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1篇

(一)社会公众对于中小学教师满意度偏低

教师工作对于学生的全员关注与家长对于个别孩子成长的关注有视角差异。在教师全员关注的条件下,教育允许也客观存在失误和发展的不一致性;可是从家长的视角看,他不允许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有教育失误和相对滞后,所以被夸大化的个别教育失败的案例会导致舆论对教师的负面性评价。而且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提升,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家庭支出中给予孩子教育占比增加,可知中国社会对于教育的关切度不断提高。教育需求逐高与现实教育发展的滞后性之间客观构成矛盾,这造成社会诉求集中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二,现实教育中学科发展不均衡导致教师职业态度有差异。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过度应试的问题比较突出,考试学科备受重视,而其他学科逐渐边缘化。于是学校教师在心理和情绪上也有一定的落差:考试学科老师尤其关注的是,交出一份社会认同的分数单;一般而言,非考试科目的老师,其心理客观有失落感,职业态度不积极。现实教育的课程偏狭,重智育轻德育,这使得难以凝聚起教师全面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共识。社会舆论对此多批评意见。其三,教师工作的满意度不高,这也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引发社会负面评价。要看到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水平都不高,而工作的负担很重,教师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客观存在择校、择师等现象,这给学校带来不同程度的利益驱动。在逐步利益化的学校环境里,教师的思想也逐步社会化,原有“安贫乐道”“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等主流价值不同程度得到了消解。其四,教师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以简单劳动和经验积累为支撑的教学行为,客观造成了学生课业的高负担,也让社会存在质疑。教师是专业化职业角色,这是教育事业要科学发展决定的。中小学教师执教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在所教知识上,一般是家长熟知或了解的,因此社会以为教学是简单劳动。而且在现实教育环境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建筑在经验积累和重复劳动的基础上,于是形成教学的高负低效,这是家长可以看到的。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不被社会了解和认可。

(二)重塑中小学教师形象,需融通师德建设与专业发展

提升中小学教师社会满意度,无疑需要教育与社会有良性互动。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我们以为“教师社会地位是由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专业化水平四个因素决定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是外部教育环境因素,立足教师本位,亟需提升的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专业化水平”。现实教育中,教师的职业态度与职业修为与社会期待之间有落差;教师职业的核心知识、技能没有得到充分认可,教师职业相对其他职业缺乏独立的专业领域,职业意识不强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的教师还存在。提升师德修养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从师本角度,重构社会对中小学教师认同的重要途径。教育部2008年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稿)》,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赖于三个维度的构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可知,师德和专业理念是相融的,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共同构成专业发展的体系。这里吸纳了理论研究的基本认识,把师德的专业性部分彰显出来。这与过去我们理解的师德,就是做班主任工作的职业素养和教师的个人品德有很大不同。师德再建,基于学校全员育人,校际与社会联通的广义范围的德育。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不是分离的,而是融通的。也就是说,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中,包容着师德,即德育的态度和思想、知识、技能等,与专业素养中的职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对应的、一体的。有学者指出:“师德是隐含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之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是通过教师的实践智慧呈现出来的。”过去我们批评现实教育重智育轻德育,便是因为把智育和德育分离开来,教师角色也分为学科教师与德育工作者。师德构建与专业发展的分离,无疑是制约教育取得综合发展效益的症结。

二、在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多维度提升师德修养

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在人类社会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中担负重要职责,也为社会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因此它无疑是文化现象,也承担着政府责任。这决定了教师职业角色,需要具有理想化特征,在社会道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个人思想品德和表现的文化修养等方面要成为学生与整个社会的表率。有人说,学校应该成为社会坚守道德情操的最后一块净土,其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而过去在师德建设中,隔离现实土壤,不顾及教师权益体现,以及用简单说教的方式进行,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有必要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的条件下,在教师专业化的行为态度与表现中,落实师德建设的要求。

(一)重塑教师道德形象,焕发教师职业新貌

在教育的粗放发展阶段,师生关系以“威权”为典型表现,即学生对于教师言听计从,社会舆论也非常支持教师从严管教,甚至是采取严苛的方式。可是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普及,以及外在的人本思想的渗透,学生的主体自觉被焕发出来,对于教师的教育管理构成了严峻挑战。也就是说,教育的“威权”体系崩溃了,需要重新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教师的示范、服务与指导作用需要得到增强。所谓示范,即为人师表。教育需要根植在理想追求中,在教师的职业追求过程中,无疑需要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且为学生提供示范。“服务”是一种贴近学生需求的教育态度,这是过去我们强调职业热爱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指导”则是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表现,所提供的专业化支持和帮助。教师在职业发展中,若本身处于倦怠期,甚至具有消极的人生观,在与学生因为教育活动而建立关联的过程中,所传导的也便是这样的负面的东西。只有教师“乐教”“会教”,才能培育出学生的“乐学”“会学”。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先决条件

在教师职业发展中,也客观存在偏重技术增值,而忽视思想教育的问题。尤其在本世纪推进课程改革中,教育聚焦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催生教师新的行为,即转变教学方式。教学改革尤为重视的是在小课堂生态中,教师为实现知识转化所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至于在这个生态场,以及更大的育人环境里,师生需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来实施学科课程,我们还重视不够。教师情意与教育技术产生的实际效益,前者要大于后者。换句话说,一个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人,若他的行为得到了来自学生的积极呼应和支持,则这样的教育人际关系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转化。反之,教师即使掌握良好的技术,知识素养如何高端,也容易被学生排斥。教育的本质是营造有爱的环境,而教师的理想角色,便是一个善于呵护、热爱、引导学生成长的“家长”或“朋友”。

(三)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基本诉求

本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这是有理由的。未来学校的发展一定是汇聚着一批学习人——教师、学生,他们一起围绕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构建适合自己学习的课程体系,而教师无疑就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课程实施者。由此看,未来的学校里,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基于学习共同体构建所形成的。可以设想:教师要成为“专业化”的教师,需要学习;学生要成为会学习的学生,也需要学习。之于学习的行为互动,产生正面的效应,从而深刻影响学生的世界观。教育自然以此为发展定位。

三、基于良好的师德修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现代教育发展中教师的发展定位一定是专业价值的实现,即教师做的是不可替代性的工作,带有专业性特征。“教师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门专业,教师是应该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需要进行教学行为上的技能训练。”由此我们也必须引导教师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与社会诉求是一致的。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目的指向立德树人

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动力,在于自觉产生的“热爱”,其聚焦点或许在教育、或许在教学、或许在学生、或许在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其行为表现一定不是福利驱动,而主要表现为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等品行。教育具有传承性。我国教育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关于教师品德修养的研究较多,可资借鉴的也多。然而,在教师行为层面,尤其教师教学行为、专业技术层面的师德表现、行为特征,则缺乏研究基础。长期的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割裂,造成两支专业队伍各自为政,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和科研中,学科专家居多而德育专家的介入不足,所以教师发展的偏向性是突出的。未来教师发展中,需要增强的是课程意识、教育意识,这就需要努力摆脱学科教学思维的制约,从广域范围,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立德树人已然成为我国现实教育中唱响的主旋律,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与专业发展相互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于以学生为本

教育的针对性很强,是服务于学生发展需要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所以教育的目标实现一定是围绕学生来实施教育教学。新时代教育发展把生本思想提到很高的地位,强调教育教学行为要落实以学生为本。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动态德育屡被提及,即要在教师的专业化行为中体现德育价值。很多时候,教师的德育意识制约了其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比如某次听竞赛课,老师借班上课。他们每每与学生见面,总是用煽情的语言鼓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甚至要学生大声呼喊口号:“我能行!”而某位老师,听到学生大声呐喊之后说:“孩子们小一点声音,你们的嗓子很稚嫩,轻声一点说话才好。”这个课堂细节,把教师对于学生的细心呵护展现出来。这样有爱的教育自然形成了有效的施教。最终这节课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再如,某老师在课堂指令回答问题,说:“你给我说说。”这让听课老师感觉刺耳,因为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是与现代教育思想背道而驰的。师德修养其实决定了一个教师施教行为的合理性、科学性。现代教育发展语境中,听评课非常普及。然而课堂的演示性特点、功利性目的非常明显,这也被舆论批评。教师在这样的课堂里,一心想着的是如何赢得喝彩,而不是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的困惑。这导致了课堂的非常态、异质化。从本质上说,放弃了生本理念与教育服务的思想。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立足于解决校本问题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2篇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未来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己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包括教育观念上的挑战,教学习惯上的挑战,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对知识储备的挑战,信息技术的挑战,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转换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教师角色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新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是多方面的。教师原有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还要不断地补充新的角色。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成为研究者。

从角色的观点分析,德育就是一系列互动过程,是处于教育者角色的个人与处于受教育者角色的个人进行的互动,其外在目标是对受教育者的道德、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影响[35]。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依据其在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体系中所处的身份、地位,根据个体人格体系的需要,通过人际互动的媒介,对社会期望系统加以主观性释义,并予以动态化体现,形成一整套非个性化的德育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化的行为表现就是德育中的教育者角色。教师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具有极高的权威地位,一直扮演的是真理代言人、道德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角色。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的变革,从而导致人们德育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以前教师“照本宣科”与“灌输者”以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在新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创造者的角色以及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传统的教师角色已远远不能适应德育新课程的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改变,其具有生活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以及德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均要求教师角色要发生相应地转变。

教师要从传统的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的角色;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德育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1.由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

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能再以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善者出现在学生面前。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的学习、共同发展。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他们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有一些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我们是不能漠视的、小看的。传统的作为社会代表者、真理代言人的教师角色,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不容易的。早就有学者以教师的身份提出了“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37]这样的困惑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却又找不出正确的答案的。我们因此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真的能代表真理吗?难道教师就肯定是道德的化身吗?实际上,一个纯真幼稚的儿童就真的不能判断真伪而一味的犯错?一个道德知识丰富的、道德判断能力很强的教师就一定能保证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吗?

2.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实际上,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教师应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学校条件,教师自身不同的综合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适、设计、整合。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的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的创造能力。

3.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由于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观念更新和教育行为的改变上超前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置身到学习活动中,通过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觉察水平,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促进学生成长速度。但需注意,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是作为一个指导者、促进者,也是受益者,与学生共同发展者。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形式,成为一个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成为师生的共同发展合作者。

二、谈谈小学生成长中教师主要要求扮演角色的转变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成长、学习年级的不断升级,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也正在逐渐发现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因此小学生初步发展起伦理的道德情感体验。小学生从低年级对具体事实的兴趣发展到中高年级形成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从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随着小学生学习生涯的不断进步,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逐渐会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转变。要逐渐锻炼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机会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密切关心家庭、街道和社区生活以及社会的事实新闻,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鼓励学生组织各种班团队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自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教师只是在必要的关键时候,给予提示和指点,决不能全权操劳代办;教师可以提供某些必要的场地、材料、资料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不能解决的困难。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道德感受,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分享,让学生通过反思、分享彼此之间的经验感受,养成他们倾听、慎思、明辨、合作的习惯和方法。

案例三:“无家可归的人”

一天,在班上,老师发现有一个小女孩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悲伤,于是,老师向小女孩询问原因。小女孩告诉老师:“昨天,我和妈妈上街看见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小男孩,他看上去很可怜。妈妈说她今天再去找那个小男孩,送给他一些食物和衣服。妈妈是在纽约长大的,她小时候看见过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小女孩问老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这个问题也引起了班上其他孩子的强烈兴趣,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后,放弃了她预先设计的课程内容,决定把“无家可归的人”作为课程的主题。老师首先和孩子们一起就“无家可归”现象进行了讨论。然后,她让孩子们思考如何帮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并把他们的想法记录下来,以他们的口吻给家长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想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但是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需要帮我们找可以救济他们的东西。当你们来接我们的时候,他们会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你们,你们也告诉我们你们的主意。。……

他们还在信中写下了一些怎样帮助无家可归的人的想法,比如帮他们买房子或盖房子;给他们送睡袋、牛奶和早餐,还有硬币等等。并附有一份清单,是孩子们认为的无家可归的人会有哪些需要。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无家可归”的现象,老师安排了带孩子们出去参观的活动,让孩子们和周围的社区建立了联系。她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专门为无家可归者设立的旧货店,孩子们在那里可以和无家可归者自由交流。在这些直接的体会和经验中,孩子们对产生“无家可归”现象的环境有一些了解,对无家可归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

他们回到教室里主动为无家可归的人募捐。老师请了一个新闻记者,让他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并能在社区及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宣传。在募捐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银行,他们学会了如何把硬币换成纸币。孩子们学会了做饭,带着募捐的钱,以及他们自己画的花生昔、面包、蔬菜、小饼干等图画,访问了无家可归的收容所,并和收容所的成人与孩子们进行了交谈,一起活动。

在以“无家可归的人”为主题的德育中,老师把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自然生发,并不断地和孩子们一起思考、行动,使得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不是预设的,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生成的,课程是流动的,开放的。在此过程中老师不断创设教育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教育内容。他们从接触无家可归的人到认识、了解、同情他们,到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这里没有老师的说教,没有规范的灌输,学生助人的道德行为是发自对无家可归者逐渐深入的理解和同情,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此,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在课程的展开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他们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感情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人们情感越丰富,就会越愿意去实践。教学中创设现场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让学生人人都参与,把学生置于某种惬意、和谐中,让他们从活动中产生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效应。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扮演的是活动的引导者,一步步把孩子带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并同时成为孩子实践的合作者,帮助他们完成整个实践活动。在整个课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又是熟练的倾听者和观察者,他们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解释,通过孩子的行为细节发现孩子的心理,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活动的引导者,通过与家长的通信,引导孩子一步一步深入问题的核心,并采取行动:是孩子活动的合作者与朋友,和孩子一起共同开展活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种自然的沟通,形成自由、民主、开放、平等、和谐的教学主旋律,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拓展了时空。另外教师也要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厚的探究气氛。课堂充满生命了的活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争辩的形式,寻求真理、提高认识、促进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邝培。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角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4

[2]吴芳蕾。广西西林县教育投资有效使用个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2

[3]高云峰。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以生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有,但并不明显.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拓展开去,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教学中.

1. 适当拓展阅读材料,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里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各个方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园地.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从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说起,然后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 合理利用知识栏目,贯彻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其中有些知识,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好的课本资源.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有一段小知识:“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西方,毕业论文 小数出现的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合理利用这个小知识,渗透德育教育,既可让学生学到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使学生产生为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而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二、以师为镜,发挥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德育过程既是直接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间接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形象和体现出的精神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1. 以身作则,从细节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做好这个榜样.例如升国旗时,我端端正正站在队伍前面,严肃认真,学生自然照样守纪律了.小学生可塑性强,所以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一次,我去上课,走到教室门口,喧闹的教室一下就安静了,教室门口到处都是纸屑.我什么都没说,弯下腰开始捡起来.慢慢地,孩子们聚拢来,一起拾.我接着上课,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下课后,两个学生主动到办公室承认了错误.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4篇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5篇

王雪飞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影响着每一个学的在德智体美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道路。然而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更是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因此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教会做人的道理。让他们知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记得卡尔·亚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教师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必须要以自身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素质。工作中用师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教师在监督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观察着老师。老师的认真严谨,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实,小学阶段的教育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学生良好的品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潜移默化的形成的。作为班主任更是要肩负学生的成长重任,在德育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一、加强常规训练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规范训练。首先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书本的摆放。有问题要举手提问,规定的举手姿势,发言时要声音洪亮。其次对学生读书和书写的姿势训练,读课文时告诉他们口到,眼到,手到和心到,写作业时提醒正确坐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

此外,学习能力的训练也是重要的事情,让学生能够在书写作业时独立思考问题,对父母不依赖。能够做到每天坚持自己记录作业,完成作业后能够认真检查,然后整理书桌收拾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但培养好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长老师的合作,只要我们找对方法便能事半功倍。

二、耐心教育,用爱感化

把学生当孩子看待,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犯错是必然的,每个错误的产生都将是进步的开始,作为班主任应该宽容他们,容忍他们的错误,采用谈话式的方式教会他们如何认识错误。当有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我会单独和他交流,让他去自己思考:“你觉得你的行为如何?”学生会自然而然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此外,在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铃声过后,仍然有同学在说话,我不会去批评他们,而是去表扬已经准备好的同学,那么其他人就会效仿。常常的去表扬行为好的学生,会对行为较差的有所影响,表面上是在表扬某些好习惯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在批评后进生的某些不良行为,这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对学生有爱,并不是一味地放纵,爱他们的同时也要结合严格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教师的爱和理解教师。

三、赞美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缕阳光

低学段的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而老师的评价便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安某是我们班写字最差的学生,有一次她的交上来的生字有很大的进步,我直接当着全班同学赞美她:“这次你写的真棒,照这样下去,你会成为同学们的榜样。”从那以后,她写字开始很认真,有时也会主动问我她写的如何?我都会鼓励他,并且提出意见修改生字,这无形中让她愿意把字写好。

赞美还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回答出了精彩的答案,我都会及时给予赞美。如学生捡到钱交给老师,我就会说:“你是一名拾金不昧的好学生,我会让大家向你学习。”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活动 批评指正 乐于接受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1、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

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

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2、帮助法代替责罚法

学生在成长的阶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过多地横加指责,或告之家长加以惩罚,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既于事无补,又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XX-1-16 23:42 回复

juimlo1986

0位粉丝

2楼

3、利用情境批评

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假如:

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

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讽刺与幽默,设计师之家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4、泠处理代替热处理

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时各种方式用尽也难奏效,使老师觉得采用纪律处分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纪律处分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让学生害怕、畏惧,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这样,纪律处分可能起到压服的作用,但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四、批评的注意点

1、要“批评”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2、要“批”而有情

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使自己的“批评”为学生乐于接受,就不但要做到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这样的批评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3、批评注意分寸

批评有的宜在课堂上或大庭广众中公开“说”;有的宜在课后个谈心时悄悄“说”;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领会;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分析得失,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寓批评于尊重之中,于表扬之中,于谈心之中,于谅解之中,于自责之中,于关怀之中,于希望之中,于玩笑之中,于幽默之中,于激励之中。这样的批评,没有疾言厉色的指责,没有错一罚百的处罚,但是被批评的学生在汗颜愧疚的同时萌生的是知错改错的决心。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品德教育

小学是学生形成是非观、价值观等理念的重要时期,对其以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品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倍受重视。在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进行品德教育的基础,因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逻辑真理,更加重视情感交流,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作用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具备其自身的特有情感,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班主任老师需要起到领头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增长,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阻碍,不能进行有效开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具有其必要性。而大部分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基本知识进行教授,更不要说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此时班主任就需要进行介入,引导老师实施品德教育。此外,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条件有限,只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接受品德教育,无法得到理想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品德教育效果,而且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良好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

1.语言赏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字进行解析,然后对文字所组成的语言进行欣赏,以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都具有很美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并充满了情感,包含了很多积极、正面的思想品德。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对课文语言进行赏析,然后深入全文,使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更加形象、深入地进行记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完美地渗透品德教育。但是班主任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分清主次,是在良好实施语文教学时渗透品德教育,不是专门地开展品德教育。如果不分清主次,不仅不能很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2.大声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均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在思想、语言、教育上都是优选,特别是古文、诗词,其中包括保卫祖国、歌颂祖国、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心态等内容。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手段,所以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课文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课文,对课文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深刻理解。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学生在大声的朗读中可以体会到李白的思乡之情,无形中对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操进行培养。此时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进行有效引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效解答。

3.课外活动

良好的课外活动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情操,挖掘学生个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课外阅读是实施品德教育渗透的有效手段,课外阅读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浓郁韵味,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引学生良好发展。但是在对课外阅读书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进行相应指导,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对不同的书籍进行推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其道德水平。课外活动不只有课外阅读是品德教育渗透的途径,还包括写作、朗诵、演讲等,这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判辩分析、文笔、口才等能力,可以有效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

4.班主任自身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所以班主任就有对学生进行相应塑造的责任。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班主任是其行为、心理形成的参照物。例如:班主任性格开朗,班级的课堂教学就会十分活跃,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解掌握,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对学生的烦恼、困惑、快乐进行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品德教育进行良好渗透。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创新教学方式,并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品德教育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不是快速施教,是逐步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这就对班主任的自身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对班级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根本,以造就一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推动广大教师力行师德规范,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规范教师行为,优化育人环境,使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方法步骤

"师德建设年"活动分宣传发动、学习讨论、对照检查、整改落实、总结验收等五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初-3月中旬)

学校召开"师德建设年"动员大会,制定"师德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大力宣传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的目的、意义,明确"师德建设年"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方法步骤,发动广大干部和教职工积极参与"师德建设年"活动。学校通过在校园内设立师德警示牌,开辟宣传栏,"师德建设年"博客,张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形式,营造浓厚氛围。

(二)学习讨论阶段(3月中旬-4月中旬)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9篇

根据仪教字[2005]9号文件精神和区督导组《安排意见》,和其它的有关要求,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于8月25日——29日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五天来,按照局,督导组的《安排意见》,采取听(讲座)、读(书)、议(讨论)、看(录像)、写(体会)等方式学习完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文献,《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县委书记任小春《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教育部编印的《新时期师德精神颂歌然后》、总书记视察仪陇后,我县“七件大事”的进展情况及其他相关文件。并且将全校教职工按照小学部、中学部、村小分成三组,认真开展两个大讨论:一是“仪陇两年大变化,教育怎么办?自己怎么做?”的大讨论;二是师德师风的大讨论。广大教职工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榜样教育,进一步净化了心灵,增强了为人师表的意识。

这次集中教育整顿,除了学习以外,还用分组讨论,代表大会发言,写心得体会等各种形式,结合自身实际,把学习与自查相结合,剖析与整改相结合,使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整顿收到实效。通过教师29日的自查剖析,我校师德师风中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1、有个别学生进出教师寝室的现象。

2、教育学生时有时有过激的言语。

3、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4、敬业精神不够,教学上没有积极地想尽办法,把工作业绩达到最大化。

5、有轻微的违纪现象。

6、个别教师个别时有掉二话现象。

根据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整顿措施:

1、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坚持下去,学校和教职工坚持月月集中学习和自学,让上级文件,法律法规在头脑中长期储存。

2、认真制定整改措施。

3、完善师德师风各项制度

⑴师德师风建设分工负责制

⑵师德师风学习制度

⑶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和管理制度

⑷师德师风监督制度

⑸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⑹师德师风集中整顿制度

⑺师德师风问题处理报告制度

⑻预防和杜绝教师犯罪制度

⑼教职工宣誓制度

⑽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表彰制度

⑾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度和连带责任追究制度

4、按《县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方案》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实行德育管理一票否决制。

5、坚持好师德师风监督制度,通过领导、教职工、学生、社会的相互监督,随时了解原有的师德师风问题是否得到了纠正,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7、按县师德师风问题处理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到不迟报、漏报、瞒报、谎报。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和谐校园为要求,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造就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

1.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内在要求。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倡导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宋代思想家、教育家胡媛说的好:“治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者在教化。”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个性修养、道德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都会感染被教育者。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引导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灵魂工程师,直接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其综合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能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同时还将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关系到社会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

2.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现实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现在的主要任务。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根本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而发展教育的主导力量是教师。美国专家指出:在对未来的高科技的挑战中,只有教师才能最终实现我们设计的蓝图。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呼唤着具有更高素质、更高师德的教师队伍。如何保持自身权威,承担更加丰富的职业角色,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必不可缺的路径选择。

3.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教育工作者肩负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自奴隶社会以来与学校共始终的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职业。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人类不可一日无教师。在绵延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历史中,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雕塑家”。他肩负着传播文化、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文化科学发展、人才成长建立了不朽功勋。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他的事业,从表面上看来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教师的事业直接关系到个人和祖国、民族的未来,这必然要求教师是德行高尚、学识渊博、时时处处能起表率作用的优秀人物。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学校的教育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它与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与中华民族复兴能否胜利实现都休戚相关。因此,是否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对于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至关重要。

三、大讨论活动的目标任务

通过师德师风大讨论,营造一个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使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阵风,不是一时的权宜之策,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的需要。通过活动,努力实现“四个有所突破”: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在增强师德修养的意识上有所突破;二是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在把握师德师风的要求上有所突破;三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的实效上有所突破;四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探索师德建设机制的长效性上有所突破。

四、大讨论活动的内容安排

本次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从2010年07月开始,到2010年10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1.学习动员阶段(07月15日~07月30日)

一是召开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明确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工作要求、活动安排。二是开展学习培训。由学校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辅导讲座与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事迹、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三是创设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校务公开栏、宣传橱窗、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等阵地将《规范》等文件精神宣传到全体师生,为大讨论活动创设浓郁的学习教育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每位教职工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各2篇。

2.讨论交流阶段(08月1日~08月15日)

一是对照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开展专题讨论,明确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新内涵。二是对照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三是分析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明确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还存在的问题。四是组织调查问卷,征求多方意见,梳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整改提高阶段(08月16日~08月30日)

一是个人找准整改重点,制定整改方案;二是明确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措施;三是组织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营造出争先创优大环境,切实提高整体职业道德素养水平。

4.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09月)

一是回顾总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个人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总结,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推优评先。结合年度考核,开展推优评先工作,形成争先创优良好氛围。

五、大讨论活动的工作要求

1.营造活动氛围。成立学校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教育领导小组和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学习小组,制订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计划。9月08日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内容安排、工作要求,增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活动中坚持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责任感”为主线,有效开展教育活动。

2.开展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辅导讲座与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事迹、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教师努力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3.丰富活动载体。通过“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开展“铸师魂、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对学生关爱诚心、了解细心、教育耐心、服务热心。

4.收集意见建议。通过家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向教职工反馈。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更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5.制定整改方案。要求每位教职工对照总书记的“四点希望”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努力做到:认真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11篇

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教师教育面临的国内外发展背景不断发生变化,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标准化等思潮的影响逐步加大,欧盟区域推行高等教育一体化对德国发展不均衡的教师教育造成极大冲击,同时,本世纪初期大型国际学生学业测评中,德国中学生表现不佳的事实也对德国改革本国教师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在以上因素影响下,德国教师教育见习制度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并逐步形成了当前较为系统和稳定的见习与考试制度。

二、德国教师教育见习制度的主要内容

当前,德国教师教育见习期工作由各州文教部(Kultusministerium)主管,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要负责见习期的申请时间安排、见习期名额控制、见习生的筛选、见习生的见习管理与评估、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组织与安排等事宜。为了规范德国各州见习阶段的具体运作,提升各州之间的一致性,促进见习教师的跨州流动,德国政府于2012年制定了面向教师教育见习阶段及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标准,旨在从多样化中寻求一致性,确保各州教师教育质量的均衡。

(一)见习阶段的运作方式

修业阶段结束后,通过了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或者是获取了硕士学位的师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州文教部主管见习期事务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进入该州开展见习服务,并提交相应的材料。文教部根据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及本州见习学校的师资需求,筛选符合要求的师范生。见习申请一经通过师范生便成为见习教师。文教部根据见习教师的意向、从教学科、从教阶段等进行综合考虑,将见习教师分配至各教师见习学校(Lehrerseminare)。见习学校安排专人负责见习教师的见习活动,如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小组研讨等。见习教师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中小学被称为合作中小学(Seminarschulen)。见习学校属于各区政府管理,其工作人员一般由州文教部任命。各见习学校一般设有课程主管(Seminarfachleiter)、学校督学(Seminarschulrat)、讲师(Lehrbeauftragte)等职务,分别负责见习学校的课程组织、教学督导及教学等事宜。其中,讲师主要负责教授学科教学法及其他与学校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各合作中小学则安排指导教师(Men-toren)负责见习教师在中小学见习期间的教学指导。这些指导教师均是各合作中小学的全职教师,但由于其职责在于指导见习教师的教学活动,所以其工作与见习学校密切相关,需要与见习学校就见习教师的见习事宜进行充分合作与沟通。在该阶段,见习教师在各中小学的教学活动是以准教师的身份进行的,可以享有全职教师一半的工资与津贴。这一薪酬规定除了能够保障见习阶段见习教师的基本生活来源,还能体现其教师地位得到充分认可,进而强化见习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根据教育与科学工会柏林分会(GewerkschaftErziehungundWissenschaft-LandesverbandBerlin)的统计,柏林文法中学见习教师的工资是参照德国公务员序列中A13级(相当于高级公务员)来发放的,其中2013年9月1日以来,见习教师所获得的最低工资为每月1133欧[3]。此外,见习教师也能享有相应的家庭、子女及节假日补贴。

(二)见习阶段的准入条件

德国师范生进入见习阶段开始其见习服务的传统模式为:师范生取得德国传统的文科硕士(Magister)或理科硕士(Diplom)学位证书,并通过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但在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下,为构建共同的欧洲高等教育空间,德国的教师教育也在新世纪开启其改革进程,这种改革主要体现在新的学士及硕士学位的引入方面。目前,德国除传统的硕士学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之外,已经开始出现新型学士加硕士学位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这一改革对见习制度的影响之一便是见习阶段准入条件的改变。当前,德国见习阶段准入条件已经从通过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改为通过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或取得硕士学位。如:巴伐利亚州是目前德国仍只实行传统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一个州,该州的师范生申请在本州开始其见习服务的准入条件为取得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证书,但同时,该州也认可来自外州的师范生以硕士学位作为进入见习期的条件。其原因在于,德国各州除了为本州的师范生提供见习服务外,也接受来自其他州的师范生的见习申请,因而为了吸引更多来自其他州的师范生在本州开展见习活动,巴伐利亚州也把硕士学位证书作为了其见习阶段的准入条件之一。而柏林州则自2004年以来,只提供新型学士加硕士学位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因此,该州的师范生进入见习期需要获得新型硕士学位证书,而来自外州的师范生则可以选择提供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德国其余各州也均同时认可以上两种证书。如今,德国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已经不再是师范生进入见习期的唯一条件,新型硕士学位的获得也成为其准入条件之一,这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德国政府试图通过减小政府干预(如非强制化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和增强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自主性(如认可硕士学位作为见习阶段准入条件)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意图。

(三)见习阶段的服务时间

据统计,当前,德国教师教育见习阶段的服务持续时间为12~24个月[4]。如:萨克森州规定的见习服务时间为12或24个月;巴登-符腾堡州、不莱梅、汉堡、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下萨克森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萨尔州、石勒益格-霍尔斯泰因州等州均要求所有类型的见习教师都需完成18个月的见习服务;巴伐利亚州规定的见习服务时间为24个月。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州要求的见习服务时间为15个月、16个月或21个月。从总体上而言,当前德国各州对教师教育见习期服务持续时间的要求以18个月居多,少部分州为12、15、16及24个月。实际上,德国传统的教师教育对不同类型见习教师的见习服务时间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见习教师未来从教的年级越高,其需要参加的见习服务时间就越长,如未来进入文法中学、职业中学、特殊学校从教的见习教师所需完成的见习服务时间就相对较长。然而,随着德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德国各州对教师教育见习服务的时间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其改革趋势为,德国各州开始采取统一的见习服务时间,即:无论见习教师修习的是何种教师教育类型,均须完成相同时间的见习服务。以柏林州为例,柏林原来遵循的是12~24个月的见习服务时间要求,其中见习教师任教年级越高,所需参加的见习服务时间越长,但自2014年8月18日起,该州开始取消以往12~24个月的要求,取而代之以统一的18个月[5]。统一见习服务时间的原因,部分在于德国各州开始调整其中等教育体制,如合并主干中学、实科中学和综合中学,以最大程度降低中等教育分轨制所带来的教育不公平。各类教师见习服务时间一致化,可以减少以往不同教师教育类型之间因见习时间不同而带来的又一不公平。

(四)见习阶段的任务组成

德国教师教育见习阶段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见习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师见习学校继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需要在各中小学参与和承担教学及相关工作。一般而言,见习阶段主要由3个阶段组成,即定向阶段(Orientierungsphase)、独立教学阶段(EigenverantwortlichesUnterrichten)和考试阶段(Prüfungsphase)。定向阶段的任务是引导见习教师适应教师角色及帮助其根据未来从教学校类型及教学阶段进行职业定向。独立教学阶段的任务是为见习教师提供独立教学的机会,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展见习教师的独立教学能力并逐渐培养其职业素养,为见习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在第一个阶段结束时,各见习学校的主任会根据见习教师的综合表现来决定其是否适合进入第二阶段,不适合进入第二阶段的见习教师需要继续强化定向阶段的学习。一般而言,文法中学的见习教师需参加为期12个月的第一阶段学习,主干中学、实科中学及小学的教师需参加为期6个月的第一阶段学习。在定向阶段,见习教师每周需用约2.5天的时间在中小学参与课堂教学、课堂观察等活动,同时每周用约2天的时间在教师见习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以强化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同时对自己的实践参与经验进行反思。在独立教学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见习教师独立承担教学活动的能力,因此,见习教师在中小学见习的时间有所增加,每周需要在中小学工作约4天,同时用约1天的时间回见习学校学习[6]。见习教师在见习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反思教学经历,与见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及其他见习教师相互交流,同时分享好的教学经验等。第三个阶段为考试阶段。考试阶段一般持续3~6个月,考试的形式有课堂教学、口试、笔试、学术论文写作等多种。因此,在不同的见习阶段,见习教师所需完成的各项活动的要求也不一,同时,各阶段也有各自明确的见习目标。

(五)见习阶段的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是德国见习教师在见习阶段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学科、专业学科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及学校法等的学习,部分州还提供本州教育基本问题、教育政治学、学校发展、小组活动等学习内容。如:黑森州是按照模块式的方式开展见习教师的理论学习活动的,以文法中学见习教师为例,其理论学习模块包括“模块一:教育、指导与照管”、“模块二:诊断、支持与评价”、“模块三:课堂教与学的文化及其创造性运用”、“模块四:职业角色指导与反思”、“模块五:教师的参与与教学及学校发展”、“模块六:文法中学高级部教学活动的开展”等[4]。其中,前两个学习模块是所有类型见习教师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其他模块则是根据不同类型见习教师的不同需求而专门开设的,如小学见习教师理论学习模块就包含“小学创造性教与学”等针对性内容。一般而言,在教师见习学校承担理论教学工作的教师均是教师见习学校的专任教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见习学校也会邀请从事教育研究活动的大学教师或富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以及富有教育管理经验的教育管理人员来校开展教学和研讨等活动。

(六)见习阶段的教师教育标准

德国政府自2004年以来,面向修业阶段的师范生先后制定并了《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和《各州有关教师教育专业学科与专业学科教学法共同内容的要求》,以为其教育科学、专业学科、专业学科教学法的学习提供标准。为了规范德国各州教师教育见习阶段的运作,德国各州文教部长常务会议于2012年12月6日了一份名为《各州有关见习阶段的规划与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共同要求》(LndergemeinsameAnforderungenfürdieAusgestaltungdesVorbere-itungsdienstesunddieabschlieendeStaatsprüfung)的政策文件,对见习阶段的准入条件、目标设置、见习教师的资格要求与录取标准、见习阶段需完成的任务、见习阶段见习教师需遵循的行为标准等都作出了指导性规定。具体而言,见习教师在见习阶段需遵循的行为标准包含以下11个方面的内容:(1)见习教师能够了解见习机构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对该过程进行反思;(2)见习教师须参与教师专业化的活动,学会应对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冲突和需要作出判断的情境;(3)见习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课堂与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4)见习教师须了解儿童与青少年在学校内外的学习过程;(5)见习教师须掌握儿童学习成就与能力发展的激励原理;(6)见习教师须了解异质性与多样化已成为学校及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之一;(7)见习教师能够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进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判断并进行评价;(8)见习教师能够认识到交流、互动与冲突解决等活动是教学活动与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9)见习教师能够从概念的、教学法的及教学实践的角度,与各类媒体打交道;(10)见习教师须了解教育体系的结构及其发展历史,同时了解单个学校的发展过程;(11)见习教师须了解教育研究的目标与方法,能够对教育研究的结果进行阐释与利用[7]。以上11个行为标准分别涉及见习教师对教师职业、教师角色、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学生发展、学生激励、学习诊断、学习评估、多媒体教育及教育研究的认识与理解,涵盖了教师职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总体上而言,德国见习阶段教师教育行为标准与德国政府于2004年和2008年所的教师教育标准的基本原则基本保持一致,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见习阶段的特殊性,对见习阶段见习生需遵循的行为标准进行了细化。

三、德国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制度

德国的见习教师在见习阶段即将结束时,需要参加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只有通过了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见习教师才可获得完全的教师资格。由于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主要由各州文教部组织,因此运作方式多样。为了提升各州之间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一致性与公平性,减小差异,确保各州教师教育质量均衡,德国政府也制定了面向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相关标准。

(一)考试目的

德国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目的主要在于考核见习教师是否具备了成为正式教师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以柏林州为例,柏林文教部制定的《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管理条例》(VerordnungüberdieZweiteStaatsprüfungfürdieLehrmter)对此次考试的目的进行了说明,具体包括如下几点:(1)考生需要证明通过见习阶段的学习及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具备了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2)考生能够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规划和准备其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够对其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3)考生需掌握普通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及政治教育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内容,同时能够将以上知识与内容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4)考生需掌握其从教学科的教学法基础知识与基本内容,并能够运用于其专业学科教学活动;(5)考生需了解有关学校体系的基本知识,如学校法、教师法等内容[8]。除此之外,见习教师还需参加急救培训课程的学习,急救培训的目的在于帮助见习教师了解并能正确应对学校中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

(二)考试组织

德国对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设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委员会。虽然各州在考试委员会人数要求、委员会成员组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该委员会通常需由以下几类人员组成:各州文教部考试局官员、见习学校领导、见习学校课程主管及讲师、合作中小学领导、合作中小学教师等。委员会成员涉及文教部、见习学校、合作中小学等与见习教师开展见习服务密切相关的各利益主体,有利于委员会较为全面地把握见习教师在见习学校和合作中小学的综合表现,对见习教师作出较为客观的整体评价,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三)考试内容与形式

就考试内容及形式而言,目前,德国各州的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一般包括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实践活动、口试、笔试等几类。以柏林为例,柏林的见习教师在见习期结束时也需要参加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实践活动及口试。其中,学术论文写作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体现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见习教师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来判断见习教师所具备的教学实践能力及相应的判断能力。见习教师需要在论文中表现出其所具备的有关教育与教学问题的观点,并能够从教育科学及专业科学知识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在教学实践活动的考核方面,柏林的见习教师须参加两次教学实践活动考核,具体的教学主题由见习教师与见习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两次教学实践活动的考核时间共计2个课时,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为50分钟。见习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将授课大纲提供给考试委员会专家,授课结束后,考试委员会专家会与见习教师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交流。因此,教学实践活动考核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见习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涉及见习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准备、分析及反思等内容。在这一部分,考试委员会专家也会针对见习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年级及授课对象群体的特殊性而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进行评估。口试主要考核的是见习教师对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的认识能力。口试的持续时间为60分钟,口试的问题主要围绕《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管理条例》所规定的5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而设计。口试除了单独考试的方式,有时也采取小组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结束后,委员会对见习教师的表现给出单项分及综合分。以德国的评价方式来计,单项分及综合分均在4分(1分为最高,5分为最低)以下的考生即通过了此次考试,没有通过的考生则需要再次参加考试。

(四)考试标准

德国各州文教部长常务会议于2012年12月6日的、名为《各州有关见习阶段的规划与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共同要求》的文件对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标准也进行了说明。该文件指出,各州举行考试时,要确保考试形式的恰当性,考试要以见习教师的能力发展为导向,考试要结合修业阶段的教师教育标准来进行[7]。由于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由各州文教部负责,而德国16个州的文教部运作方式各不相同,所以该标准并未对各州的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作出细节性规定,但该标准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制定了各州组织考试时需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为各州寻求考试组织的一致性及确保见习教师培养质量的均衡性提供了一定保障。

四、结语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村师德建设 小学教师 传统文化精华 措施 因素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8

一、对于小学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调查

职业道德素质和职责意识便是教师师德的最本质的东西,它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对自己工作的认同感与认知感,同时也可看出自身对职业的一个评价高低以及从职业中所领悟到的东西。教师能让自己达到并保持在一个严谨和呈现的一个具有高度的标准上,这是教学中所倡导的。

教学道德和责任心也是教师心中所具备的,如果把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对学生的看法比作是枝桠的话,那教师的内在道德素质便是这些枝桠离不开的根基。无可非议的是教师师德已经成为一个人人议论、人人关心的全社会话题。

小学生就如同一张干净的白纸,他们的大脑思维以及心理都还未得到彻底的开发,小学教师的教学就为这张白纸添上了具有浓重色彩的一笔。除了在学习上的影响外,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例如:一些小的习惯,对是非的认知。从而不难看出小学生一生的习惯也默默地受到了教师的影响。

如今师德建设中仍存在一些缺陷,时下虐待儿童的事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对教师师德以及传统文化的一个响亮巴掌。为了遵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了避免出现猥亵儿童的事件再次发生,加强对农村教师师德的建设已刻不容缓,只有提高教师素质,学生才能得到好的教育,为今后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二、探寻影响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因素

(一)经济方面的影响

经济与教育也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市场经济在全国快速飞跃让教育也逐渐踏上了市场化的征途。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渐发展,不管是教师的教学成果还是教师的辛勤劳作都被贴上了经济的标签,呈现出了用商品价值衡量一切的现象,当然更大程度地体现了教师的价值。教师价值与经济的诱惑是教育所必须面对的两个相联又相对的事物。在学生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部分小学教师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自我价值,这也重重地打击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大多教师对小学农村教育采取消极教学态度的原因是由于受到农村贫瘠经济状况的原因,低的工资待遇和生活压力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梦想似乎折翼般。大家也可以看到如今很多的短期工作在经济上来讲是远远超过教师的,这样一个情况不得不让教师将经济放在一个高的位置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条便是尊师重教,但由于农村经济限制,小学农村教育已岌岌可危。

(二)自身方面的影响

1.学校方面

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师德建设自然离不开学校环境方面的影响。学校制度、师德考核体制、师德教育体制若是有一项不完善或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师德建设的高低。农村教育更注重于应试教育而忽略了教师素质的提升,同时学校也忽略了这一点,他们过多地在意学生成绩。师德教育是需要经常性和体制性的。

2.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

归根究底,教师师德问题主要对象是农村小学教师,他们的知识构成与价值观念都是有所限制的。那也有一部分教师的文化水平也有限制,对学生的教育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浪费教学资源现象,学生学习知识的局限性也就由此产生了。还有一部分师范毕业生也会因为不适应农村艰苦的生活而对教学消极应对。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一)在思想和政治上加强教育

可通过生活教育与日常理论的沟通方式向他们灌输思想政治上的有关观念。通过讲伟人事迹和名人理论来完善教师的道德素养,例如,有关贯彻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的理论,邓小平理论等。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体制性和定期性,让教师们在交流中吸取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加强师德建设。

(二)加强职业责任心

加强教师的职业责任心,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比如,专门成立一个辅导班。让教师拥有无私奉献、职业道德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三)评选师德标兵

定时评选师德标兵,从而激发教师们的积极性。评选对象需在教学、道德、服务方面为大家树立一个榜样。同时也要勉励大家向他学习,让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师德标兵。同时借舆论的宣传作用,让全校道德风气加强。

(四)建立对师德考核的体制

视具体情况建立贴合实际的师德考核体制。考核依据为教学效果与学生评价,教学效果需要学校方面成立考核团队来督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学生方面可根据学生所填的评价表来确定。对教师的评定还可以采取分级制度。将这个评定与教师的工资、职业晋升相关联,让教师有足够的积极性。

(五)有奖惩之分

对于师德败坏的人,学校必须严加惩戒;相反加以奖赏。

(六)各校之间的教师进行交流

加强与外校教师的交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吸收。不断的交流会让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教学的正能量广泛地传播,此外还可避免教师对职业有倦怠性,防止教育事业下滑。

(七)加强学校的管理

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创造一个和谐、安静、民主的环境,学校需完善自己的管理工作。民主是学校首先要做到的,这样才能带动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让教师们能够团结成一体。为了让教师有成就感,学校和学生都要学会尊重教师,多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适当听取他们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邵龙宝.师德的实质与教师的人格建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8).

[2]刘万海,张明明.近年来我国师德研究的主题、特征与趋向.教育科学研究,2014(2).

[3]陆道坤.师德“失范”现象折射出的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思考.教育科学,2013(4).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13篇

 

一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初等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概括。

 

(一)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初等教育师范生思想道德水平

 

师德是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内容。开展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职前培养,有助于提高师范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师范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内化为师范生自我发展的原动力,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的正确职业态度。 [2]

 

(二)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力量奠定坚实基础

 

师范院校是师资培养基地,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肩负着为小学培养和输送合格教师的社会重任。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素质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可见加强初等教育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奠定了基础。

 

二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本研究以绵阳师范学院初等教育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共26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67份,回收261份,回收率98.1%。有效问卷253份,有效率95.5%,对回收上来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本次调查的基本结论。

 

(一)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1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的调查统计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是267人,其中女性占全体参评人员的97.2%,55%以上的学生是独生子女。来自于农村的生源占78.2%,城市生源为 21.8%。调查发现,学生选择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是采纳家长或老师的建议,报考前对本专业有初步的了解,知道毕业后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但对专业的认同感不是太高,毕业后一定会从事本专业相应岗位工作的意愿比较低。同时,学校除了德育课的部分课程外,在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比较少的;在“职业道德教育对你的学习生活有没有影响”的选项中,认为影响不大的占65.2%。

 

2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道德认识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当前学生对目前教师行业职业道德现状不满意,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是很清晰地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等;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认识到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和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低下是其主要原因,应承担重大或较大责任。

 

(二)目前现状及成因

 

1 转型期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

 

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影响,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传统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标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很多人认为“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和谐意义非常重大,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抛开自身利益去实践。

 

2 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

 

近年来,国家对小学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日趋重视,对小学教师师德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期望。然而,小学教师的师德培养目标往往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政治性,教育过程相对死板,缺乏灵活性,教育方式和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目前,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高校比例较小,其他涉及师德教育内容的课程也微乎其微,已呈现出对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大面积“荒漠化”。[4]另外,初等教育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内容空洞、不充实,缺乏针对性,所用师德教育教材大都是各类师范生通用教材,适合初等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使用的师德教育课程教材非常少。

 

三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对策

 

针对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 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1 加强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教育,强化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提高行为规范师范性认识

 

初等教育师范生职业情感和行为规范的素养是师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情感,能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引导师范生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遵守具有师范性的行为规范,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5]所以,加强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教育,强化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提高行为规范的示范性,是完善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2 改进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师德教育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多种多样教育方式及其教育功能的有机整合。师德教育不能囿于对教师的简单枯燥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如社会实践、对照先进典型、互动交流教育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让师德教育避免空洞、枯燥乏味,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师德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师德观,为良好的师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途径

 

1 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初等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高校的长期任务,是师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做好师德教育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做好思想理论课程设置实施工作,加强“两课”教学的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初等教育师范生提高自身修养,树立高尚的职业价值观。

 

2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载体作用

 

师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师范生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师范氛围”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会对师范生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6]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师范氛围的 “学校文化” 更直接,更浓郁,为初等教育师范生师德的养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增强师德教育效果提供条件。

 

3 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及榜样示范作用

 

利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这种学生参与、关注度高以及高效、人性化的信息交流平台。挖掘、整理和宣传基础教育系统中有代表性、时代性的“师德模范”先进事迹,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这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同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形象,激发学生从事小学教育的使命感,树立良好的职业认同和情感,从而达到榜样的模范师范带头教育目的。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师德水平。师范院校教师的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未来小学教师的师德养成。因此,在新形势下提高师德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势在必行。

 

1 选择职业道德修养高的教师

 

首先,可以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师德课程的讲授。实现德育教师的专业化。[7]其次,在师德内容的具体讲授过程中,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或从事小学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讲座,条件允许的化,可以直接聘请师德教育相关专家担任师德课程教学。

 

2 加强对师范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是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且育人。育人是教书的目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师德素质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实现师德从内化向外化的转变,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真正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达到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的境界。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师德;德育悖论;概念重构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具有道德意义的内涵,那么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人的要素,就是“教育人”。在世人眼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当前中国社会各种教育乱象的频发,恰好揭示出,在我们的德育中理论立意与实践效果之间已产生了严重的偏离。因此,我们要把握住师德内涵,分析学校场域内师德存在的问题,引发悖论的成因,从而在现实动态下完善师德的建构。

一、师德内涵

我国素来重视师德,对师德理解的角度不同,对师德概念的解释就有很多种。狭义的师德,从劳动性质出发,理解为教师从事传授知识劳动的职业道德。广义的师德,具有两方面的内涵:育人,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积累公民的基本道德;教书,对学生因材施教,对己科研创新。本文对师德的界定,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而应当是教师道德的简称,教师道德不单单指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包括了教师的个体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综合,这二者在教师身上是不可分的。

近年来,为师德观念变革做出贡献较为突出的学者檀传宝,他将师德划分为高尚师德和基准师德。基准师德可以作为教师职业准入的最低门槛,也可作为评价教师是否称职的最低标准,高尚师德则应当被作为一种理念倡导,它是基于国家责任与公众信任的一种荣誉。

二、学校场域内的师德

从学校场域来说,师德应当是教师作为教师之时的道德。明确师德是教师面向正在接受其教育教学的学生的一种道德,既可以避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借师德之名,将权力滥用到教师私生活领域,也有利于消解社会上对教师从业者的某些求全责备,从而让师德话题有个理性的讨论起点。

教师作为学校德育的主体,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专家学者把提高教师德育影响作为切入口,来改变现在学校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状况。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存在着严重的悖论现象,主要表现为:将学生对象化,将道德规范神圣化,将社会责任绝对化,将道德教育模式化等等。这些都会对当今学校德育理念、德育价值观、德育模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1.言传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把道德知识当作客观世界的真理,要求学生去记忆和掌握。因而道德知识就失去了和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缺乏鲜活的人文气息和生动的感彩,在学生眼中是处于另外一个世界中的冷冰冰的教条,是异于人的东西。麦克莱伦关于“道德”的规定之一就是:道德行为必须是在理性的参与之下自由自主地完成的,是一项理性的实践。因此,灌输不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因为灌输活动不是在受教育者自主和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

如果教师能够创设开放、灵活和富于鼓励性的学习情境,学生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内部动机,发展高级的认知策略。这样学生就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触动,也能融入其内在精神世界和整体人格之中。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德育方式、德育策略的运用等都对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思维产生较强的影响。

2.身教方面引发的悖论

在学校环境中,教师被理所当然地设定为学生的榜样,当学生观察模仿和讨论教师的言行时,诚实、公正、宽容和分享这些美德就都会被学生所习得,为了提供可为学生习得的品质,教师也就被要求先做到在行为上合乎道德,并且必须将其内化为个人德性,因为若不如此,则将非但不会起到教育的效果,还会让学生学会虚假和欺骗。目前,道德教育却正偏向于一种“德育悖论”,教师言行不一,我们的德育并没有让人变得越来越好,反而让学生意识到道德标准与现实社会之间强烈的反差,让他们倍感个人抗拒的无力。

小学生在校园里见到教师都要行队礼,并说“老师好”,很多教师不回礼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对教师的行为表现,学生心知肚明,已经形成了心理定式。

该细节折射出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对学生不够尊重;教师的行为表现作为影响源又反过来塑造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慢慢学会势力。若教师能表达对学生的尊重,相信行队礼及其他师生互相问候的方式可以起到正面的德育作用。

在学校里,通常会有很多值日生成为班主任的线人,平日爱打小报告,习惯于告密,将班里课堂上随便说话的学生报给老师。当线人的理由一般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不会被列入黑名单之中。教师要教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人,首先自己要堂堂正正地做事,如果学校和教师自己都不能堂堂正正地做事、做人,如何教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事、做人?

在专门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说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尊重学生的偏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压制其偏好,对比鲜明,学生很容易看懂。梅贻琦先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三、师德重构的建议

2014年9月10日第三十个教师节,国家主席指出,做好老师有四个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中国是受儒家思想浸润几千年的国家,万事德为先,教师道德因直接与国家精神相关而备受关注。当前师德失范频发,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导致道德教育效果不良,因此重构师德概念、再造师德灵魂意义重大。本文略阐发一些初步的设想。

1.学校要加大对教师德育的支持力度

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从多方面、多角度、客观地给予教师评价,重塑教师德育的信心。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教师道德发展的氛围,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座谈,了解教师的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教师道德发展的积极性。比如,选送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学习,请专家到学校讲授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协调好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调整好教师教学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2.教师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师德

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构建个人德育知识,在反思实践中提高德育能力,从而形成教育良心。教育良心是教师道德教育的强大动力,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它促使教师克服内心的不良情绪,产生努力奋斗的愿望;牢记育人宗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拓宽思维眼界,实现“小我”与“大我”的统一;言行一致,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引起让他们内心为之信服的道德教育。

教师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改善学校德育的关键所在。教师道德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要通过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科学评价以及加强自我修养提升教师个体道德两个途径,加深对师德的认识,为师德建设提供更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清雁.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8).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教育出版 师德教育 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教育,师德为先。教师不仅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学生的发展,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应该广泛动员,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教育出版肩负着传播知识、启迪民智、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培养培训教师、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教育出版为师德建设提供支持的重点就是在师德教育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研发上创新思路和方法,为师德建设探索先进教育模式、传播先进教学内容、增强实际教育效果。

一、坚持立体化研发,创新师德教育模式

师德教育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对于在职教师或者师范生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不是单纯靠学习某些规范就能促成的,而主要是通过对教师职业的体验、经历、感悟、理解而内化形成的。内化就是教师将社会约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行为准则,将外在的约束和要求转化为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这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关键,也是师德建设的最高境界。

目前,受多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师德教育的模式大多以理论灌输为主要方法和途径,缺乏多层次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师德教育类出版物也多以纸质教材的方式呈现,缺乏生动的、鲜活的呈现方式。纯粹的理论讲授方式和单纯的纸质教材一般只能解决理论上的道德认知问题,在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行为习惯以及师德行为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上则作用不大,无法满足师德教育内化过程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

因此,教育出版单位的编辑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全程为“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服务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以创新师德教育模式。出版物在呈现方式上应改变以纸质文本为主的形式,力求建成文本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相结合的资源包。数字化资源以专家讲座视频录像,师德教育虚拟体验库、素材库、案例库、试题库,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呈现。这样的立体化产品(如师德案例讲座、视频录像等),为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提供丰富直观且可参与互动的材料,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通过认知、体验、反思、行为操练等方式提升道德内化水平并积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利于师德教育形式的创新。

二、坚持精品化研发,改革师德教育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在我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从内容上看,当前师德教育仍没有跳出普通伦理学的框架,其结构与普通伦理学基本一致,分为教师职业道德基础理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和教师职业道德实践三大块。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理论性强,逻辑体系严密,缺点是实践性、针对性不强,未能很好地发挥实际指导作用。同时,师德教育在内容上也显得陈旧,教师职业道德的许多基本理论和观点已难以解释当前教育活动中各种现实问题。因此,必须根据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体和外部条件的变化,拓宽视野,充实、更新师德教育内容。

先进的师德教育类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内容架构直接影响师德教育的内容,因此,教育出版研发先进的师德教育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内容体系时,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唯此,才能打造并传播先进师德教育内容。

以精品意识为指导,在研发先进的师德教育类教材和教学资源时,首先,紧密围绕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构建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内容,以育人为主线,从教学、师生关系、法律法规、教师礼仪、专业发展、心理健康、道德成长等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方面展开。其次,应紧密围绕我国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新情况来设置内容,反映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变化和发展,以最新的师德典范和楷模丰富教材内容,并随着时展及时更新师德案例,追踪师德新发展。最后,要建立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师德教育内容体系,根据不同对象增强针对性,对师范生重在对高尚师德的引导,对中小学教师重在对师德行为的规约。

三、坚持特色化研发,增强师德教育实效

师德教育的低效是师德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师德问题要靠有效的师德教育来解决。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升。从师德教育自身来说,师德教育实效性不佳的原因主要有:师德教育目标过高,缺乏可行性;师德教育内容泛政治性,缺乏时代性和实践性;师德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对学习者主体性的尊重;师德教育阶段割裂,缺乏连续性;师德教育评价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

针对上述导致师德教育低效的原因,教育出版研发特色化师德教育资源,是增强师德教育实效的有效方式之一。例如,研发基于体验式教育、信息化教育、生成性教育的师德教育网络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呈现教师职业道德案例情境和行为操练,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实际问题的解决,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提示,使学习者在职业道德实际问题方面既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还知道怎么做。充分利用师德教育网络交流平台和课程已有资源并挖掘学习者自身的资源,为学习者共同解决问题提供条件,引导学习者之间互助互学,资源共享,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新的资源,提升师德教育的实效。再如,基于师德教育的特点,研发师德特色案例库,引导学习者在网络学习平台对师德案例进行感悟评价,并形成师德学习档案,既是学习者师德学习的途径,也是师德教育实效的记录和评价。

参考文献:

[1] 韩震.为了未来——教师职业道德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涂力,罗小龙.近五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综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12).

[3] 王晓芹.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刍议. 教育与管理,2007(15).

[4] 于红.新时期师德建设浅探.江苏高教,2008(2).

[5] 陈新华,徐永生.构建师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当代教育论坛,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