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1篇

就必须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潜在能量,就是每个学生的潜藏的智慧,才干和精神力量;使每个人真正的生命源泉;是真正为自己所拥有的无价之宝。只有当教师真正树立了正确的德育观和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才能把学生当成财富去挖掘而不再当成负担,当然,也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想办法把学生的聪明才智都挖掘出来。实际上,学生的才能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表现在几张试卷上。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造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条件,引发他们多方面的创造力和潜在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充分地发挥展现自己的才华。一旦学生的才华得到开掘和展现时,他们和以前就会判若两人,就会将极大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学习,工作及一切活动中去,并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力量和才华。同时教师还有及时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长,为他们及时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现。这样不仅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且使他们在群体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承认,随之他们和集体也就能融为一体。从他们的一系列实践中去充分体现出个体与群体,个性与共性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能使他们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是千人一面,一样的思想,一样的行为。恰恰是个体独特性和创造性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生画面,并促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简而言之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在能量,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独特性更充分,更完善的表现出来,并不断使其“内化”。“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就是潜能的最终展示。

二、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就必须献出自己的全部爱心忠诚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热爱学生。我们经常讲的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只有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爱学生本身就是检验教师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师德教育的本质内容。热爱学生最起码的一条就是献出自己的全部爱心。这种爱应如同父母一样的爱,或者是高于父母之爱。这种爱是高尚,纯洁,无私,博大的,是人间其它的爱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更深厚,更高层次上的社会意义。这种爱,笔者认为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要对全体学生都热爱

对每一个学生都要高度负责,不能有所偏爱。对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或品德有缺陷的学生,更要加倍的关心,绝不允许有任何歧视。

(2)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思想品质,文化知识,劳动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引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是他们潜在能力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要严格要求学生

古语说“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同时,要注意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4)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导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24-04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较为自主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延展和补充。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类民营性高等院校,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以及办学理念上,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规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较小,办学理念上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同于普通高校在专业学术理论上对学生的更多要求。独立学院更强调对学生在“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等方面的培养,强调自身办学的专业特色和民营高校自主性较大的管理风格。因此,在独立院校这一片“教育特区”,在大学生教育及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更需要行之有效、完善成熟的教育教学制度。

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措施,这一制度不仅解决了教师授课与对学生管理的脱节问题,更发挥了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人文情怀涵养等方面的导师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是一支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

一、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与必要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在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特殊性,这一“教育特区”内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成为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地方。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优秀德育导师队伍的过程是培养独立学院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过程,更是提升这些教师职业素质、德育品质、人文涵养水平的过程。因此,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育导师制度更是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保证从这一“教育特区”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的德育、人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1.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德育导师制度不同于普通高校实行的学业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度既继承了西方早期教育发展中的导师制,也发展了我国普通高校学业导师的优秀因素。德育导师制度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的一种全过程关注、帮扶、督促、教育和管理,而且是对青年大学生在数年大学生活中的德育素养、人文涵养、思想政治理论的养成与提升。如果说独立学院侧重于职业技能、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德育导师制度则在这一类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保证这些学生的“德才兼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育为先”是实现教育本义、保证教育方向正确性的必然与必要。德育导师制度成为独立学院为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量身打造的一种培养机制,是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自身的必然与必要。

2.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定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独立学院树立的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德育导师制度是保证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伦理道德和品性的重要措施。德育导师制度是实现培养和提升青年学生“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君子之风”,这是德育导师制度的重要使命。德育导师制度对德育导师的要求,不单单是对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课后辅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不仅要具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德育、人文、思想品德等“软实力”方面的素养以及联系、组织、管理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德育导师不是代替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更不是重复宿舍管理员的职责,而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后,为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在思想道德修养、理性思维、人文知识的情怀和品性涵养上,与学生深刻、广泛地探讨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培养独立创新的思维,顺利并高质量地完成大学学业。一支专业水平过硬、思想政治理论觉悟高、德育人文修养深厚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成功的关键。

3.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独立学院在办学与管理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它们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向与水平的体现,更是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稳定、教育教学优质的保证。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建设的关键。因为德育导师的质量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性与完善程度的关键。德育导师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来担任。这是因为德育导师不是学业导师,不仅要对大学生的学业、学生生活进行指导与管理,还要关注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人文素质涵养、人格品行提升等方面的指导与管理。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中,与学生在德育、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知识等领域的交流最多,对学生的状态最了解。这些教师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也使他们成为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的最佳人选。

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职业水平直接延伸到课堂之外,与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加强了在课后课外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德育素质、人文涵养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问题。在德育导师工作中,这些教师不仅巩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而且加强了自身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人文情怀,为独立学院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必要途径。认定德育导师资格,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内容,实施德育导师考核机制等,是德育导师制度的基本内容。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德育导师必须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担任。这种任职资格确定的理由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任务内,接触、熟悉、指导、管理学生的时机最多,条件最便利,影响最大。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哲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对学生影响深远。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养深度,是青年学生衡量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尺之一。德育导师关注学生的思想理论动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些职责内涵要求德育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最合适的人选。

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在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德育导师制度成为必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措施,德育导师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所有中青年教师担任,并且将德育导师工作考核与教育教学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水平、授课能力、职业素养、品性涵养等达到德育导师资格认定的要求,才能担任德育导师。因此,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过程,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的过程。这些思想政治稳定、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成为独立学院师资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影响极其深刻。

2.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德育导师规范,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德育导师这一职责做到名副其实的重要方式。德育导师制度的规范要求德育导师必须做到:第一,是承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教师,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在这些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中,德育导师必须承担至少一门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力求让大学新生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能直接接触德育教育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第二,德育导师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教学理论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德育导师的工作既是独立学院管理学生的一种有效制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相对自主的教学管理氛围,利用课后辅导、座谈、讲座、各类竞赛活动、博客、微信群、QQ群等现代网络条件与技术,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道德品行的塑造与涵养,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贴在一起。第三,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德育导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将大一新生的个人信息、入学知识状况与德育导师课堂学习状态、德育活动状况、个人发展(尤其是入学后有入党、考研打算的学生)需求等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重点辅导、督促青年学生。再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学校要求每一位德育导师每学年重点辅导的学生数不得少于所授课程班级人数的20%。在实施了两年多的德育导师制度后,该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生德育状态成果显著。

德育导师的职责不仅是针对大学新生,他们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后课外的德育培养、人文素质训练等工作也是伴随大学生的全部大学生活的。德育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是大学生评优、入党、申请学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德育课程不过关,学生不论专业成就怎样优秀,都不能完成学业。因此,德育导师的评价和德育课程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此,德育导师职责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工作的细致、严谨与公正,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自身道德、品性、素养的要求,必然是严格而高标准的。只有这支队伍的建设成功了,德育导师制度的质量才有保证,独立学院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才能成为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3.德育导师考核机制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独立学院对德育导师的考核不仅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实施和监管的保证,而且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德育导师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而且在专业科研领域也要取得相应成果。德育导师的舞台不仅锤炼了这些中青年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将专业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德育导师队伍的建设,带动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热情,推动他们更严格地要求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德育导师工作成为这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不仅丰富了对现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理论研究,而且扩大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的视野,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范例,成为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培养并储备优质教育人才的重要渠道。

1.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是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独立学院这一类高校中,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培养与人文情怀涵养,主要集中在德育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的设置与人文学科培养方案中。担任德育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德育导师,是实现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与道德人文素养训练的最主要力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而且极其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学生德育素养的内涵与水平。高校教育,尤其是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正确性和进步性的保证。德育导师制度不仅坚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保证了独立学院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稳定与方向的正确,而且活跃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对青年大学生实行导师督导,更加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

2.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设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导师职责履行、德育导师工作考核,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德育导师制度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力量聚集起来,并且将这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政治方向、思想觉悟和素养内涵直接定位在高标准的坐标中。实践的效力远远超过了枯燥单一的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中青年教师在德育导师的工作中必然成长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必然在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成为青年学生的示范与引导者。一支优秀的德育导师队伍也必然是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德育导师制度保证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稳定性和方向正确性,更保证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素质和水平,为中青年教师锻炼职业能力和自我完善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3.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空间。德育导师制度的制定、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开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窗口,是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校级管理的一个新的理论范例。

4.德育导师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的探索。德育导师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独立学院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难度;独立学院学生层次的问题,也成为德育导师工作有效性的严峻挑战;德育导师职责贯穿学生4年大学生活的连续性与时效性,其具体实践的难度问题;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导师工作的工作量矛盾等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都存在一定的经验不足,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中,才能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成效。

德育导师制度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职业水平、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研究的深度,拓宽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教育理念和思想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一,“周记一,威烈王二十三年”[M].中华书局,1956.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3篇

目前对德育教师的研究主要有德育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的论述、特种教育理念下德育教师应具备素质和能力的论述、德育教师培养机制的论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德育专业化的论述),其中对德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的研究最多,对德育教师的培养论述较少,而对德育教师其他方面研究几乎没有。

1.对德育教师的界定

德育教师,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校里(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或者是对品德课进行教授的教师。在其具体所指的对象上,有的学者认为应是以专门或主要从事德育工作为其职业特征的教育工作者,如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以及学校其他专职德育教师(政教处、德育处或团委专职教师等),而不包括各科教师、班主任等学校其他工作人员。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德育教师指的是德育课程的科任老师、班主任和学校里专管德育工作的校长[1]。虽然学者们在德育教师的具体指向上有差异,但都认为狭义的德育教师应是学校里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是与其他科任教师等区分开来的。但应注意的是,中小学的德育教师应包括班主任,大学里应包括辅导员,他们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成员。

2.德育教师资格的论述

少数研究者对德育教师的资格进行了论述,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的做人准则[2];言行一致的育人原则[3];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之所以称为“论述”,是因为其算不上是研究。所谓德育教师的资格,应该是指德育教师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品德方面教师的前提条件,它隐含的条件一方面指德育教师要具有比学生更高的品德;另一方面,德育教师具有学校或社会赋予他们对学生的品德加以影响的权利,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对祖国的青少年在品德上系统地施加影响。目前研究者对德育教师资格的研究,仅是零散地列举一些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比学生要求更严格的品德或行为,而且这些品德列举得不全面,也不可能全部都列举出来,没有对德育教师的资格进行系统地分析,所以不具有说服力。

3.对德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研究

第一, 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般素质的研究。德育教师的素质是研究者们研究的重点。在这一点上研究者的研究侧重方面不同,有的研究者侧重于论述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4],主要包括:德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业又敬业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各方协作共同进行德育的精神[5]。在工作态度上,研究者也是试图列举出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态度,但其实重要的工作态度远不止这些,并且其中逻辑上也有重叠的地方。

另一些研究者侧重于对德育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研究[6][7][8]。总结起来,德育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这些素质:思想政治素质[9][10]、信仰[11]、科学文化素质[12][13]、教育专业素质、德育专业素质、特定的身心素质、人文素质[14]、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素质等。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指德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哲学思维能力,要能够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回答现实问题。科学文化素质指德育教师应具备文学艺术知识, 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和科技知识,以及具备一定水平的书画、摄影、音乐、舞蹈文化素养及中西文化底蕴[15]等。教育专业素质指:德育教师要具备教育学、教学法、课程与教学论等知识;组织教学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备课的艺术技巧;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技巧。身心素质包括德育教师的认知水平、情绪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和能力(效率)[16][17]等。

对于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研究者列举得比较全面,包括了从知识到心理再到能力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对德育教师的要求比普通任课教师的要求高,可以说是要求德育教师是一个“完人”,即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要具备,不仅是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还有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不仅要会运用一般的教学知识,还需要掌握德育教育方面的技能,如德育心理学等,因为德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比其他学科教育更加复杂。

但研究者在论述德育教师应该的素质和能力时,许多素质和能力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具备的,研究者没有指出哪些是德育应该专门具备的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只有指出这些专门的知识和能力,才更有利于德育教师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成长,有利于德育教师专业化。

第二,新时代特征和新理念下德育教师应具备能力的研究。有一部分研究者研究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般素质,还有一部分研究者结合现今教育特别是德育的先进理念以及时代特征,指出了在这些背景下德育教育应该具备的专门素质[18]。研究者们提到的先进教育理念主要有:创新教育、素质教育[19]、生命教育和生活化德育等。

研究者指出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师应该具备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的政治观念、创新的道德品质、创新的教学方法等[20];在生命教育中,德育教师应该全面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具备生命教育常识,并且走进青少年的心灵世界,理解生命之谜,体味生命之真,德育课程应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21]。在生活化德育的理念下,德育教师要是将道德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德育教学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教学的方式要根据客观情况而确定,德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为了人的成长和发展;德育教师要找到师生心灵共通的契机[22],科学地阐释道德规范并引导学生了解道德规范的客观现实性等。

对于师范学校以及教育学院,对于德育教师专业化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学者们也提出了建议。有学者认为,应该加大大学教育学院参与德育师资培育的力度,加大思想政治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德育专业训练的力度,提供心理、社会、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相关课程,为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培养教师在影响学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作出价值选择并将道德选择固着化。

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主要是指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背景,研究者认为信息时代对德育教师的权威提出了挑战,要求德育教师在角色上要有一个重新的定位,为此,德育教师应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获取和传递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等。

研究者结合特定的教育理念、德育内容和时代背景来详细地论述在这种特定的内容下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上就更加具体和深入,对实践更加具有指导意义,使德育教师可以对照自己是否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然后加以提升和改进。

4.对德育教师培养的研究

第一,行为主体的努力。德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不是先天具备,研究者基于以上这些能力和素质,指出要培养德育教师的这些能力和素质,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共同作出努力。学校方面:切实加强德育教师培训[23]、推行以学校为基地的德育教师继续教育[24]、构建发展性的师范教育模式。德育教师个人方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5] 、坚持跟踪德育学科的发展、虚心接纳别人特别是学生的知识、加强文化知识包括美学知识的学习、恒心以向善等[26]。

第二,德育教师专业化。在上个世纪教师专业化概念提出后不久,有学者就提出了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即德育教育是一个专业,有其特定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同时德育教师也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观点。还一种观点认为,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7],即每个教师都要具备德育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提法既有积极之处,也有消极之处。因为“没有无(道德)教育的教学”,每门学科都会包涵有它的道德教育作用。但也随着社会发展与学科分化,也出现了德育这门学科,有了专门的德育工作者。有的学者认为,其积极之处在于:提德育专业化,说明德育工作有值得专门关注和研究的必要,是对德育特殊性的认可。消极方面则是:人们往往会将德育的责任全部加给“专门的”德育教师,从而忽视“非专门的”德育教师应有的德育责任[28]。

对于德育专业化主要是指哪部分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上,学者们的意见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德育专业化应该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德育素养的专业化[29][30]。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过程,学校教育的每一项教学与日常活动都具有德育意义。而有的学者指的德育专业化则主要是指专门的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但有的学者认为专门德育教师和非专门德育教师的德育专业化都非常重要[31]。首先应该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逐步使所有教师都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其次,对专门的德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应当有更高要求,这部分教师应经过德育心理、德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

对于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有学者认为,是由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特点决定的。首先,德育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异常广泛:心理、社会、道德、法律、政治、经济、哲学与文化等,对如此丰富内容领域的知识掌握,没有充分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难以胜任的。其次,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不仅要教会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解决基本的道德认识问题,而且要关注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与行为、信仰与人格,使学生得以健康的成长。而认知、情感、行为、信仰、人格等的发展过程和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德育教师对这些过程和条件的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具有挑战性的,这也需要德育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

第三,道德认知和行为的脱节,德育实效低下等,反映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迟希新教授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为德育专业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师的知识通常可分为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的条件性知识就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因为德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具有影响学生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技能,发展心理学为之指明了一条道路。因为发展心理学不仅揭示了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形成的心理机制,它不仅研究知识学习和接收过程,而且研究个体社会化过程以及个体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因此,掌握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对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非常重要。

为了保障德育教师的质量,有的学者提出,应当在制度上建立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的德育专业标准,不达到起码标准者,就不能进入教师行业。

德育教师研究中现存的问题

第一,对德育教师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不丰富。目前对德育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德育教师具备的素质、德育教师培养和专业化方面的研究,对德育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定位以及在学校这个组织中德育教师的地位和专业处境、德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德育教师工作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对德育教师可研究的方面很多,每一方面都非常具有价值,而目前对德育教师的研究面窄,还有许多需要开拓的研究领域。

第二,目前的研究泛泛而谈的多,深入研究的很少。就对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研究来说,研究者往往停留于列举一些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对其进行分类描述,而对于这些能力素质之间的联系以及为什么要具备这些能力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没有对德育教师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作深入的分析,有的学者提到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难测量等特殊性,但也只是点到而止。另外,对于德育教师每一个能力和素质与德育的有效性、德育教师的工作效果之间究竟有多少相关关系,学者们也没有结果德育教学与工作对其进行分析。

第三,更多地在论述“应然”的理想状态的德育教师,缺乏对现在德育教师工作状况的分析。从文献中可以发现,研究者分析如今德育教师工作内容和工作状态的文章很少,只是简单地分析了如今德育课中存在的问题,而现实中许多德育教师的定位只是学校的辅助人员,其工作定位也在于保障不出问题或进行清洁卫生检查等低层次工作内容上,研究者对于学校中现实的德育教师的工作情况缺少分析,而是一味地强调德育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也只是空谈,也许德育教师具备这些能力后会发现在学校里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不仅要有对“应然”的分析,而且还要有对“实然”的解剖,才能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第四,高谈阔论的多,关注学生和德育教师自身的研究少。在谈论德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素质时,研究者往往从国家、社会和学校管理层的角度出发,要求教师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其中许多研究者都高谈阔论地谈德育教师要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掌握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等等,很少关注学生眼中德育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即什么样的德育教师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德育教师,才能在德育教育中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应关注德育教师本身在德育课和德育工作中的困难和困惑,从德育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出发,才有助于德育教师工作的改进和专业能力的成长,也才有利于德育效果的取得。

关于我国德育教师研究的设想

明确对“德育教师”进行研究的目的。对德育教师进行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二,其一,通过对德育教师的研究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者,德育教师本身的素质以及工作状态等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因此,德育研究的目的是改进德育教师的工作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其二,通过对德育教师的研究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德育教师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和满足。德育教师作为“人”,有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德育的研究要以人为本,关注德育教师自我提升和发展的需要,帮助德育老师成长。要实现这两个目的,对德育教师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德育教师工作状态的研究。德育教师的工作状态包括其工作的内容、对象、工作定位等等。在学校中,德育教师的日常工作都在做些什么,德育教师对自己工作的定位在哪里,对德育教师的工作研究需要走进学校,对德育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记录和分析,聆听德育教师的想法,研究者不能以行政人员的角色要求德育教师做什么。对德育教师工作的分析将会找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症结所在。

第二,对德育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研究。在学校里德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一种维护师道尊严与学生比较疏远的关系,还是经常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倾听学生的身心的一种关系。德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德育的实际效果,在德育课以及相关的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德育的全过程,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助于学生德育的培养。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要认识到班级的每一次活动都具有德育意义,精心设计每一次班级活动让最大多数的同学参与其中。

第三,德育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研究。如今,在学校里德育教师变成了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任职的职位,或者是有的教师不能教授其他学科所以才教授德育学科,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受重视,德育教师的地位不如科任教师。德育是比其他学科更复杂要求更高的学科,因此,更要求德育教师具有专业能力和素质。目前对德育教师专业化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说法不一,德育教师真正应需要具备什么必需的知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考量和研究,如果针对性地培养德育教师的这些知识和能力也需要专门的研究,另外,具备什么专业背景和条件教师才能进入德育教师的行列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芋君.论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

[2]薄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

[4]贺彩艳,温艳玲.论高校德育教师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J],2006(12).

[5]孙建英.新世纪对德育教师的新要求[J].教育导刊,2005(4).

[6]马金霞.试论高校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特点[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7]邵长兰,王通.高校德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外赋条件[J].职场管理,2003(4).

[8]周宏岩.论德育教师的人格修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9]陈鉴,赵泉英.论德育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实践艺术水平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10]李海江.德育教师德育修养的境界[J].中国科学教育,2005(12).

[11]金伟.浅论德育教师的教育信仰[J].理论月刊,2003(9).

[12]刘惠.德育教师人文情怀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13]张朝红,王斌.论知识经济时代德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

[14]赵勤.浅谈高校德育教师的特殊素质[J].科技咨询导报,2007(5).

[15]陈鉴,赵泉英.论德育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实践艺术水平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16]朱俊卿.中小学德育教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之审视[J].教育评价,2003(6).

[17]刘红秋.德育教师自身的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J].吉林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18]刘新生.浅析新时期中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05(7).

[19]李有库.素质教育中德育教师素质培养要义[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0]许义文.创新型德育教师创新素质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2).

[21]廖秀萍.德育教师应掌握的若干生命教育常识[J].天津教育,2007(1).

[22]王玖枝.发挥德育教师主体性实施生活化德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1).

[23]本刊评论员.德育课改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24]宋净尘.论德育教师的培养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5]宋净尘.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J].教师教育研究,2005(8).

[26]宋净尘.论德育教师的培养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7]蓝维.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7(4).

[28]檀传宝.德育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

[29]唐关胜.德育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部分[J].上海教育,2005(4).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途径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不仅关系到医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现实中医德风尚的建设,关系到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医德教育富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医德教育实施滞后、医德教育师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医学生对医德教育存在抵触情绪、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医德氛围不足等问题。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从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意识入手,以教育理念的高度把握和设计完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提升医德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优化医德教育环境。

一、立足学生自身情况,加强医德教育

医学生思想活跃,医德教育应充分考虑医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医德教育,确立医学生的医德意识。

(一)增强学生提升自身医德修养的积极性

要提高积极性,教师首先应当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规律,并重视开拓学生的思维与医德能力的培养。应当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力、判断力、内化力和践行力放在首位,帮助学生增强自身医德素质[ 宋茂银,程乐森,徐玉梅. 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必须面向医疗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反感空洞和漫无边际的说教。在授课中,教师就必须立足于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结合时代特征,融入时事热点,从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切实增强教育。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可以充分结合事例。比如2009年发生北大附属医院研究生治死人时间所引发的医德讨论,就是一例生动的活教材。还可以利用论文、评论、电影等多渠道向学生传达更新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反应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紧跟社会的步伐。

(二)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医德教育

道德教育要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金钱、利益的重新认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搞好道德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取向的确立要求我们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行为,有的放矢地针对不同行为层次进行相应的医德教育。

在教学针对性上,强化医德教育针对性的主要方面是:针对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教育医学生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主,树立集体主义人生观;针对拜金主义的影响,教育医学生明确从医宗旨,秉持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精神,树立不贪钱财,不图报酬的高尚情操;针对享乐主义影响,教育医学生树立不畏艰苦、不辞辛劳的意志品质;针对当前医学生中大部分是90后独生子女、个人动手能力差、心理脆弱等问题,着重培养学生责任心、同情心和仁慈心,教育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指导,处理好生活、学习、恋爱等方面的问题及心理伦理相矛盾的问题,使他们通过全面学习与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良好医德的医学人才。

二、加强医德教育课程建设

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改进医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大学生政治思想理论教育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宽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医学生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理论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临床,使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在我们现有的医德理论体系中,许多传统医德精神,比如仁爱救人,赤诚济世;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淡泊名利,注重气节;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同道互尊,谦虚谨慎;稳重端庄,宽和温雅等,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我们中华文化几千年积淀形成的精髓,我们要理所当然地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外来医德教育中的成果,比如人道主义观点,再如以义务论、人权论、公益论为基础的当代医德观,生命价值原则、行善原则、公正原则、自主性原则、不伤害原则等等都完全可以借鉴和运用。把传统医德伦理和现代医德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探索出一种医德教育的新课程体系。

要优化的医德教育手段与方法。主要有:医德教育应重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身教“动”人。教学中应坚持以正确的医德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医德品格及思想理论塑造人,以优秀的医药卫生“先模”人物鼓舞人的原则;教学中应强化三个导向,既针对学生的医学价值取向自我倾斜性,强化引导其价值取向趋于整体化的导向;针对学生的医学认知直观浅层性,强化其认知方式趋于深层与理性化导向;针对学生医学行为选择的模糊性,强化引导其行为选择趋于规范性导向。并在此其础上,采取课堂讲授、视像教学、案例讨论与分析、专题讲座或演讲、专题讨论或辩论、带问题进行的社区医院实践及社会医学服务等双向或多向式综合型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知行统一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性,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二)重视人文课程建设,加强医德教育课程建设

人文课程是医德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地位不容忽视。

1、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医学科学发展迅速,目前的医学模式已从近代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现有模式下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是高竞争力、高适应性、能创新且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医德教育应始终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课程设置要实现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由侧重获取知识教育向增强健康人格教育转变,从而达到医学课程设置与人文课程设置相统一的目的。

2、建立完善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

应建立贯穿于医学院校整个教育过程的完善的医德教育体系。使医学生拥有端正的学医动机、医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医学院校在整个医学教育阶段的培养内容。

专门的医德教育要从医学生入学伊始着手。可以通过对《医学生誓词》的学习和讨论,强化医学生的使命感;运用多媒体、电子显示屏、塑像、雕塑等宣传手段,在校园、医院将医学大家、名家的形象和名言等进行展示,建造医学生学习生活的人文环境,使医生和医学生有榜样、有追求目标,并以此鞭策自身。除了一般性教学活动,还可以通过师生恳谈会、育人帮教联谊会、心理咨询、业余党团学校、人文科学讲座等,渗透医德教育,对医学生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课程设计上,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事例相结合,建立以思想政治课、医德课程为主,各种医学专业课为辅,覆盖各个医学教育环节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医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生的职业人格、医德教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人格力量展现的过程,教师的教育是用一种人格去塑造另一种人格的事业,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它可以发挥特有的教育功能。

因此医学院校的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思想情操、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工作中做到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净化学生品质,优化学生品性,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石玉杰,高惠霞. 对当前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0)]。

(一)加强医德教育专职师资队伍建设

专职教师队伍是医德教育师资中最基础的部分,加强医德教育专职师资的建设,是整个医德教育师资中的基础环节。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医德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医德知识,靠的不仅是自身丰富的学识、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更要通过教师自身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教师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就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要当得起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呼。还要不怠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有意识的参加社会实践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本身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才能在教学中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才能在日常活动中对学生产生感染力,起到榜样和感化作用[ 单增春. 医学生道德教育不利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06(3)]。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辅导员队伍是落实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保证,而注重和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医德教育水平则是落实医学生医德教育内容的有力手段。 转贴于 (二)加强医德教育兼职师资队伍建设

医德教育兼职师资稳定性不及专职师资,但由于其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功能,常常在医德教育中发挥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加强医德教育兼职师资建设具有必要性。专业技能课及医学实践课教师中不乏许多前辈大家,结合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丰硕成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题材可以收到良好的示范教育效果。临床实习离不开带教老师的指导。带教老师要成为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好榜样,要时时处处以高医德标准来规范自身言行,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比如在医患沟通中对待病人亲切、耐心、认真、负责,用无声的行动达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党政管理干部教师队伍医德教育素质的高低,对学校的医德教育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一部分也是医德教育课程中的兼职教师,他们直接参与到医德教育的实施过程。因此,加强这部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四、优化医德教育校园环境

教育环境往往是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的隐性教育中接受教育者传达的价值信念,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优化医德教育校园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自然和谐、积极健康的氛围,引导医科学生追求真善美,把医德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宣传舆论的作用,以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医学院校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促进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的形成。

(一)强化学校的医德传统和校风、学风

有些医学院校是由一些杰出的医学大家一手创办,很多医学院校在学校发展壮大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涌现出大批具有优秀医德且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先辈的遗风、校友的示范,铸成了一个医学院校的医德传统,并形成良好的学风,在一代代医学生中传承并发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强化这些方面,对优化医德教育校园环境大有裨益。

(二)加强医德教育制度建设

医德教育制度是医德教育实践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是医德教育软环境的构成部分。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加强医德教育制度建设:

1、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明确医德教育。

培养计划是指导医学院校教学实施的重要教学制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医德教育内容,可以直接指导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医德课程设计和实施,对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具有立竿见影的制度性效果。可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就明确各类课程具有医德教育的目的。

2、完善医学生的医德考核、监督制度。

医学生的医德考核可以分阶段进行。在理论学习阶段,考核依据主要是医德课程考试和德育操行评分等。而在临床实习阶段,目前的医德考核、监督制度还相对欠缺,需要逐步健全。在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后,毕业前应同时考核医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医德水平。考核医德水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写医德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同时要结合医学生平时的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考量。在考核的基础上,还要严明奖惩激励机制,对医德优秀的进行大力弘扬和表彰,激发大家创先争优。对不良医德行为给与相应的经济惩罚或施加舆论影响,创造良好的医德氛围。通过完善实习生的医德考核、监督制度,可以实现对实习生的医德行为的有效约束和有力监督,从而达到医德的他律效果。

3、 建立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档案制度

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施行医德教育时,可以设立医德档案,对医学生的自我品德评定、医德学习经历和感受、参与医德实践、同学间的品德互评结果、违反校规校纪等事件进行记录,为医学生学习医德相关知识,参与医德实践提供外在的动力支持。善用医德档案,可以促进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成效。

4、建立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评估制度

建立医德教育效果评估体系,对医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合理、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增强医德教育的实效。医德教育最终的目标就是使医学生转变为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综合素质和医学适应能力。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考试、考核和测评或检验、评价教学和教育成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起着“ 指挥棒”作用。通过医德评价,学生可进一步明辨是非,掌握行为标准,使已获得的良好医德得到强化,使不良的医德认识和行为得到纠正。医德评价的实施通常通过评比竞赛、操行评定等来进行。

5、设立医德教育的激励机制

设立医德教育的激励机制,规范各项奖惩制度,采取相应的促进措施,采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践行优良医德的老师和同学进行奖励并大力宣传,对有悖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要坚决进行惩罚,通过从正反两方面对医德品质的形成进行强化,可以有效发挥榜样的内在激励和外在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茂银,程乐森,徐玉梅.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必须面向医疗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2].石玉杰,高惠霞.对当前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20).

[3].单增春.医学生道德教育不利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6(3).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5篇

中职学校德育实效性一、新形势下德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德育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其突出表现是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滞后,在职业道德教育和学校德育方面都存在。造成中职德育教学内容滞后的原因:

首先,是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跟不上实际需要,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工作人员还拿不出多少成熟的理论成果来指导和影响学校教师的道德教育活动。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只能生吞活剥国家的道德教育指导方针和写在文件里的德育基本原则及其规范体系。

其次,是教育者的形象不佳。按照教育规律,没有教育者的为人师表形象,教育者不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就没有教育,德育教学更是这样。一种成功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始终是主导,被教育者是主体,主体是否愿意被主导,跟着主导走,重要的不是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而是教育者的“教育形象”。这就是我们说的以身立教、言传身教。

再次,是学校里的道德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管理机构和制度都不大健全,职责不明,人员不足。作为道德理论教育,中职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中职德育必修课程进行的。这些课程由于其课程目标和标准的限制,涉及德育的内容实际上不很全面,并不能解决中职学生应当掌握的德育理论知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脱节的现象。一般来说,德育教学的课程形式都存在一定弊端,仅靠单独开设专门课程进行德育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德育问题是脱离其他理论和实践内容的附加的内容,仅靠在各门课程中穿插德育理论内容,容易因教师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欠缺而无法将问题深入。

二、提高德育课程教学实效的对策分析

学校的德育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作为改造学生的一种活动,不仅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坚持和遵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原则,而且要求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课程的教学除了课堂讲解的方式以外,还必须提供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可以尝试在如下方法的结合中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教师演讲和客座演讲。教师可以用演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有关德育课程的基础理论及其历史发展概况。例如,职业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和自我价值在社会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价值抉择的框架和模式,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关于人生价值的大讨论等。教师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和管理者以及职业教育机构专职教师来给学生做专题报告或联合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德育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提供给学生一个接触实践情况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本校德育教师本身在抽象的德育理论方面的不足,让学生了解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相关理论。

第二,讨论和辩论。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小组,就某个德育主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代表记录讨论的情况并在全班做反馈报告。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辩论小组,设定一个辩论题目,让学生有时间收集相关的材料、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点,然后做一个正式的辩论。讨论和辩论都可以从某一个具体的案例开始,例如温岭虐童案折射出新形势下幼师职业道德面临的挑战,让学生设想可能的解决方案。讨论和辩论也可以安排在每一部分政治理论的讲解之前进行,这样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师讲解了德育理论以后,再让学生回顾以往的讨论、检讨和对照自己的观点,可以增强讨论的实际效果。

第三,角色扮演的情境训练和个人示范。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实际案例,通过多人组合创式情境模拟训练,让学生分别扮演案例中所涉及的角色,像警察、肇事者、旁观路人、调查员等,从表情、服饰、姿态、礼貌用语、热情接待服务等多方面考察和训练,并通过分组互相点评、教师点评等方式,纠正其不足之处并演示正确做法,是学生感受职业礼仪规范。教师也可以只提供案例事实的一个大概情况,以便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想象和设想在不同的场景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伦理问题,并大胆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同方法,这样的角色扮演可以既是生动形象的,又是富有创意的。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和受教育者所在集体内的相互影响,是两个不可忽视和偏废的方面。凡是要求学生应当有的行为,教师本人应该首先具有这种行为,并且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人只能用人来建树”。活的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教师、家长等人的全部生活和一切言行举止。

第四,日志和课外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日志的方式记录他们在实习或社会志愿服务中遭遇的伦理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实际处理情况,定期安排时间讨论这些日志中的记录。教师也可以指定一个案例或让学生选择一个案例,以论文的形式写分析报告并作为课外作业提交。在这些论文中,教师不应当期待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清晰的、无误的结论,相反要鼓励学生承认存在的困惑和两难,大胆地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观点并为自己辩护。同时,可以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增强德育实效性。例如,我校以民族结对子班形式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进民族团结;开展“文明校园行”活动,让习礼仪、讲文明深入人心,让学生们树立“万事皆从礼”的观念,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服务态度。这样的德育课外活动,贴近实际生活,浅显易懂,寓教于乐,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而且记得住做得来,从而使德育的实效性大大增加。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 道德教育;矮化道德;隐性德育课程;学科德育;人师与经师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5-00-04

引言:美德或者德性是不是可教的

在所有教育中,道德教育最难落实,因为仅仅一个德性(arete)就把我们难住了。譬如,在学校德育中怎么培养“勇敢”这个德性呢?苏格拉底甚至说:“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孩子骑着马到战场上去看看打仗,在安全的地方则让他们靠近前沿,像小野兽那样尝尝血腥味。”[1]

在《柏拉图对话录・普罗塔哥拉篇》中,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辩论什么是美德(德性),美德是否可教等问题。苏格拉底引导普罗塔哥拉讨论公正、虔诚、勇敢、节制和智慧诸德性,这个话题实际上牵涉到美德(德性)与知识的关系。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在“美德(德性)与知识”的谈话中,认为每个人都是矛盾的,自己前面谈话的结论,后面却往往被自己否定。他们的谈话集中在几个话题上:“美德或者德性是不是知识”“美德或者德性是不是可教的”“知识是不是可教的”。所以,“德性或者美德是不是可教的”是一个古老的难题,也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点。这也说明,人类的道德教育,其实是建立在一个人类困境上的。

课程无限丰富性对道德意义的限制

既然“德性或者美德是不是可教的”是人类的一个大话题,那么,这个话题就不是哪一个学科应付得了的。但在后世,我们更多是在教育(学)领域或者学科教学中讨论这个话题。更进一步,把这个话题局限在学校、课堂与课程中,实际上是对这个人类话题的矮化。所以,本文的讨论,也是一个矮化的讨论。

现在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一般通过德育课程来完成。我们一般将德育课程分为三种:学科德育课程、活动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2]。学科德育课程是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这些课程往往是政治导向、学校教育、时代风习、传统德性、现代德性、某种知识倾向与儿童青少年年龄特征的杂糅,很难说有什么学科体系。当下中小学道德课程中,也许孩子更感兴趣的是其中所牵涉的历史与文化知识:如一个孩子对“孟母三迁”的故事很感兴趣,他想知道,那个时代的孟子是怎么上学的?也像现在这样天天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吗?他们的教材是什么样的?书包是什么样的?做操吗?那个时候,人们见面怎么打招呼?

编写教材的人,当然有自己的指导思想。但问题在于,学习教材的学生能够“领会”其中的指导思想吗?如品德与生活的主题是“生活”,这个“生活”,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性的生活,并不是儿童自己每天的起床、洗刷、吃饭、上学、回家、作业、看电视、玩耍、睡觉等生活。儿童既是艺术主体,也是生活主体,道德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艺术主体和生活主体的对话”[3],“‘生活’更应该教会儿童去发现生活事件和生活场景背后的东西。让儿童从那些每天都见、每天都过的生活事件和生活场景中提炼出高于世俗生活的精神。要使孩子过健康的、道德的、高雅的生活,须使他们成为具有艺术情怀的文化人。生活应该是艺术化的,不能和儿童的生活贴得太紧,太紧孩子最后不能跳出来。而展现日常生活要用艺术化的方式,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艺术能够揭示宇宙的本质,科学恐怕还不能揭示宇宙的本质”[3]。所以,儿童对教材主题应该有自己的领悟,“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一般来说要用‘生活环境影响人’来解读,却引起乡间一个孩子的疑问:‘孟母为什么一个劲地搬家?’这个孩子对‘生活环境影响人’不感兴趣,因为这是成人的想法,他感兴趣的是‘一个劲地搬家’,好玩?麻烦?新鲜?这似乎才是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文化”[3]。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活动课程,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4]我国最常见的活动课程,无外乎组织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战争纪念馆,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公共餐厅、学生食堂开展“光盘活动”,以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等等。但实际上,学生在参观战争纪念馆的时候,除了激发起爱国主义情感以外,更会生发对战争本质的思考,对战争与人类文明的思考,对历史本质的思考,如:人类到底能不能避免战争?战争与国家是什么关系?没有战争还有没有人类?甚至,有些儿童青少年幻想自己就应该生活在战争年代――很有激情,很浪漫――还可能当英雄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天都和书本、考试分数较劲――这恐怕也是战争题材电影一直为人们喜爱的一个原因。至少,儿童青少年甚至成人,提起战争电影,更多不是感受战争的惨烈,也不是产生什么爱国主义情操,而是关于“那一段历史”“那一段生活”“那一段人生”等诸多复杂的意义。

隐性的德育课程,一般是指学校对学生实施的间接的、内隐的课程。当我们在课堂上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班级气氛、校园文化、教师仪表风度、社会风气等“非正规课程”因素,就已经有意或无意地渗透其中,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道德价值观念及道德行为方式,产生着积极或者消极的感染。这些“非正规课程”,其实就是隐性德育课程。也就是说,并不只有“正规课程”单一地塑造着学生,隐性德育课程同样一起塑造着学生的道德品质。从好的方面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不好的方面说,人沾染坏习气,多是隐性风习的作用。

所以,所谓“隐性”,不但不“隐”,甚至比“正规道德教育课程”作用还大。因为老师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受时间、空间和人的限制,而那些隐性的|西则不受限制;另外,在讨论所谓“隐性课程”或者“隐性德育课程”的时候,我们常常一厢情愿地讨论其积极影响,而对于其消极影响,讨论就比较少。譬如社会良好风气的影响,似乎很难匹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当下老年人跌倒而没有人敢去搀扶起来的“风气”,已经成为社会道德和学校道德的无可奈何!

所以,道德教育课程本身,作为一个教育意图,本身就是矮化了的意图。因为,那些课程具有无限丰富性,而在教材、在课堂上,往往被有意无意地限制在某一个意图上了。这种有意无意的限制本身,就已经偏离道德教育了。

学科教师管不管学生的德育

道德性是道德教育在教学上的第一个道理。语文课、语文老师是管学生语文水平的,数学课、数学老师是管学生数学水平的,道德课程、道德课程老师是管学生道德水平的,是这样的吗?语文课、语文老师,数学课、数学老师不管学生的道德水平吗?这就牵扯到当代教育的“直线对应”思维,或者说“单线接头”的问题。这样的教育,从德育的角度,往往采用的是直接教育的方式,即直接德育。所谓直接德育是指教育者的德育意图明显,学习者明确知道自己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形态,[5]而且知道,那个特定的课程或者活动,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尽管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门课程或者活动,对人的影响或者作用都是多方面的,可学校教育仍然习惯于直接道德教学的思维方式。即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由专任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道德知识与道德观念。也就是说,这个老师、这门课程,就是“管”学生的德育的,而不管学生的语文、数学、体育、美术……似乎这门课程不是用语文知识写的。同样的,似乎语文课、语文老师就只教语文知识,虽然语文课文充斥着道德正确的论调。

如前所述,间接道德教育更具有道德意义。在其它学科教学中,通过各种隐蔽的、间接的方式,如榜样、暗示、艺术熏陶与感染等,进行有意无意的道德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某种道德观念。间接德育在德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比直接德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间接德育本身德育意图不明显,具有潜在性特征,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我们的道德教育,就应将各个学科中固有的道德教育资源发掘出来,这不仅仅是德育老师的任务,也应该是各科任老师的职责。如数学中的勾股定理,外文名称是“Pythagoreans theorem”,即“毕达哥拉斯定理”或者“毕氏定理”,因为它蕴涵着古希腊大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宇宙的本原是数”的哲学思想。勾股定理同样蕴涵着中国古代的智慧: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就提出“勾三、股四、弦五”,相传是在西周由商高发现,故又有称之为“商高定理”,它记载于《周髀算经》中。将科学定理如勾股定理讲清楚,再将其来龙去脉带出来,这给学生和教学带来道德上的冲击。

所以,作为一名老师,不仅应具有本门学科的知识,更应该具有对本门学科知识源头的教育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把学生灵魂中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再也没有比这更道德的教育了,因为,这样的教学,是通向哲学起源的:“古今来人们开始哲学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点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因此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的人);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离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6]

教书育人:人师与经师

中国传统文化把老师分为人师与经师,所谓人师,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教人做人的老师,所谓经师,简单来说就是通一经(《四书五经》)之老师,能够教人一经的老师。真正能够担当道德教育的老师,无疑应该是人师。只是,今天连经师可能都不多了。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在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还要引导他们道德的成长。因此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知识和道德共在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兼顾二者的教师才算是真正的“教书育人”,也就是向人师境界挪步的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只是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各学科教师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义务。各学科老师要将对学生的教育由单个的“授业”转变为“传道授业”。但各科老师所教的学科不同,如何在各个学科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呢?答案就在W科本身。每一门学科都含有大量的间接德育资源,如祖冲之在当时纸笔还没普及的情况下,将圆分割成24567边形,利用算筹计算,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可以引导同学尝试(重复)祖冲之的作法;孔子在周游列国之时,宁愿渴死也不饮盗泉之水――可组织同学们讨论:饮了“盗泉”之水,道德就不高尚了吗?将这些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进行挖掘、开发,就是非常好的隐性道德教育资源。同时,将这种蕴含在学科中的道德因素开发出来,既能对学生进行一场的道德洗礼,又可以增加学科知识的趣味性。

虽然各学科教师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但学科课堂毕竟是以学科知识教学为主、道德教育为辅的课堂,德育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而花费掉大量的学科教学时间。因此各学科教师要注意,进行道德教育的时间不可过多,内容不要过量,应以间接的、连续的、和缓的方式进行。过犹不及,只会因学生内心的反感而得不偿失。

可见,各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极为丰富,需要教师自觉开发,正如里可纳所说:数学和科学课中科学家的生平业绩,生活和治学态度;语文课本中文学上榜样人物的道德作用;历史课中历史伟人的德行与自律精神;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展示适度的自我控制对个人健康和品行的重要性等等,[7]皆是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价值因素。

我国自古代就对教师有很高的道德要求――甚至超过了知识的要求,一个老师可以没有太多的文化,但不能没有高尚的品德,德高方能为师。到了现代,“为人师表”更是人们挂在嘴边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四个字。在道德教育的意义上,我们应该向古人对老师的要求靠拢:希望老师做人师。当然,在以科学与技术为王道的当今时代,老师必须先是经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准是老师的第一道德。

小结

无论怎么讨论,今天的道德教育都没有什么新的东西,甚至都没有把关于道德教育的一般话题的涵义弄清楚,如上文所讨论的几个方面。又如我们基本上不知道“人师经师”的话语了,“人师经师”比现在讨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高明多少倍!我们真的是舍本逐末、数典忘本,因为,我们无知。所以,在道德教育上,把基本命题的深度弄出来加以实施,就已经是超越了。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05.

[2]赵志毅.德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37.

[3]毕世响.“孟母为什么一个劲地搬家?”――生活精神是什么[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

[4][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37,15.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校师德;师德典型;典型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262-02

一、培育高校师德典型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师德典型的培育,既是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也是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的保证,也关切到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更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典型建设,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师德典型培育在新时代的新内涵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

师德,是体现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履行职责时,应遵循的思想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是建立在个人的思想道德基础上的职业道德;在社会上可以说是较为崇高的职业道德。优良的传统师德以特有的影响受到社会和教师的尊崇。传统中作为师德典范的有:孔子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孟子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等。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背景下,大力弘扬优良的师德传统,是建设新师德典型的基础,新时期师德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2007年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同志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可以说这是对新时期师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为师德典型的培育与树立提供了理论指向与标准[1]。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就在更高的道德标准上对教师的学识与道德修养提出了要求,既要注重身教又要注重言教,既要注重立己又要注重立人,为在新时期培育师德典型指明了方向[2]。对凝聚人心、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2.师德典型的培育有利于普及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具有重要的指引性作用,也是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国民精神风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同时对高校师德的典型培育赋予了更新的内涵。教育根本任务体现在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的精神、实践的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师德建设,以造就师德修养高尚、业务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指明了师德典型培育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师德典型,可以引领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职业理想;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怀着爱岗位、爱学生、爱事业的崇高理想,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树立人人成才观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2]。

3.师德典型的培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战略上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师德典型作为教师培养与发展的标准,更应该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做出表率。德国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学效果、人才培养有着直接联系。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研表明:学生需要的能力,一是实践的能力,二是创新的能力;65.4%的学生表示需要在实践创新上得到指导[2]。可见,要坚持育人为本,首先就要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师自身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展知识面、具备精深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把德育渗透进教育教学全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长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在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师德典型培育的主要路径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而师德典型的培育对推进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起点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优化师德培育环境,搭建师德培养平台,健全师德典型培育机制,培育出师德典型,引领师德水平不断提高,建设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文化建设,营造师德典型培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荀子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良好的环境会促进人追求美好与高尚,通过人际互动扩散,形成倍增效应。营造良好的师德环境是师德典型培育的必要条件。在进行校园规划和管理时,要充分注意高校特有的人文氛围,注重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建设。逐步形成敬业奋进的校园氛围、鞭策鼓励的舆论导向、和谐奋进的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等等。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教学科研氛围,加强对教师的情感关照、人文关怀,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切实改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创造提高师德修养、教学素质、全面发展的机会[3]。通过不断凝练高尚的师德典范,形成凝心聚力的精神财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品位教师的师德,切实为营造良好的师德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

2.丰富师德文化形式,搭建师德典型成长平台

加强师德典型培育以引领师德建设,应在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的道德修养、学识、人格和行为上的典范效应,在实践中坚持师德典范的养成与提高。在实践中搭建平台是师德典型培育的有效途径。师德典型的培育首先应注重思想教育,以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并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广大学生。用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典范的培育,就是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教师的人生信念、价值观念,外化为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其次,要通过大学精神和大学师德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教师与学生。南通大学开展的“祈通中西、力求精进”校训精神大讨论、“师德内涵大讨论”、“师德内涵建设专项课题研究”、“师德标兵评选”、“168爱生标兵评选”、“教学名师评选”、“科研标兵评选”、“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创先争优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讲座、演讲、交流等方式,将弘扬文化传统、时代精神与提升师德修养结合起来,融入师德典型培育的全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道德示范效应与影响。

3.注重师德制度建设,完善师德典型培育机制

师德制度建设作为完善典型培育机制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完善师德建设制度,促进师德典型的大量涌现。其一,通过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高校教师的道德与教育教学行为。其二,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在教师聘用时注重考察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其三,健全师德评价管理体系。通过师德评价发挥对师德教育、监督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将师德表现与教师个人发展和切身利益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作为职务聘任、年度考核、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其四,健全师德监督机制。可以根据师德规范的总体要求和具体行为规范,通过师生座谈会、师德问题投诉电话、师德建设意见箱、电子邮箱、网上论坛等渠道广泛听取对师德建设的建议与意见,形成全方位的师德有效监督,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与处理。其五,建立师德建设激励机制。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师德渗透与影响,使教师的个性、尊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尊重、得到发展。高校应注重做到以理塑人、以情育人、以行正人;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给予激励,使师德激励起到推进作用,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师德修养;形成有利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注重科研创新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师德建设[1]。

4.发挥师德典型引领作用,形成师德教育长效机制

发挥师德典型引领作用以加强师德建设,是高等教育在当前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规划纲要》要求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不断形成和涌现为数众多的师德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修身立德,铸造师魂。其一,发挥师德典型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如师德典型的评比、表彰,师德典型的宣传、师德课题的研究、师德论坛的研讨等活动,进行广泛深入的师德典型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二,形成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等教育的同时,加强教风、学风、学术规范教育,紧紧结合教学经验交流、教育科学研究、社会考察、进修培训等形式,业务工作中加强师德教育,形成师德熏陶与业务提升相互促进的培育机制;调动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践行师德规范[3]。

总之,以师德典型培育带动师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高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弘扬大学文化和师德传统,将其渗透到教师教育和管理的各个层面,纳入到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培养的全过程。以师德典型引领体现高尚师德修养的教育教学风气,以师德典型示范培育纯粹的学术道德规范,以师德典型熏陶指引学生成长成才。在师德典型的示范下,升华教书育人的层次与品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汤晓,罗溢杰.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54-56.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医护人才;医药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36-0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职责,不仅在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中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而且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素质培养中起着为人师表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影响深远。教师大计,师德为先。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推动医药职业院校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医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育职业化倾向严重,人文化教育薄弱。一方面,医药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着重于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导致教书与育人分裂化现象严重。部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意识淡薄,不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从而严重阻碍了师德师风建设。另一方面,在人才使用上,往往重学历和文凭、看业务能力和水平,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忽略了道德的考核和量化。长此以往,导致许多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求个人职称的评定、学历的提高、科研的开发与研究上,而忽视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1]。

2.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淡薄。医药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对职业道德观和职业理想缺乏足够的认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淡薄,如有些教师认为自身的主要职责是搞好教学工作,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缺乏关爱和生活上的指导。有些教师在教学之余,还身兼多职,以致不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在教师队伍中容易形成效仿之风,影响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

3.师德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行动。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通常是加强理论学习,且往往停留在座谈、交流、表彰等常规形式上。师德师风的培养,固然需要强大的理论基础,但更应注重行动的践行。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根基,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才能有效地将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生命的常态。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

(一)教师自身方面

高尚师德师风的形成,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努力,其主要途径有如下五个方面:(1)坚定职业理想,提高自身修养。学校应加强新上岗教师的思想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师德观。(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身在其位,应尽其职。身为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强烈的认同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3)关爱学生,师生互重。热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形成学生敬重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和谐校园氛围。(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穿着谈吐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人先正己,身为人师,更应当严于律己,以身作则。(5)教书育人,知行并重。新时期,教师由传统的“传道”这个单一角色向教书育人的双重角色转变。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道路上的导师,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修养和道德文化修养。

(二)学校方面

1.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好师德建设与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不断提高师德水平[2],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2.建立长期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伟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及相关部门要因地因校制宜,制定配套措施,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1)科学的监管、监督机制。首先,学校要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杜绝师德师风低下的人员进入到教师队伍中,从源头上保证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其次,高校应成立师德师风督导小组,通过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和建立监督电话、信箱、网站等形式,形成全面、有效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并将多渠道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使其对自身的不足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3]。(2)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定期进行师德师风状况民主测评,如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同行评价及自我评价,将测评结果列入教师年末测评项目中;另一方面,将激励政策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提高其职称、津贴、补助等物质待遇,从而更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快师德师风的塑造[4]。(3)公平公正的惩处机制。对于出现师德师风败坏的个人或组织,要严肃处理,处罚时要有据可依,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工作,不能出现包庇、迁就、的不良示范。

3.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长期以来,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过于理论化、形式化。理论的学习只能从思想上提升教师对师德师风的认识和理解,但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认知。师德师风建设,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更需要实践的锻炼。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让广大教师走出理论的知识塔,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体验“德”、实践“德”,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将师德师风的理论认知内化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思想道德、文化涵养、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对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医药卫生行业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医护人才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药卫生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医药职业院校作为医护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责任重大。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系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和谐校园构建,更系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社会、学校和教师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冰芝.论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建设[J].高教论坛,2009,(5):114-115.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2005)[Z].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师师德;师德自律;内生动力;外生动力

教师职业道德课,可称为教师师德课。这门课主要是面对高校师范本、专科大学生而开设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的课程,也是对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及平时师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教师师德课“六论”问题,围绕六个论点展开,即教师师德现实境遇论、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

一、教师职业道德“六论”的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在这里,师德高尚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教师师德课作为面对高校师范大学生和教师而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或专题讲座,探讨如何改革其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如何使其收到应有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分析

当前,从教师师德的现状看,其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忠于教育事业,具有敬业精神,认真履行从教的职责,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注重师德修养,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潜心治学,崇尚学术,献身科学研究,并能热心为社会服务。但是,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如有的教师理想信念模糊,缺乏敬业精神,缺乏岗位责任心,仅把从教作为谋生的手段;有的教师学习懒惰,知识陈旧,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敷衍了事,不认真备课,不热心辅导学生;有的教师学风浮躁,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欠缺等。针对师德存在的诸种问题,在教师师德“六论”问题中,教师师德现实境遇论,专门探讨在社会大环境中各种社会因素对教师师德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探讨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危害性及原因;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从自律的角度对师德存在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这些无疑有助于对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二)有助于“四好”教师队伍的建设

2014年9月9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并作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的讲话,提出了“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并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重要的是,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即“四好教师”。加强“四好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教育,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二是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爱岗敬业,注重师德修养,注重师德自律,注重升华师德境界,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三是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具有坚实的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具有从教的教育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做智慧型的教师;四是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美的人格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主题,“仁爱之心”是教育的真谛,是撬动学生心灵的钥匙,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本分,是教师的天职。可以说,“四好教师”是全面发展的教师,是高素质的教师,是高境界的教师,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四好教师”呢?教师师德“六论”聚焦探讨了这一问题。其一,在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中,重点探讨了教师如何把从教的必然性要求转化为教师主体的、自主的、内在的需要,这种需要无疑会成为教师向“四好教师”努力的内在动力。其二,在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中,深入论述了构建教师师德行为的调控机制,构建教师权利与义务实现的制度保障,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保障,以及构建教师师德自律的内部与外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保障,这将为教师向“四好教师”努力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其三,在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中,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发展、境界升华的路径、环节和过程,这无疑为教师向“四好教师”努力提供了具体的思路。总之,教师师德“六论”所探讨的内容对加强“四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有益的。

(三)有助于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与升华

教师无论是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还是承担社会服务工作,都需要有教师自身内在动力的推动,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师师德“六论”中,其主题是探讨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与升华问题。可以说,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形成了师德自律和不断升华师德自律的境界,就能够积极认真、自主、自觉地履行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的职责,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上进心,不满足于基本的工作要求和已取得的成绩,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拼搏,不断地升华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和专业水平境界。特别是在教师师德“六论”的论述中,一方面,它较深入地探讨了教师师德自律形成与自律境界升华的内在规律性问题,论述了教师如何把师德的必然性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如何转化为教师的内生动力,这种动力如何外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社会服务的实践行为,使教师师心自律向师行自律的转化;另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如何构建教师师德自律形成、升华的外部环境和氛围,以形成外在的动力,推动教师认同和承接这种外在的动力为自己内在的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内生动力,以形成教师师德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统一。

二、教师职业道德“六论”的内容

教师师德“六论”各论内容相对独立,但又不可分割,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各论的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一)教师师德现实境遇论

教师师德的现状与发展,一方面受到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能动地作用于这些发展。教师面对社会的现实境遇,既有师德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一,社会市场经济、政治民主、科技及文化发展的现实境遇。市场经济具有自由性、平等性、法治性、开放性、效益性、竞争性、创新性、宏观调控性的特点,同时,它天然地生长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等消极的东西,侵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社会上存在的腐败问题,对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以及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带来冲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教师的民主意识、依法执教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必须随之增强。当今,高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及迅猛发展,对教师的知识更新及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对创新精神、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在凸显文化主旋律的同时,也使得教师的师德修养、师德自律、教书育人能力以及信息能力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其二,社会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发展的现实境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卓有成效地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的普及,对教师的师德行为选择能力和师德评价能力、师德素质、为人师表、师德自律、师德境界等的要求更高了。其三,义务教育、终身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的现实境遇。这些方面的境遇,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及技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意识、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师德及师德自律等方面提出了更直接、更迫切、更高的新要求。教师身在其中,深感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必须注重反思与发展,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

(二)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论

人的动力问题,尤其是人的精神动力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教师,如何形成师德自律,怎样才能做到和持之以恒地坚持师德自律,不断升华师德自律的境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师德自律的必然性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主体需要,能否形成内生动力。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本质利益关系的深刻认识,是对师德自律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力价值的认同,是自觉践行师德自律的渴求与精神自觉。其一,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其特性具有精神性、自觉性、自主性和稳定性。其二,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具有自主性的师德理性智慧的功能;具有使教师获得师德主体性的功能;具有形成师德主体动力的功能;具有自主地调控教师自身各种需要的功能。其三,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的内容主要有: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道德需要;教师从教职业中维护与发展共同利益的需要;教师思想道德、专业素养等方面全面发展完善的高层次需要;教师人格境界升华的需要。总之,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对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与其境界的提升具有持久的推动作用。

(三)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论

教师师德自律既需要内生动力,也需要外生动力。这种外生动力的实质是教师师德自律的他律,它包括教师师德自律的外在导向、外在教育、外在要求、外在约束、外在制度、外在管理、外在保障、外在环境、外在氛围和外在调控等。它是相对于教师师德自律主体需要———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而言的。其一。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的主要根据是教育职业职责的要求,是教育职业社会关系的要求,特别是反映这种职业职责与社会关系的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其二,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的本质特征有:激励导向性与约束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层次性的统一;管理性与自觉性的统一。其三,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师德自律行为的调控机制,注重教师师德自律行为前导向,以师德规范导向、教师职业价值观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等为主;注重教师师德自律行为过程监督,主要以学校师生的民主监督、年度工作考核、社会舆论监督为主;注重教师师德行为后奖惩,包括学校行政奖惩、舆论褒贬和法律惩处等方式,以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教师师德自律。二是构建教师权利与义务实现的制度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只有得到制度性的安排和保障,才能为教师实践师德规范的要求和履行从教的义务等的内心认同提供一种外生动力。教师既有从教的职责与义务,又有从教的个人利益与权利,两者是统一的。为此,在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保障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的法律保障和学校的组织保障,特别要重视发挥学校工会维权职能的作用。三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保障。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改进和完善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是教师主体性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这一制度要突出教师的主体性;突出教师的发展性;突出柔性管理和突出学校民主管理,以保障教师的主人公地位和其作用的发挥。四是构建教师师德自律的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和其境界的提升,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一环境可分为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校内环境主要是树立校园文化精神,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尤其是推进师德文化建设,张扬良好的师德师风。校外环境,主要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正能量导向作用,为教师的师德自律的形成和其升华提供基本的保障及巨大的外生动力。

(四)教师师德师心自律论

教师师德师心自律,是教师师德自律形成的路径之一。师心自律,是教师的师德自律意识与师德必然性要求的统一,师德的要求已成为教师内在的自主要求和师德的实践精神。教师师德师心自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复杂因素,但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应是最重要的因素。为此,要形成师德师心自律,一是教师要自觉地培养师德自律意识。这种师德自律意识的形成是教师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长期过程。教师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的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教师师德师心自律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二是教师要实现师德规范内化,即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学习、认知、体验、选择、修养、磨炼、认同,把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师德意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信念、师德准则、师德原则、师德理想、师德良心、师德荣辱观、师德价值观,逐步形成师心自律。

(五)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论

教师师德师行自律,这是教师师德自律形成的路径之二。师行,即教师的师德行为。教师师德师行自律,是教师在师心自律的导向下,按师德规范的要求做出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且可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其一,教师师德师行自律的特征:它是教师在师心自律的主导下选择的师德行为,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自主行为、自愿行为;它是教师内心遵循师德规范要求所选择的且与师德规范要求相统一的师德行为;它是教师出于对他人和社会有利所选择和做出的师德行为;它是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师德行为。其二,热爱学生是师德师行自律形成的前提。爱生既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灵魂,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更对教师师行自律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还是教师师行自律社会价值实现的途径。其三,忠于职守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关键。忠于职守,是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尽心尽力完成所应当承担的各项任务,且取得的成效符合其岗位的要求。忠于职守既是教师从教的社会要求,也是教师从教其内心的天职和师德师行自律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忠于职守履行教书育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职责;忠于职守从事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忠于职守用教师的知识、技术等直接为社会服务;忠于职守传承中华文化。其四,行为示范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标志。行为示范,是教师严格自律,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楷模。行为示范,是教师的传统美德,是教师从教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内在本质的根本体现。其五,张扬教师的主体性和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是教师师行自律形成的重要保证。

(六)教师师德自律教师团队互动论

教师团队,是教师为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共同目标的实现所组建的工作群体。教师团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教育教学团队、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社会服务团队等。其一,教师团队具有以下特征: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具有专业素质、能力及技能的互补性;具有成员间的互动性。其二,教师团队对教师师德自律的作用。教师团队具有其成员间互动的自觉性、团队运行的规范性和工作协调性的特点。其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教师师德自律的内生动力;其规范性有利于形成教师师德自律的外生动力;其协调性有利于形成师德自律的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良性互动。其三,加强有利于教师师德自律形成和其师德自律境界升华的教师团队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团队的精神、目标、理念的认同,培育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主动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与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的意识。二是加强教师团队有利于形成师德自律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时效性的制度建设。加强教师团队的师德文化建设,能为教师团队形成师德自律和团队的持续性良性运行提供保障。

三、教师职业道德“六论”的深化

关于教师师德“六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做更深入地研究。

(一)现实境遇对教师师德自律影响的内在联系的关联性问题

现实境遇对教师师德自律的影响,既有正面的推动作用,又有负面的消极作用,并且每个时期社会现实境遇都是不一样的,往往同一个教师面对不同时期的现实境遇,不同的教师以及不同经历的教师面对同一时期的现实境遇,其对师德自律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在这些问题当中,影响其内在联系的关联性是否有规律性,或是规律性与偶然性相联系,对诸种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是有意义的。

(二)如何更有效地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的问题

在教师师德自律的问题上,其内生动力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一个教师能否有师德自律的意识,能否认同师德自律,能否自觉实践师德自律的要求,能否形成师德自律的境界,能否不断地升华这一境界,这些问题都与师德自律的内生动力相关联。为此,如何激发教师的师德自律内生动力,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这里就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如社会生活环境怎样才能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教师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与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的关系,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更有效地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等。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对激发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是有益的。

(三)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关系问题

教师师德自律内生动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教师自由意志的体现,是教师自主自觉张扬主体性与增强职业责任感相统一的体现,是教师自我修养的体现。而教师师德自律外生动力,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力量,是一种他律,是外在的教育,是外在的制度,是外在的调控机制。这两者在本质上是各不相同的,但在教师师德自律形成和其境界的升华过程中,在客观上两者都不同程度地起到推动作用。为此,两者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影响,外生动力如何才能转化为内生动力,这种转化的中介有哪些等问题,都有待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党校教师 党校学员 道德素质

党校在重视党校学员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党校教师和学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党校学员的道德素质建设同步进行,要努力改善学员的学风。学风对党校学员的学习十分重要。同志指出:“所谓学风问题,实际上就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的工作态度问题。”从中可以得出,说学风与思想路线、思想作风德关系最为密切,最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那么党校的学风是党校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如果学风不正,那么党校教育的成效就无从谈起。

一、党校提高教师和学员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立足于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开展党校教师和学员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途径,党校领导应当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校教师和学员管理的首要任务,提升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水平。首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培养党校教师和学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党校领导要调动广大党校教师和学员参与党校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做好党校教师和学员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面对利益调整时摆正心态,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他们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党校领导要主动关心党校教师和学员的心理、生活状况,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党校教师和学员排忧解难,消除本职工作的后顾之忧。党校要营造用心留人、安心敬业的文化氛围,为党校教师和学员道德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二)开展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党校要始终将师德建设作为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关键性工作。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师表、师品、师能、师智四个方面。在把握师德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师资培训、政治学习等方法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具备以下道德素质:首先,教师要坚持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观念,坚持正确的原则,增强自身责任感和职业光荣感,使自己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有严谨治学的精神,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用严于律己的治学态度,追求学术的不断创新并且教书育人;再次,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素质教育。最后,教师还要主动关心学生生活、品德、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状况,以德育教育优先,坚持育人为本;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为学生做出榜样。

二、党校教师提高学员道德素质的方法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生力军,而党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承担起德育和智育的双重责任,在重视党校学员学业完成的同时培养党校学员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一)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员的思想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为主,引导和帮助党校学员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党校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重点课程建设范围内,始终秉承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提升党校学员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党校学员身心健康发展。

校风学风建设是塑造师生人格、陶冶师生性情、展示师生精神风貌的必然选择。校风学风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反映,加强校风学风对于规范师生道德行为、提高师生道德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将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爱国敬业、勤奋务实作为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宗旨,通过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教学观念,营造优良教风;通过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和准则,确保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而营造奋发向上、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在大力开展校风学风建设的校园氛围中,可以促进师生在道德素质建设方面共同进步。

(二)职业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规范学员道德行为。

学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职业道德建设不具备强制性,所以为了使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行为约束的作用,就必须运用制度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提高职业道德建设成效。新时期,学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既要依靠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又要依靠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在职业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应遵循引导与制约、教育与管理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树立先进模范弘扬学校良好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学员的行为。学校应当杜绝将职业道德建设停留在口号、文字上,而是要将其渗透到学校管理中,使学员成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良好职业道德的推动者,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总之,对于党校教师和学员而言,应当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建设、制度建设着手,提升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水平,规范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行为;对于党校学员而言,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养成教育、情感教育着手,提高党校学员思想素质,培养党校学员道德习惯、完善党校学员道德人格。党校学员的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必须重视党校学员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为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滨.试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种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2).

[2]贾少英.试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几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

[3]朱云生,熊礼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效用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1).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11篇

【摘要】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眨这一论述对道德教育有了新的定位。对高校来说,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要将其放在整体的视野中,从德育工作的现实境遇着手,从宏观和微观环境两方面剖析制约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因素。文章分条析理,对当前有效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机制提出新的设想,从德育理念、校园文化、德育体系等方面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关键词】立德树人 工作机制 优化研究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阐述了高校最首要、最核心的职能,即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当前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只有对高校开展德育建设的环境和内在要素进行剖析,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影响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因素剖析

(一)高校在立德树人理念上有所偏离。

德育理念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部分,当前一些学校的德育理念往往针对性不强,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没有清晰的表述,这种普遍式的口号往往不能对教师起到重视进而践行的作用。普遍看来,高校领导们都非常注重德育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但是学校领导干部又不得不放更多的精力在科研、学科建设,实验室和项目上。这就造成德育理念不能很好地内化,口号和行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校立德树人忽视了对主体和对象的关注。

德育主体是德育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很好地实现育人的目标,德育主体应该具有良好的德育修养、德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教师的业绩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上,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对于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来说,相比九十年代以前,生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倾向有所抬头,规范意识和诚信意识有待提高。高校德育树人过于强调认知教育,没有客观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三)网络阅读影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互联网的普及形成信息全球化,大学生借助网络获取信息更迅捷,手机上网非常普遍。但网上信息良莠不分,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作用不可轻视。大量在网上浏览信息,使得他们不再阅读经典著作,注意力分散,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是附和而不去思考。过于依赖网络甚至会形成网瘾,造成心理疾病。

(四)德育理论研究滞后于现实境遇。

德育理论的研究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虽然国外有许多德育思想理论,但缺乏实际操作性,造成一些高校立德树人困境,表现为对许多社会不良现象不能及时抵制,对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未能有针对性地说明和论证,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不能进行有说服力的评判和引导。现实生活中一些情境虽然稍纵即逝,但仍需要给予分析指导,使道德理论与社会发展相配合。

(五)德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在一些学校,教学的地位明显高于德育,教育仍然以应试为主;学校对于德育工作的处理往往以偏向管理型,重在约束学生,以防学生出事,这就造成学生对于德育工作存在对立情绪,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另外,一些高校对于全员育人贯彻不够,辅导员事务多、责任大,而一般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不够,人文关怀少。

二、构建立德树人实现的有效机制

(一)更新德育理念,凸显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

好的德育理念应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根据本校的情况凝练德育理念,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学校的德育理念。我们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德育教育理念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诉求,以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内心矛盾为切入点,对社会思潮的嬗变审时度势,对现实中出现的德育问题及时给予应对和解答,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构筑良好的育人环境。

大学校园文化是由她的传统作风和育人特色积淀下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的风骨,体现一个学校的软实力。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物质文化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校园里激发师生奋进的校训、温馨提示标语、宣传栏等文化设施,将无形的文化理念寓于有形的校园环境之中,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高校的精神文化彰显学校的内涵,体现一个学校的校风和内涵,高校应关注师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着力改善师生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师德修养,使教师淡泊名利,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其各项组织管理制度都应该为教育的目标服务,各部门的工作应与教学和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德育工作的政策措施,使德育工作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形成人性化管理。

(三)建立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

高校办学应改变现有的质量评价体系,采取多元评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考核指标占适当的比重;将德育评价指标分为不同层次,对德育工作水平进行量化考核。同时,把立德树人的成效纳入教师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优秀教师的评定、先进集体的评选都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重要的依据。

(四)整合力量,形成德育工作新系统。

高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政部、学生处、关工委多方面协调互动,依托学校党政工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等为主的德育骨干队伍,形成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共同参与德育工作。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把握好立德树人的网络载体,优化网络舆论环境,使思想道德教育进入网络、微博和微信,使网上信息和实际工作格局协调同步。

(五)把握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提高德育课程的有效性。

在高校的德育开展过程中,德育课程无疑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其目标应该是价值观的形成。而当前的德育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教育教学方式死板机械,在学校的地位不高。高校应注重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宣传之中,使正确的思想理论、价值理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师生,把思想引领工作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同时,加强对德育工作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及现实问题的研究,得出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12篇

一、教师的道德形象及其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道德形象是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当模范具备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以及作为职业者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总体。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教师,在被社会赋予“神圣”职责的同时,也承担着难以言说的精神家园的失落。

1.传统德育观中的教师―― 圣人化的形象

儒学影响下的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被赋予了崇高的社会使命,是“道”的化身、“礼”的典范、“德”的楷模。在这种师道尊严的社会环境下,教师也自觉秉承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思想和风范,在实践中树立起了清贫克己、无私奉献的形象。这种“仁人君子”式的师表形象以及“春蚕”“蜡炬”式的奉献精神几乎成为了传统教师角色的精髓。然而,这种传统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使得理想的教师形象近乎“圣人”。它突出强调了教师的道德模范属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和忽视了教师的其他属性,尤其是作为一个独特的“人”的属性。即“重人格自我完善和利他主义的社会理想,而贬低了教师劳动的经济属性和物质利益;重社会责任、道德自讼和理想人格,而贬低了教师的自我价值、个性解放和生命自由”[1]。

这种师德观延续至现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压力。这是因为,与古代教师较高的社会地位相比,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但给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相对较低。并且这种对教师“道德人”的过于一元化、伦理化以及理想化的要求与现代“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自我实现人”的多元形象也产生了矛盾。这种道德权威取向影响了教师对现代社会道德场域的适应和对多元化价值关系的处理,进而使得教师在与学生、公众的交往和互动中产生势差和障碍。[2]

2.现代德育理论中的教师―― 边缘化的群体

传统的德育理论过于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其造成的消极后果之一就是忽视了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的情感要求。时至现代,随着学生地位的提升,在德育领域中“学生中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当代德育理论几乎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关注德育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然而遗憾的是,伴随着传统德育观中教师绝对权威论被彻底否定,教师在德育中应获得的人文关怀却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

价值澄清(Value Clarification)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价值澄清过程使学生掌握价值澄清的技巧;因此,教师个人的价值信念和生活方式不能影响其教学活动,尤其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尽管斯滕豪斯申明,教师保持中立的立场不是要让教师放弃自己的立场,而且价值中立本身意味着教师拥有一种更为重要的价值观;[3]但是,价值澄清理论的本意是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而不是认同和传授所谓“正确的”价值观。显而易见,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价值观不可能是无导向的,教师也不应该持一种中立的态度,而是应该明确地将国家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通过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价值澄清理论对教师的要求没有考虑到教师在德育中应该实施价值观正向引导的实际责任,“价值中立”的要求容易使教师处于“欲教不能”的边缘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在德育中职能的发挥。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Caring Theory)十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关心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关怀之心成为学校德育的首要目的。关怀理论的提出和落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师生间平等关系的建立。然而,在关怀理论中,每个人都有关怀和被关怀的需要,[4]教育活动应该要关心所有人的价值和需要。诺丁斯也提到,关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应该以积极的反应来促成师生间关怀关系的形成。但遗憾的是,由于关怀理论着眼于学生如何学会关心,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因此,德育实践通常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教师是关怀者,学生是被关怀者,而忽视了教师在关怀教育中可能得到的关怀。

这些道德教育理论或多或少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人文关怀缺失的情况则更加严重。

二、德育中教师面临的人文关怀困境

教师在德育中承受着人文关怀的缺失,这种缺失集中地表现在“作为一个教师的人”与“作为一个人的教师”的关系的处理上。“作为一个教师的人”主要强调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性,即“教育者”这个“特殊人”;“作为一个人的教师”则主要强调教师作为人的特性,即教师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当今德育实践之所以缺少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过分关注“作为一个教师的人”,而忽视了“作为一个人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面临了种种困境。

1.过分倡导教师的社会价值,忽视教师的自我价值

教师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通过教育活动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教师的自我价值,则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得到的积极的体验与满足。古往今来,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一直承担着文化传承、价值传递的社会责任,总是被要求按照社会的角色期待和社会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个性进行理性的规范和控制,从而满足职业的社会价值的需要。与之相对,教师作为一种生命存在,代表自身内在需求和情感世界的自我价值却难以实现。

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得到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值得深入探讨。“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5]教师只有首先获得一种积极的内在价值的体验时,才会自觉地完善自己,并将这种价值放大开来,发挥其社会价值功能。

然而,在德育的实际过程中,对教师社会职能的过分倡导使得这种最基本的需求也似“镜花水月”,社会价值逐渐排挤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空间。久而久之,这种自我价值的满足也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教师人文关怀的缺失也就在所难免。

2.过分要求教师的道德形象,忽视教师“人”的形象

统观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不难看出,绝大多数人都是对教师的道德形象有着极高的要求的。这一点本也无可厚非,因为教师的道德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德育资源,或者说是一门隐性的德育课程,可以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道德感染力。但教师形象的理想化是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作为传道者角色的教师形象被期望在道德观念上最正统,教师代表了一种公认的社会道德标准;作为示范者角色,教师被期望在行为规范上最完美;作为管理者角色,教师被期望在待人处世上最公正。[6]人们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道德形象提出各种各样的设想。虽然这种期待的教师道德形象对于教师素质的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通常情况下,尤其是在现代,这种教师道德形象往往并不具有现实性。

首先,随着近代以来社会的深刻变革,教师走下“圣坛”已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废科举、兴学校”以及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教师不再是“圣贤”的代言人,也不再是“道统”的神圣代表,而是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专门人才为己任。教师角色虽然还有很浓的道德色彩,但它更多地是与学科、知识、专业联系在一起了,更多地具有专业人员的意味。

其次,在民主社会和多元背景下,教师已不是唯一的道德教育主体。过高要求教师的道德素养,实际上是对一种传统道德教育观的惯性思维。这虽然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却也使教师过分承担了本应由社会承担的部分责任。

最后,德育效果的好坏并不完全是由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的高低所决定的。一个道德极其高尚的教师不排除有培养出道德败坏的学生的可能,而一个道德素养处于一般水平的教师也可能培养出众多道德高尚的人才。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不切实际地美化、拔高教师的道德形象。

教师具有与普通人同样的各类需要,但社会对于教师的角色期待往往是希望教师成为一个“特殊的人”,冲突由此而生。这种冲突使教师常常处于一种受批评、被指责的不利地位,教师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压力倍增。例如:教师作为公民具有的自由,但其必须遵循教育与宗教分离的原则;教师作为公民具有选择个人生活方式的自由,但其对个人仪表、嗜好等方面的处理必须摆正自身发展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公民具有言论的自由权,但身为国家、社会教育者的代表,其言论应避免偏激,实事求是。

庞丽娟教授提出,教师的角色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其中的一方面就是教师作为普通人,有自己的情感需要与喜怒哀乐,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承担着家庭、工作团体和社会生活的多重角色。[7]首先,教师是“人”,而不是“圣贤”。教师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一员,虽然教师常常是教育人的、帮助人的,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与挫折,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教师同样需要学校领导、同事、学生等人的理解、宽慰、鼓励和关怀。其次,教师是“人”,而不是“完人”。虽然教师是道德的楷模,但教师也会犯错误,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也有缺点和弱点。因此,作为德育者的教师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权利和需要。人们对教师应该给予基本的人文关怀。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是“人”,但教师的天职在“育人”,因此,确立教师作为“普通人”的角色,并不是对教师职能的淡化和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放松,而是希望人们以“平常人”“平常心”看待教师,使教师在这种宽松而又不乏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成为一名模范公民,进而成为学生的道德导师。

3.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思考

教师是德育的主体,然而,在德育过程中,这种对教师主体性的思考却是缺位的。教师,站在社会、公众、专家、管理者面前,总是一个“Me”(英语中“我”的宾格形式,这里指客体)的角色,按照社会设定的教师道德形象改造自己,被管理、被要求、被评价。当前的德育对教师缺乏一种“Myself”(英语中“我”的反身代词,这里指主体)的视角。这种视角也就是教师的主体价值视角。传统的德育中,教师只是一种工具性的主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体性主体。教师不是一种传道授业的载体和工具,而是一个自在的生命,有着自己的态度、需要、情感和生活目标。因此,教师不应被外在的道德所约束,而应遵循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呈现出独特的生命活力与价值。人们只有真正地站在教师的立场,才能深入理解教师的需求,给予教师真正的人文关怀。

总之,在德育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较少关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内心活动以及需求,缺乏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待德育的过程,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学校德育,应该努力走出这种人文关怀的困境,实现对教师人文关怀的回归,进而使教师将德育过程融入教师个性和生命活动,真正勃发出巨大的内在活力与自由精神。

参考文献:

[1][2]阮成武.论传统教师形象的现代重塑[J].教育科学研究,2003(1).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8.

[4]赵雪霞,孙启林.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6).

[5]叶澜,白益民,王,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6]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450-452.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师范生实习过程师德培育综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中坚力量,其职业道德直接影响未来的建设者和加班人,关乎祖国的前途命运。实习阶段是师范生师德培育的重要时点,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已有研究概况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师德、师德教育问题进行大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关于师德培育的著作主要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傅维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檀传宝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师德培育与生成》(王毓珣,王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教师概论》(肖正德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高师院校师德的培育与创新》(游德存等主编,现代出版社,2014)等。截止2016年2月,在中国知网上以“师德培育”、“师德培养”或“师德建设”为主题共找到8293条记录,但以“师德培育”、“师德培养”或“师德建设”为主题,包含“师范生”词频进行精确搜索,仅找到77条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关注度。

2已有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2.1师德的概念

从已有研究来看,师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师德是指对教师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而狭义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引用较多的主要有:“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1]“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2]

2.2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意义

对于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意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师德是师范生素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有学者认为:师德培育不仅影响着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广大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影响着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有学者提出: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它关系着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关系着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4]

2.3现状和主要问题

对于师德培育现状和主要问题,学者大多认为,目前我国师范生师德培育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观念理念上问题,有学者认为:“学校注重学生常规教育,忽视师德教育,未站在应有的高度来强化学生的‘师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5]在培训目标和内容上,有学者认为:“师德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忽视了新的时代背景对师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师德教育内容陈旧,不能反应当前教师的现实生活。[6]在保障上,有学者认为“缺乏有效的外部支持,师德教育的投入不够,专项资金很少。”[7]

2.4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对策措施

有学者提出师德培育的两大主要方式是疏导式与开放式,其具体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课程、活动、情境等。[8]有学者提出恢复教师职业道德课或开设教育伦理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师范生自我教育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间接教育;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责任公民”教育之中;强调道德践行。[9]有学者基于文化认同提出师德建设重要途径有:以凝练学校精神为基础建构文化认同,弘扬师德风尚;以建立学校制度为保障树立文化认同,规范师德行为;以专业成长为方向发展文化认同,丰富师德内涵;以先进典型为示范辐射文化认同,升华师德品格。[10]

3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已有关于师范生师德培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研究对象方面

已有研究主要针对职后教师,较少涉及职前师范生。实习过程作为师范生师德培育一个重要阶段,是师范生体验、践行师德的重要节点,目前这一阶段的研究相对不足。

3.2实证研究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绝部分研究重在理论探讨,较少有一线的深入观察、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实证研究相对不足。

3.3对策实效性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多学者对师范生师德培育提出了颇为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路,但由于更多是理论的总结提炼,缺乏一线现场观察和实地调研,其提出的路径方法、对策措施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实效性不足。

参考文献:

[1]赵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正平.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陈绍斌.高师学生师德培育的关键点[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1:127

[4]李秀梅.关于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02:41

[5]邓如清.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裴文霞.论幼儿师范学生的师德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房敏.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理性分析与对策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李萌.最新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核与职务聘任及竞争上岗工作标准实施手册[M].北京:中华图书出版社,2005.

[9]张桂春.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1,02:35~36.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师范生;实习过程;师德培育;综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中坚力量,其职业道德直接影响未来的建设者和加班人,关乎祖国的前途命运。实习阶段是师范生师德培育的重要时点,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已有研究概况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师德、师德教育问题进行大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关于师德培育的著作主要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傅维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檀传宝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师德培育与生成》(王毓珣,王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教师概论》(肖正德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高师院校师德的培育与创新》(游德存等主编,现代出版社,2014)等。截止2016年2月,在中国知网上以“师德培育”、“师德培养”或“师德建设”为主题共找到8293条记录,但以“师德培育”、“师德培养”或“师德建设”为主题,包含“师范生”词频进行精确搜索,仅找到77条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关注度。

2已有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2.1师德的概念

从已有研究来看,师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师德是指对教师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而狭义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引用较多的主要有:“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1]“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2]

2.2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意义

对于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意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师德是师范生素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有学者认为:师德培育不仅影响着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广大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影响着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有学者提出: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它关系着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关系着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4]

2.3现状和主要问题

对于师德培育现状和主要问题,学者大多认为,目前我国师范生师德培育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观念理念上问题,有学者认为:“学校注重学生常规教育,忽视师德教育,未站在应有的高度来强化学生的‘师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5]在培训目标和内容上,有学者认为:“师德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忽视了新的时代背景对师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师德教育内容陈旧,不能反应当前教师的现实生活。[6]在保障上,有学者认为“缺乏有效的外部支持,师德教育的投入不够,专项资金很少。”[7]

2.4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对策措施

有学者提出师德培育的两大主要方式是疏导式与开放式,其具体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课程、活动、情境等。[8]有学者提出恢复教师职业道德课或开设教育伦理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师范生自我教育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间接教育;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责任公民”教育之中;强调道德践行。[9]有学者基于文化认同提出师德建设重要途径有:以凝练学校精神为基础建构文化认同,弘扬师德风尚;以建立学校制度为保障树立文化认同,规范师德行为;以专业成长为方向发展文化认同,丰富师德内涵;以先进典型为示范辐射文化认同,升华师德品格。[10]

3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已有关于师范生师德培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研究对象方面

已有研究主要针对职后教师,较少涉及职前师范生。实习过程作为师范生师德培育一个重要阶段,是师范生体验、践行师德的重要节点,目前这一阶段的研究相对不足。

3.2实证研究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绝部分研究重在理论探讨,较少有一线的深入观察、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实证研究相对不足。

3.3对策实效性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多学者对师范生师德培育提出了颇为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路,但由于更多是理论的总结提炼,缺乏一线现场观察和实地调研,其提出的路径方法、对策措施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实效性不足。

参考文献:

[1]赵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正平.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陈绍斌.高师学生师德培育的关键点[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1:127

[4]李秀梅.关于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02:41

[5]邓如清.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裴文霞.论幼儿师范学生的师德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房敏.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理性分析与对策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李萌.最新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核与职务聘任及竞争上岗工作标准实施手册[M].北京:中华图书出版社,2005.

[9]张桂春.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1,02:35~36.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第15篇

师德是教育行业不可缺少的职业道德,师范学院作为教师职业的教育者更是要注重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而如今大部分师范学院师德教育体制单一,出现师德效果不明显、不统一、不完美等多种问题。师德的缺失使教育行业混乱不堪,师范学院应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师德观念,通过校园活动提升师范生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加强思想教育,完善自我,利用实践机会使师范生进行更有效的师德教育。

关键词

师范生;师德;教育;实践路径

良好的师德是教育者从事教育行业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行业作为人们启蒙的第一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影响学生行为的因素,若是教师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教学质量就会下降,会干扰学生今后的学习状态,甚至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误入歧途,严重者走向犯罪的道路。

1师德的含义

师德准确地说是一种职业道德,有关教师或从事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社会中人们的教育活动与教师职业道德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师德是教育行业的特殊职业要求,从各方面规定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思想感情、工作态度、生活作风等方面去待人待物、解决问题、以德服人,为社会尽职尽责。

2师德教育的缺失现状

教师作为教育者,言行举止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学生成长道路的引导者,师德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也是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渐渐下滑,部分教师放松思想学习,不思进取,鼠目寸光,仅仅满足于取得的微小成绩,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满足于现状,忽略了终生学习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育行业作为“死工作”,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关注,对自身要求不严格,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没有做到以身作则,仅注重教学工作,有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问题漠不关心,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仅注重理论的传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对待犯错学生时甚至使用体罚等强制手段。更有无师德的教师,在校使用自己职位便利,对学校学生实行侵害,延寿县玉河乡村办小学中一教师对即将毕业的三名女孩进行猥亵,并且恐吓学生不准将此事告诉家长,经过教育部门与司法部门的介入,该教师已被拘捕。但是,尚未被发现的无良教师侵害学生的事件多不胜数,只有树立良好师德并且使教师遵守,才能保护学生不受侵犯。

3师范学院树立师德的意义

3.1有利于师范生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与个人道德结合统一的核心价值,在视察高校中曾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教育未来教师与教育者的国家机构,师范学院需要积极培育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在校师范生的影响。青少年继承着中国的希望与未来,而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者更是背负着未来教育者的重任,在进入社会之前,应当以勤奋好学为前提、道德修养为基础,充分学习与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加强自身公民基本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只有先形成高于普通公民的基本道德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师范学院不单注重师范生文化课程方面的掌握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师范生的实际教育能力,只有具备了精湛的文化课程知识与实际授课能力才能更科学、完美、高效地在教育行业中崭露头角。

3.2引导师范生形成正确三观

人类的正确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经过调查,大多数师范生并不是依靠自我意愿进入师范学院读书,有的是高考失利错失其他高等院校,有的是根据父母意愿进入师范学院就读,有的是向往教师稳定的工作。作为今后的教育者,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朝着一个主体目标前进,这个目标便是对被教育者以身作则。因此,要通过培养师范生的师德来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育者只有形成正确的三观才能对教育行业恪尽职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诚信友善、爱岗敬业。

3.3树立教育者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各大媒体争先报道全国各地部分教师的“无德”行为,时代飞速发展,教育者作为万众瞩目的行业,信息通过网络等途径可以进行飞速传播,任何有关教育者的负面消息都会在第一时间为被教育者和监护人得知。河北省井陉矿务局第一小学学生马国军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不算优异,但是一直活泼好动,从四年级开始马国军的父母发现马国军变得沉闷,经常躲在房间内哭,也问不出原因。马国军的父母向学校反映此事后,学校立刻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在某日班会课上,由于没有按照规定穿校服,被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连打几耳光,并且让他一直罚站到放学,校方经过调查虽然已将违规教师查办,但是马国军同学开始渐渐对学校形成恐惧感,开始厌学,并疏远班里的同学。由此可见,部分教师的“无德”行为会对被教育者产生极大的危害,更是给教育行业尤其对教师职业形象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培养师范生师德成为了维护教师形象的重要因素。师范生同样作为新时代青年,思想不够坚定,甚至有负面舆论压力,倘若在教育师范生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师德的教育,师范生便无法形成高尚的师德情操与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

4师范学院师德养成的方法

4.1思想教育

培养师范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师范生师德信仰的过程。在教育中,要充分开展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的重要思想政治课程,将有关师德规范与思想工作的课程作为师范学生的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师德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增强政治思想课的说服力与实际教育质量。在教学内容中,以“思想”为主体方略,将经典的思想理论通过讲解,深入师范生的内心当中,不仅要求师范生学习经典的思想理论,更要求师范生结合实际,将经典的思想理论通过实例深印在心底。在师范生的思想教育中,需要师范学院注重师范生的情感教育与信仰教育结合起来,灌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情景模拟、社会实践、主题探索等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解与运用。要以建立教师崇高的信仰为前提,进行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活动、演讲比赛等等,结合师范生本身的师德素养,培养全校师范生的道德水平与职业道德,提高学生思想理论水平、知识掌握水平与实践授课能力。

4.2氛围影响

师范学院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独有的文化代表,在师范院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身价值观与道德观,还能丰富自身校园生活,是师范院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余教育。在校园文化方面,学院可以通过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发展等方面充分提升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师范院校作为高等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中的空间,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场所,也可以通过物质建设主题的校园活动使师范生亲自参与到校园建设的行动中,例如:树林中阅读地、校园文化角、文化宣传栏等设施等方面,不仅可以锻炼师范生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在创造过程中提高师范生的品德素养,激起师范生对母校的爱护,提升师范生的审美价值。在建设物质场所后,校方应当担任精神文化传播方面的主角,通过开展校风师德等有关职业教育的活动,净化学院中的学习风气,让师范生在学习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后提升自我,让师范生有高尚的理想与追求理想的动力,优化师范生的教学风格,让师范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道德品质。学习风气的优化,不仅可以提升师范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并且可以营造积极学习的学习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到下一代被教育者。

4.3实践体验

师范学院作为我国高等学院,要注重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注重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我,将所学文化知识真正掌握,提升师范生道德素养。学院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或者文化教育等方式,增强师范生的综合教育能力,在校期间通过培养师范生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开展有关自主教学、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校园活动,从而培养师范生的师德养成,加强师范生的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为以后从事教育行业打下基础。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也是培养自我教育服务能力的方法,通过服务社会公民,降低了从事教育行业后与学生的沟通障碍,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参与活动或上岗实习,将所学文化知识与思想理论用于实践,从实际工作环境中体验出教师所需要继承的教育品德,形成适合自我的道德观念,利用参与社会服务与上岗实习的机会,加强自身品德教育,做到全面发展。

4.4完善自我

高校师范生作为今后的教育者,自身行为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被教育者,因此,在校期间完善自我的教育职业道德成为师范生必须注意的问题。首先,在师范院校学习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我,在充分认识自我缺点的基础上,改进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多从自身寻找原因,树立目标、紧绷学习神经、吃苦耐劳、将失败化为前进的原力,保持优秀的学习动力。在政治思想上鉴定理念,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的学习,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进入教育行业后,更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注重实践能力,如此才能做到谦虚严谨,艰苦好学,扎实地做好教育者的本分工作。

5结语

师德是师范生形成良好成长与发展基础的关键,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身道德水平,通过学校与社会等外部力量充分提高自我修养,提升职业认同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国家重要指导方针加强自身职业道德,让自身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为中国下一代的新生力量的成长做出切实的努力,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增添新力量。

作者:吴华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万海,张明明.近年来我国师德研究的主题、特征与趋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4(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