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

接口技术论文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激光探测系统信息接口技术;讨论了激光探测接口的一般设计思想。

1引言

激光具有波长单一和良好的方向性,所以和传统的探测方法相比,激光探测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告警、激光制导、目标识别等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不同武器系统的需求,激光探测系统接口呈现出多样性。

近年来,随着应用需求和集成化度的增加,激光探测系内部、激光探测系统和各武器平台之间集成了不同厂商的硬件设备、数据平台、网络协议等,由此带来的异构性给探测系统的互操作性、兼容性及平滑升级能力带来了问题。

对激光探测系统而言,接口技术的设计是整个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一个激光探测系统的设计、实施,有很大的工作量是在接口的处理上,好的接口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运行效率、升级能力等,本文以激光探测系统接口技术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接口技术类型、设计考虑因素和验证方法。

2激光探测系统几种主要接口技术

接口是多要素或多系统之间的公共边界部分,对激光探测系统的接口包括机械接口、电气接口、电子接口、软件接口等,本文着重讨论电子接口。按物理电气特性划分,常用的激光探测系统接口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

1TTL电平接口:最通用的接口类型,常用做系统内及系统间接口信号标准。驱动能力一般为几毫安到几十毫安,在激光探测系统中主要应用是作为长距离的总线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2CMOS电平接口:速度范围与TTL相仿,驱动能力要弱一些。

3ECL电平接口:为高速电气接口,速率可达几百兆,但相应功耗较大,电磁辐射与干扰与较大。

4LVDS电平接口:在标准中推荐的最大操作速率是655Mbps,电流驱动模式,信号的噪声和EMI都较小。

5GTL接口电平:低电压,低摆幅,常用作背板总线型信号的传输,虽然使用频率一般在100MHz以下,但上升沿一般都比较陡,特别是对沿敏感的信号,如时钟信号。

6RS-232电平接口:为低速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电平为±12V,用于DTE与DCE之间的连接。RS-232接口采用不平衡传输方式,收、发端的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信号地的电平而言,其共模抑制能力低,传输距离近,多用于点对点接口通讯。

7RS-422/RS-485接口:采用平衡方式传输,采用差分方式,使其在通讯速率、抗干扰性和传输距离较RS-232接口有较大改善。多用于多点接口通迅。RS485电平接口可驱动32个负载,忍受-7V到12V共模干扰。

9光隔离接口:能实现电气隔离,更高速率的器件价格较昂贵。

10线圈耦合接口:电气隔离特性好,但允许信号带宽有限

11以太网:经常采用的是10Base-T和100Base-T两种主流标准,主要应用激光探测系统和分系统之间的接口通讯和数据传输。以太网接口具有性价比高、数据传输速率高、资源共享能力强和广泛的技术支持等众多优点。

12USB接口:USB总线接口是一种基于令牌的接口,USB主控制器广播令牌,总线上的设备检测令牌中的地址是否与自身相符,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对主机作出响应,其最大的优点是安装配置简单。

3激光探测系统接口方案设计考虑因素

随着大规模数字处理芯片和高速接口芯片的迅猛发展,激光探测系统也呈现出智能化、小型化、模块化的趋势。在激光探测系统中,信息接口的设计逐渐向标准化、网络化、多节点、高速等方向展

3.1接口信号传输中的干扰噪声

3.1.1接口信号传输中的主要干扰形式

a)串模干扰:杂散信号通过感应和辐射的方式进入接口信道的干扰。串模干扰的产生原因主要是传输中插件等所产生的接触电势、热电势等噪声引起的。

b)共模干扰:干扰同时作用在两根信号往返线上,而且幅指相同。共模干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传输线路较长,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存在着接地的电位差。

3.1.2接口信号传输中的抗干扰措施

a)传输线的选择

为了抑制由于杂散电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进入信道的干扰,接口传输线应尽量选用双绞线和屏蔽线,并将屏蔽层接地,而且屏蔽层的接地要于激光探测系统一端浮地的结构形式配合,不要将屏蔽线层当作信号线和公用线。

b)传输线的平衡和匹配

采用平衡电路和平衡传输结构是抑制共模干扰的有力措施。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差分式平衢性线电路,例如RS-422/RS-485标准串口电路。

接口信号传输时还要考虑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匹配问题。一般长线传输的驱动器接收器都适用于驱动特性阻抗为50Ω—150Ω的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一般接口接收器的输入阻抗要比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大,因此要设法将两者匹配,最好将发送端和接收端匹配。

控制信号线的具体配置:控制信号线要和强电、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分开,尽量选用双绞线和屏蔽线,并将屏蔽层接地。

c)隔离技术:电位隔离是常用的抗干扰方法,接口信号采用光电隔离和电磁隔离可以切断接口内外线路的电气连接,从而减弱露流、地阻抗耦合等传导性干扰的影响。3.2接口硬件的选择原则:

3.2.1为各类接口选择合适的总线接口芯片、接口总线,并设计具体的接口电路。

3.2.3选择接口芯片时应根据激光探测系统CPU/MPU类型,总线类型/宽度和系统所完成的功能并按照高效、经济、可靠,方便、简单的原则来确定。

3.2.4设计具体的接口电路应具体考虑电源问题

3.2.5数据/命令的锁存和驱动

激光探测系统内部及激光探测系统和其他系统间实施数据/命令传输时,一般采用数据锁存技术来适应双方读写的时间要求。

3.3接口的实时性

由于激光探测系统对数据处理和传输的实时性要求很高,设计时要使时钟抖动、通道间时延、工作周期失真以及系统噪声最小化,所以设计接口时尽量选用高通讯速率和同步工作方式。

接口软件的设计原则

同步通讯系统软件设计要充分考虑数据流量的控制,最好在数据发送方发送数据时每隔一段时间插入一段空闲时间,从而保证数据同步传输的可靠性。

异步通讯系统软件设计要充分考虑合理的数据校验方式,可以根据系统要求选择冗余校验、校验和、冗余校验的方法。

4激光探测系统接口方案设计验证

构建高速有效的激光探测系统接口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并且设计者需要在设计接口前后就考虑多个因素,详细的系统级的验证都是必须的。

4.1设计前的验证

基于指令集模拟器和硬件模拟器软硬件模拟技术是一种高效、低代价的系统验证方法。接口设计软件采用汇编,C,C++等语言编写,用户编写的接口源程序经过交叉编译器和连接器编译,输入到软件指令集模拟器进行软件模拟。而接口硬件验证则采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设计,经过编译后由硬件模拟器模拟。但设计前的验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只能验证数字接口和验证环境理想化等缺点。这些都需要设计后的验证

4.2设计后的验证

最常见的验证方法是制作模拟激光探测系统内部接口和系统间外部接口的通用信号源,通用信号源可以模拟探测系统内部的如主回波、时统、显示、键盘等信号,也可以模拟输入外部操控命令,并将激光探测系统状态、测量数据等信息显示输出。

4.3通过验证,发现问题,修改设计,然后再模拟,最终完成满足要求的软硬件接口设计。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单片机接口电路微机硬件

MSP430超低功耗微处理器是TI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单片机。它具有16位精简指令结构,内含12位快速ADC/SlopeADC,内含60K字节FLASHROM,2K字节RAM,片内资源丰富,有ADC、PWM、若干TIME、串行口、WATCHDOG、比较器、模拟信号,有多种省电模式,功耗特别小,一颗电池可工作10年。开发简单,仿真器价格低廉,不需昂贵的编程器。

MSP430其特点有:1.8V~3.6V低电压供电;高效16位RISCCPU可以确保任务的快速执行,缩短了工作时间,大多数指令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里完成;6微秒的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延长待机时间并使启动更加迅速,降低了电池的功耗。MSP430产品系列可以提供多种存储器选择,简化了各类应用中MSP430的设计;ESD保护,抗干扰力特强。与其它微控制器相比,带Flash的微控制器可以将功耗降低为原来1/5,既缩小了线路板空间又降低了系统成本。

MSP430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可以预测在今后会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仍有许多5V电池的逻辑器件和数字器件在使用,因此在许多设计中3V(含3.3V)逻辑系统和5V逻辑系统共存,而且不同的电源电压在同一电路板中混用。随着更低电压标准的引进,不同电源电压逻辑器件间的接口问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本文讨论MSP430与单片机中最常用的LSTTL电路、CMOS电路及计算机HCMOS电路的3V和5V系统中逻辑器件间的接口方法。理解这些方法可避免不同电压的逻辑器件接口时出现问题,保证所设计的电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逻辑电平不同,接口时出现的问题

在混合电压系统中,不同电源电压的逻辑器件相互接口时会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第一是加到输入和输出引脚上的最大允许电压的限制问题;第二是两个电源间电流的互串问题;第三是必须满足的输入转换门限电平问题。器件对加到输入脚或输出脚的电压通常是有限制的。这些引脚有二极管或分离元件接到Vcc。如果接入的电压过高,电流将会通过二极管或分离元件流向电源。例如3V器件的输入端接上5V信号,则5V电源将会向3V电源充电,持续的电流将会损坏二极管和电路元件。在等待或掉电方式时,3V电源降落到0V,大电流将流到地,这使总线上的高电平电压被下拉到地。这些情况将引起数据丢失和元件损坏。必须注意的:不管是在3V的工作状态或是0V的等状态都不允许电流直接流向Vcc。另外用5V的器件来驱动3V的器件有很多不同情况,各种电路间的转换电平也存在不同情况。驱动器必须满足接收器的输入转换电平,并要有足够的容限保证不损坏电路元件。

2可用5V容限输入的3V逻辑器件

3V的逻辑器件可以有5V输入容限的器件有LVC、LVT、ALVT、LCX、LVX、LPT和FCT3等系列。此外,还有不带总线保持输入的飞利浦ALVC也是5V容限。

2.1ESD保护电路

3V器件可以有5V的输入容限。一般数字电路的输入端都有一个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如图1(a)所示,传统的CMOS电路通过接地的二极管D1、D2对负向高电压限幅实现保护,正向高是则由二极管D3箝位。这种电路为了防止电流流向Vcc电源,最大输入电压被限制在Vcc+0.5V。对Vcc为3V的器件来说,当输入端直接与大多数5V器件输出端接口时允许的输入电压太低大多数3V系统加到输入端的电压可达3.6V以上。有些3V系统可以使用两个MOS场效应管或晶体管T1、T2代替二极管D1、D2,如图1(b)所示。T1、T2的作用相当于快速剂纳二极管对高电压限幅。由于去掉了接到Vcc的二极管D3,因此最大输入电压不受Vcc的限制。典型情况下,这种电路的击穿电压在7~10V之间,因此可以适合任何5V系统的输入电压。

由上述分析可知,改进后具有ESD保护电路的3V系统的输入端可以与5V系统的输出端接口。

2.2总线保护电路

总线保护电路就是有一个MOS场效应管用作上拉或下拉器件,在输入端浮空(高阻)的情况下保护输入端处于最后有效的逻辑电平。图2(a)中的电路为一LVC器件总线保护电路,采取改进措施而使其输入端具有5V的容限。其基本原理如下:P沟道MOS场效应管具有一个内在的寄生二极管,它连接在漏极和衬底之间,通常源极与衬底是连在一起的,这就限制了输入电压不能高于Vcc+0.5V。现在的措施是用常闭接点S1将源极与衬底相连,当输入端电压比Vcc高0.5V时,比较器使S2闭合,S1断开,输入端电流不会通过二极管流向Vcc而使输入具有5V的容限。图2(b)是LVT和LAVT器件总线保持电路的例子。这种电路用了一个串联的肖特基二极管D,消除了从输入到Vcc的电流通路,从而可以承受5V输入电压。对于3V的总体保持LVC、LVT和ALVT系列器件可以承受5V的输入电压。但对于3V的ALVC、VCX等系列器件则不能,它们的输入电压被限制在Vcc+0.5V。

图3是用于3VCMOS器件输出电路的简化形式。当输出端电压高于Vcc+0.5V(二极管压降)时,P沟道MOS场效应管的内部二极管会形成一条从输出端到Vcc的电流通路。这种电路在与5V器件相接时需要加保护电路。

图4是一种带保护电路的CMOS器件输出电路。当输出端电压高于Vcc时,比较器使S1开路,S2闭合,电流通路消失。这样在三态方式时就能与5V器件相接。

2.3biCMOS输出电路

LVT和ALVT器件的biCMOS输出电路如图5所示。它用双极NPN晶体管和CMOS场效应管来获得输出电压摆幅达到电源电压的要求。电流不会通过NPN双极晶体管回流到Vcc,但在P沟道MOS场效应管中的内在二极管仍然会形成一条从输出端到Vcc的电流通路(为了简化,图5中没有画出该二极管)。因此这种电路不能接高于Vcc的电压。

对图5电路所加的保护电路如图6所示。增加了反向偏置的肖特基二极管,用以防止电流从输出端流到Vcc。图6中的输出端与5V驱动器共用一条总线。在三态方式时,电路可以得到保护。当出现总线争夺即两个驱动器都以高电平驱动总线时,比较器将P沟道MOS场效应管断开。当3V器件处于等待方式而3V电源为0时,比较器和肖特基二极管可以起保护作用。

3接口电路的有关参数

了解了3V器件为什么具有5V容限后,在MSP430与LSTTL、HCMOS、CMOS电路实现相互联接之间,要先了解各种电路和器件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各种电路和器件参数

参数

电路电源电压范围输入电平输出电平

V(V)VIH(V)VIL(V)VOH(V)VOL(V)

LSTTL4.5~5.520.82.70.4

CMOS3~18(取Vcc=5)3.51.54.50.5

HCMOS2~63.515.20.4

MSP4301.83.60.8Vcc0.2VccVcc-0.60.6

ALVT系列3.3或2.51.70.82.00.2~0.55

LVC系列1.65~5.50.7Vcc0.3Vcc2.7~5.50.1~0.55

4接口实现

不同电源电压的逻辑器件相互接口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逻辑信号电平的配合问题,就是前级电路输出的电平要满足后级电路对输入电平的要求。此外还有负载电流的配合问题,即前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大于后级电路对输入电流的要求,同时不应造成器件损坏。还有就是在高速或有严重干扰的场合,必须考虑接口对系统和抗干扰性能带来的不良影响。这里主要讨论逻辑信号电平的配合问题。因为对于负载电流配合问题只是一个带负载能力。而抗干扰问题则用本文中提到的方法都可以忽略。

4.1LSTTL-MSP430

如表1所示,LSTTL电路的高电平输出电压VOH约为2.7V,MSP430的高电平输入约为0.8VCC,LSTTL电路的低电平输出电压VOL约为0.4V,MSP430的低电平输入电压VIL的0.2VCC。如果0.8Vcc小于2.7V且0.2Vcc大于0.4V时,不存在逻辑信号电平的配合问题,可以直接连接。如果0.8Vcc大于2.7V或0.2Vcc小于0.4V时,就出现了逻辑信号电平的配合问题。为了增大LSTTL电路的输出高电平,利用TI公司的LVC系列。从表1中可以看到LVC系列产品的高电平输出电压和低电平输出电压都符合要求。

4.2CMOS-MSP430

在接口时使CMOS和MSP430使用同一电源,例如3V电源可以直接驱动。如果实际情况不允许,则根据1表,通过ALVT系列的器件就可以实现CMOS驱动MSP430。

4.3HCMOS-MSP430

同上述CMOS分析一样,同样选用ALVT来驱动MSP430。

4.4MSP430驱动LSTTL、CMOS和HCMOS

MSP430的输出引脚(P0.x、P1.x、P2.x、P3.x、P4.x、Oy)都有规定的外接电阻。外接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电源电压Vcc的大小。如果输出电流比规定的要大,就需要输出驱动器。图7所示为限制MSP430输出电流的电阻最小值。设计以Vcc=3V,通过这些器件可以驱动需要大电流的LSTTL、HCMOS和CMOS电路接口。

5两种电平移位器件

5.1双电源电平移位器74LVC4245

74LC4245是一种双电源的电平移位器,如图8所示。5V端用5V电源作为Vcc(A),而3V端则用3V作为Vcc(B)。它的功能类似于常用的收发器74LVC245,所不同的是用两个电源而不是一个电源。74LVS4245的电平移位在其内部进行。双电源能保证两边端口的输出摆幅都能达到满电源幅值,并且有很好的噪声抑制性能。因此该器件用来驱动5VCMOS器件是很理想的。缺点是增加了功耗。

5.274LVC07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EPP增强并口uPSD323XPSDsoftEXPRESS

引言

在IBM公司推出PC机时,并行端口已经是PC机的一部分。并口设计之初,是为能代替速度较慢的串行端口驱动当时的高性能点阵式打印机。并口可以同时传输8位数据,而串口只能一位一位地传输,传输速度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传输速度要求的提高,最初的标准并行端口即SPP模式的并行端口的速度已不能满足要求。1994年3月,IEEE1284委员会颁布了IEEE1284标准.IEEE1284标准提供的在主机和外设之间的并口传输速度,相对于最初的并行端口快了50~100倍。IEEE1284标准定义了5种数据传输模式,分别是兼容模式、半字节模式、字节模式、EPP模式和ECP模式。其中EPP模式、ECP模式为双向传输模式。EPP模式比ECP模式更简洁、灵活、可靠,在工业界得到了更多的实际应用。本文介绍的一种基于uPSD323X的EPP增强并口的设计核心是,使用uPSD323X内部的CPLD实现EPP接口。

1EPP接口协议介绍

EPP(EnhancedParallelPort,增强并行端口)协议最初是由Intel、Xirocm、Zenith三家公司联合提出的,于1994年在IEEE1284标准中。EPP协议有两个标准:EPP1.7和EPP1.9。EPP接口控制信号由硬件自动产品,整个数据传输可以在一个ISAI/O周期完成,通信速率能达到500KB/s~2MB/s。

EPP引脚定义如表1所列。

表1EPP接口引脚定义

对应并口引脚EPP信号方向说明

1nWrit输出指示主机是向外设写(低电平)还是从外设读(高电平)

2~9Data0~7输入/输出双向数据总线

10Interrupt输入下降沿向主机申请中断

11nWait输入低电平表示外设准备好传输数据,高电平表示数据传输完成

12Spare输入空余线

13Spare输入空余线

14nDStrb输出数据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15Spare输入空余线

16Ninit输出初始化信号,低电平有效

17nAStrb输出地址数据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18~25GroundGND地线

1.1EPP接口时序

EPP协议定义了4种并口周期:数据写周期、数据读周期、地址写周期和地址读周期。数据周期用于计算机与外设间传送数据;地址周期用于传送地址、通道、命令、控制和状态等辅助信息。图1是EPP数据写的时序图。图1中,nIOW信号实际上在进行EPP数据写时并不会产生,只不过是表示所有的操作都发生在一个I/O周期内。在t1时刻,计算机检测nWait信号,如果nWait为低,表明外设已经准备好,可以启动一个EPP周期了。在t2时刻,计算机把nWrite信号置为低,表明是写周期,同时驱动数据线。在t3时刻,计算机把nDataStrobe信号置为低电平,表明是数据周期。当外设在检测到nDataStrobe为低后读取数据并做相应的数据处理,且在t4时刻把nWait置为高,表明已经读取数据,计算机可以结束该EPP周期。在t5和t6时刻,计算机把nDataStrobe和nWrite置为高。这样,一个完整的EPP数据写周期就完成了。如果就图1中的nDataStrobe信号换为nAddStrobe信号,就是EPP地址写周期。

图2是EPP地址读周期。与EPP写周期类似,不同的是nWtrite信号置为高,表明是读周期,并且数据线由外设驱动。

从EPP读、写周期可以看出,EPP模式的数据传输过程是一个信号互锁的过程。以EPP写周期为例子,当检测到nWait为低后,nDataStrobe控制信号就会变低,nWait状态信号会由于nDataStrobe控制信号的变低为而高。当计算机检测到

nWait状态信号变高后,nDataStrobe控制信号就会变高,一个完整的EPP写周期结束。因此,EPP数据的传输以接口最慢的设备来进行,可以是主机,也可以是外设。

1.2EPP增强并口的定义

EPP增强并口模式使用与标准并口(SPP,StandardParalledPort)模式相同的基地址,定义了8个I/O地址。基地址+0是SPP数据口,基地址+1是SPP状态口,基地址+2是SPP控制口。这3个口实际上就是SPP模式下的数据、状态和控制口,保证了EPP模式和SPP模式的软硬件兼容性。

基地址+3是EPP地址口。这个I/O口中写数据将产生一个连锁的EPP地址写周期,从这个I/O口中读数据将产生一个连锁的EPP地址读周期。在不同的EPP应用系统中,EPP地址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设备选择、通道选择、控制寄存器、状态信息等。给EPP应用系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基地址+4是EPP数据口。向这个I/O口中写数据将产生一个连锁的EPP数据写周期,从这个I/O口读数据将产生一个连锁的EPP数据写周期。基地址+5~+7与基地址+4一起提供对EPP数据口的双字操作能力。EPP允许主机在此个时钟周期内写1个32位双字,EPP电路再把32位双字拆为个字节依次从EPP数据口中送出去。也可以用其所长6位字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由于EPP通过硬件自动握手,对EPP地址口和EPP数据口的读写操作都自动产生控制信号而无需软件生成。

2uPSD323X及其开发环境PSDsoftEXPRESS

ST公司的uPSD323X是带8032内核的Flash可编程系统器件,将于8032MCU、地址锁存器、Flash、SRAM、PLD等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其主要特点如下:具有在线编程能力和超强的保密功能;2片Flash保存器,1片是128K或者256K的主Flash存储器,另一片是32K的从Flash存储器;片内8K的SDRAM;可编程的地址解码电路(DPLD),使存储器地址可以映射到8032寻址范围内的任何空间;带有16位宏单元的3000门可编程逻辑电路(CPLD),可以实现EPP接口等及一些不太复杂的接口和控制功能;2个异步串口、I2C接口、USB接口、5通道脉冲宽度调节器、50个I/O引脚等。由于uPSD323X采用的是8032内核,因此可以完全得到KeilC51编程器的PSDsoftEXPRESS是ST公司针对PSD系列产品(包括uPSD)开发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一套软件开发环境。经过不断升级,目前最新版是PSDsoftEXPRESS7.9。它提供非常容易的点击设计窗口环境用户不需要自己编程,也不需要了解HDL语言,只有点击鼠标即可完成对地址锁存器、Flash、可编程逻辑电路等外设的所有配置和写入。它支持所有PSD器件的开发,使用PSDsoftEXPRESS工具对uPSD323X系列器件的可编程逻辑电路的操作简单、直观。PSDsoftEXPRESS工具可以在ST网站(/psd)免费下载。

3用uPSD323X实现EPP接口设计

3.1硬件接口

EPP增强并口的速度最高可达到500KB/s~2MB/s,这对外设的接口设计提供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如果外设响应太慢,系统的整体性能将大大下降。用户可编程逻辑器件,系统的整体性能将大大降低。用户可编程逻辑器件,如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s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CPLD(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实现EPP增强并口的接口设计,这种实现方案可以达到并口中的速度极限,并且保密性好。ST公司的uPSD323X内部集成了可编程逻辑电路(CPLD),因此使用uPSD323X可以很好地实现EPP增强并口的接口设计。

EPP接口(EPP1.7)外设硬件接口原理如图3所示。在本设计中,uPSD323X通过中断的方式接收PC机并口的数据,并且当外设准备好数据上传到PC机时,PC机采用的也是中断方式接收外设的数据。

在上述硬件电路的基于上实现EPP并口通信还需做两部分的工作:一部分工作是在PSDsoftEXPRESS工具中完成对CPLD的数据的锁存;另一部分工作是在KEILC51环境下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实现EPP数据的读取和发送。

图3

3.2对CPLD的编程及其实现数据锁存的过程

在PSDsoftEXPRESS工具中,将PA端口(EPPD0~EPPD7)配置成带有时钟上升沿触发的寄存器类型(PTclockedregister)的输入宏,PB0(nWait)配置成上升沿触发的D类型寄存器(D-typeregister)的输出宏,PB3(nWrite)、PB4(nDstrb)、PB2(nAstrb)配置成CPLD逻辑输入(logicinput)口。NDstrb信号和nAstrb信号各自取反再相与后的值作为输入宏单元和输出宏单元的时钟。上述对PA、PB端口的配置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PORTAEQUATIONS:

=======================

!EPPD7_LD_0=nAstrb&nDstrb;

EPPD0.LD=EPPD3_LD_0.FB;

!EPPD3_LD_0=nAstrb&nDstrb;

EPPD1.LD=EPPD3_LD_0.FB;

!nWait_C_0=nAstrb&nDstrb;

EPPD2.LD=EPPD3_LD_0.FB;

EPPD3.LD=EPPD3_LD_0.FB;

EPPD4.LD=FPPD7_LD_0.FB;

EPPD5.LD=EPPD7_LD_0.FB;

EPPD6.LD=EPPD7_LD_0.FB;

EPPD7.LD=EPPD7_LD_0.FB;

PORTBEQUATIONS:

=======================

nWait.D:=1;

nWait.PR=0;

nWait.C=nWait_C_0.FB;

nWait.OE=1;

nDstrb.LE=1;

nAstrb.LE=1;

EPP数据的锁存过程如下:以计算机向外设传输数据(即EPP数据写周期)为例子,计算机首先检测nWait信号,如果nWait为低计算机把nWrite信号置为低,表明是写周期,同时将数据放到数据总线上,然后置低nDstrb信号。此时,nDstrb信号会出现一个上升沿,此上升沿会将PA端口的数据锁存到输入宏;同时,此上升沿使nWait信号变高,表示外设正忙阻计算机发数年。当计算机检测到nWait信号为高后就会将数据握手信号nDstrb变高,EPP数据写周期结束。上述EPP数据的锁存和nWait握手信号的产生都由硬件产生,因此数据传输速度快。整个数据传输过程可以在一个I/O周期内完成,锁存到输入宏的数据的读取和nWait信号的清除则在外部中断0服务程序软件完成。

3.3中断服务程序的功能描述及流程

由硬件原理图可以看出,EPP并口的nDstrb和nAstrb信号线分别连到uPSD323X的外部中断定和外部中断1引脚。当发生EPP数据读写时,nDstrb信号就会产生一个下降沿,引起外中断定中断。当发生EPP地址读写时,nAstrb信号就会产生一个下降沿,引起外中断1中断。外部中断0和外部中断1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功能是相同的,只不过前者接收或发送的是数据而后者是地址、命令等。以外部中断0的中断服务程序为例,详细介绍数据正向传输(计算机向外设发送数据)和反向传输(外设向计算机传送数据)时中断服务程序的功能。外部中断0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1)数据正向传输

当发生EPP数据写周期时,即数据正向传输时,计算机首先检测nWait信号。如果nWait为低,表示外设已准备好接收数据。计算机把nWrite信号置为低,表明是写周期,同时将数据放到数据总线上,然后置低nDstrb。NDstrb信号就会产生一个下降沿,此下降沿一方面将PA端口的数据锁存到输入宏并使nWait信号变高,表示外设正忙另一方面引起外部中断0中断,在外部中断0的中断服务程序中读取输入宏锁存的数据,然后将nWait信号清零通知计算机现在外设已经准备好可以再次接收数据了。

(2)数据反向传输

外设准备好数据需要上传到计算机时,uPSD323X就会将数据放到PA端口,同时置低Intr信号线,向计算机申请一个中断,计算机中由一个硬件驱动程序来处理并口的硬件中断。驱动程序在并口中断服务程序中,通过读取EPP数据口获得外设上传的数据。由于EPP接口的握手信号由硬件产生,当计算机读取EPP数据口时同样会检测nWait信号。如果nWait为低,计算机把nWrite信号置高,表明是读周期,然后置低nDstrb,nDstrb信号就会产生一个下降沿。此下降沿使nWait信号变高,同时引起uPSD323X外部中断定中断。在外部中断0的中断服务程序中,为确保计算机将PA端口的数据取走,需不断检测nDstrb是否为高。当nDstrb为高时,表示计算机已将PA端口听数据读走,然后中断服务程序将nWait置低,EPP数据读周期结束。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引言

出口贸易与出口经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和经验研究的一个焦点,分析出口技术结构实际上也具有理论意义。就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来说,自由贸易对贸易国双方都是有益的,可以增进两国的利益,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就长久而言,自由贸易对发达国家必然有益,却使发展中国家固化在低端甚至是初级产品的生产上。所以,长期而言自由贸易并不能真正的促进发展中的经济增长,反而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与进步。所以,一味的遵循自由贸易的原则中国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最终导致贫困化增长。

出口技术结构的改善是有效提高发展中国家出口质量的方法,所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也从该角度入手,简要谈论影响出口技术结构因素的变化,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并得出一些对发展中出口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

对出口技术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测度;另一个则是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目前关于出口技术含量的测度方法主要有技术分类方法和指标方法。技术分类方法包括Lall(2000)提出的分类标准;而指标方法包括出口技术复杂度、修正出口技术复杂度以及出口相似性指数等。

正是由于出口复杂度测度方法的不同,关于中国出口结构是否提高,不同的学者们得到相反的两个结论。一个结论认为,中国出口技术结构大幅提高。而另一种结论则认为,我国出口技术结构并未显著提高,甚至处于不利地位。如张杰、刘志彪等(2008)指出,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产业转移与外包主导下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我国参与到其中的低技术、低创新、劳动密集型的低端生产制造与组装环节,造成我国出口技术含量提升能力相对有限。

之后也有学者提出,除了测度方法不同导致得出结论不同,还有其他原因,如加工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Hu和Lu(2009)运用Hausmann(2005)模型对出口结构进行研究后指出:最近几年,中国的出口结构向更复杂的产业快速转移,而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来自OEDC成员国的外商独资企业。

二、理论模型的构建

根据以往的研究可以知道,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研发投入、FDI、贸易开放度和基础设施等都对出口贸易结构有影响。但是,本文选取其中影响最重要的三个方面(陈晓华、黄先海和刘慧,2011),即要素禀赋(自然资源)、技术(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以及FDI。基于Cobb-Douglas 生产函数,本文主要从要素禀赋、技术因素、FDI来分析出口技术复杂度,基本的计量模型如下:

(1)

其中,下标i代表省份,t代表时期,νi、μi分别表示截面与时间固定效应,控制所忽略的省份和时间层面因素的影响;εit是随机误差项。式(1)中,L表示取自然对数,R表示比值变量。LRendow、Redu、Rrd、Lfdi分别代表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 三、出口技术结构的测度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说明

LRendow 表示自然资源禀赋,用人均耕地面积的对数衡量。Redu为人力资本,用各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Rrd表示研发投入,用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衡量。Lfdi为外商直接投资净额的对数,并且用CPI剔除了价格因素对其影响。

(三)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

在计算出口技术复杂度时,学术界应用比较广泛的产品技术复杂度测度指标是Hausmann et al.提出的出口复杂度测度指标(PRODY 指数),但是实际上采用了测度出口复杂度的RTV指标,将人均GDP进行对数处理后可以进行线性加权,以保证小国的出口能够得到重视;更重要的是,樊纲等为RTV指数的赋值方法提供了更强的理论依据,消除了计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但是本文用这种方法在计算各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时,做出了一些改进。由于樊纲等(2006)的测算方法忽略了生产分布和贸易分布之间的差异,容易高估进口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只是计算产业链低端加工贸易的产品的技术复杂度,因此,本文在计算出口复杂度时剔除了每一类产品的加工贸易。根据HS分类标准,出口产品被分为二十二大类,除去年鉴中没有公布的武器类,在剩下的二十一大类中,由于第二十类杂项制品和第二十二类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的所属产业不明晰,无法反映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故将其剔除。最终纳入到出口复杂度测算的产业共类。出口复杂度的测算公式如下:

RCAij= (2)

wij=RCAij

RCAij (3)

RTVj=wijln(Yi) (4)

RTVi=RTVj (5)

总的来说,世界从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后,出口贸易继续以前的态势发展,世界出口贸易量依旧很大。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加紧自己国家出口技术结构的改善,在出口贸易中占取优势地位,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计量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由于不仅不同国家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影响,同时在影响不同国家微观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全体,且经过协方差检验,最终笔者使用变系数模型。由于模型仅把选中的16个国家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样本代表,最终是关心整体情况,且考虑到面板数据的误差项包括νi、μt和εit,故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应当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在随机效应变系数模型中,本文采取相应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即GLS法对模型进行估计,计算出模型中各个影响因素的系数。之后通过结果分别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因素,在综合起来对比这两类国家的不同之处,最后对发展中国家改善出口技术结构的相应建议与对策。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竞争力;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

本文分析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对于制定科学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引资策略和发展战略,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回顾

1. 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与FDI。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主要是指一国高新技术产品在设计研发、生产、贸易、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开拓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能力、赢利能力。近十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FDI起了重要作用。究其原因,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产业内部来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而FDI尤其是跨国公司FDI中最核心的垄断优势和竞争优势就是技术优势,因此,通过FDI在我国的技术溢出和示范效应,可以有效地避开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水平的进步;另外FDI提高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人力资本水平,这都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第二,从产业外部来说,一方面,FDI促进了我国制造业、服务业等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高效的支撑服务体系;另一方面,FDI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世界生产和营销体系,有力于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

2. 目前单独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对象,研究FDI对这一特定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的文献还不是很多,且偏重于理论研究。但考察FDI对东道国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了不少的研究。

邓宁(1958)进行了实证研究,他对在英国技术水平较高的制造业领域投资的美国公司的作用的研究表明,FDI提高了东道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日本学者小岛清(20世纪70年代末)认为,FDI对东道国的外贸存在创造和补充效应,能更好地推动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该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格拉汉姆和克鲁格曼(1993)也提出了外国投资对于东道国出口有显著的带动作用。Brenton & Mauro(1998)、Mohammed.Ishaq(1999)、Ganor Hunya(2002)等学者均做了类似研究,研究结果通常都认为FDI最终提升了东道国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很多理论和实证研究。唐晓宁、葛顺奇研究跨国公司FDI对出口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得出无论是初级产品、服务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跨过公司FDI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的幅度更为明显,出口竞争力逐年加强。从理论上论证了FDI对促进发展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江小涓(2002)通过FDI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FDI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加了我国产品出口份额,优化了产品出口结构。杨丹辉(2004)从出口规模扩大、出口结构升级的角度对FDI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作用作了实证分析,并指出外资的进入导致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弱化。蔡茂森、顾敏芬(2005)通过研究FDI对我国贸易增长的作用,得出FDI存在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和增长源泉。

虽然国内外学者较FDI对一国产业出口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但在具体到高新技术产业时,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具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则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就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

二、 FDI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协整理论是一种新的建模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模型建模理论的重大发展。它首先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然后找出非平稳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评价出口竞争力的方法指标有很多,本文使用修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TC)代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水平。贸易竞争力指数TC=(Xi-Mi)/(Xi+Mi),其中,Xi代表i产品的出口额,Mi代表i产品的进口额,贸易竞争力的取值范围是-1≤TC≤1,如果TC小于0,即出口小于进口,反映对i产品该国是一个净进口国,i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反之,则说明i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由于贸易竞争力指数有可能是负数,为方便后面对数计算,本文采用修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TC,即TTC=1+TC,修正后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TTC≤1。计算贸易竞争力指数所需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是以美元为单位的每年进出口值表示。外商直接投资额直接以每年流量计算,并以美元为单位。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样本数据取自1991年~2005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stats.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贸易司(kjs.mofcom.gov.cn/bn/bn.html),整理综合所得。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保证序列的平稳性,对FDI和修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TC两个变量取对数,这样取对数后的变量对原方程的解释程度不会产生影响。变量的对数形式分别分:LNTTC、LNFDI。(具体统计数据及计算结果略)

表1给出了LNTTC和LNFDI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表1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强。但并不表示它们之间一定具有因果关系,因此,下面用协整、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表1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表

注:本表统计结果由EViews5.1软件算得,下同。

2. 平稳性检验。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以序列的平稳为前提,而事实上,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往往是非平稳的。如果一个时间序列的均值或自协方差函数随时间而改变,则这个序列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稳定关系的一个必要过程。几乎所有的表示绝对量指标的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因此有必要先作单位根检验,然后再决定是否要进行协整检验。这里我们基于Dickey and Fuller(1979、1981)对单位根的研究,运用ADF检验法对两变量以及它们的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注:(1)检验形式中,c为常数项,t为趋势项,k为滞后期阶数;(2)*表示显著水平为10%的临界值,**表示显著水平为5%的临界值,***表示显著水平为1%的临界值,下同;(3)滞后期k的选择标准是以AIC和SC值最小为准则。

由表2可见,变量LNTTC、LNFDI的水平序列都是一阶单整I(1),不能使用传统的经济计量学理论来建立模型。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来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

3. 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揭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他们的某种线形组合却表示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性,即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分析。由于变量LNTTC、LNFDI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用OLS法进行回归,消除自相关性的影响后,得到协整回归方程如下:

由上式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且不存在序列相关和异方差。若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模型估计式的残差序列应该具有平稳性。计算OLS估计的残差为:

E=LNTTCt+6.629 198-2.418 024LNFDIt+0.0755 52AR(2)

对残差序列E做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残差序列E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3可知,E的ADF检验值-3.275 946小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2.771 926,因此E为平稳序列。这表明LNTTC、LNFDI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且是唯一的。协整关系所对应的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式为上面(1)式所示。(1)式方程所表示的变量LNTTC、LNFDI在长期具有明确的现实经济意义。它说明,在长期中,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将提高大约2.4个单位,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用显著。

4. 误差修正模型。根据格兰杰定理,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式存在,反映短期调节行为。所以我们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如下:

模型(2)的实际值和拟合值得拟合效果较好,残差项基本上在1个正负标准差范围之内,模型拟合效果图如图1所示。

误差修正模型(2)式中的误差修正项Et-1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模型(2)反映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受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即二者短期动态关系是,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每变动1个单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将同向变动1.48个单位。这个数值比长期协整方程中的系数值要小,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长期影响更为显著。Et-1的系数为0.991 772,说明长期均衡趋势误差校正项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的调整幅度约为99.2%,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图1误差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图

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结果告诉我们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由于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因此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在协整的基础上,对FDI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4所示。在5%显著性水平上,当滞后期为2期时,LNFDI和LNTTC互为因果。即:滞后期为2时,FDI的流入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提高的Granger原因,同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也是FDI流入的Granger原因,两者互为因果关系,互相影响。

三、 结论及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在长期中,FDI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十分显著;在短期中,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得影响不如长期显著;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FDI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之间并非简单单项关系,而是互相影响促进的因果关系。

虽然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但仍没有达到期望水平,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国际分工层次上,目前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仍以增值率较低的加工贸易为主;其次,从贸易主体角度,高新技术产品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大部分被三资企业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主导,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不强,出口依赖较重;最后,从技术扩散角度,外商的技术保密性仍然很强,对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的溢出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创造良好的国内竞争环境。技术外溢和国内竞争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越激烈,外资才越有可能引入并转移先进技术。很多实践经验也表明,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转移先进技术的有效手段。因此,政府加大力度营造良好竞争环境,并加大对基础设施、关联产业等辅助环境的改善。

2. 加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其技术外溢效应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励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教学机构建立联合研发机构;二是加强本地配套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力量提高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三是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地科研机构在基础技术、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四要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便于研发成果的扩散。

3. 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注重吸收消化创新。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出口规模和数量的扩大也不代表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未来注重大量吸引技术含量高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自身的消化与吸收,通过与外资的学习与竞争,促进我国高新技术自身的创新与进步,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最终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增加出口规模。

4. 重点扶植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壮大,才是未来我国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也是解决过分依赖三资企业出口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加大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植,引导和组织对外资中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企业自身也应该注重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开发自主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真正实现“中国创造”,而不仅仅是“中国制造”。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Andrea Fosfuri and Thomas Ronde.Hign—tech clusters technolohy spillovers and trade secretlaw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4,(2):178-186.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竞争力;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

本文分析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对于制定科学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引资策略和发展战略,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回顾

1. 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与fdi。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主要是指一国高新技术产品在设计研发、生产、贸易、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开拓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能力、赢利能力。近十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fdi起了重要作用。究其原因,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产业内部来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而fdi尤其是跨国公司fdi中最核心的垄断优势和竞争优势就是技术优势,因此,通过fdi在我国的技术溢出和示范效应,可以有效地避开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水平的进步;另外fdi提高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人力资本水平,这都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第二,从产业外部来说,一方面,fdi促进了我国制造业、服务业等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高效的支撑服务体系;另一方面,fdi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世界生产和营销体系,有力于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

2. 目前单独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对象,研究fdi对这一特定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的文献还不是很多,且偏重于理论研究。但考察fdi对东道国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了不少的研究。

邓宁(1958)进行了实证研究,他对在英国技术水平较高的制造业领域投资的美国公司的作用的研究表明,fdi提高了东道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日本学者小岛清(20世纪70年代末)认为,fdi对东道国的外贸存在创造和补充效应,能更好地推动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该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格拉汉姆和克鲁格曼(1993)也提出了外国投资对于东道国出口有显著的带动作用。brenton & mauro(1998)、mohammed.ishaq(1999)、ganor hunya(2002)等学者均做了类似研究,研究结果通常都认为fdi最终提升了东道国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很多理论和实证研究。唐晓宁、葛顺奇研究跨国公司fdi对出口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得出无论是初级产品、服务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跨过公司fdi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的幅度更为明显,出口竞争力逐年加强。从理论上论证了fdi对促进发展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江小涓(2002)通过fdi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fdi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加了我国产品出口份额,优化了产品出口结构。杨丹辉(2004)从出口规模扩大、出口结构升级的角度对fdi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作用作了实证分析,并指出外资的进入导致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弱化。蔡茂森、顾敏芬(2005)通过研究fdi对我国贸易增长的作用,得出fdi存在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和增长源泉。

虽然国内外学者较fdi对一国产业出口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但在具体到高新技术产业时,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具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则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就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

二、 fdi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协整理论是一种新的建模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模型建模理论的重大发展。它首先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然后找出非平稳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评价出口竞争力的方法指标有很多,本文使用修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tc)代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水平。贸易竞争力指数tc=(xi-mi)/(xi+mi),其中,xi代表i产品的出口额,mi代表i产品的进口额,贸易竞争力的取值范围是-1≤tc≤1,如果tc小于0,即出口小于进口,反映对i产品该国是一个净进口国,i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反之,则说明i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由于贸易竞争力指数有可能是负数,为方便后面对数计算,本文采用修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tc,即ttc=1+tc,修正后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ttc≤1。计算贸易竞争力指数所需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是以美元为单位的每年进出口值表示。外商直接投资额直接以每年流量计算,并以美元为单位。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样本数据取自1991年~2005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贸易司(),整理综合所得。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保证序列的平稳性,对fdi和修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tc两个变量取对数,这样取对数后的变量对原方程的解释程度不会产生影响。变量的对数形式分别分:lnttc、lnfdi。(具体统计数据及计算结果略)

表1给出了lnttc和lnfdi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表1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强。但并不表示它们之间一定具有因果关系,因此,下面用协整、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表1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表

注:本表统计结果由eviews5.1软件算得,下同。

2. 平稳性检验。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以序列的平稳为前提,而事实上,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往往是非平稳的。如果一个时间序列的均值或自协方差函数随时间而改变,则这个序列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稳定关系的一个必要过程。几乎所有的表示绝对量指标的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因此有必要先作单位根检验,然后再决定是否要进行协整检验。这里我们基于dickey and fuller(1979、1981)对单位根的研究,运用adf检验法对两变量以及它们的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注:(1)检验形式中,c为常数项,t为趋势项,k为滞后期阶数;(2)*表示显著水平为10%的临界值,**表示显著水平为5%的临界值,***表示显著水平为1%的临界值,下同;(3)滞后期k的选择标准是以aic和sc值最小为准则。

由表2可见,变量lnttc、lnfdi的水平序列都是一阶单整i(1),不能使用传统的经济计量学理论来建立模型。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来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

3. 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揭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他们的某种线形组合却表示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性,即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分析。由于变量lnttc、lnfdi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用ols法进行回归,消除自相关性的影响后,得到协整回归方程如下:

由上式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且不存在序列相关和异方差。若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模型估计式的残差序列应该具有平稳性。计算ols估计的残差为:

e=lnttct+6.629 198-2.418 024lnfdit+0.0755 52ar(2)

对残差序列e做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残差序列e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3可知,e的adf检验值-3.275 946小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2.771 926,因此e为平稳序列。这表明lnttc、lnfdi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且是唯一的。协整关系所对应的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式为上面(1)式所示。(1)式方程所表示的变量lnttc、lnfdi在长期具有明确的现实经济意义。它说明,在长期中,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将提高大约2.4个单位,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用显著。

4. 误差修正模型。根据格兰杰定理,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式存在,反映短期调节行为。所以我们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如下:

模型(2)的实际值和拟合值得拟合效果较好,残差项基本上在1个正负标准差范围之内,模型拟合效果图如图1所示。

误差修正模型(2)式中的误差修正项et-1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模型(2)反映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受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即二者短期动态关系是,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每变动1个单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将同向变动1.48个单位。这个数值比长期协整方程中的系数值要小,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长期影响更为显著。et-1的系数为0.991 772,说明长期均衡趋势误差校正项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的调整幅度约为99.2%,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图1误差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图

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结果告诉我们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由于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因此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在协整的基础上,对fdi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4所示。在5%显著性水平上,当滞后期为2期时,lnfdi和lnttc互为因果。即:滞后期为2时,fdi的流入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提高的granger原因,同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也是fdi流入的granger原因,两者互为因果关系,互相影响。

三、 结论及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在长期中,fdi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十分显著;在短期中,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得影响不如长期显著;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fdi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之间并非简单单项关系,而是互相影响促进的因果关系。

虽然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但仍没有达到期望水平,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国际分工层次上,目前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仍以增值率较低的加工贸易为主;其次,从贸易主体角度,高新技术产品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大部分被三资企业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主导,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不强,出口依赖较重;最后,从技术扩散角度,外商的技术保密性仍然很强,对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的溢出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创造良好的国内竞争环境。技术外溢和国内竞争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越激烈,外资才越有可能引入并转移先进技术。很多实践经验也表明,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转移先进技术的有效手段。因此,政府加大力度营造良好竞争环境,并加大对基础设施、关联产业等辅助环境的改善。

2. 加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其技术外溢效应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励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教学机构建立联合研发机构;二是加强本地配套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力量提高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三是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地科研机构在基础技术、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四要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便于研发成果的扩散。

3. 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注重吸收消化创新。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出口规模和数量的扩大也不代表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未来注重大量吸引技术含量高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自身的消化与吸收,通过与外资的学习与竞争,促进我国高新技术自身的创新与进步,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最终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增加出口规模。

4. 重点扶植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壮大,才是未来我国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也是解决过分依赖三资企业出口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加大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植,引导和组织对外资中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企业自身也应该注重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开发自主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真正实现“中国创造”,而不仅仅是“中国制造”。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andrea fosfuri and thomas ronde.hign—tech clusters technolohy spillovers and trade secretlaw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4,(2):178-186.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引导教学;创新能力;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64-02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是工信部直属高校实施的“一提三优”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旨在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1]。在此基础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了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建设,“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一,该课程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中与控制相关方向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上述专业的核心理论与技术都与控制有关,而上述专业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时期就读的不是电子或自动控制专业,有的甚至没有学过类似课程。因此,对该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以便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课时内掌握课程内容,并使研究生教学能够提高创新起点,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精神。本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探索适合本学院特色的“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精品课程教学模式,这对于如何提高现代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借鉴意义。

一、课程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陈旧

“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计算机硬件接口、软件编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相关知识。学生需要对软、硬件都有清晰的认识[2,3],这就使得本就刚入门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了畏难情绪,不利于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同时,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更注重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理解记忆[4]。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该课程教学;考核方式上,已往参照其他理论课程,以结课考试的方式评定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这也严重忽视了该课程强调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系统规范的教学资源

目前,课程选用了面向各高校通识性的国家“十一五”推荐教材,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因此在结合学生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扩充内容、增设专题、动手实验、例程互动等形式增加了许多授课内容,而且在讲授历届课程时也积累了一些相关扩展学习的资料。这些资源缺少合适的呈现方式,影响了授课质量,同时学生也不便于对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学习与交流。

(三)实践平台单一、不完善

实践是“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只有进行实际软、硬件的设计操作,才能真正对微机接口技术有所掌握,并进而解决面对的工程实际问题。而现阶段,仅在成型的学习板上进行验证性实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若干措施

遵循“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寻求学术真理的教育阶段”这一教育理念,以提高创新起点,形成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为目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对“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提出了一些改革想法和实施措施。

(一)开展引导讨论式立体化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知识讲授时,应对课程整体脉络有清晰的把握,在学习重点内容时适时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课后让学生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及互动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形成“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5]。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是辅助教学的重要途径[6]。利用学校提供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网站,建立“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相关的课程资源整合网络平台,将课堂讲解讲稿、互动讨论内容、实验设计例程等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并进行系统性地整理归纳,同时开发开放管理、互动交流、创新园地等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授课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网络平台,最终将课堂讲授、引导讨论、网络学习有机结合到一起,形成立体化教学课堂。

(二)建立开放性仿真与实验平台

相比于本科生教学的系统性,研究生培养更注重开放性创新思维,这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6]。对于“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实践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型的重要基础。在现有实验教学设备的基础上,结合授课内容并充分考虑实验开放性及可扩展性,研制适合“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发展特色的实验学习开发板。同时,引入新的EDA仿真软件,与开发板形成互补,将两者结合建立“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开放性仿真与实验平台。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同时可以利用开放性平台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设计相结合的初衷。

在实验教学模式上采用分层次教学[2],即演示验证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课程设计。演示验证性实验用于与理论课程相对应,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创新设计性实验是演示验证性实验的进一步扩展,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转化为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综合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微机接口技术掌握程度的一个全面考核,以此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同时,进一步取消传统试卷形式的理论考试,注重学生微机接口技术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三)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每年国家和学校都会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研究生创新基地开放基金”等项目来提高在校研究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在学生基本掌握课程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实践项目,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巩固了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研究生创新与研究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从研究生课程现状分析,从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开展引导讨论式立体化课堂、建立开放性仿真与实验平台、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以提高创新能力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研究生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总之,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尽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国防科工委关于所属高校“一提三优”工程的实施意见2006[Z].http:///readnews.aspx?newsid=350.

[2]周鹏.《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21(3):98-101.

[3]苏春莉.微机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4):6922-6923.

[4]毋琳,秦勉,吕超.计算机应用专业“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2):28-30.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独特的要素组合优势,中国建立了“出口导向型创汇经济”,并创造了贸易增长的奇迹。但是,此种带有浓厚“重商主义”色彩的贸易发展模式在推动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愈加明显,特别是持续的贸易顺差不仅使我国遭遇到空间严峻的贸易摩擦,同时严重制约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响到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愈加失衡的状态下,通过更大规模的进口以实现长期内国际收支的均衡,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一个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而注重进口,一个关键内容即在于如何利用进口贸易这一物化型技术扩散渠道间接分享贸易伙伴国r&d的成果。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展开述评,以期对我国如何开展进口贸易有更深的认识。

二、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理论研究

自schumpeter(1912)开创性提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永动机”以后,技术创新理论及与之相应的技术扩散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开放条件下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增长不仅得益于本国的r&d投入,同时本国的r&d活动也可以通过对外贸易、fdi、劳务输出、信息交流以及人口迁移等多种途径将本国的r&d成果间接传播到他国,贡献于他国的经济增长(keller,2001)。早期学者对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现象描述与分类上。arrow(1962)最早基于外部性的视角解释了技术溢出效应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其基础上,findlay(1978)用“传染理论”来描述了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溢出现象,并指出越是开放国家其了解国际市场产品与技术信息的可能性越大,从而从他国学到先进技术的机会也就越大。mansfield & wagner(1981)则将国际间技术溢出按“同级转移”和“纵深转移”的方向将其划分为水平型技术溢出与垂直型技术溢出,而wilkin(1988)根据技术溢出效果进一步将国际间技术溢出区分为了“简单型技术转移”和“吸收型技术转移”两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内生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从而构建了一个分析技术进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全新框架。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r&d投入、人力资本、“干中学”等各种内生因素产生的技术进步效应。因此,发展对外贸易如果能有效刺激一国的技术创新活动,或者国外r&d活动能通过贸易渠道间接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则其便有利于该国的经济增长。在《技术创新与全球经济增长》(1991)一书中,grossman & helpman首次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了开放经济中技术变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通过存在水平差异与垂直差异中间品贸易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机理:一方面,种类更多的中间贸易品能有效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进口国也不必对新中间贸易品支付额外的费用;另一方面,更为专业化的中间贸易品的进口会刺激进口国的学习和模仿,开发出同类甚至更具竞争力的相似产品。

在grossman & helpman研究的基础上,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机制与条件问题。romer(1992)、barro(1995)等人认为更加开放的国家具有更强的接受新思想、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在chuang(1998)建立的关于贸易引致技术学习与模仿进而促进贸易国经济增长收敛的追赶模型中,学习效应的产生与强弱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出口与进口两大技术学习来源的相互作用以及贸易品的特征与属性,二是决定可获技术的贸易伙伴国技术发展水平;vamvakids(1999)等学者重点探讨了机械设备等资本品进口对于促进一国学习新技术的理论机制,并利用跨国数据证实了贸易开放度与制造业占gdp比重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endrick(2

000)则进一步认为劳动者技能与资本品中隐含技术进步存在互补关系,通过使用具有更高技术水平的资本品可以增进工人的工作技能。归纳起来,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机制在于:一国可以通过进口贸易接触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与发明,并在相应学习与模仿的过程中增强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本国技术进步的速度。

当然,也有学者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际效果表示怀疑。如stokey(1991)就认为,一国产业的成长必须经历自身知识积累与规模经济的过程,鼓励进口、国际竞争的过早放开都将阻碍这一进程的实现,从而导致一国只能生产初级产品。而在young(1991)的研究中,先进国家的技术进步是以强化后进国家的低技术生产模式为前提的,自由贸易会阻碍后进国家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并将其锁定于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除非南北差异比较小,否则南方国家在封闭情况下反而能获得更快发展”。

三、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内生增长理论对于技术进步的强调以及众多学者的理论分析,为后来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进口贸易能有效刺激贸易国技术进步的观点。

已有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一般都通过比较tfp(全要素生产率)对国外r&d的弹性来获得,coe & helpman(1995)对此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coe & helpman在grossman & helpman “创新驱动”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进口国国内r&d存量、贸易国双边进口比重加权的出口国r&d为自变量,以tfp水平为因变量的经济模型(简称ch模型),首次从实证角度估算了出口国r&d对进口国tfp的影响。通过对相关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其一,进口国tfp的增长不仅依赖于本国的r&d投入,贸易伙伴国的r&d投入也与之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其二,越是开放国家(进口贸易额所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国家),外国r&d投入对其国内tfp影响越强烈,因此小国较之于大国,贸易伙伴国r&d对其tfp影响更加明显。coe & haffmaister(1997)进一步在ch模型中加入了自变量“中等教育水平”,并以机械设备占贸易总额比例加权得到贸易伙伴国的r&d存量,分析了南北贸易中的r&d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南方国家tfp的提高与北方国家r&d投入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得出欠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进口贸易分享发达国家r&d成果的结论。 coe 、helpman & haffmaister三人的研究为后来相关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采用进口份额以及资本品占进口份额的比例对出口国r&d加权也成为研究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普遍做法。后续的研究主要是对ch模型的完善与改进,这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因变量的选择与相关数据资料分析的拓展

在对ch模型因变量的选择上,以sjoholm(1996)和engelbrecht(1997)的研究最具代表性。sjoholm将专利引用作为重要指标引入ch模型,并通过研究瑞典企业对于外国专利的引用情况,发现进口贸易对于专利引用具备强解释力,从而证实了进口贸易作为一国技术进步渠道的论断。engelbrecht则在对ch模型的改造中,将人力资本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到模型之中,研究发现虽然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最终估计值较之于ch模型有所下降,但贸易伙伴国r&d投入对进口国tfp的影响仍然显著。

而其他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则从总量分析拓展到了行业分析以及其他方面。lee(1999)利用加拿大和美国产业部门数据分析了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进口贸易对于加拿大所有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均具有贡献作用。eaton & kortum(2001)认为,不仅一国tfp水平提高与资本品进口密切相关,同时其差异与进口资本品价格从而与贸易壁垒也密切相关。在他们的实证分析中,tfp差异的四分之一要归结于资本品价格差异,而价格差异的一半又要归结于贸易壁垒。lee(2001)进一步将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分解为种类效应与数量效应,并通过对13个oecd国家行业数据的分析得出两大结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中种类效应要强于数量效应;在贸易与fdi 两大技术进步渠道中,与贸易相关的r&d溢出居于主导地位。

(二)如何计算贸易伙伴国的r&d资本存量以及权重的选择问题

在对ch模型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贸易伙

国r&d加权权重的处理对于实证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处理方法的差异可能导致结论的完全相反,因此对贸易伙伴国r&d加权权重的合理构造,成为实证分析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的重点之一。

keller(1998)首先对ch模型关于贸易伙伴国r&d的权重处理方法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采用随机生成贸易伙伴国进口份额权重的方法对ch模型的结论进行了重新验证,结果发现采用这一方法仍会有正的技术进步效应产生,即ch模型不能说明通过进口贸易渠道,出口国r&d投入能对进口国tfp产生显著影响。coe(1999)在对ke11er质疑的回应中,认为其方法并不能真正体现随机性,同时在其提出的“真正意义上”的随机进口份额实证分析中,发现ch模型的结论仍然正确。

lichtenberg & lapotterie(1998)指出,ch模型存在权重与指数问题两大缺陷。他们认为,采用进口额乘以贸易伙伴国r&d密度表示的国外r&d对本国的影响,比ch模型中采用的用双边贸易份额乘以贸易伙伴国r&d存量表示的国外r&d对本国的影响,更能降低总和数据的敏感性,因而更能反映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简称lp方法)。而采用lp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ch模型高估了进口贸易对进口国tfp的影响,但采用两种方法得出的最终结论一致。

hejazi & safarian(1999)采用同时考虑贸易份额与fdi对外国r&d存量进行加权的方法重新研究了ch模型,结果发现较之于ch模型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估计值,fdi技术溢出效应系数估计值更高,从而得出fdi技术进步效应可能弱化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结论。

falvey、foster & greenaway(2002)按照技术与知识在接收国是公共物品还是私有物品的假设,对外国r&d加权权数进行了重新构造。在此基础上,他们采用6种方法计算了外国r&d存量,并利用52个发展中国家与5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与知识是私有物品还是公共物品的性质对于接收国而言十分重要,若溢出技术为公共产品,则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尽管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普遍证实,但通过对学者们研究的对比,不同国家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差异也较为显著。sjoholm(1999)、griffithetal(2000)、jorge (2002)和francisco(2002)等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是技术差距,一般认为技术差距越小,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越是明显,而较大的技术差距会阻碍进口国的学习与追赶;第二是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基础、技术知识积累、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贸易开放度有利于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第三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累不仅可以直接地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同时人力资本积累也可增强吸收技术溢出的能力;第四是地理距离,商品贸易量与贸易国间的地理距离成反向关系,因此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也呈现出地区化特征。总体而言,可以将这些因素概括统称为“吸收能力”。

四、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长期以来,受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理论的影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口以及出口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而相关进口贸易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内生增长理论的传播以及进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对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分析以及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上。

(一)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方希桦(2004)等使用1978——2000年我国与“七国集团”的相关数据,采用ch模型的基本方法对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通过进口贸易途径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国内r&d投入对我国tfp的提升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黄先海、张云帆(2005)通过将外资依存比例引入ch模型,从而得到了一个包括进口贸易、外向型fdi与内向型fdi三种技术溢出途径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模型。在实证分析中,他们进一步将中国的进口贸易伙伴国分为先进工业国和亚洲国家两类,并利用进口比例与其它相关数据,对我国进口贸易技术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国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与fdi对我国tfp提升都具有显著效应,其中fdi所产生效应略大;进口贸易与fdi

i对于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均小于国内r&d投入的影响;在不考虑fdi因素的情况下,通过进口先进工业国产品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效应要大于从亚洲国家的进口。

李平、钱利(2005)综合考虑了进口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并采用lp方法对进口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都具有正向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更大,而fdi却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甚至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具有负向影响。

喻美辞、喻春娇(2006)在运用lp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人力资本要素加入其计量分析模型,在采用g-7国家和我国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中,无论是国外r&d还是国内r&d都能有效促进我国tfp的提高。

朱钟棣、李小平(2006)采用falvey、faster和greenaway计算国外r&d资本存量的6种方法,并运用我国32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行业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是促进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机制的研究

李平(1999)在对技术进步的途径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认为一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吸收能力与其对外贸易的规模、模式以及收益会产生互动效应,技术创新与技术吸收既是对外贸易的前提,也是对外贸易的结果。

岳昌君(2000)、孙兆刚(2005)等学者指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机制主要由干中学、示范、传染、竞争四个组成部分构成;同时,他们还从进口品结构角度分析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一国在国际市场上不仅可以购买先进的最终资本品与消费品,而且还可在国际贸易分工不断细化的条件下,通过进口高质量的中间品来提升本国产品的技术含量。

郭晶(2005)则在对进出口贸易互动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机制问题。在其研究中,进口贸易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通过对国内稀缺资源与国外先进技术的直接引进,使出口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其二是通过进口贸易间接获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并在“干中学”过程中完成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掌握、吸收和消化,从而以较低成本完成本国的技术积累。通过进出口的相互作用机制,既可促进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又可形成充分吸收国际技术溢出的机制。

(三)关于影响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因素研究

从当前国内的相关文献来看,主要将人力资本作为制约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核心因素来研究,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黄先海(2005)等人的研究。他们认为,人力资本虽然对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却可通过强化一国的创新能力与技术溢出吸收能力间接提升一国tfp水平。而彭水军(2005)等人则综合考虑了人力资本积累、贸易开放度、技术水平差距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对一国技术吸收能力与经济产出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中间品种类扩张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与适度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增强一国的技术吸收能力,而贸易开放度、技术差距对于tfp水平的影响则不确定。

陈涛涛(2003)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将企业规模差距、资本密集度差距以及技术差距作为影响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因素予以探讨,研究结果发现,当国内企业的这些能力因素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小时,技术溢出能够得到有效吸收。

卢健(1998)、杜兰英(2002)、李平(2005)等更加全面地从内外部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发展中国家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发挥的限制因素。从外因来看,为了维护自身技术垄断的优势,发达国家往往通过立法、贸易壁垒等多种形式限制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致使欠发达国家无法获取行业核心技术;同时,当发达国家企业发现欠发达进口国同类生产商可能成为其潜在竞争对手时,其也会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技术的扩散或降低技术扩散的速度。而从内因来看,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研发投入少、市场机制与知识产权等制度的不完善等限制因素,通过进口贸易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结论

(一)更加注重进口贸易的溢出进步效应是我国获取贸易动态收益的必然选择

无论理论还是实证研究,都普遍证实了进口贸易对于一国tfp的促进作用,而有效吸收对外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于

前我国经济增长更具现实意义: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失衡愈加严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进口贸易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并以此提高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成为我国贸易发展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取决于一系列条件,加强国内r&d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是有效吸收技术溢出的关键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回顾,一国能否有效吸收进口贸易所产生的技术溢出,取决于贸易开放度高低、国内r&d投入、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差距、制度保障等诸多“能力因素”,而其中本国r&d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重视以本国r&d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为中心的一系列“能力因素”的建设,最终形成“因能力增强而取得更强能力”的良性机制。

(三)注意现代国际分工形态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避免成为发达国家全球“技术分配”的附庸

当前,由于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市场需求层次的“质量差距”,我国必须通过大规模进口机械设备、高质量中间品来实现出口的顺利进行。在此种“进口引致型出口”的贸易范式下,一定要注重对行业核心技术的吸收和掌握,避免比较优势的“锁定效应”及其动态转化能力的丧失,从而避免成为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分配”掌控全球经济的附庸。

参考文献:

[1]岳金桂.基于进口与fdi传导机制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博士论文,2007.

[2]仇怡.中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d],2005.

[3]李小平,朱钟棣.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j]国际贸易,2006(2).

[4]仇怡,吴建军.对外贸易与技术扩散——一个文献综述[j].科学决策,2009(3).

[5]赵伟,管汉晖.贸易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12).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独特的要素组合优势,中国建立了“出口导向型创汇经济”,并创造了贸易增长的奇迹。但是,此种带有浓厚“重商主义”色彩的贸易发展模式在推动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愈加明显,特别是持续的贸易顺差不仅使我国遭遇到空间严峻的贸易摩擦,同时严重制约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响到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愈加失衡的状态下,通过更大规模的进口以实现长期内国际收支的均衡,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一个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而注重进口,一个关键内容即在于如何利用进口贸易这一物化型技术扩散渠道间接分享贸易伙伴国R&D的成果。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展开述评,以期对我国如何开展进口贸易有更深的认识。

二、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理论研究

自Schumpeter(1912)开创性提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永动机”以后,技术创新理论及与之相应的技术扩散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开放条件下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增长不仅得益于本国的R&D投入,同时本国的R&D活动也可以通过对外贸易、FDI、劳务输出、信息交流以及人口迁移等多种途径将本国的R&D成果间接传播到他国,贡献于他国的经济增长(Keller,2001)。早期学者对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现象描述与分类上。Arrow(1962)最早基于外部性的视角解释了技术溢出效应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其基础上,Findlay(1978)用“传染理论”来描述了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溢出现象,并指出越是开放国家其了解国际市场产品与技术信息的可能性越大,从而从他国学到先进技术的机会也就越大。Mansfield & Wagner(1981)则将国际间技术溢出按“同级转移”和“纵深转移”的方向将其划分为水平型技术溢出与垂直型技术溢出,而wilkin(1988)根据技术溢出效果进一步将国际间技术溢出区分为了“简单型技术转移”和“吸收型技术转移”两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内生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从而构建了一个分析技术进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全新框架。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R&D投入、人力资本、“干中学”等各种内生因素产生的技术进步效应。因此,发展对外贸易如果能有效刺激一国的技术创新活动,或者国外R&D活动能通过贸易渠道间接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则其便有利于该国的经济增长。在《技术创新与全球经济增长》(1991)一书中,Grossman & Helpman首次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了开放经济中技术变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通过存在水平差异与垂直差异中间品贸易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机理:一方面,种类更多的中间贸易品能有效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进口国也不必对新中间贸易品支付额外的费用;另一方面,更为专业化的中间贸易品的进口会刺激进口国的学习和模仿,开发出同类甚至更具竞争力的相似产品。

在Grossman & Helpman研究的基础上,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机制与条件问题。Romer(1992)、Barro(1995)等人认为更加开放的国家具有更强的接受新思想、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在Chuang(1998)建立的关于贸易引致技术学习与模仿进而促进贸易国经济增长收敛的追赶模型中,学习效应的产生与强弱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出口与进口两大技术学习来源的相互作用以及贸易品的特征与属性,二是决定可获技术的贸易伙伴国技术发展水平;Vamvakids(1999)等学者重点探讨了机械设备等资本品进口对于促进一国学习新技术的理论机制,并利用跨国数据证实了贸易开放度与制造业占GDP比重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endrick(2000)则进一步认为劳动者技能与资本品中隐含技术进步存在互补关系,通过使用具有更高技术水平的资本品可以增进工人的工作技能。归纳起来,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机制在于:一国可以通过进口贸易接触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与发明,并在相应学习与模仿的过程中增强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本国技术进步的速度。

当然,也有学者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际效果表示怀疑。如Stokey(1991)就认为,一国产业的成长必须经历自身知识积累与规模经济的过程,鼓励进口、国际竞争的过早放开都将阻碍这一进程的实现,从而导致一国只能生产初级产品。而在Young(1991)的研究中,先进国家的技术进步是以强化后进国家的低技术生产模式为前提的,自由贸易会阻碍后进国家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并将其锁定于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除非南北差异比较小,否则南方国家在封闭情况下反而能获得更快发展”。

三、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内生增长理论对于技术进步的强调以及众多学者的理论分析,为后来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进口贸易能有效刺激贸易国技术进步的观点。

已有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一般都通过比较TFP(全要素生产率)对国外R&D的弹性来获得,Coe & Helpman(1995)对此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Coe & Helpman在Grossman & Helpman “创新驱动”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进口国国内R&D存量、贸易国双边进口比重加权的出口国R&D为自变量,以TFP水平为因变量的经济模型(简称CH模型),首次从实证角度估算了出口国R&D对进口国TFP的影响。通过对相关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其一,进口国TFP的增长不仅依赖于本国的R&D投入,贸易伙伴国的R&D投入也与之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其二,越是开放国家(进口贸易额所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国家),外国R&D投入对其国内TFP影响越强烈,因此小国较之于大国,贸易伙伴国R&D对其TFP影响更加明显。Coe & Haffmaister(1997)进一步在CH模型中加入了自变量“中等教育水平”,并以机械设备占贸易总额比例加权得到贸易伙伴国的R&D存量,分析了南北贸易中的R&D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南方国家TFP的提高与北方国家R&D投入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得出欠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进口贸易分享发达国家R&D成果的结论。

Coe 、Helpman & Haffmaister三人的研究为后来相关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采用进口份额以及资本品占进口份额的比例对出口国R&D加权也成为研究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普遍做法。后续的研究主要是对CH模型的完善与改进,这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因变量的选择与相关数据资料分析的拓展

在对CH模型因变量的选择上,以Sjoholm(1996)和Engelbrecht(1997)的研究最具代表性。Sjoholm将专利引用作为重要指标引入CH模型,并通过研究瑞典企业对于外国专利的引用情况,发现进口贸易对于专利引用具备强解释力,从而证实了进口贸易作为一国技术进步渠道的论断。Engelbrecht则在对CH模型的改造中,将人力资本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到模型之中,研究发现虽然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最终估计值较之于CH模型有所下降,但贸易伙伴国R&D投入对进口国TFP的影响仍然显著。

而其他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则从总量分析拓展到了行业分析以及其他方面。Lee(1999)利用加拿大和美国产业部门数据分析了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进口贸易对于加拿大所有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均具有贡献作用。Eaton & Kortum(2001)认为,不仅一国TFP水平提高与资本品进口密切相关,同时其差异与进口资本品价格从而与贸易壁垒也密切相关。在他们的实证分析中,TFP差异的四分之一要归结于资本品价格差异,而价格差异的一半又要归结于贸易壁垒。Lee(2001)进一步将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分解为种类效应与数量效应,并通过对13个OECD国家行业数据的分析得出两大结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中种类效应要强于数量效应;在贸易与FDI 两大技术进步渠道中,与贸易相关的R&D溢出居于主导地位。

(二)如何计算贸易伙伴国的R&D资本存量以及权重的选择问题

在对CH模型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贸易伙伴国R&D加权权重的处理对于实证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处理方法的差异可能导致结论的完全相反,因此对贸易伙伴国R&D加权权重的合理构造,成为实证分析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的重点之一。

Keller(1998)首先对CH模型关于贸易伙伴国R&D的权重处理方法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采用随机生成贸易伙伴国进口份额权重的方法对CH模型的结论进行了重新验证,结果发现采用这一方法仍会有正的技术进步效应产生,即CH模型不能说明通过进口贸易渠道,出口国R&D投入能对进口国TFP产生显著影响。Coe(1999)在对Ke11er质疑的回应中,认为其方法并不能真正体现随机性,同时在其提出的“真正意义上”的随机进口份额实证分析中,发现CH模型的结论仍然正确。

Lichtenberg & Lapotterie(1998)指出,CH模型存在权重与指数问题两大缺陷。他们认为,采用进口额乘以贸易伙伴国R&D密度表示的国外R&D对本国的影响,比CH模型中采用的用双边贸易份额乘以贸易伙伴国R&D存量表示的国外R&D对本国的影响,更能降低总和数据的敏感性,因而更能反映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简称LP方法)。而采用LP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CH模型高估了进口贸易对进口国TFP的影响,但采用两种方法得出的最终结论一致。

Hejazi & safarian(1999)采用同时考虑贸易份额与FDI对外国R&D存量进行加权的方法重新研究了CH模型,结果发现较之于CH模型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估计值,FDI技术溢出效应系数估计值更高,从而得出FDI技术进步效应可能弱化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结论。

Falvey、Foster & Greenaway(2002)按照技术与知识在接收国是公共物品还是私有物品的假设,对外国R&D加权权数进行了重新构造。在此基础上,他们采用6种方法计算了外国R&D存量,并利用52个发展中国家与5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与知识是私有物品还是公共物品的性质对于接收国而言十分重要,若溢出技术为公共产品,则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尽管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普遍证实,但通过对学者们研究的对比,不同国家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差异也较为显著。Sjoholm(1999)、Griffithetal(2000)、Jorge (2002)和Francisco(2002)等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是技术差距,一般认为技术差距越小,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越是明显,而较大的技术差距会阻碍进口国的学习与追赶;第二是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基础、技术知识积累、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贸易开放度有利于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第三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累不仅可以直接地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同时人力资本积累也可增强吸收技术溢出的能力;第四是地理距离,商品贸易量与贸易国间的地理距离成反向关系,因此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也呈现出地区化特征。总体而言,可以将这些因素概括统称为“吸收能力”。

四、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长期以来,受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理论的影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口以及出口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而相关进口贸易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内生增长理论的传播以及进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对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分析以及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上。

(一)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方希桦(2004)等使用1978——2000年我国与“七国集团”的相关数据,采用CH模型的基本方法对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通过进口贸易途径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国内R&D投入对我国TFP的提升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黄先海、张云帆(2005)通过将外资依存比例引入CH模型,从而得到了一个包括进口贸易、外向型FDI与内向型FDI三种技术溢出途径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模型。在实证分析中,他们进一步将中国的进口贸易伙伴国分为先进工业国和亚洲国家两类,并利用进口比例与其它相关数据,对我国进口贸易技术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国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与FDI对我国TFP提升都具有显著效应,其中FDI所产生效应略大;进口贸易与FDI对于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均小于国内R&D投入的影响;在不考虑FDI因素的情况下,通过进口先进工业国产品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效应要大于从亚洲国家的进口。

李平、钱利(2005)综合考虑了进口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并采用LP方法对进口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都具有正向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更大,而FDI却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甚至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具有负向影响。

喻美辞、喻春娇(2006)在运用LP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人力资本要素加入其计量分析模型,在采用G-7国家和我国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中,无论是国外R&D还是国内R&D都能有效促进我国TFP的提高。

朱钟棣、李小平(2006)采用Falvey、Faster和Greenaway计算国外R&D资本存量的6种方法,并运用我国32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行业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是促进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机制的研究

李平(1999)在对技术进步的途径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认为一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吸收能力与其对外贸易的规模、模式以及收益会产生互动效应,技术创新与技术吸收既是对外贸易的前提,也是对外贸易的结果。

岳昌君(2000)、孙兆刚(2005)等学者指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机制主要由干中学、示范、传染、竞争四个组成部分构成;同时,他们还从进口品结构角度分析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一国在国际市场上不仅可以购买先进的最终资本品与消费品,而且还可在国际贸易分工不断细化的条件下,通过进口高质量的中间品来提升本国产品的技术含量。

郭晶(2005)则在对进出口贸易互动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机制问题。在其研究中,进口贸易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通过对国内稀缺资源与国外先进技术的直接引进,使出口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其二是通过进口贸易间接获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并在“干中学”过程中完成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掌握、吸收和消化,从而以较低成本完成本国的技术积累。通过进出口的相互作用机制,既可促进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又可形成充分吸收国际技术溢出的机制。

(三)关于影响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因素研究

从当前国内的相关文献来看,主要将人力资本作为制约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核心因素来研究,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黄先海(2005)等人的研究。他们认为,人力资本虽然对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却可通过强化一国的创新能力与技术溢出吸收能力间接提升一国TFP水平。而彭水军(2005)等人则综合考虑了人力资本积累、贸易开放度、技术水平差距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对一国技术吸收能力与经济产出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中间品种类扩张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与适度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增强一国的技术吸收能力,而贸易开放度、技术差距对于TFP水平的影响则不确定。

陈涛涛(2003)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将企业规模差距、资本密集度差距以及技术差距作为影响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因素予以探讨,研究结果发现,当国内企业的这些能力因素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小时,技术溢出能够得到有效吸收。

卢健(1998)、杜兰英(2002)、李平(2005)等更加全面地从内外部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发展中国家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发挥的限制因素。从外因来看,为了维护自身技术垄断的优势,发达国家往往通过立法、贸易壁垒等多种形式限制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致使欠发达国家无法获取行业核心技术;同时,当发达国家企业发现欠发达进口国同类生产商可能成为其潜在竞争对手时,其也会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技术的扩散或降低技术扩散的速度。而从内因来看,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研发投入少、市场机制与知识产权等制度的不完善等限制因素,通过进口贸易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结论

(一)更加注重进口贸易的溢出进步效应是我国获取贸易动态收益的必然选择

无论理论还是实证研究,都普遍证实了进口贸易对于一国TFP的促进作用,而有效吸收对外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更具现实意义: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失衡愈加严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进口贸易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并以此提高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成为我国贸易发展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取决于一系列条件,加强国内R&D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是有效吸收技术溢出的关键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回顾,一国能否有效吸收进口贸易所产生的技术溢出,取决于贸易开放度高低、国内R&D投入、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差距、制度保障等诸多“能力因素”,而其中本国R&D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重视以本国R&D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为中心的一系列“能力因素”的建设,最终形成“因能力增强而取得更强能力”的良性机制。

(三)注意现代国际分工形态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避免成为发达国家全球“技术分配”的附庸

当前,由于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市场需求层次的“质量差距”,我国必须通过大规模进口机械设备、高质量中间品来实现出口的顺利进行。在此种“进口引致型出口”的贸易范式下,一定要注重对行业核心技术的吸收和掌握,避免比较优势的“锁定效应”及其动态转化能力的丧失,从而避免成为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分配”掌控全球经济的附庸。

参考文献:

[1]岳金桂.基于进口与FDI传导机制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博士论文,2007.

[2]仇怡.中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D],2005.

[3]李小平,朱钟棣.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J]国际贸易,2006(2).

[4]仇怡,吴建军.对外贸易与技术扩散——一个文献综述[J].科学决策,2009(3).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海外投资;出口贸易;关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也迅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与区位分布也近趋合理,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便有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江小涓(2002)在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中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显著地促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改善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邱黎黎(2005)在利用中国流入与流出的投资与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总额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长期来促进了中国的贸易规模的增长,从而揭示了二者的互补关系。王英,刘思峰(2007)基于我国 1990- 2005 年 16 年对外直接投资额和出口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因而更需要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减少对国外投资的依赖。

(二)国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60 年代后,随着对对外贸易与外直接投资的均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学者开始注重对二者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对外输出的两种选择方式,两者可相互替代。20世纪 80 年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为代表提出的新贸易理论,也对贸易与投资关系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21 世纪初,不再像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以产业为对象,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的贸易投资。Baldwin(2005)和 Larry Qiu(2006)等学者将关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理论称为“新新贸易理论”(New一 New Trade Thcory),该理论运用进入的沉没成本与企业的异质性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不选择出口,从而由新贸易理论的所有企业都选择出口过渡到企业存在异质性,部分企业出口的研究。

二、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行业分散

根据我国海外投资规模的相关统计可以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甚至相比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投资规模上的差距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5]。由于投资规模较小,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常偏重于中小型项目,难以形成综合性的规模优势,不具备进行大规模研发的实力,甚至在基本的销售和售后环节中都难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导致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微弱,难以应对变化多端的国际投资环境和激烈的当地企业竞争。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比较分散,集成效应差,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现象。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来看,对外投资的行业最初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咨询以及工程承包等,后来逐渐向制造业、资源开发等行业发展,但总的来说,仍然以贸易型企业为主,生产型和资源开发型企业比重较小。近年来,我国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GDP一直处于快速增长中,而然由于对外投资规模较小,行业比较分散,因而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只是作为出口贸易的补充而存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这与我国的整体经济环境是极不相称的。

2、对外直接投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出口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

受投资主体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在起步阶段一般倾向于原进出口市场集中的区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初就以东南亚等亚洲国家为主,承包工程则主要是在中东和非洲等国家,虽然自90年代起逐渐呈现出对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6]。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因为相对于向发达国家实行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上更具资金和技术优势,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资源在价格上也更具吸引力。然而由于我国对外投资时间不长,投资区域相对分散,对区域的文化和相关政策了解有限,目前还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的投资模式。

三、我国对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的应对

(1)合理引导外资流向,提升工业制品出口档次

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情况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而出口商品的结构是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自然也受到生产要素流向的影响。目前我国外资在产业间的流动极不均衡,导致工业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发展也很不均衡,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层次较低。基于这种不良发展状况,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对外资流向的合理引导,提升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成工业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发展,进而提升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档次。

我国长期以来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也多是这类制造业的产品,这与我国目前的国际分工地位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外商直接投资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过于集中,不利于提升我国的工业制造品出口档次,因此,我国应该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件,引导FDI向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流动,促进高新技术产和先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整体发展,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科技含量。此外,我国的老工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因此,应该通过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引导FDI向这些企业的技术改造上流动,促进工业制造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提升工业制造品的出口档次。

(2)重视科技的导向作用,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档次低与传统工业制成品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粗加工特征有直接的关系,导致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足,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基于这种情况,我国需要加大科学技术投资,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四、结论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但是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很多不足,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因而本文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对我国1982―2010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数据进行了协整性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间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进而对我国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对建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和谐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蕾.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影响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摘 要: 通过进口贸易有效分享贸易伙伴国R&D的成果,成为开放新阶段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所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梳理与评述,总结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其吸收的能力因素,并得出当前我国应加强国内R&D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平衡技术吸收与自主创新等诸多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独特的要素组合优势,中国建立了“出口导向型创汇经济”,并创造了贸易增长的奇迹。但是,此种带有浓厚“重商主义”色彩的贸易发展模式在推动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愈加明显,特别是持续的贸易顺差不仅使我国遭遇到空间严峻的贸易摩擦,同时严重制约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响到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愈加失衡的状态下,通过更大规模的进口以实现长期内国际收支的均衡,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一个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而注重进口,一个关键内容即在于如何利用进口贸易这一物化型技术扩散渠道间接分享贸易伙伴国R&D的成果。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展开述评,以期对我国如何开展进口贸易有更深的认识。

二、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理论研究

自Schumpeter(1912)开创性提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永动机”以后,技术创新理论及与之相应的技术扩散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开放条件下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增长不仅得益于本国的R&D投入,同时本国的R&D活动也可以通过对外贸易、FDI、劳务输出、信息交流以及人口迁移等多种途径将本国的R&D成果间接传播到他国,贡献于他国的经济增长(Keller,2001)。早期学者对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现象描述与分类上。Arrow(1962)最早基于外部性的视角解释了技术溢出效应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其基础上,Findlay(1978)用“传染理论”来描述了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溢出现象,并指出越是开放国家其了解国际市场产品与技术信息的可能性越大,从而从他国学到先进技术的机会也就越大。Mansfield & Wagner(1981)则将国际间技术溢出按“同级转移”和“纵深转移”的方向将其划分为水平型技术溢出与垂直型技术溢出,而wilkin(1988)根据技术溢出效果进一步将国际间技术溢出区分为了“简单型技术转移”和“吸收型技术转移”两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内生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从而构建了一个分析技术进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全新框架。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R&D投入、人力资本、“干中学”等各种内生因素产生的技术进步效应。因此,发展对外贸易如果能有效刺激一国的技术创新活动,或者国外R&D活动能通过贸易渠道间接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则其便有利于该国的经济增长。在《技术创新与全球经济增长》(1991)一书中,Grossman & Helpman首次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了开放经济中技术变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通过存在水平差异与垂直差异中间品贸易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机理:一方面,种类更多的中间贸易品能有效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进口国也不必对新中间贸易品支付额外的费用;另一方面,更为专业化的中间贸易品的进口会刺激进口国的学习和模仿,开发出同类甚至更具竞争力的相似产品。

在Grossman & Helpman研究的基础上,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机制与条件问题。Romer(1992)、Barro(1995)等人认为更加开放的国家具有更强的接受新思想、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在Chuang(1998)建立的关于贸易引致技术学习与模仿进而促进贸易国经济增长收敛的追赶模型中,学习效应的产生与强弱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出口与进口两大技术学习来源的相互作用以及贸易品的特征与属性,二是决定可获技术的贸易伙伴国技术发展水平;Vamvakids(1999)等学者重点探讨了机械设备等资本品进口对于促进一国学习新技术的理论机制,并利用跨国数据证实了贸易开放度与制造业占GDP比重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endrick(2000)则进一步认为劳动者技能与资本品中隐含技术进步存在互补关系,通过使用具有更高技术水平的资本品可以增进工人的工作技能。归纳起来,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机制在于:一国可以通过进口贸易接触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与发明,并在相应学习与模仿的过程中增强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本国技术进步的速度。

当然,也有学者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际效果表示怀疑。如Stokey(1991)就认为,一国产业的成长必须经历自身知识积累与规模经济的过程,鼓励进口、国际竞争的过早放开都将阻碍这一进程的实现,从而导致一国只能生产初级产品。而在Young(1991)的研究中,先进国家的技术进步是以强化后进国家的低技术生产模式为前提的,自由贸易会阻碍后进国家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并将其锁定于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除非南北差异比较小,否则南方国家在封闭情况下反而能获得更快发展”。

三、关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接口技术 动力接口 智能接口

1前言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口的性能,即各要素和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性能是综合系统性能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机电接口技术是解决如何把机电及相关领域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设计出最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领域。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是建立在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与测试等现代高新群体基础上的一种先进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由机械分系统和微电子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二者又分别由若干要素构成。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就必须在系统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顺利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即各要素和子系统的相接处必须具备一定的联系条件,这个联系条件即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

在早期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部分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中心。电能仅用于驱动,为系统提供动力。利用直流电动机的变速功能,虽然可以简化机械系统的传动结构,但因为无法控制运动部件的行程,因而程序自动化仍然是系统控制设计的主要目标。伺服电动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可控,运动部件位置和轨迹的单独/联动控制使得柔性自动化成为可能。驱动电动机不再是机械运动链的起点,而成为联结机械运动和动力以及控制的接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已从“纯”机械的设计延伸到控制领域。计算机、数字电路、传感器以及自动控制理论已成为系统设计师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信息技术和软件设计已经成为表达系统设计思想和协调自动化工作的重要工具。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提出了不断改进伺服驱动性能和发展控制算法的要求,而性能优良的伺服驱动既拓展了机械系统的功能、简化了传统的机构,又要求机械系统具有合理的惯量和更好的系统动态性能。传感器的在线监测确保了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反馈的信息通过闭环确保了先进控制理论的实现和产品的质量要求。机、电、信息的密切交叉已经使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部分的互相联结和影响成为设计必须综合考虑的重要内容。早期的机电一体化设计主要集中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随着设计实践的丰富和设计理论的成熟,机电接口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核心已经受到专家和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3机电接口技术的内涵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械、电子和信息等功能各异的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就是接口的设计。但现在对于机电接口技术的研究较少,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总结和归纳,我们提出了机电接口技术的概念,形成了如下几点认识。

3.1机电接口技术的内涵

机电接口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它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子系统)和各组成技术之间的接口问题。研究这门技术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系统中信息能量的交互,融合各种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最优化设计。

3.2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简称机电接口)的功能

机电接口传递和转换信息和能量,并将机电一体化各组成技术的特性融为一体。机电接口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在子系统之间或人与机电一体化系统之间建立连接,为信息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传递和转换提供物理通道。软件主要是提供系统信息交互、转换、调整的方法和过程,协调和综合机电一体化组成技术,使各子系统集成并融合为一个整体,实现新的功能。

3.3机电接口的分类

机电接口包括人―机接口、动力接口、智能接口和机―电接口4类。

3.3.1人―机接口

人与机电一体化系统之间的接口,通过此接口,可以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其运行过程,即通过人―机接口能够使系统按照人的意志进行工作。人―机接口是双向的,硬件包括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有显示屏、键盘、按钮等。

3.3.2动力接口

动力源连接到驱动系统的接口,为驱动系统提供相应的动力。根据系统所需的动力类型不同如直流电、交流电、气动、液压等,动力接口的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动力接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够通过较大的功率。

3.3.3智能接口

智能接口主要存在于三处,控制系统到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到传感器、传感器到控制系统。智能接口的应用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可以得出它的一些共性:智能接口传递和转换各种信息,按照不同技术的要求改变信息形式,使不同的子系统、不同的技术能够集成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通常,智能接口是软件表现出的功能连接。

3.3.4机―电接口

执行机构与驱动系统和传感器之间的接口。将驱动信号转换成执行机构所需的信号,或将执行机构的机械信号转换成传感器所需的信号。

4机电接口技术对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影响

社会需求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当传统的机械技术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社会需求时,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结合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成了机械技术发展的必然。机电一体化技术产生之初,仅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简单结合,它们结合的方式―接口也比较简单,而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已经发展成为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相应的系统内部的接口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各组成技术的研究已经进行得非常深入且日趋成熟,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单纯发展和研究各组成技术并不能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最优化。我们认为无论是系统设计理论还是系统集成和融合理论的研究都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复杂性,这两种理论都很难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具体的研究,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而机电接口技术正为它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系统研究,并将系统设计、集成和融合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当中。

现在,机电一体化正在向着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智能化必然要求系统各部分的结合要更加紧密,信息传递和反馈更加迅速准确。模块化必然要对接口提出更高的要求,接口在保持一致性的情况下还要能保证系统信息和能量的传递、技术融合。网络化要求系统的接口具有网络功能,包括现场网络、局域网和互联网功能。从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对机电接口技术的要求来看,机电接口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同时,机电接口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必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5结论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械系统不断融合各种新技术、新知识发展起来的。因此,从机械技术发展起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复杂性和多学科性就决定了此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各种技术在机械技术上的融合与创新。机电接口技术是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问题,使系统中信息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更加顺畅,使系统各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机电接口技术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机电接口技术的研究也必然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促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鹏万,孙剑峰,李占平.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技术[J].矿业工程,2010,(6).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技术进步模式;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

一、技术进步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技术进步理论在服务贸易结构领域适用性的理论综述

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及由其所决定的贸易结构主要取决于要素存量与技术水平,因此,比较优势的演进与贸易结构的转换主要取决于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相应地,在服务贸易结构方面的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展开的,如deardorff(1985)着重强调了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对服务贸易模式起决定作用;二是基于技术差异的比较优势展开的,如Jones(1990)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会导致服务价格的差异,Sagri(1989)认为国家间存在技术差异,并且技术转移日益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他还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技术差异和熟练劳动是各国金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与要素仍是决定服务生产中比较优势的根本性因素,同时也意味着国际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是具有合理性的。

(二)技术进步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

1、直接作用

俗话说,“贸易是流,产业是源”,一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正是其服务产业结构合理的外在体现,因此,技术进步促进服务产业结构优化是一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的直接动力。技术进步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作用在于技术进步使服务领域的许多“非贸易品”转变为“可贸易”,技术进步对服务产业结构变动的直接作用就在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许多现代服务领域的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不仅能够衍生出一些新兴服务部门,推动其他行业生产率的提高,还能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结果是在服务出口中,传统服务业的竞争力变强,技术进步衍生出来的一些新兴服务业不断丰富服务出口的品种,随着一国现代服务出口的快速增长,其服务贸易出口结构自然就比原先优化了。

2、间接作用

技术进步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还通过以下间接方式产生作用:一是刺激服务业需求结构。需求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需求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之前,必须先有某项技术突破或更新。以美容业为例,美容技术的迅速变革降低了价格,提高了美容质量,从而刺激了需求的增长,对美容服务的需求的增长刺激了技术变革,扩大了平均的交易规模和减少了美容师的空闲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率,进而增进了美容业的产出增长。二是影响就业结构,当技术进步对某一服务部门产生作用之时,一个很迫切的需要便是提高该部门工作人员的知识技术含量。当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进入一国服务行业的时候,该国的现代服务业水平就会得到提升,服务出口结构就会趋于优化。三是影响区域结构。在一些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客观上也需要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些地区往往是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同时得到发展,我国的上海就是一个例证。

综上所述,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是混合的、交融的,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往往是技术进步所发生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互动的结果。

二、两种技术进步模式对不同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与条件

(一)影响

一般来说,技术进步水平提高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技术模仿与技术创新。技术模仿包含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两部分内容,它具有低投入、低风险、市场适应性强的特点,因此,成功的模仿降低了创新的风险进而降低了创新的价格。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点,技术创新是在技术自身发展中实现了重大突破。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品质的新兴服务产品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故技术创新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力最大。我国学者张明星等人认为一国技术进步水平的大小取决于技术模仿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和,只是发达国家更倾向于技术创新,而欠发达国家更倾向于技术模仿。

(二)条件

创新和模仿都是有条件的,都需要本国拥有相应存量的人力资本水平,都需要知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以及制度的配套。我国学者杨俊等人认为,对发达国家技术的吸收、转移与模仿,需要后进国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基础,当一国人力资本水平达到模仿的“门槛”后,才能实现对先进技术的有效模仿。各国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制于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并未能完成对先进技术的有效模仿,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相对于技术模仿,技术创新不仅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要求更高,而且它需要一国同时具备充分的制度环境、创新环境等宏微观因素的前提下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于服务业来说,一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总是与其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紧密相关,而现代服务业的生产对人力资本要素的要求比其他行业要求更高,因此,一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也更高。

三、技术进步模式与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性分析――对美国与印度的数据比较

(一)指标选择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可知,技术进步对一国服务贸易结构变动特别是出口结构变动有重大影响,而且不同技术进步模式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条件是不同的。因此,本文选择当前服务贸易发展比较有代表的两个国家――美国与印度,来分析不同技术进步模式对这两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动的影响。由于现代服务产品多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产品,故笔者利用UNCTAD官方数据库将两国其他服务出口扣除政府服务与建筑服务这两类传统服务产品之外的其余七类服务出口占比近似地作为两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代表。其值越高,表示该国服务贸易出口优化升级越明显。

在自变量指标选择方面,作为人力资本代表的大学生入学率虽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但由于技术创新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同时技术模仿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模仿者的模仿能力,一般来说,模仿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模仿能力越强,故本人参考我国学者申朴、张燕等人的处理方法,用大学生入学率代表以技术模仿为主的考察变量。而创新技术只为创新者所拥有,是受专利权保护的,故可用专利申请数来代表以技术创新为主的考察变量。

(二)对美国与印度的实证分析

利用上述指标,本文以两国新兴服务占比作为因变量Y11,以自变量X11、X12、X13分别代表一国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大学生入学率、专利申请数,分别对两国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1、相关分析

根据表1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两个样本国家有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由表2中相关系数排序可知,在影响印、美两国指标Y11的三个变量中,印度的指标Y11与其大学生入学率(X12)相关系数最大,美国的指标Y11与其专利申请数相关系数最大。

这说明技术进步对两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

2、回归分析

(1)对美国的回归结果及分析(见表3):

根据表3,从三个回归方程判定系数、调整后的判定系数、F值及其相伴概率等思路没有问题。但从各变量的系数及t值、P值来看,美国的专利申请数X13对Y11的影响在三个变量中最为显著,变量X11在方程一中因P值高达0.2642被淘汰,方程二自变量X12的系数为负,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一直高达80%大学生入学率(远超过世界25%左右水平)存在波动特点而影响了方程回归结果,其实,根据申朴对美国分时段回归结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力资本积累对美国服务总出口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本人据此推断美国高存量的人力资本已转化为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对美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产生重要的作用,美国的服务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模式。

(2)对印度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根据表4,方程一回归结果中指标X12对因变量的影响在三个自变量中最为显著,该变量的T值大于2,显示出较强的显著性,且X12系数达6.453810,表明印度大学生入学率每增加1%,就可带动新兴服务产品出口占比增加6.45%,而其他两个变量X11与X13的T值及P值均没有通过检验。这说明人力资本是提升印度服务出口结构的主导力量,印度的服务业技术进步应当是以技术模仿为主。

四、结论及启示

美国与印度的服务业技术进步模式的分析表明:基于技术差异的比较优势在服务贸易结构变动领域具有适用性。在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下,一国的服务贸易结构变化不是依靠单纯的简单劳动力投入来推动的,而是靠技术进步来推动的,印美两国由于人力资本存量都较高,故所考察的服务业人数这一指标对其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不显著。同时,一国服务业技术进步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还是以技术模仿为主,取决于一国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制度环境的总体情况。美国是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国内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居于世界前列,而且美国的创新机制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方面都处于世界的前列,故美国的服务业技术进步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而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其国内的物质资本还很短缺,国内创新机制还不够建全,因此,相对于美国,印度的服务业仍更倾向于技术模仿,但印度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已为印度服务业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以上两国的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理论上的推断。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相比于一些总体的、人均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都较低的不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服务业发展应当是以技术模式为主,同时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加大力度在自主创新上。此外,我们还应当不断积累人力资本以提高我国的服务业技术模仿能力。

参考文献:

1、申朴.技术变迁、要素积素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4.

2、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张明星,孙跃,朱敏.技术模仿、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模型和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2006(5).

4、杨俊,李晓羽,杨尘.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5).

5、陈燕清.技术进步促进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8(4).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MOOC;混合教学模式;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

近年来,实验教学逐渐以“开放共享”的理念作为指导,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各大知名高校纷纷加入MOOC平台,大量在线开放课程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开放共享和新型交互模式吸引了高校师生的广泛热捧。在MOOC平台上开放实验教学,采用视频和实验板结合的形式,使得传统实验课程可以突破场地与时间的限制。同时,在学生中推广实验教学的交流和讨论,使得彼此之间进行有益沟通,能够推动校园内的学习和创新氛围。

一、实验课程MOOC改革

开放的大学不仅仅需要提供高质量的理论课程资源,还需要有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探讨传统实验教学与MOOC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发展,也能使理论教学水平得以提高。根据MOOC平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跟踪调查情况来看,文科课程学习比较容易,但是对于带有实验实训环节的理工类课程,仅通过线上课程学生很难掌握,学习效果不佳。

由于实验教学需要场地、设备等条件配合,并不像理论教学那样直接在MOOC平台即可,而是需要通过现场教学获得实践经验和技巧,学生通过动手解决问题领会和锻炼个人能力。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的开放共享不能局限于课程视频,更应该促进实验设备和场地的开放共享。

二、混合式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实验教学改革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设计易操作的实验平台,选择合适的实验教学内容,尽量突破实验教学的场地限制,方便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完成实验。二是实验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推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引导为主的模式。

1.翻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

为了加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有必要推进翻转实验教学。所谓翻转实验教学,就是效仿理论课程的翻转课堂,将“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模式翻转过来,课堂上由学生自行阐述实验现象和遇到的问题,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逐一检查实验结果。翻转实验教学将课堂的主导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主要工作在于答疑和与学生互动,所有的思考、动手、表达的机会都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动手和主动求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混合实验模式

为实现翻转实验教学,学生完成实验需要采用混合模式,即由学生课外自行完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内容,课堂上主要是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互动式的探索学习。实现翻转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课外完成基本实验,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课外完成实验必须有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为此,我们采用自主设计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平台,芯片采用STC89C52型,方便学生携带和烧录。另外,学生完成基本实验需借助教学视频,我们以自主设计的实验平台为基础制作教学视频。

采用MOOC理念推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实验混合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翻转过来,有助于贯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培养目标,也方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实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同学,教师可通过变化接口连接等方式要求学生现场完成,并进行指导观察。除了基本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安排,开课期间学院还同步开放科创实验室等各种24小时学生自管实验场所,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硬件条件课外完成基本实验。

三结语

结合MOOC改革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引入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实验课主体,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课堂的提问、讨论、思考、辩证、动手等任务都留给学生自行完成,有助于促进学生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青,艾明晶,曹庆华.MOOC环境下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4,31(8):192.

[2]梁智杰,朱东鸣.MOOC环境下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30(1):80.

[3]蒋,费洪晓.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3):120.

接口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接口技术 教改

【Abstract】 This course content from the interface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status of the interface technology courses and problems, targeted idea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learning, experiment, examination of several aspects of reform methods proposed

【Keywords】interface technology Teaching Improvement

一、引言

微机接口技术是计算机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集数字电路、微机原理、汇编语言、接口技术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普遍反映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但又是一门非常重要和实用的专业技术课程。

二、现状分析及问题分析

1.由于接口技术属于偏硬件类课程,课程内容抽象、枯燥乏味,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

2. 认识环节的脱节。由于该课程的前半段有着许多基础知识,许多学生在学习了近半个学期还不知道所学内容是什么,有何用 [4]。

3.实验系统老化,大多数院校采用的均为箱式实验系统,所提供的实验项目大多为对单个芯片的验证性实验,并且实验系统中均固化有相应的实验程序,部分学生实验时直接调用程序就可以完成实验内容。

4.实验项目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所用实验系统与目前微机的发展使用现状相距较远,未能利用目前通用微机的资源。

5.接口技术课程中各种接口芯片种类繁多,知识零碎杂乱,安排的课时数一般也较少。

三、教改方法及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引领,实例驱动。既重理论,更重实践。理论以够用就行,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实践进一步加深理论的理解。接口技术课程中看似各种接口芯片种类繁多,知识零碎,其实这些接口芯片知识之间存在相当多的共通性。因此教学每种接口芯片的一般思路:先讲适量的相关知识和每个接口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接着讲相关的寄存器设置、判断(包括方式选择寄存器、工作命令字寄存器、状态字寄存器等),然后是应用实例,课堂练习。在注重各种接口共性教学时,也注重每个接口的对比教学。比如先讲了8253接口芯片,再讲8255、8251、8259、8237等接口芯片时通过类推和对比的方法来教学,从而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如果课时较少用这种方法把几个核心接口芯片讲懂、讲透,剩下的知识内容,给学生提供一定参考资料和一些互动平台叫学生去自学。这样不但解决了学时数少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的差导化教学,比如针对计科专业的学生可能学习中补讲一些数子电路的知识,针对电信的专业要补讲程序设计和算法设计思想内容。还有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大多数,同时还要做到因材施教,进行辅优和辅差。

3.实验(实践)环节改进

必须改革传统的实验项目,将实验项目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和设计性实验三类,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每次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段完成验证性实验,领会相关知识和原理,掌握本操作技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第二段是改进和提高性实验,由教师设置题目或学生提出,学生独立完成。

除了采用接口技术实验箱来做接口实验,还可以尽量考虑用通用微机系统来做。比如,用通用微机系统编制驱动主机箱内的扬声器发音乐声,学生不但有兴趣,还综合实验了8255和8253接口芯片。

4.考核方式改进

改变以往那种以笔试考试为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改为以笔试与实作考核相结合,能力与态度考核相结合,平时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四、结束语

整个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软硬结合,既注重软件编程又注重硬件电路工作原理;注重举一反三和归纳总结,即学习了一种接口,就归纳出学习其他接口的一般方法,同时还注意它们之间的对比。采取了上述教改方法后教师好教,学生反映学起来容易,学习有兴趣,有动力,培养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武刚.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广西:大众科技,2007(7).

[2]张弥左等.微型机接口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