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人们习惯于把审美的焦点集中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所以生活美所体现的是与生命关联的各种生命共同体。从居室美化到工作环境,再到城市文化景观公共艺术化,给人们提供生活安定、社会和谐的秩序感、以及生机盎然的环境氛围和生命的意境。

关键词:

艺术;环境设计;解决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理论课程。

对于艺术生而言,理论性强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满堂灌的授课形式对于感情丰富的艺术生早已行不通,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提出问题、保留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思考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把某物看作是艺术,需要某种眼睛无法看到的东西,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知识,这就艺术界”。环境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室内设计的学生,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处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会自觉不自觉的进行各种环境装饰。学生对环境设计艺术的提高首先要先增加理论知识,并且要增加对艺术作品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大量有代表性的作品等来影响学生在艺术上的认识;加大典型艺术作品案例的讲解熏陶来积累各种素材;运用模拟环境激发学生潜在的艺术情感。未来环境设计发展会呈现多种趋势;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注重文化内涵、地域差异化、不同设计领域的交融、艺术化等等。这些发展趋势都将系统的解决人类内心需求和现实之间矛盾的过程。

环境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小到一个居室,大到整个城市,既有千百种不同的各具表现力的物象形态,又有内在的秩序和综合的整体精神。环境设计做为一种综合的多种形态的造型艺术,在形式上更追求多样统一与协调。例如;中式传统室内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常见的有“鱼”“鹿”“蝙蝠”等,原因是他们的谐音都有隐喻,代表着福气,情操和品行等等。这些自然物为中国人借物咏志提供了极为契合的形象。在室内装饰中,无论是商务、办公还是居住生活,有机的借助自然物、工艺品装饰,不仅可以获得无形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可获得美学的文化,美化了生活、也扮靓了心情。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的质量。室内环境的创造除了与冷暖、光照等方面有要求之外,还与建筑的类型、主人的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从整体来说还和人类的经济活动、价值观念、哲学思想、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世俗的经济要求用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把资产阶级的经济说成是一切时代、一切阶级、一切人的要求。好的设计价值观念的体现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令作品更具有个性化、专业化。设计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丹纳在《艺术哲学》的书中解释到,“探求艺术发展的原因时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是由环境决定的,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任何一个名族的的艺术都是由名族的境况和人们的心理以及生产关系决定的。这些倾向也会因为民俗民风的不同而不同,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存在着不同的天性。所以说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是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和制约组合而成的。

当环境由众多的物体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室内空间环境,室内装饰就是美化室内空间环境,掩饰室内空间环境的缺点,突出其优点,使室内空间环境变得舒适、美观。室内装饰工程就是对有使用价值的室内空间环境的美化过程,是对各种装饰材料进行技术和艺术加工,美学修饰和艺术组合的再创造过程。室内装饰的美观同样表现在“内在美”和“外观美”。

室内装饰的“内在美”是装饰的本质,是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的根本所在。从构成室内装饰的材料质感上及各种造型体的集合中表现出来。同样,室内装饰的“外观美也如实地衬托出室内装饰的“内在美”。

有句话不是说:“不了解人类的过去,就不能够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对艺术来说:“不了解艺术实践的历史,就不能够真正理解艺术活动的规律”学习艺术概论应注意结合自身的艺术体验。当今社会生活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例如视觉文化,它不单单是一个视觉的欣赏更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传承,在这个全新的视觉文化领域里就要求我们对艺术的基本知识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知,通过作品的鉴赏和评价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的审美加深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视觉艺术的优秀作品来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

结束语:艺术概论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艺术的概念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有感性的理解也有理性的认识。环境设计也正是在实践艺术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理解与掌握艺术概论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李萍.编著.《实用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计学 设计艺术学 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的主体是人,以人为设计中心、为人服务;设计的终极目的便是要为人类创造出舒适的、理想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再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持续发展观念。可以说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慢慢加强,逐渐产生出了环境设计的概念。

一、设计艺术学科中所涉及的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

(一)设计艺术学的概念

设计艺术在处理好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偏重解决好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视所设计的产品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所产生的作用。给设计艺术下的定义:是指以设计艺术的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的理论研究为对象,针对设计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以及经过不断验证提炼的艺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和凝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指导,是对设计艺术活动的理性思考。设计艺术几乎包括了设计艺术学中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设计是时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环境艺术是以科学美为前提,进而表现出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达到完善科学美的目的。在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的原则驱动下,人类对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即环境艺术设计,是改良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计质量、创造出理想生活的一种有用手段,环境艺术起码包含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艺术、城市雕刻、壁画、和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的内部空间。

(三)设计艺术学科中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个具有归纳、多元交织、权变的特别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本性决定了,它与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观念、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创造发明等等,它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甚至会因为某个因素让其发生变革。因此,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设计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艺术设计的范围及其理论研究的内容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

自然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人为的空间分割、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建设手法,采用各种艺术、技术的手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协调人、社会、自然环境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营建出优质的生活、生存环境。“它包括建筑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绘画,雕塑,广场设计,围绕主体建筑相关的外部等路桥和辅助设备,城市规划设计也属于这一范围”。

(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艺术,其决定了和建筑学、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个设计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综合

1.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类型的设计

环境分自然因素环境和人造因素环境,自然环境经由人工的设计、划分、营建、艺术化处理而成为人造环境。人工环境按照空间形式可划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按功能可划为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工作环境等。设计界和设计理论界由于对环境艺术类型的区分并无统一的准则和方式,所以多半是根据空间形式来进行分为建筑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等。

2.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多学科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等的艺术,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和自然环境表现形式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即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推动了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对当下建立设计艺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把经济、意识形态、技术、社会特质加以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诸多要素中,将技术、科学、人文、美学等和其他商业因素加以融合,成为一体,大大扩展了设计艺术学的深度和广度。资源问题、生态问题、设计形态问题是21世纪我国设计艺术发展的三大主题。环境设计对未来社会文明的思考,不能简单地理解与市场结合即可,而是要有长远发展战略的眼光,如何进一步解决未来新的社会问题和进一步更新现有的设计语言?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更应以“知识整体”的观点为立足点,不断的在整个系统中吸取新的理论、方法、方式,促使设计艺术学逐渐的完善和成熟。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体,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思维、设计表达等都离不开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同时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实践得以全面深华。环境艺术设计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事例来说明就会显得空洞;具体的环艺设计实例没有抽象理论的作依托就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化发展观

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化发展,是环境艺术设计所关注的问题,也是设计学对所有设计未来发展的期望。当今,可以说“绿色”已经成为环境的代名词、是生命的象征。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就是要为人类创造出、规划出更为合理的生存空间、生存环境。环

境保护是人类文化的延续,是保护人类的生存印记,文化遗产是唯一的,是不可再复制的,破坏了永远无法恢复。环境艺术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化进步的“产品”,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环境艺术,特定的时期产生特定的环境艺术,并带有特定的时期烙印,是没法复制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继承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

四、结论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多角度、多交叉的专门学科,虽然其发展晚、问题多,但其在我国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壮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艺术设计学科体系发展的需要。它所涉及的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理论及其方法,对当下我国环境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并指导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设计界、理论界都坚信,设计艺术学在我国的前景会越来越广,前途一片光明。参考文献:

[1]陈健.环境艺术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黄艳、王富瑞所著的《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大量案例,通过对概念的描述和实证的结合,详细v述了3D打印技术对于环境艺术所带来的颠覆性革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以理论为先导,宏观地解读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新理念,因此当之无愧地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之一。环境艺术设计理论通常是以空间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本质和艺术表现的特征,为人们按照自身对于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用3D打印技术,作为空间艺术的灵魂,3D打印将快捷的制造艺术和传播学相结合,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理论这一具有功能性的实用型艺术学科。

3D打印技术从人体工程学、雕刻学、家具设计、装饰文化、材料学、软件操作等学科综合入手,对于室内外装潢设计、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建筑规划设计、园林施工和施工管理等各方面都进行了非常细致周密的描述。《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的作者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和很高的艺术素养,使《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的受众群体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3D打印技术在环境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一般来说通过3D打印模型来完成设计作品就不需要让天马行空的艺术思维受到限制。由于之前的环境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受限于实际的施工效果,而且手工的制作会大大延误工期,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3D打印技术就可以规避和杜绝这个弊端,可以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泛地被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使得设计师头脑中的作品和手绘出的作品模型可以快速地转化为实际的制作实物。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一书系统地将环境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学科来进行描述,在该书中,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完整的实验对象,被综合地考虑到了技术领域以及方方面面,与3D打印技术的具体应用和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相结合。书中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讲解,对3D技术的可操作性强、全面系统的特点和环境艺术本身的多面性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书中认为,3D技术是能够侧重可操作性的,可以指导人们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提出多项性问题,能够精益求精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方法。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地域文化性 独特性 趋势

地域文化体现一个空间内的特定文化类型,环境艺术设计在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以后开始结合不同的地域文化性质逐步走出一条特色的设计道路。不同城市类型因地而异的利用各自的地域文化性在设计领域占据各自的优势,从不同形式上为设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1.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性

1.1地域文化分类概念及形成要素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地域的称谓。

文化包括所有形式的社会意识、技术科学、自然科学等。有时又指教育、文学、科学、卫生、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形成不同地域文化的原因很多,从自然地理环境上来讲,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条件不便的情况下,不同的自然环境,它所产生的文化上的差异就很难消逝,会长期保存。其次一种地域文化它的产生,主要还有它的物质基础和历史因素。例如一个城市的发展长期累积保存下来不同的历史文化,也将作为地域文化沿袭下来。

1.2地域文化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地域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同样的文化发展脉络,其特征表现为文化形态的稳定性和文化认同的一致性。地域文化一般以地理界限来划分,世界上每个地区,小如乡镇地区县市,大至国家省区甚至跨国界,都会形成具有许多概括性特点的地域文化。

地域性--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概念不够具体,应称为“地域文化”。尤其地理环境的因素尤为关键。

文化性--“文化”的概念在现代必须结合国际背景考虑。当今世界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因此任何地域的文化都会受到国际化的影响,所以地域文化的形态在所受文化影响下是具有可变性的,任何文化都是发展的。

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性

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的核心,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功能区域划分、家具的摆放方式等,这是体现当地历史传统、风俗、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从而实现地域文化的表达。以中国古典建筑室内装饰手法为例来讲,中国古典建筑室内的装饰手法,体现于构件实体的造型与界面图式的综合运用。

中国古典建筑室内的空间处理,体现于完整理论指导下的设计实践。从《易经》的阴阳之道,老子《道德经》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直到神秘的风水理论。在天地人相互交融的中国环境观念中,空间从来就是动静相宜的。内外融会相辅相成的空间系统因此成为木构造建筑最显著的特征。象征着建筑内部空间的“家”和象征着建筑外部空间的“庭”,在汉文字中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中国古典建筑空间体系的全部内容就浓缩在这两个字中。

3.地域文化在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受到地域性特征的影响,设计活动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设计的结果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地域文化个性特征。地域文化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要不断地更新发展才能坚持住地域文化的个性特征,才不至于被外来文化消解。地域文化在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文化的发展形成新的具有更强生命力的文化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中文化元素应体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在现代的环境设计中越优秀的没计,越重视地域文化的表现,越被世人和社会认可。鲜明的地域文化营造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一个成功的环境空间,应该审视其地域文化设计,使之给环境空间的使用者鲜明的地域信号特征,可见文化元素运用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比如一个酒店大堂的室内设计应该服从温馨、亲切、尊贵等文化元素语言,在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元素设计中,如艺术品、图案、色彩、灯光、造型、材料肌理等都应按文化元素语言原则去设计与营造。地域文化是一个含量极大之概念。它几乎无所不包地将某一区域人类族群的一切生活内容涵盖,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落,其间既有人类共性特征,又有万千族群差异,它们或以宗教维系,或以共同的生活习俗相连,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文化元素与本建筑的文化语言保持高度和谐,这是我们在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该结合地域文化发展的方向。

结语:21世纪的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对地域文化延续的载体,只有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样的设计才会对本土地域文化继承和发扬。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内涵,使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释放出独特的魅力。让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作品中得以发扬。

参考文献:

[1]郑曙,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特征 《AIDIA2002亚洲室内设计联合会论文集》 2002年10月

[2]李雨霜,浅谈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2月

[3]罗珊;李志鹏,浅谈地域文化在闽北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5月

[4]黎慧华,重庆山地居住区地域性景观研究 《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7年6月

[5]罗爽爽,地域文化下中国电视台徽设计研究 《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3月

[6]陈云岗 光大与消亡―地域文化之存在价值 《西北美术》 1999年03期

[7]王嵘,地域文化与现代化,《新疆艺术》 1996年01期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从19世纪末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绘画史向现代绘画史学转型,呈现出一种画史研究的新局面。同时我国的传统地理学也开始了科学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并很快转入对中国自身问题的探索。地理学思想对中国绘画史的干预正发生在此时,虽然当时很多具体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但其积极的方面在于画史研究者从绘画角度正式提出了地理性的问题,并尝试从地理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这一时期的绘画史着作大都引入了科学的方法,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学的先声,包括滕固、陈师曾、潘天寿、郑午昌、秦仲文、傅抱石、俞剑华等人所编撰的画史中虽没有专门章节论述绘画与地理的关系,但也均已将地理环境视为影响绘画发展的要素之一,并予以关注。其中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中则多处指出了这类问题,虽然作者并没有就这些问题展开实质性的探讨,但它所蕴藏的诸如画家分布、绘画中心以及绘画重心的转移等以往画史并未关注的问题及其与地理的关系则实在有研究的必要。但后来的中国画研究并没有充分发掘郑午昌在中国画史研究中的这点地理性贡献,这无疑也使中国画的研究缺少了些许颇具价值的论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中国画学全史》附录之说明中,“曰历代各省画家百分比例表,举历代画家在何时何地为最多或最少统计比较,以见各时各地之绘画情形”。这恰恰是受到了当时中国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曾有学者撰文就梁启超“新史学”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影响做过评述,但美术学者们却并未注意到梁启超在引入西方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时对当时画史研究的影响。梁启超在晚清引入西方近代地理学说,特别是环境论的观点,对他影响较多,在其《中国史叙论》、《中国地理大势》、《地理与文明之关系》中均表现出很强的环境决定论观点。他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对中国画的论述虽不够精深,且受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局限,但仍对中国的文化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他曾在《历史统计学》一文中倡导一种对某种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地理分布统计的历史研究法,文中提到这种想法曾受到了丁文江的赞成。而关于这种想法的尝试与实践也刚好促成了人文地理学在当时的起步,至20世纪30年代之前,“梁启超、顾颉刚对于清代的朴学大师,丁文江对于史传上的人物,朱君毅对于现代人物,张耀翔对于清代进士,胡适对于三百年来的女作家,……不能不说是很可观的一个开端了”。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画学全史》出现了这样一副表格,遗憾的只是作者虽然进行了统计,却没有展开相关的分析,自然也没能达到梁启超在文中所言要“观其大较”的作用。更为遗憾的是,后来的中国画研究便不再有人响应这种号召,发掘那一时期的中国画与地理学研究,其实相关的问题已经被提出,但这种实践却没有被继承。以历代画家的分布复原为基础,进而探讨中国古代绘画地理格局的态势与演进,这里的格局包括了绘画中心与发达区域,而态势与演进则是其过程机制,进而为探讨一种趋势与规律。这种研究不仅是要解决郑午昌并未深入的画史新问题,更想为“美术地理”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与模式,即便目前不能达到这种效果,也希望这种基础性的探索成果可供别人研究之用。

    二、目前艺术地理研究面对的问题与误区

    随着现代地理学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跨过拐点后加速发展趋势的出现,以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全面振兴为表征,它为美术在内的诸多艺术门类的地理性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支撑,这使艺术的地理性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艺术地理”本身已经作为一个较为明确的概念,成为相关领域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但其至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属性以及研究主题,更没有具体操作的方法。事实上在对各种艺术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长期的综合讨论与解释中,“艺术地理”是在现代地理学思想对艺术学科的加强渗透、传统艺术研究试图突破已有的研究框架、分支领域的学科意识逐渐强化中产生的。出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地理学领域对美术研究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进入80年代,在人文地理学各领域全面复兴的形势下,文化地理学显现出了巨大优势,并逐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作为地理学科的教材,由胡兆量等人编着的《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已经包括了“画风的区域差异”一节;在周尚意等人编撰的《文化地理学》中“艺术地理”也有了独立的章节。但也如编者所言:“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艺术,虽然非常的必要,对文化地理学本身的领域也是相当有价值的充实和拓展,但可能受地理学者们自身艺术知识的局限,现有的研究成果十分缺乏,所涉及的艺术形式也比较少。”“艺术地理”研究的出现和地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干预与其被关注程度密切相关,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局限于地理学领域内部。以美术地理研究现状为例,我们以一种综合的视角来全盘审视身处困境中的“艺术地理”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通过这种分析为今后的“艺术地理”研究提供某些启示。

    1.在理论研究与学科属性讨论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关于“美术地理”的探讨可以说是理论先行了,在其研究范畴与概念似乎相对明晰的情况下,几乎连其学科属性都已经是很明确的事情。关于这一类问题的综述性研究,我们可以参考霍诗雅、肖玲的《中国艺术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皓的《中国当代艺术地理研究概论》以及张慨的《中国古代绘画地域性研究述评》这三篇文章。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艺术地理性的长期探讨中,学者们已经毫不否认文化地理学与这项研究的相关性。前两篇综述均将其列为文化地理学的分支,而这种观点实际上也正是上述大多数学者形成的一个共识,且霍诗雅、肖玲的文章更是以文化地理学五大主题来综述艺术地理。人文地理学在我国的复兴,使从文化地理学角度来审视艺术现象也渐趋成为一种潮流。以书法地理研究为例,有人以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景观、文化扩散、文化源地与文化区、文化生态、文化整合这五个主题展开研究,试图建立书法文化地理研究这一领域的理论体系。但在笔者看来,这种书法文化地理的研究是极不成熟的,完全以文化地理学的模式来观照中国传统书法现象,使我们看到这种研究多数不能落到实处,加之急于在分支学科的建设上有所建树,以求填补空白,导致其研究只能在大的文化层面上套用文化地理学的叙述模式而颇有形式主义之嫌,而这种对文化地理学理论的借鉴并未对已有的书法史研究带来突破性的论断。这其实是近年来艺术地理研究存在的一个显着问题。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出现相对较晚的一门分支学科,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它才被介绍到我国。虽然它在我国目前发展较快,所涉及的范围也较广,但是各方面的研究都还不够深入,许多分支尚未涉及,已有分支的研究也不够透彻。更重要的是由于各分支学科研究不成熟,一套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来统领各个分支,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而文化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的某些分支,只是许多学科和概念的混合产物,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因而有学者将这些新的分支称为思潮。目前,在文化地理学内部,诸如文化区划分的标准与困难、文化扩散理论的运用、文化生态学中生态学概念的扩张与泛化、文化整合概念的套用以及文化景观研究的难度与局限等方面早已成为地理学者要面对与解决的突出问题。由于地理学的概念、性质、主题与理论等问题长期处在争论之中,这无疑给其他学科的学者正确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与特质造成了困难,而将目光过多的于文化地理学,则更加导致其忽视了地理学的本质属性。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现阶段“艺术地理”研究并不能在上述五个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中充分展开,而且针对目前的研究水平和基础研究的成果积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是难以直接适用于中国的艺术现象研究。在试图利用文化地理学手段进行相关的艺术门类研究时,必须格外注意这种方法的使用是否能够产生实际的意义,决不能简单地套用一些文化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学科归属其实是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对具体问题的研究需要由哪些领域的学者来承担,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范式,不同领域学者关注问题的角度与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都不尽相同。然而,在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分支尚未涉及,且相对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时,“艺术地理”及其分支的学科概念被过分强调并不是件好事,而且无论怎样,我们终究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目的。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意境;门类艺术;美学;艺术学;艺术学理论;格局;困境;解决方式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意境研究格局与研究困境的关系

上世纪,意境问题有过多次研究热潮,但近十多年来却逐渐沉寂下去。其原因,既不是“意境”在当今艺术语境中失去效用、活力,也不是相关问题已全部解决。准确地说,这种研究停滞是原有研究格局的困境所导致的。

“意境”是随诗歌对其它艺术类型的影响、渗透,而从诗歌逐渐侵入到画、园、书、曲、印、盆景等多个艺术门类,由诗学术语而转换成一个普遍的艺术学范畴。最先明确“意境”概念是唐代王昌龄的《诗格》,画论中提及是北宋郭熙、郭思的《林泉高致》,而园论谈及是明代计成的《园冶》。其他门类艺术讨论意境问题多集中在明清。所以,明代开始“意境”事实上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艺术学范畴,众多门类艺术都在广泛讨论、实践着。但是,作为艺术学范畴,“意境”在艺术学层面的研究至今都未能很好地展开。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既往的“意境”研究主要是建立在诗、画材料之上(其中尤以诗为主),以偏概全的缺陷是明显的。比如,有很大影响的《中国古典美学丛编》(胡经之主编,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意境”(境界)收录的几乎全是诗歌材料,另外绘画9条、戏曲4条、小说4条,其他艺术门类则付诸阙如。从历时性角度来看,意境在艺术学与美学层面的同一性内涵是独立分散的门类艺术意境在互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彼此互动化合,逐渐凝聚起来的。不同门类艺术在其间的作用,虽有主次之分,但确非单向的,而是多元共存,多向互动的,既有共性趋向,也有异动变化。所以,诗画之外的艺术类型既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实践了意境理论,同时也丰富、拓展了意境的理论。故而忽视诗画之外的意境材料,无疑是既往研究的一大缺憾,也从根本上限制了艺术学层面研究的展开。

其次,从研究布局来看,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薄弱和不足也是明显的。既往研究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一是美学层面的研究。这两个层面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是站在艺术门类的特殊性上,重点把握意境营构中具体符号的物化形式问题,具有形而下的性质。美学层面研究则把各门类意境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整体把握,探讨其中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对意境美作哲学反思,具有形而上的性质。这两个层面的研究构成了既往意境研究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一方面与“意境”在传统艺术中的历史存在相联系,另一方面与现代以来国内的学科生态相关。

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体现了意境问题在中国艺术中多样化呈现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传统意境研究的特点,即相关研究分散于各艺术门类,散见于诗话、文话、词话、书论、画论、园论、曲论当中,而少见综合、统一的论述。当然,这种讨论的彼此独立、分散,并不妨碍意境同一性内涵的客观存在。上世纪,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的一批学人引入西方美学知识,引发了借鉴西学来研究传统美学的潮流。系统的、注重学理建构的美学层面的意境研究就此展开。这使广泛、具体而零散的意境呈现有了一个归纳、提炼的过程,并被统一到审美内涵、价值、特点等美学层面上来。这个由具体、个别而至一般归纳的演化经历,主要是随现代美学学科的发展而展开的。

意境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问题也是明显的。有学者指出意境研究存在三个脱节:“一是微观与宏观脱节,二是抽象与具体脱节,三是逻辑与历史的脱节”。这三个脱节说到底就是意境研究的两个层面——门类艺术层面研究和美学层面研究——之间的脱节。而这两个层面的脱节,其根源就在于既往的意境研究格局不完善,即欠缺艺术学层面的研究。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欠缺,简言之,从水准看,至今为止的艺术学层面的意境研究还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宗白华先生的几篇文章中打转,无法超越。从数量看,真正艺术学层面的研究成果极少。许多名义上的意境艺术学研究,实质上还是站在门类艺术或美学的立足点上,难以达到真正的门类打通和学理融通。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欠缺,向下让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缺乏艺理层面的归纳与提升,向上使美学层面的研究缺乏一个整体的艺理支撑。

这种状况是与艺术学学科自身的艰难相关的。一般艺术学是在门类艺术研究的基础上,上升至对整个艺术领域普遍规律的把握。所以,它要求打通艺术问的壁垒,在会通门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和提升。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这是其一。其二是艺术学学科因后起而稚嫩,却又遭到历史悠久、高度成熟的门类艺术与美学学科的强大挤压。艺术学的提出虽有一百多年历史,经宗白华、马采等人引入,但在国内形成共识,被纳入学科目录尚不足二十年。1996年,“艺术学”才作为二级学科设立。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单立为一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升格为一级学科。这种学科体制身份的获得,一方面表明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在不断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艺术学在各个门类艺术中突围而出的不易。即便如今,类似“艺术学有必要吗?”、“有艺术而无艺术学”的论调仍不鲜见。学科背景的艰难直接导致了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上的薄弱、欠缺,由此造成意境研究基本格局的缺陷。

取材的以偏概全和研究布局的不完善导致了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欠缺与不足。这一方面使意境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难以直接支撑美学层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使意境美学层面的研究也不足以融洽地统摄门类艺术层面的种种具体表现。这就造成门类艺术层面和美学层面研究之间的相互脱节,形成研究的困境。

二、意境研究格局的突破与困境解决

要解决这种脱节,突破现有的困境,就需要加强意境问题在艺术学层面的研究。因为“艺术学是联系美学和其他特殊艺术学的一门科学”。按艺术学倡导者德苏瓦尔设想:它介于门类艺术学和美学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座从具体的艺术走向艺术哲学的由可以验证的知识构成的桥梁。跟门类艺术学相比,它是综合性的,应该研究所有的艺术;跟美学相比,它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和描述性的,而不陷人对美的教条主义的评价或含混不清的猜测。显然艺术学在所有的艺术学科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过渡角色,它一端根植在门类艺术的基础中,另一端又伸向美学,衔接着艺术研究中存在于经验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缝隙”,成为联系两者桥梁。

门类艺术层面的意境研究,立足于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着眼于具体艺术符号、形式、技法在意境表现中的作用、效果和意义。它的研究是具体、个别而分散的。而美学层面的意境研究,是立足于人的审美活动整体,将意境这一中国艺术的普遍追求视为审美活动的一种类型,探求其中的审美内涵、特征和价值,去回答意境这种审美活动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去反思意境这种审美活动所展现的人的本性问题。显然,门类艺术层面的意境研究是最基础的,但是它对美学层面研究的支撑却是间接、零散的,非系统的。美学层面的系统性的直接基础应该是艺术学,它以一般性的概念构建一般性的艺术理论,而成为更高一级的审美价值论的实践形式依据。所以,艺术学层面的介入,向下可使分散在各类艺术中的意境营构实践,在艺理层面得到统一和整体把握、归纳,向上可让这种实践经验的理论归纳,成为美学研究的整体基石。这样就把意境的美学研究与门类艺术研究联结了起来,把微观与宏观、抽象与具体衔接了起来,突破了脱节的困境。

三、艺术学视野下意境研究路径

艺术学理论升格成为一级学科,标志了国内艺术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必将推动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为意境研究突破现有困境,在艺术学层面取得进展,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科学的艺术论的目的在于阐明艺术的本质”,它要“通过各种艺术的互相比较,以阐明其问的密切的关系,即阐明艺术的统一性”。从一般艺术学的角度来看,能贯通中国各类艺术创造,找出不同艺术领域统一性的最佳范畴莫过于“意境”这个概念。它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理论性和代表性,是一般艺术学切人中国艺术的最佳入口。艺术学视野下的意境研究大致可循以下路径展开。

1.互动研究

跨学科是艺术学最显著的学科特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Mikel Duf-renne)指出,艺术学研究最显著的趋势之一“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相关综合研究或边缘交叉研究”。这种跨学科特性,落实到具体的意境研究上来就体现为多个层面的互动比较研究。

首先是门类艺术层面的互动比较。艺术学要研究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并把握其间的共通规律。这个目标必须在对不同门类艺术经过精细深入的互动比较之后才能达到。既往研究,不同艺术意境也有比较。但门类艺术是站在单一艺术部门的立场,美学是站在审美共性的立场。这样的立足点就决定了这种比较必然是单向的和有限的。而艺术学层面的比较应该是在艺术的普遍性范畴基础上的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多向与多元的互动比较。

其次是艺术活动层面的互动研究。艺术是一个动态的组织过程,它是由多要素、多环节组成的活动系统,并在对外部文化系统的映射中呈现意义。意境生成是由包括接受者在内的多要素共同参与的艺术活动。要研究多个要素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它们在意境营构、生成过程中内在的流动、反馈、联动情况,从而更深刻理解意境的整体创造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学层面的互动研究应是多向与多元的研究。首先,它不是以某类艺术为定点参照的单向度比较,而是艺术学层面上不同艺术之间的互动比较。它要展现不同艺术在异途而同向的意境追求中,各环节上的相互启发、参照、互用、转化等种种互动情形和关系。其次,它是在意境活动的宏阔视野下的研究。在此视野下,意境史的历时性考察就和意境创造的共时性考察结合起来,意境发展的历史线索就和意境活动内在要素结合起来,意境的共性特征就和门类意境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

2.异变研究

既往意境研究当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只注意不同门类艺术意境之间的相似性、共通性,而忽略了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意境异变情况。

这方面的不足,是艺术学层面研究和美学层面研究不相协调所导致的。艺术学研究的薄弱、缺失,使美学层面的研究相对地超前并占有主动。这使美学层面的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留下了相当多的预设性结论。按合理逻辑,意境研究应该是“门类艺术层面——艺术学层面——美学层面”这样一个渐次推进过程。前者作为后者的研究基础。然而,艺术学的后起与薄弱,使美学层面的许多研究结论在艺术学研究展开之前就早早地预设在那儿了。这就遇到了苏珊·朗格所说的“麻烦”:“对于各类艺术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种种探索之所以遇上麻烦,其原因就在于:在还没有开始进行具体的论证之前,人们就已经预先接受了将要在证明中弄懂的东西。”意境研究在美学层面的一些结论,恰恰就成为了后起的艺术学层面研究的“预先接受了将要在证明中弄懂的东西”。正是这个原因,既往艺术学层面的意境研究,过多地忙于对美学预设结论的论证,而忽视了各类艺术间互动、异变研究的展开,尤其忽视了不同门类艺术之间意境异变的研究。这使我们对意境在不同艺术间的隔与通、对立与互补、互动与异变、发展与变化等种种具体情况的把握,存在严重不足。这使我们对不同艺术的意境审美特性和形式差异之间的复杂关系,认识不足,认识不透。这些都制约了意境研究的深入,也阻碍了对意境营构中的艺理规律的细化与深化,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意境作为跨学科课题的研究基础。

其实,前人已经敏感地注意到了这点。石涛说:“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生吞生剥而后成画。”点出诗境、画境的区别及转换间的微妙与艰辛。张岱说:“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画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更明确指出意境在不同艺术形式间表达上的矛盾。钱锺书说:“在‘正宗’、‘正统’这点上,中国旧诗画不是‘一律’的”,“中国传统文艺批评对诗和画有不同的标准。论画时重视王世贞所谓的‘虚’以及相联系的风格,而论诗时却重视所谓的‘实’以及相联系的风格。”也指出了诗、画意境标准的分歧。他们都注意到不同艺术在追求意境共性中体现出的差异性。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不足。

前人所言,指示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即从意境在不同形式间转换的角度切入,去清理意境审美同一性与形式差异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比如,同题命意就是意境营构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创作方式。因诗境而构画境、园境,观剑舞、听江声而悟书境等,都是艺术创作中的常例。由此切入,就可很好地探讨相似意境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然后,由转换进而分析符号和形式差异对意境营构的各环节、各层面,产生了哪些具体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使不同门类艺术的意境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哪些微妙的差异?

“只有通过探求各类艺术的差异,才能真正找到而不是猜测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凹意境的跨门类特点为艺术学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只有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全面观察各种艺术类型在意境营造上的表现,才能对类型差异所导致的题材、结构、技法、趣味、标准等艺术环节差异作深入比较、把握,才能推进意境研究的细化和深入。门类艺术意境间的异变研究深入扎实了,方可为艺理层面的归纳打牢基础。

3.求同研究

前述互动、异变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求同——实现真正的门类打通基础上的艺理融通统一。

(1)一般性概念的梳理、辨析和确认

一般艺术学的意境研究和具体艺术门类下的意境研究有何区别呢?这就涉及艺术学对象问题。马采对此有精到的说明:“特殊艺术学的知识,即各种艺术史和各种艺术学所提供的资料,虽然不断被参考被利用,但一般艺术学的研究绝不是对戏剧、音乐等特殊现象的直接的探讨,也不是对宋代绘画或顾恺之某一时代某一作家的具体作品的解剖分析,而是以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作为对象做理论的考察。”这个“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即苏珊·朗格所说的“只能通过研究各类艺术之后才能得到的”“一个深层水平上找到的概念”,“这种概念便是艺术的概念”。所以,艺术学研究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在门类艺术和门类艺术史基础上,梳理、提炼出艺术的一般性概念,然后辨明这些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勾勒、推演、总结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运行逻辑,从而展现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活动体系的内在结构。

以意境研究来说,就是要在各种门类艺术意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并梳理、提炼出意境活动的一般性概念,然后阐明这些概念之间逻辑关系,为最后在艺术学层面建构意境学理论奠定基础。应该说,意境问题在艺术学层面的概念梳理是不足的,还存在许多模糊不清之处。这大概有二方面不足:一是一些核心概念的内涵并未在艺术学层面得到认真清理、论证。比如,“意”、“境”这两个概念,过去讨论多偏重于诗、画领域,而对其他艺术门类中的论述相对忽略了,这必然会导致某些缺失。另一方面,由于视角和落脚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少意见纷争,难有高度一致的定论。这种缺失和纷争,出现在门类艺术的意境研究层面应该说是自然的,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是由门类艺术单一立足点和差异化角度自然造成的。但是,当我们在艺术学层面来探讨,就站到了同一立足点、同一视角上来了。艺术学的统一性要求此层面研究是异中寻同,求同略异,使这些概念的内涵确定下来。只有概念确定,才能继续概念间关系的探讨、梳理和理论建构。二是意境理论的一般性概念并未得到很好的提炼和概括。这个问题在门类艺术的意境研究当中并未表现出来,但是一旦在艺术学层面来讨论,问题就来了。因为门类艺术意境研究当中使用的基本是同一门类中的概念术语,即便涉及诗画、书画、诗画园等跨界研究,也都是在相近艺术领域内,概念术语的跨度也不是很大。但在艺术学层面来讨论,就要求概念术语具有普遍的涵盖性。比如,诗歌意境中的术语就可能与书法意境的不相适应,绘画意境中的概念就可能与戏曲舞台意境的不相协调。“情”、“景”这两个概念,可能适用于诗文、绘画、园林,但是放到书法、舞蹈、音乐等门类的意境讨论中就不够妥帖。这就要求我们能提炼出一套具有普遍包容性和解释力的一般性概念。而这个工作只有在艺术学的层面上才能完成。

(2)建构意境学理论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7篇

    一、环境与时代

    如果说种族特质是构成精神文化的内在动力,那么环境则是其巨大的外在力量,这里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更多解释了对于生理因素的单一性影响,丹纳更为注重社会环境的多元作用,包括社会风俗、阶级审美特征、舆论影响等因素的制约。时代的内容更加宽泛,涵盖社会制度、精神意识、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丹纳认为,时代精神正是种族内力在环境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后天动量”,因而概括为“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针对环境与时代之间的范畴界限,从概念属性角度来讲,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归于现实生活基础,因而同生产基础紧密相连。被丹纳总称为“精神的气候”的时代,在具体的论述中往往是从精神意识、民族心理和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要素出发,是对社会风俗基本面貌的一种高度浓缩和提炼,因而它源于且受制于生产基础,并且随着生产基础的变化而发生微妙抑或根本性的改变。从独立性范畴而言,环境由于依托自然社会的性质面貌,使得它本身就可以微观宏观自由切换分析,将基本概念融入到具体事例的阐说当中,所以自成一体毋庸置疑。对于时代本身这个概念,它仅是从时间角度划定的环境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已,是从抽象意义上标明的对于客观事物先后继承的一种关系,因而不存在实体性的独立范畴,只有同环境联系在一起才具有自身意义。

    二、对文艺社会学的影响

    丹纳建立了实证主义和进化论的文艺社会学的模式,从横向纵向、广度深度等方面着手,来论述社会与文艺之间包含与被包含及文艺对社会的直观反映的关系。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文艺不仅能够影响社会,而且能创造社会。对文艺进行社会学的考察,首先要确立文艺是一种社会现象。丹纳在《艺术哲学》开篇中就认为艺术品属于一个“总体”,一是它要和文艺家的其他作品在风格、手法、节奏等方面有显着的相像之处;二是这个总体涵盖了艺术家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三是艺术家家族或宗派包括在了一个更广大的总体之内,就是在它周围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这就是丹纳为“艺术品”规定的三个总体,也是围绕作品的三大包围圈,其中圈外的对圈内的起着决定作用,较大的总体是较小总体产生的外部条件,从而构成一个考察文学艺术的总体参照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文学艺术被看做是整个社会总体中的一部分,社会总体是最大的总体,作家与流派是艺术与社会的中介。据此,对文学艺术的研究就必须从“总体”出发,通过社会总体的研究实现文学自身的研究。用丹纳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我的方法的出发点”。从研究方法而言,与形而上的方法相比,丹纳从现象事实出发,从对作品、作家、流派、社会的考察出发,即为实证的形而下的方法。而从历史出发、从事实出发的实证方法的具体实施即是以“种族、环境、时代”三元素说来进行论证。关于特征三个“程度”的阐述,丹纳认为流行的风气是最肤浅和不稳固的,种族的特征才深刻而经久;关于特征的有益程度,不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道德价值的作用;关于效果的集中程度,强调种族、遗传、先天气质、后天培养、教育、环境等对人物性格的影响。这些都显示了其衡量标准的社会学特点。因而整体而言,丹纳美学思想中的从社会学角度对诸多文艺现象的解释是十分可贵的。他从历史与事实现象出发的治学态度对后继的研究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点的文艺社会学发展到更为丰富全面的马克思科学文艺社会学奠定了基础。以历史眼光来看,丹纳内涵着较于中世纪神学束缚而具有现代意识的关于文艺社会关系的研究,是独立于之前学术研究禁域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他的这套研究方法也令那一时代的人们耳目一新,并且对中国“西学东渐”的新文化运动和之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起到了启蒙作用,因而我们必须以更加全面辩证的视角去取其精华,汲取它有益的部分,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创新提供可靠的理论支点和历史依据,从而再现其积极价值。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8篇

一、环境与时代

如果说种族特质是构成精神文化的内在动力,那么环境则是其巨大的外在力量,这里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更多解释了对于生理因素的单一性影响,丹纳更为注重社会环境的多元作用,包括社会风俗、阶级审美特征、舆论影响等因素的制约。时代的内容更加宽泛,涵盖社会制度、精神意识、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丹纳认为,时代精神正是种族内力在环境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后天动量”,因而概括为“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针对环境与时代之间的范畴界限,从概念属性角度来讲,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归于现实生活基础,因而同生产基础紧密相连。被丹纳总称为“精神的气候”的时代,在具体的论述中往往是从精神意识、民族心理和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要素出发,是对社会风俗基本面貌的一种高度浓缩和提炼,因而它源于且受制于生产基础,并且随着生产基础的变化而发生微妙抑或根本性的改变。从独立性范畴而言,环境由于依托自然社会的性质面貌,使得它本身就可以微观宏观自由切换分析,将基本概念融入到具体事例的阐说当中,所以自成一体毋庸置疑。对于时代本身这个概念,它仅是从时间角度划定的环境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已,是从抽象意义上标明的对于客观事物先后继承的一种关系,因而不存在实体性的独立范畴,只有同环境联系在一起才具有自身意义。

二、对文艺社会学的影响

丹纳建立了实证主义和进化论的文艺社会学的模式,从横向纵向、广度深度等方面着手,来论述社会与文艺之间包含与被包含及文艺对社会的直观反映的关系。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文艺不仅能够影响社会,而且能创造社会。对文艺进行社会学的考察,首先要确立文艺是一种社会现象。丹纳在《艺术哲学》开篇中就认为艺术品属于一个“总体”,一是它要和文艺家的其他作品在风格、手法、节奏等方面有显著的相像之处;二是这个总体涵盖了艺术家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三是艺术家家族或宗派包括在了一个更广大的总体之内,就是在它周围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这就是丹纳为“艺术品”规定的三个总体,也是围绕作品的三大包围圈,其中圈外的对圈内的起着决定作用,较大的总体是较小总体产生的外部条件,从而构成一个考察文学艺术的总体参照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文学艺术被看做是整个社会总体中的一部分,社会总体是最大的总体,作家与流派是艺术与社会的中介。据此,对文学艺术的研究就必须从“总体”出发,通过社会总体的研究实现文学自身的研究。用丹纳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我的方法的出发点”。从研究方法而言,与形而上的方法相比,丹纳从现象事实出发,从对作品、作家、流派、社会的考察出发,即为实证的形而下的方法。而从历史出发、从事实出发的实证方法的具体实施即是以“种族、环境、时代”三元素说来进行论证。关于特征三个“程度”的阐述,丹纳认为流行的风气是最肤浅和不稳固的,种族的特征才深刻而经久;关于特征的有益程度,不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道德价值的作用;关于效果的集中程度,强调种族、遗传、先天气质、后天培养、教育、环境等对人物性格的影响。这些都显示了其衡量标准的社会学特点。因而整体而言,丹纳美学思想中的从社会学角度对诸多文艺现象的解释是十分可贵的。他从历史与事实现象出发的治学态度对后继的研究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点的文艺社会学发展到更为丰富全面的马克思科学文艺社会学奠定了基础。以历史眼光来看,丹纳内涵着较于中世纪神学束缚而具有现代意识的关于文艺社会关系的研究,是独立于之前学术研究禁域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他的这套研究方法也令那一时代的人们耳目一新,并且对中国“西学东渐”的新文化运动和之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起到了启蒙作用,因而我们必须以更加全面辩证的视角去取其精华,汲取它有益的部分,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创新提供可靠的理论支点和历史依据,从而再现其积极价值。

作者:田梦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城市

1. 公共艺术的概述

1.1 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近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城市空间和媒体中,并且受到重视。公共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理解为城市雕塑的代名词。其实,它是一个外来词,英文是pubic art,即公众共同介入的,在公开场合下展示的艺术。广义上来看,它包含了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书法、摄影、建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还包括听觉艺术,如喜剧、电影、舞蹈、演唱等,甚至还包括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一些前卫艺术。然而公共艺术的边界至今仍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到底给公共艺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定论。

1.2 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目前,中国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为,公共艺术这一概念在1990年代后的中国才开始使用。当代公共艺术发端于1920―1930年代的美国,起因是因罗斯福总统发起了一个公共赞助项目,这个项目完成了2500多幅壁画,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提升了大众的审美品位。1959年,美国费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形式通过。百分比艺术法案的城市,1965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成立,该机构旨在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从美术馆移除,设置在人多的公共场所,使街头成为没有围墙的美术馆。至1990年代末,美国30个州先后以立法方式通过不同形式的百分比艺术法案,以公共艺术的方式大理推动国家文化艺术的建设。[1]

1.3 公共艺术的艺术种类

第一类公共艺术史以反应当地文化特征、民俗风情为目的的,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历史渊源等特点来反应环境的特征。这样的作品不仅要很好的表现历史文化,更要使旅游者身处其中了解、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息。

第二类公共艺术是作为环境和建筑的附属品而存在,将艺术品与环境相融合。这样的作品需要实地考察,并且善于利用作品的材质、造型及比例使艺术作品与自然浑然天成。

1.4 公共艺术的作用

公共艺术是当代西方后现代社会政策和政治观的产物。它的目的在于美化城市公共空间,使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感受到艺术化的公共空间,并且人们的负面情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的利益冲突。因此,推行公共艺术是社会人性化方面的体现。广义而说,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已成为当代公共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反应的是一项文化政策以及其施行的成长状况。狭义的看,公共艺术是指公共环境中出现的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也不会只是一种风格或样式。它的表现形式随时代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而丰富多彩。[2]

2. 城市公共空间

2.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存在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它存在的意义是为大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有人为建造的公园、道路停车场等。简而言之,它是市民的生活和娱乐的场所。

2.2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解读是多种多样的,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去看它,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空间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舞台,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一开始就与“活动”密切相关。[3]

西方古代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城市广场,这一空间是一个显示王权的地方,主要用于举行各种仪式和宣布各项条例。这一空间的功能形式从古希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而现代城市广场相对于西方古代广场而言,已没有了频繁的政治活动,也无王权贵族需要彰显其权威。剩下的功能只为娱乐、造福大众。

2.3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

空间是人们交流的场所,并且空间也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影响人行为的正是空间的功能。由此可见,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人类的活动。城市公共空间中功能的划分并不像商场或展示空间那样明确,所以城市公共空间的划分不能一概而论。

3.城市公共空间艺术

3.1 商业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城市的功能分区也日益明显。在大城市中,商业空间区域已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美国著名的公共艺术家汤姆 奥图尼斯的作品。他的作品以他独特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及幽默风趣的内容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纽约的曼哈顿区中的地铁里有着他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国著名的商业空间如成都宽窄巷子以其独特的公共空间吸引着各国前来旅游的游客。它是一个文化与商业并重的商业空间。提到成都的旅游景点,宽窄巷子立刻浮现于脑海中。宽窄巷子不仅因其独特的建筑与文化气息而著名,其空间内的雕塑也别具匠心。如有一面浮雕墙上的马令人记忆深刻。

3.2 城市文化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文化空间是展示城市文化传统与城市区域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一般城市文化空间的中心都是广场。人们通过这个空间可以了解到关于城市的文化与地域特色。同时,这个空间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活平台,人们在这个空间中交流、娱乐、放松身心。成都浣花西公园是城市文化空间艺术中的代表。因其所处杜甫草堂旁边,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氛围。因此它将公共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相结合,巧妙的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手法将众多公共艺术纳入其中。当人们漫步于浣花溪公园,时不时出现一些文人墨客的雕塑,不但烘托了这座公园的文化气息,更为人们增添了一丝了解历史文化的乐趣。

3.3 休闲娱乐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休闲娱乐空间是市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能调整人们的生活节奏,减轻生活压力。

城市街道公共绿地中的公共艺术是休闲娱乐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美化环境,而且有极强的娱乐性。这种空间有着它的优势,它的特点在于空间的灵活自由。由于这一空间占地面积小,所以无论什么样的空间都能成为它的要素。而它的空间内容更是时时刻刻都充满了人们生活的气息。它出现在城市当中的任何角落。无论是大人们在休闲散步,或是小孩在玩耍结交玩伴,它都无处不在。

4.结语

在文中,通过对公共艺术、城市公共空间的分析,将城市公共空间划分为了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分别是城市商业空间、城市文化空间、城市休闲娱乐空间。并分别举出这三大类型的例子进行分析。目前,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艺术形式,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虽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但总体来看,公共艺术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公共艺术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建敏.美国公共艺术[M].台湾.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92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10篇

鉴于“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因此,对这一概念的涵义界定至今尚不能说是十分肯定或完美无缺。这里就借用郑曙阳(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代表人物)提出的概念。他曾经在《环境艺术设计辩义》一文中写到:“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如同一把大伞,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从狭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容主要指以建筑和室内为代表的空间设计。其中以建筑、雕塑、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前者可称为景观设计,后者可称为室内设计[5]。在艺术类考研参考书目《艺术基础知识》中,也是借用的这一概念。

2理论研究成果代表

自从张绮曼教授1986年从东京艺术大学留学归来后,根据中国建设发展的需要向高教部提出建立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申请。1988年获正式批准,在中国高校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至今,环境艺术设计已走过了25个年头。其中以郑曙阳、鲍诗度等大师为代表,产生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见表2。

3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概况

如今,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它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一出现便红遍中国各大高校,成为美术类中最热门的专业。据2007年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909所高校中,有1259所大学设置有艺术设计类专业,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6%[6]。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学科下最重要的专业方向之一,意味着反是开了艺术设计类学科的学校都会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即已经形成无环境艺术设计就无艺术设计的教育现象。因此,总结后发现我国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一般分布在三类校院:一是综合性大学和其他专业大学中近年成立的艺术设计院(系),其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总的艺术设计系,其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三是专业艺术院校如各大美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其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建立在其自身的审美体验为基础之上,发挥其专业院校的特色,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艺术创作和设计环境。

4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纵观现状,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成为高校中最热门的艺术专业,同时也成为美术类考生首选的专业,也成为市场上最热门的招聘岗位。学生、学校、市场三者相互作用,在促使环境艺术设计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一些问题:一是美术类考生中真正喜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很少。因此,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很难为了理想而努力储备以后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从而导致艺术修养很低;二是学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方法太模式化。通用的公共课+绘画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思维单一,专业自信度弱,无地域个性,在工作中轻易沉迷具有浓郁商业气息的设计市场,不能和谐境艺术设计太过快餐化。现代的人因工作、家庭、经济压力、文化修养差异等因素难得都像古代的文人雅士自己创造雅致的环境,大多数只能出有限的钱请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公司来打造。快餐式的环境艺术产品就产生了,相互乐此不疲,成为设计行业最普遍的现象;四是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太少。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是一个行业良性发展最有效的武器。可观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进展,除了张绮曼、郑曙阳、鲍诗度等这几位元老人物的理论成果外,还出现了多少具有强大争议性、影响力的新人和理论实践成果?

5关于环境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鉴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已成为学生、高校、市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未来发展形势将继续迅猛。因此,为了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良性发展,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有以下一些建议:一是教育者需正确引导美术类考生的择专业观,择就业观。只有当学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专业时,他才会为成为一名合格地环境设计师自发主动地去学习、探索;二是高校应结合地域特色加强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设计自信、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市场需要优秀、负责的青年设计师,而学校是培养这些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有义务结合地域性培养出个性的环境设计师;三是市场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者应结合地域文化、生态性、人性化进行最小化的环境设计。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舒适、自然、生态地生活空间,而世上最美的空间就是自然。

6总结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当代陶艺 装置 语境 环境 空间

从当代陶艺的创作面貌与形态观察来看,越来越多的当代陶艺家们开始涉足陶艺装置语境的思考。装置对于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但对于当代陶艺创作者来说,装置陶艺是一个相对新鲜而刺激的新领域。对于装置陶艺的涉及,陶艺家们最早的思考还是从当代陶艺单一形态或者系列陶艺形态的创作中,寻求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可以更加自由地诠释作品要表达的某种深层次内涵。对于装置陶艺概念的解读,当代陶艺家由于自身对于陶艺特殊语境的考虑,使得其概念不再束缚于装置艺术这个当今仍然具有模糊概念的范畴之内。装置艺术的起源被大家广泛认同于二战前杜尚和里格瓦瑞特等前卫艺术家的系列作品探索使然,最为标志性的当属于那件实物装置作品《泉》的展示。实际上装置艺术是一种表现技术和方法,是透过整合多种材料在特定艺术空间而呈现的具有临时性或者永久性的艺术作品。重新提出装置陶艺这类概念,是为了更加具体、贴切于当代陶艺目前所呈现的一种普遍现状,当代陶艺创作的元素已经发展成为在空间中具有较强综合性与包容性的艺术新形态。因为在当代陶艺家的创作始终,是一个完全由单体到群体再到综合创作的概念过程,无论是国内抑或是国外当代陶艺家,在装置艺术概念提出的前后,在当代陶艺创作范畴内都产生了具有装置语境的陶艺作品形态,因此,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在当代陶艺创作领域,更多的艺术家已经将作品的视角延伸到装置语境这一特殊范畴之中,剖析装置语境下的当代陶艺创作形态,对于当代陶艺创作未来的发展及其艺术方式的转变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

基于当代陶艺创作的语境思考

当代陶艺家对于陶艺材料的重新体验与尝试,源于工业化文明所带来的思想聚变和文化反思,无论是1954年被世界公认的奥蒂斯陶艺革命的创始人彼得・范克思(Peter Voulkos),还是日本陶艺社革命的创始者八木一夫,他们对于陶瓷创作观念与面貌的反思,均是出于对现有文化与工业文明,自然与社会,人与机械之间的某种精神恐慌与反思。他们的反思对于日后的艺术发展而言均是彻底的,被后期从事现当代陶艺家们奉为旗手。当然他们以前的陶艺界前辈们也在这条改革的道路上试图去创造全新的艺术形态,但社会语境与当时文化语境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和给他们给养的那个文化艺术形态做个决裂式的告别。

中国早期的当代陶艺家在与国际现当代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政治与文化氛围有所松动的前提下,当代陶艺创作的面貌也有了全新的改观。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在当代陶艺革新领域,中国对于世界当代陶艺的贡献,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均显得微乎其微。就中国本土内部而言,中国当代陶艺创作所呈现的形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推动也显得微不足道。但即便如此,一批较早涉足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开始小范围选择陶瓷材料作为实验艺术的引子,夹杂着部分学院派陶艺家也开始反思传统陶瓷艺术在当代所扮演的角色,合力将中国当代陶艺的创作面貌引向了一个全新的轨道。

早期当代陶艺的创作面貌虽显得有些稚嫩,但其独立思考与创作的叛逆精神却是传统陶瓷创作者所缺失的。从具有独立当代陶艺精神的作品创作,到与兼具实用功能的当代陶艺作品的磨合,再到环境陶艺介入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形态改变,使得当代陶艺的面貌所呈现的不再仅仅是材料与技术的革新,富有个性观念与思想内涵的作品开始显山露水。多元的艺术创作思维,综合的艺术形态,或具象或抽象,抑或平面立体,这类作品开始包含着陶艺家对于当代社会各个阶层政治、文化、环境、生活的诸多反思与研究,观察之细微,思考的深邃,了解之全面,都为当代陶艺以全新的形态纳入到社会真实的另一个语境之中,自由探讨的创作状态为介入装置语境的新艺术形态开创了先机。

当代陶艺对于室内外环境语境的介入

当代陶艺作为纯艺术被早期的当代陶艺家们所提出,其创作的手段与观念是异常超前的,对于功能性的早期摒弃,为陶瓷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材料而进入更多当代艺术家的视野提供了外部条件。但无论如何,当代陶艺对于环境的思考与探究还没有明确的被提出。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当公众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资源例如空气和水受到威胁时,具有环境主义保护观念的一些艺术家开始将自己的作品创作作为革命的武器,以弗兰斯・威登汉(Frans Wildenhain)、鲁斯・达可伍思(Ruth Duckworth)为首的艺术家开始从大自然中获取素材与表现内容,将自然、宁静、幽雅的湖面,自由翱翔的飞鸟,代表生命的阳光与空气、雨水,代表能源破坏而呈现的干旱沙漠与熊熊火山等题材以陶瓷壁画的方式呈现于社会公共空间之中。当代陶艺对于公共环境空间的涉及,不仅在公共空间领域展现了当代陶艺的独特魅力,更为重要的是,当代环境陶艺壁画以其独有的材料泥味、火味、釉色和人文关怀精神被大众所接收。如美国陶艺家温・海格比(Wayne Higby)将其所生活的科罗拉多州的山脉表现于系列创作中,那些高耸入云的断崖陡壁,沉降于万里低空下浩瀚碧绿海面,都为我们展现出蔚为壮观的大自然是如此的富有生机与活力。

室外环境陶艺可以完美地展现陶瓷材料独特泥料的魅力,粗狂、斑驳、厚重古朴天成;亦可以展现釉色的窑变、奇幻、瑰丽、鬼斧神工之趣;亦可展现彩绘的特质美感,温润的笔下青花、内敛的粉彩装饰、灵活的新彩写真;亦可展示拼贴的趣味,异构、重复、时空交错。

相对于室外陶艺的自由创作与表现,当代陶艺在室内环境语境的涉及就显得保守了很多,它需要特殊环境空间色调的制约,它需要独特灯光气氛营造的衬托,它需要古朴木质家具的材料点缀,它需要植物花卉小品的掩映附着。室内环境陶艺的创作可以精致小巧,在环境的语境中,装置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环境的特殊点缀,喜欢禅境的可以以湖田影青装饰的佛来构建空间,喜欢喧嚣的可以以釉色瓷窑变的唯美与张力宣泄情韵,喜欢会所商务的可以陈设抽象构成或现代瓷塑打造空间实体的敦实与文化气息。无论室外室内,当代陶艺的装置语境对于环境具有独特仰仗与依赖,它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命题,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考。

当代陶艺创作的装置语境分析

对于艺术家而言,永远无法回避的就是对于作品在何种语境下呈现的思想分析。上述对于环境的探究多源于对环境真实空间、社会人群结构、公共价值体系、群体目标定位等综合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综合考量与思考,而当代陶艺创作的装置语境还存在于特殊的展示空间中,这里的展示可以是作品创作前既定的室内外空间设计,也可以是作品创作后所必须要求的室内外空间选择。而以装置语境出现的当代陶艺创作,结合室内外空间的两种诉求来看,对于装置类型的当代陶艺(简称装置陶艺)创作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装置陶艺是以空间为参照系而创作的具有空间类型概念的当代陶艺创作。空间对于装置陶艺来说具有其独特性,这个空间是必须参与到作品之中的空间,而且由于这种空间,作品才显得具有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空间可大可小,大的空间比如自然的某个空间或者整个室内空间展厅(如在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馆展出的艾未未陶艺装置作品《1亿颗陶瓷瓜子》,一千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地面上铺满了一亿颗葵花籽,其重量超过150吨。巨大的空间,数量众多的陶瓷作品,扑面而来的视觉感受和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使得作品获得了空前的社会影响。艺术家艾未未并没有给作品一个完整的、固定的解释,而是将作品呈现于硕大的空间中,让每位参观者去感受并获取内心的答案)。小的空间比如装入容器的陶艺(如徐洪波用一系列形态相同或相似的基本构成元素来进行分割、并置、翻转、破碎或扭曲等手法来完成一个陶瓷装置作品《克隆实验室》)。

2.装置陶艺所呈现的内容往往是对于某种社会现象、文化形态、自然形态等提出的一种艺术文化思考与关照,而非仅仅是技法、技术及其艺术观念的某种革新。相对于独立的当代陶艺创作而言,当代陶艺对于思想、立场、精神的内在思考与探索更加深入。如陆斌完成了自己第一件或许也是中国第一件影像与陶艺结合的作品《大悲咒》,正如作者自言:“陶艺的创新不是那种抽掉了人文关怀、哲学思考,弥漫着小资情调的精致与完整,而应该是真正体现当代文化在陶瓷艺术领域里的重建,强调艺术的社会性与公众性建立。”这件作品诠释的是作者皈依佛门后,将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也是作者以作品创作的方式重新诠释他所理解的佛教中的轮回之意。再如日本陶艺家鲤江良二的《Return to Earth》系列之一(1990),艺术家在公园地面堆起数个完整的脸孔,安置期间任由路人和孩子穿梭其间走过,这些面孔最终面目全非,最终回归到泥土自然的原貌中。这种通过作品所传达的隐喻力量往往比作品本身所呈现的美的哲学本意更加有价值。

3.装置陶艺对于场地的社会属性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自然环境的地域特征的选择具有特殊的要求,甚至在创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环境本身加以改造或者技术上达到对接的各项要求。因装置类陶艺作品本身的语境要求,对社会环境、空间的某个意识形态或社会形态提出自己的思考方式。如作品对于水、草坪、墙体、光等的依赖,决定了作品必须在固有的空间中来完成其意义的表达。如朱乐耕的装置陶艺作品《生命之光》,是一个跨专业合作的综合性的作品,首先是和观念前卫的建筑设计作品的一次合作,其次是和音乐音响的一次跨界合作,最后作品的设计与呈现必须要考虑建筑与音乐厅的两个功能。“从音乐厅的内墙到每条走廊,都用陶瓷材料装饰,整个作品是通过光影来表现。如果从某种角度看,里厅和外厅的巨大墙面都像花的海洋,非常动人。作品高低起伏的律动,以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向观众逼近,这是一种正在爆发中的生命力量,来自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崇高感和宗教感”。最终完美作品的呈现是与装置作品本身所依赖的环境和要注重的空间环境诉求相一致,才呈现了被韩国称之为“陶瓷宫殿”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

当代陶艺创作对于装置语境的思考,为当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各个领域,对于主流艺术形态的积极参与和介入,为陶艺面貌的整体呈现开创了新思路。更加深入地剖析当代陶艺创作的环境与内容,积极思考当代生活状态下的人文关怀,能为当代装置陶艺的深入拓展开创更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光真.今日美国陶泥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5.

[2]姜波.文化语境中的观念嬗变――论中国当代陶艺的现代模式与价值取向[J].中国陶瓷,2008,04,第44卷总第233期:59-60.

[3]张玉山.论环境陶艺中的陶瓷雕塑与装置艺术[J].中国陶瓷,2009,06,第45卷总第247期:76-78.

[4]黄焕义.装置艺术与现代陶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3,总第123期:171-174.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地理;景观;当代艺术

在我即将开始论述之前,首先强调一下在“艺术”研究中,依托于空间、地理位置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历史依据,对艺术有着深远的发展意愿。艺术发展在任何时期都需要提供场所去实施并展开,从艺术与空间上去分析其相互影响的关系,正是地理层这个不可或缺的空间因素。因为在不同的空间属性环境下,产生的艺术及延伸影响也大不相同,不同的艺术意识形态及文化景观正是从中孕育而生的。同时,艺术形式的不同也是因为自身独特的语言,所处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各自的艺术标准也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并阐释。艺术有着内在的地理属性使得艺术语言个性独特鲜明,从地理纬度去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将会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地理景观背景下清晰的描述艺术内在的复杂意义。本文将从宏观的空间环境去把握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影响及分析意义,希望探索出不同空间范畴中蕴含独特、丰富的艺术景观,给予更多人可能性的解释,使得以往单调乏味的艺术研究能够从抽象、空洞的叙述中更加具有当下性和现实意义,重新建立文化地域认同对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意义。

一、历史研究的角度意义

对艺术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大都通过以时间和历史作为主导,艺术史家和艺术家以及艺术爱好者潜移默化的被这种方式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艺术观念。当时间、历史的这个纬度被我们提出去解读艺术,这样的方法确实比较灵活清晰的论证了艺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不过,这样往往使得人们忽略了艺术作品中一些特定的地域观念,导致了一些误读甚至是对艺术产生了很多混乱的认识,大多是因为当艺术作品脱离了产生它的具体空间地理环境的解读。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时间”“空间”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地理空间”滋养艺术的真实土壤。这才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前提。因此,在解构和重构艺术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空间的描述,论证为艺术融合和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提供更丰富的内容,更具说服力,这会是当代艺术研究的又一核心问题。当福柯曾经在《关于地理学的若干问题》中写到“空间被当作是死亡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相反,时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这充分的说明了,地理空间与时间历史相互牵制的平衡被打破,历史主导了地理,空间的概念被更强大的有关时间和历史的学说所压制。在人类社会化组织进程中,科学的历史发展观将时空概念打乱,使得人类的认识模式和地域意识,陷入碎片化、模糊的漩涡当中。著名的地理学家戴维哈维提出了“时空压缩”的概念,揭释了世界内在的崩溃,收缩成了一个“地球村”预示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压缩空间。这些都是在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逐渐脱离了自然地理空间环境,过于对科技的信仰追求。

二、艺术史论研究方法的开拓

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有各自独特的视角。在《艺术风格学》以五对基本概念作为标准来描述早期文艺复兴、鼎盛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三个时期的艺术风格特征,认为每一种成熟的艺术风格都是不同艺术家为之奋斗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艺术》讲述了艺术有着完全的自律性和自我完善性,是对自由创作精神的赞赏,预示着艺术开始静茹现代主义阶段。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构建了一种独立的历史链,形成了艺术在对视觉经验的复制和模仿这样历史演变系统上,在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动态发展,贯穿整个发展脉络的图式与匹配的模式。形成国际主义风格成为了社会的普遍意识在现代主义盛行时期,正是因为追求纯粹的抽象的美学,传统的艺术地理环境的重要性逐渐退出人们的意识导致的结果。在战争时期,对于人类文明的保护,博物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人类伟大的杰作避免毁坏得到了保护。但是这样也同时造成了“无联系性”“上下文失语”,“原时空语境对于作品的重要性本来是追根溯源的,但因为时代的转变已经变得无可挽回,艺术就是艺术品本身,愿境意识完全被消解。当《艺术的终结》提出“艺术界丧失了历史的方向,由于艺术的概念耗尽,出现的任何现象都将不会再有意义。艺术的时代已经从内部瓦解。”这样的言论轰动了世界,同时凸显了对早期建立的美术史研究格局和方法程式化、体制化的不满,缺乏对原地理语境的关联性不够。

三、当代艺术地缘性的思考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13篇

景观雕塑概念的辨析

景观雕塑(L业scapcSculPture)究竟是景观,还是雕塑?一直以来,景观雕塑的概念始终比较模糊,如果是“景观”中的“雕塑’,,那就等于说雕塑隶属于景观管辖,如果是“景观”与“雕塑”,那又好像是在谈论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那么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雕塑化的景观”,显然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切入角度,但如果分析“雕塑化的景观”这个概念,发现主要支撑还是在“景观”上,在具体实施中“雕塑化”不过是景观设计的一个角度或者“流派”,却呈现出运用的尴尬。在这里,就应该运用一下辩证法,既可以把景观雕塑理解为“雕塑化的景观’,,也可以看成“景观化的雕塑’,,只有这样,才能为在雕塑和设计找到一个合乎逻辑的契合理由,既然能从概念入手是使景观与雕塑两个概念完美结合成一个概念,自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景观雕塑的走进城市设计的合理成分。从词的语法关系看,景观雕塑也可以理解为以景观为前提而界定的雕塑艺术概念,这样就更注重雕塑艺术作品与景观环境在形式、内容等关系上的处理,讲究的是雕塑主体与环境背景的有机融合,而不是分割独立,不讲究环境整体审美效应的景观雕塑是不成立的。不但景观雕塑作品的材质要与环境构筑物材质相协调,造型上还要有呼应的关系,比例上要有节奏的关系,主题更不可与人文背景产生冲突和矛盾的负面效果。

景观雕塑概念的再认识

景观雕塑是在充分的融入到城市开放空间及周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得以体现的,它涉及建筑、园林、道路、广场等环境因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建筑物、景观构筑物、公共设施装置和环境艺术等。从概念入手在雕塑上增加景观的设计性,在景观上增加雕塑的艺术性。所以,景观雕塑基本概念就是将封闭的雕塑敞开,把景观环境纳入其中,如此一来,在传统雕塑中,总是由环境对雕塑提出要求的被动状态就迎刃而解,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城市设计给景观雕塑施展魅力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是,景观雕塑与环境艺术范畴的景观也有不同之处,景观雕塑应当强调的是雕塑,而不是设计,这并不等于否认我上面所说的那些艺术与设计真正走到一起的话,而是强调走到一起之后与其他设计的不同,比如其他设计的设计师本人的个性表现可以完全或部分忽略,而对于景观雕塑来说,雕塑家的个性表现是绝对不能缺失的。现代城市设计所追求的三个目标是艺术、功能和科学。景观雕塑要想不断发展,艺术和科学就成了不断突破的方向,现代景观雕塑对于提升城市设计的艺术性起了很大作用,而且许多现代艺术所蕴涵的思想对景观雕塑也很有启发,也使得景观雕塑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当然现代艺术理论并不是给景观雕塑提供一种答案,而是促进对景观雕塑思想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历史上,一方面,景观雕塑一直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中的附属装饰物而存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依然部分地存在。另一方面,在雕塑的内涵和外延都有相当大的扩展的当代,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模糊了,特别是在景观设计的领域里。景观雕塑实际上是立足在基本的设计艺术系统之内,构成方式却是建构在城市开放空间的环境艺术之中,如果单方面提取景观雕塑作为研究对象的话,所形成的观念会成为具有一定狭义成为一件艺术品的导向性,这样景观雕塑的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所以景观雕塑是以协调主体造型与所处的开放空间的关系为目的,它研究的范围不是景观雕塑本身,而是以整体的城市开放空间关系作为创作母体,对景观雕塑自己的研究方面从深度拓展为广度。景观雕塑只有立足城市开放空间,才会不断开拓得到更深入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注入文化精神的灵性与魅力,不断的获得精神提升与人文思想飞跃,从而提高城市整体文化品位和城市整体形象,使城市成为和谐、生态和宜居的人类美好栖息之所。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环境艺术设计、创新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真正在中国的发展只有近三十年。它脱胎于室内设计专业(或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是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其专业的内容划分通常以建筑空间为主体的内外环境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与社会作用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与整个社会的文化变革息息相关。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表明,它的观念性要远胜于技术性。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从物质设计的关注转向战略设计范畴。因此,无论从社会背景还是学科自身发展趋势来讲,提出环境艺术创新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进行教学研究的关键举措是系统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定位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国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社会特别是企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有着不同层面的要求,它要求设计师具有洞察社会和洞察生活的能力、设计表达与实施能力以及综合的创新能力。而高等设计院校作为设计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其教学环节又是关键中的重要一环,理所应当要明确自己的设计教育定位。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从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设计来看,各个院校一般以工程方案设计和概念创意设计两类来进行组织教学的。由于工程方案设计的结果必须能够实现,且实现结果要经过使用过程的检验。现在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笔者认为以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为切入点,在理念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措施上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构建好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平台,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多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建立通识的设计观念

创新与创意已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艺术设计面临的新时代背景事实上就是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使我们对于城市环境、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等的认识有了极大的转变。反映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层面,就要改变以往固有的理念与认识,顺应社会发展形势,拓展环境艺术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与视野。

设计最初动机是要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学习设计,并不仅仅是学具体的设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更要建立通识的设计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很简单,应该说,学会思考比仅仅学会技能更重要。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训练课题,均是传统意义上的室内设计(住宅、商业、办公等)、景观设计(庭园、广场、公园等)、建筑设计(教育、文化等),其目的就是使学生熟悉这些类型的设计,以便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熟练地完成相关设计项目。然而,这种教学观点和过程是要斟酌的,因为今天的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不是可以用类型来划分的。例如同样是住宅设计,高端豪宅与普通住宅,由于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其性质也就天壤之别。当然,设计也要对诸如功能设置、空间布局、动线组织等客观知识的认真学习,但是要学的并不是某种固定的知识,而是学习如何按照问题去推演功能设置、空间布局、动线组织的方法。

设计教育主要是思维变革,无论是教授者或是受教者,其思维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体现社会化、创意化、信息化。设计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而是因时、因地、因物、因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而改变的。因此,从设计开始就要深度了解社会与文化,拓宽自己的视域,从而使设计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积极思考的手段,以能更加接受多元的价值。比如学生作品《针对老龄化社会的设计》,设计选题是基于当今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从设计的角度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老年人生活的概念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设计概念以“转换”为主题,分别从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角度入手,提出化被动为主动的建构一个充满趣味、健康生态的老年人户外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设计者的职业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1.调整课程体系

环境艺术创新设计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能进行实际课题设计任务的机会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这种局限性给设计教学带来另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概念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概念设计围绕设计创意、设计逻辑展开,更注重概念与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这种专题性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学习方法恰恰与创新设计人才要求的综合素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谋而合。同时,我们认为概念设计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最接近设计本质的环节之一,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引领设计学科的前沿信息,还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p#分页标题#e#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趋势,从宏观上以跨学科为启发点、设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设计课程,从微观上设计制定联系社会需要、符合学校实际资源的课程。通过在课程教学的课题设置上适当削减一些纯技巧性教学环节,结合针对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联系的基础上,以环境艺术设计在社会发展中担当的多向性作用为基点,提出诸如“从生活的体验到设计”、“跨界设计”、“关于地域文化空间的关注”等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来引导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与矛盾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扩大专业视阈。比如笔者指导的学生作品《积木•运算》,该设计选择设计学院所在的21号楼二楼大平台作为基地,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针对原有场地存在着功能(零售、社团服务、展示、交流等)的缺失,同时提出在原有场地上加建任何一个固定设施都有可能破坏原来的环境。设计概念受到“移动景观”的启发,将设计关注的目光投向作者儿时玩乐生活的世界,从“积木”游戏中汲取设计的灵感,试图探寻普通生活经历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充分展现出作者的设计智慧和创造力。该设计正是学生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

2.重塑专业内核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意识的提高促使艺术设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进一步加强,许多设计的完成已超出设计师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控制范围。社会对人才的能力和竞争力不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应体现在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其运用上,由此可见新的时代要求新的专业内核来支撑。

今天,如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发展高等设计教育?环境艺术设计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中起着何种作用?环境艺术设计师扮演何种社会角色?虽然这些问题难以一时定论,但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核应该是以创造性的思想培养为主要导向,模糊专业界限,进行跨学科系统设计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专业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能顺利进入社会面对设计实践作好充分准备。这是基于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的自觉整合。

3.打造多学科背景的教研团队

教师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执行者。一个良好的教研团队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作为引导和组织教学进程的教师师资结构应该是多种学科背景的,尤其吸引有海外受学背景的,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学科交叉、文化交融、价值判断的冲击,进行教学观点的同异识辨。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才能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而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另外,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到设计实践的第一线,不断积累第一手资料以拓展视阈、更新知识,从而丰富专业教学,为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打下基础。

4.建立跨学科合作的开放型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型的、师生平等的、讨论式的互动过程。通过开放型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释放和开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突进跨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在多角度、系统化、开放型的训练中得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比如,采用工作室“主题讲授+公开讨论+设计研究+成果展示”的教学与实践模式,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从而能更广泛地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评判能力。真正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放型教学模式不仅是专业内的开放,还要根据特定课程常态引入诸如电影、戏剧、艺术、文学等课程或活动来开拓视野启发观念,以期使学生不仅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注重人文艺术的涵养,同时要把设计创新的思想贯彻到实际。2010年,笔者开设的概念设计课程,便是结合设计、艺术、心理学等领域的合作课程。学生针对社会现象、社会资源等背景,通过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结合特定的课题要求进行的创作。

另外,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重结果的课程评估体系,重视对设计过程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开放性的效率,将准备资料、收集资料、完成作品均安排在课外学时,这样无形中促成了以讨论和评价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保证课堂几小时宝贵时间用来充分讨论、交流。

参考文献:

[1]郑曙炀.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2]杨小军、宋拥军.环境艺术设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3]汉宝德.给青年建筑师的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4

[4]陈建勇、徐定华、关勤.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联动培养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第15篇

一、建筑学的一般概念:

1、名称的来源:Architecture、Architektur、L‘architetura、 Apxutektypa.(均来自古希腊)

本身具有艺术的含义,故又称建筑艺术

2、建筑学的含义:建筑学是设计与建造房屋的科学与艺术,即通过建筑的群体组合、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结构、装饰、色彩等多方面的处理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同时,建筑的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3、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最大区别:艺术性和历史感是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最大区别。

基本概念辨析

广义建筑学和狭义建筑学围绕建筑学的中心议题是“人”

杨·盖尔的话,“如果能通过对城市及住宅区进行明智的规划设计,为户外生活创造适宜的条件,就不必为了使建筑物更加迷人和丰富而去刻意追求那些耗资巨大而又生硬、牵强的戏剧性建筑效果。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户外生活要比任何形形色色扭捏作态的建筑形式组合更加切合实际,也更引人入胜。

广义建筑学的本质是无所不包的环境,大到区域和城市规划,小到室内和家具设计,贯穿宏观和微观世界。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环环相扣,有小到大紧密配合的层次关系。

4、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终极目的:我们的建筑师应该以最优的设计服务于社会大众为目标,并不拘泥于形式上的结果,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只要符合这个目的,那管它洋、中、传统抑或是现代基本概念辨析

建筑学的特点:

(1)建筑学反映时代精神。(社会性、艺术性)

(2)建筑学反映地域性的风土人文(全球化中的地域文化概念)

(3)建筑学反映社会现象(大众参与设计,增加对建筑环景社区或者公共空间的认同感)

5、建筑设计的概念建筑设计是把想象的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重合过程,涉及到技术经济、美观等多方面综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建筑观念中,地位和所占比例是不同的。

基本概念辨析

6、建筑师的职责(建筑学和其他专业的结合问题、建筑设计类课程的重要性)

建筑师主要和真正的职责,是把各种不同因素都表现出来,并且协调各种专业,共同建成现代化的建筑。为了能够进行这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能在各种专业人员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必要的调节,建筑师不必对一切细节都具有专业知识,但他对建筑工业的的每一部门都应该具有清晰的一般概念,这正如同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指挥一样,他必须懂得每一乐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意) P.L.奈尔维《建筑的艺术与技术》

基本概念辨析

二、城市空间设计的三大基础理论

1、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或称图形、背景分析;实空分析(mass-void approach)。

图底理论研究作为建筑实体的图和作为开敞空间的底的相互(比例)关系。

室外空间也应该是积极空间(positive space)而不应是消极空间(negative space)

室外空间也有动静之分,内外之分,也有空间私密性上的差别。

基本概念辨析

2、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或称关联-耦合理论(connecting-coupling theory)

联系理论致力于分析联系各个元素的线路,这一理论强调的是交通图解。它研究各部分线的组织,以及由这些线把建筑和空间联系起来的空间基线设计,空间基线可以是场地线、运动的导向线、组织轴线或建筑边缘。

转贴于   基本概念辨析

3、场所理论(place theory)

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以场所的概念代替传统的空间概念,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飞跃。

场所涵指一种具体空间,与人们的活动或认识有联系,它包含空间、时间、活动、交往、社会与文化意义等多种内容,因此包含了特定的意义,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它不同于抽象的数学或几何空间,而具备确定的品格气氛,染有某种感情色彩。

场所的内涵特征就是创造人们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基本概念辨析场所指由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特定部分。场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是:

a、场所的占有性,即人对场所的占有。

b、场所的非空间性:场所研究的是人的活动与事件的环境的关系,不涉及固定的空间几何形态,具有非空间性

c、场所的随机性,不同的人或事物对场所的占有,从而使同一地点的场所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意义。

基本概念辨析推荐阅读、讨论文章

1、教建筑、学建筑作者:Peter Zumthor文章来源:世界建筑2003\03

2、 思考题:建筑与水技术、历史沿革

一、建筑技术发展的历史沿革(空间组合论24、25、26、35、43、44、45、46、47)

1、古希腊、古埃及。

建筑材料 力学性质 建筑外观(条形)

2、古罗马推力屋盖(单拱、十字拱、球拱),水平力的平衡问题 内部空间 浴场万神庙很厚的墙和拱技术、历史沿革

3、哥特建筑理性和浪漫的交织、无情的技术与奔放的热情的融合

4、近代建筑19世纪中叶以后,靠直观感觉(以经验和直观为决断基础)的经验主义时代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科学性(数学、力学以及材料科学)的技术时代。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开始分工。

1889年巴黎机械馆是第一批严格按照力学和结构逻辑建造的大跨度建筑之一。结构形式是三铰桁架。

技术、历史沿革

5、近代以后的三次技术革命(覃力—深圳大学)

自从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是材料技术和结构技术的革命。工业革命、钢、玻璃、混凝土建筑物在跨度和高度上和空间组织的灵活性上得到了解放。

第二次是设备技术的革命。

电梯、自动扶梯、人工照明、空调等,使得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的构成模式发生变化。设备造价超过总造价的30%第三次是信息技术的革命。

计算机技术、节能技术,楼宇自动化。体现了智能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方向。

6、三次技术革命的后果

技术、历史沿革

三次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建筑造型的形象了和人们的建筑观,第一次,改变了建筑造型;第二次:建筑不再受交通、朝向、采光、通风等影响,可以采用人工处理得来。第三次:改变的是建筑的管理中枢等,还在演变过程。

总之,技术手段的变革,会超越风格流派等文化因素,对建筑造型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使得建筑创作观念和设计方法随之发生变化。

技术、历史沿革7、后工业社会的技术科学技术的强劲发展迫使人文学者批评的反思这种发展的社会后果。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可以看成是人文思潮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在建筑领域内的一种反映。

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的两个基础—现代艺术和机器美学受到挑战,体现在下面的两个方面:技术、历史沿革

(1)、寻找传统技艺的再现和体现

(2)、以更高的工艺水平来设计和“制造”建筑,尤其以精致的节点和精细的加工来体现高超的技艺,体现在Hi—tech建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