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

幼儿音乐教育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第1篇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象,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我们在孩子幼儿时期,给他们的成长、学习和生活中融入一定的音乐教育,对稳定

幼儿情绪,开发幼儿智力,使其健康和谐地成长意义重大。

关键词:

幼儿;音乐;兴趣

如何掌握幼儿音乐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的开展音乐教育,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发挥音乐教育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问题。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1 音乐教育有利于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感情的一门艺术,在表现人的感情变化、心理活动、思维走向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让幼儿欣赏音乐、演唱歌曲、参加音

乐活动等,对幼儿的心理可以产生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刺激,使得幼儿的情感激发表现得更为直接和强烈。而这种情感的冲动,正是对幼儿智力的启迪和促进,能够激发出他们巨大的创新

思维潜能。

1.2 音乐教育有利于幼儿听力和记忆力的发展: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幼儿欣赏音乐时,会对节奏、音高、力度、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就使幼儿在听觉方面有很好的提高和加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单单是要靠听,幼儿在学习歌曲和律动练习时必须在记住歌词和动作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这又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1.3 音乐教育有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幼儿通过感知,将自己所听到的音乐传入大脑,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增添幼儿的兴奋情绪和积极动力。幼儿经常接触音乐,受到音乐的熏陶,可以使幼儿心情愉悦,内心平静。音乐对于幼儿情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使他们对事物美的认识更进一层

1.4 音乐教育有利于幼儿德育的发展:任何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都只能成为空谈。而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正可以为他们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的时候,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而是以鲜明生动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

二、如何开展幼儿音乐教育

2.1 转变旧的音乐教育观念:要转变陈腐、呆板的音乐教育方式和观念,努力实现生活音乐化、教学游戏化,领域综合化。首先,从内容上,儿歌的题材、题材要新颖丰富,儿歌内容贴近儿童熟悉的自然与日常生活,比如:小动物、小植物、交通工具、玩具等幼儿喜爱的事物,挑选儿歌时要注意韵律整齐、容易传唱、艺术性强、生动形象;其次,从形式上,既可以小组教学也可以个别辅导。小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多声部轮唱或简单合唱,提高整首歌曲的层次性和儿童之间的配合能力;个别辅导时,要因材施教,针对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喜好进行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具必不可少,环境资源尤为重要,没有玩教具的活动就像没有农具的农民一样,教师有义务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因此,在方法上,幼师可以借用铃鼓、沙球棒等打击乐器协助幼儿更好地完成音乐教学,幼儿可以通过拍击、摇晃乐器实现在歌唱中对节奏的把握;当然,也要鼓励幼儿在音乐教学中身体的韵律,机体内的每个细胞在音乐的影响下会变得活跃,就引导大脑指挥身体的活动,儿童会在慢慢的练就中逐渐协调各肢体的灵活配合。

2.2 做好音乐教学选材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认知,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了,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学习的质量。那么怎样的歌曲适合幼儿呢?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除了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一些与当时国内外重大活动相关的流行歌曲,甚至有些电视剧里的插曲,有时代性,也适合幼儿歌唱。孩子们对于新事物比成人来得更加敏感,更易于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对歌词或一些旋律进行适当的改编,将音乐与美术整合,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自然启动美好情境,提高审美情趣。幼儿在学的过程就会学得更加快乐。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比较难掌握的问题,如:符点音、顿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时的感情,在此时便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老师应有的放矢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因为孩子们是社会的人,也是“与时俱进”的人。

2.3 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唱歌,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学会创造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内容,教育有着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在我们唱歌的教学活动中,不光强调唱歌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表现美、创造美。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大胆的创新,独立的思考。培养创造能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因为模仿是最初的学习方法。现在提供给孩子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开创性的,都留有给孩子探索船边的余地。例如,创编歌词,在学唱活动中根据歌曲创编相应的歌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创造性地发展。根据歌词创编动作,也是对孩子创造性的很好的培养。对于孩子的创造行为,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孩子已有的创造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给予幼儿自主的创造和表现的机会,由浅入深的引导幼儿向更深层次发展,激励幼儿从自身的感受、体验出发,通过努力展示孩子的创造力。

2.4 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乐器的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都有优美的音乐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第2篇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幼儿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搞好幼儿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未来表现美、创造美离不开音乐的熏陶。我和我的同事们通过组织孩子开展音乐活动,获得的实践与思考:让孩子学会倾听音乐,让孩子学会表现音乐,将音乐活动与晨操相结合,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组织孩子开展音乐活动要尊重孩子,让孩子参与环境的创设。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与思考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幼儿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搞好幼儿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未来表现美、创造美离不开音乐的熏陶。这里略述我和我的同事们的音乐教育活动,以期对幼儿音乐教育同仁有所裨益,并期专家指教。

1让孩子学会倾听音乐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接触音乐作品的数量、类别和欣赏音乐的时间都很有限。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要让孩子们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并引起相关的情感体验,唯有创造机会让幼儿充分接触音乐。在欣赏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全身放松,闭目静心去听,并做联想和想象。然后,组织相应的讨论,让幼儿交流各自对音乐的理解。在交流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超乎想象的强:他们能感受到节奏的舒缓与紧张、情感的快乐与忧伤,有的甚至还说好像在经历一个故事……当然,还有一些孩子只能凭直觉说很好听。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通过身体运动方式对显著的音乐特征或发展变化做出反应,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刚开始有的幼儿只是随着音乐摇摆,但慢慢地,随着音乐体验的丰富,他们会用肢体表现音乐的节奏,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感受。在幼儿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地给与指导,如指导他们区别器乐曲、声乐曲、儿童歌曲、打击乐曲等。为了培养和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性和领悟力,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世界,使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更加深入,我们除了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供欣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挖掘身边资源,尽可能扩大孩子欣赏的范围和内容,如引导孩子们注意倾听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声响;校园广播每天在孩子入园放园时间,都播放20分钟左右幼儿歌曲,使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高高兴兴来园,快快乐乐回家。

2让孩子学会表现音乐

幼儿的音乐表现力主要指对音乐情境的再现,这是最基本的审美能力。表现力建立于倾听、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以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为例,这是一首三段体(ABA)结构的乐曲,教师先播放一、二遍乐曲录音,让幼儿完整地感知乐曲的旋律,然后分段欣赏、讨论。在幼儿自由发表见解后,老师做提示性总结:A段音乐小朋友听了感觉欢快,B段音乐听起来优美、抒情。而后再次听乐曲,要求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形式为乐曲伴奏: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用铃鼓、碰铃、响板、大鼓、锣等乐器击打节奏。再让幼儿互换乐器打节奏,要表现出强弱、快慢的结构变化。在音乐表现活动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3将音乐活动与晨操相结合

将经典诵读内容、歌曲、音乐融进晨操,边唱边舞、边诵边操。每月更换一次韵律曲目。只注重幼儿积极的参与,不在乎幼儿跳得好不好和跳得跟老师一样不一样,只要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舞动就行。每天早晨“快乐15分钟”晨操锻炼时间,由老师在前面示范,幼儿在后面模仿。在短短15分钟里,幼儿跟着老师欢快的舞动、歌唱。在一个月的周期里,孩子们每天重复同样的内容,慢慢地便熟而生巧,一个月下来,大多数孩子都能熟练地表演了。现在我们大班的孩子竟能跟着音乐、诵读着《春晓》、《悯农》、《三字经》、《唐诗新唱》等经典,熟练地表演《小懒猫》、《小螃蟹》、《虫儿飞》、《浪漫樱花》、《世界真美好》以及“礼仪操”、“小动物模仿操”、“QQ成长操”等十几个体操、歌舞了!

4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游戏;交互作用;意义

幼儿教育已经是当前比较关注的一个内容,但是作为三到六岁的孩子,很多地方还在刚开始起步,选择教育方式,如何根据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如何进一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就成了研究的问题,本文探析的是游戏交互作用来进行幼儿的音乐教育。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幼儿园教育纲要》都强调了幼儿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爱动、爱玩、停不下的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采用游戏交互作用进行音乐教育,不仅符合幼儿的发展要求,还能让孩子快乐的主动去学习音乐,对其产生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所以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要占据重要比例,幼儿音乐教师,必须要充分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以游戏方式进行音乐教学。

一、概念分析

游戏,游戏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种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有智力游戏和活动性游戏。游戏,是一个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有生存技能培训和智力培养的目标。其中儿童游戏的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十九世纪中期,才进行理论的研究。国内外都对游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的本质超过了顺应的一种思维模式,拉夫.克斯特认为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游戏。而我国对于相关游戏研究也有一些期刊文献,比如有《游戏的功能》《关于幼儿游戏的本质及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思考》《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等等。儿童游戏的特征有:一是: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二是:游戏是在假象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的生活;三是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的社会义务,无法创造财富;最后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也就是说游戏快乐的。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有规则的、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游戏活动。它把丰富的教育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当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常规教育和审美教育。同时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还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和享受,愉悦了身心健康,培养并形成了他们对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个性,发展了创造性。因此,音乐游戏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背景

1.幼儿的特点

幼儿,主要是三到五岁的孩子,这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自身的特点。(1)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完善,他的协调能力和一些知识的把握能力都相对比较弱,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2)开始幼儿园的学习,在情感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在三岁四岁年龄段的思维是具体所见的,也就是通过实际看见的进行思维,最常见的就是生活中父母为自己的做的他会同样的转移给玩具娃娃。在五六岁的时候,就会进行一个初步抽象概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问为什么。(3)日常生活会是其兴趣的探索,比如孩子看到奶奶跳广场舞,也有可能引起兴趣去探索,在情感上是易变性,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会形成自己的个人情感。

2.游戏化音乐教育的研究目的

当前幼儿音乐教育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然而如果只是枯燥性的让他们听歌或者教他们唱歌,达不到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同时也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兴趣喜欢上音乐。幼儿这个年龄阶段,爱动爱玩,而且在一些活动玩耍中,就会不由自主的喜欢敲打不同的声音,而且你会发现,她们听到音乐会不由自主的摇摆身体或者蹦蹦跳跳,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发现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更加适合小孩子的学习。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自然的音乐节奏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捉迷藏游戏被认为有音乐节奏,游戏过程是一种交互性的模式,是传授技能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在游戏中加入音乐元素,让孩子更多的接触音乐,会让幼儿更加容易接受和学习。

三、幼儿音乐教育与游戏交互作用

1.游戏中音乐元素的体现

游戏在音乐教育中应用,所存在的音乐元素有:(1)节奏,也是在活动中最容易被幼儿察觉的,通过游戏中的音乐节奏感知,会形成自己的节奏,在一些听辨游戏、语言游或者律动游戏都能体现出来。(2)韵律,游戏中也会体现出韵律的音乐元素,韵律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而且幼儿音乐教育中最广泛的教育方法就是韵律活动。就比如小朋友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旋律会主动的跟着跳动,反映出了他们愉悦高兴的心情。(3)旋律,旋律在音乐中是变化多样的,不同的音高组成了上行、下行和平行,对于幼儿音乐教育中所涉及到的音乐相对简单,比较容易记忆和掌握。最常见的一个游戏活动就是丢手绢、找朋友,小孩子通过游戏对歌曲反复的唱,这样游戏结束后,基本上也就掌握了歌曲。比如通过游戏的交互来辨别音的高低。(4)在游戏中,还体现出了音乐元素力度,也就是音乐的强弱程度,音乐中有战斗性的歌曲,他慷慨激昂,也有抒情的歌曲,温婉柔情,比如《找朋友》就会让孩子兴奋,《摇篮曲》就会让其安静,这也就是音乐力度的体现。(5)曲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是比较难的一个部分,通过游戏可以更加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和掌握,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的结构和组成。比如在闪闪的红星,老师根据曲式结构,来指导学生游戏,去感受音乐的结构。(6)最后,游戏还可以体现出音乐中的音色和速度,首先音色,主要通过听辨游戏来进行教学,比如老师可以模仿不同的人让学生分辨音色的不同。然后速度,音乐中的速度代表着不同情感,比如动物的模仿,兔子蹦蹦跳跳音乐应该是欢快的,而狼就应该是低沉的。

2.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把游戏应用到幼儿音乐教育中,提高音乐教育的目的,从三个方面来分析:(1)内容上的体现,丰富内容,进行情景化的设计,比如学习歌曲《十二生肖歌》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生肖,模仿生肖,找出二十个学生听歌词来进行模仿,让其找到情景游戏中断乐趣,比如里面歌词“大公鸡喔喔叫,小狗汪汪尾巴摇,猪儿呼呼睡大觉”,就可以让他们听着音乐和生活所见去想象并模仿。让其教学更加趣味化,通过游戏辨别音色、旋律、韵律等,同时学生边唱边游戏,联系发生。还可以自己通过对生肖的理解,自己编歌词与老师进行对话。(2)探索性的游戏,这里可以通过玩具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比如可以通过各种发生器材,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音乐,比如盆。铃铛、碗、筷子等可以敲出不同的声音。认识声的属性,知道声音轻重、长短、高低,有的清脆悦耳、明亮动听,有的沉闷、粗糙。发音器材的玩耍,自然地掌握最基本的节拍感,形成各种简单的节奏型。学会正确的有节奏的敲打,如在老师唱歌跳舞让孩子伴奏敲打,寻找节奏感。(3)游戏性的教学方法,学会玩音乐游戏,在游戏中,利用幼儿的好奇,保持游戏的兴趣。要有丰富的内容让其模仿,比如模仿爸爸妈妈,模仿各种小动物,模仿别人唱歌等等,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天资,都有各自的特点,通过模仿发现其他的元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幼儿善于模仿,同时要学会发现儿童的创造表现,要热情的鼓励和指导幼儿,让其得到认可,促进孩子的进一步发挥。音乐游戏课是以人为本,让其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激情去进一步的探索发现。案列分析,比如其中一个比较合适的游戏《猴子爬树》,首先老师要准备猴子小纸片,可以让学生回去自己制作出小树。进行的游戏要符合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所向,在课堂上,先是播放音乐《白龙马》,这是一个动画片的主题曲,也是孩子们熟悉的,孩子通过音乐就可以自动的联想的动画片以及动画里的任务和事情,引出孙悟空,让孩子都充满了学习的兴趣进入到音乐游戏猴子爬树环节,《猴子爬树》共分为三个小段,第一个小段主要是旋律的上行,孩子通过这一小段的音乐做出爬树的动作,第二小段幼儿随着音乐的节拍做猴子的各种相关动作。最后一个小节则是猴子从树上滑下来。先听音乐内容,老师适时的提问,然后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来判断猴子的不同动作,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这一游戏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一个欢快的氛围,能够准确的听出旋律,根据旋律来进行猴子爬树的相关动作,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游戏性的音乐教育注意事项

(1)幼儿教师角度作为幼儿的老师,要明确孩子成长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孩子的主体地位,老师需要引导孩子的发展,根据他们的成长情况进行教育,而不是让孩子配合老师展开教育,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建立正确的教学关系,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幼儿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游戏性的音乐教育,是把游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手段,把游戏贯穿于教学活动,是幼儿学习音乐的方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是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在发展的新时期,教育深入改革,引入新思想、新观念,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情况,以及当前的教学理念,老师对学生要了解,包括了幼儿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等,观察他们的兴趣所向,教学游戏也要找准兴趣点。熟悉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另外还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帮助幼儿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正确做好赏识教育。二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通常使用情境教学,让学生深入到情境中,让其喜欢上音乐学习。这里的环境不光是学习环境,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要保持愉悦放松,仔细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幼儿学生的意见。三是教学内容上面,老师要根据幼儿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和教材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让游戏育教学得到一个结合,达到学习的目的。另外还有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全部都参与到其中并得到发展。四是做好教学评价,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好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正确的指出不足之处和鼓励,增强其信心。(2)家长角度要改变家长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游戏交互作用和幼儿音乐教育,很多孩子都是根据父母的意愿学习音乐,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兴趣想法。另外家长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最常见的就是说教,认为学习一样东西就应该要认真刻苦的学习,才能学有所长,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爱玩的天性,也就忽略了利用孩子的爱玩的特性来进行教学,所以往往在实际的学习中,孩子的学习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家长正确不认识当前的新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把孩子的思维: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四、结语

幼儿游戏促进幼儿学生在学习中快乐的成长,与学习相辅相成,游戏促进幼儿学生对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帮助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对于幼儿年龄阶段的孩子游戏教育方法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所以需要老师能正确的采用游戏活动来进行幼儿音乐教育,实现游戏与教学的集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虞春艳.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分析[J].科普童话,2016(20):93.

[2]谢湘娜.试论幼儿学前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与必要性[J].读书摘,2015(20):224-225.

[3]姚琛.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杨梦飞.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D].浙江师范大学,2013.

[5]陈淑琴.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J].山东教育,2000(09):24-27.

[6]王婷婷.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J].艺术评鉴,2018(11):113-115.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第4篇

随着素质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的不断推进,幼儿音乐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使音乐教育活动更为高效,本文将对当前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目标;情感体验

当前,人们对幼儿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日益加深,所以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越来越频繁。在诸多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问题也是一直就存在的,譬如教学目标设置不当、活动环节衔接死板、忽视幼儿情感体验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性,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1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1教学目标设置不得当: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应该本着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音乐教育一样担负着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职责,具有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目标。但是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却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或者教育目标有偏差,完全是为了使幼儿学会唱几首儿歌,家长、教师往往对幼儿音乐天分的判断也是根据幼儿所会唱的儿歌决定的。这样的教学目标会导致幼儿音乐活动的低效性。

1.2活动环节衔接死板: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的衔接是十分重要的,衔接死板,幼儿就会失去兴致。但是纵观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缺乏技巧性与艺术系,比较死板。

1.3忽视幼儿情感体验: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从幼儿个体情感体验出发设计教学环节。但是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并不去过多地关注幼儿情感,不去关注幼儿从音乐中获得的体验,而只是关注幼儿的旋律是否正确,歌词是否准确,对于音乐这门艺术的教育而言,是过于死板和毫无艺术感的。

2幼儿音乐教育活动问题的解决策略

要解决存在于当前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问题,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

2.1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教育目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具有规定性的指导作用,它是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幼儿音乐活动的教学目标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入手,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制定符合幼儿兴趣与发展的目标。比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对应到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更多地注重幼儿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并且要把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与音乐教育的道德认识功能结合起来,因为只有这样,幼儿音乐教育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2.2优化音乐活动的衔接:在音乐活动之间的衔接上,教师应该尤为关注。因为衔接得好,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就会比较顺畅。例如中班歌曲《丢手绢》的活动中,教师先教幼儿玩“丢手绢”这个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一个人边唱边跳《丢手绢》,并将手绢丢在一个小朋友的后面,等第二个小朋友发现则继续进行。为了示范,教师首先当起了丢手绢的人,并且唱起了《丢手绢》,而且舞动的节奏也是与《丢手绢》一致的,给了幼儿一个示范榜样,然后教师将其丢在了一个小朋友的后面,小朋友发现之后,立刻跟了上来,整个音乐活动就继续了下去。为了调动气氛,每个幼儿刚开始唱的时候,教师都会主动带动所有幼儿一起唱,逐渐地幼儿学会了歌曲,也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还玩得十分开心。这样的音乐活动不仅衔接自然,也十分受幼儿的欢迎。

2.3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音乐教育虽然教授的是与音乐相关的内容,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不完全在于音乐技能的训练,也不在于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要关注每一名幼儿在音乐教育中所感受到的音乐魅力,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所提升的审美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与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多关注幼儿从每一个音符、每一首旋律中获得的感受。例如,在小班律动《小鱼游》中,教师可以先暂且放下多媒体,而是带领幼儿走向校园内的鱼塘边,或者走向鱼缸,观察小鱼儿在水中游动,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幼儿观察一段时间过后,教师再播放音乐《小鱼游》,让幼儿尽情地舞动,像条小鱼一样自由自在。由于幼儿刚刚观察过小鱼游动,对鱼儿游动还有一定的印象,所以在听到音乐的时候,纷纷开始模仿小鱼的游动,逐渐地,他们越来越开心,仿佛自己就是那条小鱼,在水中无忧无虑地游来游去。一些幼儿表现得十分到位,不仅踮着脚既轻又快地移动,同时用手臂自由地作出模仿鱼游的动作。在音乐活动过后,有的幼儿说:“小鱼儿真好,天天在水里,多开心,我要是一条小鱼儿该多好啊!”一节音乐教育活动能教会幼儿唱一首歌、跳一支舞并不算成功,真正成功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有了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享受到了韵律的美与音乐的魅力。

3结语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就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又有针对性地从三个方面探究了幼儿音乐教育活动问题的解决策略。音乐教育活动是幼儿阶段的启蒙教育活动,教师一定要时刻关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策略,更好地促进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卓娅.从教学目标看幼儿音乐教育的“整体化”努力(上)[J].学前教育,2008(09).

[2]黄施娟.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体验型”音乐教学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8(01).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第5篇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一)在音乐教学中注意与实际相结合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音乐教师要推进当前音乐教育的改革,就要做到在实践中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打破音乐教育只在室内进行的传统,将幼儿引入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比如,教授《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教师就需要将幼儿带到室外,使其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听着明快的音乐,感受歌词所描写的景象。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融入音乐中,感受到音乐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可以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歌曲描述的不同场景和表达的不同情感,选择科学的方法,让幼儿对歌曲意义有切身的体会和理解。③

(二)在音乐教育中,鼓励幼儿自我感情的表达音乐也是可以学以致用的,它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比如,《找朋友》这首歌,它体现出幼儿寻找玩伴的心理,幼儿在唱歌的同时能够学习与人接触时的礼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到操场上学习《找朋友》这首歌,让他们两个人一组对唱和舞蹈,相信一堂课下来,他们真的会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因材施教,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相同年龄的幼儿接受事物的能力相差不大,但也不排除个别幼儿出现学习吃力,跟不上整体进度的情况。对于幼儿,教师应当循循诱导,不能动辄批评,对于基础或接受能力差的幼儿,要重点辅导,或者教一些其他简单的音乐,避免幼儿因为自己一时学不会产生自卑心理。例如教授《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时,教师就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刻意要求所有幼儿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有歌曲和舞蹈的学习④。现阶段,因为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音乐教师往往统一开展音乐教学,制定了相同的教学目标,为了教学目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选择的歌曲没有考虑幼儿的长期发展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从幼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想他们之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他们各自的兴趣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四)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授课理念科技的发展为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普及,为幼儿音乐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绚丽的色彩、美妙的音乐、生动的动画等,无一不强烈吸引着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种特点去进行音乐教学。例如,在教授《数鸭子》这首歌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卡通视频,让幼儿真切感受到花白胡子的老爷爷、美丽的大桥以及大桥下戏水的小鸭子。通过生动的动画展示,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歌曲,这样就让幼儿在玩乐中学到了歌曲。

(五)引入教师竞争机制,鞭策教师教学创新教师行业的稳定也使教师危机意识不够,缺乏创新动力。所以,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使教师教学更具有动力。当今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根本动力。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也是如此,打造特色学科的关键是创新。引进教师人才和先进管理理念,可以使本学校在迅猛发展中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学科优势。具体来说,依靠专业的名师团队,凭借着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到本学科建设中来,加强创新,只有创新,本学科方可以得到有效建设和发展。另外,先进的音乐设备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必要保证。要充分运用较为先进的音乐设备,如,电脑、一体机、投影仪钢琴和音响等。先进的设备能使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从而保证幼儿音乐教育创新的源泉。

二、结语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生活化

幼儿的音乐教育是学生在一生中接受到的最重要的启蒙教育。我们知道在一个孩子的心里,生活的一切都是天真烂漫的。我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素养,要从娃娃抓起。音乐对人的作用不言而喻,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可以培养孩子一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喜欢,我们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音乐方面的幼师学生加强对孩子音乐方面的培养,将我们的音乐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因为我们知道音乐是孩子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陪伴每个人度过烦恼和忧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有了音乐才快乐,音乐能将他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的美丽动人。

一、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现在的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幼儿音乐教育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新的事物开始走进孩子的世界,并且还是以疯狂的速度来侵蚀幼儿的时间和精神。比如手机、电脑、电视,世界以它的霸道给我们孩子的音乐世界的空间越来越少。同时,我们幼儿的课堂也经历很多的变化,很多的学科开始整合,很多不同的事物开始融合,这个时候单纯的音乐教学的时间变得更少了。我们在教师与家长中都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孩子的学习兴趣高,孩子变得更加的见多识广,孩子的动手能力真的很好!但是我们的音乐在哪里呢?这一切都使我重新的审视我们的音乐教育,我在思索:我们需要重新构建全新的音乐教育的理念,我们要把音乐变得像空气一样的自然。我们需要让音乐回归到幼儿的生活,用音乐装点孩子的生活。要知道:我们推行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教会孩子们唱几支歌,跳几个舞,做几个音乐游戏,我们要把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关注幼儿的音乐生活:关注幼儿生活中对音乐的体会,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通过音乐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与和谐的发展。其中我们强调的两个问题:一是学生音乐的审美感受,我们幼师的学生应该借助音乐,让幼儿发现并且体验生活的美。二是幼儿独特的发明创造的能力,幼儿音乐教师要重视幼儿审美表达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我们要创设音乐教学生活化的良好氛围,并鼓励幼儿在我们开展的音乐活动中自在的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最终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尝试

1.音乐教学内容和生活密切联系我们教授幼师的时候要教会学生把音乐教育的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幼儿音乐方面的潜力。教授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要学会优化音乐的教育内容。选择的音乐教育内容应当富有生活的气息,富有美的意蕴,应当最能体现童趣和时代的精神。我们要结合小朋友的特点和季节的特点来选择教材。比如现在春天来了,可以根据季节的特点选择“多彩的春天”的主题对学生展开音乐方面的教育。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引导学生在认识季节特征的同时感受到春天特有的美丽,体验到大家对春天的情感。从孩子的视角和兴趣出发,使用家喻户晓的传统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的旋律,还有很多的与春天有关的歌曲,比如说《数鸭子》《我有一头小毛驴》《娃哈哈》歌词中除了有春天的季节特征,还包含着欢迎春天的思想感情和内容。我设计这个主题的目的就是通过大家对春天这个季节的情感,将我们对春天到来之后那种喜悦开心的情感和感受融合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我设计的想法就是将我们主题内容注入音乐的前提下,非常注重从孩子们现实的季节特征和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中去捕捉学生学习的音乐内容,使幼儿在我们设计的主题音乐中进一步感受着音乐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我们可以尝试着对一些简单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改编。改编的好处是既可以更好地开拓音乐活动的内容,发挥音乐在幼儿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还可以让幼儿将我们在音乐主题中获得的经验使用到新的音乐情境中,使音乐教育的内容更加灵活主动鲜活,能够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例如在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的主题活动中,我选择改编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用于孩子的演唱。改编的好处还在于使用固定的编排,不是很费力,但是学生演唱的效果很好,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改编过程中来,这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一个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试问一下,有哪个学生不愿意演唱自己的劳动成果呢?我们的改编真正的实现了艺术与世界的有机联系,实现了音乐艺术和其他学科的沟通。就让音乐回归本身,回归幼儿对生活的直接认知和经验感受,回归幼儿的个性化表达。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第7篇

摘要:地区差异、文化差异造就了每个地域特有的民俗风情,而这些民俗文化总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该地区幼儿人格的养成,这既是独特文化的展现,亦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音乐教育可借助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以音乐教育唤醒本土文化。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生活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具备一定的民族性。因而,音乐教师可以尝试以“合、探、创”为关键点,将乡土资源与幼儿音乐教育事业相结合,以此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音乐;教育;运用

一、前言

乡土音乐资源是一种良好的教育资源,因为这种乡土音乐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所接受。利用好乡土音乐资源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入地了解,积极钻研,挖掘出乡土音乐资源中宝贵的教育资源。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创新教学模式,将乡土资源与幼儿音乐教学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提炼乡土音乐中的教育资源时,教育工作者需要清楚地了解并尊重幼儿的兴趣和认知规律。音乐具备感染力,也能传递情绪,幼儿音乐教育正是利用这一点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并以此引导幼儿热爱生活。所以,教师在乡土音乐资源选材时要慎之又慎,要符合幼儿年龄并尊重幼儿兴趣进行选材,同时结合乡土音乐特色的民乐开展教学活动。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音乐中的重要意义

1.乡土资源启迪和唤醒幼儿美的意识在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在幼儿的养育方面更加注重高品质和高标准,因而幼儿们活动的场所大多为干净的室内,通常以卡通和动漫为伴。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很少接触具有民间色彩的事物,如民间通俗儿歌。这些具有民间色彩的事物往往流传范围广、历史较长,具有教化功能,更能直接、全面地反映民间和民族文化。例如,流传较为广泛的《外婆桥》,通常用作催眠曲,其曲调轻柔、舒缓,具有叙说性,幼儿伴着入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爱。乡土音乐资源通常能直接反映民间情感和需求,能给予幼儿智慧的启迪、行为的熏陶及真善美的感受。

2.促进幼儿对民族文化的领悟和感受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遗产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其中音乐这一独特的艺术中就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它为民族繁荣而歌唱,深入各民族人民的心中,鼓舞和振奋民族士气。乡土音乐作为音乐中的重要一环,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意义。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兴旺发达以及人们对音乐的追求趋向多元化发展,具有“速食文化”特征的现代音乐逐渐掩盖了乡土音乐的光华。然而,乡土音乐资源的魅力被掩盖,也并不代表它会消亡和覆灭。当前,我们所要做的是牢牢紧抓现代先进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并使之有效融合和发展。民间音乐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视野,有利于使幼儿初步建立文化观念和价值,提高幼儿对民族文化美的感受。

3.乡土资源为幼儿音乐能力发展提供了条件民族音乐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蕴含的文化字符、地域特色、人文价值以及思想情感等不可小觑,它是促进幼儿音乐能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和资料。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有效运用乡土音乐资源,带领幼儿们领悟更广阔的音乐艺术空间,有利于启发幼儿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丰富的乡土资源,是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的活教材家乡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温暖而又独特的存在。人们回忆过去,重温童年,脑海中浮现的必然是家乡的小道、街边的商铺以及山山水水等。家乡已经不仅仅作为一个地域而存在,更寄托了人们对过去以及未来的怀念及向往。这种对于家乡的独特情感是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基础,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起到独特的影响和作用。乡土音乐资源是当地音乐艺术的凝结和体现,包含了家乡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智慧和思想情感。幼儿教育充分运用乡土资源,有利于充实幼儿教育内容,同时能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幼儿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辉映,不仅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还润泽了他们的文化底蕴。因而,乡土资源作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国教育的活教材。

三、乡土资源的挖掘与整理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节日以及民间的民俗活动众多,这些都可以成为幼儿音乐教育的资源,如元宵灯会、苏州庙会、中秋节等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去感受,参与其中,让幼儿更为直接地感受乡土人情,在潜移默化中启蒙幼儿,调动他们对乡土音乐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举办相关的主题活动,在丰富主题内容的同时,深化幼儿对于乡土音乐的感受。例如,春节主题中,教师可以选一些喜庆欢快的歌曲供幼儿欣赏,《喜洋洋》《过新年》等,使幼儿在喜庆欢快中得到启迪,以愉悦的心情接受学习。幼儿教育要善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不仅要让幼儿切身感受到家乡地发展与变化,还需要积极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爱国情怀。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地方民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太湖美》这首歌曲的教学,教师可以营造一个轻快欢畅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课堂上能够以高兴的心情参与其中。这能充分证明乡土音乐资源是具备教育价值的。音乐素养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相应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力,乡土特色音乐能够在陶冶幼儿艺术情操的同时,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养成。幼儿音乐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的特色文化,使幼儿投身其中体验别样特色,在感知中将音乐学习变得更为轻松,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

语言与音乐都可以作为表达方式,音乐往往也会依托文字作为载体进行传播,故而两者之间有着相通之处。例如,节拍、节奏,有声调的轻重、快慢、高低的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这一特点,将歌词乐曲进行改编,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利用歌曲特色结合一些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动作和肢体语言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幼儿对乡土乐曲音乐形象理解的直观途径。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夸张准确的动作表情和耐心细致的讲解,教师对较为抽象的乡土音乐进行片断处理,能够帮助幼儿更快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生动的情境更能够让儿童进入学习状态,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幼儿的想象有所依托,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例如,《走进越剧》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幼儿提供如铁丝、毛线、方便面碗、石头、彩纸、油漆等材料,供幼儿们自由发挥,以此激发幼儿思维的创造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生、旦、净、丑的脸谱和其他表演道具,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我们通常对幼儿进行较为抽象的社会情感的培养,而这些教育培养往往流于表面,没能将抽象的社会情感培养与具体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此外,一些教师还疏忽了环境培养,没有做到利用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改变学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资源的流失。乡土音乐学习中,教师可以尽力帮幼儿创造一种受感染的氛围,使他们产生共鸣,在不同的情境下开展学习活动。这样可以缩短幼儿与作品的距离,使幼儿与歌曲情感产生共鸣。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创编和表演,让他们在展示自我的同时得到发展,在过程中幼儿们可以各抒己见,发散各自的想象力,在互相碰撞中共同学习,一起提高。这对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有着很好的效果。教师还可以进行风景创编,配上打击乐器,运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要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景观。幼儿音乐教育必然要贴合人们生活的本真部分,要使幼儿领悟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的文化和韵味,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陶行知先生说:“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提出“如果以社会为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做合一”。民族音乐资源由社会环境中衍生和发展,又根植于社会生活中影响人和塑造人。幼儿教育必然要置身更广大的社会环境,营造更大的音乐文化氛围,创造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活力和可能性。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做”的内容、特点,及教的规律、学的规律来决定。当前,幼儿音乐教育不仅要有效利用现代音乐艺术文化元素和手段,同时还要注重实践,在实践生活中挖掘音乐素材,促进音乐教育发展。

四、结束语

教师在充分挖掘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同时,要建构歌、舞、乐三位一体形式的教育模式,并结合艺术形式,将趣味性的乡土音乐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幼儿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本地区的节日、民俗、文化等,还能够创编演唱儿童歌谣、民歌,以此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全面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通过日积月累的音乐赏析,幼儿的自身素质得以提高,能拓宽幼儿的审美视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素丹.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J].北方音乐,2016[2]习潘平.浅谈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幼儿音乐兴趣[J].新课程,2015

[3]陈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4]舒思雨.激活幼儿的自然天性——基于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J].当代音乐,2017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家长参与;分析研究

一、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一)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肢体表现力以及经历等各方面都十分敏感。为了让幼儿对音乐有深入的感知,提高幼儿的敏感力,在这段时间进行音乐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挖掘幼儿的天赋,激发人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影响幼儿的性格。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家庭音乐教育在我们国家起步的时间较晚,虽然一些家长比较注重幼儿的教育,但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因此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据调查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幼儿部分音乐感知都来源于父母。如果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家庭音乐氛围浓厚的环境下,就会心情愉悦,喜欢艺术的可能性会更大。相关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该实验过程中,将幼儿置于一个喧嚣的环境中,发现该幼儿的情绪波动较大,并表现出不耐烦甚至焦虑的情绪。播放优美的音乐,幼儿就会表现出享受的体态,如果能够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那么就能陶冶幼儿的心性,提高幼儿的感官能力。

(三)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在物质水平提高的今天,家长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也努力为幼儿打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但却忽视了自身的教育价值。实际上,如果家长能够重视家庭音乐教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就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幼儿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幼儿在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过程中,家长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家长要和大班幼儿一起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为大班幼儿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

二、家长参与现状分析

我们对多家幼儿园进行走访调查后发现,在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家长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开始逐渐认识家庭教育,并开始关注大班幼儿的音乐教育,也很喜欢和幼儿一起在家里唱唱跳跳。将近一半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学习音乐能够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但更多一部分家长还是认为大班幼儿之所以要学习音乐就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对音乐的功利性比较强。还有少部分家长想要把幼儿培养成著名的音乐家。无论是哪种目的,这些家长都十分认同对大班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绝大部分家长都能花30分钟的时间和大班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但还是有很多家长还是因为工作问题,无法和大班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兴趣班也成为家长最好的选择。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很大,但大多数家长没有音乐素养,也无法很好地教育幼儿,害怕说错话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引导。

(一)教育目的功利性很多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试图把孩子培养为音乐家,强迫大班幼儿学习音乐技能,认为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参与就是和大班幼儿一起练琴,监督大班幼儿进行歌唱训练等。但在这过程中若忽略了情感的培养,也会让大班幼儿产生不好的心理。

(二)教育内容有所偏差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歌唱、练琴等这些技能,忽视了生活化的教学与游戏化的教学,也很少选择游戏的方式和大班幼儿进行互动,仅仅凭着自己的喜好,决定大班幼儿的喜好,无法为幼儿提供多种选择类型的服务。

(三)教育目的不明确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着偏差,目的性十分强烈,经常会利用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这种榜样示范法过于单一,缺乏与大班幼儿的沟通交流。

三、策略研究

(一)提高家长的音乐素养在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家长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首先,就是家长对于社会以及人生的态度,即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和准则。其次就是家长的理论素养以及知识水平。最后就是家长的心理素质。我们在这里讲的素质是指家长的音乐素养。要想提高家长的音乐素质,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做好音乐教育的宣传工作,在社区里举行相关的知识讲座或者是一些座谈会。同时幼儿园要积极主动的和家长沟通交流。最主要的交流渠道就是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要和家长进行交谈,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或者是告知。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这方面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鼓励家长创建学习型的家庭,让家长在这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水平。

(二)提高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在我国,幼儿园的孩子们年龄都是在四、五岁左右,幼儿性格都比较活泼,对新鲜的事物都比较好奇,因此,他们很容易会被外界因素所影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幼儿体会到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发现和感悟不同的事物,在游戏中与家长积极配合,从而营造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大班幼儿可以大胆发挥自由想象。游戏教学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还能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活跃幼儿的大脑,做到口、耳、手灵活运用。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动脑思考问题,就是锻炼幼儿思维能力的过程。只有大班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学习活动中来。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要关注大班幼儿,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教学,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强迫进行学习,这样可能会产生反效果。幼儿和家长进行良好互动,不仅能够促进亲子关系,还能在这过程中提高音乐教育的实效性。家长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和大班幼儿一起进行节奏训练、体态运动等等,尽可能地淡化教育的目的,让大班幼儿感受到家长是在和他一起玩游戏,家长是幼儿的合作伙伴。

(三)加大时间,精力的投入我们已经提到,有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等各方面的因素,无法花费大量的时间参与到音乐教育中来。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重视音乐教育,但只是物质的支出,没有为孩子花费时间,花费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亲子关系。家长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认识到自身的教育价值,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大班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置音乐活动区,在这片区域内放置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物品,例如自制的易拉罐风铃,或者是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发声乐器,把沙子放在瓶子里。每天只要花半个小时,多留心,多注意孩子,多投入精力,就能打造一个好的音乐氛围。

(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在参与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首先就要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心理的发展规律,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了解幼儿的需求,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当然,家长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掌握正确的家庭音乐教育工作方法,就能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便利,也奠定了较好的教育基础。所以家长要和学校进行有效的衔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学习状况,进一步地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多与幼儿沟通交流,尽可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综上所述,当前家长参与家庭音乐教育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要求家长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尽可能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为幼儿打造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天寿吴霞飞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中国音乐教育》2015年第7期

[2]赵雅丽当前幼儿音乐教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年第7期,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文理导2014年第15期

[3]李晓虹浅谈幼)L园音乐活动教育中有效策略的应用:《当代学前教育》2014第2期

[4]冯江英孙钰华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探析:《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5]史艳丽浅谈家长应具备的素质:《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第20期

[6]耿慧兰加强家园合作的策略发表时间:2015-3-30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5年第1期供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