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

多样化教学论文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从本质上看,教师要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因此,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乙烯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交流学习法,其目的在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获得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首先,教师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和乙烯的化学结构式推导乙烯所具备的化学性质.其次,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去验证小组得出的推论,并得到最后的结果.最后,教师对学生交流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自我探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借鉴其他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同时,小组中间的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过程,这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交流学习法,教师进一步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最后,教师必须明确的是,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其中,不仅仅教师能够教导学生,某些时候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还是以对乙烯的学习为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大家一起归纳出学习有机物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有机物的结构:可以用模型(比例模型和球棒模型)来加深对其空间结构的认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可以从其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来学习.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可以从其与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氧化剂、还原剂等不同类型物质的反应来探究和总结.因此,教师需要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自己获得的能力.换言之,教师需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借鉴榜样所掌握的先进学习方法,并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组织学生在学习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使班级所有学生能够掌握更有效率的方法,并提高自身能力.总的来说,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并提高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交流,对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推动有机化学教学的发展与建设.。来的污染,并且还提高了产率.最后,选择绿色的合成原料,阻止污染源,防止污染的发生.如果实验定的原料含有毒性、易挥发性,教师应当想法设法用绿色原料进行替换,如果替换不了,就减少用量并警示学生.

三、合成路线绿色化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实验内容基本都是相对独立的,为了覆盖所有有机合成实验的操作内容,实验过程往往造成资源浪费.把看似独立的实验内容组合起来设计出全新的实验步骤,一方面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实验的每一步,细心操作,把有机合成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减少了合成原料的使用,综合利用了实验产物,体现了绿色化学的原则.例如,我们可以用环己醇做原料设计一次组合式有机化学实验方案,首先用催化剂FeCl3·6H2O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再把合成物环己烯作为原料经过H2O的氧化和NaWO4/H3PO4的催化制备出己二酸,这样的做法深刻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节约了成本,减轻环境污染,为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处理三废绿色化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口腔医学中如颌面部解剖、疾病病理机制及特点等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但由于涉及解剖名词多、结构复杂、概念抽象、偏理论化等原因,如采用传统的图片、画示意图、照本宣科等授课法,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主观意愿与效率都非常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的特点,编制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如在讲解“面深部解剖”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逐层、逐个向学生展示各解剖层次中的重要组织及其毗邻关系,从而将复杂的解剖层次清晰、直观的表现出来;在讲解“表情肌”与“咀嚼肌”时,不但运用动画逐层显示各块肌肉,而且将肌肉的收缩与其功能也做出了相匹配的动画,这种生动鲜活的视觉形象非常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同样,在讲解“平滑面龋的解剖特点”、“龋病四联因素学说”时,也可采用相同的教学手段,逐层或逐个显示并讲解平滑面龋各层的解剖特点或龋病的各致病因素,这样的讲解逐层递进、形象鲜明生动,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虽然已经非常普及,但也无法完全替代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教具运用与形体演示等)。如果设计合理、运用得当,并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学生互动相结合,可显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安氏分类”的概念时,用硬纸板做成可左右移动的上下后牙列教具,根据不同位置的磨牙关系在教具上标注其属于几类安氏关系,在教师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教具自己体会安氏分类中磨牙的位置关系;在讲解“烤瓷冠桥”基本概念时,用硬纸板分别制作基牙、烤瓷冠、烤瓷桥等教具,让学生通过教具自己体会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形体演示教学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教师在讲解“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特点时,引导学生将双手放在面侧部,通过张闭口运动找到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并体会其作为左右联动关节的运动特点,又如让学生用小指指腹在外耳道前壁感受颞下颌关节的运动,体会颞下颌关节与外耳道毗邻的解剖关系,进而通过举临床实例向学生介绍关节的疾病与外耳疾病鉴别的诊断要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教具、形体教学等非语言手段,一方面补充了教学语言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在讲解口腔疾病的治疗时,由于操作步骤复杂、概念抽象,学生尚未接触临床,因而存在知识点难以理解等问题。学生往往只是在考试前死记硬背,考后大多遗忘,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给学生播放临床治疗操作录像,并分段讲解、归纳要点,可显著提高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兴趣,形成理解性记忆。在讲解“间接盖髓术”、“根管治疗术”等操作时,给学生播放临床录像,并及时分段总结,使学生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如将瓷贴面修复前后的牙齿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该项治疗可达到的临床效果,对贴面修复操作步骤的学习兴趣十足,再对临床操作录像进行分段讲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口腔科学的特点决定了口腔教学中必须不断强化形象化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模型、教具、录像、实物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充分发掘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兴趣

口腔医学中的基本概念繁多、抽象,通过类比向学生讲解,可显著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并增加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全口义齿固位原理”时,通过将两个玻璃板用水粘在一起的简单事例,引导学生体会大气压力在全口义齿固位中的作用,并通过请学生自己将粘在黑板上的真空吸盘取下的实例,让学生自行总结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在讲解龋齿的基本特点时,以1个中间腐烂的苹果为例,让学生体会龋齿病损色、形、质变化的病理特点。这些事例简单,易于理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口腔医学生学习的重点,但由于涉及知识点多,死记硬背很容易遗漏要点,如果能以临床上患者的主诉症状为例,引导学生自己归纳临床表现,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讲解“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时,以教师在急诊中处理的一位患者的症状为例,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急性牙髓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在讲解“颌面部肿胀”时,首先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电影桥段中周星驰因吃错食物面部肿胀的形象,使学生对面部肿胀临床表现有个整体认识,再进一步借助网络上网友自拍药物过敏面部肿胀全过程的图片,逐段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面部肿胀的临床表现。由于临床表现是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脑海中又有形象的图片辅助记忆,因此这样的授课手段较传统的“讲授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在传统口腔医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只是一台被动的接收机和存储器,老师偶有提问,也只是为了验证既定的结论或是为了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了学习效率。自主性学习是指培养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如在讲解急性根尖周炎与急性牙髓炎、牙周脓肿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去鉴别,然后让学生结合每个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分组讨论并归纳鉴别要点,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归纳点的问题;在正畸方案的制定讲授中,先将临床方案设计的整体原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根据具体临床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自己总结出治疗方案要点,通过课堂讨论,启发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解决问题。根据大家的讨论内容,由教员总结要点,以此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过程体验和感悟,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次授课观摩过程中,笔者体会是灵活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学生怎样学上,在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上下工夫,努力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讨论-解决问题-总结提高-增长能力”的良性循环。

4总结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特写镜头”原来是用在拍摄中的,即摄取人物面部、人体局部或物品细部的镜头,起强调和突出的作用。我们在影视艺术中经常会体会到这种以细节表情达意的妙处,如歌唱家的脸部表情、运动员的某一局部、渴望者的眼神、大道旁的一粒小石子、花瓣上的一滴露珠、空中的一抹霞光……通过这种手法使有人物形象血有肉有个性的,使场面更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手法,在文章开头直接设置特写,时文章倍添活力。例如,一学生在《感动》一文的开头写道:“老师,之河流鼻血了!”不知谁大叫了一声,安静的教室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正在专心致志听讲的学生们都齐刷刷地转过头来,用惊讶的目光望着我。右鼻孔鲜血滴答滴答地流到了本子上,我用手一摸,慌乱中又用手在鼻子上一擦,鼻子上下瞬间变得“血肉模糊”了,那模样惨不忍睹。老师急匆匆地走了过来,拿出餐巾纸,按在我鼻子上,还俯下身子关切地问:“你没事吧?快把头扬起来……”这种特写镜头犹如一扇明亮的窗户,可以一下子给文章射进浓浓的感情阳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材”源滚滚,文章新意浓浓

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道。”他的朋友这样,你的朋友也这样,他写的家乡这样,你写的家乡也如此。材料僵化,角度陈旧,布局落后,怎不叫读者腻烦?文章要有新意,教师可教学生这两招。

(一)重视阅读积累,与经典同行

要想与众不同就得“厚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例如,在阅读欣赏之后,可以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觉得好的名篇佳句、有趣的成语、谚语等。如果能端坐在位置上学着《新闻袋袋裤》的主持人有感情地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经典美文或佳句,那会更有效。让阅读积累成为一种习惯,练习时就能创意性地灵活运用或迁移这些好词句,为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让学生每阅读、积累一天,即获一份受益与乐趣。这是一种“巧借外力”的方法,因为借的“光”,不仅其警醒、激励、深化主题等作用大,从中还可以彰显出作者的文采。请看《乐观是金》一问的开头:“黑格尔曾经说过:‘乐观是人生的定点,它用闪闪的金色为你抵挡黑暗,未来就在眼前。’”用黑格尔的话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掷地有声。

(二)留意身边事物,和精彩握手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用创作,第一需要观察。”从作文的角度说,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生活好比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才会长流不竭。许多学生常常为没有东西可写而烦恼,其实他们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让他们多留意身边的事情,用心体会、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精彩无处不在。“一次小小的挫折,一次短短的停电,一张多变的脸庞,一次恼人的误会,课间学生间的玩笑,出门时母亲的叮咛……”都是他们随时可以写进习作中的素材。只要倾注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我手写我事、我心抒我情,善于探究,敏于发现,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同样能“出新”。

三、句子美妆,文章光彩夺目

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人靠衣装,美靠化妆”。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文章的评分,许多学生之所以写不好作文,大多因为词语贫乏,句法呆板,用词不当,行文啰嗦。语言没有文采,缺乏感人的力量。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充满语言的魅力呢?

(一)巧用修辞魔水,无招胜有招

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洒在作文上,就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运用修辞,最重要的是创意出新,要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教师在平时进行作文语言的训练时,可以强化一下修辞的运用,在行文的关键处多考虑一下:用修辞手法写这几句,是否会好一些?这样有意识地在文章里运用修辞方法,定能增色许多,就不愁学生写不出美文了。修辞中的比喻、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手法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孤独求剑”,只要教会学生适时出招必定大获全胜。用多样化修辞装饰,使作文语言娇艳,使文章更为出彩。

(二)善用幽默,妙语可连珠

语言幽默,让人回味。幽默的语言能愉悦人的身心,启迪人的智慧。在运用时不仅要幽默,更要符合事理。幽默不是庸俗的玩笑,幽默的语言中包涵严肃的话题,这样才能启迪读者。我们可以模拟他人的言行,用流行的话语装扮,使作文年轻活泼,在流行中求活。

(三)妙用诗句涂抹,移花接木显才气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提倡小学生要多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生活,多看一些诸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朝日新闻”“天下故事”等一些社会精选的好节目,这是了解社会的一条好途径。多让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生活,留意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有用武之地,用社会中的事实,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目的,达到语文教学效果。

二、创新情境模式,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在多样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成为利用学生灵活、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学生设计问题,通过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爱好提问不同有关学习内容的问题,并在问题中设计学生所学教材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在充满乐趣的课堂环境中轻松掌握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设计游戏活动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主要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思考有益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思考相关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对于学生认字,教师可以设计有关猜字谜游戏,使学生在设计字谜的同时深刻理解所学汉字的字形、字义,使学生领会到中国汉字的乐趣;在教材课本的学习过程中,安排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时,分组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表演话剧,并在排练过程中使学生更深层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二)组织比赛活动

小学生均具有争强好胜心理,希望做同班小伙伴中最优秀学生,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通过设计有益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促使学生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内容,灵活变换思维,勇于抢答。例如对于课文朗诵、生字默写、字词造句等知识,教师在课堂中提供比赛平台最终鼓励最佳获胜者。

(三)利用错误教学法

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认真听讲,只听取教师的讲解,不善于思考,教师为了改正学生的这种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出错,书写简单的错误汉字,使学生在纠正错误过程中加深印象,并寻求优越感,缓解教学的紧张气氛,激励学生认真听课。

三、结束语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小学生处于好奇心强盛的阶段,对于一切不了解的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多媒体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新奇的事物。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充满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拓宽小学教学的空间。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更加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课与思考。新型的多媒体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课堂气氛可以更为活跃,学生了解知识更为简便,从而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多媒体的运用也需要进行恰当的方式。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多媒体所展现的内容应当是紧紧联系教学内容的,这样才能保证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保持多媒体教学的实用性,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的同时得到更为深入的学习。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仔细的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容与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主要培养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让教师帮助同学深入的了解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并且让学生加深对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的认识。小学阶段的教学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抽象化知识进行形象化与直观化,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多媒体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播放视频音乐等,创设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感官意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例如:在教授古诗《寻隐者不遇》时,教师可以合理地安排古诗中的画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中的诗情画意,在课堂上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在播放图片中,图片上配有古诗的诗句,学生可以深入地感受到古诗所带来的意境,能够深入的了解古诗中的情感与知识。

二、创设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学习渠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的创设一些合理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告诉学生这对于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建立自己对于语文学习的独特见解,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修养。在课本上的小课文与对话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编造,变成一个简短的剧本,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表演;对话课文,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分组分角色朗读,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可以加强学生沟通能力与表演能力。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让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

三、结语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样化;探究式;多媒体式;角色扮演

对语文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可以一改传统语文课堂机械、单一的教学局面,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就在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进行探索,旨在改变当今语文课堂高付出、低收效的局面。

一、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语文新课改提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当今的初中语文课堂仍然是以应试教育思想为主导,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剥夺,学习个性被压制,始终是以被动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这导致课堂气氛极其死板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严重缺乏。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谨遵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课堂主人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索和求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时,我没有采取一讲到底的方式,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如,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几件事?这两件事相距二十多年,期间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合作解决。这样,通过设计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死板灌输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为本节课教学效率的大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多媒体式教学方式,呈现直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学科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所具有的种种教学优势,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文本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现出来,创设一种直观式教学情境,如此,既能为死板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知,从而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以《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词为例,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了诗作的四幅画面:老鸦依藤集枝图、小桥流水炊烟图、古道西风瘦马图、夕阳游子思乡图,同时,播放由费翔演唱的歌曲《故乡的云》,这样,在四幅画面的视觉冲击下,加上歌曲的音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首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学生也能深刻感受小令的意境美,对于学生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所蕴含的感情,为本节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三、采取角色扮演式教学方式,体现课程开放性特征,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无论哪门课程,都不应该将学生始终局限在死读书、读死书的牢笼中,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还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汲取,无法构建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体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活动,如,给学生分配好角色(范进、胡屠户、众相邻等等),然后将范进中举前后的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扮演活动加以点拨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各个人物的心理特点和形象。这样的活动新颖有趣,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故事情节,能深刻认识和感受到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一讲到底的机械灌输式教学方式,针对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知识观;教育教学改革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文化教育

随着现代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开始备受社会各界所关注。无数的教师们包括思想家、教育家都投入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中去,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育应该是所有人都享有的平等权利,这是世界公民普遍认可与接受的观点。所以文化教育应该是从人权主义出发的一种每个人都应该普遍享有的权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人类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群体组成的,包括受地域、文化、能力和喜好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正是这些差异才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更高的目标去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会使人们逐渐认识尊重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而且多元智力理论也提倡教育要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尽管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力能力,但是不同的人在各种智力中所表现出的现象是不同的。可能受遗传、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人在智力发挥方面会表现出不同风格特点,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认知方式。所以,教育应该考虑和尊重学生之间产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去认识世界,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习。文化教育和多元智力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育要尊重差异性,二者可以说是互为统一的。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总结出自己的学习认知方式,将多元智力理论教育很好的与文化教育结合,这样才能使教学赋予更深刻的意义。

二、多元文化教育中的知识观

加德纳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对多元智力和文化教育有着深刻的意义。他在定义智力时,特别强调了文化环境与智力的关系,认为智力是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关的,它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因此,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其智力组成和特点也是不一样的。要想使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必须要考虑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在现实的教育中,在不同人群的智力发展时,教师却很少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成绩不良。其实这是一种文化歧视,这种文化歧视会影响一些学生的智力发展,从而压抑了一些学生学习、发展的权利。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教育中是平等的,能在教育中实现自己最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弄清楚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人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就是让人们在文化背景下重新认识智力及教育,认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各自的生活、能力及学习法也是不同的。这种观点不得不使我们要重视学校教育是否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发展才能的平台。对于教育者,要从学生的文化背景出发,以新的观念去认识每一个学生,可以使他们从自己的文化为起始点,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理解生活中的事物。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倾向,不存在一种对所有的学生都适应的好方法。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随时变换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达到更加的教学效果。

三、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文化的理论背景相结合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多元一体教育;差异;多样;共识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32―06

在文化教育方面,我国民族教育长期以来重现代轻传统,重西方轻本土。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忽视――汉族传统文化如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甚。另一方面,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对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如何在汲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吸收当代国内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民族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摆在民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一科学论断高屋建瓴,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包括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我国当前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的缺位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一)我国当前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近代以来的我国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落后性,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向西方学习的高潮。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也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中国人开始的又一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运动。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文化的竞争。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文化发展方面却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想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的竞争力,既要有开阔的胸怀,积极学习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又要立足本国本土,汲取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却也给人深刻的启示。然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课程中反映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期望。近年来群众性传统文化教育热潮不断高涨。“孟母堂”事件固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却于此可见一斑。在全球化浪潮面前,如何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成为全球多元文化中有重要影响的“一元”,是时代摆在民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我国当前学校教育课程中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内容,不过基本上都是汉族传统文化。所以我国目前教育之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表现最严重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位――当然汉族传统文化的缺位也不容忽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教育,二是宗教场所教育,三是学校教育。当前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宗教场所虽然仍然对少数民族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它们对传统文化既有传承的一面,也有消解的一面,不再是传统文化当然的理想教育场所;宗教教育在如何适应时展方面,面临着诸多难题。由于学校课程具有文化选择、整合和创新的功能,因此学校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应该发挥主导性作用。然而我国课程政策长期以来执行中央集权模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能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不能从无意识的感性层面上升到有意识的理性层面,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国教育中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目前只有“双语教学”。而就是双语教学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据,《中国青年报报》:“在我国现存900多万满族人口中,会说满语的仅有黑龙江齐齐哈尔三家子满族村的一些老人,且已不足百人!这些老人一旦故去,满语口语将从世界上消亡。”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喜欢将子女送入学校,而是送入寺庙、清真寺等宗教场所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宗教教育。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1、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公民权利运动”,结果对种族族群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多元文化教育思潮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移民国家,发展到中国、印度等东方传统的多民族国家,成为一种世界性进步教育理念。少数民族文化等非主流文化在教育中的权利和地位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尽管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很有歧义的概念,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趋于一致:“多元文化教育应使所有学生(不仅是少数民族学生),不论其性别、种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包括学生自身所述的文化,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为各民族共享的国家主流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获得在国家主流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在本民族亚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

2、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点也适合于汉族教育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都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西方强势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都存在一个如何继承传统和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问题。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的传统文化教育,都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提出

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从提出以来,对它的批评就从未间断。最激烈的批评是多元文化教育可能导致族群的对立和国家的分裂。民族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与现代科技文化之间也存在矛盾,多元文化主 义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抱残守缺提供了理论支持,导致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张与矛盾。特另0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多元文化教育的这种双重钳制状态还没有破解良策。”从上述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来看,多元文化教育虽然在字面上只强调“多元”,但在具体内容上它既强调要帮助学生发展在本民族亚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也强调帮助学生发展在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乃至世界主流文化中生存的能力,因此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族群的对立和国家的分裂,也不会必然地导致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上述问题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缺乏一个能够全面整合与代表其基本思想的名称。孔子有句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论语・子路篇)片面的理论名称导致对理论的片面理解,从而导致片面的实践。

在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启发下,我国一些民族教育学者根据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一体教育在注重国家一体教育的同时,提倡和发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并通过这种多元的文化教育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通过国家的一体教育来确保少数民族享有现代教育的权利,增强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凝聚力。”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这个概念界定来看,与上述西方多元一体教育的概念界定并无太大的区别,两者都注意到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世界主流文化两者的辩证关系,重视这两方面的教育而不是“一边倒”。但是从字面上来看,我国“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在强调“多元教育”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体教育”,从而避免了对这一理论因为望文生义而可能产生的误解。

三、“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

“多元一体教育”既提倡文化教育的多元性,又旗帜鲜明地强调文化教育的一体性,从而避免了对这一理论的望文生义和片面理解。可是,“多元”的实质是什么?“一体”的实质又是什么?如果不对“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做出明确的界定,人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也还是会很容易地停留在字面上,过多地感受到“多”与“一”的对立而不是二者的统一,虽然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实践中,也会形成忽左忽右,忽“多”忽“一”的钟摆现象,容易走向某个极端。

我们认为,《决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使我们“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决定》为“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和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的必要性

1、为什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差异”包括“差距”和“异质”两个方面。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因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地理、经济等原因造成的差距性,也有因此而来的一定的异质性。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距是应该逐渐缩小直至消除的,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异质则不一定要消除――相互冲突的文化异质固然需要努力加以协调或消除,而有些文化异质并不必然导致矛盾和冲突,这样的文化异质不仅不应该消除,而且应该加以鼓励和发展。这种并不必然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文化异质性,就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要在文化发展和教育发展过程中承认差距,稳步缩小和消除差距,同时要包容多样,使各种民族文化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2、为什么要发展共识?

“发展共识”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文化之间要发展共识,以适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只有文化的多样,没有文化的共识,民族间和国际间的和谐发展就无从谈起,到处将充满冲突和战争。二是要发展对“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这一文化和谐发展观的共识,发展对“多元一体文化”和“多元一体教育”的共识。只有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社会共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多样”与“共识”的关系

1、“共识”会促进“多样”的发展

首先,“共识”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对差异和多样的承认和尊重。共识,顾名思义就是共同认识,它是不同认识主体在追求价值与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看法;共识的基本内涵和特性有:普遍共同性、求同存异性、妥协让步性;可以区分为不同的范围和层次:全球共识、国家共识、民族共识、阶级共识和个体共识。其次,如上所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共识。这样的共识不仅不会压制多样化发展,而且本身就主张和促进多样化发展。

2、“多样”也会促进“共识”的发展

“共识”是“多样”的重叠,“多样”越发展,重叠的面积越大,“共识”的范围越大,程度越深。相反,“多样”的发展程度越低,共识可以重叠的范围也就越小,程度也就越低。要不满足于低水平的共识,就要不断发展多样,从而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形成和发展共识。

3、“共识”要以“多样”为基础。“多样”要以“共识”为指导

没有“多样”的共识,就会窒息发展的源泉;没有“共识”的“多样”,必然导致冲突和分裂。所以要通过教育等途径鼓励和支持文化的多样化的发展,在多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又要以已经形成的共识指导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把已经形成的共识渗透到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内容中去。在“多样”的基础上发展“共识”,在“共识”的指导下发展“多样”。

(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促进“多元一体教育”发展的方法

1、通过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发展民族共识。要认真挖掘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共识性的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多元文化教育,进行中华民族共识教育: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 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自2008届毕业生起独立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至今已顺利完成了六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于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制度和规范已相对健全和稳定。教育部于2009年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学位论文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而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也于2011年重新修订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浙财院东〔2011〕93号),将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从单一的毕业论文(设计)改为学术论文、毕业设计(含毕业设计、作品设计、商业策划书)和调研报告(含调研报告、专题分析报告)。面对独立学院生源的特殊性,针对经管类院校专业越来越侧重实践性、操作性的特征,为了使毕业论文(设计)在本科生的教育教学中真正地发挥作用,独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的改革势在必行。

1 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面临的现状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现有27个专业,其中40%的专业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研究为辅,经管类院校专业侧重实践性、操作性的特征日趋明显,这就要求毕业论文(设计)也应适应专业的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独立学院而言,生源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学生毕业后的进一步选择,据统计,在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考研的学生仅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左右,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根据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要求,目前,毕业论文(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在第八个学期,八周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段正是同学们考研、考公务员、参加各种招聘会面临就业的关键时刻,传统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搜集资料,阅读文献,梳理知识,研究创新。学生往往会因为精力有限而将毕业论文(设计)草草了事,或者“剪刀浆糊”东拼西凑,而教师则不想耽误学生找工作而自动地降低要求。师生这样的行为往往使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流于形式。

目前,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毕业论文(设计)作为大学教育期间一个重要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传统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毕业论文(设计)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多样化与多元素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以满足创业教育理念的需求,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①

2 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的思路

2.1 建立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的质量监控体系

为使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使毕业论文(设计)的多样化改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健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的质量监控体系是推行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的基础保障。

实行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而不是通过改变形式,降低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让学生更容易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要保证过程和成果的真实性,真正起到考查学生真才实学的作用。②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各分院根据本分院的专业特点可选择其他形式作为传统毕业设计(论文)的替代选项,但选择的任何一种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形式都必须与其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为每个专业都制定相应的科学可行的规范要求和评价标准,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的实施细则。

2.2 注重指导教师选聘和培训

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挑战,现阶段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因此要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支持教师通过实践和理论研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

受大学扩招的影响,师生比严重失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要指导十几个学生的毕业论文,个别专业甚至更多,使得教师精力投入不足,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根据不同的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形式的特点,分批对学生进行指导,分流毕业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指导教师的压力。

要加强与校外企业和产学研实习基地合作,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等社会精英作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使学生尽早地融入社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适合社会需求的能力。

2.3 建立常态训练机制

首先,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必须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因此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仍然是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基础。学生在第八个学期用八周的时间储备专业理论知识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有较大的难度。

其次,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能力比较薄弱,学校只在新生刚进校的时候开展文献检索的指导,之后并未开设相关的科学文献检索和专业文献撰写的专项训练,导致学生资料整理能力较差,语言直白感性,逻辑推理比较混乱。③

因此,为了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的多样化改革,理论知识的积累,撰写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应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的过程中,而不是只限于最后一个学期。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城乡调查、阶段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第二课堂、课外实训、实验课程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储备专业理论知识,锻炼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能力,启发创新思维方式,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的“因材施教”。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截至2013年3月底,现有校外实习基地91个,基本都集中在杭嘉湖地区,各专业分布均匀。校内的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也已于2011年成立,现开设跨专业实训课程共三期,完成跨专业实训人数750人次。我院将继续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与校外单位的合作,通过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实践训练,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效结合,有利于学生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④

3 结语

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尚处在探索与实践的阶段,特别是对独立学院而言,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更能贴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能有效地解决本科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弊端。但是在改革初期,由于制度不完善,经验缺乏,教师和学生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选择非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不会很多。但相信将来,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一定会被教师和学生广泛接受,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注释

① 刘汉朝,陆璟.创业教育理念下高校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探析.2012.

② 叶臣,蒋亚南,林雪明.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实践.宁波大学学报,2012.5.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理论课;地域性文化;探索

前言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而笔者提出的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无疑是符合当下时局的能够改善思想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提出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背景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提出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有这样一句话“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若只由教育者直接向学生输送理论知识就结束的教学工作并不完整,还应当有后续就是实践的部分。如果将人视为树,那么理论教育就是灌溉,实践教育就是疏导和转化。教育者将理论以灌溉的方式灌输给受教育者,只是将理论变为了受教育者的工具而通过实践以后这些工具会被疏导并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习惯,行为。唯有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被接受,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应与世界接轨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国外优秀的德育理念,取其精华应用于国内的德育教育中,有利于实现自身的改革提高。如美国,英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虽然德育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一点上都是相通的,即重视实践。美国注重德育氛围的营造,会投入较多的资金去修建各种纪念馆、展览馆、公园等,以这些为依托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感受到美德,并且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美国高校志愿者随处可见。英国的德育重视“行为矫正”。新加坡也在不断完善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提出“六顺七结合”的理念。

(三)我国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独特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优秀的中华文明。这些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早已和地域的环境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这些独特的优秀地区文化氛围对高校思想理论的教学十分有利。

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采取在课堂由教师讲授,学生坐在讲台下听的方式进行,这样讲授的效果就使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差距,学生极易丧失学习兴趣,假如再有老师语言表述方式不当等情况的出现,极易出现教学敌对情绪。

(一)较多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据调查显示,许多学生消极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意识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追求利益才是立足社会的机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再好也改变不了工作岗位重利的局势,在这样实用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了学生休息或者学习其他课程的课。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任课教师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发展过快,许多思想内容的更新速度也快,但是我国许多思想理论教育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即使他们工作努力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而且有的老师只是追求安稳的教师生活,对教学工作得过且过,并没有当初进校的热情,他们的教案是几年前的,数据资料没换,讲课方式没变,这样的讲课教学效果从何而来。

(三)课程设计重复,课程内容陈旧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教材就是那几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这些课程对于高中是文科的学生来说没有新意,教材上大多重复高中的内容,而对于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这些枯燥的理论相对乏味,缺乏兴趣。再者这几门课程在内容上又有相互交叉重复的地方,学习起来就会显得单调无趣。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意义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缺点多的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必然更为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满足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创新有突破的新方式。

(一)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各地的高校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文化传承。并且高校学生群体素质较高,有较为强烈的创新意识,有能力对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当地文化进行创新,为当地文化增添活力。

(二)有利于丰富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提升高校学生品德素养

优秀独特的地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往往留有建筑、遗址、史实资料等载体,在课堂上老师对这些奇闻轶事、风景遗址等联系理论知识细致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增添学生的见闻,丰富理论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借由载体让学生感受到先辈们的优秀品德,激发心中的敬仰之情,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讲到第二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可以结合老师自己的经历,将自己去过的地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既形象又生动。

(三)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进现代化进程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精神和品德的塑造,用优秀而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去影响高校学生,可以增加大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加深高校学生心中的自豪感,培养学生与地区间的情感,吸引学生投身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中,培养出愿意、乐于为地方服务的人才,从而推动地区发展,造福社会,利国利民。

四、怎样将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结合起来

本文在前面的行文中论述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目的、背景及意义,既然这种方式这么有需求,这么有效果,各高校理当尝试,但是怎样去做,如何做好仍需要探索。笔者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一)科学技术进课堂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备,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人人会用,课堂上积极使用新设备、新仪器。在教学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第二章‘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三维立体动画、音乐、图片等载体将当地的优秀文化展示出来,放一些红军浴血奋斗的影视作品,唱一些激情澎湃的革命歌曲,如此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带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讲到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些PPT演示,展示一下自己家乡的变化,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师生交流。

(二)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多开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光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业余时间也应当利用起来,不仅要透过图片、视频看看当地的文化底蕴,更应该实地访查看看当地的民风民俗、景点遗址,查阅资料看看人民生活的变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实践活动,比如美术生,去高校所在地的名人故居或者纪念馆去采风,完成本门课的作业。也可以组织一些辩论和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谈谈时事,短期来看,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的理解,长远来说,有利于传播真理和先进理念,启发学生的思想。当然,这些辩论和演讲都要有前提,就是结合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将身边的历史名人、身边的历史故事以及身边的文化传统融合进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科书

前文中也提到过有关思想理论方面的教科书,数量少,内容乏味,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放宽选书的政策,一些古籍如《大学》、《中庸》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人物志等书籍供学生选择。还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如我校所开科目《历史文化名人略说》作为选修科目,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重点放在广东省的名人,这样就将地域性文化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部分拓展到教科书中,以例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理论知识。

(四)建立思想理论课教学的评价

奖惩制度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如让学生填写老师满意度调查,对教师的教案进行实时检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策略的实施。五、结束语我国各地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早已和地域的环境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如此独特优秀的地区文化氛围对高校思想理论的教学也十分有利。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在当地文化氛围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焦子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23):72-74.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教育理论;多元化意识;研究意识

理论是一种关于一件事物本质的体系,其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能够以概念的形式被确定出来。这种被确定的知识体系能够帮助人们明白某件事物该如何去处理,这样处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理论有抽象的、解释性的,同时还有一种是能够指导具体实践的。教育方面的理论一般被认为是能够直接实践的理论,不仅有理论知识,同时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师对于教育理论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在教学中具体操作,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学生更喜欢。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就必须不断培养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意识。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提升教育理论意识总结为以下四点,和同行进行交流,以期指正。

一、适应教育多元化发展,增强多元化意识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丰富以及我国和西方文化间的不断交流,教育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同时我们也会遇到较大的挑战。现代教育理论作为适应当今教育实践的基础,为了与时俱进,必然要跟随社会环境主流,增强多元化意识。因此,对于教育理论来说,多元化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选择。同时,多元化的发展也给我们的教育理论带来了挑战。对于教育理论的研究者来说,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对于多元化的理论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当出现新的教育理论时,更要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深入地去研究。

二、适应多视角研究问题的需要,增强复杂性的研究意识

当今社会中,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处于这个时期的教育对象或者教育形式都是极其复杂的。审视和研究这种复杂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正是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涉及人的问题都是最为复杂的,因为人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个体,想对每个人进行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的教育是最为复杂的,那么,需要研究的教育理论同样也是复杂的,如果我们按照研究其他问题的研究方式来研究教育问题就会比较单调。任何一件事物都不能只从一方面去理解,研究者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研究的事物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分析和研究。教育理论问题就是如此。我们只有不断地用复杂的思维对人的教育问题进行多角度、多视角的探析,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论,更好地探究人的教育的秘密。

三、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国际化的研究意识

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要求教育理论的研究者要有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研究意识,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研究者要站在国际教育理论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我国的教育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更好地为我国教育服务。国外的文化环境与我国的教育环境存在差异,其所产生的教育理论也是不同的,吸收国外的精华之处能够为完善现代教育理论增添助益,也能够将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来丰富和武装自己。但是这种借鉴不是无节制的照搬照抄,这样的“拿来主义”是不可取的,那样只会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四不像”,毕竟国内外的国情是不一样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习惯等也是不一样的,搬来的理论会导致我们“水土不服”。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民族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教育;理论

我给自己的这篇论文设定了两个研究目标,第一,对于新疆民族教育现状某些深层问题的探讨;第二,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思考。因此,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不属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式的研究方法,它得出的认识也不是为了提出对策,而是通过对目前建构或实践的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利用我们做的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获得的民族志资料进行研究,以力图形成一些关于民族教育的理论认识。对第一个目标,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在近半个多世纪中,新疆民族教育与内地教育之间的差距为何没有出现早期所预期的缩小,反而在最近20多年中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人们原来认为的基础薄弱和教育投入不足等因素外,教育本身是否存在着某些我们尚没有认识到的内在规律性原因。对第二个目标,我们提出的问题是,现有的教育理论是否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是否能够回答和解释这些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理论思维。

国内以往的民族教育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民族地区教育如何按照国家的统一教育体系标准进行建构和改革,理论上往往运用普适化(universality)的大教育理论来整合和规范针对民族学校和民族学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但是,引起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虽然国家和民族地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在过去十几年间,虽然民族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类似新疆这样多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内地汉族地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即使在新疆地区,民族学校的教育与汉族学校的教育也同样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呈现出明显扩大的趋势。这是否揭示,在民族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我们尚未搞清楚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民族教育本身的发展。本文依据教育人类学提出的一些原则和在新疆民族地区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探究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试图给予理论说明。

普适化教育理论与多元文化现实

讨论民族教育,应该首先搞清楚几个基本的概念。第一个是“民族教育”,目前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一般都认为民族教育界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特指除汉族外,对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教育大辞典·民族卷》,也有学者指出,中国民族教育是由“单一民族教育”和“复合民族教育”所构成,“单一民族教育,不仅指各个少数民族教育,同时也指作为主流民族的汉族的民族教育”;“复合民族教育,是指中华民族整体的民族教育”。哈经雄、滕星主编的《民族教育学通论》一书中提出了另外一种民族教育的界定性认识,他们指出:“民族教育是指对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动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的文化传播和培养该共同体成员适应本民族文化的社会活动。”第二个概念是教育,从上述关于民族教育的认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论者讨论的是“教育”,但是对于教育的认识并不尽一致,《教育大辞典·民族卷》所指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而《民族教育学通论》所指的教育则是一种人的个体和社会化和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手段,强调教育是某种“文化教育”,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任何教育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教育“。事实上,国内教育界在论及“教育”这个人类活动时,往往主要指的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育活动,这一点与政府的产业分类是一致的,而在论及“民族教育”时,往往指的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这和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分类是一致的。

在类似“民族教育”和“教育”这样一些基本概念认识上的差异,必然影响乃至决定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和教育实践的不同认识,由此也必然得出关于教育的不同理念和操作方法。同时,认识上的差异和操作方法上的不同,必然对教育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冷静地考察目前国内民族教育研究的事实和这种事实引发出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民族教育研究和实践,主要建构在普适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其主要的特点是研究和实践如何使各个少数民族的教育建构在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上,其中对学校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是核心。而这种普适化教育理论和实践,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民族群体教育中产生的效果与普适化的预期并不完全一样,以新疆为例,国家或自治区“普适化”的教学大纲在各个民族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主要地体现在汉族学生就学的学校教育和单一少数民族学生就学的学校(即大家熟知的“汉族学校和民族学校”)的教育之间,也体现在汉族学生就学的学校教育、单一少数民族学生就学的学校教育和汉族——少数民族学生混合就学的学校(即大家熟知的“民考民”学生和“民考汉学生”就学的学校)的教育之间。

罗列一些统计数据可能对支持上述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数据本身并不是唯一甚至主要的探讨问题的话语方式。认识的出发点仍然是教育实践出现的问题本身。比如,近年来新疆地区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特别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无法回避的现象,中小学及高等院校的教师们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学水平远没有达到大纲期望的水平,学生汉语水平不高造成获取信息的困难,因为与民族语言相比,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在提供信息和获取信息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第二,民族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县、乡、村学校更是如此;第三,社会在吸纳大中专毕业的劳动力资源时,对学生的语言水平(主要是汉语和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考虑比较多,而一般不考虑毕业生是来自民族学校或汉族学校,或是来自民族语言授课和汉语授课的学校,而是用“市场”认定的标准衡量学生的技能;第四,除政府部门和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外,国家规定的民族学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享有的“优惠政策”在市场经济中一般已经基本不起作用。上述这些或许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但不是深层或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这些被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定势”化的原因,思考的逻辑仍然是“普适化”的教育逻辑,其话语方式的表述和分析,仍然存在着缺陷,最主要的是它们忽略了民族教育中的特性,使用的仍然是“普适化”的认识和评价标准。

新疆地区民族教育的一个基本现实是,无论是教育本身还是教育所处的社会,在文化上都不是单质的。这是因为在这里,存在着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对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适应,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内隐于他们的观念和对世界的看法里。与中国内地相比,新疆地区文化的多样性特征非常鲜明,这也必然引出另外一个与教育有着直接关系的认识,即新疆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由此认识,在新疆这样的地区,多民族存在和多种文化存在的现实决定了它的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多元文化社会,在这个多元文化社会中,新疆多民族的教育,必然是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教育,也就是说,新疆地区民族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文化多元性,多元文化现实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是研究这个地区民族教育的研究者不可能回避的问题之一。

既然新疆文化多元性决定了它的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教育,我们就有了审视目前在这里普遍实践着的“普适化”教育的理论和教育目标的视角,即怎样认识各个民族的文化在民族教育中的多重作用;怎样认识各个民族文化中存在着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学习策略与“普适化”教育的理论和教育目标之间存在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怎样认识受各个民族文化中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影响所直接导致的教育实践呈现出的多样化特点,所有这些问题在既注的民族教育研究中基本上没有得到重视,而实际上它们是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普适化”教育理论有一个很明确的指导思想,即它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具有适用于一切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规范性特征。不能完全否定追求民族教育普适化的努力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因为教育普适化是现代以降全球化及其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普适化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与“国际教育接轨”从而使国家的教育实现现代化。然而,即使教育的普适化是教育实践的终极目标之一,我们也不能忽视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在教育过程中对民族教育实践的影响。作为一种话语方式,无视文化多样性影响而追求民族教育“普适化”的结果,至少在理论上存在缺陷,这是因为,教育是人的实践,教育学是人的科学,人有其生活与立场,有其生命痛痒亲切的所在,这些都体现在特定群体的文化中,人类群体按照自己的文化规则生活着,而文化的传承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否定人的实践,否定人的实践中的文化差异,“普适化”的努力只会使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远离由文化规则制约的行动与实践,并建构出一种居高临下的话语方式——教育学这个有关人的实践的学科高居(远居)于人的文化之上——这种“普适化”的话语方式不仅是有缺陷的,由此引发的实践也就具有了一种破坏性的特点,因为存在的文化差异性被忽视了,不独被教育者的文化身份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教育实践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亦被架空了。

民族教育特征的再认识

教育学中的“普适化”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主要是学校教育,而教育人类学把教育看作是存在于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虽然近年来教育学的“普适化”教育理论也开始强调教育存在于人的一生之中的认识,提出了“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概念,但是强调的重点仍然是通过学校教育或类似学校教育的途径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承认教育学和教育人类学对于诸如“教育”、“学习”等概念认识的差异,对于考察民族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转贴于 首先是关于“教育”的认识。教育学虽然也一般地承认学校教育不完全是一个人教育的全部内容,但是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或是教育实践,都把学校教育看作是最重要的教育实践过程。对于这一点,只要翻阅冠之于“教育研究”或“民族教育”题目的文章就可以得出结论。

“普适化”教育理论研究,一般不考虑接受学校教育的受教育者本人在进入“正规学校教育”之前的文化形成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获得的学习理念和策略,而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如何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揭示出,社会中个体的人“有文化”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对他“漏化”(enculturation)的结果。“濡化”是特定社会的个体的人获得这个社会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个体的人不仅通过家庭和社区习得了自己民族或族群的文化,也习得了如何“习得”文化的方法和思维。对于一个国家内的主体民族,学校教育和他们的文化存在着明显的亲和力和比较多的一致性(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地域和城乡之间差异对这种亲和力和一致性产生的空间和时间的差异影响),这种亲和力和一致性通过学校教育语言——国家通用语——而得到加强。认识这一点可能有助于认识我们探讨的问题:受教育者在进入学校教育阶段之前已经“有了文化”以及“具备了学习理念和学习策略”,主体民族儿童通过学校教育前的“濡化”获得的文化和国家“普适化”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文化基础之间具有比较相近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受学校教育前的“儒化”形成的学习策略与“普适化”教育目标要求的学习策略之间的“鸿沟相对比较小。教育人类学把学校课堂教学看作是学习者“濡化”过程的继续,与家庭和社区的“儒化”相比,主要的差别是教育生态环境的差异。同时,教育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受教育者在进入学校教育阶段之前已经“有了文化”以及“具备了学习理念和学习策略”这样一个事实;同样,按照教育人类学的观点,各个民族或族群的认知方式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会对学校受教育者的学习思维和策略产生重要的影响,即使这种影响是内隐的。庄孔韶先生主编的《人类学通论》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凉山彝族地区,很多教师对现行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第八课“谜语“的讲解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收效甚微。罩在“谜底”外壳那一层又一层朦朦胧胧的“迷雾”,对于见识相对狭窄的山村孩子本身就是一道难度的险关,漂浮在字表面上的一句句白话意思,对于不通和稍通汉语的彝族孩子也成了难以逾越的道道鸿沟。如今,26岁的汉族教师车金明站在讲台上,面对42个不懂汉语的8、9岁孩子,先用彝语说了一则由祖宗传下的、关于一种木工工具的谜语“者乃衣木者,都乃足此都”,学生们都兴奋地猜这“吃时从肚子下吃进去,旯时,从背后旯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反应快的孩子举手回答:“世约(即刨子)”。教师及时地用彝语讲解从描写事物具体特点到猜出具体事物的问题“谜语”,并引入正文。

这个例子说明,教育人类学力图阐明的民族教育中文化的影响不是抽象的,它存在于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和实践行为中。在过去几年里,新疆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者通过深人民族地区,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社会实践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出,以往的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忽视各个民族教育思想和学校学习者已经形成的“认知方式指导下的学习策略”的缺陷。假如我们说目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落后,虽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研究对各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存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教育方式的文化机制所知不多,而过分强调沿用“普适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造成了削足适履的后果。

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与特定民族的认知模式、文化特质、教育理念和儿童在儒化时期形成的学习方法有着多层次的互相制约和互动的关系。如果多民族地区教育过分追求普适化的学校教育,那么就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弱化或中断这种关系,造成的结果是,致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处于一种“文化焦虑”的状态,这在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明显。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视角

近年来,国内民族教育研究者比较多地探讨了民族教育中“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问题,并且对此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索以及对对民族教育的借鉴意义和作用。在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有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国际主要矛盾焦点的深刻背景,也有着西方多民族国家里出现的民族文化复兴运动高涨的背景。在已经形成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中,下面几种具有代表性:

英国教育家詹姆斯。林奇(James

Lynch)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在多民族社会中满足少数民族群体和个人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等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和教育需要的平衡,在认识各个民族群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文化宽容。

美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詹姆斯·A·班克斯则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学校教育做重大的改革。使来自不同族群(ethnic

group)群体的学生获得学业上的平等机会,由此他提出多元文化教育应该为提高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的教育素质而做出贡献,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改革,改革不仅限于课程,而是涉及到诸如学校体制和教育环境的改革过程,核心问题是使不同文化群体的教育利益和要求通过改革得到尊重和实现。应该指出的是,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不仅仅限于民族教育,而是包含了包括民族、种族和多个群体(如妇女、残疾人等)在内的教育。

而在我国研究者中,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讨论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文化的大背景视角理解和研究“多民族文化教育”或“少数民族教育”的问题。

由于国内外研究者本身文化背景的不同,尤其由于研究者个人学术和专业背景的不同,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涉及到的几个关键概念的认识和表达,如文化、民族和教育等,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目前尚没有一个为大多数研究者共同接受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由《民族教育学通论》一书提出了一个新的界定,指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集团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不同集团间的相互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共同平等的‘异文化间教育”,。在论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时,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文化,并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理解”列为第一个目标。这些研究成果有益于我们认识中国多民族社会中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认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民族教育的意义,有几个基本点需要廓清。第一,多元文化教育不仅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生命历程中的教育过程;在民族教育研究中需要特别重视一个群体的早期濡化与现代社会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断裂问题;第二,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中,“文化”传承具有特殊的意义,多元文化教育应该承担两种文化的传承功能,即特定群体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特定群体所在国家的文化的传承。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传递功能的同时,也要担负传递各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这种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成员,而且也包括主体民族成员。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观点从民族教育的角度认识就具有了新的意义,既然是“多元”,那么每个民族的教育应该承担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功能,既然是“一体”,那么各个民族的教育也承担着传承国家文化的责任,偏废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使教育本身“非文化化”,甚至会引发矛盾乃至冲突;第三,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既是这种教育实施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普适化”的教育理念由于追求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的“普适化”而忽略对参与教育过程的各个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价值的理解和尊重,忽视各个民族知识体系的存在,把各个民族的知识体系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这种偏向早在20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受到批评,被认为是西方中心主义思潮在教育领域话语的体现;第四,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与“普适化”教育追求的能力培养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许多论者都指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文化”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也说明,在民族聚居地区的学生,到了一个多种文化存在的地区学习,文化适应,或是对异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文化环境适应的能力相对比较弱,“文化不适应”可能是造成他们在学校学业成绩差的原因之一,过去的民族教育研究对此很少深入探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我们调查获得的资料说明,这种能力的培养从早期家庭、社区浦化教育就已经开始,在多民族地区,儿童的认知过程中就包括了对“他文化“的认知。问题在于学校教育如何使这种认知过程继续下去,并逐步引导他们把已经形成的“跨文化认知”意识(intercultural

cognition)转化为“跨文化适应(intercultural adaptability)”和“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能力的形成上来。

新疆民族教育的实践和实地调查获得的大量资料说明,类似于新疆这样的多民族地区的教育,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的特点,而与国家“普适化”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相比,这个地区的民族教育既有与“普适化”理论和目标相一致或相适应和相似的一面,也有基于多民族社会和多元文化实际存在的自身特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于我们反思和认识新疆地区的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了一些新的理论视角。

跨文化交际教育

多元文化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存在,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了跨文化的特征。从特定的角度认识教育,作为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人类交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交际行为的教育在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具有跨文化的特征,跨文化教育在人类历史上是存在很久的现象。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术界就开始对跨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尽管由于研究者所处的社会制度、教育环境和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念、立场等存在巨大差异,但是,提出的理论和进行的实践对于我们认识多元文化社会的教育仍然具有借鉴作用。

跨文化交际一般指在两种文化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跨文化教育则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之间进行的教育。文化接触、文化移入是产生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基本条件。多元文化在多民族地区的存在,为人们的交际活动提供了跨越文化的场景,人们交际活动的很大一部分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认知异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体验“异文化”的个体和群体表现出来的认识方法、情感和行为方式。并且逐步地把这些认识和体验内化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体验和认识“他文化”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认知因素。这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跨文化教育基本的过程,交流成为教育过程的基本平台和条件,跨文化教育事实上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进行的。在这里仍然需要指出,“普适化”教育理论同样忽视了多民族地区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所具有的特性。

我们提出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概念,首先是指多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在多种文化的信息输出者和不同文化的信息接受者之间进行的,家庭、社区和学校对学习者(广泛意义上的学习者)的教育(无论是早期的儒化教育,还是在社区的文化习得及在学校“正规”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在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在接受自己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耳语目染”地接受着“他文化”的教育;其次,跨文化交际教育概念认为,由于学习自己的文化和认知“他文化”,大都是在交际过程中进行的,教育本身就成为了跨文化交际最重要的渠道和实践,民族教育应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接受多种文化信息(包括学校教育提供的信息)的规律和方式;第三,它强调跨文化交际教育应该给学习者提供认识和理解“他文化”的理念和方法,逐步地培养他们对异于“己文化”的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不仅如此,教育还应该使这种理解和尊重贯穿于完整的和可操作的过程,使学习者能够通过多样的学习增加有关知识和信息,学会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善于从不同文化中汲取知识,掌握知识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方式;最后,跨文化交际教育概念主张实现多民族地区的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使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的环境,形成跨文化适应和交际能力。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课堂实录】

(一)从感性现象切入

师:下面请同学观看两段视频:视频(一):西方拳击比赛;视频(二):中国太极表演。(师生一起看视频)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西方拳击和中国太极带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

生:西方拳击充满暴力,柔性缺失,刚性有余;中国太极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生:西方拳击视觉冲击力强,中国太极更能给人审美享受。

师:回答得很好,两位同学都能从现象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

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文《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从文中或生活中找一找中国与西方还有哪些不同的文化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归类。

生:在绘画上不同。中国以水墨画为主,画面意境深远,西方以油彩画为主,富有色彩视觉冲击力。

生:在音乐与舞蹈上不同。中国古典音乐中透着一股柔美,西方霹雳摇滚现代感极强。

生:在建筑艺术上不同。中国方圆别致,西方庄严肃穆。

生:民间活动不同,西方表现出肉体的沉醉,擅长挑战生命极限,中国注重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二)追溯思维根源

师:这些是摆在作者以及更多人眼前的文化事实。作者针对中西诸多不同的文化现象,做出了怎样的理性分析?为什么中西方的文化现象会出现诸多不同之处?

生: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在宏观的视野下考察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并加以比较”。最后“在比较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西方文化在感性与理性的两极最为发达:在感性一极,表现为体育活动;在理性一极,表现为科学活动。与之相反,中国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两极都不发达,而发达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艺术和工艺。”这是作者对产生中西文化现象不同的原因的高度概括。

师:你回答得很好。形成一个观点有一个复杂思维过程。从观点的雏形到观点的成立,往往需要自我不断的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再现这个过程。但是,研究的视角,立论的大前提或者研究方法有必要予以交代。

(三)把握论证的有效性

师:另外,作者这个基本观点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作者让更多的人理解他的意思,他是如何做到的?

生:作者把文化资源比作“矿藏”,这样中国与西方都各自有“富矿”。西方的“富矿”在感性与理性的两极,中国的“富矿”在感性与理性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地方。通篇都采用比喻论证的说理方法。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到位。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将这个问题论述透彻的?

生:作者立足于这个基本认识,在比较中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针对西方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的极度表现,作者先交待其存在的优势之后,再交待其弱点。针对中国,是先交待弱点,再强调其优点。

师:关于这一点,请大家在课文中画出表明论证过程的一些标志性词语。为什么作者不先交待西方的弱势后再阐明其优势,先交待中国的优势进而指明其弱势?又为什么作者不先交待中国的,再交待西方的。

生:这与作者的落脚点有关。按课文的行文思路,自然地推出了中国也有它的优势在。这为后文说明对待中国文化现象的态度做了铺垫。

(四)探明论述意图

师:作者为什么要引导读者密切关注中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

生:首先要增进对西方与中国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西方文化固然有其强项,亦有其弱项;中国文化固然有其短处,亦有其长处。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应该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之更加丰富、更加健全。”其次,要重视并弘扬文化传统。

师: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把握住意图很重要。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论述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主要针对“我们在文化问题上常常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意在让更多的人增进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识,弘扬传统文化。

师:阅读以下文字。比较一下,看看你更倾向于谁的观点。

陈炎认为西方的艺术由于受理性冲动的影响而被科学化,或者由于感性冲动而被体育化,从而多少失去了艺术自身的特点。然而,王雷认为艺术本来就是内心思想和情感冲动的外化,没有冲动,何来艺术?陈炎认为西方的优点就在于两极体现在感性的冲动和理性的冲动上,是一种肉体的沉醉和精神的沉醉,而中方恰恰是两极薄弱,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王雷则认为没有两极,何来中间?没有感性和理性的充分发育,怎么会有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交融?中国人既没有肉体的沉醉,又没有精神的沉醉,只有一堆在现实欲望中蠢蠢欲动和苦苦挣扎的肉体和精神的混合物。

生:两者都有道理,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陈炎从历史的高度宏观地把握中西文化的不同,是大文化背景下的比较。王雷则从现实出发,立足于当下。

师: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这一点你做得很好。

师:作者阐释任何一个观点都是有意图的。因此,作者在尽量充分占有感性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正确,论证有力。基于一个基本事实,这是展开论证的大前提。观点从现象中来,再到现象中去,这是论证的基本思维过程。

【教学评议】

这节课论述类文本教学内容是明确的,教学方式是自由开放的;学生的能力训练点是正确的,学习活动是多边有效的。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考查:一是“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二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其中,“教什么”往往决定着“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学什么”决定着“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

(一)教与学内容的确定。《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资源》这节课在围绕什么内容展开?很明显,整节课都在围绕“不同”二字展开,这个“不同”就是这节课的“课眼”。从教材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从标题到文本内容无不阐释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的“不同”问题。这是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来看,读懂并理解课文的核心内容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任务。对论述类文本来说,中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显得格外重要。出现理解上的任何偏差都是不允许的。由此来看,教学围绕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的“不同”推进课堂,是理解的前提,这些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合理科学的。同时,这节课还在解决论述类文本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为何不同,为什么要写它们之间的不同。这就是论述类文本论证的问题。这是课堂“教”与“学”内容的核心所在。教与学内容就是“航标”,先有了准确的“标”,这样,课堂教学就不会偏离航向。

关于“标”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作者写论述文的目的是什么。学者陈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表达他对中国和西方文化资源的看法,就这个问题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就是对话。要有效对话,首先要做到观点明晰,其次是观点要站得住脚,即观点有效的问题。他的观点是怎么来的?是对中西文化现象以及文化资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得出来的。其次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教学论述文干什么用?学生要能读懂论述文,还要跟着学学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阐释自己的观点。

这节课“教”和“学”内容,按论述类文本形成的思维过程推进,由“现象”而“观点”再“结论”。这一点探索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在这节课上这个思维过程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刻,还需要强化。

(二)教与学方法的选择。目前,论述类文本教与学为什么一直困扰着老师与学生?这与教与学方法的选择不当不无关系。合适的教与学方法应该达到两点要求:有效与有趣。这节课基本上做到了这两点。

1.“问题式”教与学——“有效”。论述类文本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能解决问题。问题导向课堂的进展。这节课设置了一组递进有梯度的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问题式是适宜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写作论述类文本特别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与推理性,写作的时候实际上潜藏着自我提问的思维活动过程。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该解决问题。本节课大致设计了以下几个中心问题:

西方拳击和中国太极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引导问)

你还能从文中或生活中找出哪些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现象?(推进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文化现象?(原因问)

作者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资源?(结论问)

比较陈炎和王雷的观点的不同,你赞成哪一个,说说理由?(探究问)

这一组问题按顺序推进,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现象到本质。实际上这体现出了一种思维过程,或者说是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从现象出发,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形成观点,得出结论。这是由“感性”而“理性”的过程,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这与文章的行文思路又有所不同。文章是总说观点,再比较、例证,最后得出结论。

2.合理运用教学素材——“有趣”。教学从两段很具有吸引力的视频材料切入,这样,使抽象概括的社会科学论文轻松化,直观化。视频媒介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作为教学的跳板自然妥帖,如果在教学结束时能对视频材料再做个性化的深层次阐释,可能效果就更好。论点来自于现象,从根本上说要能解释现象。另外,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从生活当中找材料,也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这样拉近了论述文与人们实际生活间的距离,至少不会觉得这类文章面目可憎。还有,增加拓展问题,以别人的不同观点来引发学生对论述文本内容的质疑,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意识。有不同观点,就容易形成思想的交锋,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问题。

3.教与学效果的验证。从“教”的效果来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集中火力解决问题。解决“不同点是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怎么样”等问题。层次感、结构感、思维力都比较强。这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全由“不同”这个课眼来统领而形成。

从“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参与度比较高,阅读与思考的积极性充分表现出来。这节课,学生除了理解作者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之外,还学习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问题过程。当然,一种思维方法,需要不断强化,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这需要老师适时训练,不断总结与提升。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多样化;行动学习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273

1国内外现状

毕业设计是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系统检验和评价,能衡量本科教学水平,锻炼学生研究能力。然而,单一模式的毕业设计一方面未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差异,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方面成效甚微(江燕红,2014)。其中对单一模式毕业设计的批评主要集中在:选题脱离实际、教师难以关注、学生无意作为、答辩流于形式与抄袭造假严重等(饶家辉等,2014)。有学者提出应废除本科毕业设计,但教育界和学术界对“不应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观点”已基本形成共识(胡成,2011)。因此,为了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本科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是必然趋势(武云亮等,2013)。2009 年10 月,四川大学率先公开决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多样化”。随后,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等都相继出台了本科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文件。

2校内现状

我校会计学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与江苏省品牌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较高。最近学生人数激增给传统模式下的毕业设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一是分散实习难以获得符合要求的财务数据;二是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增加,工作量增大。三是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进行学术性毕业论文写作。综上所述,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在会计专业势在必行。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不等于宽泛化,因此,需要全新模式带动形式多样化的毕业论文达到预定目标。

行动学习法强调学生要组织学习团队,采取“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研究解决问题―展开实际行动”四位一体的循环学习方式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国外高等教育中有大量的硕士课程把行动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2009―2011年,应用于业界和硕士层面。目前,行动学习法应用还不多见,具有研究价值。

3实施方案

3.1毕业实习基地多样化

选择实习基地的首要条件是实习单位符合毕业设计要求,具体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良好,具备接纳实习生的能力;存在突出的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可提供毕业设计所需财务数据;具有长期合作的基础。为保障实习基地的长久性,校方应结合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力促合作共赢。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繁忙的年报审计时段,可安排学生前往协助审计工作;对于企事业单位,校方可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服务。

3.2毕业实习分组多样化

毕业实习采用集中实习形式,每家实习基地安排一组学生。根据学生前三学年加权平均分排名,结合固定实习基地的数量进行实习分组,确保在各个实习基地进行实习的学生调研水平较为平均,达到良好的行动学习法教学效果。

3.3毕业论文选题多样化

毕业论文可采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财务分析报告、财务风险评估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类型。选题时,采取学生自由选择与指导老师参与协调相结合的方式,同一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不得相同。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习基地的行业特点,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与企业员工、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最后,对实习单位的特性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3.4毕业论文指导多样化

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按照毕业论文类型重新分组,然后按类型重新安排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分类根据其研究领域确定,保证对学生指导的专业性。对于计划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原则上,毕业设计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师从同一位导师,从而保证学生课题的延续性和前瞻性;对于直接工作的学生,试行双导师制度,校内指导老师从理论知识和报告写作等方面进行指导,校外指导老师从选题和项目实施方面给予帮助,并定时安排小组成员集中讨论。

3.5毕业设计评价多样化

毕业设计采用以下方式考核:

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学习态度,参与讨论情况,查阅文献、翻译文献、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定平时成绩;②教师根据实用性、逻辑性、分析能力、自主完成情况匿名评定分析报告(论文)成绩;③学术论文逐个答辩,其他类型分组召开研讨会,评审组旁听打分;④毕业设计成果创新点突出、被企业采纳或分析报告(论文)在正规刊物发表等特殊情况可得到额外加分。

4结论

行动学习导向的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1)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自主选择毕业论文类型以及实践论题,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够与现实状况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创新能力。

(2)能大幅度提升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在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背景下,只有一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撰写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学生较少,指导老师也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指导,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

(3)能够加强学校、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促进三个主体的协同发展。基于行动学习导向的毕业设计(论文)是以企业具体项目为主体,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研究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够促进学校、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促进三者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江燕红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模式[J].创业财务规划书:财会月刊,2014(3):121-123

[2]饶家辉,张乃生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5):100-104

[3]胡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悖论与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33-36

[4]武云亮,丁宁,袁平红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形式与选题研究――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6):43-47

[5]Nahal AnitaMoving to improve graduate education on an international level[J].Diverse: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7(24):20-52

[6]陈吉凤,侯力纲,刘春晖“案例”助力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变革――第四届中国 MPAcc 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3(2):91-93

[7]盛明泉,翟胜宝会计专业硕士(MPAcc)培养方案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1(9):120-128

[8]程小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实践与思考――以铜陵学院会计学院为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91-92

[9]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8):11-17

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作业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物,它既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深化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促使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形成和完善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有一些教师尝试进行新型的作业设计,但只拘泥于零散、局部的研究,尚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体系。因此,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改进语文作业在设计上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将多元智能理论积极引入到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理念中去,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座桥梁,是值得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课题。

一、多元智能的含义

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选用的智力方式都不尽相同,因而学生的知识表现特征也就会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形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个体的差异,公平地看待全体学生,并尊重每一位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语文作业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注重差异性,树立相信学生的作业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拥有七种或七种智能以上的潜能,只是程度上有差异而已,如果有适当的客观条件刺激再加上个体的主观努力,每位学生都能成才。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作业设计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注重多样性,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业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个体向着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发展的方向努力。因此,教师应当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个体智能的不同特征和可能存在的潜质,根据学生个体特点设计作业,多改变些作业类型和方式,吸引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地完成每一次的作业。

(三)注重开放性,树立个性化、重过程的作业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有“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差异。因此,作为教师要讲究作业的个性化设计,提倡区别对待,设计“分层作业”。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不能只片面地关注结果,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一)多样化作业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语文教师根据学生智力的多元化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

1.作业内容的多样化。

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注重联系生活,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其内容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可以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设计:端午节到了,让学生思考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并以各种方式书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再如教师可以设计作业让学生找找广告牌、电视剧等出现的错别字等等。

2.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作业形式是开放的、丰富的,学生应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除了常见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等形式外,还可以引入几种新的作业形式:分层作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践作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作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探究作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例如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之后,可以进行这样的作业设计: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眼中的雪或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出发,写写生活中的景物。

3.作业评价的多样化。

作业评价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种评价体系。首先评价标准要多样化,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其次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改变传统的对或错,分数高低的评价方式,以独特有实效的评语来代替也是不错的方式;最后评价主体要多样化,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总评等多元评价。

(二)情境化作业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在智能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智力也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提醒中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尽可能地创设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比如在教学完朱自清的《春》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总结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是什么样的?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春天是什么样的”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但“饱含什么感情”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学生并不容易把握。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作业情境。一方面,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关于春天景色的图片,并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用课件展示春天的诗句,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专题作业设计

专题作业是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来的,是基于主体性教学活动而言的。专题活动常常是跨学科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既要动口、动眼, 又要动手、动脑, 既要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又要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因此,让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如学完《中国石拱桥》《桥之美》,可组织学生探究“家乡有多少桥”,并了解这些桥的历史渊源、桥的结构;学完《大自然的语言》,可要求学生课外进行一次物候观测,做好记录,再写出相关文章等。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