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范文

时间:2022-04-14 06:11:06

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摘要:

共生现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理论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可以发现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模式经历了偏利和间歇共生状态、偏利与连续共生状态、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的发展过程。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现状是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并存的共生状态,但最终会走向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学界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也提出过许多观点,如替代论、排斥论、独立论[1]、平行论[2]、整合论等。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管理机制上,还是在教育内容上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拟从共生理论视角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基础

1.共生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首次提出共生概念,他认为“共生即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这一定义由于过于宽泛而导致许多争议。1970年,美国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LynnMargulis)提出了内共生假说(endosymbiotictheory),并系统地阐述了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推动了共生理论的发展和普及,对共生现象的研究也迅速地由生物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1998年,我国学者袁纯清对共生理论作了系统研究与阐释,提出了共生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生系统及其基本状态、共生的基本原理等观点。2000年,吴飞驰对共生理念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共生具有本源性、普遍性、自组织性、层次性、共进性、开放性和互主体性等特征。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共生理论的思想,拓宽了共生理论的应用,同时也是我们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的理论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本质。

对共生现象的研究发现,共生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在人类社会,共生关系会因共生事物的不同而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共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通过资源的交互利用达到共存、共进和创新的效果。共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其最低层次是共同生存,中间层次是共同进化发展,最高层次是创新,即新生命的诞生或新功能的生发和新能量的产生。三个层次并非孤立存在,它可以是共生事物不同阶段的状态,也可以是共生事物的变化态势和共时性状态。共生关系的过程在于共生关系主体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有效产生、交换和配置,共生关系的价值在于共生关系主体的共同适应、激发、进化、发展,通过共生过程达到各共生关系主体生存能力增强、功能日臻完善、效益提高的效果。[3]在人类社会,共生既有自发的自组织状态,同时也可以是自觉构建的关系形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发展体现了由自发产生到自觉建构的过程。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并从90年代中期被正式纳入德育的范畴予以重视和开展教育活动。从此,心理健康教育就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联,构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经过20余年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越来越明显,其共生的本质就是通过在物质、信息与能量的全方位交互作用,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形式上,都按照一定的模式形成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并在不断发展中协同共进,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

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解析框架。

根据袁纯清的共生系统理论,我们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的分析框架。有两个维度:一是纵向维度,从发展过程分析不同时期的共生模式;二是从横向维度,分析目前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共生现状。共生系统是指由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就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共生系统的状态是由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的组合决定的。前者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后者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下面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系统的基本状态。表中所示的6种状态显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生模式和状态,其中“偏利与间歇共生”模式代表低水平的共生状态,“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模式代表高水平的共生状态。由“偏利与间歇共生”模式向“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模式发展,代表着共生系统的优化方向。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的纵向发展而言,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共生状态,但只要能够达到连续的“对称互惠共生”,就意味着达到最优化的共生状态。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比较来说,不同学校可能存在不同的共生模式,也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共生状态,表现出共生的差异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进程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是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从低层次共生到高层次共生状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1.第一阶段:

偏利与间歇共生状态。偏利共生是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既无利也无害的关系状态,偏利共生关系可以产生新能量,但新能量只为某一共生单元所得;间歇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按某种时间间隔具有多次相互作用和共生单元只在少数方面发生作用,它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特征。偏利与间歇共生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最初阶段(约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萌发期)的共生状态。其表征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独立形态,它完全“淹没”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所产生的能量也被思想政治教育所掩盖,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没有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师只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根据教学需要补充性地融入一些心理学元素,如讲述道德、爱情、交往内容时可能涉及到道德心理、恋爱心理和交往心理等内容;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基本上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开展工作,可能偶尔有辅导员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运用到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方法等。在偏利与间歇共生状态下,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独立发挥作用,只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形式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第二阶段:

偏利与连续共生状态。连续共生模式是指在一个封闭时空内共生单元具有连续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单元在多方面发生作用。连续共生状态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征。偏利与连续共生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阶段(约1994年到2000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期)的共生状态。这时,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没有获得独立的形态,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增加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要求。标志性的文件是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1995年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两个文件都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把完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优良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具体的德育目标之一。正是这两个文件,奠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从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没有改变。但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缺乏明确思路,对把心理健康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缺乏明确内容和整体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还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其落实情况有赖于相关领导与教师是否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及其重视程度。但已有一些高校教师自发地以选修课形式不定期开设心理类课程或讲座,少数有条件的高校开始设置心理咨询室。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独立形态,这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偏利与连续的共生状态,且连续共生水平较低。

3.第三阶段:

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非对称互惠共生状态是指共生主体存在着非对称性依赖和互利,仍然是一方强大一方弱小,但弱小方也已经呈现出独立的力量。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第三阶段(从2001年到2004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初建期)的共生状态。自从上述两个文件颁布后,各高校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高校的开展情况仍然很不平衡,许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开展工作也不力。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于2001年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确定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工作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并对师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后,许多高校开始按照文件的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工作。一是重视课程的开设。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独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相关的选修课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二是设置专门心理咨询机构。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室),由兼职教师(极少有专职)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然而,由于师资力量和保障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一些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且基础较好的高校,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较好发展,课程与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管理也比较规范有序。但更多的高校因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而无法开出专门课程,心理咨询工作也大都是由非专业的兼职人员担任,缺乏专业性。而一些条件较差和领导重视不足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上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因此,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属于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即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确定,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和讲座)和工作(心理咨询)出现于高校,但其作为学科来说还相当弱小,专业性和独立性不强,无论从业务上,还是从管理上或是经费投入上,都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框架中属于相对弱势与被忽视的部分,因此也更多地体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助与补充。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各种原因而处于时好时坏的状态。

4.第四阶段:

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其中把“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予以强调。2005年,教育部等联合了《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文件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特别提出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强调“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工作机制上,明确了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的职责,提出“教育部成立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咨询与指导”。随着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的一再强调,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全面建设时期。首先,2004年的“马家爵事件”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不仅工作基础好的学校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条件不成熟的高校也在努力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这一阶段,高校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开展课程教学、主题活动和心理咨询等工作,并纷纷建立起具有多部门联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密切监控心理问题严重或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情况。随着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在提高,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心理培训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在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设进入了正常轨道,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高校得到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主张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共同发挥育人作用已逐步成为学界的共识。特别是教育部的几个文件颁布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常态化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地位的凸显和独立性的增强,使得其育人功能得到提升,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属于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5.第五阶段:

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2011年,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教育部根据中发〔2004〕16号和教社政〔2005〕1号文件精神,制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师资队伍、教学体系、活动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建设都提出了具体的或量化的要求,并强调落实。特别提出“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学校应有机构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具体组织协调开展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文件内容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越来越成熟的方案与模式,有了越来越明确的内容和规范要求,也有了越来越具备完善功能的独立形态。这一文件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标准化建设阶段,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由非对称互惠向对称互惠方向发展。但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标准化的建设,以及由非对称互惠向对称互惠发展,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作为独立形态发挥其独特功能,但是从共生的视角,能够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称互惠状态的高校并不多,总体上仍然还没有超出非对称互惠状态。或者说,两者的对称互惠仍处于间歇共生状态。因此可以说,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现状是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并存的共生状态。判断这一共生状态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很大好转,但还相当薄弱。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在教师队伍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仍然很少,更多的是来自思政师资队伍和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师的兼职教师。根据笔者2014年对某省区61所(总数76所)高校的调查,有49.2%的高校有2名以上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34.4%的高校仅有1名,16.4%的高校没有配备专职教师;有27.9%的高校有10名以上的兼职教师,36.1%的高校有6~10名兼职教师。由此可见,许多高校在人员配备上仍是相当薄弱,根据每校至少2名专职教师的建设标准,达标的仅为一半高校。兼职教师仍然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有力补充。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方面,辅导员和班主任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要对那些心理问题不严重但又受到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虽然高校于2005年重新实施专职辅导员制度,并于2014年提出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标准,可从各高校辅导员招考和入职情况看,具有心理学科知识的人并不多,在后续的培训中也缺乏完整性的知识体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方法训练,而对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更是少有进行,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从业队伍素质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在物质条件上有很大改进,但仍显不足。在教育部等行政部门的日益重视和再三强调下,各高校也纷纷开始以《基本建设标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场地建设、购买各种设备、加强师资引进与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建设的快车道。但也要看到,与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组织支撑、稳定的管理机构与运行机制、充足的经费投入、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设备条件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从哪些方面看都显不足,仍处于需要大力发展阶段。三是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得到健全,但需协调优化。教育部的基本建设标准的出台,促进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和优化,一些有专门机构的高校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一些工作滞后的高校则纷纷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有这些机构大都以挂靠或半独立的方式由学工部门或思政单位担任,这是目前看到的最能发挥综合效能的模式。但也有一些高校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虽然也有机构,但管理上还处于沟通不良的混乱状态,各项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管理上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协调。四是共生环境已经基本具备,微观环境还有待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各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大环境等。从目前情况看,社会大环境越来越能够接纳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对心理求助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教育部及各省区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并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设标准,不仅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也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学校层面的建设也在全面开展但仍然不平衡,一些高校已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称互惠共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而更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比较弱小,建设力度还需加大,两者的协同需要进一步优化。基于以上情况,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并存的共生现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存在,但当非对称互惠状态逐步减少,对称互惠状态由间歇逐步增多并成为常态,一种全新的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就会出现。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趋向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的发展目标。

袁纯清认为,对称互惠共生是系统进化的一致方向,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进化的根本法则。所有共生系统中对称性互惠共生系统是最有效率也是最稳定的系统,任何具有对称性互惠共生特征的系统在同种共生模式中具有最大的共生能量。我们认为,对称互惠共生是指共生的主体在共生系统中实现了平等均衡的资源交换和利益共享,并通过共生系统获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对称”并非“对等”或“等量”,而是共生双方都有适合于对方的资源输出,同时也能从对方获得自己无法生成的资源,它是互利互惠的,但并非等量交换那么简单。互利互惠的前提首先是共生双方具有独立主体和形态,没有独立就不可能有能量或资源的输出;其次是独立的双方也有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外部的支持与补充。如果自身能够完全解决面临的问题,共生就没有必要,或者只能是偏利共生的供方(生物界中的宿主),难以实现公平有效的互惠共生。由此观照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首先,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完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哪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的内容,也对解决问题乏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功能使两者的共生成为必要与可能;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独立的力量,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对称互惠的共生关系,才能完整地通过发挥自己的特殊效用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即通过互惠共生发挥出理想的育人效应,其共生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因此,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生的发展目标就是由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或者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向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的方向发展,并最终达到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进而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称互惠共生。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称互惠的共生状态是一种功能充分发挥、效能充分体现和效益足够优化的理想状态,但它并非是一种达到后的静止状态,对称互惠的共生本身也不是一种有止境的状态,它可能永远都处在循环的变化发展中。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称互惠与连续的共生状态是怎样的呢?本文提出如下的看法。一是共生认知上,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已形成共识。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的必要性,特别是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及塑造完整人格上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两者各有相互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们可以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并在互惠共生中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二是组织管理上,形成完善高效的良性运行机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稳定而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专门人员负责相应的管理工作,能协调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使它们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又能发挥协同作用,保证效能最大化。三是教育教学上,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独立的课程和课程群,但两者在内涵上又紧密关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实现知识结构的互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通过对主题活动的价值引导发挥思想政治的导向功能,共同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与心灵成长。四是工作方法上,既有相似共融又具有独特性。辅导员不仅要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要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能在具体工作之中融会贯通地应用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来圆满解决学生的心理与思想问题。在心理咨询中,虽然强调价值中立,但也会有价值引导和价值干预,这就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关联的部分。它以更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在对学生个体的工作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五是资源共享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交互性。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有同等的待遇,能满足工作需要,并能高效发挥作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实际需要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物质条件与师资条件,尤其是辅导员队伍,他们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他们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使用的主导力量。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任何单一方面都难以完成全面育人的目标,只有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完成共同的育人任务。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便成为必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有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过程,当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对称互惠与连续的共生状态时,便能产生最大的共生能量和达到最好的共生效果。而要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对称互惠与连续的共生状态,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共生单元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忠发.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2]何慧星,张澜,张爱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平行渗透模式机理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2011,(3).

[3]刘志辉.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从非对称性共生到对称性互惠共生[J].湖北社会科学,2015,(9).

作者:潘柳燕 陈露露 单位: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sxzzjylw/69143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