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周边环境;社会微环境;青少年社会化

一、引子:对“双重校门”照片的分析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一、两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见图1)。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它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不允许学生外出,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学生和商贩仍能从紧锁大门的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其实不过是购买些雪糕、面包、矿泉水之类的东西)。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完成钱物交易。由此,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在门口传达室人员监督下,效果还算好,只是偶尔还有学生把钱隔着双重校门扔出去,外面的人把面包之类的物品扔进来。

学校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阻止学生与校外人员接触呢?为什么采取封闭管理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例如,学校担心学生从校外买到不健康的或不干净的食品,更不允许学生在课间和中午休息时外出,因为校园周边的环境充满了“危险”和“陷阱”。总之,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尤其不能于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不只是这所学校,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而且有趣的是,在校园封闭管理问题上,家长的立场基本都是和学校一致的。

在校期间,是可以封闭管理,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或家里)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店铺、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他们往往停留很长时间而不愿回家。至于周末,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也更加超出了成人的控制范围。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他们总要走向社会,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现在他们就会而且要接触社会。因此,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也挡不住内外互动,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学生的目光和心灵依然会飞出去;同样,这种“双重校门”还有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而不是现在?

二、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如2005年6月16日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贯彻落实《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此后,各地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行动。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特别是在一些硬性标准的执行上效果较好。然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笔者通过对所搜集的至少30篇这类文章的分析发现,它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道德问题、犯罪问题,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1-4]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创业环境之类的调查分析。[5-8]

综观现有研究,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这些研究除了让我们知道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外,能给我们带来的启发甚少;除了推测不良环境会危害个体成长外,很少展示出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除了能告诉我们要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外,并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设计完整的应对之策。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没有学术的话语,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三、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物理环境。例如,校园周围的垃圾堆要清理掉,不允许噪音过高的拖拉机、厂房、集市距离学校太近,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还应看到,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物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9]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而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社会微环境[9],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微环境”[9]理论,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街道、店铺、公园、广场、广告、噪音、标语、公路、田野、花草、树木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在讨论城乡青少年成长背景的差异时,就不能像传统上那样只讨论家庭背景、学校教育质量的不同,还应关注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巨大差异。再如,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不仅校园,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即使整治,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采用质性[10]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四、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一)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以北京市区为例,5公里内通常有很多学校,如果每个学校的学生都在平均5公里的范围里活动的话,或许应该整治的并非只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北京乃至全社会。也就是,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诚然,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二)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如运动场所、图书馆、课外辅导学校、书店、KTV或舞厅、电影院、网吧、饭馆),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家附近、公园、学校门口等)。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电影院、商场)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后,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地方,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三)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其次,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因此存在很多缺憾,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如操作电脑、阅读),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如逛街、娱乐、消费,而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再如,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去快餐店,而目的竟然是那里环境好,适合看书、写作业。由此可见,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四)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通常(70%以上的比例)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当然也不乏(甚至亲密的)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能谈得来。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自由交流、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展示属于他们的亚文化和价值观。可以说,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五)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家里的电话基本为成人控制,孩子几乎没有说点悄悄话的机会;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更没有私密的空间,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就如程天君指出的,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藉由纪律和日常规范,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11]可见,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满足成长需要。(六)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9-11]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社会工作问题。

第二,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

第三,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促进成长和发展。

第四,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

第五,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

第六,吸纳社会力量,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不是关上校门,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总之,对于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教育部门更应该采取“教育的”而非“治理的”思想,关心的重点应该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工作重点应该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转向“促进青少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健康的社会化”。研究者,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亦有责任担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周边乃至其他环境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洞见。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基金资助项目《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5CSH014)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沈恒希.学校要警惕“环境危机”[J].中小学管理,2002(6):16.

[2]王云翠.当前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及解决办法[J].贵州教育,2006(19):4-5.

[3]权海鹏,詹正发,邓先锋.高校周边环境特点与大学生安全保护[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64-66.

[4]陈建忠.对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的思考[J].贵州教育,2006(12):12-13.

[5]李艳华.浅析城市噪声对中学校园的干扰类型及其防治[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1):62-63.

[6]陈丽华,李丽.西北民族大学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8-42.

[7]周晓辉.大学社区周边环境透视及其整治浅议:以西北大学老校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2006(3):1-8.

[8]张俊.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周边创业研究:以同济大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06(4):92-93.

[9]辛自强.心理发展的社会微环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42-47.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文本研究 周边外交

中图分类号: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12(2016)01-0066-79

2013年10月24-25日,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就周边外交专门举行的一次会议,总理主持,作重要讲话。指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0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这两次外交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大政方针。

近5年来,中国学界对中国周边外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安全、经济、战略、对策、思想等领域,主要著作有张洁主编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系列丛书等。2013年10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举办了“周边战略形势与中国周边战略”专题研讨会,与会学者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周边外交战略的实践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张蕴岭等学者从中国周边外交环境的变化、周边外交理念的转变出发开展研究,并就周边外交提出具体的对策。

本文以计量统计和语意分析的方法对1978年至2015年的共38份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研究,抽取其中涉及“周边外交”的文字,运用Microsoft Off-ice进行字数统计制作表1,运用SPSS17.0制作图1和图2,从而作出定量的和语境分析,将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这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演变所作的历史总结,而且对未来中国的周边外交工作会具有一定的启示。全国党代会报告每五年一次,对中国外交发挥着宏观的指导作用,但不能具体反映周边外交的变化,而政府工作报告则较为详细地表述了上一年周边外交的重大事件及相关政策的变化情况,且政府工作报告具有权威性,因而本文选用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研究,在分析中引用党的报告、领导人的讲话以论证观点。

“周边”一词于1988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后除个别年份如1989年、1990年(提周围邻国)、2007年、2009年外,该用语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占据重要位置。何谓“周边”?周:环绕。《楚辞・九歌・湘君》:“水周兮堂下”,引申为一匝。边:周围;四侧,如:周边;四边,引申为边界,边境。《汉书。陈汤传》“(单于)遁逃远舍,不敢近也。”可见,“周边”指环绕中国边界四周并向外辐射的区域,也可称为“大周边”。所谓周边外交,系一个国家与环绕其边界的国家之间发生的外交关系。

在中国学术界一直有“小周边”、“大周边”之说。“小周边”系指与中国领土和领海直接相邻的国家及地区,如俄罗斯、蒙古、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诸国。而“大周边”乃为环绕中国边界四周并向外辐射的区域,除涵盖小周边国家和地区外,还包括西亚和南太平洋地区。从中国1978-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周边国家的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周边国家包括:东北亚(朝鲜、韩国)、东亚(日本)、东南亚(东盟十国)、南亚(南亚五国)、北亚(蒙古、俄罗斯)、中亚(中亚五国)、西亚(阿富汗、伊朗等)、南太平洋国家。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考察1978-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日本和前苏联始终是属于中国周边邻国,如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中苏曾经是友好邻邦”;此后因中日、中苏关系十分重要,如同中美关系一样被单列,在论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没有列出,但并非有的学者所认为的1988年代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周边”一词时,不包括日本和当时的苏联,也非有的学者认为的直至1991年5月出访苏联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时,“周边”才明确包括日本。1978-1988年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强调与邻近国家的睦邻关系,对待邻国的热点问题,如苏联侵略阿富汗、越南侵略柬埔寨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单独列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上述三国不属于中国周边邻国。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定量分析

通过对1978-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研究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不断地发展、变化、完善、成熟。对1978-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周边国家的文字表述进行统计,就涉及周边外交的字数及其在外交工作部分的字数中所占百分比,以及关键词“周边”出现的频次作出定量描述,即可使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变化通过图表得到直观的反映。

从表1中,可以发现阐述外交工作的总体字数逐渐减少,1999年后没有出现字数上千的情形,有关周边外交政策的字数也在减少。具体而言,1978-1989年关于周边外交的总体描述详尽,出现1979年、1984年、1988年、1989年字数上千的情况;1991年后描述简练,最高的1993年为445字,2004到2015年则字数不过百。单纯从字数变化并不能说明周边外交政策的变化状况,我们通过对“阐述周边外交政策的字数占涉及外交工作的总字数之百分比”的计算(图1)和“‘周边’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1979年、1983年、1989年、1992年、2000年、2002年、2008年、2013年出现波峰。我们以1988年第一次提出“周边”为分水岭,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先粗浅地分为两个时期:(1) 1978-1987年。1983年达到36%,这是因为1980-1982年未提周边国家,仅在1981年有74个字论及外交工作,其余均为0,在1983年集中谈论外交和周边国家状况显然在情理之中。1984年对周边邻国的阐述是十分简练的宏观描述。这一时期虽不曾涉及周边概念,但周边外交是受到重视的。(2) 1988-2015年。其中1988年达到25%,1989年达35%,出现波峰,此后只有2000年达到2g%,其余大多数年份都在l0%-20%之间。

我们以10%为界分析1988年后的中国周边外交工作状况,设10%以上为重视,即可再细分出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88-1993年。1989年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进行多方面制裁,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恶化。这促使中国调整周边外交政策,开始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先后同新加坡、文莱、俄罗斯、新独立的中亚国家、韩国等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1990-1993年报告阐述周边外交工作的百分比达20%以上,其中1993年3次提及“周边”。这是周边概念刚提出的时期,该时期中国主要同周边国家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第二个时期,1994-2000年。中国在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行制裁的同时,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基础上改善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1996年,导致刚有所好转的中美关系出现波折;1999年“炸馆”事件,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因此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周边外交工作的百分比高达2g%。该时期中国周边局势总体良好,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期。第三个时期,2001-2008年。2001年撞机事件令中美关系再度产生波折,2002年、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周边外交工作的百分比都达到20%左右;2003年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对伊拉克和阿富汗实行军事打击,因此2004-2007年间,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相对稳定,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周边外交工作的百分比均在l0%以下。这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相对平稳的时期,中国提出了全方位外交理论,确定了周边外交的首要地位。第四个时期,2009-2012年。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怂恿相关国家在岛屿争议中挑起事端,中国周边环境错综复杂,与日本等国关系降至冰点。反映在图1中,可以看出2012年周边外交工作部分的百分比达到18%。这说明中国周边外交在经历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后,开始受到重视。这一时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上升期。第五个时期,2013-2015年。周边外交工作部分的百分比都在20%以上,这个时期由于周边局势趋于复杂,中国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视乃前所未有,专门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对相关事务进行战略谋划。这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成熟期。

观察上述图表并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中国周边环境稳定时,周边外交政策便较为稳定,周边外交占外交工作的比重也比较小,在10%以下;一俟中国周边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周边外交的字数占外交工作部分总字数的比例便比较大,高于10%;中美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变化。我们可以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分为六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78-1987年;第二个时期:1988-1993年;第三个时期:1994-2000年;第四个时期:2001-2008年;第五个时期:2009-2012年;第六个时期:2013-2015年。每个时期都十分重视周边外交工作,只是程度略有不同。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语境分析

单纯依靠定量分析并不能全面反映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语境分析法可弥补其不足。分析哲学的思想先驱弗雷格认为,“在任何一种语言活动中,语词只能在语句的语境中获得意义,语句只能在语言系统的语境中获得意义。”所谓语境分析,一是“通过对语言学中汉字的使用特征、词汇的组合和更替以及相关语法知识的运用”,分析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及变化规律;二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档案、文件中的关键词在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看其前后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以实现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语境分析法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任何一种观念的形成,一个概念的提出,一种理论的产生,都不可能突然地出现或孤立地存在,而总是以一定的时间、场合、目的或方式为其条件,存在于包括研究者在内的多重复杂要素的相互关联体中。如果忽略了这些现实环境,就根本无法理解概念、观念或理论的具体含义。与传统的归纳――推理和假设――演绎方法相比,以多层次、多视角理解概念、观念和理论的内在意义和言外之意为目的的语境分析法,具有其独特的方法论优势。”本文所运用的语境分析法即为选取政府工作报告中描述周边外交政策的关键词,如“周边”、“周边环境”、“睦邻友好”等的使用特征研究周边外交政策的变化情况,并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国内外环境(即语境)的变化,对周边外交的变化加以具体分析。

(一)周边外交政策日益成熟完善

首先,“周边”、“周边环境”、“睦邻友好”等词语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使周边外交部分用词精炼。1988年报告中的“中国一向重视同周边各国保持和发展睦邻关系”,第一次使用“周边”一词,之后,中国逐渐把周边国家当成一个整体对待。苏联解体后,中国周边国家增多,周边环境变得颇为复杂,1993年报告认为应“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争取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首次使用“周边环境”概念。1989年报告表示,“中苏关系正常化后,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首次提出“睦邻友好”概念;1992年报告指出,“继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睦邻友好”政策开始用于处理与其他周边国家的关系;2000年报告表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此后“睦邻友好合作”的提法开始进入中国周边外交。“周边”、“周边环境”、“睦邻友好合作”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后,能够既清晰地描述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又极大地简化了字数,不再如同1978-1987年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大量篇幅谈论柬埔寨、阿富汗问题,将周边国家面面俱到。

其次,周边外交方针逐步完善。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2003年10月7日,在其出席的首次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上指出,“‘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2005年报告首次提出“全方位外交”理念,明确了周边外交的首要位置。在2008-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方位外交”,“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睦邻友好关系”多次出现,成为该时期中国周边外交工作的指南。2013年的周边外交工作会议提出“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最后,周边安全由政治、军事领域扩大到经济、舆论领域。1989-1993年间,影响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安全因素主要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一时期的安全因素仅限于政治、军事方面。1996年报告提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此时的安全因素已经包括经济方面。2005年报告在总结上一年工作时指出:“(我们)努力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安全因素开始扩大到舆论领域。2012年报告提出要“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此时的安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舆论四个方面。

(二)周边外交由注重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到区域安全、人文并重

1978-1987年间,因苏联入侵阿富汗,越南入侵柬埔寨,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主要集中于安全领域。1990年后,中国先后同新加坡、文莱、俄罗斯、新独立的中亚国家、韩国等恢复或建立正常邦交关系,并开始与其开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合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赢得了东盟的好感与信任。自1997年起,中国开始注重与周边国家加强区域合作,合作的领域从经济扩展到科技、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从1978年报告“支持东南亚国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到1997年“扩大彼此在广泛领域的友好交往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第一次提出与周边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表明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2001年,中国同俄罗斯和中亚四国共同宣布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在第五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峰会上,中国与东盟一致同意今后10年内逐步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这一目标引领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全面建成。2013年,提出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CP)。在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安全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深入开展旅游、科教、地方合作。2014年报告指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注资500亿美元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中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此举标志着“一带一路”从理念走向具体实施阶段。“一带一路”建设得到沿线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将与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同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将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基础设施、金融、贸易、环保、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已经建立起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亚信会议、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0+1”等一系列地区合作机制,由最初只注重区域经济合作到目前经济、政治、安全、人文并重,表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周边外交日益成熟、自信。

(三)周边外交政策因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次对周边外交政策进行调整。中国周边外交方针由睦邻友好发展到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周边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周边外交政策调整是中国国家大战略的需要。

美国《国防部军事及相关术语辞典》认为,“战略是采取统一、综合的方式发展并利用国家实力的工具,以实现战区、国家以及跨国目标的艺术与科学”,国家战略乃是指“在平时与战时,发展并利用一国的外交、经济、信息力和军事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与科学,又称大战略。”改革开放后,中国把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国家大战略就是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把经济搞上去。中国首先开始了面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

1989年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全面制裁,企图干涉中国内政,中国与欧美的贸易额下降,对外开放空间受到限制。面对不利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在1989年9月4日同中央几位主要负责同志讲:“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领导人认为,能够保住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不倒的主要动力就是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指出:“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例如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人民看到稳定带来的实在的好处,看到现行制度、政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不论国际大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争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在艰难的历史时刻,中国开始与比自己经济发达的周边国家开展经贸往来,开始与周边国家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截至1991年底,中国分别与除东帝汶外的东南亚各国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中国很快承认新独立的中亚国家和俄罗斯,与之建交并开展边界谈判。1992年8月,中国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1991年8月,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成为1989年后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首脑。有鉴于此,中共十四大报告认为,“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

中共十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中国的国家大战略。它的实施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当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也是世界上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随着综合实力的快速上升,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其突出表现为与海上邻国岛屿争端的激化。美国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频频为日本、菲律宾撑腰,声称问题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南海问题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休戚相关,美国力量的进入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岛争端更趋复杂、更难以解决。而周边一些国家一方面希望分享中国发展的更多红利,另一方面担忧中国挤占他国的发展空间,“一家独大”后走国强必霸之路。“周边国家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依托。做好周边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周边地区有着中国巨大的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成为未来5-10年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第二,周边外交政策调整受大国因素的影响

首先,美国因素。美国虽然是地处中国周边区域之外的国家,但因其特殊地位,对中国周边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论述,不再赘述。

其次,俄罗斯因素。俄罗斯是中国周边的大国,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周边环境。1997年,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和中亚有关国家签署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1998年,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国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并依据有关协定解决了东段国界的勘界问题。1997年,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在边界谈判的基础上形成“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上海五国”成员国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该组织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区域合作的重要机构,对维护中国西北部边疆安全的作用不容小觑。十多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发展,日渐成为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开展经贸、文化、科技、能源、军事、安全等领域合作的主要机构。中共十以后,中俄关系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在经济、能源、外交、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最后,日本因素。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历史原因及其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它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具有重大影响。1978-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大量文字阐述中日关系。1978年,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中日关系步人良性发展的轨道;1982年,中国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三项原则,得到日本朝野赞同;1984年,双方商定在上述三原则基础上增加“互相依赖”,使之成为四原则,为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睦邻友好”方针也最先用于中日关系。198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在经贸往来,科技文化交流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该年代后期,日本右翼势力试图改变侵华战争性质。1989年政府工作报告严肃地指出,“过去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不容改变的”,同时重申愿与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90年代初,中日关系出现缓和,但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华战争的行为是中国所不能容忍的。1995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严正警告:“那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带来的空前浩劫永远不能忘记,绝不能让那种惨绝人寰的悲剧重演”,并于当年隆重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1996年报告提出要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精神,发展同日本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1998年、1999年、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出要“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发展中日关系,警惕日本极右势力对中日关系的干扰和破坏。进入21世纪,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等所作所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2012年发生争端,中日矛盾激化,两国关系急剧降至冰点,这直接影响了中国东部海域的安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在这一年,中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日”。2015年报告提出要“办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同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2015年9月3日,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在北京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日本能否正确对待历史成为中日关系发展良好与否的关键。

(四)未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与海上邻国的岛屿争端激化、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对中国周边外交造成很大压力。中共十后,新一届领导人提出新的周边外交理念,希望以新的方式方法解决出现的问题,用新的思维对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作为综合实力日益上升的国家,中国拓展自身权益,提高国际和地区影响力的举措,必然会引起大国尤其是强国的抗争或争衡。中国须妥善利用好自己的力量,把握好战略机遇期,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改善周边环境。一、政治上,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任何后起大国在其崛起期间都是高度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崛起国如果不谨慎,其面临的阻力和障碍会成倍成几十倍的放大”。要避免在周边地区发生战争;根据周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状况采取区别对待的外交策略,对“全天候”的铁杆朋友,当少算经济账,多算政治账,而对不友好的国家,有必要在政治和经济上予以制裁。二、经济上,应推动“一带一路”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的新平台,将“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的国内建设相结合,与现有的周边区域合作平台相结合,使之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动中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三、安全上,需妥善处理与美国的关系,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管控南海危机;关于岛屿争端,可借鉴陆地边界和北部湾划界的经验,通过谈判协商加以解决。四、人文上,当宽容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质疑,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增加彼此的信任;对与中国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念相异、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国家,要采取文化先行、民间先行的做法,采用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逐步树立起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一)加强领导,建立覆盖全市的组织网络

根据县综治办及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主任担任正、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各班学生会成员协助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帮助解决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协助搞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工作。

(二)层层动员,营造集中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校领导在领导班子回上针对周边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责任到人。各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集中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明确任务,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xxx校多次召开周边环境整治领导会议,精心研究制定我校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方案》对集中整治工作的任务目标、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实施步骤均提出明确的要求,使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按照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突出重点,大力推进集中整治工作

针对xxx校周边存在的实际问题,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治安、交通、固定及流动摊点、违章建筑等重点问题,卓有成效地优化学校周边环境。一是全面排查,确保集中整治的针对性。为保证集中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领导小组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各项制度,使学校周边环境大为改观。

(五)以人为本,大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在集中整治工作中,xx校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目标,加大整治校园内部存在各类问题的力度,积极消除校园内部安全隐患。全面加强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充实学校的保卫力量,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各班学校在整治期间,实行定期摸排检查,对电话线、电脑线、电源线私接乱拉、电网线路老化、违章用电、教育教学设施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排查、整改。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按要求配齐、配全,定期检查,定期更换。通过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我校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安全质量,建立了学校安全防控体系。

在今后工作中xxx校将从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强化管理,完善工作机制。

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目的是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文化、卫生、交通环境,同时校园内部的安全管理、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习惯养成、卫生环保意识、安全防范能力也需要不断加强提高。在强力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作为深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来抓,做到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与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内外互动,相互配合,同步推进。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县校园及周边为重点整治区域,加强综合治理,强化责任监管,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努力使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安全防范机制不断健全,全面营造安全整洁、健康文明、秩序井然的育人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建立各有关部门协作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整治学校周边经营环境、卫生环境、治安环境,实现以下目标:

校园周边可通行距离200米范围内无网吧、影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等娱乐营业场所;无流动饮食摊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现象;无严重影响师生教学、生活的环境污染;无严重危害师生人身安全的治安隐患;无严重影响师生出行安全的交通隐患;无食品安全、火灾、电气事故及其他导致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音像、图书零售(出租)摊点无销售各类非法出版物现象。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办公室主任杨东(兼)。负责全县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督导落实工作。

四、责任分工

教育部门:根据领导小组安排,积极配合各成员单位做好综合整治工作。督导中小学、幼儿园抓好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的日常监控、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学校内部巡视,完善门卫安保制度,严格管理外来人员、学生进出校园。加大对校园周边巡查力度,对校园周边200米内的网吧、影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公共娱乐场所及各类流动食品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一经发现,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协助取缔。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及法制教育,提高遵纪守法观念。加强对校舍和教学器械设施的安全检查,严防发生各类人身伤害事故。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饮食卫生监管,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深入开展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宣传部门:做好综合整治行动的专题宣传和集中报道,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群众和师生了解专项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到整治活动中来。

文体部门:负责牵头整顿文化娱乐经营场所。与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学校周边文化市场巡查,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影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营业场所;严厉查处网吧、游艺、歌舞厅等娱乐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取缔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娱乐营业场所;加强各类非法出版物的查缴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网吧经营行为的监管,按照“分片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对全县网吧以健康街为界分南北两个区进行巡查监管。

南区监管小组成员:杨文广、杨燕龙、王永强

北区监管小组成员:任斌、杨红波、崔国良

机动管理人员:吴丽君

监管小组采取日常巡查与重点时段(11:30—14:10,17:50—21:30)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查网吧利用中午、下午放学时间,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不定期采取“午夜”、“零点”突击检查,严厉打击网吧超时营业和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同时,加大网吧业主的安全教育力度,签订责任状,强化网吧业主责任意识,严防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危害校园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对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要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查处,建立健全“定案件、定人员、定责任”的办案责任制,专人负责,一查到底。严厉打击校园周边区域的流氓团伙和黑恶势力,坚持打早、打小,决不让其形成气候。从严查处抢夺学生财物、敲诈勒索学生等违法行为,不论涉案财物价值打小,每件都要实行专人专办制定,查办到底,震慑犯罪。

对校园周边要进行集中排查梳理,与文化、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影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营业场所,查封、收缴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清查整顿校园周边出租房屋,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面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选派民警担任中小学、幼儿园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会同教育部门督促学校、幼儿园完善安全保卫制度,做好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工作。

交警部门:负责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校园周边道路及学生上下学重点路段,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增设减速带,防止发生涉校交通事故。中小学上下学高峰时段,在重要路段和路口设立临时指挥疏导岗,由民警定岗定责指挥疏导,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加强巡逻管控,严惩校园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消防部门:负责排查、整治校园及周边区域的火灾隐患,并限期整改。督导学校、幼儿园做到“三严禁”,即:严禁封堵、占用疏散通道,锁闭、遮挡安全出口;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严禁违章操作电器设备及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品。重点对寄宿制学校和幼儿园加强消防安全检查,督导各学校、幼儿园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整治的组织协调工作,整合监管力量、监管资源和监管信息,形成反应快捷、配合密切、齐抓共管的协同整治运行机制;强化综合监督的职能,清理整顿食品药品经营市场,会同食品安全成员单位,严厉打击危害师生饮食用药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

卫生部门:加强餐饮卫生监督管理,进一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重点抓好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的卫生监管工作。严把卫生许可关,依法取缔非法经营户。对直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从业人员,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强化卫生法规、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校园周边医疗门诊的监督检查,审核执业资格,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确保师生安全就医。

工商部门:规范经营秩序,加强对校园周边的超市、小卖部、保健用品等经营场所的巡查,强化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和“一票通”等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开业申请、证照管理、前置手续审查等程序。加强商品质量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取缔无照经营,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校园。

市容管理部门:加强巡查,清理取缔中小学、幼儿园附近200米范围内的各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影响城镇环境和校园周边管理秩序的经营行为,全面整治规范校园周边的马路市场。加强校园周边卫生环境整治,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优先规划、建设校园周边的公厕、垃圾箱等设施,对现有环卫设施进行维修。建立有效的卫生清理、保洁机制,及时清理校园周边区域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餐饮污染和卫生死角,营造校园周边良好的卫生环境。具体责任分工如下:

环保部门:加强校园周边区域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商业噪声、生活噪声、娱乐噪声的查处工作,为教学活动提供安静的外部环境。

安监部门: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建立执行情况、校舍安全、安全教育等进行检查督查。对消防设施、避雷设施、水电设备、楼道通行、体育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组织开展安全业务知识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适时组织逃生演练,提高应急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电力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输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排除隐患,保障学校正常用电、安全用电。

可镇政府:配合各成员单位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

综合整治全县校园周边环境,是落实上级政府指示要求、解决校园周边环境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县委、政府净化育人环境、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具体步骤。各有关部门要广泛进行思想发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要求上,积极参与和支持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新闻单位要开设专栏,跟踪报道,宣传造势,创造有利于综合整治的舆论环境。

(二)加强协调,凝聚合力

各成员部门要结合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联合行动、现场办公、信息通报、责任追究等制度,为校园整治工作提供制度保证。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真正形成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合力,做到综合整治与正常工作两不误,重点整治与常态管理双落实,促进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一、健全管理网络,抓好队伍建设

该校成立“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了由镇政府司法员、学校行政、年级组长、班主任、村小负责人、生活教师组成的“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队伍,聘请了镇综治专干田忠担任“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联络员。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年初认真制订“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年末认真进行工作总结。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他们层层落实“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岗位责任。每期开学,都要和学生及其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与完小各班主任、村小负责人签订《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责任书》,在每个教室张贴《学生安全常识》,公布学校校长、主管的电话。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例会,在例会上认真总结本月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部署下月工作。充分利用两操集会时间,值周行政和值周教师结合本校安全、文明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表扬和批评教育,常抓不懈。

该校行政管理人员每周轮流值周,参与一天管理的全过程;两位值周教师负责督查学校的纪律、卫生、勤学;班主任管理本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每一个环节;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指导学生睡觉、起床、就餐等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学校巡逻队对学校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防范,有必要的时候进行通宵巡逻、值班。这样保证了网络管理机制的顺畅、运行协调,使学校提出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及安全检查的要求能落到实处。

“学校管理靠大家,安全工作人人抓。”该校动员,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共尽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意识

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思想。在每周召开全校教职工例会,该校行政都要传达、学习上级有关部门对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文件、指示,通报各地周边环境治理事故的典型,使警钟长鸣,增强教职工安全意识。对学生,除了班主任经常加强安全教育外,该校行政经常利用校会、升旗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定时地检查学生宿舍、走廊、楼梯、过道的防范工作,如有疏忽,及时提醒。公务员之家

为了强化校园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治理氛围,今年4月,该校投入了7400元的校园文化宣传经费,订制了铜制的校训、八荣八耻及办学思想理念、办学思想宣传牌。更新了班牌,布置了办公室、教室等,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今年5月制作了“明德小学”宣传DVD光碟,用优美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一项项教育成果教育学生热爱学校,珍惜学习机会。该校开通的校园广播室每天两次播音,以宣传“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为主,营造“安全文明校园”创建的氛围。每期进行1次少先队园地建设评比,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每周进行1次班级流动红旗评比,鼓励先进班级;每期期中、期末各进行1次法制、安全教育,平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的安全、法制教育,使安全教育经常化;每期组织教师进行1次家访,宣传学校的办学情况,协调学校周边关系,让社会、家庭、群众理解学校、重视学校、热爱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三、落实过程管理,确保校园和谐

按照“集中办学,发挥规模效益”的指导思想,该校逐步推行集中办学,现已实现了全学区三至六年级集中,学生的生活、安全管理难度增大,校园安全、稳定是集中办学的基础,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他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校园和谐。

1、理论学习,依法执教。该校规定,教师必须认真进行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依法执教。他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指导教师学会用法律武器武装、保护自己,依法执教。要求教师每月写字数在800字以上的政治学习笔记2篇,严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教育厅十条禁令》,严肃处理体罚或变现体罚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收费,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提升教育形象,构建和谐的周边关系,营造全民重教的氛围。

 

2、管理网络,网络管理。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们对学生实行网络化教育管理,形成了“学校行政—值周老师—班主任—学生”的网络管理。值周行政负责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督促,并于每周例会上进行小结。值周教师负责学生一日常规的检查落实,并把检查结果在学校一日常规公布栏上按天公布,每天利用集会时间进行小结。少先队负责利用校园广播室、开展班队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法制辅导员和学校综治专干负责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3、生活老师,指导生活。他们选派了两位工作细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任

三、四年级学生的专职生活老师,专门管理他们的安全、纪律、健康、生活及文明教育。两位生活老师24小时轮流值班,与学生同吃同住,从早上学生起床、食堂打饭监队、中午时间巡逻到晚上安排学生就寝,从周日学生踏进校园的大门到周五学生离开回家,都能得到生活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确保了家长安心送子女上学,享受优质的服务。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坍塌;管理

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越来越宝贵。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相邻建筑物的距离越来越小,地下室的深度越来越大。在进行基础施工时,由于基坑坍塌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抽水造成比邻建(构)筑物开裂、周边道路下沉开裂、管线爆裂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危及到生命财产的安全,也给正常的施工造成影响,增加工程造价,拖延施工工期。因此,对于深基坑,建设、设计、施工单位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开工前应进行充分的论证,采取可靠的措施,确保基坑和基坑周边道路、管线、建(构)筑物的安全。

一、重点监管的范围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含三层)以上,这类基坑由于土方开挖深度大,支护设计不满足要求,支护施工质量差或支护不及时,容易造成坍塌事故,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同时危机比邻道路、管线、建(构)筑物的安全。

2、深度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如土质差、地下水位高、地下管线多且近等。

3、人工挖孔桩较深,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抽水,可能造成比邻建(构)筑物开裂、道路下沉开裂、管线爆裂。

二、深基坑支护设计要求

1、设计前应取得详细准确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内地下水的类型,含水层的厚度,地下水稳定水位的埋深和标高,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渗透系数和渗透影响半径,场地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各地下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

2、深入调查深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周边地下管线(包括上下水、电缆、污水、雨水、热力、通信、消防、煤气等)的重要性、特征、走向、埋深,使用情况,周边建(构)筑物的层数,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建设及竣工时间、结构完好情况及使用状况。

3、设计方案的选定及论证

a、设计方案的选定:通过分析工程地质特征,指明支护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地层,通过分析地下水特征,明确需进行降水截水控制的含水层,通过分析基坑周边环境特征,预测深基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明确需要保护的邻近建(构)筑物、管线、道路等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划分深基坑安全等级,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和地下水控制设计方案。b、设计方案的论证审查:由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复杂性、勘探资料的局限性,建议组织地质勘探、岩土力学、结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专家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论证审查,确保支护设计的可靠性。

三、深基坑工程施工要求

1、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论证审查:深基坑工程施工单位应依据设计文件、勘察报告及周围环境资料,编制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项施工方案,从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进度安排、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对邻近建(构)筑物及设施应有周密的保护措施;对地面堆载、地下水、地表水应有详细的控制措施;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工程应有控制险情的应急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定签章,并经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定认可,由施工单位组织不少于5人专家组,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并根据论证意见完善专项施工方案。

2、深基坑开挖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只有当以下条件都具备时方可进行土方开挖:a、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审查合格。b、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合格。c、比邻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或制订了保护方案。d、拟建工程施工图纸审查合格,建设资金已落实(防止因建设资金、规划、设计等问题造成基坑长期暴露或超过支护设计安全期而危及周边环境和建(构)筑物结构安全)。e、选定合格的施工队伍,配备相应的技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f、深基坑监测准备工作已完成。g、机械设备及各类材料已进场。

3、深基坑必须严格按照支护设计图纸及专项施工方案实施:一次开挖深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必须边挖边支,严禁先挖后支,这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排水措施必须按照设计方案及时到位;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四、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监测

1、通过了解建设方和相关单位的要求,收集和熟悉该深基坑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气象资料、周边环境情况、施工组织设计后,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基坑工程概况;岩土工程条件及周边环境状况;监测内容及监测项目;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监测方法与精度;监测期与监测频率;报警及处置措施;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人员设备的配置。

2、应确定主要监测对象:支护结构;地下水状况;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

3、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撤离施工人员,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的累计值;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严重渗漏等;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的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拔出迹象的;周边建筑物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裂缝;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或出现裂缝、渗漏等。

五、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监管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7篇

一、工作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在县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各所、队集中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校园及周边各类违法犯罪和违规经营活动,切实解决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消除隐患,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建设“平安校园”提供保障。

二、整治重点

1、强化职责,狠抓监督管理工作。全系统积极协调配合职能部门工作。全面整治校园及周边非法经营、乱设摊点等违规现象的整治。加强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管理,坚决取缔非法或违规经营的饮食摊点,依法查处摊点经销的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不合格,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持期、未经检验、冒用其他生产企业的名称、包袋标签生产的冒牌食品。

2、积极协调、配合职能部门工作。全系统积极配合文广局、公安局、教育局对全面开展校园及周边网吧等娱乐场所及文化市场整治。加强对校园及网吧的管理,坚决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周边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依法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加强对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管理,查封、收缴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在管理对象开展拉网式检查,不留死角,不留执法盲点,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

3、尽职尽责,积极配合镇政府工作。各基层工商所,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镇政府综治办工作,认真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确保辖区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良好。

三、时间安排与方法步骤

整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6月1日至6月5日。县局将制定《全县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各基层工商所,希望各所要及时制定本单位详细实施方案,作出具体工作安排,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6月6日至7月20日。各基层工商所要积极配合当地镇政府工作,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7月21日至7月30日。各基层工商所要总结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巩固提高整治效果。同时,要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整治校园及周边经营环境、卫生环境、治安环境,努力营造安全整治、健康文明、秩序井然的育人环境。

四、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提高认识。为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担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同志担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工商所所长为成员的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场股。办公室主任由副局长同志兼任。各基层所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所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职工、在校学生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参与和支持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宣传造势,创造有利于综合整治的舆论环境。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8篇

为了解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治理高校周边环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工作机制研究”课题小组,于2012年6、7月份,从全国高校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内地与沿海、发达与偏远地区共计10所学校(其中:本科学校4所、高职院校6所)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保卫处干部和保卫人员,两类人员按1:2的比例,共计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30份,问卷收回有效率95.8%。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部分高校周边环境的初步调查研究,我们不仅比较具体地获得了反映高校周边环境实际状态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尤其是高校安保专职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认知,而且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目前高校周边环境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制度性和发展性问题,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改进高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一)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认知情况分析

在被调查的工作人员中,88.55%的高校安保人员回答自己所在的高校“处于远离市区”的郊区。可见,随着高校的扩招,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新校区,而高校所在地政府,为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都相应地在市郊或远离市区的城镇建立了大学城,相对于各种设施齐全和管理规范有序的市区高校来说,当前高校(新校)周边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1.安保人员对高校是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问题的认识。在“您觉得您所在的学校是否重视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中,回答“是,很重视”的人员占74.78%、“不怎么重视”的11.3%、“不知道”的12.6%。调查显示,高校对学校周边环境问题是比较重视的,但仍有23.9%的学校安保人员认为不够重视,说明部分高校还没有把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当做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职人员培训和管理力度不够,使他们还不能充分认识到学校对周边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

2.安保人员自身对学校周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容乐观。对“您对所在学校周边环境是否关注?”的回答显示,安保工作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从没关注”和“一般关注过”的比率合计为58.2%。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维护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稳定的专职工作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从没关注和一般关注达到近60%的比例,说明高校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人员(无论是安保干部还是一般安保人员),对校园周边环境的重视程度缺乏必要的认识。

3.安保工作人员对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这项工作比较支持。在“您觉得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有无必要?”的回答中,80%的人员回答“有必要”;回答“没必要”和“无所谓”的人员各占9.6%。调查显示,尽管有八成的安保工作人员对学校开展周边环境治理这项工作非常支持,但仍然有二成的人员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而安保工作人员是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和维护高校安全工作的主力军,他们“无所谓”的态度应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4.有六成多的安保工作人员认为高校与周边环境不可分割。在“您认为学校与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联系程度”这项问题中,回答“学校处于周边环境中,与周边不可分割”的占65.2%;回答“学校有完善的设施,与周边相对独立”的占18.3%;回答“没考虑过,不关心学校与周边的联系”的占5.2%。安保工作人员能充分重视学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是有效开展周边环境治理的前提和保障,但调查显示,仍有两成多的安保工作人员,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高校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他们对此的认同度。

5.安保工作人员对所在学校周边环境安全问题发展趋势的态度。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安保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发展趋势充满信心,这也说明做好高校周边安全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6.安保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感评价一般。在“您感觉您所在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情况如何?”一项的调查中,作为直接从事安保工作的人员,仍有近一半的人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情况感觉“一般”,感觉“较差”或“非常差”的占15%左右,可见,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任务也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二)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现状的认知情况分析

1.安保工作人员对校园管理制度了解程度不够。在“您对有关校园安全措施管理制度及其它制度了解吗?”问题中,回答“很了解”的占44.3%、“了解一些”的占36.1%、“没听说过”的占19.1%。调查显示,作为担负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专职人员,对工作制度很了解和了解一些的比率合计为80.4%,但仍有近20%的专职保卫人员对工作制度根本“没听说过”,说明高校对安保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应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2.高校对安保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在“您所在学校是否对你们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中,回答“有,经常开展”的占46.1%、“有,但不多”的占40.9%、“从来没有”的占9.1%、“不了解”的占4.3%,后两种回答合计为13.4%。调查显示,高校对专职安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还是比较重视的,但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3.高校安保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调查显示,认为高校安保人员力量配备严重不足的占17.4%;认为力量配备较弱的占9.6%;认为力量配备一般的占47.8%。安保人员力量配备不足,这是制约高校安保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4.高校消防器械和专职安保人员配备也不容乐观。在“您觉得学校安保、消防器械配备如何?”问题中,回答“配备力量足”的占46.1%、“配备力量一般”的占25.7%,合计为71.8%;回答“配备力量较弱”的占23%、“配备力量严重不足”的占5.2%,合计为28.2%。调查显示,近三成的高校消防器械和人员到不到位,高校安全工作的技防、人防都存在很大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存在主要问题的认识情况分析

1.高校周边各种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众多,环境比较复杂。在“您所在学校周围有哪些设施和场所?”(多选题)问题中,排列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餐馆90.9%、小摊80%;超市69.1%;网吧62.2%;饮料店54.8%;书店49.6%;KTV22.6%等。围绕高校周边环境,各种生活、文化娱乐设施比较齐全,这些设施为高校师生带来方便的同时,给管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高校周边还有涉黄场所(占0.4%),学生调查问卷中也涉及到这个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2.食品卫生、交通、自然灾害、财务、娱乐场所安全是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您认为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存在哪些问题?”,选择“食品卫生不安全”的64.8%;“道路不安全”的58.7%;“自然灾害”的58.7%;“财务不安全”的39.6%“;娱乐场所不安全”的33%“;治安不安全”的31.7%;“人身不安全”的30.4%;“消防不安全”的28.3%;“其它”的10%。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不安全因素很多,因此,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涉及面非常广的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3.盗窃、外来人员滋事、交通事故和诈骗是目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隐患。在“您认为你所在的学校周边的环境存在哪些隐患?”(多选题)问题中,认为隐患是“交通事故”的68.16%;“盗窃”的71.64%;“诈骗事件”的45.77%;“外来人员滋事”的70.65%;“食品不安全”的33.33%;“暴力事件的”26.37%;“抢劫”的25.87%;“网吧、旅店;快餐中心等场所不安全因素”的34.83%。调查显示,危害高校师生安全的隐患还很多,高校和地方政府应联合整治,以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

4.高校周边交通安全标志需进一步加强。在“您所在学校周边有没有交通安全标志?”问题中,“有”的占69.6%;“没有”和“没注意”的各占19.6%和10.9%,两项合计为30.5%。从上题也可以得到印证,有近70%的人员选择了“交通事故”是目前高校周边存在的主要隐患之一,当地交通部门应重视这一隐患的存在。交通安全标示的安装是交通安全的必要保障,也是交通部门的工作职责。

5.高校周边人员情况复杂、非法摊点众多、交通秩序混乱和非法网吧众多是目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难点和重点。在“您认为学校周边环境管理的难点?(多选题)”问题中,按百分比高低依次为:“人员流动较大,人员情况复杂”的占79.10%;“非法摊点众多”的76.62%;“交通次序混乱”的61.19%;“非法网吧众多”的52.24%“非法出租屋多”的45.27%;“违章建筑众多”的20.90%。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确实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很大。

(四)对学校应采取改进措施的认知情况分析

1.转变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思路,巩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成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是当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在“您觉得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管理工作任务有哪些?(多选题)”问题中,“转变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的理念思路”的占72.2%;“巩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成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占74.8%;“着力解决学校及周边治安突出问题”的占41.3%;“加强和改进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考核工作”的占49.6%;“提高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的能力和水平”的占29.1%;“重点开展科学预防和化解学校及周边矛盾纠纷,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联防、联控工作”的占66.5%;“其它”的9.6%。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情况复杂,任务繁重,政府与高校强强联手,多管齐下,是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主要理念和工作思路。

2.加强校内外安全体系建设和改善安全措施是保障高校周边环境安全的主要措施。在“您认为提高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的措施有哪些?”(多选题)问题中,认为加强校内外安全体系建设的73%、改善安全措施的66.1%、健全学校制度的57.4%、扩大安保人员队伍,提高安保人员素质的52.6%、加强监控设施建设的50.4%、与社会其他安全单位建立合作的47%、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的41.3%、其他的17%。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非常复杂,需要配合的部门很多,采取的措施也要适应复杂情况的需要。

3.地方政府(包括周边社区、商业企业等)和学校本身以及学校学生是治理高校周边环境的三大主要力量。调查显示,在“您觉得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问题解决需要哪方面力量?(多选题)”问题中,选择“地方政府”的占68.3%;“周边社区”的占48.7%;“商业企业”的占53.9%;“学校学生”的占58.3%;“学校自身”的占41.3%;“其他”的占10%。周边社区和商业企业应该是地方政府统筹的范围,在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中,它们应该统筹在地方政府管辖的大范围内。

4.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增加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力量,提高其素质;加强对学生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周边安全治理的主要切入点。在“如果要整顿、提高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水平,您觉得该从哪里入手?(多选题)”问题中,认为“增加安保人员和机关管理人员”的占69.1%;“加强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占67.4%;“提高安保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素质”的占60.9%;“公安机关加强合作”的占52.2%;“更新、加强校内安全措施”的占48.3%;“其他”的占10%。

三、讨论与建议

调查发现,在被调查高校中,近八成的高校安保工作人员都在处于市郊或远离市区的高校新校工作,相对于各种设施齐全和管理规范有序的市区高校来说,当前高校(尤其高校新校区)周边环境是不容乐观的。高校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各种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众多,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基本状况令人担忧。食品卫生、交通、自然灾害、财务、娱乐场所安全是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盗窃、外来人员滋事、交通事故和诈骗是目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隐患。高校周边人员情况复杂、非法摊点众多、交通秩序混乱和非法网吧众多是目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难点和重点。调查显示,安保工作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容乐观;对校园管理制度了解不够;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感评价一般;人员配备力量不足;高校对他们培训不够,等等,这些都成为制约当前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因素。但安保工作人员对学校开展周边环境治理这项工作还是非常支持的,近六成的安保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发展趋势充满信心。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周边 安全隐患 创新 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16-03

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校园为中心,受到高校辐射带动,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反过来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又产生影响。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反之,则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本文就当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和治理路径创新做一粗浅探析。

一、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剧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最直接的一个表征。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商机无限”的地方,因此,高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各式各样人群的到来。大量人口的聚集和相对滞后的社会治理,使得高校周边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一)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高校的聚集功能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把各类优秀人才和学生招进校园,另一方面各类捕捉“商机”的人员也聚集到校园周围。聚集在高校周围的人员十分复杂,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人员;有经商的、打工的,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流窜人员、复杂人群的聚集,使得校园周边环境十分复杂。这些人员中,由于目的不同,或是为了经济利益的争夺,或是为了土地权属的争议,或是为了个人权益的争纷,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矛盾激化引发的冲突,对高校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在校园周边,林立的各种网吧、酒吧、歌舞厅、小旅馆、出租房等存在着无证经营的情况,经营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由些细小矛盾引起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经营者为降低成本,没有按要求安装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特别是消防设施,这给在这些场所消费的学生人身和财产上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更有甚者,如社会闲散人员、流窜人员,在高校周边游荡,时刻都威胁到高校师生的安全,尤其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高校,师生遭到勒索、敲诈、抢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食品安全存在隐患。饮食消费是高校学生最主要消费,高校学生消费的特点是希望得到“物美价廉”的食品。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各异,对食品的要求是花样多、变化快,这对于首先要保证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均能有饭吃、不能随意涨价的学校食堂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时刻变化的需求,这为校园周边的餐饮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校园周边的小餐馆、大排档,甚至流动摊点以其花样多、口味好、价格低吸引了学生的到来,但是这样的就餐环境条件卫生差,有的摊点就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许多摊点是无证经营、无卫生许可,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有些商贩为谋取私利,购买变质大米、过期鱼肉、地沟油等原料,存在着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隐患,且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也无从追究,即便追查到相关责任人,他们也无力赔偿。

(三)交通安全存在隐患。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新校区,新校区大多位于公共交通不便的城郊接合部。这些地方,交通运输条件简陋,道路设施不完善,有的校园周边人流量大的地方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没有隔离栏,有些交通标示也不清晰,加之过往车辆车速快,使得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此外,由于学校提供给学生往返学校与市区的交通工具有限,这就为“黑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均投入了运送学生的行列,由于这些车辆不具备客运资质,一些司机又属无证驾驶,且这些车辆安全性差,极易出现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员也无赔偿能力,学生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四)精神文化产品存在隐患。在高校新校区校园周边,由于远离城区,大学生需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网络文化等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够,不少商贩也窥见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所带来的利益,于是,网吧、卡拉OK厅、室、桌球室、书店等在高校校园周边建成落地,这些场所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一些商贩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对精神文化产品经营管理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反而用一些黄、赌、毒的文化产品来吸引正处于成长期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由于这些场所和产品主要流通于城郊接合部的高校校园周边,相关的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做到实时监控,更多的是收到举报后进行一两次清理,但这些场所和产品的成本低,即便进行了清理,又很快“死灰复燃”,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存在隐患。

二、高校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高校周边环境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十分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有关各方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也给予了重视,但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高校周边的复杂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复杂,高校校园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交叉渗透,空气、水源、地质环境一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高校与周边共用的水电网、通信网、公共交通及公共卫生环境等,使高校不可能脱离周边环境而成为独立的象牙塔。二是社会环境复杂,高校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有的高校周边还有工业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不同的区域,功能不同,也就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市区用地紧张,还有些高校或新校区不得不建在远离市区的小城镇或城郊接合部,这些区域社会治安管理力量和措施相对不足,校园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三是人员情况复杂,校园周边人员各式各样,有当地居民,有固定场所的经商者,也有流动的小商小贩;有有证经营者,也有无证经营者;还有流动人口、社会闲杂人员,甚至流窜人员,复杂的人员情况给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

(二)高校对学生安全教育不到位。高校学生虽然到了法定年龄,但仍处于成长期,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依然很重要,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还不够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教育者认为学生已经到了法定年龄,理应知道安全的重要性,理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校教育重点在学生的成长成才,特别是专业知识方面,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也懂得了安全的道理,加之自己生活在校园里,校园里有保卫人员,校外有公安机关,从而忽视安全教育。二是教育措施不到位,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学校的安全教育措施不够到位,在一些地方,虽然教育部门明文规定,把安全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计学分,但在学分制下,这势必挤占其他课程的课时及学分,所以推行的难度相当大。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您所在的学校经常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吗?”问题中,回答“有,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的只占被调查对象的 17.23%,“从来没有”和“不了解”的占到 21.54%。三是教育效果不到位,一方面是学校未能组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即便组织,参与的学生仍是少数,加之教师对安全教育课的研究不足,教育的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安全教育活动持“漠视”的态度,认为安全教育活动没有用,占用自己的时间,所以不愿意参加安全教育活动,即便是参加了安全教育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对安全形势、安全防范、安全处置等知之不多,这就使得高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不顺。这一方面来自政府思想上的认识,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自身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上,而对高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甚至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学校周边环境是学校自己的事情,与地方政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在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真正把学校周边环境的事情当大事来抓;另一方面是措施不力,有些地方政府认为,高校周边环境整治,主要是治安问题,由公安机关一家处理就行了,但涉及交通、卫生、工商、税务、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时,公安机关又无能为力。而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往往“口头上很重视,实际上不重视”、“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这使得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很难落到实处,长期以来,高校保卫部门安全防范的管理权限仅限于校园内部,在整治周边环境时,由于没有执法地位和执法权限而显得有心无力。

三、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有关各方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主动探索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

(一)创新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首先建立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研究、推进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其次,把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纳入目标管理体制中,进行目标考核与评估,把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评价部门和个人年度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表现优秀、成效显著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表彰,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或个人给予批评通报,督促其整改,对给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部门或个人的责任。再次,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检查督查,突出问题导向,通过现场办公会、现场推进会的形式,发现问题当场研究、当场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二)创新内容与方法,强化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要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高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多用身边的案例来教育学生,多教学生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安全防范知识,力求在教育内容上吸引学生;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案例分析、讨论,情景表演,多媒体技术展示和实践演练等,力求在教育方法上吸引学生;在教育的时间节点上,要注意一些特定的时间,如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每学期开学和放假前,以及节假日前后,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 (下转第132页)

(上接第117页)

(三)创新硬件与软件,提高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实效性。要加强高校校园周边的硬件、软件建设,进一步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维护高校周边的安全稳定。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抓好校园保卫人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特别是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益;要加强管理,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二是要建立一支由当地执法部门、社区干部、高校保卫人员等组成联合工作队伍,定期或不定期沟通信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地方党委政府要在公共安全、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从硬件方面提高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地方党委政府和高校各司其职,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实现校内外信息一体化建设,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到一个新台阶,强化信息技术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中的功能。

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各方面的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罗金凤,等.高校周边治安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1)

[2]童金元.高校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3]林生.高校周边环境现状问题与治理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1)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10篇

国外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研究,从18世纪末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20世纪实现制度性的发展。1931年,《雅典》中明确提出“有价值的建筑和地区”,并强调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即本体与“周边环境”的紧密联系;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是“周边环境”保护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别提到:对古迹的保护,还“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1976年,《内罗毕建议》明确了“周边环境”的保护也是对文物整体美感的保证;1979年,《巴拉》提出了“文化意义”的新概念——应当保留适当的直观环境和其他对该地点文化意义有帮助的部分④,这使“周边环境”的理论内涵更深一步;1987年,《华盛顿》提出了历史城区的概念,并提出保护居民生活方式,使得“周边环境”的保护从物质内涵拓展到非物质内涵。2005年,《西安宣言》阐释了周边环境对古迹遗址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策略。各国在共同推进“周边环境”理论发展的同时,也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1)法国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同等性。在此理论基础上,将保护对象分为三个领域;①文物建筑及周围区域;②历史保护区;③建筑、城市与风景历史遗产保护区域⑤。1943年,法国制定了《文物建筑周边环境法》,第一次明文规定对文物建筑的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并将文物建筑周围半径500m的区域划定为保护范围。提出对文物建筑与周围环境及建筑进行互视性控制等。1962年,法国颁布《马尔罗法》,提出了“保护区”的概念,将保护对象从单体扩展到历史区域。同时,法国还采取了灵活的措施来应对周边环境范围划定的局限性。例如,1993年颁布的《景观法》明确规定了“建筑、城市与风景历史遗产保护区域”,并将规划管理权下放到地方政府,从而为每个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保护可以因地制宜,以适应不同情况。(2)英国英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将个体或区域与“周边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保护体系主要分为登录建筑与保护区。1882年,《古迹保护条例》规定“保护建于1700年以前的历史古迹及周边环境”;1947年,《城乡规划法》建立“历史建筑的分级登陆制度”,着重登记历史建筑和一些有特点有价值的建筑及周边环境;1967年,《城市宜居法》提出“保护区”的概念:规定由地方规划部门将具有特殊建筑或历史意义的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其周边环境)划定为保护区;1990年,《登录建筑和保护区会规划条例》进一步定义了“保护区”的概念——“具有特殊历史或建筑的价值,并且其内在特点和外观需要保存的地区”。由于英国将个体或者区域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看成一个整体,所以,“保护区”的范围十分灵活,有很多保护区甚至没有明确边界。各级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具体地段、地区的特点来定是否需要划出明确界限。在实践过程中,英国更注重外观特色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整体一致的基础上,鼓励内部功能的更新与再利用。(3)日本日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虽然在“周边环境”保护理论方面发展较晚,但率先提出非物质层面(如民俗、庆典等)的保护。早先《古器物保存法》(1871年颁布)和《文化财保护法》(1950年颁布)还只是针对本体;1966年,《古都保护法》开始确立保护古迹的周边环境;1975年,《文化财保护法》第三次修改中提出“保存有影响的行为”,并提及“周边环境”非物质层面的保护;近年来,“无形民俗文化财”的保护又从单体发展到单体所在的整个区域。由此可见,日本综合了本体和“周边环境”在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的统一性。

2国外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理论的案例分析

2.1法国里昂旧城大剧场

里昂市政府在划定该剧场的保护范围时,将周边的里昂旧城区一并列入“受保护建筑”一列,这恰好体现了法国在重视个体与“周边环境”同等性方面的特点。在总体规划上,剧场周边的新建建筑尽量与整个街区协调,重点烘托剧场氛围和历史街区场所感(图1);此外,该剧场保护范围的划定突破了500m保护范围的限制,将大剧院与周边建筑互为背景,充分展现历史、文化、艺术的底蕴。此外,剧场定期举行演奏会、歌剧,既延续剧场的历史功能,又保持了附近居民的风俗习惯。通过在物质和非物质层面的综合措施,里昂市政府既保护了大剧场又保护了其“周边环境”,并使两者相得益彰,从而创造出富有历史回忆的场所。

2.2英国斯托克斯克罗夫特街区

当地政府从“整体性”出发,根据该区域历史形成过程中的肌理和文脉,梳理街区与“周边环境”的各层关系:首先将围绕街区的一处二级加登录建筑(GradeII*)及多处二级登录建筑(GradeII)划入保护范围,然后规定了“禁止切割文化统一性较强的区域”。例如,“整体”的界线的向南截止于前埃文郡理事会总部,因为这栋历史建筑的地理位置正好可以将保护区与市中心一级圣詹姆斯巴顿环岛隔开;“整体”向西以多芬街(DoveStreet)作为界限将其与金斯顿保护区划分开(图2)。使得本体和周边环境这个“整体”不受周围建筑或街区的干扰,其特色和场所得到完好的保护。

2.3日本川越城“一番街”历史地段

川越市政府进行了精细的空间规划,通过延续历史氛围和传统生活(图3),体现对“周边环境”非物质层面的重视。街区规划整理了街道上的电线杆和电线,尽量减少现代设施对历史厚重感的影响;同时,当地还注重保留传统的居民生活与商业形态,如:“果子屋横盯”的诸多店铺出售的糕点还保持着传统的民间风味,让人从视觉、味觉和精神上感受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

3“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反思国内文化遗产保护“周边环境”的理论与实践现状

3.1“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定义

(1)保护范围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划定,并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⑥。(2)建设控制地带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划定⑦。由此定义,不难发现国内理论定义有以下局限性:①定义侧重于保护遗产本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仅将环境看作遗产对于外界的缓冲区;②仅强调物质层面,未明确提及非物质层面;③定义的笼统性、模糊性将造成操作的混乱性:目前“两线”的划定原则在国内各地标准不一,出现所谓“四至”——文物四周向东、西、南、北扩一定距离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再向四个方向扩一定距离为“建设控制地带”。这样的定义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破坏了本体与“周边环境”紧密的关系——物质和非物质(人文、宗教等)层面的联系,因为它们自身以及彼此都离不开每一个组成元素,在保护过程中,任意一个元素的缺失,都会严重损害遗产本体的真实性。

3.2国内相关案例反思

(1)上海思南路革命历史保护区1991年,政府划定了上海思南路革命史迹保护区的保护界线以及区域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限的划分完全依照既有的路网进行,没有考虑“周边环境”对保护区的影响,同时也没有结合城市未来发展的规划进行。1992年,交通规划部门在保护区上空建起了50m宽的高架公路,割裂了保护区的完整性(图4)。因为未对“周边环境”和潜在影响进行的严谨分析和判断,使得保护区的革命历史场所感受到很大影响。(2)广州三元里古庙广州三元里古庙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00m2有余。古庙几经修缮,虽然得以较好的保存,但是周边环境不容乐观。三元里古庙南侧树立着一排排3~4层高的民居楼,建筑形式杂乱,建筑底层店铺也没有统一规划。古庙东北侧紧邻源中路、广源高架路,且入口正对道路,没有足够的缓冲空间(图5)。三元里古庙站距古庙围墙只有几米,公交车进、出站时的刹车声和启动声以及道路、高架上来来往往车辆的噪声打破了古庙本该宁静的氛围。不管从物质还是非物质层面,古庙“周边环境”的保护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4国外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

理论在国内的尝试——“嘉定高氏住宅”保护(1)项目信息高氏住宅为嘉定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民国时期建筑,位于嘉定老城中心。2011年政府公布的高氏住宅保护范围为:北、南、西三面向本体以外各10m,东至横沥河;建设控制地带为:北、南、西三面在保护范围处再向外扩各10m,东至横沥河(图6)。(2)“周边环境”现状西临南大街,东枕横沥河,北有法华塔,南有嘉定孔庙,所处环境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目前高氏住宅南侧院落中有两栋后期加建的一层平房,院落后便是5层楼的住宅小区,使得观赏文物建筑正立面的视线严重受阻。住宅南侧庭院内杂草丛生,围墙外环境杂乱,严重破坏了建筑的整体风貌(图7)。(3)现状剖析死板的界限划定,没有抓住“周边环境”的本质内涵,加之后期的操作不规范,使得古建筑风貌无存。(4)保护实践在对高氏住宅保护范围划定上,本项目结合了国外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理论的相关经验,具体采取以下几点措施:①将住宅与周边环境看成一个整体。保留高氏住宅南侧及东侧的院落;同时,院落里的古树、青砖铺地等历史元素,均被看作高氏住宅的一部分予以保护;②将文物建筑与周围环境及建筑进行互视性控制。控制高氏住宅周边建筑的高度、色彩、形式等;③根据地块原有肌理,重新进行“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具体操作时,不切断与周边原有建筑联系,保持保护区域整体性的同时也方便保护措施的实施;④明确“周边环境”中需要保护的对象。由于高氏住宅周边已有较多的加建改建现象,因此在范围划定后,要明确周边环境中需要保护的对象:如南院落中的加建平房、南侧5层小区,虽然在保护及建设控制范围之内,但并不属于有价值的保护因子,在具体操作时,不予考虑;⑤保护“周边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元素。高氏住宅目前空置,其周边有一些空间肌理类似的住宅,在保护时,应保护周边住宅原有的生活形态,也为高氏住宅注入了新的活力。

5总结与展望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11篇

我校于4月14日收到武教发[20__]55号关于__县教育局印发《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我校结合上级统一部署和学校实际情况,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现将整治情况作一小结汇报: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与任务。

接通知后,学校及时组织学校行政及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该文件,吃透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认识,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会上,还对此次整治的工作任务与整治重点进行了学习、讨论,并结合我校实际,还对我校的整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二、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1、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行政其它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作到任务落实到人。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

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和教职工队伍整顿,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要主动联系、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三、落实文件精神,发现问题及时整治

1、收到文件当天校领导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

2、学校组织专人对全校校舍安全、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与整治。

在这次检查与整治中对1村及7村小学的危房进行了加固,对10、11、12村小学的教室进行了封闭,搬出了其内的柴草。对原9村小学的危房进行了拆除;对食堂与小卖部的食品卫生进行了突击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过期、三无、食品,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并对今后的食品卫生提出了要求,学校将长期做好食堂及周边饮食摊点的整治工作,保持整治成效;此次检查与整治还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

3、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了整治。

为加强学生上下楼梯等秩序管理,严防“踩踏”事故发生,学校利用星期六,安排教师用油漆对教学楼的两侧楼梯梯步画出了中线标识,并继续贯彻落实《旧县小学集会、课间操、放学楼道安全责任岗》,加强集会、课间操、放学楼道的安全管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学校经常利用广播、升旗仪式、集会,班会等形式强调学生不准乘坐无牌无证车船、非客运车船、超载车船、报废车船,无安全救生设备船只,并印发《旧县小学学生安全十不准》、《学生交通安全告家长书》,学校还主动多次将部分长安车等无营运资格车辆接送学生的情况报告交警及上级相关部门,确保学生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4、学校经常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进行师生自我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文秘站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5、严格落实校园内部

保安巡逻措施;加强学校护校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作到24小时值班,加强校园周边地区治安巡逻,营造良好治安环境。[文秘站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站网]6、学校还对校园周边小商贩进行清理、整治。学校还将不定期进行清理。保证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当前中国周边环境的基本态势

冷战结束以来,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外交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中国同印尼恢复了外交关系,同越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同印度改善了关系。此外,还与沙持、新加坡、文莱、以色列、韩国及苏联解体后取得独立的各国等23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实现了同所有周边国家关系的全面改善和发展。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的指导下,妥善处理了与越南、俄罗斯等国的部分边界领土争端。中国周边地区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不存在大规模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但也存在许多变数和威胁,如领土问题、安全问题、经贸问题、历史认识问题等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都会成为我国构建和谐周边环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和谐音符。

第一,我国邻国众多,且在发展程度、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我国地处东亚中心,疆域辽阔,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陆上直接接壤的邻国有14个,包括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陆上边界有2万公里。另外,我国的海上边界有1.8万公里,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6国隔海相望。从发展程度上来看,我国的周边国家既有发达国家日本,也有新型工业化国家新加坡、韩国等,还有发展中国家印度等;从社会制度来看,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从文化上来看,儒家文明、佛教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等世界上几大主要文明在这个地区都存在。

第二,大国利益纵横交错。

美国利用一些周边热点问题,不断加强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影响和控制。例如,以朝核危机为借口,长期在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驻军,并在这些国家拥有军事基地。同时,美国还大力发展同南亚国家印度、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军事合作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军事援助和武器装备,与他们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并支持南海问题国际化。也是美国遏制我国的一张王牌,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同台湾保持着特殊关系,向台出售大量的先进武器,企图使台湾维持现状,阻挠我国实现对台湾的统一。日本也不断利用、问题、东海油气田等问题在我国周边地区制造麻烦。印度同中国的边界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依然存在。

第三,各种地区热点问题仍然没有降温,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日益突出。

冷战结束以后,由于历史、民族、宗教等原因,我国周边地区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活跃,加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边疆地区,而且有许多是跨国界而居的,极易受到周边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影响。例如,我国国内民族分裂分子“东突独”与联系密切,给我国边疆安全和稳定构成了巨大压力;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对抗局面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南亚地区印巴两国关系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成为周边地区的又一安全隐患;一些东南亚国家长期占据我国南海大量岛礁,与我国争夺海洋权益,企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

第四,“中国”难以从一些西方国家的心里意识中消除。

源于对我国快速发展的恐惧和担心,加之对我国国情相对缺乏深入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纷纷抛出各种“中国”,这实际上发达国家遏制我国发展的一种国际化舆论工具,从本质上来讲,是出于抑制我国发展的战略考虑,其主要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持续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日本等地区性大国纷纷感到不安和恐惧;其次,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巨大差异,许多周边国家并不认可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它们认为中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在进行文化输出;再次,由于产品结构的相似性,周边地区对中国商品冲击力存在担忧;最后,中国对石油等战略资源依存度的增大,也使周边国家充满对中国的担心。因此,“中国极权”、“中国军事”、“中国经济”、“中国能源”、“中国文明”等纷至沓来。[1]时至今日,这些所谓的调依然存在。

第五,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多边合作取得较大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周边外交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展示,在外交观念、安全观念上发生了一些革命性变化,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对中国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于是,我们逐渐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国家身份,积极寻求融入现存的国际体系和地区体系,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世界事务中来,并逐渐从多边外交的“参加者”转变为“倡导者”和“主持者”。上海合作组织、东盟与中日韩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与中国合作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博鳌亚洲论坛等都为我国多边外交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多边外交作为中国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中国逐步树立起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二、我国的周边战略选择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构建和谐的周边环境既存在不可或缺的机遇,也有短期内难以快速消除的挑战。周边地区作为联系我国与外部世界的中间地带,既可以成为我国的安全屏障;另一方面,也存在成为外来侵略和威胁通道的可能,并极易成为其他国家压制我国发展的平台和着力点。争取和保持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外交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在认真分析周边形势和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采取理性的对策。实践证明,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周边国家的普遍支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应继续本着这样的方针和政策,与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尤其要重视“软实力”的运用,积极参与周边地区事务的处理,树立中国在周边地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一,继续开展和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交往,实现互利共赢。

当前我国经济对周边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日益增大,我们应充分抓住发展机遇,找准着力点,确保在一些区域和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性力量,以“安邻、富邻”思想为指导,实现与周边国家在经济上的共同繁荣、富裕。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进一步深化中日韩的经济合作,积极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全面发展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稳步推进与印、巴经济交往,积极扶助弱小国家,在经济上给予适当援助,争取他们在一些国际事务上的支持,构建经济发展的富裕周边。

第二,在加强双边合作的同时,重视多边合作。

冷战以前,我国同周边国家的交往主要是双边性质的,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环境的变化,我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多边外交的重要性,因此,在坚持传统的双边外交的基础上,多边外交也逐渐被运用并活跃起来。在我国周边地区,上海合作组织、东盟框架内的多边外交成为典范。今后应继续探讨和完善我国周边外交的领域,构建政治稳定的和平周边。

第三,积极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尊重周边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多样性。

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尊重各国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历来是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同周边国家的交往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有利于增强彼此的相互了解,也有利于在周边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中国”的舆论来源和一些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虑,构建多种文明共存的多彩周边。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13篇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环境教育

学校环境教育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而社会环境主要体现在文化环境和安全环境层面上。净化社会环境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文化环境建设要把握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不受外界低级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彻底调查清楚校内及周边文化环境情况,(电游室、歌舞厅、录像厅、网吧、站等)采用教育、法律、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的长效管理,文化环境治理工作一定要结合安全教育同步进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专项行动除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外,还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应清查违规违法店铺场所,还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工作体系,积极营造为学校对环境教育普遍认识不足,导致重视和落实不到位,他们注重的是自然环境治理,而对社会环境的治理总认为是政府的工作。我们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环境教育应该说是有不可推辞的责任。

二、掌控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基本情况

在针对学校周边社会环境掌控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办法,文化环境掌控对学校周边400米范围内是否存在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娱乐场所,我校长期注重周边社会环境的宣传教育和治理工作,学校沿街有多处门面,从开始对外租赁起就明确租赁户不能经营有害于学校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项目,在安全环境方面更是多种举措并进,先后与红会派出所、红会一矿保卫科,红会街道办事处等结为警校共建单位,长期以来与他们密切的合作,确保了我校周边社会环境的稳定。在治理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方面,我校的政教,保卫人员经常深入到离学校较近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网吧、站、歌厅等)检查是否有我校学生出入,并与店老板明示不准学生有违规违法消费行动,得到了店家的配合,近几年来未发生任何伤害学生事件发生。

三、注重校园及周边环境教育的宣传

我们在对学校安全状况调研中发现,引起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的恶化所致,一些学生群体打架争斗都是由于受电视片影响,在了解学生现实状况,想法方面我校政教处有一条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就是有专人关注学校qq群在qq群内师生的言谈总能发现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矛盾的起因和可能出现的安全稳定问题,通过政教处的分析整理报有关部门预防,避免了一些事态的升级。

社会环境好坏是办学的前题和保障,体现在文化教育和安全教育是否做到经常化方面,所以说党和政府下决心要治理学校及周边的社会环境不无道理。要做好治理工作,教育宣传是根本,为落实市、区教育局净化文化环境工作方案,我校开展了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首届校园读书节活动和“千里之行,始于规范”“告别陋习,走向光明”等主题班会教育活动,通过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人的素质全而提升发展的重要途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引导学生抵制不良文化影响。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拒绝不良网站,远离网吧”的签字仪式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板报队报、广播站、升旗仪式读书绘画、征文、讲座等形式,开展各种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活动。在各种活动中是学生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兴趣,锻炼素质,发挥潜能,发展个性。通过这些有益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坚决不去歌舞厅、酒吧娱乐,不到零售摊点购买不良书刊画册,音响制品及动满游戏等。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杜绝学生接触不良文化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学校组织学生了解网络、安全上网、科学上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科学网络意识,学会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学校还以家长会的形式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坚决制止学生进网吧。把握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不给学生留下进网吧的时间。同时对孩子在家上网给于一定的指导和限制,引导他们登录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健康网站,从中学习娱乐、交友、聊天、轻松的从网上汲取知识,健康成长。

四、建立文化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高校; 文体; 和谐; 共建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71-01

安静独立的校园环境,是师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必须的条件之一,而高校具备的较好体育场馆和设施以及人文环境,通常是周边单位和小区群众需要和羡慕的,即便是高校周边的楼盘也以此为噱头宣传其地产位置优越。因此高校优美的人文环境不仅是本校师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必须的,也是周边群众日常生活中非常愿意接触的地方。由此双方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场地、噪音、交通以及其它安全隐患及其产生后的纠纷等等成为和谐文明校园建设中的一个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及健康锻炼日益重视。但是目前大量的社区不足以提供优美宽适的外部环境和体育场地及设施,而高校一般普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加上又有安静文明的人文环境,因此高校周边群众日常休闲时间纷纷涌入校园,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游园散步、甚至夜晚将校园当成廉价停车场等等。很多高校校园内,错过白天8时到下午17左右的其它时间,从清晨到傍晚至入夜,来自周边社区健身的人、散步的人、带小朋友玩耍的家长、谈恋爱的情人等等人群随处可见。尤其是晚间黄金时段,外来人员和本校师生员工交织在一起活动,校园内人声鼎沸,体育场、馆、大路小道、林间花园甚至教学楼下处处充满人群,校门、场地、噪音、交通以及其它安全隐患及其产生后的纠纷等等带给学校很多压力。

二、解决路径初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一项战略任务。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以及高校文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符等因素,直接波及社会目前及至长久的和谐。如何共建好高校与周边群众文体需求的和谐,对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

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校园的和谐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维护高校自身环境的和谐是高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首要认务。

(一)要坚持科学治校,以德治校、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高校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一是积极取得周边群众的理解,采取免费办理出入证的办法控制人流量;二是将教学区与生活区划分并隔离开,避免师生晚间学习和教学科研环境抽到干扰;三要建立健全校园突发事件处理机制,防止可能出现的治安安全,消防安全,校园交通安全,恶性传染性疾病暴发,群欧,群访等突发性事件。

(二)维护高校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高校在社会中存在,在社区中生存。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维护高校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高校,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表明,嘈杂无序的周边环境,不和谐的邻里关系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甚至危及高校的和谐稳定。因此,构建和谐社区关系,维护高校与周边环境的和谐非常重要。

为此,一要建立高校与所在社区的沟通机制。要通过各种方式,凡是高校组织的涉及到周边群众利益的重要活动,高校应该及时与所在社区领导群众沟通信息,传递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高校所要求的正常的周边环境与秩序,也可以向社区传递。高校校园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所拥有的资源为所驻社区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社区的和谐氛围,为高校的发展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同时社区也可以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参与到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之中来,促进高校校园周边环境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做贡献。因此,共建高校校园与所驻社区和谐,既可以为高校校园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又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优势,营造校园与社区和谐的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是社区的一大文化景观,校园文化具有极大的教育示范作用,不但对学校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社区环境也具有很大的文化辐射作用。高校校园本身具有巨大文化资源优势,能够陶冶社区居民的情操,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同时高校图书资料多,文化活动频繁,是思想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阵地,可以有偿提供给社区居民使用。还可以利用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社区发展服务。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资源优势的影响和帮助下,高校与社区的文化氛围会不断地获得长足发展,高校校园与社区之间必将形成共享的和谐文化氛围。

(三)密切与地方政府的联系,联手周边社区和群众,实现“共建共享,互惠互利”,最终促成高校校园与社区和谐发展。携手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共创平安校园。高校校园与社区携手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是校园周边环境良好发展的可靠保证。高校应联合所驻社区街道办事处综治办,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重点整治。要对校园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维护高校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提供一个祥和的校园周边环境。要加大合作的力度,营造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共创平安校园。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担负起传承文明的社会责任。第一,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好的校风能激发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作用,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第二,努力优化校园环境,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使校园的规划、景观、环境呈现一种和谐美。

第三,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只有宽容的精神、理性的态度才能消除社会成员间产生距离和隔阂。

第四,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高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和谐理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使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理想信念,和谐精神,和谐意识,这是和谐高校的重要使命。更是实现社会持久和谐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范文第15篇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环境教育

学校环境教育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而社会环境主要体现在文化环境和安全环境层面上。净化社会环境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文化环境建设要把握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不受外界低级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彻底调查清楚校内及周边文化环境情况,(电游室、歌舞厅、录像厅、网吧、站等)采用教育、法律、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的长效管理,文化环境治理工作一定要结合安全教育同步进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专项行动除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外,还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应清查违规违法店铺场所,还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工作体系,积极营造为学校对环境教育普遍认识不足,导致重视和落实不到位,他们注重的是自然环境治理,而对社会环境的治理总认为是政府的工作。我们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环境教育应该说是有不可推辞的责任。

二、掌控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基本情况

在针对学校周边社会环境掌控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办法,文化环境掌控对学校周边400米范围内是否存在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娱乐场所,我校长期注重周边社会环境的宣传教育和治理工作,学校沿街有多处门面,从开始对外租赁起就明确租赁户不能经营有害于学校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项目,在安全环境方面更是多种举措并进,先后与红会派出所、红会一矿保卫科,红会街道办事处等结为警校共建单位,长期以来与他们密切的合作,确保了我校周边社会环境的稳定。在治理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方面,我校的政教,保卫人员经常深入到离学校较近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网吧、站、歌厅等)检查是否有我校学生出入,并与店老板明示不准学生有违规违法消费行动,得到了店家的配合,近几年来未发生任何伤害学生事件发生。

三、注重校园及周边环境教育的宣传

我们在对学校安全状况调研中发现,引起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的恶化所致,一些学生群体打架争斗都是由于受电视片影响,在了解学生现实状况,想法方面我校政教处有一条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就是有专人关注学校qq群在qq群内师生的言谈总能发现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矛盾的起因和可能出现的安全稳定问题,通过政教处的分析整理报有关部门预防,避免了一些事态的升级。

社会环境好坏是办学的前题和保障,体现在文化教育和安全教育是否做到经常化方面,所以说党和政府下决心要治理学校及周边的社会环境不无道理。要做好治理工作,教育宣传是根本,为落实市、区教育局净化文化环境工作方案,我校开展了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首届校园读书节活动和“千里之行,始于规范”“告别陋习,走向光明”等主题班会教育活动,通过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人的素质全而提升发展的重要途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引导学生抵制不良文化影响。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拒绝不良网站,远离网吧”的签字仪式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板报队报、广播站、升旗仪式读书绘画、征文、讲座等形式,开展各种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活动。在各种活动中是学生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兴趣,锻炼素质,发挥潜能,发展个性。通过这些有益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坚决不去歌舞厅、酒吧娱乐,不到零售摊点购买不良书刊画册,音响制品及动满游戏等。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杜绝学生接触不良文化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学校组织学生了解网络、安全上网、科学上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科学网络意识,学会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学校还以家长会的形式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坚决制止学生进网吧。把握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不给学生留下进网吧的时间。同时对孩子在家上网给于一定的指导和限制,引导他们登录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健康网站,从中学习娱乐、交友、聊天、轻松的从网上汲取知识,健康成长。

四、建立文化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