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入市论文范文

入市论文范文

入市论文

入市论文范文第1篇

农地的不同入市途径会衍生不同的金融需求,所以分析农地入市的金融需求需要结合具体的入市途径。对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而言,如果真的实现了与国有土地的同权同价,那么其入市的途径将与国有土地一致,即首次入市和二次入市都可以通过出让、出租、入股、抵押等形式实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文重点讨论农地的二次入市,但若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首次或二次入市途径一致,那么其金融需求不会有重大差异,所以下文对此不再区分。对以宅基地为主的非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而言,由于法律将其转让限定在了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其直接入市不仅存在较大的体制障碍,而且政策也未对此改革方向提出更深入的意见,所以我们预计,非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直接入市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难以成形,以土地增减挂钩和地票交易为主的间接二次入市模式仍是主流。下文就结合这几种入市途径,具体分析其中的金融需求。

(一)信贷需求由于农村资金外流等状况的存在,农村经济组织尤其是农民贷款难一直是我国金融领域的难题。按姚长存(2012年)的测算,我国银行业对全国小型企业的整体信贷覆盖率大致在5.5%~6%,对乡镇企业的信贷覆盖率低于2%,影响其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抵质押物缺乏。随着农地可入市,这一瓶颈问题将获得缓解的可能。对拥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经济组织或个体而言,在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时,将可以选择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对拟进行农地交易的买卖双方而言,供方将可以用土地作为抵押申请资金进行前期的投资,以更好促成交易;需求方也可以在土地成交后以该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申请银行信贷支持,置换其已占用的资金,缓解流动性压力,甚至可以申请做成按揭贷款模式。在土地增减挂钩和地票交易中,这种信贷需求更为强烈。尽管两种操作模式存在“先占后补”和“先补后占”顺序上的巨大差异,但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在于运作周期都较长,且在项目前期整合复垦农民宅基地和公共建设用地、安置农民阶段,都需要垫付巨额的资金。尤其是在地票交易中,如果农地不能作为抵押物,那么在取得地票之前,将很难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即使是取得地票后,如果不能及时拍买到国有建设用地,那么地票就很难变现,将一直占用着企业的资金,形成企业巨大的资金压力。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土地增减挂钩以及地票交易存在“烂尾”项目的重要原因。农地入市后,增减挂钩项目或地票交易项目只需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安置农民甚至在与农民签订安置协议后,就可用拟复垦的建设用地作为抵押申请信贷支持,在复垦验收完成取得地票后,只需再将抵押物置换为地票即可。这就相当于打通了农地置换过程中的整个资金运转链条,有利于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农民、项目运作方、银行的多方共赢。

(二)投融资顾问需求这一金融需求大多源于农地的需求方,尤其是已经与银行建立业务往来的需求方。当客户因经营战略需要,拟购买、租赁或吸收农地作为出资入股时,出于专业与谨慎的考虑,往往需要对相关决策进行独立第三方的评估,从而产生聘请顾问的需求。目前大型商业银行普遍都提供有该种类型的咨询服务,在提供该类型服务时,银行会对客户进行细致的尽职调查,并对客户相关决策的前景、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最终对决策可行性出具专业意见并提供合理操作方案。从客户角度来说,聘请银行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有利于银行加深对客户经营与财务状况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双方扩大合作,如建立信贷业务往来等,这是银行从事该类型服务较券商类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站在农地供给方角度,进行农地入市方式决策,是选择转让还是出租、联营、入股等,往往也涉及较为专业的研判,也会滋生投资融决策顾问需求。最后,由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客户基础广泛,且对客户了解程度较深,当某一客户存在购买或出让特定类型农地的需求时,商业银行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居间信息服务。总之,随着农地入市项目的逐渐增多,围绕农地投资、转让、出租、购买等顾问服务需求会大幅增长。

(三)资金托管需求这一需求主要出现在农地转让、土地增减挂钩以及地票交易项目中。农地转让过程中,由于涉及土地权属的审验、登记、变更等多个环节,完成整个流程往往耗时较长。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意外事件都可能导致交易中断。所以,对农地购买方而言,交易协议签订后,即将全部地价款支付给卖方存在交易中断后不能及时收回价款的风险;而对农地的出让方而言,也存在农地权利变更后不能及时足额收到价款的风险。此时,对地价款的资金托管需求自然产生。在双方签订交易协议后,农地的转入方就可以将全部或约定比例的购地价款存入指定托管账户,非双方同意该资金不能划转,直到农地权利变更完成,银行直接将托管账户中的资金转入卖方账户。同理,在土地增减挂钩和地票交易中,由于前期宅基地的收集、整理、复垦需要较长的时间,从项目启动到与所有农民签订完宅基地置换协议之前,存在对土地补偿款及安置费用进行托管的需求。这样有利于打消农民收不到价款的担忧,也保证了万一项目中断对项目方形成的损失,确保整个交易顺利实施。

(四)支付结算需求支付结算需求是农地入市过程中最基本的金融需求,也是最常见的需求。从农地转让中的一对一支付结算,到土地增减挂钩或地票交易中的一对多支付结算;从一次性支付价款,到分期定时支付或分期不定时支付,农地的不同入市途径会产生不同的支付结算需求,且这种需求呈现出越来越“个性化”与“定制化”的特征。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中央对“三农”金融领域的重视,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已将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到了几乎所有的县域,即使是在暂时不能提供物理网点服务的乡村或边远山区,农业银行也都基本覆盖了“惠农通”等专用金融机具,可以满足村民任何时候足不出村的资金查询、转账与小额取现需求。也就是说,无论农地入市中的资金支付结算需求涉及到多偏远的乡村,也不论其需求多“个性化”,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都具备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五)资金理财需求理财需求是由农地入市而衍生的金融需求。不论采用何种入市途径,一般都会涉及大额的资金往来,加上农地的出让方往往是农村居民或乡镇企业,投资经验普遍缺乏,投资意识相对薄弱,风险偏好也较为稳健,随着土地价款的到账,其资金很可能沉淀在账户上,从而产生保值增值的理财需求。尤其是在土地增减挂钩或地票交易中,宅基地被置换的村民往往集中收到大额土地补偿款和安置费用,如果没有合理的投资渠道,这笔款项很容易被挥霍掉,如我们在媒体上经常见到的“被征地村民获得补偿款后返贫”的故事。所以商业银行在完成对农地价款的支付结算后,可进一步进行专项理财营销,既帮助农民获得投资渠道,也将资金循环在了自身体内。此外,对前述农地入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托管资金,商业银行也可为其配套专项理财方案,满足客户资金增值需求。

(六)资产证券化需求资产证券化需求既可能来自于农地转出方,也可能来自于商业银行。来自于农地转出方的土地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资产支持型证券化,银行可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信贷支持、托管、结算、理财等金融服务,不过对运作方要求极高,目前在我国基本无法实施,所以真正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是银行主导的农地抵押贷款证券化。基本原理为:银行将农地抵押贷款出售给某一特殊目的实体(SPV),由该SPV对贷款打包组合并发行证券,再经过增信和评级后,将证券向社会或特定机构发售。由于实施土地抵押贷款证券化后,可减少原农地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资本的占用,有利于银行投放更多的贷款,支持更多的农地入市,所以对农地入市的买卖双方和银行来说,都具有支持证券化的理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处在证券化业务试点阶段,但已取得较好效果。我们预计,随着试点的逐步深入,这一金融需求将快速增长。此外,农地入市后,将农地委托给信托公司经营管理的农地信托模式(如中信集合信托计划1301期);以农地换取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农地社保化模式(如宁夏永宁征地农民养老项目);甚至由银行系的融资租赁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投资农地并租赁给客户使用的情形都可能出现并获得发展,由此可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创造更大空间。

二、商业银行服务农地入市的策略

一是区域策略上,应渐次推进,避免一哄而上、全面放开。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度、土地市场活跃程度甚至居民恋土情结差异巨大。在东部沿海地区,城乡一体化特征日益鲜明,长期以来以隐形和间接方式实现农地入市的各种实践,已经活跃了当地的土地交易市场,深化了当地居民对农地流转的认识,农地入市的各种技术条件事实上均已具备;在中部地区,随着产业梯度转移的加快,以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建设用地增长正逐渐成为推动当地农地入市的主要动力;在西部地区,政策支持的农地入市试点早已开展,相关配套机制也一直在持续完善,但受制于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的薄弱,在试点地区之外的农地入市仍然存在市场需求不旺和居民意愿较低的双重压力。对商业银行而言,农地是新事物,加上其高度的敏感性,所以对农地入市的支持尤其是信贷支持应采取稳步推进的策略,不能一哄而上、全面开花。我们认为,在东部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全面放开农地入市的金融服务支持,但需制定严格的业务操作规范;在中部地区,可重点选择经济基础好、有成熟工业项目和产业支撑的地区进行金融服务试点,为全面开展业务积累经验;在西部地区,业务范围可暂时限定在政策试点地区,并在提供金融支持时,尽可能引入政府的增信。

二是客户选择上,应优先支持信誉高、实力强、管理规范的运作主体。农地的资本密集属性,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筛选运作主体时,应高度重视客户的资金实力以及良好的投资经验,并优先支持利用农地进行实体投资的运作主体;农地的政策密切性,又要求商业银行高度重视运作方的管理规范性与内控体系的健全性,以尽可能避免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政策风险;农村经济组织或农民对农地尤其是宅基地补偿的高度敏感性,还要求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运作方的信誉以及历史信用记录,并优先支持高信用等级客户,以尽可能降低群体事件发生的概率。我们预计,禁锢农地与“市”隔离的门槛一旦被打破,必将在短期内迸发出巨量的金融需求尤其是信贷需求,这就更要求商业银行要以审慎和稳健的眼光去选择和评估客户。对商业银行而言,尽管信贷业务是农地入市供求方最可能需要的服务,但在信贷支持尚不具备条件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营销客户的支付结算、资金托管和投融资顾问等中间业务需求,通过提供中间业务加深对客户的了解,再寻求进一步的深化合作。

三是项目筛选上,应重点支持规划清晰、市场前景广阔的入市项目。选择了好的客户后还应该优选项目。由于我国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制度,所以在审查农地入市项目时,应特别注意拟支持项目的土地使用规划,并选择规划明确、用途合规、有市场潜力的项目进行针对性支持。我们建议,可从以下项目中重点选择:一是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科技型、集约型现代农业和种业用地项目;二是立足新型城镇化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构建、新农村建设以及特色资源开发的城镇化建设用地项目;三是大型企业在农村地区的落地公司或子项目,环境友好、低耗能、低污染的环保型项目,以及承接城市地区产业转移的优质工业化用地项目;四是以农村物流体系、现代交通、通讯、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用地项目;五是为大型企业集团做配套产品和服务,有独立技术含量的配套型用地项目;六是大型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在农村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的用地项目。

四是服务内容上,应对接好客户需求,注重服务的综合化与多元化。除传统信贷外,还应加大对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挖掘与开发,实现真正全面理解客户需求,按需营销。一是要注重供求双方的服务营销。如为农地的需求方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时,可同时向供应方营销专项理财服务。二是要注重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的制定。从决策阶段的投融资顾问到具体入市操作中的信贷资金提供、资金托管和结算支付,以及项目结束后的理财和还款计划,应结合客户的具体资金流转匹配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对客户多角度、全方位的需求全覆盖,真正做客户的“财富管理专家”和“金融资源整合商”。三是要注重及时创新产品和服务。农地入市的具体操作千差万别,新的入市模式也会层出不穷,商业银行除要及时做好产品和服务对接外,还要加大对市场运行趋势的前瞻性研判,并要能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因地制宜地创新出区域性产品和服务。我们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农民恋土情结仍然强烈的今天,以农地换取社保和不涉及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农地信托、证券化模式将更能获得农地拥有者的青睐,围绕这方面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可提前做好准备。

五是管理手段上,应注重技术支持和相关配套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作为金融服务的新领域,农地金融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计量技术、风险管理、政策建设等配套机制的支持。一是在计量技术上,首先要解决农地的估价问题,这一问题在现行的业务实践中尚属于空白。我们认为,影响农地价值的最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所处区域土地市场活跃程度、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当地房地产市场趋势等。在具体估值技术上,可考虑市场比较法(以相近区域的农地历史成交价格乘以一定修正系数获得,适用于已有交易记录的地区)、未来收益法(以农地入市后的未来一定期间内产生的收益折现后获得)、成本法(以上缴政府的土地管理费加土地开发费、税费、利息以及合理的开发利润确定)等。二是在风险控制上,业务开展前,应对业务的风险容忍度、信贷限额、经济资本占用率等进行详细的测算、论证与说明,并建立有定期的监测体系,及时反馈业务开展中的问题并修正,确保将业务风险控制在可容忍的限度内。三是在政策完善上,应提前做好现有相关制度的修订,将农地纳入抵质押担保体系,制定合理的抵质押率,明确抵质押物估值变动时的处理措施以及具体业务流程。

六是资源保障上,应建立并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励约束等机制。一是应配备充足的客户经理,满足业务开展所需的人力支持。业务前期,应尽可能选配熟悉农村市场、业务素质较高且具有固定资产业务经验的人员进行项目调查,逐步积累经验后再培养新人。二是在资源配置上,应给予农地金融业务以适当优先考虑。首先在信贷资源配置上,限额内需求应尽可能满足,确保全行整体业务能维持在一个事先规划的规模水平;其次在费用配置上,应给予农地金融业务一定的弹性,满足新业务开展初期可能出现的多次调查、论证的情形。三是在激励机制上,应适当提高业绩奖励系数,鼓励客户经理投入更多精力钻研业务,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尽免职规定,适当放宽风险追责,慎用处罚措施,减轻客户经理对新业务“不愿做、不敢做”的畏惧心理。四是在业务培训上,除定期组织客户经理进行业务交流,讨论各自好经验、好做法以及相关风险点外,还可适时聘请土地管理部门、行业专家进行农地政策、估价技术、风险防范等知识的讲解,持续完善农地金融业务的智力支持。

三、结语

入市论文范文第2篇

1.侦心要前移,高度重视初查工作。自案件立案侦查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就能聘请律师进行法律帮助,律师可以随时会见犯罪嫌疑人而不受到任何限制。这就要求在初查阶段就有对整个案件证据链条的全面谋划,力争做到在接触犯罪嫌疑人之前和律师介入之前将绝大部分关键性证据依法固定好,为立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查工作中,要注意加强线索评估,精心分析重点线索,周密制定初查方案,保密并全面的收集和掌握与案件有关的一切客观证据和信息点。对于有初查价值,但时机尚不成熟的案件线索,要保持耐心,长期经营,不断的收集案件信息,找准突破口,确保正面接触时切中要害,一举成功。

2.重视首次讯问,提高突破口供成功率。首次讯问开展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侦查工作的展开,因此要重视首次侦查工作的谋划,通过制定审讯预案、灵活运用审讯策略以及把握强制措施时机等措施改善首次讯问的质量,提高首次讯问突破口供的成功率。在初查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正确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制定恰当的讯问方案,要将常规的精神施压、疲劳战术的“硬审讯”方式向说理感化、逻辑推理的“软审讯”方式转化,要从法、理、情多方位出发为犯罪嫌疑人分析利害得失,把握时机,以奇制胜,以便尽快地、有效地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3.对案件证据进行必要的加固。由于新刑诉法规定律师可自行取证,这就要求侦查人员对一些关键性言词证据一定要加固。侦查人员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的功能,发挥视听资料固定证据的效力,必要时可以对证人证言辅以全程录音录像加以固定。为防止律师介入后的犯罪嫌疑人翻供,要先行堵塞犯罪嫌疑人据以翻供的证据漏洞。对于可能会出现翻供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辩护律师会见后,可以及时提审,了解其思想、态度有无变化,是否需要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

4.加强对律师执业活动的监管。律师辩护权的扩张是把双刃剑,不仅是享有更多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它在给律师带来更多执业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执业风险。律师的总体素质是好的,但也不排除少数律师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利用刑诉法修改后的便利条件,在诉讼活动中伪造、毁灭证据、妨害证人作证、串通他人作伪证,或者以其他方式影响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的审查和处理。

入市论文范文第3篇

乳化油,油滴粒径较小,一般<10μm,由于其粒径小、分散均匀和性质稳定,是石油污水污染物中最难处理的物质。其中乳化油混合液的油水难以分离,会使土壤、地表水乃至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破坏环境,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生态平衡,故处理乳化石油污水迫在眉睫。

2乳化石油污水处理技术

近几十年来,乳化石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逐渐变为焦点,化学法、物化法和生物法等新的处理技术和工艺大量涌现。

2.1化学法

化学法是指通过添加一定量的能与污水中某种污染物发生反应的化学药剂以辅助物理法达到更高的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3]。主要用于处理污水中不能单独通过物理法或生物法去除的物质,特别石油污水中的乳化油。2.1.1絮凝絮凝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絮凝剂,破坏水中稳态的胶体颗粒,胶粒之间不断发生碰撞而聚集起来形成絮状物质,使其水中分离出去。其优点有适用范围广、热稳定性强和处理效果好等。戴彩丽等实验得出采用0.5mg/L的CE-3090和90mg/L的硫酸铝,处理后的污水含油质量浓度4.7mg/L,悬浮物质量浓度0.21mg/L,满足油田污水回注的标准要求[4]。Zeng等使用聚丙烯酞胺阴离子(A-PAM)复合絮凝剂和聚合硅酸锌(PZSS)处理含油污水,悬浮固体值小于5mg/L,油去除率高达99%,达到回注水的排放要求,但是此法会导致后续处理困难、药剂的投加量大和价格昂贵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了此法在实际使用中的推广[5]。2.1.2氧化法氧化法主要有光催化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等。针对不同成分的乳化石油污水,可以选择不同的氧化方法,使之更为安全、经济和有效。王亚军试验分别利用O3和ClO2氧化,从而去除水中石油类污染物,O3去除效果较好,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碱性条件下),ClO2平均去除率达到50%[6]。邹华牛等在炼油循环水中投加二氧化氯,现场对其进行了杀菌火藻、减缓腐蚀和除垢等试验研究。得出二氧化氯的加药量约lmg/L,24h后杀菌率达100%,可以有效地控制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并能减少在热交换设备上的形成粘泥,达到除垢的效果,此时缓蚀剂也发挥作用,当腐蚀速率进一步减小到0.1mm/a以下时,循环水的出水浊度小于10mg/L[7]。

2.2物理法

2.2.1气浮法气浮法是指水中悬浮的油粒粘附在注入水中的微小空气泡,使其密度变小而上浮,形成浮渣层而被分离开来。目前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处理石油化工污水、油田污水、食品油生产污水等,此工艺较为成熟,但是一般只能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物质和胶体,故需进行后续处理。气浮法是处理乳化油污水最有效的工艺之一,经气浮后,水中油的质量浓度小于30mg/L,对微生物不再有毒害作用[9]。2.2.2吸附吸附是指废水中的污染物附着在固体物质的表面,利用其多孔性去除废水中的COD、色度和臭味等。刘春英等发现蛇纹石-Ni(NO3)2-H2O2吸附-催化氧化体系对石油类含量低于10mg·L-1,COD值≤800mg·L-1的污水进行处理可达到外排水标准。吸附-催化剂采用1~3mm蛇纹石载体,在25%Ni(NO3)2溶液中浸渍24h,120℃烘干2h,450℃固化4h。体系氧化剂采用污水中浓度为300mg·L-1的H2O2,在pH=5.0±0.5的酸度条件下,可使污水的COD值降至100mg·L-1以下[10]。2.2.3膜分离用于处理含油污水的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和膜集成等。这些膜分离技术均是利用材料的多孔结构,筛分出溶液中不同大小的组分,将一定粒径的颗粒杂质和尺寸较大的物质在物理截留和压力驱动的作用下去除。康同森等采用超滤法对处理合成胶乳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结果表明:超滤法处理胶乳废水效果较好,其污染物去除率可达80%以上,改善了该废水的可生化性[11]。Yu等采用聚亚乙烯基氟化物膜(预涂无机纳米级矾土)的方法来处理含油污水。试验结果表明,出水中的固体颗粒平均直径<2μm,油含量<1mg/L,悬浮固体含量<1mg/L,满足了回注标准,进一步试验得出加入纳米级的矾土颗粒还能够减缓膜污染[12]。

2.3生物法

2.3.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活性污泥通过曝气或者机械搅拌均匀分布于曝气池内,利用悬浮生长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处理技术。其中SBR工艺是改进传统活性污泥法形成的一种新型和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处理乳化石油污水的可行性方法[14]。2.3.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处理污水是使污水与生物膜充分混合接触,交换固液两相中的物质,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膜内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微生物得以生长与繁殖,同时污水得到净化。吴芳云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炼油厂的外排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此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COD、氨氮的含量。但是经过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污水由于微生物的腐蚀作用和硝化反应作用,其腐蚀速率不降反升。由此可知,回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后的污水时,应该考虑投加杀菌剂或采用其他杀菌方法,与此同时加入缓蚀剂,用以控制腐蚀速率[15]。胡保安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法对某石化企业经纯氧曝气处理后的二级出水进行了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得出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回用水的标准要求[16]。陈洪斌采用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对炼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17]。刘景明采用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对二级生化后的综合化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也取得较好效果[18]。2.3.3氧化沟氧化沟是一种延时曝气法的特殊形式,一般采用椭圆形廊道,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气和推流器等。氧化沟工艺是活性污泥法的改进和发展,相比活性污泥法具有很多优点:工艺流程简单,占地省;处理效果好,可达到脱氮除磷效果;操作管理简便,设备少等。燕山、广州石化采取了氧化沟工艺进行处理。2.3.4膜生物反应器(MBR)MBR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经美国和日本等专家学者的不断开发和研究,该技术逐渐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主流处理技术之一[19,20]。国内环保专家们对MBR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全国已有数百套MBR系统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21-23]。与传统工艺相比,MBR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占地面积小、污染物去除率高、污泥浓度高、泥龄长且产泥量少、出水水质好且方便回收利用、抗冲击能力强和控制比较灵活等。

3MBR处理乳化石油污水的研究

MBR用于处理乳化石油污水具有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无相变、能耗低和化学添加剂使用量少等优点,在处理乳化石油污水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GrytaM等采用PVDF膜,通过超滤和膜蒸馏组合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对TOC截留率达到99.5%[24]。BilstadT等利用超滤膜处理油水,渗透液中油浓度为2mg/L[25]。Muller采用a-Al2O3陶瓷膜和改性聚丙腈膜处理含油污水,渗透液中TOC含量小于6×10-6[26]。XU等利用聚合非对称膜处理含油污水,油截留率大于99%,TOC截留率为83.1%~92.7%[27]。王细凤等用不同孔径的炭膜处理含油污水,研究了跨膜压差、料液浓度等因素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并选择几种不同的清洗剂用来恢复膜通量,将其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28]。张国胜等系统地研究了陶瓷超滤膜处理冷轧乳化液,考察了操作条件(压差、温度、膜面流速和料液浓度等)对膜通量的影响,以及高频反冲和强化传质对降低操作能耗和延迟膜的污染的影响[29]。李红剑等研究了纤维素中空纤维非对称超滤膜处理含油污水,其对油截留率达到98%以上,通量下降率则小于10%,而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纯水物理清洗后的纤维素膜的通量恢复率高,且重复清洗稳定性好[30]。Patel等采用多室厌氧固定膜反应器工艺来处理未中和的酸性石油化工废水,当有机负荷为20.4kg/(m3·d)时,污水的COD去除率达95%。并进一步通过分析有机负荷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研究上升流厌氧固定膜反应器[31,32]。韩志勇等对SIDMBR处理乳化石油污水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得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乳化石油污水中的COD、氨氮和石油去除率分别达到94.4%、93.7%和99.2%[33]。

4结语

入市论文范文第4篇

虽然植入式营销在影视传媒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但问题仍然无法回避。本文从政策、营销效果、植入尺度三个方面讲述影视传媒中植入式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植入式营销没有完善的政策导向。政策是决定植入式广告命运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没有完善的约束植入式营销的相关条文。政策方面对这种新型的广告宣传方式既不扶持,又不打压。这种政策的模糊性,让植入式营销如履薄冰。更有许多商品,如香烟、武器等,由于不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发展方向,国家更是明令禁止加入植入式营销的行列。

二是植入式营销的形式、效果无法量化。一部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效果有很多决定因素。影片是否卖座,植入是否彻底,受众能否接受等都会影响的广告的效果。商品的推广不可能只有在影视作品中植入广告这一条途径,因此,就无法判断植入式广告为商品销售带来的实际作用。在国内,植入式广告到目前为止无法实现标准化。在影片中“露脸”的时间长短有时候甚至由商家和导演的关系决定。这种植入的不规范性为植入式营销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三是植入式营销植入尺度难以把握。观众绝不会抱着专门看影视作品中广告的心理而去电影院。因此,一部影视作品中植入广告的尺度是平衡受众和商家利益的关键。植入式营销只是一部影片的“插曲”。如果影片的主题思想变成为广告宣传,对影视作品制作方的伤害不言自明。国内甚至出现过专门为某商品而拍的电影。这样的影视作品,观众的抵触心理绝不亚于“街头小广告”。如果把握好植入尺度,让观众欣赏到高质量影视作品的同时,满足商家植入广告的需求才是植入式营销未来发展应当考虑的问题。

2.如何做好影视作品中的植入式营销

面对当前传统广告营销业的不景气,未来影视作品中的植入营销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如何把握好当前的时机,让商家、受众、影视制造三家受益,实现共赢是当前政策制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影视作品中的植入营销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政府要完善植入式营销的管理政策。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对文化领域的发展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是影视作品中植入式营销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从萌芽到发展壮大,都伴有一套不断完善的政策体制。政策的作用是规范市场,保证植入式营销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下去。有效的政策既不能抑制植入式营销在影视传播中的发展,又要保证影视作品不能因为广告的植入而失去了本身文化宣传的意义,这需要多个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规范影视作品中的植入式营销依然任重而道远。

其次,影视制作单位要将影视媒体与广告完美结合。当前,许多影视媒体出现的植入媒体场景大多过于生硬,斧凿痕迹太重,有的让人啼笑皆非。这不仅起不到为商品宣传的目的,反而会让观众对商品产生负面的感受,影响商品销售。优秀的影视作品应该能与广告完美结合,在不影响影片效果的前提下,将营销内容完美带入。

最后,商家要建立完善的效果测评机制。营销策略是否有效是在植入过程中商家最关心的问题。鉴于当前影视作品中营销策略效果难以评估的问题,商家应当着力做好植入广告的测评机制。准确把握影视作品中的植入式营销效果,才能在未来商品营销中对营销方式做好调整,争取更大的利益。

3.总结

入市论文范文第5篇

静态存储器AT45081BDataFlash、IS62LV1024L;以太网的控制芯片RTL8019AS、F2407DSP是基于嵌入式网络技术的UPS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其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图2基于嵌入式网络技术的UPS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上图中,式中芯片HT1380是一种串行的计时器芯片,能够实现秒、分、时、日、月、年的计时,在该组芯片中各种时间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应用其中的八个寄存器来完成,为了进行精准的计时,可以为其外接一个32.768赫兹的晶振,使其为系统的计时提供精准的时基信号,这对于保证系统计时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TL8019AS以太网控制器是一种全双工的以太网控制芯片,该芯片是由台湾的Realtek公司制造,其控制速率值为10Mbps,在该芯片中内置有FF0、双DMA以及16KB的SRAM能够满足EEE802.3标准及ETHERNET2标准,并且其能够支持八位及十六位的基地址选择及数据总线的选择。AT45081B是一种串行的可以编程的闪速存储器,其工作过程中应用的SPI的串口模式为0-3模式,其显著的优点是,能够在不接任何外接元件的情况下,与任何微机及单片机进行有效的通信,其数据的存储容量非常的大,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能。TMS320LF2407DSP为控制器具有流水线结构、多总线结构及哈佛结构,并且具有非常高的执行速度,高达40MPS的执行速度使得在其中执行的所有指令的执行时间都能够控制在25纳秒以内,并且在该芯片中还具有16通道的CAN控制器模块、16通道双10位AD转换器、两个时间管理模块、SCI(串行通信接口)、SP(I串行外设接口)、2K单访问RAM、32K的片内Flash,功能非常的强大。

2基于嵌入式网络技术的UPS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2.1TCP/IP协议栈的相关设计基于嵌入式网络技术的UPS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是要实现TCP/IP协议栈,系统只有实现了HTTP协议,才能使系统具备WWW服务的相关功能,在实际的软件设计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系统的功能,又要使TCP/IP协议栈具有健壮性,TCP/IP协议栈按照其协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有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几个不同的层次。在实际的软件设计工作中,要使嵌入式Web能够与Internet进行有效的互联,在其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各层协议的子集进行有效的裁剪,其主要表现为:(1)保留协议栈中的重要且常用的协议,去掉非必需的协议,例如协议栈中的HTTP协议能够有效的实现现场监测数据与远程用户数据之间的交换,并且该种传输协议的传输方式是非常的简单的,则该协议进行保留。对相关协议进行裁剪之后,剩下的主要的协议内容有HTTP协议、TFT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MCP/IP协议、ARP协议等协议内容,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了存储空间及响应时间(。2)传输层主要的协议内容是用户的数据协议UDP,以及传输控制协议TCP,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使嵌入式Web服务器一开始就处于LISTEN状态,对中间的SYN-SENT状态进行了省略,当进行数据报的发送时,只对数据报中包含的状态信息进行记录,而不对数据报进行储存,大大减少了数据传输量,有效的节省的系统资源,也使得系统的维护更加的方便(。3)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包在网络中的协议进行有效的处理,MCP/IP协议、P协议是其中主要的TCP/IP协议栈内容,其中的P协议使其协议栈中的核心内容,如果要采用Ping程序来进行网络连通状况的测试,只需要应用MCP/IP协议中代码为0的Ping应答协议就能完成,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2.2文件系统的设计嵌入式Web服务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的功能是依据用户发出的请求将相关的网页程序文件传输给用户,但是在基于嵌入式网络技术的UPS远程监控系统的内部,需要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及访问控制,要完成这一工作,就需要进行文件系统的设计,文件的存取控制、用户文件的建立、复制、修改、读写及删除,这是系统文件工作过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在嵌入式网络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有效的解决网页文件的存放问题,本次研究中,基于嵌入式网络技术的UPS远程监控系统的文件存放主要是由DataFlashAT45081B来完成,嵌入式Web服务器与PC机之间的文件传输主要是应用伪TFTP协议来实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网页文件的动态更新通常都是依据这种机制。网页文件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的不同来进行动态的更改,并且其在完成相应的更改之后,会将文件系统的访问权限设置为只读,之后很少会进行其内容的变动,采用这种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预防在对文件系统进行多次删改之后,其所产生的碎片对系统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设计一个高效、更改次数较少的文件系统,本文中所提到的文件系统存放形式为多级目录,其文件的主要存储形式是无结构的字符流式文件,在其逻辑结构上,存储的方法是顺序存储法,站在物理结构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其属于连续的文件。

3结束语

入市论文范文第6篇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分为软件与硬件两大类,包含处理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以及硬件设备等,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若根据不同的形式特征可将其划分为3种不同的体系结构形式,有知识产权核(IP)级、芯片级和模块级,通过不同的产品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模块与功能的选择,使电子产品具备各种特定的性能。

1.1IP级IP技术属于一种知识产权,是完成系统内部某种功能的核心,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各种网络协议模型的编辑,其芯片是多种子系统和子模块的集成。IP核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部件,包括数字IP和IP模拟,并可表现为软核、硬核以及固核三个不同的形态特征。软IP核包括有图像CODEC、软MODEM声音CODEC和软FAX等单元;硬IP核则包括16/32/64位OSP(数字信号处理器)核、8/16/32位MCU(微控制器)核、16/32/64位RISC/CLSC结构的MPU(微处理器)核、存储器单元及标准逻辑宏单元、USB特殊逻辑单元等。芯片设计者选取的软核和硬核都是保证技术需求的前提下而专门设定的。这种集合了软核和硬核的芯片就形成了系统级芯片SOC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出现将大大提高了设计者开发出完整系统的效率,减小了开发者的负担,设计的周期也相对减小,从而保障了市场竞争力,提升了品牌能力。SOC这种将硬软件结合的形式,在PC时代的智能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1.2芯片级随着各种应用系统的出现和IP产品的更新,新型的处理器芯片以及存储器芯片都可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组装,并可结合各种不同的应用性软件将其以固定的形式进行保存。

1.3模块级为了更充分的利用PC的通用性和便捷性,往往将X86处理器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应用系统中。因此,嵌入式系统不仅应具有较小的体积,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将以往体积较大的操作式系统成功转变为嵌入式系统,将功能分离的应用系统固化在固态盘中将其有效结合在一起。这种嵌入式系统在工业仪器仪表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研祥、研华等公司对嵌入式系统研究出了一种以PC104总线为框架的系统。计算机最基本的功能集成在90mm*96mm大小的模板上,去掉了PC地底板和ISA总线的卡槽结构,节约了空间。由于使用了CMOS,元器件的数量也随之减少,模板的功耗越来越低。PC104总线的设计,实现了PC104功能模块的随意搭接,扩充了系统的功能,使设计者更加灵活的应用。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电子信息产品采用嵌入式的系统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节点扩展的问题,也可以保留原有的设备,使原有的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了投资,也不用考虑布线的问题。电子信息产品检测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散落节点信息的收集和实时监控,同时也可针对采集点附近的环境作出相应的监测和控制。因此,在进行系统方案的设计时,必须重点把握各主控节点的设计,不仅要达到一定的通用性和可靠性,还需保证完善的监控功能,最终通过结合应用系统的实际功能而达成完整的网络,从而达到信息监控与采集的效果。

2.1系统硬件体系结构设计信息产品检测信息采集体系的结构主要包括主控制节点和采集节点。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各节点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在兼具较高的升级性能的同时也能具备优越的性价比。

2.2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的应用软件,可设计出具有不同特征的硬件设备,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硬件设备和应用需求,软件设计需要具备升级和删除的空间,具备便捷的操作性,嵌入式系统和成熟的协议可以实现复杂系统功能的稳定性。

3系统硬件设计

信息采集系统是由一个个具备监测和采集功能的网络节点组成的单元。主要包括了主控模块处理器的选择,无限电路的设计,与上位机通信RS-232模块,节点电源模块,检测电路的设计和电路板制作。电源模块电路一般有两种方案,不同的条件选用的设备不同;可对主控节点选取5V的稳定电压进行供电,LT-1117-3的工作电压能保持在3.3V。

4系统软件设计

节点的运行模式与信息采集系统的软件息息相关。在信息采集系统中,信息采集一般是有一个具体的流程,节点检测到环境信息时向主控节点报告外,其它的也可以由主控节点发起。主控节点:1)将网络信息库建立在各节点处,并完成网络ID的设置,待采集节点的网络成功连接。2)数据包成功传输到采集节点后,点击确认传送的指令,传输的信息则会在上机位上有所显示。待得到了相应的回馈后,再作出处理操作。在配置通道可用的情况下,可完成采集信息的接收,在配置通道受阻的情况下,则需一直等待。3)若上机位的命令成功传达,此时需进行解析,并以不同的定义来完成操作指令。4)对回送信息的地址进行匹配,在地址正确的情况下,可向上位机提出相应的回显请求;在地址错误的情况下,则会以错误的信号来进行提示。在接收信息时,若出现等待超时的现象,则需对数据包进行重新发送,直到发送的次数达到了最大设置的阀值。5)若由外部事件触发,则向采集节点发送控制数据包。6)对3)、4)、5)的过程进行循环操作。

5结束语

入市论文范文第7篇

1.数据来源。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八个城市作为研究单元,选取2000-2012年的入境旅游客流量和入境旅游收入作为基本统计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山东省旅游统计便览、山东省统计年鉴以及各城市旅游政务网站的入境旅游相关信息。

2.研究方法。(1)总体差异研究方法。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是用于分析变量间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方法。首位度:首位度反映的是对于某一判断指标排名第一的地区与排名第二的地区的倍数,表现了第一地区与第二地区之间的差距。式中,S表示首位度,P1和P2分别表示入境旅游客流量(收入)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的城市,一般认为首位度大于2即为首位分布。(2)重心概念及其模型。重心概念源于牛顿力学,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的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入境旅游重心(包括客流量重心和收入重心)是指区域空间的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上旅游实力能够保持均衡[6]。通过运用重心概念及模型,可以直观地解释区域入境旅游重心转移的路径及其成因,明确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本区域共由8个城市组成,假设第i个城市的中心坐标为(Xi,Yi),则该区域入境旅游客流量及收入的重心(X0,Y0)可根据公式(如下)进行计算。

二、入境旅游总体差异分析

1.入境旅游客流量总体差异分析。从变化趋势看(表1),除2003年和2008年由于“非典”和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下降外,山东半岛城市群入境旅游客流量的绝对差异一直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80171.32增至342025.77,增幅达4.27倍。这说明在绝对量的变化上,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入境旅游客流量差异持续扩大,城市间入境旅游客流量的不均衡性增强。在相对差异的变化中,变异系数呈现出以2007年为界,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6年变异系数达到最大值1.2832,2012年降为0.7908,降幅明显。可见,半岛城市群入境旅游数量绝对差异不断扩大,而相对差异则呈现出日益缩小的趋势,入境旅游客流在城市间的发展水平依旧不平衡,但已经朝着相对平衡的方向发展。首位度的变化趋势不显著,2000-2007年波动上升,2008-2012年波动下降,最小值为2011年的2.1081。可以看出,入境旅游客流量的首位分布仍然十分明显,13年来首位度值均大于2.0。青岛入境旅游客流量一直位居第一,首位度的变化说明青岛入境旅游人数始终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旅游客流量分布集中,居于第二位的城市与其相比差距仍较大。

2.入境旅游收入总体差异分析。半岛城市群入境旅游收入与旅游客流量标准差的变化趋势一致,呈上升态势,由2000年的4507.01升至2012年的23687.22,增幅达5.26倍,旅游收入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表示相对差异的变异系数波动下降,以200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两个上升-下降的过程(如表1),2002年达到最大值1.7633,2011年降至0.8289。对比两者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入境旅游收入绝对差异扩大显著,相对差异开始缓慢缩小,入境旅游收入由集中向分散发展的趋势不明显。首位度的变化趋势与变异系数相一致,但波动幅度更大,在波动中下降。青岛和烟台入境旅游收入始终排名前两位,2000-2007年入境旅游收入属于首位分布,2006年达到最大值3.2708,2008-2012年开始下降到低于2.0的水平,说明两城市间收入差距开始缩小,旅游收入不平衡现象有所改善。

三、入境旅游重心时空演变分析

前文对半岛城市群入境旅游总体差异的分析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本区域城市间入境旅游的差异程度及其时空演变的趋势与方向。就此,运用重心模型,进一步分析入境旅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

1.入境旅游客流量分析。从总体来看(如图1),一方面2000-2012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入境旅游客流量的重心呈“东南-西北”移动趋势,但重心移动幅度较小。说明区域入境旅游客流量经过了一个由集中向分散发展的变动过程,但扩散幅度较小,仍以集中分布为主。另一方面入境旅游客流量重心位于青岛即墨市境内,偏离本区域的几何重心(36.61N,119.48E)。这是由于东部沿海城市尤其是青岛市对入境旅游重心的拉力较大,而其他内陆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增长速度较慢,拉力较小。具体来看,2000-2007年入境旅游客流量重心由西北向东南方移动,2000年重心在(36.388N,119.958E),2007年重心转移到(36.406N,120.166E),东西方向移动了0.082o,纬度方向上转移了0.208o。原因是青岛入境旅游客流总量一直位居半岛城市群首位,在区域内的年均比重达到50%以上,年均增速为24.28%,而西北方向城市,尤其是济南,入境旅游客流量比重下降,增速相对较慢,对重心的拉力也相对减弱,使得重心向东南移动。2007-2012年,入境旅游客流量重心整体由东南方向西北方转移。这一阶段,一方面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区域内入境旅游市场萎缩,而沿海城市首当其冲;另一方面内陆地区的入境旅游得到较快发展,一定程度上对重心产生拉力。尤其是随着日照作为沿海新兴城市的快速发展,旅游增长速度加快,开始拉动旅游客流量重心向西南偏移。

2.入境旅游收入分析。从总体来看,2000-2012年半岛城市群入境旅游收入重心整体呈现出“东南-西北”的移动趋势,重心转移幅度较小,重心位于青岛即墨市境内。这反映了东北方向城市入境旅游收入比重的整体下降,东南方向城市对收入重心的拉力加大,收入重心由集中向扩散演变,但扩散幅度较小,城市间收入差异较大。具体来看,2000-2006年入境旅游收入重心整体由东北向东南方转移,200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入境旅游收入的重心在(36.539N,120.267E),2006年重心转移到(36.406N,120.300E)。东西方向转移0.033o,南北方向转移纬度0.133o。这是由于本阶段青岛市在政策支持下,积极利用自身在区位、交通、设施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入境旅游收入在整个半岛城市群中所占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对区域重心的拉动效应明显。在整体向东南转移的趋势下,2003年收入重心折向东北,这是由于“非典”事件导致入境旅游人数大幅下降,入境旅游收入随之缩减,东北方向入境旅游收入在区域中的总贡献率上升,由2002年的31.41%上升至34.54%。2006-2012年入境旅游收入重心整体向西北方向移动,这是由于随着青岛市入境旅游的深入发展,入境旅游收入趋于稳定,增长率下降,而潍坊、淄博等城市则通过改善城市形象和旅游设施条件,加强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等措施,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增强了对收入重心的拉力。

四、结论及建议

入市论文范文第8篇

一、完善旅游市场服务

江西省现在面临着韩语导游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首先应该加强韩语导游员的培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这些韩语导游人才留在江西,为江西的旅游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只有通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旅游活动才能得以完成。另外,对酒店、购物点等常常能够和韩国入境游客接触的人员,进行简单的韩语会话的培训,使韩国游客能够在江西旅游时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其次,对旅游景区的指示牌和旅游景区的酒店,应该制定标准的韩语指示牌和告示等。从江西几个大的景区来看,江西的大部分景区都有了韩语的指示牌和韩语的景区介绍等,但是除了三清山之外,很多的景区所使用的韩语指示牌和韩语的景区的介绍,错误百出,且存在着同一个景点名称,却存在着不同的翻译。这种情况在龙虎山景区和婺源景区最为突出。原因很有可能是采用的机器翻译或者翻译者对旅游景区不太了解,导致一些景点景区的介绍翻译让韩国游客完全无法理解。另外,到目前为止,江西省也没有针对韩国游客,推出韩语版本的景区地图,很多韩国游客反映没有韩语版本的地图在旅行过程中会很不方便。

二、加强各个部门参与力度

交通方面,到目前为止没有首尔直飞江西景区的航班,只能从首尔直飞南昌,但一个星期只有两个航班。韩国游客要到江西来旅游,在交通上面来说,非常的不方便,且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政府部门应该尽早开通江西景区到首尔的直飞。卫生方面,应该在江西的各个景区建设高质量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卫生间并加强景区卫生间的维护。可以说景区卫生间是游客去的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韩国人很爱干净,讲究卫生,对旅游环境要求也很高,如果景区卫生间脏、乱、臭,将直接影响韩国游客对江西旅游的整体印象,并会降低重游率和口碑宣传率。娱乐方面,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积极参与进来,将江西的陶瓷文化、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开发出具有江西特色的、新颖的、具有探险性和体验性的娱乐项目,那将会为江西的旅游资源增添很多亮点。管理方面,比如,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针对韩国游客开设具体江西特色的免税店。而旅游产品的销售以及对韩国游客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是旅游企业的义务。应该在江西省政府的统一协调下,集中人力和财力,有效联合各个部门与旅游企业,在充分调研韩国旅游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的旅游资源特色,制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旅游规范和游览线路。

三、引用形象策略,加大宣传力度

优良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景观、厚重的革命历史、千年的陶瓷文化以及悠久的茶文化,江西所拥有的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成为江西旅游业今后发展的资本。依托江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着力在韩国市场树立江西纯生态、高品味的旅游形象与知名度。在江西省政府的统一组织与协调下,甚至可以考虑请韩国当红明星来为江西旅游作代言人,通过在韩国最大的两个门户网站daum和naver来投放一定数量的图片或视频广告来加大宣传,其明星效应必定可以吸引更多高消费能力的韩国游客来江西旅游观光。

另外,非常有必要加大在景区自身韩语语种旅游网站的建设,这是韩国旅游者了解江西旅游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江西几大景区来看,只有庐山和三清山景区的官方网站提供韩语语种的服务。但三清山景区的韩语网站无法打开,庐山景区的韩语语种网站分为庐山介绍、饮食、住所、游览、购物等,介绍内容相对比较全面,但是介绍的内容较为简单。并且对于喜欢追求高质量服务的韩国游客而言,庐山在旅游服务上更应该注重细节。在庐山景区官方网站上面,韩语的“韩国语”三个字居然都是错的,如果韩国游客看到这个,难免不会怀疑庐山服务的质量与诚意。同时也应该经常对韩语语种的网站进行维护,时常对网站进行更新。不能认为韩语网站建设好后,就能够一劳永逸了。

作者:马鑫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第二篇

一、泰国入境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根据泰国国家旅游局提供的1998~2010年的入境游客统计调查表,将1998年、2001年、2004年、2007年、2010年这5年的数据进行整理(表2、图2和图3),分析泰国入境旅游游客的行为特征。1.入境旅游的方式与目的从表2可以看出,泰国入境游客乘坐飞机、陆运和船舶的方式长期基本稳定,其中飞机入境比率有所下降,陆运和船舶入境比率明显上升。休闲度假是入境游客的主要目的,这一比例长期稳定在85%,其次是商务游客,占比9%左右,而会议和公务访问及其他目的游客比例合计在5%左右。可见,泰国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包容的文化氛围吸引着世界上大批的休闲度假游客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使得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度假旅游地。2.入境旅游组合类型与次数计算1998~2010年泰国入境旅游团队游客和散客的平均比例(图2),说明泰国入境以散客为主,占总人数的63.80%。计算1998~2010年泰国游客入境次数,说明再访型重游游客比例超过一半,达58.33%,初次游客比率只占41.67%。可见,泰国已经成为世界散客和再访型重游游客的旅游目的地。3.历年和不同客源市场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从图4可以看出,泰国入境游客多年间平均停留时间比较长且稳定,平均停留时间是9.66天。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和2009年的平均停留时间略有下降,但经过泰国入境旅游的营销努力,2011年快速恢复,开始平稳。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区域的游客在泰国停留的时间长短也不同,远程市场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明显长于近程及周边市场的游客,游客平均停留时间长短依次是欧洲、美洲、大洋洲、中东、非洲、南亚和东亚及东盟,这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但其中非洲游客的停留时间要长于南亚和东亚及东盟游客。4.泰国入境游客的消费特征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区域的泰国入境游客人均天消费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除2009年下降外),近5年来的平均值为129.19美元。其中,南亚游客的人均天消费额最高,且增长速度最快;欧洲游客的人均天消费额最低,5年平均值为118.26美元。从表5可以看出,泰国入境游客消费结构稳定,基本消费占据了泰国入境游客消费的大部分,占比60%以上,而非基本旅游消费占比则低于40%。历时来看,泰国入境游客的基本消费呈上升趋势,而非基本消费呈下降趋势。其中,基本旅游消费的住宿和餐饮占比合计在45%左右,非基本消费的购物和娱乐合计占比在35%左右,四项合计占比80%左右,消费结构比较合理。不同客源地游客的人均天消费与整体特征基本一致(表6),其中南亚游客的消费结构略有不同。

二、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从总体方面上看,1997~2013年,泰国入境旅游市场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09年以后增长速度迅猛,其中2011年增长最快,而2005~2009年增长较慢,这是因为泰国入境旅游者人数容易受到国内外大事件的影响,可知泰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变化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从人口学特征上看,男性旅游者是泰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他们入泰的主要理由是公务访问或商务贸易,从年龄上看,25~44岁的青壮年是泰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多年来,各年龄段旅游者占比的变化相对较小,年龄层稳定。从职业上看,专家学者、学生、商务人员等有明确出游目的及稳定出游经济条件的职业群体占泰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七成以上。从入境方式上看,泰国庞大的航空交通网络使乘坐飞机入境成为海外旅游者的首选。从出游动机上看,泰国完善的服务体系使泰国成为海外散客旅游者的天堂,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及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也使得泰国入境旅游者重游率超过50%。从停留时间上看,泰国入境旅游者平均停留时间为9.66天,年际变化较大,其中欧洲旅游者停留时间最长,平均为15.51天;亚洲旅游者停留时间最短,平均为6.49天,这与旅游者所在地区距离泰国的远近有一定的关系。2008~2012年,泰国入境旅游者人均每天消费为129.19美元,呈上升趋势。其中,南亚旅游者的消费额最高,增长速度最快;而欧洲旅游者消费额最低,低于整体水平。从旅游消费结构上看,各地区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以基本消费为主,在非基本消费中,入境旅游者用在购物方面的花费最多,可见泰国商品等对旅游者有较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