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开辟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以“险”构诗歌奇境
明清诗学对于以“险”构诗歌奇境,有更为明确的论述。明末清初冒襄《杜少陵夔州诗选序》说:“夫不奇则非殊胜,不险则不奇,不僻则不险,人境文境诗境无不比然。”[3](P564)诗歌不险则不奇,“险”可以构奇境,诗文皆然。清代金堡《陈彦达诗集序》也说“:情交于境而发为诗,情不极其郁勃则诗不奇,境不极危且险则情不郁勃。”[4](P399)金堡直指诗歌境险,才能出奇诗。从具体的诗歌批评来看,明清诗学标举了“险”对于建构诗歌奇境的意义。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说“:司空曙……‘穷水云同穴,过僧虎共林’,昔庾子山曾有‘人禽或对巢’之句,其奇趣同而庾较险也。凡异想异境,其托胎处固已远矣。”[5](P1418-1419)司空曙《送曹三同猗遊山寺》“穷水云同穴,过僧虎共林”所展现的意境与庾信《园庭诗》“樵隐恒同路,人禽或对巢”相似,但庾信诗歌更“险”,就奇境而言,超过司空曙诗歌。清代法式善《梧门诗话》“:袁子才令陕西,日登华山。《青柯坪诗》云:‘白日死崖上,黄河生树梢。’奇境奇语,可与孟东野‘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句并传。”[6](P53)诗歌以死、生指称白日、黄河,极“险”,故法式善称之为“奇境奇语”。以“险”构诗歌奇境,亦有一定限度。清代贺贻孙《诗筏》指出:苏子由云:“子瞻文奇,吾文但稳。吾诗亦然。”此子由极谦退语。然余谓诗文奇难矣,奇而稳尤难。南威、西施,亦犹人也,不过耳目口鼻,天然匀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便是绝色。诸葛武侯老吏谓桓温曰:“诸葛公无他长,但事事停当而已。”殷浩阅内典叹曰“:此理只在阿堵边。”后代诗文名家,非无奇境,然苦不稳,不匀称,不停当,不在阿堵边。[7](P140)诗歌之“险”与“稳”本是相对的,但亦应辩证结合,正如“奇”与“正”相对,亦要相辅相成。以“险”造诗歌奇境,同时要达到“奇而稳”。有奇境而不稳当,则落入下乘之境。诗歌之“险”并非生搬硬造,应该是遇境而生。以“险”构诗歌奇境,亦要求得自然。明代李日华《紫桃轩又缀》卷三说:立言必贵典雅坦明,即有奇险,亦遇境而生,非强凿所就,自然行远。扬雄《法言》《太玄》,至今在传不传间。若唐卢殷之文千余篇,李础之诗八百篇,樊绍述著《樊子书》六十卷,杂文九百余篇,皆不传,以其艰深晦塞,纵有奇,非人情所通好故也。[8](P97)李日华主张奇险要“遇境而生”,不可强凿而就。他指出卢殷、李础、樊绍述的诗文正因为过于奇险,艰深晦塞,以至于不传于后世。明代瞿佑《归田诗话》也说“:戴式之尝见夕照映山,峰峦重叠,得句云‘夕阳山外山。’自以为奇,欲以‘尘世梦中梦’对之,而不惬意。后行村中,春雨方霁,行潦纵横,得‘春水渡傍渡’之句以对,上下始相称。然须实历此境,方见其奇妙。”[9](P24-25)诗人实历奇境而造诗歌奇境,才能见其奇妙,才能奇得自然。
二、以“变”构文章奇境
“奇境”与“正境”相对,文章奇境主要通过“变”的方式构境。王葆心《古文词通义》卷九“:包世臣称读文之境所见有迁变,故作文之境亦自有迁变,文家公例,莫不如是。明清文学盖必有变境始有进步。”[10](P7493)作文之境有迁变,这是文家的公例,只有变境,作文才能进步。文章不变则庸腐,只有“变”才能令人耳目一新,开辟出奇境。清代吕留良《吕晚邨先生论文汇钞》说“:昔人论作文,只是一个翻案法耳,此说甚浅,然议论文字须用此法,乃有奇境开辟。尽将从前呫哔璅说翻驳一新,拔赵帜而立汉帜,固非辣手不办。”[10](P3345)翻案法是文章之“变”,它脱出窠臼,出人意料,故而能开出奇境。文似看山不喜平,故吕留良《吕晚邨先生论文汇钞》又说“:山无峰峦起伏,即为顽山;水无波澜荡洄,即成死水。文章佳境,亦只在起伏荡洄处得意耳。”[10](P3347)山水无变化,则无灵性,文章亦如此。文章的佳境、奇境,只有通过起伏荡洄之变,方能达到。同样是以山水喻文,吴曾祺《涵芬楼文谈》则说:大凡文之至者,境以奇险峭拔为胜,音以激切凄戾为工。譬之言山者,峰峦耸拔,壁立千仞,而委迤绵亘者,无足言也;言水者,湍流激射,一泻千里,而溁洄荡漾者,无可言也。盖必如此而后使人惊叹骇绝,心魄俱震。彼夫台阁之文,舂容大雅,渊然金石,以之歌咏太平,自见洋洋盈耳,然试与之究世故之险巇,状人情之变幻,则有不及喻者矣。独有逐臣羁客、劳人思妇,心思所极,穷无复之,而阅历既久,智力渐生,无所发泄,一切托之于文章,离怪惝怳,神与之通,往往非人力所能至。吴曾祺推崇文章奇境,认为至文“境以奇险峭拔为胜”,这就好比高山以耸拔陡峭为胜,流水以湍流激射为胜,如此才能令人惊叹骇绝。而文章奇境,需要通过“状人情之变幻”来达到,这也是主张以“变”构奇境。从具体的文章品评来看,明清以来的文章批评强调以“变”构奇境。比如,《孟子》长于论辩,其中有“变”。《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清代方宗诚《论文章本原》卷三评论此段说:“‘王之臣’章,亦书说体也。‘四境之内不治’是主意,却含蓄不先说出。首段起得飘忽,令王不测其意。次段从对面刺入,亦令王不测。三段忽上正面,令王无从嚲闪,亦奇幻不测。‘王顾左右而言他’,忽然放开,又令人不测。此章文境,最奇纵变化。”[10](P5669-5670)孟子要批评齐宣王治国无方,却不先说,而先从友之不可托、士师不治士说起,令齐宣王不测其意,入其瓮中,最后以“四境之内不治”批评齐宣王,以至其无言以对。方宗诚认为这种文境最是奇纵变化。《孟子》中类似之处颇多,又比如方宗诚评论《孟子·公孙丑上》:“此章至‘圣人复起,必从吾言’,意已尽矣,下复作一大翻澜,文境更阔,广引诸贤,以配前段,广引诸子,中间多少波澜,文境奇肆之至。”[10](P5673)这是以“文境奇肆”评价《孟子》波澜起伏多变。韩愈古文有新创,《送孟东野序》用三十八个“鸣”字,参差变换,文境奇崛。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评论说“:用三十八‘鸣’字,参差错落,处处变换,文境如雷电风云,一时并作,又如百川归海,万派朝宗,可谓神乎技矣。”[10](P8283)这正指出韩文“处处变换”的特点,如此则文境必奇。王葆心《古文词通义》卷六也说“:非尽百家之美不成一人之奇,非取法最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此惟韩退之能知之,宋以下皆不讲也。”[10](P7325)他对韩愈古文之奇境评价颇高。苏轼的四六矫变,摆脱了隋唐五代的拘囿,开辟出了奇境。清代孙梅《四六丛话》评价说“:东坡四六,工丽绝伦中笔力矫变,有意摆落隋唐五季蹊径。以四六观之,则独辟异境;以古文观之,则故是本色,所以奇也。”[10](P4966)孙梅指出苏轼四六正是以“矫变”来“独辟异境”。文章固然以“变”构奇境,但文章之“变”也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吕留良《吕晚邨先生论文汇钞》指出“:一题众拈变格,势所必至。但变而仍当于理法,正是文人弄奇,妙境无穷处,如不当于理法,虽正格无益也。”[10](P3356)文章“变”是大势所趋,文人弄奇,妙境无穷,但不能违于理法,否则无益于文章。
三、以“幻”构小说戏曲奇境
小说、戏曲这类叙事文体中的奇境,不同于诗文以抒情、议论为特点的奇境,其奇境主要通过“幻”来获得。小说是想象、虚构的产物,其特点之一就是“幻”。由“幻”而构小说奇境,这是小说创作中的常态。清代潇湘馆侍者《浇愁集自叙》说:“《 洞冥》亦是寓言,《庄》《骚》半多托兴。非非想处,即现天宫;种种光中,别开世界。每意来而境造,当情至而文生。”对于小说家而言,“弹指而现化城,刻骨而摹幻相”,这是他们构造小说情景的基本能力。清代王韬《淞隐续录自序》 指出,志怪小说中的奇境幻遇,自成一世界,不必真有其事。他说:心能入乎境之中,而超乎境之外,且能凭虚造为奇境幻遇以自娱其心。……今将于诸虫豸中,别辟一世界,构为奇境幻遇,俾传于世。非笔足以达之,实从吾一心而之所生。自来说鬼之东坡,谈狐之南董,搜神之干宝,述仙之曼卿,非必有是地有是事,悉幻焉而已矣。幻由心造,则人心为最奇也。小说的文体特点之一就是“幻”,以虚构的方式可以创造小说奇境。而“幻”是人心创造的,小说奇境说到底就是人的奇情的反映。清代姬金麟《六合内外琐言序》也说:“情至生文,意来造境,问天有对,漱地成形。即此尘尘念念之因,无非怪怪奇奇之事。”小说奇境的生成,是小说虚构性特点的反映,更是与小说作者的奇情奇意紧密相联。从小说评点来看,小说“奇境”往往指称异特不凡的场景,它对于小说情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写道“:却说玄德跃马过溪,似醉如痴,想:‘此阔涧一跃而过,岂非天意!’迤逦望南漳策马而行,日将沉西。正行之间,见一牧童跨于牛背上,口吹短笛而来。”清初小说评点家毛宗岗夹评:“忽然别出奇境。”又比如《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写宋江返家,赵能、赵得率兵追捕宋江。是夜,月色朦胧,路不分明,宋江只顾拣僻静小路去处走。约莫也走了一个更次,只听得背后有人发喊起来。宋江回头听时,只隔一二里路,看见一簇火把照亮,只听得叫道:“宋江休走!”宋江一头走,一面肚里寻思“:不听晁盖之言,果有今日之祸,皇天可怜,垂救宋江则个。”远远望见一个去处,只顾走。少间风扫薄云,现出那轮明月,宋江方才认得仔细,叫声苦,不知高低。看了那个去处,有名唤做还道村。前写月色朦胧,路不分明,后写风扫薄云,现出明月。月暗、月明,呈现出不同的场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夹批:“写得妙。月暗月明,翻入奇境。”上述两例均是以虚构的奇境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而这些“奇境”并不是怪俶诡幻,它们在小说的整体结构中呈现为突然而至的平常情景,它们是因突然而“奇”,并非因诡怪而“奇”。正如清代许道基《原李耳载序》评论小说源流时所指出:“夫天下之奇,不在奇事在常事,且在常理。鲸吆鳌掷,牛魅蛇怪,为味转浅。”这种视“目前常事,转出奇境”为天下之至奇的观点,显然代表了明清小说批评对于奇境的基本审美趣味。当然,这种目前常事,皆是虚构的结果,它体现出虚幻而不失于艺术真实的特点。戏曲奇境也是由“幻”而造,亦是强调幻不失真。明末清初戏曲家袁于令《焚香记序》说:兹传之总评,惟以“真”字足以尽之耳。何也?桂英守节、王魁辞姻无论,即金垒之好色,谢妈之爱财,无一不真。所以曲尽人间世炎凉喧寂景状,令周郎掩泣,而童叟村媪亦从而和之,良有以已。然又有几段奇境,不可不知。其始也,落魄莱城,遇风鉴操斧,一奇也;及所联之配,又属青楼,青楼而复出于闺帏,又一奇也。新婚设誓,奇矣;而金垒套书,致两人生而死,死而生,复有虚讣之传,愈出愈奇。悲欢杳见,离合环生。读至卷尽,如长江怒涛,上涌下溜,突兀起伏,不可测识,真文情之极其纡曲者,可概以院本目之乎?袁于令所谓戏曲之“真”即艺术真实之意。《焚香记》中,桂英守节、王魁辞姻、金垒好色、谢妈爱财,这些情节都是提炼人世间存在的事件并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焚香记》有四段奇境:一是落魄莱城,遇风鉴操斧;二是所联之配属青楼而复出于闺帏;三是新婚设誓;四是生而死,死而生。这四段奇境一方面体现出戏曲叙事的虚构性特点,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戏曲结构的突转性特点。戏曲奇境纵然虚幻,然亦不失于艺术真实。明末戏曲家王思任《西厢记序》指出了戏曲之奇对于戏曲传播的意义,所谓“事不奇不传,传其奇而词不能肖其奇,传亦不传”,又指出戏曲之奇必须达到艺术真实,虚构的事件场景,要达到“起当场之骨,一一呵活眼前”的效果,才能真正传之后世。这需要戏曲家具有“无中造有”的出众艺术才能。戏曲亦是强调从目前常事,转出奇境。王思任所谓“本一常境,经之即奇”,即是此意。朴斋主人也说:“是剧结构离奇,熔铸工炼,扫除一切窠臼,向从来作者搜寻不到处,另辟一境,可谓奇之极、新之至矣!然其所谓奇者,皆理之极平;新者,皆事之常有。”家常事中有大量的戏曲素材可供参演,李渔《风筝误》之奇体现在结构上,扫除窠臼,另辟一境,并不是牛鬼蛇神之奇。综上,明清文学批评对于诗、文、小说、戏曲的构境之途有深入探讨,概括来说,诗歌以“险”构奇境,文章以“变”构奇境,小说戏曲以“幻”构奇境。这些理论概括,体现了不同文体在构境上的迥异特点。诗歌之险要不悖于自然,文章之变要合于理法,小说戏曲之幻要不失于艺术真实。这些主张又反映出明清文学批评在构境上的独特审美趣味,其中所揭示的规律性、真理性的内涵,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适性,对于今天的文学构境而言,依然具有理论生命力。
作者:陈玉强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
篇一
致谢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宽带接入组网方案研究》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何舟老师以及副指导沈宜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最初的选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也祝愿我的同学的在以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前程似锦!
在这里,我也要借这个机会对我的父母说一声:"谢谢你们!"正是由于多年来有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我才能一路坚持下来走到今天这个地方。感激之情无法言语表达,只是想说:如今已长大成人,希望父母能够安享晚年,不再操劳!
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篇二
致谢
正确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完成所学专业并完满毕业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写好论文,现将一些应规范的问题说明附后:
一、什么是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用以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提出作为考核和评审的文章。学位论文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1、学士论文:学士论文是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选择题目还应避免过小、过旧和过长。2、硕士论文: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3、博士论文:博士论文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要求作者在博导的指导下,能够自己选择潜在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掌握相当渊博的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当熟练的科学研究能力,对本学科能够提供创造性的见解,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学位论文的总体原则要求是什么?1、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天衣无缝。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因此,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三、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是什么?1、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6、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四、获取最佳论文选题的途径?1、选择你有浓厚兴趣,而且在某方面较有专长的课题。2、在不了解和了解不详的领域中寻找课题。3、要善于独辟蹊径,选择富有新意的课题。4、选择能够找得到足够参考资料的课题。5、征询导师和专家的意见。6、善于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为读者选题提供了便利条件。(文/图书馆典藏高夫杰)太极链-618207★保证生男孩★中国白癜风信息网还在为如何推广您的网站犯愁吗?太极链隆重推出三种企业级网站推广套餐,价廉物美,欢迎购买。鹿城论坛(温州)图忆世界浙江自学考试网络大学毕业论文第四论坛德语园地广播英语网安宜语文世纪MBA
摘要:文章通过说明在这个艺术与自然联盟的时代,自然韵律美为设计开辟了新途径,着重论述了肌理美在设计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的实践,阐明了肌理美与自然材质设计带来的自然韵律美。
关键词:自然色彩;艺术
1自然韵律的美为设计开辟新途径
1.1艺术将进入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古代人看来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中国古代便有天人合一的说法。但到了近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社会成了一个把世界拆零了的时代,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该是结束这种局面的时候了,则进入了一个把拆零了的世界重新组装的时代,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盟以及艺术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美国匹兹堡艺术学院安吉洛·西奥堤教授的作品正是这一时代的体现,他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史前的原始风格,他认为这是最接近自然本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他的作品中,常看到大小参差不一的金字塔般长满植被的土堆,还有原始洞穴般的建筑物。通过他的设计,原先杂乱无章的废墟,变成了别出心裁,具有艺术情调的绿郁葱葱的休息胜地。其目的就是让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追求人类和大自然最初的那种感情。
安吉洛·西奥堤教授说,画家是用笔来绘画,而他是用植被表达自己的艺术思维,达到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这些植被是大自然赋于人类最美最丰富的色彩。他的艺术行为给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带来了清洁、带来了美丽、带来了艺术,同时也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艺术创作领域。
1.2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开辟了新途径
一、德育状况上学年,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学生思想稳定,德育优良率达93.7%,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普遍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校风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氛围中,20*年我校被评为*镇“治安管理先进单位”、顺德区“文明单位”。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工作目标以“争当现代文明人”为学期教育目标,以人为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重教重管,广开渠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以德治校的实效性,保持违法犯罪率为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各年级德育工作目标初
一、高一级:勤奋自信初
二、高二级:求实向上1、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1、唤醒学生向初
三、高三挑战的意识。
2、树立自信心,艰苦奋斗教育2、强化纪律意识,培养耐挫能力。初
1.稿件内容是否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
论文内容的初审过程中,责任编辑首先要审查稿件是否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以确保期刊的办刊方向和特色。《植物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湖北省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植物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在初审过程中,责任编辑会对不符合学报办刊宗旨和栏目要求的稿件,及时给出改投其他刊物的意见;对于符合要求的稿件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甄别,及时对学术价值不高的论文给出退稿或初审退修的意见。除大部分符合要求的稿件按照常规流程处理外,责任编辑还需要独具慧眼,识别出属于当前研究热点的稿件或高水平的综述性论文,开辟绿色通道,特邀外审专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外审和终审,抢占时机、提前发表。
2.稿件具体内容
(1)摘要部分摘要部分主要审核作者是否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是否条理清晰的阐明了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实验结果。编辑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从摘要的内容了解文章的学术水平,对文章做出初步判断。
(2)前言部分前言一般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对文章所采用的实验材料有一个初步的介绍;为什么要开展这一研究工作,即对研究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前人已经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但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该文章拟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解决这些问题,即文章的创新之处;完成该研究工作的具体意义有哪些。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常发现作者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不充分或脱离实际、过分夸大;对他人的研究结果只是进行简单的罗列,缺乏归纳和总结;又或是研究参考的文献数量较少,不够全面,难以得出实验结论。上述内容都是编辑初审的重点,因此,前言部分需要编辑多采用具有引导性的批注语言,帮助作者理清思路、缜密思考,按照编辑的指引进行修改,充分认识自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3)材料与方法和结果与分析部分在材料与方法和结果与分析这两部分的审核中,编辑首先应对文章内容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浏览,以便了解论文的实验数据是否充分、详实。接下来审核论文选取的实验材料是否合理,对物种的基础资料,如取样地点、管理方法、气候条件等是否有详细的说明;实验设计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创新性;每项实验结果是否都有对应的说明文字,采用该实验方法是否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文中图、表的设置是否合理,单独阅读图、表时是否可以理解作者的实验目的等。
(4)讨论部分讨论部分是文章写作的难点。讨论的内容不仅需要与文章取得的实验结果相呼应,还需要与他人研究结果中的异同之处进行充分的比较和论述。在此部分,作者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论述的内容没有反映出文章的重点;参考的文献数量不充足,未与他人文献充分比较,做出的推断缺乏实验依据;又或是将结果部分的内容在讨论中反复赘述,不能形成自己的论点。因此,编辑需要给作者非常具体的修改意见,帮助作者认识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作者将论文修改到符合发表的要求。
(5)参考文献部分论文所著录参考文献的数量、质量和时效性是编辑判断文章学术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参考文献可以直接反映作者对该学科领域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编辑也可以进一步判断论文的创新性。目前,中文期刊的参考文献应该同时包含中文和外文文献,以反映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注重经典文献和新文献相结合[4]。编辑在审核过程中需对参考文献的数量有一定要求,避免出现数量过少和过多的情况,引用文献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应当尽量全面。一般情况下,我刊研究性论文文献数量约30篇,综述类文章约70篇。同时还必须注意参考文献的实效性和学术水平,即除了某些经典书籍和文献外,大部分文献应该是该领域最近几年的新文献以及权威性较高期刊的文献。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今天怀着忐忑与激动地心情来参与此次竞选。所要参选的学院研究院处长的岗位。当然心里自知还有很多缺乏之处,但是更加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这个职责,这要感谢领导对我鼓励,老师们对我信任。
1.竞聘优势竞聘优势主要分四个方面:
1学科优势
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年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学系。学习过20多门专业课程,能够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系统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曾获得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具有多学科专业背景。
2资历优势
一直在学校工作,年以来。熟悉每一个工作环节,有丰富工作经验。年任部门副主任,任主任,任业务副处长,负责科研工作。从事本职工作18年,业务管理岗位上12年,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1推行文献学习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行文献学习,开辟文献研讨学习模块。我们认为,文献学习是开展研究性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文献学习环节,首先由教师选定若干篇论文,在对应环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一周之前布置给学生。这部分论文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基于物流园规划实践的文献,另一类是基于理论探讨、模型构建的前沿性学术论文。通过课堂、课程网站或课程公共电子邮箱等形式布置文献阅读任务。在物流园区规划课程的教学中,把文献学习的重点放在物流园区选址、数量确定和规模估测、内部功能区布局规划、运营管理规划等方面。通过提前一周的文献阅读,为课堂上研讨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课程研讨环节才会顺利而富有成效的进行。
2构建研讨模块
在文献研讨环节进行的初期,教师在课堂上对选择的文献进行引导性讲解,以培养学生文献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在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检索文献,自己阅读、总结与分析文献,以培养学生文献调研能力和文献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要覆盖文献的研究内容、方法、结论以及文献优点与不足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包含对问题的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研讨的形式可以是师生互动研讨,更多是分组研讨。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以3~5人为宜,人数太多会影响学生个体效果,会产生部分学生的依赖现象。这种小群体的研讨课方便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能让学生体验到研究、发现与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研讨课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一份研讨总结,以短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学校网站或者课程网站上,以便总结研讨成果、发现创新点、提升创新能力,还可以和更多的同学进行交流。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研讨活动,还把研讨活动拓展在网络平台上。
3构建研究性教学的信息平台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校内部网络、公共邮箱、课程网站等作为研讨性教学的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上交研究性学习作业,发表研讨课结论和自己关于某个研究问题的观点。从实施物流园区规划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经验来看,信息平台可以极大的提升研究性教学的效果。部分同学在平台上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产生了有价值的创新思路。研究性教学平台的首要功能是在方便学生研究性学习方面发挥其实质功能。所以,在平台建设初期,不需要太复杂,只要能发挥其基础交互功能就足以。把学生在课程的研讨平台上发表的观点、思想方法的次数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纳入课程考核成绩中,以促进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4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
采取多样化课程考试的形式,有试卷考试、课程论文、方案设计等形式。考试内容侧重实践性、研究性题目。课程论文和方案设计的考试形式采取分散考试,试卷考试采取集中考试,又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在学期中,举行一次阶段性考试。课程成绩构成分为四部分,分别为:课堂研讨和网络平台研讨成绩、文献评述与短论文成绩、阶段性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在综合成绩评定中,我们大大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权重,突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所占的权重。上述四部分所占的权重为:0.25:0.25:0.2:0.3。经过几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收到了初步效果。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探索创新能力在逐步提高。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有很多同学的论文选题是从其在该课程中的研讨内容与文献研究的教学环节中获取的。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和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反馈来看,这门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践获得了很好的现实成果。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