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

活动项目总结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模式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缺失等,导致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高发,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努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预防普及性教育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健康成长成才。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现状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阐述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在3月、5月、10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为主线,围绕中心工作及和谐校园建设,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情景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进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从活动时间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主要在3月、5•25、新生入学教育时进行,时间从周变成月甚至更长;从活动内容来看,主要有竞赛类、素拓类、设计类、分享类、培训类,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手工艺品创作大赛、主题徽标设计大赛、日常生活分享、心理健康讲座等多种活动内容;从活动地点来看,多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活动覆盖面来看,有各学院单独组织的也有全校学生统一参加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贴合学生工作实际,在引导学生走出寝室,拥抱健康,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预防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等方面起到了正向的引导作用,基本能达到活动预期效果。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现状分析

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更好地服务学生,了解大学生参与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况,也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设计了《湖北师范大学校园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小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36份,其中男生、女生各占33.63%、66.37%,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47.92%、17.86%、33.33%、0.89%。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参与过学校组织的“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例为59.23%,90.47%的学生表示对活动的组织情况比较满意、满意,61.61%的学生表示对活动有一点点了解。学生获取活动信息的渠道有54.76%通过校心理中心公众号、72.02%通过学院通知、73.81%通过班级通知、22.92%是被同学告知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所占比例分别为:学术类21.43%、文娱类66.96%、体育竞技类18.75%、志愿服务类45.24%、团体类28.87%、线上互动类36.01%、其他13.1%。72.92%的学生认为活动的创新性更被吸引、76.19%的学生认为活动的趣味性更被吸引、41.07%被活动的奖品吸引、30.36%被活动的规模吸引、23.81%被活动的宣传吸引。69.05%的学生希望参加活动可以释放压力、68.75%希望获得乐趣、48.51%希望获取知识、33.63%希望倾诉烦恼。大部分学生认为活动让自己学到了心理健康常识、提升了管理能力、让自己有勇气、学会了爱自己爱他人及团队协作、提升了管理能力、获得了成就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身心更加健康。学生对活动的期待:希望活动宣传力度加大,提高活动覆盖面,增加创新性和趣味性,设置更多的奖项和奖励,缩短活动时间范围等。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思考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统筹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间点比较集中,学生活动安排比较集中,在短时间内,学生参加大量的活动,有点应接不暇,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吸收,也容易与学习时间相冲突。另外,为便于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的开放性不够,院级活动主要面向本院学生开展,校级活动有人数和时间上的限制,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管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既有学校层面的也有学院层面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负责学院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由学生干部来负责策划并实施,由于受活动经费、活动场地、所学专业及参加培训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活动的专业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不足,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比较被动,难以保证活动的效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价。从质变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部分学生是被强制参加或者被动参加,活动结束后缺少对学生的调查了解,活动是流于形式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质的影响。从量化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指导大多学校没有纳入量化考核指标,也不计入课时工作量,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活动的有效开展。

2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探索

2.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项目化的管理模式,整合了校内各项有效资源。项目化活动的实施,形成了全校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管理机制,将全校所有学院纳入活动体系中来,同时将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各项资源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促进了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保证各项工作高效地完成。项目化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学校在项目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完善了活动项目的设定、申报、评审立项、监督反馈、评优等方面的制度,为项目化活动各环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主观层面上,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了解;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从个人层面上,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个人的积极力量;从群体层面上,有利于我校从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成为有自信、有担当、有礼貌、积极向上的社会公民。

2.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体制

为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应明确各级活动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一般应有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办公室、学院项目总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四级管理体制。项目领导小组是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最高指导机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组员为学工处领导小组成员,负责项目的指导、评审和对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修改性的建议。项目管理办公室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中心志愿者组成,负责整个项目化活动的运作、相关通知的下发、项目化信息的宣传、各学院间活动项目协调、项目化活动的质量监督等事宜。由各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心理健康辅导员担任,负责各项工作的沟通协调、项目化活动的宣传、项目化活动的指导与安全管理。项目负责人是最基层的项目管理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负责项目申报、按申报书计划开展项目活动,保证活动按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2.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过程管理与验收

加强活动项目化制度管理。项目申报制度:项目管理办公室提供可参考的项目内容、项目申报书样表、项目申报类别(校级项目、院级项目、指导项目)、项目资助方式。评审立项制度:确定项目评审组成员、做好评审人员职责分工、通过调研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召开评审会议并按规定完成评审、做好评审结果争议的处理。监督反馈制度:制定活动评价反馈表,各项目安排专人负责监督,如发现有与目标偏离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学院项目总负责人,便于与项目负责人进行协调、解决问题。评优奖励制度:制定活动项目评分总表,结合立项等级及项目完成情况,评选出优秀活动项目,通过多媒体及其他交流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学习。资金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资金的发放,校级项目、院级项目、指导项目视实际情况给予资助。明确活动项目化管理环节:(1)项目申报阶段;(2)审批立项阶段;(3)活动实施阶段;(4)监督反馈阶段;(5)项目结项宣传阶段。及时相应活动项目化阶段的通知要求,如关于申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通知、关于公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评审结果通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等通知,确保如期开展各阶段工作。做好项目验收及评优宣传工作。将活动项目化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并作为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活动组织部门和参与的个人进行评估奖惩;对确有亮点、反响好的项目,以组织经验交流或召开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在全校推广。

2.4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其它注意事项

强化主体责任。项目管理办公室是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责任主体,要将此项工作列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活动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做好项目的实践探索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注重监督检查。责任人要注意看项目是否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是否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兼顾过程又注重实效,全面评价项目实施的综合效果。合理进行奖励。根据项目验收的结果,应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会,适当对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先进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特别是学生为负责人申请的项目。各层级责任人按要求进行组织协调、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活动项目化实施过程的管控,按活动时间对各学院的活动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加强优秀活动项目的推广宣传。

3活动项目化管理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3.1优化校园资源配置

注重参与过程。活动项目化管理以项目申报为纽带,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申报,在申报的过程中,全面动员各学院师生,各个专业的学生广泛参与,全校范围内集思广益。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场地资源,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样开展活动、能够覆盖多少人、多少人可以受益,是否能够开拓新的资源等,争取充分利用校园相关资源开展活动。具有一定竞争性。活动项目化管理设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指导项目,项目化方案通过选拔、论证、推敲才最终形成的,特别是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团队协作、覆盖面、有效性等方面,经过评委的充分认可,才能获得立项,这就对参与项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项目的设计以及实施都要做到有条理更清晰,在项目评审的过程中才有竞争力。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活动项目化管理,没有确定的活动方案,学生可以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进来,在多个方案中评选出学生最需要、对学生教育意义最大的活动内容,形成最佳的活动方案。从项目的设计、完善、竞争、实施这个过程,让学生的能力、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同时有很强的获得感。

3.2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立项环节是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关键,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学生关注的、参与面广、易于操作、效果明显的活动列为精品项目,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学生自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在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学生全程参与。在立项环节,学生进行活动设计、写活动策划、完成项目申报书;在实施环节,项目组成员依照项目申报书开展相关活动,从活动的组织协调、经费的使用到活动的开展;在结项环节,学生完成活动总结、将成果制作成PPT进行展示。全部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干部得到锻炼。在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中,学生干部大多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行使人员组织协调、经费支配使用的权力,对整个活动流程负责。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是学生组织的成员,负责学生组织的相关工作。两个不同的身份角色,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发挥相应的管理水平,学生干部也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组织能力。

3.3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增多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范围的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体验需要;学生的工作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积极特质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了他们个人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了学生积极的素质,在活动中获得了幸福感和满足感。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在活动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间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既培育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又能营造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智力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力,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奠定了基础,帮助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合格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马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4):161-162.

[2]李自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研究与实践[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城教育,2017,(4):73-78.

[3]郑培亮.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16-119.

[4]陈燕妮.高职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意向调查[J].高教与成才研究,2019,(12):4-5.

[5]谭静.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104-105.

[6]杨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技风,2019,(10):248.

[7]郭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实验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2篇

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切实解决工业企业和项目建设中面临的与质量技术监督相关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我县工业企业发展,经局务会议研究,制定我局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设施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总抓手,以企业满意为目标,注重实绩、体现实效,通过走访调查、确定帮扶方案,跟踪验证等一系列手段,创新服务方式,简化服务程序,努力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推进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活动时间

*

三、活动项目

各科室的活动见附件

四、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布暑阶段(6月1日--6月10日)。主要是制定实施方案并落实。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6月11日--12月15日)。对确定的活动项目,各科室、监测中心各施其责,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按办法开展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与质量技术监督有关的难题。各责任科室、监测中心每月向办公室报送书面的活动内容及成效,由办公室汇总上报县协调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2月15日--12月31日)。各科室、监测中心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书面总结材料,报办公室,办公室要全面总结我局的活动经验,写出全面的总结,上报县协调小组办公室。

五、组织领导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3篇

指导思想

按照《乡村学校少年宫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以乐促智;开展力所能及的技能培训活动、以技促能;开展内容鲜活的经典诵读活动,以读养德,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活动目标

1.发展兴趣特长。通过开设多个兴趣活动小组,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以发展其爱好和特长。

2.促进身心发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文艺、体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获得科学的休憩,思想的熏陶,使其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3.提供展示舞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展示的平台,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为其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4.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

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开展各类培训活动

1.文艺类:声乐、器乐、舞蹈等的编排与训练。

2.书画类:软笔硬笔书法、绘画、简笔画等的指导与练习。

3.体育类:乒乓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队、田径队和毽球、跳绳等活动小组的技术指导与训练。

4.棋类:军旗、围棋、象棋等棋类的技术指导与练习。

5.技能类:剪纸、手工制作、编织、陶艺、五谷画等各项技能培训。

6.思想品德教育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开展红色经典、传统经典诵读等教育实践活动。

7.特色项目:学校根据具体的师资、设施、器材等条件开展本地区、本校的戏曲、皮影、木偶戏、健美操、球操、空竹等特色项目的编排与训练。

(二)开展各类成果展示活动

1.开展以“我伴祖国成长,我随梦想飞翔”为主题的庆“六一”文艺演出活动。节目内容可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相声、小品以及学校特色节目等。

2.开展以“红心向党庆七一,祖国发展我成长”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可包括讲红色经典故事、朗诵爱国主义诗歌、唱红色经典歌曲、演爱党爱国主题短剧等。

3.开展以“欢乐和谐满校园,激情飞扬迎全运”为主题的迎全运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可包括摄影展、书画展、科技制作展、趣味运动会等。

4.开展具有自创性、特色性的活动。

以上各项活动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设计主题,有序开展。

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主任全面负责开展活动的各项工作,副主任负责各项具体活动的安排、辅导及演出、比赛、安全教育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专业教师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学生的辅导及总结等具体工作,协助学校组织各种比赛、演出等活动,保证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有所成效。

2.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结合地域文化,根据本单位师资、设施、学生状况等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特色项目,真正做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3.坚持普及性、公益性原则。各项活动要免费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及学校周边地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内容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4篇

1.我院的职业有益做法。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以主流价值观树立学生高远价值追求。面临校园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冲击,我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三观三热爱”、“忠孝雅诚”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广大青年励志修身,成长成才。二是注重素质培养,以品牌文化活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我院注重将文化活动和专业特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月、资助文化月、公寓文化节等文化科技活动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校园活动品牌。三是重视能力培养,以社会实践活动促推学生成长成才。我院以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为实践平台,引导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个人成长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2.我院的突出问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校园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功能重视不足。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我院团委结合省市和学院党委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但各系部在落实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未将开展活动所需的工作理念、指导思想乃至学科优势、媒体支持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忽略了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涵养功能。二是对文化活动整体系统性培育不够。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单位设在院团委,从活动的规划、选拔、培育和实践等方面均由团委包办,校园文化活动过多地被视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要完成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则需要整合教育渠道,将其放置在整体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操作,将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校内资源有机整合,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立意的高度,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三是活动项目培育的质量不高。目前,我院对活动项目的培育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战略规划和精心培育,代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较少,品牌活动和精品活动缺乏。四是活动中产生资源浪费、疲于应付现象。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管理,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组织一项活动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会导致一段时间内活动过于密集,而各系部执行起来疲于应付,影响活动质量。

二、我院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路径

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明晰校园文化活动定位。校园文化活动的准确定位,是校园文化活动制定者结合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经过科学调研而形成清晰的校园文化目标性要求,进而构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活动定位需要学院各部门全员参与,加强优势项目挖掘,发挥地域、学科专业、传统积淀等比较优势,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更应紧扣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目标,争取学院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支持、物质保障上提供有力支撑;争取专业教师的参与、配合与指导,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为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创造良好条件。

2.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凸显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谈到“珞珈文化”大家就会想到武汉大学,提及“未名湖畔宜聆教”大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说起“清华园”就会想到清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应在分层、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多元化与全方位建设相结合,探索符合我院校园文化特点和学生文化活动规律的文化活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行业“祖师”鲁班的历史渊源为依托,打造以求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具有行业特色的“鲁班文化”。通过研究和挖掘鲁班传统文化,以建筑技能节、“鲁班传人”、“鲁班之星”等系列主题活动教育青年形成“不畏艰辛、刻苦学艺、勇于实践、敬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学院在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也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年龄、思想、心理、学习任务、认识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不仅根据校级、院级、年级、班级分出层次,还根据不同层次的组织团体整合学生活动,体现出各具特色的阶段性,最大程度地锻炼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能力,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覆盖、影响全体青年的作用。

3.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影响力。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着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育人是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学生在组织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层次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突出特点,彰显特色,对优势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品牌建设和维护。山东建筑大学的黄河源协会成立于2005年。协会的志愿者们连续9年赴黄河源头,资助沿黄九省的贫困孩子1000多人,并建起全国第一所大学生希望小学———“长燕大学生希望小学”。他们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上万次,黄河源协会曾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社会责任博客等荣誉,协会发起人王聿珩被评为感动山东优秀人物、山东省道德模范、济南市杰出志愿者、全国大学生优秀人物等。近期,学校又在协会的基础上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励志公益社团,建立企业家、大学生、受助对象三位一体的公益平台,实现大学生助人自助。山东建筑大学的成功经验在于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统筹学年学期不同的阶段特点及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实践活动项目。要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致力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态化和品牌化。好的项目坚持做、持续做,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特点,提炼特色,形成了长效机制,品牌自然就形成了。由此,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要求我们在整体规划、梳理整合、宣传推广上下功夫,使活动品牌在全院师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建设和维护品牌的活动中。

4.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推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运作。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在众多领域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其实质就是有限资源约束下的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形式对项目的申报、审批、运作、检查和验收等程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保证工作质量。较优秀的项目在认真审核后脱颖而出,项目执行者在明确的项目目标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资源,策划和组织出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活动办成精品;在充分尊重各基层团组织创造性的同时,也能较好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育人过程的实践者和实施者。

三、结语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5篇

月日训练正式开始,所有参训人员都穿上迷彩服进行了大约分钟的课前训练,训练中,教官特别强调了训练期间的组织纪律和相关的注意事项。为了让参训人员更好地熔入团队,提高团队意识,将受训人员分成了个队伍,每队名队员,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以积分的形式进行比赛。

月日,在教官的带领下,所有参训人员来到培训教室。老师首先对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阐述了拓展训练的含义和此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在老师的指导下,个队伍各选了一名队长和政委,取了队名和队呼,并制作了队旗。

拓展培训揉合了高挑战及低挑战的元素,学员从中在个人和团队的层面,都可透过危机感、领导、沟通、面对逆境和辅导的培训而得到提升。它强调学员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在课堂上听讲。随着训练的展开、各活动项目的进行、心得体会的分享,各参训人员逐渐地熔入到各个团队中,受训人员的意识和观念也在进行着转变。天的拓展训练,一共进行了个活动项目,每项活动都给受训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体验式的活动项目,受训人员结合工作进行了心得体会分享,从中感悟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怪兽行游戏,让大家明白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全体人员同心协力,一起努力,同时也看到了创新带来了不一样的结果;进化论游戏中,使大家知道了要想把工作做好,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硫酸河游戏中,让大家学会了合理分工和资源利用。在风雨人生路活动中,让大家知道了工作中要相互信任才能提高效率,同时也体会到了残疾人的痛苦。在领袖风采活动中,我们明白了领导的承诺和责任,并学会了感恩。

天夜的训练中,公司领导经常询问训练的进展情况,月日下午公司领导代表公司亲临训练现场,再次慰问了全体参训人员并和所有成员一起联欢,这充分体现了公司领导对受训人员的重视和关心。

月日下午在培训教室里进行了拓展训练的总结,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各参训人员纷纷写下了训练的心得体会,重点对训后行动计划和新员工培训做了详细的计划。总结的最后一项议程是颁奖,在天夜的训练中,率领的队最终以总分分的成绩获得团队比赛的冠军,为该队的每位成员颁发了奖品。随后,鉴于各队队长的出色表现,也对他们进行了颁奖。训练结束后,全体人员和公司的培训老师以及助教进行了合影留念。

月日下午,集团班组长“卓越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各参训人员的受训效果将在他们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得到证实。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6篇

1.项目设计的全程性、覆盖性我们所说的第二课堂的项目设计不是仅仅利用一天两天甚至一个学期这样的时间来进行,我们要把学生从进入职业院校到毕业实习期间的第二课堂时间都考虑进去,从而进行整体的统筹安排和全程设计,覆盖所有学生的所有在校的第二课堂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项目的设计具有连贯性,能力的培养具有衔接性。

2.项目设计的递进性、逻辑性在项目设计原则的第一条中我们讲到了第二课堂中的项目设计要覆盖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那么这段时间是相对较长的时间,可能是三年甚至四年的时间。那么在此期间的项目设计我们必须有一个逻辑性的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项目的设计上体现出核心能力培养的由浅入深的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项目设计的专业性、相关性高职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所要具备和体现的专业能力是不同的,当然基于在所有岗位中都必须具备的共同能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建立在专业能力培养之上的一种能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所学专业,在项目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系别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在项目的情境中和素材的搜集上体现出一定的专业相关性,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4.项目设计的相对稳定性和灵活变动性作为对大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能力的养成有重要作用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既然要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第二课堂,那么第二课堂中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项目设计就应该是适合每个院校、具有自身特色同时又能为学生的专业有所帮助的项目类型。笔者认为这些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有几个主打的大的项目,符合该院校的基本的实际。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表现特点设计出相对灵活、符合他们各自发展情况的小的项目作为稳定性项目的补充。只有这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开发出既符合各职业院校实际,同时也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项目。

二、以司法警察类高职院校为例的项目开发设计分析

作为司法警察类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职业社会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重中之重。下文设计了几个相对符合该类高职院校的大的活动项目,从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心理调适入手,着重加强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此为目的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1.项目一: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对于刚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和以前的高中阶段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步入大学之后还不能够及时地进行心理方面的转变和自我调适,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没有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盲目跟风、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其不能很快地适应并步入新的人生阶段。针对这一问题和情况,我们设计出了调查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这一活动项目,首先通过在不同的班级组成小组,共同讨论设计问卷调查的问题和形式,然后分工合作设计出不同的调查问卷,通过走访、调查,分析问卷结果,然后据此得出大一新生中存在的不同的心理问题和人生困惑,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讨论、分析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写出大一新生心理问题状况调查报告。在这一项目设计中,学生始终关注的是自己周围的学生心理上存在的矛盾和困惑,项目的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分析论证等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力,同时调查报告的得出也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通过这一项目学生不仅清楚了他们步入大学之后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解决了这些问题。

2.项目二:司法警察行业职业素质的要求与培养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和培养都是针对将来的就业的。那么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针对性,在校期间我们必须加强其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司法警察类的高职院校,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和其它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是具有特殊性的。这些岗位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比其它岗位也要严格很多。如何从学校开始就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能够从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地适应工作,这是我们所有司法警察类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在第一课堂中有基础课的保证,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等,但是没有一门和将来的岗位直接相关的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并且很多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第二课堂设计的项目训练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我们设计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和培养项目就是针对以上不足提出的,学生通过走访、调查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了解这些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并进行归纳总结,写出和专业相关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然后通过后续的小的项目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可以通过举办“司法警察类工作岗位职业素质调查报告”征文比赛,来让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书面的与人交流能力;然后举办“新时代的司法警察形象”演讲比赛,让学生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融入自我的理解,说出自己心中的司法警察形象,演讲稿的写作、演讲比赛的举办都很好地提高了学生与人交流、展示自我、与人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调查、走访和写作、演讲,学生在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司法警察类专业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找出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这种活动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相比第一课堂的单纯的知识传授来说更能从思想层面上起到教育、引导的结果。

3.项目三:职业技能大赛项目一是为了解决学生进入大学的不适应,从心理上引导、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项目二是为了让学生及早了解自己将来的职业角色和定位,这两个项目都可以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课堂时间来进行,因为这两个项目是基础,只有解决了不适应大学生活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才能让学生专心培养专业能力和素质,同时职业素质又是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我们培养好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应该扮演的职业角色,才能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大学二年级我们设计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项目。由于职业技能和各个专业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个项目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组织和策划。首先在职业技能大赛之前我们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大赛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可以以系为单位来进行,首先应该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特长、兴趣,确定技能大赛的内容和形式。然后通过分组的形式挑选出技能大赛的最佳组织策划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确定最好、最适合大赛的策划组织形式。这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解决问题、与人合作能力的重要过程。在接下来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完成参赛选手的评选、评委老师的确定、奖项和奖品的确定和购置、场地的安排布置、工作人员的选派、主持人的挑选、赞助商的沟通协商工作和将来实习单位的邀请等,最后还要在大赛之后对整个大赛的筹备、举办进行总结、表彰。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7篇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8篇

二、活动目的:通过举办一系列技术能力的竞赛,达到检测与提高秘书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同时也让韩园学子走近秘书协会,了解秘书专业。

三、活动时间:2007年4月16日—2007年5月15日

四、活动地点:xxx师范学院

五、参赛对象:中文系各级中英文秘书专业学生

六、活动概要:本次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将以开办讲座为主体,通过策划、筹备、执行及总结四部分技能的比赛,展现秘书在一个活动前后的工作流程。

七、活动内容:

n系列活动项目:

<一>、技能竞赛系列之一:策划书比赛

时间:2007年4月16日

地点:无限定

形式:通过培训以后,各参赛选手按照主办方所给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份策划书参赛,参赛作品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各一份,在规定时间上交本协会学术部统计,抄袭者取消参赛资格。

奖项:设有

一、

二、三等奖分别为1名、2名、3名。

奖品:预设为奖状

预算:后勤支出50元左右

<二>、技能竞赛系列之二:会务操作比赛

时间:2007年4月19、20日

地点:户外

形式:参赛人员根据主办方给的主题拟写一份策划书并按照策划书内容展开筹备工作,本协会将提供人员进行配合,整个筹备过程将以DV形录制下来,届时由我专业老师根据筹备的合理性和细致性及周密性进行评比。

奖项:设有

一、

二、三等奖分别为1名、2名、3名,最佳应变奖1名,最佳思维奖1名;

奖品:详细待定。

预算:设备支出以及奖品支出预计350元。

<三>、技能竞赛系列之三:大学生应聘心理及技巧知识讲座

时间:2007年4月24日晚上

主讲人:中文系党总支xxx书记

主题:追求卓越人生,从应聘开始

活动目的:通过讲座,加深大学生对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了解,为大家提供应聘技巧和方法,指导大家日后求职成功应聘。

地点:理科楼C103

形式:以讲座形式开展,中间将会有现场模拟招聘表演,通过表演更生动地配合主讲人为观众解读大学生应聘须知。

预算:后勤支出150元左右。

<四>、技能竞赛系列之四:总结写作比赛

时间:2007年4月28日

地点:理科楼各教室

形式:以现场比赛为主,当场以四个主题:对整个系列活动的总结、对策划书比赛活动的总结、对秘书会务活动的总结、对讲座的总结等为比赛内容,各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中完成此项公文比赛,比赛后将由专业老师评出各项奖项。

奖项:设有

一、

二、三等奖分别为1名、2名、3名。

奖品:详细待定

预算:奖品及后勤支出预计200元左右

<五>、技能竞赛颁奖典礼:

时间:2007年5月12日晚上

地点:东区学生活动中心

形式:颁奖以播放会务操作比赛DV开场,由专业老师进行现场点评,最后揭开系列中各比赛奖项的获奖名单并进行颁奖。

n细节补充:

1.本次所有环节的报名参赛人员将得到一次培训机会,培训内容包括本次比赛各项技能,将由专业老师或技能突出的学生担任培训人员;

2.报名时间为4月1日至4日,各项比赛同时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