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

主成分分析论文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财政部等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相关要求,遵循全面性、代表性、以及数据易得性等原则,将港口物流企业绩效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①盈利能力状况;②资产运营状况;③债务风险状况;④经营发展状况。分别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等8项基本指标和7项修正指标共计15项指标对我国港口物流业上市公司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构建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为了使得所选取的指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本文将所选指标体系中的适度指标在分析前作正向化处理,即将资产负债率指标按公式X9''''=1/(1+|X9-A|)进行转化[8],其中X9为原始数据,X9''''为正向化后的数据,A为该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理论最优值,在本文中令A=45%。

2港口物流上市公司企业经营绩效评价

2.1研究对象本文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选取了截止2012年12月31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30家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为了减少异常值对结果的影响,本文剔除了4家ST企业,最终样本为26家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19.0及Excel。数据来源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www.resset.cn)以及新浪财经网(www.finance.sina.com.cn)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2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过程①原始数据标准化。对适度指标正向化处理之后,通过SPSS软件描述统计选项中的描述过程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所选指标量纲和数量级不同的影响,使其具有可比性。②计算标准化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根据步骤(1)中标准化后的样本评价指标数据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检验待分析的变量是否适合做主成分分析。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所选取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③计算相关矩阵R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以及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的结果,其中“合计”即为特征根,“方差的%”为每个特征根对应的方差贡献率,“累积%”为累计方差贡献率。根据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大于1且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不小于85%的原则,由表3可以看出,符合条件的主成分有6个,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6.181%,基本可以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载荷矩阵的数值是主成分与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代表了主成分与原始变量的相关程度,由此可以得到主成分代表的原始标量的信息而对主成分进行命名。

根据本文所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对主成分进行命名比较困难,因此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方法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5。根据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F1与Z5(成本费用利润率)、Z3(主营业务利润率)、Z2(总资产报酬率)、Z1(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相关程度最高,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可以将该主成分定义为盈利能力因子。第二主成分F2与Z14(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Z15(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Z13(总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反映了企业的成长状况,可以将该主成分定义为成长能力因子。第三主成分F3与Z8(流动资产周转率)、Z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Z7(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利用效率,可以将该主成分定义为资产利用效率因子。第四主成分F4与Z12(销售(营业)增长率)、Z7(应收账款周转率)、Z6(总资产周转率)相关度较高,反映了企业扩张资本能力以及资产周转状况,可以定义为资本运营能力因子。第五主成分F5与Z10(已获利息倍数)相关程度较高,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因此可以将该主成分定义为偿债能力因子。第六主成分F6与Z9(资产负债率)高度相关,同时,该主成分还与Z4(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高度负相关,分别反映了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及其盈利能力,因此可以将该主成分定义为经营能力因子。提取方法:主成分•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将标准化后的26个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代入到上述主成分得分表达式中,得到样本主成分得分矩阵如表6。综合得分为0是全样本企业经营绩效的平均水平,从表7可以看出,北海港、芜湖港和渤海轮渡三家公司的企业经营绩效最好,综合得分分别是1.902、1.596、1.448,中海海盛和宁波海运这两家公司的企业经营绩效最差,综合得分分别为-1.980和-1.643。排名最后的中海海盛和排名第一的北海港综合得分差为3.882。样本公司中综合得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有11家,低于平均水平的有15家。对26个样本按综合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得到的树状图如图1。

3研究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及最后得到的综合排名,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根据收集的26家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通过上述分析显示,仅有11家公司经营绩效高于平均水平,占样本总数的42.31%,低于全部样本数的一半,说明港口物流业上市公司整体企业经营绩效有待提高。通过背景分析发现,沿海一带港口受我国外贸环境疲软影响,增速放缓[17],而内河港口物流企业经营绩效则因经济运行环境的差异而存在不同。港口物流业由于需求不旺盛、运力供大于求、运价下滑以及竞争加剧是整体盈利能力不足、企业经营绩效不佳的原因。②样本企业经营绩效差异较大,两极差异显著。排名最后与第一名的公司综合得分相差3.882,差异显著。通过图1所示的样本企业系统聚类树状图可以看出,样本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根据综合得分的高低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经营绩效最好,综合得分高于行业均值超过1;第二类除最后两家外综合得分均高于行业均值,但不超过1;第三类企业经营绩效一般,综合得分均低于行业均值,但不超过-1;第四类企业经营绩效最差,综合得分低于均值超过-1。由此说明港口物流企业总体企业经营绩效差异较大,特别是排名在最前和最后的企业差异显著。③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样本企业自身各方面能力发展不均衡。从表3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北海港虽然综合得分达到了1.902,但是其F5和F6两个主成分的得分为负值,说明该企业在长期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排名最后的宁波海运和中海海盛两家企业的F2均为正值,说明其长期发展态势良好,有一定的成长潜力。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很低,长期偿债能力较差。综合来看,样本企业各主成分得分排名和综合得分排名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港口物流业上市公司各方面能力发展不均衡。④从地域来看,沿海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状况远好于内地省份。在本文选取的26家港口物流上市公司中,仅有芜湖港和重庆港九两家分别来自内地,且企业经营绩效差异较大。综合排名分别为第2名和第14名。广东上海等地港口物流企业较为集中。由此说明我国港口物流业发展不均衡,且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根据以上分析数据和结论,结合港口物流上市公司背景,有以下建议:①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总体经营绩效不佳,受外贸影响和内地经济运行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港口物流企业应该发挥自身特点,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特点,利用现代物流的思想,整合资源,将传统港口发展成为物流园区,充分发挥港口物流网络节点作用,既提高自身经营绩效,也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②企业应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上述分析得到的样本综合得分可以看出,部分企业在某几个主成分上得分较高,但是各主成分方面不能够均衡发展,导致企业总体经营绩效排名靠后。例如中昌海运,主成分F5排名第1、F6排名第2、F4排名第3,但是主成分F1排名第23,综合得分排名第18,说明不均衡发展对企业综合绩效影响很大。③针对港口物流业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同质化严重问题,港口物流企业应该强化服务理念,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特色服务,树立品牌形象,充分利用资源建设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开拓内河港口市场,发展港口的第三方物流优势,才能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全面发展。④应该加强政府政策引导,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由于各种利益驱动,使得港口建设重复投资、同质化现象严重,港口物流企业不能很好的把握港口建设与腹地经济区域发展的科学关系,导致无序化竞争严重,严重损害了港口物流业整体的经营绩效。因此要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合理布局,实现港口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功能分配,加强与腹地经济区域的合作,促进港口物流企业经营绩效的整体提升。

4结束语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主成分分析法,又称主分量分析法是指相关的经济变量间通常存在着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原始变量的相关矩阵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来线性表示原来的变量,主成分之间既互不相关,又尽可能多的包含了原指标集合。这种方法首先由Hotelling提出,其主要思想是降维。Stone(1947)对美国1929-1938年间的17项国民经济统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完全可以用三个经济指标来概括原来的17项指标,大大简化了数据分析。M.Scott(1961)对英国157个城镇的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原57个测度指标完全可以由5个综合变量替代,既解决了原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又简化了原指标体系的指标结构,主成分分析由此推广。邱东(1990)系统阐述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定义、基本思想、基本步骤和特点,认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消除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影响,并且伴随数学变换过程生成信息量权数和系统效应权数,保证了客观性。同时也指出了主城分析法在计算综合评价值未充分考虑指标的重要程度等不足,主要适用于被评价对象较多的综合评价。随后,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改进:孟生旺(1992)针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主成分个数的选择问题,认为标准化不如均值化的无量纲处理方法,提出了非标准化主成分分析法。陈述云等(1995)通过对原始数据作对数—中心化转换,用原始变量的非线性组合表示主成分,同时重点分析样本协方差矩阵而非相关系数矩阵,提出了非线性主成分法。朱泰英等(2004)提出了加权主成分分析法,认为可以将主成分分析法的客观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分析有机结合。王璐等(2006)在对主成分分析法的权数、降维等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首先要按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分类,得到各方面的评价值后再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得到综合评价值的二重主成分分析法。段力誌等(2009)在传统主成分分析法基础上,首先对原始指标值进行预处理,再借助软件,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并进行加权变换,得到改进的主成分综合值。白雪梅等(1995)则分析了“均值化”、“标准化”、“极差正规化”三种方法的选择条件是保证方差损失最小。陈衍泰等(2004)认为主成分分析法具有全面性、可比性和客观合理性等优点,比较适合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类,但需要大量数据,函数意义不够明显,不能反映客观发展水平。苏为华(2012)提出经典的R型主成分本质是单项指标标准化结果的加权算术平均值,比当量平均法复杂。赵利等(201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宏观经济中影响城镇劳动就业因素分析时,提出主成分为宏观经济和技术进步,通过VAR模型对主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宏观成分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最大的是消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而技术进步成分中影响最大的是技术进步的结论。黄利文(2013)针对主成分分析中存在的未考虑负向因子的影响,以及采用线性加权法时确定权重方法不统一,评价结果非唯一等缺陷,提出了逼近理想点的主成分分析法,更好地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并较为客观地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林海明等(2013)认为主成分分析因缺乏应用条件的考虑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具合理性甚至错误,通过分析因子分析法因子载荷阵的简单结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合理性,得出主成分分析的应用条件是:指标是正向、标准化的;主成分载荷阵达到更好的简单结构时,主成分正向,且主成分与变量显著相关。

二、因子分析

法因子分析法是指从被评对象的观察变量的相关度出发,利用降维的思想,把繁杂的变量尽可能归纳为几个综合因子进行分析的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观察变量按相关度的高低或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分类,类别内部变量相关性高,联系紧密,而类别之间的变量则相关度较低,联系稀疏,每一类变量则代表一个公共因子。具体步骤为:

三、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简称SCM)指会计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亦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整个循环过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下文针对战略成本管理及主要方法发表言论,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论战略成本管理及其主要分析方法 为使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我们归纳了以下三种SCM的分析方法。 一、价值链分析法 每一种最终产品从其最初的原材料投入到达最终的消费者手中,都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作业链。价值链分析法由波特首先提出,它将基本的原材料到最终用户之间的价值链分解成与战略相关的活动,以便理解成本的性质和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工具,也是SCM制定本公司竞争策略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内部、纵向和横向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1.内部价值链分析 这是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的起点。企业内部可分解为许多单元价值链,商品在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的转移完成了价值的逐步积累与转移。每个单元链上都要消耗成本并产生价值,而且它们有着广泛的联系,如生产作业和内部后勤的联系、质量控制与售后服务的联系、基本生产与维修活动的联系等。深入分析这些联系可减少那些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并通过协调和最优化两种策略的融洽配合,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为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奠定基础。 2.纵向价值链分析 它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为企业增强其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企业通过分析上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及其与本企业价值链的其他连接点,往往可以十分显著地影响自身成本,甚至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共同降低成本,提高这些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例如,施乐公司通过向供应商提供其生产进度表,使供应商能将生产所需的元器件及时运过来,同时降低了双方的库存成本。在对各类联系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可求出各作业活动的成本、收入及资产报酬率等,从而看出哪一活动较具竞争力、哪一活动价值较低,由此再决定往其上游或下游并购的策略或将自身价值链中一些价值较低的作业活动出售或实行外包,逐步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范围,从而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从根本上改变成本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四川峨铁的重组便是个典型的例子。川投集团整体兼并峨铁厂、嘉阳电厂和嘉阳煤矿,重组后占峨铁生产成本60%的电价将大幅降低,每年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通过调整,峨铁的产量可以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经济,又可降低单位固定成本。而对嘉阳电厂和嘉阳煤矿而言,则有了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其销售费用亦大幅降低。同时川投集团还并购了长钢股份,为峨铁打开了销路。这一重组并购搞活了三家劣势国有企业。 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进行纵向价值链分析,就是产业结构的分析,这对企业进入某一市场时如何选择人口及占有哪些部分,以及在现有市场中外包、并购、整合等策略的制定都有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 3.横向价值链分析 这是企业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基本工具,也是公司进行战略定位的基础。 比如通过对企业自身各经营环节的成本测算,不同成本额的公司可采用不同的竞争方式,面对成本较高但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可采用低成本策略,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使得规模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公司在主干公司的压力下能够求得生存与发展;而相对于成本较低的竞争对手,可运用差异性战略,注重提高质量,以优质服务吸引顾客,而非盲目地进行价格战,使自身在面临价格低廉的小公司挑战时,仍能立于不败之地,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简称SCM)指会计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亦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整个循环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显然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对此,该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成因和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字: 中美贸易 贸易不平衡 产业结构 产业转移 1 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亿美元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方顺差为63亿美元,2000年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2001年则为281亿美元,2011年为873亿美元。2005年为1141.75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442.6亿美元和1633.2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美方逆差为3亿美元,2000年为838亿美元,2001年美方有831亿美元的逆差,2011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1620亿美元。2005年则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2325亿美元。2007年1至11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2375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2 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成因 2.1 双方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导致双方统计数据差异 (1)统计方法不同。中美双方统计采用不同的贸易统计标准进行衡量。美方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方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使美方“逆差”加剧。美方因忽视转口和转口增加值而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中美两国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经我国香港转口的。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60%以上是经过以香港地区为主的第三方转口的,而转口到美国的商品额中的29%是在我国香港增值的。货物离开中国后在第三方增加的价值,显然不应计算为中国的出口。而美方的出口统计因忽视转口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此外,美国还因出口统计不完全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值。 (2)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一般的进口货物,通常是根据进口商的申报来判定原产地,被判定原产地为中国的货物被记录为来自中国的进口而不考虑是否实际上由中间方出口或者货物在中间方是否有增加值,因而某些被美国记录成自中国的进口很有可能是应该记录为自其他中间方进口的。 2.2 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不同 2011年我国GDP普查数据显示三大产业的GDP比重 分别为l3.1%、46.2%、40.7%。显然我国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而2005年美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率分别为2.8%、23.4%和73.8%,到2005年则分别为23%,22%和75.7%。显然美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而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本地化生产的特征,内需倾向突出,制成品的进口对本国生产、消费结构形成补充,因而进口需求旺盛,加之美国由于是过度消费国家,储蓄率极低,从而导致国内投资和产出或者说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中国又因为自己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量由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淘汰转移的制造业,并且质量又明显优于墨西哥以及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因此美国必然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家庭最终消费结构难以与之匹配,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进口需求也相对不旺盛。所以由此两方面原因,所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2.3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2.3.1 东南亚国家对华的产业转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这些国家在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把他们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形成中国与欧美发生贸易顺差,而与亚洲周边国家发生逆差的贸易格局。 2.3.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美国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在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也逐渐将国内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其中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销售和向母国返销占据很大份额。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量商品的出口是美国跨国公司向母国进行返销,中国对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的,加上其他运输和管理成本,约占到该产品的85%左右,而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为数甚微,仅占15%左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出口商品80%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各国经济国界日渐模糊,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使得国际贸易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以国界划分的模式,以往的原产地统计标准已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国家问的贸易关系的背景下,美方仍采用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家贸易统计制度,中美两国在双边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4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造成中美贸易结构扭曲,加剧中美贸易失衡 1949年,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制定了“出口管制条例”,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商务部将中国列入全面禁运的国家名单。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虽然逐步放松了对华出口管制,但在政策规定和执行过程中,仍保留有许多歧视性规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国会在美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的压力加大,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进一步恶意地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诸如通过制定相应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颁布出口管制目录(如商业管制目录CCL、 美国军用品管制目录USML和核管理委员会管制目录NRCC)、执行许可证审议程序、强化执行机制与惩处力度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军民两用物品和技术的出口. 高技术本是美国最重要的比较优势之一,但这一优势并未在中美贸易中体现出来。在高技术领域,美国一直保持生命科学、电子电机、柔性制造以及航空技术贸易上对华贸易顺差,且在电子电机和航空技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顺差相对较大。然而在生物技术、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高新材料、武器以及核技术贸易上,美国却一直存在着对华贸易逆差。特别是在信息与通讯贸易上,美 国对华贸易逆差巨大且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了521亿美元,这些举措不仅未消除美中两国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反而更进一步加剧了中美贸易顺差。 3 应对策略建议 3.1 加快开放我国服务业,扩大美国对华服务贸易 由于美国在服务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对中国的服务业市场一直比较感兴趣,而中国服务业根据WTO要求也应逐步开放,因此中国逐步开放服务业,不但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国内服务业市场的发展,还可以减小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3.2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前亚洲、北美地区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而欧洲,以及拉丁美洲、中东地区、非洲在我国出口地区结构中所占比例甚小,这使得我国外贸与北美、亚洲市场的依赖度过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21%左右,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也导致了贸易风险的加大,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且由于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必须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 3.3 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积极的调整 如上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很大部分是由于加工、转口贸易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公司或跨国公司。外资的进入虽然有利于国内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那些集中在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重复投资,不仅不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和破坏。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整,不仅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局面,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4 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加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以及以转口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导致实际获利小而两国顺差大的不平衡局面。我国应当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和应用,以政府政策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企业;加快对相对滞后的医疗、教育、交通、环保、住房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展,并且适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制,以扩大内需,促进内向型经济发展。 3.5 完善人民币汇率体制 在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上,增加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灵活性进;实施“微幅、双向、稳中爬升”的调控;适当放大浮动区间;同时配合其他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这样不仅淡化给予美方在其国内定价过低的不良印象,也有利于我国对外购买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局面。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二十世纪历史舞台上,社会主义演绎了一出由兴到盛,由盛转衰最为悲壮的历史大剧。1917年11月19日,布尔什维克率领工人和士兵攻入圣彼得堡冬宫,了资产阶级的克伦斯基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此诞生。共和国成立不到一年,1918年3月9日,乘坐“光荣号”巡洋舰的第一批英国士兵,在摩尔曼斯克海岸登陆,英、法、日、美、德等协约国,拉开了向苏维埃共和国武装干涉和进攻的序幕。1941年,希特勒德国成功攻占欧洲诸国后,6月22日凌晨4时,向苏联发起了闪电式大规模入侵。仅四个月,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但是,希特勒武力没有征服和打倒苏联,反而打出了一片社会主义国家。世纪中叶,苏联卫星上天,赫鲁晓夫笑访美国,社会主义如日中天,与资本主义形成两极世界。社会主义者骄傲宣告,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社会,它的丧钟就要敲响。可是,老朽资本主义还没有死去,世纪下半叶,从波兰瓦文萨团结工会始,至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上猎猎飘扬了74年的镰刀锤子红旗,在寒风中徐徐落下,西方资产阶级不动一兵一卒,不费一枪一弹,跨两个世纪,绵延欧亚几大陆,近世界一半人口,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运动所造就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失的失败,改的改革,多少仁人憧憬追求,多少志士流血奋斗,多少凡人无私奉献,多少凯歌,多少辉煌,竟如一夜春雨后,花落流水东。唏嘘之余,我们不禁要问,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社会主义到底有没有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社会主义发展到了如此强盛的地步为什么还会失败?

1868年3月25日,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谈到了一种现象: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和古生物学中一样的情形。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甚至连杰出的人物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来,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66页)

翻开近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张张日历,回眸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所经历的山山水水,历史惊人地向我们展示出了被当时人们存不道视而不见现在却异常清晰的一条连贯的神密脉线,它以无可辩驳的逻辑和事实揭示出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失败和改革以及它最后必定胜利的真正原因所在。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简称SCM)指 会计 人员运用专门 方法 提供 企业 本身及竞争对手的 分析 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亦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整个循环过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为使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我们归纳了以下三种SCM的分析方法。 一、价值链分析法 每一种最终产品从其最初的原材料投入到达最终的消费者手中,都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作业链。价值链分析法由波特首先提出,它将基本的原材料到最终用户之间的价值链分解成与战略相关的活动,以便理解成本的性质和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工具,也是SCM制定本公司竞争策略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内部、纵向和横向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1.内部价值链分析 这是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的起点。企业内部可分解为许多单元价值链,商品在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的转移完成了价值的逐步积累与转移。每个单元链上都要消耗成本并产生价值,而且它们有着广泛的联系,如生产作业和内部后勤的联系、质量控制与售后服务的联系、基本生产与维修活动的联系等。深入分析这些联系可减少那些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并通过协调和最优化两种策略的融洽配合,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为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奠定基础。 2.纵向价值链分析 它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为企业增强其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企业通过分析上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及其与本企业价值链的其他连接点,往往可以十分显著地 影响 自身成本,甚至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共同降低成本,提高这些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例如,施乐公司通过向供应商提供其生产进度表,使供应商能将生产所需的元器件及时运过来,同时降低了双方的库存成本。在对各类联系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可求出各作业活动的成本、收入及资产报酬率等,从而看出哪一活动较具竞争力、哪一活动价值较低,由此再决定往其上游或下游并购的策略或将自身价值链中一些价值较低的作业活动出售或实行外包,逐步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范围,从而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从根本上改变成本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四川峨铁的重组便是个典型的例子。川投集团整体兼并峨铁厂、嘉阳电厂和嘉阳煤矿,重组后占峨铁生产成本60%的电价将大幅降低,每年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通过调整,峨铁的产量可以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 经济 ,又可降低单位固定成本。而对嘉阳电厂和嘉阳煤矿而言,则有了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其销售费用亦大幅降低。同时川投集团还并购了长钢股份,为峨铁打开了销路。这一重组并购搞活了三家劣势国有企业。 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进行纵向价值链分析,就是产业结构的分析,这对企业进入某一市场时如何选择人口及占有哪些部分,以及在现有市场中外包、并购、整合等策略的制定都有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 3.横向价值链分析 这是企业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基本工具,也是公司进行战略定位的基础。 比如通过对企业自身各经营环节的成本测算,不同成本额的公司可采用不同的竞争方式,面对成本较高但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可采用低成本策略,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使得规模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公司在主干公司的压力下能够求得生存与 发展 ;而相对于成本较低的竞争对手,可运用差异性战略,注重提高质量,以优质服务吸引顾客,而非盲目地进行价格战,使自身在面临价格低廉的小公司挑战时,仍能立于不败之地,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二、强势——弱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 从竞争角度看,对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7篇

[键词]专利论文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分类号]G350

1.前言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CHI Research公司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U.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合作研究了专利评价指标,并将该类指标应用在公司价值评估方面。尔后,以F.Narin为代表的学者考察了专利统计方法在企业创新力评价指标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专利引文分析方法,创造了一系列专利计量指标,计算r美国国家生产力、发明者生产力、引用影响与分布等,为研究美国国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出很大贡献。然而,目前我国对专利的注只停留在专利技术研发、专利检索和专利计量分析方面,极少涉及专利引文分析,专利价值应用范围狭小。国内外专利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差距较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全社会对专利权过度注,而对专利研究缺乏注。只有深入专利研究,紧跟国际专利研究的热点,我们才能真正利用好专利,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挖掘专利价值,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科学发展。

本文利用可视化分析技术,对中外图情领域的专利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找出国内外专利研究的差距,分析具体原因并预测我国未来的专利研究热点。旨在呼吁广大学者加强对专利研究领域的注,更好地生产和利用专利情报,服务社会。

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米源情况如表1所示:

3.中外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

图1(左)显示了我国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图谱。利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主要研究热点,如表2所示:

如图1(右)所示,国际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图谱中形成以中介中心性最大的键词所标识的科学、指标、技术、创新、专利权5个聚类。根据引文分析和共词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主要研究热点,如表3所示:

表4-表8分别列出了每一研究热点的高频引用文献:

4.中外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我国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和国际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外研究中存在小部分的相同点,如研究方法均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中有部分相似,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具体如下:

4.1研究对象的不同

我国专利论文中主要是以专利文献和专利信息为研究对象,侧重研究专利信息的获取和专利文献的分析,还有以专利申请量、专利法律状态等为研究对象,进行专利计量分析。而国际专利论文中主要是以专利引文信息和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引证情况研究专利技术与科学论文之间的系,进而研究技术研发与创新、国家科技进步的联系等。还有以专利数据信息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衡量指标,衡量基础科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衡量企业研发效率情况等。

4.2研究方法的不同

我国专利论文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对专利分析方法的实证分析运用。而国际专利论文中定量分析办法的运用,主要是对专利引文的统计分析和专利数据的计量分析。

4.3研究内容的不同

我国专利论文中研究内容大多与图情领域知识背景相结合,如对专利信息的检索和专利情报的获取的研究,对专利检索的教学研究,对科技查新尤其是专利查新的研究,对高校专利教学和专利转换的研究等。而国际专利论文中,研究内容始终是围绕着科学、技术、创新、经济展开的。

4.4研究主阵地的不同

我国图情领域的专利论文虽然不少,但是几乎没有高被引的经典文献,也没有核心期刊。同时,在专利研究领域里,研究面广且较浅显,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核心研发团队和作者。而国际图情领域的专利论文主要发表在几本核心期刊中,如有:Scientometrics、Research Policy和Information Progress&Managemen。同时,美国GHI Research公司专注于专利计量研究,对于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引用分析感兴趣,将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核心作者有Narin、Griliches、Jaffe AB等,高被引文献也比较集中。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8篇

英语文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中文题目

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

英文题目

AnAnalysisoftheTrilogyofProtagonist’sGrowthinInvisibleMan

开题报告内容

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对于成长和成长类型的小说,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棕色的姑娘,棕色的砖房》等这些成长小说都有专门对它们的成长研究的相关文章。相比之下,我国以前的文学研究则有意无意忽视了成长小说,但近年来评论界对成长小说的重视有所加强。如我国就有芮渝萍的《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专门对美国的成长小说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还有周海燕的《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象征》对小说中布鲁斯的象征做了研究。

国外学者对《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成长的研究还未专门涉及,国内学者对《看不见的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他的民族身份以及主人公的个性觉醒方面,例如唐晓钟的《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也对《看不见的人》的找寻自我及存在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关于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的成长的研究却很少专门涉及。

论文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学术性、现实性、前沿性、针对性,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成长类型小说的成长过程,也希望能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对这一小说的研究。论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研究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方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体会生活,体验社会。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在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与指导教师讨论,共同确定选题,列出论文提纲,并拟采用比较法,分析法,推导论述法等方法进行论文撰写。

2、该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从迷惑,成长到顿悟的过程,通过分析综合总结的研究方法,试图从分析主人公认识到他自己以及所有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方面,就揭示主人公从无知到成熟的成长过程的论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皆在实现提出自己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国内外对成长类型小说研究的目的。

3.研究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业学习,具备基本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拥有所选课题需要的部分资料和相关理论书籍,校图书馆和网络有丰富的资料可查询。同时,有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能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对于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相关文献和著作收集不足;理论理解、分析不够深刻、透彻;理论研究较为肤浅;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充分、全面的实践证明等问题。但论文尽量减少类似问题发生,尽量完善各方面。

参考文献:

Ellison,Ralph.InvisibleMa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Philips,Elizabeth.RalphEllison’sInvisibleMa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7.

Pizer,Donald.TheCambridgecompaniontoAmericanRealismandNaturali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7.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任邵曾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唐晓钟.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南京师范大学报,1990,1:107-111.

周海燕.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象征.浙江万里学报,2006,4:13-16.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效果。

论文主要试图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推导论述的方法,从主人公迷惑、成长到顿悟过程的三个方面,分析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和黑人青年成长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探究在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最终按照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要求,完成3000到5000词左右的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

计划起止时间完成主要任务

2010年10月13日——2010年10月20日论文准备工作

2010年10月30日——2010年11月30日论文选题和收集资料

2010年12月1日——2010年12月20日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论文提纲填写

2011年1月1日——2011年3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

2011年3月20日——2011年4月26日修改论文并定稿

2011年5月下旬——2011年6月论文答辩及其他工作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论文主要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运用综合分析等方式深入探讨主人公成长过程三部曲,并提出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该论文写作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进行,论文格式应该完全符合论文写作规范,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顺利通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中文题目

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

英文题目

AnAnalysisoftheTrilogyofProtagonist’sGrowthinInvisibleMan

题目来源

教师科研项目教师指定√学生自拟其他

基本任务

与要求

论文主题是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研究方向是英美文学方向。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推导论述的方法,从主人公迷惑、成长到顿悟过程的三个方面,结合社会背景,分析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和黑人青年成长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探究在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严格规范论文格式,严禁抄袭。

拟解决主要问题及预期成果

论文从主人公的成长着手,研究主人公从迷惑、成长到顿悟的三个成长过程,分析主人公认识到他自己以及所有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揭示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

写论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参考资料不足,理论研究较为肤浅,论文容易出现分析不够的现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数在3000到5000字以内的关于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的论文。

阶段性主要工作的起止时间

1.准备工作2010.10.13起6.论文撰写2011.1月起

2.选题2010.10.30-11.157.完成初稿2011.3.15

3.资料收集2010.11.16-11.308.修改、定稿2011.4.26

4.开题报告2010.12.1-12.159.答辩2011.5月下旬

5.论文大纲2010.12.16-12.2010.其他工作2011.6月

学生完成论文最终时间:2011年4月26日

学生接受任务时间:2010年11月16日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言学 话语分析 语境 理论探索

引言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典修辞学中就有对“话语分析”的研究。现代语言学中的“话语”主要是指我们日常使用中的语言。“话语分析”进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可追溯到1960年。在此之前的语言学家基本上是依据索绪尔的理论,即过分强调“语言”而不是“言语”。这种单一研究语言系统而忽略话语分析,在随后的研究中有学者逐渐认识到很多句子的语法不能全面地说明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现象。于是现代语言学增添了话语分析这一新的研究分支,语言类的学科也在六十年代以后也逐步转向话语分析,于是话语分析理论才逐步成为关注重点。为了适应现代语言研究的需要,语言学家韩礼德从语言学理论的视域下出发创立了功能语言学,在2000年后得到语言学科的重视并不断探索发展,从一个微观句法开始逐步成为语言学理论分支。韩礼德观察和研究语境中的“话语”,他将“语言”与“言语”两者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从该视角出发相对于抽象的语言系统而言,“话语”也称“语篇”。

一、话语分析的语言学理论回顾与探索

目前,我们对话语分析的研究主要是在语言学领域。话语分析主要有以下基本功能,包括社会交往、使用语言与认知社会,简言之,即认知范畴、语言本身和文化基础。在话语分析理论研究的初期,很难形成固定的方式方法让语言学家们当做分析的参考依据。所以,基于已经存在的结构主义理论方法,语言学家们想要构建起一套实用的规则来分析语篇或者应用于语法分析。没过多久,大家发现即便是存在着这样的规则,仍旧不能将具体语境中的话语特征分析得清晰明确。在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中出现过其他学科理论视角的融合,包括在八十年代中期,以人工智能、认知语言以及心理哲学等学科也加入此行列。之后的很多年里,语言学家们越来越重视认知和文化的关系,并提起了相应的关注,进而才出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具体来讲,也就是将话语分析的对象转为话语与权势或意识形态方面。最终,话语分析理论逐渐成熟并延伸到不同的领域之中,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甚至有很多的学科自从引入了话语分析理论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成就。

无论是微观的结构还是宏观的模式,都是话语理论具体分析的对象,也就是说主谓结构、信息结构、修辞结构以及语篇模式这些方面都会是话语分析的重中之重。将语篇进行分别分部的分析,能够更加明确其作为整体的目的所在。从认知视角去研究,分析的主要内容是话语与认知的关系,也就是说,具有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人类在交流中是怎样产出和理解话语的,这个过程包括了对于认知表征、知识储存、记忆、推理等方面的分析,思考之后会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流对话进一步加深对于认知机制的理解和考量。如果转换一个角度分析,其研究的对象可能也会随之改变,可能会是将重点放在研究话语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内容方面。根据“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观点,其主要意思是社会现象同话语构建之间的联系,根据“机构话语分析”的理论分析,研究的是话语在人类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具体的话语分析进而分析具体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当前,话语分析的理论逐渐发展并完善,不过却又表现出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走向。其一是话语分析理论不再属于语言研究范畴,而是渐渐成为了语言文学范畴之外的其他领域的常用分析方法。最为有名的例子就是“批评性话语分析”,这个分析的对象和语言无关,完全是对于所属社会时代中发生问题的研究;其二是话语分析理论逐渐同其他领域的研究手段融合,共同发展成为通用的理论研究手段,而不再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这种趋势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语篇语言学”。所谓语篇语言学,指的就是通过融合一些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对语篇特征进行分析,例如语篇的衔接性、连贯性、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度、情景性和互文性等等特征。有学者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概况总结了几种话语分析理论,主要包括:第一,基于语言哲学角度下的语言行为特性分析,主要分析对象是在话语中所体现出来的语言行为能力;第二,基于人类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下的社会语言学的互动分析理论,此理论主要将人和人在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语言行为分析;第三,在人类学角度下的交际人种学理论,分析人类互动中的语言交际行为;第四,在语言哲学角度下对于语用学的分析理论,研究人类话语之中的交际意图。一开始人们对于话语的分析主要是产生于人类语言学范畴之内,虽然逐渐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不可否认,最终话语分析还会回归到语言学领域,人类对于话语的认知也会逐渐融入到人类对于语言本质的认知之中。在此前提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和框架都是独具特色的。

二、语言学中话语分析的语境研究

语言学中的话语分析主要指的是使用中的语言。语言的产生是基于具体语境而言,包括发言人主体、社会属性和认知范畴,所以凭借原有的语言学理论和语言学方法是无法对话语分析进行全面阐释的。为了更好地在语境中研究语言,语言学家韩礼德将话语分析理论、认知和社会属性都涵盖到研究领域,对旧有的语言学理论进行大胆创新,使理论涵盖范围更加全面。这种研究理论以语境为主,称之为功能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人类所认知的现象以及现存的社会结构是通过语言而得到体现的,而话语分析更多的是研究语言所反映的认知、文化背景与社会问题。因此,韩礼德基于功能语言学的话语分析理论的环境视角将语言分析分为:内部语言环境和外部语言环境。

韩礼德作为一个语言学家,在分析不同的语境中,试图将这两种语境与语篇内部的语言环境加以整合。传统的语言学单纯地注重语言的内部环境,但后来的话语分析理论还关注语言的外部社会环境和认知环境。韩礼德建立这一理论时主要是把语言表达看做是实现人类交际互动的主要方式,这个角度把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看做主要范畴。此外,韩礼德把我们日常的语言行为看作是人类思想存在的根基,也同样关注语言使用的认知环境。受到以上观点的影响,学者韩礼德以这个理论为起点,把语言中的词语和语法分开定位,一个称为形式表达,一个称为“语义”功能导向。这就重新构建了两者的功能作用,总结为功能语法。韩礼德将“语义”的概念进行了改革,通常情况下,语义指的是对若干词句的意义进行表达。而新的予以概念则是语言成为了表达方式,利用语言表达出的意义。进行深入剖析可知,语言是表达语义的基本方式,是人与人沟通的基本工具,表达出的意义就形成了语义。与绘画、音乐等感悟到的意义有着明显区别。根据以上分析,韩礼德将语义分为了三大类:第一,概念意义,这种意义是基于人类已经获得的经验或者某种逻辑所表达出的意义;第二,人际意义,这种意义需要通过人与人利用语言相互交流获得的意义;第三,谋篇意义,该类型的语义是通过语言组成的基本语句构成了较为连贯的语篇,从而表达出的含义。韩礼德还做了一个伟大的工作,就是将以上三种类型的语义与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量一一对应起来:第一,概念意义和语场是相互对应的,换而言之,概念意义是通过话语等形式将已经形成或者具有的意义传递给其他人,最形象的例子为教学;第二,人际意义和语旨是相互对应的,这是由于人际意义需要通过对话双方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意义才能表达明确,最形象的例子就是教师与学生;第三,谋篇意义和语式是相互对应的,谋篇意义需要通过语言组织将语义传递给其他人,所以在情境语境当中与语式这个变量较为接近。

结语

总体而言,功能语言学融会贯通了话语分析的多个视角,还能够根据不同种语境对话语当中不同层次的语义进行细致分析。这也是韩礼德构建这种新的语言学理论模型的基本原因。能够提高话语分析的高度,从而弥补原来语言学理论模型的不足之处。韩礼德特别指出这种理论模型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话语分析,通过理论的不断完善与深化促进了功能语言学的不断变革与创新。由以上分析可知,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模型可以在话语分析当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即能够站在词汇语法的视角对语义及语用进行细致地分析,又能够根据不同的语境对不同语义进行分析,寻求新的词汇语法作用。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语境、语义和词汇语法三者进行详尽分析,可以尽量简化分析步骤。无论采取何种次序的分析,都能够套用相同的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模型就是适用于现代话语分析的模型,能够充分满足目前话语分析的要求,保障了客观性。根据前文分析可知,话语分析经历了很漫长的变革与发展,理论模型不断革新来适应话语的飞跃发展,所涉及到的科目也逐渐增加。系统功能语言学能够通过对话语分析包含的主要视角分析不同的语义。与此同时,韩礼德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语义层来连接语境和词汇语法,进而能够更好地整合话语,通过多角度地分析,促进了该理论在话语分析当中的发展与应用。语

参考文献

[1]杨雪燕.认识韩礼德的“语言建筑”[J].语言学研究,2006(4).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苗兴伟.“话语转向”时代的语篇分析[A].黄国文编.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潘涌.积极语用:从接受本位到表达本位[J].语文建设,2014(04).

[5]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张芬香.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与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4(29).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10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入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 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性欲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入,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入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性欲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性欲与文艺》《文艺与性欲》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 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情欲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爱欲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乱伦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性欲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第二个是心理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大、心理压力也在加大,社会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咨询和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得到有关心理学工作者重视,重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当代的主流心理学是实证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以研究程序、假设、方法控制、定量分析等来评价研究的水平和科学性。站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审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自然会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出疑问,许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立场的心理学学者拒绝研究精神分析。因此,虽然弗洛伊德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却很少有心理学学者去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学领域远没有在文学领域那样受到重视。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11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入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 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入,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入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与文艺》《文艺与》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 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第二个是心理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大、心理压力也在加大,社会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咨询和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得到有关心理学工作者重视,重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当代的主流心理学是实证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以研究程序、假设、方法控制、定量分析等来评价研究的水平和科学性。站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审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自然会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出疑问,许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立场的心理学学者拒绝研究精神分析。因此,虽然弗洛伊德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却很少有心理学学者去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学领域远没有在文学领域那样受到重视。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体系构建 逻辑分析 逻辑建构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知识的分析往往涉及知识的基本原理及知识的发展与应用,而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更多学者愿意从思政教育知识应用方向进行探究,然而实际逻辑分析或者对知识体系本身构建的逻辑思考却相对缺乏,这种情况下,整个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无法得到明确,或者说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结构的把握无法以合理逻辑进行梳理。因此无论从知识体系内容本身,还是从知识理论基础拓展方面讲,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进行逻辑建构性分析有显著的必要性。

1.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

文章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从不同方面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分析探究的基本组成进行介绍,进而为文章整体分析提供相关切入点,保障文章分析的有效性。

1.1思政教师与思政研究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

根据基本定义,主体指有目的地从事实际认识活动或者实践活动的人,在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一线思政教师及研究人员往往是整个教育体系实践的基本主体。其中研究人员主要从学科发展、知识脉络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不断验证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进而不断促进学科有效发展。对于思政教师来说,一方面主要是从事思政教学工作的人,主要工作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完善整个教学工作,进而传授学生间接经验,指导学生在高校的正常生活及正确价值观的构建。另一方面则是高校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等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通过自身对思政理念的有效把握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教育过程中,进而通过理论不断指导实践,并通过实际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及思政辅导员构成了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其从知识理论的研究、间接知识的传授、理论实践等方面不断对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验证产生影响。

1.2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客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研究不仅在于学科体系的有效发展,更在于对学生的正确教育与有效指导。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判断观念,而其主体意识或者对外界认可的渴望程度愈发强烈,如果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做出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则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发生偏差,进而其个人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因此高等教育环境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显著的必要性。而由于研究与实践的客体不同,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的过程中,实际侧重点及研究主要方向需要适度改变,现阶段大量对课程知识的研究局限于整个思政教育的本身,其与高校实际联系的内容显得相对缺乏,因此从这一方面讲,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对研究客体给予高度重视,明确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方向,保障高校思政理论逻辑分析的特点与有效性。

1.3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重点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内容非常繁多,其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价值观、认识观教育为主要内容,而从实际学生教育方面讲,个体的思想教育、人格与道德观念的构建是整个教育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体系方面讲,在高校从事思想教育理论逻辑分析工作时,相关研究人员要充分结合高校教育实际目标,从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等方面进行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而在后期,思想教育内容可以从社会层面进行职业观等方面知识内容的补充。从实际思政教育工作讲,一线教师要从学生实际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入学时的情况对学生开展基本道德观、学习观等教育,而在学生成长发展阶段,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个人品格、社会实践认知方面教育,最后在学生进入社会前期,教师还可以根据思政教育中的职业观指导理念,对学生融入社会进行指导。这两方面内容从不同层次构成了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其与思政研究的主体及客体共同构成了整个教育知识体系,为整个学科的逻辑构建提供了基础。

2.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逻辑的简单评价

为了更好地探讨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的逻辑建构性,文章在本节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逻辑进行简单评价,根据体系发展现状找寻更多参考,保障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建构性分析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1高校思想教育分析逻辑的基本原理构建不足,体系分析缺乏基础。

基本原理构建是整个学科分析严谨性、严密性的基础,如果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则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及逻辑分析基础将会失去必要的科学性。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虽然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支持,但是在学科研究方面,各个学者对于理论的解读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同时对于理论知识与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的结合方面,整个知识体系构建出现了非常多的不同点。进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逻辑分析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即在基本原理无法完整构建的基础上,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逻辑思考进程受到限制。在微观应用方面,高校思想教育知识的逻辑分析缺乏合理支持,很多时候,所谓的理论体系依据知识在原有相关理论基础上找寻了一个研究或者应用方向,而后形成的对于体系的构建、应用等方面还是缺乏共同认可的参考。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逻辑的基本原理构建就显得非常不足,体系构建的认可程度不高,实际教育效果无法凸显出来。

2.2逻辑分析的统一指标缺乏,实证分析难以开展,规范分析缺乏必要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分析工作长期缺乏统一指标,即使在现阶段大量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整个理论体系仍然没有形成共同认可的判定因素。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的逻辑分析工作时,实证分析内容难以形成,数据的搜集、对现状的挖掘工作非常困难,即使对某一方面的具体分析工作,在现有数据下,大量学者也只能从应用层次对相关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分析,本质问题的深层次解读工作难以展开。而对于规范分析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整个思想政治分析工作缺乏必要的现实依据,对现状判定的困难,对相关趋势的简化分析,对本质内容的浅显探讨都不能为实际思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参考,进而整个规范分析工作也不能有效进行,很多时候高校思政教育的逻辑分析只能依附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进行一定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课程逻辑体系要想实现科学化非常困难,学科内逻辑分析的结论差异化显著,观点的探讨及论点的辩驳很多时候带有显著的主观因素,学科理论体系实质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3思政教育体系下的逻辑分析缺乏科学方法,理论预测及理论应用缺乏保障。

统一的、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缺失是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下逻辑分析的一个显著欠缺点,由于学科发展偏重主观思考,整个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及相关逻辑思考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科学的分析方法。从逻辑分析工作讲,很多时候这一学科下的逻辑分析工作往往只是指单一的主观思考或者对部分理论体系的解读,实际现象及逻辑科学性分析仍然非常欠缺。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基础原理的构建、理论体系的发展、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都无法得到保障;研究成果的互相交流、论点的科学辩驳及实际的验证也无法顺利开展起来。进而理论研究的最后成果即理论预测及理论应用也不能获得保障,学习体系的构建及逻辑思考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无法凸显出来。

3.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有效的逻辑建构性分析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即理论主体、研究客体、研究内容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基本原理构建的缺乏、研究指标及研究方法的缺失又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思考的构建造成严重阻碍,因此文章在本节以之前分析为基本参考,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有效逻辑构建性分析进行探究。

3.1加强对基本原理的构建,开展独立课题形式的逻辑分析。

现阶段,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原理建构工作相对缺乏,因此整个学科的分析缺乏科学性,课题研究很难获得一致认可。因此在现有资源及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及一线实践者要加强对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即从马克思主义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寻找切实的理论依据,并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炼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以形成统一认知,为整个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的建构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现有逻辑分析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提升对相关原理的解释比例,即有意识地凸显部分基本原理的构建工作,并适当寻求其他研究人员的点评与讨论,力求在学科讨论过程中共同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对于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方面,研究人员要尽量争取开展独立的课题形式,必要的时候可以高校学生管理部分内容为课题的切入点构建相关研究,以争取单位的支持,保障逻辑分析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从基本原理构建与客观条件方面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分析工作。

3.2借助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成果构建科学的逻辑分析体系。

由于研究指标的缺失及研究方法的缺乏,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的分析逻辑建构工作无法获得科学性、客观性的保障,进而实证分析无法有效开展起来,规范分析在缺乏必要支持下也不能进行,逻辑分析工作只能局限于主观理解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关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工作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其指标的评定体系为思政教育体系的逻辑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因此在现阶段开展逻辑分析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人员可以借助社会学科分析方法构建本学科必要的知识体系,思政教育内容本属于社会学科的一个部分,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而教育学研究内容又对高校思政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尤其是高校思想教育的研究成果对学科的规范分析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这两方面补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分析方法的构建获得参考,实际分析方向及指标的构建得到保障,进而整个逻辑分析的科学化、客观化及分析成果的实用性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3.3在传统学科交叉分析的基础上提升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

传统高校思政教育逻辑分析工作往往以部分学科为基础进行,如经济学、管理学等,进而通过这些学科的分析方法、分析指标、分析思路及相关结论推动整个思政逻辑分析工作的进行。虽然在这一方法下,思政教育分析工作获得了显著推进,但是学科的主体性无法有效凸显出来。所以现阶段在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逻辑分析工作时,相关研究人员应当借助前期基础理论构建、研究方法的探究等工作不断强化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尽量将相关方法与思政研究分析内容结合,以思政研究主要目标与主要指标为指导开展研究工作,逐步把本学科的逻辑分析方法凸显出来,进而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分析逻辑的建构才能逐步获得认可,尤其在逻辑分析的独立性、客观性方面逐步获得提升。整个逻辑体系的分析工作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也能逐渐变得科学化,整个逻辑分析对其他学科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对于其他学科理论成果应用的效果逐步增强,自身理论分析结论形成与探讨也能获得认可。

文章根据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其分析逻辑建构性进行探究,在整体分析工作开展之前,文章首先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认定思政教师与思政研究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客体,并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重点内容进行基本探究。在对思政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文章对其基本原理构建不足,体系分析缺乏基础;逻辑分析指标缺乏及逻辑分析方法的缺失进行描述,进而客观分析现阶段思政教育体系下逻辑分析的不足。最后文章结合之前分析,从基本原理的构建,开展独立课题形式的逻辑分析;借助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的成果构建科学的逻辑分析体系;在传统学科交叉分析的基础上提升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分析逻辑建构性进行深入探讨,以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逻辑分析工作,最终谋求学科分析的高度认可及学科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雯.关于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建构性的思考[J].品牌(下半月),2014,12:245.

[2]徐娜.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建构性[J]. 中外企业家,2014,36:180.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13篇

本专题三篇研究论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基于概念统计的信息政策文本计算与实证”(项目编号: 11YJC870020)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信息政策扩散与转移研究”(项目编号: 12CTQ024)的系列研究成果。具体而言,《政策文本计算:一种新的政策文本解读方式》主要从方法论角度讨论政策文本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应用前景,通过梳理计算分析方法在政策分析领域的应用,对政策文本计算的方法论、应用工具和典型研究议题的跟踪,提出了政策文本计算方法的主要特征以及政策计算分析的可能应用前景;《中国信息化政策扩散中政策主}跟踪研究》则以课题组构建的中国信息政策语料库中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长期规划为研究样本,从主题承继与主题创新、主题跃迁与主题衰退、政策扩散涟漪效应和漏斗效应等角度研究了政策扩散中的政策主题变化特征,并从信息化政策文本的计算分析中,发掘了信息化政策在地域扩散和历时扩散两个维度的扩散特征;《政策扩散时间滞后效应及其实证评测――以江浙信息化政策实践为例》则选择了从扩散滞后效应测度的角度,通过二维政策主题密度分布中的差异化象限,提出通过政策词频的密度分布可以间接反映政策扩散所处的阶段,从而间接测度扩散滞后性,并针对两省信息化政策文本与信息化政策理论研究的实测,发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摘 要:政策文本计算是大数据环境下政策分析科学与计算科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文章通过对政策文本计算的方法论、应用工具和典型研究议题的跟踪和梳理,提出了政策文本计算方法的主要特征与不足,并讨论了该方法在精细化政策分析和定量政治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政策文本计算;政策诠释;政策分析;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D0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110

Abstract Policy text computing is a new integrated methodology combined with policy analysis science and computing science in the big data era.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ing methods in political text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typical research topics, tools and applications in this area, then concluded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shortcomings of this methodology, and discusse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policy text computing in meta-policy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political analysis.

Key words policy text computing; policy interpretation; policy analysis; methodology

1 引言

政策文本是指因政策活动而产生的记录文献,既包括政府或国家或地区的各级权力或行政机关以文件形式颁布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官方文献,也包括政策制定者或政治领导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咨询、听证或决议等公文档案,甚至包括政策活动过程中因辩论、演说、报道、评论等形成的政策舆情文本,历来是政策研究的重要工具和载体[1]。如在政策研究方法论中,Trauth[2]认为主要有“预测-描述”的诠释范式、“价值批判-价值构建”的价值范式、政策过程范式以及政策评估和绩效范式等主要形式,其中诠释范式又分政策文本分析、政策分类或框架体系、政策生命周期律、政策社会系统等理论。可见,政策文本研究在政策分析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计算机方法的引入应用,政策文本分析所能处理的素材量和处理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并引入了新的方法和理念。尤其是政策文本数据,如文本型数据(Textual Data)、数据文本(Text as Data)、文本数据空间(Text Universe)等相关概念的提出,研究者在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政策文本语料库分析和政策文本数据挖掘方法,并利用上述方法解读和获知政策立场、政策倾向、政策价值、政策情感等深层政策内涵以及广义的政策比较分析。我国李江等[3]提出运用政策计量(Policiometrics)的研究思路来揭示政策引用、主题共现以及机构共现等政策关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政策语料库以及政策文本挖掘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探讨了政策文本计算分析的可行框架与应用前景。

3.1 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方法

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是一种介于定性与定量之间的半定量研究方法,与之类似的还有一致性分析(Concordance Analysis)、话语分析(Conversational Analysis)、话语文本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计算诠释学(Computational Hermeneutics)、定量文本分析(Qualitative Text Analysis)等研究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业内就陆续研制了相关的文本分析软件用于文本标记、文本编码和相应的编码管理工具,如Atlas.ti、MAXQDA、QDAMiner、NVivo、SPSS Text

Analytics for Surveys、QCAmap、CATMA、LibreQDA、MONK Project等文本数据管理软件工具。虽然引入了计算机软件对政策文本进行概念抽取和定量化统计,并具有文本数据的自动统计和关系识别方法,但其概念抽取方法仍采用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和流程,在数据处理环节仍主要依赖研究者的人工提取,体现为一种半计算化分析工具。

因此,这类计算处理方法能够处理的政策文本数据有限,一般处理政策样本集(Sample,n≤200),最多通过协作方式处理政策主题集(Subsets,N≈1000)范畴的政策文本集,而对政策语料库(Corpus,N≥10000)基本上无法处理。因而,这类研究方法的研究议题也主要沿袭了政治学和诠释学中的政治话语研究和政治文本内容分析框架中的符号论和政治语词解读(政策主题识别与比较)的研究传统。

3.2 政策文本计量分析方法

政策文本计量分析主要是采用文本计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已有政策文本数据库或政策文本语料库在政策主题分布、政策时间序列分布、政策引证以及政策主体关系等要素进行计量分析[3]。在Grimmer的政策计算分析框架中,政策文本主要来自政策数据库和已有语料库、网络政策文本和非电子化政策文本。因此,政策文本计量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工具也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政策文本数据库自有的文本计量分析方法与工具,如Lexis Nexis、ProQuest、Westlaw、HeinOnline、北大法宝和CNKI政府公报数据库等政策或法律文本数据库, 利用数据库自带的字段设定结合政策主题、类型、时间、地域等进行政策统计或计量分析,或应用共词或共现分析,能有效分析政策文献增长、扩散、流变等变化规律;二是利用网络分析和替代计量学(Altermetrics)方法和工具进行网络政策文本分析[17],如Wiley, NPG和PLOS One 等开始提供 Altmetric 服务,Altmetric也可以对国内新浪微博进行追踪,因而对社会媒体中的政策文本以及跟踪研究也成为可能,如匹兹堡大学创建的MPQA政策辩论语料和卡内基梅隆大学Sailing实验室Jacob Eisenstein和 Eric Xing创建的政治博客文本集语料;三是通过政策文本采集与语料库构建并提出新的统计口径和研究方法,如苏竣和黄萃等对中国科技政策的类型统计分析[18]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Wilson等对网站隐私政策的主题解析分析[19]。

3.3 政策文本数据处理方法

从政策文本的范围看,政策文本结构性差异很大:既有政府的政策文本、法律档案(听证会材料、判例),也有政策新闻、媒体数据和政策研究文献;既有总统竞选纲领、演说文本集,也有社交媒体的公众政治言论和政治评论。而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将政策文本解析为结构化文本数据(Textual Data),并构建语词、语义或情感等特殊对象,不仅能形成对大规模政策文本语料的系统化处理,而且能在不同的政策文本集中进行比较分析和一致性分析,推动政策文本融合分析。结合政策文本分析的应用,典型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有政策文本自然语言处理和语法计量分析、政策文本处理以及政策语义分析(见表2)。

在政策文本数据处理过程中,政策文本或语料集适用于通用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和文本数据处理方法,政策语词分析和政策语义分析在政策主题统计(聚类)、政策热点识别、政策意分析中应用较多[20-21]。目前,在政策文本处理领域最受关注的议题:一是语料库尺度的政策内容分析[22-24],主要是对政策语料库的统计和计量分析,识别政策语境中的热点议题[25],关注政策议题的扩散或影响[26-27],尤其是政治演说语料库、政见语料库、政治纲领语料库分析;二是政党和选举研究中的政策立场分析和政策倾向研究,政策文本计算的概念本身即为比较政见研究(CMP)的Michchael Laver提出,而基于先验词权(Reference Score)的WordScore和无先验词权的WordFish也是政策文本计算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分析软件,CMP以及后续研究项目(MARPOR)提供的政见语料库也是采纳率最广的语料库。

3.4 政策文本数据挖掘方法

文本挖掘,又称为文本数据挖掘或文本知识发现,是指在大规模文本集合中发现隐含的、以前未知的、潜在有用的模式的过程[28],涉及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统计学、自然语言处理、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29]。与政策文本处理更注重政策语词或语义分析相比,政策文本数据挖掘更注重在大量文本数据集合中发现分类/聚类特征、发现关联知识或规则,并注重深层潜在语义的知识发现。因此,政策情感分析、政策意见分析、政府行为预测等典型方法得到政策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如Saremento等对用户评论的政策倾向分析[30]、Hopkins和King[31]对博客政策意见的分析。政策情感分析在西方国家选情预测中尤为关注,包括政治领导人的政策情感倾向[32]、选民的情感反馈与倾向[33-34]以及整体选情预测[35-37];在政策意见分析中,公众意见收集和政治意见追踪也是常见的研究主题,并将公众政策意见与其政治立场和政党支持度关联,建立了计算化的政党舆情监测、政党竞争或政党派系识别以及政策结果评估的分析方法[38-39];政府行为预测体现了政策预测分析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对政府领导人、政党的竞选纲领或关键政策文本的分析,挖掘潜在的政策热点或发展轨迹。国内研究者也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政策热点[40]以及政策价值[41]进行了分析,或系统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对政策文本的内部结构关系进行了主题识别或关联分析[42-44],但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4 政策文本计算应用研究进展

4.1 政策文本语料库建设

政策语料库以及语料库语言分析是政策文本计算分析的基础。早期的政策语料库一般针对政府出版物或公开政治文本进行采集加工,如政策条文、相关政策解释、政治人物传记、语录或新闻纪录等;现在则扩展到更加多样化的语料来源。除了Lexis Nexis、北大法宝等传统的法律信息服务提供商,目前比较典型的政策语料库有:

(1)德国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比较政见研究项目政见文本语料库(MRG / CMP / MARPOR) [45]。Manifesto语料库是目前政策分析领域加工最为成熟的开放政策语料,包括1945-2015年70年跨度,涉及所有欧洲国家和少数英美联邦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总计超过50个国家的4051个政见语料集,涵盖了1979-1989年政见研究组MRG(Manifesto Research Group)、1989-2009年比较政见研究CMP(Comparative Manifestos Project)以及当前基于政治表达的政见研究MARPOR(Manifesto Research on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持续研究的政策语料。在语料分析工具包中,既包括手工编码的政策术语编码手册(Code Book),也包括794,536个跨语种的机器识别政策术语、短语或词条;既包括软件版本的WordScore分析工具,也包括R语言的分析包ManifestoR。因此,Manifesto语料库和WordScore分析软件是目前政见分析和政策文本计算领域引用率最广的语料库,尤其在政策立场和政策倾向研究中。

(2)美国康奈尔大学政策文本语料库(Corpus of political discourse)[46],它是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庞大的语料集中的一个子集,主要是由Matt Thomas, Bo Pang和 Lillian Lee整理的总统国会演讲数据集(Congressional speech data),同时因Lillian Lee设计开发了相应的情感开发工具ReadMe,因此在严肃政策文本的政策情感研究领域受关注度较高,目前共有22篇研究文献利用或援引了该数据集。

(3)美国匹兹堡大学计算机系的MPQA Opinion Corpus语料库(Multi-Perspective Question Answer, MPQA)[47],主要是新闻报纸素材的语料,包含4个子库、4个词表和基于语料库分析技术开发的OpinionFinder系统(目前提供2.0版本下载),其中有一个专门子库为政策辩论数据库(Political Debate Data)。同时,因其情感标注系统比较出色,因而也是博客、评论等开源语料政策情感分析的主要素材和工具。

(4)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Sailing实验室的政治博客语料库[48]。由Jacob Eisenstein 和Eric Xing整理开发,主要采集了2008年6个博客平台的13246个政治博客文本记录,并且通过意识形态的分层抽样,也是政治博客研究比较重要的语料资源。类似的语料集还有美国海军学院Twitter政策语料集。

(5)香港浸会大学整理开发的政治演讲语料集(Corpus of Political Speeches-HKBU Library)[49]。目前主要包括4个部分:美国历届总统演说语料文本集和多媒体文本(1789-2015)(约443万字)、历届香港总督或特首施政报告语料集(1984-1996,1997-2015,约43万字)、历届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新年致辞和双十演讲语料集以及中国历届政府总理施政报告语料集,是比较完整的中文政策语料集之一。

此外,德国柏林Brandenburg科学研究院的阿德莱登・巴拉巴西提供的德政策语料集[50]则结合了政策语料分析与可视化研究,利用这个政策语料集可进行总统演讲频率、演讲主题和演讲所涉及的政策语言的可视化分析, 网站提供粗语料、分词后的语料以及标引后的语料等不同版本的语料。

4.2 政策文本分析工具研制

因语境意义对政策文本分析的现实意义更大,当前政策文本计算比较注重政策词典和政策文本分析专用工具的研制。目前,主要有两类研究方法:

第一,测试通用文本分析工具在政策文本分析中的适用性。典型如政策情感分析领域,Lori Young等[51]对DICTION、LIWC、RID、TAS/C、ANEW、DAL、WNA、PMI以及LSD等众多情感分析词典的对比研究发现,LSD在选民情绪跟踪研究和对比研究中具有明显优势;Bei Yu等[32]则发现政策评论或政策演说文本中,情感词汇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普通文本,并且不同于一般情感分析主要负载于谓词描述,大量政策情感负载于名词性的体词描述中,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完全识别,因此在政策文本分类的算法中(SVM、NB),训练文本需更充足。

第二,研制政策分析专有词表和分析工具。典型如政策立场和政见研究中的WordScore算法和WordFish算法。两种方法都注重政策语词对政策内涵表达的影响权重差异,WordScore方法通过专家判定的参考文本作为政策语词权重依据,从而生成政策分析文本中政策内涵的表达效果,其实质是对词频结果进行语义加权处理,类似一种基于动态“词典”的分类算法;WordFish算法认为政策文本具有不同的政策特征向量,在某一特征中政策语词的概率分布符合泊松分布,因此可以通过一种类似非监督学习的方式对政策文本所蕴含的“政策立场”进行分类。由于WordScore算法的分类效果和可解释性优于WordFish,但分类效果受参考文本的影响大,在历时分析或跨文化环境的比较参考分析中效度不高。此外,政策文本计算因德语或北欧国家特有的构词方式而具有一定研究效度,而在英语地区却并不显著,这也是当前政策文本计算研究兴盛于德国和北欧,而英美地区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因此,政策文本分析词表、文本分析效度改进工具和跨语言政策文本分析工具都是目前政策文本分析工具研究的热点问题。

5 政策文本计算的应用前景与障碍

政策文本计算方法是大数据环境下政策分析科学与计算科学交叉融合的产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议题和研究队伍。随着政策文本资料的日益丰裕以及大数据分析方法日益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所采纳,可以预见未来政策文本计算在精细化政策分析和定量政治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5.1 政策文本计算的应用前景

就政策文本计算的应用领域而言,精细化政策分析主要体现在政策预测、政策冲突分析与政策辅助决策、元政策评价与政策比较等研究领域,定量政治研究则体现为政党研究、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策认同、政治联盟以及选举、外交等政治活动领域。

第一,政策文本计算在精细化政策分析领域已经具有研究基础,尤其在语料库政策语言分析中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框架。首先,计算方法的引入提供了跨语料分析和实时语料分析的研究可能,对政策预测的时效性和精确度都将大大提升;其次,计算方法的引入将改进政策分析的精度和深度,在政策制定中不同政策源的立场识别和主题识别可以避免显性的政策条款冲突,同时对政策主题关系识别也能评判政策相似度或政策形式质量预判,辅助政策制定决策;再次,通过政策文本与政策语义的对应关联,能够挖掘政策的潜在语义和元政策要素,从政策价值、政策倾向、政策工具、意识形态等高度评价或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别的政策差异,更好地跟踪政策扩散过程,促进政策学习与创新。

第二,定量政治研究则融合了政治学、媒介理论以及政党研究的理论视角,能通过泛在的政策文本载体,识别公众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以及不同主体之间的政治互动关系,进一步通过政治文本解析框架可以分析政治立场、政治距离和政治关系紧密度,从而发现政党合作、国际合作的潜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不同政治参与主体的互动机制,可以在政策认同、政党监督、政党竞争以及选情预测等领域进行有效分析。

5.2 政策文本计算的应用障碍

正如国内外学者对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方法的担忧[13,52-53],政策文本计算不论从方法论本身,还是从应用场景的研究效度看,其只能作为决策分析工具,而无法替代政策分析者本身。究其原因,首先,政策文本语料库的局限。语料库具有一定时效性与完备性限制,而语料库规模和多样性是政策文本计算分析效度的关键,但语料库构建成本和可用技术的限制使得语料库很难完全满足政策分析者的需要;其次,文本挖掘和相关计算分析方法的局限。文本挖掘结果的呈现是抽象的或数据化的,只有结合相关的应用背景才能完全理解相关内涵;文本挖掘或计算分析注重研究创新点的突破,很难兼顾整体研究面的覆盖,因而其结论往往是片面的、非系统的;文本计算分析方法是探索性分析方法,其研究结论是非可预期的、不确定的,而文本语料库建设是高成本的,政策文本计算具有一定的研究风险;第三,政策文本算是跨学科研究方法,需要政策研究和计算机研究学者的紧密配合,而实际研究过程中很难兼顾二者。

因此,在未来的政策文本计算研究实践中,一是需要加强学科合作,推动专业化的政策语料库的建设,开发适用于政策文本分析的工具;二是政策文本计算研究具有良好的中立性与客观性,国家应该在智库建设和国际政策比较研究中更加重视政策量化和定量政治研究。

参考文献:

[1] Chilton P A,Sch?]ffner C.Politics as text and talk:analytic approaches to political discourse[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2002.

[2] E.M.Trauth.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1986,10(1): 41-50.

[3] 李江,刘源浩,黄萃,等.用文献计量研究重塑政策文本数据分析――政策文献计量的起源、迁移与方法创新[J].公共管理学报,2015(2):138-144.

[4] 杨正联.公共政策文本分析:一个理论框架[J].理论与改革,2006(1):24-26.

[5] 黄萃,任|,张剑.政策文献量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的新方向[J].公共管理学报,2015(2):129-137.

[6] Beauchamp N,Laver M,Nagler J,et al.Using Text to Scale Legislatures with Uninformative Voting[EB/OL].[2016-09-20].http:///work/Beauchamp_scaling_current.pdf.

[7] Hjorth F,Klemmensen R,Hobolt S,et puters,coders,and voters:Comparing automated methods for estimating party positions[J].Research & Politics,2015,2(2):1-9.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情报学 领域分析 社会认知观 认识论

[分类号]G352

在上世纪90年代,Ingwersen提出在国际情报学界已形成了北欧方法(Scandinavian approach)。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丹麦皇家图书情报学院、芬兰坦佩雷大学和瑞典哥德堡大学为代表的北欧情报学研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风格,且颇多建树。领域分析就是典型代表。在我国,文献较早地介绍了领域分析学说。近年来领域分析在国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对领域分析的研究进展做一系统的论述,以促进学界更深入的探讨。

1 领域分析概述

丹麦情报学家赫约兰德(HjCdand)和爱布瑞森(Albrechtsen)首先提出了情报学中的领域分析(Domain analysis)概念。两人合作发表的文献全面阐述了领域分析的历史渊源、理论思想和方法,被视作该学说建立的重要标志。尽管领域分析学说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发展却很快,至今已形成了涵盖从原理到应用各个方面的成熟思想体系,既可把领域分析称作元理论,又可称作范式和方法论,具有所指意义的多元性。领域分析的经典表述是:

理解情报学中情报的最佳途径是研究作为社会劳动分工一部分的知识领域,即话语社群(discourse community)。在不同的领域中,知识组织和结构、合作模式、语言和交流形式、信息系统和相关性标准都是话语社群的工作客体和社会角色的反映。个体的心理、知识、信息需求和主观相关性判断标准都应当从这种视角来看待。

2 领域分析的关键概念

总体来看,领域分析意指情报学的最佳研究对象是知识领域,它是一种集体知识结构。情报学视角下领域的信息结构分析包括知识规模、知识组织、引文模式、传播、范式、知识组织等方面,目的是使知识传递、使用和中介的效果达到最优。不同领域中这些方面的结构不同,这是领域特殊性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工具、概念、意义、信息结构、信息需求等都是在知识领域即话语社群中得以塑型的。

在领域分析的经典表述中,“领域”与“话语社群”是两个相关联的关键概念。作为领域分析的创始人和主要推动者,赫约兰德认为领域可以是一个学科或学术区域,也可以是与信仰、职业或惯例相关联的话语社群。话语社群形成的标志则是在某一群体中存在着有序的、由概念结构、制度栅栏(enclosure)和话语场域的管控共同加以结构化的交流过程。赫约兰德的关注重点放在了领域的维度分析上。他指出:领域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社会学三个维度来认识,其中后两维度是核心所在;领域是动态的,三个维度之间也是相互作用和变化的,领域的研究应考虑本体论、认识论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复杂交互。

但应指出,维度的分析并不能代替概念的界定,泰尼斯(Tennis)就曾指出领域的界定和边界存在着混淆,这可形象地比喻为:赫约兰德提供了领域分析这个“锤子”,可是领域这个“钉子”是什么还没有定论。为此泰尼斯提出两种分析工具,即调节域和专业化程度,前者可通过领域中成员与领域分析学者的沟通协商来设定领域的名称和外延,从而解决领域的界限问题,后者设定领域的内涵,关注的是其核心议题和领域问的交叉情况;这样,使用两种工具及其包含的参量就可以定义一个领域。这是方法论角度的定义,所谓确切的“钉子”还是没有找到。赫约兰德对此则认为,领域的质化研究应始于对主体或兴趣群体的高层次诠释研究,要找到构成领域中不同现象基础的旨趣,再通过磋商取得理想的定义。

麦(Mai)采用与赫约兰德相似的思路,明确指出领域是指分享共同目标的人类群体。领域的概念要把形式化(formality)结构和实际工作与活动结合起来考虑,后一方面跨越学科专业界限而聚焦于人的活动、合作以及共同目的。这表明领域概念与人类活动密切关联,所定义的领域是以活动为中心的。笔者认为,这种定义实质上是以活动理论作为元理论基础的反映,活动理论强调的活动这一核心概念规制了领域的本质和界限,正是以包括共享目标在内广义上的活动作为标杆,领域的轮廓才得以勾画清楚。因此,可以将领域定义为“以社会中有机联系的共同活动(包括共享目标、任务、合作、交流)为基础、结合专业的形式化结构而形成的群体”。依此定义,我们继而可以把学科和专业看成是具有相似结构或特征的多领域聚类而成的领域簇。

3 领域分析的社会认知观

3.1 社会认知观的理论内涵

领域分析将认知问题当作核心关注之一,所持的观点是社会认知观(socio-cognltive view)。其思想基础是包括维果斯基的社会历史文化理论在内的活动理论;此外,杜威的实用主义也是重要的思想来源,赫约兰德将它们合而称之为实用实在论。同维果茨基的观点一致,社会认知观认为,当习得了语言符号之后,人的认知过程更多地就以符号、意义和记号为媒介,此时个体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要地依赖于他掌握的符号系统;而这些符号系统首先是在个体外部、在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文化社会及领域特殊性,其后才被个体内化并塑造改变了个体的认知,这样人的认知发展对文化和社会的依靠比生物构造的依靠就大得多。总之,认知首要地由社会文化情境因素所决定,并通过掌握社会文化因素的中介载体工具――语言符号系统来实现从发育早期的生物心理驱动向社会文化历史驱动的认知功能的改变。

3.2 社会认知观与传统认知观的比较

社会认知观是以情报学传统认知观的批评者和替代者的身份出现的。传统认知观秉承两个基本假设:一是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把个体认知功能和知识结构当作核心问题,坚持社会现象可层层还原为心理现象的观点;二是认为心智模型与人头脑中的先天神经结构存在联系,认知科学同神经科学密切相关。社会认知观对此持有否定的态度。社会认知观认为,传统认知观研究的是脱离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孤立个体认知和内部心理结构,而恰恰是这些情境因素对认知形成起着决定性的意义。社会认知观虽然对个体认知感兴趣,但并非从研究孤立个体的心智科学或脑科学的角度来探究,而是采用社会情境的方法来看待认知问题,认为对个体知识结构的理解只能建立在对群体导向的分析上,即特定个体的知识水平、个体从信息系统使用中的获益以及知识利用中的障碍,从根本上说,并不是通过大脑功能和机制的心理分析就能阐明的,而是凭借着对个体的社会角色、工作、任务、教育背景和学科关联这些社会情境变量的充分认识才能解释清楚。通过由外及内的方法路径,社会认知观把焦点从抽象的个体转移到社会一文化情境,强调存在着将源于文化的符号内化于主体之中的过程,认知

过程要以文化、历史和社会所构建的意义作为中介,需要从社会文化、实用主义和实在论的理论高度研究认知。这些观点再一次体现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和活动理论的要义。

4 领域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种成熟的理论必然有其系统与完善的方法,领域分析也概莫能外。赫约兰德在被评为《文献学杂志》2002年度最佳论文的文献中列举了领域分析的11种研究方法,分别为:编制文献导引与主题网关、构建专业分类法与叙词表、专业学科中的标引与检索、基于经验主义的用户研究、文献计量研究、相关的史学研究、文献和文献类型研究、认识论和批判性研究、术语学和专门语言学研究、科学交流中的结构与制度研究、科学认知与专家认知及人工智能。领域分析的这11种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新产生的,彼此间互为补充。当它们共同应用于同一知识领域时,情报学的独特学科视角就能最好地凸显出来,情报学的学科“核心竞争力”也因而得以形成。

当然,这11种方法在领域分析中的重要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正如领域分析的别称社会学一认识论范式所昭示那样,认识论方法与社会学方法统领了领域分析的方法论纲领,认识论方法则是领域分析最基本的方法,如果舍弃这种方法,其他所有方法都会变得浅显”“。情报学任何理论问题归根结底都要推演到其认识论假设的这一基础性问题上。认识论渗透到用领域分析思想研究情报学的各个方面,如知识组织、用户信息行为等。基于此,赫约兰德专门建立了讨论认识论的学术网站,并命名为Epistemoloogical Lifeboat,把认识论之于情报学比喻成救生艇,意在强调情报学未来理论发展关键要依靠认识论。

社会学一认识论范式也是社会认知观的另一同义表述。从该范式的角度看,传统的认知观研究个体心智模型,可是社会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心智模型”,因而缺乏普适性和将模型一般化的可能,而认识论是关于人如何获得知识的理论,是一种广义层次上普适性的“认知模式”研究,可以提供最一般化的“心智模型”;换言之,社会学一认识论范式自顶向下宏观地把个体知识看作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把心理学问题予以认识论化聚焦在认识论的框架内解决问题,使研究具有了较强的普适性。

5 情报学分支学科的领域分析视角

5.1 信息用户及行为

领域分析反对信息行为研究重心从客观实在转向主观现象,认为后者是没有任何现实解释力的,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应当在检索的客观可能性的知识和用户如何利用这些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加以诠释;不能把用户当作毫无区别的整体进行全局性的研究,抽象或适用于所有知识领域的用户模型是不存在的,要认识到用户隶属于不同的文化、社会结构和知识领域,知识的生产者、中介和用户在社群里以不同程度相关联,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义距离。认识论是信息用户与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的理论根基。

5.2 信息检索

从领域分析的视角看,主题检索点的信息价值随所处知识领域的惯例和著述文化的不同而变化,并无固定值。不同检索语言各有长处互为补充,要根据知识领域、用户群体以及文献和媒介的不同类型来应用适宜的检索语言。用户在信息源及其描述用语等方面的期望与客观实在的相符程度、用户的专业知识、提问式与具有既定潜在信息价值的文献之间的语义距离是任何检索理论都必须予以考量的。目前研究通常关注如何构造出好的计算机“心智模型”如布尔逻辑、段落标引等,而更应重视“专业文献的心智建模”(“Mental modeling”of subject literatures)这一核心议题。认识论提供了理解专业文献心智建模内容的理论基础。在相关性判断上,相关性应看作是客观而非主观现象;不管用户的主观偏好和判断如何,如果某一事物对欲达到的目标有用,那它就同目标相关,同样,一旦给定目的,基于该目的的特定文献的相关性也就客观地确定了,用户是否有能力认识到这一客观实在的相关性是另一回事情。认识论理论是相关性研究最基础和最广义的理论。

此外,领域分析在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等诸多分支学科的应用中也产生了新颖的观点。文献就对面向领域和话语社群的知识服务理论进行了阐述。

6 领域分析的理论意义与学术评价

领域分析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情报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拓展了情报学的眼界,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新方式。领域分析对于强化情报学的职业和学科身份、从而与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相区别有重要的贡献。具体而言,它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供了情报学理论全面系统的视角;②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对于学科中所有主要概念的观点立场在逻辑上连贯一致,使情报学与自身学科发展史一脉相承;③能够整合情报学中不同分支学科;④使信息系统和技术更好地适应异质用户群体及其兴趣。此外,从元理论角度来看,领域分析的元理论基础――实用实在论和活动理论,在其学说中得到了明确的阐述,正是因为自身元理论基础坚实、思想明确,上层的理论才能够很快得以发展。率先采用元理论――理论――应用三位一体的学科理论构建模式使得领域分析在情报学理论大厦的建设中成功地占得先机和优势。

领域分析目前已得到国际主流情报界的认可,世界图书情报学重要参考工具书美国Marcel Dekker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情报学百科全书》在2004年卷刊登了“情报学中的领域分析”长词条,国际知识组织学会的会刊《知识组织》也于同年出版了领域分析专刊。在领域分析研究的带动下,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情报学的社会学属性,从社会组织和任务等情境化视角剖析情报现象和情报工作,典型的如华盛顿大学人――信息交互中心与丹麦瑞索国家实验室的认知工作分析研究。这些都表明领域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理论流派,已经取得了应有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作为一种替代性的范式,领域分析对情报学传统认知观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与此相伴的其他批判性反思促使先前认知观的支持者们修正其学术立场,典型的就是Ingwersen提出要摒弃激进的个体主义转向整体主义认知观,但应当指出它与领域分析在本质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即是否把个体用户的感知与心智置于首要的地位。

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及其特征;国内研究;评价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国家兴起的又一马克思主义思潮。国内学术界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始于80年代中后期,直至1992年余文烈的《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一书才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使得国内学者对于这一思潮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将对国内学者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特征、研究内容,及这一思潮的总体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梳理国内研究有利于我们客观地掌握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了解我们在解读马克思理论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繁荣发展。

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特征

关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国内主要有以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从形式上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分析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研究“联姻”的产物。这一点与其他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产生的背景是相似的。第二种观点认为,从广义上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分析的,就在于它运用了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和哲学中几种思潮中发展起来的思维方法;从狭义上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分析的,则在于它以微观分析的微观机制,去说明宏观现象的那种倾向。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上来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分析哲学,还包括分析哲学方法在内的,当代西方哲学中能够使表述更为精确、论证更加严谨的方法。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地区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只有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英美地区才拥有了丰厚的发展土壤。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立的局面,并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暴露出来。由此,英美的一些左翼知识分子试图从马克思理论中寻求为什么资本主义终将由社会主义取代这一问题的答案。

第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兴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学术环境。自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兴起了几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主要包括新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英美左翼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对传统理论的长期斗争促进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冷战格局,英美以政治手段压制马克思主义的局面直至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被打破,英美左翼知识分子在对传统理论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试图以马克思的观点去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

第四,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流行于西方的分析哲学和社会科学密切相关。20世纪30年代以来,分析哲学是在英、美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哲学思潮。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本人的著作及流行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缺乏严谨性,为了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必须运用分析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第五,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是马克思主义内在发展逻辑自然延伸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是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大量实践经验得出的真理,但是真理具有相对性,在后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发展出了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在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一些运动却失败了。因此,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仍然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十分广泛,并且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的基本原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余文烈指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并非一个严密的理论派别,它并不以其独特而又统一的理论体系和观点区别于其他学派。”国内学者对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持不同意见,但就其根本特征来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分析的”就在于将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将分析的方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研究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建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方法论、经验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规范理论。准确来说,这是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进行的划分。

(一)方法论:国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方面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分析哲学的基本方法是语言与逻辑分析、理论命题数学化并且根据数理推导进一步阐述作者的理论观点、“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原则”与博弈论的运用和功能解释。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推崇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理论要成为现代化意义上的科学,同样要对事物和现象做出宏观描述。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出发,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反对把社会形态和阶级描述为具有它们自身发展规律的方法论的整体主义的观点。[1]张晓云指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从新的视角展开了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并且使马克思主义研究从思维范式转换为分析范式。

曹玉涛提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试图运用分析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本,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者想用文本来反对文本,犯了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只重分析,拒绝用辩证的文本解读方式,使得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陷入了“文本实用主义”之中,这是他们的文本分析法错误的根本原因。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强调分析的方法时走向了绝对化,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原著的观点,甚至舍弃了一些观点。

(二)经验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国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恩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面赖特的阶级理论方面。

余烈文认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研究呈现各种观点,我们在研究中会根据不同的观点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应当批判地研究学习以推进学术研究。

孔圣根指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澄清了某些混乱和模糊;对唯物史观的重述,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唯物史观的重新评价,认为他们的分析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更加清晰明确,也明确指出其可能性。

张之沧提出,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在对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解读和发展既突出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经验性、现实性,也突出其历史性、逻辑性;在看到新时期的阶级关系、政治关系的同时也看到了新阶级的不断分化与形成,以及新的剥削性质与剥削关系。曹玉涛在对马克思的两个尺度的论述中,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剥削争议做了简要描述,认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剥削问题上是混乱的。吕梁山认为,赖特的剥削理论在逻辑上存在缺陷,并且与资本主义的现实存在事实上的矛盾,因此他的观点必定存在疑问。

(三)“规范”理论或称道德理论: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公正的伦理哲学问题方面

李佃来认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正义理论的重构上主要做了两件工作:一是将传统马克思主义几乎被遮蔽的正义原则彰明,从而呈现出自我所有权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二是在规范性的意义上重新阐释关于剥削的学说,进而使之过渡为一种趋向于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

段忠桥认为,科恩从“在一个分配正义占优势的社会中,人们在物质方面可能得到的利益大致上是平等的”这一平等主义的命题出发,论证了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但他并没有证明正义社会的特征是由于刺激的不平等而导致的,同时也没有确立被罗尔斯视为正义的不平等的正义性。

袁久红指出,柯亨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西方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时,以其坚定的理论立场和突出的理论成就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规范进行辩护。社会主义平等最终实现需要通过分配正义的社会制度的重新建构以及道德风尚的改变。埃尔斯特对局部正义问题的探讨,开辟了正义问题研究的新领域。埃尔斯特提出的局部正义的效应,是根据不同的动机来解释偏好的形成以及最终的分配原则和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机构的分配问题具有启迪作用。

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评价

(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意义

段忠桥认为,第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尤其是英美地区的传播,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使马克思主义在英美学术界有了一定影响;第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概念和原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使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深化;第三,探讨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并且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的地方做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俞吾金认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受欧洲那些哲学家模糊的语言风格所影响,对英美地区分析哲学的态度十分冷漠。目前我国学术界掀起了一股重新研读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热潮,我们应该更加认真的对待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成果,总结他们的消极影响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

段忠桥认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主张是错误的,其大量具体结论也是站不住脚的。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中,它的一个明显的错误就是反对辩证的思维方法,由于其以分析的方法反对辩证法,导致其致命的弱点就是只能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历史做静止的分析;另一个明显的错误是提倡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从孤立的个人出发,从个人的不变的人性出发,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杨松认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过分专注于语言分析而较少研究历史现实,无法从社会实践中得出结论,仅仅就文本谈思想谈理论,只能片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还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即J为一个事物要么是“事实”,要么是“价值”,把“事实”与“价值”割裂开来看。

从上述两个方面看,国内学者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具有进步意义这一观点是持肯定态度的,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也有着致命的问题。

四、如何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结合到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中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来,不断有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学者对该思潮进行了解读。国内出版的各种相关书籍,主要侧重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特征、代表人物的著作及其主张,以及对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解读。从总体上看,国内研究学者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处于简短的评述阶段,对于某些问题的解读也比较简短,许多研究都存在重复的现象。

对于如何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结合到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中,除了上面提到的避免重复研究的问题,还可以进行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关注国外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解读,介绍和翻译国外最新的理论著作等等,从西方国家对该思潮的解读入手研究,当前各个国家阶级的新变化;二是针对国内还未研究到的,或者是还未深入研究的观点进行详细的评述和解读,比如赖特的阶级理论,关于道德理论方面的社会公平问题等等;三是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辩证的解读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尤其是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对我国的经济体制的选择、改革有一定帮助。

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仍得以存活,是当今西方世界除“后马克思主义”研究之外唯一的马克思理论研究主流。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描绘可能不再是吸引这批学者从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理由,但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的批判仍然是推动他们研究的重要动力。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随时愿意对自己的论证进行“必要的修正和现代化”,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最佳体现。

在现今这个日益全球化、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都不断地迎接着现实带来的挑战,同时也不断地印证着历史的推动是不可抗的。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否能协调共存,我们需要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吸取其追求严谨的态度,也要从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继承坚持实践的精神。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途径。为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汲取各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现代成果,从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 段忠桥.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三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47-177.

[2] 胡婉娟. 国内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J]. 鸡西大学学报,2013,第4期

[3] 余文烈.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1-17

[4] 段忠桥. 理性的反思与正义的追求[M].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89.

[5] 何京,王伟.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兴起研究[J]. 梧州学院学报. 2014年4月.

[6] 曹玉涛. 略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建”[J]. 哲学研究. 2010年,第6期.

[7] 余文烈. 分析派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评析[J]. 国外社会科学,1993(10):1-6.

[8] 张晓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探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7(2):43-47.

[9] 曹玉涛. 文本实用主义的陷阱――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分析法批判[J]. 教学与研究,2009(9):51-55.

[10] 铁省林.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何以是分析的[J]. 齐鲁学刊,2013,第4期.

[11] 孔圣根.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评析[M]. 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趋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0-102.

[12] 张之沧. 分析派马克思主义对唯物史观的辩护[J]. 求实,2004(3):17-20.

[13] 曹玉涛. 剥削与正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及问题辨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17-20.

[14] 吕梁山.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及其基础-多种剥削论u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112-116.

[15] 李佃来.“正义”的思想谱系及其当代构建――从马克思到分析的马克思主义[J]. 学术月刊,2012(44):49-58.

[16] 段忠桥. 拯救平等:科恩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两个批判[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16-22.

[17] 袁久红,朱菊生.论柯亨对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政治哲学辩护[J].南京大学学报,2010(3):28-35.

[18] 袁久红,荣耀华.论埃尔斯特的局部正义理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新发展研究之一[J].东南大学学报,2009(5):14-19.

[19] 俞吾金,陈金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0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