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扑救论文范文

扑救论文范文

扑救论文

扑救论文范文第1篇

21世纪以来,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下最重要的资源是信息,信息的获取、处理与传播能力成为企业致胜的关键。企业“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结束,现代市场营销更加要求企业运用营销手段来宣传自身的产品、品牌和文化。对于葡萄酒产业而言,葡萄酒文化传播对于葡萄酒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升我国葡萄酒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而且能够促进葡萄酒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对于葡萄酒企业而言,葡萄酒文化传播不仅能够促进品牌宣传,提高顾客忠诚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而且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葡萄酒文化传播不仅有助于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交往和民族交流。

2葡萄酒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2.1葡萄酒文化传播受到重视

随着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葡萄酒消费人群的进一步扩大,葡萄酒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葡萄酒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葡萄酒文化传播,如企业在产品宣传名册中加入葡萄酒文化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者的葡萄酒文化认知;如企业定期举办品酒会、酒堡文化、酒庄旅游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葡萄酒文化传播水平;如企业对内部员工和促销人员进行葡萄酒文化培训,进一步营造葡萄酒文化传播氛围。此外,有关部门和葡萄酒行业协会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保证葡萄酒文化的传播。以上举措均促使葡萄酒文化传播取得长远发展。

2.2葡萄酒文化网络传播体系正在形成

从信息传播渠道来看,葡萄酒文化的传播渠道正在形成,并呈现出多样化、立体性、多层次性等特征。在所有的文化传播途径中,网络渠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受众人群多等优势,日益成为葡萄酒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葡萄酒相关部门、行业协会、葡萄酒企业三个层级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虽然网站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内容形式不一,但是他们都在网站中开设了葡萄酒文化专栏,都进一步促进了葡萄酒文化的传播。

2.3酒庄成为葡萄酒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在国外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中,酒庄作为葡萄酒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和窗口,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独具魅力的酒庄文化和酒庄旅游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目前,我国的酒庄旅游正在悄然兴起,日益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这使得酒庄文化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我国酒庄数量众多,风格各异,如具有东方神韵的中粮君顶酒庄、别具英格兰风格的苏格兰酒庄等。依托于酒庄的地理优势、风格优势,并借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葡萄酒文化传播的价值得以显现。国内酒庄纷纷采用多种方式来宣传和展示葡萄酒文化,如有的酒庄设立了葡萄酒品酒区,在品酒区中配备了各种葡萄酒及葡萄酒器皿,并配备专门人员来讲解葡萄酒知识和品酒技巧;如有的酒庄开设了葡萄酒文化展,以图片、文字的形式来展示葡萄酒文化的发展历程,普及了葡萄酒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有的酒庄举行了葡萄酒文化专题讲座,详细介绍葡萄酒酿造、生产、消费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措施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得酒庄日益成为葡萄酒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3葡萄酒文化传播问题分析

3.1葡萄酒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战略考量虽然葡萄酒文化的传播已引起了葡萄酒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但是总体而言,重视程度还不足,具体表现在:资金与人员投入有限、文化基础建设薄弱、企业员工缺乏专门的葡萄酒知识和文化传播知识等。最为重要的是,葡萄酒企业没有将葡萄酒文化传播纳入到企业文化的整体建设中,没有从战略角度对葡萄酒文化进行考量,没有从全局出发,整体部署葡萄酒文化传播的实施原则和具体措施,在葡萄酒文化认知中缺乏战略眼光。

3.1.2传播效果欠佳整体上讲,我国葡萄酒消费者对于葡萄酒文化的认知尚不成熟,十分薄弱。葡萄酒文化缺失现象比比皆是,屡见不鲜,如大部分消费者由于不具备葡萄酒的相关知识,其在选购葡萄酒时缺乏辨别能力;大部分消费者不知道如何饮酒、品酒,缺乏饮酒品酒文化的熏陶;由于没有良好的餐桌文化基础,消费者的葡萄酒礼仪文化缺失。以上种种现象均说明我国葡萄酒文化传播力度不足,且没有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消费者的文化认知发展任重道远。

3.1.3文化认知存在偏差由葡萄酒文化的定义可知,葡萄酒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博,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但是据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还是将葡萄酒看作是高端奢华的消费品,不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饮品,这致使葡萄酒难以融入普通大众生活。消费者对于葡萄酒文化的理解不够全面,甚至出现了认知偏差。究其原因,大部分的葡萄酒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过分强调葡萄酒的浪漫情调、奢华属性,最终致使葡萄酒消费缺乏群众基础,消费者对葡萄酒文化的认知产生偏差。

3.1.4传播的互动性差由上述葡萄酒文化传播现状可知,葡萄酒文化传播的网络渠道正在形成,具体表现为葡萄酒相关部门、企业都建立起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途径进行葡萄酒文化宣传。但是总体来看,葡萄酒企业对网站的投入不足,管理不善,很多网站不能及时更新网页内容。其中更为突出的是,网站与消费者的交流还仅限于单向被动交流,双向沟通不足,不能及时地向消费者传播葡萄酒文化,不能及时了解消费者文化认知情况,没有发挥网络传播渠道的互动性。

3.1.5忽视人际传播葡萄酒文化传播不仅包括向企业的外部顾客(终端消费者)进行文化传播,而且包括向企业的内部顾客进行文化宣传。这些内部顾客并不仅限于企业员工,还涉及企业的经销商和促销人员。调查发现,部分促销员在进行葡萄酒促销时,由于其本身的葡萄酒文化知识有限,无法解答消费者关于葡萄酒产品的疑问,无法为消费者选购葡萄酒提供建议,促销人员葡萄酒文化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对葡萄酒文化认知的不足。

3.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葡萄酒文化传播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企业角色定位存在偏差。部分企业认为葡萄酒文化传播是政府的职责,是葡萄酒行业协会的任务,与单个企业关系不大。第二,企业对葡萄酒文化传播作用认识不足。部分企业认为文化虚无缥缈,毫无实质作用,尚没有意识到葡萄酒文化对其产品销售、品牌推广、文化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葡萄酒文化传播理解不足。第三,企业忽视长远利益。众所周知,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间形成的,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建设周期长,成效不显著,收益只能在未来实现。大部分葡萄酒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葡萄酒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文化的上述特征,他们只愿意关注眼前的短期利益,努力扩大产品销量,赚取利润,而不愿意进行葡萄酒文化建设。第四,企业文化传播能力不足。大部分葡萄酒企业缺少文化传播方面的专门人才,文化传播渠道较为单一,文化传播技术水平较低低,具体表现在网页的编辑、网站的建立等方面。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我国葡萄酒文化传播在文化认知、文化建设、传播渠道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我国葡萄酒企业发展缓慢,葡萄酒产业竞争力不足,直接影响了葡萄酒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4葡萄酒文化传播对策建议

4.1从战略层面考量葡萄酒文化传播

政府部门、葡萄酒行业协会和企业应该转变认识,充分认识到葡萄酒文化传播对于葡萄酒产业乃至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重视葡萄酒文化建设,并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对政府部门而言,应将葡萄酒文化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并将葡萄酒文化作为国际交流的窗口,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与民族交往。对企业而言,应将葡萄酒文化传播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建设、营销战略中,利用葡萄酒文化来提高企业收益,塑造企业形象。

4.2传播科学的葡萄酒文化理念

在进行葡萄酒文化传播时,企业需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向消费者传达正确的文化理念。如在进行广告宣传时,企业不应照搬西方的文化传播模式,一味将葡萄酒定位为高端消费品,而应该从中国葡萄酒的消费现状出发,将葡萄酒定位为商务或大众消费品,将葡萄酒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扩大葡萄酒的消费人群。此外,企业还应向消费者传达饮酒、品酒、礼仪文化等知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葡萄酒文化认知水平,纠正其文化认知偏差。

4.3构建多元主体传播系统

文化建设历来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相关部门、企业的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在进行葡萄酒文化传播时,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规范,制订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并对葡萄酒文化建设进行统一部署。其次,各主体需要构建自己的文化传播渠道,各级传播途径相互配合,彼此补充,从而构建出整体的多维立体传播系统。最后,企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葡萄酒文化传播,如利用明星代言等。各级主体也需要探索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葡萄酒文化传播途径,提高文化传播的技术,培养信息传播方面的专门人才,建立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和企业文化。

4.4综合运用多种文化传播渠道

4.4.1整合立体传播渠道文化传播渠道的选择、不同传播媒介的运用,对于文化传播的效果和效率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企业应该从自身生产和销售状况出发,选择合适的葡萄酒文化传播渠道,有效运用多种文化传播媒介。目前,文化传播方式种类很多,既包括传统传播媒介,如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等,又包括新型传播媒介,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不同的传播渠道特点不一,效率各异,覆盖的人群也千差万别,企业应该综合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发挥不同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建立多维立体的葡萄酒文化传播渠道。

4.4.2拓展新型传播渠道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媒体得到进一步发展外,也涌现出许多的新型传播渠道。在所有的新型传播媒体中,网络媒体引起了人们的大量关注,其广泛应用于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在葡萄酒文化传播领域,网络渠道也受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他们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进行葡萄酒文化传播。网络传播渠道包涵了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如网站广告、微博、微信等。不同网络传播方式的传播机制不同,其针对的葡萄酒消费群体和市场定位也千差万别。葡萄酒企业应该分析不同网络传播方式的特点,在结合自身产品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方式,着力促进本企业的葡萄酒文化传播。

4.4.3加强人际传播由以上论述可知,目前葡萄酒文化的人际传播较为薄弱,人际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渠道,未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际传播渠道具有直接性、及时性、互动性等独特优势,促销人员通过面对面地与消费者进行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对消费者的文化认知进行及时反馈,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和品牌宣传,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人际传播的有效途径即是对促销人员进行葡萄酒文化培训,着力提高促销人员的葡萄酒专业知识。

4.4.4倡导个性化传播目前国内葡萄酒企业在文化方面采取的传播方式相近,宣传的文化内容相仿,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如在葡萄酒的包装上,各企业均采用“酒堡”“、酒庄”标识;在葡萄酒品牌地位上,都将葡萄酒定位为高端消费品。企业应从葡萄酒产品特色和自身发展现状出发,深入挖掘本企业独特的地理、人文、旅游优势,以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为依托,着力构建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彰显企业的独特个性,重点体现文化的差异性。

4.5加强国际传播

虽然中国的葡萄酒企业众多,竞争态势严峻,但是中国的葡萄酒产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不应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的竞争,还需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国内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就必须加强葡萄酒文化的国际传播。在进行国际传播时,企业应重视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不断创新葡萄酒文化传播的内容和渠道,力图使文化传播拥有国际视野,达到国际水平。

4.6构建中国特色葡萄酒文化

扑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人员疏散

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在解决人们不断增长的建筑需求的同时,本身的消防安全性能也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通过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了解其在消防安全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助于高层建筑有效调整现有的消防安全策略,进一步落实好消防安全工作,从而有效保障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难度所在

(一)建筑结构较为复杂

一般高层建筑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如某高层建筑塔楼高度超过440m,建筑楼层共计100层,其中地上98层,地下两层,并且为了有效满足业主的使用需求,建筑被分为酒店大堂、办公区、酒店区等众多功能区域,并且在每一个功能区域当中还根据建筑需要分设了包括餐厅、会议室等在内的若干子功能区,而复杂的建筑结构和众多的功能区域,也使得消防员难以直接铺设上下垂直的水带,并且在其开展救援工作时容易出现许多其他的干扰因素,增加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等工作的难度。

(二)楼层过高影响疏散

通过笔者了解到的资料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上最高的救援云梯高度也只有130m,而通常情况下高压水枪的喷射距离只有30m左右,因此如果在超过160m的地点发生火灾,则位于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上部及顶层位置的人群将难以迅速实现安全逃生。一般其只能经由建筑内部的消防安全通道或是消防楼梯,穿越发生火灾的楼层才能成功疏散至安全地点,而在此过程中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极有可能遭到威胁[1]。不仅如此,对于部分高层建筑,其给水压力或是给水方式如果无法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在火灾等特殊情况发生时将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不利于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消防巡检范围过大

在现如今我国的众多高层建筑中,多样化的结构形式以及庞大的体积也使得建筑消防安全审核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剧增。特别是高层建筑往往具有居住人群密集的特点,建筑当中拥有众多用电设备,加之密集排列设置的管道竖井和其他杂物不仅使得高层建筑消防巡检的时间被迫延长,不利于其审核效率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安全疏散时间也相对比较长,而迅速蔓延的火势及其带来的烟囱效应也使得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工作难上加难。

二、关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的分析

(一)结合多种疏散策略

针对高层建筑自身的特殊性,单纯的一种疏散策略显然难以满足各楼层高度中的人员逃生需求。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当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多种疏散策略。譬如在前文给出的高层建筑当中,一旦某一楼层内发生火灾,安装在楼层当中的火灾探测器和自动报警装置将迅速发出警报,此后失火楼层以及相邻楼层当中的人员将经过专用的消防安全楼梯有秩序地疏散至避难层当中,而后再逐一向下进行人员疏散直至其全部被疏散至室外安全位置。此时楼层当中的探测装置和警报装置将再次对火灾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火灾的危险程度进行判断,而后直接将判断结果发送至建筑的消防控制中心。如果灾情较大需要进行建筑内全部人员的疏散,则需要同时使用建筑当中的疏散楼梯和穿梭电梯,方便不同楼层的住户进行安全疏散[2]。在该高层建筑当中,穿梭电梯在负责疏散人员时只停留在建筑的避难层,而处于高层建筑上部位置处的人员将先通过消防楼梯疏散至避难层,而后再利用穿梭电梯完成全部疏散。有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相关试验,在只使用楼梯进行消防疏散时,从疏散开始后的一个半小时内可以完成建筑中99%以上人员的疏散,但还有大约1%行动相对比较迟缓的人员未能有效疏散至室外。如果搭配使用穿梭电梯,则在76分钟左右时建筑中全部人员均可以实现成功疏散。

(二)采用重力消防给水

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给水系统对于其消防安全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塔等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以及按供水设备等进行调研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高层建筑当中选择使用串联的技术系统方式和以高位水箱为主的按供水设备。虽然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层建筑顺利提供消防用水,辅助完成灭火救援工作,但由于此种消防给水系统往往需要安装水泵,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防加压设备的数量。而通过运用当前最新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可以在高层建筑当中使用场常高压和临时高压相互结合的串联式重力消防给水系统,该系统将在高层建筑的屋顶位置处设置一个高位消防水池,在火灾延续期间,消防水池将负责储存充足的消防用水。不仅如此,该种新型重力消防给水系统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不会受到停电等问题的干扰。系统利用水自身的重力便可以在无需安装专用水泵的情况下为各个消防水管进行输送水,因此可以有效提升消防用水的安全可靠性。

(三)安装智能消防系统

前文提及目前最高的消防云梯加上消防水枪也只能完成高度在160m以下的消防扑救工作,如果着火点过高或是楼内没有稳定充足的消防水源则很难有效完成灭火救援工作。因此通过运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一方面需要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过程中,保障其各个单元相互独立,并设计建设防火墙、堵料等用于有效避免在高层建筑出现火灾之后迅速出现烟囱效应,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同时还需要在高层建筑的结构单元当中使用新型的防火涂料,并设置包括接火斗等在内的相关隔离装置,以此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消防性能。另外虽然目前在提升消防云梯高度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但为了有效弥补其高度不足的缺陷,还可以在高层建筑当中运用超高层分布式灭火技术,譬如说安装脉冲水枪、自动水喷淋灭火系统等等,并将其与火灾探测装置进行统一连接,一旦检测到高层建筑当中出现火灾情况,通过利用脉冲式灭火技术和高高层分布式灭火技术以及相关灭火装配,搭配消防云梯等其他救援措施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火情,避免灾情的恶化[3]。而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平时也需要加强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审核与巡视力度,通过组织专人成立相应的检查小组,定期检查建筑内消防设备等是否完好无损可以直接使用,建筑消防通道等位置处是否有杂物堆积,建筑当中是否存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等,以此有效排除建筑中的消防安全隐患。

结束语:

由于高层建筑本身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且楼层相对较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难度。而为了有效避免在高层建筑中出现火灾,并使得人员能够在突发状况下可以及时得到安全疏散,还需要通过结合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多样的疏散策略,并运用重力消防给水系统以及其他智能消防系统,进而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况凯骞.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解决策略与典型案例分析[A].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2015超高层建筑火灾安全及综合防灾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C].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2015:13.

[2]冯妙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33(04):108-109.

扑救论文范文第3篇

机关人员工作制度

1、机关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注意维护机关形象。做到举止文明、谦恭礼让。严禁在公共场合粗言野语、吵闹喧哗。

2、端正服务态度、讲求职业道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对外来办事人员应热忱接待、主动办理

3、各站办所、工作点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高效运转,同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严禁工作推诿扯皮,敷衍了事。

4、保持机关环境优美、整洁,爱护大院内的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烟头、纸屑、杂物等,不乱倒垃圾、污水、剩余饭菜等。公共责任区卫生由党政办划分到各站办所,每周一次检查,并及时通报。

5、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严格控制机关大院用电、用水、电话费开支,注意做好保密、防火、防盗工作。

6、工作日中餐严禁饮酒,违者视情况给予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给予行政处分。严禁在机关大院内(包括变相和参与社会上的),一经发现,一律给予解聘或待岗处理。

办事公开制度

一、首问责任制度

1、群众到镇机关办事,问询到的第一个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以下简称首问人)。

2、首问人必须热情接待来访者,对其所办事项属职责范围内能办的马上办,不能马上办的应给予耐心的解释;属职责范围外的,首问人应主动协助,引导来访者找经办人员办理。

3、若经办人员不在,首问人应告知经办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以方便来访者与经办人联系。

二、一次性告知与限时办结制度

机关工作人员对前来办事的服务对象,要一次性告知所办事情需要的材料、办理的程序、办结的时限。对符合政策规定、手续齐全的应即时办理,不能即时办理的应说明原因,并告知办理时限。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能办理的,要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不能办理的原因和法规、文件依据。

三、岗位替代和办事预约制度

1、机关工作人员因故不能到岗的,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或镇分管领导指定替代人员履行其职责。

2、如果无法指定替代人员履行其职责的,要实行办事预约制度。

3、经办人回岗位后,要主动翻阅办事预约表并与预约单位或个人取得联系,为其办理预约事项。

四、工作考勤制度

1、机关干部职工上下班实行指纹签到制度。即在上午8:00-8:30,下午5:00-5:30两个时段进行考勤签到。

2、因公务不能考勤的,要提前填写公事卡,按规定权限报批,并送党政办备案,事后补填公事卡的要说明原因。

3、因事因病不能参加签到考勤者,须事先填写请假条,按审批程序审核批准后,方可以请假。因紧急情况来不及办理请假手续的,事后必须按程序补办请假条,并说明原因,否则视为旷工。

4、考勤奖惩办法。考勤出勤情况由党政办负责统计,每月公布一次。

5、婚假、产假、探亲假、公休假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工作值班制度

一、全镇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镇机关干部职工分成十个值班组轮值。值班期间,值班人员必须在岗在位并在镇政府机关大院驻夜。值班人员电话必须保持开机状态,确保联系畅通。

二、值班人员主要职责

1、值班领导职责:统筹日常值班工作,及时了解工作动态,协调、协助分管领导处理突发事件,协调、参与重要接待等工作,并及时向党委书记、镇长报告值班期间重大事项。

2、值班工作人员职责:日常值班、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相关接待、协助处理重特大突发事件、办理领导批示件和领导交办的有关工作。

3、值班人员应及时如实填写好值班日志。

三、值班人员原则上不准请假,不得私自请人代班。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值班的(如出差、学习、开会、病假等),实行同级代班或换班制度,即主要领导互代/换,副职之间互代/换,中层正职互代/换,中层副职互代/换,一般干部互代/换。无故缺岗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追究缺岗人员行政或法律责任。

四、严格值班考勤制度。值班人员上午8:30-9:00、晚上8:00-9:00进行两轮考勤签到。无故不进行考勤签到的视同擅自离岗,按缺勤一天计算。

信息报告制度

1、工作信息报送。各站办所要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充分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将本单位涉及全镇的重大、重要工作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党政办报送。2、突发事件报告。重要工作情况、重大自然灾害、工伤事故、治安案件、突发性事件等,有关部门或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分管领导、镇主要领导,并报党政办公室备案。对重大突发事件需向上级汇报的要由主要领导亲自汇报或经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上报。

绩效考评奖惩制度

镇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一、成立镇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顾问:组长:副组长:成员:下设办公室,由任办公室主任,为成员。

二、考核对象与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对象为镇全体在编在岗机关干部职工。采取日常考核、月考核、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重点考核干部职工自身建设和岗位履职情况。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结果与干部年终奖金直接挂钩,每一分对应年终奖金40元。

三、考核内容

(一)作风建设(总分100分)

1、出勤。每迟到1次扣1分、缺勤扣2分,早退扣1分。党政办明确专人负责指纹考核,每月30日之前将机关干部职工出勤考核情况予以张贴公示。

2、会议。干部职工大会由党政办签到,专题工作会议由会议由召会站所签到。每迟到1次扣1分、缺席扣2分、早退扣1分。

3、值班。平常值班和节假日值班按出勤规定考核。

4、学习。集中学习按会议考核。凡统一安排布置的学习心得、学习笔记、调研论文每迟交一次扣1分、缺交一次扣2分。

5、公共卫生。公共责任区卫生每周一次检查、并及时通报。通报为不清洁的当日扣责任人1分,办所中层干部扣1分,未及时整改的加扣2分。

6、工作作风。经检查工作时间不在岗和群众举报、办事推诿、服务态度差和不履行首问责任的,每次扣2分;上班时间利用电脑玩游戏、聊天、看电影等做工作无关事情的,每发现一次扣3分;对上班时间聚众打牌、打麻将,每次扣10分。对乱收费、索拿卡要、参与等违纪现象,经查属实的每次扣相关人员20分,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以上1-6项由党政办负责统计,每月通报。

(二)岗位履职(总分100分)

由线上和办公室共同考核。各办站所主管领导和主任根据年初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的内容进行工作量化,责任分解,每月对本办站所人员进行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于当月底前交党政办。

1、日常工作:

(1)凡应上报市、镇两级的表册、材料每迟交1次扣2分、缺交1次扣5分;

(2)因工作失职、延误而被上级主管部门或市两办督查通报的,分别扣相关责任人5分,站办所负责人各3分;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造成工作被动或较大工作损失的,月考核记0分。

(3)对主管领导或办站所负责人安排的工作任务无特殊原因拒不接受的,每次扣4分,未按时完成的扣2分。

(4)纳入市级综合考核相关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年终考核得分或排名为准。按年度目标管理检查验收情况,就单项得分情况按比例扣分。岗位工作表现突出,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了工作特色,并获市级以上经验推广或在镇召开现场会的奖励10分。

2、中心工作

(1)农业工作。粮食生产面积和冬种工作未完成任务,每项、相关办站人员、联村干部各扣5分。

(2)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收缴工作。未完成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收缴任务,社会事业办人员、联村干部各扣5分。

(3)扑救山火、防汛抗旱、计划生育突击、处理突发事件等集中活动,无故迟到、早退1次扣2分,缺席1次扣5分,并进行通报批评。

(4)联村干部,因情况不清、信息不灵、措施不力,导致辖区内出现1例群体性上访或越级上访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每次扣5分。

(5)其他工作。①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阶段性工作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相关责任人5分;②抽调筹备大型会议或重要活动,无故拒不接受任务的,每次扣5分。

(三)重点工作

1、环境卫生(100分),按相关考核办法执行。

2、计划生育(100分),按相关考核办法执行。

四、奖励相关规定

(一)部门工作突出,获得上级表彰的,按以下标准给予奖励:

1、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镇财政另奖1万元;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表彰的,镇财政另奖5000元。

2、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镇财政另奖4000元;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表彰的,镇财政另奖2500元。

3、被长沙市委、市政府表彰的,镇财政另奖3000元;被长沙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表彰的,镇财政另奖1500元。

4、被浏阳市委、市政府表彰的,镇财政另奖2000元;被浏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表彰的,镇财政另奖500元。

(二)在市级以上(含浏阳市《浏阳工作》、《政府工作》)等刊物发表农村工作论文及推介我镇工作经验文章的,给予300元/人(篇)的物质奖励。

扑救论文范文第4篇

这次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各项战略部署,总结“十一五”和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学谋划“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部署年重点任务,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努力推动气象事业全面发展。下面,我代表市局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一、工作总结

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一年。全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坚持业务、服务和现代化建设齐头并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

(一)气象服务效果显著

1.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与保障有力

举办的重大社会活动多,其中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是市举办的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项重大活动,并有中央及各省市领导参加,气象保障任务重大。我局创新服务方式,做足事前准备、精心开展服务,受到中央及各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为做好气象服务与保障,我局专门组织人员到和气象局学习,起草了规范的气象服务方案初稿,为省局编制统一《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气象服务实施方案》、《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人工消(减)雨作业实施方案》提供了参考。市局与省农网中心共同研发“四体会”气象服务网站,并链接在大会官方网站和市气象局门户网站,及时为组委会、代表团、运动员、游客和社会公众提供最新气象信息,得到大会组委会称赞。

开幕式当天天气复杂,我局及早向市领导争取在开幕式指挥部设立气象保障组,由市局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组成,派出应急气象服务车,进驻“四体会”开幕式外场,为组委会提供零距离现场气象服务。开幕式成功顺利圆满,气象服务中央省市领导满意。开幕式结束后,市长、副市长张晓麟、杨增权发来短信,向气象干部职工表示慰问感谢。

比赛全程实施精细化预报服务。从月就开始为“四体会”提供月的气候背景资料开始,截止“四体会”闭幕,共88期气象服务材料,通过短信平台气象短信27次。

通过这次服务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服务水平,积累了经验,形成了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的常态机制。“四体会”及“徽商大会”的气象服务和保障工作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2.抓好决策服务,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我市出现三次寒潮天气过程,13次暴雨天气,其中月日大暴雨为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18个站大暴雨,48个站暴雨最大降水量紫蓬175.8毫米。

在汛期服务中,严格执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市局领导、县局局长带班、值班制度,市县两级坚持24小时值班。汛期期间多次参加孙书记,市长全市防汛会议和防洪工作检查。参加副市长主持全市防汛、城市防洪会议、汛期灾害性天气天气会商。对灾害性天气主要负责同志一线服务亲自汇报,确保科学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万无一失。全年共各类服务材料198期,预警信号9类共63次,预警短信100余万人次。服务范围涉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几个单位和部门,为地区安全度汛起到了重要作用。年初,为缓解旱情,全面开展了抗旱保苗的人工增雨作业。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月日夜,市长、副市长发来短信:“向战斗在防洪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夺取防洪排涝的最后胜利!”。

3.做好信息,促进专项和公众服务

进一步完善了气象预警短信平台和信息库,收录防汛责任人、中小学校长、乡镇长,村长,种养大户,党政机关,地质灾害处置负责人的手机号码6000多人。执行《地区强对流天气气象短信分级暂行办法》,共计发送手机预警和服务短信50余万条。

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及时将气象信息告知公众;通过传真、网络政务平台以迅速直报政府部门。专项服务范围涉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农业、林业、畜牧、国土、水务、建委、教育、安监、供电等几十个单位和部门。年内还与市公安消防支队签订战勤保障协议,加强在火灾扑救和社会抢险救援过程中的战勤保障能力。

4.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市财投入60万,加强了48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和50个城市社区信息员管理,为20乡镇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分别配发计算机。市局为县重点示范村配备了10台气象电子显示屏。县小庙镇等7个乡镇被评为省优秀乡镇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另外还有14名信息员被评为优秀信息员。县马湖乡、县花岗镇、县杜集乡综合信息服务站确定为市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示范点。

(二)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1.加强业务管理,注重业务培训

市局制定下发了《市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方案》和《市气象局大雾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及服务方案》。利用“省气象局预报员质量考评系统”对台站和每个预报员的预报成绩的动态考评。安装了“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和“预警信号监控平台”,并进行了现场操作培训。对全市55套区域雨量站进行了巡检标校和故障维修、升级,对市区10套站进行了现场维护标校。月份气象台开始试用省气象台业务推广的“梅雨资料查询系统、气候资料查询系统、台风相似路劲检索系统”,在汛期发挥了作用。月份开始使用的“省高速公路气象观测站系统”为大雾的预报、预警的和检验也提供了科学依据。汛前、汛中对各业务单位进行了5次查岗、通报。

5月召开全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月举办“asom台站级推广应用培训班”;雷达、卫星产品应用及单站预报技术培训班;组织召开上半年业务质量分析会和全年业务工作总结会;举办“省第三届气象系统业务技能竞赛”赛区选拔赛;组织参加全省人影作业指挥演练竞赛,并获得一等奖。

2.测报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

月市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评分96.0分,达到优秀达标。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第一名。“省气象局预报员质量考评系统”月评分:24-72小时综合时效业务质量成绩,晴雨(雪)86.3分,订正技巧评分3.5分,综合评分64.4。市气象台加强了对三县局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的指导。

全市共完成地面测报工作基数53494.9个,错情率均0.0‰。年终检查成绩:市局观测站109分,局104分,局99.5分,局94.5分。农气99分。酸雨、辐射全年错情均为0.0‰。全市共检查验收通过百班25个,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报文、酸雨、土壤水份、gps/met观测资料等各类气象信息传输及时率均达99%以上。

(三)现代业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

1.加强综合观测网建设

市局争取市财政匹配投资80万元,建设了气象灾害应急车载移动卫星通信服务系统,提高了应急服务能力。升级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局、局完成gnss基准站建设试点任务。完成、自动土壤水份观测站建设,并开始对比观测。完成三个人影标准化作业点选址建设:马湖、花岗,杜集“三站合一”。

2.完成场室改造

市局观测站和三县局自均按照省局的要求,完成了观测场值班室改造工作,各种标牌、公示牌、规章制度牌制作完成并已安装,观测场2米内硬化道路拆除,地温场全部按照新要求进行了整改,百叶箱砌筑的台阶被拆除等等。县局投入86万,县局投入30万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进行改造,站容站貌得到进一步了改善。

3.科研创新工作取得新成绩

度,全市共5篇,三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分别刊登在《气象》、《气象与减灾》、《气象与环境学报》上。参加淮河流域第三届暴雨洪水学术交流研讨会,并获得优秀论文奖。承担省气象局下达的课题2项:能见度目标物图自动化制作系统和基于配料法的单站暴雨预报方法研究,一项通过验收,一项基本完成研究任务。还与了省气科所共同主持了“江淮一季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指标研究”课题。

(四)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局党组重视干部队伍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优先发展气象人才队伍工作,实行人才配置首保基层一线工作需要的基本原则。

注重人才培训。全面完成了中国局和省局安排的各类专业培训和远程培训任务。共有6人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其中送培硕士学位学习3人,本科2人,专科1人。

积极选拔人才。共招聘选调6人,分别进入市局机关、县局和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得到加强。

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较好改善。截止底,在职60人。大学及以上学历43人,占在职人员71.7%;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在职人员91.7%。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5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占在职人员65%。

与市局独立建制时对比,市局人员总量提高30.5%,大学以上学历提高258.3%,中级以上职称提高105.8%,45岁以下人员提高27.6%。

(五)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优化事业发展环境

1.科技服务收入稳步增长

年内市局制定下发科技服务规范管理的等文件,举办了技术骨干培训班,以提高队伍素质,规范了防雷业务系统平台建设,使县局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保持在全省县局前列。县局分别为全省第一、第四名,县局进入全省前十名。

三县局防雷审批及技术服务实现零投诉,未发生1起防雷等科技服务投诉违规现象,实现了防雷服务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执法调研,探测环境保护

县人大分别对气象部门进行气象执法调研。、县气象局探测环境专项保护规划得到县政府批准同意。针对县观测场周边出现了影响观测数据的建筑障碍物,市气象局向市政府行文汇报,得到副市长高度重视和批示。经过多方努力,得到县长李海鹰的高度重视并批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

3.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确保航空安全

市局与市安监局、应急办、市容局和省民航等单位开展互为联动,齐抓共管,加大宣传,联合下文等形式加强监管。继续加大了气球施放的督查力度,坚持周六、日及假期重点巡查。全年年共接受气球申报1200多起15000余只,申报审批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执法纠正气球违规施放行为200余起,气球脱飞情况大大减少。

加强市县气象窗口管理,全年办理行政许可项目审批件2500多件,均是即到即办,无一起投诉。

4.学习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月日,我局召开学习贯彻国务院通过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座谈会,促进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和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在座谈会上称赞气象部门服务好,要求各部门加大配合支持力度,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5.强化计划财务工作

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计财工作的基础保障作用。我局各类经费持续增长,在规划和项目的推动下,其中市财政投入200万增长27%,省级财政增加40%。

完善财务管理,做好中央、地方度财务决算,编制中央和地方年度预算。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做好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缴交、变更和年审。

深入推进“五统一联,县账市管”,充分发挥市局财务核算中心的审核作用,强化对县局资金支付行为的监督和财务收支的监管。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份开展了以“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月活动,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和专题学习,举办了廉政党课,深入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学习征文活动,共收到26篇论文。继续抓住重大节日适时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市局年初被省局授予“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荣誉称号。

根据市纪委的部署,开展了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对县局科技服务九项规定、“三人决策”、局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四项重点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

扑救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当前电气电路与变电站运行引发的火灾事故较多,特别是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电气火灾较为突出。随着近几年技术的发展,变电站消防报警和灭火救援中信息化程度已提高。依据目前变电站的信息化情况和消防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探讨如何发挥变电站消防联动的信息化应用,对类似单位的消防联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前言

随着电网改造建设,市区变电站的建设数量呈上升趋势。为了节省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和与城建规划相协调,许多变电站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站,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内布置方案。在此种情况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变电站的消防,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满足一旦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和有效防范的要求。然而,现代消防报警和灭火救援有两个重要武器,一是靠信息,二是靠装备。虽然装备是基础,决定了技术与战术;但信息为先导,决定了最终结果。无人值班变电站需要实现消防报警系统自动化、信息化,同时提高消防部门指挥控制的信息化水平、作战方法的信息化程度,对于确保无人值班变电站消防报警和灭火救援,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消防报警系统在变电站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报警系统由探测系统和联动控制系统组成。

而探测系统则由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烟温复合式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红外对射探测器、感温电缆、信号输入模块、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针对不同的保护区域设置不同的探测器,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

联动控制则是由采集探测系统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火灾声光信号,在满足灭火条件情况下,自动启动或手动启动相关的灭火设备,关闭相应的防火阀,切断非消防电源。

近几年随着变电站的消防系统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内消防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化采集全变电站内的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火灾信号,并根据火灾情况启动相关的灭火设备,自动关闭相关的防火阀,开启电缆隧道的通风系统,驱动警铃或声光报警器,发出火警信号,同时可以根据要求将火灾信号上传到中心变电站或电力局调度中心。

变电站的消防系统信息化应用提高主要体现在:

1.采集变电站内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火灾信号已数字信息化;

2.相关消防设备的启动和关闭操作已自动化;

3.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设备故障自检已信息化;

4.变电站内所有消防信息的远方传送和远方控制自动化;

5.电力局调度中心火灾报警信号与消防部门信息互联互动。

三、遥视系统在变电站消防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技术也不断进步。对于变电站,遥视系统已逐步成为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新增的而且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自动化项目,是其他自动化手段不可替代的。特别是要防范火灾、爆炸、泄露、失窃以及恶意破坏等,对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的情况加以监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实现远程图像监控(俗称“遥视”)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该系统为电网管理人员长上一只“千里眼”,使原有四遥不涉及的变电站环境(如防盗、防火、防爆、防渍、防水汽泄漏等)监控内容尽收眼底。

变电站遥视系统的主要功能分为两大功能:

1.安全防范功能

保障变电站空间范围内的建筑、设备的安全,及时发现火警、盗警,并启动报警装置。

(1)在围墙四周、大门等处安装摄像头、红外线对射探头,监视盗贼非法闯入。

(2)在建筑物门窗安装报警探头,如门磁、红外、玻璃破碎探测器。

(3)重点部位摄像机的安装,起到24小时不间断视频监控,可报警。

(4)在高压室和主控室等地点装设一批烟感或温感探头。当探头感测到烟雾、高温时,就会向后台发出告警信息,同时连动切换摄像机画面,并记录下当时现场的情况。

(5)灯光及智能化设备的控制,为使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在晚上仍能发挥作用,变电站的灯光应具有定时开关或远方控制的功能;而一些智能化的设备,如探头、门禁等也可做到远方控制。

2.监视功能

保障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事故报警的自动录像,突发事件与主站的声像通信。

(1)通过摄像机、灯光联动,监视主变压器、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室开关、主控室的电源盘及控制盘盘面等重要设备,监视场地和高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对一二次设备及其运行情况的监视,如主变压器、开关是否有外部损伤,主变压器油位及控制盘上的表头、灯光信号是否正常等。

(2)对重要节点、接头进行自动温度监测非常重要,防止电力设备过热。

(3)通过图像监视结合远程和本地人员操作经验的优势,避免误操作。

(4)操作隔离开关位置的视频监视。

(5)配合其他系统(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的工作。

根据目前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功能,遥视系统能跟变电站的消防系统结合应用,提高消防的信息化程度。变电站的图像系统可以监控如下设备:烟感报警器、主要易燃易爆设备、主要场地。而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可以远方巡视、远方核查、安防报警,提高了变电站的防盗、防火能力。使运行人员和相关领导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现场情况,对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的防盗防火预警。在消防救火过程中,若图像信息能快速传到消防指挥部门,对消防救火作战能力将提升到一个较高水平。

四、消防部门信息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

在高度信息化时代,灭火救援的信息仅靠单一的语音传输,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加强,在灭火救援中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集中信息是夺取火场信息优势的前提,而信息优势则是决定成败的主导因素。消防部门应依据科技发展建设如下信息系统:

1.高空瞭望系统

可采用全天候、多点监控,对起火地点准确定位,并将燃烧的情况实施图像传输,远距离实施“外部观察”。

2.自动报警系统

利用先进GPS系统,感烟或感温报警,通过图像传输,查找起火部位及火势蔓延的途径,远距离实施“内部侦察”。

3.消防控制室

与消防指挥中心联动,一旦发生火灾,通过语言、图像传输,将内部着火情况,准确反馈至指挥中心,完成远距离的“内部侦察”。

4.适时监控报警电话

现代通讯设备发展迅速,一处起火,多机报警,指挥中心与报警电话保持联络,询问情况,进行梳理、归纳,初步完成未到现场的“询问知情人”。

5.远程监控、GPS途中监控、交通道口监控系统

适时掌握部队闻警出动、途中行驶和到场情况。

建立综合信息系统离不开新兴技术的利用与开发,将现有的作战形式与先进的综合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完成协同信息化作战行动,需要信息平台支撑,从实战的需要出发,按照灭火战斗行动要求,开发和研制灭火救援应用性软件。

1.灭火救援力量调集系统

按照辖区主管中队、属地支队、周边邻近地区、跨地区四个层次,按照接警出动、出动途中、主管中队到场、增援力量到场、成立火场指挥部的顺序。自动生成调集方案,使各级指挥员均能掌握可调集力量的情况,为各级指挥员的指挥战斗提供了信息平台。

2.电子化道路水源管理系统

为平时执勤救灾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途径,特别是在跨区域作战时,能显示整个辖区的道路水源,为灭火作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利用多维模糊搜索引擎,查询方法简便快捷,能快速准确地查询某个区域内重点单位及相关标志物周围的道路水源情况。

3.火场文书记录系统

是实现火场自动化指挥的主要工具之一,可以详细记录扑救现场的情况,便于实施快速现场记录,具有轻便、快捷、详细的特点,从接警出动开始到返回营区结束,以时间为顺序,详细记录报警时间、到场时间、采取的措施以及领导到场的命令、指示和火场变化的情况。

4.电子沙盘系统

可以使消防官兵在未到现场的情况下,熟悉重点单位情况,进行排兵布阵。先进的三维仿真技术,使网上训练和远程指挥有了可能,为模拟训练系统提供了显示接口。

而消防部门的信息系统是否能应用于变电站或其他单位,主要是信息传输。信息传输应实现综合信息利用的桥梁和纽带,按照"有利信息快速流动和有效控制利用"的原则,在有线、无线语言传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线、无线、网络和远程图像传输的功能,在广阔火场空间上形成纵横交织的信息网,对提高灭火救援的成功率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主要方式有:

1.有线电话

(1)接警:获取火场第一信息;

(2)固定终线:执勤中队接受出动命令的工具,标明着火单位和周围道路水源情况;

(3)图像:适时监控执勤中队闻警出动、途中行驶和到场情况。

2.无线移动电话

(1)从火场不同的方位获取火场信息。

(2)电台(手持台、车载台):利用三级组网的形式,沟通中队与各战斗车辆、指挥中心与中队的语音联络,必要时指挥中心可直接与战斗车辆联络。

(3)图像(微波、无线网桥、转播卫星车):迅速、适时将火场图像传输至指挥中心。

3.网络

利用PDA,通过网络适时地发送短信、传真和图片。

消防指挥中心与报警单位的信息系统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若能联动信息化,不仅能提高防火救火水平,也节省了不必要的投资。

扑救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调查分析,归纳了引起系统运行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具有快捷、方便、报警精确度高、价格便宜等优点,但是当前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工程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中图分类号:TU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6-0042-03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城市新建的很多高楼大厦都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且现在使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经远比早期使用的要快捷、方便、报警精确度高,并且价格便宜,维护保养较为容易,但尽管如此,当前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工程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应用的现状是大多数系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有相当数量的工程由于误报多甚至停机。

(一)主机不能正常运行

系统启动后,有的没接直流备用电源,更多的是故障频发、误报率高,警报声此起彼伏,甚至漏报等。

(二)联动系统功能缺失主机甄别火险,发出指令,通过联动系统进行相应的动作

这是智能消防系统的关键点,联动的设备很多,归纳起来有风、水、电、气、机五个部分。当有火警时,一切相应的功能都应起作用,不能误动和拒动。而现实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卷帘、机械排烟等自动消防设施不能联动,许多联动的操作电源根本没有投入使用,有的机械机构卡死,有的处于手动状态,不能保证自动联动。

(三)管理不到位

现在为了减少值班人员,设备集中管理,通常设计的做法是将消防和安防设置在一个控制室内。往往值机员更换频繁,未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知识水平较差,对于系统原理和设备现状不了解,出现故障和报警时,处置不当;紧急情况下,不能发挥技防的优势;维护工作不到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陈旧、老化,有的甚至不能正常运行,处于瘫痪状态。

二、引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问题的原因

根据对实际工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引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安装、调试及日常使用、维护、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系统留下致命性的问题。

(一)设计的遗漏和缺陷

主要表现在: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设计不当及系统布线不合理的问题。

2.火灾自动报警设计中,经常出现对消防泵、气体灭火设备、防烟和排烟风机等重要消防设施(以下简称重要设施)只设计总线模块联动控制,未设计多线启动装置,或设计的消防产品不具有多线启动功能。重要消防设施大部分工程只设置了联动控制信号及运行返回信号,但无运行监视设置。

3.设计联动逻辑的缺陷。消防泵、喷洒泵启动、防烟和排烟风机启动、切除非消防电源、电梯迫降、防火卷帘等的下降逻辑编制,不符合安全规范。

4.其他常见容易忽视的问题。(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设计未采用消防电源,即主电源采用单回路设计;(2)歌舞厅、夜总会、录象厅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区域报警系统设计中不设计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对消防水泵、风机只设计通过联动模块启动;(3)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防烟和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等重要设备用房内不设消防专用电话分机;(4)湿式报警阀上压力开关,只设计压力开关通过消防报警控制器启动喷洒泵,未设计压力开关硬线直接启动喷洒泵的功能;(5)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控制器回路板上没有隔离装置,同时在联动总线上没有设计总线隔离器;(6)应具有远程联动控制功能的防火阀、送风阀、排烟阀、排烟口设计为机械风阀,造成排烟口、前室送风口不能联动启动排烟风机、正压风机;(7)系统设计时无接地设计,或只设计保护接地,不设计工作接地,对设备防雷接地设计更是考虑甚少;(8)水流指示器和湿式报警阀前的信号碟阀设计为普通碟阀,或水流指示器和湿式报警阀前的安全信号阀不接入报警系统;(9)防火卷帘两侧未设计探测器或只设计了感烟探测器,未设计感温探测器;(10)宾馆的床头控制柜内设有服务性音乐扬声器时,未设火灾应急广播功能;(11)消火栓启动按钮只设计通过模块联动启动消防泵功能,不设计硬拉线直接启动装置。

(二)火灾报警系统产品质量问题

现在大量投放市场上应用的探测器并不是个个都能达到送检样品的技术指标。生产过程的不严格,很可能造成探测器在使用场所背景环境条件变化时,探测器的动作阈值肯定会随之变化,这些因素的作用,使误报率增加。另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联动控制器件的规格及性能,各个自成体系(非标),很少能通用。有的厂家还没有配齐,应用上有一定困难。几个厂家的产品配套应用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勉强解决,在运行中也会出现故障。

(三)监理职责不到位

一些监理公司侧重于土建、结构、水暖、电气等传统专业的监理。对智能消防工程监理缺少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建筑消防技术及产品发展迅速,但监理工程师业务水平相对滞后,不了解智能消防产品的性状,只能对布线及安装提一般性监理意见,未发挥出监理应有的作用。

(四)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1.施工质量不良,施工单位之间配合不好,工序安排不合理,一些地方没有预留预埋。因弱电施工一般在土建和机装之后,施工空间、线槽、安装位置等经常因现场条件的影响,不得不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例如,有的消防模块因无位置固定,只能靠导线悬接在吊顶里。这些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粗劣给以后的运行维修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隐患。

2.施工标准不高,导致系统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从现实验收工程中的情况看,由生产企业直接安装调试的产品,系统功能发挥比较齐全,而由消防工程施工单位安装调试的系统功能往往存在诸多缺陷。究其原因:一是消防工程施工单位机械地执行《规范》,而不能找到《规范》和产品的结合点,导致系统的综合功能不能被有效的开发出来;二是消防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施工中行为粗糙等原因,施工安装中已经使合格产品变成了不合格品。

3.非专业施工队伍施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虽多数由有资格的专业工程公司进行,但也有不少工程被非专业工程公司,如装修公司、电气安装队所承担,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五)调试人员的疏忽智能消防设备通常都是由商或厂商进行调试

调试人员经常奔波于各个工地,一些问题容易张冠李戴或者遗漏。尤其是联动方面的问题,因为涉及机电安装、厂商、弱电、设计等诸多方面,所以经常被搁置。另外,由于建设方提出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调试人员未能很好地进行处理和解决,往往将错就错。

(六)建筑用途的改变

公寓、写字楼被出租以后,租户进行二次装修,格局和功能经常发生变化,一些设施设备被自行拆除或遮挡,多数未报消防局进行审核。

(七)运行操作与维修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证上岗,责任心不强

当出现少数探测器误报和其他小问题时,不值得找或怕麻烦而不找维修点供货厂家来维修,待问题成堆时,系统也就达到不能正常运行的地步,这时想解决而维修厂家又不能马上赶到,致使系统较长时间处于不能正常状态。运行记录不全,致使在维修时查找原因困难,运行维护人员未能定期进行清洗,有的因故障和损坏,不能及时修复而停用,联动设备未定期测试其性能。

三、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中反映出的上述问题,各方面应尽早地解决,使已安装的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切实起到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作用。同时各相关工程建设单位在工作中需要对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使问题发生几率和不良后果最小化。

(一)建设单位规范自身的投资行为

建设单位在发包消防工程时应考虑智能消防系统的整体性,不应分割发包给几个设计和施工单位,更不应因自身利益驱使,明示或暗示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违反消防法规和相应标准,制定不合理的目标,要遵循建设程序,规范投资行为,端正指导思想,防微杜渐。

(二)完善设计

消防的设计包括多个专业。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综合布线、弱电等等。设计要全面,详尽,发生设计变更和补充时,一定要和其他各专业、各方沟通,做好相互之间的衔接。建筑电气消防的设计是工程质量和运行维护的基础,要从源头上防止不合理、缺陷设计的产生,防止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三)做好设备选型

要了解产品生产使用的历史情况,要采用经大量工程使用过,性能较好,不断改进的产品。整个系统构成要经济合理。单个器件要性能高,整体功能要匹配协调。主机的可靠性要高,运行稳定,信号传输准确可靠。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长。要具备自检、巡检功能。灵活性、兼容性、适应性好,调试、维护、管理方便。联动系统的控制模块、双切换箱与联动设备的接口等,要相互匹配。首先要明确被控设备的参数和接口要求,然后,确定智能消防产品的规格。

(四)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质量决定了系统今后的故障率和可靠性。由资质强的单位进行施工,加强组织管理,施工前要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将施工图纸与现场情况进行比对,做出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每做完一个分部、分项,都要及时检查管线、设备的施工质量,并把这些施工数据及变更,及时记录在施工图上,尤其要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记录。竣工资料要齐全,图纸要标注清楚,这样,才能指导运行维修,切不可以示意图代替。

(五)严格执行验收程序,把好消防审核验收关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由消防检测机构进行系统性能的检测,在取得报告后,向公安消防主管部门提请验收。在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监督下,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监理、施工、调试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收。如果发现问题,因系统已经成型,整改难度比较大,必须进行整改方案论证,进行相应施工调整和补救,达到验收规范的要求。消防部门对安装使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物在使用前,应严格把好消防审核验收关,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坚决不得验收通过,杜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出现“先天性”不足的问题。把好审核验收关是防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出现问题的一个关键所在。

消防监督机构的验收只是授予建设方拥有使用权,它不能免除发生火灾的危险性,火灾事故的责任承担人是建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设计、施工、产品留下的隐患,由设计方、施工方、供货商来承担相应的火灾责任,并且这个责任是终生的。

(六)运行管理到位

智能消防系统投入运行以后,如何规范地管理和使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人员方面,要通过消防局的培训,持证上岗;要了解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要熟练掌握紧急情况处置流程,以及灾害处置措施。对于报警系统要定期测试,按期清洗除尘,进行电气参数校验调整,并且要留有记录。对于联动系统要做模拟实验。保证动作灵活有效。对于各种执行机构,都要进行灵活性、可靠性、实时性测试。尤其是主备电的互相切换、应急照明和消防广播。

(七)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提高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问题,虽然是系统的问题,但涉及到维修保养时,如果单位领导不重视,企业、单位不掏一分钱,系统的维修保养就无法进行,这样就会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在这一方面企业、单位领导的主观意愿起了决定作用。

(八)开展自动消防设施的专项检查,建立健全自动消防设施的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制度,督促单位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一是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填写值班记录。二是定期检查制度,确保自动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接警处理制度。如果是火警,应迅速拨打119电话,通知消防队,并通知本单位及时组织人员扑救和疏散。如果是误报,应查明误报原因,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

扑救论文范文第7篇

应急照明是现代建筑物中平安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讨论的火灾应急照明是广义的应急照明中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平安关系最密切、实际应用最广泛、电气设计最常涉及的一个重要门类。相关专业规范中约有20条被纳入“强制性条文”中,足见其在电气设计中所占的份量。一个完善的火灾应急照明设计,应在电源设置、系统组织、灯具控制方式、导线选型及敷设方式、灯具选择及安装位置、诱导指向、平安保护办法等,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才能保证其在火灾紧急状态下能发挥应有的功能。笔者近年来从事施工图审查工作,不乏见到一些很好的设计,从中获益非浅,但尚有相当部分工程设计质量不尽人意,虽然表面上大原则不违反“强条”规定,审查可以放行,但若仔细琢磨各个环节细部设计,以及消防部门反馈的信息表明,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令人堪忧。撇开设计者主观因素外,客观上也由于我国目前尚缺少一部火灾应急照明设计的专门标准或规范(规程),现有各规范所使用的名词、术语、标准及其介释亦未统一,给设计者带来不少困惑,笔者也深有感受。本文仅根据个人对现有相关规范的理解,结合审查中常见新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和同行们交流。

一、火灾应急照明和非火灾应急照明的概念区别摘要:

一提起应急照明,大部分人马上联想的是用于火灾状况,其实不然。1993年中国照明学会第1号技术文件《应急照明设计指南》出台,它对广义的应急照明的设计和实施起到一定的指导功能。《指南》对应急照明的定义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因电源发生故障熄灭的情况下,供人员疏散、保障平安或继续工功能的照明”,按功能分为疏散照明、平安照明、备用照明。火灾应急照明是其中的一个门类,但笔者认为火灾应急照明和广义的或非火灾应急照明,从概念上有以下差异摘要:

1、后者的前提均指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情况下,而火灾应急照明则是指特定的发生火灾情况下,和正常电源无必然联系,也就是说火灾时除了为避免电气造成二次火灾,保障扑救人员免于触电而要切掉火场中的非消防负荷的电源(下面简称“切非”)外,火灾应急照明电源仍以正常电源(或称市电)为主电源,只有市电失去电源才要转换由备用电源供电,也就是说火灾时市电不一定会停电或要停电,审查发现许多设计这个基本概念不清,如EPS的应用就常见提及“火灾时市电停电、转换由EPS供电,”从而忽略了市电并未停电状态下接通应急照明电源的办法。

2、对备用照明定义的区别摘要:火灾备用照明在相关防火规范中很明确是指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配电室、自备柴油发电机房、防排烟机房、通讯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需坚持工作的房间的备用照明。而广义的备用照明,《指南》中是指“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为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这个活动可以是生产、营业、比赛、演出、会议、办公等等。显然两个备用照明的概念有较大的差异,它们除了可以共用建筑物低配系统的备用电源外,是两个独立的配电体系,对线路、灯具、控制的要求等也不尽相同,例如非火灾的备用照明,应属于非消防负荷,而有的工程却将其纳入应急照明供电,必要时就无法实施“切非”,由于它无需在火灾时坚持点亮,对灯具保护罩及线路的连续供电可靠性,无非凡要求时,就不必视同火灾应急照明设计而提高标准等等,当然火灾疏散照明可作为正常备用照明的一部分(或过渡照明),设计常可这样处理。

3、至于“平安照明”是指“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中的人员的平安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如医院的手术室,危重患者抢救室、非凡危险的作业场所等有特定需要的场所,“平安照明”的电源及控制应有别于火灾备用照明和正常备用照明系统,它应和装设场所的设备,使用同一备用电源,设计切忌将其纳入一般非消防电源,而不看时机予以切除,火灾时应视实际情况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总之设计和审查都应注重不要混淆两种应急照明的概念,而执行不适合的标准或提出不适当的意见。

二、火灾应急照明的供电

火灾应急照明的负荷分类和建筑物内的消防设备同等,其供电可靠性要求也应是一样的,但在很多设计人员的潜意识中往往降低其供电可靠性的标准,下面略举几例摘要:

1.审查中常见某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图一的方案,表面上应急照明母干线接在市电和柴电切换供电的II段母线上,因“高规”未明确要求应急照明箱应双电源末端切换供电,似乎已满足一级负荷的要求,但仔细分析后,将发现一旦2B出故障,由于10KV侧未失电,1DL不跳闸,柴电不会启动,II段母线将失去电源,只能通过手动调整两段母线的负荷后,才能投入母联5QF,在这种情况下,应急照明母线的连续供电将没保证。若是II段母线或6QF开关或应急母干线本身出故障,全楼的应急照明电源将全部瘫痪,所以存在很大的平安隐患。“高规”对9.1.2条的介释是由于应急照明箱量多,布置分散,严格要求在每个应急箱处双电源切换有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电源可靠性可降低到不及一般的备用照明,“民规”11.8.7.2条规定,当设有自备发电机组时,备用照明的一路电源应接自发电机组专用回路供电,另一路可接自正常照明电源(如为两台以上变压器供电时,应接自不同母干线上)。上海市2002年颁发的《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93-2002中就对不同防火级别的建筑,规定隔不同层次设双电源自切箱的供电方式,“民规”第24.9.9,24.9.10条也有类似规定,这是很有必要的。图一接线方案是不够可靠的。

2.多层建筑内部的消防水泵房,其应急照明属火灾备用照明,其连续供电时间应满足消防水泵在火灾时需坚持工作的时间,“强条”GBJ16-87第10.2.7条要求消防设备房的照明支线,应接在消防配电线路上,就是强调了其电源的可靠性和消防设备是同等的。审查中常发现消防泵房照明接自一般照明回路,只是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还注明“连续供电30分钟”。新问题是消防栓泵的工作时间大多数工程要求不少于2小时,而应急灯具的标准一半规定连续供电为90分钟,不能满足要求,仍违反了“强条”。有的设计不愿做较大的改动,就将应急灯改为连续工作120分钟,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灯具是标准产品,增加供电时间,就要增大体积和重量,而做或非标,不切实际,只能应付审查,是不可取的。建议在没有设应急照明箱的工程中可在消防泵动箱内增设一小空开供电即可。应注重,应急灯具(自带电池)一般只适用于火灾疏散照明,而不适用作备用照明。

3.某多层建筑,消防用电为三级负荷,楼内设有小容量的消防泵,设计从楼配电总箱引单独的回路供电给消防泵房动力及其照明,似乎可以满足“低规”10.1.3条专线供电的要求,但火灾时仍存在总开关因“切非”而被拉闸的可能性,这样泵房的动力和照明将失去电源,所以最可靠的办法,仍应从小区配电室引专线供电,这里介绍一种便通的接线方案(见图二)供参考。由于泵房照明动力引自从总开关前的电源线,再经过箱内独立开关保护,应该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假如消防用电为二级负荷,或小区内设有柴电,此方案就不可取了。

4.柴油发电机房的应急照明设计,很多工程将柴电机房照明电源引自市电和柴电切换供电的应急照明箱,灯具全部用一般工厂灯,认为已十分可靠,其实不然。试想,一旦晚上发生火灾,市电又忽然故障停电,急需柴电启动投入。而此时由于柴电电源尚未建立起来,双电源箱没有电源,柴电机房失去启动操作的最基本照明。即使是自启动的机组,也有可能自启动失败,而需要人工辅助操作,也就是说柴电机房的备用照明是为建立备用电源的非凡要求而设置,所以一定要设置自带电源的灯具,作为过渡照明,按“民规”6.1.9.5条规定,应满足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小时,照度不低于35Lx的要求,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火灾应急照明导线的选择和敷设摘要:

火灾应急照明的配电线路必须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由于“高规”、“低规”在线缆的选型和敷设方式的配合上没有具体规定,比较强调“防火保护办法”。笔者认为穿管暗敷确实是一种既经济又可靠的敷设方式,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但是由于火灾应急照明的灯具布置常随装修而变动,暗敷的方式往往难以适应,所以穿管或穿线槽的敷设还是较常用的方式。要保证线路的供电可靠性,靠金属管或封闭金属线槽的防火保护办法(即外刷防火涂料)在现实中很难凑效,主要是涂刷工艺复杂,需反复多道进行,又受管线场地以及天气、人为因素等影响,质量很难保证,而且

二、三年后还需重刷,根本无法落实,所以大多流于形式,自欺欺人,根本达不到耐火的效果,应尽量避免这种方式。所以笔者以为应侧重解决线缆本身的耐火及阻燃性能,穿金属管明敷时应采用耐火电线,穿金属线槽、金属桥架明敷时,应采用阻燃耐火线缆。

对于自带蓄电池灯具,是否可以不考虑线路的供电可靠性?从理论上讲灯具自身带了备用电源,似乎和外部供电线路无关,但是应考虑到火灾时若外部电源可靠,仍应以外电源为主,因为内部蓄电池电源的可靠性和平时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若平时没有经常检查、维护、一旦失去外电源,就难保能点亮或亮度不足,所以外电源线路的可靠性仍不能忽视。对于仅由EPS做为应急电源的工程中,由于没有设置自带蓄电池的灯具,EPS的引入及配出线路,如同应急照明的生命线,其选型及敷设方式更应万无一失。

四、有关火灾应急照明灯具的选择摘要:

1、应急照明非凡是疏散照明的光源必须具备瞬时点启的特性,如白炽灯,快速启动的荧光灯、高频荧光灯、小功率卤钨灯等,审查中发现一些高大空间的场所如体育场馆、仓储超市等为了将疏散应急照明灯作为备用照明的一部分,和正常灯具求得一致,而选择金属卤化物灯为光源,是错误的。因为金卤灯属高强气体放电灯,其灯丝从冷态到全辉度需要4~8分钟,而忽然停电则需4~5分钟冷却后才能再次起动,所以不能满足瞬时点亮的要求,切勿选用。

2、疏散标志灯一般应选用专用灯具,但设计往往设有正确选用光源的容量以及外型尺寸,有的甚至只在图例中写上“出口灯”、“诱导灯”字样了事。要知道在火灾状态下,为保证标志灯在烟雾下的可见度、清楚度,和灯具选型密切相关。我们在公共场所常见到若大的商场,却配置了很小尺寸的诱导灯、出口灯,这必然会影响诱导的效果。“民规”附录c.3.11及c.3.13表提供了方便选择的方案,应结合工程予以采用。

3、“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的材料制作的保护罩”是“强条”的规定。疏散标志灯选用专用灯具,其制造标准已满足要求。但当疏散照明灯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时,为了达到装修效果,常选用和正常照明一样的灯型,如筒灯、吸顶灯、格栅荧光灯、线槽灯等,这些灯具的保护罩材质往往不是不燃材料,设计未加说明,图面图形和正常灯具没有区别,就造成违反“强条”了。

4、灯具的容量选择不当,也常造成违反“强条”,如消防水泵房、配电房、柴电机房等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房间,“高规”要求“应保证正常的照度,”其“解释”是要和该部位平时工作面上正常工作照明最低照度一样,主要参照《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规定。经查泵房为20Lx,配电室30Lx,控制室75Lx,柴电机房参照“民规”6.1.9.5条为35~40Lx,连续1小时。“低规”本无规定,即将出台的“新低规”已规定为“不应比正常照明照度低10%。”这就要求设计不能随意挂上1~2盏双头应急灯,或布置几盏工厂灯,而至少应查表选择,如高度为3~4米,面积30~50㎡的机房,若选择配照型工厂灯,其单位面积标准为10~12W/㎡,带反射罩的荧光灯为3W/㎡左右,节能灯另当别论。

五、火灾应急照明灯具的布置摘要:

火灾应急照明灯具设置的场所、位置、装高,在“高规”及各相关建筑的规范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但审查中仍发现有些不当的做法摘要:

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或疏散走道经常只设诱导灯、出口灯,而未设置疏散照明灯,虽然可以利用诱导灯、出口标志灯作为疏散照明的一部分,但往往照度达不到要求。疏散照明灯一般设于墙上或顶棚下,位置比较高,主要在火灾初期,疏散人员多的情况下起功能,当火灾发展后,烟气上升弥漫,往往先被遮档,这时靠低位的诱导灯,两者功能时间、效果不完全一样,不能替代,更不能只取其一。《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此有很好的分析。

2、自动扶梯不能作为疏散出口,其出口标志灯及相关诱导灯或商场中引导购物的标志灯,机场、车站等各种功能标志灯都不能纳入疏散照明系统,但可作为正常的备用照明供电对象。

3、疏散通道或前室内的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消防电话插孔以及其它消防设施的四周,应设置应急照明灯,这一点常被忽视。

4、即将出台的“低规”还规定建筑层数超过四层的疏散楼梯均应在每层楼梯平台处的明显位置标明所在楼层层楼,且当门开关时均不应被遮挡。“民规”JGJ/T16-92附录C.3.6条中也规定“楼梯间内的疏散标志灯宜安装在休息板上方的墙角处或壁装,并应用箭头及阿拉伯数字清楚标明上、下层层号”笔者理解这些规定的用意,就是在发生火灾时,让人们(含消防人员)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便作出行动的决定,所以将层号指示和疏散标志灯结合,确实是很有必要,设计大都未注重做到。

5、大型的公共建筑面积大、平面复杂、防火分区多、出口多、防火卷帘多,有的设计人员没有先弄清防火分区的区界线以及每个平安出口所属的防火分区,布置火灾疏散诱导灯比较随意,甚至将人员误导至另一个防火分区的出口,一旦防火卷帘降落,逃生者将不知所措,另外有的场所如商场的诱导灯低位安装比较困难,因为四周都是柜台,只好悬吊,此时高度也不能太随意,应控制在2.20~2.50m,若安装过高,易受火灾烟雾的遮挡而影响可见度。

6、对于较大的人防地下室,有若干个人防单元,及若干个防火分区,并有所交叉疏散照明设计难度较大,因为战时的出口和平时出口不完全一致,经常是平时的平安出口,战时要封堵,而战时口部出口有的平时要关闭,战时和平时诱导灯间距要求不同,指向也不同,很多设计混合表达在一张图上,图例没有区别,图面没有加“注”,所以应提倡战时、平时照明分别出图,在吃透建筑专业分区图前提下,明确表示人防、单元、防火分区的区界线,这样设计、审查、施工、监理各方都能明白,可大大减少差错,也便于临战时的转换安装。当然比较简单的人防地下室,能用图例、图注表达清楚也可不分图。

另外,地下车库用于诱导汽车的出口标志灯、诱导灯、应有别于引导人员的图例及选型。有一点必须十分清醒,火灾时主要是解决人员疏散逃生。汽车的诱导标志灯,不应纳入火灾应急照明系统,但可以纳入备用照明。汽车坡道出口不能作为人员的疏散出口。主要是不答应人车混流。还有相邻的人防单元,设有一个双向开启的密闭门互为疏散出口,门两侧均应设战时出口标志灯,但应急供电电源应分别引自各单元的照明回路。

六、有关应急照明灯具的控制摘要:

有了可靠的电源、线路、灯具,假如在火灾时不能及时点亮,一切都是徒然。对于不同性质的建筑物,或同一建筑物的不同场所,灯具控制可能有多种方式,关键是设计者必须有清楚的设计思路。首先应明确各种场所灯具的常态,其次是控制点,有的由现场开关面板控制,有的在配电箱集中控制,有消控中心的还应有消控中心强制接通(注重一定不能只有消控接通而无就地控制点,以防消控失灵),并应将设计意图用控制接线图表达并和配电系统回路对应表示。审查中发现很多工程没有做到这一点,且平面图中配线芯数标注混乱,以致审查师或消防审核看图如坠入云里雾里,无法读懂图纸,难以准确判定其正确和否,更谈不上施工安装人员如何正确接线,管理人员如何正确操作,在有火情时如何及时点亮就更是新问题。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应急照明灯具的控制接线,近年来不少论文介绍了很多很好的控制方案,本文不再鳌述。以下仅提示一些常被忽视的新问题。

1、带蓄电池应急灯具的充电线任何情况下不应被拉闸,我们知道充电线功能除了对蓄电池充电(正常时浮充)外,充电线失去电源是灯具转换由内部电源供电的信号,一旦被误操作拉闸,灯具就会耗尽蓄电池的能量,又不能及时再充电,此时若发生火情,灯具就无法点亮,这是不答应的,所以设计应注明哪个是充电线开关,并注明“不得拉闸”。配电箱标志框也应明确标明。

2、充电线或接触器的回路都应有线路保护开关。

3、装设低于2.4米的应急灯具应配给PE线,这3点是任何控制接线方案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另外,“民规”附录C.3.2条规定疏散照明平时应处于点亮状态,笔者理解平安出口灯,疏散诱导灯,在外部光线不足以识别时应点亮或称为“常亮,”所谓“常亮”并不排除在无人活动的夜间、节假日或有足够自然采光的白天可以拉闸。所以没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程中对于在配电箱集中控制且回路中带有蓄电池灯具的,应采用三线(即配出充电线)二开关(充电线独立开关保护),有低位灯再加PE线,以确保任何情况下,关断电源开关时充电线路不被拉闸。

在配电箱集中操作方案一般适合于日常有人管理而且管理比较到位的公共建筑,而对于一般的无专人管理的场所,如出租的办公楼、店面、住宅等,也可考虑设就地开关,此时配电系统可采用二线一开关的接线,但电源开关必须常闭(设计应注明)且回路中的自带蓄电池灯具的充电线应引自就地开关前,防止充电线被就地开关关断,但不能将集中控制的灯具纳入该回路。为了让火灾中逃生的人员或是消防人员在火场中能迅速识别、方便操作开关面板,应急照明的就地开关应选择带电源指示灯型号,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开关即是消防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对于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工程,强制接通应急照明是火灾自动报警的一项功能,应急照明箱配电系统及其灯具接线方案应和其相配合。基本有两大模式摘要:一是在配电箱和消控中心两地集中控制,另一种是由就地面板开关和消防中心强制接通。两种不同控制方式的灯具不应混接在同一回路。平时必须常暗,只有火灾时才接通的灯具,不应和平时常亮的共回路,一般应各自独立回路。审查中就发现不少类似这样的原则错误,例如某舞台上方的应急照明灯,由于舞台非凡功能,不能让其常亮,而设计却将其接入带疏散诱导灯、出口标志灯的集中控制的回路,由于后者必须常亮,就产生矛盾,无法控制。又如某图书馆阅览室内用双头应急灯作为应急照明灯,此灯具不可能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只能火灾时强制点亮,但接在走廊平安出口灯的回路上,也就会出现同样的失误。

对于用声光控制面板开关作为接通应急照明的开关,是有争议的做法。笔者认为一些特定的场所,还是可以采用的,如高层住宅楼的防烟或封闭楼梯间内的应急照明,由于平时无人行走,不必常亮,同时人们对环境比较熟悉,懂的用声响来接通照明,尤其火灾时声响较大,轻易自点亮。而公共场所就不适合,如某中级法院,各层走道全部用此种开关,显然会时亮时暗,根本不合适,所以应十分谨慎,不能滥用。

有关用“切非”来实现强制接通的控制,也颇有争议,笔者有时也感到难以定夺,下面有几点想法提请注重摘要:

1、“切非”和强制接通在时间上不一定能保证同步。“切非”一般由消控室确认火灾后,视现场需要才实施“切非”操作。在没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程中,一般要等消防人员到场后,在开关箱处切除。

2、要用“切非”的办法点亮应急照明,则所有灯具必须自带蓄电池,造价较高,且灯具应是常暗状态。

3、灯具电源不是引自应急照明箱,而必须接在非消防照明箱内。

4、“切非”前该场所的正常照明必须处于点亮状态,为“切非”前提供火灾最早期的的疏散照明。

扑救论文范文第8篇

一、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大力实施六大工程,造林绿化再创佳绩

年,市林业局紧紧抓住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这一机遇,以“全市环境整治和绿道工程建设”活动为抓手,坚持以观念创新开拓造林新思路、以机制创新增添造林新活力、以方式创新提升造林新水平,正确处理好兴林与富民、产业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工程项目为重点,全力实施“荒地造林高效化”、“环首都经济圈生态林业建设景观化”、“新农村绿化林荫化”、“农田林网标准化”、“观光旅游生态化”和“义务植树基地化”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全年完成造林17.7万亩,占全年造林任务的101%。圆满完成任务目标。其中,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11.4万亩,林业产业基地0.34万亩,抚育经营0.3万亩,补植补造0.5万亩,世行五期项目造林2.09万亩,“中日民间绿化交流基金”一期项目造林1000亩,防沙治沙工程造林2500亩。

全年造林绿化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范围广。既有工程造林带动荒地、河渠造林,又大面积增加了森林公园、环城林带和连接城乡的高标准绿道建设,城乡绿化一体化同步推进。二是标准高。90%以上的造林,做到规范化操作,遵循先规划再设计、先设计再施工,最后按标准验收的规程。80%以上的造林采用机械挖坑整地、机械开沟定植;造林苗木全部选用2.5公分以上优质壮苗,造林合格率达85%以上。三是树种丰富。档次瞄准京津水准,做到了大绿量、多色彩、多层次,树种进一步丰富,除常规树种速丰杨,还增添了火炬、千头椿、国槐、法桐以及名优果树、花卉等,品种达60余种,结束了杨树一支独秀的局面,进入了多林种、多树种、多品系百花齐放的发展新时期。四是亮点纷呈。全市造林绿化突出大投入、力求高档次,出现了三河市森林公园、大厂中央公园、固安环城林带、香河县“一亩三分地”农事体验园、安次区杨尹线绿化、霸州生态公园和园区绿化等一批精品亮点工程。特别是大厂县高标准建设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大通路“花海绿廊”工程,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赞扬。7月19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批示:大厂的做法体现了“绿色”的要求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可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7月22日,副省长批示:大厂县已为全省做出了示范,请省住建厅派员调查并抓好推广。五是森林功能更加完备。全市共种植观光采摘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1万亩,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5块,面积0.6万亩,新建森林公园6个,造林面积1万亩。涌现出一批森林景观园、植物园、采摘园、赏花园、绿色庭院、林下经济等示范工程,不仅丰富了观光旅游内容,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强了吸附力和竞争力,而且强化了人们对森林生态作用功能的认识,凸显了森林文化功效,丰富了林业内涵。六是秋冬季造林规模空前。10月25日现场观摩会后,各县(市、区)相继召开动员会,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迅速掀起高潮。仅秋冬季造林达1.1万亩。

在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的同时,我们提前准备,提早谋划,一方面,积极主动与国家局和省局联系,了解林业工程发展新动向,抓住一切时机争取工程项目。争取重点工程区林业站建设和科技推广站建设项目国家投资50多万元。争取年三北工程项目资金2550万元,建设任务6.8万亩;申报2012年度退耕还林荒山荒地匹配工程造林任务2.3万亩,2012年度防沙治沙工程造林任务0.5万亩。“中日民间绿化交流基金”二期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签署了《中日合作(小渊基金)大城县造林项目协议书》,由日方提供无偿援助资金2400万日元,三年完成造林3000亩。另一方面,积极做好2012年造林绿化的设计工作,从9月份就开始认真谋划2012年造林绿化的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确定廊沧高速绿化为市级重点工程,请省林业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为2012年造林绿化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资源管护继续加强,林地管理不断严格,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在努力推进造林绿化的同时,我们始终高度重视保护造林绿化成果,努力降低森林资源损失。

一是不断加大涉林违法犯罪打击力度。针对全市林木多数进入成林期,涉林违法犯罪增多的形势,认真研究,周密部署,通过开展“亮剑”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重点对盗伐滥伐林木、违法野外用火以及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等内容进行严厉打击,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571起,查处率100%,其中滥伐林木361起,非法收购、运输179起,毁坏林木25起,补种树木39.2万株,有效遏制了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大执法队伍建设力度。与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下发《市森林公安局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制定完善《市林业行政处罚程序》、《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处罚程序流程图》、《市林业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市林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市林业案件审理委员会制度》、《市林业系统行政执法文书样本》,保证了林业执法的规范性。

二是林木采伐和征占用林地管理进一步强化。在林木采伐管理上,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不超限额批采,做到伐前有设计和公示、伐中有核实和指导、伐后有检查和验收。实行新的采伐管理制度,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采伐不占采伐限额,既减轻了限额紧张的压力,又满足了林农的要求。严格控制绿色通道内林木采伐,实行绿色通道林木采伐限额单列制度,要求采伐单位(或个人)制定采伐更新方案,办理采伐手续,保证了绿色通道整体景观效果。在征占用林地管理上,坚持严格审批手续,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杜绝非法征占用林地、毁林、开垦现象。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保护林地行动”,对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和森林植被恢复费使用情况进行了清查;完成京台高速公路(段)项目使用林地237.4418公顷网上审核工作。

三是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面对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的严峻形势,积极应对,提前组织,研究制定《年市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提前争取、筹措防治资金,加强疫情监控,准确进行预报,适时召开防治现场会进行部署,采取预防与除治相结合,地面防治与空中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人工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和手段。投入资金1016万元,投入人力4700多人次,喷雾器3500多台次,防治药剂95.7吨,完成以春尺蠖和美国白蛾为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247.79万亩次,其中,地面防治面积153.38万亩次,飞机防治94.41万亩。诱杀美国白蛾成虫10884头,剪除网幕63343个,投放周氏啮小蜂9亿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监测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3%以上,全部达到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指标,森林病虫害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是森林防火工作不断加强。印发《市政府森林防火工作方案》和《市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市、县、乡、村四级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在防火关键期,广泛开展防火知识宣传,先后组织召开四次不同规模的全市防火工作会议;组织市武警森林火灾应急分队进行森林火灾模拟实战扑救演练;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打击野外违法用火专项行动,开展了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出动宣传车辆898车次、人员3851人次,查处行政案件32起,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损失。

五是种苗管理不断严格。继续严格实行林木种苗生产许可、经营许可和林木种苗产地标签“两证一签”制度,严厉打击无证无签、超范围生产经营林木种苗的违法行为。同时,不断提高种苗行政执法水平和质量检验技术能力。组织五县(市、区)主管局长、23名种苗行政执法管理人员参加省林业局举办的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检培训。建立“国有林场林木种苗和森林公园数据库系统”,实现了种苗管理工作办公自动化。申报了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建设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的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市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六是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接听群众咨询、救护电话62次,接收救护野生动物102只。严格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手续,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6个,经营利用许可证1个。定期督导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基地做好卫生防范,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确保各项监测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林业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林权抵押贷款不断增多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简化审批程序,推行采伐限额公示制,实行林木采伐分类管理,非林业用地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由经营者自主采伐。在造林过程中,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探索生态建设补助机制。大厂县在鲍邱河绿化中,采用政府租地造林方式,将涉及河岸两侧38米以内的群众土地以每亩每年1000元价格有偿租用,租期18年。安次区杨尹线绿化工程,“每亩每年补助资金500元,连补三年,三年后果树产生的效益收入全部归农户”。除此之外,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林业产权管理制度、林业支持保护制度、林业金融支撑制度、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始逐步建立。目前,全市林权抵押贷款面积达到3.83万亩,抵押金额达3082万元。

四、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果品安全不断加强,林业产业稳步发展

将林业技术服务、果品质量安全和企业帮扶作为保民生、促增长的重要内容,不遗余力开展各项服务,努力推进林业产业加快发展。

科技服务不断深入。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促进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为目标,结合“进万村兴百业”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林业科技下基层活动年”活动。采取交流学习、举办林业科技培训班、赶科技大集、科技下乡蹲点、田间地头传授等方式培训林农,宣传介绍、推广新技术。在全市范围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0多项,推广示范及辐射带动面积达20万亩,建立科技示范基地8个。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基层林业推广服务体系。组织各县(市、区)主管技术推广的局长及站长30多人到省农科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兴城果树研究所及生产基地考察学习果树新品种、新技术及先进的栽培管理方法。根据全市林果实际情况以及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编写了“速生杨树根蘖造林技术”和“速生杨树伐根嫁接造林技术”等宣传材料,制作了乔砧密植郁闭低效苹果园改造综合配套技术、速生杨树抚育管理技术、杨树根蘖林培育技术等系列幻灯片,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400多期,培训人数达8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万余份。建立了一个省级示范点--大城县200亩速生杨树伐根嫁接示范点和7个市级示范点,申报省级科技示范点两个。其中大城县速生杨树伐根嫁接示范点平均每亩地比植树造林节约投资60%以上,降低了造林成本,缩短了成林年限,有效解决了林木采伐后迹地更新和劣质林改造问题。我们还向市科技局申报立项了《市防沙治沙综合配套造林技术示范项目》和《杨树伐后快速更新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制定完成《速生杨树根蘖造林技术规程》、《速生杨树伐根嫁接造林技术规程》两项省地方标准,并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编制和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果品安全不断加强。大力实施果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高毒、高残留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农药的监督管理工作,继续推广果品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快推进果品产地环境评估认定。利用现有设备对全市果品进行常态化监管,在全市建立30个果品质量安全监测点,形成市、县、乡三级果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对市区各果品批发市场、超市、水果店抽检160批次;向省质检中心送检果品120批次,查处两例不合格果品,有力保障了上市果品安全。

林业产业不断壮大。积极宣传引导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在认真调研基础上,制定了《市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新建现代果园和旅游采摘园16个,发展大棚桃700亩、葡萄600亩、花卉面积2730亩。其中,北京统一润滑油公司投资3.5亿元在永清县建设“大千世界”森林公园项目;韩村镇杨家营村筹资建立的果品采摘园成为省级旅游示范村。年,以生态观光、果品采摘、农家乐为特色的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仅永清就已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余万元。我们还配合有关部门通过龙头拉动,基地推动,政策调动,典型带动,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培树省级典型6个,市级典型12个。为企业协调争取贴息贷款5800万元。全市人造板行业平稳发展,家具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林下养兔、养鸡、养鹅等养殖业面积不断增加。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04亿元。林业规模企业达到2386家,林业经济合作组织41家,带动就业28.5万人。

五、各项活动深入开展,干部教育不断加强,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将创建“双星”品牌工程、创先争优“深化工程”、“效能”建设活动和“乘势崛起、奋勇争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等作为提高干部素质,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林业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认真组织开展。在创建“双星”品牌工程上,制定《开展创建“双星”品牌工程推进创先争优的实施方案》和《创建“双星”品牌工程“星级机关”单位创建工作责任分解表》,对创建“双星”品牌工程进行周密细致地安排,明确创建星级机关的目标任务,将创建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站,明确责任领导,明确负责人。在创先争优“深化工程”活动上,制定《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要求、基本原则及保障措施。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采取项目化管理、目标化考核的办法、实行跟踪推进、挂账管理、调度指导。在“效能”建设活动上,突出林业特色,以“团结奋斗,创先争优,再创林业新辉煌”为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下发《实施方案》、工作任务分解表、工作台账,积极推进活动顺利开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闻志宽在电视台、“中国”、林业网等新闻媒体上公开亮相,就推进“效能”建设等作出了公开承诺,局属各科(室、站)负责人在林业网做出公开承诺。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组织全局深入学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张庆黎同志讲话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组织举办了2次学习交流会。举办了“阳光接访”活动,制做了征求意见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梳理归类。10月21日,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党组全体成员对照“八查八看”和征求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差距与不足,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真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提出改进措施。在“乘势崛起、奋勇争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上,制定《关于开展“乘势崛起、奋勇争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通过分组讨论,开展座谈,撰写理论文章等形式,重点从如何加快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如何进一步加大森林产业体系建设、如何依法推进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加快构建比较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干部选拔录用上,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组织开展了公务员录用考察和局属事业单位副科级职位竞争上岗工作,共录用公务员5人,圆满完成四个事业单位副科级职位竞争上岗选拔。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工作的有效推进,有力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了林业工作顺利开展。

始终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强廉政宣传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坚持经常性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中纪委、省纪委及市纪委会议精神和有关规定,系统学习等领导同志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有关论述。深入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以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大家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勤政廉政。二是不断完善反腐倡廉机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把各项制度的责任进行分解,把指标量化,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列入全年的总体目标考核当中,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责任制,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总体要求,使制度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坚持民主集中制度,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工作。对重大问题决策、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不搞独断专行,不搞“一言堂”,使局里的重大决策符合发展方向,符合大多数干部职工的意愿。坚持领导干部述、评、考廉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家庭收入申报制度。印发了市林业局工作手册和服务指南。三是加强行风政风建设,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一方面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积极推进党务和政务公开,狠抓践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林企、林农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治理“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治庸治懒”、“铺张浪费”工作力度,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加强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组织开展公路三乱集中治理行动,严查涉及林业的公路“三乱”问题。另一方面坚持以强化外部监督促进廉政建设。加大在新闻媒体的林业工作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在关注林业工作的同时,监督林业干部职工、监督林业工作。坚持用信访稳定工作来促进廉政建设。认真坚持信访接待制度,热情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人来信来访,注意从中发现林业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方面的苗头问题,全年无重大上访案件和越级上访案件发生。同时,进一步深化民主评议活动。3月,局党组书记、局长闻志宽亲自参加纠风网的“一把手网上访谈”活动,与群众通过网络平台直接交流,讲述了林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林业的现状,回答了群众关注的特点问题。访谈活动塑造了林业干部的亲民形象,有力地促进了林业政风行风建设。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以“弘扬文明,共创和谐”为主题,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向沈浩、李红英、文建明同志学习活动;组织开展中共党史教育活动,并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参观;积极组织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宣传活动、“当代雷锋--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服务交通协勤活动”等主题活动;积极参加“团旗舞动新,青春奉献文明城”、“市第二届全民骑行耐力比赛”、“安利纽崔莱健康跑”活动;在全局组织开展了道德模范活动评选推荐;组织全局开展“博爱一日捐”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党员开展“为困难党员献爱心”活动,分别筹集资金2900元、3290元和1860元;认真组织开展迎接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局领导班子带头组织全局干部职工50人参与了“党旗飘扬·幸福”五月红歌赛活动,被市委创先办授予优秀组织奖。一系列活动的接连开展,凝聚了合力,展示了精神风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六、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生态意识逐步强化,群众参与生态林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将宣传作为推进林业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组建信息中心(宣传办),召开全市林业宣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努力推动全市林业宣传工作深入开展。造林期间,组织市县两级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短信、入户宣传、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开展以“我为家乡添绿色”为主题的造林绿化集中行动日及“大力造林绿化,打造环首都风光秀丽的生态带”、“绿色装点新,呵护地球美家园”等大型宣传活动;在《日报》、“长城网站”刊发“义务植树倡议书”,开辟春季造林专栏,刊发市县领导关于造林绿化的讲话,刊登造林动态,宣传造林绿化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在森林防火重点期开展以“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为主题的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在重点路段、重点地区悬挂防火标语,发放森林防火宣传资料,向全市所有村街发放、张贴省政府防火公告。在春尺蠖和美国白蛾防治期间,在日报刊登防治通知、防治知识,在电视台播放防治专题讲座。另外还开展了“爱鸟周”、“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果品安全知识宣传等主题宣传活动。全年发放宣传册4000份,宣传单46000份,制作悬挂条幅23条,宣传板40块。在宣传工作上,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局长闻志宽在广电网就林业工作热点接受专访,并在市电视台、电台、长城网播放和刊发,植树节期间在日报刊发造林专访文章。今年以来,共编发林业简报232期,在市级以上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播发林业文章195篇。一系列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形成了各级领导重视林业,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林业,广大群众参与林业的有利局面。

在重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继续加强;重视关心老干部学习、生活,老干部工作深入细致;认真执行有关制度,档案、保密工作进一步规范;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很好完成任务。

总结全年工作,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

1、市委、政府领导重视程度空前。经过我们的积极努力,3月1日、3月2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有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县(市、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参加的“全市林业工作暨春季造林动员大会”、“全市环境整治和绿道工程建设活动动员大会”;10月25日,市委、市政府在三河市召开有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参加的造林绿化现场会。以市政府文件下发了《全市环境整治及绿道工程建设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市今冬明春造林绿化安排意见》。市委、市政府还将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考核纳入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定量考核指标体系。3月21日、11月15日市委书记赵世洪带领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到义务植树基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11月23日、11月24日,市人大主任张素珍、市政协主席寇德松分别带领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冬季义务植树活动,带动了造林绿化工作开展。由于我们坚持高位推动,极大促进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资金投入再创新高。为确保造林资金充足,我们在加大争取国家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强化政府投资拉动的同时,引导各县(市、区)制定出台多种惠林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部门筹资、企业出资、社会集资、群众捐资、劳务代资”的造林绿化多元融资机制,政府、个人、企业、公司一起上,走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社会化投资之路。三河市森林公园、大厂中央公园、市区自然公园西扩、固安县环城林带全部由政府投资;大厂县在大通路绿化中,将林业、交通、建设、规划等部门资金打捆使用,并吸纳企业资金参与绿化;大城县采用大户投资承包、企业+农户形式造林,4个大户、公司,造林均在2000亩以上。全市造林绿化全年投入资金累计13亿元,其中,社会投资10.3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63亿元,创近几年投资之最。在病虫害防治上,全市共投入财政资金101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4%。其中,市财政投入资金200万元,县财政投入资金8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