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

建筑发展论文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斗拱的起源就是南方巢居,随着远古人对空间的要求不断增大,他们会选择相邻的四棵树构筑出一个高架于地面的居住面和屋顶,形成更大的空间和居住面积,改善了居住的环境条件,其中作为梁柱节点的树杈有两个功能,分别是约束树干滚动和承托檐部,后者正是斗拱主要的功能,也就是斗拱的起源。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是一个亮点,也是建筑材料最主要形式,但并没有被现代建筑沿用下去,这是因为木材料比较怕火,怕水,其保存期远不如石材,因此,将具有不同功能的房屋分而建造,再进行群体组合,自然是较为经济合理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反宇飞檐构造起源已久,是指大屋顶檐口及屋脊曲线造型中的檐角起翘现象,如大鸟展翅的状态。这是由受力、功能和结构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设计得到的。

光线对建筑的影响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因此备受历代建筑师的重视,他们一直都在追求对光线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即设计出对光线有着深刻理解的作品,无论文化背景同否、无论技术高地,光影始终是建筑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离开了光与影的相互交织,空间将会缺乏活力,给人以沉闷的冠绝,同时建筑采用的材质也无法充分地体现其色泽和质感,致使建筑沦为没有充分显影的底片,缺少了美的感受与体现。光影是产生韵律美的捷径,是略带变异的重奏,将有效的、需要强调的图案加强和扩大,增加了人们欣赏实体图案的角度,看到一些不易察觉的艺术展示。另外,光影是一种比较廉价的艺术手段,且不需要太过高深的技术手段,只要建筑设计设能够投入一定的心智足矣。产生光影需要三个基本的条件,分别是产生阴影的构构件、直射的阳光和承受阴影的实体。要把光影变成一种艺术手段,影子的位置和质量都要严格控制和确定。

主要的建筑节能措施可以从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建筑节能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管体系顺应时代的潮流。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出完善的法制法规制度,严格控制建筑节能的水平与标准,建立节能监管部门,确保建筑节能有法可依,为建筑节能提供强硬的法律基础,政府部门依法治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建筑一律不予通过,迫使其进行改造,全方面的改善我国目前的建筑现状。此外,各地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建筑节能的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法律上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保障,从资金上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扶持。二是,完善建筑节能的设计,推广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节能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了整个建筑施工和设计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了两个系统工程,为建筑本身工程节能和建筑功能系统的节能,这两个系统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从广义上讲,建筑节能包括建筑材料的节能,例如门窗的节能,外墙保温材料的节能等等,建筑设备的选择以及后期的建筑设备运行的节能为提高节能水平,我们应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材料生产技术,生产环保节能型的绿色建材,尽可能的使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三是,实施建筑能效测评制度。为确保建筑节能工作高效率高效益的执行,应实行建筑能效测评制度,以实现对建筑节能全过程的封闭管理所谓建筑能效测评制度,是指根据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对单体建筑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设计施工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等资料,通过文件软件核查等必要的检查和检测,综合评定其建筑能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相关部门应严格控制合格率,有效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达到国家规定的建筑节能标准,推进建筑能效测评制度的实施。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地域特色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文化地域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建筑最初是为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而产生的,与人类的居住密切相关,一直贯穿在人类历史之中,与人类文化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因为建筑在时间上的可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可留存性,我们可以通过它得知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民族和国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丰富多样的文化遗迹,借以了解人们如何看待事物,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如何构成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如何通过创造力的发扬推动整个社会不停向前。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可以说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文化”两个字,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由文化自身的多元性、变迁性、历史性及地域性等因素所决定的。而“建筑”,无论古今中外,在文化本质上都是人类所创作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展现于大地的一种空间文化形态。它以其独特的“词汇”,表达着一定的人生观、宇宙观、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它既是时代特征的综合反应,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人们或许不记得现任的法国总统,但不会不知道巴黎的凯旋门、卢浮宫;人们或许不清楚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座城市,但不会不知道矗立在杰克逊海湾的悉尼歌剧院。因为它们在展示美的同时,还担当着承载历史的重任。

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什么是地域文化呢?经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从哲学角度而言,大同小异中的同与异是一对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同寓于异之中,异又受同的制约。每一事物都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大同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小异揭示事物之间的特色、差异性。建筑的地域性,除了文化、性格条件外,不同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材料也是形成地方特性的主要因素,这是有别于其他地方建筑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谓“地域性”,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地方形式和地方材料创造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技术经济条件等相适应的特色建筑[1].地域建筑代表一定范围内建筑的形态与特色,是建筑的一个基本属性,如大众所说的“东方建筑”、“西方建筑”,或是我国的“京派”、“海派”等.它的存在与发展,使建筑领域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新局面.可在一段时间内,地域与民族文化日渐弱化,被人们所冷落和遗忘,特别在20世纪末,随全球化、一体化的出现,以及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影响下,地域文化正在漫漫消蚀.也正因此,激发了许多学者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并认同地域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共性中的个性,没有地域民族文化,就不存在世界文化.从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尊重,地域建筑也重新被人们认可和提倡.

我们应该明白不论历史文化还是建筑文化,它们的久远都是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我们在这个有着辉煌文明史的国家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随着建筑师的努力,中国现在已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建筑文化倾向,有(1)对原有文化的维护,表现为对原有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对文化结构的维护并不等于我们不再创造新的东西了;(2)对原有文化结构的延续;(3)文化结构的上的嫁接,对原有文化结构加以优化或其他异化;(4)古朴文化的新概念。一个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呼应,这也就是一个文化真正的情怀。继承、汲取与发展三者不可偏废其一,对待过去建筑文化不适应的部分,我们应该果断地抛弃不打折扣、不受其约束。

三、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

中国建筑在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中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时对发展方式的反思和环境恶化的代价,对优秀传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尤其是当代地域建筑研究和创作活动的逐步深入,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关系成为中国建筑“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与继续。

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建筑风格均受到与之同时代的社会主导文化的深刻影响 ;正如没有人文主义的社会文化氛围 ,就不会有文艺复兴建筑的产生 ,没有儒家文化的影响 ,就不会产生讲求礼制、等级的中国传统建筑。同样是以院落为中心组织的住宅空间 ,古罗马的中庭住宅强调的是以露天的中庭为中心 ,由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组织的空间序列 ,这是受到罗马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图式的影响 ;而中国的合院住宅反映的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宗法秩序。可以说 ,一个时代的建筑 ,总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发展 ;而同时 ,建筑创作的兴旺与否也反过来反映了社会文化的生命力。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以及地域特色的再创造 ,必须从地域文化背景中去发掘、研究。

文化是根,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建筑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设计创作中必须重视的三个理念。建筑设计应注重文化的地域性,同时,关注建筑的地域要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交流;注重民族、民间特色。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1、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2、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在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原创能力,努力创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现代建筑师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任务。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

3、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代表我们要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即在发扬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吸收外域文化精华,滋养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精华。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行业发展趋向

如果以1984年美国Connecticut州的Hartford市建造的城市广场CityPlace作为全世界公认的第一栋智能建筑为标帜的话,那么,我国智能建筑的起步并不晚。在1986年,由国家计委与科委共同立项,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承担的软课题《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已开始立项并进行工作,并在1991年提出报告,同一年,由日本投资,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主持设计工作的北京发展大厦,这个以有明确的高智能性大楼为设计目标的项目,设计工作之后随即投入建造。198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座位于北京东三环路上的20层建筑应当被认为是我国的第一栋有明确设计定位的智能大楼。尽管如此,鉴于当时的一些条件,智能建筑作为一个行业和一个时代的标识,还没有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只是在一些个别建筑物上采用了较为完善的设备体系,体系之间只能做到一些必要的联动,还谈不上集成,只有有限的通讯功能和计算机应用。到了80年代后期,在某些媒体上,开始出现介绍智能建筑的文章,宣传了建筑“智能化"的概念。应当说这一阶段是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启蒙时期,它为日后的发展进行了准备工作。某些先行者在这一阶段所进行的酝酿工作,对我国此后的智能建筑发展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他们功不可没。

在我国,智能建筑真正形成规模的发展,是在1992年前后,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鼓舞和鼓励之下,重申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各地兴建了若干开发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开放。在这样的大气候下面,建设规模空前扩大。同时,建设标准和设施规格,在经过一系列对国外情况的调查之后,要求提高水平并逐步与国外接轨。在此背景下,加上当时一些国际上有关智能建筑的先进产品和品牌己先后进入我国,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于是,大环境的需求与技术上的可能结合起来,便一发而不可收地发展起来。

可以说,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优越条件的。所谓“天时”,便是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加上当时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谓“地利",便是我国这一块原属“一穷二白"的土地,正好绘制“最新最美的图画,,:所谓“人和",便是我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渴望与需求。真是上应天机、下合人意。若无这几重优势,建筑的“智能化",也会发展的,因为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不过可能会慢得多,不会这样快,象这样气势蓬勃雷霆万钧地大规模地发展起来。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规模异常宏大,速度异常迅猛,事实上,我国已形成了全球最大最快的智能建筑市场,从事此方面业务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国外一些知名品牌产品及与之配套的软硬件系统峰拥而至抢滩这一肥沃的市场。

这一市场,始于房地产开发,继之以网络布线行业和有关自动化、通信等领域的企业。这些行业的启动牵动了科研和设计部门,境外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后带来了若干国际上的最新技术成就和信息,使得我国技术界从设计、安装与施工、验收检测与维护等方面全方位地与国际水平接轨,这对于使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中迅速提高和赶上世界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1992年到1995年的早期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和速度都迅速扩大,由于来势迅猛,技术准备不足,管理更为滞后,在此期间某些不全面的技术概念在市场上颇为流行,例如:要求智能建筑“15年或20年不落后”:“A”愈多即是智能水平愈高:“有了综合布线就是智能建筑”……等等,这些理念不同程序地对行业发展起了误导的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甫立,智能型的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又是社会需求的人心所向,而且它对建筑物具有明显的增值效应。因此,这个市场一旦提出立即发展很快,特别是在早期,这个市场利润颇丰。故此,一时趋之若莺。业主对此不甚了解加以厂商良秀不齐,技术人员又拿不出技术保障的措施和方法,市场无序发展甚为混乱。在此情况下,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首先制定了后来成为上海市地方标准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一47-95)。这一标准于1995年颁布,1996年实施。其实早在它的蕴酿阶段,讨论稿便己传遍全国。可见当时技术界渴望得到一个有关智能建筑规范的迫切心情。在这一点上,上海标准对于这一行业起到了无可代替的作用,它对于行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发展,带了一个很好的头。这一点应当功标史册。1996年到1998年这一阶段,有关智能建筑以及相关技术(特别是有关综合布线)的著作先后出版了很多,尽管人们对某些著作中的提法尚存在异议,但从整体上看,标准的颁布以及论著的普及都对于行业的规范化和在观点上取得共识,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在此期间,一些最新的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业已进入我国,而且,在我国工程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如饥似渴的追求驱使下,很快就把这些最新技术学习到手,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之中。几年实践之后,一批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而且建成后运转良好的智能建筑已经出现,它们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经过实践的锻炼,我国的技术队伍趋于成熟,若干国外的知名品牌产品的进入我国,缩小了我国智能建筑行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但是,我们的管理工作还是跟不上迅速发展的行业形势。

一个重要的标帜是在1997年10月,国家建设部颁布了〈97〉290文件,即“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智能建筑管理的第一个文件。它宣布了政府决心对这个行业进行管理和整顿,以使这个市场更加合理和规范。应当说,这个文件的颁布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是从粗放到规范管理的一个里程碑。尽管它由于体制和管理运作等方面的问题,在实施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明确地指出了智能建筑建设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管理问题,即:

1、明确地界定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内涵。

2、明确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工作"。

3、规定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程序。

4、明确规定了智能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

5、明确规定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应由该建筑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工程设计单位总体负责。

6、智能建筑的设计工作必须由具有甲级设计资格的设计机构进行设计,必须由取得专项工程资质的系统集成商进行深化系统设计。

7、系统深化设计必须在与设计方案协调统一的条件下进行优化设计和系统调试,对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

8、智能建筑投入运行一年后将对工程进行评估。

以上这些文件的基本内容应当说是概括了有关智能建筑的领导体制、内涵、技术、归属关系、责任、标准、评估等重要问题,除近年国际技术动向上,智能建筑的内涵有所扩展之外,其他的管理概念和办法都是正确和及时的,但是,若干条文有待近一步充实和补充细节。尽管如此,这个文件对于行业的有序和健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协助政府对行业的领导和促进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设部勘察设计司成立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工作委员会,作为政府的参谋、顾问和助手,同时为全行业提供服务。成立两年多以来,进行了许多活动,对市场的规范化,技术标准的制定,技术的交流和普及,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98年建设部颁布的194号文件,是继〈97>290号文件颁布之后另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文件。这就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的资质标准。在这个文件中规定了从事智能建筑设计和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机构和系统集成机构应当具各的专业资质条件。它是建设部进行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在智能建筑方面的具体体现。由于这一文件涉及到专业市场的准入条件,对整个行业震撼很大。1998年底进行了第一批试点,此后直到2000年底其审批了获得专业资质单位700余家,其中设计机构,系统集成单位和子系统集成单位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如今,这一条件已被社会所接受,成为参与这一市场投标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这个专业资质己成为整顿智能建筑市场力度很大影响很大的措施,试点之后已转入正常运作,每年定期审批。

近十年的智能建筑建设,建成了一批技术水平很高、设施完善、效益明显、管理到位的智能建筑。通过这几年工程实践的锻炼成长了一大批与国际水平毫不逊色的设计、安装技术人员队伍。这里,也应当包括在外国企业中工作的我国技术人员,以及广大的商与系统集成商,他们能更早更快地接触到最新的技术成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介绍过来。

但是,从总体上看行业管理和市场的整顿还仅仅是开始,特别在技术上还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为此,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在2000年7月颁布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这部由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为主编,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和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工作委员会为副主编单位制定出的国家标准,其内容较五年前的上海地方标准更为切实,基本上总结了近十年智能建筑的建设经验。又有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及公安部三个部派出的专家制定。此标准己于2000年10月实施,应能对统一技术要求起到作用。有关智能建筑的施工验收规范亦己开始制定。

经过这些年的建设,智能化建筑的诸项需求业己深入人心,新建公共建筑,对于楼宇设备的自动化、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系统、消防系统等,均已成为新建筑的必备要求,在此,情况下,“智能化"系统的提法有淡化的趋势。这其实是好事,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这些功能是真正普及了。

近两年来,智能化建筑己从写字楼发展到住宅和居住小区的智能化。在这方面,建设部住宅产业化推进中心做了大量工作。在1999年年初召开的住宅智能化座谈会基础上,同年4月,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与勘察设计司联合发文在全国开展申报“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经过几个月的申报与筛选,在2000年初评出七个示范小区方案。今后对这几个小区的实施还将进行跟踪,竣工时将进行验收并对此后的运行进行观察。199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八个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推动住宅现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1999年底,住宅产业化推进中心颁发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这对于规范住宅及小区智能化市场起到了统一口径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颁发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大纲",对于智能化示范小区作出了具体的实施纲要。

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中,针对着“智能化"这一个专项技术,发出如此多的管理办法和文件,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力度不可谓不大。尽管这些管理办法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实施间尚存在若干困难,或某些规定有待实践之后进一步修正,但毕竟是布法可依、有章可循。立法总有个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不断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总是突破了从无到有的这一步。

政府一直关心着这个行业的成长,近十年来,己建成的智能化建筑,仅在几批资质评审中,各送审单位所报的工程业绩应不下二三千项,从业人士应在万人以上,我们已建成了象金茂大厦、上海博物馆、北京外交部办公楼、东方广场、工商银行总行、深圳地王大厦、广州中信广场等等这些国际水平的大厦,它们拥有十分复杂的功能要求和实现这些要求的设备系统。我们用我们的双手把它们建造了起来并正常地运转着,说明我们一一中国的智能建筑技术人员和工人是能够掌握这个先进技术的。在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中,我们建成了与国际上知名工程毫无逊色的业绩。今后,我们要让建筑智能化技术为中国建设提供更加安全、方便、舒适和成本适中的建筑物和建筑群,为我们的人民创造更多无愧于信息时代的高智能化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政府也将继续加强管理,引导这个行业朝着更加健康、更加有力、更加蓬蓬勃勃的道路上前进。

智能建筑市场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兴旺,却未曾因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而出现低谷,近十年来一直常盛不衰,足见这一市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从宏观发展来看这一行业,也可以看到,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建筑的智能化将大行其道。这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的。

就行业本身和工程专项建设经验来说,我们总结到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准确的建筑需求定位,是智能建筑建设的首要问题。

(2)要有长远考虑的总体规划,具体实施则要分步骤进行。

(3)正确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在工程实践中,如两者出现矛盾,应首先考虑技术的可靠和成熟。

(4)保证资金到位,量入为出,防止浪费。

(5)系统设置应力求简洁优化,以提高效益为目的。

(6)设计要量体裁衣,突出建筑物的特点。

(7)系统集成要根据需要而定,不宜盲目地追求“一体化",要适度留有冗余。

(8)设备择优使用,摒弃不良产品。

(9)安保系统应当技防、人防、物防并重。

(10)工程实施要严格遵从规范要求。

(11)项目策划宜力求多赢方案。

(12)力求建立开放平台,以适应多种系统的不同要求。

(13)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择优推广。

从行业的发展趋势上看,我认为有儿个问题值得提出:

(1)智能建筑具有涉及多个行业的特点,它除了涉及自动化、计算机网络、通信,供暖空调以及土建诸行业以外,近年国际动向,它已向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方面发展。国际上已有“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结合起来"的提法。这一发展动向极其值得我们重视,我国现在已有若干科技工作者介入这一方向的探讨,而且,有一些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家业已与我们合作。因此,智能建筑的内涵仍固于BA、0A和CA己不能涵盖它的全部内容了。将来很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范畴还会扩大。

(2)智能建筑具有鲜明的设备和设备系统的特色,它的生命周期比建筑物要短得多。根据英国DEGW公司1999年的文件中刊载,建筑物生命周期为50-70年,机电设施的寿命为15年,而通信设施及系统的寿命只有3年。这就意味着通信设备3年就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而且,设备和设各系统的管理远比建筑物管理要复杂得多。因此,对于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来说,不能只顾“建",不顾“管",或者说,只考虑设备的“硬件”建设,忽视建设后的“管理和使?quot;。须知,再好的设备和系统,没有合乎一定素质的人和必要的管理制度去进行运转和使用也是不行的。为此,智能建筑的建设必须从工程立项需求定位开始就给予注意,直到工程建设结束之后的验收和运转,只有运行良好,效益明显的系统才是一个好的智能系统。所以,智能建筑的建设不可不顾头尾,只管中间的设计与安装,而这一点正是当前不够注意的。

(3)从目前反映出的种种问题看,追溯其根源,我认为:当前我们仍存在着有关智能建筑或者建筑智能化的若干基本理论性问题并未弄清,例如智能建筑的定义问题迄今还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解释,又如“智能与建筑到底是什么关?quot;,以及“在智能建筑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等等问题均未得到恰当的解释。这些问题虽然看上去似乎与实际工程建设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它却是若干模糊思想的根源。本着“正本清源"的精神,我认为应当对这些根本问题在百家争鸣的精神指导下进行探讨,在这些问题上没有权威,大家平等地进行讨论,力求通过讨论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我想,现在到了应将这些根本问题讨论清楚的时候了。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美国一家大学曾设计建造了一种四居室的生态房。它的热能来源于人工散热、阳光及使用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用电依靠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用水是从屋檐流下来经过处理的雨水;粪便和污水则流入一个堆肥坑里,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美国一家建筑公司用回收的垃圾建筑房屋,墙壁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造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

日本1997年建成了一栋实验型“健康住宅”。除了整个住宅尽可能选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外,墙体还被设计成双重结构,每个房间建有通风口,整个房屋系统的空气采用全热交换器和除湿机进行循环。全热交换器能够有效地回收热量并加以再次利用,其过滤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气中细小的尘埃,从而能够抑制霉菌等过敏生物繁殖。这种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源,节约了能源。

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斯建造了一座能跟踪阳光的太阳房屋。房屋被安装在一个圆盘底座上,由一个小型太阳能电动机带动一组齿轮。房屋底座在环形轨道上以每分钟转动3cm的速度随太阳旋转。当太阳落山以后,该房屋便反向转动,回到起点位置。它跟踪太阳所消耗的电力仅为房屋太阳能发电功率的1%,而所吸收的太阳能则相当于一般不能转动的太阳能房屋的2倍。

二、中国建筑能耗基本情况和几本问题

我国正处于房屋建筑的高峰时期,建筑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可谓前所未有。2003年,我国城乡建筑竣工面积达20.3亿平方米(其中城镇12.7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但令人忧虑的是,在新竣工的建筑中,节能建筑面积不到1亿平方米,尚不足竣工建筑的5%。至今,在我国城乡既有建筑约400亿平方米中(其中城市约140亿平方米),只有3.2亿平方米房屋是节能建筑,不到全国既有建筑的1%。

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但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目前却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钢材消耗高出10%至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此外,在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1/3的情况下,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

我国的建筑能耗量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能源,尤其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耗能。据统计,1994年全国仅住宅建筑能耗在基本上不供热水的情况下为1.54×108t标准煤,占当年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12.27×109t标准煤的12.6%。目前每年城镇建筑仅采暖一项需要耗能1.3×108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5%左右,占采暖区全社会能源消费的20%以上,在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高达当地社会能源消费的50%左右。与此同时,由于建筑供暖燃用大量煤炭等矿物能源,使周围的自然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我国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能源浪费又十分严重。如我国的建筑采暖耗热量:外墙大体上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4~5倍,屋顶为2.5~5.5倍,外窗为1.5~2.2倍;门窗透气性为3~6倍;总耗能是3~4倍。

三、我国学要发展的重点领域

1.优化建筑设计

建筑造型及围护结构形式对建筑物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直接的影响包括建筑物与外环境的换热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等。而这三方面涉及的内容将构成70%以上的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能耗。不同的建筑设计形式会造成能耗的巨大差别。然而,建筑物是个复杂系统,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很难简单地确定建筑设计的优劣。例如,加大外窗面积可改善自然采光,在冬季还可获得太阳能量,但冬季的夜间会增大热量消耗,同时夏季由于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使空调能耗增加。这就需要利用动态热模拟技术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详细的模拟测试和比较。

2.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和部品

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部件,以更好地满足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求,甚至可根据变化了外界条件随时改变其物理性能,达到维持室内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这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基础技术和产品。主要涉及的产品有:外墙保温和隔热、屋顶保温和隔热、热物理性能优异的外窗和玻璃幕墙、智能外遮阳装置以及基于相变材料的蓄热型围护结构和基于高分子吸湿材料的调湿型饰面材料。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自主研发和从国外吸收消化的外墙、屋顶保温隔热技术被慢慢的采用。尤其外墙外保温可通风装饰板、通风型屋顶产品、通风遮阳窗帘的使用,都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3.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多种形式。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世界能源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既是一次性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非常洁净的能源。应提倡在建筑中广泛应用。

4.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包括:通风装置与排风热回收装置与各种泵技术。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强管理,那么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有望发展成为能源节约大国!

[摘要]近几年,随着“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提出,人们对住宅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能耗也随之增高。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5%左右,且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建筑能耗的增加和大量空调设备的安装,“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使环境日益恶化。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应为:建筑本体的节能、采暖系统节能、提高照明和其他电器的效率、大型公共建筑节能。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能源节能材料

参考文献:

[1]龙惟定.国内建筑合理用能的现状及展望.能源工程,2001,(02)1-6.

[2]龙惟定.我国的能源形势和建筑节能.第十一届全国空调技术信息网大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05).

[3]白胜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N].中国建设报(中国建材),2003,(108).

[4]贾怀东.开发节能住宅是企业进化的标志.城市开发,2007,(22).

[5]刘素萍.建筑节能与围护结构[J].工业建筑,2001,(7):6-7.

[6]朱伟.房屋建筑节能技术的几点措施[J].甘肃科技,2002,(2):37.

[7]刘加平.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的利用[J].能源工程,2001,(2):12-15.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设计品质专业化综合化

目前闯入中国的境外设计机构中,大部分是专业性很强的中小型事务所。大型、综合性的设计公司为数较少,而且往往是工程咨询公司的性质。但无论是专业还是综合性质的事务所,他们都已经取得了国内不少重大、核心工程项目的设计权。比如创建于1978年的赫佐格和德梅隆建筑设计事务所,最初只是一个小型办公室,1997年才初具规模成为Herzong&deMeuron建筑设计事务所。该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8家合作公司和182名员工,在伦敦、旧金山、巴塞罗那和北京都有自己的分公司,一直以来它都以建筑设计为自己的主打项目,也正是藉此在国家体育馆的设计方案竞标中一举夺魁,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建筑造型的控制贯穿了“鸟巢”施工的全过程。

而创建于1936年的美国芝加哥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则是一家享誉全球的综合性事务所。从成立以来它已经在50多个国家完成了10000多个设计项目,包括办公大楼、银行和金融机构、政府建筑、公共建筑、私人住宅、医疗机构、宗教建筑、机场、娱乐和体育场所、学校建筑等等。从建筑设计、工程设计、民用住宅到总体规划的工作领域使它总揽了上海金茂大厦的全部设计。并于1961和1996年两次获得美国建筑协会颁发的建筑公司最高荣誉奖。目前,该公司已经在芝加哥、纽约、旧金山、华盛顿、伦敦、香港和上海设立了自己的办事机构,开始在中国攫取自己的又一桶金!

从这两个成功的境外事务所的发展轨迹来看,占有设计市场引领时代潮流似乎与公司性质并无多大因果必然联系,专业化也好,综合所也罢,重要的是有与众不同的设计思路,有为自己的设计买单的客户,而做到这一点,似乎并不是简单的公司结构性质或者管理模式的问题。

呼吁者的声音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胡绍学在考察了国际上一些大的设计公司之后认为,设计单位或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一般不取决于其规模,而取决于创意。国外设计公司的小而精,其中“社会化的协作”这一运作机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国外的设计公司或事务所,凭借自己优秀的建筑师和优秀的方案拿到项目后,往往将本公司不具优势的某些专业设计部分,选择并分包给其它优秀的专业事务所,合作完成整套设计。可以不必依赖本公司的规模是否很大、专业是否齐全来赢得业主。我国则习惯一个项目由一个设计单位全部承包下来,这样,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设计单位,也很难保证整个工程在各个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另外,建筑设计行业不断进行中的结构调整,要求企业间的合理协作。目前国内的大型设计企业大多是综合型的,这使得众多企业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不必要的竞争,也不利于专业水准的提高。

国家政策也在鼓励专业化趋势。目前我国把施工企业资质分为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在最近的一次企业资质就位中,从事专业分包的企业比例相当大。据了解,设计方面的类似政策不久也会出台。

在世界范围内,专门化创作似乎已成为惯例。安德鲁事务所的规模并不大,在国家大剧院中标后,立刻寻找最好的专业公司合作。北京五合也是如此,着重发展建筑设计一个工种,在结构、水、暖、电等领域都根据项目需要寻找相应的能力最强的公司合作。为了提高竞争能力,随着设计企业的专门化,公司间协作可能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近日,一本建筑专业杂志通过9个月的努力,公布了一份“2005年度民用建筑设计市场排行榜”。该刊通过对国内和境外在华的主要建筑设计机构的年营业额、年建筑设计面积、建筑师人数等指标进行的统计和分析后认为:与境外设计事务所相比,国内多数设计机构走综合路线,离国家引导和培育专业设计公司的发展重点相距甚远;国内建筑设计公司出现品牌和技术空心化现象等。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急需专业化分工。

似乎所有的呼声都在暗示或者呼吁建筑设计专业化分工时代的来临。但是,就目前整个建筑设计行业而言,由综合事务所向专业化分工发展还没有成功先例可循。这就如同把一个百年老字号的“百货店”改头换面为几个时下流行的精品“专卖店”,横向切割之后再合并同类项,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结果如何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实践者的步伐

了解到目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已经实施了一年多的专业化分工路线,记者采访了中建院的任庆英院长。任庆英1982年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

任院长首先从自身做了一个纵向比较,经过几个工程的历练之后,他曾被派到北也门公司、深圳华森公司工作了几年。回来后正赶上院里成立了专家所,领导找到他,让他将专家所结构重担担当起来。当时的专家所只有寥寥几个人,有活时再临时找人。所小,人少,揽活儿难。他们甚至接过北京某小区的设计,每平方米的设计费仅八、九元。但小区销售时很受欢迎,开发商喜上眉梢,认为设计提升了小区的档次。这次设计虽然经济收益不理想,但在房地产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取得的社会效益相当不俗。此时,院里决定将当时仅有几个人的地下所和专家所合并,成立第六设计所。

接下来,他们又在一次全国招投标中一举中标了新疆克拉玛依市综合游泳馆项目。在2000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的年度评选中,该项目获得结构设计惟一的一等奖,并荣获综合评比一等奖。他在螺蛳壳里做出了道场,几个大所开始对这个小所刮目相看,院领导也不再把这个小所看得可有可无了。

紧跟着,他们又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拿下了北京金融街富凯大厦项目。项目合作成功后,由于金融街是房地产界的大鳄,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六所在社会和院里得到了充分的认可。金融街一鼓作气将由美国SOM公司方案中标的22万平方米的标志性建筑B7项目交给他们做施工图设计,并且开出了每平方米70元的高价。

从8元到70元,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上的提升,而是社会和市场对任庆英们的认可,也是他们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

2001年,任庆英出任六所所长,这也是众望所归。他也果然不负众望,将一个年产值不超过200万的二类所,带到了年产值1500万元的平台,人均产值超过50万元。这是一个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奇迹。

中建院重新改组后,综合所被拆分合并同类项,任庆英出任结构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产值同步重组,一个专业所的创收当然不可以和以前综合所相提并论。一时之间,大家的心理难以转变过来去接受这种变革。

“然而,从长远来看”,任院长话锋一转,分析了中建院重组的轨迹、现状及发展。“2000年7月18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外宣布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对院所有人员全面洗牌而后再重新归类、整合。撤销原经营计划部,成立项目管理中心,撤消原来的九个综合所,组建建筑院、结构院、机电院、规划院、环艺院。建筑院、结构院分别下设三个设计所,另外还成立了崔恺、李兴钢和陈一峰三个建筑设计工作室。把咨询、规划、建筑、室内、园林景观、电气智能化、房地产等专业形成完整的一条设计产业链,由原来的纵向并列结构变为横向并列结构,由综合走向专业。而调整后项目的管理协调由管理中心统筹安排,三个专家工作室为生产、科研单位,财务独立核算。

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前综合型设计院的小分队出击‘样样都做’(样样都做也难免导致样样都不精)的运作模式,在与高度专业化的设计事务所对垒时,缩小了设计品质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凭借自己的品牌和人力优势与境外设计师一争高下,抢占市场份额。除此之外,把原来下属的综合事务所打乱之后,重新分配,统一专业的人才集中到一起,分工明确,精力由面集中到点,还可以横向交流,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专业程度,这和目前国际上的各大明星事务所各有所专、联合设计的模式是一致的,也适应了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分工以后我们也和境外事务所合作过很多项目,比如‘鸟巢’、‘首都博物馆新馆’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但是从单纯的经济效益而言,中建院专业优化改革工作目前仍处于磨合之中,毕竟,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策略,只有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在长远发展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换而言之,专业化分工的经济优势只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才可以凸现出来,目前并不是处于理想状态。这一点是现实存在的,这种做法需要时间来检验。中国建筑设计院的这次动作可以看作是一次军事演习,是一次试图与国际思路接轨的实战演习。当然,只有在演习之后”作战计划“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才会得到验证。

不一样的见解

谈到目前建筑设计专业化分工问题,翰时(A&S)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总设计师余立博士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翰时国际由国内外建筑师共同创立于美国亚特兰大,2002年在中国北京正式注册,目前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咨询公司。有意思的是,它是从原来单一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转变成为现在的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咨询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业化分工路线正好背道而驰。

之所以做出这种转变,余立博士认为这是适应市场的需要:“目前我们公司有68人,以建筑设计为主,同时兼做结构、设备等相关专业。以前作为单一的建筑设计所我们也配合过几个项目,但是问题很多,市场很难保证,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合法条文规定约束,配合起来中间也有扯皮的现象,各自为政、责权利难以统一、管理混乱等等,再加上业主方面的因素,希望一家设计单位全部搞定,不希望多头联系也是一个促成原因。”

提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改革措施,余立博士认为:“这首先是一个企业性质的问题。国家保护国营企业,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优势,因此,即使他们的改动比较过激,甚至是铤而走险,也一样可以生存甚至生存得很不错。但是小的民营设计事务所难以做如此大规模的改动举措,如果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效益,那无异于自取灭亡。其次,这样的变动也许几年以后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实施起来会比较困难。因为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很先进的在国外已经实行多年的东西,但实际上国外也有问题。即使在境外专业化分工的综合素质很高,也有一个经过长期检验沉淀下来的标准合法的行业规范,它依然存在很多无法磨合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在荷兰,他们各专业之间常会为了责权划分、管理、利益分成而打得一塌糊涂。我在澳大利亚工作的时候,发现那里的分工十分清楚,谁负责什么,什么地方谁有发言权,都很明确,结构或者设备事务所综合素质很高,各专业的贡献,利益分配,相互间的责任分担,都有很正规的文字合同、协议。而在中国等待这种政策的出台或者说要形成这个规范行业的一些行规,不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情,需要摸索很长的时间,多久?难以预料!所以说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成熟的大环境,很简单的专业分开为时过早,有人这么做,它为大家做先驱,它去摸索一条路,应该感谢他们的探索,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会比较高。毕竟,接受新的方式对内对外都需要假以时日。”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一、中国入世后内地建筑业市场的变化

中国入世之后,应该说建筑业是受到直接冲击比较小的一个行业。因为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建筑业,目前尚是一门劳动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行业,入门的准入度不高,建筑企业丛生,从行业领域看,由于“僧多粥少”导致建筑业的平均利润率很低。所以对于以资金密集和知识密集见长的国际投资者来说,如单从投资回报考虑,大都对在中国投资建筑企业不感兴趣。在公平竞争原则和非岐视原则之下,国际承包商凭籍他们的综合实力将更加容易打入中国市场,然而,建筑业是一门属地性很强的行业,固定的建筑产品及流动的施工队伍,使得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如何解决经营规模上升,经济效益却下降的剪刀差问题,不仅是我们的难题,亦会使国际承包商却步。从目前已经进入中国建筑业市场的境外承包商(包括来自香港)其市场占有率仅小于2%即可见一斑。

入世对中国企业而言,受冲击最大的是从事垄断性等行业的一些企业。而我们国有建筑企业,不少已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即投身市场竞争,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炼,一些国有建筑企业足以和国际承包商一比高低。我们不怕和国际承包商在中国大地上与之进行面对面的竞争。

但是,中国建筑企业和国际承包商的整体实力相差实在太悬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我们明显处于劣势。2000年进入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的中国十家国有建筑企业在境外营业额的总和,还不及第九名的荷兰HBG集团一家的境外营业额。中国入世之后,国有建筑企业还将遇到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一个严峻挑战,是产权结构单一所造成的弊端,即由于国有建筑企业股权单一,对外,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及接受社会监督;对内,很难营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虽然体制不能决定一切,但从统计规律看,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效率,效率决定效益。中国入世,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和非歧视原则,我们这些国有建筑企业一面将越来越少享受国家、行业和地方的一些政策优惠,但另一面却必须背负起沉重的历史包袱,而企业体制改革又十分缓慢,导致竞争能力大大削弱。相对而言,那些外资或民营建筑企业,他们既不需要为政府背起这些历史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又能享受由国家搭建的更公平的竞争平台。此中,由于民营建筑企业十分熟悉国情,手段也极其灵活,所以他们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将来要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也许不是外资建筑企业,亦不是民营建筑企业,而是中外合资、合作的建筑企业。因为中国入世之后,更多的国际承包商籍其品牌、资金、管理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建筑业的地域化等原因,众多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都要实现“本地化”才能控制成本,所以他们会积极寻找与中国建筑企业合资及合作的捷径。而民营建筑企业自由的产权买卖、灵活的用工机制和低廉的人力成本,使其与国际承包商“一拍即合”的机会较多。这种互补关系一旦融合,将衍生出具有民营与外商复合机制的新型竞争主体,他们会以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来强烈冲击和挖走国有建筑企业的各类人才,从而形成国际承包商的品牌—民营建筑企业的机制—国有建筑企业的人才,这类“三位一体”的竞争主体,其既具有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能力,又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这将是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严峻挑战!

中国入世之后,国有建筑企业遇到的第二个严峻挑战,是产业结构单一所造成的弊端,即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弱。由于投资导向及行业壁垒等历史原因,大多国有建筑企业的产业结构是平板型的,仅是在比较简单的土建工程和房屋工程中进行低层次的重复竞争。大家都是以相同的组织形式、相似的管理方式及相近的生产水平,仅是以价格差异作为主要手段进行非有效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导致经营规模做得再大,经济效益亦无法上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亦很难提高。相比之下,大型国际承建商具有雄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以及合理的产业结构、完备的营销网络与深厚的服务理念,综合实力十分强大。所以他们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远超过中国的建筑企业。以2000年国际承包商排名第一位的德国霍克蒂夫公司与排名第十九位的中建总公司作比较,其资产总值65亿美元和管理人员4.1万人,比中建总公司的83亿美元和6.2万人为少。但是该公司2000年度的营业额为120亿美元,其中约76%(即91亿美元)来自海外;而我公司的营业额仅为47亿美元,海外仅占27%(即13亿美元)。所以如何把国有建筑企业建设成专业范围广、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资金流量足、市场占有多的复合型结构,这是我们这一代国有建筑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中国入世,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最大的压力,首先是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在进行的第一场战役,那就是人才竞争。因为中国入世之后,除了国际承包商之外,国际上不同行业的企业都会到中国来探索市场、占领市场。而跨国公司经营管理队伍的本土化,是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他们会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及良好的发展空间来吸引我国的人才。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是企业边际利润较低,员工福利待遇不高,而劳动强度却较大,无论是体力上和精力上的耗费,所以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士吸引力不大。而对国有建筑企业来说,又普遍存在着企业多、冗员亦多,却又无法有效处理的现实问题。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亦很难对有作为的员工进行合理分配,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氛围难以营造。市场经济的一个优点是职业经理人可忠于事业,但又不必困守于某一家企业。而国有建筑企业的员工亦有双向选择权,他们可以不满企业内部的工作氛围以及个人的价值分配而离开企业。但是我们企业却只能进行单向选择,即无法分流富裕人员而使问题越积越多,导致人才流失的现象不断加剧。对管理密集型的建筑业来说,这将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

其次是经济效益不佳问题,这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最致命的问题。入世之后,中国将更大范围地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内地的市场化速度亦大大加快,作为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单元——企业,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才能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是资金实力的竞争。然而国有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理念陈旧、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运行机制落后、企业管理粗放及资源消耗严重等弊病,所以在市场竞争中的经济效益一般都不高。资金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血液,由于国有建筑企业利润积累缓慢,又没有实力和概念在资本市场上取得资金,就很难取得质的飞跃。

中国在未来五年——十年内,会继续执行扩大国内需求及增加基建投资的基本国策,所以BOT等方式将会更多地吸引外国资本及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这对于资金较为短缺的国有建筑企业来说,就从源头上失去了竞争能力。此外,中国入世之后重大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公开的国际招标,综合实力强大的国际承包商,无疑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第三是信息化管理落后问题。虽然眼前的矛盾似乎不太突出,但中国入世之后,市场竞争主要由国际级企业间的竞争来表现,其折射出的能量,已超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发展到行业和行业之间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之一,一些国际级大企业都以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管理根本性的重组换代,竞争能力愈来愈强。我们必须明确:企业管理信息化决不是简单地应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去,而是首先要对陈旧落后的经营观念、僵化臃肿的组织体制、粗放迟钝的管理流程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由于我国的经济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充满现代竞争的环境中,不少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游戏规则还不是太清楚。而我们国有建筑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基础管理亦不强,所以将因企业管理信息化大大落后于时代,而使我们在现代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加快改革与发展是中建总公司不可退却的选择

面对中国入世之后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中建总公司在充满信心迎接新挑战的同时,还深具危机感、紧迫感,我们不仅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加快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来重塑中建总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中建总公司作为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活跃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在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之下,经公司几代领导和全体员工近二十年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使中建总公司发展壮大成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集团和最大的国际承包商。中建总公司从1984年起连年跻身于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2000年又从1999年名列第20位上升到第19位,且位列国际房屋承建商第8位。中建总公司从1994年起连续被评为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国际经济合作类第一名。在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去年八月份排定的中国内地100家重点企业名单中,按销售收入排序,从1999年的第13名跃升到2000年的第10名;按资产总额排序从1999年的第28名跃升到2000年的第12名。从1982年公司成立到2001年底,共承接合约额超过4,665亿元人民币(以下同),共完成营业额4,070亿元人民币,其中约30%均来自境外。1998年至2000年,中建总公司完成合同额及营业额分别为年均525亿元和483亿元。而2001年实现合同额650亿元及营业额5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23%,创造了历史最好纪录;2001年公司的其他各项经营业绩是:地产投资额47亿元,当年创造利税总额21.4亿元。至2001年底,公司的资产总额为715亿元,约占全国国有建筑企业的10%左右。中建总公司在建筑业科技进步方面也颇有建树,全国建筑业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共三项,我公司即获得了其中的一项;公司还获得部级及省部级其他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发明奖二百几十项。中建总公司迄今已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59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中建总公司参与建设的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被国际权威组织评为二十世纪全球十大建筑。以上数据和业绩足以说明中建总公司所具有的行业地位和综合实力。

“中国建筑”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建筑业行业品牌。中建总公司在国内和国际上完成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难度要求大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一些项目已成为当地标志性的建筑物。

而“中海地产”亦已成为内地一些城市知名的地产业行业品牌。由中建总公司投资、发展、建造、管理的住宅小区及商业楼宇,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美誉度。从1998年起,我公司在内地的房地产业务开始进入规模经营的态势,三年内土地储备的增加,超过了400万平方米。

然而中建总公司的经济效益与经营规模及企业品牌相比就显得十分不匹配,严重地妨碍了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众所周知,一个企业如果经济效益长期低迷,其所谓的规模经营也必定是难于长久维持。在内地市场经济初期,凭借中建总公司这一特大型国有企业自身独有的政治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我们在进入市场的初期就较快地形成了自己的规模优势。但随着市场竞争游戏规则的不断变化,及其诞生于新体制下竞争对手的逐步强大,国有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最要害的效益问题愈加凸现。虽然市场份额越来越多,但产值利润率非但没有相应提高,反而逐年下降,产值增加、效益下降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如效益问题不从战略上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必将祸害无穷。

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的容量大小,最终取决于其最短的一块木板。我们正是针对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要害问题,决定以改革统揽全局,从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着手,来做强做大中建总公司。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变化。中国入世之后,社会变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企业惟有保持高度敏感和弹性、充满创意和活力,才能在市场上生存、发展和壮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建总公司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亦不在乎竞争对手的强大,而在于能否根据这种变化准确判断企业的经营现状,以及确立正确的思路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深化变革和强化管理,以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竞争中不断地超越自我。

下面我着重从理念、体制和机制三个方面来简单汇报一下中建总公司近期工作的一些体会。

开放的理念,是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中建总公司在香港地区的经营比较成功,除得益于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及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外,是我们二十余年如一日,十分执着地坚持“追求阳光下的利润是经营企业永恒的主旋律”这一正确的经营理念。因为作为市场经济最基本单元的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诚信,所以企业必须以诚信面向社会,员工努力以诚信服务企业。而企业的本质在于利润,追求阳光下的利润是经营企业永恒的主旋律。二十余年来,正是在“诚信”、“利润”这些鲜明的理念驱使下,我们从改革产权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完善治理机制、强化企业管理及建设员工队伍等各个方面来努力工作,才使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造就社会效益。

当前,中建总公司首先要全方位强调“商业化”,核心是要解决理念问题。所谓商业化也就是市场化,即使是国有企业,无论是在境内和境外经营,经营企业的主旋律也是单元的,那就是效益,首先是经济效益。如果我们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经济效益,那么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就失去了基础,为社会、为国家、为员工提供优良的服务和作出突出的贡献将是一句空话、一句大话。

市场经济的核心观念是法治精神和合约精神,而“诚信”正是这两种精神的精髓之所在。对一个企业来讲,其经营宗旨和管理法则必须遵循“诚信”两个字,如果失去了商业道德基础上的责任感和美誉度,这家企业一定是短命的。有些企业即使取得了不义之财,也毫无社会价值可言。所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作为中建总公司的各级领导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在“诚信”这一正确理念的引领下,坚决破除由、形式主义形成的片面追求经营规模的假性繁荣,不搞弄虚作假的假政绩,不搞沽名钓誉的知名度;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等关系,切实解决重规模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重开拓轻管理等问题。我们还要坚决破除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通过一抓思想教育,二靠法制建设,使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不想、不敢亦不能利用手中权力把国企作为个人的“提款机”。在强调领导干部必须要对企业负起政治、经济、法律和道德责任的同时,也要注意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进取心和广大员工的责任心,以形成企业强大合力,来防止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中的“跑、冒、滴、漏”现象,使国有资产不被侵吞和损蚀。

正是根据“商业化”的思路,我们以总部改革为发端,努力加快中建总公司的公司化进程。我们通过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突出“危机永存、激励常在”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变相马机制为赛马机制,使组织机构设置扁平,管理人员精干高效,以努力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经过一年的实践,系统内外普遍反映,总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为下属单位作出了榜样。

先进的体制,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我们中建总公司强调推进“集团化”,其核心是要解决体制问题。要坚持以资本作为链接,来充分发挥中建总公司的集团优势,在运筹货币、人力和品牌资本的工作上见成效。虽然体制不能决定一切,如西方发达国家及香港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产权十分清晰的,同样有生有死;内地的民营企业产权亦十分清晰,他们之中为数不少的照样以破产而告终。但是从统计规律看,体制改革不彻底,机制建设就难有作为,经营效益亦无法获得质的提升。我们认为,要做强做大中建总公司这样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体制改革为纲。

瑞典的斯堪斯卡公司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国际承包商之一。该公司成立于1887年,至今已有115年的历史。而该公司取得质的飞跃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军国际市场开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依赖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对当地文化的适应性,取得了进入中东和非洲的战略成功,而后又进入了独联体和东欧。而斯堪斯卡公司更大的飞跃,在于其通过资本运作并购美国建筑企业而成功拓展美国市场,使其2000年境外营业额超过86亿美元而荣登全球225家国际承包商之亚军宝座。

以中建总公司属下的中国海外集团为例,亦正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拓展房地产业务,以及产权结构改革——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而使企业发生了二次质的飞跃:

1992年上市后集资、融资总额295亿港元,约是上市前13年累计额的11倍;

上市后营业总额845亿港元,约是上市前13年累计额的6.3倍;

虽然经受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严重创伤,但上市后仍有税后净利35亿港元,约是上市前13年累计额的2.6倍。

2001年资产总值199亿港元,是上市前的8.7倍;

2001年资产净值99亿港元,是上市前的13.1倍。

有限公司制和信托制,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创造发明,其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一道,造就了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有限公司制把个人风险、个人生命与公司风险、公司生命分开,以让投资者尽情发挥其物质资本的能量。而信托制则把所有者与有创造力的人——经营者分开,让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两项制度上的天才构造,让社会资源合理汇合并充分运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从目前情况看,中建总公司要整体改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就从理顺母子公司关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着手,组织优势企业、优质资产及优秀人才进行重点突围,以此来积极推动中建总公司的产权改革。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我们通过对涉及总公司资产总量80%以上、近40家所属企业和经营机构的资产重组,进一步理顺产权体制和管理网络。目前中建总公司四家重点骨干企业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即一是以香港和澳门这二个特区为经营地域的“中国海外”;二是拓展中国内地房地产业务的“中海地产”;三是拓展海外承包等业务,并与内地承建业联动经营的“中建国际”;四是成立“中建总承包”,在内地发展壮大一家现代化的股份制总承包企业。这些公司都要以能进入资本市场进行产权自由买卖为奋斗目标。其目的,第一步是让企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使经营管理队伍的建设市场化;第二步是主动与外资企业或内地的先进企业进行并购活动,以实现彻底的产权结构改革,使企业的整体运行机制市场化。

对于中建总公司的传统骨干企业,主要是工程局和设计院,我们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是“组织优势企业、优质资产和优秀人才进行重点突围”,但是考虑到这些企业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国有老企业,包袱重、冗员多、问题难,所以我们正在积极探讨大型传统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模式,尤其是注意做好企业结构调整和富裕人员分流工作。

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以建立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改造国有独资企业为股份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体制改革任务。从中建总公司情况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遇到五个难点:一是产权主体比较单一集中,并很难吸引系统外的投资者成立股份制企业,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二是法人治理结构的设立和运作很不规范;三是企业改制没有与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四是社会保障工作不能适应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社保对象不断增加的要求;五是企业改制的外部环境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改制的进程。因此,我们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中建总公司的实际现状,对企业的体制改革工作,必须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既要树立信心,更要具备毅力;既要明确目标,更要落实措施;既要发挥企业的创造性劳动,更要争取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加快国企体制改革的进程。

科学的机制,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我们中建总公司提出“科学化”,其核心是要解决机制问题,在企业体制改革比较缓慢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运行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

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国际先进企业的重要特征。国际上最近一份投资者意向报告显示,75%以上的投资者认为他们选择投资对象时,主要观察公司的治理机制,至少其法人治理结构的绩效和该公司财务指标的绩效一样重要。

中建总公司要完善良好的治理机制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的发展战略;二是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科学的决策体系;四是完备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五是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六是先进的企业文化。

商业化、集团化、科学化,重点是商业化,乃是中建总公司本阶段的发展战略。而潜心打造规模和效益的均衡发展平台以及国家、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平台,是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了“结构公司化”的措施,亦就是针对中建总公司目前“集而不团、子不认母”,多数资本链条实际上已断裂的现状,努力从强化基础管理着手,来妥善处理国有资产剩余价值的控制权和索取权问题。我们必须通过一整套的结构、制度和文化建设,来解决所有者、管理者、监督者和生产者等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受益、决策、执行、监督及分配等问题,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提高中建总公司的竞争能力。

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就治理结构而言,中建总公司属下的企业,无论是股份制企业或国有独资企业,都要努力向投资、决策、执行、监督机构分离的方向迈进,以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总公司不仅要从形式上向下属企业派出董事长或局(院)长等法人代表、监事会主席以及总会计师,更要通过董事会、局(院)务委员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的有效运作,来实现投资者——经营者——生产者这一社会资源的最佳组合。

就治理制度而言,首先要抓资金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的核心是现金流量管理。而办企业最重要的一条法规是资金必须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企业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商业组织,必须集合资金这一最基本的优势,才能有效参与竞争。当前,中建总公司从总部到局属公司,都纷纷行动起来,为解决资金分散而固化的问题而努力。我们还明确提出了中建总公司的资金财务管理必须向战略型、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并就资金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职能、手段、成果等五个方面的方向性发展予以阐述,要求全系统的企业领导和资金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以此为标准,就资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作出努力。

从中建总公司颇多的投资失误案例,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的深刻教训,使我们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投资决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企业的盛衰成败息息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投资决策的成功,是企业领导的最大成功,因为它可以使企业不仅获得量的变化,还能发生质的飞跃;而投资决策的失败,则是企业领导最大失败,因为它可以使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甚至毁于一旦。目前,我们除了通过资产重组让专业集团来经营管理房地产业等资金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行业之外,还注意在全系统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调研、评估及决策体系以及相应的制度,从源头上来减少或杜绝权力腐败及决策失误。正因为市场经济是无序的,风险和机遇与生俱来,所以我们再三强调投资决策必须以风险管理为中心,注重投资决策的前瞻性和准确性。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后,还要努力做好投资全过程的风险追踪和危机处理。我们已明确规定总公司所有企业,未经总部及授权单位批准,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投资活动(其中亦包括垫资活动、私设公司等),不得擅自进行借牌、卖牌活动。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亦必须加以规范。我们再次强调,企业的利润中心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多个。作为企业,实行“人、财、物”高度集中统一管理,这是天经地义,亦是一条企业管理的经典制度。我们明确提出了“法人管项目”的扁平化管理理念,即作为项目经理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掌握人、财、物大权,他们应该在“形象统一、标价分离、过程精品”的前提下搞好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环保及成本。目前,我们正在全系统积极推广系统内一些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使大家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充分认识到,只要我们忠实地执行“法人管项目”的管理理念,规范公司的资金管理及分包商管理、材料商管理、项目班子管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效控制资源消耗,就一定能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项目经理人员亦才能获得真正的个人价值。

人是组成企业的最基本单元,企业的竞争力源自人的活力,无人则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还是发展壮大中国式的跨国公司,都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强有力支撑,所以我们牢固确立了“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把人才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战略支持。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人力资本已作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力登上了社会经济的历史舞台,职业经理人的队伍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达而不断壮大。毫无疑义,中建总公司的人才资源管理亦一定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我们亦已经通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以及经营管理者的全面绩效考核来解决价值分配的标准问题,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企业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加大物质激励。但是,在国企的变革进程中,特别是在企业经济条件比较匮乏的现实条件下,试图单一地使用经济杠杆来解决人才资源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会误入歧途。因此,在中建总公司的治理机制中,必须充实企业文化的要素,其中包括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励。我们在全系统提倡发扬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且把工作的重点锁定在局属公司及以上单位的国企领导,主要是一、二把手身上,明确要求大家必须把自己修炼成“特殊材料铸成的人”。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营好一家国有企业比经营好一家私有企业难得多。国有企业领导的身份是经营者,而不是所有者。我们的职业是来自国家资本(其中包括员工)对你的信任和委托。这里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国家的钱财由你来管理,由你来发挥,所以你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即不要把所有者和经营者搞混淆了,我们心中先得舒舒服服地把自己的职业认定下来。与此同时,从目前的选任机制、级别待遇及岗位流动等环节看,国企领导还是不折不扣的“官”,我们必须面临以下三种风险:一是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矛盾,即企业改革的切实推进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之间的矛盾,尤其在贫困落后地区,容易形成死结,诱发恶性案件;二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矛盾,即企业改革的深化,实质上是企业利益和员工价值之间的重新分配,必然使得一些员工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理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如再夹杂个人恩怨和权力斗争,亦会酿成恶性事故。三是来自他自身的风险,如果他不能在权力、金钱、欲望的引诱面前保持头脑的清醒与内心的宁静,他就很可能堕落成以糟蹋国有资产为能事的“穷庙富方丈”,或者是劳苦功高却晚节不保的“富庙富方丈”。与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相比,国企领导也许更容易在躁动的社会诱惑面前产生不平衡心理,因为他们常常以一些私营企业主的财富和报酬作参照物,总觉得自己吃亏了。所以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国企领导已处在各种矛盾的焦点位置之上,如果我们既要大力推进改革,又上下左右谁也不得罪,还能做到清虚自守卑弱自持,甘于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不是“特殊材料铸成的人”,怎么能应付得了这种挑战呢?

国有企业的领导除了要修炼好自身以外,还必须要始终不渝地改进用人机制,要尊重人、激励人,不能把职工看作“驯服工具”;要注意研究在国有企业的经济条件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妥善解决“凝聚员工、吸引人才、荟萃精英”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充分认识中国入世后,我们国有企业与国际大公司和先进企业进行人才竞争的残酷性,注意从企业的社会地位、员工的发展空间、和谐的工作氛围、公平的价值分配和有效的精神激励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人才资源的新型机制,形成一种“危机永存、激励常在”的体制氛围。我们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要发扬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各级党组织和群工组织深入细致的工作,全心全意依靠和发动广大员工来推动国企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这是企业治理天平上的一对法码。失去任何一方,企业的均衡发展都会受到破坏。在建立和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同时,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约束机制,特别是如何防止权力腐败和惩治权力腐败,亦是我们正在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建筑业作为我国职务犯罪“高发区”的八个行业领域之一,一些国企“蛀虫”随着国有企业效益下滑、转轨改制、职工下岗,却在那儿大发“国(企有)难财”!腐败问题,主要是权力腐败,必须予以严惩。如果我们对企业中的者、严重渎职者、者视若无睹,或者打击不力,就等于姑息养奸!我们必须重视企业中的腐败问题对于影响企业乃至社会的稳定、挫伤员工积极性、破坏企业生产力的危害性,并从加强思想教育和完善治理机制二方面入手工作,使防腐败、反腐败工作获得切实的成效。我们认为,防腐败较反腐败更重要。如果我们能把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建设工作做好,在企业内部把组织上的垂直监督和群众性的平面监督关口前移,并且充分运用社会监督、市场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的威力,使从事腐败行为的成本要大大高于其所得利益,则腐败分子会大大的减少。所以,主动去防腐败,比腐败出现后再去反腐败,代价要小,效果要好,而且更能取信于民。

三、为做强做大国有建筑企业而奋斗

要做强做大国有建筑企业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变革时代,作为国有建筑企业,如继续维持僵化的经营理念、单一的产权结构和陈旧的运行机制,则无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北。与此同时,作为国有企业,除企业的一般经营活动外,还要承担社会发展、政治稳定等多重职能,历史包袱亦十分沉重,资源消耗相应增加,亦导致经营难度加大。应当承认,要搞好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我们的工作难度很大。然而市场不同情我们,特别是中国入世之后,面对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国有建筑企业不仅要与诞生于新体制下的其他中国企业(包括国企、民企)竞争,还要与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与牺牲,亦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更高的智慧与谋略。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 经济 发展

论文正文:

建筑经济创新发展策略

1、建筑经济在我国经济的发展

1.1从1949年到1957年是产业的形成和成长阶段。

1949年8月,我国第一个大型国营建筑公司华北建筑公司正式开业,并很快成长为华北地区建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5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台了改革建筑业的十一条办法,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建筑业的改革思路;在1952年1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发了新中国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对基本建设的范围、组织结构、设计施工、施工工作、监督拨款的检查工作、验收交接与工程预算以及计划的编制与批准等都作了明文规定;到1956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为我国建筑业走上正规的、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1.2从1958年到1976年是停滞和徘徊阶段。

在这个期间,一方面由于左倾思想干扰,建筑业被错误的认定为消费部门而得不到重视,有一段时期建筑业甚至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沦为仅仅是实现基本建设的一种手段,其发展严重受阻。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使建筑业的发展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而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将建筑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纷纷撤消,已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制度被批判,建筑企业的管理陷入瘫痪状态。同时,用非经济手段取代了经济管理。

这两个因素造成了建筑企业管理和施工生产的极度混乱,建筑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1961年建筑业创造的国民收入仅占国民总收入的2.2%,跌至最低点。施工企业由1958年的高度膨胀到六十年代初期的高度压缩,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957年的3.1%减少为1965年的2.0%。同时工程造价之高和事故发生率之高也是历史所罕见的。

1.3从1977年到1983年是恢复阶段。

十年动乱结束后,我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我国建筑业以此为契机开始摸索自身的改革之路,进行了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并在全行业推广招标投标制。这些措施为建筑业的改革探索了道路,大大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加大,净产值和所占国民经济比重大幅度提升,建筑业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1.4从1984年至今是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引进了建筑工程竞争机制,招投标施工面积占总施工面积的比重呈现翻倍发展趋势,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1984年国家把建筑业的改革作为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任务分配开始走向市场调节下的招标投标的轨道,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项目法施工和实施资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快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同时加强了法治建设,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经济行为处罚办法》,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2000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这对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约束招投标双方的交易行为、保障国有资金的有效使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建筑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2.1能耗高。

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来,建筑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建筑经济在管理方面还不完善,造成成本大量流失,同时建筑能消耗巨大,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比例很高,目前我国一个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至五倍。降低建筑能耗是个很艰难的任务,它是降低全国总能耗、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而建设节能建筑又成了降低建筑能耗的前提,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势在必行。

2.2成本管理不完善。

在观念上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成本管理只是成本管理人员或成本管理部门的职责,经营思想上属于重揽轻干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忽视了成本的事前、事中控制。这样对企业的成本管理非常不利,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在组织管理上缺少拥权力、承担责任的成本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经营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各自为政,没能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3、如何改善在建筑行业中出现的问题

3.1加强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反映了建筑经济效果的综合指标。对于成本管理,首先要加强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形成权、责、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起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按照项目管理任务,落实到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对各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制定出相应的责任、权利及利益分配等管理体制,加强约束。

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同时,编制出成本控制目标计划,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考核有节约的给予奖励,超出的进行处罚,使制定的目标成本计划得以实现。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人力、材料、机械等费用的控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的技术水平,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加强劳动纪律,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达到节约人工消耗、降低建筑施工成本的目的。

3.2积极推进行业技术创新。

建筑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经济规模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产业的技术进步及其能力的提高,当产业达到相当规模,形成的产业自然壁垒就会使那些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达不到的企业不敢贸然进入,即便进入也难以生存,以此可以提高建筑业产业进入壁垒。建筑业在技术创新上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首先,我国的建筑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全体人员,把技术创新提高到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争取在重难点工程和新型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或工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最后,要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管理工作。完善企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技术人才价值的实现。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浪漫与现实;发展和设计

0前言

建筑的目标在于创造完美,也就是创造最高美的效益。建筑有两重性格,就是其浪漫性和现实性。浪漫性是指建筑作为一门艺术,设计美和表现美,给人感官上的完美感受。而其现实性则是指它的科学性。这里的科学性,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建筑既要达到居住,使用和纪念等作用,又要在艺术性上尽量达到美,而这个美又具有民族性和传统性。

1建筑的浪漫性

这里提到“浪漫”,主要用来指建筑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其整体的艺术性。无论是什么样的建筑,有其主题,用来表现这个主题的手段和方法,就是其浪漫性,它可以写意,可以比喻、夸张,也可以对比等。人们接触一个建筑首先是它的形式,它给人的第一感觉影响着人们对该建筑的总体评价。

柯布西耶后期代表作品法国孚日山区的朗杳教堂,给人第一眼的感觉是一种虔诚和肃穆的感觉,它通过比喻,把教堂的外观形式设计成一个像一双正在祈祷的手,以此来表现其教堂的主题。多重的象征和新奇创造,内部小巧的空间与开阔的室外环境利用,使这个教堂独具魅力。美国建筑师莱特设计的唯一教堂,同样是教堂,它也是三角形式的建筑,外形也像是一双正在祈祷的一双手,但是它的风格和朗杳教堂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橙色的运用,给人以活力,其相交的角度比朗杳教堂要尖锐一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好象是有种直接聆听上帝教诲的感觉。同样是教堂,同样可以找到祈祷的手的象征的意义,但是两种在颜色和外形的运用上的差异,使这两个教堂给人的感觉大有不同。

浪漫性的表现是离不开现实性基础的,科学的发展给建筑的表现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当地的人文基础,民族传统,风俗习惯还有环境条件等都影响了建筑的发展。

古希腊的建筑,多用柱子,其柱式美丽端庄,肃穆大方,表现了古希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的艺术精神,人体美和美丽的神话都深深的影响了古希腊的建筑。到了古罗马,随着券拱和券柱式的出现,有了像万神庙和凯旋门这样的通过几何和宏伟的外型来表现伟大建筑。帆拱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拜占庭的建筑,像圣索非亚大教堂和圣马克教堂,通过帆拱技术来构筑大空间,给人以广阔的感觉。以后的罗马风,歌特以及以后的现代建筑,建筑的每一部发展都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

在2001年12月~2002年1月进行的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国际设计竞赛中的最佳方案——穿越银屏,由RTKL国际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所合作设计。此方案通过光线、材料及其空间变化把电影从拍摄、制作和上映的各个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总体上透着电影的虚拟性特点。而其与绿色的全面结合,既融入了环境,体现了生态概念,又用了绿色将生命的概念植入电影这一人为艺术中,成为“生命之树长青”理念的载体。

可见,浪漫性是建筑的性格和活力的体现。它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寓意,都体现了建筑师的特点和风格,也体现了历史,科学和社会的特点。

2建筑的现实性

这里所说的现实性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建筑的技术和材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一个脱离了现实的建筑就算多么的浪漫和多高的艺术性也不会被人们所接受,进一步说,脱离了现实的建筑是不会具有多高的艺术性的,那是梦幻中的空中楼阁。先看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作为长安街上的建筑,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其典雅、内在的气质和古都的城市环境相协调,结合地域性的特征,能充分考虑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在对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融合,室内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上做了积极的尝试。以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力求充分体现当代的先进科学水平,以期形成以艺术、人文、和谐、技术为特征的当代建筑的风格,来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首都风貌。它是浪漫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的体现。2.1建筑与科学

科学是建筑的技术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建筑设计提供了许多方便和新的思路。例如上海黄浦江上的南浦大桥,这种斜拉丝悬索桥只有在近代的钢丝和结构力学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出现的。

出生于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就是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的典范。他对建筑设计的研究涵盖着科学分析、数学论证、仿生演绎等,以其学识和想像力把雕塑、建筑与结构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种解决建筑问题的新思路,其作品堪称科学与艺术想结合的典范。他的这种思路和风格体现了建筑应该是“科学+艺术>建筑”的时代体现。

建筑与科学的结合就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相结合的体现。科学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艺术又给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建筑与环境

建筑总是和周围的环境一起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于是,在这里景观的协调成为中心。和谐是主要的思想,而建筑和背景以及其他建筑的关系成为影响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主要因素。

E·H·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提出了背景秩序的问题,他认为背景秩序的建立,需要弱化该形象对人的视觉造成的刺激,最主要的原则是要避免“视觉显著点”的形成,从而维护背景环境的整体秩序。背景环境需要保持相对低平的景观位势,就其中的某一个背景元素来说,需要采取与周围建筑统一的设计手法,即在实势因素(高度、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作出呼应,减少彼此间对比,达到“背景协同”。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莱特的流水别墅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人民英雄纪念碑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与周围的人民大会堂等建筑和广场上人流的环境氛围结合起来,既作为了广场的一个标志,又给人一种宏伟,肃穆的感觉。

2.3建筑与人

大家都知道建筑要以人为本,从人们的真正需要出发,来进行设计,在“以人为本,融于环境”的前提下,再进行艺术的创造,美的勾画。

西萨·佩里建筑师事物所设计的工程项目包括世界金融中心、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驻东京大使馆、马来西亚KLCC大楼、华盛顿里根机场等。他们坚持“回映建筑”的思想。这个思想特别强调对特定条件的全面回应的重要性,而获取最佳设计。特别关注业主的需求、造价、技术和环境。他们为日本的森大厦业主设计的作品“爱宕青山”通过精巧的设计,高效的高层塔楼和最大程度的开放空间,尽可能保持所有的自然环境,也是他们“回应建筑”的体现。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现代:后现代;建筑发展;中西文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36-04

收稿日期:2006-03-28

作者简介:周祥(1973-),男(汉族),辽宁鞍山人,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讲师,建筑系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职博士生,专业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为城市设计。

1 引言

1.1当代文化背景

建筑的历史反应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建筑的发展无疑是整体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建筑发展的考察,不能脱离对整个社会文化的认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后,由于幅员辽阔的地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当前中国的社会文化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状态。总的来说可以用现代性与后现代织的状态来形容。本文并不想仔细确定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只是借用现代与后现代来说明我国的社会文化处于一种特殊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里,文化发展的不同时段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在我国均可以发现,不同发展时段的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我国社会也都有所存在,这样的条件构成了当代中国建筑存在的文化背景。

对于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界定有很多说法,这里的现代性主要是指西方从19世纪产业革命全面展开,一直到20世纪初的科技与工业大发展阶段西方文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而后现代性是指20世纪初到目前西方文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以西方的文化发展阶段为准并不是要全盘西化,或者强调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而是因为在当前的时代,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地球村”也正在形成,各国文化相互影响已经是我们一定要面对的事实。所以,我国的文化发展基本上也要走西方的现代与后现代的阶段。从历史来看,我国文化的现展并不充分,因为建国前的历史充满了战争、革命、救亡。虽然新文化运动以及新中国成

立带来了一定的文化繁荣,但是由于左倾的影响以及的浩劫,使得我国文化的现代性并没有得到很好培育。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全面稳定的社会文化发展才开始形成。而这时,以“后现代”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又开始全面介入我们的生活。所以说,我们的文化背景处于一个现代性与后现代融的境况。后现代性的文化并不是对现代性文化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一种反思,是在现代性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表现为更多的是一脉相承特点,其共同要点,就是对于人的发展再认识。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二者结合,并有可能在当前的中国同时并行发展两个文化的不同阶段。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到工业社会的出现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经过了几百年的历程,其文化经过古典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诸流派也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过程不仅速度会比西方快,方式也会与西方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它的确是把现代化和后现代的任务并在一起去完成的。

1.2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环境建设

中国的当代文化建设要完成双重的任务,要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和所谓“后现代”社会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解决。良好的建筑环境建设是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社会强调社会秩序的建立,将建筑环境的建设纳入到礼制的范围内,正说明建筑环境对人的品行进行规范的重要性。建筑环境一方面构成人们生活的实体环境,另一方面表达了社会的思想意识。从西方的现代城市来看,现代城市几近同样的城市景观,潜移默化着人的行为,构成了或强化了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的“感情危机”,也表达了现代西方社会工具理性扩张的审美意识。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人继续设计建造着这样的环境,如果没有当代的变革,只能陷入恶性循环。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建筑环境中,就这一点来说,没有哪样人类文化产品对人的教化作用可以与建筑比拟。

从当代文化建设来看,针对西方现代社会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生活意义的消失等,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更多地充盈着“人文精神”呢,融和中西思想的当代文化建设就成了传统文化不断被扬弃和超越的过程。不仅中西方的文化将有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化也将获得新生。中国当下既要建立西方国家那样的竞争机制,以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借鉴西方的经验,建设当代审美文化,以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但困难在于,在西方这两个过程是历史过程中的两个对立物,以后者否定(批判)前者,表现为一种历史进步;在我们这里,二者却处于同一时空,二者都需要,却又相互妨碍,形成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中国建筑的发展,必然要经历西方建筑发展的现代时期以及当代所谓的“后现代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本来应该可以有不同的对策,但是由于我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国内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在这样大的文化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面临同时发展两个时期建筑的问题。这里并不仅仅指建筑形态,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就如同具有了现代建筑外形的建筑就是现代建筑么?恐怕不是,建筑的“形式”与“内容”都应该在考虑的范围内。针对问题的复杂性,应该融和中西思想全面考察建筑的问题。

2 融合中西思想 兼顾“现代”与“后现代”

2.1与建筑相关的技术水平需要再提高

与建筑相关的技术并不是仅仅指建筑技术,可以把围绕着建筑实践的建设行为都涵盖在这里。现代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形式的变革,关键是大工业化生产带来了与建筑相关技术的大进步。这些包括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策划管理、材料工艺、构造作法、规范条例甚至当前的节能要求等等内容。虽然,从现在的观点看,当这套建设行为发展成熟后,专门追求技术的高效以及经济的合理性,从而忽略建筑的很多更值得为之付出的东西,就开始形成一种工具理性使人的行为异化。西方现代建筑环境人性的缺失也可以说是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上述诸多纯技术方面的内容,不是足够了,而是还很欠缺,更不用提当代对相关技术提出的新要求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国家的多数建筑在技术上并不合格,直接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使用的不舒适,而是建筑业的巨大浪费以及对健康影响的隐忧。这些内容在西方经历了现代建筑的大发展之后已经不成问题了,而我们却要在当代完成。这是需要向西方积极学习、引进的。但是也不能唯这些技术是从,在当代,应该避免技术理性统治建筑发展,应该赋予建筑人文的意义。

2.2重视建筑发展中科学方法的应用

中国古代缺乏西方意义的科学理性,逻辑思维,虽然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赛先生”的重视,以及以后我国科学思想发展,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是科学方法的缺失依然存在于社会各个行业,在建筑专业尤其如此。建筑学历来被认为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专业,而与科学好象没有关系。但是,科学思想是属于思维层次的内容,它指导人的行为,就算是在建筑创作阶段,也有科学思维,逻辑理性的作用。因为建筑设计毕竟不是纯艺术的,毕竟要考虑很多客观的限制。西方很多后现代的建筑表面上看来是非理性的,但实际上,只要建筑是扎根于基地,受经济等因素影响,就一定有科学的逻辑思维在起作用。科学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已经是一种属于存在于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行为,就像中国人习惯直观体悟的思维方式一样。这在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只是在现代建筑的条件下,表现地更充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提高建筑师的科学修养,清楚建筑设计各要素的逻辑关系,争取理性地看待设计创作的过程。而且,单就设计方法来看,科学的方法也会给建筑师很大的启发,甚至可以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来看待。科学家也需要很高的创造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创作思维层面,科学家与艺术家是等同的。而且,就建筑的建设实践行为来看,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将建筑从市场调研、前期策划、到设计创作等等一系列阶段纳入良性的轨道。在这里并不是说科学方法可以完全解决问题,只是想强调,我们的建筑思想中缺乏科学的成分,这是不恰当的。

2.3鼓励建筑创作的个性,但是应该追求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西方后现代建筑中出现了很多新的设计理念,或者说流行趋势,建筑设计风格越来越走向极端不同的方向。很像时装表演,你方唱罢我登场,风格变幻,令人应接不暇。这也可以看作是技术力量介入了建筑审美造成的结果。文化传播速度之快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人们的审美口味变化很快,建筑师的构思来源也越来越丰富,热闹的,新奇的形式代替了深思熟虑,这种现象在国内也时常见到,甚至在某些地方有过之无不及。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后现代的建筑思潮及风格是有其特定的文化地域背景的,反应了西方的思想现状。但是,这种情况在国内并没有存在的土壤。首先,这样的建筑并不合适我们的城市性格。西方城市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秩序。对城市景观、建筑实体环境的控制都有一套成熟的做法,这些都使城市的发展得到一定的控制。而我们的城市在对实体环境的控制方面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做法,极端表现个性的建筑并不符合城市的要求,只能使城市环境更加难以预料。另外,这样形成的城市建筑环境表面上有个性,很新奇,但实际上,失去了较好的秩序,失去、了文化内涵,一时新奇过后会留下更多的遗憾。城市建筑环境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失去内在秩序的城市环境还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么?古代的北京城是世界公认的城市杰作,现代的北京城能因为做了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台大厦就跻身世界城市前列么,并不是因为时代变迁我们不再可能重现北京的实体环境,而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古代北京城的文化内涵,单体建筑如天坛等具有一种经典的魅力,而其整体秩序更是独一无二的。反观当今世界著名城市,哪一个是因为仅仅有了几个新奇的建筑而出色的?

因此,首先,我们认为应该一方面鼓励建筑设计的创新,这是勿庸置疑的,可以从各方面(包括西方当代后现代建筑)中吸收创作灵感,做出具有独具特点的建筑;另一方面,应该将中国古典礼乐相济的传统应用到今天,就是个性的发挥要有一个度的问题,建筑单体的独特个性应该在建筑整体环境的控制之下。应该“发乎情而止乎礼仪”,既有建筑个性的美,又要纳入整体的控制,这一点很重要。仅仅是造型的突破,不仅没有实质内容――前文所述的建筑相关技术问题没有全面解决,而且,还会影响城市整体建筑环境。其次,在当代中国,现代经典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精神依然有很高的价值。在现代建筑得以发扬的大工业化生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我国,现代建筑所体现出来的那些材质应用、细部处理等等审美特点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目前所谓现代风格的建筑只是现代风格的滥觞,真正现代建筑的魅力并不是司空见惯,而是还没有充分施展,而且现代建筑特有的秩序感,也是我们社会需要的。总之,城市整体环境应该是充满活力、自自然然、不愠不火、摒弃过与不及的。

2.4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建筑环境

现代建筑环境被批评没有人情味,现代建筑是根据技术理性建造的,如何高效合理地完成建筑是建设行为的目的。现代建筑追求真与美的统一,并不强调“善”的问题。即认为建筑的形式(包括建筑形体与空间)应该满足功能的要求,而功能被认为是客观的要求,是由一系列的流线,功能框图决定的,形式的“美”与这样的功能要求符合,就是“真”的。因该说,这种做法有其合理的地方,作为主要的设计方法也是正确的。但是,建筑环境对人行为的教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一点来看,还应该让建筑拥有“善”的功能。即让建筑与人,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建筑里得到很好地体现。在西方当代建筑里有一定的考虑,对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重视,以及“场所感”的追求,都可以看作是这方面的努力。但是,理论论述的深刻似乎并没有得到应该有的现实效果,如果从中国古典思想看来,似乎这些内容是勿庸置疑的,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出来的。也就是说,除了建筑应该有的经济合理性,也应该赋予建筑以生活意义,从而使其具有道德的意义。因为对人行为的规范指导都可以看作是建筑对中国“实践理性”,即道德的“善”的体现。

在古典思想的背景下,中国古典建筑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这一点应该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继承发扬,用人体尺度,表现生活气息。建筑环境为生活创造场所,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系列,都是为了人而建造的。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建筑环境并不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大众文化”虽然体现了人们争取脱离人异化的努力,但是有走向极端的倾向,以一种流行的,肤浅的形式来表达某种逃避的心态,很多昙花一现的做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该是创造强调交往的、支持人的活动的、符合人的深层心里结构的、充满归属感的建筑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亲身体验着生活的快乐,引导净化人的心灵,和谐的社会其乐也融融。

2.5倡导考虑生态的建筑

近年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征服自然的态度、科技的巨大力量使人类愈发自负。盲目的过度开发建设已经带来了很多的环境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将失去自己的家园。生态保护运动发展地如火如荼。作为改变环境的建筑活动正处于这场运动的前沿。人类应该生而有敬畏之心,这是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也是社会秩

序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偏偏人在科技改造利用自然的活动中是“大无畏”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一旦失去控制、被滥用的话,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而中国思想是具有这种敬畏之心并能够以“天人合一”来践行的。与大自然共存共亡的人类没有理由不爱护环境,并以自然为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中国建筑追求的永恒目标,在建筑行为中,既有人的主观创造,也强调对自然的尊重,两方面相得益彰,这也是生态思想的核心。目前,生态思想已经发展为一种生态哲学,成为很多行业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生态建筑中,既有审美的要求,也有科技的做法。从审美来看,就是要求以自然为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建筑只能采取与自然协调的谦逊态度而与自然共存。在科技方面,研究利用环保生态的技术,降低对

环境的破坏、对能源的浪费等等也是生态建筑要求的。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技术只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关键还是如何利用这些科技成果,应该避免先进的生态技术再次成为人“异化”的另一个原因。所以,生态的技术与生态的审美是同时需要的。后者是对前者的超越,虽然,生态科技的开发是必然的,但是,应该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就地取材,适当开发,以全面满足生态要求。

3 结语

在建筑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兼顾“现代”与“后现代”的当代建筑发展就是要融和中西文化思想,就是要既有“内容”――建筑的理性发展,“技术”层面,又有“形式”――建筑的空间实体状态,只有从这两方面考虑,才能完成现代与后现代文化并存状态下,人的发展对建筑所提出的要求。中西文化思想的交流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也走过了几个历程。在当代的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这种需求更加迫切。但是,虽然时不我待,可文化的交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时代赋予了当代建筑发展处于“现代”与“后现代”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任何急躁与观望都是无益的,扎扎实实,脚踏实地才是应该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聂振斌,腾守尧,章建刚.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536.

[2]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14―316.

[3]关于中国古代的礼乐传统请参见李泽厚.华夏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37.

[4]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3~183.

[5]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

[6]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25―331.

[7]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44~46.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欧洲建筑;亚洲建筑;文艺复兴;长城

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座建筑物不是无生命的瓦砾砖砌抑或是僵硬的地标。历史建筑可以见证一段历史,现代建筑可以代表现代的审美学和高科技的发展。不同地域的建筑物从侧面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从世界奇迹的中国长城,古埃及金字塔再到现代建筑的台北101大楼,无一不体现着建筑业的发展和文化底蕴。

说到建筑的发展史,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便是衣食住行,其中住就是建筑的体现,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用树枝,石块等最简单的资源构筑巢穴挡风遮雨,躲避野兽的袭击。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建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建筑的类型日益丰富,建筑技术也不断提高,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促使着人们以欣赏或者其他目的建造各样的建筑物。建筑学的形成正式因为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于是有了日新月异的建筑。不同的地域由于文化的差异,生活的环境甚至信仰的不同对建筑美学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才有了各式各样的风格的建筑物,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首先来谈谈欧洲建筑,大多数人都能识别到中西建筑物的明显差异。总体来说欧洲建筑的特点便是简洁、线条分明、讲究对称、运用色彩的明暗,鲜淡来对视觉进行冲击.在意态上则使人感到壅容华贵.典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欧式建筑的风格具有另人们感到无限向往及产生遐想的力量,这种风格大部分都体现在教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于罗曼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左右诞生法国的哥特式建筑。最能体现其建筑风格的便是教堂像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提到哥特式的发源就不得不提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在十二之十五世纪,欧洲整体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在哥特式建筑盛行的时期尽管欧洲所有国家都经历过各种风格潮流和反潮流的强烈动汤,而在一系列国家里这种动荡还形成了独立的浓厚的地方传统。欧洲建筑风格另外一个重要代表便是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于15至19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囊括了巴洛克建筑和古典艺术建筑,关于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至16世纪的文化思潮,最早起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不仅带来了思想上的革新,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代表的建筑物。文艺复兴期间的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物来传达一种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的情感,于是文艺复兴建筑格外讲究秩序和比例,对立面和平面构图极其严谨,如建筑家布拉曼特重新设计修建了圣彼得大教堂,恢复了古代混泥土结构的工程方式。

再来看看东方的建筑,此时大家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应该是长城了吧。的确,长城作为世界奇迹之一,其蜿蜒的路线犹如一条巨龙,盘绕在中华大地之间。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长城的修建是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万里长城不仅仅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更是一个国家的丰富文化内涵的遗产,它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残酷,有体现了古人的坚韧的毅力。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大致内容是孟姜女跋山涉水去寻夫,却发现其丈夫为了建长城而劳累致死,于是在长城边上仰天长哭。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这从侧面反映了在秦朝,有多少平名百姓生活在秦始皇的暴政之下。当我们脚踏长城时,已经无法单纯的从审视一个伟大的建筑的角度去欣赏和感叹其伟大,我们不自觉的将那段历史和其联系在一起,这个时候长城不再是冰冷冷的城墙,他更是一个永久的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代表。因而用“万里长城永不倒”来象征、比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恒存发展,数千年一直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形象。除了这样宏伟的建筑,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也无一不体现了建筑于文化的密不可分。但凡是来北京旅游的,都会想要亲眼看看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及合院建筑的一种,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主要在于其建筑构造的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建筑住宅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可谓是典型的老北京的代表,由于其建筑的特点,居住在里面的人互相往来十分便利,更促进了邻里感情,我们口中的老北京热情,好客,这其中大部分原因与那个时期的四合院的居住经验密不可分。由于四合院的唯一性,久而久之,大家便把北京和四合院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了一起。由于中国是一个有多个名族组成的国家,建筑风格上也无一不体现着建筑文化的多元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

说到建筑的发展史,建筑往往在社会文艺发展中往往体现了滞后性,一般是哲学思想和艺术的杂交物。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物,我们不难体会到每个时期的建筑的风格的迥异,如何反应当时人们的观念。

再来看看现代建筑的发展,上海的金茂大厦,台北的101大楼,我们会感慨人类如此非凡的能力,当然这也离不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从这些高楼大厦,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拿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眼睛最初所触及到的便是那座城市的建筑物,高大宏伟的建筑给我们以一种繁荣昌盛的感觉,错落有致的建筑,给我们以安详和整洁的映像。2008奥运在北京成功的举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不仅仅是精彩的赛事,还有中国建筑师们独特的创新,鸟巢,水立方,都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将自然与建筑相结合,也越来越成为现代建筑的追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领会到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密不可分,建筑师们希望通过将新型材料和原始自然的构造相结合,传达一种自然的理念。

总之,当我们欣赏一座建筑物时,单纯的从其外表去体会其美观是远远不够的,建筑物不是一对没有生命力的石头,水泥,钢材。一座伟大的建筑应该是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抑或是历史底蕴,这样的建筑物才会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

[2]中国建筑网

[3]《论建筑论》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文化;欧洲建筑;亚洲建筑;文艺复兴;长城

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座建筑物不是无生命的瓦砾砖砌抑或是僵硬的地标。历史建筑可以见证一段历史,现代建筑可以代表现代的审美学和高科技的发展。不同地域的建筑物从侧面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从世界八大奇迹的中国长城,古埃及金字塔再到现代建筑的台北101大楼,无一不体现着建筑业的发展和文化底蕴。

说到建筑的发展史,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便是衣食住行,其中住就是建筑的体现,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用树枝,石块等最简单的资源构筑巢穴挡风遮雨,躲避野兽的袭击。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建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建筑的类型日益丰富,建筑技术也不断提高,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促使着人们以欣赏或者其他目的建造各样的建筑物。建筑学的形成正式因为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于是有了日新月异的建筑。不同的地域由于文化的差异,生活的环境甚至信仰的不同对建筑美学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才有了各式各样的风格的建筑物,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首先来谈谈欧洲建筑,大多数人都能识别到中西建筑物的明显差异。总体来说欧洲建筑的特点便是简洁、线条分明、讲究对称、运用色彩的明暗,鲜淡来对视觉进行冲击.在意态上则使人感到壅容华贵.典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欧式建筑的风格具有另人们感到无限向往及产生遐想的力量,这种风格大部分都体现在教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于罗曼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左右诞生法国的哥特式建筑。最能体现其建筑风格的便是教堂像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提到哥特式的发源就不得不提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在十二之十五世纪,欧洲整体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在哥特式建筑盛行的时期尽管欧洲所有国家都经历过各种风格潮流和反潮流的强烈动汤,而在一系列国家里这种动荡还形成了独立的浓厚的地方传统。欧洲建筑风格另外一个重要代表便是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于15至19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囊括了巴洛克建筑和古典艺术建筑,关于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至16世纪的文化思潮,最早起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不仅带来了思想上的革新,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代表的建筑物。文艺复兴期间的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物来传达一种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的情感,于是文艺复兴建筑格外讲究秩序和比例,对立面和平面构图极其严谨,如建筑家布拉曼特重新设计修建了圣彼得大教堂,恢复了古代混泥土结构的工程方式。

再来看看东方的建筑,此时大家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应该是长城了吧。的确,长城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其蜿蜒的路线犹如一条巨龙,盘绕在中华大地之间。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长城的修建是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万里长城不仅仅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更是一个国家的丰富文化内涵的遗产,它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残酷,有体现了古人的坚韧的毅力。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大致

容是孟姜女跋山涉水去寻夫,却发现其丈夫为了建长城而劳累致死,于是在长城边上仰天长哭。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这从侧面反映了在秦朝,有多少平名百姓生活在秦始皇的暴政之下。当我们脚踏长城时,已经无法单纯的从审视一个伟大的建筑的角度去欣赏和感叹其伟大,我们不自觉的将那段历史和其联系在一起,这个时候长城不再是冰冷冷的城墙,他更是一个永久的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代表。因而用“万里长城永不倒”来象征、比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恒存发展,数千年一直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形象。除了这样宏伟的建筑,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也无一不体现了建筑于文化的密不可分。但凡是来北京旅游的,都会想要亲眼看看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及合院建筑的一种,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主要在于其建筑构造的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建筑住宅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可谓是典型的老北京的代表,由于其建筑的特点,居住在里面的人互相往来十分便利,更促进了邻里感情,我们口中的老北京热情,好客,这其中大部分原因与那个时期的四合院的居住经验密不可分。由于四合院的唯一性,久而久之,大家便把北京和四合院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了一起。由于中国是一个有多个名族组成的国家,建筑风格上也无一不体现着建筑文化的多元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

说到建筑的发展史,建筑往往在社会文艺发展中往往体现了滞后性,一般是哲学思想和艺术的杂交物。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物,我们不难体会到每个时期的建筑的风格的迥异,如何反应当时人们的观念。

再来看看现代建筑的发展,上海的金茂大厦,台北的101大楼,我们会感慨人类如此非凡的能力,当然这也离不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从这些高楼大厦,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拿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眼睛最初所触及到的便是那座城市的建筑物,高大宏伟的建筑给我们以一种繁荣昌盛的感觉,错落有致的建筑,给我们以安详和整洁的映像。2008奥运在北京成功的举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不仅仅是精彩的赛事,还有中国建筑师们独特的创新,鸟巢,水立方,都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将自然与建筑相结合,也越来越成为现代建筑的追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领会到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密不可分,建筑师们希望通过将新型材料和原始自然的构造相结合,传达一种自然的理念。

总之,当我们欣赏一座建筑物时,单纯的从其外表去体会其美观是远远不够的,建筑物不是一对没有生命力的石头,水泥,钢材。一座伟大的建筑应该是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抑或是历史底蕴,这样的建筑物才会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

[2]中国建筑网

[3]《论建筑论》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中国市场;发展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产业体系,其融合了建筑、钢铁冶金业以及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业。钢结构建筑不仅解决了钢铁业的产品渠道问题,也提升了建筑业的科技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筑业的能耗和污染难题,此外,钢结构建筑为房地产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在2l世纪,钢结构建筑作为绿色建筑、低碳建筑成为建筑业关注的焦点。

一、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

钢结构建筑在欧美市场已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并以其自身的优势得到了普遍应用。据调查,全世界101栋超高层建筑中,纯钢结构的有59栋,达半数以上。同时,国外60%以上的高档住宅也都采用了钢结构。国外有专家认为,钢结构建筑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21世纪房地产产品的“黑马”。

在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和应用滞后于国外。由于钢结构建筑的成本比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稍高,我国钢结构的使用还主要是高层建筑、公共建筑等大型建筑,钢结构住宅目前还比较少。钢结构住宅在发达国家占到住宅总量的65%-70%,而在我国这一比例还不足5%。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质量、品质成为人们消费的亮点。对于钢结构建筑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据相关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钢结构建筑优点突出,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建筑结构中使用钢结构的比例仍有6倍提升空间,预计未来5年钢结构产量复合增速在15%以上。

从短期来看,钢结构建筑的行业需求主要为新建厂房、体育场馆、歌剧院等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不受地产调控影响,且地产调控使钢价稳中有降。这就使得钢结构公司可能在成本端受益,更促进了钢结构建筑的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国内外人士的眼球,在这个占地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场馆使用钢结构的建筑比例高达80%,无疑是钢结构建筑发展的锦上添花之作,也印证了钢结构的历史舞台已经铺开。

二、钢结构建筑的特点

(一)节能环保是钢结构建筑的主要特点,符合21世纪的生活理念与方式

随着“低碳”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建筑行业也刮起了节能减排的低碳旋风。从材料上来说。越来越提倡绿色节能环保的装修材料;从房屋结构上来说,大家越来越青睐轻钢结构和木结构;而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说,越来越多的人把节能和环保放在首位。

钢结构与其他结构在建筑流程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后者的整个建筑过程都集中于工地,更多是室外操作,其噪音较大,粉尘也较多,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指数较高。我们常会受到如斯困扰,工地一天到晚轰鸣声不断、周遭灰尘较大,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而钢结构建筑其流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构件制作与现场安装。构件制作主要是由承办商在其工厂车间进行集中制作,制作完成的构建通过车、船发往工地,再进行现场安装。整个过程在现场工作的时间较短,对于周遭环境的影响也较少,更符合现代的“绿色”理念,

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长期目标。然而,我国的资源超支严重,在建筑业更是如此。开山采石现象比比皆是,后代子孙的资源在不知不觉中被现代人占用。较之其他建筑结构,钢结构由于自重减轻,基础施工取土量少,对土地这一宝贵资源破坏小且大量减少混凝土和砖瓦的使用。当房子使用寿命到期,结构拆除产生的固体垃圾也少,而废钢更可100%回收,循环利用。在某种情况下,钢结构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也较好,能够节约居住时的暖气、空调等运行费用,环保且节约资源。此外,钢结构建筑的干式施工技术,也有利于节约用水。

(二)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是一种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的建筑材料自从2008年以来,地质类灾害不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而我国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更是打碎了无数国人的心,成为永久的梦魔。地质灾害无情,无法制止,但我们可以强化自身,建立堡垒来保护自我。

现有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砖混结构、底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以上形式中无论哪一种结构,只要设计合理、高度与结构形式相匹配,就具有一定的抗震性。但是,若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抗震性具有一定的区别。对于砖混结构,其主要承重材料为砖砌体,砖砌体又是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较差;底框架结构较之稍好,但底框架结构的实质是底层为框架结构,主要用作临街商业网点,开间大,2层以上是砖混结构,因为两种材质刚性不同,头重脚轻,发生地震后底层容易坍塌:框架剪力墙是相对较结实的框架结构,在10层以上楼房多见;钢结构最结实,具有最高的抗震性,目前多用在商场、客运站等公共建筑,柔性好,能吸附地震力量,但由于成本非常高。其发展在我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我国,人民生命财产是最重要的资产,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为此,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侯兆欣曾表示,地震灾区重建时,医院、学院等公共场所应采用钢结构建筑,

(三)施工工期短。且不受季节影响

由于钢结构建筑的特殊运作流程-钢结构建筑的构件在工厂进行制作,就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大大缩短了建筑工期。用数据来说,一幢200平方的砖混或砌块住宅建设周期约需4-5个月,而建造同样规模的钢结构住宅仅需2个月时间。施工工期较短。开发商既可降低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而引发的投资风险,又可提前偿还银行贷款。加快建设资金的周转,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钢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钢结构建筑在中国建筑中所占的比例虽然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但这也说明中国在钢结构建筑这一领域还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完善,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正面临着新的契机。

(一)钢产量的提升,为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国的钢产量居世界首位。2005年中国钢产量达到3,494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1.6%,已超过美、俄、日、韩的总和。在“十一五”期间,国内钢产量达到4.5亿吨。2008年,我国钢结构年产量占粗钢总产量约4%,而发达国家钢构行业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已达10%以上。因此,我国钢结构上升的空间还很大。考虑到钢结构建筑的突出优点,2008年的国内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钢铁振兴规划也明确提出,要鼓励在建筑结构中提高用钢的比例。

随着国内钢结构技术、企业的发展,我国的“钢构产量/粗钢产量”将向国际平均水平靠拢,与之对应的钢结构产量将大幅上升。据估计,如果2015年“钢构产量,粗钢产量”比例为8%、粗钢产量增速3.5%,则未来5年钢结构产量增速将达15%以上。

(二)低碳经济的需求,为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低碳经济给全球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从全世界来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已将建筑业列入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重点。各个国家都在实施自己的低碳计划中,建筑业成为重点关注计划对象之一。2008年11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文章指出,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由建筑物能耗引起的,必须要改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密封性能,并动员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于2008年倡议并成立了可持续建筑联盟。2009年,英国政府了“解热节能低碳战略”,提出将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法国为建筑行业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照明及室内空气质量方面制定了目标:所有新建筑在2012年前能耗不高于50千瓦时/平方米,年。2020年前。既有建筑能耗要降低38%%。2010年以前,可再生能源在总的能源消耗中比例上升到23%。

与世界同步,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要求。2009年,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比2005年下降40%-45%。可以看出,作为耗能大户,建筑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业的低碳经济为钢结构的发展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

(三)建筑质量与品质的需求,是钢结构发展的必要条件

不管是国内经济还是全球经济,都在大跨步地向前迈进。经济提升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在满足了马斯洛需求的低层次后,高层次的需求被提上了议程。生活的质量与品质是现代都市人谈论的热点。住房是最低的高层次需求,对于住房的安全性和舒适建性是每个人考虑的问题。在每个现代都市,高楼大厦如山中竹林,数不胜数。然而,高楼型的建筑需要钢结构。地质灾害的猖獗使得人们对于生命财产安全性的关注点越来越高。除却高楼大厦需要钢结构,目前很多公共场所亦被要求采用钢结构。钢结构能极大地提高房屋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建筑质量与品质的需求。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文脉环境协调

建筑是人用建筑材料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一种人造空间,最早的建筑雏形是原始部落的窝棚,安全成了第一需求,只要能躲避风雨虫兽的袭击,能“庇天下寒士”就足够了。可是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越来越多。现代人似乎更注重建筑的精神性,更迫切地需求一种“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的精神性物质载体。当前,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成为当下建筑界讨论的焦点。

一、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重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文脉主义运动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文脉(context),最早源于语言学的定义,它的意义是用来表达我们所说、所写的语言的内在联系,更确切地说,是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局部与整体的观念并非始自今日,而是自古有之。古人曾把这种整体环境理解为多个单体建筑的相互关照,从而形成群体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形式更多地表现在群体建筑之间的搭配上,它要求建筑要和周边环境产生联系。如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四合院,就是由几个不同的建筑单体围合成一个单元的建筑体。北京有很多类似的建筑群,如故宫、颐和园等等,这些复合的建筑群体中埋藏着完整而清晰的空间思想观念。

这些观念国外也是同样拥有的。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达·芬奇也曾指出:“并不是任何时候美的东西都是好的。”残缺、丑陋也是一种美,这句话完全可以放在建筑环境美的角度来理解。单体建筑要根据环境担任角色,做“主角”就不应“自谦”、“自让”乃至甘于“隐没”,做“配角”也不可“反宾为主”。有时一幢建筑单独来看并不完善,甚至平淡无奇,但由于建筑群的相互作用,反而会使其在总体环境中显得协调得体。

二、单体建筑与群体建筑的关系

相对于单体建筑而言,群体建筑无疑是复杂的,而建筑群体之间的组合则更使它具有了远远超过其它造型艺术结构的复杂性。但这个复杂性不是杂乱的,而是通过群体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通过各种造型美的手段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具有一种结构简单的艺术品所不大可能具有的深刻性。

让现有的受西方建筑观念影响的群体建筑和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群产生关系,找到一个共同的支点,确实有点大海捞针的难度。在北京就曾多次发生过将此问题简单化理解的情况:将古代的“五柱式”当作“假肢”,随意地“移植”、安装到现代建筑的躯体上,将大屋顶像戴帽子似地到处搬用,任意扣到中国新建筑的“头”上!一架房顶并非是单纯为避烈阳风雨的,其足以影响我们对于家庭的概念。就像一扇门并非是仅仅供人出入的,它是引导人们跨入人类家庭生活之奥秘的钥匙。人们去敲一扇灰色的小屋门和去敲一扇装着金黄兽环的朱漆大门,在心理上总是有些差别的。石涛曾言:“笔墨当随时代”,建筑也应随着我们自身的情况以及这个时代的节拍而变化,而万变又是不离其宗的,这个“宗”应该是指我们自身,建筑群体始终是和我们自身发展的这个大前提和大环境相适宜的。

三、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这种“协调”应包括两层含义,既有空间意义上的协调,又有时间意义上的协调,二者应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时空坐标系统”。那种只求表面形式一致的建筑,已经脱离了历史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其空间的功用也发生了与古时不同的变化。当代建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把环境空间看成建筑的“主角”,而人又是环境空间的“主角”。且不说新型公寓代替四合院是好还是坏,但毕竟是生活进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北京的大屋顶式建筑则不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脱离了现世,这种责任不能全部由建筑师来承担,而与中国的某些固有思想观念有关。比如同样是对古文物的保护,或者说是对古文物的修复,东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原则:西方人主张古代和现代要有十分清晰的界限,认为与古建筑呼应是“投降”,而中国则要求模糊此界限,要求最好修复得和原来的一模一样,认为这样更有历史感。也可能就是这种观念使中国人将传统和现代变得模棱两可。西方有很多对新老建筑的协调关系把握得很到位的作品。如一位叫米歇罗佐的建筑师在15世纪建造的弃婴医院旁设计的另一幢建筑就很匹配,被贝聿铭称赞为“非常文明,有高度的修养”。这并不是“颂古非今”,也不是“以新就古”,更并非取消建筑的个体特色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性,而是主张将这种特色和个性消融在建筑环境的整体特色之中。个体建筑的特色美一旦离开了环境整体,那也就等于取消了特色。

在环境这个看似限制的大前提下,只有发挥自我的表现才能、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建筑是具有使用功能的,其精神因素应寄托在实体之中,如果让建筑艺术的表现更多地向前大跨步,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如黑格尔所警告的那样:建筑就已经越出了它自己的范围而接近比它更高一层的艺术,即雕刻。所以说建筑需要表现,但这种表现并不能脱离建筑美的本义,我们应该将这种表现更多地投向整体环境。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一、节能性建筑有利于经济发展;

二、节能性建筑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减少大气污染;

三、节能性建筑标准有利于推广新材料,利用新技术。

关键词:节能性建筑;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新材料;新技术

新世纪迎来了经济、社会、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各国对保护生态环境均给予极大的注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人类面临能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等危机情况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后提出的一种关于环境、生存与发展的新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统筹考虑人类长远发展的观点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基于这种理念,近年来,我国力倡“科学发展观”,并写入了十七大报告。同时,我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和措施。并于1994年正式了《中国2l世纪议程——中国2l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6年我国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已将节能性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研究和逐步实施。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建筑领域的重要体现。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能源和环境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两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既要注意节约能源,又要注意保护环境。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这也是党中央早就提出的要求。强调节约能源对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措施。

一、节能性建筑有利于经济发展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推动力,经济发展有赖于能源产业的发展。能源短缺肯定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绝大多数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已被视为增加能源投入的新途径。1973年的世界性石油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严重打击。此后,世界各发达国家已深刻地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由于建筑能耗巨大,许多国家都把节能性建筑作为一个国策,一方面从建筑立法和节能技术上予以保证,另一方面从经济政策上加以引导,使节能性建筑不断完善,从而达到理想的节能目标,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据估算,我国建筑总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5%。2000年全国建筑能耗已达约2亿吨标准煤。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建筑能耗已达约3亿吨标准煤。建筑能耗的年平均增长率己达5.84%左右,大大超过了2.4%的能源增长率。从我国能源资源条件看,煤炭和水力的资源总量虽比较丰富,可是煤炭的经济可采储量和可开发的水电量按人口平均计算,却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至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就更少了。为了子孙后代可持续利用国家能源资源,我们现在就必须节能,同时必须开发和利用新的资源。

二、节能性建筑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减少大气污染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同时,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和期望值也在日益增加。现在,在城市发展中优先要考虑的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可是生产发展与人口增加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工业污染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无节制地使用和浪费能源,造成许许多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以燃烧煤炭为主的建筑采暖用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它排放出的大量有害物质,使空气质量不断恶化,被污染的空气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二氧化硫等物质产生的酸雨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为自己和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环保意识,合理利用资源,注意生态平衡,贯彻节约用地和节能节材的方针,重视废弃物的综合合理利用,从开发性治理的角度考虑问题,使研究开发与环境治理更加协调,更符合环保要求。

建筑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概念设计

在不断的结构设计研究与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并体现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地应用,每个设计单位都在为彻底甩掉图板而做努力。结果给部分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手册、图集,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空间形成的方案(非结构的),使用计算机,然后设法去完成它,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计算机画图匠而已。这不仅不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知识、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会与建筑师的交流中产生分歧与矛盾。

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等阶段。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以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得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更科学、更合理。但该法在运算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近似,只能视作近似概率法。并且光凭极限状态设计也很难估计建筑物的真正承载力的。事实上,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各种构件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且都并非是脱离总的结构体系的单独构件。目前,人们在具体的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假定与简化。作为结构工程师不应盲目的照搬照抄规范,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指南、参考,并在实际设计项目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把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易于手算。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正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比如,有的设计人员用多、高层结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来计算底层框架,还人为的布置一些抗震墙,即不能满足楼层间的合理刚度比,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底层框架在地震时受力状态。问题在于结构概念不明确,没考虑这两种结构体系的差异。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美国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曾警告工业界:“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然而避免这种情况,概念设计的思想不妨是个好方法。

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也使得结构设计的思路得到了拓宽。传统的结构计算理论的研究和结构设计似乎只关注如何提高结构抗力,以至混凝土的等级越用越高,配筋量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结构工程师往往只注意到不超过最大配筋率,结果肥梁、胖柱、深基础处处可见。以抗震设计为例,一般是根据初定的尺寸、砼等级算出结构的刚度,再由结构刚度算出地震力,然后算配筋。

但是大家知道,结构刚度越大,地震作用效应越大,配筋越多,刚度越大,地震力就越强。这样为抵御地震而配的钢筋,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反而使地震作用效应增强。其实,为什么不考虑降低作用效应s呢?目前在抗震设计中,隔震消能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隔震消能的一般作法是在基础与主体之间设柔性隔震层;加设消能支撑(类似于阻尼器的装置);有的在建筑物顶部装一个“反摆”,地震时它的位移方向与建筑物顶部的位移相反,从对建筑物的振动加大阻尼作用,降低加速度,减少建筑物的位移,来降低地震作用效应。合理设计可降低地震作用效应达60%,并提高屋内物品的安全性。这一研究在国内外正广泛地深入展开。在日本,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良好的经济、适用效果。而我国由于经济、技术和人们认识的限制,在工程界还未被广泛地应用。

同时,在目前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中,概念设计的思想也应得到延伸。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天津市加固的2万间民房无一倒塌,但天津第二毛纺厂三层的框架厂房,却因偏重于传统构部件的加固,忽视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判断,造成不合理的加固使抗震薄弱层转移,仍然倒塌。

概念设计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所接受,并将在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现在的高校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单独构件和孤立的分体系的力学概念讲解。尤其在专业课教学中,单项计算练习居多,综合练习偏少,并着重体现在考题中,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养成只知套用公式解题的习惯。而且近年来强调计算机应用教育,比如,毕业设计用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出图。但由于计算机设计过程的屏蔽,手算过程训练程度的削弱,造成学生产生一定依赖性,结果综合运用能力下降,整体结构体系概念模糊。这些对于培养具有创造力、未来的工程师是相当不利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是当务之急。其中,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是相当必要的。因为他们是结构设计革命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这则需要工程界和教育界进行共同的努力。推广概念设计思想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著名的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为结构工程师提供了广泛而又有独特见解的结构概念设计基础知识和设计实例。该书着重介绍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果总体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尖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为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在设计中创造性地相互配合,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建筑奠定基础。这本书第二版的出版,为我们更好的加深概念设计的理解,提供有益的帮助。总之,概念设计必然会成为今后结构设计的主流思想,这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发展它吧,为结构设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立人,王跃,结构设计的新思路——概念设计,工业建筑,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