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

导学设计论文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导游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导游词有什么特点?学生写导游词应该写到怎样的程度?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后,终于在《大学语文》中找到了比较全面科学的介绍———《导游词及导游词创作》。书中对导游词是这样定义的:“导游词是导游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吸引和招徕游客的重要手段。”文中对“导游词”的创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语言诙谐、幽默和具有诗歌音乐美,灵活运用各种修辞和表达方法”等。这是大学语文的要求,小学语文又该如何处理?基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习作水平,反复研究之后,确定指导习作时应该紧紧抓住导游词“讲究口语化,注重互动交流”的特点。另外,四年级上册还处在习作的起步阶段,因此,本次习作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写一段导游词。

二、探寻最佳路径

(一)前置学习做准备

前置性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差异,有利于教师基于学生的真实起点组织教学。“写导游词”的教学,如果仅仅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参观游览的某个景点来进行习作,要想取得教学的成功是相当困难的。如果由教师提供某些景点的风光介绍或故事传说展开教学,学生面对的是他未必熟悉或未必感兴趣的内容,想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也是困难的。同时,这样做法跟当下倡导的“生本课堂”的理念也是相悖的。因此,根据《写导游词》这一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桂林学生的学情编制了《桂林景点资料收集单》,让学生提前一天完成。课始,呈现学生推荐景点的统计,让学生感受到那一个个景点是他们真诚用心推荐的,一个个数字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结晶。这既是对前置性学习的回应,又是对课堂学习的驱动。习作前,展示优秀的资料收集单,并对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梳理,分类罗列给予表扬,这样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习作兴趣。习作时,有了这一“前置性学习单”的支撑,大大降低了写导游词的难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寻方法

通览教师的习作课,往往会从“习作提示”入手,通过引导学生对“习作提示”的阅读、讨论、分析,明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然后,教师再根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作前指导。这样的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的学习。如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作用,从“教而学”走向“学而教”呢?在“写导游词”的教学中,又该从怎样的途径让学生明晰习作的内容,掌握导游词的习作特点呢?首先,制作了一段介绍“赵州桥”的导游讲解视频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对导游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出示课文《赵州桥》相应片段,架构起习作与阅读的链接;最后,同时呈现赵州桥课文片段与导游词,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①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②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让学生小组探究。学生经过对比探究,不仅明白了导游词的习作内容,而且了解到导游词最大的特点是导游与游客的互动交流,更重要的是发现导游与游客交流的方式有欢迎、指示、提醒等,发现导游在介绍时经常会用自问自答的方法引起游客的注意,引导游客参观游览。这样的教学,学生通过与同伴一起探究、讨论,对有关导游词的知识了解逐步深入,对导游词的表达特点逐步明确,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个别学生回答的策略,使得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对提升全体学生的能力有比较好的效果。

(三)分层习作自主选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应该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课堂。那对四年级的学生“写导游词”应该提出怎样的要求比较合适?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兴趣点也不尽相同。于是,在反复研究之后,设计了分层习作的要求:“请选择一项内容写导游词:①把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写成导游词,可介绍景点风光或景点的故事、传说等;②把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写成导游词,既介绍景点风光又介绍有关景点的故事、传说等。”这样的要求,通过一个“或”字与一个“和”字,使得学生在习作的内容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加以选择,在习作的难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加以选择,摒弃以往星级分层的做法,将分层的形式淡化、弱化,充分观照学生的心理感受。

三、融通指导评改课

在习作教学中,有“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讲评课”之分,两种不同的课型一般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呈现。“写导游词”的教学,根据中年级习作的要求和习作内容的特殊性以及前置性学习的支撑,设计了评改与指导的融通。具体分三个步骤来实施。

(一)借助清单自评自改

在习作教学中,哪怕在习作前学生已经非常明确习作的要求,在习作时有些要点也会被他们忽视甚至忘却。因此,我们在学生的习作单下面设计了一份“评价清单”。对照清单修正自己的习作。初稿完成后,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导游词,对照清单在自评一栏里打打钩。这样一次自评,使学生在评价自己的习作时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据,避免了孩子无从着手的尴尬,也改变了以往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仅仅改几个错别字和标点的状况。“习作评价清单”对孩子们深入地把握导游词的基本特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帮助,同时也为孩子们自主独立地评改习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习作评价清单”在自我层面上融通了评改和指导。

(二)互读习作提出建议

在试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完成200字左右的导游词,大部分的孩子大约需要12分钟,少数孩子只要8分钟左右,而有些孩子需要15分钟以上。如何让先行完成的孩子继续提高,而不是无谓的等待,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自评完成后,让他们寻找学习伙伴交换评改,读一读对方的导游词,在“评价清单”互评一栏里给对方打打钩,并且提出修改建议。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看到他人的缺点,另一方面也能够学习他人的优点。这是一个互相评改、互相指导的过程,在同伴层面上融通了评改与指导。

(三)指名展示二度指导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变“先讲后练,以讲为主;先教后学,以教为主”为“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从而把由教师灌输的讲读过程,变为生动的学生自学的阅读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下面介绍几种经过反复实验而确立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中的某个重点段落,然后集体讨论,教师相机指导深化,以“主”带“次”,理解全篇。

如:《小音乐家扬科》的自学可以这样安排:

1.从解题入手,抓住重点。出示思考题:从课题《小音乐家扬科》中,你觉得课文应写些什么?扬科成了音乐家吗?

2.编列提纲,理清层次。自学课文,思考:扬科喜爱音乐,课文写了哪些事?除了写扬科喜爱音乐,课文开头还交代了什么?扬科的结局又怎样?从而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

3.出示习题,指导练习。围绕下列问题,准备自学讲析课文重点:(1)扬科是怎样欣赏大自然中的“音乐”的?(2)扬科怎样陶醉在旅店的音乐声中的?扬科爱小提琴,设想他是怎样想的?(3)扬科看见地主食具间的小提琴,又是怎样想的?“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在讲述第三点时,可结合观察课文的插图,想象描述当时环境和扬科的心理活动。

4.自学课文,尝试讲析。学生先按自学要求,自学课文。第二步分小组讨论,排疑解难,互相补充,准备作尝试性讲解分析。第三步学生尝试讲解分析课文重点,注意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评析时,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拓宽,落实训练。

二、抓住思路,理解课文对思路较明显的课文,通过抓住文章思路的方法,去分析理解课文。

如《桂林山水》一课,有经验的老师是这样安排的:

1.审题,预测思路。出题后先提出桂林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让学生思考:(1)看了题目,你认为文章是写什么的?重点应该写什么?(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以设置悬念。

2.感知课文,理清思路。通过以下“练读”,理清文章脉络:(1)哪几段分别写桂林的山和水?(2)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3)在段落结构上,本文有什么特点?给课文列思路图。

3.阅读分析,理解思路。教师激情朗读,学生自读体会。指名列思路图,全班评析。在评议中,渗入必要的词句和读写训练,并组织质疑。

三、抓住中心,理解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中心词或中心句。然后以此作为自学题统摄全篇,读懂课文。

如《草船借箭》一课的自学题可以这样设计:

1.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思考“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

2.找出中心词,统摄全篇。明确“草船借箭”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直接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心词语:“神机妙算”,并理解什么叫“神机妙算”?

3.细读课文,抓住主线。思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自学“借箭”一段时可启发学生找出描写第三天四更时的景色和诸葛亮与鲁肃的问答,借箭的巧妙调度等情节的重点词语。如“大雾漫天”“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笑着说”“……只管……就……”等,还可简单地勾划出受箭时船头船尾的方向变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堂讲解,集体评议。

4.反复诵读,深挖开拓。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诸葛亮成竹在胸、足智多谋的气度和周瑜妒贤忌能、心胸狭窄的性格。

四、抓住提纲,理解课文要求学生列出课文的详细提纲,并以此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可在学生讨论评议时相机诱导。

如《蟋蟀的住宅》一课的自学题可以这样安排:

1.联系已有知识初读课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蟋蟀的知识,了解蟋蟀的特点。尝试讲述对蟋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2.细读课文,编拟提纲。先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提纲,后再根据分段,写出段意,然后集体交流讨论,充分评议、修改。教师从中点拨。吸收反馈信息,作针对性的重点讲解。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文教学法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主动者参加课程实施过程。完成引导文,学生需要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脑力技巧,也需要决断、合作、协调等动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完成引导文时,学生将在制作计划、收集信息、判断正误、评估成果的主动行为中得到综合能力的集中运用,并会在适应之后,自觉转换成为今后的工作方式和流程。通过运用引导文教学法,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有目的地设定一些引导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问题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不仅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总结能力、协作能力等,以适应社会需求。

二、引导文教学法在茶类标志设计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标志设计实训课程一般在平面设计理论基础课程和设计软件基础课程完成后开设,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但中职学生在理论课中学习自觉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思维和眼界受到生活环境的局限,以致理论基础掌握得不扎实、不稳固,设计思维难以拓展。因此,在实训课中,运用引导文教学法,不仅能让学生尽可能主动地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高质量地完成标志设计的实训任务。在茶类标志设计实训教学中如何运用引导文教学法进行教学?现以茶类标志设计一课的教学为例。

1.课前准备

第一,准备资料。(1)学生准备学习材料:A4白纸、A3白卡纸、铅笔、马克笔、橡皮、燕尾夹,用以完成小组设计项目。(2)教师准备材料:画架画板4~6套,用以展示最终作品。(3)教师准备茶文化视频,介绍茶文化、带入教学主题。(4)教师准备引导文,引导实训过程。第二,进行分组。引导文教学法是运用在以个体或小组工作完成引导文中的问题,进而实施教学计划的课程,通常以小组作为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我将40人的教学班分成8组,每组5人,其中组长1人,策划1人,手绘1人,资料搜集2人。为便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师应在课前培训组长了解引导文的阅读和完成方法。第三,明确任务。在完成课前导入和引导文的填写之后,学生应该明确本课的任务,根据引导文的引导,学生将有条不紊地实施茶类标志的设计项目。教师在此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引导文填写、鼓励学生、提示要点,让学生能基于引导文上的问题思考分析本组的项目。第四,工作步骤。在设计公司实施设计项目的工作流程中,设计团队在接受任务前会对项目的同类作品和项目本身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借鉴这一工作方式,学生在进行本课的学习前,首先要对中国茶文化和目前商业环境中的同类标志有一个较全面地认识,本任务由组内的资料搜集员完成。在选择了设计对象之后,担任策划的学生则开始填写引导文,组员完成品名设定、品牌定位、元素取舍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若干个草稿。最后,确定正稿,由负责手绘的学生完成上色彩稿,并由组长进行展示和设计解说。

2.教学过程

在引导文教学的实施中,各小组围绕着引导文中的问题,遵循工作步骤自主地完成项目实施。在设计引导文时,我不单只设计了向学生提问的资料性问题,还设计了让学生观察判断的图像问题,这样学生对于设计方法会有更直观地认识。如,《中国茶类标志的设计》引导文:(1)中国茶类主要有哪些?(2)从这些茶的种类中,我们可以提取出哪些颜色可以用于设计?(3)中国茶文化,常常与哪些文化相联系?(4)通过与这些文化联系,我们可以提取哪些元素用于茶类的标志设计?(5)在你心目中,优秀中国茶类设计标志有哪些?(请画出草图)(6)以下是一些方案未能通过的标志设计作品,请观察后判断它们失败的原因。(7)根据以上失败的标志设计案例来看,应该如何才能得到一枚成功的标志?(8)请列出你在标志设计中计划使用的元素和颜色并简述原因。本课的引导文设置的问题比较直观,学生通过完成问题2和问题3可以提取出有效的可用元素,如莲花、云、佛等。而引导文中最有效的是图形问题,在问题6中,我提供4枚茶类标志的失败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并表述标志设计失败的原因,如在“茶宴”这个案例中,学生会发现麦穗元素出现在茶类标志中是不合理的;而“云佛”中,同一个元素出现多次,并生硬地组合起来,缺失了图形美感,也是不合理的设计。通过完成此类问题,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掌握茶类标志中可以出现的元素,也有效避免了出现失败的设计作品。

三、教学反思

引导文中的问题对设计成果的影响和学生的思考方向具有指导作用,但学生也有可能忽略一些关键的内容,教师应将重点问题强调出来,让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教师在巡堂时应注意并升华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认可。在运用引导文教学法完成茶类标志设计的教学实训课程后,我进行了反思和归纳,所得如下:

1.利用引导文问题引领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引导文问题设置内容丰富,既有背景知识问题,又有与学生完成项目相关的指导性、总结性问题,还有具象的图形问题,问题设置能贯穿学生完成标志设计的过程始终。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氛围活跃

根据标志设计项目工作流程的实际需要进行分工,分解任务,具体到每个学生,使学生人人有任务,组内组间交流频繁,课堂气氛活跃。

3.突出学生主体,师生共同进步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工业设计竞赛往往具有各自的行业特色和组织特点,知名竞赛具有各自倾向性。国际三大知名赛事,美国《商业周刊》工业设计奖(IDEA)、德国工业论坛产品设计奖(IF)、德国红点设计奖(Reddot),这三项赛事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征集作品,拥有含跨国企业、知名设计师、学生在内的广泛参与群体,作品质量专业且成熟。国内工业设计竞赛,相对发展较晚,但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标杆性赛事。如中国设计红星奖(Redstar),评委评审公平、公正和不受外界干扰,评审现场不对外开放,评委对产品进行试用和评估,以评委的独立判断为评审的最终结果。评委来自多个国家,包括资深设计师、院校教授、媒体和经济界人士,均在本领域有出色的表现并同意遵守评审的荣誉准则,代表着奖项的高水平。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Lotusprize),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大学等单位承办。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创新湖南”的国际合作平台,设计、转化、分享工业成果的平台,发现、培养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平台,吸引了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广泛参与。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Cuidc)是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公益性工业设计创意实践活动,旨在深入推进高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全社会展示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与时俱进的面貌,搭建高校工业设计教育成果与经验的交流平台,为中国制造业、创意产业寻找设计新力量提供最佳途径和机会。

2竞赛评价标准

创新性。产品是否体现了设计与科技、人文的结合,产品中是否应用高新技术成果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有效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概念独特新颖、能提供新的问题解决方案;能引领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及服务设计发展趋势。实用性。在经济社会、百姓生活中是否具有独特功能,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产生了积极效果,产品性能是否优于同类产品,人机交互是否简便易于操作、使用和维护,产品是否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把企业应用作为根本性的评审标准,能够为企业转化应用、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制造。经济性。产品是否通过设计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自身性价比;产品是否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符合当代技术发展趋势,综合高效利用社会和环境资源,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高性价比的设计与商业模式创新。在材料应用、加工工艺等方面表现突出,是否做到通用性强、质量优异、做工精良。环保性。产品是否应用了清洁能源、环保材料,在设计、生产、选材、制造、使用等环节是否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是否耐用,零部件是否可拆卸便于循环再利用;绿色、低碳、节能、新能源;考虑生态兼容性、对社会及环境的洞察力、思考力和责任,适应于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美观性。产品外观和造型在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是否体现出独特的设计理念,其外观品质如何,是否具有视觉吸引力。

3竞赛关键词结构

产品是工业设计目标载体,各竞赛的评价标准是以产品的最终形态来衡量,所以竞赛中产品类别的选择至关重要。为了给予参赛者更多的发挥空间,国内外赛事一般不限定狭义的产品范围,因此把握核心产品设计成为竞赛的关键。参赛者一般只针对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感性设计,往往优秀的产品设计并未获奖。所以,采用分析方法缩小产品的范围对竞赛至关重要,可对竞赛的关键词进行结构,从而获得准确的产品方向。如首届湖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主题之一:创新湖南,围绕湖南“新型工业化”战略,以工程机械、交通工具、电工电器、文化旅游、绿色环保等有湖南特色的制造业为主要内容的创新产品设计。第一层竞赛关键词为“新型工业化”,代表设计概念,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第二层竞赛关键词“工程机械与交通工具”,代表所属企业的关键产品,通过调研可知,湖南省三一集团、中联集团、山河智能、湘电集团、娄底大丰和电动车、乖乖兔电动车等均属此类范围,但重点是大型企业的典型产品;第二层竞赛关键词“电工电器”,代表所属企业的关键产品,通过调研可知,湖南省深思电工、迅达集团、碧波尔热水器等均属此类范围。

4竞赛指导过程

4.1进度把控

国内外设计竞赛周期、时间节点与学校教学时间很难完全重合,所以在指导时间进度上需要灵活安排。可以基于以下过程进行适当调整。第一时间段:1)大赛主题解读与竞赛关键词结构,获得典型产业、产品。2)大赛主题知识学习,由于学生实践知识与实践操作较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产品进行调研与分析,了解产品技术、结构、材料和创新点等,一方面可以获得详细的产品知识,其次可以形成知识累积效果。3)国内外相关赛事获奖作品解读,工业设计竞赛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较快,也是企事业激励创新与发展的良好平台,所以往往会出现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同时举办多个竞赛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要对其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特别是对已举办过的竞赛获奖作品进行分析。4)手绘与电脑效果图制作能力再提高和认识的教学,竞赛作品质量要求远高于教学中作业的要求,需要在竞赛过程中对竞赛所需知识、技能、手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与强化。5)参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寻找创新点。第二时间段,设计构思和创作,集中构思连续设计,设计讲评和作品完善。第三时间段,效果图制作、后期处理和版面设计。

4.2指导过程与方法

第一阶段:提案(提出问题、概念、新想法、新思路),这一过程对大赛主题进行思考,采用头脑风暴或发散思维等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此阶段只提优点以及可行性,不否定方案,最大限度展开想象力。第二阶段:完善与提炼,从产品系统设计的角度,对每个想法从功能、结构、原理等进行总结,使方案在产品属性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三阶段:提案优选,对一些方案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方案的缺点,淘汰不合适的方案。第四阶段:草图构思,对优选的方案进行完善,从草图构思设计开始,建议先对相关产品进行了解,可以临摹一些相关设计,提取设计元素,探索造型趋势。第五阶段:草图优化,完成方案的造型、结构形式、比例感、体量感、运动机构或原理设计,使方案更加完整。

4.3竞赛指导思维

工业设计竞赛思维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基于产品改良设计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产品功能因素改良,包含基本功能、辅助功能、使用功能、表现功能、必要功能和多余功能。此外还有对人机因素的改良,产品形态、色彩和材质的改良等。第二种是产品开发设计思维,基于新技术、新理念、社会主题(环保可持续等)。思维内容紧扣主题,为了征集更多更好的作品、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主办方常常将范围设定较广。要针对竞赛关键词进行结构,获取的内容即可缩小范围,同时只要符合或与主题关联即可,就是我们所讲的“扣题”。贴近生活,作品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不是“科幻”“胡思乱想”,它来源于生活便捷、工作便利、环境宜居、公共设施、环保节能和文化旅游创意等社会主流;关注热点,对国内外的事实动态,如地震、火灾、水灾等的救援方面;城市自身问题的关注,代步工具、设施便捷等。交叉与融合:如工程机械在旅游方面的应用,国家政策或地方政策等方面对产品设计的影响等。

5结语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成人护理学毕业设计指导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改革也与时具进,无论是办学规模、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还是教育观念,个性体现,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毕业设计 (论文)也是成人护理学专业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成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成教护理学专业专、本科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目前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层面上。如何提高学生书写论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并启发和鼓励学生排除各种困难、克服心理障碍,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成为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时间太短

成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初,时间仓促,老师和学生接触较晚,加之指导老师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关系不易融洽,给师生交流和设计过程管理带来困难;学生接触设计(论文)题目较晚,题目又是由指导老师选定,导致学生对题目不能深刻理解,更没时间进行充分的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致使学生兴趣与安排题目严重错位,学生态度消极,工作被动。学生往往不能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有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已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理解还是模模糊糊的,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2.规定太死

因规定太死突出了毕业设计(论文)规格、标准统一的过分苛求与因人而异个性化发展不协调。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都是从指导老师报题目、筛选汇总、公布、学生选题,到学生选题结果汇总、呈报、公布结果,再到指导答疑、论文撰写、成绩评定等环节都做了相应的规定。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3.没考虑学生的感受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的服务机构一直是以教育者的“主人”自居的,从来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打击了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没有体现成人已有实践知识的认知主体地位

目前,成人毕业设计大部分实行约束性的选题,先由指导老师拟定,再由学生在此小范围内选题。选题的创新性不足,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训练,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有的题目太简单,学生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短时间内就完成任务;有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太难,学生做不出来,最终应付了事。这些情况都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同时也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构建

为保证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针对传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一套适合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的循环指导模式。它贯穿到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整过程,是动态的、循环的、能活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教师”互动指导教学过程。改变的过去单一的关起门来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做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使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充满了人性化和个性化;使成人学生能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拓展自己的思维、运用现有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写出具有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毕业论文。

1.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核心

成年人是一个成熟的人,在学习上,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目标,选择自己学习需要,更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并选定学习的方法进行持续学习。所以,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核心应该是教学理念上的变革与转换。在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理念上要把“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是引导或左右整个教学过程的“指挥棒”。而教学理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学组织上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力,以“学生-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来确定指导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为主导,改变了传统的由老师指定毕业设计方案,给学生自主选毕业设计方向的权力。“一个人如果个性中具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并且能够把这些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出色地完成这种活动,那就说这个人具有从事这种活的能力。才能就是各种能力独特的结合。如果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最完善的结合,并能创造性的杰出的完成相应的活动”。由此可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指导老师以讨论与引导的指导方法相结合的指导教学为特点,体现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互动”作用,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2.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具体环节

准备阶段、理论指导阶段、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方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1)准备阶段:指导老师的选定。选择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及有一定科研经验护理学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并对指导老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原则上每位指导老师指导6~8位学生。

(2)理论指导阶段。学生入学的一学期就开设理论课,由理论课主讲老师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全面理论培训。培训的方法是指导学生如何确定方向,针对自己所学和兴趣特点进行选题。系统地讲解如何书写毕业论文,以及怎样查阅资料和如何遣词造句,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及对论文进行修改的策略。

(3)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方向。改变传统的指定指导老师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个人兴趣选择指导老师;老师根据教学时了解到的学生情况来决定是否指导某个学生,形成一种“学生-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来选定指导老师。这种指导关系的确定不是由学校安排,也不是由学生或老师单方确定,而是在充分了解,求得互信的基础下确定下来的,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了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指导关系确定后,学生提前进入相关资料准备,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调研,结合学生所从事临床工作中接触较多的、体会较深的实践知识,学生自选或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初步确定毕业设计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学生带着毕业设计方向,到临床中实施并收集相关数据,尽量做到真题真做。

(4)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订。学生收集好临床数据,在最后一学期与指导老师探讨或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初步确定毕业论文内容纲要。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订。

(5)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在写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和指导老师讨论,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随时自问如何去写好这篇论文,自己的这篇论文内容是否紧扣主题、重点是否突出、数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合理。当初稿完成后,指导老师要指导学生自己评估初稿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怎么去修改好论文直到定稿。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随时和指导老师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使学生及时获得指导和帮助,其内涵就是整个毕业设计都是通过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的循环指导模式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三、小结

成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源于临床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其中,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平时训练,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难以下笔。该指导模式是以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而构建的适合成人护理学专业学生特点的、科学、有效、可行的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模式;在运用构建的模式对学生实施指导后,使学生能活的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体现在毕业论文书写中。对提高学生书写论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月光,杨景兴,牛春梅.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调适[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03):69-72.

[2]杨诚德.成人教育的学习心理及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6-17.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成人高等教育

收稿日期:2007―10―17

作者简介:管清香(1973―),女,汉族,吉林省白山市人,吉林大学药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研究。

杨晓虹(1956―),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院长,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动机、需求及文化层次、认知能力等多元化,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是成人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也是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工作铸就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与药物的生产实践、新药开发等具体工作联系紧密。学生毕业后(尤其是脱产生)面临企业的选用,社会的认可。因此,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加强成人药剂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对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重点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实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际是使学生形成熟练地从事生产实践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实验的成败,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仪器的使用寿命。成人学生基础薄弱,实际操作少,动手能力差,毕业后又多从事生产、检验等操作性工作,而且很多用人单位又把基本操作如移液管取液等作为面试的一项内容。因此,学生一进科室后,我们会跟学生更加强调基本操做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规范化操作示教,并为他们详细地介绍本科室的各种制药设备、 检测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比如电子天平使用前应调平,预先开机预热半小时到1小时,不能超载,称量过程应关好天平门,使用完毕后,应关闭天平和门罩,切断电源,罩上防尘罩等等。虽然基础课老师讲过如何正确使用移液管,而且我们实验课也强调过,但不少学生操作时仍然右手拿吸耳球,左手拿移液管,并且操作很不熟练。为克服以上现象,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空暇,以蒸馏水为溶剂,进行移取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在实验中从实验准确性、实验速度及实验习惯等方面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养成学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的习惯。此外,在监督指导下要求学生独立进行一些仪器的安装比如回流提取、打片机冲头的安装调试、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拆卸安装等。为保证实验中其操作的正确性,对学生进行监督,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并且严明可能带来的后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验中做到“放手不放眼”,使学生获得较全面、较系统、较扎实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二、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具体问题,不可能在书本上找到完全合适的、现成的解决方案,只有把所学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解决好实际问题。这也正是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之所在。对成人学生,他们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完全在校内进行脱产学习,不同的是他们入学成绩较低,基础较差,个体差异大。并且好多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为保证学生的质量,指导教师对学生实验进行“全程跟踪”,对各个环节认真把关,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和异常现象,多引导和启发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并鼓励学生通过分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我们认为对于成人学生,不仅要培养他们解决实验问题,还要培养解决实验仪器故障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旋转回收乙醇过程发现,两个旋转蒸发器连接到一个水泵,水泵有一个的压力表的压力上不去,而此之前使用时还正常。遇到这种情况,起初多数学生就会放弃,只用一个旋转蒸发仪继续实验,根本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时我们就会鼓励学生查看旋转蒸发仪的密封部位、胶皮管是否漏气,压力表有问题,还是水泵里面连接的胶皮管有问题,之后想办法来解决。通过分析最后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水泵里面连接的胶皮管老化。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都很兴奋,调动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统筹安排实验的能力

合理的时间安排,将会事半功倍,实验亦是如此。在指导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实验。比如让学生进行黄芩苷的提取,有学生竟然等把药材粉碎完了才去找蒸馏水配制60%乙醇和打开水浴锅加热,结果发现没有蒸馏水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最后他到了将近傍晚才开始做。事实上该实验比较合理的安排应该是先看看有没有蒸馏水,如没有,就应先打开蒸馏水器烧蒸馏水,再打开水浴锅加热,之后开始粉碎药材,等粉碎过筛完毕,差不多就可以开始实验了。为培养学生学会统筹安排时间的能力,我们将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分解为若干个小实验,每个小实验又以一天为单位,让他们学着统筹安排一天的实验内容。指导教师严格监督,适时加以指导。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时间统筹安排带来的快捷。

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整个实验开始前,强调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以事实为依据,必须将实验记录直接记录在实验本上,如有修改,需注明原因及签字,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实验开始后,及时督促学生做好实验记录,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及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作为指导教师,应随时抽查学生的记录,对于记录不规范之处,及时指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五、培养学生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滋生了“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惯,缺乏敬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和节俭的精神,眼高手低,不愿做具体务实的工作。针对该情况,老师和学生一起工作,同时用实例讲解敬业的好处,让学生在实验中领悟到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增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也是获取社会的谋生手段和自我发展的条件。

六、重视论文的写作

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科学创新的主要途径,它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设计并推理及计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任务。由于前几年,各高校没有重视成教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更没有开设论文写作课。因此他们绝大数人的写作基本功很差。但目前,我们国家的晋级、评职称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看其情况。因此,有必要教学生使用科学术语将所做试验写成论文,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总结能力。

总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查阅文献、设计实验、仪器的准备、试液的配制到完成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分析、统计处理、毕业论文的书写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得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综合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这些训练不仅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参与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独立开展工作,同时也为他们以后从事科研,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如何因此施教,利用每一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尚需进一步探索,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31-03

一、引言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又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切实提高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1999年以来的扩招,使招生人数增加,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学校明文规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最多指导8个学生,讲师最多指导4个学生,并且要求一人一题,3年不得重复,这足以让很多老师为难。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毕业课题的现状不容乐观,毕业设计题目结合科研和工程实际的少,虚拟、模拟和陈旧性课题多,体现不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较强的特色,结果毕业设计成果没有多少参考(或应用)价值。

德国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其应用科学大学以实践为导向,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主,其中一些成熟的运作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由政府提供经费并制定法规和优惠企业的政策,支持高校学生到企业去做毕业设计。学生可从企业的网站或报纸杂志和校内相关部门企业课题信息,找到适合的毕业设计课题。

国内也有这方面的先例,如,2005年北京联合大学与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校企联合,配备双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其题目均来自于北京吉普的生产一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受企业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滞后等原因,使校企合作毕业设计而受惠的学生人数很少,如何构建课题信息平台,以使更多的学生受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目标

改变长年不变的既定题目与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教师将指导书、任务书发给学生,布置任务,老师定期指导,学生闭门造车,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接着就是毕业答辩,结果出来的毕业设计成果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要求从生产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样促进与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毕业生学习的自觉性,密切了毕业设计与生产的联系。明显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真枪实弹”的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指导假拟题目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实实在在地作项目的实际业务能力。以达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教师要有问题意识

教师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教师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只有找到问题,才能促进教学不断地改进,也会促进教师们去思考,带着问题去思考、研究设计教案和投入到校企合作的研修中去,这样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论文。问题意识会强化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针对毕业论文的设计,提出问题可以让指导老师带着思考和问题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此外,教师无论是指导毕业论文还是平时的授课,都要事先做好准备,积极查寻资料,正确认知自己的教学行为,带着思考去研究、指导,并且增加与学生的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们在“研修―实践―研修”的循环体验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在研讨中,教师之间的差距也显现出来,同时可以增加教师的危机意识,促进自己提升和改进。学校方面也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增加校企合作,让论文和实际结合起来,让老师们和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开阔指导教师的眼界,从而可以使危机意识越发强烈,而危机意识正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催化剂。要实现超越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就必须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或指导后要反思

个人反思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校本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与自身开展的对话,是校本研究中最基本和普通的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在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阶段的核心因素。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中,教学反思要抓住其四点基本特点:(1)抓住妙点进行反思;(2)抓住疑点进行反思;(3)抓住失败点进行反思;(4)抓住常点进行反思。通过以往的实践证明,教师可以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反思改革中找回自己,重新拾取研究的权杖,通过处理自身出现的教学问题来走上专家的道路。强调毕业设计教学反思改革,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以回顾、观察、诊断和自我监控等方式,来针对自身的教学概念、行为、艺术等进行思考和改正,将教与学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反思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但是单纯的教学反思不单单只依靠自律,还要求学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规律、有计划地促进反思。常用的方法是“事后回顾”,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原来打算做什么?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已发生的情况的原因和具体采取的措施。

四、实施方法与措施

需求是推动科学和一切创新的动力,它推动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向前发展。问题导向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活动。以优化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来源、实施、管理与评价方法为内涵,深入企业走访、座谈、比较、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完善应用型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或论文)阶段的教学工作。

由印刷企业提出(或由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发现)课题,学校组织人力收集、分类,并甄选出符合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课题,并归于相应研究方向的教师名下,在校园网上课题及指导教师信息,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课题后,在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师)的指导下(由学校或企业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支持)按计划、按要求完成毕业课题,课题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应用于产生,经受生产实践的检验。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现、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一)课题信息收集与

借助校园网,建立校企合作课题信息平台,为印刷工程专业教师与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实战课题,解决教师出题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提供平台。①收集500个以上的课题信息,甄选出300个以上适合作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课题。②建立课题信息库。③建立课题跟踪信息平台,及时向企业反馈学生的研究进展与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实时的技术支持。④每年更新20%左右课题信息。

(二)成绩评定方式改革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由学校老师根据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给出相应的成绩(为主),企业对毕业设计成果的应用效果做出评价并给出相应成绩(为辅)。从而彻底打破理论与实际脱节,缺少相应的工程环境,致使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力薄弱的现状,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五、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成效

1.拓展了毕业设计课题选择范围和来源。改变了毕业设计来源于教师科研、虚拟及模拟性课题,缺乏真实性与实用性的现状。

2.开拓了校企产学合作的新模式。传统的校企合作是以教师为主体,着力在科研与实习基地的合作,而课题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服务企业产生需求为目的的合作。

3.创新了校企“互利”与“三赢”的新机制。企业获得了学校技术与理论的支持;学校得到了解企业需求、了解新设备与新技术的机会,也会相应地提高教师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得到了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工程实践的机会。

4.创新了学生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评价体系,引入了企业对毕业设计成果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

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第四次讲话精神:“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六、结语

通过本研究课题信息平台的建立,高校可以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学生选企业的实际问题做毕业设计课题,可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工程建设服务,为企业分忧;企业也可从中选聘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员工,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学生不仅可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逐步树立起工程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缩短其工作适应期,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可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郝继升.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

[2]韩丽萍.毕业设计的变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3.

[3]崔正昀,蓝欣,马晓蕾.毕业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

[4]杨飒,王超.中德技术应用性本科毕业设计问题比较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张宁生,张建华,等.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

[6]陈木其.毕业设计中的选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1).

[7]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

[8]史增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9]李海标,等.新形势下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9.

[10]宋爱军.大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互融性的探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

[11].《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R].2010-07-13.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统计与大数据系按照教务处“2021届毕业生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相关事宜通知”,结合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2021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6部分:

一、2021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分配表(详见附件1)

二、 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的具体安排

论文辅导时间: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1日

具体安排:

工作安排

具体内容

具体要求

截止时间

选题

确定论文题目

根据自己的专业、结合实习情况,以项目为基础选择论文题目,并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

2021年1月1日

提纲

构思论文结构、拟订论文提纲

结合企业实践内容确定论文结构列出提纲。

2021年2月1日

写作与批改

初稿

按照论文提纲撰写初稿,主动与论文指导老师联系审核与批改。

2021年3月1日

二稿

按照论文指导老师的要求反复修改、完善、补充。

2021年4月1日

定稿

达到论文基本要求,定稿电子版发给论文指导老师。

2021年4月10日

交稿

打印提交

双面打印,毕业返校时以班级为单位提交。

2021年6月

 

三、 指导教师联系方式

姓名

职称

邮箱

QQ

电话

方党生

副教授

2541790217@qq.com

2541790217

15136166829

杨冬梅

讲师

339097597@qq.com

339097597

18625779090

李春花

讲师

19772728@qq.com

19772728

18638793098

魏瑶

讲师

43665723@qq.com

43665723

15838313791

马杰

高级讲师

Hnhymj@126.com

 

13838067063

杜旭阳

助理讲师

604696049@qq.com

604696049

17396370961

高艳云

副教授

37742562@qq.com

37742562

13939020929

钱钰

讲师

397019111@qq.com

397019111

15093132377

梁慧丹

助理讲师

1620280267@qq.com

1620280267

15188395423

秦航琪

助理讲师

1191084277@qq.com

1191084277

15670930099

范迪

助理讲师

1261810070@qq.com

1261810070

18339270887

 

四、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

1)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信息安全

2) 大数据对市场调查技术与研究方法的影响

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舆情分析方法研究

4) 大数据在房屋租赁的应用

5) 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

6) 大数据在电子商务下的应用

7) 大数据时代下线上餐饮变革

8) 大数据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9) 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影响

10) 大数据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11) 基于大数据小微金融

12) 大数据在农副产品中的应用

13) 大数据在用户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14) 基于大数据的会员价值分析

15) 大数据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1)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

2)物联网技术对智能家居的应用

3) 物联网技术对智能物流监管的应用

4)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的应用

5) 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影响

6) 物联网技术在校园安全的应用

7) 浅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8)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的应用

9) 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10)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方面的应用

11)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

12)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停车场系统的应用

13)物联网技术在安保行业的应用

14)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行业的应用

1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宿舍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统计与分析专业

1) 某企业竞争力调查分析

2) 浅谈企业统计数据质量

3) 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 地区竞争力初步分析

5) 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保证问题研究

6)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7) 对某市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分析

8) 消费者购买动机调查分析

9) 某产品市场需求调查

10) 某产品销售预测

11) 某产品销售统计分析

12) 某产品竞争力分析

13) 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14) 大数据发展对统计工作的影响分析

15) 郑州租房状况分析

 

五、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要求(详见附件2)

六、毕业论文(设计)格式模板(详见附件3)

 

 

 

 

 

 

附件1:2021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分配表

 

附件2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格式及规范要求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统一的规格要求如下:

(一)开本  

A4白纸(210mm×297mm)

(二)装订

 长边左侧装订

(三)全文编置

1.页码

全文页码自正文起编列,正文与附录可连续编码。页码以阿拉伯数字左右加圆点标示,置页边下脚中间。

2.边距

正文至附录的文字版面规范为:天头25mm;地脚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述边距的允许误差均为±1mm。

3.行字间距

正文至附录的行字间距按5mm设置;字间距为1mm,或由Word自动默认。

(四)编排构成

1.前置部分

(1)封面设置

第一排:“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华文行楷一号字,居中排列,第一排前空两行(三号字);

第二排:“毕业论文(设计)”,黑体一号字,居中排列;

第三排:“        级           专业      班”,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二排空二行(三号字);

第四排:“题目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题目”两字中间留两个汉字的空位,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三排空六行(三号字);

第五排:“姓名          学号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姓名“两字中间留两个汉字的空位,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六排:“指导教师            职称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七排:“系别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六排空两行(三号字)。

第八排:“        年    月    日”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七排空两行(三号字)。

(2)声明

本人必须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学生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要求学生本人签名。

(3)内容提要

第二页为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对全文基本观点的集中提炼和说明。提要中应阐明本论文(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依据,并指出创新之处。内容提要以300-500字为宜。其中“内容提要”为黑体三号字,每字间空一格,居中排列。“内容提要”下空一行编排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按照中文文章格式排列,使用宋体四号字。

(3)关键词

关键词是揭示文献主体信息的词汇。关键词在内容提要之后空一行设置。其中“关键词”三字用黑体三号字与“内容提要”对应居中排列,而后另起行设置关键词3-5个,用宋体四号字。各词汇间不用标点符号分隔,空一格汉字字符。

(4)目录页

“目录”二字用三号加黑宋居中排列,字间空三格;“目录”下空一行排全文的主要标题,用四号仿宋体。对目录中的每一个标题都要标注页码。

2.正文部分

一部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正文部分一般应由以下要素构成:论文正文文字;结论;注释;参考文献。

(1)正文文字

论文(设计)的正文文字在署名后空一行排列,用四号仿宋字体打印。

(2)结论

毕业设计的体会和总结;该设计的结论、优点及有待探讨的问题。

(3)注释

注释是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文字说明。注释的内容置于与当前页主题文字的分线以下,以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示,左空二格排列,用小五号宋体字。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著文时研究和参阅的相关资料。“参考文献”四个字用三号黑体字左顶格标示。参考文献的内容置于主体文字之后空一行排列,其顺序与主体文字中的序号编排相对应,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左顶格用五号宋体字排出全部内容。参考文献要列出书名,作者姓名、出版社及出版日期、并标明序号。在论文中引用所列的参考文献时,只要在方括号内注明所列文献的序号即可。

(5)毕业论文(设计)正文部分3000~5000字。

 

 

 

 

 

附件3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级               专业     班

 

 

 

 

 

 

 

 

题    目                                   

姓    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系    别                                   

 

20    年    月    日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签名:    

20   年  月

 

 

 

 

 

 

 

 

 

内 容 提 要

××××××××××××××××××××××××××××××××××××××××××××××××××××××××××××××××××××××××××××××××××××××××××××××××××××××××××××××××××××××××××××××××××××××××××××××××××××××××××××××××××××××××××××××××××××××××××××××××××××××××××××××××××××××××××××××××××××××××××××××××××××××××××××××××××××××××××××××××××××××××××××××××××××××××××××××××××××××××××××××××××××

 

关键词 :××××× ××××× ××××× ×××××

目   录 1 前言 1

1.1 1

1.2 1

1.3 4

1.4 4

2 5

2.1 5

2.2 5

2.2.1 5

2.2.2 6

2.3 7

3 8

3.1 9

3.2 10

4 11

4.1 12

4.1.1 13

4.1.2 14

4.1.3 15

4.1.4 18

4.1.5 20

5 结论 22

5.1 结论 23

5.2 问题与不足 26

5.3 未来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1 ×××××××××××××××× 1.1 ×××××××××× ××××××××××××××××××××××××××××××××××××××××××××××××××××××××××××××××××××××××××××××××××××××××××××××××××××××××××××××××××××××××××××××××××××××××××××××××××××××××××××××××××××××××××××××××××××××××××××××××××××××××

1.2 ×××××××××××××××× 1.2.1 ×××××××× ××××××××××××××××××××××××××××××××××××××××××××××××××××××××××××××××××××××××××××××××××××××××××××××××××××××××××××××××××××××××××××××××××××××××××××××××××××××××××××××××××××××××××××××××××××××××××××××××××××××××××××××××××××××××××××××××××××××××××××××××××××××××××××××××××××××××××××××××××××××××××××××××××××××××××××××××××××××××××××××

 

 

 

 

 

 

参考文献 [1] 江正荣编.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高大钊主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 

[8] 赵玉良.房屋地基基础变形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25(2)

[9] 袁迎曙,贾福萍,蔡跃.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退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1,(3)

[10] A. Castel, R. Francois, G.Arligui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Part 2: Bond andNotch Effects[J].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00, (3)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论文(设计)指导评语

 

 

 

 

 

 

建议论文成绩                 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    

论文(设计)答辩评语

 

 

 

 

 

论文成绩                答辩组组长                        

20     年     月      日    

答 辩 组 成 员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工作单位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颇有进展,但是在教学导入技巧方面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导入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教学艺术,成功的导入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营造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果能够加入适当的文化元素,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导入环节中适合引入的文化元素主要包括:第一,衣食住行的文化;第二,节日文化;第三交际文化。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导入;文化因素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颇有进展,但是在教学导入技巧方面的研究却屈指可数。本文提到的“导入”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活动中的行为方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毋庸置疑,导入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教学艺术,成功的导入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营造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最困难,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有较多时间才能找到它①。可见想要“定好调”“开好头”,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思考和设计。那么如何来丰富课堂导入的元素呢?如果能够加入适当的文化元素,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课程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导入环节包括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五方面。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妙趣横生的学习氛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角度上讲文化的范畴可谓是包罗万象。美国学者Milton Bennet 在《美国文化模式》一文中曾经把文化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级文化,包括历史、哲学、文学以及宗教等;第二类为大众文化,包括风俗、习惯、仪式、典礼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第三类文化为深层次文化,主要为价值观的好坏区分,时间取向、生活节奏、思维方式等。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讲他们所需要的“文化”应该理解为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是他们理解汉语、掌握汉语和与中国人打交道的重要工具。那么,在课程导入环节中应该加入怎样的文化元素呢?首先,所挑选的文化元素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一方面要结合外国学生的汉语水平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要服务于语言教学,文化元素的选入应该为学生理解汉语奠定基础。其次,所挑选的文化要素应该具有代表性。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和文化,那么在给外国人作介绍的时候,应该选择主流文化或者说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文化。第三,导入是课程的开端,时间不宜过长。所以,在此阶段导入的文化知识也应该较为简单便于讲解和接受。因此在导入环节中适合引入的文化元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衣食住行的文化。人们常说文化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而衣食住行就是对物质生活最为简洁的概括。衣食住行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生活场景,对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而言,这也是最为常用和最为实用的文化知识。关于这类文化其实是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在讲授时应该以简单易懂和实用为原则。在导入的环节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介绍衣食住行方面的文化。第一,着重突出中国文化的特色。以穿着文化为例,在国际化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穿着差异已然不大,所以导入中侧重民族文化的特色就好。例如,在对服饰色彩的喜好上,中国人对红色情有独钟,认为红色象征这热情、吉祥,在春节婚礼等喜庆的场合中国人非常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在中国也有很多与红字相关的词语,比如“开门红”、“满堂红”、“红红火火”等等,那么理解这里的“红”字就要深刻理解红这个字的象征意义。西方对红的理解和中国截然不同,他们对红的理解更多与亏欠有关,比如“赤字”。中国也有许多和穿衣相关的谚语,比如春捂秋冻,这反应出中国人的健康观念。第二,应该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进行重点讲解。关于饮食,中国也有非常丰富的文化。比如外国人在用餐的时候只吃自己点的菜,而中国人既会吃自己点的 菜也会吃别人点的菜。在介绍出行的规则是,也可以强调东西方交通规则上的不同,比如中国是右侧通行,而有些西方国家则是左侧通行。第二,节日文化。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节日多达数百个。中国的节日文化非常丰富,很多重大节日至今影响着人们的习俗。对于外国人而言,他们最需要了解的是我们国家的重大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腊八节。在对外汉语的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课文。在课程导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法让学生对节日文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大众汉语》(中高级Ⅰ)第六课《春节》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设置一个春节的情景,让学生对春节文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室的门上可以贴好福字和内容较为简单的春联,窗户上贴好中国传统剪纸。然后老师可以安排两名学生来悬挂灯笼等富有中国节日色彩的装饰品。在这样一个情景中,学生会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有一个最直观和最感性的认识。在这样的情景中师生更容易进入春节的课程主题,在导入环节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或者是图片展示和春节相关的习俗,比如拜年、给晚辈压岁钱、吃饺子等等。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儿歌把春节的习俗介绍给留学生。“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 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汉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 课堂教学中都可以通过情景法来进行导入,让学生在节日的氛围中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第三,交际文化。外国人学习汉语目的就是能够与中国人进行日常交流,那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中国人特有的交往方式和交往习惯,避免在交往中出现尴尬和误解。在对外汉语的课堂导入环节可以由师生来一起模仿两个人见面打招呼的场景。如果两个人不是很熟悉或者是上下级的关系,那么在打招呼的时候就会比较正式,可以互相问候“您好”或者“你好”。如果两个人非常熟悉那么在打招呼的时候会问“吃了吗?”或者是“吃饭了吗?”,也可能会问“出去遛弯了”等。那么在这个场景中“吃饭了吗”“出去遛弯了”和“你好”是一个含义,只是打招呼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对他人隐私的好奇。中国的文化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以往中国人面对赞美的态度非常的谦虚,不如称赞一个人美丽或者有能力,对方可能会回答“您过奖了”,或者是“哪里哪里”,但是现在当面对赞美时中国人可能会直接回答“谢谢”。这种日常交际的场景非常容易模仿,课堂导入环节的巧妙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最实用的交际文化。查阅目前使用量较大的对外汉语教材可以发现,其中引入的文化因素较为全面,既包括衣食住行等日常文化,也包括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等等。在课堂导入环节的文化因素引入也是为课文的讲授服务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传播的技巧避免出现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误解,从而增加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导入语 设计方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盎然的语言,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从而开启知识的宝库,启迪学生的心智。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呢?“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成功导入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确实,好的导入语是唱戏的开台锣鼓,没有开场先叫座,引诱听众进入佳境;好的导入语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把学生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中。

那么,什么样的导入语才算是好的导入语呢?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入语的设计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我把导入语设计的常见的几种类型归纳如下: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故事的魅力之大,是众所周知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林仲贤、张增慧和澳大利亚大学陈美珍等专家曾进行过专门研究:少年儿童对故事的兴趣十分浓厚。如果上课前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强烈欲望,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例如,讲授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时,老师可先讲述:美国的海伦凯勒从小就是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性格孤僻的女孩,谁都认为她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可后来她竟成了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还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那么,究竟是谁有这样的神力拯救一个无可救药的孩子,造就一个神话呢?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的老师》这篇课文中,你们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学生一听到这样的导入语,不免感到震惊,同时顿生一系列疑问: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像她这样严重残疾的孩子,等待她的是灰暗、悲惨的人生,而海伦、凯勒怎么可能有如此辉煌的人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拯救了一个谁都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这个人身上到底拥有着怎么样的神力?……一个个大大的疑问打在学生的脑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满腹的疑惑,强烈的好奇心转化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学生把课文探个究竟,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导入的故事既新奇又吸引人,这样学生在震惊之余便迫不及待地忙于从书中寻找答案,一开始便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拴在这节语文课堂中。

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犹如磁铁一般,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教师若能以此法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中提高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则无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导入,扣人心弦

课文是文情并茂的,但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就有所领悟,教师必须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动情而入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摹一种图景或意境,就很容易叩击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情景,使情与景偕,情与理融。

例如,江苏肖远骑老师在教授《果树园》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当曙光冲破黑暗,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蓦地,一轮红日跃出海面,将一片金辉洒向人间。于是,村舍、山峦、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宛如镀了一层金。”

教师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绘,使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在眼前,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自觉地把学生引入一个美妙的情境中。仅从导入语中,学生尽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带上老师留给自己的悬念,学生怀着对清晨果树园的美好憧憬,愉快地投入新课文的学习中。

我在教学《同总理,你在哪里》时,是这样导入的(伴着轻缓的音乐,导入字幕,从下往上出现,师用低沉的声音):“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总理,他没有一个亲生骨肉,却为革命抚养了无数后代;他为国家创造了无数财富,自己却没有一点存款;他生前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后却连一点骨灰也没有留下……去世后,全国人民非常悲痛,听说在与遗体告别时,人们的泪水就把地毯打湿了一米多宽。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朗读《,你在哪里》。”沉痛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悼念的口气,营造出一种沉痛、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当这种浓浓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班级时,学生不能不被这种情境所感染。这样的开场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崇敬、悲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样的情境设计为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见通过情境设计可使学生亲临其境,使日常情感转换为课文情感、审美情感,为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课文、陶冶情操打下了基础。

三、借助教具,形象直观

教具包括图片、录像、录音、幻灯、模型等非文字语言手段。教师借助教具导入新课,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同时,由于教具能提供一些感性形象,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学的知识较易于巩固。

例如,教学《黄河颂》时,可以这样导入(一边播放有关黄河的课件,一边播放歌曲《黄河颂》,然后教师顺势引入):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我们随着诗人光未然站在高山之巅,向着黄河唱出气势恢弘的颂歌。请学生带着雄浑豪迈的语调朗读《黄河颂》。“黄河”这个字眼对于山区孩子来说既遥远又陌生,这样的课文很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更不用提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课文若能巧妙运用音乐、课件,情况就大不一样。眼前大气磅礴的画面,耳边响起的雄浑音乐,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充分感受到黄河的奇观,跟随着画面与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内在意蕴。这样学生对黄河的陌生感减少了,探求欲望增强了,情不自禁地跟随老师走进新的课堂。

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我一边解说,一边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粗犷雄浑,场面壮阔的画面,动力十足,表演起来人鼓合一,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如痴如醉。一幕幕摄人心魄的表演,再配与教师雄浑有力的解说词,使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力量美和豪放美。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几乎所有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

通过借助教具,带给学生直观的形象,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使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又营造优美的学习气氛。

四、背景介绍,辅助理解

大部分的课文都有其写作背景或写作缘由。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背景,教师在上课前应该把它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七年级下册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只有先让学生了解这些,才能让学生理解作者花大量笔墨叙写“最后一课”的特殊意义,从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体会到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等法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若缺少这样的背景,《最后一课》的特殊意义,所蕴含的深沉情感都将在学生的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又如,在教授《桃花源记》时,就应先让学生了解: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却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黑暗,对外一味投降,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所以,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在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陶渊明决定辞官归隐,从而创作出《桃花源记》。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虚构理想世界,引导学生了解那个时代。如果缺少背景介绍,学生只会陶醉于作者所虚构的理想社会。所以,上这篇课文之前,背景介绍是不可或缺的。

可见在许多作品中背景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深层;否则,学生只能停留于肤浅的认识上,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导入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自身修养,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通过“导入语”这块磁石,吸引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徐永平,主编.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出版社,2005.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11篇

1.使教学成果转变为企业产品

“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把一个社会上实际应用项目通过加工完善,生产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这个生产过程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生产出的产品既是企业的商品,也是教学模式的成果。

2.促进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高分人才向培养高能人才的转变,是教育的永久课题。应用技术型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将来的设计工作能力符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方式,实践证明,它适合于培养应用技术型环境设计人才的教学模式。

3.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千人千容貌,万人万性格。由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格秉性的不同,决定着人们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的状态和效果也不同。“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强调团队协作通过了解学生,根据不同创新思维能力、技能表现、施工现场跟进等能力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因材施教、深化锻炼,达到专项专长综合能力的提高。

4.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生产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这样的生产过程会对学生产生一系列的作用和影响: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以致用的真实感,自我社会价值体现的愉悦感,对今后工作价值取向的清晰感,以及看到工作成果的成就感等,从而再次点燃学习兴趣的火花,增强学习动力。同时,这样的生产过程对教师来说,教学实践与科研研究进行相辅相成的融合,使产、学、研、做真正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1.教师理念的转变

观念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作为。教师要从专业教育的高度和深度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设计市场人才供求关系。企业更需要实战型人才,充分认识到只有实践才能有创新,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以时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以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实现开放式教学,课堂向社会延伸。

2.转变教学方式

环境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战性极强的课程,培养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是使学生学以致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如室内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可以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设计,转变教学方式,把教室变工作室,把工地变课堂。扩大应用型学院与地企、设计名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院及环境设计专业的知名度,也能使学生更快地转化角色,为毕业以后顺利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工作室模式培养了多个大三、大四学生,取得了一定效果。其中,有一名2010级的大四学生培养效果比较显著,成长的历程也比较具有普遍性。该生从一开始(第一个月)怀着期待而紧张的心情进入工作室,在软件技能和工作心态的转变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通过工作室的平台能够将设计效果落实到真正的空间中,发现了一些不如意的和缺乏推敲的设计细节,使学生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这比教师唠叨百次甚至千次都更有冲击力和实质性的教学效果。进入工作室中期阶段(第3月至5月),不仅可以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并且体会到了做设计师的乐趣,也是一个实习生向一个设计师转变的重要阶段。该期间由于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户的要求等多方面客观因素而进行反复修改图纸,使学生从心里和情绪上都体会到设计不是主观的绘画,而需要懂得总结和客户及时沟通的重要性,这是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锻炼阶段,也是设计经验积累的阶段,更是慢慢了解设计、学着怎样做设计、怎样通过设计手段解决项目中的问题,从而将项目圆满完成。进入工作室末期阶段(半年到一年期间),是检验阶段也是再深入学习阶段,在此期间,基本上导师较少操心,并能高效完成项目,也是从设计方案过渡到项目负责人的阶段,尤其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如图纸和现场尺寸有偏差,导致大部分图纸需要修改;材料工程量有误差,由于没有及时去复尺,增加了工作量等情况,这不仅要将空间设计得漂亮,更重要的是项目实施期间要经营、管理好每个环节的衔接及监管工作。更锻炼人的综合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全面能力。在该生毕业离开工作室锻炼时,学生这样表述:“要问我在导师工作室学到了什么,我还真说不出来,但是我不惧怕未来,这就是工作室给我的最大最好的礼物。”这也是对“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的莫大肯定和教育成果的真实体现。

3.发挥院校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大庆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根据这一定位,我们在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管理理念等多方面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首先,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其课程体系体现的是专业导向而不是学科导向,教学中基础理论知识必不可少,但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其次,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通过产学研做结合,建立高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合作机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提供一线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应用技术型人才。最后,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充分重视和突出学生的就业导向,构建以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

三、“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环境设计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环境设计教师实践设计能力

“实战导入式”环境设计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最核心的是设计教师要不断进行社会实际项目实践,达到一定的设计高度,形成社会影响力。设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身应该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2.设计教师的职业道德及沟通能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决定了教学的高度和深度,这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这是“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论的应用前提。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无从谈起,有了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师德,用耐心和热情对待学生,这是因材施教的必备素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师生共同实践、彼此探讨的学习氛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位,经常与学生沟通,才能使教学过程有效落实。

3.由理论型向运用型、需求型设计方向发展

“实战导入式”环境设计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实战”。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与把握彻底改变空想理论型设计观念。“实战”不是虚拟的,是社会实际项目的真做,以满足社会企业需求。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以实战项目带动教学,二是以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三是实践应用启迪创新能力。

4.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12篇

对“网页设计”课程进行项目课程开发,必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进行传统课程的全面改革[3]。根据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之一———网页设计与制作员岗位,通过校企合作为途径,以职业导向、应用导向、行动导向为原则,以课程教学目标服从、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以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为原则,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和学习内容,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形成新的理论框架,按照项目任务实施的需要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形成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计划、实施方案、实训、教学环节设计等环节的系统化内容体系。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网页设计”课程的应用

(一)课程的总体设计对于“网页设计”这类面向应用的前沿课程,应该结合该课程自身实践性强的特色和通过查阅相关行业企业资料、咨询行业企业专家等手段对与网页设计制作员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行业发展趋势、职业资格要求、学生就业去向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据此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比如,要达到的专业能力如下:收集、处理信息、规划网站的能力,设计开发静态与动态网页的能力,设计开发网站的综合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要达到的方法能力如下:获取知识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感悟能力;要达到的社会能力如下: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及责任感和效率观念。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按照知识的逻辑联系构建教学过程的思路,而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完全按照项目真实的工作程序,以完成具体网站项目所进行的活动为主线,对传统课程进行了解构与重构。首先,为达到教学目标,抽取出“网页设计”课程中应包含的包括网站规划规范、网站效果图设计、网页色彩与布局设计、网页动画设计、HTML语言基础等12个知识单元。然后以实际项目为引领,将知识单元融合到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作为学习情境的载体,将总任务划分成若干子任务,采用教师按步骤演示、学生动手模仿的形式,通过共同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现以项目企业宣传类网站建设为例,将课程内容分解为5个任务,分别为任务1:企业宣传网站设计规划,子任务;任务2:创建数据库表;任务3:制作静态页面;任务4:制作商品展示后台管理系统;任务5:网站的测试。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要达到的能力如下:表格布局网页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规划网站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

(二)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实施“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全部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进行,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以真实的项目操作为基础,着重把握网页设计工作过程中的建站流程、策划、设计与制作、动画制作与动态网页制作等关键性技术的讲解与指导。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整个课程的教学以项目总任务的导入为起点,逐个完成总任务划分而成的子任务,其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所要完成的子任务进行分析,给出子任务的完成样本[4]。制订出任务计划,确定工作步骤、程序和内容。然后,以学生为中心,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完成任务。项目结束后,学生提交学习成果,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任务成果进行评估,其结果可以记录到总成绩。现以项目企业宣传类网站的建设为例,说明其中任务3———制作静态页面的教学实施过程。将教学安排划分成以下五个工作步骤:步骤1:明确任务(15分钟)。结合真实企业案例,通过教师讲解和启发学生共同分析,请学生思考完成任务所需的技术和实现步骤。步骤2:任务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启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步骤3:演示指导(3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演示实际操作,学生跟随教师,构建新的内容。步骤4: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网站的静态页面的制作,教师辅助指导。步骤5: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归纳总结。

(三)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保证的无形指挥棒,目前高校的评价机制有很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必须对传统的“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积累”的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应关注评价的多元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30%。形成性考核主要包括学生课堂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以及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并易产生反复的指标(比如责任感、协作精神、判断及处理能力等)。项目完成情况考核主要包括课内项目和课外实训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根据项目实施的各阶段,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测评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实际开发设计的能力给予评价。期末考核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网站的设计与制作,根据站点设计是否规范合理、作品是否实现主要功能、界面是否美观、布局是否合理、所用技术的全面性和最后设计报告的撰写情况给予评价。

三、结语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9.015

Applied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Teaching Reform

ZHAO Zhenku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The writing abilit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ability i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pres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thesis (design) writing, propose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working ability 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strategy of thesis (design) guidance course.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本科毕业生进行四年学习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本科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项综合考察,同时又是培养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从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出现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严重下滑的客观事实。笔者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在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了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一是,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二是,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三是,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最后,采取适合论文(设计)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市场经济新常态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需要。

1 目前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学术不端问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不端问题经常出现,有些学生进行网上抄袭或者使用百度百科等网络文章拼凑成论文;也有的学生找人论文;还有的学生直接改用本专业往届学长的合格毕业论文上交等。这些做法,论文(设计)指导老师都很难左右。有些情况可以通过论文检验出来,有些则很难查出。但是,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会败坏了学术风气,使得学校安排学生写作毕业论文(设计)的培养计划失去了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二是,选题问题:有些学生所选题目陈旧过时,有些题目范围过大或过小不利于论文写作,或者学生所选题目的写作可行性较差。学生思想惰性强,所选题目陈旧过时,远离时代,缺乏现实应用价值。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选题新颖,要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尤其是对于以往反复研究过的题目,要从新的视角挖掘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重要意义,而是挑选以前学长写过的题目来写,认为可以照着别人的写法来模仿完成。

也有些学生认为,选择较大题目会有的可写,也容易写够字数。实际上,题目过大,在写作过程中难以驾驭和把握。当然,还有些学生认为,选择较小题目会容易写具体,但是所选题目过小,在写作过程中只能写一些具体操作流程,无法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选题要确定合理的范围,学生尽量选择与学过的课程相关,写作熟悉一些的内容,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再者就是所选题目是否具备写作的可行性问题,由于一些学生缺少写作经验,在选题时没有注意到题目内涵及外延,以及自己是否能够搜集到足够的论据及写作素材,导致学生论文写作过程出现无法继续或中途更换论文题目的问题。

三是,论文(设计)出现逻辑结构不合理及写作不规范问题。从历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稿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逻辑上出现前后矛盾、条理不清、缺乏科学的论证方法、研究方法不规范、创新点不明确、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甚至于影响学生能否顺利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生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没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由于教师在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中对学术不端现象的后果强调不足,导致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毕业了忙于找工作或毕业实习,对论文(设计)写作不够重视,应付了事;还有一些学生在网上找几篇文章随便拼凑一下了事,或是请人完成应付交差。这些做法都形成了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出现的学术不端问题,最终影响到学生能否如期毕业。

二是,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学生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导致出现选题偏差。教师在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中,由于课时量问题,没有足够强调学生与指导教师对选题沟通的重要性,更没有进行足够的选题指导实践训练;同时,在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实践中,指导教师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和教学上,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向重视不够。开题并进入初稿写作过程以后,才发现要么由于指导老师的专业背景和学生论文方向差距较大而无力指导,要么学生选题问题较大而无法继续写作。

三是,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对学生写作帮助不大。由于学校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不能够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论文与设计的写作区别、论文(设计)的写作要求、写作规范,以及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的写作要点以及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等内容。最终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论文逻辑结构问题及写作不规范等问题。

3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进入各行业从事具体工作岗位的实践活动,因而高校对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生应具备的从业能力应包括: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及责任感;较高水平的分析能力;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一定的创造和学习能力等等。①可以看到,严格的毕业生论文(设计)写作训练能够起到综合训练和提升学生未来从业能力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应建立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一是,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二是,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三是,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四是,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首先,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教学、科研、服务诸方面都以应用为导向,坚持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面向行业、面向人才市场需求来建设专业。②应用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既是检验本科生综合运用本学科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一项培养学生逻辑写作能力的实践教学过程。因此,必须强调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应该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自己的实习实践并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及后续写作。

必须坚决杜绝学生采取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如在网上找几篇文章随便拼凑一下了事、请人完成应付交差等行为。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学校处理过的学术不端案例来教育学生,使其对学术不端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术不端做法对学业以及将来职业发展的巨大危害性。

第二,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导向。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能够区分论文与设计的不同标准和要求,明确论文(设计)选题的实践价值导向。应按各学院按专业建立各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授课导师组,采用竞争机制选择授课教师,使得论文(设计)课程中师生能够就讲解的案例做到专业上的充分沟通,使学生接受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写作训练,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应以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否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为评价标准。③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面强调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达到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最好强调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反复沟通,结合学生实习实践背景,在老师研究方向范围内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合理性,又能够使得指导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之中结合学生实习实践经验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采用专题讲解来讲授撰写论文(设计)过程,要在教学目标中重点讲授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选用适合的研究方法,如何掌控好写作进度,如何做好写作过程中的师生沟通,怎样避免学术不端的做法等方面。 授课过程中要明确论文(设计)指导授课教师职责,依照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要求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一步骤内容分解到每课时的教学任务中,包括:论文(设计)选题、拟定论文(设计)提纲、开题报告、文献使用、研究方法选用、初稿要求、论文修改、及论文(设计)修改要求、定稿要求及学术写作规范等内容。

授课教师还要向学生强调遵守学校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进度,即从选定导师、确定选题、列出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再到初稿写作、论文修改、定稿等这样一个完整的论文写作过程。授课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指导经验,向学生强调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需要与指导老师主动沟通的要点以及没有做好这些沟通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整个论文(设计)的高质量完成。

第四,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讲解,让学生结成小组共同进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论文(设计)的综合写作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及创新精神。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等进行查找和使用期刊等文献,学会文献综述写作,培养学生结合专业实践背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从业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必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尤其要遵循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即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最终,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训练,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实践人才。

注释

① 王均平.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业能力的选择与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3(5):72-75.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师资力量

中图分类号:TN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69-03

绪论: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对学生学习情况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检验和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对于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该环节教学的安排、管理和监控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问题日益凸显。

本研究拟就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分析目前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从选题、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模式的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探讨提高电子信息类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积极探索更加适合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组织、管理和监控,并给出解决这些问题思路及具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所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以及市场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安排、组织、管理和监控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问题日益凸显,安排难、效果差,难以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不足。首先由于就业等问题的客观存在,对毕业设计(论文)造成很大的冲击。很大一部分学生经常要到校外参加人才招聘会或到招聘单位进行实习,难以集中精力做毕业设计(论文),给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组织、管理和监控造成巨大压力。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契合点,是系、院及学校很难解决而但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少数学生认为找到的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关系不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成绩不影响将来的工作。一些考研的同学忙于复习功课,因此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精力也受到了影响。其次,毕业设计(论文)在第八学期进行,而毕业设计(论文)是个综合性课题,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完成方案的设计、具体的电路设计和安装与调试,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反映毕业设计(论文)时间较短,过程较匆忙。

2.高等院校师资匮乏。指导教师不足,指导积极性不高;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监管困难。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毕业设计(论文)安排难问题日益凸显。教学单位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专业和系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的作用,尚有很多工作要做。

3.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提升有待加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开始,如果不能保证题目的质量与目前的电子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必会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由于师资的不足,且教师知识的局限,目前的选题虽然保证了横向“学生一人一题”,纵向还不能满足所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三年不重复。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方法之一是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弥补指导教师知识储备和精力的不足,但从目前来看,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模式还不成熟,尚处在探索阶段。

4.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模式和监控、评价体系尚需完善。学校教务部门虽然在全校范围内,从宏观角度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规范,但各部门、各专业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更加符合各部门实际情况的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监控模式和监控评价体系尚需完善。

二、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宣传和动员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本院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性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之初,就应该让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意识到工作及任务的重要性,为此,学校首先召开了毕业设计(论文)辅导老师大会,全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包括外聘老师全部参加,会上,校领导重点强调了毕业设计(论文)在整个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毕业设计(论文)各个环节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最终要达到的质量指标等。在学校会议精神指导下,学院也召开了各系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所有毕业生包括在外已经签署就业协议的学生必须全部参加,系主任讲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对老师的要求等。让学生和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之初就意识到他的重要性。

2.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出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最关键的一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过大、过小,都不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知识、创新的能力。电子信息专业要求各指导老师在出题目的时候,保证命题率为130%,即指导10个学生的老师,必须出至少13个题目,经过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的审核,从中选出10个题目,最后落实到一人一题,三年内题目不重复。题目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命题教师把关,比如,有的学生已经参加工作,且有相关的工作项目正在进行,可以根据工作项目情况,命名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把关,最终题目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设计(论文)总体要求。

另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可以和老师的项目结合,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一直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对本专业的某个领域研究较深入,可以根据做的具体项目的情况,由指导老师给出指导意见,按照老师项目内容命题,这样,毕业设计(论文)总体题目可以分为:教师拟定、企业导师和指导老师共同拟定、学生拟定三种方式,题目多样化,根据电子类专业特点,尽量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多做真实课题,多进行电路的制作,仿真,尽量避免单一的电路设计。

3.改变毕业设计(论文)开始时间,注重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第七学期的第16周进行,首先教师拟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第17周学生选题,第18周给学生下达任务书,在假期期间,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开学的第3~4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因为毕业设计(论文)在学期的第13周左右完成并进行答辩,这样,真正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电路仿真实、实物制作的时间只有5~6周的时间,因部分学生要参加考研的复试、部分学生已经签订了协议并正式就业,使得学生觉得时间紧任务重,最终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实物和设计说明书及答辩的时候时间比较仓促,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降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从2011级开始,毕业设计(论文)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的第15周,任务书下达时间是第16周,学生在假期期间查阅相关资料,开学第一周即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并根据实际情况,取消了外文翻译环节,这样,从第八学期的第三周开始,学生就可以开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实物制作、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时间相对比较充裕,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时间。

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由院系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小组,建立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管理及考评机制。在第八学期开始,每位指导老师上报毕业设计(论文)辅导时间,以便学校和院系的督导组不定时检查,对每个学生的辅导每周不少于两个学时,保证了每个学生至少共14学时的辅导时间,不定期抽查指导老师指导日志。指定每位老师所指导学生小组组长,记录指导老师指导情况,并以此作为指导老师综合评定依据及发放酬金的依据。

在第八学期的第四周,由学校派检查小组,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指导老师的课题申报表、任务书,学生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电路设计等是否按照时间节点按期完成,并及时给出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基于实验室建设,采用团队、企业导师的指导的方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双导师制,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水平,决定了毕业设计(论文)总体的质量,在校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在校教师作为全职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时间有保证,对目前在校毕业生的状况也比较了解,劣势是在校教师由于不能及时地了解企业及本学科前沿技术及应用情况,所出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弥补指导教师在知识储备和精力的不足,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让一部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生产实际,进行联合指导试点,这既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缓解毕业设计(论文)安排难的有效途径。电子信息专业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中,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已经实习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以由两个老师指导:企业导师和在校导师,即双导师制。另外,让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和老师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毕业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知识储备相对较丰厚,让毕业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依托教师科研课题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既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又很好地督促教师完成科研课题,有效缓解了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5.严格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过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是学生最后一学期的工作做总结汇报,是对学生本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一个把关环节,不能是走形式,以免让学生觉得答辩只是形式,根本不花心思,敷衍了事。所以在资格审查之前,进行重复率检查,否则不能参加答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资格审查之前,首先对每位同学的论文在维普数据库,重复率超过20%的论文不能参加毕业答辩,并给学生修改时间,修改后继续,重复率超过20%,最终不能参加答辩。答辩过程中,指导老师不参加本组的学生答辩过程,答辩中共五个评委,三个高级职称,其中两个是外聘的外校或者企业高级职称人员,根据学生答辩准备情况,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讲解、回答问题的情况,当场给出答辩分数,并计算出五个评委给出的平均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由指导老师成绩、主审老师成绩、答辩成绩按照3∶2∶5的比例给出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总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毕业设计(论文)不合格,不能领取本科学位证,并在下一学年随低年级学生继续做毕业设计(论文)。严格的答辩过程,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结束语:

电子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全面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胜任电子类领域中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管理以及工艺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为工程技术人才。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意义重大。本文针对电子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其质量展开讨论,并结合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体制及自身专业特色,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乔利仙.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59-60.

导学设计论文范文第15篇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本科毕业生进行四年学习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本科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项综合考察,同时又是培养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从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出现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严重下滑的客观事实。笔者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在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了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一是,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二是,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三是,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最后,采取适合论文(设计)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市场经济新常态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需要。 

1 目前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学术不端问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不端问题经常出现,有些学生进行网上抄袭或者使用百度百科等网络文章拼凑成论文;也有的学生找人;还有的学生直接改用本专业往届学长的合格毕业论文上交等。这些做法,论文(设计)指导老师都很难左右。有些情况可以通过论文查重检验出来,有些则很难查出。但是,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会败坏了学术风气,使得学校安排学生写作毕业论文(设计)的培养计划失去了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二是,选题问题:有些学生所选题目陈旧过时,有些题目范围过大或过小不利于论文写作,或者学生所选题目的写作可行性较差。学生思想惰性强,所选题目陈旧过时,远离时代,缺乏现实应用价值。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选题新颖,要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尤其是对于以往反复研究过的题目,要从新的视角挖掘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重要意义,而是挑选以前学长写过的题目来写,认为可以照着别人的写法来模仿完成。 

也有些学生认为,选择较大题目会有的可写,也容易写够字数。实际上,题目过大,在写作过程中难以驾驭和把握。当然,还有些学生认为,选择较小题目会容易写具体,但是所选题目过小,在写作过程中只能写一些具体操作流程,无法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选题要确定合理的范围,学生尽量选择与学过的课程相关,写作熟悉一些的内容,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再者就是所选题目是否具备写作的可行性问题,由于一些学生缺少写作经验,在选题时没有注意到题目内涵及外延,以及自己是否能够搜集到足够的论据及写作素材,导致学生论文写作过程出现无法继续或中途更换论文题目的问题。 

三是,论文(设计)出现逻辑结构不合理及写作不规范问题。从历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稿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逻辑上出现前后矛盾、条理不清、缺乏科学的论证方法、研究方法不规范、创新点不明确、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甚至于影响学生能否顺利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生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没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由于教师在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中对学术不端现象的后果强调不足,导致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毕业了忙于找工作或毕业实习,对论文(设计)写作不够重视,应付了事;还有一些学生在网上找几篇文章随便拼凑一下了事,或是请人完成应付交差。这些做法都形成了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出现的学术不端问题,最终影响到学生能否如期毕业。 

二是,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学生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导致出现选题偏差。教师在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中,由于课时量问题,没有足够强调学生与指导教师对选题沟通的重要性,更没有进行足够的选题指导实践训练;同时,在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实践中,指导教师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和教学上,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向重视不够。开题并进入初稿写作过程以后,才发现要么由于指导老师的专业背景和学生论文方向差距较大而无力指导,要么学生选题问题较大而无法继续写作。

三是,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对学生写作帮助不大。由于学校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不能够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论文与设计的写作区别、论文(设计)的写作要求、写作规范,以及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的写作要点以及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等内容。最终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论文逻辑结构问题及写作不规范等问题。 

3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进入各行业从事具体工作岗位的实践活动,因而高校对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生应具备的从业能力应包括: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及责任感;较高水平的分析能力;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一定的创造和学习能力等等。①可以看到,严格的毕业生论文(设计)写作训练能够起到综合训练和提升学生未来从业能力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应建立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一是,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二是,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三是,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四是,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首先,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教学、科研、服务诸方面都以应用为导向,坚持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面向行业、面向人才市场需求来建设专业。②应用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既是检验本科生综合运用本学科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一项培养学生逻辑写作能力的实践教学过程。因此,必须强调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应该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自己的实习实践并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及后续写作。 

必须坚决杜绝学生采取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如在网上找几篇文章随便拼凑一下了事、请人完成应付交差等行为。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学校处理过的学术不端案例来教育学生,使其对学术不端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术不端做法对学业以及将来职业发展的巨大危害性。 

第二,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导向。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能够区分论文与设计的不同标准和要求,明确论文(设计)选题的实践价值导向。应按各学院按专业建立各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授课导师组,采用竞争机制选择授课教师,使得论文(设计)课程中师生能够就讲解的案例做到专业上的充分沟通,使学生接受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写作训练,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应以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否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为评价标准。③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面强调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达到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最好强调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反复沟通,结合学生实习实践背景,在老师研究方向范围内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合理性,又能够使得指导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之中结合学生实习实践经验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采用专题讲解来讲授撰写论文(设计)过程,要在教学目标中重点讲授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选用适合的研究方法,如何掌控好写作进度,如何做好写作过程中的师生沟通,怎样避免学术不端的做法等方面。 授课过程中要明确论文(设计)指导授课教师职责,依照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要求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一步骤内容分解到每课时的教学任务中,包括:论文(设计)选题、拟定论文(设计)提纲、开题报告、文献使用、研究方法选用、初稿要求、论文修改、查重及论文(设计)修改要求、定稿要求及学术写作规范等内容。 

授课教师还要向学生强调遵守学校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进度,即从选定导师、确定选题、列出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再到初稿写作、论文修改、查重定稿等这样一个完整的论文写作过程。授课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指导经验,向学生强调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需要与指导老师主动沟通的要点以及没有做好这些沟通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整个论文(设计)的高质量完成。 

第四,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讲解,让学生结成小组共同进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论文(设计)的综合写作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及创新精神。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等进行查找和使用期刊等文献,学会文献综述写作,培养学生结合专业实践背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从业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必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尤其要遵循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即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最终,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训练,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实践人才。 

注释 

① 王均平.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业能力的选择与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3(5):72-7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