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

纸质档案论文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1篇

自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信息化的高度进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信息化领域的蓬勃发展,而电子文件以其传播速度快、复制和修改简单等诸多优点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青睐,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信息工具之一。因此,只有及时有效的分析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档案管理中的差异性,才能真正做好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以下笔者从多个角度对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的差异进行粗浅的探索。

1、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信息载体的寿命差异

目前我国档案管理主要分为电子文件管理、纸质档案管理两种。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纸张的纤维素。因为在纸质档案管理保存中一旦遇到高温、高湿、氧化剂等化学作用就会使纸张纤维素发生氧化和水解反应,造成纸质档案的损坏。因此在档案管理中,一般对纸质档案的保存要注意排除外界环境的化学影响,使用科学、合理的保存手段可以加强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直至千年以上。

电子文件的载体主要是由磁性物质或者是光盘所构成的。首先,磁盘和磁带的支持体聚酯底基具有易产生静电、吸引尘埃、易卷曲的等诸多缺点。其连接地基和磁粉的粘合剂又具易磨损、生霉、脱离等缺点,直接影响着电子文化信息的再次使用。同时,在受到外界磁场影响时,也极易导致磁盘和磁带的退磁、消磁现象;其次,光盘的信息存取主要是利用激光进行,主要由保护层、盘基、记录介质等部分组成。而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光盘记录介质主要有硒、碳铝化合物、碲、碲合金以及一些在激光热效应作用下极易发生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而正是由于这些材料的易氧化、不稳定,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载体的寿命要相对短很多,磁带、磁盘等电子载体一般使用寿命均不超过10年,而光盘的使用寿命也不超过30年。

因此,针对电子文件使用寿命短、不稳定、易氧化等诸多特点,想要有效的提高电子文件的有效寿命,应该将电子文件存放在非阳光直射并且通风的环境中,同时对电子文件的使用寿命做详细的标注,在临近电子文件载体保质期时,应该及时进行电子文件的复制,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档案信息损失。

2、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技术寿命的差异

当纸质档案形成时,它所使用的纸张就会与字迹、内容永远的结合在一起,非人为变动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丝毫的改动。

而电子文件主要是依托于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电子信息与载体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识别、读取、修改。而一旦电子文件的技术过时,其载体上的信息将无法识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革新,以至于新的存储技术代替旧版的存储技术。如曾经使用到的存储载体5英寸软盘到目前的光盘、U盘,在短短几十年的技术发展中,最初的5英寸软盘计数机早已不法识别;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致使原生产模式消失。如单个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电子文件设备,由于某种经济原因而导致厂家破产、倒闭,而使其销售的产品无法再找到配套的产品,以至于计算机无法在识取电子文件信息。

因此,对电子文件来讲技术寿命所到来的影响远远大于其载体寿命。所以,在档案管理中,针对每一份生成的电子文件都要相应保留一套运行电子文件的操纵系统、硬件设备等读取电子文件相关的技术或者在技术更新换代时,及时做好电子文件的一系列转换工作以适应新技术革新下,电子文件的可读性和可管理性。

3、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信息保护的差异

在档案管理中我们对纸质档案信息保护的目标主要是延长纸质的使用寿命。因为纸张和纸张上记录的内容、信息在客观条件下是结为一体的,在保证纸质文件形体的同时其文字信息就得以保存下来,且不宜更改其信息的原始形态。

而对电子文件而言,记录电子文件的载体和信息是可分离的,也正因如此,电子文件信息也面临着随着被修改、盗窃、销毁的危险。同时电子病毒作为电子文件信息保护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正无时无刻的危险者计算机的系统程序。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电子文件的信息保护尤为重要。

在日常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中为了确保电子文件信息处于安全、稳定的环境下,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看管,使用数据加密法、数字水印法、数字时间印章法等方法。数据加密是指对电子文件中的电子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一种难以识别、读取的数据模式。数字水印法是指将作者的标识隐藏于电子文件之内,以确保即便文件被拷贝时,作者的相关重要标识仍然不会被拷贝走,以确保电子文件载体信息的唯一性。而数字时间印章法则是通过计算手段将形成后的电子信息予以信息封锁,一旦当归档的电子文件被恶意修改或者删除时,由于信息封锁其修改和删除时间与网上初始确认时间不符,其电子文件内容、信息不法更改,以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对计算机防火墙技术,存储和录入人员职责的权限控制,以此形成科学、有效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4、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管理方法的差异

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管理方法上有许多差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首先,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归档的方式上不同,导致其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因为电子文件是由计算机将电子信息与信息载体紧密结合在一起技术过程,而由于信息载体无法固定,在编辑修改中叶不留痕迹,致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处于复杂而又多变的环境中,给电子文件的鉴别归档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在传送和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数字签名、信息认证、加密保护等等手段,以确定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始性;其次,在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分类和编目的方式上不同,导致其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在电子文件的分类和编目上,由于电子文件在计算机中早已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文件,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到电子文件时,可以马上为电子文件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文件号,并且给出电子文件想对应的分类号和档案号。同时,可以在档案管理上建立全方位的收索工具,方便电子文件的查询,极大的降低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最后,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利用方式的不同,导致其管理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因为利用者想要查询电子文件时必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识别、读取,也因此决定了电子文件在使用上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即部分电子文件只有在符合档案管理要求,成为档案馆注册会员时才能通过远程登录等方式,经过档案管理中心确认其身份获取查阅电子文件的授权资格后,才能进行有关电子文件的查阅。因此,在电子文件的管理上,档案管理中心需要对利用者进行借阅登记并且提供相应的电脑缴费查询功能。

5、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文件作为信息化时展的智慧结晶,为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纸质档案的管理知识,更要充分了解到电子文件与其实施管理上的不同,管理的注意事项。同时,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此加强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我国社会主义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樊建平,刘兴汉,刘宏伟,吴俊翔.电子文件档案与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的差异[J].内蒙古气象,2006,(2).

[2]谢维丽.浅析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3]王红蕾,单德凯.电子文件管理刍议[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2篇

一、载体寿命的差异

纸张的耐久性取决于纤维素的性质,尽管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如高温、高湿、酸、酶、氧化剂等下,可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但只要我们在档案保护过程中,注意排除发生两大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就可以使纸质档案的寿命达到上百年甚至上千年。

电子文件的载体材料是磁性物质和光盘。聚酯底基是磁盘和磁带的支持体。聚酯底基具有易产生静电而吸引尘埃导致卷曲、易与磁粉脱离、伸长后不易恢复等缺点。粘和剂起着连接底基和磁粉的作用,它具有易热胀冷缩、磨损、脱落、粘连、生霉等缺点,直接影响信息再现。磁粉中的磁性氧化物颗粒的剩磁感应强度是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决定因素,它极易受外磁场影响而导致退磁、消磁等。光盘是利用激光进行信息存取的,它呈圆盘状,由盘基、记录介质和保护层等部分组成。目前光盘常用的记录介质主要有碲、碲合金、硒、碳铝化合物以及一些在激光热效应作用下易产生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不稳定、易氧化、易与碱溶液发生反应。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要短得多,一般仅为5—15年。

二、环境条件影响的差异

1、温湿度影响的差异。不适宜的温湿度对磁性载体、光盘和纸张均有影响。对纸张而言,高温高湿,可促进纸张发生水解-氧化反应,加速纸张内部不利化学成分对纸张的影响,也可使字迹材料发生扩散、洇化现象。而电子文件载体受温湿的影响方式截然不同。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条件下,聚酯底基易膨胀或收缩变形,光盘载体中使用的塑料、铝和多碳材料也会弯曲变形,影响激光束精确定位和数据的读写。实验证明,保存纸质档案的标准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而保存电子文件的理想温度为16℃—20℃,相对湿度为40%±5%,可见,温湿度对电子文件和纸质档案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2、灰尘影响的差异。灰尘对纸张的危害主要是机械磨损纸张、使纸张发生粘结而形成“档案砖”、给纸张带来霉菌等。而灰尘对电子文件载体的损坏主要有物理损坏、化学损坏和生物损坏。物理损坏是指污染、划伤磁盘、磁带、光盘表面,造成记录信息的损毁;化学损坏是指灰尘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磁盘、磁带、光盘载体腐蚀、降解等化学作用而毁坏,造成记录信息消失;生物损坏是指灰尘是霉菌孢子的传播者,也是霉菌的培养基、繁殖地,霉菌分泌的酶和有机酸会损坏磁性载体和光盘,使数据丢失。综上所述,灰尘均可以损坏纸张和电子文件载体。只是对纸张而言,即使灰尘已经对其产生实质性的损害,如磨损纸张、形成“档案砖”、产生色斑和霉斑等,也可通过修复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其所记录信息。而灰尘一旦对电子文件载体造成危害,载体上所记录的信息可能会局部丢失,在计算机系统上便无法读出原始信息,使电子文件失去保存价值。因此,防止灰尘对电子文件载体的危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电子文件形成和使用过程中,要采取严密的防灰尘措施。

3、外来磁场和机械震动影响的差异。磁场和机械震动对纸质档案无任何影响,而对电子文件的磁性载体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外来磁场作用于磁性载体,能使磁性涂层的剩磁发生消磁或磁化,造成信号失落或信噪比降低,破坏记录信息,影响读出效果。此外,强烈的机械震动也会影响磁性载体材料中磁分子的排列次序,造成剩磁衰减,从而破坏记录信号。因而要防止外磁场的影响,如远离强磁场,将磁性载体存放在有抗磁性的框架内或金属盒内等等,并避免强烈的机械震动。

4、光线和有害气体影响的差异。光线和有害气体对纸张的危害主要是促进纸张发生水解氧化反应,导致纸张强度的降低。而有害气体和光线特别是紫外线对电子文件的破坏力更大。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和氯气等具有酸性和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腐蚀、破坏磁性载体和光盘,致使盘基带基老化、变质和磁粉脱落,使电子文件信息丢失。光线能使电子文件载体材料发生光氧化反应,使盘基带基老化,强度下降。同时,紫外线的能量足以破坏磁性载体的剩磁的稳定性,导致信号衰减,影响磁性记录信息的读写效果。

三、技术寿命的差异

纸质文件一旦形成,其制成材料——纸张、字迹材料、字迹三者永远结合在一起,它的寿命与其内部诸因素和保护环境条件有关。而电子文件的寿命不仅与其内部诸因素和保护环境条件有关,更与技术革新有关。因为电子文件是通过计算机将信息与载体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必须通过计算机才能识读。一旦技术过时,则载体上的信息就无法读出。技术过时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革新,使旧的存贮技术消失。二是由于商业性的原因,使由单个厂家生产或销售的电子文件设备会由于厂家的破产或改变产品生产而很难找到配套产品。一般说来,大多数电子文件载体的预期寿命都超过了识读它的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期限,也就是说,技术过时对电子文件安全性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对于电子文件中数字化信息的长期存取而言,技术过时比载体损坏是更为严重的危害。针对技术过时,欧美国家在理论上提出三种解决办法:将阅读电子文件的设备与软件保存到某种技术博物馆中;在纸与缩微胶片上制作拷贝;将电子文件转换为尽可能中性格式的文档。这三种方法只能是在没有其它更好措施的情况下的暂时性办法,因为随着需要保存的电子文件数量的增大,这三种方法都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近,信息专家提出了用标准化的方法,即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用于连接开放系统的互连标准����麱?|銂ODA/ODLF,IRDS……,使不同系统和不同软件的数据可以进行互换。这种方法不失为解决技术过时的新途径。

四、信息保护的差异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 电子文件 纸质档案 差异

自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信息化的高度进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信息化领域的蓬勃发展,而电子文件以其传播速度快、复制和修改简单等诸多优点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青睐,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信息工具之一。因此,只有及时有效的分析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档案管理中的差异性,才能真正做好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以下笔者从多个角度对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的差异进行粗浅的探索。

1、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信息载体的寿命差异

目前我国档案管理主要分为电子文件管理、纸质档案管理两种。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纸张的纤维素。因为在纸质档案管理保存中一旦遇到高温、高湿、氧化剂等化学作用就会使纸张纤维素发生氧化和水解反应,造成纸质档案的损坏。因此在档案管理中,一般对纸质档案的保存要注意排除外界环境的化学影响,使用科学、合理的保存手段可以加强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直至千年以上。

电子文件的载体主要是由磁性物质或者是光盘所构成的。首先,磁盘和磁带的支持体聚酯底基具有易产生静电、吸引尘埃、易卷曲的等诸多缺点。其连接地基和磁粉的粘合剂又具易磨损、生霉、脱离等缺点,直接影响着电子文化信息的再次使用。同时,在受到外界磁场影响时,也极易导致磁盘和磁带的退磁、消磁现象;其次,光盘的信息存取主要是利用激光进行,主要由保护层、盘基、记录介质等部分组成。而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光盘记录介质主要有硒、碳铝化合物、碲、碲合金以及一些在激光热效应作用下极易发生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而正是由于这些材料的易氧化、不稳定,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载体的寿命要相对短很多,磁带、磁盘等电子载体一般使用寿命均不超过10年,而光盘的使用寿命也不超过30年。

因此,针对电子文件使用寿命短、不稳定、易氧化等诸多特点,想要有效的提高电子文件的有效寿命,应该将电子文件存放在非阳光直射并且通风的环境中,同时对电子文件的使用寿命做详细的标注,在临近电子文件载体保质期时,应该及时进行电子文件的复制,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档案信息损失。

2、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技术寿命的差异

当纸质档案形成时,它所使用的纸张就会与字迹、内容永远的结合在一起,非人为变动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丝毫的改动。

而电子文件主要是依托于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电子信息与载体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识别、读取、修改。而一旦电子文件的技术过时,其载体上的信息将无法识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革新,以至于新的存储技术代替旧版的存储技术。如曾经使用到的存储载体5英寸软盘到目前的光盘、U盘,在短短几十年的技术发展中,最初的5英寸软盘计数机早已不法识别;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致使原生产模式消失。如单个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电子文件设备,由于某种经济原因而导致厂家破产、倒闭,而使其销售的产品无法再找到配套的产品,以至于计算机无法在识取电子文件信息。

因此,对电子文件来讲技术寿命所到来的影响远远大于其载体寿命。所以,在档案管理中,针对每一份生成的电子文件都要相应保留一套运行电子文件的操纵系统、硬件设备等读取电子文件相关的技术或者在技术更新换代时,及时做好电子文件的一系列转换工作以适应新技术革新下,电子文件的可读性和可管理性。

3、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信息保护的差异

在档案管理中我们对纸质档案信息保护的目标主要是延长纸质的使用寿命。因为纸张和纸张上记录的内容、信息在客观条件下是结为一体的,在保证纸质文件形体的同时其文字信息就得以保存下来,且不宜更改其信息的原始形态。

而对电子文件而言,记录电子文件的载体和信息是可分离的,也正因如此,电子文件信息也面临着随着被修改、盗窃、销毁的危险。同时电子病毒作为电子文件信息保护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正无时无刻的危险者计算机的系统程序。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电子文件的信息保护尤为重要。

在日常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中为了确保电子文件信息处于安全、稳定的环境下,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看管,使用数据加密法、数字水印法、数字时间印章法等方法。数据加密是指对电子文件中的电子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一种难以识别、读取的数据模式。数字水印法是指将作者的标识隐藏于电子文件之内,以确保即便文件被拷贝时,作者的相关重要标识仍然不会被拷贝走,以确保电子文件载体信息的唯一性。而数字时间印章法则是通过计算手段将形成后的电子信息予以信息封锁,一旦当归档的电子文件被恶意修改或者删除时,由于信息封锁其修改和删除时间与网上初始确认时间不符,其电子文件内容、信息不法更改,以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对计算机防火墙技术,存储和录入人员职责的权限控制,以此形成科学、有效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4、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管理方法的差异

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管理方法上有许多差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首先,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归档的方式上不同,导致其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因为电子文件是由计算机将电子信息与信息载体紧密结合在一起技术过程,而由于信息载体无法固定,在编辑修改中叶不留痕迹,致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处于复杂而又多变的环境中,给电子文件的鉴别归档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在传送和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数字签名、信息认证、加密保护等等手段,以确定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始性;其次,在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分类和编目的方式上不同,导致其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在电子文件的分类和编目上,由于电子文件在计算机中早已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文件,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到电子文件时,可以马上为电子文件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文件号,并且给出电子文件想对应的分类号和档案号。同时,可以在档案管理上建立全方位的收索工具,方便电子文件的查询,极大的降低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最后,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利用方式的不同,导致其管理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因为利用者想要查询电子文件时必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识别、读取,也因此决定了电子文件在使用上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即部分电子文件只有在符合档案管理要求,成为档案馆注册会员时才能通过远程登录等方式,经过档案管理中心确认其身份获取查阅电子文件的授权资格后,才能进行有关电子文件的查阅。因此,在电子文件的管理上,档案管理中心需要对利用者进行借阅登记并且提供相应的电脑缴费查询功能。

5、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文件作为信息化时展的智慧结晶,为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纸质档案的管理知识,更要充分了解到电子文件与其实施管理上的不同,管理的注意事项。同时,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此加强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我国社会主义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樊建平,刘兴汉,刘宏伟,吴俊翔.电子文件档案与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的差异[J].内蒙古气象,2006,(2).

[2]谢维丽.浅析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3]王红蕾,单德凯.电子文件管理刍议[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纸质档案;必要性;探讨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档案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电子计算机保存、处理档案高效、准确,通过互联网传输档案快捷、方便。为此,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加快档案的电子化是大势所趋。但尽管如此,原始纸质档案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快速推进档案电子化的同时,做好原始纸质档案的留存仍然很必要。

1 原始纸质档案具有传统的认同价值

相比于进入信息化的几十年,人类使用纸的时间已经有一千多年了。纸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厚的文明积淀,纸所承载的东西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信仰。纸质档案一千多年来,广泛地为官方和民间认可。在民间,群众一直以在纸上签字画押为最高的效力。在工农业生产中,纸质档案的作用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建筑设计中,由于纸图的重要,使用的图纸往往“分为硫酸纸图、蓝图、白图三种”[1],这三种图纸的功能、质地、清晰度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并不能够被电子图纸所取代。在官方,公元403年,桓玄代晋,下令政府公文全部用纸,“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自此以后,纸质档案就一直得到官方的认可。在今天,政府的所使用的重要文件基本都是纸质的形式。在法律上,原始纸质档案是比电子档案更重要的证据。在纸质档案出现之前,中国社会的档案,是以简或帛的形式存在的。简帛档案只流行了几百年就被纸质档案替代,而纸质档案已经流行了一千多年依然没有被另一种档案形式完全取代的迹象,这足以证明纸质档案的优越性和很高的社会认同价值。原始纸质档案这种社会认同价值,除了历史的原因以外,还跟它的可感性强、可触摸性、珍稀性、不易被篡改等特性有关,而这些要项正是电子档案的软肋。

2 原始纸质档案是电子档案的基础

档案是有继承性的,在进入信息化之前的档案基本上都是以纸质性质存在的。在中国,则以1994年加入国际互联网为分界线,之前的档案基本上都是纸质档案。那么这些档案是电子档案的现实基础,在进行电子档案建设的时候,这些浩繁的纸质档案就是基础,包括政府公文、法律文书、产权证明、毕业证书、结婚证等等。所以说,即使电子档案自身没有技术缺陷,电子档案在技术上和社会认同上可以完全取代纸质档案,但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近的说,把建国以来60多年积累的所有纸质档案转换成电子档案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远的说如果把我国历史上从使用纸张积累下来的所有纸质档案都转换成电子档案恐怕也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时候也是先产生纸质档案,然后再进行电子档案的转换,比如,各种合同、账本。电子档案只能在纸质合同和账本上进行制作,在此情况下,合同、账本就具有了珍贵的原始性、稀缺性和真实性,无论电子档案制作的多么清晰、明了,都不能彻底取代原始纸质档案。如果从法律的角度看,“保证电子档案法律效力的前提是确保其原始性和真实性,确保其具有凭据能力和法律效力”[2],但是单凭电子档案本身是难以做到的,一般情况下需要纸质档案作为补充和佐证。

3 原始纸质档案有利于一部分人使用

人类虽然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但信息化还处在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信息化的影响还刚刚开始。在一部分人为信息化的优势而高呼的同时,另一部分人也执着地坚持传统。比如,作为客户交易档案的电子银行卡在很多地区都非常普及,但在偏远地区,群众还是普遍使用存折,每一次交易以后,白纸黑字显示的非常清楚,群众心里非常踏实。虽然出于信息化的便捷考虑,纸质存折在一些银行渐受冷落,但愿用存折的仍然大有人在。对于一部分居民来说,“银行存折是一个有着特殊含义的本子,它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曾一度是财富的象征”[3]。一些年龄偏大的人,运用电脑和网络不熟练,也偏好于纸质档案,纸版书、信函在这部分人中仍然有很大的市场。

电子档案本身以电脑和互联网为基本工具,由于这两种工具的局限性,一些人群不便于使用、一些人群则应限制使用。比如,很多中老年人,眼睛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不能长时间地暴露于电脑的辐射之下。青少年的眼睛正处于发育期,也不易长时间暴露于电子档案前。此外,使用电子档案一般是在有互联网的环境下,青少年容易浏览一些与电子档案无关的内容、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4 一些纸质档案具有特殊的文物价值

人类从使用纸质档案开始,诞生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档案物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字画、书籍、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政府文件、当事人手书等。宋代的留存下来的绘画作品是无价之宝,梁锴等人的画作还被作为日本的国宝保藏在日本的博物馆。宋代留存下来的数量极少的宋版书,是书籍当中的稀世珍品,不仅保存了当时的文化信息,也展示了当时的印刷工艺,如今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价值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民币。很可能存在于帝王陵寝中的《兰亭集序》原本,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奇葩。这些价值是电子档案无法比拟的。电子档案出现以后,虽然可以对这些珍贵的纸质档案进行电子留存,但永远也不可能取代它们,更无法与它们的价值相提并论。珍贵纸质档案的意义在于保存了人类在历史上的活动信息,一些有成就的艺术作品还代表了当时人类的智慧和艺术集成,不管档案存在的形式如何变化,它们的价值都是永恒的、都是无可替代的。

5 结论

原始纸质档案历史悠久,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原始纸质档案具有传统的认同价值、原始纸质档案是电子档案的基础、原始纸质档案有利于一部分人使用、一些纸质档案具有特殊的文物价值,因而在信息化条件下虽然电子档案有诸多优势,但原始纸质档案仍有存在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张振宁.试论工程图纸档案的保存形式[J].城市建设理论,2012(20)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字: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并行管理

在我国数字化办公的不断推进中,电子档案大量出现,这虽然为很多工作的高效展开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档案管理工作却因此面临着较大挑战,纸质档案的保存必要性与电子档案的纸质化必要性由此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较为头疼的问题,而这也是本文就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管理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

1.1 纸质档案

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被我们称为纸质档案,这类档案具备着不易被篡改、档案原始记录性得以实现较好保存的特性。在纸质档案的具体应用中,其本身拥有着载体稳定、使用寿命较长、能够为企业提供充分的查考依据等优点,而同时纸质档案也存在着占用库房面积大、易于磨损、造成纸张浪费、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等劣势,这些优势与劣势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较为深入的认识纸质档案[1]。

1.2 电子档案

与纸质档案对应的,通过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的档案被称为电子档案,其本身与纸质档案在载体上便存在着本质性的不同。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其本身具备着处理便捷、易于共享的优点,这些优点的存在使得电子档案在现代化社会中能够发挥远胜于纸质档案的功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子档案本身也存在着技术依赖性较高、面临多重安全风险等劣势,这些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

2 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管理现状

在简单了解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后,为了能够更为深入完成本文研究,我们还需要明晰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管理现状。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在电力设计企业的日常运行中都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电子档案主要满足企业中同类型的工程设计图纸参考与套用的需求,而这一需求的满足就使得电力设计企业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较好提升,以往使用人工调晒底图4min/1张到电子档案支持下实现的打印机出图2.5s/1张就是电子档案优越性的最好体现;而在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的应用中,纸质档案主要用于工程验收、决算等工作中,这一应用主要是由于纸质档案具备着原始记录性这一真实可信的法律凭证所致。结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电力设计企业中的应用我们不难发现,两种档案都存在着较高的存在必要性,但由于电力企业的纸质档案管理往往需手工操作,并存在着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这就使得电力设计企业的档案管理本身需要改变当下的管理现状[3]。

3 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管理的思考

结合上文论述我们能够较为深入的了解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而想要保证两种档案能够较好满足电力设计企业运行需求,我们就必须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优势互补,即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管理,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实际工作经验,笔者提出了重要电子档案文件纸质化、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正视电子档案管理难点三方面建议。

3.1 重要电子档案文件纸质化

为了保证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更好服务于电力设计企业,电力设计企业首先就需要实现重要电子档案文件纸质化,这样才能够保证自身档案管理工作更好服务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上文中笔者曾提到,纸质档案本身具备着较强的原始记录性,而这一特性恰恰是电子档案所不具备的,而由于我国当下的电子档案的凭证价值较低,这就使得电力设计企业必须将可能用于生产经营、经济纠纷、事故责任认定的电子档案文件纸质化,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管理更好服务于电力设计企业[4]。

3.2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

除了重要电子档案文件纸质化外,想要实现高质量的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管理,电力设计企业还必须实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并存,这里的并存指的是电力设计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既保存电子档案又保存纸质档案。具体来说,电力设计企业需要将需要永久保存的电子档案纸质化,将具备企业信息资源共享需求的纸质档案电子化,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并存实现,二者也才能够更好服务于电力设计企业,为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5]。

3.3 正视电子档案管理难点

除了上述两方面外,电力设计企业想要较好实现自身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管理,还必须正视电子档案管理难点。对于电力设计企业的电子档案管理来说,这一电子档案管理本身对于电子档案对存储条件、使用技术条件、网络安全等都存在着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存在本身就对电力设计企业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管理提出了较高挑战,为此电力设计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自身档案管理工作,大力看展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优质档案管理平台的构建、做好机密档案的加密等都属于电力设计企业可以开展的具体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电力设计企业的电子档案管理需要实现主页美观、界面友好、检索方便、数据安全的信息资源共享,这样才能保证电子档案管理更好服务于电力设计企业。

4 结论

在本文就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管理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相关概念、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管理现状、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管理的思考等内容,而结合这一系列内容我们能够清楚认识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管理的重要性,希望这一认知能够为相关企业带来一定启发,保证其档案管理工作更好服务于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娟.图书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并行管理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10:164-165.

[2]王蕾.城建档案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行管理初探[J].城建档案,2016,06:48-49.

[3]赵波.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集成化管理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6:174.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正确处理,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关系

 

根据“中国人民档案法”的解释,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已经保持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形成的历史价值记录。它是人们社会实践的文件,而且是有意识保存的。该文件所用的文件只需要直接形成的文件,其目的是满足信息资源的使用,为社会有需要的人士创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因此说:档案是人类记忆的基础,是连接人类生活的发展。随着电子档案的兴起,传统的档案管理受到冲击和质疑。有人甚至认为,在电子档案兴起的今天。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去研究纸质档案,因为未来的档案世界,将会是电子档案的天下。的确,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文件信息的使用,无论其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对纸质档案的研究就已完全失去意义了呢?对此,本人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管理上的区别

所谓纸质档案,就是以纸张为信息记录载体的档案。所谓电子档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以代码形式存储于特定介质(如磁盘、磁带、光盘)上的档案。作为高技术产物的电子档案,在今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对有着悠久历史传统,且至今仍广泛流传着纸质档案也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具体而言如下:

1、在档案收集归档上的区别

纸质档案的收集是文书处理部门清理已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将其中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收集齐全按照文件之间在来源、内容、时间、形式等方面的历史联系进行分类、组卷后移交档案部门。电子档案的接收工作比纸质档案较为复杂,接收方式上可采用向档案部门移交软盘、磁带或光盘,或进入档案部门网络规定的地址,通过网络归档、移交。

电子档案的归档时间与传统档案不同,纸质的归档时间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文件形式后第二年上半年归档,主要运用于行政文件;二是项目结束后归档,主要用于科技文件。电子文件则必须在文件办理结案后随时归档,或在某一时间周期定时统一归档,由文件形成部门通过网络传送给档案部门,并用电子数码签名封签认证,由档案工作人员接收登记。纸质文件的归档是非常直观的,易于辨认的。

2、在档案鉴定工作上的区别

纸质档案的价值鉴定,往往要进行多次,即分为资格审查、确定生存期和价值复审三个阶段。文件在归档前的价值鉴定即资格审查、是逐份逐页地审查文件以判明其保管价值和保管期限,归档后档案的价值鉴定即价值复审。论文大全。电子文件的鉴定必须在文件形成之初就开始进行,电子档案的鉴定和纸质档案的鉴定都是对其保存价值的判断和预测,所不同的是电子档案的判断过程要对文件的内容及某些形式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因为对于电子文件来说,技术状况与文件的真实性、可读性、应用性范围密切相关,可对其保存价值发生直接的影响,所以,电子档案的鉴定分为内容鉴定和技术鉴定两个方面,电子档案内容鉴定的原则、标准、方法与纸质档案大体相同,只是保管期限不完全适用于电子档案,技术鉴定包括可读性鉴定、无病毒鉴定和介质鉴定等。

3、在档案分类、整理过程上的区别

由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实体分类也可能将被概念分类整理所取代,因为实体分类的结果只能体现一种属性联系,这种单线排列的方式是手工操作管理档案的需要,实体整理是对文件实体分门别类,实现馆(室)藏排列的有序化。纸质文件管理中,实体整理的结果与调阅查询直接相关。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整序,不再需要对它进行像纸质文件那样的分类整理;电子文件的实体整理也仅指对脱机保存的磁盘、磁带、光盘的简单归类,整理的结果与联机检索中的信息查询无直接关系。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

4、在档案保管上的区别

纸质档案的保护性管理是指档案的库房管理,它是档案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传统档案的存储对象是纸张、磁带、胶卷等物理载体,这些载体存储信息量少,占用空间大,其库房管理要求有适宜的库房温湿度:温度14度至20度;相对湿度应在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之间和有效的防护措施如防火、防水、防潮、防霉等'八防'。论文大全。电子档案多为磁性材料,其存放环境和防护设备与纸质档案相比有明显差别,电子档案存储载体信息容量大,档案的软盘、磁带、光盘的排架长度与占用空间都很小,便于档案库房的管理,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高,需对库房温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并配备除尘、防火、防紫外线、防高度磁场和电场的设施,电子档案还要严格防范计算机病毒,因而保管条件更复杂,保管难度更大。

5、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利用方法上的区别

(1)、档案利用需求方式的差异

纸质档案利用方式的需求,档案利用者必须亲自到档案室检索,需要通过人力去翻阅、查找,档案检索显较烦琐,工作量较大。论文大全。纸质档案制作检索工具的利用界面突出单一性,档案利用检索需要翻阅页面量较大。电子档案利用需求的检索,是以计算机读取为介质的利用需求方式,在计算机上进行,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快捷查找与检索所需要利用的档案。

(2)、档案利用需求载体的差异

从档案利用需求的载体上比较,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有明显的差异。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当把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信息刻录与载体后,形成档案就可以脱离其技术和方法而独立存在。人们不依靠任何技术而能识别档案的内容、载体、结构形式,而档案的内容一旦形成相互关系后就永远无法分离。

电子档案利用的需求途径,借助了中间媒介物——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档案利用信息传播的途径显多元化。纸质档案的文字有个人字迹特征,有书写墨迹的新旧之别,不易更改和伪造,利用途径通过提供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副本或复制品,提供档案信息加工品满足有关档案用户的利用需要,使档案信息的利用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利用进入网络的开放档案,电子档案的全文数字化使得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处理和分析,不仅可以提供原件阅览,而且能够根据利用者的需要对其中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汇总、打印、复制等。

二、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特点

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它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的处理和传递;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而且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纸质档案的特点是:信息与载体的依附性、档案信息的原始凭证性、信息存储介质的耐久性。所以,作为两种介质的档案,纸质档案与电子有着诸多的不同,比如:纸质档案具有稳定、不积极、静态、永久、固定的特点;而电子档案则是不稳定、非永久性、动态、积极、流动的特点。

三、正确处理好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关系

目前,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进行共同管理,对档案界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两种不同载体的档案有着各自的特点 。既有相对性和独立性,又有统一性,我们的具体的实际工作卡。既要坚持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又不至于将纸质档案的理论、方法生硬的套搬于电子档案。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建电子的档案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不盲目地仅仅是将纸质档案制成电子副本,造成不必要的财力、物力的浪费,这样才有可能在电子档案大量涌现时,真正做到既重视电子档案,搞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又能正确地对待纸质档案,使其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类档案信息资源,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目前,我国计算机的普及利用呈上升趋势,计算机处理汉字之取代传统打字方法,利用电子文件产生纸质文件相当普及。办公自动化、自信自动化正在迅速发展,所以,电子文件取代纸质文件已是大势所趋,但是根据目前电子档案管理的技术和实际发展来看,在一定时期内,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还继续并存。

所谓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就是指在同一个档案馆(室)内,归档的同一种档案信息内容,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既要保存电子档案.又要保存纸质档案.就是在电子环境下将一些需要永久、长期保存和需要维护归档的电子档案.及时从计算机上拷贝并输出成纸质档案作常规保存。继续用传统的文件形式来保持其原始性.证据性和权益性.或是把一些利用频繁需要传输联网的已开放的纸质档案录入.转化为电子档案.以满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四期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四期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思考

有人说,在“电子档案”兴起的今天,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去研究纸质档案,因为未来的档案世界,将会是电子档案的天下。那么,这究竟是不是档案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呢?对纸质档案的研究是否真的已完全失去了意义呢?为此,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区别

所谓纸质档案,就是以纸张为信息记录载体的档案;而电子档案则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以代码形式存储于特定介质(如磁带、磁盘、光盘)上的档案。作为高新技术产物的电子档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有着悠久历史传统、且至今仍广泛流传着的纸质档案也始终是一个关注的焦点。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存于社会中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优点,二者之间就自然存在着区别:

1.载体形式及体积上:电子档案的载体形式多样,可以是磁带、磁盘、光盘等形式,打破了纸质档案仅仅是单一的纸张为载体的格局。相对于纸质档案而言,电子档案容量大、体积小、可以大大节省库房存储空间,这就解决了档案保存与存储空间的矛盾。

2.信息的可控性和可变性。电子档案相对于纸质档案而言,可以直接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省去了传统档案工作中的立卷、归档、分类等环节,使档案信息的处理快捷、方便,又能节省时间。电子档案的可操作性使利用者可以把获得的信息变活,让它们为自己的各种需要服务。利用者可以要求计算机对文件中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汇总、打印或复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自己需要的形式;而纸质档案在这些方面不具备这些优点。

3.信息的共享性和无原件概念。纸质档案是以符合证据性要求而产生并得以保护的。存在的唯一性使纸质档案的原始性容易被确定,这也是其作为凭证作用的根本原因所在;而电子档案不像纸质档案一样具有唯一性,其原始性就难以确认同时,电子档案的可共享性,使得档案可能供所有需要它的人共享,因而轻而易举地创造了“多人共用同一文件”的奇迹。这就打破了纸质档案利用排它性的局限,实现信息共享。

4.电子档案相对于纸质档案有很好的复用性。对电子档案的重复利用不会在它身上留下老化的痕迹,一份电子档案无论多少次在计算机屏幕上被显示,或有多少次被打印在纸上,都不会使它的信息受到任何损失和破坏,正当的利用活动不会对电子档案的信息寿命产生一丝一毫的伤害;而纸质档案在重复利用上明显逊色于电子档案,且在利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遭破损。

5.在利用上,电子档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距离传输,使异地利用成为可能。传统的纸质档案的利用,需要利用者亲自到档案馆查找、阅读,这就免不了路途奔波和时间的浪费;而电子档案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条件下,利用极为方便。利用者不用到档案馆来,在任何地方一网的计算机上,都可以利用档案馆的开放档案。这样,提高了利用率,方便了利用者。

总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之间存在诸多的不同。纸质档案具有的特点是:稳定、永久、静态、不积极、固定的,而电子档案则是不稳定、非永久性、动态、积极、流动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各自的特点表露得淋漓尽致,其区别也就显而易见。

三、电子档案并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档案

正因为电子档案有其它档案不具备的优点,从而在当今档案界中,出现了“电子档案热”的高潮,甚至产生了电子档案将完全取代纸质档案的论调,认为在“电子档案热”的今天,没有必要对纸质档案进行管理和研究。那么,在现实情况中是不是真的如此呢?笔者认为,至少中国目前,甚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不可能完全抛开纸质档案而以电子档案取而代之的。电子档案并非完美无缺,与纸质档案相比也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1.电子档案的依赖性与不可识别性。电子档案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等高新技术而产生的,对电子档案的利用自然要求有一定的电子技术环境。电子文件相对于纸质文件而言,有信息与载体相分离,不能直接阅读的特点,必须依赖于技术设备(硬件和软件)才能识别和利用。

2.载体不稳定且寿命短。电子档案相对于纸质档案而言,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抗破坏、抗病毒等条件要求很高,且寿命一般不超过20年,载体脆弱且不稳定,这无疑与档案的作用产生矛盾。档案馆内许多长期保存的档案,需要30年或者50年后才能对外开放,有些绝密文件,其保存期限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延长。试想,1995年进馆的电子文件,30年后载体可能已变质,其读出设备也早已更新多次,因此它是不可能等到我们将来利用之日的。

3.检索和利用各种电子档案,对电子档案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需要一定的技术,这也成为一些“机盲”利用电子档案的障碍。目前档案界的状况是基层电脑设备没有完全普及,懂电脑、会操作的人较少,即使会操作也是半路出家,遇上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就难以适应和掌握。

4.管理、开发和利用电子档案要花钱,资金问题可能会成为管理者、开发者或利用者的一种负担。管理电子档案的费用在于保障其安全性、可持续性、易用性等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环境维护中,必须考虑档案保管机构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来支持电子档案的技术要求,而这些技术设备往往都是昂贵的。在开发利用中,开发活动比纸质档案的开发成本要高得多,不仅对工作人员有特殊的业务、技术要求,而且在设备材料的消耗及通讯方面的费用也高,妥善处理好这些花费是保证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5.档案作为原始的历史记录是有其参考和凭证作用的。但电子档案的出现,打破了档案孤本的格局,档案的原始性就难以确认,这样,在现实利用中对档案的凭证作用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另外,电子档案的共享性,使电子档案在利用过程中会涉及一些权益方面的问题,如利用者的信息权、文件内容涉及的隐私权、档案文件的公布权等。档案有其一定的机密性,而电子档案在其保密上存在缺陷。电子档案的共享利用使一些机密文件,甚至关系到国家、社会利益的重要文件容易泄密,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另外,就我国的现状来看,电子档案的利用和推广也存在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不足。电子档案要求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求有特殊的环境和技术。虽说目前某些档案馆达到了这一要求,但毕竟只是少数。比如电子档案利用中,我们必须借助计算机,甚至是一台已联网的计算机,但现实与理想中的环境存在很大差距,这个差距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消失,因而电子档案在一段时期来看,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推广和普及的,更不可能替代纸质档案。

关于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的思考

随着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新技术应用问题,电子档案就是信息时代新技术的产物。这意味着有了一种新的介质、新的信息符号加入到信息存储队伍中来,古老的纸质档案面临着新的信息存储形态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对待古老与现代的这两种档案介质载体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首先要明晰的认识问题。

任何档案信息源都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作为介质存储和传播的,从古代延续下来的以纸张作为存储介质的纸质档案,无论是纸上的文字内容还是纸质、文字自身,都能传达和解读出一种信息;现在随着电子应用技术的深入,以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形成了电子档案。无论是传统存储介质,还是现代化存储介质,它们都具有使档案信息得以保存和跨越时空传播的作用;“古人曰已远,青史字不泯”,这是传统档案介质的纵向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形象反映;千里之遥共享信息资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通讯技术构建的信息网络,存贮、传递,交流档案信息,这是现代档案存储介质的及时跨地域的横向信息传播交流功能。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样是文件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信息与载体的统一体,同样具有物理实态的特征,是形成者真实活动的记录,具有参考与利用价值。二者从保管、信息含量和存储功能上各有优缺点。

从形成过程看,纸质档案是采用人工可识读的记录符号,人们可以直接识别出来。纸质档案一旦形成,其制成材料――纸张、字迹材料、字迹三者永远结合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讲,纸质档案本身不仅承载着历史,也代表着一段历史,这一点是电子档案无法替代的。由于电子档案是通过计算机录入制作生成的,所以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解码转换成人们可以识别的符号后,才能为人所用。这种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和不可识别性,与传统的纸质档案在载体质量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从自身的信息功能来看,纸质档案自身所蕴含的信息更丰富,尤其是原始凭证性是不可取代的。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其内容具有原生信息的价值,其自身的物质形态也具有原生信息的价值。档案的产生与延续,就其实质来说,属于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以一定的物质形式(纸张)而存在的,构成档案信息与载体的统一,成为社会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由于纸质档案这种信息与载体相依附的特点,形成了纸质档案特有的属性――原始记录性,这种原始记录性,不仅体现在档案信息内容的原始真实性,也表现在档案存储介质的原始依附性。因其原生信息的特点,也就具有了特有的作用――凭证作用。纸质档案的凭证作用是由其形成的特点和其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从其形成的过程及结果来看,纸质档案是从当时使用的文件直接转化而来的,它客观地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具有令人信服的原始凭证功能;与档案信息相依托的物质形态,即记载信息的载体,是由特定的责任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制作完成的实体材料,从制成的材料,到档案上的各种注记,如特定的文字、图表、具有法定效用的签署、印章等,无不体现着档案最初形成的真迹。纸质档案这种原始凭证效用是电子档案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的产物,也是档案现代化的显著标志。电子档案信息的存储介质主要有磁盘、磁带、光盘,尤其是光盘,由于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使档案信息存储量极为丰富,具有“海量存储”之称,大大高于纸质载体所存储的信息,节省可以大量保存纸质档案所占用的空间,又简化了各种档案管理环节。电子档案还可以通过用音频、视频信号或用数字代码形式存储事物信息的原来形态,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活动状况,从而改变了纸质档案记录信息的单一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反映出的信息、图、文、声、像并茂,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概貌进行全息化再现。在信息处理利用上,电子计算机具有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功能,它通过数字或代码,对信息的数字编码进行存储、传递、编辑加工处理,由计算机转换成可视、可听的信息,从而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工作中档案信息存贮、处理、输出的能力,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最大限度地实现共同享有档案信息。尽管电子档案有这诸多优势,它的一个最大特点也是缺点,就是信息与载体是可分离的,这种可分离性使文件信息随时面临着被修改、盗窃,甚至被销毁的危险。此外,电子信息保护还面临一个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电脑病毒。

从保管和耐久性看,长期以来,纸张一直作为档案信息的主导存储介质,这是因为经过实践证明,纸张具有较强的耐久性。美国国家档案局在对30亿页处于危险状况的纸质档案,研究确定其保护措施时,数十位专家对5种常用介质(磁性材料、光盘、电子文档、纸张、胶片)进行论证,最后结论是纸张、胶片是最适宜档案文献的长期保存。纸张的主要制成材料是纤维素,它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尽管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高湿、酸、酶、氧化剂等)可能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但只要我们注重排除易发生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就可以使纸质档案的寿命延长到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特别是随着档案纸张研究的深入,近年来研制出一种专门为档案用纸的耐久纸张,它采用优良的纤维原料,应用中性施胶和碳酸钙加填抄写工艺,为纸张存储介质的长久使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电子文件的载体材料一般是光盘和移动硬盘。光盘是利用激光进行信息的存取,由盘基、记录介质和保护层等部分组成。目前光盘常用的记录介质主要有碲、碲合金、硒、碳铝化合物,以及一些在激光热效应作用下易产生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不稳定,易氧化,易与碱溶液发生反应。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要短得多,一般仅为5~15年。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8篇

(一)从载体形式上看,以传统手工纸质材料档案为主

档案载体大体经历了从甲骨、金石、竹简到纸张等多次变革,从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到今天,纸张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高校档案,尤其是二级学院的档案室的档案基本上都是以纸质、实物为主要载体。纸质和实物载体档案,直接决定了档案保存的时间受到很大限制,不能长期保存。另外,也降低了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二级学院作为高校教学单位,决定了从属于二级学院的档案室主要为教学服务,同时兼顾科研、管理服务。具体而言,在档案材料方面,主要以学生的学业考试材料的存档管理为主,同时包括教师科研及管理材料。而学生的学业考试材料又占所存档案材料的绝大多数,包括学生每个学期末的考试材料和学生在第四学年的学位论文和实习材料。学生在学期末的考试材料存档主要以教学班为单位,一个教学班一个档案盒,如果材料太多一个档案盒放不下,要两个档案盒存放。而一个教学班的单门科目的考试存档材料主要包括存档标示、存档脊背、考试考核方案、试题(试卷)材料、审查表、原始成绩报告单、原始成绩分析报告、学业成绩报告单、平时成绩材料(支撑材料一般保存5-10份)。学生的学位论文存档材料一般包括论文、过程指导表格等。过程指导表格又包括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备选题目审批表(教师用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封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申请表(学生用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下达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学生用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学生用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变更审批表(教师用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落实情况统计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及指导记录表(教师用表)、毕业论文(设计)书面成绩评分参考标准(教师用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评分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标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分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汇总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公开发表情况统计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估标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价表等:(个表格,每个学生平均:,页左右。在以上这些材料中,绝大多数二级学院观念陈旧,以纸质材料存档为主,以电子信息存档的占极少数。纸质材料存档有诸多弊端。首先,纸质材料不易长时保存,保存时间一般8至10年,超过10年的都要销毁。其次纸质材料查阅困难,利用效率低;再次,纸质材料档案占用空间极大,存放困难。高校二级学院一般都是临时把一些空房间利用起来作为档案室,空间有限。再加上纸质材料档案占有一定空间,且每个学期都要新存入大量的学生学业考试材料,所以一般档案室只存放近两至三年的档案材料,其余的都堆放在其他地方。这些都决定了传统以纸质材料管理档案的方式落后了,必须用更先进的方式来代替它。

(二)资金相对短缺,硬件建设不够,信息化程度低

高校二级学院的档案室建设,大都面临着资金相对短缺的困难。场所大都是由学院提供,一两台计算机,计算机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打印,其他硬件建设根本谈不上,更不要谈什么信息化了。这也是二级档案室主要以纸质档案材料为主的主要原因所在。不难看出,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发展,困难是资金。只有资金充裕,才能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才能购置计算机、路由器、扫描仪、缩微设备等,开通内部局域网,连接外部网络,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等。有了这些设备,才能把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档案,进一步促进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三)管理人员复杂,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

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对档案管理人员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有专门而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信息化方面的技能。而现下高校普遍缺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就更不要说什么二级学院了。这些二级学院的档案室管理员大都是半路出家,或者直接从专任教师转来,或者是由一些教学水平排后的教师转来,亦或者是由课时较少的教师临时借调兼任,情况比较复杂。二级学院档案室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低,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就纸质档案材料而言,首先是体式不一,有的是手写体,有的是打印体。其次,纸张大小不一。这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平时成绩支撑材料上,纸张大小不一,非常不美观,不整齐。就电子档案来说,没有进行分类保管,到处乱存,更谈不上什么保密措施了。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新举措

(一)从手工到现代,从纸质到数字化

首先,实现传统档案业务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从手工到现代的转变。二级学院传统的材料立卷归档,大多是手工和打印纸质稿相结合,一些材料必须要打印纸质稿,然后再手工签字盖章。在完成这些后,再立卷、归档,劳动强度比较大,且周期长。必须改变这种手工与打印纸质稿相结合的现状,真正实现档案业务的现代化处理。具体而言,就是利用网络,将相关电子信息档案输入到计算机中,针对档案信息的保密程度的不同,为不同人群设置一定的权限(绝对保密性的档案信息设置为禁止查阅,一般保密性的档案信息设置为验证查阅,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不设置查阅权限,对大众公开查阅),这样,可以方便不同的部门及人员查阅相关档案文件信息。其次,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改变,真正做到从纸质到数字化的转变。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就是指利用当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纸质形式等载体方式存储的信息转化为可直接被计算机利用识别的形式,从而实现对数字化信息的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传统的档案工作是对实体档案进行管理,而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中,档案的管理完全虚拟化。信息的存取,按照设立的软件程序进行整理、排序,然后输出。具体而言,对于二级学院的学生考试材料,学生考试试卷直接通过扫描的形式转化为数字化形式,而其他的相关材料只需要收集电子稿就可以了,然后再分门别类以学年、学期、科目等逐渐缩小的目录文件保存并上传就可以了。而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习材料,把打印纸质稿的过程直接省略,只保存电子稿就可以了。也可以把纸质版的材料保存份,如果上级检查,可以把这,)份给他们。当然,检查人员也可以直接到网上查阅。这样,既节约了纸张等打印的办公经费,也节约了存放纸质材料档案的空间,可谓一举两得。

(二)大力加强二级学院的软硬件和数据库建设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基础设施是指必须开通网络,即开通内部局域网,连接外部互联网。硬件基础设施是指必须购置先进的数字化的技术设备,像图文影像扫描仪,数字化的音像制作系统、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这是提高档案信息化的必要工具。其次,加强二级学院的数据库系统建设。对于作为高校档案馆的组成部分、为教学单位服务的定位而言,二级学院档案室可以直接利用高校档案馆的数据库,成为学校数据库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这就对高校档案馆的数据库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二级学院档案室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加速培养高素质的档案专业管理人才是核心所在。二级学院档案室的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保存及开发利用等,都需要专业管理人员。二级学院档案室的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档案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之上的。他们既应该具有专业的档案学知识,也应该掌握现代网络技术。为了提高高校二级学院档案室管理人员的素质,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和再培训,使其掌握专业而系统的档案学和电子信息学知识,从而为二级学院档案室的档案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提供人员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只有管理人员的素质上去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才能成为可能。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精准度;存留时间

档案的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王朝制度开始之时。自人们创造文字之时,档案也随之存在了,古时候的档案大多以“志”“考”的形式存在于历史典籍之中,因为记录于竹简、丝帛或纸张上,历经岁月,有很多遗失[1]。随着第三次可以革命的到来,档案的存在方式也得到了创新,电子档案的出现,为创建和管理档案提供了新的方式。现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接触的主要有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其中的异同,值得我们探究。

1 档案的简介

1.1 档案的定义

档案存在历史已久,其含义不言而明,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因为其“直接形成”的内涵,即表明档案文件是原始的,而其“历史记录”的阐述,即说明档案是能够阐述事实真实情况的原始文献,因此档案和图书情报、文物等是不同的。

1.2 档案的作用

档案的形成者是由社会各个群体组成的,其中包括官方和半官方机构,也包括自由组织和个人、家庭及家族等。因为档案是建立在其他真实的资料基础上的,这些资料包括语言、文字、图像等。因此,档案的最主要作用,是其对真实历史的承载[2]。

1.3 档案的价值

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它既有现实价值,又有历史价值。档案的现实价值体现在它的现实作用上,即档案可以作为解释某事或某状态发生的依据,而其历史价值体现在它的回溯作用上,即档案能够用来进行历史研究,以便人们总结过去事件的经验和教训。现实作用和回溯作用相辅相成,建构了档案的价值体系。

2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联系

档案的呈现方式有很多种,但总结来说分为纸质和电子两大类。纸质档案不言而明,是以文字方式或者图片方式记录上纸张上的信息的体现,而电子档案则包含很多,传统的电子档案有录音、录像等,现在,电子档案也包括在互联网上建立的信息。纸质和电子档案虽然呈现方式不同,但存在内在联系[3]。

2.1 记录内容的传承性

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档案,都秉承着档案的特点,即对历史直接的记录。在记录内容方面,无论是书写在纸上还是录在磁带、光盘或是以音频格式记录上电脑上的资料,都是当时发生的事件的真实体现。例如法庭上一名证人的证词,无论是在纸质档案上还是电子档案上,其内容都应该是一样的,而且,技术上来讲,可以实现纸笔记录和录音方式的互相转移。因此说,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是记录方式不同的,但是内容相同的档案建立方法,在记录内容上,是有传承性质的。

2.2 记录作用的一致性

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其存在的作用是一致的,都体现着档案的现实价值和回溯价值,这是由档案本省的特征决定的。纸质档案更为直观,可以直接由人眼直接获取所得信息,电子档案更加丰富,可以提供给人们更细节的信息。但是两种档案的作用都是记录真实发生的事件,对阅读档案的人来说,其可研究和可取证、可鉴定的价值是相同的[4]。

3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区别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虽然都记录真实历史的方式,其本质并无差别,但在记录方式、记录时空上和保存方式上是有区别的。

3.1 记录方式上的区别

记录方式是纸质与电子档案最明显的区别。纸质档案是记录在纸张上的信息。无论其以文字、符号或者图像方式呈现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在纸张上被保留的。纸张是纸质档案存在的唯一载体,纸质档案被阅读的方式也只有一种[5]。电子档案的形式有很多,如影像资料和编码程序等。因此电子档案的载体和阅读方式也有多种。人们在进行记录和使用这些档案的时候,需要用到多种设备才能够完成。

3.2 记录时空上的区别

纸质与电子档案还存在着记录时空上的区别。纸质档案可以形成在事情产生和发展的当时,也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后,由当事人或者旁观者根据事实整理得到。因此可以说纸质档案有记录的延迟性,即使当场记录的口述笔录,也不可能与事件发生同时进行。而电子档案却能够在事情发生的当下进行记录,电子档案的形成过程与事情发展可以是同步的,这是两种档案形式的最主要区别。

3.3 保存方式上的区别

另外,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保存方式不同。由于信息的载体不同,两种档案被要求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存放,以便于人们查阅。除了普遍意义上的防护和豹纹、隔热、防潮、放水、避免紫外线和其他污染破坏档案之外,纸质档案一般还要求一定的温度与湿度,而电子档案则要求要远离一定的辐射源,以免数据丢失。另外,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保管方式有很大区别:纸质档案是实体存在的,只要防止实体泄露即可,而i案子档案因为有保存在网络上和计算机上的可能,因此除了预防实体泄露之外,还要注意防止病毒、和其他方式的数据泄露。

4 结语

由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都是历史事实的记录方式,其价值和作用是一样的,但在记录方式、记录时空与保存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如何收集和记录有效信息建立档案和对不同类型的档案进行存放和管理,是档案工作人员工作中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同志在会见出席全国档案工作表彰会代表时的讲话.

[2]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

[3]李伯富.从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看中央、国家机关档案工作的发展[J].中国档案,2001,(11):24.

[4]王学礼.加紧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确保档案事业持续发展[J].中国档案,2001,(10):4.

[5]张晓娴.信息时代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的思考[J].学校档案,2003,(1):15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数字化 档案 电子档案 纸质档案 问题 对策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中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各自特点及其互补性纸质文件是归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纸质文件是当前信息存贮和传播的主导介质。纸质文件以文字、图形附着于纸质载体,它所提供的信息可直接读取,不可与载体分离。易于保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保存寿命长;但其不易增删,信息存贮量小,远距离传播速度慢,共享性差。

一、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概念

所谓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是指文件归档后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二者的共存,也称作“双套归档”。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实现,可以是对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也可以是对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双套归档使同一份文件的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共同处于留存和可利用状态。

两套档案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当前办公自动化的应用和普及所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和与之相伴的纸质文件,按归档要求,需一并进入档案室并移交给档案馆;二是随着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现有档案馆藏纸质档案也将逐渐实行数字化,也会随之产生大量电子档案。此外,对某一机关而言,也不是机关的全部档案都存在两套的情况,而只有发文部分才会既有纸质文件又有电子文件,收文却只有纸质文件,电子文件存放在对方发文机关。不过,当全国所有机关间的办公都实现了网络化后,文件的传输和阅读都在计算机上进行时,就没有这种区别了。但是,由于人们长期形成的阅读纸质文件的习惯,想必人们还会将机上文件下载转化为纸质文件阅读,这样也将出现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并存的局面。

在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当前大力倡导建设数字化档案馆之时,档案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问题有其必要性和特殊的意义。档案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纸质档案双套保存,主要是基于档案的安全和利用的方便这两个基本目的,但内容和载体完全相同的档案双套保存,是一种重复保存。

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中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各自特点及其互补性纸质文件是归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纸质文件是当前信息存贮和传播的主导介质。纸质文件以文字、图形附着于纸质载体,它所提供的信息可直接读取,不可与载体分离。易于保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保存寿命长;但其不易增删,信息存贮量小,远距离传播速度慢,共享性差。电子文件是指在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中生成的社会活动记录,即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电子文件增删容易,存贮量大,易于快速远距离传播信息,共享性强。它们具有更准确、形象、生动,以及最简单的信息记录方式和便于检索、海量存储等优势。电子文件自计算机诞生以来,特别是近十年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之超过了除纸质以外的任何现行文件。未来与纸质文件并驾齐驱,乃至超过纸质文件,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电子文件具有易更改,安全性差,寿命短,原始性难以保证,长期保存困难很大等方面的不足。所以按其形成规律将二者有机衔接起来,取各自所长,避各自所短。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关键要看两种档案是否完全相同,能否相互取代。如果两套档案从内容到载体形式都完全相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则是完全重复保存制,显然是无此必要的,但如果两套档案只要在某方面存在差异,那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就不算重复保存制,该不该实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就要做具体分析了。无论是电子档案纸质化还是纸质档案电子化后形成的两套档案,虽然两者在内容方面完全相同,但其载体形式和功能、效力却有较大差异。

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得长期以来作为信息主要承载形式的档案的存储介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由以纸张为介质的传统纸质档案正逐步向以磁盘、光盘等形式为介质的电子文件过渡。但是由于当前技术力量、设备配置、法律保障等问题不能得到同步发展,因此,在从现在开始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档案工作将处于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并存的阶段。如何做好这一过渡时期基层档案管理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完成手工档案管理向现代化档案管理的过渡,是我们档案工作者所面临的全新课题。

两套档案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当前办公自动化的应用和普及所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和与之相伴的纸质文件,按归档要求,需一并进入档案室并移交给档案馆;二是随着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现有档案馆藏纸质档案也将逐渐实行数字化,也会随之产生大量电子档案。此外,对某一机关而言,也不是机关的全部档案都存两套的情况,而只有发文部分才会既有纸质文件又有电子文件,收文却只有纸质文件,电子文件存放在对方发文机关。

目前要明确而具体地划定实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档案范围是极其困难的,本文无力完成这一重任,这需要我国档案学界对此做深入的调研,特别是国家档案局要尽快出台有关方面的法规和规章。目前我们可以首先制定实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原则。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这方面:我国档案部门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具有承受力,有利于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方便利用,所选档案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并存的现实性。以纸张为介质的纸质档案和以新型载体材料为介质的电子档案,二者之间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认识和掌握各自的特点和存储的规律,对调整和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改进档案管理模式,促进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电子文件产生起,直至最终取代纸质文件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这段时期内,电子文件和纸质档案将长期共存,优势互补,共同发挥“历史的记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坚.关于档案“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管理问题的探讨[J].档案学研究,2002,(1).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电子档案;纸质档案;需求;共性;差异

1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共性

1.1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性

档案,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内涵,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针对电子档案以及纸质档案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充分的认识到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性,就能够使得档案的利用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都具有这一特性,两者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所利用的档案中具有的社会价值,主要是在档案信息资源合理开发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性能够对各种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1.2档案利用需求的层次性

档案信息有着层次的划分,这就使得档案利用需求也有着一定的层次性。档案利用者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以及行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档案信息的选择,有些利用者需要的是一次性的档案文献,而有些档案利用者则需要的是二次档案文献,部分档案信息利用者只需要最原始的档案信息文件,而部分档案信息利用者却可以参考多种档案信息文件,而这些就构成了档案利用需求的层次性。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这种档案利用需求的层次性都存在于其中。

1.3档案利用需求的多样性

档案种类丰富,每种类型的档案都根据具体的档案利用者需求的数量来进行内容的完善,例如,根据档案利用者表达的情况,可以将档案利用需求分为表达需求以及未表达需求两种。而根据档案内容是否满足档案利用者需求,可以将档案利用需求划分为实际需求以及非实际需求两类。同时,档案利用者阶级层次以及岗位的不同,也可以将档案利用需求划分为科研人员需求以及普通民众需求等。由此就可以表明,档案利用需求具有多样性。

1.4档案利用需求的动态性

通常而言,电子档案以及纸质档案在档案利用需求上,都具有动态性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地点的变更,档案利用者对于档案的需求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在不同的区域中以及在不同的生活水平上,档案利用者所需要的档案文件水平也会有所不同,同时档案满足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形式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档案利用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接受的背景文化教育也不同的影响。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档案利用需求中,并对档案利用的方式进行转变的情况下,档案工作服务的对象也会逐渐发生着转变,档案利用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体现出了档案利用需求的动态性。

1.5档案利用需求的可诱导性

档案利用需求的可诱导性,主要对档案利用者的需求进行引导和调节。例如,社会和档案部门本身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就能影响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发生变化和转移,使某些潜在的欲望变为明显的行动。若改变档案利用的政策和环境,也能影响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发生变化和转移。

1.6档案利用需求的重复性

档案利用者利用档案的需求往往不只产生一次,档案利用者的需求满足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原有的需求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利用需求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档案利用需求就会多次重复现。

2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差异

2.1档案利用需求载体的差异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两者之间虽然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就根据档案利用需求的载体来说,电子档案主要是利用的电子设备,而纸质档案则主要利用的是纸质文件。载体的不同,决定了档案形式的不同,在档案中,档案载体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载体的档案,只要合理的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就能够使得档案得到长时间的保存。目前的电子档案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档案信息存储于硬件设备上,从而对档案信息进行长时间的保存,这样的形式一旦形成,就无法更改,而电子档案也无法脱离信息技术以及设备而独自存在。

2.2档案利用需求方式的差异

不同形式的档案虽然有着许多的共性,但是也有着一定的特性。例如在档案利用需求方式上,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之间就有着明显的不同。纸质档案无法利用系统检索工具直接确定档案的存储位置,而电子档案则可以有效的利用系统检索工具,在海量的档案资源中找出档案利用者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另外,纸质档案的利用方式相对较为单一,而电子档案的利用方式则较为多样。在对电子档案进行检索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在计算机上进行快捷目录查找,从而实现档案资源快速利用的目的。

2.3档案利用需求原始属性的差异

档案只有保持真实性和原始性,才具有参考的价值。纸质档案存储的主要对象就是原始资料,虽然其也有正本以及副本之分,但是相较于电子档案来说,其利用的价值更高,因为纸质档案的原始属性保存的最完整。而电子档案则是对原始档案修改之后进行的存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针对档案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调整,所以档案中的原始属性已经出现了偏差。

2.4档案利用需求途径的差异

在利用需求的途径上,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纸质档案主要是根据相关档案机构所准备档案原稿以及各种文件进行存档,在利用上,纸质档案一般被成列在档案馆,为阅览而服务。而电子档案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进行档案的备份和存储。其借助网络来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多元化传播,从而使得档案的利用率得到提升。相较于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的传播速度更加的快捷,而且所收集和利用的信息量也相对较多,使得档案实现了高效共享

3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档案中所记载的内容,是国家以及社会的历史,其对于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的档案形式主要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种。这两种档案在利用需求上,既有着共性也有着差异性,针对两者的共性进行详尽的讨论,并对两者的差异性进行对比研究,就能够为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通过本文的研究,则可以更加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的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芳,李书锦,姚路明.浅论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差异和共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

[2]刘艳慧,王溪.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整理和保护中的差异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纸质档案 电子档案 管理模式 并存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城市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不断推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逐步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也使城建档案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电子文件,从档案的管理工作由单纯的传统的纸质档案向电子、纸质档案共同管理发展。这种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套制的管理模式必将持续发展。

一、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的优势

纸质档案是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档案。电子档案是由数字电子计算机处理的档案,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电子档案本身依赖于计算机识别、处理并储存,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当前,作为高新技术产物的电子档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自然是因为它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1、电子档案的载体形式多样,可以是磁带、磁盘、光盘等形式,打破了以往纸质档案单一的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并且相对于纸质档案占用库房空间大这个缺点来说,电子档案容量大、体积小,可以大大节省档案的库房空间。从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档案保存与存储空间的矛盾。

2、电子档案是直接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省去了传统纸质档案工作中的立卷、归档、分类等环节,使档案信息的处理快捷、方便,节省了大量的整档时间。并在提供利用上提高了利用率,方便了利用者。另外,传统的纸质档案的利用,需要利用者亲自到档案馆查找、阅读,而电子档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距离传输,使异地利用成为可能,也省掉了查阅者路途奔波的时间。

3、相对于纸质档案容易损坏、老化的缺点,电子档案有很好的复用性。电子档案重复利用多次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和破坏。电子档案的重复利用在另一程度上也增长了纸质档案的寿命。

二、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比的优势

1、传统档案学理论强调,档案文献必须有原始性,即必须是原生载体和原真内容,以确保档案文献的历史凭证价值。传统的纸质档案就具备原始性与真实性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内容与原载体的结合来确认;二是通过文件的固定结构与格式来确认。纸质档案一旦形成,其所记载的数据,信息就不易更改。而计算机更改数据、信息可以做到完全不被觉察,因此纸质档案的生命力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原始数据,信息安全、可靠。

2、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文字材料,不是所有网上办公形成的数据都可作为档案,而是必须经过筛选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纸质档案的表现和存储形式直观简单明了,并具有方便保存阅读等特点。纸张记录材料的稳定性特点更是电子档案所不具备的。

3、目前,各国仍愿意接受将传统信息体现的纸质档案作为有力证据。纸质档案的原始性鉴定,通常采用“原件”鉴定法,一般包括对档案的载体是否为产生该档案所属时代产物的鉴定。主要信息形态包括:印章、签字和笔迹等真实性鉴定。例如,本单位部分年代久远的基建档案,房产档案,其印章、发文部门经办人签字、红线图标志等,依然清晰。这些纸质档案在任何时候都可为法律提供有力证据,并作为权威材料。而新技术产生的电子文件若要成为证据,要受到更多的审查。所以,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仍然是在保存电子档案的同时,将电子文件拷贝输出成为纸质档案文件。

三、电子档案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信息技术在给档案制作和管理方面给予了许多馈赠的同时,也必然为之带来更多的隐患,这也是所谓的“高技术、高风险”。

1、电子档案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它在大大丰富了档案的表达形式、结构和性能的同时,也把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更为复杂的技术难题和漏洞赋予了电子档案及其管理上。它在给档案的制作和传输及利用上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更改、截获、仿制电子档案带来更多的可能。

2、档案管理工作的分布由相对聚集转变为分散。在电子环境中,档案的生成、处理和流转功能是嵌入各个自动化业务系统之中的,对档案的安全监控、原数据捕获等工作分散在不同的业务点上。这样,一部分责任就会由专门文件管理人员转移到业务系统中每个节点的处理人员身上,档案管理的疏漏和失误等风险就容易产生,并贯穿于整个档案形成环节中,对于后期可能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于无法弥补。

3、因为档案由某一特定的载体转变为相对独立的符号体系,电子档案的处理和传递可以由顺序推进转变为多向同步进行。这样,档案管理中的某些问题就可能同时存在于不同的节点上,其风险便由异时性转变为共时态。

四、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应并存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社会的各行各业产生着划时代的影响,尤其对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产生了革命性冲击。档案的管理模式包括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必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尽管电子档案相对于纸质档案有着某些优势,而纸质档案的优点是电子档案所无可比拟的。对二者进行深入一层的分析,便可以发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实际上有着某些不容忽视的联系。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载体不具有继承性和相互否定性,二者发挥各自的优势。纸质档案是保存和反映历史真实面目的可靠记录,电子档案可以发挥在检索、利用、传输、存贮等方面的优越性。在当前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将互为补充,取长补短,长期并存。

参考文献:

[1] 张志敏.《再论数字城建档案馆及其建设》[J].城建档案,2003(5);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利用;需求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rchives ik use demand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regardless of content or methods of approach have occurred profound change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the needs of the use of electronic files with paper files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comparison, for the under information network resources sharing how to better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he theory of prepared to meet the demand of use ik new archives.

Key words: electronic archives; Paper files; Use; demand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档案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并被有意识地保存下来,其目的在于满足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只有档案广泛地被需求者所利用,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才实现档案的价值。进入电子网络时代的今天,电子档案利用的需求与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从两者利用需求的共性与差异进行系统地的比较,对建立与发展档案信息网络信息共享有重大意义。无论是电子档案还是纸质档案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两者都是为社会的利用者提供服务的。但从两者对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影响上作比较,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存在诸多差异。

一、档案利用需求载体的差异

从档案利用需求的载体上比较,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有明显的差异。我国自有文字以来,形成甲骨、竹简、石刻、贝叶、纸质,直至今天的文字、图片、声像、缩微品等档案,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当把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信息刻录与载体后,形成档案就可以脱离其技术和方法而独立存在。人们不依靠任何技术而能识别档案的内容、载体、结构形式,而档案的内容一旦形成相互关系后就永远无法分离。可见,载体和结构的形式已成为档案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载体的档案只要避开天灾人祸,遵循管理和保护的要求,就能达到长期保存,这就所谓纸质档案利用的载体。任何电子档案当使用技术和设备将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信息记录于存储载体后,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了,也不能离开这种生存的特殊环境条件而单独存在。电子档案利用的需求,其载体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并按一定格式储存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是一种数字利用记录,利用者需要依附在计算机上读取。

二、档案利用需求方式的差异

纸质档案利用方式的需求,档案利用者必须亲自到档案馆(室)检索,需要通过人力去翻阅、查找,档案检索显较烦琐,工作量较大。纸质档案制作检索工具的利用界面突出单一性,档案利用检索需要翻阅页面量较大。电子档案利用需求的检索,是以计算机读取为介质的利用需求方式,在计算机上进行,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快捷查找与检索所需要利用的档案,不用上档案馆(室)文档室可查找和检索到需要档案资料,检索界面操作快、方便。

三、档案利用需求原始属性的差异

档案利用的价值,在于档案原始属性的真实性。这种原始属性表现在档案的利用的需求内容上和档案利用的需用求形式上。纸质档案利用需求的原始属性,始终有草稿与印稿之分,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正是如此,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的内容与形式特征的特点。如当事人的亲笔手稿、领导者的亲笔签署等表现出原始性,而具有法律凭证的作用。电子档案利用需用求的原始属性,其从电子文件起草、修改、印发到形成电子档案都在计算机上进行,要体现档案利用的原始记录性特征已不复存在。正是电子档案易于修改和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的特点,对其原件的界定难于实现;由于电子档案的内容不仅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电子档案往往可在电子计算机存储器上或转换成硬拷贝保存或复制转发送,无法区分其中哪个是“原件”和“复制件”,是否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等,便成为档案界的一系列新课题。

四、档案利用需求途径的差异

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主要通过档案机构采取提供档案原件或档案副本、复制品以及档案信息加工品。其需求途径有两方面:一是提供利用档案阅览服务。这种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途径特点是传播途径单一、传播速度缓慢。当然这种提供档案阅览服务的途径也不利于档案原件的保护。同时纸质档案是直接提供利用,会加速档案受损程度,其又无形中扩大了档案利用者原始利用范围,即由于档案成卷的装订,使得档案利用者在查找阅览其所需要利用的档案材料的同时,也获得了浏览其他与利用范围无关的档案的机会。二是档案展览与陈列服务。这种档案提供利用途径,是纸质档案管理部门通常通过介绍档案馆(室)藏中有关档案内容的一种服务方式,其直观性强,但展览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其还包含如档案外借服务、档案咨询服务等提供利用途径。电子档案利用的需求途径,借助了中间媒介物——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档案利用信息传播的途径显多元化。其特点突出表现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和信息量的增长,实现档案利用信息的共享。档案收藏部门应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档案利用管理活动,形成各种各样电子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在提供满足档案信息需求和利用档案信息上,档案利用管理部门与档案利用需求者,实现了一种无形的虚拟的档案利用实践活动。电子档案利用的电子网络的传输,能够迅速根据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多途径、多角度迅速而准确地查找到所需要的档案或档案相关信息,满足档案利用者可能出现的深度需求;档案利用需求者,又不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信息、文件的查找、索取和归还。

我们要利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利用需求的优势互补,整合档案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档案需求利用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1999.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档案双套制;问题

数字化时代档案是否可以实行双套制,或者实行双套制是否具备一定的价值,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两种档案所记录的内容是否相同,两者之间是否能够被完全的取代。如果两种档案各方面的内容几乎都一致,则实行双套制完全没必要。但是目前我国的两种档案完全有实行双套制的必要,因为无论是从载体或者价值方面,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实行双套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1 档案双套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在讨论有无必要实行档案双套制之前,除了要明确双套制的涵义外,还要进一步界定所讨论的双套制的数量限度问题。因为在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不管我们主观上是否愿意实行档案双套制,其实在机关办公室、档案室和同级档案馆中,都必然会客观存在或多或少的档案既有纸质载体又有其它非纸质载体的情况,就这部分档案而言,虽然也是双套保存,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档案双套制。我们所说的双套制是指在普遍意义上和大规模层面上需不需要搞档案双套制,如果离开了“度”和数量的限制,讨论双套制问题便会失去意义。

双套制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关键要看两种档案是否完全相同,能否相互取代。如果两套档案从内容到载体形式都完全相同,双套制则是完全重复保存制,显然是无此必要的,但如果两套档案只要在某方面存在差异,那双套制就不算重复保存制,该不该实行双套制就要做具体分析了。无论是电子档案纸质化还是纸质档案电子化后形成的两套档案,虽然两者在内容方面完全相同,但其载体形式和功能、效力却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以磁盘或光盘等作为介质的电子档案,虽有体积小、信息量大、检索迅捷的优势,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如不能有效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泄露;电子档案中的文字无个人字迹特征、无书写墨迹的新旧之别、无文件形成过程中的稿本特征,一旦被篡改,无法识别;电子档案没有“原稿”概念,没有确定的法律地位;所支撑硬件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各不相同,对软硬件依赖大;寿命短,其影像记录的稳定期限不长。纸质档案虽有真实性、可靠性、法律地位确定的优势,但有信息容量小、占据空间大、管理检索不便的弱点。缩微品档案也有局限性,它的设备成本高,缩微胶片保管条件非常严格,一般档案部门难以达到其所要求的温湿度标准,从实际应用情况看,大多数缩微设备利用率普遍不高,操作技术较复杂,人员配备相对多,其存贮密度、信息容量、检索速度等远远比不上光盘。

而双套制正好融合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优势,既可发挥高效存取检索功能,又可保障档案的凭证价值作用实现。可见,双套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对此不能简单否定,在电子档案的局限未得到根本克服之前,在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未得到完全确认之前,应该实行双套制,至少对重要档案、珍贵档案应该实行双套制。

2 数字化时代实现档案双套制面对的挑战与解决措施

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制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此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就档案研究而言,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档案管理实行双套制度比较科学合理,尽管几乎所有人都赞同这一观点,但是却很少有学者对其所面对的挑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也正是笔者对此进行研究的重要原因。

双套档案制度的建设,需要档案有两套来源,就目前而言,这两套来源主要涵盖了两方面,一方面是网络时代下,计算机的使用所产生的电子文件以及与之相似的纸质文件,根据归档的具体要求,需要将其都送入档案室内,并且全都由档案馆来整理保存;另一个方面是数字化时代,电子档案也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电子档案。另外,对于相对机关来说,有些档案并不适合应用两套制度,只有需要发文的部分才能使用两套制度,即发文部分的档案既存在着电子档案,又存在着纸质档案,而收文的部分通常情况下都是纸质档案,而与之相关的电子文件往往储存在另一方的发文机关中。但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机关与机关之间已经进行了全国联网,各个机关收发文件都可以在网上进行,阅读相关的材料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进行,因此无论是发文,还是收文都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但是因为有些人对纸质文件已经形成了依赖,因此通过都会将电子文件打印出来,用纸来阅读,因为数字化时代档案双套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纸质与电子档案共存。

此外,档案双套制还需要解决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即选择可以实行这套制度的档案,需要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否则会显得十分混乱。只有对档案加以详细的分析,划分出科学合理的执行标准,才能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但是现阶段要想完全的划定出一个范围或者制定出一个标准来实行双套制,还有些困难,这不仅仅需要研究人员深度研究,还需要国家档案部门制定法规,从法律角度上来界定这个问题。双套制的应用应该涵盖以下内容:首先,双套制原则应该进行有效的界定,其次,依据现阶段人力、物力等实际的承受能力;最后,安全保管以及利用方面的问题,所选择应用的双套制的档案,既需要具备代表性,还应该具备典型性。

上述内容可以看作是档案实行双套制的一种措施,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可以按照归档范围或者是保管期限来实行,因为我国的归档范围的执行制度以及保管期限的标准,我国已经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具备可行性,而且其科学性也能够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实行双套制既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现阶段我国档案馆中接收机关可以实行该制度,将接收的档案全部实现电子化,但是有些规模比较大的档案馆就不适合应用双套制度,因为档案馆藏过多,如果要全面的实现数字化,不仅需要浪费大量的数字化成本,而且员工的工作量也加大,因此这类档案馆只要保持原有状态即可。

参考文献

[1]潘蓉.对档案“双套制”管理的思考[J].档案天地,2003(4).

[2]彭坚.关于档案“双套制”管理问题的探讨[J].档案学研究,2002(1).

纸质档案论文范文第15篇

档案是记录人类论文联盟活动信息的载体,社会的发展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档案管理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所谓电子档案,就是将馆藏传统档案资料通过计算机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电子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由于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缺点,二者在以后一段时期内将并存,共同发挥作用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一、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的比较

1、归档的时限不同

电子档案可以在文件办理结案后随时归档,或者以一定的周期进行统一归档,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文件漏归,保证归档率和完整率,另一方面也符合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快速便捷。而传统档案管理中,每个文件形成部门为存储档案信息投入大量的精力,但还是不能保证档案的及时归档,这一点和电子档案的差距比较大。

2、存储空间比较

纸质档案存在信息容量小,占据空间大,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各类纸质档案还将不断增加,档案存放需要更大的空间。而电子档案信息容量大,所占空间却极小。随着多媒体电脑、扫描仪的使用和光盘、移动硬盘等海量存储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文件原文(包括文字和图像)完整文体的输入成为可能,它不但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也能减少档案的存储体积,避免纸质文件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

3、完整性问题比较

档案价值需要以归档文件的完整性来维护。纸质文件形式简单,纸质文件的关联可以通过信息实体的排列、组合及著录加以保持。而电子文件的格式、结构和存储方式都比较复杂,文件的内容及文件之间可以建立复杂、多维、动态、虚拟的连接,如多媒体文件需要将多种格式文件集成后才能展示图文声情并茂的效果;数据库须由许多相关数据库文件及辅助文件的结构化组合,才能记载千姿百态的信息世界。因此,维护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又遇到严峻的挑战。

4、原始性问题比较

纸质档案内容的原始性附着在形式的原始性上,表现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传统档案载体更能够证明内容的原始性,具有权威的参考价值。相比之下,电子文件由于可重复性和可逆性强,而且可以编辑修改并不留痕迹,这使得电子档案真实性的辨别变得比较复杂,不如传统档案权威性高。

5、利用方式不同

传统档案的利用方式主要有:档案阅览服务、档案外借服务、档案展览与陈列服务、制发档案副本、制发档案证明、档案目录信息服务等。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方式和传统档案不同,只有符合一定条件,利用者才能注册、登录,才可以查询自己阅读权限内的电子档案信息。

6、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不同

与传统的纸质文件不同,电子文件使用的是二进制代码,人工不可识别,必须通过使用计算机特定的程序解码,才能读取电子文件的信息。电子文件从形成、传输,以至最后的门档都依赖于计算机系统,而传统的纸质文件不依赖任何辅助设备。

7、安全性问题

电子数据的易更改性为非法操作提供了便利,因此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再加上电脑病毒与“黑客”攻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导致电子档案安全性保护问题成为重中之重。而相比之下纸质档案的保存比较简单,只要将其锁入仓库或文件柜,一般不会受到破坏或丢失。

二、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电子文件的

转贴于论文联盟

涌现,档案信息的开发与管理、利用也必将向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应该注意的是,电子档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但终其本质仍是档案。电子档案和传统档案只是档案的两论文联盟种不同的形式,在实质上仍然是相同的,应该吸取两者的不同优点,为不同的利用者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