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实训手册总结范文

实训手册总结范文

实训手册总结

实训手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职;实践教学;教学信息化;案例

一高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及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到企业后,仍需一段时间的适应性学习,才能真正满足企业生产岗位需求。如何更加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生产实践能力,一直是高职教学改革的焦点问题。同时,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究,应以如何提高实施效果、如何更好的运用实训设备及教学资源为主要任务,在教学组织、日程安排、资源共享、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实现信息化,是十分紧迫及必要的。实践证明,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本文列举了一些具体应用的案例,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参照。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特色及教学应用

近年来,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终端式学习,在现代教育领域,尤其是大学生学习群体中,已成为一种主流学习方式。教师制作微课程,并通过多种平台推送于移动终端,方便学生运用琐碎时间进行移动式自主学习[1]。经过长期的研究及实践应用后,我们发现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图片、影音等信息的传达及推广存在着无可比拟的高效性、安全性,在知识及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正推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产生较大的转变。微信公众平台具备多种媒体功能,适应了现代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平台个人注册及使用是免费的,后台管理简洁直观,便于推广及应用。腾讯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对教学资源共享及分类管理具有独特的高效手段。用户在后台,可用“素材管理”功能去编辑、管理“图文集”,用于传播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教学资源,实现了对教学资源的精美编辑、快捷,即便是非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也可快速掌握并使用。平台对资源实现闪电式审核,后期修改及维护也非常方便,且具备极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后台具备用户管理及文章阅读分析功能模块,可对全部用户进行访问情况、文章阅读次数等分析,实现了对资源使用情况的实时汇总监控。用户运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可实现一键式关注。此外,微信媒体技术支持,流量消耗小,易在大学生圈内进行信息资源推广。平台具备消息功能,可实现对教学新闻及重要资源实时。平台具有“自动回复”功能,可对知识及信息“关键字”快速检索,实现课程资源及专业知识点的智能化回复,便于学生“第二课堂”的自主学习。例如,学生可以运用平台的回复功能,反馈“文字、图片及声音”信息,教师可在后台浏览并进行一对一回复,这一功能可实现教师批改作业、接收学生反馈等功能,实现良好互动。

三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案例应用及总结

我们注册了微信公众平台——“HT微课”,在专业实训教学领域进行了1年多的实践应用,现今关注用户已超过1000人,受到广大师生好评。现将典型教学实践案例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现了“企业实践”实训环节教学的高效实施专业2015级学生,第2学年进行的“企业实践”环节,运用了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实施。6个班250余名学生对邢台周边3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为期1周的“企业实践”教学。3家企业分别从事锂电池极片轧机、焊接机器人等专利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其产品技术水平高,专业应用领域涉及液压、PLC、单片机、工业机器人、焊接、激光及等离子切割技术。前期,我们曾对企业进行了多次调研,将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合,并结合企业生产对实训环节进行了周密设计。随后,运用公众平台的“素材管理”、“自定义菜单”、“原文链接”等功能将这些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包括实习指导书、教学日程安排、企业网站链接、笔记要求、“搜狗百科”专业知识查询等部分。同时,运用平台“消息”功能,实时单日的教学任务、现场图文及视频报道等信息,在后台统计学生的阅读数据、分析教学实施效果。“企业实践”环节,信息量大、参与人员多、管理难度大,我们运用公众平台实现了教学安排的标准化、有序化、高效化,加强了师生交流与互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效果非常好。

(二)典型零件工艺实训教学资源的灵活共享专业核心实训分布于4个学期,分阶段提升学生工艺制订与实施能力。4个阶段为:“工艺认知”、“工艺实施”、“工艺制订”、“综合应用”。4个项目包括:“制造工艺认知实习”(1周)配2周机械加工操作;“轴类件工艺实施”(2周普车、铣操作,1周数车操作);“箱体件工艺实施”(1周数铣操作,2周工艺制订及实施设计);“异形件工艺实施”(2周工艺综合应用)。将这4个实训项目的实训指导、零件及任务要求、工艺知识讲解、工艺卡片、操作要点、加工程序等模块进行分类整理,编辑以典型零件加工项目为核心的文章集。对零件图分析、热处理、螺纹加工、材料、刀具等通用化资料归类整理,建立了工艺基础知识文章集,并编订了“关键字”查询规则,实现了闪电式检索。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常规问题进行集中总结推送,并将解答任务交由智能手机上的微信系统来完成,使教师从重复性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2]。例如,在信息框输入“zy”,系统就回复查询说明;输入“数控车”,系统就回复“轴类零件工艺实施(数控车)”文章集;输入“手册”,系统就回复电子手册链接网页。现已设有“机械设计速查手册”(“英科宇”软件版,实现标准零件查询)、“机械工程师手册”(实现对制图标准、公差、材料、液压、气动、刀具、夹具、量具实时查询)、“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等资源,方便学生随时查找工艺实训资源。

(三)平台与精品课程资源无缝对接,并实现高效推广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超级链接”专业精品课程,大大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传播,其方式的新颖性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3]。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提供了“自定义菜单”、“开发者工具”及文章的“原文链接”功能,能实现平台与精品课程网站的无缝对接。我专业现建有8门精品课程,涉及专业基础、专业课程、核心课程。通过平台,建立了与精品课程链接,设置精品课程资源浏览及资源下载的快速入口,可大大的提高精品课程资源利用率。例如,我们设置了“机械工艺装备设计”精品课程资源接口,把课程的实验指导微课、课程PPT引入链接。再如,在平台的“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实训指导文章集中,添加了“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精品课程的链接入口,学生在实训中可随时查找课程相关知识。实践证明,微信平台强大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精品课程网站资源的最好推广方式。

(四)“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应用此环节是在校外开展的,教师主要通过网络及电话对学生进行遥控指导,微信平台的应用更加体现了它的方便性,它可以和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通信等多种方式协同应用。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平台查询各课程及实训资源,平台自然成了流动式专业知识“图书馆”。同时,教师把典型学生工作现场情况及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在平台进行推送,把最好的经验及信息随时给学生。它跨越了微信群、QQ群交流的班级界限,实现了更加广泛、便捷的交流及指导[4]。

(五)其它应用及创新我们还充分运用平台强大的信息功能,进行优秀毕业生、优秀就业企业信息、专业及教学重大信息、新科技发展动态的实时。平台成了一个新闻台,对专业不同层次、年级学生进行正确舆论导向,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及价值取向,引导并帮助学生做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诸多方面,都具备很好的指导作用[5]。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效率的提高是高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解决高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棘手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此领域内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热点问题,需要去不断的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曹鑫海.微信公众号平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6):56-57.

[2]张芳玲.高职教学中微信平台移动学习的应用研究——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13):217-219.

[3]钟事为,刘依婷,彭致君,胡燕平,王子纯.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学习支持平台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7,16(01):80-83.

[4]石彩华.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机械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176-177.

实训手册总结范文第2篇

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研究、实践与理论相给合”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到高职教育兄弟院校走访、深入社会调查、用人市场调查、物流企业调查,调查过程中获得了研究所需的基本资料。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理论及部分已完成成果,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教学效果评价与实践三步循环法提出虚拟企业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调查是项目研究、教学评价与实践的基础,项目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与实践经验反过来又可以完善、提高理论研究成果,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综合调查是方案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项目研究的事实依据,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究与教学评价及实践,是课题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深化项目的研究,从理论上探讨分析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内容、构建虚拟企业基本框架方案。方案经专家充分讨论和论证后,方可进行实践。以研究成果为指导,利用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学条件与资源,管理工程系现有实训室进行虚拟企业构建,并与中教景程、三和通物流、顺丰物流等多家物流企业联合,保证虚拟物流企业的有用性和可行性。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再经过专家论证,重新修改人才培养模式。修改后的方案又指导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最后总结出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实践性、可操作性强的虚拟物流企业教学平台。

二、构建虚拟物流企业

虚拟物流企业是指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构建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和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模拟实现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过程。虚拟物流企业应具有以下特点:仿真企业环境;模拟职能岗位;仿真企业业务流程。在虚拟物流企业环境中,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角色,体验物流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由此加深对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体会,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1)激发学生对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的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

(2)有助于学生熟悉物流企业的生产运作,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

(3)开阔学生视野,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加深学生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技能,掌握企业信息管理流程。

三、虚拟物流企业运作及相关角色及业务

1.沙盘模拟要素。

(1)实验指导书。包括实训说明、课程背景、沙盘实训的准备工作、实训的组织、实训纪律、实训目标和实训考核等。

(2)沙盘实训手册。包括创业计划书,供应链各业务环节每期的分类账,采购订单。

(3)分组分角色。沙盘实训时,将学生分成6~9组;每组5人,分别担任生产总监、分销总监、批发总监、零售总监和物流总监等角色。

(4)全面数据分析。根据沙盘软件,能够提供许多供应链管理环节的数据图表分析。在分析中,可以提取每个组各周的生产商、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库存与欠货数据,将15周数据排列起来,就能看到不同的变化,对比每周6个组,都会获得相同的订单,但经营过程和结果却截然不同。没有一个组能做到“商家不欠货,供应链不断裂,库存无积压”。

(5)实训沙盘。沙盘包括:沙盘盘面(可根据实验桌样式提供接近正方形或扁长方形)、商品模型、老师授课PPT课件,学生实训手册(含空白订单、流水账等),订单与库存登记软件(学生端),订单与库存统计分析软件(老师端)等。

2.沙盘模拟实训目的。

(1)了解企业经营业务流程、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

(2)掌握企业供应链管理知识,包括采购、生产、分销、零售全过程;

(3)掌握第三方物流设备管理,包括汽车、火车和飞机等运输工具;

(4)掌握仓储管理、货位管理、仓库维护;

(5)掌握配送管理、分销管理;

(6)掌握跨区运输管理;

(7)掌握物流成本管理;

(8)提供独立思考机会,培养创业创新精神,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3.沙盘模拟实训目标。

实训手册总结范文第3篇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实际操作、业务流程综合教学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成本会计项目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成本会计综合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成本业务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的综合知识运用到成本会计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成本会计项目可以大面积地应用在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中。

(1)将教师所提供的成本会计项目,在手工会计操作过程中完成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实践过程,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通过不断发现和解决成本会计相关问题,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2)要把成本会计实训中所用到的成本会计项目,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实现电算化操作。成本会计项目的选择,应根据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会计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进行综合选定,主要考虑从会计事务所中获取,要遵循针对性和实用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原则,使学生达到真实的业务操作。同时,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社会调查要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会计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成本会计的流程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在时间安排上,社会调查可放在节假日进行。

二、提高会计实践训练要求和力度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业务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和技能,始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特别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相关专业的教学,要加强成本会计课程业务实践环境的建设,满足各项业务训练的需求,强化实训教学和模拟操作教学过程,通过适当增加实训教学课时量,通过校本化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建设,达到既注重会计上岗前的培训,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三、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拓宽教育教学的办学思路

拓宽教育教学的办学思路,扩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和一些规范的会计培训机构合作。通过统筹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训基地,做好项目规划,施行成本会计初、中、高级业务培训。中职学生的生源除本校学生外,还可面向社会招生。

(2)和一些规范的大中型生产型企业合作。通过学校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工作实际,进行专业综合调研,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及时了解成本会计在实际操作中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以更好地组织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另外,教师可将搜集到的资料编写成项目手册,推广项目教学;或以一个企业全套成本会计核算业务为项目实例,编写系统的项目实训教材。

(3)学校可定期聘请企业中的能工巧匠,组织进行专家讲座和实训教学实践指导,或提供一些来自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信息,以利于专业教学和学生日后的就业选择。

四、结语

实训手册总结范文第4篇

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专业能力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就是围绕通过调研制定出来的符合企业需要的岗位核心技能,主要分为2块:一是达到能熟悉掌握制定的每个单元要求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二是积累经验,通过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发现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能力目标包括:积极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备职业素养。具体包括: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通过自己或团队的合作解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②能制定植物组织培养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计划和生产计划;③能够完成植物组织培养生产全过程;④能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任务,搜集、整理资讯等相关信息;⑤能够对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课程拓展知识目标是能够开展植物组培苗的基础技术研发和组培车间管理工作。课程标准要制定出课程教学单元,该课程单元标准体现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突出从简单技能到复杂技术的学习路线。如从培养基配制、灭菌、外植体选择、移栽育苗、污染处理等单一技能到完成一个典型植物的无性繁殖体系建立,直至植物组培工厂化生产与管理。

2课程单元的开发与实施

根据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求,以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体现工学结合模式,开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教师手册开发是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单元,以任务驱动开展教学。每个单元开发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师讲授和学习有不同的分工和要求,教师手册包含的教学以资讯、实施、考核、评价、学生反馈5个过程展开,学生手册是以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任务驱动为指导的学习素材,其中包含每个单元应掌握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考核目标。学生手册中配套内容有工作任务资讯单、工作任务实施单、工作任务考核单、工作任务评价单等辅助学习材料。每个单元实施前,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类课程知识资源将本单元的资讯单完成,做好实施工作任务前的基础准备。

教学单元的实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图书、网络、视频、电脑动画等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学习渠道。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放到实训室,放到基地,教师做示范,学生边做边学,并记录工作任务实施过程和出现的问题,针对各环节制定考核标准,予以考核,达到完整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的目的。工作任务完成时,同时也完成工作任务单的记载。通过工作任务方案设计、操作和结果检查,小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核,教学总结和评价这样的步骤来完整实施一个单元工作任务,真实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课程考核,将掌握技能项目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继续培养他(她)们参加全国的植物组织培养职业技能大赛。

3一轮课改课程教学结束后的反思

实训手册总结范文第5篇

1.课程目标:通过1~2个月的林业生产性(综合)实训,让学生实际参加林木种苗生产、森林资源调查等工作过程,使学生掌握从事林业生产的主要技术,巩固和加深对“必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其文明操作与安全意识,养成“爱林、护林、兴林”的职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对林区、林业以及林业生产技术的了解。

2.课程设计:中职二年级利用4~5月份,集中派遣学生到相关校企合作企业实训1~2个月。以小组为单位,安排一名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根据企业要求完成种苗生产、森林资源调查、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相关工作任务,学生在学校委派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全面参与林业实际工作,利用山区下雨时间由企业技术人员讲授林业生产的技术要点和相关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专业与行业的对接。

3.成绩考核:实训结束后,由学生填写《实习指导手册》,独立撰写2000字以内的实训总结。由本人、小组、校内委派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考核评价。以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并重的原则,注重过程考核,侧重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态度和技能各占55%和45%,其中,每项中考勤占10%,自我评分、小组评分各占5%,实习报告、教师评分各占10%,企业评分占15%,综合后最终形成学生的生产(综合)实习成绩。

二、调查样本和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分别对2012级现代林业生产专业、实施实训的区内林业企业进行抽样问卷调查。2012级共3个班100人、企业共11个110人,分别回收有效问卷共100份(2012级)、110份(林业企业)。调查分为学生版和企业版,问卷的项目也有所区别。项目包括:“开展生产(综合)实习的季节”、“生产(综合)实习的内容”、“是否有收获、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对学校委派的教师评价”等20个项目。

三、结果分析

1.企业对我专业参加实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工作态度、文明操作与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能力的满意程度。就企业而言,通过实习,对我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工作态度、文明操作与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给出的选择分别为:“满意”64%、“基本满意”36%“、满意”73%“、基本满意”27%、“满意”64%、“基本满意”36%(见图1)。企业对我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都表示满意,说明我专业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对职业能力在专业、专业基础课的渗透教学比较成功。

2.企业对我专业教学内容是否贴近企业生产岗位技能需求、学生是否具备了在企业工作的综合能力的选择。就企业而言“,对我专业教学内容是否贴近企业生产岗位技能需求”的选项,认为“是”、“还可以”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0%、10%;“学生是否具备了在企业工作的综合能力”的选项,认为“是”、“还可以”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0%、20%(见图2)。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认为我专业教学内容贴近企业生产岗位技能需求,同时,也认为我专业学生具备了在企业工作的综合能力。

3.学生对我专业选择的生产(综合)实习企业、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的满意程度。就学生而言,“对我专业选择的生产(综合)实习企业是否能满足实习需要”的选项,认为“能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1%、24%、5%;就企业而言,对“我专业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是否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选项,认为“能满足”、“基本满足”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3%、27%(见图3)。

4.学生、企业对我专业生产性(综合)实习整体的满意程度。学生对“我专业生产性(综合)实习整体是否满意”的选项,认为“满意”、“基本满意”的分别为99%、1%,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开展生产性(综合)的认同度较高;企业对该选项认为“满意”、“基本满意”的分别为82%、18%,说明我专业安排的生产(综合)实习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校内实践操作与现场实训的差距,学校、企业对学生期望值过高与学生本身存在问题的差距等。

四、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学生生产性(综合)实训对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多数学生对现代林业专业实施的生产性(综合)实训感到满意。但是,对有些选项,如:“学生认为生产(综合)实习的成绩评定方式是否合适”的选项,有选择“不合适”的学生;“企业认为生产(综合)实习的成绩评定方式是否合适”的选项,有27%的企业选择了“基本合适”,说明现代林业技术专业生产性(综合)实训在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林业实训。林业行业属于艰苦行业,掌握林业技术离不开实践经验和时间的累积,这是林业的特性所决定的。现在的中职学生,虽然绝大多数来自林场或林区,他们很少有从事林业劳动的经历,对他们来说,高质量地完成林业实训,积累“实践性知识”就更有必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业生产性(综合)实训除了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等现代职业能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安排的指导教师的总体评价较高,但是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企业技术指导缺乏教学经验,其所讲授的实践操作与校内指导教师之间有些差异。使学生认为“技术含量低”,甚至认为是“劳动课”或者不知道是按照技术指导还是按照老师的讲授去操作。由于林业行业标准的不同,必须有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下过企业锻炼的、熟悉企业业务的教师作保障。一是加强校内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指导能力;二是提高下派企业实践锻炼教师的数量,以满足校内和企业的对接,满足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要求,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怎么样会做的更好”。

实训手册总结范文第6篇

“顶岗实习指的是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校学生到对口合作企业中进行的实岗操作带薪实习形式。”目前,各高职院校所采取的顶岗实习模式不一,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的是“多学期、分阶段”的顶岗实习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分散时间模块,分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输送相关信息。根据笔者近几年带毕业生顶岗实习的体验,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到,有一部分学生自我感觉学习能力还算比较强,虽然也接收了许多关于就业服务指导的信息内容,但到了毕业季节,还是有点迷茫,不知何去何从;也有些学生走上了就业岗位后反馈他们的“发现”:在学校所学的某一门课程让他在自己工作中得心应手,然而也有些学生抱怨说,自己在校所学知识用不上,要干好现在的工作还得被“继续教育”,其实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个学生电话向我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觉得《电工电子技术》很受用,自己的工作离不开电工电子知识,只可惜当时没有好好把这门课程学精通。”很显然,这位学生找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是对口的,但他们在读书时,也许不知道所学的课程与以后的工作的关系,或者他们早就说过“不知道这门课能在哪些企业什么性质的工作上应用。”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输实际就业中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学期、分阶段”顶岗实习模式。具体的“多学期、分阶段”顶岗实习模式分为:第一学期的专业岗位认知实习;第三到第五学期的专业岗位技术性实习;第六学期的就业前的顶岗实习。

(一)专业岗位认知实习

大学第一学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的新生,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好奇与疑惑。大家都想了解一下自己的专业到底是学习什么的,毕业以后自己都可以干些什么。针对这些疑问,需要我们的专业老师给予解答和指导。由专业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专业的相关知识。毕业以后该专业都可以从事哪些岗位,相应的岗位又需要哪几门相应的专业课程。指导老师安排时间和同学们座谈,专门解决同学对本专业的疑惑。另外,大一初期安排学生到工厂或是实习车间进行一次见习,让同学们对本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专业岗位技术性实习

第三到第五学期,学生已经了解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一阶段要进行相应的实训,我们称之为“专业岗位技术性实习”,机械工程类专业要开设相应的实训项目,如金工实训,钳工实训,电工实训,数控车床实训,数控铣床实训,普通车实训,PLC技能实训等,根据具体专业开设相应的实训内容。通过实训,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各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理论基础、较全面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必需的多种技能。反之亦巩固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三)就业前的顶岗实习

第六学期,学生基本掌握了必要的专业知识,略有一种“学有所成、想小试牛刀”的感觉。在就业前安排一次顶岗实习,对学校、学生的检验和企业的需求来说,意义显而易见。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作为主体在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联合指导下,主动融入企业的生产氛围,以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根据企业所需,返补专业知识所缺;学校总结企业的前沿生产力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修正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做到教研与社会生产相适应。

二、顶岗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未是真正毕业走向社会的企业员工,现时身份仍然是在校的学生,但人身却又实实在在离开了校园进入了企业,脱离了校园管理的视线。对学校或企业来说,在对学生的管理上都存在着些难度或矛盾。所以,学校作为“顶岗实习”中第一责任管理者,要协调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利益,注重细节,规范管理,才能使“顶岗实习”可持续地顺利进行,使各方在当中收到实际的效益。

(一)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管控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务必加强对学生的管控力度和保证管控的不间断性。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具体管理和指导者分为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两者有着共同的管理对象不同的责任分工。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工作动态的管控。可以借助电话、网络等通讯手段加强保持和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要求学生填写实习手册、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等方式来控制“顶岗实习”的质量;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变动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在对学生的管控上一定要作出清晰明了的制度化文件(如《顶岗实习手册》、《实习鉴定表》等),对具体的联系频率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是每周一次还是有必要每天一次。企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顶岗员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和安全教育工作。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上的。大多数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工作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机械行业企业,常说“空中有吊车,地面有钉子,面前有飞屑”,对安全意识一时疏忽,可能就造成对身体的伤害。所以企业指导教师务必给学生进行入厂前的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时时刻刻牢记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再者,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实践环节的考核,注重纪律的重要性。在业务指导的同时还应提醒学生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维护学校、企业甚至是个人的形象和声誉三方共同努力,为“顶岗实习”的可持续性尽力。

(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自我要求

由于环境的变化,从校园到未来憧憬的企业环境;身份的变化,从“学生”到可能拿到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份薪水的“企业职员”,学生难免很兴奋,甚至是得意忘形。此时,尤其要注意自我的纪律性和谦虚的个人修养。保持平常心,不卑不亢,从基层做起,虚心请教前辈,按时完成自己企业的工作和实习报告。这些都是学生高质量完成成顶岗实习的关键。

(三)校企合作,符合三方利益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优化区域政策环境,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制度化”。可见校企合作是政策方向,明确各方职责和权益符合各方利益。校方应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走“顶岗实习”可持续之路。如校企在顶岗实习中的协议,应重点保护好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应有的劳动权益。由于顶岗实习时间短,校企共同为学生制定顶岗阶段性计划,有利于避免近几年新闻常出现的“使用学生廉价劳工”现象。当然,学校也应该维护好企业的运营利益,强调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纪律性,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企业成本。校企双方可以探讨顶岗员工的人才备案,制定就业优先双选机制;产研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开展项目课题,推动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总之,只有三方利益均得到保护,才能让“顶岗实习”可持续下去。

三、本校在顶岗实习中的收效

实训手册总结范文第7篇

按企业的标准和流程来实现高校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目标,让企业的要求、企业的模式、企业的技术走进软件工程实训课堂。在企业实际的需求和项目开发模式基础上,使学生建立软件工程意识、提高软件工程素质、增强软件项目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培养能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IT技术人才为目标,引导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组织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充足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在企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企业实践的特色,实训指导老师要在软件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要求;了解企业不同项目开发的平台;了解企业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收集企业允许公开的组织过程资产。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软件工程实训的课程大纲、课程章程、教师和学生的组织结构、平台和文档的定义、软件开发过程和工具的选择、项目管理的实施等。为达到实训课企业化的目的,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在调研的基础上,以企业的标准进行实验室软硬件平台的构建,包括应用软件企业的实际开发环境、项目管理环境、版本控制环境。

2)规范软件工程过程和项目管理过程。以PMBOK为指导,严格按照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过程进行,规范学生在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思想。

3)校企合作,团队合作。在指导教师层面,采用团队合作的模式,构建了由企业导师、项目管理人员、开发人员、有测试专长的老师组成的PMO,实时为各小组进行远程和现场技术支持;在学生层面,以学生的能力和性格为参考,任命各小组的项目经理,并且赋予项目经理一定的权限。

4)激励机制。将实训课程提升到项目的级别,定义实训课程的里程碑,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估,公布绩效信息,公平公正地给予团队和成员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软件工程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方案的实施流程

实训课程在企业实施的内容上要具有可行性,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实训内容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避免成为单纯的技能培训。实训教师除了按企业项目的标准和流程要求指导学生,还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技术,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制订一套适合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的最佳方案,将探索的中心定位在如下几点。

1)探索如何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应用软件工程方法论。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先行课,学生对软件工程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止步于感性的认识,在不同类型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灵活应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论是值得探索的。

2)探索如何在学校实验室构建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平台。学校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是以教学和科研为出发点构建的,如何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搭建可以同时支持不同规模和类型项目开发的平台,保证学生在实训中掌握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平台,也是值得探索的。

3)探索如何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规范的项目管理是软件项目成功的保障,因此,国内外的软件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每学期都有实践课程,由于课程类型和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学生很少在实践课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软件工程实训有不少于四周的时间,教师如何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和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是值得探索的。

4)探索软件工程实训教师队伍及学生的组织结构。任何的项目开发都是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实训按企业化的模式进行,不能简单的靠一个校内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生也不能简单的分几个小组。因此,如何构建企业指导和校内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如何根据学生的类型成立团队是值得探索的。

5)探索软件工程实训期间需要的项目文档,构建团队的组织过程资产。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项目文档,软件项目的国家标准就对软件项目开发所需要的文档进行了定义。如何在实际的项目中进行对国标规定文档的裁剪是值得探索的。

基于以上五个探索要点,实训指导老师可制订如下的项目实施流程。

1)启动过程:制订实训章程,至少包括制订基本准则和确定实训项目。其中,基本准则包括如下几点:

(1)遵守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各项目组组长负责该组成员的出勤管理,组长每周五将汇总情况上报指导教师;

(3)各项目组必须保证每天有半个小时的项目例会时间(可以采用网络的方式),组长指定相关人员做好例会记录,因特殊情况而缺席的人员,必须有辅导员签字的请假条;

(4)每天课程结束之前,项目组组长将团队版本库上传给指导教师。实训项目指在深入软件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和企业指导教师互相配合,将企业实际项目裁剪到120人/天的规模,根据实训人数确定可选项目的数量。

2)规划过程:制订实训的管理计划、人员计划、进度计划、质量计划、验收计划等。管理计划指实训指导教师对实训过程中项目范围的变更处理、人员变更、时间管理、风险管理等作详细的管理计划。人员计划指为了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团队合作以及公平的绩效和考评,我们给所有参与实训的企业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学生分配不同的权限和责任,形成由PMO项目管理办公室(学校和企业老师)、指导老师、团队经理、团队成员构成的四级项目人员结构。进度计划指将四周的实训时间,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五个过程制定里程碑,各里程碑要进行评审验收。质量计划指确定要验收的项目文档和评审的节点等。项目文档指确定各团队要提交的项目文档,至少包含项目合同、项目的需求管理计划、需求文件和需求跟踪矩阵;项目范围基准;项目进度管理计划、项目进度基准;项目质量计划;项目配置计划;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应对计划、风险清单;项目沟通计划、设计报告、变更记录、例会记录、用户手册、项目总结报告。评审节点指结合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五个过程制订相应的评审节点,给出评审结果和相应的调整措施。验收计划指给出实训考核的标准和方法流程。总的原则是面向过程的考核,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绩效考核,根据每个同学在团队中的角色进行任务的分配和考核。

3)执行与监控过程:按照规划阶段制订的计划,指导各团队的项目执行,在质量评审基础上给出各团队的调整措施,确保各团队所做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4)收尾过程:完成各团队的考核工作,进行实训组织过程资产的归档及实训总结。按照上面的实施流程,不断总结和优化软件工程实训企业化实施的最佳方案。

结语

实训手册总结范文第8篇

目的:探讨中医学实训教学对不同专业医学生教学的方法。方法:针对不同专业,根据其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和以应用为主的医疗定位,选择不同的实训项目,制定相应实训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并对中医学实训教学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结果:调动了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中医实训教学的课程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贴近、与职业标准对接。结论:中医学实训教学对不同专业实行的优化整改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一支致力于教育改革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关键词】

高职不同专业;中医实训教学;教学探索;教学体会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医学实训教学也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中医学实训教学的核心内容是针灸推拿医学,针灸推拿医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强,实践环节(过程)重要。中医实训教学也正是医者领悟中医针灸推拿学术精髓,形成并确立临证治疗的策略思路,制定具体、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对中医针灸推拿实训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评价体系全方位改革[1,2]的基础上,于2012年9月-2014年7月又根据培养目标不同,针对不同专业遴选实训项目,规范实训课堂,加强实践技能考核,并对中医学实训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全面整改,且初见成效。现将我们在整改中的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1实训教学以应用为主,各专业合理增选实训项目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搞好实训教学。为了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更好地使实训教学贴近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我校三年制专科中医学实训教学的有临床、护理(ICU、麻醉、英语、康复)、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医学营养等专业,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要求不同,合理增选实训项目,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选课的原则是以应用为主,服务社会,在满足岗位要求的同时获得职业发展潜力。各专业在学好针灸推拿手法的基础上侧重于本专业的医疗定位,如护理专业除学好一般的针灸推拿技术外,再根据ICU护理以针刺急救操作为重点项目练习,麻醉护理以针刺麻醉操作为重点练习项目,康复护理以疾病的康复针刺、推拿保健为重点练习项目,医疗美容以面部穴位推拿保健为重点练习项目,医疗营养以养生保健推拿手法加上中药膳食调养为重点项目辅导练习等,使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工作实践及职业的典型任务相结合。

2实训教学以贴近专业培养目标为主导,规范实训课堂

综合职业能力素质培养,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关键能力的发展。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和以应用为主的医疗定位,我们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以供各专业遴选。各专业遴选的实训项目经相关专家论证审核通过以后,再根据实训项目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操作流程以及详细的授课要求等。授课带教老师认真按照遴选好的实训项目及实训课程标准完成实训教学,填写《教师实训授课手册》,规范实训课堂,严把实训授课质量关。通过对实训项目的合理取舍,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性。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过程

为了突出中医学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与各专业培养目标接轨,把中医学实训课考核纳入课程考核,同时制定考核标准[1,2]。实训考核分三部分进行:平时实训成绩占30%(平时出勤和实训报告书写);实训理论考核占30%(试卷考核);技能考核占40%(期末技能总考核)。强化考核过程: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制定考核方案、评分标准,要求每个学生从腧穴定位到功能主治以及针刺手法操作认真学习,做到人人过关。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对实训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规范操作,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为以后就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实行督导听课制度,加强实训教学过程管理

制定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强实训教学过程管理,组织督导听课,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各专业实训课教学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教师出课情况、实训课堂物品准备情况以及是否按照遴选的实训项目和实训课程标准进行开展。督导深入到实训课堂听课,对实训课堂设计、授课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实训室老师和带教老师,对存在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并把实训教学情况与教师绩效考核结合起来。

5体会

通过中医学实训课程对不同专业的遴选侧重,创新了中医学的实训教学模式,注重了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每个医学生都能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关键能力的发展,培养了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使每个医学生毕业后均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顺利就业,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锻炼培养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从而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高素质教学团队,为本课程的建设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1,2]

参考文献:

[1]曹晶晶.中医针灸推拿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