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 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它走过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该项考试及改革的政策。回顾政策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它走过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该项考试及改革的重要政策。作为该项考试政策的最主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共有三个,分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5),《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大学英语课程标准》(2004)。它们分别决定了不同时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基本走向,因此笔者将该项考试政策的过程归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85—1999)

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自1986年末开始筹备,正式在全国各高校试行是在1987年9月,而关于此项考试的文件最早在1985年,1985年2月9日教育部发出(85)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印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反映了当前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是我部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鉴于各校在新生入学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别,《大纲》规定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的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各校自定。教育部将从1987年秋开始,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以后毕业生记分册上应同时注明学生在英语基础阶段所达到的级别,以及专业阅读阶段的成绩,供用人单位参考。这是四、六级考试第一次出现文件中,它并不是单独出现,而是在教学大纲中,作为大纲的测试部分出现的。它是大纲的一部分,大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它的性质和目的。

大纲及文件下发后,大学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地位得到了高度提升。199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正式成立,考试委员会由全国重点大学的有关教授和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考试委员会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为了适应我国幅员广大的情况,在考试委员会下成立了三个考试中心,分别设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这期间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和考试的技术性分析,怎样配合大纲进行教学,怎样提高考试成绩等。如怎样进行四、六级考试的写作训练,怎样提高学生的四六级词汇学习,等等。

1994年后,一些学者认识到四、六级考试的对教学的影响,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探讨了四、六级考试的一些负面效应,1996年5月2日,原国家教委发了《关于印发大学英语专业阅读阶段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高教司1996第56号14文件),该文件强调,为了全面贯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必须加强专业阅读阶段教学,使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后,英语学习不断线。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件的背后的问题之一是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占据了较大的空间。

二、大学英语考试发展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99—2004)

随着国际交流与日俱增,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对听说等产出技能的需要都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教育教学目标以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听、说、写、译的比重。针对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变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了相应调整:采用新题型、采用平均级点分报告成绩、设作文最低分。

1999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1999第53号文件,在部分院校开展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试点工作,同年11月扩大到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四城市所有的高校,并于2000年扩大到全国19个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2001年扩大到全国直辖市和所有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这一次改革在测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探索,以体现加大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翻译、复合式听写和简答题、设作文最低分、对测试内容的各部分进行答题时间限制等措施应该说更能有效测量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施口语考试是新进步,它必将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朝着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1年4月6日《关于印发〈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的通知的文件》,附了《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纪要》指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的成绩,是“功不可没,有目共睹”,指出四、六级考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境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香港中文大学、英国霍尔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等都已正式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中国大陆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英语水平成绩证明;并指出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

2001年9月4日教高司函[2001]148号文件《关于印发〈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提到配合考委会进一步改革、完善四、六级考试,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外语实用能力的提高。

2003年12月29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3]10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20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文件将2003年9月20日四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要加强考务工作,充分认识考试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2003年12月30日,教育部发了部委号教电[2003]507号电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购买试题答案事件进行调查的通知》,电文中提到2003年浙江工业大学发现有考生购买试题答案进行作弊。考前试题可能失密,并要求各地区和考试进行逐级排查,并提出各地区、各考点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管理,对再次出现类似事件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领导责任。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发了鄂教办[2004]4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的通知》,《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要各校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

可以说,2003年和2004年的工作重点在处理和防止试题泄密上。

三、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2005以后)

2005年3月18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5]1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在其发出前,教育部专门召开了新闻会。因为一个教学考试而召开新闻会,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文件指出:近期内四、六级考试将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自2005年6月考试(试点)起,四、六级考试成绩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报导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为使学校理解考试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考试测量的结果,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向学校提供四、六级考试分数的解释。这是四、六级考试改革中第一次开始对成绩报导方式进行改革,明显淡化了考试合格证书的作用。文件的附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为《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目标总的来看有两个,一是要通过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合理地使用四、六级考试,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二是要准确地测量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体现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

根据《改革方案》的安排,2007年1月全面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7年6月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另外,为了加强管理,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从2005年4月份开始,考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共同来管理。具体的分工是这样的,高等教育司负责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的方向,聘请大学四、六级的委员会的委员,指导他们做好四、六级的业务工作。教育部的考试中心是具体负责包括考试的组织与实施,考风、考纪建设,以及负责安全保密的考务工作。

综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参考文献: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它走过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该项考试及改革的政策。回顾政策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它走过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该项考试及改革的重要政策。作为该项考试政策的最主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共有三个,分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5),《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大学英语课程标准》(2004)。它们分别决定了不同时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基本走向,因此笔者将该项考试政策的过程归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85—1999)

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自1986年末开始筹备,正式在全国各高校试行是在1987年9月,而关于此项考试的文件最早在1985年,1985年2月9日教育部发出(85)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印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反映了当前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是我部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鉴于各校在新生入学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别,《大纲》规定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的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各校自定。教育部将从1987年秋开始,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以后毕业生记分册上应同时注明学生在英语基础阶段所达到的级别,以及专业阅读阶段的成绩,供用人单位参考。这是四、六级考试第一次出现文件中,它并不是单独出现,而是在教学大纲中,作为大纲的测试部分出现的。它是大纲的一部分,大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它的性质和目的。

大纲及文件下发后,大学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地位得到了高度提升。199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正式成立,考试委员会由全国重点大学的有关教授和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考试委员会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为了适应我国幅员广大的情况,在考试委员会下成立了三个考试中心,分别设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这期间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和考试的技术性分析,怎样配合大纲进行教学,怎样提高考试成绩等。如怎样进行四、六级考试的写作训练,怎样提高学生的四六级词汇学习,等等。

1994年后,一些学者认识到四、六级考试的对教学的影响,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探讨了四、六级考试的一些负面效应,1996年5月2日,原国家教委发了《关于印发大学英语专业阅读阶段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高教司1996第56号14文件),该文件强调,为了全面贯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必须加强专业阅读阶段教学,使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后,英语学习不断线。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件的背后的问题之一是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占据了较大的空间。

二、大学英语考试发展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99—2004)

随着国际交流与日俱增,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对听说等产出技能的需要都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教育教学目标以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听、说、写、译的比重。针对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变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了相应调整:采用新题型、采用平均级点分报告成绩、设作文最低分。

1999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1999第53号文件,在部分院校开展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试点工作,同年11月扩大到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四城市所有的高校,并于2000年扩大到全国19个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2001年扩大到全国直辖市和所有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这一次改革在测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探索,以体现加大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翻译、复合式听写和简答题、设作文最低分、对测试内容的各部分进行答题时间限制等措施应该说更能有效测量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施口语考试是新进步,它必将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朝着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1年4月6日《关于印发〈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的通知的文件》,附了《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纪要》指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的成绩,是“功不可没,有目共睹”,指出四、六级考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境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香港中文大学、英国霍尔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等都已正式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中国大陆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英语水平成绩证明;并指出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

2001年9月4日教高司函[2001]148号文件《关于印发〈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提到配合考委会进一步改革、完善四、六级考试,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外语实用能力的提高。

2003年12月29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3]10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20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文件将2003年9月20日四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要加强考务工作,充分认识考试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2003年12月30日,教育部发了部委号教电[2003]507号电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购买试题答案事件进行调查的通知》,电文中提到2003年浙江工业大学发现有考生购买试题答案进行作弊。考前试题可能失密,并要求各地区和考试进行逐级排查,并提出各地区、各考点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管理,对再次出现类似事件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领导责任。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发了鄂教办[2004]4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的通知》,《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要各校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

可以说,2003年和2004年的工作重点在处理和防止试题泄密上。

三、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2005以后)

2005年3月18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5]1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在其发出前,教育部专门召开了新闻会。因为一个教学考试而召开新闻会,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文件指出:近期内四、六级考试将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自2005年6月考试(试点)起,四、六级考试成绩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报导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为使学校理解考试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考试测量的结果,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向学校提供四、六级考试分数的解释。这是四、六级考试改革中第一次开始对成绩报导方式进行改革,明显淡化了考试合格证书的作用。文件的附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为《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目标总的来看有两个,一是要通过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合理地使用四、六级考试,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二是要准确地测量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体现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

根据《改革方案》的安排,2007年1月全面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7年6月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另外,为了加强管理,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从2005年4月份开始,考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共同来管理。具体的分工是这样的,高等教育司负责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的方向,聘请大学四、六级的委员会的委员,指导他们做好四、六级的业务工作。教育部的考试中心是具体负责包括考试的组织与实施,考风、考纪建设,以及负责安全保密的考务工作。

综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参考文献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材 中小学英语教材 教材衔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语言技能分为九级目标,小学六年级毕业需要达到二级目标,初中一年级,即七年级需要达到三级目标。显然,要落实好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关注教材的衔接问题,注重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本文笔者即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内容为例,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以期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

一、语言技能维度的对比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首先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读、写技能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归纳,以体现教材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目标,进而对比初中和小学衔接部分教材内容在听、说、读、写技能上的差异(见表1)。

笔者将表1里涉及的各语言学习项目按照年级进行了整理,以六年级和七年级教材中每个新授课单元为基准,以课文中的每个独立语言练习项目为单位,汇总形成了表2。

从表1、表2所呈现的教材在听、说、读、写四项中安排的操练栏目所占比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结合表1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实践活动设计的项目总数上大致相当,其中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每个新授课单元下设Warm-up, Reading,Speaking, Vocabulary等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设有具体的相关听、说、读、写的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总体来讲包含的实践活动要稍多于北师大版小学教科书。

第二,结合表1、表2,对比两个年级栏目设计的类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在听、说方面和读、写方面的教材训练形式和数量相当,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和读、写方面存在差异,初中阶段读、写部分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听、说部分。除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的单项训练,我们还看到六年级、七年级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性及趣味性的栏目,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其中可以明显对比出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部分的训练要多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设计的栏目种类较丰富。

第三,从栏目设计侧重点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侧重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上的要求,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应该能够满足语言知识三级的要求,即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故事。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过渡。

二、语言知识维度的对比分析

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内容。笔者主要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中各单元的话题做一些归纳。由于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还不涉及系统的语音、语法知识,所以结合课程标准只做概括介绍。

通过对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的统计,笔者发现每单元涉及的话题主要有校园生活、课外活动、物品价格、电脑游戏、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培养和自然环保等话题。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涉及的话题主要有家庭、学校设施、课程安排、购物饮食、季节天气、情绪、动物等话题。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所选话题均涵盖在《课程标准》规定的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中,话题多为学生所熟悉的学校、家庭生活,题材贴近实际,语言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

第二,从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范围来看,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每单元的话题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主要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进入初中阶段之后,每单元的话题逐渐丰富起来,教科书中所列的话题内容引导学生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

对于语法部分,结合《课程标准》对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的要求,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更加凸显了对语法部分的关注,突出语法的表意功能,对于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语法知识如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等作了具体的描述。

三、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维度的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体系,其中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要求,包括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而到了七年级,则要达到三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通过对比表3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呈现方式角度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呈现的方式角度大致相同,都是在校内和校外两个大的维度下,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家庭生活为话题,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体如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热爱大自然等。

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的具体教育内容来看,两套教材设计的内容均比较广泛。但相对比而言,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双向渗透性,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多是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同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

通过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上的文本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北师大版中小学教材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差异,广大一线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差异进行合理化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甘玉国.中小学英语现状衔接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

[3]陈利.找准中小教学的衔接点[J].四川教育,2007(5).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角度出发,指出四、六级考试改革必然引起教学的改革,分析了改革后考试的显著特点,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巨大影响。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引发英语教学的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大规模标准化的全国统一考试。它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从1987年开始实行,并在全国普及。此后,大学英语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其消极面也逐渐出现,许多大学过度重视四、六级通过率,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应试教学,忽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出现了“高分低能”、“聋子、哑巴”英语的现象,这不仅引发人们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质疑,同时对英语教学也发出了警报。由此,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该方案的试行推进了大学英语改革,同时也预示着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将发生一系列彻底的变革。

二、改革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特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特点:其一,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的变化。四、六级考试的分数在经过加权等值、正态化数据处理后,将报导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成绩全距在290分至710分之间的正态分。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其总分和各部分的单项分。这样,教师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教学的长处和短处,学生也可了解自己语言能力上的强项和弱项。其二,考试内容的变化。按照《课程要求》修订考试大纲,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加强了听与写的考核,增加主观题的比例,增设长对话理解、短文回答和快速阅读等新题型。主观题的增加,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应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三,四、六级考试加大了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核力度。主观题的增加,对听、写、译等应用能力的考核超过50%,既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又有助于调整教学重心,使教学安排趋于合理、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改革

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其巨大的调控作用势必导致教学方方面面的改革。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可以肯定四、六级考试改革对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模式等方面均有影响。

根据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可以看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学目标的含义,使教学的开展始终以目标为中心,紧跟改革形势,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的变化导致教学重点的转变。在四、六级考试改革内容里,明显增加主观题的考核,加强对听、读、写和译的能力考查,多样化的题型从各个层面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上。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能在实际中应用它,所以英语教学应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重点始终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加快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从整体上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一贯重视语法和阅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交际需要,更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学生很需要新颖的教学方式、工具和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除了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外,还应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与试点工作。在教学中综合使用网络、教学软件等工具帮助学生学习,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进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论

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既反应了我国英语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又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学生的要求。然而,教学改革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惠中,从四、六级考试看我国大学生当前的英语语言能力现状[J],中国外语,2004(1)。

[2]李守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呼唤观念更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知识总结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仅要实现对小学阶段知识的融会贯通,还需要为初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能力基础,因而可以说小学六年级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本文将立足于小学六年级对这一阶段的教学经验进行相关的总结论述。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教学

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课堂教学无疑是最传统也最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作为衔接小学与初中的六年级阶段。在小学六年级课堂教学开展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自身要有较高的教学素养,还要积极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不断在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上提升自己,灵活应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切实提升每一名学生的素质能力,语文作为小学时期重要的教学课程更是要给予更多的重视。以下笔者将针对六年级语文的相关教学经验展开论述。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小学六年级属于小学的收尾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开展语文授课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对学生在这一时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付出努力。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必须要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将阶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列入到工作内容中,另外,还要留心六年级学生同其他年级的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学习能力上的差别,根据学生自身的各方面特点与班级整体的状况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的满足整体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规划与设计,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在课堂上针对相关问题展开真诚细致的讨论与交流,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则,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后要时常与学生针对学习与生活谈心,使学生能够在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具有动力。

二、鼓励学生通过持续的语文积累为文学创作打好基础

不论要做好什么事,都需要长期的积累与铺垫,语文学习同样如此。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做好积累,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各种积累方式,既不能使学生感到乏味,也不能脱离语文学习内容。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在六年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都有所提高,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更多的将自放归给学生。“读”就是语文自主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读”包括朗读、轻读与默读,对于读的内容也应当尽可能的涉略广泛丰富,或是对诗词进行有感情的朗诵,或是对课文精彩段落进行朗读与背诵,或是对成语进行积累与应用,或是对充满人生哲理的名人名言进行持久性的积累。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学生看到一些精彩的、自己喜欢的文学词句或者自己想到一些精彩的语句,不能只局限在一时的记忆中,而是可以将其写到笔记本中加以积累,这样在平常还可以随时进行翻看,强化记忆,真正做到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避免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动笔意识,还可以以自身为榜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累热情,在阅读积累课上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并进行积累,定期举行阅读积累优秀笔记的展示,使学生逐渐规范自己的文学知识积累,例如,学生在写以“大无畏的精神”为主题的作文时,就可以从日常积累的相关专题中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就可以运用到其中为作文增添色彩。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学生才能够真正在语文学习中做到“学有所得”,扎实的打牢基础才能够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重视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开展中的重要价值

语文教学一方面属于语文知识层面的教学,另一方面也属于思想层面的教育。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本中的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优秀篇章显著增加,这些文学作品除了自身具有的文学艺术性之外,还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展示的是深刻的思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在本质上还是属于一门思想教育的课程。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优良思想的熏陶,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实现对思想发展的健康引导。

四、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课本以外的延伸

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知识水平相较于低年级的语文水平得到了提高,眼界有所开拓、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因此教学课本上的知识教学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课堂教学开展的实际需求了,为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当突破课本知识教学局限,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课本以外的延伸。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实际的语文学习水平,在现代信息应用平台上进行有条理的、有针对的语文知识学习,从中更快的获取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语文学习课堂与课外的双结合,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学习,推动语文学习的高效开展,引导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为日后的拓展性学习提供借鉴。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初中学习的奠基时期,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发挥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对于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一阶段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侍迎春.如何让小学生爱上语文课【J】.学苑教育,2013(08)

【2】丁彩霞.关注学生需要,提高教学效率【J】.教育科研论坛,2009(07)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考试政策 内容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它走过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该项考试及改革的重要政策。作为该项考试政策的最主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共有三个,分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5),《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大学英语课程标准》(2004)。它们分别决定了不同时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基本走向,因此笔者将该项考试政策的过程归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85―1999)

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自1986年末开始筹备,正式在全国各高校试行是在1987年9月,而关于此项考试的文件最早在1985年,1985年2月9日教育部发出(85)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印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反映了当前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是我部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鉴于各校在新生入学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别,《大纲》规定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的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各校自定。教育部将从1987年秋开始,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以后毕业生记分册上应同时注明学生在英语基础阶段所达到的级别,以及专业阅读阶段的成绩,供用人单位参考。这是四、六级考试第一次出现文件中,它并不是单独出现,而是在教学大纲中,作为大纲的测试部分出现的。它是大纲的一部分,大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它的性质和目的。

大纲及文件下发后,大学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地位得到了高度提升。199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正式成立,考试委员会由全国重点大学的有关教授和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考试委员会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为了适应我国幅员广大的情况,在考试委员会下成立了三个考试中心,分别设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这期间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和考试的技术性分析,怎样配合大纲进行教学,怎样提高考试成绩等。如怎样进行四、六级考试的写作训练,怎样提高学生的四六级词汇学习,等等。

1994年后,一些学者认识到四、六级考试的对教学的影响,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探讨了四、六级考试的一些负面效应,1996年5月2日,原国家教委发了《关于印发大学英语专业阅读阶段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高教司1996第56号14文件),该文件强调,为了全面贯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必须加强专业阅读阶段教学,使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后,英语学习不断线。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件的背后的问题之一是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占据了较大的空间。

二、大学英语考试发展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99―2004)

随着国际交流与日俱增,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对听说等产出技能的需要都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教育教学目标以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听、说、写、译的比重。针对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变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了相应调整:采用新题型、采用平均级点分报告成绩、设作文最低分。

1999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1999第53号文件,在部分院校开展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试点工作,同年11月扩大到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四城市所有的高校,并于2000年扩大到全国19个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2001年扩大到全国直辖市和所有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这一次改革在测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探索,以体现加大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翻译、复合式听写和简答题、设作文最低分、对测试内容的各部分进行答题时间限制等措施应该说更能有效测量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施口语考试是新进步,它必将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朝着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1年4月6日《关于印发〈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的通知的文件》,附了《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纪要》指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的成绩,是“功不可没,有目共睹”,指出四、六级考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境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香港中文大学、英国霍尔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等都已正式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中国大陆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英语水平成绩证明;并指出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

2001年9月4日教高司函[2001]148号文件《关于印发〈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提到配合考委会进一步改革、完善四、六级考试,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外语实用能力的提高。

2003年12月29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3]10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20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文件将2003年9月20日四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要加强考务工作,充分认识考试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2003年12月30日,教育部发了部委号教电[2003]507号电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购买试题答案事件进行调查的通知》,电文中提到2003年浙江工业大学发现有考生购买试题答案进行作弊。考前试题可能失密,并要求各地区和考试进行逐级排查,并提出各地区、各考点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管理,对再次出现类似事件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领导责任。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发了鄂教办[2004]4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的通知》,《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要各校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

可以说,2003年和2004年的工作重点在处理和防止试题泄密上。

三、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2005以后)

2005年3月18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5]1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在其发出前,教育部专门召开了新闻会。因为一个教学考试而召开新闻会,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文件指出:近期内四、六级考试将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自2005年6月考试(试点)起,四、六级考试成绩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报导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为使学校理解考试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考试测量的结果,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向学校提供四、六级考试分数的解释。这是四、六级考试改革中第一次开始对成绩报导方式进行改革,明显淡化了考试合格证书的作用。文件的附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为《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目标总的来看有两个,一是要通过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合理地使用四、六级考试,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二是要准确地测量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体现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

根据《改革方案》的安排,2007年1月全面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7年6月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另外,为了加强管理,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从2005年4月份开始,考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共同来管理。具体的分工是这样的,高等教育司负责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的方向,聘请大学四、六级的委员会的委员,指导他们做好四、六级的业务工作。教育部的考试中心是具体负责包括考试的组织与实施,考风、考纪建设,以及负责安全保密的考务工作。

综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参考文献: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学生通过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显现出来的英语语用能力现状,分析学生在交际与写作中常见的却又总改不掉的错误。分析表明,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注重文化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在教学计划和实践中合理增加文化和cet教育非常重要。本文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学理念,摆正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为祖国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工作渐渐进入了一个“应试化”模式,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似乎成了教学的终极目标。然而,这时我们却忽略了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通过考试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往往由于“听不懂”、“说不出”、“写不地道”而影响工作。以上情况反映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如学生英语水平评价方式单一化、忽略学生口语操练、教学环节与实践相脱节等。总之,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忽略“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各技能之间的平衡发展,同时过分突出四、六级考试的功效,造成了大面积的应试教学现象,制造出大批“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式的高分低能“人才”。

一、如何解决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问题

鉴于这种情况,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坚决摒弃传统的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牢固树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新理念,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点: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这一主题教学模式把英语教学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课外主动阅读和听,一块是课内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读、主动听主要安排包括大量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动的阅读和视听活动。课内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能力,从不同侧面围绕一个学生感兴趣并能引起思考的共同主题,在这一主题下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分别采取主题预演及以听和阅读为中心结合辩论、演讲、小短剧、写作文等各种语言活动来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同时注重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的熏陶,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

2.把四、六级考试作为激励手段。

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四级与学位挂钩这一规定,但由于用人单位看重四、六级证书,再加上新的四、六级考试侧重学生能力的测试,而且学生也希望通过正规的考试来证实自己能力,所以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的热情仍然很高。老师可以把此作为一种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去锻炼听说能力,并在教学中穿插四级考试的写作练习以及各种实用文体。

二、结论

总之,改革的趋势势不可当。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勇于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测试体系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改变原有的对四、六级考试过度重视的观念,逐步闯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英语教学新路子,在调和内因的基础上,采用以上“教、学”联动、学用相长的双向实践式教学模式,才有望收到可观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培零.提高大学生使用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探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9).

[2]程冷杰,秦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四、六级考试[j].外语界.2004,(6).

[3]高淑玲,赵丽梅.四六级英语考试阅卷后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4]高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文学爱好者,2010,(2).

[5]林目玉.浅析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评价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ESP EAP 网考 教学改革

1.引言

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种全国性的权威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各个高校都将四六级成绩作为衡量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一把标尺,各用人单位也将四六级证书视为应聘必备证书之一。在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两者的关系中,语言教学应该是第一位的,测试是服务于教学的,教学是目的,考试是手段,但不可否认,测试对教学有着很强的反拨作用,是教学和学习的指挥棒。这个指挥棒给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

四六级考试在之前大学生英语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确实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但是随着现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投入的不断加大,四六级考试严重地阻碍了大学英语向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英语能力要求,阻碍了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EAP)或专门用途英语(ESP)转移的进程。虽然其推动了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发展,并使之长盛不衰,但同时阻碍了大学朝专业英语教学转移和发展的进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应潮流,修订目标定位,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这一举措表明,一个硬性的、统一的教学要求时代的结束,以及一个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到来(蔡基刚,2007)。

2.大学英语四、六级及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个如此大规模的考试,在长达26年的时间内稳定发展,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当今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学科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对其重新定位。根据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其中规定了今后高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七级标准和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八级与九级标准,“八级”词汇量要求在3300字左右,优秀高中毕业生要达到九级水平,词汇量为4500;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核心就是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推动基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四级考试是检测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一般要求”的考试,词汇量要求在4500字左右,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较高要求”的测试。高中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重复率高,很多词汇、语法都是高中学过的东西,大学英语受到中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双面夹击,必须寻求新的出路。因此,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四六级考试也应随之改革。

2.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方向

英语水平是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核心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学生的总体培养质量,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指的就是基础英语教学。

目前许多名校,如清华北大已经取消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学生认为英语基础已经在中学阶段打好,开设基础英语课程等于重学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把目标转为注重学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为专业化国际交流提供支撑。这一改革适应了专业院系和学生的需求,得到了学校的支持。香港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他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学术英语能力,以适应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需要。由于目前香港高校新生的英语水平离这样的课程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他们就需要学习在中学里没有学过的EAP课程。内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含糊,学生和学校只能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由于这个目标在新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可以在越来越短的时间甚至零时间里实现,这样学分的压缩和课程的萎缩自然不可避免。因此,大学英语应该借鉴香港及国外的先进经验,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各大学的教师整体水平和生源状况存在差别,国家和地方对不同类型高校的投入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条件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些入学英语基础比较差、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还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学生大一期间就要确定学生的水平,判断学生是否需要修完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程。对于那些基础已经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即通过四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给学生开设相关的专业英语或实用英语课程。

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应该是了解专业前沿的国际发展,增强在科学技术上的学术竞争力。真正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了解国际前沿的前提应该是先打好基础,这就要靠大学英语即通用英语打基础。

2.2四、六级考试面临的问题

鉴于四、六级考试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英语成绩较差的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英语的学习上,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必须奋斗整个四年;成绩好的学生为准备其他各类英语考试,也奋斗了整个四年。这种学习热情的错位,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学习,违背了大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此外,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评估手段,其对教学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已为大家所公认。很多同学通过四、六级考试后就沾沾自喜,从此放弃了英语学习。根据对武汉当地大学一些学生的调查,学生反映:“通过了四级、六级考试,自己觉得是英语高手。但碰到英文文章,心中顿时务实起来,通篇都是生词,一小时只能看几行。写的英语论文,外国人看不懂。学了一些日常口语,但跟老外交流胆怯。学校中实际生活如上机房、做实验、选课、搞课题研究都不会说。”笔者亲历的湖北省众多高校的一线老师们的意见也不比学生少:学生四、六级考试过关之后,英文文献读不了,英文论文写得一塌糊涂,未能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四、六级考试的重要性,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应试教育,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为了获利,制造作弊器,销售四、六级答案,很多高校把四、六级通过率当做衡量教学的唯一标准。四、六级在不断改革,2005年从以前的100分满分值改为710分满分,大大增加了听力的分值比例,把听说交际能力放在了重要位置。2012年12月新推出的多题多卷,有效防止了作弊现象,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保障其效度跟信度。

四、六级考试应该反自身的优缺点,不断进行改革,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更好地服务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支持。讨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用英语定位还是学术英语定位,不论是对于挽救考试本身,还是对于促进我国大学英语健康发展,都有很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改革措施与建议

3.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当与国际先进做法接轨,不断改进技术手段,引入计算机网络化的考试技术,使考试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网考有很多优点:(1)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更真实的交际场景,使测试由静态变为动态,使英语的使用更加接近生活。(2)可以节省资源,降低印卷、运输、分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强度。(3)网考具有测验周期短的特点,能够增加每年考试的次数,同时实现一人一卷模式,有效防止考前泄题或考试过程中的作弊行为,提高考试的安全性。

美国教育服务中心(ETS)推行的托福考试是针对留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考试,是一场职场英语的水平考试。雅思考试由英国文化协会、剑桥大学考试局及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发展署共同主办。雅思分学术类和普通类两种题型,学术类主要适合留学,普通类主要适合移民。鉴于此,国内的CET要想长远地立足于国际社会,也要开发自己的独特测试种类。比如当下流行的检测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大学公共英语考试,也要服务于专门英语(EPS)教学,为EPS开辟新的测试。

3.2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所有本科生都进行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的局面,压缩大学英语的学分,将其用来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专业需求选择,取消综合英语(或叫大学英语)这个由精读演变而来的传统课程,代之以1~2个学分的、比较专项的阅读、听力、口语、写作、语法等小课程。

3.3教师层面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接受培训,为开设各个专业的学科英语做准备。同时控制从英语专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中招聘单纯为上大学基础英语课的教师。教学管理者和课程规划者只有充分了解本校学习者的外语学习需求,才能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制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和教学模式,因需施教,收效才更直接可观,才更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将英语教学的重心逐渐从大学下移至中小学,为大学生学英语减负,使之有更多时间学好专业,努力创新。分管大学和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教育部门有必要相互协调配合,制订规划,加速这一进程。中小学是学好英语最重要的阶段,是英语教学杠杆的支点,最需要优秀的英语教师,最需要教育部门的重视,最需要国家投入,投入的效益也最高。

3.4政府层面

加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国家增加投入,派遣英语教师出国学习,或聘请外语教学专家培训英语教师,提高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让教师明白外语是怎样学会的,知道怎样教,自觉抵制应试教育。多邀请英语国家的大中小学生来华与我国学生交流互动,创造英语学习环境,让我国学生体验英语的真实使用。

4.结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客观地说,在中国大陆,比较几种全国性的英语标准化考试,四、六级考试是最成熟、最学术、最规范的英语考试。作为全国性的标准化考试,不能因为其有着某些缺点,便将其全盘否定。取消一个考试是很容易的,但是改革一个考试,尽管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意义更深刻。

四、六级考试从1987年实行来,已经成为我国外语考试的民族品牌。我们应该把四、六级考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达到国际教育测量学专业标准的,能与国际接轨的语言测试体,并打造成一个能与境外英语测试体系相抗衡的中国的民族品牌。将四级考试还是保持原来的通用英语考试,六级考试改为学术英语或专用英语考试,从而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Douglas, D. Assessing 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Theory and Practic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3]张尧学.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J].外语界,2008a,(4).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历史;四、六级考试问题;改革思路

    一、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历史发展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1987年正式实施到现在已有 18年,参考人数也由最初几万人发展到如今500万人左右,它成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之一。由于其发展历史较长,受试群体与参与高校多,考试过关与否又往往成为许多地方录用人才的“门坎”,因此英语四、六级考试受到高校、学生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课程标准的变化最能体现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展历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发现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历了三大阶段性变化:

    第一阶段是1985年至1998年。1985年教育部了改革开放后第一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它要求教学以阅读为主,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需求。80年代初,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人们认识到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教学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为解决学英语“不能看懂”的迫切问题,在当时提出重视阅读的英语教学思路是可以理解的,它也是根据先期调研得出的。早在 1982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就成立了“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它经过两年的社会需要调查和中学生英语水平调查,确定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又在应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词汇表、结构表、功能意念表和微技能表,具体地规定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整个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六级,每级都用定量指标加以具体化。所以这一阶段不仅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而且为当时和今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组织结构、教学、考试实施等方面做好了奠基工作。

    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2002年。针对第一阶段暴露出的教学问题等,1999年教学大纲在强调继续重视“阅读”的同时,提出了“读写译并举,兼顾听说”的教学路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首次把“听说”提到了较为重要的地位。

    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现在。2003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计划,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入到首批启动的项目中。特别是在2004年 2月18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确定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是2004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改革内容包括逐步向计算机考试方式过渡,开发和建立我国自己的大型题库,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测试体系。”大学英语改革的核心就是彻底改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改革目的,同时将180所高校列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首批试验校。

    简单地说,以上三阶段的变化可以认为是由最开始的“语法为主”改为“阅读为主”,再转变为现在的“听说为主”。这样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我国英语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世界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的结果。

    为了吸引更多的高校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早在 1986年末就开始筹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标准化考试,并于1987年正式实施。教育部在1985年批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通知中指出:“《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反映了当前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是我委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同时通知还指出:“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各校自定”。而“凡执行本大纲的学校,教育部将……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在执行《大纲》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服务参加考试的高校,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曾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进行了为期3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课题研究,检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信度与效度。由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多的高校根据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四、六级考试结果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现在年参考规模人数达900万人次左右的规模。

    二、英语四、六级考试现存的问题

    作为规模大,参与高校多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十几年的发展中,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作用会更凸现,英语考级将更受欢迎。然而,现实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有人提出了“取消论”。如北京外国语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润清教授认为,四、六级考试最好的出路是彻底废除;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更是认为“四、六级制度是摧毁中国素质教育的一把利剑”。需求与现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从我们于2003年在1所重点大学和2所一般本科院校的随机发放的问卷统计(见表1)和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集中于:

    表1  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发、收问卷的高校类型

    发放问卷份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英语教育 应试 能力

中图分类号:H 310. 4 文献标识码:A

1四、六级考试作弊现象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1986年开始迄今已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无可否认其在调动广大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四、六级考试作弊现象屡见报道,甚至呈上升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评价的严肃和公正,同时这种不正之风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状态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其中不乏社会功利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教师社会意识、育人意识淡薄的影响,加上大学生个人认知失衡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一现象昭示着目前教育和考试制度存在巨大缺陷。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四、六级考试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反而成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阻力。

长期以来,社会及学术界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负面评价主要体现在:首先,考试对英语语言技能测试定位不准,不能准确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其次考试制度与评价的公信力引发了大量作弊现象,影响了社会公平和诚信;最后,四、六级考试不但没有促进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和阻碍了正常的大学英语教学,导致应试化教学,极大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如今,四、六级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重更凸显了的这一考试的弊端,也直指整个大学英语教育的导向问题。当今英语教育应该朝着更综合、更能反应学生日常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的方向前进,特别是要提升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学术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

2“应试”导向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我国外语教育同质化问题严重(刘臻,2015),费时低效的问题非常突出。根据胡学文等(2011)在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中的结果表明,多达56.9%的被调查者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持负面看法,只有44.5%的学生持正面看法,而其中持完成肯定态度的只有9.2%。鲁子问(2012)和杨惠中(2012)等人的观点也认为我国目前的外语教育不尽如人意,我国的英语教育还是以考试为导向。而这种以“应试”为导向的英语教育又必将会伤害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破坏正常英语教学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应试”型大学英语教学直接导致英语教学目标的简化和缩小。在一切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导向下,导致语言输入严重不足。老师和学生都不敢扩充教学内容,怕过多的语言输入分散学习时间和精力,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准备四、六级考试,影响成绩和过级率。

(2)“应试”导致教学和学习目标功利化短视化。由于老师和学生都只顾着应付眼前的考试,而忽略或者错过了英语学习的更长远的目标,比如学习英语是为了将来走向社会,做好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3)“应试”使英语教育偏离了真正的使命。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着眼于考试和分数,英语教育的职责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用英语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跨文化和跨学科的交际能力。

3对策和意义

四、六级考试作弊现象的根源说到底还是学生和老师被“应试”绑架,目前所倡导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社会化趋势是改革的方向,但是就如何发挥其在提高全国大学生英语水平和提升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方面而言,关键还是教育导向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和更新。

(1)要打破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课堂形式,倡导学生的整体参与,培养自主学习兴趣和习惯,提升语言交际意识和能力。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形式在当今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已经明显滞后,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角,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本着提升学生对英语课的学习信心和热情、形成教师和学生良性互动课堂的理念,注重创新理念的落实,更加充分地展现大学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国的英语教育也经历了30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起色。目前在中学教育层次已日趋完整和正规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已大幅提高,这无疑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向高级专业化、人文素养和能力纵深方向发展,英语与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相结合并融合为一体是未来人才发展的趋势,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必备能力。英语教育的人文性目标越来越凸显,表现在英语学习可以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跨文化意识培养,增进学生对世界多样性的认知和了解。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语言教学具有语言和教育两方面的共性: 一方面,通过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的传授和操练,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语言是其他学科的载体,因此,语言教学是一门集实用性、多学科综合性的学科,英语教学更注重整体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把英语学习和人的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联系起来,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适应当前社会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以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一句话,英语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跨学科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能讲英语做翻译,而且能够在国际事务和交流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竞争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2] 辜向东,彭莹莹.大学英语教师对CET及其反拨效应认识的历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

[3] 胡学文,吴凌云,庄红.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外语,2011(5).

[4] 金小英.浅析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教育理论研究, 2016(4).

[5] 刘臻.我国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英语能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3).

[6] 鲁子问.中国外语能力需求调查与战略建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马培艳,沈玉梅.高等院校大学生作弊动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3(6).

[8] 杨惠中.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 随着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试点院校的增多,网考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要回顾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历史进程,以及网考新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英语教师的应对方案。

一、前言

在2008年全国网络信息技术外语课程整合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上,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首次提出网考,即IBT考试模式(Internet-BasedTest),这一次的改革特别加强了听力测试和综合测试。2008年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明确指出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方向和总体思路是让该考试成为能够尽可能在适当时间和适当地点,为考生提供以听力为主,包括读写译会话在内的、以测试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的计算机考试。四、六级网考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目前还只是在试行阶段,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次改革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本文简要论述四、六级网考带给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和教师的应对方案。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历次改革回顾

自从1987年的四级及1989年的六级开考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模式就历经了多次改革。2005年6月起,教育部从形式内容上对该考试进行了改革,试卷总分由100分调整为710分,取消了合格证书的颁发,代之以发放标明各项具体分数的成绩单,且考试合格分数线设为425分。从2007年1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接受在校生报考,不再接受社会考生报考。2007年6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部实行网上评卷。

2008年年底,四、六级网考首次在全国54所高校进行试点。这次网考的推行,社会反响强烈,可以说是一场颠覆式的革命。至2009年6月21日,全国试点高校扩大到180所,四、六级网考已成为大势所趋。网考必将逐步取代每年两次的纸制考试,改变四、六级一年两考的现状,实现一年多考和“一人一机一套题”的随到随考的新模式。简言之,考试题型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网考更加注重对考生实际英语能力的考查,更加符合社会对各类人才英语素质的更高需求。

三、四、六级网考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改革内容的核心精神是加大听力测试的考察力度。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中,听力水平一直是制约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如果不能掌握并熟练运用英语学习中的听力理解能力,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聋哑英语阶段的话,学生将很难真正地掌握英语和使用英语。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改革的方向是注重对学生听力及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以测试听力为主,在以听力为纲的前提下,测试学生们的说、读、写、译等能力,所以在四、六级网考试卷中基于听力的题目占整份试卷内容的比重高达70%。扩招后的大学生们英语读写能力较强,听说水平不高,而四、六级网考改革则正好击中这一薄弱环节。此外,我国大多数高校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还是以偏重于培养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为主的传统模式教材居多,能切实适应以听力考试为主的新网考模式的配套材料还不多见,大学英语教师手中的相关教辅材料更是极度匮乏。总之,上述种种对于网考新形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影响。

四、英语教师的应对方案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四、六级网考考试要求和模式,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语言主观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确实贯彻落实以交际为目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重视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尽量丰富课堂上那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运用英语听说能力积极性的教学活动,做到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大量实践英语听说能力的互动环境。同时也可适当增加多样性小测试(复合式听写、口头复述、跟读训练、总结性提炼),以帮助学生熟悉这些将会在四、六级网考中遇到的测试题型。此外,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学英语教师们还应做到鼓励和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如培养学生们报纸杂志等书籍的早读(China Daily、NewConceptEnglish)、国内外主流英语新闻媒体的晨听(VOA、BBC)及泛听(观看带有中英文辅助字幕的英语原声影片和纪录片)等英语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大部分参加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是非英语专业的,而大学公共英语课的课时都是很有限的每周4个学时,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们更为合理科学地规划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并做到随时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此外,四、六级网考模式相对于四、六级传统笔考模式更加突出地要求参考学生必须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用计算机及网络多媒体获取信息的模式,逐渐养成在计算机电子屏幕上阅读英语文章的学习习惯。大学英语教师还应督促学生们练习英语打字能力,使学生们能够达到每分钟40—50个英语单词的速度。我们还应训练学生们使用计算机模拟考试系统来大量做英语四、六级仿真模拟试题,进而从形式上帮助学生们完全适应英语四、六级网考的考核方式。

五、结语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绿色考试,有望杜绝当前四、六级笔试中的高科技作弊和试题外泄的种种现象。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学习重心从考试技巧的掌握转移到英语实力的提升上来,为即将到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国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学可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可以提高师生语文素养,可以夯实学生文化底蕴。

目前,国学已经成为福州市华南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华南实小)最重要的校本课程之一,他们在探索国学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六字”校训的解读、团队诵读表演活动的开展、国学课堂上学生当老师等,让小学生体会传统经典文化的魅力,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极精神。

华南实小的创办者对国学教育情有独钟。1989年创办时,所确立的六字校训为“知、行、健、礼、义、信”,学校办学理念是“以爱为本、以严为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楼命名采用诸如“克己楼”、“守仁楼”等充满儒家文化思想的字眼。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课程实施的是三级管理,其中之一就是开设校本课程,这为学校开设包括国学课程在内的校本课程,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华南实小是福州市较早把国学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的小学之一,学校于2002年开始在一些年段或班级开设国学课,进行《周易》、《老子》、《论语》、《古文观止》等国学书籍的教学尝试。2007年,学校结合六字校训,提出以“诗、书、礼、易、乐、史”新六艺治校的教育思路。以诗治校,让师生个个都成为诗意栖居者,营造诗意校园;以书治校,让师生个个都成为终身阅读者,营造书香校园;以礼治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营造礼义校园;以易治校,周易为群经之首,百家之源,君子处世的最佳教科书;以乐治校,让音乐与快乐充满校园,营造快乐的校园;以史治校,读史诵经,新闻播报,用历史伟人的言行来培养爱国思想。随后在六年级开展《周易趣谈》等国学讲座,并邀请中华老子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老子研究会会长李德建先生来校与教师进行了三场有关《道德经》的讲座,掀起了全校师生读《老子》的热潮。2008年开始,为了大力提高语文老师的国学素养,针对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耗时多,而语文素养却很难真正得到提高的老问题,学校决定在学校正式开设国学校本课程,自此,国学课程进入每一个班级实验。2009年暑期教师培训会上,全体语文教师对学校六年来所开展的国学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提出国学教育要从1―6年级有系统地进行,不仅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还要全力创造快乐的国学课堂。会议当即决定成立国学办公室和图书室,并根据老师们的国学素养,倡导教学相长,教然后知困,提出了“师生共学、寓教于乐、全员参与、简化教学、注重积累”的教学方针。会议拟定学校每两周由一位老师开国学公开课,全体教师听完课后再进行研讨。会议重新修定了国学计划和进度,明确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以诵读为主,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讲解,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将国学中的道理与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相结合;确定了各年段的背诵和阅读的内容:一年级:《千字文》、《弟子规》,二年级:《笠翁对韵》,三年级:《龙文鞭影》、《道德经》,四年级:《论语》,五年级:《孟子》、《古文观止》,六年级:《孙子兵法》、《周易》;从2―6年级在背诵的同时结合阅读《山海经》、《世说新语》、《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水浒传》、《聊斋志异》、《战国策》、《史记》等书。同时,对不同年级的国学课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二年级以诵读为主,中、高年级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感悟、辩论,加深理解,并阅读国学优秀原著。总之,就是不同年级诵读不同的国学经典,让每位孩子通过六年的诵读,汲取中华传统的道德智慧,成为终生享用的精神财富。

为了让同学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国学,学校不但对每个孩子建立了经典诵读小档案,还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增加了国学课时,把原来每周开设2课时的国学课新增到了3课时,同时开展国学诵读情况测评,坚持“一周一反馈”,与家长有力配合,督促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在家复习巩固。在期末考试中,国学成绩作为语文成绩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学期末,学校还会对学生的国学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和秀才”等,并在校园公开栏、学校论坛及家长信中予以大力表彰。

学校开展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校本研究,教师须先行一步。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步,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全校掀起了非常浓厚的国学研究氛围,教师的国学教学研究能力和国学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学校每两周一节的国学公开课,不仅展示了老师们的风采,更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比如独创的等级式递进法背诵国学、30多种诵读国学方法,结合‘国学扑克牌’游戏、团队干部培养、背诵方法的指导等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将国学经典印入脑中。课后还组织教师进行评课,从而不断提高国学教学水平。在学校的盛情邀约下,我欣然前往讲学,重点讲述《论语》对现代生活与现代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的意义,解答了老师提出的难题。

孩子在一种浓厚的国学氛围中学习国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学铃声、国学广播、国学专栏、国学论坛等都是华南实小创设国学氛围的一个个成功的尝试。

华南实小可以说是福州第一所采用国学铃声的小学。这些铃声是学校从古籍中选取出对师生的人生均有启迪作用的名篇名段,录成时长为两分钟的音乐朗诵文件,然后在每节课下课时由电脑系统自动播放,有《中庸》和《大学》的节选、诸葛亮的《诫子书》等,内容两个月更换一次。中午,在学生进入宿舍午睡前播放半小时经典国学,如《弟子规》、《千字文》,孩子们静静地躺在床上。聆听古代圣人的谆谆教导。

在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里,老师们都精心设置了“国学专栏”、“国学园地”等,用各种评比的方式比拼背诵国学的情况,让孩子们在国学小天地里显风采。

学校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国学活动。为一年级新生举行了庄重典雅的“毛笔书百‘人’字”的开蒙仪式;学校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之后增加一项活动内容:班级国学诵读比赛;学校还开办了楷书社、隶书社、国画社、象棋社、围棋社、二胡社团、古筝社团、福州评话、葫芦丝社团、剪纸等众多社团;在校园网站的论坛里专门开设了国学之窗和鹿鸣诗社分论坛。在国学之窗里开展折枝吟局、经典诵读、诗词接龙、成语接龙、谜语竞猜等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还发挥和国学相关的节日文化效应,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比如为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在2009年的9月28日晚上进行了一场国学经典师生朗诵会。参拜之后,同学们登台背诵所学的经典国学内容,教师代表朗诵祭孔韵文,校长总结,希望老师们都能认真学习国学做一名顶天立地的龙的传人。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种全国性的权威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各个高校都将四六级成绩作为衡量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一把标尺,各用人单位也将四六级证书视为应聘必备证书之一。在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两者的关系中,语言教学应该是第一位的,测试是服务于教学的,教学是目的,考试是手段,但不可否认,测试对教学有着很强的反拨作用,是教学和学习的指挥棒。这个指挥棒给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

四六级考试在之前大学生英语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确实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但是随着现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投入的不断加大,四六级考试严重地阻碍了大学英语向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英语能力要求,阻碍了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EAP)或专门用途英语(ESP)转移的进程。虽然其推动了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发展,并使之长盛不衰,但同时阻碍了大学朝专业英语教学转移和发展的进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应潮流,修订目标定位,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这一举措表明,一个硬性的、统一的教学要求时代的结束,以及一个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到来(蔡基刚,2007)。

2.大学英语四、六级及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个如此大规模的考试,在长达26年的时间内稳定发展,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当今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学科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对其重新定位。根据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其中规定了今后高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七级标准和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八级与九级标准,“八级”词汇量要求在3300字左右,优秀高中毕业生要达到九级水平,词汇量为4500;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核心就是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推动基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四级考试是检测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一般要求”的考试,词汇量要求在4500字左右,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较高要求”的测试。高中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重复率高,很多词汇、语法都是高中学过的东西,大学英语受到中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双面夹击,必须寻求新的出路。因此,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四六级考试也应随之改革。

2.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方向

英语水平是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核心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学生的总体培养质量,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指的就是基础英语教学。

目前许多名校,如清华北大已经取消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学生认为英语基础已经在中学阶段打好,开设基础英语课程等于重学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把目标转为注重学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为专业化国际交流提供支撑。这一改革适应了专业院系和学生的需求,得到了学校的支持。香港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他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学术英语能力,以适应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需要。由于目前香港高校新生的英语水平离这样的课程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他们就需要学习在中学里没有学过的EAP课程。内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含糊,学生和学校只能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由于这个目标在新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可以在越来越短的时间甚至零时间里实现,这样学分的压缩和课程的萎缩自然不可避免。因此,大学英语应该借鉴香港及国外的先进经验,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各大学的教师整体水平和生源状况存在差别,国家和地方对不同类型高校的投入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条件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些入学英语基础比较差、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还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学生大一期间就要确定学生的水平,判断学生是否需要修完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程。对于那些基础已经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即通过四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给学生开设相关的专业英语或实用英语课程。

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应该是了解专业前沿的国际发展,增强在科学技术上的学术竞争力。真正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了解国际前沿的前提应该是先打好基础,这就要靠大学英语即通用英语打基础。

2.2四、六级考试面临的问题

鉴于四、六级考试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英语成绩较差的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英语的学习上,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必须奋斗整个四年;成绩好的学生为准备其他各类英语考试,也奋斗了整个四年。这种学习热情的错位,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学习,违背了大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此外,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评估手段,其对教学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已为大家所公认。很多同学通过四、六级考试后就沾沾自喜,从此放弃了英语学习。根据对武汉当地大学一些学生的调查,学生反映:“通过了四级、六级考试,自己觉得是英语高手。但碰到英文文章,心中顿时务实起来,通篇都是生词,一小时只能看几行。写的英语论文,外国人看不懂。学了一些日常口语,但跟老外交流胆怯。学校中实际生活如上机房、做实验、选课、搞课题研究都不会说。”笔者亲历的湖北省众多高校的一线老师们的意见也不比学生少:学生四、六级考试过关之后,英文文献读不了,英文论文写得一塌糊涂,未能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四、六级考试的重要性,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应试教育,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为了获利,制造作弊器,销售四、六级答案,很多高校把四、六级通过率当做衡量教学的唯一标准。四、六级在不断改革,2005年从以前的100分满分值改为710分满分,大大增加了听力的分值比例,把听说交际能力放在了重要位置。2012年12月新推出的多题多卷,有效防止了作弊现象,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保障其效度跟信度。

四、六级考试应该反自身的优缺点,不断进行改革,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更好地服务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支持。讨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用英语定位还是学术英语定位,不论是对于挽救考试本身,还是对于促进我国大学英语健康发展,都有很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改革措施与建议

3.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当与国际先进做法接轨,不断改进技术手段,引入计算机网络化的考试技术,使考试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网考有很多优点:(1)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更真实的交际场景,使测试由静态变为动态,使英语的使用更加接近生活。(2)可以节省资源,降低印卷、运输、分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强度。(3)网考具有测验周期短的特点,能够增加每年考试的次数,同时实现一人一卷模式,有效防止考前泄题或考试过程中的作弊行为,提高考试的安全性。

美国教育服务中心(ETS)推行的托福考试是针对留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考试,是一场职场英语的水平考试。雅思考试由英国文化协会、剑桥大学考试局及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发展署共同主办。雅思分学术类和普通类两种题型,学术类主要适合留学,普通类主要适合移民。鉴于此,国内的CET要想长远地立足于国际社会,也要开发自己的独特测试种类。比如当下流行的检测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大学公共英语考试,也要服务于专门英语(EPS)教学,为EPS开辟新的测试。

3.2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所有本科生都进行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的局面,压缩大学英语的学分,将其用来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专业需求选择,取消综合英语(或叫大学英语)这个由精读演变而来的传统课程,代之以1~2个学分的、比较专项的阅读、听力、口语、写作、语法等小课程。

3.3教师层面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接受培训,为开设各个专业的学科英语做准备。同时控制从英语专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中招聘单纯为上大学基础英语课的教师。教学管理者和课程规划者只有充分了解本校学习者的外语学习需求,才能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制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和教学模式,因需施教,收效才更直接可观,才更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将英语教学的重心逐渐从大学下移至中小学,为大学生学英语减负,使之有更多时间学好专业,努力创新。分管大学和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教育部门有必要相互协调配合,制订规划,加速这一进程。中小学是学好英语最重要的阶段,是英语教学杠杆的支点,最需要优秀的英语教师,最需要教育部门的重视,最需要国家投入,投入的效益也最高。

3.4政府层面

加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国家增加投入,派遣英语教师出国学习,或聘请外语教学专家培训英语教师,提高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让教师明白外语是怎样学会的,知道怎样教,自觉抵制应试教育。多邀请英语国家的大中小学生来华与我国学生交流互动,创造英语学习环境,让我国学生体验英语的真实使用。

4.结语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任何一门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阅读,尤其是数学,更离不开对教材的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光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而且还要有效的阅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应如何才能进行有效阅读呢?

1 咬文嚼字的精读

语文中学生是从字开始理解的,数学阅读中尤其是要抓住关键字进行咬文嚼字的精读,对定义、定理、概念、公式等要逐字逐字的阅读,理解。数学语言比较精简,逻辑性较强,对某些关键字词可以先从语文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再从数学的角度让学生去阅读理解。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循环小数”,可让学生先理解“循环”的意思,再进行阅读,从数学角度理解“循环小数”。在精读中理解其包含的内涵与外延。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上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即方程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再比如题目中经常出现的“照这样计算”就要理解“这样”具体指的是什么?再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中“任意”这一关键词,从而得出半径可以有无数条。在精读中弄清楚易混淆的概念,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上册中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弄清楚数学概念与生活中的概念的差异,比如数学中的“距离”、生活中的“距离”。

2 在阅读中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

数学语言主要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这三种语言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阅读要让学生会互相转换。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这一文字语言要让学生能转换成图形语言“直径也是圆心角”。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经常出现的“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这一文字语言也让学生能够转换成线段图这一图形语言。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下册“ab”这一符号语言让学生能够转换成文字语言“直线a垂直于直线b”,同时能够转换成图形语言,即能够画出直线a垂直于直线b的很多种情形。再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上册中的表格:

学生阅读、填空后能够将这一图形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3 静态的文字、动态的阅读

阅读就是动口、动手、动脑有机结合的统一协调过程,在数学教学的阅读中,动态阅读尤为重要。在阅读时,让学生动手补充完整省略的部份,动手激活静态的文字,展现知识的脉络过程,允许、鼓励学生讨论,向老师提出新的问题。提出、展示与教材中不同的解决方法。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上册

0.25x+0.2x=4.5

0.45x=4.5这两步之间省略了(0.25+0.2)x=4.5这一步,在阅读中要让学生补充理解。

2x-32=8

2x-32+32=8+32为什么可以进行这样解?

特别是对例题的阅读,更是需要学生动手把静态的文字动起来,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让学生制作学具,在阅读中动手操作从而理解圆和长方形的关系,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而不仅仅是能够根据公式计算。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这一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动手操作、测量、计算,从而得出结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在教材中更多的是以方程为手段来进行解决,也鼓励学生用算术方法进行不同于教材的解决处理。

4 拓展阅读、感悟数学文化价值

新课程标准赋予数学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要用数学的悠久历史来展现数学文化的丰厚背景,用数学的广泛应用来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现代的文明成果来展现数学文化的功能价值,用数学的美学价值展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教学中借助课外资料,网络搜索来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在演绎数学历史的过程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在与数学家的对话中感悟探索的精神,在了解数学的现代文明成果中激发社会使命感,在挖掘数学美育功能的过程中领略数学的奥秘,在应用与探索中培养发现意识和形成科学求真的精神。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课本每册教材中都有的“你知道吗?”内容可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从而感悟数学文化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5 相互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教学中,让同班学生之间、同级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作业阅读、试卷阅读。一是阅读别人的错题,思考错的原因及地方;二是阅读别人的对的部分,与自己的进行相互对比。通过不断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六年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 浅析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育中的语法问题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话轮转换探析 浅析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育的问题与改革 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完善 解析当代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育问题探析 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途径探析 大学英语教育中针对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关于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人文探索 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探究 英语教育探析 浅谈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2006年修订

[6]黄雪英. 外语人才需求与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布局对接研究——以温州为例[J]. 2012,24(5): 390—395

[7]黄燕青. 高校外语人才教育与旅游发展需求的应对研究——以厦门地区人才培养为例[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4):47—50.

[8]胡德映. 中国英语教育九十七年回顾[J]. 山东外语教育; 1999(4)

[9]胡文仲. 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 外语教育与研究,2009, 41((3)163—169

[10]刘润清,吴一安. 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1]汪 丽. 大学英语学习动机个案研究[J]. 语文学刊,2010(8):159—160

[12]王守仁;王海啸.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方向[J]. 中国外语; 2011, 8(5): 4—17

[13]王 艳. 从语言学习关键期思考英语早期教育[J]. 吉林广播大学学报,2006(2) 12—15

[15]王 胜.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背景下外语人才需求现状与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12)130—133

[14]吴启迪.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同志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闻会上的讲话[J]. 外语界,2005(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