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能源预测单元模型的建模

单元模型的建立是基于各工序的生产计划的,根据生产计划中的产量及必要的几个参数,预测出电量、煤气量、蒸汽量的产出量和消耗量,而实际能源的产出和消耗因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用一个关系式准确的加以描述,只能找出可能影响这些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其影响机理,得出一个各影响因素与该能源量的基本关系,其中的系数可以通过本模型要应用的钢铁企业实际数据进行校准,个别在生产报表中不能体现的参数,可以使用前一个预报周期的数据。按照单元模型与生产计划之间的相关性,又可将单元模型分为四大类:常数类型、变化常数类型、产量相关一般类型、产量相关特殊类型。

1.1常数类型常数类型是指预测量与产量、工序/子工序的生产状态、检修计划等相关参数没有关联,预测值为同一常量的模型。一般来说,所有日常电功率单元模型都为常数类型。例如高炉本体日常电功率单元模型,日常电量消耗包括控制楼照明、控制系统(包括检测仪表及控制阀等)、火灾报警、通风系统、电气柜内元器件等经常型消耗,也包含高炉工作平台照明等每天按时段开启的电量消耗,所以这部分模型应考虑时段的影响,但是与高炉的生产计划以及休风计划无关。

1.2变化常数类型变化常数类型指的是预测量与产量等相关参数没有关联,但是根据工序/子工序的生产状态不同,预测值会发生改变的单元模型。以高炉鼓风机动力电功率单元模型为例:该单元模型主要包括汽动鼓风机的冷却供水泵、旁通过滤器供水泵组、旁滤反洗供水泵组等水处理设备的电量消耗,以及动力油站、油站、风机隔罩风扇、空气过滤消音器等电量消耗,它们先于鼓风机启动,晚于鼓风机停止,但考虑其电功率容量较小,不考虑其和鼓风机不同步的情况消耗。本单元模型包括汽动鼓风机的本体部分,锅炉部分不包含在内。(1)正常生产状态,动力电功率消耗比较稳定,可考虑为一个常数。(2)休风状态(包括两种休风状态)。休风状态风机是否停止,每个工厂操作规程要求或鼓风机状态都各不相同,不好一概而论,本模型通过工序配置来确定是否停止。对于风机不停止的情况,计算方法同正常生产状态。对于风机停止的情况,按提前2小时启动,功率由0线性恢复为额定值。

1.3产量相关一般类型产量相关一般类型指的是单元模型的预测值是产量(或与产量相关参数)的函数,并且通过参数配置后不存在未知系数。典型例子如高炉煤气发生量单元预测模型,煤气发生量是风量的函数,而风量则是和产量相关的函数。首先是高炉计划风量的模型:根据计划报表中的产量计算计划风量,风量和出铁量一般具有线性对应关系,同时考虑有休风计划时,休风前一段时间和复风后一段时间风量是逐渐递减和递增的,递减或递增速度是均匀的。高炉煤气发生量对于一个高炉一段时间是相对稳定的,可以使用稳定生产的前一天煤气量与铁水产量平均值计算出的吨钢煤气发生量来计算。由于风量需求量预测时已经考虑了休风的情况,所以高炉在正常生产状态和休风时的煤气发生量可以归纳成关于计划风量的一个线性函数,进而归纳成关于计划出铁量的一个线性函数。

1.4产量相关特殊类型产量相关特殊类型是指单元模型的预测值是产量(或与产量相关参数)的函数,并且模型中包含未知的模型系数,需要通过产量不同的历史数据进行自适应修正。这种类型一般都为高电压的用电设备。例如电动鼓风机电功率单元预测模型。不仅与风量、压力相关,并且还包含两个模型系数。电动鼓风机是高炉工序最主要的耗电设备,其电量消耗可以采用下式求出其轴功率来计算,式中的轴功率和鼓风机的吸入空气流量、鼓风机进出口压比、风机空气吸入口压力、风机本机的参数如多变效率等有关系,对于一台固定的风机来说,其本机参数和压比、空气参数不会在两天内发生较大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风量和压力的历史数据来计算出其系数,只和风量发生关系,这样就可以较为准确根据风量对电量消耗进行预测。

2能源预测模型功能设计与实现

能源预测模型的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能源预测模型按照功能和呈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子系统:能源预测配置与结果显示,能源预测主体框架,各工序单元模型与调用。能源预测配置与显示子系统包含了所有与能源预测相关的基础数据配置与修正,预测数据的查询显示以及分析功能,以客户端界面的形式整合到能源管理系统软件平台中。能源预测主体框架包含了能源预测模型中主要的运算功能,包括生产计划拆分、预测主框架计算、设备检修与异常响应等。该子系统不包含交互式操作,所以在服务器后台运行,在能源管理系统中无显示界面。各工序单元模型与调用包含系统中所涉及的各工序与子工序的能源消耗与发生的单元模型,模型的输入和输出由统一格式配置。各单元模型以动态链接库方式由预测主体框架程序调用。

2.1能源预测配置与显示能源预测配置与显示主要包括能源预测基础数据配置、子程序参数配置、能源预测结果显示、预测结果分析和修正系数自学习等功能。

2.1.1能源预测结果显示预测的条件包含工序件次(班次)生产计划,工序设备检修计划(如预测周期内有检修计划则必须纳入模型预测条件),工序异常数据(如预测周期内有工序异常则必须纳入模型预测条件)。能源预测模型的结果以表格形式显示,包含工序能源消耗预测统计数据,工序能源产生预测统计数据,工序能源替代消耗预测统计数据。预测的条件以表格形式显示,预测结果以表格和曲线图形式显示。

2.1.2能源预测结果分析能源预测结果分析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对比能源预测数据和能源实际消耗和产生数据之间的差异,结合生产计划和实际生产实绩分析对应工序的能源消耗和产生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对比显示生产计划与生产实绩、能源预测消耗和发生值与能源实际消耗与发生值。

2.1.3修正系数自学习修正系数自学习功能主要是为了利用预测数据和生产实绩对能源预测模型所需的系数进行修正。所包含的系数有工序能源品种单耗、品种加工耗能的模型修正系数和不同品种规格产品的加工耗能系数。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能源类型、工序名称来对该工序下某种能源在生产不同品种规格的产品时的单耗、模型修正系数和加工耗能系数进行计算。加工耗能系数的计算前提为有相应工序能源下不同产品规格的单耗数据。在计算开始前,可以人工剔除载入的能源消耗实绩中有异常偏差的数据。

2.1.4基础数据配置预测基本信息配置是为用户提供配置预测技术数据的功能界面,并可进一步配置预测运行策略。该模块提供了配置预测技术数据表的功能。用户可以增加、删除、修改、查询能源管网信息。预测技术数据包括:能源管网编号、时间刻度、统计刻度、应用区域、预测标志。预测运行策略包括:能源管网编号、预测启动时间、运行频率、计划更新延时触发时间、异常延时触发时间等。

2.1.5单元模型参数设置单元模型参数配置功能主要是为了对能源预测模型调用的单元模型子程序进行参数配置。具体包含有对单元模型的调用参数配置和应用参数配置。分别使用在调用单元模型时输入驱动数据和所需参数,以及应用单元模型调用返回结果时所需要的参数。

2.2能源预测主体框架能源预测主框架包含了能源预测模型的主要运算功能。该功能模块通过对生产计划、检修计划和异常数据的处理,实现了各工序能源消耗与产出的预测,具体的功能按照主框架和子程序划分为四个独立程序。

2.2.1能源预测模型计算框架用户可通过在能源预测策略中配置模型自动运行的时间和频率来开启预测模型,或者当有计划更新或工序异常时,自动触发能源预测流程。能源预测策略中可配置预测启动方式是自动运行还是手动运行。如果为自动运行,可配置需要进行预测的工序代码、能源管网编号、统计刻度、时间刻度、预测启动时间和预测频率。如果手动运行则在每次预测前选择需要进行预测的工序代码、计划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能源管网编号,然后手动启动预测模型。预测启动所需要的条件有:工序件次(班次)生产计划,工序异常件次生产计划,因检修计划导致的宫女能源产生预测和统计数据等。能源预测模型主框架的输出为工序能源消耗预测数据和统计数据,工序能源产生预测数据和统计数据,工序能源替代消耗预测数据和统计数据等。

2.2.2生产计划读入子程序根据能源预测策略中的配置,每天定时或适时从MES系统读入各分厂所有工序的生产计划或计划更新并保存到工序计划表中,并按照计划产生的类型确定计划产生标志。根据计划产品的品种和规格检索品种规格分类索引表,得到该计划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索引。如果该计划是件次计划则直接存储到工序件次生产计划数据表中(转换标志为0),否则先存储到工序班次生产计划数据表中,然后进行班次产量->件次集的转换计算,储存到工序件次生产计划数据表中。

2.2.3工序异常处理子程序当异常发生时,将收到的异常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异常状态判断异常预计持续时间,生成工序异常件次生产计划表。

2.2.4检修计划处理子程序当接收到工序检修计划表时触发该子程序。根据工序检修基础数据表中对工序检修耗能的配置,将该计划中的检修耗能写入工序能源消耗预测数据表。

3结论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油田企业;物资计划管理;供应保障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近年来,中原油田分公司以促进物资计划编报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目标,以推进物资计划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为手段,实施计划编报、执行、考核闭环管理,强化从需求产生到需求满足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完善物资计划管理体系,为提升物资采购经济效益,增强供应保障能力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加强专业管理,完善物资计划管理工作机制

1.完善管理工作机制

制定《中原油田物资计划管理实施细则》,按照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两种类型,明确了业务管理和操作主体职责,规范了计划编制、审核、执行、考核及责任追究等各环节的业务程序和工作标准;各生产单位根据管理要求和生产特点均制定了《物资计划管理办法》,按照材料消耗方向实行费用部门切块管理,明确了计划编报要求、管理考核方法,保证了计划管理和操作方面有章可循。

2.明确划分岗位职责

按照计划管理与现场使用相分离的原则,各生产单位在物资供应站(科)设置专职计划岗,负责本单位物资需求规律分析、需求计划编报、基层单位需求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按照计划管理与采购操作相分离的原则,物资供应处在物资供应过程控制科设置专职计划岗,负责物资消耗规律研究、生产单位需求计划和业务部门采购计划执行考核、异常情况监控。

二、强化需求研究,夯实物资计划管理基础工作

1.重视常耗物资的调查与分析

物资供应处建立生产物资历史消耗分析数据库,坚持每年组织开展油田常耗物资需求调查和消耗分析,对每项物资的历年消耗数据可自动检索比对,进行年度需求数据分析,掌握了常耗备品配件、油田化学剂、专用工具及通用设备等物资的需求规律、采购周期等供应特性,提高了物资需求的预测和把握能力。

2.严格实施材料消耗定额管理

依据年度生产任务和物资消耗规律,每年初制定基础材料、常用材料额和大类材料的消耗定额,按照单井、单站、单项设备实行物资消耗展布管理,同时建立物资消耗公开公示制度,每月开展单耗指标对比或百元产值材料含量排名,为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提供了基础依据。例如:采油四厂供应站对三角带、压力表、卡箍阀等467项生产常用物资,编制了消耗定额,每月从单井―注采井组―开发单元―油藏经营管理区进行需求计划考核和单耗比对分析,2013年需求计划准确率达到99.39%。

三、应用信息技术,加强物资计划业务全程监控

1.规范物资需求计划编报程序

基层井、队、站的物资需求计划全部通过油田成本动态管理系统向本单位物资供应站提报,物资供应站汇总并经专业部门审核后,在ERP系统线上向物资供应处提报。通过需求计划系统提报、管理部门网上审核、物资部门线上核销,形成需求计划、材料核算、消耗控制的闭环管理路径,材料消耗做到了实时监控。

2.规范物资采购计划编制程序

物资供应处业务部门对各单位提报的需求计划,在ERP系统中运行MRP平衡合同和库存资源后编制采购计划,物资供应过程控制科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计划集中会审,并与计划管理系统的历史消耗和年度需求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后下达采购计划,保证了需求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实现集中批量采购创造了良好条件。

3.规范物资计划管理考核程序

开发应用物资计划管理管理辅助系统,实现了对物资需求计划编报和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双向考核。系统每月按照设定考核计算公式,自动导出各单位的需求计划准确率和领料及时率进行排名通报,同时自动导出业务部门的采购计划执行率和合同履约率进行排名通报,保证了物资计划执行的严肃性。

四、把控重点环节,提升物资计划精细管理水平

1.严格计划审核,确保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

中原油田物资需求计划编报实行生产单位和专业部门“两级审核”制度。各生产单位对基层井、队、站提报的物资需求计划,每月组织本单位物资、财务、技术、生产、作业等部门召开物料平衡会,按照生产运行计划和需求紧急程度,从资金预算、规格型号、技术要求、使用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和核实确认;油田生产、装备、技术、科研等职能部门,按照专业管理范围和储备资金占用责任,对各单位编制的油套管、井下工具、采油助剂、钻井助剂、矿建料、防洪料等物资需求计划,统筹进行资源平衡,严格计划审核把关,保证了需求计划准确性。

2.提前介入需求,确保物资需求计划的及时性

对油田改扩建、检维修等重点项目,物资供应处建立了驻厂驻点跟踪服务机制和项目进度信息通报制度,组织人员提前介入需求形成过程,及时指导设备材料需求计划编报,为物资采购准备和排产制造留足时间,提高了物资供应工作的主动性。同时,编制油田生产建设主要物资的采购周期手册,对需求计划编报提前期进行明确规定,印发至各生产单位和有关部门指导需求计划编报、审核,改变过去物资需求计划及时率要求只有定性没有定量的情况,保证了物资需求计划提报的及时性。

3.推进需求标准化,提高物资需求计划规范性

对油田ERP系统内7.6万条物料编码进行全面梳理,删除和冻结非标码、个性码编码10304条,强化了需求物资信息标准化;结合消耗规律、市场资源状况及用户使用意向,编制了14个大类、134个品种的《物资需求标准化品种目录》,明确了品牌范围、规格型号以及对应的编码列表;编制了重要设备原厂配件、井下修井类工具、机电产品的《标准化采购技术规范指引》,物资供应上即可按照统一规范的产品名称和技术标准实施标准化采购。

五、总结

总之,物资计划管理与供应保障直接关系到油田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产量及效益,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物资采购与供应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管理的专业化,了解现阶段的实际需求,合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对于重点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辉.建立协同运作机制提高物资计划管理水平[J].中外企业家,2014(01):21-22.

[2]张美荣,赵自强.信息化视野下的油田企业物资采购审计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3):55-56.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产过程管理系统;Web;数据库

某钼矿选矿厂因生产需要建设了一套全流程DCS自控系统,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的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达到提高选矿回收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改善作业环境和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DCS系统可以实现设备、工艺参数的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但无法实现对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等关键数据的管理,这就对生产过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1-2〕。本文结合某钼矿选矿厂生产过程管理的需求,利用Web及数据库相关技术,构建了一个生产过程管理系统。

1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主要针对选矿生产过程而建立,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工艺数据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能耗统计分析、生产报表管理等功能模块〔3〕。基础数据管理从DCS系统的实时/历史数据库中自动采集数据,并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时、日、月、年等)运算、统计、存储以及Web浏览,同时支持数据进行人工录入。工艺数据管理系统管理选矿生产过程中所有关键工艺参数的情况等。设备运行管理模块提供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运行参数记录管理功能。能耗统计分析模块将用电数据按照时间段进行划分,按照能耗时间段、生产工序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生产报表管理模块提供强大的数据查询和统计报表系统,支持自动生成日常生产管理业务中大量的数据报表。用户可以查询过去某一时间点的全厂生产过程相关数据,可以生成周、月、年统计报表。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对工厂破碎筛分、磨矿浮选、精尾矿处理等过程进行基础控制,并将生产模拟量、离散信号等实时数据统一采集和存储在实时数据库中。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在生产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对工艺参数、设备运行及生产资料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存储,作为工艺数据、能源、设备等分类管理和分析的基础。

2系统功能和设计

2.1基础信息平台

基础信息平台具备完备的用户管理和用户权限控制体系,可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利用Web技术展示界面,采用通用的数据库平台可以利用多种主流的数据传输方式同其它系统集成和数据交互〔4-5〕,是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的架构基础。

2.2各模块功能介绍

1)基础数据管理选矿生产过程包含大量物料、设备、操作运行等的基本数据,构成了选厂统计和核算关键生产指标的基础,如原矿消耗量、原精尾品位、生产材料(药剂、钢球)、能源(水、电)、设备运行时间与作业率等。传统手工报表由于效率低已无法满足目前的生产需求,主要表现为:手工录入出错率较高、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时间一致性和及时性无法保证、信息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生产数据共享的需求难以实现。为了解决以上需求和问题,本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根据自定义需求运算处理,信息网络化和共享,使生产管理水平和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主要功能如下:(1)实现了采集DCS系统数据,包括工艺参数、设备运行、电能等数据。(2)根据用户需求,采用自动化的统计运算方式代替人工录入,使生产指标数据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得到提高。2)工艺数据管理工艺数据管理即生产调度管理,生产调度指挥面向生产现场,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严格的时间性,实时监控,协调、指挥安全生产过程,跟踪生产运行,以保证按计划完成安全生产任务。生产调度系统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生产调度管理人员按工段、班组逐日执行生产作业计划,调度系统实现生产班组排班、排产管理,对采选各工段进行班组指标考核统计、记录和传递生产指令、跟踪各工段、班组关键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形成生产调度日志。调度系统与自动化计量统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可跟踪班组考核关键生产指标,实现生产调度多源信息集成,并实现生产调度综合信息共享。工艺数据管理模块实现的功能效果如图2所示。3)设备运行管理设备运行管理包括设备运行时间、运行参数记录等管理功能,通过这些功能模块实现设备数据共享,增强设备信息的全面性、时效性,让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设备分布、状态和使用情况。生产设备管理为选矿生产作业提供合理的设备检修与运行计划管理,通过企业实行的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管理者制定、记录和选择最佳维修方式,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并且保障可靠平稳的选矿生产能力,生产设备检修与运行计划管理是进行选矿生产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也是不断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必要方法。设备管理信息包括设备状态、运行参数等,这些信息统计统一建立在生产管理数据中,使生产管理部门共享该数据库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点检计划、维修计划。基于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与生产过程监控进行数据级的系统信息有机集成,采集设备状态自动监控的运行和异常数据,将设备运行信息,设备连续运行时间等基础统计数据反馈到系统。用户利用这些统计数据动态掌握设备状况,及时安排故障处理,改善各种维护标准。并随时跟踪设备状态,有效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减少故障发生,实现以最经济的投入确保设备有效运行,创造经济效益。主要功能包括:(1)设备运行参数管理,提供可靠的设备日常运行记录信息,为设备检修提供可靠的依据。(2)设备运行统计结果分析,通过表格、曲线图等多样、多维度的呈现设备运行统计分析结果。设备运行管理模块实现的功能效果如图3所示。4)能耗统计分析能源是生产主要消耗品之一,降低能源消耗不仅是降低成本的要求,而且也是保护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能源计划管理主要能源介质如电等的消耗量计划或单耗计划或定额,用户利用该模块进行工序、主要装置能源消耗计划管理。能源统计模块以数据采集管理模块为基础,对生产装置、工序实际消耗的能源介质进行计量统计,如对电等消耗按生产班、日、月等进行统计,与生产处理量进行对比后进行能源单耗统计。能源消耗统计数据作为能源报表与分析管理的数据支撑,并且可进一步作为其他生产管理系统的重要参考数据来源。能源管理系统对生产用电进行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全矿电能相关报表,为数字化矿山上一级系统准备基础数据。按生产实际情况对工序能耗、生产班组能耗进行统计形成能源报表,为用户提供查询、导出和打印,一方面这些统计报告可为管理者提供能耗调整或制定依据,另一方面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生产考核,如根据真实有效的实际能耗数据对操作者进行奖惩以保证能源计划顺利执行。最终目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定量监测生产能耗,在满足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的情况下降低生产能耗。(1)能源基础数据采集:通过自动化计量统计采集或导入能源消耗基础数据,对不能实时采集能耗量,由作业区输入计量仪表的量值。(2)能耗统计:通过能源基础数据统计能源实际消耗量,按照能耗时间段、生产工序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3)提供能源报表数据服务:结合厂方对能源消耗数据的实际需求,提供能源消耗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查询数据。(4)能源数据、报表导出:将能源统计数据导出到Excel中,由业务人员自定义表格用以备份与输出。并结合厂方的表格多样化与工作习惯,辅助提供相应的能源报表模版,并进行能源数据Excel导出和打印。能耗统计分析模块实现的功能效果如图4所示。5)生产报表管理生产报表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查询和统计报表功能,支持自动生成日常生产管理业务中大量的数据报表。用户可以查询过去某一时间点的全厂生产过程相关数据,包括生产量、原料消耗、工艺参数等实际值,查询方式包括单一、组合条件查询,如生产区域范围按工段、车间,生产时间范围按时、班、日、周、月、年等统计报表。系统支持灵活的公式自定义,系统根据参数和自动化系统传来的值,就可以自动生成相关的报表内容,对于历史数据的追溯和分析带来了便利。

3结论

本文设计的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所需的以下功能:1)建立完备的生产过程数据库,完成生产需要的报表设计和自动生成功能,以及为方便和满足生产管理需要所定制的各种数据处理功能(趋势图等相关分析)。2)建立设备档案,采集设备安全监测参数(温度、压力、电流等)和设备运行时间。3)采集生产过程中各作业的工艺参数(碎矿量、处理量、浮选机液位、浮选机气量、加药量、磨矿产品粒度、各段品位等)和电力计量,支持人工录入功能,定制形成参数报表和生产报表,并支持Excel导出。4)在局域网内,厂级领导只需要通过IE即可根据自己的权限查看系统,达到和现场监控站点同样的监控能力,有利于领导及时了解现场生产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及时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兰,郭飞华.自动化系统在选矿作业的应用与实践[J].采矿技术,2009,9(1):107-108.

〔2〕葛之辉,曾云南,赵保坤.选矿过程程自动检测与自动化综述[J].中国矿山工程,2006,35(6):37-42.

〔3〕宋晓梅,边维天,余刚.生产管理系统在选矿厂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9):123-123.

〔4〕李斌,钟毅芳,肖人彬.基于人机集成的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9(5):58-63.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制造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资源消耗会计; 成本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以及成本会计的新发展――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与应用作一比较和分析。

一、制造成本法

(一)制造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制造成本法是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将企业一定期间的费用划分为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与产品生产过程无关的期间费用两部分。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与当期产品成本的计算无关。

1.核算内容。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的制造成本划分为三个基本制造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当然,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成本项目,例如,废品产生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燃料消耗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燃料”成本项目等等。制造成本法在核算时,主要是将企业的生产费用划分为料、工、费三个基本的成本项目,然后进行核算,继而计算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2.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包含三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期末生产费用的分配上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其生产特点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差别导致了企业在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

3.核算过程。成本核算过程,也称成本核算流程,即从费用的发生到产品成本的得出这一过程的核算。一般说来,制造成本法下,无论是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过程都应该是类似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为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和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两种。在成本项目中,如果可以辨清某项费用的发生是专属于某一个成本计算对象,那么这项费用即属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反之,则是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和便是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二)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制造费用的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成本时,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属于企业的间接费用,按照基本生产车间来归集,并于期末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直接人工所占的比重较大,制造费用占的比重较小,因而用上述分配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便有不合理之处,但因为比重较小,通常也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又因为该方法的简便易行,被多数制造业企业乐于采用。但是,在先进制造环境下,大量人工被机器取代,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据调查,70年前的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现今该比例提高到了400%~500%;在制造成本法正适用时,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现今该比例不到10%。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不能准确分配制造费用,导致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

2.期间费用的核算。制造成本法下,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成本,而期间费用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但是,有些期间费用虽然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但却与产品成本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在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前提下,产品投产前的研发费用增加较多,但是这部分费用不属于生产费用,制造成本法没有将其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计入了期间费用,从产品成本中剔除出去,不利于产品生产成本的准确计算。同时对于配送、顾客服务等与产品定价有关的成本也不包括在成本的范畴内,容易误导定价决策。

3.人工费用的核算。制造成本法下,成本项目中所致的人工费用的核算包含两部分:直接人工费用(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计入制造费用的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不包括研究开发、设计等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也不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等支出,而这些人工费用也是与产品成本密切相关的,人工费用核算内容的不准确性会导致产品成本计算的不准确。

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在经营、技术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意味着一度曾与多数制造企业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需要有新的发展,或者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替代他。而这时,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二、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由上所述,由于种种弊端的存在,使得传统的制造成本法难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基于这种要求,1971年,美国会计学者斯托布斯博士出版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揭开了全面研究的新的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序幕。后来世界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中美国哈佛大学青年学者罗宾・库伯(Robin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率先把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于1988年简称为ABC(Aetivity-basedCosting),从此作业成本法被应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企业,其理论日臻成熟。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1.核算内容。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完全成本,对于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所有的费用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费用,因而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强调费用支出的因果,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过程直接有关。

2.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各个作业,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核算流程。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关键是要确认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并使产出物和投入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因此,作业成本法应用于成本计算的流程基本为: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动因追踪到产品,最终得出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拓宽了成本计算的范围,并且在费用分配时,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排除了人为设定的分配标准的不合理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提高了成本计算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因此,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但是随着作业成本法的深入应用,其弊端也一一显现。

(三)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操作性差。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的重大缺陷是操作性差。表现为:首先工作量太大。最初推出作业成本法时,它主要用于单部门和区域的成本核算、分析,这种简单环境下,作业成本法的效果特别显著,但是如果要大范围地推行这种方法,工作量就会很大。其次,获取作业成本法核算所需的成本资料有困难。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下按照部门来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而作业成本法应用时则根据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跨越了传统的部门来确定成本。因此,企业要采用此方法,势必要进行会计系统的再造,其成本较高。

2.核算中作业划分的难题。首先,传统作业成本法下,对作业的划分是按成本驱动因素为标准来划分的,而成本驱动因素的确定则以因果关系为主,对于一些存在但没有表现出明确的因果关系的因素会被忽略,这必然导致一些作业的划分不能够准确反映真实情况。其次,在传统作业成本法下,作业的划分无既定标准依据,只能依据经验进行,对于未来的作业,如果遇到新情况可能会考虑不周全。在当前订单式生产成为趋势的形势下,若是仍按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作业划分,就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作业划分准确,不但会增加许多工作量,其效果也无法保证。

3.核算过程中的问题。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来分配费用的,所消耗资源的费用首先是被归集到作业中,然后再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但是,作业成本法下成本中心可能只存在一个成本动因,也可能有两个或多个成本动因,因此会产生多个产出计量单位。在将成本中心的费用分配到作业中时,就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多个产出计量单位的存在,作业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具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将成本归集到作业时难以准确计量资源消耗的数量,仅限静态的货币指标,所以难于清晰地反映资源消耗情况,不能动态地强化成本管理,会影响最终产品成本计算和分配的正确性。

鉴于作业成本法以上所述的在成本核算中的局限性,需要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资源消耗会计就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延伸与改进。

三、资源消耗会计

资源消耗会计(Resource Consumption Accounting,缩写RCA)是于2002年开始在美国推出的一种新的成本会计方法;是一种总括的、能动而综合的成本会计系统;是将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与作业成本法有机结合的产物(Clinton、Keys,2002)。

(一)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特点

1.核算对象。资源消耗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是资源。资源消耗会计认为企业存在服务于其他资源的资源,因此,核算对象不仅包括为作业提供服务的资源,还包括资源自身消耗的资源,即资源交互消耗产生的成本。这样才能完整地反映资源消耗过程,从而准确地计算资源成本。

2.核算方法与核算过程。采用资源消耗会计法在核算成本时,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划分资源结集点。资源动因由“资源作业”和“资源资源”的因果关系共同确定,其中包括“资源作业”的直接分配资源动因以及“资源资源”的交互分配资源动因。根据资源动因划分后的资源结集点相当于美国成本会计中称为“成本中心”的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所有发生的成本(资源消耗)均在此结集,结集后的产出数量称为资源产出量。因为细分以后每个结集点都只有一个“动因”、一个成本对象,因此一个资源结集点只有一个产出的计量单位。然后将结集点的资源消耗分配计入所划分的作业中。最后再计入产品成本中。因此,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过程为:资源结集点―作业―产品。其中,资源结集点的划分依据为资源动因,作业的划分依据为成本动因。在资源结集点的资源向作业分配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非货币的量化指标,在由作业向产品分配计算成本时才同时使用了货币指标和量化指标。即产出的量化计量过程与货币计算过程相分离,这一分离充分地体现了资源消耗与成本核算之间的关系:资源消耗是成本核算的前提,成本核算是资源消耗的货币表现。

(二)资源消耗会计核算成本的优势简述

上述对资源消耗会计在成本核算中的特点可以看到,该种方法是将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与美国作业成本法(ABC)相结合,取长补短,较好地解决了作业成本法中的种种弊端、问题。因而成为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四、三种方法的应用举例及分析

(一)三种方法的应用举例

假设某制造企业的生产区域#1某月发生的有关费用如表1。

1.制造成本法应用。假设该生产区域生产A、B、C三种产品,本月生产工时数分别为2 000、1 200、1 600(单位:小时),计算如表2所示。

2.作业成本法应用。假设该生产区域从事两项作业:操作机械和进行生产准备,通过这两项作业产出A、B、C三种产品。根据成本动因,按以往经验将该生产区域的成本划分为以下两项作业(资源―作业),如表3、表4所示。

接着将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作业―产品),如表5所示。

3.资源消耗会计应用(假设条件与作业成本法应用时相同)。首先,根据该生产区域的两种产出(机械和人工),即资源动因分为两个资源结集点:人力资源结集点和机械资源结集点,如表6、表7所示(资源动因―资源结集点)。接着,根据成本动因,按以往经验将该生产区域划分为操作机械和进行生产准备两项作业,将两个资源结集点的资源分配给以下两项作业(成本动因―作业,资源―作业),如表8、表9所示。最后,将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作业―产品),如表10所示。

(二)三种方法应用的评价分析

通过三种方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可以发现:制造成本法中,生产区域归集的四个费用项目均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在分配时,首先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产品的品种,其次费用的分配标准是单的―生产工时;作业成本法中,首先根据成本动因划分作业,然后将生产区域的资源消耗分配至各项作业,再根据各不同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将各项作业分配所得的资源消耗分配给各不同产品,在这儿,资源的消耗仅以货币计量。资源消耗会计下,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划分资源结集点,将生产区域归集的费用分配至不同的结集点,每个结集点的成本动因只有一个,然后将资源结集点的产出分配给不同的作业,再由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给各不同的产品。

在应用三种不同的核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制造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受分配标准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该方法在选择费用分配标准时是单一的、不科学的,会影响到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每项作业可能会有两个或以上的成本动因,因而会有不同的产出单位,但是作业成本法未加考虑,如上例,在确定作业点分配的费用时,不划分人工工时与机械小时,统一分配,一方面不能得到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另外一方面也影响了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而资源消耗会计根据因果关系以资源为焦点进行成本的归属,即依据资源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货币和非货币计量信息,并且企业可以资源结集点为中心,进行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反馈及成本预算,是一个全面的成本管理系统。当然,一种新事物的出现一定会有它的缺陷,在实践中,还有待检验和不断地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巧根.成本会计创新与资源消耗会计[J].会计研究,2006.12.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由于我市经济总量少,要加快发展必须上一批重工业项目,而目前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中有相当部分如陶瓷、水泥、造纸、铝型材等都是高耗能项目,加大了我市节能工作的压力。2009年,全市节能任务非常艰巨,形势不容乐观。

2009年,全市节能工作一方面必须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为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及省节能工作的总体部署,推动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完成我市既定的节能任务。

做好2009年全市的节能工作,必须做到“六个结合”,一要把节能工作与促发展结合起来,要把节能作为促发展、拉内需、扩投资、保质量的重要手段,促进全市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相协调;二要把节能工作与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结合起来,大力推动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把我市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三要把节能工作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我市传统产业升级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实现工业化与节能相协调;四要把节能工作与产业转移结合起来,在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中,严把项目的节能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引进高能耗产业,实现产业转移与节能相协调;五要把节能工作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大节能先进技术的开发、推广与应用,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自主创新与节能相协调;六要把节能工作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加强能源资源对外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和国外行之有效的节能新机制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对外开放与节能相协调。

2009年全市节能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工作的相关部署,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把节能降耗作为促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法律法规,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实现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33%以上的预期目标。

2009年,全市节能工作主要任务具体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节能考核体系,推动节能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是完善节能考核指标,实事求是考核企业节能完成情况。针对部分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生产经营不正常造成产品单耗不降反升的情况,对企业*年节能完成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根据省的要求对企业节能目标分为年度节能目标和“*”节能目标累计完成进度两个考核指标,各占20分,超额完成对应目标的适当加分。两个考核指标得分相加达到40分,视为完成*年节能任务。

二是加强协调做好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节能能力。对有专门节能管理人才的重点耗能企业,加大节能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节能管理水平;对暂时缺乏专门节能管理人员的企业,指导其加强与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合作,协助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改造等工作,确保企业完成既定的节能任务。

(二)实施节能市场化工程,为拉动内需作贡献

一是加快淘汰落后耗能产品、设备。要加强节能监管,要求用能单位按照能效标准的要求,淘汰超过能耗的产品、设备,对未超过能效标准但耗能较高的产品、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为节能产品、设备的推广应用腾出空间。

二是积极推广节能产品及节能先进技术、工艺。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积极发动和组织企业申报国家节能财政奖励项目和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加快推进我市节能技改的步伐。

三是建立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继续加大对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的扶持,提高我市节能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鼓励服务机构协助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节能规划、节能量审核以及诊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四是建立政府节能专项资金,加大我市节能技改和节能工作的扶持力度。利用节能专项资金,扶持企业节能技改项目,增强各地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和节能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我市节能监测分析、监督管理等能力和推进各地节能监察能力建设。

五是继续推动节能对外合作。逐步推进“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培育参与计划的伙伴企业,鼓励条件成熟的港资企业积极申报“清洁生产伙伴计划”资助。

(三)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程

一是指导和督促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抓紧组织完成实施方案,争取尽早取得成果。鼓励实施工作进度较快的试点单位,根据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新一轮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促进废旧物质回收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在企业全面开展污染综合治理,建立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新技术、工艺或产品创新专利,通过技术进步、改进管理、创新生产和运营模式等途径,在节能、降耗、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上树立行业典范。

二是对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动态管理。在推进省试点单位工作进度的同时,鼓励开展循环经济条件成熟的企业申报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争取*天富新合纤维有限公司和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内列入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同时建议省撤消*市鼎湖区莲花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省循环经济试点计划。

三是组织*高新区制定《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重点推进在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循环经济工作的范围及深度。组织园区节能管理部门和企业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探索在产业转移园区、工业园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工作方式方法。

四是在重点地区和行业加快推进清洁生产。计划下半年有针对性在高新区等循环经济工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区,对重点耗能企业、有代表性的港资企业进行专题培训,促进重点耗能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水平,逐步推进“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培育参与计划的伙伴企业,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申报省清洁生产企业。

五是在今年5月及10月,组织符合申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条件的企业及认定期已过企业申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减免税,减少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四)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坚决打好节能攻坚战

1、实施完善节能“三个体系”行动计划

一是完善节能考核体系。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以及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落实节能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二是完善节能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我市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季报制度,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分析,实行“一季一报送、一季一分析”,及时全市能源利用状况公报。

三是加强节能统计监测。开展全市以及市重点耗能企业能耗预警监测分析制度,及时掌握和分析各地和重点企业能耗变动趋势。对各重点耗能企业、各地上报的节能统计数据,加强监测,确保数据质量。

2、实施节能监察行动计划。

一是实行企业节能监察行动。制定2009年全市节能监察行动计划,把节能监察任务予以分解落实,发挥市、县(市、区)两级积极性,实行市、县(市、区)联动,推动全市节能监察工作的开展。对节能目标完成不理想、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耗能企业作为重点的节能监察对象。

二是开展节能专项监察检查。根据节能监察工作计划的要求,开展节能专项资金项目进展情况、公共机构节能、淘汰落后产能设备和能耗限额、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落实情况等专项节能监察行动和开展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情况、重点行业企业用能设备能源效率情况等节能专项检查活动,依法促进各项节能法规、标准以及政策的落实。

三是加大节能惩处力度。建立节能监察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每半年向全市通报各地节能监察进展情况。落实惩处措施,对浪费能源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3、实施市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计划。

一是建立健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工作网络。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管理机构、能源管理负责人、能源管理和统计人员及联系方式进行重新填报,健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工作网络。

二是组织对新纳入的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写节能规划,下达节能目标,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切实纳入当地节能部门的管理。

三是加强对市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加强对市重点耗能企业的协调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配备能源管理负责人,夯实节能统计、计量等基础,积极帮助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确保企业完成下达的节能目标。

4、实施节能宣传培训行动计划。

一是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每周少开一天车、减少电梯使用、普及使用节能产品等十一项全民节能行动,形成全民节能的强大声势,积极推动节能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

二是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活动。以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及早筹划2009年的节能宣传周活动,营造浓厚的节能舆论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加大节能培训力度。实行分类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市重点耗能企业参加省举办的节能知识培训班,同时结合本市实际,加大节能培训力度,开展各类的节能培训班,以全面提高我市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水平。

5、实施公共机构节能行动计划。

一是建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体系。按照省的要求和市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承担我市公共机构节能牵头工作。建立由各地、各部门分管领导、联络员参加的节能工作体系。

二是编制出台市公共机构节能“*”后两年计划。按照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省经贸委的要求,编制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后两年计划。

三是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通过对全市公共机构用能状况的调查分析,启动实施一批节能改造项目,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市节能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四是开展公共机构用能统计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开展公共机构用能统计,全面掌握公共机构用能状况,加强监测分析,及时提出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的政策建议。

6、实施节能统筹协调行动计划。

一是加强对各地节能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定期节能形势分析制度,各地经贸部门要健全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季度报送制度,及时通报各地节能工作完成情况。将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由于我市经济总量少,要加快发展必须上一批重工业项目,而目前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中有相当部分如陶瓷、水泥、造纸、铝型材等都是高耗能项目,加大了我市节能工作的压力。2009年,全市节能任务非常艰巨,形势不容乐观。

2009年,全市节能工作一方面必须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为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及省节能工作的总体部署,推动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完成我市既定的节能任务。

做好2009年全市的节能工作,必须做到“六个结合”,一要把节能工作与促发展结合起来,要把节能作为促发展、拉内需、扩投资、保质量的重要手段,促进全市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相协调;二要把节能工作与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结合起来,大力推动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把我市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三要把节能工作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我市传统产业升级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实现工业化与节能相协调;四要把节能工作与产业转移结合起来,在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中,严把项目的节能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引进高能耗产业,实现产业转移与节能相协调;五要把节能工作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大节能先进技术的开发、推广与应用,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自主创新与节能相协调;六要把节能工作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加强能源资源对外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和国外行之有效的节能新机制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对外开放与节能相协调。

2009年全市节能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工作的相关部署,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把节能降耗作为促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法律法规,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实现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33%以上的预期目标。

2009年,全市节能工作主要任务具体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节能考核体系,推动节能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是完善节能考核指标,实事求是考核企业节能完成情况。针对部分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生产经营不正常造成产品单耗不降反升的情况,对企业*年节能完成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根据省的要求对企业节能目标分为年度节能目标和“*”节能目标累计完成进度两个考核指标,各占20分,超额完成对应目标的适当加分。两个考核指标得分相加达到40分,视为完成*年节能任务。

二是加强协调做好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节能能力。对有专门节能管理人才的重点耗能企业,加大节能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节能管理水平;对暂时缺乏专门节能管理人员的企业,指导其加强与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合作,协助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改造等工作,确保企业完成既定的节能任务。

(二)实施节能市场化工程,为拉动内需作贡献

一是加快淘汰落后耗能产品、设备。要加强节能监管,要求用能单位按照能效标准的要求,淘汰超过能耗的产品、设备,对未超过能效标准但耗能较高的产品、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为节能产品、设备的推广应用腾出空间。

二是积极推广节能产品及节能先进技术、工艺。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积极发动和组织企业申报国家节能财政奖励项目和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加快推进我市节能技改的步伐。

三是建立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继续加大对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的扶持,提高我市节能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鼓励服务机构协助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节能规划、节能量审核以及诊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四是建立政府节能专项资金,加大我市节能技改和节能工作的扶持力度。利用节能专项资金,扶持企业节能技改项目,增强各地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和节能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我市节能监测分析、监督管理等能力和推进各地节能监察能力建设。

五是继续推动节能对外合作。逐步推进“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培育参与计划的伙伴企业,鼓励条件成熟的港资企业积极申报“清洁生产伙伴计划”资助。

(三)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程

一是指导和督促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抓紧组织完成实施方案,争取尽早取得成果。鼓励实施工作进度较快的试点单位,根据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新一轮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促进废旧物质回收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在企业全面开展污染综合治理,建立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新技术、工艺或产品创新专利,通过技术进步、改进管理、创新生产和运营模式等途径,在节能、降耗、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上树立行业典范。

二是对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动态管理。在推进省试点单位工作进度的同时,鼓励开展循环经济条件成熟的企业申报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争取*天富新合纤维有限公司和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内列入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同时建议省撤消*市鼎湖区莲花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省循环经济试点计划。

三是组织*高新区制定《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重点推进在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循环经济工作的范围及深度。组织园区节能管理部门和企业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探索在产业转移园区、工业园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工作方式方法。

四是在重点地区和行业加快推进清洁生产。计划下半年有针对性在高新区等循环经济工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区,对重点耗能企业、有代表性的港资企业进行专题培训,促进重点耗能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水平,逐步推进“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培育参与计划的伙伴企业,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申报省清洁生产企业。

五是在今年5月及10月,组织符合申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条件的企业及认定期已过企业申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减免税,减少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四)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坚决打好节能攻坚战

1、实施完善节能“三个体系”行动计划

一是完善节能考核体系。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以及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落实节能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二是完善节能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我市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季报制度,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分析,实行“一季一报送、一季一分析”,及时全市能源利用状况公报。

三是加强节能统计监测。开展全市以及市重点耗能企业能耗预警监测分析制度,及时掌握和分析各地和重点企业能耗变动趋势。对各重点耗能企业、各地上报的节能统计数据,加强监测,确保数据质量。

2、实施节能监察行动计划。

一是实行企业节能监察行动。制定2009年全市节能监察行动计划,把节能监察任务予以分解落实,发挥市、县(市、区)两级积极性,实行市、县(市、区)联动,推动全市节能监察工作的开展。对节能目标完成不理想、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耗能企业作为重点的节能监察对象。

二是开展节能专项监察检查。根据节能监察工作计划的要求,开展节能专项资金项目进展情况、公共机构节能、淘汰落后产能设备和能耗限额、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落实情况等专项节能监察行动和开展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情况、重点行业企业用能设备能源效率情况等节能专项检查活动,依法促进各项节能法规、标准以及政策的落实。

三是加大节能惩处力度。建立节能监察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每半年向全市通报各地节能监察进展情况。落实惩处措施,对浪费能源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3、实施市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计划。

一是建立健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工作网络。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管理机构、能源管理负责人、能源管理和统计人员及联系方式进行重新填报,健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工作网络。

二是组织对新纳入的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写节能规划,下达节能目标,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切实纳入当地节能部门的管理。

三是加强对市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加强对市重点耗能企业的协调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配备能源管理负责人,夯实节能统计、计量等基础,积极帮助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确保企业完成下达的节能目标。

4、实施节能宣传培训行动计划。

一是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每周少开一天车、减少电梯使用、普及使用节能产品等十一项全民节能行动,形成全民节能的强大声势,积极推动节能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

二是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活动。以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及早筹划2009年的节能宣传周活动,营造浓厚的节能舆论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加大节能培训力度。实行分类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市重点耗能企业参加省举办的节能知识培训班,同时结合本市实际,加大节能培训力度,开展各类的节能培训班,以全面提高我市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水平。

5、实施公共机构节能行动计划。

一是建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体系。按照省的要求和市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承担我市公共机构节能牵头工作。建立由各地、各部门分管领导、联络员参加的节能工作体系。

二是编制出台市公共机构节能“*”后两年计划。按照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省经贸委的要求,编制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后两年计划。

三是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通过对全市公共机构用能状况的调查分析,启动实施一批节能改造项目,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市节能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四是开展公共机构用能统计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开展公共机构用能统计,全面掌握公共机构用能状况,加强监测分析,及时提出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的政策建议。

6、实施节能统筹协调行动计划。

一是加强对各地节能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定期节能形势分析制度,各地经贸部门要健全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季度报送制度,及时通报各地节能工作完成情况。将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本文在总结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设备维护中心维修用备件库存管理、消耗及订购情况的基础上,基于库存管理的ABC分类分析法,分析冲压车间各类备件库存的种类和分布。同时,以装焊车间为例,依据备件的消耗历史,制定了利用SAP系统规范车间备件领用的策略。最后,基于备件的定量订货模型,提出了ABC三类备件的补货策略,为进一步优化维修备件的库存管理,消耗控制及自动补货工作提供了相关参考。

关键词:

备件;库存管理;消耗分析;订购策略

引言

随着工业4.0理念的提出,智能化、高柔性的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行业。因此,人们对设备的运行保障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备件作为重要的维修器材,是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设备变得日益复杂,设备所需的备件种类也越来越多。随着备件种类及消耗量的增加,备件库存及其占用的费用也日益增高[1]。如何有效订购备件,如何提高设备订购的命中率,如何制定科学的备件库存,充分发挥维修备件的生产支持作用,使备件品种及数量配置最优,同时减少维修成本,已成为许多生产制造类企业面前的关键课题[2]。

1北京奔驰维修用备件库存管理情况分析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奔驰)是戴姆勒全球唯一拥有前驱车平台、后驱车平台和动力系统平台的合资企业,也是一家年产达到40万辆的大规模生产制造类企业。生产的连续化和生产设备的多样化,对维修备件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更高标准。目前,北京奔驰设备维护中心在库备件货值3.7亿,在库备件种类将近4万种,分散在各个车间存放。各个库房库存价值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随着整个工厂产能的持续提升,备件总库存金额正在随之逐月上升。针对目前备件数量大、种类多、管理困难的现状,北京奔驰设备维护中心采用ABC分类法对备件进行管理和分类。同时,各个车间及对应库房根据自身特性,对备件的分类归属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调整。将ABC管理方法应用于冲压车间及库房的过程中时,考虑到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具有集成度高、设备复杂、生产效率高的特点,综合分析伺服冲压线的备件分类状态、备件消耗情况,得出了伺服线的ABC分类分析图表,可以看出目前伺服线的备件种类与资金情况。与标准的ABC分类备件分布不同,伺服冲压线A类备件(关键备件)的种类较多,约占55%~65%;而A类备件资金占比也相对较高,可达到85%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伺服线系统集成度高、技术难度大,机械、液压、电气系统耦合关系复杂。无论哪一类别的哪一备件发生故障,都会导致整条生产线的停机。伺服冲压线B类备件(计划备件)与标准ABC分类管理的备件分布一致,种类占比与资金占比基本相同,在15%~25%。伺服线的C类备件(消耗品)种类占比约20%,而资金占比小于10%,与标准ABC分类管理的备件分布有很大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伺服线在设计与制造方面技术领先,设备的各系统集成度高、紧凑、整体性强,因此消耗品的种类相对较少。另外,各装置和零部件的选型级别高,消耗类的部件级别也相对高,因此消耗类的备品(如:线缆、螺栓、密封、气管等)的使用寿命较长,消耗量较少[4]。

2北京奔驰维修用备件日常消耗情况分析

在运用ABC分类法做好备件库存管理的同时,规范备件库存的消耗也是维修备件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一般来说,备件的出库与现场维护工作紧密结合。常规的设备维护活动按照是否造成设备停机,大致分为紧急维修、修正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5]。结合备件的ABC管理方法,可以发现三种维修工作实际上是与三类备件相互对应的。预防性维护主要消耗B类易损备件和C类消耗备件;纠正性维修主要消耗A类关键备件和B类易损备件;紧急维修主要消耗A类关键备件。表3为MRAI装焊车间2016年5月份设备备件消耗数量级种类统计。装焊车间车间内共有大小技术设备42种。常规情况下,装焊车间消耗的设备备件主要集中在点焊技术、通用电气类、HSN、通用机械类、螺柱焊和激光技术。这些技术消耗的备件数量在装焊车间总消耗备件数量中的占比超过80%,其中大部分消耗的备件集中在易损易耗件。MRAI装焊车间2015年度消耗的所有设备备件中消耗类、易损类以及风险类备件所占的比例。在该装焊车间运营一年的时间内,消耗类备件和易损类备件的领用种类分别占据所有领用种类的6.5%和35.8%。从种类上看,易损易耗类备件占据了所有领用备件的42.3%。然而,从数量上看,易损易耗类备件则占据了装焊车间常规备件消耗量的66.1%。即在装焊生产线体的常规运营中,易损易耗类设备备件的消耗占据了所有设备备件消耗量的2/3。换言之,如何有效控制和优化易损易耗类备件的消耗,对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6]。统计了2016年1月装焊车间备件消耗的形式。当月线下维修消耗的备件数量占所有数量的38%。对于设备维护部门而言,希望通过跟踪分析和改进,提高设备备件以线下维修的形式消耗的比例,尽量避免备件在紧急性停机情况下被更换[7]。针对装焊车间备件消耗的现状,车间设备维护部门通过2015年最后一个季度对备件消耗数据的跟踪分析,在2016年开始尝试制定了备件消耗的计划,并逐月进行跟踪。同时,开始尝试将易损类备件消耗活动进行计划性开展,并通过国产化等途径降低备件消耗成本。2016年装焊车间易损类备件每月的消耗计划金额与实际金额对比图。根据2015年易损备件消耗金额,结合2016年相比于2015年产量变化,计划金额由2016年每月产量数据计算得出。2016年10月装焊车间主要技术的易损备件消耗累计金额跟踪。计划金额同样根据2015年消耗金额和2016年产量变化比例计算得出。从2016年主要技术的易损备件消耗统计来看,部分技术实际消耗金额与计划金额差异较大。具体原因如下:(1)点焊修磨刀片和Arplas冲凸模实际消耗明显低于计划金额,因为备件采购不及时,导致超期使用未更换;(2)Eckold冲模和WHP凸凹模实际消耗明显低于计划金额,因为根据使用经验,备件的更换周期延长降低了消耗量;(3)涂胶易损件消耗明显低于计划金额,因为部分易损件定义为辅料消耗,未计入备件消耗统计;(4)螺柱焊易损件消耗低于计划金额,因为螺柱焊目前采取整枪替换的维修方式,相关的易损备件并不在V/W205装焊车间进行消耗。想要提高备件消耗利用率,应该尽量提高备件消耗的计划性[8]。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将易损备件的消耗与预防性检修计划相结合,尽量将易损备件消耗计划化。结合备件消耗周期特点,通常有两种方式将备件消耗与预防性检修计划挂钩:一是提前在预防性检修计划中定期关联物料领用;二是在预防性检修工单中临时关联物料领用。对于消耗周期固定为具体时间的易损类备件(主要是消耗类),将备件在预防性检修计划中定期关联物料领用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在SAP系统中的检修计划中直接关联物料。当系统定期弹出预防性检修单时,会自动产生与之对应的物料领用需求[9]。装焊车间Impact技术在预防性检修计划中定期关联易损备件的案例。Impact检修计划的040步序中明确规定,每三个季度需要更换缓冲块、枪鼻O型圈及圆盘刷。在系统中的该步序直接添加组件,关联对应的备件物料号。通过此操作,每次Impact技术弹出季检工单时,便会自动生成对应的物料预留单。维修人员在实施季检工作前,可以凭物料预留单直接领用需要的易损备件,从而在实施预防性检修工作时可以直接更换,以保证这些需要定期更换的易损备件最大程度地按照固定计划进行消耗。前文提到的更换周期为固定次数的易损类备件(主要是消耗类)。而对于无法统一更换周期时间的易损类备件,需要不停跟踪对应的技术,在达到更换标准时进行更换。对于此类备件,可以采取定期检查,及时在预防性检修计划中提前关联物料领用,以提高消耗的计划性和准确性。装焊车间HSN技术在预防性检修计划中不定期提前关联物料领用的案例。HSN铆模铆杆为该技术最常用的消耗性备件。铆杆和铆模的规定更换周期为15万次打钉。因为每把HSN铆枪在一个工作节拍中的打钉数量差异较大,所以无法统一更换周期。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在HSN的预防性检修计划中添加一个周检步序。具体内容:每周检查所有HSN铆枪的铆杆铆模计数器,如有计数达到更换标准,则进行记录;统计后,在预防检修系统中的当周周检工单中,制作物料领用需求,从而领出相应数量的铆杆铆模。通过上述两种途径,尽可能将易损备件的消耗与预防性检修计划相关联,这样才能为将来有效跟踪和统计易损备件的消耗情况获得准确数据,从而为制定优化措施提供可能性[10]。

3维修用备件的订购策略

在优化维修备件的库存管理和日常消耗后,最后一项工作是规范备件的订购。对于日常维护工作中消耗的备件,目前设备维护中心各部门统一按照定量订货方法进行库存的自动补充。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规定数量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11]。当库存数量低于重订货点R时,按照订购量Q向采购部门下达采购订单。采购过程中,备件库存持续被消耗,订货提前期L到达后,备件库存刚好达到安全库存量S。此时,工厂收到订货Q,库存数量回升。该策略依靠控制订货点R和订货量Q两个变量来控制采购,既充分保障库存需求,又能降低备件的使用消耗[12]。对应ABC分类法中不同种类的备件,在应用定量订货模型的基础上,应对具体参数做出相应调整。对于消耗件,其特征是需求频率很高但价值很低,因此可以使用大批量、少批次的订货策略。一方面,加大批量更容易降低产品的单价,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减少订购批次可以节省订购成本,主要是订购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成本。对于风险件,其特征是需求频率和价值较低。由于该类备件需求频率较低,可以适当降低补货点和补货量。对于关键件,其特征是需求频率很低但价值很高。由于该类备件在短期内出现2次及以上领用的可能性极低,为了降低库存成本,应尽量将补货点和补货量都设置为1[13]。

4结语

制造类企业维修设备备件的管理是企业改善管理、降本增效的一个关键课题[14]。通过备件科学管理,可以有效缩短维修工时,显著降低维修费用,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各家企业都有适用自身的备件管理方式,但只有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持续改善,才能发现最适合本企业的备件管理策略,从而在市场经济中盘活企业固有资源,充分满足市场对设备维修的“优质、快速和低价”的需要,通过可靠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占领市场,从而赢得更佳的经济效益[15]。

作者:王强 郭东栋 高飞 王浩阳 单位: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01-304.

[2]王红耀.加强备件修旧利废降低设备的管理费用[C].“豫兴热风炉杯”2011曹妃甸绿色钢铁高峰论坛暨冶金设备管理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11:145-147.

[3]杨好强,于海东,孙文生,等.矿山设备备件管理浅谈[J].矿业装备,2011,(5):96-97.

[4]吴艳艳.供应链环境下H公司库存改进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5]丰义华.长江电力ePMS在定量订货业务中的应用[J].水电与新能源,2010,(4):46-49.

[6]张永海,赵攀.如何提高设备管理水平[J].科技视界,2013,(25):245-245.

[7]阎会绒,杨占康.企业如何加强设备和备件的管理[J].山西冶金,2003,26(3):7-8.

[8]冯如娟.M公司备件库存管理分析与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9]黄晓诗.机电设备备件的多级虚拟联合库存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10]廉文,王子铮.备件在化工企业中管理方法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1):128-129.

[11]栾少群,刘丽兰,程功勋,等.EOQ法随机库存预警模型研究与应用[J].现代制造工程,2011,(5):31-35.

[12]张海丽.A钢企备件库存结构优化方法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13]郭智敏,严洪森,陈施华,等.备件的ABCD库存控制方法[C].机械工业自动化学术会议.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应用中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亟需将以往企业应用中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从而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以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

二、企业2011年物资管理情况分析本文由收集整理

我企业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国有矿山企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作为一家集采、选、冶生产为一体的大型有色矿山生产型企业,由于地下深部开采,井下构造比以往更加复杂,成本逐年上升,生产产品和物资材料投入较大,而相对的企业物资管理职能薄弱,特别是运用现代化物资管理方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计划不准确。基层物资需求计划有虚报和多报现象,成本意识和节约意识不强。二是消耗控制不严。基层单位领料单水份大,多领和流失现象还存在,管理部门跟踪考核不够。三是库存积压物资多,有效库存比例较低。四是仓储管理和采购管理衔接性差,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性不强,收发料单据较多,与供应商或客户进行对帐较困难,花费时间长,影响库存资金周转。五是基础工作滑坡。台帐、报表、原始数据不规范,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统计、分析、传递和反馈,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六是由于矿山远离市区,生产区与生活区混杂在一起,情况比较复杂,送人情料及物料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三、管理会计提出的改进物资管理方法

(1)提早介入计划前期工作。在需求计划制定之前,计划员提早介入计划前期工作之中,主动与需求单位、设计及相关部门沟通,强化计划前期工作深度,确保重点工程项目所需物资经济、安全及时供应。(2)建立物资计划核准制度。为提高计划准确率,实行两级计划核准,对生产实际需求数量,进行第一次计划核准,每月核准后要及时形成计划核准报告。(3)实行计划会审制度。每月计划核准后,由各类计划员分别对每笔计划编制依据进行说明,形成月份物资请购计划汇总表,物资部门和会审部门签字后报经营管理处定价,再送采购处实施。(4)超前谋化编制好物耗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依据各单位近三年的实际消耗情况,以及对未来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保证预算合理。(5)层层分解物耗指标。根据公司下达的消耗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工区、班组、岗位和个人。形成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物耗成本责任指标管理体系。(6)物耗指标的控制。在物耗成本控制上,按管理的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应用传统和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以各单位目标成本为依据,以责任部门为考核对象,形成一套班组保工段、工段保车间、车间保系统、系统保公司的物耗成本目标责任保证体系,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7)物耗成本的考核。一是公司物资系统建立考评小组,严格按考核细则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坚持四个结合原则,即定期检查与日常控制相结合,专项检查

转贴于

与综合控制相结合,普遍检查与特殊控制相结合,信息反馈与及时整改相结合。二是将单位领导年末兑现奖金、个人绩效工资、方针目标奖金及攻关立项奖金与物耗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直接挂钩,凡成本指标未完成的单位和个人,即使其它指标完成的再好,也一票否决。(8)实行专用物资和通用物资分开管理。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结合各单位实际,通过调研制定专用物资和通用物资分开管理制度,实行通用物资在总库储备,专用物资在分库存放,建立通用和专用物资目录,使专用物资全部实现在本文由收集整理使用单位存放,有效地减少了库存资金占用和二次倒运费用。(9)实行物资跟踪核销制度。在物资计划核准基础上,建立物资消耗核销制度。每月对各单位上月消耗的物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核销,并跟踪消耗去向,对易流失物资消耗要查台帐,查使用去向,要跟踪到班组、作业现场。(10)精细仓储管理。开展清仓核资工作,全面、彻底清理库存物资,核定呆废料,并通过清查历史往来挂帐和工程项目结算,核销红字帐物资,理顺账务,确保账实相符,并定期核定和确定公司、基层两级库房库存储备资金定额。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应用中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亟需将以往企业应用中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从而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以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

    二、企业2011年物资管理情况分析

    我企业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国有矿山企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作为一家集采、选、冶生产为一体的大型有色矿山生产型企业,由于地下深部开采,井下构造比以往更加复杂,成本逐年上升,生产产品和物资材料投入较大,而相对的企业物资管理职能薄弱,特别是运用现代化物资管理方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计划不准确。基层物资需求计划有虚报和多报现象,成本意识和节约意识不强。二是消耗控制不严。基层单位领料单水份大,多领和流失现象还存在,管理部门跟踪考核不够。三是库存积压物资多,有效库存比例较低。四是仓储管理和采购管理衔接性差,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性不强,收发料单据较多,与供应商或客户进行对帐较困难,花费时间长,影响库存资金周转。五是基础工作滑坡。台帐、报表、原始数据不规范,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统计、分析、传递和反馈,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六是由于矿山远离市区,生产区与生活区混杂在一起,情况比较复杂,送人情料及物料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三、管理会计提出的改进物资管理方法

    (1)提早介入计划前期工作。在需求计划制定之前,计划员提早介入计划前期工作之中,主动与需求单位、设计及相关部门沟通,强化计划前期工作深度,确保重点工程项目所需物资经济、安全及时供应。(2)建立物资计划核准制度。为提高计划准确率,实行两级计划核准,对生产实际需求数量,进行第一次计划核准,每月核准后要及时形成计划核准报告。(3)实行计划会审制度。每月计划核准后,由各类计划员分别对每笔计划编制依据进行说明,形成月份物资请购计划汇总表,物资部门和会审部门签字后报经营管理处定价,再送采购处实施。(4)超前谋化编制好物耗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依据各单位近三年的实际消耗情况,以及对未来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保证预算合理。(5)层层分解物耗指标。根据公司下达的消耗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工区、班组、岗位和个人。形成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物耗成本责任指标管理体系。(6)物耗指标的控制。在物耗成本控制上,按管理的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应用传统和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以各单位目标成本为依据,以责任部门为考核对象,形成一套班组保工段、工段保车间、车间保系统、系统保公司的物耗成本目标责任保证体系,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7)物耗成本的考核。一是公司物资系统建立考评小组,严格按考核细则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坚持四个结合原则,即定期检查与日常控制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控制相结合,普遍检查与特殊控制相结合,信息反馈与及时整改相结合。二是将单位领导年末兑现奖金、个人绩效工资、方针目标奖金及攻关立项奖金与物耗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直接挂钩,凡成本指标未完成的单位和个人,即使其它指标完成的再好,也一票否决。(8)实行专用物资和通用物资分开管理。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结合各单位实际,通过调研制定专用物资和通用物资分开管理制度,实行通用物资在总库储备,专用物资在分库存放,建立通用和专用物资目录,使专用物资全部实现在使用单位存放,有效地减少了库存资金占用和二次倒运费用。(9)实行物资跟踪核销制度。在物资计划核准基础上,建立物资消耗核销制度。每月对各单位上月消耗的物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核销,并跟踪消耗去向,对易流失物资消耗要查台帐,查使用去向,要跟踪到班组、作业现场。(10)精细仓储管理。开展清仓核资工作,全面、彻底清理库存物资,核定呆废料,并通过清查历史往来挂帐和工程项目结算,核销红字帐物资,理顺账务,确保账实相符,并定期核定和确定公司、基层两级库房库存储备资金定额。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概述

工业企业是能源的直接使用者,我国的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75%以上。由于企业内部相当数量的用能设备是五、六十年代的老产品,因此能耗高、效率低是普追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企业管理水平的落后,也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所浪费的能源总量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由于管理不善所致。因此搞好节能工作的关键在企业。企业实行科学管理,采用节能先进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两个基本手段。在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加强企业能源科学管理,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是获得节能效果的重要途径。实现能源的科学管理,一条主要的途径是逐步从传统的管理方法过渡到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本地区本部门的用能过程和规律、系统地采集数据,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手段,实现能源管理的定量化、最优化。以最少的能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能源系统工程的研究十分重视并取得迅速进展,纷纷开展对能源规划、能源需求与供应、能源政策与战略的研究,制定了国家、地区、部门的能源规划,相应地建立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数学模型,有的已成为制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t2.3〕。我国在能源系统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已初步建立了国家能源模型及一些分地区、部门的能源模型〔。所有这些研究为促进我国能源管理的科学化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运用能源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探索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企业宏观生产一能源规划及管理的科学决策方法,建立一个针对企业特点、功能全面、求解方便、实用型的企业能源一经济规划模型系统,其目的是使企业以最小的能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将能源系统工程研究方法用于企业的生产、用能管理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二、企业能源经济规划模型总体结构

企业能源经济规划模型(EEEPM)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这是由企业宏观生产指标,企业投入产出模型(EI/OM)、企业能源经济综合优化模型(EEEOM)和政策分析与方案评价模型(PAPEM)所构成。EEEPM系统是将企业的生产指标向量,输人投人产出模型,用来求出在计划年份为满足生产所需要的能源及原材料总量,以及本企业产品对各种能源的直接和完全消耗,明确企业各生产环节的能耗情况,用以分析生产系统内部的薄弱环节,明确节能改造途径。同时投人产出模型可求得产品的能值(完全综合能耗系数),以作为优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之一—能耗目标的指标系数。在企业能源经济综合优化模型中,综合考虑了企业产值(或利润)、能耗及环境保护等多个目标,可求得在满足环保要求下产值(或利润)及能耗指标均较理想时企业的产品结构—最佳生产结构。将这一信息反馈给投入产出模型,求得在最佳生产结构下能源需求预测值。最后的政策分析与方案评价模型,则是分析各种政策变化、市场变化、企业内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等,对企业最佳生产结构的影响,以求得在内外部情况变化时新的最佳生产结构。EEEPM具有如下功能:1.模拟企业生产过程,建立产品的投入产出表、进而进行投人产出分析,求取产品的能耗,找出系统内部的薄弱环节,明确系统节能改造途径。2.迅速、准确地提供不同条件和不同目标下的最优生产方案。同时可以优选出使企业经济指标和能耗指标均较理想时的满意解,为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安排提供参考方案。3.对给定方案或现行政策进行分析评价。预测产品的市场突变及某些政策、措施的执行对最优方案所带来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应变的参考。4.分析由于企业内部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节能措施实施后对企业最佳生产结构的影响,输出各能流的影子价格,评价各节能措施的可行性。

三、子模型的建立

1.企业投入产出模型(El/OM)投人产出分析是能源系统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EEEPM中投入产出模型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企业的投人产出表;预测企业生产对各种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量;分析主要产品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以便寻求系统的薄弱环节;计算产品的综合能耗系数和产品能值,以作为能源经济优化模型中能耗目标的指标系数。所有这些分析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在El/OM中采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其表式如表l所示。表中各元素的下标ij表示第j种产品生产中需消耗的第i种产品(或能源、或外购物资)的数量。表中的从N、L分别表示企业产品、能源及外购物资的数目。投人产出模型的基本数学表达式为(式略)式中X为企业总产品列向最,I为kxk阶单位阵;Y为企业最终产品(商品)列向量;G二为能源需求列向最,GL为外购物资需求列向量,A为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E为对能源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D为对外豹物资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几只要已知企业最终产品产量指标即企业宏观生产指标Y,就可借助于式(「l)完成投入产出分析过程。2.企业能源经济编合优化棋型(EEEOM)EEEPM系统中的能源经济综合优化模型(EEEOM)是以实际的生产流程系统为基础,以反映生产系统中各物资平衡关系的投人产出表为出发点,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的经济(产值或利润)、能耗、环保等多个目标,其实质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确定较为合理的生产结构,使各目标综合考虑的效果最佳。在该模型中,以投入产出表中企业中间产品的产量作为决策变量,考虑了产品的市场需求、能源的供应和需求、外购原材料的供应和需求、生产过程的物料平衡、设备的生产能力及决策变量非负等六大类的约束。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式略)3.政策分析与方案评价模型(PAPEM)EEEPM系统中的政策分析与方案评价模型(PAPEM)的主要功能是在EEEOM给出的满意解之后,分析某种政策的改变或某些措施的实施对最优解的影响,与EEEOM相关联,.重新给出改变后的最佳生产结构。政策的改变和措施的实施主要指生产指标的变化,能源政策的变化,产品价格的市场突变、生产工艺的改进、节能设备的利用或其它节能措施的实施等。PAPEM的特点是与决策者密切相关,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与决策者或系统分析人员不断交换信息。由于PAPEM所要解决的问题很难用一组数学式子来表达,在本模型系统中,借助于投入产出消耗系数表及EEEOM,将生产过程及外界的突变转化为EEEOM中各项参数的变化,以人机对话的形式,按决策者的要求输入所改变的参数值及其在EEEOM中的位置,返回EEEOM,求得参数改变后新的最佳生产结构。在算法及程序设计中,设置了多方案运算软件,以完成PAPEM的功能。该模型的思路及求解过程,(图略)

四、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算法及程序设计

鉴于上述,企业能源经济综合优化模型共用三个目标函数,且目标函数之间是相互予盾的,不可能求得绝对的最优解,问题的关健在于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找出符合实际的满意解。多目标决策方法很多,有的用千求解大规模能源规划模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本文针对所构造的EEEOM,设计了改进的目标参数规划(MGPP)法,可以利用一般的线性规划单纯形两阶段法,计算出同时考虑两个目标的一系列可行解。该法尤其适用于不带有MPS数学规划软件包的小型徽机,对于求解大规模双目标线性规划能源模型,易有独特的优越性。运用MGPP法求解EEEOM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三个目标中的污染目标化成约束,取一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最作为约束值,从而使原问题(2)化成双目标问题。而后用MGPP法,求解该双目标问题的一组非劣解。MGPP算法的实质,是首先分别求解出仅考虑一个目标函数时的最优解(理想点),使实际目标值与理想点的偏差作为新的目标函数,再考虑两个目标的要求程度不同,加入一组目标参数(权系数),求得一组(全部的)有效解。运用MGPP法,最终将原问题(2)转化为求解下述单目标线性规划问题。(式略)利用式(3)的模型,可以很方便地求得原问题(2)的一组或全部有效解,其有效解的集合如图(3)所示,图中D点为由Pmax和Emi。组成的理想工况,曲线AB为有效解的集合,决策者可以由此选取满意的有效解,图中的C点为距理想点偏差最小的有效解。MGPP模型能方便地将双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化为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可利用一般的单目标规划的算法及软件解决双目标问题。同时,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及灵敏度分析,也可用于MGPP的求解过程。该方法概念简单,求解方便,特别对于求解大规模双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根据上述模型,作者编制了大型多功能单目标线性规划软件(LP)及双目标模型算法软件(MGPP)。设置LP软件的目的是为了求解问题(4)、(5),MGPP软件用于求解问题(3)的全部有效解。该软件系统用FORTRAN一77语言编写,共有语句2381条。在程序调试过程中通过不同规模的单目标和双目标线性规划问题的反复求解和调试,现已在IBM一PC/XT及其兼容机上投人使用。实践证明,该软件适用于求解任何规模(只要内存足够)的单目标和双目标线性规划问题,同时可提供大t的后验分析信息,进行多方案运算。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随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2003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感到市场竞争的压力。根据广东清单试点的经验,工程造价比定额方式降低10%~15%,这使得利润空间明显减少。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在中标后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使期望利润成为现实?笔者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入手(见图1):

(1)认识成本管理的客观规律,形成符合项目部状况的管理流程、工作流程。规范实际工作,从而加强过程控制,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2)加强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由于成本管理要想达到效果,就要细化管理,解决部门间信息沟通的障碍,使成本信息快速反映出来,这些只有靠信息化的手段才能实现。

1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认识

1.1合同管理

建造合同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有更多的费用问题要依据合同确认,而不是依据预算来确认,合同的主要作用将在以下几方面更加突出:

①工程量核定方式;

②工程款支付方式;

③违约责任及索赔规定。

因此,项目部必须认真研究建造合同的各项条款。分包合同、采购合同、加工合同、租赁合同等项目涉及到的所有合同,随着施工建造的市场化、规范化、规模化也都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对甲、乙方都有强制作用。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施工项目部来讲,认真、及时、全面、专业地加强合同管理将成为必然趋势。要做到这一点,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过程监督,分清合同条款制约因素(时间、工程量、工程款、加工量、采购量、采购单价等),建立报警、预警机制。

(2)分清合同种类,不仅管理乙方合同(建造合同),同时管理甲方合同(分包合同、采购合同、加工合同、租赁合同),实现全面合同管理。设置专人甚至聘用专业人员监督管理,在合同签订或工程承包前审定合同,把握条款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机会,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自身违约情况发生,同时及时发现甲方违约情况,提示项目决策人向甲方索赔的机会。

1.2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涉及到工期、工程收入和资源消耗。进度管理主要包括进度计划、计划执行、进度统计、进度跟踪、计划调整几个环节,进度计划是龙头,必须先行和及时调整,它也是其他计划编制的依据。原则上进度计划应该由技术人员和工长共同编制,因为编制进度计划要考虑施工方案、施工队施工能力、机械能力、天气因素等。施工方案是技术人员本着合理、可行、节约的原则编制的,进度统计是预算统计和计划成本统计的前提,是实际成本消耗和实际成本预测统计的前提。

1.3技术管理

技术人员在整个项目成本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方案、材料消耗计划、机械使用计划等技术工作的结果,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本消耗,而且其损失影响很难在其他环节弥补。技术管理的消耗控制作用主要有3个方面:钢筋耗量的控制作用、周转料用量的控制作用、大型机械的使用方案等,这也是技术与其他管理之间的交圈工作和岗位职责。

1.4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要细化。合同预算、施工预算都应分解到分部分项上,这样才能和实际成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5分包管理

工程分包包括3种情况:

①专业工程分包;

②人工为主的施工分包;

③甲方指定分包。不管哪一种分包形式,项目部都应该以合同的方式确立双方的关系,明确分包范围和责任。同时,将分包工程项或费用项分解到分部分项的节点上分为分包工程量统计和费用统计提供依据。

1.6材料管理

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很大的比重,所以材料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点。材料管理的特征如下:

(1)管理工作繁杂材料种类繁多,从使用和管理有一般消耗材料、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劳保用品等,它们的使用特征、管理特征既相同又存在很大区别。如:对于周转材料又要区别自有周转材料和租赁周转材料,分别处理使用费用。因此管理流程不同,使用单据较多,管理工作繁杂。现代施工讲究减少库存甚至实行零库存原则,尤其城区施工场地较小,没有足够场地建立仓库,因此材料管理是经常性、重复性较多的工作,也就是说材料管理工作量较大。

(2)工作比较细致材料管理量化要求较强,量差分析、价差分析、成本分析,材料管理记录(入库单、出库单等)中材料量、单价、金额等都要求记录准确的数据,材料汇总统计分析等也要求详细准确的数据,相对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要求量化比较强,工作也比较细致。

(3)材料采购结算与成本核算分离,采购结算不计入成本,材料领用才进入成本。根据材料管理的不同特点,将材料管理分为:消耗材料管理(包括一般消耗材料、商品混凝土、低值易耗品和加工半成品的管理),周围材料的管理(包括自有周转材料和租赁周转材料的管理)。

材料成本管理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突出重点、全面细化,重点突出大宗材料的管理流程设计,如:突出了钢材出入库管理、商品混凝土管理、钢筋加工管理、木材和竹胶板的管理、钢模和架子管的管理等,全面细化考虑了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的处理方案,以及材料运杂费单独结算等问题。

(2)消耗材料以出库计入成本,并且与财务不同的是出库立即计入成本,因此可以形成动态成本。

(3)建立了入库价格控制机制。

(4)消耗材料按部位实施限额领料控制。

1.7机械管理

有机械管理和机械消耗材料的管理(包括机械配件和燃油、机油等)两方面管理,机械管理分自有机械和租赁机械两方面的管理,对于租赁机械要着重考虑使用计量方式和费用结算方式对管理的影响。

机械管理的主要工作有:

(1)根据施工方案和机械使用计划,核算采购成本降低价值,同时考虑资金周转能力,确定是否采购机械。

(2)确定采购机械和租赁机械后,按各自管理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

(3)建立机械配件和耗材的管理流程,并纳入规范化管理。

(4)分包单位使用机械的扣款查询,对于分包单位借用项目机械问题,应确定分包范围是否包括机械借用,对于已经在分包范围内的机械使用应做相应扣款。

1.8成本会计管理

(1)根据公司有关规定,扩充建立项目费用科目,作为项目收入和成本对比盈亏的核算基准,科目的建立应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在成本分析时能够直观反映项目盈亏点所在,并完成以下工作:

①协助预算人员完成中标预算和施工预算的科目挂接,形成费用科目下的预算收入;

②收集分包合同、材料消耗计划、周转料使用计划、机械使用计划和其他费用计划等,并做科目挂接,形成费用科目下的计划成本;

③审核分包、材料、机械各部门有关费用单据的科目挂接,形成实际成本和收支帐。

(2)完成其他业务部门没有处理的费用管理,具体如下:

①编制其他业务部门没有编制的费用计划;

②处理诸如工资、奖金、差旅费、招待费等,其他业务部门没有处理的费用单据;

③将上述费用单据做科目挂接,形成实际成本和收支帐。

(3)整理和管理项目收支帐目,为项目经理提供资金周转情况,并依据经理批示支付有关费用。

2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由于建筑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工程实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工程的独特性、施工地点流动性,工程的一次性等,本质上是项目管理。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具备项目管理的特点。

(1)进度计划是项目管理的基础。进度计划是在工程分部分项的基础上,细化工作项目,同时给每个工作项赋予时间参数。那么进度计划实际上就把工程实体从空间和时间上详细分解成了可以考量的节点,消耗性材料可以针对节点进行控制,比如事前针对某节点制定消耗材料的使用量,在材料出库时指定节点,同时计划使用量自动调出,则可以进行限额领料;机械和周转材料等则跟进度计划中的时间参数联系在一起,用进度计划的时间控制进出场时间。

(2)项目的独立核算。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和独立性,要求项目核算要及时,同时核算的范围仅限于该项目。

(3)采购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开始时,收入基本是确定的,在项目成本管理中,支出直接来自采购,包括材料采购、机械采购和租赁、劳务分包、专业分包。在项目管理中,人、材、机的消耗量靠现场管理控制,采购管理就是对单价的控制,单价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施工成本。

(4)及时的盈亏分析。虽然,在项目开始时,总的收入基本确定,但那也是预期的收入,实际的收入会随进度而变化。同时,由于成本也是动态变化的,那么及时盈亏分析对于项目部管理层及时决策,显得极为重要。

(5)及时的成本信息查询。成本信息必须及时反映。由于项目成本不总是按照事先预定的轨迹变化,总是和计划有差异,那么及时掌握项目成本就具有了重要意义,阶段性的成本汇集都会使成本控制滞后,成本汇集的时间越长,实际成本变化带来的损失会越大。

3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几个作用

3.1资源的优化

在项目施工前,公司和项目部应根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对工程应该使用的资源作统一部署。由于资源和施工方案密切相关,这就使资源优化的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处理,优化结果更具说服力。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资源总体控制才能使资源的使用均衡。

如对于生产部门会提出材料的使用计划,材料部门如果按照使用计划采购,结果会出现:

①使用量小采购成本高;

②采购不能及时到位;

③采购到位,但是使用计划调整;

④库存已经很高,还继续采购。这时,采购部门应该充分考虑使用计划、现有库存量、安全库存量、材料采购在途量、采购经济批量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采购计划,在保证生产部门使用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

3.2统计及时准确

一个施工现场,工程材料繁杂,机械种类众多。项目部一方面要掌握材料耗量情况和机械使用状况,一方面要掌握各种结算信息。软件的应用将使这些资料的搜集简单、及时、准确。

3.3业务处理规范

由于信息化建设使项目部工作都纳入到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工作按照平台上的流程进行,工作过程透明、工作结果清晰明了,使管理的过程控制成为可能。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地铁通号公司;物资管理;计算机应用

 

      北京地铁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六九年第一条线路开通运营到现在的三十七年中,先后开通了环线、十三号线和八通线,从全程十几公里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公里。现在四号线、五号线也在施工建设中。

      地铁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通号公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我们从几个人发展到一千多人,从几个班组发展到几十个班组,忙于繁杂的事物处理,没有精力提高管理水平,这样,过去的二级物资管理模式和靠人工报送计划、手工开据发料的发料的物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了。为了提高通号公司物资管理水平,更好地控制采购、供应成本,减少企业每天的请购、询价、采购、进库、验收、发料、领料等耗用的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减少呆滞积压和贬值报废,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企业经济核算,急需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和数据库存储技术,在地铁通号公司部门内建立起全局性的物资管理系统,提高物资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以适应地铁发展的需要。

      北京地铁通号公司物资管理系统是根据地铁公司物资管理原则和通号公司物资管理流程以及物资流通的实际情况,采用三级管理、两级核算的管理方式,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拖自行设计开发的物资管理系统。该系统立足于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遵循物资流通全过程监督控制的原则;利用现有通信资源,结合目前广泛应用的internet技术,使科学的管理理念得以顺利实施。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物资状况的准确性,节约了资金。

1系统设计目标

      建立基于it的通号公司物资管理系统,实现地铁通号存及消耗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降低物资管理成本,提高物资使用效率;改革并优化原有业务流程,通过网络实现物资需求的计划申请、审批和分配,加强对计划的考核分析,提高兑现率;实现物资的采购、库存、资金等方面的全程监控;由事后分析向事前控制转变,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使点库存变为网库存,准确掌握库存情况,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和呆滞积压;加强对计划的考核分析,提高兑现率;把物资部门有关人员从繁杂的手工核算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该系统的应用将不断提升地铁通号的物资物资管理水平,使物资管理和采购供应工作更加高效、规范、有序。

2 物资系统管理模式

      根据地铁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通号公司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的物资管理模式。三级管理是指地铁通号公司对材料科的管理;材料科对下属车间的管理;和各车间对下属班组的管理。两级核算:是指公司材料科对各车间的核算和车间对下属各班组的核算。(见图1)

2.1材料科对车间的一级核算

      是材料科以各车间为单位,开据发料单,实为库存转移,公司根据发料单列为维修成本。

2.2车间对班组的核算

      主要是对班组实际消耗的费用进行核算。通过核算,真实地反映出设备的维修成本

3 系统分析

3.1物资储备定额子系统

      地铁公司的生产任务是安全运营,它的特点是点多、线长,维修任务急,因此有必要实行物资储备定额管理。把物资合理的储备到第一现场,为生产维修提供可靠的物资保证。从而实现地铁的安全运营。

      物资储备定额子系统通过消耗记录能够自动生成定额内物资的请领计划,通过系统完成分配,发放和备料等功能。

      物资储备定额子系统还包括临时计划系统和互换件系统,通过系统完成临时计划和互换件备品物资的发放。

3.1.1互换件子系统

      为了核算的需要,我们把两千元以上且不属于设备的材料定义为互换件。这部分材料具有使用频率高、易损坏、互换性强、具有相对整体的特点。经过维修可再次使用的特点,占维修物资成本的70%以上。通过本系统完成互换件物资的发放。

3.1.2临时任务子系统

      确保运营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在年计划中无法预见的临时性抢修抢险和其它任务,定义为临时任务。临时任务所需物资,是非物资定额的项目内的物资。由于临时生产任务施工区域分布广、累积数量大,并具有一定的常规性、零散性、和时效性特点。因此,临时生产任务发生的物资,要单独核算。

3.1.3物资储备定额子系统流程图

      本系统根据期初库存、本期定额、(临时计划)和消耗纪录,通过公式计算出物资请领数量,从而自动完成物资计划的申报 。根据计划完成物资采购后,材料科对各车间发料,完成物资的第一次分配。车间材料员根据第一次分配单据和各班组请领计划对班组进行发料,完成物资的第二次分配。库管员通过系统打印出第二次物资分配单据,备料送货到现场,从而完成物资计划、分配、发放的全过程(见图2)。

3.2非物资储备定额子系统

3.2.1非物资储备定额子系统

      根据通号公司的实际情况,一些车间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物资管理不能采用储备定额的管理方式。非物资储备定额子系统就是为了完成非定额单位物资的计划、分配和发放工作。

3.2.2非物资储备定额子系统流程

      与储备定额子系统的区别就在于计划不是自动生成的,是车间材料员网上申报的。

3.3工具定额管理子系统

3.3.1工具定额管理子系统

      为完成设备维修工作,根据设备维修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制定工具配发定额。工具作为生产消耗品,其发生费用应列为生产维消耗费,通过工具定额子系统完成工具管理。

3.3.2工具管理子系统流程

      根据计划申报、到期时限、定额补充自动生成计划,进而完成工具的发放。

3.4 统计分析子系统

3.4.1统计分析子系统

      主要完成各项统计指标。根据物资发放和物资消耗进行统计分析,实时反映出车间的物资动态、班组的物资动态、物资消耗方向、和全公司综合的物资动态。

3.4.2.统计分析子系统流程(见图4)。

4. 系统功能分析

4.1自动申报用料计划

      本系统将期初库存数量、定额数量和本月消耗数量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公式将自动计算出下月的物资请领数量,从而完成计划的申报。

4.2物资的二次分配

      各车间的物资员,根据当月材料科的发料凭证,在网上对各班组发料,从而完成物资的二次分配。

4.3消耗记录

      各车间材料员根据下属各班组当月实际用料的消耗单,在网上登记消耗,记录物资的使用方向,也就是记录每项物资分别消耗在哪个设备上,通过消耗记录可以计算出全年每台设备的维修成本,为企业核算资金制定计划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4.4统计分析

      系统通过物资的发放记录、消耗记录、请领记录自动生成物资的消耗统计表、物资的发放统计表、工区消耗动态表。通过统计分析,为企业控制成本,节约资金、减少物耗提供了资料。

4.5具有修改和查询功能

      车间材料员可在网上修改不正确的发料记录和消耗记录。材料科管理员可以通过本系统随时查询各车间的请领数量、发料请况、消耗动态,从而实现对物资流通全过程的监控。

5 .系统机构设计的特点

      (1)、该系统充分利用了通号公司的通信资源psnt系统,结合先进的因特奈特和vlan技术,在不增加任何线缆投资的情况下,实现了远程交互通信,实时监视控制着物资流通的全过程。只要是合法用户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接入该系统。

      (2)、该网络系统在应用因特奈特技术的同时引入了数据库和动态网页asp技术,使每一个终端用户无需特殊设置即可实时的进行数据交换。

      (3)、客户端数据汇集到服务器,经预先设置的数学模型自动运算后,将结果实时返回到客户端,所以数据集中准确,并相对两个以上的用户而言实现了实时交互。

      (4)、整个系统是在严格的权限规定的范围内运行,材料科权限最高,可以实时观察到所有数据运算结果,并可根据结果实施控制。

6 系统实际应用效果

6.1做到了成本费用心中有数

      由于各个“管理系统”能够准确、快捷地统计各种数据,使企业对成本分析有据可依,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其具有强大查询功能,通过对工区消耗和物资发放的实时统计和准确分析,准确地核算出设备的维修成本,为企业制定资金计划合理使资金提供了依据,大大提高了成本控制的严密性和针对性。

6.2实现了库存储备的科学化控制

      本系统注重成本过程控制,建立基于it的物资管理系统,实现网库存,基层单位能大幅降低库存储备使库存设计最合理,同时适度增加供应部门的库存,将较大程度地降低全局的库存储备,减少资金占用,减少呆滞和积压。

6.3加快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步伐

      通过应用该程序可完全实现成本预算的准确下达、科学控制和及时调整,大大加速了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进程,更有助于建立及时暴露问题的成本预警机制和全段预算管理控制网络体系,使出现的异常信息马上得以利用,并由专人负责跟踪考核,可将大量的成本管理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当中,控制在萌芽状态,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应用效果。此外,通过应用开发该微机物控管理系统,可大大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核算的真实准确性,整体提高企业科学化、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6.4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

      通过开发、建立多个信息查询和管理控制点,使各车间物资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控互控,加速了信息传递的快捷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用效果,全面形成了以信息传输为控制防线,以各程序功能模块为控制火力点,对成本、物资、资金实行集约化控制、整合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的管理格局。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能源计划,能源单耗,计划编制

能源计划是钢铁企业生产计划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钢铁企业大型化发展,能源计划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做好规划期能源计划有利于在建设初期就确定能源系统供给情况,减少后期重复投资;做好生产期能源计划,对完成生产任务和公司计划,保证主体设备安全、连续、稳定运行及高效合理利用能源具有重大意义。

1、 编制的目的及分类

能源平衡计划按时期分类:规划期、生产期;按时间分类:年计划、月计划;按前提条件分类:日历时间平均平衡计划(又称年平衡计划)、全厂作业时平衡计划(又称小时平衡计划)、高炉休风时平衡计划、用能大户年修大修时平衡计划、能源发生设备大修时故障时平衡计划等。

规划期平衡计划编制的目的:

1)合理规划和利用钢铁企业内部副产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根据各工艺生产车间的要求和公司能源平衡情况,确定供给企业内部各车间各种能源的品种和数量,并以此作为确定企业内供给系统及输送能力,确定主要供应、输配、储存、放散设备等建设项目的规模

2) 当企业内部副产二次能源和自产耗能工质等不能满足需要时,确定由企业外部引入补充能源或耗能工质的品质和数量,以便确定其供应设施的建设项目和规模。

生产期平衡计划编制的目的:

可以有效衔接企业的生产计划,将能源生产和供应落实到各个生产环节,保证主体设备安全、连续、稳定运行及高效合理利用能源具有重大意义

钢铁企业中集中管理的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一般有电力、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蒸汽、氧气、氮气、氩气、高炉鼓风、压缩空气、工业水、软水、脱盐水、中水(再利用水)、循环水、生活水等,有些企业还有精制焦炉煤气、天然气、氢气等;根据专业分类需编制电力计划、燃气计划、氧氮氩计划、供水计划、热力计划,还有压缩空气计划,而高炉鼓风、循环水一般由动力厂与生产厂进行单线联系,根据需要随时作相应调整,不列入平衡计划中。

2、 编制能源平衡计划的业务流程

钢铁企业能源平衡计划的编制现以现代化管理方式为基础,其流程一般如图所示

根据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制定年度组织生产计划。每月由生产处与各生产厂协商后下达生产月计划。

公司能源发生定额和能源单耗由能源管理部门进行修改确定。将确定能耗值正式下达给各部门。

能源处按生产计划和能耗值,并结合公司设备定修计划和能源设备定修计划,进行各专业能源平衡计划编制。确定各种能源的发生量或输入量,使用量、放散量、损失量及外供量等,然后汇编为月能源计划(初稿)

能源平衡计划(初稿)经公司生产计划初次讨论会,修改后定案,能源平衡计划(定稿)作为公司生产计划一部分下达给全厂,各单位按此执行。

根据生产实绩和能源帐表,编制能源统计月报并作经济技术分析,进行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等,并予以能耗值修正,这样周而复始,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平衡编制水平。

3 编制能源平衡计划的方法

1)产量要求

根据本企业本期生产计划,含有焦化、烧结、石灰、铸铁块、化产品及铁钢材产量,另外对几项主要耗能的工艺处理量,例如炼钢真空脱气处理量,铁水脱硫处理量等也列入计划中,同时冶炼不同品种钢的产量及钢材规格薄厚情况也应列入计划。对有些能源单耗不是以产品产量而以处理量为对象量,因此还需提供下列前提条件,例如成焦率、焦化配煤比、燃料比(焦比、煤比),炼钢铁水比,品种钢情况,钢水收得率、各类坯收得率、各类材收得率及等,根据这些产量和前提条件计算编制能源平衡计划专用的主要生产量(处理量)表。生产量分上旬、中旬、下旬和全月,以便于按月平均量编制平衡计划和当大设备定修或能源供不应求时编制临时平衡计划。

2)能源单耗确定

能耗单耗的确定,各公司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其责任部门有有动力厂、有能源部、有动力处、有生产计划处、有生产经营处等。确定方式有粗放型、有下达指标、有滚动式、也有较严密的管理模式。这里主要参考宝钢的能源计划值管理。

能源计划值管理是宝钢从日本新日铁引进的管理方式之一。所谓计划值是为了不断提高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计划水平和加强各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本企业内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由本企业规定的生产技术,预算等方面的重要基本管理指标。计划值内容组成按其性质分为六大类:生产能力或生产量、效率、收得率、单耗、单位发生量和其它。

计划值管理有一套严格周密、科学而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它基本管理思想是要求平均完成率趋向于100%,主张计划值不与奖励挂钩,要如实地反映生产技术实际水平。在确定计划值水平时要以最近6个月实际平均值为重要依据,并充分考虑设备改善、生产条件、改进操作等各种因素编制。考核计划值完成准确度是计划值管理一大特征。

计划值水平还以不断提高为原则,一般说本期计划值应是上期计划值再加上一个提高值。计划值管理中要对实际完成与计划值作差异分析,进行经济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并努力实施,使计划值水平不断提高。

3)能源平衡计划编制

根据确定的本期主要生产量和确定的能耗单耗,结合公司主要设备定修计划和能源设备定修计划,进行能源计划的编制,各种能源计划编制一般顺序如下:

①确定副产二次能源发生量;

②计算各生产厂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使用量;

③计算动力厂(能源部)各设备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使用量;

④确定放散量,损失及计量误差等;

⑤确定自产耗能工质的发生量,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输入量。

不同能源介质计划编制顺序如下:

①氧氮氩、压缩空气、蒸汽、煤气,一般在编制蒸汽、煤气过程需要协调沟通并兼顾发电,冬季考虑蒸汽需求量,夏季确定发电量。

②各种水计划,需兼顾与蒸汽量关系

③电力计划,根据各计划确定电力需求量,同时考虑发电量,若电力过网,需协调煤气、蒸汽调整计划。

在各能源计划编制时,一般先计算月总量,再计算小时(分)平均量,在各能源平衡计划表中现采用计量单位是,电力:104千瓦小时/时;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氧气、氮气:立方米/时;氩气:立方米/时;蒸汽:吨/时;水:立方米/时,压缩空气:立方米/分。

4、能源平衡计划审定

各能源平衡编制后,先在能源编制部门内校核,审核后,汇编为能源计划,作为公司生产计划一部分。一般每月下旬左右召开由生产管理部门主持,各厂、处生产技术人员参加的生产计划初次讨论会,在会上对各类计划进行说明,并进行各类计划初审。初次讨论会后根据会上意见作修改后,由公司生产副经理主持,各厂、处长参加的生产计划会上,再次对各类计划进行审核,能源编制部门对能源计划再修改,修改后作为能源平衡计划列入公司生产计划中,下达给全公司。

5、能源计划校验

公司能源生产供应部门包括供电、燃气、制氧、热力、给水等,对电力、煤气、氧氮氩、蒸汽、各种水进行实绩管理。每月月初动力厂(能源部)负责编制公司能源统计月报,并以能源统计月报和每月初公司生产部门编制的公司主要产品产量为依据,完成能源平衡表编制。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第一条 目的与依据

为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全市所有公共机构。

前款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第三条 指导思想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为统领,以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为龙头,以节能工作体制、机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为牵引,以节能监管、奖惩为推手,突出能耗统计、能耗监测、定额标准、考核评价核心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建筑节能,日常能源节能,节能诊断,节能审计,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推广应用等工作,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第四条 节能改造经费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将公共机构节能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支持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先进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等。

第五条 责任主体

公共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全面负责。

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公共机构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公共机构行政负责人是本单位节能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节能机构工作人员是本单位节能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内部节能考评工作。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六条 领导体制

(一)成立市人民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的组织、领导、协调等工作。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节能办”),负责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县级也应成立相应工作机构。

(二)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部门主管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在市管理节能工作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考评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县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指导和监督下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同级管理机关事务工作机构的指导下,开展本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第七条 具体职责分工

(一)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领导、组织和协调,从宏观层面指导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节能办负责本级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督查落实领导小组会议议定的事项;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培训,普及节能科学知识;按要求报送、传递能耗各类信息;提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重大政策、措施建议。

(二)管理机关事务工作机构负责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按规划要求制订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分解下达本级各公共机构,担负能耗监测、诊断、能耗定额执行、审计、统计、能耗公示等节能管理工作,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并落实节能奖惩等工作。

(三)市、县级节能办应当与本级发展和改革、工业经济发展、监察、财政、建设、审计、统计、电力等部门建立节能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公共机构节能协调小组。定期分析、研究、总结本辖区公共机构节能运行工作情况,加强工作交流,沟通节能信息、评估节能形势,及时向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意见建议。

第八条 工作例会制度

(一)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也可根据情况适时召开。主要进行节能工作经验总结,节能经验交流,安排部署各项节能工作,及时研究决定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重大问题。

(二)公共机构节能协调小组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也可适时召开。主要进行节能信息的相互沟通,分析能耗定额内能耗情况,协调节能工作运行中的矛盾等。

(三)节能办会议每月召开一次。主要分析本行政区域、本级能耗特点、能耗定额标准执行、节能工作制度落实等情况。

第三章 节能管理

第九条 节能规划和目标

(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根据全省公共机构节能中长期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市公共机构节能中长期规划和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并按年度将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分解落实到本级各公共机构。

县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制定本级规划,同时将节能目标和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公共机构。

(二)各公共机构应当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和对本单位的节能考核目标,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备案。

县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将本辖区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备案。

各级公共机构向上一级管理机关事务工作机构的备案时间是每年3月底前。

第十条 节能联络员制度

按照《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市公共机构节能联络员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事文〔〕38号)的规定,各公共机构应当建立节能联络员工作制度,明确专人担任本单位节能联络员,负责收集、整理、传递节能工作重要信息,按时报送能源消费统计情况。

第十一条 能耗统计制度

能耗统计是指公共机构按照规定,准确、及时、全面地对能源消费计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汇总。各公共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关于印发〈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的通知》(国管房地〔〕20号)的规定进行能耗统计并及时上报统计结果,上报统计结果应当加盖单位公章。

各公共机构应当确定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人员担任能耗统计员(以下简称“统计员”)。建立单位能耗统计台帐,及时如实收集、整理和归纳汇总能耗数据。

第十二条 能耗计量制度

能耗计量是通过计量手段,采集公共机构的总能耗以及各系统、各部位的能耗。各公共机构应当通过计量及时掌握能耗各类指标,进行能耗状况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各项节能措施,建立健全能耗计量工作岗位责任制。

各公共机构应当选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计量业务素质的人员负责能耗计量管理工作(简称“计量员”),并按规定时限将计量数据及时报送统计员。

各公共机构应当按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计量(指对公共机构中不同的使用单位进行分区计量)、分类计量(指按水、电、热、油等不同种类对能源资源分别进行计量)、分项计量(指对公共机构中的空调暖通、照明、动力、信息机房、食堂等不同系统或部位进行分别计量)。

具备能源信息化管理条件时,应当实时对能耗计量数据与能源利用率进行监测管理,及时发现用能异常情况和管理漏洞,纠正用能浪费现象。

第十三条 能耗公示制度市、县管理机关事务工作机构应当对本级公共机构能耗状况按照市每半年、县每季进行排名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全市各级公共机构能耗数据通过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进行公布,公示内容包括:用水量、用电量和公务用车耗油量等。

各公共机构应当每月对本单位能耗状况在单位内部和其公共网站上公示。

第十四条 能耗定额制度

节能办应当综合辖区内各种能源尤其是水、电、油历史消耗、现在消耗、特殊时期消耗等情况,在发展改革、财政、审计、工业经济运行等部门配合下,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能耗定额。能耗定额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耗消费结构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

财政部门根据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制定能耗支出标准。

第十五条 能耗分析制度

各公共机构每月5日前应当对上月本单位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主要用能设备变化情况;主要能耗指标的变化趋势;人均能源资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公车能耗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分析;与同类公共机构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能耗分析查找各项能源资源消耗水平降低(升高)原因,拟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等。

节能办应每月分析一次本辖区能耗定额标准内使用能源情况,对超出能耗定额使用能源的,应发出预警意见。有关公共机构超出能耗定额使用能源的,应向本级节能办作出书面说明。

第十六条 能耗诊断制度

节能办每季度应组织专门力量对能源消耗较大的单位进行节能诊断,根据能耗数据同比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并督促落实。

第十七条 能耗统计报告制度

各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员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向本级节能办报送能耗统计报告,下级节能办汇总后应当向上级节能办报送:

(一)报送要求。按期报送,报送周期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

(二)报送时间。按照各级节能办要求时限。

(三)报送奖惩。对积极完成各类报表报送任务的单位予以表彰;对迟报、误报、不报、消极应付对待统计报表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个人的相关责任。

第十八条 能耗审计制度

市、县级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各公共机构应当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22条和第23条的规定进行能耗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市、县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公共机构的能耗统计报告和开展节能检查的情况,定期选择一定数量的高能耗公共机构和用能超过能耗定额机构进行重点审计。

第十九条 能源管理岗位制度各公共机构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指定或聘任节能督查员。重点用能系统、设备(主要指:供暖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炊事系统、给排水系统、网络机房、锅炉房、配电室等)操作岗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各公共机构应当定期对能源管理岗位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适时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要求进行岗位考核和奖惩。

第二十条 节能运行管理制度

加强用能系统运行管理,完善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克服“重设备、轻管理”的观念,确保设备高效运转。

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应当包含:岗位职责制度,值班、巡视检查、运行记录制度,维护保养制度,节能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制度,文档管理制度等。操作人员应当熟知岗位制度、工作流程、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技能。

第二十一条 节能改造制度

(一)节能改造前,需委托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或第三方能源审计机构进行综合诊断或专项诊断。

(二)根据能源审计结果或节能改造进行经济性评价,投资回收期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超过四年。

(三)在节能改造合同中,应明确节能量化要求及相应的违约责任。应当充分收集节能改造前后的相关数据,对节能改造进行量化对比和评价,并据此确认改造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第二十二条 新建建筑节能评估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制度

(一)严格控制公共机构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标准,并对建设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未通过评估和审查的项目不得批准或核准建设。

(二)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分步骤、有秩序地组织实施。严禁以节能改造的名义改建、扩建办公用房或进行超标准装修。

(三)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维修改造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

第二十三条 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节能办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本辖区内公共机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主要内容:结合本地实际,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普及节能知识,浓厚公共机构节能氛围;定期开展能源资源国情教育,增强公共机构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节能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节能管理能力和操作运行水平;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有鲜明特色的公共机构节能文化。

第二十四条 节能社会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公共机构节能公示制度,利用公共媒体公示公共机构节能情况,公布节能监督电话,广泛听取意见或建议,对有关节能意见和建议应当及时予以反馈。

第二十五条 政府采购制度

节能办应当与政府采购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清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产品、设备。

各公共机构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第二十六条 合同能源管理制度

公共机构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应当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在本级范围内积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形成经验后逐步展开。

第四章 节能措施

第二十七条 建筑节能

(一)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建筑节能措施。公共机构的既有建筑由本级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建筑年代、结构形式、用能系统、耗能指标、寿命周期等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制定综合节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和既有公共机构建筑节能改造,应采用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优先采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第二十八条 办公节能

(一)管理机关事务工作机构应当优化配置办公用房、办公设施和设备等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二)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的应用,充分使用无纸化办公,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

(三)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系统,减少会议数量,缩短会议时间。

(四)及时淘汰更新高耗能办公设备,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复印及传真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五)建立办公区巡视检查制度,督促和提醒工作人员养成离开办公区及时关闭用电设备的习惯。

(六)公共机构范围内逐步淘汰使用一次性纸杯,倡导绿色祝福,杜绝使用纸质贺卡。

第二十九条 用电设备节能

(一)创造条件采取分户、分项计量用电。

(二)空调系统节电。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非工作时间、节假日不开空调;提倡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加强空调系统节能诊断和节能技术改造。

(三)照明系统节电。

1.公共机构办公场所新装灯具应当全部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既有普通灯具应当换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

2.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除阴雨天气外,白天尽量不开照明灯具。

3.改进公共区域照明控制方式,推广应用声控、光控、红外感应等智能调控装置,提高控制效率。

4.严格控制办公区装饰性景观照明,除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外,尽量减少使用或者关闭强力探照灯、大功率泛光灯、大面积霓红灯等高亮度、高耗能灯具。

(四)电梯系统节电。

1.加强电梯运行调节,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选择最佳派梯模式,合理确定电梯启用数量、层次和时间,避免空载,减少等候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2.办公区内三层以下(含三层)停开电梯。

3.节假日原则上只保留一部电梯运行。

4.开展电梯智能控制改造,加强维护保养,降低电梯单位能耗。

第三十条 用水设备节能

(一)加强用水设备的维护,严禁跑冒滴漏和浪费。

(二)加大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力度,提高用水效率。

(三)绿地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禁止用自来水涌灌。

(四)定期开展节约用水教育,培养公共机构人员养成良好节水习惯。

第三十一条 用气(燃油)设备节能

加强对用气(燃油)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需要进行节能检测和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切实提高气(燃油)利用效率。

第三十二条 公务用车节能

(一)对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严格控制车辆保有数量。

(二)加强日常管理,实行“一车一卡”加油和定点维修制度。

(三)建立完善本级公务车辆档案,推行单车能耗核算,每月对公务车行驶里程和耗油量状况进行公示,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和节油奖励制度。

(四)制定公务用车登记制度,严格公务用车使用范围,建立公务用车节假日封存停驶制度。

(五)严格执行公务用车报废制度,按规定及时报废高耗能、高污染的车辆。

(六)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服务社会化,加快班车、接待用车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鼓励工作人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第五章 监督与奖惩

第三十三条 监督检查管理机关事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节能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二)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

(三)能源消耗计量、监测、统计和报告情况;

(四)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

(五)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情况;

(六)能源和管理岗位设置及能源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

(七)用能系统和设备节能运行情况;

(八)公共机构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

(九)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情况;

(十)开展能源审计情况;

(十一)执行节能产品、设备的政府采购情况及执行国家、省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名录和淘汰或者限制使用的用能产品、设备、设施及材料名录的情况。

对节能规章制度不健全、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情况严重和能源审计中有重大问题的公共机构,应当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节能整改

公共机构违反规定用能造成能源浪费的,由本级管理机关事务机构下达节能整改意见书,公共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落实。有严重问题的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五条 考核评价

(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工作,应当制定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公共机构节能考核激励机制。考核主要内容为:节能管理体系建设、节能规划、节能管理工作、节能宣传与培训、能耗统计、节能改造项目、节能措施落实、节能监督检查、节能资金落实等。

市节能办具体组织实施。

(二)半年和年终,市节能办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对全市公共机构节能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评价;

第三十六条 表彰奖励

对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节能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做出显著成绩,以及举报公共机构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第三十七条 惩戒措施

公共机构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会同或者建议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由有关部门对公共机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

(一)未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或者未按照规定将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备案的;

(二)未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或者未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

(三)未建立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制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制度和公共机构节能联络员工作制度的;

(四)未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或者未在重点用能系统、设备操作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

(五)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未向本级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作出说明的;

(六)未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或者未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措施的;

(七)开工建设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公共机构建设项目,或者以节能改造的名义改建、扩建办公用房和进行超标准装修的;

(八)违反规定超标准、超编采购公务用车,不如实报告公务用车数量,或者拒绝报废高耗能、高污染车辆的;

(九)未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的;

(十)拒绝、阻碍节能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八条 管理人员法律责任

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中、、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能耗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ERP 单井核算 拓展 软件

中原油田ERP系统于2006年3月份成功上线,油田层面的物资管理核心业务实现线上操作,库存地点仅伸至二级单位,二级单位内部单位的需求计划管理、单井核算等业务仍然线下运行。每个采油厂年材料费约2个亿,约占每个采油厂成本的1/3,物资的细化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目前主要困难有两个方面,一是需求计划管理。三级单位的需求计划上报、预算控制、审批、汇总都是线下工作,工作量大、预算控制难度大;二是单井站核算统计难度大。物资管理要求要求本月上报下月需求计划,具体的用料井站、设备难以确定,事后对1400多口井、100多座站,众多车辆准确统计消耗工作量难度非常大。

针对以上问题,中原油田物资供应处组织人员,开发一套二级单位物资管理系统,解决二级单位物资管理问题,实现了需求计划的全流程管理;实现消耗点数据实时追踪;基层单位和材料切块主管部门可以实时动态掌握材料费用的流向和消耗,降低了基层单位材料人员的物料数据统计工作,提高了数据准确率。

一、系统运行环境

中原油田物资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应用服务器采用的MicrosoftW indowsNT 4. 0服务器操作系统, J2EE平台, Tomcat5. 5的网络平台上,数据库选用MicrosoftSql Server 2005。

二、程序设计关键技术

1. J2EE平台,JSP/Servlet。

2.采用先进的Java Web Start 是基于 Java 技术的应用程序的一种部署解决方案。

3.应用程序将自动更新,没有复杂的升级过程。

4.存储大型关系数据库MicrosoftSql Server 2005。

5.SAP系统数据交换采用是SAP标准数据接口bapi技术。

三、系统主要功能简介

本系统主要功能包含预算管理、需求计划管理、收发存管理、单井消耗统计以及和SAP系统接口。

预算管理:

每个二级单位都有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厂的预算管理。物资预算分为纵向和横向预算,在横向上遵循厂物资供应站总材料费控制—相关科室、部门专项材料费用预算—基层单位分项材料预算三个层次进行控制。在纵向上遵循厂材料费总预算—三级单位材料预算—基层班组材料预算的三级预算控制体系;总的材料费用由二级单位根据生产与局预算情况确定,材料主管部门、三级单位的材料费用由供应站根据生产,总材料费用以及历史消耗情况确定。每部分预算原则不能突破,部门预算增加由财务科负责。所以在三级单位编制需求计划时一定维护切块预算与本单位预算,编制需求计划过程不能突破两个预算,在收发业务过程系统会自动更新发生预算。所以本系统有详细的动态预算管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模块:

采油厂三级基层单位在系统中填报物料需求计划时,需求计划不仅受切块限额控制,并且还受本单位消耗定额来管理,双管齐下,共同控制。

计划填报、审批流程见下图:

从上述图可以看出系统清晰勾画出二级单位内部的需求计划提报流程。三级上报需求计划,受限额控制,经过本单位主管领导、部门领导和供应站审批后,召开物料平衡会,会上主管厂领导确认相关需求后,供应站按物料编码汇总三级单位需求,上传ERP系统,形成预留。通过需求计划管理模块物资需求计划录入快速准确,预算实现远程控制,SAP预留通过系统自动提报,数据准确可靠。尤其物料平衡会环节实现全厂物资需求与生产需求全面对接,物资需求与预算全面对接过程,使物资采购更加贴近生产。

单井核算管理:

由于SAP系统根据预留发料,本系统自动抽取物料凭证形成二级单位的库存。二级单位根据三级单位需求计划、二级单位库存给三级单位进行发料。为细化管理,本系统为三级单位设立“虚拟库房”,延伸到三级物资管理,建立了三级库房的材料收发台账。下图为收发存业务流程图:

材料消耗方面,可以核算到班组,还可以具体到单井、单站、单台设备或车辆。该系统实现三级单位物资管理全过程管理,一是二级单位对三级单位进行发料,三级单位根据单井、站以及设备的用料需求进行发料。对物资消耗点进行发料与统计功能的实现,极大提高物资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减轻工作量,提高发料过程中对成本中心、生产过程、措施、会计要素填写的准确程度;二是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统计切块部门以及三级单位的预算消耗情况,自动形成预算与消耗对比表,显示形成差异的物料明细,查明差异原因,便于下步决策;三是方便的数据查询功能,能够查询历史上任意点上收发存明细与金额、三级单位消耗,统计单项物资累积消耗数量,能够由图象进行形象表示,提高决策水平。

四、单井核算系统的应用情况

通过系统的应用,填补了二级单位和三级单位之间没有系统管理的空白,规范了二级单位物资系统的操作流程,延伸了ERP系统功能。

1.二级单位的物资管理流程实现计划上报、领导审批、科室业务部门把关的相互监督的程序,管理更加规范;

2.收发存业务上线精细物资管理,提高效率和准确程度,减轻工作量。规范三级单位的物资管理,提高材料消耗的透明度,使材料消耗落实到单井站、单台设备,便于线上监控三级单位物资。

3.实现限额的和标准代码的远程控制和维护,提高管理与部门协调水平。

4.和ERP系统结合有机,确保两个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浅谈MRP技术在计算机辅助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山西建筑,2005/03.

[2]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物资管理中的应用,青海电力,2003/04.

[3]浅谈实现物资管理现代化的途径,西部探矿工程,2005/0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