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

净化技术论文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字】净化空调;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空调系统施工在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近几年医院的净化工程基本处于主导地位,净化空调系统施工中的技术是净化工程最主要的部分,净化工程的技术要求随着医院建设的发展而不断提高[1]。尤其是医院手术室和ICU区域的净化对于空调系统施工技术上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因为好的施工技术是提高净化空气质量保障。因此,净化空调系统施工中的技术措施必须满足医院手术室和ICU区域的高要求。为了满足医院所提出的高要求,这就需要从设备、材料的选用,施工技术的提高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来达到目标。

一、对于产品设备的选用

(一)对于组合式空调机组中风机的选用

在医院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中,对于空调系统,组合式空调机组很重要,而决定机组的好坏有多种因素,如机组的效率、噪音、风量、密封性、维护方便性等[2]。从空调机组风机段设计的角度来看,现阶段,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无涡壳风机。有蜗壳离心风机的出口风速是有方向且不均匀的。如果在其静压复得尚未完全完成阶段就遇到风道转向,会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如果把无蜗壳离心风机放在这个风向转向处,就可以完全避免这个能量损失,同时,有有蜗壳离心风机产生的噪声也往往是低频噪声,低频噪声的消声是十分困难的。而采用无蜗壳离心风机,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在系统设计上,它就只需要考虑进风口的方向,应用比较方便。

(二)对于消声器产品的选用

净化区域对噪音有较高要求,最新规范《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2013对相关区域的噪音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消声措施来消除组合式空调机组中风机产生的噪音和管道产生的二次噪音,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系统送回风主管道上设置消声器,在新规之前,采用双层微穿孔板消声器能达到要求,在新规执行以后,为响应新规的要求,结合我司多年的实际应用,我司与合作的厂家多次论证及实验,确定在双层微穿孔板消声器的基础上,增加填充材料,能将消除的噪音值增加5dB(A),但需施工单位注意的是,该填充材料必须满足《GB_50591-20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三)对于排风系统中排风机的选用

为了保证一定的换气次数和压力梯度的要求,在净化区域就需设置排风系统,排风系统中排风机也是室内主要噪音源之一,因此要对排风机的要求就很高,在排风机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高性能低噪音的排风机,而不能为了节省成本,选用噪音大的产品。

二、净化空调系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施工中风管的问题

在医院手术部,进行净化空调体统施工中,而风管施工中,应该注意安装的风管走向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要及时的进行调整;而对于风管的部件要加强检查,避免出现突变,风管的部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产品的质量要进行验收;同时对于在安装风管时,可能会出现局部急转弯的情况,这就要求在进行安装风管时,尽量减少急弯情况,如果出现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对于局部转弯的地方进行精细的安装,避免出现漏风的情况。

(二)气流过滤的问题

各工种工人,必须熟悉和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凡是没有受过安全技术教育的施工人员不得参加施工[3]。过滤器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净化空调系统施工的效果,空气净化系统的末端送风装置的流场必须均匀。出于系统设计和系统调试的需要, 对于气流均匀性的问题比较注重,我们知道:在没有安装空气过滤器的时候,送到室内的空气有可能是受到污染的,在安装空气过滤器后,手术室内的空气洁净度是明显有变化的,当空气经过过滤器前,就算是较小的污染气流,但经过过滤到达室内的也会是洁净的。总的来说,为满足洁净区内洁净度的需要,必须在送风末端安装空气过滤器。

(三)送风机采用变频器变频控制

送风机是用于空调系统中输送空气的动力设备,因部分手术室会采用一拖二(一台机组供应两间手术室)甚至一拖三(一台机组供应三间手术室)的方式,同时,因系统末端空气过滤器的阻力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而增大,为减少能量损耗或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在风机运行控制上采用变频器进行变频控制,通过控制系统中设定的相关参数来调整变频器的频率,从而调整送风机的转速,使系统送风量满足设计的需求。

三、空调系统施工技术标准

(一)空调净化风管系统的安装要求

空调净化系统的风管系统的施工主要包括风管、风管部件、风管法兰的制作与组装;风管系统加工的中间质量检验、运输、进场验收;风管支吊架制作安装[4];风管主干管安装、支管安装,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空调净化风管材料和安装施工技术人员,空调系统施工就必须严格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073-2013以及国家现在执行的有关强制性的标准规定,严格按照要求实施,加以控制。

(二)空调净化系统中管道的安装要求

空调净化系统中管道包括冷(热)水、凝结水系统的管道及附件。镀锌钢管一般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径大于DN100时,可采用卡箍、法兰或焊接连接[5]。空调用蒸汽管道的安装,应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的规定执行,空调净化系统中管道的安装,还应符合设计文件、有关消防规范以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医院净化空调系统施工中对于产品设备的选用情况进行了阐述,让我们认识到洁净医院手术室和ICU的空气洁净情况,是影响手术质量的的关键。同时要注意净化空调系统施工中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建设性的建议。对空调系统施工中的技术要求标准化:空调净化风管系统的安装要求、空调净化系统中管道的安装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设备安装的要求。最后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征建议。

参考文献:

[1] 沈晋明,刘燕敏.GB 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编制思路[J].暖通空调,2014,(4):41-47.

[2] 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J].暖通空调,2014,(2):30-30.

[3] 张耀良,陈晓文.《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内容简介[J].施工技术,2002,31(2):41-43.

[4] 马骏.“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风管漏风量检测问题应用实例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5] 何伟斌.简析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创新点及与GB50243的关系[C].//2012年中国制冷空调工程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229-230.

[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洁净煤技术;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姜烨(1979-),女,山西朔州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刘安源(1968-),男,山东寿光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 青岛 26658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60-0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可持续能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煤炭在转化和利用过程中引起的污染问题也十分突出。洁净煤技术是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总称,[1]是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综合利用的技术体系。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培养这方面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更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已对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专业选修课“洁净煤技术”,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洁净煤技术利用的背景、涉及的范畴和重要意义,掌握洁净煤技术的基本理论、发展前沿和应用成果。这有助于拓宽学生关于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方面的知识面和视野,巩固和深化学生的专业理论体系,进一步增强学生投身能源领域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更适应了当前洁净煤技术迅速发展和应用的迫切需要。

“洁净煤技术”是面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洁净煤技术涉及的内容广泛,学习上除了需要本专业的理论基础(“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燃烧学”等)外,还需要以“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化工类的课程为基础,因此学生在某些内容(如燃料电池、烟气脱硫技术等)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常常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因考研或就业压力大,对选修课投入不够,逃课、不听课现象严重,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普遍认为专业选修课没有必修课重要,单纯为了完成学校对专业选修课学分的要求,而不是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满足自身兴趣而进行自主的学习。有鉴于此,如何使专业选修课遵循“重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2]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综合应用知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创新性思维,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重视“首因效应”,上好第一堂课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认为,个体在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说明的正是这个道理。第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日后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教师对第一堂课必需足够重视,要善于利用“首因效应”,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教师应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这能给学生留下最直观、最明显的感性认识。教师在第一节课可向学生介绍自己的专业和学科背景、研究方向与成果、最新的学术进展情况等,给学生留下学识渊博、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优秀教师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信任感。教师在德、识、才、学等方面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课堂教学才容易取得成效。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课程的第一印象。学生对课程地位、课程前后内容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课程所在学科的核心思想、课程内容等相关信息的获取主要来源于第一堂课。[3]因此,教师在第一堂课要介绍“洁净煤技术”的性质,强调其重要性,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该课程在本专业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今后对学生切身利益的影响,明确该课程与已学“锅炉原理”、“燃料与燃烧”、“热力发电厂”等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系统地把握课程教学的全局,利用课程的核心思想梳理主要内容。“洁净煤技术”依据“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这一主线把教学内容划分为五个版块,分别是燃烧前的煤炭净化技术、燃烧中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洁净燃烧技术、燃烧后的烟气净化技术、煤的转化技术以及洁净煤发电新技术。结合各个版块的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地指出各项主要技术在洁净煤技术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向学生介绍其应用前景和工程技术中的前沿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日后的课程内容充满好奇。同时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喜爱并愿意学习教师所教的课程,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这无疑对教学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直接反映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教育创新的核心。[4]洁净煤技术包含了从煤炭开采到利用的全过程,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工程技术性强,但学时有限(32学时),因此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势必要做好内容筛选和重组工作。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和发展方向,对于五大版块必须有所侧重。例如,煤炭净化技术属于矿业工程的范畴,学生只需了解目前选煤的方法、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即可,作为学生知识面的扩充。对于燃烧中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洁净燃烧技术,技术成熟,工业应用广泛,与大部分学生今后的工作息息相关,是本课程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应作为教学的重点。洁净煤技术中有些内容属于化工学科的范畴,如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吸收塔中的脱硫过程涉及气液两相平衡、化学传质过程等。因此,需要补充这方面的基础理论,再对脱硫机理进行讲解,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洁净煤技术作为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其研究、开发和应用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随着洁净煤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成熟的研究成果正逐渐被推广应用,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涌现。例如,CO2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煤是含碳量最高的化石燃料。如何控制和减少煤在转化和燃烧过程中的CO2排放,将是洁净煤技术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立足于基本知识,紧跟科技前沿,将洁净煤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研究动态介绍给学生,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真正体现该课程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教师必须及时关注相关的国内外权威著作、学术期刊和网络资源,从中获取有关洁净煤技术发展、研究以及政策的最新资料,经过消化吸收有选择地将其引入课堂。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来获取有关技术的最新动态。这样,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够紧跟最新的科研动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专业选修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应不同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研究兴趣的激发、最新科研动态的传递及学习和科研方法的引导。[5]这需要教师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质量地完成教学过程。

1.增强教学互动,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般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甚少。其结果必然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因此,应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接受式学习改变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这有助于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启发思考、提问回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问题”是教学互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6]课前教师必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征和知识水平等,立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和环节,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容易混淆、忽视之处设问,并使设问具有启发性、逻辑性以及相应的梯度。建立民主平等、彼此尊重、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围绕问题,共同探讨,互相启发和提高。教师要时时考虑学生的思维需求,关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提问、猜想、假设、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师要充分驾驭课堂进程,注重与专业基础知识和其他专业课的链接分析,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思考问题,汲取知识。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可以把教与学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作用,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应适当安排自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洁净煤技术”课程原理性内容多,应用性、工程技术性较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该课程开课之前,学生已完成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对部分课程内容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以海水脱硫技术为例,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已对海水脱硫的目的、基本原理、脱硫塔在电厂中的位置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起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理论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海水脱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积极思考改进的措施。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学科性竞赛或教师的科研项目,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比较有代表性的竞赛有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通过课题设计,确定试验方案,学生自己进行试验装置的加工安装,直到试验的进行,提交最终试验成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形象、直观且信息量大,有效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解决了内容与学时的矛盾,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洁净煤技术”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包括大量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流程、设备构造等。通过多媒体教学,采用现场图片、录像资料将设备结构、工程实况等再现于课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图片或动画展现工作原理或反应机理,直观展示知识的难点,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形象思维,易于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传统教学有利于师生互动、学生课堂精力和注意力的合理分配、教师树立威信,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要发挥传统教学的长处,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使其相得益彰。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地应用,合理地整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以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为例,在讲授NH3和NO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时,很难单纯的利用语言讲清楚各个反应步骤,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而对于影响脱硝效率的因素,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四、建立有效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

学生成绩考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既可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实践证明,“洁净煤技术”不宜采用单一的考核模式,应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应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

平时成绩可由出勤情况、课堂讨论、专题论文等组成。出勤情况主要以回顾已学知识点以及下课前总结性的提问为主。课堂讨论可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主题可选取某项洁净煤技术,根据其优势与不足,主动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提出该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走上讲台,将讨论结果与其他学生分享,进行二次交流与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将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专题论文要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指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查阅资料,针对我国国情选取一项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洁净煤技术作为论题,通过对比分析,评价适合我国发展和利用的模式。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应该在本课程第一堂课就将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法向学生说明,要求学生尽早选定专题论文的题目,同时强调考核的目的,纠正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错误想法。

期末成绩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应减少填空、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等客观性试题,增加论述题、综合思考题等主观性试题,要求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论证。教师应注重考核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过程,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总结

“洁净煤技术”是一门知识面广、工程技术性强、关注学科前沿的专业选修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首因效应”,不断地改进教学内容,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学生的成绩考核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培养出紧跟学科前沿、有技术、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强.洁净煤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杨洋,付任重,王百军.专业选修课“生化分离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113-114.

[3]吕志凤,战风涛,姜翠玉.浅谈高校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43-44.

[4]郑瑾,杨凯.《纺织化学》第一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河南教育,

2009,(12):31-32.

[5]杜艳秋.浅谈高校专业选修课的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 洁净手术部 运行分析

[Abstract]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of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embodies the blend, Surgery the patient is to reduce infec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atial carrier of difficult surgery. With the concept of infiltration and the sterile surgical pursuit of high quality, innovative sur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ubject to various types of hospital management and medical staff at all levels of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Key words]Hospital;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Run analysis

引 言

洁净手术部是集装饰装修、净化空调、强电弱电、医用气体、器具装备、消防监控等多功能设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是医院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最高展现,是对生命尊重的淋漓彰显。洁净手术部的高标准隐含了众多的技术、经济以及社会道德因素,引发并抬升了运行管理的复杂性。从过程控制的视角,分析洁净手术部的运行层面,探究管理缺陷,有利于对洁净手术部的运行实施有效的缺陷修正,从而提高洁净手术部的整体环境质量和运行绩效,降低和杜绝手术感染的情况发生。

一、过程控制理论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过程控制是控制理论、生产工艺、计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知识等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过程控制的任务是在了解、熟悉、掌握生产工艺流程与生产过程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工艺要求,应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技术,分析、设计、整定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的任务是由过程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工程实现来完成的。过程控制可分为简单控制和复杂控制,复杂控制的内容较为丰富,分为四种类型,即串级控制,前馈控制,大滞后补偿控制;比值控制,分程与选择性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模糊控制,预测控制。

二、洁净手术部运行过程存在的若干缺陷及修正路径选择

从《标准》和《规范》颁布实施至今,不到十年光景。2003年非典过后,我国医疗行业的基本建设才得以迈上快速发展之路,屈指可算,我国洁净手术部的正规发展历史不足六年,无论是在技术创新上,还是在运行管理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以《标准》和《规范》为蓝本,分析我国当前医院洁净手术部的运行过程,仍有若干明显的遗漏与缺陷。

1、洁净手术部建设规范的认识和运用

国家建设部、卫生部于2001年、2002年先后颁布实施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简称《标准》)和《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简称《规范》),为我国医院洁净手术部的设计、建设、检测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得我国医院手术部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人文关怀理念有所凸现。在《标准》和《规范》里,对洁净手术部的设计方案、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使用维护等方面都给予了明确规定。

2、洁净手术部设计方案的选择与优化

论证设计是洁净手术部工程的前站,这一阶段往往被医院管理层所忽视,其原因就是医院管理层对洁净手术部的认识偏差,其思维定势依然固化于只要选择好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就会得到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选择资质较高、技术精湛的设计与施工单位固然重要,但是除此之外,医院并非只是坐享其成,医院自身仍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重心即是对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和优化上,科学、先进、新颖的工程设计方案需要无数次反复的论证、优化、组合。

3、洁净手术部感染源的发现与控制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惟有探究出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辅之以有效的解决途径。洁净手术部实现的前提就是对各种感染源实施全面的控制,因此有必要对手术部的各种感染源进行分类归集,哪些是技术层面的,哪些是管理层面的,哪些是重点控制对象,这些方面在目前多数洁净手术部的运行过程中普遍处理不当,呈现的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无章无序现象。

在临床实践中,通常认为手术切口的污染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即内部感染源和外部感染源。内部感染源是通过术前皮肤清洁不当引起病人自身感染,外部感染源包括未经消毒的器具、手术部内医护人员产生的液滴的扩散、空气中的液滴和灰尘,这些感染源通过接触、转移等方式把微生物粒子传播到手术切口。通过对感染源的分析,我们不难总结出,控制洁净手术部的感染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除感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感染源是客观存在的,控制的目的就是减少感染源的产生,提倡积极预防为主的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源的数量,而且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综合控制成本。

4、空气消毒是净化技术处理的延续

在很多医院管理层、使用者,甚至是一些净化方面专家的人事观念中,都有一种这样的自信,那就是经过洁净技术处理过的空气无须再进行消毒处理。不可否认,空气净化技术突飞猛进,净化效能也日新月异,但是病菌的滋生更是层出不穷,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与翻新说明了一些曾经不被人们所认识的病菌在不断的出现。任何空气消毒技术都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在技术参数之内的各种微粒可以得以有效的清除,但是在此之外的,就显得有些力所不及。

5、感染源接触性传播途径的整治

在洁净手术部的空间区域,引发感染的途径有多种多样,主要是接触途径,并非空气途径。空气净化措施只对预防患者感染具有潜在的优势,并不能完全保证患者绝对不受感染。实践证明,往往区域无菌程度越高、管理越严的手术室,病人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或医生无菌操作不当而引起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

6、监测机制是确保洁净手术部安全运行的保证

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必须辅之于科学的管理,才能实现更大的绩效。在洁净手术部的管理上,诸如制度建设、责任分配、人流物流管理、卫生清洁消毒、设备管理等方面都赋予了严格、细化的管理内容,在落实方面也基本达到了井然有序的状态。但是美中不足的情况也有所存在,对于洁净手术部的空气检测仍是一个缺憾。任何环节的错误都将会破环手术室的整个无菌环境,实施全方位的管理成为必然。

结 语

通过静态与动态监测的数据比较,可以分析出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可以辨清重点治理部位。洁净手术部的检测应予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许庆华何文胜倪进发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比较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12(8). -604-605

【2】傅晓玲汪英杨琰 层流手术室清洁消毒过虑装置与 空气检测的关系护理学杂志2003,18(5).-372-373

【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2000

【4】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2002

【5】涂光备凌继红杨洁等 制药工业的洁净于空调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1999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而钢铁行业作为工业排放的大户,其排放标准和排放量越来越受到严格限制。2012年并实施的《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明确规定,2015年1月1日起,新建企业和现有企业转炉一次除尘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制均为50mg/Nm3,比之前的100mg/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Nm3的标准严格了一倍。为了达到更高的排放要求,转炉一次除尘工艺需要不断进行改进。

目前,转炉炼钢的烟气净化回收技术主要有传统的湿法净化回收技术(OG法)、干法净化回收技术(LT法),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全余热回收布袋除尘技术。论文首先对上述三种烟气净化技术的工艺流程进行表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指出当前形势下转炉一次烟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1 湿法OG技术

OG法自60年代在日本问世以来,已为世界各国所采用。80年代初,我国宝钢3×300t转炉首次从日本引进OG法烟气净化技术。直到2005年以前,国内大部分钢厂在消化宝钢技术的基础上基本上都采用了OG法烟气净化系统[1]。

传统的OG湿法除尘系统主要由两级文氏管洗涤器、重力脱水器和弯头脱水、旋风复挡板脱水器和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构成。其缺点是循环水量大、污水处理设施复杂、排放浓度相对高。随着排放标准的日益苛刻,传统的两文三脱、两文两弯等除尘工艺都很难达到要求,OG湿法也在不断的进行改进,现今主流的湿法工艺主要有塔文湿法、双塔湿法。

1.1 塔文湿法(OG法)烟气净化技术

图1 塔文湿法烟气净化系统图

塔文湿法即喷淋冷却塔(或蒸发冷却塔)+二文环缝+湿旋脱水器的形式,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与传统两文三脱、两文两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工艺流程简洁,取消了一文水冷夹套、溢流水封,代之为高温非金属补偿器;2)降低阻力,喷淋塔内气流流速3~5m/s,远低于原一文流速30~60m/s,所以气流流经喷淋塔内的阻力从一文的3~5kPa降低到了~0.5kPa;3)由于取消了一文水冷夹套和溢流水封,降低了系统耗水量;4)由于采用冷却塔节减小了压损,使得二文环缝文氏管有足够的压降提高除尘效率。从理论上讲,环缝文氏管的压降控制在14kPa以上,就可以将排放浓度降低到50mg/m3以下。

湿法(OG法)系统另一种塔文形式是采用干法除尘系统的蒸发冷却塔,内设双流介质喷枪及雾化喷嘴喷入的水呈雾状或细颗粒状,使烟气的温降主要靠水的汽化潜热来完成,因为水的汽化潜热是显热冷却的10倍,所以塔内降温用喷水量也仅为常规喷水量的1/10[2]。

1.2 湿法双塔烟气净化技术

湿法双塔技术的基础是德国Lurgi新OG法和日本川崎的新OG法,这两种新OG法在国内均有应用。系统采用一文一塔的形式,即环缝文氏管装设在喷淋冷却塔内部的形式,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湿法双塔烟气净化系统

湿法双塔除尘形式的主要设备包括:喷淋塔+环缝装置、脱水塔,其净化回收的基本原理是:1)从汽化冷却烟道出来的含尘高温煤气与经喷嘴喷出的细颗水在喷淋塔进行热质交换、尘与水混合,烟气放热后降温,大颗粒粉尘沉降;2)经粗净化的煤气再进入环缝装置,在环缝装置中气体高速流过形成负压,此时,气体带入的浊环水汽化蒸发,水的比表面积急剧增大,加大了与气体中的粉尘的接触面积,含尘煤气得到充分洗涤净化;3)经二次净化后的含水煤气进入脱水塔脱水后经由管网、煤气风机进入煤气柜回收,不符合回收条件时经切换阀切换至烟囱点火放散。

环缝装设在塔内的形式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喷淋塔内过剩的浊水部分流入下部的环缝,相当于间接作为环缝供水,从而比塔文分设形式进一步节水。另外,系统简洁流畅,环缝过后的烟气直接脱水器,省去了塔文形式的中间弯头、上升下降管,同时省去了该部分管段的冲洗水用量、降低了阻损,进一步节约了用水和检修工作量,降低了系统运行维护成本。

经工程实践证实,该系统能达到并优于国家最新排放标准50mg/Nm3的要求。且因该系统简洁,占地比原有OG系统小,而且现有OG系统的管路系统都可利原有系统,就连风机、电机几乎都可以利用原有OG系统,且用水量远低于原有OG除尘系统,安装周期短,特别适合于湿法OG系统改造工程。

2 LT干法静电除尘技术

转炉煤气干法静电除尘技术由德国Lurgi和Thyssen钢铁厂合作开发,该技术吨钢煤气回收利用率高,煤气含量低,无需废水处理装置,炼钢吨钢工序能耗仅为10kg标煤[3],经过LT法除尘后含尘气体排放浓度约为10~20mg/Nm3[4]。转炉LT干法除尘系统主要包括:蒸发冷却器、静电除尘器、煤气切换、煤气冷却器、放散烟囱、除灰系统等[4]。

转炉干法除尘系统的工艺流程为:高温烟气(1400~1600℃)经汽化冷却烟道冷却,烟气温度降为850~1000℃,然后通过蒸发冷却塔,高压水经雾化喷嘴喷出,烟气直接冷却到250℃左右,喷水量根据烟气含热量精确控制,所喷出的水完全蒸发,喷水降温的同时对烟气进行了调质处理,使粉尘的比电阻有利于电除尘器的捕集。蒸发冷却塔内约40~50%的粗粉尘沉降到底部,经排灰阀排出。冷却和调质后的烟气进入有四个电场的圆形电除尘器进行精除尘,除尘后烟气经风机、切换站,合格煤气至煤气冷却器再冷却后进煤气柜,不合格煤气至烟囱点火放散。

转炉LT干法静电除尘具有如下特点[6-10]:

1)净化后烟气含尘量低:一般≤15mg/Nm3,最低可≤10mg/Nm3;

2)风机寿命长:烟气含尘低,磨损小,维修小;

3)节电效果显著:因系统阻力低、循环水量很少,风机电机及水泵电机装机容量比湿法要低;

4)污水处理费低:干法除尘系统由于煤气冷却器冷却的是净煤气,仅有极少量的污水外排,利于环保;

5)一次投资高,干法系统设备庞大且烟气温度高对设备材料要求严格,加上电除尘器防爆要求等使得其总投资高于湿法除尘系统数倍;

6)消耗蒸汽,不节能:蒸发冷却塔在运行中消耗数量不少的蒸汽(如120t转炉~5t/h);

7)维护和操作技术要求高,且维修工作量大。因为电除尘器结垢、腐蚀,蒸发冷却器结垢等原因,导致维修设备的工作量特别大,并且降低 转炉作业率,有的厂甚至被迫采用备用整套除尘设备。

虽然LT干法静电除尘技术的优势明显,但因其存在一次性投资费用高、运行节电不节能、操作技术要求高、维修工作量大而使转炉作业率降低等问题,使得在当今实际应用的选取上与湿法系统难分伯仲。

3 干法余热回收布袋除尘技术

转炉一次烟气净化无论干法LT系统还是湿法OG系统,其共同特点在于对高温烟气的冷却降温,均通过水的蒸发吸收汽化潜热来对烟气进行降温冷却,干法除尘还因为自身系统的要求,要消耗大量的蒸汽。通过消耗水来冷却烟气虽然是一个高效的冷却方法,但却是一个非常耗能的方法。因为从汽化冷却烟道出来的高温烟气本身上来讲是一种高品位热能,非但没有设法回收其携带的热能,还要消耗大量其他能源来对其进行冷却降温,造成能源大量浪费。例如,一般设计条件下,汽化烟道出来的烟气温度在800~1000℃,如果单纯将烟气温度降低到500℃,吨钢产生蒸汽可达20kg,可以产生巨大的收益。

根据201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GB50632-2011中相关规定:“钢铁企业设计,必须加强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水平。必须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能耗低、二次能源回收利用好的先进节能工艺、技术、设备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二次能源回收利用要实现高能高用,梯级利用”,可以看出新规范对节能、能源回收有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许多设计院及科研单位开始进行转炉一次除尘余热回收布袋除尘器的研发实验。

目前转炉烟气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的主要工艺是:转炉一次烟气经汽化冷却烟道后进入余热回收设备进行进一步能量回收,温度降低到合适的值(一般为~100℃)之后,经布袋除尘器、风机,不合格煤气经烟囱点火放散,合格煤气进煤气柜回收(当风机后合格煤气温度高于70℃时,再经煤气冷却器冷却到70℃以下进煤气柜回收)。

布袋除尘器通过滤袋可以很容易的将烟气含尘浓度降到15mg/Nm3及以下,又不需要像电除尘器一样消耗电能。由于整个系统阻力相对湿法除尘减少很多,仅比LT干法除尘略大一点,所以风机站不需要配置很高功率的电机。利用余热回收设备还可以回收大量的转炉显热生产蒸汽。转炉一次煤气在冷却的过程中与水无直接接触,仅当风机后温度高度70℃时进行喷水冷却,所以煤气不含水或含税率很低,煤气热值高,利于输送和使用。

相比OG湿法和LT干法,该工艺有明显的技术优势:1)系统无(或很少)循环水,无污水处理设施及相关费用和占地面积;2)布袋除尘效率高,很容易稳定达到15mg/Nm3及以下;3)无干法除尘电火花起晕或放电现象;4)因为含水率非常低及含尘量很低,煤气品质高;5)无一文、二文等高阻力除尘设备,系统阻力远低于湿法,比LT干法略高,所以风机电机的装机容量都相对不高,系统运行费用较低,且除尘效率高风机运行寿命长;6)转炉烟气余热基本全部回收,间接降低了炼钢成本,符合当今能源政策。

虽然布袋干法除尘系统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相关专利技术,但目前布袋干法除尘系统仅在40t转炉上进行了工业实验,鲜有工程应用[11]。

4 小结

本文系统的比较了湿法OG烟气净化技术和LT干法烟气静电除尘技术的流程和技术特点。结果表明,在环保和节能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双向要求空前严格的当下,干法LT、OG湿法系统都面临巨大挑战。而热回收布袋除尘技术因其节能和环保的方向是符合我国及世界当前发展的大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郭启超,李彦涛,叶天鸿,等.转炉一次烟气湿法系统升级改造新技术[J].冶金能源,2014,33(3):9-11.

[2]郭红,程红艳,陈林权.国内转炉一次烟气除尘技术及其发展方向[J].炼钢, 2010,26(3):71-74.

[3]韩荣孝.转炉一次除尘技术发展趋向研讨[J].甘肃科技,2012,28(7):73-75.

[4]魏刚,赵增安.转炉干法除尘工艺分析[J].现代冶金,2013,41(2): 39-41.

[5]巩婉峰.转炉一次除尘新OG法与LT法选择取向探析[J].钢铁技术,2009,4: 46-50.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血液净化;ICU;现代临床医学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1(b)-032-02

Application of blood purifica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ZHANG Chengxuan, XU Fuliang, JIANG Qinjuan, HUANG Yang, LI Yubing

(First Hospital of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Yueyang 41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lood purifica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pplication. Methods: Chose June 2008 to June 2009 6 months in the hospital intensive care unit 53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hronic renal failure, compression syndrome, acute pancreatitis, myocarditis and other toxic outbreak of disease, 53 cases were applied hemodialysis, hemofiltration, hemodiafiltration, peritoneal dialysis, blood purifying agent technology fo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ed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significant, condition of 53 patients in th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70% or more. Conclusion: In the field of modern medicine, bloo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vention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has made a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future intensive care unit, medical staff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and body, and gradually intensify the level of bloo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in the early restoration of good health and free from disease, distress.

[Key words] Blood purification; ICU; Modern clinical medicine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抗压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爆发性中毒性心肌炎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治疗,在重症患者的抢救与紧急处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用血液净化技术进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治疗,其主要目的是以健康的血液注入患者体内,替代丧失功能的肾脏血液组织,并且有效清除患者体内其他有毒物质[1]。在国内临床医学中,根据血液净化技术应用原理、装置和技术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血液透析、单纯体外超滤、序贯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和腹膜透析等具体操作技术与环节[2]。在这些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过程中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积聚在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或毒物,而且也能矫正这些患者所呈现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共收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26~70岁,平均(48.1±1.5)岁。53例患者中肾病综合征出血热10例,抗压综合征9例,急性胰腺炎17例,爆发性中毒性心肌炎8例,感染性休克9例。53例患者中39例救治成功,5例放弃,9例死亡。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治疗:间歇性血滤治疗组和连续性血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间歇性血滤

重症监护病房53例患者中39例接受间歇性血滤治疗,其中肾病综合征出血热5例,抗压综合征6例,急性胰腺炎14例,爆发性中毒性心肌炎5例,感染性休克9例。本院采用的血液透析仪器为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CRRT机器,滤过仪器为MINNTECHUSAHF1200等。间歇性血滤是每周HF3次,每次4 h的血液净化技术。间歇性血滤每周总置换液量(L)=每日摄入蛋白量(g)×0.12/7/0.7,即每次所需的置换液量约为20 L。公式中患者体内每摄入1 g蛋白可产生0.12 g的尿素氮,7是指每周7日,0.7是指滤液中平均尿素氮浓度约为0.7 g/L。通过本院临床医学实践表明:与常规血析相比,间歇性血滤中分子物质清除率更高[3]。另外,在间歇性血滤之后,若不及时进行补充极有可能造成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

1.2.2连续性血滤

重症监护病房53例患者中14例接受连续性血滤治疗,其中肾病综合征出血热5例,挤压综合征3例,急性胰腺炎3例,爆发性中毒性心肌炎3例。连续性血滤技术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依据血管通路类型,连续性血滤可以分为:连续性动-静脉血率、连续性静-静脉血滤两种形式。连续性血滤中,血流速度应控制在153~200 ml/min,滤过液配方参照季大玺配方,碳酸氢盐即配即用,滤过速度53 ml/min。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技术资料用χ2检验,P

2结果

5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挤压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爆发性中毒性心肌炎等患者中,全部接受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经过间歇性血滤技术治疗39例,成功救治36例。连续性血滤技术治疗14例,成功救治9例,具体见表1。

由表1可见,血液净化技术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本院对收治的53例间歇性血滤、连续性血滤治疗技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抗压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爆发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歇性血滤、连续性血滤等治疗技术,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与后期护理都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治疗平均康复率达到70%以上。

3 讨论

在我国现代临床医学中,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种病症中已有53多年历史。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在医学领域是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取得令人瞩目的临床疗效,并得到世人的公认。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中,血液净化技术内容繁多,在当前的大部分的危重症中,感染而引起的体内代谢、免疫功能异常,内源性或外源性的中毒反应等都需要应用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4]。

由于低血压状态下机体病理机制复杂,各种病因引起的低血压病情变化多端,任何一种单一治疗都不能完全解决这个医学难题,需要各学科紧密合作并给予综合治疗。对于治疗时机的选择,笔者认为,低血压并不是CBP的应用禁忌,根据病情需要在早期应用能最大限度地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并发症少,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而对于CBP的治疗中抗凝问题尚无定论,需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来确定[5]。在世界临床医学体系中,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肾脏替代治疗领域,已经逐步扩展到各种临床上常见危重病例的急救。在我国临床医疗实践中,医疗机构与医学专家、学者将其引入到挤压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爆发性中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对于我国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6]。

[参考文献]

[1]刘喜顺,吴子良.浅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11(9):19-21.

[2]汪涵云,李晓琪.血液净化技术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J].牡丹医学院学报,2009,7(3):16-17.

[3]赵丹璐,孙滨.浅谈国内重症监护病房中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湖北医学百科,2006,9(6):40-42.

[4]宁浩伟.世界医学界对于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与探索[J].人民军医杂志,2005,10(1):22-24.

[5]刘鹏,李志刚.浅谈国内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9(11):36-38.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物净化 有机废气 应用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44-02

工业生产常常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如不能进行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与治理,这些气体必将严重的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状况,因此大力开展有机废气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有机废气的主要治理方法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等。尽管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操性,然而能耗高等问题也制约着这些方法的应用程度。

生物净化有机废气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新型技术。经国外众多研究表明,该技术实操性较强,且成本较低,因此是未来用于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该技术于我国的研究进程,笔者以下将从发展过程、工艺原理、基础理论研究、主要设备及其特点、填料的选择、菌种驯化、工程应用等方面对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此外,还将分析说明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1 生物净化废气技术的发展历程

生物净化有机废气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快速发展于80~90年代。德国和荷兰是世界上首批较大规模的应用此项技术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国家[1]。日本、美国等地也已广泛开展了该技术的工程应用,而我国对于该技术的研究还很欠缺。

2 生物净化有机废气技术理论研究进展

生物法净化有机废气的实质即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废气中的有机组分降解、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CO2、H2O)及细胞质等其它物质。具体而言,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消化吸收碳、氮、磷、氧等营养组分。生物净化法便是通过向生物反应器中投加除待处理废气所含营养物质(即污染物质)以外的营养成分,从而保证微生物主动获取待处理废气中所含的那部分污染物质作为机体生存的营养成分,最终达到去除废气中污染物质的目的。

至今为止,对于生物净化有机废气技术的机理研究,学者们还未形成统一理论。目前,世界上公认影响较大的即荷兰学者奥滕格拉夫(Ottengraf)依据传统的气体吸收双膜理论所提出的生物膜理论(也可定义为“吸收—生物膜”理论)[2]。

3 主要净化装置及特点

目前,国内外主要有机废气生物净化装置包括生物过滤器(biofilter)、生物滴滤器(biotrickling filter/trickling)、生物洗刷塔(bioscrubber)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生物滴滤池和滴滤塔。

3.1 生物过滤器

生物过滤器内的固态介质一般使用土壤、堆肥、木屑等。其优点在于:设备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其投资成本约为传统处理技术,如吸附、吸收氧化等技术的1/10),处理效率高等;其缺点在于:反应条件较难控制,占地面积较大,处理效率不够持续稳定、载体使用周期短等,且该工艺不适于处理较高浓度的废气和产酸废气。

3.2 生物滴滤器

在生物滴滤池中,微生物附着于惰性填料的表面并形成生物膜。有机废气从塔底进入反应器后,其中的有机物质则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后转化为小分子无机物质,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其优点在于:设备少、操作简单、压降低、填料不易堵塞、处理效率高等。与生物过滤器相比,生物滴滤法的反应条件更易控制,因而微生物的活性更容易保持。其不足在于:填料比表面较小,运行成本较高,不适于处理水溶性差的化合物,此外结构和操作均比生物过滤器复杂,同时,营养物添加过量还易造成菌体大量繁殖,床层堵塞、压降升高。为此,A.Laurenzis等人[3]在传统的生物滴滤器中安装搅拌装置,以克服这一问题。生物滴滤器的介质可以采用陶瓷、塑料、粗碎石、陶瓷、活性炭、硅藻土等。

3.3 生物洗涤器

生物洗涤器一般是由洗涤器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组成,洗涤器主要是物理溶解过程,生物反应器中一般采用好氧处理。该工艺有很多优点,如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压降低,填料不易堵塞等;而缺点在于:设备多,需外加营养物,成本较高,填料比表面积小,对液相中菌体生长活动的控制比较困难,限制难溶气体的处理效率等。因此生物洗涤器远不如前两者应用广泛。

3.4 小结

不同成分、浓度及气量的气态污染物,各有其有效的生物净化系统。生物涤气塔适用于处理净化废气量较小、污染物质浓度大、易溶解、生物代谢较慢的废气。对于气量大、浓度低的废气可采用生物滤池处理系统。而负荷较高及污染物降解后会生成酸性物质的,则以生物滴滤池为好。膜反应器和活性污泥法目前使用还比较少,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 填料的选择

填料是微生物的载体,其性能将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

魏在山[4]等人采用不锈钢环、瓷环、陶粒、塑料环、海藻石、轻质陶块、煤渣等作为填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七种填料的净化性能顺序为:海藻石>轻质陶块>陶粒>瓷环>不锈钢环>煤渣>塑料环。

孙珮石[5]等对轻质陶块、瓷环、不锈钢环、塑料环4种填料进行实验室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轻质陶块是一种优质廉价的生物滴滤池适宜填料。

Woertz[6]等对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珍珠岩作填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以聚氨酯泡沫塑料为填料的生物滤池取得了更好的处理效果,这种填料同样可以应用于生物滴滤池。

5 菌种驯化

在以往的生物净化有机废气技术研究中,一般采用废水处理所使用的菌群经目标污染物培育驯化后,直接用于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因此培育驯化废气净化专用菌种尤其重要。

陈建孟[7]等人采用假细胞杆菌属GD11菌株对生物滴滤池接种挂膜,成膜后的滴滤池可用来净化二氯甲烷废气,其去除率达97.6%,最适宜的pH值7.0±0.5,温度28.5±2℃,浓度为0.709 g/m3,EBRT为11.8 s。

孙珮石[8]等人用气相培育驯化法培养获得废气净化专用菌种,由其挂膜制作的生物膜填料塔对废气中甲苯进行净化。实验结果表明,气相培养法所得菌种对甲苯的净化性能明显优于液相培养法所得菌种。

6 现存问题及建议

生物净化有机废气技术作为一项清洁、廉价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在国外已经有近40年的应用历史,但在国内却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对于各种废气的生物法处理研究发展也很不平衡(目前该技术研究应用大多为含氮、硫的无机气体,对有机气体的实际应用还很少报道)。基于此,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拓展有机废气生物净化技术的研究。

(1)目前生物净化废气技术还只适用于低浓度的简单废气,且该技术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无机废气领域,对有机废气领域的研究还十分不足,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前人研究较少或没有研究过的对象的研究,同时注重有机混合物及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总之,应加宽生物处理废气的应用范围。

(2)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在填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针对废气治理领域的最佳填料还有待探索,因此建议加强重视对不同填料的性能的研究,提高填料的表面性质及其使用寿命。

(3)加强与其它优秀处理技术的结合,同时不断改进设备结构,研究工艺条件,提高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开展新型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气过程的局部性能研究,从微观、局部、瞬态角度,从实验、理论及数值模拟三方面揭示生物反应器中局部流体力学、传质及生化反应性能参数的分布规律,为过程模拟优化设计、操作与控制及工程放大提供依据。

(4)对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净化有机废气开展中试及工业级试验研究,使其成为新型、高效、经济、实用的有机废气净化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5)建议将生物工程技术(如激光诱变技术、基因重组技术、代谢工程、细胞固定化技术等)应用于有机废气处理中,通过传统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的结合,开展高效优势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筛选以获得高效降解废气中污染物的微生物菌种。

(6)遗传育种、驯化培养及其载体固定化技术研究,适合于特定有机物降解的细菌种类和接种方法有待研究。

尽管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生物过滤器为代表的有机废气生物净化技术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化应用,但目前各种有机废气生物净化技术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有待完善。不过,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工程与环境工程学科的进一步交叉、渗透、融合,有机废气生物净化技术必将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更好的应用于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 魏在山,孙珮石,黄若华.生化法净化工业有机废气的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1(1):21-23.

[2] Diks R M M,Ottengraf S P P.Verification studies of a simplified model for the removal of dichloromethane from waste gases using a biological trickling filter.Bioprocess Engineering, 1991,6(3):93-99.

[3] Hantmans,STrarnperJ.Dirchhloromethane removal from waste gases with a trickle-bed bilreactor[J].Bioprocess Engin,1991(6):83-92

[4] 魏在山,孙珮石,黄若华,等.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填料选择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1,23(2):40-42.

[5] 孙珮石,黄兵,黄若华,等.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工业废气用填料的研究[J].化工环保,2002,22(4):195—198.

[6] 李云路,李建军,孙国萍.生物滴滤池中废气有机物的生物降解[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2):119-123.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沉降菌;风速;粒子数量

近年来,随着制药、食品加工、医学等产业的迅速发展,空气生物洁净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军事上对于产品加工技术精确度的要求不断增加,洁净技术逐渐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除了生产技术,生产环境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生物洁净技术也有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生物洁净净化技术主要遵循以下原理:首先,使用空气过滤手段,将室内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粒子清除;其次,利用规律性气流将室内的微生物粒子排出室外;最后,利用压力控制保护室内空气免遭外界污染;生物洁净净化技术就是通过以上三个阶段营造一个洁净的空间,以实现室内空气免受外界生物微污染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为乱流洁净室技术和单向流洁净室技术,比较而言,虽然乱流洁净室技术的造价和运行费用都比较低,但由于气流的固有缺陷,通常只有洁净级别为10000级到30万级时予以使用。而单向流洁净室技术适用于100级洁净度的环境中,且这种方式造价高、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实践中,人们一直在寻找这种技术的改善方法,以拓宽其适用范围。

1 单向流生物净化室技术的研究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日本、苏联以及我国学者已经就当前的准单向流洁净室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设计,并在流体力学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辅助下得到了初步的流线模型,但由于技术掌握不够成熟,这些方案并没有在具体的准单向流生物洁净室工程中得到应用。由于缺乏设计依据,没有先进的单向流设计技术与生物洁净技术的设计原理作为理论支撑,研究人员对于该方面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基础认识阶段。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解决方案是将标准单向流洁净室的顶部送风方式与乱流洁净室技术侧墙下的回风方式结合,从而构成标准的单向流生物洁净室。这种方式如果操作规范,可以保证其工作面及其以上高度的单向流特性,为此,该方法的使用可以降低30%以上的工程造价,对于建筑物高度的要求也有所降低,实践中易于操作。此外,这种技术能够取消地面回风格栅,这对于保证室内清洁、减小细菌滋生等都有良好的效果。为此,该项技术的使用在制药、医疗、生物工程等多个方面都将得到广泛的使用。

但是由于乱流洁净室技术中的侧墙下部回风方式会有涡流区,单向流生物洁净室设计及其应用都会因此受到阻碍。对于送风气流速度的设计、对于涡流区分布的设计等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解决方案设计

2.1 设计目的

此次设计主要为了验证对于生物洁净室内断面的送风风俗、尘埃粒子数以及沉降菌数量的设计参数的可靠性,以保证对生物洁净室中的环境控制能够达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2.2 检测方法

实验前,保证空调的净化系统已经持续运转了24h,并已用甲醛熏蒸消毒,对于室内的温度、湿度、静压差等都已经过测试,以确保环境符合设计标准。同时,参与实验的测试人员都要穿无菌衣,保证测点离地面0.8m,测试在静态状态下进行。

2.2.1 对于送风气流流速的检测

实验中采用热线式风速仪对各点的空气流速进行测试,保证样点间距不大于2.0m,数量大于10个。计算过程中,每个点取三次数据将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当风速不均匀时,使用公式:βv = 。

其中,βv为风速的不均匀度;Vi为任一点实测风俗;V为平均风速;n为侧点数。

2.2.2 洁净室内空气含尘浓度检测

该过程使用技术浓度法,分别测定洁净环境中单位体积下空气中粒径不小于0.5um以及不小于5um的悬浮粒子数,从而测定室内悬浮粒子洁净度的等级。

测试中,每个点的采样次数不能超过5次,选择其中连续的3个接近采样值的点作为测量的有效值。采样量为2.83L/min,每次采样时间为2min。采样过程中保证采样管管口正对着气流方向,参与测试的人员需要在采样口的下风侧站立。采样点平均粒子浓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A=(C1+C2+…+Cn)/n

其中,A为某采样点的平均粒子速度;C为某采样点的粒子浓度;n为有效取样次数。

2.2.3 沉降菌测试

该阶段使用沉降法,其原理是通过自然沉降,将空气中的生物粒子收集在培养皿中,于适宜的环境下放置一段之间,当培养皿中有可见的菌落时进行计数,根据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判断洁净环境下的活微生物数量,并据此来判断微生物的浓度。

沉降菌测试的检测步骤如下:(1)将准备好的培养皿放在取样点测定架上,将培养皿盖打开,保证培养基表面在空气中暴露0.5h,然后盖上培养皿皿盖,并倒置培养皿。(2)结束采样之后,在30℃―35℃的恒温环境下倒置培养皿48h,给每批培养基设置对照试验(每批选择3只培养皿作对照),并检验培养基是否受到感染。(3)使用肉眼对菌落计数,该过程要在5―10倍的放大镜的辅助下进行,以保证没有遗漏。如果培养皿上有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计数时按照实际数量记录。平均菌落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M=(M1+M2+…+Mn)/ n

3 应用效果

按照上述标注对某基因重组药物分装间进行检测,分装间的规模为:长×宽×高=7×5×2.5m,工作面高度为0.8m,其他标准均符合以上设计的前提,检测结果如下。

3.1 沉降菌检测

室内的沉降菌平均值0.6粒/皿,小于规范要求。关于风速和尘埃粒子数的检测也符合《药物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

3.2 尘埃粒子数检测

每一个采点处的尘埃粒子数量均在100级标准以下,该标准的极限值为:0.5um:3500粒/m?;5um:0粒/m?。

3.3 送风气流速度的检测

试验中的各点送风气流速度均大于设计值0.30m/s,且风速的不均匀度为0.04,小于设定值0.25。

4 结论

实践证明,根据以上标准,实际运行时的尘埃粒子数、送风气流的速度、室内温度、室内压强、相对湿度等因素都符合设计标准时,文中所提及的准单向流生物洁净室的最佳参数的估计方式是可行的。其中,准单向流生物洁净室涡流区的高度应达到房间宽度的0.15倍,当室内宽度小于5m时,距地面800m以上的工作区域将不会产生涡流;此外,如果房间内部没有上升热气流,理论上垂直的单向流动气体流速应不小于0.3m/s,此时室内最小压强应达到5Pa,室温应保持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应在45―60%RH范围内。

经研究发现,在洁净室中对于尘埃粒子的控制效果要优于沉降菌,由此可以证明,生物洁净室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室内的微生物粒子。此外,由于试验中室内工作人员的发菌量相对设计值而言较低,由此证明不同无菌衣以及不同的工作状态对于发菌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还需要研究人员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叶树林.单向垂直流洁净室复合紫外线消毒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13(7):90-91.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 随着水体污染的日趋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提到日程上来。本文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的技术特点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对策和措施。

农村生活污水面广量大,治理难度较大,已逐步成为农村主要面源污染之一。近年来,浙江省各地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配套建设了一批生活污

水集中净化沼气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因此,建立沼气工程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方兴未艾

(一)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日趋成熟。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一)加强领导, 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能源环保意识。要真正实现 农村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产业化 发展 , 首先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应把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规划, 通过 经济 杠杆的调节和政策的倾斜来引导和鼓励建设单位投资开发和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 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途径, 如新闻媒体、技术讲座、组织交流研讨,兴建样板示范点等,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进行广泛、持久的宣传, 努力提高人们对该工程的认可度、推广度, 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注入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

(二)规范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推广管理体制。由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是我国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和沼气科研机构开发并命名的,长期以来主要是靠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在宣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在农村环卫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建设、环保、卫生等部门略显被动。实事上,该工程的规范、建设和产业化发展与上述各部门紧密相关, 须得到他们的认同、配合和支持。因此,各部门应本着“求真、务实,有利于工作开展和管理”的原则, 明确分工, 确定职能部门和协作部门,实现职能到位,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密切合作, 切实为当地居民办实事, 共同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的产业化发展。

(三)完善工程技术工艺, 尽快出台国家或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目前, 各地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池型结构五花八门, 各种工艺流程也缺乏严格的 科学 依据。建议由国家主管部门适时组织安排召开专项技术研讨会, 召集各地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 同时在研讨会的基础上组成专家组, 专门研究编制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标准图集以及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 以利早日进入建设领域普及推广。

(四)开展技术培训,抓好试点示范。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建设、生物、环卫等多项技术。设计、施工和建后物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应参加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实行资质化管理。另外, 为使该技术能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新形象, 利于工程推广普及,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不同区域的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建设一批标准的示范点。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煤化工;洁净技术;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398-01

1、 煤炭的重要性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并且这种比例,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在我国能源的供给中,煤炭的位置仅次于石油的地位。虽然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的新型能源,这些新型能源虽然改变了能源的布局情况,但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煤炭依然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煤炭在能源消费出现了下降的趋向。因此,研究煤化工和洁净技术就显得十分必要。

2、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利用现状分析

2.1 煤化工的含义和特征

煤化工顾名思义就是将煤为基础材料变换成气体、液体等等过程。我们之前了解的煤化工是煤的气化、液化等等过程的产物,而现在在这个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些内容诸如还可以通过氧化、溶剂处理得到的材料等等。

新一代煤化工的技术的概念就是以煤气化为主导,一碳化学作为辅助材料,然后制成各种产品的工艺。

煤化工的特点根据煤的变化而进行变化,但一般有以下特征:涉及到的专业较多(地质勘查专业、化学专业);涉及到的工艺较多;由于其复杂性,涉及到的成本较大。但是,新一代的煤化工具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和优势。新一代煤化工技术的比较明显的特色就是能源上的综合优化,与周围环境和谐发展。

2.2 洁净煤技术的含义及其范围

洁净煤技术最早提出来是为了酸雨的治理。洁净煤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煤的加工过程中,能够使其效率提高,不污染环境,达到最有效果的技术。因此,通过定义可以得出,洁净煤技术污染程度低、技术较为新颖。在操作方面,技术可以分成开采方面、提前处理方面、控制方面、发电方面、利用效率方面的等等。

总的来说,洁煤技术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的过程中都是较为合理和环保的即洁净消费。所以,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可以归咎到这个里面。

2.3 目前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的问题

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新一代煤化工发展并不是很快。而现在它的特点和优点正好是我们目前整个世界背景下所需要的。这些技术的应用都是以化学专业相关为背景然后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这项研究是从1983年开始的,现在形成比较成熟的系统技术有配煤燃烧专家系统,先进煤精制过程,温和煤气化项目,煤制液体甲醇/二甲醇工艺等等。

从国内的现状来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成就,另一部分为缺点。在成就里面讲述到的内容有原有的煤化工的技术的产品量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煤气化工艺,所带来的产量年年提高;煤基一碳化工工艺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醋酸纤维的能力有所提高以及从甲醇里面得出其他有机物的工艺也取得了显著性进步;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借鉴了比较新的煤炭技术诸如灰熔聚气化技术等等;洁净煤技术能够对我国的环境以及国家的长期发展都会有重要的影响,现在在我国,已经把洁净煤技术划入到我国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中;并且国家已经相应的一些高校把重心转移到该技术的研究之上,也在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的洁净煤技术的相关人员;最后,我们在这些技术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型诸如PDAS模型等等。从我国的目前形势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纸上谈兵,一些规划只是出现在口头上,而并没进行落实;在该领域研究出来的成果数不胜数,可是能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的微乎其微;从国外借鉴别人的技术数不胜数,可是属于自己的真正技术特别少,并且即使在有的情况下,这些技术并不是成熟。

3、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对策建议

3.1 从我国的现有状况得出

从目前的形势看出,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真实的原材料。一旦材料或者资源上存在问题,那么该项技术的发展出现错误。对于出现错误的,一定要认真总结,吸取教训。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的遵守一些规则即效益、生产技术方面的主要性等等。它往往涉及到的东西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对于技术的评价必须要看其是否符合我国的现有背景,在选择技术上尽量要成熟、较为先进最重要的是能够运行等等。在该方法上要尽量丢弃那些污染技术程度较高的技术,可能它符合国家的标准以及相关方面的要求,但是尽量不要再使用,另外,在技术的考核方面还需要结合着我国的现有的状况诸如资源方面的情况以及国家政策方面的要求等等。在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的选择上,要考虑其经济性,并且要进行合理地计划。在技术上一定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科研,并且要秉着长期不断地创新的原则,一定要侧重于基础方面的研究,并且还要侧重于其创新,要达到这方面的相应的条件必须有建立相应的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有一套相应的高素质员工的队伍。在整个煤化工的技术中,煤气化是特别重要的内容。在该项技术中,煤气化需要重视,并且在该方面的投资上需要加大力度。

3.2 侧重于较为重要的内容

我国能源技术未来走向的趋势是和谐、成本低、多元化、切实可行的,有创新性。所以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的发展的重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在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方面,尽量使该项技术达到污染环境的最低限水平,并且要保证其高效率的运转;在发展上面尽量使用一些有机物的燃料的,并且尽量扩大其应用;尽量使煤化工的工艺含量高些;在发展上提倡多元化的项目;在能源材料的科研上尽量使其能够满足各种各样的条件诸如高温、腐蚀性等等。

4、结束语

煤炭行业一直在我国的能源供给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它的优势也是传统的技术不可比拟。因此,煤炭的高效率的利用以及结煤技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文从研究煤炭的重要性出发,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利用现状与对策建议。希望本文对研究该领域的人员有所帮助,若有不足,恳请指正。

参考文献

[1] 谢克昌.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煤技术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工程科学,2003,06:15-24.

[2] 郁向民,李文鹏,徐显明,夏志辉,曾群英.我国煤化工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云南化工,2005,02:57-62.

[3] 舒新前,李分霞.试论我国新一代洁净煤技术的优先研发领域[J].中国煤炭,2006,07:55-56+58.

[4] 周则男.化工综合利用:煤炭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来自中国国际煤化工及煤转化高新技术研讨会的报告[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2,11:4-5+53-54.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饮用水;净化;间歇减压蒸馏技术;效果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029

0 前言

根据我国《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统计,我国103个主要湖泊总面积为2.7万千米,其中Ⅰ类、Ⅱ类水质的水面占总评价水面面积的33.12%,且湖泊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而我国471个水库中全年水质为Ⅰ类的水库仅为20座,Ⅱ类水库为200座,Ⅰ、Ⅱ类水库占评价水库总数的46.71%,其中富营养化水库座高达201座[1]。由此能够看出当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饮用水净化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人们的安全。间歇减压蒸馏技术能够对饮用水进行深度处理,从而有效的保障饮用水的洁净度,为我国饮用水净化工程做出贡献。

1 减压蒸馏技术

减压蒸馏技术主要是利用真空泵降低系统内部的压力,从而降低液体的沸点,利用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沸点岁外界压力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原理,进行液体提纯处理。减压蒸馏技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起装置主要包括蒸馏。抽泣、安全保护和测压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蒸馏部分包括蒸馏瓶、克氏蒸馏头、毛细管、温度计、冷凝管等组成[2]。在仪器组装完成后进行蒸馏技术处理。其理论的操作方法为:

第一,管壁毛细管,降压至压力稳定后夹住橡皮管,观察压力计水银柱变化(无变化不漏气,变化漏气)。

第二,检查仪器不漏气后,加入蒸馏液体,(液体不超过蒸馏瓶的1/2),关好活塞,打开油泵,调节毛细管导入空气量(连续小泡最佳)。

第三,当压力稳定后,进行加热蒸馏。注意在其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观察沸点,待沸点稳定,转动多尾接液管接受馏分,保证蒸馏速度为0.5~1滴/S。

第四,蒸馏完毕,除去热源,慢慢旋开螺旋夹,待蒸馏瓶稍冷后再开启活塞,平衡内外压力,关闭抽气泵。

2 间歇减压蒸馏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及效果

2.1 间歇减压蒸馏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

本次研究中分析间歇减压蒸馏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实验选择了人均定额饮水量为2.5L进行实验设计,其蒸馏的系统图见图1。针对生活饮用水中威胁人力安全的各种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进行检测,从而作为判断间歇减压蒸馏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效果的指标。此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障应用指标检测的准确性,采用了国际根植的2、4、6、8、10倍进行配水[3]。实验中将10L的不同污染物含量的水放入蒸馏装置内进行间歇减压蒸馏,真空泵采用了间歇频率为10min中开启,10min停止,蒸馏取水的频率为20min取蒸发水样一次,整个间歇减压蒸馏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的过程时间持续1h。在实际实验应用的过程中设定试验压力为-60kPa,室内沸腾温度为79℃[4]。

2.2 间歇减压蒸馏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2.2.1 无机盐净化效果

根据图2中能够看出饮用水中无机盐的去除率在99%以上,需要保障饮用水内的无机盐含量在18mg/L~10018mg/L之间。饮用水在蒸发的过程中其蒸发温度与水中盐的沸点存在差异性,远远低于盐的沸点,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蒸馏出的水中仍然含有无机离子。进一步对其分析发现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控制无机离子在水相和气相中平衡,这样才能够保障无机盐的去除率。

2.2.2 Cd2+的净化效果

根据研究结果绘制的图3中Cd2+的净化效果能够看出饮用水进水的Cd2+质量浓度在10μg/L~30μg/L时,间歇减压蒸馏装置净化后的出水装置内含有Cd2+的含量为最低,将其与国家规定标准值进行比较,其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但是,在实际间歇减压蒸馏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随着饮用水内Cd2+质量浓度的增加,出水中的含量也会逐渐增加,整体间歇减压蒸馏的Cd2+去除率会呈下降的趋势。因此,确定在实际工程应用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饮用水水源内Cd2+的含量进行控制。

3 总结

间歇减压蒸馏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饮用水净化工程系统的净化率,其在实际应用操作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去除饮用水中的无机盐污染物、有机物污染物等,从而起到净化应用水的效果。间歇减压蒸馏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应用效果显著。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我国新的《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与2000年10月正式颁布并开始实施,已成为国内新建手术室和旧手术室的主要设计标准。标准采用我国"主流区"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成果,以保障用较小的同量在关键区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但这一技术措施的净化效果在学术界也引起了争论,尤其是在I级洁净手术室。为此,本文对实际运行时的I级洁净手术室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以验证标准中的部分技术参数范围(主要针对空态手术室)在动态时的可操作性,以及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标准在I级洁净手术室中用局部送风代替全室单向流理论的可行性。

在传统的空调设计中,由于送风口、回风口以及室内热源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对室内三维流场、速度场进行精确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的经济技术合理性。采用模型实验的方法对室内气候环境参数的分布情况进行预测虽然可靠,但是预测周期长、价格昂贵,较难在工程中使用。对这样的非线性问题,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方法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利用CFD技术,快速,廉价,又可有效地了解室内的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的分布特征,为合理的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提供有益的参数资料。

目前,国外许多设计所和建设单位都已经将CFD模拟技术应用到实际设计预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影剧院及建筑中厅等大空间的设计预测。国内以前在数值计算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进行模拟,尤其是对净化空调作的模拟研究比较多。这些模拟大多是二维或简单的三维工业洁净空调模拟,且主要是空态的,与实际运行时的情况相关较大。本文将利用FLUENT软件对实际运行的I级洁净手术室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动态手术室的气流控制效果。

2几何模型

本文模拟的手术室是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的规定设计的I级洁净手术室。整个模型都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表1)。

I级洁净手术室部分主要技术参数表1温度(℃)相对温度(%)房间面积(m2)①送风面积(m2)人数(个)风速(m/s)②最小新风量(次/h)排风量(m3/h)22~2550~6040~45120.25~0.306100

①房间面积为特大型手术室的最小净面积。

②风速为手术区工作台面高度截面平均风速。

标准强度关键部位的保护意识,将是洁净的空气送到关键部位。根据我国的科研成果和运行实践,提出了利用主流区工作区的技术思路,将送风口直接布置在手术床上方,采用局部集中送风方式,用洁净气流有效保护关键区域。为此,标准将手术室区分为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给出指标,手术区范围的划分取决于手术室级别要求,对本文模拟的I级洁净手术室,按标准要求,送风口面积为2.4×2.6=6.24m2。本例采用了手术室吊顶送风,直接将洁净气流"填充"到关键区域,切断空气污染的途径,这样便大大降低了手术室的送风量[4]。

根据标准规定,设计几何模型如图1所示。房间尺寸X×Y×Z=8m×3m×6m;送风口2.6m×2.4m;两侧下回风,回风口4.0m×0.3m,底边离地0.1m;排风口0.4m×0.4m;人模型0.4m×0.2m×1.7m;医用设备0.4m×0.6m×0.8m;手术台1.8m×0.6m×0.8m。手术室中人员流程和设备摆放见参考文献[2]。工作区高度(空态时离地面0.8m处)的风速应控制在0.25~0.30m/s范围内,为达到此要求,根据笔者的设计经验,取送风速度为0.46m/s,送风量为10300m3/h,约72次换气,如果按以前仿照工业洁净室设计的百级手术室,工作区达到0.25~0.30m/s的风速需要300~360次换气。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都”)的掌门文辉被誉为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从销售一步步走到总裁位置的他深知以小搏大的奥妙,只是这一次亚都面临的对手无一名气不在自己之上。

数据显示,以飞利浦、松下、大金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占到了国内80%左右的空气净化器市场份额。除了份额,这些明星企业在空气净化器领域均做足了功课,无论Holmes、松下还是飞利浦都已经有了二三十年的空气净化器研发制造历史。

在文辉看来,空气净化器未来的市场将由蓝海变成红海,国内市场的“沸点”也即将被点燃。尽管依然高调表示亚都胜券在握,但亚都如今要重新夺回空气净化器市场第一的宝座并不容易。

2005年,文辉开始掌管这家国内空气品质(IAQ)领域最大的企业――亚都,其成立于1987年。在中关村这个地方,有太多的企业一夜成名或是一夜消失,像亚都这样二十七年如一日的,着实不多。

就在文辉掌管亚都后一年,全球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厂商Holmes就已在内部达成共识,“中国的空气净化器市场不能丧失”。

但市场的爆发延缓了若干年。

直到2013年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才真正进入井喷期。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空气净化器的销售量为240万台,而这个数据在2012年和2011年分别为126万台和112万台。

中怡康生活电器事业部总经理吴红分析认为,国外品牌主打国内中高端市场,而国内众多品牌则是提供中低端价位的空气净化器。但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品牌,采用的核心技术基本是一样的,即HEPA过滤网技术或者离子风技术。

国内家电企业显然也跃跃欲试,不愿将嘴边的肥肉拱手让给国外企业。“2014年将是空气净化器产业洗牌的一年,尤其是在行业标准即将颁布的背景下,这个市场将会有非常大的变化”,不少观察人士都有类似表示。

面对国外企业的蜂拥而至,一向擅长规模效应的国内企业又该如何突破?

丢失的制高点

作为家电巨头,松下一直占据着国内空气净化器销售前三名的位置,而且松下也正在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中国。

去年10月,松下环境系统株式会社(下称“PESES”)社长吉村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未来(松下)将重点推广整体室内空气质量解决方案,重点是中国、北美、印度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其中空气净化器业务在中国的销售额将比2012年增加150%”。

根据中怡康的数据显示,松下空气净化器的销售占2013年国内销售总量的29%,位居第二,仅比飞利浦低4个百分点。

作为PESES全球最大的IAQ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去年3月,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下称PESESGD)在广东顺德工厂新增了马达工厂,新工厂生产的IAQ产品主要面向的是国内市场。松下方面表示,顺德工厂2012年度IAQ产品的生产量为350万台,马达460万个,未来五年预计马达生产量将达1000万个。销售额则将从2012年的17亿元一路攀升到2020年50亿元。

押宝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的绝非松下一家。飞利浦、安利、松下、3M等众多外资巨头纷纷掘金国内市场。2010年,安利逸新空气净化器在中国上市,这也是安利引入中国大陆的第一款电子产品。2011年,飞利浦甚至将其全球空气净化的研发职能部门由荷兰总部迁到中国。

Holmes自然也不会放掉我国国内市场大展拳脚的机会。今年1月,Holmes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原装进口”、“美国专利”、“一机多用”,Holmes的第一次出手就俘获了国内的中高端市场。

早在2006年,Holmes就曾派人“试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得出的结论是,“虽然突破中国市场难度很大,但是这个市场绝不可以放弃”。最终,Holmes选择与亚都以互相贴牌销售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不仅仅是原有的家电巨头铆足了劲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众多还在门外的国外品牌亦是虎视眈眈盯着中国这片不小的空白。今年1月,日本三菱电机消息,宣称将正式进军中国的空气净化器市场,并将用在中国的商用空调销售渠道来销售空气净化器产品。

同样想撬开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的还有东芝。去年年初,东芝家用电器销售南海有限公司负责人崔金国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东芝将发力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同年东芝投资5000万美元用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空气净化器工厂的建设,并且在去年年底开始出售空气净化器产品。

而就在国外企业布局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时候,国内企业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面。“2013年国内空气净化器的销售量为240万台,这其中80%以上是国外的品牌,国内品牌基本还没有打开市场。”吴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外品牌不仅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在价格上也要比同等的国内品牌高出一截。“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空气净化器都采用相同原理的技术,比如说飞利浦的空气净化器大部分都是采用最简单的HEPA过滤技术,但是价格也要比同类的国产品牌贵。”吴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虽然国外空气净化器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产品真正适应国内市场。国外的产品更多的是去除花粉、粉尘等,而不是国内的甲醛、PM2.5。”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检验部部长鲁建国告诉记者。

仅仅一两年的时间,空气净化器成了国内外企业争相抢夺的国内空白市场之一。

低门槛时代

作为“元老”,亚都擅长的是在一个领域做精做细。用文辉的话说,“要做小市场的霸王,像吉列在刀片市场一样,从而打败飞利浦”。

在布局国内加湿器市场的时候,亚都百密一疏,在和国内另外一家企业合作研发核心部件时,并没有对专利使用做出有效限制。这给亚都带来致命的麻烦,直接后果就是数百家生产加湿器的小企业迅速崛起,极大地降低了加湿器的利润。

进入到空气净化器市场后,亚都吸取教训,在申请专利方面不惜成本。技术派出身的亚都董事长何鲁敏曾比喻说,“要先跑马圈地,选一些地势险要的地方挖上壕沟,放上水,最好养上鳄鱼。”

1998年之前亚都采用多元化打法,当看到远低于预期的收效后,何鲁敏深知这条路不好走,便把全部家当压在IAQ产品上。2006年5月,亚都豪赌4100万元赞助费,与北京奥组委签署正式协议,成为北京奥运会空气加湿净化器独家供应商,它打败的对手则是大名鼎鼎的GE。

中国进入空气净化器领域并不算晚,但是在2012年之前,国产空气净化器主要用去除甲醛等家居有害气体,而非如今去除PM2.5。2012年5月,亚都在北京了国内首批专门针对PM2.5设计研发的空气净化器产品。

亚都处心积虑的市场布局并没有换来销售量第一的市场份额,不仅要跟国外的企业竞争,还要时刻提防着国内各种企业的奋起直追。国内企业最不缺乏的就是模仿和追随能力,更何况,空气净化器并非尖端技术行业。

美的被亚都视为国内最大竞争对手之一。除了家电企业之外,越来越多的非家电企业都对这个领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不存在技术壁垒,也没有行业准入条件使得这个市场变得鱼龙混杂。”鲁建国说。

最近一个加入空气净化器争夺战的企业是双飞燕,它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IT界的鼠标王”。今年1月8日,双飞燕推出新品空气净化器滤巨人,董事长郑伟腾甚至毫不客气地把前两代的空气净化器称之为“电扇+抹布”、“空气垃圾桶”技术。

国内空气净化器普遍采用两种技术,一种是HEPA过滤技术,另外一种是离子风技术。HEPA是采用过滤网加滤芯的技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更换滤芯。离子风技术则是被质疑会释放臭氧。

从双飞燕近几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发力空气净化器市场是其“早已有意为之”。从2005年起,总经理郎欢标带领团队开始研发空气净化器,时隔七年之后,双飞燕投入到可水洗滤芯技术的研发中,并称之为“第三代空气净化器技术”。

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空气净化器家庭拥有率不到1%。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27%和17%的占有率存在较大差距。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曾预估空气净化器3年内能够达到5000万台的市场增量,潜在的市场规模让这个领域出现了众多的追随者。

去年11月,创维集团总裁杨文东曾透露,公司希望能够尽快加入到空气净化器的市场争夺战中。不到两个月,今年1月1日,天猫上就已经看到创维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产品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确实是说做就能做,不存在技术难度。”吴红表示。

之前曾有媒体报道,TCL准备在佛山投建一个更大的空气净化器生产基地,明年兴建新的工厂,未来空气净化器的年产值将做到2亿元。去年12月,厨电企业万家乐也宣布正式推出空气净化器产品,并将其视为未来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

模仿带不来成功

进入2014年,家电领域无论是国外巨头还是国内企业,都希望能够尽快挤进竞争激烈的空气净化器市场中。据数据显示,国内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已经达到200余家,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

“国内企业做空气净化器并不晚,但这并不代表可以走到前面。国内空气净化器产业至今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鲁建国对记者分析,“除去亚都之外,国内也许两百多家企业生产的空气净化器也只能占到1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样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去跟飞利浦、松下竞争的。”

“国内现在做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很多都不是家电企业,OEM的现象也非常严重,这给市场带来很大问题。企业会认为空气净化器是个门槛非常低的产品,”鲁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也会降低企业对产品本身的要求。”

目前国内大部分空气净化器产品仍然采用的是HEPA过滤技术,国外厂商则开始注重推广最新研发的产品,比如Holmes在今年1月份最新推出的产品以及具有智能检测功能的LG空气净化器。“国内空气净化企业大部分都通过模仿来生产产品,很少会有企业去做研发。”鲁建国说。

如果说产业规模和技术研发是国内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行业规范缺失则导致国内企业如野草般疯长,只有数量和规模,却不能促进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投资 上市公司 绩效

自从上个世纪40年代计算机诞生以来,以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技术,它可以提高人们的计算能力,提高信息处理和传播的速度,可以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实现更科学的决策,因此,信息技术投资理应取得巨大的经济和商业价值,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和公司绩效的改善。许多学者围绕信息技术是否能带来相应的价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研究表明,在计算机应用和生产率以及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联系。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领域。当前,企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迅速变化的环境,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工作绩效。信息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投资的价值是企业管理者非常关心的问题。研究信息技术投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将为管理者更加清楚地理解信息技术和公司绩效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的价值提供基本的帮助。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基本情况

上市公司是指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股份公司。我国在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1300多家。上市公司一般规模比较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比较高,具有较好的进行信息化的基础。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http://www.cnlist.com)提供了1341家上市公司的资料,除去电子通讯版块的84家上市公司,还有1257家,包括纺织服装、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轻工制造等各种行业。电子通讯行业的上市公司本身从事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这些公司信息技术投资和一般行业的上市公司不太一样,因此本文研究的范围不包括电子通讯行业的上市公司。本文对1257家上市公司投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27家上市公司在最近4年间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信息系统投资和建设。信息系统的类型包括电子商务系统,ERP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建设的时间集中在2000-2003年间,最大投资达7000万元,最小的投资400万元,大部分公司的信息化投资在2000万元左右。从项目的目标表述看,信息化投资的效益主要在于信息的集成利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市场应变能力等。投资主要集中在2000-2003年这几年间,说明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投资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计算机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大幅下降也推动了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

上市公司的信息技术投资与绩效关系分析

当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企业的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国工业化的基本战略。随着信息技术投资的大量增加,人们日益关注信息技术投资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也就是信息技术投资是否会带来公司绩效的相应提高?如上所述,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信息技术投资,信息技术投资是否带来上市公司绩效的提高?由于信息技术的产出很难单独计量,信息技术投资的效益体现在公司整体效益中,上市公司的绩效除了受到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影响,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信息技术投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除了研究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绩效的变化,同时也需要对比没有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的绩效,也就是进行实验组(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和对照组(没有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之间的对比分析。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得到了27家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数据,同时又按照27家样本企业所属行业的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7家公司作为对照组。为了研究信息技术投资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 信息技术投资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

假设2 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的绩效显著高于没有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的绩效。

公司绩效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公司绩效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用的评价公司绩效的财务指标有资产报酬率、投资收益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报酬率等指标。净资产报酬率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企业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的高低。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非常关心自己的投资取得的回报,净资产报酬率等于资产报酬率乘以平均权益乘数,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资产利用率和利用财务杠杆的能力。企业信息技术的投资收益,最终会反映到公司的净资产报酬率中。本文采用净资产报酬率指标度量公司的财务绩效。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资产和净资产报酬率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http://www.cnlist.com)提供的上市公司公告。

转贴于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共检索到2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在最近几年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建设和投资,从表1看出,投资额最少的400万元,最多的约7000万元,平均2477万元。企业2001-2002年的平均总资产的平均值在32.4亿元,最小值5.56亿元,最大值85.9亿元。信息技术投资额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18%,最小0.1%,最大3.22%。虽然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额比较大,但是在公司总资产中的比重还是比较低。没有披露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资产的平均值是35.26亿元(表2)。

从表3可以看出,从1999年以后,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报酬率逐年下降,从1999年的14.25%下降到2003年的5.52%。从表4看,没有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的净资产报酬率也从1999年起逐年下降,且下降的幅度更大。

信息技术投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及其显著性

上市公司的绩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信息技术的投资和应用外,还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财务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用1998年和1999年的净资产报酬率的平均值表示信息技术投资前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用2003年的净资产报酬率代表信息技术投资后的公司绩效,前后对比可以反映绩效的变化,其中既包括信息技术投资的影响也包括其它因素的影响。由于信息技术投资的效益难于单独估计,所以需要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消除其它因素的影响,由于对照组是考虑了实验组公司的产业类型并随机选取的,基本可以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通过实验组前后效益的变化减去对照组前后效益的变化,可以将除信息技术投资以外的其因素对绩效的影响消除,从而得到信息技术投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从表5可见,信息技术投资前后净资产报酬率平均值下降8.4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从表6看出,对照组净资产报酬率的平均值下降12.5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无论是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还是没有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在最近几年,公司的净资产报酬率都发生了显著下降。相比而言,没有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净资产报酬率下降更多,两者相差4.05%,这可以认为是信息技术投资带来的公司绩效。但是,从表7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看,均值相等的T检验的双侧检验的概率值大于10%,说明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实验组和对照前后绩效差异均值相等的原假设,也就是信息技术的投资对公司净资产报酬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假设的验证与结论

根据上述的讨论,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上市公司经历了净资产报酬率的显著下降,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绩效的显著提高,因此假设1被拒绝。与此同时,对照组的净资产报酬率也显著下降。对照组比实验组平均多下降4.05%,这可以认为是信息技术投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但是通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发现这一差异并不显著,因此,假设2也被拒绝。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技术投资并没有带来公司绩效的显著提高,虽然信息技术投资使得样本公司净资产报酬率平均少下降4.05%,但是这一结果并不显著,这部分地说明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中存在生产率悖论问题,至少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投资与我国企业绩效的关系还不是太密切,信息技术投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还不明显。

参考文献:

1.Bruce Dehning and Vernon J.Richardson.Returns on Investme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Research Synthesi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Vol.16.No.1,2002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投资 上市公司 绩效

自从上个世纪40年代计算机诞生以来,以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技术,它可以提高人们的计算能力,提高信息处理和传播的速度,可以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实现更科学的决策,因此,信息技术投资理应取得巨大的经济和商业价值,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和公司绩效的改善。许多学者围绕信息技术是否能带来相应的价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研究表明,在计算机应用和生产率以及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联系。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领域。当前,企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迅速变化的环境,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工作绩效。信息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投资的价值是企业管理者非常关心的问题。研究信息技术投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将为管理者更加清楚地理解信息技术和公司绩效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的价值提供基本的帮助。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基本情况

上市公司是指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股份公司。我国在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1300多家。上市公司一般规模比较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比较高,具有较好的进行信息化的基础。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省略list.省略)提供的上市公司公告。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共检索到2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在最近几年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建设和投资,从表1看出,投资额最少的400万元,最多的约7000万元,平均2477万元。企业2001-2002年的平均总资产的平均值在32.4亿元,最小值5.56亿元,最大值85.9亿元。信息技术投资额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18%,最小0.1%,最大3.22%。虽然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额比较大,但是在公司总资产中的比重还是比较低。没有披露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资产的平均值是35.26亿元(表2)。

从表3可以看出,从1999年以后,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报酬率逐年下降,从1999年的14.25%下降到2003年的5.52%。从表4看,没有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的净资产报酬率也从1999年起逐年下降,且下降的幅度更大。

信息技术投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及其显著性

上市公司的绩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信息技术的投资和应用外,还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财务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用1998年和1999年的净资产报酬率的平均值表示信息技术投资前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用2003年的净资产报酬率代表信息技术投资后的公司绩效,前后对比可以反映绩效的变化,其中既包括信息技术投资的影响也包括其它因素的影响。由于信息技术投资的效益难于单独估计,所以需要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消除其它因素的影响,由于对照组是考虑了实验组公司的产业类型并随机选取的,基本可以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通过实验组前后效益的变化减去对照组前后效益的变化,可以将除信息技术投资以外的其因素对绩效的影响消除,从而得到信息技术投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从表5可见,信息技术投资前后净资产报酬率平均值下降8.4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从表6看出,对照组净资产报酬率的平均值下降12.5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无论是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还是没有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公司,在最近几年,公司的净资产报酬率都发生了显著下降。相比而言,没有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净资产报酬率下降更多,两者相差4.05%,这可以认为是信息技术投资带来的公司绩效。但是,从表7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看,均值相等的T检验的双侧检验的概率值大于10%,说明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实验组和对照前后绩效差异均值相等的原假设,也就是信息技术的投资对公司净资产报酬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假设的验证与结论

根据上述的讨论,披露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上市公司经历了净资产报酬率的显著下降,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绩效的显著提高,因此假设1被拒绝。与此同时,对照组的净资产报酬率也显著下降。对照组比实验组平均多下降4.05%,这可以认为是信息技术投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但是通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发现这一差异并不显著,因此,假设2也被拒绝。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技术投资并没有带来公司绩效的显著提高,虽然信息技术投资使得样本公司净资产报酬率平均少下降4.05%,但是这一结果并不显著,这部分地说明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中存在生产率悖论问题,至少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投资与我国企业绩效的关系还不是太密切,信息技术投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还不明显。

参考文献:

1.Bruce Dehning and Vernon J.Richardson.Returns on Investme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Research Synthesi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Vol.16.No.1,2002

2.Dale W.Jorgenson.U.S. Economic Growth in the Information Age[J].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1

3.李治堂.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悖论”研究及其最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净化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絮凝 电流密度 电极板间距 降除率

1 河套地区地下水质情况

内蒙古河套平原及周边的草原、山地和沙区,由于地理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地下水的化学成份较为复杂,高氟、高砷和苦咸水交叉分布,引起地方性的氟、砷中毒,导致河套地区群众骨质疏松、癌症高发,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巴彦淖尔市所辖7个旗、县、区地下水中砷、氟、氯化物、硫酸盐等含量均不同程度超过国家饮水卫生标准,全市有1/3以上的饮水井的砷、氟含量超标,有80余万农牧区群众饮用高氟、高砷和苦咸水,饮用水中砷含量最高超标35倍,氟含量最高超标8倍。由于河套地区地下水分布的复杂性,还发现有部分井水的砷、氟含量刚开始饮用时不超标,但经过集中大量采水后,砷氟含量有升高超标现象。所以,改变寻找新水源为净化超标水成为切实解决该地区饮水除砷降氟问题的现实和有效方法。

随着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实施,氟含量大于1.0mg/L和砷含量大于0.01mg/L的水均为不合格饮用水,因此,研究高氟水和高砷水的处理技术,研究针对适合分散和集中水处理的设备,降低净水成本,减少能源消耗,让河套地区农牧民更易接受净水设备,提高饮水质量,让国家的政策惠及每一个老百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 国内外水净化技术现状

国内外对于饮水高氟、高砷和苦咸水的处理,首先,一般采用更换水源的办法,寻找合格水源,建立供水站,铺设管道,分输各户。该方法投资大,要求地理环境相对平坦,有专门的供水管理人员,适合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其次,利用现有水源进行集中水处理,水处理设备为大型设备,废水率高,价格昂贵,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不适合农村和牧区使用。而用于饮用水除氟砷的水处理技术有多种,常规除氟技术有骨炭吸附法、活性氧化铝吸附法和混凝沉淀法等,这些常规技术由于受技术操作、管理、运行等要求影响,不宜在农村牧区使用。膜法除氟砷技术(如电渗析、反渗透等)操作简单,应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苦咸水淡化,主要集中在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等系统技术方面,纳滤技术在苦咸水淡化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活跃起来。一些新技术(如火山岩分子筛吸附降氟设备、碎石吸附降氟技术等)也在实践中开始应用。这些设备的电力供应一般采用传统供电,耗能较高,处理水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成为净水技术应用的一大障碍。

3 电絮凝技术的饮用水净化

3.1 电絮凝技术简介

电絮凝(又称电凝聚)技术是电化学技术的一种,电絮凝技术近几年在处理水体净化方面成为研究热点。电絮凝技术最早于1889年由Eugene Hermite首次提出了使用电极净化废水概念。从1963年至1974年间美国科学家运用电絮凝技术处理了食品废水和市政污水,1984年挪威科学家(Vik E.A)采用电絮凝净化了生活饮用水,我国研究人员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应用电絮凝处理含酚、含铬、制革等不同类型的生活饮用原水处理和工业废水。目前,被公认的电絮凝机理为2001年由M.Yousuf提出:采用可溶性金属作为电极板,在外加电压作用下,金属阳极板(铝、铁)发生溶蚀,产生大量的阳离子,这些阳离子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缩聚和水合作用,生成具有不溶于水的并有吸附水中污染物的絮状物物质,从而将污染物从水中去除,在金属阴极板产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的氢,阳极板还可能会有氧气放出,这些气体小气泡在上浮过程中与溶液中的絮状物接触,将絮状物推浮上升,可以达到对污染物进行浮选的目的。

3.2 影响电絮凝净水效率的几个因素

(1)原水的PH值对电絮凝除氟、砷的影响。由于河套地区地下水质的PH值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处于7.2~7.8之间,在净化水之前不进行PH值的调整,根据以往实验经验,同时得到广泛认同,PH值越低,净化水过程中降除氟的效果就越好,在本实验中不对原水的PH值对电絮凝除氟、砷的影响进行实验验证。

(2)电流密度对电絮凝除氟、砷的影响。实验所用电源为可调直流电源,电流调节在1~100A之间进行,选用三组不同电流密度值进行实验,对比电流密度对电絮凝除氟、砷的影响。

(3)极板之间的间隙对电絮凝除氟、砷的影响。极板是可调间隙式设置,为了实验结果的可比性,每间隔5mm做一个测试位置。

(4)温度对电絮凝除氟、砷的影响。由于河套地区地下水温度变化一年四季比较小,上下波动在十几摄氏度之内,单以温度对电絮凝效率的影响在这个温差下不明显,在本实验中亦不对该因素进行验证。

(5)电絮凝时间对除氟、砷的影响。通过实验找到能使原水中氟、砷去除率达到80%以上的最合理时间,这项测试需与电流密度和极板之间间隙共同测试。

3.3 除砷降氟实验设备及实验流程

电絮凝除砷降氟实验装置主要由10000ml反应水槽、铝电极、CTNP型智能脉冲电源模块、自吸泵、锰砂滤罐等组成,设备技术参数如表1。

针对河套地区地下水质安排除砷降氟净化水过程如图1。

3.4 原水来源和水质检测

实验所用原水采用河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牧区地下水,采样完毕后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显示该原水PH为7.8,浊度为1.02度,溶解性总固体为1220毫克/升,总砷0.081毫克/升,总氟3.1毫克/升,氟和砷明显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3.5 实验过程分析

(1)在实验中,固定电源电压输出值为12V,电源电流输出值为20A,每隔10分钟电极自动倒换一次,极板之间的间隙从5mm~30mm,每隔5mm调节一次,通过实验发现,电絮凝阴阳间极板的间隙越小,除砷氟的效率越好,但如果小于5mm极板之间电场的不均匀性会增强,较为容易引起极板短路,实验做了30分钟内时间与极板间隙对于氟砷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2。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极板间距的增加,电极处理效率下降,氟砷去除率下降。极板间距小,有利于电化学氧化反应,同时使得极板产生的离子扩散的距离短,能较快地与溶液中污染物发生作用,有利于提高电化学氧化的去除效率。在板间距为10mm,反应停留时间20分钟时,输出电流22A,氟砷去除效率最高,达到85%。为了避免由于极板间隙较小导致极板钝化现象,采用10分钟自动倒换电极的方式效果明显。

(2)实验固定电源电压输出值为12V,电极之间间隔10mm,每隔10分钟电极自动倒换一次,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调节电流从10A~34A调整,在0~30分钟内每隔6分钟取水样,实验结果见图3。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水样中的氟砷去除率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反应初期,水样中氟砷浓度相对较高,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在电极表面反应的物质就越多,从而反应速率较快。当反应经过10 min时氟砷去除率有明显增加。但随着反应过程的进行,水中氟砷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因此结合工程实际应该尽量降低其反应停留时间,确定最佳停留时间为20分钟。

4 研究结论

(1)电絮凝技术应用在河套地区高氟、高砷、苦咸水水净化中。

(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反应停留时间20分钟,输出电流22A,电极板间距10mm,板间电压24 V,极板每隔10分钟自动倒一次电极,氟砷的降除率达80%以上。

(3)采用电絮凝的方法去除河套地区地下水中氟砷的效果比较好,工艺流程简单可行。同时从实际应用角度考虑,在保证去除效果的情况下,为尽量减小能耗,需要进一步针对河套地区风力和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尤其特别适合河套地区的边远农牧区净化水电源用风光互补系统解决。

参考文献

[1]李静波.电絮凝一微滤(EC一MF)深度处理饮用水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学位论文),2007.

[2]贾建丽,何绪文,车冉,刘通,陈昊然.电解法去除高浓度氨氮废水工艺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9,(6);54-56.

[3]陈雪明.电凝聚电解电压计算[J].上海环境科学,1997,(10);27-41.

[4]孙立成,万小平,陈雪明.电凝聚饮用水除氟的理论与实践[J].论述与研究,2010.5-20.

[5]安众一.电絮凝-活性炭吸附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0.

[6]崔晏.电絮凝/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感光废水的研究[D].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05.

[7]张辉.电絮凝除微污染水中正磷酸盐和硝酸盐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1.

[8]黄燕.电絮凝法去除废水中Cu(Ⅱ)、Cr(Ⅵ)的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2.

[9]朱小梅,赵娜,刘晓星,公维民,孙冰.高压脉冲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95-97.

[10]胡海.脉冲电絮凝处理三次采油污水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

樊刚强(1984-),男,硕士学位。现为河套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水净化设备等。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