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

热点经济论文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一般说它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大量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互相依赖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的世界市场才得以形成;生产力发展使资本积累空前剧增,那些拥有相对过剩资本的国家便可以向全球资本短缺的国家输出资本;生产力发展使得运输成本降低,那些具有经济和技术巨大优势的国家,便可以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源优势、国际分工优势,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全球销售。当然,经济全球化决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内进行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也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局部经济全球化到全面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业资本首先实现了全球化,从而开始了局部经济全球化。当时发达国家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应世界各地消费”,闭关自守被“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外国债券为主的借贷资本也实现了全球化。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的金融资本占全球金融资本的80%。世界上其他各国,差不多都成为这四国的“债务人和进贡者了”,“金融资本的密网可以说确实是布满了全世界”。

各帝国主义国家形成经济垄断同盟,瓜分殖民地和经济领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不均衡性,才触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崛起,并奔向全球,到处投资,从而实现了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还是国际贸易的主力军,进一步加深了商业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必然产生全球融资需求,于是跨国银行兴起,完全新兴的全球借贷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于是,一个完备的、全面的经济全球化出现了。

(注:全面的经济全球化是各种资本形态都实现了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史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二重作用。国内外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起始年代的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区分局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经济全球化。 不少论者把经济全球化等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不确切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地区集团一体化虽然具有排他性,但也同时具有对外开放性,参加国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全球化本身既包含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的普遍性,也包含部分国家经济更加密切联系的特殊性。经济一体化必有共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国家并不受某种特定协定的限制,当然也不能享受一体化中的排他性权利。欧共体及其部分成员国的货币联盟是高度一体化的地区集团,而其他国家不参与该种一体化并不等于不参加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别。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自由贸易区等等仅拟在预定期限内实现关税和贸易一体化。这些地区集团一体化还远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全球而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协定,由于全球140多个国家参加,使国际贸易实现了一体化。至于国际投资、劳动力跨国自由流动等等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决不会实现全球一体化。经合组织29个成员国于1995年发起的“多边投资协定谈判”迄今未达成协议。除8个接受外资倾向较大的国家外,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参加这一谈判。当今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仍以双边协定为主,而间接投资更受到资本流动管制的严格限制。1993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5 5个成员国中,有119个国家保持着某种资本流动限制。

其中,67个国家对资本流入流出实行广泛限制,107个国家对直接投资有某种限制,61个国家对证券投资(间接投资)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金融交易实行限制,83个国家对非居民存款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其他资本转移实行限制。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资本自由流动的一定程度的限制是为了保护民族利益,防止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国际投资冲垮民族经济,发生社会动荡。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并不等于它们不参加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我们需要把对经济全球化的现象表述进一步深入,以揭示其实质。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起,直到当代和可预见的将来,只要资本主义经济居于全球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这一论点基于以下几点理由:(1)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没有脱离生产关系的纯粹物质流动和物质生产。我们需要把握物的背后的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经济关系。(2)当代世界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居统治地位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少,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力甚小。所以,全球经济基本上按照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运行。(3)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不仅剥削本国劳动人民,也剥削全球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是不争的事实。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迄今的经济全球化的固有内容之一。 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但它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然而生产力只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取代生产关系,直接说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可因分工程度、科技进步程度而有高低水平的区别,人们不能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电子、原子、信息、纳米技术的普遍化。生产力不能直接说明国际经济关系,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中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例如,不能直接用生产力说明当代日益严重的全球两极分化。把生产力的发展当做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会掩盖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矛盾,并把经济全球化看做同日出日落一样的纯属自然现象。 关于经济全球化及其实质的主要争论是新自由主义者为一方,与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激进派人士以及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民族主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争论。

新自由主义的杰作是美国的“华盛顿共识”(注: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同在华盛顿的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共同形式的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政策。),其中心内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扫除一切民族障碍,扫除一切国家干预,使商品、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不包括劳动力)在全球完全自由流动,实施非调控的市场化,扫除一切国有经济,实现私有化。显然,“华盛顿共识”最符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它们具有经济和技术的绝对优势。全球经济愈是自由化,它们就愈加方便地征服全球,实现它们的利益最大化。它们牢牢记住自由放任主义鼻祖亚当·斯密的教诲:“贫国不能和富国竞争”。关于商品和资本的跨国自由流动,马克思早有科学的评论。他说:“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P227)又说: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P276)马克思的论断完全适合于揭示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意图,这就是用“华盛顿共识”创造出一个符合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全球化。美国激进派学者诺姆·乔姆斯基说:“华盛顿共识……是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制定”,“意欲筹划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

美国另两位激进派学者阿·伍德和阿·洛赫写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本身的普遍化,它的 社会关系、它的运动法则、它的矛盾普遍性——商品经济、资本积累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逻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少民族主义者也极其尖锐地揭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科特迪瓦前总统贝迪埃说:“西方国家关于全球化的观点远没有被其他国家接受。在这场实行垄断的全球游戏中,非洲不是参加者”。2000年4月中旬在哈瓦那召开的首届南方首脑会议上,一些国家领导人指出:“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独断专行,横行霸道,它们的资金成了富国征服穷国的大炮。由于国际社会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关系上有决定权”。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我们也不妨引述著名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观点。

他说:“全球经济实际上应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体系比作一个帝国……它也有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分。中心地区往往以边缘地区的牺牲为代价来获取利益。更重要的是,全球资本主义具有扩张主义倾向。它一味追求征服,决不是寻找一个均衡状态。只要还存在着没有被纳入该体系的市场和资源,它的扩张就不会停下来”。“中心地区是资本的供给者;边缘地区是资本的使用者。中心地区也是领导者、创造者和信息交换中心,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不仅控制着自己的经济政策,同时还掌握着边缘地区的经济命脉”。[11] 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贯以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允许外国大型跨国公司收购本民族支柱企业和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等为条件,给予发展中国家贷款。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不仅进一步依附化,而且经济形势更加动荡不定。有鉴于此,一些多少正直的西方经济学家也对新自由主义提出异议。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于1998年1月首次提出“后华盛顿共识”(即超越“华盛顿共识”),用其他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他说:“往好里说,它(华盛顿共识)是不完全的,往坏里说,它是误导的”(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已经造成灾难性后果,例如近期的阿根廷经济危机)。

其实,新自由主义只不过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其他学派对它多有异议。更甚者,在西方国家内,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国家调控和政府干预,从来也没有放弃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它们历来推行新自由主义(世界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式的经济全球化最能使它们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对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一些论点的看法 有的论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化。尽管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不能据此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不乏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各国商品如果按照国际价值交换当然不存在剥削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百分之百的资本主义化。然而由于发达国家主宰全球经济,我们只能从主体、主导方面观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事物的性质只能由矛盾的主导方面规定。而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是不争的事实。要利用外资就决不能拒绝合法剥削,但是我们利用外资无需说外资没有剥削。

有的论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化,也就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达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这一世界经济的最优状态。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持以下看法:苏东国家和中国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确实扩大了经济全球化的空间,但是,经济全球化早已存在,从来不以这些事件为转移;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只能通过市场来进行,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化,这是同义反复,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即使在发达国家内,按照西方经济学标准,资源 配置的最优化(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实现,至于所称的全球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更是空谈;不能把经济全球化仅仅看做商品、资本等的物质流动或纯粹的自然现象。这种观点拒绝从生产关系、从国际经济关系方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然而资源配置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脱离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去观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确实是西方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但是这种西方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资源配置”,一旦达到控制发展中国家支柱产业、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决不是“最优资源配置”。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巨额国际投资在全球流动,进行它们的“最优资源配置”,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结果是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从而可能成为最劣的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就等于说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惜,客观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赞成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作用的观点。 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触及具有根本性意义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选择又具有国际的外部约束,要求各国不顾自己的条件,选择一种普遍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这段话的意思是,中国不必顾及自己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要选择全球普遍实行的私有制经济制度,这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有人更公开主张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像发达国家那样,只保留公共产品、自然垄断和国防几个部门。还有人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惟一出路是私有化”。笔者认为,这些观点正符合“华盛顿共识”的要求。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并不需要放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道路绝非强国富民的道路。 与上述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民族独立还是否应当存在?有人认为:“今天的世界,与其说是主权国家的总和,不如说是跨国公司的总和”。有人说:“股票在全球发行,零部件在全球采购,生产在全球进行,跨国公司已无国籍”。另一些人认为:“不管中国资本、外国资本,只要在中国领土的公司,就是中国的公司,其产品就是本民族产品”。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其理由如下:这些观点赋予国际垄断资本一种神秘的隐身术,它是无国籍的,属于全球的,或者赋予民族领土一种黑洞般的吸引力,外资只要掉入这个黑洞,一下子就变成“本民族的”。于是民族独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竟然成为多余的话题。我们当然应当拒绝这种观点。

一向强调产权清晰的某些论者,为什么此时此刻故意模糊产权呢?须知,跨国公司虽然在全球发行股票,在全球采购零部件,在全球利用各种资源,但是资本所有权 、关键技术所有权、专利、品牌都主要掌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股东们的手中。例如,在巴西领土生产的汽车绝大部分是属于美国汽车公司的,而不是属于巴西的。所有权决定分配权,跨国公司所获全球利润大部分流回母国,流入大股东们的银行账户。跨国公司无国籍论,在本土的跨国公司等同民族公司论可以休矣!这种观点的政策含义是,敞开国门,吸收外资多多益善,无需顾及本民族支柱产业被控制,市场被操纵,因为据说,外企一到某国领土,其产品也就是某国本民族的。显然,这种迎合“华盛顿共识”的资本流动自由的观点,我们是决不能苟同的。当然,笔者必须马上说明一点,在维护本民族经济独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外资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合理利用外资与依附于外资会产生两种天壤之别的结局。参加经济全球化是为了本民族经济更好地自主发展,而不是被外资操纵和控制。这里我想引述一位美国学者的有益观点,以供比较和思考。

在2001年1月我国举行的第二届全球化论坛会议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东尼·赛奇说:“全球化和加入WTO……更不能代替一个国家国内有效的发展战略。……政府首先应该考虑的还是国内的需求,融入世界经济必须视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一步,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我们不提倡国际经济一体化在国内政策的制定中起主要的作用。”[12] 四、经济全球化的二重作用 经 济全球化具有二重作用还是单一正作用,以及利弊孰大孰小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二重性是利弊互见,正效应与负效应共存。笔者针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决不低估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在历史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摧毁了封建经济和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较之封建主义当然是一种历史进步;国际贸易使交换双方获得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政策都不能脱离世界市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缺少经济增长所必须的资本和外汇。适度接受外国资本,可以弥补资本和外汇缺口(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理论说明发展中国家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科技落后状态,购买外国技术或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参加经济全球化可以增加财富、增加就业、增加税收;接受外国直接投资还可以学习外国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管理经验。正因为以上这些积极作用,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主动参加经济全球化。实践证明,适度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而闭关锁国政策是完全错误的。闭关锁国必然带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

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利益是有条件的、有代价的。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具有消极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垄断组织经常在损害别国利益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是帝国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史、掠夺史,是当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与技术的强大优势,依然使众多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垂直分工体系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跨国公司操纵和控制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市场,抑制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对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1988年为1.2万亿美元,2000年初为2.5万亿美元)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西方国家的大量游资不时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造成如同战争般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传导给发展中国家,使它们的经济经常出现不利波动,难以同时取得内部与外部的均衡;国际经济组织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操纵,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来制定。发展中国家很难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

作为上述各种原因的综合反应,在经济全球化中,南北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世界银行于2000年4月13日发表的《世界发展指数》承认:“经济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贫穷国家受到损害,使富国和穷国之间巨大差距的扩大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在一个不能打破贫国周期且愈来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于工业化国家占世界人口1/6的人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与此同时,居住在63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60%的人,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以上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大还是弊大的讨论不可以抽象进行,需要根据一定条件,做出具体分析。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其一,对什么类型国家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其二,在什么条件下利可以大于弊。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肯定利大于弊,因为“贫国无法和富国竞争”。当然,它们也得付出一点代价,这就是,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引起工厂外迁,从而加剧了国内失业。

在当今的反全球化运动中,发达国家的工会组织,失业工人是积极参加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一般来说是互利的,不至于产生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因为它们的发展水平、竞争能力相近。同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一般来说也是互利的,也不至于产生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能力控制另一个发展中国家,更不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去控制另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往来说,发展中国家所得的利并不必然大于弊。所谓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或者利无条件地大于弊的说法并未得到事实的证明。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在一切 场合下弊必定大于利。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为寻善于趋利避害,可以使利大于弊,否则弊必然大于利。至此,问题的讨论不可避免地涉及利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利的标准从原则上来说应当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民族经济的自主独立(不被外国操纵或控制),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国仅着眼于经济发展,置经济自主独立于不顾,那么这种发展只不过是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式的发展,非常不利于该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相反,一国如果仅着眼于经济自主独立,闭关锁国,或者保护过度,不能积极地利用商品和资本的世界市场去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这种经济自主与独立终会因国力孱弱,不能长久保持。新自由主义者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不过是要求发展中国家永久处于依附地位,而我们所采取的利大于弊是上述二者的兼得,同时又付出一些次要代价。

如何使利大于弊是一个很大的论题。根据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经验教训,以下各点是至关重要的。

1.务必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要积极参加国际贸易,积极而又适度地利用外资,积极学习和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开展有益的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南南经济合作。

2.适度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条件地参加经济全球化。一国“从弱小转变到强大”,重要的是“长期生存保障”。[13]自保和当前的生存是竞争、发展和全胜的前提。具体说,国际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可以过大,发展经济务求以内需为主;外资比重适度,外资不可控制一国的经济命脉和支柱产业;借外债要适度,不被外债锁链套住,外债要保持在公认的国际警戒线之内;在条件不成熟时不贸然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以防国际游资冲击,等等。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众说纷纭的经济全球化并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说它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大量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互相依赖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的世界市场才得以形成;生产力发展使资本积累空前剧增,那些拥有相对过剩资本的国家便可以向全球资本短缺的国家输出资本;生产力发展使得运输成本降低,那些具有经济和技术巨大优势的国家,便可以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源优势、国际分工优势,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全球销售。当然,经济全球化决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内进行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也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局部经济全球化到全面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业资本首先实现了全球化,从而开始了局部经济全球化。当时发达国家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应世界各地消费”,闭关自守被“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外国债券为主的借贷资本也实现了全球化。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的金融资本占全球金融资本的80%。世界上其他各国,差不多都成为这四国的“债务人和进贡者了”,“金融资本的密网可以说确实是布满了全世界”。[2]各帝国主义国家形成经济垄断同盟,瓜分殖民地和经济领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不均衡性,才触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崛起,并奔向全球,到处投资,从而实现了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还是国际贸易的主力军,进一步加深了商业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必然产生全球融资需求,于是跨国银行兴起,完全新兴的全球借贷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于是,一个完备的、全面的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注:全面的经济全球化是各种资本形态都实现了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史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二重作用。国内外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起始年代的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区分局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经济全球化。

不少论者把经济全球化等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不确切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地区集团一体化虽然具有排他性,但也同时具有对外开放性,参加国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全球化本身既包含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的普遍性,也包含部分国家经济更加密切联系的特殊性。经济一体化必有共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国家并不受某种特定协定的限制,当然也不能享受一体化中的排他性权利。欧共体及其部分成员国的货币联盟是高度一体化的地区集团,而其他国家不参与该种一体化并不等于不参加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别。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自由贸易区等等仅拟在预定期限内实现关税和贸易一体化。这些地区集团一体化还远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全球而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协定,由于全球140多个国家参加,使国际贸易实现了一体化。至于国际投资、劳动力跨国自由流动等等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决不会实现全球一体化。经合组织29个成员国于1995年发起的“多边投资协定谈判”迄今未达成协议。除8个接受外资倾向较大的国家外,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参加这一谈判。当今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仍以双边协定为主,而间接投资更受到资本流动管制的严格限制。1993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55个成员国中,有119个国家保持着某种资本流动限制。其中,67个国家对资本流入流出实行广泛限制,107个国家对直接投资有某种限制,61个国家对证券投资(间接投资)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金融交易实行限制,83个国家对非居民存款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其他资本转移实行限制。[3]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资本自由流动的一定程度的限制是为了保护民族利益,防止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国际投资冲垮民族经济,发生社会动荡。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并不等于它们不参加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我们需要把对经济全球化的现象表述进一步深入,以揭示其实质。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起,直到当代和可预见的将来,只要资本主义经济居于全球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一论点基于以下几点理由:(1)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没有脱离生产关系的纯粹物质流动和物质生产。我们需要把握物的背后的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经济关系。(2)当代世界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居统治地位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少,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力甚小。所以,全球经济基本上按照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运行。(3)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不仅剥削本国劳动人民,也剥削全球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是不争的事实。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迄今的经济全球化的固有内容之一。

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但它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然而生产力只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取代生产关系,直接说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可因分工程度、科技进步程度而有高低水平的区别,人们不能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电子、原子、信息、纳米技术的普遍化。生产力不能直接说明国际经济关系,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中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例如,不能直接用生产力说明当代日益严重的全球两极分化。把生产力的发展当做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会掩盖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矛盾,并把经济全球化看做同日出日落一样的纯属自然现象。

关于经济全球化及其实质的主要争论是新自由主义者为一方,与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激进派人士以及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民族主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争论。新自由主义的杰作是美国的“华盛顿共识”(注: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同在华盛顿的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共同形式的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政策。),其中心内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扫除一切民族障碍,扫除一切国家干预,使商品、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不包括劳动力)在全球完全自由流动,实施非调控的市场化,扫除一切国有经济,实现私有化。显然,“华盛顿共识”最符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它们具有经济和技术的绝对优势。全球经济愈是自由化,它们就愈加方便地征服全球,实现它们的利益最大化。它们牢牢记住自由放任主义鼻祖亚当·斯密的教诲:“贫国不能和富国竞争”。关于商品和资本的跨国自由流动,马克思早有科学的评论。他说:“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5](P227)又说: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5](P276)马克思的论断完全适合于揭示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意图,这就是用“华盛顿共识”创造出一个符合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全球化。美国激进派学者诺姆·乔姆斯基说:“华盛顿共识……是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制定”,“意欲筹划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6]美国另两位激进派学者阿·伍德和阿·洛赫写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本身的普遍化,它的社会关系、它的运动法则、它的矛盾普遍性——商品经济、资本积累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逻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7]不少民族主义者也极其尖锐地揭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科特迪瓦前总统贝迪埃说:“西方国家关于全球化的观点远没有被其他国家接受。在这场实行垄断的全球游戏中,非洲不是参加者”。[8]2000年4月中旬在哈瓦那召开的首届南方首脑会议上,一些国家领导人指出:“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独断专行,横行霸道,它们的资金成了富国征服穷国的大炮。由于国际社会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关系上有决定权”。[9]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我们也不妨引述著名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观点。他说:“全球经济实际上应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10]“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体系比作一个帝国……它也有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分。中心地区往往以边缘地区的牺牲为代价来获取利益。更重要的是,全球资本主义具有扩张主义倾向。它一味追求征服,决不是寻找一个均衡状态。只要还存在着没有被纳入该体系的市场和资源,它的扩张就不会停下来”。“中心地区是资本的供给者;边缘地区是资本的使用者。中心地区也是领导者、创造者和信息交换中心,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不仅控制着自己的经济政策,同时还掌握着边缘地区的经济命脉”。[11]

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贯以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允许外国大型跨国公司收购本民族支柱企业和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等为条件,给予发展中国家贷款。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不仅进一步依附化,而且经济形势更加动荡不定。有鉴于此,一些多少正直的西方经济学家也对新自由主义提出异议。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于1998年1月首次提出“后华盛顿共识”(即超越“华盛顿共识”),用其他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他说:“往好里说,它(华盛顿共识)是不完全的,往坏里说,它是误导的”(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已经造成灾难性后果,例如近期的阿根廷经济危机)。其实,新自由主义只不过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其他学派对它多有异议。更甚者,在西方国家内,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国家调控和政府干预,从来也没有放弃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它们历来推行新自由主义(世界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式的经济全球化最能使它们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对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一些论点的看法

有的论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化。尽管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不能据此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不乏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各国商品如果按照国际价值交换当然不存在剥削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百分之百的资本主义化。然而由于发达国家主宰全球经济,我们只能从主体、主导方面观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事物的性质只能由矛盾的主导方面规定。而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是不争的事实。要利用外资就决不能拒绝合法剥削,但是我们利用外资无需说外资没有剥削。

有的论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化,也就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达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这一世界经济的最优状态。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持以下看法:国家和中国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确实扩大了经济全球化的空间,但是,经济全球化早已存在,从来不以这些事件为转移;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只能通过市场来进行,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化,这是同义反复,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即使在发达国家内,按照西方经济学标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实现,至于所称的全球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更是空谈;不能把经济全球化仅仅看做商品、资本等的物质流动或纯粹的自然现象。这种观点拒绝从生产关系、从国际经济关系方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然而资源配置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脱离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去观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确实是西方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但是这种西方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资源配置”,一旦达到控制发展中国家支柱产业、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决不是“最优资源配置”。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巨额国际投资在全球流动,进行它们的“最优资源配置”,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结果是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从而可能成为最劣的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就等于说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惜,客观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赞成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作用的观点。

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触及具有根本性意义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选择又具有国际的外部约束,要求各国不顾自己的条件,选择一种普遍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这段话的意思是,中国不必顾及自己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要选择全球普遍实行的私有制经济制度,这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人更公开主张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像发达国家那样,只保留公共产品、自然垄断和国防几个部门。还有人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惟一出路是私有化”。笔者认为,这些观点正符合“华盛顿共识”的要求。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并不需要放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道路绝非强国富民的道路。

与上述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民族独立还是否应当存在?有人认为:“今天的世界,与其说是国家的总和,不如说是跨国公司的总和”。有人说:“股票在全球发行,零部件在全球采购,生产在全球进行,跨国公司已无国籍”。另一些人认为:“不管中国资本、外国资本,只要在中国领土的公司,就是中国的公司,其产品就是本民族产品”。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其理由如下:这些观点赋予国际垄断资本一种神秘的隐身术,它是无国籍的,属于全球的,或者赋予民族领土一种黑洞般的吸引力,外资只要掉入这个黑洞,一下子就变成“本民族的”。于是民族独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竟然成为多余的话题。我们当然应当拒绝这种观点。一向强调产权清晰的某些论者,为什么此时此刻故意模糊产权呢?须知,跨国公司虽然在全球发行股票,在全球采购零部件,在全球利用各种资源,但是资本所有权、关键技术所有权、专利、品牌都主要掌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股东们的手中。例如,在巴西领土生产的汽车绝大部分是属于美国汽车公司的,而不是属于巴西的。所有权决定分配权,跨国公司所获全球利润大部分流回母国,流入大股东们的银行账户。跨国公司无国籍论,在本土的跨国公司等同民族公司论可以休矣!这种观点的政策含义是,敞开国门,吸收外资多多益善,无需顾及本民族支柱产业被控制,市场纵,因为据说,外企一到某国领土,其产品也就是某国本民族的。显然,这种迎合“华盛顿共识”的资本流动自由的观点,我们是决不能苟同的。当然,笔者必须马上说明一点,在维护本民族经济独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外资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合理利用外资与依附于外资会产生两种天壤之别的结局。参加经济全球化是为了本民族经济更好地自主发展,而不是被外资操纵和控制。这里我想引述一位美国学者的有益观点,以供比较和思考。在2001年1月我国举行的第二届全球化论坛会议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东尼·赛奇说:“全球化和加入WTO……更不能代替一个国家国内有效的发展战略。……政府首先应该考虑的还是国内的需求,融入世界经济必须视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一步,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我们不提倡国际经济一体化在国内政策的制定中起主要的作用。”[12]

四、经济全球化的二重作用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作用还是单一正作用,以及利弊孰大孰小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二重性是利弊互见,正效应与负效应共存。笔者针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决不低估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在历史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摧毁了封建经济和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较之封建主义当然是一种历史进步;国际贸易使交换双方获得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政策都不能脱离世界市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缺少经济增长所必须的资本和外汇。适度接受外国资本,可以弥补资本和外汇缺口(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理论说明发展中国家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科技落后状态,购买外国技术或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参加经济全球化可以增加财富、增加就业、增加税收;接受外国直接投资还可以学习外国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管理经验。正因为以上这些积极作用,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主动参加经济全球化。实践证明,适度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而闭关锁国政策是完全错误的。闭关锁国必然带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

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利益是有条件的、有代价的。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具有消极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垄断组织经常在损害别国利益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是帝国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史、掠夺史,是当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与技术的强大优势,依然使众多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垂直分工体系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跨国公司操纵和控制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市场,抑制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对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1988年为1.2万亿美元,2000年初为2.5万亿美元)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西方国家的大量游资不时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造成如同战争般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传导给发展中国家,使它们的经济经常出现不利波动,难以同时取得内部与外部的均衡;国际经济组织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操纵,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来制定。发展中国家很难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作为上述各种原因的综合反应,在经济全球化中,南北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世界银行于2000年4月13日发表的《世界发展指数》承认:“经济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贫穷国家受到损害,使富国和穷国之间巨大差距的扩大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在一个不能打破贫国周期且愈来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于工业化国家占世界人口1/6的人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与此同时,居住在63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60%的人,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以上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大还是弊大的讨论不可以抽象进行,需要根据一定条件,做出具体分析。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其一,对什么类型国家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其二,在什么条件下利可以大于弊。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肯定利大于弊,因为“贫国无法和富国竞争”。当然,它们也得付出一点代价,这就是,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引起工厂外迁,从而加剧了国内失业。在当今的反全球化运动中,发达国家的工会组织,失业工人是积极参加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一般来说是互利的,不至于产生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因为它们的发展水平、竞争能力相近。同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一般来说也是互利的,也不至于产生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能力控制另一个发展中国家,更不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去控制另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往来说,发展中国家所得的利并不必然大于弊。所谓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或者利无条件地大于弊的说法并未得到事实的证明。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在一切场合下弊必定大于利。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为寻善于趋利避害,可以使利大于弊,否则弊必然大于利。至此,问题的讨论不可避免地涉及利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利的标准从原则上来说应当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民族经济的自主独立(不被外国操纵或控制),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国仅着眼于经济发展,置经济自主独立于不顾,那么这种发展只不过是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式的发展,非常不利于该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相反,一国如果仅着眼于经济自主独立,闭关锁国,或者保护过度,不能积极地利用商品和资本的世界市场去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这种经济自主与独立终会因国力孱弱,不能长久保持。新自由主义者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不过是要求发展中国家永久处于依附地位,而我们所采取的利大于弊是上述二者的兼得,同时又付出一些次要代价。

如何使利大于弊是一个很大的论题。根据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经验教训,以下各点是至关重要的。

1.务必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要积极参加国际贸易,积极而又适度地利用外资,积极学习和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开展有益的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南南经济合作。

2.适度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条件地参加经济全球化。一国“从弱小转变到强大”,重要的是“长期生存保障”。[13]自保和当前的生存是竞争、发展和全胜的前提。具体说,国际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可以过大,发展经济务求以内需为主;外资比重适度,外资不可控制一国的经济命脉和支柱产业;借外债要适度,不被外债锁链套住,外债要保持在公认的国际警戒线之内;在条件不成熟时不贸然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以防国际游资冲击,等等。

3.重视科技创新,用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结构,建立和发展新科技产业,提升商品的科技含量。主要靠亦步亦趋引进技术或主要靠组装外国零部件都不能彻底摆脱依附地位。当代各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科技创新是经济独立的充足条件,是国力强大的发动机。

我国是惟一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特殊任务。借经济全球化,妄图瓦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接轨是新自由主义者的战略图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是始终不渝地坚持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保证。参加经济全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6、630.

[2]IMF.资本账户兑换性——经验评论和IMF的政策含义[R].华盛顿:IMF,1995.35.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4-5.

[6]阿·伍德,阿·洛赫.国际经济的成长:1820-199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1.

[7]人民日报,2000-04-27.

[8]人民日报,2000-04-14.

[9]乔治·索罗斯.走向全球的开放社会[J].大西洋月刊,1998,(1).

[10]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88-190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众说纷纭的经济全球化并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说它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大量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互相依赖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的世界市场才得以形成;生产力发展使资本积累空前剧增,那些拥有相对过剩资本的国家便可以向全球资本短缺的国家输出资本;生产力发展使得运输成本降低,那些具有经济和技术巨大优势的国家,便可以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源优势、国际分工优势,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全球销售。当然,经济全球化决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内进行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也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局部经济全球化到全面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业资本首先实现了全球化,从而开始了局部经济全球化。当时发达国家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应世界各地消费”,闭关自守被“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外国债券为主的借贷资本也实现了全球化。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的金融资本占全球金融资本的80%。世界上其他各国,差不多都成为这四国的“债务人和进贡者了”,“金融资本的密网可以说确实是布满了全世界”。[2]各帝国主义国家形成经济垄断同盟,瓜分殖民地和经济领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不均衡性,才触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崛起,并奔向全球,到处投资,从而实现了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还是国际贸易的主力军,进一步加深了商业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必然产生全球融资需求,于是跨国银行兴起,完全新兴的全球借贷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于是,一个完备的、全面的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注:全面的经济全球化是各种资本形态都实现了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史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二重作用。国内外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起始年代的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区分局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经济全球化。

不少论者把经济全球化等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不确切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地区集团一体化虽然具有排他性,但也同时具有对外开放性,参加国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全球化本身既包含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的普遍性,也包含部分国家经济更加密切联系的特殊性。经济一体化必有共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国家并不受某种特定协定的限制,当然也不能享受一体化中的排他性权利。欧共体及其部分成员国的货币联盟是高度一体化的地区集团,而其他国家不参与该种一体化并不等于不参加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别。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自由贸易区等等仅拟在预定期限内实现关税和贸易一体化。这些地区集团一体化还远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全球而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协定,由于全球140多个国家参加,使国际贸易实现了一体化。至于国际投资、劳动力跨国自由流动等等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决不会实现全球一体化。经合组织29个成员国于1995年发起的“多边投资协定谈判”迄今未达成协议。除8个接受外资倾向较大的国家外,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参加这一谈判。当今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仍以双边协定为主,而间接投资更受到资本流动管制的严格限制。1993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55个成员国中,有119个国家保持着某种资本流动限制。其中,67个国家对资本流入流出实行广泛限制,107个国家对直接投资有某种限制,61个国家对证券投资(间接投资)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金融交易实行限制,83个国家对非居民存款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其他资本转移实行限制。[3]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资本自由流动的一定程度的限制是为了保护民族利益,防止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国际投资冲垮民族经济,发生社会动荡。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并不等于它们不参加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我们需要把对经济全球化的现象表述进一步深入,以揭示其实质。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起,直到当代和可预见的将来,只要资本主义经济居于全球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一论点基于以下几点理由:(1)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没有脱离生产关系的纯粹物质流动和物质生产。我们需要把握物的背后的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经济关系。(2)当代世界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居统治地位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少,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力甚小。所以,全球经济基本上按照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运行。(3)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不仅剥削本国劳动人民,也剥削全球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是不争的事实。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迄今的经济全球化的固有内容之一。

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但它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然而生产力只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取代生产关系,直接说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可因分工程度、科技进步程度而有高低水平的区别,人们不能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电子、原子、信息、纳米技术的普遍化。生产力不能直接说明国际经济关系,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中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例如,不能直接用生产力说明当代日益严重的全球两极分化。把生产力的发展当做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会掩盖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矛盾,并把经济全球化看做同日出日落一样的纯属自然现象。

关于经济全球化及其实质的主要争论是新自由主义者为一方,与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激进派人士以及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民族主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争论。新自由主义的杰作是美国的“华盛顿共识”(注: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同在华盛顿的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共同形式的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政策。),其中心内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扫除一切民族障碍,扫除一切国家干预,使商品、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不包括劳动力)在全球完全自由流动,实施非调控的市场化,扫除一切国有经济,实现私有化。显然,“华盛顿共识”最符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它们具有经济和技术的绝对优势。全球经济愈是自由化,它们就愈加方便地征服全球,实现它们的利益最大化。它们牢牢记住自由放任主义鼻祖亚当·斯密的教诲:“贫国不能和富国竞争”。[4]

关于商品和资本的跨国自由流动,马克思早有科学的评论。他说:“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5](P227)又说: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5](P276)马克思的论断完全适合于揭示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意图,这就是用“华盛顿共识”创造出一个符合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全球化。美国激进派学者诺姆·乔姆斯基说:“华盛顿共识……是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制定”,“意欲筹划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6]美国另两位激进派学者阿·伍德和阿·洛赫写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本身的普遍化,它的社会关系、它的运动法则、它的矛盾普遍性——商品经济、资本积累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逻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7]不少民族主义者也极其尖锐地揭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科特迪瓦前总统贝迪埃说:“西方国家关于全球化的观点远没有被其他国家接受。在这场实行垄断的全球游戏中,非洲不是参加者”。[8]2000年4月中旬在哈瓦那召开的首届南方首脑会议上,一些国家领导人指出:“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独断专行,横行霸道,它们的资金成了富国征服穷国的大炮。由于国际社会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关系上有决定权”。[9]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我们也不妨引述著名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观点。他说:“全球经济实际上应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10]“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体系比作一个帝国……它也有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分。中心地区往往以边缘地区的牺牲为代价来获取利益。更重要的是,全球资本主义具有扩张主义倾向。它一味追求征服,决不是寻找一个均衡状态。只要还存在着没有被纳入该体系的市场和资源,它的扩张就不会停下来”。“中心地区是资本的供给者;边缘地区是资本的使用者。中心地区也是领导者、创造者和信息交换中心,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不仅控制着自己的经济政策,同时还掌握着边缘地区的经济命脉”。[11]

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贯以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允许外国大型跨国公司收购本民族支柱企业和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等为条件,给予发展中国家贷款。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不仅进一步依附化,而且经济形势更加动荡不定。有鉴于此,一些多少正直的西方经济学家也对新自由主义提出异议。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于1998年1月首次提出“后华盛顿共识”(即超越“华盛顿共识”),用其他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他说:“往好里说,它(华盛顿共识)是不完全的,往坏里说,它是误导的”(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已经造成灾难性后果,例如近期的阿根廷经济危机)。其实,新自由主义只不过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其他学派对它多有异议。更甚者,在西方国家内,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国家调控和政府干预,从来也没有放弃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它们历来推行新自由主义(世界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式的经济全球化最能使它们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对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一些论点的看法

有的论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化。尽管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不能据此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不乏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各国商品如果按照国际价值交换当然不存在剥削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百分之百的资本主义化。然而由于发达国家主宰全球经济,我们只能从主体、主导方面观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事物的性质只能由矛盾的主导方面规定。而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是不争的事实。要利用外资就决不能拒绝合法剥削,但是我们利用外资无需说外资没有剥削。

有的论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化,也就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达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这一世界经济的最优状态。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持以下看法:国家和中国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确实扩大了经济全球化的空间,但是,经济全球化早已存在,从来不以这些事件为转移;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只能通过市场来进行,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化,这是同义反复,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即使在发达国家内,按照西方经济学标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实现,至于所称的全球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更是空谈;不能把经济全球化仅仅看做商品、资本等的物质流动或纯粹的自然现象。这种观点拒绝从生产关系、从国际经济关系方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然而资源配置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脱离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去观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确实是西方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但是这种西方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资源配置”,一旦达到控制发展中国家支柱产业、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决不是“最优资源配置”。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巨额国际投资在全球流动,进行它们的“最优资源配置”,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结果是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从而可能成为最劣的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就等于说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惜,客观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赞成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作用的观点。

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触及具有根本性意义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选择又具有国际的外部约束,要求各国不顾自己的条件,选择一种普遍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这段话的意思是,中国不必顾及自己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要选择全球普遍实行的私有制经济制度,这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人更公开主张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像发达国家那样,只保留公共产品、自然垄断和国防几个部门。还有人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惟一出路是私有化”。笔者认为,这些观点正符合“华盛顿共识”的要求。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并不需要放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道路绝非强国富民的道路。

与上述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民族独立还是否应当存在?有人认为:“今天的世界,与其说是国家的总和,不如说是跨国公司的总和”。有人说:“股票在全球发行,零部件在全球采购,生产在全球进行,跨国公司已无国籍”。另一些人认为:“不管中国资本、外国资本,只要在中国领土的公司,就是中国的公司,其产品就是本民族产品”。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其理由如下:这些观点赋予国际垄断资本一种神秘的隐身术,它是无国籍的,属于全球的,或者赋予民族领土一种黑洞般的吸引力,外资只要掉入这个黑洞,一下子就变成“本民族的”。于是民族独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竟然成为多余的话题。我们当然应当拒绝这种观点。一向强调产权清晰的某些论者,为什么此时此刻故意模糊产权呢?须知,跨国公司虽然在全球发行股票,在全球采购零部件,在全球利用各种资源,但是资本所有权、关键技术所有权、专利、品牌都主要掌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股东们的手中。例如,在巴西领土生产的汽车绝大部分是属于美国汽车公司的,而不是属于巴西的。所有权决定分配权,跨国公司所获全球利润大部分流回母国,流入大股东们的银行账户。跨国公司无国籍论,在本土的跨国公司等同民族公司论可以休矣!这种观点的政策含义是,敞开国门,吸收外资多多益善,无需顾及本民族支柱产业被控制,市场纵,因为据说,外企一到某国领土,其产品也就是某国本民族的。显然,这种迎合“华盛顿共识”的资本流动自由的观点,我们是决不能苟同的。当然,笔者必须马上说明一点,在维护本民族经济独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外资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合理利用外资与依附于外资会产生两种天壤之别的结局。参加经济全球化是为了本民族经济更好地自主发展,而不是被外资操纵和控制。这里我想引述一位美国学者的有益观点,以供比较和思考。在2001年1月我国举行的第二届全球化论坛会议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东尼·赛奇说:“全球化和加入WTO……更不能代替一个国家国内有效的发展战略。……政府首先应该考虑的还是国内的需求,融入世界经济必须视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一步,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我们不提倡国际经济一体化在国内政策的制定中起主要的作用。”[12]

四、经济全球化的二重作用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作用还是单一正作用,以及利弊孰大孰小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二重性是利弊互见,正效应与负效应共存。笔者针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决不低估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在历史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摧毁了封建经济和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较之封建主义当然是一种历史进步;国际贸易使交换双方获得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政策都不能脱离世界市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缺少经济增长所必须的资本和外汇。适度接受外国资本,可以弥补资本和外汇缺口(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理论说明发展中国家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科技落后状态,购买外国技术或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参加经济全球化可以增加财富、增加就业、增加税收;接受外国直接投资还可以学习外国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管理经验。正因为以上这些积极作用,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主动参加经济全球化。实践证明,适度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而闭关锁国政策是完全错误的。闭关锁国必然带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

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利益是有条件的、有代价的。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具有消极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垄断组织经常在损害别国利益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是帝国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史、掠夺史,是当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与技术的强大优势,依然使众多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垂直分工体系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跨国公司操纵和控制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市场,抑制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对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1988年为1.2万亿美元,2000年初为2.5万亿美元)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西方国家的大量游资不时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造成如同战争般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传导给发展中国家,使它们的经济经常出现不利波动,难以同时取得内部与外部的均衡;国际经济组织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操纵,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来制定。发展中国家很难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作为上述各种原因的综合反应,在经济全球化中,南北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世界银行于2000年4月13日发表的《世界发展指数》承认:“经济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贫穷国家受到损害,使富国和穷国之间巨大差距的扩大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在一个不能打破贫国周期且愈来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于工业化国家占世界人口1/6的人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与此同时,居住在63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60%的人,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以上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大还是弊大的讨论不可以抽象进行,需要根据一定条件,做出具体分析。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其一,对什么类型国家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其二,在什么条件下利可以大于弊。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肯定利大于弊,因为“贫国无法和富国竞争”。当然,它们也得付出一点代价,这就是,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引起工厂外迁,从而加剧了国内失业。在当今的反全球化运动中,发达国家的工会组织,失业工人是积极参加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一般来说是互利的,不至于产生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因为它们的发展水平、竞争能力相近。同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一般来说也是互利的,也不至于产生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能力控制另一个发展中国家,更不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去控制另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往来说,发展中国家所得的利并不必然大于弊。所谓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或者利无条件地大于弊的说法并未得到事实的证明。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在一切场合下弊必定大于利。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为寻善于趋利避害,可以使利大于弊,否则弊必然大于利。至此,问题的讨论不可避免地涉及利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利的标准从原则上来说应当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民族经济的自主独立(不被外国操纵或控制),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国仅着眼于经济发展,置经济自主独立于不顾,那么这种发展只不过是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式的发展,非常不利于该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相反,一国如果仅着眼于经济自主独立,闭关锁国,或者保护过度,不能积极地利用商品和资本的世界市场去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这种经济自主与独立终会因国力孱弱,不能长久保持。新自由主义者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不过是要求发展中国家永久处于依附地位,而我们所采取的利大于弊是上述二者的兼得,同时又付出一些次要代价。

如何使利大于弊是一个很大的论题。根据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经验教训,以下各点是至关重要的。

1.务必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要积极参加国际贸易,积极而又适度地利用外资,积极学习和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开展有益的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南南经济合作。

2.适度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条件地参加经济全球化。一国“从弱小转变到强大”,重要的是“长期生存保障”。[13]自保和当前的生存是竞争、发展和全胜的前提。具体说,国际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可以过大,发展经济务求以内需为主;外资比重适度,外资不可控制一国的经济命脉和支柱产业;借外债要适度,不被外债锁链套住,外债要保持在公认的国际警戒线之内;在条件不成熟时不贸然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以防国际游资冲击,等等。

3.重视科技创新,用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结构,建立和发展新科技产业,提升商品的科技含量。主要靠亦步亦趋引进技术或主要靠组装外国零部件都不能彻底摆脱依附地位。当代各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科技创新是经济独立的充足条件,是国力强大的发动机。

我国是惟一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特殊任务。借经济全球化,妄图瓦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接轨是新自由主义者的战略图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是始终不渝地坚持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保证。参加经济全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收稿日期]2002-03-28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6、630.

[2]IMF.资本账户兑换性——经验评论和IMF的政策含义[R].华盛顿:IMF,1995.35.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4-5.

[6]阿·伍德,阿·洛赫.国际经济的成长:1820-199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1.

[7]人民日报,2000-04-27.

[8]人民日报,2000-04-14.

[9]乔治·索罗斯.走向全球的开放社会[J].大西洋月刊,1998,(1).

[10]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88-190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近年来,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不断壮大,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医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也有不少学者以文献计量的方法为基础,分析了管理学科等的研究热点。

2数据源的确定

2.1国外相关期刊论文库的确定

本文在检索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论文数量时,统计的数据源采用了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公司的webofsci-ence数据库。对在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录在该数据库的论文进行检索,对论文题目、关键词和摘要中包含选定主题词的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共得到498篇论文,并以此确定近10年来国外家族企业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2.2国内管理类中文期刊论文库的确定

在本文的研究中,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是结合了下列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26种管理学期刊;二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8)。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家族企业研究的46种专业性学术期刊。作为国内学术界的权威,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也表明关于家族企业研究被国内主流学术界接纳的程度。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被中国期刊网(CNKI)收录的46种学术期刊进行关键词检索,并且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近10年来家族企业相关研究的基本概况。通过关键词检索,共得到583条相互独立的目录,作为本文研究的分析对象。

3国外家族企业研究内容及热点

3.1国外研究内容及现状

2000—2010年国外家族企业的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1),在数据库中OPERATIONSRESEARCH&MANAGEMENTSCIENCE、MANAGEMENT、BUSINESS、ENGINEERING、INDUSTRIAL等八个学科的文献进行关键字检索共得到173篇相互独立的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篇名、摘要、关键字的统计,了解到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企业成长与发展、创新、公司治理、战略、继承、财务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论文数量最多的领域是企业成长与发展、公司治理、创新、战略等(见表1)。通过纵向的比较发现,2006—2010年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创新、战略、财务管理、成长与发展四个领域增长幅度最大。

3.2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热点

研究热点是用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量和论文总量来综合衡量的,本文通过对检索到的国外2000—2010年家族企业研究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进行阅读,以及对其中部分论文的分析,得出如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内容及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2)。

4国内家族企业研究内容及热点

4.1我国研究内容及现状

2000—2010年我国家族企业研究的主流领域为继任管理、公司治理、人力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创新、企业融资、社会资本等。从论文总量来看,数量最多的三个领域依次为:公司治理、成长与发展、继任管理;其次是人力资源、问题、企业文化和创新;最少的是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信任问题和社会资本。(见表3)纵向来看,2000—2010年,家族企业领域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2)这表明国内关于家族企业研究不断升温,家族企业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主流学者的关注。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08年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而2009—2010年论文数量逐年下降。20篇以上的期刊有:生产力研究(54),企业经济(48)、特区经济(44)、科研管理(36)、经济管理(33)、外国经济与管理(31)、管理世界(29)、企业管理(27)、华东经济管理(25)、科技进步与对策(24)。这些期刊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家族企业研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使得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重视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

4.2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所选取的46种刊物在2000—2010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字的阅读,得出关于我国国内家族企业研究的研究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4)

5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差异比较分析

根据本文对国内外家族企业各个领域的研究分析表明,国内外研究在研究内容及热点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见表5)。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公司治理、成长与发展、创新、继任管理,未来持续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而创新、财务管理、战略、继任管理这些国外的主要研究领域,其论文数量在我国2003—2010年的研究中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由于受国外研究热点的影响,这些领域将会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内容。国外研究在人力资源、问题、企业文化等领域的数量很少,虽然在国内还处于主流研究领域,但预计几年后这些领域的研究热度可能会有所减退。社会资本、信任问题、风险管理等国内外研究的非主流领域的论文数量很少,近十年的发展比较缓慢,除非找到研究的新的突破点,不然这些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将会放慢速度。

6启示

从以上对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的相关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自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和一体化使得影响家族企业的因素更加复杂,加大了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承受的风险。与之前平稳的经营环境相比较,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给家族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剧烈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许多新的管理问题的产生。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研究内容;比较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对工商管理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进展,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也逐渐增多,及时把握国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最新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将对我国工商管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与启发作用。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营利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本文按照学科代码将工商管理学科分为十个研究领域,对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工商管理各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发现国内、外研究的差异,更好地促进国内工商管理研究的发展。

1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

本文在检索国外工商管理论文数量时,选择了SCI和SSCI中影响因子大于0.5的59种管理类期刊,时间范围是从1990年到2000年。通过关键词检索,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领域,故将其他九个领域按检索到的论文篇数做出趋势图。

从纵向来看,1990~2000年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理论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企业文化、财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则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没有明显的增长。其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在90年代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某些年份,市场营销研究虽有下降,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在近5年内发展很快;而运作管理的研究在突破最高点后开始逐渐持平甚至下降;不能忽视的是对项目管理的研究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从横向看,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领域,可见近十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外是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从其他9个领域的论文数量排序中可以看出,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理论、运作管理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分析各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时的1997-2000年进入SCI检索的文章,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关于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1):

2国内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

对国内工商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从中国期刊网中筛选出44种学术性较强的管理类期刊,根据关键词对各二级科目的论文进行检索,将各领域检索得到的论文数量进行趋势描述

从此趋势图纵向比较,几乎每一个领域的研究在近7年中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这表明国内工商管理各领域的研究力度在加强,这也与国家经济改革的进程和力度有一定关系。横向比较,研究成果较多的是市场营销,说明我国的经济改革及国企改革的力度加强,企业不再只靠抓生产提高企业利润,而是越来越注重市场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同时,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项目管理也是研究较多的领域,相比而言在工商管理研究范围内国内近几年对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从代表性文章中,得出国内工商管理各领域研究热点如下:

3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的比较及结论

3.1工商管理研究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从国内外的研究趋势比较过程中可以看出,国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增长速度较快;项目管理的研究在持续增加;企业战略管理的论文数量曾在1995年左右达到最多,随后又有所减少。国内则对运作管理研究较多,企业文化、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也是理论界研究较多的领域。

从国内外文献数量的排名次序角度看,国内论文数量较多的是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项目管理,而国外的排名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理论。

国内外研究热点存在必然的交集,但侧重点仍有不同,国内理论研究滞后于国际的理论研究,国内的研究热点往往是国外前几年的研究热点,而国外正在形成的热点在国内往往是刚刚涉足或者还未涉足。

4结论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从整体上落后于国际水平,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有一定关系,但是也要求此领域的学者们能把握工商管理的最新研究方向,以加强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在研究内容与形式上存在差别:国外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将理论运用于管理实践;而国内的研究经常停留在理解国外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对一些较新的管理问题介入较少。鉴于工商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国内此领域学者们应注重研究形式的改进,注重对管理问题深层面的研究。

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差别:国外注重规范研究,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国内多是思辩研究,研究仅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或是虽有理论基础但是缺乏严密的推理。国外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较多,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等方法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证,而国内则不重视实证的研究。这与各国间的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管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在进行管理研究时,应该多作些实证的工作来充实我们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2]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3]WebofScience.[DB/OL].2002.

[4]中国期刊网.[DB/OL].2002.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相关热搜: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专业介绍

引言:

    之所以要把工商管理作为学科来设置,原因是工商管理经过对营利组织在行为及理论管理上面做探究,可使营利组织更好地配置自身资源、协调自身管理,从而赚取最大化收益。尽管只有几年时间,我国关于工商管理做出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大有进展,但依然需要紧跟国外的趋势,这样我国才能在工商管理上的钴研上再上一个台阶。

—、在工商管理上国外的研究趋势及热点内容

本文将把国内外从2004年10月到今年10月这10年内的发展来加以分析。总的来看,对工商管理国外这10年在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运作管理、企业理论、人力资源及技术经济六个层面上都有突破。但是,对工商管理国外这10年在企业战略、会计理论、企业文化及财务管理四个层面的突破较小。特别在人力资源层面及项目管理层面,国外研究自2004年开始一直表现为增长快速的状况。而在市场营销层面,尽管中途有一两年的下滑现象,可是总趋势还是良好的。对技术经济而言,是在2009年开始方才有所突破的。但运作管理层面就不容乐观,自2007年以后至今就长期表现为下降状态。

针对于工商管理,再从论文数量来对这10年国外的趋势热点做探究。可以明确的是由于人力资源层面的髙速发展,这10年与人力资源层面关联的论文毫无疑问数量是最大的。反观另外九个层面的论文数量排名髙低,市场营销位居第二,经济技术位居第三,项目管理位居第四,企业理论位居第五,运作管理位居第六。从排名高低便能再次清晰地确定研究趋势、热点内容所在。

二、在工商管理上我国的研究趋势及热点内容

因为经济改革是最近10年才被我国慢慢看重的,所以1.0年前在工商管理上我国还是很模糊的,几乎找不到什么工商管理关联的论文。但是,这10年内自从我国敏锐地发现工商管理的一系列意义,迅速呈现出强大的研究力度。仔细探究10年内我国在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运作管理、企业理论、人力资源、技术经济、企业战略、会计理论、企业文化及财务管理这10个层面的成果,明显发现论文数量全部是上升趋势。

关于工商管理,尽管跟10前年类比我国进步巨大,但这种进步在上述10个层面间比较并不是同步的,有些层面进步巨大,有些层面进步偏小。细化研究成果后发现有三点明显的结论|li。第一点、研究成果属市场营销最突出,究其原因是经济与国企双重改革的强化,使得企业改变过往的态度,不再一味只看重生产来增大利润空间,而是逐步聚焦企业跟市场间的种种牵连。第二点、研究成果除开市场营销的领军地位,第二位是技术经济,第三位是企业战略,第四位是运作管理,第五位是项目管理,这四个层面也有比较多的成果。第三点、与上面两点区别的是较为逊色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中,较为逊色的第一属财务管理、第二属会计理论,这两个层面的论文可谓是寥寥无几。

三、在工商管理上我国研究趋势、热点内容不及国外的地方及相关建议

对工商管理而言,综合上述对国外、国内的趋势探究,能明显挖掘到国外国内的区别之处。从国外来看工商管理,把研究成果加以排名,第一是人力资源,第二是市场营销,第三是技术经济,第四是项目管理。很特别的是企业战略在论文数量上曾一度飙升后又下降明显。从我国来看工商管理,同样把研究成果加以排名,第一位是运作管理,第二位是企业文化,第三位是技术经济,第四位才是人力资源。虽然,国内外研究在技术经济以及人力资源层面出现了交集,但总的侧重点差异仍然巨大。现实是:国外正在侧重的热点,我国的研究还没有涉及或刚涉及,我国正在侧重的热点,国外四五年前就已经完善,这正是我国涉及工商管理始终不及国外的显著表现。

综上本文提几点有利的借鉴。第一点、对工商管理学者而言,首先要随时注意国外涉及工商管理的新趋势、新内容,及时紧跟趋势针对我国情况做研究。第二点、国外往往不仅对理论看重,更看重实践跟理论的融合。相反,我国太侧重理论,以致于忘记了实践才是硬功夫。我国要尤其注意这点,一来加深理论探究,二来多把理论放到实践中去确定理论是否有效。第三点、国外研究是非常看重科学性的,所以创造了实地、非实验、实验及案例等办法,目的是以之来论证理设是科学还是不科学的。我国理论缺陷最深的地方就在于学者爱凭经验,不爱借用实证验证。这就要求遇到与工商管理关联的研究,我国学者都尽量把国外学者当成榜样,以实证研究替代过往的经验探究。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7篇

热经济学起源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创始人为美国的Tribus。他在其指导的博士论文“能量系统的火用分析”中,第一次将经济因素引入到了火用分析之中,并首次提出了通过系统逐个寻优达到全局最优的目的。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热经济学初步有了完善的体系,并被学术界命名为thermo-economics。Tribus的学生R.Evans还发表了热经济学孤立化原理的数学论证。随后,美国的另一学派代表人物R.Gaggioli,他以代数为主要数学计算模式,进而发展了代数模式的热经济学。德国的Beyer,结构系数模式经济学发展为符号经济学,也称矩阵模式热经济学(因为西方国家习惯称矩阵为符号),矩阵模式代表了热经济学的成熟阶段。到了1995年,王加璇等科学工作者开始在我国推行国际上各种流派的火用经济学的先进理论。部分学者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对其研究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

2热经济学的原理与优势

目前存在的能量评价方法包括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的能量分析法。这种分析法虽然操作简单,且已经被广泛应用,但评价值侧重于“量”而没有评价“质”。另一种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和火用平衡理论为框架的火用分析法。这种方法在对能量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的时候,得出的结果往往无法顾及经济因素。目前最为科学全面的分析是法是本文研究的将热力学分析与经济因素综合分析的热经济学分析法也称火用经济学分析法。这种方法结合了工程经济学、系统工程、最优化技术以及决策理论等基本思想,兼顾能量使用的“量”与“质”,并将系统的火用流价格数据化,能够评估兼顾能量使用效率与经济价值的综合结果,这种分析法在复杂的工程分析、诊断、优化、改进中,都有重大作用,技术优势非常明显。热经济学的分析能够全面辅助系统的优化,它的基本原理是在进行系统优化时,确定考虑的变量及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最后用数学手段描述出目标函数与约束方程,进行求解。求解答案能够对项目设计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包括对可行方案的选择、对改进措施的评价、对成本的真实计算以及单元系统的维护与更替。

3热经济学的应用

热经济学是分析现代工程系统中一切与能力相关的系统的热力学方法,一般来说,从原则上区分,可以分为两大类方法,一是在卡诺和克劳修斯研究框架中,利用系统能平衡概念分析的系统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善程度,通过把被研究系统与卡诺循环理想循环系统进行对比,从它们之间的接近的程度判定系统的完善程度。二是以吉布斯理论为框架,采取热力学势概念的分析方法,分析系统中能量转换过程,以热力学势为分析重点,进而分析各种形式之下功的数值。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可以评估被分析系统任意一点上的物流与能流所做功的性能。这一点能够无视系统的机构复杂程度而直接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方法的特点,分析得到需要的全部信息。这种方法,首先在化学热力学领域被广泛应用,而其他领域一般仍沿用第一类方法。在我国热经济学分析法被引入到热力系统,我国学者首先主要通过概念模型来分析热力系统,并实际通过绘制结构图对实际操作进行了指导,热经济学理论并且被用于分析复杂的能量体系,模拟故障诊断,并用于计算成本。在系统的优化方面,热经济学被用于对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燃料、产品流的成本,和最红产品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计算编辑火用成本的变化能够建立能量损耗分析模型,实现了在线诊断系统性能的目标,随后热经济学概念引入到火电机组,建立了加热器故障诊断指标的通用数学模型,实现了加热器故障诊断的可能性。还有学者通过研究火用流的计价和费用分配问题,对把输入的火用流进行拆分,提出了基于能级相近最大化相供的火用流计价策略,并将此原理应用于热电联产热力系统之中。生态系统的求解问题通常会遇到非线性问题和Lyapounov含义的稳定问题,对这类问题进行求解,必须使用微分几何与张量代数、步骤较为繁琐,且这些方法难度较大。再忽略精度细微误差的前提之下,我们可以使用网络热力学方法去求解,网络热力学分析法是近年来发展并逐渐成熟的计算方法,虽然目前仍有待完善,但是前景光明。

4结语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过热 资源约束 瓶颈制约 潜在GDP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11-020-03

当前,理论界在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定性问题上出现了严重意见分歧。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出现经济过热;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出现了“轻微”通胀;有的专家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已经开始;而某些专家(梁红、谢国忠等)则断定,中国通货膨胀已经失控。为什么面对同一经济运行状态,专家们会得出完全不同的判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对于什么是‘经济过热’、用什么指标衡量经济过热、以及如何度量经济过热等问题存在严重认识差异。本文拟就上述认识差异发表孔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何为经济过热

所谓“经济过热”,是指经济扩张超过合理限度的经济运行状态。顾名思义,经济过热中的“经济”,包括投资、消费与出口;“热”,是指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增速;而“过”,则是指超过合理限度。因此,也可以把“经济过热”表述为,一国投资、消费或出口超过合理限度的经济现象。

所谓经济扩张的合理限度,是指投资、消费与出口增长的特定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包括:资源约束、需求约束和效率约束。所谓资源约束,是指经济扩张会受人、财、物的限制。经济扩张之所以会受人财物限制,主要原因在于,任何经济扩张都必须以一定的资源供给为支撑,而在特定时间与空间内资源供给是有限的,因此,一旦经济扩张超过资源供给限度就会造成“瓶颈制约”。例如,投资扩张会受原材料、能源、劳动力与资金投入等要素供给的限制;居民消费会受支付能力和消费品供给等因素限制;而出口则会受国内货源供给限制等等。所谓需求约束,是指供给扩张会受市场需求的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与生产活动通常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唯利是图或尽可能获利是供给扩张的出发点。但是,只有在投资品或消费品供给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以合理价格销售出去后,经营者才有可能获利或实现利润最大化。由于在特定时间内,社会对投资品与消费品需求的数量与结构是既定的,所以供给扩张不可能是无限的。一旦供给扩张超过既定的市场需求规模与结构,就会导致供过于求和价格下降,造成企业利润损失。而在严重亏损情况下,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就会难以为继。所谓效率约束,是指经济扩张会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由于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当经济扩张超过合理限度(临界点)后,就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即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边际收益不断下降现象)。规模不经济意味着资源的低效使用与浪费。而当规模不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供给或需求扩张就会失去经济合理性。

由于经济过度扩张既有可能是投资过度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消费膨胀和出口过度所致,甚至有可能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大致可以把经济过热区分为四种类型,即投资型经济过热、消费型经济过热、出口型经济过热与整体经济过热。

所谓投资型经济过热,是指投资扩张超过合理限度所造成的经济过热现象。这种经济过热大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投资扩张超过资源供给能力,从而形成严重的经济瓶颈;二是投资虽然没有超过资源供给限度,但其所形成的供给能力超过社会需求,从而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或企业开工不足。前一种情况的出现,容易导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与企业利润剧烈下降;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则有可能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严重通货紧缩。引致投资性经济过热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内生性拉动与外生性刺激。其中,内生性拉动是指由于经济发展内部自然生成的投资扩张要求。例如,目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会拉动汽车与房地产业投资扩张,城市化进程加快会拉动市政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升级、以及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投资规模的扩张。等等。外生性刺激,是指某些人为因素对投资扩张的引致作用。例如,当前我国政府的政绩与形象工程会引发大规模政府主导型投资扩张、人民币汇价偏低会引发出口产品的生产投资扩张、低利率政策会人为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从而刺激投资盲目扩张、各地政府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会刺激民间或外商投资等等。

所谓消费型经济过热,是指消费需求扩张超过消费品供给的经济现象。在计划经济中,消费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是一种持续与普遍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消费品供应短缺造成的。但在市场经济中,消费性经济过热一般具有局部性与暂时性。其局部性主要表现为,这种现象通常只是存在于某些消费领域或表现为某些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在市场经济中,消费性经济过热之所以具有暂时性,这是因为,消费的过度扩张通常是攀比效应或套利投机(如为了避免通货膨胀损失居民抢购商品行为等)的结果。由于攀比消费要受个人可支配收入限制,而套利机会则稍纵即逝,所以消费的过度扩张不可能长期持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发消费性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收入或高通货膨胀预期、消费的攀比与示范效应、以及政策性刺激(如消费信贷优惠政策等)。其中,高收入预期会诱发居民进行寅吃卯粮式消费;高通货膨胀预期容易产生抢购囤积商品;消费攀比与示范效应往往会导致居民减少储蓄与增加消费;而政策刺激则会造成居民消费超过即期可支配收入。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消费需求过度扩张,引发消费型经济过热。

所谓出口型经济过热,是指由于出口过度扩张所引起的国内商品供不应求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口的过度扩张主要是由国内外市场差价、以及本币贬值等因素造成的。如果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突然上涨且高于国内市场,就有可能导致国内商品大量出口;倘若人民币对外汇价偏低,同一商品出口会比在国内销售获利更多,就会刺激出口大幅增长;一旦出口增长造成国内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严重供不应求,就会导致国内商品价格上涨。这种由出口过度扩张所引发的国内商品供不应求,就是出口型经济过热。出口型经济过热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出口型投资过热与出口型消费过热,它们的市场表征与前文所述的投资型经济过热和消费型经济过热没有什么两样,差别只是成因有所不同。

投资型经济过热、消费型经济过热与出口型经济过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首先,投资型经济过热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会引致社会消费需求的过度扩张。也就是说,投资过度扩张有可能会派生消费过热。投资过度扩张派生消费过热的路径大致如下:投资规模扩大――就业人数与居民收入增加(经验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大约有40%会转化为居民收入或消费资金)――社会消费规模扩大(超过消费品供给)――导致消费型经济过热。其次,消费过热在特定情况下也有可能引发投资过度扩张。例如,居民住房消费过热容易引发房地产投资的过度扩张,居民汽车消费过热会导致汽车产业投资规模过大等等。而房地产与汽车产业投资一旦超过土地、原材料、以及能源供给就会在形成瓶颈约束,导致整体经济过热。其三,出口型经济过热的派生效应主要是引发投资扩张。一旦出口过度扩张造成国内商品严重供不应求和物价大幅上涨,就会诱发产品供应短缺行业的投资扩张。如果这种扩张引起资源供给瓶颈,就会形成投资型经济过热。出口型经济过热可以理解为国外市场对国内商品需求的过度扩张,这种过度扩张虽然有可能造成消费品供给短缺和消费物价上涨,但不会直接引致国内消费需求膨胀,从而不会触发国内消费型经济过热(但在造成消费品供应短缺和消费品物价大幅上涨后有可能引发居民抢购与囤积消费品)。

经济过热虽然有三种具体形态,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投资、消费与出口既有可能同时扩张,也有可能单独冒进,甚至有可能逆向发展。例如,1992-1993年的经济过热就表现为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全方位过度扩张。而本轮经济扩张的重要特征则是出口增速过快,外贸顺差过多。为了分析研究方便,我们可以把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同时扩张称之为“整体经济过热”,而把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单独过度扩张称之为“局部经济过热”。根据这一标准,1992-1993年我国经济过热大体上可以界定为“整体经济过热”。

应当指出,不能把经济过热等同于物价上涨。这是因为,经过热的本质是经济扩张过度,或者说是投资、消费与出口超过特定限度。而物价上涨则既有可能是由投资、消费与出口过度扩张引发的,也有可能是供给急剧下降、外部冲击(如国际油价或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等)、政府调控政策(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以及成本推动(如工资成本增加与电、水、气等公共产品的人为提价)的产物。很明显,前一种情况是主动性物价上涨,后一种情况下的物价上涨具有被动性。由于被动性物价上涨与经济过度扩张无关,并有可能在经济没有扩张或经济衰退情况下发生,所以不能把这种物价上涨视为经济过热。因此,经济过热虽然会引起物价大幅度上涨,但并不是任何一种物价上涨都是经济过热,只有那些由经济过度扩张所引起的物价大幅度上涨才是真正的经济过热。

综合上述,经济过热的本质是超过资源供给以及需求或效率限度的投资、消费或出口扩张。由于经济过热会导致资源配置错位或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必须进行预防与控制。

二、如何度量整体性经济过热

度量经济过热,既可以分别从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入手,也可以直接测度整体经济运行状态。限于篇幅,本文主要阐释整体经济过热的测度。

目前我国不少学者将CPI作为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指标。按照这种做法,当CPI上涨超过特定限度(如3%或5%)后,就意味着出现了整体经济过热。反之,则亦然。应当指出,这是做法有失偏颇。首先,CPI只是度量消费过热的指标之一,但不是度量消费过热的唯一指标。这是因为,CPI上涨既有可能是消费需求过度扩张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消费品供给减少或成本推动的产物。只有当消费需求过度扩张成为CPI上涨主要原因时,CPI才是消费过热的市场反映,才具有度量消费过热的功能。反之,CPI上涨则与消费过热无关,从而用CPI度量消费过热,无异于张冠李戴;其次,CPI并不具有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功能。这是因为,CPI涨幅虽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度量消费过热,但消费过热并不等于整体经济过热。消费过热的本质是消费需求扩张超过合理限度,而整体经济过热的基本特征则是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同时过度扩张。由于CPI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测度消费过热,无法反映与度量投资和出口的过度扩张,所以他不具有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功能。用CPI度量整体经济过热,实际上是把CPI作为测度消费过热的唯一指标,并把消费过热等同于整体经济过热。这样做,无疑是犯了坐井观天或以偏概全的错误。

度量整体经济过热可以从两个物价和产出层面入手。从物价层面识别整体经济过热的具体做法是,用实际PPI和CPI与其临界点相比较,如果两者同时超过其临界点,则表明整体经济出现了过热。反之,则亦然。需要注意的是,从物价层面判别整体经济过热必须首先确定PPI和CPI上涨的性质。因为并不是所有PPI与CPI上涨都是投资与消费过度扩张的结果。只有具有需求拉上性质的PPI和CPI上涨,才是投资过热与消费过热的真实反映。换句话说,只有当PPI和CPI同时上涨并具有需求拉上性质时,它们才具有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功能。

从产出层面判别整体经济过热通常采取三种方法:一是看实际产出是否大于潜在产出,二是看总供求关系是否严重失衡,三是看是否出现严重经济瓶颈。一方面,由于潜在GDP增速代表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合理限度,实际GDP增速超过潜在GDP增速意味着经济增长超过了合理限度。所以,我们可以将实际GDP增速大于潜在GDP增速的经济运行状态视为整体经济过热。反之,则可断定,没有出现整体性经济过热。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过热通常表现为投资、消费或出口的需求大于供给,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社会总供求状态识别整体经济过热。一般来说,如果投资、消费或出口需求单独大于供给,意味着局部经济过热;倘若出现由于总需求过度扩张所导致的总供求关系失衡,那么我们则可以断定存在整体经济过热。此外,经济瓶颈制约本来是度量投资过热的重要尺度,但考虑到无论是消费过热还是出口过热,都会引发供给扩张,而一国供给过度扩张容易引致国民经济瓶颈制约。所以,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将经济瓶颈制约作为判别整体经济过热的辅助标准。一般来说,如果一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瓶颈制约,那么该国经济就有可能过热。反之,经济运行状态则有可能处于适度或通货紧缩区间。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尽管出口过度扩张是整体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但在选择整体经济过热测度指标时无需引入反映出口变化的指标。这是因为,出口过度扩张只有在引致PPI和CPI超过临界点后,才有可能对整体经济过热产生影响。因此,只要PPI和CPI上涨具有需求拉上性质并同时超过临界点,就可以基本断定存在整体经济过热。

运用上述指标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测算与确定PPI与CPI上涨的临界点以及潜在GDP增速。从PPI和CPI上涨临界点的确定来看,发达国家通常将CPI上涨的临界点确定为3%,而我国部分学者则认为CPI上涨临界点应该为5%。对于PPI上涨临界点究竟是多少人们似乎关注不够。至于为什么把CPI上涨临界点确定为3%或5%,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说清缘由3。我们认为,合理确定PPI和CPI上涨临界值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合理波幅来确定PPI和CPI上涨临界值。从长期或动态角度看,社会经济不可能按照固定速度增长,从而无论是PPI还是CPI都会出现波动性,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波动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根据若干年内(如10年或20年)PPI和CPI平均波动方差来确定两个指标上涨的临界值。二是根据社会可接受程度来确定PPI和CPI上涨临界值4。衡量社会可承受程度的指标可采用需求满足率。一般认为,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需求满足率不得低于80%。因此,可以大致把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满足率达到80%时的PPI和CPI上涨率作为临界点。

目前我国不少学者习惯运用产出比较法来度量整体经济过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方法又可以区分为两种具体形式,即绝对法与相对法。所谓绝对法,是指通过比较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绝对额来判别整体经济过热的方法。所谓相对法,是指通过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增速的比较来判别整体经济过热的方法。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关键都要准确测算潜在产出。其中,测算潜在产出绝对额需要借助于特定经济计量模型,其实质是测算在既定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测算潜在产出增速通常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其实质是通过测算资本和劳动投入增加、以及技术进步的最大可能性来推断GDP的最大化增速。由于绝对法只是根据历史经验推测未来最大化产出,难以反映环境与条件变化,从而其准确性较差。所以国内外学者使用不多。与国外学者一样,目前我国大多数专家都使用相对法来度量整体经济过热。但不同学者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及其测算结果有所不同。从测算方法来看,我国专家使用产出比较法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生产函数法与经济计量法。其中经验法,是指通过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年均GDP增长率、并将这种年均GDP增长率作为潜在增长率的方法;所谓生产函数法,是指运用生函数模型测算潜在GDP增速的方法;而经济计量法,则是指运用特定经济计量模型(如B-J模型、VAR模型等)测算潜在GDP增速的方法。就测算结果而言,经验法和生产函数法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前我国GDP潜在增速为9%;而计量法测定的结果则认为,目前我国潜在GDP增速大约为11%。那么上述两种测算结果究竟哪一种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呢?我们认为,判断一种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既不能看其所依据的理论如何完美,也不能看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先进,关键要看其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从2003年以前我国实际经济运行情况来看,GDP增速一旦超过9%,就会出现严重经济(电、煤、油、运)瓶颈,并引发PPI与CPI大幅上涨。但近年来的经验表明,即使我国GDP增速攀升至11%左右,也没有出现经济瓶颈和PPI大幅上涨。这说明,目前我国的GDP潜在产出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将当前我国潜在GDP增速确定为11%是基本符合实际和比较恰当的。

三、当前中国经济是否过热

如前所述,判断当前我国经济是否整体过热,需要从物价和产出两个方面入手。

从物价层面考察,整体经济过热的基本价格特征,是PPI和CPI同时上涨并具有需求拉上性质。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并未形成整体经济过热的物价条件。首先,今年以来我国PPI和CPI并未出现同时大幅上涨。详见下图: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从今年4月份开始,虽然CPI大幅上涨,但PPI非但没有及时跟进,相反却稳中有降。PPI稳中有降,说明当前我国投资并未发生过热;而PPI和CPI没有同步上涨,则表明当前我国没有出现整体经济过热。其次,今年以来,我国PPI上涨幅度并未突破国内外公认的临界点。目前国内外公认的PPI临界点有两个标准。其中,国际公认的标准为3%,国内标准为5%。由于今年1~8月我国PPI平均涨幅为2.7%,从而既没有突破国际公认的临界点,也与国内临界标准相差较远。其三,当前我国CPI上涨虽然突破国内外公认的临界点,但这种CPI上涨不具有需求拉上性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我国CPI上升,90%以上是由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而目前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具有国际传导与成本推动性质。由于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急剧攀升5,不少发达国家开始用粮食(主要是玉米和大豆)生产乙醇和生物柴油(以替代石油),结果导致了国际市场大豆玉米价格飞涨6。由于目前我国玉米、大豆严重依赖进口,从而国际粮价飞涨必然引发我国农产品被动性涨价。因为当前我国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粮食涨价引发的,而粮食是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所以由食品涨价主导的CPI上涨具有成本推动性。正是由于当前我国CPI上涨不具有需求拉动性,所以,它既不是消费过热的市场反映,更不是整体经济过热的价格表现。

如果从产出层面测度,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得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没有出现明显过热的结论。从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比较来看,当前我国潜在GDP增速大约为11%左右,2007年上半年我国实际GDP增速为11.5%,实际产出略高于潜在产出。这表明,当前我国经济虽然存在过快苗头,但未出现严重过热。就社会总供求关系而言,商务部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约有超过70%的工业品和超过80%的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同时国家跟踪监测的800多种商品基本都处于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平衡状态,消费品中基本没有短缺产品。7社会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说明当前我国并不具备产生整体经济过热的总量条件。而无消费品短缺,则表明当前我国并未出现消费过热。再从经济瓶颈角度考察,今年1~8月,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8%,与上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8%,比上年同期涨幅降低2.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无论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还是生产资料价格,都呈现出稳中略降的走势。见下图8:

生产资料尤其是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稳中略降,说明国际油价大幅走高和GDP高位增长,并未引发经济瓶颈。没有出现经济瓶颈,表明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增长大体上是适度和可持续的。

总之,无论从物价层面还是从产出层面考察,我们都可以得出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没有明显过热的结论。然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体经济没有过热,并不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包括,CPI涨幅过高、流动性过剩严重、以及股市与楼市泡沫较大。这些问题虽然本身不是实体经济过热的产物,但对经济发展的危害可能比实体经济过热更大。限于篇幅,有关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和泡沫经济问题,笔者将另行撰文分析。

作者简介: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9篇

申论考试命题的题材具有普遍性、时效性、非敏感性的特点,这是无论部级还是地方各级考试所共同遵循的规律。

一.普遍性

题材反映的是全国各地、各领域、各行业、各层级普遍存在的问题,蕴含的对策思路是全国要共同遵循的指导思想或原则。例如,2014年国考以怒江水电开发为题材,主题是科学发展;2014年浙江省考以应对金融危机为题材,主题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2014年北京市考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为主题,领导经济建设、应对金融危机和加强公民文明素质建设是全国各级各地政府普遍面临的宏观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道德建设与依法管理结合,是政府处理上述问题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二.时效性

申论命题在选题的时间范围上,突出当前热点;在当前一个时期的热点中突出当年热点,在当年热点中突出最“热”热点,这些热点问题与政府的施政重点通常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重合。例如2014年前后“史上最牛钉子户”等话题显示出征地拆迁问题突出,当年国考主题为“土地是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命脉”;2014年浙江省申论主题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应对经济危机,加快经济转型。在保持整体时效性的同时,申论命题也会表现出“反规律”性,即回避过于热门、社会关注过于集中的话题,增加命题的不可预测性,以免被应考者押中题目。例如2014年国考就回避了公众普遍关注的抗御自然灾害、保证食品安全、处理等问题,而选择了相对为人所忽略但又有一定时效性的应对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问题。

三.非敏感性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命题动向

研究浙江省六年来的高考文综试卷,我们不难发现,政治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出现了以社会生活为载体、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线、以主干知识为重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当中进行选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特点。社会热点问题一般是指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参与讨论、激起民众情绪,引发强烈反响的问题,通俗点说就是被很多人熟知且讨论的问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下面,笔者试以2010年、2012年和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中的社会热点考查情况为例作些说明。

2010年高考社会热点考查情况

2012年高考社会热点考查情况

2014年高考社会热点考查情况

分析6年来浙江高考政治试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笔者发现有以下特点。

(1)从呈现方式来看,考题中的热点问题以文字、图、表和漫画等多种形式呈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考查考生从不同的情景形式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2010年第41题材料一中的热点问题我省前几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就以图和表的形式加以呈现的。

又如,2012年第30题描述的我国近年出现的热点问题――“高房价”问题则以漫画形式展现:右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现金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从选材角度看,高考命题过程中广泛选取热点,但并非漫天撒网,会有所侧重。从内容上看,热点选材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但以政治、经济、科技为主。从空间上看,试题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对国际热点考查相对较少。当然,这并不是说,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对国际热点问题的考查,一般会突出考查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主张、中国与大国关系(如美国、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地缘政治(周边形势)、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及其他对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2014年高考文综卷中社会热点的选材领域、热点地域考查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14年高考社会热点的选材领域、热点地域情况

从地域上看,近年高考热点考查更加突出了地域特色,关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2010年高考第41题中的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2011年高考第41题中的民营企业出现的“用工荒”问题,2014年高考第40题中的“五水共治”问题等都属于我省近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议题。这类试题既体现了我省作为高考自主命题省份的特点,又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反映了考查内容的时效性和时代感,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考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另外,考查的热点问题,从时间上看,以近期为主、远期为辅;从性质上看,大多较为中性,没有太多争议,不涉及敏感问题。

(3)从设问角度看,热点问题的考查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采用多角度的考查方式主要是为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下面结合2013年的考题举例说明(见下表)。

(4)从考查方式看,考题中的热点问题有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两种类型,但以直接考查为主。直接考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命题,题干材料和备选项都围绕某个热点主题设计,直接以热点问题本身作为试题的载体,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2012年高考文综第32题)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菲律宾政府无视历史事实,再制造事端,企图侵占黄岩岛。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实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得决定性因素 ②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间接考查,对于热点的考查不易察觉,命题人常常会借助其它形式的素材切入考点,热点以“隐藏”的方式介入,考查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考查考生对热点的了解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2014年高考文综第28题)漫画《统一武器》(作者:张吉亮)讽刺了

①形式主义,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

②平均主义,追求无差别的利益分配

③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不顾大局和整体

④,作决策漠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这道试题的考查,折射了命题人对前一时期国家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注。

(5)从命题立意看,热点问题的考查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从6年的考查情况来看,考热点不是考热点本身,而是通过热点问题创设新情景,考查政治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同时,注重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或借助或突出热点问题,去分析、解决热点背景中反映出的现实问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实际,通过解题的过程体验,进行价值判断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将学科基础知识内化为自身健康成长的素质构成,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013年高考文综卷选择题考查情况见下表。

二、备考策略

(一)夯实基础 构建体系

新教材、新高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也不是不要知识体系。考查热点问题,也不是不要学科知识。因此,我们在进行高考热点问题的复习时,千万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去搞热点,必须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夯实基础,因为再新颖别致的题目也需要靠掌握基础知识来解决。

抓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的工作,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规定的文综考试的考核目标、要求与范围,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包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内涵要清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一知半解。二是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知识体系。我们在体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为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热点问题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三是要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要把握好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运用中掌握知识。同时考生要能根据热点情景,迁移、重组这些基础知识,把握好学科知识的体系和学科精神。

(二)关注热点 强化运用

围绕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说明,这是近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的一贯原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性的要求。这启示我们在进行热点复习时,要科学选取热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从复习的时间上来看不切实际,从复习的效率上来看,也是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具体来说,在热点复习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主干知识为标准选择学习内容。要选择符合高中生实际、与教材主干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热点作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以热点的主要事实和基本观点为线索,调动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比如,下列涉及2015年高考的重大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破冰,利好新政纷纷面世(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等);反腐肃贪重典治乱,打虎拍蝇成就巨大;深入贯彻八项规定,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外交工作风风火火,亲诚惠容感动世界等。同时,不能只关注国际、国家的发展问题,还要关注近年来本地政府的重大决策、关心当地发展、本地的重大成就、本地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由于这些事情与考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因而也是考生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比如,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引擎、新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网络零售,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围绕七大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和丝绸、黄酒、中药、茶叶的历史经典产业,率先打造特色小镇;扩大民营银行试点,深化金融改革;实施“4+1”行动,即四个“三年行动计划”和一个“三年到位政策”;继续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百姓关注的重点工程。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年度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社会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有关我们生存环境、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如,民生问题、生态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二是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对以上大多数热点问题我们并不需要去死记硬背,而应该尽量扩大考生阅读面,了解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了解重大政策或热点事件的背景,并注重运用学科知识对其进行理性思考,强调学以致用,以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当然,对热点的剖析也不是越深越好,要以教材的理论为限度,抓住精要内容。三是适当识记一些时政术语。从高考的评分要求来看,一份好的非选择题答案组织也有适当地使用时政语言、展现政治学科价值的要求,所以,对于较重要的新的时政术语,我们应该着力记住。比如,2015年热点复习要了解诸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时政术语。

(三)培养能力 关注方法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教学 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会热点 社会关切

一、经济法教学何以需要关注社会

经济法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总以抽象的概念、原理、制度、规范等形式出现。为了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增强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就需要注重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技能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而运用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采用案例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经济法理论教学中引入关注社会热点、社会关切,其必要性有以下三点:

(一)体现理论教学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生深刻巨变,经济成份、经济利益格局、社会生活、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局面,社会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是任何一门理论课程所面对的形势变化,因此,任何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讲授都必须注重时代性和新颖性,否则就无法实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实用。杜威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不是社会“真空地带”,是社会生活的组成,也因此受到社会生活各方面,正面乃至负面影响。

(二)经济法课程独特性质的要求

诚如学者所论:“现代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化的后果,是法律对经济社会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回应。”经济法所涉内容广泛,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具体的部门法。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必要要求调整经济关系的经济法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因此经济法与其他学科发展相比较更具动态性。经济法理论虽然抽象,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济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政策法律化的产物,其来源于经济实践。因此,经济法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解答社会热点问题才可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特点。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完成教学任务

经济法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社会关切紧密相连。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除了要求讲授者本身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讲授者能否恰当运用社会热点、社会关切来阐释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而充实教学内容。经济法教学需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抓住社会热点,指导他们运用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

社会热点是指较受社会民众所关注的新闻或事件及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看法,包含了民生保障、环境资源、食品安全、医患关系、消费购物等方面。有社会热点,就会有人关注、评论,也就产生了社会关切。如果说让学生每天都关注这些社会热点尚存在困难,那么以上所阐明的三点必要性是可以,也是应该“督促”经济法理论教学增强关注社会热点与社会关切的主动性的。

二、将社会热点与关切融入“可持续发展原则”讲授的一些事例

面对当前我国资源形势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客观形势,我党做出了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即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阐述了生态文明,将其从可持续发展提升绿色发展的战略高度,同时也绘制了“美丽中国”蓝图。其关键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秉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不能离开环境保护来谈发展、搞发展。当前高校也在全面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也势必包含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学习和宣贯。作为与之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可以在这些学习和宣贯过程中得到体认的。基于笔者所在高校地处广西,生源基本上都来自广西区内的这一基本情况,在课堂中讲解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一知识点,笔者也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经济法相关理论、原则在教学中具体化、微观化、生活化,以更贴近现实生活和地域特点,以下所举的一些事例,可供探讨:

事例一:“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与“南珠杯”竞赛、“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目前广西各地正在部署开展这项工作,在桂高校同样要结合此项工作开展建设美丽校园和文明校风的活动,广大在校大学生也将要参与其中。作为“美丽中国”战略任务在广西的具体化,“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广西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当前经济法教学中阐述地方可持续发展知识点的最佳案例,是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其实,早在1994年广西就发起了“南珠杯”竞赛,至今已经八届;这项活动使得广西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城乡居住环境和风貌明显改善,城乡文明显著提升,极大推动了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广西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将其作为一项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2009年广西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在全区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加快形成民族和地方特色凸现的壮乡建设风格,服务广西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大局。但这三项活动对于目前在校90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在“南珠杯”竞赛举行时,这些大学生才来到人世;在“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时,这些大学生仍是未成年人;在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时,大部分学生尚未步入大学殿堂。客观地说,“南珠杯”、“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这三项活动是“伴随”着这些90后大学生成长的,但他们对此普遍缺乏了解,谈不上理性认识,也谈不上理解这些活动背后所具有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更谈不上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去看待此问题。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一员,家乡的环境改善、风貌变迁是他们所亲历的,这得益于“南珠杯”、“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这些政策实施和活动开展,从这点意义上说,他们是广西城乡变化、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如果将这些政策、活动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对90后大学生讲解,是可以增加他们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的理性认识,通过提高他们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进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从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亲历者、受益者转变为实际参与者。

事例二:“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宣传语

2009年广西以“天下风景·美在广西”作为旅游的形象宣传口号,并产生了强烈社会影响,使越来越多人更加深入了解、熟悉广西。可以说经过多年旅游宣传促销,这一宣传语作为广西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已家喻户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意见》决定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为广西旅游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广西旅游业也以此为突破口,努力开发将经济、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的生态旅游,实现广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大自然赋予广西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也正把旅游资源、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旅游强区的蓝图走向现实。旅游消费、旅游业发展对大学生而言是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旅游”在他们观念中或许可用另一个词替代“玩”。但如何从“玩”字入手,通过旅游消费讲解旅游、讲解这一朝阳产业背后的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目的的。就笔者所在高校而言,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区内,他们在入学前或入学后,或多或少都曾有旅游的经历,从这点意义来说,旅游消费、旅游产业不仅是社会热点,也是师生之间的共同话题,是可以找到语言与思想共鸣的。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旅游经历,让他们主动讨论旅游产业给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变化。不可否认,由于客观原因限制,有不少来自于城镇农村的学生可能会缺乏直接的旅游经历。但换个角度思考,旅游资源在广西而言,又往往集中在一些发展比较滞后的县份或者城镇,如果有来自于这些旅游资源丰富县份城镇的学生,那么他们对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是比在城市出生长大的学生更有直接认识或者发言权的,因为不少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就得益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由此切入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是极易达到教学效果的。对于在大城市出生长大的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则是通过城市规划变迁入手举例,如南宁城市“生态功能区划”与“水城”“绿城”建设、“百里柳江”打造、桂林山水城特色等等,对来自于这些城市的学生而言,这就是城市发展建设典型的可持续发展事例。

事例三:广西的电力形势

电力作为基础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受装机容量和水电出力不足、夏季电力需求迅猛增加等因素影响,广西自2011年起步入了缺电程度最严重和时间跨度最长的缺电局面,成为全国最缺电省区之一。依靠科技转变发展方式,节约、清洁发展,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是推进电力产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重点保障民生用电范围,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电”、电力产业的理解较为模糊,所能接触到的只是在校期间的用电安全教育和缴纳电费等方面,这是由于客观原因限制。因此要从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基本用电行为讲解电力产业背后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教师“抽丝剥茧”的案例教学。首先,作为经历过初等、中等教育步入大学殿堂的学生,是学习过物理知识的,电如何产生送到千家万户、有哪些常见发电模式等问题,学生是可以轻而易举回答的。其次,作为一般地理常识,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也有所了解,比如广西水利资源较为丰富,但煤炭资源却极为匮乏(即使不是广西籍的学生,也能对其所在省区的资源有初步了解)。也就是说,在学生知晓广西发电主要靠水力的基础上,是可以让其认识到广西电力供应具有“靠天吃饭”的特点,进而理解枯水期广西电力供应则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抛给学生的现实问题则是广西电力需要能源节约、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可持续发展。再次,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化,则拓展出很多让学生了解的社会热点或思考的问题,比如居民“阶梯电价”机制;广西合山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防城港核电站建设等。如此引导学生通过电力,特别是广西现状来认识资源的重要性,资源节约必要性,认识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或缺意义,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教学过程。

三、结语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12篇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经济法学的性质是一门法学学科,这就注定其研究方法既要以经济学为内容,又要遵从法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是法学学科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它主要的特点是需要研究者亲自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观察以及总结。 

经济法实证研究是结合两个事物的特点而形成的,需要研究者根据当前发生的经济事件本身出发,搜集相关信息,然后对事件进行研究,找出其中在经济法方面的问题,并对应法律的相关规定给出相应的解释。 

二、经济法学实证研究的意义 

新兴起的经济法学,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济法学是一门集经济、法律与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当前的经济法学研究主要还是从理论方面入手,而单纯的理论研究对于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又“心有余力不足”,理论指导只是单纯的以传统经验出发,并没有根据当下经济环境与问题发生的北京结合起来,脱离实际过于空泛,对于解决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所产生的经济纠纷显得过于落后。那么实证研究可以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摘取典型的经济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经济法的相关规定,给出一个实际性的解决建议与措施。 

三、在选题上,经济法学实证研究要符合我国国情 

当下的经济法学实证研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并且被学者用以日常的研究。那么在选题方面学者们研究的问题一定要在跟紧时展的脚步同时,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情。以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为出发点进行选题研究。例如:普遍为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商品质量、售后维权等。有些社会突出问题实际上多与经济纠纷有关,那么以这些热点的社会问题作为研究方向,首先在取材上较为便利,热点问题在社会上被人们广为关注,当下发达的自媒体也使得群众对于当下的热点社会问题,能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事件的社会影响度以及大众评价,可以作为实证研究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再结合经济法学中的相关理论,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问题,提出既符合经济法学相关规定,会顺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相关论点,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四、论证与实证研究 

在法学实证研究中,相对于问题的提出,怎么去论证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才是最主要的。当下实证研究中的论证总是不能脱离陈旧的观念而独立进行思考,大部分的论证还是以既定的理论作为依据,缺乏创新性。那么在进行经济法学实证研究时,论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案例自身、既定经济法条例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文化舆论背景等。论证时要区别于传统的论证思维,以现实中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中的具体案例、热门案例进行实时性、有根有据的实证研究方法。 

经济法学实例研究方法的具体的实践包括:对具体的社会热点进行论证、对社会中具体存在的经济学案例进行论证、对有爭议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论证等。 

五、结论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实证研究在经济法学的发展研究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式,它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潮流,以当下发生的典型或非典型的经济事件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的国情,使各种经济问题解决起来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更加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条系统完整的解决措施。使经济社会能够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消费者或者经济主体能够知法守法,并且为这个新兴的经济学科提供强大的支撑力,从经济学的角度推动我国法治社会的向前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参 考 文 献 ] 

[1]李友根.经济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及运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2,14(5):56-58. 

[2]贾怀志.浅谈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J].赤子,2014,22(2):46-52. 

[3]左玉玲.对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3):46-52.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社会热点;舆论引导;发展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023-02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以及传播方式都有所改变,这也改变了原有的新闻宣传格局。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新闻宣传要“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这一重要指示为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指明了方向。社会热点的形成是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环境比如人的思想方式、认识能力、社会政策、社会风气、社会公平与公正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社会热点有正、负的双向功能,所以其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这也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发挥社会热点的正面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对舆论的发展趋势、引导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社会热点发展趋势

社会热点的基本特点包括热点产生的时代性、热点选择的典型性、热点关注的持续性、热点报道的纪实性、热点引导的科学性、热点群体的集中性、热点构成的复杂性等,可以说,社会热点就是某个时期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热点也呈现着不同的发展趋势,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社会热点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经济类热点将继续保持领先,政治类紧随其后,这说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没有改变,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缺乏显著突破的现状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经济类热点和政治类热点都将会呈现上升趋势;第二,群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逐渐由个体利益向社会的整体利益转变,可见人们的社会能力都在逐渐增强,对社会发展形势较为有信心;第三,群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逐渐由物质利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利益发展,可以看出来人们的关注范围在逐渐扩大,需求和素质呈现着同步增长的状态;第四,社会热点所产生的双向效应将会对群众的生活和情绪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所以说,社会热点舆论潜在的问题非常严峻。

2加强社会热点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

2.1坚持四个“情”

社会热点反映的不仅仅是社会矛盾,还是社会心态,因此,在实施社会热点舆论引导工作时必须结合社会热点现状、特点以及成因,坚持四个“情”,使社会热点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首先,社会热点的形成与人们对社会形势、政策的知晓程度有着密切关系,每个群众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需求,因此,他们必然有知情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求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要求,但是由于信息资源输出与人们对信息获得的不对称,人们的知情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形势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每个群众都能对社会形势、任务、困难、政策、前景知情。其次,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往往覆盖全社会,社会成员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那么他们就需要知道这些重大社会热点的基本状况、成因、解决方法是怎样的,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做好热点调研,为群众查明情况,给群众以明确回应。再次,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还要做一个陈情者,向群众说明事情真实情况,否则社会热点将会朝着负面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重大热点,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群众,向群众陈情,让群众能够有机会参与社会管理,共同进行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最后,对社会热点进行舆论引导时,应做出详细且周密的部署,保证知民情、顺民意,不仅要考虑到宣传的教育性,还要考虑群众的承受力,不断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禁止隐瞒、愚弄、随意、功利和炒作,真心对待群众,真正实现为民谋利、让民用权,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2.2把握好三个“度”

第一,辨识热点要准,运用辩证思维方式,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寻找政府、党以及群众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要抓住在群众中有较深影响且不进行引导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选择在公开报道后不会对社会和群众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只有这样社会热点舆论引导才能发挥其正面效应。第二,反应社会热点的速度要快,应对群众生活、愿望、态度等保持高度敏锐性,做到对社会热点捕捉的及时性和快速性,不断提升对热点问题的策划、传播能力,尽量在短时间内对社会舆论做出有效引导。第三,对社会热点进行处理的时候,应把握好尺度,这主要是因为热点产生于不同范围,影响面也就不同,必须区别对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需要进行正面引导问题的影响力度,而有些问题则应保持适当的宣传力度,还有的问题应以“冷”相对,不给其提供评说市场。在做好三个“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与社会稳定、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正确舆论导向与宣传效果的关系。

2.3做好三个“力”

增强社会舆论引导能力其实是建立在媒体三个“力”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全力打造媒体的三个“力”。一个媒体的公信力对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力有着决定作用,只有有了公信力,这个媒体才具有话语权,它说的话才会有人相信,公信力越高,其优势意见的形成就会越顺利。当前社会媒体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严重分散了群众的注意力,这样舆论引导就无法发挥其应有效应,媒体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比如主持品牌、记者品牌、栏目品牌、频率品牌等,充分利用品牌力增强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另外,新闻媒体工作者的素质、能力是增强社会热点舆论引导能力的必备条件,这就需要个人加强素质学习,并建立起系统学习标准,使媒体的系统学习力不断提升,提高新闻媒体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社会热点舆论引导力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3结论

总之,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将舆论监督功能发挥出来。由于社会热点具有一定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和群众性,因此,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必须坚持四个“情”的原则和方法,把握好三个“度”和三个“力”,构建良好的舆论引导平台,增加社会热点的正面舆论引导能力,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秩序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良.增强新闻宣传舆论引导能力探析[J].石油政工研究,2013,4(1):43-45.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热点经济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