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

高中国防教育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1篇

一、学校体育工作

(一)全力组织好调整后的2014年中考体育考试工作,打造中考体育加试“阳光工程”。

(二)扎实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对2013年校园足球联赛进行表彰,启动2014年校园足球主客场制联赛。加强校园足球布局学校和足球重点校基础建设的督导,组织参加2014年全州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延吉市)。

(三)举行2014年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秋季长跑比赛,设置乡镇组别比赛,加大乡镇学校参与力度。

(四)组织相关单位参加全州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第十七届省运动会(青少年组)的比赛。

(五)做好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及数据上报工作,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性。

(六)继续加强网球、羽毛球、民族项目等传统学校建设。

(七)严格要求各校按计划开展大课间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二、学校艺术工作

(一)做好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课题研究启动工作,确定实验学校,全面进入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工作。

(二)组织精品节目参加“2014中国中小学生国际艺术交流周”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市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和国际知名度。

(三)联合进修学校抓好体音美学科常规教学,做好体音美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检测工作。

(四)重点做好初中阶段艺术教育及活动开展工作,保证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艺术教育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三、学校卫生工作

(一)联合相关部门抓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常规管理,坚决杜绝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二)认真做好中小学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培训等工作。

(三)继续深入开展近视眼防治及“爱眼体操”普及推广工作,有效降低学生视力不良率。

(四)组织做好2014年学生健康体检及数据反馈工作。

(五)以“世界环境日”等相关主题活动日为契机,开展环保主题教育。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2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工作部署及发展目标任务,科学实践,科学管理,增强实效,努力提升全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国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水平,继续为全市教育科学发展及“教育名城”建设做贡献。

二、基本工作思路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国防教育工作,坚持采取“中期规划”统筹工作,“目标任务”指导工作,“政策措施”落实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工作,“法规制度”规范工作,“绩效管理”评价工作等策略与措施,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努力实现发展目标,提升发展水平。

三、2012年工作思路

一个中心,二个提升,三个确保,抓好落实。即:以全面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为中心;提升依法行政与依法办学的执行力;提升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确保《2014教育行动计划》有效实施;确保学校体育“五落实、五提高”刚性规定的高质量落实;确保全区学校卫生及食品安全工作规范有效,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提高抓落实的责任意识,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四、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认真落实教育相关任务。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筹办提升影响力”千日行动计划》,积极推进《2014教育行动计划》,积极参加市百所“青奥示范学校”建设及市“阳光体育学校”创建工作,在落实区体育艺术“3+1”工作基础上,实施青奥体育、艺术“2+2”计划,即每所学校至少有一项体育特色,一项艺术特色,每个学生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和一项艺术爱好,推进青奥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三进活动。学校要积极行动,周密筹划,制订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密切协作,抓出声势,抓出实效,以实际行动支持。

2、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要求,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充分认识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做到“五落实五提高”:一是开齐开足体育课落实;二是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体育锻炼活动课落实;三是每天上午安排不少于25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落实;四是寄宿制学校实行学生每天早锻炼制度落实;五是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落实。全面提高体育课、体育锻炼活动课、大课间体育活动、早锻炼、冬季长跑教育活动质量。强化阳光体育运动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参加市“百万青少年冬季长跑先进集体”和“阳光青少年”评选活动。

3、全面推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从今年起至2013年,用两年的时间,全区所有学校中,供餐人数300以上的学校食堂80%达到A级标准,供餐人数300以下的学校食堂100%达到B级以上标准,消除C级学校食堂。各校要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提升我区学校食堂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食堂操作流程应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食品处理区域及硬件设施应达到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相关标准。

五、主要工作目标任务

1、学校体育工作落到实处

目标:学校体育工作法规及相关教育发展规划进一步得到落实,以为契机,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能健康水平。主要任务:

(1)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各校根据自身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市区教育局组织的竞赛及评比活动。本年度,区教育局将举行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及冬锻三项比赛;举办虎扑体育杯高中篮球联赛;组队参加“市第二十届运动会”,组织全区所有高中、职校及部分初中校参加“2012年市肯德基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

(2)努力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质量。《标准》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教育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落实。一是做到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方法落实,100%的学校全面实施《标准》、85%以上的学生达到《标准》及格以上等级。二是严格执行《标准》中关于学生毕业、三好学生和奖学金评选等规定。三是开展小学和高中毕业班学生实施《标准》的测试工作并实行公告制度,测试结果向社会公告,测试结果同时作为评价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内容。

(3)扎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课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体育课教学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学形式,保证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和体育运动的有效性、安全性,增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4)坚持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严格按政策规定及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体育考试过程中要强化管理,规范各环节操作要求,进一步提高考试成绩的信度和社会舆论的认同度,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件和违纪事件。

2、抓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落实

目标: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法规进一步得到落实,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现代健康观念,促进学生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预防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主要任务:

(1)开展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价。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是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为推动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依据《省县(市、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试行)》,区教育局将对各学校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考核评价情况,公示考核评价结果,促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水平的提高。

(2)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各中小学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落实学科教学每学期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小学阶段还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积极开展争创“健康促进学校”活动,2012年我区创建成功6至8所学校。继续开展争创“无烟学校”活动,区内所有中小学达到“无烟学校”标准。积极组织参加省第十二届中小学健康教育知识竞赛和第二届省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授课(教案)竞赛。

(3)加强学校传染病等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传染病、常见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继续做好防控人员、防控卫生器材设备、防控经费和防控工作措施落实等各项应对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机制,修订完善防控措施。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工作水平,确保广大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认真贯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出台《区教育系统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小卖部要做到证照齐全,严格执行食品加工操作规范,把好采购、索证、索票、加工、留样、消毒、储存关,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饮用水,定期消毒和送检,加强学生饮用奶管理,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和食堂管理人员培训。区教育局将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学校卫生安全综合检查,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水平。

(5)做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体检工作。按省教育厅要求完成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按省市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政策规定和要求,与卫生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对学生体检工作组织管理,保证体检质量,按时按质完成学生健康体检工作。

3、抓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落实

目标: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法规进一步得到落实,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提高艺术课堂教育质量,普遍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主要任务:

(1)加强艺术课程管理。各校要进一步加强艺术类课程管理,按照《课程设置方案》、《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音乐、美术课时间。区教研室和学校要依据《市中小学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办法》,制定计划,分层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及时公布评价结果,不断提高音乐、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2)广泛开展课外艺术活动。课外艺术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各校要根据自身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性、经常性、多样性的艺术活动和艺术竞赛,并与艺术类课程教学相结合,扩展和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组织参加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选拔出优秀节目参加省市级艺术展演活动。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科普剧进校园活动。试点学校做好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试点工作。组织参加第二套校园集体舞培训工作。

4、抓好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落实

目标: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法规进一步得到落实,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逐步使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任务:

(1)开展具有广泛参与性、较高普及性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学校建立科技社团或科技兴趣小组,以“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周”、“科技节”、科技夏(冬)令营、科普讲师团进校园等活动为平台,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需求,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以普及科技知识为主的知识性项目,以培养具体技能为主的技能性项目,以问题为中心培养探究能力的研究性项目,以及开展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等形式多样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和宣传活动。组织参加区科技创新大赛和科技创新小发明展等活动,根据科技创新大赛项目设置,明确参赛目标任务。

(2)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物质资源、人文资源、信息资源,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进学校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发展的新机制。积极创建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基地”学校。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研(科技)场所、图书馆、高新技术企业的联系,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普活动基地,做到每一所学校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有基地,形成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科普活动运行机制,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科技知识和进行实践活动的需要,不断强化创新教育。继续“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工作。

(3)积极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加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积极参加“科学教育特色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加强环境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垃圾分类”、“6·5”环境保护日等活动。

5、抓好学校国防教育工作落实

目标: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法规进一步得到落实,普及国防知识,学习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主要任务:

(1)组织好高中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各高中校要将军事训练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加强双拥共建,充分利用我市驻宁部队、武警部队、军事院校、警校多,军训教官多,训练场地多的优势,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确保用7—14天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军事训练和军事知识讲座,加强军训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学生参加军训安全,努力提高训练质量。配合做好征兵工作。同时,各高中校在军训结束后完成三项工作,即完成一篇军训总结、制作反映学校暑期军训工作的PPT(包括文字和图片材料)以及按省市要求认真开展高中国防教育工作现状调研,做好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2)开展好少年军校工作。小学和初中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积极创建少年军校,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全年国防教育活动不少于一次。

6、抓好教育教学基础建设的落实

(1)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分管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国防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特点和要求,各校要加强分管干部队伍建设,配齐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且素质较高的专兼职管理人员,明确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责任人,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分管干部队伍,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配备,逐步减少兼职教师比例,要按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开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科学课,在编制上配齐配强专职教师队伍,加强对专兼职教师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区教育局将于2012年下半年对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能测试工作。

(2)加强场地器材设施管理。提高和完善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的设施条件,是学校实施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各校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场地器材设施的配备,并加强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卫生健康和艺术教育的需要。

7、抓好长效督导考核机制的落实

健全完善学校体卫艺科技国防教育教学工作机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目标任务的重要工作。区教育局将按照国家、省、市、区体卫艺科技国防教育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学校进行综合性教育工作评价,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各普通高中做好迎接省教育厅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的准备。区教学研究部门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依据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办法,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公布评价结果,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今年,区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行绩效管理,对各校体卫艺科技国防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以此推动学校体卫艺科技国防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六、抓好学校体卫艺科技国防教育工作的要求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理国;国防意识;培养

新媒体时代是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虚拟的网络空间将世界各国连接到一起,其中存在很多不良思想,很可能会逐渐侵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使他们逐渐丧失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力度,这对国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影响

1.削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新媒体网络的普遍应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全世界通过互联网络这个媒介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地球村,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同其他人进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但现实情况是,在世界互联网络内通用的交流语言是英语,而中文在所用语言种类中只占不到半成,这种情况使资本主义国家能够更加便捷地对我国人民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在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很多大学生很难经受得住资本主义不良思想的诱惑而走上不归路,国防意识消失殆尽,为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意识教育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2.淡化了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集体、国家的前途、发展以及命运等方面潜在危险的警觉,时刻反思而形成的责任和使命感。现阶段,有些大学生在不断发展的新媒体网络面前逐渐丧失民族危机意识。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很多游戏以及娱乐功能,一些大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自身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消失,民族忧患意识更是淡薄如纸。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格局成为过去,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仍未远去。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分裂中国的狼子野心始终存在,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围追堵截,在国际上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玷污中国形象,想方设法阻止中国前进的步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国际局势与国防安全方面都发生新的变化,一些大学生迷失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严重阻碍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3.阻碍了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发展随着我国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具有交互性与开放性的特征,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我国人民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互联网技术对于我们来说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提供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不良文化的扩张提供便捷的条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不良信息的传播,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不断侵蚀现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来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形成时期,有较大的思想起伏,他们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比较弱,对于网络媒体中传播的信息常常不能做到合理认知,很容易被不良信息影响而走上错误的道路,致使国防安全意识淡薄,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国防事业造成严重阻碍。

4.弱化了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很看好航空航天技术和现代国防技术等领域,普遍认为这些领域对专业技术要求太高,如果专业不对口是不会进入这些领域谋求发展的。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学生的任务只是学习,如果发生战争,那是军队的事情,国防科技等相关方面事情与自身联系不大。现阶段的大学生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找工作是他们的头等大事。社会与家庭带来的压力使很多大学生只学习专业课,忽略选修课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专业课教师错误观念的影响,他们仅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生很难再抽出来一部分精力或时间了解和熟悉国防相关知识,尤其是一些军事理论课程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学校没有提高学生国防认知的良好氛围,难以促进大学生形成较强的国防意识。

二、新媒体时代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途径

1.打造校园网络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促使国内高等院校不断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高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教育平台,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投入很多资金,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还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有效平台。高校应不断加大校园网络管理力度,实时监控校园网络信息数据,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同时,大力提高高校国防教育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合理利用校园网络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此外,高校要从正面引导和宣传,让学生及时从校园网获取有效信息并保证信息是正面、积极向上的。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网络教育的核心,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热情。高校国防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社团等学校资源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将国防意识融入各种娱乐活动中。只有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高校应加强对国防教育教师队伍的计算机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另外,高校国防教育教师应利用互联网技术主动获取国防相关新闻等信息,以促进与大学生的进一步沟通和交流,从多个方面将国防意识传递给大学生。

2.利用新媒体手段增强大学生参与国防的积极性大学生群体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国防事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基础,高校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要从对国防活动的认可与参与程度以及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方面着手。高校应通过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国防安全方面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将国防教育相关约束与规范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还应从各个方面进行渗透和影响,为大学生打造积极的国防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互动思维的良性发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节奏也不断加速,他们的空闲时间逐渐零碎化和压缩化。手机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对过去教育手段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随意交流信息,如微信、微博、头条等新媒体网络产品深受广大学生青睐。以国防军事题材为主的一些军事网站和论坛吸引很多大学生交流和发表自己的国防观点,展示自身个性的同时,相应增强了参与国防的意识。高校应跟上时代步伐,利用新媒体工具建设自己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工具建立国防教育相关论坛、帖吧等,开发国防教育相关小软件,不断引导大学生增强国防意识,主动参与国防活动。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仁人志士进行救国救亡活动,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高等院校应利用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中华文明中的各种优良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逐渐促进他们爱国情感的形成,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增强表现在他们更加关心国家安全与前途,更加关心国防事业的强大与发展,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这体现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民族意识。很多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缺失民族和国家危机感,对国家政治与军事方面表现得相对淡漠。对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情况,高校应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开展国防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例如,请相关学者或专家就国防问题开展报告会,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使他们从内心深入理解祖国统一是所有华人的共同意志,加强大学生在国家主权统一方面的国防意识,增强他们居安思危的心理状态。强烈的爱国热情、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以及国防责任感是高校国防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大学生国防意识和爱国热情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国防教育活动才能实现。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国防教育活动生活化和日常化,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国防知识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平台,增强大学生自身与集体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军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将国防意识在无形中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之中,促进大学生爱国热情与国防责任感的统一,使大学生时刻关注国家安全,不断提高国防素质,以民族大义为先,以备国之所需。

三、结束语

总之,新媒体网络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新媒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建立校园网络,利用新媒体相关资源不断加强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国防意识的培养,为我国国家安全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俞雅莲.增强大学生国防教育意识的实效性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2]李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国防知识认知及入伍意愿——以某高职院校为例[J].山海经,2015

[3]陈俊.浅谈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分析[J].民营科技,2016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4篇

一、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一年来,我们十分重视专武干部的理论学习。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从经济、文化和政治三方面深刻理解其深刻含义,并将其内化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观点,一切以人民群众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作为我们专武干部工作好坏的标准。经过“三个代表”的学习,专武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工作热情更加饱满,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同时我们十分重视村居民兵连排干部的选配,严格选拔事业心强、文化程度高、年轻有为的退伍军人和优秀青年充实到民兵队伍第一线,并经过公安、纪委两道政治“防火墙”,确保在政治上永远合格。做好去年村两委换届后民兵干部的稳定与工作能力发挥的引导工作,及时让民兵连长在民兵预备役工作中唱主角、挑大梁。在群防群治、民兵参建、社区国防教育、城市民兵与企业民兵建设等领域为广大民兵干部搭建平台,营造载体,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增光添彩。

二、巩固完善兵役工作制度,增强全民依法履行意识

在宣传《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等兵役法规的同时,继续探索、建立、巩固、完善适合民兵预备役工作日常事务管理、完成主要任务、处置紧急情况等一整套可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制度。

在民兵预备役日常管理中,继续做好各项制度的巩固与完善。一是巩固“纳入”制度,继续把民兵工作纳入办事处与村居两级领导的岗位责任制;二是坚持汇报制度,办事处分管同志每季向人武部汇报民兵预备役工作情况,人武部每季度向镇党委汇报一次民兵预备役工作情况。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前段时间工作进行查漏补缺,纠错扬褒,同时拟定下步工作计划,部署下步工作任务;三是坚持一年四课制度;四是逐步建立民兵干部与基干民兵外出登记注销制度,完善应急分队人员离位报告制度。

在完成主要任务中,一是坚持任务分解负责制。把任务分解到办事处,由办事处分解到村居。村居民兵连长向办事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负责,办事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向镇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负责,镇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向上一级负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坚持依法办事制度。在征兵工作中,严肃执行《兵役法》与《征兵工作条例》,严格按征兵程序操作。三是坚持“三公开”制度。在征兵过程中坚持征兵标准、征兵程序、定兵结果“三公开”制度,及时接受群众监督。在民兵整组时,协同组织口、纪检口严格按村居干部选配原则选配民兵干部,执行公示制度,对选配的干部和民兵名单及时张榜公布,接受监督。

在处置紧急情况时,按照完善的各类预案进行操作。我们及时修订了《民兵应急收拢》、《抗台救灾》、《防传染病》等预案,做到组织有序、职责明确、处置得当、临危不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扎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继续保持全县先进行列

镇人武部在完成民兵预备役各项工作中,坚持“突出重点,软硬并举,注重实效,全面创佳”的原则,抓住队伍建设、硬件设施、国防教育、民兵训练、征集兵员五件大事,高标准、严要求,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继续保持全县先进行列。

(一)抓队伍建设,提升整体实力。民兵队伍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主体,直接关系着战斗力的存亡。这次整组,我们按照民兵将负担的防空防卫、支前保障、兵员动员、守点维稳等重要任务,贴近实战,按需编组,对民兵组织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改革。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技术兵比例提高,由去年的增加到今年的;二是专业门类齐全,由去年的个增加到今年的个;三是民兵总数减少,与去年比减少了四分之一;四是科技含量上升,如导航大队、网络攻防中队等专业;五是编组范围进一步拓展,由原来的2个单位拓展到个单位,涉及到城管、市政、供水、电信、医疗、电力、交通、航运、环卫、企业等相关部门十余个单位;五是民兵构成人员素质提高,其中高中以上占%,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大专以上达到人;退伍军人由去年的增加到。基本上达到了上级要求,做到了布局合理,编组科学,进出有序,组织健全。

(二)抓硬件设施,促进规范建设。我们以基层人武部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民兵“三落实”工作。紧紧围绕“三落实”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要求,突出“队伍、设施、装备、活动”四个重点,进一步完善民兵预备役资料室和民兵活动的一些基础设施,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资料室的资料完善和民兵应急连装备器材的配置。在具体措施上重点突出民兵专业分队和民兵应急连建设,从而真正做到组织、政治、军事“三落实”。今年根据专业分队和应急连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和担负抢险救灾任务的要求,镇政府拨款添置了服装等装备,对资料室进行了硬件更新,为办公室添置了必要的办公用品,为民兵在执行应急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抓政治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政治建设主要抓好两点一面,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以基干民兵为重点、中小学生为重点,带动社区乃至全民国防教育这个面。从而以点带面,大力推广国防知识,传播国防思想,增强国防意识。一是民兵的政治教育。主要以民兵干部、应急分队、技术分队为重点,利用民兵军事训练、整组点验、征兵工作和平时活动等有利时机组织实施。我们使用《中国民兵》、《东海民兵》、《国防》等政治教育材料,运用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开展政治军事知识学习。对学习做到部署早、计划好、形式巧。建有一支以基干民兵班、排长为基础的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并聘请2名政治教育辅导员。政治教育以连为单位,每年四课。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同时结合民兵组织整顿和征兵期间,积极开展民兵政治教育活动。每年对基干民兵进行一次政治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队伍的纯洁性。二是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坚持新生入学军训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学生国防教育机制。尤其是高级中学尝到了学生军训的甜头,坚持每年必训,训练效果显著。斥资兴建国防教育图书馆,建立住校生军事化管理机制,校风进一步好转。三是社区国防教育。社区国防教育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决定“选择一个阵地,打开一片天地”。采取印发市民国防小册子、编辑国防剪报、刊登国防墙报、展出国防挂图、播放军事体裁影视剧和录像、举办国防和知识竞赛、聘任国防教育义务宣传员口头宣传等方法,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从而使社区居民对兵役法规、国防知识、国际国内形势有所了解,增强中华民族荣誉感与自信心,激发对国防建设的热情。

(四)抓征集兵员,优化兵员储备。去年冬季的征兵工作,各级都能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确保新兵质量的重要指示和上级的文件精神,把征兵工作提高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和《省征兵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紧紧围绕确保新兵质量这个中心,依法征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通力协作,有效克服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等困难,全镇超额完成名兵员征集任务,实际完成名。在征兵过程中做到严肃命令、严肃政策、严肃纪律,讲党性,讲民心,讲标准,坚持“集体定兵、择优定兵”原则。加大征兵工作透明度,征兵标准、征兵程序和定兵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把严肃征兵纪律贯彻到征兵工作的全过程,保证了征兵工作按规定、按标准、按程序开展。在征兵期间,县镇主要领导亲自深入到体检站看望医生和应征青年,了解征兵情况,解决有关问题,为超额完成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广泛发动民兵积极参建,全力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一年来,我们在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同时,注重发挥了广大民兵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作用,积极带领民兵完成抢险救灾、兴修水利、绿化造林、维护社会治安等急、难、险、重任务。带头参加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街道、文明工厂活动。在今年抗“非典”斗争中,广大民兵积极响应总书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号召,严防死守,漂亮地打赢了抗击“非典”保卫战。各办事处都组织人次以上的民兵参加防治“非典”大排查活动,参加民兵都能听从指挥,服从分配,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查、监控、隔离,较好地完成了抗击“非典”重任。特别是办事处民兵任务最重,共排查了名外来人员,名疫区返乡人员,做到了“一个不漏掉,一个不放过,一个不瞒报”;湖前办事处民兵“非典”防治巡逻队在5月日开始的半个月内,每天组织一个班的民兵对多名外来人员进行严格巡视、严密监测,发现情况随时上报,出现病例及时送医院处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全镇参加“非典”防治民兵达余人次,排查外来对象多人,为“非典”防治阻击战立下了战功。同时,各办事处民兵还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植树造林、拥军优属、治安巡逻等活动。今年植树节期间办事处组织民兵人在湖振公路两侧植树余株;平等办事处组织民兵义务献血多人次;湖前办事处民兵串家入户,详细了解军烈属家庭情况,及时予以帮助解决;龙江办事处三月份与共青团、妇联一起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由于时间关系,还有许多好人好事,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了。通过以上这些活动,民兵这支队伍在广大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正是大家的一致努力,在年中获得了县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征兵先进单位等荣誉。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5篇

文章结合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入学教学的内容、形式以及实施过程等三方面进行协同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实现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入学教育;协同性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在帮助学生融入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变,了解所学专业并制定今后的职业目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学校今后开展教育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且需改进提高的地方。

一、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对象缺乏针对性

在高职院校中,生源类型的多样化已经成为其发展趋势,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的生源类型主要有单招、普招、五年制等三种类型,并辅以少量的对口生和预录生。生源类型的多样化造成了学生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各类型的学生又凸显出不同的特点[1]。单招生:高中三年没有学习动力、纪律性较差,选择高职是他们避免高考的压力而提前做出的无奈之举,所以这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综合素质不高。普高生:经过紧张的高中生活,相比其他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是因为高考失利,对高职缺乏必要的认识,所以自信心不足,对前途认知迷茫。五年制学生:年龄较小,心理不成熟,思想幼稚,没有经过紧张的高中生活,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觉性不高,升入专科阶段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两年,对学校环境、规章制度已经了然于心,所以生活较懒散,纪律意识不强。而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他们的差异性,所有的学生统一对待,因此每年的入学教育如同走马观花,甚至流于形式,仅仅是停留在较浅层次上,没有根据学生特点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实施过程缺乏延续性

学生集中报到的时间一般是开学前两周,之后是为期两周的军训。高职学生的学制年限只有三年,高职生在校注重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会安排外出实习,所以在校时间可能只有两年,因此学生的磨合期比较短。在这短短的磨合期内,学生要接受的内容很多,但是又有很多内容诸如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又不能仅仅局限在入学教育这一时间段,而是需要学工人员反复强调并贯穿大学始终,但对学生来说,有的入学教育内容抽象并且如昙花一现,还没有领悟真谛,便草草结束。所以,没有对实施过程进行延续,这也是入学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三)教育形式的单一性

入学教育一般以开大会、专题讲座等集中性教育为主,因为学生较多,主讲人一般以灌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育形式呆板陈旧,师生缺少一对一有针对性的交流沟通,缺少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加上学生的纪律性较差,自觉性不强,所以能认真听完的学生不多,教育结束之后能记住和深刻领悟的就更少了,因此达不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没有起到教学相长、互促互动的效果。

二、加强高职学生入学教育协同性的策略

(一)入学教育内容的协同性

在相对集中的入学教育时间里,教育的内容主要在国防教育、适应性教育、校规校纪教育、法制安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心理教育等七个内容的分配和协同中。国防教育主要通过军训锻炼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对学生普及国防知识、提高国防观念,增强保家卫国的意志、技能和体魄。适应性教育主要帮助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环境,融入大学生活。校纪校规教育主要通过学习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来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促进新生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2]法制安全教育主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安全防范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来维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专业教育,是教学系部为加强专业宣传和教育,向新生介绍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培养目标以及就业的前景等,使新生初步树立热爱专业的思想,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职业规划教育,新生入校后,必须尽早启动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确自己三年的目标,设计毕业以后的发展目标,这样学生就会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目的性地提高个人素质。心理教育,为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组织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

(二)入学教育开展形式的协同性

1.统一教育与多形式教育的协同。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的集中且时间较短,新生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口头的宣教上,而是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才能实现其针对性和实效性[3]。例如,从学校层面来说,新生入学教育除统一开大会的形式外,应通过迎新晚会、调查问卷等统一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大学环境适应、校规校纪等方面进行全面教育;从系部层面来说,专业教育以各专业教研室为单位进行组织,采取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进行专业渗透,安全教育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方式来开展,以确保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所了解和适应。

2.全面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协同。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心理教育上,为确保新生入学教育取得实效,全面科学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生入学时都会接受心理知识普测,辅导员应针对心理普测反映的共性问题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全面教育。而对家庭困难或心理有异常反应的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以个别教育为主,帮助这些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入学教育实施过程的协同性

1.实施者的协同与配合。

首先建立“家校共管”的教育体制。虽然学生已成为独立的成年人,进入大学后依然不能离开家庭教育,新生报到时,学院应主动告知家长所建立的家校联系制度,以充分发挥家长对学生教育的监督作用。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经常把入学后的情况汇报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并主动参与到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另外,学校要建立新生入学教育管理的立体网络,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形成全校上下关注新生、教育新生的良好氛围。新生教育不应只是辅导员的工作,全体教师要和辅导员相结合积极参与,通过课堂主阵地,使其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实施过程的协同与延续。

鉴于新生集中性的入学教育时间较短,可以对实施的过程进行适当的延续。例如可以将军训期间的专业教育延伸到后期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去,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将来的就业去向等,从而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专业学习信心,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学习。再如,职业规划教育则可以延续到就业指导课中,因为学生经过了适应期后,对大学学习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就业指导课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步骤、理论的讲解,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指导。

3.实施内容的协同与整合。

入学教育的几个部分不是泾渭分明的,如果在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将内容进行融合提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将国防教育与军训教育的融合,国防教育主要贯穿在新生军训中,让学生了解国防军事知识,强化国防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安全教育和校规校纪的整合,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因为触犯校规校纪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在新生入学中,可以将两部分相交的内容结合以往的案例进行重新整合,通过校规校纪的学习,不仅给学生树立了衡量利弊的标尺,也给新生普及了安全防范意识,为避免安全防范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保障。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时期高职新生的特点,针对目前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入学教育的内容上完善新体系,在形式上探索新方法,在过程上追求协同性,创造性地对高职新生进行教育、服务和管理,促进他们在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成长,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姗.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李建伟.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究[J].知识经济,2014,(11):170.

[3]王建成.关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思考[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9):50.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6篇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其中中小学所,职高所,普通高中所,初中所,幼儿园所,教师进修学校和聋哑学校各所,在校学生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人;初中在校学生人;小学在校学生人;幼儿教育入园幼儿人;职业学校学生人。全县现有教职工人,其中高中教师人;初中教师人;小学教师人;幼儿教师人;职业学校教职工人;教师进修学校人,其它教育机构人。面对名的高中学生的队伍,军事训练工作十分重要,工作难度逐年加大,我们始终把高中学校军事训练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去抓。目前,全县所高中学校均设有军事训练课,聘请有兼职教师,校园周边环境、校内综治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高中学生军事训练”活动得到深入开展并取得了较好成果!

二、主要作法:

1、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职责。专门成立“县教体局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活动领导小组”,每年都下发通知,切实落实好了县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要求,全面推动了县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使军训工作在我县安全、有序、高质量运行,同时特别明确全县高中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由教体局体卫艺股负责。

2、制订教学目标,落实课时分配。我们认为,军事训练是高级中学学生的必修内容,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大纲》是高级中学组织和实施学生军事训练教学、评估军事训练教学质量和督导军事训练教学工作的依据。因此,我们依据大纲,落实了教学目标: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通过学生军事训练与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观念;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同时按照大纲要求对教学课时进行分配:我县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包括集中军事训练和军事知识讲座两部分,时间为7至14天。课时分配表(略)。

3、落实教学内容,提出严格要求

(一) 集中训练:

科目一 国防法规;

科目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和光荣传统;

科目三 共同条令;

科目四 轻武器射击;

科目五 单兵战术;

科目六 识图用图。

(二)知识讲座

科目一军事思想

教学要求: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对军事实践的指导作用,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科目二军事科技,教学要求:了解军事技术的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科目三现代国防;科目四 国际战略环境;科目五高技术战争

考核方法:课堂提问,检查笔记

4、作好了教学考核与评估。学生军事训练与教学的成绩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学校建立健全了学生军事训练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把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和参加训练时态度与表现,作为对学生军事训练成绩进行评定的重要依据。

(二)学生军事训练成绩根据提问、笔试和观察学生的训练状况,以及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间互相评价的意见来综合评定学生军训成绩。学生军事训练成绩要记入本人学籍档案,作为报考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

(三)军事训练教学的评估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军事部门组织进行。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军事部门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评估方案,适时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成绩优秀的单位,充分发挥教育评估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5、教学要求规范有序。

(一)加强训练教学领导。学校重视军事教师队伍建设,并充分利用军民共建,请部队派人员帮训等形式,不断充实和加强教学力量。搞好了军事训练教学保障,落实训练教学经费,切实完善训练教学设施,要定期分析训练教学形势,及时解决训练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认真总结交流训练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训练教学质量。

(二)重视训练教学改革。各学校都能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研究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有效教学手段。还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军事训练的具体内容,不断研究改进训练教学方法。提倡由浅入深,启发式,诱导式、示范式的教学形式。广泛运用了现代教学技术,增强训练教学效果。要积极开展训练教学、学术研究和交流,不断推进训练教学改革的深化。

(三)坚持科学施教。学校按照《大纲》的要求组织训练教学,不得随意变动训练教学内容和时间。能够贯彻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的训练教学原则。并注意搞好了各科目之间的衔接,室内室外课、训练课与理论讲解课穿插进行,合理搭配。能够针对不同对象合理编组,因人施教,努力提高了整体训练教学水平,通过组织军事知识竞赛、参观军营等活动,丰富学生军训生活,增强军训效果。

(四)建立训练教学安全保障制度。学校能够从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训练教学安全制度。对训练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出规定;对训练枪支、器材、场地使用管理问题予以明确;对参训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要求。在训练教学中,能够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严防了人员伤亡和器材丢失、损坏等训练事故的发生。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7篇

高中阶段学生军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依据,围绕着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组织开展学生军训工作。

二、组织机构

成立*区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下设*区学生军训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武装部。

三、训练对象及时间安排

训练对象:本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含民办校)和本区中等职业学校20*年度入学的一年级全体学生。

训练时间:学生军训为期10天,学校可选择在7月25日至8月15日之间完成。为确保军训质量,各校必须做到学生集中住宿军训(时间不得少于7天)。

四、训练内容与要求

(一)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发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要求,基本内容为:

1、法律学习。

2、基础知识学习与队列、射击训练。

(1)队列动作为立正、稍息、跨立、敬礼;停止间转法;行进与停止(齐步、跑步、正步);坐下、蹲下、起立。

(2)射击(小口径运动步枪或半自动军用步枪)瞄准训练与实弹射击。

3、国防知识讲座。

(二)目的要求:

1、增强中学生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自觉性。

2、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和光荣传统,增强国防观念。

3、了解《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熟悉《纪律条令》、《队列条令》的有关章节,其中队列训练为区统考内容。培养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举止和仪表。

4、进行校风校纪教育。

5、法制教育考证合格。

五、训练组织与要求

(一)加强领导、确保质量。为确保学生军政训练的质量与工作顺利进行,各校每天军训时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小时。由区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军训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检查高一新生军训工作。各校应成立相应工作小组,承担学生军训的领导与各项军训保障工作,接受上级的指导与检查。

(二)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军训学校在开训前做好教员聘任与其他准备工作,按学生集中住宿的要求拟订训练计划及全程安排日程表,包括聘请承训部队名称、具体负责人名单。训练计划请在7月10日一式三份(打印稿)送区教育局武装部。训练计划要求内容充实,安排合理。

(三)注重安全、抓好保障。各军训学校要认真做好参训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精心安排好军训期间教员与学生的食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与安全卫生教育工作,使本期学生军训达到“有效、有序、安全、有益”的目标。高一新生军事训练的保障经费,由所在学校在学校经费预算内安排解决。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要素主义;美国基础教育;中国基础教育;教育改革

一、要素主义理论: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要素主义(Essentialism),又称为“精华主义”、“本质主义”。巴格莱等学者在1938年成立了促进教育委员会,这是要素主义产生的重要标志。要素主义是在对进步教育的批判中产生,也是在与进步教育的斗争中逐渐被人了解的。要素主义者提出了“回归传统”这一思想理念,强调学习者应该系统地学习、理解、掌握这些“要素”。要素,“即是人类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包括学术、艺术、道德、技术、习惯等”。[1]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之一,也是新传统派教育思想之一,“新”是因为他不是旧“传统教育”的延续,而是在旧“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发展,它的发展经过高潮,也历过低谷,是一个在变化中不断完善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末期,要素主义教育思想达到鼎盛时期并在美国占据统治地位,60年代后期,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逐渐衰落。尽管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作为主流思想的光辉日益散去,但对以其为理论指导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要素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增加了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思路。

二、要素主义理论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观的影响

(一)要素主义理论对美国基础教育目的观的影响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家认为国家经济发展、民生进步的根基在于教育,教育是为了传承文化、培养高精尖科技人才,一边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间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只有赢了教育,才有可能使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美国一直把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尤其是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这无疑是对美国造成的最严重的打击,全美都为之震惊,从民众到政府,从学生到执政者。在深沉反思之后,教育就变成了众矢之的,美国各界认为科技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质量落后。因此,在这之后,美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法案对教育进行大整顿。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紧急出台,这是美国战后首次颁布的教育大法,这部前所未有的以国防命名的教育法案,为美国教育改革确定了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随即迎来的是一场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美国虽然在经济、军事等都处于世界的霸主地位,但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美国联邦政府也深感危机,未来世界难以预料,只有把握现在,才能赢得未来。为了应对这种危机,《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于1983年,这标志着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式开始。30多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陆续出台了诸多教育改革的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无不突出强调了教育的政治、经济和国防功能,不仅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也成为了西方绝大多数国家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美国教育的目标十分明确,这些年来一直不曾改变,这在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国际社会中是十分具有远见的。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为社会服务,还是为人的个体成长负责。

(二)要素主义理论对美国基础教育内容的影响

要素主义者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学生应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的严格训练,正如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与代表人物之一的巴格莱曾指出,“完全放弃许多学校制度里以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作为升级的条件,而让全体学生‘按照预定时间表’通过。”[2]这样做会导致学校的纪律毫无约束作用,使学校纪律松弛。一方面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训练,如果学生们没有一种严格的标准进行约束,没有一种鼓励措施,对学生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另一方面,不能把学生成绩下降等同于学校的不及格,认为不及格就是学校不作为的结果。大量历史事实表明,学生时代的学习成绩只是一种辅助参考因素,成绩不及格并不一定影响未来取得巨大成就。美国历届政府都强调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指导原则进行的教育改革及的政策文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制定教育政策时,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全面提高、阅读,识字等基本技能有所提高、教师质量,学生成绩的重视愈来愈强。2002年1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出台,使得全美中小学生的成绩和教育质量有了短暂的提高。美国中小学生的数学和阅读能力的确有所增强,但该法案中强调的问责制等太过严苛,加大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压力,也随之弊端不断显现,使得该法案在短暂提高学生成绩之后,越来越多的问题引发全美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任期内得到缓解。2015年12月10日,奥巴马总统签署并通过的《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该法案是对《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再授权法案。也是继《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后的又一指导性、纲领性的基础教育政策。“在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中,正式增列了第十一条第二款:‘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3]这是我国首次将教育公平纳入法律体系,以立法的形式保证教育公平。《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中强调的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等内容具有明显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倾向。要素主义教育思想能够在数十年间的教育思想流派中独树一帜,具有先明的特色,保持长久的影响力,能够成为至今影响美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的经验与知识积累以不计其数,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化极速发展的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如果长时间不更新,会使人们职业及生活产生危机,但是知识的更新速度已经快到这些知识还没有被纳入教材的时候就过时了。任何人在有限的一生之中也无法掌握全部的知识,所掌握的知识也许只是知识海洋世界中的沧海一粟,但人们也没有必要掌握全部知识。只需要学生们掌握要素知识,即核心知识,才能有在社会上谋生、发展之可能。其次,学习不仅是一种兴趣,更需要学生能够有毅力坚持,对自己的学业有严格要求,达到优秀的学习成绩,这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品质的养成及知识的掌握。

(三)要素主义理论对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影响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对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政策文本中。首先,在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了的《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该报告的背景是由于美国高中课程呈现严重失衡的状态。该报告认为“教育成绩下降并不是一时所致,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过程本身存在令人不安的缺陷造成的。”[4]该报告也成为美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该报告中的加强中小学的基础课的训练、提高教育标准及要求、提高师资培养待遇等这些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举措都与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理论如出一辙。其次,在1994年,克林顿政府颁布《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案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质量偏低,学生能力水平下降而颁布的。美国实行的是地方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1791年的宪法修正案第十条明确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5]这个条款对美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国家教育的宗旨及目标难以在各州有效实施。克林顿政府对教育改革的口号就是要使全体国民享有全世界最优质的教育。该法案对学生成绩、学习能力等进行了有效的改革。第三,2002年,时任小布什政府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有爱国主义的高素质的年轻人而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该法案对教师质量的提高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具有“高素质”。同时强化了学校、教师的责任,学生的压力也不断加大,在学生成绩短暂的提升后,出现了成绩下降的现象。这种注重教育质量、考试、成绩的做法与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四,2015年12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经两党(即共和党、)共同商议决定通过了《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这部法案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弊端丛生。《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保留问责制,让落后地区的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并帮助学校改进教学质量,该法案也强调美国学生应接受高等教育,并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这些方面正是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综上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长久不衰,从1958年《国防教育法》到2015年《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时隔半个多世纪,仍然具有指导借鉴意义。要素主义思想的加强基础知识、提升教师质量、增强学习能力等内容,使人们认识到了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一直在教育改革中占据主导位置,深入地影响了美国教育改革。

三、要素主义视角下美国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始于1983年颁布的《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是美国现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发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变革,美国基础教育政策从提升教育质量到追求教育机会均等,从政策的不完善到成熟,从教育体系的单一到多元,不断地推陈出新。依从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观点,其强调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制定严格标准,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虽然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方法多种多样,但其方向却是一致的,就是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提升教育质量。纵观现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

(一)联邦政府在教育改革中起主导作用

美国宪法规定其实行教育分权制度,联邦政府对教育不具备直接管辖权,由各州及地方政府管理。从三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来看,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改革中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主导美国教育改革的砥柱。这种现象就说明,美国长期的由地方政府分管教育教学管理的传统已经被破坏。1.教育改革是历届美国总统的执政成绩指标教育改革之所以成为历届美国总统执政成绩的指标是因为在美国总统大选时,教育是美国民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每位候选人都无法逃避,民众对教育改革的状况及成绩尤为关注。从里根政府,老布什政府,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再到奥巴马政府都对教育改革给予特殊关注,并努力去制定相关政策以解决遇到的教育问题。例如,1983年《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90年《美国2000:教育战略》,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2015年《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每一届政府执政期都出台了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政策、法案。虽然这些政策、法案的出台在一定时间、背景下对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民众对各届政府的教育改革依然褒贬不一。2.教育改革逐渐由地方政府主导转为联邦政府主导1989年9月,老布什总统和50名州长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市召开了全美第一次教育高峰会议,共同决定为美国教育制定目标。[6]可以说,这次教育高峰会议在美国历史上开创了新的篇章,因为美国宪法规定教育属于州一级管理,在这次教育高峰会议前,政府并未插手国家教育。1990年2月,老布什总统宣布建立六大教育目标。这六大目标即为后来《美国2000: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1月,联邦政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课程与测评标准,在该标准下,推动全国教育的发展。这在一个教育由地方政府主管的国家,可谓是开天辟地的变化,是一种划时代的变化,联邦政府已经介入。而且,联邦政府逐年加大对教育改革的投入力度,显然,已经将教育改革变为其主导,地方政府配合的局面。联邦政府介入教育改革,利弊各半,一方面,教育改革由国家统一领导,制定统一标准,以及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改革覆盖面广;另一方面是教育改革容易忽视不同地域的发展不均,缺乏因地制宜,缺乏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极易扩大发展差距。2002年小布什政府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让小布什总统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尽管该法案仍有缺陷,但在当时已经是比较成型的法案。这部法案的颁布,确立了美国联邦政府对教育的领导,同时,也标志着美国全国型教育政策的正式形成。

(二)教育改革中致力于提升全美教育竞争力

1994年1月25日颁布并实施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提到[7],1.到2000年,全美所有儿童必须具备接受教育的能力;2.到2000年,高中生的毕业率至少要达到90%;3.到2000年,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时,应该掌握英语、数学、科学、经济学、艺术、历史、地理等课程知识,他们应该为履行公民职责,为国家现代经济发展做出职业选择的准备;4.到2000年,国家教师教学能力应该能够持续发展其职业技能,并抓住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以教导全美学生为下个世纪做准备;5.到2000年,全美学生在数学和科学的成绩应该居世界首位;6.到2000年,每一个成人都应该具备文化和知识和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并且行使他们的公民职责和权利;7.到2000年,全美高校将远离、暴力和酗酒,为学生营造一个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8.到2000年,全美每所学校都应该强化与家长的合作,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促进学生社交、情感和学术成长的活动中来。很显然,这八大目标对于提升全美学生竞争力做了一定的要求。2002年小布什政府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在该法案成功实施五周年之际,联邦教育部于2007年1月出台了一个报告:《基于取得成果:强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计划》,该计划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订,也为今后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其中该报告显示[8]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1999-2004),九岁儿童的阅读能力的进步超过以往28年的总和;四和八年级及9和13岁儿童的数学成绩达到了新高度等。这些结果都说明,美国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促进了全美教育竞争力的增强。

四、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一方面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处于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中国以启示。我国目前正处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经过了几十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依然没有达到预定效果,结果也差强人意。到了对我国基础教育进行反思的时候了。重新思考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我们可以借鉴其合理因素,这对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依然会有新的启示。任何一种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许多障碍需要跨越。多一种视角,多一条解决途径,也有助于解决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合理保留传统教学理论,符合教学规律

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教育的基础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有很多学者主张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用研究性学习取代讲授式教学,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只是辅助者,知识的获取均由学生之间共同探讨、沟通。这是一种严重违背教学规律的方法,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深刻、不扎实,容易造成社会的不满。要素主义者主张“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要素主义者反对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认为那种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标准,教学质量,使学生无法掌握系统、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改革还是应该合理保留传统教学理论,以教师传授为主,师生共同研讨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一度的放任只会让学生更无知,让教学更混乱。

(二)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

我国目前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依然严峻。“教师待遇不高,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素质不高,偏远地区教师数量不足等”[9]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严重障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素质要求也在被赋予新的要求。要素主义教育者重视教师的素质培养和品格修养,强调教师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素质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素质教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及品格提升。

(三)基础教育改革核心目标,提高教育质量

纵览近现代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可以发现,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近代以来促进教育公平也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心。从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2015年《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等教育政策都体现了这样的教育目标。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就是在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下降,造成社会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巴格莱主张“统一课程标准”,该标准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也提高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实力,因此,美国实施了全国的课程标准和配套的考试制度,以期提升教育质量。我国于2010年7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10]可以看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九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419.

[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51.

[3]陶西平,顾海良,张力,等.《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七人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1-15.

[4]王定华.美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5.

[5]王凌皓.外国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5.

[9]陈坚,白瑞.奥巴马第二次总统任期内教育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16,(8):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