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析健康服务业发展路径范文

浅析健康服务业发展路径范文

时间:2022-11-26 10:06:11

浅析健康服务业发展路径

摘要:从既有研究和相关政策综合分析了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方向,搭建了健康服务业发展结构及相关主体的分析要素模型,并从产业层面、要素层面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具体路径和建议,包括引导扶持健康服务产业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发展;促进健康服务生态圈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发展以及提升健康服务持续发展的规范性、示范性和集聚性,旨在为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服务业;发展路径;要素模型

随着社会经济及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相结合的综合性健康服务模式催生了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发展健康产业已逐步上升到我国的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战略突破口。探讨和践行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健康服务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是摆在各界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研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具体路径,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健康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1健康服务业的内涵

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对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开展了研究。陈英耀等[1]认为,健康服务业不仅限于直接提供健康服务的产业活动,还涵盖了以“健康”为核心的服务提供、筹资、生产、研究等功能组成的产业群;胡琳琳等[2]从功能的角度将健康服务业定义为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而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形成了与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王晓迪等[3]认为健康服务业是包括所有与健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产业体系,是以维护、改善、促进与管理健康,预防疾病为目的,提供产、学、研产品与相关健康服务的行业总称。虽然各学者的研究角度存在着差异,但是健康服务业的内涵逐渐清晰统一起来:健康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消费性健康服务产业,也包括生产性的健康服务产业活动,广义上也可以包含产品制造等相关支撑产业和其他服务关联产业[4]。《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首次定义了健康服务业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以及健身产品等相关支撑产业”。2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方向及相关要素分析李晓晔[5]认为,供给侧改革主要是从供给侧角度进行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意味着“供需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的到来。车海刚[6]指出,供给侧包含产业供给、要素供给、制度供给3个层面。贾康[7]强调,供给侧改革核心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力提升制度供给的高效性和市场空间的开放性,激发微观主体创业、创新活力,使其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新动力。综合来看,供给侧改革即围绕供给的存量和增量方面开展的相关改革创新。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相辅相成,供给侧改革强调立足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制度的变革与完善,改善供给环境、优化供给制度、激发供给活力和强化供给动力,以便更好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

2.1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方向

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满足巨大消费需求和提供更多、更好供给服务的双重矛盾。结合《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来看,我国发展健康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包括:①健康服务的实施主体以公办的医疗服务为主,结构单一;②健康服务业的产品或服务不够多样化;③细分市场发展不健全,尤其是养老服务市场;④健康服务业相关的支撑产业不健全;⑤缺乏人力资源保障,从业人员少且素质低,服务水平和能力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⑥相关的政策及机制不健全、技术应用仍滞后等,包括行业准入制度不健全、诚信体系缺失、医疗信息化应用不普及等。综合来看,推进健康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优化各地区健康服务业的供给数量、供给结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同时促进地区之间的供给平衡,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求,也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构建绿色崛起动力的内在需求,更是实现人民健康幸福、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

2.2健康服务业发展要素

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影响要素来看,主要发展结构概括为政策层、产业层和要素层。政策层主要指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主要负责资源配置引导和政策制定;产业层主要指供给方、需求方和社会中介组织;要素层主要指培训机构、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支撑企业,负责提供除政策要素外,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其他相关生产要素。

3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路径探析

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捋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

3.1健康服务业现状剖析

从产业层面来看,供给方的供给提供、需求方的供给接收以及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社会中介组织三方面决定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一是健康服务业供给方主要包括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价格和供给渠道。当前,供给的主体仍然以公办医疗单位为主;供给内容较为单一,以医院、诊所为代表的医疗服务以及医药和保健品生产企业为代表的传统市场为主,其他康复医疗、养老服务以及新兴产业等细分市场发展不健全;供给价格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供给和需求;供给渠道仍然较为狭窄,市场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健康服务业需求方的接收方面,随着居民健康服务消费意识的增强、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健康需求的刚性扩大,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需求接收方面仍处于被动选择或盲目选择的状况,对需求方的健康或财产将带来不利的影响。三是社会中介组织功能的缺位是影响供给和需求匹配的重要因素,包括提供中介服务、评估服务、咨询服务以及监督考核等。从要素层面来看,各种相关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生产要素之间的匹配效率是关键。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除政策要素外,离不开人力、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包括从事健康服务产业的人员、资本的投入、设备研发、信息技术研发、研发实验室以及产业园区等。一是健康服务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系统还未成体系[8],从业人员从事健康服务各细分市场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不明晰。二是社会资金进入健康服务业的渠道和机制不健全。由于产业发展处于初期,发展前景不明确,且同质化竞争严重等,投资回报率低或投资风险高导致当前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三是科研投入及产业孵化效率有限。由于相关体制机制的局限性,远程医疗、智能信息化终端研发等发展受限,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产业的发展。四是产业园规划建设相对较滞后,未能与产业的发展需求之间形成螺旋式促进作用,产业集聚未能够形成。从政策层面来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发挥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政府需尊重和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激活市场动力、活力和创造力。第一,健康服务业的定位和发展规划仍然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出台。国家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等文件后,各部门、各地区相继形成了各自的健康服务业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但其有效性有待评估和优化。第二,政府政策性投入和财政支持有待进一步增强,对产业的引导扶持作用不够,市场发展动力不足。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激励政策,包括财税优惠政策、人才政策、土地政策以及产权保护等,规划和规范产业的布局,扶持和指导相关的企业,培养和激励相关的人才以及引导和促进相关的消费。第三,行业发展规范和标准仍不健全。标准是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通过行业发展规范和标准在宏观调控、产业推进、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等有效开展工作,实施行业准入、生产许可、合格评定/认证认可、行政执法以及监督抽查等综合手段,规范行业发展,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第四,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平台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供给有待进一步增多。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不健全,导致整体产业发展呈现出重复投入、无效投入或缺乏投入等乱像,企业负担重,产业或服务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整体市场发展活力不够。

3.2健康服务业改革发展路径探析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关键要处理好产业层、要素层和政策层的管理,培育符合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强动力、强活力和强创造力。首先,创新政策层制度供给,激活市场动力。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利己行为的趋势等,政府需针对性地形成相应的机制创新。如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建立行业标准规范化体系、构建行业发展供给服务平台,顶层绘制健康服务业技术发展路线图、透明化市场运营规则以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人性是利己”角度,建立市场评价、监督体系,规范企业运行秩序;从“以人为本”角度,研究制定政策发展引导和扶持等配套机制。其次,提高要素层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市场创新力。一方面,要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开展解开相关生产要素进入的壁垒和政策束缚的探索和机制创新,促进更多要素的投入,同时尊重市场规律把控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要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为基础,坚持科技创新为导向,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提升市场服务的科技含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创新企业投资融资模式和机制,降低企业债务负担,提升企业经营活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最后,优化产业层供给结构,增强市场活力。一方面,按照市场规律和各区域实际情况,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细分市场及支撑市场,降低市场新主体进入的行政壁垒,允许多种主体的有序竞争。另一方面,培育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服务,提供有效供给,满足瞬息多变和日渐多样的市场需求。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健康服务业发展相关的中介服务、评估服务、咨询服务以及监督考核等职能。第四,借助创新驱动,推动健康服务业跨产业融合,推动产品服务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4对优化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4.1激发扶持引导健康服务产业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发展

要进一步区分和细分公共服务类和市场服务类的健康服务产业。在涉及公共服务的范围内,有计划地逐步开展市场化改革,改变以公办医疗为主、结构单一的局面,借助PPP模式等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进入,促进健康服务产业主体多元化发展。在现有粗放性的服务市场格局下,鼓励和引导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主体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辅以政府财政支持的研发投入,以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为导向,与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等相结合,进一步创新和丰富健康服务业相关产品和服务。要以放宽准入机制为导向,建立多层次的健康服务准入机制,引导健康服务产业存量市场的规范化融合转型,鼓励增量市场的规模化快速进入,形成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供需对接市场。另外,一些有条件的区域,可通过政府与市场的融合进一步统筹整合医疗、护理、康复和养老服务资源,逐步打造有序共享、功能合理的健康服务网络。

4.2促进健康服务生态圈建设相关单位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由于健康服务业涉及工商管理、医疗卫生管理等行政管理的必然性,健康服务业发展所需的教育资源、科技力量、投融资需求的广泛性,健康服务以及健康服务业子产业领域之间的关联性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决不是孤立和封闭的,而应该是系统的和协同的,与其相关的资源配置效率决定了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相关部门放管服改革以及横向协作有助于健康服务业相关资源的配置和效率提升。例如,逐步将健康服务业与医改、保险等整体规划相结合,强化政策协调衔接,实现统筹推进和相互促进;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多个部门在改革推进、整体规划及投入、人才教育及人事改革、商事变革、商业保险等方面相互协作,形成支撑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系统性合力。

4.3提升健康服务持续发展的规范性、示范性和集聚性

在放宽市场发展基础上,逐步在市场准入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从业人员规范化等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和逐步规范化,建立健全健康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包括服务标准体系、价格管理体系、经营规范体系、从业组织及人员的管理体系等。一方面维系了健康服务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秩序;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和相互促进。同时,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和行业标准的建立,并强化舆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广泛树立和宣传健康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措施以及龙头企业和先进个人等示范性典型,为健康服务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打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此外,通过成立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基金、建设健康服务产业科技产业园、搭建健康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健康服务公共交易中心等多种方式,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形成集聚化发展态势,更好更快地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在供给规模、供给模式、供给质量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耀,吕军,STUARTO.Schweitzer.控制卫生费用还是投资于健康—兼论健康产业模式[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4):1-3.

[2]胡琳琳,兰宗敏.发展健康经济:中国的战略选择[J].卫生经济研究,2014,(10):55-59.

[3]王晓迪,郭清.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2,(10):10-13.

[4]代涛.健康服务业内涵、属性分析及政策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3):1-5.

[5]李晓晔.“供给侧改革”与出版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5,(12):1.

[6]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2015,(11):1.

[7]贾康.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是解放生产力[J].中国经济周刊,2015,(12):78-79.

[8]曹越,范良松.面向健康服务业的中医院校教育发展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1):86-88.

作者:曹越 周瑛 范良松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析健康服务业发展路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djkzz/74443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