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

流媒体技术论文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远程教学与现实教学这两个方面。

1.1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作为在数字化信号环境视域下的一种师生分离的教学活动,以流式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在终身、素质、继续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使远程教育教学成为了现实。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1课件点播

课件点播是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远程网络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课件点播过程是教学资源管理中心将教师的授课过程录像,与课程相关的音、视频资料,以及与教师授课过程中同步的电脑屏幕信息等多媒体内容存储到点播服务器上,学习者登录远程学习网络系统后,根据自身需要,即可点播教师的授课实况进行自主型学习,并同步查看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流技术制作的实时\非实IP课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凸显“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运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点播自己所需的教学课件,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灵活,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同时,达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目标。

1.1.2实时同步授课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很难听到名师的授课,而流媒体技术却使其成为了现实。远程网络教学资源中心将名师现场授课的音频、视频、数据等实时地传送到目的地,这样远端的学生可以像现场一样倾听名师授课。这样在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师资力量短缺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1.3网上教学与培训

利用流媒体技术制作出网页型的课件,能使教师讲解的视频图像、音频信号及讲义内容同屏显示,学生上网即可学习课程。使用流媒体技术制作的动画、演示可以直接插入到网页中,学生可以使用网页型在线帮助方式,获得操作演示路径。在技能培训上,许多基本的培训项目,可以使用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来制作多媒体演示,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3]。例如,当前研究生考前的教学与培训,多数还是进行网上自我学习与培训。

1.2流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相对于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运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度还相对较低,主要应用在以下几点:

1.2.1流媒体技术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例如,当前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是PPT教学,无论是从视频上,还是音频上都不能像流媒体技术制作出的课件那样给予学生生动、形象的视听觉效应。教师利用流媒体技术实现了一个用户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平台,利用此平台制作出的课件,用于校园的课件点播系统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1.2.2实时性的多媒体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未引入流媒体技术,而现在大部分中小学及高等院校都已配备了计算机、DVD\CVD、投影仪、交换机、音响等一整套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运用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视觉、听觉形象。

1.2.3教学监控、电子考勤功能

大部分学校基于流媒体技术建立流媒体教学平台,并应用于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次系统对教师与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管理过程具体表现是通过定时、定点地打卡或录像来对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出勤、上课情况进行考核和检查,为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和谐的氛围。

1.2.4数字化网络图书馆

各高等院校在图书馆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已加强了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检索、预定自己所需图书,还可以下载相关的期刊文献、电子书等资源,实现了不同高校之间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为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5远程视频会议

通过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建立远程视频会议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不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发展中来。教育工作者通过远程视频会议使教育教学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为学校也节省了大量的经费。

2、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数据通信的快速发展,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会变的越来越普及。就目前情况来看,流媒体技术多应用于网络电台、远程教育、收费播放、视频点播、互联网直播等领域。而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瑕疵,需要流媒体技术工作人员不断改进,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实现。从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现状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远程网络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巨大潜力有待开发,而流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与数字化图书馆中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立足本地区教育技术现状,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网络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例如,实现点播式自主学习、在线直播教学及异地协作式学习,解决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我国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流式传输的功能是对连续的声音和图像信息进行打包处理,然后传到网站服务器,供用户进行下载,其中用户可在多媒体文件下载结束前,进行播放多媒体文件。其主要原理是开始下载的部分内容会被缓冲在某一存储区域中,如果网络传输速度跟不上客户机播放时所需要的转换速度,此时音视频播放器会自动的将存储区域中的缓存部分文件进行调配,保证用户播放多媒体文件的连续性,也可保持良好的播放效果。流媒体不仅改进了互联网只表现静态文字和图片的缺点,还可以展示直观、灵活的视频课堂,以及可对大量的并发点播请求作做式处理,这一优势可在大规模点播环境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本系统中建立了流媒体教学视频播放系统。其中,流媒体资源配置系统主要由流媒体服务器、媒体编码压缩工具包、客户端播放器、传输网和流媒体传输协议这六部分构成。其中媒体编码压缩工具包主要是在创建、捕捉和编辑多媒体数据时进行启用,以获取流媒体数据格式;客户端播放器,主要是对流媒体文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播放和浏览,以实现学习的目的;传输协议包括RTP、RSVP等。采用流媒体技术之后,系统达到了以下目的:

1)数据压缩比高。流媒体所利用的压缩方式,将流信息添加到文件,这一处理不但可以提高数据压缩比,还可以把动画、音/视频等多媒体文件打包成若干个压缩包,以便客户端能够实时连续地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压缩包。

2)可节省客户端的缓存及硬盘空间。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用户可以在多媒体文件下载的同时,在客户端计算机进行多媒体的播放和观看,其中下载的内容只是暂存在缓存区,播放后即可进行释放,这样可以节省客户端的缓存及硬盘空间。

3)缩短了延时等待的时间。大大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减少了视频缓冲时间,使得网络视频教学播放的更为流畅。

4)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传输。流媒体技术应用一种实时传输协议,这一协议较好的解决流媒体数据传输问题,可以使媒体数据在网上快速有效的传输。针对.rm,.avi,.flv,.swf等格式的动画视频提供在线播放功能,能自动识别视频格式,选择对应的网页播放器,在带宽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同时在线的人数控制。相对于传统的下载后播放大幅度,流式传输减少了启动延时,且由于所有内容都被下载到缓存中,使得所需空间大大减少。目前,流式传输主要依靠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Streaming),二是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Streaming)。如视频为实时广播,可以使用流式传输媒体服务器或者使用RTSP这样的专门设计的实时协议,如果使用HTTP传输,文件则是顺序流传输。

1)顺序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指的是顺序下载媒体文件,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部分却不能跳至未下载部分,由于HTTP协议本身存在限制,该传输方式亦不能根据带宽情况在传输期间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HTTP服务器可发送此类文件形式,所以该方式也称作HTTP流传输。

2)实时流式传输实时流式传输不同于顺序流式传输,它采用专门的流媒体服务器及传输协议,实时流媒体支持随机访问,可对观看内容快进和后退。特定流媒体服务器在实时流式传输中是必要的,如DarwinStreamingServer、HelixServer与WindowsMediaServer。这些服务器允许更多级别的控制媒体发送。特殊网络协议在实时流式传输中也是必要的,如: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或MMS。

2结语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1.1流式传输基本原理

在进行远程教学的时候,让远程的学生端顺利接收到源于教师端的信息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事实上,教师端传来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包括:图片、视频、文本、音频等等。从基本上说,网络传输速度极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采用的上网设备和网络带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来说,在网络带宽十分有限的前提下,远程教学所需解决的实际难题是:确保一端能够顺利接收到另一端的信息。实践证明,流式传输是较为明智的选择之一。

1.2流媒体工作方式

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对多媒体信息数据进行有序传输被称为流媒体技术。在开始播放之前,无需下载全部多媒体文件。在经过特殊的压缩处理之后,将最开始部分的影像和声音分成压缩包,并且在流媒体技术的服务器中放置压缩包。另外,也可以将缓冲区创建在相关终端上,这些终端包括:学生所使用的电脑、移动手机等等。一般来说,在开始播放文件之前,终端播放器会先对一部分信息进行下载,当成缓存信息。在绝大多数学生对缓存信息进行播放的过程中,后台会对文件剩余部分继续下载。在终端缓冲区里面的绝大部分多媒体信息会通过播放器持续向学生进行播放。终端缓冲区会持续不断地接收到来自后台服务器的文件剩余部分,达到对多媒体文件边播放边下载的预期成效。

2流媒体技术在新校区融合网络中的应用

对流媒体及其相关技术原理进行较为细致地阐述之后,接下来,针对流媒体技术在新校区融合网络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希望能够达到流媒体技术在新校区融合网络中应用研究的预期效果。

2.1课件点播

对于相当一部分教材来说,网上课件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很明确地说,超媒体结构在网上课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毫无疑问,课件点播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点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进行观看、跳着看课件,并且具有较好的示范性、交互性、及时性。资料表明,网上课件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学生,能够顺利开展个性化学习。换句话说,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实际需求,网上课件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另外,交互式教学,不容忽视。

2.2讲座直播

实践证明,在讲座直播的过程中,流媒体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说,即使处于低带宽的环境,科学、合理地应用流媒体技术,就能确保音视频信息的质量。换句话说,即使广大学生的连接速率不同,科学、合理地应用流媒体技术,就能够取得高质量、令人满意的音视频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讲座直播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高效处理网络带宽难题。事实上,科学、合理地应用流媒体技术,有利于最大程度地节约带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务器端的负荷。随着流媒体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攀升、宽带网的广泛应用,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网上随时随地直接收看各类讲座。新校区的重要资讯和定期举办的大型活动会在网上直播,并且取得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2.3视频点播

通常来说,视频点播是一种交互式多媒体视频点播技术,它对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了十分高效的融合。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们收看传统的电视节目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我们可以这么说,只要选择采用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就能达到按照个人喜好收看电视节目,并且任意进行播放的目标。调查显示,现有的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能够将动态影视图像、文字、动态图片、声音结合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换句话说,只有科学、高效、合理地应用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才能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实时、交互服务,尽可能满足相关用户的实际需求。

3结语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批评;媒介;媒介批评

随着当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艺术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无论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传播,还是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技术因素与艺术元素始终交织在一起,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互化”的关系,即艺术被技术化,技术被艺术化。尤其在新媒体艺术蓬勃兴起以后,媒介不仅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撑,而且显示出支配性地位。可见,技术性已经逐渐演化为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艺术与媒介的高度融合对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产生的影响,引起了艺术批评家们广泛关注。评论新的艺术形态,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批评模式,因为“只有当研究对象与具体理论模式相统一时,才会获得其他理论模式所不能取代的意义解释效果。”从而揭示出艺术现象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批评家们深谙此道,他们自觉从媒介视角进行艺术批评实践,媒介批评应运而生,并在网络媒介时代迅速发展为一种被频频使用的艺术批评方法。媒介批评,以其对新的艺术形式解释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取得了传统艺术批评方法不能取代的地位。

媒介(单数medium,复数media,也被译为媒质、媒体),最初用于传播学,后来逐渐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在美学和艺术学中,“媒介”主要在技术层面被使用,组成审美媒介、媒介文化、媒介批评、新媒介/媒体艺术等专业术语。通常,“媒介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如书(甲骨、竹简、帛书、纸书)、相片、录音磁带、电影胶片、录像带、影音光盘等;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移动电话等)、广播类(布告、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等)和网络类(如国际互联网、vod随选视讯)三大类。”其中,与艺术有关的主要是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广播类和网络类等媒介要素,我们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审美媒介。当媒介与艺术发生关联后,这时的媒介便是审美媒介了。

本文中所谓的媒介批评,即从艺术符码的存储和传达的技术和传播视角,对艺术作品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媒介批评的对象除艺术作品外,还包括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涵盖的“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都属于艺术范畴。

但是,作为艺术批评方法的媒介批评与传播学中的“媒介批评”不同,传播学的媒介批评是指对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批评,与社会学家们指责利用控制媒体形成的话语霸权去操纵民意,以此限制公共民主性政治活动的批判也存在差别(如布迪厄的媒体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批评新方法,如同精神分析批评把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艺研究一样,媒介批评从技术的层面,将传播理论运用于艺术批评,从其他学科吸收理论资源,带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在漫长的媒介与艺术结合的演变过程中,从原始社会的工艺媒介、口头语言,到奴隶社会的书面文字、再到近现代的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直至今天的互联网,每一种新媒介的发明,都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次革命性剧变。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形态和运用该种媒介创作的艺术形式。如工艺媒介时代,彩陶、青铜器、衣饰和器物等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间都起到了文化思想的传播与交流的作用。工艺媒介时代的“艺术品”是为实用制作的,与今天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创作和为满足大众精神需求批量生产的艺术产品不同。那时,“艺术品”的制作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只是附带起到了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作用。

口语媒介时代,歌谣、神话和史诗是这个时代的主要艺术形态。最初的言语艺术作品,就是依靠口耳相接流传下来的。口语的诞生,是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不需要科技的力量,口语媒介的存储性和传播性都很低,很多口头文学作品因此而失传。

文字媒介时代,带来了语言艺术如诗歌、散文以及传奇的兴盛。文字媒介的传播性较之前两种媒介形态有所增强。用刀笔刻录在石头、兽骨、纸张、绢帛上的文字利于长期留存,文学作品在时间流逝中依靠人力或驿马的携带传播开来,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字在更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媒质的作用。

手工印刷媒介时代的主要艺术形式是白话小说。文字和图画的一次制版,可以被反复印刷多次。手工印刷与刀笔刻写相比,大大加快了文学的传播速度,也促使该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代表性体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篇幅和数字上有显著增加。手工印刷媒介的发明,开创了媒介技术的新纪元。它向我们预示:下一次媒介技术革命不会遥远。

大众媒介的时代到来显示出媒介的强大威力。在大众传媒时代,电影以先天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媒介商业利润,宣告了文学传播霸主地位的终结。手工印刷时代结束,机械印刷,如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形态和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成为主流传媒。从这个时代开始,人类认识到媒介对人类进步的巨大意义。

网络媒介时代,代表艺术是数字艺术或新媒体艺术。由电脑、因特网、网站三部分构成的网络媒介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媒介,它们将人类艺术的传播推进到网络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与传统媒介进一步融合,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例如:新型恶搞作品要借助电脑先进技术——融导演、编剧、音响配置、图像处理于一身的多种制作手段。在网络时代,与技术息息相关的艺术种类越来越繁复,如音乐、舞蹈、文学、电影、电视、新媒体艺术都需要用媒介制作、负载和传播。网络媒介时代的技术,不仅生产使用价值,也生产着精神价值,是美的技术。

总之,技术与艺术由初期的结合到对立再返归统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合——分——合的历史演变过程。远古时代的艺术是精湛的手工技艺,是通过经验获得的熟练操作技巧。手艺人或者说工匠就是所谓的艺术家。从文字媒介时代到手工印刷媒介时代,艺术与技术分流,在工业革命时期,它们仿佛势不两立。从大众媒介时代开始,技术与艺术又交融在一起难分难解。尤其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掌握媒介技术的使用方法,成为艺术创作的前提。在这两个时代,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技术理性中包含了感性因素。尤其是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艺术与技术的界限、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界限。各种新兴的电子媒介技术,形成了复杂的媒介环境,媒 介技术对艺术的审美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有何种媒介,就有何种艺术,一种艺术形态还会形成不同的艺术思潮和流派,这时,批评家们建立的批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而是针对各种电影思潮和流派创立不同的批评话语。比如:针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形成了德国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印象主义等电影流派。绘画上的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文学上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文学、荒诞派戏剧等流派。新的艺术批评理论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直觉主义与意识流、存在主义和荒诞派等等。无论如何,艺术批评家至少要建构一种针对某一类艺术形式有解说力的艺术批评方法。

当代西方艺术批评发生了两次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艺术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第二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品转向重点研究欣赏者的接受。后一次转移,不能不说与大众传媒的发达,艺术作品走进千家万户有关。解释和接受美学家们认为,艺术作品的意蕴不是作者设定的,也不是唯一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观者的解读,才能成为艺术品。但是,理论家们忽略了达成从艺术家到作品再到读者接受的两个转向之间的中介,即艺术家是利用媒介(从大众传媒时代起是利用媒介及其技术)创作艺术作品,再利用媒介把他们的作品传播给读者。如作家的构思和生命体验用文字媒介的形式物化为艺术作品,存储在书中,然后利用印刷媒介把艺术品传达给读者。这个完整的过程用图示意,即:艺术家媒介及其技术艺术作品媒介及其技术读者接受。媒介是艺术创作的原材料,是存储艺术信息的容器;也是传播作品的通道。毋庸置疑,在媒介时代,艺术批评的第三个转移则为“重点从研究读者和接受转移到重点研究作者——读者、传播者和数码化技术。”这是一次媒介技术带来的艺术批评的转移,这条与新闻传播学平行发展的艺术批评的媒介研究路径,被传播学研究者称为“界外批评。”而后者,叫作“界内批评”。其实,媒介批评是从西方艺术理论的语言论转向之后的文化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批评范式。

媒介批评从发端至今已将近一个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作品中媒介成分含量增加,媒介已贯穿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如时下热映的电影《阿凡达》运用3d合成摄像机(3d fusion camera)、虚拟呈像摄像机(virtual camera)和传统摄像机(traditional camera)同时拍摄,通过网络传输影像数据,在远离拍摄现场的城市里由计算机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阿凡达》是利用计算机媒介技术制作的一个范例。如果没有今天高端的媒介技术,我们就看不到这部充满立体感的超现实场景和人物的精彩绝伦影片。对于这部影片,如果艺术批评家不从媒介技术的视角评论它,他们又能对这部影片言说什么呢?在媒介主宰艺术的时代,以往的艺术批评方法对当代丰富复杂的研究对象已丧失了描述、解释和评价的能力。作为一个批评者,如果要真正地理解和介入作品,就必须从媒介楔人作品。如果批评家在媒介时代仍固守着传统的艺术批评方法,用旧方法去解决新问题,他们过时的钥匙打不开新造的锁。批评的原则要遵守,批评的技巧要训练,批评的范式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新。

从媒介的视角评论艺术作品,必须打破以往仅仅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或者作者的经历以及读者的接受方面对作品所作的优劣程度鉴别,给作品的制作技巧以应有的评价。艺术理论工作者不应对新出现的艺术形式保持沉默与束手无策,理论应跟上艺术创作的步伐,及时对艺术家的创作给予指导和评断,从而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和完善。

艺术批评家还担负着提高欣赏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的职责,要达到这一目标,艺术批评就必须发生媒介转向,这是在当代科技背景下,艺术批评发展的必然。批评家不仅要结合作者的学识修养和艺术经历把作品纳入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还要依托作品产生时代的媒介语境鉴赏作品,“恰如克拉克在《观画》一书的献词中所言,正是弗莱教导了整整一代人如何观赏绘画作品。”难道我们当代的批评家不该象弗莱那样教导读者们如何欣赏新媒体艺术吗?

从20世纪初期至今这个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百年间,涌现出了许多从媒介角度评论艺术作品的批评家。他们的批评实践是不约而同的,在批评家们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媒介批评”这种艺术批评维度,但无人能否定他们的批评不是媒介批评。在西方艺术批评史上影响较大的媒介批评理论主要有:洛文塔尔(leolowenthal,1900-1993)的文艺传播批判理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和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的媒介美学等。

洛文塔尔是最早从媒介传播的视角研究艺术的艺术传播理论家,他“从传播角度出发进行文艺研究,同时又从文艺角度出发进行传播研究。”他把文艺与传播结合起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从媒介人手,考察大众传播时代的艺术特征,寻找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与媒介的关联,从而揭示艺术转型的奥秘。洛尔塔尔敏锐地发现:只有“从传播的角度,把对文艺本质的探讨放在传播这一基点上,把文艺传播作为文艺自身的存在方式、作为本体存在的范畴来研究,才能深刻认识文艺的本质。”艺术作品在传播中被欣赏和消费,在鉴赏主体的一次次解读中作品的内涵被领悟,“传播”已成为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种理论体系的建立,创造的不仅是它的内容,而且包括它的形式。一种理论要具有创新性,除了内容上的新意外,还必须用新的概念和范畴表达这些内容。洛文塔尔为了增加其艺术传播理论的有效性和说服力,他提出了两个具有原创性的范畴:“‘传播力场,和‘理解力场”,并赋予其独特的内涵。洛文塔尔的艺术传播理论,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创新,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可操作性。他在20世纪20年代前即着手从媒介传播的角度研究艺术,科技和艺术的发展证明了他的艺术传播理论的前瞻性和开拓性。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论述了印刷术和照相术的复制功能取消了艺术作品的原本,艺术作品唯一性消失。复制技术也取消了传统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神圣性和唯一原本的珍贵性,笼罩在传统艺术作品上的“光晕(aura)”熄灭了。但是,作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一方面直接指向对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历数印刷技术和摄影技术的诸种“罪状”,惋惜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另一方面,他接受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看作和物质生产具有相同规律的特殊的精神生产,认识到复制技术对艺术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他推崇建立在现代技术之上的“第七艺术”——电影艺术,给予摄影和电影等现代艺术带来的“惊颤”效果以高度评价。这两种观点统一于本雅明的艺术理论中,从表面看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这正体现了本雅明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媒介技 术的进步对不同艺术形式产生的影响。

实际上,复制技术并不能宣告所谓“原本”的不复存在。电影、电视、照片的复本与原本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说,每一个复件都是原本。复制不仅没有导致原本的丧失,相反,倒是有利于艺术的普及。本雅明或许认为艺术欣赏只是少数社会精英们的专利。艺术需要进入民间,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享受。复制技术、传播媒介担负着开辟艺术通向世俗化之路的重任。

在工业革命稍后的一个时期内,技术化的艺术意味着美学上的失败,因为那个时代的媒介技术不像当代这样发达和强大并取得了在审美活动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具有一种特殊的调解功能,那么,在现代主义艺术发展阶段,艺术尚不能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科技之间的对立。现代主义科技发展只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科学尚未发展到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阶段。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批评;媒介;媒介批评

随着当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艺术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无论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传播,还是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技术因素与艺术元素始终交织在一起,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互化”的关系,即艺术被技术化,技术被艺术化。尤其在新媒体艺术蓬勃兴起以后,媒介不仅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撑,而且显示出支配性地位。可见,技术性已经逐渐演化为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艺术与媒介的高度融合对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产生的影响,引起了艺术批评家们广泛关注。评论新的艺术形态,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批评模式,因为“只有当研究对象与具体理论模式相统一时,才会获得其他理论模式所不能取代的意义解释效果。”从而揭示出艺术现象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批评家们深谙此道,他们自觉从媒介视角进行艺术批评实践,媒介批评应运而生,并在网络媒介时代迅速发展为一种被频频使用的艺术批评方法。媒介批评,以其对新的艺术形式解释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取得了传统艺术批评方法不能取代的地位。

媒介(单数medium,复数media,也被译为媒质、媒体),最初用于传播学,后来逐渐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在美学和艺术学中,“媒介”主要在技术层面被使用,组成审美媒介、媒介文化、媒介批评、新媒介/媒体艺术等专业术语。通常,“媒介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如书(甲骨、竹简、帛书、纸书)、相片、录音磁带、电影胶片、录像带、影音光盘等;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移动电话等)、广播类(布告、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等)和网络类(如国际互联网、vod随选视讯)三大类。”其中,与艺术有关的主要是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广播类和网络类等媒介要素,我们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审美媒介。当媒介与艺术发生关联后,这时的媒介便是审美媒介了。

本文中所谓的媒介批评,即从艺术符码的存储和传达的技术和传播视角,对艺术作品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媒介批评的对象除艺术作品外,还包括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涵盖的“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都属于艺术范畴。

但是,作为艺术批评方法的媒介批评与传播学中的“媒介批评”不同,传播学的媒介批评是指对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批评,与社会学家们指责利用控制媒体形成的话语霸权去操纵民意,以此限制公共民主性政治活动的批判也存在差别(如布迪厄的媒体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批评新方法,如同精神分析批评把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艺研究一样,媒介批评从技术的层面,将传播理论运用于艺术批评,从其他学科吸收理论资源,带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在漫长的媒介与艺术结合的演变过程中,从原始社会的工艺媒介、口头语言,到奴隶社会的书面文字、再到近现代的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直至今天的互联网,每一种新媒介的发明,都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次革命性剧变。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形态和运用该种媒介创作的艺术形式。如工艺媒介时代,彩陶、青铜器、衣饰和器物等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间都起到了文化思想的传播与交流的作用。工艺媒介时代的“艺术品”是为实用制作的,与今天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创作和为满足大众精神需求批量生产的艺术产品不同。那时,“艺术品”的制作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只是附带起到了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作用。

口语媒介时代,歌谣、神话和史诗是这个时代的主要艺术形态。最初的言语艺术作品,就是依靠口耳相接流传下来的。口语的诞生,是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不需要科技的力量,口语媒介的存储性和传播性都很低,很多口头文学作品因此而失传。

文字媒介时代,带来了语言艺术如诗歌、散文以及传奇的兴盛。文字媒介的传播性较之前两种媒介形态有所增强。用刀笔刻录在石头、兽骨、纸张、绢帛上的文字利于长期留存,文学作品在时间流逝中依靠人力或驿马的携带传播开来,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字在更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媒质的作用。

手工印刷媒介时代的主要艺术形式是白话小说。文字和图画的一次制版,可以被反复印刷多次。手工印刷与刀笔刻写相比,大大加快了文学的传播速度,也促使该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代表性体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篇幅和数字上有显著增加。手工印刷媒介的发明,开创了媒介技术的新纪元。它向我们预示:下一次媒介技术革命不会遥远。

大众媒介的时代到来显示出媒介的强大威力。在大众传媒时代,电影以先天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媒介商业利润,宣告了文学传播霸主地位的终结。手工印刷时代结束,机械印刷,如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形态和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成为主流传媒。从这个时代开始,人类认识到媒介对人类进步的巨大意义。

网络媒介时代,代表艺术是数字艺术或新媒体艺术。由电脑、因特网、网站三部分构成的网络媒介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媒介,它们将人类艺术的传播推进到网络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与传统媒介进一步融合,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例如:新型恶搞作品要借助电脑先进技术——融导演、编剧、音响配置、图像处理于一身的多种制作手段。在网络时代,与技术息息相关的艺术种类越来越繁复,如音乐、舞蹈、文学、电影、电视、新媒体艺术都需要用媒介制作、负载和传播。网络媒介时代的技术,不仅生产使用价值,也生产着精神价值,是美的技术。

总之,技术与艺术由初期的结合到对立再返归统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合——分——合的历史演变过程。远古时代的艺术是精湛的手工技艺,是通过经验获得的熟练操作技巧。手艺人或者说工匠就是所谓的艺术家。从文字媒介时代到手工印刷媒介时代,艺术与技术分流,在工业革命时期,它们仿佛势不两立。从大众媒介时代开始,技术与艺术又交融在一起难分难解。尤其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掌握媒介技术的使用方法,成为艺术创作的前提。在这两个时代,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技术理性中包含了感性因素。尤其是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艺术与技术的界限、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界限。各种新兴的电子媒介技术,形成了复杂的媒介环境,媒 介技术对艺术的审美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有何种媒介,就有何种艺术,一种艺术形态还会形成不同的艺术思潮和流派,这时,批评家们建立的批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而是针对各种电影思潮和流派创立不同的批评话语。比如:针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形成了德国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印象主义等电影流派。绘画上的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文学上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文学、荒诞派戏剧等流派。新的艺术批评理论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直觉主义与意识流、存在主义和荒诞派等等。无论如何,艺术批评家至少要建构一种针对某一类艺术形式有解说力的艺术批评方法。

当代西方艺术批评发生了两次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艺术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第二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品转向重点研究欣赏者的接受。后一次转移,不能不说与大众传媒的发达,艺术作品走进千家万户有关。解释和接受美学家们认为,艺术作品的意蕴不是作者设定的,也不是唯一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观者的解读,才能成为艺术品。但是,理论家们忽略了达成从艺术家到作品再到读者接受的两个转向之间的中介,即艺术家是利用媒介(从大众传媒时代起是利用媒介及其技术)创作艺术作品,再利用媒介把他们的作品传播给读者。如作家的构思和生命体验用文字媒介的形式物化为艺术作品,存储在书中,然后利用印刷媒介把艺术品传达给读者。这个完整的过程用图示意,即:艺术家媒介及其技术艺术作品媒介及其技术读者接受。媒介是艺术创作的原材料,是存储艺术信息的容器;也是传播作品的通道。毋庸置疑,在媒介时代,艺术批评的第三个转移则为“重点从研究读者和接受转移到重点研究作者——读者、传播者和数码化技术。”这是一次媒介技术带来的艺术批评的转移,这条与新闻传播学平行发展的艺术批评的媒介研究路径,被传播学研究者称为“界外批评。”而后者,叫作“界内批评”。其实,媒介批评是从西方艺术理论的语言论转向之后的文化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批评范式。

媒介批评从发端至今已将近一个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作品中媒介成分含量增加,媒介已贯穿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如时下热映的电影《阿凡达》运用3d合成摄像机(3d fusion camera)、虚拟呈像摄像机(virtual camera)和传统摄像机(traditional camera)同时拍摄,通过网络传输影像数据,在远离拍摄现场的城市里由计算机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阿凡达》是利用计算机媒介技术制作的一个范例。如果没有今天高端的媒介技术,我们就看不到这部充满立体感的超现实场景和人物的精彩绝伦影片。对于这部影片,如果艺术批评家不从媒介技术的视角评论它,他们又能对这部影片言说什么呢?在媒介主宰艺术的时代,以往的艺术批评方法对当代丰富复杂的研究对象已丧失了描述、解释和评价的能力。作为一个批评者,如果要真正地理解和介入作品,就必须从媒介楔人作品。如果批评家在媒介时代仍固守着传统的艺术批评方法,用旧方法去解决新问题,他们过时的钥匙打不开新造的锁。批评的原则要遵守,批评的技巧要训练,批评的范式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新。

从媒介的视角评论艺术作品,必须打破以往仅仅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或者作者的经历以及读者的接受方面对作品所作的优劣程度鉴别,给作品的制作技巧以应有的评价。艺术理论工作者不应对新出现的艺术形式保持沉默与束手无策,理论应跟上艺术创作的步伐,及时对艺术家的创作给予指导和评断,从而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和完善。

艺术批评家还担负着提高欣赏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的职责,要达到这一目标,艺术批评就必须发生媒介转向,这是在当代科技背景下,艺术批评发展的必然。批评家不仅要结合作者的学识修养和艺术经历把作品纳入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还要依托作品产生时代的媒介语境鉴赏作品,“恰如克拉克在《观画》一书的献词中所言,正是弗莱教导了整整一代人如何观赏绘画作品。”难道我们当代的批评家不该象弗莱那样教导读者们如何欣赏新媒体艺术吗?

从20世纪初期至今这个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百年间,涌现出了许多从媒介角度评论艺术作品的批评家。他们的批评实践是不约而同的,在批评家们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媒介批评”这种艺术批评维度,但无人能否定他们的批评不是媒介批评。在西方艺术批评史上影响较大的媒介批评理论主要有:洛文塔尔(leolowenthal,1900-1993)的文艺传播批判理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和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的媒介美学等。

洛文塔尔是最早从媒介传播的视角研究艺术的艺术传播理论家,他“从传播角度出发进行文艺研究,同时又从文艺角度出发进行传播研究。”他把文艺与传播结合起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从媒介人手,考察大众传播时代的艺术特征,寻找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与媒介的关联,从而揭示艺术转型的奥秘。洛尔塔尔敏锐地发现:只有“从传播的角度,把对文艺本质的探讨放在传播这一基点上,把文艺传播作为文艺自身的存在方式、作为本体存在的范畴来研究,才能深刻认识文艺的本质。”艺术作品在传播中被欣赏和消费,在鉴赏主体的一次次解读中作品的内涵被领悟,“传播”已成为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种理论体系的建立,创造的不仅是它的内容,而且包括它的形式。一种理论要具有创新性,除了内容上的新意外,还必须用新的概念和范畴表达这些内容。洛文塔尔为了增加其艺术传播理论的有效性和说服力,他提出了两个具有原创性的范畴:“‘传播力场,和‘理解力场”,并赋予其独特的内涵。洛文塔尔的艺术传播理论,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创新,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可操作性。他在20世纪20年代前即着手从媒介传播的角度研究艺术,科技和艺术的发展证明了他的艺术传播理论的前瞻性和开拓性。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论述了印刷术和照相术的复制功能取消了艺术作品的原本,艺术作品唯一性消失。复制技术也取消了传统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神圣性和唯一原本的珍贵性,笼罩在传统艺术作品上的“光晕(aura)”熄灭了。但是,作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一方面直接指向对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历数印刷技术和摄影技术的诸种“罪状”,惋惜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另一方面,他接受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看作和物质生产具有相同规律的特殊的精神生产,认识到复制技术对艺术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他推崇建立在现代技术之上的“第七艺术”——电影艺术,给予摄影和电影等现代艺术带来的“惊颤”效果以高度评价。这两种观点统一于本雅明的艺术理论中,从表面看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这正体现了本雅明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媒介技 术的进步对不同艺术形式产生的影响。

实际上,复制技术并不能宣告所谓“原本”的不复存在。电影、电视、照片的复本与原本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说,每一个复件都是原本。复制不仅没有导致原本的丧失,相反,倒是有利于艺术的普及。本雅明或许认为艺术欣赏只是少数社会精英们的专利。艺术需要进入民间,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享受。复制技术、传播媒介担负着开辟艺术通向世俗化之路的重任。

在工业革命稍后的一个时期内,技术化的艺术意味着美学上的失败,因为那个时代的媒介技术不像当代这样发达和强大并取得了在审美活动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具有一种特殊的调解功能,那么,在现代主义艺术发展阶段,艺术尚不能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科技之间的对立。现代主义科技发展只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科学尚未发展到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阶段。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艺术批评;媒介;媒介批评

随着当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艺术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无论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传播,还是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技术因素与艺术元素始终交织在一起,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互化”的关系,即艺术被技术化,技术被艺术化。尤其在新媒体艺术蓬勃兴起以后,媒介不仅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撑,而且显示出支配性地位。可见,技术性已经逐渐演化为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艺术与媒介的高度融合对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产生的影响,引起了艺术批评家们广泛关注。评论新的艺术形态,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批评模式,因为“只有当研究对象与具体理论模式相统一时,才会获得其他理论模式所不能取代的意义解释效果。”从而揭示出艺术现象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批评家们深谙此道,他们自觉从媒介视角进行艺术批评实践,媒介批评应运而生,并在网络媒介时代迅速发展为一种被频频使用的艺术批评方法。媒介批评,以其对新的艺术形式解释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取得了传统艺术批评方法不能取代的地位。wWw.133229.cOm

媒介(单数medium,复数media,也被译为媒质、媒体),最初用于传播学,后来逐渐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在美学和艺术学中,“媒介”主要在技术层面被使用,组成审美媒介、媒介文化、媒介批评、新媒介/媒体艺术等专业术语。通常,“媒介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如书(甲骨、竹简、帛书、纸书)、相片、录音磁带、电影胶片、录像带、影音光盘等;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移动电话等)、广播类(布告、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等)和网络类(如国际互联网、vod随选视讯)三大类。”其中,与艺术有关的主要是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广播类和网络类等媒介要素,我们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审美媒介。当媒介与艺术发生关联后,这时的媒介便是审美媒介了。

本文中所谓的媒介批评,即从艺术符码的存储和传达的技术和传播视角,对艺术作品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媒介批评的对象除艺术作品外,还包括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涵盖的“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都属于艺术范畴。

但是,作为艺术批评方法的媒介批评与传播学中的“媒介批评”不同,传播学的媒介批评是指对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批评,与社会学家们指责利用控制媒体形成的话语霸权去操纵民意,以此限制公共民主性政治活动的批判也存在差别(如布迪厄的媒体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批评新方法,如同精神分析批评把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艺研究一样,媒介批评从技术的层面,将传播理论运用于艺术批评,从其他学科吸收理论资源,带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在漫长的媒介与艺术结合的演变过程中,从原始社会的工艺媒介、口头语言,到奴隶社会的书面文字、再到近现代的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直至今天的互联网,每一种新媒介的发明,都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次革命性剧变。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形态和运用该种媒介创作的艺术形式。如工艺媒介时代,彩陶、青铜器、衣饰和器物等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间都起到了文化思想的传播与交流的作用。工艺媒介时代的“艺术品”是为实用制作的,与今天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创作和为满足大众精神需求批量生产的艺术产品不同。那时,“艺术品”的制作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只是附带起到了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作用。

口语媒介时代,歌谣、神话和史诗是这个时代的主要艺术形态。最初的言语艺术作品,就是依靠口耳相接流传下来的。口语的诞生,是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不需要科技的力量,口语媒介的存储性和传播性都很低,很多口头文学作品因此而失传。

文字媒介时代,带来了语言艺术如诗歌、散文以及传奇的兴盛。文字媒介的传播性较之前两种媒介形态有所增强。用刀笔刻录在石头、兽骨、纸张、绢帛上的文字利于长期留存,文学作品在时间流逝中依靠人力或驿马的携带传播开来,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字在更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媒质的作用。

手工印刷媒介时代的主要艺术形式是白话小说。文字和图画的一次制版,可以被反复印刷多次。手工印刷与刀笔刻写相比,大大加快了文学的传播速度,也促使该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代表性体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篇幅和数字上有显著增加。手工印刷媒介的发明,开创了媒介技术的新纪元。它向我们预示:下一次媒介技术革命不会遥远。

大众媒介的时代到来显示出媒介的强大威力。在大众传媒时代,电影以先天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媒介商业利润,宣告了文学传播霸主地位的终结。手工印刷时代结束,机械印刷,如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形态和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成为主流传媒。从这个时代开始,人类认识到媒介对人类进步的巨大意义。

网络媒介时代,代表艺术是数字艺术或新媒体艺术。由电脑、因特网、网站三部分构成的网络媒介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媒介,它们将人类艺术的传播推进到网络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与传统媒介进一步融合,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例如:新型恶搞作品要借助电脑先进技术——融导演、编剧、音响配置、图像处理于一身的多种制作手段。在网络时代,与技术息息相关的艺术种类越来越繁复,如音乐、舞蹈、文学、电影、电视、新媒体艺术都需要用媒介制作、负载和传播。网络媒介时代的技术,不仅生产使用价值,也生产着精神价值,是美的技术。

总之,技术与艺术由初期的结合到对立再返归统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合——分——合的历史演变过程。远古时代的艺术是精湛的手工技艺,是通过经验获得的熟练操作技巧。手艺人或者说工匠就是所谓的艺术家。从文字媒介时代到手工印刷媒介时代,艺术与技术分流,在工业革命时期,它们仿佛势不两立。从大众媒介时代开始,技术与艺术又交融在一起难分难解。尤其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掌握媒介技术的使用方法,成为艺术创作的前提。在这两个时代,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技术理性中包含了感性因素。尤其是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艺术与技术的界限、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界限。各种新兴的电子媒介技术,形成了复杂的媒介环境,媒 介技术对艺术的审美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有何种媒介,就有何种艺术,一种艺术形态还会形成不同的艺术思潮和流派,这时,批评家们建立的批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而是针对各种电影思潮和流派创立不同的批评话语。比如:针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形成了德国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印象主义等电影流派。绘画上的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文学上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文学、荒诞派戏剧等流派。新的艺术批评理论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直觉主义与意识流、存在主义和荒诞派等等。无论如何,艺术批评家至少要建构一种针对某一类艺术形式有解说力的艺术批评方法。

当代西方艺术批评发生了两次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艺术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第二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品转向重点研究欣赏者的接受。后一次转移,不能不说与大众传媒的发达,艺术作品走进千家万户有关。解释和接受美学家们认为,艺术作品的意蕴不是作者设定的,也不是唯一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观者的解读,才能成为艺术品。但是,理论家们忽略了达成从艺术家到作品再到读者接受的两个转向之间的中介,即艺术家是利用媒介(从大众传媒时代起是利用媒介及其技术)创作艺术作品,再利用媒介把他们的作品传播给读者。如作家的构思和生命体验用文字媒介的形式物化为艺术作品,存储在书中,然后利用印刷媒介把艺术品传达给读者。这个完整的过程用图示意,即:艺术家媒介及其技术艺术作品媒介及其技术读者接受。媒介是艺术创作的原材料,是存储艺术信息的容器;也是传播作品的通道。毋庸置疑,在媒介时代,艺术批评的第三个转移则为“重点从研究读者和接受转移到重点研究作者——读者、传播者和数码化技术。”这是一次媒介技术带来的艺术批评的转移,这条与新闻传播学平行发展的艺术批评的媒介研究路径,被传播学研究者称为“界外批评。”而后者,叫作“界内批评”。其实,媒介批评是从西方艺术理论的语言论转向之后的文化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批评范式。

媒介批评从发端至今已将近一个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作品中媒介成分含量增加,媒介已贯穿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如时下热映的电影《阿凡达》运用3d合成摄像机(3d fusion camera)、虚拟呈像摄像机(virtual camera)和传统摄像机(traditional camera)同时拍摄,通过网络传输影像数据,在远离拍摄现场的城市里由计算机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阿凡达》是利用计算机媒介技术制作的一个范例。如果没有今天高端的媒介技术,我们就看不到这部充满立体感的超现实场景和人物的精彩绝伦影片。对于这部影片,如果艺术批评家不从媒介技术的视角评论它,他们又能对这部影片言说什么呢?在媒介主宰艺术的时代,以往的艺术批评方法对当代丰富复杂的研究对象已丧失了描述、解释和评价的能力。作为一个批评者,如果要真正地理解和介入作品,就必须从媒介楔人作品。如果批评家在媒介时代仍固守着传统的艺术批评方法,用旧方法去解决新问题,他们过时的钥匙打不开新造的锁。批评的原则要遵守,批评的技巧要训练,批评的范式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新。

从媒介的视角评论艺术作品,必须打破以往仅仅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或者作者的经历以及读者的接受方面对作品所作的优劣程度鉴别,给作品的制作技巧以应有的评价。艺术理论工作者不应对新出现的艺术形式保持沉默与束手无策,理论应跟上艺术创作的步伐,及时对艺术家的创作给予指导和评断,从而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和完善。

艺术批评家还担负着提高欣赏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的职责,要达到这一目标,艺术批评就必须发生媒介转向,这是在当代科技背景下,艺术批评发展的必然。批评家不仅要结合作者的学识修养和艺术经历把作品纳入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还要依托作品产生时代的媒介语境鉴赏作品,“恰如克拉克在《观画》一书的献词中所言,正是弗莱教导了整整一代人如何观赏绘画作品。”难道我们当代的批评家不该象弗莱那样教导读者们如何欣赏新媒体艺术吗?

从20世纪初期至今这个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百年间,涌现出了许多从媒介角度评论艺术作品的批评家。他们的批评实践是不约而同的,在批评家们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媒介批评”这种艺术批评维度,但无人能否定他们的批评不是媒介批评。在西方艺术批评史上影响较大的媒介批评理论主要有:洛文塔尔(leolowenthal,1900-1993)的文艺传播批判理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和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的媒介美学等。

洛文塔尔是最早从媒介传播的视角研究艺术的艺术传播理论家,他“从传播角度出发进行文艺研究,同时又从文艺角度出发进行传播研究。”他把文艺与传播结合起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从媒介人手,考察大众传播时代的艺术特征,寻找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与媒介的关联,从而揭示艺术转型的奥秘。洛尔塔尔敏锐地发现:只有“从传播的角度,把对文艺本质的探讨放在传播这一基点上,把文艺传播作为文艺自身的存在方式、作为本体存在的范畴来研究,才能深刻认识文艺的本质。”艺术作品在传播中被欣赏和消费,在鉴赏主体的一次次解读中作品的内涵被领悟,“传播”已成为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种理论体系的建立,创造的不仅是它的内容,而且包括它的形式。一种理论要具有创新性,除了内容上的新意外,还必须用新的概念和范畴表达这些内容。洛文塔尔为了增加其艺术传播理论的有效性和说服力,他提出了两个具有原创性的范畴:“‘传播力场,和‘理解力场”,并赋予其独特的内涵。洛文塔尔的艺术传播理论,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创新,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可操作性。他在20世纪20年代前即着手从媒介传播的角度研究艺术,科技和艺术的发展证明了他的艺术传播理论的前瞻性和开拓性。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论述了印刷术和照相术的复制功能取消了艺术作品的原本,艺术作品唯一性消失。复制技术也取消了传统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神圣性和唯一原本的珍贵性,笼罩在传统艺术作品上的“光晕(aura)”熄灭了。但是,作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一方面直接指向对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历数印刷技术和摄影技术的诸种“罪状”,惋惜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另一方面,他接受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看作和物质生产具有相同规律的特殊的精神生产,认识到复制技术对艺术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他推崇建立在现代技术之上的“第七艺术”——电影艺术,给予摄影和电影等现代艺术带来的“惊颤”效果以高度评价。这两种观点统一于本雅明的艺术理论中,从表面看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这正体现了本雅明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媒介技 术的进步对不同艺术形式产生的影响。

实际上,复制技术并不能宣告所谓“原本”的不复存在。电影、电视、照片的复本与原本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说,每一个复件都是原本。复制不仅没有导致原本的丧失,相反,倒是有利于艺术的普及。本雅明或许认为艺术欣赏只是少数社会精英们的专利。艺术需要进入民间,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享受。复制技术、传播媒介担负着开辟艺术通向世俗化之路的重任。

在工业革命稍后的一个时期内,技术化的艺术意味着美学上的失败,因为那个时代的媒介技术不像当代这样发达和强大并取得了在审美活动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具有一种特殊的调解功能,那么,在现代主义艺术发展阶段,艺术尚不能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科技之间的对立。现代主义科技发展只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科学尚未发展到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阶段。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流媒体技术 综合网络 运用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人们在休闲娱乐活动和工作活动中经常会浏览视频、音频,流媒体技术的出现能够让人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实现一边下载一边观看,降低了缓存要求,提升了传输速度和网络质量,由此可见,流媒体技术在综合网络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基于以上,本文简要探讨了流媒体技术在综合网络中的运用,旨在进一步提升人们对流媒体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1 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技术指的是用流式传输方式对多媒体信息数据传输的一种多媒体传输技术,不需要对多媒体文件完成下载就可以观看。具体来说,其可以将文件初始部分的声音和图像进行压缩,之后将压缩包放入到流媒体技术专用服务器或相关移动终端、电脑终端等,这就建立了一个多媒体文件的缓冲区域,终端播放设备可以预先播放下载的一部分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而其他信息会自动在后台下载,并将下载之后的压缩包放入到缓冲区域中,用户不断对缓冲区域的多媒体信息进行播放,从而实现多媒体文件的边下边播。相交于传统的播放技术而言,流媒体技术在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时候不会占用过大内存,可以实现一边下载一边播放,可以实现多媒体的实时直播。

在流媒体技术的运用过程中,用户只需要等待几秒就可以在播放终端设备上对视频或音频的解压包进行观看,其有着特殊的压缩方式,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流媒体技术采用了RTP协议、RTSP协议、RTCP协议和RSVP协议,多媒体数据的传输质量更高,实时性更好。

2 流媒体技术在综合网络中的运用

流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其在综合网络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也十分重要,下面从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在网络视频会议中的运用

视频会议最早在1964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是一种远程网络会议模式,传统的视频会议是点对点之间静止或黑白活动图像的一种模拟传输方式,其对音频、视频的解压缩和压缩要求较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会议逐渐发展为彩色活动图像和多点传输的传输方式,人们对网络视频会议专业化、广播化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会议中的运用能够对会议现场直播,避免了多次信号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频繁转换,这就提升了视频网络会议的实时性,用户可以将摄像头、耳麦作为自己的视频终端和音频中断,有效降低了网络视频会议的成本,打破了网络视频的空间限制,即使身处异地,用户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参加网络视频会议,同时其视频和音频的输出和通讯质量较高,有效提升了视频会议质量。此外,网络视频会议运用流媒体技术还可以实现会议人员之间的文件共享、工作协同等功能,这就丰富了网络视频会议的功能,不仅能够结余会议时间和经费,还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由此可见,流媒体技术在综合网络视频会议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2.2 在网络视频点播中的运用

网络视频点播中涵盖了多种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讯技术等等,其是一种交互式的多媒体视频点播。网络视频点播技术转变了观众观看电视节目的被动状态,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对电视节目进行点播,从而给电视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的服务化体验。

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点播技术中的运用是十分显著的,其能够采用多媒体数据的压缩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视频点播。在网络视频点播过程中,需要服务器的存储系统有着大容量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多媒体文件的大量存储,此外,网络视频点播对于多媒体文件信息的传播速度要求较高,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是传统视频服务器所不具备的,因此传统服务器不可能完成大量的网络视频点播。

网络视频点播系统要求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传输的同步性,要求信息传输的高速性和稳定性,在运用流媒体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有效节约了用户视频终端的存储空间,增大了服务器的存储量,这就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网络视频点播。

2.3 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运用

网络远程教育是一种跨空间的新型教育模式,其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打破了传统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升了教育的灵活性,扩展了教育环境,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来进行学习,主要课程教授单位将教育内容将以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上传到网络上,用户就可以在自己的视频终端进行学习。

如果网络传输速度较低,则用户需要长时间将教育内容的多媒体文件进行下载,之后才能够学习,而学习内容的多媒体文件大都数据量较大,这就给远程教育的实现带来了困难。流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其能够实现远程教育的同步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还可以将自己的疑问反馈给教师,增加了网络教育的互动性,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能够将远程教育多媒体信息进行实时传输,从而实现多媒体课件的实时播放。

此外,流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产生一种多媒体标准技术和伸缩性编码技术,这就大大提升了用户获取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当前许多公司都开发了网络远程教育流式教学资源,例如ra音频资源、rm视频资源、ASF音频资源、qt多媒体课件格式等,这些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都是对流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了网络远程教育的实时性和动态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流媒体技术能够实现一边下载一边观看多媒体文件,这就提升了多媒体文件观看的实时性和观看质量。本文简要探讨了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点播、网络远程教育和网络视频会议等综合网络中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推进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敏.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J].电子测试,2014,03:131-132.

[2]管佩森,王肖群.数字化校园网络电视应用平台――流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2:101-103+116.

[3]安剑波,尤双枫,伍芳.浅谈流媒体技术在军事通信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53-55.

[4]朱萍.试论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01:82-83.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媒技术媒介权力受众参与

一、传媒技术的再讨论

传播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于传媒技术的研究与讨论。在整个传播学的流派发展史上,可以窥见各家之言。芝加哥学派的杜威和帕克曾多次在著作中叹息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统社会逝去的无奈,他们认为,传媒技术未来的发展,尤其是交通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也许是一个新的机会。①并且希望通过传媒技术的发展,能够让人们之间重新回到无障碍的交流,回到美国草根民主的时代。同时,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传播技术造成了大众文化对于精英文化的替代,使得精英文化逐渐边缘化。著名学者伊尼斯认为“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对某种媒介的偏好,将使社会文明的整体进程发生改变。伊尼斯得出一个结论:一切的文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媒介的问题。可见,传媒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变迁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在传媒技术改变社会历史与文明的变迁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条自上而下的组织分化研究。分为两个层次:一、媒介技术与权力赋予的关系;这里的媒介技术是一种隐性的权力,从传媒技术的发展史来看,权力赋予经历了从传统媒介为少数人赋权到现代的新媒介技术有能力给多数人提供表达机会的过程,这一历程参杂着主动与被动,平等与共享的内涵。二、当技术不再是“特权”后,受众也由原来的“受传者”演变成一批参与式受众,甚至变为主动的提供者,这对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认可。新媒体时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必然为了适应受众的口味,吸引受众的眼球,推出新的技术产品与服务。这个自上而下的从权力赋予到受众参与的过程,传媒技术自始至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技术的变革与发展培育了新的受众群体,同时也在驯化新的媒介权力组织。

二、媒介权力的分享与重新赋予

海德格尔曾说过:“关于技术工具的中性把握,恰好表明对技术本质的茫然无知。”②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以技术为基础的大众媒体在开拓人类生活空间,延伸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通过信息垄断霸占着另外一种权力资源,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往往需要通过媒介技术获取信息,对媒介及其技术的依赖导致了传媒权力赋予的延伸。

传统媒介是少数人的媒介,也只有少数人才拥有媒介赋予的权力。“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多次讲过,语言的形成、文字的问世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信息传递的伟大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杠杆。”③继口头传播与文字传播后,印刷媒介的广泛传播,改变了人们对媒介的认识,使得传播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要求对文字有基本的解码能力,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只能是部分人的媒介。广播电视的出现使人类进入到了大众传播时代,人们凭借自我的认知感知系统,分析影像与声音的符号信息表达,就能够理解并且传达正常的媒介信息,媒介的受众群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大多数人的媒介。但媒介的流向是自上而下的逐步释放的信息注释和灌输,每一种媒介的信息生产都有不同的传播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受众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他们对于信息的筛选和规避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播的权力。这一时期的传媒技术所代表的权力在少数人的手里,媒介的信息传播是单向的、线性的传播流程。

互联网等新型媒介的出现,开创了平行的、相互交错的多融合状态下的信息应用局面,使得大多数人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信息传播成为人们平时生活中最普遍、最简单的沟通和交往的方式,比如微信、微博的运用,打破时空的限制,随时的传播和反馈信息。这种主动化的、以个人为主的媒介环境,使得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以不同的组织方式架构起来,每个个体都拥有了在传统媒介时代无法彰显的话语权力。媒介权力受传媒技术的影响分散开来,并不是简单的权力切割,而是形成了表达权力的“裂变”,一条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比如转载和评论,有时候一条并无多大价值的信息或许会吸引大量网民的关注,进而形成大众的舆论场。

与权力赋予的分享性与裂变性相比,网络的公民权力表达同样也存在着趋同化,这也是传媒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后果之一。过多的网络表达释放在新媒体技术的领域中,会造成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的浪费,网民的评论造成网络虚拟舆论场的固定成见,很难接受异质的意见。这样的不健康的网络舆论状况,是传媒技术进步带来的不良影响,制约了公民的理性表达,相比较传统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的表达的数量有限,理性的成分较大,网络表达在没有边界的情况下多了一些辱骂、造谣等言语的侮辱,加剧了表达的非理性倾向。因此,在媒介技术依然会不断进步的时代,处理好传媒技术与公民表达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公民自由表达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让技术充分的服务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时代。

三、受众的角色演变与参与进阶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媒介延伸论;媒介讯息论;媒体等同;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028―03

媒体技术观是指人们对媒体技术的看法和观点,它是随着媒体技术本身的发展而变化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回顾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媒介延伸论”、“媒介讯息论”、“媒体等同”、“虚拟实在”等代表性媒体技术观。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后现代主义不断冲击人类思维的时代,我们亟须对媒体技术观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基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解析不同时期代表性的媒体技术观,系统阐述后现代视域中的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影响,以期发掘出隐藏于技术背后的新理念,逐步实现媒体技术与人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探讨教育技术学科中技术与人的关系。

一 后现代主义概述

20世纪60年代前后,西方社会开始由发达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在西方社会兴起。经过上世纪70、80年代的发展,渐成气候,到90年代形成了全球性的影响,并波及到我国。后现代主义原是一种以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当解构主义加入后现代主义行列之后,它逐步发展为一种遍及哲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的在全球颇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其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核心,它被概括为一种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泛指19世纪以来所有对现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流派或思潮。自19世纪尤其是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一部分哲学流派不满于“现代主义”将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内在与外在的二元分离或对立的思维方式,从而展开对现性的批判与超越。这些流派主要有: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理论,以及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总之,凡重视非理性价值,体现以人为尺度的哲学流派均可视为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总言之,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突出主体性、透明性、和谐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1]它以存在论代替了现代主义的认识论,用模拟取代了现实。后现代思维方式则是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为特征的。这与肇始于笛卡尔的,以肯定、建设为特征的现代主义哲学形成了宣明的对照。[2]本文则主要借鉴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结合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对不同时期的媒体技术观展开相关论述。

二 媒体技术与媒体技术观

媒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媒体形式随之发生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变化,人类对媒体技术的认知也见仁见智,不同时期各种媒体技术观层出不穷。

1 媒体技术的嬗变

媒体作为储存、提供和应用信息的工具,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在古代,图画和手稿的发展,以及借助它们对文本进行储存和复制,可以看做是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媒体发展的一个更显著的跨越是15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从此,文本和图画的大量制造成为可能。19世纪留声机的发明以及照相、投影和动画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创造了新的可能。20世纪60年代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电子时代预言式地宣告了“现代”思想的破产,电子“后现代”已经来临。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被开发出来并投入市场,之后至80年代,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今的媒体凭借着世界性的计算机链接,正通过无线电、电视和网络使通信加速。计算机网络的茁壮成长已经形成了一张用于人类交流的巨大的网,它能提供生动的资源,有力的工具和交流的平台,这种新的电气语言形成了瞬息的反馈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产生了一门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2 代表性媒体技术观:“媒介延伸论”、“媒介讯息论”、“媒体等同”和“虚拟现实”

(1) 媒介延伸论和讯息论

随着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大众媒介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到媒体技术的地位和内容。20世纪60、70年代,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在他的观念里,轮子或者文字都是媒介,因为轮子是人脚的延伸,文字是人的语言在其他载体上(石头、羊皮、纸)上的延伸,它们能克服空间和时间的障碍,帮助我们将信息传播得更远更久。可以看出,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涉及非常广泛,它和传统的媒介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此外,他在书中还指出:“‘媒介即是讯息’大概可以靠指出以下的事实来阐明: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消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3]“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提示人们在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媒介自身产生的社会影响问题。此观点主要侧重媒介自身的影响和产生的社会后果,突破了人们对媒介的狭隘的认识,把媒介的概念的范围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对人类社会活动和人类使用工具的性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2) 媒体等同

20世纪90年代,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斯坦福大学的巴伦•李维斯和克利夫•纳斯经过大量实验得出如下结论:人们对电脑是很礼貌的;人们对待用女声说话的电脑和用男声说话的电脑是不一样的;屏幕上放大的人脸可以侵入私人空间;屏幕上的动作和现实中的动作一样可以影响人的生理反应。在他们主编的《媒体等同:人们该如何像对待真人实景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一书中全面向我们证明了人和电视、电脑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互动关系与真实的社会关系和真实的物体空间的浏览是完全一致的。此研究表明媒体被看成了真实的人和地点,适用于社会关系和交往的那些规则决定了人们对媒体的反应,而不是如何使用类似于锤子或汽车之类工具的那些规则在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暗示着媒体不单纯是工具硬件,它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的成员,与人类有着紧密的社会关系,我们与媒体之间有着交往和互动。所以,个人与计算机、电视和新媒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质上是社会的,自然的,就如同显示生活中的一样。[4]换句话说,新媒体所塑造的“存在”已经与现实中的“真实”拉近了距离,该观点对于我们研究人――机关系,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媒体技术是非常富有启发意义的。

(3) 虚拟现实

近些年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套符号系统,不断在大众媒体或数码科技的模型或符码中制造事实,这正是虚拟性的体现,是一种“虚拟现实”,它不再像现代科学经由公理演绎来推出真理,而是用模型的方法来创造事实。虚拟现实是指实际上而不是事实上为真实的事件或实体,[5]它是当今计算机网络所表现出的一种现象和功能。“虚拟”一词的当代用法来自软件工程,后来变成了任何一种计算机现象,从计算机网络上的虚拟邮件到虚拟工作组,到虚拟图书馆甚至虚拟大学。在每种情况下,这个词所指的是一种不是正式的、真正的实在。美国电影《骇客帝国(The Matrix)》所虚构的那个程序和机器控制的世界,也许就是对未来社会绝好的形象化隐喻。当然这不一定会成为事实,但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新媒体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三 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视角审视上述代表性的媒体技术观

1 “媒介延伸论和讯息论”已经折射出“后现代主义的影子”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的延伸”隐含着那么一种“虚拟即实在”的倾向,这正符合眼下的新潮流。他那时候已经意识到时代即将变革的本质,新媒介将使异常成为常规。随着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人类社会迎来了网络社会或信息社会。网络作为一种媒体无疑使得麦克卢汉的格言“媒介即讯息”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麦克卢汉在40年前就创造了“地球村”、“信息时代”这样的词汇,其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或“后结构主义”还是有部分的重叠。当然,就后现代思潮的基础而言,常把麦克卢汉的早期作品,和那些流行文化作者的作品比较,其中包括巴特和结构主义者如列维―斯特劳斯(他们主要研究媒介的结构,而很少涉足媒介的实质)。这些说法所内含的意义是,麦克卢汉是个原后现代主义者,他对媒介的探索率先讨论了后现代的观点。麦克卢汉的媒体技术观强调了社会的分裂性、多元性和由拟像(或脱离概念化的符号)所主导的消费文化的崛起。[6]

2 “媒体等同”体现后现代主义的“交往理性”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提倡主体哲学对客观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而是关注可以达到沟通的主体间性,不管是在人际关系层面上,还是在内心层面上。哲学的研究焦点因此从工具理性转向了交往理性。如上文所述,人和电视、电脑及新媒体技术的互动关系与真实的社会关系和真实的物体空间的浏览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媒体等同”的理念强调了人和媒体的交互,笔者认为此观点正体现了从工具理性向交往理性的转折。

那么,我们如何和媒体进行交互呢?在实际使用媒体的过程中,作为存在者的人此时变成媒体空间的“主角”,他们在那里会将虚拟空间里的人和物当作现实生活中的“实在”进行交往活动。媒体技术所塑造的虚拟空间其实是“拟”而不“虚”的,人们在虚拟情境里,可以自由交互和通信,自发形成彼此需要的关系,他们会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去合作和竞争,构筑一个理想的社区。此时他们既是虚拟的角色又是现实中的人,他们往往与媒体进行着“真实”的交往,自觉不自觉地把现实中的规范、伦理携带到网上,使网上行为具备现实生活的仿真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如何将现实与媒体相联系的。电脑桌面并非真正的桌子,而我们却把它当作书桌,那样,我们可以放置很多东西。当我们用鼠标把一个废弃不用的文件拖入屏幕上的垃圾箱图符时,我们已经把图符当作一个虚拟的垃圾箱使用。而那些当垃圾倒掉的比特文件也不是真正的(写在纸上)文件,但实际上,它们却起着文件的作用。这些足以见得,其实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媒体空间之间有着紧密的交往关系,人们在不自觉中便已经沉浸于媒体之中。马克•波斯特曾经说过:“模拟飞行的电脑游戏与伊拉克的空战简直是一回事。”[7]

3“虚拟现实”实现后现代主义的“‘存在论’转移”

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存在论是关于存在的研究,它致力于发展一种外周景象,以便让我们体悟并言说各种存在的隐含的背景,即各种存在在其中成为真实的和有意义的世界或境域。[8] 换言之,存在论与我们对事物存在的认识有关,而与事物本身无涉。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者”,泛指的是一切的人和物,而“存在”,则指的是存在者的存在,它表现为存在者的出现,显露为某种现象,把东西摆出来。对于人这一特定的存在者,他的存在就是他的生存的方式,是他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的存在。[9]可见,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论问题触及了世界或事物显现的背景。

所谓存在论转移,是指我们在认识实在方面的改变。它是一种发生在我们世界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的知识和感觉所根植的整个背景的变化,甚至在我们尚未意识到正在发生什么之前,各种事物就已经改变了。通俗地讲,存在论转移就是指发生在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变化。例如,计算机的数据搜索功能可以一下子找出我们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在几纳秒的时间内,微处理器便能吞吐大量的数据;构建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远程教学。这些实践足以证明,我们将计算机引入生活以后,世界本身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由此,可以说计算机实现了存在论的转移。

谈论“虚拟现实”,不是指稍纵即逝的幻觉,而是研究人类生命和思想层面上意义深远的转移,即研究形而上的东西。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的使命本来就是要询问存在者之存在,或者进一步说,它追问的是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所谓存在的根据,海德格尔指的是决定存在者的“生成、消亡和持存中的某种可知的东西”。[10]虚拟现实创造了一种实在的新型关系,它实质上可以看作是在人工形式下再造我们的世界。虚拟现实系统可利用网络空间来表现物理空间,甚至在传送实况过程中,我们能体验到遥在,同时,支撑着网络世界的数据,却将用户从驱动其躯体的内部生物能中拉走,进入虚拟的实在情境中。参与的观念已经深入到虚拟性的核心中,并且用户已成为在互联网运作的媒介。麦克卢汉关于人类的想法,即人类的感官或多或少地与各个媒介有联系,他也建议过“用户是所有媒介的内容”。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曾经提出:“从延伸和代替手臂的棍棒演变到赛博空间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对实在进行摹仿、倍增、多重使用和改进。”[11]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哲学强调存在论优先于认识论,批判现代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它致力消解真实与虚拟的“二元”。在后现代的视域里,媒体技术实现了人与媒体的交往,实现了存在论的转移,暗示着人和媒体的和谐与协调。至此,我们可以系统地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角度理解具有上述代表性的媒体技术观,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人与媒体的关系,具体归纳为表1:

现今生活中,人类不仅要学会应用媒体技术,更应充分注意到媒体技术更深层次的文化涵义。媒体的身影随处可见,媒体的进步与发展伴随着理论的不断充实与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对媒体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成熟,教育技术也会在研究人与媒体技术的相互关系中不断发展。由于人类历史是一条自我意识之路,所以随着对媒体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我们也将会增加对我们自我的认识。

参考文献

[1][6]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0.

[4] 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8]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11]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1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技术指的是用流式传输方式对多媒体信息数据传输的一种多媒体传输技术,不需要对多媒体文件完成下载就可以观看。具体来说,其可以将文件初始部分的声音和图像进行压缩,之后将压缩包放入到流媒体技术专用服务器或相关移动终端、电脑终端等,这就建立了一个多媒体文件的缓冲区域,终端播放设备可以预先播放下载的一部分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而其他信息会自动在后台下载,并将下载之后的压缩包放入到缓冲区域中,用户不断对缓冲区域的多媒体信息进行播放,从而实现多媒体文件的边下边播。相交于传统的播放技术而言,流媒体技术在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时候不会占用过大内存,可以实现一边下载一边播放,可以实现多媒体的实时直播。在流媒体技术的运用过程中,用户只需要等待几秒就可以在播放终端设备上对视频或音频的解压包进行观看,其有着特殊的压缩方式,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流媒体技术采用了RTP协议、RTSP协议、RTCP协议和RSVP协议,多媒体数据的传输质量更高,实时性更好。

2流媒体技术在综合网络中的运用

流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其在综合网络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也十分重要,下面从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1在网络视频会议中的运用

视频会议最早在1964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是一种远程网络会议模式,传统的视频会议是点对点之间静止或黑白活动图像的一种模拟传输方式,其对音频、视频的解压缩和压缩要求较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会议逐渐发展为彩色活动图像和多点传输的传输方式,人们对网络视频会议专业化、广播化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会议中的运用能够对会议现场直播,避免了多次信号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频繁转换,这就提升了视频网络会议的实时性,用户可以将摄像头、耳麦作为自己的视频终端和音频中断,有效降低了网络视频会议的成本,打破了网络视频的空间限制,即使身处异地,用户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参加网络视频会议,同时其视频和音频的输出和通讯质量较高,有效提升了视频会议质量。此外,网络视频会议运用流媒体技术还可以实现会议人员之间的文件共享、工作协同等功能,这就丰富了网络视频会议的功能,不仅能够结余会议时间和经费,还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由此可见,流媒体技术在综合网络视频会议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2.2在网络视频点播中的运用

网络视频点播中涵盖了多种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讯技术等等,其是一种交互式的多媒体视频点播。网络视频点播技术转变了观众观看电视节目的被动状态,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对电视节目进行点播,从而给电视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的服务化体验。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点播技术中的运用是十分显著的,其能够采用多媒体数据的压缩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视频点播。在网络视频点播过程中,需要服务器的存储系统有着大容量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多媒体文件的大量存储,此外,网络视频点播对于多媒体文件信息的传播速度要求较高,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是传统视频服务器所不具备的,因此传统服务器不可能完成大量的网络视频点播。网络视频点播系统要求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传输的同步性,要求信息传输的高速性和稳定性,在运用流媒体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有效节约了用户视频终端的存储空间,增大了服务器的存储量,这就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网络视频点播。

2.3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运用

网络远程教育是一种跨空间的新型教育模式,其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打破了传统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升了教育的灵活性,扩展了教育环境,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来进行学习,主要课程教授单位将教育内容将以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上传到网络上,用户就可以在自己的视频终端进行学习。如果网络传输速度较低,则用户需要长时间将教育内容的多媒体文件进行下载,之后才能够学习,而学习内容的多媒体文件大都数据量较大,这就给远程教育的实现带来了困难。流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其能够实现远程教育的同步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还可以将自己的疑问反馈给教师,增加了网络教育的互动性,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能够将远程教育多媒体信息进行实时传输,从而实现多媒体课件的实时播放。此外,流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产生一种多媒体标准技术和伸缩性编码技术,这就大大提升了用户获取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当前许多公司都开发了网络远程教育流式教学资源,例如ra音频资源、rm视频资源、ASF音频资源、qt多媒体课件格式等,这些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都是对流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了网络远程教育的实时性和动态性。

3结论

综上所述,流媒体技术能够实现一边下载一边观看多媒体文件,这就提升了多媒体文件观看的实时性和观看质量。本文简要探讨了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点播、网络远程教育和网络视频会议等综合网络中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推进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张立恒 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位:

[1]胡敏.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J].电子测试,2014,03:131-132.

[2]管佩森,王肖群.数字化校园网络电视应用平台——流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2:101-103+116.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 艺术与数字技术 新媒体 方法

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使各项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同样,在艺术设计领域,作为艺术与数字相结合的产物,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设计亦是如此。本文通过以下几点,探讨了新媒体艺术设计。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与网络科技的紧密结合已经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亦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获取、处理与传递信息,信息时代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新媒体这一全新概念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通常所说的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传统媒体艺术设计的新形态,其中的“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网络技术、通信媒介、云计算等。同时,新媒体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上亦与传统媒体有着天壤之别,如手机系统终端、数字代码语言、多媒体光碟、虚拟云等新媒介。当然也有一些是从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它们更多地是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后所形成的媒体方式,如电子杂志、数字电视、电子报、数字广播等。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传播速度迅速、范围广泛

新媒体艺术设计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解决传统媒体之间的交流障碍,帮助媒体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是互联网、通讯终端等无线技术,借助高新手段在传播速度和范围发挥拥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传统媒体如需一条新闻消息,往往要通过记者采集、综合、信息转发等多项环节。而新媒体在传播程序上较为简单,只需简单的下载、上传,就能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共享,传播形式除文字外,还有图片、音乐、视频等,多样化优势明显。

(二)传播费用较低

传统媒体在制作、传播等环节往往花费较高,人们获取信息也承担一定的经济费用。而新媒体则较大程度上减少了以上环节的费用,一般都是免费传递信息给人们。

(三)互动性强

传统媒体在信息交流时,受限于时间或空间的阻碍,互动性较弱。而新媒体则在互动交流与双向沟通上拥有较大的优势,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选择的主动性需求,并依靠新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多项交流。

三、新媒体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全面的认识

由于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包含艺术设计学、现代媒体学、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多方面内容,故对其在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复杂性、融合性等特点。而现阶段国内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上缺乏深刻的思考与吸纳,传统艺术设计理念犹存,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上的认识程度不够,未能与时俱进追随新媒体的发展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制约了新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

(二)缺乏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化人才

众所周知,专业化、系统化的设计人才是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基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自身属性,要求艺术从业者既要熟练掌握动画设计、平面设计、美术设计等美学理论,也需对媒体领域的影视创作、视频设计、音频剪接等流程理解清晰。而当前教育架构下的设计人才的知识体系较为狭窄,仅仅熟悉设计理论或设计流程,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缺乏总体的认识,这并不能满足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

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实现

(一)提高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

为促进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相关企业应加大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与重视力度。需要全面认识到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复合型的新兴学科,其在内涵理念、艺术特点、艺术形式、设计要点等方面的新特征、新变化,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并挖掘符合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模式。此外,还应积极走出去,与艺术设计理念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大胆引进吸收最新理念和创新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并积极创新。努力塑造出完美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新产品,满足艺术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

(二)培养专业化艺术设计人才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高等艺术院校要深入研究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和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拥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又能熟知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方法,如此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后期的专项培训和辅导下,必然能够成为称职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人才,为我们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此外,艺术领域诸如平面设计、环境设计、书籍编排、装饰设计、摄影摄像等专业学科并不是互为独立的,各学科之间处于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状态。因此艺术高校可根据学科研究与现实状况,努力建立自身健全的动态教学资源体系,为各学科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提供便利,搭建艺术教学新平台,培养学生的设计功底与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

结语

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现代数字科技发展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当前,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传播更加全面和深入,成为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也存在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完善专业体系架构,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打造成熟市场,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媒体产业与艺术产业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邱志勇.新媒体美学――兼论数字艺术的本质与特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

[2]曹光辉.数字技术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剑南文学,2011(7).

[3]郑飞.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之我见[J].艺术科技,2013(2).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性技术

目前,随着多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为此,本文围绕计算机技术,对多媒体的内涵和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下列阐述。

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

1.1对媒体技术的含义

多媒体技术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打个简单的比方,对文本文件或者动画文件中的相关元素进行综合处理,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总结,然后采集并处理这些内容,充分运用多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建立多种媒体之间的相关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人机相互交流系统的一种技术[1]。这种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信息可以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实现和计算机交互功能的相互连接,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使文字、图像在被看见的同时还能后满足听觉的信息需求,对这种新型材料进行制作,这个过程就是多媒体技术[2]。

1.2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专业化是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所谓专业化就是多种媒体集中在一起的综合形态,能够同时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媒体信息进行交互的有效载体。数字信号是多媒体技术最基础的运行单位。在这一平台上,可以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信息结合在一起。这也说明,多媒体技术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也正是这种多样性,相互关联的信息才能进行有效的传递,然后利用数字化信息来有效解决数据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问题。

2计算机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2.1视频压缩技术

Shannon信息理论是传统压缩编码技术的基础。这一信息理论则是建立在集合论基础之上,然后利用统计概率的相关模型来对信息的来源进行描述。这种压缩编码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对信息接受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事件本身包含的具体内容、重要性、产生的后果等主要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因此,在Shannon信息理论的基础上,压缩编码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被分成很多不同的类型。(1)以照信息来源的统计特点为划分依据,该技术可以分为转换编码、预测编码、小波编码、矢量量化编码和神经网络编码等5种;(2)将数据的视觉性特征作为划分依据,那么该技术可以被分为图像编码和以图像纹理和轮廓为基础的编码等两种;(3)从图像所表达的景物特点来划分,图形编码和以内容为基础的编码是两种最主要的编码方法。其中图像编码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数据统计为基础的,将数据的冗余去除,是一种层次比较低的压缩编码方法。第二阶段则是以内容为基础,然后将其中的冗余去除,鉴别其中的对象和方法,就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压缩编码技术。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压缩编码方法,既是一种新型的压缩编码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压缩编码方法。

2.2视频点播技术

采用用户信息交流的方式进行自然进化的过程就是多媒体的交互。多媒体服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视频点播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互融合是视频点播技术发展的技术。视频点播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视技术等,是一种将上述技术整合为一体的新型技术,充分发挥了视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彻底改变了被动收看电视节目的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收看电视节目,还能够随意播放,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点播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同时,视频点播技术中传递方法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拓宽了教学的模式,影音、广播、语音、发送消息、网络影院、远程教育和点播教学等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视频服务器是该技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频系统完成功能和提高性能和质量的关键部分,所以在视频服务系统中是被重点研究的对象。视频服务除了要求保证端到端的播放质量之外,还需要观察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视频流编码压缩和传递技术、视频流调度技术、IP网与Cable网实现、存储和I/O调度策略、接入控制、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视频服务器体系结构等是视频服务系统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3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信息中的非格式化数据所占的比例较大,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归纳为三点,即对象的复杂性、数据存储的分散性和时空的同步性。其中关系数据库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多媒体资料的管理的质量依然不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基于对象数据库来管理多媒体资料并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因为基于对象是一个新一代数据库应用,它所需要的是强有力的数据模型的基础良好。这种基于对象的方法适合用来描述非常复杂的对象,结合了封装、继承、对象、多态、类等概念,所以能够对多样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清晰地描述。目前,多媒体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主要方向就是要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技术的相互结合,但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制定对象的统一标准。

2.4现实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是信息技术行业少有的高新技术之一。该技术是一种集成化的技术,具体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传感技术、网络设计等非常广泛的领域。同时,虚拟技术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三维画面的合成,让用户获得逼真的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官的体验。在虚拟技术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借助固定的设备,自然的参与到虚拟世界的体验中。现实虚拟必须通过计算机生茶,其基础必须是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具体的感官。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通过身体四肢的正常活动和虚拟环境交互。除了上述四种技术之外,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还包括流媒体技术和音频技术等,而且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这些技术也必将在多媒体技术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成熟和完善。为了切实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视频、视频会议、娱乐节目点播、军事等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和视频压缩技术、视频点播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现实虚拟技术、音像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作者:张 萌 臧书雯 单位:辽东学院

参考文献: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 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研究 基于层状结构的实时流媒体的直播与回放研究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IPTV系统 流媒体直播技术的探讨 基于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数据传输研究 流媒体技术现实在课堂直播系统中的应用 流媒体集群并发技术在视频点直播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流媒体技术远距离电视直播的设计与实践 基于网络流媒体技术的音视频直播研究与实现 基于流媒体在线直播的创新课程应用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高校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视频点播系统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 流媒体技术与Authorware流式多媒体课件制作 基于P2P流媒体的广播电台直播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VNC和P2P技术的实时课堂直播系统 基于COM技术的实时处理系统 流媒体技术在农业科技音视频网络直播系统构建中的应用 基于Windows Media SDK开发流媒体网络直播教学系统 基于DirectShow的流媒体开发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文件,并修改mediaurl属性为Live Smooth Streamin的URL。此处是:,就可以接收到实时直播的视频。

3 系统测试

由于Expression Encoder 4 SP2编码工具的编码速度和效率与独立显卡有很大关系以及IIS Web服务器对计算机性能的高要求,该系统选择联想Erazer T430计算机,其配置为:CPU是Intel酷睿i5 3350P,显卡芯片是NVIDIA GeForce G605 1GB,内存4G。服务器和客户端都是选用该计算机配置,视频源用索尼HXR-NX3摄像头采集。本文利用SmoothStreamingMediaElement类库里的ManifestReady事件对客户端的带宽进行设置,模拟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变化,测试客户端在带宽变化时客户端直播视频的清晰度。通过模拟6种不同的带宽环境,观看直播视频的清晰度,得出客户端直播视频的下载比特率如图2所示,图中纵坐标为客户端视频的下载比特率,横坐标为客户端的带宽。

图2 客户端带宽与下载比特率的关系

通过测试表明:

(1)客户端带宽越高,直播视频质量越好;反之直播视频质量就越差;

(2)客户端直播视频并不会因为客户端带宽变小而停止直播,而是用质量较差的视频来代替直播。

测试结果充分地验证了IIS实时平滑流式服务根据客户端可用带宽调整实时传送到客户端视频流质量的特点。

4 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微软的IIS实时平滑流式处理优点,并详细介绍基于IIS实时平滑流式处理技术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搭建,通过系统测试,该流媒体直播系统不会因客户端的带宽资源小而停止直播,这对带宽不稳定的用户来说,直播不会中断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客户端带宽比较大,直播视频的高清度也会越高。

参考文献:

[1]黄英平,张玲华.基于ⅡS平滑流式处理的移动流媒体系统[J].电视技术,2012(05):66-69.

[2]孙亮.基于IIS Live Smooth Streaming技术流媒体直播系统[EB/OL].[2012.11.27]..

[4]李海明,徐敬,黎燕飞.基于P2P视频点播技术的流媒体平台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04):57-60.

[5]杨国燕,韩雪梅.基于P2P网络流媒体直播系统研究与设计[J].信息技术,2008(05):152-155.

[6]李如平.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直播技术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01):80-81.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媒体;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力

一、新媒体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文化性

(一)新媒体的概念。对于新媒体概念的设定,专家和学者可谓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清华大学有关新媒体学术方面的熊教授指出,新媒体作为一个新的名词,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媒体传播之外的新的媒体传播形态。首先,新和旧就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但在媒介形态的生成中,这种“新和旧”并不仅代表时间上的先后,其中还包含技术和理念上的先进与落后之别。对于新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衍变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一件事物它不能永远停留在“新”的阶段,因此“新”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事物将会产生新旧交替,新媒体作为时代的先锋行业,这种新旧交替变得更快了。现今的新媒体形式主要指的是: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媒体形态的产生和影响,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形式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形式。

相比较于电视、报纸、广播而言,新媒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它的传播途径增加了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兴的时代产物。新的媒体传播技术通过通信技术、卫星信号、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广播电视、音频播放器等终端媒体,将我们的生活更加生动化、具体化、细致化。从新媒体的传播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将会出现多元化的媒体形态,例如:平面媒体(数字杂志、电子出版物、触摸媒体)等;广播媒体(音频数字广播MP3、MP4)等;电视媒体(液晶数字电视、触屏电视);网络媒体(网络电视、www网站、Flas);移动媒体(手机彩信、3G网络、手机视频)等。伴随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成熟和运用的广泛,新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新媒体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其中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增长速度最快,并且数字电视和手机电视也将快速发展。因此,新媒体的发展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充分的应用数字技术,才能实现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的全面联网使用,所以没有数字化的传播技术,就无法将单向的传播技术进行全面取代,因此新媒体也被叫做数字新媒体。

(二)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新媒体的传播技术是通过卫星信号等高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不断发展,并且为科技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在开放大学校园里,新媒体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承担从科学知识的发现者和提出者传送到科技知识的接受者与应用者中,还要帮助他们实现科技知识的资源共享,并且还要承担打破科技知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将不同的责任扩散到不同的个体上,将科技文化知识最终实现跨越空间的共享。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不断细分,新媒体在开放式大学的文化传播功能的分化现象与科学技术信息的分流层越来越明显,现代的科学技术传播流程一般被划分为: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哲学传播三中阶段。新媒体作为传播知识与人们间的桥梁,将把不同人群所需要的科技文化信息通过高效快捷的传播方式传播出去,当然这种传播过程是双向的。

二、新媒体对大学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新媒体的科技文化信息传播是指文化知识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跨越时空,使扩散在不同个体间的文化知识实现共享的过程,也就是传统形式上的文化知识普及。新媒体作为一种面向全球民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它的主要用途是使民众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容易,使民众的文化素养的到更有效的提升,对开放式大学文化传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基础。目前,新媒体对开放式大学的文化传播理念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文化知识的传播方式通常是线性而单向的,随着人们与多媒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从单向变成双向。新媒体必将成为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新媒体作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载体,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使传播过程变得复杂,对传播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开放大学校园内,学生通过新媒体对文化知识的传播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形式使科学、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新媒体对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新媒体在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三、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可行性

(一)理论的可行性。理论的可行性主要有三大理论依据。民本理论、信息资源的开放式理论、文化共享理论。这三大理论的不断形成和发展为新媒体在开放大学内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第一点,民本理论。何谓民本理论,它是民本思想、人本思想,是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的利益,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自古有之,“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便民、惠民、利民。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其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如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浪潮在开放大学校园内广泛传开。第二点,信息资源的开放式理论。伴随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在人们心中的日益深入,人民对民权的维护意识开始觉醒,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尤其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大学校园内,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摄取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也加快了文化传播在大学校园的可行性。第三点,文化共享理论。文化的共享理论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移动通讯、卫星信号、3G网络等新兴的传播技术渠道,进行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共享。而开放大学校园作为新媒体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共享的传播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实践的可行性。第一点,先进新媒体发展的势头迅猛,已经小有规模,并向成熟方向迈进。其表现在,新媒体的硬件配备设施已经逐渐完善,技术的支撑体系比较成熟;新媒体的传播种类不断增加,传播性能不断得到优化;使用新媒体的客户群日益增多。在开放式的大学校园内,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快,对以网络、电脑、手机为新媒体文化传播主体的工具使用较多。人们对信息获取的程度和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第二点,日益完善的社会条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满足,对精神方面的享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时机。但是,目前的新媒体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因此,为满足人民对新媒体的个性需求,开放大学内应积极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展开试点调查,对新媒体中产生的不足及时更新改进,为新媒体的文化传播的全面推广提供可行性的实践方案。第三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在开放校园内的应用开展,并对实践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新媒体多元化的发展今天,各种不同形式的新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中,且初具规模,并逐渐成熟,这为新媒体在开放校园中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四、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影响

乔治·格伯纳对新媒体的媒介培养理论曾经有这样的观点:幼年时我们从电视中不断学习的“文化知识”来看,它将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对世界观认识的基石,使电视成为意识形态、社会观点、理论信仰、总体价值等方面的主要来源。所以,作为媒体传播文化知识媒介的电视,它对好几代人,甚至社会的各个阶段打下了深刻的“电视文化”印记,对今天新媒体在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崭新的传播途径。

(一)从社会文化的信息体系来说,新媒体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系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最显著的表现为,新媒体加大了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平台,拓宽了组合途径方式。肖恩·麦克布赖特在一本书上曾经指出:最初,人类发出的原始传播信息,来源于自身的声音、手势、姿势,后来才慢慢才创造出其他传播文化信息的手段,包括:舞蹈与音乐、火光信号、锣鼓声、符号等。当人的文化传播形式从口语转变到新媒体阶段时,人类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幻影成像等打破时间和空间,原有的传播接线使新媒体在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形式变得无处不在。在新媒体与旧媒体优势互补的作用下,为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创造了多种不同的路径,方便社会信息资源的流通、传播、利用,而这些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形态也将有效的覆盖在目标人群中。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发展中,文化传播的整合速度加快,各种新媒体为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欢乐的舞台和日常化的审美平台。

(二)新媒体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模式有了显著更新。新媒体技术的提高为开放大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展和延伸了社会的互动。在传统与现实的社会互动中,社会互动的识别程序总是以一定的身份作为起点,由于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技术在社会互动中因它的匿名性丢掉了身份识别,打开了曾经的身份识别的局限性。匿名性提供了一种安全感,是一种保护机制,它诱导人们将自己真实的观点和想法直接的表述出来,而不用有所防备和躲闪,使互动性的质量及效率有所提高,对社会的向心力、认同感、凝聚力不断加强。在开放大学内,借助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一定情境下将文化传播的主客体进行互换,使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相融合,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瓦解,实现内容、技术、文化、情感的深度契合。

(三)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形式。根据麦克卢汉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媒介中指出:任何一种新媒体的自身形态即是一种文化内容。新媒体在开放大学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创造着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及新的文化秩序,甚至一些我们了解的文化通过新媒体的媒介技术包装和重新展现后,也需要重新审视、定义、接受、理解它。例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的日本馆的“未来”主题馆,竖立了一块硕大的“未来生活强”。经过触摸屏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这面墙不仅能展现与现实中的人们进行互动,还能展示2020年人类信息沟通、出行、家居、等新的生活模式,展现了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改变和发展,这种形象生动的交流模式,让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变得更加容易。又如现在许多文化的表演形式都将通过虚幻的影响和3D效果进行展现,新媒体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统一结合起着重要作用,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的文化氛围有着更丰富的包容性与参与性。

(四)新媒体为开放大学的多元式的文化传播的对接与交流带来机遇。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是文化知识的共享,也就是文化的共享内容必须是人类容易理解和认同的东西。新媒体本身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互动性等特征,确保其能够按照市场的规律高效的大量生产各种满足人们信息和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在这种语言环境下,互动、参与等理念深入人心,文化多元化的碰撞及交流频率在开放大学内是前所未有的,本土文化的逐步更新,世界观、价值观的大范围形成,使新媒体在全球文化的影响下,以其独特的解读形式和直观的表现方法,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 赵艺谦.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的新特点[J].经营管理者,2010,24(09).

[2] 余斌.浅谈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J].当代电影文学,2009(01).

[3] 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观大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4] 雷芳.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述评[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5] 刘俐俐,李心姸.浅析电视节目制作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以《东方直播室》为例[J].新闻世界,2011(06).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学

1994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网(CNNET)开通了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64K网络信道,成为我国第一个与国际互联网联接的网络,标志中国成为世界网络大家庭中的一员。自此,中国开始为进入互联网时代做准备。

一、互联网技术介入后的中国媒介环境

笔者在此引用《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①中的观点将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起始年端定为1994年。中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是以四大骨干网(CHINANET、CERNET、CHINAGBN、CSTNET)的建立为标志的,这就是中国web1.0阶段的开始。1995年1月12日,中国第一家上网媒体《神州学人》网站开通,标志着互联网技术正式进入中国新闻传播领域。②最初web1.0是基于后区技术,如海量、超级链接等方面的技术,构造了一个包容各类信息的内容平台,但仅仅只是对传统媒体信息的摘抄和拷贝,没有独立的新闻来源,缺少与受众的互动,在用户端方面没有太多释放自己能动力的可能。但到了1998年,“门户网站”概念的提出促使国内一些商业网站迅速整合。新浪、搜狐和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不断开通的大量新闻网站开始全面涉足新闻传播,提供新闻之多、之快,令人赞叹,尤其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做出了抢先报道、连续滚动报道和全方位报道,展现了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优势③。在政府扶持下,截止到2003年,以中央新闻网站为龙头、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商业门户网站发挥积极作用的中国互联网新闻报道体系的格局己经形成④。在“非典”疫情、“神五”发射与回收、美国攻打伊拉克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媒体充分体现了主流姿态。⑤此外,在网络媒体即时动员和引导舆论的作用下,网友评论热情空前高涨,并能形成舆论,甚至出现了能够引导舆论发展的意见领袖。草根化的博客、播客等的应用,不但能生动全面地记录当今中国社会的变动,还能成为新闻源或事件导火索,成为干预现实的重要力量。在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中,如2007年的重庆钉子户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及华南虎事件等等事件中,都可以看到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评论和报道,正以惊人的速度建立并加入社会和政治讨论的平台。

在这期间,党中央对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关注。2008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彭波在2008年新媒体高峰论坛上表示,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标志着网络媒体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2008年6月20日,主席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20多分钟。针对这一事件,6月26日《南方周末》报道认为,“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直面公众的提问,彰显最高领导层对网络强大影响力的首肯”,“同时亦显示官方对网络这块‘阵地’的重视与管理进入到新阶段”。

二、互联网技术对中国媒介环境的影响

笔者在此采用媒介环境学的视阈来简要分析互联网技术对中国媒介环境的影响,以此来排除媒介内容、经营方式等的干扰,研究其本身对环境的影响。从媒介环境学视阈来看,其研究对象包含一切人工干预过的社会现象,包含三个环境层次:符号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⑥研究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媒介环境的改变同样也包含这三个层次:

(一)互联网技术对符号环境变革的影响

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空间创造出一个与传统的口语、书面不同的沟通环境。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非正式性与匿名性,产生出一种崭新的电子文本语言,除了在表达方式上侧重于口语化以外,也倾向于采用简单、创新性强的符码。在互联网平台的聊天过程中,网友之间的谈话既是书面的拼写形式(线性的、有思考过程的),又是口语的表达方式(跳跃的、立即应答的),这使得书面中的规范汉语文字由单向、静态的符号系统变成一个多向、动态的超文本形式,时刻受到各种思维、各类语言(各地方言、英语等)、各种文体等的挑战。此外,网络媒体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和心理语言,语言结构具有未完成的特点。因此离散式结构、成分的省缺、跳跃、非连贯性、变异等句式充斥网络,使得汉语无法保持它传统上的特性。⑦可以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挑战了传统媒体规范汉语的能力。在当今网络沟通普及化的中国,这些网络语言的特质只会越来越影响书面或口语语言结构,以致网络上的特殊用法逐渐延伸到真实世界的语言使用中。⑧

(二)互联网技术对感知环境的影响,即对人们感官接触信息的程度、方式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带动了超文本环境下信息的多向交流。文字手稿和书籍是最早表达人类传播思想的两种形式。对读者而言,看书就是在与作者交流,无论作者生活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但这种交流是单向的、无反馈的。然而,电子文本容许文本中的思想完成快速而富于幻想的联系,超文本信息不像以往的文字手稿或书籍般死板不能更改,读者可以积极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创造文本,进行超文本的重新安排⑨。而读者也能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与其他读者进行信息交流,如今互联网平台上的博客、播客、维客、论坛等开展得红红火火,就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交流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打破了传播信息的单向传播,使得“草根”也从此享有作为传播信息源的权利。

(三)互联网技术影响了人们交往场景和行为方式,对社会环境产生了影响

1、互联网技术弱化了传统媒介对“前区”、“后区”的控制与转换。

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把人的日常交往和生活比拟为戏剧表演,将“人类的表演场”分为“前区”和“后区”。“前区”,指在“人生舞台”的表演中,可以被观众看到,并且使观众能从中获得一定意义的部分;“后区”是相对于“前区”而言的,指不让观众看到的,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舞台的部分。在戈夫曼看来,前区与后区之间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⑩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根据“场景理论”分析了媒介的场景偏向性,认为印刷媒介等传统媒介更具有“前区偏向”,他们只表达传播者想给受众看到的内容,倾向于隔离社会场景,从而有利于信息优势者维护他们的前区表演;而互联网等电子媒介具有“后区偏向”,只要有机会就能将传播者的生活琐事和工作细节表现得一览无余。从技术特性上来说,互联网是具有高度开放性的,任何组织和机构最多只能对它进行部分范围的管理和统一规划。

因此,当互联网技术介入中国媒介环境后,对于某些新闻从业者和事件的知情者来说,通过网络将某些无法见诸公开报道的采访记录传播出去,将事件的“后区”曝光给民众,是一个变通的途径。如在2008年10月底,深圳海事局林嘉祥猥亵案震惊全国,这本来是一件作为“后区”行为的政府官员私人案件,但在网民们的愤怒曝光下被迅速推上了媒体的“前区”报道,最终深圳海事局召开新闻会,宣布深圳海事局副局长、党组书记林嘉祥停职接受调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成调查组抵深展开调查。在互联网弱化传统媒介控制信息的今天,政府对“前区”、 “后区”的管理更需审时度势,对网络引发的舆情必须尽快做出反应,同时也不要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响应舆论又引导舆论,才是一种明智的态度。

2、互联网技术加速了人性化趋势下后喻文化时代的来临。

最先描述“后喻文化”的是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1970年,他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当今世界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主要源于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他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由古及今的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现代社会的信息是承载在各种媒介之上进行传播,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量不断增加,伴随着信息量更新的是信息传达的观念的更新。互联网技术已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以父辈一代为代表的权威,而网络媒介使用最多的年轻一代的爱好、个性、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更多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交流所呈现的思想上,而这种思想正挑战着传统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

结语

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媒体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十余年的发展带来的是观念的更新和媒介环境的变化。电子媒介的加入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衰亡,旧的和新的传播形式可以共存,但是社会生活的图景却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作为媒介而言,互联网媒体并没有超越新闻传播的发展规律,仍然要遵守那些基本的传播法则。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在这些规律中,添加的参数除了互联网技术,还有因技术提升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主动性的受众。而后喻社会的来临也反映着互联网信息交流所呈现的思想与传统媒介代表的意识形态的博弈。总而言之,网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社会发展的风向标。网络中集结的矛盾,往往也是社会转型期间的各阶层的矛盾。通过网络认识社会矛盾,也是化解社会冲突的一个前提。⑾展望未来之路:不断进步的互联网技术将会带来更剧烈的媒介环境变化,而这些变化也需要网络媒体自身内部的优化整合,需要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介的携手合作,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正确的社会导向。■

参考文献

①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②闵大洪,《2004年的中国网络媒体》,academic.省略/article.php?id=1852

③马持节,《十四年,中国互联网发展风雨路》,《中国传媒科技》,2009.2

④闵大洪,《2003年的中国网络媒体》,academic.省略/article.php?id=1522

⑤闵大洪,《党与党报网站》

⑥何道宽,《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五》

⑦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

⑧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

⑨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7.11

⑩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⑾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