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

新世纪会计论文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1.1会计要素理论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与企业的发展相关的要素也比较单一。因此,当时的企业会计要素一般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所有者权益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人力资本等。这些变换需要在会计要素中加以体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本需要纳入会计要素体系。只有这样,我国的会计理论体系才能与时俱进,实现相应的社会功能。

1.2会计假设理论会计假设是各项会计活动实现的基础和保证。传统的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期间等。在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会计假设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首先,计量方式应该逐渐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支付等业务更加方便地进行。单一的货币计量方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应该实现非货币信息会计假设。然后,会计期间应该更加具有灵活性。传统的会计活动基本上是纸上作业,进行一次会计期间的财务计算非常麻烦。在当今的财务管理多采用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地反映的财务信息,使财务报告能够随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1.3会计核算理论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假设等的改变使得相应的会计核算理论也要发生改变。在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中,各种会计活动都加入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重要的会计要素。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充分考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另外,对于经营成果的体现,新的会计核算需要更加看重增值因素。在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上应由全方位效益和社会资产替代财务效益的评价。最后,在企业职工利益分配上,会计核算应该将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改为按知识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重要性。

1.4会计平衡理论在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中,人力资源因素和知识因素受到特别重视。因此在会计平衡等式中这两方面的内容需要得到体现。首先,会计平衡等式需要反映知识产权的制度和特征;然后,充分重视知识等增值因素。因此,传统会计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该改为“资产=负债+投资所有者权益+劳动所有者权益”。

1.5会计资产计量理论在新世纪,企业会计理论创新体系中,企业的资产包括财务资产和人力资源两部分。人力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和专有知识。采用传统的会计资产计量理论,不能明确人力资产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清晰地计量企业的人力资产,新的会计计量应该把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范围从传统的单一货币信息转换成非货币信息。如人力资源为企业增加的利润和效益可以采用货币计量方式计量,对于人力资源的增值计算采用非货币信息,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企业的人力资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其作用是越来越明显,理所当然应作为会计资产予以确认。除了以上的内容,我国的会计理论创新体系还包括会计资产记录理论、会计资产效益理论以及会计资产报告理论等。从一定程度来说,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理论的创新,在这些方面的创新需要充分地考虑到人力资产以及知识等因素。它们与普通财务资产不同,具有一定的增值性。合理的企业会计核算方式能够充分反映其增值性,这对于企业经营和融资都具有一定益处。

2.推动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的途径

2.1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我国的企业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纸上作业的会计方式,这为新的会计理论的实施带来了很多限制。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的业务逐渐拓展,产品线逐渐增多,每天都有海量的财务数据需要处理。如果仍然采用原来的财务管理方式,那么财务管理的效率将会大大下降。财务数据管理不善为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多不便。新的会计理论需要打破原来的会计周期进行制作财务报告等活动,如果依然采用原来的记账方式会非常复杂。因此,企业要想落实新的会计理论体系,需要投资建设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等相应的硬件和财务管理软件等。充分地采用这些技术能够使得会计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财务数据更加标准化。财务数据的标准化使得企业能更好地披露自身的财务数据。

2.2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由于企业长期采用传统的会计体系,企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出现脱节。很多年龄较大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对先进理论的认识以及先关的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无法胜任新时期的会计工作。而年轻的会计,虽然熟悉计算机技术,然而缺乏实际的会计经验,工作效率比较低。为了落实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企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首先,企业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得原有的财务人员能够在企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人力因素和知识因素。然后企业在雇用新的员工时,也要严格把关,尽量录用那些能够掌握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专业人才。另外,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才予以优先考虑。此外,企业可以采用新员工与老员工相互合作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经验以及新技术的操作能力,充分地扬长避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2.3企业组织创新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主缺乏全局性的眼光,没有进行相应的组织重构和创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果依然采用原来的方式,那么企业无法真正地落实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企业组织创新是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使会计理论体系在企业得到落实,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组织创新。组织创新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力资产的因素。组织创新需要考虑到员工的需求以及员工才能与岗位的相匹配。另外,组织层次要保证员工具有一定的晋升空间,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组织还要确保员工之间的沟通,这样能够保证企业的组织效率。

3.总结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创新;发展

至近代社会,当公司生产经营制度取代家庭生产经营制度,并占据统治地位之后,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便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正如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以合理的资本会计制度作为公司的管理标准,是资本主义企业存在最起码的先决条件。也正是在此阶段,会计在企业里的管理功能作用日益突出起来,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已经认识到会计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更应关注企业内部

近代大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多为等级制的组织形式,在这些组织中产生了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从而产生近代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供有关成本管理的及时、真实的信息,还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双向沟通系统,在企业内部的规划、控制、交流、激励、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

然而到了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当几乎所有与管理会计有关的技术方法都出现以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却似乎停步了。分析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采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大型企业获得成功,使得小型企业以其为范例,不再追求创新和改进。另一重要原因是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丧失。

这种情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在初期的情形是,管理会计信息完全依附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对管理者而言,这些信息既缺乏时效,又过于笼统,对规划和控制而言更是被扭曲了。当此种情形被研究者揭示出来之后,立即在欧美的管理会计界引发了极大震动,无论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都开始对传统的管理会计系统进行反思,并按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环境因素,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革新,从而促成了管理会计教育和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二、21世纪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关键

(一)管理会计创新

信息系统改进决定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无论是ABC、ABM、ABB还是综合平衡记分卡,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信息系统,更多地关注管理会计的管理本质,重视挖掘企业经营活动信息的管理内涵,从符合管理会计的应用角度处理信息,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管理质量。如果仅仅依靠财务会计的那套对外财务报表/报告,以对外披露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是不可能取得以上成绩的。只有对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重新设计,形成以企业内外交易活动为中心的立体信息框架,即水平方向以对外报告为目的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与纵深方向以对内部控制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在这个立体信息系统中,每一个交点都是一个企业控制的中心,其中财务会计重综合,管理会计重分析,两者互相促动,相辅相成。

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运用的技术方面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如何使企业增进创立管理会计系统和运用管理会计信息的意识。正如管理会计的创新只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手段,真正推动发展的还应当是来自企业管理的内在力量。

(二)国内管理会计停滞的根源在于内外环境需求的脱节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重点一直都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独立面对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按照委托理论的观点,产权不明晰的后果只能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混乱,人完全可以不把心思放在管理上,而独自追求特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就会一直居于次要地位。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所造成的市场环境又迫切要求企业凭借经济效益立足于市场,尤其是要注重企业的长期生命力。很明显,后者依赖于企业的长期决策行为,而长期决策行为的正确与否在于信息的有效性,建立和改进管理会计系统正是发挥这一作用的最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效益是今天许多企业的共识,而发展管理会计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企业管理者一直利用私有信息,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了。所以说,必须突破企业内外环境之间的界限,统一两者的需求,企业才会有动力去关注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

(三)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教育和实践方面的联系

目前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注欧美管理会计的发展,追踪欧美学者的足迹,总结好的做法,形成系统的评价,进而解释我国的实践活动,解决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另一类则推崇深入实践,总结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尤其是那些成功的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的经验,从理论上挖掘共性,总结可推广的东西。

教育界一直都是理论研究和发展的基地,又是实务会计人员的培养中心。笔者认为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应当既包括专业会计教育,也包括其他类型的在职教育。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应当形成系统的课程体制,其中必须包括专门的实践介绍性的课程。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引进国外专业教材和师资力量做起。对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除了要提高他们的管理会计意识,普及管理会计基本知识外,还应加强其对企业管理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后续教育将是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追随管理会计发展的主要手段。

(四)我国管理会计进一步发展的线索

1.建立管理会计决策系统的不同主线索:企业经营战术管理会计——企业经营战略会计线索;企业总厂/分厂管理会计——公司/集团公司管理会计线索;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会计——企业综合成本管理会计线索。

2.企业经营管理前线实施管理会计的不同线索:生产成本控制——生产成本计划线索;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成本管理——小批量/个性化生产成本管理线索;ABC/ABM管理——活动标准管理线索;综合质量管理会计——质量成本计算线索。

3.流通领域企业管理会计的不同线索:面向商品的流通企业管理会计——面向产品、市场、顾客的流通企业管理会计线索;批发交易业管理会计——小型零售业管理会计线索。

4.企业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和实施管理会计的不同线索: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线索;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管理会计——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共享和交换的系统线索。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而市场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必然是内外开放的市场体系,这里,对外开放就是实现市场体系的国际化,使我国市场融于国际性的商业交易网络。适应市场体系国际化的要求,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要走向世界,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之中,即实现会计国际化。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修正和完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和采用国际通用的做法,体现国际会计惯例,使会计信息能在国际范围内比较和使用;其二,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应充分借鉴和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适应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我国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我国会计应在努力实现国际化的同时,还应体现国家化。首先,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现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要求;任何一个国有资本(即公有资本)的经营者都必须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谋求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适应这一要求,我国会计一方面要在强化核算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要在指标的构建、信息的分类与报告等方面充分满足国家检查国有资本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考核国有资本保值和增值情况的需要。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要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要求在国民经济各层次之间实现快捷、灵敏的信息指令与反馈,并确保微观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信息之间的协调与沟通。适应这一要求,我国会计在目标上,应确立以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为主,兼顾各方信息用户需要的多元会计目标体系;在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报告上应坚持强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统一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2、在职能作用上,实现会计从核算为主向预测决策为主的转化

从企业经营看,随着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各种市场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的调节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其经营行为、经营业绩等无疑要受到这些机制的调节和约束。具体说,企业作为商品价格形成的主体,其商品价格只能以商品的社会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耗费为基础,结合市场供求来制定。对于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经营目标,必须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改进产品质量、降低劳动耗费。适应这一要求,会计除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核算信息外,更要充分发挥其对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职能。进而言之,会计应在做好核算的同时,参与市场调研,广泛搜集环境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运用特定方法,对市场供求趋势、价格变动趋势等进行合理预测,提出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的备选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如价值工程法、量本利分析法、现值指数法、概率分析法等),对各备选方案的经济性、周期性进行分析论证,编制决策会计报告,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从企业外界利益关联者的投资及信贷决策看,随着市场运行的规范化以及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理性化,无论是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还是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其依据不再限于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而是包括过去在内、以未来为主的全时序的业绩信息。适应这一要求,财务会计除要准确核算和真实报告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外,更要能合理预测和揭示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即实现会计从事后业绩报告型向事前业绩预测型转化。

3、在会计结构上,实现从二重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化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在结构上主要由以经营资金为对象的企业会计和以预算资金为对象的预算会计两大分支构成。适应新经济体制下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自80年代以来,我国在企业会计领域引进和吸收了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使企业会计一分为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近年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会计理论界纷纷展开了有关社会责任会计、宏观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然而,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因素(如会计观念、会计手段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等)的限制,有关这些会计分支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在实务领域尚未获得用武之地。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与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随着会计观念、方法及手段的日益改进,我国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将会获得多元化的拓展。因为:(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应在努力提高自身经营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扩大社会贡献。为适应反映和监督各市场主体的社会贡献程度以及社会责任完成情况的需要,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及其方法体系必将获得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并在会计实务领域发挥应有作用。(2)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作为反映和监督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宏观会计必将在我国获得用武之地。(3)适应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工具日益创新环境下会计充分揭示的要求,金融工具会计必将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获得广泛应用。(4)适应健全与完善我国人才市场以及企业对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要求,作为计量和反映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的人力资源会计必将成为现代企业会计不可缺少的分支。

4、在理论研究上,开拓和强化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

现代会计理论按照认识的哲学基础不同,可划分为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两大类。我国传统会计理论大多是规范会计理论,这种会计理论在指导人们正确确立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方向与目标,以及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却缺乏作为科学理论所应具备的在特定经济环境下解释现实、预测将来的功能。事物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例外。由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环境,因此要求寓于上层建筑领域的会计,在理论上既要有反映规律性与必然性的一面,又要具备与特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一面。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决定了我国会计在理论上除应进一步完善规范性理论研究外,一方面要确立和完善与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以便指导和解释这一阶段的会计实践;另一方面又要在对会计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理论解释和逻辑推断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可见,在完善规范性会计理论研究的同时,开拓和强化实证性会计理论的研究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5、在会计行为上,实现规范与能动的统一会计行为

规范化就是会计人员所执行的会计程序与方法统一化、公允化和合法化。会计行为规范化是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协调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以及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首先,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在于提供能够满足各信息用户需要的财务会计信息,这里,满足需要的同义语就是确保会计信息在数量上充分,在质量上“可靠”、“相关”、“可比”和“一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由此将产生大量的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估计和判断的会计事项;另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然要不断地开拓新的经营领域,使得会计人员不断地面对新的会计事项。对于这些新的或不确定的会计事项,如果由会计人员凭各自的理解、估计和判断进行处理,就可能因理解、估计和判断上的差异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因此,要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会计目标,会计人员必须执行统一、公允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具有对立统一性。由于对立性的存在,企业会计人员出于增进企业局部利益的考虑,有可能做出有损于国家整体利益的会计行为,如为少缴所得税而多计成本、少计收益,为少缴增值税而实行无证交易或少记收入等等。因此,要维护国家利益,并实现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统一,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会计处理,即确保会计行为的合法化。再次,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企业的市场形象日益重要,并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出于树立市场形象的需要,有可能采取各种欺诈行为,如制造虚假业绩,提高虚假财务信息等,从而导致社会有限资源的不合理流向,损害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因此,从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方面考虑,也要求会计人员执行统一、公允、合法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实现会计行为的规范化。

会计行为的能动性就是会计人员在效益观念的驱动下,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会计行为的能动性是优化会计管理,提高会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必然要求。随着人们会计观念的转变以及对会计职能作用认识的深化,会计的管理职能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职能是内在的,其能否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规范的会计行为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但却不一定能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因为各企业的行业性质不同,经营特点不同,其管理要求也就不同。因此,企业会计人员应在确保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同时,从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与企业经营特点相适应的会计管理制度、程序和方法,并自觉执行和积极运用这些制度、程序和方法,参与企业的经营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管理活动,以充分发挥会计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中的应有作用。

可见,实现会计行为规范与能动的统一,是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与经营管理双重目标的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互协调和统一的必然要求。

6、在会计教育上,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化现代企业经营呼唤现代会计人才,而培养现代会计人才有赖于实现会计教育的现代化。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会计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确立并实施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的教育目标。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在目标上只注重“应知”、“应会”,即只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忽视相关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型人才培养目标曾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发挥了应有作用,但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其缺陷也日渐暴露,如学生应变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要能力等等。适应我国会计不断改革与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的要求,现代会计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能力水平,例如:(1)随着会计手段的全面电算化,现代会计人员不仅应熟悉电脑操作,而且要能进行电脑内在功能的开发和利用;(2)随着会计发展的日益国际化,现代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国际会计理论与方法,而且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3)随着预测决策会计的形成和实施,现代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有关预测和决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且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能力;(4)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不确定性的加剧,现代会计人员不仅要能合理预测环境变化趋势,而且要能分析、判断和解决企业经营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等。可见,确立并实施培养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相关操作技能和相应能力水平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会计教育目标势在必行。

其二,实现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科学化、合理化。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结构有失合理,即会计专业课所占比重较大,而相关学科课程的比重太小,甚至空缺;在教材内容上,侧重于实务性的制度解释,而缺乏应有的理论论述与分析。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容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会计人才的要求,有待改革和完善。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除公共基础课与会计专业课外,还应以各种方式开设相关学科课程,如金融保险、法律、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计算机软件、公共关系学等,以适应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在教材内容上,应改革以法规制度解释会计实务的传统体系,代之以从理论到制度的新型体系,以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使他们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其三,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强化案例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这种方式对于会计基础课的教学是必要的,它能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入门,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但随着入门课程的结束以及学生“会计头脑”的基本形成,“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内在缺陷将逐渐显露,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等。因此,要适应现代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与教学层次相适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如“问答式”教学法(即老师设问,老师回答;或学生设问,老师回答的方法),“倒位式”教学法(即先由学生讲述,老师进行评价和纠正的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即学生讨论分析,老师总结定论的方法)等,以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此外,应强化案例教学和模拟学习,即根据实际材料,设计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会计案例,让学生进行模拟,以便使他们加深理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成为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合格人才。

7、在会计手段上,实现全面电算化

首先,与企业规模日益大型化以及经营结构日益多元化相适应,企业的财务及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业务量、信息量不断增大,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者、投资者为了及时地进行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对会计信息的时效要求愈来愈高,这就客观上要求采用准确、高效的会计手段,即实现会计电算化。其次,随着预测决策型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在会计领域必然要建立大量的预测、决策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与分析。显然,这些复杂的数学运算与分析仅凭手工操作是难以完成的,而必须借助于电脑。再次,随着信息市场的发展,以电脑为载体的全国乃至全球性的会计信息网络必将形成,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迅速获得和传递信息,以适应参与竞争、优化决策的需要,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和电脑联网。

参考文献:

①:《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②王治安、向显湖:《试论我国的会计改革目标》,《四川会计》1997年第12期。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一向被人们视为上层建筑,它必须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密切依存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变,而后又相继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随着经济体制的两次重大变革,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国的会计改革,特别是会计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划时代的进步。本文拟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开放所导致的经济环境变化为依托,就三十年来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特点与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较系统的回顾与分析,以有助于现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全面发展与创新。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重新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无法计量的巨大损失,同时也使我国在建国后十几年所初步建立起来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教育科研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会计理论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体现为会计体系受到严重破坏,大学的会计专业停办,会计专业刊物停刊,会计理论与实务停滞并出现倒退,因而根本就谈不上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学术探讨。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提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上来,接着中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的八字方针,并且提出经济工作要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至此,我国会计也开始进入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转轨变型的全面改革阶段。会计学术界的理论工作者们,也由此开始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新征程,会计学术领域才渐趋活跃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会计理论研究呈现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在思想上的转变、会计理论研究学术机构的系统建立、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拓宽以及对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引进等方面。  一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在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以后,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对会计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学术方面也逐步出现了活跃、讲真话的大好局面。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前后,我国会计理论界就以清除“”中造成人们对会计的种种模糊认识为重点,逐步纠正“左”的错误思想对会计理论工作的干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有组织地对会计的本质、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学的属性、会计学科体系的改革与建设等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讨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为了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论讨论氛围,针对我国在政治思想领域“左”的思想干扰严重的现实,中国会计学会在其《章程》中明确宣布,在理论讨论中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同时在其主办的会刊《会计研究》创刊词(1980年3月)中提出,在会计理论战线上,要对极“左”路线,在思想上、理论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1978年,“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的公开发表(葛家澍,1978),“打响了会计界‘拨乱反正’的第一枪”。通过深入的反思与讨论,会计界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认识,带来了会计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使“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理论观点深入人心,并为社会公众广泛接受,从而为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基本目标,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各级各类学术机构系统建立。1979年底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和198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对新时期会计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成立会计学会被一致认为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重新起步的重要标志。

1979年12月底至1980年1月初,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会议期间,就会计学的属性、会计的职能、会计管理和经济效果、经济核算制的关系等若干会计理论的粮本问题进行了研讨,’并且在本次会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我国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问题。这次会议大大推动了会计学术研究的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计学会和建材、机械、粮食、电子、铁道等全国性专业会计学会相继成立,许多地、市、县和大型企业也成立了自己的会计学术团体,还有各个不同区域间横向合作以及依托各大专院校所建立的民间会计学术研究组织。这些学术团体及组织所定期组织的不同专题会计学术研究活动,成为繁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在这些会计学术研究团体的组织和推动下,全国会计科学研究人员、会计教学人员和会计实际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开展了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会计科学事业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1980年10月,财政部召开了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改变了“会计是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这一类传统提法,提出“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为我国会计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工作方针,从而使我国会计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走上了开拓发展的道路。

三是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大大拓宽。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不同归属的会计学会为主要依托,创办的会计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其中既有全国性的学术性和综合}生的会计杂志(如1979年1月创刊的《财务与会计》,1979年4月创刊的《财会通讯》,1980年1月中国会计学会创办的全国性会计学术刊物《会计研究》等),也有按行业和地区命名的会计杂志。据1983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出版发行的会计刊物已达九十多种,每期发行量为一百七十多万份,如果再考虑各大学学报及其他与经济相关的专业类杂志也时常刊载会计理论论文这一因素,则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即更加宽广。这些会计刊物为传播现代会计知识、交流学术思想、繁荣会计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四是开始引进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会计以学习原苏联的经验为主。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曾结合中国国情,力求体现自己的特色,有所创新与发展。可惜到“”期间,此种努力又遭夭折。“”结束后,初期主要对原引入的苏联社会主义会计学的继续学习和研究,并与我国会计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且在某些方面进一步恢复和完善“”前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是这一时期引进国外会计理论的主要特点。20世纪80

年代上半期,苏联会计学仍然对我国会计研究有着一定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仍翻译了10部苏联会计著作,有许多苏联学者的会计论文被介绍到我国,但1990-1997年仅有2部被翻译介绍到我国。

在苏联会计模式的长期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西方国家会计理论、会计学科的进步与发展了解甚少。改革开放的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则开拓了我国会计界的学术视野,这一时期即出现了一批主张引进和借鉴西方会计理论的有影响的论文。其中主要有:“结合我国实际,学习管理会计”(阎金锷、汪家佑,1980)、“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及其吸收利用问题”(余绪缨,1981)、“对会计领域中吸取国外经验的几点看法”(白肇鲁,1981)、“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简介”(陈今池、沈小风,1981)、“关于借鉴国外审计经验的一些看法”(孙昌湘、陈今池,1982)、“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葛家澍,1982)、“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对西方管理会计应作进一步研究”(丁平准、杨继良,1984)。此外,在1980年至1981年间,钱法仁在多期《会计研究》上连载论文介绍了西方企业财务管理,娄尔行、石成岳、裴静之在1983年《会计研究》各期连续发表的“中美比较会计研究报告”系列文章,较系统地引进和介绍了当时美国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人们全方位认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任何理论都是由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会计理论也不例外,不从会计基本概念探索人手,就不可能把会计研究引向深入。此外,还由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情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而促使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对会计性质及其作用的传统认识。“”后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轮热点问题,首先是围绕着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而展开,如经济核算、会计的科学属性、记账方法、会计的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理论体系等。通过探索和研究,一方面延续了因“”而被中断的学术争鸣,对原有会计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有所提高和发展,进一步澄清了原有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从新的角度、新的内涵对原有理论、概念进行新的研究和表述从而产生了新的认识,而且有所突破和创新,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核算的推广。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曾有过关注经济核算制度改革的尝试。主要体现在1972年,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时国有企业全面亏损的状况,在由和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经济核算会议”上,制定出台了考核企业的经济指标,并起草了加强企业管理的相关文件,会后还由《人民日报》发表了“加强经济核算”的社论,但终因“”的阻挠而使这次改革夭折。直到粉碎“”后,经济核算问题才又重新引起学者们的重新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吴家骏(1977)、吴炯(1978)和吴水澎(1977)等的论文。  二是会计的科学属性。关于会计的科学属性,我国会计界于20世纪50年代就已讨论过这一问题,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又掀起了第二次讨论高潮,其主题仍然是围绕着会计有无阶级性这一主题。虽然讨论并没有新的观点产生,但论证的角度却并不相同,而且在争论过程中又对会计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新的认识。  对会计的科学属性,学术界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属于生产力范畴、会计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或会计学是一门方法性的学科,没有阶级性(王文龙,1979;唐家敖,1980;余绪缨,1980)。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具有两重性(李天民,1980;王晓伟,1980;杨纪琬、阎达五,1980)。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李宝震,1980;何光裕,1980;余光耀,1981)。经过争论,会计具有两重性成为比较一致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会计是带有阶级色彩的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娄尔行,1980)。因此,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中的科学成份,完全可以为我所用,但要结合我国国情,不能生搬硬套。可以说,第二次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是对建国初期否定会计技术性的否定,也是对会计领域中极左思潮的一次拨乱反正。

三是记账方法的选择。记账方法也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曾经热烈讨论过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为政治环境的影响,会计记账方法的争论以增减记账法取代借贷记账法而告终。“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的发表(葛家澍,1978),引发了关于记账方法的第四次大讨论。这次记账方法的讨论主要表现在记账方法有元阶级性、选用借贷记账法还是选用增减记账法这两个中心问题上。

通过一段时期讨论后,会计界逐步倾向于记账方法是无阶级性的观点,即记账方法本身只是记录经济业务的手段,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都可以通用,借贷记账法也完全可应用于我国经济实践。但在应当采用何种记账方法的认识上,仍然是存在增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之争(葛家澍,1978;张以宽,1979;贾光锋,1980)。经过这一时期的争论,主张借贷记账法的观点占了上风,除了商业部门外,许多企业基本上恢复使用了借贷记账法。

这次讨论围绕记账方法这一会计业务处理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分析记账方法本身的技术性、科学性、通用性以及应当如何选用记账方法等理论问题时,向学界传递了会计方法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理念,为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扫清了障碍。

四是会计的本质。由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是研究会计其他理论问题的基础,因此,这一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会计学术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在1978年以前,“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作为时展的必然结果,成为学术界对会计本质认识的主导观点。1978年以后,会计界仍有学者坚持“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上海财经学院工业会计教研室,1978;顾准,1979)。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理论界的思想逐渐解放,以及会计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我国会计理论界相继形成了“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种新的主流认识,从而在我国掀起了有关会计本质的一场大讨论。这场讨论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百家争鸣揭开了序幕,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各种学术观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会计本质的全面认识,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会计本质的争论、特别是“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论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会计管理活动论”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又否定了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的看法,转而强调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管理活动论”将会计提到与管理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受到各级领导和

财会人员的重视,在促使人们重视会计工作和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财政部于1981年印发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纪要》中即强调指出,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会计的职能。对会计的职能的认识受制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因此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与对会计职能的认识有直接联系。虽然我国会计学界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但20世纪80年代关于会计本质问题的讨论使会计职能的讨论更加热烈及深化。  这一时期关于会计职能的探讨,出现了会计“一职能论”、“二职能论”(顾准,1979;葛家澍、唐予华,1983;杨纪琬,1985)、“三职能论”(娄尔行等,1984)、“四职能论”(徐政旦,1980)、“五职能论”(许亚湖,1988)、“六职能论”(李天民,1983;黄逸峰,1984)等多种思想认识。会计职能的讨论可以看作会计本质问题讨论的继续,对会计职能的认识由单一反映职能向参与经营决策等职能的升华,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现代会计客观上所能发挥的作用,这也是由当时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学术思想的发展延续所决定的。  六是会计的对象。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理论界对会计对象没有进行过太多争论,一般认为社会主义会计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财产。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在会计对象上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观点,如“资金运动论”等。其主要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各类会计有各自的对象,但没有共同的对象,财产、经费收支均可成为会计的对象(顾准,1983)。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的对象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赵玉珉、黄代民,1982)。第三种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的理论,将社会主义会计的对象概括为资金运动(葛家澍,1986)。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相继出现了会计要素概念,使得在会计对象问题上的讨论更为具体。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论,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会计学的一个创新,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我国会计理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七是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如何建立中国的会计理论体系问题由娄尔行与石成岳(1980)率先提出。1980年1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也明确地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研究目标。此后,会计理论界开始对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围绕着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层次结构问题,涌现了许多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和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杨纪琬(1980)、杨时展(1980)、王文彬(1980)和徐政旦(1980)等人的论文。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得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为目标的会计理论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杨纪琬,1983)。中国会计学会在1983年年会上就明确提出,20世纪内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和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活动的目标,就是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开始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也必须进行会计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会计理论研究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对“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认同,也为我国会计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会计改革应当着眼于发挥会计的经济管理职能。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主要会计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主旨展开,故这一时期会计理论发展亦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具有倾向性的学术观点。

(一)会计理论研究呈现的主要特点 主要包括会计改革思路、方向和要点的逐步形成,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得以展开,西方会计理论的系统引进与消化吸收,会计处理的国际协调研究以及不同学派会计理论研究著作的出现。

一是中国会计改革的思路、方向和要点在探索中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保证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稳步前进。根据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一段时间以来会计改革的实践,会计界逐步认识到会计改革是一项较长期的工程,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设想。

1984年10月,财政部会计司提出了《关于会计业务改革的设想(讨论稿)》。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求改革传统会计的呼声日益高涨,关于会计改革问题的讨论也不断深入,会计理论界一方面介绍西方国家的会计政策和惯例,另一方面对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做了大量研究和论证工作,发表了一大批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1987年3月。财政部会计司又提出了《关于深化会计改革的几点意见(讨论稿)》,这份讨论稿经广泛征求意见,逐步形成了《会计改革纲要(讨论稿)》。为使会计改革方案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中国会计学会把会计改革问题列为一个专题并成立专门的研究组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进行研究。《会计改革纲要(讨论稿)》经反复修改,并经1990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讨论,由财政部于1991年7月试行。《会计改革纲要(试行)》是在深入研究我国国情、总结我国历次改革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初步明确了我国会计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以及改革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会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1995年修改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对指导会计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是围绕会计规范体系建设展开理论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加强了会计立法和制度建设,会计规范体系处于逐步改革和完善的进程中,我国会计学者围绕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突破性的进展。  会计要立法,是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并正式立案的。与此同时,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法制建设和进行企业整顿的要求,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法规和制度建设。1985年1月,经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85年5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85)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其颁布施行是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随后初步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85)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集中体现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的成果。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逐步成长起来的。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起步。1990年11月和1991年7月,上海、深圳分别

成立了两个证券交易所。1992年,《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这同时也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对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报告产生了需求。因此财务会计理论研究进一步成为会计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中国会计学会和各地、各专业分会都利用各自的刊物,推动研究的深入。1988年,财政部设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1992年11月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1993)的颁布实施成为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为今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一系列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开辟了道路(葛家澍,1996)。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以后必须加强会计查证、验证业务工作需要,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逐步恢复并开始建立新的体系。1986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1993年10月31日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此后,财政部又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暂行办法》、《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办法》等规章,使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逐步走上依法管理、依法执业的健康发展道路。1989年2月,经财政部批准,按照国际惯例成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注册会计师的蓬勃发展相适应,学术界及时对审计的定义、性质、对象、范围、职能、作用和任务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促进了社会审计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开始着手研究审计业务的专门问题,包括审计计划、内部控制、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和审计标准等,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对这些审计应用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为20世纪90年代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全方位地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比较系统地引进与消化吸收。在这一时期,中外会计学术交流空前热烈和频繁,我国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欧洲大陆国家、其他西方国家以及国际会计组织在会计学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学术交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会计学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中国的会计学开始走向世界。1983年2月22日,上海财经学院娄尔行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The IntergovemmentslWorking Group of Expels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Ae-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I$AR)的第一次成员国际会议。1991年10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与用友现代会计审计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以“比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中国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计理论研讨会,也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与国外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自葛家澍(1982)系统地阐述了会计理论继承性的观点后,会计界就此问题达成一致共识,认为应该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积极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引进和介绍便构成了我国会计研究发展的主流。主要体现在以论文和论著等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重点传播,既有出版的会计译著,也有系统推出的“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在国外会计理论介绍内容的涉及面上也逐渐拓宽,从范围上看,不再是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由前苏联独领的局面,而是比较全面地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介绍和引进。据不完全统计,1980-1989年的10年间,中国会计学术界共翻译出版国外会计著作74部,其中从美国引进的会计著作便达到50部,1990-1997年翻译引进的39部著作中,有30部来自西方国家,其中来自美国的就达20部,这一数据还不包括翻译引进的联合国会计著作(汤云为、薛云奎,1998)。与此同时,大量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会计理论的文章也占据了这一时期会计专业期刊的大部分版面。

为促进对国外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从第三届理事会(1987年)起还专门成立外国会计研究组,并将国外会计研究作为中国会计学会“七五”科研规划的重要内容,以促进对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1988年,财政部正式成立的会计准则课题组,率先着手研究西方会计准则并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西方会计理论的引进与吸收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和会计理论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四是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会计通行惯例的协调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的会计理论成果虽然是国际会计理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真正接近以至于加入国际会计大家庭的行列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两个事件:一是1992年11月30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正式;二是1997年5月8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被全票通过接受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正式会员。这既是世界会计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在我国会计理论发展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至此,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在内容上才真正冲破禁锢和封闭的状态,进入了会计理论研究对会计改革实践进行具体指导的时代。

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会计改革,就已经开始注重充分借鉴吸收国外的会计理论成果。如财政部1985年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1986年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在许多方面就吸收了西方会计实务中的原则和方法,从而与以往的会计制度形成本质的区别,为吸引外资和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而财政部在1992年颁布实施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则在更大范围内吸纳了国际会计惯例。

1992年11月,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行业会计制度。该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体系,规定或重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提出的谨慎性原则突破了传统的制度,明确要求采用借贷记账法;确立了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平衡等式和相应的会计报表体系;实行资本保全原则;改革成本管理制度,采用制造成本法;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大胆采用了为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许多重大方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与一致。

随着会计改革实践的深入,国内所有的重大会计类学术性会议均将中国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通行会计惯例的协调列为一个中心议题,围绕着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及颁布方面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从而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以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编写的“会计准则丛书”为基础,一批与会计准则基础理论研究相关的专著也陆续问世,大批专题论文也相继见诸于各种会计专业期刊,其间所形成的

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也逐步缩小了我国会计理论与国际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的差距。

五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中不同流派学术著作争奇斗妍。会计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开始逐渐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框框束缚,有意识地将会计理论的发展溶于一个更加广泛地与其他学科相互对接的学术环境中去进行研究,特别是注重与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学术研究的领域和成果相互对接,从而使会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向纵横发展的趋势。从横的方面看,会计理论已经开始注重与某些自然科学、管理科学、技术性科学及其他经济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应用科学相互交融发展并形成为新的学科;从纵的方面看,由于一些新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会计领域,也使各门会计学科的原有内涵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各门具体学科内部新观点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大多数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均处于创建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稳定的结构,因此也使会计理论的发展在21世纪将会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的成立大会上,就曾将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目标确定为“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方法体系”,到1983年的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即明确提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中国会计改革全方位探索的时代,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即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因而,这一时期的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倾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会计改革目标与内容的深入研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关于会计改革问题的讨论也不断深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对我国会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来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会计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借鉴国际惯例,建立新的会计体系。特别是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轨,是探索我国会计发展道路所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为推动会计改革问题的研究,中国会计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专门成立了会计改革研究组、企业财务改革研究组、会计教育改革研究组等七个专题研究组(1990年将专题研究组改称为专业委员会),并把会计改革的研究、企业财务改革的研究、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作为“八五”科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着我国的会计制度如何全面改革这一主题,在会计学科体系建设、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研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刘德银(1989)关于会计改革目标的系统构思;阎达五(1990)和陈亚民(1990)关于我国会计法规的理论建设与发展问题;陈亚民(1992)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杨纪琬(1992)关于股份制下的会计改革思路;张兆国等(1991)关于构建会计规范体系的讨论;毛伯林和赵德武(1992)关于中国会计管理模式研究;杨纪琬(1993)关于市场经济与会计改革的问题;张文贤(1993)关于我国会计改革目标模式的讨论;杨时展(1993)关于从市场经济看我国会计改革的讨论;刘永泽等(1993)关于改革会计学科体系的问题;张为国(1993)深化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吴水澎(1994)关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有关问题;许家林(1993,1994)关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结构问题,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改革问题;黄菊波和杨小舟(1995)关于会计改革的问题等。  二是会计准则建设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入,会计学界认识到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于是会计准则成为当时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时期主要讨论了会计准则的含义、我国要不要建立会计准则、如何建立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作用、由谁制定和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层次体系、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具体准则的内容、具体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以及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葛家澍(1989)、杨纪琬(1989)对会计准则的含义、作用等基本问题的介绍;张龙平(1989)、劳秦汉(1990)、冯学武(1991)、魏明海(1992)关于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以及会计准则理论体系的论述;吴艳鹏(1990)关于资产计量的研究;于玉林(1991)和陈毓圭(1991)关于会计要素的研究;王春益(1991)关于会计环境的研究;阎达五(1992)关于中国会计准则模式、结构的研究;谢芳(1995)关于会计计量的研究;张俊瑞(1995)关于会计确认的研究;宋振康(1991)、王世定(1994)和孔庆林(1995)关于会计假设的研究;娄尔行、陈信元(1994)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问题;阎达五(1995)、葛家澍(1995)对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具体会计准则的含义、制定的必要性、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及其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许家林(1996)围绕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完善的研究,以及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等。

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会计准则研究主要是以引进和介绍西方会计准则为主流,通常仅是从技术层面来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化与规则制定。就理论层面,刘峰(1992)较早地通过科斯定理对会计准则性质及其制定层面进行了研究。对会计准则的层次体系,主要有两个层次和三个层次两大观点。如何将会计准则划分为两个层次和三个层次,又各有三种不同意见。在会计准则是否包括会计假设问题上,学术界也有争论。在具体原则的应用上,早在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会计界曾就是否采用稳健原则展开了热烈的论争(徐政旦、吴减之,1981;杨纪琬,1985;葛家澍等,1988)。有关行业会计制度与具体会计准则的关系,有两种意见:一是用具体准则来取代行业会计制度;二是实行准则与制度并存的双轨制,在条件成熟时再取消会计制度。

我国学术界关于会计准则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在已的会计准则上也留有这一时期会计准则理论研究的烙印。  三是部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重新认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对部分会计基本理论的既定结论与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认识。

(1)会计与财务的关系。朱宅仁(1987)认为财务与会计既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阎达五、陈亚民(1989)认为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实际上是指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关系,财务管理是对现实货币的管理,会计管理是对价值即名义货币的管理(凌志,1987);张

鸣(1991)对会计两大并列分支提出了质疑。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会计工作与财务工作是否需要和能否分开、如何划分。比较集中的有三种意见:一是财务与会计是否分开,视管理上的需要而定;二是会计与财务应分设,会计负责报表的编制、计划及预算的编制和账表的分析,财务管结算、筹资、保险和有价证券的投资;三是会计与财务应分设机构,会计负责核算,财务负责管理。

(2)会计的本质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出现融合趋势。张新民(1988)从控制论的角度论述了信息系统论,提出了会计控制问题。向德伟(1992)、王世定(1993)从哲学角度分别对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作了进一步论述。裘宗舜(1993)认为会计也是第一生产力。杨时展(1992)对反映论和控制论的论争以及决策论和受托责任论的论争讲行了评说,并提出了会计控制论思想。

(3)会计要素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会计思想的引进,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西方会计理论中很少明确地言及会计对象的研究,而主要是展开对会计要素的讨论,我国学者在研究吸收了这一思想后,会计要素这一概念逐步在会计杂志和学术研讨会上出现,并且开始替代会计对象的概念,使得会计基本理论在会计对象问题上的探讨更为具体。到了20世纪90年代,会计要素的概念被广泛接受,我国会计界已很少探讨会计对象的问题。1991年,娄尔行教授在其“关于会计要素的若干思考”一文中,首次提出资产、负债、净权益、营业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等会计六要素的观点。随后于玉林(1991)、陈毓圭(1991)、许亚胡(1993)等对会计要素的含义、基本特征、内容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另外,娄尔行、张为国(1991)从经济生活的各个主要环节来考察会计的职能,将会计的职能分为促进生产、节制消费、健全交换、确保合理分配四个方面。这是我国会计界从新的角度认识会计的职能,也是对会计职能认识的深化,而且充实了会计管理理论,推进了对会计本质的理解。

四是中国特色责任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会计理论界不再局限于会计本质、会计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而是开始涉及许多新的话题并形成对会计的新认识。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新议题是责任会计。  随着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和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会计界开始对责任会计进行理论研究和总结,我国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形成和发展,如责任会计的内涵、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责任会计与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关系、责任会计与内部银行的关系、我国责任会计的模式、责任会计的基本点以及如何完善和发展责任会计等。通过研究和探讨,以西方管理会计为借鉴,并综合运用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理论。代表性文献主要有:丁俊歧(1986)研究指出建立责任会计是改革的核心;龙涛(1986)研究了工业企业责任会计的相关基础理论;阎达五(1987)根据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现实,强调了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费中新(1988)探讨了行为科学与责任会计的关系;刘志远(1988)探讨了责任会计的概念;阎达五、陈亚民(1988)提出了责任会计应包括内部银行的创新性认识;石新武(1989)认为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是行为科学、人假说和信息经济学;陈信元(1993)介绍了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和会计;宋献中(1993)指出不能忽视社会成本。责任会计的研究充实了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内涵,是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深入研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问题,是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二个重要议题。但在建国后的近30年里,成本作为会计学的重要概念,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的会计管理工作,学术界很少对其加以研究和探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经济工作中强调讲求经济效益,企业开始重视成本管理,对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声势。尤其是在1981年中国成本研究会成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许多有关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成本理论、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对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占的地位及其同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存在着不同认识,主要有成本管理中心论、质量管理中心论和利润管理中心论。有学者提出了“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指出全面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成本预测等六个环节(陈元燮,1982)。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研究和探讨过程中,人们意识到成本核算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财务成本、理论成本、分析成本、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管理成本)和社会成本等新的概念相应出现,成本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被充分认识,而且产生了许多加强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代表性的文献有:孙锦华(1983)分析了理论成本;涵方(1986)研究了成本考核的指标;吴顺智(1983)、叶瑛材(1986)建议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考核;张善琛(1983)建议推行地区行业标准成本控制;陈元燮(1984)建议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戴新民(1984)研究了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区别;罗飞(1985)探讨了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欧阳清(1985)从辽宁部分企业经验介绍了成本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李家贵(1986)、李天民(1986)研究了目标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赵(1986)研究了质量成本的概念、内容及核算方法;梁天德(1987)研究了管理成本的特点与内容;刘明辉(1986)、蒋义宏(1990)讨论了全面成本控制;楼申光(1989)、夏鹏(1993)分析了作业成本法的现实基础、理论原理及决策价值;欧阳清(1993)探讨了当时我国成本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思路,制造成本法开始受到重视。

六是重建审计体制的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还体现在围绕着审计在中国的重建这一主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由于对西方会计和审计理论几乎持完全批判态度,基本上仿照苏联的做法,将其称为会计检查,学术界也很少对审计进行专门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由于中央决定成立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我国开始重建社会主义审计体系。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的建立和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当时,对审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审计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广泛性的基础性研究,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肖正乾(1983)探讨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周舜臣(1983)论述了审计的职能和性质;管锦康(1984)论述了审计的性质、对象、地位和作用;李宝震(1984)、徐政旦和谢荣(1987)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特色和原则;张以宽(1985)探讨了审计的性质及其与会计的关系;张齐新(1986)等论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赵丽娟(1986)、汤云为(1989)论述了审计证据体系;朱荣恩

(1987)介绍了内部会计控制种类与符合性测试方法;阎金锷(1989)综合研究了审计的概念、性质、职能、对象和作用等基本理论;张杰明(1991)论述了审计的独立性;蔡春(1991)论述了审计的基本假设等。

关于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关于审计的性质,先后形成了四种代表性观点,即:审计主要是查账;审计和查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审计所检查的不限于会计资料;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审计泛指任何第三者对会计报告、会计记录等的检查等。第二,是关于审计职能,也有四种认识,即:审计只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评价和签证三大职能;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但审计还具有制约与控制功能、促进与推动功能、信息反馈功能、签证功能;审计的职能可概括为监督、评价、保护和促进四个方面。第三,是关于审计对象,有三种观点,即:审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和会计报表;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审计的对象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活动方面,更要上升到宏观经济行为上去分析、观察。第四,是关于审计地位,主要有三种认识,即:审计处于对其他经济监督的再监督地位;审计处于国民经济管理的第三个层次;审计可对国民经济进行广泛、全面和综合的控制。  除对上述审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充分探讨外,会计理论界还对审计理论模式、内部审计、承包经营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许多观点,如王允孚(1985)、娄尔行(1985)等研究了经营效益审计的概念、程序和方法;张以宽(1987)论述了厂长离任审计;李恒发(1987)论述了承包经营审计的概念、性质;孔祥帧(1988)研究了如何发挥审计在承包经营责任制中的作用;边恭甫(1988)论述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能和作用;谢荣(1993)研究了民间审计职业责任;廖洪(1994)研究了企业审计模式。审计基本理论及相关具体审计问题的研究,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独立审计准则作了很好的理论准备。

七是会计的发展历史问题。郭道扬(1982,1988)对上下五千年中国会计史的全面系统研究,是中国会计史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著作,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被公认为填补了世界会计史库中的空白。其研究涉及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夏商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宋时代、元明时代、清代以及中华民国时期。系统地阐明了我国会计从简单刻记、结绳记事到单式簿记、复式簿记的发展过程,对中国会计发展历程及其规律作了系统总结,确立了中国会计史在世界会计史中的地位。《会计发展史纲》则是我国第一部会计史教材,分四个专题对中外会计史进行了研究,这一著作对我国会计史教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郭道扬,1984)。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启示

国际档案大会是各国档案工作者相互沟通和的一个平台,每一届国际档案大会都会依据时局制定出一个适宜的主题,为了方便探讨和研究,又会细分出若干个主要议题或分主题。

21世纪召开的国际档案大会共有四届,即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和十七届,其主题分别为“新千年与信息社会中的档案”、“档案、记忆和知识”、“档案、管理与发展:描绘未来社会”和“变化的环境”。

一、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内容的特点

21世纪是一个五彩缤纷、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各国的档案事业都在相应地作出改变和调整。在这样的环境中,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内容体现出不同于上世纪的特点。

1.时代性――与时俱进,顺应潮流

时代性是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的特点之一,具体来说是指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此特点的原因有如下两点:

第一,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种以知识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各国的档案事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21世纪的四届国际档案大会都没有脱离这一趋势,都在主题当中体现了出了这样一种变化。

第二,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当中,全球计算机用户已达到十亿人,家用计算机上网很普遍,并且整个社会都处于计算机服务当中,世界各地通过网络相连,人们已然离不开信息技术。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也紧贴潮流,涉及了大量电子文件的内容,包括电子文件的保存、迁移和管理等等。

2.广泛性――范围扩大、视角开阔

广泛性是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的又一显著特点,具体来说是指大会主题涵盖面大、涉及的内容也更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21世纪的四届大会其主题涵盖面较广,并没有将其局限于档案管理、档案利用、档案鉴定等某一方面的内容,而是涉及到档案工作的许多方面。另外,也开始重视将档案工作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问题相联系。

第二,国际档案大会的“欧洲会议”特色进一步减退,如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办国是马来西亚,这是大会第二次在亚洲国家召开,而且大会也越来越重视发展中国家的档案工作,如马来西亚、巴西、中国、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总而言之,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涉猎更广、内容更多元。

3.深刻性――研究深入、由表及里

深刻性是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的第三大特点,具体来说是指,主题的深度,也就是说21世纪四届大会的主题较之前更为深刻,主要表现在一下两点:

第一,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更深入、透彻。20世纪的国际档案大会对档案工作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完善,并且在新技术、新型载体档案也都做了初步的研究。步入21世纪后,在基本穷尽基本问题之时,开始深入探讨,如在20世纪对新型载体档案的初步探究,到近四届大会对电子文件管理、保存、迁移和标准化等更深层次问题的讨论。总而言之,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较之前更为深入和细致。

第二,随着人们对档案事业认识的深入,对于档案工作的研究已经不是只停留在其自身,即如何做好档案工作等问题,而是开始探讨它的价值和意义。档案工作总的目的,是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的,既要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也要为有特定需求的组织和个人服务。然而在档案事业的初期阶段,人们往往更重视保管,而忽略了利用和服务,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文件和档案束之高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使得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专家学者开始专注档案工作对社会和公众的价值,这是大会主题深入的一个表现。

4.综合性――交叉渗透、内容多样

综合性是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的第四大特点,所谓综合性是主题涉猎内容多,和社会上的其他领域都有交集,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第一,四届大会主题的重点依旧是放在档案事业上,但在其中穿插了许多其他领域的内容。“总体上,表现出一种趋势,即档案学研究不断融合其他相关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统计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科研成果,不断吸取新的理论知识和学术成果,产生新的理论知识点。”(1)这种融合有助于拓宽档案学的研究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角。

第二,大会主题既涵盖了实践工作,也包含了理论研究。四届大会的主题往往涉及档案工作的多个环节或者是全部环节,每一个议题都会向外辐射出其他领域的研究和探讨。总而言之,这四届大会主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二、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内容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启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档案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国际档案大会对于我国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

1.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内容对我国档案实践工作的启示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际档案工作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先后被摆到大会上进行讨论。21世纪的四届大会探讨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对我国的档案工作实践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1)档案工作者的身份由保管员变为拥有较高素质的信息提供者

新时期的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社会、服务紧密相连。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技术、光盘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技术与管理方法,引发着档案管理事业的深刻变革。此外,“科教兴档”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的档案事业在近十年内飞速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走向了对外开放的道路。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有必要提升档案工作人员有关电子文件管理和信息化的知识和技能。为此,档案部门举办了很多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来讲授,使档案工作者必须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迅速响应。除此之外,档案工作者的职能和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转变,除了做一名合格的保管者外,还应努力做好咨询和顾问的工作,与社会相联系,做好社会沟通和社会宣传,对社会作出贡献。

(2)档案馆的职能由单纯保管转向综合服务

21世纪的四届大会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档案机构,尤其是档案馆的职能和作用,突出了它的服务领域。然而在档案事业的初期阶段,人们往往更重视保管,而忽略了利用和服务,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文件和档案束之高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使得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导致档案服务领域不断向外拓展。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国的各级档案馆也经历着一场变革。

十四大提到了“休闲社会”一词,并将其与档案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提法对我国档案工作影响很大。“休闲社会中档案馆不再身居幕后,孤军作战,而是走进社会成为公民生活的需求,档案馆应利用信息技术,扩展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定位于信息管理的前沿,档案馆应与图书馆、博物馆及其他领域合作共同开发信息资源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共同提高这些部门的整体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2)我国档案馆为此还开展了许多活动,采取了一些新措施,如,“档案馆日”活动、“城市记忆展”等。诸如此类的举动,可以使得社会大众对于档案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总而言之,在21世纪,我国的档案馆职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不在仅仅是一个保管机构,而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3)档案工作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首国际档案大会上,布克先生就档案开放利用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介绍了美国档案开放政策,批评了许多国家限制档案查阅使用的做法。这之后的几届国际档案大会也同样关注档案开放的问题,进入21世纪后,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和确定。这一时期,随着档案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除了学术界以外,社会各界,例如经济界、企业界、教育界乃至社会大众要求利用档案的呼声愈来愈强烈。

上文提到的档案馆服务功能的拓展可以看作是档案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举措,它使得档案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分或是机构内部,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与外界进行更多接触。另外,我国的档案工作也开始与其他各国进行互动和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优势,从而推动我国的档案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2.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内容对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启示

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处在不断完善之中,但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21世纪的四届国际档案大会对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1)启示一:研究内容应新颖

时代在进步,档案学科不断发展,技术也愈加先进。21世纪四届大会主题都有涉猎这些新事物,档案学理论研究关注的内容也应该随之变化。新技术新载体在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给实际工作提出许多急需解决的新问题,需要理论予以指导,而这些却是当前档案学理论研究涉及较少。例如,应加速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以及在电子文件的冲击下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等等。因此,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应该适应这些新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开辟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2)启示二:研究视角应宽阔

21世纪四届大会的主题很好的将档案学与其他各门科学或相关领域结合起来探讨,不但要注意系统内部的问题,还应考虑环境因素,这对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也具有启示作用。对于档案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本专业,而是应该开阔眼界,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其进行探索。档案学理论的边界应该适当向外扩张,引进新技术,融合新方法,并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的理论成果。近年来,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范围正在扩大,角度也更多样,应该继续保持此种趋势,但要注意的是,在重视“宽”和“广”的同时,不能忽视“深”的问题。

(3)启示三:研究理念应创新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离开了创新,就无所谓科学研究。”(3)科学如此,档案学研究更是如此。21世纪四届大会的主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出了它的创新性,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问题。因此,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关注也应具有创新精神,不能墨守陈规、自我封闭、盲目追随。我国的学术界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一旦某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多的人便会蜂拥而至,出现“扎堆”现象。这无疑会使一些人变得盲目,只将目光放在某一点,而忽视了其他。因此,创新精神对于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很必要,只有如此,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才能使今后的档案学研究更加繁荣、昌盛和兴旺。

注释:

(1)王新:《2000_2010年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分析》,辽宁大学,2011,第20页。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6篇

>> 21世纪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日本“21世纪COE计划”评述 21世纪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究 关于21世纪日本文化新动向 日本将成为21世纪亚洲祸水 21世纪日本宪法的动态 日本创新:从21世纪回到20世纪? 21世纪管理控制研究 21世纪昆曲研究概论 21世纪彝族研究综述 日本大学卓越计划实施研究 20世纪日本、韩国的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F-2日本21世纪的空战利器 日本21世纪的学校教育目标与价值观教育 21世纪初日本的对印度战略及其影响 21世纪型能力:“核心素养”的日本表达 21世纪以来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1世纪布朗大学社会捐赠研究 21世纪广告教育与研究的转型 21世纪俄罗斯影子经济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阪彩香,桑原隆.科学研究のベンチマキング2010-文分析でみる世界の研究活の化と日本の状[EB/OL].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政策研究所. NISTEP REPORT.(2010-12-01)[2011-08-11] ..

[8]文部科学省.学校基本调查的结果概要,平成14年.[EB/OL].文部科学省.平成14年度学校基本 果の概要.(2003-05-11)[2011-09-08]..

[14]日本学振会.事後[EB/OL]. 日本学振会.21世卓越中心プログラム.(2008-09-15)[2011-08-19]..

[15]日本学振会.委名簿[EB/OL].日本学振会.21世卓越中心プログラム.(2008-09-15)[2011-08-19]..

[16]日本学振会.果[EB/OL].日本学振会.21世卓越中心プログラム.(2008-09-15)[2011-08-19]..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知识经济的形成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内容丰富、会计师职能扩张和功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代管理会计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50年代以后得到发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入管理会计后,一直受到会计主管部门,会计教育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管理会计自问世以来将近有一个世纪的历史,而现代管理会计的真正形成和迅速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它不断吸收现代管理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内容逐步完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至今已初步形成了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一、科学技术是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力

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在5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此期间,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大科学,高新技术与大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其中大工程,大企业的发展使一个经济单元的生产经营规模与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最近一二十年,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对诸如电脑辅助设计系统,电脑辅助制造系统,弹性制造系统,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以及机器人工作系统的投入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也对现代管理会计发展方面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发展极其深刻地影响会计领域,起初是为科学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影响,随后是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决策论、增长极限论等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中的许多内容被引入应用到现代管理会计中,并最终成为现代管理会计学理论支柱。

20世纪50年代初,学者b·e·戈茨便明确指出:管理会计提供基础信息,以便让经营人员拟定关于企业各项活动的计划,并进行控制。”其见解在当时具有先导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国会计学会1955年度及1958年度的报告书中对管理会计目标进一步做出了明确表述:管理会计工作在于协助经营管理人员拟定达到合理经营的计划,并依此作出明智的决策。这是体现在现代管理会计思想方面的一个明显进步。

1965年1月,英国成本和工厂会计师协会,把1931年创办的《成本会计师》杂志更名为《管理会计》,显然,这是一种迎合时代潮流的举动。他们在杂志更名申请中指出:“成本会计工作是管理会计中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提发对于其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理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并明确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与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关性。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发达的国家及地区,不仅对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对于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也进入到实质性工作阶段。1972年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开始举办“审定会计师”考试,凡考试合格者颁发给“管理会计师证书”,作为上岗之依据。198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会计人员联合会第一次大会上,把管理会计的应用作为研究主题。

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进一步受到行为科学、管理科学、数学、计算机,以及相关数量科学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成就。从行为科学的影响方面讲,1971年出版的e.h柯普兰的《管理会计和行为科学》及1973年出版的a.g.霍普伍德的《会计系统与管理行为》堪称代表之作。从数量科学影响方面讲,在20世纪60年代管理会计中将诸如“回归分析法”“学习曲线”等引进应用的基础上,70年代又将概率论引入决策模型的建立方面。

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大科学、高新技术,以及大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在电脑辅助设计、制造等系统投入企业方面的创新研究一直处于持续进行之中,新的成果不断出现,同时,在高科技支持之下的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应用以及适时制应用相关联的全面质量管理制的推行,也直接冲击着成本控制领域,促使管理会计中有关成本控制理论,制度与方法的创新。

20世纪70年代至今,适应新经济与新技术发展环境变化要求所产生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理论机器基本方法,也对现代管理会计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冲击日趋强烈,一些大型企业开始确定多种备选生产经营方案,这些方案都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大局或全局方面立定的,一方面它立足于预测,另一方面为弥补预测不足之处,又立足于强化企业内部的总体管理。在确定企业内部总体管理方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要考虑到战略计划以外的许多方面,并且这些方面也都是从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上考虑的,而“战略管理”的概念便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建立起来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围绕企业战略管理的确定,所谓“市场战略”、“制造战略”、“销售战略”以及全球化战略等纷纷提了出来,这些对于“战略管理会计”思想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会计的研究在管理控制等系统,成本会计、成本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特别是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引人注目。战略管理会计即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的结合,它不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而是传统管理会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发展。作为决策支持系统,战略管理会计旨在提供关于企业外部信息,强调运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决策层制定战略。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竞争对手分析、预防分析和质量成本分析。战略管理会计是高科技。新市场需求和现代管理三者相结合,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战略管理会计以其崭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标志 着管理会计的一场革命。虽然战略管理会计离普遍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它代表着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现代管理会计的希望所在。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对管理会计体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1.管理会计的丰富内容

提供的信息要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知识经济以知识为生产要素的核心,而人是知识的主人。形成一种能促使人的聪明才智和开拓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机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物质、精神的许多层面。因而与此相适应的管理会计提供的住处就不应是单一化的,而必须是灵活、多样化的,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物质层面的信息与精神层面的信息等等。使之与知识经济的特点和要求相适应。

2.扩展了管理会计师的职能

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管理会计师的职能大大进行扩展,已转变为跨专业的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入洞察力的“管理顾问”,为企业提供高智慧的谋略,全面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服务。管理会计师职能的扩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会计师的许多传统的职业服务可为相关的电脑网络所取代,从而要求管理会计师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决等支持系统中,提供更高层次的、非现代信息技术所能取代的智力服务,借以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更好地为决策系统进行卓有成效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根据知识经济条件下已经大大改变了客观实际,管理会计已经不能从原始意义上的“会计”去理解它了,它将形成一个独特的不同于传统的,以财务信息为主体的新的信息系统。这意味着它将与现行财务会计分道扬镳,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而管理会计师作为“管理顾问”,则将转变为以提供具有远见卓越的管理咨询服务为其基本职能。

三、发展了管理会计的功能

整个20世纪80年代,质量优势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已成为西方商界的共识。与此同时,会计界对质量管理的努力造就了当代管理会计的雏形。由于采取多重方式来界定“质量”和资源耗费有很多益处,因此会计界便采用了“预防成本”、“评估成本”,以及“失败的机会成本”等多重分类。同时通过对不良质量控制的观察来预计真正的资金流量为成本管理会计提供了绝佳的信息。对质量成本的衡量看似微不足道,但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共鸣,并在“顾客至上”的宗旨下得到了在标准上的完善。总体来说,这些均不是传统成本管理会计中应出现或提倡的标准,然而其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的现代企业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所谓的“软标准”包括了诸如实时传送的时间安排,顾客的满意程度,反馈速度,以及重复定货要求等能使商家始终得持领先的要素,虽然这样标准的创立,应用和发展更需要的是专家而非管理会计师,但其显然已成为现代成本管理会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趋势。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在新的世纪,在大科学、高新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在学科之间交叉影响,相互渗透现象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态势进一步推动之下,可以预见,管理会计的发展既前程远大,风光无限,而又任重道远,开拓创新将更加艰巨。我们深信,在未来,只要会计学者,管理学者,会计师及其工程师们在管理会计的研究,实践中进一步通力合作,只要各国政府、企业,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继续鼎力支持,也只要各相关方面认真总结与记录20世纪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管理会计便一定能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完善且具指导性,实用性的科学,它也一定能在21世纪世界经济、国家经济、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洪杰:《管理会计的危机及其出路》.财务与会计,2000.3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知识经济的形成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内容丰富、会计师职能扩张和功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代管理会计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50年代以后得到发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入管理会计后,一直受到会计主管部门,会计教育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管理会计自问世以来将近有一个世纪的历史,而现代管理会计的真正形成和迅速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它不断吸收现代管理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内容逐步完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至今已初步形成了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一、科学技术是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力

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在5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此期间,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大科学,高新技术与大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其中大工程,大企业的发展使一个经济单元的生产经营规模与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最近一二十年,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对诸如电脑辅助设计系统,电脑辅助制造系统,弹性制造系统,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以及机器人工作系统的投入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也对现代管理会计发展方面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发展极其深刻地影响会计领域,起初是为科学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影响,随后是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决策论、增长极限论等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中的许多内容被引入应用到现代管理会计中,并最终成为现代管理会计学理论支柱。

20世纪50年代初,学者b·e·戈茨便明确指出:管理会计提供基础信息,以便让经营人员拟定关于企业各项活动的计划,并进行控制。”其见解在当时具有先导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国会计学会1955年度及1958年度的报告书中对管理会计目标进一步做出了明确表述:管理会计工作在于协助经营管理人员拟定达到合理经营的计划,并依此作出明智的决策。这是体现在现代管理会计思想方面的一个明显进步。

1965年1月,英国成本和工厂会计师协会,把1931年创办的《成本会计师》杂志更名为《管理会计》,显然,这是一种迎合时代潮流的举动。他们在杂志更名申请中指出:“成本会计工作是管理会计中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提发对于其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理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并明确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与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关性。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发达的国家及地区,不仅对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对于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也进入到实质性工作阶段。1972年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开始举办“审定会计师”考试,凡考试合格者颁发给“管理会计师证书”,作为上岗之依据。198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会计人员联合会第一次大会上,把管理会计的应用作为研究主题。

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进一步受到行为科学、管理科学、数学、计算机,以及相关数量科学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成就。从行为科学的影响方面讲,1971年出版的e.h柯普兰的《管理会计和行为科学》及1973年出版的a.g.霍普伍德的《会计系统与管理行为》堪称代表之作。从数量科学影响方面讲,在20世纪60年代管理会计中将诸如“回归分析法”“学习曲线”等引进应用的基础上,70年代又将概率论引入决策模型的建立方面。

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大科学、高新技术,以及大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在电脑辅助设计、制造等系统投入企业方面的创新研究一直处于持续进行之中,新的成果不断出现,同时,在高科技支持之下的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应用以及适时制应用相关联的全面质量管理制的推行,也直接冲击着成本控制领域,促使管理会计中有关成本控制理论,制度与方法的创新。

20世纪70年代至今,适应新经济与新技术发展环境变化要求所产生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理论机器基本方法,也对现代管理会计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冲击日趋强烈,一些大型企业开始确定多种备选生产经营方案,这些方案都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大局或全局方面立定的,一方面它立足于预测,另一方面为弥补预测不足之处,又立足于强化企业内部的总体管理。在确定企业内部总体管理方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要考虑到战略计划以外的许多方面,并且这些方面也都是从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上考虑的,而“战略管理”的概念便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建立起来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围绕企业战略管理的确定,所谓“市场战略”、“制造战略”、“销售战略”以及全球化战略等纷纷提了出来,这些对于“战略管理会计”思想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会计的研究在管理控制等系统,成本会计、成本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特别是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引人注目。战略管理会计即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的结合,它不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而是传统管理会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发展。作为决策支持系统,战略管理会计旨在提供关于企业外部信息,强调运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决策层制定战略。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竞争对手分析、预防分析和质量成本分析。战略管理会计是高科技。新市场需求和现代管理三者相结合,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战略管理会计以其崭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标志 着管理会计的一场革命。虽然战略管理会计离普遍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它代表着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现代管理会计的希望所在。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对管理会计体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1.管理会计的丰富内容

提供的信息要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知识经济以知识为生产要素的核心,而人是知识的主人。形成一种能促使人的聪明才智和开拓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机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物质、精神的许多层面。因而与此相适应的管理会计提供的住处就不应是单一化的,而必须是灵活、多样化的,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物质层面的信息与精神层面的信息等等。使之与知识经济的特点和要求相适应。

2.扩展了管理会计师的职能

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管理会计师的职能大大进行扩展,已转变为跨专业的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入洞察力的“管理顾问”,为企业提供高智慧的谋略,全面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服务。管理会计师职能的扩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会计师的许多传统的职业服务可为相关的电脑网络所取代,从而要求管理会计师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决等支持系统中,提供更高层次的、非现代信息技术所能取代的智力服务,借以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更好地为决策系统进行卓有成效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根据知识经济条件下已经大大改变了客观实际,管理会计已经不能从原始意义上的“会计”去理解它了,它将形成一个独特的不同于传统的,以财务信息为主体的新的信息系统。这意味着它将与现行财务会计分道扬镳,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而管理会计师作为“管理顾问”,则将转变为以提供具有远见卓越的管理咨询服务为其基本职能。

三、发展了管理会计的功能

整个20世纪80年代,质量优势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已成为西方商界的共识。与此同时,会计界对质量管理的努力造就了当代管理会计的雏形。由于采取多重方式来界定“质量”和资源耗费有很多益处,因此会计界便采用了“预防成本”、“评估成本”,以及“失败的机会成本”等多重分类。同时通过对不良质量控制的观察来预计真正的资金流量为成本管理会计提供了绝佳的信息。对质量成本的衡量看似微不足道,但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共鸣,并在“顾客至上”的宗旨下得到了在标准上的完善。总体来说,这些均不是传统成本管理会计中应出现或提倡的标准,然而其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的现代企业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所谓的“软标准”包括了诸如实时传送的时间安排,顾客的满意程度,反馈速度,以及重复定货要求等能使商家始终得持领先的要素,虽然这样标准的创立,应用和发展更需要的是专家而非管理会计师,但其显然已成为现代成本管理会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趋势。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在新的世纪,在大科学、高新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在学科之间交叉影响,相互渗透现象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态势进一步推动之下,可以预见,管理会计的发展既前程远大,风光无限,而又任重道远,开拓创新将更加艰巨。我们深信,在未来,只要会计学者,管理学者,会计师及其工程师们在管理会计的研究,实践中进一步通力合作,只要各国政府、企业,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继续鼎力支持,也只要各相关方面认真总结与记录20世纪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管理会计便一定能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完善且具指导性,实用性的科学,它也一定能在21世纪世界经济、国家经济、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洪杰:《管理会计的危机及其出路》.财务与会计,2000.3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设计艺术学,20世纪前期;构成主义设计;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播;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13年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就已产生,它是一个非常激进的、充满理想性与前卫性的西方现代设计流派。在艺术设计思想与表现上,它主要受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艺术和西方现代科技等影响较大;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它主要受“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的革命精神鼓舞,把艺术设计等与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为苏维埃政权政治和广大无产阶级劳动民众服务等。因此,先后产生了一些基本目标相同的艺术家、设计师和组织形式,从事构成主义艺术设计等创作。1925年以后,随着苏联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化,这场运动的理想信条和艺术设计遭到了批评等而逐渐式微。但它在世界上的传播和对世界现代设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讨论的重点是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在中国的传播和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在中国,较早传播俄国构成主义设计等相关情况的文献是1922年黄忏华编述的《近代美术思潮》,此后至1948年的26年间,这场运动的设计思想观念等不断地被介绍进来,兹选主要文献,按照时间先后列表如下。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是在俄国新旧社会剧烈变革的话语中发生发展的,构成主义者借助红色革命

文献名称1作者、译者1出版时间、机构1介绍的主要内容《近代美术思潮》1黄忏华编述11922年初版,1927年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该书介绍了与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关系密切的康定斯基的构图主义绘画艺术。康定斯基是俄国构成主义艺术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P.46)《艺术谈概》1东方杂志社编11923年初版,商务印书馆1该书收录松山译述的文章,较详细地叙述了以塔特林等人为主的俄国构成主义艺术与设计占据主导地位,遭到批评和逐渐沉默等三个发展时期(P.49-56)《艺术之社会的基础》1[俄罗斯]卢那卡尔斯基著,雪峰译11925年初版,1930年再版,水沫书店1该书部分论及了构成主义艺术的思想与观念等。但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对其持批评态度(P.175、219、253)《西洋美术史》1丰子恺著11928年初版,开明书店1该书论述了以劳农俄罗斯为根据的、塔特林等的“构成派”和康定斯基的绘画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介绍了构成主义艺术的革命性与目的性和塔特林所造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模型的造型、材料、功能,以及Kasak等其他构成主义艺术家的表现等(P.239-242)《艺术论》1[俄罗斯]卢那卡尔斯基著,鲁迅译11929年初版,大江书铺1该书作者指出了苏联成立之后,在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里进一步强调文学艺术创作与工人、农民等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批评了构成主义绘画与设计等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实际需要等(P.27)《苏俄新艺术概观》1[日]尾濑敬止著,雷通群译11930年,新宇宙书店1该书论述了“苏俄”时期的革命文学、美术等发展、思想和代表人物与作品。论述了塔特林和“第三国际纪塔”等构成主义艺术设计受到的称赞。介绍了模型的结构并称赞“达德林所制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很有注重的价值”等(P.6、11、12、83)《艺术社会学》1[俄罗斯]佛理采著,胡秋原译11931年初版,民国二十二年再版,神州国光社1该书批评俄国构成主义艺术“不过是旧绘画底雕刻底艺术之死的过程上的一个阶段”。批评构成主义者是典型的技师、建筑家、金属工、木匠,即技术者之存在。“构成派其必然结果必定抹杀旧意味之艺术家”等(P.397、398)《西方艺术史》下卷1[匈牙利]马查著,武思茂译11931年,开明书店1该书在“工业主义时代中的建筑”中提到了“西欧构成主义底发端”、“构成的机能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形式主义”、“出路”等,应该包括俄国构成主义建筑等在内《苏俄艺术总论》1[俄罗斯]弗理曼等著,克己译11933年,国际书局1该书包括苏俄时期的文学、戏剧、电影、绘画、雕刻、建筑和音乐等内容,较全面地论及了俄国构成主义艺术运动的各个艺术门类《近世美术史概论》1[日]坂垣鹰穗著,赵世铭译11933年,女子书店1该书论述了革命后俄罗斯新时代的美术,最为显著的是在建筑和舞台艺术设计方面,以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为代表。批评这些都是极端地强调的现代机械文明的新试,过于空想,难以实现,并介绍了该塔的材料、结构和空间设计,以及舞台装置构成等(P.101-104)《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1王云五、李圣五主编11933年,商务印书馆1在该书收录的婴行文章中引用了康定斯基绘画构图理论,认为他是现代新兴艺术的“构图派”的倡导者。说书法是东洋特有的美术,这“是现代俄罗斯的康定斯奇(基)的构成主义的‘纯粹绘画’的一种”等(P.113-117)《苏俄画坛近况》1K.Ksavtchenko著,常书鸿译11934年,《艺风》杂志,第2卷第1期1该文主要阐述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以表现工人、农民和社会主义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主的建筑、宣传画等艺术设计发展状况。批评“在以缺少生命,过重理论的构成主义及无上主义等负荷着欧洲帝国主义时代所谓‘时式’(Mode)的后程”,对苏联时期的建筑等艺术设计的影响等《西洋建筑讲话》1丰子恺著11935年,开明书店1该书介绍了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塔”模型的结构、材料和内部空间,以及塔特林的浪漫的计划,不得实施而退隐等(P.102)《舞台艺术论》1[英]戈登克雷著,赵如琳译11940年,动员书店1该书是一本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戏剧舞台艺术装置设计的专著。对俄国构成主义舞台装置设计及对欧洲其他国家舞台装置设计的影响等,作了较全面的历史梳理(P.49-56)《西洋近代美术史》1范泉主编,钱君匋著11946年,永祥印书馆1该书部分论述了构成主义建筑的兴起和塔特林的设计作品,以及构成主义艺术设计的材料、色彩、制作工艺等在“第三国际纪念塔”、陶瓷等建筑、工艺美术上的艺术表现等(P.49、60、61)《论现代资产阶级艺术》1[俄罗斯]凯缅诺夫著,柏园、水夫合译11947年初版,时代出版社1该书在“两种文化的面貌”部分论及了构成主义绘画等,对构成主义艺术持批评态度(P.30)的浪潮在绘画、雕塑、建筑、平面设计和舞台装置设计等领域,进行打破传统、反对守旧,借助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大胆革新与尝试,创作出了诸如由点、线、面等艺术语言构成的艺术设计作品,都是前所未有的思想创造。虽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苏联成立后意识形态的激变等原因,构成主义者理想的、激进的思想与艺术表现被当时的有些人批评为“他们不是劳动社会的艺术家”,“他们是中等社会的堕落,中等社会的退化里的产物”①,批评他们是典型的技师、建筑家、金属工和木匠②等而被厌弃,但构成主义的设计思想观念毕竟是革新性的、前卫性的艺术创意创造,对当时及其后的苏俄和世界艺术、现代设计等变革与发展的影响都是积极的、进步的。

因此,20世纪前期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现代设计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譬如上表中丰子恺对构成派“主张用科学征服世界”、“积极的构造化的新创造”和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塔》模型的材料、结构的介绍,钱君匋对《第三国际纪念塔》模型、革命后的苏俄工艺美术制作、构成主义的意匠两种倾向、含有构成派风格的装饰美的新意匠陶瓷器的抽象形态、几何学的面和线构成的装饰花样,以及“苏维埃式的色调”装饰的书籍封面、建筑、器物等作风的详细解读等等,都充分反映出了传播者的态度是积极的、热情的,对这场设计运动的思想、精神和设计艺术表现的理解是深刻的,反映出了介绍者希望借此促进中国现代设计的革新与发展的积极思想。特别是赵如琳译的《舞台艺术论》对俄国构成主义戏剧舞台装置设计的叙述尤其详细。譬如除介绍俄罗斯演出家“梅叶荷德于1905年在‘莫斯科研究剧场’”重复着法国印象派剧场的试验、俄罗斯画家Vroubel和Appohnary Vasnezoff等“受着俄国生活和民俗文学底感示”参与舞台装饰设计,以及“构成派的装置,于1917年大革命后为俄国工人的组织(如普罗文化剧场等)所首先应用”等历史发展外,着重阐述了构成主义舞台装置的空台、阶梯、只现骨架的门窗和装置的功能、构成的原因、工人阶级对奢侈装饰和古代样式的厌恶,以及金属、玻璃材料和构成派舞台装置在1920年代俄国得到普遍应用等③的介绍,不仅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剧、话剧和电影等舞台美术设计革新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中国戏剧、话剧和电影艺术整体变革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较而言之,20世纪前期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较小,即不如同时期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和“包豪斯”等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较大。其原因既有介绍不足、引进缺失等弊端,也存着这场设计运动社会背景的特殊性和中国现代设计发展不足与社会环境制约等多种因素。

首先,从传播视角看,上表列举的介绍者们主要是把该设计运动作为近代西方美术史、思潮和西方艺术社会学的一部分介绍的。

尽管前者如松山、丰子恺、钱君匋等较详细地介绍了这场设计运动的作品、创作材料、造型、色彩等特点与风格和发展原因,尤其是赵如琳译的《舞台艺术论》专门从设计角度讨论了该运动的舞台艺术设计,但总体上看,他们在“大美术”观念中把这场设计运动作为美术史或艺术史的一部分介绍的,侧重点在于籍此促进以国、油、版、雕为主的中国“纯艺术”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黄忏华、赵世铭、王云五、李圣五直接介绍得是康定斯基的抽象派绘画艺术,几乎就没涉及到他对构成主义设计的作用。后者的介绍实际上也是原作者把这场设计运动作为论述艺术与人类社会发展与变革关系的一部分,因此,介绍者的主要目的也是强调艺术对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促进作用等,而非其艺术设计本体,这是这场设计运动对中国现代设计本体影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不少被译介文献的原作者和译介者的立场观点,对中国人接受这场设计运动的思想精神也是不利的。

譬如松山译述的《苏维埃俄国下的艺术》文章(原作者不详)和卢那卡尔斯基的《艺术论》、佛理采的《艺术社会学》著作,原作者对构成主义艺术、设计发生发展的叙述和对其思想、行为、艺术风格等的评价,显然完全从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政治立场出发,认为“其实这些艺术对于共产主义是完全相远的”,而把这场运动的设计思想、创意作为反面教材而加以批评、贬低,甚至非难等④。作为译者的鲁迅、胡秋原和天行等人的序言、翻译表述的语气、态度,同样也是从艺术的社会革命立场出发,赞同原作者观念。譬如上文所引鲁迅等人在译文序言中,对原作者的生平、事迹和革命思想等褒扬等,即可见出鲁迅等译者所持的革命的政治立场。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现代设计对俄国构成主义设计的学习与借鉴。

再次,从现代设计本体看,俄国构成主义艺术运动是一个非常激进的、充满理想性、前卫性的现代设计流派。

在艺术思想上受到了革新性很强的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艺术思想影响,对现代工业文明成就和工业产品的结构方式与现代工业材料都有着较大兴趣,并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材料对艺术、设计的积极探索与创新等,为其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相反,同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科技和现代设计发展都是很落后的。譬如传统延续下来的工艺美术设计与生产不仅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而且在西方现代设计的殖民冲击中,几乎是一蹶不振。在现代设计方面,虽然在西方现代艺术、艺术设计的影响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模仿多,创新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缺乏等。因此,也影响了中国现代设计对这场设计运动的先进创意和艺术精神的深入学习。

最后,从社会意识形态看,这场运动是当时苏俄社会变革与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特殊时代的产物。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实证主义;行为主义;结构主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确切地说,应该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我们统称之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起源于18世纪康德的哲学思想,在20世纪初,经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发展,最终由瑞士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皮亚杰(J.Piaget)加以系统阐述。该理论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行为主义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当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文观。对于知识的本质的探讨,强调知识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述,而只是一种言之成理的假设或解释,这对培养学生独立的理性批判精神有很大裨益,更是契合了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事实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其建立和发展早期并未较多引人关注,在维果茨基于1931-1932提出其带有建构主义思想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时,不仅未受到较多的关注,甚至还一度因为其“唯心主义”观点受到当局的不公正的对待。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提出也早在1927年左右,但是当时也未有较大反响。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步为人所知,但是真正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接受是在20世纪90年代。为什么建构主义在长达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归于沉默,而在20世纪90年代又似乎突然焕发了生机,成为当今西方世界教育学习理论里面受到最广泛认可的学习理论呢。这固然有教育教学理论往往要滞后于心理学理论的内在规律,但更大程度上反映了该理论是20世纪欧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方面条件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由不完善到完善的一个渐进演变的进程。

一、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建构主义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的苏联和欧洲,兴盛于20世纪末的美国。维果茨基展开建构主义早期研究的时候,前苏联在斯大林发动的大清洗运动下,出现了空前的政治高压,涉及到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包括维果茨基也受到了批判,其理论被禁止传播。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强调科学主义的凯洛夫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更符合当局的胃口。而当时皮亚杰所处的欧洲,也笼罩在战争阴云下,这使得提倡“人本主义”的建构主义思想受到压制。

二战后,出现美苏两大政治中心冷战的局面,并爆发了朝鲜战争,当时的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掀起了后来称为麦卡锡主义的思想及政治上恐怖主义时期,旨在迫害自由和进步的思想,这促使当时的社会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学者更倾向于做价值中立、客观的科学或学术研究;源自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教学理论符合了当时的上层建筑。而建构主义仍不具备广泛的学术基础和民意基础。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停滞和各种矛盾的加剧尤其是滞胀现象、生态危机、社会政治危机的出现,使得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开始受到广泛的质疑,国家的经济体制由国家干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渡。种族冲突、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映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前苏联这一大厦的倒塌、东欧的剧变,保障人权和解放思想成为各国的主旋律。东西方各国都努力适应民主化的时代潮流,这样,建构主义具备了可被广泛接受的政治经济环境。

二、社会文化的演变

20世纪的西方世界文化演变也可谓波谲云诡,纷繁复杂。如何理清其大体脉络,我们首选哲学领域并对其分析。这一时期人本主义哲学思想是一大潮流,这是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一脉相承的。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在20世纪初的大发展,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加大,逐步发展出了现代科学主义哲学流派,从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哲学流派并存的局面,统称为现代哲学。前者重“内省”,后者重“实证”。在二战之前,这两种理论各有很多代表性的理论,前者影响较大的有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后者有石里克、卡尔纳普、罗素等人的的实证主义,以及查理・皮尔士、杜威的实用主义。事实上,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直到二战以后的五六十年代,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主导地位,而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实证主义的心理学得以迅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主导地位。进入20世纪60年代,社会文化方面出现了新左派理论的兴起、“垮掉的一代”文学盛行、嬉皮士文化的流行,表面上这与当时社会上的“愤怒的青年”、“垮掉的一代”这些社会现象有关,更深层次,则是人们对现代哲学反思的表现。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海尔伯拖・马尔库塞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们对当时的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使人丧失了批判的革命意识,使个人自由和创造力丧失殆尽,使人成为只会简单重复的思想机器”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宣传“理性即革命”的理论,提倡“非暴力的反抗”,也因此他在60年代被称为“青年造反者的精神之父”。在60年代,一种新的思潮在法国兴起,并迅速传遍西方世界乃至全世界,这就是“结构主义”。在教育学领域,对于以往的“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行为主义心理学及生活适应教育运动的影响,崇尚实际效用而忽视理论学习,为了附庸现实,过于多样化而忽视真正的学术基础”的问题,结构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代表人物J.S.Bruner借鉴了皮亚杰的认知发生理论的一些观点,提出“所谓教育,终究是要发展心智能力与感受性。……教育必须使智能发挥作用,借助个人超越自身的社会世界的文化方式,去开辟那怕是些微的新局面,创造出自身的文化来。”在教学观上,Bruner认为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靠教师传授的,因为学习是主体认识结构的构造过程,基本结构也只能通过学习者对它的主动作用才能获得。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发现学习,即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而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基本结构的过程。在结构主义这艘大船上,建构主义的一些理念开始受到广泛的注意。而到90年代,在对结构主义批判的继承基础上,建构主义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

三、科学技术条件的成熟

二次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人在机械的电磁计算工具的技术基础上,吸收了电子学和数理逻辑的研究成果,加紧研制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造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1952年美国人冯・诺依曼为美国IBM公司设计制成了“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并投入市场,由此开创了计算机的时代。同样出于军事的需要,美国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到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制定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为标志,美国乃至全世界开启了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时代。

现代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欧美国家由工业化向知识化发生转变,由此催生了社会对创造型、个性化人才大量并日益旺盛的需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都要求改变过去“传授、巩固、模仿”的模仿式教学模式,代之以能使学生发挥个性潜能、自主创新,从而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顺应、符合了这种时代精神和要求。而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提供了物质保障。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一般包含“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显然,日趋成熟和完善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是该理论最好的载体和保障。

综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研究伊始到全面推广的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理论从初创到逐步完善,从不被学界重视到获得的广泛的认同,反映了西方心理学和教育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中的曲折进程。之所以该理论占据了我们今天教学理论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它是我们这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科学技术逐步演变后遴选出的当下最为恰当的理论。虽然它自身还有缺陷和不足,尤其是方法论还不够完善。这是我们今后继续深化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而通过梳理该理论生长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对该教学理论的思想脉络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同时在深入探究时也有助于我们抛开历史的局限,打开思路。

参考文献:

[1] 庄锡昌.西方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 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4,(7).

[3] 马长英,谢秀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哲学基础[J].江苏高教,2002,(5):76-77.

[4] 李志逵.欧洲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5] 莫永华,仇雪梅,陈际平.建构主义的澄清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0,(1):33-36.

[6] Bruner,J.S.On knowing Cambridg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98.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发展;回顾;展望

    20世纪以来管理会计(1)的发展,丰富了会计学科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会计理念,标志着会计学科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在回顾中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展望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20世纪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回顾

    自从会计学科产生“同源分流”之后,管理会计得到迅速的发展。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F.W.Taylor)发表了着名的《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ofScientific Management)。伴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预算控制”(Budget control)和“差异分析”(Variance analysis)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余绪缨,1983)。与此同时,会计学术界也开始涉及管理会计有关问题的研究。从1918年开始,哈里森(G.C.Harrison)一直致力于标准成本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有助于生产的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to Aid Production)、《新工业时代的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 in the New Industrial Day)和《成本会计的科学基础》(Scientic Basis for Cost Accounting)等着作。1919年创立的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2)有力地推动了标准成本计算的开展。到20年代,标准成本已经十分普及并有了很大发展。1930年,哈里森还把他对标准成本计算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费文星,1990)。192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首先开设了“管理会计”讲座,主持人麦金西(J.O.Mckinsey)被誉为美国管理会计的创始人。1921年6月美国国会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对当时的私营企业推行预算控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全面介绍预算控制的理论,麦金西于1922年出版了美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预算控制的着作《预算控制论》(Budgetary control)。同年,奎因坦斯(H.W.Quaintance)出版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ManagerialAccounting:an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Management)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1924年麦金西又公开刊印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管理会计”命名的着作《管理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同时,布利斯(Bliss)所写的一部管理会计方面的着作《通过会计进行经营管理》(ManagementThrough Accounts)也问世了(杨宗昌等,1992)。美国会计史学界认为,上述几部着作的出版,标志着管理会计初步具有统一的理论。

    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问题。尽管如此,同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关系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Right)。

    (二)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进入了所谓战后期。这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形势,战前曾风靡一时的“科学管理学说”就显得非常被动,其重局部、轻整体的根本性缺陷暴露无遗,并不能与之相适应。正是由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的根本缺陷,不能适应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它为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在方法上赋予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在50年代,为了有效地实行内部控制,美国各大企业普遍建立了专门行使控制职能的总会计师(Controller)制。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拟定计划,对施行控制最常用的成本概念加以明确。在195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又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为素材,对其本质意义和使用方法作了说明。在该份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组建了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业绩会计”和“决策会计”,从而使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进一步确定。1962年贝格尔(Becker)和格林(Green)发表的《预算编制和职工行为》(Budgetingand Employee Behavior)对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行为会计作了精辟的论述。进入70年代之后,又有柯普兰(Caplan)的《管理会计和行为科学》(ManagementAccountingand BehavioralScience)、霍普伍德(Hopwood)的《会计系统和管理行为》(An Accounting System andManagerialBehaviour)等优秀着作问世。上述这些着作对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到7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可谓达到了高峰,仅以成本(管理)会计命名(3)的专着和教科书就有近百种之多,可谓群芳竞香,百花争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穆尔(Moore)和杰德凯(Jaedicke)合着的《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纳尔逊(Nelson)和米勒(Miller)合着的《现代管理会计》(ModernManagerial Accounting)和霍恩格伦(Horngren)的《管理会计导论》(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Accounting)等。这些着作在美国相当流行,被公认为美国各大学会计专业的权威教材(杨宗昌等,1992)。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ective),它强调的是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 Right)。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代)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年鉴学派;西方史学;影响

进入20世纪,现实环境和史学家的思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推动西方社会民主化,普通的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加强,政治人物和精英人物淡出人们的视线;世界大战对欧洲的破坏,导致人们对人生哲学的改变和世界的重新认识,历史学家们开始对影响和左右政治的更深层次的经济和心理等诸多社会因素深入探讨;伴随着战争动荡,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全面经济危机,社会科学家们开始关注于经济研究;此外,随着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人文科学中出现唯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处于变革与发展中心的法国,受新潮流冲击,史学界涌起波澜,促使历史学家重审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于是,法国年鉴学派应运而生。

1929《经济社会史年鉴》创立,标志着年鉴派在西方史坛上独树一帜的开始,是新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历史科学领域乃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年鉴学派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29年-1946年)以费弗尔、布洛克为代表,强调跨学科综合研究。第二阶段(1946年-1969年)以布罗代尔为代表,他的长时段理论,冲击了传统史学狭隘的政治史观,进一步体现了年鉴学派整体的历史学思想。第三阶段(1969年-1985年)以勒高夫为代表,开始全面反思和总结年鉴派以往的历史观,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学术上更加多元化,组织上也更加松散。1985年进入年鉴派的第四阶段,也称作社会文化史阶段,年鉴学派走向分化与多元化。

年鉴学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为西方史坛的主流学派之一,对20世纪的西方史学产生深远影响,“比任何的史学流派都更胜一筹,成为今天全世界历史学家进行科学性历史研究的典范”(1)。下面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年鉴学派对20世纪西方史学的积极影响体现在:

首先,反思前人、开创进取的史学认识论扩大了史学的研究范围。

第一,年鉴派史学家提出“总体史观”,将研究的目光放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历史是“所有人的历史,结构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事件的历史;是演进的、变革的、运动的历史,而不是纯叙述性的历史,总之是一种总体史。”(2)打破了传统上的英雄史观和政治史,将视野放于经济、地理、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极大地扩宽了史学研究领域。使“一切与人有关的学科,如语言学、经济学、法理学、艺术和神学等等,都是历史的学科。”(3)

第二,“法国年鉴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把“地理”与“历史”结合起来去重新阐释历史的方法,担当了其革命性史学成就的先锋。”(4)这种方法则是在“地理环境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地理环境观”克服了传统史学的桎梏,研究视野扩大到一定地理环境下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并跨越民族与国家研究人类的不同文化。这些都扩大了史学的研究范围。

其次,多种多样的史学方法论,提高了史学阐释和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第一,年鉴学派史学家提倡对历史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费弗尔与布洛赫曾说“在史学家之间……存在一种不相往来的闭塞状态,他们都致力于自己的劳动……如果他们能关心一下邻居的工作就十全十美啦。”(5)正是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史学家将研究视野放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突破了传统史料的限制。经济研究中簿记统计资料的运用,心态史研究中墓碑、建筑、服饰等非文字系列资料的运用,人口史研究中教区人口记录的运用,(6)大大提高了史学研究的可信性和客观性。

第二,年鉴派史学家广泛采用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多种方法共助研究成果科学性的提高。第二代尤其是第三代年鉴学派史家们不断创新的计量分析法,搜集并运用分析性的数据来说明所要研究的历史现象,使历史研究逐渐趋于数量化,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精确性。(7)20世纪70年代以来,年鉴学派第三代史学家在进行“心态史”的研究时开始注重图像材料在研究中的运用。(8)正如英国史学家彼得・伯克所说:“图像提供的证词对史学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图像必定会明确地涉及文本比较容易避开的问题。”(9)图像开始在一些材料不足的领域内充当重要的旁证资料。多种资料形式的共同运用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虽然年鉴学派在20世纪西方史坛有着不可忽视的崇高地位,但在其理论体系中仍有着不足之处:

第一,对古代和现代史的研究涉及的不多。由于从1950年前后至1970年甚至更迟,计量史学兴起。(10)年鉴派历史学家开始运用计量方法研究历史,而古代和中世纪早期的历史资料遗留较少,计量法可运用的数据也相对很少,所以无法对古代和中世纪早期的历史进行更多的研究。又由于当代的资料很庞杂难于筛选,且历史学家容易受政治观点的影响,所以年鉴学派史学家也会避开对现代史的研究。

第二,使用大量的分析性语言破坏了史学作品的可读性。也是由于年鉴学派大量使用定量分析,使得史学研究中使用了大量的数据及分析性语言,进而使史学研究作品过于专业化和枯燥难读。这样的研究成果是不被广大的普通群众所读懂的,因而无法吸引公众。不过有关这点问题,年鉴学派中的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过分使用计量手段的缺陷,从而主张让计量方法为史学家的研究目标服务,减少为了计量而计量的成分。

不论年鉴学派有着怎样的不足,经过年鉴学派历代史学家的不懈努力,法国的历史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史学的发展。在史学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1)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赵世瑜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7页

(2)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3)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华夏出版社,1989年。

(4)丁启清:《浅论法国年鉴学派的地理环境观》,《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4卷,第1期。

(5)井上幸治:《年鉴派成立的基础》,《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

(6)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04页。

(7)王宇博、唐炎宝:《法国年鉴学派评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8)李源:《图像・证据・历史――年鉴学派运用视觉材料考察》,《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13篇

一、《演变》作者简介

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1886-1974年)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当代会计学家之一。他一生著作颇丰,其思想对现代会计思想的发展、会计历史研究的深化、会计实务的完善等方面有着巨大影响。从20世纪20-70年代,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学术生涯中,利特尔顿先后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单独或同他人合著专著多部。他的代表作主要有:《1900年以前的会计发展》(1933),与威廉・A・佩顿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1940),《会计理论结构》(1953),与B・S・耶梅合作主编的《会计史论文集》(1956)和《会计学论文集》(1961),与V・K・齐默尔曼合著《会计理论:连续性和变革》(1962),与M・穆里茨合编的《会计学优秀论文集》(1965)等。在其丰厚的学术成果中,有四部代表作在世界各国会计学界广为流传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一部著作是《1900年以前的会计发展》,这本书使利特尔顿成为当之无愧的会计史研究领域的权威,他也因此著作而得到会计界的承认。第二部著作是《公司会计准则绪论》,这本书为当时“公认会计原则”的制订和执行提供了最具权威性的理论依据。该书作为美国会计师协会(AAA)的第3号“专题研究报告”于1940年首次出版后,对现代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准则的制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后历经15次修改出版,该书奠定了现代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与架构,被认为是美国传统会计实务所依据的基本理论的最清晰说明。第三部著作是《会计理论结构》,该书是会计学术界第一次完整论述会计理论体系和结构的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会计从一门方法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利特尔顿对会计理论的贡献,也因此书而达到巅峰。直到现在,《会计理论结构》仍然被誉为是那个时代对会计理论发展最有贡献意义的文献。第四部著作是《会计理论:继承与创新》,这部书主要揉合了《1900年以前的会计发展》和《会计理论结构》的思想,并将会计科学放在一个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以簿记理论为基础构建由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等有机结合的具有良好逻辑的会计学体系是他所有著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利特尔顿的学术成果丰硕,他对当代会计理论、公认会计原则等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学界公认利特尔顿是世界级的会计大师,更是会计理论的重要构建者。

二、《演变》基本结构

《演变》文章结构简洁清晰,富有逻辑性,以不同时期的典型日记账分录为例,按照时间顺序围绕日记账的演变这一主题展开了细致的论述。利特尔顿认为,从日记账的发展过程来看,日记账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1)日记账未出现前,需要将交易事项在两个相关的账户中完整地记录下来;(2)1430年到1550年期间,使用具有高度专业技术形式的分录将交易事项记录在分类账中;(3)在之后的一个漫长的时间里(即1550年到1600年左右),日记账分录需要或多或少地记录交易事项;(4)现代时期,日记账的主要焦点集中在如何用技术性形式准确分类会计主体。《演变》一文主要对15-17世纪期间的日记账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针对日记账的断代史进行了研究。

从整个行文逻辑上来看,《演变》一文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第二部分为15-16世纪典型的日记账分录(包括第一种类型的日记账和第二类的日记账分录),第三部分为十七世纪之后的日记账分录,第四部分为总结。

在引言部分,作者论述了日记账是记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将经济交易事项的非技术报表形式转换为一种技术性报表的中间记录环节。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当时美国日记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而且在未来日记账可能会逐渐消失,因为日记账不是记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在对日记账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简单的预期之后,利特尔顿在文章中提出了探索日记账起源的想法。

《演变》一文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15-16世纪典型的日记账分录。这个时期的日记账分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日记账分录的特点是:不论采用何种语言,所有这些典型日记账分录都采用“By A . to B .”的形式来编制。这些分录所表达的含义不是很清晰,因此在理解这种类型的分录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推理判断。在原文例子中所使用的介词“per”和“a”分别表示债务人和债权人,而且债权人总是写在债务人之后。这种类型的日记账分录只是展示了“per”和“a”的用法,没有说明这两个介词的特殊含义,也没有说明“per”和“a”是怎样分别与“债务人”和“债权人”联系起来的。同一时期德国的日记账分录时间虽然迟于意大利的日记账分录,但是它所采用的编制形式也是类似的,都具有技术性。虽然这样的日记账分录比较难以理解,但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这种日记账分录重新整合构建成易于理解的分录。利特尔顿还认为可以从德国的分类账发展来理解德国的日记账,因为日记账是在分类账之后产生的,而且现在的日记账在记录发生的交易事项时也会很自然地使用分类账中的专业短语。日记账分录的左方记载借方账户和属于其他相关账户的相反的或是解释性的分录,其右方记载贷方账户和属于其他相关账户的相反的或是解释性的分录。日记账分录的这种技术形式明确地表现了整个业务的两个不同方向并且已经体现了在当前的分类账实践中的使用情况。

第二类日记账分录与第一类日记账分录几乎是同时存在。第二类日记账分录的形式与第一类日记账不是一模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更接近于现代的形式。根据措辞的不同,第二类日记账分录可以产生三种意思相近但有细微变化的方式,分别是:(1)A是债务人,B是债权人;(2)A是B的债务人;(3)A欠了B的钱。第一类日记账分录的形式可能是来源于分类账分录的措辞,才导致使用英文分类账分录中借方的“to”和贷方的“by”,而第二类日记账分录可能是在记录个人账户交易事项的日记簿基础上自然地发展起来的。很显然,它比第一类日记账分录更能说是现代日记账分录的前身。

第三部分介绍了17世纪之后的日记账分录演变。17世纪的日记账分录在措辞上有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什么意义。但随后,在19世纪中期稍早的时候,出现了更明显的变化,日记账分录又重新使用了技术性形式来编制,但与之前在1550年被弃用的技术性形式“By A ,to B ”又有所不同,专业术语几乎完全被使用了。一笔交易的借方和贷方被分成两个单独的列表,贷方科目的名称则是低于借方科目名称。有时“Dr”被留存,有时则是被省略了;但是“to”作为借方的标志被保留了下来。后来连“to”也被弃用了,借贷方的差别可以单纯地根据词语和数据的位置来判别。文中列举了一个18世纪日记账编制的例子“John Doe is debtor $1000 to Stock”,这表明日记账记录的主体必须要有两个,但是并不强制要求明确这两个主体。随后日记账的编制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编制时不仅要求反映两个明显不同的事实,而且每个事实都要根据它的名字和借、贷方的特点来填写。日记账分录的发展也改变了簿记的结构,要求每个事实都要根据它的名字和借、贷方的特点来填写。现代日记账的编制过程让人认为需要编制的是贷方分录,而不是债务人或债务人,也就是说“会计主体”不是最重要的。

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利特尔顿认为日记账的演化过程没有停止也将不会停止,也正因为不断进化的过程使得会计记录向更深的技术细节发展。日记账分录本身也省略了原始分录中许多辅助的交易记录。现代会计遇到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要学好记账比以前更难。记账已经成为真正的技术,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登记程序。

《演变》一文中利特尔顿采用归纳法对会计史进行研究,并从中总结出一套系统的会计思想体系。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不同时期的日记账分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不同时期日记账分录的特点和编制方式。日记账分录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也体现了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日记账分录的演变过程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而且还会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利特尔顿是享誉全世界会计大师,他的会计信条是:相对准确的会计信息会逐渐逼近要求。日记账分录的演变过程正符合这一规则。会计产生的原因在于客观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作为会计技术的日记账的演变同样也遵循这样的规律。

三、《演变》主要理论贡献

会计活动始于远古时代。但是直到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其出版的《数学大全》一书中才系统介绍了复式簿记,正是这一部分篇章,成为了最早出版的论述15世纪复式簿记发展的总结性文献,集中反映了至15世纪末期为止威尼斯的先进簿记方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西式簿记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开启了将会计作为学术进行研究的历史进程。但是,从16世纪到20世纪漫长的几百年间,会计史研究并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直到1933年,利特尔顿教授的名著《20世纪以前的会计发展》的发表,会计史研究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此会计史研究步入蓬勃发展时期。

《演变》早于《20世纪以前的会计发展》发表,是对日记账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几种典型分录进行研究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演变》一文通过对日记账演变过程的研究,指出时展是会计发展的驱动因素,会计是一门反映时代变化和需要的科学。同时,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是相互联系且密不可分的,早期的会计实务促使了会计理论的形成,而会计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会计实务,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利特尔顿对会计历史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其会计史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演变》体现了一个会计学者对待客观历史的态度。利特尔顿特别强调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会计研究。同时,利特尔顿也以严谨的治学方式对待会计问题,他的作品也展现了非常强的逻辑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的特征。

四、《演变》对我国会计科学理论研究启示

我国的会计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公社制时代,那时人们已用“刻石记数”和“结绳记事”等方法来反映数量及其他收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我国会计的记账方法也从原始的计量、记录方法发展到中式的单式收付簿记方法,再从单式收付簿记法发展到不完全的复式收付账法直至发展到相对成熟的复式记账法,我国的薄记方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郭道扬教授曾经写道:“人类社会的会计发展既不可能超越某一历史阶段会计所处的历史环境,产生超前的会计思想与会计行为,但也决不可以听任落后的会计思想在新的历史阶段继续起支配作用。”所以要对会计史进行研究,把握其发展规律,以便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这正是研究会计史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历史展示了会计发展的脉络,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就更加有利于理解会计、研究会计和发展会计。

我国对于会计史的研究尤其在近代落后于西方,表现为对会计史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内容缺乏系统。目前所能看到的近代会计史研究的成果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出现,当时只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少量的相关研究论文,例如冯抑堂的“吾国古代会计之研究”,林道俊的“中国古代政府会计制度之演进研究”,潘序伦的“会计学发达史”、“我国会计学术与会计职业之回顾与前瞻”、“中华民国三十年度结账程序述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会计史的研究几乎停滞,研究成果极为少见。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会计史的研究才得到了蓬勃发展,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有郭道扬教授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上、下),高治宇著的《中国会计发展简史》、李宝震和王建忠合著的《中国会计简史》、赵友良著的《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等。

会计史研究对于会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会计史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根基及演变路径,有助于总结经验,正确认识会计发展规律,科学的把握和预测会计学科的发展方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对会计史的研究仍需全面提高。我国今后会计史的研究重点需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会计史研究的系统性。虽然理论界对会计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成果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研究方向多是局限在某个专业领域,并没有构成完整意义上的会计史学。二是加强会计史研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会计史的研究不仅需要对历史较为熟悉,而且需要精通会计理论和实务,同时还需要具备阅读国外文献的能力,对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要使会计史研究系统化、全面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研究人才是当务之急。

[本文系郭道扬教授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编号:11&ZD14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上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1988年版。

[2]王光远:《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财会通讯》1992年第10期。

[3]付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史研究述评》,《财会通讯》(综合)2008年第12期。

[4][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曾浩、许家林译:《会计思想史》,新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5]R.A.Bryer.Double-Entry Bookkeeping and the Birth of Capitalism:Accounting for the Commercial Revolution in Medieval Northern Italy.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Vol.4,NO.2,1993

[6]Eve Chiapello.Accounting and the birth of the notion of capitalism.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18(2007)

[7]B.S.YAMEY.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Double-entry Bookkeeping:Some Non-Sombartian Claims Accounting.Business &Financial History,Vol.15,No.1,March 2005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现代景观;古典园林;生态

中图分类号:TU98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067-02

一、从装饰到人本的20世纪前西方园林景观

(一)古典西方园林设计的发展

人类创造景观环境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15世纪初,欧洲园林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发展的阶段。由于工商业发展而产生的巨商富贾不受传统的束缚,追求哲学和文化上的新思想追求田园趣味。在意大利,开始涌现出了大规模的园林庄园,在托斯卡那、佛罗伦萨、罗马等地留下了众多的郊区花园,著名的有郎特花园、法尔尼斯花园等。其景观主要追求在自然中体现装饰的美感。

16世纪下半叶,文艺复兴园林开始追求活泼的线形、戏剧性和透视效果,表现出巴洛克艺术的趣味性。17世纪,园林史上出现了以为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新风格的杰出人物――勒・诺特。他在吸收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特点的基础上,追求严谨的几何秩序和均衡和谐的美感。沿宫殿建筑群落的轴线,大花坛、林荫道、水池、喷泉、雕像,修剪成各种造型的植物分置两侧并延伸至远处的森林。同时自然森林与人工园林之间还穿插布置一些小花园,风格迥异而别致,使得园林既宁静开阔,又在统一中富有变化,其代表作之一就是著名的维康府邸。

17世纪和18世纪,受绘画、文学和中国园林的影响,英国出现了在几何形态规则化的园林中加入自然元素和完全遵从自然形态的风景园。到1800年后,纯净的自然风景园盛行并涌现出大批经典作品。

(二)20世纪前的探索时期――多种风格的交替并存

自19世纪开始,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是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时期,资本主义大工业革命诱发出现代景观的艺术和科学两条线索。

艺术和科学始终是20世纪西方景观设计发展的主体,只是表现在不同的设计作品中,二者的比重不一。较小尺度的景观设计更侧重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而较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设计更侧重科学的分析和实践。所以在这期间,在强调景观装饰性外,科学、实用的以人为本的概念,慢慢体现出来。

随着“工业美术运动”的进行,其特征同样反映在景观设计之中。这一时期景观的风格还处在规则式和自然式的争论中。美国景观设计事业的创始人奥姆斯特德的设计理想就是自然主义。19世纪末,景观收到艺术和建筑向简洁方向发展,走向净化的风格。更多的设计师用规则式园林来协调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景观设计逐渐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时代。1857年奥姆斯特德与弗克斯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开始了美国城市公园运动。19世纪60年代奥姆斯特德与约翰・缪赫等人提出需要保护一些重要景观的思想,并创立了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约斯迈特公园。

园艺家杰基尔与建筑师鲁特恩斯合作设计的景观,提倡从大自然中汲取设计源泉,用规则式结构以及自然植物为风格经杰基尔和路特恩斯的大力推广之后,成为当时景观设计时尚并且影响到后来欧洲大陆的花园设计。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发生的“新艺术运动”是一次大众化的艺术实践活动。新艺术运动追求曲线风格:从自然界中归纳出基本的线条并用它来进行设计,强调曲线装饰,特别是花卉图案、阿拉伯式团或富有韵律、相互缠绕的曲线。西班牙天才建筑师高迪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曲线风格,他用装饰线条的流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新艺术运动中的景观设计以家庭花园设计为主,而公园这类面积较大的园林设计不多,起到积极推动新艺术思想作用的展览会园林在展览展览结束后又多被拆除,所以完整保留至今的新艺术园林已经很少了。但无法否认,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无论哪种风格都对后来的园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从古典到现代的西方园林探索

(一)20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的现代主义盛行期――以人为本的实用景观设计的发展

现代主义设计认为,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以人为本的观念应与设计相结合,这一理念对景观设计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代景观设计从而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与场地和时代的现状相适应,赋予建筑适用的理性和更大的创作自由。

1、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景观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对景观设计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他提倡现代花园中民主的设计思想,认为采用阳光、空气、植被及新型钢架和混凝土的建造形式,能够体现自由、平等的理念。

2、英国现代景观的功能化设计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的景观设计师开始将抽象的现代艺术与历史上规则式或自然式的园林结合起来,建造了一下现代园林,但很少有人从理论上探讨在现代环境下设计园林的方法。英国的唐纳德于1983年完成的《现代景观中的园林》一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他在书中提出了现代景观设计的三个方面,即功能的、移情的和艺术的。唐纳德认为,三个方面首要的是功能,功能是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最基本的考虑因素。功能主义能够满足人的理性需求,如休息和消遣等,同时也使景观设计从感情主义和浪漫主义中解脱出来,达到以人为本的基本需求。

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的成熟期――生态与人本的结合

(一)生态主义

7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教授麦克哈格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由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强调景观规划应该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并称之为“千层饼模式”。其理论与方法赋予了景观建筑学以某种程度上的科学性质,使景观规划成为了可以经受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晰界定的科学。麦克哈格的研究范畴集中于大尺度的景观与环境规划上,但对于任何尺度的景观建筑实践而言,都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景观出了一个美学系统以外,还是一个生态系统,与那些只是艺术化地布置植物和地形的设计方法相比,更为周详的设计思想应体现环境伦理观念。

虽然在多元化的景观建筑实践中,自然决定论的观念只是一种假设而已,但是当环境处于脆弱的临界状态的时候,麦克哈格及宾州学派的出现就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其理论促进了作为景观建筑学意识形态基础的职业工作准绳的新生,其广阔的信息为景观设计者思维的潜在结构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师而言,环境伦理的观念告诉他们,除了人与人的社会联系之外,所有人都天生的与地球的生态系统紧紧相连。他们遵循生命的规律,反映生物的区域性;顺应基本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同分利用阳光、自然通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建立;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这些表现形式是多发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了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

(二)大地艺术

克拉默是瑞士乃至欧洲著名的景观设计师。1959年,在瑞士苏黎世园林展上,克拉默设计了一个名为“诗人的花园”的展园,草地金字塔和圆锥有韵律地分布于平静的水池周围。作者的意图是将现代几何的诗意运用到园林中去,其结果是三位抽象几何形体构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空间感受。在“诗人的花园”中通过时,对它的感觉与其说是园林,不如说是大地的雕塑。

当今的景观设计行业中,越来越多的环境设计师受到大地艺术的启发和影响,许多作品表现出明显的大地艺术的倾向。现任哈弗大学景观设计系主任的美国景观设计师哈格里夫斯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设计经常在生态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大地艺术的手段形成生态与艺术的综合体。他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被公认为当代景观设计的领导者之一。

大地艺术使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大地艺术并不是景观的新公式,它的重要性也不在于给景观设计师提供一种答案,而是在于对景观的再思考。许多景观设计师都借鉴了大地艺术的手法,他们的设计或是非常巧妙的利用各种材料,与自然变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或追求简单清晰的结构、质朴感人的景观;也有一些作品表现出非持久性和变化性的特征,等等。总之,人们在这样的景观空间中有了非同以往的体验。

(三)后现代主义

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的是英国画家约翰・瓦特金斯・钱普曼,他在1870年用“后现代绘画”一词来评价比法国印象派更前卫的绘画方法,由此决定了“后现代”一词在它使用之初就表现出具有超越和否定的意义。用“后现代”来描述建筑的新形式出现于20世纪40、50年代,至20 世纪70、80年代西方建筑界对现代建筑风格全盛期的纯粹性和形式主义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

当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转向理想的生态方法时,小尺度的景观设计受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境艺术的影响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激励,对艺术与景观的联系问题做了大量新的探索。新一代的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综合了极简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创造了独特的极简主义景观。在其充满神秘感的景观设计作品中,沃克运用简单的形体以及重复、几何化的结构,带来一种新结构中产生新意味的视觉综合体验。大自然谜一般的特征、人与自然的联系被一种有着神秘气氛的艺术景象隐喻了出来,景观建筑在功能和美观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意味深长的艺术气质。

现代景观的概念已极其广阔,从传统的花园、庭院、公园,到城市广场、街道、街头绿化、大学和公司园区,再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甚至整个大地,都是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工作范畴。今天的景观设计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和保护地球环境的生态主义仍是主要的设计元素,在此基础上,景观设计不断地发展,使其更加好的为人类、为社会、为生态环境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园.景观设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刘蔓.景观艺术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世纪会计论文范文第15篇

一、范式:我国艺术理论的现状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Kun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用以定义某一学科在特定时期的成套实践。范式为从事同一学科研究的群体所共同遵守,成为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和其他科学领域一样,艺术理论存在库恩所说的范式。范式嬗变是科学史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艺术理论创新的宝贵契机。

我国现在处于多元艺术理论体系并存的时代。我国古代艺术理论体系是在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其内容非常丰富,若加细分的话,儒、道、佛三教的艺术观各有其旨趣,理学的艺术观则具备三教合流的色彩。我国古代艺术理论自成体系,其发展的连续性虽因20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而中断,但作为思想资源仍在当代社会中起作用,只是所使用的话语和当代社会生活严重脱节,某些观念和当代艺术实践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现代艺术理论体系以中外交流为大背景而建构,若加细分的话,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西式”,主要基于从西方发达国家所引进的论著,其知识框架随流派而异;二是“苏式”,主要以前苏联引进的教科书为基础,其知识框架基本上是以认识论为背景而建立的;三是“中式”,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以往通常不称为“艺术理论”,因为它不认为文学是艺术的一种类型,而认为艺术是文学的一种类型,或者认为文学与艺术并行),其知识框架以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上述艺术理论体系虽然存在不少共同之处,但在基本观念上却是迥然有别的,原因是所由产生的文化背景、所使用的术语范畴、所追求的艺术价值相距甚远。目前,它们都面临着推陈出新的需要。我国古代艺术理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强调“现代转换”,相关探讨主要是在古典文论、比较诗学等领域进行的,但总体上进展不大。西方现代艺术理论是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全球化进程中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成为20世纪我国相应领域的主导话语。它实际上支配着当前我们作为研究者的思维方式(虽然我们不是西方人)。不过,它目前苦于无法恰当解释因数码革命而产生的种种新现象,正在努力寻找解困的出路。范式本身因以计算机为龙头的媒体革命爆发而处于蜕变状态,在很多方面受到挑战。“苏式”艺术理论体系对新中国艺术实践的发展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但近年来遭到某些学者的质疑。在建设我国自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方面,我们面临着艺术学升格为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艺术学下设的一级学科(2011)之后对于构建相应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

当代数码艺术理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虽然由西方率先探索,但目前正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下成为各国学者和艺术家共同耕耘的领域。我国从1978年起有文章介绍国外数字艺术(最早是计算机音乐)的研况。1979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美术的研究”在国家科委立项。此后,有关数码艺术的学术论著不断出现,如李雁《计算机绘画艺术》(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等。1996年,首届中国计算机艺术会议论文集(潘云鹤等编)《电脑与艺术共创未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付梓。笔者1997年在《厦门大学学报》第4期《电脑艺术学刍议》,1998年出版专著《电脑艺术学》(学林出版社),率先从学科的角度阐述了数码艺术理论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数码艺术(包括其子类)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在中国期刊网上可检索到的相关论文多达千篇以上,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所可检索到的相关著作亦有100部左右,[2]其中有部分具备较强的理论色彩。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既是本土数码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全球化时代世界各民族艺术理论相互交流的产物,而且和数码科技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总的来看,数码艺术理论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而蓬勃发展,作为学术创新的重要切入点而包含诸多契机,但仍有继承文化传统、和其他艺术理论体系进行对话的必要。若能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可望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二、启示:西方数码艺术理论的借鉴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