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1篇

课题

帮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

对象

一(1)班

授课教师

案例

《父母课堂》

日期

2019年4月

听课人员

学生家长

教学

目标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指出7—12岁是整个儿童期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然而,物质极度发达的今天,学生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厌学现象已很普遍。而大部分厌学的学生都有想学好之心,结果或者是不能约束自己、或者对学科失去兴趣、或者经过短暂努力却没有取得效果就“果断”放弃。因此,帮助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希望能够借此次家校活动,引导家长认识到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平时教育的弊端,学习培养孩子学习自信心的方法。

案例来源

《父母学堂》2016年4月刊的教子良方26页《帮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

一、案例展示

引言:

师: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这是充满自尊和自信的表现。假如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课件出示主题)

案例:

叶叶从小天真活泼、非常聪明,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都是一个好学生。可自从上了小学四年级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她的成绩开始下降,许多以前成绩比她差的同学都超过了她。看见叶叶越来越不开心,父母很着急,不停地鼓励她继续加油,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谁知叶叶非但没有要加油的样子,反倒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了兴趣。以前一回家就做作业的习惯也变了,现在她总是玩到很晚才做作业,有时甚至不完成作业。有几个早晨,叶叶哭着对妈妈说:“我不想去上学。”妈妈不答应,她就哭着说自己肚子疼,让父母很是头疼。

ppt展示案例,出示思考题。

板书:帮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

二、案例分析

1、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期望过高,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不自觉地把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

(2)父母陪读,使孩子缺乏学习自觉性。这会使孩子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将来而不是今天。比如家长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工作。”这样,孩子就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

(4)孩子不会学习。这类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重要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2、当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时,你是怎样帮孩子重拾信心的?

小结: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用心,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找出合适的方法,相信一定会收到效果。

出示ppt。

三、组织反思

孩子拥有自信是学习成功的起点;孩子拥有自信才能战胜困难与挫折;孩子拥有自信才能面对未来的挑战。让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来尊重、信任学生,用最大的耐心和细心呵护孩子们的自信,培养孩子们的自信。为每一个孩子开启自信之门,使他们昂首阔步迎接美好的未来,满怀信心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四、引导践行

1、话题一:谈一谈学习之后的认识与感受。

2、话题二:结合实际说说在以后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应在哪些方面加以修正。

3、话题三:讨论有哪些提高孩子学习信心的小妙招。

五、课后拓展

1、家长写学习心得。

2、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推荐阅读《父母课堂》

课后反思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2篇

__单县北城小学 政教处廉荷

培训主题:家庭教育与孩子学习动力

一、指导思想:

本次家长学校活动主题是“家庭教育与孩子学习动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而家长学校正是家长与学校心心相交的爱的场所,通过家长学校能够让家长了解学校、老师,让家长看到孩子在校学习生活和能力表现,能够让家长了解孩子一些在家所不能知晓的成长困惑。而且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老师能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活动,请家长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学校,参与管理;能共同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教育。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展示学校良好形象,宣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家校交流,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引领和帮助家长学习优秀的家教经验。

3.充分调动起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努力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三、领导小组:

组 长:贾咏梅

副组长:廉 荷王 琪

组 员:刘玉锋孙庆霞谢海民刘冬梅

张 侠刘会丽韩猛朱继国

四、活动时间:

2021年3月30日(星期二)下午2:00——4:00

五、活动地点:

南院大门内场地

六、会场组织:刘玉锋刘会丽朱继国

七、会场监护:五年级:韩 猛;三、四年级:孙庆霞 朱继国;二年级:年级:刘会丽 张侠

八、会场拍照、做美篇:朱纪国

开会准备和人员安排

1、学校方面:

①场地:刘玉锋谢海民韩 猛朱纪国(以班为单位把学生板凳按东西纵队排列,每班两排。顺序和开学典礼是一样)主席台:设四人座

②各班班主任必须到场,带领一致两名学生带着班牌在各班所在地指导家长签字、入座)

③配班老师带领学生在本班内席地而坐,内容自行安排。常识老师巡视(四楼:徐效金、黄桂花老师;三楼:唐一鸣、王慧卿老师;二楼:白霜、张淑文老师;一楼:刘素梅老师)

④家长引领和车辆放置:张子锦、马海萱、董佳慧、引领家长入校,朱冰婵、李艺评、单硕协助家委会成员指导家长车辆放置,两轮车放置在围墙外和南边花园内,放两排。四轮车尽量放置在大门两侧,若放不下,可放置路东。

2、各班要求:

①各班主任本周五前一定要以微信的方式告诉家长,通知家长开会时间、地点,要让家长知道他们的孩子所在的班级的班别和老师姓名,让家长到会后先找班主任签字,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入座,要提醒家长安排好他们到会期间的工作、家庭生活,并尽可能的让学生的监护人来参加,尽量骑两轮车。我们聘请一次专家不容易,要求家长尽可能抽出时间参加。对有事不能来参加的人应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注:到会人员不要带小孩)

②各班班主任要提前组织学生把板凳放好,排齐,会议结束后再带领学生依次有序地把凳子带回班内,在行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上下楼的安全。

③各班看班的老师一定要组织好学生,不准随便出教室,不准趴在窗户上向外看,不准大声喧哗。会议没结束前不准到会场找家长。要求学生一节行动听指挥。

八、家长学校活动流程:

1、贾校长至开幕词

2、王校长

3、家委会代表 讲话

4、专家讲话

5、廉校长总结。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3篇

__单县北城小学 政教处廉荷

培训主题:家庭教育与孩子学习动力

一、指导思想:

本次家长学校活动主题是“家庭教育与孩子学习动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而家长学校正是家长与学校心心相交的爱的场所,通过家长学校能够让家长了解学校、老师,让家长看到孩子在校学习生活和能力表现,能够让家长了解孩子一些在家所不能知晓的成长困惑。而且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老师能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活动,请家长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学校,参与管理;能共同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教育。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展示学校良好形象,宣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家校交流,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引领和帮助家长学习优秀的家教经验。

3.充分调动起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努力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三、领导小组:

组 长:贾咏梅

副组长:廉 荷王 琪

组 员:刘玉锋孙庆霞谢海民刘冬梅

张 侠刘会丽韩猛朱继国

四、活动时间:

2021年3月30日(星期二)下午2:00——4:00

五、活动地点:

南院大门内场地

六、会场组织:刘玉锋刘会丽朱继国

七、会场监护:五年级:韩 猛;三、四年级:孙庆霞 朱继国;二年级:年级:刘会丽 张侠

八、会场拍照、做美篇:朱纪国

开会准备和人员安排

1、学校方面:

①场地:刘玉锋谢海民韩 猛朱纪国(以班为单位把学生板凳按东西纵队排列,每班两排。顺序和开学典礼是一样)主席台:设四人座

②各班班主任必须到场,带领一致两名学生带着班牌在各班所在地指导家长签字、入座)

③配班老师带领学生在本班内席地而坐,内容自行安排。常识老师巡视(四楼:徐效金、黄桂花老师;三楼:唐一鸣、王慧卿老师;二楼:白霜、张淑文老师;一楼:刘素梅老师)

④家长引领和车辆放置:张子锦、马海萱、董佳慧、引领家长入校,朱冰婵、李艺评、单硕协助家委会成员指导家长车辆放置,两轮车放置在围墙外和南边花园内,放两排。四轮车尽量放置在大门两侧,若放不下,可放置路东。

2、各班要求:

①各班主任本周五前一定要以微信的方式告诉家长,通知家长开会时间、地点,要让家长知道他们的孩子所在的班级的班别和老师姓名,让家长到会后先找班主任签字,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入座,要提醒家长安排好他们到会期间的工作、家庭生活,并尽可能的让学生的监护人来参加,尽量骑两轮车。我们聘请一次专家不容易,要求家长尽可能抽出时间参加。对有事不能来参加的人应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注:到会人员不要带小孩)

②各班班主任要提前组织学生把板凳放好,排齐,会议结束后再带领学生依次有序地把凳子带回班内,在行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上下楼的安全。

③各班看班的老师一定要组织好学生,不准随便出教室,不准趴在窗户上向外看,不准大声喧哗。会议没结束前不准到会场找家长。要求学生一节行动听指挥。

八、家长学校活动流程:

1、贾校长至开幕词

2、王校长

3、家委会代表 讲话

4、专家讲话

5、廉校长总结。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长上课;院长审案;价值观取向;同质性;同值性;尊师重教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学校)(项目编号2012YQJK08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胡俊崎,男,教育硕士,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家”培养对象。

《院长齐“升堂” 网友同围观――广州法院庭审直播网正式开通 13名院长副院长昨日9时同时坐堂审案》的新闻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广州日报》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马伟峰,2014年9月25日, A6版)。报道称,“昨日广州中院副院长廖荣辉及12名基层法院的院长、副院长一同升堂审案,成为一大亮点。今年年初,广东省法院提出,要加快去行政化步伐,逐步取消院长、庭长审批案件制度。5月下旬,广州中院即全面启动院领导和审委会委员亲自审理案件的改革,要求院长每年至少要办2宗案件,副院长为4件,其他院领导和审委会委员6件。此前,广州中院院长刘年夫已经开庭审理了2宗案件。廖荣辉说,‘今后,院长和审委会委员办理案件将步入常态化轨道,院长审案将不再是新闻。’”《法院院长审案应制度化、常态化――甘肃庆阳10名法院院长开庭审案》“2014年10月17日上午9时许,庆阳市两级法院10名“一把手”院长身着法袍,同时上阵审案,并全部进行了网络直播。庆阳市两级法院院长同时审案,在庆阳市法院系统是第一次,在甘肃也尚属首次。”(《法制日报》2014年10月18日第4版)

诚然,基层法院院长走出办公室坐进法庭亲自“升堂审案”无疑是司法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成为新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院长审案”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之前少见,少见就多怪,多怪就会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新闻。相比之下,中小学“校长上课”早已是一种常态,已经是见怪不怪,所以也就难以成为新闻。因此两厢对比,校长上课与院长审案之间的“同质”与“不同值”就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

一、校长上课与院长审案具有同质性

1、中小学校长与法院院长的专业特色具有同质性

校长上课与院长审案,从工作性质来看都是坚守本分,各操各业,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专业特长和本职作用,脑力劳动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因而,二者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2、中小学校长与法院院长的成长经历具有同质性

从成长经历看,院长毕业于法律或政法高等院校,具有法官资格,从法院基层干起,在一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庭审和办案经验并取得显著成绩,成长为优秀法官,然后被逐级提拔到院长岗位上;校长毕业于高等师范院校,具有教师资格,在教学教育一线担任教师,而且师德高尚,有远大理想,且有骄人的教学成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过班主任和中层干部岗位多年的考验,取得显著成绩,又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才被提拔到校长岗位上。所以,法院院长与中小学校长的成长路径具有同质性。

3、中小学校长与法院院长的劳动的社会属性具有同质性

从工作性质看,校长是站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管理好一所学校,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面对的是教师、学生和家长;院长是“坐堂”审案,明辨是非曲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管理好一个法院,面对的是原告、被告和律师。二者都是以人为对象的服务的行业,因而校长与院长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岗位劳动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劳动的社会属性具有同质性。

4、学校去行政化的教育改革与法院去行政化的司法改革具有同质性

近年来,教育部实行学校去行政化的教育改革,校长不再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干部的级别“戴官帽”,在中小学逐步实行按照校长职级制计酬,不再套行政的正处级、副处级等级别来计酬。而且,已经在全国多个地方开始试行。但是无论如何,中小学校长始终是要站讲台上课的。司法部开展的司法改革也在实行法院去行政化,法官不再按照行政机关的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等级别计酬,而是按照法官的职级计酬。因此,二者在“去行政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具有同质性。

二、校长上课与院长审案具有劳动的同值性

在这里,将校长上课与院长审案相提并论,是因为二者的劳动价值是同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的价值是包含在劳动产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社会劳动。”校长上课和院长审案的“同值性”就表达了这种“无差别的一般社会劳动”。

其次,在机制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也可以认识到校长上课与院长审案的同值性,其实质都是让校长回归教育本身和院长回归司法本身。学校去行政化改革和法院去行政化改革是殊途同归:

1、学校去行政化让校长回归教育本身,校长首先是教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校政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探索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第十三章,第三十八条)。

“青岛市教育局在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 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制度创新,出台《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意见》,制定职级评审、职级工资、绩效考核、干部管理等配套制度近20项,在促进教育干部专业化成长、大力推动教育家办学、增强校长岗位吸引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等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在促进教育干部专业化成长方面,重点加强建立以职级为核心的校长管理制度、规范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完善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建立学校干部与行政干部的双向流动机制等四项制度建设。取消中小学校干部的行政级别,按照校长专业化要求,建立特级、高级、中级、初级校长等4级10档的校长职级管理制度;制定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选拔管理办法,不具备校长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得担任校长;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2个聘期的应当交流,原则上不超过3个聘期;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有教育工作经历的一般不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在大力推动教育家办学方面,重点抓好评议、专业答辩、专家评审三个环节,建立教职工评议、学生评议、家长评议、同行评议的“四位一体”外部评价机制,遴选国内一流专家学者进行参与专业答辩,以校长专业化水平为重点,突出对校长、书记综合能力水平的全面考察。在增强校长岗位吸引力方面,通过制定校长延迟离岗和退休政策、提高校长的岗位待遇等举措建立激励机制。比如,高级校长离岗不得低于55周岁,其别优秀的校长工作可突破退休年龄;按照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四个学段,确定四个能绩工资基数,同学段同职级等次的校长可获得等额的能绩工资。在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方面,推进“减法、加法”两项改革。通过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在教师聘任、课程设置等方面赋予校长更大的自和空间。通过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社会参与的办学满意度评价制度、教育工作巡查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及校长问责制度等。”(青岛市教育局,2013年10月25日,世界教育信息网)

2、法院去行政化让院长回归司法本身,院长首先是法官。

庆阳市林区基层法院院长曹建梓说:“以前担任法庭庭长时审理了许多案件,但担任法院院长以来还是第一次作为审判长开庭审案。”庆阳市中院透露,今后该院将逐步理顺院内行政和审判业务的关系,确定合议庭的主体地位,减少汇报和审批,推行“审判长负责制”,减少法官受到的行政干扰,让审理者对自己所办的案件负责,做到权责统一。兰州法学院副院长刘光华认为,党的十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法院院长重回法庭审案是落实十报告的具体体现。法官法明确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法院院长首先是一名法官,法官审理案件是其本职工作。希望今后能经常性地看到院长们亲自审案,让其成为常态化、制度化。(《法制日报》2014年10月18日第4版)

三、正确认识校长上课与院长审案的同值性,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加大对教育投资的软环境建设力度。

院长审案成为新闻而校长上课无人问津折射出一种“厚此薄彼”的社会价值观取向,是社会对教育的轻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一名好校长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就是一所好学校。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往往首先是打破头也要选择一所好学校,进而选择一名好教师做班主任的好班。然而在对待教育和学校的态度却是“不屑一顾”,对早已成常态的“校长上课”视而不见,更不会不惜笔墨地为“校长上课”唱赞歌。而媒体的眼睛盯着的是“学校乱收费”、“择校费飙升”、“校长违规”、“教师索贿”等等“负面新闻”。殊不知,这些“以点带面”的负面新闻极大地损害了校长、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的形象。或许新闻媒体也想正面报道学校校长和教师舍己救人、保护学生以及类似“校长上课”这样的正面新闻,但是这些不会吸引“社会的眼球”,即使写出来也没人关注。政府部门对教育的投资也往往局限于教育经费投入的提高和硬件设施的改善,而引导社会正确看待教育和敬畏教育的软环境投资却是认识不足,无从发力。

因此,虽然国家将教育提高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且教育经费也实现了教育法中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的目标,但是崇尚教育的软环境还未形成。要想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首先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新闻媒体要坚持以尊师重教的正确价值观为导向,让“校长上课”成为经常性新闻,使校长找回职业自信,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性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全民尊师重教、崇尚教育的优良氛围和健康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院长齐“升堂” 网友同围观――广州法院庭审直播网正式开通 13名院长副院长昨日9时同时坐堂审案》,《广州日报》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马伟峰,2014年9月25日A6版

[2]《法院院长审案应制度化、常态化――甘肃庆阳10名法院院长开庭审案》《法制日报》记者 赵志锋,2014年10月18日第4版

[3]《法官职业化撬动司法改革》《南方》记者李楠,2014年第19期,P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95年3月18日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5篇

一、明确目标,科学定位

围绕建设“美丽学校”,学校确立了“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办学思想,“感受成功,享受成长”的核心理念和“绿色花园、书香学园、幸福家园”的办学愿景,并从五个维度进一步提出建设“美丽学校”的具体内容:一是培育美丽学生—有美好的品质、有良好的习惯、有奋发进取的精神;二是培养美丽教师—胸怀理想有责任、心中有学生有爱心、脑中有智慧有方法、手上有技术有能力、脚下有方向有目标;三是塑造美丽家长—共同承担教育主体责任、共同研究家校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孩子品行养成、共同促进生命健康成长;四是营造美丽课堂—以“教学案”为载体,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有方,快乐成长;五是建设美丽校园—园林环境、数字管理、科技特色。

二、完善制度,创新举措

(一)培育美丽学生

美丽学校,最美的是学生。没有了美丽学生,学校也不具美丽生命。“美丽学校”蕴涵了“以人为本”,充分、自由地发展学生的生命个体,提升生命的成长价值,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由此,我们提出了“美好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奋发进取的精神”的“美丽学生”标准,并创设了一系列载体努力培育美丽学生。

1. 追“星”行动,学习先进模范

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很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凸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也很多,建立榜样机制,可以有效地影响和带动学生。学校每月推一位“美丽人物”,宣传介绍先进事迹,组织学习美丽精神,并开展相应的践行活动。如:3月美丽人物是“雷锋”,学校通过张贴海报、观看电影、参观纪念馆、举办辩论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

2. 认星争优,争做美德少年

学校设置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热爱劳动和勤俭节约”等5颗星,通过认星、创星、争优、表彰四个环节,以自我认星、自觉争优为基本原则,立足学生道德实践和道德养成,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做一个美丽学生。

3. 公共空间教育,争当最美学生

公共空间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基本品质。然而中国民众却普遍缺乏公共空间意识,如穿着睡衣上街,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闯红灯……美丽学生应具有文明的公共空间行为。学校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及其在公共空间意识方面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制定了《九年一贯“公共空间意识”培育目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开展了相应的主题实践活动,如与“西湖之声”电合推出了“闪闪红星 文明出行”活动,倡议文明出行,争做最美公民。

4. 校园“成长节”,促进精神成长

学校按序列整合入学、入队、入团、退队、毕业、“大手拉小手”新生入学、“小手拍大手”中考百日冲刺、争创英雄中队等仪式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唤醒、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

5. 多元评价机制,激发生命潜能

学校实施班级、年级和学校“分层递进”的评价策略和“报喜鸟行动”“校园之星”“四好少年”等多样化评价方式,在不同层面培育“美丽学生”。多元评价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成长的幸福、成功的喜悦,彰显了教育对生命的人文关怀和人性烛照。

6. 校园主题活动,提升生命品质

“美”是心灵美、人文美,可感、可知。上进之美、关爱之美、奉献之美都是“美丽学生”的品质。学校积极开展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纪念日主题活动等,丰富“美丽学生”的精神内涵。如科技节系列活动,培育了学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校园马拉松长跑活动,则培育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

(二)培养美丽教师

美丽学校的人本理念既强调以学生为本,也要求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生命个体,为其创设生态的工作环境,搭建创造事业的舞台,让其充分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快乐,促进其在专业和精神上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为此,我们确立了美丽教师的标杆—胸怀理想有责任、心中有学生有爱心、脑中有智慧有方法、手上有技术有能力、脚下有方向有目标,作为教师行动的准则,指引教师的努力方向。

1. 核心团队建设,提升专业素质

针对教师个体的差异和不同需求,我校开展了以师徒结对为主体的“核心团队”构建活动,学校所有专任教师与区相应学科研究员结为师徒关系,学校与区研发中心开展“协作共建”工程。学校制定了《核心团队师徒结对实施细则》,明确提出此项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核心团队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区研发中心专家为导师指导骨干教师;第二层次由骨干教师指导3年内的新教师;第三层次由核心团队的顾问即区研发中心专家分学科对教师进行培养。

2. 多元化培训,提高教育水平

既组织教师参加90学时和短中期培训、师德培训等上级部门的集中培训,又开展“读过四季”校园读书活动,撰写读书体会,组织不同层面的读书交流会,以达到同伴互学,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之目的。开展“美丽大成论坛”等校本培训活动,或邀请省、市知名专家来校指导,或让优秀教师交流教育心得和教育智慧,以专家指导、同伴互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 多层次展示,促进全面成长

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通过“大成杯”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星级教师展示、教学案评比、案例论文评比等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三)塑造美丽家长

生态的校园不是一个孤立的实体,不是与家庭截然分割的组织,家校是一个联系广泛的共同体,教师、家长、学生都在其中成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学校,家校关系和谐发展: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与家庭是“利益共同体”,共同的愿景将家校凝聚在一起,发挥出“1+1>2”的强大教育力量;家校体现平等协作精神,学校和家长是平等的,共同行使教育的权利与承担教育的义务,在组织运行中,家校共同参与,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协作行动;家校强调共享和共同成长,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分享资源、感受、成果,每一个成员都有所收获,实现家校双赢。基于此,我们积极构筑家校共同体,塑造美丽家长—能共同承担教育主体责任、共同研究家校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孩子品行养成、共同促进生命健康成长。

1. 家长宣言,唤醒主体意识

校家委会公开发表了《大成家长宣言》。宣言指出,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要自觉履行教育的职责,为孩子做出表率,保持家庭和睦,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要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等教育活动,与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争做与学校“共担、共育、共和、共享”的“最美家长”。

2. 家长学校,培育教育智慧

我们建立了“纵向引领、横向互助、外力提升”的家长学校培训机制。针对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年龄、心理特点,学校编制了九年一贯的家庭教育指南《成功家庭教育的18堂必修课》,对家长进行跟踪式主题培训;针对家庭教育中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邀请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教会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策略。我们还通过“智慧家教”论坛、征集家教“金点子”,使家长的家教智慧得以彰显并有效传播,提升更多家长的教育意识与能力。

3. 家长助理团,实现教育合力

学校成立了家长助理团,包括学校发展助理、教育研究助理、生活健康助理、学生活动助理、安全保障助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对教育研究提出建议,承担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等工作。学校每年对当年的优秀家长志愿者进行表彰。家长助理团,深化了教育责任的感悟,提升了家校合作层次,为塑造美丽家长提供保障。

4. 家长节,促进共同成长

学校创新举办了“家长节”。每年11月中旬到12月底为期一个半月的家长节,通过“智慧家长”评选、创新家长会、“感谢有您”感恩系列活动、“家长助教”活动、校园开放日活动、亲子活动、大成家书书写等活动,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信任、理解,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对接和相互促进。

(四)营造美丽课堂

营造“美丽课堂”是建设“美丽学校”的重点项目。我们认为“尊重生命、联系生活、自然生动、平衡生成”是美丽课堂的基本特征。营造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学习有方、快乐成长的“美丽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效能,追求“轻负高质”。我们通过实际探索,找到了营造“美丽课堂”的有效载体—“教学案”。

“教学案”是关注学生学习前概念,根据教学目标与自己所教学生的学情,把“教”案融入“学”案之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共用的教与学的方案。它是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二者融为一体的教与学方案。主要由学情调查、目标问题、交流展示、学能监测、反思评价、拓展提高这六个基本板块组成。核心思想是:让学生有目标地主动学习,因材施教,及时反馈矫正,享受过程成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整体。“教学案”的精髓在于“教案”和“学案”结合,它充分体现了“师生和谐互动关系,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它把“学什么”“怎么学”“学成什么样子或学到什么程度”与“教什么”“怎么教”“教成什么样”两个师生问题明确结合起来,让学生爱学、善学、会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学案”的实践研究,期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奋发进取的精神。

实施“教学案”是实现“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的有效手段,对实现“轻负高质”有着重要意义。“教学案”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学生学科成绩明显进步。各教研组分别开出了有自己学科特色的“教学案”公开课,学校编制了《大成实验学校教学案》。学校《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被立项为2013浙江省教研重点课题。

(五)建设美丽校园

建设美丽学校,要营造具有优美园林、数字化管理和科技特色的“最美环境”。

1. 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

学校实施绿化特色化工程,做到校园天天有绿,四季有花,精致幽雅。建设生态花园、信园、教育家主题园、大成汉字园等富有创意和特色的校园文化设施,使校园充满浓郁的生态气息和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行”“游”“看”“讲”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2. 实施数字化的高效管理

形成统一的校园网上办公平台,实现校园信息流的无缝对接和传送。普及电子白板,构筑数字教学平台,研发课堂问答反馈系统,全面实现课堂教学数字化,提高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和有效性;学生评价数字化,形成每个学生完整的数字成长记录袋。搭建“云资源库”,实现数字教学资源的不断积累,形成每个教师的学科教学资源并能高效管理、共享。建立教学归因分析互动平台,运用“知识云”和“云追错”,形成针对每个学生的“错题云”,便于学生反思学习。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老师更轻松地积累归类与分析归因,学校更有效地管理组织教学。

3. 打造科技化的特色校园

将科技化融入校园建设,通过“二维码、物联网”让校园内的树木会“说话”;建造科技长廊,引进“壁挂式科技馆”,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体验;建立开放的“科普之窗”和“红领巾气象站”,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自主开放实验室,建立数字化模拟实验室,促进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幸福成长 展望未来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6篇

王盛之追求“教师教学有方,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梦想。曾任教过初中科学、高中化学、生物等学科,独创了“三发二结一查”的新课教学模式和“四发”“四环”复习课教学法,其成果对于减负提质具有独到意义。他还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做学术专题讲座,并在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科学学科名师经典教学艺术展、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大课堂开出公开课,受到同仁好评。也曾担任了多年的教研员工作,培养并指导教师,成绩突出。

多年来,王盛之主持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在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教学月刊・中学版》《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上30多篇,若干论文、课题成果获省市区一等奖,主编出版教学论著逾8本。

记 者 王校长,您好!今年,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进行着“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创新,您能否为我们作个介绍?

王盛之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理念。为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建设“繁华时尚之区、幸福美丽下城”作出积极贡献,我校提出了“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办学思想,并从学生、教师、课堂、家长、校园文化五个层面入手,开展了建设“美丽大成”系列活动,以达成师生幸福成长,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具体表现为:一是争做美丽学生――有美好的品质、有良好的习惯、有奋发进取的精神;二是争做美丽教师――胸怀理想有责任、心中有学生有爱心、脑中有智慧有方法、手上有技术有能力、脚下有方向有目标;三是营造美丽课堂――以“教学案”为载体,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有方,快乐成长;四是塑造美丽家长――共同承担教育主体责任、共同研究家校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孩子品行养成、共同促进生命健康成长;五是建设美丽校园――创建园林环境,实施数字管理,打造科技特色,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记 者 据了解,您主持的课题《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获2013浙江省教研重点课题。学校把以“教学案”为载体、营造“美丽课堂”作为建设“美丽大成”的重点项目。您能否介绍一下学校实施“教学案”的相关情况?

王盛之 我们把营造“美丽课堂”作为建设“美丽大成”的重点项目,并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突破口营造“美丽课堂”。“教学案”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前概念,根据教学目标与自己所教学生的学情,把“教”案融入“学”案之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共用的的教与学的方案。主要由学情调查、目标问题、合作交流、学能监测、反思评价、拓展提高这六个核心要素组成。其核心思想是:教师因材施教,让学生有目标的主动地进行高效学习,及时反馈矫正,享受过程中的成功,实现学生科学发展之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一个整体。“教学案”与通常的“学案” “教案”有所不同。“教学案”的精髓在于“教案”和“学案”结合,它充分体现了“师生和谐互动关系,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它把“学什么”“怎么学”“学成什么样子或学到什么程度”与“教什么”“怎么教”“教成什么样”的两个师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爱学、善学、会学,学以致用,快乐成长。通过 “教学案”的实施,我们期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成为有奋发进取精神的高素质公民。

实施“教学案”,是营造“美丽课堂”的有效载体。教学案的实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能,对实现轻负高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有重要意义。学校各教研组分别开出了有自己学科特色的实施教学案教学公开课,编制了《大成实验学校教学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争做具有团结互助美好品质、具有良好习惯、有奋发进取精神的“美丽学生”。所以“美丽课堂”是促进“美丽学生”成长的主阵地。

实施“教学案”是实现“以学定教”课堂转型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能否转型,教学效能能否提高,教师是关键。有效实施教学案,要求教师胸怀理想有责任、心中有学生有爱心、脑中有智慧有方法、手上有技术有能力、脚下有方向有目标;同时,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通过构建多维立体的家校沟通新模式,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孩子品行养成,共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美丽课堂”也是“美丽教师”“美丽家长”的“孵化器”。当然,建设“美丽大成”的落脚点是培养“美丽学生”。

记 者 您认为建设“美丽大成”的落脚点是培养“美丽学生”,那么学校在培养“美丽学生”方面还有哪些重要举措?

王盛之 开学伊始,我们在校长新年“红包”中寄语学生争做“最美”,共建、共享“美丽大成”,将“最美精神”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植树节,学校联合市绿化办开展了“书香换花香”活动,一本本满载着同学们爱心的图书飞向了山区图书馆;在“我为美丽大成添一抹绿色”的主题活动中,校“绿伢儿”护绿志愿者大队在校园内栽下了1000株凌霄花和1000株常春藤,营造了绿色、和谐的环境氛围。雅安地震后,学校开展了“一元钱,一瓶水,一份温暖,一种支持”爱心系列活动,通过募捐、义卖、制作贺卡等形式,募得善款14000余元,由家委会寄往灾区。我校还与“西湖之声”电合推出了“闪闪红星 文明出行”活动,家委会向全体家长发出倡议:文明出行,争做最美公民。

学校每月推出一位“美丽人物”,宣传事迹,组织学生开展追“星”活动。比如今年3月,学校推出了美丽人物“雷锋”,通过学唱雷锋歌、观看电影、参观雷锋纪念馆、出黑板报、编手抄报、网上签名、举办辩论赛、寻找身边的“雷锋”等活动,教育学生形成美好心灵。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开展“校园雷锋在行动”“小小雷锋志愿者进社区”等活动,切实践行了“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成为“美丽大成”校园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

我们开展“文明公共空间行为,争做最美学生”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举办校园“成长节”,按序列整合入学、入队、入团、退队、毕业、“大手拉小手”新生入学、“小手拍大手”中考百日冲刺、争创“蒋筑英英雄中队”等仪式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唤醒、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开展校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春秋游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加强馆校合作,积极开展与茶叶博物馆、西湖博物馆的共建活动,联合举办第二课堂夏令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坚持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锻炼与校园马拉松长跑,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学校还开展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多元评价机制,通过报喜鸟、校园之星、四好少年等激励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多元、自主的评价中实现幸福成长。每月我们实施班级、年级和学校“分层递进评价”策略,评选“班星”“月星”“校星”,并将“月星”在宣传窗中、校报、校园网上展出,促进学生争做“美丽学生”。

记 者 来到大成实验学校,首先被贵校极具文化特色的美丽校园所感染。“美丽校园”为建设“美丽大成”创设了绿色生态的环境。那么,学校的“美丽校园”是怎样建设实施的呢?

王盛之 学校实施了绿化特色化工程,做到校园天天有绿,四季有花,精致幽雅。建设生态花园、信园、教育家主题园、大成汉字园等富有创意和特色的校园文化设施,使校园充满浓郁的生态气息和文化气息。将数字化、科技化融入校园建设,通过“二维码、物联网”让校园内的树木会“说话”;形成统一的校园网上办公平台,实现校园信息流的无缝对接和传送;普及电子白板,搭建“云资源库”,研发课堂问答反馈系统,提高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和有效性;建立教学归因分析互动平台,运用“知识云”和“云追错”,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老师更轻松地积累归类与分析归因,学校更有效地管理、组织教学。打造科技特色长廊,引进“壁挂式科技馆”,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体验;建立开放的“科普之窗”和“红领巾气象站”,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自主开放实验室,建立数字化模拟实验室,促进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校每天适时对社区开放,和谐学校与社会关系,让周边的老百姓充分享受“美丽校园”。

记 者 您对大成实验学校的“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理念和大成实验学校的建设有什么样的展望?

王盛之 “美丽学校”既要有“美丽外像”,更要有“美丽内涵”。我们学校是杭州市绿化先进单位。自“美丽大成”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校园处处涌动正能量,教师敬岗爱业、学生充满阳光。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也更加和谐;城乡孩子共同成长,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家长送锦旗和表扬信到学校,校家委会给学校送来“绿色满园”的金匾……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大成师生、家长和谐的“最美”形象。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7篇

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高等学校档案(以下简称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应当加强管理,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第四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校档案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档案工作。

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批准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二)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

(三)建立健全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高校档案机构,落实人员编制、档案库房、发展档案事业所需设备以及经费;

(四)研究决定高校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奖惩和其他重大问题。

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负责档案工作。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第六条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档案馆:

(一)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

(二)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

(三)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3万卷(长度300延长米)以上。

未设立档案馆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综合档案室。

第七条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应当具备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和管理设施。

需要特殊条件保管或者利用频繁且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档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分室单独保管。分室是高校档案机构的分支机构。

第八条高校档案机构的管理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综合规划学校档案工作;

(二)拟订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负责贯彻落实;

(三)负责接收(征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学校的各类档案及有关资料;

(四)编制检索工具,编研、出版档案史料,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五)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六)开展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

(七)开展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利用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

(九)开展国内外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有条件的高校档案机构,可以申请创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九条高校档案馆设馆长一名,根据需要可以设副馆长一至二名。综合档案室设主任一名,根据需要可以设副主任一至二名。

馆长、副馆长和综合档案室主任(馆长和综合档案室主任,以下简称为高校档案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心档案事业,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

(二)有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精神;

(三)年富力强,身体健康。

第十条高等学校应当为高校档案机构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

高校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列入学校事业编制。其编制人数由学校根据本校档案机构的档案数量和工作任务确定。

第十一条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具备档案业务知识和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现代化管理技能。

第十二条高校档案机构中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或者职员职级制,享受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同等待遇。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对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档案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其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待遇以及其他有关待遇,并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助。

第三章档案管理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定期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

第十五条高等学校应当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同步归档。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是:

(一)党群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党委、工会、团委、派等组织的各种会议文件、会议记录及纪要;各党群部门的工作计划、总结;上级机关与学校关于党群管理的文件材料。

(二)行政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行政工作的各种会议文件、会议纪录及纪要;上级机关与学校关于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的材料。

(三)学生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培养的学历教育学生的高中档案、入学登记表、体检表、学籍档案、奖惩记录、党团组织档案、毕业生登记表等。

(四)教学类:主要包括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活动的文件材料。按原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的《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87)教办字016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科研类:按原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1987]6号)执行。

(六)基本建设类:按国家档案局、原国家计委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1988]4号)执行。

(七)仪器设备类:主要包括各种国产和国外引进的精密、贵重、稀缺仪器设备(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全套随机技术文件以及在接收、使用、维修和改进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

(八)产品生产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在产学研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样品或者样品照片、录像等。

(九)出版物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自行编辑出版的学报、其他学术刊物及本校出版社出版物的审稿单、原稿、样书及出版发行记录等。

(十)外事类:主要包括学校派遣有关人员出席国际会议、出国考察、讲学、合作研究、学习进修的材料;学校聘请的境外专家、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形成的材料;学校开展校际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及管理外国或者港澳台地区专家、教师、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等的材料;学校授予境外人士名誉职务、学位、称号等的材料。

(十一)财会类:按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执行。

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归档范围。归档的档案材料包括纸质、电子、照(胶)片、录像(录音)带等各种载体形式。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实行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课题组立卷的归档制度。

学校各部门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应当按照归档要求,组织本部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人员及时整理档案和立卷。立卷人应当按照纸质文件材料和电子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对文件材料系统整理组卷,编制页号或者件号,制作卷内目录,交本部门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检查合格后向高校档案机构移交。

第十七条归档的档案材料应当质地优良,书绘工整,声像清晰,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按照国家档案局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执行。

第十八条高校档案材料归档时间为:

(一)学校各部门应当在次学年6月底前归档;

(二)各院系等应当在次学年寒假前归档;

(三)科研类档案应当在项目完成后两个月内归档,基建类档案应当在项目完成后三个月内归档。

第十九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对档案进行整理、分类、鉴定和编号。

第二十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确定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对保管期限已满、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经有关部门鉴定并登记造册报校长批准后,予以销毁。未经鉴定和批准,不得销毁任何档案。

第二十一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用先进的档案保护技术,防止档案的破损、褪色、霉变和散失。对已经破损或者字迹褪色的档案,应当及时修复或者复制。对重要档案和破损、褪色修复的档案应当及时数字化,加工成电子档案保管。

第二十二条高校档案由高校档案机构保管。在国家需要时,高等学校应当提供所需的档案原件或者复制件。

第二十三条高等学校与其他单位分工协作完成的项目,高校档案机构应当至少保存一整套档案。协作单位除保存与自己承担任务有关的档案正本以外,应当将复制件送交高校档案机构保存。

第二十四条高等学校中的个人对其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职务活动所形成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归档,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对于个人在其非职务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档案材料,高校档案机构可以通过征集、代管等形式进行管理。

高校档案机构对于与学校有关的各种档案史料的征集,应当制定专门的制度和办法。

第二十五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对所存档案和资料的保管情况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遇有特殊情况,应当立即向校长报告,及时处理。

档案库房的技术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由专人负责。

第二十六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认真执行档案统计年报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报表。

第四章档案的利用与公布

第二十七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档案。未经高等学校授权,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无权公布学校档案。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对外公布: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

(二)涉及专利或者技术秘密的;

(三)涉及个人隐私的;

(四)档案形成单位规定限制利用的。

第二十八条凡持有合法证明的单位或者持有合法身份证明的个人,在表明利用档案的目的和范围并履行相关登记手续后,均可以利用已公布的档案。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利用档案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查阅、摘录、复制未开放的档案,应当经档案机构负责人批准。涉及未公开的技术问题,应当经档案形成单位或者本人同意,必要时报请校长审查批准。需要利用的档案涉及重大问题或者国家秘密,应当经学校保密工作部门批准。

第三十条高校档案机构提供利用的重要、珍贵档案,一般不提供原件。如有特殊需要,应当经档案机构负责人批准。

加盖高校档案机构公章的档案复制件,与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一条高校档案开放应当设立专门的阅览室,并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著录标准按《档案著录规则》(DA/T18-1999)执行),提供开放档案目录、全宗指南、档案馆指南、计算机查询系统等,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

第三十二条高校档案机构是学校出具档案证明的唯一机构。

高校档案机构应当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用于公益目的的,不得收取费用;用于个人或者商业目的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合理收取费用。

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其所移交、捐赠的档案,高校档案机构应当无偿和优先提供。

第三十三条寄存在高校档案机构的档案,归寄存者所有。高校档案机构如果需要向社会提供利用,应当征得寄存者同意。

第三十四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积极开展档案的编研工作。出版档案史料和公布档案,应当经档案形成单位同意,并报请校长批准。

第三十五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档案展览、陈列、建设档案网站等),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

第五章条件保障

第三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将高校档案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学校预算,保证档案工作的需求。

第三十七条高等学校应当为档案机构提供专用的、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档案库房,对不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或者不符合档案保管要求的馆库,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的要求及时进行改扩建或者新建。

存放档案应当设有专门库房。

存放声像、电子等特殊载体档案,应当配置恒温、恒湿、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等必要设施。

第三十八条高等学校应当设立专项经费,为档案机构配置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化所需的设备设施,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九条高等学校对在档案工作中做出下列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

(一)在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在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史料研究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

(四)将重要的或者珍贵的档案捐赠给高校档案机构的;

(五)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高等学校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造成档案损坏、丢失或者擅自销毁档案的;

(二)违反保密规定,擅自提供、抄录、公布档案的;

(三)涂改、伪造档案的;

(四)擅自出卖、赠送、交换档案的;

(五)不按规定归档,拒绝归档或者将档案据为己有的;

(六)其他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第四十二条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省依法治省纲要》和《推进依法治县加快建设法治的决定》,以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法律七进”活动为契机,坚持“法治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法律志愿者、家长义工、任课教师及青少年学生的作用,全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扎实推进依法治校。

二、总体目标

通过活动开展,在家校携手互动中,教育引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带头敬畏法律,做尊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做守法的模范;带头依法办事,做用法的模范。通过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信仰,积极主动争当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为建设富丽安康新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主要内容

(一)家长带法进校园。进一步完善家长义工制度,有效整合家长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职业和专业优势,校校建立家长义工站。按单位推荐、家长自荐、家长委员会考察的方式,组织家长中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工作的法律专业人士和交通、税务、城管、安监等部门工作的执法人员,由学校发放聘书,成立法律法规教育宣传义工队。学校年初统一制定方案,按照每月一个专题的要求,编排法制讲座《日程表》,明确时间、主题和主讲人,提前两周通知主讲家长义工。协助家长义工通过专题讲座、现场咨询等形式,教育培训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重点对《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专业讲解。制定家长义工考核标准,采取学校提名、师生共评、家长互评、社会测评的方式,评选表彰“县十佳法制宣传义工”和“学校优秀普法义工”。

(二)教师带法进课堂。校校配备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负责参与制订学校法制教育规划、计划,配合政法部门妥善处理在校教师、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严肃查处侵害师生合法权益和滋扰校园的案件,每学期开展法治教育辅导不少于2次。每年开展一次“优秀法制副校长”评选活动。在优秀中青年教师中培养法治辅导员,按照“一班一员”的标准,班班设立法制辅导员。从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认真上好《家庭·社会与法制》《市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案例汇编》《县中小学心理健康读本》。有条件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征,组织教师认真撰写法制校本教材。有效利用班队课,深入开展法制小故事征集、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制视频展播等主题活动,把枯燥的法制教育形象化、生动化。学区督导室每月对各校法制教材使用、教案编写和上课情况进行专项统计考核,确保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和教案“五落实”。

(三)学生带法进家门。按照“一生带一户、一校带千家”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给家人带一份法制宣传材料、与家长共同制作一期法制手抄报、与家人共同解答一份普法知识题、与家人共同观看一个法制节目、与家长共同探讨一个法律问题、与家长一起给乡邻讲一个守法故事的“六个一”活动。大力开展“带法进家·传播文明”社会实践活动,由法制辅导员带队,引导学生经常性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当“小小普法宣传员”“小交警”“小小文明劝导员”“小小税法宣传员”,积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每学期开展“学法守法之星”和“守法模范家庭”评选活动,对于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记入其学生成长档案。

四、实施步骤

“三带三进”活动已于2014年在县实验小学成功试点。从2015年4月开始,用一年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在全县各中小学全面落实到位,并形成长效机制。

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2015年5月)。各学校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开展法律“三带三进”教育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列出重点工作推进表,明确具体措施和相关责任人,进行宣传发动,全面启动法律“三带三进”教育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和2015年度工作计划于4月15日前上报教育局执法监督股。

组织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6年2月)。各学校根据单位实施方案,按照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成效的总要求,扎实开展法律“三带三进”教育宣传活动,认真做好相关活动记录,收集并保存好相关文字、影像资料。执法监督股要制订“县教育系统“三带三进”教育宣传活动考核细则”,监审股和各学区督导室要严格按照标准对各校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各学校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做好自检自查工作。教育局纪委、执法监督股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验收,通报表彰“学法用法示范学校”、“优秀法制校长”、“优秀法制辅导员”、“守法模范家庭”。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三带三进”活动是教育系统落实“以法治县”战略部署重要载体和具体措施,教育科技体育局成立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中小学校依法治校“三带三进”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执法监督股。各学校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高度出发,把活动摆上重要位置,认真部署、积极实践。

(二)立足实际、形成特色。各学校要立足单位实际,按照适用有效的原则,充分尊重宣传教育对象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层次,通过以案说法、视频展播、图片展示、第二课堂综合实践等形式开展活动。要大胆探索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逐步形成单位活动开展特色。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行为异常学生 个案分析 处置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36-02

一 高职院校行为异常学生个案分析

案例:某高职院校大二学生,来自离异家庭,家境不富裕,高中成绩优异但高考发挥失常被高职院校录取。大一时同学们普遍反映此学生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不喜与人交流,偶尔会抱怨学校、专业不如意,但没有什么异常举动。自大二开始表现出异常:逃课在宿舍,行事神秘,起居时间异于其他同学,与同宿舍其他同学矛盾渐生。当同宿舍同学将问题报给辅导员后,该同学将其他同学赶出宿舍,自己反锁在宿舍内,不让室友入内居住。老师及同学想与之沟通,她置之不理。问题发生后学校及时联系其父母,可是其母亲表示孩子是在学校出的问题理应由学校负责,拒绝到学校与孩子见面。为此,学校又专门发出家长告知书告知该学生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可是该生家长置之不理。

笔者认为这个案例很具有讨论和研究的价值,在此学生身上体现出很多当今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对高考成绩期望值过高,进入高职院校心理落差太大

很多高中生被教师和家长灌输一种观念:只有考进好大学才能有好前途。教师和家长的初衷是鞭策学生好好学习,但一部分学生却理解成没有考入好大学就是人生的失败,认为考入高职院校是一件丢人的事。因此开始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人生成功与否与学历无关而是与能力有关。作为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拥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中更容易得到认可并获得成功。

2.心理困惑未得到及时疏导,引发心理障碍

近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其实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但大部分人能够通过自我排解、同学沟通等方式自主处理学习、情感、人际交往等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但对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悲观的学生来说自主的心理调节往往都是朝不良方向发展。特别在注重动手能力的高职院校,更加考验学生的协作能力,而对于内向、悲观的学生很难融入这样的学习环境,也往往导致学习能力及成绩的落后,日积月累下形成了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3.不良家庭、问题父母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行为方式是否正常

在案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自我封闭的学生,同时也看到了问题父母、问题家庭。在得知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导致行为异常后,作为一个正常的家长会在第一时间积极解决问题,但在案例中这位家长却不肯来学校处理孩子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家庭暴力、父母间经常性吵架、父母酗酒或吸毒等不和谐的家庭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另外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也非常容易影响大学生心理,导致行为的异常。如有些家长对自己子女过分冷漠、严厉或过分保护等都会影响子女的行为方式。

当然,导致高职高专学生行为异常的原因很多,笔者不能一一解释,本文主要针对案例解决如何处理行为异常的高职院校学生事件。

二 高职院校行为异常学生处置对策

笔者认为行为异常学生问题应该从事后解决和事前预防两个层面来解决。

事后的解决通常是无奈之举,目的是尽可能地保证学生的生命健康,降低事件中学校可能承担的风险。

1.高职院校行为异常学生问题的事后处理

出现学生行为异常事件会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并且往往具有突发性,因此如何在第一时间解决对于恢复正常的学校秩序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学校对行为异常学生处理的正常的程序:(1)及时与家长联系,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在学生出现行为异常后,领导及教师最担心的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包括行为异常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其周边学生的人身安全。在维护人身安全方面最基本的是保持异常行为学生的情绪稳定,而最能发挥此作用的就是家长。因此,第一时间通知家长,让家长与学生进行沟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2)由家长将行为异常学生送医院治疗。这里就涉及对行为异常学生谁有权利将其送医院的问题。精神卫生法(草案)第二十四条规定:除个人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外,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第二十六条规定: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其监护人、近亲属、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予以制止,其监护人、近亲属并应当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行为的,由当地公安机关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并通知其监护人、近亲属。由此可见,由家长送医治疗比较妥当,学校强制送医会存在很多风险。

如果家长在得到学校的通知后能够将其送医治疗,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学校也不用因学生的过激行为而承担赔偿责任。但在现实中总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导致不能按正常程序处理问题。

第二,家长拒绝合作时学校的处理方式。如本文案例中提到的家长就拒绝到校与学生沟通,拒绝带孩子接受治疗。这无疑让高职院校陷入两难境地:家长事后否认接到学校通知,认为学校未及时制止行为异常学生导致严重后果,高职院校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劝退行为异常学生,学生及家长拒绝承认有精神问题,高职院校有可能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如何使学校降低或规避承担责任?

公证送达家长告知书,规避风险。在本文案例中,学校将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处置方式以电话及家长告知书方式告知家长都很好。但是针对本案例中的家长来说,学院采取前两种方式可能存在风险:家长事后拒绝承认收到通知,以此为由要求学校赔偿。遇到此种情况,最有效的方式是公证送达家长告知书。首先,家长告知书中需要明确说明学生的情况,并告知家长因家长原因未及时送学生就医,学校不承担责任。其次学校召集快递人员及公证人员送达家长告知书,也就是所谓的“公证送达”。具体的做法是学校指定快递人员送达家长告知书时,同时邀请公证处两名公证人员对家长告知书进行公证,快递人员送达后将有家长签字的回执由公证处进行公证,学校留作证据。这种送达方式就比一般的送达方式更加严谨,效力更高。但更加保险的方式是由学校派专人和接受委托的两名公证人员一起送达,即使发生当事人拒签情形,只要有公证人员在送达回证上签字作证即为送达。不过第二种方式成本会很高,采取第一种方式完全可以解决证据效力的问题。

劝退行为异常学生。一般情形下,学校不愿劝退学生,希望学生能够接受完大学教育。但是,像本案例中的学生家长不配合送医,学院是可以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予以退学处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予退学:(一)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三)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四)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在本案例中,学院并未采取劝退的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无权劝退。以精神疾病问题劝退学生很有可能会引发纠纷,但在该生满足第一款、第四款规定时,学校劝退学生引发纠纷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2.高职院校行为异常学生问题的事前处理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异常行为往往会有前兆,因此事前的引导和预防可以更好地挽救学生。笔者认为事前处理应该秉承三大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与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原则、心理健康档案常态化原则和多级监测原则。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与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与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是国内外心理教育的两种方式。国外强调心理咨询辅导,国内强调教育过程引导。国外高校大多认为心理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互动的过程,采用一对一或面对面的个别心理咨询方式,或者开展主题明确具体、针对性与操作性很强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国内高校则强调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与心理讲座、编写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材、组织模拟心理训练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等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

笔者认为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内普遍实行的心理健康教育适合中国国情,但是针对性较差。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纳国外的心理咨询辅导则可以解决个别大学生心理疾病问题。

第二,心理健康档案常态化原则。一般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时会有新生入学教育,其中包含一项内容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通常采用的是1966年日本编制的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UPI主要以新生的精神状况加以调查,了解他们是否存在心理异常或者疾病。这项工作对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非常有效,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没有专门机构来分析新生的心理状况并且形成心理档案。众所周知,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档案包含成绩记录、政治、品德鉴定等内容,但就是没有心理档案。随着越来越多的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势在必行。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首先有利于更加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其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最后为高校心理健康研究提供大量的、客观的第一手材料。

第三,心理健康多级监测原则。行为异常往往是心理问题导致的,预防行为异常需从心理预防出发。在高职院校中,往往实行辅导员与班主任两级管理制,这有利于对大学生的心理监测。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注重技能,因此在学制内会有很多实训课程,通常实训会以小组组织方式开展活动及考核。这种学习小组的方式也有利于同学间的相互协作及监督,一旦其中有同学出现异常情况时,其他同学可以在第一时间上报老师,便于教师及时处置。笔者认为多级监测需要体系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10篇

前段时间,笔者下乡检查学校开学情况,与校长、教师等座谈,交流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的有关内容,有的教师认为,好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位好老师,因为只有好老师才会起引领作用,创造出和谐的校园,这样的校长才知道教师的成长需要什么,他会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有的校长认为,好校长应是真诚相待的朋友,他知冷知热,教职工的生活挂在心中;他宽厚仁慈,工作时绝对不会声色俱厉,会微笑着和教师交流;他宽容大度,偶尔的误会绝不会记在心中,更不会打击报复……

可是,也听到一位教研组长道出一个案例,让我百思不解,让我触目惊心。

案例:这所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是一位热爱研究的好教师,不甘落后,工作踏踏实实,并具有进取心和创新精神,在他的带领下,该校数学学科教师的研究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局面,常规教学环节经常得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好评,所以数学教师也多次参加校外活动,成绩在乡镇很显著。去年全县教学常规全面检查,他撰写的教案,教学内容分析透彻,理念新、教法活,很有特色,得到来校检查领导、教师的好评。由于当前教师撰写教案,基本都是抄原来的教案或抄教参(备课手册)来对付各级检查,教师所做的一切完全是无用功。为此,县教研室主抓数学学科的教研员,得到这个信息想把他的教案打印成册,全县交流,并找这位默默无闻的教研组长征求意见。这位教研组长很愿意把成果与全县数学教师共享,于是,他及时地向乡镇主管领导做了汇报,主管领导也很高兴,并要求他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回校后,他也及时给校长讲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位校长先是不语,思考一会后说:“这样做有什么用呢?等我与领导商量后再说。”第二天仍然没有音讯,这位热心的教研组长又找校长询问情况,结果校长借种种理由拒绝此事。人微言轻的教研组长只好再向乡镇主管领导反映情况,主管领导的口气也变了,并说出让这位激情洋溢地工作的教研组长伤心的话语:“你这是个人的行为,所撰写的教案也不是你自己独创的……”这位热衷于教学教研的教研组长听后只好忍气吞声,无言表述。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11篇

一、基本要求

1.每位参训学员必须根据附件格式撰写两份微改进行动研究方案。

2.微改进行动研究方案的问题必须是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是学校的管理问题、教学问题、家校合作社问题或者其他问题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在本次行动研究实施方案中只能写一个问题。

3.问题/题目填写时可以以问题的形式表述,也可以以研究题目的形式表述。具体表征主要写问题在自己工作的现实中主要是哪几类现象或表现为几种形式。原因分析主要结合实际写什么原因导致了问题的出现。解决措施主要写基于问题的表征、原因分析,写接下来自己将从哪些方面解决问题,措施撰写要求要具体,具有操作性,避免出现“全社会要重视教育”这种类似的操作性弱的措施。

4.《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实际操作方案》指回到学校后计划如何具体解决本方案提出的问题的计划与步骤。拟达成的目标主要写预计解决问题后的状态,可以用“理顺、规范、提高、消除、营造”等类似词语表达。具体步骤指计划把工作分为几步,每个步骤需包括时间与完成的总任务(如第一步:XXXX)、具体做什么工作以及怎么做(1.XXX)

二、组织形式

1.参训学员参训前按要求做好《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研究方案》(见附件1),并于2020年11月23日按要求提交。11月24日我们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答辩指导。具体安排为:11月24日(中学班上午,小学班下午)学员将提交学校微改进行动方案的初稿,专家和学员进行分组交流,对学员进行指导,主要针对方案提出问题的价值、现状描述、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等进行诊断,参训学员根据专家建议进行修改,同时基于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撰写《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实际操作方案》(见附件2)

2.参训学员11月27日前必须完成《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研究方案》(修改版)和《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实际操作方案》(见附件2)并做好汇报PPT,同时电子版(含PPT)交给班长。11月28日我们组织专家对学员的两个方案进行最终答辩。具体安排为11月18日(中学上午,小学下午),主要检查《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研究方案》的修改情况和《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实际操作方案》的可行性与操作性。由两位专家给出分数(10分制),我们将从中择优选择5篇作为日后跟踪指导学校。

附件1:

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研究方案

姓名:李超 单位:贵州省关岭县永宁镇中心学校

任职经历及任现职时间

勾选符合的选项

任职经历

任职时间

老师(学科----)

2016年9月——至今

学科组长

年级组长

大队辅导员

德育主任

教导主任

校长助理

副校长

2018年9月——至今

校长/书记

其他(请注明)

具体

分管

工作

学校教学业务

题目

或问

参与性课堂教学组织与策略

具体

表征(200-500字)

第一、参与性课堂上农村学生随意性过强,导致教师把握能力有待提高;第二、受考试升学率影响,教师不敢大刀阔斧的尝试,观望者不在少数;第三、参与性课堂教学中的活动项目设置有限,且与课堂教学知识点关联性不大;第四、我校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参与率不高;第五、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经验欠缺,教学效果不显著,且未能抓紧教学重难点。

原因

分析(400—600字)

第一、教师缺少参与性课堂教学的相关专业培训及学习,课程经验与活动设置缺少必要的能力,且部分教师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第二、相关教学行政部门缺少必要的支持(如:观念的引导、技术的支撑和政策的支持、设备的建设等);第三、学科间教师对于活动设置的认识不到位和学科知识点的差异导致参与性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上、内容上、设置上、环节上、效果上结果不一;第四、我校各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且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第五、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待提高,学习不够,认识不足。

解决措施

(400-500字)

第一、聘请专家来学校对学校班子成员、各教研组长及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先富带动后富,先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思维,根植参与性课堂教学概念及其对课堂教学的优势;第二、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参与性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并交相关专家审核、补充完善;第三:对学校各班级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学习性格及习惯,组织对个别班级进行参与性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谋进步、促发展;第四、科学设置参与性课堂教学流程和环节,实施导学案,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课改,班子分工对各年级、各学科参与性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督,科学完善教师课堂评价体系和评价、定期对外公布;第五、教学活动结束后,要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课堂效果进行总结。首先,以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们总结、评价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同学间的合作意识、自身的体验感受等;其次,由教师进行教学总结,每堂课后要记下所设置的活动过程、体验、感悟,以获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参与性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附件2:

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实际操作方案

拟达成目标

1. 成立参与性课堂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2.科学完善教师课堂评价体制和考核方案。

3.总结微改成效及发现的问题,在校基本完成参与性课堂微改,提升教师教学理念。

解决问题的步骤及对应策略

第一阶段:

1.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老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想法,评估参与性课堂教学微改是否可行。

2.聘请相关专家对我校班子成员、各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参与性课堂教学设置及活动组织能力。

3.成立关岭县永宁镇中心学校微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教研主任及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参与性课堂教学微改实施工作方案,并过校务会及教师会。

第二阶段:

1.对各班级进行调研,科学设置参与性课堂教学流程和环节,实施导学案,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课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谋进步、促发展。

2.班子成员分工对各年级、各学科参与性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督指导,科学完善教师课堂评价体系和评价、定期对外公布。

3.适时聘请专家到我校参与课堂微改,通过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

1.教学活动结束后,各教研组要适时对各组的教学活动组织与课堂效果进行总结。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12篇

一、目前教育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教育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够。随着国家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接受教育的程度也逐渐上升,学生数量在最近十几年内呈现直线上升的增长趋势,大量的学生给教育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学校忙于核心工作,无暇顾及教育档案管理的更新与跟进。再加上有些学校处于偏僻地段,整体教育水平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对于教育档案管理工作配置的管理人员大多是非专业管理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在工作过程中未受到严格的制度约束,因此在教育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态度极不认真,专业技能跟不上学校的需求,即使有些学校配置了专业的管理人员,可是由于档案管理模式和管理设施设备比较落后,还是难以满足家长和学校的要求。

(二)教育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失。在新时代下,家长和老师对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就目前为止,很多学校还未建设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室,很多学校领导层还没有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很多安置在教育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缺少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相关管理知识的欠缺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的档案成效不高,直接导致很多学校的教育水平难以提升,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三)教育档案管理模式落后。当前,很多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将教育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性,使用的档案管理模式还很落后,有些学校甚至依旧将档案安放在柜子中,不对档案进行相应的分类和整理,也没有实施保密措施,导致学生档案频繁出现丢失的事件。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电子信息产品已经成熟地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如果不将教育档案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优势,那么就会给学校教育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升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教育档案管理相关制度。针对教育档案管理,要想提高其效率,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首先,重视档案查阅制度的修正。学校的学生档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档案不可以随意借阅,如果要查阅某位同学的档案,必须手持学校领导的批准信,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审核,才能够进行翻阅。在翻阅过程中,必须明确规定不能在档案上留下印记,也不准将档案外带或复制,更不能向他人随意泄露其中的信息。学生毕业时的档案转移工作也十分重要,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转移事项。因为学生是一类身份比较特殊的群体,毕业时他们的信息转移也比较分散,而且在移交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外事故,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丢失错乱的现象,所以学校应该将学生档案进行备份,避免出现上述事件。最后是学生档案的传递工作制度。目前很多学校让专业人员进行档案递交工作,在档案递交之前都要实施密封措施,学生在毕业时领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档案带走,直接递交到所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13篇

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高等学校档案(以下简称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应当加强管理,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第四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校档案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档案工作。

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批准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二)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

(三)建立健全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高校档案机构,落实人员编制、档案库房、发展档案事业所需设备以及经费;

(四)研究决定高校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奖惩和其他重大问题。

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负责档案工作。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第六条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档案馆:

(一)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

(二)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

(三)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3万卷(长度300延长米)以上。

未设立档案馆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综合档案室。

第七条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应当具备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和管理设施。

需要特殊条件保管或者利用频繁且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档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分室单独保管。分室是高校档案机构的分支机构。

第八条高校档案机构的管理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综合规划学校档案工作;

(二)拟订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负责贯彻落实;

(三)负责接收(征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学校的各类档案及有关资料;

(四)编制检索工具,编研、出版档案史料,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五)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六)开展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

(七)开展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利用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

(九)开展国内外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有条件的高校档案机构,可以申请创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九条高校档案馆设馆长一名,根据需要可以设副馆长一至二名。综合档案室设主任一名,根据需要可以设副主任一至二名。

馆长、副馆长和综合档案室主任(馆长和综合档案室主任,以下简称为高校档案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心档案事业,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

(二)有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精神;

(三)年富力强,身体健康。

第十条高等学校应当为高校档案机构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

高校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列入学校事业编制。其编制人数由学校根据本校档案机构的档案数量和工作任务确定。

第十一条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具备档案业务知识和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现代化管理技能。

第十二条高校档案机构中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或者职员职级制,享受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同等待遇。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对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档案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其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待遇以及其他有关待遇,并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助。

第三章档案管理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定期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

第十五条高等学校应当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同步归档。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是:

(一)党群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党委、工会、团委、派等组织的各种会议文件、会议记录及纪要;各党群部门的工作计划、总结;上级机关与学校关于党群管理的文件材料。

(二)行政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行政工作的各种会议文件、会议纪录及纪要;上级机关与学校关于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的材料。

(三)学生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培养的学历教育学生的高中档案、入学登记表、体检表、学籍档案、奖惩记录、党团组织档案、毕业生登记表等。

(四)教学类:主要包括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活动的文件材料。按原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的《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87)教办字016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科研类:按原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6号)执行。

(六)基本建设类:按国家档案局、原国家计委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4号)执行。

(七)仪器设备类:主要包括各种国产和国外引进的精密、贵重、稀缺仪器设备(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全套随机技术文件以及在接收、使用、维修和改进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

(八)产品生产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在产学研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样品或者样品照片、录像等。

(九)出版物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自行编辑出版的学报、其他学术刊物及本校出版社出版物的审稿单、原稿、样书及出版发行记录等。

(十)外事类:主要包括学校派遣有关人员出席国际会议、出国考察、讲学、合作研究、学习进修的材料;学校聘请的境外专家、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形成的材料;学校开展校际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及管理外国或者港澳台地区专家、教师、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等的材料;学校授予境外人士名誉职务、学位、称号等的材料。

(十一)财会类:按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32号)执行。

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归档范围。归档的档案材料包括纸质、电子、照(胶)片、录像(录音)带等各种载体形式。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实行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课题组立卷的归档制度。

学校各部门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应当按照归档要求,组织本部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人员及时整理档案和立卷。立卷人应当按照纸质文件材料和电子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对文件材料系统整理组卷,编制页号或者件号,制作卷内目录,交本部门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检查合格后向高校档案机构移交。

第十七条归档的档案材料应当质地优良,书绘工整,声像清晰,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按照国家档案局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执行。

第十八条高校档案材料归档时间为:

(一)学校各部门应当在次学年6月底前归档;

(二)各院系等应当在次学年寒假前归档;

(三)科研类档案应当在项目完成后两个月内归档,基建类档案应当在项目完成后三个月内归档。

第十九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对档案进行整理、分类、鉴定和编号。

第二十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确定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对保管期限已满、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经有关部门鉴定并登记造册报校长批准后,予以销毁。未经鉴定和批准,不得销毁任何档案。

第二十一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用先进的档案保护技术,防止档案的破损、褪色、霉变和散失。对已经破损或者字迹褪色的档案,应当及时修复或者复制。对重要档案和破损、褪色修复的档案应当及时数字化,加工成电子档案保管。

第二十二条高校档案由高校档案机构保管。在国家需要时,高等学校应当提供所需的档案原件或者复制件。

第二十三条高等学校与其他单位分工协作完成的项目,高校档案机构应当至少保存一整套档案。协作单位除保存与自己承担任务有关的档案正本以外,应当将复制件送交高校档案机构保存。

第二十四条高等学校中的个人对其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职务活动所形成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归档,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对于个人在其非职务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档案材料,高校档案机构可以通过征集、代管等形式进行管理。

高校档案机构对于与学校有关的各种档案史料的征集,应当制定专门的制度和办法。

第二十五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对所存档案和资料的保管情况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遇有特殊情况,应当立即向校长报告,及时处理。

档案库房的技术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由专人负责。

第二十六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认真执行档案统计年报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报表。

第四章档案的利用与公布

第二十七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档案。未经高等学校授权,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无权公布学校档案。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对外公布: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

(二)涉及专利或者技术秘密的;

(三)涉及个人隐私的;

(四)档案形成单位规定限制利用的。

第二十八条凡持有合法证明的单位或者持有合法身份证明的个人,在表明利用档案的目的和范围并履行相关登记手续后,均可以利用已公布的档案。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利用档案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查阅、摘录、复制未开放的档案,应当经档案机构负责人批准。涉及未公开的技术问题,应当经档案形成单位或者本人同意,必要时报请校长审查批准。需要利用的档案涉及重大问题或者国家秘密,应当经学校保密工作部门批准。

第三十条高校档案机构提供利用的重要、珍贵档案,一般不提供原件。如有特殊需要,应当经档案机构负责人批准。

加盖高校档案机构公章的档案复制件,与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一条高校档案开放应当设立专门的阅览室,并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著录标准按《档案著录规则》(DA/T18-*)执行),提供开放档案目录、全宗指南、档案馆指南、计算机查询系统等,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

第三十二条高校档案机构是学校出具档案证明的唯一机构。

高校档案机构应当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用于公益目的的,不得收取费用;用于个人或者商业目的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合理收取费用。

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其所移交、捐赠的档案,高校档案机构应当无偿和优先提供。

第三十三条寄存在高校档案机构的档案,归寄存者所有。高校档案机构如果需要向社会提供利用,应当征得寄存者同意。

第三十四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积极开展档案的编研工作。出版档案史料和公布档案,应当经档案形成单位同意,并报请校长批准。

第三十五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档案展览、陈列、建设档案网站等),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

第五章条件保障

第三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将高校档案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学校预算,保证档案工作的需求。

第三十七条高等学校应当为档案机构提供专用的、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档案库房,对不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或者不符合档案保管要求的馆库,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的要求及时进行改扩建或者新建。

存放档案应当设有专门库房。

存放声像、电子等特殊载体档案,应当配置恒温、恒湿、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等必要设施。

第三十八条高等学校应当设立专项经费,为档案机构配置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化所需的设备设施,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九条高等学校对在档案工作中做出下列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

(一)在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在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史料研究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

(四)将重要的或者珍贵的档案捐赠给高校档案机构的;

(五)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高等学校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造成档案损坏、丢失或者擅自销毁档案的;

(二)违反保密规定,擅自提供、抄录、公布档案的;

(三)涂改、伪造档案的;

(四)擅自出卖、赠送、交换档案的;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14篇

的通知

 

各区、县(市)教育局家长学校分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重要论述,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倡导亲子陪伴,提高亲子陪伴质量,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联合组织杭州“家庭日”亲子活动方案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别样精彩家庭日  高效陪伴助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21年5月17日—6月15日。

三、活动对象

杭州市小学、幼儿园家长

四、活动内容及形式

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参赛者需要提交一份“杭州‘家庭日’亲子活动方案”(见附件,方案需详细完整并已实施)的电子稿(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方案内容要求丰富多彩、具有创意,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可以是参赛者与孩子同走一条研学之路、共读一本幸福之书、开启一次艺术之旅、共享一场运动之趣、体验一回家务之乐等方面,具体内容由参赛者自定。

五、选送方式

各分校推荐选送10个活动方案。请各区、县(市)教育局家长学校分校于6月15日前将活动方案电子稿打包发送至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jks509@163.com。

已通过“杭州女人家”微信提交的方案,不在本次方案征集范围。

六、表彰奖励

组织方将根据方案内容的完整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等综合评审出最佳策划奖6个,优秀设计奖6个,创意十足奖60个,别出心裁奖60个。获奖者可获得荣誉证书及奖品1份。优秀作品,将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集中展示(不同意展出的请在提交时说明)。

 

附件:杭州“家庭日”亲子活动方案征集表

 

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

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

2021年5月17日

抄送:

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                2021年5月17日印发

 

 

 

 

附件:

杭州“家庭日”亲子活动方案征集表

 

参赛者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微信号

 

所在学校及班级

 

家庭地址

 

     具体方案

活动目的

 

活动主题

 

活动时长

 

活动地点及

交通指示

 

参与对象

及年龄

 

准备工作

 

具体行程安排

 

吃住等推荐

 

注意事项

 

经费预算

 

家庭成员感言

 

活动照片

(限两张)

直接插入本表格

家长学校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互联网;走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0-0051-03

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和新的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与传统的课程方案和高考方案相比,最大的突破和超越就是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凸显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而对于一直没有课程选择权的学生而言,欣喜之余更多的是茫然:如何选择合适的课程来发挥自己的潜能?如何选择选考科目以体现兴趣与发展的最优化组合?如何选择考试节点以获得最大效益?……新方案的实施在拓展选择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盲目选择的可能和风险。因此,学生能否科学、有效地选课就成为了实现深化改革核心价值的关键。为此,我们进行了“互联网+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互联网+课程选择”

1.利用互联网开发开设校本课程

在实施高中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一系列调查,召开一系列学生、教师、家长座谈会。调查数据和座谈纪要显示,原有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校迫切需要架构新的课程方案满足学生需求。

“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杭师大附中在课程改革中所秉持的核心理念,而其前提需要明确“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传统与现状,学校群策群力设计了理想附中人形象,并从“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以及“人与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符合学生实际的十大核心素养。我校从核心素养出发,对必修课程进行了校本化开发,开发了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等学科的网络学习课程以及综合类网络学习课程,课程网界面如图1所示。

学校秉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架构五大特色选修课程群:以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能课程群、以提升学生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以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为核心的ICT课程群、以提升学生跨文化素养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和以提升学生公民素养为核心的公民课程群,构建可供学生多样选择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以此来实现课程满足需求,最大限度地凸显学生的选择权。

2.利用互联网调查学生指导选课

我校自2012年起就开始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从尊重学生的差异出发,以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作为载体,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建构适合个人的学习课程系统。2014年新高考方案颁布后,学校顺势而为,成立了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建立了学生选课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我们利用互联网对我校2014级高一新生进行了《霍兰德职业倾向测测试》调查,其结果见表1。

通过调查分析,教师能对学生选课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唤醒学生规划意识,明晰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激发学生自我管理与发展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

2014年9月19日新高考方案颁布后,学校于9月26日利用互联网对家长与学生进行了新高考方案的了解程度、选考科目的意向、选考时间的意向、选考科目组合以及选择时所考虑的因素等方面都做了首次细致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将化学作为科目的第一选择;35种组合中有34种被学生和家长所选择,其中政治、生物、技术组合空缺;原有的文综、理综组合大大减少,理科少于30%,文科少于10%,文理交叉科目选择大于60%。然而一次初步数据调查结果可能还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2015年4月,学校在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如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学考方案解读、开展职业面对面活动等)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数据调查,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学生和家长在观念上的变化。

3.利用互联网发动家长参与选择

大部分家长还缺乏职业教育的意识,要么仅重视孩子学习成绩,凭自己的意愿和理想为孩子选择专业或职业;要么表面重视孩子兴趣特长,却没有长远考虑孩子的职业发展;要么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也无从下手。因此,新高考方案出台后,最焦虑与纠结的莫过于家长。学校在浙江省高考新方案公布后,充分利用校园网和杭师大附中公众微信,及时通报高考方案的变化,发表了“告高一年级家长书”。还将有关高考新方案的专家讲座录像在校园网上并通知家长去观看,还开设专题讲坛、举办“家长正能量工作坊”等形式,与家长分享新高考和有关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信息资料。一方面对家长进行高考新方案解读,消除家长顾虑与困惑,另一方面帮助家长转变思想,提高家长职业认知力,配合学校对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指导。

为了能让家长与学生走得更近,帮助孩子了解不同职业的性质和特点,与孩子对选择适合的专业和职业达成共识,学校还利用互联网,借助家长力量开展“职业面对面”、职业访谈、职业体验等活动,共同参与指导学生的职业性向分析和目标确定,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个性特长,培训学生的选择技能。

通过近两年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探索,我校学生间选课差异度显著,知识结构明显不同,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互联网+走班教学”

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必修适合学生的课程,必修有适合学生的教学,必须开展学生分层分类走班教学。为了保障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的顺利实施,我们构建了走班制网络管理平台(见图2)。该管理平台设置一系列管理栏目,如“考勤管理”、“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成绩管理”、“家长留言”、“分班管理”、“课表管理”、“导师管理”、“寝室管理”、“系统管理”等。在每个栏目下面又设置若干子栏目,可以说,走班制网络管理平台是我们实施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的有力保障。

学生选择多样化,既需要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又要求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和有效性。随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逐步完善选课走班的课堂教学形态,分步实施分层、分类、分项走班教学,在教学班和行政班并存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选课需求,让学生在选择中不断明晰需求,完善规划。

1.利用互联网实施必考学科分层走班教学

2014年,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开始实施必考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班进行学习,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变化情况适时提出调整学习层次的申请。分层走班教学要顺利实施,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我校构建杭州师大附中走班制管理平台,从学生分班、分层、课表安排、教师配置、调层等环节进行精细化操作,保障了我校分层走班教学的顺利进行。2014学年,高一高二年级共设置必考科目教学班100个。

分层走班并非仅仅是形式的转变,其实质是教学组织形式变化背后的“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落实。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过组织“分层走班教学措施的有效性思考”的教学研讨会,开展以数学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为个例的调研活动,进行以“化学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为主题的化学组教研展示活动等途径,从教学目标、备课、作业等几个侧面来探讨分层走班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让教学更适合学生。

2.利用互联网实施选考学科分类走班教学

根据新高考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课程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学校利用互联网完成了一系列诸如家长、学生问卷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设计了四选一的课程设置方案供学生进行选择。2014年11月底,在家长和成长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首门选考科目做出了谨慎选择。根据学生的选择结果,我校于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选考科目分类走班,高一年级共设置选考班13个,学考班35个。

分类走班教学所设置的选考班与学考班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面都有差异,为了让任课教师更快了解教学新动态,我校于2015年3月分别组织备课组长和全体教师开展了新高考方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以及变革之应对策略的学习研讨活动。各学科备课组组长详细陈述了新高考改革方案下各个科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所发生的变化,比较分析了学考、选考在难度、题型等方面的区别,同时提出了教学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分类走班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利用杭州师大附中走班制网络管理平台(见图3),做到了学生一人一课表,对教学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这一平台中,任课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勤情况和导师辅导情况,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有问题可以给教师留言,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并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

此外,我校从2006年起就开始尝试体育分项教学,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教师的专业特长,培养了学生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5年3月,我校在原有基础上尝试音乐学科进行分项教学,让2014级高一年级学生从爵士、键盘、声乐中选择一项进行修习,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互联网+成长导师”

我校在浙江省深化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进行的分层分类走班教学,保留了行政班,行政班与教学班同时并存,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增加。为保障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的有效开展,保证走班教学管理无漏洞,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了教师双岗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和成长导师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管理体系,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比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行政班教学及分层分类走班教学实施中“一人对多人,工作难到位”的难点。

在“互联网+成长导师”的改革实践探索中,我校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每位教师为10位左右的学生当成长导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导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科成绩、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学习潜力等方面进行持续关注,帮助学生选择与其性向、志趣相一致的课程,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和生活上指导。

我们在走班制网络管理平台上设置“导师管理”栏目,在“导师管理”栏目下面,又设置了“导师资料库”、“选择导师”、“手工调整”、“导学提纲”、“宿管沟通”、“交流主题”、“家校联系记录”、“感悟收获”等子栏目,导师管理平台界面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