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3:30:02
中药学论文范文第1篇
首先,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论文检索水平。科学论文的检索和查阅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掌握资料的丰富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通常缺乏对论文检索和查阅方面知识的系统培养。即便在检索手段和资源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也很少有研究生对科学论文检索方法和知识作深入的了解。研究生最常见的通病就是直接通过网络,比如百度或谷歌等,随意而凌乱地查阅支离破碎的信息。其次,缺乏系统整理论文的能力。科学论文的梳理和综述是研究生培养学术能力的基石,能否从众多的科学论文中遴选和精炼出有效的信息,对研究过程来说至关重要。而实际上,相当多的研究生在浩渺的科学论文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关的,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略读,他们并不了解;囫囵吞枣一通阅读后,他们分辨不清哪些是可以舍弃的,哪些则是需要细致整理加以分析的;分析后对科学论文也很难做到层次分明、精准有效的提炼。再次,对科学论文的理解缺乏准确性,尤其体现在非母语论文中。准确无误地理解论文,一方面是治学态度严谨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论文内涵理解的准确可以避免断章取义,使研究生的学术论文理据分明,言之凿凿。而事实上,在研究生的论文使用过程中断章取义的现象并不少见[7]。
2科学论文学习与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径
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是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聆听各类学术报告,以及大量地阅读科学论文。科学论文研讨课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阅科学论文、汲取学科领域前沿知识的能力;研究生通过真正的研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立论与逻辑思维能力,亦可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论文研讨课还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1培养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的自觉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产生兴趣是提高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自觉意识的重要途径。阅读兴趣,一方面来自于导师的引导,在研究生初涉学科领域时,由于涉猎不深,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学科显得兴趣不足,这时需要导师将研究生引入学术殿堂,带入科研实践,向研究生昭示学术的魅力。笔者在研究生科学论文研讨课的实践中,在科学论文的选取上给予研究生一定的指导:①选取中药学领域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英文科学论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科学论文应能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使得研究生接触到最权威、最重要的学术思想;②有意识地帮助研究生选取与当前时事热点相关的科学研究内容,比如每年度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科学家的相关论文,提升研究生对热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兴趣,帮助研究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③引导研究生学习导师的科学论文和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论文,帮助一年级的研究生尽快熟悉导师的研究领域,尽早进入科研氛围。
2.2授课方式灵活、开放,与研究生积极互动论文研讨课的科学论文学习是课程的内容,研讨则是课程的授课形式。就课程的授课方式而言,强调“研讨”,即以研究生讲解自己阅读的科学论文为主、教师引导点评为辅、研究生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对专业科学论文的阅读和讨论,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型学习的氛围,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论文研讨课不仅要求研究生要阅读大量的科学论文,学会查找科学论文,而且还要积极参与课堂讲解和讨论。研究生除了阅读教师指定的科学论文外,还需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的国内外专业数据库来查阅与课程主题报告相关的科学论文资料。每一位学生在阅读、分析科学论文的基础上,写出科学论文学习报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课堂讲解。每名研究生都需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是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论文研讨课要求研究生自己去阅读、探究、讨论科研科学论文,并予以综合提炼,从中发现问题,甚至提出研究课题,这样就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研究生,使研究生成为真正的“研究生”,教师则从中进行点评指导。
2.3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的建立授课方式的灵活并不代表课堂松散无组织,有效的教学制度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建立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搭建共同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科学论文研讨课程包括“讲解环节”、“讨论环节”及“点评和总结环节”。“讲解环节”由研究生“值周组长”在上课开始前对阅读过的科学论文进行15~20分钟的讲解,内容包括科学论文的主要观点、所应用的方法、结论、对该领域的贡献以及科学论文当中存在的问题等。“讨论环节”是针对上述讲解的科学论文,同学和教师提出疑问,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时间为15~20分钟。最后的5~10分钟是教师讲解的过程,做出总结和评定,包括指出科学论文讲解不足之处,补充涉及到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相类似的应用方法等。总之,每一次授课前负责的教师都要做好细致的规划,课堂上也要随时掌控课堂节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论文研讨课的作用。
3完善的监督及评价机制
论文研讨课的实施,需要结合中药学研究生的特点,专门建立以科学论文学习为基础的学期考评制度。考评工作首先应建立研究生导师组,由导师组负责,主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导师组的主要任务在于:一方面要为研究生设置严格而适合自己学术发展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一方面还要对研究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解答,指导和引导研究生阅读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辅助研究生开拓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点。导师组还要阶段性地对研究生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考核并做出科学的评价,以便及时地调整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经考核后,对效果不佳、未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生提出批评和改善意见;对研究方案不适合的研究生,导师组要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制定详细的考评标准,通过多环节多步骤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可能出现的个人主观评价差异。成绩评价从选题、PPT制作、课堂报告、课堂讨论、出勤、课堂后问题总结回复等多方面多环节给出,并且增加研究生打分环节,加强研究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责任感。
4展望
中药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科学论文学习的自主性不足
当前,多数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很被动,鲜见研究生能将科学论文学习转化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主动、广泛、定期和深入学习科学论文。其表现在于: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必须是由导师督促才能部分完成,比如大部分研究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导师推荐的全部科学论文。而针对学院而言,尚有许多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对自己专业不够熟悉,缺乏有效规范的阅读指导。这种情况导致其在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上把握不够准确,科学论文学习存在盲目性。很少有研究生会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而广泛、自主地涉猎相关知识。同时科学论文的系统学习缺乏清晰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由于多数中药学研究生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阅读外文科学论文的能力相对较差,导致很多研究生对于资料中所涉及的内容难以把握,无法抓住论文的核心和重点,致使看不懂,同时也造成厌学和消极的外文阅读心理。
1.2欠缺系统筛查从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首先,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论文检索水平。科学论文的检索和查阅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掌握资料的丰富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通常缺乏对论文检索和查阅方面知识的系统培养。即便在检索手段和资源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也很少有研究生对科学论文检索方法和知识作深入的了解。研究生最常见的通病就是直接通过网络,比如百度或谷歌等,随意而凌乱地查阅支离破碎的信息。其次,缺乏系统整理论文的能力。科学论文的梳理和综述是研究生培养学术能力的基石,能否从众多的科学论文中遴选和精炼出有效的信息,对研究过程来说至关重要。而实际上,相当多的研究生在浩渺的科学论文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关的,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略读,他们并不了解;囫囵吞枣一通阅读后,他们分辨不清哪些是可以舍弃的,哪些则是需要细致整理加以分析的;分析后对科学论文也很难做到层次分明、精准有效的提炼。再次,对科学论文的理解缺乏准确性,尤其体现在非母语论文中。准确无误地理解论文,一方面是治学态度严谨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论文内涵理解的准确可以避免断章取义,使研究生的学术论文理据分明,言之凿凿。而事实上,在研究生的论文使用过程中断章取义的现象并不少见。
2科学论文学习与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径
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是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聆听各类学术报告,以及大量地阅读科学论文。科学论文研讨课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阅科学论文、汲取学科领域前沿知识的能力;研究生通过真正的研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立论与逻辑思维能力,亦可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论文研讨课还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1培养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的自觉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产生兴趣是提高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自觉意识的重要途径。阅读兴趣,一方面来自于导师的引导,在研究生初涉学科领域时,由于涉猎不深,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学科显得兴趣不足,这时需要导师将研究生引入学术殿堂,带入科研实践,向研究生昭示学术的魅力。笔者在研究生科学论文研讨课的实践中,在科学论文的选取上给予研究生一定的指导:①选取中药学领域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英文科学论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科学论文应能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使得研究生接触到最权威、最重要的学术思想;②有意识地帮助研究生选取与当前时事热点相关的科学研究内容,比如每年度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科学家的相关论文,提升研究生对热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兴趣,帮助研究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③引导研究生学习导师的科学论文和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论文,帮助一年级的研究生尽快熟悉导师的研究领域,尽早进入科研氛围。
2.2授课方式灵活、开放,与研究生积极互动
论文研讨课的科学论文学习是课程的内容,研讨则是课程的授课形式。就课程的授课方式而言,强调“研讨”,即以研究生讲解自己阅读的科学论文为主、教师引导点评为辅、研究生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对专业科学论文的阅读和讨论,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型学习的氛围,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论文研讨课不仅要求研究生要阅读大量的科学论文,学会查找科学论文,而且还要积极参与课堂讲解和讨论。研究生除了阅读教师指定的科学论文外,还需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的国内外专业数据库来查阅与课程主题报告相关的科学论文资料。每一位学生在阅读、分析科学论文的基础上,写出科学论文学习报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课堂讲解。每名研究生都需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是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论文研讨课要求研究生自己去阅读、探究、讨论科研科学论文,并予以综合提炼,从中发现问题,甚至提出研究课题,这样就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研究生,使研究生成为真正的“研究生”,教师则从中进行点评指导。
2.3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的建立
授课方式的灵活并不代表课堂松散无组织,有效的教学制度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建立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搭建共同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科学论文研讨课程包括“讲解环节”、“讨论环节”及“点评和总结环节”。“讲解环节”由研究生“值周组长”在上课开始前对阅读过的科学论文进行15~20分钟的讲解,内容包括科学论文的主要观点、所应用的方法、结论、对该领域的贡献以及科学论文当中存在的问题等。“讨论环节”是针对上述讲解的科学论文,同学和教师提出疑问,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时间为15~20分钟。最后的5~10分钟是教师讲解的过程,做出总结和评定,包括指出科学论文讲解不足之处,补充涉及到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相类似的应用方法等。总之,每一次授课前负责的教师都要做好细致的规划,课堂上也要随时掌控课堂节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论文研讨课的作用。
3完善的监督及评价机制
论文研讨课的实施,需要结合中药学研究生的特点,专门建立以科学论文学习为基础的学期考评制度。考评工作首先应建立研究生导师组,由导师组负责,主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导师组的主要任务在于:一方面要为研究生设置严格而适合自己学术发展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一方面还要对研究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解答,指导和引导研究生阅读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辅助研究生开拓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点。导师组还要阶段性地对研究生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考核并做出科学的评价,以便及时地调整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经考核后,对效果不佳、未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生提出批评和改善意见;对研究方案不适合的研究生,导师组要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制定详细的考评标准,通过多环节多步骤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可能出现的个人主观评价差异。成绩评价从选题、PPT制作、课堂报告、课堂讨论、出勤、课堂后问题总结回复等多方面多环节给出,并且增加研究生打分环节,加强研究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责任感。
4展望
中药学论文范文第3篇
在校内实习的大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他们对论文选题目的意义较为了解。在药检所、研究所和部分大型药企实习的学生,也能完成实验研究型论文。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占45.8%,大部分为学生自己选题(46.6%)及跟指导教师共同选题(8.9%),内容主要包括药品生产工艺分析、治疗某类疾病的中药处方分析、中药质量管理、药品经营或销售、调查报告等。仍然有6.3%的论文属于文献综述,其他类型占7.5%。对论文质量的评价方面,认为有创新的占13.1%,有意义的为63.6%,21.9%的人承认论文结果意义不大。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中,实习单位条件有限和缺少论文规范性写作的训练、缺少导师指导是主要原因。为此,49.5%的学生认为学校要求全部学生写实验型或研究型论文不可行,选择不了解的占20.7%,认为可行的只有29.8%。学生普遍承认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锻炼了他们的严谨治学及工作态度、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查阅文献能力,39%的学生认为科研方法得到训练和提高,觉得科技写作能力有提高的占19.1%。
1.对论文答辩和实习效果的评价
组织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答辩教师可全面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指出论文的成绩与不足,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有必要,且基本达到交流和完善论文的目的。同时也有24.2%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没太大必要,认为完全没必要答辩的占5.0%。部分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是形式主义,原因在于学生人数太多,每个小组一天要完成五六十名学生的答辩任务,每个学生答辩时间过短,时间太匆促,部分认真准备的学生来不及充分展示其论文结果,也影响了实习成绩的客观评价。学生普遍认为论文答辩的作用在于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增长学生见识,少数学生认为论文答辩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于能从实习中学到什么的问题,学生的选择分别是实际工作技能(79%)、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69%)、进一步了解社会(64%)和帮助寻找职业展方向(43%)。总的来说,本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基本实现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的教学目标。
2.对实习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在选题和论文方面,72.5%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暑假校内实习机会,希望学院提供课题选择范围和开展实习前选题讲座的分别占58.5%和55.1%,67.4%的学生建议学校加强实习前的相应培训。说明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选题,希望利用暑假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45%的学生建议学校允许写综述或实习报告。对二导教师的建议方面,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明确修改意见(77%)和及时答复(65.4%),36.4%的学生希望答辩评分及时公布,希望延长答辩时间的占20%,个别学生希望教师能尊重学生自主选题并提出合理意见,希望教师有固定时间为学生答疑解难。
二、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1.提前开展实习动员、选题讲座和相应的写作培训
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择业时间提早,很多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触到毕业论文研究的相关教育,大部分学生对如何选题、什么是与专业相符的毕业论文内容不了解。建议学院在大三期末及大四实习前,进行多种形式的讲座及动员,必须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论文内容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2.改革毕业论文选题制度,提供课题选择范围
选好题是完成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关键,部分校外实习单位缺乏毕业实习指导人员,一些药房或药店每年接受5到10名学生实习,没有那么多课题供学生选择,选题难免重复。部分学生责任心不强,平时没有查阅专业相关文献的训练,在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随意选一些验证性的、总结性的或概况性的题目,缺乏依据和应用价值。针对目前的实习单位,要求全部学生写实验型或研究型论文不可行,势必加重学生抄袭、剽窃现象。学校有必要在实习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范文(从开题报告到毕业论文)和不同岗位的课题选择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实习单位可以有哪些选题方向,在实习开始时有意识地收集资料或数据。允许学生根据不同单位实习岗位的实际,写不同方面的论文,如实习报告。要求能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实习岗位实际,分析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同样重要。
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个别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较多,出现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有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把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全部交给研究生来做。由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不能给学生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及时答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院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奖惩机制,建立毕业论文工作评比表彰制度,表彰论文优秀的学生,也表彰负责任的指导教师。
4.重视论文答辩环节,杜绝弄虚作假行为
答辩时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每个学生答辩不到10分钟,部分认真准备的学生来不及充分展示其论文结果。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答辩,给学生造成答辩是形式主义、毕业论文可以应付的印象。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不要求全部学生都参加答辩,优秀论文或实验型论文进行答辩,其他论文随机抽选三分之一,这样答辩时间充足,不走过场。答辩要严格把关,不允许不合格的论文蒙混过关,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明显抄袭、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合格的论文要求学生修改或重写。
5.减少不必要环节,加强监控
中药学论文范文第4篇
药品临床应用监测是医院药学基本工作内容之一,是医院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师参与处方制定,并不能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进一步保障用药安全,以便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中药师需参与临床用药质量监测,主要内容如下。
1.1药品质量管理中药师具有药品质量管理义务,以保障药品质量、有效性合格,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可以安全使用。中药师需要对不同来源、不同批次的药物进行检验,采用分层抽样等方法确保药品质量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药师还需对门诊、急诊、科室等处留置的药品进行管理,严格按照医院规章制度发放、备案、收回、查验、核对。我院2011-2013年,库房清理过期药品1批次(以丸剂、贴剂为主),回收处理科室破损、失效中药5批次。
1.2不良反应监测与药学实验研究中药师需与医师、护士相配合,详细记录与中药有关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处置。由表2可知:我院2011-2013年共发现需采取措施治疗与中药有关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共419例,其中确定为中药所致的占10.26%,治愈约58.23%,后遗症3例。药学实验研究是反映医院药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中药成分复杂、作用机制研究存在诸多空白,深入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生理利用度、毒理反应,有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确切性、合理性。
1.3中药信息收集、通报与咨询中药师开展用药咨询工作,解答医师、患者及其家属疑惑,满足后者对药品信息的需要,有助于保障合理用药,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中药信息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献库、报刊杂志等收集外界信息,包括病例报告、药品综合反应等;②对医院内部信息进行收集,包括不良反应报告、入库出库信息等,并通过医院服务平台通报,以便于医护人员周知;③中药师还具有信息分析职能,从以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查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通报,通过对本院信息进行梳理,统计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作为今后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的重点。
2临床中药师职责及其作用变迁
临床中药师是临床中药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与执行者,在库房管理、新药应用评估、为医护患提供咨询服务、药品信息收集与通报等临床中药学职能领域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从临床中药师职能及其作用变迁,阐述发挥中药师临床作用的必要性。
2.1中药师起源及其作用中医拥有漫长的应用史、发展史,在古代,中医通常以个体形式生存,医药一体,医师承担药师配药、制剂等职能,随着药房等医药机构的出现,为分担医师职能,减轻医师负担,将配药、制剂等体力工作分离出来,形成药师。随着药师与医师群体的扩大,大型医疗单位开始涌现,一些药师因丰富的经验,也开始承担开具常见处方、指导学徒用药的职责。时至近现代,西方医学涌入中国,现代医疗机构管理方法与经营理念得到传播并被逐渐应用于中医医疗机构,药师职能得以初步确立,后经曲折发展,中药师队伍不断壮大、中药学研究不断深入、医疗机构管理不断细化,医院药学体系得以飞速发展。
2.2现代中药师职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经济体系得以初步确立,许多公立医疗机构经改制后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个体,加之私营医疗机构不断涌现,医疗卫生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医改制度打破了药品价格与医院利润之间的利益链条,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医院必须依托药品,丰富药品服务内涵、提升用药质量,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与水平。药师因其在药品理论知识中的专业性,在用药质量提升、药品延伸服务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为提升用药质量、丰富药品服务内涵,医院不得已延伸出一系列临床药师职能,如处方指导、药品信息咨询、药品质量监督、合理用药监督、不良反应监测等。
2.3临床中药师发展前景近年来,健康生活理念逐渐兴起,不良反应少、原料取材自然、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药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中药师承担越来越多的职责,是医院适应自身长远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与经济环境的变化,中药市场需要进一步扩大,临床中药师还将承担更多的职能。以某院为例,门诊处经常会出现一些未病而求取保健药品消费者,其求知欲望很强,提出的许多问题涉及专业知识,而医护人员因专业所限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中药师常常出来“救火”,其中便有一位药师,善于沟通,常能深入浅出地阐述中药理论,使求药者非常满意,久而久之,所有关于保健药品咨询服务工作都由这位中药师负责。中药师参与临床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医院临床业务的不断细化、患者服务需要日趋复杂,临床药师也需要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不断培养自身综合能力,成为一个复合性人才。
3结语
中药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中药学教材中名称相似的药物较多,如二活(独活、羌活),二地(生地、熟地),二苓(茯苓、猪苓),二术(白术、苍术),二冬(麦冬、天冬),二芍(白芍、赤芍),二贝(川贝母、浙贝母),二枳(枳实、枳壳),二皮(陈皮、青皮)等,可对其功效进行比较学习。如独活、羌活均能祛风湿解表,独活偏治下半身风湿,羌活偏治上半身风湿;生地、熟地均可滋阴生津,生地偏于滋阴清热凉血,熟地偏于滋阴补肾补血。该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2药源异同教学法
教材中具有同一植物来源、不同入药部位的药物很多。如姜、桑树、橘果、茯苓、瓜萎、莲、竹、紫苏、乌头等,其入药部位不同,功效也有区别,可列表比较。另外,蚕砂与僵蚕,何首乌与夜交藤,冬瓜皮与冬瓜仁,侧柏叶与柏子仁,槐花与槐角,仙鹤草与鹤草芽,车前草与车前子,芦根与苇茎,枸杞与地骨皮,金银花与忍冬藤,大青叶与板蓝根,马兜铃与天仙藤、青木香,槟榔与大腹皮,肉桂与桂枝等也属此类。教材中具同一药名、不同来源的药物也有很多,其功效各异。如菊花,黄菊花偏入肺疏风,白菊花偏入肝明目;贝母,川贝母清肺润肺化痰,浙贝母清肺化痰散结;防己,木防己偏祛风,汉防己偏利水;五加,南五加偏祛风,北五加偏利水,刺五加偏补益;牛膝,怀牛膝偏补肝肾,川牛膝偏活血利尿;旱莲,墨旱莲偏补肝肾,红旱莲偏凉血止血;红花,红花偏温经活血,西红花偏凉血活血透疹。
3类药分组教学法
即先讲授每一类药的具体药物,然后按功效特点分组,再将功效相近的2~3味药物进行对比教学。以辛温解表药为例,此类药共有15味,可按功效特点分为四大组。第一组,功偏散寒,有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羌活、蒿本、葱白;第二组,功偏祛风,有防风、荆芥、白芷;第三组,功偏通鼻窍,有辛夷、苍耳子;第四组,功偏透疹,有胡荽、柽柳。教材第二章清热药中清热解毒药按所治病症不同将药物分为4类也属此法[4]。
4脏腑系统(归经)教学法
该教学法以中药归经理论为基础,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使学生理解药物对人体各部位的病变有选择性治疗作用,而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脏腑,反之亦然。如用朱砂、远志治疗心悸失眠的心经病变,说明其归心经;用桔梗、苏子能治疗喘咳胸闷的肺经病变,说明其归肺经;而用白芍、钩藤能治疗胁痛抽搐,说明其归肝经;能治疗阳痿、遗精等肾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肾经,如仙茅、淫羊藿。另外,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也各有不同。如人参黄芪、百合玉竹、黄芩石膏、干姜细辛、苏子杏仁、五味乌梅、麻黄葶苈、车前石韦、厚朴桔梗等都入肺,但人参黄芪甘温补肺气,百合玉竹甘寒滋肺阴,黄芩石膏寒凉清肺热,干姜细辛辛温散肺寒,苏子杏仁降肺气,五味乌梅敛肺气,麻黄葶苈宣肺利膀胱,车前石韦清肺利膀胱,厚朴桔梗降肺气以通腑气等。
5效近比较教学法
即将功效相近、主治相似的药物予以比较,找出其异同。中药学教材中功用类似的药物特别多,该方法适宜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功用比较学习。其优点是简便易行,掌握准确、牢固,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基础。如三棱与莪术,乳香与没药,龙骨与牡蛎,附子与干姜,黄芩、黄连与黄柏,玉竹与黄精,龟板与鳖甲,肉苁蓉与锁阳,桃仁与红花,荆芥与防风,麻黄与桂枝,金银花与连翘等。
6功效推理教学法
即根据性味、颜色、质地等推导出药物功效。从性味上,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而苦寒药多有清热燥湿之效;再如辛味药的麻黄、细辛一般都能治疗肺部病变;麝香芳香开窍入心经,佩兰芳香醒脾入脾经。从颜色上,色白入肺,色青入肝,可推出青黛、青箱子、茵陈、柴胡等能治疗肝经疾病。从质地上,桑叶、蝉蜕质地疏松而轻,故有生浮疏散之功;赭石、朱砂质地细密重浊,故有沉降之性。
7取类比象教学法
即利用中药的原植物和生药的形态特征来比喻其性能功效,该教学法形象直观,利于指导学生理解和学习。如人参,其形似人,而人以元气为本,故人参大补元气;钩藤形似抽搐的四肢,善平肝息风;血竭色紫红,能生肌止血、化瘀定痛,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栀子、连翘形圆中空有瓣似心脏而归心清心;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幼虫的菌座,因夏天在越冬蛰土的虫体上生出子座形的草菌而得名,为平补肺肾、止血化痰,治诸痨虚损调补之要药;沙苑子似肾形,因而补肾固精;橘核、荔枝核形似睾丸,因而治疝气肿痛等。另外,中医注重以脏治脏,如以肝治肝,以心治心,以皮治皮,以藤治藤、以核治核,此等药例不胜枚举。
8顾名思义教学法
即根据中药药名来分析其性能的教学方法。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名称各异。部分中药系根据其突出功效而得名。如防风祛风熄风,防风邪侵袭;升麻升脾胃清阳,其力较柴胡为强;续断续筋接骨,治筋伤骨折;番泻叶通泄大便,清导实热;木通苦寒通经,利尿清火;肉苁蓉为肉质植物,药性从容和缓,补而不峻;决明子长于清肝明目,为明目之佳品;益母草功擅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千年健能祛风湿,强筋骨,治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名中寓以主要功用,言其名则知其用。
9炮制功效教学法
中药学论文范文第6篇
1.1有效结合古代医案、中药典故和课堂授课增强教学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讲到水蛭时,引用本草纲目记载的的典故如下:时珍曰,按《贾谊新书》云:楚惠王食寒菹得蛭,恐监食当死,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曰:天道无亲,惟德是辅。王有仁德,病不为伤。王果病愈。此楚王吞蛭之事也。王充《论衡》亦云:蛭乃食血之虫,楚王殆有积血之病,故食蛭而病愈也。学生顿时提起了兴趣。如讲到车前子时,引用《苏沈良方》暴下方:欧阳文忠公常得暴下,国医不能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贴甚效”。公曰∶“吾辈其方,久之乃肯传。但用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下二钱匕。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谷脏自止矣。学生会有效理解和记忆车前子止泻的功效。通过此方法,还可结合方剂和医古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2古籍释药名增加直观认识在讲解每味功效之前,先有古代典籍给药物释名,通过释名,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中药的直观认识,有利于其记忆。如讲解佩兰之前,引用如下释名:《离骚》“纫秋兰兮以为佩”,佩兰《本草纲目》云:“其叶似菊,女子、小儿喜佩之”。本品夏月佩之,辟秽,气香如兰,故名。据记载,夏月采置发中,令头不埴”。埴,意粘,即头发中积的脂膏又不疏通者(《古医籍词义》)。将本品采置发中,则发不粘腻,故又有“醒头草”、“省头草”之名。学生除了知道书本上佩兰的功效应用外,还了解了佩兰在古代可以治疗头发油脂过多。如讲述款冬花时,引用如下:《本草纲目》:款冬花,款者,至也,冬到而花也。《外台》引《崔氏方》:治久咳不差,款冬花一味,每旦取如鸡子许,用少许蜜拌花使润,内铁铛中,描一小竹筒,铛下著炭火,款冬烟从筒中出,口含筒吸取烟咽之,勿使漏烟气,吸烟使尽止。学生可以学习到款冬花的特点是在冬天开花,古代人用法是制成烟剂来治疗咳嗽。也使课堂教学显得丰富多彩。
1.3多种教学媒体的结合比如中药学教材上每味中药均没有附图,学生对于各种各样药物的学习就觉得很抽象,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授中药的时候,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该药物的植物形态图片和中药材饮片图像等内容,部分药物如五灵脂,可以播放鼯鼠饲养的录像。学生一方面了解鼯鼠的生长环境,古代药农采药的艰辛;另一方面,还知道鼯鼠粪便五灵脂之所以可以入药,是因为其食物来源为侧柏叶,可有效将上下章节结合,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内容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将不同药物的共性和个性加以比较。可大大增强学习效果。
2考核方法探讨
将期末成绩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平时考核占30%,期末考试占70%。
2.1平时考核布置自学内容,培养创新能力,在每次课后布置预习内容,在下次上课之前,老师在课堂上先进行课堂提问,随机按照名单抽取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以将学生出勤情况和课后学习有效结合,提高到课率,学生只有走进了中药学的教学课堂,才会获得相关的中药学知识,所以将学生的出勤情况纳入多元化考核内容。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在教学和考核过程中逐渐熟悉每位学生,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使教学过程更具互动性,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既有利于因材施教,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2.2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本校组织的华佗杯中药学知识竞赛,筛选学生参加泛珠三角中医药知识竞赛,首先考核学生认药,将每味药物放入透明塑料袋,并将其编号,学生每组5名,每人抽取1味药物,接着书面描述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应用,并给予适当奖励。意在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兴趣,重点巩固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增强学生对中药的直观印象。通过开展竞赛,不仅使中药的基础得到夯实,也增强了同学们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将文档保存至本地,方便随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