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司帮扶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和谐秀美新农村”总体要求和市美丽乡村建“五美”标准及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按照全域规划、镇村联动、集中整治、管理跟进、长效管理的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帮助指导农民群众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将店下村建设成产业旺、农民富、环境美、班子强的文明祥和新农村。
二、基本情况
沧洲村委会店下村位于XX县XX镇省道路道旁,现有农户62户,人口216人,土地面积360亩(其中水田260亩、山地100亩),人均纯收入6000元,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三、目标任务
深入宣传动员,强化农民主题意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较快增收,着力抓好村庄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努力把村庄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创建内容
1、拆迁危房1500平方米;
2、制定村庄整治建设规划;
3、修建庐陵文化生态园200米;
4、绿化美化环村路1000米;
5、修环村水塘围墙400米。
五、主要措施
1、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将优秀青年纳入到党的队伍来,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要求,根据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部署,创新扶贫方式,增强扶贫能力,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协助镇村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实现“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工作目标。
二、村基本情况
县司法局结对帮扶贫困村村位于镇南部,全村2774户8420人,35个村民组,162名党员,现有耕地7201亩,水面2800余亩。该村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295户623人,2014-2019年脱贫292户617人(2014年脱贫17户40人,2015年脱贫31户80人,2016年脱贫37户103人,2017年脱贫150户297人,2018年脱贫36户53人,2019年脱贫21户44人),未脱贫户3户6人(其中低保贫困户2户5人,五保贫困户1户1人)。全村现有贫困户中因病因残占60%左右,缺劳力占20%左右,全村共有“三缺四因”七大致贫原因,即: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因病、因残、因学、因灾。
三、工作目标
积极协助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配合做好培育增强“输血”和“造血”功能,既要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更要着眼长远,确保已脱贫户收入稳定,防止返贫。
四、基本要求
坚持局主要负责人对帮扶工作负总责、亲自抓。局党组以半年为周期召开帮扶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
1.落实干部包户制度。局机关党员干部与村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继续按照安排开展结对帮扶,因工作关系发生变动的,及时进行调整。
2.局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包户干部到村、到户开展帮扶工作每月不少于1次。
3.协助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村“两委”想办法,给点子、
找路子,力争协调完成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村级基础服务设施,方便村民生产生活。
五、有关措施
1.按照“精准扶贫”要求,组织包保干部逐户走访,完善扶贫手册和四项清单等资料,制定完善“一户一计划,一人一措施”。按照“两该两不该”要求,协助做好“边缘户”调查核实工作。
2.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经常对帮扶对象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以给他们上法治课、赠送法律书籍和音像制品等方式,教育和引导村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治观念。
3.加强驻村工作队管理,切实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和问题。帮扶干部要及时与帮扶对象取得联系,开展帮扶工作。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帮扶期间不加重村负担。
4.优先满足贫困户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切实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咨询、提供法律援助、为外出农民工维权等活动。
5.配合村两委抓好村内治安防范工作,排查化解村民中各种矛盾。强化村级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指导村委会认真协调妥善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加强对帮扶村的人民调解员培训,优先落实贫困村人民调解个案补贴,贫困村和扶贫领域的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8%以上。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州委十届六次、县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会议精神,坚持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推进农牧区加快发展,帮助子耳乡麻窝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计划
(一)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意
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摸底工作是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按照“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精神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调研走访,全面把握村情民意,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规划,为今后的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健康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发展思路,制订帮扶方案
切实加强对驻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调研摸底、掌握村情民意、分析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大力普及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产量,一方面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实际,以“走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的农村经济工作新思路,发展规模化种养殖。强化生产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动员群众找准季节性地副业收入。
(三)紧盯帮扶项目,狠抓工作落实
1、加强文化科技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
因地制宜,深入开展农业生产、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农村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活动,重点培训粮食丰产技术、畜牧养殖等知识;注重科普宣传;开展有关现代思想观念的宣传教育,使农民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不断接受新的思想观念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发展环境。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的支持关心下,积极争取和多方筹措资金,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帮扶村改变落后状况的工作重点,狠抓落实。重点解决麻窝村村民行路难问题。
3、结合乡村治理工作,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通过宣传“建设美好家园,人人有责”,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开展群众性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把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与改水、改路、改沟、改圈、改厨结合起来,把发展农村经济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加强法制宣传力度,重视农牧民群众法治思维的引导以及合法权益保障。
(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一方稳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林权、宅基地、土地承包、计划生育、邻里关系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影响了村内稳定。从提升工作能力入手,致力于创新调处方法,努力化解村内各类矛盾纠纷,确保村内的和谐稳定。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