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

形态设计论文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研究的目的。

中国的展示设计呼唤原创。那么,什么是原创性设计,如何才能做到原创?原创是与众不同的创造,它需要灵感,而“灵感”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东西。要想使灵感主动进入我们的思想,进入我们的作品,就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设计方式。研究抽象形态可以防止设计师的灵感“干枯”,可以使设计作品得到更多的灵感。研究抽象形态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把展示空间带到艺术的殿堂,从而更有资格成为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抽象形态的应用是一名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抽象形态研究已成为现代展示设计创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通过对博物馆、专卖店、展览场馆等展示设计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归纳出抽象形态的运用频率和方式,以论证抽象形态运用的合理性,促进我国展示设计的完善和发展,并对其它设计领域起到借鉴作用。

(2)研究的意义。

目前,国内还没有对抽象形态的具体设计原则、具体运用方式及如何进行创新性设计等进行详细的探讨和论述。就实践而言,大多展台、展馆、博物馆等设计特色不明显,很多只是跟随室内装修的风格或者借鉴国外的创意。但随着展览业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国内优秀设计范例的引入和借鉴,展示设计也逐步走到人们的视野中,为人们所重视。任何抽象形态都可以分为点、线、面、体基本要素。研究这些要素的内在含义、性质特征及造型的相互关系,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将其有规律地组织、重构,对于提高展示设计艺术水平、展示效果和总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展示空间设计时,有许多设计师不能找到合适的创意源,这时运用仿生学的原理,赋予展台、展厅一个形象的外观造型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抽象形态中的仿生形态可使人与展示空间更加亲近并蕴含着生命的活力。设计师根据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利用生物形态中包含的丰富造型设计语言进行人性化设计,可以为展示空间寻找更好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与空间的对话更加轻松。在展示设计中,抽象形态设计思维是对基本空间划分和形态展现能力的训练,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抽象形态设计的实质是对自然物的再创造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塑造。注重“神似”而非“形似”。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时候,抽象设计思维都可以帮助设计师充分发挥想象力,抽象形态的表达能够为展示设计带来生机与活力。

2抽象形态的概述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就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的特征。抽象形态特指无法表明确定的形象和形态,虽然可以引起我们某种感受,在生活经验中却找不到明确的对象,即抽象形态。抽象形态的表现有三种类型:一是半抽象或半具象:常常有客观的形态基本暗示,但通过对其进行拆解、重组、添加、变形等,使新形象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二是具象的抽象:从现实世界的物质形态中抽取出来的抽象形态,依据感受,对触觉、听觉、味觉等进行视觉化的意象呈现,创造出仿佛内含有机生物的抽象形态。三是绝对的抽象:抽取一切感觉印象后所剩下的纯粹形态。该抽象在雕塑和部分展示作品中运用较多。在现代展示设计作品中,不会局限于上述一种类型,往往会把几种类型相结合。对现有事物进行各种抽象处理,从而打造一个全新的空间形态。抽象形态的创作手法较多,具体有通过点、线、面、块的分析重新组合创作;有通过仿生设计法,提取大自然生物中的轮廓、色彩、结构等方面,进行有效地设计。下文有专门的介绍,在此就不做过多的解释。

3抽象形态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使用方法的研究

抽象形态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使用方法有很多,通常通过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来实现造型上的抽象形态运用。仿生设计作为比较常用的设计手法,能够使具象的事物通过轮廓、色彩、肌理等表现,达到预期的抽象形态设计的目的。下面具体分析这几种设计方法的应用:

(1)平面构成设计手法。

平面构成设计手法主要是研究点、线、面等视觉语言元素,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美学原理进行合理的分解、组合、重构、变化,创造出新的形态、理想的组合方式,以及新的视觉形象。在展示设计中,设计师可根据展示活动的理念、展示的重点、题材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构成要素,以增强其表现力。在展示空间中,以位置为主要特征的都可以看成是点,点的运用可以体现展品与展品、展品与道具、装饰物与背景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点的运用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单点、双点、多点、点群等的灵活运用来实现。在展示设计中,线的表现力很强,利用线的粗细、疏密可以表现出层次感、立体感;利用线的各种连接方式可以起到隔断和装饰的作用。线还可以用在整个外观造型中,由抽象线条交织形成的虚空间形态能给场馆增添强烈的神秘感。在展示设计中,面的运用方式有很多种,有的运用在道具上,有的运用在顶部,还有的则运用在墙体上。点、线、面在展示设计中的使用非常的频繁,已经成为现代展示设计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应用,使得设计师在今后的运用中能够更加合理和得心应手。

(2)立体构成设计手法。

立体构成也称空间构成,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常用的设计手法。它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的美好形体。展示设计的结构形式和立体构成中的形体组合构成是相同的。那些立体构成中的组合原理、规律和方法都可以在展示设计中被运用。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不仅包括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实体形态,还包含着看不见的、却能感受到的空虚形态,是具有上下、左右、前后三个维度的形态。设计人员可以借助立体形态的实际效应(如大小、轻重、方向、重心、虚实等)来完成形态的心理效应(如情感、理念、美感等),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例如,2012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扎哈展现场,扎哈•哈迪德及合伙人事务以这次展览的主题——“共同背景”(CommonGround)进行展览构思,贯穿事务所设计哲学,融合设计灵感来源,全方面地呈现事务所的设计动态。通过装置展览,事务所特别希望探索的是轻质壳体与可拉伸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本次双年展上,事务所首次将这种复杂的壳体和可拉伸的结构结合在一起。Arumshell(尸臭魔芋壳体)是一个用褶皱金属做成的装置,用一个我们立体构成中常用的曲折、拉升练习中的案例,通过抽象处理展示在空间中,并和周边的环境形成呼应。点、线、面、体等构成要素的运用并非各自孤立,而是相互并用的。综合性地运用点、线、面、体四种要素进行展示设计,可以创造出生动的形态与强烈的对比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仿生设计法。

仿生设计法在抽象形态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较多优秀著名的抽象形态设计,使用的都是仿生设计法。仿生设计法是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与分析,总结与抽离出来的形态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可以使人更加亲近大自然。其手法有模仿形态的外形特征;模仿形态的结构特征——骨架、内在结构——建筑中的曲梁结构,显示出从动物骨骼与生命内在结构中借用的形态组架;抽象形态的运动规律——关节点、运动线。仿生表现法是比较高级的方法,也是抽象形态中难度比较高的设计方法。对形态运动状态的观察与模仿是一种对形态时间上的变化的把握,我们要抓住每个运动点留下的痕迹串联起来所形成的运动线,把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例如,光、波、声音、时间等不可见的“行走”,用可见的形态结构抽象地传达出来。现代展示活动是公众参与的活动。现代展示设计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手段,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艺术创作,使其产生独特的时空环境。不仅演绎展示的主题,而且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为展品创造最佳的“演示”时空环境。根据时展的需要,现代展示设计要求选用形态新颖、手法独特、效果突显主题、展示产品、提升品牌的设计手法,来吸引消费者和参观者。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发挥创造力,运用各种设计手法,从生活、自然中寻找灵感,而仿生设计手法一直是设计师们的“宠儿”。它可以把原生态、亲切感等心里感触与设计融为一体,开拓设计者的思路,让大自然的点点滴滴渗入设计中。研究抽象形态的应用,不可忽视的部分就是仿生元素的应用、仿生设计法的运作。它可以使抽象形态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与审美。

4抽象形态的应用领域

抽象形态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展示设计、绘画、雕塑、建筑、产品造型等各个领域。它可以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可以是惊喜、惊讶、沉思、遐想等,很多时候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需要通过抽象形态的造型来达到预想的目的。艺术评论家苏珊.朗格曾说“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展示设计是建筑楼宇、展台造型与展览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艺术对它进行影响,从而吸引参观者的眼球。在展示空间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简化空间形态,用一些抽象图形和道具来吸引参观者。人们不仅可以快速注意展厅的外观,还能通过道具的别致设计关注展品的魅力。这样的抽象形态运用既节约材料,又提高了展示效果。展示设计是建筑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渗透着建筑或城市的人文特征,对建筑或城市的文化与形象具有宣传作用。另外,抽象形态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艺术感,而且可以吸引人们的兴趣,更好地宣传一个企业产品,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文化。

5抽象形态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任何成绩的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努力和汗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各个国家馆、企业馆建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和高度的肯定,是与他们设计者、建设者的努力分不开的。在现代展示设计领域,世界博览会是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展览项目。在世博会运营过程中,各国优秀创意思路和优秀设计都在园区内展现着,这些经过层层选择的形态表现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并在未来类似项目建设中加以利用和发扬。2010年世博会,国人可以不出国门看到世界各国的建筑。作为设计师可以学习各国出色的创意,合理的搭配。在整个园区中,国家馆和企业馆都非常有特色,抽象形态的运用更是如火纯青。整个世博园区像是一场“各类设计作品”的盛宴,集合着建筑、展览、产品、多媒体等各种顶尖设计,任何一位设计师跑进来都能饱餐一顿。接下来,本文对将阐述2010年世博会中抽象形态的运用。

(1)英国馆设计。

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此处触须的设计是立体构成中的线材构成作品,由中心点向外扩散。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其光彩夺目。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从形态上看,英国馆的设计不管从外部形态还是从内部结构,都充分展示着抽象形态带来的震撼。外部表现的是线材的巧妙运用,内部表现的是点的排列效果。运用构成的手法,完成抽象形态的展示。一个好的设计,不仅要做“第一眼”美女,还要充分考虑内部结构的合理性。这对于设计师而言,就要在充分理解造型的基础上,与技术部设计师充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2)奥地利馆设计。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字;符号;形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51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文字学》一书中指出:“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人类早期的生存方式主要以狩猎和渔猎为主,随着原始部落的形成,人类有了第一个社会组织,人类的交流更加频繁,人们希望通过语言或文字达到交流各自实践经验的愿望,而早期的“结绳纪事”和“契刻纪事”交流的方式只是简单数字的纪录和简单观念的表达,但这些表意的形式绝对不可能产生文字,原始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刻画的形式来进行纪事,我们无法考证,但我们通过考古发掘的资料可以证明,绘画是人类早期交流的一种“文字”,这种“图画文字”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人类早期交流的文字符号。(如图1)

我们从世界上古老文明发源地考古的资料可以发现,图画文字都成为他们早期的文字符号,图画文字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象形文字的发展。中国的文字和古埃及的文字在创造之初都有相同之处,都是由图画文字演变到象形文字,中国和埃及的象形文字都取材于自然形态,用绘画来表示物体。表示一种思想概念。但进化演变的过程却存在差异,埃及的象形文字比中国的古象形文字更加具象。

当人类进入到奴隶社会后,国家的雏形形成,人类的生产活动、实践活动、生活方式都有进一步的发展,生活内容极大的丰富,人们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仅靠语言的交流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只有靠语言和文字的紧密结合,才能准确地纪录和表达思想,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有了集权制国家以后,统治者为了强化他们的统治,需要颁布各种法律和制度,这就促进了文字、表词文字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我们通过考古学可以得到验证,公元前四千年的古埃及和苏美尔的表词文字,公园前三千年的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表词文字,公园前二千年的古中国表词文字都是在他们的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时期。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语言文字的产生发展,并决定了文字的发展规律。

二、文字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中国的文字和埃及的文字一样都是由图画、象形文字演变而来,但中国文字的演变始终维持着原始的绘画文字和符号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需要语言与文字交流的更加丰富,中国人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整合,从而形成了更多形式的文字,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将中国的文字构造总结为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在此基础上,古代人们在文字的书写造型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从而产生了篆书、隶书、草书等艺术形式。古人关于文字产生的一些论述,都说明它是以象形象征为结构方法的,《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人类创造的文字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但中国文字的功能不仅表现在语言的具象表意上,而且还将文字经过艺术化的演变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他们将文字图案化和其它图形结合广泛地运用在日常的衣、食、住、行、育、乐等方面。尤其是将文字组合成视觉图形运用在中国的古建筑建造上。

随着语言与文字的发展,思维的进步,人类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等许多方面形成了大量的文化经验、文化意识和文化成果。人类的文化结构主要分为物质生活文化、精神生活文化、行为方式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行为方式及其成果所构成的产物,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精神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文化,它包括了本民族的情感、民族的意识、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意识、信仰、宗教、艺术、哲学等方面。汉文字在中国古建筑设计中被广泛的采用集中表现了人类精神文化向物资文化的一种转换。

三、文字是一种符号和形态

中国汉文字的构造方式是凭借象征手法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我们从最早的甲骨文考证就可以看到它是一种象形的、图画式的文字,是依据对事物形象的简约性的线条描绘,而创造的一种表达观念和语音的符号。文字从产生到发展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人们在约定俗成中形成对文字的概念,古文提到汉文字的形成取象于天象地貌,山势水形,鱼纹鸟羽,花草树木,身形诸态,古象形文字与自然原型的关系,如“1”(日)与太阳形象,“2”(月)与半月形象,“3”(立)与人的站立象形,“4”(雨)与降雨形象,“5”(鱼)与鱼儿形象,“6”(舟)与小船形象,“7”(弓)与弓箭形象;等等,我们从这些例子中可以感受到文字的取象与自然形象的联系关系,这些简约的符号就是最初的文字原形,他们用符号来表达某些事与物,象形文字便是其字义的感性形象,具统计在甲骨文中80%运用了“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指事法”。

中国最早的文字属于象形文字,汉字虽然还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征,但由于汉字除了象形以外还有其它构成文字的方法,而汉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和原来的象形文字相去甚远,所以不属于象形文字,而属于表意文字。

四、汉文字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我们的先人在创造、发展、丰富和使用汉文字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形成和保持着某种习惯,人们在审美思维、艺术创作、建筑设计、园林设计中,大量地运用形象思维和想象性创造活动,大量地需要采用象征手法,而在这些想象活动中,主体根据自己功利的或审美的、道德的目的与意向,从语言记忆或形象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或再现某种事物的形象,并由此领会其中的意义,结合理性的思维揭示或表达事物之间的内部关系,或创造崭新的形象,作为理想的寄托或行动的目标。人类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无非是两种形式,一种是再现,它将语言、文字塑造的间接形象再造成可视的直接形象,另一种是创造新的形式,即:将语言形象、实物形象表象和原有意象的有关形象信息加以创造性的重构,形成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崭新的形象。

在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古拙的砖瓦文字广泛地运用在其中。砖文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在成砖上直接书写,二是在砖上用毛笔书写文字,再用刀按照文字的笔画刻画,工序和刻碑相似。三是在成砖之前先把文字刻印在泥上,通过烧制定形。(如图2)除了砖文外,(如图3)还有瓦当文,瓦当是刻写在瓦当上的文字,数量很多。瓦当是屋顶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一般称为“筒瓦头”,用以蔽护屋檐,防止屋面雨水渗漏。瓦当是建筑物中极小的一部分构件,瓦当文字大多为宫殿、官署、陵园的名称,如宗正官当、长陵东当,还有“千秋万岁”、“延年益 寿”、“长乐未央”一类的祝福吉祥文字和“长毋相忘”、“汉闾煜隆钡燃湍钚晕淖帧S械耐叩本鸵桓鲎郑一般四字居多,最多达十二字,如“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在空间环境上满足社会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且还在建筑的规模、房屋的宽度、深度、建筑的屋顶形式,建筑装饰的程度和样式等等方面都表现出传统的礼制思想以及其它文化内涵。

在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家族,一人得高官,则“五世承恩”,“一门衍泽”所以自古以来都很注重家族的资望,也称为“门望”,这种门望在中国古代建筑的大门人口、影壁、牌楼上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牌楼是古代一种独立的门式建筑,它有时独立地立在路的中央,或者在一组建筑之前,行人可以从牌楼门中通行,因此,牌楼成为环境中一种标志性建筑,牌楼上雕刻的各种文字记录了皇帝赐给一个家族或某个人的官职功名与褒奖。中国古代建筑十分注重精神功能的表现,人们希望自己的建筑能够表现出一种精神,在建筑上反映自己的理念、追求,能够给人视觉上带来一种美的满足。人们不仅利用建筑抽象的空间形态来表现一种抽象的象征性气氛,而且还利用具象的图形,抽象的文字和图案来表现忠、孝、仁、义,传统礼制,吉祥富贵、长命百岁、年年有余的生活理性。因此,在帝王宫殿,富贵人家的祠堂、住宅、园林建筑的墙面、屋脊、梁柱、门窗上都有表现动物、人物、花草、文字等具象或抽象形象的木雕、砖雕、绘画装饰在建筑的室内外,其中文字形态作为一种纹样被广泛地运用在建筑的装饰上。(如图4)(如图5)文字是一种平面形态的视觉符号,它为了结合建筑装饰的需要,对文字的形态需进行重新设计,依靠文字形态变化进行有组织的编排,从而达到信息传达与视觉美感的兼容并蓄。文字在古建筑的装饰设计中,匠人们为了强调文字的装饰功能,除必须传达信息的文字外,大都采用削弱文字形态阅读功能的设计手法,有意识地运用变形、夸张的设计处理。追求文字与其它装饰纹样形态的完美结合,以其整体的造型美感取胜。

五、文字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源自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在各国引发了此起彼伏的设计运动与设计浪潮,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对当时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家具设计等设计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同样极大地促进了印刷技术的发展,设计师们采用多样的视觉表现手法创新文字的形式,以体现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特征,文字作为视觉符号在商品销售、文化教育、传播科学技术等方面发挥了空前的作用。

在近、现代建筑设计中,波普艺术极大的艺术内涵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建筑设计,波普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事件作为创作的主体和基本素材,他们选取被城市文明所忽视或废弃的物品,消费文化中通俗的形象符号,视觉资源,运用选择、重新组合的艺术创作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著名雕塑家奥尔登堡就是字母符号进行艺术创作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字母形态既简单,又富有明快的形式美感,建议用表明建筑物用途的字母去建造楼房。著名建筑师盖里无疑是奥尔登堡设计思想的实践者与探索者,他将字母作为一种媒介直接表现在建筑的装饰中,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装饰风格。比如盖里设计的位于美国加州的“圣塔摩尼卡广场停车场”。(如图7)另外,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字母进行设计与装饰的建筑师还有文丘里,他设计的“字母建筑”BASCO展室,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富士乡村俱乐部”,瑙特林+里迭设计的“印刷厂”等。(如图8)西方文字和中国的文字不同之处在于西方文字是运用二十六个英文符号字母之间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意义的词,而中国文字是运用不同的偏旁组合形成不同的单词,无论是中国的汉文字,还是英文的字母运用在建筑设计中,装饰性是建筑设计师表现其设计思想的重要目的之一。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产品形态作为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产品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象因素,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与感觉、构成、结构、材质、色彩、空间、功能等密切相联系的“形”是产品的物质形体,对于产品造型指产品的外形;“态”则指产品可感觉的外观情状和神态,也可理解为产品外观的表情因素。

对于设计师而言,其设计思想最终将以实体形式呈现,即通过创意视觉化,用草图、示意图、结构模型及产品实物形式加以表现,达到其再现设计意图的目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工业设计是作为艺术造型设计而存在和被感知的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形的建构是美的建构,而产品形态设计又受到工程结构、材料、生产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当代工业设计师只有在更高层次上对科学技术和艺术整合,才能创造出可变而多样化的产品或创意。工业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进行产品形态设计,并借助产品的特定形态向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与理念。设计师只有准确地把握形和态的关系,才能求得情感上的广泛认同。

产品形态的基本要素

现代产品一般给人传递二种信息,一种是知识即理性信息,如通常提到的产品的功能、材料、工艺等,是产品存在的基础;另一种是感性信息,如产品的造型、色彩、使用方式等,其更多地与产品的形态生成有关。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看,好的工业设计应该首先给用户带来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产品造型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融合了技术、材料、工艺等成就了一种系统的和谐美。产品造型设计不同于纯造型艺术。纯造型艺术追求纯感性美,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由艺术家的灵感产生。作为产品造型设计则必须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形成技术解决方案。可以说,产品造型设计需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来引导感性的形象思维,以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标准,不可能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产品形态美不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受,它要体现在产品上和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而不是有一个成果了事。产品造型设计是通过形、色、质三大元素给用户以美感影响的。

1、形――空间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结合

形是营造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产品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应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夸张、含蓄、趣味、愉悦、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例如,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气氛;圆和椭圆形能显示包容,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拨的气氛;用自由曲线创造动态造型,有利于营造热烈、自由、亲切的气氛。特别是自由曲线对人更有吸引力,它的自由度强,更自然、也更具生活气息,创造出的空间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流畅的曲线既柔中带刚,又能做到有放有收、有张有弛,完全可以满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和韵律感。曲线造型所产生的活泼效果使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发观赏者产生共鸣。利用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便于营造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属于不完整的美,残缺形态组合会产生神奇的效果,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造型艺术能够表现引人投入的空间情态,如体量的变化、材质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形态的夸张或关联等,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自身的功能。

通过产品形态体现一定的指示性特征,暗示人们该产品的使用方式、操作方式。通过造型形态相似性如裁纸刀的进退刀按钮设计为大拇指的负形并设计有凸筋,不仅便于刀片的进退操作暗示它的使用方式,许多水果刀或切菜刀也设计为负形以指示手握的位置。通过造型的因果联系如旋钮的造型采用周边侧面凹凸纹槽的多少、粗细这种视觉形态,以传达出旋钮是精细的微调还是大旋量的粗调;容器利用开口的大小来暗示所盛放东西的贵重与否、用量多少和保存时间长度等。

通过产品形态特征还能表现出产品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产品本身的档次、性质和趣味性等方面。通过形态语言体现出产品的技术特征、产品功能和内在品质,包括零件之间的过渡、表面肌理、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关系处理,体现产品的优异品质、精湛工艺。通过形态语言把握好产品的档次象征,体现某一产品的等级和与众不同,往往通过产品标志、常用的局部典型造型或色彩手法、材料甚至价格等来体现,如标志“Braun”象征剃须刀无与伦比的档次,象征物主的富有及地位但仅作为计时用的金表等。通过产品形态语言也能体现产品的安全象征,在电器类、机械类及手工工具类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著名品牌、浑然饱满、整体形态、工艺精细、色泽沉稳都会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合理的尺寸、避免无意触动的按钮开关设计等会给人生理上的安全感。

2、色——情感与文化的象征

色作为产品的色彩外观,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产品的色彩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色彩对室内空间意境的形成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服从于产品的主题,使产品更具生命力。色彩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不同的色彩及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红色热烈、蓝色宁静、紫色神秘、白色单纯、黑色凝重、灰色质朴,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成为不同的象征。产品设计中的色彩暗示人们的使用方式和提醒人们的注意,如传统照相机大多以黑色为外壳表面,显示其不透光性,同时提醒人们注意避光,并给人以专业的精密严谨感,而现代数码相机则以银色、灰色以及更多鲜明的色彩系列作为产品的色彩呈现。色彩设计应依据产品表达的主题,体现其诉求。而对色彩的感受还受到所处时代、社会、文化、地区及生活方式、习俗的影响,反映着追求时代潮流的倾向。

3、质——材料质感和肌理的传递

人对材质的知觉心理过程是不可否认的,而质感本身又是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产品的空间形态是感人的,那么利用良好的材质与色彩可以使产品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充满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产品形态中的肌理因素能够暗示使用方式或起警示作用。人们早就发现手指尖上的指纹使把手的接触面变成了细线状的突起物,从而提高了手的敏感度并增加了把持物体的摩擦力,这使产品尤其是手工工具的把手获得有效的利用并作为手指用力和把持处的暗示。通过选择合适的造型材料来增加感性、浪漫成分,使产品与人的互动性更强。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作评定,而且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玻璃、钢材可以表达产品的科技气息,木材、竹材可以表达自然、古朴、人情意味等。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后最终的视觉效果。工业设计师应当熟悉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对材质、肌理与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以符合产品设计的需要。

优良的产品形态设计,总是通过形、色、质三方面的相互交融而提升到意境层面,以体现并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表象后面的产品精神。这种精神通过用户的联想与想象而得以传递,在人和产品的互动过程中满足用户潜意识的渴望,实现产品的情感价值。

形态观塑造的必要性

设计意味着创新,这决定了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设计及其形态,不然所设计的产品就会丧失生命力。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往往也通过产品形态所表达出的某种信息来判断和衡量是否与其内心所希望的一致,从而最终做出购买的决策。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设计语言,时代在发展决定着设计师应不断地培植新型形态观,成为引领消费的先行者。以苹果公司所产个人电脑的设计为例,G3时代,人们看到的是多彩、透明、绚丽的外观,体现活泼的气氛、给人时尚的感受;在G4时代,呈现的是半透明、银灰色的外观,每个细节都体现着科技时尚。两下相比,人们会觉得G3电脑已不属于当前时代,因为它在视觉上已体现不出当前时代的气息,缺乏属于当前时代的设计语言;G4电脑则体现出理性、前卫,引领时尚潮流。关注NOKIA手机造型的趋势与走向,可以发现其产品造型在保留本产品品牌形象DNA的同时增添了几分时尚与动感的色彩,这些在以前的系列产品中是很难见到的,因为用户现在需要这种时尚元素与之共舞。

从苹果和NOKIA的例子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师的形态观是社会生活文化时尚的缩影,需要这种积极向上的形态观,走在时尚前面。

形态观的塑造历程

1、领悟生活的真谛

工业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为人与技术之间的沟通而提供解决方案,让理性的技术获得一种感性的表达。而这是建立在设计师对生活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源于生活体验和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力。因此,设计师应该做生活的先行者。

三菱汽车设计部经理布雷一向以提供触动人心、尽情享受人生、充满情感与灵性的汽车为其设计理念。他认为上流的时尚并非源自上流社会,而是源自街头普通人群,设计师应当从各种艺术中吸取设计灵感。他为三菱打造了全新的汽车设计概念——3P精神Precision、Performance、Passion(完美精确、极至表现、富于热情)。每一辆三菱车的设计都体现这种精神,我们能感受到这种3P精神是领悟了生活的真谛,是对生活的一种完美追求。

书籍、电影、图片、电视、网络等传递的各种信息,正悄悄地改变着整个世界,当我们观看一场电影、一场球赛,当聆听音乐或轻盈漫步时,都可能获得体验,正是这些体验会激发创意灵感。作为工业设计师,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些体验加以理解和升华,以感性赋予产品使其造型充满人文关怀。

2、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新生文化的创造

文化是工业设计的核心所在。工业设计是其民族文化的形象写照。工业设计在反映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创造着新生文化。在设计史上出现的各种设计风格,都是在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生文化之下诞生的。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一反中世纪刻板的风格,追求富有人情味的曲线和优美的层次。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巴洛克和洛可可等浪漫主义的设计风格。接下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大工业生产,促进了技术革新和各种新思潮新思想的出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各种风格流派等设计都因为新技术的运用、新产品的出现、新思想的传播,形成了新的文化主流。正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生文化,使设计师产生了新鲜的灵感,时尚、前卫的设计便由此诞生。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不仅拥有优秀的造型艺术累积,也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开发现代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巨大资源和宝贵财富。作为工业设计师要真正理解和消化我们的传统艺术,追根寻源,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到我们的产品设计之中。在重新整合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形态艺术元素,以创造出更具民族精神和美感的优秀设计来。一件产品要更贴切反映时代或引领时尚,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原点,清晰了解其来龙去脉,并预测其趋势走向。空间意境、时代气息、科学技术、哲学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都为造型设计提供源泉,用这种观念去思考设计产品的形态,定会给用户带来意外的惊喜。

3、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科学技术进步加速了文化的发展与沟通。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需要设计师具备开放的设计观。在我们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与外来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对立、交流与整合过程当中,工业设计师应当在吸取和借鉴中走向现代化,并最终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型产品形态观和设计观。本土的环境氛围和历史文化是设计师思考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开放,尝试用国际现代设计语言表达我们的感受、美学意识及文化背景。文化以经济为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会越来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抛弃我们的文化去模仿西方的设计思想,只有植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又不断吸收当代先进的设计思想、理念,才能真正提升本土的工业设计水平,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结语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我们的祖先便尝试打制石器的“减法”造型和冶陶的“加法”造型。人类对形的认识和形的塑造(即造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仔细审视这一过程,不难发现的造物活动实际上就是造型活动,而这种活动正是建立在对形的感受和认识基础之上。大自然是最杰出的设计师,自然形态作为设计造型的优秀摹本是经过千万年的缓慢进化而来,人造形态的变化则越来越快,可谓是日新月异。在设计的过程中,人们一面创造着众多现实形态,另一面又参照着自然形态,在表现、摹仿、整合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态。如何创造和设计出使人感到美好和愉悦的形态,对于设计师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形态问题,从本质上讲,要为人类创造新的生活和培养人类对形态新的感知方式。

工业设计师形态观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时俱进,又同本土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在反映设计文化的同时,推动着设计文化的创新,在互动过程中形成默契。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在不断的进步中展开和提升,新的设计形态观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和人文艺术的发展而更新。未来的工业设计师必须从新的观念出发,从科技、功能、材料到美学形式和价值,关注产品的所有方面。新时代、新技术和新的社会要求,日益扩大着与设计师之间的距离,社会物质财富丰厚,科技高度发达,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高涨,要求工业设计师学会尊重人的个性化需求、审美和价值观,并且重视传统给予人的影响和力量,建立辨证的科学形态观,以符合新时代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促进社会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龙赵小龙,走近人性化设计空间[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家具形态仿生的具象性

人类造物的源泉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模拟仿生。[6]德国著名设计大师卢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出来的真理中。”在形态仿生的家具设计中,一方面渗透着功能性和审美性;另一方面是将具有自然特性的本体依附于具象形态的表层,再现仿生对象的形态特征,以传达强烈的亲和力。具象性形态仿生主要是通过表面来看外观形态接近被模仿对象和所占“天然”成分的程度,以及所呈现出仿生对象的基本特征。在装饰上具有突出装饰感和艺术性,人们乐于接受也很容易被解读,主要应用在儿童家具、工艺品、日用品等方面。比如现代超现实主义画家、现代设计师萨尔瓦多•达利,善于从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原生状况中去寻找设计的灵感,搜寻最具具表达生命力的物象来模仿创造,他的作品具有自然主义风格,反对矫揉造作,视觉冲击力较强烈,能吸引住人们的眼球,增强突出生命的意蕴力度,常采用生物形态的曲线来构筑产品外形。“梅维斯的嘴唇”是达利以好莱坞影星梅维斯的性感嘴唇为蓝本,设计了具有感性的沙发,曲线的造型,火红色的唇形使这件作品变得流行,表现出他对艺术和自然生命的感悟与不懈追求,并成为他设计生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家具作品。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作者多以启发性的方法和建议指导学生,发挥其创造力。如借助蝴蝶形态,利用“正负形”的手法与形态仿生相结合,使样式更具有亲切感和趣味性,营造出新奇、浪漫的形态(图1)。

2、家具形态仿生的抽象性

抽象性形态仿生主要是以大自然的生物体为蓝本,经过思考和反复推敲,剔除仿生对象的具体细节,对原型进行提炼和概括出独特个性的表达形式。这是对设计师思维活动的要求和水准的体现,属于高层次的思维创新能力,设计作品形态简洁,具有意象化,常被用于具有时代感较强的设计中,富有时代气息。这与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崇尚的“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的理念境界一脉相承。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的人们需要更多的是非物质化的产品,强调精神上的追求,即“能引起诗意反应的产品”,这也促使了形态设计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度。考虑到具象形态的限制性因素,在产品仿生设计中,更多的是将诗意与产品的抽象表现相融合,从整体上反映事物独特的本质特征,可以说形态仿生的抽象性既源于具象又高于具象。不同的群体将会对抽象形态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呈现出了模糊性、差异性和多义性等不同程度的意蕴,体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见地。被国际设计界公认为“21世纪的达•芬奇”——卢吉•科拉尼,在他的设计中常常运用仿生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特点,设计大量造型极为夸张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形态设计意识,是促成他多年在家具设计领域高地位的原因之一。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看到某些抽象作品,常会引起一些联想,归根结底这些无不与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物形态相关联,其形态表现方式打破了固有的设计思维和模式,以全新的视觉、创新的观念和富于意蕴的符号开创了仿生形态的构成,将诗意和抽象形态结合的产品通过消费者的审美感知、理解和情感等一系列感受相结合,使产品抽象形态的朦胧性、不确定性与个人主观感受的真实和想象的抒发融为一体。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中提出:“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强调其有意味的形式”,包括意味和形式两方面“:意味”是审美情感,“形式”则是构成作品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7]这种“有意味的形式”通过人的审美和联想孕育出了丰富的产品语言。丹麦设计师汉斯•韦格纳设计的“孔雀椅”就是运用抽象仿生的方法,通过抽象思维的概括能力,以简洁的表现手法,提炼出孔雀自然秀美、骄傲舒展的形象特征赋予设计中,采用天然材料,使其显出独有的气质和注入浓郁的自然气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自然风情,质朴中传出亲切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对象的艺术美感和自然气息,以寄托人们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

3、仿生形态家具的趣味性

“情趣”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卷五十七中,这里仅指性情之趣之意,并非指“感情”和“情趣”的表面组合。而形态仿生家具的趣味性设计,不仅是家具造型的幽默、结构的新奇等视觉上的感官体验,同时也是精神上的需求。在这一点上,人和动物之间的趣味性是有区别的,人的趣味性具有情感认识的内容,本身蕴含着文化内涵和品位,而动物的趣味性只是剩余精力的发泄。[8]与形态仿生家具的其他特性相比,趣味性应体现情感需求,满足不同群体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通过情感交流过程,人们对仿生家具建立某种“情感联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家具能够通过仿生形式表现出人的情趣和感受,以关爱为原点向具有生命力的指向出发。在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仿生趣味性为终极目标,对课程作业进行创作。设计定位是利用动物形态为儿童设计塑料坐椅,让它既成为家具又是玩具。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安全性和其成长的心理因素,最大可能地抓住儿童成长的规律,在产品造型上要强调其形态活泼可爱,色彩要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需要,突出艳丽,促使儿童在游玩时真正像骑在真实木马上一样体会其中的乐趣。本课程以现代仿生家具的“趣味性”作为设计目标,摈弃了以往家具形态设计中为销售而简单依附的效用观念,取得情感共鸣的对话状态,在融入目标对象使用者的情感过程中,用形态的多功能组合形式来进行仿生家具的设计创作,以期在产品中找到视觉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从而达到趣味性的目的。

4、仿生形态家具的喻象性

喻象性形态仿生又被称为寓意性形态的仿生,是在设计时运用文学修辞中的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民间象征意义,把有关自然物的属性、元素,用来表现家具的某些局部特性。运用这种方法,对家具设计师提出洞察力和感悟力的要求,不仅要通过产品和自然物进行类比,而且要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关键是在产品设计中应当体现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多地和情感紧密相连[9]。家具设计的创新要积淀传统文化融合自然物象形态,挖掘新生命,注入新血液,为传统文化再生提供机会。如传统动植物纹样的应用,以飞扬奔放的生命美迎合各民族人们审美需求,其装饰性在体现动态美和自然元素方面,具有一定的仿生效用。纵观设计史,远古时期的纹饰体现了动态的平衡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表达了对生命的崇敬与赞赏,这对家具仿生设计的方法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形态仿生家具设计在表现上要用简洁抽象化的造型手法,通过线条、块面、材质等方面,以不确定性的隐喻和象征的特殊性来组成某种新形式,给消费者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借以强化设计主题,激起人们审美情感因素的鲜活生命力。家具作为人们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对自然界生命体形态的模仿过程,融入形式美法则来达到功能和审美一体化,改变传统的造型模式,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思维,引导主题时尚性的多功能生命力的发展方向,以此丰富人们的生活空间[10]。

5、结语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形象具有可感、可触、可视、可体会的特征。从心理学意义来讲就是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对某个事物的整体感知,它受人的意识和认知过程的影响,同一事物因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象特征。形象分为国家形象、个人形象、文学形象、电影形象、企业形象、肢体形象、色彩形象等等,根据地域、时间、文化、修养分为不同的类型。形象是可以塑造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奥运会中体育健儿夺金的形象至今历历在目,它在无形中塑造了国家的良好形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欢呼、振奋,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唤醒和激励。视觉传达设计的VI形象设计就是一个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结合,企业形象通过可视的LOGO进行整体形象的规划,对整个企业进行形象、行为、理念、文化的规范,这就是无形资产的整合,企业通过精神理念体现外在的形象,这个形象是社会通过对企业的种种行为的接触而产生的总体印象,通过公众进行感知,接受公众的评判,因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形象特征。设计中形象是图形符号,具有解码的功能。通过色彩、外形特征、符合寓意,我们可以感知具体形象的差异,比如对于肤色的色彩形象定义,我们可以知道亚洲人为黄色,非洲人为黑色,欧洲人为白色等。我国的汉字体系就是在可感知的图形符号中创造出来的,比如“山”“水”“日”“月”,通过人们熟知的形象创造了具有符号寓意和形象寓意的文字体系,具有典型的形象特征,便于人们记忆和流传。

2形的概括与提炼

提炼与概括是艺术表现形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能够强化和加深艺术形象,常见的提炼形象有人物、动物、建筑、图形符号(交通符号、指示符号、公众服务符号等)。

2.1形的概括现实形态中,形是复杂的、变化的,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就行改造,“形”就是指物体所呈现的外部轮廓与结构特征,改造的手段表现为省略、提炼、概括、夸张等形式。从塞尚的几何静物的归纳、马蒂斯的剪纸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形”的概括与改造过程。图案中的花卉描绘也是对现实形态的概括,繁多的花瓣枝叶就需要良好的提炼概括的能力,中国国画中经常使用的以点带面就是这种手法的写照。

2.2形的提炼提炼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少胜多,透过毕加索《公牛的变形过程》,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形的提炼,经过十个步骤的简化提炼,我们不但没有感受到形象因为笔墨的减少而变得单薄,相反却造就了经典的形象特征。现代设计中我们对传统图形的运用就是一个提炼和概括的过程,比如标志设计中对传统图形的应用,传统图形注重完整性、对称性、装饰性和呼应性,现代标志设计中中国联通的形象就是对传统盘长纹样的提炼,既保留了原有图形的对称模式,具有庄重典雅的特征,同时又强化了图形的节奏感和律动感,通过盘长的吉祥寓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十个空白处理与六个圆形形成了对称与节奏感,寓意畅通、完美。

3有意识的形与无意识的形

人造形态是人类有意识的形体创造。原始人类的初期工具的使用和创造、纹样的创造、早期儿童的随意涂鸦属于无意识的形的创造。有意识的形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提炼、概括、整合才能形成,无意识的形是在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处于蒙昧状态或者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中的蜂巢、燕窝,通过自然力量创造的山体、河流、沟壑都是无意识形态,但是它们都是我们创造主观世界的重要素材和源泉。

3.1有意识的形什么是有意识的形?笔者的理解就是人类为了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所创造的具有一定规范和法则的形体。比如建筑(拉菲尔铁塔、古罗马角斗场)、绘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洛神赋图)、工业产品(汽车、飞机)、民间艺术品(挂虎、五毒背心)、各种器物(玉壶春瓶、蟠龙瓶、斗彩碗)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些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历史与文化。有意识的形是为了特定的需求而创作的,在平面构成中我们所创作的具有重复、近似、渐变的形体都是有意识的形,它们是为了特定的艺术需求而创造的构成形式,因此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使用价值,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无意识的形什么是无意识的形?确切地说就是在没有确定的方向和适用范围,没有明确的形象特征的情况下,偶发产生的形体。比如滴水留下的痕迹,手撕报纸的形体,车辙重叠的痕迹,冰雪融化的印记,落叶的重叠等都是无意识的形体,但是如果我们加以有意识的利用,就会成为创作的必要素材。无意识可以产生意外、惊喜,同时也带给人们以想象和自由。

3.3有意与无意创造的多彩世界人类的创作是处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当中的,国画的水墨与西方水彩画都充分利用了水与颜料的调和和分离特性,在有意与无意间创造了新的形体。油画通过材料的组合与画笔有意与无意的拖、擦、点、绘形成了色彩的纷呈表现。人类的建筑是有意识的创造,但是废墟的形成又是在自然界的作用下无意识的一种表现,同样表现了人类社会的精彩与智慧。儿童绘画的自我陶醉与创造就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结合,儿童的世界是成人无法理解和感知的,但是从画面的形体中我们可以获得愉悦。我们行走在大自然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创造;平静的湖面被我们激起的涟漪也是无意识的审美状态;雪地的脚印还是一种无心的过失与美丽。平面构成中我们所进行的肌理设计就是针对这种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思想进行画面的再构成与创作,通过肌理、形体、材料的重复、交错、对比、叠加创作出多彩的世界。

4形态

形态在《辞海》中被解释为形状和神态。形态分为现实形态、非现实形态、理想形态(概念形态)、物质形态(客观形态)、非物质形态(主观形态)等。形态是物体呈现的基本状态,形态是可以转化的,比如冰和水,木材和纸张,合成产品都属于对原有形态的转换,埃舍尔、达利、毕加索都改变了物体的原有形态,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形态的转换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自主的改变,具有创造精神,因此能够带来新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

4.1现实形态现实形态又可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大类。针对现实形态的加工和再创作可以提炼出新的形象、产品,因此对现实形态的再创作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形态就是在转换中不断创新。油画、国画、版画都是将现实的三维形态转变成二维的形态,以剪纸为例,民间的剪纸艺术,创造了从立体到平面的形态转换,对现实形态加以吸取、提炼、概括、变形,民间剪纸因其材料低廉、工艺简便,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具有广泛的地域性和民俗性。民间剪纸的形象来源来自于自然、人文、历史、民俗,具有不同的形象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其形态也在不断演变,由单一的单色剪纸,逐渐转化为多层次的套色剪纸,甚至在近代出现了立体的浮雕剪纸形式。这种从形象到制作工艺形态的转变恰恰反映了艺术创作中集娱乐、欣赏、民俗、寓意于一体的创作形式。从创作形式上来看,它也是一种形态的演变,所以现实形态的空间形式是多元的集合体。如今民间剪纸形式的多样化和表现形式已经融入到生产、生活及信仰等各种民俗,剪纸形态变化多样,除了我们熟悉的窗花与门笺,还有过节的灯花、婚丧嫁娶的各种剪纸样式、服饰花样以及民宅居室剪纸贴饰等等,当下逐渐转变到招贴、包装、服装设计当中,这就是现实形态的转变与组合。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1.1文字的动态控制网页动态设计中往往以文字和影像为主,这两者在视觉上依靠其本身的形态和动态的画面效果可以起到很强的吸引力,动态的文字表现形式在完美的编排下会形成一定的律动感,通过这种律动感来讲主体信息传递给观众,所起到的效果往往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说,观众在接受信息传递时内心是喜悦的,是主动自愿去接受的。因此,设计中对于文字的动态控制显得十分重要,要求对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动态变化的把控,注重其上下、左右、前后的动态变化,要做到其动态的走势能够良性地引导观众的视线,不易过快,特效要尽量单一,不易过多,不易复杂。

1.2文字的识别性和可读性网页设计中对于文字的选择都是根据其重要性的程度进行了一定的取舍,对字体的大小、颜色、显示效果、动态方向及效果等都有极高的设计编排要求,要充分考虑在有限的屏幕中大量的数字信息融合在一起所造成的信息辨别,一旦设计编排过于复杂,设计者追求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在文字效果上加入了过多繁杂的设计表现,往往会使观者无法辨别信息的主次,甚至于不能有效取得设计所要求表达的理念和效果。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如何提高观者的阅读效率是设计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融入动态的文字设计仅仅是为了凸显信息的主次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起到引导阅读的效果,要着重考虑到字体的选择、显示屏的精度、运动的速度、文字量、句子长短、特效等各种因素的整体整合,要提高文字的可读性。

1.3屏幕的无限性及开放性二维的平面设计在效果呈现时往往以立体的三维效果来给予呈现,在屏幕两端留有空白给人以无限的延伸空间,而动态文字的设计与编排则给人一种进深的立体感,因此观众可以在具有动态效果的二维设计中感受到屏幕空间的无限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媒介空间有限性的束缚,即在有限的空间内所要表现的却是无限的空间延伸,这一无限性则取决于设计者对文字形态、色彩、格式等方面的设计。

2动态文字在网页设计中的表现

2.1形态的变化空间与动态是网页设计中文字动态的体现,是基于字体基础上对文字外部进行形态的处理与设计来实现的,在文字动态的设计中,一方面可以根据字体的本身结构对其进行变形处理;另一方面可以让字体的形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例如最近比较热门的《舌尖上的中国》,其在影片开场前的设定上便十分动人,第一部以水墨画延伸出来的画面实际上是美食的结构,而字体的铺设则是由水墨画中毛笔笔尖的恣意挥洒而成,带给观众极强的美感和想象空间,观众在接受到这一视觉效果时所表现的心境便是平和且愉悦的。

2.2材质的构成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动态文字的构成和质感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技术处理,使得动态的文字能够实现在光影中的流动,富有肌理,极具美感和质感。现代电影开始广泛运用这种特效文字处理方式,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增强影片的氛围及烘托影片的主题,在3D技术渐渐普及的今天,以3D字体来进行网页设计和编排也渐渐成为设计的潮流,在网页设计中,裸眼3D文字及图像将慢慢渗入到人们的视线之中。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线可以看成是点运动轨迹,由无数个点构成,同时线又是构成面的基础,因此线在某种程度上具备点的动感,又具备自身特有的方向感和力度感。

1.1线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线在鞋类造型中受到方向、粗细、虚实三者的影响,使其形成各种视觉效果,具体见表1。

1.2线在鞋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线在鞋类造型中主要以部件轮廓线(分割线)、缝纫线(虚线)以及部件装饰线(对比线)三种形式表现。(1)帮部件轮廓线如图1、图5所示,都表现出不同形式的部件轮廓线,它是形成鞋类部件风格和鞋类风格的关键。(2)帮部件组合工艺的缝纫线如图1、图5所示,部件与部件在组合是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缝纫线进行实现的,它是伴随着部件轮廓边沿线出现的,不同形式的缝纫线在表现线的视觉效果同时,还体现出鞋类技术美。(3)帮面装饰线如图6所示,帮面装饰线有镶接条和缝纫装饰线两种。镶接条通过有有色皮革条进行帮面分割形成;缝纫装饰线通过在帮面采用电脑缝纫机或刺绣机进行刺绣实现,仅起装饰美化帮面作用。

2面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及其具体应用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是平面上的形,具有二维空间的性质,在空间占有一定的位置。通过点、线和面的特征发现,三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都是相对而言的,点和线的扩大都可以构成面。

2.1面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面的轮廓是线,面可以是几何形的规则面,也可以是是自由形的不规则面。因此,面的轮廓线特征决定了面的形状特征,不同的轮廓线构成不同的面。面有消极的形和实际的形,通过点、线聚集而成的是消极的面,通过线的轨迹形成的是实际的面。面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见下表2。

2.2面在鞋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面在鞋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鞋类帮部件,由于鞋类整体的不规则形,使得鞋类帮部件主要以不规则自由形为主,几何形在鞋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小部件如鞋舌、横条和后筋条等。在分析帮部件视觉效果时常把面分解成轮廓线进行分析,因此,在进行帮部件面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其轮廓线的视觉效果进行。

3体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及其具体应用

当点、线、面达到一定厚度时便构成体,体是由面包围而成,也可以由面运动形成。在鞋类造型设计中面与体的概念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区分:面是构成鞋类的直接部件,而体是在部件上再运用面进行装饰。这样一来,面与体的概念只是在鞋类帮面上的层次不同而已形成的不同视觉效果而已,在其基本造型上面与体只是厚度的差异而已。所以,尽管体按基本分类有球、圆锥、圆柱等,但在鞋类造型中体的形态与面几乎是一致的,仅有厚度差别而已。

3.1体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一般来讲,厚体具有庄重结实感,薄体具有轻盈感。体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一般转化为具有厚度的面来进行理解。

3.2体在鞋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如图7所示,体在鞋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蓬松造型来体现的,它是通过在面的里面垫海绵或细布,然后通过缝纫线辑出各种体形,以达到凸起立体造型效果。因此,在进行帮部件体的设计过程就是给面赋予厚度的设计过程,在设计中要结合其面的视觉效果进行。

4色彩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及其具体应用

色彩是形态要素中最具变化性、时尚性和视觉冲击力的,是形态视觉审美的核心因素。

4.1色彩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色彩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有通过色彩的三属性以及色彩搭配的方法所决定的,同时还受消费者对色彩理解产生的色彩象征意义影响。色彩的视觉效果中情感性和象征性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以及生理性,也就是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代及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色彩的情感性和象征性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4.2色彩在鞋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色彩在鞋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鞋类色彩的搭配上,鞋类色彩搭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单一色搭配整个帮面采用一种色彩进行设计,形成统一、简洁的视觉效果。(2)双色搭配整个帮面采用两种同类色、近似色、对比色和相对色进行色彩搭配,前两种搭配方法形成融和的视觉效果,后两种方法对比的视觉刺激效果。(3)多色搭配整个帮面采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色彩进行搭配,尤其是在童鞋和运动鞋的色彩设计中应用较多,主要是形成多色视觉刺激效果。

5肌理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及其具体应用

由于材料表面的配列,组织结构的不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称为肌理,也就是说,肌理指物体表面的组织构造。它是通过赋予在面和体的基础上,结合色彩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是鞋类产品档次的决定性因素。

5.1肌理在鞋类造型中的视觉效果肌理一般可分为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具有不同风格的视觉效果。(1)触觉肌理它不仅能产生视觉触感,还能通过触觉感受到。如物体表面的凹凸、粗细、软硬等,多表现为立体群的构造,这种肌理能给人产生一种粗犷、高贵感。(2)视觉肌理它只能通过视觉才能感觉到,如木纹、印刷图案文字等,这种肌理能给人产生一种细腻、雅致感。由于肌理也是一种立体造型,形态造型具有小、多、密的特点,肌理与形态、色彩、光影有着密切的关系,肌理的视觉效果也是通过他们产生的。

5.2肌理在鞋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肌理在鞋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采用两种类型的材料来体现的,通过在不同部件上采用不同或相同风格的材料,产生视觉上的对比与呼应。图1所示,不同的皮革材料具有不同的肌理形成不同的视觉效应,肌理在鞋类造型设计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的应用。(1)单一肌理的统一应用在鞋类不同部件中采用同一种肌理材料,形成统一、简洁的视觉效果。(2)同种肌理不同风格的弱对比应用在鞋类不同部件采用不同肌理的,但是风格相近或相反的材料,形成呼应或对比的视觉效果,产生变化之中形成统一的和谐美。(3)不同肌理不同风格的强对比应用在鞋类不同部件采用不同肌理不同风格的材料,将具有强烈肌理风格效果的材料应用于小部件中,突出重点,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在面积和比例中产生均衡。

6总结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三维透视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视觉形态表达方式,它主要利用透视原理来让二维的平面设计产生三维的立体空间感,是创意图形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尤其是三维透视中的焦点透视能够利用多点透视来营造出一种距离延伸感,让受众在视觉上感知到一种纵深感。这种表现方式一方面遵循了基本的透视规律,另一方面是对此规律的夸张、强化利用,达到了既符合透视学原理又能够增强受众空间视觉感受的设计效果。可以说,它为普通的二维平面设计提供了创意思维和技术支持,同时也是设计师拓展想象空间的始发点、立足点。如歌手Arcadion专辑FlyVision的封面设计就采用了三维透视空间表现法,带有强烈的视觉纵深感。实际上,该封面设计的构成元素并不复杂,都是一些相对单一的视觉元素原型,色彩也仅包括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设计师合理地利用三维焦点透视的视觉规律,将封面的主要内容“RRCRDION”这几个字母放置于画面正中央,以此代替透视中将要汇集的焦点,呈现出前后分明而又向远方延伸的视觉纵深感,从而带给了受众一种强烈的空间立体感。又如,德国设计师岗特•兰堡的海报《Egoist》也采用了三维透视法,该作品的主体形象是一个站立的人的轮廓,设计师利用三维透视使之呈现出层层递进的视觉效果,画面中既有三维透视的焦点也有三维透视的散点,从而形成了多角度的视觉张力,图形的立体空间视觉感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强烈,画面中人物形象也更加立体、生动。总之,这两件平面设计作品都有效地利用了三维透视原理,实现了平面设计中的空间视觉感。

二、色彩对比的空间表现方式

现代平面设计之所以强调空间视觉形态的呈现,主要是为了提升作品层次,丰富作品内涵,从而增加有效信息的传播量,达到最终的设计目的。色彩的对比是实现这一创作目的最鲜明、有趣的方式之一。所谓的色彩对比表现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在色相环上距离较大的色彩组合一起,利用它们的色相差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不同于由点、线、面构成的单元形组合,这种色彩对比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促使受众产生多层次的立体空间视觉感,有利于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空间美感。一般而言,设计师经常将“红、黄、橙”等暖色调同“蓝、青、紫”等冷色调放置在一起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以获2011德国红点(RedDot)海报类设计大奖作品“RainShield”为例,该作品就是利用色彩对比来实现立体空间视觉形态感的。画面大致由两类元素构成,一类是有所指向和含义的白色大写字母,另一类则是毫无规律的涂满各种色彩的平面几何图形。这些几何图形分别呈现出蓝色、绿色、紫色、黑色、灰色、红色、粉色、黄色、白色等不同的颜色,且以一种无序的方式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鲜明的色彩对比关系。黑色的海报背景的加入,更是加强化了色彩的对比效果,它同原本丰富、跳跃的色彩又形成了另外一个层面上的色彩对比。此外,白色的主题字母也增强了冷暖色调之间的有效对比,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空间感。

三、形态错位与重复的空间表现方式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四平八稳的平面视觉感受是最主要的呈现方式。当代平面设计对创意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平面设计作品呈现出空间视觉形态,以使图形形态更加新奇,更容易引人入胜。因此,平面设计师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打破平稳的视觉模式,采用了形态错位与重复的空间表现方式。它虽然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平面图像所带给人类的视觉平衡感,却为受众营造出了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感和舒适感。具体而言,这种独特的空间视觉形态表达方式是将创意元素进行逻辑思维上的本末倒置,从而使之产生形态上的错位与重复,形成立体上的空间视觉形态。近几年,形态错位与重复的空间表现形式已经成为了现代平面设计中最具现代性和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深得受众和设计师的喜爱、追捧。如德国设计师GotzGramlich的海报作品《Squarepusher》就是采用的形态错位与重复的空间表现方式。大体看来,该海报的构成元素无外乎就是富有明暗变化的小方格子,在组合方式上也是采用的不断重复排列法,却使画面产生了一种向四周连续延伸的空间即视感,形成了四方连续的形式特征。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得恰到好处,其最巧妙的地方就在于改变了每个单元的明暗对比和排列角度,并利用渐变来产生一种动态的立体感。此外,设计师还将代表作品主旨的大写黑色字母“SQUREPUSHER”有序地放置在每一个单元格里边,且对其做了大小上的变化,从而增加了画面视觉形态的凹凸变化感。总之,这种形态错位与重复的空间排列组合方式打破了单一角度的视觉平衡,使作品呈现出了立体凹凸感,产生了立体空间视觉形态,给了受众营以美的享受。

四、正负图形的空间表现方式

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正负图形对于空间视觉形态的呈现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负图形又被称为反转图形,它是将正形和负形两种轮廓进行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虚实转化之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图形。它们以彼此的边缘为主要轮廓,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相互隐现,使图、底两种图形呈现出一种非彼非此的不确定形和无限的空间纵深感。正负图形的空间表现方式往往能够带给受众切入点的错位,以产生一种矛盾的空间,且图形会随着切入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原本离我们很近的焦点反而会不断后退,从而产生一种远近反转的立体形态感。这一种看似简单的做法却是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能够在实现空间视觉形态的过程中发挥极为特殊的作用。但正负图形所产生的这种空间关系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它是依靠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在本质上可归属到虚拟空间这一大类别。以设计师MichaelBierut为2013耶鲁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的海报为例,该作品就利用了正负图形来呈现立体空间视觉形态。作品中不同圆柱体的图形的排列组合看似是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立体物象,实则是对平面设计中正负图形创意的巧妙利用。其中,白色柱体和黑色柱体的弧形边缘是共用的,它们既是柱体的横截面,也是柱体的侧面,白色和黑色可以进行“图、底”的相互反转,以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物象,造成受众心理上的视错觉,从而促使虚拟的空间视觉形态的产生。又如设计师FelixPfaffli的《WhiteOnWhite》,这部平面设计作品中一共有两个立方体,每一个立方体都展现出三个棱面,其中每两个棱面互相利用,这样就把不同的立方体造型巧妙地连接到了一体,加之能展现主题的英文字母的排列,使作品看起来既平面又立体,既有矛盾又不失合理,从而呈现出了强烈的立体视觉空间感。

五、结语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面料形态的二次创造,顾名思义是指以纺织面料为基础,对其进行第二次的设计与工艺加工(如图1:趋皱、堆积、抽褶、层叠、编织、凹凸、褶皱、缠绕、色裹、粘贴、绗缝、折叠、钻孔、压花、饰边、拼接、镂空等),形成不同的表面肌理效果或不同的面料形态,从而改变了面料的造型和外观。通过多种手法使传统面料表现出炫目的色彩效果和丰富的表面肌理,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这也是近几年服装设计中的一个新的突破点。这种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转变,通过立体形态多轴线、多视面的运动和转换,产生了多维空间的实体,从而形成了多变的、全新的服装立体造型,完美地改变原有的服装形态和属性,实现了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二、面料形态的二次设计在服装中的应用

在科技高速发展和国际交流密切的今天,服装设计师们在这个领域所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较量,更是一种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的较量。在这场激烈竞争中,不论是团体设计师还是个体设计师都希望并驱先争,立于不败之地;都希望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更是一件艺术品,既符合时候脉搏又具有独特个性,既能体现现代人的着装风情,又能在未来的长河中有立足之地。面料的二次设计正是这种行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设计概念并在近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赋予了服装面料及服装造型设的新面貌,使之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更好地诠释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打破了服装面料以往的单调感。由此可见,服装面料的再造已成为服装设计师对服装造型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服装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首先,面料的二次设计不单纯是经济及技术的问题,从更深层意义上而言,它更是资源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些普通陈旧的面料经过二次设计改造,肌理转变,将一些平淡无华的旧面料改旧换新,使那些过时的面料风貌焕然一新,再次投入服装市场再应用,不仅减轻了资源的浪费,也符合环保设计、持续发展的倡导理念。其次,强化面料的装饰创新。通过绣花、钉珠、钉附件、印花等手法在面料上附加各种装饰物,改变其原有的视觉效果,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元素,让原本毫无特色的面料变得更生动,更美丽。如图2:简单的连衣裙款式,无领无袖,A字造型,主要通过面料的颜色和层次的塑造,丰富款式的视觉效果及美感。再次,强化结构创新,淡化面料。通过市场观察及各类时装会可总结出:在服装设计中的常用一些规则有:当选用面料本身有其独特特点时,在服装的款式造型及结构设计时可相对简单,突出材质本有的特色,许多的针织设计便是这类设计的典型;当所选用的面料为既无色彩变幻也无图案或肌理变化的普通类面料时,在设计时,应在结合面料的性能的前提下,强化款式造型的新颖及结构的独特,相对淡化面料的新型应用。可见,好的服装材料固然会令服装锦上添花,但如果没有好的服装材料,而通过面料形态的再塑造对其进行设计,不仅绿色环保,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三、面料二次创造在服装不同部位的运用

面料二次设计后的具体应用需结合人体结构、款式造型、设计效果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否则就是停留在单纯的面料改造层面。若不能加以灵活应用,纵然面料二次设计后的效果再好,也不能达到变废为宝、化腐为奇的效果,不能体现它的价值及美丽。因此,具体的应用时尽量做到“因形而生”,使它的结构服从于人体形式,随着身体的“起伏”变化而有节奏地变化。不同面料再造的效果,其运用在服装中不同的部位给人传达不同的视觉效果,同一面料再造的不同效果运用在不同的部位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造型和风格。应用在肩部时,夸张了上装Y字廓形;应用在裤缝侧面时,不仅给人一种修长的视觉美感,同时原本裤装简单的造型变得简约而有细节。不同面料再造的视觉效果及用量的多少应当以人体的结构和款式造型与使用功能的需要为依据。如在一些以“A”字母为造型的服装款式中,常运用大量的褶皱手法夸张腰身以下的位置,以达到自己预设的造型效果,而在一些以“X”型为基型的设计理念下,常在胸部及臀部运用一些夸张的面料再塑造手法,突出服装中要强调的重点。衣服的每一个部位都有可能是设计师应用面料再塑造的对象,其主要依据还是款式的要求与整体造型的风格。

四、总结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基础课程 形态构成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1 艺术设计专业动漫方向开设“形态构成”课程的重要性

1.1 形态构成的起源及其教学理念

形态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最重要的贡献是构建了现代艺术教育的观念,奠定了设计教育的基础教学体系。1923年,匈牙利艺术家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对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学会分析二度空间的构成,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开创了现代设计中将形式彻底解构、归类并加以研究、应用的新理念。约翰内斯・伊顿担任包豪斯“形式导师”时,它开创了一个严格的视觉训练的基础课程,这个课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色彩、材料、肌理的系统认知和理解,尤其是对平面、立体空间形式的探讨和形式空间构成规律的了解掌握;二是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了解视觉规律,如运动规律、结构规律等等,以训练学生对形式的敏锐观察力,提高视觉的敏感

性。[1]这就成了以后艺术教育中“三大构成”的

基础。

1.2 动漫方向学生学习形态构成的重要性

形态构成在现代设计教育中,是学生进入设计艺术领域的基础课程,是今后进入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必要的过渡阶段。形成构成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构成的科学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对学生创造及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之一―动漫,是造型和影视等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培养的动漫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做到技术与艺术并举,技能与创意兼顾。[2]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必须具备较高的画面审美能力,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后期电脑技术。这些基础能力的系统培养,需要系统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作理论支持,形态构成的引入,恰好为动漫人才的培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美学理论支持。

2 动漫教学中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形态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在《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人才培养计划》中,它是基础课程中课时量最大,实训作业最多的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形态构成教学侧重以研究形态创造规律为目的,通过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对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以独立的而又相互作用的形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活动[3]。动漫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的交互与综合,其内涵是社会文化的传递与超越,其本质是创造,同时它作为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组合体,又是信息传达的媒介和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4]。动漫设计艺术是设计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相互渗透于融合。动漫设计艺术的交叉性决定了其课程设置、教材的筛选的特殊性。初入学的大学生从根本上缺乏审美能力、艺术判断标准,传统的形态构成教学中脱离专业方向的盲目训练,使学生学习兴趣无法提升,学习主动性差,与专业知识点的对接应用明显不足:表现在理论课程的内容和作业练习的设计上都明显套用模式,为作业而作业。使形态构成课程作为基础教学存在的意义减弱甚至全无。

3 艺术设计动漫方向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从2005年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开设了动漫专业方向,笔者一直担任形态构成课程的教学,针对动漫方向学生的特点,在形态构成教学中尝试改革,从内容到教学方法逐步探索,到2009级逐步完善了形态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3.1 在教学理念上注意提高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衔接的认识

形态构成作为动漫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它是专业方向知识的承接点和贯穿点,教学的目的不是构成自身,构成只是开拓设计的一个造型观念。其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课堂练习,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解决设计的造型、思维,形式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学会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专业方向的造型和设计,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开拓与培养,训练学生寻求服务于主题传达的多种造型表现可能性。如果基础学科定位不明确,不能按照专业方向的要求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容易使学生对基础课程产生学好与学不好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将基础的形态分析与动漫艺术相结合,在课件制作中的实例尽量选择跟动漫艺术有关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形态构成课程是专业学科的基础,让学生从课程开始就树立起良好的学习目标。通过实践,发现07级、08级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05、06级。

3.2 结合方向特点补充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充分结合动漫艺术的专业特征,加入光影构成、时间构成等内容。同时,通过大量的作品赏析和实训,达到转换学生非专业视觉习惯目的,通过理论讲授与课堂实训,教导学生形式美原则与设计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和设计造型能力。作业部分,每类作业都有丰富的图文资料以作教学参考并对其理论支持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以此来克服以往常见的盲目堆砌作业的弊病,使每项作业都围绕课程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明白作业过程对培养设计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3.3 加强学生的艺术文化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动漫艺术是集文学、电影、音乐、美术等多种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广博的见识,良好的素质是动漫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必须经过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才能完成。在课程开始第一周,教师设计主题,学生收集资料,通过汇报,集体讨论等这样一个教学模式,每周一次的主题探讨演讲。拟定的主题有:原始装饰与图腾;中外吉祥图案;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艺术;中国诗词与中国画;科学与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包豪斯;国内外优秀绘画大师研究等。

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学习的主动性,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在形态构成课程中去探究学科的建构,审视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动漫方向的学科建设、动漫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得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屠曙光.设计基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程[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12.

[2] 邹梅.试论地方院校动漫教育发展策略[J].电影文学,2009(8):157-158.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则;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设计是一门复杂严谨而又富有艺术型的学问,提高建筑的性能和质量是必须的前提,在设计时不能一味追求建筑的艺术性而偏离实际,从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出发,研究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技巧与创新。

1、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1.1整体性和综合性设计原则在进行现代建筑时必须遵循建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建筑的整体性原则就是把要设计的建筑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来全面研究整体的功能、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1.2联系性和动态性设计原则联系性设计原则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相互联系的诸多方面,不仅要考察研究对象这个系统本身的各个方面,还要考察系统的环境。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发生、维持和发展的,与环境中其他系统有着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1.3有序性设计原则高层系统是由低层系统组成的,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相干性关系。因此,系统都是有序、分层次的,是层层相关的结构关系,而且层次越低,结合度越强;反之层次越高,结合度越弱。结合度递减,层次结构更加稳定,由此可见,使用房间对功能区、单体对群体、基地对环境都具有构成性关系,其结合度应递减方能促进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2、建筑设计创新的

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所具有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应该具备时代性、首创性、风险性、地域性和标志性。

2.1创新理念

设计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新意,能有所超越,并以其特有的个性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建筑设计属于一种具有创造性质的劳动,所以每一位设计者都希望自己的劳动付出能有所收获,每一位建筑设计师都需要时刻的保持创新的理论和理念,这样才能在设计作品时影响到设计中的每一个具体因素,使作品有鲜明的个性,使自己的创新思想在作品上得以充分的体现。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让自己作品即具有独特的个性,同时还要与整个城市的环境相融,设计的作品不仅要美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即美观还要具有实用性,同时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还要有充分的文化内涵,在作品的结构、技术中充分的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创新不仅仅只是形式、发表方面的点,它需要充分考虑多种综合因素,并在诸多因素中寻求到一个恰好的创新点。建筑的存在不仅仅是指其个体的存在,还包括其外部环境,所以建筑在与周边的环境形成和谐统一,这样不仅仅建筑自身,再加之外部环境等整体形象就是一种美的创造,这也是设计创新的关键。

2.2理论创新应该借鉴广泛

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是一种智力性劳动。在当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理论,其中包括各种实例分析、观念指导原则及集合了哲学思考与经验实证的系统化理论产出。那么如何提高建筑设计创作质量呢,这就需要设计者广泛借鉴国际领域的理论成果,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想;大胆运用开放的观念,敏锐的思维,积极的利用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成果。在未来日子里,不断推动建筑创作向前发展,争取追赶和超过国际的先进水平。

2.3建筑设计创新的时代特性

时代的不同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建筑首先应该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建筑设计创新目前处于数字建造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网络科技、电脑辅助制造、虚拟实境和互动科技等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是影响建筑创新的关键技术。不仅如此,多项整合为混杂式设计和参数化设计对建筑的创新亦影响深远。数字建造时期的时代特征对建筑设计创新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设计构思虚拟化、建筑形态数字化、建筑使用智能化。

2.4知识理论上的创新

我国的建筑设计虽然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理论和实例可供参考,但要想建筑设计得到质量上的提高,还需要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设计理论和经验,在借鉴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开放性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吸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为自己的设计所用,开拓自己的创作构思和推理分析。

3、建筑设计创新的首创性

建筑的首创性包括两种形式:设计一种全新的建筑或者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包括技术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文化性风险。技术性风险是指其他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成果需要相当的时间,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风险是指建筑具有投资高、周期长、设计难等特点,使得经济上具有不确定性。文化风险性是指建筑能否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相和谐,能否与当地的文化历史融合共赢。

环保设计理念

随着人类过度索取地球资源造成的很多环境区域的生态系统失衡,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正是由于这样的形势,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环境运动迅速发展起来。由人和自然组成的绿色和谐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来,建筑生态型、家居型生态也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被提上了日程。其实有关生态的理念已经缺乏新鲜感,因为人类在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生态的朴素思想。通常来说,生态具体就是指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建筑生态化就应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很好的处理,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当前,我国在生态建筑方面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比如在日本、美国等地的部分建筑设计师已经成功研究了很多的生态建筑,同时提出了非常具有深度的建筑生态理论,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设计环保绿色建筑是设计人员应当具有的社会积极态度,它势必随着不断进步的人类技术观念的发展而拥有更加宽广的发展前景。

4、建筑设计的关键创新

4.1功能创新是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功能的合理性是建筑最基本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具体表现为: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即建筑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和审美效果。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即从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现代建筑应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建筑的功能体现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功能,体现为其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要展示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城市形象、历史和地域文化等。4.2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相融合

众所周知,建筑的存在是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的集合,它不是孤立的。它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不仅表现在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身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4.3形态创新是建筑设计创新的外在表示形式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的形式和情态,建筑形态的设计创新包括界面形态创新、形体形态创新和空间形态创新。(1)建筑界面是限定建筑空间的边界要素,是内外空间临界处的构件组合。建筑的外界面的形态往往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第一感受,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建筑的外界面形态目前主要有图像化、多层化、结构化、轻盈化的界面形态、每种形式有各有其优点。建筑要根据其功能的定位不同,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2)形体形态创新。建筑形体指建筑的整体形状构成,是展现建筑艺术美感、实现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的形体形态主要包括大众化的形体形态(娱乐形体、融合形体、几何形体)和符号化的形体形态(类型符号、地域符号和历史符号)和数字化的形体形态(数字化为工具的形体、数字化为主体的形体)。各种形体形态亦有其优缺点。(3)空间形态创新。主要是指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和灵活化的空间形态。建筑的外部形态向多元、人性的方向发展,现代的建筑技术,已经可以使建筑的空间不在受到结构的束缚,而是全力表达空间所要表现的精神形式和空间形态。

结束语

为了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的新要求,现代建筑的设计还必须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发展创新,从而才能够使得现代建筑能够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辉华.浅析建筑设计创新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9(28).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设计;教育;本原哲学; 民族文化; 观念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180-03

一、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天人合一”论框架导向

中国早期的先秦时期,就对“天人合一”的概念有过阐述,它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用来解决天和人的哲学命题,从先秦时期开始到后来,对中国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国早期对人与天的研究基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服从自然说,一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二者虽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形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但都没有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以及后来多位哲人对其重新论证和补充,最终形成“天人合一”的论点。[1]

201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艺术学独立为第十三个学科大类,艺术学下设四个一级学科,其中包括艺术设计便是其一,如何在这个一级学科下建立这种理论框架或是理论研究点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天人合一”论在艺术设计领域主要应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理论思维阐述点,也就是在艺术设计教学及专业教学中,设计目的和设计切入点均可以以“天人合一”的理论来进行切入,以现代的设计观念来重新诠释这个本原哲学命题,从而来提升设计目的的厚度和广度,这一点在艺术设计二级和三级学科及专业中均可涉及。二是更为细化的专业教学强调,“天人合一”论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命题与专业衔接更为紧密的专业中,包括一些课程中,强调“天人合一”论。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家具设计等学科和专业领域,这样观念的渗入就更加具体化和更加形象化,成为我们设计的根性理论。

二、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和为美”论框架导向

“中和为美”论也是我们民族长期以来文化沉淀的精髓,关于“中”与“和”的命题概念,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儒家的学说中,它是儒家学说的根本与主体,主要体现了人应具有包容的心境,对世间万物应采用中庸、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于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包容的心理同样势必会产生繁衍多样性,呈现多元的社会状态,“和”所解决的就是平和多元的问题。扩展到艺术领域内,需要对不同文化状态下的艺术形态进行整合,尤其是要解决某些艺术领域内形式与内容的相融合性,以及不同文化进行碰撞下的和谐性。[2]

在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早期关于“中和”是独立开来的。他是民族哲学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中”强调的是“适当其时”与“恰如其分”,含有不偏不过,中庸一致的意思。 “和”中强调的是“促使协调差异达到和谐一致”,所以,最初这是两个哲学命题点,将“中”与“和”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是在《礼记•中庸》所阐述的。强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

理解了概念的基本阐述,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如何适时地强调“中和为美”论,是建立本土文化框架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目前,受到当代艺术设计观念的影响,夸张、对比、观念、现代、后现代等较为极端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较广,与我们提出的“中和为美”论在教学中可能会有相悖,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及其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渗透,在适用于“中和为美”论的专业中可加大教学力度。所以说,主题确定方向。这一点在设计教育中应合理地把握。在艺术设计学科的二级学科中以框架性和大刚性的方式进行渗入,做到大的设计理论方向明确。在三级学科以及专业教学中可以编入具体的教学计划体系,做到具体的专业应用。

三、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有法”与“无法”的辩证关系论框架导向

严格说来,“有法”与“无法”应属于美学范畴,但与本原的哲学命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我们主要从美学概念入手来进行阐述。早期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对于“有法”与“无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均有所论述,它是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问题的实质主要是研究如何对待艺术创作中的法度、秩序问题。中国传统美学一方面要强调“有法”,另外一方面,又要强调“无法”,主张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打破常规,但是二者的关系较为密切,是一种统一变化的辩证关系,大文豪坡曾经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指出“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3]说的其实就是在艺术领域内,要有打破常规的意识,要有创新的精神,但是一定要在一定的法度之内进行变化,不要随意地不讲究章法,二者要辩证地认识。与现代的设计观念“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谋而合。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国的园林设计,其主张无法与有法的统一,“造园有法,但亦无法,有法是规则,无法是创造,无法中有法,有法中无成法”[4]就是对其最好的观点阐述。

在当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早期的框架基本是苏联或是法国的模式,即便在今天掺杂了别的模式,但基本还是遵循着传统的大的框架和理论。[5]可以这样说,“有法”是学院派艺术形式所追寻的文化格式,但世界大融合的今天,各种艺术思潮纷至沓来,其大部分相对于传统的设计理念来说是“无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如何做到二者的既对立又统一,是当代教学的难点与核心。要让学生既对“有法”的设计理念深入了解,又要在“有法”的框架下对其突破形成“无法”,这便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要把这种核心的东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的专业中来,细化到课程中去。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对于每门课程教师都是按照既定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讲授,其实这便是教学中的“有法”,而在实际的设计环节,又希望学生的作品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这就是我们倡导的“无法”了。关于本命题,可以说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设计课程,不论是学科大框架或是具体的专业教学课程,都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有法”与“无法”的辩证设计理论。

四、构建艺术设计中“艺术境界”论框架导向

关于“境界”的理论,在中国形成也较早,最初构建始于唐代,唐代早期,把“境”作为审美范畴来使用的一是王昌龄,二是皎然,三是刘禹锡,四是司徒空。最早的王昌龄在其“诗有三境”中主要是论述了“境界”的客体关系,没有上升到主体。皎然认为“境界”具有虚实结合而实质为虚的特点,对于“境界”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这一观点可以说较为深刻地体现了境界的最基本的特征。他所阐述观点内容也就是象内与象外的关系、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到了司徒空,他的核心观点是“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1]比较而言,司徒空的哲学观点较刘禹锡有所提高,但目前来讲,是刘禹锡奠定了这一哲学范畴的基本美学规定。关于“境界”作为一种美学范畴,虽然直到唐代才出现,但是其理论的萌芽却早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土壤中孕育着。正如有的学者认为“境界学说是以老子美学以及庄子美学为基础的,离开老、庄美学,不可能把握境界学说的本质” [3]。

“境界”学说也称“意境”论,它是中国民族艺术所追求的极致,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含蓄的表现。不仅体现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中,也体现在园林艺术中,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也应用较广。在设计中它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内容,很多的设计落脚点最终要归于“意境”论的设计高度下。如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的创意切入;环境艺术中的空间表现;绘画艺术中的形体变形和夸张等均与“境界”有直接的关系。从现代艺术设计中形式与内容方面而言,这里的“意”其实就是我们创作过程中内容的表现。任何艺术创作归根要体现在“意”的本原特征上。所以,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合理有序地把“境界”论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去。尤其是在一些能体现氛围、景象、心情、认同等情态下的设计中,应加大“意境”理论的诠释。如,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艺术专业甚至家具设计专业中均可体现。

五、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神”与“形”的辩证关系论框架导向

关于“神”与“形”辩证关系的阐述,早期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认为,相对于我们一个人来说其身体是生是死、是美是丑,都是无所谓的(这里的“身体”其实就是指外在的“形”),而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能否与道合一,达到完完全全的自然无为,这是老庄哲学的根本所在,所以,他提出了“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溃”的观点与主张,认为我们每个人应当做到“外其形骸”,不应该拘泥于物象的表面形式,而应重视表面形式以内的“神”,这里的神一般指我们生存的精神状态。因此,在他在《养生主》、《德充符》等文章中,以公文轩见右师、卫人哀骀它等故事,来说明形态虽然有些残缺但是要求的是神态的健全,神态健全了就不影响其真美,真正的美在神不在形。不过,庄子的形神观又有片面强调神的重要,而忽略了形态的客观存在,从理论与实际根据上来讲否定了形态的客观存在,从而否定形的意义与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到了汉代,《淮南子》中有关形神关系的论述,又对庄子的观点有所修正,以神为形之君,以主观传神为主但是不否定客观形的作用,并且把这种思想运用到了多元的艺术创作中。发展到现代,形与神的理解一般指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关系。

对于合理地论证“形”与“神”的辩证关系这一命题,一直以来人们强调的是统一与互相渗透,以“神”为主,也就是艺术上指的传神,这也是艺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尤其在艺术造型领域内应用较广,但随着艺术形式的发展,设计领域也逐渐在向纯粹的造型艺术领域渗透,这不免会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涉及关于形与神的命题。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竭力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通常我们认为无神之形则称之为匠气,无形之神则称之为缥缈,对于神的理解,有时是物象固有的客观存在的状态,有时是主观臆想与推断,有时是即时感慨,神必依附于形而出,而形不在多与少,到位就好,有时夸张,有时简约,有时繁杂,无一例外不为其神,[6]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根据不同的学科种类和专业,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观念渗入,尤其是在涉及造型艺术的专业领域内,如较为典型的动画设计专业,其中涉及的就比较广泛,从而把传统的美学观念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苗延荣.中国民族艺术[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宗白华.美学漫步[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4]庾宗庆.艺术本体论[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5]王刚.当代艺术对学院教育的影响[J]. 美术研究,2010,(3).

[6] 吕胜中.再见传统[M]. 北京:三联书店,2004.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Philosophy Framework in the System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LI Tao1, WANG Xiao-hua2, LIN Chong-hua2

(1.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050031,Hebei,China; 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and Design,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300000,China)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研究方法;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

Abstract: urban design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position also more and more heav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relevant urban design work of reading and analyzed. The number of urban design method,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explore the in the use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 urban design method; The city space form;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设计的维度》一书中提出: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从物质形态和社会文化方面,创造可供人们使用和享受的场所。事实上城市设计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说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关注城市空间,也可以说它是对公共领域的品质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是城市设计研究方法,而这些研究方法在许多著作中都有零星的提及,且重复现象也很严重。故经过综合和总结,从《寻找失落的空间》和《城市设计》这两本书中提取了五种方法进行论述。

一、城市设计研究方法总结

1.特兰西克教授的三种研究方法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教授曾经在他的著作《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从现代空间的演变和历史例证的分析入手,提出了目前城市设计理论的三种研究方法,即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场所理论。

(1)图底关系理论

图底关系理论研究的是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的规律,它试图通过对城市形态和环境之间的图底关系的研究,明确城市的各种信息,例如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等级、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等等。

“图底分析“是现代城市设计处理错综复杂的城市结构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用图底关系方法可以明确空间界定的范围,不同等级的空间、空间的收放效果等,从而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对空间的界定,创造出积极的空间。

(2)联系理论

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中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线“性关系规律的理论。这些“线”包括交通线、线性公共空间和视线,比如各种交通性干道、人行通道、序列空间、视廊和景观条件等等。

通过联系理论的研究,可以明确城市的空间结构,建立不同层次的建筑和功能分区,确定城市中主主要道路及公共空间的联系廊道,并以此为依据控制周围与其联系的各构成元素,以达到一种“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和秩序化的结构布局。

(3)场所理论

场所理论是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因素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的理论。通过对这些影响城市形体环境因素的研究,把握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人文因素、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场所理论的研究中,社会的、文化的和感知的因素被渗透到对空间的界定和围合中来,这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有机结合,于一般性的场地赋予出场所的意义。

2.王建国《城市设计》一书中的方法

同济大学的王建国教授在《城市设计》一书的“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技艺”部分也提到了若干种空间——形体分析方法和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1)序列视景分析理论

这种方法的具体过程是:在某城市空间中,确定一组运动的视点和一些固定的视点,选择一条适当的路线(通常是人们集中的路线)对空间视觉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同时在一张准备好的平面图上标注箭头,注明视点的位置,并且记录视景实况,。而分析的重点是空间艺术和构成方式,记录的常规手段是拍摄序列照片、勾画透视草图和进行视锥分析。今天还可利用电脑或模型——摄影结合的模拟手段取得更连续、直观和可记载比较的资料。

(2)空间注记分析理论

这是现代城市设计空间分析中最有效的途径,它综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视景、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环境分析技术的优点,适用于设计者加深对设计任务的理解,并有助于改善城市空间关系的观察效果。所谓注记,乃指在体验城市空间时,把各种感受(包括人的活动、建筑细部等)使用记录的手段诉诸图面、照片和文字,因而这是一种关于空间诸特点的系统表达。这一技术在战后许多城镇设计和环境改造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城市设计解析理论的运用

1.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运用

一个成熟的城市设计方面,包含了绿化、空间、道路、铺地、自然景观等信息。而在这种信息中,最核心的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城市各种空间的关系。故在设计初期,这里我们就要借用“图底理论”,摒除其他因素,把建筑物涂成黑色,把城市环境留白,使城市空间形态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2.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的运用

培根早在1964年进行美国费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时,就运用联系理论,首先为费城中心区编制了一个杰出的“城市结构“,以活动中枢构成整个城市的功能以及视觉骨架,形成城市的主要空间走廊,建立了和谐有序的城市结构。

城市一般都有由多条街道空间、数个节点空间和数栋变化丰富的建筑实体空间组合而成,所以在有了建筑实体与城市环境的黑白城市空间形态图之后,我们还需要利用联系理论,对空间形态图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发展各个街区之间的联系,分析出这个方案的空间结构,绘制出方案的空间结构图,并标明各级节点、轴线、标志物等,方便进一步的深入。

3.在城市三维空间方面的运用

在进行完二维层面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的设计后,下一步要进行三维空间的推敲。在这里我们用空间序列理论和空间注记理论来完成从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转化,我们先利用软件建起方案的模型,再在平面图上选用几条典型的路径,设置若干个节点,画出每个节点对应的人视图,从而反映出人对空间的场所感和意象。

三、总结

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中国的城市形态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对城市设计研究方法的总结和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分析优秀的城市设计案例并总结出案例的优缺点,也能够帮助设计师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设计。

虽然城市设计现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所以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等成熟学科相比,在许多方面都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且在很多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故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希望通过对城市设计研究方法的一些探讨,能对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有些许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王建国.城市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英)卡莫纳,冯江译.城市设计的维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邱嘉宁,苟扬.活力中心区的空间营造[J].理想空间,第36辑.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生态化;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生态学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学原理,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规划方法。

最初,生态化与规划设计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生态化是一种“人工自然化”的过程,即人类将自身当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原则和生命规律,运用所掌握的科学和技术方法,注重生态保护,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痕迹;使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极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破坏。

1 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分析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围绕城市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展开的,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理论的综合与应用,单一学科和理论无法解决城市规划设计中面对的复杂问题。所以这里先介绍一下生态化规划设计的理论。

1.1 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就是指由一定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整体[1]。系统原理具备如下特性:整体性、动态性、自组织、优化性、协同性、层次性。

1.2 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在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原理归纳起来便是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学基本原理、保护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生态美学原理等。

1.3 工程技术原理

这里所说的工程技术原理专指生态工程原理,它包括自然调控原理、人工调控原理、自然与人工调控原理等。

2 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素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建构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空间环境构成包括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与人工复合的系统三个部分。

2.1 自然系统构成要素

规划区中自然系统是规划区内地形、气候和生态要素根据自然法则形成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构成规划区域内自然系统的要素包括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包括水文和土壤等因素。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2 人工系统构成要素

人工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建筑及组合、交通系统、环境设施及小品等。

2.3 自然人工系统构成要素

自然人工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建成环境和开敞空间等。

3 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采用系统方法加以实现,根据国内外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经历调查研究、分析策划、规划设计、实施保障的四个途径。

3.1 调查研究

生态化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做好前期考察与研究的准备工作,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因此调查研究是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调查研究包括基础资料调研、资源环境评价等。

生态化规划设计基础资料调研的内容,包括规划区域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人文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以及管理条件等。调研应着重于调研规划区域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等自然状况,经济与人口发展、土地利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社会状况。

生态化规划设计对资源环境的评价是为了对场地进行科学的认知,从而在最大限度对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物质资源、空间格局以及人文环境进行合整合与利用。

3.2 分析策划

分析策划是指立足于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潜力,形成社会经济功能与生态环境支持服务功能的互补与协调,提出生态化规划设计的构想,它包括综合分析和项目策划。

3.3 规划设计

生态化规划设计应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融汇多学科、多维度交织的高度综合的系统工程方法,以定性分析引导客观全面的系统综合与评价,在理性预测系统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决策系统的架构与发展。具体包括:系统科学规划、有机组织规划、多学科的交融、整体协同管理等。

在生态化规划设计中,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处理问题,即从系统观点出发,着重考虑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真实性、动态性等特点,分析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条件,提出能够创造这些条件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最后选择最优方案加以实现。

在生态化规划中,一方面,研究规划区内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规划对策;另一方面,对于规划区域中人工系统,采取有效措施模拟自然系统运行规律,通过一系列的生态化的组织策略,使人工系统的运行遵循生态规律。

3.4 评价保障

在生态化规划设计这一过程中,还需制定保障规划设计顺利实现的实施的具体措施,即论证评价和保障措施。

论证评价包括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等。在生态化规划设计成果编制评审过程中,应组织规划设计相关的景观、园林、生态、湿地、生物、城市规划、环境等方面的专家针对进行规划设计成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审论证工作,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建议,并加以修改完善,以保障设计成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要广泛征求公众及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引领公众参与,以保证规划设计过程的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

保障措施则包括建立高效管理机制,强化管理人才培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完善法规规章体系;拓宽多方投资渠道,开展多元经营方式;增强生态宣传力度,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等。

结束语

生态化规划设计为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明确的路径。当前我国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蓬勃发展,但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研究的理论与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为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从而为全面、科学地探讨合理的生态规划设计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骆天庆,王敏,戴代新.现代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4,11,105,118-120.

[2]王家骥.区域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5.

形态设计论文范文第15篇

【摘要】本文基于建筑创作、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认为:建筑创作的根本目标和本质特征与城市设计有着同样的核心价值评判――建筑职能空间标志性的构筑与城镇特色形象的建构,特别是建筑职能的标志性和独具文化、艺术、个性化空间的生成与城市设计文化、艺术、审美的特质性存在着内在的空间契合;表现在:建筑创作命题、文化意象生成与物质形态空间构筑的城市设计基本命题与区位空间特质性的一脉相承。

【关键词】建筑创作;城市设计;城镇特色形象的建构

引言

目前,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是学界广泛探讨的问题,其中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相关性的探讨,主要从学科的对象、范围、操作程序、工作手段等方面展开讨论,主要的讨论与经典的理解都局限于尺度、规模、过程等,笔者试图从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根本目标与本质特征探讨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1 关于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

城市设计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实践活动古已有之,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探讨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城市设计的认识,不同国家及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价值信仰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他们个人的城市设计观,导致了对城市设计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就目前而言,在学术界要形成一个能够被广泛认同与普遍接受的城市设计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国已经有学者对中西方众多学者的城市设计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1.西方学者关于城市设计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1] “景观―视觉”、“认知―意象”、“环境―行为”、社会、功能、程序―过程、类型―形态七个领域。2.我国学者已开展的理论探讨主要有:[2]形体环境论、建筑论、规划论、政策论、全过程论、区位论六个领域。从以上中西方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在城市设计概念、目标等认知层面与实际操作层面取得巨大的成果,但在社会生活、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层面未得到应有关注,或者说同西方学者的研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其理论研究的广泛性,从注重功能形式,到视觉感知,再到当代引入人的行为活动、社会学、类型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公众与个人的关系,强调公共生活空间环境的塑造。本文认为城市设计的是以城镇外部环境的物质形态空间为主要对象,其本质目标与整体特征是致力于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城镇历史、艺术、文化、审美的区位空间审视下的时空表达与城镇特质空间与城镇特色形象品质空间的生成与发展。

2 关于建筑创作的基本认识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坚固、实用、美观”三项基本原则,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阿尔伯蒂也在其著作《建筑论》中论述“实用、坚固、美观”三项基本原则及评价标准,并强调通过基础科学(数学与几何)知识表达对美的理解;而我国伟大的道家哲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了关于建筑的认识――“器”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就非常丰富而多元化了,大家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讨论。如,有从强调功能角度提出“形式追随功能”(沙利文),有的从侧重与环境的结合,提出“有机建筑论”(赖特),还有的主张把精神和愿望适宜的融入建筑空间的特性中,还有的从公共的角度,提出“市民建筑”的概念等等,其实关于建筑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怎么变,始终没有离开“坚固、实用、美观”这个“器”的本体论,无论从什么角度的探讨与实践,只是这个本体的一个变异或引申而已。换句话说,建筑创作一直没有离开建筑的物质空间形态,及其所蕴含和承载的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

就建筑创作的概念而言,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看似人们个个能“耳熟能详”,但学术界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标准而统一的定义。基于以上相关论述,笔者认为建筑创作是以建筑职能空间标志性的构筑和城镇特色形象建构为目标,主要侧重于建筑物质形态空间所具有的文化、艺术、审美与时代品质形象的创作,在理性思维、原创和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建筑空间标志性的构筑和独具文化、艺术的个性化品质空间生成。

建筑的坚固、实用更多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理需求,寻求对身体的各种庇护;然而对当代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其物质空间所具有的精神与文化形象上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区位空间特质性的精神与特色形象上,并以此指导生成独具特质性的个性化品质空间;而特质性恰恰又是当下我们在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中最缺乏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这方面的追求上有所收获,只要我们的心中抱有希望并且知道我们能做多少就可以了。

3 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的内在关联性

基于上文关于建筑创作、城市设计的论述与研究,笔者认为建筑创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筑职能空间的标志性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应从区位主体(建筑)所在城镇及城镇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时代品质发展的区位空间特质性战略命题审视开始,其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应都是致力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质与空间标志性的建构,与城市设计有着同样的核心价值评判;特别是建筑创作的标志性和独具文化、艺术、个性化空间品质的生成与城市设计文化、艺术、审美的特质性存在着内在的空间契合,表现在:建筑创作命题、文化意象生成与物质形态空间构筑的城市设计基本命题与区位空间特质性的一脉相承。具体而言:

3.1 建筑创作命题的确立,在现状与区位空间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区位主体与区位空间关系的特质性进行城市设计战略命题的审视与把握,将建筑创作的命题与建筑职能空间的标志性、城镇形象特色建构相融一脉。

3.2 建筑创作的文化意象的生成是基于城市设计命题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强调文脉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文脉传承与发展的时空性,因为文化的本质与主流是发展,今天的创造即是明天的历史。

3.3 建筑物质形态空间的构筑,应突出建筑、环境、景观的文化、艺术、审美品质及其物质形态空间命题与空间形式的整合性。

4 结语

基于相关的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关研究对于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内在关联性的探讨,缺乏较为详尽的描述,仍是一个亟待探讨、完善与丰富的新领域,还需要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鉴于笔者相关的建筑、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不足,本文的观点必然存在失之偏颇的地方,敬祈引起更多的学者对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内在关联性的关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 强.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5(4):61-64.

[2][美]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建国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