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

闽台文化论文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妈祖文化体育圈;体育文化;海峡西岸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5-0027-03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under the b ackground of western coast of Taiwan Strait

LIU Yongxiang,WANG Qingsh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Putian University,Putian 3511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By elabora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Mazu Culture Sportszone”concept, and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s and effects of cross-stra it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we believe that it helps to promote friendly con tacts between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and the peaceful unific ation of the motherland; it also helps to facilitate th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 cation of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and widen new econo micgrowth points of Western Coast Economic Zone.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fundamental thoughts of cross-strait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construction: c o-constructing cross-strait sports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to support cross-st rait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permanent establishment; co-constructing cross- strait Mazu cultural distinctive sports competition and the linkage market of na 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co-constructing sports tourism and leisure regions in the seashore cities of western coast of Taiwan Strait; co-construting interactiv e models on cooperating and researching subjects of cross-strait Mazu cultural s ports and so on.

Key words: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sports culture; western coast of Tai wan Strait

当前,福建省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目标, 这不仅是福建全面发展之大策,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妈祖文化是海峡两 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以弘扬妈祖精神为核心的妈祖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 象,是福建闽台建设重要的文化资源。为此,在认真研究调查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 以 体育为主题,依托妈祖文化品牌,打造一个集妈祖朝圣文化、滨海体育旅游、健身休闲娱乐 等综合设施于一体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力图为繁荣与发展妈祖文化体育事业,促进 闽台体育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与福建体育的整体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1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的内涵

福建省委、省政府于2004年初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六 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 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标志着海峡经济区建设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峡西 岸经济区建设既着眼于海峡东岸台湾,又着眼于福建与台湾联合形成海峡经济区,同时更重 要的是着眼于祖国统一大业。面对着两岸关系新形势,面对着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 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和发展闽台文化交流来促进经济发展,肩负着推动祖国 和平统一的重任。在新形势下,福建体育要创新思路,要积极探索闽台体育关系的创新发展 、推动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途径。具有闽台地方特色妈祖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是一种 新的文化现象,也是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领域。福建体育应抓住妈祖文化品牌优势, 争取在闽台体育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上有突破性发展。众所周之,妈祖文化内涵丰富,无论 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历史、宗教、民俗等哪一角度切入探讨,都具有独特魅 力和现实意义。妈祖朝圣中的祭祀活动、妈祖信仰圈内举行民俗活动大多数都是身体活动, 无不包含着众多的体育元素,也需要从体育学的角度来诠释妈祖文化,更需要在妈祖原有文 化得到发扬的基础上,创新妈祖文化体育思想,从而达到丰富妈祖文化内涵的目的。同时妈 祖文化也需要体育作为载体来带动妈祖文化的传播,丰富它的内涵,扩大它的范

投稿日期:2009-09-01

基金项目:福建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HX01)。

作者简介:刘永祥,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体育教学。 围。因此, 提出以体育为主题,依托妈祖文化品牌,打造一个集妈祖朝圣文化、滨海体育旅游、健身休 闲娱乐等综合设施于一体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设想,目的就是通过闽台“妈祖文化 体育圈”的建设,进一步深入研究妈祖文化与体育文化内在关系,探讨妈祖体育文化的内涵 与功能。从而创建一个具有妈祖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建立一个能吸引海内外旅游人群及普 通市民广泛参与的、特色鲜明的较大规模的妈祖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一个妈祖文化与体 育文化相结合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性体育事业。以促进闽台体育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进 一步加快海峡两岸社会经济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福建“海西”建设大背景下,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开发与建设,就是要依托妈祖文化品牌,在结合海西城市群经济发达、 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全民健身体育开展较好的基础上,建立体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 多赢、共商共谋、联动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发展大计,为福建体育事业发展和振兴 海峡两岸体育做出贡献。

2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的意义

2.1 妈祖文化在推动海峡两岸民间友好往来,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中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总书记在2006年考察福建时指出,妈祖信仰等深深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当中 ,要运用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1]。国务院《关于支 持福建省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多处提到妈祖文化,彰显妈祖文化在推进两岸和平发 展进程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独特重要作用。妈祖信仰热的中心在台湾,仅台湾一省的妈 祖庙就有900 多座,台湾70%的人信奉妈祖。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台湾的妈祖庙到湄洲祖庙 的谒祖进香热认同了这一点。妈祖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正如学者 们所指出的,在台湾还没有与祖国统一的今天,妈祖信仰在两岸信徒中所具有的凝聚力,对 海峡两岸的沟通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莆田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妈祖信仰的祖地[2 ],台湾许多妈祖信徒将“湄洲朝圣”作为一生中最大的愿望[3]。目前已有120 0多家台湾妈祖宫 庙与祖庙建立联谊关系,两岸妈祖情缘持续增强。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 海峡两岸妈祖文 化交流日趋活跃。如: 1989年5月6日,台湾宜兰县苏澳南天宫董事会组织20艘渔船224名信 众,冲破台湾地方当局的重重阻力,从海上直航湄洲朝圣,开创了1949年后两岸大型船队直 航的先例;1997年元月24日至5月4日,湄洲妈祖金身成功巡游台湾岛102天,朝拜民众达1 0 00多万人次,成为海峡两岸民间民俗文化交流史上一次影响最广泛、意义最深远的活动;20 06年9月25日至28日,由台湾大甲镇澜宫发起组织、台湾50多家妈祖宫庙信众代表组成的200 6年台湾妈祖联谊会暨大甲镇澜宫湄洲谒祖进香团经金厦航线到莆田,进行为期4天的谒祖进 香之旅,参加的台胞人数多达7 000多人,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盛事 。事实充分说明了妈祖文化是两岸认同的文化,并表现出巨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妈祖文化在推动海峡两岸民间友好往来的同时,也为两岸的政治和解,实现和平愿景提供了 平台。2005年9月7号,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到湄洲岛朝拜妈祖;2005年12月下旬,台湾亲民 党主席宋楚瑜分别为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和白湖顺济妈祖庙题写“护国庇民”、“宏仁济世 ”的题词 。作为台湾政界名流,他们的行为表达了愿借助妈祖精神的力量,加强两岸政治 沟通,推动两岸和睦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景。改革开放的今天,海西城市成了联接 东南亚、沟通与台湾联系、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地。海西城市与台湾一水之隔,最近处相 距台湾仅135 km[2]。对台区位有绝对优势。“三通”后, 台湾人首先选择的就是 这块这块海 西湄洲妈祖圣地,具有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近, 割不断亲情的故土。海西又是著名 的侨乡,每年都有大批侨胞涌进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游览,到祖国大陆看一看,寻找他们的 “根”,那他们的首选往往是海西城市妈祖故乡。因此,开发与建设好闽台“妈祖文化体育 圈”的事情,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妈祖文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 的台胞侨胞投资、访亲、旅游,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而且还有利于积极推进海峡两岸民间 的交流,增强和巩固台胞侨胞的民族认同感,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2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有利于促进闽台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福建省政府确立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在福建 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把这一战略构想变成现实,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 各界人士的力量,动员海内外工商人士的广泛参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闽台两地的文化教 育、生活方式、民间习俗、等十分相近。台湾绝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从祖国大陆 传承过去的,深受福建沿海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民俗体育文化(龙舟赛、宋江阵、 3打干乐、跳鼓阵、车鼓阵等)和中华武术,都是台湾民众喜爱的民族体育项目,这些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由于打上了同属一个民族文化的烙印,也就构成了闽台两地坚实的文化根基, 更容易唤起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福建省政府高度重视闽台体育文化交流活 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促进作用,在《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中明确提出: “体育运动可以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气氛,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在多民族国家或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体育交流有助于保持民族之间的和睦团结。”[2]“多领域、多层 次、全方 位地开展与台湾各界的往来,增进了解,培养互信,精心组织闽台教育、法律、科技、体育 等领域的交流活动。”[3]可见,建设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促进闽台之间体 育文化交 流,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改善两岸关系 ,消除彼此之间隔阂;有利于建立同宗同缘的民族认同感,营造稳定、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 区建设环境。同根同缘的妈祖文化为闽台经贸交往合作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基础。近年来, 在 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的同时, 闽台经贸合作与交流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提倡和平博 爱、积极进取、忘我利他的妈祖文化精神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根 据福建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投资于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的企业数为90

家、从业人员数为2 056人、资产总计为62 181.8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为8 841.6万元。 体育 用品制造业总产值为333 950万元、销售收入为324 527万元、总资产达282 788万元、从业 人数达33 066人。”[4]在这些体育产业中许多都是台商独资或合资项目,都是得 益于祖国 大陆改革开放、得益于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它们为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同样是激活闽台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闽台“妈祖 文化体育圈”的建设,妈祖文化体育的品牌优势会进一步促进闽台体育经济产业潜力的挖掘 。随着闽台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台商投资体育文化产业领域的不断扩大,闽台体育文化关 系的发展必将跃上更加丰富多彩的经济层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的基本思路

3.1 共建闽台体育行政部门支持“妈祖文化体育圈”常设机构

当前,闽台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组织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 有: 闽台城市体育管理部门均无设置有关妈祖文化体育交流的专职机构,使体育文化交流处于零 散的、低层次的和偶然的交往之中,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组织管理,阻碍了体育交流与合作进 程;未能制定出一系列适合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法规,体育界无定期沟通与规 划,各单项体育协会缺乏联络与合作;因此,尽快成立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工作常设机构,专 职负责统筹、协调闽台妈祖文化体育交流工作,制定出闽台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具体 操作规程和优惠的政策措施,从体制上保障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建立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信息网络系统协调机制,可以进一步加强闽台之间的妈祖文化体育竞赛 活动和妈祖体育文化学术交流合作。因为只有建立这种协调互动机制,才有可能使闽台“妈 祖体育文化圈”区域的体育交流合作逐步走向日常化、规范化和组织化。

3.2 共建闽台妈祖文化特色体育竞赛与全民健身联动市场

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要积极借助妈祖文化品牌的吸引力,积极创新妈祖文化特色的 体育活动,改革创新体育竞赛体制。首先是建立和形成具有妈祖品牌效应的体育竞赛与全民 健身市场。如开展妈祖文化特色的体育比赛,吸 引海峡两岸体育爱好者与妈祖信众共同参;并将着力推进一些文化体育工程,包括构建妈祖 文化体育陈列馆、成立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体育分会、组织与开展“妈祖国际体育文化论 坛”、组织“妈祖体育用品博览会”等。其次应继续办好已有的适合闽台两地民众的体育活 动,积极展开两岸体育交流工作:一是力争为两岸体育竞赛爱好者实现篮球、气排球、羽毛 球等邀请赛的方案能取得成功。二是拟定每年的妈祖朝圣期间,在闽台举办“两岸龙舟赛” ,并能逐渐形成传统。三是继续办好厦门两岸“迎新春、盼统一”冬泳活动,以及做大“水 ”文化的交流。四是进一步着手策划“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吸引更多的台湾体育界人士、 马拉松爱好者来闽参赛、观光旅游等。第三要积极组织“妈祖国际运动会”,开展以妈祖文 化品牌名称的国际商业性比赛。通过国际体育经纪机构,吸引国外著名选手参赛,力求与国 际体坛接轨,让“妈祖文化体育圈”赛事走向世界。第四要开展体育爱好者与妈祖信众共同 参与“妈祖文化体育圈”的体育活动。通过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以体会友,增 强两地各人群的交流,重点发展妈祖文化体育项目,是扩大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3.3 共建海西城市滨海体育旅游休闲园区

妈祖文化深厚的底蕴充实了海西的旅游内容,为海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 础,其中蕴涵的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是考察旅游和修学旅游的特殊载体。在未 来旅游发展中,那种标准型、统一化的开发模式制造的产品,将可能被看成是没有创造力和 吸引力的产品。相反,那些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独创性的滨海旅游地区将在竞争中取得主 动权。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越是个性的东西越有生命力。海西的优势就是1 000多 年 前由民间信仰形成的妈祖文化,世界上只有一个妈祖,是海西的一大品牌。每年都吸引众多 的妈祖信徒与旅游者慕名而来。近年来专程到海西湄州岛妈祖祖庙祭拜的信徒已达百万。而 正是有这么多的妈祖信徒,是推动海西滨海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充裕稳定的客源市 场。目前,海西城市滨海体育游乐业总体上规模小,档次低,功能不全,不能满足滨海体育 游乐者的需要。因此,应积极吸引台胞对海西滨海体育产业的合作与投资,借助台湾先进设 施与管理经验,实现闽台滨海体育产业的优势互补。同时还要以海西的“海、山、林、妈祖 风情”区域一体化为动力,走区域联合和合作的体育旅游发展道路。加强城市之间区域内各 景区、各体育旅游企业的合作发展综合性体育休闲旅游。莆田泉州可以开发以妈祖朝圣和南 少林武术文化为代表的滨海武术健身游,由单一的朝圣旅游向多样化的体验式旅游方式转变 ,增加游客多方面的体育旅游的经历。

3.4 共建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合作研究课题互动模式

合作研究课题是指闽台两地的体育科学研究人员,互相吸纳联合研究闽台“妈祖文化体 育圈”攻关课题的研究。如妈祖文化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妈祖文化体育开发应用研究工 程、妈祖文化体育可持续研究与发展工程的研究。应加强妈祖文化体育圈的构建研究、妈祖 文化体育赛事研究、妈祖文化体育产业研究、妈祖文化体育圈民俗研究、妈祖文化体育旅游 研究、闽台体育交流研究以及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构建与闽台经济建设的互动研究等。 要充分运用妈祖文化品牌优势和吸引力,广泛邀请台湾体育人士。建议拟定一个合作方案, 如专项人才流动、重点课题攻关、仪器设备共享等等,相互引进人才,共同参与开展妈祖文 化与体育文化学术交流研究等活动。

4 结束语

海西发展中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与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 发挥依托妈祖文化品牌优势,以滨海为主题拓展体育产业,带动滨海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以 实现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功能的转型。我们相信,有妈祖这块金字招牌和独特的海洋优 势,通过借助妈祖文化的影响力,在传播妈祖体育文化精神过程中,必将极大地加快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与发展的进程,在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促 进作用,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俞黎媛. 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核和闽台经济区建设[J].莆田学院学报,2007 ,14(1):94-96.

{2] 李露露,妈祖神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08.

[3] 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N].福建日报,2007-02-16.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 闽南话的台湾语境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浅谈对台闽南话广播主持人的语言素质 以《祖地乡音》为例论对台广播闽南话节目以特取胜 浅谈闽南话播音与普通话播音的异同 论马来西亚巴生闽南话浊辅音[mbl]的语音变异 浅谈闽南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 对台闽南语广播新媒体的实践与思考 传播爱的森林之声 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运用分析 “海峡论坛”的传播特色 从闽南聚落看闽南的地域文化 浅谈北京外语广播的跨文化传播模式 闽南乡土文化走进美术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闽南文化视野下的闽商精神 闽南文化研究中的独特风景 闽南武术的文化生态研究 海峡两岸闽南方言的形成和异同 把闽南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实践中 海峡那边的文化运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⑥《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六点意见》[N].《人民日报》,2008-12

④林其泉、陈慰锭,《闽南文化与两岸统一》[J].《黄埔》,2004(4)

⑤全国研究室编:《历史怪胎——“”》[M].华艺出版社,1992

⑦袁曙霞,《两岸文化大交流对台湾同胞认同的影响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⑧郑淑真、萧河、刘广才:《根在河洛》[M].华艺出版社,2000

⑨张喜燕,《对台宣传的文化心理基础、现实挑战及对策分析》[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

中医药文化生态是中医药文化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或人文空间,是由置身于中医学体系之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共同构成的宏观文化体系,它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建设提供了宏观文化环境。

1研究现状

1.1成就

中医药文化生态思想古已有之。先秦和汉代有关著作中就已涉及到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论述,体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及发病的影响。在“天人合一”生态观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说”、“人体五行说”和“自然诊治”、“养生保健”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如《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它所构建的中医学框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医学体系。

陶功定教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认为应该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此外,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卢焯明、陈诗慧、梁兆科等学者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近年来,刘典恩教授则从生态医学模式建立的价值基础、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医学模式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文化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1.2不足

历代学者在医学文化生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然毋庸讳言的是,其研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有:①受特定学科视角的影响,只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缺乏特定区域间的比较和整体性考察;②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过去较多集中在对其历史形成和现状发展的探讨,较少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由历史积淀而来的生态属性进行考察。③研究方法局限,未能及时汲取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先进方法,缺乏对素材进行时间上、空间上有机的组织、串联和分析,研究总体呈离散型。

2核心价值

面对全球化浪潮,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研究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闽台中医药文化是在特定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闽台医史医家、流派演变、学术特点与中医药发展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加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可以把握闽台中医药区域发展的规律性。

闽台中医药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健康文化心理结构。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对于沟通两岸医学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既具备了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属性,又具有闽台的民俗性特征,体现了闽台中医药发展同出一源的历史渊源。生态环境对闽台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对认识闽台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编著闽台医学史、医林人物传记、各家学说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基本内涵

中医学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指导下,在与古代自然科学交融、渗透、结合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中医的整体观不仅重视人体自身组成的生态体,同时也强调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应和谐统一。中医学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模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天即天文气象,地即地质地理,皆为自然生态环境,它的变化对人的健康和发病起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环境的剧烈异常变化往往是导致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闽台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它传承了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在文化的不断交融、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闽台地域特征。

3.1闽台中医药文化特征

闽台人民所推崇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一种地方文化生态。它以中医药文化为主,同时涵盖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中对健康认识的理念,其特征自然首先表现在传统医药文化的核心要素上,即以人的健康价值观念为主要指标的民族性特征上,并且形成了以民间风俗、、饮食习惯和语言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这些健康理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从历史进程来看,闽台的主要居民都是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途径迁移的汉人,并以之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在其开发进程中,首先表现为宋代之前大量的中原移民涌人福建,植入较先进的中原文化,实现当时福建社会跳跃式发展。宋代以后福建在经济、文化、医药、海外经贸交流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明末清初,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南徒入闽的中原移民后裔又大规模地迁入台湾,开发台湾,于是形成了当前台湾民众80?的祖籍都在福建的血缘关系。在此迁移过程中,中医药文化也就随同移民一起,从中原经由福建的本土化发展,再传人台湾,受到了闽台人民的认可,并作为维系一个民族健康理念的精神纽带,以及行为模式的认识,由此形成了密切的医缘与药缘的文化生态关系。

3.2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内容与目标

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容十分丰富。本研究以历代相关文献为对象,结合田野调查,从事闽台中医药文化传布的传统性、地域性、宗教性、民俗性的特征考察。具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2.1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来阐述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和形成背景。汉唐以来,福建、台湾一带文化逐渐昌盛,名医辈出,东汉建安时期的“杏林始祖”董奉、宋代建阳人“法医学之父”宋慈、闽台民间医神“保生大帝”吴、清代长乐医学教育家陈修园等著名医家,都为闽台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繁衍和保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3.2.2从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来阐述自然诊治与现代生态伦理在思想上契合的一致性。对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做专题研究,从文化地理学和生态社会史角度,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学实践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2.3从自然因素、地理因素两方面阐述台湾、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六个文化分区的中医药文化生态状况;从中医药文化生态问题的成因,维护闽台中医药文化平衡的可能路径等方面,进行中医生态医学的研究,将传统“三因制宜”治则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和系统化,从而丰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涵。

本研究从中医药文化和生态医学相结合的层面,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相结合的视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在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等层面,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进一步弘扬闽台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闽台中医生态医学体系的建立。

3.3研究关键与创新

本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

3.3.1闽台中医药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性差别,及由此归纳出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生态特征。

3.3.2民俗材料的分析、疾病类别的选择和药物来源的考察,涉及到民族、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复杂问题。

3.3.3如何透过有限的文献资料,客观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综合论述,阐述生态地理因素对闽台中医药文化及中医流派形成的促进作用。

如实收集、整理、研究现有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社会生态环境,从生态医学和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形成、分布、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生态伦理思想福建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区的生态状况等三个专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发展趋势

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根,《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而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从历史与社会学角度上讲,中医是名木,中医药生态文化是沃土。因此复兴中医学术,提升文化精神,完善中医管理,都必须从复兴中医原生态文化做起。实现海峡西岸文化复兴的梦想,呼唤着闽台中医药原生态文化的真正复兴。

闽台中医药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而闽台中医药文化更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文化生态结构,这种联系既是生理的、血缘的,又是心理的、文化的。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于增强大陆的吸收力、聚集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兆量.中国民俗地理探幽[J].经济地理,1999,19(1):1-5.

[2]刘德荣.福建医学史略[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肖林榕,林端宜.福建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于秀萍,刘典恩.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14-16.

[5]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2004,20(3):36-40.

[6]纪文静.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23-123.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就音乐来讲,包含有戏曲、民歌、器乐等多种形式,其中有我们熟知的南音、高甲戏、歌仔戏、闽派古琴、东山歌册、闽南歌曲等,这些都是区域文化发展的缩影和文化底蕴的智慧结晶。在音乐学科中加入闽台音乐科目的学习,是最为快速而直接的文化传承方式,高校中的年轻一代通过接触和学习,不但直接传承闽台音乐文化,而且对其广泛传播起到了切实有力的作用,意义非凡。

二、音乐教育在教学当中对于闽台文化历史的间接渗透力

音乐教育是通过对具体的音乐作品和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掌握音乐的目的,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音乐的形式特殊,需要通过乐谱记录和演奏、演唱的形式才能将其真正地展现出来,所以在教育中不论是对演奏、演唱作品还是对文献作品的学习,都必须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时期的人文、社会及历史等相关知识背景,才能够真正地认识和体会作品的内涵。所以,对于作品相关的历史知识成为早期学习的重点内容。音乐教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触类旁通,想要更深入地掌握一部作品,就自然促进学生去查阅大量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资料,并将其融入到音乐作品的演绎上,从而更好、更准确地再现作品,展现其所传达的地域文化。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于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力强,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宽度。开展闽台音乐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闽台音乐本身,还将大量接触相关人文历史知识学习,从而有效地加强了对于双方文化的了解和比对。

三、在具体细化学科音乐教育中开展双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学习

音乐领域学科种类繁多,具体细化的学科包含有声乐、民族器乐、西洋器乐、音乐理论等。就音乐理论方面而言,其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闽台音乐及文化,快速、有效地形成知识积累。就演奏演唱方面,学生要学习演绎具体的音乐作品,继而就音乐的调性、节奏、唱腔、韵律来认识音乐的本质和特性,掌握不同体裁的不同风格,这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所不能给予的一种深入学习,是来自音乐本身的切身感受。所以,在教学中要达到对闽台双方音乐文化全面而又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必然要双管齐下,缺一不可。

四、促进形成融合闽台音乐文化的综合研究氛围

大力开展对闽台音乐的学习能够在高校中形成广泛而有序的学习氛围,为持续开展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对闽台音乐的不断学习和积累,自然会进展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包含闽台区域文化中的共同点与差异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闽台区域文化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等,从而形成一种针对闽台音乐文化的综合研究学术氛围,更好地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合作与建设。在对闽台音乐文化有了一定的学习和了解之后,根据细化学科的不同学习特点,可以延伸出新的教学尝试,开展对于如何融合闽台音乐文化的创新研究,以及具体体现在学术研究和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在学术研究上通过文字展现和发扬闽台音乐文化,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曲式结构,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既达到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又对其进行了创新型的发展,从而为闽台音乐文化的大力传播贡献力量。

五、闽台双方音乐文化交流活动的大力开展

音乐教育有着实践性的特点,即演奏或演唱。不只是在学习当中的实践,还体现在完整的文艺作品的演艺。有了实际的节目就可以进行双方高校的文化交流活动,双方可以通过音乐会、文艺展演、闽台音乐作品的声乐或器乐比赛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展现各自地域多样的音乐文化,更有效、更直观、更亲近地相互接触、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双方区域文化融合。而在对节目和作品的准备过程中自然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兴趣,继而形成一种更加丰富活跃的交流学习氛围。近年来,福建地方本科院校不断拓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领域,逐步形成双方高校师生互换的学习合作交流模式,通过这种最为直接的方式,双方可以相互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分享更多的教学资源,营造更为广阔的学术领域和空间,从而能使双方高校优势互补,达成双赢。作为互换生,首先能够去往当地生活与学习一定的时间,可以亲身融入校园文化更能感受当地的人文氛围。而在校园学习中,双方的师生可以给对方带去自己地方的特色文化和学习方法,并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使双方最为直接地感受各自区域音乐,最准确地学习区域文化。课程结束后能够带回所学、所见、所闻,从教学理念、课程结构及音乐文化等各方面为高校提供崭新的思考角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继而促进文化合作交流,形成海西文化建设崭新的互动局面。高校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推动双方文化认同,能更好地为双方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

六、推广高校公共艺术音乐教育对发展闽台区域文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今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并在高校中开设丰富的艺术教育课程。现在各个分支音乐领域的选修课全面开设,给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和广阔的视野。平时学生除了针对性地学习,很难直接触及海西文化领域,音乐教育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白,通过音乐视听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和感受闽台文化,在授课中以讲授、视听、实践三个教学主线穿插教学的方法,将闽台音乐、文化融入教学,使学生在了解音乐艺术,提升音乐素质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并锻炼其逻辑思维分辨能力。不仅帮助和提高学生对其他学科领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于今后海西文化的建设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对其人文文化有深入地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文化建设。

七、结语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闽台地域文化闽台民间美术元素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一、引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艺术发展中,仍有独特的指导民族、地域特色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深刻意义。当前,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随着目前设计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特别是地域文化及其表现形态却日渐消失。随着快速发展的城乡生活节奏,人们发现生活中缺失一些自己印象深刻而十分熟悉的东西,这正是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在一个时期缺失特色元素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随着校企合作及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经常深入企业探讨设计风格与文化艺术应用方面的问题,由于地域环境的原因,厦门及周边众多的台资企业,在设计风格与应用思维上与台湾文化有极深渊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未来与国际间设计师们的合作交流水平,进而相应提高教学水准,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为此,作为生活的环境空间艺术设计行业,面临更高的要求。设计必须植根于本地域、民族的土壤,为此,依托地域文化,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闽台地域文化美术等各种元素,分析它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以创造出更具民族特色与文化底蕴的高品质生活环境空间。重新审视、研究对地域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闽台民间美术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还发扬光大了闽台民间美术和地域文化。

针对闽台地域文化和民间美术,直接衔接和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的研究几乎空白;为了更直观地阐述该论点,本文主要结合闽南地区现代公共空间的案例来展开论述。闽台传统装饰艺术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在浩瀚的装饰艺术和文化艺术宝库中,本课题重点研究和解决如何推陈出新,将精华元素巧妙融入现代设计中;如何借用闽台美术元素在表形、传神、达意方面,传承与创新,将丰富的元素符号变成设计语言渗透于现代设计之中,创造出更具民族特色与文化底蕴的高品质环境艺术设计空间,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文化素养,更是有待于学生基础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与闽台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与特色元素的传承

福建简称为闽,台湾和福建虽一水之隔,但有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具有同根、同源、同文等特性,人们往往将福建和台湾地区统称为闽台。闽文化对福建地域建筑影响巨大,室内设计则是建筑的延续,而民间美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1]。以现代设计的角度为出发点,重新审视闽台地域文化及其民间美术,在传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设计出更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1.闽台地域文化

闽台地域文化是世界众多区域文化中的典型,他与其他吴越文化区、印地安文化区和中原文化区一样都带有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与同一性。由此可见,闽台两地虽然在各自的物华和人文因素上有所差异,但是从文化构成的深层理论上来分析,两地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宗族信仰以及民间文艺却是一脉相通[1]。

闽台地域文化的特性是多元的、丰富的,它为人们日常生活行为及在各个场所的交流依托于地域文化的沉淀,社会的法律规范及千百年来所形成的风俗等建立在对地域文化的遵从,人们的价值取向及审美观的形成来自于对地域文化的理解。而环境空间是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所,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必然受社会法律、地方风俗以及人们审美观的影响。作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商业之用的环境空间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重视地域文化在其中的体现,以设计主题的形式和通过符号的手段来表达居多。如闽台缘的二楼大厅,该空间以“同文、同源、同根生”为主题,应用灼热爆绘制作而成榕树壁画,结合墙面的红砖文化,营造现代独具闽南特色的文化氛围。由此可见,闽台地域文化是现代环境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源泉。将闽台地域文化融入到现代环境设计中已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键,闽台地域文化元素有很多,将其应用到现代环境设计是“设计全球化”发展的特色。因此,将闽台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环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社会民众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呼唤。

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出发来重新审视闽台地域文化中的原有对象,这样才会取得新的体会和新的发展[2]。才能对传统的观念产生超前的创作意识,创造出更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高品质生活环境空间。

2.闽台民间美术

现代文化先驱鲁迅先生称民间美术为“生产者的艺术”。因为创作者就是劳动人民群众,他们的作品就像他们的性格―――真挚、善良、纯朴、热情,表现了他们明朗而朴质、热情又奔放、努力追求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民间美术是我国当代一切民族造型艺术、民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心理之源,从古代到现代,无论哪一种非民间艺术,其最初的艺术雏形,或最初的艺术心理发端皆来自于民间美术。

闽台民间美术,是闽台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历代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与福建文化相互融合、影响,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具有闽台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在闽海边陲的福建先民与台湾先民在漫长的社会交往中,受到两地海口型文化的影响,呈现多元文化形态[3]。

今天,民间美术之所以倍受关注,是因为它传承了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是本原文化符号和传统艺术语言的融合,它体现了人类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情感需求也可以说是一切艺术创作最大的源泉。越是具备传统的、民族性的艺术、就越具世界性,民间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其造型千变万化,风格异彩纷呈,思维方式新奇独特,审美意识纯真朴素。[4]

在形式上,它造型朴拙,构图简练,线条粗犷,色彩艳丽,形式多样,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精华。从这座宝藏中挖掘和提炼出精华元素,融于艺术设计之中,丰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语言,创造出更具民族特色与文化底蕴的生活环境空间,满足人们情感回归的内心需求与体验。

闽台民间美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融合,传承与融合的不仅仅是表层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和文化。这样,地域性的民间美术以全新的面貌和形式融入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将成为室内环境艺术中的视觉亮点,成为体现室内环境艺术民族特征、地域特性的艺术表达手段。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闽台文化艺术元素的注重、融入及表现的形式与实践

我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及其表现形态的民间美术是独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这些独特的文化使我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不同,我国建筑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民族的特色。在环境设计中,引入地域文化及其表现形态的闽台民间美术不仅是我国优秀理念的传承,传统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每项传统美术与技艺都反映出时代的特色,也是一种充满传统与现实个性的时尚。将地域文化元素及其表现形态的闽台民间美术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应用,重新审视闽台地域独特的文化,以及作为其表现形态的闽台民间美术的原有对象[5]。不断学习研究,并融入教学,例如,在职业技能课的室内设计与陈设,景观设计专题、环境艺术专题设计等课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和民间千年传统习俗精华,引用大众共识的大量隐喻、寓喻的经典范例,因“例”施教,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总结,增添并重视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符号的特征的营养吸收,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贴时代的潮流。不但要秉承民族精神,更须在传承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继承“形”、“神”、“意”的传统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加工工艺、新型材料等手段进行创新,使其能够灵活地融入到现代环境设计中,不仅体现我国建筑的特色,更使环境艺术设计实现民族本土化趋势和自然主义倾向,体现出中国精神与特色。以上课程多以项目教学法,通过实际环境空间的案例进行实践,创作具闽台文化艺术元素,又符合现代审美追求的方案。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出发,吸收、借鉴、发展和深化这些艺术设计元素,创造出更具民族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国际型高品质生活环境空间。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未来与国际间设计师们的合作交流水平,进而相应提高教学水准,有利于民族精神及其文化艺术的境界的提升,有利于加强教师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特色教学水平及其实践能力,有利于了解掌握闽台地域企业文化理念的融合,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何绵山.闽文化概论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刘俊.对室内设计现代性和民族性的思考.美术大观, 2006(9)

[3]李豫闽.区域文化与闽台民间美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4]李豫闽.闽台民间美术.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和谐共融;闽台文化;交流;顺势而为;

Abstract: Firm implements policy on Taiwan, tries to seek sometimes move.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hercynian historical opportunity and improve the occasion, act, and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fujian and Taiwan cultural exchang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As a unique display, focus on the first try first. Is play "five the reason" the advantage, deep local culture, and to enhance the compatriots on both sides of the heart communication and common welfare, and to let go in culture and sentiments of the fusion fluctuation kongfu, bold i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ommon folk beliefs and friendship for an in-depth on, take the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ttitude of first practice.

Key words: the harmony; Fujian and Taiwan culture; exchange; act

中图分类号 G127

一、夯实基础,开拓交流领域。以我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推进各领域闽台文化交流工作。在新闻领域,邀请更多台湾媒体来闽采访重大经贸文化活动和两岸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化媒介运营、节目互换、广告制作等方面合作。在文艺领域,加深区域特色文化、地方戏剧、民间艺术等方面交流,延伸至剧本创作、影视拍摄、学术研讨、文艺评论、艺术教育等方面合作。在文化产业领域,利用经贸文化展会,扩大双向文化交易,推进图书发行、版权贸易、文化创意、影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对接。在科技领域,着眼两岸相关产业互补,建立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合办科技论坛与研发实体,轮流主办技术人才培训班。在教育领域,深入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组建海峡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推动学者互访、教育机构互利合作、教育资源共享。在卫生领域,促进公共卫生、医疗科研攻关、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深度合作,引导双向投资医疗卫生事业。在体育领域,推进运动员培训、项目竞赛、理论研究、体育普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合作,共同提升竞技水平和群众文体生活水准。

二、挖掘特色,打造交流平台。认真贯彻《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挖掘平潭本土文化特色,积极探索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途径新举措,推动平潭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前沿平台和两岸人民共有文化家园。坚持注重特色、强化功能,更高水平抓好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媒体峰会等重大活动,使之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坚持统筹开发、合理布局,进一步挖掘提升全省各地对台特色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一批特色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为增进两岸同胞的沟通理解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积极参与每年在金门、马祖、澎湖举办的各类文化庆典活动,不断巩固对金马澎独特的交流优势。

拓展形式,丰富交流内涵。深入挖掘闽台文化渊源关系,不断充实文化交流内涵。针对民间习俗相近的特点,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和闽台共有的民俗节庆,持续组织两岸民间艺术节、两岸七夕牵手会、两岸中秋博饼等联谊活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针对民间信仰相同的特点,积极组织闽台两地世代称颂的妈祖、保生大帝、临水娘娘和关帝等民间信奉人物的祭祀纪念活动。保护祖祠、祖墓,建好族谱馆、方志馆、名人馆,有序发展宗亲文化、祖地文化、祖祠文化,开展宗教交流活动,加深两地民众对“根、祖、脉”的共同体认。针对文化遗产相承的特点,相互观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建设,激励两地同胞共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促进对闽台文化遗产及相关自然、文化、生态环境的动态性保护。一是媒体合作更加紧密。联合摄制《福建行·两岸情》、《闽台三十年》、《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等大型电视纪实片及合办《萍水相逢》、《梨园百花春》等电视栏目,广受两地民众欢迎。福建日报、东南卫视实现赴台驻点采访。二是民间交流日趋频繁。举办“两马同春闹元宵”、两岸七夕牵手会、妈祖文化旅游节、开漳圣王文化节等活动,迎来大批台胞来闽寻根谒祖、探亲旅游。福建文化艺术交流团赴台参加“郑成功文化节”、莆田湄洲举办“天下妈祖回娘家”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等,在两地产生强烈共鸣。三是品牌带动凸显实效。入岛举办“妈祖之光”大型电视综艺晚会、全球闽南语歌曲大赛总决赛暨跨年迎新晚会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金门书展等,互动热络,影响扩大。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接待台湾观众突破15万人次。

四、营造氛围,完善交流机制。发展与台湾文化界的长久合作,有来有往、常年互动。用好中央赋予我省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简化赴台文化交流手续、优化文化产业合作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对闽台文化交流的投入,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健全市场机制,开辟多元投入渠道,将适合市场运作的文化交流项目推向市场。加强与岛内各界人士、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流,适时征询他们对改进文化交流的意见。推进两地媒体订立合作契约,形成宣传报道常态互动,使闽台文化交流始终保持良好舆论氛围。

五、积极引导,构造共有文化。深入挖掘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和闽都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增强两岸共有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加强闽南、客家、妈祖、畲族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一步办好“妈祖之光”电视综艺晚会、闽南语歌曲创作大赛等活动,提高闽南语、客家话等节目译制能力。加强闽台姓氏族谱和源流研究,建成闽台同根族谱网上查询系统。继续开展赴台族谱展、涉台文物展、福建民间民俗展,以及妈祖金身入岛巡游等反映闽台文化渊源关系的专题活动。扶持制作一批反映闽台两地文化渊源、姓氏溯源、民间信仰等精品节目和出版物。加强对台文化研究,积极开展闽台历史文化名人等各类学术研讨活动。

六、横向延伸,扩大交流覆盖。扩大所覆盖的区域、层次和人群,使闽台文化交流的结构布局更加均衡优化。主动发展与台湾民间组织的联系,创新运作模式,联办文化活动。适应台湾社会各阶层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组织满足各界人士需求的文化项目和活动入岛交流。鼓励各文化类专业协会约聘岛内享有盛誉的同业人士为特邀成员或顾问。推动入岛文化交流向北、中、南部全面拓展。针对台湾乡村文化活动的特点规律,运用我省群众文化活动经验,促进两地基层文化机构往来,实现闽台文化交流由县、市向乡村拓展。一是继续落实中央关于对台经贸工作方针政策,密切闽台经贸联系,加强闽台产业对接,推动两岸经济技术的交流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二是发挥闽南文化的优势,大力促进闽台文化交流,提升民间文化交流活动的层次,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三是巩固和发展“两门”直接往来的成果,推动闽台空中直航,促进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为两岸人员往来、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加通畅便捷的通道。

七、扩大影响,打造交流品牌。有重点地做好文化交流项目的优选、培育和扶持工作,在多方面形成一批影响大、可持续、见长效的交流品牌。新闻宣传方面,持续发挥海峡卫视、东南卫视、厦门卫视的主干作用,巩固发展《海峡新干线》、《东岸·西岸》、《闽南走透透》等品牌栏目。办好福建日报《台湾印象》专栏,开展驻点采访系列报道,反映现代闽台情缘。特色活动方面,做大做强海峡论坛、“妈祖之光”、全球闽南语歌曲大赛等活动,持续办好妈祖文化旅游节、闽台对渡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以及“两马同春闹元宵”、“两岸同唱一首歌”、“魅力福建·海西风采”图片展等活动。产业合作方面,持续办好海峡两岸文博会和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争取文化交流入岛良好效益。交流阵地方面,发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引领作用,建立一批闽台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文化传播方面,共同创作一批反映闽台特殊关系的影视作品,开发弘扬闽南文化、客家文化、船政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的出口产品,市场运作,扩大营销。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闽台 茶文化 产业 合作 前景

福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茶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台湾地区与大陆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在人缘、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天然的联系台湾地区的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与大陆息息相关。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的经济发展,给福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也是闽台茶文化产业合作的机遇。从茶叶生产所需要的主要要素的分布看,闽台间呈现高度的互补性,因此闽台茶文化产业合作的前景大好,但双方合作仍然以民间合作为主,应当建立一个更为正式的合作平台,从以下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

一、闽手开发和营销名优茶

1、以提高茶叶质量为基础,闽手开发名优茶

茶文化产业是以茶叶生产为基础的,茶叶质量是茶文化产业的灵魂。只有茶叶质量好,符合现代世界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要求,才能有产业附加值。闽台应联手开发名优茶,要通过建立完善和科学的标准化体系,加快茶文化产业的现代化。

一是在茶叶品种选择上:增加乌龙茶等名优品种的种植比例,加快茶叶品种的更新换代,积极开发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强且适应闽台种植的优良品种。

二是在茶叶种植、加工和贮藏上:严格按照茶叶标准化操作,使茶叶生产、加工、贮藏等过程规范化、标准化,遵循国际、国家及地方标准来进行操作,不断提高茶叶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三是在茶叶等级评审上:采用新技术审评名优茶。严格的审评程序是评价名优茶品质的保证,把电子技术如机器视觉系统、HIS颜色系统、电子鼻、光谱分析、计算机图象处理和电子舌等技术应用评定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等审评因子中,可有效地克服外因影响,提高审评结果准确性。

2、注重品牌宣传,闽手营销

品牌竞争已经成为时代对茶文化产业的要求。福建名茶多、品牌少,知名品牌更少。台湾茶叶企业在打造茶叶品牌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与先进技术,“天仁茗茶”、“天福茗茶”在国际上都很有名气。福建茶文化产业资源丰富,需要通过合理的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通过双方的合作,促使福建丰富的资源与台湾先进的品牌技术和经验相结合,打造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提升两地茶叶品牌的形象。闽手加大品牌宣传和营销力度。

一是实施闽台两地名优茶的原产地保护,有利于有效地规范和净化名优茶市场,并能稳定质量,扩大市场知名度。

二是建立茶文化产业的绿色营销观念,提高闽台两地茶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树立闽台两地茶文化产业良好形象。

三是引进台湾营销理念,应用连锁店经营模式,设专柜、卖特色茶、品牌茶,免费提供茶样鉴品。四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宣传,建立闽台名优茶的网站、短信平台,或者与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五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进行闽台两地名优茶的宣传,邀请闽台两地明星作为名优茶的代言人,宣传闽台茶文化。

二、建设闽台茶文化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多维度开发产品

闽台茶文化产业应逐步建立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创新机制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产、供、销一条龙,减少贸易的中间环节,缩短出口企业与国际茶叶市场的距离,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形成规模效应。充分利用科技,建立闽台茶文化产业科技开发园区,致力于对茶叶产品的生产、栽培、加工和营销等技术的研发,推动闽台茶文化产业向多领域、高层次发展。比如建立海峡两岸茶叶合作等一批闽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推进漳浦、漳平永福、仙游、清流等部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推动增设福清、永安、惠安等部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又如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安溪感德一品茶都专业市场,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设有铁观音茶叶交易中心、茶文化展览博物馆、酒店公寓、茶叶品牌企业、物流中心、金融银行体系等相关配套。2009年10月投入使用后,为感德的茶农和商家提供一个专门的交易平台,以全新的运营模式,走专业化路线参与市场竞争。还有,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如安溪、武夷山、福鼎地区的茶产业,在市场上皆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应扶植成长为优势产业。安溪的茶产业已经从传统的制茶拓展到茶艺表演、茶生态旅游、茶文化开发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另外,茶文化产业的产品都是由茶叶产品衍生出来的,茶叶产品丰富才能促进茶文化产品的扩展,因此闽台两地应该在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上加强合作,不断创新。闽台应通过分工合作,利用各自创新的成果,不断探索时尚需求,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研制适合的茶类产品。

三、深化闽台茶文化理论研究,通过“茶博会”等会展形式扩展交流平台

闽台应进一步扩展茶文化产业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各种茶文化活动如研讨会、展销会、茶文化节等活动。近几年,闽台两地学会与协会联手,成功举办了“永福茶产业发展研讨会”、“闽台两地茶文化交流会”、“闽台茶叶学术讨论会”、“闽台茶产业合作研究交流会”、“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茶博会”等,这些交流活动都为闽台两地茶人提供了成果交流、经验介绍、产品推介、学术争呜、形象宣传的平台,都应充分利用,继续办好。

另外,可以通过政府机构牵头,大力开展闽台两地茶文化产业贸易洽谈会、展销会和审评会,繁荣茶文化产业会展经济。2007年起,由福建省政府主办的“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集福建全省之力,为闽台两地全面合作与交流建立了新舞台。创办五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精心指导、两岸民众以及海内外茶业及旅游业界积极参与下,知名度、功能性、影响力不断提升,茶博会在不同的地方举办,推动各地不同茶品种的发展,使茶产业全面兴旺起来。茶博会为闽台两地茶人提供了成果交流、经验介绍、产品推介、学术争呜、形象宣传的平台,今后应充分利用,继续办好。

进一步开展闽台两地茶文化的研究,为闽台茶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如果有条件,可以成立闽台乌龙茶文化研究会、推广休闲茶产业化研究。进一步开展闽台两地茶文化的研究,为闽台茶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四、建立茶文化产业人才交流机制,加速实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交流是闽台共同提升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也是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内容。随着茶文化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可以考虑将闽台茶文化产业科技开发园区作为实验区,可以成立人才流动中心,赋予其特殊的政策优惠,以推动两地茶文化产业人才的合理流动。福州、厦门和台北作为中心城市,在人才信息处理、搜集、培训上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先进的信息网络也为两地间的及时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人才交流,可以引导福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去台湾地区参与茶树栽培、种植和加工,闽台两地可以采取跟班实践、同工种交换使用、随机带人培训等方式进行交流。

二是,在高科技方面的人才交流,闽台教学与科研单位可以互派专家、教授定期交流、聘任客座专家与教授、互相轮训等多种形式,促进两岸各种人力资源的互相流动。

三是,兴办茶学院培育人才,天福集团兴办的茶学院就是一种很好的平台。

五、深化闽台茶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深度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

闽台应注重以茶文化为主题,深度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多种形式的演艺活动,广泛进行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养生及休闲功能宣传,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1、合作推广观光生态茶园,将茶文化与名胜景点相结合,推出精品生态旅游线路

要积极推广生态茶园,实现茶业与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往往产名茶的地方就是风景名胜区,闽台两地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双遗”武夷山、安溪、福鼎太姥山、阿里山、玉山、日月潭等诸多名胜。近年来,安溪开发了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茶叶生态探幽等旅游精品,天福在漳浦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茶博物院,中华武夷山茶博园等,把茶和旅游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福建省文化旅游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明确我省将构建文化旅游片区,而闽南文化旅游区将成为片区的重中之重。安溪县感德一品茶都入选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要项目。

2、结合历史文化,多层面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

在茶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中应注意挖掘和介绍茶文化内涵,让潜在旅游者对福建茶文化的特色有一定了解,进而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闽台都处于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亚洲茶文化圈内,在饮茶习俗、茶道、茶艺方面,都有相通之处。重点推出以“茶乡访古游”为中心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联手开发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演艺活动,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一方面,进一步规范两地茶艺表演,普及传统茶文化演艺项目。闽台乌龙茶的泡饮技艺都别具特色,通过闽台两地茶艺的交流和茶艺小姐的联合培训,规范和创新茶艺,普及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茶文化热潮。

另一方面,联手茶文化文艺演出,打造精品茶文化演艺项目。2003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专题栏目走进安溪,推动了铁观音的宣传。由当红影星范冰冰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婀娜公主》,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安溪茶文化。目前,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是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今后闽台要联手推出更多高质量的茶文化文艺演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大型文化旅游演艺活动,不断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活动的多样化需求。

六、培育茶文化创意产业,推广茶文化衍生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新兴产业。以茶为媒体,培育茶文化创意产业,推广茶文化衍生产品,是闽台茶文化产业合作的新方向。

1、扶持茶文化动漫产业,开发茶文化动漫产品

动漫产业是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开发茶文化动漫产品,将茶文化与网络、动漫结合,可以吸引一大批年轻人的参与。传统的茶文化产品以中老年为主要消费群体,通过茶文化动漫产品可以将消费群进一步扩展到各种年龄层,老少咸宜,将茶文化产业深入人心。目前,福建省已经在开发以乌龙茶为主题的动画片《乌龙小子》,正在进行前期宣传,不久就能问世。以乌龙小子为主题的相关衍生产品也已经研发出样品。通过茶的媒介,福建将加强闽台动漫产业交流合作,借鉴台湾动漫产业发展成功经验,推动闽台动漫产业对接,主动承接台湾动漫产业新一轮的转移。

2、多层次开发以茶为原料的食品

一是借鉴台湾经验,开发茶餐饮、茶饮料和茶点心。台湾的茶餐饮也发展较早,已经开发出茶叶宴。或用茶粉,或用茶汤,或直接以高品质的茶叶投入菜中进行炒、烘、蒸等制作而成菜肴,使菜肴中均带有茶叶的香。此外还供应乌龙、冻顶、绿茶等“茶酒”。台湾茶点心、茶饮料品种也很丰富。闽台两地可以借鉴此种做法,把茶与饮食文化结合起来。二是开发茶保健品。如开展名优茶医疗保健功能的研究,茶具有调脂、抗动脉硬化、降压、减肥、抗衰老、美容等多种功效,针对小孩、老人、妇女保健美容的需要,提供多种茶保健品。

3、开发茶生活用品

借鉴台湾开发茶生活用品的经验,闽手进一步深度开发更多的产品,既可以解决低档茶的出路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提升茶文化产业的附加值,进一步扩大市场。

4、开发茶文化艺术品

福建传统的手工艺水平很高,如陶瓷、根雕、石雕、漆线雕、木雕、影雕、脱胎漆器、软木画等等。可以将福建手工艺与台湾科技结合,除茶具外,进一步开发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手工艺品,提高闽台茶文化的品质,由内销走向出口,向世界展示闽特的工艺美术技艺和茶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百度,;

2、杨江帆、庄佩芬、管 曦,《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带动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

3、陈 潜,《茶文化在福建旅游业中的价值》,《茶叶科学技术》,2007年第3期;

4、郑乃辉,《生态观光茶园在福建的发展前景》,《中国茶业》,2008年第1期;

5、林燕腾,《论闽台茶叶交流历史及当展态势》,《茶叶科学技术》,2008年第2期;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一、近年来闽台宗教文化交流概况回顾

2006年至今,闽台宗教文化交流总体呈现的是频繁热络的局面,并在传统格局的基础上。出现一些新的动向。2006年,传统闽台文化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向纵深发展;佛教文化交流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宗教与学术的结合更加紧密。2007年5月,马祖进香团直航妈祖的故乡――莆田湄洲,实现了湄洲和马祖首次通航。2008年7月,420名香客组成的台湾民俗文化进香团,从马祖福澳港出发,首航福建省宁德港,实现“宁马台”客运直航首次突破;厦门海沧青礁慈济祖宫保生大帝神像赴澎湖巡游团及部分信众270余人,乘台湾复兴航空公司两岸周末包机飞往澎湖,成为大陆首个,通过空中直航前往台湾地区进行交流的民间信仰团组,在两岸交流上再写下一个“第一”。2009年6月,应台中县王姓宗亲会邀请,福州市闽王金身赴台巡安暨宗亲文化交流访问团一行85人护送闽王金身从马尾直航马祖到台湾岛进行为期十天的巡安活动,这是闽王王审知金身第一次跨海巡安台湾岛。10月,古田县临水官祖庙“顺天圣母”陈靖姑的金身踏上巡游台湾之旅。

二、近年来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特点分析

当前,在闽台关系愈益紧密、互动更加频繁的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的交流也应时代潮流而动,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呈现出许多积极可喜的变化趋势和动态发展格局。近年来闽台宗教文化交流表现出如下特征:

1、福建赴台宗教活动增多,双向互动热络。闽台关系的积极进展,闽台神缘关系在良好的历史境遇中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年以来,大陆信众团体开始直航台湾;福建神灵神像也不断赴台巡游,庙际网络互动得到更为全面的充实。

2、传统的交流活动依然延续不断。过去闽台宗教交流主要是台湾信仰群体到大陆进香,新形势下这种往来活动也历久而不间断。例如,2006年台胞进香团谒拜仙游田公祖庙,台湾玉二妈到东山认祖等;2008年台湾张圣君信众前往永泰县嵩口镇、乡的张圣君诞生地与祖庙谒祖进香;2009年建宁报国寺延请台湾僧侣前来参加开光法会活动;顺昌齐天大圣文化节吸引了台湾大圣信仰的信众参加其中的宗教活动仪式等。

3、以宗教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得到加强。2006年,在福州举行的闽台佛教(福州鼓山)文化交流活动,是半个世纪来规模最大、代表,1生最为广泛的一次闽台佛教交流盛会。来自台湾佛教界二十五个县市五百多名诸山长老、大德高僧借此善缘回山礼祖,共同追忆佛祖功德,探讨两岸佛教界的繁荣未来;同年厦门举办首届“保生慈济文化节”、“两岸观世音文化研讨会”。邀请闽台两地专家学者共同研讨;2009年4月,台湾东海大学举办“两岸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就闽台宗教文化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今年在泉州举办的首届“闽南文化节”也有以宗教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等等。宗教与学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4、宗教交流活动与经济产业结合更加密切。近年来,随着海西战略的深入,“海峡旅游”品牌得到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认可。闽台宗教文化是旅游资源重要构成要素,宗教层面的交流为海峡旅游产业提供了支持。据统计,1986―2004年台湾同胞到湄洲进香人数达127.8万人次,近年来这个数字还在上升中。伴随近年来两岸“三通”的实现,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其中不少人到台湾也参加当地民俗宗教活动,带动了台湾旅游业的兴旺。不仅如此,宗教文化交流还为闽台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开拓空间,例如宗教纪念品、宗教崇拜祭祀物件、以宗教为模型的动漫产品、宗教音像、宗教图书杂志出版事业等,都能成为地方文化产业开发和发展的潜在资源。

5、宗教交流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相联动。当前,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呈现显著特色,福建各地方大打“文化资源”牌,梳理对台的神缘品牌。例如,福州佛教鼓山与台湾的佛缘联系,莆田的湄洲湾妈祉故地,厦门保生大帝闽台缘,泉州的关帝信仰,漳州的“开漳圣王”信仰,古田的临水夫人信仰,闽北的大圣信仰,闽西的定光佛信仰等,这些都已树立起各自对台宗教文化交流的“区域性”品牌标签。

6、沟通交流的平台更加开阔,理念与恩路也更灵活。传统的闽台宗教文化交流格局主要是民间往来互动,以台湾进香团来访福建宫庙为主。近年来,闽台宗教互动交流形式更加多样化,不仅有双向的信众进香、神像巡游,闽台还积极举办“文化节”、“论坛”等层次更高的活动形式,深化闽台宗教交流的内涵。

三、今后发展趋势的展望

当前,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方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可预见的发展趋势有:

1、闽台宗教文化双向互动交流的热络局面还将持续,并将取得更多的活动成果。闽台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积淀。台湾民众信奉的神灵,源于福建的占了绝大多数。正是由于这种特定的渊源关系,台湾的官庙经常到福建祖庙谒祖,这种宗教活动俗称为“进香”。同样,福建主神应邀赴台湾绕境巡游,接受信徒的朝拜也有悠久的传统。据记载,在清代中叶和日据时期,湄洲妈祖就曾多次应邀赴台绕境巡游。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福建主神神像开赴台湾巡游,受到台湾信众的崇奉,如前述闽王、保生大帝、临水夫人等,这些活动形式已经愈益受到闽台信仰民众的认可和采纳。

2、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在形式与内容上还将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近年来,闽台宗教界的互动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突破。例如,除了传统的“进香”、“巡游”等活动形式外,还出现了共同举办和参加“祭典仪式”、“文化节”(宗教层面)、“法会”、“论坛”等形式的互动交流。宗教文化交流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活动,将被时代赋予更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3、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将进一步体现两岸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的民族情感。近十几年来,数以百万的台湾同胞到福建祖庙进香谒祖,寄托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每一次的谒拜祖庙的活动,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信仰者参加,认祖思乡、两岸同根的情怀通过活动得到进一步升华,并沉淀于闽台民俗文化之中,在客观上发挥着维系闽台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闽台作为爱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为两岸同胞所认同。

4、闽台宗教文化交流还将与“海西”建设的平台结合的更加紧密。当前,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的宏伟工程正如火如荼开展。在“海西”建设的时代大潮中,福建发挥着对台工作先行先试的优势。在宗教工作领域,宗教界人士建议,中央应充分赋予福建在开展赴台宗教文化交流事务中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鼓励福建创新对台宗教文化交流工作机制和途径。除了前述的管理、审批特殊权限,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规划并赞助闽台重大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等等。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闽台合作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076-02

目前,关于闽台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文化等方面。由于两岸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教育运行机制,导致两岸在办学理念、教育机制和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1]。福建省作为海西先行先试的区域,在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尚缺乏成熟的可供借鉴经验,存在诸多难点。本文拟就此作一初略的探讨。

一、加强闽台合作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

2009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确立了福建省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战略定位,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日益开放和多元的局面。其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对于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闽台高校合作办学的几点意见》指出,该省高校积极探索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不断创新模式、拓展领域,促进闽台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促进该省高校对台教育工作先行先试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由于闽台意识形态的不同,长期以来在政治互信上存在“认同危机”,可能会影响闽台合作办学的进程,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闽台合作办学理应遵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挖掘教育的新增长点,丰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台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经过了威权统治、政治开放、多元文化三个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现出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从高度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到逐渐完成了去政治化。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台湾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了与通识教育的有效结合,教育内容由党化教育转向公民教育。台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对大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4]。

二、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社会背景。一方面,由于招生类别和办学模式的特殊,大陆生如何和台湾本地生及其他国际生相处,尊重台湾社会政治体制,深入学习台湾的优点是很重要的教育工作[1]。另一方面,一些非法的、反华的、分裂的组织和人物,在台湾活动是较为公开化的,有的甚至是裸的,他们到处散布反华言论,推行西方民主和分裂思想,应警惕他们的活动对赴台师生思想的渗透[5]。

学生特殊性。闽台合作背景下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1)学生整体文化基础不高;(2)学生兴趣广泛,社交能力较强;(3)学生自我意识强,自律意识弱;(4)学生家庭贫富差距大;(5)学生处于成长期,抗压能力不足[1]。

高校的挑战。(1)党员培养考察不能如期有序进行;(2)随行思政师资队伍紧缺;(3)学生突发事件预见较差;(4)难以及时把控学生思想动态;(5)学生干部的培养缺失;(6)学生日常管理(奖、贷、助等)难[6]。

因此,探索闽台合作背景下福建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有利于福建省内各个高校互相借鉴并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有利于推进两岸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深度融合,是闽台合作相关制度的有益补充。

三、闽台合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一)全程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应重视并做好闽台合作项目学生赴台行前、在台期间、返校后的全程教育。大力开展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核心、促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生入学初、军训环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等阶段,倡导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赴台学子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赴台行前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纳入赴台前学习的必修课;通过党团组织活动,进一步了解台湾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邀请台湾知名专家来校做客讲学,开展两岸学子暑期夏令营等活动,进一步增进民族认同感。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在台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注重主题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载体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学生返校后,适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学生总结、完善并提升自身思想认识,引导学生“自省”“自律”,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6]。

(二)分段对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中

两岸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不同,台湾高校倡导民主自由的原则,因此,对于闽台合作项目学生应在入学之初有侧重点地加强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鼓励他们多参加学生会社团活动。考虑到专业赴台交流的特殊性,在学生会干部竞选等活动中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培养闽台合作项目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并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建立学习生活互助小组,有利于更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特别是微信、QQ、微博、日志、心情、论坛等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开展线上线下沟通,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三)文化传承,着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闽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开展诸如琴棋书画学习、民间工艺交流、中医中药普及、诗词歌赋鉴赏、饮食厨艺比拼、民风民俗探讨等活动,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选择传统文化中的某一方面长期开展教育并形成品牌效应,让两岸学子感受祖国优秀文化艺术魅力,有助于增强两岸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取长补短,加强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指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通识教育大力弘扬人的主体性,反对教育工具化,强调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台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突出的特点,就是与通识教育进行了积极的互通。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等渗透在全人教育中,用通识教育中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用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对通识教育的政治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五)高度重视,完善赴台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认同的东西更加广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据调查表明,目前福建省闽台合作项目学生赴台随行教师多为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相对注重在台学习期间的科研、学术水平提高,没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往往容易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在学生思想引领、个人成长等方面无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应高度重视并引入赴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认识闽台合作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工作实效,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定期选派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老师赴台研修学习,对台湾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经验可以真切而深入地了解,增强两岸交流的积极性。同时,制订思想政治教师专项计划,力争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交流学习、出国考察,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服务于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7]。

(六)总结提升,规范赴台交流制度建设

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项目已开展多年,各个高校有自己独特的对台办学优势。进一步完善并规范赴台交流制度建设,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建立专门的闽台合作项目学生个人档案,制定翔实的赴台交流手册,建立相应的效果评价体系等,将大大增强闽台合作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张永汀.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闽台生教育管理工作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13,14(3):89-92.

[2] 刘地松,张志云.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2):94-96.

[3] 张嵘.台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175):64-68.

[4] 刘玉萍.基于闽台教育交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148-152.

[5] 陈超.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福建省闽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为例[J].教育论丛,

2015,(6):71-73.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闽台

高等教育学历互认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G 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1)05-0006-05

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确立了福建省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赋予对台先行先试政策”。2011年2月公布的《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着力先行先试,创新闽台教育合作模式。继续扩大对台招生规模,积极推动闽台两地学生互换、学历学分互认。持续选派学生赴台学习。……开展台湾研究、台湾教育研究及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研究。”因此,研究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特点

为了了解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课题组对闽台部分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文中引用数据若未作特殊说明,均为调研中相应高校外事办提供的资料)。从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的结果看,改革开放以来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频率越来越高,重心下移

1979年元旦大陆《告台湾同胞书》的,标志着关闭了30年的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大门重新开启,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也提上日程。

随后的30多年里,尽管由于政治原因,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起起落落,但是总的趋势是交流日渐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重新执政,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厦门大学仅2009年就接待台湾各界来访1500多人次,赴台交流的师生团组163团,485人次(师生各半),举办了10次两岸高水平学术会议,涉及经济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2009年4月至6月,黎明职业大学先后接待台湾万能科技大学、台湾致远管理学院、台湾大汉技术学院、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等4所台湾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参访,参加两岸学术会议2次。可见,两岸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十分频繁。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在频率增加的同时,重心出现了下移的趋势。原来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限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办学层次高、办学历史悠久的大学,但是近几年一些新建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甚至新建的民办高职院校也与台湾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黎明大学、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纺织服装学院等都与台湾高校建立起合作关系。

2,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日趋多样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初期,交流的形式单一,几乎只有高校领导相互参访。随着两岸关系的正常化,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

(1)闽台高校相互招生的工作积极推进

相互招生是区域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是提高高校的开放性和综合竞争力,增加学生高等教育的选择机会,扩大学生视野的重要手段。

福建省高校走在全国对台招生高校的前列。泉州的华侨大学早在1985年就开始对台招生,成为大陆最早对台招生的高校之一。随着两岸关系的正常化,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中国政府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单方面宣布承认台湾高校学历,并欢迎台湾高校在大陆招生后,福建省更加重视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意见》,并提出“全面扩大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台湾学生的范围,增加各院校招收台湾学生的学科和专业。”截至2010年底,福建省已有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集美大学等8所大学面向台湾地区招生,招生的层次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

据统计,截至2008年10月,福建省高校累计向台湾招生3767人。目前在闽学习的台生有805人。其士研究生97人,硕士研究生54人,本科生606人,预科生24人,成人大专生24人。厦门大学外事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03年至2009年,厦门大学共招收台湾学生642人,其士生142人,硕士生58人,本科生398人,预科生44人。目前厦门大学在读台湾学生393人,分布在全校24个学院,50多个专业,是"985"高校湾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

与此同时,台湾方面也积极推进面向大陆招生的工作。2008年12月台湾教育部门表示,将开放大陆生赴台求学,承认大陆学历,最快2009年开始实施。2009年9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宣布,拟先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技术职业教育。2011年台湾高等学校首次向大陆招生,福建省进入了台湾高校首批指定招生的大陆省份名单。据海峡都市报报道,2011年台湾有134所院校面向福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6省市招收2 141名学生。这是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闽台高等教育相互招生从理论方案进入实践操作阶段。

(2)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梦想转变为现实

虽然两岸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问题讨论已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停留在方案讨论的层面,没有能够付诸实践。

进入21世纪后,两岸政府和高等学校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学生的互访和流动限制减少。在此背景下,福建省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分段培养人才的改革。2009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制定的《关于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通知》对分段对接培养人才的形式和项目要求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提出“根据两岸现行的教育法规政策,重点支持高等学校采取分段对接的方式(本科采取‘3+1’方式,高职采取‘2+1’方式),选派学生至台湾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两岸高校联合培养高质量人才。截止到2011年4月底,福建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共有27所院校142个专业获批,2011年此项目的招生规模达6000人。

(3)闽台高校教师参与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多

原来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是高校领导的参访,普通教师参与机会很少。但是近几年随着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常态化、制度化,普通教师参与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明显增多。

首先,教师的互相聘用机会增多。目前福建许多高校都聘请了台湾籍教师,例如,厦门大学2010年聘请了2位台湾籍的教师为编制内教师。除

了本科院校外,不少高职院校也积极聘请台湾教师从事合作研究或教学。例如,黎明职业大学聘请多名台湾专家共同建立闽台高职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攻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题。不过,台湾高校聘请福建高校教师的情况仍很少见。

其次,两岸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短期研习或讲学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例如,厦门大学仅2009年就举办高层次的两岸学术会议10次,参加会议的台湾学者多达数百人。2009年至2010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甘露泽教授、台湾大学苏彩足教授、台湾中原大学章明教授等众多学者应邀来华侨大学讲学,学科涉及管理学、文学、政治学、工学等。与此同时,大陆教师赴台从事学术活动的人数迅速增加。2010年5月华侨大学派出一批管理干部赴台湾接受培训。2009年4月黎明职业大学派出了3名骨干教师,分别到台湾建国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短期研修交流。

(4)“校-校-企”合作逐渐成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式

“校-校-企”合作指两岸高校和企业三方的合作,学生部分时间在大陆高校学习,部分时间在台湾高校学习,还有一部分时间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近年来这种模式逐渐受到闽台高等学校的推崇,成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例如,黎明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朝阳科技大学及泉州市五建公司合作,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及泉州汇成针织有限公司、福建鑫能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行“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在黎明职业大学学习,半年在台湾的高校学习,另半年在合作企业顶岗实训。

这种合作模式无论是对台湾高校还是福建高校,抑或是合作的企业,都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对台湾高校而言,台湾高等学校数量众多,而适龄人口不断下降,高等教育资源盈余甚至闲置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使台湾优质、闲置的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福建高校,尤其是一些新建的地方高校而言,通过引进台湾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对企业而言,通过与两岸高等教育的合作,可以得到高校的技术和智力的支持,加快企业的技术更新和产品研发。因此,校-校-企合作是一种多赢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到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进程。

1,学历互认仍然阻力重重

改革开放以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不断增多,解决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问题势在必行。2006年中国大陆单方面承认了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高等学校的学历,但是台湾只采认41所大陆高校学历,其他高校的学历仍然未能得到台湾的承认。

尽管重新执政以后,台湾出现了种种有利于推进学历互认的因素,例如,台湾政府放宽大陆学生赴台研习的期限,台湾高校在大陆取消教育的诸多限制,并开始向大陆招生。但是“”势力仍然存在,教育交流政治化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势力仍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阻碍两岸高等教育学历的互认。目前台湾只采认大陆41所高校的学历,福建省只有厦门大学一所高校在被采认之列。如果学历互认问题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必然影响到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进程。

2,高校领导参访多,实质性合作少

近年来福建省大部分高校与台湾高等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从交流与合作的形式看,领导参访是最主要的形式。从各高校的校园新闻网中可以看到,闽台高校领导参访的频率很高,但是许多高校领导在接触与交流后只达成一个合作的意向,而没有具体的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更没有具体的合作措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两岸高等学校的领导都意识到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都希望加强合作。但是由于政治和制度的原因,涉及招生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受到的限制很多,有关课程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合作也有诸多困难,因而大多停留在相互接触与了解的层面。

3,过分强调向台湾学习,单向性特征显著

交流与合作应该是双向的,双方都应能从对方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同时又能向对方传播自己的理念和特色。只有这样,交流才具有平等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然而,当前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单向性特征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福建高校积极向台湾引进教师、课程和管理模式,但鲜见对台湾高校输出大陆高校的办学特色与课程体系等。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台湾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尤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是福建高校引进多、输出少的客观原因。而交流中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则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观原因。台湾高校参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最大动因是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源问题和闲置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功利主义色彩非常浓厚。而大陆高校尤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不断受到质疑,因而希望通过加强与台湾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来提高声誉,吸引生源,其功利主义倾向也非常明显。正是由于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使得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单向性特征明显。

4,闽南文化只是起到一个文化背景的作用,并未成为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内容

虽然闽南文化是闽台主要区域文化,但是它在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中也仅仅是提供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而已,并没有成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两岸已经建立起联合培养人才的学科和专业仅限于电子、建筑、物流、生物等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学科和专业。

尽管在闽台交流与合作中也有闽南文化的内容,但是起核心作用的却不是高等学校。例如,泉州有南音工作者去台湾宣传南音艺术,但不是高校的工作者。2008年由台盟中央主办、台盟福建省委承办的“台南大学生乡土文化研习营”开展了以传播闽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交流与合作。来自台南大学和致远管理学院的38名学生来福建研习闽南文化,如听有关闽南文化的讲座,欣赏闽南茶艺表演。但是在这些活动中高校只是一个参与者,其作用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两岸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考虑的是与区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对接,而较少考虑与当地特色文化的融合。尽管在闽南地区的高校,如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都有一批学者研究闽南文化,厦门大学还设有专门的台湾研究机构,但基本属于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的范畴。目前除了泉州师范学院开设了南音专业外,几乎没有高校开设以闽南文化为核心的专业。这就意味着两岸高校中还缺少承载闽南文化的学术实体,在交流中闽南文化难以成为交流与合作的核心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加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对策

针对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笔

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1,改变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注意塑造和传播自身特色

在交流与合作的起步阶段,由于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水平不同,引进和借鉴台湾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交流与合作中不应满足于引进和借鉴,而应苦练内功,铸造自己的特色。

在合作中,大陆高校应该不断反省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些学科专业与台湾高校合作,我们需要在合作中从台湾高校获得哪些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能够给台湾的高校带去什么东西。

在不断的自我检讨中,才能发现我们的优势和差距所在,也才能明确我们与台湾高等学校交流与合作的目标。由于福建高校大多属于地方高校,其学科和专业优势不是非常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更应该提炼我们的特色,铸造自己的品牌学科和专业,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台湾输出,从而实现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双向性。

2,设立闽南文化大学和闽南文化类专业

由于缺少承载闽南文化的学术实体,闽南文化在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只是起到一个宏观文化背景的作用,很少能成为交流与合作的内容。要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设立闽南文化大学和闽南文化类专业。这不仅有强烈的现实需要,而且也符合当前我国的政策形势。

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包括福建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地。这是中国第一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需要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努力,也急需高等学校的积极参与。建议在厦漳泉地区设立闽南文化大学,创建闽南文化类的专业,面向台湾实行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学生部分时间在大陆学习,专门学习闽南文化,部分时间赴台湾学习,并深入考察台湾的闽南文化,以促进两岸闽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样,闽南文化大学和闽南文化类专业成为承载闽南文化的实体,有利于提高闽南文化在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创建闽南文化大学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有利于保护、传承闽南文化遗产,促进闽南文化的繁荣,还可以促进闽台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促进祖国统一。

参考文献

[1]未名,黎明职业大学和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合作[EB/0L],[2009-08-09]http:∥www,fjedu,gov,Cn,

[2]侯丽军,许雪毅,福建将全力打造两岸人才就学就业先行先试平台[EB/OL],[2009-09-27],http:∥www,xinhuanet,com,

[3]李奇,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的进程、机遇与挑战[J]台湾研究,2009(5):13-18

[4]未名,台湾可招收大陆生,2009年8月可去台湾读书[EB/OL][2008-12-13],http://www,fjedu.gov,cn/html/index,html

[5]未名,台湾拟先期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技术职业教育[EB/OL],[2009-09-13]http:∥"www,fjedu,gov cn/html/index,ht-ml,

[6]未名,凭高考成绩闽京沪粤苏浙应届生可申请赴台读大学[N]海峡都市报,2011-04-03(7)

[7]龙敏,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今年计划招6000人[EB/OL],[2011-04-30]http:∥learning,sohu,com/20110430/306698938shtml

[8]林静,厦大三尺讲台迎来两名台生执教[N],福建日报,2010-09-18(2)

[9][10][11]未名,深化闽台合作――黎明职业大学对台交流与合作渐入佳境[N],泉州晚报,2010-06-26(5)

[12]未名,台湾承认北大等41所大陆高校学历附高校名单[N]人民日报,2010-08-20(12)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闽南方言;形成;差异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16-02

对任何一种文化的研究,都必须从根源着手;对文化所衍生出来的方言,更应该去追溯历史。语言学告诉我们:“要了解某种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只有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密切联系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去研究,才有可能。”[1]笔者想用这种观点来谈海峡两岸闽南方言的形成和异同。

一、福建闽南方言的形成

语言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语言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民族迁徙、、生产活动等都有密切的联系。福建闽南一带,高山峻岭众多,兼有小盆地,居住在那里的原住民为闽越人,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过着各自半独立的集体生活,从而形成不同的土语群。到了秦朝汉人南迁之后,在闽南一带与原住民接触,逐渐形成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方言。现在福建的汉人是秦汉以后到唐宋期间从中原迁徙过去的。中原汉人入闽显然带来了不同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上的优势,使得中原的汉语成了闽方言的主要成分,原来的闽粤人的语言以及古吴语和古楚语都退属次要成分了。[2]因而现在两岸闽南口语中,仍留有部分古代汉语语词。人口的迁徙,语言的传播,造成了文化的传播,也使不同地域的文化发生了交流,产生了新的文化,进而使语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3]汉人大规模南迁是东晋(4世纪)到南北朝(6世纪)。因“五胡乱华”,北方民族进入中原,汉语受到北方民族语言的影响,起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中古汉语。汉人南迁也把这种中古汉语带到闽地。因而闽南方言有阴平、阳平、上、阴去、阴入、阳入七声。到唐朝高宗总章二年(669),陈政、陈元光父子“征闽”,在漳州设“州府”。在这200余年之后,唐末五年10世纪初王审知初入闽为闽王。这两批南下的汉人使用的是属于中古汉语以首都长安、洛阳话为基础语言――唐朝官话。他们在闽南与当地居民一起生产和生活。因汉人比闽越人文化发达,前者的语言消化后者的语言,形成了以汉语为基础的闽南方言。因闽南的政治中心是漳州,文化语言也是以漳州为中心发展起来,形成了以漳州音为代表的闽南方言。到宋代,北宋王朝被金元所迫南迁建立南宋,上百万官兵和北宋遗民到福建各地定居下来。闽南方言又增加了宋代的汉语语音和词汇。因而现在两岸闽南方言保留较多的唐宋口语,不少闽南方言词汇与唐宋诗词中的词汇很相似,音义相当。所以闽台人以闽南方言朗诵唐宋诗词则倍感亲切。

汉字一般是形、义、音三者兼备的文字语言。但在方言区,人们常常按自己的方言音(即白话)来念相应的汉字,从而产生同一汉字有字音(读书音)和白话音(语音)两种念法。闽南话的用字,历来有三种形式,就是本字、俗字和训读字。本字是古代记录方言的正字;但是,由于历史久远,有的本字已失传,或是本字太生僻,方言区的人民群众就采用同音代替或创造土字的办法来记录,这就是所谓的俗字;训读字则是一种同义代替,就是不明本字,也不用俗字,而是采用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4]有不少文人学者想把方言口语都用汉字加以书写,各自创造汉字符号,结果,别人很难看懂,达不到沟通意想的作用。笔者认为闽南方言口语的汉字书写,以汉字来表达意义相应的闽南口语,或借用汉字字音来书写闽南口语,约定俗成,逐步加以规范化,不造生僻字为好。

元代,汉语开始演变成现在北方通用的北京话。原来汉字的四声中,入声消失,平声发展为阴平、阳平,成为阴平、阳平、上、去四声。但闽南方言声调没有变化,仍然是七声,只是音调在各地有些差异。元代因闽南与外界的贸易日益发展,泉州成为闽南的主要进出港口,从而成为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泉州话音就逐渐取代漳州话音的地位,成为闽南方言的代表。18世纪末,泉州人黄廉用泉州音编了一部《回音妙语》(音韵书),闽南的民间文学、歌曲、讲故事等以此为标准在闽南流行、推广了泉州音。鸦片战争以后,厦门开放,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移到厦门。漳州音和泉州音在厦门混合,逐渐形成一种“不漳不泉”的方言―厦门话。西方传教士为传教需要,注意研究厦门话。到1913年,传教士甘为霖编撰一部《厦门音新字典》,成了厦门音字典的权威,对厦门话音在闽南方言中树立代表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长期来,台湾也广泛使用这本字典。

现在的闽南话多是指以厦门话为代表的地方方言。闽南话里共有17个声母、82个韵母和7个调型,它直接继承了古代中原汉语并完整地保留了古音的语言现象。[5]

二、台湾闽南话的形成

早在3世纪、三国时代就有汉人到过台湾。到16世纪,越来越多的闽南汉人到台湾捕鱼或耕植定居,闽南各地方言也就自然地传到台湾。郑成功于1661年。他带去的官兵主要是泉州人,而清朝统一时,施琅带去大量的漳州人。其后的大量移民大多是泉州漳州一带的人,他们在台湾开垦,安家落户,所带去的泉、漳两种话音的闽南方言,对于台湾闽南话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台湾闽南话,就语音来说,有漳州腔的也有泉州腔或厦门腔的;就词语来说,有漳州话的成分,也有泉州话或厦门话的成分,用台湾学者的话说,就是“漳泉滥”。清朝时期,闽南人更大量地移住台湾,1893年日本占据台湾前,人口达254.5万人。其中百分之七十八为闽南人,百分之二十为客家人和少量的原住民――高山族。当时,台南、鹿港、台北是台湾的三大港口(所谓一府、二鹿、三艋),与泉州直接通航,来往密切,语言相通。

台南:台南市是郑明时代的首府,泉州音为“官话”,所以台南市泉音较重。但后来到台湾南部的汉人漳州人较多,所以台湾南部漳音较多。鹿港:几乎是纯泉音。鹿港以东、彰化以北、台中以南一带,泉音也比较重。台北:台北市一般泉音较重,后来台北经由基隆港与厦门往来较多,台北市又引进了厦门音。现在的台北是台湾方言最复杂的地方。不仅台湾各地的人集中到这个地方,而且全国各省的人都集中到这个地方来,用国语(普通话)的很普遍。民间、商场使用的基本上是厦门音为主、混合泉州音和漳州音的闽南话。

到日本侵占台湾时期(1895~1945),日本殖民统治者强制推行日语,但台湾人在民间、在家庭仍通用方言。不过,闽南话受到日语的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面:1.在闽南话中夹杂日语词汇。因大量引进日语,到日本统治末期,甚至有些人不会说完整的台湾方言。2.将日语的“汉字”词汇改为闽南语音的词汇。如:舵头(火车站)、勉强(学习、努力)、感心(佩服)、女中(女佣人)。3.将日语念成闽南话的音调。如:踏踏眯(日本席子)、天妇罗(日本式的炸肉、鱼虾)。台湾光复后,台湾闽南话发生了一大变化。日据时代的许多日语式台湾闽南话逐渐消失了。台湾闽南话越来越受到国语的影响,很多国语词汇按闽南话语音念出来使用。为了推广国语,曾鄙视台湾方言,限制台语的广播、电视节目时间。因而70年代党外运动兴起之后,“讲台语”变成一种“意识认同”,甚至是“反抗政府”的同语词。到90 年代,随着的“本土化”,“讲台语”成为“认同台湾”的一种标志,取得选票的重要因素。但过分强调“讲台语”,令人担忧走抵制国语的另一个极端。现在,由于两岸的交流趋向融合,岛内已很少有这些不安分的因素存在了,这是两岸互通的完美收效。

三、海峡两岸闽南方言的差异

台湾闽南话是混合漳泉音,吸引厦门音而形成。它与漳州音、泉州音差异较大,与漳泉音混合的厦门音较相近。由于两地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不同,两地的闽南方言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调和词汇方面。

(一)声调的差异

如:

台湾闽南话 厦门话

朋友的朋字 三声 七声

人民的人字 三声 七声

台湾的台字 三声 七声

差异似乎很小,但听起来不顺耳。

(二)习惯用语的差异

台湾 厦门及大陆

小鬼(意味着小饿鬼) 小鬼(小孩)

爱人(未婚的男女对象) 爱人(已婚的丈夫或妻子)

批评(评论、评议) 批评(对错误缺点进行分析教育)

品质(水平、水准) 品质(道德修养)

公车(公共汽车) 公车(公家的车)

真赞(真好) 这个词,现在厦门也使用

(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台湾独特的词汇

“甲”:荷兰占据时代遗留下来的、台湾现在仍通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名称。一甲相当于0.97公顷,约为中国市亩15亩。“甲”是荷兰语Cap的译音演变的。

“牵手”:台湾通用的对妻子的亲切的称呼。台湾原住民平埔族的母系社会,其女子长大后,独居一处,看中男青年就引进同居,怀孕后,牵手去拜父母取得承认。在汉人父系社会,它演变为对“妻子”的称呼。

日据时代遗留下来的日语汉字词汇,现在台湾通用的还相当多。例如:(括弧内为普通话),暗记(背诵) ;买收(收买);自动车(汽车);运转手(司机);巡查(警察);便所(厕所);奥吉桑(叔叔);奥巴桑(伯母)。

(四)因两岸长期的分离而产生的同义异词

台湾光复后,台湾当局积极推广国语(普通话),台湾闽南话和福建闽南话一样,吸收很多国语词汇,用闽南音念出来。但由于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两岸社会生活背景不同所用词汇产生了差异,有不少同义异词。

例如:

台湾 大陆 台湾 大陆

传播媒介 舆论工具 国剧、平剧 京剧

地缘地系 社会关系 家庭计划 计划生育

团队精神 集体主义 作秀 表演

两岸对外国人名、地名译法的差异:

台湾 大陆 台湾 大陆

雷根 里根 柯林顿 克林顿

史达林 斯大林 施汉诺 西哈努克

沙乌地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 耶加达 雅加达

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沟通和发展,这些差异正在缩小。

综上所述,海峡两岸闽南方言主要在声调、语汇方面有差异,语调也有些不同。如果将这些加在一起,两岸闽南方言的差异就很明显了。但海峡两岸闽南方言互相都听得懂,共性大于差异。

参考文献:

[1]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李如龙.福建方言[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 林万成,林小勇.汉语方言广播的独特性[J].中国广播,2000(10).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147-03

As the link of Blessing Culture, analyzing the Cooperation Path of Creative Desig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Universities

LV Lin(The Arts and Design College, Xiamen, Fuzhou University,Xiamen 361024,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mutual and unique "Blessing Culture" in Fujian and Taiwan, combined with the exchanges practice of design educ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Universities, it analyzed the cooperation path of creative desig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Universities. It pointed out three ways. With the blessing elements of folk art in Fujian and Taiwa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develop the cross-straits University Design exchange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aiwan creative products which used blessing symbol to promote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By the use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to build the sharing platform of cross-strait design educ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Blessing Culture".

Key words :fujian and taiwan universities;the cooperation of creative design;blessing culture

Internet :artdesign.org.cn

当前,国内各大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工业设计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以应对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新需求。以福建省为例,将传统文化元素重新诠释融入现代设计,发展地域文化特色创意产品;借助“海峡文化圈”的桥梁作用,做好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为闽台工业设计教育创造更多合作的可能和空间,乃是福建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一大课题。高校文化环境是创意的土壤,借鉴台湾的经验并积极开展两岸设计教育交流合作,以加强两地高校设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祈福文化”作为闽台传统文化共有的组成部分,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又融合了闽台地域文化特色。基于此,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结合的方法,促进以“祈福文化”为纽带的闽台高校文化创意合作。

一、闽台地区共有的祈福文化

福建与台湾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宗族观念和民间信仰,蕴含着闽台两地人们相同的信仰和祈愿。如闽台共同信奉的神祗祭拜:海神妈祖,护航救难;保生大帝,济世救人;财神关帝,祈福求财等。闽台丰富多样的美术形态,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纹样和色彩符号,传递着两岸人们的共同愿望,在节庆时令、婚丧嫁娶、寿诞庆典等民俗文化活动中,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繁衍、平安喜乐、团圆美满的心愿,这些美好的祈求和愿望融入不同的美术形态和装饰中。闽台民间美术中祈福寓意的展现,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溯源和结缘。

二、闽台高校设计教育的合作方式(以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交流实践为案例)

近年来,围绕闽台设计教育交流合作的课题逐渐受到各界关注。台湾高等工业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根植于台湾本土工业商业的发展需求与资源,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构建了“政产学研一体化”的设计创新体制,在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福建省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 能够向台湾设计产业提供更多素材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在两岸设计教育交流上进行了多种尝试和实践,归纳起来有三种方式:

(一)举办研修课程、选派交流生等方式加强设计学习互动

2014年4月,闽台工艺美术研究生进修班结业仪式在学院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学员进行了深度研究与探讨,借助学院的学科优势与学术环境,扩大两岸工艺美术的合作与交流;2011年,学院选派学生赴台湾东海大学交流学习1年,迈出了闽台高校学生交流重要一步。学院通过举办相关领域研修课程、以校际交流交换的形式赴台湾学习等方式,加强闽台高校师生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学习互动,进一步推进闽台高校设计教育合作。

(二)举办闽台高校文化创意会议、讲座、论坛、工作坊等推动设计学术交流

学院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等承办“2014国际数字技术与创意设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设计科学与知识创新研讨会”,探讨数字技术与创意设计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博士班)研究所等承办“2014两岸工艺美术暨设计学博士学术研讨会”就传统工艺美术传承、文创聚落与创意城乡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在学院设立了博士实践基地;学院定期邀请台湾设计师和相关公司负责人为师生做相关讲座,如台湾设计名家、台湾师范大学林盘耸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吕坤和博士做关于“国际设计竞赛”和“闽台艺术”学术讲座。通过这些系列活动的举办,学院与台湾相关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两岸教育交流品牌,增进了两岸教育界间的情感融合。

(三)举办或参与闽台高校师生创意设计展览、竞赛等促进两岸设计教育成果交流

2013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两岸高校设计展”上,6所台湾高校与18所大陆高校共同展出海峡两岸新生代的创意设计作品,学院设立的“人人都是设计师”互动平台吸引了众多“设计人”参与;学院联合华侨大学、台湾亚洲大学举办的“相逢若旧--2014两岸三校毕业设计联展”代表了两岸学生的优秀水平,为设计学子的交流创造新的机会;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主题为“创意设计?智造生活”的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提升学生参与创意设计的热情及能力,增进两地创意设计人才交流。通过举办或组织参与设计展览、竞赛,搭建两岸大学生文化交流、展示的平台,为两岸青年学生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深化两岸高校设计成果的相互交流。

三、基于“祈福文化”的闽台高校创意设计合作新途径思考

福建与台湾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挖掘闽台地区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民情,启发学生富有民族特色的创新思维。“祈福文化”是闽台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受到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的同时又体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结合工艺美术学院关于闽台设计教育的交流实践,进行了基于“祈福文化”的闽台高校创意设计合作途径的几点思考:

(一)以闽台民间美术中祈福元素为切入点,开展两岸高校创意设计交流互动

闽台地域文化内涵丰富且特色鲜明,两地的民间美术形式相近又各显纷呈,最典型的就是传达祈福意愿的美术形态和装饰,体现在蕴含吉祥寓意的民间工艺品类型多样、制作相关工艺品的民营企业发达等优势,这不但为闽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丰富的本土文化背景和设计素材,也为学生创造了优质的社会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

在闽台高校合作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方面,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闽台吉祥文化考察与赏析、闽台吉祥图案应用设计、闽台形象吉祥物等课程,增强学生对闽台地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鼓励学生以闽台“祈福文化”为题材进行毕业创作,如祈福寓意文字和形态的应用、民俗民风的重新演绎及诗词典故与神话传说中祈福寓意的移植等等,并积极与当地企业联系;以“祈福文化”为主题开展两岸高校师生互动的创新论坛、设计工作坊等,进行主旨明确的创意交流,让学生把握富有民族吉祥韵味的现代设计定位;组建即时或长期的两岸高校合作的师生设计团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展览,以“祈福文化”为契机发掘“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创意元素,加强闽台地域文化资源的共享。借助闽台民间美术为两地高校文化创意设计合作创造的资源优势,促进“以形态、色彩、材料、技术为创意点”的现代设计与“以文化和技艺为特征”的传统工艺结合, 加深两岸师生对地域文化的重新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借鉴台湾文创产品融入祈福符号的经验,促进两岸发展创意设计产学合作

闽台高校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立足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基础,地区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反过来也依靠学校培养的高级设计人才和推广力度。台湾地区的文创产品极其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融合”,高校的设计教育也极为看重“传统文化的移植和创新”,办学过程中强调与企业联系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共赢,祈福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呈现多元化的、创意性的表达方式,并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馈和经济利益。福建的文化创意产品多数从民间工艺品发展而来,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产品附加值较低,没有自己的品牌,如闽侯县城一带的漆器产业,泉州德化的陶瓷产业等,这一现状不仅是企业的问题, 也与福建省工业设计实力和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有一定关系。

由此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闽台高校设计教育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反映在校企合作需求上,不仅是福建高校与本土企业合作,也可以是两岸产学合作,即台湾高校与福建企业合作,或是福建高校与台湾企业合作,或是多层面多角度合作。例如厦门夏商文创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合作进行文创商品商品开发,以创意角度展现两岸菜市场生活之美,促进鼓浪屿民生进化和社区再造,借助一系列两岸文化产业交流的平台,促使两岸高校与两地企业开展创新合作,发挥青年学子的创意力量。以传统“祈福文化”在现代产品创意中的延伸和发展为契机,从台湾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寻找可资借鉴的资源,充分发挥两岸青年学子“创意与设计”的力量,借助展览、竞赛的机会推出有益民生福祉的创意产品。

(三)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势,搭建以“祈福文化”为基础的两岸创意设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福建文化产业初级文化产品较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文化产业规模和比重相对较小,普遍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等问题。因此在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面应关注前卫与传统的碰撞,培养年轻一代在“循旧”的同时也要“加新”,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造与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基于闽台的地缘优势,台湾文创产业的成功经验,探索共同建设以“祈福文化”为基础的闽台创意数据库、资源信息库,建立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一方面,借助资源平台建立闽台高校师生创意交流的长效机制,分享闽台地域文化教学内容、设计案例,进行地域特色“祈福文化”的创新性两岸设计合作等等,使两岸高校无形的教育资源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创新性的沟通互动,发展福建的文化优势,借助资源共享平台让两岸青年学子充分发挥创造力,赋予老物件老技术更多新的生命,促进传统民间工艺尤其是蕴含吉祥寓意的民间工艺品进行现代设计转型。

四、结语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以上一幕,是2009年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举行的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海峡论坛”的一个小小细节。本届“海峡论坛”由开幕式和论坛大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峡文化艺术周”、“两岸民间交流嘉年华”等四大板块18场大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构成,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主持,国台办、福建省领导和台湾重要嘉宾等均到现场发表重要讲话。

此次“海峡论坛”中,两岸出版交流占据了重要角色,主要举办了“两岸出版印刷发行行业座谈会”和“闽台出版印刷发行业项目对接会”,两岸出版印刷发行业界的领导人均到场,并发表心声,提出两岸交流的可行性建议。

作为海峡两岸出版文化交流重要平台的《书香两岸》杂志,特辟重要版面,全面报道这一两岸出版及相关业界交流的重要会议,在更大范围内传达两岸出版业界的心声。本刊还重点报道闽台出版项目对接的详细内容,向台湾出版界报告福建出版界的重点项目及合作条件,希望玉成闽台出版界更深度的合作和交流。

本次座谈会于5月17日下午在厦门宾馆隆重举行。闽台两地出版业界领导均到场发言,两岸业界精英齐聚一堂,话题主要围绕闽台两地出版现状、困惑,和闽台出版合作的可行性及实施方式开展。会上,大家就各自领域发表合作研究方案,可行性强,指导意义大。现就各家发言,整理综合,精选观点,以飨读者。

[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福建省新闻出版总社社长陈秋平先生]

闽台出版业界:

上佳机遇促合作 更新局面拓交流

当前,闽台出版交流面临一个上佳机遇。

2008年3月份以来,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和进一步发展。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为闽台业界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海峡西岸经济特区建设迅猛发展,渐成规模,两岸经贸合作日益深入,这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新闻出版总署对福建新闻出版业发展和闽台业界交流合作也给予了极大关心和支持。在举办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和金门书展、举办福建图书“走出去”系列展览、设立闽台书城等方面,给予有力指导和支持。2008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专门签署了《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闻出版业建设合作协会》,内容涉及出版、印刷、发行、版权、数字出版等各个领域,出台了多项扶持闽台出版交流合作的有力举措。近期,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2年全省将形成报刊服务业、出版印刷发行业等10大主导文化产业群,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此外,还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这些都为闽台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条件。

当前,在此上佳的机遇下,闽台出版业界应如何抓住机遇,共谋合作发展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实开展合作交流的活动。

首先我们要在中华文化这一面旗帜下开发属于闽台特有的文化资源,如妈祖信仰、客家文化、闽台宗亲文化、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闽台茶文化等。

其次,两岸业者还需拓宽交流合作领域,不仅要在图书出版印刷发行方面加强合作,还要在音像、电子出版物方面开展合作探索。不仅在传统出版领域深度合作,还要拓展到数字出版领域。我们将探索建设福建省出版总社数字出版平台、两岸出版物数据库、海峡图片库以及厦门、福州的动漫游戏和数字出版产业园区等项目,欢迎台湾业界参与和合作。除了业务交流,闽台业界还可加强人才培训合作。

再者,我们的合作要以办好行业展会平台为依托,加强宣传展示。一是办好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该会已成功举办了4届,取得较好成效,在两岸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还要办好金门书展、海峡版权创意精品展、海峡印刷新技术及创意精品展览会等。

最后我们还要把合作交流落实到项目上,以项目带动为抓手,推进闽台产业对接和市场建设。重点项目有三。一是建设海峡书局。海峡书局为福建省出版总社下属的一个承担出版发行等业务的综合性企业,下设海峡书局出版公司和海峡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两个实体。二是建设产业基地。我们将建设并命名一批海峡西岸出版、印刷、发行、版权等产业基地。三是举办特色活动。如开展海峡两岸儿童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开展两岸设计界交流及相关出版活动,举办两岸文学交流活动等。

在当前上佳的机遇下,我们将切实推进闽台出版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要以远大的眼光、不畏艰难的气魄和先行先试的精神,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不断扩大两岸文化交流,携手走向世界出版物市场,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建设和发扬。

[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 陈恩泉先生]

我们的行动和我们的期待

为响应海峡论坛的号召,我们协会近期将加大对以下项目的推动,促进两岸合作交流。一,参与援建四川彭州地震灾区农家书屋、救灾安置点爱心书屋;二,将第四届“金门书展”扩展到彭湖、妈祖两个会场;三,倾力协助第十届大陆书展在台湾的举办。

我们期待把握当前机遇,邀请台湾出版业界规划“百本农家专业图书”、“千本大众阅读图书”,期望能获得大陆订单。我们期望能与大陆一起,推动华文出版“走出去”。我们还期待台湾出版界有机会受邀参加亚太出版商联合会。

[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理事长 傅春生先生]

建立两岸交流的市场机制

两岸业界的交流至今已经20几年了,交流密切的同时我们还是看到很多问题。大陆图书市场很大,台湾业者有很多期待。但目前我们还是没看到良好有序的市场机制。比如台版书在大陆的销售,就有很大限制。我们自身正在寻求解决之道,也希望大陆能够进一步开放销售尺度。

[台北出版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红蚂蚁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锡东先生]

出版共携、发行共荣、繁简共生

一.出版共携

两岸出版发行市场的合作前景是比较乐观的,合作的方式我想可以考虑以下途径:

1.台湾书在大陆出版

由台湾出版公司出版新书送新闻出版署审查,合格标定物可定为进口台版书,给予书号管理允许在大陆印刷和销售,降低进口成本和换算汇率差价。

2.开放大陆业者落地到台湾合作出版

新闻出版总署在“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业者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拓展台港澳及国外市场。具体方式视情况而定。

3.两岸出版业者合作在台湾设点,分担新出版品市场通路。

虽然目前在台湾已经有将近200多处的简体字图书销售点,但缺乏从华文一体化的整体战略上来协调整合。大陆业者只有更多地了解台湾图书市场的相关信息,更多地掌握两岸的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找到合作伙伴,更合理地调整资源。

4.共组华文版权联盟

两岸四地出版社一起向国外出版商洽购版权,取得繁体字和简体字两项中文版权,不但可以降低成本,取得版权后,还可以共同分担翻译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版权透过此版权联盟专业人员在海外贩卖版权,共同进军国际出版市场。

5.政府提供资金协助业者渡难关

6.出版业者应该有华文全球化的视野

国际上许多出版家预言,下一个全球惊人成长的出版市场是中文市场,但要与英、法、德、西四大语种平起平坐,还需要两岸四地出版人共同努力,特别是营销力量应该形成合力。

二.发行共荣

大陆从台湾进口的图书一直少于出口量,据统计,仅厦门外图中心从台湾进口的台湾图书不足当年出口总量的三成。至于采购台版书方面,目前在大陆的销量虽然还不够大,反之发行空间还很大。台湾出版业、书业集资在中国大陆成立展示、批销中心是有可行性的,但这也需要大陆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协助。我们的主要期待是:

1.对台资批发业、书城和连锁店给予优惠奖励措施;

2.两岸业者合力成立台版书批发物流中心;

3.对于台版书进口应比照大陆简版书“走出去”政策,给予出口退税并给予优惠奖励。

4.鼓励大陆在全球创立的孔子学院积极采购繁体版书籍。

5.中文翻译作品应将港澳台出版品列入奖励补助范围。

三.繁简共生

是世界华文图书出版的三大基地,大陆每年出版的图书种类几乎占了世界华文图书的3/4,剩下的1/4主要在台湾、香港两地。中华文化要走出去,一定要三地携手、合纵连横、优势互补,只有如此,才符合全球华人最广大的根本利益,让繁体版出版品及文字也有流传的空间。

[台湾杂志事业协会理事长张腾龙先生]

两岸杂志业界交流仍处起步阶段

目前两岸杂志界的交流少之又少,仍处起步阶段,我们协会的工作还有很多亟需开展。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杂志界各地方协会要加强联系,定期举办两岸采编、策划、设计交流研讨会,在实际交流中寻找合作的机会;

2.我们将加强专项分类讨论,不同性质的期刊分别组成小团体,进行精细研讨、人才培训等;

3.协会将在台湾期刊界推进在岗人员证照审核制度,提升采编素质;

4.我们期待与大陆期刊界联手,建立中文体系下论文质量审核标准,破除国外SSCI体系对高质量中文研究论文的制约。

[中华知识经济文化发展关怀协会理事长、台湾环宇出版社社长 陈达弘先生]

我理想中的“闽台出版文化园区”

1993年2月,台北市出版人首次组团访问福建,参加“闽台出版合作”座谈会。当时我倡议闽台共同推动在福建设立“闽台出版文化园区”。时隔10年,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福建省也将建设海峡西岸出版基地,我再次抛出这个设想,希望能够梦想成真。

我理想中的闽台出版文化园区,驻扎着闽台优质出版文化企业,大家楼上楼下,串门访友,异常方便。园区还要配备闽台共同成立的“管理中心”,提供后勤服务。园区还要有文化气质浓厚的会议室、沙龙客厅、咖啡馆和酒吧。在园区内工作,让人心情舒畅、灵感迸发。

[台湾数位出版联盟秘书长、城邦出版集团总经理叶君超先生]

5年内数位与纸本的地位将易位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闽台;物流合作;互补共赢

中图分类号:F72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007-02

闽台经济往来由来已久,基于闽台两岸在资源配置、工业基础、产业分工、产业合作、科技研发合作方面的互补性,闽台经贸合作一直深受关注。其中,闽台物流业合作对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实现经济共赢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具有深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在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方面,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使用“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说明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影响。回波效应是指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扩散效应则是指当发达地区的生产规模扩大至生产要素供应紧张的程度时,生产成本上升,投资效应减少,资本技术等自然而然向不发达地区扩散,从而刺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在物流业方面,台湾比福建发达,但发展步伐减慢,会导致对福建物流要素需求的增加,推动福建物流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动态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任何国家(或区域)根据其在某类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比较生产费用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即“两优取重,两劣取轻”,这将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李斯特的动态优势理论则认为,政府有必要对现在较弱小但将来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保护,并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而且经济发达区域随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化,原有资源、劳动等优势会逐渐丧失,经济不发达区域可以在调整贸易结构的同时逐渐将发达区域原有优势的市场份额接收过来。这两个理论对闽台物流合作中资源的配置及福建政府对物流业的扶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论是谬尔达尔的“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与李斯特的动态优势理论,均从理论方面对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与有益性进行了阐述,对闽台的物流业合作具有借鉴作用。

二、闽台物流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福建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首先,福建物流业发展的优势:一是物流方面有较强的内外辐射能力,福建到201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2 300公里,铁路正线营业里程达到2 500公里以上,有发达的对内省际交通网络;而其漫长的岛屿海岸线及众多深水港湾使福建有很强的对外物流辐射能力。二是近台优势,闽台交往历史悠久,有相近的文化渊源及特殊的六缘关系。特别在地缘方面,福建地处闽台两岸经济区,跟台、澎、金、马地区间只隔一道海峡,两岸较近的距离仅8海里,对物流业发展十分有利。

其次,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发展情况看福建物流发展(具体数字见下页表)。

2003年以来,福建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总产出大致呈稳定发展态势,经济增长贡献率在6%以上;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周转量逐年增加,邮电业务总量2006年已达到633.04亿元,比2003年将近翻了两番。这也从局部反映了福建物流业逐年发展的稳定趋势,其对外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二)两岸物流业的互补性及合作的利益

1.闽台物流业的互补性

福建省目前物流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但因发展较晚,现代物流观念还没有效推广,物流水平与当今其他国家先进的物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总的来说,福建的物流企业有着多元化的格局,专业程度不够,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步伐落后,资源浪费造成物流投入成本高。而台湾物流业经过多年发展累积了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及雄厚的资金,但岛内物流资源紧张,物流业风险增加,必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与福建物流业有着一定的互补性。

2.闽台物流合作所能带来的利益

两岸物流合作的内部效应在于,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推动福建经济的发展;其次是外部效应,两岸物流合作不仅可以为台湾企业到内地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投资者的投资提供极大的机会,还可以为周边物流企业的壮大提供契机,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闽台经贸合作的发展创造便利的条件,促进闽台经济扩大来往,推动闽台经济合作的成功。

三、闽台物流合作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闽台物流业间的互补性为闽台物流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物流合作的商机又必将促使两岸物流业积极探索各种途径以突破现状,寻求进一步发展:

其一,“三通”是闽台物流合作深化的关键。如果两岸实现直航,将极大减少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产品的利润空间,这里不仅有很大的收益机会,也将使福建物流方面的优势得到加强。相信随两岸贸易规模的逐渐扩大,“三通”只是时间问题,它会是加强闽台两岸物流区域合作的共赢选择。

其二,借鉴台湾经验,发展闽物流业,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福建应借鉴台湾物流业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发挥台海优势、港口优势及交通网络优势,发展有福建特色的物流业。并积极提高福建物流的信息科技与网络技术水平,促进物流成本的降低,服务水平的提高。

其三,充分整合资源,提高物流效率。这就要求福建在加快物流资源投入的同时要推动现有物流资源的充分整合及合理配置,减少物流成本,如促进物流共同配送体系的建立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四,吸引台商投资,积极完善福建物流设施。政府要为台企到福建投资建设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措施及提供更为规范化、便捷有效的政策支持,为引入专业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积极完善自身物流设施,加快进出省高速公路、铁路等对内辐射通道的建设以及沿海港口、保税区等向外辐射通道建设。

其五,大力培养物流人才,积极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福建物流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应在改善人才结构、提高物流专业人才数量及质量方面下工夫,加大物流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的支出,并引进国外专业物流人才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因地制宜,消化吸收。

参考文献:

[1]黄建忠,卢荣忠.海峡西岸经济区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147-166.

[2]严正,蔡秀玲.闽台经济合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6-156,352-368.

[3]苏美祥.海峡两岸物流合作现状与前景浅析[J].闽台区域研究丛刊,2002,(2):65-67.

[4]卢美琴,周杰.福建物流分析发展与对策[J].物流科技,2006,(133):25-27.

闽台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泉州高职院校;闽南文化;职业素养

泉州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要顺利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这为当地高职学生创造了更多就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在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泉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挥闽南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1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高职学生是“准职业人”,其职业素养是指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需要具备的素养,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实现职业生涯和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终极目标。套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冰山模型”,可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等显性素养,即个人的专业素养,这是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习得;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隐性素养,即非专业素养,具体表现为“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1],这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和个人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长期不断地涵养。本文所谈及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指的是隐性素养的范畴。高职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企业的实践实训习得,也就是说,显性职业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而隐性职业素养的涵养却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漫长的时间,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一样,需要不断地从生长环境中汲取养料。良好的家庭教育,老师的言传身教,同学间的相互感染,都是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但同时,不能忽视来自文化环境的影响。对于泉州的高职院校来说,尤应重视闽南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影响。

2闽南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闽南文化是由迁徙入闽的中原士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和闽越原住民的本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接纳进而相互融合,并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变迁而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地域文化。历朝以来的移民在异域他乡艰难求存所形成的性格,闽南百姓在靠山临海的地理环境中辛苦谋生的意志,以及宋元至近代以来对西方多元异质文化的接纳和吸收,使闽南文化融“中原文化与闽粤土著文化、故乡文化与异乡文化、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农耕文化与工业文化、科技文化与信仰文化为一体,多元文化异质并存,同质融合,构成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结构。”[2]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泉州当地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掘闽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为提升泉州当地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发挥有利的影响。

2.1移民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励高职学生拼搏进取、砥砺意志

自公元4世纪初的“永嘉之乱”至12世纪宋高宗南渡和元人南侵,在这纷扰的800多年之间,一波又一波的中原士民,离乡背井,不远千里,不畏艰辛地迁徙入闽,在此地艰难求存,落地生根。明朝以降,闽南人为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远涉重洋,到异国他邦开荒拓殖,辛苦谋生。离乡背井的家国之思,以及在异国他乡求生存谋发展的辛苦艰难,塑造了闽南人民坚韧勤劳、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品质。今天的高职学生,大部分养尊处优,生活安逸,因而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往往趋易避难,不愿辛苦付出,却想坐享其成。让高职学生了解闽南先民的移民历史及其在异国他乡艰难谋生的经历,从中体会闽南百姓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提升其隐性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2.2山海兼济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闽南素有“三山六海一分田”之说,地少人多,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不废农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求新的生产方式。在山区丘陵地带,则积极发展林副业,遍植林木茶叶,播种瓜果蔬菜;滨海者则以渔盐为业,甚或相率航海,贸易海外。大海为闽南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另辟蹊径的条件,一并带来的还有海上的风浪和灾难。依山枕海的地理特点,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使闽南人民“既重农敦本,守成俭约,同时又注重诸业并举、重商求富;既崇尚正统,慎终追远,同时又慕异求新、灵活适变”[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闽南百姓,形成了山海兼济的品质精神:既有立足根本、因地制宜的务实品质,又有蹈险犯难、先行先试的开拓创新精神。而闽南悠久的移民历史和海外商贸历史,一方面使得天南海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宗教汇聚于此,在这里碰撞交融,涵养出闽南人民胸襟广阔、兼容开放的品性;而另一方面,异地生活和海上谋生的艰难和风险,使得闽南百姓自然而然地采取抱团求存的生活方式,形成相携相帮、同舟共济的群体意识。让高职学生了解闽南百姓突破生存困境的探索和实践,认识闽南人民山海兼济的品质精神,对改变高职学生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培养其踏实稳重、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

2.3重德尚义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励高职学生提升人格修养

闽南文化的基础是数百年来迁徙入闽的中原士民带来的中原文化,而中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因而,闽南地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教化和熏陶。自唐人欧阳詹首开泉州进士之先河,闽地文士始向慕读书,儒学风气开始振兴。及至宋代,儒学在闽地普及发展,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流派。绍兴二十三年至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3~1157)这五年之间,朱熹在闽南兴办书院,讲学授徒,其执着于重教兴学的思想和实践,促进了闽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其孜孜以求、严谨治学的精神,对闽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之后,闽学在福建世代相传,虽流派各异,然总不离孔孟之道的根本。儒家思想长期的教化熏陶,思想家不慕功名、安贫乐道、严操守、重气节的品质,及其重视心性修养、追求理想人格的人生诉求,逐渐渗透进闽南文化中,对闽南百姓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还是“集诸儒之大成者”朱熹,无论是敢于蔑视权威、批判权威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还是抵抗外来统治侵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对于高职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都具有感染和激励的作用。

2.4重乡崇祖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责任感

无论是间关万里迁居闽南的中原士民,还是辗转漂泊流落异邦的闽南百姓,远离故土家国不仅没有割断他们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反而加深了他们对家国乡土的情感,这种情感衍化而为闽南人民深厚的重乡崇祖的祖根意识和饮水思源回报乡梓的行为习惯。闽南百姓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条件允许,每逢节庆日必不远万里回乡祭祖。他们重视血缘纽带,敦亲睦邻,认宗修谱兴建祠堂的风气盛行。移居海外的闽南乡亲,竭尽所能,回报乡里:他们捐资兴业,使闽南的经济发展拥有独特的侨缘优势;他们注资办学,发展教育;他们关心公益,积极促进故乡医药卫生体育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4]。闽南文化所蕴含的祖根意识和乡土观念,海外侨胞回报乡梓的行为及其为故乡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心,对于培养高职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具有重大的意义。

2.5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涵养人文情怀和包容气度

闽南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使闽南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建筑文化艺术资源。无论是民居祠堂、寺庙宫观,还是桥梁牌坊,亭台塔幢及海防建筑,无一不体现出闽南百姓独特的审美情趣。尤其是以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为代表的“古厝”建筑,既保留了传统闽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又吸收了域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充分体现出闽南百姓在建筑设计上既有符合生活环境的务实品质,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追求。徜徉在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鼓浪屿,能欣赏到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漫步于泉州涂门街一带,当你看到仅仅方圆几里的街区,就分布着儒教的文庙、道教的元妙观、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及佛教的承天寺,还有民间信仰的关帝庙和天后宫时,便能明白何以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称。闽南既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民谣、童谣,拍胸舞、骑竹马、车鼓弄、舞龙舞狮、赛龙舟和博饼,又有异彩纷呈的戏曲文化如南音、梨园戏、高甲戏、布袋戏、木偶戏、打城戏。既有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如厦门的漆线雕、泥塑、面塑、皮影、彩扎和珠绣,漳州的木版年画、棉花画、漳浦剪纸,泉州的刻纸、“妆糕人”、惠安石雕、德化瓷雕、永春纸织画、安溪竹藤编艺和蓝印花布,泉漳的木偶头雕刻;又有独具风格的地方服饰文化(惠安女服饰、鲟埔女服饰)和武术文化(五祖拳、南少林)[5]。闽南地区异彩纷呈的建筑文化艺术,皆源于闽南人民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对闽南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欣赏,不仅能得到美的享受,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涵养心性,培养崇真尚美的人文情怀。

3运用闽南文化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固然很重要,这是他们走上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若从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的持续性发展角度看,良好的职业素养才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闽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美育内容,充分挖掘和运用闽南文化资源,不仅能为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供鲜活有效的教育素材,而且对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3.1让闽南文化进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

将闽南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融入高职的课堂教学,使闽南文化成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鲜活有效的素材。可以开设如《闽南历史文化》《闽南民间工艺美术》《闽台民俗文化》《闽台民间文化》等有关闽南文化的系列通识课程,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闽南的历史风俗,感受闽南文化的神韵,体会闽南文化的深刻内涵。除了独立的闽南文化通识课程外,还可以将闽南文化及其优秀的德育美育资源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比如思想政治课和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此外,还可以聘请闽南文化的专家学者到学校来开设讲座,或以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就闽南文化进行探讨交流。泉州高职院校应发掘和运用闽南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建设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电视、校园网站等设施媒介,宣传介绍闽南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学生社团应积极开展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

3.2通过实践让高职学生亲密接触闽南文化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泉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通过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亲密接触闽南文化。引导学生去参观考察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景观:闽台缘博物馆和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可以让学生一窥闽南的历史;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群和崇武古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闽南建筑的独特魅力;清源山上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教并祀的景象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闽南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性。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表演梨园戏、木偶戏、拍胸舞等,让学生对闽南民间艺术有最鲜活的感受。组织学生走访民间艺人,了解闽南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体会民间工艺制造中蕴含的辛劳和智慧。鼓励学生收集并分享闽南百姓口耳相传的民谣和传说,留意闽南百姓的生活习俗,端午节时看一场赛龙舟,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之日看一看舞龙舞狮,听一曲古韵天成的南音,品一壶功夫茶,打一套五祖拳,学生能从中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闽南文化的精髓和神韵。

3.3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对闽南文化的了解

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网络超越时空限制,使得网络搜索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最常使用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6]。高职院校应构建发达便捷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拓展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创造条件。学校图书馆应建设闽南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电子资源库,建立电子资源导航系统。此外,高职院校还应与其他高校及从事闽南文化研究的有关机构建立闽南文化资源共享体系,为学生提供快捷全面的数据查询服务。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到极为丰富的闽南文化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能通过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这无疑拓展了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宗美娟,张成涛.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J].职教论坛,2013(6):14-18.

[2]李晓元.闽南文化德育资源现代转化研究[J].理论界,2014(11):59-65.

[3]刘冉.闽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价值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4.

[4]林春蓉,陈水德,张会演.闽南文化的德育价值考量与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5):106-109.

[5]陈连锦.闽南文化与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对接[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1):51-5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