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动工具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范文

电动工具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范文

时间:2022-03-19 04:30:48

电动工具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况

1.集聚发展明显。至年3月底,全市在册电动工具企业633家、个体工商户361家,其中规模以上电动工具生产企业94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68家。全市电动工具产业年实现销售收入超72.7亿元。电动工具整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带动了塑料、印刷、包装、橡胶、铝制品、碳刷等相关企业的发展,一批齿轮加工、轴类加工、塑料件生产、电动机生产等电动工具配套企业应运而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动工具产业链条。

2.产业基础较强。全市78家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电动工具规模企业,拥有成套电动工具生产设备1882台(套),可生产电动工具零配件1300多种、整机150多种;有62家电动工具企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93家企业过长城安全认证,200多种产品过3C强制认证;全市电动工具行业有注册商标135只,其中、国强等2只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等7只商标被认定为市知名商标;、等11只品牌被评为市名牌产品。

3.市场优势突出。全市在外经销人员4万多名,在国内县级以上城市及西欧、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电动工具营销网络体系,在国内市场总量拥有60%的占有份额,年经销额超过150亿元。年,在电动工具产业集聚中心区域镇,投资1.3亿元,建成了总占地101亩,集会展、研发、检测、物流、办公、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国际电动工具商贸城。“中国•科技五金交易会”已连续举办十届,参展企业达450多家,参展摊位超过800个,成交额超25亿元。

(二)存在问题

1.骨干企业偏少。全市178家电动工具生产企业中,年销售额超亿元企业仅为27家,最大规模企业年销售额不到10亿元,骨干企业对产业集聚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还不强。

2.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少,产品技术水平与国外同行业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产品外观质量差,外形比较单调、质量不稳定、高频尖叫声、单位重量出力低、电磁兼容性不符合要求等。如在单位重量出力方面,目前电钻约比国外低30~50瓦/公斤,角向磨光机约低30~100瓦/公斤,冲击电钻约低30~80瓦/公斤。配套企业、零部件生产能力和质量不能满足整机生产的要求等。

3.营销模式落后。特许专营、品牌连锁、系列配供等先进的营销模式只在部分营销商和部分区域实行,电动工具营销体系整体形象尚未形成,缺乏整体影响力和市场控制力,营销事前策划和产品售后服务均需改进。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强势推进品牌经营战略、自主创新战略、集聚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品牌,培育骨干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完善营销体系,推进园区建设,加速集群发展,力争过3年的努力,使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动工具创新中心、制造中心、营销中心,成为全国电动工具产业基地。

(二)主要目标

1.建成全国最大的电动工具制造中心,形成以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为龙头、超亿元企业为骨干,众多中小企业为配套的企业发展总体格局。年目标超过85亿元,年超过100亿元,1年超过120亿元,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以上,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5%;形成一批年销售额超亿元企业群,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以上企业超2家,亿元以上企业超45家。

2.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动工具营销中心,市场年成交额200亿元以上,全国30%~50%的配件和整机由配销。

3.建成国内有影响的电动工具研发基地,依托全国电动工具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心,吸引大量电动工具专家及相应智力资源流入,紧跟国际前沿,引导全国发展潮流,形成并保持电动工具的核心竞争力。

三、重点任务

(一)扶强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电动工具骨干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电动工具产业综合竞争力。鼓励骨干企业在不断加大投入、扩大产销规模的同时,以电动工具产业链为基础,开展资产和业务重组,过控股、联合、兼并、上市等资本运作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企业集团,实现低成本扩张。过3年努力,到1年,公司实现年销售额超10亿元,国强、万鹏等公司年销量额超5亿元。

(二)培育重点品牌。组织力量精心培育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力争在年前,使公司的“”商标和“”牌电动工具、国强公司的“国强”商标和“国强”牌电动工具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积极帮助企业申报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构筑品牌群体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建设省电动工具优质产品基地。积极打造电动工具产业的整体品牌,申报电动工具“证明商标”,并努力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特色品牌,成为电动工具产业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形象品牌。

(三)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电动工具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强化电动工具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服务,开展电动工具CAD和逆向CAD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辅助试验(CAT)服务,完善电动工具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鼓励、国强等骨干企业建设部级和省级电动工具工程技术中心,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围绕产品效率、重量、寿命等关键指标,突破外观设计、零部件质量、整机可靠性、单位重量出力、电磁兼容性、产品绝缘性、电动工具用高性能电池等关键技术,重点加快电池式电动工具和电子控制电动工具两大类新产品的开发。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更新和改进技术装备,推动电动工具生产向集约化、柔性化、自动化、专业化和生产协作配套网络化发展,不断提高电动工具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四)促进产业集聚。充分发挥电动工具商贸城汇聚商贸、科研、检测、会展、行政服务多种资源的功能作用,筹备建设“电动工具创业园”,以电动工具技术创新中心为孵化器,支持更多的创业者创办新的企业。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范围和渠道,重点瞄准、浙江等国内电动工具企业集结地区,动员更多在外经销电动工具的成功人士回乡兴办企业;重点瞄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境外电动工具著名生产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引进电动工具产业链序列紧缺的配套企业、关联企业,加强业内配套协作,不断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产业链,并以此为核心前伸后延、合纵连横,构建汇集多业、活力四射的产业群。

(五)提升营销水平。继续办好一年一届的“中国•科技五金展”,提高会展的策划组织水平,扩大会展的影响力。组织策划“工具”特许专营、品牌连锁、系列配供营销模式,统一形象标识、经营模式、售后服务,整体推介电动工具产业形象。进一步扩大出口,巩固西欧、南美、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传统市场,开辟北美、澳洲、北欧、非洲等新兴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合理利用境外资源,以并购、合资、合作、租赁、特许专销等多种方式开拓境外市场,扩大电动工具品牌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四、对策措施

(一)落实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激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推进项目加快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电动工具重点企业在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技术改造、鼓励开放发展、优先用地用电供给、加大财政支持、倡导节能减排、加强人力资源支持、强化考核激励、规范执法程序等10个方面给予政策激励。

(二)聘请专家指导。由分管副市长挂帅,市发改委、工商联具体负责,聘请全国电动工具行业协会领导和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学者及科研院所技术权威若干人组成,跟踪研究国内外电动工具产业政策走向、技术创新动态等前沿课题,协调解决电动工具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电动工具产业阶段性发展方向等作宏观指导。

(三)建立技术依托。加强与电动工具研究所、电器科学研究所、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交大学、大学、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合作,逐步使该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市及周边地区电动工具产业技术中心、产业培育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电动工具设计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的基地,力争3年内吸引委托开发、合作开发企业超100家,固定服务企业达15家。

(四)发挥商会作用。市总商会和电动工具制造业商会按照电动工具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服务功能,建立行业内信息交流机制,加强行业企业运行发展的监测;配合市各有关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企业品牌培育、质量检测、资本运作、市场拓展和形象宣传、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强化企业的组织、引导和管理;当好企业服务的“娘家人”,保护好电动工具企业的正当利益,维护好电动工具企业的合法权益,过各种活动方式,提高电动工具企业的内在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电动工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被举报文档标题:电动工具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angan/gongzuofangan/59433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