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

教导技术论文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等学校开设已有30多年历史,在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经成为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大学生在信息时代解决工作、学习、专业和生活等信息化技术问题,成为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内容。因此,深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其核心是进行教育理念更新、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最终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的整体素养。2010年7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九所“985工程”建设大学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各方面专家对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深入讨论,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信息化时代真正提高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会议形成一系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业界共识,并发表“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

该声明达成四个方面共识:一是大家一致认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二是大家旗帜鲜明地确定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三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机制建设,真正确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地位;四是开展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理论、体系和内容的学术研究。近年来,全国高等学校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围绕这些共识,从计算思维研究方面积极推动有关计算思维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研究,并逐步波及理工农医学科、工程领域和社会经济等多个研究领域。,2013年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专家齐聚深圳,就进一步推动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研究,并在此会议后发表计算机教学改革宣言。旨在运用计算思维的概念、方法和理念,产生新理论、成果和技术,提升创新型国家经济、科学和文化的等国家软实力。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教育的重要地位,需要把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并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教育水平。在重大教育理念转型期,高等学校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构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二、计算思维对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般认为,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是大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及其实践,在计算思维和计算机理论、技术方面获得稳定的技术理论、计算思维、操作能力、技术方法、技术评价和技术反思的综合素养,能够解决信息时代各种计算机科学与专业应用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些技术能力和素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理解现代信息技术世界的必备素质。

(一)大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思维方法随着大数据分析平台、高速移动通讯、普适云计算和全球化物联网等新事物不断涌现,世界许多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以计算思维驱动的计算机技术正在参与和改变当今世界的商业盈利模式、经济增长形态和文化传播方式,在许多领域中人们对于计算思维及其计算机技术参与变革诸多事物的重新认知,可谓日新月异的世界、瞠目结舌的结果。庞大的网上购物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传统的商业盈利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最严重的挑战与转型。人们开始摒弃了依赖经验和直觉的传统决策习惯,将日益依赖于大数据及其分析而做出的极其缜密的优化方案。汇集庞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正在数字化改造科学界、经济界和各国政府管理、运营和协作。随着世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计算思维及其计算机技术应用将无处不在、无事不及和无人不用,计算思维能力和计算机技术素养成为人们认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教给大学生科学知识,更要教给他们科学思维方法,掌握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问题的有效武器,并因此而受益终身。一个国家及其国民没经过计算思维的系统培养,将在信息化世界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导致国家处于落后地位、国民个人无竞争力而言。在一定意义上,高等学校计算思维教育已经不仅是大学生个人能力、素质提升的简单问题,而要上升到影响国家战略安全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国事。因为信息时代只有善于计算思维的青年才是在未来世界占有优势地位,他们才能胜任国家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大学生才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定的理想信仰、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充实的知识能力,才能兑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所以,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通识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思维水平和认知高度。生长在21世纪的大学生若不具备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素养,将在数字化环境下失去从业竞争优势。计算机逐步成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必需工具,数字化逐步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手段,计算思维必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思维模式。

(二)大学生必须学会计算思维方式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教师使计算思维成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思维能力,成为所有大学生处理许多数字化问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当前社会活动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背景下,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究竟怎样获得计算思维、学习那些知识和怎么学习这些知识,成为大学生接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与学过程中,大学生最重要是运用计算思维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能够用计算机教师解决的可行形式,并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机具体技术技巧,这也是大学强化计算思维培养所强调的重点内容。计算思维的科学价值和深刻内涵,正在被当今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进一步发现、验证和确立。大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比起学会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某个技术,难度要大得很多,相对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某个技术而言,显然运用计算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和根本,大学生接受计算机课程的计算思维培养已经不仅是学会应用计算机,而是掌握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从事任何专业、任何工作都是终身受有益的。

计算思维的培养可以造就大学生具有良好思维习惯、扎实知识修养和锐意创新的专业人才。因此,大学生在必须跟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需要,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创新进取,这是信息时代赋予我国大学生接受建设思维培养、完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习重任。但在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大学生如何建立计算思维的习得方式、教师如何构建计算思维教学模式都是没有先例可效仿,也是相当困难的。这是因为,比起技能学习和能力学习,计算思维的教学、能力的获得更需要探索、创新。因此,大学生需要具有学习新知的勇气、自我挑战精神来探索和习得计算思维能力。目前,许多大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对课程的一般认识还基本停留在计算机理论学习、操作技能培养的浅显层面。狭义的计算机技能培养观念深深地根植于他们的基本认知中,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否未能深刻反映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性质,不能理解计算思维已经广泛渗透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严酷现实。这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需要抓住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大好机遇,开展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切入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这项改革将会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未来社会大学生对于计算思维、计算机及其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整体水平。大学生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使得从理论层面理解计算思维的意义、理念、内涵、功能和表达形式,从系统层面科学规划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从操作层面认识计算思维是多元化思维能力之一,从实践层面获得不同层次思维能力的创新思考、研究与探索。

三、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纵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尽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院校课程的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不能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定位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不能结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往往教学内容陈旧、学时数量太多或教学质量太差,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学学生的基本需要。尤其专业针对性不强、定位不够明确,导致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严重偏离专业应用的实际,导致毕业生虽然计算机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计算机应用工具和方法不熟、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扎实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教师课堂传授理论知识,课后学生上机练习,虽然也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特别是在实践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计算思维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深刻认识计算思维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尽管大家有目共睹高等学校大学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及其成果,计算思维培养已经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依旧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理论性、制度性和技术性难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计算思维素质很低,表现为大学生能够很好掌握计算机技术,但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具体问题水平很低,他们不擅长用科学思维而擅长用传统技术来解决现实问题,缺乏创新动力不足、原创成果不多,缺乏引领技术发展潮流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认识到以培养计算思维意识、理念和方法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加快大学生的建设思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计算思维意识和计算机应用的素养与水平。

(二)围绕计算思维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最大挑战,如何构建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教学体系,涉及教学内容组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法改革以及实践教学建设等基本内容,是课程改革最重要、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部分,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教育任务。如何落实计算思维培养内容、目标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还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明确的教学规范和充足的教学资源,还需要围绕计算思维开展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配套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思维的内容表达,清晰阐述计算思维的特征和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讲授,使得学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计算思维认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研究结果分析

(一)学校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状况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前提保障。在我们进行调查之前,首先对被调查学校的相关领导和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专访,对学校的基本教学硬件和软件资源作了详细了解。总体来看,西部高校的硬件环境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水准,都相继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校园网、一定规模的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网络接口已经通到教室、学生宿舍、教师住宅区,很多院系建成了教师专用的电子备课间等。因此从环境建设来看,民族高校已完全具备了师生应用教育技术进行专业教学和学习的硬件条件。但从软件来看,我们也了解到各校差异较大,普遍现状就是都没有专业的教学资源库,有些学校虽然购买了大量成套的教学软件,但应用推广力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还仅仅是有限地使用,而教学课件的主要来源是自己开发、网上搜索和个人购买。显而易见,教学资源库的缺乏成为民族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瓶颈。(二)教学媒体的应用状况1.师生对媒体作用的认识从调查中教师使用多媒体主要目的是辅助课堂讲解,几乎所有的教师对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持乐观态度。其中42.6%的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非常有必要,55.4%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只有2.1%的教师认为效果一般。在教学效果方面:33.8%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果,23.3%的教师认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7.2%的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重点和难点,只有1.2%的教师认为没多大效果。学生对多媒体作用的评价:43.9%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信息量大、节省时间、提高了上课的效率,43.3%的学生认为不太有帮助,8.6%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有1.1%的学生认为起到了反作用。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过程评价:34%的学生认为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时,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减少,24.5%的学生认为使用之后提高了听课的兴趣,21.2%的学生认为对他们没什么影响,还有14%的学生认为使用之后听课的精神状态不好。由此可见,随着硬件环境的建设,教师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乐于接受。但在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持非常乐观(98%)的同时却有56%学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帮助,有75.5%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过程持否定态度,甚至有14%的学生认为使用之后听课的精神状态不好。师生之间这种巨大的认识差距说明教师在媒体的选择和应用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教师不能盲目乐观。多媒体教室使用投影,需要拉窗帘,光线较暗,多媒体设备散热不良,教室内没有换气设备,空气不流通,使学生感到精神状态不好也是学生对教学评价不好的原因之一。2.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媒体状况在使用媒体类型方面:教师使用最多的还是黑板、粉笔或白板水笔(35.4%),其次是多媒体计算机(27%),传统的的电视录像机、录音机、实物投影等媒体占不到10%的比例。主要原因是传统媒体的许多功能都被多媒体计算机所取代,在多媒体教学中已经几乎没人使用。教师上课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频率是:每次上课都使用的占12.7%,大部分时间使用的占44.7%,偶尔使用的占40.6%,从来不使用的只占2%。超过半数的教师已经开始习惯性地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对各种教学媒体利用率分别是:多媒体教室(35.6%)、幻灯投影(31%)、电视录像(11.3%)、录音机(10.2%)、微机机房(8.8%)、校园网(7%),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反映很少使用或根本没使用过这些多媒体资源。校园网的利用率最低,主要是由于学校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匮乏。3.使用媒体的教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状况哪些课程较多地使用多媒体?调查显示:专业课(25.4%)和计算机课(24.9%)排在首位,其次是外语课(17.3%)、选修课(18.1%)、公共课(13.2%)教师较多地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个别学生也反映出有部分课程从来没有使用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体育、美术、蒙、藏等专业。(二)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使用状况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是讲授、学生自学、讨论的“混合”模式(43%),其次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40%),再次是“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17%)。这反映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化,新的教学观念在逐渐深入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教学设计的占60%,偶尔进行教学设计的占37.8%,不进行教学设计的占2.2%。(三)教学资源的获取运用状况在教学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方面:91.7%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只有不到9%的教师不使用。其中一半教师自己制作课件,网上下载占28.4%,购买的占21.6%。需要说明的是,50%的自制课件中包括对网上下载的或已购买的课件进行修改和再创作。校园网给教师提供的资源中,新闻占48.1%,科研占9%,辅助专业教学占12%,办公管理占21.9%,娱乐占9%。浏览校内新闻成为校园网主要的功能,而科研和专业教学却只占到21%。主要是由于校园网上教学科研资源太少,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供师生利用,侧面反映民族高校的校园网资源建设还有待加强。44%的教师认为校园网信息化资源建设应该以教学资源为主、以管理信息资源为辅,33%的教师认为仅建设教学过程的教学信息资源库,23%的教师认为教学资源和管理资源信息建设并重。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从课外资料书籍(21.8%)、课本(22%)、教师讲课的内容(17.8%)、网上搜索(13.4%)、专业网站(7.5%)、学生之间的交流(12.2%)、电子阅览室(1.2%)、与教师交流(4.1%)。除了大量课外阅读之外,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师生的交流过少,学生的情感教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上网的目的:学生平时上网主动学习的仅占18%,通讯和娱乐的占32%,浏览新闻信息和检索资料的占到50%。(四)师生借助信息化平台交互状况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常用的网络工具分别是:E-mail占28.56%,使用搜索引擎的占28.6%,讲义放在FTP上的占10%,BBS发帖讨论的占4.3%,利用通讯软件的占2.9%,使用博客的占1.4%,都没用过的占24.3%。E-mail和搜索引擎首当其冲成为师生学习交流的最好工具。而FTP、BBS、博客(Blog)、通讯软件(QQ/MSN)常用的交互工具教师较少使用。都没有使用的24.3%的教师中,中老年教师占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应用网络明显高于他们。在网络通讯和交互方面:E-mail(12.4%)成为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网络方式,其次是BBS发帖讨论(3.1%)、通过FTP传送文件(1.2%)、博客日志讨论(1.2%),81.4%的学生与教师交流都没用过任何一种网络方式,这反映了民族高校师生信息素养的薄弱。(五)信息化教学(学习)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被调查的教师普遍表现出对学校目前的教学媒体管理不太满意。数据显示:非常满意的占0%、满意的占19.1%、一般的占48.9%、不太满意的占25.5%、非常不满意的占6.4%。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注重教育技术的一次性投入,而忽视后续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后期维护不够(17.7%),学校在教育技术上投入少,设施难以满足使用(17.7%);其次是因为学校在教育技术投入上软硬件不协调,配套综合利用率低(12.8%),学校没有对教育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出台激励政策或政策效力不够(12.8%)。另外,学校管理者的效益观不强(9.1%);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低,培训不够(11%),教师不愿主动使用教育技术(7.9%);学术上注重教育技术的宣传效果,而忽视或怀疑其实际效果(4.9%)。从这些现状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满意度还是很低的。学生对学校信息化环境的评价:认为设施齐全、利用充分的占2%,设备齐全、仅作为观赏用的占13%,投入少、设施难以满足教学使用的占30%,后期维护不够的占20%,软硬件设施不协调、配套综合利用率低的占35%。(六)教育技术知识的需求状况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情况:参加过培训的占总数的68.1%,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占21.5%,正准备参加培训的占总数的10.4%。按年龄段划分,小于30岁的年轻教师对参加教育技术培训有较高的热情,30~40岁之间的教师对于教育技术培训热情次之,50岁以上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培训不感兴趣。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认为培训的内容中对自己教学较有帮助的是教学软件的使用和课件的开发(45.5%),其次是硬件设备的使用和教学设计(35%),帮助作用一般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19.5%)。

思考与建议

(一)西部民族高校亟须建设适合自身需求的软件资源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为民族高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现状而欣喜,西部民族高校都已建设了完善的教学环境,但教师和学生都一致认为从校园网无法获取自己工作学习所需的教学资源,无法获取所需信息,特别是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信息资源更是凤毛麟角。民族高校在重视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要特别加强软件建设的投入,要根据自身特点,组织广大教师开发适合民族高校自身需求的教学资源;要发挥各学校的优势,实现民族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民族教育共享资源库。这样才能推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促进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只有软件建设跟上,硬件环境才能发挥优势,才能推动民族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二)学习理论知识,使教育技术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在对教学媒体的应用态度和应用效果等相关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师生双方出现不同的结果。教师对教学媒体的作用和应用效果几乎都持乐观态度,认为教学媒体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学生的调查结果却是多数人对现有教学媒体的应用效果持否定态度,认为媒体的大量使用,减少了师生的交流,对教学没有多大帮助,甚至有学生认为还有反作用。从师生不同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民族高校的教师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中,还缺少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在媒体的使用中没有很好的设计,和自己的期望值大相径庭。因此教师还需加强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的学习,使技术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体验到媒体为学习带来的优势。(三)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实现师生的数字化交流在关于教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和师生交互的相关问题当中,师生的调查结果也略有不同,28%的教师认为自己平时主要通过E-mail和搜索引擎来辅助教学,但只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和老师用E-mail交流,81%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用任何一种网络工具和老师进行交流。从此结果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交流也仅仅局限于和个别学生之间,并没有把网络作为自己日常教学的有效平台,甚至很多教师还没有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无法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培养民族高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道德[1]是当前民族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只有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师生才能充分地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才能实现数字时代的交流和沟通。(四)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在此次调查中,显而易见民族高校硬件教学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基础,相比同地区的普通高校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根据师生的反应结果来看对学校的硬件建设和管理多数持否定态度,特别是环境建成后,普遍认为后期的维护不力、综合利用率较低、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因此民族高校在加强设备投入的同时,如何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特别是树立管理人员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保障设备的良好性能、增加设备有效的利用率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五)强化培训、转变观念,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关于对教育技术知识需求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都具有较高的热情,特别是年轻教师,渴望得到系统的教育技术培训。根据调查,民族高校自身也组织过教育技术校本培训,并且大多数人都接受了相关的培训,但从培训内容来看,主要是集中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教师普遍感觉对自己的课件制作和媒体使用技术有所帮助,而教育技术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能够影响教师教学观念、方式方法的深层次知识培训较少,出现了新瓶装旧酒的局面。因此建立民族高校校本培训体系,[2]实施案例培训方式,[3]加强教学观念、教学理论培训内容,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意识为关键,使教师摒弃旧的思想观念,把握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和时代特征,树立与现代教育实践和教育发展相匹配的现代教育意识,确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才能在民族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有所作为,才能推动民族高校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使民族高等教育在信息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美学教育技术人文主义

1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颇受西方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技术至上主义盛行。技术至上主义崇拜技术,认为技术手段可以战胜一切,改造一切,无法辩证地看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片面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有可能导致教育技术发展的危机。虽然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目前技术至上主义还很有市场。笔者从我国传统美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教育技术人文发展的现状及传统美学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如何科学地看待技术对教育的支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当代教育技术的人文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内涵被无限扩大,从而导致科学万能论和科学主义盛行,这在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深入人心,及其对技术、工具手段的追捧,使得人们无法正确对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客观上造成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技术凸显、人文凹陷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科学主义过分夸大技术的决定性,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人的教育主体地位,导致教育对人的琉离

无论教发展到何种程度,教育的主体永远都是人,如果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话,其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崇拜技术、工具手段的运用,忽视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人文关怀,其误区在于忽视人的教育活动主体地位。何抗教授指出:“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川即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而不是技术的具体实现手段。

2.2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功利主义倾向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成为可能,但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容易犯迷信技术、模式化、功利主义等错误。目前,全国各地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并且都有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这些课程体系大都“体现了对学生技能性和应用性的重视,这大致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应看到办学思想的‘急功性’和‘应急性’,这就造成了培养的教育术价值规律目前只能限于熟练操作,使用技术手段这一层次上难以在教育教过程中综合性、开拓性地应用技术手段。”这种重技而轻人文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倾向于从技术哲学的单维角度去考虑如何使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以适应知识增长的压力。这就相当于把充满个性化的教育对象当成教技术的“原料”,只关注其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其内心的完善则漠不关心,这样培养出来的教育技术人才只能称得上是“工匠”,而不能称之为教育家。

2.3教育中“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使得教育不似原来充满人文关怀,不利于师生人格的相互渗透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扩张,既便利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容易导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机械化。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非常注重彼此间情感和人格的互染,而当代推崇的“人一机”交往模式使教育中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无法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爱的需要、情感的需要。

3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教育技术人文缺失的借鉴意义

3.1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中国传统美学立足于人,始终关注人的精神发展和人的生活意义,其中贯穿着一条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人文主义主旋律。无论是儒家美学,还是道家美学,都非常重视人的问题,体现了强烈怀,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紧张关系,但二者在以人为本这一方面是一致的。孔子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强调以人为目的,表现出对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创造的尊重。老子则把人和道、天、地共同看作宇宙中的四大,把人作为根本关怀的对象,表现出对人主体地位的尊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于教育技术中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倾向,无疑可以起到一种纠的作用。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是教育技术追求的终极标。站在人文的高度去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受教育者营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不让技术取代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教育技术上升到人本化的高度。

3.2擂家的“乐教”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都主张通过审美和艺术来促进人的精神发展,而不追求某种欲望的单纯满足,即以一种朴素、平淡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对物欲的扩张持克制的态度。古人认为的“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乐记·乐情》),就是说音乐是不能单靠技术来完成的,其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才是音乐的精华。老子认为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也就是说要给人充分的自由,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无为”的方式实现“有为”。

教育技术已经上长升到由技术、教育、美学等多维构成的复合形态,单靠技术显然无法实现其教育功能。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如演奏音乐一样,教育技术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靠技术手段,而且要靠先进的教育想和对充满个性化的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将教师的主导力量化为一种“无为”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看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使其个性得到更和谐的发展。教工作者应该从多维的角度去审视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纠正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等错误倾向,实现教育技术的艺术化。教育技术只有实现了艺术化,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其功能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3.3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教学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我国传统美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已经认识到教育是在一种对话、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的过程。《学记》中有“教学半”“教学相长”的论述,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启发。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之美,其育人思想主张重视学生的自然性,认为外物的过多干涉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他们主张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增强人的健康素质,即把人作为最终目的,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技术对技术的过多使用容易导致教育的机械化、模式化,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育技术应该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更为平等、宽松的教育情境,使教师能够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使其能够在一种和谐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另一方面,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4结语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作者:张俊丽 李燕 蔡曦卿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校领导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校领导对培训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学校对教师教学理念、教育技术水平的重视程度[4],导致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开展“国培计划”前,参加培训的老师,有近1/3的老师表示学校领导同意来参加培训,原因有:学校经费有限,不愿意让老师外出;面临会考,师资紧缺;老师出来参加培训后,没有人顶替老师的上课任务等等。要想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首先是要从观念转变,领导尤其是中小学校长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素养,带动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否则,再多的培训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培训课程设置缺乏新意和针对性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只有符合教师的需要培训才有针对性,才会调动教师的参加培训积极性和兴趣。然而目前的培训在开展之前,培训机构没有对教师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期望做充足的前期调研,只是按照培训机构的安排进行授课。有些专业理论都应该是教师已经具备的知识,重复的讲解使教师感觉培训乏味,让教师对参加培训失去信心。在培训方式上,培训模式比较单一,采用传统的专家授课制,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差异,最终导致培训达不到理想效果。培训后期跟踪服务不足培训后跟踪是检验培训成效的关键,是培训效果的有力保证。目前的培训项目,大多数随着培训课程的结束而结束,而对教师后续发展的关注较少。教师在参加培训后是否能将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后的教学中,是否有能力传授给其他老师,从而带动其他老师,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也让大家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应用新技术和方法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缺少能够交流问题的平台,而阻碍教师的积极性,使后续能力的提高得不到保障。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对策

在国家重视教师能力提升的同时,中小学校也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激励机制,使教师在参加培训后,既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又能在培训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师参加培训的同时,学校应分担由参加培训产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选择适合农村教学实际的培训资源优质的培训资源是培训成功开展的重要保障,对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训开展前,应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前期深入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能力现状、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等。紧密联系新课程教学,针对教师的情况设计培训方案,建设优质的培训资源。加强校本培训,以参加培训的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单元,以学校和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学、科研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所学到的教学技能和理论能迅速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6]。建设针对农村教学实际的培训资源,将多媒体学科素材资源按照学科划分大类,再按照教学大纲和学科课程目录体系进行归类,这样容易被培训学员所接受,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构建网络培训与交流平台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涉及范围广,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限于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素材、案例等丰富的培训资源无法在短期内为每个学员所获得。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培训与交流平台,大量的培训资源可借助平台得以共享,从而大大提高资源的丰富程度。同时对平台的资源经常进行更新,使新的培训资源和信息能够及时地传送到学员的手中。通过构建网络培训与交流平台,可以弥补集中式培训时间短的缺点。培训结束后,教师以及学员可以通过培训平台进行长期的交流,解决学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巩固培训成果,从而延伸培训时间。在现有的集中式统一培训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员交流的机会非常有限,大部分学员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的培训成果和教学经验。而利用网络这一大众平台,每一位学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成果、参与培训交流。网络平台的应用将极大地扩展学员的交流空间,充分发挥出学员的主体能动性参加集中培训的学员之间能通过平台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同样可以参与到学习交流之中,更进一步地扩大了学员交流的范围。采用活动化的参与式培训方式在良好的网络平台和丰富的培训资源的支撑下,可以引入更多的培训方式。参与式培训即为一种新的培训理念下的培训方式[6]。参与式培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参与者在培训活动和培训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获得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参与式培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已有经验和发展潜力。在参与式培训中,对真实案例的研讨,能够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以往培训中所学知识因为没有联系实际教学而缺乏良好的操作性,无法直接迁移应用到日常教学的缺陷。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提高的,需要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努力,解决现实的问题,为促进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和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本文作者:唐弋婷工作单位: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对体育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现代新技术革命的产物,虽然它在某些方面对体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冲击,带来了挑战,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在推动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第一,网络体育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提升。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体育学习都是由学习固定的时间、地点和固定的教学内容来支配,学生被动学习,在学习上表现出极大的被动性,由此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甚至是排除的心理,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而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选择学习的地点和计划进度,学校所做的不再是规定固定的学习时空限制,而只是对学习的基本内容作出计划就可以了,因此,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我支配权,使得传统的要求学习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的能动性将大大提高。这符合现代教学发展中坚持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精神,符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意识的教学理念,是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第二,网络体育学习能够有效地适应体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内容被控制在教材设定的范围内,对于现代体育新知识,学生的接受只能来源于教师的介绍,而有的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都来不及涉猎,由此导致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滞后,同时,学生各自的需求是不同的,教师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个性化的体育知识需求,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网络体育教学拓宽了学生知识的视野,一些新知识、新技术通过网络获取,通过网络传播,学生可以方便地从网络中了解其发展动态,同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体育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不仅丰富了学生体育知识的来源,也极大地满足学生自我发展,个性发展的需求,推动了学生的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三,网络体育教学中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成为可能。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在体育交流中进行,这种交流不但涉及校内体育教师的交流,还在于与兄弟学校和体育相关部门的交流。尤其在教学资源利用与传播方面,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体育教学平台,可以向网络中的各个终端传播,这不但有利于资源信息交流,更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络教学平台中精选名师、专家的教学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吸收利用,这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开拓他们的眼界,优化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络体育教学使教学交流的范围得到扩展,它对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是现代技术文明的体现,它在体育教学中的辅助应用,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为体育教学方式的革新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其在体育教学方面表现出的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应当引起人们的深思。1.网络体育教学资源十分地丰富,它对学生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网络的特点就是传输信息容量大,它以海纳百川之势,可以将人们创造的各种体育资源和成果,通过网络向人们展示,可以满足各种学生人群的需求。这些网络中的体育资源十分丰富,既有技术的内容,也有新闻的内容,既有静态的知识,也有动态的发展状况,它的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音频视频资料丰富,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性。对于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现代信息环境下的体育教学内容,更愿意获知,更乐于接受,并由此引起他们的主动探知,主动学习。2.网络体育教学交流互动频繁,它对增强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网络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平台的发展,它使得网络中互动可以是一对一互动,也可以是一对多或多对多互动,这种互动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因此,网络体育教学中的互动,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这一特性,增强教学中的互动性的频率,使得学生有机会通过网络提出问题,也使教师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体育教学指导与服务,有利于学生体育学习的发展,因此,互动环境下的体育教学效果较单纯传统体育教学环境要好的多。3.网络体育教学中平等的交流主体推进了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体育教学进程的加速。网络体育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多地摆脱了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性、严肃性,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增强,建立起来的也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交流关系,由此有利于师生以平等的人格进行情感沟通,这对于加强学生学习的心理接纳能力,推动学生学习的深入,具有重要影响。4.网络体育教学便于学习中的管理,它对于实现教师的因材施教创造了条件。在网络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对于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可以在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情况下,对其提出警示和劝导,同时也维护了学生自尊,这对于学生体育学习中的人格发展是有益的。同时,在网络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个别化的辅导,对于超长理解和学习愿望的学生,也可以给予个别化的鼓励,从而使得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

总之,网络信息环境下,推行网络体育教学,必然对传统的体育教学产生影响,也会对广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产生冲击,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优势是主要的,它可以使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念发生转变,使教学的教学思维进行拓展,它对于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学中的互联网基础条件建设,更新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在教材编写,课程设计上都需要进行改革。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以企业实际加工案例为具体工作任务,通过“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监控—评估”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解决问题,如果实际案例已有预备答案,可以和学生的任务完成计划进行比较、评估和修正,任务完成后进行成果展示。如在数控技术专业的“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以企业要达到的电气控制要求或者出现电气故障的案例设置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企业案例要求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或提出线路故障检测与维修方案,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研究教材获得相关专业知识信息,小组合作研究方案,制定计划,如果企业案例有答案,则经过比较修正,得出任务完成计划,最后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良好。

二、小组拼图法

对于涉及专业知识比较多的工作任务,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学习研究一项专业知识,专业知识难易程度根据小组学习基础程度分配,通过查找资料,研究讨论,每个小组成员掌握了分配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这部分专业知识的专家,然后由小组成员重新组合,成立新的小组,新小组的每位成员分别来自原来的各个小组,新小组任务是掌握工作任务中的所有专业知识,新小组每位成员在原来小组中已经掌握了一项专业知识,是这部分知识的专家,所以新小组每位成员都分别掌握了工作任务中各项知识点,每位成员负责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教会小组其他成员,小组成员通过互相教授,咨询讨论,最后所有成员都能掌握各项专业知识。例如,数控技术专业“电工技术”课程的工作任务“电路分析方法”教学中,一个典型电路问题可以用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等三种分析方法解决,为了掌握这三个分析方法可以将十五位学生分三个小组,每小组五名学生,每个小组负责学习掌握一个电路分析方法,经过学习研究,小组每位成员掌握了相应的一种电路分析方法,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五个新小组,每个小组三名成员,每名成员分别来自原来的各个小组,新小组的任务是掌握所有分析方法,新小组每位成员掌握一种电路分析方法,并负责教会小组其他成员,通过互相教授,研究讨论后每名同学都能掌握三种分析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灵活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率高。

三、模拟演习法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根据任务计划进行模拟操作,以检验计划实施的可行性,以便于进行及时修正,如“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组装和调试”任务完成中,学生设计的控制线路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模拟控制,检验控制功能后进行修正,验证成功后,再进行实物组装调试,如“数控加工”课程教学中,在“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任务完成中,将制定的数控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通过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加工,根据仿真加工情况对工艺和程序进行修正,待仿真加工成功后再进行实际数控加工操作,保证了实际操作的安全和效率。

四、角色扮演法

在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可以模拟企业接受订单到完成订单后与客户交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扮演工作过程中的各个角色,如其中一个小组扮演客户,另一个小组扮演厂方负责人,针对接受订单或完成订单后怎样跟顾客交流进行计划模拟,扮演接受订单后负责人进行生产计划安排,编程及工艺员安排工艺和编程,车间组长分配工作,工人进行加工等各个角色,各个角色可以进行互换,角色扮演法需要准备很多角色卡片,把各个角色的特点和任务描述出来,学生按角色扮演,不扮演角色的学生拿观察卡,根据观察卡中提的问题进行观察,对扮演角色学生提问题,进而找出不足,完善角色任务。通过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企业一线工作情况,学生兴趣浓厚,职业技能得到综合提高,有利于学生就业后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五、工作站学习法

根据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工作任务特点设置若干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安排不同工作任务,各站工作任务之间最好没有关联,学生分小组在各个工作站轮流完成该站的工作任务。每个站有很多具体工作任务,各个小组轮流到各个工作站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完成工作报告,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各组成员通过交流学习中的困惑,弥补漏洞,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工科课程教学比较实用,如“数控加工”课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任务教学中设置工艺分析,工艺编制,数控编程,数控加工,质量检测等工作站,各小组轮流对每个站工作进行学习实践,然后进行集体汇报交流,某小组对某工作站有深入研究,会帮助其他小组解决对该站技术掌握的困难,促进全体学生对整个工作任务的熟练掌握。

六、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中的小技巧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20世纪80年代,AT&T公司副总经理ArchineMcgill创新的将美国网球教练TimothyGallway所创造的“教练”同企业管理相结合。一种崭新的管理技术即教练技术诞生了。教练技术作为一种管理理念逐渐响彻西方,随着教练技术在心态、态度、人格、情绪、素质、技能、人际关系、亲子教育等个人成长及家庭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广泛传播,各大高校学校也逐渐认识到了教练技术的重要性,纷纷开启与其相关课程或讲座,部分学校如CapellaUniversity,UniversityofMinnesota,GeorgetownUniversity,OxfordBrookesUniversity等已将其纳入教学课程计划中,并给予这类课程相应的学分。英国剑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BrookesUniversity)则设立了“教练与导师实践硕士学位”。在国内,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也在不断开展相关培训、专题演讲,部分学校也开始逐步计划将教练技术作为教学课程纳入计划之中。[1]教练技术引入高校,被高校学者、教授等逐步认可,并不断的将其应用于高校管理、教育、就业以及各个专业之中。教练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就是其中之一。

二、研究现状

教练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90年代开始被引入中国,其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2000年)

20世纪90年代,教练技术被引入中国。教练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依托于企业:一种是在华跨国企业将其在北美或者欧洲的教练技术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一种是外国管理咨询公司及其在华的子公司或者办事处在企业中推广教练技术。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教练技术凭借企业这一平台逐步为广大人士所认可,其中部分人士开始尝试将教练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家庭、个人、高校等领域。2001年,“21世纪企业教练发展论坛”在上海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教练技术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

(二)发展期(2001年至今)

随着教练技术理念在中国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教练技术的高效性,中国香港和大陆的一些咨询机构开始引进和提供教练技术课程,并颁发相应的证书。部分高校已开设教练技术相关课程。对于教练技术的研究也在逐步增加。据陈国海在《中国企业教练技术》一书中阐述:“迄今为止(2010年),在教练技术的研究方面,国内翻译出版有二三十多种书籍”,比如:Logan,David&King,John著,赵宏涛译的《教头革命》;佩里•佐斯,苏珊娜•斯基芬顿著,王莉等译的《人力资源训练工具箱》和《人力资源训练完全指南》;托马斯•G•克兰著,陈霜叶译的《企业教练法》等。国内研究著述的书籍也在不断的出版,比如陈国海的《企业心理教练》和《中国企业教练技术》;李中莹的《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徐敬东的《唤醒沉睡的舞者/中国式NLP———灵性成长学》;胡谢骅的《把快乐还给自己Ⅱ:NLP创造开心的秘密》等等。相关论文献研究也在不断的发表出版,以CN-KI检索为依据,自2002年以来,共发表有关教练技术论文文献147篇,其中企业类教练技术论文有83篇,占总数量的56.46%,其内容主要是以介绍和引入国外企业教练技术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为主,内容涉及教练技术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实施教练技术的必要性、如何做好下属的教练、领导的教练职能等。比如:陈国海的“欧美企业引进教练技术的模式”,文章分别介绍了基于性格工具度反馈以及教练技能等三种引进企业教练技术的主要模式,并且运用具体案例对欧美企业引进教练技术的实际操作和成果进行了阐述。刘宗强的“教练技术在新员工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分析”,文中以教练技术为核心,分析了在新职工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范晓禹的“企业教练技术再认识”,文中通过科学再认识企业教练技术,引导中国企业对教练技术的定位从单纯的培训课程转向企业各级管理者必备的管理技能,使教练技术本土企业化,有效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高校类教练技术论文有28篇,占总数量的19.05%,其主要内容涉及高校管理、教学、人才培训、素质教育、就业、学科应用等方面。例如:何华宇的“企业教练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的思考”,文章在对企业教练技术介绍的基础上,讨论在学校管理中应用教练技术的渊源,进而说明在学校管理中实施教练技术的步骤和途径,最后指出了运用教练技术应注意的问题。李慧的“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应用”,文章主要内容介绍了T-GROAS职业指导模型,教练技术的应用的五个阶段(营造良好关系,使彼此信任;明晰自身需求,厘清职业目标;正视现实问题,明晰可能影响;发散思维空间,创新可行路径;制定行动计划,实现理想愿景)进行研究。丁雯的“论教练技术在高校实践指导教师培训中的应用”(2012年),文中论述了企业教练的理念和方法对高校实践指导教师培训的影响;从目标制定与达成技术“心理教练技术”能力测评工具”激励方法手段等方面,阐述了教练型高校实践指导教师培训内容。刘素婷的“教练技术在大学生潜能开发中的应用”(2013年),文中在分析教练技术的内涵、角色定位、核心原理、步骤与技巧的基础上,探索教练技术在大学生潜能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大学生潜能开发的具体策略,旨在通过支持大学的心态改变,促进大学生实现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类教练技术有6篇,分别是王富强,贾铭的“教练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2013年),文中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

1.遵循NLP前提假设,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教师进行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个前提就是“学生是没有问题的”,教师应该作为协助者,帮助学生自己成长。相信学生自身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他可以做得更好;

2.教师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和教育;

3.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把自己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和支持者。[9]王富强,贾铭的“教练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2013年),文章主要阐述了教练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刘向辉的“教练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以课堂教学为例”(2014年),主要概述了教练技术的概念、起源以及教练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应用性;王富强,李玉祯的“教练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应用”(2014年),主要内容是教练式沟通、逻辑层次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相结合的应用实践研究。王富强,申秀秀的“教练技术指导下教师如何实现教学主体性———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2014年),主要内容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练技术的指导下,通过问话式教学提高课堂掌控力,运用教练技术的逻辑层次理论解决教学困惑,运用三脑理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的把握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主体性。[12]王富强,李玉祯的“教练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应用”(2014年),文章主要内容是在教练技术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思维方式、学习心态等方面的改变,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实现自身的主体地位。迄今为止,大量教练技术相关书籍以及文献的研究出版,表示着教练技术在中国正以良好的趋势发展着。

三、文献研究特点

源于上世纪80年美国的教练技术,现如今已成为欧美企业家提高生产力的有效管理技术,其研究成果也颇丰,然而教练技术在中国还仅仅处于初步阶段。由上图表可总结得到,当前教练技术在中国的研究特点:

(一)教练技术在中国研究的领域特点

教练技术的研究重点虽然仍然在于教练技术与管理的研究,但是研究领域在不断的向外、向深处扩展。由图1数据可以看到,在CNKI中有关教练技术的论文总数为147,而其中有关管理方面的教练技术则占到了总数量的56.42%。也可以看到,整体上企业类相关论文一直高于其它类领域论文数量,教练技术的研究重点仍然集中于企业类的相关研究。从2002至2008年,教练技术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企业类和其它,高校类论文为零,但是自2009年开始,高校类的教练技术相关论文开始发表,占到了总数量的19.05%,并且整体呈上升趋势,教练技术的研究领域在不断的扩大。2013年,思政类教练技术相关研究也开始在不断的深入,论文数量占到高校总量的17.65%,而且研究还在继续发展。

(二)教练技术在中国研究的内容特点

目前,我国对于教练技术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性研究、理论研究和价值研究,理念研究相对较少。在具体的查阅论文之后发现,对于教练技术的研究方向一般是集中在教练技术的概念研究;教练技术的技能研究;教练技术与其他辅助技术的比较研究(教练与传统培训;教练与心理咨询和治疗;教练与指导辅导);教练技术的起源发展研究;教练技术的应用性研究等方面。目前,国内对于教练技术的理念研究相对较少。

(三)教练技术在中国研究的数量特点

教练技术相关文献总量不多,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从上述曲线图表“总量”线可以看到,自2002年教练技术相关论文研究以来,每年都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至今为止已发表有147篇论文文献,年平均量为约为12篇,虽然总数看起来不多,但是发展势头良好,而且总体上论文总量也是在不断的上升的。从此也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教练技术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对教练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

四、发展趋势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一、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是指从事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包括学术研究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等中的规则。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社会性。毕业论文中的研究,有重要价值的发明和发现(包括科学中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提出),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几乎都是在他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创造而来的;几乎都是与他人合作的结果。绝大多数也都要使用公共资源。即使是完全由个人辛勤探索获得的成果。要成为被他人承认的知识,也需要一个由人们进行独立判断并决定是否接受的过程。这种社会本性决定了毕业论文研究的基础在于公认的学术规范平台上。

2.学术规范可以减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易错性。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之所以容易犯错误,一是因为客观世界本身极为复杂,且又不断发展变化,任何研究都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二是因为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都受着自身条件的制约,如思维方式、知识背景、个人情感等等的局限,这就使得个人对研究课题的认识和把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和错误,因此需要相应的规范,需要学术共同体来共同努力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偏差和错误。

3.学术规范可以消除个人机会主义倾向。如果没有必要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不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可能想方设法地去走捷径、去投机取巧地多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甚至会出现种种越轨的行为,如伪造、作假、抄袭、剽窃等等,必将严重地损害个人、单位以至整个研究领域的声誉。

二、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考

1.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规范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研究,虽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目的,导致研究过程差别很大,但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毕业设计还是有一套通行的研究方法,通行的毕业论文研究步骤主要包括:(1)发现或确定研究对象;文献研读分析,提出研究问题;围绕文献进行综述,论证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起点;(2)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模型构建,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测量,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案;(3)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分析,解答各研究问题;(4)研究结果的讨论和分析等。由此可见,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必须应该将毕业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规范、研究过程的方法介绍等,以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出来,我国每年有大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通过,但在国际、国内引用的却很少,原因就在于所用得研究方法不明确,所得的研究结果是否合理正确就很难判断,只有清晰合理的研究过程才是证明其研究结果有效性的主要尺度。

2.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建设。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至少应包括:(1)选题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选题对于论文的质量和价值具有决定意义,着眼于选题的质量,主要是看选题是否有新意。(2)观点规范。观点是否鲜明、正确,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性。(3)论据规范。论据是否充分、翔实,论据要具有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正确性,要能有力地阐述观点。(4)论证规范。论证是否严密,富有逻辑性。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言之有序。天衣无缝。做到概念判断准确,有层次、有条理地阐明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5)结构规范。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绪论、本论、结论各部分的主次详略要得当,段落划分要合适,全文要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6)语言规范。语言是否符合论文的语体风格,是否准确、简明、平易、通畅。(7)格式规范。格式是否规范、项目构成是否完整。毕业论文应由以下项目构成:封面、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每一项目都应符合规范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3.加强指导,实施指导教师责任制。职业技术教育指导教师责任制是指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包括:(1)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选题,确定研究方向,介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2)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查阅相关文献,介绍查阅方法,搜集该选题前沿资料及相关信息;(3)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分析等;(4)负责设计调查(实验)大纲、实施方案,分析是否切实可行;(5)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实验研究方案)的撰写,及时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帮助本科生立论和分析调查(实验)结果;(6)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按规定格式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如毕业论文结构规范,中外文摘准确,参考文献引录正确等;(7)本科生撰写完成毕业论文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对毕业论文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论点论据、结构布局、语言文字等方面的问题,写出有针对性的鉴定意见;(8)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论文答辩,针对毕业论文答辩中提出的问题,指导本科生进行修改;(9)通过答辩后,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按考核标准和答辩情况评定最后成绩。

4.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评阅过程制度的规范建设。在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评审中,由评阅人和专家共同构成学位论文评阅组,评阅组人员的组成中通常至少应有一名同一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送审到提交评阅意见应保证评阅人有充分的时间仔细评阅论文。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当聘请同行专家和校友作评阅人,增强了论文的认同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授予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各职业技术高等院校对于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应该采用量化的方法,在本科生学士学位评审过程中,分项、分栏列出对论文评阅的要求,对毕业论文选题的先进性、论文结论的正确性、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主要贡献、论文的错误及有待讨论的方面、对论文的修改意见等分项评审给出鲜明、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这种量化的做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更有依据,一方面要求作者综合考虑论文的各个方面,不应忽视论文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激励评审人尤其是专家提出具体中肯的意见,使论文评审更有针对性。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教育自身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技术经历了凤凰涅磐,逐渐摆脱媒体技术单一维度的初级形态,上升为由技术、教育、艺术等多维度构成的复合形态;其角色也从传统的教育手段上升到民族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并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潮流 [1]。因而教育技术发展越来越要求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但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们从国外尤其是美国引入的多,向古代精髓思想借鉴的少,受西方实证主义和科技主义思想的影响,从技术层面研究的多,从艺术和教育哲学角度探索的少,尤其是对饱含人文精神的儒家教育哲学思想挖掘的不够,导致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迅猛扩展的同时,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人文因素萎缩,哲学意识淡化,出现了偏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甚至技术至上主义思想等,这与当代社会迅速崛起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是相违背的,会导致教育技术发展的危机。笔者认为,我国古典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先秦的儒家教育思想,本于人心,达到大同,始于人文,通乎天地,其亲切、平实、纯朴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法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古典教育的善美境界,其以“和谐”为核心建构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蕴含的浓郁的人文思想,在今天信息化、网络化教育环境中,以独特的视角启导我们反省当代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人文性探析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蕴藏于诸典籍和教学日志中,笔者经过梳理,认为这些教育思想的内核是一种浸透“生命意识”的人文主义思想:敬畏和关注生命,突显人在教育中的地位。本文试从教育价值论,教学过程论,教学方法论三方面来探讨其人文价值取向。

1、“人”的发现与教育价值论

价值哲学认为价值观本质上是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认识,在价值关系中,主客体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即“人 ----人”关系和“人----自然”关系,中国儒家哲学对“人----人”关系的认识特别深刻,也特别重视。儒家强调人与天地参,仁者与天地万物同体等观念,把人提高到与天地并列的本体地位。对于天道(外在的认识对象),不仅要在思维中把握,而且更要在情意中感受,在践履中体现,人只有在认知,尽性,践行的整体活动中,在内省与外求,情与理,知与行的统一中,才能达到赞化育、参天地、与天地同流的最高境界,因此知识与思维教育,是知情意统一,认识过程、审美感受、和道德践履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是超越单纯的知识,一种对智慧的追求。这种哲学观念使得先秦儒者作为教育家,关注“人的存在”,实施“人文以化成天下[2]”的教育,以礼乐为文化,以“仁”为核心,使受教育者的个性人格得以全面和谐发展,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大同社会。孔子明确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肯定的是人的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荀子宣扬“人之所以为人者[4]”等,其意义都在于高扬人的主体意识。我们姑且不去评论其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与阶级性,从其鲜明的教育宗旨可知,儒家教育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善为向导,以人性的完整、和谐、全面发展为目的,去实现那一时代所理解的人性的丰富与圆满。

2、“引导----建构”与教育过程论

先秦儒家在论及教学过程时,已为我们阐明了教育的真义:教育即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其中“教育情境”渗透了对话、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精神。

在《学记》中,我国古代教育家便总结出“教学半”的论点,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没有无教的学,也没有无学的教;在此基础上还揭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主张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切磋,互相启发的过程。在教的方面,教者在师生对话中因人设问,引人入问,层层深入,师生在一种平等,宽松,不受框框的束缚的自由状态下探索智慧,这种对智慧的探索不是在知识的占有上进行的,而是平等的,由此而发生的师生关系乃是内在的,而非外烁的要求;并反对“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 [5]”即反对注重诵读教条,丝毫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因材施教的注入式教学。在学的方面,注重的是人在知识中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以及如何在知识中“寻找自我”,使人成为他自己。孔子在谈话中经常表现自己的无知,激发对方思考,与弟子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切磋中真理明朗,师生受益。这种“引导----建构”下的教学相长,身教重如言教,把严格要求跟奖掖后学结合,教学中渗透着民主、平等的精神。如:“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6]”从这则教学故事里,我们看到孔子善于随时随地创设教学情境,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价值引导,借欹器把力戒自满的抽象概念形象化,使第子通过注水实验,在满怀兴味,和谐,良好的情景中受到教育。

3、“乐感教育”与教育方法论

启发式教学是先秦儒家教学的根本方法,其特点是“以诱生惑,以诱激趣”,学生在启发诱导中求知,学会做人的道理和乐趣。这一教学思想根基于儒家思想中强调人内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受教育者能“自省”、“自反”,“慎独”到“自我完善”,能在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在“天人合一”之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这是一种乐观型,自强不息,以群体为本位的“乐感教育”,有别于西方传统教育中的“罪感教育 [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8]”,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并在文化修养,人格感化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将学思行有机统一起来。这一教学思想正是当代“导学论”的思想渊源。此外《学记》还提到了启发诱导的原则:“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9]”,“叩两端,竭尽其材[10]”等,这样的教学不是一种美善境界吗?难怪其弟子颜渊对这种巧妙的做法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也己。[11]”对此,后代有注为“教者有善诱之功,学者有欲罢不能之意[12]”,“喻有不言自契之意[13]”,由于教师善于诱导,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而不愠,学而无闷,为学乐莫大焉”,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这样的教学已不是一般的方法,而是教学艺术。欧洲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有句名言:教学论,就是教学艺术。《学记》的认识在公元前就达到了这个高度,可见,启发式教学并非泊来品,而应当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中的精华。

这种学而乐的效果,除了善诱还在于“适时”的教学方法,“有如时雨化之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 [14]”,意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知识、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及时抓紧教育,在学生有了受教之心,求知欲强烈的时候,教师再“乘其间而施之”,就会像春风化雨那样,收到点滴入土的效果。

转贴于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尚未产生,甚至在口耳相传的时代,我国古代教育中就有了如此美妙的教学活动画卷和古朴而真质的教学思想,浸透这一思想的乃是一种人文精神:“人”的发现和人性褒扬,使得教育自然地把人的存在和人性的充盈和完满作为其根本指向;民主、平等、开放的对话教学过程,内在的给教育注入了自由的精神;精神生活的愉悦,没有过重知识传递、技术训练的负担,和纯朴的教学方法营造了乐教乐学的人文环境。

三、当代教育技术的人文现状反观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科学观念植入与科学主义的发展一方面有力促进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变革教育力量的深入人心,以及人们对技术的崇拜和追捧,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人们形成从技术哲学的单维角度考察教育技术发展的思维定势,出现了技术凸现人文凹陷的畸形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的主导作用至使教育技术以关注人的发展取代关注人的存在,导致教育对人的疏离;教育的技术化,模式化,工业化倾向使得教育从人文关怀转向功利关怀。

知识爆炸和竞争的激烈,使教育技术倾向于关注如何使用技术使人们多快好省的获取知识,满足教育主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提高受教育者个体对社会,集体和自身的“价值量”、“有用性”和适应能力成为教育的最高目标。这种教育目的引导下的教育技术实践,是把活泼可爱的教育对象作为一种预期的“教育产品”或“原料”来对待,只关注其外在的特性的塑造,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技术的熟练,而并不关注其内心的心灵完善和精神的“畅适自足”;成为叶澜教授所说的:在当代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把原本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特殊的认知活动,因而把教学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这样的模式教学导致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导致机械,沉闷 [15]。这种教育技术只能导致教育的表面化,肤浅化和技术化,从而走向僵化,成为一种疏离人了自身的“文化生产”的工具。

2、古代人文教育中内在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不断消解,师生人格互渗受到挑战

古典教育中爱智慧的基本精神转化为谋求知识与掌握技能的发展,而这种知识技能获得,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占有,而“信息鸿沟”直接导致教育的不平等。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的交际空间极大扩展,这既便利了与他人的交流与信息获取,又增加了自我封闭和离群索居的趋势。古人直面的人与人的“对话”交往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易引起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超虚拟现实技术,超媒体技术的发展并向教育领域扩张的排挤下变得越来越少见;而人 ----机交往缺乏生动的模范典型,易导致情感的机械化,一些心理的需要如交往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很难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实质性的满足,导致教育中“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

3、知识增长的压力和教学技术的发展,使教育追求速度和效率有了必要和可能,然而导致教育“深度”的浅化,对智慧的追求表象化为对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学生在信息压力下难以“学而乐”。

终身学习观念的深入和远距离学习的实现增加了教育的“长度”和“广度”,教育对象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更为便捷和有效,但信息和知识并不一定启迪心灵和产生智慧,信息与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教育与启蒙有关,是对智慧的追求,是“爱”智慧;古代人文教育中,教育就是启迪人不断地去“爱”智慧,“追求”智慧,以智慧“照料人的心魄”,实现“心灵转向”。而事实是,信息价值的多元化取向,传播媒介的多元形态,各种观念及评论同时存在,使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承受着巨大的信息撷取,甄别,吸收的压力,信息频繁变化导致社会规范,社会榜样的变化无常,往往使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难以找到一个指导行为参照,以及缺少从信息进化到智慧的有效引导而在信息海洋中无所适从和难以“适意安居”,学习与智慧脱节,使“乐学”大大降低。

四、儒家教育思想观照下的教育技术人文反思与走向

鉴于上述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倾向,结合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有用养料,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教育技术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文关怀的信息化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提高师生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技术要服务于教育,必须提供主体进行实践活动过程的环境,在这种育人环境中,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条件建立自己的学习过程,实现既建构知识意义,又建构人自身的意义,既要有信息的撷取,更要引导学习者“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由信息向智慧升华。这要求我们站在人文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认识到教育技术是以适应人的特性而显示、发展和发挥其科技性,而不是让人去附属和适应科技,是服务于人自身的进步和塑造人自身的;并认识到技术有利教育的人文精神实现的进步意义,才能摆脱教育技术只是在技术手段的低层次徘徊的尴尬局面,并为技术的教育应用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动力。

2、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增强人文性渗透,在理性工具和价值工具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从而促进教育的纵深发展。

教育技术对教育效率的追求,使其势必对教育结果过度关注,要预防教育中因技术而导致教育对人的疏离,突现“本真的教育”,必须避免对目标和结果的过分关注,更多的关注教育过程本身,教育过程是人的成长的过程,是人性丰富,圆满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应该因技术介入而变得过分程序化和机械化,而要注重师生在“对话”过程中的彼此精神的相遇相融,师生人格的互染。这就从根本上强调情感陶冶和启发诱导,知识建构与体悟人生的方法,还原其在古典人文教育中的教育意义,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师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技术,技术为我们带来的教学效率是必需的,而是要在技术与非技术,规范与非规范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上升为哲学高度,就是我们应该发展科学人文主义观,在这种哲学观的指导下的教育技术应该是一种批判性话语激起教育活动本身所孕育的内在力量,而不应该堕落为纯粹的理智,技能,情感与筋肉的训练术。这样的教育技术才能起着进化现代教育,推动现代教育纵深发展的作用。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教学有效性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拓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帮手。高中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一门基础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但是由于高考压力,很多学校不够重视高中信息技术,只是教会学生如何应付会考,对于实质性的知识更是少之又少。尽管高中信息技术在某些学校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但是,其在学生未来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有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是打破尴尬、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力

众多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对于学好一门学科起到关键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越老师的教学技巧方法和教学魅力的影响。学习行为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而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能力的主观动因,也是第一动因。高中信息技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是一门学生参与度较高的学科。鉴于高中学习巨大的压力和学习负担,在高中信息技术并不作为高考考试科目的情况下,要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激发第一动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发现兴趣需要靠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这就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技术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乐趣以及体会信息技术在未来应用的广阔前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走进信息技术、钻研信息技术的热情,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拓展学生的四维空间。

二、注重课堂导入,合理安排课程进度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单靠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还不够,还需要教师以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让课堂充满乐趣又能教授知识点。尽管一堂高效率的课不是一个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但是也需要教师发挥组织课堂、推进教学计划的作用。教师课讲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提起兴趣,能否认真领会教材内容。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来说,要想提高其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在课前导入、课上安排和课后巩固方面都作出努力。

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一堂精彩课程的开端,也为探索知识打开了阀门。信息技术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直截了当地讲理论知识,要注重用鲜活的事例或生动的故事去引导学生。例如,在讲“图片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时,如果直接讲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技术原理,相信许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段视频、音频相结合的画面,那么学生的兴趣会立即被调动起来。另外,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后还要有合理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操,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信息技术、理解信息技术、会用信息技术。

三、理论结合实践,促进知识巩固提升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知识是告诉学生技术生成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渊源,而实践才是真正对理论的检验,也会在实践应用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最多适合他们发展的知识。信息技术本身就具有实操的特点,如果一味只学习理论而不进行实际操作,那么学到的理论知识就是死的,也不可能对此进行思考、加工和利用。当知识被束之高阁,没有了使用的空间,那么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还有何意义,提高课堂效率还从何说起?

鉴于高中信息技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并且尽可能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例如,在学习“文字及其处理技术”时,通过教师向学生讲述文字处理所需要的软件的特点、功能和操作程序后,学生不可能立即明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应用程序,更不会在头脑中形成形象的操作界面,这就需要教师在展示操作流程之后,让学生能够自主练习,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在操作中,学生也会因为课程中知识点遗漏或者遗忘而有所失误,这就需要教师在旁边进行及时指导、纠正,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是否有足够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基本的发展技能,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综合素质过关的优秀人才。尽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多情况下还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一定会愈来愈受到欢迎和重视。

参考文献: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二、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方向)建设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建设与教育技术前辈们的努力,伴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深化与改革、学位授权审核体系的改革与调整、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等动因,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数量与规模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的发展历程。

 

1993年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教育技术学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3]13号文件)[3],将“电化教育,’专业正式更名为“教育技术学”,归属于教育学科门类,并注明可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还是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第五批学位授权审核中,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我国第_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何克抗先生成为我国第_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之后的几年中,条件逐渐成熟的几所师范类高校相继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除此之外,200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博士学位授权审核体制改革,《关于委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展自行审核—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大学获得自行审核增列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_级学科点的权利,同时具备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非师范类高校建立的第_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但目前为止并未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

 

面对社会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生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学科授权体系改革的机遇,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期积淀,使得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数量与规模快速发展。浙江大学于2010年被批准设立博士点[5]。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了《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_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审核批准增列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4所院校具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点同时获得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除此之外,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的实际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8年10月《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尝试将学位授予权部分下放到省级学位委员会和省级政府,允许以立项建设方式审核批准增列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学科。其中,浙江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两所高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其教育学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13年这两所高校顺利完成了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验收,获批教育学_级学科博士点,教育技术学专业随之获得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迄今为止,我国共有27所高校获得了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根据各高校相应网站公布的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信息,北京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虽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但仍未有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的计划。所以,截至2015年,共有18所高校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

 

生。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数量的大幅增加,这与学科发展的前期铺垫、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前辈们的努力密不可分。

 

三、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方向)分析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以下从地域分布、高校类型与研究方向聚焦等方面分析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总体情况。

 

(_)地域分布

 

从27所教育技术学博士点高校所属地区来看,既有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又存在地域之间的数量不均衡性、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体现在,这些高校广泛分布于我国七大地理分区:华东地区(7所)、华北地区(7所)(注:内蒙古自治区横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由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所在地呼和浩特地处华北地区,故此处将内蒙古师范大学划归华北地区)、华中地区(4所)、西北地区(3所)、东北地区(3所)、西南地区(2所)、华南地区(1所),涉及全国4个直辖市和16个省、自治区。地域之间的数量不均衡性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体现在,华东地区与华北地区博士点数量较多,占总数的_半。华东地区的博士点分布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地,大多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域优势使得这些地区的高校易于汇聚人才资源、科研资源及充裕办学经费,学科建设与发展较为迅速。华北地区的博士点主要分布在北京与天津,其中北京市就有5所,数量也最多,原因可能是,北京市是我国政治与文化中心,各大重点高校云集于此地,地域优势再加上国家扶持、政策倾斜等多种因素,使得教育技术学科在北京高校中的发展较为迅速。而另一方面,中西部很多省份、自治区没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虽然说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建设、培育与发展不能搞平均主义,但也应在注重因势利导、培育重点的同时,兼顾分布协调、均衡发展,只有在全局规划的协调性上做好文章,才能真正有利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长远、科学发展。

 

(二)高校类型

 

目前,具有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机构都是局等院校。从局校层次上看,有“985工程”局校8所,“211工程”高校1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11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1所,省部共建高校5所,说明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点较高、实力较强,有较深厚的学科积淀。从高校类型来看,师范类高校多达19所,综合类高校7所,理工类高校1所。这说明师范类高校是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也已成为培养教育技术高端人才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综合类高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科研实力强劲,研究领域宽广,更利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交叉性与多元化发展。而师范类高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转型,正在由过去培养单一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师资的使命,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所以师范类高校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要注重其实践性、综合性等,将创新培养模式作为推动改革的着力点。

 

(三)研究方向聚焦

 

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代表了学科的研究取向、特色及发展趋势。有些研究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远程教育学”经过多年学术积累,凝聚了成熟的学术梯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些研究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电视”与“教育传播”、西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内蒙古师范大学“技术史与教育技术史”等,依托博士生导师的学术专长和培养单位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知名度,具有鲜明的优势与研究特色。

 

根据各高校招生网站公布的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信息,把相近研究方向进行归类分析,其中有8所院校设置了“计算机教育应用”方向,占总数的12.3%;其次是“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方向,占10.8%;“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占9.2%;“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占7.7%;“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各占3.1%。还有一些方向,如“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研究”,“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教育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媒体设计与开发”,“学习分析技术”以及“知识服务与管理”等,名称上依旧沿袭教育技术学常规研究方向。还出现了一些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而设置的研究方向,比如“新媒体阅读、知识交流”,“新媒体技术与艺术应用研究”,“新媒体与教育”,“教育云与数字校园”以及“云计算与教育公共服务”等。总体来讲,各高校研究方向设置较为分散,重合率相对较低,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近年来,有些研究方向也比较注意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与新的博士生导师,以形成新的学术梯队与研究方向,从而有效避免了稳定研究方向“飘移”现象。所谓“飘移”现象是指由于老一代学科带头人退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同时肩负繁重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后备学术梯队不稳定或未培育起来等因素,致使学科建设停滞不前而导致的学术滑坡。学术梯队建设与培育是实施研究方向的保障,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研究方向建设必须依据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高水平和优势特色,形成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将教育服务模式创新作为研究和培养的新重点,以助力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

 

四、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

 

从系统论视角看,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是由诸多环节、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系统,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从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培养考核三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指通过培养活动使作为培养对象的博士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包含着特定的价值目的和价值判断,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博士”这一问题,是整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博士学位要求培养对象“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定位基本上都是学术型博士,强调了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突出了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这与美国教育技术学学术型博士层次培养定位较一致,如教育技术老牌名木父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层次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教学技术领域的研究者,通过基础研究发现新知识和通过应用研究解答特定的实际问题,博士一般在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在和教育技术相关的私人部门、公共研究部门、开发中心担任研究者气但美国有的高校,比如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分为偏学术研究与偏职业研究两个方向,虽然这两个方向都是研究导向,但偏学术研究主要针对研究性大学或高校,偏职业研究主要针对政府、K-12教育、工商业、非营利组织、军队对教育技术博士生的需求,在课程安排上也更注重项目经验、团队工作、管理及领导能力的训练。美国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目标是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双重性质,这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二)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是根据培养目标及要求,针对培养对象所采取的基本教育方法或教育形式。培养方式回答了“怎样培养”的问题,一般包括招生与录取、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等诸多要素。培养方式是否科学,关键在于各构成要素之间是否优化组合。招生与录取是培养工作的起点,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社会大环境的中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课程设置、科学研究是主要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则贯穿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始终。

 

1.招生与录取

 

在博士生培养中,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是重要的起始环节,招生质量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招生有直接攻博、提前攻博、硕博连读和公开招考多种形式。公开招考_般实行各校自主命题、自主划线、自主录取,大多采取初试(笔试)+复试(面试)的“考试入学制”,对于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生力军进入博士队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考试入学制”可能带来诸如导师自主权缺失等问题,难以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人才。为了弥补功能短板,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试行“申请一审核”制,以对申请材料的审查代替初试,通过学校自主组织的综合考核来考查申请者的培养潜力与学术创新能力。“申请一审核制”有利于申请者和导师之间的双向了解,能够使导师更好地了解申请者的全面素质,从而遴选出最适合培养的申请者。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从2013年在公开招考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时开始试行“申请一审核制”选拔博士生制度,即申请者提交申请,然后经过初审和面试两个环节择优录取,给其他高校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申请一审核制”创新了博士生招考理念,将选拔的重点落在了对申请人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批判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赋予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招生选拔中更大的自主权。因此,提升博士生招生制度本身的科学性,渐进地将“申请一审核制”引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招生选拔中,逐步由目前“考试入学制”和“申请一审核制”并存的双轨制走向单轨的“申请一审核制”是必然趋势。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与教学是实现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加深专业知识掌握,提高科研能力,使博士生掌握较宽广、系统、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课程设置普遍实施学分制,大多规定博士生修读学分在20学分左右,由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学位专业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政治理论课与外语类课程,由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统_设置,选修课是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加强研究方向的深度而开设的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参加学术活动、作学术报告等。

 

但从目前各高校设置课程科目和实施方式来看,仍然存在_些问题,诸如课程设置缺乏层级性,课程名称、内容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要求等与本科、硕士研究生差别不大,未能突出学术性。从课程体系的编制来看,存在随意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仅考虑博士生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因人设课。笔者以为,由于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旨趣各异,博士生课程应当是“自助餐”式的,体现个性化,内容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协调统_,学习应重在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质量,围绕学位论文、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

 

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与中心环节。_般高校都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国内外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与协作,提高博士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能力。英国学者E.M.Phillips认为,博士生培养过程就是使学生“在研究领域里,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研究者的过程”[12]。大多数高校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都有的要求。除此以外,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评判与衡量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水平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创造性、批判性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应体现在学科研究方向上的前沿性、独创性和系统性。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标准、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以及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

 

4.导师指导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大多数实行导师制,博士生导师作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链条中最关键的节点。博士生导师受到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的研究与能力、学校研究条件及经费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对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式也因人而异。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导师对博士生指导与培养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对处于学科前沿、以研讨精深学术为主的博士生培养来说,这个互动过程更为明显,意义更重大,更多表现出教学相长的特点。在美国的大学,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是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的。其_,组合式、套餐式指导制度。博士生入学以后,建立一个以导师为主,另外至少三名教师组成的指导小组,按照培养方案,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专业咨询、讨论和指导,共同负责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进行监督和把关,为博士生的研究提供了_个求教、切磋学术的正式专家网络,使博士生增加了研究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开始采取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其二,导师指导培训制度。虽然“有些导师天生就具有教导的能力和兴趣,但是他们很少发展自己的教导技能以更好地促进这种能力和兴趣”P3。导师指导方法的培训得到美国许多大学的认同,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培养考核

 

培养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评价考核的调节与反馈,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进而保障并提高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考核的范围涉及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课程考核主要针对第一学年的学位课程进行考核,在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展开,大多以读书报告、论文、项目开发等方式进行。中期考核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管理与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培养单位对其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业务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对不宜继续培养者终止其学业,以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博士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开始博士论文的选题;确定选题后,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需要提交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科研过程中,需要提交学位论文中期报告,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中期检查或根据需要组织研讨;通过学位论文评阅,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博士生,导师组织博士生论文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即可匿名送审(俗称盲审,是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盲审通过之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即培养考核的最后环节。答辩内容涉及论文存在的问题、疑点和与论文相关领域的知识,由学位委员会投票决定学位论文是否通过。总之,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方可授予博士学位。

 

五、讨论与思考

 

笔者试图通过剖析我国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找到发展壮大教育技术学科、扩充学科生存空间的途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从这个角度求解“南国农之问”,结合前文的分析有以下讨论与思考。

 

(—)加强整体规划,做好博士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近年来已渐进地从外延式发展进入到内涵式发展的阶段,正努力实现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从量的扩充到质的提升,这就需要按照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总体要求,科学地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相互关系,在学科布局和结构优化方面加强整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区域内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联合培养,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彼此之间加强合作交流,聚合区域内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共同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设置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方向,开阔学科视野的同时,扩充学科的生存空间。

 

(二)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新框架

 

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教育为教育技术学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点较低、历程较短,尤其是近年来博士点数量快速增加,发展步伐过快,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张,而相应的培养支撑条件尚未完全到位,博士研究生的质量问题随之凸显。研究生培养支撑条件是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种相关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综合。各高校应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确定博士生适度发展规模,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指导,从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完善严格的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系统,构建科学的博士生培养质量监督与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在教育信息化事业红火的今天,亟待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同时作为培养目标,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其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双重性质,并将应用性作为研究和培养的新重点,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信息化事业。

 

(三)调整培养定位,适应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需要理论研究型与实践应用型两大类人才,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高于理论研究型人才。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注重学术型博士即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存在着学术型博士理论基础不深厚、创新潜力不足的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培养以知识创新、科学研究为目标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同时更需要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教育信息化实践需求、具有_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及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保持学术型博士规模的同时,尝试招收一些实践应用型博士,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多元化。是否效仿美国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分为偏学术研究与偏职业研究两个方向,这也是未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充分论证的问题。

 

(四)鼓励产学研合作,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179-02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逐渐与课程教学整合,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高校电信类电子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强大的知识理论体系。本课程理论教学特点是:①教学难度大。模拟电子技术课是电子技术课群中难度最大的课程,被戏称为“魔电”。②学时少、内容多、课堂信息大。因此教学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主导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与此同时,必须合理选用教学媒体才能解决课堂信息大的问题,单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是无法完成的。③电路复杂、电路图多。单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效率太低并且太差,无法完成教学目标。④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使得电子技术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

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究。

一 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模式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完整而又强大的知识体系,为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必须将信息技术有效地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行整合。根据整合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将整合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分为三种: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学生主讲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

1.学生主讲教学模式。

这样的好处是不在课堂上自学、合作,提前在课余课前进行,不占用课堂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更为重要是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气氛热烈,又锻炼了学生自学合作的能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保证学生自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采取的措施是将学生的课件和课堂主讲按质量评分并以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成绩;二是要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小的教学内容。

2.教师主导教学模式。

但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主讲课,要对各种教学资源、要素、环节等精心设计,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①在教师的主导和调控下,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②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该环境能支持实现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③培养学生工程化思维和工程应用能力,要将这一目标有意适得落实到每一堂课。④注意教书育人和素质教育,落实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⑤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这种模式的好处主要有:①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研究与实验表明,在教学中应用多种媒体组合能真正实现视听的完美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②改进信息的呈现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即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深化理解、灵活虚用、培养创新能力。运用这种方式要注意两点:①要认真指导、修改、评阅学生上交的论文。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论文质量评分并以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成绩。

由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时少、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整合中,教师主导教学的课堂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而学生主讲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是其有效的、必要的补充,而且每种教学形式,都少不了双主的相辅相成、相互联系。

二 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整合后的评价体系

教学成效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了:作业、课程小论文、课堂主讲及课件、期末考试。传统课堂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才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对于信息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方式,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也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三 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效果

为了研究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效果,笔者选取了本系09级电子信息工程本科1、2班作为对照班,其中1班采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双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班采用黑板加粉笔为主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采用的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成绩指标。课程成绩=平时成绩×30%(作业占10%、课程小论文占10%、课堂主讲和课件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期末理论考试卷面成绩)×70%。

为了研究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效果,笔者分别从两个班级的课程成绩分布以及两个班级的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做了数学统计,并将统计结果采用表1、表2清楚、直观地表达出来。

从可以表1、表2看出: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教学后,学生的课程成绩明显提高了,而且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都显著上升了。

四 结论

1.优势:

采用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整合后,对学生的优势表现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索养;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进行“协作”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技巧。

2.问题:

采用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整合”的前提;建立恰当的评价体系是“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建设和应用是搞好“整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潘春月,颜晓河.“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01)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深层次课程整合;合作教学模式

2000年教育部提出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2001年教育部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一系列举措让广大教师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去,近几年一些先进地区进入整合的深层次阶段后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这更让人坚信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占我国基础教育大半壁江山的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整合大多还在浅层次阶段徘徊。怎样才能突破瓶颈探索一种在农村中小学中切实可行的深层次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成效大幅度提升,是本文提出合作教学的初衷。

一、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仅有的网络设备和机房使用不够合理(只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和日常办公);其次教育信息资源匮乏,学校教学资源库无专人建设(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且忙于信息技术教学和硬件维护);最后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落后,计算机应用水平低,教师培训落不到实处。

合作教学模式以语文为实验科目,在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不增加教师课时的前提下,以先进的课程整合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以语文学习为中心编排课时、整合内容,两科教师以合作的方式建立资源库,利用现有的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帮助指导学生在此环境下完成语文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这种模式不仅能解决设备、资源、技术的问题,又能减轻教师负担,使其有目的性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合作模式确是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快速进行深层次整合、提升教学质量的可行之路。

二、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合作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合作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次整合理论为指导

深层次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三、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目标与内涵

合作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帮助语文教师与学生迅速提高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让信息技术教师以合作方式参与到语文课程整合的实施中,将两科课时和内容重新安排与整合,将传统语文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转变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师生评价总结、知识创新化展示四个环节的一种教学模式。

四、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1.教师共同备课,确定目标,准备资源

在备课中两科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分析适合什么方式学,需要什么支持),分析学生的综合情况(语文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建立网络资料平台(将相关的资料和其他网络资源梳理重组,便于学生探索)。

2.教师启发指导、组织参与;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教师创设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在学生被激起兴趣后,呈现由教学内容转化的若干启发性问题,介绍需要的工具、技术和资源,让学生以兴趣为起点,问题为指导,网络资料平台为辅助,自主探究并形成成果(成果不拘形式可以是文本、演示文档等),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将学习资源和成果共享展示,并通过网络平台以讨论的形式展开协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当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成果。

此环节在网络教室完成,由信息技术教师负责,情境与问题则由语文教师事先提供。学生在此环节完成了知识的一般学习,积累了足够的感性认识,进行了充分的语言交流,便于语文教师开展更深入的教学。

3.师生同评总结,深化认识;教师引导拓展,学生巩固提高

语文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成果展示,让学生简明扼要的阐述,教师和同学可对其进行提问,并给出各自评价。教师将自己的课件进行展示对比,同时也能梳理所学知识,通过这个过程,促进学生反思,找出不足。随后鼓励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尝试总结,在学生结论的基础上对本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概括与总结。最后出示拓展迁移的问题并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此环节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由语文教师负责,教师的评价要全面,总结要到位,拓展形式应多样化。重点是在整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说,指导学生会说。

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研究,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更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我们的试验还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期待老师们的参与和指导。在学科整合这个舞台上,我们要学习的太多太多。

注: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类别:重点名称: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批准号:[2010]-JKGHBZ-0684”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5)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发展前景 探讨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时代的教育将是全新的教育。目前,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科从无到有,已经建立了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教育技术学科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教育技术学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被人所认识,教育技术学的科学研究也空前活跃,我们要找准学科的位置,明确努力的方向。

一、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定位的理解

根据美国的1994年定义,我国学者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当中,对教育技术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教育技术由教育技术学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两个部分组成,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范畴,研究内容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与传播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属于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目前,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教育技术学是从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子学科,它既是研究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领域,又是培养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专业名称,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确定培养专门人才的规格,我们的认识都不能停留在教育技术的经验层次上。教育技术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方向和独立于其他教育学科的新的方向,这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保证,恰当的教育技术学的定位,是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教育技术的规律,发挥教育技术在未来教育中强势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前景

结合对教育技术定义和定位的分析理解,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的回溯,我认为今后的教育技术学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向。

1.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转变

教育技术的1994年定义已经明确指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对象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表明教育技术在新定义上更加强调了“学”的技术。

由于以“教”与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都有缺点,以“教”为主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置,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师灌输的对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前人知识的载体,缺乏创造能力,从而使整个社会缺乏进步的动力;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容易使学生信马由缰,容易偏离教学目标。我国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在充分总结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导――主体”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学生的主导、主体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水平的不同,而逐渐变化的。

从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注重“教”的技术向注重“学”的技术再到“主导――主体”教学方式的演化始终是领域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认为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不应过分强调“学”或“教”,而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处理教师、学生的地位,使之平衡发展。

2.教育技术学的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

教育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作为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系统理论等。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各种学习理论虽然各执一端,但在教育技术领域内走向了融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而各尽其力。第三,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研究和实践主体的多元化,协作将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特色。

3.从学校教育向个别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方向发展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发展空间,使个别化学习成为了可能。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为终身学习提供了要求和舞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的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学会生存》中就已经提出了发展终身教育的思想,并且指出终身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过程”。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研究报告中更是明确强调,“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教育技术研究多注重于学校教育应用;而今天,终身教育思想和行动已经波及全球。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把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与个人化的利用和广泛的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发展面向终身学习的开放型教育技术不仅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思维取向,而且也已经具备了广泛的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

4.综合国力的增强对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促进,及教育技术学为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而对民族性格的培养和引导

目前,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中国从经济、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会促进中国政府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教育技术学者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来发展完善教育技术学,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完善增砖添瓦,为技术在教育技术领域的运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在中国经济为成为世界第一的最后冲刺阶段,国内外却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认为中国已是事实上的超级大国,但世界其它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很不适应,从而用各种办法阻挠中国的发展。在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人仍保持着一贯的谦虚谨慎、勤劳务实的民族感,还是因为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外的一些阻挠而产生的骄傲自大和具有攻击性的民族性格,将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并真正确立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关键因素。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者应该利用大众媒体对国民进行大面积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而如何正确培养和引导中国的民族性格朝正确方向发展,将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有专家预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正在急剧增加”。该专业前景广阔,它将以专业新、课程新、技术新的优势,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为促进我国的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杨九民.教学系统设计原理[M].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

[4]张祖忻.用教育技术引领教育改革――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二)[J].现代教育技术,2007,(07).

[5]黄荣怀.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J].中国计算机报,2001,(9).

教导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一、职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根据以技能培训为主的特点和不同行业、专业(工种)的实际情况,技工学校要在加强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逐步建立一支既能指导技术操作又能讲授专业(工艺)理论,专业技术课与生产实习课一体化的新型师资队伍;企业培训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要逐步建立一支适应岗位技术(业务)培训需要的既懂专业又懂管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五年内,全国各类技工学校,要按劳人培〔1986〕9号文《技工学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标准暂行规定》配齐专职教师;文化、技术理论基础课教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应达到45%以上,讲师应达到40%以上,高级讲师应达到10%左右,技术理论基础课教师应争取掌握某一工种的操作技能;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实际操作技能必须具备中级工(五级工)以上水平,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应达到25%以上,一级以上实习指导教师应达到20%以上,企业培训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要在稳定、提高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充实专业技术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各地区、各部门要统筹安排,制定出本地区、本部门培养师资的规划。

二、加强后备师资的培养

1.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单独办或联合办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科学校、进修院校或培训中心,也可以委托普通高等院校开办师资班,培养职业技术后备师资。

2.各地区、各部门可以从高级技工或技师培训班、技工学校优秀毕业生中选择一部分人,经过教育理论、生产实习教学法以及有关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后,充实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3.各地区、各部门每年可以从普通师范院校及理工科院校选择毕业生或从有关单位调剂一部分专业对口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队伍。

4.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既能讲授专业(工艺)理论课又能指导生产实习操作的一体化的新型教师。为此,应加快教学改革,尽快总结出一套培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文件、办法和教学工作经验,争取办成全国职业技术师资培训和进修工作的中心。

三、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在职教师

1.各地区、各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技工教师进修院校、企业职工大学、业余大学和普通高等院校,办好师资班;根据劳培字〔1988〕2号文《关于试行〈职业技术培训教师专业证书〉制度的实施意见》,举办《职业技术培训教师专业证书》教学班,也可以举办教育理论及企业管理知识培训班和外语强化班等,培训在职教师。

2.各类高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有条件的技工学校以及企业培训中心,可以通过高级技工培训班,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本工种高级工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3.各级技工培训教研室、技工学校、企业培训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观摩教学和新技术、新工艺、先进教学法的讲座,广泛交流教学经验,并采取互教互学、以老带新等方式,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能力,适应教学需要。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有关政策

1.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政治上关心教师进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开展优秀教师的表彰宣传活动,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积极地在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同时,每年要为教师办几件好事和实事。组织安排好教师休假疗养等活动。

2.各地区、各部门应认真做好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注意总结经验,逐步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企业培训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 可参照《技工学校教师试行条例》,做好专职教师的职务聘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