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

认字教学论文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结在一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生活中的资源很多,教师要创设生活中识字的机会.进行实践性的识字教学..比如.学生去超市购物.货架上的商品与价格标对应,让学生比照着去记忆。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就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方法。学生在上学路上、玩耍时都可以认识到很多汉字.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看到各种植物,学生会联想到不同植物名词的汉字、颜色的汉字。教师问学生:“这是柳树。是绿色的.它们怎么写呢?”学生会积极地回答

    二、利用游戏去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让他们去一味地识字.无法吸引学生的识字注意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1.开火车游戏教师给出一个字的读音、图像.学生对应回答。教师先说:“火车火车往哪儿开?”学生说:“火车火车往这儿开!”,师生配合共同完成识字过程。或者,游戏分小组进行,随着学生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拼渎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必须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

    2.猜谜语游戏用猜字谜的方式让学生猜生字.并认读两次.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这个字,而且知道了如何做字谜。例如.“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尖”:上面小.下面大。

    3.摘果子游戏教师画一副大树的图画.在挂满枝头的果实上写上生字.学生要将字读准,会组词、造句等,才能摘下。谁摘得多谁就是识字小能手.这样,学生在学习新字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旧知识。

    三、现代多媒体为识字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会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教育现代化让学校的教学设施多样化.多媒体组合教学进行识字成为现实。

    1.多媒体课件文字是抽象的,学生看到的是平面化的字符.这样单纯地去死记硬背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效率不高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注意直观性.使用录像、幻灯、图片、实物等工具使文字由抽象为具体,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音乐、视频、图画等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神经,增强了感性认知的能力,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计算机识字学生在使用电脑时.经常会用到汉语拼音.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住字音.当对话框里会出现一连串读音相同与相近的字时,学生必须要认真地辨别字的形体,才能找到需要的字这样在操作中就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生字.提高了认字和用字的能力。

    四、制作识字卡片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展示生字卡,让学生认读.然后对字音、字形加以指导.最后让学生抄写生字数遍。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识记效果不理想我们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制作识字卡片.以学为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通过动手、动脑、联想、手写,提高了对生字的认识家长也可以制做一些卡片贴在家庭用品上.让学生在家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气氛.从而能够增强对字的记忆.感受到识字是很有乐趣的。许多家长反映,识字卡片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热情,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五、给字配“画”.培养识字的想象力

    低年级学生对图画的兴趣高于文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生字的音、形、义配上装饰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来想象画面。从生活与汉字的联系中构思配图.这样.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显示出来.把汉字表达出来。比如,教学水果、文具、动作类的汉字时.让学生自己画出香蕉、李子、文具盒和跑、跳等动作的画面.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加深了记忆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结在一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生活中的资源很多,教师要创设生活中识字的机会.进行实践性的识字教学..比如.学生去超市购物.货架上的商品与价格标对应,让学生比照着去记忆。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就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方法。学生在上学路上、玩耍时都可以认识到很多汉字.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看到各种植物,学生会联想到不同植物名词的汉字、颜色的汉字。教师问学生:“这是柳树。是绿色的.它们怎么写呢•”学生会积极地回答

二、利用游戏去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让他们去一味地识字.无法吸引学生的识字注意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1.开火车游戏教师给出一个字的读音、图像.学生对应回答。教师先说:“火车火车往哪儿开?”学生说:“火车火车往这儿开!”,师生配合共同完成识字过程。或者,游戏分小组进行,随着学生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拼渎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必须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

2.猜谜语游戏用猜字谜的方式让学生猜生字.并认读两次.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这个字,而且知道了如何做字谜。例如.“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尖”:上面小.下面大。

3.摘果子游戏教师画一副大树的图画.在挂满枝头的果实上写上生字.学生要将字读准,会组词、造句等,才能摘下。谁摘得多谁就是识字小能手.这样,学生在学习新字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旧知识。

三、现代多媒体为识字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会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教育现代化让学校的教学设施多样化.多媒体组合教学进行识字成为现实。

1.多媒体课件文字是抽象的,学生看到的是平面化的字符.这样单纯地去死记硬背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效率不高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注意直观性.使用录像、幻灯、图片、实物等工具使文字由抽象为具体,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音乐、视频、图画等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神经,增强了感性认知的能力,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计算机识字学生在使用电脑时.经常会用到汉语拼音.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住字音.当对话框里会出现一连串读音相同与相近的字时,学生必须要认真地辨别字的形体,才能找到需要的字这样在操作中就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生字.提高了认字和用字的能力。

四、制作识字卡片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展示生字卡,让学生认读.然后对字音、字形加以指导.最后让学生抄写生字数遍。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识记效果不理想我们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制作识字卡片.以学为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通过动手、动脑、联想、手写,提高了对生字的认识家长也可以制做一些卡片贴在家庭用品上.让学生在家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气氛.从而能够增强对字的记忆.感受到识字是很有乐趣的。许多家长反映,识字卡片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热情,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五、给字配“画”.培养识字的想象力

低年级学生对图画的兴趣高于文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生字的音、形、义配上装饰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来想象画面。从生活与汉字的联系中构思配图.这样.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显示出来.把汉字表达出来。比如,教学水果、文具、动作类的汉字时.让学生自己画出香蕉、李子、文具盒和跑、跳等动作的画面.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加深了记忆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汉字;汉字教学;对外汉字教学

一、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自1958年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对外汉语教学”既指在中国进行的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也指现在风靡全世界的汉语教学,同时也包括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对外汉字教学”是仿造“对外汉语教学”的名称,卞觉非(1999)认为“对外汉字教学是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以现代汉字为内容的,用外语教学方法进行的,让目的语为汉语的学生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组成部分,汉字文化教学不是对外汉字教学的主要任务。其根本目的是讲清汉字的音、形、义,帮助学生读写汉字,学习和掌握汉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公认的教学难点。汉字作为汉语的记录载体和符号,是留学生学习汉语及汉文化的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汉字教学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多新的认识,并且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对目前研究现状的全面认识,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基础。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对其进行了分类综述,以期总结成果、展望未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对外汉字教学理论的探讨和研究

1.对外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性的理论探讨

原北京语言学院(现改名为北京语言大学)校长、两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吕必松先生(1999)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出发,提出“建立书面语言教学系统是改革汉字和汉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和“提高汉语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更加明确地从理论上确立了汉字教学的重要地位,为以汉字教学为基础的书面语言教学建立独立的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持。

胡文华在其著作《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一书中,从古到今汉字与汉语的密切关系的角度出发,阐释了汉字如何体现汉语的需要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2.对外汉字教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对外汉字教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始于20世纪后期。上世纪70年代,有关学者就进行过题名为“直接用汉字教语音和汉字教学提前”的实验,这些实验初步证明“一开始就教汉字和直接用汉字教语音是可能的”(吕必松,1990年)。这项实验应该是关于我国对外汉字教学的最早探索,它的意义在于对后来学界关于“单独开设汉字课”提法提供了启发。最近几年,学者们就“单独开设汉字课,使用专门的对外汉字教学教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汉字教学的理论系统也逐步完善起来。然而最早为对外汉字教学建立理论体系的是吕必松先生。他在其著作《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提出了有关汉字教学的基本准则和方法。这些准则和方法至今仍对教学和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胡文华在其著作《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中,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汉字教学的理念。

(1)要充分考虑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以及汉字本身特点。具体有以下几层意思:

①厘清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对汉字教学理念的形成尤为重要。她认为汉字与汉语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我们现在用的《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这些字典的存在,证明汉字不是单纯的记录符号,是词典无法替代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汉语教学,尤其是汉语书面语教学,汉字的教学应该首当其冲。②熟悉汉字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能使汉字教学抓住要害。汉字最大的特点是字形以表意为主。在进行汉字字形认知时,往往要以部件为主,因为部件蕴含着一定的汉字音义信息,并且部件对汉字构形层次的分析十分重要。

(2)要分析和总结学生学习汉字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学生很难掌握汉字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结合得太紧密了,学生如果理解了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种种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就已经了解了汉语思维方式的一些特点,了解了汉语书面语中语素或单音词的一些特点。

3.对外汉字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理论探讨

(1)重视对外汉字教学的层次性。潘先军(2005)认为“对外汉字教学具有层次性,认识到了这种层次性并依据不同的层次的特点开展教学,融不同理论流派、多类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实用的汉字教学,达到汉字不再成为汉语学习拦路虎的良好效果”。

(2)重视汉字的理据性。李宝贵(2005)认为汉字具有理据性,汉字的理据表现为部件和字音、字义之间的联系。比如“森”,是由三个“木”组成的,用它代表“树多”的意思。“湖”两个偏旁,一个表义,一个表音。这样的字都体现出了汉字的理据性。“依照汉字的理据性去教学,特别是利用汉字中大量的形声字义、音提示去认知、理解、记忆汉字,是很好的办法。”

4.郭圣林和梁社会(2006)认为对外汉字教学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针对汉文化圈和非汉文化圈的留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这个原则体现为在汉字教学中从独体字到合体字,从笔画笔顺、部件到整字,从象形字、指事字到会意字、形声字,从最常用字、次常用字到不常用字的顺序逐渐展开施教。

(3)“音义结合,形成系统”。由于汉字中大部分是汉字,在教学形声字时,有意识地将同形符的汉字系联到一起,可以充分展现汉字作为表意体系文字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文字学意义的偏旁、部首。

三、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讨

对外汉字教学最根本的落脚点是“教”和“学”。因此,对于具体教学实践中方法的研究和探讨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1.从形体入手加强对外汉字教学

尤浩杰(2003)利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通过实验和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认为“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对高频汉字的加工只经历笔画和整字两个层次,对低频汉字的加工则经历笔画、部件和整字三个层次,且他们的加工方式主要是序列加工而非平行加工;汉字的独体、包围、横向、纵向四种结构类型中,横向结构是学习者最难掌握的一种结构类型”。由此提出了关于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汉字学习分阶段假设。

兰碧仙(2010)认为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需要充分地了解现代汉字的结构类型,要重点讲授有形可依、有音可类推的汉字部件,让留学生树立起形、音、义等类的概念”。这样对于提高留学生对汉字的自我辨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学生错字别字数据库”课题组(2006)将“充分利用语料库和数据库技术手段,客观反映外国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字别字现象,为对外汉字教学的各项专题研究提供一个以大量真实文本和原始字形为基础的数据系统和信息平台,并倡导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基于数据库的外国学生错字别字类型、频率与分布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实现了促进汉字理论研究与汉字教学实践良性互动的目的,从而也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2.注重汉字部件对于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吕振华(2009)强调牢固树立“部件意识”有助于很好地破解汉字教学的难题。“在处理一个个汉字的时候,以部件为切入点,不失时机地借鉴汉字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或形声的构形规律,把‘部件’意识渗透到不同类型的汉字中去,让汉字构形的理据作为学习者掌握汉字的‘支点’和‘把手’”。在对外汉字教学中,不仅汉语语言教师要树立“部件意识”,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部件意识”,并且要区分不同汉字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汉字的起始阶段就能通过培养“部件意识”尽快熟悉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崔永华(1997)在《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一文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并从对外汉字教学的实践出发,通过分析《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中所使用的汉字以及构成这些汉字的部件,说明了利用汉字部件进行汉字教学的可行性及相关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讲,对外汉字教学主要有笔画教授、部件教授和整字教授三种方法,由于整字教授对于汉语初学者难度太大,而笔画教授又显得过于零碎,因此,部件教授成了相比较之下最理想的教授方式。崔永华通过“分析依据――假设――运用心理学理论的分析讨论”三个步骤,认为部件教学是可行的,但是也存在适用条件。

四、对外汉字教学汉字习得研究

江新、柳燕梅(2004)通过分别研究拼音文字学习者、表意文字学习者和汉语学习者汉字书写错误类型以及23名外国学生在自然写作中出现的汉字书写错误类型,探讨了汉字书写法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得出了如下结论:“①在书 写错误中错字比别字多,但随着识字量增加,被试汉字书写中的错字错误减少,而 别字错误增多。②在全体汉字书写错误中,由字形相似导致的错误多于由字音 相似导致的错误,但随着识字量增加,被试汉字书写中的字形错误减少,而字音错误增多。在别字错误中字形和字音错误也存在类似的趋势。”

陈慧、王魁京(2001)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实验研究来了解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的情况,并对不同汉语水平学生识别形声字的情况进行对比,以了解外国学生学习形声字的阶段性。最后得出结论:“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加工形声字的特点与本民族语文学习者加工形声字的特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外国学生能较快意识到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音作用(学习汉语约半年左右),同时也能较快地意识到形声字声旁的局限性(学习汉语一年左右),但他们对形声字进一步精细加工的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的语境效应不显著,主要是因为他们心理词典里的储存物是以词的形式存在的。”

肖奚强(2002)将外国学生的汉字偏误分为成系统的偏误和不成系统的失误,并且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必然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偏误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对分析对象进行精心的甄别和筛选,将那些彼此孤立的、不具有语言习得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的失误排除出去,而分析那些成系统的、有规律地联系着的偏误。这样的分析从理论上说,可以发现语言的习得规律并深化我们的认识;从实践上说,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避免偏误,指导教学。”

李香平(2008)对留学生高级班汉字课汉字知识教学与教材编写进行了研究,认为高级班汉字理论知识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构形规律基础性知识;书写、认读、识记等技巧性知识;有关汉字历史、文化等扩展性知识”。高级班汉字理论知识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建立字形、音、意的内部网络,从量和质两个方面真正掌握汉字系统;培养和提高学习、运用汉字的能力”。高级班汉字教材中汉字知识编选的原则有“针对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

五、对外汉字教学现状的思考与未来展望

杨丹珠(2009)认为对外汉字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进程。主要体现在“对外汉字教学论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占比例很低。在教学方面,很多汉字教学还只是附着在综合课里随文识字,没有开设独立的汉字教学课,更多的汉字练习只能是学生在课下独自完成。即使在部分开课单位,汉字教学也缺乏总体设计,更缺乏适应的教材,尤其是对汉字教学法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来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偏旁分析法,部件分析法,图表教授法,汉语拼音注音识字法,汉字构词、组词法,结合例字教授法。”

卢(2008)从对外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及汉字学习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总结出对外汉字教学的现状。作者认为对外汉字教学的现状是硬件设施跟不上,传授方式单一,汉字课教材与其他课教材不配套,老师用的教材也与学生用的不一样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多媒体方式和传统方式结合授课;增加、错开安排时间;学生的学习起步时间应基本一致;教材应与其他课配套,师生的教材应相同。”

李大遂(2007)对对外汉字教学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作者以第五届国际汉语讨论会为界点,总结了在此之前与之后的对外汉字教学特点,并对对外汉字教学前瞻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以下几点:“‘字本位’与‘词本位’的讨论将逐渐展开;字音和字义的教学与研究将受到重视;不同层次的独立的汉字课将迅速发展;汉字形音义系统性及其在教学上利用的研究将得到深入;外国留学生汉字认知规律研究将进一步加强;继续尝试编写以汉字教学为纲的基础汉语教材并付诸实验。”

参考文献:

[1] 李蕊:对外汉语教学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8,(9)

[2] 彭聃龄:汉字认知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3] 胡文华: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4] 潘先军:论对外汉字教学的层次性[J].汉字文化,2005,(2)

[5] 李宝贵:汉字理据性与对外汉字教学[J].汉字文化,2005,(1)

[6] 郭圣林、梁社会:谈对外汉字教学的几个原则[J].教学研究,2006,(3)

[7] 丁晴:论对外汉字教学的确定性和情趣化[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

[8] 尤浩杰:笔画数、部件数和拓扑结构类型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汉字掌握的影[J].世界汉语教学,2003(2)

[9] 兰碧仙:从现代汉字的结构类型看对外汉字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10(10)

[10]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学生错字别字数据库”课题组:“外国学生错字别字数据库”的建立与基于数据库的汉字教学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4)

[11] 吕振华: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意识[J].经营管理者,2009(21)

[12] 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3)

[13] 梁彦民: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

[14] 乔璐璐:对外汉字教学中迁移理论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5)

[15] 杨冰郁、石凯民:‘系联法’对外汉字教学初探[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4)

[16] 余国江:中国传统识字教学理论和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07

[17] 马舒琦:对外汉字教学模式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8] 徐彩华:汉字认知与汉字学习心理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19] 王丽、朱宏:认知结构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字教学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

[20] 江新、柳燕梅: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国留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21] 陈慧、王魁京: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的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1(2)

[22] 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2)

[23] 李香平:留学生高级班汉字课汉字知识教学与教材编写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4)

[24] 杨丹珠:对外汉字教学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分析[J].教育探索,2009(12)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汉字教育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18207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现代性促使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变革使中国社会的原主流价值系统已受到挑战,各种不同价值观相互激烈冲突。特别是西式消遣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盛行,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特色意识日趋淡化,浸入到了文化最微观层次――语言。英语教育的火热,汉语教育的被轻慢、汉语水平的下滑,打破了国人在自我和集体文化认同方面的稳定感和连续感,引发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我(们)是谁”,“我(们)在哪儿”,“我(们)何去何从”,正成为广泛人群的日常生活议题。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内容,伴随语言的消减,文化的多样性也即消减。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元素,作为记录汉语符号的汉字,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而传递人类已创造的文化是教育的功能[1]。面对日益普遍化和趋同化的现代性,汉字教育必然面临着一项艰巨而又义不容辞的任务与挑战。同时,汉字教育联结着文化认同,汉字文化教育也必然成为推动民族文化认同的有力途径与方法。因此,如何通过汉字教育以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正是本文尝试解决的问题。

二、汉字的文化教育功能

(一)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是学术发展史上最复杂的术语之一。从初始的“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2],经过“文化是特定生活方式的描述,表达了某种意义和价值标准”阶段 [3],将文化视域从一种单纯的文化领域扩展到了社会生活领域,使文化研究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符号理论的引入,引领文化朝着自然的方向转变。最终,以社会结构意义为价值取向的“文化”被当作是:一个整体社会中长期、普遍起作用的行为模式和行动的实际准则,构成常被归为“生活方式”的那种东西。

“个体行为意义”上的“文化”是个体习得的产物,包括一个人类群体成员为了在他参与活动的这个群体中被相互接受地交往而必须知道的东西。文化被指是符号和意义,是一种相互联系的,由传统价值、现行公共知识和概念、具体行为、手工艺品等组成的系统,隐藏在有形中的物质、制度等里面的符号、意义、构思成为人类社会得以区分的标志[4]。文化的中心是“意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与内心世界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主观意义[5]。人们通过对“意义”的感受、学习、体验去认识事物。通过交际和模仿,将意义、构思有声有形或悄无声息地传递给下一代,浸润着下一代[6]。因此,文化包含制度、艺术、符号、行为、价值观等,它隐藏的意义、构思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种媒介实现着其本身固有的实践性,影响着人类的行为与观念。

(二)汉字的文化根源性

汉字是记载汉语符号的书写体系,是古人“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取诸于身与物”创造出的,具有“点化成文、合文为字、以垂宪象”的结构特征。造字之初,其形体反映了上古社会形形的文化内涵,人们可以通过字形的分析窥测上古社会的生活状况。在后世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汉字又不断凝聚社会文化,滋生文化,创造文化,最终缔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胚胎,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运思能力和价值取向,成为中华文化之源、中国文化的脊梁、中华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汉字以意象结构直接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全部蕴涵,其构形蕴藏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主体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是把客观事物和思维主体对立起来,不以外部事物及其客观性质作为思维对象,而是从内在的主体意识出发,按照主体意识的评价和取向,赋予世界以某种意义,将主观理念和情感投射到自然界[7]。因此,汉字的构建以人为立足点,将“文”“化”为关于自然万物诸象,包括山川、天体、土地、森林、树木等;“化”为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器皿、房屋、服饰、戏剧、艺术、庄稼、交通工具等;“化”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制度,以及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以礼仪、民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包括语言、法律、制度、风俗、习惯、仪式等;“化”为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由于汉字独特的认知方式在中国教育传统中的作用,汉字作为一种认知体系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阐释中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在“文化认同”的语境下研究汉字教育问题,也就是在汉字文化系统之间的背景中对汉字进行“文化”的解释与教学,使学习者了解各种文化因素是如何转化成“汉字的一部分”,汉字又是如何表达一定的文化结构,进而达成和实现

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三)汉字教育的去文化性

中国传统语言学对汉字认识的精髓在于指出汉语句子以“字”为立足点,是“因字而生句”,以字的流程显局势[8]。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首次对人类文字的性质作了二重区分,指出汉字的“表意”与概念可以直接联系,汉字具有独立于口语的“第二语言”的特性[9]。作为“第二语言”的汉字融合了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以意象结构直接体现着全部民族文化的蕴涵,关联着国人的动态行为的联想,传递着国人的情感与价值取向。由此可见,汉字本身是认同于文化的,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

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了西方话语中心的反文字立场,反对汉字、汉字本体的文化阐释模式,导致了中国传统学术话语的崩溃,促成了文字成为语言的工具,语言学也变成了工具之学。“五四”拉开了一场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去汉字化”运动,中国学术的主流也将“文”贬低为工具,使传统以文字为本探求音形义关系的小学,被剥离成具有西方学术话语的语音学、词汇学、语言学。传统语文学深厚的人文精神被抽空,汉字浓郁的民族文化蕴涵被掩盖在一套抽象的、形式化的符号规则系统和交际工具之下。其结果是汉字学成了汉语学的附庸,从未真正地获得自己的学科话语和独立的学术话语,汉字文化教育功能因西方语言中心的压制而失语。至此,现代小学阶段的汉字教育已经演变为“主要通过反复的读音、拼写操练和单调乏味地死记硬背语法来获得字义的理解与实际的运用的识字教育”[10]。在中学的语文《新课标》虽然已经明确了“汉语言文字作为主体文化的存在”,但是囿于考试的冲击和升学的压力,语文教育已经丢掉了其承载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性格培养的根基,丢掉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任务[11]。

对于教育功能来说,文化已经超越了书本上的符号或非符号形式的知识和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层面,成为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资源和力量,致使教育要对文化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12]。此种教育文化视域中的汉字教育实际上应该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传递文化、整合文化、创生文化的内在意义。“文化的认同”恰恰是践行和实现这种教育目的的必要路径。

三、文化认同的理论本质及其特征

(一)认同理论的历史演变

认同(identity)是一个从心理学引入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哲学上认为“认同”是同一事物“在变化中的同态或差别中的同一”。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一词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之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13]。经过发展,这一心理学术语已经成为社会科学各个理论共享的理论词汇。另外,认同理论还深受米德 “符号互动论的”影响,把世界看成是符号的、象征的世界,相信主体在积极介入经验世界时,通过互动的方式重构自身。

20世纪70年代,泰弗尔等人提出“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用于对群体社会行为的解释。基于现实冲突理论:如果群体目标不一致,一个群体以其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获得自己的目标,就会出现竞争,群体间就倾向于有歧视的态度和相互的敌意;如果群体的利益一致,所有群体都朝同一目标努力,彼此之间更容易建立共同的、友好的、合作的关系。泰弗尔采用最简群体实验范式,创建了微观“群体世界”,研究得出结论:当被试单纯地知觉到分类时,就会分给自己的群体更多的资源和正向的评价。这种认知上的分类,会让我们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而产生一种认同感,出现内群体偏向和外群体歧视[14]。社会认同理论把认同当作是个体对其所属群体的认知和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认为群体间个体会出现互动与分化、整合的趋势。此理论的建立,引起了对全球化中的国家认同、公民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等问题的讨论。

曼纽尔等人主张的后现代认同理论及其研究取向是现代认同理论的新趋向。他们关注全球化与现代性对个体或群体认同的意义,认为“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应该把意义构建的过程放到一种文化属性或一系列相关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加以解释,因为这些文化属性相对于意义的其他来源要占有优先地位。他们指出:认同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意义进行内化,并围绕这种内在化过程建构其自身所理解的意义时,它才能成为认同[15]。后现论探讨认同意识及其如何生成,引发了个体的身份认同、性别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深入探讨。

(二)文化认同的实质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16]。文化作为一个相对具有独立意义的属性能够形成个体内群体认同,个体在选择自己所认同的群体时,有意识地依据由语言、文化价值和文化习俗等因素构成的文化属性来进行。民族文化认同选择意味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族群的最显著特征是其独特的文化,族群中的成员的识别特征主要是文化性的,而不是其他特性的。

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类属(cultural categorization)、文化比较(cultural comparison)、文化区辨(cultural distinctiveness)和文化定位(cultural definition)四个基本过程[17]。在个人层面上,影响着个人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引导着人们忠于文化,从而保存和光大文化,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文化认同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巨大的社会心理资源,以文化为凝聚力整合和标识着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构成不同类型的文化群体。

汉字教育视域下的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社会所创造和拥有的汉字文化的学习和接受,是学习者对汉字所蕴藏的意义、价值观及其相关的习俗、生活方式等文化因素的选择、获得、保持的心理过程。在学习者学习、使用汉字符号过程中,他们会遵循共同的汉字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汉字思维模式和汉字使用规范,获得汉字文化群体认同感(sense of we-ness)。汉字文化认同就是学习者所进行的对汉字意义的文化探求、认知、构建的心理过程。

同其他认同形式一样,文化认同的实质是自我的身份以及身份正当性的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要通过自我的扩大,把“我”变成“我们”,确认“我们”的共同身份;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自我的设限,把我们同“他们”区别开来,划清二者之间的界限。文化认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然属性或心理特征,而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通过汉字教育而达成的民族文化认同,是借助对汉字的字形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剖析,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汉字包涵的文化因子,构建自身的文化理念,确定“我(们)”的正当身份,获得诸如“我(们)是谁”、“我(们)在哪儿”、“我(们)何去何从”等问题的解答,强化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语境下,“我(们)”的身份确立过程就是“中华文化”的构建过程。是藉由汉字的教育,给学生树立中华文化的主流范畴,使他们接受一整套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使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得以确立和强化。

(三)文化认同特征

语言是文化认同形成的中介因素,个体社会化过程要借助一种普遍使用的语言。由于语言又是文化的标识内容和符号代码,文化价值和文化习俗等因素必须藉由语言的运用才能得到表达与阐释。而语言蕴育于社会文化之中,其语言内容、结构形式、表达方式都是在社会文化中构建的。语言、文化、认同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正是这些诸多的同一性构成文化认同的主要特征。

其一,“意义”是认同形成的基础。文化语言学家帕尔默指出:“意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通过人们的内心世界主观作用而成;“意义”是人们对地球、太空、太阳的共同认识,对火、水、基本颜色的共同感知,对人之外貌、意图和一般场景的识别;“意义”也是文化与新经验的碰撞声,这声音来自传统对新生事物的同化和吸收,来自语篇与语境的交融,是在社会文化中构建成约定俗成的、人们互为预设的、共享共知的世界观[18]。语言是认同建构和维持的重要原材料,语言、文化和认同有直接的同构关系,“意义”则是三者同构的坚实基础[19]。

其二,“认知”是认同产生的条件。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之所以能够表达意义,从根本上讲就是认知模式激活的结果;而认知模式基本上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塑造成的,人们脑海中场景或语篇模型的形成则始于相关认知模式的激活与汇集;分散在大脑中的概念结构可以同时也可以依次激活,它们相互之间发出的共鸣声就是语言;由多维度和多层面的语义、语音、语法和世界观所激活的图式,经过长期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伴随,形成了套置的结构,正是这些结构使语言意义能够得以构建与获得[20]。因此,认同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这些认知是由社会文化、社会群体组成和激发的。学习者会分解语言材料中的为社会所承载的文化因子,运用策略或者自然地与原认知观念进行匹配,产生认同。

其三,“建构”是认同达成的途径。认同不仅仅是一个自我观念,也是对社会观念的一种趋同过程,存在于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个体总是处于认同的建构中,不断地将客观事物纳入自我的观念体系中,用于指导个体自身的行为。认同是一种建构,具有积极性、创造性的个体能够依据自身认知理解、构建社会因素、文化和意识形态,通过语言建立对外界一切的认同[21]。社会文化中的诸多“意义”,通过语言的传达和人们的认知,藉由历史、语言和文化资源进行构建,获得诸如“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方”、“我(们)将会怎样”等认识,语言的获得过程即为文化认同的构建过程。

四、文化认同语境中的汉字教育理念

语言学习中个体认同的研究表明:认同在语言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语言产生认同;学生认同这个群体,他们能够诠释该群体及其行为方式,正负面的反馈信息都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加入该群体的强大积极性,他们有能力促使自己适应该群体;在教育方面,学生的语言认同机制会直接影响对该语言的定位、态度、评价以及语言结构的分析[22]。这些研究结果对语言教育理论产生了新的挑战,教育必须对学生能产生语言文化认同这一现象做出回应,教育理论必须转变观念。因此,结合以上理论与论述,笔者提出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汉字教育理念。

(一)超越的教育目的

汉字教育中的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已创造出来的、已定型的存在,以及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一种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关系。文化认同是人的活动,它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给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不是单纯地问文化是怎样的,而是问它应该怎样的。文化认同要求个人和群体不断地采取主动行为,建立新的文化起点,从而以这种方式突破自然的固有性。正是这种活动为汉字历史文化提供了动态因素。认同的观念使文化冲出了“产品型”、“过去时”、“凝固态”的限定,扩展到“策略型”、“未来型”和“流动态”,给文化的内涵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中华文化在汉字教育中的功能强调的将是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的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此种文化教育观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传统与现实的土壤之中,旨在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重建新的主流价值体系,维护和提倡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高雅、经典文化。通过汉字教育,使学生建立中华文化价值观取向,达成中华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的确立;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具有积极的、理性的研究态度和承担维护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的责任心,以造就具有扎根于本土又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创造现代文化能力的新人。

(二)多模态的教育技术

文化是培养精通概念的环境和手段,可以藉由现代化的数字媒体而变化成中心概念深入学习者的心里。汉字的意义来自于人们与自身生存环境的理解与交融,是中国人对自然万物意义的感知与类比。以汉字意义为基础,经过多模态的传媒中介,将各类意义还原为图片、文字、仪式、风俗等客观形式存在,从卡通、新闻、音乐、电视、小说、运动、电影、广播、戏剧等多种渠道与形态中发现汉字的各种意义与表现方式。作为意义的构建者,大众媒介通过文字、图片、录像等的全球性直播和日常性传播,将西方的自然和社会景观拉近至国人眼前的同时,也为海外华人社会提供了当代中国观念、习俗和生活方式的理想图景,为中国文化共同体想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符号资源,铸就并强化了中国文化认同的生成与推动过程[23]。通过媒介传播的汉字,一旦呈现在学生面前,就是一幅幅由线条组合而成的图画,往往使初学者的脑海中浮现种种图像,成为他们理解汉语的重要参照物。这种方式有效地呈现了汉字特定的意象性,构成了汉字学习的“共享背景”或“文化知识”,最大程度造就了学生认知模式激活状态。大众媒介将文化因素融入到汉字的形、义、音中,通过学生对此种汉字意义的理解、摄取,与自身原有的认知内容发生融合,经过反复积极的区分、筛选、比较、评价等思维过程,形成对汉字意义的建构,并将意义纳入已有的认知心理结构中,使文化认同得以形成。

(三)文化性的课程设置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课程,不只是书本上保存下来的各种关于字形结构、发音与意义的汉字知识,而是要求整个汉字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和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按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现实的状态,课程设置首先需要反映出对现存的汉字文化作生成状态的判断和价值评析:判断汉字文化现象出现的条件,评析汉字文化合理的成份与程度,它在现实中是发展是不足还是过度以及分布状态与特点。并依此把握中华文化的特质与特殊价值,为混乱走向有序、无度走向有度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此外,课程的设置必须能够体现汉字结构的内在关系以及具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之间的关系,列出纵横交叉的关系网络,判断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向与性质,诸如互补、互斥、包容与被包容。通过关系分析,可将上述经过评析的各种汉字文化联结,置于相互作用场之中,并给予恰当的定位(包括分层、分类、分阶段),形成新的汉字文化模式。最后,课程要围绕汉字教育目的,根据对象的年龄特点和学生需要、潜力的差异,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改造。既要有相对稳定、对所有学生都适应的部分,还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与方法,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内容与方式的机制。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文化认同方式的多元性,并阐明文化活动是认同产生的重要资源。这些活动包括对话表演、角色扮演、主题辩论和代码转换,能多方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汉字的表达方式。课程必须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鉴别能力,这才有可能使学生从根本上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四)具备文化自觉性的教师

文化知识传达的关键是教师,文化认同语境下的教师应该具有文化的自觉性。这种自觉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外来文化的尊重;对民族文化价值的理解以及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使用;文化能力的提升,用自己的眼睛做文化观察,用自己的嘴和笔表达和传播[24]。文化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分辨,以及对新文化的接纳与创造。汉字文化能力要求教师:(1)必须认识学生的汉字文化认同及实践,包括学生汉字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是教师对学生汉字的最基本的信息了解。(2)把汉字本身当作是学习的焦点,应该从汉字的形式、功能、多样性等方面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与认同、文化、态度联结起来。(3)通过广泛的反馈和探索提高语言意识,在语言、文化、认同之间建立诚实、开放的对话,帮助学生展开对汉字功能、形式、主要用途、认同方式等方面的对话,了解学生的已知信息和汉字的多角度运用。(4)促进学生广泛地定期阅读与写作,学生应该大量阅读各类小说、散文、研究论文,以及各类汉语言文字主题的文献。同时,教师要赋予学生各种各样的写作机会,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5)创造机会和任务使学生获得大量汉字文化实践,满足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懂得如何运用文化认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汉语言文字技能和文化知识。

(五)积极参与、创新的学生

按照特纳和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个体会自动地将文化分门别类,自动区分内群体与外群体。个体通过分类,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别中,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赋予自我,进行定型。文化比较会使积极区分的原则发挥作用,个体积极的自我评价的需要得到满足[25]。在比较的过程中,个体倾向于在文化的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给予群内成员更积极的评价。个体的所有行为,无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通过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在群体内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会使个体在群体文化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更出色,更能清晰地辨别出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文化认同的构建过程是个体积极参与的创造过程。大众传媒将优秀文化传统中字形之美、音韵之美呈现给学生,造成多样的形文之美和声文之美,引导学生在吟诵与写作过程中体验、感悟和生成汉字文化;把获得、创造与发展真正整合起来,使汉字学习成为学生发现新的可能性和培养突破原有经验、视野、认识、能力统一的过程;把学习书本的以各种符号为载体的知识与获得感性的实践经验有机整合。通过积极的参与,学生能在理解汉字原义和本义的基础上,赋于传统以新的解释,使传统价值转化为现代价值;通过积极的比较与区辨,学生能够找到自我位置,认清自己,发现别人,从认知、感情、行为上确立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获得语言、文化、国家的归属感,并将积极地维持该文化认同以提高民族自尊心理和民族责任感。

五、结语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汉字教育仅仅是一个无形的文化教育理念。我们只能从理论的诠释和教学的实践中审视它的存在。从认同理论的角度来说,汉字文化在历时与共时的层面上都存在“同一性”与“差异性”问题。个体对于汉字文化的思维观念与现实存在之间持有一种互为建构的关联意识,这种关联意识是区别于其他文化形式而专属于汉字文化的本质特性。每一个参与汉字文化的个体都是该文化的潜在解释者,他们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对象、观念、行为等要素决定汉字文化认同的方式与内容。一旦对文化的认同性解释开始多样化,那么这种文化认同将成为多种话语的集合体,构成解读汉字文化的基本语境。这种文化认同的过程可能是一种统一汉字文化多样性的过程,或者是展现汉字文化认同多样性的过程。因此,对汉字文化认同的产生、维持和变化的研究,不仅是汉字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文化差异”的研究理念中实现其文化反思与实践的重要手段。参考文献:

[1] 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25.

[2] TAYLOR E B. Primitive culture[M]. London: John Murray, 1981: 1.

[3] WILLIAMS R. Keywords[M]. London: Fontana, 1983: 237.

[4] BULLIVANT B M. Culture maintenance and evolution[M]. 1984:4-17.

[5] WUTHNOW R, HUNTER J. Cultural analysis[M].Boston, London, Melbourne and Henle: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25.

[6] NABUZOKA D, Empson J. Culture &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28-30.

[7] 申小龙. 汉字构形的主体思维及其人文精神[J]. 学术月刊, 1994(11): 74-82.

[8] 申小龙. 论汉字的文化定义[J]. 汉字文化, 2006(6): 19-23.

[9]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47.

[10] SHEK KAM TSE, FERENCE MARTON, WING WAH KI, et al. An Integrative Perceptual Approach for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J]. Instructional Science, 2007(35): 375-406.

[11]王强. 关于中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6): 4-8.

[12]叶澜. 世际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M]. 上海:三联书店, 1999: 194-207.

[13] ERIKSON H E. Identity: Young and crisis[M]. Oxford, England: Norton &Co, 1968:5.

[14] TAJFEL H.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M].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6.

[15]胡斌. 文化认同――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J]. 音乐艺术,2010(3):70-75.

[16]杨宜音. 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A]. 海外华族研究论集. 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2002:407-420.

[17] TURNER J C, HOGG M A, OAKES P J, et al.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68-73.

[18] PALMER G B.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6:4.

[19] BELZ J A. Second language play a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multicompetent self in foreign language study[J]. Language, Identity & Education, 2002,1(1):13-39.

[20] LEE S K. Multiple identities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 A Malaysian perspective[J]. Language, Identity & Education,2003, 2(3):137-158.

[21] GU MINGYUE M H TONG K. Space, scale and languages: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crossboundary students in a multilingual university in Hong Kong[J]. Language and Learning ,2012,26(6): 501-515.

[22] NERO S J. Language, identities, and ESL pedagogy[J]. Language and Education,2005,19(3):194-213.

[23] 石义彬、熊慧. 中国文化认同研究理论、语境与方法[J]. 新闻传播, 2011(3):7-11.

[24] 成尚荣. 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的认同[J]. 教育研究,2007(2): 22-25,32.

[25]吴文瀚.当代艺术传播向度转变之评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69-172.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Characters Education and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HUANG Xuemei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P. R. China)

Abstract: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汉字教学 教学模式 先语后文 非汉字文化圈

引言

汉字是留学生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关,“学习效果差”、“汉字太难学”等是对外汉语教学所面临的尴尬问题,许多外国学生掌握了汉语的听说技能,但读写技能却是大问题,对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有一定的影响。赵金铭先生曾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语言教学的最大区别之一。只有突破汉字教学的瓶颈,创建具有特色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才能全面提高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因此,什么样的汉字教学模式是最有效的?这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个问题。

一、基于汉字本身特点的教学理论

关于汉字教学的教学理论,不得不提的是“字本位”理论。虽然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存在着“词本位”和“字本位的争论,但一些实证研究(王骏,2005;吴健雄,2012)的结果表明,合理应用“字本位”理论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汉字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

赵元任先生是较早对“字”的性质做出论述的学者,他认为汉语句法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上世纪90年代徐通锵提出“字本位”理论及依据: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就是字,1个字=1个音节×一个概念(意义单位),它是非性的单位和意义的结合,是音义关联的基点。这种看法是以“字”为汉语研究基本单位的汉语言系统观,支持从汉字的内在规律出发研究汉语。潘文国在徐通锵先生的理论基础上呼吁建立自己的本位语言学,建立自己的语言理论。法国学者白乐桑和国内学者张朋朋合作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是一本以“字本位”原则编写的汉语教材,此书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按照汉语的本来面目来教汉语”,张朋朋提出的“语文分开,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虽有争议,却也丰富了汉字教学模式的内涵。

二、国内外的汉字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外的汉字教学一般采用“语文并进”、“先语后文”和“语文穿插”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语文并进”就是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国内多数高校采用这种方法。“语文并进”最大的好处在于一开始就让学生意识到汉字的重要性,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决定了汉字的不可回避性,汉字融入文章中也让学习者对汉字组词及字义有较深的认识。但是在这种模式中,汉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随课文的编写而定的,很难兼顾汉字系统自身的特点和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这是该模式遭诟病的最大原因。另外,语法和课文的教学在课堂上占用了很多时间,汉字教学的时间也会被严重压缩。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在综合课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单独的汉字课,这可以看作是“语文并进”模式的一种补充。单独开设汉字课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按照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但一些调查报告(王汉卫,2007)却显示为零起点的学习者开设汉字课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原因在于单独的汉字课中出现的汉字数量有限,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满足不了学生扩大汉字量的学习动机。虽然学习之初的作用比较明显,一旦学生初步具备课汉字能力,汉字课就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

“语文穿插”的模式致力于汉字出现的随机性与汉字认知规律之间的平衡,课文中如果出现笔画、结构较复杂的汉字,超出了学生的汉字认知水平,则用拼音代替。此模式构想很好,在教学中实施起来却有一定困难。虽然一些学者对汉字认知规律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还是很难标准化地界定某一学习阶段哪些汉字应该出现哪些汉字不该出现,所以该模式难以推广。

“语文分进、先语后文”的教学模式在国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多。所谓的“先语后文”是指在汉语教学的初始阶段,利用拼音先教授口语,一开始并不出现汉字。在汉语语音教学基本结束、学习者具备了初步的汉语口语基础之后开始学习汉字。汉字阶段,先只认读汉字,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后,再开始描红汉字,为的是让学习者掌握汉字的基本笔顺。最后脱离描红开始进入汉字的书写,同时进入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阶段。“先语后文”的教学模式主要在一些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实施,究其原因在于汉字是以表意为主的语素―音节文字,汉字与汉语之间的关系不同于拼音文字与印欧语之间的关系,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来说,对汉字这种二维的方块结构没有“字感”,对汉字的学习普遍具有畏难心理。为了减少学习者的畏难心理,让更多的人愿意学习汉语,并且持续学习下去,“先语后文”的模式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探索的可行性。

三、“先语后文”教学模式的设想

(一)国内外“先语后文”的教学实践

近几年来,海内外的汉语教学尝试过一些“先语后文”教学设计,举例如下:

1.崔永华曾介绍过瑞士苏黎世大学早期的汉语教学安排:学期开始采取“语文分进”的做法,主要练习听说,不让汉字成为口语教学的障碍。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和1000左右的常用词,并且具备一定的口语基础后集中识字。20天里学会633个汉字,可以阅读1000字左右的文章。

2.法国雷恩大学的安雄提出了一种汉字教学的创新尝试:第一阶段,利用已掌握的拼音知识,对1000左右的常用词和基本语法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以便能用汉语口语熟练地完成相关的任务;第二阶段,在口语或课文后设汉字环节,汉字环节介绍8―16个在相关的口语练习中已接触到的汉字,要求学生记住每个字的字形。一共45个汉字环节,共汉字550个;第三阶段,自编教材出版。

3.孙雁雁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口语先行”的教学探索:该校30名来自非汉字文化圈国家的零起点学生,所学的词语和句式均在口语课中先出现,然后在综合课中以汉字形式深化,再在听力课中复现。

由以上例子不难看出,所有“先语后文”教学设想和实践都是基于汉语和汉字的特点而考虑的,同时考虑了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的需要,从而受到了学习者的欢迎,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先语后文”教学模式的科学性

先语后文,是从有声语言开始学习的,获得语音能力后再引进汉字教学。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语音能对汉字认读起到促进作用。石定果的认知实验证明,在中文认知的初级阶段,字音的作用显著。汉语初学者如果能用拼音掌握初级的口语能力,就有助于汉字的认读和识记,为发展书面语打好基础。江新的实验结果显示汉字知音和知义之间的关系跟学生母语背景有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对韩日等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可实行“语文并进”,对母语为拼音文字的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实行“先语后文”,效果可能更好。

结语

与其他汉字教学模式相比,“先语后文”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来说可能是一种更合理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认读和书写的汉字如何选择、是否需要分流等,但仍不失为一种可探索的有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安雄.汉字教学的一个新尝试.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崔永华.基础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世界汉语教学,1999(1).

[3]李蕊,叶彬彬.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对汉字能力的影响――针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的实验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13(11).

[4]秦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模式的构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9).

[5]王汉卫.精读课框架内相对独立的汉字教学模式初探.语言文字应用,2007(2).

[6]伍英姿.初级阶段“语文并进”模式下的汉字教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7]吴建雄.对“字本位”理论及其论据的实证探讨.华文教学与研究,2002(3).

[8]张朋朋.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比较.世界汉语教学,1992(3).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20世纪末期中国语言学领域的一些人头脑中出现两种比较悲观的认识:第一,汉字改革失败了;第二,确认汉语的词失败了。下面专门针对与第二认识相关的“词”和“字”的理论问题进行讨论。

一方面,词以及跟词有关的词性等问题在20世纪已经引起高度重视,[2]而且相应引起对词和语素(在汉语中一般用一个字记录一个语素)的明确区分的重视。[1]另一方面混淆词和字的人还不少。黄河清等写的一本书在中国内地出版用了术语“词、词典、词组、词义”等,可是在中国台湾重新出版的时候,出版者却违背作者的原意,把这些术语“翻译”成了“字、字典、字组、字义”等,语素“词”全部强行改换成“字”。[3]李赋宁说“以上借字大多数是名词”。[5]不仅语言实践中出现混淆词和字的现象,在语言理论中也出现这种现象。20世纪和21世纪交界时期新出版了两本语言学概论教材。第一本是徐通锵著作的《基础语言学教程》[12](以下简称《教程》)。第二本是胡明扬主编的《语言学概论》[3](以下简称《概论》)。《教程》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材系列中的教材,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概论》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主编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它们都将对21世纪的语言理论的普及产生重要作用。

然而,它们在解决“词”和“字”这个语言理论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教程》作者完全抛弃自己与叶蜚声合作的《语言学纲要》[13]的有关观点,“冒险”超越公认的研究成果(《教程》序言第3页),否定汉语的基本单位是“词”的结论,而认为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

《概论》比较好地继承了“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这个语言的普遍理论。但是,对于什么是“字”,以及“字”和“字母”、“词”到底是什么关系仍然没有清楚地进行论述。

“词”和“字”这个20世纪已经基本解决的语言问题,又被带到了21世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词”和“字”从表面上只是一个术语的区别,“实际上涉及到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教程》第35页),甚至影响语言的发展。其中关于“字母”和“字”的问题是普通文字学中“最基本的问题”[10]。我们希望跟字和词有关的问题能够进一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形成学术讨论的活跃气氛。正确认识它们,对语言及其文字的研究和应用也非常有意义。

2.《教程》中的“词”和“字”

《教程》认为英语那样的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词”和“句子”,而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这是对汉语认识的一种倒退。

《教程》一方面认为英语的“word”翻译成汉语叫做“词”(《教程》第29页),另一方面又把英语的“I,sway,why,bye-bye”跟汉语的“爱,岁,外,拜拜”都当做由相近音素的构成的“字”(《教程》第29页)。这不是明显地把“词”换成了“字”的说法吗?

为了证明“字”在汉语中的基本地位,《教程》提出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的3个特点:现成性,离散性或者封闭性,心理现实性。这3个特点除了离散性或者封闭性,都是在强调“语言社团直觉的回答一般都是正确的”(《教程》第33页)这个“直觉”性质的观点。而且从“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字正腔圆”、“你敢说一个‘不’字”等说法中,确认“字”是汉语的基本单位。(《教程》第33页)可是,我们也可以说“革命人民的字典中没有‘屈服’这个字”[15]。“屈服”明明是两个字,怎么是一个字?这不是又从直觉上否认了《教程》确认的“字”的存在?

其实直觉往往与科学可能产生矛盾。例如,直觉告诉我们:太阳跟着地球转动;火车窗户外面的风景在运动而火车没有运动。可是,这些都是跟事实相反的错误感觉。周有光用事实驳斥了语言类型决定文字类型的错误直觉,说明宗教等文化的传播决定语言选择文字类型。[16]这说明直觉不可靠。

《教程》认为英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有“词”和“句子”两种,句子是“最大的语法结构单位”,是“最小”的“表述单位”(《教程》第22页)。其实,句子不一定比词大,词不一定比语素大,例如“Home?”是一个句子,用一个词、一个语素充当。可见,句子、词、语素是性质不同,不是大小不同的语言结构单位。只有句组、词组、语素组才能分别与句子、词、语素构成必然的大小关系。

《教程》认为英语的句子虽然是临时组织的,但是句子中由主语和谓语两根柱子支撑的框架是现成的、封闭的。所以英语句子也是基本的结构单位。这会带来两个矛盾的问题:第一,汉语的句子为什么不是这样?第二,英语的词组为什么不是这样?

《教程》说英语的“语素,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引起语言学家的关注,至于一般的人只知道有词,而不知道有语素。”(《教程》第28页)其实,汉语中的“词”也是这个时期得到关注的。1907年章士钊《中等国文典》第1页说“一字可为一词,而一词不必为一字。”如果使用汉语的一般人不知道有词,就像《教程》第31页说的:“老百姓怎能有办法把词找出来!”,因而否认汉语存在词;那么使用英语的一般人不知道有语素,是否要否认英语存在语素呢?

强调英语的“词”是现成的,汉语的“字”是现成的。这正好说明两种语言在书写习惯上的不同。因为英语等语言普遍把词作为书写单位,不仅有字之间的排列距离,而且有更大的词的排列距离,而汉语的书写中只有字的排列距离。熟悉书面语的人各自习惯地加强了自己对“词”和“字”的注意,从而忽视了对其他单位的注意。

其实,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对于那些不懂得书面语,我们叫做文盲的人来说,他们恐怕既不知道什么是“词”,也不知道什么是“字”,他们只知道自己说的和听的话语。如果都按照一般人的直觉去认识语言,那还有什么语言科学呢?况且科学的普及可以改变一般人的直觉。我们不能让错误的直觉来改变科学。

《教程》拿“游泳”这样的特殊的离合词来否定汉语的“词”的存在。可是“什么”、“桌子”、“国家”等等,是不能够否定的。即使在英语中,“词”也是一个习惯认识问题,有些从词组变化来的词,首先在中间用短线条连接,然后才逐渐取消连接的线条。有些意义上是一个整体的熟语,因为是明显不同的词固定组合的,仍然分开成不同的词书写。

《教程》中说的“字”其实是文字单位“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汉语的书面语素。因为汉字是语素文字,汉字的“字”基本上记录语素的。可是,《教程》又否定自己认定的“字”是“语素”,说“字相当于印欧系语言的词,而不是语素”;因为语素不是声音和意义关联的基础,“无法与概念相联系”(《教程》第34页)。其实语素分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只有不成词语素才不跟概念发生直接联系。然而在现代汉语中的“字”记录的对象,在许多情况下属于这种不能能够单独做词用的语素。

可是,汉语的“字”不是有很多都是这样的不成词语素吗?例如“金子”这个词中的字“金”和“子”不是分别与概念发生联系的,为什么不叫做语素,而叫做与英语“词”相当的“字”?《教程》说“‘文字’这个字组有两个意思”(《教程》第370页)。那么“文字”中的“文”和“字”是合作表达一个概念,还是分工表示两个概念?

因此,《教程》认为汉语形成“1个字·1个音节·1个概念”的“结构格局”(《教程》第33页),这个结论不可靠,也不明白。第一,一个字记录的语言单位不一定对应一个概念。对应一个概念的字,只是适合汉语中的单音节单语素的词。单音节单语素的词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多,所以《教程》说“五言诗、七言诗、万言书中的‘言’说的都是字”(《教程》第33页)。第二,一个字记录的语言单位也不一定对应一个音节。例如“花儿”是两个字记录一个音节,“氵里”是一个字对应两个音节。第三,在没有文字以前的汉语中,没有字,也就没有“1个字”跟“1个音节·1个概念”的口语单位形成“结构格局”,除非一定把“语素”叫做“字”。第四,在“1个字·1个音节·1个概念”的“结构格局”中“字”,不知道到底是“文字”单位,还是“语言”单位。

《教程》一方面说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相当,一方面在谈文字的时候又把英语的书面词形叫做“字”,说英语的“book”是“通过字母的拼合书写出来的字”,“英语的字属于文字范畴,语言学可以不研究”,汉语的字既是文字范畴单位,又是语言范畴的单位。(《教程》第372页)为什么要把不同性质的单位都叫做“字”?为什么不能把汉语的文字范畴的“字”和语言范畴的“字”用不同术语区分开来?好像都是为了照顾老百姓的直觉说法。

至于《教程》认为“浅”是形旁“水”和声旁“戋(小)”的意义交叉的结果(《教程》第105页),把字的结构当作词的结构的错误,我们在另外的文章中进行了详细分析。

3.《概论》中的“词”和“字”

《概论》跟《教程》有方向上的不同。但是,我们在肯定《概论》的方向的同时,也想指出它在字和词的关系上存在的一些不明确的地方,以便能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彻底的认识。

《概论》虽然用了“字”这个术语,但是始终没有解释什么是“字”。而且《概论》试图回避用“字”这个术语,采用“字符”的术语来代替。于是,又陷入了“字符”一个术语涉及“字”和“部件”、“字组”3个概念的混淆中。

《概论》首先用“字符”表示文字中的最小又自由的基本单位“字”这个概念。它意识到汉语“字”和英语“字母”的相同性质。例如,“无论哪种语言,字(外语是字母,汉语中是汉字)是文字单位”。(《概论》第108页)即使采用“字符”术语,还是意识到了。例如“‘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例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概论》第242页)

用“文字符号”或者“字符”表示“字”的概念,可以避免对“字”的一些传统误解,但是又会带来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没有把语音中的音节叫做“语音符号”?符号属于语言,是形式和内容结合的实体单位。音乐上的音符也是形式和内容结合的视觉符号。而“文字”应该是书面语言符号的形式,如同口语符号的形式是“语音”,因为“书面语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语言”(《概论》第148页)。因此这里的“文字符号”实际上指“书面语言符号”。第二,“字符”虽然统一了“字”和“字母”的术语分离的现状,但是,与下面的“部件”、“字组”的含义又发生矛盾。

《概论》又用“字符”表示形体结构复杂的字内部的“部件”这个概念。它把“字符”跟语言单位的声音和意义的不同的直接联系分为“意符”、“音符”、“记号”。(《概论》第242页)这里的“字符”实际上是指不同的“部件”。然而,“部件”对于“字”,就像“声母、韵母”对于“音节”的关系。“部件”可以单独构成单纯的“字”,可以合作构成复合的“字”,如同语素可以构成单纯词和复合词。

《概论》把“单纯字”和“复合字”分别叫做“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说“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概论》第244页)。这就好比说“复合词是由单纯词组合的词”。所以,“字符”有时指“部件”,有时指“字”。其实,应该说“复合字是由多于一个的部件构成的字”。

《概论》又用“字符”表示为了记录一定语言单位的需要用字组合起来的文字单位“字组”。它把英语的“sh”、德语的“sch”当做一个“复合字符”(《概论》第244页)。“sh”、“sch”应该是用“字组”记录一个音素,如同汉语用“花儿”一个字组记录一个音节,用“sky”一个字组记录英语的一个词。这跟前面说的“字母”和“字”的相同地位又造成矛盾,而且跟教材说的有人错误地把表音字中记录一个词的“字组”和表意字中记录一个语素的“字”等同起来(《概论》第248页),也发生矛盾。

语素文字不一定每个语素都用一个字记录,音素文字也不一定每个音素都用一个字记录,虽然它们在理论上在主体事实上分别是这样记录,但是不排除为了经济原则和特殊需要出现记录功能的例外。判断一个文字单位是不是独立的字,主要看书写中是否最小又自由[9],而不需要看是否一定单独对应一个语言单位。我们为什么不会把“花儿”当做一个“复合字符”?因为用来书写这个音节的视觉形式是明显的两个自由的文字单位。同样“sch”也是3个自由的视觉单位合作书写一个音素。

《概论》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但是,它对于混淆文字和语言等关系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明确的批评,是语言学概论教材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例如,有人看到古代汉字一个字基本记录一个词,就以为现代汉字也是词文字;有人看到汉字记录的语素在语音形式上是一个音节,就说汉字也是音节文字;有人把通过语音表达意义的文字跟直接表达意义的图画等同起来,说汉字是怎么神奇[14]有人把记录英语词的“字母组合”,跟汉语的“字”等同,把英语文字的“字母”跟汉语文字的“部件”或者“笔画”等同;有人把文字的篇幅长短当做判断语言的繁琐和精练的标准;有人把汉语的“字”当做“词”,说汉语词汇贫乏;有人把汉语的“字”当做“语素”,说“字”构造“词”。这些观点,《概论》都进行了有力的批评(《概论》第246页,第249页)。

但是,《概论》说到,把现代汉语的词语跟书写它们的字等同起来,使人错误地觉得“汉语就那么三四千个单词。其实,《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一共有3500个字,不等于3500个词。这就跟有人误认为西方语言只有26个‘字’一样荒唐。”(《概论》第249页)这就有些矛盾了。前面认为汉语的“字”跟英语的“字母”都是“字符”,可是这里又不把英语的26个字母当做26个“字”。如果既不能把字母当做笔画、部件,又不能把字母当做字,那么字母还有什么身份可以选择呢?

4.“词”和“字”的语言地位

汉语中有没有“词”?英语有没有“字”?人类语言中有没有普遍存在的“词”和“字”?有!20世纪以来的中国语言学者不仅进行了许多零散的理论探讨,而且产生《现代汉语词典》那样的实践性成果,把词意识引进了汉语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彭泽润[6][7]、司玉英[10]等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

有个人的名字用了一个由“王”和“敖”两个部件左右结构的罕见字,在报纸上可以临时创造这个字,在电子报纸上只能用两个字加引号写成“王敖”的方式来表示,到了银行办理储蓄业务,就无法在电脑中找到这个字。[11]

《概论》第244页说“……是分音节书写,还是分词书写,这些就是字符的书写规则”。《概论》这样把文字的书写规则分为“分音节书写”和“分词书写”两种方式,也是普通文字理论的巨大进步。这说明语言学概论教材已经开始更多地注意到:英语按照词书写口语的特点,跟汉语的书写不同。这是非常可喜的事情。尽管《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85年公布10多年了,尽管英语一直按照词书写,然而,由于有些人把英语的书面“词”跟汉语的“字”错误地等同起来,所以一直对这种区别视而不见。

但是“分音节书写”正如把汉字当做音节文字是错误的一样,它没有从文字本身看问题,应该是“分字书写”。例如“花儿”是一个音节,分成两个字写,不能说是“分音节书写”。

任何文字必须首先分字书写,然后进一步决定是否分词书写。这样根据文字单位的书写距离可以分为“字距”和“词距”,从而形成人类文字书写语言的两种基本方式:“字式书写”(分字书写)和“词式书写”[8](分词书写)。像现代多数语言的书写一样,英语书写既有“字距”又有“词距”。汉语用拼音书写也是这样,国家因此制定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但是汉语用汉字书写到目前为止,除了标题、广告等特殊处理的需要,一般只有单纯的“字距”。把英语的词距错误地理解成汉语的字距,从而把英语的字组记录的书面词和汉语的字记录的书面语素错误地等同起来。这就是人们经常把英语的“字组”或者“书面词”,跟汉语的“字”或者“书面语素”等同起来的原因。

我们应该明确:“词”是最小又自由的形式和内容结合的静态备用的语言实体单位;“字”是最小又自由的视觉形式的备用的语言形式单位;“音节”是最小又自由的听觉形式的备用的语言形式单位。可以通过下面的语言结构图形更加系统的看到它们的相同特点和不同特点。平面之间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区别,“字”属于视觉形式平面,词属于形式结合内容的实体平面。不同层次之间不是数量上的大小区别,而是在同一平面中性质不同的单位,“字”和“词”在层次关系上都是“最小又自由”的静态层次。“单位”是可以从形式上切分的,“特征”一从对比中发现的。因此,不能把“语义特征”当做最小的语义单位,正如不能把“语音特征”当做最小的语音单位。

参考文献

[1]程荣.《汉语辞书中词性标注引发的相关问题》[J].北京:《中国语文》,1999,(3).

[2]郭锐.《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问题》[J].北京:《中国语文》,1999,(2).

[3]胡明扬主编.《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4]黄河清.《Dictionary和“字典”、“词典”、“辞典”》[J].香港:《语文建设通讯》,2001,(67).

[5]李赋宁.《英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彭泽润.《字母和字是同级单位》[J].南宁:《阅读和写作》,1988,(3).

[7]彭泽润.《普通文字学中的“字”以及有关理论问题》[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1).

[8]彭泽润.《汉语拼音正词法和汉语的词式书写》[J].北京:《语文建设》,1998(2).

[9]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214.

[10]司玉英.《文字学理论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字母”与“字”的关系》[J].延边:《汉语学习》,2001,(4).

[11]王有卫.《汉字到了该定形的时候了》[J].香港:《语言建设通讯》,2001,(67):4.

[12]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14]袁晓园.《汉字的优点与语言文字理论》[A].《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272.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在每一次的试卷分析中,都能看到老师们写到错别字现象严重,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上也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如“有”组词为“朋友”,“化”组词“画画”等,也有不少的学生无法完成新课标规定的识字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对字的意义不理解,特别是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不能对生字词进行有意义的加工,同时每节课的识字量也超过了短时记忆的容量,这一切都在信息加工学习论中有所体现。

二、信息加工学习论

信息加工学习论是加涅在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学习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融合了各家之长。他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个信息加工阶段发生的事件,称为学习事件。学习事件是学生内部加工的过程,它形成了学习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该模式中,外界刺激通过感受器转变为神经信息到达感觉登记器,之后再进行精细加工,部分信息进入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里的信息经过编码并以编码形式贮存在长时记忆里,当需要使用时,通过检索,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信息被提取后有的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有的又回到短时记忆再次进行核实确认,合适的则通向反应发生器,反之,则回到长时。除此以外该模式还融进了人本主义和控制论观点,注意到期望和执行控制的重要作用。其中执行控制(认知策略)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期望(动机)起着学习定向作用。

三、信息加工论下的语文教学

信息加工论得到了教育同仁的普遍认可,也给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它的两本著作《学习条件与教学论》和《教学设计原理》代表了20世纪末科学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最高成就。信息加工学习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不仅要发挥学生的动机还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而这些思想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都有体现,可以说信息加工论对语文教学也起着指导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去应用这些理论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钻研教材,巧用组块

人教版语文书的识字课文都遵循了学生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规律,每一课都把对于学生来说无意义的生字组成了有意义的、朗朗上口的儿歌或者词语。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的比一比,用一年级学生感兴趣的直观图片吸引学生注意,生字都藏在词语和儿歌中。但是在教学中老师却喜欢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用多媒体呈现生字,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读了几遍后就开火车来检查,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生字都是无意义的音节,通过不断的复述来巩固生字,这样的学习是机械的、低效的。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安排好识字量,引导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帮助学生将生字组成有意义的组块。

2.方法指导,巧记生字

无论是信息加工论还是新课标都指出教师的角色是引领者、指导者,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记忆、归类识字、形象识字、猜谜语、讲故事等,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把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强加给学生。现在的语文识字教学基本都有分享识字方法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把自己识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从中获得成就感。

3.积极评价,主动识字

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一个动作,如果要完成,都需要反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教学,并要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师的及时反馈,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对作业的评价等都是对学生行为的强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地、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实现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识字。

4.迁移训练,活用会用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加涅的学习论中也注重学生的学习迁移,他认为迁移主要通过训练来完成,在以读为主的今天,课堂上训练似乎越来越少,就算在一些公开课上有读写结合的设计,也往往因为时间不够,而成为摆设,识字教学中的训练更是少之又少,写话中就出现了大量的错别字,或者很多字不会写。识字教学活动中也应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训练,换个语境、换个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我们作为一线的老师,有机会也有能力去做这一领域的尝试。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汉字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文字,它是方块字,不像字母文字那样拼写识别,认识并记住它们对于初学者是非常困难的。如何简单快速地认识汉字、学习汉字是一个重大而基本的问题。传统教学法不能完全适应目前识字教学的新要求,走出汉字教学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以“六书”为指导进行识字教学。

关键词 六书;识字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94-01

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而言,自身的智力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语言组织能力仍需进一步强化训练。我国的汉字不比英文,可以随意拼写组合,汉字是一个个复杂的字形,需要儿童逐一记熟。当记忆储存量达到500个字的时候,方能读一些简单的句子,达到2000字才能大体阅读一些小文章。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由2500字增加到3000字,但教学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原本应该10节课完成的任务现在5节课就应完成,加大了教学难度。为了走出教学困境,必须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六书”理论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汉字的构造方式和造字规律,将其引入到小学识字教学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六书”理论在汉字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识字教学应当从汉字的性质入手。在汉代,汉字的使用和构成被学者归纳为六种类型——形声、会意、象形、指事、假借、转注,这六种类型总称为六书。我国最早关于汉字构造和性质全面系统的理论就是“六书”。“六书”一说被提出的时候就被汉字研究的一些学者奉为“圭臬”,而且研究汉字也以其为准绳,历代都在使用,随着历史的进程慢慢形成了按照汉字结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以识字教学为核心的汉字教学系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六书”的规则,由简单到复杂,从简易的独体字到复杂的合体字。六书当中这样提到“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纯体既识,乃教以合体字。又须先易讲者,而后及难讲者”,在识字的教学方法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虽然现代简化汉字和古代汉字形体上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仍然可以利用六书理论来进行分析,依旧可以作为现代汉字教学的指导理论去使用,因而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六书识字法变得非常重要。

二、“六书”在识字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1.象形字教学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讲解象形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话拙,日月是也。”象形就是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以图画方式讲解象形字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帮助学生建立每个汉字与其在现实生活理解的根本意义的关联。比如,“山、人、月、羊”等较为生动易懂常见的字,适合刚开始学习汉字的人,因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如,讲解“山”字的时候,可从古字形到今字形之间清晰演变线索给学生展示,“山”字就像高高低低的山峰,学生就能迅速在大脑中建立“山”字与山体之间的联系。

2.指示字教学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讲解指事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字是利用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添加指示符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记录的多为抽象概念。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进步,人们无法用图画表达意义的时候就发展到用比拟的办法,用有形来比拟无形,利用象形字构型的同时用抽象概念来表达字义的字便是指示字。比如,“本”和“末”,“木”为象形字,意为树木。在“木”的下方加上具有指示意义的一横,便是“本”为树根的意思;在“木”的上方加一横即为树梢。

3.会意字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讲解会意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摇,武信是也。”会意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指事意义的符号组合成一个,见而知其新意。因为会意字能集合、动态地表达意义,所以用看图说话的方式来教授指事字,能增强学习效果而且学习过程中更生活化和艺术化。比如,学习“甘”这个指示字时,可以在字旁画一张吃东西的嘴,同时体会吃糖或其他带有甜味的东西时嘴里的滋味,这样就能形象地理解并记住这个字。

4.形声字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讲解形声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在汉字中以形声字最多,也最能体现汉字的特点。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组成的,形声字又有许多不同的类型。这就要求教师在讲形声字时,应当引导学生把握形声字中的形旁和声旁的特点,总结学习规律,认识汉字的据形知义的特点,提高学生认字的速度和效率。比如,由“兰”类推出“烂、拦、栏”等字的读音,由“林”类推出“琳、淋、霖、啉、菻”等字的读音。这样既能够更好地理解字义,掌握读音,还能够减轻学习的负担。

5.假借与转注字教学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假借和转注字的讲解。在象形、指示、会意造字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有限的文字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及语言发展的需要了,于是就出现了字形与字义毫无关系的假借字,以及用表示事物类别的类符加表意不明确的文字字首组成的新的转注字。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合理运用“六书”理论,引导学生对汉字的构形、造意进行理解。学生通过了解汉字的构形和造意,就能更好地学习汉字,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加快识字速度,少写错字,同时充分感知汉语和汉字的特点。

三、“六书”在汉字教学运用中的弊端

“六书”理论在汉字教学中虽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1.汉字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一些象形性较强且笔画较少、容易记忆的汉字,如“日、水、火、山、木”等,应该利用古文字来识记汉字,准确把握。众所周知,汉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汉字的象形性不断变化,而且是一个不断减弱的过程。尤其是现代汉字中的简化字,与古字形相差甚远,即使是一些字形未变的汉字,其本义早已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以古字形讲解古文本义,就会把汉字教学变为古文字学课,还会加重学习汉字的负担。所以象形字教学法、指示字教学法及会意字教学法的实用范围有一定限度。

2.就形声字教学法而言,虽然大部分汉字是形声字,但声旁相同的字读音就完全一致的形声字是有限的,如倩、靓和清都以“青”为声符,但读音却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会出现“秀才认字认半边”的情况。此外,汉字有声调,这也加大了汉字教学难度。所以,在汉字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六书”理论,但绝不能滥用、死用,应该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六书”理论,将汉字教学有趣化、简单化。

总之,通过大量实践可以看出,将“六书”理论融入小学识字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记忆汉字,对于汉字形成更深层的认识,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传锋.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2).

[2]刘伟.语文识字教学科学方法建构的心理学依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

[3]胡平.汉语儿童识字的心理机制及其给教育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1).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六书”理论 对外汉字教学 应用价值 优劣

一、引言

根据语言学家们对对外汉语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出汉字难学的问题主要归结为:难认;难写;字数多;形、音、义之间有交叉,容易搞混;难查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者们提出了运用“六书”理论进行对外汉字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还可帮助他们弄清汉字的发展脉络,了解汉字的字形和意义的变化,同时又使得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进而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对教师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也能提供很大的帮助。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否定的态度,如卞觉非(1999)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应该定位于现代汉字。虽然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文字学有相通之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六书”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汉字的分析。同样的术语有的名同字异。另外,其他一些学者提出如果字字都用“六书”理论进行解说,从古研今,这也未免太繁琐,可行性也不强。所以,本文主要就“六书”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有无应用价值、应用价值的大小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六书”的提出及发展

《周礼・地官・保氏》中最早提到“六书”一语,“六书”是“六艺”之一,“六艺”是当时周王朝贵族子弟们必须学习掌握的各种本领。虽然《周礼》中提到过“六书”,但对它的具体内容却没作解释。

前人对“六书”的解释比较权威的是郑众、班固和许慎的说法。郑众分“六书”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六书”谓之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并以此六书来教育公卿大夫们的子弟。在从古至今的汉语教学中,我们普遍沿用的“六书”理论是东汉许慎的解说,他在《说文・叙》中将“六书”解释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以上三位学者关于“六书”的解释基本上相同,都是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

后来有人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质疑,如戴震认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是造字之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之法,它们并不能产生新字,故而提出“四体二用”之说。后来又有“三书”说,主要包括唐兰认为的象形、象意、形声;裘锡圭的表意、形声、假借以及陈梦家的象形、假借、形声等。此后又有詹鄞鑫、苏培成提出了新六书说。

三、“六书”理论的应用价值优势论

(一)对汉字教学的指导作用

从古代的“六书”被列入《周礼》的“六艺”之中,我们可以推断“六书”是当时贵族子弟们必须学习掌握的一门本领,也是当时的老师们用以教育贵族子弟所参考的科目。虽然《周礼》中没有明确具体地说明“六书”的内容,但它是用来教育子弟的项目,这说明“六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今天的汉字教学过程中,其价值不言自明。不管是对本族的学习者而言,还是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地应用“六书”理论来指导学生,不仅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学习汉字的成果也能显而易见,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学习汉语的自信和兴趣。

(二)使留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首先“六书”抓住汉字“表意”这个根本特征,它基本上反映了汉字构造方式的客观实际,对通过字形的分析来理解本义、对把握字义的演变线索以及创造新字都有重大意义。“六书”说不仅在中国古文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对我们当代人以及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掌握汉字的形体、了解字义的演变、理解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留学生即便面对庞大的汉字群体也可以对汉字字形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许多汉字字形中包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意蕴,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运用“六书”理论来进行讲解,留学生不仅能学到汉字知识,也能使他们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透彻、清晰的了解,对跨文化交际也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三)可以提高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注入“六书”用法,如形象展示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象形字),对“子、山、心、木、火”等字,通过板书、卡片展示或者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来表示物象c文字之间的关系,将生动的形象展现在留学生面前,使他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认知,联系现实生活,更加直观地理解每一个汉字的根本意义。既形象生动,使学生一目了然,又提高了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还会增加教师讲课的激情,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让留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字,进而从心理上减少他们学习汉语的焦虑情绪,改变他们认为汉字难写、难认等想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别字,让学生从根源上重新认识汉字

在留学生学写汉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写许多错别字。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六书”理论,将有效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例如,学生容易把“本”字和“未”“末”二字混淆。如果老师能告诉学生“本”字是个象形兼指事字,“本”字下面一画表示树根之所在,是“根本”之义,那么学生就很少会写错这个字。再比如“家”字,学生经常把它写为“冢”字。如果老师懂得并且运用“六书”理论,向学生解释“家”是个会意字,“家”字上边的“宀”是屋子的意思,下边的“豕”表示猪,因古代大多数家庭都养猪,所以就在“宀”下加“豕”表示“家”。这样一来,学生对“家”这个字就有了新的认识,以后即便再遇到也不会搞错。由此可见,在对外汉字教学课堂中运用“六书”理论讲解某些汉字是非常有用且必要的,这可以大大降低留学生写错汉字的可能性。

四、“六书”理论的应用价值劣势论

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关于“六书”说提到过两点:首先,“六书”说从来就没有过明确的界说,每个人可有每个人的观点、说法;其次,如果每个文字都用“六书”来为其分类,其结果就是常常不能断定它应属哪一类,因为有些汉字是两类造字之法兼有的,还有一些是无法用“六书”来归类的。裘锡圭在评论唐兰的这一说法时指出:虽然此说法有点过头,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就象形法和字理析字法而言,它们实质上是利用古文字让留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本源。但我们也应明确,许慎的“六书”说是根据小篆字体确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的演变,“六书”中的某些理论已不完全符合汉字的发展实际,“六书”也逐步失去了分析某些汉字的功能。现代汉字中有一大部分是简化字,很多汉字的结构理据都已经被破坏,已看不出汉字的象形义。另外,用“六书”讲解汉字,可能更适宜中高级班。初级班汉字的掌握量极少,教师讲课的着重点在于听和说,要求会书写汉字的情况一般是在中高级班才出现,所以说“六书”方法适应的范围有限。汉语中有些形声字已发生变体,它的形旁已不具有表意效果,因此,如果还按形旁类推,就很难推出字义。

“六书”本身也有局限性,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六书”是分析小篆的结果,它对古今文字的解释具有局限性,并不能全部解释到位。第二,对“六书”的阐释有些地方含混不清、不够明确,虽然历代的理解基本相同,但也有很多相异之处。这些都不利于汉字的教学以及文化的传播。第三,“六书”中各种造字法的界限不够明晰,有些字既可以是象形,又表示指事或形声等。例如“本”字,它既是象形字,也是指事字。第四,“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它们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如果人为地把两类性质不同的东西放在同一个层面来处理,这种分类方法本身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

郑振峰(2002)认为,在运用“六书”理论通过分析汉字的构形来进行教学时,由于汉字的形体结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汉字具有不同的形体机制,如果不对各个时期的汉字进行断代的调查与描写,统而言之,是很难弄清其构形规律的。当代古文字学者赵诚提出另一问题:汉字的断代研究太薄弱,我们并不能将汉字在各个时代的断展了解、考察、研究得很充分、很全面,这自然会影响到汉字系统的研究、描写。反映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老师在给学生讲解汉字在每一阶段的发展演变时,可能会由于对汉字了解得不充分、有断代,所以讲解不够准确到位。但如果对每一个阶段的汉字都进行断代的测查与描写,这样学者们的考察工作就会非常繁琐,工程量巨大,实施的可行性很小。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在给留学生讲课时,如果把汉字在各个时代的构形特点、断代研究都进行详细的讲解,不仅课堂时间不允许,也会加大学生理解的难度,还容易混淆。

再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六书”理论,会受到中外文化差异、学习者自身接受能力的制约以及教师文字素养水平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其最终达到的效果也未必理想。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运用“六书”理论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可以使留学生对中国汉字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六书”的局限性以及时代的发展、汉字的演进,它的适用性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关于能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六书”理论讲解汉字,我们要视情况而定,要考虑到它的优劣,不可一味地滥用。还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状况及其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再采用。

⒖嘉南祝

[1]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言文字应用,

1999,(1).

[2]单宛君.文字构体分析在识字教学的运用[D].台湾:玄奘人文社

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3]金妍希.从《说文解字》释字方式看对外汉字教学[J].赤峰学院

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秦建文.“字本位”观与汉字教学[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1).

[5]孙丽曼.“六书”理论与识字教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5).

[6]魏畅.浅析《说文解字》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2).

[7]许慎.说文解字叙[M].北京:中华书局,1963.

[8]郑振峰.“六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兼评王宁先生的汉字构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方法 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18-01

对于刚刚进入小学课堂的儿童来说,学习语文的难度大、任务重、作业多,其中一年级的拼音是关键,识字更是难点与重点。因此,在学习语文的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使他们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容易快乐的事情。那么语文教师怎样让小学生们乐于识字,做好语文启蒙教育―― 识字教育呢?

1 从兴趣入手,培养小学生识字的兴趣

1.1 培养小学生爱学习、爱看书的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应告诉学生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使用语文,像说话、讲故事、回答老师的提问等。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学习语文会做很多有趣的事,比如认字、写字、讨论、读书、看图写作文等等。教师要在小学生一入学就鼓励他们多看书、多识字,并养成和父母晚上一同读书的好习惯。

1.2 积极开展识字比赛,树立竞争意识

对于新发下来的课本,小学生一定都非常感兴趣,拿到手中翻来覆去地看个不停。对于课文中认识的字大声地念起来,属于无意识识字,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机会,比如说:“某某同学认识的字可真多啊”或者是“这么难的字他居然都认识,真了不起!”目的是号召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向这位同学学习,以他为学习的榜样。这样做,不仅让认字的学生感到自豪,得到成功感,感到学习语文的欢乐,还能让其他同学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互相学习和借鉴。定期开展识字比赛可以让小学生识字更自然、更轻松。

1.3 让识字进入生活,进行大语文教学

小学生不仅要在书本上学习新字,还要在生活中学习新字。语文教师要让小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去识字,比如看报纸、看图书都是认识新字的良好途径。在这里,我有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那就是把小学生认识的字在家长的帮助下制成一张一张的卡片,在课堂上,教师再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与合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小学生的识字范围扩大了,而且减轻了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让识字的过程乐趣无穷。

1.4 使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工具越来越完善了,它可以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小学生识字的兴趣。多媒体可以播放形象、生动、直观的识字课件,可以让小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去学习新字。这种方法符合小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因此,教师要注重多媒体识字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识字的兴趣。

2 新型识字教学方法

要想识字,只有兴趣还不行,还必须教给小学生合适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他们识字的效率,真正掌握每一个字。那么,怎样教会小学生识字的方法呢?这里有一个设想:一年级新生如果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字的?”他的同学可以回答:别人教的、电视上看到的,或者是家人名字中的字。这些都可以算作是识字的途径。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积累了一些识字的方法,比如:(1)数笔画,这是最传统、最基础的方法;(2)说部首、结构;(3)猜谜语,依据生字的特征让学生编谜语,时间久了他们就会编很多有趣的谜语,如“鲁”上面味道很鲜,下面光芒万丈;(4)编顺口溜,如“呵”口可呵;(5)熟字加偏旁,如“肚”月加土;(6)熟字换偏旁,如“清”去掉三点水加单立人成“倩”;(7)熟字去偏旁,如“碗”去掉石字旁成“宛”;(8)看字型认字,如“爪、口”;(9)根据上下文猜字;(10)读半边,如“清、情、请、晴”等形声字;(11)编故事,如“解”字,有个人骑着一头牛,拿了一把刀把牛的角砍了下来;(12)归类识字,如带宝字盖的字都与房屋有关,像“穴、室、客”等,带贝字旁的字都与钱有关,像“财、赃、贩、购、账”等;(13)查字典识字……

上述的方法还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识字,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识字过程突显学生个性,体现人文思想。

3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

3.1 写字的姿势

语文教师要以示范为主,纠正为辅,对低年级学生写字、看书的姿势一定要严格要求,务必做到“三个一”,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胸口距离书桌一拳远,手指距离笔尖一寸远。针对小学生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还要反复强调、反复训练,直到学生形成正确的坐姿为止。

3.2 写字的位置

教师要让学生写字时注意笔顺,按正确的书写规则去写。比如在教低年级学生初步写字时,先让学生了解田字格的构造(横竖中线、左右上格、左右下格),再让学生观察范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样以田字格为基准,让小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去书写,对照范例才能把生字学好、写好。

3.3 及时修改错字

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批改作业时,发现错别字可以先不修改,只是圈出错字,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自己修改,改正后再检查。进过长期的训练,可以树立小学生改正错别字的意识,让学生识字过程更具有准确性,也可以减轻语文教师的负担。

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榜样,鼓励学生向楷模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读写习惯。

4 结语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同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也要求教师做好小学生识字教学工作。让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识新字,以便更早地进入阅读与写作阶段,这无论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从中感觉到学习生字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为“乐学”。这样做,不但体现了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使他们在不断的“新发现”中养成对识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陈龙.三部曲奏响识字新乐章――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一点尝试[J].学周刊,2011(29):108.

[2] 李爱珍.浅谈建构主义教学观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 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2007.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我们的试验旨在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指导下,[1]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情感体验与内化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词语分析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和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推动语文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大幅度提升小学语文的学科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识字、阅读与作文能力。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认为,5~6岁的儿童已具有强大的母语基础(已掌握3500多个口头词语和几百种常用句型),因此只需牢牢抓住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创新教学设计,在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大多是有趣的、图文音并茂的谜语、故事、寓言、儿歌、散文等)的支持下,运用“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全新语文教学模式,就可以使学生在完全不增加课时和课业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通过扩展阅读和打写词句、儿歌及短文等活动,识字量、阅读量都成倍地超越新课标规定的要求;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的试验之所以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让学生(包括农村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有超常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大量扩展阅读创造了必要条件

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应当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而非课外)进行扩展阅读,阅读内容是儿歌、古诗、优美散文、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少年儿童的本性就是好奇,就是爱听故事、爱看小人书。多媒体的童话、寓言或成语故事是一种“动态小人书”,对于少年儿童尤其具有吸引力。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老师每次上课在深入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进行剖析,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对关键问题则启发引导学生去认真思考或小组探究,而对课文的一般内容则不占用过多时间去讲解,因而能在每节课上都腾出一定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电脑上的资料(或打印材料)去广泛阅读那些和本课主题及教学目标直接相关并经老师仔细挑选的材料。这样,每位学生在一节课上都有机会阅读好几篇扩展材料(多的7~8篇,少的3~4篇);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老师再鼓励邻座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或是组织小组探究、角色扮演、全班讨论,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依靠老师讲授课文,一般不在课堂上阅读课外内容;即使偶尔提供一些补充读物,篇幅也少,和我们试验中孩子们自主选择的多媒体扩展阅读相比,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可同日而语。正是由于大量的自主扩展阅读,使学生每节课的识字量大大超出传统教学成为可能:传统教学的识字量每篇课文在12~13个以内,而在跨越式试验中每篇课文的识字量在25个字以上。由于这种扩展阅读是完全自觉自愿、充满情趣的,所以尽管识字量有大幅度的增加,学生却并不感觉有压力、有负担。

2.不把识字、阅读、作文三个教学环节加以孤立和割裂,而是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

我们在一年级时强调学生要能尽快认读大量汉字,但是并不过高要求学生用手书写汉字的能力。要求学生认读的汉字,都隐含在儿歌、古诗、散文、故事、童话等阅读材料中,而且阅读材料的内容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或是学生在入学前就已初步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要会念、会读、会朗诵,并强调对内容的理解。所有生字都不要求马上能用手书写(注意:并非不重视手写训练,只是对手写汉字能力不要求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那样大幅度提前,而是严格按课标要求,将手写汉字能力的训练分散到整个小学阶段去逐步完成),但要求学生能将生字用电脑打出来。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字,还会用电脑组词、造句、打写短文,并能顺利朗读课文。以这种方式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识字、阅读与作文能力得到全面而综合的训练,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扩展阅读轻松地学会大量的生字。结合阅读、作文来识字(而不是逐字、逐词教识字)的好处是,既能掌握字形和读音,又能掌握字义,而且这些生字还可通过经常性的打写练习得以巩固。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跨越式试验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把识字、阅读、作文三个教学环节加以孤立和割裂,而是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如前所述,本试验中的高效率识字教学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扩展阅读过程同时完成—只有大量扩展阅读才能为识字教学效果的巩固与迁移提供最理想的环境与条件。与此同时,老师还鼓励小朋友们在阅读扩展材料以后,用电脑打写(或用手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关于电脑打写(或手写)字数的多少,老师并没有硬性的要求,只希望学生在每次课堂扩展阅读以后,都能以打写(或手写)方式把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表达出来。老师对写得好的学生在班里当堂表扬。于是,学生开始只能打写一两句话,两个月以后能打写一二十句话,半年多时间就发展到能流畅地打写出几百字的小短文,并且能在文中较正确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部分优秀学生的习作可达千字,并且言之有物,个性鲜明,充满童趣。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就是由于本试验把识字、阅读和作文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识字以后,立即大量扩展阅读,接着就鼓励每位学生打写(或手写),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完全是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中心,而不是以语法分析或词语讲解为中心(当然,这并不排斥必要的词语和句型的讲解与分析);是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环境中来学习语文,而不是主要通过词语讲解、句型分析来学语文。显然,要实现这样一种创新的语文教学方式,“电脑打写(或手写)”环节和“扩展阅读”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缺少“电脑打写(或手写)”这一环节,识字、阅读与作文三结合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思想也就难以贯彻。在这里,“电脑打写(或手写)”实际上已成为实现识字、阅读和作文这三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促进每个学生认真思考、自主探究以及进行深层次认知加工和促进高尚情感内化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

3.敢于冲破权威理论的束缚,大胆实现教育理论创新,在一年级阶段就努力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目前权威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6岁以前的儿童只具有基于表象的思维,要在11~12岁以后才能具有基于命题假设的抽象逻辑思维。传统语文教学深受这种理论的影响,所以在小学的低中年级段一般只进行形象化教学,而忽视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我们对这种传统观念持批判态度,认为这种观念将对我国广大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而大大束缚与限制我国年轻一代创新人才的成长。事实上,语言与思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把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可以达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把二者对立起来,则不仅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试验班的余虹老师《公鸡和狐狸》一课的教学。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对外汉字教学 图式理论 网络图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19-02

一、对外汉字教学的现状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汉语自身独有的特点,使教学工作在摸索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研究中,相对于语音、语义、语法之于国外理论知识的借鉴与国内研究的积累,汉字没有现成的理论参考,研究也较为薄弱。外国留学生,特别是“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对汉字有着极大的畏难情绪,这一认知态度,往往令其更关注汉语听说的实用性,而降低汉字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汉字教学受到极大的阻碍,不利于学习者全面掌握汉语。

徐通锵在《语言论》(1997年)中正式提出“字本位”理论体系。指出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汉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单位,而应看作是汉语语义句法的结构单位。吕必松就“字本位”的语言观也认为汉语是以字为基本结构单位的语言,不同于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的印欧语系语言。主张结合汉语自身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并提出了“1+1”的教学方法。“字本位”理论是“本位论”大讨论中瞩目的理论之一,明确了汉字学习的重要性,为对外汉字教学指出了研究方向。

二、图式理论与汉字特征系统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图式就是结构化了的意象。”在认知系统中,人们通过意象建立基本范畴,对范畴之间关系的认识形成稳固的模式。人类认知系统通过这一图式化的过程形成联系抽象关系与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其形成过程有赖于人类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也就是说,人们对世界各种关系的认识都始于其自身的生活经验。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汉字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建构有赖于外部环境,依赖于客体提供的经验材料,但也不否认主体的作用,强调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据此,这一认知活动的基础建立于认知对象本身的属性,也就是汉字的属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个体认知深层的汉字特征系统,并对此动态系统不断加以扩充和完善。而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对于系统形成的过程和结果则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的经验、个体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个体的情绪等。个体不同,对相同对象的认知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利用学习者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积极地而不是被动地把新信息同图式表征的旧知识加以结合,是构建理想汉字特征系统的关键。

对外汉字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留学生用汉字进行阅读和交际的能力。其教学对象主要是成年的外国人。他们在接受母语教育的过程中,已形成思维定势,作为旧信息的认知图式长时间储存于大脑的记忆库里。在学习汉语时,尽管凭借的工具不同,但接触到的信息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是不变的。受母语及其文字的影响,学习者长期的思维定势无法令其自身在汉字学习中找寻到有效的学习途径。图式理论的作用就在于利用学习者脑中已有的旧知识经验所呈现的客观现实与学习对象搭建新的图式,通过“顺应”和“同化”的心理机制,不断使学习主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原有图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新图式逐渐取代旧图式。转变学习者的认知图式是进行对外汉字教学的首要任务。皮亚杰认为,成人感知和接受新事物的重要特点之一与儿童相似,是从表象入手,对一些直观、形象的事物或姿态是以形象思维模式来认知的。而汉字形体上的方块型和功能上的意向性使得汉字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其视觉上的可感性适合学习者形象思维的特点。

三、图式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周有光对各家字频统计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汉字总量虽多,但最高频的1000字覆盖率大约是90%,读懂通俗读物只需掌握2000-3000常用字,并且可以进行一般的书面交际。在1992年出版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共收汉字2905个,分为四级: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为601个,丁级字700个。每个等级的汉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以此作为汉字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从汉字特点入手,结合相关常用词汇,与学习者的已有经验相加,构建成网络图式可以加强学习者对所学汉字的记忆。

有针对性的制定汉字教学目标,对汉语水平不同的对象采用适当的识字教学法。先让汉字初学者对汉字有一个系统而整体的认识,帮助学习者尽快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继而领悟汉字的文化底蕴。在汉字课程教学中,将等级大纲中的汉字按类别加以整理,如与“人”有关的人字组汉字教学,围绕“人”字字形,循其义理尝试构建一个相关汉字的网络图式。

图一所示的人字组汉字,可以从象形文字入手,文字所指最初 与客观事物相对应,后来引申为较抽象的意义:

人:古字像一个侧立的人,先撇后捺书写成“人”;

并:古字像两个人,被一条线连着。是站在一起的意思,有“一起”、“一齐”的含义,现代汉语常用词“并且”作为连词,往往用在两个词或两个平行结构之间。

从:古字为一前一后两个人在走。是“一个跟着一个”的意思,所以跟在主人后的人叫“随从”,随从必须“听从”或“顺从”主人的意思。词义后来虚化为介词,“从来”、“从此”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介词之一。

比:古字和“从”相比,两个人的位置刚好相反。是“一个挨着一个”的意思,有“靠近”、“接近”之意。邻居也可以说是“比邻”。“比”和“比较”作介词时,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的异同,另外,“比较”也可以作副词,与“很”相同。

北:古字像两个人背靠背。古代意义和“背”相同,如“背后”。现代汉语用来表示方向,如“北方”。

图式是一种知识单元,我们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从不同的角度构建相关汉字的网络图式,例如“酒”在世界各地的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尽管其形式千万,人们对酒总是存有一定概念的。

如图二所示,酒字组汉字都是形声字,除结合象形文字进行教学以外,还可以对部件拆分解析,帮助学习者加强记忆。

酒:古字左边是水“氵”,右边是一个酒坛“酉”(附图片)。

醉:左边是表示酒坛的“酉”,右边是表示停止意义的“卒”。酒已经喝得不能再喝的时候,人就“醉”了。

醒:左边是“酉”,右边的“星”。 星星表示夜晚,酒醉后睡了一个晚上,人“醒”了。

饮:古字像一个人抱着酒坛在喝酒(附图片)。简化后,左边的食字旁“饣”与吃的有关,右边“欠”是打呵欠的意思,结合其古字,像一个张大口的人。饮就是“喝”的意思。

尊:古字的上边是一个酒坛,下面有两支手捧着。向别人敬酒时,会用两支手举起酒杯,表示“尊重”。尊字是上下结构,“酋”还可拆分为“丷”和“酉”,倒写的八表示溢出杯子的酒水,“寸”的象形文字如同一只举起的手。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不同语言要素教学存在矛盾。对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不同语言要素的掌握,力求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得到均衡发展。 这就意味着进行汉字学习的同时,如何兼顾其他语言要素的学习,要避免孤立或顾此失彼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汉字课的开设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很少作为专门课程开设,往往与阅读课程结合在一起教学。这也为汉字课作为独立课程进行授课提出了要求,如教师业务素质的完善、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教师除了具有分析和掌控教学对象的能力以外,对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已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教学的方式上,更应体现在现代教学方式的运用中。

参考文献:

[1]崔希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P15,2008.

[2]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P100,2008.

[3] 张静娴,汉字教程[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4] 施正字,原原本本说汉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周有光,周有光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2004.

[6]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二版)[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荀子》;琐罗亚斯德;琐

中图分类号:G256.1;B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144-03

学术发展的历史常因诠释角度不同而新论频现,《荀子》的“琐”字义便由汉代训诂角度诠释的琐碎言论说、经唐代义理角度形成的卑琐行为说至清代又发展出细行之人等观点;当代学界主要沿用古义,因此“琐”字义结论有待商榷。

纵观传统诠释角度多以作者的主观思想倾向为主,接受美学的文学交流理论主张文本的诠释角度则有作者、文本和读者等方面。所以面对文本作为受众的读者,首先关注的应不是“琐”字能代表的作者主观思想倾向等深层涵意,而是“琐”字符号在文中的确指对象等基本义。鉴于古今释义多重深义而不明其基本义,本文试以受众角度证其基本义。

一、《荀子・非十二子》的“琐”字考证

《荀子・非十二子》曰:“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宇嵬琐。”[1]其中的“琐”字,古今多释琐碎玉声的本义[2],而《荀子・正论》“琐”字则引申释作琐碎的言论或细行之人[3]。各文诠释角度多以作者为主,然自受众角度看“玉声”的本义明显不符合《非十二子》的思想内容,说明《荀子》该处的“琐”字当另有确指,其对象尚需分析。考察传统的文本分析,自汉学至清学大多用内容的章句训诂法或义理法,本文依前贤进一步从语言学角度辨析该“琐”字所在句群的语法结构和意义等。

依《非十二子》“琐”字所在的文本整体分析,“琐”字首先从属一个完整的句群:“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是它莆耗惨玻ǖ仁二人)。”从语法结构的角度说,该句群整体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是“假今之世”,属时间叙词引出下文;余下的是第二部分又由两个意义对偶的句式组成,即以“宇嵬琐”为界形成前后两部分:“枭乱天下”者和“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是对偶关系,其中“宇嵬琐”对偶“十二子”。“十二子”皆确指历史中的人和理论,所以“宇嵬琐”也当有确指性,其对象则有待于“宇”“嵬琐”的词义分析等。

(一)“宇”的确指对象分析

典籍记载的“”字意义有多种,其中一指姓名“似”[4];二指职业“相人”[5]。其中“似”和“相人”都确指古代以相面为主的行巫之人。虽《非十二子》的“”字不一定就指似,但无疑和职业相面人“”有关。所以《非十二子》的“”字当有确指《荀子》时代前后的“相人”之意,《荀子・非相》斥责该类相人的言辞是“奸言”[6]。因此《荀子》“”字有确指,其对象是《荀子》时代前后的相面人。

《说文解字》释“宇”字曰:“籀文宇,从禹。”[7]说明三代时秦国“宇”字和大禹崇拜有关,此崇拜情结甚至沿续到六朝后,《周书・文帝纪一》记载:“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其俗谓天曰宇。”[8]其中既说明三代两河流域有“天”“宇”二字义通的语言习惯,又内隐了当时的“宇”神崇拜风习,因禹崇拜和天神崇拜都在继承儒教传统、坚持自然天论思想的《荀子》非难之列:反对神化禹的崇拜、反对天神崇拜,所以亦反对宇神崇拜,则“”人的宇神崇拜自然被《荀子》非难。所以“宇”二字的确指对象该是《荀子》时代相面人的宇神崇拜说。

(二)“嵬琐”的确指对象分析

《说文解字》释“嵬,高不平也”[9],则该字本义指事物高而尖的形状。古今学界还公认“嵬”有高而尖的帽子之意,例屈原《九章・涉江》曰“冠切云之崔嵬”。据学界考证当时在中原此类帽子用于甄别身份。当时中原还有一种传自外国的“”冠普遍为《荀子》时代的士喜欢佩戴,但因该类冠饰只限大夫以上的官员佩戴[10],所以身居卿位和持等级制思想的荀子自然坚决反对士“冠”,称此传自外国的冠饰作“嵬容”。所以该“嵬”字专指外国人戴的尖帽。由“嵬”字的确指性知道“琐”字也当有专指,而不能皆泛指细行之人。又由“宇嵬琐”对偶的词法结构和“宇”的学说意指分析知,“嵬琐”亦和学说有关,特别和外国的学说有关。

当今学界研究:战国以后随秦国统一治理西戎八国、畅通了中国和西亚的交通,当时商贸中亚的各类塞种人同时传进了他们的――产生自中亚大夏国的琐罗亚斯德教,至《荀子》时代前后,与戴尖帽的外国风习一起影响到中原思想界。该教主张世界有善恶二本原、天有意志且由天神以善制恶,而持“天人相分”的自然天论和性恶论的《荀子》则主张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化性”至善;该教的天神理论无疑与荀子的人本理论矛盾,因此《荀子》以“嵬说”的名义“非”难之。因该说创始人的汉译名字是琐罗亚斯德,《荀子》便依当时的命名原则和摘字法,用“琐”字简称琐罗亚斯德及其教派和学说。

以上考论证明“琐”字也有确指,其对象是琐罗亚斯德教及其学说。

二、《荀子・天论》与《战国策》的“祆”字考论

本文有关《荀子》“琐”字的确指对象考证不是孤论,因为它还以信息群的状态存在于战国典籍,主要表现于《荀子・天论》《战国策》等文献的“祆”字和《离骚》“灵琐”的“琐”字等。

(一)《荀子・天论》“袄”字考

首先,《天论》指称当时民间出现的一种现实生活现象作“人祆”(“祆”字的具体考证见稚文《祆教东进中原时间考》)[11]。当代世界宗教学权威任继愈先生认为该“祆”事指宗教[12],则该“祆”字特指祆教,其主编的《宗教词典》又称祆教亦琐罗亚斯德教,则宗教领域的“祆”“琐”二字可通用;所以《天论》的“祆”字指的当亦是琐罗亚斯德教,《天论》“祆”字和《非十二子》“琐”字因之当亦可通用。因此《荀子・非十二子》的“琐”字当指琐罗亚斯德教。

(二)《战国策・楚策》的“祆”字论

“祆”事在《荀子》时代当是普遍存在的,《战国策・楚策》也记载了出现在楚国的“祆”事:楚襄王答庄辛的谏说:“将以楚国为祆祥乎?”尽管学界对此“祆”的释义至今不确指,但一则“祆”字结构说明它指称一种祭事,二则依许慎《说文解字》“祆,胡神”的释义和古今学界的研究,“祆”事不属于中原文化系统,它专指“外国的天神”,战国后期学界新造此字以别于当时中国的天神祭。该祭事有别中原文化系统,楚国因之被《汉书・地理志下》志以“重淫祀”之史评。因为春秋战国时代尽管诸侯争霸,但文化系统始终只隶属于中国一脉,祭祀上各侯国理当一统于中国系统,此时楚国却使用非中国系统的祭礼“祆”,自然有违中国的祭礼规范,所以招致“淫祀”之评。当代宗教界公认该外来祭事“祆”特指祆教,亦琐罗亚斯德教,所以《战国策・楚策》“祆”字也当指琐罗亚斯德教。

三、《离骚》的“灵琐”解读

“灵琐”见于屈原《离骚》诗,概括古今释义主要有器物说[13]、神界说[14]和琐罗亚斯德说等,结论有待商榷。

(一)《离骚》的“灵琐”意义分析

“灵琐”是由“灵”字组成的灵字词组,古今楚辞学界公认“灵”字是楚人的习惯用语,“楚人谓神为灵”[15],则“灵琐”当与原始宗教崇拜有关。初步统计屈原23篇作品,灵字词组约10个。其中《离骚》6个:“灵均”(1)、“灵修”(3)、“灵琐”(1)、“灵氛”(1);另《山鬼》“灵修”(1)、《哀郢》“灵魂”(1)、《抽思》“灵魂”(1)和《思美人》“灵盛”(1)等。古今学界考证其意义:“灵均”公认指屈原;洪兴祖[16]、马茂元[17]称“灵修”作楚怀王;“灵氛”公认为卜巫名;殷光熹先生考证“灵魂”是人的第二个“我”,则学界公认的屈原自传体组诗《九章》里的“灵魂”当指屈原的第二个“我”[18];洪兴祖引《史记》证“灵盛”词义曰“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则文中“灵盛”指帝喾[19]。综合以上9个灵字词组皆确指人的名称,说明屈原作品里的灵字词组主要用于指称人的,若只“灵琐”一词指器物,当与灵字组词法矛盾。因此《离骚》“灵琐”一词亦该指人名。

(二)古今学界关于人名称的观点分析

“灵琐”是人名的意见非本文孤论,古今学界皆有论及:有楚王说、楚怀王说及舜帝说[20]等,结论有待分析。

近代章太炎先生于《播种》等文,系统地从种族学、中国文化多源说等角度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古今种族延续问题,“雪霜既降,枝叶既解,而根D不枯于下”[21],其中以“叶”“根”等形象比喻了近代华夏民族的存亡问题。《播种》认为华夏民族的存亡不是一国一姓之事,而是不以时空为限的整个中华民族的问题,所以“今是闵于诸夏,于昵其所事相扶持者,虽有奇偏,故不以为_。不然,不哀灵琐,以及其黔黎;不哀今日之黔黎,而以及其苗裔;其曰非吾灵琐而置之也,则得矣。其将骈吾诸夏之民而加之腐刑熏胥焉?”[22]其“灵琐”一词若释作门锁类的器物义,则不仅使下文“以及其黔黎”和“非吾灵琐而置之”的语意不详,且乖违《播种》等篇诠释种族延续的重要旨意。文中还直接论及“灵琐”和“诸夏”的隶属关系:认为“灵琐”是“诸夏”的客观组成部分。因此“灵琐”在文中当不指器物,而指代一个人的类群体、一个与华夏族有特别血缘关系的族群。该族群的确指尚需考论。察该文段的前后有两个“诸夏”词组,则“灵琐”确与“诸夏”有关。

迄至近代,汉语“诸夏”指称的中华民族内含“大夏”“华夏”“中夏”“西夏”“东夏”等称谓,其中“大夏”的确指意见不一。自古及今大致有晋南说、西域说和中亚大夏古国等众多说法,自1976-1978年考古学界在新疆发现祆教遗迹后[23],学界渐多倾向于中亚大夏古国说。依章太炎先生《原人》篇从种族学角度提出“赤黑之民”“如欧美者则越海而皆为中国”“古者称欧洲曰大秦,明其同于中国”的观点,则不仅“大秦”一名主要因秦人西移至地中海沿岸而得称[24],且“大夏”之称亦主要因夏族的西迁,即中亚大夏古国从血缘的角度说,部分地同源于华夏民族,亦即无论是大夏本土的古今华夏子民,还是迁徙至中国或世界各地的大夏国的华夏子民,因他们同血缘于中华民族而皆应“闵”“哀”之。虽然历史的角度说“大夏”只是中亚当时一个被后至的亚历山大灭亡的古国之一,但种族的角度论,“大夏”族并未销迹于世,相反因琐罗亚斯德教超越时空的传播而长载世界史册。所以追本溯源,琐罗亚斯德虽生活在中亚大夏古国,但因“大夏”同血缘于华夏民族,琐罗亚斯德教亦当属华夏族的宗教,大夏国当时及后来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黔黎”“苗裔”,亦当属华夏族即中华民族。所以“灵琐”当不指器物类,而专指一个人的类群体。虽然该群体与当时域内的华夏族不同域同国同姓,但因血缘相同而实族属诸夏;依屈原作品灵字词组分析的“灵”指神,则“灵琐”当和原始宗教崇拜有关;考察诸夏的宗教发展,既产生域外又同血缘与华夏族且传至域内的原始宗教,只有中亚大夏古国的琐罗亚斯德教。所以章太炎先生所论“灵琐”之“琐”当指琐罗亚斯德。

综合古今学界对“灵琐”指称的人名的诸多考论,本文认为章太炎先生多角度系统阐述的“灵琐”观点公允而精当,其“琐”字当指琐罗亚斯德及其教派。

当代宗教学和考古学研究证明:该教公元前6至前7世纪产生于中亚大夏国,至迟于公元前4世纪传进中国[25],即早于屈原、荀子生活时代。《荀子》“琐”字指称琐罗亚斯德教因之成为可能。

综合以上分析,受众视阈观照的《荀子》“琐”字,今证当是琐罗亚斯德教。

――――――――――

参考文献:

〔1〕〔3〕〔6〕王先谦.诸子集成・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6.57,224,53.

〔2〕〔7〕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90.12,150.

〔4〕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848.

〔5〕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华夏出版社,2012. 294.

〔8〕令狐德保等.周书.中华书局,2000.1.

〔9〕沈兼士.“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之附录[A].沈兼士学术论文集[M].中华书局,1986.201-202.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1406.

〔11〕杨机红.祆教东进中原时间考.赤峰学院学报(哲社版),2015,(02):34.

〔12〕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一).人民出版社,1996. 222.

〔13〕〔15〕〔17〕〔18〕马茂元.楚辞注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55,20,20,527.

〔14〕〔20〕苏雪林.楚辞新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03.

〔16〕〔19〕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9,147.

〔21〕〔22〕〔24〕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56,58,166.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小学;识字教学;探讨

中国分类号:G623.22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因此,认真学习儿童认识理论,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识字教学效率,对继承、推动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意义重大。

一、 掌握认知原理是基础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开始。识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最初基本环节。通过识字,才能利用文字工具来吸收和继承、传播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成果,间接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

儿童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儿童的思维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字、词是抽象的概念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抽象的记录。从认识具体事物到认识文字,这中间有个过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在小学阶段,字、词是对事物的概括,一个词就是一个概念,反映一种事物,当儿童在记忆里蓄存起一定数量的字词后,才能比较顺利的阅读书面语言或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识字教学就是要运用各种直观手段或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 思考、想象,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可以感知的具体事物,再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只有符合儿童认识的规律,才能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二、 遵循教学规律是关键

识字就是音、形、义三者联系的形成,能够互相沟通,神经过程可以在任何一方进行。 艾伟作这样解释:“ 所谓识字者谓见形而知声、义,闻声而知义、形也。斯二者可用下图表示之。”

所以,识字教学除了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外,还要会书写,会应用。

(一)要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在识字教学中,把音、形、义结合起来。识字就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使三者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当感知字的任何一个要素时,能准确地再现另外两个要素。鲁迅先生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这样,才能在语言实践中正确运用学过的字,达到识字的目的。

(二)要遵循先字根后合成的规律。根据字的特点, 字形比较简单好记,基本是象形、指事方法,一字一义字词统一,多是实词,字音在儿童语言中早就出现,比较好读、好记;能独立存在,可构成合体字。大约五百个字左右。先学字根字,儿童容易接受和掌握。要教构字频率高的字根。所谓构字频率高,就是既能作基本字构字,又能作偏旁部首构字。

字形分析一般按三个步骤进行:一是零件――组成字的笔画、笔顺,二是部件――组成字的偏旁部首和基本字;三是装配――字的结构,摆好零件和部件在字里的位置。这样,识字教学,就可以大大地简化了。

(三)要遵循汉字构字方法的规律。汉字的构字方法,就是“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教师掌握构字方法,对教学有指导作用的,运用构字方法教生字,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和记忆。

(四)要遵循识字要与写字相结合的规律。 写字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学生初步掌握了字的音、形、义以后就要指导认真写字。写字能促进辨认字形,加强对字形的记忆,提高识字的效率。识字与写字是相辅相成的,在识字教学中两者要结合起来。

(五)要遵循识字要与应用相结合的规律。 识字学词是为了运用。在学习过程中要体现语言规律。不能孤立地学字,要字、词、句、篇结合,要与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教字与教词、教词与教句、教句与说话、写话等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字、词、句。比如,教字与教词结合,把字放在词中教,这样既能巩固所识的字,又能为发展语言创造条件。用看图识字、基本字带字、形声字归类识字,组词练习等等。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语言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反复运用学过的字词。这样,既有利于字词的巩固,又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三、强化教学措施是保障

识字教学要在认识事物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熔各种识字方法于一炉,耳濡目染,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同时,还要强化保障措施,才能防止本末倒置。

(一)识字要科学。识字如此重要,不是意味着幼儿识字越多越好,老师不可一味追求学生识字量,而应遵循认识规律,让学生识字的过程科学合理,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

(二)写字要规范。汉字是方块字,本身不表音只表意, 结构复杂, 数量多、笔画繁,难记难认,同时,书写也是一门艺术。要一笔一画地教和学,只有一笔一画都使学生辨认清楚,才能写得笔画准确。要重视笔顺教学,笔顺错误带来写错字,写不好字形,降低书写的速度。

(三)用字要准确。汉字在字音上有同音字、多音字,字义上有一字多义和多字一义的现象。在应用中,要准确使用,才能感知字形、 巩固字音、 理解字义,做到音、形、义的有机结合。

总之,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强化教学措施,才能培养学生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写字和用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之英;汉字教学教材―设计理念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认字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读写能力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是在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进行理解与质疑的基础上提出的更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的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交流沟通,儿童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对语言进行实践运用才能快速有效地掌握语言知识和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地对语文学习从拼音识字到阅读写作,

即认知到运用环节进行指导,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丰富教学形式,打好拼音教学基础

拼音无疑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发音、认字、阅读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1.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拼音学习需要注意发音与书写,新理论强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跟随课件、视频等去学习字母的口型、读音以及声调变化等,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易混淆、易错的地方进行补充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并打好拼音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2.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儿童的拼音应用能力

(1)扩展学习

扩展学习主要是通过扩展阅读和识字来进行,而学习内容应安排那些比较简单并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字词句。如:儿歌、绕口令等韵律性较强、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内容。

(2)组织趣味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在学习之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拼音组词、造句、对话、看图搭配等实践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又能无形中增强其拼音应用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结合儿童思维发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保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识字方法的掌握以及汉字运用的效率上。

1.结合课程要求,完成重点教学任务

识字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学习课文中遇到的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包括会认会读的和要求熟练运用的。汉字具有多种多样的字形,学生需要掌握每个字的笔画和书写。通过对生字词进行书写、正音,使学生在语言交流中掌握字词的用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2.创新教学方式,灵活进行识字教学

教师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识字、记忆。通过一些趣味活动,如:将字形相似的字混在一块儿,根据听到的不同读音来找对应的字,给定一个字根,添加不同的偏旁变成不同的字等吸引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去认知字词。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会遇到许多不认识的字,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扩展他们的词汇量,同时锻炼其多元思维。

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儿童读写能力

阅读和写作既是语文知识的应用,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环节都是以各种文章、诗词、段落等形式来进行的,通过理解词句和课文的含义,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并进行写作训练。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充分结合学生语文水平和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课文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低年级的课文通常比较短小,表达的意思浅显易懂,因此,在上课时以朗读、识字为主,教师的任务应该是调动大家的热情,并适当地对过程进行引导,无需过度干预。对于高年级如自三年级以后,课文的字数增多,内含相对有深度,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较为丰富,而经过一二年级的积累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汉字积累,这时除了对课文进行深层次解读外,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专门的课外阅读,扩展阅读量,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并对所读文章发表看法、感想并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写作练习。

2.开展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

写作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如低年级的字词造句到高年级的作文练习。一、二年级时,教师应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词汇发挥想象力来造句练习,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语言应用能力。到了高年级,学生经过一定的语言积累,可以进行简单的作文练习,教师应经常引领学生深入生活,从生活、社会、自然中发现素材,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作文内容范围有许多,如:读后感、生活杂事、社会见闻、自然风光,最主要的是鼓励学生写出真实感情、真人真事。对于作文练习,教师不应过多地限制学生的写作,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掌握写作的方法后鼓励自由写作,以适应他们的思维发展特点。

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无论对于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应围绕语言应用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各项语言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全爱华.浅议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17).

[2]郝云霞.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小学科学,2012(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