲》等。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五年一贯制 定向师范生 音乐素质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Consideration of Five-year Directed Normal Students Training

Program Based on the Status of Music Education

WANG Qinglei

(Nanchang Teachers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103)

Abstract Five years directed normal students' music quality mainly includes the song singing, instrumental music, music appreci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Jiangxi Provincial Educational planning issues, "Five Years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rural oriented music Situation Quality and Training Strategy", adopted questionnaires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approach to the status quo orientation of Five Years of Music Education in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conduct research Learn five year directional Normal Music Quality and Health Situation Normal music education to the existing knowledge, and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five-years music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ality, the drawbacks of the existing training program for analysis, and proposed some thinking on training program reform proposals to improve five years directional normal students' music quality, training of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province.

Key words five-year; directed normal students; music quality; training program

1 问题的提出

2007年6月,由江西省教育厅牵头,联合省发改委等五个部门下发了《江西省关于定向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通知》,这是我省加强小学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标志。这项重大的改革,有利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中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课,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差,同时由于他们都来自农村,受到城乡教育差别的影响,农村定向师范生的音乐起点低于同年龄层次的城市学生。目前虽然全国有多个省份实施了农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但由于时间不长,可借鉴的培养方案不多,师范院校都在探索中。笔者于2010年9月至今任教五年一贯制音乐课程,担任510级定向师范生的音乐教学,发现虽然在校园很多利用mp3、mp4欣赏音乐歌曲,带耳机听音乐在校园里时处可见,可是在上音乐课时,有的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表现出几乎没有上音乐课的习惯,利用音乐课看文化专业书籍,还有的看自己感兴趣课外书的现象时有发生,对音乐基础知识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还非常严重。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及时了解定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的现状,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是摆在我们师范院校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课题组本着了解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素质现状以及对现行的师范音乐教育的认识、学生音乐素质情况等方面展开调查,对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后,结合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教育教学实际,对现行的培养方案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培养方案思考的建议,从而提高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为我省农村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教师。

2 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情况及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随机抽样了具有代表性的510级三个定向班的198名学生。其中定向中文班70名,510级定向数学班75名,510级定向英语班63名。调查内容共涉及四大块内容: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对师范音乐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对音乐教育状况的评价、在音乐价值取向的调查和定向生音乐素质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调查。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课题组于2011年9月,在全校三个定向班共198名定向师范生中共发放问卷198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通过对回收问卷的逐项统计与分析,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教育存在问题主要呈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对师范音乐教育的认识有待于提高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出台,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师中的逐步深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正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改革,音乐在广大的农村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所以定向师范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育已经列入教学计划中,但迫于升学的压力,在课时安排中没有严格按照音乐教育大纲的要求开设音乐课。比如,有的学校不能保证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在访谈中,有学生告诉我们,初三根本没有音乐课,他们只是在初一、初二的时侯上过音乐课。定向师范生对于“你认为在师范教育阶段有没有必要开设音乐课?”“你学习音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师范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认为开设音乐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有些喜欢音乐的同学,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很高,一些同学认为教学计划中安排学习的专业知识太多,学习音乐知识只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任务之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问及音乐教育价值功能时,有的学生说既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开发智力,有的还说可以陶冶情操,还有的说可以提高自身修养,这说明定向师范生对音乐教育的功能是认同的。从总体分析,调查对象中的大部分人认为,音乐课是师范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全面发展小学教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

2.2 师范音乐教育地位必须不断提升

在调查的定向师范生中,大部分学生来自边远的农村,个别学生现住在乡镇,也是随父母租住的。在学生对以前“小学的音乐课“和“初中音乐课”的回忆时,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以前上语文、数学、外语等升学考试的课,在上音乐课时,往往纪律差,导致音乐老师无法正常上课等。而对于“你对现在的音乐课感到满意吗?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满意或比较满意,有的认为非常满意,原因是:师范教师上课认真负责,学生认识到了师范音乐课的重要性,因而在课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与交流,风趣轻松的音乐课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知识。个别学生对师范的音乐课不满意的原因是流行歌曲教得太少,对师范音乐课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到,音乐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逐步提升学生的素质,让音乐教育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2.3 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亟待提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校园经常听音乐有82%的学生,问及“你平时你喜欢欣赏音乐类型时?” “你聆听音乐的主要途径?”等问题时,绝大多数同学回答是流行歌曲,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音乐教师,我们必须深思,为何学生聆听的都是流行歌曲?为什么学生对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等缺乏兴趣?通过学生聆听音乐的途径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以及mp4等方式获取音乐,流行音乐占据学生的整个音乐生活。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学生对于简单易唱、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的喜爱,就是认为流行音乐使身心得到放松愉悦,认为音乐能对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音乐素质的不到一成。

2.4 学生音乐素质状况亟待提高

通过歌曲演唱、器乐演奏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情况来分析,大部分定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在调查“对学过的歌曲,你能唱出旋律吗?”能断断续续唱出的只有21%的学生,部分学生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在清唱音节时,对音准和节奏几乎都把握不准确,走调的现象非常严重。在问及 “如果欣赏音乐,你是否能听出演奏的乐器?”肯定回答的同学只有5%,完全听不出来的学生占31%,在老师帮助提示下,只有64%的人可以基本上听出来。该项调查结果显示,定向师范生的歌曲演唱水平和欣赏能力等音乐素质亟待提高。

3 现行的培养方案的弊端

(1)师资培养侧重语、数、外的培养模式。目前师范院校对五年一贯制农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设计为语文教育专业、数学教育专业、英语教育专业,极少数学校开设音乐教育等其它专业,个别定向培养的信息技术、音体美的学生被安排在同专业的非定向班进行学习。所以在调研定向师范生所学专业时,学生回答几乎都是语数外专业。从调研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专业概念比较模糊,不清楚自己是小学教育专业大方向,更不清楚小学教师需要培养素质全面化的人才。这样的侧重语、数、外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淡化了师范教育需要培养的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全面的教师,片面追求技能单一,不利于今后从事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2)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比例不够合理。现行的五年一贯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块,我们认为,课程设置过于强调专业本位体系,片面追求所设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这种设置虽然开足了本专业理论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课程专业体系,但是各门课程之间横向联系较少,课程之间互相渗透缺乏,使课程结构比例失调。在现行的培养方案中,从第四学年开始,语数外教育专业除开设2节体育课外,都是专业课程,小学教学需要的音乐和美术等技能课都没有开设,这种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音乐和美术等知识学习,难以培养出德、智、体、美、音全面发展,既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又能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和技能型小学教师。

(3)难以适应小学音乐教育新课标的需求。小学音乐教学新课标理念要求,小学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从现行的培养方案来看,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培养方案,在音乐教育教学上,难以适应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要求,与小学音乐教学脱节。现行的培养方案忽视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难以做到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适应小学音乐教育新课标的需求。在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的训练方面,与小学音乐教育的理念存在差距。它的弊端在于,所学音乐知识和所掌握的能力不够全面,导致无法胜任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因此,培养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了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开展。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情;以学定教;高效课堂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学定教”即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课前学案学习为抓手,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要做到“以学定教”,它的起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情――立足“学情”,把握“学情”,活用“学情”。

一、以学情为“基”,准确预设教学目标

“学情”主要指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学习的情况,学习的需要等。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教师的教不过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辅助资源。所以,“教”“学”必须统一,不仅仅是时代的潮流,更是教学内在生命的逻辑起点。

(一)立足学生认知起点,目标定位合理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师预设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正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现有的音乐理论素养和音乐技能水平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分析。

(二)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目标预设分层化

【案例片段】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九册《外婆的澎湖湾》

所执教的班级是自己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嫡系”班级,对每个班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都比较清楚,同年级的各个班由于本身生源不同,家庭所接受的音乐素养不一;以及各班上课纪律好差不一,导致听课效果也不同,导致各个班级在音乐表现、创造、演唱等音乐素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A班:由于整个班级纪律教差学生从农村转入的较多,课外学习器乐的孩子不多,“跑音”的孩子较其他班级多一些,因此,在合唱能力、音乐表现等方面音乐素养较其他班级都差一些。

B班:虽然这个班学生的音乐想象、创作稍差一些,但班级纪律很好,特别是音色纯净、统一,因此,在演唱方面较其他班级好许多。

C班:这是全年级相对的“尖子”班,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比较全面,有一半的孩子有舞蹈、器乐、歌唱等特长。在音乐表现、创作上更胜其他班级一筹,特别是对歌曲演唱的二度处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较其他班级好许多。

根据每班孩子不同的“最近发展区”,我设置了三层递进式学习目标:

A班:能用准确、和谐的歌声演唱二部合唱歌曲,体验、感受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B班: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歌进行简单地力度、音色、情感处理,能用和谐、美妙、深情的歌声表达对教师的感激与爱戴之情。

C班:在准确歌唱二声部歌曲的基础上,能自主对歌曲用同音之声、轮唱等简单地合唱手法进行歌曲再创作,用歌声表现对教师的爱戴、感激。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给予点拨与引导,使每位孩子都迈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在一次对外开课活动中,我将C班作为展示班级,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这一环节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创作热忱,也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在次年的市艺术节上,C班还作为班级合唱团进行交流演出,受到了高度的赞誉。

上述案例中,针对学生能力发展差异,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目标,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既尊重了学生,又能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了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让每位孩子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二、以学情为“架”,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正是从这样的学习观出发,教师应将设计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来,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设计“学案”,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中,教师应多让学生去参与、去操作、去表现、去创造,把“教”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呈现为“学”的过程。

立足文本,找准教与学的起点。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和谐双边活动,我们教学时总是力求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如何谱好这首和谐之音,前提有两个:教和学。教即教师要深钻教材,研读文本,努力使自己与文本、与编者、作者产生共鸣,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正确地制定教学的重难点。学就是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坚实的基础。

【案例片段】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大家来劳动》

歌曲《大家来劳动》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而本课施教的对象是进入小学才两个月的一年级孩子,我从低段学生的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于是,我改变以往的聆听、范唱等常规教法的角度设计,通过创设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简单有效的擦桌子、扫地、定钉子等学习情境,通过多种形式游戏,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聆听模仿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感知,技能的掌握和巩固,同时,让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多声部的合唱教学有效渗透于音乐课堂,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循序渐进的无痕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于漪,《课堂教学艺术》[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7篇

一、档案记实量化式

档案记实量化评价方式要求评价的指标和方法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因此,应先设计一份《小学发展性音乐评价手册》(简称《乐评》),用它来记录学生们整个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通过相对真实的信息和数据,为教师提供因材施教的依据,同时保证学生音乐成绩的公平、公正与合理。

经过实践总结,我们根据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进行《乐评》的格式设计。每位学生每学期为一小行,每学年(两个学期)为两小行,每一大行可记录两个学年,即四个学期。每个班级各一页,小学阶段,每班学生最多3页。每学期成绩的总和,就是毕业时的总成绩。《乐评》共有八项内容组成(如表1),每项内容可视教学内容进行增与删、重与轻的选择,每学期或每学年不一定标准一样。其中“舞台”主要指音乐实践活动,“态度”指学习态度,具体包括学具、出勤率及课堂常规等。由于在“特长”栏记录了部分学生的专业特长,它对临时性的排练、演出安排人选等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乐评》既记录每位学生的一切音乐活动情况,又可作为一所学校的音乐档案;既可作为教育部门督导时的参考依据,又是音乐教师“桃李满天下”的名册录,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成功、享受进步中得到激励。

二、考核形式演出式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来代替期末音乐考试,既是一种艺术实践,又是一种艺术创新。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也有利于减轻他们的期末学业负担;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利于教师调整、审视个别学生的平时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期末的测评主要通过类似“迎新音乐会”、“迎春音乐会”、“小百灵音乐屋”、“动物音乐会”等学生喜爱的班级音乐会形式来完成,并可邀请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参加,如果条件许可,还可邀请家长参与。

二是期末班级音乐会可提前或在新学期开始时就让学生在课外准备,自定内容、自行组织、自行编排。音乐会主持人低段年级可先由音乐教师、班主任或师生共同担当,中高年级由学生自己来担当。

三是遵循分层评价和鼓励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以金、银、铜奖或优、良、及格等定性评价来评定记载学生在音乐会上的表现,要以正面鼓励为主,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吹拉弹唱特长式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从音乐本身来看,音乐有四个要素组成,即音高、音量、音值和音色。人的遗传基因不同,决定了每个人音乐四要素的差异。学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不同的发展情况、兴趣爱好而推出了特长制,尽可能让学生的拿手好戏、看家本领、兴趣爱好等在音乐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音乐会的节目内容可吹、拉、弹、唱、舞、赏、说、诵等,鼓励百花齐放,形式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双人的、小组的,鼓励人人参与。学校对音乐会演出的节目质量在开始时不作过高要求,提倡重在参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要求也逐步提高。

四、成绩评价强项式

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作选项考核,采取强项则优的原则,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尽可能以学生的强项作为评价的依据,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并尽量以动态的综合性评价替代静止的一次性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条件,在各个领域内有充分施展、发掘才能的广阔空间。

评价学生的音乐成绩,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是约束和惩罚,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评价者要尊重学生,对学生要满怀期望,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有点滴进步,就给予鼓励。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表现,确定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发展目标,提供发展条件和机会。看基础、看进步、看发展,把音乐评价看成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发展为本,面向未来,给学生创设一条音乐学习的绿色通道。

五、音乐成绩等级式

音乐成绩采用平时、期末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课内成绩,也要课外活动成绩。除《乐评》中的“乐理”一栏内容可采用百分制填写外,其余项目均按等级标准填写。为平时能及时方便地记载《乐评》,成绩可全部用数字记录,即“5”表示“优”,“4”表示“良”,“3”表示“合格”,“2”表示“期待”(即期待合格),结果性成绩一律实行优秀、合格与期待三个等级,或优秀、良好、合格与待评四个等级,并将相应项目的百分制成绩换成等级制。必要时,以各项指标为依据,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性评价,文字多以鼓励性为主。

六、评价过程公开式

教师应及时将评价所得出的结果经分析后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将音乐评定方案在新学期一开始就公布于众,让学生熟悉、了解音乐成绩的评价标准,以使他们清楚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劣势、强项与弱项,找出闪光点,纠正不足点,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通过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的参评这一原则来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其中,对学生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应参评并加以积极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去对他人、对自己作出评价。这一过程在起始阶段不可能很完美,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教师不断地引导后才能日趋完美。同时,教师的参评应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而减少,这时的教师应是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和引路人,而不是好与差、对与错的评判人。这其中教师与其说是在评价学生,不如说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堂模式;教学特点;教学性质

音乐教育不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小班化音乐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的模式。

一、开展低年级小班音乐教学模式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学校开展低年级小班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加强学生实践音乐的机会,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让丰富的音乐情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积极探索低年级小班音乐教学的课堂模式

1.启发诱导模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广泛而杂乱的兴趣爱好集中到一点,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与巧妙的设计启发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表演欲望。

2.师生互动模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实现尊重学生的想法,最后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对于正确的答案教师要首先给予鼓励与肯定,对于学生回答错误的答案,应该提出修改建议,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创作模式

引导创作模式是用比较法、发现法、选择法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手法来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将一部分学生的创作火花发展成原创作品。

4.创设情境模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

力,寻找到音乐的乐趣。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小班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师完成音乐目标。教师通过学生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辅助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学习。

低年级小班音乐教学的核心就是以信任和挖掘孩子的音乐天赋和潜能为目标,以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原则,实现对学生音乐整体素质的培养。

在加强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尊重学生人性的合理要求,肯定学生的自主决定,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愉悦,学会去创造快乐、寻求快乐。在提高学生品格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小班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发展并完善本身所固有的、最本能的品质。改变以往以塑造和雕塑学生为主的思想观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与健康心理。

三、小班教学的特点

1.自主

小班教学是从学生的主观愿望出发,在强调学生自主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与能力,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要充分给予学生学习、思考、进步的时间。

2.自助

自助是对小班音乐教学过程的探索,自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室环境、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工具,让学生自行确定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选择伙伴与乐器,并在教师耐心的帮助与精心策划下,让低年级学生提高自身音乐素质。

3.自娱

自娱是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

四、小班教学的性质

1.人文性

人文性的教育从人性的本质出发,给予学生作为人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满足学生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2.愉悦性

追求欢乐是学生的基本天性。

3.开放性

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让学生作为个体存在,从而进一步打破课堂禁锢。

4.多维性

在低年级小班音乐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保留作为低年级学生应该具有的天真与稚嫩,教学目标虽然是教学能否成功的标准,但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归宿,而不是儿童学习的动机。

参考文献: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9篇

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之源泉。我们提出了《运用打击乐对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的研究》的课题,旨在通过实践与研究,探索出符合我园实际的幼儿节奏感培养的方式方法,让幼儿真正体验音乐节奏、喜欢节奏、表现节奏,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理解、领悟音乐节奏元素并且提高对音乐欣赏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师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升我园整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研水平。

二、研究目标

1.在音乐打击乐中,实践探索小班节奏教学的有效方法、策略

2.建立打击乐活动的常规,合理使用打击乐器

3.提升教师的音乐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在课题中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问卷调查法:为了解现状,为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基础性材料,将采用问卷调查法举行研究。

行动研究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和确立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幼儿节奏感培养的研究方案,确立研究步骤,对小班幼儿节奏感进行前期测试等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中,就研究的目标和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把活动的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循环中,为最终的目标服务。

四、数据分析

为培养小班幼儿在打击乐器中的节奏感,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分成了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课题研究。

实验前期测试结果对比表:

从以上五个表中可以看出,在实验开始之前,对照班能力强的幼儿达到了97.22%,而实验班只有了88.89%,对照班幼儿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明显高于实验班的幼儿。

随着时间的流逝课题已经完成,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实验之后的成果吧!

实验后实验结果对照表: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班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有节奏拍手的幼儿只有16.66%,明显少于对照班的33.33%。但在实验之后,实验班整体都有了提高,特别是能力强的幼儿从原先的16.66%提高到了73.33%,但是还有13.33%的人能力较弱,原来在活动中,我们只是一味的关注了能力较强的幼儿,帮助他们提高,而忽略了能力较弱的幼儿,其实,我们同样应该加强对能力弱的幼儿的关注。

音乐是幼儿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他们也喜欢随着音乐而扭动着自己的身体,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班只有26.67%的幼儿听到音乐会扭动身体,对照班则有40%的幼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就由原来的26.67%上涨到了90%,都高于对照班。

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而动物的叫声是幼儿们生活中都能听到的,也是他们最喜欢模仿的,不同的动物叫声都不同,如猫――、狗、小鸡等等。从表3中可以看出,活动前实验班能有节奏地模仿动物的叫声的幼儿,能力强的有23.33%,能力一般的有56.67%,能力弱的有20%,对照班能力强的有40%,一般的有43.33%,能力较弱的则有16.67%,实验班幼儿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班的幼儿,但在实验之后,两个班好中差的人数都持平了,虽然都进步了,但相对来说实验班还是进步的更多一些。因为在平时的活动中,实验班经常融入关于动物的叫声这一内容,如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会以《动物怎么叫》作为练习的乐曲,从而发展幼儿的表现力等。

打击乐中最重要的就是节奏感的培养,在活动前实验班的幼儿能力强的有33.33%,能力中等的40%,能力弱的人有26.67%。相比之下,对照班能力强、一般、差的幼儿分别是33.33%、53.33%和13.33%,与实验班水平差不多持平,但对照班能力强的幼儿还是却是高于实验班的。在进行打击乐活动中,我们的形式太过单一,没有与音乐一起融入,从而导致幼儿们进步不大。

打击乐演奏是儿童表达音乐的一种最直接的工具,要想更好的进行打击乐活动,愿意使用打击乐器演奏那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只有幼儿真正喜欢了,他才愿意去学、去探索。从表5可以看出,活动开始之前,实验班的幼儿大部分都不喜欢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而在活动之后,喜欢打击乐器的幼儿从原来的40%提高到了93.33%,且热衷于用乐器进行演奏。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们班就增设了一个打击乐区角,让幼儿们知道各种乐器应该怎么玩,在玩中学,在玩中激发乐趣。

五、研究方向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我们始终把常规教学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

(1)明确研究方向,调整教学方法和形式。打击乐器是幼儿感受、掌握节奏的一种手段,不能把幼儿框死、限制在一种形式上。单一的节奏训练不能长时间进行,幼儿的兴趣度会逐渐降低,学习的效果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改变教学的方法和节奏练习形式,把节奏的训练融入到音乐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10篇

中学生 全面发展 个性培养

笔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三十多年,对“因材施教”一词,我虽然并不陌生,可要不是这些年植根素质教育,我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应试教育使我一直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看待学生。现在重新回顾我走过的历程,我觉得自己原先仅仅是个“教书匠”,算不上一个教育工作者。这些年来开展素质教育,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从而使我开阔了眼界,转变了思想,使我深有感动。我用以下事例谈谈我的见解。

案例一:小环,现为我校九年级五班学生,小学读书时,非常活泼开朗,可进入初中后,她变得沉默寡言。八年级时,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明显下滑,班主任拿她没办法。到九年级时,学校成立了音美体兴趣小组,马环参加了音乐组几次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十分出色,音乐老师很欣赏,并鼓励她坚持训练,准备参加全省艺术等级考试。马环从此变得自信、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有了迅速的提高。上学期全校举行歌咏比赛,马环为班级领唱,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赞扬,班上也拿了一等奖。马环在班级里受到同学的信任和尊重。

分析:喜欢音乐是马环的个性特点,可上初中后,七年级的音乐老师由于外出培训学习,音乐课一直没老师上,马环的兴趣爱好无处施展,再加上课程增加,学校又没有组织成立兴趣小组等活动。活泼开朗的马环就变得消沉,觉得初中生活死气沉沉,学习无动力,生活无意义。

结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或特长,个性培养就是要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特征和闪光点,帮助学生发挥其特长,从而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案例二:小王,我校九年级四班学生,小时候喜欢跳舞唱歌,非常快乐。上初中后,由于课程增多,压力加大,再加上居住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她一下子没能适应过来。初中七年级又没有音乐课,于是她觉得生活枯燥乏味,上课思想不够集中,精力没有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尽管班主任老师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但还是收效甚微。九年级后,她参加了音乐兴趣小组,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干啥都有了劲头,全校歌咏比赛时他们班选领唱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没有一个敢于上台的,班主任也没了辙,看到这一现象,王丽娜自告奋勇担当了这个角色。她带领全班同学反复训练,在比赛中拿了二等奖。尽管到现在王丽娜同学的学习成绩还没有赶上来,但是她热爱集体,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和她在音乐方面所展示的天赋和才华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肯定和赏识。

分析:一个人的进步和成长并不意味着各门功课的成绩齐头并进,如果看考试成绩的好坏,那不是又回到了过去的应试教育。王丽娜身上的闪光点就在于她热爱和关心集体,有责任感,学音乐是她的个性特长。如果在这方面加以培养和训练,她同样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功的人。

结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正所谓“因材施教”。

案例三:我校九年级七班,是个先进班。这个班的学生有音乐兴趣小组成员6人,舞蹈兴趣小组成员6人,篮球兴趣小组成员5人,英语兴趣小组成员10人,数学兴趣小组成员5人。这三十多人构成班级的主流,他们乐观自信,活动积极。学校的各项活动,他们班组织的井井有条。当然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功不可没,可也不能忽视这帮兴趣小组成员。因为班干部和学习骨干都在各个兴趣小组里。参加各项活动有这些学生的“传帮带”,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的?所以,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全班各项工作开展得顺利圆满。周评比,他们班总在全校的前面,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分析: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尽管没有其他方面的爱好和特长,但他善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从而使学生充满自信、充满希望。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11篇

音乐对于人的发展举足轻重,音乐环境对于音乐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3、通过表演,刨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森林(花,草,树,蘑菇等)

2、课件、音乐(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小红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场》——大灰狼;《拉德斯基进行曲》一一猎人)

3、人物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乐曲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潺潺流水声,立刻把幼儿带人了“森林”的场景之中。同时,课件上画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图、室内摆有立体的蘑菇、大树、鲜花、小草。在视觉、听觉上,都给幼儿极大的审美刺激,他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大家都来摆个花的造型,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故事里都有谁?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合适的地方?

三、听辨音乐——找出和人物特点相符的音乐。

教师:小红帽的故事可真好听,老师还为4个人物配了4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分一分,这段音乐像谁。

1、分段听音乐,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和外婆的音乐形象。

(1)第一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谁来学一学小红帽走路的样子,她边走路边做什么?

(2)第二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音乐听上去很忧伤,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着小红帽。

谁来学一学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样子。

2、区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教师:再听两段音乐,你们听听像谁?

(1)音乐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红帽的后面呢!

教师:谁来学一学大灰狼走路的样子。

(2)音乐听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猎人迈着有力的步伐走来啦。

教师:大家来学一学。

四、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1、商量分配角色。

2、提出表演要求并进行表演。

教师要对小演员和小观众都有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注意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观众们要仔细看,对演员表演进行评价。

3、观众评价。

4、集体表演。

活动延伸

欢庆胜利一一体验战胜大灰狼的快乐。

教师:在故事的最后,大灰狼被打败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一起来唱歌,跳舞,庆祝胜利吧!播放《小红帽》的歌曲,幼儿边唱边跳出教室。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能感受乐曲ABAB的结构,能将乐曲与图片匹配。

2、能想像乐曲所表现的情节内容,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示。

3、能大胆、勇敢、创造性地想像表现,敢于与众不同。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单簧管波尔卡》磁带,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图上是什么?(喇叭花)

(2)花长在哪里?这些花长得这么样?这些花在干什么?

二、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B的结构。

(1)第一遍音乐,音乐和图是不是一样的?

(2)第二遍音乐,请一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帮助下指图。

(3)第三遍音乐,幼儿伸食指与老师一起指图。

三、请幼儿做指挥

其他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花的地方用跳,枝条用滑)

四、游戏

(1)老师在家擦桌子扫地,请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干活,什么音乐擦桌子?什么音乐扫地?

(2)幼儿与老师一起听音乐做“打扫卫生”

(3)小朋友在家还会做什么事?听音乐一起劳动

(4)你们到幼儿园又会干什么?听音乐活动。请幼儿想想,音乐快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当音乐慢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在课件的提示下,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乐曲ABC的结构特征。

活动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幼儿讨论并大胆表演不同的形象。

1、(画面一:小鱼们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

师:小电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鱼是怎么游的?

2、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快乐的小鱼吧!师:小鱼们!幼:哎!

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快乐的小鱼形象。(提示、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3、小鱼们在一起真快乐呀!听!谁来了?

(放猫的音乐)它到小河边想干什么?瞧,小猫真的来了。

(画面二:小猫扛着鱼竿)小猫会怎么钓鱼呢?

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小猫甩鱼竿的动作。

二、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的内容及结构。

1、小电脑里有两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鱼和小猫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哪一段讲的是小鱼?哪一段讲的是小猫?

2、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猫甩了几次鱼杆?(欣赏小猫的音乐,听辩乐句)

3、我们来学一学。

4、尝试用两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

(图谱是否先提示一下)

(启发幼儿从速度、力度来表现)

5、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音乐内容。

A:小鱼和小猫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看。

B:幼儿欣赏课件三。

C:提问:小猫怎么会掉到河里?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鱼,表演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河。(跟着节拍)

D:哦,这原来是一个小鱼钓猫的故事,我们完整地听一听,什么时候音乐里讲小鱼们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了河?(完整欣赏乐曲)

E: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和小猫,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

三、快乐表演。

1、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A:请几个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小鱼。提问:猫在甩鱼竿时,小鱼们在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

B: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演想办法的动作。

C:幼儿分角色完整游戏。

2、再次游戏。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

⒈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能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⒊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⒌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

⒈美丽的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微风一吹,嫩嫩的柳枝会怎么样呢?(随风摆动)

⒉感受歌曲旋律,幼儿当柳枝,跟着音乐,在微风中动起来。

二、学唱歌曲

⒈欣赏歌曲

师:柳树可真美啊,听我来唱一唱美丽的柳树。仔细听听,歌曲里唱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⒉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幼儿边看图谱边听老师演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

(3)在图谱上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吗?请你看着图谱再听我来唱一唱。(师指图演唱)

(4)幼儿随老师看着图谱念歌词。

⒊学唱歌曲

(1)完整演唱1、2遍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3)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摆动,我们应该怎么唱?(优美)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应该怎么唱?(活泼轻快)

(4)你最喜欢唱那几句?(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三、学习二声部合唱

⒈第一种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一部分幼儿唱歌词,一部分幼儿同时跟着音乐旋律用“啦”或“呣”来哼唱,从第五句开始全体合唱。(教师示范演唱并带领幼儿分声部合唱)

⒉学习第二种合唱方法

第一声部的幼儿唱歌词,第二声部的幼儿在第1~4句的句末伴唱“啦啦啦”,第五句全体合唱。(先师幼合作,再幼幼合作,教师可通过指挥来帮助幼儿合唱)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看图做动作。

2、初步学习集体舞,能跟随音乐较合拍做动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跳舞能力。

3、在跳集体舞中感受音乐,舞蹈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

2、磁带

3、黑板

4、四张不同花儿的图片

5、手腕花人手一朵(红、黄、蓝、灰四种,同数量)

6、地上贴小圆点(每人一个)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出示图1--"花苞"图师:图上有什么?

师:花开了没有?

师:花苞有什么颜色?(红、黄、蓝、灰四种)师:你们手上戴着什么?什么颜色?它们有什么是一样的?

二、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熟悉音乐。

老师放音乐。

师: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着音乐拍手。

三、比较图的不同,看图做动作。

老师出示图2--"花朵"图师:这幅图与前一幅有什么不同?

师:花苞怎么做?

师:一个人是这样做,那两个人怎么做?四个人呢?

听音乐,小朋友做动作(四个小朋友一组)师:地上有小圆点,现在怎么变小花苞?

请四位小朋友示范,其他小朋友跟学。

老师出示图3--有上下箭头师:这幅图与第二幅是一样的吗?哪个地方不一样?

师:请小朋友看看你是哪种花?想想你是开在上面还是下面/小朋友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老师出示第四幅图--旋转的箭头。

师:最后一幅图与第三幅图是一样的吗?

请小朋友上来试试做动作。

四、幼儿再次看图欣赏音乐,完整的跳集体舞。

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图做动作。

师:前奏听好,并看老师在什么图上指了两次。

师:小朋友要把这两个动作做两遍。

幼儿跟音乐连贯地做一遍动作,老师不示范。

师:请小朋友自己找圆圈站好,现在我们听得音乐比较快,小朋友不记得动作就看图。

五、老师总结师:今天谁帮了大忙?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12篇

“幼小衔接”阶段是指儿童从幼儿园毕业到小学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半年之后这一过渡时期。“幼小衔接”时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用于幼儿园、小学教育之中,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它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音乐教育给儿童创造愉快的氛围而且能让儿童在愉快的音乐世界里陶冶自己和提高自己,不仅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而且可以在“幼小衔接”中的习惯养成、主动学习、心理过渡和多学科教学等方面起到积极的过渡效果。

关键词:

音乐教育;幼小衔接;作用

“幼小衔接”阶段是指儿童从幼儿园毕业到小学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半年之后这一过渡时期。“幼小衔接”时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同时为终身教育奠定了基石。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少教育机构为了解决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问题,开设针对小学入学前儿童的“学前班”。学前班大多是附设在小学内或幼儿园的大班,作为入学准备班。然而,这些“学前班”内容更倾向小学化忽视了在过渡时期,儿童在角色、身份、环境、关系等多方面变化中面临诸多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儿童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在幼小衔接中怎样帮助他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将会对儿童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孩子在学前、小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上会产生一个过渡时期,这其中既保留了幼儿时期的一些特征,也拥有了学龄期刚刚出现的一些特征。在这个过渡时期,孩子从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转向以正式学习为主导的活动。这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挑战的核心表现在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环境变化和提高学习能力。音乐教育贯穿幼儿园、小学教育之后学习的各个时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音乐教育注重个体体验和创造性表达,注重在愉快的音乐世界里让学生陶冶自己和提高自己,不仅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而且可以在“幼小衔接”中的习惯养成、主动学习、心理过渡和多学科教学等方面起到积极的过渡效果。

1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我国,孩子们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小学的“起跑线”上,怀揣着对儿女的期待把孩子送到“学前班”,引起了“学前班”热潮。然而,学前班作为入学准备班,片面地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让学生在进入小学后不掉队,教学内容主要是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内容,教学方式也沿用小学教小学生的方法。这种状态就像给孩子“喂饭”,老师和家长把知识点和难点“喂”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地“吃”,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违背了儿童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儿童日后的发展。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儿童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音乐教育以音乐为载体,以审美为核心。它不仅可以培养儿童正确的审美观,而且还可以让儿童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儿童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优美动听的乐曲中蕴含了文学的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然的美景,聆听并学习可以给儿童带来心理和听觉上的愉悦。音乐课堂注重师生的交流和学生的音乐参与活动。在气氛活跃的音乐活动中,儿童通过不同的乐曲获得音响感知,再通过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后得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的过程能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儿童独立去思考,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在音乐活动时,处于“幼小衔接”的儿童都积极参与,全身心地进行创编,运用节拍、旋律和舞蹈动作,结合生活观察经验创编出音乐作品。一些儿童通过自己的尝试找到节拍的强弱联系,思考作品的效果,从而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在活动过程中,音乐教师会留给儿童独立思考的时间。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出来,儿童只有掌握这种能力才能适应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案例一:在给儿童讲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的课堂上,先让儿童模仿水牛的叫声(哞—),猫咪的叫声(喵—),小狗的叫声(汪—),敲门的声音(咚),雨点的声音(滴答)等,这些声音与儿童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获得了感性认识,了解到了这些声音的长短,激发了儿童自主学习的欲望“这些声音的长短该怎么表示出来呢?”,从而引导儿童在自己的探究中掌握了知识。案例二:在让儿童以下雨和青蛙作为素材创编舞蹈的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儿童形象的用手做出下雨点的动作,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儿童播放a段音乐,让儿童思考怎么把动作加入到音乐片段中,儿童完成了小雨点的创编动作,表演给教师看。之后,教师用谜语“绿衣服,白肚子,吃害虫,冬休息,夏劳动。”让学生来猜“青蛙”引入。教师给儿童播放关于青蛙的视频,让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给学生播放b段音乐,让儿童进行动作创编。儿童完成了这两段音乐的创编之后,把他们分为两组分别扮演小雨点和青蛙,播放音乐让儿童进行表演。整个活动过程中,儿童沉浸在欢快的学习探索之中,在独立思考和探索中把自己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创编的动作融入音乐中,亲身体验激发了儿童的自主探索能力,使他们乐于在学习中独立思考。

2通过音乐教育消除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消极情绪

儿童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主要任务是游戏,而小学教育和幼儿园要求是不同的。当儿童进入小学,学习就成为了儿童的主要任务。儿童在面对考试成绩不理想和回答问题错误之时难免会有挫折感和沮丧感。音乐教育能使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其次,在音乐活动中,儿童相互配合,互相帮助,有利于得到新的友谊,建立团队精神。儿童在小学教育中的学习压力较大,而音乐教育为他们提供了表达的窗口。消极情绪的及时宣泄让儿童的心灵得到释放,有利于儿童正常人格的形成。案例一:在音乐活动中把一个班的儿童分为几个小组,在表演中,组员配合默契的小组将获得教师给予“小红花”的奖励,每个星期选出获得“小红花”个数多的小组为优秀小组,同时为获奖小组中的组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小奖品。通过这种形式,让团结互助意识在儿童得到强化。案例二:音乐欣赏活动是指通过聆听音乐,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定期开展舒缓儿童压力的音乐欣赏活动,活动前发给每个儿童一张白纸,教师为学生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引导儿童随着音乐,放松自己,让儿童在舒缓轻松的音乐环境中,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写在教师之前发的白纸上。通过儿童对音乐的感知,用音乐作为引子,把自己的烦恼和压力写在白纸上,在儿童宣泄完不良情绪之后,儿童在美妙的音乐中放松身心,不再对难过的事所纠结。儿童通过音乐欣赏活动,不仅能接触到优秀的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而且还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知、理解、欣赏和审美能力。美妙音乐有助于儿童消除不良情绪,使儿童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效果。案例三:在音乐活动中,优美的音乐为儿童提供了轻松的氛围,儿童在这种氛围中学习从而使他们放松身心。每个儿童的天赋和能力不同,但他们在音乐世界中都能培养自信心。在儿童才艺展示和游戏中,通过展示,由之前的扭捏、羞涩再到热情、自信地全身心投入。这使儿童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3通过音乐教育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会全面安排儿童的学习和督促儿童学习,但小学阶段与幼儿园阶段不同,小学阶段要求儿童拥有自主学习能力,认真听课,在学习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儿童在3至12岁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此期间,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因此,在“幼小衔接”时期培养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十分重要。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儿童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适应小学教育。音乐教育具有游戏性,“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还没有明确的学习概念。儿童音乐活动是在音乐背景下,按照音乐要求的游戏。这种游戏性的活动,既让儿童了解了知识,也让儿童得到了快乐。活动过后,儿童会问教师,下次玩什么。音乐教育的“游戏性”为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奠定了基础。在音乐活动讲解完要点时,就是儿童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的时候。教师利用儿童爱玩游戏的天性和对时间的把握,对儿童的行为习惯提出要求,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在音乐活动轻松、活泼的氛围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案例一:在音乐活动过后,儿童很开心,此时,教师要求儿童把音乐活动中的道具整理好放回到道具箱中。把写有编号的小道具按分类放好,把头饰、铃铛、小鼓等放在规定的盒子中。此时,教师提醒儿童,道具数量都是一个人一个,如果儿童没有整理好而遗失了自己用的道具,那么下次在活动中就没有道具。这样一来,儿童就会认识到保管好道具才能参加活动。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儿童的倾听能力和管理能力。案例二:音乐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儿童参与的,有组织,有步骤的活动。在“拔萝卜”的音乐游戏中也是一样。首先,儿童要认真的听教师的安排,哪个孩子扮演“萝卜”,哪个孩子扮演“拔萝卜”的老爷爷,哪个孩子扮演帮助老爷爷拔拔萝卜的老奶奶、跑来帮忙的“小弟弟”、围观的“小花猫”、“小老鼠”和“小黄狗”。然后教师再分别给扮演这些角色的儿童示范,让儿童学习怎样表演。这是“拔萝卜”游戏的关键。如果儿童没有认真听教师的要求,将会无法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体会游戏中的快乐。当别的孩子在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时候,由于自己没有认真听老师要求,无法参与在游戏中,是一件很沮丧的事情。在游戏的表演中,教师要求表演的儿童互相交换角色扮演,让儿童互相观察交换角色的小伙伴在表演时动作有没有做错。如果小伙伴在交换角色的表演中,做错了动作,其他儿童也会进行提醒,并给做错动作的小伙伴以正确的示范,这更让儿童认识到在活动中认真听讲的重要性。这种游戏类型的音乐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儿童形成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将会渗透到儿童以后的学习当中。

4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儿童对其他学科的兴趣

音乐是一门知识综合性体现较强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灵活地把文学、美术、体育、舞蹈等知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创新能力,能更好的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例如,在教学中把语文融进音乐教学中,既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又能培养儿童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提高欣赏能力。案例一:让儿童欣赏《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时,配以朗诵张若虚的同名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再配上一幅有江、有月、有花的江南水乡山水画,优美的旋律加上深情的朗诵、一目了然的美景,就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在这种由声入情、由情入景、再由景生情的引导下,既加深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案例二:让儿童《精忠词》、《梁祝》、《阳关三叠》等音乐的同时,教师为学生讲述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梁山伯和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唐代诗人王维把诗人送友人西出阳关时的伤感等等这些创作背景。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文学视野,也能让儿童在故事的背景之下更好的理解音乐。综上所述,以音乐教育为铺垫,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既可以缓解他们在“幼小衔接”阶段中的不适应所带来的焦虑,又将学习“授之以渔”,从而顺利的完成小学教育中学习任务。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有助于引导儿童从心理上完成“幼小衔接”的过渡,为儿童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金鹭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02.

[2]潘朝玉.早期教育与非智力品质的培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3).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男幼儿教师音乐课程项目目标

2002年5月,牡丹江幼儿师范学校并入牡丹江师范学校,2007年7月,牡丹江师范学校升格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9月为适应市场需求我校招收了第一个男生幼师班(往届招收的男生与女生同班上课),由此拉开了我省幼儿师范院校职业化背景下招收男生幼师班的序幕。随着近几年来社会对男幼师生需求量的不断高涨,男幼儿教师也成为幼教队伍中的“香饽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由于观念上对男女所从事职业的局限性,在幼儿园男女教师不成比例,更使得男幼儿缺乏男子汉气概,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性格文静柔弱、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一点男孩子的感觉都没有。这些都让幼教工作者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校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招收男幼师班。学前职业化教育中音乐是艺术教育的一种,但它又有别于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转型后的学前教育专业既具有师范性,又具有职业性。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要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幼儿园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素养,以及幼儿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弹唱、伴奏、艺术鉴赏能力等。因此,探讨男幼师班的音乐教学培养模式就尤为重要。

1.男生班教学师资占首位

现阶段我校音乐专任教师都是音乐学校毕业,也有一些兼职教师是来自其它音乐团体的。学校升专后,无论是教师的数量还是业务素质,都有待进一步调整和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按岗位、年龄、需要和本人意愿有针对性地参加各种培训,有条件的要到其他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进修,以达到专业适应市场,教师适应专业,教学适应学生,学生适应社会。针对男生班这个特殊群体,一些艺术课就要安排相应人员来上课,比如舞蹈课、声乐课,可以安排男舞蹈教师、男声乐教师专门上课,根据男性的特点安排相应的课程,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男性在幼儿教师队伍中的优势。

2.针对男生好动、求知欲强的特点合理安排教材

(1)文字型教材

一些理论课如乐理、和声,包括一些技能类教材文字表述部分都是不可忽视的。男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文字性的知识重视不够,这时教师就要使学生理解:理论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源泉,幼儿教师音乐理论素质直接关系到其他音乐学科的发展,进而直接影响在未来幼儿园工作中的音乐教学水平,因而一定要提高对理论的重视程度。

(2)目标式教材

在一门课的教学中,教师安排多个目标项目通过一段时间或一学期的学习来完成目标项目,最终达到让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掌握知识的目的。

(3)见习实习

通过见习实习活动,男生能摆脱从事幼教事业的心理压力,并把学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3.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指导男生班音乐课教学

(1)指导发现教学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男生好钻研的特征通过指导的方式对所授音乐教材进行组合,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观察和分析的书面或影像资料,学生在课前结合自己对音乐知识的个人理解进行预习,将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寻解。同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既能缩短技能形成所需的时间,又易于学生深入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发展。

(2)项目教学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根据男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将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认知规律和音乐技能形成的规律,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小项目,使之成为便于学习的大的项目载体,并建立相应的评估反馈系统。如果达到预定的项目标准,即进行下一步学习;如果没有达到项目标准,则考虑建立新的项目目标,并配以相应的矫正措施。

(3)评价学习教学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根据男生不服输的特征,结合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学生初始技能水平测试的结果,把音乐课程教材内容分解为具有不同层次的目标体系并指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分别对教学状态进行评价,其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在追赶中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程度。

(4)“问题”教学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根据男生好学好问的特征设计教学方法。所谓“问题”教学就是提出解决学习问题的五步程序,即“提出问题―确定问题―提出可能答案―分析各种答案―选择合理答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和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形式,求得对问题的解决,获得知识和技能。

(5)案例实践教学

在儿童剧创新编排的教学中,通过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剧目作为教学内容来分析、排演,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

(6)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分组―小组讨论―学习结果评价”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主张教学从学生心理需要出发,提倡“合作”学习。

当然,每一种现代教学理论均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也必然有其各自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所学情况来合理运用。

4.提高实践在男幼师班音乐课教学的地位

通过实践,教师可随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在他们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通过学习、检验、提高、再学习、再检验、再提高的方式促进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

(1)课堂实践

将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分散到各课程、各教学环节之中,组织、辅导学生根据不同科目编写教案,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实践,使学生将其所学灵活运用,也可提前进入教师角色体验,。并对其教学能力进行培养。

(2)艺术实践

专门为男生设计一些具有男生特征的工作项目,并创造他们与女生班级的项目竞赛,提高他们自身的满足感与自豪感。同时可按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儿童剧或文艺演出,让学生参与策划、组织,从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驾驭能力,以及在未来工作中与其他教师协调配合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示范能力。

(3)社会实践

适时安排学生下乡支教,安排去幼儿园实习,体验教学的乐趣。并带着问题和思考回到课堂,寻求教师的解答和指导。

总之,幼儿师范男生班音乐教学改革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性别年龄特点来进行,而且要适应迅猛发展的形势和千变万化的世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开拓型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秋莎.音乐教育中幼儿师范舞蹈教学改革漫谈.戏剧之家,2009,(4).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14篇

一、行政力量支撑

1 将“体艺2+1”列为“一把手”工程

在东阳,始终将“体艺2+1”列为“一把手”工程,市教体局局长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理念是:(1)不求学生人人成为运动员或艺术家,但求个个增强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2)学科教学成绩与“体艺2+1项目”要全面抓,都过硬;(3)在没有改变高考制度的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必须有所作为;(4)抓“体艺2+1项目”,不会降低教育质量,不会降低升学率。在学校里,明确校长是具体开展“体艺2+1”工 作的第一责任人,工作目标是“三个100%”:即音体美课程完成率100%,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开展率100%,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参加率100%。做到课外文体活动校校展开、班班行动、生生参与、师生互动。

2 建章立制,确保实施

为了确保“体艺2+1”工作的顺利实施,从2004年起,东阳教体局就颁发了《东阳市“体艺2+1”活动规程》,以保证“活动规程”的实施;明确东阳市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教体局各科室、各级学校职责分工问责制;定期进行“体艺2+1”经验交流和表彰活动;将“体艺2+1项目”列入班主任评价机制;做到小学毕业《2+1项目评价成绩册》随转初中,初中“2+1项目”列入《综合素质测评》,与中考升学挂钩等。

为了加强对学校艺术工作的管理,保障和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艺术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2008年7月,东阳市教体局又颁发了《东阳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范》,对我市中小学的艺术课程教学、课外艺术活动、艺术教师的进修培训与工作量、器材经费与保障、艺术工作奖励与处罚等作了明确规定,使我市的音乐教学工作首先在制度上得到了保障。

二、确保教学时间

1 按计划,开齐上足音乐课

音乐课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渠道。近两年,我市教研室曾对全市中小学进行了几次课程计划落实情况和课外文体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发现有未按课表上课或未正常开展文体活动的,责令其做出书而说明,并限期改正,以促使音体美劳等课程教学与活动的常态化进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该项工作已被全市中小学自觉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之中,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2 确保课外艺术活动(包括音乐活动)

根据我市统一的作息时间表,下午第三节课后为全市统一的课外文体活动时间,为确保每生每周参加两次课外艺术活动(包括音乐活动),各学校都制定并公布了“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到时间、地点、项目、师生、记录“五落实”。

3 每天唱响“300秒”

利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的五分钟,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学会五首歌。中小学生人人会唱“同歌”。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 充实教师队伍

(1)面向社会招聘音乐教师

我市要求15~23个班级规模的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音乐教师,24个班级规模以上的学校至少配备2名专职音乐教师。针对专职音乐教师缺少的情况,近几年教体局每年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音乐教师,近三年共招聘了37名。截至目前,每所中心校所在小学至少已配备1名专职教师,10所学校已有3名以上专职教师。教体局规定,音乐教师在校内不得改教其他学科,教体局人事科将追踪调查音乐教师的任职情况,并将其纳入评职称需考查的内容。

(2)发挥非专职音乐教师与班主任的作用

在课外音乐活动中,由于活动项目多,参加学生人数多,仅靠专职音乐教师的力量难以完成,我市十分重视充分发挥有音乐特长的非专职音乐教师与班主任的辅助作用,请他们一起参与指导音乐课外活动,收效很好。

(3)向社会特聘专家

学校音乐教师较难做到一专多能,有时不能满足学校艺术社团的指导需要,因此,我市许多中小学都不惜成本,向社会或音乐专业院校聘请艺术指导和音乐教师。如吴宁一校、实验小学、虎鹿镇校的民乐队,吴宁五校的手风琴队,横店镇校的管乐队等都已探索出了成功经验。

2 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

(1)重视新教师培养

2008年暑期,我市教体局组织新招聘教师岗前培训,采用全封闭的军事化管理与寄宿制初中作息时间相同,安排骨干教师面对而指导备课,促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教材,规范备课,实现角色转变,适应教育教学要求。一年新教师三项考核(此项考核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三年新教师五项教学基本功比赛(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技能、课堂教学、教学案例、音乐论文等),通过这些活动切实加强对新教师的学习训练,促进其快速成长。

(2)提升音乐教师执教能力

执教能力是教师素质最核心的要素。实现有效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向40分钟要质量,重在提升教师执教能力。从2008年暑期开始,我们决定每年都组织全体音乐教师教学能力考核,以促进教师全而熟悉教材,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提升执教能力。

此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每位音乐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市级以上的教研活动、培训或比赛,如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教坛新秀评选、中小学优质课评比观摩、三年一次的基本功比赛、每年一次的论文评比等,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

(3)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鼓励骨干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参加由教体局组织的与高校联办的高级研训班、与省特级教师协会联合举办的智慧型教师高级研训班等,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并在合适的时机采用开现场会、观摩研讨会的方式展示他们的风采。

四、完善音乐教学设施

音乐教学设施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给“体艺2+1”奠定物质基础,东阳教体局一是要求学校调整经费投资方向,按每年生均公用经费的5%~8%用于艺术工作,做到专款专用;二是学校尽最大努力按国家或省配备目标要求装备文体器材设施;三是积极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体艺活动器材,加强快乐校同文体园地建设;四是积极推进“体艺2+1”进家庭,努力提高体艺活动器材的使用率。根

据教学需要,从2008年起,我市教体局将用三年时间补助一定经费帮助各初中、各中心校所在小学逐步配备音乐多媒体教学系统。

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活动“菜谱”,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

1 制订符合实际的音乐活动项目“三级菜谱”

这里的“菜谱”是指学校、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在课外文体活动中可供选择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内容、形式与考核标准(见下页表格)。

在确保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研究制订音乐类合理的“三级菜谱”体系,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丰富多彩的音乐选修项目,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技能水平,使东阳的音乐课外活动开展得更具全员性、针对性、实效性。

2 培育特色项目

各校在开齐开足音乐课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师资、设备、场地制订切实有效的音乐课外活动计划,蓬勃地开展音乐课外活动,并使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检查、有汇报。对中小学涌现出来的很有特色的活动项目,予以充分关注支持,使其不断完善,并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

3 开展艺术比赛和才艺展示

艺术比赛和才艺展示对于学校开展文体活动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我市教体局要求各学校每年举行1―2次全校性的艺术节(周),平时经常性举办小型灵活、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艺术展演活动。学生把平时训练的艺术 成果用节目、展板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家长及社会展示和汇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4 举行音乐活动项目设计、案例评比

每年举行一次音乐活动项目的征集提炼与音乐课外文体活动的案例评比,一方面总结先进的音乐活动经验,另一方面促进音乐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六、加强对音乐课程与活动的考核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既包括对学校与领导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对学校与领导的评价有《“体艺2+1项目”年度考核方案》,《方案》把“音体美劳课程(课时)的完成率、音体美劳专(兼)职教师和音美教室的配备率等指标,列为学校年度考核重点”,把“体艺2+1项目”列入校长年度述职必述的内容。

在学生评价方面,我市全面改革了中小学评价体系,明确把初中毕业生平时的“体艺2+1”参与率列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考核内容,对升入各类高中都分别提出综合素质应达到的目标;在教师评价方面,调整了《东阳市学年度教师工作量考核用表》,明确将教师辅导“体艺2+1”活动列为日常工作范围。

我市的音乐课已被列入学校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教体局规定凡文化课质量测试,必进行艺术类现场抽测。每学期,教研室都要组织全市中小学的音体美技能抽测,促使学校与音乐教师更加重视音乐课与音乐课外活动。

七、音乐活动进家庭、进社区

1 学校音乐活动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音乐技能的提高仅靠在校时间是有限的,课外音乐活动也应包括校外。很多学生课余在家长的支持下,或请音乐家庭教师辅导,或参加各种音乐培训班。我们开展“把音乐请进家庭”活动,开展“阳光家庭共争章”。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长学校、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协议书等多种形式,宣传素质教育思想,要求父母平时陪同子女一起参与一项艺术活动。

2 音乐活动与社区活动相结合

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向社会艺人学习求教,参加社会文艺活动,学习东阳的本地民间艺术,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区的演出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展示交流的机会。

八、确立研究课题,探索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

小班教案音乐范文第15篇

一、理论学习阶段

组织教师学习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挖掘实质内涵,同时学习了《小班幼儿发展目标》、《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中小班幼儿心理年龄特点,分析小班幼儿的学情,仿编歌曲的基本要求等,使教师掌握仿编歌曲的理论知识。

二、选材阶段

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选出了仿编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下雨天,小班幼儿户外活动较困难,激发幼儿快乐每一天,选出了《下雨天》小班幼儿由于语言交流还有一定困难,一生气就抓人、咬人,选出了音乐游戏《碰一碰》,既满足了幼儿身体接触的需要,也体验好朋友之间互相接触,亲密无间的快乐,以《不再麻烦好妈妈》为例,仿编9~16小节。

三、活动方案设计

为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创造性,要求教师分析本班幼儿的总体水平,把握目标的同时,有创新的组织方式。

四、说课

要求教师说学情、说目标、说准备、说方法、说过程中的预设、说难点、重点,小组人员提预设中可能发生的,以提高教师的随机教育机智。

五、第一次实践(仿编歌曲、现场记录)

幼儿在会唱原歌曲的基础上(因仿编歌曲在第二课时),教师弹旋律,幼儿复习歌曲一遍,教师引导除歌曲中你们会做的事外,还会自己做那些事情?幼儿沉默时教师将自己预设的图片:幼儿吃饭、洗手、洗脸、刷牙一一出示,并教幼儿学习歌词,幼儿已不再与老师学唱,而是自己唱,老师只能和孩子们一起唱,但孩子们究竟唱仿编歌曲还是原唱已很难分辩,为了强化仿编歌曲,教师请出一个叫李蒙蒙的(能力较强)幼儿个别演唱,在配课教师的图片引导下,李蒙蒙完整地将教师仿编歌曲唱下来,再请几名幼儿唱时,孩子们又回到了原歌曲,仿编歌曲只是一闪而过,但从中却发现了小班幼儿也有仿编歌曲的可能,也发现了教师还停留在“教”、幼儿“学”的旧模式中。

六、第一次自评和他评

通过实践者自评和观摩小组评议认为,不足之处为:

1 教师的观念还未转变,应给幼儿创设仿编的机会,小班幼儿学东西是在动作中,应在活动前让幼儿先积累一些会做的事情,如在娃娃家中学,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积累如剥水果、鸡蛋皮等。

2 教师目标意识不强,应从三个目标人手:

(1)兴趣目标,要激发幼儿仿编歌曲的欲望――把会做的事编到歌曲中唱给老师和小朋友,我们就成小小音乐家了。

(2)知识目标,就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仿编。

(3)探索目标,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说出会做的事,教师应马上鼓励、强化,编唱进歌曲中,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优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词画结合,即将幼儿会做的事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直观、形象便于小班幼儿表达。

七、修改设计活动方案

结合自评和小组人员他评,实践者进行修改。第一、知识目标方面,在日常活动中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早上来院自己会搬小椅子、取放玩具、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取放餐具、自己吃饭等,学提裤子、换拖鞋等;在娃娃家训练,家长在家中培养。第二、教师在导入上下功夫即兴趣目标。第三、幼儿仿编歌时教师要让能力强的先来,能力中的、弱的逐渐发展,最后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

八、第二次实践(现场记录)

开始部分:教师出示一只小猴、一只小猪(教师配音)小猪随音乐磁带唱原歌曲后说小猴,我的歌唱的不错吧,小猴说那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会编歌呢?小猪说:瞎说,我才不信,小猴就唱起来第一次实践编的9―16小节中:自己会吃饭、自己会洗手、自己会洗脸、自己会刷牙等。小猪说你真了不起,是一个小小音乐家,教教我吧,小猴:别急,让小班小朋友教你,只要把你会做的事说出来、唱出来,你就是一个小小音乐家,来请小班一名幼儿告诉你,自己会干什么?请一名能力强的幼儿说出自己会做的一件事情,教师将预设的图片贴出,说一件,教师将图片贴出,若说出的事没有图片时,教师现场画,渐渐的幼儿编出了很多歌曲。结束时要求将编的歌按小组表演给老师、小朋友,回家表演给爸爸和妈妈。

九、第二次反思

经过自评和小组研讨认为,优点:准备阶段为幼儿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教师从引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在仿编中注意到幼儿的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不足音画结合,预设无图片时会使幼儿等待或认为自己编的不好,挫伤幼儿的积极性。提出:应让课件参与到教学中,使幼儿更加感兴趣,于是进行第三次修改活动方案设计,形成方案如下:

活动名称:仿编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活动目的:

1 知道自己渐渐长大,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过多麻烦妈妈。

2 仿编歌曲9―16小节。

3 能唱清歌词、唱准曲调,愿意与教师一起愉快歌唱。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不再麻烦好妈妈》。

2 布偶:小猴、小猪,F1ash课件,内容有:小班15名幼儿的照片扫描和幼儿穿衣、穿鞋、洗手、洗脸、洗手娟、刷牙、梳头、排队接水、喝水、吃饭。剥鸡蛋皮、水果皮、扫地、擦桌、玩玩具、看图书等等内容的图片。

3 区角活动:娃娃家。

4 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自己动手的习惯

5 环境创设:

(1)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成人照顾幼儿的生活照片。

(2)家园联系栏中提醒家长培养幼儿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放音乐磁带《不再麻烦好妈妈》幼儿边唱边自己找座位。

2 师小朋友们都长大了,自己的事自己会做了,会自己找座

位了。今天,我给小朋友请了两位客人,出示小猴、小猪手偶,小猴、小猪和小朋友打招呼,给小朋友带来礼物――唱歌,小猪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第9~16小节:自己来上学呀,自己拿玩玩具呀,自己找座位,自己来玩耍呀。教师将相应的图片用课件出示,小猴不对不对,你唱错了。小猪:没有,我这是编歌曲,我成了音乐家了,小猴那你能教教我吗?小猪;让小班小朋友教你吧,他们在娃娃家自己会做很多事情,在幼儿园、家中也学会做很多事,只要编进歌曲中,也会成为音乐家的,我们坐下来听小朋友编歌吧,师将小手偶放在小椅子上。

(二)基本部分

1 谈话:小猪都能成为音乐家,小朋友肯定想成为音乐家,只要你把会做的事说出来,唱到歌曲里你就会成为音乐家的,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在刚结束的区域活动娃娃家和幼儿园、家中自己会做什么?谁能告诉我,孩子们都抢着回答,教师先请能力强的幼儿说。

李蒙蒙:自己会洗脸、会刷牙;崔苗苗;自己会梳头,洗脸高豆豆自己会洗袜子、扫地尚尚:会自己换拖鞋;田野,自己会画画;李加凯自己会剥鸡蛋皮;张文迪自己会拿碗;李雯雯;自己会喝水等,教师将每名幼儿照片点出,会做的事图片一一对应。

2 教师将幼儿说的每四件事放大,用光标点出,教师和幼儿一起编唱到歌曲中,每编一首,让幼儿站起来,配上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教师请十五名幼儿都来说自己会做的事,强调看谁会做的事与别人不一样。

3 师将幼儿编好的歌进行整合并配上图片,幼儿边表演边演唱。

(三)结束部分

配课教师戴上小猪、小猴手偶。

师问:小猪、小猴,小朋友编得怎样?

小猴:呀,小朋友真棒!小猪比我编唱得好多了,你们都成了小小音乐家了。回去把自己编的歌唱给爸爸妈妈,在家中学会的事,再编到歌里唱给我、老师、小猴和其他小朋友好吗?现我们去户外学本领去了,结束。

通过此次小班仿编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可以得出:

1 只要方法恰当,小班仿编歌曲是可能的,必要的,既可丰富幼儿的语言,也可发挥幼儿自主性,启发幼儿树立远大志向――小音乐家。

2 多媒体课件参与更直观,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歌曲中采用词画结合对小班幼儿理解歌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可推广到儿歌学习和创编中,也可让幼儿在学习儿歌后配上相应的图画(中、大班)。

3 活动增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强化教师对幼儿学情了解,改变了教师“教”幼儿“学”的旧模式,体现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明确了环境创设、区角活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让幼儿在生活中积累知识,体现出一日生活中处处有教育的教育机智。

4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做到家园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