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教师学习计划

教师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与转变。以我现有的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特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如下:

一、个人学习目标:

1、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的培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理论水平,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型教师。

2、努力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多项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修养,提高自己运用科学观点看待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能力。

3、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二、具体方案:

1、认真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了解法律法规。认真学习《教材》和《课程标准》,弄清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认真反思。

2、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多读教育书刊,充分利用学校订购的教学刊物如《吉林教育》、《青年教师》、《成功教育》…进行研究,寻求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记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出反思和随笔,记录自己每一天点点滴滴的收获与体会。

3、加强自己的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练习。充分发挥网上资源共享的优势,经常上网学习,在了解别人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交流自己的体会,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4、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计划。按照学校提出的指导意见,认真学习教育家的书如《给教师建议》、《教育新理念》等。借阅有关名家专著如魏书生、窦桂梅、贾志敏、于丹等名家专业书籍,每学期至少读2本书,做到边读书,边反思。

5、认真和教师合作,多听优秀教师的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积极与同行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工作中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6、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借书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进行有价值的摘抄,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7、利用一切时间练好基本功。特别是钢笔字、粉笔字。

8、积极的参加科研活动,积极地写论文。

二篇

通过实施对教师素质又有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新课改,提高教师素质,又重新提了日程,随着课程改革深入,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师现有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学校立足岗位,以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为业务学习载体,脚踏实地抓好教师业务学习,作为教师我要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现代教育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习目标

1、加强学习,掌握已确时教育观点。

2、了解教育工作时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进行教育实践。

3、了解学生学习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4、所掌握的理论变成教学的实际能力。

二、学习内容

根据自身情况,我主要将学习内容分为政治业务理论,教育教学技能,教育科学研究,个人修养四大板块,教学方面将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开展自学和研究课而教育科学研究,个人修养方面,也要一些有益的自学活动。

三、具体措施

1、学习《师德》,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多听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上公开课,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改革要求。

4、大胆尝试创新使育教学有新的突破。

5、强化学习,坚持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学习有关优化课程结构的文章和走进课堂信息,报道文评论员文章,学习常规管理。班集体建设,师德、民主管理的报道,并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结合。

6、强化开展新课程的校本培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全书,以阅读为主,自学自读相结合。

7、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完成一篇2000字以上教育论文。

四、结果预测

通过个人自学保证自学效率,尤其是在自学过程中,针对工作实际,要坚持自修为主,转变观念,以过程为主,提高能力,以实践为主,开展创新,在认真通过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基础上,相互讨论,结合每一个专题进行自省、自查、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研究认真记录学习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把学习、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实施建议去学习,在理论上得到提高,还能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取得最佳效果,实现自身价值。

三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师现有的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促进自己专业发展,跟着目前的信息潮流,掌握教改动态,提高课堂效率,增长自己的见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1、每天利用早中晚各半小时为自己的学习时间,早上6:00-6:30阅课外各种有利书籍,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2、午餐后半小时,11:45——12:15,前国家大事及国内外新闻,增长见识。

3、睡前半小时,晚上10:30-11:00学习教育教学专著,并做摘抄记录,增强自己的业务知识。

二、选择阅读书籍

1、择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特别是名作家的。

2、借阅有关名家专著如魏书生、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贾志敏等名家专著学习。

3、订阅报刊杂志选择学习,如《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等杂志。

4、常阅读有关报纸如:《教师报》、《教育信息报》、《小学教育》。

5、阅读一些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书籍,如:《给教师的建议》、《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等书籍。

三、读思结合及时运用

1、在阅读学习各类书籍时,进行圈点批注划划注注。

2、阅读有同感时及时加以评论。

3、阅读中认为比较适用于自己实际教学时,写些随感,联系实际,及时运用。

教师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为了提高本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学校安排,特拟定个人学习计划:

一、培训内容:以《新时期师德教育》和“八荣八耻”为主的“师德教育”培训;以《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及反思》为主的“新理念”培训;以《校本研修面对面》和《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为主的“新课程”培训;以《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为主的“新技术”培训以及骨干教师培训。

二、参加培训时间:年月——年月

三、学习、培训活动安排

1、集中学习培训

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准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虚心接受授课教师的辅导;认真完成授课教师布置的作业。

2、自主学习

利用空闲时间自学,认真做好笔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课件。

四、达到的目标

1、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按时参加省统一考试,力争取得好成绩。

2、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项活动、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对照检查、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则)

一、指导思想:

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计划目标:

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三、措施及方法:

1)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

2)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

3)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4)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

5)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考核登记。

以上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只是目前我的初步设计,未尽之处将在学校具体工作安排下,自主学习、集体集中学习过程中加以完善和弥补。

(三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市、县教育局有关教育发展和师资培训方面的文件精神,坚持“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理念;坚持“以教师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的理念、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首”的理念,通过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以“创造适应于学生差异的教育,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理念,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宗旨,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新师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这“一德三新”为重点,以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为价值取向,通过三年努力,逐步形成一批专业能力强、在市县有影响的专家型教师;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育质量上乘的市县校三级骨干教师团队;一批刻苦钻研、积极进取,能承担起“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教学任务,产生几门在市县有一定发言权的强势学科,能为学校特色发展和铸造教育品牌提供优质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工作任务

1、全员培训

对于市、县开设的基础性学习课程,要求全员参加并按时完成学分,以期提高全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对于基础性学习课程中的实践课程,在全员参加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岗位有所侧重地参加。

2、骨干培训

与市县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相衔接,以县学科带头人工作室为载体,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学校市县校骨干教师团队的培养

3、学历进修

根据县教育局要求和我校实际,三年内,80%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四、培训对象与任务

1、培训对象

目前,我校培训对象共58人,其中中教一级教师10人。专任教师55人。

2、学习任务

(1)总体上说各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完成规定的基础性学习课程的研修任务,修满学分。

(2)基础性学习课程中的实践课程是本轮培训任务的重点所在,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内容。学校通过加分形式,鼓励教师积极完成实践课程的选修及研修模块。此类学习经历将作为骨干教师评选的优先条件之一。

(3)鼓励中教一级以下职称的教师积极进取,在完成基础性学习课程的同时,主动参加发展性学习课程的研修学习。此类学习经历将作为骨干教师评选的优先条件之一。

(4)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校师资力量,发挥资深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徒带教帮助中青年教师完成各项研修任务。

五、实施策略

1.  组织落实

(1)校师资培训领导小组

校长是本轮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由校长引领,组建校师资培训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由专管员、网管员、校教科研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组成。领导小组每学期始末定期召开一次例会,布置任务,总结经验。日常事务由专管员辅助校长联络协调处理。

(四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为了把自己培养成具有新课程理念,具有执行新课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确保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高效实施,课题实验的需要,为使课题研究和继续教育工作更加有序,特制定本年度个人培训达标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结合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新理念,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具体目标

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自己成为公民道德的楷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三、培训内容

1、时事政治教育: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将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教书育人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开创教育教学改革新局面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政策法规教育:以《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法律素质,懂法、守法、用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

3、职业道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优秀教师群体的先进事迹,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

4、教育理论学习: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重点,加强教师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技术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5、加强对《新时期师德修养》《校本研修面对面》《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学习。

四、培训形式:

以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为主,教师自学、反思为辅。采用上课、听报告、观看录像,开展专题讲座、问题研讨、案例剖析、师德论坛、社会实践、写反思体会文章等形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

师德的养成是教师终身的实践课题。师德培训只是利用部分时间理解师德的本质内涵,认识师德的实践要点。因此,初拟培训时间不低于5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20学时,自主学习20学时,反思学习10学时。

六、具体措施

1、专题讲座: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培训,了解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新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关心、参与我校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2、网络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坚持把师德师风的整改贯穿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对照《规范》的要求,针对整改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制定出相关的整改措施,建立更为细致的师德师风要求,加强新技术的学习。

3、自修反思: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在前期贯彻实施的基础上,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法》、《教师法》和《规范》等要求,认真对照检查,撰写自我剖析材料。

4、校本培训:以学校为主阵地,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深入研究和解决问题,促进自己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5、课题研究:在参训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应用到教学中后要总结摸索经验,注重个案的研究,通过动手写作教学案例,成为真正的反思性实践者。

(五则)

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便成为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为响应上级部门对教师要求的号召,切实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在学校及上级培训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学习和自修,争取在短期内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现就我自己的继续教师学习作如下计划:

教师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信息课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它虽不是主科,但却胜似主科。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应用是如此广泛,学不好计算机,等于是新文盲。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科的教师来说,肩上的任务是非常重的。所以,本学期,我将尽力担负起备课组长的责任,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做好备、讲、批、辅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的第一任务。

二、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新学科,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用于备课和教研方面的资料几乎是空白。信息技术发展又是如此之快,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别说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从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挖掘尖子生,做好培优工作,做好学生竞赛的培训工作。

经过开学初的调查,我们在初一新生中发现了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着浓厚兴趣及一定特长的学生。为培养在这方面有兴趣及特长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将从这批学生中挑选一批尖子生,组建电脑兴趣爱好小组,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强化培训。同时,对原有的初二级的尖子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本学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竞赛——第**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往我校学生参赛的成绩不理想,今年我们将从兴趣爱好小组成员中挑选出几位特别突出的学生,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力争在这次竞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为城区中学争光。

四、积极培训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

我校大部分教师已通过**省计算机中级水平考试,部分老师已经参加了**省计算机高级水平考试,很多老师已会自己制作多媒课件,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有部分老年教师计算机水平还未达标,另外,本学期新进来很多刚毕业的老师,这些教师因未经过系统培训,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还欠缺经验。所以本学期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教师计算机水平的培训工作。这是我校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

五、做好校园网站的改版工作及校园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

学校校园网站第一版的设计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第一版的设计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为此,我们计划在本学期对校园网站进行改版工作。并开发一系列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配套的应用软件,进一步提升我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六、做好全校电脑的硬件维护

学校计算机的数量已达200多台,维护工作也增大很多。特是两个电脑室,因上机任务繁重,电脑出现较多问题。但身为全校电脑的主要维护管理负责人,我会尽职尽现,做好维护管理工作,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教学及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师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积极学习心理素质

1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本文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组建局域网这一项目为例,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突出教学重点,运用仿真软件、录屏与截图手段辅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得学习过程趣味化、实践操作个性化、反思总结可视化、考核评价多样化。

2积极学习心理素质

积极学习心理素质就是指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坚强的学习意志力及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3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3.1教学分析

教材内容:本教学内容选自国规教材马成荣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第3版)》学习领域二项目2-8组建局域网。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家中都已安装宽带,对宽带的接入有所了解,能从网上搜索信息,习惯用手机进行交流,他们渴望通过本项目学习,能解决家中无线网信号盲区和内部资源、终端设备共享的问题。本教学设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素质的养成。教材二次处理:我们结合课程教学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师生协商在原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用电力猫组建家庭网络,使得整个项目分三个任务:任务一用无线宽带路由器组建家庭网络,任务二用电力猫组建家庭网络,任务三文件夹、打印机共享。并且以当前使用率较高的WIN7操作系统及TP-LINK家庭网络设备使用为例,使得学习内容更具有时代性、更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本课程“让学科回归生活,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1)能根据需求组建家庭网络,并实现文件夹享、打印机共享;(2)提高合理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信息化资源独立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3)增强网络伦理、网络安全意识;(4)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及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提高职业素养。教学重点:组建家庭有线和无线局域网,并实现内部资源共享。基于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难点:TCP/IP协议配置。

3.2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混合性教学模式”,在智慧教室中授课。用网络平台承载教学资源、记录学习过程、分析和反馈学习效果。利用数字资源,创设情境,构建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师生、生生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素质的养成。

3.3教学过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其中课堂实施又分为项目引入(15分钟)、项目实施(135分钟)、分享交流(30分钟)3个环节。

3.3.1课前准备:心入课堂做到真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课前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介绍自家网络的使用情况,提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和自己的需求。教师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归纳整理:一是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与技能;二是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三是剖析学生有疑惑的内在因素,总结需要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设计学习任务,然后根据学生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障碍,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本项目需要解决如下四个问题:(1)家里多台电脑如何实现共享上网?(2)家里无线信号不均盲区如何解决?(3)多台电脑之间怎样互传文件而不需使用U盘或外网?(4)怎样才能大家共用打印机,而不需要拔来拔去?教师设置的障碍点有:故障1:部分硬件已连好但接口有误;故障2:有些路由器已进行过密码设置;故障3:部分路由器DHCP关闭:故障4:组内有些计算机工作组不同;故障5:网络发现未启用;故障6:WINDOWSFirewall服务停止。

3.3.2课堂实施:心倾课堂做到真懂(1)项目引入,明晰任务。(15分钟)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项目情境,动画展示使得学生具有感性认识,师生互动分析设计学习任务,并列出完成任务的方案与计划。①运用无线宽带路由器解决共享上网问题。②用电力猫解决家里无线信号盲区的问题。③设置“共享文件夹”解决文件互传问题。④设置“共享打印机”解决打印问题。(2)项目实施,个性探究。(135分钟)任务一:用无线宽带路由器组建家庭网络。(75分钟)①动画游戏(10分钟)。正确连接各硬件是完成任务的第一步。为此,教师随机摇号选择学生完成在线拼图与连线游戏,了解学生对硬件连接的掌握情况。通过游戏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调动学生的情感。②仿真模拟(20分钟)。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也就是本项目的难点之一是正确配置TCP/IP。为提高实战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运用网络仿真软件进行演示,然后学生自主探究进行模拟操作,配置TCP/IP协议,学生对IP地址配置的两种方式进行对比操作,在探究中认识IP地址、子网掩码、了解DHCP服务器的作用以及局域网中计算机IP地址需要在同一个子网中的配置要求。③实践演练(30分钟)。实施步骤为:线路连接、配置无线路由器、计算机TCP/IP协议配置、连通性测试。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小组合作进行实战演练,录屏软件录制设置过程。教师刻意设置的障碍点为学生留下了探究的空间,突出了重点。发现网络不通,学生回看操作录屏,小组间进行对比,检查原因,排除故障。记录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④阶段总结一(10分钟)。总结反思促进提升。任务一完成后,学生在线完成自评与组内互评,教师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关注差异。然后,组间互出题,强化认知。采用抢答、投票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比一比哪一组出的题最多、最有价值,比一比哪一组回答问题最多、最好。提问中出精彩,教师的故意留白给了学生探究的空间。有组同学提出IP地址设置采用自动获取的方式最为方便了,我干嘛还要手动配置呢?大家似乎都觉得有道理,引起共鸣,留下悬念,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之后,学生搜索、辩论,培养信息筛选、信息分析能力,同时通过问题的推进,强化了学生对IP地址配置的理解,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任务二:用电力猫组建家庭网络。(25分钟)①应用背景分析。对于大户型/复式楼/别墅等住宅,隔墙、楼梯等会导致无线信号衰减,从而大大降低了无线传输速率,影响无线传输质量。因此当家中面积比较大时,单台无线路由器已经无法完整的覆盖所有区域,需要考虑多台网络设备组网来实现无线覆盖。②认识电力猫。通过一张图形象而生动地展示什么是电力猫及使用要求,引起学生兴趣。③配置电力猫。主要步骤为:注册设备、线路连接、上网设置、无线连接。有了任务一作基础,任务二的难点就是注册设备。教师先播放TP-LINK视频教程,然后进行实物操作演示,强调主路由器与扩展器注册配对及线路连接的方法;学生结合视频教程进行实操训练。④阶段总结二。相对于任务一,注册设备是新知,为强化认知,操作完成后,学生分组叙述电力猫注册的方法及使用要求,在叙述中共同完善,无痕评价悄然生成。任务三:文件夹、打印机共享。(35分钟)①文件夹共享设置(15分钟)。学生小组合完成以下操作:第一步在电脑的D盘以组别机号为名(如12)建立文件夹并设置共享;第二步访问组内同学共享的文件夹。如果无法共享,则回放操作录屏,小组互查、寻找原因,排除障碍。②打印机共享设置(15分钟)。第一步将打印机连接到小组内1号机器,小组合作在1号机器上设置打印机共享,然后将组内其他计算机都设置使用共享的打印机。对于出现的障碍点先截图保存,然后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小组合作,探讨解决方案。参数选项的正确设置、WIN7家庭组功能的使用是完成任务的关键。课前教师设置的障碍点,为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提供了支撑,录屏软件与截图工具的应用让学生回看操作过程,进行前后操作的对比,在排除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参数选项的含义。③阶段总结三(5分钟)。任务完成后,验证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完成在线检测。(3)分享交流,陶冶情感。(30分钟)学习需要分享,在分享中提升。各组上传教师预设障碍及过程生成障碍的操作录屏与截图,小组代表讲解破除障碍的操作要领,再现重点与难点,实现经验分享,畅谈学习感悟。在分享中反思、评价,陶冶情感,增强学生岗位责任和团队合作意识。

3.3.3课后拓展:心融课堂做到真用课后结合学情设计了基础型、提升型、创新型等多层次的拓展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网络平台直播或手机录像上传,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基础题:在家中完成网络设置,实现文件夹共享、打印机共享。提升题:用电力猫组建的家庭网络别人能蹭网吗?创新题:(1)破解WIFI密码的方法很多,怎样才能更好地防蹭网呢?写出至少三种防蹭网方法。(2)无线信号扩展的方法有哪些?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3.3.4考核评价学习效果,需要科学评价。借助网络平台,在每个任务完成之后都进行阶段总结,通过总结、反思任务完成情况,实现自评与组内互评;在小组间进行互问、抢答、辩论,进行组间互评,实现深度学习;通过网络平台记录学习过程,对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在线测试实现知识点、技能点掌握情况结果性评价;通过网络平台PBL功能实现自评、互评、师评,进行综合评价。体现评价的合理性、客观性及评价的多元性。

3.4教学效果

教师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借鉴游戏的设疑、挑战、自主等理念,把教学目标隐藏于游戏活动中,从而使学习者在放松状态下、在欢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陶冶情操。游戏化教学中的游戏包括传统的课堂游戏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游戏。

一、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理念,已有一些研究者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了相关研究。2011年,童江以小学信息技术为支撑,探索适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游戏化教学,并提出可实施的游戏化教学模式;2015年,宋佳凤在实践基础上阐释了小学信息技术课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同年,张莲方进行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化教学行动研究,在三轮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化教学流程;2016年,柴立岩进行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化教学设计研究;2017年,李宜逊、李虹等开展了“游戏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证研究,验证了GraphoGame拼音游戏学习软件的有效性等。已有的硕士研究论文在游戏化教学的模式、流程、教学设计、策略、有效性等方面有较深入的阐释。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二、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过程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化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课程导入、游戏化教学准备、学生游戏化学习、引导小结、评价与总结五个环节。第一环节:课程导入。第二环节:游戏化教学准备。第三环节:游戏化学习。第四环节:引导小结。第五环节:评价与总结。

三、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案例

以三年级“打字指法”内容为例,利用“机器猫练打字”游戏,尝试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通过实践检验游戏化教学效果,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熟练使用正确的打字指法。②过程与方法:通过玩打字游戏熟悉键盘指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指法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合作学习能力。2.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程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机器猫的游戏化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哆啦A梦》的动画片吧?喜欢大雄和机器猫吗?”学生:“喜欢!”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玩机器猫打字游戏。情况是这样的:喝了声音凝固剂的机器猫不断地吐出声音块,请控制大雄将声音块消灭掉,不然,砸坏了老爷爷的围墙可是要遭殃的。快来利用机器猫的道具帮助大雄吧。不要砸到墙上,否则就gameover游戏结束啦!”第二环节:游戏化教学准备。游戏化教学准备分为游戏介绍、团队组建和竞技规则三个部分。[游戏介绍]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游戏界面如下图所示:教师:“老师简单说一下游戏的玩法。开始游戏时打开老师下发的游戏链接,每消灭一个字母块可以得到10分,并相应获得10日元,每达到500分速度会增加一级,大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游戏级别,级数越高,字母下落的速度越快。积攒了一定数量的日元后,按“回车键”就可以进入商店,共有5种道具出售,温柔可爱的静香会向大家详细介绍每种道具的用途。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学生:“明白啦!”[团队组建]教师引导学生组成协作团队。教师:“听清了游戏玩法,接下来我们开始组建团队啦,按学号顺序,6个人为一个竞赛团队,选一个队长,组织讨论作战策略。”[竞技规则]教师讲解小组比赛规则教师:“给大家5分钟时间熟悉游戏和讨论战术,正式比赛时间为15分钟,在此期间,每人可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团体总分最高的团队获胜。”第三环节:游戏化学习。教师宣布比赛开始,学生开始游戏化学习。教师:“接下来,给大家5分钟时间熟悉游戏和讨论战术,5分钟后开始正式比赛,大家抓紧时间战斗吧!有问题请举手示意”。第四环节:引导小结。比赛结束,各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的比赛策略、对键盘的熟悉程度、游戏化学习体会等。教师:“同学们,今天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上课积极,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打字指法,各战队为了取得胜利,集思广益,共同商讨策略,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希望大家课余时间能够继续加强键盘指法的练习,当然要控制好时间,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

四、效果与评价

本节的游戏化教学,从课堂氛围来看,学生热情高涨,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过程,乐此不疲;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通过游戏熟悉了键盘分布,手指能够较熟练地进行打字;从团队协作来看,各小组能够选择更好的策略和战术去竞技,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张莲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化教学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教师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高职化学教学事业不断发展,在新课标要求下,化学教师应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致力于培养高职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强化其逻辑思维能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高职学生基础课程之一,对其实施教育改革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1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介绍

在高职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无机与分析两大模块。在此课程中,有关教学专家将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平衡、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以及沉淀溶解平衡四项教学模块和分析化学相应的滴定实验方法进行统合,避免整体内容的重复性,使得此项课程具备了规范性以及系统性。无机及分析化学一方面是辅助高职学生掌握实际实验的各项技能,另一方面是辅助教师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分析思考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

2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职院校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涉及的专业类别极广,如医学类、制药技术类、药学类、食品类、环境类、材料类以及化工类等。因此,学好此门课程,对高职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寻求合适的岗位具有重要意义。

2.1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背景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许多高职化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都是“灌输式”、“填充式”教学,不关注学生的整体状态,单方面进行知识的讲授,并且极大部分知识都只是围绕着课本进行讲解。长此以往,不仅会打消高职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难以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临机应变的能力,更无法培养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这与新课标要求培养素质全面、技能专业人才的目标是不符的。因此,对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施改革是当今我国化学教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2.2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2.1未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加之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化学科目并非专业课程,使得学生难以对此学科产生学习兴趣。

2.2.2教学方式落后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化学科目并非专业课程,许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师并未重点优化教学设计,一直沿用着多年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制于此,教师不能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不能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致使高职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2]。

2.2.3不能学以致用由于许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师和高职学生多年受到“应试教育”的传统理念影响,对于此门课程的学习更加注重于学习课本中的基础理论、化学元素以及各种化学方程式等,而忽视了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及其作用,致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这对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阻碍,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格外关注。

2.2.4课时较少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包含无机化学以及分析化学两大模块,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知识内容极多。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性质,在实际课程安排中占据更多教学时间的是专业课程。受制于较少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时,高职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深度不足,也很难获得有效的知识拓展。

2.2.5未将课本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高职院校主要是针对与之相应的专业企业及其岗位培养人才,因此,无论是校方管理层还是一线教师及学生,都应当对与自己对应的工作岗位职责有所熟悉和了解。对于专业岗位,各个学科的学习内容是高职学生对岗位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途径。对于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帮助高职学生将课本知识与专业岗位职责进行有机结合。长此以往,高职学生毕业后,很难快速适应自己投身的岗位之中。

2.2.6考核机制不健全对于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而言,考核机制尚不健全,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1)考核偏重结果。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化学教师过于重视化学实验课程考核的最终结果,却不注重每名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进步;(2)考核指标单一。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期末考核形式中,作为对高职学生进考核评价的最终凭证仅仅是单一的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报告,而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出现抄袭现象,使得考核结果并不能完全体现出高职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3)缺乏考核反馈。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考核结束后,许多化学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实验学习的评价并不中肯,充满了随意性,很多评价都是千篇一律,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反馈。这种行为使得学生很难获得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在逐渐失去教师鼓励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态极易受到不良影响。

3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重要举措

3.1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高职院校中很多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化学教师不仅需要通过此门课程辅助学生掌握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中诸多的基础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另外,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根据学生实际的需求以及社会当前的发展形势将其他相关联的专业知识穿插在此课程当中,从而实现对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深入改革[3]。在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中,化学教师应当优先对整体教学的课时以及内容进行综合衡量和科学分配,并使之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目的,以便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学的课时以及内容是相互制约又紧密相关联的。因此,当教师把握好教学时间以及内容的相互关系,便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最终为高职学生步入社会、进入企业夯实良好的实操基础。

3.2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高职化学教学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无论是高职学生还是化学教师,都应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即学生成为实验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成为实验教学中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高职化学教师应当及时对每一名学生有所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并针对性地由简入繁实施化学实验教学,逐步引导和辅助学生参与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来,从而科学、合理地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2.1设计丰富的课外实验活动对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教学不应当仅体现在课堂之内。尤其对于注重培养学生实操能力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师应当为学生合理设计丰富的课外实验活动,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以及技能做到灵活运用。因此,高职院校化学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定期由化学教师组织学生前往水厂、食品厂等进行参观,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熟悉将来可能从事行业的岗位职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观察厂区中相关的化学滴定等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明白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对此课程引起重视。

3.2.2不篡改数据在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际教学过程中,包含数量极多的化学实验,学生会从各式各样的实验当中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测量,直接获取比较直观的数据。但是对于易出现偏差的化学实验而言,不同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都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数据,实验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实验是需要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教学环节,如果学生在实验中存在抄袭、篡改数据等现象,则会使化学实验失去教学意义。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纠正和帮助,则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习惯。不同的实验数据产生的不同现象,会让学生在观察和探索中不断有新发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尊重实验数据,尊重事实,并使其在探索中有所收获[4]。

3.2.3创新教学方式针对不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学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在此列举三个比较合理的教学方式。(1)多媒体教学法。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已经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将课本中抽象、单一的逻辑概念具象化,并使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并能够将标准的实验操作规范、流程录制成视频让学生随时观看,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听课效率。(2)图表分析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学生学习相对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和图表为学生分析并提供适合其学习的最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对图表中提供的方法进行认真分析,甚至可以将图表中的多种方法进行整合,以便在遇到学习“瓶颈”时能够进行及时调整,并在多次运用后能够对各类方法熟悉掌握。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深入挖掘其创新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3)组内互助教学法。化学教师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互相合作,并采取小组综合评分的方式激励组内成员互相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小组以及个人设置“乐于助人奖”,经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分和全班同学投票形式,选出获奖学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能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2.4优化实验在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实验操作是此门课程的核心基础。因此,化学教师除了需要优化课堂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更应当注重于优化实验。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合理筛选实验内容。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化学教师对于实验内容的筛选应当更加科学、合理,重点应当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并向高职学生的专业靠拢,减少简单的理论操作,以便帮助学生逐渐明确实验的目的,为步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夯实实操基础。在实验中,教师应当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2)合理分配实验小组。化学教师应当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合理的实验小组分配。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通过组内合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更能在小组讨论中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对于小组成员的人数分配上,化学教师也应当有合理的安排,以便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拥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每一组以3-4人为最佳。(3)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除了要交给学生实操技术,也要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在实验过程中不喧闹、不互相干扰,结束后能够整理实验台,并及时记录所得数据。这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3.2.5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对于高职学生的实验考核,教师不能仅以单一的期末成绩和实验记录作为考核、评价的唯一标准。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际考核评价中,一方面,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日常成绩与期末成绩综合考虑,从而观察学生的进步程度、学习整体状态,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考核。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根据实际的综合考核进行有效、中肯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当积极向上,并能针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出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更能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5]。

4结束语

在整体教育事业实行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化学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教学方向。当前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当紧随教改的步伐,结合学校实情及学生特点探寻有效的教学新形式,从而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哲.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东蚕业,2018,52(11):31-32.

[2]吴燕,陈锦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128-129.

[3]石国芳.高职分析化学实验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42.

[4]包七十三.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化工管理,2017(26):149.

教师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酵母细胞;海藻酸钠;实验改进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是人教版《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专题4中的一个实验,包括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和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两个实验过程。然而,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流程,酵母细胞活化步骤需要1小时,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需要30分钟,将固定好的酵母细胞(凝胶珠)转移到葡萄糖溶液中发酵需要24小时,整个实验需要超过一天的时间。可见这个实验不可能在一节常规实验课中完成,一个教学班至少需要三个不同日期的连续实验课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实验效率,大大缩短实验时间,让整个实验能在一节实验课(40分钟)内完成,而且让发酵的观察效果更加直观。

一、实验方法的改进

1.酵母细胞的活化教材原文:称取1g干酵母,放入50mL的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mL,用玻璃棒搅拌,使酵母细胞混合均匀成糊状,放置1h左右,使其活化[1]。实验改进:通过反复实验,得出酵母细胞活化不需要1h,1g干酵母加入10mL蒸馏水进行活化,用玻璃棒搅拌,15min便可以使得酵母细胞充分活化,不会对最终的实验效果造成影响。2.海藻酸钠溶液的配置教材原文:称取0.7g海藻酸钠,放入50mL小烧杯中,加入10mL水,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将海藻酸钠调成糊状,直至完全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实验改进:0.7g海藻酸钠用10mL蒸馏水进行溶化的配比,在教材实验操作

(一)“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步骤5中滴出来的凝胶珠由于海藻酸钠浓度过高,会成“蝌蚪”状(如图1所示)。这不仅会降低凝胶珠的发酵效率,而且也会影响学生对固定化酶技术中酶颗粒形状的直观感受。通过反复实验,得出以下实验改进。(1)称取0.25g海藻酸钠,放入50mL小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这样的配比能使得滴出来的凝胶珠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而且能节省药品使用量和缩短溶化时间(如图2所示)。图1呈蝌蚪状的凝胶珠图2呈圆形的凝胶珠(2)改用水浴锅代替酒精灯加热。水浴锅能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节省实验时间。将水浴锅的温度调到90℃即可,实验证明90℃可以将海藻酸钠充分并快速溶化,而且能有效防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被水蒸气烫伤。(3)增加试管夹和1L大烧杯。用试管夹夹着小烧杯在水浴锅中加热搅拌,可以防烫手;准备好盛冷水的大烧杯,将盛有刚溶化好海藻酸钠的小烧杯放在冷水中快速冷却,节约实验时间。3.酵母细胞的发酵教材中的实验操作

(二)第2步,将150mL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转移到200mL的锥形瓶中,再加入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置于25℃下发酵24h。实验改进:可将200mL的锥形瓶替换成小容量的饮料瓶,例如,100mL等容量小且瓶口细的塑料瓶。瓶子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实验前准备,尽量要求学生携带同一规格的瓶子,以方便估算葡萄糖溶液的需要量。将10%葡萄糖装入塑料瓶中,加入固定好的酵母细胞(凝胶珠),在瓶口处套上气球。学生将此装置带回课室或家里继续观察,约4~6h后可见气球鼓起,气体为酵母细胞发酵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如图3所示)。

二、实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研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作用和原理。尝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并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2]。2.实验前的药品和仪器准备(两人/组)(1)实验材料:干酵母、无水CaCl2、海藻酸钠、10%葡萄糖溶液、蒸馏水。(2)器材用具:电子天平1个、称量纸2张、50mL烧杯2个、200mL烧杯1个、玻璃棒2根、20mL塑料注射器1个、试管夹1个、1000mL烧杯1个(用于冷却和清洗凝胶),90℃水浴锅1个、小气球2个。3.实验步骤(见表1)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实验向学生介绍“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高果糖浆的生产”,让学生对酶催化反应有初步认识;讲解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的方法、常用载体等基础知识。在学生对固定化细胞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后,过渡到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2.明确要求及实验改进的步骤首先引导学生熟悉教材实验中的原理、步骤,其次讲解优化后实验步骤的改进部分,以及各个步骤的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特别指出:海藻酸钠的称取量和配制比例,溶化海藻酸钠的注意事项,海藻酸钠酵母细胞混合液的滴定高度。

四、STEAM教育对学生创新素养的积极作用根据

STEAM教育理念,教师利用社团课引导学生初步探索以具体的项目或者问题为学习的中心,实现有效的跨学科整合的教学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上网找资料,学习学科的知识,设计方案,改进方案,学习并使用软件处理大量的实验数据。通过这种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将科学、技术、工程、人文、艺术和数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由实践解决现实问题、进行创新设计,不断培养和提升创新素养[7]。现在学生提出的探究活动,不再局限于化学本学科的现实问题,而是更加大胆地跨越学科壁垒进行实验猜想,例如学生提出探究防水涂层材料和活性炭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能否设计出新型的具有吸附功能的纳米防水材料?STEAM教育由于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对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有天然的优势,同时也创造出许多传统学科所不具备的主题,如环境保护等,这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文翔,张一春.STEAM教育:发展、内涵与可能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3):99-105.

[2]王娟,吴永和.“互联网+”时代STEAM教育应用的反思与创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6,35(2):90-97.

[3]李小涛,高海燕,邹佳人,等.“互联网+”背景下的STEAM教育到创客教育之变迁:从基于项目的学习到创新能力的培养[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1):28-36.

[4]杨玉佩.小学STEAM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创新人才教育,2016(3):71-75.

[5]李晋凯.以化学为主题的STEAM课例设计与实施:以《铝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实验探究》为例[J].现代教育,2018(1):59-60.

[6]范文翔,张一春.STEAM教育:发展、内涵与可能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3):99-105.

教师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工作中,我要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在课外积极学习各种师德理论,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我还利用各种案例来警醒自己,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已,以身作责。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师德修养。

积极参加社会时间活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辩别善与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沧桑,才能真正锤炼师德。

三、积极进行自我反思。

如果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深刻地了解自己,然后才能思考应该如何改进。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常常进行自我反思的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四、德及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并不是所有德只能体现在对人对事方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常以德化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教育学生,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用爱心去实现对各种学困生的教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新才能被更多的孩子所喜爱。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推动教育的大发展。

五、为学生倾注所有的爱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