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非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是小儿常见疾病,期前收缩、快速心律失常较为常见。近年来小儿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发现率、就诊率日渐增多,已成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提高对小儿心律失常的认识,并给予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极为重要。现对142例患儿临床选择用药的适应证及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科就诊心律失常的患儿142例,其中男79例,女63例;初诊年龄6个月~12.3岁;病程9d~3年。初诊时均给予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治疗,以及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各种心律失常。

1.2治疗方法

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及时有效的氧疗、纠正心力衰竭,营养保护心肌治疗,以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酸碱平衡,改善循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部分患儿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下列条件来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必要性:(1)患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耐受性;(2)是否有基础心脏病;(3)心电图指标室性早搏Ⅲ级以上、室早合并其他类型早搏、传导阻滞、Q一T间期异常、ST一T改变,运动试验后早搏增加、Q一T间期延长、ST一T改变明显、出现多源性早搏。具备以上临床表现2条及2条以上者考虑给予抗心律失常药。根据不同的心律失常的起源来选用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体如下:作用于窦房结部位,选用β一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洋地黄;作用心房部位,选用IA、普罗帕酮、胺碘酮;作用于房室结部位,选用洋地黄、β一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作用于旁路部位,选用普罗帕酮、索他洛儿、胺碘酮;作用于心室部位,选用普鲁卡因、奎尼丁、丙吡胺,或利多卡因、美西律、妥卡尼,或IC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索他洛儿。

2结果

142例患儿中113例经治疗后心律转为正常,其中46例在治愈原发病后心律即恢复正常,29例经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亦未转为正常心律,与患儿基础病因、心律失常复杂程度及病程有关。不伴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心律失常发作轻,易恢复;病程2年以上的恢复较慢,大部分3~5年才恢复,极少部分病情反复或加重。

3讨论

小儿心律失常临床上常见,诊断及治疗正确与否对患儿愈后有重要影响,严重的心律失常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引起严重的后果。小儿心律失常以早搏的发生率最高,其中以室性最多,房性次之,结性少见。室上性心动过速由预激综合征引起的占首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次之。

对于各种心律失常,应遵循下列基本诊治程序:(1)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是既往心律失常病史和用药史;(2)生命体征检查,特别是血压,评定心功能状态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尤为重要;(3)常规心电图检查;(4)若非紧急状态,行24h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X线片检查,以及采血查肌钙蛋白Ⅰ、肌钙蛋白T、CK一MB同工酶、抗心肌抗体、血沉、ASO、电解质等,以明确病因或除外器质性心脏病;(5)全面评估心律失常对患儿的影响及其可能预后;(6)决定治疗方案,包括是否需紧急处理或进一步观察[1]。

近年来普遍认为,一般性期前收缩无需用抗心律失常药,因为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虽可使期前收缩暂时减少或消失,但停药后又复出现,远期效果与不用药无明显差别[2],甚至长期以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各种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带来的危害远较期前收缩本身更为严重[3]。急性处理应以终止心律失常为首要任务,长期治疗应以防止心律失常发生为目的。

严重顽固的心律失常,在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时应考虑非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包括[4]:(1)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2)植入式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参考文献】

1谭建新,江钟炎.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6~8.

2北京小儿心肌炎协作组.心肌炎期前收缩远期随诊.中华儿科杂志,1999,24(4):222.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2篇

【主题词】妊娠并发症;心律失常/护理

临床上妊娠合并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和是否合并心脏病基础,对妊娠结局有着不同的影响。笔者对我院2001-01-2008-01心内科门诊患者进行宣教,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心内科门诊的妊娠期心律失常308例,其中初孕妇228例,年龄21~33岁,孕周6~16周。均符合频发性室性早搏的诊断标准。将308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宣教组,其中宣教组150例,对照组158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病情轻重、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宣教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还采用了系统的护理宣教。宣教内容与措施如下:

1.2.1宣教内容(1)护理人员向孕妇讲解有关心律失常和妊娠的常识,澄清孕妇错误认知使其正确认识和对待妊娠中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等不适和常见症状,了解家属对孕妇的态度,告知家属,孕妇病情与情绪不稳定有关,保证充分的休息,防止疲劳,饮食上注意营养多样化,协助孕妇快速康复。

1.2.2心理宣教(1)耐心地和孕妇交流,了解孕妇担心的问题,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向孕妇热情介绍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的状况、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了解其需求,并满足其合理需求,介绍成功病例,增强其信心。(2)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孕妇多担心在孕期服用药物对胎儿不良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主动向其介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谷维素和维生素B1还有一些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指导孕妇调节情绪平安渡过妊娠期。(3)向孕妇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每个孕妇都希望自己生个健康聪明的宝宝,鼓励孕妇心情放松,减轻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4)积极治疗妊娠期剧吐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1.2.3行为宣教(1)在患者心悸不安、气短乏力、早搏频发时建议患者停止工作,多休息,用安慰性语言耐心向孕妇告知本病不可怕,积极治疗,消除恐惧和焦虑,说明这种情况的良性预后。(2)生活方式指导,注意营养和休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铁、钙、和各种氨基酸、新鲜水果摄入,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饮酒和咖啡、应激等。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倡适当运动如散步。

1.3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症状全部消失,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动态心电图有所改善。早搏减少大于85%;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动态心电图早搏减少小于50%或无明显变化。

二、结果

宣教组150例,治愈65例,显效32例,有效26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82%;对照组158例,治愈43例,显效31例,有效35例,无效49例,总有效率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三、讨论

随着妊娠的进展,子宫逐渐增大,胎盘循环建立,母体代谢率增高。内分泌系统也发生许多变化,因此导致母体对氧及循环血液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心电图上表现出心律失常,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危害,需要积极处理。目前对孕妇和胎儿尚无临床实验系统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而各种抗心律失常药均可通过母婴之间的胎盘屏障而危及胎儿,所以妊娠期心律失常治疗不仅对正常妊娠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减少远期并发症也有积极作用。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孕妇,由于对妊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妊娠知识了解不够,还有不良的传统生育观等,会产生种种顾虑,导致情绪焦虑、紧张,孕妇情绪焦虑、紧张可使母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分泌的激素和有害的物质剧增,一方面引起恶心、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另一方面可影响胎儿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在治疗心律失常同时积极治疗电解质紊乱,对宣教组孕妇进行心理,认知宣教,使其缓解紧张恐惧焦虑情绪,减少心律失常的诱因。

【参考文献】

[1]贲宛.临床心电图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5-266.

[2]叶经尚,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0.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年人吞咽诱发心律失常

1病例介绍

例1,男,65岁,干部,5个月来每当进食及饮水时感心悸。既往无吞咽困难及心脏病史。体格检查:平静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及食道钡餐未见异常。动态心电图检查正是在进食时可见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吞咽性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服用普鲁苯辛15mg,3次/d,心得安20mg,3次/d及谷维素20mg,3次/d,服药3天后症状消失。

例2,男,68岁,工人,平素体健,10天来吞咽硬性食物时出现心悸、偶伴头晕眼前发黑,停止吞咽时发作亦随之消失。体格检查:胸部X线及食道钡餐检查均正常。纤维胃镜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进食面包时可见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吞咽唾液及饮温开水时心电图正常。临床诊断:吞咽性心律失常。服用普鲁苯辛30mg,3次/d,谷维素20mg,3次/d,安定2.5mg,3次/d,1周后症状消失。

例3,男,69岁,干部,近5个月来自感吞咽碳酸饮料时出现发作性心悸、心慌、胸部不适。心电图监测显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为168次/min,给予缓慢静脉推注心律平70mg后,转为窦性心律。患者心脏超声、胸片、食道钡餐未见异常。纤维胃镜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吞咽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口服倍他乐克25mg,2次/d,避免饮用碳酸饮料,未复发。

例4,男,74岁,农民,近2个月来进餐时感觉阵发性心悸、心慌,每次持续数秒不等,至食道内无食物通过时即可停止,当再次吞咽时再发,无消化不良症状。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窦性心律,仅在吞咽时发生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暂心房扑动呈间歇性发作,停止吞咽运动后,可直接转为窦性心律,或先转为房颤,再转为窦性心律。食道钡餐时未见异常。纤维胃镜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吞咽性心律失常。服用普罗帕酮150mg,3次/d,症状得以控制。

例5,女,62岁,教师,近5天来发现快速吞咽冷藏液体饮料时出现发作性心悸、胸闷。动态心电监测证实饮用大量冷藏饮料时立即出现频发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持续2~3min后缓解,可直接转为窦性心律,临床诊断:吞咽性心律失常。向患者讲述引起此现象的机制和注意事项,嘱其避免冷饮。食道钡餐时未见异常。纤维胃镜检查未见异常。目前未服用任何药物,避免快速进食冷饮后无症状复发。

例6,女,66岁,工人,近3个月来感进餐时胸部不适、心悸、阵发性心慌,未介意,近1个月来症状明显。心电图示房性早搏、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频发房性早搏,进餐时出现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偶发性心房颤动。食道钡餐时未见异常。纤维胃镜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冠心病、吞咽性心律失常。服用倍他乐克25mg,2次/d,鲁南欣康10mg,2次/d,1周症状消失。

2讨论

2.1发病情况Meckenzie等于1906年首先报告1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吞咽时发生房室传导阻滞。以后Tomcinson等陆续报道约18例。至今国内外文献报告已超过100余例。一般认为此类心律失常以缓慢型(包括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及窦性静止等)较为多见。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告的病例中则以快速型心律失常为主,其中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为多见。简治芳综合国内外文献所报告的此类心律失常30余例,以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最为多见,其余依次为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早搏与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有时兼有两种类型或两种类型以上心律失常。

本文报告6例均属快速型心律失常,其中3例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暂心房扑动/阵发性心房颤动;3例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吞咽诱发心房颤动系极为罕见,笔者见到3例,可能与检测手段先进、无创、实时和人们对此症的高度重视有关。

2.2病因本症确切病因迄今未明。绝大多数病例无食管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本文报告6例体格检查及食管钡餐检查均无阳性发现,与文献报告一致。部分病例可发现食管有器质性疾患或功能性紊乱。呈缓慢型心律失常者,食管有解剖或功能异常的较多,如食管弥漫性痉挛或不协调蠕动、食管内憩室、狭窄及癌瘤等;而呈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则罕见有食管疾患。近年来文献报道老年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易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文献报道中能查出器质性心脏病者为数不多,1984年李泽生等报告1例风心病,1985年简治芳等报告1例隐性冠心病,另有文献报告急性心肌梗死1例。本组有1例冠心病。鉴于已报告的病例绝大多数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故吞咽时诱发心律失常亦非由器质型心脏病所引起。

2.3发病机理吞咽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吞咽时诱发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与来自食管的刺激经迷走神经反射增强所致。食物通过该处兴奋迷走神经反射性地抑制了窦房结的自律性及房室结传导性而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还有多数学者认为,吞咽食品时食管内温度的迅速上升或下降,可直接诱发心房的自律性增高[2],同时,由于吞咽的基本神经中枢和心血管中枢均位于延髓,食物经过食管时引起食管局部(尤其是位于左心房水平的食管)的收缩和膨胀,刺激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脏M受体结合,加速心肌复极过程,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心肌传导速度减慢,可诱发心房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产生心动过速,直至食管内无相关刺激为止。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即将气囊放在患者食管下段,气囊充气后食管扩张,心律失常发生;如果气囊扩张前应用足够剂量的阿托品1.2mg静注,便可防止食管扩张所产生的心律失常。至于食管无解剖及功能异常者,其吞咽时诱发心律失常的机理如何?Suarez等[3]报告他们采用食管气囊充气膨胀做激发实验,发现食管内相当广泛的部位均可引起心律失常,用机械方法刺激食管壁的任何部位亦出现相同现象。因此认为正常食管蠕动刺激使迷走神经反射增强可能是本病发病机理。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说法不一。Engle等认为是食管膨胀对邻近的左心房机械性刺激所致。部分学者认为与交感神经兴奋及其介质释放增多有关,但是目前较多的报告提出这种反射仍然是通过迷走神经所引起。动物试验表明迷走神经兴奋时,由于心房肌的不应期缩短和复极的不一致性,可能激发房性异位活动。Suarez等认为心房肌不应期缩短与传导延迟同时存在可导致心房内微型折返引起。

2.4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食物数秒钟后出现心悸,可伴有头晕、乏力及视物不清,一般无晕厥,吞咽干硬食物时症状加重,多数病例吞咽动作停止时心律失常发作亦停止。按压颈动脉窦及瓦氏动作既不能诱发快速型心律失常,亦不能对心动过速产生影响。临床表现与心律失常类型密切相关。吞咽时呈缓慢型者多因心搏过缓或心室停搏致心排血量严重不足而发生暂时性脑缺血,轻者感眩晕或视力模糊,重者呈昏厥或昏迷。吞咽时呈快速型者则极少发生昏厥,均以心悸为主,有时伴轻度头晕。

2.5预后预后较佳。文献中仅1例伴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吞咽时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2年后死亡。1988年汪卫平报告2例中有1例死亡,提示老年人不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不宜吞较硬的食物。本文报告6例经治疗均痊愈。

2.6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缓慢型心律失常者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可收到一定疗效。部分患者疗效不满意且易出现对阿托品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其他拟交感神经药物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及麻黄素等也可防止或减轻反射性心律失常,或当极度窦性心动过缓或/及传导阻滞时,促使逸搏节律提早出现。部分患者因内科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可行食管下段环行肌切除术和两侧迷走神经切断术,已达到症状消失或部分缓解。

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奎尼丁、心得安有效。其中奎尼丁可使90%病例症状缓解,心得安亦有一定疗效,二者和用效果最佳。亦有用利血平治愈的报道[4]。对于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的应用意见不统一,有人认为应避免使用洋地黄,因可能促进反射的发生。但亦有用洋地黄、地高辛、西地兰治疗使症状缓解的报告。对于心律失常导致昏厥反复发作者,如内科治疗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TomlinsonIW,FoxKM.Carcinomaoftheoesophaguswith“swallowsyncope”.BMJ,1975,2(2):315-316.

2GreenpsonAJ,VolosinKT.Swallowing-inducedartrailtachy-cardia:Electrophysiologicandpharmacologicobservations.PACA,1988,11(6):1566-1570.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对心肌病变,对有更严重的心脏病理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当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生理生化代谢紊乱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的影响,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医生自己的用药经验,不同病例以不同的方案处理,即贯彻用药的个体化原则。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是降低自律性、减少后除极与触发、纠正传导障碍及消除折返激动的发生。依据药物电生理效应归纳为4大类。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膜稳定剂主要作用机制是该类药物抑制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快通道钠内向电流,降低动作电位,减慢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以及延缓应激性的复极过程。

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此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动作电位上升速率,并能抑制传导系统中儿茶酚胺诱发起搏电流。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该类药物主要电生理作用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及不应期,延长复极时间。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该类药物属于钙通道阻断剂,主要电生理作用为抑制动作电位2、3位相,抑制心脏依赖于慢电流除极的部分传导系统。

一、I类药物

1.利多卡因仅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负荷量为1.0mg/kg,3~5分钟内静注,而后以1~2mg/min维持静滴。

2.美西律起始剂量100~150mg、1次/8h,2~3天后可增减50mg。

3.普罗帕酮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口服初始剂量150mg,1次/8h,如需要,3~4天后加量至200mg、1次/8h,最大200mg,1次/6h。静注可用1~2mg/kg,以10mg/min静注,最大剂量不超过210mg。而后以1~2mg/min维持静滴。

二、Ⅱ类药物

美托洛尔,5mg静推(5分钟内),可间隔5分钟连续给3次,共15mg,然后口服12.5~100mg,2次/d。也可应用其他药物。

三、Ⅲ类药物

1.胺碘酮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促心律失常反应少。静注负荷量150mg(3~5mg/kg),10分钟注人,10~15分钟后可重复,随后1~1.5mg/min静滴6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0.5mg/min。24小时总量一般不超过1.2g,最大可达2.2g。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往往与注射过快有关)和心动过缓。尤其对于心功能明显障碍或心脏明显扩大者,更要注意注射速度,监测血压变化。超级秘书网

2.索他洛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口服:40~160mg,2次/d,80mg/片。静脉1.5~2.0mg/kg加入葡萄糖液20ml,10分钟内缓慢静注。

3.依布利特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室性心动过速。1mg静脉点滴,10分钟滴完。

四、Ⅳ类药物

维拉帕米用于控制房颤和房扑的心室率,减慢窦速。口服80~120mg、1次/8h,最大剂量480mg/d。静脉注射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和某些特殊类型的室速。剂量5~10mg/5~10min静注,如无反应,15分钟后可重复5分钟内5mg。

五、其他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5篇

1.1心脏的b受体是参与心脏功能活动最重要的受体

其亚型b1和b2受体共存于心肌组织中,其中b1受体占75%,遍布整个心脏,b2受体占25%,主要存在于心室和心房,心房中在窦房结的密度比右心房高出2.5倍,[1]这决定了b2受体更多地参与心率和心律的调节.

1.2β受体的信号传导通路。

蛋白激酶A(PKA)通路:当β受体与GS蛋白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使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导致细胞内CAMP水平增高,CAMP激活PKA,PKA,磷酸化多种蛋白质,包括L型Ga2+通道促进Ga2+内流,使细胞内Ga2+浓度升高,导致肌肉收缩力增强,磷酸化的受磷蛋白则增加肌浆网Ga2+的摄取,增强肌肉的舒张功能。

2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2.1广泛的心肌细胞离子通道作用

儿茶酚胺与心肌细胞的β受体结合,通过一系列酶促作用,产生连锁瀑布效应:钙、钠向细胞内流,钾向细胞外流增加;增强心肌细胞自律性、缩短不应期、降低室颤阈;[2]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室颤、猝死。而β受体阻滞剂竞争性与受体结合,可以逆转交感神经的激活,减少钙、钠内流,减少钾的外流。

2.2中枢抗心律失常作用

亲脂性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能有效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阻断中枢β受体,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心脏迷走神经的兴奋性。[3]

2.3抗室颤、降低猝死的作用

目前唯一证实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药物,快速性心律失常与猝死关系密切。β受体阻滞剂可升高室颤阈值,降低心率、稳定电活动。

2.4抑制交感过度兴奋时的特殊作用

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致使交感过度兴奋时,可使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减弱或逆转。而β受体阻滞剂可以缓解或初步逆转强势的交感风暴,控制频繁发作的室颤。[4]

3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适应证

3.1窦性心动过速

窦速有症状,尤其伴焦虑的患者,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β受体功能亢进状态,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5]但应注意嗜铬细胞瘤患者β受体阻滞剂需要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否则可能由于α受体过度激活造成高血压急症。

3.2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针对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房性早搏,控制心室率,终止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并防止其复发(多见于手术后等交感兴奋时),预防由情绪或运动触发的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复发,用于局灶界性心动过速和非阵发界性心动过速的治疗。[6]对于PSVT静脉使用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反应良好。

3.3房扑和心房颤动

对于房扑β受体阻滞剂不能转复,但能减慢心室率。对于心房颤动β受体阻滞剂能(1)预防心房颤动发作。可用于AMI后二级预防,尤其伴有高血压及非心脏外科术后。(2)控制心室率。其控制心室率优于地高辛,两者合用作用更佳。[7](3)转复窦律及转复后维持窦律。能抑制发作、减少发作时间、减轻症状;有利于转复,但效果不如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转复后亚急性复发。

3.4室性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对与交感相关、应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心衰、猝死伴发的各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理想。预防有效:对各种情况下(急慢性缺血、心衰、心肌病)的室颤预防有效。病例:齐某,男,65岁,陈旧下壁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造影示“三支病变”,术中反复室颤,电除颤71次,先后应用利多卡因、溴苄胺、普鲁卡因酰胺、心律平,均未控制室颤的发生,每次室颤发生前均出现窦速(120bpm),继而发生室速,并蜕变为室颤。后予以艾司洛尔5g,心率降为70-80bpm,室速未再发生,2周后外科CABG。

3.4心衰及心肌梗死患者伴发的心律失常

心衰及心肌梗死患者伴发的心律失常发生特点:1、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包括房早、房速、房颤.2、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高,包括室早、室速、室颤。3、猝死比例高。房颤—室颤—猝死生物链发生率18%,其猝死链发生原因:1、房颤快速心室率激活交感系统2、房颤快速心室率恶化心功能3、房颤时长短周期现象触发室颤。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衰、心梗猝死,其机制:可以使室颤阈值升高60%~80%;作用于心率:减少猝死室颤;心电活动稳定,切断交感神经,使交感神经减弱。[8]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衰、心梗猝死是其他药物不能替代的。病例:黄某,男,55岁,突发胸部闷痛1小时,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就诊后5分钟出现窦速(120bpm),继而发生室颤,电除颤两次,即刻予以美托洛尔5mg,未控制,再次室颤,电复律后,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5mg,心率降为60bpm,病情稳定后,送入导管室,冠脉造影“左主干完全闭塞”,急诊搭桥。

4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及在治疗心律失常时应注意的问题

4.1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多梦、幻觉、失眠、疲乏、眩晕以及抑郁等症状;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腹泻、恶心、胃痛、消化不良、便秘等;少数患者出现四肢冰冷、发绀、脉搏消失,以普萘洛尔发生率最高;使支气管收缩,增加呼吸道阻力,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延缓胰岛素引起低血糖反应后的血糖恢复速度,即产生低血糖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对心肌病变,对有更严重的心脏病理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当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生理生化代谢紊乱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的影响,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医生自己的用药经验,不同病例以不同的方案处理,即贯彻用药的个体化原则。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是降低自律性、减少后除极与触发、纠正传导障碍及消除折返激动的发生。依据药物电生理效应归纳为4大类。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膜稳定剂主要作用机制是该类药物抑制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快通道钠内向电流,降低动作电位,减慢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以及延缓应激性的复极过程。

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此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动作电位上升速率,并能抑制传导系统中儿茶酚胺诱发起搏电流。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该类药物主要电生理作用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及不应期,延长复极时间。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该类药物属于钙通道阻断剂,主要电生理作用为抑制动作电位2、3位相,抑制心脏依赖于慢电流除极的部分传导系统。

一、I类药物

1.利多卡因仅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负荷量为1.0mg/kg,3~5分钟内静注,而后以1~2mg/min维持静滴。

2.美西律起始剂量100~150mg、1次/8h,2~3天后可增减50mg。

3.普罗帕酮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口服初始剂量150mg,1次/8h,如需要,3~4天后加量至200mg、1次/8h,最大200mg,1次/6h。静注可用1~2mg/kg,以10mg/min静注,最大剂量不超过210mg。而后以1~2mg/min维持静滴。

二、Ⅱ类药物

美托洛尔,5mg静推(5分钟内),可间隔5分钟连续给3次,共15mg,然后口服12.5~100mg,2次/d。也可应用其他药物。

三、Ⅲ类药物

1.胺碘酮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促心律失常反应少。静注负荷量150mg(3~5mg/kg),10分钟注人,10~15分钟后可重复,随后1~1.5mg/min静滴6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0.5mg/min。24小时总量一般不超过1.2g,最大可达2.2g。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往往与注射过快有关)和心动过缓。尤其对于心功能明显障碍或心脏明显扩大者,更要注意注射速度,监测血压变化。

2.索他洛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口服:40~160mg,2次/d,80mg/片。静脉1.5~2.0mg/kg加入葡萄糖液20ml,10分钟内缓慢静注。

3.依布利特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室性心动过速。1mg静脉点滴,10分钟滴完。

四、Ⅳ类药物

维拉帕米用于控制房颤和房扑的心室率,减慢窦速。口服80~120mg、1次/8h,最大剂量480mg/d。静脉注射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和某些特殊类型的室速。剂量5~10mg/5~10min静注,如无反应,15分钟后可重复5分钟内5mg。

五、其他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7篇

目的:讨论胺碘酮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思路和治疗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0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讨论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将以上300例患者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人,包括男性患者80人,女性患者70人,年龄范围在40~80岁,平均年龄为(50±2.3)岁,以上患者排除其他重大疾病干扰;对照组150人,包括男性患者78人,女性患者72人,年龄范围在42~80岁,平均年龄为(50±3)岁,以上患者排除其他重大疾病干扰,两组患者在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病史因素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胺碘酮;心衰;心律失常;治疗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81-02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高发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功能的减退和紊乱造成的,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的发生[1]。心律失常是在心脏活动初期传导障碍引起心脏的节律失常,因此选用抗心脏节律失常的胺碘酮可以改善心脏初期的传导不良,有效的规范心脏的节律,疗效显著[2]。心律失常的患者死亡率高,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提早发现提早治疗,采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意义重大[3]。我院为给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的保障特采用分组治疗的方式讨论出最佳的治疗措施,提高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选取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300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我院的30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治疗,分别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0人,其中包括男性患者80人,女性患者70人,年龄范围在40~80岁,平均年龄为(50±2.3)岁,以上患者排除其他重大疾病干扰;对照组为150人,其中包括男性患者78人,女性患者72人,年龄范围在42~80岁,平均年龄为(50±3)岁,以上患者排除其他重大疾病干扰,以上300例患者的病程都在1~10年左右,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和判定均为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并且病史单纯,两组患者在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病史因素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积极配合医疗工作者进行常规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等的抗心衰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临床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注射液,首次注射在20ml盐水中加入150mg胺碘酮,静脉注射持续10min,然后进行静脉滴注1.0-1.5mg/min,当患者病情出现缓解后,静脉滴注调整为0.5mg/min,每天用量上限为800mg。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四周,要注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情况,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和机体功能恢复情况,对患者的心率进行定期的观察和记录。

1.3 疗效判断标准:

两组患者疗效的判断标准分为三种,显效、有效和无效。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率和血压值的测量,在治疗过程中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显效:室性早搏次数明显减少,室性心动过速明显降低,心脏功能恢复到Ⅰ级或Ⅱ级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室性早搏次数减少,室性心动过速降低,心脏功能基本可恢复到Ⅱ级或以下,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室性早搏次数没有减少,室性心动过速没有降低,心脏功能也没有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没有改变。

1.4 统计学指标: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诊断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构成比(n(%))表示,不同组别之间的对比进行t检验,当P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比对照组有效率高,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明显下降,身体各方面的机能恢复水平也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稳定,对照组少数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但是得到我院医护人员的及时疏导,现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对比情况

3 讨论

据相关报道称心律失常的死亡率很高,因此心律失常的治疗规范应受到重视,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是比较危险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妥当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使用恰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具有研究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未使用胺碘酮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在采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疾病时,患者没有出现恶性不良反应,因此此种治疗方法具有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8篇

对比观察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作用。结论:卡托普利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较好地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关键词

卡托普利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静脉溶栓疗法、冠脉血管成形术、动脉搭桥术等新技术治疗,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心肌坏死范围缩小,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已由原来的30%下降至10%左右,这得益于对心肌梗死认识和综合治疗的全面提高。其中,以卡托普利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逆转心室肥厚、缩小梗死面积、减少梗死后心力衰竭,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对急性心肌梗死长期应用该类药物后心律失常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卡托普利治疗6个月后心律失常的分析,探讨ACEI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资料与方法

2003年7月~2005年10月心内科住院患者72例,临床表现、心肌酶学、心电图、肌钙蛋白检查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54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11岁。既往均无心律失常发生,并排除70岁以上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高血钾、妊娠、肾动脉狭窄患者。

方 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心肌梗死部位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给予心电监护、吸氧、解除疼痛、控制休克及消除心律失常,30分钟内静滴尿激酶100万~150万U。治疗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口服,从小剂量(6.25 mg)开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对照组短期服用,服药总时间少于6周(由于药物不良反应或病人依从性差而停药)。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每月复查1次12导联心电图,6个月后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观察指标:根据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综合评定心律失常类型。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氏分级:非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指Lown氏Ⅰ~Ⅱ级,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指Lown氏Ⅲ~Ⅳ级。房性心律失常按Kleiger分级:非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指K1~K2,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指K3~K6。如有频发心律失常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心律失常发生率:对照组63.3%(19/30), 治疗组35.7%(15/42)。见表1。缺血相关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心绞痛恶化再入院、脑卒中。对照组为40%(12/30),心源性死亡3例,心力衰竭2例,心绞痛恶化再入院4例,脑卒中3例;治疗组为23.8%(10/42),心源性死亡2例,心力衰竭3例,心绞痛恶化再入院5例。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糖尿病;心律失常;稳心颗粒;临床疗效

1 绪论

心律失常在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多见,且临床表现多样化,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目前临床寻找疗效好、副作用少能够长期使用但不增加患者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中医中药在改善某些慢性病的症状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稳心颗粒是中成药,作用独特。本文重在观察稳心颗粒治疗60例糖尿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中成药对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作用,报道如下: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心律失常患者共60例,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随机分成治疗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本疾病、心律失常类型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比较意义。

2.2 研究方法 治疗上除了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还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进行高血压和心绞痛的预防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止使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治疗组给予口服稳心颗粒无糖型(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g/次, tid,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上海医药信谊药业)150mg/次 tid,四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监测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以观察患者的心率情况。观察患者用药前及治疗四周后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血脂、尿常规、临床主诉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情况。

2.3 疗效标准[2] 显效:心脏2分钟听诊或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出现的频率比用药前减少大于90%或是消失,或是房颤转复为窦律,传导阻滞正常。有效:心脏2分钟听诊或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发生频率比用药前减少在50%至90%之间,或是房颤转为阵发性,传导阻滞减轻。无效:心脏2分钟听诊或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发生频率比用药前减少小于50%或比之前加重。

3 结果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分别使用稳心颗粒、心律平治疗一个月后,6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一定改善,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疗效就诶过统计:

3.3、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一个月治疗后,复查动态心电图结果统计结果:

4 讨论

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室性早搏可演变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因此寻找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首先要去除原发病及诱发因素,经控制原发病及祛除诱发因素后,则需要干预治疗心律失常情况。本研究中使用的稳心颗粒是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等组成,该药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文献报道,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效果相当于心律平,且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3]。本次研究观察结果发现,稳心颗粒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评估及动态心电图复查结果表明效果优于心律平。其在临床使用时未见明显副作用,基础化验结果复查均未见异常,有待临床继续深入研究,推广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董效珍,刘庆多.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8):53-54.

[2]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26:405-413.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老年患者;严重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17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到来, 老年患者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 已经成为了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ICU内的老年患者通常还合并有心肺功能的衰竭,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 3]。本文将对ICU内的120例严重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ICU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76例, 女44例, 年龄62~89岁, 平均年龄(77.13±5.95)岁。排除标准:轻度心律失常者,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在ICU内死亡且死亡前因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而导致心律失常者。

1. 2 研究方法 120例患者自进入ICU开始, 全天候使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心电监护, 同时每天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及生化检查, 由专人每天详细记录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类型及当天的血常规检查、氧分压、pH值、电解质等。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发生心律失常的基本情况 120例患者在进入ICU后共新发生心律失常34例, 占28.33%;各种心律失常41例, 占34.17%。见表1。

2. 2 发生心律失常的诱因 34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中, 器质性心脏病者17例, 占50.0%;86例非心律失常患者中, 器质性心脏病者42例, 占48.84%,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发作时, 合并有严重感染者27例, 占79.41%;有明显缺氧者13例, 占38.24%;有电解质紊乱者9例, 占26.47%;胸水、酸中毒、手术刺激等其他因素4例, 占11.76%。感染、缺氧和电解质紊乱3种因素为常见诱因, 与其他因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 而ICU内的老年患者多数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器官衰竭, 此时如果再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将对机体造成重大损伤, 甚至引起生命危险[4-7]。

本研究通过分析ICU老年患者常见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其诱发因素, 发现ICU内老年患者严重心律失常主要以心房纤颤为主, 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与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无关, 其主要诱发因素为感染、缺氧和电解质紊乱[8]。感染是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差;缺氧是由于老年人肺功能下降, 排痰能力减弱, 易造成气道堵塞;电解质紊乱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内环境代偿功能减退[9, 10]。

综上所述, 为预防ICU内老年患者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控制感染、通畅气道和维持电解质平衡是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贺文, 冯艳平, 周东民,等. ICU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27(27):6660-6661.

[2] 陆玉满. ICU胺碘酮治疗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3(3):20-21.

[3] 张朝晖, 张蓉, 曾超,等. ICU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补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12(12):97.

[4] 姜晓艳, 史克华. 心外科ICU中常见心律失常及其治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1, 3(3):166-168.

[5] 戴琴, 冯正直, 谢刚敏.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2002, 7 (7):488-490.

[6] 陈竹青. 老年人近期感染与心律失常100例临床分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8):1074-1076.

[7] 刘波. 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5, 3(4):73-74.

[8] 梁发杰, 孟庆云. 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188例临床分析. 吉林医学, 2011, 32(15):3050-3051.

[9] 魏晓霞. 急诊老年人心律失常147例临床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5):13-14.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心电监护; 心律失常; 培训

ICU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特殊性要求ICU专科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重症监护专业理论知识及熟练的监护技术。心律失常为ICU危重症患者的常见表现,也是重症监护的主要项目之一[1]。ICU护士监护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危,及时识别和发现危险心律失常,可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院在2011年承担广西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班中,对学员进行了心律失常识别能力的系统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广西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班2期共121名学员,来自广西各级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05名(86.78%),二级医院16名(13.22%);综合ICU 74名(61.16%),专科ICU 47名(38.84%);年龄21~42岁,平均(28.60±4.06)岁;从事护理工作年限2~24年,平均(7.67±4.72)年;在ICU工作年限5年19名(17.70%);职称:护士37名(30.58%),护师67名(55.38%),主管护师16名(13.22%),副主任护师1名(0.82%);最后学历:本科以上54(44.63%)名,大专63(52.07%)名,中专4(3.31%)名。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及内容 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班采取全脱产培训方式,培训时间为3个月,第1个月为集中重症监护理论知识学习,第2~3个月到实习基地进行临床实践。在第1个月重症监护理论知识培训中,对心电监护中心律失常识别能力进行系统培训,内容包括心电图基础知识、正常心电图和异常心电图的分析、心电监护中心律失常的识别等,共安排18学时,其中理论课8学时、实践课10学时。实践内容采取分小组教学,应用心电图教学软件及心律失常心电监护模拟教学软件分组上机练习,同时自行编制心律失常心电图图谱让每位学员课后进行分析练习,上交课后作业。

1.2.2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ICU护士心电监护心律失常识别能力调查问卷。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1)学员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工作年限、ICU工作年限、医院等级、工作科室、学历、职称;(2)接受ICU专科知识培训情况;(3)学习心律失常识别最大的困难;(4)系统培训对自身识别心律失常能力提高情况;(5)对培训教学的满意率等。

ICU护士心电监护心律失常识别能力调查问卷在结合文献资料、临床实践需要基础上,从心律失常心电监护模拟教学软件中选取图型10幅,每幅图判断正确计1分,判断错误不计分,总共10分,得分越高,表示对心律失常识别能力越高。

3 讨论

3.1 ICU护士进行心电监护心律失常识别系统培训的必要性 ICU是对危重患者实施全程监护和救治的场所,心电监护是ICU护士观察病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及时发现、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对致命性心律失常进行有效的处理,减低心律失常猝死率。未经培训的临床护士几乎都不能识别心电监护波形[2]。成守珍等[3]对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调查数据显示,ICU专科护士曾接受过培训的占69.1%,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培训仅占37.6%,培训方式以科室为主,24.7%护士参加的是零散的培训,而且有2.4%的护士以自学为主。在本研究中,占85.1%的ICU护士未接受过ICU专科知识培训,培训前对心律失常识别正确得分仅为(3.21±1.99)分,说明ICU护士在心律失常的识别能力上存在不足,这势必影响工作中对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判断。乔安花等[4]的调查则对获ICU资格认证护士的胜任力较满意,但在临床科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急危重症监护知识方面有待加强。徐洁慧[5]提出ICU护士对抢救知识和技能、危重患者监护知识和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3个方面的培训需求较为迫切,可作为培训内容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对ICU护士进行专业培训时,加强对心律失常识别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3.2 系统培训后ICU护士对心律失常识别能力明显提高 ICU护士都具有心电监护的临床经验,对心律失常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心内科的护士以及中级职称的护士能正确识别心律失常的比例低于60%[6]。本研究表1显示,培训前ICU专科护士对心律失常的类型识别存在不足,对常见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正确识别率较高,分别为84.3%、58.7%,其他的心律失常类型识别正确率均不到60%;其中窦性停搏、室性逸搏心律、交界性逸搏心律识别正确率不到10%,主要是这些心律失常相对少见,ICU护士缺乏相关心电图知识而影响对心律失常的识别。系统培训后,学员对心律失常识别正确得分由培训前的(3.21±1.99)分提高到培训后的(9.19±1.31)分,且10个条目回答的正确率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 培训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要使ICU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心电监护中心律失常的正确识别,教学方法与手段非常重要。心律失常需要记忆内容较多,抽象,涉及的相关知识多,给教学带来很多困难。本研究调查显示占37.2%的ICU护士认为学习心律失常识别最大的困难是基础差、难度大,62.8%认为是缺乏学习技巧和经验。因此,培训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讲课技巧。培训重点应放在提高心电监护中心律失常识别的临床应用。在本院举办的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班中,授课教师采用多媒体心电图教学软件及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模拟教学软件对学员进行培训,先由教师讲解心电监护各种心律失常判断要点及技巧,再由学员在计算机上反复自行练习,并在练习中进行自我考核和随机考核,结合课后的心律失常图谱分析练习,使ICU护士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对心电监护心律失常的识别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教学手段得到了学员的认可,学员对教师的授课满意率为97.5%。

总之,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内容应重视危重患者监护技术的系统培训,以提高ICU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满足ICU临床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伟英,沈秀群.实用重症监护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868-870.

[2]高菊梅,纪炜,韩智,等.心电监护波形识别技术临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71-72.

[3]成守珍,彭刚艺,刘华平,等.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培训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9):3041-3044.

[4]乔安花,席淑华.ICU护士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94-1196.

[5]徐洁慧.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培训需求量调查研究[J].上海护理,2011,11(6):9-11.

[6]李桂芬.基层护士对心律失常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3):214.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12篇

1 历代中医文献论述

祖国医学并无心律失常病名, 根据其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胸闷、头晕、失眠等症状,归属于中医“ 心悸”“ 惊悸” “怔忡”等范畴。《内经》中虽未正式提出“ 惊悸”病名,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心澹澹大动的描述和现代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相吻合。至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中正式提出“心悸”之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汤成为后世治疗心悸的经典名方。《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曰:“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对惊和悸进行了明确的区别。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风惊悸候中曰:“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称;或恐惧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其状,目精不转,而不能呼。”阐述了惊悸的病因由风邪引起。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中首次提出怔忡的病名,“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提出怔忡是由心血不足引起。《济生方》对惊悸也有描述,如“夫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认为心虚胆怯是导致惊悸的主要因素。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怔忡惊恐》曰“怔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是也”,“凡治怔忡惊恐者,虽有心脾肝肾之分,然阳统乎阴,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有不由乎下,心气虚者未有不因乎精”等,立专篇描述本病并提出了治法。

2 病因病机

程文宜[1]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为“阳虚血瘀、阴阳两虚,并有心血不足、心阳不振”,张雅丽等[2]认为“元阳衰惫,心阳不振,气虚血瘀,鼓动无力”为缓慢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病机。李春[3]则认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缓慢心律失常的病因,在既往的“心脾肾阳气亏虚,寒湿、痰饮之邪阻滞心脉,心失所养”基础上,出现了痰浊、瘀血等兼证,并认为“痰浊瘀血阻滞心脉,络脉不通,气血不荣,心失所养”。周婷[4]认为气血亏虚是心律失常发病的根本原因。痰浊、瘀血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是顽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产物。因虚致瘀生痰是心悸发病的根本,痰瘀互结是心律失常发病的重要原因。陈美华认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是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的病机关键[5]。张曦光[6]认为“心悸之病为气机失畅,心又为水饮之邪所扰而致”。张静生认为,本病属于虚实夹杂之证,虚以脏腑阴阳虚损为主,实证包括气滞、痰浊、血瘀、火邪上扰心神等[7]。李淼[8]认为该病病机根本为心脏气血不足,痰、湿、瘀三邪互结为害。张文高认为心律失常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多以气虚为主,或兼有血虚与阴虚、阳衰,而致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标实证则多以血瘀为主,或兼有气滞、火邪、痰浊、水湿为患,诸邪阻于心脉,则心失所养,邪阻脉道,则血行不利,邪扰心脏,则心搏不齐[9]。孙兰军认为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的范畴。发病原因多见于风热或湿热毒邪外侵、饮食劳倦、情志内伤、年老久病等,均可使心气阴血耗伤,无力帅血运行,致血脉瘀阻、心失所养而致心中悸动[10]。

3 辨证分型治疗

陈鼎祺将心律失常分为6型辨治:心肾不交、神志不宁型,治以交通心肾、安神定志法,方选镇心丹合安神定志丸加减[11]。气阴两虚、心血不足型,治以益气滋阴、养血复脉法,方选炙甘草汤合八珍汤加减。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治以滋阴潜阳、养血安神法,方选朱砂安神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脾虚湿重、痰阻心络型,治以健脾化痰、宁心通络法,方选十味温胆汤加减。气滞血瘀、心脉受阻型,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阳气虚衰、血不荣脑型,治以益气回阳、复脉熄风法,方选参附汤、生脉散合钩藤饮加减。缓慢性心律失常则以益心气、温肾阳、化瘀滞、通血脉、定心志为法,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生脉散及当归补血汤为主化裁。翁维良强调于气阴不足者治以益气滋阴。气阴两虚,胸阳不足兼血瘀、寒凝、气滞及痰浊者,治以阴阳双补,豁痰活血复脉。心肾阳虚者投以益气温阳、养血复脉之剂[12]。许岩[13]针对其病因病机将心律失常分为七个症型:心阳(气)不足,治以温通心阳。心之气阴亏虚,治以益气养阴。阴液不足,虚火亢盛,治以滋阴降火。瘀血阻滞,治以活血理气。痰浊阻滞,治以化痰宣痹。心火亢盛,治以清热泻火。善惊多恐者治以安神定悸。尤可[14]根据中医辨证将心律失常分为10型,并提出了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腑泻热、舒肝理气、清热解毒、健脾养血、涤痰通络、益气养阴、温阳复脉及育阴潜阳十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张静生[7]将心律失常分为5型:气阴两虚治以酸甘养阴,益气安神,方用生脉饮和炙甘草汤加减。心肾阳虚治以益气温阳,方用参附汤加减。痰火扰心治以清热化痰,养心安神,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心血瘀阻治以益气活血,养心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加减。

4 专方专药

王蕊等[15]以宁心汤(人参10 g,麦门冬10 g,五味子6 g,酸枣仁15 g,桑寄生10 g,丹参20 g,川芎10 g,地龙10 g,甘松6 g,黄连6 g,生龙骨20 g)治疗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45例,并设对照组(40例)予心律平片,每次100 mg,每日3 次,治疗8周。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6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严彦彪等[16]应用自拟养血宁汤(党参、何首乌各20 g,当归、丹参、天麻、蝉蜕各10 g,炒枣仁、苦参、炙甘草各15 g,生地30 g,甘松6 g,葛根25 g。水煎服,每日1 剂,分3 次口服)治疗心脾两虚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85例,治疗以4 周为1 个疗程,疗程最长为8 个疗程,最短为2 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1. 9%。陈勇[17]以加味一贯煎(沙参20 g,麦冬15 g,当归15 g,生地20 g,枸杞子15 g,川楝子10 g,龟板30 g,甘松15 g,枣仁15 g,柏子仁15 g)治疗妇女围绝经期心律失常42例,并设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普罗帕酮及谷维素治疗,4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对照组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 %、83.33 %(P>0.05);治疗组症状疗效为85.71%,明显优于对照组(P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老年;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082-02

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指经2~3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恶化,除外电解质及药物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常见,尤其是在老年人更是多见,且易复发㈣。那么临床上除积极的病因治疗,去除诱因等处置外,正确地选择心律失常的药物也非常重要。本文意在探讨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老年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上的疗效,共观察48例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老年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在70~89岁,平均(73.5±3.0)岁。病程1~3年,其中冠心病38例,高血压病10例。治疗前均曾多次反复服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慢心律、心律平、胺碘酮、莫雷西嗪、B受体阻滞剂、心律宁等,但疗效均不佳。

1.2临床检查

48例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40例心脏大小正常,8例左心肥厚,7例左心室扩大。接受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前均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1周,并行普通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心律失常情况。服药后1、3、6个月复查24h动态心电图。

1.3治疗方法

所选的48例患者均停用其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步长稳心颗粒(步长稳心颗粒是由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26)1包(9g),1 d 3次,口服,并观察1、3、6个月动态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基础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1979年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断效果,显效:24 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期前收缩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水平;恶化:治疗后期前收缩比治疗前增多。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l0,0版本,计数资料用x。检验。

2 结果

2.1室性早搏发作次数比较

服药前与服药后1、3、6个月室性早搏发作次数的比较,取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得到的早搏次数为观察指标,服药1个月后早搏次数就明显减少,3个月后减少的更明显,至6个月早搏几乎消失。见表1。

2.2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

见表2。1个月时总有效率为82%,3个月为92%,6个月为98%;3个月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推移,总的有效率在增加。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中医证候;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541.7 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心悸包括惊悸、怔忡,是人群中广泛分布的心系疾病,也是多种疾病中的常见症状。通过心悸发作时心律失常检出率发现,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悸显著高于房性心律失常[1]。因此,该病祖国医学多根据“心悸”进行辨证论治。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亚型,有研究表明[2],心脏病猝死的幸存者中,Holter提示100%有室性早搏,70%~80%有频发的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其有自身独特的发病基础、病理机制和辨治规律。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而证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近年来,该病证候研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现将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

证候是患者机体的异象,证是对证候本质的病理抽象与概括的产物,目前心悸(室性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尚未统一,如董波等[3]认为阴阳失调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基本病因,病机根本在于阴虚火旺。张伯臾[4]在其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中将相关心律失常分为心阳不振型、心血不足型、心虚胆怯型、水饮凌心型、阴虚火旺型、瘀血阻络型。

心悸(室性心律失常)基本上是各医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辨证分型或单一证型论治,缺乏一套比较规范的症状和证候诊断标准,为解决这种现状,医家多以“病证结合”为切入点,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证素辨证是基于中医原创思维和传统辨证方法提出的新辨证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其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证候分析,可使病位、病性、病势更明了以深化对室性心律失常证候辨证的标准化研究。如姜瑞雪等[5,6]将1994年—2005年本科教材、中医专著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心悸的56 篇文献进行分析,将59种复合证型进行拆分,提取相关病位、病性证素,并根据其出现频次高低,将临床证型主要归纳为心气虚、心阴虚、心阳虚、心气滞血瘀、痰阻心脉、心火炽盛、心血虚、水气凌心等8种类型。后又将1 126例心悸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频次统计,然后依据中医证素的计量诊断方法进行证素辨证,运用频次统计法对证素辨证的结果进行统计。研究发现,导致心悸的病变,以虚为主,虚实交错为患。此外,由于单有证素分析,不能反映证的全部,在单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辨证信息,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又引入“多因素分析辨证”,如吴峻豪[7]将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脉压)、血脂、心肌酶谱水平、凝血水平、血尿酸水平等微观指标以及心悸、胸闷、胸痛、乏力、头晕、气促、气短、惊慌感、失眠、苔腻、脉弦、脉滑、脉促、脉涩、脉缓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同时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心脾不足、湿停阻脉、心气衰微、血脉瘀阻、瘀而化热型心律失常各自独立影响的辨证因素,从而提出规范的辨证依据,以对各证型心律失常进行正确、科学的诊断和证明。

2 证候演变及分布规律

室性心律失常病因病机十分复杂,随着病情的动态发展致证候分布繁杂多变,立足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过程,从中医辨证角度,采用现代技术研究探讨室性心律失常证候分布,以求真正深入揭示其证候实质。李鸥等[8]在对冠心病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横断面调查时,搜集心律失常患者340例,经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分析以及筛选,其中心律失常患者阳虚、痰热比例较高。岑永庄等[9]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频度分析方法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中医分型情况时发现,室性早搏以心脉瘀阻和痰浊内阻型为多见,以气阴两虚和心脉瘀阻型最多,传导阻滞则以心阳虚为最多。尹克春等[10]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制定临床观察表,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特点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发现中医辨证分型从多至少排列如下:痰浊阻滞(32.5%)>血瘀气滞(27.4%)>心脾两虚(13.4%)>肝肾亏虚(11.6%)>水饮凌心(8.2%)>心阳不振(6.8%)。而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阴虚痰热证>痰热扰心证>心血瘀阻证[11],无疑是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3 辨证指标探究

3.1 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研究证候标准的规范化、客观化,首先应考虑建立证候的症状体征辨别体系。临床四诊信息的量化研究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医传统诊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而采用现代统计学方法计量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客观化、准确度。崔爽[12]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证候积分等方法,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发现心律失常常见的前20位症状体征是:心悸、气短、神疲、倦怠乏力、脉虚、头晕、胸闷、脉数、活动/劳累病重、舌淡、失眠、面白少华、苔白、口咽干燥、舌红、心烦、纳少、脉细、苔薄、自汗,并通过聚类分析,总结出7类症候群,为临床准确辨证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此外,借鉴历来经验,如专家调查法,可增加其中医证候研究的准确性、规范性,完善其证候客观化信息[13]。现代化辨证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引入“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用配对病例对照法收集症状资料,再用判别分析法对证候进行标准化定量诊断(定量辨证),力求进行半定量化、定量化、客观化和标准化诊断研究的各种探索[14]。

为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心病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发200930号) 此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经过严格的数理统计分析,立足于四诊资料及客观指标,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多途径相结合的方法,对室性心律失常的证候分布规律、证候的标准、证候的时相性、证候的本质开展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证候的标准化规范,建立具有相对意义的关于中医证候的宏观指标,是其室性心律失常诊疗接轨现代科技的必由之路。

3.2 常用微观指标

3.2.1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为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间的相互关系,临床上相当一部分学者以心电图作为客观指标,结合中医的辨证方法,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探索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如陈伯钧等[15]将190例中医辨证分型后的冠心病患者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出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发现各型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气阴两虚和心肾阴虚型以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另外,通过研究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变化规律,来探析其辨证价值。耿黎明等[16]在探讨胸痹心痛患者QT 离散度(QTd)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时,分析具有完整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的132例胸痹心痛患者资料时发现,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证患者的QTd、QT间期离散度(QTcd) 显著延长,易发生心律失常。刘静等[17]将267例室性心律失常病人进行中医证型分类,观察中医证型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发现HRV 时域指标的水平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型主要为气阴两虚,其次为痰瘀互结,阴阳两虚病情最为严重,气滞血瘀最轻。

3.2.2 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 目前认为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是促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慈书平等[18]对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相匹配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每组各30例,血液流变学正常者为对照组(A组),异常(增高)患者为研究组(B组),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结果B组异位心搏数、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PVS)、STT缺血性改变均较对照组增高(P

3.2.3 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检测冠脉病变最主要的指标是冠脉造影,林敏婷[20]通过对8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状况得出:心脾两虚型平均病变支数为2支,肝肾阴虚型平均病变支数为2.60支,水饮凌心型平均病变支数为1支;血疲气滞型平均病变血管为2.33支;痰浊阻滞平均病变血管为2.03支。虚证以三支血管病变为主,实证以双支血管病变为主。考虑与三支病变患者心功能明显下降,组织供血不足,临床表现出气短乏力、眩晕等本虚不足的症状有关。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将其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医辨证的实质,为其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有益探索。

3.2.4 其他 室性心律失常的部分中医证型与血压、血脂、凝血功能、心肌酶及血尿酸等单个指标间有一定的关系。李晓芳[21]从整体入手,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心律失常中医证候与所入选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年龄、脉压、血尿酸、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Fi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高血压病史这13项入选指标与中医证候的不同有总体相关。并与中医各证候进行多项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TT、FIB、CKMB、apoB对诊断心阳不振型有重要意义;APTT、Fib、脉压对诊断气阴两虚型有重要意义;LDLC、CKMB、apoB对诊断痰火扰心型有重要意义;LDLC、INR、Fib、CKMB、apoB、PT、APTT对诊断心血瘀阻型有重要意义。

4 问题与展望

目前有关心悸与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研究均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欠缺。最突出表现在于临床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和证候诊断“金标准”以及相关连系度研究欠缺。由于辨证诊断标准不明确,导致研究结论可信度和可重复性不高,相关研究的可比性差,难以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严重制约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和相互交流,阻碍了该病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建议在加强病证结合、宏观微观结合的基础上,开展大范围、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加强心悸与室性心律失常间的病证联系,通过心悸(室性心律失常)客观化指标的临床验证,并有效地组合各类有效指标,分别针对心悸(室性心律失常)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症状和证候诊断标准,以期使中医的症状和证候诊断标准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使其各种临床或实验研究结果具有有效性、科学性,从而提高中医学科研领域的效率,加强中医病证结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静,马莉,张雪.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对心悸的病因诊断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2):2728.

[2] 曹林生,冯义柏,曾秋堂.临床心内科讲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46352.

[3] 董波,宋婷婷.稳律汤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2):1213.

[4]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00105.

[5] 姜瑞雪,朱文锋,马作峰.心悸辨证分型及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84186.

[6] 姜瑞雪,马作峰,牛国英,等.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心悸证素特征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6):1258120.

[7] 吴峻豪.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8] 李鸥,徐浩,高铸烨,等.1072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4): 385386.

[9] 岑永庄,黎学松.冠心病常见心律失常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1998,30(8):34;51.

[10] 尹克春,林敏婷,刘淑娟,等.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4):536538.

[11] 缪灿铭,安辉,林凯旋,等.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0):4849.

[12] 崔爽.心悸中医辨证分型的聚类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8(16):201202.

[13] 张凡帆,庞鹤,高颖.基于德尔菲法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依据重要性评估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11441147.

[14] 由松.中医症状及证候的量化方法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2):1315.

[15] 陈伯钧,张文清,张敏州.冠心病中医分型与心律失常及心功能关系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9):18571858.

[16] 耿黎明,杨振伟.胸痹心痛患者QT离散度与中医证型的对比研究[J].光明中医,2009(6):10591060.

[17] 刘静,马莉,王师菡,等.室性心律失常中医证候与HRV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3):595597.

[18] 慈书平,张启高.血液流变学异常与心律失常关系[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2,11(5):346347.

[19] 刘德山,张继东,童建兵,等.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7):89.

心律失常论文范文第15篇

[中图分类号] R5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c)-087-01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与20年前相比抗心律失常药几乎没有新的发展。至今尚无一个既有效、又安全、顺从性好的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与促心律失常几乎并存。因此,针对心律失常,临床医生常陷入两难境地。我们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4~2006年门诊及住院心律失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1~66(50±4.5)岁,病程0.5~4.7年,其中房性早搏15例,交界性早搏6例,室行早搏19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67(51±4.2)岁,病程0.8~4.1年,其中房性早搏12例,交界性早搏7例,室行早搏21例。其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用药方法

治疗组停用目前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给予稳心颗粒,每次1包,每天3次,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胺碘酮0.2 g,每天3次,1周后改为0.2 g, 每天2次,再1周后改为0.2 g, 每天1次,并维持此剂量,观察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做12导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X线拍胸片,观察肺部X线改变。用药其间监测肝、肾、甲状腺功能。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团体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心律失常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房性、结性早搏, 室行早搏均显著减少(P0.05)(表1)。

2.2副作用

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肝、肾、甲状腺功能及胸片无明显改变,但有1例出现心动过缓,停药后消失,2例出现轻度头晕,3例出现轻度恶心,未停药。治疗过程未发现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对照组治疗其间,有1例出现剧烈咳嗽,有2例于用药15周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于用药第3周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此4例患者被迫停药。

3 讨论

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时可引起心律失常,引起心脏激动和传导异常的机制较为复杂,心肌缺氧是引起心肌异位节律点的兴奋性增高。局部再激动,形成折返心律或单向阻滞的主要机制[1]。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药中具有特殊地位,其原因主要是:①促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均匀延长复极时间,即使QT显著延长,几乎不发生TDP,可不监测QT间期。②抗心律失常作用强而广谱。③负性肌力作用最小,β-受体和钙通道阻滞作用较弱,可用于心衰。④对死亡率无影响。但因其有致肺纤维化、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肤色素沉着、肝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而限制了其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广泛使用。 稳心颗粒是根据中医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有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它具有益气养阴,定悸,活血化瘀的功能。动物实验提示稳心颗粒对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有明显治疗作用,同时还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流量及左心室作功,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增加氧利用率的作用。国内多家医院的临床研究显示了稳心颗粒在治疗各种病因导致的快速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及室性早搏、房颤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方面的确切疗效,且在使用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士雯.老年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65-81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