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

电子媒介论文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1篇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选定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和“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两个主题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对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掌握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了解媒介融合环境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以管窥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1.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截至2014年7月30日,发现研究“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理论命题文献的相关论文有287篇左右,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策略》(费毅恒,《采写编》,2014年1月)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级电视台存在的弊端,分析其发展存在的困境;《媒介融合中电视台网站发展探析——以凤凰网为例》(韦颖,《东南传播》,2007年8月)一文探讨了在媒介融合中电视台网站应如何和电视媒体进行良性互动的问题,并分析了凤凰网在媒介融合中是如何把握自身优势而成为电视台网站中较为成功的典范;《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邢仔芹,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一文展示了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探讨目前的媒介融合实践及这一背景下传媒业存在的问题。从这一方面的文献研究来看,媒介融合环境给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强势卫视、互联网媒体的垄断、同类电视台节目之间的竞争等。

2.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研究发现“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理论命题文献的相关论文有370篇左右。同样,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詹正茂,《现代视听》,2007年7月)一文中提出了我国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观念陈旧,革新意识不强、组织结构老化,运行效率低下、人力结构不合理,员工发展缺失、测评标准不明晰,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地市电视台人力资源的问题分析》(张健,《中华新闻报》,2004年5月)一文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人力资源建设理念模糊、人力资源结构失衡、部分人员专业失范、普遍欠缺人力资源的再开发机制等问题;《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任佳琪,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一文通过研究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抽样调查的补充说明,提出高端人才匮乏是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困境,并探讨可产生其问题的主要原因:对高端人才价值认识不足、招聘机制不完善、薪酬评价体系不科学以及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等。从多篇文献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地市级电视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关于研究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等相关文献较多。不论是对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现状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在媒介融合环境的影响下,新媒体的发展和强势媒体的壮大都对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带来较大的冲击和挑战。关于研究地市级电视台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文献也较为丰富。但是,综合研究发现,关于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等方面的文献研究却存在较大的空白。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1.新闻时新性被弱化。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市级电视台在信息和更新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话语权,获得当地人的喜爱和青睐。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兴起,媒介融合环境让新闻、信息的渠道变得广泛化,地市级电视台的收视率迅速下降,其优势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的信息更迅速,甚至成为传统媒体信息的重要来源。2.广告投放量逐渐减少。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告商对地市级电视台的广告投放量逐渐减少,转而投放在收视更高的网站、视频等相关新媒体中。《2013年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分析表明,“在近年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视听节目网站的媒体价值逐步被认可,广告数量稳步增加。全国在线视频行业收入在2010年只有31.4亿元,但2011年实现62.7亿元,再到2012年增加30亿元达到92.5亿元”。3.受众更加老龄化。新媒体具有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引领媒体产业潮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吸引着更多低龄人群,逐渐导致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老龄化。地市级电视台同样面临受众老龄化的现状,国家广电总局的《2013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电视受众的主流群体,电视受众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二)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弊端显露。在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事业单位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根深蒂固,在经济落后时代,事业单位制度能够保障固定收入和社会福利,有利于传媒单位的人事稳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在传媒业中,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由于安稳,导致许多工作者缺乏创新,缺少竞争意识,不利于传媒业进步。所以,在近几年,传媒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逐渐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转型,地市级电视台人事管理部门也面临转型期的重重困难。2.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我国传媒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进入和退出机制不科学。在传媒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部分人事部门不能根据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招聘人才,尤其是地市级电视台,很难引入专业型人才,更多是根据主管单位的要求来安排人员,甚至有一些与传媒业不相关的人员进入此行业,占据许多辅助性岗位,存在严重的因人设岗问题。与此同时,不适合岗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占有事业编制,没有形成合理的退出机制,从而影响传媒单位的整体发展。

(三)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情况分析我国学者在此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较少,但若从媒介融合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以及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分析,媒介融合环境也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下地市级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1.注重地市级电视台“创意型”人才的培养。媒介融合环境彻底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并强化了市场竞争。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趋势逐渐强大,导致传统媒体陷入生存困境,电视台等相关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被不断弱化;另一方面,电视台在内容制作上存在同质化问题,商业性质过于严重,同类节目的“山寨”现象尤为突出,并缺少技术上的更新,导致地市级电视台收视率偏低。究其原因,传媒业生产的是内容和信息,由于产品性质不同,人才已经成为传媒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若改变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必须要注重“创意型”人才的培养,重新审视人才的重要性。“创意型”人才不但要具有新媒体的技术和思维,还要有营销理念和方法,确保地市级电视台在媒介融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挖掘自身特色,以此改变地市级电视台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现状。2.减少地市级电视台人才流失。当前,媒介融合环境间接改变了传媒业的人才结构,传媒业的人才流动频率逐渐增大,地市级电视台普遍存在留不住人的现象。比如:更多技术型传媒工作者选择新媒体、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主持人、播音员也在机遇面前另择良木,选择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长期如此,致使地市级电视台整体水平落后,难以在节目中进行创新和突破。对此,人事部门需要深刻认识到人才流失的瓶颈,并采取相关措施改变现状:在人才管理上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媒体人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尊严;人事部门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并提供培训平台,让工作者能够给单位创造价值;地市级电视台应该丰富单位的激励机制手段,有针对性地在精神上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在物质上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让人才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得到满足,以更好地留在人才。

三、研究展望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2篇

知识是重要的信息资源。知识信息传播的沿革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从非语言媒介过渡到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再发展到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是电子媒介的延伸。[1]与知识信息的多种传播媒介相对应,信息检索方式也是多元化的。现代信息检索方式主要是印刷媒介信息检索方式、电子媒介信息检索方式、网络信息检索方式,网络信息检索方式是电子媒介信息检索方式的延伸。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网络互联系统,提供了便利的信息获取与传输的渠道和工具,具有强大的文献检索功能。[2]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信息检索方式主要指互联网信息检索方式。与印刷媒介信息检索方式相比,互联网信息检索方式的优势在于:互联网信息海量,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几乎都能找到相关信息,查全率高;打破时空局限,随时随地都可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上网进行信息检索,方便快捷。查核信息是学术期刊编校环节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往编辑主要通过印刷媒介信息检索方式来查核信息,通常利用个人藏书、编辑部资料室藏书、图书馆馆藏等进行手工查核。利用这种方式查核信息,一方面受到时空限制费时费力,信息检索效率较低;另一方面藏书量有限,很多信息查找不到,编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只能存疑,从而影响编校质量。编辑利用互联网信息检索方式只需轻点鼠标,所要查找的信息就会层层弹出,省时省力,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检索效率,编校中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2互联网信息乱象对学术期刊编校工作的干扰

利用互联网信息检索方式检索到的信息良莠不齐,甚至乱象丛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提供信息并在网上传播。由于信息上传者水平参差不齐,往往造成知识信息的专业度、可信度不足。二是互联网信息把关人缺失或把关人把关不严。由于传统精英职业把关人的缺失,互联网上的一些知识传播平台上传的知识信息缺乏权威性。有些网站虽有把关人,但由于其专业水平有限、网络编辑经验不足、责任意识不强,把关不严,加之缺乏有效的纠错机制,上传的知识信息难免出现纰漏。

2.1互联网上对同一名词术语释义不尽相同,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

学术期刊是学术信息的载体,对名词术语的使用要严谨规范,否则会对学术研究造成误导,对学术交流形成障碍。然而,利用不同的互联网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经常会出现互联网上不同的知识传播平台对同一名词术语释义不同,对同一概念使用多个名称。针对政策专用名词,如“河长制”,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的词语释义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都不够全面、准确、严谨。编辑应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为准则,参考互联网上的释义,对稿件中关于“河长制”的阐述作出判断和修正,尽可能做到释义准确严谨。“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互联网上对这一概念使用多个名称,如“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老年性痴呆”等。有些稿件中对这一概念名称的使用比较随意,针对此类科技名词,编辑需要查阅国家颁布的有关科技名词使用规范的文件,遵照相关规定和标准,使用规范的科技名词。

2.2互联网上的文献信息错误或信息不一致,干扰引文的准确性

引文是衡量学术期刊文章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引文必须忠实于原著,否则会引起误解或与原作者的纠纷,文章的学术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影响学术期刊的声誉。由于有些作者急功近利,不重视引文的质量,不去查找第一手资料,不亲自阅读原著,而是图方便,转引他人文章中引用的文献或随意使用互联网上的文献信息,加之疏忽大意,致使引文错误频出。编辑在核对引文时一般也是先从互联网上找依据,而互联网上的文献信息难免有错或不一致。互联网上古籍类文献信息不一致的情况较多。比如,笔者对某篇论文所列参考文献《盛唐诗坛研究》一书的作者有疑问,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检索,百度百科指出“《盛唐诗坛研究》是行霈、丁放袁编著的一本书”,互动百科、搜狗百科标明《盛唐诗坛研究》的作者为“袁行霈、丁放”,而网上显示的原书封面标明为“袁行霈等著”。显然,通过互联网搜索到的同一部书的作者信息不一致。经核实,发现百度百科上的《盛唐诗坛研究》作者名字有误。通过互联网检索到的该书版权页上标明作者为“袁行霈、丁放”,应以此为编校依据。由于古籍存在版本、繁简字转化等问题,对于互联网上的古籍类引文信息编辑很难分辨真伪对错,因此要尽可能找到原著进行核对。

2.3互联网上的字词使用信息混乱,干扰语言文字使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学术期刊的性质要求期刊文章在语言文字使用上必须准确规范。由于互联网信息检索方式方便快捷,有些作者在字词使用上懒于查纸质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而是在互联网上找依据,甚至认为互联网上有的就是对的。互联网上的字词使用信息混乱,不仅会误导作者,也会干扰编辑的判断。以“探微”与“探徵”为例,“探微”在论文题目中经常见到,但笔者偶见几篇来稿题目中用到“探徵”。经了解得知,作者因为看到互联网上有用“探徵”的,为了使自己的论文题目“不落俗套”,便仿照使用。笔者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检索“探徵”,在搜索结果中找到十几例。笔者细加分辨核对,发现其中有几例,搜索结果网页的标题中为“探徵”,而打开该网页的链接显示为“探微”,如:网页标题中论文题目为“配套学探徵”,而打开网页后显示的PDF格式的论文题目为“配套学探微”;网页标题中书名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模式探徵》,而打开网页后显示的原书封面上的书名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模式探微》。笔者认为这很可能是网页标题打字输入错误加之校对不严所致,因为“微”和“徵”的五笔输入码一样(都是TMGT),字形相似,极易混淆。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文献主题检索“探徵”仅找到7条结果,其中6条是期刊论文标题,1条是硕士论文标题,说明使用“探徵”者极少,属于个别现象。《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徵”读作“zhǐ”时指的是“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用于其他意义时,‘徵’是‘征2’‘征3’的繁体字”。据此,笔者辨析知网检索到的7条使用“探徵”的论文标题,认为其中的“徵”皆不能读作“zhǐ”,很可能是误用了“征”的繁体字,而繁简字混用不符合文字使用规范。常见的如“涉及”与“涉及到”、“视域”与“视阈”等,互联网上的运用混乱,模棱两可,需要编辑以工具书和国家出台的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作出正确选择。

3编辑对策

3.1秉持融合理念,实现优势互补

媒介融合是互联网时代出版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图书、期刊、报纸等可以同时拥有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信息传播媒介多种并存,决定了多种信息检索方式也会并行不悖。由于技术、版权、阅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时至今日,印刷媒介仍然是知识信息传播的媒介之一,印刷媒介信息检索方式仍是不可或缺的信息检索方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有研究数据表明,互联网已成为学术界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术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比例会逐渐扩大。[3]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者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学术期刊编辑也要通过互联网核对学术论文所引用的文献信息。互联网“绝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出版取之不竭的内容富矿。”[4]编辑利用互联网信息检索方式不一定能找到准确答案,但检索到的诸多信息可以帮助编辑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编辑不能因为互联网存在信息乱象就忽视对互联网信息检索方式的利用。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编辑应秉持融合理念,不保守,不排斥,不盲从,合理利用多种信息检索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助力编校工作。一般来说,字词运用、学科常识等信息的检索应以印刷媒介信息检索方式为主,从印刷版工具书中查找。常用印刷版工具书应该作为编辑案头必备,方便查阅。如有需要和条件,编辑可利用网络工具书,如中国知网的中国工具书集锦,在线检索相关信息。核对引文等信息可选择某种检索方式或多种检索方式,线上线下多方求证,使信息得以相互印证,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3.2区分网络信息,合理选择利

用信息的可靠性是信息利用的关键。2015年5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将通过网络使用的电子资源(电子公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作为参考文献列入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说明国家层面对这些互联网信息资源可靠性的认可。以此为标准,笔者认为,网络信息可分为可靠信息和一般信息,可靠信息可作为编校依据,一般信息可作为编校参考。编辑可依据所要查找的信息类型选择相应的检索途径。

3.2.1期刊、报纸、图书、公告等类型文献信息的检索途径

利用权威网络数据库检索期刊、报纸等文献信息。目前,我国有知网、万方、维普、龙源四大权威的网络知识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集索引、文摘、全文为一体。中国知网已发展成为集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等为一体的网络出版平台,公信度较高。通过知网平台检索到的期刊文献信息(作者、篇名、期刊名称、出版年、期数等)可以作为编校依据,而期刊文章中的引文内容只可作为编校参考。利用网络电子书检索图书文献信息。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出版社与某些网站合作,将原版图书制作成PDF格式的电子书上传网络,这样的网络电子书与印刷版图书一模一样,可以作为编校依据。但是,如果将印刷版图书转换成txt等格式的电子书,在格式转换中往往会出现错误,还有一些网站上传的电子书经过删节修改,内容与正规的印刷版图书不完全一致,这样的网络电子书则不能作为编校依据。利用各级政府网站和各单位官网检索相关信息。政府网站和单位官网的电子公告等一般经过严格审核,可靠性强,具有权威性,公信力较高,可以作为引文核对的依据。

3.2.2类属不明确信息的检索途径

对于庞杂的类属不明确的信息均可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搜索引擎可以进行关键词、词组或自然语言的检索,是常用的互联网信息检索工具,多用来检索特定的信息及较为专深或类属不明确的信息。[5]目前国内主要的搜索引擎有百度搜索、360搜索、搜狗搜索等,其中百度搜索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的特点是搜全率较高,但搜索到的结果往往五花八门,需要编辑认真筛选甄别。编辑判断信息的可靠性除了依据自身的专业水平外,可辅之以多种判断方法,比如,根据引用者多少判断(引用者多一般可靠性较强)、根据信息来源渠道判断(政府网站和官网比较权威)、根据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判断(知名专家学者的信任度较高),等等。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结果可以作为编校参考,如果由此发现原稿存在问题,可与作者联系核对修改。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3篇

(一)学术期刊的广告受众数量稳定学术期刊的读者群体科研人员需要经常阅读学术期刊掌握研究动态,增长相关知识,激发研究灵感,,因此学术期刊的读者群体较为稳定,读者的流动只是由学术期刊的纸质版流向电子版。

(二)学术期刊的受众个体广告价值高学术期刊的读者群体包括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大型企业以及国家机关的科研人员,等等。他们是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中高收入人群,每个读者都是高价值的广告受众。依照传统的广告售卖方式,学术期刊只能出售广告版面,整体出售读者群体的注意力,无法出售单个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因此其个体受众广告价值高的优势无法发挥。

(三)学术期刊的广告可信度较高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对信源的可信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信源的可信度越大,其说服效果越大。学术期刊作为传播科研成果的阵地,内容严谨、信息权威,在读者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其的广告较易获得接受和采纳,实现广告传播目的。在媒介碎片化的今天,广告主通过多种媒体传达广告信息。传统广告效果测量的是多种媒体传达广告信息的综合效果,很难明晰单一媒体广告效果。因此,传统广告效果测量的局限性遮蔽了学术期刊可信度高、广告效果好的优势。

二、大数据激活学术期刊广告的潜在优势

(一)大数据实现个性化广告传播大数据时代的广告传播是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前提,针对特定受众的个性化传播①,例如大数据支持的定向广告。定向广告是指网络服务商利用网络追踪技术(如Cookies)搜集整理用户信息,并对用户按年龄、性别、职业、爱好、收入、地域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记录储存用户对应的IP地址,然后利用网络广告配送技术,根据广告主的要求及商品、服务的性质,向不同类别的用户发送内容不同的“一对一”式的广告②。个性化广告传播实现后,拥有较低却稳定访问量的电子学术期刊不会再受到广告主的忽视,大数据广告运作平台能够轻松为其找到适合的广告。

(二)大数据实现竞价售卖单个体受众在大数据的支持下,通过实时竞价广告,广告主的媒体购买实现了由定价购买“模糊人群”推进到竞价购买“精准个人”。实时竞价(Real-TimeBidding)广告是在用户数据分析基础上针对每个用户的广告展示行为展开实时竞价的广告类型③。由于电子学术期刊的访问者广告价值较高,能吸引众多广告主竞相出价,最终个体受众以较高的价格售出,这使得学术期刊的广告个体受众价值高的优势得以变现。

(三)大数据实现广告效果的精准测量大数据将广告传播效果和销售效果通过点击率、转化率、销售量的量化数据即时精准呈现。而且,大数据广告调查不仅能统计消费者接触单一网络媒介渠道广告的效果,还能统计消费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接触不同媒介渠道、不同广告形式和内容的行为轨迹,利用数据集合和挖掘技术,计算出不同媒介渠道的效果贡献率。因此,大数据能清晰地统计出电子学术期刊广告的传播效果和销售效果,显明其广告可信度高、说服效果较好的优势。

三、学术期刊广告经营的大数据应用策略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美华裔小说;传播;影响

随着20世纪华裔作家尤其是美国华裔作家的大量涌现,英美华裔小说的数量不断增加,英美华裔小说已经发展成为英美文学和华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量的英美华裔小说原著被引进国内,英美华裔小说在国内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设有华裔文学研究中心并开设华裔文学课程。有关华裔小说的研究成果颇丰,相比较而言,美国华裔小说的研究成果远多于英国华裔小说研究,甚至部分英国华裔小说还不为人所熟知。目前,国内研究美国华裔文学并相继出版的专著较多,主要有尹晓煌在2006年出版的《美国华裔文学史》、程爱民主编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和吴冰的《华裔美国作家研究》《开疆与辟土: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作家访谈录与研究论文集》等。但专门研究华裔小说的论文则较少,只有程爱民、邵怡和卢俊合著的《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刘秋月的《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研究》和侯金萍的《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等。中国知网能检索到有关美国华裔小说研究的期刊和硕士、博士论文较多,主要从华裔人物形象、叙事策略、文化冲突与融合等角度进行阐释,从传播学的视角研究华裔小说的传播及影响方面的成果不多。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著名的“5W”模式,即“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andwithwhateffect?”[1]216对应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等,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从大众传播角度入手,可以更加迅速地把握、感知现代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和精神[2]118。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英美华裔小说在国内的传播现状及产生的影响,以扩大英美华裔小说的研究范围,揭示出英美华裔小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一、英美华裔小说的传播媒介

媒介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必须借助的物质载体[3]26,而媒体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口语传播、纸质传播、电子传播、互联网传播以及新媒体传播等5个阶段[4]。英美华裔小说最初在国内得到流传,主要是通过纸质版书籍、报纸、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随着华裔小说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部分小说原著被改编成电影或剧本,小说文本被用作学术研究对象,各类研究成果日益增加,英美华裔小说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一)印刷品书籍英美华裔小说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除英文原著的引入与小说译者的译介和出版社有密切关系外,译作的质量决定了小说原著的传播范围。很多英美华裔小说除出版社的出版发行和宣传之外,还有很多小说被收录到中国国家图书馆、一些省、市级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二)媒体宣传英美华裔小说家参加的一些书籍签售会等宣传活动对小说的传播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如,2015年8月2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举办的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新书签售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任璧莲携带其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和新书《谁是爱尔兰人》参加签售会,并在会上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文艺报•文学周刊》在2003年8月26日第四版刊有对任璧莲的访谈录,这都大大提高了其作品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除部分英美华裔小说家参加国内的文学宣传活动之外,一些报纸、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和官方网站等对英美华裔小说家及其作品的介绍,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美华裔小说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如《环球时报》(2004年5月7日第17版)就对美国文坛的华裔小说家汤亭亭、闵安琪、严歌苓等人的小说文本进行了介绍。(三)改编的影视作品一般知名度较高或影响较大的作品经常被改编成影视或戏剧作品,一些优秀的英美华裔小说也被改编成电影进入大众媒体,如谭恩美的《喜福会》、毛翔青的《酸甜》等影视作品的成功改编和上映,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英美华裔小说原著及作者的影响力,促进了原著的热销和传播效果的不断提升。同时,一些专家学者对相关的影片进行解读,如苏东彦从后殖民离散理论的角度将谭恩美小说改编的电影《喜福会》与国内电影《如果•爱》进行对比分析[5]。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小说原著的传播范围。除以上提到的一些比较传统的传播媒介之外,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英美华裔小说原著的电子版在各大网站或图书馆均有收藏或推广,这也给小说的传播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尤其是针对一些年轻读者。另外,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选入大学教材或是著作的选集等,也是英美华裔小说在国内高校学生受众中得到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英美华裔小说在国内的传播效果及影响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4]。由于英美华裔小说在国内的广泛传播,文本也备受受众关注。不管是一般受众还是专业受众,其队伍日益壮大。一般受众基于对文学的爱好及审美情趣等选择阅读华裔小说,了解华裔的生存现状、中外文化差异和欣赏文学作品及陶冶情操等;而专业受众则主要是英美华裔小说研究者和文学评论家等。对于一般受众来说,他们所书写的读后感或是进行简单日常文学交流或是在部分网站所发的评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英美华裔小说在一般受众中的传播范围及传播效果;而专业受众,如很多文学研究专家和学者则把英美华裔小说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课题或对象。从中国知网以及亚马逊等图书网站检索结果来看,每年都有相应的硕士、博士论文和专著及大量期刊论文刊出,研究成果丰硕,可见,英美华裔小说在国内尤其是专业受众中的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期刊论文及研究专著笔者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搜索“美国华裔小说/华裔美国小说”,检索出期刊、报纸文章共有18篇,绝大部分都是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转载收录的期刊论文;共有论文600篇、专著6部。以“英国华裔小说”词条搜索只有论文4条,都是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论文,如若宁的《华裔作家韩素音,婚外情成就好莱坞大片<生死恋>》、肖淳端的《欧大旭的小说与历史书写》等。根据中国知网检索资料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出现有关华裔文学研究的相关论文,到20世纪90年代有关英美华裔文学研究的期刊论文迅速增多。在中国知网搜索引擎中输入“英美华裔小说”,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期刊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多以美国华裔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对汤亭亭的《女勇士》、谭恩美的《喜福会》和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等这些常见的作家代表作上,而对英国华裔小说研究的论文很少,如对毛翔青的小说《酸甜》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有《毛翔青〈酸甜〉中的文化同化与错位》《毛翔青〈占有岛国〉中的历史叙事》,与韩素音小说文本相关的硕士论文有5篇。国内与英美华裔小说相关的博士论文更少,目前从贵州数字图书馆可以查到有6篇,如蒲若茜所写的《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2005年暨南大学),主要从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以及后殖民等视角来分析华裔美国小说中的典型母题,探讨族裔经验和文化想象;邵怡的《美国华裔小说叙事策略研究》(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主要利用传记文学理论、读者反映理论和离散叙事对美国华裔小说叙事策略进行研究;卢俊的《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主题研究》(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则从中国儒家文化角度重点阐释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中的族裔、家族以及个人意识三大主题;董美含的《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2011年吉林大学)着重以20世纪90年代后邝丽莎、张岚、伍美琴和黄锦莲的小说为例,探讨“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李红燕的《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6]主要“以当代文化政治批评高度关注的边缘性和社会身份关系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当代西方社会学和心理学关于身份的论述与发现,对任璧莲的几部主要小说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指出任璧莲的小说反映出的身份焦虑”;侯金萍的《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7]于2014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华裔美国英语长篇小说中的成长主题进行研究,着重探讨作品中少数族裔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研究英美华裔小说的专著也不多,主要也是针对美国华裔小说进行的相关阐释,如程爱民、邵怡和卢俊合著的《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8]于2010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着重研究美国华裔小说的起源与发展、华裔形象、主题、小说结构模式以及叙事策略等;刘秋月著的《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研究》[9]主要介绍了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概念、内涵和相关背景知识,对华裔美国女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主题和叙事策略进行探讨,并对21世纪前十年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新趋势进行总结。

(二)学术研究机构的设立及华裔文学研究学术会议的召开除英美华裔小说的中文译本之外,一些英文小说原著的引入,也给国内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甚至出现一股研究华裔文学研究热潮。一些大学相继设立华裔文学研究机构,并同其他大学或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举办华裔文学研究会,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对美国华裔小说的相关研究。例如,2003年1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成立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吴冰为主任;北京大学设立华裔文学研究中心。2009年6月19日~6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的“2009亚裔美国文学研讨会”;2009年7月17日~7月19日,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亚美研究系主办的主题为“文化•语境•读者”的美国华裔文学国际研讨会,不少华裔文学研究专家学者如王宁、程爱民、张子清等参加了会议,并对“本土与离散、记忆与历史、身体与欲望、自传与小说、叙事与纪实、中国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形象、文学与媒体的交叉、文化挪用与翻译、族裔互涉关系、美国华裔文学教学中的读者与听众”[10]等问题进行研讨。英美华裔小说在国内不断传播并受到广泛关注,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掀起一股研究华裔文学热。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解读英美华裔小说,发表大量期刊论文与一些硕士、博士论文和出版专著。除此之外,部分英美华裔作家参加的一些活动也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英国华裔作家韩素音经常来访中国,参加一系列活动,鼓励文化交流。韩素音于1994年获得中国文学基金会颁发的“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另外,《中国翻译》杂志利用韩素音的赞助基金设立了“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在国内翻译界享有较高声誉。

三、结语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5篇

传统的期刊为纸质,只有文字和图片,并没有声音等多种媒介的传播融合,信息呈现较为单一。而随着图、文、声并茂的有声读物的出现,受众阅读对象逐步由纸质书籍转向电子书籍,这给传统纸媒的经济收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传统纸媒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多媒体的融合应用。未来期刊在多媒体应用中会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特征:首先,内容为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纸质期刊的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技术永远无法取代内容,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内因——过硬的内容质量。只有提升内容资源的深度与广度,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才能够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其次,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化,由于多媒体的发展和应用,期刊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同时,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期刊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征文、研讨活动等多种形式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最后,以移动互联网终端展开内容,近年来,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的发展异军突起,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为了方便客户阅读刊物,各类出版物纷纷开发以手机为终端的APP。期刊的数字化产品正逐步向互动化、移动化和盈利模式多元化迈进,移动互联网终端给传统纸质期刊带来了信息多元化集聚的优势。

二、多媒体时代纸质期刊的机遇与挑战

多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以及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的融合等。纸质期刊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具有阅读、收藏等功能,但是容易损毁,保留时间较短。随着多媒体融合的发展,纸质期刊逐渐向电子期刊转型,电子期刊有着传播速度快、内容多、互动性强、容易保存等特点。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给纸媒带来了新的成长契机。首先,多媒体融合实现期刊的双向互动。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样化的信息表达方式聚合,使传统纸质期刊的平面、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转变为立体、双向的交流。此外,网络投稿平台促进编辑部更好地改进编辑流程,优化服务。一方面,作者可以实时查看稿件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意见,并可以随时与编辑及审稿专家交流。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应用缩短了稿件的审稿周期和处理速度,便于编辑部对来稿情况、作者来源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多媒体融合使传统出版由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并以其个性化推送与准确的链接、搜索功能使学术期刊内容的展示手段更加立体化、多元化,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优质体验。其次,多媒体融合改变期刊的传播渠道与传播速度。受传统出版模式影响,纸质期刊的周期较长,往往要一年以上才能正式见刊,这对学术期刊的评价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的堵塞,对整个社会的科学研究发展极为不利。而多媒体融合技术为学术成果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利用期刊采编系统可以加强对收稿、审稿、组稿、编校、排版等一系列出版活动的管理,加快论文的编辑排版速度。最后,多媒体融合显著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因为多媒体融合能够弥补纸媒在传播渠道狭窄方面的不足,提升期刊的传播效率。对于出版单位而言,这些有利因素会增加论文被下载或被引的次数,从而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因子指数,长此以往,期刊的影响力会逐渐提升。媒介对于读者的争夺战,从来都是以最大限度地占有读者的时间为最终目的。所以,多媒体融合时代下,传播渠道逐步多样化,读者的选择空间不断扩大,纸质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愈发艰辛。多媒体融合给纸质期刊带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信息海量、检索便捷、互动高效、订阅低成本等突出优势给纸质期刊的发展造成了冲击。而由于多媒体与新媒体的概念内容具有交叉性,故纸质期刊的发展又离不开新媒体的力量。在期刊约稿、组稿方面,早期邮寄收稿的方式已落后于时代需求,目前大多期刊已经采用网站采编系统或者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收稿。另外,在编辑出版的流程上,传统纸媒从审稿、排版、印制到发行往往耗费几天时间,然而电子刊物只需短短几秒钟便能到互联网上。显然,在数字化出版面前,传统纸质期刊的传播效率较为低下。

三、纸质期刊的媒介化生存策略

1.增强服务意识,让读者参与生产Web2.0技术的普及实现了多媒体与纸质期刊之间的融合,多媒体融合下的阅读市场发展是大势所趋。要使纸质期刊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让读者参与生产。例如,纸质期刊编辑可以在相应的论坛、网站上观察目标受众近期关注的焦点话题,甚至可以通过线上的网络发帖、线下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沙龙的形式向目标受众征集选题、组稿,或者开展网络调查等,让他们实时参与到期刊内容的互动讨论中。注重受众的交互作用,让受众充分参与并反馈期刊内容生产过程,是纸质期刊适应多媒体融合时代的必然要求。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法学期刊;发展路径

一、互联网背景下法学期刊发展呈现的新特征

(一)电子化或者数字化的生产方式

法学期刊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特征首先体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内容生产的结合。法学期刊内容生产的全过程,逐渐呈现出数字化的特点。在收稿、编辑方面,从最初的纸质投稿、审稿、编辑流程到后来的电子邮件交流,整个期刊采编过程的效率始终差强人意。如今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网络投稿审稿采编系统的应用,使得作者完成线上投稿、外审专家完成线上审稿、编辑完成线上办公成为切实可行的操作。出版方面,传统的法学期刊只能以纸质期刊为载体,装订成册出版,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法学期刊依托相关的网络平台完成了期刊的电子化,通过综合性和法学专业性的第三方数据平台上传刊物的电子版,或单篇或整本、或有偿或免费、或电子版或纸质版扫描而成的数字版本,总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法学期刊的数字化发表离不开第三方数据平台。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学期刊开始通过自己的门户网站向读者提供本刊文章的在线阅读与免费下载。未来,法学期刊甚至能突破局限,实现电子化的优先出版(非依托第三方平台)。阅读方面,法学期刊的读者最初只能通过长期订阅纸质版期刊的方式获取资源,如今网页期刊检索、过刊浏览、在线阅读、电子版下载、微信公众号等移动平台推文的出现,使读者获得知识的渠道得到较大拓展,节约了读者搜索文献的时间和费用。这种电子化与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切实提高了法学期刊的工作效率、激发了法学期刊在内容生产方面形式的创新,为法学期刊的时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二)提升传播速度、扩大读者范围

长期以来,传统的法学期刊只能通过学术会议、专业院校、相关机构等少数单位进行传播,其受众也大都局限于该类单位的内部人员。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法学期刊提升了传播速度、扩大了读者范围,表现为:法学期刊多维度地将内容到多个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并且涵盖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元化的传播符号;在有网络的地方,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读者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了解期刊的内容;需要深层阅读时,读者可以去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网站或者期刊网站搜索全文进行在线阅读或全文下载,等等。这实际上体现了法学期刊办刊态度的转变,即更加注重满足读着的需求,并以一种更为迅速、便捷的方式推广宣传,扩大受众面,拓宽传播范围。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创新仍然处于以出版纸质版期刊为主,利用互联网新兴媒体增强宣传效果,扩大期刊影响力的阶段。未来的理想化状态是构造一个出版与传播一体化的网络流程,并且更好地实现宣传推广与内容输出的区分化处理,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优势,真正发挥其宣传推广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法学期刊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三)互动性强

有学者认为,法学期刊的本质就是提供服务,它是一个为作者、读者和繁荣学术研究服务的平台。长期以来,传统法学期刊的用户之间缺乏互动,单向性明显,社交化不够。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传播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方便了法学期刊与其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作者、审稿专家、读者与编辑的社交性、互动性明显增强。作者、外审专家和编辑之间通过网络投稿审稿系统可以迅速交流,节省信件往来时间,提高采编效率;读者与编辑之间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可进行实时在线交流,有的期刊更开通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直线交流渠道,使得创、编、读三方的互动增强,联系更加密切、及时和方便;编辑可通过新媒介的后台应用进行数据分析,了解读者的下载量、阅读量、引用量、转载量等客观数据以及读者的主观评价,基于此来不断完善和改进刊物建设。

二、互联网时代给法学期刊发展提出的挑战

(一)对编辑的业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要求法学期刊的编辑积极转变观念、形成“互联网”思维。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已经与法学期刊的内容生产、传播途径、用户关系等各个方面不断融合;另一方面,根据国务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性文件,“互联网+期刊”、数字化传播是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所以说,无论是技术指引还是政策导向,作为法学期刊的编辑都应积极转变旧观念,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去做期刊、做服务、做营销,将自身定位从“期刊人”转变为“传媒人”、从“编辑”转变为“全媒体人”。互联网时代要求法学期刊的编辑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传统的法学期刊编辑只需要掌握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具备编辑的基本业务能力即可,但随着诸如门户网站、网上电子采编系统、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手机App、二维码等新媒体技术在法学期刊发展中的广泛应用,这些既有的能力已不能满足更好地实现期刊自身建设的需要。数字化和网络环境下的法学期刊编辑应该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他们必须主动学习各种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网络环境中常用的技术,更加熟练地使用新媒体技术,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处理稿件的效率,也有利于对期刊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和创新。同时,读者对于期刊内容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封面和排版的新颖化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法学期刊编辑亟须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动力所在。

(二)面临着媒介转型的压力

在互联网时代,法学期刊的纸质媒介形式逐渐式微,作用和影响力不如从前,订阅人数下降。随着电子智能化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选用更为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读模式。法学期刊面临着从纸质媒介为主向电子媒介为主的转变。一方面,纸质媒介传播存在其固有的劣势,法学期刊亟须进行数字化转型。传统的法学期刊多借以纸质媒介进行出版发表,长期存在着出版周期长、表现形式单一、传播速度慢、范围小、渠道单一等无法避免的问题。而电子媒介传播的特点恰好能够弥补纸质媒介以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动了人们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进而促使法学期刊不得不寻求新的媒介来满足读者的需求。有观点认为,新媒体代表着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传播方式和语态的变化、传统话语权结构和内容产出方式的改变。它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数字化传播模式的转变。即,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又带动了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的改变,顺应大环境下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只是大势所趋,而立足用户需求满足大环境下读者的碎片化、浅阅读方式才是法学期刊进行媒介转型的原因所在。如前所述,部分法学期刊已经为数字化传播的转型做出了初步的努力和尝试,但是数字化转型不应当只是由纸质媒介转向电子媒介的简单复制。具体来说,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法学期刊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从其自身来说,如何进行网络出版或数字化传播的流程重构是法学期刊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法学期刊传统的纸质媒介传播流程包括采编、出版、印刷、传播、宣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长期以来,这些环节基本都在线下完成,不考虑周期过长的问题,这一整套流程可以说是比较连贯且完整的。当由纸质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型的过程中,哪些环节宜在线上完成,哪些环节在线下完成更加合适,实现全部出版流程的网络化是否真正恰当或具有价值,值得思考。或者说,如何构建既顺应时代要求又符合期刊自身特点的网络化流程是难点所在。从外部环境来说,法学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很多法学期刊的主办单位具有行政属性,经费多来自上级单位拨款,资金数量有限且无须自负盈亏,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不足;法学期刊的主营业务仍是期刊内容的生产,对于技术的掌握不具有专业性,目前大都依托于第三方技术提供商;数字化传播的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关于数据安全、版权保护、统一标准等方面的规范不够健全;“法学专业知识+编辑业务能力+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全能型编辑人才短缺等。

(三)差异性弱化、形式同质化现象凸显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法学期刊开始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内容或形式上的创新,如建立门户网站、研发网上投稿审稿系统、向第三方数据平台发送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二次营销等等,但事实上,当前各期刊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趋于同质化的现象逐渐显现出来。一方面,同一法学期刊在电子媒介和纸质媒介上所展现的内容基本一致,内容同质化现象突出。面对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大趋势,很多法学期刊也选择了“转型创新”,但往往使电子媒介只是流于形式上的改变。具体表现为:法学期刊上传到网络平台的电子版本,基本都是对期刊内容的简单复制,并未改变自身的出版流程,也没有为读者提供批注、统计等更深度的阅读体验服务。有的法学期刊试图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软件进行宣传和推广。但是,这些期刊在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时,也多选择全文推送的形式,这不仅不符合当下读者碎片化、浅表化的阅读习惯,冗长的全文也并没有达到简洁明了的宣传效果,且未考虑读者的阅读舒适度。另一方面,不同法学期刊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上大同小异,形式同质化现象不可避免。无论在纸质媒介为主还是电子媒介为主的传播时代,法学期刊之间始终存在着竞争关系,谁能抓住时代机遇,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谁就取得了新的优势地位。无论是互联网给法学期刊带来的内容趋同还是形式趋同,这种同质化现象都客观存在,并且正在降低着法学期刊对读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使得整个行业领域的竞争更为激烈。事实上,对于法学期刊来说,无论是吸引力、影响力还是竞争力,它们所指向的对象都只有一个——读者。因此,同质化问题是法学期刊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即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维持并增强用户黏度。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法学期刊的发展路径

(一)培养“互联网+法学期刊”的业务思维

笔者认为,“互联网+法学期刊”思维是指打破传统法学期刊的闭合式思维,向开放式、立体式、链接式思维转变,以一种平等、协作、开放、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创造内容、提供服务、宣传推广,按照互联网规律探索新媒体出版的流程再造、用户关系、营销手段,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法学研究成果的“生产-传播-评价”的各个环节。首先,法学期刊编辑应学会用互联网思维创造内容。这不仅仅是利用网上电子采编系统等互联网技术搭建内容生产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用户产生内容。或者说,互联网时代下,法学期刊的内容生产阶段不应止步于出版发表,而应将后期读者对刊物的评论与反馈融入其中,使法学研究成果不断升华并始终处于学术前沿。其次,法学期刊编辑应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提供服务。部分法学期刊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与用户之间的在线交流、实时互动,但是只达到这种社交性的效果还远远不够,法学期刊的编辑应有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意识。他们应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始终从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最后,法学期刊编辑应学会用互联网思维宣传推广。部分法学期刊尝试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也着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新媒体营销手段的精髓在于制造话题、产生联动效应。法学期刊应积极贴近社会或学术热点,主动制造良性话题,使读者产生共鸣并自发地进行转发、扩散,从而真正地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宣传推广效果。

(二)提升编辑的业务能力

互联网时代,合格的法学期刊编辑应该是具备“法学专业知识+编辑业务能力+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法学期刊编辑是法学研究成果的传播者。因此,法学期刊编辑必须做到专业化、学术化。首先,法学期刊编辑应具备专业的法学知识和完整的知识结构,对法学学科有总体把握,并深入法学研究第一线了解学术发展的前沿问题。无论传播形式怎么改变,学术质量始终是法学期刊的生命。法学编辑只有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拥有深耕内容主业,着力内容创新。编辑除了能发现著名法学学者的优质论文外,还要善于发现广大普通作者的有价值的研究选题,并协助作者,创作出优质的学术论文,而这些工作无不需要编者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法学期刊编辑应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保证期刊为读者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科学、前沿的法学知识。无论互联网时代编辑的角色如何转换,编校等业务能力始终是工作之本。一方面,编辑不仅要做好文字工匠,即具备优良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了解并适应网络时代新的语言环境,法学期刊编辑应做到在符合学术严肃性的前提下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法学期刊编辑不仅要熟悉国家出版标准及法学专业出版规范,更要了解国家相关部门关于数字化出版的最新规章和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学期刊编辑应主动进行数字化学习,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工作的各个环节。面对网络时代的大量文件、海量信息,编辑应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网上电子采编系统等新媒体技术;掌握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的后台维护和建设方法、期刊内容电子化转换方法、用户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等基本技术手段。同时,编辑也应学会利用网络营销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引发社会和学界的关注,进而提高期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重视出版、传播模式的创新

如前所述,法学期刊在由纸质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和流程重构难题。数字化传播不是对纸质内容的简单复制,法学期刊必须重视对出版和传播模式的创新。笔者认为,开放获取、优先数字出版和完善后编辑过程是创新出版和传播模式的可取之路。开放获取,又称OA,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以付费发表、免费阅读为基本特征的,更便于用户获取和使用相关信息的开放式传播方式。它能使期刊在更广范围内被更多人看到,有助于提高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法学期刊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允许读者无障碍地浏览、下载以及非商业性地适度扩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的便利性和经济性,更有利于加快期刊的传播时效,增强期刊的知名度。优先数字出版是指以纸质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纸质版期刊出版的一种发行方式,具有出版周期短、范围广、方式灵活等特点。目前存在单篇优先和整本优先出版两种方式。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7篇

开放获取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期刊危机的加重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机制。在此出版模式下,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即时免费地访问他人的研究成果,从而实现学术成果的无障碍传播。开放获取的主要实现途径有两种:自我存档和开放获取期刊(OAJ,OpenAccessJournal)。OAJ是期刊出版者以期刊为单位,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向读者提供免费的、无障碍的科技信息服务,促进学术交流。与传统期刊出版模式不同,OAJ没有发行收入,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作者向期刊支付的论文出版费用和其他相关业务收入。

电子商务是指两个或多个交易方之间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事务,是传统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电子商务采用了与传统商务活动模式不同,具有增加贸易机会、简化贸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带动经济结构变革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被国际上认为是“未来四分之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甚至可以与200年前的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相比”。

二、开放存取期刊经营电子商务可行性分析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OAJ具备成为电子商务参与者先天条件,电子商务完全可以成为OAJ经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OAJ经营中开展电子商务有着天然优势:①一般产品的电子商务过中,强大的物流网络是电子商务得以开展的基础,网络用户在企业的产品展示中选择商品、在线支付后,企业负责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中,所以,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必须首先考虑建立配送中心。而OAJ的主营产品是电子版科技信息,主要以论文的形式展现最新科研成果,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信息保障,读者在期刊网站上即可阅读论文,无需配送。②OAJ的产品——科技信息对读者是免费的,这一特点对开展电子商务也是极其有利的。期刊的电子商务可以经营出售自己的产品(期刊、科研信息),也可以经营其他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在OAJ经营中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对期刊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电子商务业务的增加首先可以使得期刊的业务收入大幅度提高,经济持续性是OAJ面临的重要挑战,发行收入的消失意味着其他收入项目必须大幅增长才能维持期刊正常运营,开展电子商务可以大大缓解因取消发行收入所带来的压力。OAJ经营电子商务,经营风险是相当小的,因为在期刊网站上增加电子商务业务无需太多成本,收入却相当可观。

三、电子商务在开放存取期刊经营中的应用模式

产品展示。随着互联网服务的迅速普及,网上产品宣传展示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迅速崛起,在电子商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与传统产品展示形式相比,网上产品宣传展示不但具有传播范围广、成本低的优势,而且可以根据更细微的个人判别将顾客进行分类,分别传递不同的广告信息,另外网上产品宣传展示是互动的、有层次的。目前,中国有超过一亿的上网人数,其中很大比例是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科研人员,他们恰恰是科技信息的需求者,是科技期刊的主要受用者,所以OAJ充分利用网站的产品展示功能吸引读者,而阅读量的增加正是开放获取的宗旨,也是OAJ吸引更多投稿,增加期刊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网上广告,在线调查。电子商务发展至今,最为成功的应用之一就是网上广告和在线调查。OAJ虽然实现科技信息的免费获取,但制造成本仍然是存在的,如何增加营业收入以充抵期刊生产成本是OAJ经营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经济持续性也是开放获取怀疑论者的主要考虑因素。利用期刊网站开展网上广告和在线调查业务从经济角度考虑无疑是可行的,因为大量高素质、专业性的读者的存在是广告商和企业无法忽视的。当然,OAJ通过对读者在线调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科研信息以吸引阅读量的行为也是提高期刊竞争力的有效策略,因为在开放获取环境下,期刊阅读量的大小是期刊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

网络支付。网络支付是指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工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作为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特别是因特网,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来实现资金的流通和支付,是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OAJ对读者是免费的,所以不存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网络支付问题,但现行OAJ经营模式一般采取向作者收取出版费用以补充经营成本的做法,在论文作者与期刊之间存在支付行为,另外,OAJ经营其他业务,在期刊与企业之间也会发生网络支付。网络支付数字化、安全、成本底等特点决定其在OAJ经营模式中的重要地位。

网上办公。传统期刊经营模式中,从作者邮递论文手稿到稿件管理、审查、编辑、校对直至期刊发行等所有活动都是原始的交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的期刊经营管理模式成为主流。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信息传播技术;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图书馆

近些年,移动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必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恐怕是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无法比拟的。移动传播媒介凭借其快捷性、便利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已经成为有史以来增长速度快、普及性程度高的新型传播手段,被誉为“第五媒体”。

1网络媒体的新媒体特性

1.1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

网络媒体以45Mb/s的速度传输信息,可在瞬问将信息发送给用户。论文百事通在传播时间上的自由性则主要体现在传播本身的可往复性,易于检索和随时获取信息。

l.2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网络可以联通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并且还拥有数量庞大的动态网络用户,网络上的任何信息资源可以被世界各地的网民看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网络是唯一的全球性信息传播媒体。可以说,全球互通的网络有多大。网络传播的空间就有多大。

1.3传播的交互性和方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传播理念中,其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双方无法随时随地地进行反馈和沟通。而网络媒体则突破了这一传统传播模式的限制.传者与受者能够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及时反馈和有效沟通.实现互动。网络媒介的这种特性,也满足了网民的个性化心理需求。

2移动媒体的新媒体特性

移动媒体通常是指无线传播的短消息、多媒体短消息、WAP网页和手机电视等媒体形式。移动媒体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比,具有其独特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表现形式的丰富性

移动媒体的表现形式兼具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优势,通过文字、图像、影音、动画、Flash等多种表现形式向用户传递信息。其传递的信息声情并茂,使得信息更加丰富和饱满,同时也增强了用户的多媒体体验。

2.2使用的便捷性和成本的低廉性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检索和筛选,并可随时定制和退定所需信息,使用便捷,提高效率并节约时间。

2.3互动性强且个性化特征显著

用户可以随时针对信息的内容与信息的传播者或是其他的信息受传者进行探讨和交流,并可通过意见反馈等形式修正、补充和完善信息资源,对于信息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广和促进作用。移动媒体可以借助其新媒体特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论文百事通

3图书馆对新媒体信息传播手段的应用现状

网络传播媒体和移动传播媒体应用干图书馆,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带来了图书馆事业的数字化时代。本文主要从单一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和多个图书馆之间的信息服务两个角度做简单陈述。

3.1图书馆信息检索

互联网络对于图书馆信息的检索业务现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图书馆概况简介、读者使用帮助和图书馆地图导航业务;图书馆公告、书目推荐及相关展览业务;读者证件管理、使用权限管理和图书续借、预约业务;书目信息检索业务;馆藏电子图书资源的检索、阅览及下载业务;电子阅览和光盘资源点播使用业务;读者互动业务等。

3.2跨库检索

跨库检索(Cross—Databasesearch)是一个以多个分布式异构数据源为检索对象的数据检索系统,又称为多数据库检索、集成检索或联邦检索。跨库检索方式是同时在多个数据库巾检索并同时得到多个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这种便捷的检索方式避免了用户逐个登录数据库,输入检索荚键词的麻烦。也就是说。这种跨库检索方式从技术的角度屏蔽了不同图书馆数据库之间检索方式和检索界面的差异。与此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登录方式同时获得多个图书馆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和用户的使用效率。

在现阶段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这种跨库检索的方式已经起步,但就其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来讲,仍然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最突出的问题是不能对除互介以外的其他图书馆或信息机构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同时其检索对象也受限制,不能检索印本馆藏和多媒体信息资源。

4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展望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技术手段.正在经历着一个从起步到日趋成熟的阶段。这种传播技术手段也必将在未来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开发。

4.1手机移动业务和手机电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1)手机移动通信业务与图书馆读者信息管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图书馆通过手机短信、彩信等业务形式,经过读者定制的方式,向其传送图书馆通知、公告、书目推荐、续借、催还、到期提醒、借阅状况查询、阅等信息;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可以通过手机用户信息管理终端接收和整理读者信息反馈,与读者进行有效信息沟通,完善服务体系。新晨

(2)手机电视从2004年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目前主要分两大流派,一种是广电主导的采用数字音频广播标准的“电视手机”.另一种是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基于GPRS和CDMAlx技术的“手机电视”。未来通过终端配置、带宽、流量限制和费用等系列问题的解决.手机电视技术将为图书馆服务提供新型技术平台。

4.2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形成p--p的使用模式

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信息的大爆炸和信息淹没,网络时代的特征是个性化的彰显和互动性的需求.在新媒体传播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形势下,图书馆的服务也更加强调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和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因此,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就应当形成Public到Personal的使用模式。