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

语感教学论文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3、《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1988年第1期)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

而语感教学,也就是一种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语感教学要将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二者兼顾。语感实践,就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自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不是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这是什么方式,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那里又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例如,“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这里是在赞颂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人鼓舞,使人看到光明。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语言的表现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以往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可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自觉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感受,或感受深浅与否,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而言,由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个体实践的产物。其感受深浅与否,也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语言感受能力的形成。数年前,外地某校对近千名中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他们发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语言形象感受(时间发展感、空间移动感、事物变化运动感等)强,语言逻辑感受力(条理感、主次轻重感、并列感、递进感、对比感、综合概括感等),以及语言内含的思想感情、态度分寸感受力等均较强。这些集中表现在作文上;语言干净、准确、生动流畅;内容比较丰满、富有感情、想象力;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主次、轻重、详略比较得当。而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这些语言感受力均显得薄弱。

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加强语文课的语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有出路。

那么,如何进行语感教学呢?

我认为,语感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两条途径走。一是要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避免讲风盛行的现象,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增强语言的感知力。如赵大鹏在讲授《榆钱饭》一课时,要求学生先扫除认读障碍,然后,通过自读谈谈“发现”,谈哪个词用得好,妙处何在?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他让学生独立阅读、动手、动口、动脑,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点拔,逐步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的语言。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在课内给学生创造读、说、写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学习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增强语感。另外,课余时间也可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比如,收听广播,每日一诗,天天写日记,抄名人名言,办手抄报,搞小记者采访,等等。这些活动既增长了知识才干,又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增强了语感。

二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因此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怎样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呢?

首先要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的训练,这是培养语感的最基本的训练。譬如对于词语的理解,不仅仅是查阅字典、词典,还要细细品味辨析。这就要注意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注意一词多义的情况,如《小桔灯》练习五,揣摩两个“好”字的含义:

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第一个“好”字,显然指妈妈的病好了。这是承前文;而第二个“好”字是指“我们大家都过上好生活了。”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第二要注意辨析近义词。如《老山界》课后练习五第1题,这个练习引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用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问“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这两组词表达的程度有差别,运用程度较深的“生怕”和“不准”才能更好地写出红军战士对人民财产的精心爱护。从而体现出红军是劳苦大众的军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借用同义词进行比较,就可以显示出原文中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第三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查觉……”这里的“狡猾”则是“机灵”的意思。贬义褒用。除这些外,还可能有其他情况。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时候,就通过启发、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比较、辨别、分析,直至深入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其次要对语言有所“发现”。就是说,在文章当中,看哪个语言运用得好,要说明好在哪里,为什么用得好。在散文要注重发现它的形象性、生动性、抒情性;在小说中,要体会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在说明文,重在分析其准确性;在议论文重在感受其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再次是应用语言的训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只有确切地掌握了语言的含义,色彩情味以及用法之后,才能正确地使用语言,因此应用语言的训练是一种培养语感的综合训练。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文感

长期以来,脱离生活实践、以知识传承为中心、机械化的语言教学,导致语文教学始终缺乏大气、灵气和神气。语感教学的出现,使语文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向,一定程度上匡正了语文教学的单一化目标,但基于言语学基础的语感教学,因其先天具有的局部性、非操作性缺陷,而不能真正改变语文课堂教学。随着语文教育哲学、读解学、阅读心理学、教育体验论、教学协同论等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语文新课改的推行,文感教学理论出现,并与语感教学一同构成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文感教学——语文教学破冰之旅

文感是基于多种理论并借鉴语感研究的成功经验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个体在一定文化背景中,通过长期的读写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文本直接快速感悟与理解的心智技能。与语感教学在语言习得上侧重对言语作品的感知相比,文感教学侧重对言语作品的领悟;与语感教学更关注言语作品的局部相比,文感教学更关心言语作品的整体。文感教学的提出解决了语感教学无法解决的语文教育系列问题,可以说,文感教学是语感教学的继承与超越。

(一)文感教学对文本阅读的突破。目前,语感教学论者,虽然强调了语感中心说,提出了阅读教学生活化、对象性、同步性、感受性、实践性五个原则,努力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但在课堂实施中他们不但没有批判,甚至还遵循传统的基于语码交际理论的教学模式,由点到面展开教学。如此就使语感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自能阅读”的教学理想以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对阅读教学的定位,我们认为要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达到无需教师教便自能学习的目标,就必须突破单纯的由点到面的直线型训练传统,而要从面出发,以面带点,根据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点加以深挖。仅着眼于文本言语表现的语感教学理论与实践并不能满足这样的教学要求,而由文体感、文化感、语体感、整体感和全息感构成的文感则为这种教学要求提供了上位理论的支撑。并且,基于文感稳定性、个体性、选择性和积累性的特征,相应的文感教学为这种教学要求的落实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指导。这主要表现在文感教学从文本的整体出发,以品味鉴赏为主,整体调动学生的知识积淀,全面发挥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快速把握文本的精神实质,并从中获取阅读经典文本的精神享受。

(二)文感教学使写作教学升华。审视当前的写作教学,一方面是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从落笔,另一方面是教师面对作文教学无所适从。仅停留于对言语的感觉、直觉层面的语感教学,缺乏对学生言语的宏观意识及整体思维的培养,因此,难以培养学生写作所需要的文体感、语境感与整体感。正如刘勰所言:“故博塞之文,借巧悦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惑,何研蚩之能制乎?”语感教学运用于写作教学便容易步入这样的困境。

文感教学的提出为写作教学构建了一个基于言语意识及言语思维培养的理论框架,推动着写作教学朝高效低耗的方向迈进。这表现在文感教学侧重对言语作品的领悟及整体意义的建构,能够促使学生的语体感、文体感、文化感、全息感、整体感得到充分的培养。而语体感的获得能够使学生达成行文言语得体的目标;文体感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达到写而有体、文脉贯通的要求;文化感的拥有能够增添学生习作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息感及整体感的具备则使得学生行文逻辑缜密,浑然天成。由此,文感越强,学生理解接受能力越突出,知识运用水平也越高,写作能力也由此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体验理论——文感教学的成功之道

如前所述,文感教学是基于诸多现论提出的,每一种理论并不简单地对应于文感教学的某个方面,它们经常起到多元综合的作用。这里我们主要就体验理论来阐述文感教学,演绎其策略。

(一)体验:文感的基石。在西方文化体系中,体验(experience)一词最初应用于哲学、心理学领域,因其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又被引入至对学习和教育的思考。如杜威从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出发认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中的体验,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将体验与学习过程的同化和顺应联系起来。我国新课程改革后,体验一词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研究,裴娣娜、张华等都对体验有过概念界定,并且《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新理念时也对体验反复强调。我们根据学者们对体验概念的多种解读,结合教育的实际,曾对体验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的经历。体验与经验密切相关,它是个人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对世界的一种创造性的感悟、理解和意义建构,是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客体时所感受到的无穷意味的心灵战栗。体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某种行动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由此,体验也构成了文感的基石,或者说离开体验就很难有文感的生成。文感之“感”就是文本解读活动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而产生的文化认同、经验同构、知识互通。

(二)文感教学:基于体验的心灵教学。文感是一个人对文本的领悟与直觉把握。文感的深刻性、广阔性、敏锐性、审美性都与个体后天的阅读分不开,也与个体经常性接触的文本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们爱看什么文章,对什么文章把握比较到位,一般是和其长期的阅读生活经验积累、阅读体验积累密切相关的。因此,文感和体验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文感教学本质上属于一种心灵的历程,即一种内在的教育,但它不是虚无空灵的,而是可以反复通过某些外显的形式来实现。陈旧落后的语文教学经常忽略学生独特的个性气质和生活经验。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强调体验,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个性与知识经验的尊重,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出符合自己需要的解读,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基于此,文感教学论者特别重视读写教学的整体性,即便是为了对知识进行分类掌握,也需要确保每个知识点的全息性,保证学生能够以联系的观点、立体化的系统进行学习。构成文本解读的网状结构。在这一网状结构上,充满着学生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激活得越充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就越深刻,并逐步由感知层面进入到领悟层面。因此,文感教学还十分重视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体验、感悟及意义的解构与重构,从而帮助学生走出机械接受知识的沼泽,体现学生在文本解读中的个性价值,促使学生的心灵在读解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三读三动——基于体验的文感教学实施策略

这里所说的“三读三动”是指初读感知、再读品味、三读领悟与动手制作、动手表演、动手仿写,它们相互对应交叉,共同构成了阅读教学的薪模式。众所周知,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体验,都是一种虚拟基础上的体验,它们是对生活的反射与模拟。基于体验的文感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开展虚拟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潜在的文感,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文本解读,从而帮助学生深入领悟文本,形成新的文感。

(一)感知、品味与领悟:整体阅读的三个体验层阶。语感教学所注重的文本阅读,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语感品质、提升言语品味”,它虽然使语文跳出了机械的知识教学,但同时也使得文本阅读的作用基本停留在对文本肢解式的词句感觉层面上。相对于语感教学,文感教学所注重的阅读立足于文本整体,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体感、文化感、语体感、整体感和全息感。因此,文感教学更注重基于学生个体体验的阅读,即在阅读中注重学生对文本整体的感知、品味与领悟,而它们反映了体验的三个层阶。体验学习论者认为,理解开始于两种对立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即注意抽象或具体事物,一种是使体验深入内心并依赖概念解释和符号描述的认知过程,即领悟过程;另一种是通过依靠真实具体的东西来感觉直接经验的过程,即感知过程。将感知与领悟运用于文本阅读,则可以这样进行区分:感知是对文本的直接反应,停留于感觉层面,因此对文本的感知将随着上下文的阅读视角变化(即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遗忘旧内容产生新内容;领悟是对文本的抽象层面的理解与领会,对文本的领悟可以进行言语表达、用于交流,而且领悟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长时间保存于大脑之中。例如语感能力强但没有一定思辨能力的人阅读理论著作,则将仅会有对文本的感知,没有对文本的领悟,而感知转瞬即逝,因此,尽管拥有语感,但是仍难以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把握。感知与领悟两者之间为品味,品味是对文本的仔细体会,它其实是一种具体的阅读行为,而非阅读的结果,品味可以贯穿阅读活动的始终,我们之所以要将其介于感知与领悟之间,作为阅读体验的中间层阶,是要说明它在学生阅读力提升与文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同时,这也说明品味本身具有程度上的差异,一个人对于文本的初读,称领略则可,称品味则为时尚早;而当学生对文本有了—定的认识后,再来深读文本,仍称品味,则显然体现不出学生鉴赏审美与二度创作的价值。因此,将品味设为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时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阅读教学构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调“三读”,主要是让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不仅停留于感觉层面的语码感知,更应进入抽象思维领域的整体领悟。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缜密性、批判性成为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与新课改配套的教材也选用了大量能够引发思考的、哲理性强的文章,尤其在高中阶段,这类文章的选用更是普遍。阅读这类文章,仅凭知识的传授是不行的。即使介入语感也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在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整体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升华到思维层面的领悟,即深入体悟文本的精神内涵和情感世界,从而获得基于个人文本体验的独特价值。: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

而语感教学,也就是一种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语感教学要将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二者兼顾。语感实践,就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自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不是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这是什么方式,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那里又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例如,“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这里是在赞颂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人鼓舞,使人看到光明。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语言的表现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以往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可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自觉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感受,或感受深浅与否,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而言,由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个体实践的产物。其感受深浅与否,也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语言感受能力的形成。数年前,外地某校对近千名中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他们发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语言形象感受(时间发展感、空间移动感、事物变化运动感等)强,语言逻辑感受力(条理感、主次轻重感、并列感、递进感、对比感、综合概括感等),以及语言内含的思想感情、态度分寸感受力等均较强。这些集中表现在作文上;语言干净、准确、生动流畅;内容比较丰满、富有感情、想象力;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主次、轻重、详略比较得当。而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这些语言感受力均显得薄弱。

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加强语文课的语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有出路。

那么,如何进行语感教学呢?

我认为,语感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两条途径走。一是要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避免讲风盛行的现象,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增强语言的感知力。如赵大鹏在讲授《榆钱饭》一课时,要求学生先扫除认读障碍,然后,通过自读谈谈“发现”,谈哪个词用得好,妙处何在?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他让学生独立阅读、动手、动口、动脑,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点拔,逐步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的语言。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在课内给学生创造读、说、写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学习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增强语感。另外,课余时间也可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比如,收听广播,每日一诗,天天写日记,抄名人名言,办手抄报,搞小记者采访,等等。这些活动既增长了知识才干,又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增强了语感。

二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因此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怎样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呢?

首先要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的训练,这是培养语感的最基本的训练。譬如对于词语的理解,不仅仅是查阅字典、词典,还要细细品味辨析。这就要注意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注意一词多义的情况,如《小桔灯》练习五,揣摩两个“好”字的含义:

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第一个“好”字,显然指妈妈的病好了。这是承前文;而第二个“好”字是指“我们大家都过上好生活了。”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第二要注意辨析近义词。如《老山界》课后练习五第1题,这个练习引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用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问“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这两组词表达的程度有差别,运用程度较深的“生怕”和“不准”才能更好地写出红军战士对人民财产的精心爱护。从而体现出红军是劳苦大众的军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借用同义词进行比较,就可以显示出原文中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第三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查觉……”这里的“狡猾”则是“机灵”的意思。贬义褒用。除这些外,还可能有其他情况。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时候,就通过启发、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比较、辨别、分析,直至深入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其次要对语言有所“发现”。就是说,在文章当中,看哪个语言运用得好,要说明好在哪里,为什么用得好。在散文要注重发现它的形象性、生动性、抒情性;在小说中,要体会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在说明文,重在分析其准确性;在议论文重在感受其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再次是应用语言的训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只有确切地掌握了语言的含义,色彩情味以及用法之后,才能正确地使用语言,因此应用语言的训练是一种培养语感的综合训练。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世界 全面发展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极具思想内涵的特殊工具。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如果不能以感情浸润学生的心田,则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知识训练,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去感受、体验、品味,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汹涌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因此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灵魂。

一、语文情感教学的含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总是以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心理现象就是情绪和情感。简单地说,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不同程度的内心体验。比如: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能使人轻松愉快;失去亲人会给人带来痛苦悲伤;面对别人的挑衅会引起激动或愤怒;美好的事物使人产生爱慕之情;丑恶的现象令人产生憎恶之感。所谓情感,是人们根据某种标准去评判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语文情感教育,如同智育、体育、美育等一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在语文教学中用美文输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领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应只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还应包括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指在语文教学情境中要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要通过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作者的感情,领悟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在于“知情并进”,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应将知识和认知策略的掌握归入情感教学的目标,而且应注重情感教学,使学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内得到发展与提高,这和素质教育的总的原则是统一的。另外,情感教学不仅要将认知之外的情感本身作为目标之一,而且还应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涉及到意志、兴趣和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学是否有强大生命力、是否能与素质教育接轨的关键所在。

三、情感教学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语文教学因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是一种更具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情感修养,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情感,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洋溢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持有积极、稳定、协调的情感,自我动情,移情体悟,调控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情感调控力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努力运用美文佳作中所饱含的真挚感情,叩击学生的心弦,使教师、学生与作品传达的感情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其次,教师的情感调控力体现在适时适度地把握、调控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上;再次,教师的情感调控力还体现在自制力上,优秀的教师时时注重情绪的稳定协调,保持心态平稳。

四、语文情感教育的作用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策略实施的现状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英语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听课状态及听课效果,教师只是把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一一向学生传授,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并不太关注,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和学生课堂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造成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教师与学生要在课下进行情感交流,通过教师与学生谈心、交心、交朋友的方式来切实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帮助并指导学生解决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让学生在无顾虑的良好状态下步入课堂学习之中,在与教师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并思考问题,实现教学目标与情感价值的有效结合和统一。

二、情感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要注重培养并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情感策略在英语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实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让他们通过英语学习来实现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英语学习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1.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处在青春期且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制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计划,并在实施教学计划与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或播放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一堂新课的开始变得与以往不同。2.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表达情感。有些教师不知该如何表达情感并与学生进行学习互动与交流,所以一堂课显得气氛沉闷而无生气。改变这一课堂现状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进行互动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或竞赛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与学生的隔阂,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论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不要挖苦讽刺,而是要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发言和独立地思考问题,让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而热烈,这样的课堂效率自然会达到预期。3.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情感策略的合理转化。通过教学实践与摸索,我们发现学生的情感是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的,只要教学方法正确,教学手段合理且具有创新性,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就会很快被激发出来,学习情绪也会随之变得高涨。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英语故事或把课文内容编排成小话剧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来亲自体验并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运用英语口语来表达课文中人物的语言,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使一堂课的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却不背离教学目标与方向。

作者:肖静单位: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三中学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在我看来,语文学科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由此提出了“情感智力说”。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等,这些恰好是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只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位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融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欣赏皇帝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感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语文阅读的语感培养的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1.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作用分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就能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学科向导的作用。加强语文阅读,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助于学生把握情感,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1]。

小学语文阅读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有促进作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增强阅读效果。加强对学生语感教学的培养,将对学生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1.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影响因素

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从学生语感培养的情况看,一些因素对学生的语感培养有很大影响。其中在语境的因素方面,对学生阅读语感的培养强化有影响,语境也就是语言所处的环境,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语境是通过语言活动进行建立的,所以和语言是紧密联系的[2]。如果没有语感,对语境就很难把握,这将对学生理解阅读内容产生阻碍。另外,文化素养也会对学生的阅读语感培养有影响,不同的文化素养在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在语感的培养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性。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方法实施

第一,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要注重遵循相应的原则。在语感培养中老师要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原则要遵循,通过阅读语感的教学培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范围,方便学生通过语感的培养养成思维习惯[3]。要充分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对语句的揣摩,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第二,注重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促进学生语感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阅读内容反复朗读,在语感上积淀,有助于学生语感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文章的反复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也是语文阅读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吟咏及朗读有利于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学生形成语感,从而准确把握阅读的节奏,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为促进学生语感的培养,要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是离不开具体的语境的,这就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加强锻炼。对每个词语的运用及每句话的内涵等,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真正扎入文章的深入加以理解领会。

第四,老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由于文字是抽象的,在文章的情感体会方面,不仅要靠对每个语境的理解,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促进情感的升华,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深化,在语感上得到相应的促进[4]。只有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才有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3.结语

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语感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多样化应用,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研究,促进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加强,才有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才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景祥.小学语文语感漫谈[J].外语教学,2014(01).

[2]王恒俭.语感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着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与政治思想及美育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的1至6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土地》、《荷花淀》、《故乡的榕树》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项脊轩志》、《祭妹文》等。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如《与妻书》、《荷花淀》、《孔雀东南飞》等。还有其它的如表现气节的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报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这样,再结合读、讲、写,学生接受起来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

对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第三类篇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想着重谈谈的问题。面对这类课文,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等着瞧他怎样讲”的心理。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这种“回避或禁锢”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爱情的兴趣,以及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这对中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中学生早恋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因而在上这一类课文时,我们不应回避爱情这个字眼。如讲到《荷花淀》的爱情内容,用爱情故事里奏出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赞歌感化学生。讲《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明了爱情表现出的崇高美德:真诚、挚爱,负责和奉献精神。讲《与妻书》时,阐明国家和小家的关系,从作者令人动容的娓娓叙述中表现出对妻子对国家的挚热浓情。这样,结合课文我们一方面讲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恋导致学业失败的实例(当然也不回避早恋成功的实例,但一定要强调它们的比例)讲清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与此同时再进行两次关于早恋的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论,但教师要归纳总结,谈清自己的看法,晓之以理,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前面笔者已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学生的一些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这引导应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人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人文学科教学的优势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谈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什么是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的生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感已广泛地融入到了人类社会生活中,并赋予了生活以特有的情趣和色彩。正如诺尔曼・丹森所说:“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①

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呢?“所谓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情感品质,优化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②也就是说,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根本的教育,目的在于“以情优教”,培养“情智双全,全面发展”的人,真正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实施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这一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③可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情感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多的重视知识传授,“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随处可见,与此相应的是学生 “苦学”和“死学”,毫无兴趣可言。显然,语文教学偏离了情感教育的目标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受传统认知教育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只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追求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他们把认知教学放在首位,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机械记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情感的发展,极大地割断了教育与情感的联系。“中学语文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的训练,显然这种弊端不只表现在语文课上,而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通病,只是在本应最具人文性的语文课上,这种畸形尤其令人触目惊心。”④

(二)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高考考什么,语文就教什么;中考高考怎么考,语文就怎么教。学校的课程设置完全是围绕着考试转。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这种只为应考,有意无意地忽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的做法,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带来的后果都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课堂与社会生活相脱离,这也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目标,语文教学决不应该这个样。

(三)语文教师情感教育能力参差不齐,教学形式呆板

语文情感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情感教育能力更是现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然而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原因,许多语文教师不重视“情感陶冶”,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单纯地注重教学过程中理性或逻辑的方面,导致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认识活动高度程序化,教学模式单一,非常不利于学生情感、意志和创作力的培养。”⑤从而忽略语言文学的精妙之处,不能充分地阐发文章所表达的情和意,不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使得原本情感最丰富的学科变得了无情趣,语文教师这种情感教育能力的欠缺直接地就影响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并最终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

三、中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几点做法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可以说,谁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情感资源,谁的语文情感教育就最成功。那么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根据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体会,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材多数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尤其是文学作品,它们更是情的凝聚,美的结晶,文质兼美。它们有的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朱自清的《背影》于平淡朴实中见真情,背影甚至都成了父爱的代名词;有的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如《敬畏生命》《白蝴蝶之恋》;而有的则表现一种对自然、对真理的执着热爱之情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章虽然风格各异,却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和审美情趣,为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情感教育。

2、结合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丰富情感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生动活泼的课外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进行情感体验的又一重要阵地。各种知识比赛、辩论、演讲等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采取开放式学习形式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走向大自然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等也都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延伸,是对课堂语文情感教育的有益补充。例如在学习《绿色蝈蝈》时,布置学生饲养小生物,要求每天写观察日记,每周作观察报告。这种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的学习方式,能很好地注意到学生情感的培养,更加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对语文教师情感素质和教育能力的培养

1、加强语文教师情感素质的培养。

在语文情感教育中,教师可以说是情感的原动力。语文教师的情感素质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状态。因此,加强语文教师情感素质的培养是现代语文情感教育的当务之急。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爱语文,有热爱语文的激情。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对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⑥试想,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他对语文的冷漠厌烦的话,那么这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理智感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情感具有以情动人的感染性特点,其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情感共鸣。”⑦在整个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著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道带给学生,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光要对工作有一份爱,更要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另一方――学生也同样有爱。这样一份特殊的爱的维系需要教师注意施爱的方式。爱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融进教师的爱。但是爱学生也绝不是放纵学生,师爱应该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慈父相济”,对学生应该是少批评、斥责,多鼓励、激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拥有学习的劲头,进而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2、加强语文教师情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1)教师要能深入地体验教材中的情感。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要使教师能够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激发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自己就必须首先被这种情感所激发、所感染、所打动。“教师对教材得冷漠程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得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要点、重点,考虑到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疑点,更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课堂具有足够的思想空间和情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2)教师要能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教材内容中的情感。教师对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深入体验还只是语文情感教育的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脑力劳动上的效率。”⑧在语文情感教育中,还需要教师用语言将教材中的情感对学生表达出来,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能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甚至有一定幽默感的语言遣词造句、传情达意。而如果教师语言功底不够扎实,语言贫乏枯涩,纵然教师能体验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也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更不用说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了,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如有一位教师在上《春》一课时这样导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用彩笔描绘春天迷人的景色。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段富含情感的导入语,很快就会将学生带入春的意境,点燃学生的情感。

(3)教师要能用生动的表情辅助语言传递出教材中的情感。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⑨可见,表情在信息表达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教师一定要重视表情在教学中的辅助配合作用,通过这种“无声的语言”来配合言语表达,更好地展示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感情交流,教师的一个手势,一种眼神,一丝微笑,一昂首,一低头都会成为一种微妙的语言,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4)教师自身具有了丰富的情感素质,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引航的作用。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多种情感教育方法,尤其是情景教学法,那么则是给语文情感教育的开展插上了双翼。例如在讲解《黄河,母亲河》一文时,教师安排先由男生小合唱《黄河纤夫曲》拉开帷幕,全班齐诵《黄河诵》,然后由历史小组的同学讲述黄河历史及传说;地理小组的同学借助地图介绍黄河的歌、舞曲;文学小组的同学分发他们搜集的成语、谚语、诗词的积累卡,并就少数词句作赏析;环保小组介绍现状,着重介绍黄河断流和水污染情况;综合小组同学介绍公益广告,展示设计的公益广告图,增强环保意识。⑩这样,这节课就运用了多种形式来创设教学情景,再现黄河的印象,真正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对黄河母亲河的关爱,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充分地熏陶。

(三)准确把握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势利导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构成教学活动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又一个源点。与教师一样,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不同的是,学生的情感往往具有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往往是凭直觉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来感知事物。一旦他们感觉到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兴味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敏感、单纯、爱幻想、易激动、易受诱惑,情感生活易受暗示,他人的一个眼神、一声赞许都会强烈地影响他们的内心世界。因而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这一情感特征,适时地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积极扩充有关的知识经验。如针对当今读物良莠不齐,网络文学鱼龙混杂,而学生的鉴别能力和鉴赏能力不高的状况,鼓励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浏览健康的网络文章,这样他们的精神就会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的培养。

[注释]

①诺尔曼・丹森《情感论・序言》[M]. 魏中军,孙安迹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周正新《教师情感素质和中学语文教学》[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版.

③秦训刚,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④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版,第67页。

⑤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⑥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250页。

⑦王北生《教学艺术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239页。

⑧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2页。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感;培养分析

作为基础性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且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是满足教学改革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语感的升华。因此,在实际中就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来对学生进行语感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一、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且通过进行语感培养,还可以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在新课改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而对学生进行语感教育则可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说,语感是一种能力,所以培养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讲究一定的方式与方法。语感的培养也可以看作是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二、组织学生诵读吟咏以及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进行诵读吟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且对于诵读吟咏来说,是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积累的关键。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读书声都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特色之一,通过调动学生的眼手口脑,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且进行朗读与吟咏,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在不经意间也可以感受到语音与节奏上的不同,这样也就可以进入学习中,从而领悟到作文之道。所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时,就要有目的地进行,并保证读的形式的多样化。同时还要从不同层次上来进行读,这样才能实现由生到熟的过程。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要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朗读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受到文学的影响,从而掌握好文章的中心。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好诵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与自主阅读的良好读书习惯。其次,要重视背诵的作用,通过让学生进行背诵,还可以让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从而实现文化的沉淀,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积累好词汇知识,夯实学生的语感基础

对于语感来说,就是利用好言语实践活动来形成内化的语言能力。所以想要实现语文能力,就要依靠大量的存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语言材料的积累工作。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主动识字习惯的形成阶段,随着知识与经验的不断积累,可以总结出更多的规律,并养成良好的识字能力。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识字的数量,还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识字过程的体会与感悟,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识字中去,积极探索与尝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积累起语感经验,明确识字的目标,同时还要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将识字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掌握好语感。

四、让学生学会品析语言,从而实现语感学习

在语感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等来实现有效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认识过程。教师也要明确学生的语感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言语与经验上,还要对语感进行分析,也就是说要品析语言。因此,教师就要做好引导工作,想要培养起学生的语感,就要让学生掌握好字词中的意义等方面,所以在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咬文嚼字,针对字词在特定的语境中所体现出的不同意思,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教师在训练学生语感的过程中,就要从标出文眼的语句、表达着声音与气味上的语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品析,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有效性。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从词、句等方面出发,通过从文章中找出有代表性的词、句与段落等,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进行想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存在的艺术魅力。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随时写作的学习习惯,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加深与语言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感能力。

总的来说,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出发,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找出语感中的本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语感。所以,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认识到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这硬拍艽俳小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进行感恩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将感恩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所以语文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外,在塑造学生人格、促进生命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也应担起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责任。

二、对中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传统美德。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加强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外,还要让他们具有以“感恩”为主的道德品质。

1.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

包括感恩在内的道德素质是个体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学校有所不同,很多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及自控能力较差,会有一些不良习惯,如迟到、旷课、厌学、不尊重他人,甚至有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发生。因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把握好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程性质,注重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社会培养更多道德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

2.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

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来说,如今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对于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来说,仍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正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中职学生将是我国未来建设力量的主力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素质高低、成为影响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中职学校除了教会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感恩意识都没有,将来是很难成为社会合格的从业者的。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促进生命个体完善的过程。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情感,贯彻感恩教育,为学生建立“精神”账户。

3.符合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求

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以感恩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把感恩教育作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了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职语文教学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的素材,进行感恩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中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和引导。

(1)挖掘养育之恩。

教材中很多课文都从多角度去表达亲情,诠释了父爱和母爱的伟大。从《我的母亲》中可以看到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在困境中,是坚强的母亲和“我们”一起渡过难关;从《一碗阳春荞麦面》中,可以看到母亲对于两个孩子的关爱,课文中浓浓的亲情时时感染着学生的心灵。

(2)体悟家国之爱。

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安栖之所,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祖国。从《药》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雷雨》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和阶级矛盾,从《荷花淀》中可以看到祖国的儿女是如何击退敌人、保家卫国的。

(3)感受社会温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时要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在学习《职业》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感恩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以“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否则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语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陶更为重要”,所以要通过学生自己理解并主动接受感恩教育。

(1)在朗读中体验感恩之情。

大部分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课文,具有情感真挚的特点,语言都体现着“自然之美”,适宜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课文中真挚的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恩、知恩,用声音把作品中的形象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通篇文章语言朴素亲切,通过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表现母爱的伟大。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母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母爱。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形式,选择与文章类型相应的音乐种类,让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体悟课文中的情感。音乐与朗读的最佳配合可以让学生自然地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深刻理解课文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朗读等都是可行的手段。

(2)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恩。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设置,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讲解《我的母亲》一文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歌曲视频《懂你》,歌声蕴涵母亲对于子女深沉的爱,学生们边听边看,歌曲配合MV画面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产生出强烈共鸣,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感恩教育的目的。除了播放音乐渲染气氛以外,也可以给学生观看图片。在《我的母亲》课程结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下载以“感恩”为主题的图片。在播放图片的过程中,教师朗诵一段话“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他乡打工的血汗是望子成龙的梦想……怀着感恩的心生活,感恩父母,感谢生命”。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3.坚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

(1)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心灵上的独白与洗礼,在灵魂深处进行反思与回望。教师可以布置有关感恩题材的作文,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知恩报恩,使学生能够领会父母养育之爱、教师教诲之情、同学帮助之情、祖国的培养之恩、大自然的馈赠之恩,学生通过思考,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2)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利用多媒体等教学用具播放一些感恩为主题的影片、纪录片、图片等,再配合语文教师的启发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心灵得到震撼,感恩得到升华。教师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形式自主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从而受到激发而主动探寻答案、寻找真理。教师还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恩、实践感恩。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写一张贺卡,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在国庆节可以组织感恩祖国的征文比赛,劳动节、七一建党等节日组织手抄报比赛,或者是办好宣传栏等。在这些节日的活动中,教师要抓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这些语文活动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感恩教育。

4.从语文课堂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践行感恩之道

课堂教学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只是局限在学校内部。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将学习延伸到实践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感恩”外化为行动,将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行”的过程去体验和实践。语文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志愿者和义工的身份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自觉践行感恩行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可以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真正理解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养、老师的付出、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引导他们真正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5.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无时无刻地都在潜移默化熏陶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发性、导向性的作用。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语文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建设校园文化中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积极营造一种充满温馨气息、向上舆论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始终陶冶在良好的风气和氛围中,不知不觉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协助并参与到学校、各种团体举办的感恩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中,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经常性的受到启发、得到启示。

四、小结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与学生缺乏情感交流,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及其不符,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针对此问题,实施情感教育,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非常重要,有助于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个性的目的。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应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能够深化学生的文章的感知理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1]。以学习《燕子》为例,燕子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燕子的外形与燕子的特性,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出对燕子的喜爱,在讲解此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研究燕子的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对燕子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活动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小组学生讨论燕子的外形特点,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对燕子的情感并阐述理由,请学生选择出本课中最喜欢的话,并有感情的朗读与同学分享。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多媒体上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燕子的外形,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具有较深的感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创设情感教学情境

创设情感教学情境十分重要,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措施,通过创设情感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创设情感教学情境具有重要的作用[2]。以学习《要下雨了》为例,本篇课文主要讲了小白兔遇到了燕子,小鱼以及蚂蚁知道了要下雨了的消息,通过燕子低飞,小鱼露头,蚂蚁搬家等现象体现出了要下雨的可能性,为小学生阐明了生活中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教授了学生的一些生活常识,教师在讲授这节课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感教育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在要下雨了这篇课文中主要有四个动物,兔子,燕子,小鱼,蚂蚁,教师可以请四位学生分别扮演这四个角色,以情景剧的方式情景再现,将文章中的内容演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会,实现情感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3.加强师生交流

加强师生交流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师生通过交流沟通才能够进行情感交流,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培养发展学生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加强师生交流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3-4]。以学习《幸福是什么》为例,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找出文章中医生,农民,劳动者感悟到的幸福是什么,然后教师阐述自己的想法,自己认为幸福是什么,如学生取得好成绩,父母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并鼓励学生回答自己认为的幸福是什么,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如可以放假出去玩就是幸福,妈妈爸爸可以多陪陪我就是幸福,有零花钱买喜欢的玩具就是幸福,有喜欢吃的零食就是幸福,考试考个好成绩就是幸福等等,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应给予鼓励或表示赞同,给予小学生信心,肯定,如此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建立自信,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有效的交流沟通。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以文章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答案,不能对小学生与课文表达不符的答案进行否定,小学生年纪较小,无法思考到伟大的事业,巨大的贡献等与实际生活相差较远的事情,教师不能依据文章内容规范学生的答案,需要通过交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体会幸福是为人类做有益的事情,发挥自身的价值,实现情感教育。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一、 “人文性” 的教育是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先觉条件

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但是对于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而教育人文性的精神实质或核心就是要求在教育中彰现和宏扬一种人文的精神情感,即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对人的生命和发展、需要和追求、自由和创造、人格和尊严等等方面而进行人性化的观照、理解和尊重,充分体现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引导人向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实现和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价值祈求。而在以往的中学语文课教学中,人们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政治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其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二位一体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过去的教育人们只注重中学语文的教育只注重其工具性,使得中学语文成为脱离了的内在品质而存在的一个毫无灵性的物质体,对于中语文教学这样缺少了人情味,没了学习的情感,这样的知识就是没有生命的,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古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样没有人文性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自然是很吃力,并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成长。在中学语文的教育中,教师应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二、 营造良好的中学语文学习情境

语文的学习是需要用精神情感来学习的,而且还需要有想象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等方面的情境性问题。并且运用兴趣在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通过桥梁进入语文学习的大门。而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特征就是直觉性和自动化。自动化就是指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并达到如此熟练的程度,而且必须形成长时工作记忆,在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中学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和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就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效果。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掌握好情感因素这个武器,做一个课堂上的好导演,调动学生的喜怒哀乐多种情感,真实营造一种氛围和情境。可以通过教师的对语言的描述,借助一定的经验和想象空间,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如真实的展现在人面前一样。从而真正实现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悟作者表达之情的目的效果。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罗杰斯也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只有营造一起学习情境,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和情感了,他们才有更多的想象力和更多的聪明才智的发挥。

三、 中学语文中教师的情感教育表达方式

1. 鼓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激励性评价是加深学生对学习科学的价值的认识,以此才会让学生舍得投入,才能保持动机不减落。而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 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在提问中随时教师应该给学生以鼓励为主的评语,并且使每一句话里面都饱含热情,每一个眼神里面都对他们寄予希望,每一个手势里面都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每一个示意里面都给他们以鼓励,真正使学生感到教师时时在关心他们、培养他们、锻炼他们。但是如果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说错了或说不上来,或读音不准,教师应说:“没关系。这问题确实有点复杂,同学们都应该认真听老师细致的分析”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总之,教师给予的鼓励性评价应贯穿整堂课,处处使用鼓励性评价,对在课堂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的。

语感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育界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上世纪30年代,“语感”就受到不少语文教育专家的关注,并一度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感”作为“教学目标”多次出现。自此,语感培养俨然作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成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强化。一方面,“语感”从概念诞生伊始就确定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叶圣陶就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吕叔湘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1]另一方面,伴随着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的起起落落,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语感”的理论热情未减。

值得反思的是,一种长久占据舆论层面、呈现出方兴未艾的现象本身却是一个问题。它警醒着我们,在其毋庸置疑的吁求背后,掩藏着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的困惑。许多年来,语感的培养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举步维艰。

造成语感培养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理论层面,语感的定义杂多,言人人殊,影响了语感理论的层递渐进式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具体操作层面也乏善可陈。许多一线教师反映,语感理论虽好,然而过虚过空,无法操作,充其量注意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罢了。而有一些学生似乎并没经过特别的指导,也能获得良好的语感。教师无从下手的疑惑与学生意外所得的收获,是语感培养失控的体现。

二、 语感培养的定位误差

要解决语感培养的困惑,把语感培养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更新观念,给予语感培养一个恰当的目标定位,是首要的问题。

1.语感是一种语言习惯,是语言活动的附属产品。语言是语感的主体,语感是言语活动者在运用语言时对语言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理感受。它具有直观性、整体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并伴随着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情感体验等。没有语言活动和语言经验,语感就不复存在。不唯语文教学,任何语言活动都有语感的刺激与反应,存在着语感训练的潜在可能性。不同之处在于,语文教学提供一种规范的言说范式,集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体现于一系列正确、规范、流利的具体的言说行为。没有规范的言说内容与形式的落实,语感的训练将落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语感是对思维的引领。语言不仅仅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具有互动互构的动态关系。对于母语而言,语言的训练就是思维的训练。言语序列本身具有逻辑关系和思维顺序。思维训练的成熟状态,应体现出良好的语感状态:一层意思未说完,另一层意思已蓄势待发。语感培养,不能越过思维的训练,尤其不能脱离语言思维的训练。良好的语感是语言思维成熟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语文教学是训练学生运用母语熟练思维的主要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训练学生运用母语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把这种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充分融入到言语训练之中,成为言语行为的范式,久而久之,达到不假思索的直觉思维的地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3.语感是对意义的选择与预判。洪堡特指出:“显然,语言形式关键在于使意义真正渗透入语音,使感知言语的听觉完整地从语音中提取出其意义,而摈弃所有与意义无关的东西,并且使语音仅仅根据意义得到限定。”[2]在感知言语的过程中,语感具有完整地从语音中提取出意义的性质或功能。人们不是首先听到作为物理现象的语音,然后通过身体器官与思维的内部转换,翻译为某种意义,而是在听到声音的同时,“听”出了它的意义。同样的道理,良好的语感也是在想到意义的同时,发出语音的,甚至在听与说之前,良好的语感已先行设定了意义与声音的范围与走向。因此,即便零乱、不连贯的话语行为,也能让人大致领会的它的意义。意义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是良好语感得以形成、做出正确预判的前提。

因此,言说的规范、思维的锻练与意义的掌握有着远比语感训练更直接、更实在的目标追求,也有着远比语感训练更具体的、更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更便于操作与评价的教学步骤与程序。

三、 语感培养的定位策略

语感培养的目标定位是策略性的,而非技术性的。这不仅由于形成良好的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因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3],明显带有“无意识”、“直觉”等非理性特征。语文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内容与任务。但语感本身具有整体混沌性,语感的形成总体上表现为渐进的过程,目前尚不能划分出具体的层级,与语文教学的阶段性要求相对应,只能笼统地提出一个终极性的总目标。语文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师生双边活动,本质上似乎与无意识、非理性等因素无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去自觉地、有意识地促进无意识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不理智的。语感培养目标设定的价值意义在于,让我们充分注意到语文学习或语言习得中无意识、非理性以及语言自身因素的重要性。

语感的提出,应合于人类对语言深入研究探索的最新成果。20世纪以来,关于语言的思考一直是西方人文学科的中心话题,几乎波及人文学界各个领域。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是思想与意义的载体,是人认识自我、了解他人。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工具性、符号化是语言最重要的特征。与传统语言观技术理性主义的观点不同,20世纪哲学领域发生的“语言学转向”,把对语言的思考与探索推向哲学的高度,语言不再仅仅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象的符码系统,而具有了本体论意义。语言不再是人类生存辅的工具和符号,语言建构了世界,也建构了我们自己。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4]海德格尔在批判传统语言观的基础上,将语言与存在和人联系起来。他说:“语言是存在之家”[5],人与存在相遇在语言之中。语言以敞亮、遮蔽、展开的方式呈现世界,使各个存在者呈现出来,成其所是,从而把整个世界带到人的面前。人说话,人不是言说的主体,而是因为语言说话,人不可能在语言之外从本质整体上把握语言。因此,不是人说话,而是语言说人。人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的,语言给予人一种对于世界特有的态度或世界观。语言是人的存在状态,支配着人的生存方式。语言的道说是存在自身的本体显露。人唯有栖居于语言的居所,方可受语言庇护,守护人类家园。与人生活的实际意义相比,语言的道说是先行的。这种先行的道说,是对言说行为一种沉默的召唤,处于前语言状态。它是人类对于人类自身与世界存在状态的先行领会与先行理解,人类存在的历史寓于其中。对于个体而言,这种先行的前语言状态,就是语感。它不再是对语言文字符号单纯的感受,而是对自身存在与世界意义的先行领会与理解。一个人的语感,是这个人整体生存状态的潜在呈现。

叶圣陶先生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6]没有对自身生活先行的“留意”与“真实的经验”,语感就不会形成。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用质朴的话语就把语感与人生存感的密切关系表达得一清二楚。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材料,而是寓于我们自身的生存之中,面对整个世界;语感的培养,也不单纯是训练对语言的感觉,而是基于切己的生存感,提高自我的世界观。“语言是存在之家”,在语言中,栖居并守护着一个民族存在的历史,也蕴涵和浓缩着一个人存在的整个世界。语言的学习和语感的培养,就是让我们学会在语言中倾听历史与世界的言说,学会倾听语言所道说出来的人类文明与我们自身对于世界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2] 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王尚文.语感管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

[4]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