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

在线教学论文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互动问题。

专业教学并非教师或学生单独完成,而是要师生共同合作交流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当前,高校在商务英语教学流程编排中面临困难,降低了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水平。例如,学生对教师课堂所授内容理解不足,课后无法与教师展开足够的互动交流,造成英语知识水平无法取得理想的进步。

1.2兴趣问题。

商务英语在现实社会中应用广泛,但学习商务英语需要有足够的兴趣,在兴趣激发下才能掌握这门专业性语言。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表现出兴趣不足的问题,这与授课环境、教学方法、学习平台等存在必然联系,若能开辟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必然会激发学生参与商务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1.3技术问题。

“网络化”是专业课程教学趋势,高校在信息化建设阶段缺乏足够的措施,阻碍了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比如,教学硬件设备不足,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尚未全面投入使用,无法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平台。此外,校园学习网络更新缓慢,商务英语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不利于课程学习资源共享利用。

2在线教学系统应用优势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高校逐渐采用信息教育系统平台,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在线学习系统,这是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未来高校专业教学改革的科技化方向。

2.1优越性。

长期以来,高校专业教学空间局限于教室内,约束了教师与学生接触的空间,仅有课堂几十分钟时间相互交流,显然不利于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在线学习平台,学生与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对商务英语知识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进一步优化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2.2共享性。

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性特点,一切教学资源在网络平台中可实现共享利用,这也是商务英语在线教学的主要优势。无论是哪一个年级的专业生,利用在线数据库可查阅专业课程资料,查找学习所需的商务英语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也能对旧知识进行系统地回顾,全面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享利用。

2.3智能性。

教育科研指出,当代高等教育系统要侧重智能化改造,减少教师参与授课流程的操作步骤,利用先进技术课程教授操作。若商务英语实现在线互动教学,本质上是智能教学平台应用的一种形式,更是体现了在线互动系统的可操作性。此外,在线教学系统可“随时、随地”开展,体现了教学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商务英语在线互动教学设计

教师利用在线教学系统具有广泛性意义,也适应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学水平落后的局面。商务英语在线互动教学需结合具体平台,根据系统模式设计方案展开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发挥出在线教学的互动价值。面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倡导研发与设计在线学习系统,为师生共同构建在线互动学习平台。结合工作经验,商务英语在线教学实现方法如下:

3.1在线查询。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学要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以自我控制学习的时间,投入的精力等。在线教学系统具有实时查询功能,按照学习功能使用标准成立个人学习档案,学生可以随时对自己学习情况、掌握学习进度的学习报表等进行查询,教师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授课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后续的教学。

3.2在线下载。

计算机数据库存储量大,有大量商务英语学习资源可利用,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线下载功能,为日后学习提供良好的资源储备。教师借助在网络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下载模块,事先浏览与商务英语相关的所有资源信息,可以按需要选择下载教学资源、软件资源、电子图书资源等,共同利用好网络课程资源。

3.3在线交流。

交流是互动教学的根本,网络教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与商务英语相关的内容均可进行讨论。在线交流区是实现互动教学的主要区域,利用网络的特性学员间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例如,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讨论区、答疑区,随时的与其他学员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在讨论区组织专家或教师进行专题讨论,或使用答疑区功能组织进行实时答疑工作。

3.4在线学习。

学习区为在线互动平台的最主要板块,涵盖全面的基础知识、国际商务、语言能力、贸易法规等商务英语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训练。为学习者提供最为直接的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资源。

①在线阅读训练。

由于网络语言的素材鲜活,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应用性,是非常理想的阅读材料,因此在线阅读板块应精选、储存、或链接大量国内外各类型的人文、地理、商务、经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英语语言文章供学习者随时在线阅读。学生可以借助在线词典(灵格斯、有道、金山)进行生词查询和翻译,同时还可以利用Word文档对重要词句或段落文章进行复制摘抄,以便对资料更好的研读。

②在线口语训练。

口语是最直接的语言交流方式,同时也是中国语言学习者最难克服的障碍。为方便学生现在练习口语,该模块建立多个国内聊天室和国际聊天室,专为国内外商务英语学习者及商务人士提供在线语音交流平台。该模块下,交流者们不能打字,不能使用汉语,仅限英语口语交流使用。

③在线听力训练。

该区块设有歌曲、广播新闻、影视、访谈等专区,学生可以在线或下载收听听力材料,也可以结合文本文档反复进行听力训练,该模块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听力能力,还可以增进他们对国内外大事要闻、商务文化、风土人情等的了解。

④在线写作训练。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写作交流,也可以通过此模块下的留言信箱专区进行写作交流,同时,还可以利用写作实训室达到训练写作能力的目的。⑤在线考试。除了为师生提供互动教学平台外,在线教学系统也带有模拟考试功能,对某个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验证在线学习取得的成效。在线考试模块是通过提供内容丰富、功能全面的测试题库,供用户进行在线练习和在线考试,考试结果以学分的形式进行管理,确保用户的学习课时、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包括课程测试、指定测试。

4结语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 在线学习; 生命力;

在提高全民素质,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的过程中, 继续教育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质量需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 无论是从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方面看, 还是从个体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或生活质量方面看, 继续教育因其教学内容契合学习者的职业需求, 学习形式方便学习者的时间管理等优势, 显示出了独特的实用性。在互联网背景下, 在线学习作为一种适应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的学习模式, 因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促进而不断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已经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1、继续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借鉴

一般认为, 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 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按照这一概念界定, 继续教育的外延非常丰富, 即包括了成人高考、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电视大学等获取学历证书的学历教育, 又包括了对各类在职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 能力拓展、提高的非学历培训。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看我国继续教育各个阶段, 从侧重学历补偿到侧重知识拓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继续教育的外部需要和发展动力。

成人高等教育多年的发展, 为教育资源短缺的地区培养人才, 为那些因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者, 提供了积极的解决方案,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受到了广大在职学习者的欢迎。有资料显示, 1992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录取数是59.2万人, 1993年录取数是86.3万人, 1994年是90万人, 1997年超过100万人。从1992年到1997年这一时期, 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由于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获得学历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者逐年增多。

20世纪末,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不断增加, 应届高中毕业生上大学已经不是少数人的奢望。就各类成人高等教育而言, 有学习需求的人们被分割成若干块, 留给成人高等教育学校的空间非常有限。一方面, 普通高校扩招, 录取率逐年攀升, 另一方面, 成人高等教育入学分数持续下降, 报考人数却逐年下滑。面对这些问题, 1998年开始, 全国有多所高校开办网络教育试点, 自主招生, 自主考试, 学员人数逐年增加, 截至2005年, 包括中央电大在内, 共有68所试点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由于学习方式灵活, 学习时间可自主控制, 招生专业与学习者需求契合度高, 参加学习的大部分是在职学员。这期间, 各个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 开发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建立了网络教育通用平台, 开发了各类专业的教学课件, 逐步摸索出了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由于学习者更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系统中, 各类教学媒体, 包括在线媒体以技术强化了教学设计, 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交互, 学习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同时, 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势,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进一步开发了继续教育的培训课程, 使得学历教育与能力培训在这一平台上各有侧重。

在寻求技术支持学习或者说顺应技术影响教育的过程中, 适应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按照成人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帮助成人学习者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学习的技术平台——在线学习平台诞生, 并随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模式的变革——在线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打造适应成人学习者提升能力、拓宽发展空间的在线学习平台, 成为继续教育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学习模式, 协助在职学习者管理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冲突、地域冲突, 在线学习强大的生命力正在逐渐显现。

2、继续教育的学习模式——在线学习

以现代信息技术做技术支撑, 通过搭建教学资源库, 建设虚拟教学空间系统, 构建并实现新型在线教学模式, 变革了当前普遍存在的线下教学模式。因为教学模式的变革,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线学习模式, 实现了继续教育跨越时空的网络化教学——用零散的时间, 在分散的空间, 学习者根据教学的系统要求和个人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愿景获取提升能力与学识的必要知识。学习者摆脱了时空限制, 可以根据个人条件自主安排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进度, 一方面缓解了当前形势下越来越突出的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也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这是在线学习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 使得在线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可以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 凭借在线学习平台蕴含的数字化多媒体资源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 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对于学习者而言, 学习行为更多的时候与教师的教学时空是分离的, 这种异步的学习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更为灵活多样的时空选择, 也对学习者的自控能力、自主性与意志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异步的在线学习留给学习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在职业实践中对问题的思考和反思可以更多地促进学习者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 利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职业实践。同时, 问题求解因教与学的时空异步, 师生间答疑解惑的互动有更灵活的选择。而且, 因为学习者个性得到尊重, 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支持因个体差异、个性特长、发展方向不同而获得互补。

学习过程是发现或把握外界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过程, 是经验获得和积累的过程。对于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者而言, 职业实践是一种发现、感知外界变化的过程, 这种发现与感知在获取经验和思考的时候产生很多疑问或不解, 于是在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时引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维持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并指向一定的学业目标。由于职业进展、外界期望等外在诱因的推动, 成人学习者个性完善与人格健全的内在需求往往非常强烈。成人学习者一般都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 具备主动学习的自主意识, 而且, 一旦建立起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良好联系, 态度、兴趣、自觉性和独立性就维持了学习者克服学习倦怠的意志力。恰好对在线学习来讲, 学习者必须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意识, 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这是在线学习的特殊性对学习者的必然要求, 具有这些特性的成人学习者更容易选择并适应这种学习方式。

3、在线学习的时间管理与目标管理

在线学习作为一种适应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模式, 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与目标管理。在线学习支持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建构自我驱动性的自主式学习, 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 根据自己的职业需求、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学习风格来选择学习内容, 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学习者能够进行批判性、研究性的学习, 对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实现提升职业能力的目标同样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在线学习的生命力在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上的体现, 使继续教育得以持续发展, 在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的过程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时间管理上看, 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学习者可根据教学要求和自我的时间安排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由于学习资料已经备份在服务器上, 网上教学使用基本普适的软件系统, 一部便携式电脑, 甚至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方便地实现在线学习, 学习过程不被局限在物理意义上的教室里。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无论是同步, 还是异步, 对学习者而言, 走进教室即意味着走进一个被界定为教室的虚拟空间, 与教师、同学相互交流, 疑难问题回放重播, 重点内容反复观看, 不懂的地方随时提问。在某种意义上, 学习时间被放大成为全天候的自控时间, 通过时间统筹规划、根据工作时间灵活调整, 充分保证在线学习是一种有效学习。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 作为一种提醒与指引, 在有效地时间管理过程中, 学习者要整合个体职业发展目标和学习目标, 建立联系, 形成交互作用, 建构时间分配与使用模型。为了达到并优化在线学习的目标, 学习者要组合学习资源、学习期限、可利用的时间, 在处理工作与学习冲突中认识到总会有时间管理的最佳次序。时间管理使在线学习的学习者较容易觉察和考虑正在进行的工作的波动、对在线学习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重新建构工作与学习的时间管理模型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从目标管理上看, 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者拥有一定职业经验, 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希望谋求更好的发展, 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 这类学习者能够对自己负责, 进行自我控制。通过认识目标的重要性, 在谋求更好发展的学习动机驱使下, 学习者通过寻找有益的学习资源, 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 自己承担引导学习行为的责任。在线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控型学习——通过分析自我需求, 借助一定的教学支持, 进行自我导向、自我调节学习。首先, 在线学习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要求较高。学习者通过需求评估确认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动机, 产生实现学习目标的行动自觉, 妥善管理时间、坚持不懈思考, 形成一个适应自我发展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多层次的学习目标管理体系。第二, 在线学习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自己制定的, 对其有充分的理解, 主观上足够重视, 对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学习者会很有信心, 并激发出很强的学习动力, 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第三, 在线学习需要学习者有很强的独立意识, 也有很强的合作能力, 面对问题不回避、善于解决并调整学习策略。通过在线学习系统的评估检测判断学习效果, 学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与协作开阔大家的视野, 拓宽知识结构。第四, 在线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阶段性的总结、评价对学习者的努力起着推动作用, 细化的学习目标对在线学习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目标的具体化和适当超前, 可以使学习者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支持和发展。因为社会发展, 学习者要重视目标与环境的平衡, 根据实际变化对目标进行调整是在线学习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

4、结语

在线学习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和越来越大的职业发展压力, 在线学习解决了学习者提升职业能力的需求, 缓解了学习者因职业竞争带来的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透过在线学习生命力的探析, 我们看到, 继续教育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不仅来自社会经济与技术进步, 还有很多自身内涵建设的问题。在线学习对成人学习者的支持,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其持续的生命力是继续教育适应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 对终身教育及全民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海霞。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1 (5) 。

[2]肖春红。心理学视角下的微课学习[J]。山西教育, 2016 (5) :56—57。

[3]李斌。我国成人学习动机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 2004 (9) 。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火电厂的职员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且各个岗位的培训标准也非常明确。因为一直以来,采用较多的是传统的方式进行培训,因此有几点缺陷:一是培训资源整合不够完整;二是不透明;三是培训时间不灵活,导致职员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在线学习系统很好地解决和弥补了这个漏洞,已成为企业培训的发展方向。

2学习系统结构设计

2.1软件配置

对软件配置主要分为服务器软件配置以及客户机软件配置。①服务器软件环境要求:MSWindows2007Server的操作系统,安装MSSQLServer2003的数据库系统。②客户机软件环境要求:采用的是Windows7本操作系统;客户端IE浏览器应使用8.0版本;采用2007的Word软件。

2.2在线学习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采用B/S的多层次结构,对于客户端的用户主要分为学员、管理员和专家三大类,使用Browser的访问服务器,主要依次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表示层、应用服务层、公共服务层以及数据可层。

2.3构建个性化在线学习模型

个性化在线学习模型分为4个模块,如图1所示。1)学员学习信息采集模块。在线培训系统对学员的学习活动进行实时跟踪以及调查,主要是通过学员学习行为的“点击流”以及依据采集到的测试结果,来掌握每一个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课程知识模块。建立知识库、课程及试题库。3)个性化引擎模块。向学员推荐学习方案,可以通过测试成绩及学员浏览次数自动生成日记,向学员提供学习方案。4)学员信息模块。主个模块信息主要包括学员编号、姓名及单位、所述部门等;学习测试历史;学员最近登录的时间、登录次数及在线总时间等。

3在线学习系统的实际应用

目前,该系统已经整合到××电厂中,职员采用单点登录模式,便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培训和考试。将计划、学习、考试、评价连成一体,其主要功能及流程如下。1)教育培训计划的生成。培训项目分为计划内培训和计划外培训,通过需求调研创建培训计划,管理员发起培训计划需要经过发起需求调查、需求上报、需求汇总最后到创建培训计划四个步骤,这个流程下来后,基层员工的培训需求已经按流程反映在培训计划之上了,真正达到了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与实际受培结合在一起。2)在线课程的学习。在课程中心中,包括了培训计划的整个实施过程,即培训项目管理、培训班管理、培训班的课程管理和培训班的学员管理等。在培训班外,本集团公司的各类课程如安全生产、企业管理、电力技术、社交礼仪等知识,均在线上课程中分类,供员工在工余,或者利用时间碎片进行在线学习,达到提高个人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3)考试流程的实现。考试流程经过部门管理员按照题库快速组固定卷或者随机卷,对试卷编辑后到考试管理,对本次考试的试卷、人员、时间等要素进行分配,也可以通过将考试挂在培训班上,参加培训的学员就能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员工进行在线考试。达到了培训、考核全程一体化。4)资源中心。主要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包括了粤电书苑、培训师资、培训机构、培训设施、课件管理、课程管理、新闻管理等。其中,粤电书苑电子书内容丰富,囊括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历史、工业技术等图书,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知识水平。5)员工教育培训的统计分析。主要建立了大量的报表,如学时积分报表、考试报表等,管理层对员工的学习、考试情况做到一目了然,方便领导对员工教育培训情况的决策。

4在线学习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经过在线学习在××电厂的应用,××电厂教育培训工作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实现如下目标。1)需求、计划、培训、考试、效果评价全程一体化运行。针对传统培训、考核独立运行的状态,通过对培训、学习、考试管理思想的深刻提炼,形成先进的一体化运行模式,达到知识传播,资源共享,对培训、考试工作运行科学管理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日常工作的强度,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2)丰富的培训资源。课件学习、在线图书、题库和试卷练习,内训师资交流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组合运用,能够最大程度提高企业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培训效果的提升。能够对各类培训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3)直观的培训效果管理。能形成人员教育培训方面的各类报表,使决策层能详尽地掌握本单位人员情况。对本单位培训资源现状可与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能直接调配培训资源。针对培训工作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产生不同时间段、各种类型的工作统计表。

5结语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线性代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14-02

一、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早已接轨,国外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也被我们借鉴,例如讨论式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课堂上就被部分教师采用。所谓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

线性代数是理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有很多应用价值[1-3]。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由于计算机都是将问题线性化来解决的,所以在计算机日益发达的今天,线性代数这门课程越来越重要。线性代数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线性代数时感觉课程学习难度大,而长期以来教学中普遍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课堂气氛呆板,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可见,在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是值得每位任课教师深思的问题。

国内外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例子并不多见。1919年俄斯凯恩提出了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在《讨论式教学法――现实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一书中,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给出了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好处以及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80年代之后,讨论式教学法逐渐被引入我国,它的研究可以参见各类教育杂志和硕士研究生论文,但在线性代数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少见[4]。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前景

两年前,在我最初走上讲台时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一次“行列式”的复习课中我是这样进行的:对于这章的知识点我面面俱到地从前往后都复习一遍,然后准备了大量的习题并对习题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剩下10分钟的时间我为学生出了两道检测题,试图看看学习效果。结果令我非常失望,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这次的教学过程引起了我的思考,究竟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带着这一疑问我请教了许多前辈,我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在课堂中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我为中心,致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性。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我了解到,讨论式教学法恰恰能够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这一教学方法对解决我的困惑有很大帮助,相信对很多教师丰富自己的课堂都会有作用的,是值得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法并非对每门课程的每个章节都适用,也并非所有的班级都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法。受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在我国大学课堂中采取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师并不多,而且学生早已习惯了传统的老师满堂灌,学生只负责听的方式。部分教线性代数的教师也想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但是苦于没有更多理论指导,因此研究讨论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中的实施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线性代数是比较抽象的一门课程,讨论式教学法将使教学更贴近实际,教学方法更科学灵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代数思想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好地应用线性代数做好理论和实践准备。

三、讨论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中的实践

(一)前期准备

在教学行列式的定义前,我布置了如下预习问题:(1)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请同学们回忆它的解法。(2)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否给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呢?(3)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共同规律。(4)若将这一规律推广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二)讨论过程

线性代数是公共基础课,上课的人数通常超过百人。在讨论的时候想要全部发言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事先指定好负责人又会打消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采取的是先分小组讨论,讨论完之后再选取代表讲解的方式。下面以一个小组的讨论为例。

学生以具体的方程组来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经过适当的引导该组学生给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表达式

当a11a22=a12a21≠0时,同上面的方法可得

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推广得到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表达式

当D≠0时,

其中

D=a11a22a33+a12a23a31+a13a21a32-a13a22a31-a12a21a33-a11a23a32

D1=b1a22a33+a12a23b3+a13b2a32-a13a22b3-a12b2a33-b1a23a32

D2=a11b2a33+b1a23a31+a13a21b3-a13b2a31-b1a21a33-a11a23b3

D3=a11a22b3+a12b2a31+b1a21a32-b1a22a31-a12a21b3-a11b2b32

学生总结的规律如下:

1.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分子与分母都是由2!个数字做加减运算得出来的,而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分子与分母都是由3!个数字算出来的。

2.分母均为同一个数,是由方程组的系数得出的。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分子与

分母正项与负项各占一半。

4.分母中各项的下标具有规律,第一个下标都是

自然序,第二个下标为排列。

5.分母中每项的正负号与第二个下标排列的奇偶

性有关系。

6.解xi分子的特点是用bj替换分母中的aji而得到。

(三)整理分析

根据学生总结出的规律引进二阶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将二阶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推广为n阶行列式

在引入行列式记号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学生发现了对角线法则:二阶行列式可以看成是十字交叉相乘再相减,即 的左向对角线减去右项对角线。三阶行列式可以看成是 的由所有3个在同一左向对角线的元素的乘积的和减去由所有3个在同一右向对角线的元素的乘积的和。这是否也是一种规律,这种规律能否被推广呢?让学生们围绕这一问题继续讨论,学生们发现:

1.二阶行列式与三阶行列式的对角线规律不是很

一致。

2.按对角线规律对四阶行列式计算时一共会出现

八项的和,而由之前给出的规律显示四阶行列式应该是4!项的和。这与之前总结出来的规律矛盾。

3.学生用具体的四元一次方程组验证了对角线

规律对四阶行列式不再奏效。

4.“用对角线法则求行列式”并不是行列式计算的通用办法,它具有特殊性,不适用于三阶以上行列式的计算。公式

可以作为一般行列式的定义。

结论:通过讨论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行列式,尤其在强调以上四条特点后,学生既知道行列式的特点,又掌握了计算行列式的正确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田芳.线性代数教学环节改革的构想[J].高师理科学

报,2007,(6).

[2]李春华.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理论走向实用[J].

科技信息,2008,(30).

[3]孙艳,吕堂红.“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D].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1).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财务学;翻转课堂;实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2-0047-10

当今在校大学生基本是“95后”一代,他们生活在信息传播方式剧烈变革的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日新月异,特别是互联网深刻地介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手机控”、“低头族”成为大学课堂的最大挑战。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球掀起了一股风潮,有人认为它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一次教育革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颠覆,是改革大学课堂的利器。当然,质疑声音也有,毕竟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新生事物。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结合《财务学及技术基础》课程翻转教学实践,通过定量分析,揭示大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及其决定因素,并提出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R祖尔(Eric Mazur)将“翻转学习”概念与其创立的“同伴教学法”进行了整合,即:学生在课前看视频、阅读文章或运用自己原有知识来思考问题,然后回顾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前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发课堂学习材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共同解决难题。2004年,可汗学院开发数学等各学科的网络课程资源,根据每一个单元及其基本概念加以细分化与结构化,教师的角色开始了从“讲师”到“教练”的转型。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中学教师伯格曼和萨姆斯把自己的讲解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在课前让学生观看,课中则用于理解度的检测与个别辅导。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提出“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FC)的本质特征是对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接受知识的“翻转”安排,即“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知识内化,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模式。2013年,乔治梅森大学的诺拉博士(Noora Hamdan)、皮尔森教育发展中心帕特里克博士(Patrick McKnight)等,提出翻转课堂的四大支柱,即:灵活的学习环境(Flexible Environment)、学习文化的转变(Learning Culture)、精心策划的教学内容(Intentional Content)和专业化的教师(Professional Educator)。

在国内,尽管翻转课堂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在一些学校流行,但在2011年以前,很少有人关注翻转课堂。2012年仅有16篇文章对“翻转课堂”进行相关研究,2013年,相关研究论文数量已多达125篇,增长速度惊人。黄雪娇等(2015)基于数据分析认为,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倾向于以下方面:一是从“理论”范式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范式转变;二是形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共同体”;三是形成教育、技术一体化;四是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1]。郝林晓等(2015)认为,“翻转课堂”指的是课程与教学地位的翻转、教与学流程的翻转、“做学”与“听学”方式的翻转[2]。秦炜炜(2013)认为,翻转学习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自由协作等特征,学习过程包括经验融入、概念探究、意义建构和探讨运用等四个环节[3]。陈明选,陈舒(2014)提出了基于理解的“五翻转”策略,即翻转课堂组织结构,创设多维互动环境;翻转教学设计流程,促进理解目标的实现;翻转资源提供的时机,诱发先前认知的实现;翻转学与做的顺序,激发学生内在理解动机;翻转提问的时机,启发学生在探究中理解[4]。黄阳等(2014)认为,“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组织活动、监督指导、反馈评价”[5]。杨宁等(2015)构建了基于“学习手册”和“学习资源包”的翻转教学模型[6]。吕晓娟(2015)探讨了以学习力理念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调适的矛盾和防止的误区[7]。潘国清(2015)提出一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螺旋模型,将支架学习策略应用于微型学习资源开发和学习活动设计[8]。苏仰娜,黄映玲(2015)设计开发出以“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作为主要学习资源的翻转课堂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实验技能知识的内化、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与效率[9]。

关于翻转课堂的疑虑也不少。刘永琪,胡凡刚(2015)认为,有关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还缺乏长期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实证研究,缺乏完善的教学伦理规范[10]。于洋等(2015)认为,翻转课堂存在本土化的困境和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11]。陈洋等(2016)认为,翻转课堂引发了宏课与微课、技术与人、学习者知识的建构与接收等一系列的矛盾关系[12]。尹达(2014)发现,我国目前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翻转课堂”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实践中,有些学校误读“翻转课堂”,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设计与制作“微课程”严重加大了教师的负担;测试学生课前“已有水平”信度和效度值得怀疑;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对学生的精准反馈都存在很大困难[13]。尹华东(2016)研究显示,翻转课堂在增进学习兴趣方面效果明显,但对增强学习动机作用有限,能否显著提升学习成绩还需进一步论证[14]。张学新(2014)认为,中国学生规避冲突、言谈审慎的文化传统,会影响翻转课堂效果[15]。田爱丽(2015)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教师课前准备时间过长,视频制作困难,教学负担加重,课堂难以驾驭,教学观念和角色有待转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欠缺;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需进一步改革;数字化设备和资源还有待改善等[16]。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利用讨论式学习,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我国教育传统文化的惯性和现阶段教育评价模式,导致翻转教学异化或者效果不佳。有的翻转课堂演变成了“题海战术”的翻版;有的课堂无问题可讨论;有的教师驾驭课堂经验不足,知识零碎,效率低下;还有的课堂只有少数同学主导,影响了整体效果。显然,现有的研究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定性认识已经比较深入,但是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定量分析还比较少,包括翻转课堂效果的观测指标、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等都没有系统的研究。

二、《财务学及技术基础》课堂翻转效果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择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以课程期末综合考试成绩(Exam)表示;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学习行为包括课堂讨论(Disc)、观看视频(View)、访问数(Visit)、线上讨论(Edis)、知识点测验(Test)、章节作业(Work)。其中“观看视频”(View)以分钟为单位,“访问数”(Visit)、线上讨论(Edis)以次为单位,课堂讨论(Disc)、知识点测验(Test)、章节作业(Work)以成绩分数为单位。

(二)模型选择

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三)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超星泛雅平台2014年秋季学期到2016年春季学期289名学生《财务学及技术基础》课程线上学习学情统计数据,和四个学期“课堂讨论”、“期末课程综合考试”成绩记载。

由于处于翻转教学探索阶段,四个学期在不断调整课程考核权重,且2014秋季学期时主要采用的是慕课辅助教学方式,没有真正实行翻转教学。所以实证分析采用分学期逐步回归的办法,以便有针对性地观察翻转教学效果及其决定因素。

(四)统计分析及检验

1. 2014秋季学期学情统计分析及检验

2014秋季学期,《财务学及技术基础》采用“慕课”(MOOCs)辅助教学方式提供给学生试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课程视频,在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由老师组织讨论解答,其它时间仍然依据传统模式教学。课程考核按照期末综合考试成绩(Exam)50%、课堂讨论(Disc)20%、线上成绩30%。其中线上成绩包括:知识点测验(Test)55%、观看视频(View)35%、线上讨论(Edis)5%、访问数(Visit)5%,没有设计章节作业。利用SPSS20统计分析软件,对线上学习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1。

从线上学习行为看,学生观看视频平均时长基本与视频实际时长相符,这说明基本完成了视频观看任务;观看视频的离差率为21.56%,即^看时长也比较接近。“知识点测验”平均成绩44.22分(总分55分),离差率11.22%,这说明完成测验任务也比较一致。访问次数离差率为53.93%,这说明访问网站次数差别较大。参与讨论的次数差别也比较大,“线上讨论”离差率高达78.13%,次数最少的为0,即没有参加讨论,这说明线上讨论主要是部分“积极分子”在参与,平均每人参与讨论32次,可见总体上参与学习的程度不深。

为了检验各种学习行为与效果的相互作用,对“期末综合考试成绩(Exam)”、线上学习的几个主要观测值和“课堂讨论(Disc)”作交叉相关性分析如表2。

从相关分析上看,期末考试成绩与“课堂讨论”最相关,与“访问数”较相关,与“线上讨论”的关系次之,而与“观看视频”的相关性不显著,与“知识点测验”相关性更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观看视频和知识点测验有可能存在“舞弊”现象,即学生中可能存在“空转”、“代看”、“抄袭”、“代做”等行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证实,课堂讨论比较客观真实,经常访问和积极参与线上讨论才是比较深入的学习。

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访问数”和“线上讨论”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并利用SPSS20统计分析软件估计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如表3。

可见,“访问数”和“线上讨论”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状况,即增加一次访问可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0.032分,每参加一次讨论可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0.096分。如果统一量纲,即对两个观测值进行标准化,“访问数”更能够体现学习的态度和效果。

2. 2015春季学期学情统计分析及检验

2015年春季学期,正式启动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将一个教学大班(68人)分成两个小班,其中教学一班32人,教学二班36人。每个班按照4人一组,建立学习小组,平时每个人各自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线上知识点测验和章节作业、并通过线上讨论相互交流,完成线上学习任务。线下各学习小组将每个成员线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汇总,进行线下再讨论,自行解决部分问题,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梳理出问题的本质,推荐一名代表在课堂上提出来,交由全班讨论解决。课堂交流期间,有问题的同学可以随时追加提问,其他同学都可以就所提问题发表意见。

课程考核权重为:期末综合考试成绩(Exam)50%、课堂讨论(Disc)20%、线上成绩30%。为了突出观看视频的基础性作用,为课堂讨论打好基础,“线上成绩”的权重进行了调整:知识点测验(Test)20%、观看视频(View)60%、线上讨论(Edis)10%、访问数(Visit)10%,没有设计章节作业。

同时,为了让每个同学充分发言,采用交叉“小班教学”,即单周教学一班课堂讨论,教学二班线上学习或小组讨论;双周教学二班课堂讨论,教学一班线上学习或小组讨论。这样安排除了实现了小班教学,还能够让每个学生除了业余时间线上学习,还可以有个课表上规定的时间进行线上学习和小组讨论。

全面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后,线上学习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如表4。

可见,由于提高了“观看视频”的考核权重,同时增加了专门的线上学习时间,学生观看时长明显增加,平均每人增加了417.62分钟。但是这种增加很不平衡,离差率达到了85.12%,从描述性统计看,观看时长最短的同学只看了644.4分钟,这说明在规定的看视频时间都没有看;而观看最多的同学,达到8386.7分钟,按一学期16教学周计算,平均每天观看视频74.88分钟。相应地访问次数也有较大幅度增加,平均每人增加访问121次,离差率为31.18%,比2014年秋季学期降低。这说明大部分同学线上学习时间得到了保证,同时反映出这种观看视频“进课表”的安排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可以引导学生上线学习。线上讨论次数人均增加10次,离差率为41.88%,明显降低,说明翻转课堂教学使得线上讨论明显增多,参与面也在扩展。知识点测验成绩折成百分制较上学期平均提高了10.20%,离差率进一步降低(6.77%),说明在完成知识点测验任务时更趋向一致。

仍然对“期末综合考试成绩(Exam)”、线上学习的几个主要观测值和“课堂讨论(Disc)”作交叉相关性分析如表5。

可见,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后,期末综合考试成绩与线上学习基本不相关,或者说相关关系不显著。经过课后座谈发现,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学习文化冲突。学生普遍感觉翻转课堂导致课业负担十分繁重。有的学生反映,一门课程翻转基本占用了全部业余学习时间,造成学生中畏难情绪严重。有的存在“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应付心理,影响了学习效果。

(2)过程机会主义。各讨论组不同程度存在投机行为,即每次推荐一名同学准备课堂讨论资料,其它同学实际上没有参与线下讨论,只是形式上完成观看视频、线上测验等任务。这直接影响了课堂讨论效果。

(3)结果形式主义。事实上的线下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常常出现讨论偏离重点、讨论不深入、“冷场”等现象。有的同学讨论时重复视频内容,缺乏深入思考,有的同学把课堂讨论异化为作业解答,功利思想较浓。凡此种种都影响了课程学习效果。

3. 2015秋季学期学情统计分析及检验

2015年暑期,课程改革小组召开了专门研讨会,决定系统设计章节作业、拓展讨论主题,强化线上知识训练,引导学生线下搜集资料,切实提高教学效果。2015年秋季学期,7万字的章节作业题库、10个章节讨论主题上线运行。课程考核权重仍然为:期末综合考试成绩50%,课堂讨论20%,“线上成绩”30%。其中线上成绩增加了章节作业(Work)权重40%,观看视频降低到30%,知识点测验20%,访问数10%。考虑到课堂讨论比较充分,线上讨论不计分,只作为课堂讨论的准备和补充。

2015秋季学期,线上学习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如表6。

与2015春季学期比较,由于观看视频的考核权重下调,观看时长趋于理性,人均观看视频时间变化不大,但是离差率降低了58.02%,较好地屏蔽了观看视频中的功利心理。平均每人访问次数及其离差率都没有明显变化,这也侧面印证了观看视频趋于理性。同时,讨论数明显减少,人均减少22次,而且极不平衡,离差率扩大了59.85%,可见讨论不计成绩后,线上讨论功利性明显减小,讨论主要是兴趣使然。知识点测验平均下降了3.48分,而且离差率有所扩大,这应该是章节作业分流了部分精力的结果。章节作业平均得分32.31,相当于百分制的80.78分,x差率20.52%,说明学生普遍比较重视章节作业任务。

增加章节作业后,再对期末综合考试成绩、课堂讨论和五个主要的线上学习观测值作交叉相关性分析如表7。

由表7可知,增加章节测验后,“期末考试成绩”与“课堂讨论”相关性明显增强,但与线上学习的五个观测值相关性不明显。再观察“课堂讨论”发现,它与线上学习的三个观测值相关性明显。“期末考试成绩”与“课堂讨论”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8。

模型中常数项未通过检验,剔除后再回归,“课堂讨论”对“期末综合考试成绩”的偏回归系数为0.852,t检验值66.09,统计检验显著,即课堂讨论成绩每提高1分,可以提高期末综合考试成绩0.852分。

进一步对课堂讨论与线上学习的观测值进行回归分析,“访问数(Visit)”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予以剔除,结果如表9。

可见,线上讨论没有计分后,基本过滤掉“刷讨论次数”现象,线上的讨论者是为学习理解而讨论。从回归分析看,每增加一次线上讨论会提高课堂讨论0.08分。“章节作业”对提高“课堂讨论”亦帮助较大,“章节作业”每增加一分可以提高“课堂讨论”0.132分。

经过三个学期的摸索,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课程考核计分办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通过加大考核权重就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2)学生学习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功利性,突击看视频、“空转视频”、刷讨论数、刷访问数,甚至请人代看、代答、代刷等不同程度存在。

(3)任课教师任务繁重,设置的考核越多,教师的任务越重,特别是主观型“知识点测验”、主观型“章节作业”都需要教师在线批阅,如果没有及时批阅,会影响学生观看视频进度。有的时候教师批阅时学生未提交,等到学生提交时教师未上线,这种不同步也会耗费额外的时间。还有线上讨论答疑,也十分耗费教师的精力。

(4)平台运行、网络环境等都会影响学习效果。不明原因的反复认证不能登录,网络拥堵,观看不流畅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心情和效果。

4. 2016春季学期学情统计分析及检验

2016年春季学期,试行预布置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观看视频,有针对性地讨论,碰撞出新的讨论话题,线下搜集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确保课堂讨论紧扣中心,突出重点,同时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增加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课程考核仍然按照线下“课堂讨论”20%,“线上成绩”30%和“期末综合考试成绩”50%。其中线上成绩调整了“知识点测验”和“章节作业”的权重,观看视频调整为40%,知识点测验20%,章节作业30%,访问10%,线上讨论继续不计分。线上学习行为统计如表10。

2016春季学期学生观看视频平均时长略高于视频真实时间,最短的也接近全部视频的实际时长,离差率9.21%。这说明学生都看完了课程视频,部分学生可能是“反刍”的需要重复观看了部分章节视频,空转视频的情况明显减少。访问数统计平均136次,离差率36.15%,也比较接近真实情况,离差率偏高可能是由于学习习惯差异,有的同学倾向于零星学习,而有的同学喜欢集中时间学习。线上讨论基本延续了原来的状况,主要是一些学习兴趣较浓的同学在参与讨论,其它同学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参加线上讨论。知识点测验有所提高,平均增长2.13分,离差率进一步缩小,降低了4.4个百分点,反映出线上学习自觉性明显增强。章节作业也基本延续原来的趋势,而且杜绝了“白卷”现象。

(六)关注学习困难群体是翻转课堂的难点

实证分析表明,有些学生很努力地想通过视频理解相关知识点,通常表现为“反刍比”很高,花了很多时间观看视频,但是学习效果并不好,乐厥钡贾鹿劭词悠涤胱酆峡际猿杉ǚ聪蛳喙亍F涫担这部分学生正是课程学习的困难群体。如果任课教师不予以关注,他们就会成为翻转课堂教学的看客或者“低头族”。事实上,很多翻转课堂都容易演化为少数优秀学生的讲堂,对这部分优秀同学确实有丰厚的回报和意外的收获。他们不仅学到了课程知识,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任课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时,需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体,发现他们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要引导先进包容后进,做到享受优质教学“一个都不少”。

参考文献

[1] 黄雪娇,梁海青,赵可云.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06):82-88.

[2] 郝林晓,折延东.翻转课堂理念及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05):80-86.

[3] 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84-90.

[4] 陈明选,陈舒.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63- 67.

[5] 黄阳,刘见阳,印培培,陈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100-106.

[6] 杨宁,林丽征,徐梦诗.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的“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远程教育,2015(03):61-65.

[7] 吕晓娟.基于学生学习力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5(12):98-102.

[8] 潘国清.一种翻转课堂的螺旋模型及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84-91.

[9] 苏仰娜,黄映玲.基于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以“虚拟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60-67.

[10] 刘永琪,胡凡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伦理省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5(06):78-84.

[11] 于洋,傅海伦,张艳丽.“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下的“先学后教”[J].教学与管理,2015(30):111-114.

[12] 陈洋,胡凡刚,刘永琪,刘家良.翻转课堂引发的矛盾关系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6(02):71-76.

[13] 尹达.对“翻转课堂”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02):64-67.

[14] 尹华东.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热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16(01):25-30.

[15]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05):5-10.

[16] 田爱丽.“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06):86-94.

[17] ALAN NOVEMBER,BRIAN MULL Flipped learning:A response to five common criticisms [OL]March 26th,2012.http:///2012/03/26/flipped-learning-a-response-to-five-common-criticisms.

[18] 钟启泉.翻转课堂新境[N].中国教育报,2016-05-05(05).

[19]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20.

[20] 刘健智,.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8-71.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线性系统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实际操作

1.引言

“线性系统理论”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机电类专业以及其他研究生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控制系统理论的研究领域中,线性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线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最成熟的一个分支,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处理、通信系统、网络系统等多个方面。线性系统理论所涉及的概念、方法、原理和结论对于系统和控制理论的许多学科分支,如最优控制、随机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辨识、信号处理、故障检测和滤波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作为控制工程与控制科学方向研究生从事科研的一门基础课程,开设“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其运用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控制理论,机电课程,电子技术等,以解决实际问题[3],[4]。该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开展科研工作,还对他们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在国内许多控制学科的研究生专业都有开设,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实践等方面都各有所长,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也为我们进行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现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转置以及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等硕士研究生专业。自开展“线性系统理论”课程以来,一直得到学生们的支持。实际上,很多院校“线性系统理论”教学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有:1.1忽视了实验教学环节,理论课程远远多于实践课程,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1.2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实验课时非常少,导致学生做科研时,不能学以致用。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教育主要包含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两个重要阶段,其实就是学和做两个层面。所以,我们在对研究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必须对他们的课程学习阶段予以同等重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针对性地把系统控制理论中的研究方法贯穿于教学中。

本文拟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线性系统理论的教学工作进行课程教改探讨,以增强教学的效果。以期对研究生进行学习、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和熏陶。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更好地为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服务。

2.理论教学的改革分析

2.1形成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

实际上,“线性系统理论”可以看成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仿真”等课程的延伸。那么,怎么样将这些本科课程进行整合,并结合各个具体研究生专业,有机地处理好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是亟待解决问题。因此,在进行本课程教学时,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加入能反映或联系学科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成果,构建并完善由经典控制理论与线性系统理论基础为主组成的控制理论课程体系,为相应的研究生研究专业和方向服务。同时,要避免与本科课程的重复,增设相关研究方向的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了学科发展需要,更有利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以下分别从课程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1.1课程研究方法分析。

线性系统理论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状态的运动规律和改变这种运动规律的可能性和方法,以建立和揭示系统结构、参数、行为和性能间的确定和定量的关系,即研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由于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时间域模型和频率域模型,所以综合线性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经典线性理论和现代线性理论两个过程),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状态空间法、几何理论法、代数理论法和多变量频域法四个方面。

状态空间法是线性系统理论形成最早和影响最广泛的一个分支,分析的对象是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属于时间域方法,主要的数学基础是线性代数和矩阵理论。几何理论法就是将对线性系统的研究转化为状态空间中的几何问题,并采用几何语言对系统进行描述,分析和综合,其数学工具是以几何形式表述的线性代数。代数理论法即采用抽象代数工具表征和研究线性系统,该方法起源于卡尔曼,并在模论方法的影响下,形成了相应的线性系统代数理论。而多变量频域法,其实质是以状态空间为基础,采用频率域的系统描述和计算方法,分析和综合线性时不变系统,主要包括简单的频率域方法和多项式矩阵方法。相比较状态空间法而言,多变量频域法物理直观性强,便于综合和调整。

2.1.2教学方法。

从线性系统理论和研究方法可知,其研究基础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数学工具,并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来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内容比较抽象,涉及的研究方法很多。因为,为突出问题的背景和增强说服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工程实际系统范例,并通过对实际系统的讲解给出抽象的定义,使得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实际系统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专业发展需要。我们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将倒立摆、双容水箱、机械手和电力系统等复杂的控制系统作为例子始终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在各个章节的教学中加以深化。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这些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线性化分析方法建立系统的状态控制表达式,并根据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判别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判别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出状态反馈控制器和观测器,进行极点配置分析;设计镇定控制器和二次型优化控制器,进行优化控制等等。通过各个章节循序渐进的学习,以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助于 将实际系统贯彻到理论学习中,也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3.实践教学的改革分析

3.1多媒体教学和仿真实验工具结合。

我们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主要结合多媒体技术、板书推导和教师讲解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很多画图和表格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这样既减少板书量,又增加了教师课堂讲解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一些重要的公式推导和理论证明,通过板书书写,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加强学习。而且,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借助Matlab/Simulink[5]、VRML、CACSD和CAI等仿真平台,适当地插入有仿真工具编程实现一个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的表示、能控性能观性和稳定性分析,以及状态反馈实现极点控制等。其实通过这些仿真工具的课堂教学引入,不仅可以很方便地求解高阶系统的状态转移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还可以借助仿真教学辅助方式,使学生从实际的程序分析和图形描述中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控制理论分析系统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表示,通过多媒体技术、板书推导和教师讲解三个方面的教学,并结合实验仿真的动态演示,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网络资源学习和数据库资源利用。

为了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课堂内容,我们的课程教学团队拟建立相应的教学网站,学生通过教学网站获取学习资料,包括课程课件,教学教案,习题答案和实验指导等,还可能通过网络工具和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网上学习和交流,可以进一步巩固学习,加大学习空间。同时,作为研究生,必须会使用数据库资源进行科研学习。对此,我们通过课程论文写作环节的训练,使得学生掌握了利用网络电子资源,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pringer、Elsevier、IEEE/IEE和ISI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文献的方法。虽然加大了本课程学习的难度,但是为攻读学位期间顺利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奠定了基础,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3.3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

根据课程的安排,我们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实验主要包括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其中,基础性实验主要是通过Matlab/Simulink等仿真平台的应用,研究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系统的能控制和能观测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极点配置和观测器设计等。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包括直线倒立摆的控制实验。对于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程序,并进行实验结果测试验证,主要包括直线倒立摆的控制,双容水箱的控制和机械手臂的运动轨迹优化设计等。

在加强学生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专业实验室、校企共建实验实习基地和校外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参观学习,了解所从事专业的特点,明确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与所学课程的关系,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并增强学习意识。

4.结语

本文针对线性控制理论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团队,提出了本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一些改革举措,并通过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不少学生反映效果很好。课程教改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永无止境。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加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的研究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云,徐红兵.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创造性教学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9,15(4):73-75.

[2]祝晓才,张明,辛华.“线性系统理论”实践教学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30-134.

[3]齐晓慧,王敬.线性系统理论教学与研究生科学方法论培养[J].科教文汇,2009,2:44.

[4]毛晓波,梁静,黄俊杰.“研究生智能仪器与仪表”课程教改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3):50-51.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1.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6)

摘 要:文章从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现状出发,以线性代数中行列式一节为例,探讨了讨论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线性代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14-02

收稿日期:2014-11-20

作者简介:远继霞(1982—),女,黑龙江富锦人,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数学教学法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度黑龙江东方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强化过程管理,改革教学方法——化工原理实验教法改革研究”(HDJG2014002);2012年度黑龙江东方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强化过程管理,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化工原理实验教法改革研究”(HDJG2012007)

一、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早已接轨,国外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也被我们借鉴,例如讨论式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课堂上就被部分教师采用。所谓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

线性代数是理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有很多应用价值[1-3]。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由于计算机都是将问题线性化来解决的,所以在计算机日益发达的今天,线性代数这门课程越来越重要。线性代数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线性代数时感觉课程学习难度大,而长期以来教学中普遍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课堂气氛呆板,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可见,在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是值得每位任课教师深思的问题。

国内外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例子并不多见。1919年俄斯凯恩提出了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在《讨论式教学法——现实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一书中,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给出了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好处以及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80年代之后,讨论式教学法逐渐被引入我国,它的研究可以参见各类教育杂志和硕士研究生论文,但在线性代数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少见[4]。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前景

两年前,在我最初走上讲台时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一次“行列式”的复习课中我是这样进行的:对于这章的知识点我面面俱到地从前往后都复习一遍,然后准备了大量的习题并对习题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剩下10分钟的时间我为学生出了两道检测题,试图看看学习效果。结果令我非常失望,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这次的教学过程引起了我的思考,究竟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带着这一疑问我请教了许多前辈,我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在课堂中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我为中心,致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性。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我了解到,讨论式教学法恰恰能够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这一教学方法对解决我的困惑有很大帮助,相信对很多教师丰富自己的课堂都会有作用的,是值得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法并非对每门课程的每个章节都适用,也并非所有的班级都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法。受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在我国大学课堂中采取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师并不多,而且学生早已习惯了传统的老师满堂灌,学生只负责听的方式。部分教线性代数的教师也想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但是苦于没有更多理论指导,因此研究讨论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中的实施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线性代数是比较抽象的一门课程,讨论式教学法将使教学更贴近实际,教学方法更科学灵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代数思想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好地应用线性代数做好理论和实践准备。

三、讨论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中的实践

(一)前期准备

在教学行列式的定义前,我布置了如下预习问题:(1)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请同学们回忆它的解法。(2)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否给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呢?(3)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共同规律。(4)若将这一规律推广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二)讨论过程

线性代数是公共基础课,上课的人数通常超过百人。在讨论的时候想要全部发言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事先指定好负责人又会打消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采取的是先分小组讨论,讨论完之后再选取代表讲解的方式。下面以一个小组的讨论为例。

学生以具体的方程组来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经过适当的引导该组学生给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表达式

学生总结的规律如下:

1.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分子与分母都是由2!个数字做加减运算得出来的,而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分子与分母都是由3!个数字算出来的。

2.分母均为同一个数,是由方程组的系数得出的。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分子与分母正项与负项各占一半。

4.分母中各项的下标具有规律,第一个下标都是自然序,第二个下标为排列。

5.分母中每项的正负号与第二个下标排列的奇偶性有关系。

6.解xi分子的特点是用bj替换分母中的aji而得到。

(三)整理分析

根据学生总结出的规律引进二阶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将二阶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推广为n阶行列式

1.二阶行列式与三阶行列式的对角线规律不是很

一致。

2.按对角线规律对四阶行列式计算时一共会出现八项的和,而由之前给出的规律显示四阶行列式应该是4!项的和。这与之前总结出来的规律矛盾。

3.学生用具体的四元一次方程组验证了对角线

规律对四阶行列式不再奏效。

4.“用对角线法则求行列式”并不是行列式计算的通用办法,它具有特殊性,不适用于三阶以上行列式的计算。公式

可以作为一般行列式的定义。

结论:通过讨论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行列式,尤其在强调以上四条特点后,学生既知道行列式的特点,又掌握了计算行列式的正确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田芳.线性代数教学环节改革的构想[J].高师理科学报,2007,(6).

[2]李春华.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理论走向实用[J].科技信息,2008,(30).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翻转课堂;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之中,使英语教学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变以往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1]。但是网络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突出表现在课堂互动上。相关学者认为,在英语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时空分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面对面接触,从而导致交互活动数量少且质量低、教学系统的交互功能不强、难以实现情感互动等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目前关于网络教学的评价方法存在评价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积极情感、着重课后评价等问题,所以学者们一直关注如何在网络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有效结合起来。

一、在线翻转课堂教学的困境

(一)无法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考虑到网速和平台性能的支持,在线翻转课堂教学中,几乎不可能做到让所有学生同时打开视频。即使同时打开,教师也做不到一边教学一边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

(二)现场分组讨论难以有效开展

在线下教学中,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分组讨论,但是线上教学却很难完成。由于教学平台是一个统一平台,全班学生均在一起,所以,如果要开展分组讨论,就需要学生从教学平台退出来,转移到移动社交媒体上分群进行。但是这样一来,教师便很难进入到各个群中对讨论过程进行现场把控和指导。

(三)教学平台的局限性被进一步放大

翻转课堂教学,既需要自主学习平台,还需要课堂教学平台,以及需要交流和讨论平台,因此很难采用一个平台来解决所有问题。那么不同平台的协同与衔接便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的保障问题

在线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周围的环境要求极高,任何干扰都可能会打断教师的教学思路,影响教学秩序。

二、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在线翻转课堂实践

扎根理论是一种基于现实文本资料进行提炼归纳并最终形成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严格遵守扎根理论的方法和步骤,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首先对文本资料进行逐句分析和贴标签;然后反复检视和比较资料,筛选和剔除与主题无关的、相互矛盾的概念和范畴;基于文本分析结果构建核心模型,为解决在线翻转课堂的困难提供建议。

(一)开放性译码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概念化,即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逐句分析,并基于教学经验和理论文献来选取或创造概念,以反映文本的本质和内涵;其次是范畴化,对得出的概念进行归类,从而提炼出一个新的范畴来概括这些概念。范畴化是对概念化的进一步归纳和精炼。通过开放性译码,本研究共得出了103个概念和26个范畴,部分示例如表1所示。

(二)主轴译码

在循环比对资料的基础上,识别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归纳、提炼、概括程度和抽象层次更高的主范畴。文章共提炼了8个主范畴,主范畴及其与范畴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三)选择性译码

文章通过对资料进行多次分析和思考,在选择性译码阶段提炼出了“基于多主体协同的在线翻转课堂过程模型”这一核心范畴,其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三、在线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教学资源的选择

首先是教学视频。教师除了自制教学课件之外,可以自制教学视频,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慕课。其次,学校统一购置教学资源。比如黑龙江大学就有教师使用学院已建成的微课,也有教师采用出版社提供的APP进行备课。最后,鼓励学生寻找感兴趣的相关学习素材,充分发挥年轻人在互联网应用上的优势。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组内讨论,分享和学习各自的素材,并推举优秀素材和发言代表,在进一步的课堂互动环节发言,进行小组评比,教师总结后发放悬赏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翻转课堂的在线教学与互动

课堂互动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融合多种互动模式,比如个人挑战、团队竞技和随机游戏等[2]。整个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对教学视频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对于重点和难点部分,要反复强调并进一步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通过随机提问、现场抢答、随堂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互动的过程中,还可以邀请其他学生对发言者的回答进行评论。第二步,进入分组讨论阶段。由于网络教学很难观察到学生讨论时的状态,对讨论过程也难以控制,因此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课前讨论,课中只展示讨论结果,在展示的时候要求发言者打开视频,这样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考察各组讨论效果;第二种是现场讨论,但是需要事先分组和成立讨论室,教师随机进入各个讨论室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发现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随时进行指导和帮助。第三步,课程回顾与总结。每堂课结束的时候可以预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课前设置好的题目进行测试。此时也可以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通过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能够很快分析测试结果,帮助学生自我评估,同时也给教师的持续改进提供借鉴[3]。还可以请学生发言,交流学习的心得和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现场答疑。对于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再次强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和下堂课的学习任务。

(三)课后整理与持续改进

首先是对学生的课后辅导。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并与学生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其次是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改进。与线下课堂相比,网络教学更方便追溯教学的痕迹。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翻阅教学记录和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思考进一步优化的方法,利用“P(plan)—D(do)—C(check)—A(action)”循环来实现教学的持续改进。基于黑龙江大学的教学实践,文章利用扎根理论进行了质性研究,构建了“基于多主体协同的在线翻转课堂过程模型”。研究表明,面对在线教学困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及教学平台的多方面协同,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压力入手,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优化,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最终达到在线翻转课堂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琳琳.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师共同体发展[J/OL].教育现代化,2017,4(47):86[2021-02-15].

[2]邓辉,张志宏,王冲.网络与课堂互动融合式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2):58.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在线信息:语文学习新教材

互联网拥有世界上最重要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全球信息集散地。它采用“超文本链接”,将全球的网上图书馆、网上报刊杂志、网上书店、网上藏书屋、网上数据库、信息资料中心、实验中心、计算中心及远程教学机构、专家系统等链接成巨大的多媒体信息库,构成一本没有页码的按照多线索多层次交叉编辑的巨大“天书”,供读者按照个人最感兴趣的路径或线索来组织浏览阅读。这本“超文本天书”是信息时代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后,有一个学生在网上搜到了“中国李白网”,阅读了论文“李白诗歌中的数字美”,并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诗句中,体会李白善于运用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质朴的语言的艺术特色。

二、在线教学:语文学习新模式

“在线教学”,指的是,把网络(上网)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更加开放。许多教师利用网络公司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语文教学的尝试。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料和教学信息的共享,增加了教学的知识容量。

三、在线学习:语文学习新方式

网络世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的无限宽泛,以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逐步被学生所掌握,最终必然呼唤并促使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产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也包括下载后的“离线学习”,它是“在线学习”的延伸)。“在线语文学习”主要、常用的方法有:

1、在线阅读。现在网上有各种专业学习网站,也有学校、教师建立的,如古诗文网站,作文网,图书网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学习环境。在线浏览是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是最直接最可行的。除了可以阅读“在线空间”中的各种“超文本信息”以外,教师还可以创建自己的主页,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进行网上传送,让学生在“在线阅读”中进行语文学习。

2、在线收集。即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用找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方法)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浏览,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学习、运用。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ⅩⅩⅩⅩ供电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计划安排

为扎实推进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环节工作,进一步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切实增强公司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自觉,根据《中共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国家电网党〔2019〕12号)和《中共ⅩⅩⅩⅩ省电力××公司党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吉电党组〔2019〕9号)部署和要求,制定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计划。

一、参加学习人员

公司系统全体党员(含离退休党员)。

二、学习内容

1.《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中央、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和省公司党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决策部署;

3. 中央八项规定、国家电网公司党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公司党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

4.中发〔2019〕4号文件规定的学习内容;

5.刘振亚董事长和省公司杨俊文书记在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2019年职代会暨工作会议精神;

6.近年来涌现出来的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

三、学习方式和时间

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统一组织与自主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司及各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主要是学习原著、集中研讨、专题交流。其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可采取观看专题片、案例教育、“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等灵活多样方式开展学习教育。在认真开展自学和集体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学习讨论。

1.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集中学习

在学习教育环节,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安排累计不少于5天的集中学习讨论。各单位可参照公司学习计划,制定本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公司各党支部集中学习

在学习教育环节,公司各党支部安排累计不少于3天的集中学习讨论。原则上每周安排不少于一天(见附件 2)。

四、学习要求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突出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切实抓好学习教育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为对照检查、整改提高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承担责任,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要合理安排集体学习和自学时间,处理好工学关系,确保学习效果和质量。

2.发挥表率作用。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同志要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学风,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和撰写体会文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及时上交学习体会和学习交流材料,以实际行动示范引领全体党员不断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

3.加强督促检查。公司及各督导组要加强对学习教育的督促检查,抽查各部门、各单位学习情况对学习走过场、走形式的要进行通报,并督促其改正,同时要做好有关学习服务工作。

4.推动实践创新。要及时总结提炼学习讨论成果和典型经验, 边学习、边对照、边检查、边整改。要坚持学以致用,以学习创新引领和推动实践创新,真正把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强大动力,为公司改革创新、提质提效,努力开创“两个转变”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公司各部门、各单位要参照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学习计划和公司各党支部学习计划,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计划,确定每次学习的内容、时间和讨论提纲,并报公司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学习讨论结果要及时上报公司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宫欢欢 联系电话附件:1.ⅩⅩⅩⅩ省电力××公司ⅩⅩ供电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环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计划

2.ⅩⅩⅩⅩ省电力××公司ⅩⅩ供电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环节各党委(总支、支部)学习计划

附件1

ⅩⅩⅩⅩ省电力××公司ⅩⅩ供电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环节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计划

时间

学习内容

主持人

(主讲人)

学习方式

学习参考资料

2

上午

刘振亚董事长在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鲁海威

集中学习

3月

上午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号);

2.重要讲话精神

(1)2013年6月18日,在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2019年1月20日,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3.党史回顾

鲁海威

集中学习

下午

1.《中共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国家电网党〔2019〕12号);

2.刘振亚董事长在国家电网公司二届五次职代会暨201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闫少俊总经理在省公司五届四次职代会暨201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杨俊文书记在省公司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的讲话。

鲁海威

集中学习

3月

上午

1.重要讲话精神

(1)2019年7月11-19日,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

(2)2019年9月23-25日,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

(3)2013年12月9日,听取河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时的讲话;

2.党史回顾

鲁海威

集中学习

下午

专题辅导:大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拟邀请市委领导授课

集中学习

课件

3月

上午

1.学习原著:毛泽东、邓小平重要论述;

2.党史回顾

鲁海威

集中学习

1.《毛泽东选集》

2.《邓小平文选》

3.《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下午

1.反腐倡廉教育:到廉政建设基地参观

2.学习讨论:“四风”的具体表现和危害

鲁海威

集中学习

3月

上午

1.学习原著:江泽民、胡锦涛重要论述

2.党史回顾

孙文胜

集中学习

1.《江泽民文选》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下午

专题辅导:《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及八项规定

拟邀请专家

授课

中心组

(扩大)学习

课件

3月

上午

1.学习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

2.反腐倡廉教育: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深入学习中央纪委第十八届二次全会精神专题讲座光盘

3. 党史回顾

孙文胜

集中学习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2.视频光盘

下午

学习讨论:1.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2.为民务实清廉的具体要求

孙文胜

学习讨论

3月2日-31日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自行选择1天时间到联系点调研,征求意见或参加学习

公司领导

班子成员

3月10

1.《毛泽东选集》

2.《邓小平文选》

3.《江泽民文选》

4.《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5.《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6.《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

7.《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

8.《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自学

说明:

1.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内容和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集中学习前,中心组成员应就有关内容先行自学,并结合实际思考相关问题。

2.集中学习时,中心组成员要做好学习笔记,并就学习讨论内容积极发言,认真撰写学习交流材料和体会文章。

3.公司各单位党组织参照此计划,制定本单位学习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4.公司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学习资料准备、会务、会议报道和简(专)报编发等工作。

附件2

ⅩⅩⅩⅩ省电力××公司ⅩⅩ供电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环节

各支部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学习主题

学习重点

第一周

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决策部署

1.《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中发〔2019〕4号);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号);

3.《中共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国家电网党〔2019〕12号)》;

4.《中共ⅩⅩⅩⅩ省电力××公司党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吉电党组〔2019〕9号);

5.刘振亚董事长在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6.省公司党组书记杨俊文同志在省公司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的重要讲话。

学习原文原著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党章;

3.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第二周

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1.2013年6月18日,在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2019年7月11-19日,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

3.2019年9月23-25日,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

4.2013年12月9日,听取河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时的讲话;

5.2014年1月20日,在第一批活动总结暨第二批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八项规定

1.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从业规定;

2.国家电网公司党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3.省公司党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

第三周

学习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党组决策部署

1.国家电网公司二届五次职代会暨2019年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学习刘振亚董事长的重要讲话;

2.省公司五届四次职代会暨2019年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学习闫少俊总经理的重要讲话。

学习中央指定读本

1.《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要》;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有去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针对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的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创建的科技站。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传统出版物的概念,免去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提供及时发表成果和新观点的有效渠道,从而使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科研创新思想得到及时交流。

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为学术范围内的讨论,有一定学术水平,且符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基本投稿要求,可在一周内发表。专业领域按自然科学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分为39类。

论文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观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所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为在本网站的作者提供该时间的证明,并允许作者同时向其它专业学术刊物投稿,以使科研人员新颖的学术观点、创新思想和技术成果能够尽快对外,并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了解会议动态不难――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面向广大科技人员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本着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宗旨,针对当前我国学术会议资源分散、信息封闭,交流面窄的现状,通过实现学术会议资源的网络共享,为高校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以利于开阔视野,拓宽学术交流渠道,促进跨学科融合,为国家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专业学术人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积极贡献。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有部分学生不清楚毕业论文的书写方法,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感到很吃力,特别是论文格式上的修改,往往会发生学生多次修改论文也无法完全满足格式要求的情况,对于教师来说要完全规范学生的论文格式也很困难。根据开放教育以及计算机专业的特点,笔者开发了一个毕业设计在线指导平台。该指导平台主要是以指导教师和学生作为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了毕业论文的在线指导,还包括课题的设计指导平台和论文写作平台。

系统实现的技术方案

毕业设计在线指导系统采用了B/S架构,学生、指导教师使用浏览器通过Internet向毕业论文指导平台提交请求、接收反馈结果,客户端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毕业论文指导平台部署在学校内部的一台服务器上,服务器包括网站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其中网站服务器用来处理所有的用户提交请求,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和处理相关的数据。该系统是在VisualStudio2008平台上进行开发的,采用和C#语言为前台开发语言,采用SQL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下面将介绍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数据库的设计。

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系统一共分为四大功能模块

1用户管理模块

本系统主要有三类用户:管理员,指导教师和学生。管理员的管理权限主要是进行用户管理,针对两类用户,指导教师和学生。系统提供教师和学生的注册平台,教师和学生注册成功后,由管理员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教师和学生就可以登陆该平台,进行相应的操作了。

2毕业课题设计辅导功能模块

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部分进行复习和巩固,在线给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案例以及系统开发的难点解答,方便学生进行学习。采用比较形象的视频演示和文字描述的两种形式,符合学生在线学习的习惯。如图2所示,该功能模块针对两类用户,对于教师来说,教师需将信息系统案例的文字和视频信息进行上传和编辑,本平台提供教师以网页和word文档的形式上传案例的形式,以流媒体的形式上传信息系统案例的演示视频。教师可以实现对上传的内容进行删除和修改。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如完整的信息系统概念和演示,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演示。既有文字信息也有视频信息,方便学生自己在家学习。通过该功能模块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补充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开发思想。

如图3所示,该功能模块提供给学生一个编辑论文的平台,学生可以选择要编辑论文的条目,如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然后在对应的编辑平台上进行文本的输入和修改。论文会根据教师事先设置好的论文条目格式自动生成。学生可以选择在线编辑,也可以选择导出为word格式。由教师在后台设置好论文编辑的条目和格式。这一功能方便学生统一论文格式,也方便教师随时监控学生完成论文的情况。

4师生互动的在线答疑功能模块

该功能主要是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实现在线互动,由教师设置好课题组,每个课题组统一在一个讨论平台上,学生只能在教师分配好的课题组平台上发言。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向教师提问,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与同一课题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平台不同于其他毕业论文指导系统只有一个统一的讨论平台,而是以课题组为讨论单位,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指导,也利于学生之间对同一类课题进行交流。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方案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互联网;动态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21-2

0 引言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互联网背景下应运而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的时间空间的转化、动态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所尝试和突破。

1 对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基本理解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解释和说明大致包括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含义、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意义、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特征这几方面的内容。

1.1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含义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课堂上主要介绍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理论,就是所说的线下教学;在学生充分理解后再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案例、习题、视频等强化已学习的理论,就是所说的线上教学,转化为知识、技能、能力等过程的教学方法。

1.2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意义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是一种崭新的现代模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方法多种多样、学习效率高的优点,它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显著提高高校课程教学水平和效率,极大地延伸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无缝隙地对学生在线答疑和仿真测试,同学们的学习心得也能得到及时互动和分享,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风和氛围。这种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双重结合的方式将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地展现出来,实现了以培促教、以培促学、以培促考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较以往教学模式未曾出现过的参与性和自主性。由此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充分理解具有非凡意义。

1.3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特征

为积极适应互联网和无纸化改革趋势,改变了原来单纯依靠校内师资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应运而生。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有两个线索,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以讲授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一般介绍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主要是定理、原理、案例、观点;二是互联网的教学运用,就是即时在线接受老师指导,这种方式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效率高,效果好。

2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时代背景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时代背景大致包括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互联网背景、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动态教学背景、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教与学的背景这几方面的内容。

2.1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互联网背景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的模式下,教学方法的应用就是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创新,传统的教学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对理论进行实践,举一反三进行案例展示、习题练习。这种方法在时间上受到教学计划的限制,在空间上受到教室和场说所的限制,总之受到师资的限制。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后,打破了这种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学校、家庭、社会公共场所等任意空间上网做练习、请教老师、答疑解惑。学生也可以在一天的许多时间里在网上请教老师一些问题。

2.2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动态教学背景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理是基于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种方法一起使用,线上教学法主要是借助网络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提供理论上的应用,如习题,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疑点的解读等,具体性和针对性比较明显。线下教学法主要是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介绍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教学理念、学习方法。两种教学方法相得益彰,各自起到不同的作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可以起到单一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长期的单一教学方法会产生审美疲劳,教学效果低劣。

2.3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背景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也给我们一定的新的观察视角,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安排是教师在课堂上先进行理论的介绍、教学方法的介绍,再介绍案例、习题,从教学结构和教学环节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深入挖掘就会破绽百出,由于教师的资源紧张,教师的工作量巨大,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多在理论教学上,对实际操作上经验比较少,往往一笔带过。从网络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比较注重实际操作,具体是如何解决问题,对理论的介绍则比较少,对实际操作比较多,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互补性比较强。

3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运用

3.1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可以缓和紧张的课堂气氛,营造生动活泼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使知识看起来更丰富,更充实,更有质感。这就是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的魅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有一个教学主体、一个教学客体、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介,分别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客体是学生、教学的媒介是讲授。教师拿着教材,对着昏昏欲睡的学生照本宣读,不断冲击学生的视觉、声觉底线。而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则有所改变,在教学中有两个教学主体、一个教学客体、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介,分别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互联网络教师资源,教学的客体是学生、教学的媒介是讲授。教学主体的双重性必然不断刷新学生的审美标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运行过程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运行过程有它的合理性、科学性、新颖性,所说的合理性是指不同的双方彼此认同达成的共识之理,也就是不管是采纳何种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派别和体系的人都认为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合乎道理或事理,符合教育的逻辑和人类的认知规律;所说的科学性是指概念、原理、定义、论点和论证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所说的新颖性是指特别,与众不同,教育理念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主体不同。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颠覆,整个运作过程体现了教育的主体的科学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形式、合理的教学过程。

3.3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相互之间的验证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的相互之间的验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验证,课堂和网络的验证。理论和实践验证是检验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理论是人们关于知识的理解和论述,同时也指辩论是非、争论和讲道理。理论是人们对某一专门知识体系的基本系统的论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让同学们有从分发言的权利,在理论阶段形成一个宽松的环境,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社会性是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实践在本质上就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操作过程,在讲理的基础上建构理论体系,学生在实践活动就是做习题的过程中,对理论进行消化,在实践中找到可以信服的例子,学生会对理论更加认可,对理论理解深刻,会更加有方法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印证,课堂和网络的验证的本质就是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相互印证,学校学习的知识是系统化的、纯理性的、固化的知识,社会知识是零散的、感性的、变动的知识。如何把这些体系用一种形式吸收融合,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是一种好的方法。

4 结论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法基于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科学认识,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大背景环境下应运而生,它通过动态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模式,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而展开教学过程,在实践中体现了较强的应用性。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参 考 文 献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群众路线既是我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党的生命线,离开了这条路线,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要变质,国家就要变颜色。当前,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县级党校作为宣传党的理论基层阵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县级党校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必须深思和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县级党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承担的重要责任

“党校姓党”,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重要工作,学习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校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特别是县级党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既要承担自身责任,又要发挥优势作用,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鲜明特色,是党校理论教学的重要部分。党校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这是党校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上不可替代,在培养干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能力上不可替代,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上不可替代。为此,县级党校不仅要把党的群众路线引进课堂,还要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说服群众,启发群众。这就要求县级党校必须大力开展群众路线的理论宣讲,宣讲党和人民在目标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在思想理论上具有一体性,在利益归属上具有唯一性,在治国理政上具有统一性,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具有一贯性。从而将广大党员干部的认识统一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上来。

二、发挥县级党校自身优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县级党校和市以上党校相比它处于最基层,最容易“接地气”,造就了它本身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把发挥自身优势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结合起来。

(一)发挥单位队伍优势,实现三个结合。一是学校与学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理论观点作为指导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行动指南,其涵义就是世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在县级党校教学组织活动中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到学员中去,虚心向学员学习和请教,把学员分散的、不系统的各种认知和人生体验等有益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通过研究和提炼,转化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知识内容,在正常的教学组织活动中再去讲授和宣传。根据不同班次学员的具体情况与要求而选取课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一些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新技术及时介绍给他们,以科学、合理、实用的培训内容来吸引他们,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信心,达到学有所用、用有所专的目的。这样就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中央和上级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转化为能够正确指导人民群众认知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源泉。二是教师与学员相结合。党校教师作为理论的传播者、讲授者,本身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可以教育和引导学员着力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把理论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坚定的信仰和信念,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真正从思想上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定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为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学员与学员相结合。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多为副科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新录用工作人员、村干部等,他们都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行政管理的中坚和骨干,能否发挥带头作用,当好表率,直接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县级党校学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基层单位,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都不同,来党校学习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着各自的单位,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增进各单位的相互了解。学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彼此交流,掌握正确的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带头做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

(二)发挥理论宣传优势,夯实思想基础。党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群众观点准确论述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把群众观点作为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真理之一,被誉为活的灵魂。县级党校要充分发挥突出理论学习教育这一根本优势,全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让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心中,并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三)发挥干部培训优势,做到群众路线“三进”。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县级党校要着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活动。一是进教材。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有关内容编写成县级党校学员专门的培训教材,让教师和学员更好的系统把握党的群众路线基本理论,吸收和挖掘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并围绕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去实践调研,形成群众路线调研成果。二是进课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学单元,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等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系,便于学员融会贯通。同时,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 别是要紧密联系本县发展的实际,围绕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和教学,总结升华基层群众的创新举措和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群众路线理论。三是进头脑。既要让学员把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内化于心,又要选取践行群众路线的先进典型作为示范标杆,提高教学和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使学员思想上受到震撼,灵魂上得到洗礼。通过学习培训,课堂理解,结合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员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好。

三、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在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观念,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县级党校必须把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握这一点,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会取得最大成效。

(一)开辟新天地,使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全覆盖。县级党校在搞好校内教学的同时,教学阵地的工作触角要延伸到乡镇、县直单位、重点学校、企业、社区等,通过定期流动宣讲、县级党校之间交流合作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阵地功能,使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全覆盖。流动宣讲方便快捷,容易取得实效。利用教学间歇时间,组织教师深入到定点的乡镇、县直机关、重点学校等进行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活动,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占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阵地。外出流动宣讲还可以更充分地锻炼党校教师,便于让他们面对面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交流经验,有利于课堂上有的放矢。县级党校之间交流合作是新时期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方法。不同县市党校之间要保持信息畅通,交流合作无障碍,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如何引导学员把学习、思考和实践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研究现实问题,县级党校必须积极探索开展“五式教学法”。一是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互相配合、互相启发、互相推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二是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中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中激发学员进行创新思维,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促进学员学习。三是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可以最佳地发挥教师在理论和信息储备上的优势与学员在实际经验和开阔视野上的优势,彼此启发,优势互补。四是开放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让学员走出校门学习的教学方式,便于学员思维的自主发挥。五是情景模拟式教学。主要通过事件和事物发展与发展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学员激发自身潜在能力,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帮助学员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所教知识和技能。

在线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4000字(一):“互联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前沿的信息技术在各大高校的普及,“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成了必然趋势。因此,本研究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切入点,总结出该课程目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传统以及考核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并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

中圖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5.060

0引言

“互联网+”理念早在2012年就被提出,在2015年“互联网+”作为一项行动计划正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意在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的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高等教育作为传统的行业之一,本就具有开放包容的环境,“互联网+”的引入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教育双向互动、实时互动的模式,推动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高校打造更科学、合理行业生态。“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核心。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经济学方法论。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解读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并利用经验数据检验经济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我国后,迅速得到我国经济学界的认可,并在各大高校推广普及。在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在第一次会议上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此后各大高校广泛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

1目前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课时量不足。《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经典和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理论为导向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既要求学生学好经济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熟练运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分析经济关系,大概需要70个课时。但经过调查发现,国内各大高校安排的课时普遍偏少,在所有985高校中,北京大学课时最高,设置68学时。而一些农业院校计量课时设置更少,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本科计量教学课时平均仅为48学时。课时量的限制给学生学习该课程带来重大阻碍。

其次,课程衔接困难。《计量经济学》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三方面基础。经调查发现,经济学理论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本课程,各大高校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基础知识是比较重视的;而数理统计作为《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能更好的理解一些统计指标、数据的收集、计算方法,更能深入的、全面的解释经济问题的一些数量关系,为今后写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部分高校在数学课程设置与《计量经济学》脱节,如《概率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在大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中,侧重讲解概率部分的知识,对数理统计知识讲解甚少;再如《线性代数》这门课,各大高校在该课程中讲授矩阵及其特点,并未将其与多元回归的分析相结合,以至于大多数学生没法将其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很好的融合。因此,教师在《计量经济学》课上得花时间讲解有关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因而大量减少对《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计量经济学》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各大高校的基础数学课程教授内容过于简单,与经济学结合不够紧密,这就加大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

1.2教学模式传统

其一,课堂教学常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存在大量的模型和公式,这种单一传送知识的授课方式,会在短时间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从而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理解难度。并且会让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热情低、依赖性强,学生也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差。

其二,重理论轻实践。受课时量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针对重点理论知识所有侧重的阐述说明,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理论知识。《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需要学生掌握从选择研究的经济问题、构建模型、到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这些过程。因此,对本科生而言,要学会利用《计量经济学》这门工具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而不是只了解理论知识。

1.3考核方式不科学

大多数高校对《计量经济学》考核,70%-80%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测试出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在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标是定位在既能掌握其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能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修正,还要求对估计结果进行合理的经济解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而期末考试只能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不能测试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路径

基于《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互联网+”的特性,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1改善《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

首先,合理安排学时。自克莱因教授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到北京举办《计量经济学》讲学班后,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开始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李子奈(2005)提出本科阶段至少要掌握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经典模型的基本应用,并适当引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在本科阶段需要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学会熟练运用经典的计量经济模型,所学的内容较多。但是从调查的资料看,目前高校《计量经济学》课时偏少,难以保证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讲授,更无暇顾及学生应用的指导。因此,应该适当增加一些课时,保证基本教学所需。

其次,加强相关课程的衔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处理,而且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思维。没有扎实的统计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的掌握会很困难。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经济类的招生不分文理,相对而言,文科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花费更多的课时。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无法达到理想数量时,应加强数理统计的教学,并在课程内结合经济现象进行基础的经济数量分析,提升学生对经济数据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计量经济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2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反复学习课程内容。在开课初期,教师针对导论和一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章节进行讲授,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初级理论知识。然后利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开设“超星学习通”,将前沿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营造“互联网+”的教学环境,让课堂更加多样化。具体每节课安排如下:首先,提前把每章的重要知识点、拓展学习材料以文档、视频等形式放在“学习通”上,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其次,课中学习讨论,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专题和讨论等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四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最后,教师可利用“超星学习通”布置课后作业,针对任务点设置练习题和小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及学习材料,还可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和教师实时互动,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时间,从而使得学生更有效率的完成测验。

其次,还应优化实验教学。课时量的限制使大多数高校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应当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内容与专业案例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建立线上案例教学库,案例以我国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为主,比如将热议的话题转为案例分析,将这些案例与每一章知识点紧密结合,并适当引导学生在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另外,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选题开始,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践调查、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最终形成学术论文,让学生真正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

2.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实施过程化多维考核制度。“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扩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增加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可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提问或上机演示,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分,避免搭便车现象。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超星学习通”上的学习、阶段性实验报告和课程论文,综合考核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能力。最终成绩可设置成:平时表现(10%)+实验报告(20%)+课程论文(20%)+期末成绩(50%)。其中,平时表现包括“超星学习通”上课程视频的学习、的小节作业以及签到;实验报告布置两个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建立理论模型、收集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完成建立经典模型和非经典模型的全过程;课程论文按学术论文的要求,考察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可采用师生互动评价法,学生自评(30%)+教师评价(30%)+同学互评(40%),从而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充分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4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在各大高校的普及,为《计量经济学》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让教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互联网+”的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其知识视野,并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可以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實践能力。因此《计量经济学》的任课教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前沿信息技术,探讨“互联网+”与《计量经济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方法,促进该课程教学的最优化,从本质上改善教学效果。

计量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金课理念的计量经济学混合式教学评价论文

摘要:文章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66名在校就读本科大学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调查项目问卷为数据来源,对基于金课理念的计量经济学混合式教学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高达97%认可目前的线上教学方法。2.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目前教学资源能达到较好效果,但仍有近4%的大学生对教材、实验指导书认可度不高。3.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考核方式、课程案例及实验项目与实践相结合的认可度均较高。课程建设以后改进的方向:应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方式,将课后作业和实验课程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对计量经济学教材进行修订,并出版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进一步试行线上期中考试。

关键词:金课;混合;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2-0055-04

一、概述

“打造金课,杜绝水课”正成为近年来中国大学教育的新的教学理念,金课要求课程内容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而把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和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相结合,其主要实践方式就是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由此引发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国内教育界一些文献基于金课理念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陆恩(2019)在金课视角下对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考察;张熙悦和王怀祖(2020)以《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为例,在“金课”建设背景下,对“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汪芳等(2018)基于在線开放课程建设,对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效果评价研究,指出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在线课程平台等四个层面实施联动,每个层面都要依据自身的核心目标加以改进;杨学坤(2019)基于线下“金课”建设联动机制,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体验式教学改革的模式、思路与实施方案;钱琼(2019)基于金课视角,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高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成为各经济类院校必开设的重要的应用经济类专业课和学科基础课。马越越(2019)、赵海涛(2019)和张敏(2019)对高等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以教学型的“二本”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于2012年6月重点课程建设结项,2012年11月计量经济学试题库建设完成,2013年精品课程建设结项,2018年6月教材《计量经济学》编写完成,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2019年又获得校一流本科在线金课建设立项。计量经济学课程正一步一个脚印建设完善,我们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于2019年12月启动了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改革的大学生评价调查项目,通过问卷星电子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改革的评价,从而作为先行者在提高和改善“二本”院校的金课改革教学工作方面提供建议和参考。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开展研究:

1.本课程采用网络教学方法,实现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线上全面使用学习通APP进行网络教学,网络签到,网络课堂测验等内容,并将教材、实验指导书等相关教学资料上传至网络,供师生使用,线下采用启发式教学理念,将课程计量模型设计和实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为每堂课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幻灯片,并配合案例及计量教学支持软件操作演示。我们将对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从大学生角度进行考察。

2.对教学资源、课程考核方法和实践创新等内容从大学生角度进行综合考察。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问卷设计,第三部分样本大学生基本情况,第四部分教学方法评价统计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教学资源、课程考核方法和实践创新等内容的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

二、问卷设计

计量经济学课程调查问卷,基于个人基本信息,对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调查。问卷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户籍、年级、所在学院、目前担任职务、目前的学分绩点在班级排名、每月生活费);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评价(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课程难度、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对课程教学资源评价(教程、课件ppt、实验指导书、课后作业、模拟试卷);对课程教学方法评价(已有项目、未开发项目、课后作业、实验课程);对课程考核方法评价(平时成绩、总评成绩、期中考试难度、线上期中考试);对课程实践创新评价(课程案例、实验项目、学生科创项目积极性、计量建模型知识作为一项工具对分析事物帮助性)。

数据来源于我们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使用问卷星对266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66份。

三、样本大学生基本情况

此问卷填写成员半数以上为在校大三本科学生,这是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一般在第三学年开设,需要学生先修相关的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相关课程。样本大学生中,34%担任班长、班委和学生会部长等职务,绩点在前20%的学生比例为47.37%,约半数来自于一线城市(具体参考19年城市类型划分),90%月生活费在3000元以内。

四、教学方法评价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设计(见表2)

从教学设计的五个方面(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课程难度、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来看,大学生的认可度均在94%以上,说明计量经济学现在的教学设计对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是基本合适的,能够满足线上教学的需要和大学生的要求。其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认可度更高。

(二)教学方法(见表3、表4)

现在计量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方式是采用超星公司的学习通APP,进行学习通签到、学习通ppt演示、学习通测验、学习通云教学资料和线上视频课前预习,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近乎高达97%认可目前的线上教学方法,并对学业起到积极帮助效果。计量经济学的课后作业和实验课程我们还没有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仍为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认可度也较高,但大学生对其评价认为帮助不大的比例是要高于线上教学方法,说明对于线上教学方法大部分大学生是持欢迎和认可态度的,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国内教育界打造金课,进行线上教学方式改革是受大学生欢迎和支持的,也是课程教学团队进一步加强、优化线上教学方式的动力。

五、教学资源、课程考核和实践创新等内容的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资源(见表5)

当前的教学资源已经全电子化,并已上传至学习通云教学资料,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目前教学资源(教材、课件ppt、实验指导书、课后作业、模拟试卷)能达到较好效果,但在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仍有近4%对教材、实验指导书认可度不高,课程教学团队需重点对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仔细进行改进,计量经济学教材是我校自己主编的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已在国内大学使用一年多,我们准备依据教材在校内外使用中教师和大学生反馈的意见,对教材进行修订,计划在2020年9月出版教材第二版,并计划出版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的认可度。

(二)课程考核(见表6)

對于课程考核,平时成绩考核方法为考勤、作业、实验报告与期中成绩各占25%,总评成绩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考核方式认可度高达近99%,我们将进一步试行线上期中考试,逐步完善线上教学。

(三)实践创新(见表7)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均较强的一门课,近85%的参与调研大学生认为课程案例及实验项目与实践可以有效结合,而认可度约为99%,说明课程案例和实验项目对大学生使用计量建模型知识分析事物有较大帮助,也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科创项目的兴趣。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