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癀片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范文

新癀片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范文

新癀片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论文关键词]新癀片;口服;外用;寻常痤疮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新癀片在寻常型痤疮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于60例Ⅰ、Ⅱ度寻常痤疮患者应用新癀片口服加外用进行治疗,疗程满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新癀片治疗Ⅰ、Ⅱ度寻常痤疮的总体有效率为86.7%,其中Ⅰ、Ⅱ度寻常痤疮的有效率分别为85.6%、94.9%,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新癀片治疗轻型寻常痤疮,通过内服并外用的给药途径可明显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且无明显副作用,起到良好效果。

寻常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多见于青年人群,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与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对于Ⅰ、Ⅱ度痤疮主要靠外用药物保守治疗,由于许多药物起效慢或引起较严重的局部刺激,而不易被患者接受。我科于2004年2~7月应用厦门中药厂生产的新癀片以口服并外用的给药途径,治疗60例Ⅰ、Ⅱ度寻常痤疮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

年龄在15~35岁的寻常痤疮患者,性别不限,无肝肾疾病,诊断为Ⅰ度或Ⅱ度痤疮(采取人卫第六版《皮肤性病学》中推荐的Pillsbury分类法:Ⅰ度:散发至多发的黑头粉刺,可伴散在分布的炎性丘疹;Ⅱ度:Ⅰ度+炎性皮损数目增加,出现潜在性脓疱,但局限于颜面;Ⅲ度:Ⅱ度+深在性脓疱,分布于颜面、颈部和胸背部;Ⅳ度:Ⅲ度+结节、囊肿,伴瘢痕形成,发生于上半身)[1],自愿并同意配合观察者入选。

进入实验2周内曾使用外用药物治疗者,或4周内曾口服抗生素或抗痤疮药者,及妊娠及哺乳妇女给予排除;病情严重(痤疮Ⅲ、Ⅳ度形成深在脓疱及囊肿)需行外科手术治疗者不收在本研究之列。

1.2临床表现

60例病人中,诊断为Ⅰ度痤疮者27例,可见患者颊部及额部单发或多发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大小如小米米粒,其顶端开口可见针尖样大小黑或白色小点,白色者可挑出豆腐渣样油脂物,黑色者为灰尘或白头粉刺氧化而来;Ⅱ度痤疮33例,可见丘疹多发连接成片,丘体肿大,基部发红,顶端形成脓疱,有的甚至形成暗红色结节,触压稍硬。

1.3处理

60例均选入治疗组,给予新癀片(厦门中药厂生产)每日3次,每次3片,口服。并于每晚临睡前温水清洁皮肤后以新癀片5片,冷开水调化涂于患处,于晨起后洗净,疗程6周。治疗期间禁止使用任何化妆品,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服用其他药物。

2结果

2.1结果评判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复诊(治疗期间有变化随诊)病情,标准评分参照国内同行标准,即以皮损的大小及性状来评定。疗效判定为症状与体征改善75%~100%为基本痊愈,50%~74%为显效、35%~49%为有效、0~34%甚至加重者为无效。以治疗后达到显效(症状体征改善>50%)及以上来判定本药的有效率。

2.2观察及记录

60例寻常痤疮基本痊愈者36例(60.0%)、显效16例(26.7%)、有效8例(13.3%),无无效及病情加重者。新癀片治疗Ⅰ、Ⅱ度寻常痤疮有效率达86.7%。其中治疗Ⅰ度痤疮有效率为85.6%、治疗Ⅱ度痤疮有效率94.9%。副作用观察:2例开始时局部感觉轻度刺痛,以后逐渐适应,未见其他副作用。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因素、皮脂腺的作用以及毛囊内微生物有关[2]。目前有研究显示痤疮具有家族聚集性和种族差异,因此多数学者倾向于痤疮为一种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多基因病[3]。我们可以利用痤疮好发的年龄阶段性、家族遗传性、周围环境特点等采取措施,如勤用温水洗脸、调节饮食、手法按摩等进行预防[4],或及时将该疾病控制在较轻的阶段。而对于轻型痤疮中药治疗即可得到不错的疗效,罗廷阳等[5]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单独应用中药四妙勇安汤较单独使用西药维生素B6、安体舒通及四环素的效果好,而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优。

祖国医学认为寻常痤疮多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而致脾、胃温热,复感毒邪致血热蕴结凝滞于面而发病,或肺胃风热,上越肌肤,故治疗上以清肺胃血热为主。新癀片主要成分为九节茶、牛黄、三

七、珍珠层粉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实验表明,九节茶含有挥发油、延胡索酸、琥珀酸、黄酮苷、香豆素、内酯等成分,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菌消炎;牛黄起抗菌消炎作用;三七能改善微循环,并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珍珠层粉则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抗组胺过敏,增强局部微循环作用。在内服并外用同时,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通过皮肤吸收,使药物直达病灶,故起到良好效果并可缩短病程,且无明显副作用。因此,新癀片内服加外用治疗Ⅰ、Ⅱ度寻常痤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4-166.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6.833-835.

[3]杨智,何黎.痤疮与遗传[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31(1):33-34.

[4]景福生.痤疮防治有新招[J].生物学教学,1999,25(7):36.

[5]罗廷阳,吴孝恺.270例顽固性痤疮对比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