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

口腔护理培训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1篇

学生培训前的口腔护理操作成绩以3个月前学习课程结束后的考核评估得分为准,口腔护理操作平均成绩为(69.9±11.2)分,无1人合格。参照《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指导》(第2版),66名学生分组进行强化口腔护理培训后,按学生班级与学号逆序进入模拟病房考试,考核时由护理专职教师组成两两考核小组,根据《口腔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评分标准,取二者的平均分为考试成绩。

评估标准

采用我院护理学专业教研组制定的《口腔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满分为100分。素质评价5分,评估患者情况10分,操作前准备10分,操作过程40分,操作后处置10分,操作后质量评价10分,护患沟通交流15分。得分>85分为合格,>95为优秀。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培训前后操作总成绩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再培训前后得分采用t检验;技能评估得分项正确率采用χ2检验;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口腔护理操作培训前后技能得分

培训前,66名护生口腔护理操作技能评估平均成绩为(69.9±11.2)分,无1人合格,尤其是评估患者情况一项得分较差。培训后,技能评估平均成绩为(91.7±5.6)分,合格率达88.5%,优秀率为30%,口腔护理各结构因素得分明显提高。

2培训前后技能评估各结构因素得分比较

培训前、后素质要求成绩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评估患者情况、操作前准备等各因素培训后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讨论

1树立“实用”思想,明确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口腔护理是护理人员认真评估和判断患者口腔情况后,及使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必要的卫生指导,是基础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有效预防疾病及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护生作为护理队伍的后备新生力量,在培训中应强调护理操作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从指导思想、具体操作动作及评分标准都要围绕“实用”二字,做到人人过关、程序规范、掌握要点。

2规范操作,确保护生护理操作水平

临床口腔护理操作的实况是十分复杂和紧张的,这就要求护生在高压力和复杂的环境下仍能规范和准确地实施操作。护生只有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下参与患者的口腔护理,才能提高自身护理操作水平。建立口腔护理操作技能评估制度,评价了解护生掌握口腔护理操作技能实情,确保其临床环境下操作规范,有利于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责任感。

3技能评估对护生操作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技能评估是医学教学中评价实践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实际掌握程度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手段。有研究表明,与花相同的时间重复学习相比,技能评估可以延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要点。因此,建立适宜的技能评估制度对护生掌握实践技能有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次评估发现:尽管66名护生在3个月前接受过口腔护理操作培训,但3个月后对学生进行口腔护理操作过程部分(满分40分)考核时,学生平均得分只有(28.8±4.7)分,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腔护理操作知识也同理论知识一样存在遗忘现象。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技能评估与再培训,通过再培训可以延缓学生口腔护理技能退步和遗忘的速度。确保学生在高压力工作环境下操作技能规范、合格。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2篇

口腔护理;护理教育;人才培养

口腔护理学是护理学和口腔医学的学科交叉,要求口腔专业护士既要掌握护理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又要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具有专科特色突出、操作能力要求高、协调配合与团队合作意识显著等特点。随着我国“四手操作”的大力推广和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口腔专业护士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对口腔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相比于新西兰、日本、美国、英国等国,我国口腔专科护理起步晚、发展慢,滞后于口腔医学和口腔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远不能满足我国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的需求[2],是当代口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如何培养适合我国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前口腔专科护理教育和人才培训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我国口腔专科护理教育和人才培训提供参考。

1培养目标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护理工作从过去的传递器械、准备材料、椅旁护理发展到了今天的四手操作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医生的协同操作。而目前国内的口腔护士仍承担着国外口腔助手和口腔卫生士类似的职责,既是口腔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左膀右臂,又负责器械耗材、患者信息和科室交叉感染的管理,与此同时还是医生与患者的协调者、患者的健康宣教员等[3]。要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与口腔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努力、密切合作息息相关。因此,培养符合国内现代口腔医疗要求的口腔护士,建立规范的团队服务模式,是现今我国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2教学模式

从本世纪初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目前国内已有数家高校和职业院校可以提供不同学历层次的口腔护理专业方向的教育,经过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我国口腔护理教育者向“一体化”教育方向做出的相应尝试已初见成效。

2.1理论课教学理实一体化

口腔科学强调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并重,口腔护理专业同样也对从业人员的口腔专业理论与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极高。以往理论课和实训课分离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而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师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融入实践操作的讲解、示范和指导之中,安排好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例以及相互衔接和过渡,使理论内容服务于技能操作,技能操作巩固理论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了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安排和进行教学指导,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4]。这种创新式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强调师生双方的能力培养,在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教学准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行。

2.2实训课教学医护一体化

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口腔医学生[5-7]和口腔护理专业学生[8]从医疗或护理角度分别开展四手操作临床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随机选取该校2010级和2011级在校口腔护理专业大专学生,创新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医护联合的一体化教学,结果显示:与传统实践教学相比,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综合考评分数和学生评价满意率均有显著提高[9]。该方法将医护一体化教育理念应用于口腔护理专业教育,切实提高了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四手操作配合能力,同时,医护学生组成团队相互学习、合作,在协作中锻炼了医护沟通能力和护士的应变能力、积极性与主动性等临床综合素质,是培养口腔专业护理人才的有效尝试,对口腔科学临床领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3见习、实习校企一体化

有研究[10]显示:口腔门诊护士的自我认知与医生评价之间存在差异,护士对自身的评价过高,在某些方面没有完全达到医生的要求。因此,与普通护理专业相比,口腔护理教育更加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实行模块式教学,鼓励采取驻点班或课间见习、实习的模式,紧密结合临床,既巩固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保证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岗位实践不断线,实现口腔护理学生“学习-实习-就业”的零距离对接。通过院校联合办学,为口腔护理人员的学习和继续学习搭建平台,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3口腔护理专业发展的制约

国外的口腔专科护士其资历要求、执业资格、执业范围等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约束与界定。近年来,北、上、广等各大城市已经进行重症监护、老年病、感染控制等专科护士的培训和认证,而口腔专业护士行业标准、学历认证、执业资格认证与相关政策法规依旧存在缺口,严重制约了我国口腔护理学的发展[11-14]。实行护士认证准入制度是护理管理和专科护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基本方向,也是规范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的基础[13]。口腔专科护理作为一个专科特色鲜明的学科,护士执行的各项操作均具有口腔专业特点,因此,建立口腔专科护士认证、准入体系符合国家对护士规范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口腔专业护理发展的趋势,需要日后我们共同努力去尝试和推进。

4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4.1一体化教学师资的培养

师资是教育的先决条件。作为一个刚刚开始起步的专业,我国口腔护理行业教育的师资十分紧缺。学校的专业教师多为护理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存在缺口;而临床一线的工作者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时间紧张等问题,因此,培养、发展一支优秀的口腔护理教师队伍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有部分院校克服困难,一方面聘请临床护理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商议,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方面给予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任课教师经学校和医院共同培训、试讲,走上讲台授课,形成学校参与医院实习,医院指导评价学校教学,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习基地的局面。医院承担着临床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通过与学校专业教师的交流与探讨,也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的学科发展、新技术运用及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分析,注意学习医院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起着促进作用[15]。在此种校企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师资队伍,正在成为口腔护理教学的主力军,是未来我国口腔护理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4.2校企合作的深化

在校企一体化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深化校企合作,绘出“校中企、企中校”的图景,形成院校共同繁荣、师生共同受益的局面,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在前行路上的重要问题。对于口腔护理专业,由于存在医护一体化要求高、招生人数较少、管理方便等特点,使得其借鉴护理专业校企合作经验十分必要与便利。因此,早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必经之路。随着口腔医学、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口腔医疗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医护素质的共同提高,因此,发展口腔专业护理教育迫在眉睫。面对发展的重任,口腔护理的职业教育可向理实一体化、医护一体化和校企一体化这三个方向进一步探索,为未来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参考。综合看来,我国的口腔护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建立一套从教材选用、课程设计到实训安排、见习实习等方面完善的口腔专业护士培养体系,是未来急需研究的问题,有待我们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赵佛荣.口腔护理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1.

[2]林琳,徐桂华.国内外口腔专科护士发展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47-49.

[3]胡冬梅,谭荣,胡坤娥.综合医院口腔门诊护士角色及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9):1114-1116.

[4]吕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护理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学园,2013(5):115.

[5]生宏,郑铁丽,张大风,等.口腔医学专业四手操作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护理教育,2010,9(4):20-22.

[8]徐庆鸿,陈娥,刘敏川.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的临床教学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319-3320.

[9]戴艳梅,梁晓波,赵娜娜.医护一体化教学在口腔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2):919-922.

[10]杨萌,刘东玲,凌云,等.口腔护士自我认知与医生评价差异的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4054-4055.

[11]曾素琴,刘齐英.口腔专业新护士岗前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100-101.

[12]刘东玲,王玉玲,卢爱工,等.口腔科护士的分阶段综合培训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8-1110.

[13]王春丽,杨国勇,李秀娥,等.我国口腔专业护理教育现状和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83-184.

[14]翟晓棠.口腔科辅助人员教育的中日比较[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39-41.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3篇

1.1护士培训以2008年美国重症护理协会预防VAP循证护理实践指南为培训标准,全面对操作护士进行预防VAP的循证护理培训,包括VAP的定义、病因学、流行病学、预防策略等相关知识,以及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

1.2口腔护理方法每次操作均由两名护士一起完成。在操作前将气管导管的气囊注气,测量气囊压大于4.67kPa(35mmHg),记录气管插管的深度,充分吸净口腔内分泌物。一名护士固定气管导管,撕开固定胶带,将气管导管移至一侧口角,另一名护士采用儿童牙刷,A组患者用生理盐水,B组患者用0.12%醋酸氯己定进行刷牙,具体刷牙时必须刷到牙齿每个面,各部位重复刷10次,总刷牙时间不低于3min。刷牙过程中注意保护气管导管,根据刷牙位置调整导管位置。刷牙后运用注射器再次抽吸口腔护理溶液对患者口腔进行冲洗,尽量让冲洗液在口腔停留30s以上,并用吸引器吸引干净。口腔护理结束后,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再次调整气囊压,使气囊压力在2.45~2.94kPa(25~30cmH2O)。

1.3样本采集在口腔护理前、口腔护理后30min、2h、4h、6h、8h各采集1次口咽部标本,采集时统一用前端直径为4mm的棉拭子在患者上腭中点旋转1周。避免棉拭子接触采集部位以外的任何部位。每例患者的采集人员固定,避免手法误差。

1.4检验方法采用咽拭子标本采集管,标本采集后30min内送检,除运用醋酸氯己定口腔护理后的一次采集采用2mL生理盐水稀释外,其余标本均采用4mL生理盐水稀释。漩涡震荡混匀器震荡1min,用1μL定量接种环转种至9cm直径5%羊血琼脂平板,每次种平板时分四区划线,每区20个来回,每次均交界充分将标本铺平。将平板置于35℃恒温CO2孵育箱内(CO2浓度为5%),培养48h后,检查计算菌落数(cfu/μL)。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细菌培养结果先取对数值后再进行方差分析、LSD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口咽部标本细菌数量的比较表2显示,生理盐水口腔护理对减少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的细菌定植数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细菌生长方面,口腔护理前与口腔护理后4h、6h、8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口咽部的细菌繁殖超过气管插管前水平,生理盐水不能抑制细菌生长,醋酸氯己定口腔护理对减少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的细菌定值数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氯己定可以显著降低口咽部细菌数量,但口腔护理后2h、4h、6h、8h与操作前细菌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口咽部细菌数量已经恢复至操作前水平,醋酸氯己定无持久抑菌作用。同时,A、B两组在口腔护理后2h、4h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醋酸氯己定虽然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但细菌生长速度B组较A组慢。

3讨论

3.1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重要性VAP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除患者的防御功能发生障碍,自身防御机制遭到破坏等原因外,大多数VAP的发生与病原菌侵入和定植到呼吸道密切相关。重症患者因受基础疾病的影响,缺乏正常的口腔摄入、体液失衡、机械通气过程中各类药物的使用、经口气管插管等,使口腔处于开放的状态,这些都将导致口腔黏膜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唾液分泌减少,发生口干症[4]。口干症极易导致口腔黏膜炎以及革兰氏阴性菌的定植,并且还可导致牙菌斑的生成,以及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和乳铁蛋白的减少[4]。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可以杀灭呼吸道的致病菌,而乳铁蛋白则可以杀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嗜血杆菌等众多病原菌。

人工气道的建立,可以损害呼吸系统的正常防疫功能,含有大量细菌的口咽部分泌物顺延吸气流沿气管插管进入到下呼吸道引起VAP。EomJS等[5]研究表明,运用包括口腔护理在内的VAP的集束化管理,可以使VAP的发病率从每1000个机械通气日平均4.08例的发病率下降至1.16例。因此,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VAP的重要措施。

3.2口腔护理溶液及方法的选择醋酸氯己定是一种广谱抗菌药液,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及一些亲脂病毒均有抑制及杀灭作用,局部刺激及过敏反应都很少见[6]。CutlerLR等的研究表明,1%的醋酸氯己定可以将528名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每1000个机械通气日平均13.6例的发病率下降至6.9例。笔者之前的研究显示,醋酸氯己定可以显著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咽部细菌总数,并且可以减少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的数量,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

目前,牙刷已经常运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中。何茹等[9]的研究表明,刷牙式口腔护理结合氯己定擦拭,可增加口腔护理效果,有利于降低外科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VAP的发生率。但也有研究报道,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刷牙并不能显著地降低VAP的发病率[10]。本研究运用刷牙结合醋酸氯己定冲洗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结果显示其可以显著降低口咽部的细菌数量。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4篇

1口腔健康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认为老年痴呆病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其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一项纳入1053名老年受试者、随访5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7]结果显示,牙周炎可能是认知衰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Tatsuo等[8]的研究包含4425名老年受试者,4年的随访结果显示,自述的牙齿健康状态与痴呆发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牙齿数量少且无义齿、咀嚼能力不佳、未定期看牙医及不关心自身牙齿健康的老人,其痴呆发病的危险比分别为1.85(95%CI为1.04~3.31)、1.25(95%CI为0.81~1.93)、1.44(95%CI为1.04~2.01)、1.76(95%CI为0.96~3.20)。国内一项基于社区的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牙齿缺失数目与认知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老年痴呆病人平均牙齿缺失数目为18.7颗,远远高于轻度认知障碍(11.8颗)及认知功能正常(9.3颗)的老年人,牙齿缺失数目>16颗与严重的认知障碍存在高度相关性(OR=1.56,95%CI为1.12~2.18)[4]。Kaye等[3]的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一致,认为老年人的认知障碍风险随着牙齿缺失数目的增加而升高。GilMontoya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日常口腔卫生行为缺乏、牙菌斑的堆积及牙龈出血与认知障碍存在一定相关性。虽有一定数量的研究证实口腔健康状况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但两者因果关系的方向问题仍是未知的,因此该结论的完善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与支持。

2口腔健康评估工具

老年痴呆病人的口腔健康评估方法主要有口腔科专业人士进行的口腔检查、经培训的医疗保健人员使用专业口腔评估量表进行评估,以及经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口腔健康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目前专业的口腔评估工具多种多样,但适用于老年痴呆病人的口腔评估工具十分有限。

2.1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

为使世界各地口腔健康调查的资料具有可比性,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在1971年出版了第1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oralhealthsurveysbasicmethods),明确了口腔健康调查中的各类诊断标准与代码,之后又不断修订,现已更新到第5版[10]。该方法已成为世界各国积极采用的统一的调查标准和方法,具有普适性和权威性。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人口学信息、基本口腔健康情况及口腔健康和治疗综合情况,同时提供相应检查表格。该方法要求口腔科专业人士操作,辅以专业的口腔照明和检查设备,调查结果丰富且可信度高。

2.2简明口腔健康检查表(theBiefOalHrrealthStatusExamination,BOHSE)

该检查表是目前少有的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的口腔健康状况评估量表,专门针对居住在护理院、有或没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11]。BOHSE主要包括淋巴结、嘴唇、舌头、颊颚口腔底黏膜、牙龈、唾液、天然牙、义齿、咀嚼位牙齿咬合状况、口腔卫生10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分(正常)~2分(有问题)[1213]。评估内容丰富,分数越高说明口腔状况越严重。该检查表可由经培训的医疗保健人员使用,暂不适用于非医疗保健人员。2.3口腔健康评估表(OralHealthAssessmentTool,OHAT)该评估表由BOHSE修订而来,目前已成为老年人口腔健康筛查的重要工具,被广泛使用[14]。OHAT主要包括8个条目,分别为口唇、舌头、牙肉及组织、唾液、真牙、假牙、口腔卫生和牙痛,每个条目的评分为0分~2分,0分为健康状态,1分为健康改变,2分为不健康状态[15]。总分越低表示口腔健康状况越好。该检查表由经培训的医疗保健人员使用。

2.4口腔评估指南(OralAsessmentGidesu,OAG)及其修订版

指南由Eilers等[16]于1988年提出,最先在肿瘤病人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信效度检验,目前已发展为适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病人、老年康复期病人、精神病及康复期病人的口腔健康评估量表。OAG主要包括唇、黏膜/舌头、牙龈、牙及唾液5个部位的评估,每个条目评分1分~3分,1分表示健康,2分表示健康改变,3分表示不健康。总分越低表示口腔状况越好。该指南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由经培训的医疗保健人员使用。修订版口腔评估指南(RevisedOalAsessmentrsGuide,ROAG)由Andersson等[17]于2002年进行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声音、唇、黏膜/假牙摘除、舌头、牙龈、牙齿/假牙、唾液及吞咽8个部位的评估。评分方法与OAG一致。ROAG由经培训的医疗保健人员使用。目前主要适用于老年康复期病人。

3老年痴呆病人的口腔健康现状

老年痴呆病人的口腔健康状况总体不佳,存在诸多问题。AnnaMaija等[18]调查芬兰东部75岁以上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结果显示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中口腔卫生检查结果较差的高达78%,假牙卫生状况不佳的占75%,其他类型的痴呆病人出现牙齿腐烂、深牙周袋、口腔清洁差及假牙卫生状况不佳的可能性呈增长趋势。Chen等[19]对居住在美国护理院、照顾机构及社区的570例老年痴呆病人开展调查,通过了解所有人的口腔医疗记录,结果显示居住在护理院的老年痴呆病人中,有大约30%的病人已失去所有天然牙,而居住在照顾机构或社区的病人则是其2倍。台湾学者苏佩孜[20]对台湾高雄地区149例痴呆老人进行专业口腔检查,结果显示:龋失补牙数(DM-FT)为24.41个±8.04个,平均龋齿率为66.44%,平均龋齿数为3.91个±5.32个,平均缺牙数为20.44个±9.88个,平均填补率仅为(0.05±0.38)%,平均缺牙率达到(80.67±25.01)%。陈富民等[21]对187例老年痴呆病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一标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92%的病人存在口腔卫生不良,牙龈炎的患病率为93.58%,45.45%存在深浅不等的牙周袋及牙槽骨的吸收,人均缺失牙数目为6.2个。

4老年痴呆病人不良口腔健康状况对病人的影响

4.1影响进食

由于大多数老年痴呆病人的牙齿缺失数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故其牙齿的咀嚼能力明显下降。咀嚼食物时病人会出现无效咀嚼,未能把食物咀嚼成能够吞咽的状态,或咀嚼时间不够不能把食物转化为可以被吞咽的形式[22]。加之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吞咽障碍和自理能力缺陷,故影响进食已成为困扰老年痴呆病人照顾者及护理人员的一大难题。

4.2引发口腔疾病

根据多项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痴呆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牙菌斑堆积、牙龈出血、牙齿腐烂、深牙周袋等症状,这些症状是口臭、牙周病、龋齿等口腔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据Chalmers[23]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痴呆病人与非老年痴呆病人相比,1年后口腔疾病的患病经历呈明显增多趋势。但很多老年痴呆病人无法正确表达主观感觉,或无法与照顾者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掩盖了症状,加重了口腔健康损害。

4.3加重认知障碍

老年痴呆病人不良的口腔健康状况会加重认知障碍的结论已得到越来越的研究证实。糟糕的口腔状况,尤其是牙周疾病,会造成慢性外周炎症,使得认知功能减退[24]。牙周病是引起炎症或免疫反应的一个混杂因素,也是痴呆认知障碍的重要驱动因素,但牙周病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机制目前仍然是未知的,不过目前已有日益增多的证据支持系统炎症的作用[7]。

4.4产生营养问题

因进食困难等问题,老年痴呆病人经口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以维持正常的体能消耗,故往往引发营养不良问题。老年痴呆病人在疾病早期,可能因丧失准备及选择食物的能力,如食物烧焦、食用腐败的食物,或因口味改变,食用过甜或过咸的食物;中期病人因身体功能逐渐变差、吞咽及咀嚼困难等问题而渐渐丧失自行进食的能力;晚期病人可能丧失进食意愿、吞咽及咀嚼能力,甚至拒食,最后被迫采取管饲饮食,以提供每日营养所需[20]。因此,需重视老年痴呆病人的营养不良问题,才能减少合并症及降低死亡率。

4.5导致全身疾病

口腔卫生不良、口腔内斑块增生和牙周破坏为诱发病原体的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25]。口腔内的牙菌斑、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入侵人体,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内,加重或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26]。中度至重度的牙周炎可使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增加2倍,可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危险增加2倍~5倍,可使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倍~4倍[27]。

5导致老年痴呆病人不良口腔健康的因素

5.1生理因素

正常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口腔组织会出现一定的生理性改变,如牙釉质水分及有机成分降低、牙骨质增厚、牙颈部楔形缺损等[28]。但老年痴呆病人与正常老年人相比,还会出现以下特征[11,29]:①口腔唾液分泌功能减退,下颌下腺尤其明显;②牙齿或义齿上牙菌斑或结石的沉积更为显著;③牙冠龋齿和残留牙根发生率更高;④更明显的牙周间隙增宽并伴发牙龈出血;⑤牙冠表面和龋齿的发生更为显著;⑥义齿的使用率下降;⑦更多的由义齿引起的口腔黏膜损坏;⑧完全无牙者较多。

5.2疾病因素

随着痴呆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认知障碍、执行功能减退、激越行为等临床表现[30]。此类症状会使病人逐渐失去自理能力,无法独立完成口腔清洁与保健行为。并且在照顾者或护理人员的辅助口腔清洁过程中,病人会存在不配合、抵制护理(careresistantbehavior,CRB)等行为。因此,缺乏规律、有效的口腔清洁,老年痴呆病人的口腔卫生情况令人担忧。不仅如此,许多痴呆病人在治疗期间会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等,此类药物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流涎、恶心呕吐、口干等不良反应[31],病人自身无法表达,故口腔问题会进一步加重。

5.3照顾者因素

绝大多数痴呆病人居住在社区、护理院或长期照顾机构,其照顾者主要为病人家属或机构护理人员[32]。因为缺乏正确、有效的口腔护理指导,大部分照顾者未能对病人实施正确且常规的口腔护理措施,甚至无法保证日常基本的口腔清洁[33]。其次,照顾者的照顾技能低下,口腔清洁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操作[34]。不仅如此,照顾者的照顾态度也同样值得深思[35]。一些照顾者认为老年痴呆病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对其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即使本身对口腔清洁知识有一定了解,也不愿认真护理,导致老年痴呆病人的口腔问题日益严重。

5.4环境因素

病人的居住环境中缺乏基本的口腔医疗保健服务[36]。因护理院或照顾机构不能与口腔服务机构进行良好联动,老年痴呆病人出现口腔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其次,对于居住在社区且出行不便的老年痴呆病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不能提供上门的口腔医疗保健服务,缺乏便利性。

5.5社会经济因素

定期口腔检查、补牙、假牙的护理、口腔护理产品的更换等口腔保健行为的维持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家庭收入不高、未得到社会医疗保障的老年痴呆病人难以维持。其次,老年痴呆病人的长期照顾问题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法维持长久的照顾开销,耗费人力和物力。

6老年痴呆病人的口腔护理干预

导致老年痴呆病人不良口腔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照顾者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5个方面。因此,要系统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从这些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

6.1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不同于我国的依赖照护,日本及西方文化强调独立。因此,对老年痴呆病人侧重于日常生活能力的认知与行为训练,帮助病人独立进行日常口腔清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口腔健康,并减轻照顾者的照顾负担[37]。如在刷牙时,将牙刷放置在病人自己的手中协助牙齿清洁,而不是照顾者主动帮助刷牙,这样的训练在病人看来并非威胁行为,能够减少抵制护理行为的发生[38]。目前对老年痴呆病人的认知行为干预中,鲜有针对口腔清洁等日常生活能力的研究,因此希望今后此类问题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6.2提供有效的口腔护理

有效的口腔护理应考虑到口腔护理环境、对话的语气、护理手法、口腔护理产品的选择及口腔护理频次等因素。有研究认为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口腔护理应在安静且最少人在场的环境下进行,使用肯定且简单的对话能够帮助建立融洽的氛围,并对病人使用对婴儿的说话方式,护理接触中手法温柔[39]。其次,关于口腔护理产品的选择,应尽量使用柔软的牙刷和牙线,也有研究肯定了电动牙刷在老年痴呆病人中的应用效果[40]。Kikutani等[41]对老年痴呆病人的口腔护理干预内容为每餐后5min使用无牙膏的牙刷清洁牙齿,刷牙腭、下颌黏膜和舌背部位。

6.3培训、指导照顾者

对老年痴呆病人照顾者进行口腔清洁指导,可教会其正确的刷牙方法、学会刷牙齿缝隙、口腔冲洗、清洗活动假牙等实用的口腔护理内容,并辅以口腔护理视频的观看、幻灯片讲解、实践操作测试等方法,以达到提高口腔护理技能的效果[42]。也有学者认为提高照顾者自身的口腔健康状况,能够改善其照顾态度和提高实践能力,对照顾者的具体指导可包括口腔健康评估、口腔健康基本知识、口腔疾病原因分析、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口腔溃疡与口腔癌以及牙齿卫生清洁工具等方面的详细介绍。通过采用照顾者的口腔知信行问卷、OHAT等工具评估进行评估,对最终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口腔健康状况有一定帮助[35]。

6.4改善就医条件

理想的状态下,牙医应是痴呆多学科治疗团队中的一部分,因此口腔护理计划可以贯穿疾病转归的整个过程,且不会带来危机[43]。鉴于我国国情,老年痴呆病人实现多学科团队治疗存在一定难度。但社区、护理院及长期照顾机构可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口腔医疗服务机构,进行定期上门诊治与口腔检查,为老年痴呆病人提供便利,从而改善就医条件。

6.5促进社会支持

因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日益增高,许多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照顾和支持主要还是依靠家庭来完成。随着该群体的不断扩大,社会支持性服务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曾莉等[44]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照顾者认为社会支持性服务有必要且可行,并对社会支持性服务持肯定态度。因此,建议继续发挥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资源整合功能,借助社会资本,激励护理人员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其物质及精神需求,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45]。

7小结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5篇

对照组:患儿每日进行三餐前中后及睡前常规漱口。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漱口外,每日由责任护士使用口腔护理包,用生理盐水10~20ml为患儿进行2次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口腔溃疡发生率及溃疡破溃率。

1.1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项目,是临床操作考核必过关项目。口腔护理方法是利用一次性口腔护理包,用10~20ml生理盐水,也可以用其他药液,如复方硼酸溶液、泰唑漱口液、碳酸氢钠、过氧化氢、甲硝唑等进行口腔护理[3]。本研究用生理盐水浸湿棉球,以合适湿度的棉球按纵向擦洗顺序擦洗,从左侧牙齿外面→臼齿→门齿→右侧牙齿外面→臼齿→门齿→左上内侧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面→左下咬合面→弧形擦洗左侧颊部→右上内侧面→右上咬合面→右下内侧面→右下咬合面→弧形擦洗右侧颊部→擦洗舌面及硬腭部→漱口[4]。本组实施口腔护理的责任护士均经过规范化培训及考核。

1.2两组患儿使用化疗药前均对其监管人及本人(年龄稍长的患儿)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平日漱口的重要性,指导其早中晚饭前、饭中、饭后及睡前都要含漱漱口液。本科常用的漱口液种类包括:复方硼酸溶液、泰唑漱口液。如果口腔溃疡时,还要根据口腔pH值选择碳酸氢钠、过氧化氢、甲硝唑等交替漱口,当口腔严重疼痛时,可用2%利多卡因喷雾或加入漱口水中止痛。

1.3干预方法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含漱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含漱的基础上,每日由责任护士进行2次口腔护理。

1.4疗效评定标准

评估患儿在住院期间有无口腔溃疡及口腔溃疡严重程度的发生情况。未发生口腔溃疡为0级,有轻度口腔溃疡,口腔内可见1~3处溃疡者为1级,口腔黏膜可见3处以上溃疡者为2级,口腔黏膜溃疡严重导致无法进食或者破溃者为3级。两组患儿配合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口腔溃疡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85,P<0.05)。

3小结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6篇

口腔专科护士不仅在日益繁重的口腔疾患诊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人们日常口腔健康意识与行为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口腔护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凸显。

(1)口腔专科护士的专科特性极强。口腔疾病位于头颈、颌面及口腔内,治疗时需要使用多种设备、器械及不同种类的修复材料和消毒物品,因此,口腔专科护士除了要掌握普通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技能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口腔专科基础理论以及口腔专科护理技能,能与口腔专科医师密切协作,以满足口腔护理工作的需要。

(2)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疾病诊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口腔疾病诊治中,口腔专科护士不仅要保证治疗所用的器械、药物、设备、材料齐备,而且还要与口腔专科医师密切配合,保证器械、药物、材料的准确、平稳、快速传递;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精神状况,为口腔专科医师的诊疗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3)口腔专科护士在医院物流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口腔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大小不一,使用的仪器、材料虽小,但价格昂贵,需要口腔专科护士进行特殊保养和维护,以确保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齐备及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同时,做好这些物流管理可以为医院成本及效益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

(4)口腔专科护士在日常口腔教育宣传、口腔健康意识及行为方式培养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口腔专科护士具有口腔医学、口腔护理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口腔保健服务,还要向社会大众开展多样的口腔教育宣传,引导大众树立口腔健康意识,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纠正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达到预防口腔疾病、促进口腔健康和恢复口腔功能的最终目的[4]。

2存在问题

(1)口腔专科护士没有国家认可的专属执业资格。在我国,不管是口腔技工专业、口腔卫生士还是口腔医师助手3个专业都没有得到国家的执业许可,也无职业名称,因此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非直接医疗工作,而职业名称只能暂定为护理(口腔)专业。

(2)口腔专科护士配备严重不足。现有的医院由于人员编制问题,口腔护理人员配备不全,不能满足“四手操作”口腔治疗的要求,我国大多数医院口腔治疗还是“二手”操作。这导致口腔医生、护士劳动强度过大,不利于自身健康;患者反复起身倾吐,觉得繁琐和不便;一名护士要配合多名医生工作,器械及药品传递不及时,使治疗时间延长,工作效率降低,医护成本增加。

(3)口腔专科护士整体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口腔专科护士现状是:①医生、护士比例不合理,护士少,通常情况下,在一个诊疗室,6~8名口腔医生只配备1名口腔护士。②护士队伍年龄老化,年轻护士缺乏。③口腔专科护士的口腔专业知识不足,许多护士来自一般的护理专业,没有经过专业的口腔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难以开展规范的口腔专科护理。

(4)对口腔护理专业及口腔专科护士不够重视。目前,社会上部分医院和在校学生对口腔护理专业普遍不重视,学校开设的口腔专业课程极少,医院编制少,究其原因在于:人们认为,正规的护理专业人员应集中在传统的妇产、骨科、外科等领域,在这些领域护士不仅能够得到专业发展,拥有专属执业资格,容易就业,而且待遇也高。而口腔护理则是护理新领域,既没有国家认可的专属执业资格,而且就业面窄,工作繁重,待遇差,所在单位不重视,多方面客观原因使得医院、学校、社会大众对口腔护理专业及口腔专科护士都不够重视。

3措施

要改变口腔护理专业及口腔专科护士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国家必须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应不断结合当前新情况和新形势制定医疗政策,完善各项医疗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在设备、仪器的研发、使用和卫生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金。

(2)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护理技能,与国际接轨。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高等护理教育为主流的口腔护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的专科护理教育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理念、技能和标准。

(3)继续加大口腔卫生健康的宣传教育,使大众认识到口腔护理及口腔专科护士的重要性和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现代人10条健康标准就包括口腔卫生。宣传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定期口腔卫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口腔健康在维持机体健康中的作用,并帮助人们取得并维护最佳程度的口腔健康状态,口腔护理的工作任务也将扩大到对患者群体、个体、社会,乃至从疾病到健康的全过程。为此,要使口腔专科护士成为口腔医师及其他口腔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7篇

1院校合作,突出口腔护理岗位人才培养的特色。

为了更好地促进口腔护理岗位人才的发展,校内外联合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口腔护理岗位设置调研、人才需求分析、院校合作方案、执业资格考核标准、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教科研、就业指导。同时我们依托三级口腔专科教学医院,第二学年后半学期整体搬至医院,口腔护理岗位全部课程均在医院内完成,实现“教室进医院,课堂进病房”,在医院教室内上理论课,到医院各科室进行实践学习,第三学年按计划完成医院实习任务。口腔护理教师与临床口腔护士一体,任课教师全部来自医院,他们对岗位能力需求和变化能及时获取,并随时用于课堂教学,提高实用性;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实施真实岗位教学,实现学习环境与护理岗位工作环境一致性;学习方式与护理岗位工作方式一体,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临床护理岗位真实的工作情景或真实案例为载体,通过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环节,完成真实工作任务和学习。学生在真实的临床工作场景中,面临具体工作任务,针对特定的护理对象,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所学知识与技术怎样应用于临床,认识到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真实环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重视人文素质培养,增加职业定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口腔护理职业情感。

在整体护理模式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发展形势下,一名优秀的口腔护理人员除了具有专业技术之外,还要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对患者的爱心,能够很好地协调与医生、患者甚至牙科公司代表、技术工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具有自身的良好修养和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做好本职工作。因此我们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护理人文课程,如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心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等,以适应口腔护理工作的需要。大专护生受年龄、知识层面、阅历上的限制,尚未获取有关职业及专业方向的充足信息,因而无法有效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会影响在校的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等,无法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9]。职业定向教育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确定适合自己并将来争取从事的职业类型,选择职业目标,并为此采取各种行动,不断提高职业素质[10]。冯静[11]认为,基于目标培养导向的学生职业定向教育方法成为培养学生的关键,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关键。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将专业方向课程教育与职业定向教育很好地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口腔护理工作职业情感,鼓励学生为今后的工作提前进行自我设计,促进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如在入学教育中聘请口腔医院优秀护士介绍医院口腔护理工作的概况及前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对护士的素质要求;在学校教学中,召开护理优秀事迹宣传报告会,请优秀护士进行经验交流,探讨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在口腔护理岗位课程及实习中,兼职教师注意激发学生对口腔护理工作的热情和愿望,巩固其专业思想,增强工作荣誉感和责任心;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改变学生重学历、轻岗位技能的观念,教育学生学好本领、学会做事、学会协作,为走向口腔护理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3实行双证书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

口腔护理学生同样需要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为提高学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我们认真解读近年来的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对护士知识、能力的要求,分析护士执业考试试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依据,对课程进行重组,降低基础医学课的比重,对普通医学和护理知识的掌握强调“必需,够用”。设置国家护士资格必考课程,根据执业资格考试新规定,增加设置相关课程如中医护理、精神科护理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执业所需合格护士。

4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8篇

1.1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法,每天两次。实验组在传统口腔护理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口腔护理干预措施。

1.1.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强化执行意识加强培训,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因素的知识,明确口咽部的细菌在VAP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树立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度在预防VAP发生的重要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对于有人工气道的患者,要求责任护士每天填写人工气道患者护士操作记录表,表格中口腔护理作为其中一项要求,包括口腔分泌物有无及时清洁(每3h评估1次),每天至少3次口腔护理(每班至少1次),护士执行后签名确认,每天由组长检查和小结,同样记录在表格中,强化执行意识。

1.1.2及时清除口腔、鼻咽部分泌物气管导管气囊上分泌物及口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下移会导致VAP的发生,另外,气管插管气囊上的黏液会随着患者的呼吸,一过性气囊压力下降和体位改变等因素从气囊的边缘进入下呼吸道[3],同样是VAP的发生因素之一。先充分吸引口腔、鼻咽部分泌物,再从气管导管的侧管(声门下吸引导管)直接吸出囊上黏液,如囊上分泌物较黏稠时,可用20ml注射器缓慢注入0.9%NaCl液5~10ml后再抽吸囊上分泌物,从而减少或控制进入下呼吸道的细菌的数量,预防VAP。

1.1.3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用双氧水棉球擦拭口腔,擦洗前先用小儿软毛牙刷沾漱口液刷牙,清除粘附在牙齿上难以擦拭的分泌物。擦洗干净后再喷上洁悠神液。1.2.4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患者采用二人配合边冲洗边抽吸的操作方法代替传统的棉球擦拭法。操作前先检查气管导道气囊压力,保持在于25~30cmH2O为宜[4],以防误吸,同时吸净气道和口腔的分泌物。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冲洗者在高位,缓慢注入0.05%洗必泰溶液[5]冲洗患者牙面、颊部、舌面咽腭,抽吸者在低位吸引,直至吸出液清洁为止,完成后更换牙垫,重新固定气管插管。更换吸痰管,抽出气囊内气体,负压抽吸气管内分泌物,以清除气囊上残留的分泌物及冲洗液。最后气囊内注入适量气体,封闭气管插管与气管壁之间的空隙。

1.2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及插管留置时间。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试验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插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3讨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