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剖析论文范文

剖析论文范文

剖析论文

剖析论文范文第1篇

完善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措施

在当前时期,档案资源的管理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既具备了可能性条件,又具有了必然性基础,已经成为时展推动下档案工作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地推动档案资源的高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本文下面具体地谈论几点措施:

(一)健全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技术配备

国家各单位实施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必须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即保证各种软件设备以及硬件设备的齐备以及同一性,为信息化的手段应用提供支撑,同时还要努力地做好对于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以迎合信息化的管理趋势,做好对于档案资源的保护。

1.我国应当以国家、区域、行业、职业等为基础,致力于推动档案管理各项技术设备应用的统一化、专业性,以合理可行的规划方案作为指引,努力健全相关的标准,以推动各个环节档案管理工作在虚拟空间中的有效连接,从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其资源的有效备份以及合理调用,使信息化管理在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达到全方位的实现。

2.国家要致力于研发优质高效安全稳定的数据库软件,并着重从资源整合、存储、检索等方面研究高效统一的技术途径,以全面推动档案资料全国范围内的一体化管理的实现。

3.国家要以各种传播媒介来向档案管理工作者传播信息化档案安全管理的理念,并推动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技术、密钥技术以及身份认证技术等保障措施的应用。

(二)积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国家要推动全国范围内档案资源一体化信息管理目标的实现,就必须着力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教育,并努力推动高素质全新人才与深厚资历的原有工作人员二者在档案管理新形势中对于工作的合作开展。

1.国家可以为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健全制度及法律规定,以强制化的措施推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对各工作人员意识的渗透,努力营造一种全国范围内的浓厚的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氛围,通过培训或教育切实地帮助原有工作人员实现工作的转型。而对于那些具有较高资历但难以顺利接受信息化手段的管理老人,可以为其配备年轻的熟练掌握高科技手段及相关档案管理知识的助手。

2.国家可以为各地区档案管理部门拨发款项,引导全体档案管理部门提升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并分级展开面向全社会招聘具有优秀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力的档案管理人员,带动教育工作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育,为国家未来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加大信息化管理的试点构建

国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档案资源管理中的调控作用,通过为信息化的管理进行专项资金、技术、设备等的投入,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试点的构建。并鼓励各档案管理部门轮流对试点进行参观,组织专业人员为参观小组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手段及优势作用的讲解,以激发其他的管理部门对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热情,从而逐步推动试点的扩大,借助各试点的力量,逐渐推动全社会范围内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实现。

剖析论文范文第2篇

总体设计

仿真系统在指挥控制系统设计全过程的作用,如图所示:从上图可见,仿真系统在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有着重要的顶层分析、辅助设计、论证优化作用。仿真系统的定制开发的基本流程是:

1)从作战使用层面,需要详细分析反坦克导弹体系的协同和信息交互及导弹连战斗关系系统的使用环境、作战原则、系统配置、攻击对象特性和不同作战过程、不同使用模式下的系统响应、状态转换关系,形成系统的工作流程。

2)从信息交互层面,需要详细分析导弹连战斗管理系统所需信息,研究信息交互的内容、对象、交互类型和方式、交互频度和实时性要求等,明晰系统对信息融合、传输、处理和信息共享、分发及协同的需求。

3)根据需求,建立仿真所需的硬件平台,并组成相应的通信网络。

4)分析设计仿真对象,形成对象配置文件。

5)编辑系统结构、业务流程、程序接口,形成仿真规划配置文件。

6)利用可视化开发工具,编辑二维、三维可视化设计,生成可视化规划配置文件。

硬件系统设计

反坦克导弹指挥控制仿真系统通过构成无线、有线、有无线混合组网等通信方式,采用标准通信格式,模拟反坦克导弹连与上级、友邻、协同部队、保障分队通信的互联网,以及模拟反坦克导弹连内部指挥控制专用网络,实现硬件节点间的互联互通。

反坦克导弹指挥控制仿真系统包含下列硬件节点:

1)服务器:用于外部数据处理及数据传输。

2)任务规划席:用于用户对仿真任务的配置及过程控制。功能包括:开始、结束仿真;新建或选择仿真任务;配置仿真对象属性;仿真速度倍率控制。

3)车辆模拟席:用于仿真车辆的实际运行状态,包括:仿真发射车运动状态及位置数据,仿真车辆通信、侦察、指挥、射击、装填等业务能力、作业过程及作业结果。

4)车辆指控席:用于仿真车辆的指挥终端所执行的功能,当验证在研指挥控制系统时,可更换为实装设备,直接进行半实物仿真测试。

5)敌军模拟席:用于显示敌军单位信息,包括:仿真敌军位置数据及车辆的运动状态,仿真已毁和剩余敌军目标信息。硬件结构部署图如下:

软件系统设计

1软件体系结构概述

反坦克导弹指挥控制仿真系统包括业务逻辑设计和可视化界面开发两个基本层面。

1.1仿真对象模型

仿真对象的模型设计是干预、表现和分析仿真过程的实体要素,是决定仿真系统严密性、鲁棒性、可控性的关键环节。仿真对象模型设计的关键是对各作战单元的状态分工的充分考虑,仿真对象的特性和状态通过属性变量来表述控制,仿真对象的全部状态属性,构成了虚拟作战环境的总体状态空间,各仿真对象属性相互依存影响,对仿真对象属性的更改程度直接决定了仿真过程的复杂程度。

1.2仿真算法库

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系统的仿真算法库的建立是指设计整理出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基础的、典型的算法模型,定义相关数字接口,形成算法构件,实现系统的模块化、体系化功能,这对于仿真系统的有效性、通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涉及仿真系统物理结构、工况及状态迁移、信息交互、信息融合等技术,主要包括:

1)基本数学库;

2)数据类型转换库;

3)时间运算库;

4)车体运动模型;

5)导弹运动模型库;

6)弹药信息组装及解析库;

7)扩展数学库;

8)坐标系转换库;

9)休眠模块。同时,仿真系统的通用软件接口,可接入典型的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模型。

1.3事件响应关系

从仿真的角度来说,模型的执行序列是由作战模拟系统的事件调度机制决定的,即使每个仿真对象都设计得完备有效,而模型间的事件调度机制不充分严密,可能无法实现想定的作战意图,甚至得到扭曲的仿真结果。事件响应关系就是进一步明确指挥控制系统中各单位分工、作战使用需求和工作流程,建立起仿真对象的调用顺序、调用条件和调用结果的规则库,来体现模型运行的约束性。

2可视化界面开发

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仿真系统的可视化平台建立了一个可视化仿真框架,包括分布式仿真系统配置模型和运行机制的可视化,以及配套的管理及开发工具,实现了仿真任务的可视化定制。同时,建立了一个具有多种指挥、显示功能的综合指挥显示系统平台,实现了整体作战态势及武器系统、车辆、设备的状态和迁移过程的二维、三维可视化集中显示和集成控制。以下为部分典型操作的可视化开发界面:

剖析论文范文第3篇

国画作为东西方的两大画种之一,是纯绘画的表现形式,以前很少被用于招贴设计。20世纪90年代国内政治、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现代招贴设计融入民族元素,使具有国画风格的招贴设计作品大量涌现。这里首推的是著名的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他将水墨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

招贴画的艺术语言之一:摄影

摄影是如实地记录自然界和社会的状态及发展、变化的最直接的手段。在20世纪30、40年代,摄影就被许多商人、设计师用于商业招贴和文化招贴,就是因为摄影图像有着无可比拟的记录功能。它也是一种大众化的通俗的视觉语言。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数码图像的出现将摄影作品的表现能力提升至无所不能的境地,为图像带来新的生机和视觉力量。

在应用摄影表现的招贴中,最能感动人的地方是被摄事物的肌理和质感。质地清晰的质感与富有变化的粗糙肌理是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的关键。德国设计师金特•凯泽等设计师大量的招贴设计运用摄影表现招贴的主题,都证明了摄影强烈的视觉的冲击力。

招贴画的艺术语言之二:计算机绘图表现

CG计算机绘画在现代招贴设计中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必要的手段。1990年美国约翰兄弟研发了第一个可以编辑图像的软件——AdobePhotoshop,给平面设计及相关的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表现语言和生机。随着软件的开发,又诞生了许多绘图设计的软件,如Illustrator、Coreldraw、Painter、Pagemaker等优秀的平面设计及排版软件,还有应用于空间立体造型及动画的软件3dsMax、Maya等。这些软件极大地满足了设计师在不同的设计领域对所表现的主题的要求。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也是当今最流行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艺术表现力。设计者可以利用软件进行合成或绘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理想化的艺术形象,处理二维、三维画面,营造绘画和摄影无法具备的效果,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以及现触美。

纵观招贴画的艺术语言,除以上四个大的方面外,还有具象与抽象的结合、文字与图画的结合、文字与抽象元素的结合等。

剖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于风险感知,最初提出“风险社会放大(SARF)”议题的是美国克拉克大学的研究者,他们试图回答“为什么有些相对较小的风险或事件,通常会引起公众广泛的关注,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罗杰•卡斯帕森(RogerKasperson)等学者提出了风险社会放大的模型框架,并通过128项灾难案例和6个案例进行了定量分析的科学验证。

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将风险程度、信息流、反应群体以及文化等因素系统联合起来,认为风险事件是与社会、制度、心理、文化等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然而,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风险事件前后缺少参照,难以进行比较。弗鲁尔(Frewer)等学者认为,风险的放大与缩小很难进行科学测量,因为收集风险前后公众态度的数据是不容易的。⑦因此,现在很多学者基于风险的影响以及社会放大的发生机制研究,其中信息传播机制是重要因素。

媒体报道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感知

风险放大的主要原因是风险社会的感知与体验,大多数公众是通过信息系统产生对风险的认知,而媒体是主要的信息传播介质,媒体的信息传播成为风险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媒体报道直接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感知,媒体在风险放大过程中的作用凸显。格莉妮丝•布雷克韦尔(Glynis.M.Breakwell)等学者在《风险社会放大对沟通的影响》⑧的研究中发现,在整个风险事件中,不同的风险结构在不同时期形成主导,而媒体报道的方式和决策过程对风险感知放大和减弱具有重要作用。

(一)媒体积极有效报道有利于降低风险感知

罗杰•卡斯帕森(RogerKasperson)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媒体的消极报道会降低公众对利益的感知,而增强对风险的感知。⑨因此,媒体积极有效的报道有利于降低风险感知。对比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与2003年SARS事件的媒体报道可见一斑。“非典”事件起初只是2002年11月16日在中国广东境内发现了首例SARS病情,然而短短几个月内,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03年5月世界范围内已经有30个国家发现,并已经发现超过6000人患有SARS和疑似SARS病症,而中国境内感染范围占一半以上。面对这样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政府缄默、主要媒体噤声,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公众集体恐慌、人人自危,风险无限放大,进而迅速波及到多个领域并蔓延为复合性的次生危机,主要表现为抢购风波的经济领域,损害政府信誉的政治领域,国际负面舆论的外交领域、旅游领域等。相反,甲型H1N1流感2009年4月在北美等地迅速蔓延之时,我国政府就开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流感风险,通过新闻会、媒体报道等形式向公众通报流感疫情,对其特点防治、传播渠道等进行风险告知通报,消除了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大大降低了风险感知。2009年5月10日,我国内地出现第一个输入性甲流感病例以及5月29日出现首个二代病例后,面对公众紧张的情绪,相关部门召开新闻会,媒体进行有针对性地报道,逐步消除恐慌心理,引导公众理性对待疫情。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5月14日已有7家媒体的报道被转载超过9篇,其中《潇湘晨报》(5月13日)标题为《疫情同样是对每一个公民的考验》转载已达15篇,《长江日报》(5月19日)标题为《严防流感不能丧失对人的尊重》转载已达11篇;境外媒体截至2009年5月21日已有7家媒体的报道被转载超过7篇,其中《大公报》(4月28日)标题为《猪流感拷问“第四道德”》和《澳门日报》(4月29日)标题为《抗非典让中国应对猪流感底气更足》转载量分别为36篇和18篇。此外,围绕甲型流感的爆发、疫情扩散与防控情况,媒体评论关注点(如表1关于甲型流感的媒体关注点分析)主要有:政府的应对举措(36%)、公民责任与个人权利(32%)、流感的经济影响(10%)、防控流感的国际合作(8%)、为猪流感正名(6%)、国外防控状况(4%)、人与自然关系(4%)。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媒体有主动报道的需求和动力,但面对此类题材,受“关注度”等因素影响,他们试图追求“快速”、“曝料”等效应,从而容易忽视报道的“科学性”、“准确性”,其结果也容易放大风险。

(二)媒体科学准确报道有利于降低风险感知

媒体是风险信息的报道者,也是动态信息的解释者。尤其是面对陌生的领域,如流感疫情、技术风险、食品安全等,公众在对这些风险缺乏直接经验和基本知识的情况下,媒体科学准确地报道作用立刻凸显。在对风险社会的研究和思考中,乌尔里希•贝克曾充分肯定大众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积极的传播功能,这就要求媒体进行科学准确地报道。因为,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流感,其变异性、传播力、易感染、难控制等高风险,需要媒体进行具象、客观、准确、科学的信息报道告知公众,使潜在的风险被公众认知规避、减少恐慌,从而降低风险感知。例如,在甲流的报道中,相关部门召开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研讨会,组织流感专家向记者介绍流感知识,使其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流感的感染途径、症状、预防科学知识,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报道。因此,《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在甲流疫情科学报道中发挥了优势。但有些报道也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政府信息管理角度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期采取“社会动员式”的风险沟通方式导致“人人自危”,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风险放大;在2009年4月甲流疫情尚未得到科学严谨论证的情况下,政府信息引导媒体过早地宣布“可防、可控、可治”,其结果是影响风险沟通中公众的信心和信任建构。从媒体信息传播角度分析,部分媒体为了追求市场的“轰动效应”,容易导致过度追求短期高热度的风险议题,忽视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信息的完整性,导致公众的理解偏差,从而降低媒体的可信度。此外,仍有不少媒体利用重复的“危险画面”来吸引公众,使其产生“风险想象”,经常接触媒体的公众处于“高风险情景”中,这些都大大刺激了公众的风险认知,放大了风险。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传播中,媒体应充分发挥危机预警、信息沟通、舆论引导、危机记录的功能,科学有效地公共卫生信息并注意信息的全面性。因为,媒体的片面性信息将会加剧公众的不安全感而放大风险。

新媒体挑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感知

剖析论文范文第5篇

行业英语教学师资状况

李静(2010年)以浙江省为例对行业英语师资结构及教师职业素质进行了调研。其调查发现我国的行业英语师资存在如下问题:

(一)行业英语教师的现有语言能力及专业能力不能完全胜任行业英语教学。行业英语教师主要由两类人员构成,一是英语专业教师,二是专业教师中英语较好者。前者语言基础较好,且具备英语教师职业素质,但缺乏行业知识;后者行业知识较好,英语语言中的翻译能力、阅读能力较强,但发音不够地道,且不能熟练运用语言教学方法,缺乏语言教师应该具备的某些职业素质。结果两类教师都不能是合格的行业英语教师。

(二)职称结构不合理,很多教师缺乏科研能力。统计数据表明,与其他专业相比,拥有高级职称的英语教师比例偏低。另外,高职英语教师工作强度高、教学任务重,大多数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

笔者也带领研究团队,对广东省的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英语师资除了存在以上两种问题外,还有以下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由广东省高教厅组织的广东省高职教师填报的数据平台显示,广东省英语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仅为58.8%,而且主要是教授英语专业的教师,这与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达到80%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绝大多数教师的所谓的“双师型”,仅仅是获得某个职业培训师的资格证书而已,他们中有很多人除了教师职业外,并没有真正成为另一个职业的行家里手。

(二)教学改革意识不强。有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还是把行业英语课程讲授成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没有针对行业特点及学生毕业岗位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及语言能力训练侧重点,还是千篇一律地用翻译法、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以上调查说明,目前有很大部分的高职英语教师实际上不能胜任行业英语教学工作。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素质构成

(一)职业素质概念

关于职业素质有许多概念解释,但笔者认为最具有权威性的是《职业素质基础教程》一书中的解释。“职业素质(Professional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

其基本特征:内在性,稳定性,整体性和发展性。职业素质分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等”。无论是何种行业、何种工作岗位的工作者,如果想很好地完成岗位职责,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二)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构成

近些年来,在我国,从国家教育部,到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一些研究职业教育的研究机构,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研究工作。一些智力于高职教育研究的学者、教师等对英语教师具备的职业素质进行过大量的调查及研究。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又对由国家教育部,地方政府部门,公、民办职业院校或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主办的对高职英语教师的培训内容进行过调研。通过整理、分析调研结果并结合所在学院教学实际情况,总结得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如下职业素质:

1.一般素质(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2)专业知识素质

(3)教育科研素质

(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改革创新意识

2.特殊素质

(1)行业与英语语言联系能力。

(2)职业经历和职业实践指导能力

(3)行业市场观、质量观和效益观

(4)职业培训能力

(5)国际化视野

从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构成中不难看出,高职英语教师不仅应具备普通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而且需要同时具备与教师所教授对象未来就业行业有关人员的职业素质,既是“双师型”又具有“双素质”的英语教师,才能是合格的高职英语教师。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多年来教师素质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师队伍仍然是关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状况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高职英语教师发展也有如下要求:“教师素质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促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保证。各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在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鼓励他们在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与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内容;要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高职英语教师也要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以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适应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无论是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还是政府部门对教师的要求,都把提高高职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与其他行业相结合的职业素质放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那么如何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素质,特别是具备行业有关人员的职业素质或行业素质?在这里,笔者提出几点培养“双素质”英语教师的几点策略:

(一)参加行业培训

行业英语教师要熟悉授课对象的目标行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既要了解职业岗位需要何种语言能力,又要了解岗位需要的最基本的专业能力。为了提高英语教师特殊职业素质,可以鼓励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选择性参加本行业内培训,了解专业基础知识,行业标准及国内外市场状况。以此加深对此行业动态化发展状况的了解,并将行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有机联系起来。

(二)到行业企业参加实践

行业英语教师要到所授课对象的目标行业中的某企业进行实践,实践形式可以是“半教半学”式,也可以是“脱产式”。所谓“半教半学”是指教师利用不上课的时间到企业实践。教师不定期脱产参加社会实践也是国家职业教育部门要求和大力提倡的。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势必会给学院及企业带来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壮大,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已经下决心要对职业教育“加强政府统筹,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因此这些管理与协调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三)走进课堂,学习专业基础课程

行业英语教师可以在所授课学生“大一”阶段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当教师们在教授行业英语时,已经掌握了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及行业发展动向,这样,对语言课程内容中涉猎行业或专业方面的知识才能处理的游刃有余。把语言真正融合到专业、职业、行业中来教学,实现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运用。

(四)提供社会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增强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的重任。英语教师可以面向企业开展多种服务项目。例如:对有需要的企业员工进行英语语言培训,资料翻译,协助行业高技能劳务输出的办理工作等。教师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此行业的了解,而且增强了国际化视野,同时,英语教师在对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过程中也会提高自身的行业素质。

剖析论文范文第6篇

书法艺术的黑白美

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在于书法在黑和白、点和线的千变万化中,来表现人与宇宙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把握和感悟以及人内心情感的律动。

书法艺术中的黑,是指毛笔蘸取墨汁在白纸上像音乐有节奏地演绎一样留下的轨迹,即笔墨痕迹;白,是指白纸,就是白纸及笔墨痕迹之间的空白处。正是这种“黑字白纸”的相互映衬、相互烘托的鲜明对比,才使我们在审美视觉上产生了黑白美的第六感觉。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开幕式上的《画卷》,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黑白理念与文化元素,使其黑白极色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凸显异彩。这样的设计还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其设计多是注入了书法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黑白、点线的玄之高古的文化。

中国人最早创造的墨,从东汉人发明了纸以后,这两种黑白分明的单色材料经书家的手笔,图画成难以想象的艺术佳品。一幅幅深奥无比、淡浓相宜、精妙绝伦的佳作流传千古,被人们认为是至真魂宝永传流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书法的代代相传,都脱离不了黑白美的表现形式,在书法中,黑白美有着一席不容置辩的地位,它们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最根本要素,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魂宝。

书法的色彩表现形式及手法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除了流动的线条美、结字美、章法美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就是色彩美。书法艺术的色彩,一方面浓缩于朴素、雅淡的自然色彩:黑、白,黑为墨色,白为宣纸色,此外还有画龙点晴的一点印章红色。此三色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丽色彩。另一方面,渗透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沉积下来具有独特浓厚的民族特色,形成根深蒂固的独特语言,根深在宇宙的本质上,蒂固在人的心理中,以致现在也无法冲破的神秘色彩。流动的黑色线条所产生的节奏、意态、趣味、张力等,呈现出静穆、高雅、激情奔放的情感色彩。白色的宣纸作为黑色魅力的表现载体,作为现实意境的实体,两者情景交融、托物言情,使黑白①②韵味意在笔先,神余言外,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这些都是书法的表象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真正让我们沁人心扉、动人心弦的是那墨色的微妙变化。

唐代伟大的书画理论家张彦远的著作——《历代名画记》的第二卷《论话体工用拓写》中提到:“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彩而淬。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运墨而五色具”是说仅运墨之色,就已经含蕴现实世界中的“五色”的变化。加一色便为“六彩”,关于“墨”与“色”的关系清人较前人尤为重视,论著颇丰,王原祁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设色以补笔墨之不足,显笔墨之妙”以及布颜图“以墨之六彩,夺造化之机”便可为证。然古人所谓“六彩”者何?华琳有言:“墨浓湿干淡之外加一白字,便是六彩。”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对墨色的运用是极其讲究的,任何东西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法度,书法也不例外,包括书法中的运墨是讲究及其高的法度的。早在古代就有专门的论述著作。唐代欧阳询的《八决》中提到“墨淡则伤神采,艳浓必滞锋毫”。这里主要指墨淡的话就会伤作品的神采。晚唐卢携(与张彦远同时代人)正式提出了“水墨之法”,即“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事若自然。纸刚则用软笔,策掠按拂,制在锋,纸柔用硬笔,充努钩碟,顺成在纸”,到元代这样的论及更加成熟,元陈绎曾就分析了水和墨之间的辩证关系,专以“血法”“肉法”来解释墨法中的水墨关系,即“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笔尖受水,一点已枯矣。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提之则水皆入纸矣。捺以匀之,抢以杀之、补之,衄以圆之。”他从实用的要求、用笔的角度对书法的“水墨之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绘,这是对卢携“水墨之法”的进一步阐述。

书法上作品中的黑和白不是简单的色彩相加,是在微妙中提升作品的质量,增加作品的感染力,配合作品的其他要素构成美妙绝伦的艺术品,让人们在黑白的世界里感受到书法的博大精深。墨色的黑造就书法作品的优质线条,墨色的浓淡展现书法作品的节奏,黑与白的结合影响着书法作品的情趣。(如图一)林散之的行书作品,整篇笔墨一气呵成,线条劲健,节奏明快,情趣丰富,无丝毫造作之意。真可谓蔡邕《九势》中提及的“夫书肇于自然”。所以,精妙的挥毫留在纸上的痕迹,洁白的宣纸赋予巧妙的布白,乃是形成黑白世界精神意趣的重要因素。没有黑白的巧妙对应,没有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没有书法艺术。可以说是由于黑白的分布,才形成了中国书法中特有的空间美。那么笔墨派生出来的空灵动荡,富有节奏韵律的意境之书法,还在于黑白的处理和表现。失去了黑白,则这种内涵丰富的空间形式美也就会失去。

清代学者、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道:“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为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沈,笔飘则墨浮。凡墨色奕然出于纸上,莹然作紫碧色着,皆不足与言书;必黝然以黑,色平纸面,谛视之。”墨的色泽浓淡的表现形式彰显着艺术品的不同魅力,每个书家的习惯和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是浓,还是淡,只要是运用得体展现出流传享誉的佳作,墨的浓淡有风韵,关键在于掌握和运用。清朝就有浓墨宰相(刘墉)、淡墨探花(王文治)的评说。清代名臣刘墉写字用墨浓重,书风貌丰骨劲,味厚藏神,营造出一种雍容、静谧的美感,被后人称之“浓墨宰相”。与浓墨相反,擅用淡墨的王文治,人称之“淡墨探花”。王文治被认之为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王文治十分敬崇董其昌,在他的《论书绝句》中写道:“书家神品董华亭,褚墨空元透性灵;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给出董其昌极高的评说。王文治在作书用墨上,喜用淡墨并使用得十分得道,其牵丝映带,脉络十分清楚。观其行书立轴(如图二),整幅作品疏朗有致,秀润淡雅,用笔规矩而洒落,笔墨中处处流露着才情和清秀特色。近代书家林散之先生对墨色有深层的理解,用墨极为讲究,曾说过:“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书法中色彩的功用

首先,墨色强化和丰富了书法作品的节奏。书法的节奏通俗的说就是书写的速度,不同时代、不同书体、不同书家,甚至同一书家的不同作品表演的节奏都不是完全相同的,一幅好的书法艺术品的节奏韵律除了线条的跳跃明快之外就是利用墨色的丰富变化来感染眼球的。我们专注于作品推进过程中的墨色浓淡、燥润的变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品“浓——淡——轻——重”的墨色节奏。如王铎的作品《赠汤若望诗翰》局部(如图三),作品节奏明快,行笔结字跌宕有趣,节奏过渡处衔接完美,单看这个局部的小节奏是这样的:强——强(一鼓作气)——柔——强——柔。整体感觉慷锵有力,震人心扉。其次,墨色的浓淡干湿可以展现出特殊的线条质感。

书法是在二维空间中展现的艺术,邱振中先生曾对书法艺术提及过一个“第二类空间”的概念:“用毛笔书写时,同时创造出两类空间。我把笔画在纸平面上分割出来的二维空间称为第一类空间。毛笔笔毫柔软,书写时除了在纸平面上运动,在垂直方向上也必然有运动变化,因此书写时的操作是一种关于三维空间的运动。这种运动影响到线条形状和质感的微妙变化,对于经过训练的观察者,这些微妙变化能唤起对相应的三维空间的知觉。我把线条变化所含蕴的三维空间变化称作第二类空间。”

通过墨色的轻重可以看出作品的“第二类空间”,可以看出线条的特殊质感——厚、薄、深、浅。虽然书法色相单一,惟墨而已,但是“墨分五色”可以幻化出各种不同的纯度和明度,给人增加立体的效果,浓淡墨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营造出特殊的墨色层次。

再次,浓淡的有趣结合影响着作品的情趣。多使用淡墨写字者,作品情调会趋向于柔婉、萧散、阴柔;相反多用浓墨者,给人以厚重、雄浑、凝练之感。浓淡的有趣结合使作品更显情趣,更具有艺术感,更能吸引大众眼球。清代的戴熙《习苦斋画絮》中提到:“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清代的笪重光《画荃》中语:“虚无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以此来论及书法,道理是一样的。书法作品中的黑(笔墨痕迹)其“肆力在实处”白(空白、布白),“索趣乃在虚处”。这种黑由于白而得到充分显现,白随着黑而留下了大小相间的空白,虚处有实,实处虚解,虚实相容,彼此照应,相得益彰的表现形式,使书法艺术的妙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

书法色彩所折射的思想

崔树强的《黑白之间:中国书法审美文化》中说道:“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书法品评中,常常由书法论到人,于是,很多人把书法美的特点归结为书家人格的美。扬雄《法言•问神》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所以动情乎!’”书法表现人的精神意气、情感意志,书法的美能折射出人格美。他在《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又说:“纸为白,字为黑,一阴一阳;纸白为无,字黑为有,有无相成;纸白为虚,字黑为实,虚实相生。可以说,宇宙是一幅大书法,书法是一个小宇宙。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这样玄之又玄的道理在书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黑白之间》第七章:无色之色——书法的色彩观中,作者立足墨分五色,从西方的色彩观到中国的色彩观,最终回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精神,进而谈到书法墨色和绘画色彩的运用所带来的各自不同的视觉美感,深入分析了色彩运用得文化意味。中国书画的择色,绝不是历史的偶然,中国人对于水墨的青睐、对黑白的重视,是有着深厚文化滋养和自觉的文化追求的。

剖析论文范文第7篇

从20世纪90年代始,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任务教学法;王初明以Swain的ComprehensibleOutput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以写促学的写长法。但是,人们发现它也未尽理想。在这过程中,外语教学开始“后方法”转向,表现为对单一方法有效性的怀疑,对方法多元性、开放性、相对性和特定性的强调。期间,Stern、Pennycook、Freeman、Kumaravadivelu等先后对“方法”的概念提出各种质疑。Kumaravadivelu不断地调整和丰富以教师自主为核心的三维系统理论,提出后方法教学的具体性、实践性、可行性三个参数,以及后方法学习者、教师、教师教育者三个教学要素,并重点论述了由十个宏观策略构成的教学指导框架,使“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日趋完善和系统化,具体是:

(一)三个基本参量。该理论认为,特定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三个参量是组织外语教学的原则。特定性指教师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受授对象来使用教学技巧,教师通过“观察—反思—行动”的循环来了解和掌握具体教学环境信息,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馈随时调整。实践性指教师要努力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取理论来理解和确认现存的问题,从而选取最好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这些认识是基于实践的,是实用的和动态发展的。可行性指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合社会、文化和政治,教学应该利用带入课堂的社会政治意识,满足参与者的语言和社会双重要求。

(二)三种身份的新解。一是教师,教师应是知识型、技能型和自主型的,善于学习和检验各种理论,在总结经验教训和修正自己信念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一套切合教学实际的概念和原则,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同时,明晰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二是学习者,理想的学习者是自主的,能在教师指导下自我调控,具有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善于协商解决问题和抓住机会。三是教师教育者,他们要指导未来的教师确立外语教学的理念和掌握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并指导其进行教学思考及反思,重视信仰、价值观、经验和知识作用,为其提供展示教育理念的机会。

(三)十个宏观策略。一是学习机会最大化;二是意图曲解最小化;三是促进协商式的互动交流;四是培养学习自主性;五是增强外语语感;六是启发式语法教学;七是外语输入的语境化;八是语言技能综合化;九是语言教学的社会依赖性;十是提高文化意识。

英语写作教师的发展

“后方法”教学理论是一种开放的、创造性的动态理论,它破除了教学法的“神话”,瓦解了教学法在教师心中的统治地位,因此,教师理念的作用就越发凸现出来。本文认为,在“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可以通过对英语写作教师的理念在写作教学方法的认识、英语语言的认识、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教师与教师教育者的关系的认识等方面的重构来寻求发展策略。

(一)对写作教学方法的认识重构

根据“后方法”教学理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理念可归结为:不是“教学方法”左右教师,而是教师调控“教学方法”。英语写作教学长期在方法上进行探讨,试图以一种普适性的“饼干模子”写作方法来满足和适应写作教学的不同需求。而且,传统的写作教学遵循的是一种“由上至下”的课堂运行模式,即由居于“核心”地位的教学法专家对写作方法进行理论系统化,让处于研究“”的一线教师负责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理解、运用这些抽象理论。这样,写作教学理论是在理想化了的教学实践中被理想化地运用,对诸如教与学的认知、社会需求、文化背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写作教学现象无法进行科学的解释。由此可见,教师应辩证地认识“教学法”,没有一种现成的最佳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地用于写作教学,应该以“后方法”教学理论为指导来探求超越方法观的教学新理念和新途径。写作教师应该根据自身对写作教学的理解、教学理念、风格和经验来构建一个“由下至上”的、适应具体教学场景、立足课堂教学的、属于教学实践者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这时,它具有了“后方法”教学理论所倡导的具体性、实践性和可能性。

(二)对英语语言认识的重构

“后方法”教学理论指出教师理念应强调语言的意识形态性。该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里,话语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理解不能靠浅层的交际行为或会话方式来获得,只能靠课堂内纷纭复杂、竞争有加的真实世界存在的话语来实现的。教师在课堂内进行话语分析等活动时,就要超越课堂来考察更广泛的、承载课堂输入和互动的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他们应成为教学的主人,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盲目迷信崇拜西方教学模式。可见,写作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和写作教学研究、在借鉴国外写作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要时刻关注、认清国内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的性质和发展道路,强调英语写作研究的实践性、本土性和科学性。

对师生关系认识的重构

在“后方法”教学理论的教师理念里,师生之间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具体来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自主型学习者与自主型教师之间的关系,它超越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逻辑,构建了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从本质上讲,语言教学(包括写作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交往”,是交往主体(师生)间的互动与融合,它既反映了双方的主体性,又反映了他们间的交互性,表现为平等主体的权利意识和一种主体间的责任意识与行为。因此,写作教师应该树立信任与宽容意识,要学会倾听学生和重视他们的内心世界,要关注自己日常的写作教学实践和社会情境以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学生有做出决策的权利,他们是自己学习的“责任主体”,要主动确定与执行学习策略、主动合作互动学习、主动寻求机会与教师或语言胜任者交流等。

剖析论文范文第8篇

《王莲莲拜香》是福州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是以从民间说唱的表现形式,到舞台剧的艺术表现,说明其有着深刻的艺术内涵,通过对以往传统的表现形式进行改编,新版《王莲莲拜香》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王莲莲拜香》中舞台置景而且进一步把戏中女主人公从小由于寄人篱下生活不如愿而心灵扭曲张大赌气乱嫁导致悲剧的发生,逆境中王莲莲又感悟到人生的真善美,人性的回归让她以拜香的形式与过去诀别,感人肺腑的忏悔来传达人间爱心的呼唤。要想表现出这种艺术魅力,离不开舞台置景的功劳。舞台置景在这个舞台剧中别开生面的使用了浮雕制作背景,然后又加进了实际具体景物,即丰富了舞台内容,又拓宽了空间框架,十分巧妙的把演员角色的行动空间构成的十分自然,完美的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很好的促进了剧情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来说,《王莲莲拜香》这一舞台剧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从小因家贫受委屈长大爱情不如意而心灵扭曲,逆境中找到真善美儿忏悔过去迎向新生活的故事。导演为了进一步突出主人公出生市井小民的身份,来进一步突出福州地方戏剧的民间特色。在舞台布景上,使用了大型浮雕民间生活图案为背景,体现当时福州的地理与人文风貌,更好的突出王莲莲这个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并反映了福州当时的经济状况。

使整个舞台空间在观众的感觉中从单一的舞台扩大为整个福州城。为了达到一个体现舞台,突出主人公形象的目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彰显舞美设计的实际要求,在舞台布景工作中使用了多元化的艺术方式,来迎合各方面的需要。当剧情发展到主人公王莲莲胡乱嫁到富商家里当财主婆时候,一个十分显眼的的宝隆行金字招牌出现在观众眼前,这个招牌表现出当时主人公嫁人后的身份,这种布景更能体现出主人公当时想要显示的百万财主婆的显贵身份。这种舞台置景的设置同时也是对剧情之后发展的一种对比。

预示着主人公之后的命运天翻地覆的落差,同时也很好的为剧情及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剧情到主人公的老公身犯官司遭到朝廷抄家,场景频频更换,变化莫测,升降变化十分明显。这种舞台置景手段,不仅表明了故事发生时的场景特点,同时也十分自然的构成了主人公内心感受落差,引起了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