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

环评工作方案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为响应党的十提出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中央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加大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目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进一步加强环保部门作风建设。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紧密联系环保部门实际,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主线,以“创建生态市,服务千万家”为主题,不断深化和规范环保部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推动环保政风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促进我市环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评议对象

局办公室、规划法制股(监察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股、污染防治股(辐射环境管理股)、自然生态保护股、环境监测站及环境监察大队。

三、评议内容

1、履行职责:是否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关于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是否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及时解决关系群众环境权益的执点难点问题。

2、依法行政:做到公正、文明执法,依法行政。认真查找行政执法中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按法定程序办事;行政执法行为是否规范;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现象,是否存在敷衍塞责、不依法进行严格监管、不依法进行严肃查处的问题;是否存在执法不公、、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问题。

3、政务公开:是否按照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坚持“依法全面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和“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按照本局政务公开详细分类目录,及时向社会公开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市环境质量状况、环境监察执法情况、排污费征收情况、环境热点难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申诉情况和其他需要公开的重要事项,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4、服务质量:在工作中是否做到规范、热情、主动、周到;是否存在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方面问题;增强服务意识,是否及时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环境诉求,及时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并加以落实,按规定时限反馈。

5、清正廉洁:开展职业道德和廉洁从政教育,严格执行环境保护部“六项禁令”、环评“七项承诺”和省环保厅“六不准”规定。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在行政执法和服务活动中是否存在、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

四、工作步骤

㈠准备阶段(在5月底完成)

1、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调整充实市环保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及主任科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局党委书记兼办公室主任。

2、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我市环保工作实际,制定我局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于2013年6月10日前报市环保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领导小组办公室。

3、选定主题。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创建生态市,服务千万家”这个主题,作为我局2013年度的评议主题,报市政府纠风办审核后实施,并上报市环保局备案。

4、宣传发动。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我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5、选聘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根据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聘请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和工业企业的代表担任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

6、接受群众监督。在我局网站上公布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利用网站领导信箱等公众参与平台,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㈡评议阶段(2013年6月—10月)

1、查找问题。通过召开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找准本部门、本行业在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在8月底前完成)。

2、落实整改和面对面评议。按照评议内容,结合我市“治庸治懒”工作要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及时通报整改情况;暂时不能解决的,要说明情况。召开评议大会,向服务对象、评议代表等各界群众介绍查找问题、选题评议、落实整改的情况;根据评议代表、服务对象的评议意见,全面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落实整改方案,承诺整改时限,认真予以整改并及时反馈。重点地选择问题集中开展评议,力争在评议周期内取得明显的成效。(在10月底前完成)

㈢总结阶段(2012年11月—12月)

11月底前市纠风办将组织民评代表对重点评议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进行综合评议,具体由日常考评(占20%)、基层单位综合评议(占20%)、群众评议(占60%)、专项治理(加分)等四部分组成,综合评议结果按百分制计。各股室、站、队要按照评议标准,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材料收集、汇总和认真总结,有关材料和工作总结及时报送我局民评办,同时做好迎接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考评准备。

五、工作要求

㈠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股室、站队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把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落实民主评议工作责任制,把评议工作责任分工细化,落实到具体领导、具体部门和具体人上,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责任分工到位、工作部署到位、检查落实到位。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今年,市环保局被确定为市重点评议单位。为确保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顺利开展,全面提高我局政风行风建设水平,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根据《关于印发市20__年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乌党办〔20__〕21号)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政风行风评议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服务型部门这一目标,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主线,坚持纠建并举、重在建设、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与优化服务环境工作结合起来,着力在巩固、深化、提高上下功夫,在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防治不正之风上取得新成效,在建立健全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上取得新进展,为扎实推进“工业优先,富民强市”发展战略,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培植市级财源、构建和谐”提供坚强保证。

二、政风行风评议的主要内容

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这一重点,突出领导班子勤政廉洁、依法行政,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办事效率、职业道德和制度建设,切实解决行政不作为、假公济私、办事不公、作风粗暴、乱收费等问题。

具体内容:

(一)加强领导,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的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任务目标;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坚持以评促纠、以评促建、纠建并举的纠风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纠风工作的领导。

(二)勤政为民,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情况。以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为标准,切实规范机关行为,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工作运行程序,积极建立和完善方便、快捷、高效、为民的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认真纠正不作为、乱作为、低效率等影响机关效能和执行力的问题。

(三)政务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情况。扩大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范围,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切身利益重要事项的办理和行政审批等重要权力的行使,着力实现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动态公开;进一步健全完善结构科学、配置合理、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情况。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健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落实和激励机制,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严肃执法纪律,加强对不文明、不公正执法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力度。

(五)执政为民,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制定措施,改进工作;坚决纠正和查处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和案件。

(六)严格管理,加强自身建设的情况。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完善政风行风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内部管理;认真解决企业和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组织领导。

为做好20__年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经局务会研究决定,成立环保局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李局长

副组长:秦党支部书记、副局长

副局长

成员:监察大队队长

办公室 主任、综合科科长

胡监测站站长

孙纠风干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日常工作由孙同志负责。

四、政风行风评议的方法步骤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分级实施、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全面评议、突出重点

、自评为主、督导为辅的方法进行。评议工作采取社会问卷测评和组织评议员明查暗访、面对面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分以下步骤实施:(一)动员准备和自查整改阶段

根据市评议办部署,我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从3月15日开始至11月底完成。采取“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方式,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公告和学习及宣传动员(3月15日-4月1日)

1.公告和学习(3月15日-3月20日)。通过电视、广播向社会公布评议时间、方法、步骤、受理群众意见的电话。同时,组织学习中央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地区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及市纪委会议精神等内容。

2.宣传动员(3月16日-4月1日)。建立本单位评议组织机构,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意见。

第二阶段:收集、归纳、整理意见、建议,社会测评(4月1日-4月30日)

1.4月1日-4月20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本单位政风行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并进行测评(参加测评人员中,服务对象不少于70%)。

2.4月21日一4月25日,对市评议办反馈的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按规定参加与地区联动的评议活动。

3.4月30日前,根据本单位收集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第三阶段:初步整改、集中评议(5月1日-10月31日)

1.5月1日-10月31日,按照整改措施进行整改。

第四阶段:集中整改和等次评定(11月1日-11月30日)

1.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并组织整改。

2.按照地区验收评定结果完善整改方案,修订整改措施,继续整改。

3.将整改贯彻于评议工作始终,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在制度上予以完善,建立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五、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我局确定为重点评议单位,既是市委、市政府根据社会发展进步需要作出的正确决策,又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端正态度,自觉自愿接受评议,增强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形成逐级负责、上下联动、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政风行风建设新局面。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与自治区民生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机结合起来,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充分运用自治区民生建设年活动的成果,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深入;通过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宣传发动上要着力在解决思想认识上下功夫,自查自纠上要着力在“查”上花力气,集中整改上要着力在改进和建立长效机制上做文章。努力把学习教育提高认识、听取意见查摆问题、据实整改服务群众贯穿评议的全过程,使政风行风评议真正成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加油站和推助器。

(四)遵守程序,严肃纪律。严格落实评议方案内容,按要求确定评议范围和重点;切实排除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组织好征求意见建议和测评活动;选好、用好评议员,确保征求意见、评议、整改、督导、测评和考核的实际效果;科学统计,严格按照统一规定和程序核定评议结果。评议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紧紧围绕全市总体实施意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为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和在兰考县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要求,现就扎实做好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通知如下。

一、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回头看”工作

对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情况开展一次“回头看”,同时查找是否存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走形变味,用形式主义来反形式主义”等问题,并举一反三排查类似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加以整改和纠正,切实打牢思想基础和行动基础。

(一)学习教育。一看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是否扎实到位,党员干部参加活动实现全覆盖;二看是否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原原本本研读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规定的必读篇目,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三看是否达到规定的学习时间,工委领导班子达到5天、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时间达到3天;四看是否召开工委会议,专题学习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联系实际交流体会,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五看是否开展了“书记上党课”、“专家讲党课”、“下乡送党课”等活动;六看是否通过学习教育触动思想、触及灵魂,真正做到见思想、见精神。

(二)征求意见。一看是否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听取意见,特别是面对面直接听取群众和服务对象意见,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初步找准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突出问题,找准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突出问题,找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二看是否做到边学边查边改,立说立行立改,认真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并取得初步成效,同步安排部署推进建章立制工作。

(三)做好两项具体工作。一看是否以好干部“五条标准”、“三严三实”要求和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扎实开展“践行群众观、争做好干部”、“假如我是服务对象”专题讨论等活动;二看是否扎实开展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

(四)总结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情况。要在“回头看”的基础上,对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形成简要总结报告报县委第四督导组审阅。

二、从严从实找准突出问题

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反对“四风”,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对照“三严三实”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深入查摆“四风”突出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

(一)梳理反馈意见。开发区工委、各企业党支部要对征求意见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分析,找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具体表现。涉及领导班子的,要召开工委(支部)(扩大)会议向全体成员通报;涉及班子成员个人的,由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本人反馈。

(二)认真查摆问题。工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聚焦“四风”,开展“六查”,查修身严不严、查用权严不严、查律己严不严,查谋事实不实、查创业实不实、查做人实不实。重点对照指出的“四风”表现查找问题。开发区工委班子成员及机关党员干部要重点聚焦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工作不落实、服务不主动等问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滥用职权、吃拿卡要等问题,盲目决策、挥霍公款、铺张浪费、违反有关财经纪律等问题;企业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要重点围绕党员意识强不强、服务群众好不好、为民办事公不公、自我要求严不严,查找软弱无力,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不强,不诚心为群众办实事,优亲厚友等问题。

领导班子要对征求到的群众意见进行集体“会诊”,注意从群众反映的切身利益问题中透视“四风”问题,从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重大事件中分析“四风”问题,从信访积案中查摆作风问题,从基层暴露出的问题中反思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问题,从班子集体征求到的意见中,分析个人存在的作风问题。同时,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好干部“五条标准”,认真查找班子和个人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问题。

(三)深入开展谈心交心。要安排足够时间,普遍开展谈心交心活动。领导干部要做到“四必谈”,工委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每个成员必谈,班子成员相互之间必谈,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科室负责人之间必谈,督导组与班子成员必谈。领导干部之间要带着问题谈,主动亮明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诚恳指出对方的问题,互相交换对班子存在问题的看法,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对一些有误解、有分歧的问题要敞开谈。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约谈。

谈心谈话要敞开心扉、以诚相见,见人见事见思想。谈心一次谈不好的多次谈,直到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通。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前,领导班子成员相互之间就准备在会上指出的问题、提出的批评意见,再次开展谈心交心,进一步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相互谅解、增进共识,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前。

三、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

工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机关党员干部也要撰写简要对照检查材料;企业党支部及其成员一般应形成简要对照检查材料,条目式列出对照检查的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对照检查材料要写得实、画得像。要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成长进步经历,找准问题、剖析根源、对症下药,重点查找“四风”方面突出问题,注重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中查找“四风”问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把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的过程变成自我反思、自我警醒、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过程。

(一)领导班子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工委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由工委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起草、集体讨论,重在剖析班子“四风”方面的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同时,要对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情况进行对照检查,还要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查摆剖析,研究提出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思路和措施。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要提交领导班子会议审议通过。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要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

(二)党员领导干部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党员领导干部要自己动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杜绝工作人员代劳,严禁抄袭照搬。对照检查材料要直奔主题,直面问题,不能写成工作总结。对照检查材料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二十四条意见和我县实施意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市、县实施办法、转变作风方面的基本情况;二是“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四是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重点放在后三个部分。对照检查材料要逐项列出“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典型事例,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上级党组织、督导组点明的问题要明确作出回应。要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二十四条意见和我县实施意见精神情况,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住房、配备秘书、家属子女从业以及选人用人等情况逐一作出说明;对是否存在把作风建设同推动改革发展对立起来,消极对待作风建设新的规则制度,“为官不为”的问题进行检查。要深挖问题根源,重点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财经纪律以及“三严三实”要求等方面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没有问题的进行明示。一些不便在对照检查材料中写明的问题,可另写专题材料。

(三)工委书记审阅对照检查材料。由开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工委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报工委主要负责人认真进行审阅把关。

(四)督导组审阅对照检查材料。工委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经工委主要负责人审阅后,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前10天送县委第四督导组审阅。

四、以整风精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工委领导班子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召开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工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间安排在县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之后。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准备不充分的,不要急于开会,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应经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同意。工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时间不少于1天。

(一)做好会前准备。要认真制定专题民主生活会方案。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专题民主生活会主题,征求意见、查摆问题、谈心谈话等相关情况和前期准备工作情况、会议的程序、基本要求、召开时间等。方案经县委第四督导组审核同意后,在会前一周报送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工委主要负责人要会同县委第四督导组对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做到“五个不开”,即谈心交心不到位的不开,班子和个人问题找得不准不实的不开,对照检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开,思想认识不统一的不开,会议准备工作不充分的不开。

(二)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采取“个人对照检查、自我批评,其他同志批评帮助”的方式,开展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工委主要负责人首先代表班子进行对照检查;随后,工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个人对照检查、自我批评,其他同志进行批评帮助;班子其他成员依次逐个进行。工委主要负责人要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带头揭短亮丑,班子每名成员都要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要明确摆出“四风”突出问题,明确回应群众意见和上级点明的问题,明确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开展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的情况,明确落实从严管理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相关要求的情况,并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刻检查剖析问题根源,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相互批评要聚焦“四风”,从党性强不强、工作实不实、要求严不严等方面指出对方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坚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既敢于正视问题、动真碰硬,又坚持实事求是、出以公心,做到“五个不搞”,不搞先表扬后建议,不搞避实就虚、言之无物,不搞只摆现象、不讲本质,不搞一团和气、你好我好,不搞穿靴戴帽、虚晃一枪,使领导干部受到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心灵受触动、思想受教育,红脸出汗、加油鼓劲,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三)通报总结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会后,工委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并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如实向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反馈。工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由工委书记主持召开。通报内容主要包括会前准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等情况。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后15天内,向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专项报告。

(四)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双重生活会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又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机关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成员参加机关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情况由综合办公室综合情况,并经县委第四督导组审阅后,报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开好基层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抓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根据省委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先整顿、后启动”的原则,对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思想、组织和工作准备。整顿工作达到要求后,基层党组织再启动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全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方案和分类指导方案,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各项工作。

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各企业党支部要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发区工委要派人参加各企业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点评,加强指导。流动党员一般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专题组织生活会。

民主评议党员要依据党章,采取切合实际、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对机关党员,重点围绕履行党员义务、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等开展评议。对企业党支部党员,重点围绕按期缴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等开展评议。对长期不发挥作用甚至起负面作用的党员,要严肃教育,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要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作出组织处理。

六、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负起直接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在抓好自身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的同时,层层传导压力,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

(一)“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活动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关键环节抓在手上,既挂帅、又出征,传导压力、增强动力,对这一环节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亲自过问、亲自安排,不当“甩手掌柜”,在抓好本级活动的同时,拿出足够时间和精力抓好下级的活动。要强化对联系点的深入指导,经常去、沉下去,解剖麻雀、全程指导,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上级党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为下级作示范。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在统一原则指导下,把握好不同层级的推进节奏,不赶时间、不赶进度,确保每一环节都推进到位,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更加扎实。

(二)加强分级分类指导。要结合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印发的7个分类指导方案,根据实际提出具体措施和操作办法,防止一刀切、一锅煮。要把握好工作节奏,明确时间节点,指导基层党组织压茬有序推进这一环节各项工作。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制定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对策,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指导。对工作薄弱、问题突出的单位要安排精干力量帮助做好工作,对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

(三)坚持边查边改。要对查摆剖析出的“四风”问题立行立改、不等不拖,抓住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及早开展专项整治,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整改成果有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认真落实管委会2014年度十件实事的办理工作,力争尽早见成效。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商务发展核心,以优化企业服务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落实商务惠企政策,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促进自主开放进程,落实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努力推动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增强吸收利用外资的竞争力。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指标实现新突破。

二、工作措施

(一)认真落实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工作。贯彻落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按照国家统一安排,落实全面清理取消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针对外资设置的准入限制,实现市场准入内外资标准一致,落实以在线备案为主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

(二)做好“外商服务大使”工作。实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围绕当前外资工作的难点、热点和影响外资持续稳定发展的痛点、堵点等问题,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及咨询和问题解决机制,对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贴心服务。

(三)深入调研,与企业开展面对面交流。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深入外资企业、外贸企业,宣传解读国家省市政策,收集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涉外单位层面能够解决的,协调相关单位解决;需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提请市商务局研究;需省级层面解决的,积极争取省商务厅帮助协调解决。

(四)持续做好涉外政策推送宣讲工作。按照“放管服”改革标准化要求,对于服务对象面广量大的工作,建立有效的制度供给,全面梳理汇编中央和省、市涉外政策,加强涉外扶持政策推送,会同涉外单位分片分期开展政策宣讲培训,政策资金类做到公平、透明、简便、可查询;政策服务类做到推送全覆盖,切实帮助企业学好用好各级各类涉外扶持政策。

(五)加强对外商投资重大项目的调度。对重点外资项目、外资企业实行专项台账管理,分别建立静态和动态管理台账,建立外企项目、外资企业沟通联络“直通车”,强化对重点外资项目的调度督导,力促签约项目升级落地、在建项目外资到账。

(六)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投诉的化解。健全外商投诉争端调处机制,对外商投诉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属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纠纷,厘清责任,勇于担责;属于企业之间的纠纷,努力协调,妥善化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工作责任。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相关业务科室具体实施。成立商务局优化营商环境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党组书记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外资科、外贸科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同时,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常态工作,要求各科室要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结合工作实际,落实具体的惠企优企举措。

(二)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在派出招商骨干人员赴浙江省桐庐县学习的基础上,组织业务人员到上级部门和先进地区学习招商引资利用外资、促进营商环境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全面对标全国发达省份和地区,寻找差距,更新理念,总结经验,全面提升了改善营商环境的标准和水平。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申少平兼任办公室主任,袁永昌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具体工作。

二、工作目标

20*年在我市选择84家企业(名单见附件二)开展试点工作,20*年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

三、工作原则

1、认真组织、稳步推进。要提高认识,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对企业、公众、社区的宣传动员,建立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机构、培训、部门协调等各项基础工作机制,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环境行为评价。

2、轻重结合、突出重点。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选择对我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大、社会普遍关注的企业作为环境行为评价的重点对象,如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包括第三产业)和重点污染源、严重超标和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放的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排污企业。所选评价企业排污总量占我市排污总量的80%以上。

3、科学评价,公正、公开。制定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程序,并严格执行,力求评价过程公开,评价方法科学,评估结果公正。

4、不断总结、持续改进。定期对评价工作进行评估,跟踪企业和社会各界对评价情况的反映,不断改进工作,建立配套的奖惩措施,引导企业不断改善环境行为。

三、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8月10日-8月30日)

在这一阶段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计划,并做好宣传工作。

(二)评价阶段(8月10日-12月1日)

1、确定评价对象(8月10日-8月30日)

20*年选择84家企业(见附件二)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

2、公布评价标准(8月10日-8月30日)

参照国家环保总局的《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技术指南》中给出的评价标准B类,公布*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市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标准》。《*市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标准》、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逻辑框图及《企业环境行为分级标准:颜色等级》分见附件三、附件四、附件五。

3、收集数据(9月1日-9月30日)

在现有环境监测、监察、统计、污染控制等环境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工作需要,建立企业环境行为数据库和相应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及准确性,使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公正。必要时,补充监测。

4、建立管理信息系统(10月7日-11月10日)

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我市的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涉及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

5、初步评价(11月10日-11月30日)

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初步评价结果。

(三)公开阶段(12月1日-12月30日)

1、公开方式

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公开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每年公开二次,在每年的6月5日和12月31日。

2、试公开(12月1日-12月10日)

试公开在政府和相关企业内部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试公开,发现和纠正公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和政策问题。

3、正式公开(12月20日-12月25日)

通过媒体向社会正式公开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公开的内容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表、地址和评价等级等。

4、公开效果评估(20*年1月)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公开后,对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前后的评价等级进行评估,掌握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效力。同时,采取问卷调查、网络调查或设立热线电话的方式,对公众进行调查,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四)持续改进

1、制定相关政策

在企业环境行为评价过程中,编制相应的操作技术手册,媒体宣传材料及公众参与的具体办法,促进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制度化。

2、管理制度衍接

对于环境行为评价结果连续两年为绿色的企业,可优先安排环保专项资金项目、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的,可免除环保核查;对于环境行为评价结果为红色和黑色的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连续两次以上评价结果为黑色的企业,责令其停产治理,治理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同级人民政府实施关闭。

四、工作要求

1、充分认识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重要性。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信息等各种监管手段,发挥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环境监管效率,促进企业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此次工作。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局关于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切实解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存在的影响政务环境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依法行政和廉政勤政建设,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政务环境评议评价活动名次前移的目标,为“建设和谐平安XX,共创富民兴X大业,提升XX发展水平”,实现南昌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二、评议评价的内容

1、行政审批和制度建设情况

精减的行政审批项目是否落实到位;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程序是否规范,有无制定操作流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经审批的涉药(械)人员培训班是否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等。

2、依法行政和依规办事情况

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对食品药品进行安全监管;是否推行了行政执法和依规办事责任制,建立和实行了过错责任追究制;是否规范了收费行为,执行了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收费目录和收费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罚缴分离”;执检执收执罚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做到按程序、按规定依法执法办事,文明执法办事;是否严格落实“一个规定、一个办法、八项制度”和“五条禁令”等。

3、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情况

是否推行和完善了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内容是否全面完整,除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以外,其他各类事项是否都已公开;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方式和手段是否科学、直观,便于群众阅知;是否推行预公开制度、听证制度、质询制度,进一步提高办事和决策的透明度;是否建立了受理投诉机构,公布投诉电话,及时正确地处理投诉问题,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等。

4、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情况

机关和单位服务方式是否得到改进,是否全面执行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是否做到精简会议、文电;是否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等科学管理办法和手段,提高办事效率等。

5、部门与行业作风情况

能否廉洁自律,艰苦奋斗,是否存在虚报浮夸、搞形式主义的现象;办事窗口和业务处室是否存在对群众合理要求置之不理、久拖不决、刁难设卡等问题以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推诿扯皮、生冷硬顶现象;是否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是否存在耍威风、搞特权、徇私舞弊现象;是否存在以权谋私、索拿卡要的行为;是否存在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是否存在对重要政策、重大决策和市领导,省、市局领导作出的指示、批示执行不力,推诿扯皮、压事不办、办事拖拉等现象。

三、工作步骤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统一部署,全局系统评议评价工作从6月份开始,分四个阶段实施,具体时间与市“双评办”的安排同步,各基层局和机关各处室都要严格按照步骤抓好落实。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及征求意见阶段

1、传达贯彻省局作风建设座谈会精神,调整机构,集中办公,开展工作;市局制定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并上报省局“双评办”;各县局、直属局方案上报市局“双评办”备案。召开系统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动员大会,层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2、在网站或网页上公布实施方案和投诉电话。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加强和社会各界的沟通。积极主动向省局网站“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专栏、市“效能办”和市局网站报送信息。

3、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式。适时召开新闻会,曝光制售假劣药品的案例;利用墙报、黑板报、政务公开栏等在内部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宣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服务承诺公开情况、整改情况以及相关的工作动态,宣传、食品药品监管政策、宣传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让社会各界了解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4、走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及其相关部门,汇报工作,认真征求意见和建议;召开监管企业、服务对象、社区、部分群众代表座谈会,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改进工作作风。

5、市局、县局通过信函等形式,向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收集、梳理意见,对重点问题要立即整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要原汁原味报省、市局“双评办”。

第二阶段:自查自评及集中整改阶段

各单位要在狠抓落实去年整改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今年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依据工作职能,对有关问题进行分解,逐条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责任,明确时限。做到整改措施不落空,对提出的问题不含糊,对行风问题和违纪行为纠正处理不迁就,群众不满意不通过。整改情况要通过直接答复群众、网络公布等形式公开,取信于民。对出现的有违反政策法规的人和事、单位,应认真组织整改或处理,写出各单位政务环境评议评价自查自评报告。市局领导分片带队深入各县(区),采取听取汇报、看资料、座谈、走访、明查暗访等方式,再次进行督促检查,对不认真自查,有问题不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在全系统通报;对违法违纪的,严格执行责任追究,不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还要从重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各县局领导都要实行分片包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单位整改情况及时上报市局“双评办”。

第三阶段:接受评议评价阶段

各级在通过多种形式征求意见的同时,加强与市民主评议行风领导小组的沟通和联系,积极配合评议议价小组及联络员开展问卷调查,对评议议价小组及联络员提出的意见要作出及时、必要的说明,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在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过程中,创新思路,建立健全优化政务环境的制度,形成优化政务环境的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各阶段的工作,特别是有当地特点的好作法和经验要通过网站交流,推动工作的开展。“双评”工作结束后,各单位要将整个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由市局汇总后报省局“双评办”。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评议评价工作的领导,根据人员变化情况,调整并加强市局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XXXXXX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政务环境评议评价活动是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今年下半年的中心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为搞好这项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员、经费保障,确保取得良好成绩。全系统领导和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把思想统一到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全系统所有干部职工都要牢固树立“人人是形象,个个是环境”的意识,努力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把评议评价工作与日常工作、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成果紧密结合起来,齐心协力,确保评议评价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双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进一步形成“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基层单位和机关处室各司其职,单位和群众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各单位“一把手”、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作为本单位、本处室抓“双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把“双评”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谋划部署,集中精力抓好抓实。要按照层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协调、条块结合,全面推进双评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责任体制,严格责任追究。要把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错不纠,整改不到位,甚至顶风违纪的单位和部门,要按照《XX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奖惩制度,对在当地评议中排名在参评行政单位总数25%之内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市局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当地评议中排名在参评行政单位总数50%之内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市局给予通报表扬;今年排在倒数3名内的,主要负责人写出书面检查,市局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不力、失误,造成在“双评”工作中丢分、失分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处室“一把手”的责任。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7篇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准备工作的通知》(交办公路函〔2019〕1399号)、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XX省2020年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X交建管函〔2020〕X号)精神,大力开展我县国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改善干线公路路域环境质量,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我县公路运营整体形象,以良好的路域环境迎接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大检查,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国干线公路管养检查为契机,以创建“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路域环境为目标,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深入开展“迎国评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科学谋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狠抓落实,进一步强化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以养护到位、管理规范、路况优良的良好形象展示XX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成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整治时间

集中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时间为三个月(7—9月)。

三、整治范围

整治范围为全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及控制区,此次以迎国评必检线路GXX(XX至XX)、GXX(XX曲至XX)为重点,以线带面,逐步扩展到辖区内各条省道,实现国省干线公路环境整治全覆盖。

四、整治目标

通过综合整治,全面优化净化美化干线公路路域环境,实现全县干线公路和公路控制区“无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无违法建筑物和生活垃圾、无私搭乱建和非公路标志、无种植农作物”四无工作目标,建立健全我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为公众出行创造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行车环境。

五、整治内容

(一)整治马路市场及占道经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国省干线公路沿线乡镇政府要加强政府所在地街道规范化管理,成立治理马路市场及占道经营领导组织,抽调专职人员组成管理队伍,加大马路市场及占道经营清理力度,禁止在过村镇公路上违规摆摊设点,禁止门面房店外占道经营,全面清理和解决占道经营现象。

牵头单位:市场发展中心

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城市管理局、公路局,乡镇政府。

(二)整治违法私搭乱建和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

1、全面清理和拆除公路沿线影响行车安全或有碍观瞻的建筑及其它附着物。公路控制区内一律不能私搭乱建,禁止堆放杂物及垃圾,如公路两侧搭建的临时工棚、活动板房、围墙和建筑材料等。

牵头单位: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公路局,乡镇政府。

加强公路沿线停车场与汽修厂管理,对国、省道路两侧的违规停车场与汽修厂依法取缔。

牵头单位: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乡镇政府。

加强对公路两侧的“三散”企业的管理,对手续不全的散乱污企业依法取缔。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局,乡镇政府。

4、加强生活垃圾处理,严禁在公路上设置垃圾站,置放垃圾箱、垃圾桶,更不能随时随地倾倒垃圾,污染破坏公路沿线环境,确保政府所在地街道路面干净整洁。

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三)整治设置非公路标志现象。

依法对公路沿线的非法广告牌、非公路标示标牌进行全面拆除。

责任单位:公路局

(四)清除公路路肩、边坡、沟底农作物。

依法对干线公路两侧路肩、边坡、沟底的种植农作物、林木全面清除。

责任单位:公路局

(五)整治公路路面路肩边坡沟底。

全面加强干线公路管养工作,提升公路路容路貌。认真组织开展迎国评标准化路肩整治活动,重点做好桥梁养护及路肩、边坡、沟底整治、小修保养、沿线设施规范化等重点工作,着力提升干线公路路况管养与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公路局

五、 实施步骤

此次整治活动分为集中整治和巩固提高两个阶段:

(一)集中整治阶段(7月1日—8月31日)

以迎国评必检线路为重点,其他干线公路同步推进,对公路路面、边沟进行清理和修整,对公路两侧环境进行彻底整治,确保路容路貌焕然一新,路域环境有显著改观。

(二)巩固提升阶段(8月31日—9月30日)

在集中整治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治理机制,防止问题反弹。要严格按照《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加强日常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或者进行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政府成立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乡镇分管副职为成员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实施路域环境集中整治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县公路局要切实承担起迎国评行业部门职责,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实行全局动员、班子成员包线,全力以赴做好2020年迎国评工作。公路沿线乡镇政府要全面履行公路两侧路肩、边坡、沟底的农作物及林木全面清除和街道马路市场,综合整治的主体责任,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乡镇、各相关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大宣传力度,在公路沿线醒目位置张贴悬挂标语口号,为整治工作营造声势。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新闻媒体的联系,做好深入细致的对外宣传工作,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公路沿线群众广泛宣传,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8篇

全镇32个村(居)委会、6个镇属农场、镇属学校、村(居)委会管辖的农贸市场及车站。每月评选出环境卫生先进村委会3个、环境卫生先进社区2个、环境卫生先进农场1个、环境卫生先进学校1个,其中先进村小组、连队、优秀卫生管护员在先进单位中产生,星级文明卫生户由村委会按10%评定。

二、考评标准

检查考评内容以评定环境卫生先进村委会、环境卫生先进社区、环境卫生先进农场、环境卫生先进学校的考评标准进行,详细内容及评分标准详见附件。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环境卫生检查考评的组织领导,特成立镇环境卫生综合检查考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镇党委委员)

成员:由市创卫办,镇各包点工作组组长及爱卫办工作人员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爱卫办(504室),负责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具体事务。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同志兼任。

四、考评分为:月检、季检、上半年及年终交叉评比检查等方式进行。

1、环境卫生检查考核采取平时督查与检查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检查考评方式为“看、查、问”三个方式相结合考评。“看”是看整体环境卫生情况;“查”是查阅有没有相关的制度、措施、村规民约;“问”是随机抽问村(居)民对本单位环境卫生满意度;

3、月检查考评总分为暗访得分乘以60%﹢月检得分乘以40%;

4、季检查考评总分为月份检查平均得分乘以60%﹢季检查评比得分乘以40%;

5、上半年交叉检查考评总分为月份检查平均得分﹢季检查评比得分的平均分乘以60%﹢上半年检查得分乘以40%;

6、年终交叉检查考评总分为月份检查平均得分﹢季检查评比得分﹢上半年检查评比得分的平均分乘以60%﹢年终检查得分乘以40%。

7、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达标”、“不达标”三个等级计分等次。90分(含)以上为优秀,70—89分为达标,69分以下为不达标,考核名额从考核结果中筛选;

五、考评奖罚措施

考评实行奖罚制。

(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到位、日常保洁效果好的,月检查考评综合得分排序前三名的村(居)委会各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卫生工作经费5000、3000、2000元,先进农场奖励卫生工作经费2000元,镇属学校奖励卫生工作经费1000元。村组(连队)奖励卫生工作经费300元、管护员奖励卫生工作经费200元,文明卫生户每户100元(生活用品),奖励经费从获得市当月的奖励资金中支付。镇政府排在市当月第四名后,对倒数后三名单位及被检落后村庄、村(居)委会以及卫生管护员进行处罚,并对爱卫办通报批评。当月被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检查的被检单位,获得第一名的镇政府给予被检的各单位奖励卫生工作经费20000元,第二名的奖励10000元,第三名的奖励8000元。

(二)季评比、上半年评比及年终交叉检查评比的奖励经费从获得市的奖金中按70%的比例分别给予各单位奖励。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细则》的要求,通过组织环境卫生考评活动,在我区乡村范围内营造环境卫生工作“比、学、超”的氛围,激发各村委会重视环境卫生工作的热情,从而加快我区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进程。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环境卫生考评工作的领导,确保考评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有效,成立以下机构:

1.领导小组

2.办公室:

3.考评组:

三、考评操作

(一)考评要求

为确保考评工作的有效性和严肃性,考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考评项目、考评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记录评分,做到评分有依据、考评有记录、整改有登记。

(二)考评范围

二十四个居(村)委会辖区内的环境卫生

(三)考评结果得分

月考评得分以100分起点,按本项1、2、3条扣分。

1.考评组扣分:考评小组每周对各居(村)委会辖区范围内的乡村道路、空地、田园、办公区域、公共用地、村民房前屋后等各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一次考评。考评时考评人员根据居(村)委会环卫队和外包保洁企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外包保洁企业环境卫生工作考评表》、《区村(居)委会环境卫生工作考评表》标准,分别认真地对居(村)委会环卫队和外包保洁企业进行扣分,并将其平均值作为本周被扣分数,月末再将四周被扣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当月的被扣分数。

2.巡查结果扣分: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城管局市容办、环卫所业务督查室等四部门单独对辖区内各居(村)委会环境卫生进行巡查。巡查人员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按《区村(居)委会环境卫生工作考评表》、《外包保洁企业环境卫生工作考评表》标准,分别认真地对居(村)委会环卫队和外包保洁企业进行扣分,并拍照记录,提出整改期限和在微信工作平台,如不能按时达到整改要求的给予做两倍扣分处理。三个部门在巡查中的扣分将单独在当月考核总得分中直接扣除。

3.居(村)委会检查扣分:居(村)委会每周组织两次有居(村)委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保洁企业负责人、居(村)民小组长共同参与的检查组,按《区村(居)委会环境卫生工作考评表》、《外包保洁企业环境卫生工作考评表》标准对居(村)环卫队和保洁企业工作进行考评扣分,每次按1/8值计入月扣分。

(四)参考评分

1.省、市、区检查结果奖罚分:凡获得省级检查表扬的每次奖10分,凡获得省级检查批评的每次罚10分;凡获得市级检查表扬的每次奖5分,凡获得市级检查批评的每次罚5分;凡获得区级检查表扬的每次奖3分,凡获得区级检查批评的每次罚3分。

2.媒体褒贬奖罚分:凡获得省级媒体表扬的每次奖10分,凡获得省级媒体曝光的每次罚10分;凡获得市级媒体表扬的每次奖5分,凡获得市级媒体曝光的每次罚5分。

四、考评通报

1.每月考评工作结束后,考评小组将按考评得分情况进行汇总排名,并将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评比名次进行通报。

2.各居(村)委会、各外包保洁企业要对照通报上涉及的问题及时排检整改并巩固,发现未整改的处于两倍扣分并计入次月的扣分。

五、考评结果及参考评分的运用

参照《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奖罚条款,通过考核评比工作开展奖优罚劣活动,促进各责任片区尽职尽责,进一步激励先进、鞭策后退、使我区乡村环境卫生工作保持积极进取的动力和活力。

(一)奖罚

考评小组将每月各居(村)委会的环境卫生考评得分进行排名,并根据排名情况对居(村)委会和外包保洁企业做出如下的奖罚:

1.对居(村)委会及居(村)环卫队的奖罚

(1)凡当月没有被扣分的居(村)委会,根据保洁人员的多少,分A类8000元,B类6000元,C类4000元给予奖励。

A类居(村)委会:凡保洁人员在18人(含18人)以上的居(村)委会,书记、主任、分管干部和各居(村)民小组保洁员每人当月各奖励300元;

B类居(村)委会:凡保洁人员在10-17人之间的居(村)委会,书记、主任、分管干部和各居(村)民小组保洁员每人当月各奖励300元;

C类居(村)委会:凡保洁人员在10人(含10人)以下的村(居)委会,书记、主任、分管干部和各居(村)民小组保洁员每人当月各奖励300元;

(2)凡是每月考评得分在100-95分之间(含95分)的居(村)委会,书记、主任和分管干部及被扣分的居(村)民小组保洁员等人都各扣除当月绩效工资的10%;凡是每月考评得分在95-90分之间(含90分)的居(村)委会,书记、主任和分管干部及被扣分的居(村)民小组保洁员等人都各扣除当月绩效工资的20%;凡是每月考评得分在90分以下的居(村)委会,书记、主任和分管干部及被扣分的居(村)民小组保洁员等人都扣除当月绩效工资的100%。(注:居(村)民小组保洁员月工资1500元,其中:基本工资1000元,绩效工资500元)

(3)凡获得省、市、区检查或媒体奖、罚分的,每半年统计兑现一次,按每奖1分奖500元、每扣1分扣500元的标准执行。

(4)每月召开一次环境卫生工作会议,点评各居(村)的环境卫生工作情况,并对优劣居(村)作点名表扬或批评。季度考评结果将作为综合考核评价居(村)干部的重要依据。

2.对外包保洁企业的奖罚

对外包保洁企业的奖罚以每一个居(村)委会为单元进行。

(1)凡外包保洁企业当月在该居(村)工作未被扣分的,发放当月100%该居(村)的承包服务金;

(2)凡外包保洁企业当月在该居(村)工作考评得分在100分以下的,以100分为界,每低1分按1个百分点扣除保洁企业在该居(村)的服务保证金,直至扣完全部的该居(村)服务保证金为止。

(3)凡保洁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居(村)同时被扣分的,每低1分,则按被扣分的居(村)数的百分点扣除这些居(村)服务保证金之和。

(4)凡获得省、市、区检查或媒体奖、罚分的每半年统计兑现一次,按每奖1分奖500元、每扣1分扣500元的标准执行。

(二)责任追究

1.对居(村)委会的责任追究

各居(村)委会对环境卫生工作不重视,没有严格按网格管理要求对环境卫生责任区域巡查管理,致使无法及时处置环卫突发性事件、或对存在问题不及时发现和整改所造成不良影响的,按情节轻重、损害后果或影响大小,分为失误、过错和失职。

(1)失误: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中之一者可视为失误:一是一季度内月考评有一次分数在100-95分之间(含95分)的;二是一季度内有一次未按照通报情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三是一季度内因环境卫生问题被媒体曝光一次的或群众反映强烈一次及时整改且影响不大的。

凡被评为失误的居(村)委会书记、主任和分管干部,区政府给予通报批评。

(2)过错: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中之一者可视为过错:一是一季度内月考评有一次分数位于95-90分之间(含90分)的;二是一季度内有二次未按照通报情况中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三是一季度内因环境卫生问题被媒体曝光二次的、或群众反映强烈二次不及时整改且影响较大的。

凡被评为过错的居(村)委会书记、主任和分管干部,个人不得参评一年内争优评先活动,组织部门对其诫勉谈话。

(3)失职: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中之一者可视为失职:一是一季度内月考评有一次分数低于90分的;二是一季度内有三次以上(含三次)未按通报情况中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三是因环境卫生问题被媒体曝光三次以上(含三次)或群众反映强烈三次以上(含三次)不及时整改,影响恶劣的。

凡被评为失职的居(村)委会书记、主任和分管干部,区委应给予停职或降职处理。

2.对外包保洁企业的责任追究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国内外比较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植被破坏,物种灭绝等环境问题也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隐患。人们开始关心环境,治理环境,并不断寻求“防患于未然”的更好的保护环境的方法。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因此孕育而生。

1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1969年,美国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成为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列入法律并确定其相应评价制度的国家。1974年,新南威尔士州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个建立环评导则的州政府。1985年,欧洲共同体颁布了欧洲第一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导则,随后1988年,英国正式为本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立法[1]。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外国的环境影响评价迅速发展起来。在英国环评立法的最初两年,每一年进行环评的项目只有约20个,而从1990年至1999年,平均每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数量增长到约300个。到了2003年,进行环评的项目已经超过600个。同样的发展速度也出现在欧洲其他国家。如丹麦、奥地利、西班牙等国,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环评项目的年平均数均成倍的增长[2]。这种发展趋势,不仅说明环评作为一个专业学科的兴起,也反应世界人民在近20年对于环境的关心程度日益增强。

2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根据各国的国情不同,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笼统来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从环境(主要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经济环境)的角度,来评价、判断一个项目或者工程是否应该行进,怎样进行。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国际影响评价协会(IAIA)所公布的环评的定义,与我国环评导则上的定义基本相同,既“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3]

IAIA同时也规定了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环境影响评价需包括以下工作程序:

(1)初步审核(Screen):此环节包括审查项目是否具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条件,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环评;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特殊性等。

(2)考察环评选址、范围、情况(Scoping):对项目涉及的影响范围和敏感点进行排查,确定环评展开的范围和重点。并确定环评主要涉及的分类章节(如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

(3)项目方案比选(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s):从“对环境最无害”、“最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选择适合的项目方案。

(4)环境影响分析(Impact Analysis):识别、分析和预测项目有可能造成的环境、社会、及其他相关影响。

(5)措施和控制(Mitigation and Impact Management):建立必要的措施,以避免、减少或抵消所预测的那些不利影响。这些措施应落实到项目管理体系或当地环境管理体系中。

(6)重点影响评价(Evaluation of Signification):对于那些各项环保措施都无法缓解的不利影响或者剩余影响,要确定其对于环境的重要性和可接受性。

(7)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Prepar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or Report): 完成环评报告,需要清楚且公正地记录项目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建议和措施,并分析措施能带来的预防效果或缓解程度。同时,报告应该考虑到受众群体,以及公众所感兴趣的问题。

(8)报告评审(Review of EIS):判断报告的评价范围和评价程度合理,提供的影响预测和建议是否有说服力,并且是否包含了项目决策所需的信息。

(9)项目决策(Decision Making):从环评的角度,批准或拒绝项目提议,或者有条件的开展项目。

(10)后续调查(Follow Up):以确保环评中的建议和措施得以落实,监控后续项目发展,衡量措施的有效性,以加强未来环评工作的合理程度。优化环境审计和环境管理。

3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探讨

国际影响评价协会所给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主要由美国以及欧洲的环评经验总结而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但从技术层面上看,还有是很多值得研究,并值得与我国的环评工序相比较讨论的地方。

我国的环评工作程序中里首先也要求了初步审核步骤(Screen)。由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所以我国的环评流程里,只需要按照建设项目的分类开展环评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的编制;在环评过程的初期,需要审核的则是工程规划符合不符合法律法规,前置文件是否充分等信息。

国外的环评工作程序中,考察环评选址和范围的流程(Scoping),和我国环评基本一致。值得一提的是,欧美的环评在进行项目方案比选(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s)时,会在备选的设计方案中,加入“方案0(Alternative 0)”进行比选。所谓“方案0”,是完全不进行工程的方案。以建设一条道路为例,方案1,方案2可能是道路不同走向的设计方案,而方案0就是不修这条道路的方案。加入“方案0”在比选里,就像在坐标系里加入了原点,可以更加直观地量化其他备选方案对于初始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影响分析(Impact Analysis)这个流程中,国外的环评关注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影响、经济影响或其他影响。随着西方国家近些年恐怖主义活动的增加,很多建设单位在进行环评时,会把当地的社会稳定程度和反恐局势作为环评的一个部分,加以分析评价。而国内通常的建设项目环评中的环境影响,更关注于工程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具有针对性。

国外的环评中,措施和控制(Mitigation and Impact Management)与重点影响评价(Evaluation of Signification)这两个程序,往往是循环重复的。一本优秀的环评报告书中,常常在提出措施和控制管理方案之后,马上进行Evaluation of Signification这个程序,计算在这种措施和控制方案之下,环境影响的抵消值,和环境影响的剩余值。针对剩余的环境影响,再次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控制方案,然后再次计算剩余的环境影响……这样循环下去,最终得到最可行的综合措施,和无法被消减的环境影响。

在国外的报告评审的环节种,可以参与评审的人群除了专家和政府官员外,也包括当地居民,民间环保机构,环保组织,工会等。因此环评报告的成文往往被要求浅显易懂,可读性高。而且项目单位也会提供环评报告书给他们未来的客户,以证明其单位的工程水平优良,环保工作到位等优势[4]。

考虑到西方国情和我国国情的不同,盲目地用国外的环评工作程序套用我国的工程项目,并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可以借鉴外国几十年来环评发展的精髓,扬长避短,开拓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环评之路。

【参考文献】

[1]Watson, Michael.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European Community Law[Z].2003.

[2]CEC. Five Years Report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n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EIA Directive[Z]. 2003.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教学实践

环境影响评价是高等院校本科环境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人才需求量逐年升高的同时,从事环评工作也成为环境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重要就业领域之一。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工作在本科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框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对于提升高等院校环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其依据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编写环评论述或报告书的基本能力。

1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脱节。目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所讲授的理论比较陈旧,与现行环评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严重脱节,理论教学无法满足职业资格考试需要。(2)教学内容与社会对环评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相脱节。教师讲授内容过于强调基础理论,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与领悟环评的技术方法,不能满足社会对环评人才能力与素质的需求。(3)教学方法严重滞后。各高等院校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能力训练不够。(4)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环评项目不具代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到实际环评项目,对学习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针对我国高等院校环评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专家提出将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工作与环评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和理念[1-3]。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教学内容改革

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环评工作的结合。教学内容是制约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直接体现[4]。如何对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进,使之能够与现行环评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是本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所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目前,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可供选择的教材较多,如朱世云与林春绵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环境影响评价》[5]、周国强主编的高等专科学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类专业系列教材《环境影响评价》[6]、钱瑜主编的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列规划教材《环境影响评价》[7]、曾向东主编的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短学时系列教材《环境影响评价》[8]等。然而,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教材的内容与现行环评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且教材内容与现实中不断更新的环境标准、环境政策法规、技术导则等存在较大差距,教材内容存在明显滞后性,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为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修订与更新,精心准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摒弃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教材中过于陈旧及应用性不强的相关内容,增添与环境影响评价职业资格考试及实际环评项目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时展和社会需求。例如:(1)删减现有教材中过于理论、实践性不强的相关内容,如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文化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2)增加与环评职业资格考试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如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等内容。(3)增加与实际环评项目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环评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风险评价及公众参与等章节。

2.2 教学方法改革

对现行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引入基于案例式教学的多种新颖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1)在各重点教学章节中引入典型案例的讲授,如水环境影响评价典型案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典型案例及风险评价典型案例等。这些建设项目的环评案例是由主讲教师在已完成的实际环评项目中精心挑选并经过加工后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认真分析,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中用到的案例知识相互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2)在课堂中引入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加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时间,相应减少单纯理论课程的授课时间,设置典型案例的讨论环节,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分析案例、思考案例、讨论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性环节。(3)引入实际案例进行模拟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典型案例为背景,设计一些建设项目的环评任务书,要求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环评的模拟设计,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2.3 学生参与方式的改变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课程的方式,使其能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环评课程的学习。在本课程教学中,通过改变学生角色使其实际参与项目实践。例如:在学生完成模拟案例的设计项目后,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代表汇报环评项目设计,其他小组成员点评其项目成果情况,指出项目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进行最后点评。通过这种参与方式的改变,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理论转为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其对课程的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授课方式也由单纯的讲授转为引导其学习。此外,依靠现有“校企合作”平台,使学生参与市场上环境保护公司的实际环评项目,使其适当承担编制环评报告书的工作(如环境现状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等),观摩实际环评项目评审会的现场等。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使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环评项目,使其角色发生改变,达到从“知识的学习者”到“项目的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2.4 考核方式改革

改变传统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考核方式,使其更能反映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考核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考核,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等均发生改变,由此考核方式也需进行相应改革。在课程考核中,大幅度提高实践性环节所占的比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并适当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三部分的成绩比例为5:2:3。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将大量时间花在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环评项目制作、项目小组汇报与点评上,因而实践性环节所占比重增大。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

3 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3.1 理论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联

目前,国家对从事环评工作的人员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必须具有上岗证,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必须配备相应的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要求。为使培养出来的环境专业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对高等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科学与合理。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摒弃现有教材中过于陈旧及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增添与环评职业资格考试及实际环评项目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时展和社会需求。此外,将环评从业资格证书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以相关从业资格考试的重点内容为蓝本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有的放矢,达到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其职业竞争力的目的。

3.2 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相结合

相比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本科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严重阻碍和限制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就业竞争力的拓展。目前,各高等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论环节的讲授安排较多,且理论课程大多是单纯地讲解环评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技术方法等,实践环节内容较少,致使学生无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学习真正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有些知识非常难懂。本课程通过开展基于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在各重点教学章节中融入典型实际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学生分析与讨论案例,学生模拟设计与制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3.3 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融合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学习中,学生仅是被动地接受课程理论知识,没有调动其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此外,传统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考核采用理论考试形式,实践性环节考核未能体现,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实际环评项目的制作能力。本课程通过改变学生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学习方式,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以及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等措施,使学生能够真实地参与实际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工作,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习效果。此外,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实际环评项目的参与,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4 结束语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内容的修订与更新,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环境影响评价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可大幅度提高学生通过相关考试的比例,整体提升高等院校本科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基于实际的典型案例,使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规律,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增强。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使学生参与到相关环评项目的工作当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环评工作的认识,培养其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就业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杨芳,颜世发.融入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13(1):84-86.

[2] 张波,吴春笃,储金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94-96.

[3] 王建宏,陈家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式教学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05-106.

[4] 王开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1,38(5):280-281.

[5] 朱世云,林春绵.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 周国强.环境影响评价[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涉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替代方案

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036-02

随着人类活动向海洋的不断进军,盲目的涉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要想遏制海洋污染和对海洋损害的势头,实现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强化涉海工程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而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则是涉海工程海洋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涉海工程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本文试对我国的涉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1 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1.1 环评资质证书的审查颁布

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专业特殊性及其重要性决定了评价机构必须具备特殊的资格以胜任某项涉海工程的评价要求。《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明确:“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的立项或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根据批复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开展工作,组织编制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据了解,自2006年国家推行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企业申请甲级资质的门槛提高,使得全国拥有“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的单位由之前的32家降为3家。此外,为了更好的落实涉海工程的环评工作,海洋工程环评工程师的培训工作日益兴起。

1.2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验收等程序要求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四十三条规定,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但由于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到海域使用、浅海滩涂养殖和船舶航行安全,所以本条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必须征求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审核”,是指对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核实。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审核意见,可以纳入行业主管部门预审意见中,也可以按规定直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对于海洋工程,依本法第四十七条:“……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必须征求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权,并且规定:“海洋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当征求海事、渔业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会。其中,围填海工程必须举行听证会。”使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程序更明确。

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本身来说,欠缺替代方案,这一基本缺陷使得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的环评中也缺少替代方案

替代方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对替代方案的分析是环评的核心内容,可是我国法律中却一点都没有涉及。“我们的现有规定中,所采取的办法是比较几种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所以也就没有再规定替代方案。但其实比较选择最佳方案与替代方案这二者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替代方案要求另外一个方案可以在对立的角度上完全代替评价方案,并有同样的效果。”替代方案的缺乏,使得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不能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全面的科学信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真正目的无法实现。

2.2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海洋管理部门审核的现象仍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自新《海洋环境保护法》施行至今, 在整个海岸工程环评管理流程中, 海洋管理部门审核缺位的问题依然不是个别现象, 例如浙江国华( 宁海) 电厂、上海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港扩建工程等, 在未经海洋管理部门审核的情况下, 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就已经得到环保管理部门的批准。以浙江省为例,据一项非正式的调查结果显示, 浙江省沿海市海洋管理部门对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的审核率普遍较低, 如宁波市为32%, 台州市为7. 5%, 舟山市为5%, 温州市为2. 6%, 而嘉兴市则为0。这说明在现实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程序中, 大部分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没有经过海洋管理部门审核这一必经的法定环节。

2.3 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始终处于被动反应的地位

虽然法律要求建设单位在开工建设之前应该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环评。但是许多建设项目未经环评就直接报送到计委、发改委,甚至直接由后者发起某项项目。实践中往往是在受理海域使用权申请或者废弃物海洋倾倒申请的时候, 发现该涉海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评方面的内容和管理程序存在缺损和瑕疵, 如有的没有开展海洋影响评价, 有的没有海洋管理部门签具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核意见。项目由计划部门立项以后,意味着开发行为已基本上被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后来环评程序的功能似乎只是论证该建设项目没有不利的环境影响,或者寻求减少环境影响的对策。这样就失去了从源头上把关海洋环境影响项目的良机。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最后落脚点只能是提出合适的治理方案,实质上就成了一个在社会行为末端和尾部的行为。

2.4 管理信息系统尚不完善

从管理的技术模式上看,目前涉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基本上处于手工操作层面,管理程序中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凭借人力来操作完成. 虽然计算机已经在办公活动中得到普及,但基本上只是一种辅助的技术手段,仅仅发挥着文字处理和简单、机械的数据整理功能. 从涉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实践过程来看,这种操作模式已经显现出诸多的缺陷和弊端,如信息交互不及时、信息反馈不灵敏、统计口径不统一、统计标准不规范、统计数据不准确和不完整、资料共享性差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的准确性和对策的有效性。

3 对这一制度的改进建议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替代方案制度

为了真正发挥环境影响评价优化建设项目方案的预防作用,保障建设项目真正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在进行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该提供两个以上的建设项目方案,以便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少的最优方案。可以借鉴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引进替代方案机制,在立法中规定替代方案环境影响的内容,以体现科学决策的择优原则。

3.2 加强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增进部门之间的共识, 促进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作

海洋环评管理是整个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评管理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审核或核准是整个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事实已经说明, 海洋管理部门要想做好涉海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评管理工作, 切实履行涉海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评管理职能, 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与配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因此, 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履行各自的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评管理行政职能时, 不能为本位主义和本部门利益所囿, 应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与配合。针对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最好是省政府出台有关加强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相应意见, 提出针对性的强力政策和措施, 以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 规范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行为, 理顺部门关系, 加强部门协作。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便民、高效”。

3.3 及时启动环评程序,在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时,环评单位就应开始介入,同时要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履行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职能时所产生的各类行政行为的程序和内容予以严格监督

严格执行 《行政许可法》, 对于未按照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程序而审批的行为, 一律视为无效审核、审批。同时,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和要求, 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和信息披露制度, 实行行政审批行为的透明化。对于没有经过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并由海洋管理部门出具环评审核( 核准) 意见的涉海工程建设项目和不具有环评资质或没有按照相关涉海环评技术规程, 以及采用不具备资质的业务机构所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涉海工程环境评价的报告编制单位, 定期在媒体上予以公开和曝光, 及时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舆论的有效监督。

3.4 构建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涉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对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评的科技投入力度

改进和完善涉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就必须实现管理程序操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在涉海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海洋管理部门之间构建一个交互式的技术平台(见图1) ,来进行相互间的交流、沟通以及信息指令的传递反馈,从而实现涉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流程的高速、高效运作.加快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建设国家环境数据库、地方和地区性环境影响评价资源中心、专家信息系统等。这些数据库一旦建成,将极大地方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的准确性和减缓措施的有效性,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元和,卢 静,陆州舜.浙江省涉海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现状及其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4).

[2]杨义菊,叶银灿,田双凤. 涉海工程环境保护的探讨――以册子岛原油储运工程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5).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相关部门对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的数据能够真实的反映项目实施后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环境保护。但是,我国在此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对环境监测工作加以完善,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1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在环评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以环境监测的数据作为支持,因此,环境监测是环评的基础,确保其能够顺利的开展。其次,环境监测工作通过监测范围内污染的分布特点,分析出污染的源头,并且根据现状来推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污染变化趋势,结合当地的气象、水文等因素对拟建项目的位置和布局提供依据。最后,通过对项目建成后的验收监测,检验项目周边的环境是否达到相关的标准,也能够对环评工作的质量进行验收,验证环评报告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2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环境监测方案实用性不高

环境监测方案对于监测工作的开展有着理论指导的作用,对于环境监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现阶段环境监测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并未按照相关的标准对监测的点位、频次等相关要素进行确定。在进行监测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对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盲目的进行设计规划,导致施工方案设计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无法对具体的监测工作提供支持。

2.2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

一般情况下,在项目规划完成后对其所在地周围的环境进行采样监测,但是在采样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再加上一些监测机构由于设备落后或者经费限制等原因,采用工作并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执行,存在私自更改采样位置,随意篡改采样时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导致监测的数据不能真实的反映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

2.3监测质量考核制度不完善

对于监测质量的考核是环境监测的最终步骤,通过对监测质量的考核能够确定监测数据是否准确。目前,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对于监测质量的考核工作还不到位,导致监测结果与实际环境的关联性较低,而环境的影响评价主要是以环境监测的数据为基础,来对项目建设前后周边环境变化进行分析,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若这些数据存在的误差较大,则会直接影响环评的结果。

2.4监测站建设相对落后

虽然我国监测站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但是其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一些监测站的监测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环境监测需求,这也制约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相关的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性较高,若在设计方案、采样监测等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也会导致监测结果出现误差。监测站的建设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监测站建设落后的主要原因。另外,对于监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也不到位,监测机构的成立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只能在资质认定的范围内开展监测工作,而一些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盲目的接受单位委托,无法保证监测质量。

3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提高监测方案的科学性

监测方案对于具体的监测行为有着指导作用,因此要保证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在进行环境监测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充分了解项目规划的基本资料,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方式确定污染特征因子。最后还需要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的勘测,掌握周边的地质条件以及河流水文等相关的因素,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监测的点位和数量,最终在综合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提高方案的实用性。另外,一般情况下监测方案是由环评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制定的,在方案制定完成后,环境监测机构应对监测方案进行复核工作,及时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监测方案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对监测工作提供积极的指导,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2规范环境监测行为

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之前,环境监测机构应先确定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并向环评部门进行上报。环评部门结合具体的情况委托相关的机构对环境监测的质量进行考核,规范监测行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可将GPS定位系统运用到监管的过程中来,避免出现私自移动监测位置或者更改监测时间的现象,使得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监测数据的精确程度。

3.3加强监测质量控制和数据审核

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操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加强对于监测质量的控制,及时发现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并按照相关的操作标准进行质量验收,有效的提高监测质量。此外监测人员也应该不断的树立责任意识,主动规范各项操作行为,尽量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监测结果的误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环境监测工作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寻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策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业。环境监测结果中的各项数据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其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有效的对比分析项目实施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体现出环保实施的最终效果。在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监测方案实用性低下、监测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不断的提高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加强对于监测机构的资质审查,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参考文献: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相关部门对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的数据能够真实的反映项目实施后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环境保护。但是,我国在此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对环境监测工作加以完善,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1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在环评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以环境监测的数据作为支持,因此,环境监测是环评的基础,确保其能够顺利的开展。其次,环境监测工作通过监测范围内污染的分布特点,分析出污染的源头,并且根据现状来推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污染变化趋势,结合当地的气象、水文等因素对拟建项目的位置和布局提供依据。最后,通过对项目建成后的验收监测,检验项目周边的环境是否达到相关的标准,也能够对环评工作的质量进行验收,验证环评报告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2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环境监测方案实用性不高

环境监测方案对于监测工作的开展有着理论指导的作用,对于环境监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现阶段环境监测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并未按照相关的标准对监测的点位、频次等相关要素进行确定。在进行监测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对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盲目的进行设计规划,导致施工方案设计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无法对具体的监测工作提供支持。

2.2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

一般情况下,在项目规划完成后对其所在地周围的环境进行采样监测,但是在采样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再加上一些监测机构由于设备落后或者经费限制等原因,采用工作并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执行,存在私自更改采样位置,随意篡改采样时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导致监测的数据不能真实的反映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

2.3监测质量考核制度不完善

对于监测质量的考核是环境监测的最终步骤,通过对监测质量的考核能够确定监测数据是否准确。目前,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对于监测质量的考核工作还不到位,导致监测结果与实际环境的关联性较低,而环境的影响评价主要是以环境监测的数据为基础,来对项目建设前后周边环境变化进行分析,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若这些数据存在的误差较大,则会直接影响环评的结果。

2.4监测站建设相对落后

虽然我国监测站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但是其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一些监测站的监测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环境监测需求,这也制约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相关的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性较高,若在设计方案、采样监测等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也会导致监测结果出现误差。监测站的建设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监测站建设落后的主要原因。另外,对于监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也不到位,监测机构的成立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只能在资质认定的范围内开展监测工作,而一些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盲目的接受单位委托,无法保证监测质量。

3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提高监测方案的科学性

监测方案对于具体的监测行为有着指导作用,因此要保证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在进行环境监测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充分了解项目规划的基本资料,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方式确定污染特征因子。最后还需要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的勘测,掌握周边的地质条件以及河流水文等相关的因素,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监测的点位和数量,最终在综合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提高方案的实用性。另外,一般情况下监测方案是由环评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制定的,在方案制定完成后,环境监测机构应对监测方案进行复核工作,及时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监测方案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对监测工作提供积极的指导,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2规范环境监测行为

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之前,环境监测机构应先确定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并向环评部门进行上报。环评部门结合具体的情况委托相关的机构对环境监测的质量进行考核,规范监测行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可将GPS定位系统运用到监管的过程中来,避免出现私自移动监测位置或者更改监测时间的现象,使得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监测数据的精确程度。

3.3加强监测质量控制和数据审核

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操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加强对于监测质量的控制,及时发现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并按照相关的操作标准进行质量验收,有效的提高监测质量。此外监测人员也应该不断的树立责任意识,主动规范各项操作行为,尽量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监测结果的误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环境监测工作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寻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策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业。环境监测结果中的各项数据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其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有效的对比分析项目实施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体现出环保实施的最终效果。在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监测方案实用性低下、监测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不断的提高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加强对于监测机构的资质审查,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参考文献:

环评工作方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环境评价;案例教学;任务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08-03

环境评价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专业核心课程,集中体现了环境科学、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学等学科分支知识的交叉和运用,在环境与生态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随着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实施,以及近几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6年新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的不断颁布或更新,使得环评课程教学与技能掌握相对于实际市场需求而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只注重理论教学的传统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要求,实际环评工作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迫在眉睫。

目前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为首要任务[2]。为提高教学效果,部分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郑永红等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目标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和运用“启发、引导、讨论、辩论”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3]。韩晓芳等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种“渐进式系统教学法”,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保积庆等引入“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环评课程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5]。

案例型教学法因其独有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环境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案例式教学的尝试[6-10],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并被广泛应用在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它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鲜有报道。笔者结合多年来环评课程教学经验和体会,将“案例+任务型”教学法融入环评课堂讲授中,通过实践发现,该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环境评价课程教学现状

(一)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环境评价工作本身具有实用性、政策性、时效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其对现实社会的需求及学科的变化发展相当快。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应结合环评工作的实践要求,一方面应及时补充和更新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技术方法等;另一方面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教学过程中降低对预测公式的推导,注重预测模型的运用方法。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理解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同时掌握了环境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技术方法。

(二)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环评课程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教与学是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一些不具备环评资质的学校,教师教学囿于教材,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与实际环评工作缺乏衔接;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的能力,易导致“高分低能”现象发生。

(三)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学习环评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环境专业多门基础课程,学生对环境评价关注度高,但认识度低,缺少学习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到的知识仅仅是应付课程的结业考试,很难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上,从而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导致教与学处于脱离的状态,也反映出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不科学、培养模式不合理等问题。

二、“案例+任务型”教学法在环评课程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表现形式,其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又是相互制约、紧密联系的。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也需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1]。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与之配对,激发出它最大的效能[12]。在总结和反思中,我们要寻求适合中国课程改革的理论思维与实践策略[13]。

(一)案例教学

案例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具有目的性、客观真实性和综合性的经典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适时穿插有关项目的总论、工程概况、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污染物防治措施、产业政策符合性与选址可行性、公众参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等全过程的内容。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的选取是来源于实践而不是虚构的。首先要通过案例把一个项目环评报告书的总体框架“输送”给学生。框架就是报告书的章节,就好比是一副骨头,成为支撑身体力量的核心。当然骨头的功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肌肉的填充,如此才能支撑得牢固。围绕骨架给学生讲授骨架下面的小节,这些小节就好比是“肌肉”,通过案例示范骨架下的肌肉是什么,反映什么,怎样来的,一层一层拆解、拼装,在相对枯燥、乏味的环评课上为学生添加“新鲜血液”,使他们体会更多的乐趣。

在案例型教学中,可邀请本学院具有多年环评经验的资深教师来到课堂上。教师结合一些环评报告(最好是近期完成或还在编写的,贴近最新政策)给学生讲解,如“某氯碱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2015年)”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就报告中某一知识点提出疑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归纳整理,在进行下次课程时让学生互相交流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工作思路,学生扎实地掌握环评实践技能。

(二)任务型教学

案例型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方面取得良效,而学生环评实践能力的真正掌握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任务来落实与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把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情作为课堂上所设计的“任务”,其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模拟人们社会中的各项活动,扮演各种角色,使其真正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1.总体要求。在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之后,我们的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提供具体的项目,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组合成专题项目小组,如大气组、地表水组、噪声组、生态组等,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现场调研、查找资料,进行监测、预测、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学生自己动手撰写环评报告。

分工形式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按报告书的章节来分配的,比如A企业某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涵盖的章节内容给学生分割任务,全班分工合作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每周固定时间或不定期在线上或面对面交流。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总还是会有不知道该如何动手的情况,这时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带着问题、带着任务主动地学,结合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真正自己动笔、动手,学习效果显著。

2.具体要求。教师提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

告,或提供项目基础数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拟址地、占地面积、行业类别及代码、项目总投资、产品方案及产品规模、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纳污水体及功能等。

任务要求:最后要统稿汇总,有文档结构图,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定义清晰,字体字号统一,每人负责自己承担任务的汇报工作,分工合作、协助团结。报告书的内容和具体分工参考见表1。

3.效果评估。教师组织学生采取模拟环境影响报告审查会的形式,进行角色分组,分别代表建设单位、评价单位、专家组、环保部门和受影响区域的公众代表等,按拟定程序实施模拟。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编制的环评报告的文本和编制过程进行点评、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环评实践的意识和认识。具体任务型的教学,使得原本抽象的环评教材和理论教学变得具体化和实践化,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不仅是环评知识与技能理论和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而且学生基本的Office操作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制图工具(Photoshop、CAD等)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与企业的联系也愈来愈密切[14]。任务型教学还可通过与环评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选派学生到环评公司去参与环评报告的编写,使学生将其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外,也可在学生中成立环评兴趣小组,让环评兴趣小组直接参与教师手上现有的环评项目实际工作。学生既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和劳务补贴,又能通过工作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案例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结合的意义

案例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是案例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不过单纯地依赖案例教学,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案例教学课堂时间有限,资料分析不透彻[15],知识的传授仍为教师到学生的单向输送,学生极少反馈接受程度。

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学习效果明显。不过单纯的任务型教学法也存在自身的缺陷,教师直接把任务丢给学生,学生若对环评案例完全没有概念,没有见过案例、示例,容易产生畏难和排斥情绪。

基于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单独设立存在的缺陷,在实际的环评课程教学中,我们推荐采用“案例+任务型”教学法,充分结合案例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二者的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从案例分析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动性和自信心。通过“案例+任务型”教学法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的应用,学生的环评实践技能得以提高,达到社会所需环评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

环境评价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穿插案例,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气氛,改善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以后从事环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任务型教学法力求教与学的互动,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任何课程的学习最终归于实践和应用,环评课程也一样,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掌握技能的环评人才。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岗位,就要在环评项目中编制出合格、规范的环评报告。“案例+任务型”的教学手段无疑充分锻炼了学生,培养了真正符合社会对环境评价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晖,何绪文,于彩虹等.环境影响评价课 程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思路[J].环境科学与管 理,2011,(11).

[2]章丽萍,何绪文,张春晖等.案例法在环境影 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初探[J].大学教 育,2013,(5).

[3]郑永红,张治国,胡友彪.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 实践[J].大学教育,2015,(4).

[4]韩晓芳,刘君侠.环境评价的渐进式系统教学法研究 [J].科教导刊,2012,(5).

[5]保积庆,徐.案例引导教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J]. 广州化工,2014,(23).

[6]钟彩霞.案例法在高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改革 研究[J].新课程,2015,(8).

[7]牛晓霞.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 高教论坛,2010,(4).

[8]王开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J].广东化工,2011,(5).

[9]王建宏,陈家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式教学实践与体会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

[10]宋照亮.基于案例与现场教学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改 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11]彭道林.教学目标与教学管理[J].现代大学教育, 2013,(2).

[12]刘敏超,丘露.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课 程教学改革和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9).

[13]张俊列.引导性传统与中国课程改革[J].教育学报, 2014,(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